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是什么走向?
知乎用户 开灯也费劲的少年 发表 要对这些领导同志有信心,给他们一点包容。 另外请国安的同志们千万保重。 知乎用户 Lai Lixiong 发表 持悲观态度,真要搞只能寄希望于夏天病毒活性下降了。 1、很多封闭了十几天的小区从全阴到几个、 …
这条界线和上海市行政区划界线重合。
下图红色为上海的封控区
根据 4 月 15 日的新闻,金山、奉贤、崇明社会面病例已经控制。
但上海市区内部管控不够严格,由于物流配送等原因,还有传染链从市区发展到周边较为安全的区域。
疫情不断扩散,也在影响生鲜供应链的稳定。
从以往疫情的情况看,只有将一个区域内的感染者和密接做到” 日清日结 “,疫情才能较快好转。
由于目前核酸检测资源、隔离资源、转运资源都不是非常充足,所以社区的传染链还不能切断。
解决部分区域的疫情,先行复工复产,解放此区域内的生产力、人力资源、物资去执行下一阶段的清零。
无病例区域、立即清零区域、其他有病例区域之间建立管控线,严格管理跨线人员、物资流动。随着清零的不断进行,管控线动态向上海市中心压缩。
用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船舶运输的方式减少人员跨市流动,减少市区内聚集性活动。
外地货车司机不进入上海市内,上海市内货车司机不出上海,用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消杀后换司机的方式完成运输。
提升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比重。
货流保持单向,只允许清零区送出货物,尽量不接收市区送来的货物,市区返回空车消杀,本地物资保障由外省提供。
清零区域可以恢复市场化供应,但负责市场化供应的分拣人员、运力不进入未清零区域。
对于有较多病例的小区,建议用社区团购 + 外地对口支援 + 集装箱装载分户打包物资 + 专列的形式供应生活物资,减少本地分装和配送工作量 ,通过减少人员聚集控制疫情传播风险;
对于药品等急需物资,可以安排快递人员配送,但快递人员不允许进入清零区域。
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新加外地分拣打包 + 直送上海小区的模式,上海内部保持” 单线联系 “,控制感染规模,保证时刻有至少 80% 的计划运力可用。
如何看待京东上海送达时间一再延期?目前进度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306 赞同 · 5 评论回答 330 赞同 · 8 评论回答
除了必要人员外,” 管控线 “内只进不出。
滞留在” 管控线 “内的外地货车司机、本地货车司机全部统一组织,用于在管控线内的运输。
以上人员安排营地单间居住,在营地指定区域单独就餐,外出运输时穿防护装备,不在营地外下车,减少交叉感染导致减员的可能性。
外地货车不进入上海,在边界进行换装。
通过统计手段预估病例、密接、次密接的数量,在与本地、外地转运资源、隔离资源数量相结合,合理划分清零区域大小,以” 日清日结 “为目标。
清零前,事先准备几天的物资储备,并完成分发。
上海有几千名有经验的流调人员,但面对几万人的病例干不成什么,可以集中到清零区域使用。
一旦有人核酸确诊,立即做好密接,次密接查找,将感染者、密接、次密接全部集中隔离。
再经过几次核酸,该区域就可以实现清零,进行复工复产,然后就将管控线前推。
步步推进,用这种方式努力将上海周边农村、工业区逐步清零,恢复正常生产。
上海郊区有大量工业企业和江浙企业有上下游配套关系,如果让物流恢复,上海工业企业和邻近的江浙一起复工,有助于经济的改善。
在管控线内移后,原本在苏沪、浙沪边界上的管控人员同时向上海市区推进,稳步压缩有疫情区域的占地面积。
无病例区域内划出远离居民区的封闭区域,扩建放舱和隔离点,用于下一阶段的清零工作。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疫情就可以持续好转:
1. 减少跨封控线人员流动。
2. 集中力量解决部分区域的问题。
3. 用清零区的资源再逐步向市区推进。
看到上海抢菜的盛况,想起了一个资本主义笑话:
“未来技术革命,98% 的人将被淘汰。”
“那我们怎么办?”
“成为那 2%。”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常驻人口 2488 万,假设一人一天需要消耗 1.17 公斤食品(参考北京年鉴数据),那上海日均食品消费量是 2909 万公斤。目前上海上岗的骑手是 1.1 万人,以每人 100 单每天,每单 3 公斤计算,能配送的食品仅有 330 万公斤,仅占日均食品消费量的 11%。
上海在封控的物资保障问题上,几乎就差直接对所有人说 “成为那 11%”。
但上海本身是不应该缺食品物资的,根据上海市年鉴,上海限额以上企业粮油食品批发额是 5376 亿元,零售是 1060 亿元,这意味着上海的粮油食品市场在满足自己城市的需求前提下,还大量供给其他地区。再加上最近其他城市的捐赠,以城市粒度来看,上海应该是不缺食品物资的。有问题的其实是城市内部的食品流通环节,也就是怎么把物资运到每个人的手中。
上海的农产品流通和其他地方有点不同。全国的农产品流通在 2001 年以后有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 “农改超” 政策。粗暴一点的解释就是就是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生鲜超市以配套城市化的进程,但各地的具体落实措施是不一样的。福州是最成功的案例,依靠扶持当地的大超市 “永辉” 完成了农改超;深圳通过发展华润万方等一系列的连锁门店;北京是依靠新发地,升级既有农贸市场 + 发展门店;武汉依托中百 + 财政补贴配套小区建设。虽然各大城市最后落实程度有深浅,但基本都扶持出来一批本地的大型生鲜流通企业。在特殊时候,只要组织好本地这些流通企业,就能够保障本地大部分物资。
但上海落实 “农改超” 的政策是比较缓慢的,似乎直到 2015 年,才推出了首家“农改超”,商超规模至今不大,麦德龙(8 家)、大润发(26 家)、永辉(38 家),对比上海整体的市场规模仍然不够。实际上上海的生鲜流通是非常粗放的,最主要的渠道仍然小商小贩 + 农贸市场,特点是相对便宜、商品新鲜。而叮咚买菜 / 盒马 / 美团买菜这类生鲜电商,因为商品标准化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菜价更昂贵,所以只能覆盖十分之一的食品需求。
所以上海现在的情况就不奇怪了,在正常状态下,通过市场价值调节,粗放便宜的线下零散业态 + 高服务昂贵的线上平台能比较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在疫情封控时还仅靠市场就显得很不灵光。线下业态过于零散,小区封控时难以组织进行有效的配送;线上平台由于前置仓的大小、分拣流程、骑手交通工具都是针对用户个人粒度设计,在疫情下配送的效率又不够。
业态的结构问题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在封控初期出现问题都还可以理解,各城市根据自己状况调整后会得到解决。而上海之所以买菜问题愈演愈烈,很大程度上还是应对策略的问题。
这是我不太理解的一点:上海即使在非常态情况下,对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问题似乎仍然尝试在交给市场去解决。
最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物资的价格问题。由于流通环节的问题,目前上海的大部分物资都通过零散的社区拼团在解决。部分生鲜的定价卖到了一个普通人所能承担的极限,因为人不吃饭是会饿死的。这意味着掌握着流通渠道的人,能够获得大量的利润。譬如鸡蛋,生鲜的价格虽然时有波动,但鸡蛋的价格一般是稳定的,各个地方都在 0.6-1 元 / 颗左右,但我昨天看到鸡蛋可以卖到 4 元 / 颗,其中利润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就要搬出《资本论》里那句话了: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 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 20%,就会活泼起来;有 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 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 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在日常情况下,市场监督部门是会进行管理的,实际上在 3 月底尚未封城时,市场监督局还对天价售卖物资的超市进行了处罚。但非常态下,他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不去管理:如果管理了价格导致物资供应不够呢?谁来负责?这似乎是有道理的,毕竟组织流通不是市场监督部门的事情。
当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零散的社区拼团场景会走向一个分化。目前的社区拼团的团长有三种:
第一种,不赚钱纯凭道德的团长,义务劳动,不赚取利润。
第二种,赚取一定利润的团长。
第三种,一步步试探,涨价赚取巨额利润的团长。
最开始三种团长同时存在,但随着封控的进行,第一种团长会很快放弃,纯靠道德无法持续组织商业行为,面对日益变化的疫情,他们吃力不讨好,感觉到深深的疲惫;紧接着,由于第三种团长通过巨额利润积累了资金,有更多的资源争取通行的资源和供应商,第二种团长会发现自己预定的货物和车辆被抢走,无法保证稳定的供给,他们将被迫变成第三种团长或放弃;而第三种团长,在赚取到更多的利润,获取了更多的资源后,会想办法吸收第二种团长,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占领最多的市场,更有甚者不惜倒卖通行证、倒卖物资。上海在常态下一天的食品消费额是 7.6 亿,如果价格只是上涨一倍,那多出来的是 7.6 亿 / 天的利润,如果上涨两倍,多出来的是 15.2 亿 / 天的利润,这些巨额利润流向了第三类团长和背后更多的资源方。而承担这一后果只有普通民众,必须忍受如此高昂的物价。幸或是不幸,上海 2020 年人均的存款额是 15.4 万,即使食品支出增长 4 倍,一个月的食品消费也不足 5000,普通人仍然能够承担,而掌握了资源的第三类团长,也会一步一步试探增长价格,直到监管的到来。
两千年前,刘邦就知道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一个城市在常态下和非常态下的治理是非常不一样的。上海的食品流通在常态下就缺少前瞻规划,但依靠市场力量仍然能够满足人民需求;但在非常态情况下,市场调控失灵,仅依靠企业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但上海仍未能充当起 “看得见的手” 来调控市场。这内里的原因,也许是上海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依靠海洋文明带来的地缘优势以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的城市,他们应该相信的到底是什么?
参考资料:
首先先把数字报对了,整天无症状无症状,清明都过了就别骗鬼了。
(补充一下,把话说清楚些)
上海现在的情况是日增超过两万,也就是每天有千分之一的人口感染,考虑到数据的可靠程度,潜在的日增可能会有千分之二乃至千分之三,奥米克戎的传染性大约维持七到九天,可以认为在上海大约有百分之三的人口被感染,潜伏在社区的感染人群可能有五六十万,其中大部分打过疫苗的青壮年可能只有轻微的喉咙疼,但对于老人来说就很不友好了。
像上海这种疫情达到临界点的城市,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坚决清零,要么坚决躺平,重点不在于清零还是躺平,而是坚决,选好一条路,一头走到底,不要仰卧起坐。
但不管选择什么路,上海首先要做的是物资保障,不能发生新冠没死人,但人饿死了这种事情,现在来了几千解放军,希望至少能保障物资至少能到达小区,不够的话,还要加调。
第二个要做的保留医疗资源,特别是优先保障 12 岁以下儿童的就医。由于儿童的疫苗率较低,新冠之下,发烧的情况较多,不及时就医容易转移成脑膜炎,这是香港惨痛经验,万万不能忽视儿童发烧。
而两条路的选择,
如果清零
那就全城封闭,实施军管,以楼为单位封闭,除医护全闭环工作外,所有人一律居家隔离。交易所停市以示决心。物资派送到楼门口,每户轮流拿取。由解放军负责城市运行,至少坚持一星期,把病毒以楼为单位来清零。
整个流程就当接收某地的演练。
如果躺平
那就锁城,所有出入口军管,城内自由活动,人员只进不出,保障物资到市郊,坚持一个月,一半人感染达成集体免疫。
不管那条路,都要停核酸,减少人群聚集。然后派自测包,自测包的目的不是发现阳性人群,而是在隔离中的人群出现发烧等症状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检查是否新冠,自行决定是熬着还是求医,而不是疑神疑鬼。
反正先把上海和全国隔离开,根据措施不同,阶段性检出感染情况,在封锁期间保障上海别死太多人就好。
今天和上海的一个前同事聊天,他说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社区放正常情况下就那些事情,运转肯定没问题,这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极度缺乏。
即使上面政策出来,下面人手不够,不一定能执行到位,或者下面人有心去做,但上面政策没出来,哪敢去做。
那个感动全网的医护人员返岗和社区人员通话的录音,听了没?
我全部听完了,我也感动了一把。但也发现了问题,其实这个对话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是现在很多社区面临的问题。
医护人员不够问题,防疫人员不够问题,物资反映出来的调配问题,个别人员还在外溢问题。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前两天我朋友圈的一个上海前同事发的截图:
在这段录音里,也听到了物资问题,居委会的人说很多住户 “子弹都快打没了”。
再就是我的朋友圈,上海的那些朋友,有的晒物资,还不错,有的就一颗大白菜,有的到现在也就领到一次物资。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浦东的菜都运不出去,老百姓被管控在家,却没得吃了。
我老家的邻居家儿媳妇今年带着不到一岁的娃到上海去了,现在早没了奶粉和尿不湿,家里人想寄过去,快递又发不出去,又进不去,娃只能每天喝米糊。
其实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要说物资不足,多少有点不相信,更多的应该是运力和基层调配问题,最后一公里以及 100 米的运输问题。
其实真的不敢相信,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以后的历史这样书写,有一段时间,上海 2500 万人都在为吃饭问题而发愁和担心,真的让人有点怀疑和嘲笑。
突然又想到了,之前上海说不能封城,好像现在的一些问题确实印证了这句话,封城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个问题要是再不好好解决的话,想坏一点,暴乱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狗急了会跳墙。
无论如何,这锅都不能让亲赴一线的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来承担,毕竟就像录音里说的,要担责任的,负法律责任的。
刚看到了朋友圈一个评论,优等生这次挂科了。其他方面应该确实优等生,但此次真的就挂科了,而且挂的民生管理这门最重要的学科。
最后,管理层真的切切实实到老百姓家里看看吧,特别是那些老人,家里有婴儿的家庭,实际做出合理的措施,不行,就对外求救。
还有那些外溢的人,还是好好管管吧。
其实我现在更关注的不是确诊数量了,而是重症率和死亡率。因为这关系着我们下一步防控措施的调整。
原因很简单,我一直以来认为,我国能够放松管控,与病毒共存的前提条件应该是:
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医疗系统能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保证所有重症患者的收治
这个意思是指,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来说,能够仅仅依靠本地医疗资源(因为既然是全国放开,那每个地方都不能指望别的地方的救援),在不影响其它病人收治的基础上,仅靠日常医疗资源即可收治所有新冠重症患者
即:
医院日常空闲医疗资源 > 新冠患者 * 重症率
这个公式我姑且称之为 “和平共存不等式”
我这样认为的依据是,在目前新冠死亡率确数量实发生了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普通民众能接受一定比例的人在患新冠并住院治疗后,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但绝对不可能接受有相当数量的新冠重症患者因为医院无法收治而死亡!
原因很简单,西安流产一个孕妇,国内什么态度?上海死了一个护士和一个哮喘患者,国内又是什么态度?
这还是个位数的案例,如果真的共存之后,短时间内产生的新冠重症患者超过了现有医疗资源承受能力,届时像那个哮喘病人一样因为无法救治而死在医院外面的病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一百两百了,而是可能成千上万!
现在医院外死一个两个网上就炸锅了,到时候成千上万人因为住不上医院而在痛苦中死去,民众怕不是该造反了。
而由于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播能力 + 我国城镇地区极高的人口居住密度,一旦共存,必然在短时间内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数量的患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到底会产生多少必须入院救治的重症患者,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同一时间段内,某地患新冠人数为 N 的情况下(这个 N 很可能占到当地总人口相当大的比例)
有多少病人必须入院治疗?
有多少病人必须吸氧?
有多少病人需要上呼吸机?
有多少病人需要上人工肺?
平均一个病人需要占用多少医生和护士?
平均一个病人需要多久治愈?
如果医疗资源紧张,能否放弃希望不大的病人?放弃标准是什么?
这些数据都很重要,这是后续防治措施的参考。
还是那句话,我们如果真的要共存,就得保证现有医疗资源能够应付共存产生的大量重症患者。所以我们需要提前收集下数据,评估下我们如果共存,医疗系统承担的压力是多大。
所以上海本次规模如此之大的疫情,我本以为是一个收集数据,作为下一步决策依据的契机。
然后现在让我迷惑的事情就来了。上海本次病例增加如此之快,病例数量如此之多,已经超过了十万大关,但是据说对应的重症患者和死亡患者都是 0?
这就邪门了,难道奥密克戎专克白人,对中国人无效?
连大号流感都不算,直接成小号感冒了?
十万人就算是得感冒,死上几个都不算稀罕,现在十万人得新冠,你跟我说连个重症都没有?
如果真是这样,我举双手同意明天就开放,立刻和新冠共存。
问题是我怎么觉得这数字那么不靠谱呢?
奥密克戎死亡率说多少的都有,目前我看到的最低的数字也是千分之一。
美国 4 月 6 号早上统计数字是在过去 23 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 23128 例,新增死亡病例 454 例,死亡率 1.9%,这个数字可能比实际偏高,因为实际新增确诊数量应该是高于统计数字的。但再怎么样也不会低于千分之一。
十万人,哪怕千分之一也得死一百个吧?上海这么牛皮,直接把死亡率清零了?
我看不懂,但我很受震撼。
如果上海真的能做到无论感染多少,都没有产生一个重症和死亡,那上海也就不用走出疫情了,我们可以开开心心一起迎接群体免疫了
———————更新———————
评论区有人说死亡率的事情了。关于奥密克戎死亡率的问题,我仔细查了一下香港本次流行资料,给大家一个参考
香港的本次新冠流行统计:110 万人患病,8000 多人死亡,死亡率 0.7%,这其中:
没有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是 3.2%
接种一针的病死率 0.96%
接种两针的病死率是 0.14%
接种三针的病死率 0.03%
目前中国大陆两针疫苗接种率 87%,第三针疫苗接种率大约 50% 左右
按最乐观估计(没打疫苗的都是打了第一针),中国大陆合理死亡率为
0.5_*_ 0.03+0.37* 0.14+0.13*0.96 = 0.1916%
最悲观估计(没打疫苗的都是一针没打)
0.5_*_ 0.03+0.37* 0.14+0.13*3.2 = 0.4828%
(上面数字有修改,之前在手机上算的数字错了一点,感谢评论区提示更改):
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奥密克戎死亡率应该介于千分之 1.92 到千分之 4.83 之间。
十万人,按这个估计得死 192—483 人。即使所有患者都打了第三针疫苗,也得死 30 个。更何况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加强针接种率
所以说上海的 10 万确诊 0 重症 0 死亡是真正的医学奇迹,全球巅峰,吊打英美港。
我觉得意识形态的统一才是快速度过疫情的办法。现在上海属于阳奉阴违,明显的在孙副去过以后表现出了嘴上喊口号,实际在作对的行径。今天开发布会直接说了抗疫引起了居民生活不便,那咋不抗疫共存就不影响了?(这段视频已经被删除啦,或许有留存的可以发给我 )
老人阳性就送回家休养不让医院接收最后去世的不止一个,微博搜索求助贴,我看到的都好几个了,更别提东海养老院现在都不敢公开吧?随便搜搜都可以看到 IP 在上海,且写得非常详细的求助贴。(姑且认为这些求助是真的,不是的话我就删,咱们基于先有情况合理怀疑,不做定论)
所以中央必须有更强有力的措施管控他们,不然他们这个怂样子真的就属于,你让我往河东走我就跳河,你让上山我就在山上点火。毕竟上海前脚发文动员党员干部,后脚就要求 85 岁的党员干部当志愿者搬重物,您们居心叵测是当大家看不出来?
评论区大家都说的我起初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言之过重,现在想想你干了这么多腌臜事儿,还能堵悠悠之口?当然以上为合理怀疑,并非定论,讲话要小心点。
人在武汉,全程抗疫。
1、疫情本身并不难克服,一方面上海本身底子好,医疗条件、医护人员数量在全国是排名前列的,另一方面来了这么多支援,第三是奥密克戎本身的致命性相比以前的变种,要低了很多,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重症和死亡都不会太多。
2、但疫情也难以克服。奥密克戎的传播性非常强,按照中央的清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要有极强的组织能力,才能将疫情围拢在一个小范围,然后慢慢处理。这一点目前来看,上海是不合格的。
3、在做好防控的同时,还要充分保障好健康人群的生活必需。这一点的重要性并不比疫情防控要低,因为不管怎样,得病的是少数,没有得病的是多数,如果保障不好多数健康人的生活,那么连带着防疫工作也很难做好。
4、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建立更加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而这需要更强有力的上级,对基层组织进行调配,从人到物的安排,到相应的规章制度,都要建立起来。
我觉得上海卫健委首先要提供真实的数据,这是做任何分析的基础。
如果像下面这个说明的:13 万阳性感染者,才 1 例重型(这还是重型,不是死亡)。那这种疫情根本就不需要走出来。
为什么上海居民不老老实实配合防疫?换你看了这种数据也不会怕啊。
这个数据本身对于清零对于支援上海就是一种嘲讽,所以肯定哪里出了问题,不把这个问题解决,说清零都是空话。
个人能想到的:
1,舆论上不要地域攻击上海人,绝大多数上海人是在疫情中的受害者。不称职或消极的甚至捣乱的,是少数。地域攻击只会增加误会和降低抗疫效率,或者被带节奏。
2,按照武汉和其他地区的经验办事,划片负责,清晰责任和流程,让出现问题的环节或者个人清晰化,该换人换人,该追责追责。
3,对慢性疾病、老年人等群体,统计后采取专门的物资通道和综合救助,专人负责。
4,有阳性的小区内消杀必须严格进行,对地下水,城市内动物进行检查和消杀,防止和阻断环境污染。
5,物资配送和补给可以考虑战时化,可考虑统计后按照人员进行强制配给,清查监督商业行为以防止由于个别人牟利产生的防疫隐患以及囤积居奇行为。
6,调配和储备罐头、压缩饼干等易消毒的长期储存食物进行配给。
7,征用办公场所作为方舱或隔离点。
8,让某些媒体停止作秀,踏实去前线帮忙。
以上。
仅供参考。
最近上海疫情太火了。
导致你们都没注意其它地区。
其实,疫情已经扩散的很严重了。
我老家淮南也封了。
我同学在铜陵,说那边也封了。
还有其它城市是有零星病例,但没有封,也是严格限制交通。
上海只是最耀眼的那颗。
简单回答:加强一线人手,招募更多的本地志愿者,重建供应链,一个小区一个小区 “以快打快”,只有笨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针对奥密克戎变种的防疫思路就是以快打快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的概念吗?(不了解的读者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 2022 年 3 月国内会突然爆发了一大波新冠疫情?源头是什么?
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病毒有效再生数降到 1 以下。
以快打快就是把一个封闭区域(比如一个封闭小区)里面所有的患者、密接、次密接全部拉走,找合适的地方隔离。然后每天(甚至每半天)进行核酸检测,发现新发病的,再把患者、密接、次密接都隔离。只要新的患者被发现的速度足够快,只要封闭区域内大家注意避免被传染,那么被新患者传染的人大概率就在密接和次密接之中。只要快速地把患者、密接和次密接隔离掉,就能把有效再生数降到 1 以下。偶尔漏掉一个人,无非就是再多隔离一轮。
如此往复,几轮隔离下来大致就能让这个小区里面不再有新生病例。当检验能力和隔离床位数有限的时候,可以逐个小区进行以快打快隔离。只要小区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供应链方面能控制住不传播,那么就能逐个小区清零。
当大部分小区都没有新生案例了,就可以逐步解封了。
吉林市就是这么做的。4 月 4 日到 4 月 7 日隔离了 1.3 万人,终于逐步实现了社会面清零(就是除了在已经隔离的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之外,已经没有新生病例了)。
但是上海现在的问题是患病人数太多,隔离床位不够用。
我们现在知道很多小区还有阳性的病例没有被隔离,疾病在小区内不扩散。但是同时被隔离的人也有发表信息,说一些隔离点十分简陋,人都到了,房子还没搭好。甚至有的都没有合理的如厕条件。就说明前期并没有预料到有这么巨大的隔离规模,现在极度缺乏隔离床位。我之前听人说准备了五十万张隔离床位,如今看来肯定是鬼扯,恐怕之前十万张都欠奉。现在还在拼命补课。
现在看十万张隔离床位是肯定不够用了。估计要朝着 15 或者 20 万张床位去。
目前看香港的数据,打过疫苗(至少两针)的 40 岁以下的人重症概率极低(50 岁以下也比较低),所以搞不好年轻人多的小区会排在后面隔离。可能会优先隔离老人比例比较高的小区。
隔离年轻人的主要作用不是收治,而是避免再传染别人。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方舱医院里面患者生龙活虎,医务人员累瘫了。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高危人群是 60 岁以上老人、过度肥胖者、重度吸烟者等等,这些人才是要密切监控病情进展的。
上海现在应该是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搞,具体是按位置顺序还是按高危人群占比的顺序,不得而知。但肯定是逐个清零。
奥密克戎的病程不长,很多人能感染别人的时间段是感染后 1.5 天到 5 天。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隔离一周左右就可以回去了。空出来的床位就可以隔离掉一些新的小区的患者、密接、次密接。小区数量是有限的,隔离了一轮的小区,后续再出现需要隔离的人也会比较少。一个一个隔离过去,总会成功。
现在有大量方舱医院还十分简陋,但我国毕竟是制造业大国,只要不断地搭建,总能够用。
只要供应链能跟得上,人手加到足以维持现有策略,逐个小区清零就一定能成功。
当然,上海现在的局面有两个主要的挑战。
第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基层人手不够用了。
无论是控制一个封闭区域内的感染,还是不断实施核酸检测,还是维持供应链运行,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现在全城都要封锁的情况下,一线人手肯定是不够用的。
谁都知道大家都留在在家里,外购的东西都由一线政府人员 / 志愿者送上门,避免人员流动带来更多的交叉感染。但是如果人手有限的,就一切都是空谈。
有人批评说上海核酸采集怎么都是医务人员在维持秩序?这也太浪费医疗人力了吧。别的地方都是一线政府人员维持秩序,医疗人员只负责采集。我估计这可能是因为上海一些地方一线人员已经不够用。不知道之前深圳这块是怎么做的。
而且基层的人员,大部分肯定都不是管理高手,在这么重的工作压力下,怎么发动居民,怎么管理居民,肯定都是很难做的。可能还是需要有更多的本地志愿者一起配合。
政府也必须继续加人进去。但是加人进去肯定也是有难处的,新人和现有团队怎么配合之类。
第二个挑战是供应链不通。
现代供应链是极其复杂的体系。从原产地到终端用户,中间要经过大量的环节,尤其是最终配送,更是吃人力和组织力。这依靠政府人员来重建,实在是很难。必须要想方设法让原有的社会力量运转起来。
但是上海的难处在于,传染扩散太广,导致大量供应链及相关人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人员)大量受到感染。这就导致要么供应链停摆,要么就会加速病毒扩散。
政府的一线人员本来就不足,却还要投入到供应链重建上去,那人手就更不足了。
所以现在有一部分策略就是从外地调集健康的物流人员过去。但不知道现在进展如何。
总而言之,解决方案是明确的,而且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是挑战仍然十分巨大。我觉得我们接下来一周关注的关键点还是供应链的恢复情况。如果社会力量的检疫和组织能做好,就能够把供应链打通,解决很多居民的实际问题。同时把政府一线人员释放出来,就能加快清零的速度。
疫情的控制,是以周为单位的,我们关注各种消息,则是以天为单位的,有时甚至是以小时为单位的。所以一定是各种坏消息满天飞,中间偶尔有那么一两条好消息。所以很多人会感到悲观。但武汉那时也是如此。我们最后还是走出来了。
————————————————————————————————————
现在再回头看深圳,顺利解决的主要原因,还是一开始足够果断。
当疫情已经超出控制范围时,果断封城。这时候真正的患者就少。供应链上的患者少,就能比较容易地恢复供应链。小区里面感染者少,利用现有隔离床位就能解决问题。然后以快打快,就能快速实现社会面清零。社会面清零了,就能重新放开了。
上海目前局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封城太慢。结果供应链大面积感染,为了避免进一步传播就得把供应链封了,重建供应链就极慢。然后一线人手就不够用,民众也很不爽。然后因为感染人数太多,隔离床位就不够,很多人就不能及时隔离,然后就在小区内传播,进一步造成隔离床位不够。
那现在就只能逐个小区清零。从并行变成了串行。这速度就慢了。
————————————————————————————————————
另外,这两天又有些奇谈怪论出来。我们首先不妨一起来看看。
“越南躺平了,现在生活和工作已经恢复正常。你看看人家多好。”
“只要打了疫苗就能把奥密克戎当成流感,我国疫苗覆盖率不行,都是因为去年打疫苗打太少,浪费掉了一年。”
“防疫对经济有损害,而经济对预期寿命有损害,所以防疫对生命的伤害更严重,所以不如放开。”
我们来一一讨论一下这几种奇谈怪论,然后再讲讲未来怎么走。
————————————————————————————
很遗憾,越南政府的统计能力没那么强,没有年化季度 GDP 增长率这个数据,所以我们看不到疫情对经济具体是怎么影响的。
不过啊,越南可是个极端外向型的经济体。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 GDP 之比)常年在 200% 以上(中国当年最高的时候都没超过 70%)。所以,没有年化季度 GDP 数据,我们还可以看看季度进出口数据。
那越南第一季度进出口额是什么情况呢:第一季度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缩减了超过一半。
你看越南政府的这个网页上只吹进出口总额增长 14.34%,出口额增长 12.9%,进口额不要说增长率,连金额都没提。你这么一想,就不对了,怎么进出口额增长比出口额增长高这么多呀。
https://moit.gov.vn/en/news/industry-and-trade/vietnam-s-exports-in-q1-up-12.9-percent.html
看看去年同期就发现,去年第一季度顺差还 20 亿美元呢,今年第一季度只剩 8 亿美元了。恐怕是生产秩序没还不如去年,只能更努力地当贴牌中转站了。所以拜托就不要吹什么越南走向共存,生活恢复常态了。这哪是恢复常态的架势?至于说越南的死亡率,我得说印度死亡率好像还更低,可是你信吗?
Despite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Vietnam sees strong import, export recovery in Q1 of 2021
那么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越南 20 年 GDP 为 2712 亿美元(去年的 GDP 还没出来,我们按 8% 增长率 + 3% 通胀率计算大概是 3010 亿美元)。GDP 按照支出法计算,是这样的。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虽然我们不知道前两项是什么个情况,但是最后一项大体上就贡献了 - 0.4% 的 GDP 增长率。而且要注意这是对全年 GDP 的影响,这可不是年化季度 GDP 增长率。就这个水平,恐怕远远谈不上 “恢复了生活和生产常态”。
——————————————————————————————————
第二个问题,我们真的浪费了一年吗?
这篇文章基本的逻辑是:香港死亡率高是因为大量人口,尤其是高龄人口没打疫苗。只要疫苗打得像诸如北欧国家、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一样高,那就是安全的。那就可以放开了。
是不是政府只要下个强制命令,这事情就解决了呢?
不是的。
一般疫苗的研制周期大概是十年。这不仅是因为要达到很高的疫苗有效率,更关键的是要保证疫苗不要有什么大的问题。
美国为什么现在疫苗接种率这么低?因为美国人对疫苗具有本能的怀疑。
那为什么美国人这么怀疑疫苗,以至于阴谋论随处可见?
1976 年美国针对猪流感也搞过一回 “光速开发疫苗,然后快速开打” 的事情。花了六个月开发了一款疫苗,打了 4300 万人,最后不良反应死了 58 人,同期猪流感只死了 1 个人。那么不良反应造成的死亡率是多少呢?
