金雁|应不应该“翻历史旧账”?
金雁 失語者Aphasia 金雁(1954年—),山东定陶人。苏联、东欧、俄罗斯历史研究学者。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节选自《翻历史旧账?当代俄罗斯如何对待“耳语者”》一文,2014年发表于腾 …
原创 自由的海豹 资本简史
作者****/****自由的海豹
9月2日,观察者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谁打败了法西斯?西方在撒谎,我们必须揭示真相》,署名罗一,并注明 #打败法西斯的不是英美而是中国和苏联 字样。
笔者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这篇文章问题很大,它的主要观点是片面的,理论上是错误的,个别用词是荒谬的。尽管笔者认同作者的爱国情怀,理解作者对西方篡改历史行径的愤恨,但笔者同样认为,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作者在文中主要强调英美的机会主义路线,因此把中苏以外国家的历史贡献一笔抹杀,认定打败法西斯的不是英美,而是苏联和中国。这在哲学上犯了绝对主义错误,即把英美在反法西斯进程中发挥的消极作用绝对化了。
观察者网文章
英美的绥靖政策,发挥的消极作用,是历史事实。英美对法西斯的抵抗,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历史事实。
因此,不能将事物消极的一方面割裂出来,就以偏概全,视为事物的全部性质。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也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第一、要看到事物的全面性,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英美的绥靖政策(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后全面参战的巨大贡献(积极作用)。
第二、要看到事物的阶段性,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应该将事物放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去考察。英美在1939年之前、1939—1941年、1941—1945年这几个阶段的对策、作用和性质是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个阶段的政策来定义整场战争的全面表现。
第三、要看到事物的联系性,承认反法西斯联盟是一个整体,各成员国相互依存。没有苏联在东线的殊死搏杀,西线登陆可能难以成功;同样,没有英美在西线的开辟和第二战场、没有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的海量物资支援(对苏联和中国的援助至关重要),苏联和中国的战争也会艰苦得多。
作者在文中第二个主要观点,是将反法西斯战争视为”帝国主义自1917年俄国革命开始延续至今、百年侵袭社会主义历程的一章”。这一观点也是缺乏历史依据的,其错误在于:
观察者网文章
第一、它混淆了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混合产物,它从根本上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它的目标是建立全球霸权并系统性地消灭“劣等种族”和反对派。因此,反法西斯战争的核心是制止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而非单纯是“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结成同盟,共同对抗轴心国,恰恰说明这场战争超越了意识形态对立。
第二、它扭曲了历史因果关系与时间线。1917年俄国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但这一矛盾并非二战的根本起因。二战的直接起因是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主义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的民族主义高涨,以及国际联盟的失败等等。将二战视为“1917年开始的延续”,忽视了二战爆发的复杂历史成因,是一种简单化、目的论式的历史观。
第三、它忽视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多元性。参与反法西斯阵营的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殖民地国家(如印度、非洲国家)以及各国抵抗运动(包括左翼、自由派、民族主义者等),甚至包括法西斯国家内部热爱和平的人士。将其简化为“帝国主义vs社会主义”的叙事,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我国现行外交政策。
总之,这样以偏概全的文章无法带给我们民族真正的自信,不利于我们国民的理性思考,更违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类正义力量的共同胜利。今天,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我们更需要倡导合作而非对立,强调共建而非独享。只有如此,我们在重温二战历史时,才能有更深刻、更公允的认识,并从中汲取真正的智慧。
以后大部分内容都在知识星球更新,星球内容包括对历史和时事的解读,并分享私家人文资源。目前星球内有修明、青年普林尼、李竞恒教授、黄博教授、蒙元史专家班布尔汗、竹溪哥等一众大咖,欢迎大家加入知识星球交流互动!
金雁 失語者Aphasia 金雁(1954年—),山东定陶人。苏联、东欧、俄罗斯历史研究学者。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节选自《翻历史旧账?当代俄罗斯如何对待“耳语者”》一文,2014年发表于腾 …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所以说这个 “历史贡献” 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我大号没炸的时候写了一大堆东西讨论租借法案和西线战场,现在也懒得再扯这些皮了,死了三十年的国家和过去了八十年的历史,抠着字眼掰着指头地争论它干嘛呢? 就很有意思的一个 …
俄罗斯,当代法西斯国家 作者:TIMOTHY SNYDER 2022年5月19日纽约时报 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信念从未被击败过。 作为一种对非理性和暴力的狂热崇拜,法西斯主义不能作为一个论点被击跨:只要纳粹德国看似强大,就会引诱欧洲人和其他 …
现在已经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第三周。 到底该如何理解它,一场对抗“自由世界”的反击之战,还是满足“俄罗斯世界”的野心之战?特约记者彭福志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昕,他从苏联的制度遗留说起,讲到俄罗斯当下的 …
· 编按 · 那会是什么呢,妈妈:成长还是创伤—— 是否我也陷进了乌克兰的积雪? 保罗·策兰《冬》,孟明 译 2022年2月24日莫斯科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Donbas)地区展开“特别军事行动”。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