58/4300 万 = 十万分之 0.13
那么做得好的疫苗大概是多少死亡率呢?一般要低到千万分之几,甚至更低。
疫苗做得不好的话,打疫苗造成的损失就会比传染病更大。而且更关键的是会摧毁民众对于疫苗的信心。每个人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是那个不走运的人。于是大家能不打疫苗就不打疫苗。以后再有疫情就会陷入美国如今的境地——坐拥两大 mRNA 疫苗,结果疫苗接种率才 65%。
很多人还说,如果我国全民接种 mRNA 疫苗就更好了。可是,现在的 mRNA 疫苗还是人类首次使用这种技术。根据美国近 3 亿次接种的数据看,严重不良反应率十万分之 7.5,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概率是十万分之 1.4。另外,这个概率的分母是接种的剂次,不是人次。接种三次的话,平均死亡概率就是十万分之 4.2。
Most mRNA COVID vaccine adverse events mild, transient
好嘛,打一针的死亡率都是当年猪流感疫苗的十倍以上。回头看看,要不是新冠致死率那么高,这回怕不是又是一回更严重的 “猪流感疫苗” 事件。
灭活疫苗虽然是成熟技术,但是我国这次研发也算得上是 “光速” 了。谁知道这个东西到底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慢慢推广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先给身强体壮的,因为工作或生活缘故有很高感染风险的人打。然后给其他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打,再给年纪大一点的人打。这样一波一波推开,那么一旦发现有显著的严重不良反应率,就赶紧停下来。这就不会有产生严重伤害,也不会让民众对政府推广的疫苗产生不信任感。
而我国成功的清零政策使得我们也没有必要急匆匆地推进疫苗接种,有这个余裕来慢慢推广。尤其是我们通过把疫苗出口给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一方面帮助了他们,另一方面也从这些国家获得了疫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数据。比如,智利去年年底开始给 3-6 岁儿童接种我国的灭活疫苗,这就让我们了解了我国疫苗对于低龄儿童的安全性。
当然,从结果来看,感谢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也很幸运,新冠灭活疫苗确实是非常安全。从澳门的数据看,严重不良反应率最最高估也不到 mRNA 疫苗的十分之一。因为不良反应而死亡,也是一例都没看到(至少我没搜到英文媒体的关于国内外的中国疫苗导致的死亡)。
这都是事后诸葛亮了。但是在去年的时候,哪里敢随随便便推广开呢?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本来在清零政策下好好的,也不会去高风险地区,有什么必要那么急着打疫苗吗?出现显著的死亡率怎么办呢?等等国外疫情严重地区给我们反馈这些年龄段的接种安全率不好吗?
好,我们退一万步,就算我们不考虑疫苗安全性的验证问题,直接就给大家都打好了疫苗,那就能放开了吗?
香港打过疫苗的人,目前死亡率(死亡人数除以总接种人口)是 0.016%。(之前这个数据我搞错了,算成了 0.03%,这里要修正一下)
怎么计算的呢?
香港到昨天为止死亡 8643 人(百度的疫情页面可查),这一波疫情之前死亡 113 人(香港新冠死亡率到底如何?@MedSci)。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一波死亡是 8530 人。
最近的死亡人数中,接种和未接种疫苗的人员比例没有报告,不过我们可以根据 3 月 20 日的数据(香港最新数据:三针科兴或复必泰防重症防死亡有效率均超 97%_风闻)来推算,那时未接种疫苗及接种了一针的死者占总新冠死者的 88.3%。
香港人口是 759 万,疫苗接种比例大约 80%。
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 = 8530×(1-88.3%)/(759 万 ×80%)= 万分之 1.64
(这个数值会随着死亡人数增加而进一步上升,搞不好能到万分之 2。)
这意味着什么呢?
即便我国人民全体接种,达到 100% 的接种率,那么转向共存后,头一两个月死亡人数就能达到 23 万人。
但是我国人民有可能全民接种吗?恐怕是办不到的。那死亡率也就会远高于这个数据。
更进一步地,是不是觉得现在死亡率还挺低呀?是呀,那是在相对理想的医药条件下做到的。
什么是理想的医药条件?就是医生会关注你的病情进展,而且各种药品都是齐备的。
但如果大规模发病了,我国的分诊制度尚未建立好,大家有病都是直接往大医院跑。这个病只要报出几例中青年死亡或者儿童死亡,有几个人敢在家呆着呢?韩国都出现居家隔离死掉的了,中国不会有吗?监控病情发展是需要医疗器械的,有轻症的也得要到医院去监控。到时候医疗资源不会发生挤兑吗?快速爆发导致的大量重症能有足够的病床和 ICU 吗?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这个条件。就算一些大城市有,四五线城市、乡村呢?
还有,Paxlovid 都说效果很好,出现症状的头 5 天之内使用,能够降低 89% 的重症和死亡概率。现在国内死亡率这么低,也有积极用药方面的原因。但现在产量根本不足。目前全球月产能也就小几百万盒,到今年年底才能生产出来 1.2 亿盒,其中中国能拿到一半就很不错了。中国手里就几十万盒,估计是优先给高危人群使用。一旦放开,就算疫苗接种率 100%,一两个月里面也得有几个亿的患者,其中高达数千万的高危人群,给谁用,不给谁用?类似的国产小分子药物还在研发之中,不管是不是最终证明有效,量产都得到下半年了。而单抗的产量可能就更低了。没有足够的药物,还能维持现在国内这样的低死亡率吗?
所以,根本不存在 “浪费掉的一年”。这一年里面,我们在等疫苗安全性的验证数据,在等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量产,在等更有效的疫苗。到了现在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也基本要出来了,是不是原始疫苗和新疫苗都接种几针对于后续开放会更有效呢?那样的话,提前打特别多的疫苗是不是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呢?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不能把防疫问题搞成 “真空中的球形鸡”,觉得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人口规模、医疗资源、药品研发进度、药品供应链,一个个都是现实问题。
————————————————————————————————
接下来再讲讲梁建章写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在我的朋友圈里传播还挺广。
虽然我同意,经济受损同样会导致预期寿命下降。但是这篇文章里用于推算 GDP 导致预期寿命变化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原始数据是没有疫情状态下的 GDP 与预期寿命的关系。GDP 提高,会使得医药、保健资源变好,卫生教育更完善,这些会继而导致预期寿命上升。在突发的疫情中,疫情导致的经济受损,并不会导致医药资源退回到经济没那么发达时的水平。疫情期间单纯的经济对寿命的影响,往往是从饮食、焦虑或经济破产导致的抑郁、自杀,和前面说的可能不是一个因果关系。所以他的整个数据分析都意义不大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退一万步,假定他的数据分析没问题。有了这个假设,我们才要说到他这篇文章最大的漏洞。
那就是,作者觉得目前的防疫政策导致经济受损,但同时假设只要放开了,经济就不会受损。
所以放开了,经济就运行良好了,一切都恢复 “正常” 了?
哪有这种好事。
来,我们再上一下美国的图。以下几张图我在另一个答案里已经贴过了,没想到又要贴一次。
看到去年第三季度那个 2.3% 的年化季度 GDP 增长率了吗?比前后都低了 4 个百分点。那就是最终导致了西安封城的德尔塔疫情造成的。今年第一季度的年化季度 GDP 增长率还没出来,不过目前乐观估计时 2.5%,悲观估计是 0%。总而言之,比 21 年第四季度减少 4 个百分点基本是逃不了了。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
再看看英国的疫情和年化季度 GDP 增长率。就更惨了,去年本来应该和美国一样,处于高速恢复期,结果被疫情洗得只有第二季度一枝独秀。
再想想前面说过的越南,一个外向型经济国家,损失了那么多贸易顺差。
所以,开放就没有经济后果?想得太美了吧。
1,停掉客运,实在需要走,哪怕你搞个 “出沪证”,也比现在这样强。
2,老老实实划分中高风险,应划尽划。
3,别再玩文字游戏,老老实实确诊。
4,大型体育馆、会展中心,及时改建方舱。
5,党员同志,请出来组成先锋队参与防疫工作,打通物流、维持秩序,都需要人。
6,请党员同志为孕妇、中老年群体、基础病患者等保留特殊情况的绿色通道。必要的时候,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要有自己可能被感染的觉悟。
7,停止精准控评,停止无畏的营销,落实人民关切的问题。
如果是武汉路线就是至少三个月彻底清零,如果是社会面动态清零就简单多了。
现在公布的确诊 + 无症状已经落伍了,针对社会面更重要的数据是社会面新增阳性和新增密接次密接数据。需要不断普筛 + 封控,依赖国土纵深把阳性密接次密接全部拉走集中管理,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就能做到。
现在吉林上海做不到不是政策问题,而是行政和医疗资源不足,加上可能的主观上懈怠,导致总有漏网之鱼。这也可能看出来封控一个大城市需要全省资源,一个特大城市需要全国资源,就是集中全国力量往里填。
目前高中低风险划定确实不适用于动态清零,这个权限应当收回省府和中央判断。只是如何划定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还需要各省市慢慢摸索总结经验,也必然会有过度防疫的经历,只是各省市之间缺乏经验交流是个严重问题。
我认为有必要在每日数据里加上社会面新增阳性和新增密接次密接,同时三码里显然场所码的重要性突增。考虑到操作成本问题,可以考虑把 NFC 重新捡起来,政府采购机器总比事后挨个调查成本要低。
另外这次疫情最大冲击其实是物流,封城条件下筛查和物流传染成了主要传染方式。哪座城市能做到物流畅通,是封城有效的重要前提。
量变产生质变,现在已经是第四阶段了
我发现基本骂上海发泄情绪的,基本都没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光在那喊口号。光谈要求没有落实方案,最关键的是不考虑需要多少人。或者根本就不去想如何能,怎么能,能不能做到落实。有人能回答我,上海这怎么清零吗?怎么做到四应四尽?是需要多少人,能管的过来不?
有人觉得啊,换人就能解决问题。那我只能说,人员管理也是们学问。在交接过程中一定会比现在更混乱,感染概率更大
就算军管,需要多少人才能做到物流供应,单人单管应检尽检,阳性应收尽收?还要考虑解放军去了内部感染损耗的可能性
物流是上海的最大症结,在大量阳性可以物体表面传播的背景下,无法做到计划式的物资供应,因为供应链做不到完全防毒。
抗原有假阴,核酸有假阴,检测人有上限,检测管数有上限,物资在保证阴性的情况下计划发放能达到的量极小,转运运力有上限,方仓收治有上限,居民配合度更是此消彼长
在上海 3500 万人和实际远超 10w 感染的情况下,就是万策尽
不要在刻舟求剑了,这是 R0 高达 12,25 度物体表面存活 190 + 小时,可以物体表面传播,点了气溶胶的呼吸道传染病。不是当年那个原始毒株和德尔塔了
我不知道上海怎么办。
但是我知道非上海地区应该怎么办。
对于有某地旅居史的。
不要居家隔离!不要居家隔离!
集中隔离 14+7,才是正道。
否则大概率要出乱子。
中央接管就可以轻松走出。
上海疫情是一个标准的智商鉴定问题。
借上海疫情吹奥密克戎不可战胜必须共存、借上海疫情煽动地域黑、借上海疫情吹外国的,都是纯纯的 xx
第一: 疫情管控是政府的责任,疫情失控第一负责人是当地政府,而不是当地百姓。请牢牢记住这一点。
很多人对于这个责任归属有点异议。觉得政府有责任,但是下面的老百姓应该也有一部分。
我的观点是: 只要老百姓根据政策行事,那么他没有任何责任。
假如一个上海市民拿着 24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跑到杭州,自觉居家隔离然后确诊。他没有任何责任。责任在于上海政府没有调整风险等级,失信于全国。
假如一个上海市民知道自己确诊,还出去乱跑。这样才有责任。即便如此,上海政府依旧要分担 50% 的责任出去。因为其本质还是政府没有做好管控措施。
我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权利和责任相对等。权利越大,责任越大。
普通上海人只要做到政府喊了就去做核酸,让居家隔离的时候不出去乱跑。就足以让我为之点赞
第二: 上海总人口 2500 万,本地人约 1500 万。按万里挑一出傻逼的概率,也最少有 1500 个傻逼。所以大可不必为了几个人而讨厌所有上海人或者地域黑上海。
地域黑是既没有素质也不能解决问题的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因事、因人去讨论,而不是直接地图炮
有人拿吉林反驳我。其实吉林、上海、深圳刚好是三个应对疫情的不同方式和结果。
深圳: 发现以后严防严控,情况稍有失控直接重拳出击。一个月时间清零
吉林: 发现以后瞒报,但是疫情曝光以后严防严控。现在局势尚且稳定,并且没有出现疫情外溢。而且现在吉林也社会面清零了。
上海: 发现之时瞒报,发现以后瞒报,主动帮助疫情扩散。结果就是一直指数型增长,疫情不到一个月扩散 23 个省份
更新 4 月 11 日
目前开来应收尽收的截止日期应该是被突破了,已经确认阳性的人群应该也还有没完成转运的,恭喜上海戳破了我党组织力不可战胜的神话。充分说明共产党员也是人,中弹也会受伤。当然,也许不应该说是疫情战胜了组织,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组织到底参战了没。社区以上的消息是绝对黑体,只进不出。
首先要应收尽收
收容的第一作用不是治疗,而是防止传染给别人。
所以那些张嘴闭嘴在家隔离也能好,不用治疗也一样的,谁管你要不要治疗,是让你别祸害别人。
目前下的死命令是 10 号之前收容完毕,看来是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截止今天,基本上所有的床位已经准备充足,大规模转运不是问题。
收容完成后,还要在观察两个潜伏期,大概十天左右,把零星散发的病人在找出来。大概就是 4 月 20 号,这时候就可以分级解封了。
如果一切顺利,四月底上海大部分低风险地区就可以解封了,但是离市肯定会受到限制,毕竟其他省份也不相信上海了。到五月中旬,差不多就可以全部解封。
一切顺利的话,六一儿童节上海可以恢复正常。
以上推论全部是建立在上海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所以措施严格执行。如果又出了什么大的纰漏,那就说不准了。
所以我还是之前的建议,不要单纯依靠地方力量,短时间投入的资源越多,疫情传播的链条越容易阻断。有些力量该用就用吧。
至于社会面影响,鉴于丢人已经丢到家了。武汉是英雄城市,而西贡会变成中国的哥谭。所以,千万千万不要歌功颂德,强行宣传正能量。最好就低调冷处理,所有和上海相关的话题都撤流量。过个一年大家或许就忘了。
但凡上海疫情结束敢吹牛什么精准防控啊,最美居委会啊,甭管事实如何都会被阴阳怪气。所以做个人吧。
首先,上海要端正态度:
认清上海确实是疫区。
换人。
市区两级,两套人马的主官,卫健委主要主事者,都换。
副总理坐镇主持大局,各区副书记主持工作。
正常情况下战时不应该搞这种大动作。
但上海这场仗打得明显不正常。
不换人,不足以把之前的骚操作全盘否定,什么精准外溢,什么奶茶店,什么特供无症状病毒,什么上海是地球自转发动机,什么洋丁保卫战,什么一千块一张通行证,什么幼儿单独隔离……
你不否定这些?让一线怎么干?往哪个方向干?
防疫重要还是各位沪上大老爷的脸重要?——普通老百姓不难选,但体制内的打工人是真的要考虑这些啊。
武汉的转折点就是应收尽收,在这之前也是换人。
我知道上海特殊,上海有无数个场外因素。但现在不行动,就等着被迫论证共存吧。
1
有知名学者的母亲,在上海就医时因为要核酸报告阴性才能入院,不幸在四小时后离世。
这是上海封控下,发生的许多悲剧之一。
这样的憾事,我们希望不再发生。
2
紧急封控一个 2500 万人,是一个超高级难度的行动。
各种作业的繁难与不到位,完全可以想象。
也不能苛求。
不过,因为疫情而封控,正是为了挽救人命。
那么所有的作业,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上。
所有标准作业流程,要以救死扶伤,保障生存权为上。
更要随时修正实际作业,才发现的问题。
尤其是,新冠疫情已经扰攘 2 年多。
大陆几个大型城市,也封控过。
有许多前车之鉴,可以参考。
但上海显然没有学到功课。
3
以 2500 万人的超大城市封控。
虽然有各种乱象和执行问题,但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与市民的全力配合,不能抹杀。
如果是在别的国家,都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混乱。
可是,确实产生很大的民怨。
封控以来,民怨最集中的就是食物与生活物资的匮乏,以及无法就医。
食物与就医,都是生命基本需求。
市民有理由期待,在守法配合封控时,可以保障基本生活不虞匮乏,受伤生病时,可以及时被医疗。
4
食物匮乏,是因为居民无法从原来的管道自由采买。
上海居民要自行采买,要靠到各大电商抢菜,或是自己揪团团购。
然后还经常买不到。
那么,痛点在能不能解决痛点?
在封控时,是否有预料到电商吞吐量,根本无法应付居民超几万倍的需求?
居民自行揪团团购之余,能否给一个可以买到食物与物资的管道?
5
要如何保障食物从外省市进入上海的管道?
物资进入上海后,怎样进入小区?
进入小区后,如何送到 “足不出户” 的每家每户手上?
各个环节,都有卡点。
是不是有能力尽快打通环节?
6
有一个卡点,是因为上海的防疫标准与大陆其他地方不同。
如果在上海阳性已经十几万的情况下,仍然跟其他省市有不同的防疫标准。
那么,就自然让外省市无法信任离开上海的人。
这个因素,也是物资无法进入上海的原因之一。
所以,必须解决这个卡点。
7
普通居民之外,病老弱贫者的物资如何供应?
一位女士因为担心老父没有蔬菜,出钱请求跑腿,帮她送菜给老父。
跑腿有感于她的孝心,也仗义帮助,她事后一再表达感谢,却遭网暴。
这显示的是,许多老病弱的居民,本来依靠家人照料生活。
当彼此都被封控,原本维系生命的纽带被扯断了,那给予这些居民的配套是什么?
8
上海封控过程,出现非确诊市民无法及时就医的状况。
卡点在于几个:
⑴ 紧急电话极难拨通。
⑵ 好不容易叫到救护车,可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事前预料到的。
都要备好平常的数十倍的人力与电信容量,确保居民可以得到救助。
⑶ 如何让小区放行出去?家属能不能陪同照顾?
作业流程应该规定一套,保障生命权,也让小区管制人员跟居民,都可以简单操作的标准。
这样,不会造成混乱争执,不会让疫情外溢,也能保障生命权。
⑷ 到医院后要求核酸阴性,才能入院。
可是核酸报告要 4 个小时以上才会出来。
那必须在生死线争分夺秒的病人,难道放着不管?
难道不能先治疗同时核酸?或同时先快筛?
退一万步吧!
就算是阳性病人,难道因为是阳性,所以就不急救?
还是有其他专门对阳性病患急救的医院?
9
除了本地居民,还有许多外地来打工的、来就医的人士。
他们没有本地户口,有的本来就没有良好的居住条件。
突然的封控,让他们无路可去、无居无食。
我看到有几位,都在防疫人员的暖心救助下被紧急安顿。
但更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全面帮助。
10
2500 万人的城市里,有多少宠物?
猫还好,可以足不出户。
可是狗很难在室内关 14 天甚至一个月。
各个小区,又是如何解决居民遛狗的需求呢?
我知道在封控这样的严峻条件下,动物并不是被优先考虑的。
可是我相信,这种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11
我每日追踪各种报道,非常迷茫。
防微杜渐。
从原本的精准防疫,到疫情失控,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从头就坚持动态清零,会不会有能力避免突然的紧急封控?
又为什么一个超大型城市,使用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防疫标准与防疫语言?
12
封控一个 2000 多万市民的大城市,本就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如今做到十几万阳性,只有个位数的重症。
是的,那是远远超过其他身陷疫情的国家与城市。
比如香港,至今因疫情已死亡 8000 多人。
但是我们不应该自满于对疫情的管控,而要寻求疫情失控的原因。
因为,如果及早坚持动态清零,是不是就不至于让疫情扩散成紧急状态?
13
要修补这次造成的伤害,与不信任。
更要立刻修正,改进防疫的作业流程。
赶快让居民可以生活。
上海可以更好。
今早起来,我发现整个朋友圈的沈阳人都在庆祝解封和复工✌ 。
打开微博还看到了沈阳网友痛斥解封后抢不到鸡架 。
作为一个在大连工作的沈阳人,看到鸡架的一刻我的泪水从嘴角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沈阳本轮疫情是三月中旬开始的,我家小区正好是爆发点之一,毫无意外地被封锁了。随着多个地区检出感染者,最后沈阳基本就封城了。
作为沈阳最严重的一次疫情和家里小区的第一次被封锁,这一个来月里我往家里打了 N 个电话,问问父母菜够不够啊、有没有吃的啊、在家无不无聊啊、猫粮还有没有啊啥的。
和想象中的慌乱不同,我父母居然十分悠闲,我爸更是表示在家追剧还不错,吃的方面小区里有卖菜的车到处转悠,啥啥都有让我不用担心。
前两天打电话时,我爸告诉我就快部分解封了,今天再打电话一问,告诉我已经上班两天了,正收拾收拾坐车回家呢。
截止 4 月 14 日,沈阳本轮疫情共发现阳性患者 1086 例,共计解离密接者 16885 人,我家小区作为疫情爆发点,从 3 月 14 日封锁到 4 月 13 日解封,刚刚好一个月。
沈阳传来喜讯的同时,吉林那边也有好消息。
截至 4 月 8 日下午,历经 37 天的防疫,通过对最新检测结果的综合研判,吉林防控指挥部判定吉林已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啥是社会面清零呢,它指的是虽然区域内还有新增阳性确诊,但他们都来自于隔离管控场所和闭环观察场所,社会面并没有发现新增阳性,所有阳性和风险人员都处在可控范围内。
达成社会面清零,离疫情结束也就不远了。
从 3 月 3 日到 4 月 13 日,吉林累计发现阳性 38000 多人,封了一个多月,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沈阳和吉林虽然封了很久,但最终都成功了,成功的经验也没啥新鲜的,就是两年来中国的老经验——隔离 + 物资供应,封城实际上就是整个城市的隔离,而物资供应是隔离的前提。
如果说沈阳吉林能带给我们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尽早隔离,越快越好。
沈阳我家小区封锁的时候,检测出的阳性只有 30 例,作为对比吉林确诊更多还出现了死亡患者就体现出了晚封不如早封。
奥密克戎出现后有很多声音认为新冠没什么好怕的了,可现实告诉我们恰好相反。
对于中国来说,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是目前最可怕的新冠变种,没有之一。
奥密克戎的防疫难度之大空前不绝后。(心疼防疫人员)
![](data:image/svg+xml;utf8,)
原因是啥呢,让我们想想中国防疫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优势是切断传播,是控制传播,是治疗免费,是基层调度。
如果新冠一直不变异,一直是德尔塔,那中国有信心在控制住疫情的同时保证充足的医疗资源让死亡病例不增加,直到新冠完全消失。
但,新冠变异的趋势却是再次提高传播能力,并降低一丢丢毒性。
这简直就是为了欺负中国量身打造的啊!!
要知道西方的软肋是死亡率,传播率无所谓,因为早都躺平了,怎么都是全员感染,只是死亡率越低越好,死亡率越低他们的数字就越好看,传播率高政客反而能用来博同情。
但中国等严格防疫的国家可不一样,严格防疫国家的软肋是传播率,死亡率反而就那样,因为严格防疫国家没多少人感染,医疗资源很难被挤兑,中国也愿意给穷人用 ECMO,因为确诊人数少,中国也承担得起免费治疗所有新冠的费用。
经过良好救治的新冠患者,其实很难死亡,所以我们不太怕死亡率。
但传播率的增加可太让人头痛了,要知道再强大的基层管理和基层调度都是有上限的,当奥密克戎的传播指数 R0 达到 12(无防护无疫苗情况下,1 个病人平均传染 12 个人) 时,堪称全世界最严格防疫政策的中国都不够用了。
原本病毒是小白菜,笊篱一捞漏点渣,现在病毒是米粉,笊篱一捞漏好多根。
这奥密克戎简直是被派来压垮坚决防疫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收割完躺平国家又来撬清零国家墙角了属于是。
于是随着奥密克戎在国内流行,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应该就是每次封城时间都会增长,清零越来越难,防疫人员最来越憔悴,想共存的声音越来越大。
![](data:image/svg+xml;utf8,)
这就显现出了奥密克戎最鸡贼的地方,它稍微降低了那么一丢丢毒性,降低了多少呢,说不清,就是那种仿佛降了,又仿佛没降的样子。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它跟流感更接近了,嚷嚷着要解封,病毒跟人类打心理战了属于是。
▲还好做决定的不是他们。。
然而从美国数据来看,奥密克戎代替德尔塔流行期间美国死于新冠的人屡创新高,反复感染的人多了无数,传播效率增加,死的人也更多了。
堪称是病毒版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然而被新病毒蒙骗的可不止一些嚷嚷共存的人,甚至还有一整个地区,而他们最终也为自己的侥幸心理付出了巨大代价。。。。
比如。。。
越南 和韩国 。。。(你想哪儿去了?)
对于韩国来说,躺平之后直接是棺材告急➕火葬场排队➕医疗系统瘫痪。。。
▲图片来源: 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就这,他们还死鸭子嘴硬说奥密克戎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了。
对了,韩国原本医疗能力可是很强的哦。
越南的情况也差不多,反复强调新冠死亡率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 0.02%,然后每天超额死亡率偷偷到达了 1500。
嗯,只要我不统计,就没人死于奥密克戎。
假如你身边有朋友相信西方宣传的奥密克戎死亡率只有 0.01%—0.02%的话,劝劝吧。。。
从最新大规模躺平地区香港来看,新冠奥密克戎的死亡率数字大概是 0.7%,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在困难面前躺平,那我们要付出至少 1000 万人死亡的代价 (因为新冠是会反复感染滴,次数越多越危险)。
还是那句话,奥密克戎的杀伤力,还不是今天的人类承受的了滴。
战争远远没结束,我们必须越来越强,群体免疫永远都不会是选项,直到未来新冠出现真的毒性和流感差不多的新毒株。
今天看知乎的时候我发现居然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讽刺防疫封闭封城然后拿某地的人口密度说事,还把严格防疫的政策叫做 “防疫艾蒿者”,这事儿就很离谱。。。。
人口密度高,管理者不可能不知道,防疫人员不可能不知道,这儿是一个有钱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就应该增加基层防疫人员,知道风险大就应该未雨绸缪保证疫情期间供应链不是吗。。。
人口密度不是一天高上来的,奥密克戎传染性高也不是今天才知道的。
群体免疫作为一个本就不可能的事,不应该被一再提起。
你不能说现在这仗太难打,我们别打了吧。你不能说日本鬼子太残忍,咱们就投降吧。你不能说德国纳粹战斗力太强,我们躺平吧。
当初英国首相张伯伦也是这么想的,之后德国还是打过来了。
全体免疫≠全员嗨皮
积极防疫 = 隔离或封城
消极防疫=雷区蹦迪 + 蹦迪中止 + 全员生病 + 隔离封城
痛改前非越早,代价越小。
隔离不是抗疫的代价,隔离是防疫初期工作没做好的代价,一直没好说明工作一直都没做好。
新冠也和我们共存两年了,怎么对付它,什么是最优解,早就实验出来了。
我是防疫魔怔人,我骄傲。
香港的经济实力大家有目共睹,这次的防疫能力,大家也有目共睹。
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告诉我们,抗疫能否成功,和经济水平无关,只和社会动员能力与抗疫决心有关。而中国因为深入基层,各地基层抗疫能力很难说有太大区别。
于是乎,抗疫就只和决心有关了。。。
医疗资源有上限,基层资源也有上限,别等医疗资源和基层资源双崩溃了再后悔。。。
目前全世界新冠病毒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二战全世界士兵的死亡人数。。。
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其他路可走。。。
沈阳在发现阳性三十例时封了城,吉林在本轮爆发时相关人员撤了职;大连大前天突然发现一例新冠,然后连续两天检测了两轮。
中国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支持,单次检测费用压到了几块钱,哪怕这么低,一个城市全员核酸检测一次人力加耗材都得上千万元。
听着很多,但从结果来看,这钱太值了。
几千万买个安心,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这么做的城市,都成功了。不想这么做的城市,只能画地为牢。
像这次沈阳,不就是嗓子捅个三十多次嘛,最起码还有个盼头。
防疫确实越来越难了,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得越来越配合防疫,防疫技术和管理也得迭代进化。
沈阳疫情初期最严重的区,已经解封了,吉林社会面已经清零了。
现在,就是看中国各地防疫决心到底有多大的时候了。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先扯到这儿吧,想看更多新冠相关文章的话我之前写了这篇
人类会和新冠共存,但绝不是现在
就这样吧,明天见咯。
全文完 (ง •̀_•́)ง
本文首发于公主号不存在雑誌,求关注转发!
不清楚上海如何走出疫情,但是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山西太原,因为上海来人隐瞒行程,结果发生疫情。陕西商洛,西安的疫情都是因为上海而起。我的邻居今天发现西安一下子多了 14 例,害怕了,赶紧就要回老家,说再也不来西安了。
上海疫情不清零,其他地方也难以安宁。
人在上海
我支持清零
目前上海好像没有听说有新冠病亡案例。
虽然我知道国外死亡不少,香港 600 万多人死亡 8000 左右。
但上海的情况实在很奇怪,真的一例都没有吗?
照武汉情况如果有死亡应该马上会有消息出来。
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在 facebook 发表文章,后半段谈了上海如何走出这一波疫情,当然人家不知道我们民生保障问题估计更不知道如何来解决当前上海民生。看完觉得人家比我们本地人更理性,翻译转自网络,侵删:
全民检测只是一次突击检查,这种做法不能保证那些没有被感染的人在第二天、一周后或一个月后不会被感染。当然,我们可以进行全面封锁以试图遏制新出现的疫情。但是,当新冠病毒大流行时,我们不能永远封锁
封锁从来都不是完美的。
我们需要吃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来自陆地、海洋和空中的粮食供应。我们需要医疗服务,来运送医疗物资,来接生新生儿婴儿…… 我们需要基本服务,来保障发电,清理垃圾….. 我们需要紧急服务,从消防部门到医院和诊所….. 由于 Omicron 病毒导致更多的无症状病例,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原来的测试、追踪、治疗,以及对针对武汉和早前病毒变体有效的密接者的隔离措施将过于缓慢和繁琐。
然而,我们不能永远封锁。
但是 Omicron 的传播速度很快,潜伏时间更短。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做一系列短暂的封锁来降低传播速度,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比如周末宵禁,类似于轻踩刹车让汽车减速。目的是为了把疫情减缓到可控制的水平。但如果我们这样做,那就是浪费时间、金钱、资源和机会。
我们将使用无效的策略来打最后一场战争。
然而,与 2020 年初冠病大流行爆发的前 6 个月不同,新加坡对 Omicron 并非束手无策。现在,我们有冠病口服药。这将有助于降低高度脆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年轻人)患重病的风险。
现在,我们有了疫苗。上海需要做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以降低他们的死亡率。这件事的紧迫性和全民检测一样重要。一次核酸检测的成本高于一次疫苗注射。核酸检测并不能降低个体的感染风险,但疫苗注射可以帮助挽救生命。2 针科兴或国药疫苗还不足够,还需要打第 3 针、第 4 针加强针。
若辉瑞 mRNA 疫苗能获准在上海试点使用就更好了。对于作已经打过 2 针疫苗的老年人,可以选择辉瑞作为第 3 针加强剂,或者用于尚未接种老年人;也可以作为免疫功能低下者的第 2 针加强剂。
对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 Omicron 病毒,我们需要管理它,而不是控制它。
控制和遏制措施是减慢传播速度,以争取时间,通过疫苗接种加强个人和群体的免疫能力,扩大医疗保健支持设施,同时逐步让完成接种和低风险人群转向居家康复和治疗。
是的,像大多数地方一样,我们试图在冠病大流行期间鼓励积极的思想和行动,以保持精神振奋,在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保持目标统一。但在与 Omicron 的斗争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工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毕竟,我们并不认为流感很可怕,对吧?
因此,我们现在必须尽我们所能,因为我们已掌握了降低 Omicron 感染风险的工具。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将关闭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从流感的 20 倍降低到两倍。这不仅可以挽救生命,并使经济重新开放并复苏。Omicron 的传染性是流感的许多倍。虽然症状更温和,但 Omicron 的感染人数足以让医院不堪重负。
如果我们不进行管理,那么即使是重症病例中的一小部分比例仍然会对严重挤兑医疗资源。因此,新冠病毒控制措施需要重新定位,以达到不同的目的。这包括减缓传播速度,为更全面的疫苗接种争取时间,尤其是老年人和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十几岁的弱势群体。只要疫苗准备好并获得授权,孩子们就可以接种。
冠病总体应对战略应旨在保护生命和生计,将死亡和严重疾病的风险降低到可控制的水平,类似于流感或其他一般感染,同时使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寻找战术措施来推动子女说服家中的老人接种疫苗以及加强针。
这样,我们才能挽救生命,并逐步过渡到正常生活,期待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上海防疫地图:顶层设计+三个流程。
上海这次疫情——
爆发耗时之长,影响之深,矛盾激化之激烈。非常罕见。
可以基本确定的是——
此次疫情之后,上海基本上宣告跌落神坛。
往后相当长时间内,不论上海再怎么辩驳,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和形象可能很难逆转。
当然疫情之后,上海一定会涅槃重生。
A、顶层设计:动态清零?还是共存?
妖由人兴——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上海这次很反常。
吉林防疫这一次是能力 60 分,考了 50 分,大家能理解。
上海 3 月份防疫这一次是能力 90 分,考了 0 分。
而且故意在考场上捣乱,内部肯定有问题。
上海疫情的传播路线:
机场引进,华亭播种,六院施肥、交大孵化,梅陇发芽,嘉定嫁接,浦东推广,闵行开花,全市结果。
然后: 全国包邮。
疫情上升阶段,上海的应对呈现仰卧起坐状态:
每天封控都在变化,封完了开两天,再封再开,等于没封,让人觉得上面的政策就是在搞笑。
上海 3 月份整整一个月:添油战术,浪费资源,自欺欺人。
尤其是健康云数据造假,涉嫌故意传播全国。
为什么这么反常?
上海防疫这次暴露的各种问题都是比较根本的问题:
路线问题,立场问题……
很危险的问题。
直观表现就是路线问题和傲慢问题。
**决策层路线问题:**政策犹豫不决,前后矛盾,一变再变。
可以看出上海决策层内部思想并不统一。
神仙吵架,百姓遭殃。
至少前期赞同全民免疫,保经济不保民生的那一批领导拿到了话语权。后期呢,赞同动态清零,保民生的那一批拿到了话语权。
**精英层傲慢问题:**一句话讲——就是摆不正位置。
上海精英有一种极其强烈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比你们更文明” 的诡异优越感。
吴凡那个上海不能封——
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还承载了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这话说的真特么:联想是世界的,上海是全球的?
上海港口多,深圳港口不多吗?
为什么深圳可以全员核酸,上海不可以?
再着比如一封上海市青浦区致武汉的感谢信:如今上海有难,轮到湖北投桃报李?
看得人们目瞪口呆。
这是上海致武汉的感谢信?
有这样写感谢信的吗?
上海的官方行文,除了自我表扬,就是把对别人的帮助挂在嘴上,投桃报李用在这个地方,也是没谁了。
如果不是内心傲慢如斯,那就是文风反映作风。
上海防疫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无缘由的。
看到网上尬吹所谓的上海气质?
——自己不觉得尴尬吗?
还有网红医生一句:你中国不要牛皮哄哄。
你说:中国这么小的庙,还能放下这些人么?
上海作为中国的超级城市,实际上虹吸了各个层面的资源。
这些上海中层精英居然认为:
——上海的地缘优势是他们个人自己的本事。
说的难听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中央已经多次明确指示,奥密克戎不是流感,也不能当成流感去处理。
上海仍然长时期冒出一大波话术拼命的想把奥密克戎和流感等同起来。
诡异的是——
起码封城一周前基本上老百姓都看出要出大事了,那些研判的砖家看不出来吗?
上海防疫所带来的代价是——牺牲中国 2022 年一个季度的经济。
这个代价究竟有多大,不需多说了吧?
那么请问: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搞笑的是:上海封控最大的困难竟然不是方舱不够。
而是连菜都发不明白。
吉林那么困难最后都解决了。
上海还天天因为发菜上热搜。
是能力问题还是其它问题呢?
没有深圳的实力与效率,没有武汉的责任和魄力,
没有广州的低调和务实,作为一个东方城市却有着西方的傲慢。
辟谣扯蛋他们是认真的。
应该是随身都带着避雷针了呢。
大量的负面事件暴露一部分官僚和买办遥相呼应——
上海部分阶层的意思形态出了问题,以西方极端利己主义为核心,
可以为金钱舍弃正常三观,敢于挑战共和国核心规则。
什么是国策?
防疫的动态清零!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国家的目前决策是——
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不犹豫不动摇。
这个决策既然已经确定了,就得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不论是上海还是其他城市,三心二意的执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遭受更大的损失。更多的感染案例,和更长的封城时间,市民也会遭遇更大的苦痛。
**官僚主义本质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
什么是路线问题?
首要就是要解决:
上海你是谁?为了谁?这两个根本问题。
清零治标,锄贼治本。
关键时候掉链子,就是对党不忠诚;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执行不彻底,就是彻底不执行!
上海不想体面,那国家就帮你们体面。
军队进入上海至少象征着秩序开始恢复。
人民子弟兵的到来,坚决清零信号不言而喻。
B、信息系统:健康云数据造假?涉嫌故意传播全国。
事情困扰你?把它画成图。
防疫是个系统匹配工程。如何把它画成图?
防疫地图「解决方案」包括:
信息系统+人员系统+物资匹配系统。
这三个流程和系统匹配,基本上决定了防疫成果。
只要有一个卡壳掉线,就会出现混乱和大面积吐槽。
最容易出问题的:
系统之间的匹配。尤其是民生底线物资配送。
结果是啥?是上海三个系统都有问题。
最严重的是信息系统造假?
信息系统造假——
意味着领导层难以决策,意味着防疫大面积混乱!
要做核酸,可能防护服不能给居委会配齐,谁是密接,可能信息不告诉居委会,报告上面是阴性,可能还偷偷给居民打电话你是阳性。
现在上海的情况用两个字来形容:诡异。
一方面是看上去非常严格的封禁措施再配合跟不上的物流,导致上海居民每天吃饭成了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是莫名其妙流出来的各路阳性人员,源源不绝地出来祸害全国各地。
一方面大量阳性确诊,一方面不设任何高风险区。
确诊阳性的也不上传到防控网络上,导致这些确诊阳性可以大摇大摆坐高铁全国跑。
上海疫情已经外溢 28 个省 100 多个地市。
信息系统造假令人发指:造成上海防疫不利只是表象。
——真正的问题在于破坏健康码机制,破坏国家现有的防疫制度和体系,故意传播全国,变相实施共存。
**好消息是:**据网友欧洲金靴《上海健康云崩盘背后的鬼影》披露——
「从 4 月 9 日起,上海市所有核酸检查采用新系统,原健康云暂停使用。浦东已经从 7 号晚间开始试运行新核酸码。
新系统采用一体化的操作模式,一经登记有效期达三十天,不需要再重复登录,新系统也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行登记。
核酸采样环节不再使用 PDA,而是通过采样点工作人员手机上安装 APP 进行扫描。
除采样环节外,在样本转运和检测机构检测的时候也将通过安装 APP 进行扫描,整个系统有三个终端对应登记环节、转运环节和检测环节,不会再有 “漏阳”。」
「同时,中央会对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督察,要求其对上海各区加强培训,组织试运行,上海的区市级媒体也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市民采用新系统也进行宣传培训,这些全部要向中央进行阶梯式汇报。
街镇会按需配备专用的打印机和打印机所需要的物料,各区统一采购下发,然后收集并上报采样点的信息,要求精确到门牌号码;且除固定采样点之外,还要考虑流动采样车和临时采样点。」
新的健康云系统到位后,上海防疫工作才能精确有效。
健康云数据造假的事儿,很多事儿,还没完呢。
C、物资系统:政府切换角色不到位。
民以食为天。
抢菜难,送菜难。
「往后的形势会更加困难。」
「区委指示:叫我们村自为战,各自为战。
坚持斗争,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这大概就是上海市民对蔬菜物资供应的糟心感受。
2500 万人口,每天吃饭是大问题。
上海有 13000 个小区,这么大的物资供应量挑战非常大。
中国古人不强调知识。
那强调啥?强调学问!
所以事情要想简单,其实就是一问一答。
那我们就问。那我们就答。
认知,就是拆解结构。
解剖一个事物,三个基本动作:
一个是澄清概念。一个是确定标准。一个是建构系统。
澄清概念包括三问:你是谁?你应该是谁?为什么?
封城之前,百姓自给自足。政府查漏补缺。
封城之后,百姓无法自给自足。
封城前百姓有为,政府无为而治。
封城后百姓无为,政府需要有为。
简单说:你不让我出门买菜,我吃啥?
你让我自己线上抢购?抢不到呢?全家饿着?
特殊病人看病咋办?挺着等死?
一句话: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楚,权力责任边界不清晰。
**简单说:**用公司打比方。封城前政府是分公司负有限责任。
封城后政府是子公司负无限责任。需要兜底独挡一面。
政府迟迟进入不了新角色?
一问一答:你对市民提要求,市民向你要结果。
原来没有封城。
你对市民没要求,市民自然不对你要结果。
现在不一样的:
从平时状态,调到战时状态。
这叫静态调整到动态。
结果市民静态,你政府或者政府有司没调整到应有动态?
封城后政府有司自己是谁没整明白,应该做的没做到位:
老百姓揭不开锅看不了病,不喷你喷谁?
送菜人力不足?上海还缺人吗?
在饿肚子面前,一切宏大叙事都会被击得粉碎。
先说解决方案:物资配送标准化。
全市有多少小区:网格化画成图,很难吗?
每个小区多少户:多少人口,全部画成表格,很难吗?
所有配送物资包菜品 2 到 3 个标准打包处理,很难吗?
物资配送标准化。比如说:
蔬菜 200 元组合一个标准,300 元组合一个标准。
统一打包统一巡回配送。其它物资比照执行。
这样节约人工,节约物流等各类成本,效率会几何级提升。
组织企业将标准化生活物资覆盖到每一个小区,
由市民按楼栋、分批次按标准有秩序采购,在操作上更为可行,也更可持续。
而且政府统一组织也可以平抑物价。
特殊时期:
这是低成本全覆盖各个社区各家各户的唯一出路。
市里统一开会要求,各个区政府组织相关车辆巡回送到各小区。
同时组织各小区统一收钱各自统一发放。
军队为啥效率高成本低?标准化呗。
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世界太过复杂,我们需要简化。
隔壁浙江——
地方政府自己解决物资问题,一个晚上把充足的物资准备好送到小区楼下。
回看上海——
一方面——封控状态下居民买不到菜;一方面处在封控状态下,浦东竟然堵车。
还因持「通行证」去麦德龙抢购人员太多,导致麦德龙关了某线下门店。
有大量居民怀疑个别居委会倒卖外省支援物资。
古时候倒卖赈灾物资是要掉脑袋的,断人口粮与杀人何异?
兜底民生:能吃饱,能看病。
才是一个城市防疫的基本盘。
一个正常的社会,本应有政府和民意的良性互动。
特殊时期:
除了确凿的谣言外,政府应对民意批评更多一份包容,哪怕是再刺耳的话,也要硬着头皮听一听。
D、人员系统:路线即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上海现象用一个字讲就是:乱!
治乱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疫情发展到现在,接二连三种种问题搞得民怨沸腾,网上更是一边倒的批判之声。
混乱一时能够理解,混乱了整整一个月无法想象。除非?除非有人故意。
外溢几个城市能够理解,外溢一百个城市无法理解。除非?除非有人故意。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为啥?
上海的病根很清楚,买办资本家泛滥成灾。
从上到下全做起了买卖,宁愿搞病毒共存卖药赚钱,也不肯搞清零救人命。
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
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
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此外,根子在于政府团队角色切换不到位。
什么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深圳 2000 万人口,一个星期搞定!
上海为啥混乱:因为没有标准,或有多重标准。
重要的事情总是简单的,而简单的事情总是难以做到的。
上海不缺物资,特别是全国支援的局面下,缺少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高层,不愿意合理统筹安排物资运输,配送,不敢于或者不愿意发动基层党员。
缺人? 你在开什么玩笑?
上海几千万人你不愿意组织,说缺人?
其他城市一动员,连退休的党员都踊跃报名志愿者。
这次疫情对上海的伤害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伤害。影响更大的在疫情之后,上海的城市形象和上海的管理组织能力受到民众严重怀疑,引发的城市吸引力极度下降,危害是大量优质人才和资本会逐步与上海切割,逐步撤出上海市场。
长线来看,对上海经济的损害很严重。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长久以来树立的信任崩塌是致命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上海越来越好,尽快控制住疫情,还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现在的焦点明明是如何保证物资供应和医疗运转,防止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出现人道危机,却变成上海荣誉保卫战,这是十分荒唐的。
在任何灾害发生时,务必停止你的大都市正能量,给求救信号让路。
你们的全体医生全体公务员全体基层及志愿者呢?
深圳封城,全体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下沉一线做志愿者,人家快递都是照收的!
现在,全国都在支援上海。上海本地以及周边省市已经做好接受转运阳性病人的准备。
解放军的支援意味着秩序——
在上海疫情的危急的关头,解放军再次成为定海神针。
2020 年驰援武汉一战成名的运 20,此次领衔战略空运部队,出动十数架次,带着两千多名由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 7 个医疗单位组成的援护医疗队抵达虹桥机场。除了解放军医护人员,在上海驻扎的武警官兵也已经动员,加入封控、检测、后勤补给等一系列任务。
4 月 3 日,解放军和 16 个省市几万人马驰援上海。
集全国各地的支援,意味着像当年的武汉一样,医疗资源有了保障。有军队的抽调支援就意味着秩序,而秩序是结束当前上海疫情混乱的关键转折点。
上海的一批干部:你是谁?为了谁?
现在:你应该是谁?!你到了你应该到达的岗位了吗?!
就上海这种情况,它就走不出去。
虽然我极其反感上海现在还不停止对外交通,但从个人角度出发,能从上海小区出来的人我建议立马 run 出来。赶紧回老家,或者去个其他地方。不要影响别人,能开车就自己开车,实在不能开车坐公共交通就严密防护,到了之后哪也不动直接找街道警察要求隔离检测,只要收留你就行,可以配合做任何事情。老老实实隔离半个月到 1 个月,然后该去哪去哪。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中国各个大城市(1000W 人口以上的)成功的经验是严格的三区分控,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封控区的人与他人是不能有任何交集,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的人每 2 天外出采购 一次物资,其他时间居家。防范区严密防控下正常上班生活。
这么做的一切,都是要等待 “社会面清零” 的到来,也就是所有病例全部在封控区和管控区之内,防范区和低风险地区连续多日无病例。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传染链被切断。
防治传染病最关键的在切断传染链,要把所有感染的人找出来,然后隔离,不能再让他传染给其他人。
传染链切断之后,只需要等待确诊患者病愈就过去了,甚至不用等待全部治愈,因为他们是闭环管理。
只要社会面清零,胜利就在眼前!
但上海这个样子,社会面不可能清零。
上海无法做到确诊患者迅速定位隔离
上海无法做到人员足不出户
在没有找到所有确诊者的情况下,大量市民还要下楼做核酸拿物资,而且都是大量人群集中。这不是在切断传染链,而是在壮大传染链。
上海很可能会一直无法清零,这个病呢也死不了几个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上海就这么耗着,耗上两三个月等这波疫情自己消下去,然后宣布放开。
如果你房子够大,关系够硬,资金够多,陪上海耗无所谓。普通人的话建议赶紧 run 吧,你耗不起的。
上海 10 万 + 感染
目前下台的最大级别的官员是
镇党委书记
作为一个基本全程关注上海疫情发展全过程,并做出基本精准预判的人
看到了,也查询到了很多上海的惨状,只是发不出来而已
想要清零理由自己点开链接看,别像茅坑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上海开展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此轮疫情何时能得到控制?如何看待上海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突破 10 万人?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打断指数级发展趋势?
我对所谓的 “共存党” 和“中间共存党”是恨之入骨的!
你懂个 X 啊你就共存,共存你 XX 个 XX 啊,还日增 2 万呢你他 XX 就又要共存
这群臭 XX,他 XX 一到疫情缓和就出来跳,跳你 XXXX 你跳
清零派的捐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呼吁的呼吁,上前线的上前线
等到胜利果实快出来了,你们他 XX 又想来摘果子??
面对疫情我依旧是非常非常谨小慎微的态度,你他 XX 又来兜售共存???
4 月 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什么维持几个即可不必清零
不必你 XX 个 XX
病毒是你家开的小卖部
限量供应的?
你说不传染就不传染了?
疫情只有 0 和无穷大!!
给你们没看过的人看一下,共存派的标杆,张文宏医生是怎么骗人的,可以说为了淡化疫情危害,说起话来是信口胡诌。
昨天,CNN 超远程精准打脸张文宏
美国的预期寿命由于新冠的已经从 2019 年的 78.9 降到了 2021 年的 76.6 岁。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S fell from 78.9 years in 2019 to 76.6 years in 2021 – now more than five years less than the average among peer nations.
美国的寿命是骗你们的
新冠的不影响寿命是骗你们的
就这,还能获得一群 XX 粉的热捧
我可去你 XXXX 的吧
在孙春兰副总理亲临定调,全国援沪大军进场之前,我和我的朋友们说,上海离事实上的共存其实只差临门一脚了,那就是,选择居家隔离。因为居家隔离一来很难监管,二来难以避免会产生一些楼栋内交叉传染(参考深圳益田点彩人家)。所以一旦政策允许居家隔离,那就表示事实共存的开始,因为再也不可能清零。但中央下了极大的决心,又从全国召集了数万医护进场支援。从网络上的风评来看,4 月 4 日的核酸检测明显组织更有序更有效率,上海的民众也大呼看到了希望,不会再是无畏的折腾。相信未来数天内,阳性人数将会迎来拐点直往下。
绝对清零固然好,但是不一定必要,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将疫情维持在低位(比如每日新增两位数以内),然后尽可能全面复工复产复医复学。假如从今天开始算,上海再全域封控数天至一周,在截止日到来之时,每日新增的人数至少还会达到数百,甚至还会是破千。如何在那之后,做好管理,从数百上千的新增降至两位数的新增,而不发生灾难级的反弹,将是上海最为艰巨的任务(那个时候国家队可能已经撤军了)。
首先,需要让大部分小区走出 7+7+7 无限循环的怪圈。目前从各方面数据和朋友圈的信息来看,上海有很多封闭小区在连续多日阴性之后出现了核酸阳性。这里面当然有一部分是潜伏期内核酸测不出来,但是 Omicron BA.2 的病毒倍增时间更短,病毒浓度更高,核酸检测的 CT 值更低,总体潜伏期更短很多,所以必须要考虑到很多是新发感染的可能。如果一个小区是真正封闭的,那最大的病毒输入口很可能来自于快递口,取菜口,垃圾处等与外界存在交换的地方。也不排除做核酸的时候医护带阳的可能性。在这里我建议,所有骑手、志愿者、医护等在社会上流动的群体,一定要做到一天一检 (单管),持 24 小时核酸阴性才能够进出小区。另外,除了检人之外,一定还需要对小区快递口,取菜口,垃圾处等位置的环境进行每日一采样,时刻监测小区与外界交换处的情况。各种配送中心需要多处取样,一日一检,以防止成为散播病毒的源头。
其次,就是上海一定得有能力处理并隔离所有密接。如果密接不隔离,那疫情将永无止境。封控状态下,密接追踪是相对简单的,因为人员相对静止不流通。而一旦城市重启,密接的追踪将会是极大的工作量,这个工作如果没有做好,上海防疫将会前功尽弃。建议所有场所全面强制使用场所码,电子哨兵等类似工具,管好任何一个出入口。
再次,上海一定要建立常态化大面积筛查机制。这一点完全可以参考深圳,深圳在新增降到个位数之后,依然保留各场所 48 小时核酸阴性的入场要求。这种常态化的核酸要求,可以筛出社会面,非密接的阳性,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建议在重启后也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要求入场人员须持 48 小时核酸。
这就需要上海具有较强大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能力。以 3000 万人算,至少每天完成约 1000 万~ 1500 万的核酸检测。这个看似难度巨大,其实并不难,而且也是深圳目前一直在做的事情。常态化之后,采样环节完全可以交给经培训,并闭环管理的民营机构。而检测就更简单了,以 20 混来算,1500 万人大概只是 80 万管而已,这个相信对于打完这一仗的上海不是难事。
打个比方,假如民众是一大片土壤,已查出来的感染者是土壤面上的树,土壤里的细沙粒就是隐藏的感染者,密接流调循着感染树的根须找到隐藏在地底下的感染者,但肯定有很多沙粒(感染者)并没有和树根须挨着,这些沙粒会快速地把身边的土壤转变为沙粒。通过类似 48 小时核酸要求进行的大面积筛查,对土壤里面的沙粒(特别流动性高的沙粒)进行无差别采样,可能更好地发现树根须之外的感染者。
最后,现在网上共存的呼声很高,其实从科学理性上来讲,有朝一日,全人类都是要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这当然也包括中国人。但是中央定调上海这次疫情要坚持清零,一定是有足够的理由,那就是,未来共存可以有,但肯定不是现在。我们这样一个医疗资源不是那么富足的大国,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地主动共存,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击穿之后仓促地、被动地共存。国家肯定还是需要时间去打加强针,去做好保护未接种人员(婴儿,基础疾病患者等)的工作,以及为有朝一日共存之后的那一波强袭做更好的准备(大规模方舱医院,药物,分级诊疗机制,民众心理教育等等)。
总而言之,今天的清零,是为了未来有朝一日更有准备,更有计划,更好地共存。让我们相信中央,一起为上海加油!
上海同胞还是赶紧提要求吧。
共存也好,清零也罢,吵归吵,骂归骂,宏观层面的论战和上纲上线是一码事,可老百姓要过日子是另一码事。
咱针对具体的困难,集思广益。先做好保障,稳固背后。然后才好谈抗疫。
雨中一位武功极高的人头顶挥舞着哨棒身上滴雨不沾,半小时后雨事渐小,高手体力渐渐不支但还在拼命舞动,围观的人目光也逐渐由敬佩变为怀疑,“有病吧,淋到身上又能怎样?”
答:淋到身上,脸疼。
癌症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如果坚持体检是可以查到小肿瘤的。这个时候如果坚决切掉肿瘤并且持续观察是最有可能康复的。
但如果不在意这个肿瘤,让它不断长大、甚至让癌细胞扩散,那就不好办了。这个阶段的癌症一般都是通过化疗和放疗来医治。这种方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这几乎是唯一的办法了。
如果放疗和化疗都没能控制癌细胞扩散,那就是到了晚期,基本就只能弃疗了,并且还要不断打镇痛剂来麻痹自己。
目前癌症没有特效药。如果癌症早期患者认为通过某种靶向药可以精确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这是纯属痴心妄想。
武汉疫情的控制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首先是方舱医院,这个及时将社会面的传染源切断了,同时患者分型集中,使得医疗资源也得到更高效运用;
其次是外地医护的援助,这个后期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大幅度降低,也增强了民众的抗疫信心;
最后是努力做好封控小区的后勤物资保障,武汉基本除了前面两个星期比较混乱,后面基础的物资供应还是得到了保障,小区网格团购保障蔬菜,38 元有 15 斤的样子基本只要订都有。另外还供应了一部分平价猪肉,那会猪肉在高价市场价在 25,武汉各个区都供应了一部分冷冻储备肉,价格在 15 块钱左右,一份 5 斤。我买了三次。那段时间孙春兰总理一直在武汉,当时湖北武汉的领导前面都被喷的很惨,但也一直在抗疫一线视察协调。
好了,上海有救了,有希望了
现在上海最需要什么帮助?4 月 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原回答:
现在必须,立刻,解决上海基层人民的吃饭问题,否则将是巨大的灾难!
转
4 月 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大家好,我是 stormzhang,人在上海浦东,今天是被封的第 22 天,本是一位互联网博主,但是今天我想借这篇文章,让所有人看到,疫情之下,上海人民的真实生存现状,也在这里向大家求救,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今天最新的上海疫情数据是,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累计感染者超 10 万,这个数据已经超过当初武汉疫情了。
我不谈造成上海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也不问责,也没那个权力,我今天只想说一点所有人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我相信你们陆续在网上看到各种上海人民抢菜的新闻,有的甚至自己培育蔬菜,很多人可能当成段子看下,但是大部分人没意识到现在问题的严重性。
一个现实,我自己也好,我身边的朋友也好,以及我所统计到的,观察到的,很多网上求助帖子,绝大部分都是围绕生活物资问题。
我知道有人会问,不是看到说会发放物资么?不是有全国各地送来的救援物资么?
发放物资是真,全国各地支援的救助物资也是真,这里必须得感谢政府的努力,感谢全国各地对上海人民的支持。
然而问题是,物资还是稀缺,我被封 22 天,期间一共收到小区发放的 3 次物资,大概每次可以解决两天的温饱,只是杯水车薪。
我知道可能又会有人继续问,我看有些小区发放的物资很丰盛啊。
是的,这个也是事实,由于各种小区居委的管理调度能力参差不齐,每个小区收到的物资都不一样,但是很多小区收到的物资很少,甚至有人没收到过物资也是事实。
绝大部分人靠自己自救,要么小区团购,要么叮咚、盒马、美团自己抢菜。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买菜越来越难,外省快递全部发不进来,周边外卖商家超市全部关门,只能靠叮咚、盒马、美团整点守着抢菜,完全靠运气,拼手速,能抢到几颗大白菜都能高兴一整天。
你们根本体会不到早上 6 点叮咚,8:30 盒马抢菜的那种艰辛,以及努力一整天抢不到一根胡萝卜的落差与焦虑。
小区的团购都是靠自己外部联系,这个方式在被封前期解决了很大问题,然而现在小区团购买菜也越来越难,而且很多居委担心外部团购带来感染风险,不少居委小区都不让团购了。
也就是说,现在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遇到了极大的问题,绝大部分上海人民每天全部的生活就是到处寻找抢菜渠道。
我身边很多人每天靠喝粥,吃泡面度日很久了。
我知道说出来很多人不信,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者,说实话你告诉我,在 2022 年的今天,国际性大都市的人民每天买不到菜,吃饭是问题,我也是不信的,然而它就是真实的发生了。
年轻人还好些,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去折腾,然而很多老人手机都玩不明白,指望他们线上抢菜更不可能了。
我现在真的觉得,目前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甚至说是灾难都不为过,真的不能再被忽视了。
说到这里,可能还会有人问,你说的是不是个例?我怎么看到网上很多人过的挺好的。
疫情之下,有人过的很好是现实,另外一部人的过的不好,基本的生活保障遇到问题也是现实。
我们退一万步讲,上海 2500w 常驻人口,即便目前 99% 的上海人民物资丰富,生活无忧,只有 1% 的吃饭遇到问题,也是 25w 人啊,25w 人在国际大都市没饭吃,这难道不是灾难么?
更何况真实比例肯定远不止于此。
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下微博 #上海疫情# 话题下,那些上不了热搜,或者不被关注到的老百姓的求助信息,看了真的心寒。
疫情很可怕,然而现在上海人民的恐惧和焦虑都是在生活保障上,现在虽然还有饭吃,但是持续不了几天了,大家每天生活在焦虑中,焦虑的是我们不知道明天没抢到菜,后天还有没有饭吃,这个远比确诊带来的焦虑要大的多。
现在很多人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很多人家里的口粮可以应对接下来的几天,然而同样有不少人当下就遇到生存的问题。
目前每天上海疫情的数据,大家心里很清楚,拐点远没到,疫情至少还会持续蛮久的时间,但是真到了弹尽粮绝,所有人才关注到上海人民遇到的生存困难,就晚了,万一真有人因为生存饿死在国际大都市,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到时候真成了一个国际笑话。
我是一个在上海打拼的普通人,我觉得现在问题很严重,防控疫情的同时,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能再被忽视了,我没别的能力,恰好是一位互联网博主,有发声的能力,不管这篇文章会不会被和谐,我今天也要发声,替我自己也好,替生活在上海的人民也好,向全国人民求救。
在还没到那种绝境的地步,在我们可以有时间做出改变与应对的时候,希望所有中国同袍关注到现在上海人民面临的困难,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扩散下,希望可以被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或者相关部门看到,希望明天的上海人民,人人都可以顺利抢到菜,人人都可以有肉吃。
最后,我想说,在任何灾难发生时,请停止你的正能量,给求救信号让路,谢谢。
清零,一看可能性,二看必要性。
先说可能性。
外国是做不到的。这与他们的组织能力、国民性、决心与认知等有关。
深圳做到了清零。从春节后,深圳一直在测核酸,封控抓得很紧。其他城市,比如杭州、成都、西安等也做到了。
但是,吉林没有做到,封控一个月了,感染数仍居高不下。而且,也不知道最初的 0 号病人从哪里来的,怎么又传到了全省。
天津,很难判断,从年前到现在,始终有一些。泉州,封控快一个月了,也还没有清零,应该快了。
上海,很难讲。如果一定要清零,那么就需要进一步严格封控,绝对禁足室内,社会活动全停,时间至少要到 5 月底。
再看必要性。
一看能挽回的损失,二看要承受多大的代价。
先说前者。之所以要清零,直接原因是防止死人,维护人民健康。新冠毕竟是一种病,如果能从源头上把它控制住,当然最好了。现在上海已经 13 万感染者,但 0 死亡 1 重症,致死率不足十万分之一。也许,到了 4 月底,上海感染了 40 万人,仍然没有死人。防疫防了个寂寞!
再说后者。如果上海封控到 5 月底,它的 GDP 损失将在 5000 亿以上。全国连带经济损失在 2 万亿以上,2022 年 GDP 增速将在 4% 以内(不考虑人民币升值)。同时,全国的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等费用也将在 2000 亿以上。更严重的是,美国一直在扶持越南印度等,刻意把中国排除出产业链,这对我国外贸有长远的影响。
还有,封控的另一个代价是,肿瘤、慢性病等身体不好的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次生灾害远远超过了防疫的效益。
再比较一下国外的情况。国外没有采取封控措施,美国失业率创新低,越南外贸增速创新高,澳大利亚等国也没有陷入水深火热当中,仍然有大量中国人向外跑。台湾省没有清零,也过得好好的。
马斯克感染新冠多次了,首富的工作受影响了吗?外国人被后遗症折磨得死去活来了吗?
(补充,我对上海的数据是相信的。如果真有人死了,北京的防疫专家会开心的,因为这正好说明奥米克容危害大,民众应该安心宅家。现实却是,他们的老脸快被现实打肿了)。
对今年疫情的判断 :
1、上海在 4 月中旬开始居家隔离;2、4 月底上海开放一半功能;3、5 月全国商业活动趋于正常;4、6 月防疫措施从堵源头到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5、新冠致死率是二十万分之一。
换一种防疫策略:
假设上海在 2 个月里感染了 1000 万,万分之一的 ICU 住院率,每周只增加了 125 个,这能造成医疗挤兑吗?
又想起了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在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是正确的,合乎国情的。虽然在执行过程中造成了很多人伦惨剧,让官民冲突加剧,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批评,但中国顶住了压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世纪以来,事情明显发生了变化,人口增长减缓,年轻人不爱生孩子,且养育成本快速增加。这时,民间学者开始呼吁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但是,这一政策早已铸就了思维惯性,形成了顽固的利益群体。官员以及有官方背景的专家一再说,中国人口仍然增长较快,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仍然强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一放开人口就会爆涨,云云。当然,也有很多傻老百姓在后面帮腔(甚至更激进),说中国人太多了,能有七八亿最好,因此计划生育不能放开。
直到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取消仍然扭扭捏捏,只是允许你们生三胎。那生四胎了要不要交罚款呢?也许以后会允许你们生四胎吧。
我们的疫情防控形势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新常态(第二阶段),既非从前绝对意义上的 0,也非西方国家意义上的开放共存,而可能是字面上的动态清零,即分片区清零,分时段清零。
我绝不是散布投降主义言论,我仍认为中国应该保持总路线,但个人感觉这一次未必能实现两年前武汉那次的全国范围内的绝对清零。我也可能会错,我经常错。
上海不能清零,则全国都不能清零,意味着全国各地会先后面临一波到几波的疫情冲击,但是因为有所准备,时间空间上可以错开。
相比当时的武汉,本轮毒株传播力大幅增强,而上海此次比武汉动手更晚,限制人流的力度更低,潜在感染病例数倍于武汉,动员的力量更少,未能实现全面集中隔离,而且群众的倦怠对抗情绪明显更强。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上海可能会像香港那样,即便采取亡羊补牢的大力度措施,也将短时间内达到相当大人口的感染比例(香港目前是 15-20%)。当然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代价会更大,但此时的结果更加接近于压平曲线的策略,让传播减慢,重症增长高峰平缓,控制在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
而另一方,上海的大规模疫情一定会向外扩散,其他地方除非在发现病例的第一时间,甚至尚未出现一例的时候就开始采取管制措施,否则不久后就可能开始大规模爆发。
所以接下的第二阶段会呈现为,病例少的地区追求绝对清零,而重灾区等待平缓的燃尽,甚至可以在重灾区内部对战场进行分割,用清零区去服务爆发区,尽可能保持秩序。再往下很难讲,但保持秩序、以拖待变始终是不错的策略。
我认为的几点可行建议:
1、各地应提前规划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和物流体系,建立本地库存,避免临时遭遇战。
2、应把医疗通畅性作为头等大事之一,而且作为考核指标,如果出现各种原因的医疗受阻导致的伤亡事件,需要问责。
3、推行疫苗强制接种,将三针疫苗接种率提高的到 90%,其中 60 岁以上人群优先接种,高龄老人可由社区上门接种。需要提供医院开具符合疫苗禁忌症的有效诊断证明才能豁免。(我在评论区提供香港疫情数据,证明国产灭活疫苗加强针后效果极好)
4、所有医院的床位使用情况、ICU 占用情况、急诊人数每日上报,汇总,提供决策参考。
5、个人家庭都模拟一下如果遇到一个月时间的购物、医疗、出行、办事等的受阻,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不光是食品药品,还有常用耗材比如卫生巾卫生纸,甚至娱乐用品。还有一些不常想到的,比如证件临近到期,到时候办不了,那也得提前去办了。
然后是心态方面,我要反驳一个严重错误的话术。
比如,“反正早晚会无法清零,不如早共存早免疫”。全错。
1、明明能靠疫苗实现的免疫力,为什么要靠感染去实现,我们是人,不是牲口。
2、新冠会反复感染,靠感染形成的 “群畜免疫” 不可靠,难以形成免疫屏障。
3、当年我们没有疫苗,抗疫争取到的时间中大量接种了疫苗,如今疫苗第二针接种率已经 88%,已经大不一样。而第三针又能将重症和死亡再降低一个数量级,第三针的接种率和老年人的接种率又还不够,所以还要继续推进。
4、抗疫带来的健康收益已经落袋为安。假如一个人没有疫情可以活到 88 岁,却在 83 岁得新冠死亡,他的寿命少了 5 年。而这个人 5 年,那个人 10 年,再一个人 20 年,总共加起来,全民损失掉几百万上千万年的寿命年。而这两年多里,那些在疫情肆掠中可能会死的人,绝大多数都还活着,这些寿命年就是已经落袋的收益,就算后来疫情依然那么强,损失也比 2 年多前小了。何况不会有当时那么强。
5、“过度抗疫” 造成的超额死亡最多估计在数千例 / 年的水平,而这个数字远远远远低于现在开放共存带来的直接死亡,甚至低于开放后的单日的死亡。此前已充分论证。
总之,我们可能会进入抗疫的第二阶段,即字面意义上的动态清零,从具体政策,到个人准备,到心态,都需要调整。但可以肯定在很长时间内,还会保持高度紧张,还不会进入第三阶段。
上海的情况似乎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或者说有不知道来源的力量正在引导意识形态。
有意无意的引导大家认为这波疫情死亡率低,得病的也只是轻症,有意无意的引导大家认为这只是大号流感,清零根本没必要,然后有意无意的给隔离区民众添堵,让大家对防疫播下反感的种子,让大家觉得疫情无所谓反而是防疫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些种子现在已经逐渐生根发芽,导致了更大范围的阳奉阴违。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要么让上海彻底躺平变成租界,其他城市对上海完全封闭进出。这样上海变成第二个香港就行。
要么把那些引导意识形态,引导对防疫阳奉阴违的人揪出来撤换掉,上下齐心解决问题。
军队进驻大概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吧,就是首先,你得知道究竟是谁在挑事,谁一直在试图引导意识形态,然后,才能解决上海疫情。
13 万阳性 1 例重症。
你说怎么走出?
一句话即可走出。
这次上海是个教训。
就是疫情初期不控制好,不果断封城,不果断全民核酸检测,后面导致感染人数越来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
疫情不能拖,不能等,不能靠。
如你只使用抗原检测,不搞全民核酸检测,那么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遗漏,这些人员会一直传染。
最好的方法,就是发现刚开始发现时,严格控制,果断处理,不能给病毒不断传染的机会。
越到后面越难处理,付出的代价越大。
从过去 2 年,还是其他城市对抗奥密克戎来看,最关键是病毒刚开始的初期果断处理,不能犹豫不决,抱有侥幸心理,病毒专治各种不服。
抗疫不能骄傲自满,认为以前能防住这次就不会有问题,如同一个老人过去一百年没死,就认为未来不会死了,完全是经验主义,后面的病毒变异会越来越难防,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变得更多了,你以前的防疫方法,可能就会失效或有漏洞,需要有 120 个心加强防疫,不能有任何马虎大意。
病毒传染初期人数不多,处理快速,处理要果断,病毒的指数传播到了后面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会对整个经济会有巨大的影响,只需要在前期做好病毒萌芽猎杀,后面就不会形成指数增长。
最好建立专业防疫小组,由传染专家组成,而不是由医生组成的传染病处理队伍。因为医生可能是医院,药品利益相关人,他们可能并不希望一个疫情人者都没有,因为那样他们医生就要失业,收入减少。
这样的利益相关人,不要做为防疫人员,而应该而传染病专家组织的队伍,因为传染病专家明白病毒的指数增长,在前期处理起来更加容易,也没有利益相关。
要加强数据收集,数据统计工作,如果前期数据统计和数据收集工作出现了问题,会导致决策失误,数据一定要准,不能数据造假,数据要严,宁愿严重,也不能轻放数据,不错在错误的数据信息下会决策失误,到了后面纸里包不住火。
需要加强抗疫队伍建立,建立类似消防部门一样的建制队伍,专门对抗疫情,而不是由各种其他行业的专家兼职兼任,这样发现了疫情,有专门的抗疫组织处理,处理起来更加专业,更加快速,平进可以不断操练,制订好疫情不同阶段的预案,发现苗头不对时,立即上升处理等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病毒的指数增长赛跑。
上海这波疫情,现在传染人数众多,只能继续封城,督察加强,加强基建自我管理,建立多层防御机制,时间长了,阻断了传染链,病毒感染数量就会不断下降。需要加强民众的物资保障工作,通过快递或物流无接触运输特效,这样全城在长时间控制下,病毒传染数量肯定会下降,后面不能放松,需要一直降到了 0 附近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的开放。
我觉得政府应该逆向思维,想法不成熟哈,我自己琢磨的。
首先其实新冠 4-7 天转阴,且无症状感染者多,哪怕发烧咽痛咳嗽大部分青壮年也能一周左右恢复活力。何不抓住这次奥密克戎的特点打败它,其实这就给我们回血的可能了!
现在的问题在人不够,医护和基层已经非常疲累而且减员严重,基层 + 医护 vs 市民,比例是: 个位数 vs 几千人,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量。至今 10 万余人已感染,排除老人小孩,比如我们剩 5 万左右青壮年,现在大部分阳转阴的人,要么滞留中转点比如南汇三甲港大逃杀,面临无人测核酸,好了也回不了家的囧境,要么转运回家接着关,反正他们也不能上班,一定是闲置的状态。
这些人优先给他们测核酸 + 抗体阿!阴性和有抗体的用起来!
让医生回归医院,因为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医院也要分接阴性患者和阳性患者开放,让阳转阴的医护去接新冠患者和密接的医院,没有感染的医护去接阴性患者的医院。让医生拿手术刀的手去救人,不要全出去桶鼻子!
那全城核酸谁做,发个培训图,或者视频,训练,启用这些阳转阴有抗体的青壮年,一样穿好防护服,但起码,他们感染率会比疲累的医护低,因为短期有抗体啊,收编他们去干活,可以发放一定补贴号召,相信每个社区瞬间多了很多志愿者,让我们普通人不会做手术不会看病的手去桶鼻子!现在一个街道就 2-3 个医生核酸从天亮做到天黑,问题桶鼻子这活不复杂,你分给十几二十个阳转阴的青壮年不更效率吗?
如果阳转阴再复阳的话,顶多增加几个患者,妥善安置好(比如承诺复阳的战士统一拉倒江浙沪五星级去隔离,肯定很多人欢呼雀跃报名),让他们住好吃好喝好提供连花清瘟。他们都是精挑细选身体倍棒,有抗体,有经验,且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恢复也会比一般人快,一周回来继续参战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这样医护不会减员这么快,医疗系统不会被击穿,不会有间接因为新冠,医院没医生而得不到医治的人活活死去,而且社区保供质量也提上来了,实在不会桶鼻子的分拣物资送送外卖也是很大帮助啊。
确实有复阳的风险,但我相信一部分有志青年冒着风险也愿意为我们的上海打这一场仗的!但话说回来,哪怕有人复阳,概率首先比现在低,其次大局上看,至少也能保证市民 0 死亡,因为新冠没有死亡病例,但是哮喘,肠套叠,癌症,白血病,透析… 这些急症拖下去,次生灾难医疗踩踏,死亡率会很高的!
让阳转阴的司机去帮忙货运,让阳转阴的厨子去医院做饭,让阳转阴的外卖小哥送外卖,让阳转阴的旅游业从业人员去帮街道统筹安排核酸和分发。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最不可忽视的基层外援,这是多么庞大的力量,奥密克戎,你可以接着感染我们,但我们有抗体的青壮年一周会转阴,打不死我们的终会让我们更强大,我们基层会越来越多,滚雪球一样增加基层,且是兵精马粮的有活力的新战士,终会到一个平衡数值,我们可以靠人海战术去服务好现存感染患者和市民的数值。
最终尽快,实现清零!
而且新冠病毒目前看都是往传染性强致死率低的方向发展,如果这套阳—转阴—转基层的体系成熟的话,不比什么精准抗疫,一刀切,更具有实验价值吗,毕竟我们有国外没有得革命精神和特色社会主义,反正我是不怂的,如果我阳转阴,政府愿意用我,我愿意自请上战场!相信很多上海青年会一起冲的!新冠算个 p,我们人多力量大!
上海加油,必胜!
该吃吃该喝喝,没菜了努力抢努力团
宅在家里不乱跑,核酸、抗源检测别拉下
平日忙疏远的朋友现在可以多联系了
买了积灰的书,收藏夹里的片子看起来,没通关的游戏打起来
上网也不用搭理 1450 和杠精
清 0 也好,共存也好,又不是老百姓说了算的
疫情总会过去,上海还是那个上海
1,参照已有防疫经验,让上海该高风险区的高风险,让健康码该红码的红码,去过高风险区的该黄码的黄码。并且撤换上海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因为至今上海的健康码仍然对阳性病人显示绿码,以及上海至今没有高风险区,这两件事都是上海疾控中心负责的。
2,政治整风,统一思想,虽然目前是战时,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年红军在最危急的长征时期仍然拼着找了一个小县城遵义开了个会来解决政治问题。这个经验对目前的上海依旧适用。
3,透明公布奥密克戎病毒的重症、死亡数字,因为奥密克戎在香港在美国在英国在欧洲都有致死案例,唯独在上海一例没有,合理怀疑在上海有 “共存派” 的高层刻意以偷换概念、修改病因等方式隐瞒疫情统计数字。就算国产疫苗有效性是欧美疫苗的十几倍也不至于一例死亡没有。欧美的接种疫苗比例也并不低。
4,明确 “无症状病例” 的定义,不要在这个概念上反复辩经,因为现在奥密克戎病毒已经不怎么攻击肺部了,肺部没有病区但出现各种其他不适症状的患者依旧属于有症状患者。
一直不实现就可以走出这波疫情。
看过《对手》吗?
这个时候小心间谍。他们一直在搞事情。总会带节奏。这时候千万不要被煽动情绪。
然后现在上海最大的问题是物资分配
如果每一户物资都充足,就不会有人天天去冒险团购,就不会因为团购而感染病毒。疫情很快就能控制住。
最后在家隔离快一个月了,作为平时就喜欢宅在家里的人,也有点心理受不了了,虽然平时给都是居家办公,但是被居家还是有些难受的,不知道这是啥原理…… 总之就是大家都调整好情绪,不要在各种群里吵架哈。
因为无症状:确诊是 20:1 啊。
因为官方数据确实显示近 20w 感染只有 1 重症 0 死亡啊。
因为上海全区都没高风险啊。
所以我在的一些游戏群、还有上海的同事朋友,很多都在喊共存啊,放开啊等等。
他们喊的原因很简单,一边是物资缺乏,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解封遥遥无期;一边是官方发布的数字让他们觉得危险程度极低。
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比对历史数据和国外数据的,很多人真的是官方说什么就信什么。
前几天还看到有个游戏群的群友问群内有没有人有办法帮他们逃离上海,话一出口就被其他人一顿喷。
面对其他群友的指责,这位上海的群友表示这个连大号流感都算不上,流感感染 20 万人也不可能不死人啊,你们外地人那么担心干啥?我们逃出来了,肯定也是隔离,但至少能吃饱饭啊。
你说他们都是 50w 和 1450 吗?恶意投毒?恶意扩散?
这种宣传口径是不是问题?
还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的数据就觉得危险性不大,聚集抢菜毫无压力?
咱不在上海,也不敢说。
最需要的可能是,最快速度建立或强化 “社区基层组织”。这种时刻,可以考虑推广设立“党军民” 组成的社区管理小组。
个人判断目前上海的形势是:物资充足、人员紧张、物流堵点在最后 100 米、组织管理最大短板在社区、中层可能有混乱、城市运转需要尽快完成切换。
我对上海走出疫情非常有信心,问题是如何尽快、更小代价的结束 “社会面传播” 实现动态清零。下面具体解释:
1. 在中央的协调下,全国地方和部队的支援下,无论是医疗防疫物资还是生活物资(肉菜蛋奶米粮油)都不会缺。昨天上海的发布会重申了这一点。
2. 医疗体系,包括核酸检测和治疗,人员可以从外地调配,“如何在疫情下维持运转” 是个难题,但医务工作者群体本身就是要求严格的组织,换有经验的人过来,比较容易实现人和机构对接。
3.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反而成为了保障生活物资,或者说 “抢菜” 的问题,特别是 “最后 100 米” 的问题,以及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孕妇、老人的药物和特殊需求。
这背后都是同一个问题:缺乏社区层级的组织。
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和大城市化的生活,人与人的社区生活联系很少,原子化。因为平时高度专业化市场化的生活,让个人的绝大部分需求都可以自己解决。那么,居委会也好,社区也好,也没啥挑战,也就没有和广大居民的联系,更谈不上 “组织” 和管理。这不是上海的问题,大家想想自己和自己家住的地方的业委会、居委会有联系么?
但 “封城” 转入计划性指令性的生活状态,基层的组织就不可缺少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手机抢菜的人,是家里没有库存了么?不一定吧。那么 100 个人当中,真正菜快见底的人、和家里有 7 天菜想补充道 14 天的人,按照 “手速” 和“运气”来分配,这样合理么?
在物资不足(由于物流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按需分配,反而是最需要组织的。我一个社区可以联系商家说:我这是替 500 人,1000 人下单,我们这个小区的情况很紧迫。这种要求是很有力量的。
这里讲一下我理想中的一个靠谱的社区组织,应该是怎样的:一是分层管理、二是 “三流” 畅通、三是群众积极配合。
这里设想一个情景:一个小区,10 栋楼,每一栋楼 20 户,每户平均 2.5 人,总共 500 人。
分层管理:这需要一个 500 人的大群,只发通知。一个志愿者群,分配任务。一个总管理群,若干个分管理群(核酸检测、紧急情况、特殊人群特殊需求、买菜及送菜)等等。然后每个楼一个群,供楼内住户相互支援。
然后总管理群,负责代表整个小区 500 个人,对接区或街道政府、物资供应公司、医疗机构、检测团队等等。
“三流” 畅通,保证信息流、物流、人员流的有序平稳流动。
信息流,包括规则:哪些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出小区。包括现状:整个小区的物资水平如何,每一家的存量有多少。整个小区有几个楼有疫情、有病人。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达和应对。
物流:每户的订单怎么形成总订单,总订单发给谁。以小区口为界,东西怎么到小区,我该找谁。东西怎么进到各家,搬运的活儿怎么分,谁干。
人流:小区门、家门、楼门,哪些人可以出,哪些人可以进。进出时怎么消毒。
群众积极配合:小区里有人愿意当志愿者,有人愿意当管理员,在社区组织定规矩、分配物资的时候,愿意遵守配合。
这个体系看起来不复杂,但是,从无到有形成这么一个组织,可能会非常非常的困难。
谁愿意牵起这个头?牵头的时候和居委会业委会怎么处理关系?牵头搞这个事情有人频频泼凉水怎么办?你牵这个头大家能不能服气。
群怎么建、物资供应方哪里找、各种大事找外部的谁对接、志愿者能不能召集起来、是否要给奖励、对于住户的幺蛾子要求怎么处理。
真正能当 500 人的一把手,实话说,这件事情本身就很不容易。既需要有这个责任心和勇气,也需要极佳的协调能力、分析能力。
这时候彰显了 “党员干部” 下沉的巨大意义—就地组织起社区的骨干,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处理好。
但必须注意,不要妄想 “夺权”,而是应该 “团结、畅通、提升”。最大程度减少阻力,化解矛盾。过于情绪化的行动,只会造成更大的冲突,火上浇油。
暴论时间:根据需要,给社区配备 “三人团”。
一位党员干部、一位解放军同志、一位居民代表。同时,有一套 “信息表”,也就是小区门之外的物资、医疗、检测、人员管理几方面规则是什么,资源在哪里,说明白。让社区管理层能够集中处理社区内部情况。
“封城期间社区组织的最佳实践”,开个视频会,各个社区普及一下。
走不走出疫情上海人民已经不太关心了,现在上海人民关心的问题是怎么能不被饿死。
昨天看到缪晓辉教授的一篇文章,观点非常理性,转过来,这些建议,非常适合现在的上海。
——————
第一,关于居家隔离。
完全无症状感染者(关于「无症状感染者」这个定义以后再商榷)我建议可以居家隔离,年轻无基础疾病的轻症患者建议居家隔离,没有被感染的、基础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以及 70 岁以上老人建议采取家庭内反向隔离。这就可以大大压缩方舱医院床位数,极大地减少医疗资源挤兑。
第二,关于全民核酸检测。
全民核酸检测是否绝对必要,这个问题我不敢轻易做肯定或否定回答。但核酸检测引出的其他问题需要关注。采样过程是否规范?检测的产能是否足够?检测试剂是否合格?检测人员是否符合资质?检测实验室是否有质控?
我还建议流调人员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了解采样过程中导致「次生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有可能,概率多高?目前各小区志愿者感染案例逐渐增多,不少被封闭超过两个 14 天的居民也在一个月后成为阳性感染者,这是何故?
第三,医院绝对不可以关门停诊。
医院全面停诊,一次也不应该被允许。此前那种发现有一个新冠病毒阳性者在医院「遛弯一圈」就让整个医院停摆的做法是极不合适的。我建议可以采取分区管控,哪个病区有阳性者,就封闭那个病区;门诊则可以采取分时段消杀后逐步开放。
超过 20 家大型医院同时停诊,停诊时间甚至超过 3 天,病房清空,手术室暂停工作等,都是不合适的做法,这会人为地增加额外死亡率。早期有些地方要求收治新冠的医院「零感染」,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尽量趋向于零,但无法做到绝对的零。医疗机构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不能在这个时候「怕死推伤」。
第四,关于疫苗接种。
我们无法保证任何疫苗都能达到接近 100% 的保护率,但是全球有同一个认识,即疫苗接种之后可以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这已经达到一定的保护目的了。我们可以让一个 2500 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静默,应该也能做到尽可能地让没有禁忌症的民众接种疫苗。
第五,关于方舱医院。
如何发挥居委和街道及其领导的志愿者队伍的力量,让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居家隔离,对于 Omicron 株感染而言,应作为优选。
此外,就目前的形势分析,需要多少方舱医院床位才能满足需求?本次流行的 Omicron,不是当年疫情早期流行的毒株,按照目前的势头,方舱医院的建设速度完全跟不上也不可能跟得上病毒感染者增加的速度。
第六,关于「封城」。
3 月 28 日起,上海开始采取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的政策,持续时间已大大超出 Omicron 的潜伏期(武汉早期病例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中位潜伏期估计约为 5.1 天,后来出现的 Delta 潜伏期缩短至 4.3 天,从挪威和韩国的研究来看,Omicron 的潜伏期缩短至 3.0~4.2 天)。
截至目前,上海单日出现超过 2 万例新增,随后上海开启新一轮全民核酸检测。还有一些小区已经封控超过 1 个月,即超过两个 14 天,仍然每天有新增感染者。
这些新增感染者何来?建议就此做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同时也要慎重看待「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必要性和代价。要这么做,就必须考虑封闭期间的各种次生灾害,包括医学和非医学的。不能一直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第七,封控带来的心理障碍问题。
根据上文研究,武汉疫情期间自杀死亡率增加 66%,这个百分比未必可以直接推演到上海,但要指出:心理障碍作为一种次生伤害,不是单纯的医学心理学的问题,心理疏导仅仅能解决很少一部分人因为恐惧感染而导致的心理障碍,与此完全无关的心理障碍是无法通过医学干预来解决的。
比如小企业主无法经营和亏损,比如家庭成员的 24 小时亲密接触,还比如更极端的饿肚子的问题,都不能小觑。自杀是有「传染性」的,千万要引起重视。
如果这就是 “疫情” 的话,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走出。
理性分析的话,上海目前的隔离方式是落后的……
很奇怪吧,半年前还算凑合的居家隔离方式,今天已经是落后的了。不过很遗憾,病毒变异的就是这么快。
上海之前所谓的 “精准防疫” 实际上是按照落后的已确认阳性信息,按照 “地点” 进行“简单隔离”。
这其中起码有 3 各问题。
1、确认阳性的过程中,病毒是否附着在了其它地方。因为奥密克戎确实传染性有这么强,你去检测核酸的路上拿到了一张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传单,看了两眼不感兴趣,随手扔到路边,这玩意就已经是传染源了。所以是不是需要更先进的接触者分析系统,比如根据电信的信号塔同一网段,WIFI 同一网段,自动记录周边人的手机信息,以保证确认到所有密接者呢?
2、隔离区域之间是否有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液体传播。这个就没必要多提了。目前主流的一栋楼隔离的方式为啥防不住,奥密克戎随着下水道就传遍整栋楼了呀。能否提供一个病毒空气中含量和传染率的关系图,以及病毒附着点及快速消杀的科普文呢?可惜这些东西目前网上都没看到。就只有简单粗暴的一栋楼一起隔离而已。
3、隔离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就是单纯的呆家里或者拉到一个地方集中隔离。是否能确认无症状是潜伏期还是类似当年的伤寒玛丽一样就是携带不发病呢?如果能够确认某一类人群是不发病的,这类人群单独隔离,而不是混在一起集中隔离是否更好呢?而至于物资问题,如果担心快递小哥送快递过程中传播病毒,那么是否可以使用分多段路径的物流输送方法来安排运力呢?或者分出可能携带病毒的物资和无菌物资。已确诊的感染者就可以随便发放物资了,以降低物资负荷呢?
我个人觉得,目前的防疫手段不优化的话,上海目前的状况大概率是很多其它城市未来的状况。至于上海目前的搞什么物资运送证,只允许本地企业搞物流等权力寻租的玩意,在其它地方也照样会进行。政治效率很难短期内提高,只能指望防疫技术,防疫手段能够更科学。不然等个半年江浙沪都和上海目前这鸟样了,到时候很可能就是清零变成动态清零,动态清零变成换个名字共存,完了以后除些防疫时期吃到红利的公司赚钱,其他企业会越来越萧条。经济状况也会越来越差。
个人认为,上海目前可以看作一个样本,它怎么走出目前疫情情况,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江浙沪地区,甚至大半个中国未来的防疫情况。
我们先做到应收尽收,每日清零再来讨论这个吧。。。
上海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全国各地的医护支援,大建方舱,疫苗和辉瑞的特效药,而是中央特科和红队。
13 号更新:
关于路线 1,为什么那么多回复会执着于部队自身的防护能力?难道说上海市当前的基层人员就个个百毒不侵金光护体?怕是 ZY 派人来就碍着部分上海人发国难财吧。当然路线 1 讲到底就是坚持清理政策以及继续加码封城总攻,最后会不会走到军管这步我也看不准。
关于路线 2,HK 确诊数字今天已经跌到 1.2K,数据肯定有些水分(但看深圳湾陆路入境港人的阳性比例,相比二月底也是暴跌),所以奥秘克戎一大特点就是来的快去得也快。长远看 HK 会保持 600~1000 阳性 / day 进入一个平台期,但无论怎么说 HK 算是度过了最难熬的时间。
有时间的话我会写写对路线 2 的个人见解。
现在摆在上海就两条路:
1 加大力度,马上进行军管,用部队直接代替原本已经崩溃并且无组织的基层人员,继续加码调动其他省份资源进行清零总攻 (50W 人级别方舱,10W 人级别医疗支援)
2 退回去 3 月的 “精确管控” 状态保证生活生产并且不严控病毒传播,但切断所有对外交通让上海进入 “特区化”,直到“应感尽感,应死尽死” 后(大概 4 个月,参考 HK), 这波感染波峰过去了再来一次 7~14 天深圳式封城解决战斗。到哪时候每天也就 5K 左右新增,而且社会面大量已经带有抗体年轻人作为免疫屏障,清零会轻松很多,求仁得仁了。
至于共存派心心念念的,用 “生米煮成熟饭” 式造成大量确诊事实,倒逼 ZY 接受共存路线纯粹想多了,到时候全国其他省份的日子人民意会让你们明白什么是残酷的路线斗争。
我非常喜欢预测新冠。
1.17 日我写文章后面感染的全部都是奥密克戎,而且会遍地开花,而且挡也是挡不住的。
我 3.11 号喊了周围很多朋友买药,泰诺,含片之类的,针对奥密克戎对症治疗的药物。那时候还报新增几十,但是我觉得上海已经遍地很多了。我觉得后面要全民感染了。
3.12 号我突然意识到上海还要坚定清零,这种数量的感染,唯一的方法只有居家隔离,于是我又通知周围非学医的朋友们屯粮,两周以上的。那时候还没开始放假。
现在我对于上海何时放开解封做个预测。想要近期放开,是完全不可能的。每天新增越来越多。我一直告诉周围的人,要想知道啥时候上海解封,别去看各种封多少天的通知,要看上海新增人数。新增但凡大于或等于三位数是不可能放开的,理想状态是个位数。具体的日期估计连决策者都不知道。但是,**我还是想预测一下,那就是 5.1 左右,最晚 5.1 节后。我是指交通恢复,绝大部分小区解封,各区通行。**为啥呢,目前的数字大家看到了,短期根本不可能解封,然鹅太久也不可能,影响太大了,承受不起。那怎么办呢,把上海封了不给去外地就可以。
然后我来说一下我提议的解决方法。
上海全体居家两周。第一周,千万不要进行任何检测。目的是让感染的人自愈。这时候大部分人都转阴了。第二周,进行 5 次以上检测,以抗原为主,核酸检测顶多两三次。因为全部靠居家转阴,两周不够,起码得一个月。第二周配合检测挑出剩下未痊愈的阳。
全国大筛好几天了,跟大家预想不同,理论上筛个三四次总该减少点的,然鹅还在增长。如此快速大规模检测就是为了缩短停摆的时间,如果超过一周 (大多数人病程中) 还没有成效,那就是存在漏洞。
个人觉得最大的漏洞就是核酸检测。上海很多封了一二十天的小区已经继续出现阳性。除了大家知道的聚集等原因,实际上戴一层外科口罩本身已经有一定概率可以传染了。
因此我的方案是当阳性多的时候千万不能检测聚集,重点放在自愈上。大部分人转阴后才挑出少数漏网之鱼。
树立信心。
不是简单的喊几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解决生活问题,我不认为军管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现在对本地的行政机构毫无信任,敢擅自改变防疫政策和诊断标准,甚至健康码造假,向其他城市输送大量感染者,一次不…… 终身不……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人倒卖通行证,也不在于有没有人倒卖外地捐赠的物资,更不在于物资是不是堆在仓库里腐烂也不下发,而是现在无论是支持 “共存” 还是支持 “清零” 的,没有人相信这些问题 “没有”。不论是满嘴“次生灾害” 的共存派,还是认为一旦放开 “抢不到菜怎么可能抢到医院床位” 的清零派,本质上都是对基层组织的不信任。
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天津,吉林,香港,乃至其他海外国家 / 地区,都有 40% 以上的轻症患者,只有上海 96% 以上都是无症状。难道是黄浦江里飘着什么 “瑞德西韦” 吗?
搞清楚,“系统误差” 才算是次生灾害,“偶然误差” 纯粹是人祸。
停止核酸检查,告诉大家这就是感冒。
和中国 hk 和国际接轨。
可能吗?
走出的话。
感觉遥遥无期,
朋友圈好多人见不到亲人最后一面。
很多人疫情分手。
以后生育率有脑子的绝不会生,
也不会去做居委会,护士,医生等工作。
城市老龄化的治理不够踏实。许多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信息滞后,很容易陷入困境。
我们 60 多的楼组长连微信打字打不清,也没有网银支付宝…… 团购都是现金(无法取钱已经陷入窘境),更不要说开展工作了,基本都是楼群自治。
这几天在 80% 老年人的老小区里开展团购工作,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确实很不容易。但光迁就没有用的,老年人也是人民的一种状态,也应该被组织培训起来,这一块目前都是空白的。讲真很多老爷爷老奶奶日常战斗力还是很丰富的,但没有人愿意耐心去跟他们讲,教他们怎么做,也没有组织引导,把他们的力量发挥出来。
这两天团购蔬菜,由于前几天核酸秩序混乱大家决定讨论怎么有序、安全地拿到团购蔬菜包。团购基本是由群内年轻女性牵头,楼里有个比较有威望的大哥负责组织。东西团好了,大哥觉得可能没出什么力 然后就在群里号召 “壮劳力” 来干活把菜提上楼(个人提倡男女平等妇女顶起半边天,女性一样可以出力,第一个响应了,勿 cue)大哥群里喊了半天组到的都是外公外婆爷爷辈的……(没有映射什么,杠就是你对,对号入座的,你觉得是你就是你咯)
后面火药味浓重的部分不重要
需要重视的是,在这个过程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年老者参与活动,以及出力的意愿,没有途径以及被有效的组织。
提三点简单的解决思路与途径:
(1)同样楼上
的想法,必须要把基层的组织拉起来,搞坚实。目前上海老龄化的小区很多楼组长都是年纪大(60+)的老年人,这一点一定要优化。
日常垃圾分类贴贴海报搞搞娱乐都没有问题,但是防疫这种需要体力以及高强度的策划组织工作必须要有年轻人,街道网格员起码要以楼为最小单位,楼组长的成分也要年轻化。这次基层瘫痪有一部分因素是日常发挥余热的老年人跟不上组织的步伐,很多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想观念也跟不上时代观点。年轻官员要下放,不到群众中去怎么去做群众工作?棚户区、老破小定期轮岗驻扎。
(2)老年人日常定期培训支付宝、网银、微信相关知识,并且需要鞭策他们前进。没错,是鞭策。少子化、老龄化肯定躲不过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定期开展手机培训、发动优秀老年群众带动其他群众。老头老太要是犟就问她 / 他:隔壁老太团购的菜它香不香?
(3)年轻人要融入社区。这波疫情里我遇到了不知道自己门牌号的妹子(领菜时报不出,还是楼下阿姨告诉她的),经典问题 “我们还有楼组长?”、不知道自己楼道是什么居委的…… 我们承认上海年轻人真的很 fashion,但是只会“喝咖啡” 的年轻人是对基层组织架构完全没有贡献的了。特别是这群人能力脑子活,有能力的时候,就是资源浪费。
有活力的社区氛围需要有年轻人牵头,开源才有活水。当然,作为一名社畜,我懂回家就想躺平的心情,这就是《劳动法》的范围了。
年轻人和老年人太割裂了,当社区习惯靠老年人运行的时候,就出现了年轻人想报志愿者出不去,马路上跑的是 85 老党员的怪象了。
我是弄堂里长大的,我爱这个城市。但这次疫情里你要是骂上海 xx 不作为,我和你一起骂。但是光发泄情绪不是这个问题的目的,反思才能改错。别杠,杠就是你对。
基层防疫目睹之怪相,上海的疫情决不是上海一地的无能所表现的问题,是国内防疫矛盾的集中体现:
第一:检测问题是疫情一切问题的源头,核酸检测阴性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检测 100 次阴性也不能解除小区封闭?这需要国家层面给个说法。
核酸检测阴性没用,是地方上不肯担责,还是检测试剂有效性低?
如果是前者需要上头来调整政策。如果是后者,需要把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和生产质量提升到两弹一星高度,疫情三年我们真的没有这么多时间干耗了。
第二:随之而来的问题,检测阴性的人能做志愿者正常工作,那为什么不让他去上班赚钱,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因为辖区不同,本区甚至本街道本小区封闭,人员不能流动到外面去,以现在上海的发展状态,绝大多数人不在所居住的街镇甚至市辖区工作。而各地也在指责上海把关不严,把带毒病人放出了上海,请给公布一下人员流动的限制政策是哪级部门能决定的,比如上海出现疫情,周边的长三角各省市有没有权力关闭对沪交通出入口,限制人员流动。
网格化管理的行政区域划分和潮汐式的人口居住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如果核酸检测的有效性得不到根本性提升,会倒逼网格化管理的体制升级,不然无法有效管理。单纯把人锁在房间里 14 天加 14 天不叫有效管理。
第三:恢复政府的公信力。
诚信乃做人之本。
为什么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如此之高,全球难得一见?数据是否经得起检验?
如果说上海的数据已经不可信,请全国人民信得过的检测机构,卫健委,解放军医院,知名专家牵头督促督导。
再或者可以绕开上海健康云,给所有检测人员配备新检测小程序,打破各地的随申办,穗康码,苏康码,五花八门的各种信息平台,把防疫数据集中到中央手里。
恢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这是防疫工作能有效推行下去的根本保障。
先说这么多,有后续再更新。
4-9 下午更新 4-9 大检测工作 健康云已被替换 换新 APP 了
我看了一下新 APP 把转运运输环节也纳入 APP 信息化管理了.
看了很多关于上海疫情的消息。现在看起来,Omicron 及 BA.2 等变种下,一旦疫情传播越过一个阈值点,原先的 “强力保障下的大范围封控 + 集中隔离应收尽收” 就有可能失效。
可能导致原有策略失效的原因:病毒本身的高复制性、短潜伏期、低致病性,导致传播的上升是指数级的,但资源的投入做不到。而现代社会的组织是高度系统化的,“封控 + 隔离” 的计划命令式管理,在面对短时间内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很可能就会失灵。
比如说送菜,几乎所有人都提到送菜保障不足,都在质疑为什么上海这么大的一线城市,无法保障基本的送菜。然而送菜并不简单,并不仅仅是外地 1 个司机、拉一卡车蔬菜到上海,发下去结束这么简单。给每家每户的蔬菜需要订购、暂存、清点、整合、包装,然后再送上门,中间还有包装袋的运输和垃圾处理,还有资金结算,还有所有涉及人员的绿码。
配送蔬菜上门所涉及的链条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岗位人员,然而,当疫情传播越过阈值点,很有可能这个链条中的人员随时也阳了,链条也就断了。同时,隔离带来的问题会导致更多的基层人员不愿意参与这个链条,毕竟参与得越多,被传染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中,所有的物资调配是在市场经济秩序下人们自发完成的,其中所蕴含的系统化成分远高于人们的想象。举个不一定很恰当的例子——铁路运行中,高效的货运比客运难得多,需要投入的管理和场地也复杂得多,因为乘客会自己按标识找路,而货物不会自己走路,每一件都需要人工处理。而当社会运行中的每一个人都停滞下来,需要外界去处理,这个复杂性可想而知。
如果疫情规模很小,全社会又迅速进入封控 + 隔离状态,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而上海和长春的例子可能会说明,当疫情持续扩散时,一方面需要大量投入资源开展全员检测 + 集中隔离,另一方面后勤保障的能力又会随着疫情传播而减弱,导致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反过来使得封控变得困难,传播得以持续。
这个阈值点我认为值得研究,现在看来,似乎在总人口的 0.05% 到 0.1% 之间。也就是说,一轮疫情短期内感染人数超过总人口的 0.1% 后,有可能封控 + 清零就变得极其困难了。而之前国内(除武汉外)所有控制住疫情的城市,没有超过这个感染阈值的。
那么,怎样才能确保不越过感染阈值,以及,真的可能永远不越过感染阈值吗?
强行共存吧,我累了,再不上班我房贷都还不起了,
逆向思维以毒攻毒,由 pla 把关把整个上海对外封闭不准进出,对内那就全面复工开放罢了,至于小阳人,也不要收治了,反正爱丁堡不是一直公布数据说没有重症吗,那就索性凡是得了新冠的一律不收治,派点莲花清瘟自己居家就好了,要是转重症死了那就认命吧,这样医疗资源还能维持正常。
不然以爱丁堡这样拉夸的基层组织力,封个一年半载估计还是有一大批阳性活蹦乱跳,没完没了,人没病死就都已经饿死了。
眼下最大的问题首先是民生,其次是士气。
反正我在上海的朋友那里,除了悲哀就是戾气。当然可以理解,亲身感受➕憋坏了。
我自己亲身感受也憋过了,我可以说感同身受的资格,从当事人利益出发,还是建议调整好心态,本来没事别生事。
有怨气有力气去关心家人,劲使不完是吧?别发朋友圈少抱怨,去给身边人轮流按摩拉伸搓脚,然后再开口交流感情,比夸大转发无法证实的新闻更有用。
然后说题目。
我认为完全清零有难度,但是 “几乎” 清零国内案例很多了。很多三四个月前隔离的地区,现在没有数字了,但是仍然是低风险区,出市出省还是受限制或“不建议”,这样就足够了。
好,“倒推法”。
从日增几百,几个月到现在无数字低风险区,有实例对吧?
再往前,从放开隔离(已经无数字了)到现在的低风险区,正常生活工作对吧。
再往前,从疫情基本控制到 “归零” 差不多是两周时间,而一些低风险区域可以提早开放,至少市内正常生活工作了。
再往前,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就是高控区拐点出现,同时低控区也风平浪静了。这个一般也是两周。注意这里两周和上面可能有重叠部分。
再往前就是爆数字了。
所以,之前不太严重城市,一两个月就隔离出来了。
上海呢?简单说两大阶段咯,首先你得控制到之前其他城市那种日增几百的程度吧?然后第二阶段如上,一两个月动态清零或者怎么样具体分析。
所以上海整体清零,我认为两个月是难度巨大的,比较客观应该说两个月希望部分区域进入低风险,可以比较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
题外,国外比较拉胯的大城市,放飞中控制的类型,这波奥密克戎从爆发到 “可控” 差不多是四个月左右,当然我们肯定比这帮货强,优越性不一样。
高赞的几个回答,都站在大气层外谈天论地,
列出一堆跟我(现在)没半毛钱关系的数据,
以此想证明清零是为大家好,医疗挤兑要死人。
你们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饿肚子的不是你们对吧?
想多吃一包泡面,都要思考下明天吃啥了,
你和我讲死亡率,讲医护比例,讲国外死了多少人,讲我们因为清零才能正常生活。你配吗?和着饿死别人成全自己是吧!
我是真想感染或者密接,然后把我拉走得了。
感染了住方舱,有盒饭吃!
密接听说拉到江浙去住酒店,饭肯定管饱!
怎么都比饿死要好。
14 号被关到现在。
什么时候解封关不知道。
我都想翻墙去坐火车去外地,下车就隔离吧,
哪怕自费也行,真饿怕了。
还有 4 根火腿肠,两个旺旺雪饼,一袋泡面。
饿的睡不着,就那么几个能吃的东西,
我都清点好几遍了,没舍得吃。
躺着不动,也只能吃两天了。
但是不能睡啊,随时会被叫做核酸做抗原自测,要定闹钟抢吃的,要在群里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团购掰扯半天。感觉比上班消耗都大。
后天,我就准备拿碗去居委会要饭了,不给吃的,不走了。
新冠疫情到了今天的程度,以后到处冒头肯定是常态
所以,对于全国普通人,我的第一建议就是囤积物资,基本生活用品,药品,至少一个月的物资。
米面油菜肉蛋鱼,蔬菜选择耐存贮的。
上海进行清零的主要方式,和全国其他地区没啥不一样。
第一:全区域网格化
那就是严格遵守网格化,建立防疫指挥部,居委会 / 社区——物业 / 网格——楼宇负责人 / 单元负责人,层层的指挥架构。
所有居民,每一个人,必须在相关层次的群里,接受管理。
然后网格内部每天核酸,当最后一名阳性感染出现后 14 天无感染之后,社区解封。
但是解封以后,不允许私家车出门,只允许步行出门,同时公共交通,地铁,高铁全部停运。
路上出现的每一辆车,每个人,必须有说法。彻底隔绝传染
第二,生活物资保障
生活物资保障,应该依托现有的商超,尤其是大型生活超市,连锁超市。
从外地召集大量的志愿者接管大型超市,进行超市人手饱和化处理,理顺供应链。
然后使用大型运输车辆,让超市进行移动化,例如蔬菜包,肉全面移动化。
然后在核酸检测的时候,适当开放,允许居民无接触式采购
所有蔬菜都是打包的,一份一份的,明码标价。杜绝现场挑拣 ··
这一策略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本来就有物资管理销售渠道。补充进人手,主要是这种方式效率比较高,一部车子就能解决一个街区的问题。
甚至在隔离区内,可以两天每户一人允许出门采购,即每户一个出门证。出门必须全服武装 ···
完全隔离不出户的,由社区志愿者代送入户。老人等特殊团体由社区志愿者提供服务。
随着社区解封,从已经解封的社区招募大批人手补充进志愿者队伍。这样就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来解决问题。尽量让物资保障单元优先运转。
采用预定,配送,超市蔬菜包现场采购能措施,满足需要。
第三,医疗资源 / 隔离
全面统筹医疗资源,建立足够的方舱医院,隔离设施,甚至可以广泛的征用小学,初中校园(反正学生是最后解封的,校园空着)
实际上小学校园用处很大,物资调配,集散地,指挥部,志愿者居住
全部的酒店,安置志愿者。并且提供餐饮服务。多余的酒店用来安置密接者 / 无症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
在所有大型公共场所内建立隔离方舱,将全部阳性接出来。
建立黄码医院,只针对急救患者 ····
随着解封区域增多,很多小型生活服务店铺就允许开门营业。但保持公共交通挺运。整个疫情就会完全被扑灭。
补充,为啥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不可行?想一想你家,特别是卫生间排风管,管道井,厨房油烟机管道,污水管道
欢迎关注知乎第一流氓,职场政治专家,洞悉人性的老王 / 期货作手
老王个人公众号:交易哲学家
理论上,封城以后人员停止流动,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所以问题应该是:如何妥善度过这段等待期,减少次生灾害。
不过事实上,上海封城第二周,吉林封城第三周,日增感染者均未见减少。所以应该问一句:最新的这批感染者,感染时间究竟是封城前还是封城后?如果是封城后感染,感染原因是什么,是不可抗因素(如丈夫传染妻子),还是人祸?如果是封城前(或者封城伊始)就已经感染,是什么原因导致数据的大幅延迟?
很多数据我看不懂。按理说,封城后前两次核酸检测,辅以抗原检测,应该能把绝大多数染病 “丈夫” 都筛查出来。后续再新增感染者,最多也只有 “丈夫” 的家人了。何况以 Omicron 的传染能力和短潜伏期,封城伊始即已全家中招的概率都是不小的。
然而从数据上看,后续新增感染者如雨后春笋,仿佛这些 “丈夫” 有几十个妻子???
搞清楚这些,也许有望让上海尽快从疫情中走出来。。。
不换思想就换人。
高赞看笑了,合着上海走不出疫情是因为网友们攻击上海人?这锅扣的可挺大哈。
我也不想说啥难听的了,就上海人这归因这态度,我们外地人何必关心贵宝地何时走出疫情啊不是吗?
别外溢连累我们就行。
神仙们的事,凡人别管了。
要么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坚持动态清零。
要么查一下谁不贯彻中央部署,弄下去之后再动态清零。
现在已经知道,只要坚持清零事情就能解决,那就是做还是不做,直接做还是走弯路再做,人换思想去做还是必须要换人才能做的问题了。
先说个题外话
评价俄罗斯的时候,会认为俄罗斯挺穷的,GDP 不如中国某个省。
但谁都知道,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绝对不是某个省能够媲美。
中国的地位,或者说实力,要感谢烈士陵园那些人,中国进联合国的时候,我老家吃饺子算过年,而且应该不如现在喜家德的饺子好吃。就这么穷,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我在说什么?抗疫是要结合国情的,强国也可以是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有钱怎样都好,有钱人怕死可以一辈子不出门,不怕死可以往死了浪。钱就是一切。
没钱的怎么办?县城收入 3000 左右的,他得病只要被人知道了,他最好滚远点。
凭什么陪他得病?
这才是清零的意义,中国不能抛弃穷人和老人。
实际上,有钱人也在享受这种清零,在上海没爆发疫情的时候,有钱人完全可以不担心自己得病,完全可以去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没人天天逼着隔离。
就这样,还是有人不满意,那我就要怀疑,你是不是还着房贷的穷逼,你没存款,没收入几天就会拮据,你比不过有钱人的存款,有钱人知道忍半年,就可以享受没病毒的世界。
你比不过穷逼,穷逼躺在家里也没房贷,饿不死就行,上班只是为了吃饭。
你是什么?你是见利忘义往死了消费的毒瘤啊。
军管上海,发动群众,开启物流,恢复外卖。
光靠政客和医护人员是打不赢防疫战争的,只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管理混乱和不发动群众才是上海失守的主要原因。
上海有高风险区后两个月
我们先整理一个思路
首先 确定目的 解决疫情 (清零)
清零的操作模式是 封城
那么封城的附带伤害
居民物资分配的问题
物资来源
物资打包分配
物资运送
封城带来的某些行业工作的问题
服务行业
外卖快递行业
餐饮行业
白领员工
阳性人民收治治疗的问题
封城带来的特殊疾病的救治和药品问题
知道以上这些 思路和方法就很清楚了
需要收治 但是并不是最快需要处理的
因为奥密克戎的毒性下降 问题是传染性
那么只要阳性和密接触都在家里呆着
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点可以学习深圳 运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运送的人都在家里封着
那么我们可以做的是 先把外卖快递员进行第一轮筛查
确保他们全阴的情况下 把运输交给他们
给与他们防护服 并且给与他们特殊的服装颜色处理 比如蓝色 用于和大白区分
这样即处理了运送能力缺少的问题 又解决了外卖和快递小哥的生计问题
送货只需要送到小区门口
每个小区需要招募志愿者 给予检测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当然 每个居委会的执行力我表示质疑
这些需要基层居委会上门了解每个家庭的基本信息
给每户需要的基本药品有个基本的了解
如果有紧急状况给与防护服 进行绿色通道 送去医院
目前看来 这步是最难的 也是比较耗费人力的
具体解决方式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那么结果就很明确了
回归。
别误会,我说的就是上海。
谈谈我对共存的看法:共存一定是最终的答案,因为明摆着新冠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但是现在绝不是谈共存的时候,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新冠毒性还没下降到普通流感的水平,所以现在远没有到谈共存的时候。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正是最后决战的时候了。一百年前的那场流感也就肆虐三年后,平静了; 历史上杀伤力更大的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一般也就在同一地区流行两三年,之后要么消失要么毒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 “大疫三年” 的由来。因此我觉得今年很可能是最后的严防死守了,明年的今天新冠可能真会变普通流感了。现在要是我们怂了,那就是倒在黎明前的黑暗,就武汉以来的前功尽弃了!
总之,我们不能以一场败仗来结束这场战争,一定要以一场完胜来风光体面的胜仗来结束这场战争。作为一个被封在家的上海人,我坚决支持清零! 我也相信一定能清零!
很简单,坚持 “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为目标,就能走出当下的疫情。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根据香港的经验,病死个案主要发生在 70 岁以上老人身上,特别是没有全程接种疫情的老人身上,那么我们重点保护这些困难群体是不是会更好呢?
(1)首先,对上海外溢进行最严格的控制,对上海外溢人员实施 14+7 的隔离手段,杜绝任何可能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外溢到中国其他省市。
(2)给上海的 70 岁以上老人,癌症患者,肾功能衰竭,脑溢血等慢性病患者,留足充足的床位,开辟绿色通道,方便上述脆弱人群就医,要知道,需要透析的患者感染了新冠大概率不会死,但是一周不透析,大概率就会死!
(3)2 个事业单位人员,2 个公务员,2 个社区工作者,2 个志愿者,2 个医师,2 个护士形成一个团队,每一个团队负责 1000 个上海家庭,鼓励每一户家庭居家观察,为每一户家庭送抗疫中药,同时以建群的模式,为每一个上海家庭做好服务,及时上报每一个家庭的情况,记录每一个家庭成员每天的体温,以及每天抗原检测自测的结果。
有人说,会忙不过来,但是,一个事实是,这 1000 户,95% 的人,比工作人员更生龙活虎,休息得更充分,他们自己能买药,购物,照顾好自己,并不需要工作人员管,你只需要留下微信群号和救助电话即可,你的重点只是摸底这 1000 户中 5% 左右的老弱困难人群,关照,关心他们 ,其实就是当年的下乡干部一对一扶持农村贫困户的模式,现在只是这次把这种模式搬来城市而已,甚至可以搞一个 “城市困难户” 建档立卡,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上海居民反映,打电话没有人管。
关于居家隔离,有许多争议。
实际上,以武汉为例,自始至终,履行的,其实就是分级诊疗,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 ,轻症方舱,重症火神山,雷神山,分级诊疗是各种病毒的天然克星。
事实如下:
3.1 2021 年 3 月 19 日清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题为《新冠血清流行病学与体液免疫的持久性:基于武汉人群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示,经校正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6.9%,说明即便经疫情暴发,仍仅有小比例人群受染,发现抗体阳性者中 82% 未曾出现任何新冠相关临床症状,属无症状感染者;
3.2 武汉第一次全员核酸是武汉疫情过去之后的事情了,2020 年 5 月,检测下来,结果非常干净 ,之前,并没有做过全员核酸,说明,之前隔离的其实只是有症状感染者,82% 的无症状感染者其实都是在居家隔离的 。
(4)借鉴深圳的经验,即使封城,封区,也不封菜市场,不封外卖员,不封快递员,只是把他们作为重点人群,每天为他们做一次核酸,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
(5)派出医疗团队入驻上海每一个养老院,因为在疫情扩散开来的时候,上海养老院会是疫情中最高危的地方,是风浪中最危险的漩涡。
(6)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暂缓大规模核酸检测,实际上香港就是在暂缓大规模核酸检测后,医疗挤兑骤然消失了,病例数和死亡数也下降了,原因也很简单,暂缓大规模核酸检测后 ,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表现为轻微感冒症状的患者,就不会往医院拼命挤兑,那么,危重症患者以及各种慢性病患者反而因此有了生机!
上海彻底封城,市民不许出上海,但在城内随便活动。持续三个月。
可能结果:
1,上海死亡几万人,共存派换个账号变成清零派继续骂,这没关系,全国继续清零就行。
2,以目前数据,上海顶多死亡几百人,一举成为世界的标杆,证明国产疫苗有用,共存派再次化身清零派谈《共存的次生灾害》,这就不管他了,直接全国开放。
3,执行的第一天就执行不下去了,因为线下的上海市民可能和网上的不太一样,他们真想清零。
加更
,抱歉不是挂您,只是评论区知乎不让我发。。。我觉得您的问题适合公开讨论下。您看下我的理解。
我统一在这里回答您。
不是说我认为上海数据是假的,可如果你看看奥密克戎之前的知乎,那帮人天天说中国被迫清零的理由只有一个:《国产疫苗在所有机构的测试里都是最差的》不清就爆了。
同样的疫苗,在他们需要共存的时候,从一个 “最差” 的疫苗,现在却达到了全世界最好的效果?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至少科学解释不了。
应对新冠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小规模出现的时候,集中隔离集中治疗,短时阵痛消灭病毒换取长期利益。
问题上海现在的状况就是,医疗资源不足、行政资源不足。也别骂上海,武汉的时候病毒传播力没这么强。
也就是说,美国不知道防疫吗?欧洲不知道防疫吗?都知道,资源不足而已。只能两害取其轻。
封城隔离对经济的伤害是远远大于不防疫的,贸易一旦被打断腿、物流一旦被打断腿,后果远不是现在经济下滑这么简单。
现在上海的问题是根本就防不住。哪怕你耗尽国家资源把这次上海疫情清零了,然后呢?一辈子闭关锁国?一辈子与世界脱节?
还是那句话,两害取其轻。上海现在是什么状况,被隔离的人和当地人比我更清楚。
你非要人定胜天,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崩。
现在自媒体天天在网上鼓吹新冠恐怖、鼓吹清零,时间久了,自己把自己前途搞没了。
如果不控制舆论,任由宁可防疫也不要国家前途的言论洗脑大众,放开永远不可能。
现在需要首先放开的,恰恰是生产和物流。
抽空写个答案。上海要走出这一波疫情,首先请把数据真实性整理好。请做到公开透明。
全国疾控的数据是全国这轮疫情 1-3 月重症率 0.2%,见引用:
我国此轮疫情重症率约 0.2%,多国数据证明奥密克戎不是流感
凭什么上海重症率那么低(1/130000)?
有些人说上海疫苗保护率好?在这先列个数据:截至 4 月 6 日,疫苗保护上,新加坡的保护更好: **92% fully vac(即三针),72% booster(加强针),且疫苗是 mrna。**一般认为是傲视全球的保护水平。具体数据引自如下: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223524/singapore-covid-19-vaccines-administered/
而上海 3.24 彭博社给的数据,**80%fully vac,52% 加强针。**具体引自如下报道
可上海 1/130000 重症率是什么概念?别说跟国内省市比如吉林比了,或者跟新加坡的加强针后的重症率比了。它直接比新加坡加强针死亡率还低(0.028, 1 May 21 to 15 Mar 22):
上海数据里有什么猫腻需要解释清楚,否则没完没了。上海数据里有什么猫腻需要解释清楚,否则没完没了。
不确定是谁,但一定有些人在做一些无耻的事情。
现在的团购面临问题比较复杂,包括但不限于:
(一)小区、单元所能拼单的居民数量能不能成规模?
(二)小的小区能不能组合形成大的拼单群?
(三)小区里有居民能直接联系超市、菜场、商家吗?
(四)要绝对的安全的不团购,还是吃饱饭的团购?
(五)居 委会能 不能不阻止团购?
(六)不用手机的老年人怎么买到物资?
说真的每一条都很难,叠加起来就更难了。特别是,其中居委会的位置越来越尴尬。
因为你会发现,你要买物资你紧急看病求医,怎么找他们都找不到。可是你要团购的时候,他们又出来跟你说,不行,因为你违反了防疫要求。
非常会隐身的一些人员。以致于很多人相信,小区、公寓、乡镇在没有居委会的情况下,会过得很舒服。
理论上而言,不应该是这样的,平时他们存在感挺强的,怎么这次疫情,消失的可能性更多了。
这问题我也看不懂,我也不了解实际情况,只好推测这些理由:
核酸筛查、动态清零上占据了居委会所有精力。缺乏变通能力,在疫情前的松散组织能力直接崩溃。缺乏高素质人才,关系户并不具有实践能力……
但我觉得全怪基层居委会和街道办没什么意义,因为他们就是执行者,糟糕的执行者罢了。
总的理由还是上海对疫情的误判,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奥密克戎新毒株的传染力。
唉,现在一盘散沙的上海的基层真的令人欲哭无泪,这是超级都市的社会治理场面吗。
为什么要走出来 这样在清零中躺平不是很好吗?以前快递只送到小区门口 现在送到楼下了 以前从来不发物资 现在多少发点 以前天天上班 现在天天躺着 以前天天接送娃 现在娃自己上网课 这样挺好 我每天唯一要配合的就是爬起来做核酸 20 分钟吧 带泳镜有点闷 唯一美中不足
谁发明了做核酸 好人啊 上海这样组织做核酸 有力的保障数字稳步增长 为大家争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 良心啊
没事别瞎琢磨走出疫情 你们根本没参透这盘棋
深圳刚刚动态清零几天,核酸只需要三天一做,,然后马上来了几例,于是连夜核酸,马上又要求 24 小时了。
疫情如来如去,道法自然。
深圳人已经谈奥色变,已经不知道怎么生活了。
奥密克戎不可怕,可怕的防疫奥密克戎,谈奥色变。
走出疫情没问题,问题是走出之后,再来,什么时候来,大家已经不敢想象了。
现在除了新冠,你可以饿死,可以不上学,不上班,可以有癌症不治疗,有地可以不耕种。
你不能出门聚餐,但是要排一个小时队天天核酸。
因为奥密克戎比流感可怕多了,
因为奥密克戎的可怕,会造成后遗症,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会造成社会瘫痪,会造成大量死亡。
因为防疫奥密克戎,已经造成了社会瘫痪,不能看病,不能买药,不能出门,不能赚钱,不能说话,不能买菜,只能辟谣。
因为谈新冠色变,奥密克戎及防疫奥密克戎,已经和原子弹的威力一样了。
为响应动态清零,学校已经清零,街道已经清零,冰箱已经清零,钱包账户已经清零了。
终于不用担心走不走得出疫情了。
我们选择的路,自然跪着也要走完。
受
启发,计算了一下上海在这波疫情里不出现死亡病例的概率有多低。
从 3 月 1 日到 4 月 7 日,上海共确诊 4339 人,阳性(包括确诊和无症状)131171 人,画成图是这样的:
如果想计算上海从 3 月 1 日至某日,没有任何死亡病例的概率,只需要用高中数学知识就可以,计算方法为:
(1 - 死亡率)^ 十四日前累计阳性数
这里我假设从确诊到死亡需要两周时间,可能会跟现实情况有些出入,但肯定比现实更乐观。比如美国在最近这波疫情里,确诊高峰和死亡高峰只间隔不到一周。但这不重要,这里就算它两周。
死亡率我用了三种情况,分别是 0.1916%、0.46%、0.0627%。
其中,0.1916% 和 0.46% 来自上面我引用的回答,分别代表乐观情况和悲观情况下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在中国造成的死亡率,再次感谢
。
0.0627% 是参考美国数据计算得到。根据美国 CDC 统计 [1],从今年 1 月 1 日到 4 月 7 日,美国共确诊 24,941,626 例,死亡 156,380 例,累计死亡率 0.627%。当然,考虑到美国没有采取强制检测措施,实际感染人数可能会被低估。这里我大胆估计美国实际感染人数为确诊人数的十倍,最后得到的死亡率就是 0.0627%。
然后把每日确诊人数和三种情况下的死亡率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的结果是这样:
哪怕是最乐观的情况,到昨天为止上海不出现死亡病例的概率也低于 5%。然而上海到现在为止连重症都是个位数。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不能算累计概率,一个月前的阳性病例都痊愈了,怎么能用来计算死亡率呢?
没关系,不用累计数据也可以,我就直接用_(1 - 死亡率)^ 十四日前单日阳性数_,来计算上海从 3 月 1 日至某日,不出现任何死亡病例的概率。虽然这种算法不太科学,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死亡率我就直接用最低的 0.0627%,计算结果是这样:
如果按上述方法计算,截至昨天,上海市不出现死亡病例的概率仍然超过 20%,但在 4 月 12 日会下降到 2%。所以如果不出意外,上海在这波疫情里的第一个通报死亡病例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下周。
很多支持共存人士的论据是本次上海十多万阳性患者里只有 0 死亡 1 重症,所以奥密克戎相当于普通流感。但我可以把话说得明白一点,我认为这个数字与实际情况大概率有出入。
不过说真的,如果再过一星期,上海仍然没有一例死亡而且重症还是个位数,那干脆共存算了。新变种不杀中国人,医学奇迹了属于是。
定调也好,国家后援团进场也罢,都是所谓的外因,最根本的,还是上海本地的力量需要更明确的思路,更清晰的计划,更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更大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去落实。
但是,目前还没看见这些。
一般规律是,初期有少量确诊病例,中间大爆发,确诊病例数量激增,到某个时间点,确诊病例数量下降,然后慢慢归零,所谓的正态分布。可以看到,上海疫情,目前依然是大爆发阶段,处于上升期。
如果各项措施得力,各方面给力的话,由于巨大的感染者基数,阻断传播链,社会面清零,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算上保持十四天无本地新增,大概八月中旬,上海疫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生活才能逐步走向正常。这个上海保卫战,真的需要半年时间。
上海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促成原因还是上海遍地的资本家。
现在上海资本家遍地。
小资产阶级更是全国翘楚,小资产阶级的嘴脸在上海这次疫情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三十多年前全国动荡的时候,也是小资产阶级带头搞得,最终还是上海作为定海神针出动了工人纠察队。
现在上海城区中还有纯粹的工人居住么?
估计基本都是白领精英管理阶层了。
当然了,我们称呼为人民群众。
发动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上海疫情最终还是要靠党的领导,或者是党中央的领导,上海的组织有点对不起她的光荣历史。
上海疫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到底是因为执行抗疫政策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执行抗疫政策的原因呢?深圳疫情几乎与上海同时爆发,两者同为一线城市,深圳目前已经基本清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了,深圳边上还有香港这个病毒库,应该是很好的参照系吧?
清零还是共存,这本不应该是争论的问题,因为国家已经有明确的大政方针——“动态清零”,既然有人要发起论战,制造混乱,那我们也不得不做应对,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
抗战是为了胜利而不用抗战,抗疫是为了安定而不用抗疫。汪精卫路线是不用抗战了,但请问那是胜利吗?在现有条件下的共存路线是不用抗疫了,但请问那会有安定吗?
人如果生病了需要住院,当及时尽早的入院治疗,虽会失去一时的自由,但康复出院后可得长期的自由,以歼灭战消灭病毒于萌芽状态,这也是国内大多数地方的百姓能安定如常生活的原因,抗疫又怎么会长期失去生活秩序呢?
反之如果生病了不医治不住院,小病拖成大病,造成病毒的扩散感染,成为重症或死亡,如国外病毒肆虐,造成大面积感染与死亡,医疗击穿,经济倒退,虽有一时的自由,却丧失长期的康健,又怎能有长期的自由呢?这恐怕是国外敌对势力想看到的结果吧?
况且一个病人由一个医生给他主治就可以了,不要两个医生同时用药,否则会造成机体的紊乱甚至崩溃死亡,我们作为老百姓,要做的是相信、支持、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而非怀疑、否定、破坏,进而造成混乱,令歼灭战蔓延成持久战,武汉、北京、深圳等地一再证明中国抗疫政策的正确性,及时果断的消灭疫情于萌芽状态,以小代价换取大收益,在上海怎么就不行呢,恐怕是有人希望它不行吧?
国外病毒肆虐,用百姓的肉体做培养皿供病毒不断变异,被病毒环绕,我们是很难做到彻底的清零,是需要逐步放开走向共存,但这是需要防守到病毒毒性减弱到不危害生命生活的时候再放开,而不是现在,这个外国人在用肉体给我们做实验,国家也会做判断,不用我们操心,到时候国家说可以放开了我们放开就是了。
就像狼会被驯服成狗,也会成为人类的朋友,但当它狼性还未除尽的时候,我是不会让我的老人孩子和它玩耍的,既然国外想当驯狼的,那让他们去驯就是了,我们只和狗玩耍,也祝他们早日成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本孰末,是需要我们首先分清楚的,希望上海能够摒除干扰,同心同德,早日清零,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If jieguan 的 rumor==True:
print(“Before 5.1”)
print(“I can always trust PLA”)
Else:
print(“I don’t know , i just see”)
咱就是说。能不能别让上海的往外跑了~武汉今天又来仨,又是全员核酸。
我有一计,最晚后天清零
这两天确实没有太多心情工作了,把疫情里发生的真实事件讲述一下
首先很多朋友问我上海的情况是不是新闻过度宣传,就我感知而言可能不但没有过于宣传,甚至宣传得还太少了。
某位公众号主 Stormzhang 发表了一篇名为 help 的文章里面有条评论是 “刚刚还看到新闻说物资充足啊” 居然能得到 8000 多个赞。
很可惜这篇文章在某微博主的举报下已经灰飞烟灭了
物资充足这句话是怎么都想不到的,上海人现在物资都全靠叮咚抢购(需要蹲时间,手速慢了绝对抢不到),还有一个就是团购,但是团购现在陆续也送不进来了,我们家还算是准备充裕的,封关之前起码去了四五次超市,有些人家是毫无准备,特别是老人和病人,如果他们不太会用手机的话确实后果不堪设想。
微博上有一个超话叫上海抗疫求助
但凡看过这个超话的人都不可能说出物资充裕这种话,多少人抢不到菜,多少血透病人找不到血透资源,多少老人在等着帮助,为什么在这种危难的时刻,还有那么多人在网上扇风点火,输出你们狭隘的冷嘲热讽,难道生命就那么不珍贵了吗?
我一位朋友在北蔡最严重的地方,他们家小朋友阳性了,那里爆发了几千例的新冠,物资最匮乏的时候只剩下了几颗洋葱,几颗土豆,幸亏有邻居好心人家里储备了很多粮食匀了一下,否则真的吃饭成问题,孩子好不容易转阴了,但还是上了名单,两个人一起被送到了方舱,方舱还没完全落成,条件很艰难。
即使这样她也没有一句怨言,多少人在为了这座城市战斗,在用实际行动捍卫这座城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说风凉话的人,对你们可以指责上海防控不到位,但是为什么要去嘲讽处于苦难中的人民?
如果这些事发生在你身上,发生在你家人身上还会说这样的风凉话么?
在此我也倡议 1. 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身边的病人老人 2. 尊重每一位求助的人,不要再对求助冷嘲热讽 3. 正视这场灾难和在灾难中的人们 4. 就算帮不上忙,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帮助 5. 管好自己的嘴和键盘,不要让人们收到第二次的伤害了
拜登心里乐开花,原来只要不停的给国内投毒,中国就能凉一年。一线城市翻着花的投,全国轮流封城,中国就啥也干不了
病毒一视同仁,对所有人类发同一张试卷。
你不漏一人的验核酸,切断所有传染源,并且在这段时间保证不要饿死人,不要有人暴动。
14 天以后保证好转。
所有民众,物资统一配送,共克时艰,该封的封,该隔离的隔离,不想在看到这种牛排管饱和食物供应不上的强大反差了。
统一思想意识,问责上海的负责人。
坚持动态清零,拨乱反正。严厉打击上海的买办和阳奉阴违行为。
对于发国难财,乱开通行证的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确保物资供应公平,确保抗疫思想意识统一,严打投机倒把和买办,目前想到的就这些。
老老实实,把每一幢楼锁起来,一户户上门做核酸检测,不要漏掉,一个星期。
上海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搞了太多的无用的封控。在没有完全筛查清楚的时候,就短暂解封,等于之前的白封。在没有统计清楚住户人口的时候,就天天排队做核酸,只会造成群聚感染,不如不做。
作为一名上海市民,建议火线提拔重用一批上海出身,或有着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经验,熟悉掌握上海本地情况的干部同志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
针对评论再说两句,重点不是外地人或者本地人,而是熟悉掌握本地情况,许多外地籍贯干部长期在上海就学从业定居,完全可以胜任这些工作,本地干部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同样不能胜任。
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是熟悉居民情况,从前我奶奶就是居委会大妈,一条弄堂里每家每户都了如指掌清清爽爽,现在的基层工作者呢?能认识几个居民?
现在很多干部轮岗,跨省市空降,跨专业调动,外行领导内行(比如去年南京机场的疫情漏洞)…… 太平盛世时也没问题的,但遇到突发状况就会崩了。
再说深圳,这是全国的特例,几乎都是外来人口,大量流动人口,还有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很少。
但是全国其他高度老龄化的城市,比如上海,比如东北,就必需考虑这个问题,疫情一来,老年人受到冲击最大,也是最危险的人群,怎么保护好老年人?怎么跟他们沟通好?
现在很多社区矛盾,很多社情民意上的问题,都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引发的。上海的难处是有大量的老年人,许多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就连健康码也搞不清楚,如果有几个 “老娘舅”“马天民”,也许就不会出现青浦听障老人没吃的,女儿拜托骑手小哥送吃的还被网暴自杀的悲剧了。
各级基层管理最好不要搞空降,社区工作者要有新的人才选拔机制,现有的方式更像是公司招聘员工,大家只对自己一份工资负责,不是对社区里的老百姓负责。可能连物业都不如,业主不满意是可以换物业的,那么对社区不满意怎么办?
群众路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脱离群众是基层工作不力社区执行瘫痪的重要因素。
全国各地来支援的医疗队伍,跟现在说的城市各级管理干部完全是两码事。
如果城市管理决策更科学,地方管理执行力更到位,根本不必落到现在全国来援的地步。
其他不多说了。
以下是我 3 月 26 日在政府问卷调查中提的建议:
1. 如果无法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的传染链,说明已经不具备精准防控的条件,请开展全面筛查工作,抓出仍在流动的传染源,当务之急!!!
2. 确保民生物资供应,消除民众囤积恐慌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供应,而不是口头上说不缺!!!
3. 减少人员流动,具备条件的在家办公,在厂上班,不具备的停工停产。
4. 保证民生相关企业、机构、政府职能作用。外送员、快递员、警察、保安、保洁、医护、居委等充分做好防护,坚守岗位。
5. 保障特殊群体就医需求,做好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摸底统计,做好对应应急预案。
6. 若上海资源不足应对,该求助就求助,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千万别有包袱,祖国内陆财政有一半以上都是上海撑起来的吧,大丈夫能屈能伸,要的就是灵活应对,不能死板。
7. 科学诚信地对待疫情和民众,上海有这个自信,别玩文字游戏,上海市民的智商和素质接轨国际,千万别误判!迅速的反应要针对疫情本身,不要太在其他嘈杂声音,没有必要且耽误遏制疫情发展!相信我们可以釜底抽薪,绝地反击,战胜疫情!
我不知道上海做到了多少,还是有人压根就不想做……
附图:
就在昨天晚上,微博上有一个人发表了自己的父母全都阳性,然后父亲去世。https://m.weibo.cn/1672853753/4755916518065551
这个可能又没有列到统计数据里。3 月末抖音上有一位人事也说在医院隔壁老夫妇二人感染新冠后并发症去世,也没有列到数据里。抖音号,dyaigl0iny5k
上海别的不说,现在至少先把物资到户问题解决了,像各种花样的蔬菜这种高标准的暂且不顾,米饭面条酱类,至少应该保证吧。统一配送不单点,至少别让有人饿着。
统一配送至少不会消耗太多的人力吧,没有太多个性化。
甚至那些大米之类的,配送的时候可以直接放在楼下,用户下来做核酸检测的时候自己搬上去。
有个别住户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没有厨具,也希望统计一下,至少给他们基本的电饭锅。这个只要不个性化,应该也不是太大的工作量。
然后接下来上海到底是要像现在这样发展还是要共存,或者是想共存的人,给他们个共存的途径。 这个都是之后的事情。
但不管怎样,接下来两个月上海,对外省市是无法开放了。你总不能说我共存了,所以我就对全国开放了吧,其他地方可没说要共存。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上海共存的声音好大呀。另外有些人说想要放开想要共存,是因为吃不上饭,这个真的是独一份,就像我上文说的,解决基本的吃饭问题似乎并不难,只要不个性化不高标准就可以。
我前些天关注着作家 流浪的蛤蟆,吉林省长春市的百姓也很困难,吃住和赚钱也很有问题,但没有上海这样声浪。
我说句心里话,我本人在上海倒不是很慌,如果我现在在瑞丽或者什么小县,那是真的慌。
不过苦了外地租客,我们有个封控楼有一户,88 平住了六个人两户人家,真的是快坚持不住要冲出去了,他们平时很少开伙仓的
就我了解到的。最近发生的事情是:
1. 小区内的阳性患者都没啥感觉,家中坐等疾控来接。疾控忙不过来,家中一坐好几天。
2. 同楼阴人普遍表示不怕病毒,怕封控隔离。
3. 这几天不少方舱流出的视频显示,阳性一个个生龙活虎,吃的也挺好。甚至有医生累倒被几个壮汉抬着飞跑去救治。
4. 被封控的阴人们,足不出户,每天早起各时间点苦逼刷 app,发愁食物。
5. 医院不接收阳楼栋的病患。所以正常想看个病也没法看。
等等,不是说放开后会产生医疗挤兑么?现在封控不也,医疗挤兑了么?
6. 因为物流会传播。所以关掉了各种超市 app。导致货品不全运力紧张。于是大家开启疯狂社区团购。
7. 团购也不一定能成,很多物流被监管部门卡,因为怕带毒。有小区禁止团购。有小区让团购负责签协议,带毒了负全责。
8. 有小区封 1 个月阳了,估计是买东西买的。
9. 薛定谔的物资发放。有的小区咔咔发,有的小区饿的要爆炸。有的生活如新闻联播,有的生活…
10. 上海已在网络上被开除国籍。上海人已成为高华代名词。
11. 现实中的奥密克戎不咋吓人,楼里阳人表示没感觉。阳人的阳人朋友转阴了,也表示没感觉。媒体和视频上的奥密克戎都很吓人,搞的人不知道到底吓不吓人。
12. 还有,阳人隔离也薛定谔,有的酒店,有的方舱,有的条件好,有的条件差。就像生活。
综上,怎么走出疫情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累了。
结束疫情,思想重于行政:“共存” 旗帜不倒,疫情结束难期!
思想决定行为,态度决定结果!在新冠感染人数越来越多的当下,要尽快结束本轮疫情,除了行政上不能动摇的动态清零政策,更需要全民共识的达成、正确思想的确立!
看看眼下,即使上海的疫情已经严重到面临失控的危险,网络上仍然大量充斥着对某医生的拥护和支持,充斥着对共存论的肯定和支持!当大量的人支持与病毒共存的时候,政府层面的清零努力何谈能确保成功?
所以,某人不倒,共存论不息,共存论不息,疫情难止!
归根结底,需要倒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他的观点、他的思想,因为他的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影响了无数的人,既包括普通民众,也包括手握重权的高级领导,而接受了他的观点的这无数的人又会影响、阻碍乃至破坏国家的抗疫战略,从而导致疫情难以控制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难以止息的损失。
然而,当某地疫情爆发后指向某人的网络批评刚刚开始,一种声音就随即而起:疫情爆发主要责任人是负责决策的领导,批评的矛头不应该对准一个医生。
这话貌似有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媒体以及喜欢听美言且很容易被美言征服的大众将某医生捧到了万众瞩目的地步,这就使某医生具有了光环效应,这种光环效应会让一般人对拥有光环的该医生非常信任,潜意识中认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以至于总是放弃自己的思考无保留地接受他的观点。毫无疑问,这种光环效应也会影响到许多握有权力的人,当这些握有权力的人被该专家的光环效应所影响,他们就会很自然地顺着该专家的观点来决策,并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或者科学的。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上海,即使疫情严重到如此程度了,整个上海却仍然不设高风险区,仍然以自己的而非全国通行的标准确定确诊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区分,仍然时不时会有几个上海专家出来宣扬奥密克戎症状多么轻微,仍然会有许多不知从哪里搞到通行证的人离开上海而流向全国各地,至于很多人反映的被检测出阳性后健康码却显示阴性的可怕操作、对支援医护的难以理解的排斥,以及封城后管理上的混乱就更不用说了!如此种种,我们似乎能感觉到上海一些管理者和医疗专家不时发泄出来的对于清零和封城政策的抵触情绪。总之,比行政权力更能影响疫情防控的是人的思想,而对控制和预防疫情阻碍最大的思想,无疑就是某医生的 “与病毒共存” 论,而某医生的与病毒共存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则无疑是因为被众人捧起来后拥有的光环效应!
所以,要让 “共存论” 臭大街,就不能不让某人丧失光环效应!
但是,当有人开始致力于摧毁某人的光环效应的时候,立即就有一种声音出现了:你们这是墙倒众人推!
首先、某人现在没有倒,所以不存在所谓 “墙倒众人推”。
其次、自从某人提出 “把门打开”“与病毒共存” 等观点后,就一直有人批他,以前批他,批评者会被禁言,文章会被删除或被隐藏,看到的人很少,现在批他,文章会畅行无阻,看到的人自然就多了,于是就给很多人一种错觉,批某人的文字都是这几天才开始出现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正因为某人现在还没有倒,而他不倒,作为感染病和肝病专家的他,就一直会被荒谬地当作疾控方面甚至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甚至权威,他的荒谬言论就会一直被当作 “科学”,他的“共存论” 就会一直被很多人不加思考地毫无保留地接受,从而,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就会一直大行其道,疫情防控的一切努力就会一直承受阻力,抗疫防线就会随时遭遇突然崩塌的危险!所以,他必须倒,由于他现在还没有倒,因而就很有必要将他推倒。
推倒某人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以其经常发表与国家抗疫战略相悖的言论为由,免去其与抗疫有关的领导职务,并公开对其错误言论进行批评;二是被越来越多认清真相的网民自发地剥去光环。
第一种方式既快速,也有力,中国人最容易迷信权威,比某个专家的权威更大的权威就是集合了许多专家观点的政府所象征的权威了,而且,这种方式也会进一步向大众显示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战略的决心;第二种方式产生效果比较慢,却深入人心,一旦被这种方式推到,以后就很难起来了。
在这两种倒下方式之外,还有第三种倒下方式,那就是面对大众,公开认错!自己主动倒下,就能够避免被人推倒。这种倒下方式是最能被人同情从而赢得人心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暂时会给自己带来名誉和利益的损害,但是也会为自己以后重新获得掌声赢得机会。不过,这种倒下方式的出现,需要拥有超凡的智慧,或者博大而无私的胸怀,因而可能性也相对较小。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期望美好,期望第三种情况的出现。
附文:
共存与清零:很多人还没有搞清的 12 个基本事实:
最近国内疫情越来越严重,而与病毒共存的观点仍然非常盛行,看来,很多人直到现在还没有搞清下面这些基本事实:
1、人们在疫情中所受的苦,有小部分可能是防控过度导致的,但归根到底,是放松疫情防控导致的。可以比较一下几乎同时爆发疫情且最初一周疫情规模和发展情势基本一致的深圳和上海。
2、疫情防控越及时,越严格 (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疫情发生频率就会越低,疫情发生的范围和规模就会越小,疫情及其防控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3、与病毒共存的国家相比动态清零的国家,死人多得多,健康受损者 (新冠后遗症承受者) 多得多,经济和民生受影响严重得多。
4、被称为 “大号流感” 的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与流感的不同:奥密克戎传播快得多、住院率也更高、后遗症也更多,致死率在香港是流感致死率 (国际上一般按 0.1% 算) 的至少 7 倍(以国内流感病死率 0.01% 计算的话,那就是 70 倍);新冠全年流行,即使考虑到自然免疫和疫苗接种,一年也可能两三次重复感染,而流感主要只在冬季流行;另外,奥密克戎对医疗资源的占用远超流感,所以,其间接导致的死亡也远超流感。
5、在与病毒共存的国家,人们会更频繁地进行核酸检测,因为到处都可能是疫区,“没完没了的核酸,没完没了的感染”,“公司永远不能满员”“永远处在非正常之中”,而且家庭中有一人感染,就会全家感染,每个人都会一直处在患上重症的担忧之中。而在动态清零的国家,隔离、核酸只是偶尔的、暂时的,防控越严格,核酸、隔离的几率就越低。
6、西方人不是靠着理智和科学头脑主动选择了与病毒共存,而是因为没有中国这样强的全民动员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不得已只能接受与病毒共存。他们不是 “选择”,而是没有选择!
7、如何对待疫情,首先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战术上需要依靠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其次才是如何治疗的问题。张文宏是感染病和肝病专家,不是传染病防控专家,更不是社会治理专家,而他在媒体上发表的大量影响极大的观点都是传染病防控方面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也就是说,他发表的这些观点基本都是外行的看法,却被我们大多数人当作权威专家的权威看法来看待。
8、医生的话不等于 “科学”,不同医生的观点常常千差万别,更不用说一个医生关于非本专业甚至非医疗方面的言论;与官方观点不同的观点也不等于 “实话”,综合许多权威专家的集体观点也可能错,但绝不至于比随便一个医生甚至外行的观点更不可信!
9、张文宏说过一些正确的话,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他却很少对过。譬如,从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疫情发展的判断,到对滞留西方的留学生是否归国的建议,从对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到对疫苗作用以及接种疫苗后的疫情趋势判断,从断言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的不可能,到否定病毒变异对疫苗作用的重要影响,从否定喝粥到吃易生湿的牛奶、肉 (新冠肺炎以湿盛为主要特征) 的建议,张文宏基本都错了。
10、以张文宏去年 7 月提出 “把门打开”“与病毒共存” 等主张为分界线,此前一年多时间,疫情一般隔个两三个月在局部偶发一次,而且总是最多一个月就会被清零,而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疫情就此起彼伏,基本上没有间断过,并且越来越严重。无疑,认识决定行动,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决定疫情防控的实施效果。
11、最好听的话常常是最危险的话。譬如最近又被炒作的张文宏的经典名言 “抗疫不是目的,老百姓的安定才是目的”,这话很容易赢得人心,但关键是,做事总得有个主次先后,当淡化了抗疫,老百姓哪里还能有安定?类似的还有 “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陶瓷店里抓老鼠,我们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打破瓷器”,等等,这些话句句都让人喜欢,但关键是,根本没有可行性!要维持生活正常化,就不可能动态清零,要动态清零,就不能不暂时打破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强调维持生活正常化时,结果就必然是动态清零的失败,而动态清零的失败,就必然导致疫情失控,更大范围更大数量的人们的生活就会完全非正常化!
12、动态清零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但不是长久之计,并不意味着现在就该放开,与病毒共存,这就好比一个人病了住院,住院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但需要住院时就得住院啊,急着出院不就是找死么?病毒还在变异,且毒性趋于减轻,新冠病毒也许会流感化,也许会最终消失,在最安全的时候 “出院”,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中原瘟疫古亦闻,岂有买办传子孙?”
简单,两个词: 发钱 + 分配
舆论以共存做筹码倒逼官方为由于防控失去工作,无法工作,减少收入的民众提供补贴,以平民众不断发酵的共存论调。
充足地发钱发物资能解决一大半不满的声音,能堵上一堆共存论调者的嘴;我相信上海作为世界一流都市,也有一流的福利水平。
而且发钱不是让中层挤牙膏去接济底层,是让那些财富金字塔端 20% 中的 20% 中的 20% 去回报社会。我相信没有什么做法更能体现我国 “共同富裕” 的方针。
另外,大大奖赏那些为疫情加班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不要公开表演,不要勋章奖状,请按功劳发钱给他们,没有什么比发钱更体现社会的诚意。我相信,公平的奖励机制更能调动所有人参与保卫上海的积极性,也能规范参与人员的行为。
尤其是那些疫情以来赚钱如流水的医疗卫生企业,现在是你们为社会展示自己良好企业文化的时候了,证明那些爱国者爱的不是一个像丑国一样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国家,狠狠打那些恨国党的脸,让 1450 都感动到不禁叛变。
永远不会,然后群体免疫。
当然也不排除把所有病人转移到江浙,然后上海清零。
咬牙坚持住。现在看上海最大问题是病床不够隔离房间不够,导致大量确诊和密接留在家里,这些传染源不断对外传染。现在在建的几个大型方舱完成后能增加几万无症状和轻症隔离功能,江浙把大批密接接走隔离。估计下周,4 月 10 号到 18 号之间应该能基本把现在存量的确诊者都从社会拉去病床,绝大多数密接也能接走,大大减少社会上传染源数量。再下个星期 4 月 18 日到 25 日,前期进入方舱的开始大规模出院,前期隔离观察期也满了,也大规模解除隔离,就能形成出院,解除隔离数大幅大于新确诊和新密接增长人数,形成良性循环。那时候上海就可以逐步放松管制,一些一直没有疫情的小区可以放开居民附近街区有限活动,一些企业生产逐步恢复。到五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社会生活基本恢复。
刚好被朋友羞辱完,我就不请自来的回答一下了。
我应该是一个超级相信政府的人,我在 3 月 15 号封锁的时候我取超市采购了 1 个礼拜的菜,我甚至怕吃不完,我还特地的没买米。
然后就是无休止的 2+2+2。。。这个时间内,我朋友我爸特地提醒了下我,疫情有点严重,你要屯点粮食,屯点食物。我嘴上说好,但我心中万分不屑,都说了不封,哪怕严重也得有点风声吧。
然后就是鸳鸯锅的封锁,我看到人群我已经慌了,但是没办法,确实可怕。
就是不讲道理的多,这时候我才开始慌了,我朋友和我说,你赶紧买东西,我默默的打开团购群,美团,叮咚买菜等。
最后好歹是在叮咚上面买到了大米和肉,以及一些蔬菜,当然这个时候的我,还幻想着清明结束,毕竟新闻是那么说的。
而这个时候我对我朋友准备了一冰箱塞满的食物。
然后我亲眼看着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停止服务,快递彻底停止。
团购不让进小区。
这个时候我慌了,我这个大冤种彻彻底底慌了。
所以我每天开始一轮又一轮的美团抢菜,每天经历着选购几百元东西,最后获得几个鸡蛋,并且还得庆幸,毕竟好歹还有鸡蛋。
而提醒我买菜的朋友开开心心的吃着满额的一日三餐,甚至还胖了。
我曾经的想法是,要永远无保留的相信国家。
而我现在的想法是,凑齐塞满冰箱的食物,然后再去相信国家。
最后回答下上海需要如何走出这波疫情?
至少让他们吃饱,然后少聚集,让他们可以相信安排,不去过多的进行团购,接受政府的安排。
而不是现在这样,简单的一刀切。什么都不准备,什么都不处理,然后让居民自行处理。
更不是说一句物资齐备,是你们不缺,还是镜头里的他们不缺。
反正没人看,补充写点东西,当作我的记录吧:
2022-4-9
在当前物资缺乏的情况下,我唯一想到的就是上面图片的场景再现。又是一轮大规模的群体聚集,又是经典的靠居民,靠自觉,饿着肚子哪来的自觉啊。包括我自己的想法就是,一旦可以去出去,绝对要屯菜,屯粮,屯各种东西。
危险是填饱肚子才能想东西,物资不缺我才能有高超的直觉力。
哦,对了,我在开始在京东买东西了,听说,或许,不确定,可能是谣言,京东好像或许要配送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人当人、认真追责、先思后行。
上海九亭起义了
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各省与上海的矛盾,也不是上海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的矛盾,而是中国人民与一小撮试图破坏中国抗疫大业,破坏中国和谐安定局面的破坏分子的敌我矛盾。
这一小撮破坏分子藏匿在人民(包括港台)群众中,主要藏匿在上海各级抗疫领导队伍中,在洋主子的指使下,他们阳奉阴违、消极抗疫、欺上瞒下、左灯右拐、制造矛盾、激化冲突,试图造成疫情扩散、全员感染、全国混乱的局面,以到达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恶魔常常会以菩萨的面目示人,在夜里发光的不一定是星星,也可能是群狼的眼睛,要警惕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 “网红” 和“专家”,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不要把上海人民,把全国人民当傻子糊弄。
集体主义、万众一心,这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天灾人祸、战争动乱的淘汰下积淀的生存基因,不是你们这些宵小三两句话可以改变的,国家既定防疫政策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争吵的,与他们争辩反而着了他们的道,造成思想、行动的混乱。
国家的既定防疫政策只有正确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果,我们应该警惕个人主义,地域主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在国家的抗疫大政方针上,团结能团结的大多数人,只能这样才能战胜疫情,打败这些破坏分子和西方敌对势力,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
欢迎转发扩散!
I told you so 版本:几周前,第九套指南出来,我跟我朋友说:看这个指南,感觉近期的政策可能会比较混乱。指南里的处置方式其实显示出暧昧的处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会导致在执行阶段出现理解不统一甚至完全相反的情况。另外就是民众是否遵守自觉隔离。
当时应该是深圳疫情中后期和上海疫情前期。
然后就是上海疫情突发。很显然,民众没有都遵守自觉隔离的规定。
今天是 4.8 晚。
上海疫情已经过了十分混乱的决策初期。目标明确,方式已经确定,现在补充的是干活的人(执行层面)。
大家困在家中心理状态可能是相对焦虑甚至抑郁的。这种时候自救和互助就非常重要了。慌可以慌张,但没有用。逃避可耻,也没有用。无论什么手段,目标都是让人尽可能远离新冠病毒。
对自己有信心,对社区有信心。尽力自救,努力互助。
大灾面前,完全寄希望于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有自救的意识,甄别风险的能力,及时补充资源,有余力再去帮助别人。
能做好这些,你还哪里有空看知乎?
4.14 更新。
7 号还是太乐观了,我现在判断的标准是连续三天出院人数大于入院人数,那么拐点就算是到来,且能一周内实现社会面清零。
这个标准依据有两点,虽然是猜测,姑且说一下。
第一,宝腾检测所发布通告称今天起恢复商业检测,且价格调整为 28 元。
第二,网上还有同事小区都在说目前抗原为主,核酸只针对阳性楼栋。
第二点我相信会推广到上海的社区。抗原由志愿者分发,减少聚集,可以在目前无力的状态下勉强减少感染的概率。
第一点从侧面印证了上海方针的改变,因为不用全负荷的劳动,所以他们可以接商业活动。
从这两点看,上面的人认为可以控制住。
风险就在于现在的方仓是否够用,居民区的方仓会不会污染周遭环境,引起新一轮传播。
未验证风险前,谈拐点是不妥当的。接下来几天的数据是关键。
这是今天上海发布中最后一段话,没有进一步加强,只强调不能松懈,确保应收尽收,应隔尽隔。
孙副总肯定是掌握着全局的数据的,以浦东新区为例,今天公布的地点多达 1300 多处,所有病例的地方已经至少连续两天核酸,其他少数全阴小区也连续两天抗原。
抗原阴性的准确率为 90% 以上,连续两次全阴基本上可以说明没有感染者。目前来看只要快递等把控严格,大部分全阴小区可以说是安全的。
换言之,可以认为最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
以后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1,严格保证在外的都是阴性,且不被感染。
2,严控小区出门制度,公务人员阴性可以外出,其他人非病不得外出。病人外出后需提供病例,诊断结果,否则不允许进小区,请自费隔离。
3,保证基本物资供应,不能让大家饿肚子隔离。目前物资应该是充裕的,不仅仅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有少数人在倒卖捐赠物资,甚至倒卖政府免费发放的物资,也有人尸位素餐。这严重影响政府形象,更破坏抗疫的大局,要查处一批,通报一批,让大家团结起来,加快清零的步伐。
希望我的猜测是对的,尽快让生活正轨。
PS:今天发物资了,比上次多,一袋大米,十五个鸡蛋,一桶油,挂面,其他的我没分,所以没注意。
首先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拉下脸,学一下别的城市已经得到验证的有效的方法。
支部建在连上,广泛动员,加大力量,打通民生保障渠道。
对不配合管控的要有措施。
我对上海市政府的忠诚与治理水平感到失望,我觉得上海应当全面军管。
由部队牵头,成立疫情防控总指挥部,解除上海市委各级班子指挥权,由中央军委任命值得信赖的将领担任总指挥。由解放军各级指战员进驻上海各级行政机构、国企与传媒单位。至少要有十万名以上的战士上街执勤,负责封控、物资转运、病人运输、核酸检测等工作。
上海市各级民政部门、各级地方社区党员与志愿者应服从且只服从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命令,上海市之前颁发的所有健康码及通行证应予以作废,由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唯一通行证,除解放军官兵、地方社区党员与志愿者、医护人员以外,其余人不颁发、不得持有通行证。
上海市所有高速路口、火车站、机场停止一般民用,只允许抗疫物资、生活物资、和病人转运。转运应由解放军军车、军列、军机负责。
解放军官兵应配枪并配发实弹执行任务并赋予自由开火权,以震慑宵小。
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应全部单独隔离,屏蔽通讯,无论是否感染。这不是为了防疫,是为了反间谍。
上海市内他国领事馆应予以严密监视,必要时可将其外交官驱逐出境。
全员核酸检测至少要每天一次,持续 14 天,以保证应查尽查,应收尽收。
以上措施应持续至阳性病例清零为止。
拿下一两个局外人背锅,然后政治解决。
三个代表说明人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会同步提高精神追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
资源不足,大家为利益而生;摆脱困苦,大家会更多关注道义。
战术上可以人定胜天,战略上真的存在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战术上可以逆行,出奇制胜,战略上逆行是 SB。
执念会形成偏执,实事求是才是致胜法宝。
感恩,感恩,感恩
对于真假 “刚需” 这个话题,实际上国人早就应该去思考了,2013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3.06 亿平,2014 年我国新房成交面积 12.06 亿平,2014 年同比 2013 年下跌 7.65%,房企就开始哀嚎遍野,哭爹喊娘房子卖不出去了,2022 年一季度 30 个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跌幅达到了 42%,这就不是哀嚎遍野了,而是集中休克了。
2014 年我国适婚对数达到了 1350w 对,初婚对数达到了 964w 对,新房成交量为 1000w 套。
这就说明正常情况下,刚需新房成交数量要小于初婚对数,主要原因人口正常的死亡更替导致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刚需的需求缺口并不等于新房供应数量。
刚需的供需缺口 = 部分房企新建商品房,一部分人因为经济问题,注定要长期租房,欧美的住房拥有率一直在 65% 左右,而我国目前的住房拥有率达到了 78% 以上。
2020 年我国新房供给量达到了 1400w 套,二手房交易量达到了 420w 套,即商品房市场供给量达到了 1820w 套。
2020 年我国死亡人口接近 900w,城镇人口按照三分之一测算,则城镇商品房因为死亡空置出来 150w 套,剔除掉重复交易后,商品房市场供给量达到了 1550w 套。
按照我们上面的逻辑推理,住房供给数量 = 死亡人口空置的二手房 + 房企新建商品房,那么刚需的供需缺口 = 多少呢?从人口总规模来看,商品房供求平衡以后,我国每年死亡人口规模未来接近 1000w,而出生人口小于 1000w,理论上没有新房供给也可以维持居住需求。
但是死亡人口中农村占比三分之二,城市占比三分之一,而出生人口中城市占比三分之二,农村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可能仅有 20%-25%。由于这种生死的地域不平衡,导致我国商品房结构需求不同,农村住房过剩,而城市需求还在继续增加。(老人户均 2 人)
城市因为死亡空置出每年 150w-160w 新房,而每年出生的人数导致,新房需求在 300w-600w(总和生育率低于 1,生育群体中 1-2 孩,每 2 孩相对于总人口,算一套住房需求)。
两者相减以后,实际城市新增需求 150w-440w 套新房需求,其余新房成交量均为投机行为导致。实际上从生存角度讲,1000w 的人口出生,按照户均 2 人计算,需要 500 套房子,按照目前我国的户均人口计算,大概是 2.62,实际住房需求为 381w 套,即新生人口全部集中在城市的基础上,城市新增住房需求 381w,去掉死亡空置出来的 150w 套房,实际住房需求为 281w 套新房。
如果出生人口仅有 800w,死亡人口平均在 1200w,那么实际死亡人口住房供应为 200w 套,出生人口住房需求为 305w 套,实际城市住房新增需求 105w 套。
在《我国的房地产真的供过于求吗?-1》我们测算出,我国的城市住房足够 10 亿人居住,而目前的城市居民只有 9 亿,即城市人口每年增加 1000w,十年之后也足够居住了。
然而城市人口在增加的同时也在死亡,如果新生儿全部出生在城市,那么城市人口要想新增 1 亿,也需要 15 年,即 2035 年我国城市人口达到 10 亿。因此从短期来讲,我国的商品房在十年内供给都是过剩的,而且我们目前的房企在不断的去创造产能,即便 2023 年后房地产崩盘,那么土地财政依旧会有,房地产经济依旧会有。
只不过体量会非常的少,而且主要以改善开发为主,那么伴随着这些房地产经济的需求,每年我国商品房的新建量也会保持在合理的需求水平上,商品房的相对过剩一定会永久持续的。本文主要是分析 2022 年开始,进入存量时代以后,我国实际的刚需对于新建商品房的住宅需求量。
在保守的测算之下,新建商品房的需求量为 105w-281w 套,按照年产 1500w 套的能力计算,我国目前真实的商品房需求仅为产能的 7%-18.7%,商品房产能严重过剩。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美国新屋销量最高为 124.2 万套 / 年,2021 年美国新屋销量最高为 74.4 万套 / 年,我国城市人口体量是美国城市人口体量的 3-4 倍左右,那么对比美国的住房需求,实际上我国的住房需求应该为 74.4*3-74.4*4 即 223w-297w 套,结合我国人口反转及城市人口结构的特点,我们对于我国新房需求的估算是非常科学的。
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在恐慌情绪蔓延的情况下,2009 年美国新房销售 33.1w 套,那么预计极端情况下,我国新房的销售数量可能在 99.3w-132.4w 套之间,占总产能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在楼市疯狂的背景下,住房拥有率达到 78% 以上时,我国实际初婚对数为 600w 左右,那么购房比例为 468w,减去死亡人口腾挪出来的二手房 150w 套,新房需求为 318w 套,占总产能的比例为 21.2%。按照欧美国家 65% 的住房拥有率,**我国对应的新婚购房数量为 390w,实际对新房的需求为 240w,**与美国数据得出来的结论,非常的接近,再次佐证出我们观点的科学性。—
深圳 2020 年结婚 6.76w 对,按照 78% 的住房拥有率测算,结婚对于住房的需求为 5.27w 套。(2021 年深圳结婚可跨省通办)
深圳户籍人口 550w,按照 7.2‰的死亡率计算,预计死亡人口接近 4w,腾出二手房 2w 套,即测算出**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可能接近于 2w 套左右,新房需求可能接近 3.37w 套。**2022 年深圳前三月月均新房成交量为 2796 套,二手房成交量为 1165 套,这些数据已经接近于我们判断的刚需实际需求量,即深圳的楼市已经出现投资者断层了。
在极端的金融危机下,参考美国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后美国新房需求暴跌 73.33%,那么极端情况下,深圳的新房销售量可能暴跌为 1.2w 套 / 年。—
2020-2021 年杭州死亡人口预估为 5.9w,预计腾出市区二手房 2.3w 套,新婚对数合计为 4.4w 对(出生人口在 8w-9w),杭州新房住房实际需求为 2.1w 套。
杭州目前的二手房住宅成交量前三月均值为 2566 套,前三月新房成交量在 4500 套左右,两者距离真实的投资者断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根据上述方法测算出,真实的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应该为 2.3w 套 / 年,新房成交量为 2.1w 套 / 年,杭州的新房成交量还有至少 50% 的下跌空间。
本文所有的推论主要用于下文**《杭州 - 3:楼市分水岭即将出现,3 月份中签率出炉给我们什么启示?》**,下文将着重分析杭州楼市分水岭的判断依据,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标武汉,我认为有些刻舟求剑了。上海现状,应该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欧美没有办法用动态清零的方式来防疫,不是不想做,确实做不到。
整体来讲,上海很多人更倾向于自由主义,这没问题。大部分自由主义者也是为自己负责的人,为社会负责的人。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是更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组织,甚至组织有反感。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严重,这不是自由主义造成的,是不守规矩甚至恶意破坏规矩的一小撮人。说是一小撮,在上海这种宽容的地方,肯定是比其他地区多很多的。平时这种人,在自由主义观点里就是 “事后惩罚” 或者“管他去死”。但在病毒这个问题上,这些人就是投毒机,就是行走感染源,不能再按照原先的态度去处理。
第三个问题就是比前两个更严重,基层组织的失效问题。从目前的各种信息看,上海基层组织的虚弱无力简直令人大跌眼镜。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在上海这么高度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基层组织必然有僵化的嫌疑。但在疫情之下,需要基层组织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只剩下样子货了。
基层组织缺失——部分居民生活没法保障——少部分人破坏规矩——自由主义出现负面判断,出于自保更主动的去破坏防疫政策——滚雪球。
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就很大程度能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不是问题,而且会成为很大的助益。
但是,基层组织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上海可能真的需要社区自治。政府负责到小区门口,小区内群众自己解决最后的分配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某高端金融小区那样先自治后崩溃的情况,小区最好能考个试啥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方舱。
方舱,是医疗机构。现在上海的方舱混乱的一匹,真的称不上医疗机构,也承担不起社会面清零的责任。根源自然是医疗资源不足,主要还是人手不足。
这两天有个视频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方舱医生过劳晕倒,健步如飞的阳性病人抬他去救护……
其实奥密克戎的特点之一就是轻症多,这些病人入方舱是为了隔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治病。现在也无药可治——话说那个 3200 的特效药要是有用,一人一盒回家算了,方舱人均成本早就超过 3200 了。
所以,这些说是病人,其实都等于是闲置劳力,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方舱里做做手工活…… 哦,是做做志愿者?组织一下,替代下医疗专业需求不那么高的工作。核酸做不了,能搬桌子组织排队吧?不会测体温,分发下盒饭没问题吧?
热心市民真的多了去了,没必要把医护搞那么累,然后方舱还那么乱……
恩,终究只是旁观,些微看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路。
上海想破局,个人认为改小区封控为大区封控,释放内部的一些劳动力而不是钉死在小区内等待外部配给,现在物资到了上海没有能配送的劳动力,释放内部劳动力是最好的方式,每家每户或者每单元出固定的劳动力做志愿者,进行物资的转运。用内部的力量去消化性价比最高,外部支援增加返乡时感染传播风险,一期支援任务完成需要一个隔离周期,占用很多地方资源。所以,封住上海,打开内部,各个区内进行流动,物资运抵周边经隔离区分配到各个区,由内部流动人员进行分配,应该是可以解决。务必是严防死守上海,不要有带病群体私自离开!
我可没有那么乐观。
现在上海的情况用两个字来形容 “诡异”。
一方面是看上去非常严格的封禁措施再配合跟不上的物流,导致上海居民每天吃饭成了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是莫名其妙流出来的各路阳性人员,源源不绝地出来祸害全国各地。
这样的玩法,看不到头。疫情以来,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悲观过。以前总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总是能很快战胜病毒。这次,诡异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再这么玩下去,经济受不了不说,全国都要被拖下水。
以我阳性病人的种种所见非所闻来看,上海 zf 这帮草包很难清零。
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接下来两三周,负面消息会满天飞。
建议目前上海的市民少看新闻和自媒体报道,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做些开心的事,可以避免很多负能量。
除了食物,上海应该会非常需要的资源是心理援助。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服务时间:每周 7 天,周一、三、五、日 8:00——22:00;周二、四、六,全天 24 小时。
服务收费:免费。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咨询不额外收取咨询费。如果上海本地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只需花费相应的本地电讯通话费。
摘自知友
整理的回答,信息来源更新于 2021 年,如果有变动以新的为主。
个人强推的知乎读物,适合在苦难中反复琢磨体会:
送给上海的朋友:
别上知乎,生气伤肝。
少上微博,忧思伤肺。
潜心学习,必成大器。
沉迷游戏,快乐爆表。
生活虐你,你就虐腹。
不能出门,还有 VR。
一是军队负责出城人员封锁(包括机场,火车站,码头,高速等),严防外溢(尤其是负责放毒的罪魁祸首美国领事馆的人一个都不能走,不能让上海自己的人负责封锁,这些内鬼不可靠)。
二是生活必需品供应要跟上并战时化,绝不能允许有汤臣一品之类的豪宅里战时还有闲心喝咖啡红酒晒奢侈品,老破小区老人吃不上菜,买不上药的情况继续存在。
三是国家安全部必须进驻,好好查查美国领事馆授意汉奸买办内鬼放毒,纵容疫情扩散的颜色革命颠覆行为,彻底关闭美国领事馆,清除所有汉奸买办内鬼,同时必须对上海本地维护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人员全面撤换,上海这些内鬼都不可靠。上海疾控这些人的信誉在全国已经崩盘。
四是在全上海汉奸买办内鬼被清除完毕,一致要求清零之前,暂不开展任何抗疫性质的援助。人心不齐是因为汉奸买办没有清除干净,这不是抗疫大白能解决的,而需要国家安全部门解决。
只有当买办汉奸内鬼被彻底清除,共存躺平派和美国领事馆在上海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时候,外地对上海的抗疫援助才能收到效果。
理性分析,
上海很多出租的房子是没有厨房的,吃饭全靠外卖,即使有厨房的房子.,往往多人共用一冰箱 ,所以呢?赶紧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啊。
有的租客,连电饭煲都没有,
什么样的人会住在没厨房的房子里啊,显然基本都年轻人呗。
还有的人住宿舍,冰箱都未必有,就连蛋炒饭都做不出来。
很多小区发物资了,问题是没厨房的租客,难道生吃吗?
在走出疫情之前,得先让这部分人有饭吃,
合租的男女买不到避孕套尚在其次。
吉林的数据依然很高,长春市昨天的确诊 + 无症状依然有 2000,要知道长春是封城的。
所以,上海的拐点也许很快,但是清零真的很难。
如何清零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应隔尽隔,加上停止流动就行了。
目前江浙两省都开始给上海提供密接隔离和方舱医院了,希望上海能尽快将所有阳性收治隔离,将密接次密接应隔尽隔,不然是没有希望清零的。
至于什么时候能清零,我觉得不会比吉林更短,要有这个决心跟准备,不然很难做到清零。
部分 “共存派” 精神分裂现状:
乌克兰篇
比香蕉还离谱, 绝大多数香蕉只舔昂撒………
猫狗篇
1. 因为防疫处理了几只猫狗, 一堆人要死要活, 一边摆灵堂烧纸, 哭喊着 “怎么不把我也带走”…… 喊着人权, 动物生存权
2. 扭头开始鼓吹新冠共存, 丝毫不在意百万国人伤亡………
难道在他们眼里 “死一只猫是灾难, 死百万人只是数字”?
6 亿人 1000 元篇
1. 翻开某些 “共存派” 过往, 三句话不离 “6 亿人 1000 元收入”, 仿佛这帮人真的心系贫困百姓, 三句话不离人权, 百姓生存
2. 扭头开始鼓吹新冠共存, 丝毫不在意这些贫困百姓在共存后导致的医疗挤兑中, 根本抢不过有钱人
你们口中的 “人权, 百姓生存”
ps: 我作为一个围观者都看得精神分裂了
忽想起援朝时的假药、黑心棉、劣质器械和食品。
良知无法战胜利润,枪毙一批形势就会明朗。
理性分析,如何走出这一波疫情:
1. 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不是大号流感,落到很多人身上是难以承受的。开展疫病危害宣传,公布上海、吉林、香港和国外奥密克戎重症和死亡切实数据,展示重症患者治疗过程,让各级人员知道新冠病毒对人的危害是远大于流感的,坚定清零的决心
2. 下决心,做动员
上海先精准失败,后大规模防疫失利,对于干部抗疫,基层听指挥和百姓配合都十分伤士气。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提振士气,立下军令状,争取在某确定日期(如 6 月 1 日前)实现社会面清零,并展开动员活动,党员带头
3. 保障百姓生活,打通分配渠道
由各级街道办,居委会组织,调动所在社区党员自愿参与物资调运分配,增加物资运输效率。对参与物资调运分配的人员适当提供经济或物质补贴
4. 坚持核酸检测,公安提供保障
全员应参与核酸检测,对不配合者,社区可代表群众,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或联络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5. 应收尽收
加紧建设方舱医院,将核酸检测阳性者全部送入方舱医院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大巴将检测阳性者闭环管理送至临近地区的方舱医院
6. 严格执行封城政策
对进出上海的车辆严格检查,要求离开上海车辆只能为物资和援助人员运输车辆,还应具有受助单位开具的情况说明和单位盖章,联系该单位确认情况单位,备案后方可离开。
上面这些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可能有 bug,但要是能经过完善,投入运行,可能会好一点吧…
上海疫情防控没搞好,问题很多,有目共睹,这里不展开。需要分析的是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一句话概括:
是现代西方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失败
现代西方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特点是:
应该说在平时,这种管理模式是有很多优势的,可以**让城市即有序运行,又充满自由与活力,**恰如疫情爆发前的上海。
但问题是在出现危机时,这种模式便显得无能为力了,政府没有额外的财力、人力以及额外的资源去应对。你缴的那些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用来支付国防、教育、基础设施、政府运行的费用,储备资金也有限,用完也就完了。政府依据契约精神,能做到仁至义尽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除了躺平,自求多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行政资源和授权。照搬大市场小政府理念,导致基层管理涣散,缺乏约束力,组织能力。自由市场经济与行政计划分配矛盾冲突,一方面,市场经济自然是卖高价菜还需要抢,但脱离行政管理,不知道是否安全,不知道如何有效运输分配,少数有钱人侵占大部分资源,少数人发不义之财。另一方面,政府组织的食品供给却无法有效分发,导致浪费。很多人还被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等等鬼话洗了脑,对抗上门防控流调。
上海政府似乎也默认了这套体系,当然防控会做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作为政府不自觉地站到市民的对面,以管理者自居,但问题是,疫情下又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基层干部又不是三头六臂,平时调解邻里纠纷的几个爷叔怎么可能顾得过来整个社区的隔离防控,能搞好才怪。
西方市民与政府存在这样的契约精神,政府负有有限义务,因此,西方防疫搞到躺平等死,大部分人也没什么怨言,因为政府尽到与市民约定的相应义务了,剩下的交给上帝了。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不是这样,政府对群众负有无限义务。
这种无限义务,包括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脱贫致富,等等所有人民需要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防疫。那又如何做到的哪?
中国共产党和政权机关处理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的根本态度、工作方法和思想认识路线。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采取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方法,即“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899 页)。坚持群众路线是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要求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
共产党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神仙,但有一个法宝 —— 发动群众,**发动防控区 5%-10% 的市民做志愿者,**共产党员优先,5000 人的社区就会有三四百人:
一部分储运分发物资;一部分巡视消杀;一部分负责信息采集汇总;一部分关照老弱病残。
**政府要做的是组织、协调,把志愿者组织起来,各取所长,分派任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不是反复折腾那几个基层社工。**上海作为直辖市有权制定临时管理条例,让防控有章可循。
没有吃没有穿一穷二白还打着仗的日子都过来了?全国药品,物资,蔬菜肉蛋奶堆成山的送来,中央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军人都来了。如果 5%-10% 的市民帮你,还干不成这些事?还要向中央伸手?
你就拿个大喇叭到小区里喊一喊:“市民们!我们忙不过来了!需要你们帮忙!为了咱们自己的防控,有力的出力,征集志愿者!” 我不信没人下来。淮海战役能推个独轮车送粮食,今天住进高楼大厦了,帮着挨家送个菜,喷喷消毒水,搬搬东西,打扫打扫,上海人不愿意么?没这个觉悟?
我看上海人觉悟高的很,只要你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运力不够,私家车开起来;吃的不够,自己家的拿出来;老百姓有医生、护士、司机、工程师、教师,有啥干不了的?哪里去找中国这么好的老百姓,只要需要,哪怕排着队献血,出点力又算什么。
为什么反复折腾基层社区那几个人,把活干的稀烂,反到让别有用心的人天天喊 “躺平”。
现在很多人迷信西方那一套了,和群众对立起来了,怕老百姓组织起来,可能是心里有鬼。
首先依靠外部支援医疗人员和物资已经救不了上海了,只要还是这帮人在管理,不论他们是心怀鬼胎还是无能无为,都不可能有希望。
上海半瘫痪,经济受影响,老百姓生活成问题已经是事实了,鉴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强的特点,此刻中央直接接管上海已经是刻不容缓。
个人认为,要想从快解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统一思想。我国是民主集中制,决策之前可以充分讨论,一旦形成决议,就是要坚决执行,任何人不得阳奉阴违。有建议可以放在两会上讨论,但绝不能让公然违背中央政策的言论在各种媒体社交软件上肆意传播,要严厉打击地方妄议中央的行为。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声音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有意放纵引发的物资分配不畅故意说成因为抗疫清零政策导致,把上海不划分中高风险地区绿码离申至外地立马核酸阳性导致各地疫情此起彼伏说成是奥密克戎防不住,建议中央有关部门重点关注此类言行,有必要对这些自媒体和个人进行约谈,督促各平台引入发言显示定位的机制,鉴于是特殊时期可以采取暂停注册新账号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方式予以治理。
第二,管控升级。封城是现阶段清零必须的手段,要让上海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必须保证必要的生活物资能够及时安全地送到群众的手里。有鉴于上海一个月都没解决这个问题,且种种行为让人很难不怀疑他们是在有意为之,有必要且必须选派外地特警武警入申接手物资配送。先让上海人吃好饭,才能让他们待在家里配合。有鉴于之前一个月上海封城的种种乱象,还是需要武警特警介入,严控各小区出入,上海的基层有好有坏,但现在没时间去甄别,以特警武警为主,以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为辅,建立自上而下统一顺畅的指挥体系统一管理。全国选派核酸检测队伍和设备援申,力争做到一天一轮核酸,结果 24 小时内出。快速筛查阳性感染者。
第三,隔离观查。在上海尽可能多的建立集中隔离点,只求快,方仓集装箱都可以,只要能保证有床睡,有蹲位,有淋浴,有人管,有药吃就可以。这一方面还是要辛苦江浙,尽可能多的建设更多隔离点收容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周边省份比如山东福建有必要支援江浙的建设。只要隔离点建设的足够快,就能够及时地把筛查出来的阳性感染者收治,掐断再传播的风险。
第四,医疗就诊。鉴于奥密克戎轻症与无症状感染者多的特性,上海医院拿出一些作为定点收治单位就足够了,缺人可以从全国各地调。其他的医疗单位每日及时消杀及时核酸,在做好院感预防的基础上尽快恢复正常接诊。中央有必要选派工作组进驻上海各医院,严防有些人故意制造麻烦,切实保证群众的基本医疗安全。
第五,依法抗疫。对于以上防疫措施抵制,破坏,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要再出现躲避核酸,辱骂工作人员,偷跑出上海破坏其他地区防疫的行为。不能让一小部分人的矫情自私毁了抗疫大局,最终让上海人民通过更长时间不正常的生活状态来买单。
个人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奥密克戎潜伏期短,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上海可以在一周内出现拐点,两周内大部分地区掐断传播链,三周内大部分地区恢复正常,一个半月内实现病例清零的。
现在上海援助的助理还是医务人员。
但其实,上海疫情要稳定住,首先得稳定住市民的生活与情绪。大家能够安心在家等待,生病了能被及时转运,这才是控制的第一步。要不然大家不得不到处散布出去抢菜,整栋楼不得不互相见面串联,怎么可能管理的好。
上海的基层管理明显是有大漏洞的,在我知道的比较好的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地方,基层的层级已经从传统的街道居委会,变成街道 - 社区 - 网格员这样的细分结构了。无论是情况掌握,还是信息传达,还是直接管理都比上海现在只能居委会加临时拼凑的物业和业委会要高效的多。
上海其实不缺人力,也不可能缺人力。上海缺的是调动人力分配的机制与能力。
尽快以组织度更高的例如武警或军队完全接管上海的基层运作,尽快的吧混乱的管理平息下来,可能才能谈下一步如何快速走出疫情。
上海疫情为何激增?专家揪出幕后真凶?专家给出最新提示。3 月 31 日上午十点,上海举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 3 月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近段时间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疫情在浦东等部分地区存在较为广泛地传播。如果不实行严格管控,就存在爆发流行的潜在风险,疫情形势十分复杂,防控任务极其艰巨。在全市范围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批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力正以最快速度用较小代价彻底排查感染源,全力切断传播链。上海此轮疫情存在两个特点,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通过分析筛查结果发现,上海市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存在面上爆发的潜在风险,经综合研判,有必要采取更果断、坚决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社会流动性。快速排查发现感染者,彻底消除病毒隐匿的社区传播。六家集中隔离收治点启用上海市疫情防控令领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组长是卫生健康委主任吴金磊表示,根据月爱市区两级启用了六家后备医院,改建了两家体育馆、一家人才公寓、一家大型展览馆。另外,在崇明,还有一家作为集中隔离收治场所,目前还选择了大型公共设施启动后续建设计划。上海疫情为何激增?专家揪出幕后真凶?专家给出最新提示。
为何要开展新一轮核酸是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前一阶段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现了较多感染者并进行有效管控,阻断了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有效遏制了本市疫情规模性爆发。通过分析筛查结果,我们发现,本市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存在面上爆发的潜在风险。吴凡说,经综合研判,有必要采取更果断、坚决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社会流动性,快速排查发现感染者,彻底消除病毒隐匿的社区传播。吴凡表示,这一轮的核酸筛查分片进行排查。星底八点星面是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在原有七块式网格化策略基础上,对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因时因时快速控制疫情上升势头,尽快实现社会面清 0。学生的关键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全覆盖。无遗漏,少流动,严管控。希望我们用最快速度实现清 0。吴凡说。吴凡强调,这不是单向的,这时候减少流动,不聚集,相当于把这座桥给拆了。病毒传播得这条路就给断了,之前快速流掉,是在追。我们一直说在和病毒赛跑。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株 BA 点 2 好像跑得挺快,光追着跑步行还要把他前面的路给断了。减少流动,不去洗,不给病毒前面搭桥铺路,就把病毒传播阻断下来了,这点特别重要。信息市民觉得核酸筛查力度比较大,通过主动排查发现阳性感染者,一些小区通过几轮排查解封了。接下来对于普通市民还有什么提示吗?吴凡表示,最想给大家提示的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减少流动,不要聚集。第二句话配合筛查主动量嘛。第三句话自我监测,做好防护。第一句话减少流动,不要聚集。流动对于控制传染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大城市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传得快,一是因为人群密集。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员大量大规模流动,这使得传染病很快从 A 传到 B 而且不是单线传脸,还传给 DB 还传给 C 是指数级往上走。很多时候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之快出乎你的想象,病毒传播需要有一定的接触。人和人流动性,一大,人和人接触一多,相当于给病毒加了一座桥。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击鼓传花,你把手绢传来传去,手绢就可想象成病毒。如果人和人接触没有保持距离,相当于把手绢传到下家去了。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力吗?怎么防?在本轮疫情初期,有的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后出现过其周边密集者均显示核酸阳性的情况。张伯里分析,吉林一行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易造成病毒隐匿、传播。被发现时已知较多人感染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无临床症状表现,但能够通过核酸检测,检测出其体内带有病毒的核酸,具有一定的病毒载量,一样具有传染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专家表示,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使疫情的发现变得困难,而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如不及时被发现,会使疫情进一步扩散,又增加了及时控制疫情的难度。对此,张伯里表示,必须进行快速、严格的流调溯源工作,关键是快早发现、早合理,以是减少流动,不要聚集流动。对于控制传染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大城市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传地快病毒传播需要有一定的接触。人和人流动性,一大人和人接触一多,相当于给病毒嫁接了小梁。因此,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流动不聚集,尤其是已经进展到重点区域。
非重点区域的筛查区需要做到非必要不出行。二是配合检测,主动量化检测过程当中有序地安排,按时检测,主动亮码,包括个人乘坐公共交通渠道、公共场所时,也需要及时出示绿码。三是自我检测,做好防护。在有阳性感染者出现的漏洞区域,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空快空少启用分餐制非必要。不出门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尤其要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在日常居家过程中调试心情,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规律作息。此外,在今日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勋还介绍了生活物资保供有关情况。据顾军介绍,从监测来看,生活物资的跨省物流是基本畅通,主要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的大仓配送中心的运营基本是正常,超市、卖场等商业网点的开业率也是较高。这些都是保供的基本盘。有了这些保供大动脉关节点的支撑,可以说上海市的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整体情况稳定。分析研判趋势。前段时间几轮筛查,有人筛了两轮,有人筛了多轮。我们分离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重点区域的人先是祁镇为单位,还有网格,小区为单位,然后楼栋为单位,一直往下筛。几轮,筛下来之后发现阳性显著率,尤其非重点地区阳性显著率在下降,为什么会下降,而且下降地非常快?原因是当筛查完发现这个区域人多时,个别阳性区域提及了城重点去了。近几日连续在非重点区域当中阳性检出率适龄经过不断动态调整,重点区域阳性显出率也在大幅下降,发现阳性越来越少。这是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判断疫情发生发展今后趋势的重要依据据。吴凡说,前段时间看朋友圈里有些小区安排得非常好。不叫不下楼,不要轮到你这个楼栋一下子都在一个时间点去乘电梯都在下面聚集到检测点附近又是人气人。既然居家了,小区物业、居委会会计划排好,叫到才下楼,不叫不下楼。这样既能有序推进,同时也能避免人群因为检测而聚集,存在交叉感染。家里的孩子如果要下楼坐电梯,还是要戴好口罩,这是对于筛查人群在家里的要求。最重要的。
还有一点,既然在家了,就应该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核酸检测出现的不同结果应该怎么应对。既然是筛查,筛查结果阴性,几大欢喜有阳性,大家就有点担心。希望在筛查之前的过程中,有一个检测咨询。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搜到。大家要做一些心理准备,做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这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重要,很多时候还可以帮助家人。帮助朋友做一些这样的心理准备,到时候万一有什么情况可以心里平稳不烦不乱。战役的焦点不只是病毒,疫情持续了两年多,时不时就要出来冒一波,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刻地认识一个道理,生活要继续,疫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战役的焦点不只是迅速地压制新冠,还要充分考虑经济层面和我们的生活。因此,这场战役的焦点是新冠经济和生活的三者平衡。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解放战争时期,战上海党中央、中央军委制定的总方针是,既要歼灭国民党守军,又要保全市区免遭破坏陈毅元帅形象地将此方针比喻为瓷器店里打老鼠,如今看也是一个道理。我们既要打掉新冠这只老鼠,又要保护好瓷器店里的古董经济和生活。3 月 24 日,张文红医生微博发文,未来疫情采取何种模式的时候,介绍如何让城市不停摆,维持基本的经济活动。又能最终实现疫情管控,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当疫情出现蔓延,如果想不让城市停摆,就需要在数据支撑下不断做策略调整。当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滚动筛查,锁定重点,切断传播链,其实核心还是精准防控。虽然这一策略目前不乏质疑声,但只是前期与奥秘克戎赛跑的时候,没有想到敌人步伐这么快,一时的棋差一着,不代表现在和未来。
那么,如何在分秒必争中抢到时间的前头?目前上海的集中收拾地点,无论是原来传统的医疗机构也好,或者临时改建的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也好,都是由专业团队来做的。像瑞金和华山,当然是瑞金和华山医疗团队,还有长兴,主要是新华的。嘉定,主要是瑞金的敏行,主要是中山的在座周浦幽人屐院团队混合进去做的这样团队支撑。按照国家诊疗方案对其中收治对象进行服务。这些场所的调整功能和建立,对传染病来说很重要的就是把这些人员密集中隔离起来做工作。同时,我们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医疗力量配置、医疗服务、感染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当然也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再细化,主要是收拾对象,能够及时得到救世。一个是这些人很需要临临床观察和随访,同时也需要相应医疗服务。比如这些点基本都服用中药,还有其他基础疾病也需要治疗。对医疗服务同时提出了要求,从人员储备和药品保障上目前都是好的,我们也在做。进一步细化预案。在资源储备上,无论是人力场所还是其他抗疫物资储备,都在做好进一步储备情况。抗击疫情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上海加油。
关于上海市此轮(2022 年 3 月份)
新冠病毒大爆发的思考
1. 对于上海此轮疫情大爆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认识上的不足。二是措施不得力。三是领导决策存在问题。
2. 如下几点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一是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三年,我们依然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应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还没有一个确切手段进行处置,是很说不过去的,我们的各级领导应该反思?我们广大的医学科研人员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如果说第一年新冠病毒发生比较突然,有点手忙脚乱,局面有点混乱,对其不太了解,广大民众是可以原谅的;第二年对新冠病毒还在研究之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手段来处置新冠病毒的发生和预防,老百姓也是可以理解的,全国上下也是积极配合的进行了疫苗的试验和接种工作,希望能够尽早的把新冠病毒掌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者消灭;但是到了第三年,因为盲目自信的主观认识让新冠病毒在上海大爆发,就不可以理解和原谅了,要知道上海是集我们国家广大优秀人才和顶级科研单位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有三年的防病、抗疫经验基础,最后还是失控了,真的很不应该。
3. 在广大网民朋友的再三呼吁下,要求上海市赶紧封城防疫的时候,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及时回应;当新冠病毒如洪水猛兽般扑向上海的时候,被动封城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恐怕是三月初的好几倍了,这个损失谁来负责、谁来负担?特别是封城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混乱局面,是出乎全国人民意料的,领导决策者应该好好反思?不是道歉就能够消除全国人民对上海的防疫工作存在的漏洞,所产生的疑问?不是一个吴凡所能背负起的责任,广大民众也要理性的看待吴凡工作的失误,上海新冠病毒的预防决策不是她一个人所能够决定的,不要网络暴力。
4. 新冠病毒已经三年,对于其存在的成因,国家应该给广大民众一个准确的说法。是自然形成的病毒灾害?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病毒泛滥?新冠病毒为什么如此频繁变异?为什么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什么时候能够战胜它?
5. 战争年代的细菌战,民国时期的瘟疫大流行,以及国家困难时期流感病毒等等,我们的中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病治病、没病预防,被抗疫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的中医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不进行全民中医预防性干预手段?既是传承、也是发扬中医隗宝的作用!更是救命。有证据怀疑 M 国制造了新冠病毒,为什么还要把(辉瑞疫苗)作为一种特除药品进行推广使用,而不是推广中医?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此病毒是不是有针对性的人种?还是什么惊天阴谋,他 M 国疫情那么严重,为什么不先救他 M 国人呢?
6. 在我国取得新冠疫情控制行之有效的情况下,再次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是我们的防疫、防控认识出现了麻痹、松懈,其主要成因是外部输入造成的。在全球新冠病毒没有确切手段控制的情况下,建议国家近段时期,是否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非常规手段防止病毒输入、传播。主要分两个方面,人和物的控防;一是对于所有进出口中国的物品,交通工具必须进行封杀消毒 24 小时以上,才能允许在中国流动;二是对于所有进出口岸的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集中在个别通关口岸,并进行隔离、核检 72 小时以上合格人员,才能允许在国内自由行动,任何国家的公民,非国家公务需要进出口岸通关记录,每年只能单向通关一次,以求最大程度的达到切断输入病毒。
7. 三年的抗疫之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根据疫情的发生及时封控;但是我们不能总被疫情牵着鼻子走,总是用封城的方法来对付疫情的传播,恐怕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国家应该研究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防控和治疗办法来消灭新冠病毒的发生,尽早的消除对人民生活的困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让国家经济生产走上正常的快车道,复苏往日生机。
8. 三年来不是封城,就是隔离,还有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戴口罩、检测报告等一系列措施来对付新冠病毒,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不便,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真的是举步艰难一点也不为过;群众有思想情绪也是正常的,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办应该加大群众性的教育宣传和心里疏导工作,即使发生了一些群众过激行为,只要对我们的防疫工作、社会秩序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建议批评教育为主,理性地理解普通百姓的思想情绪,尽量不要采用刑事处罚手段,对百姓的日后生活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参与防控的志愿者也要反思我们的工作是否有不到位的地方,是否存在简单粗暴的行为,一切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的人性化处理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理解、支持这个全人类的病毒战争。现实中一些防控行为确实存在不妥,如有的人在自己的小区、或者空旷地带散步走路没有带上口罩,要求其戴上口罩是对的,不戴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还是教育为主为好,如果空旷地带连空气传播都是那么可怕,我们还有战胜疫情的希望吗?如果小区或者行人存在新冠病毒早就隔离管控了。再有就是因为隔离,让一些特殊人群或者奔丧的人员都不能见亲人最后一眼,就有点不通人情了,首先他们自己就会注重健康防疫工作,否则也不会回家探亲了,在核酸检测正常的情况下,或者穿上防护服,让其单独见亲人最后一面有什么危害?我想办法总会有的,而不是亲人近在眼前,就是不能相见,是不是增加了人们的痛苦,缺少一点人道?再有就是正在进行封闭一些路口的时候(这只是一个手段),要让必须通行的人员(回家)通过,不要机械的执行。我们广大民众也要对防疫人员给予最大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克服的困难我们自己要主动分担、积极配合,不要有一点不满意就抱怨、采取过激行为,要知道普通工作人员、志愿者、医务人员只有执行的义务和职责,决策权在领导,超范围的事情他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和反映,不能咄咄逼人、强人所难,否则就容易激化矛盾、产生误解。
9. 在网络传播如此迅速的当代,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发表言论的机会,希望我们广大的网民朋友,在网络媒体上反映问题的时候,要把事情的成因、时间、地点、人员交代清楚,不要斩头去尾的播报、转发。更不能以讹传讹,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发布一些不确当的言论,以免造成错误的信息,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给国家添乱。
看到上海这个城市停摆了下来,我的心里是说不出的难过。病毒在朝着越来越弱的方向演变,传播力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演变,而疫苗的接种率却越来越高,但我们的防控却越来越极端化。这真是的不应该。我们以强大制度优势跑赢了疫情的上半场,在依靠科学的下半场,我们却沦为了世界的笑话。
上海有国内顶级的一批专业医生,我还是呼吁国家疾控中心,就给上海一次试点的机会,让上海的专家们以科学、专业的层面放开探索新的疫情管控模式。我相信上海是绝对有能力在城市不停摆中,实现科学的管控。
我恳请国家卫健委与国家疾控中心的科学家们给上海一次机会,让上海的医生与专家按照自己的专业意见来探索新的防控模式。真的不应该将无症状的拉去集中隔离,也不应该把小孩子拉去隔离,不应该让重症的无法救治,更不应该让正常的病患一再无助地死去。
目前几个新的毒株出现,不论是苏州的还是英国的,其实让我们看到的是病毒的毒性是越来越弱,但是传播力的越来越强。那么,在疫苗的有效接种下,只要疫苗接种后的有效抗体率足够,我们是完全可以快速自愈的。这个病毒在感染层面来看,跟流感是非常相似的,同样的毒株在感染之后是会产生抗体,不会再感染。**但是新的变异株出现,就还是有可能再感染,而症状则没有流感严重。**不过要说明的是,要基于有效的抗体接种。
因此,我有三点建议:
1、允许上海进口复必泰,在上海优先对老人及 5 岁以上的小孩展开接种;
2、允许上海不搞防疫运动,集中救治重症患者,其他人员恢复流动;
3、允许上海开展全员抗体筛查,对于不同抗体值的人群补接种 mRNA 疫苗。
上海在这次疫情的情况下,有专家似乎也有考虑过引进辉瑞的疫苗,或者说引进复必泰的 mRNA 疫苗,但是不知道目前的阻力到底在哪位科学家那里。我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与专家,应该给予支持,至少让上海先引进一部分,将老人与儿童这些重点保护人群先加强接种。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复必泰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相对比较久,并且在全球被应用,其每一期的临床也相对比较快,范围也相对比较广泛。并且复必泰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包括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和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此外,复必泰也是目前唯一一种在全球得到大样本临床与应用的疫苗,副作用也相对比较小,有效性也是目前最高的。我们是否考虑先引进一部分,在上海先试点,就针对于老人与五岁以上的儿童实施接种。然后我们就在上海,在社会恢复自由流动与防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探索新的动态清零与精准防控的模式。(注:我不认识复星医药,也不是推广复必泰,只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谈论。)
其实民航局处理这次空难事故的方式方法是对我们的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我们在黑匣子数据恢复方面有困难,就实事求是的态度,将黑匣子送到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展开合作。毕竟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起步相对于西方比较晚一点,这些年奋起直追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赶超上了,但是并不是全面的赶超。而在现代生物科学这个比较新的领域层面,民航局的思路或许给我们提供了启发。
当下,我们确实不需要再去讨论哪种技术的疫苗更有价值与意义,只要能在接种之后真正实现精准防控与动态清零,在疫情防控与国民生活正常化之间能构建平衡的疫苗技术,就是有效的疫苗技术,就是好的疫苗技术。一边是随着疫苗的接种之后不断地放开自由流动,一边是病毒朝着越来越弱的方向演变,一边是疫苗两针、三针的接种,一边是防控朝着越来越严格的方向演变。
而现在是上海,过度的医疗资源投入到了轻症的隔离上,导致一些重症与一些正常病患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网络上已经是各种录音、视频、求救,这些信息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流传到了海外,上海这样一座有着国际顶级竞争力资源、人才的城市,却无法展开科学的防控。这确实让很多老百姓的认知与心理难以理解,或许对我们的科学家在疫情防控与疫苗研发层面产生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已经是疫情的第三个年头了。
而我们救治与防控的原则其实也是为了降低死亡率,也就是为了救治重症患者。如果疫苗是能够有效的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那么我们防控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我们或许更需要考虑的是释放医疗资源救治一些需要救治的人员,并不是新冠才是病,而因为防控而造成了其他死亡也是我们的科学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原则与生命,到底如何在精准防控与动态清零之间寻找到平衡呢?**请国家卫健委与疾控中心的科学家们,站在科学的角度,如果我们这些科学家是这样的对待科学的事情,我们的孩子该怎么样对待科学?
也请给上海一次探索新病毒变异情况下的,基于科学的动态清零与精准防控的防疫探索机会。只要医疗资源没有出现挤兑,只要重症救护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就大胆的让上海在民生与防控中寻找一种平衡。
1. 建立一直专门运输物资的队伍,将城外的物资运到城内去。不要说现在人手紧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包吃包住每天 2000 工资日结,我不信组织不够人手。
2. 安抚民心,防控期间民生一切大额费用全免,也就是房租,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一律延期到疫情结束后再还。
3. 保住就业,因疫情防控而无法正常营业的企业,政府来发工资,帮交营业费用。并且政府回收因防疫而损毁或错过销售周期的货品。
4 建立一只临时常规病医疗队伍,包吃包住日薪 8000 日结,不信组织不够人。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你们要什么样的理性,网友所说的问责撤职应该很理性吧。
我觉得还是要统一认识,上下一心。朝一个方向努力。
如果还是思想不统一,心存侥幸,一盘散沙,甚至还想发点国难财,那估计很难。
其实说上海去现在做什么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能做的都已经在做,而且能管理的或者是能防控的都已经在筛查隔离。而且能做的一些方面的物资准备或者是物资调配,还有医疗或者是其他的这种保障,已经都到位。
所以,那接下来就是要求每一个人的自我防护和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要提高。
另外就是上海这边既然已经是比较难以控制,或者是增长的频率比较快,那就是要时间和心理上的消耗。这个谁也没有办法,因为毕竟我们执行的是这样的政策来去规范的。
所以,只能做好现在的处理,并且把所有的能够管理或者是能够控制的一些情绪控制好。
不需要走出啊?
我看有些人很喜欢防疫啊?
接着防呗,反正带上海财政收入断层 top,其他__地区吃不到转移支付直接吃糠咽菜去了。
上海在家拉出 GDP,台湾用爱发电,海峡两岸一家亲嘛。
我反正无所谓,崩盘嘛,有些人很喜欢嘛,喜欢坐牢嘛,坐呗。
不能承认走不出吗?又要封控又不给人吃的,不给钱,不是所有人都被公家养着
先从不给留学生过生日做起,可以吗?华东师大!
你说怎么走出?
华东师范留学生生日聚会
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目前上海的情况了。
作为正在亲身经历的一员,真的想尽力提供一点点帮助。
这篇文章是一篇 “帮助贴”,我在下方整理汇总了目前我个人能找到的所有可能会帮到你的链接、信息,或联系方式。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或扫码即可查看。
希望这些信息能给到你一点点的帮助或安慰。
如果你还有其他能找得到的,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各类帮助的渠道或信息,欢迎留言在文章下方,希望尽我们所能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制作、整理这些文档信息的前辈们和奋斗在一线为所有人努力的工作人员。
我可能不希望你用它在留言下方进行 “呼救”,我更希望将更直接可能提供到帮助的渠道展示给大家。
寻找尽可能多的那些可能真的帮到自己的渠道,不要犹豫,去求助去自救。
这之前必须提醒你**:如果控制不住,不停地刷手机上的创伤性信息,是进入应激状态的表现。**
应激状态,生物学上的名词。
指生物体在受到刺激之后,马上作出反应,以便适应这个刺激变化的环境。这时候的状态,叫 “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和对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严重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种人的情绪状态。
没有经过特殊训练,背后没有专业支持的个体,不要大剂量暴露在过于残酷的信息流下。
很容易不自觉卷入,被替代性创伤。
如果有类似头昏恶心,心脏难受的生理不适,请马上离开互联网,转移注意力做些其他事情缓缓。
请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希望能帮你短暂从信息洪流中脱离一阵,更冷静一些。
更希望这些链接能帮助到你,或者你的朋友。
官方渠道整理
1、服务方面
4、【提示】4 月 8 日市、区主要医疗机构暂停医疗服务情况(附查询方式)
2、物资方面
1、4.8 更新!我们找到卫生巾啦!居家抗疫团购蔬菜水果上新,还有更多品牌的婴儿奶粉,咖啡豆也来了 | 消保委助力抗疫
2、各区物资渠道链接
闵行区
黄浦区
【4 月 5 日更新】“菜篮子” 又丰富啦,这些套餐你一定不能错过!
普陀区
暖心守沪 | 24 小时 “不打烊”!普陀“接力跑” 保供“菜篮子”“米袋子”
徐汇区
宝山区
金山区
虹口区
浦东新区
松江区
静安区
民间渠道整理(需要自行识别)
1、互助文档汇总(感谢公众号: 乙方别开枪是我)
2、互助和求助(感谢公众号:小声比比)
3、买药看病实战指南(感谢公众号:魔都吃货小分队)
4、叮咚买菜抢菜插件(感谢公众号: SkyKai)
![](data:image/svg+xml;utf8,)
5、面向广大用户征集新闻线索和求助信息。
(特别鸣谢:中国青年报社)
![](data:image/svg+xml;utf8,)
6、共享文档发起的互助
A、互助文档
上海抗疫互助(实时更新)
![](data:image/svg+xml;utf8,)
|
上海医疗紧急求助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医院停复诊信息|互联网医院问诊取药
|心理援助|物资援助(实时更新)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疫情守望互助指南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来帮你 上海抗议互助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市长热线及各区便民服务热线
![](data:image/svg+xml;utf8,)
B、物资互助
封控期间物资购买渠道共享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 - 各类物资采购渠道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疫情团购资源 · 摘星阁 PLUCK 汇总
![](data:image/svg+xml;utf8,)
C、宠物互助
上海宠物互助信息汇总(实时更新)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宠物疫情自救指南(实时更新)
![](data:image/svg+xml;utf8,)
D、防疫自救
魔都防疫指南 2.0
![](data:image/svg+xml;utf8,)
上海核酸异常自助手册
![](data:image/svg+xml;utf8,)
E、线上活动
上海疫情期间线上活动汇总
![](data:image/svg+xml;utf8,)
7、其他可能有帮助的信息
上海团购物资资源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Rgysl9idb3m1UUFot6IRQ?pwd=v4hi
提取码: v4hi
最后,
还想再说一下,如果你还有其他能找得到的,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各类帮助的渠道或信息,欢迎留言在文章下方,希望尽我们所能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制作、整理这些文档信息的前辈们和奋斗在一线为所有人努力的工作人员。
我可能不太希望你用它在留言下方进行 “呼救”,我更希望将更直接可能提供到帮助的渠道展示给大家。
寻找尽可能多的那些可能真的帮到自己的渠道,不要犹豫,去求助去自救。
我不知道我所做的这些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帮到大家,但可能此时只能尽一点微薄之力。
虽然最近的日子真的过得挺惨的,但我还没有也不想放弃必要的信任。
我这里的情况也不算乐观,也和很多人一样会用各种方式去寻求 “自救” 或和邻居们一同互助。
前两天朋友问我,经历了这么多为什么依然坚定。
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么魔幻的时刻里,依然有那些身边那些依然愿意熠熠发光闪亮着的人。
希望你能快点找寻到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希望你能在照顾好自己保障生活的基础上尽力提供一点点帮助。
真心感谢所有善良、勇敢的人。
无论如何,无论在哪,非常时期都请保护好自己。
祝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作者介绍:ZBL,爱喝冰可乐
立志要有态度,也有温度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分析啥分析?在漩涡中的人先想想怎么活下去吧。老坛酸菜面都敢吃,接下来吃什么?不知道杨靖宇将军知道这一幕有何感想。
一。消灭传染源:包括病毒,共存派源头,外部势力,为了自己的小算盘不顾国家利益的内部势力。
我是不相信有这么巧的事情。
北边打仗了,接着共存派就开始密集造势了,药企收买了这边的专家,紧接着就疫情了。等不得不共存的时候,还会只是奥密克戎么?
一对穿着得体的母女不畏刑罚,在现代社会主动不用手机,镇定自若的避开所有环节,奔袭杭州,面对警察毫不畏惧。上海到成都的人直奔人群密集之处。这样量身定制的情况,疾控有可能有办法防止?会不会只是在演习下一波疫情的投送方式?
制定报复方案,包经济,生物,核等方案。苟多了容易被当成狗谁都敢踹两脚,必要的时候能快速让疫情期间捣乱的势力消失或者至少无暇他顾。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特别是现在有组织的在网上煽风点火的地区,有很大概率就是这次投毒的幕后,这种地区只防住了新冠还不足以提现他们的制度优势。
二。保护易感人群
除了不染病,也要保证温饱。统筹运力。合理规划运力,优先保障热量,维生素,卫生用品。
有配送权的人异地服务。
三。控制传播途径。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群众才是抗疫的主体。
逼着疾控的人熬夜,却不派人把防疫用人能听懂的话说清楚,把解释权交给有 1450 和药企组织的正规军。大家普遍不理解,不配合不知道怎么配合现有措施,防疫效果为 0。
关键时期不制定严厉的措施,不让妄图牟利的人承受不起代价望而却步,不给真的不出门的人足够的物资。让老实人被亲友当傻 X,没人会认真配合。
既然是理性分析,说几点:
1,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几乎不可能在温和管制下维持新增个位数的局面。我们可以观察深圳等样本近期放开开学餐饮后的情况
2,上海和香港是另外一个样本,上十万感染后如何恢复社会次序?社会可以容忍多大的伤亡?需要样本给出答案
3,中央根据这些样本做决策时,不会把利益博弈的过程摆在台面上的。全民讨论就是互撕,没有价值。
如果现在广州,北京进行全员核酸,恐怕援沪大军就会分身乏术了。清零都是暂时的和不真实的,需要新的防疫模式
如果能做到以下 4 点,那么上海是可以重新回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1. 承认共存麻痹失败的事实
2. 放下面子,该请求支援的不要拒绝,善待各省的医疗志愿队伍
3. 启用企业管理精英参与自愿者服务,不是靠本地老人维持,毕竟能力和精力都摆在那里。
4. 服从中央统一指挥,彻底清查所有内外勾结的敌对势力,包括可能存在买办勾结、溢出外省的投毒事件。
两个星期前,很多人明知道上海不控制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没人出来一个头脸人物出来阻止发生?知乎上也一样,直到这一步才来这样的问题上热搜?那些高关注高赞为什么要任其发展到这一步才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人在浦西,3 月 28 号小区发现有阳性被封,开始居家。后来我们楼栋有阳,直接铁窗泪。现在应该是被隔离的第 11 天。
你要问,理性分析,如何走出这波疫情?
我的回答是,在 “躺平” 和“动态清零”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个很显然,政府应该派人保障食品供应,动用公共运力来派发。人不够,就摇人来,大家吃饱了才能安心在家。
另外,我认为发两盒连花清温还不如来两瓶复合维生素实在;
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方舱启动,以及江浙城市开始同步接收,很快就能应收尽收。
被封控的小区应该对有基础治疗需求的病人提供通行便利,比如有血液透析需求的人。
事实很明显,上海封不住。
抛开我的个人立场不谈,上海封不住是一个客观事实。
为什么?因为人太多,而且密集,这些人同时封起来,需要大量运力和精细化管理来对其生活做出保障。
很显然,上海无法实现这种保障。
你就算一个人保障一百个人,也需要二三十万人。
这二三十万人从哪里来?他们的食宿谁来保障?最关键的是,他们中间一旦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导致减员了怎么办?
所以,你还要有很充足的备份,也就是说,这个保障队伍至少得是一支百万大军。
那么,人从哪里来?
接下来,这么多张嘴要吃饭,而疫情已经快速地蔓延到了郊区乃至周边城市,食物产能也受到了影响。上海的乳制品厂、豆制品厂先后出现了感染病例,一个人感染,就是整条生产线停工。
你除了配送,你还得保障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吧?你得有熟练且健康的产业工人前赴后继吧?
那么,人从哪里来?
所以,每每到关键节点上,基层只能把人放出去自行采购——因为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把生活物资送进每户人家的办法。上海目前还在正常工作的外卖小哥只有一万人。
封城说起来多容易,有算过账吗?有想过要动用多少资源,以及客观上能动用多少资源吗?
没有调研,只有空谈,号称两天之内搞一轮全市核酸大筛,结果据说直到现在都没全部完成。
添油似地往上海拉人,今天几千个,明天几千个,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何况很多人刚一到上海就因为密接而隔离,很多人因为装备和物资的匮乏根本帮算不上什么忙。
现在的上海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我也想看看最后怎么收场。
中央接手 !
军事化管理 !
去地方化 ! 去居委会化 !
无论是物流配送还是不断外溢,本质上都是地方失责导致的,现在这个节骨眼想要尽快处理问题并组织外溢,唯一的方式就是靠中央和军队接手,街道、小区管理严格按照中央和军队指挥处理。物流配送完全由军队督导。
现在不是谈什么短期经济的时候了,要是真的引爆全国那代价远比现在大。
深圳守着香港,坚持了清零,也没见搞到全深圳挨饿。
武汉、西安、吉林,哪个也没搞共存,哪个也没让全市全省持续挨饿。
上海搞成这个样子,根本不是清零不清零,共存不共存的问题,是上海的组织出现了问题。
就是真能共存,真改政策全国共存了,组织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就现在这个全世界动荡不安的年景,还有很多大坑等着。
在周边落实清零,几乎不给上海造成输入压力的情况下,能搞成这个样子,谁给的信心全国共存了,上海会一片祥和?
“21 年上海赢了一整年”,全国省市全学今日上海,21 年的上海能精准的住?坐在全国搞清零,基本不给他输入压力的情况上,精准防控,先进集体的功劳吃了一年,夸奖享了一年,谁也没在 21 年说上海搞的不行。
今天上海周边乃至全国还是清零,还是不给他输入压力,他搞成这个样子,搞到大面积物资缺乏,搞到很多人挨饿,责任竟然不是上海拿主意做事情的那些人的,责任竟然是全国几十个省,几百个市都在搞的清零政策的。
大家一起辛苦,功劳你享了,别人也没说啥,你搞砸了,锅成了大家的,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说其他国家共存了 “也没事” 的,写知乎的,做视频的,讲美国 “一片祥和” 的,大部分都是从微观讲,什么我这儿生活正常呀,什么我看到医院正常运转啊,什么我看到货架满满呀,都是讲一时一地几个人如何如何。
但是讲讲宏观呀,讲讲整体呀,讲讲美国红脖子活的咋样啊,共存了的大国,要是都宏观好看,都经济好看,社会矛盾都没有进一步激化,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共存。
然而可惜的是,知乎微博 B 站微信公众号,天天光特么给我推加州留学生天天美好,路上的司机都团结友爱比 “某国满大街谁让谁孙子” 可爱多了,纽约 CBD 一切如常物资极其充沛云云。
奈何我家五代贫农,从前清到现在一直就是大环境风吹草动这边要了老命,从没人在乎死活,到现在还能活个独苗全靠能生那种,跟加州精英共情不来,和纽约老爷们也同心不了,啥时候遍地是美国红脖子梦回一人养全家加条狗的新闻,我铁定支持共存。
回正题,上海走出这波疫情,唯一的办法是能恢复上海组织的有效运转,别管是自行恢复,还是中央插手恢复,还是上海自下而上重建组织秩序,必然要有能协调一致正常运转的组织重新出现,把人力物力组织起来,把中间趁乱捞好处的手剁了,才有可能解了当前的局面,否则这就是个无底洞,物资人力扔进去连个响都听不到。
供应链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非常多的人力才能维持运转,这种时候上海市内人力被搞的非常拧巴,这时候从外面组织大量外援补充进去,用外部组织接管指挥权,接管交通和仓储,隔离开本地组织成员,破局比内外合作要容易。
不要在这个事儿上扯什么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现在全国范围生活物资不紧缺,不是没人没动力生产运输,上海需要的物资不是没有,也不是没人往上海运,甚至不是运不进去,是上海的组织崩了,你给他物资,他分发不下去,这种时候指望 “市场经济”,唯一结果就是有一批聪明人会极其高效的把大部分上海民众尤其是网上都出不了啥声的那些民众手里的钱尽可能的榨干并让他们自生自灭。
指望着搞不定不搞了,还要所有人陪着都别搞了,然后拿着大喇叭大喊无事发生,那就只能祈祷一下真会无事发生,把命运寄托给神秘学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这是一次尝试和实验,用于获取可靠的评估数据,如果这样,问题就不是如何走出了,而是如何走入了。
理性分析,也不光针对上海,有两条路径:1. 选择清零,政府得发钱;2. 选择共存,而不是躺平。
分开说。
我工作在体制内,疫情这几年工资不光没降还涨了。对象在互联网,薪水也没有降低。按理说清零、封城或管控对我没什么影响,但看到身边人窘境才知道自己视野太窄。
我二爷爷家的小叔做生意,生产铝合金门窗。20 年以前很不错,在我们老家县城一年可以盈利七八十万。二爷爷死的早,二奶奶一个寡妇拉扯孩子,做生意前穷的要死,老婆差点没娶上。幸亏做生意努力肯干运气好,这几年买了房买了车,厂子 20 多号人,混的有点风生水起。结果疫情一来,原料涨价,运输涨价,再加上动不动封控,这两年倒赔了上百万,拉了一屁股债,急得头发都白了。
过年回家多喝了几杯,40 岁的大男人痛哭流涕,生怕再回到以前的穷日子。
我姑父跑长途,这两年根本赚不到钱,每个月有 4000 房贷,还有一个刚上大学的女儿,本来一个挺乐观的人今年话明显少了。
当然也有过的好的,都是体制内,老师,公务员,事业单位,收入没咋降,假期还多了。我有个同学在青岛某海洋研究所,官二代,体制内,整天在朋友圈发各种政策吹彩虹屁,每次都是 “国足输了,中国赢了,” 看的人蛋疼。但这些过的好的,只能说比体制外过的好,根本比不上两年前。
抗疫两年,奥密克戎早就不是初始病毒的毒性了,但很多人经济却要撑不下去,如果还要强力封控管制,GOV 必须得给受管控的人发钱。
我觉得一个月 1000 吧,普遍发,只要是被封锁的人都有(可以按实际天数折算),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别说 “都发钱等于都没发钱 “这种屁话,都发钱就等于夺富济贫,提高社会公平性,也符合我们现在 “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另一个要 GOV 发钱的原因,是人民因为抗疫让渡了权利,这种让渡必须得有补偿。可能在知乎谈论权利会有小粉红不忿,那我先以” 机动车必须礼让行人 “为例讲一下让渡权利的补偿。
机动车在路口必须礼让行人的原因,跟大家以为的” 保护弱者 “不同。一条马路,使用权是归所有人的,不管是机动车驾驶员还是走路的行人,大家享有的权利是相等的,按理说所有人都可以任意时刻、任意方向地在路上走,包括任意横穿过马路。但因为汽车跑的快、坚硬,汽车在路上跑,就剥夺了行人走路尤其是横穿的权利。在现有的马路上,汽车过马路可以迅速开到路口转向,行人想过马路就得夺走几十分钟才能到路口,万一行人有急事怎么办?因此,汽车剥夺了行人过马路的权利,更遑论大部分马路中央有路障行人根本过不去。
因为,为了补偿这种自由的损失,大部分国家规定汽车必须礼让行人,即使行人闯红灯,出了事故也得是汽车全责。这跟保不保护弱者无关,这是权利损失的补偿。
说回抗议也是一样,现在这个状态,病毒毒性很弱,而要继续清零是剥夺了部分居民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权利。之前有新闻说” 有人偷摸去打工违反防疫措施 “,是” 恶意打工 “,正常生活都被打乱,生存都是问题了,还害怕这个病?你防疫措施剥夺了人赚钱的权利,就得给予一定的补偿。说要一个月 1000,不过分吧。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现在的奥密克戎跟初期病毒不一样,跟非典更不一样,就这么一个无症状占大多数的病,连流感都不如,严格的清零政策至于吗。流感病毒携带者只有有症状的才被称为” 患者 “,如果没有症状,能剥夺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利吗?
为什么这个新冠就可以?
共存不是躺平,网络上太多人的言论走极端,以为共存了就是什么也不管了,大家都放开尽情感染。
不是的,共存有不同的措施。
就目前状况而言,”躺平 “极大概率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挤兑,造成社会灾难;而共存,不是躺平,是有一定管制,即” 以最小代价“防控疫情,在保护人民健康的同时不阻碍经济的发展。
我初步想了几个措施:
1,戴口罩一定不能取消。在公共交通上、人多的公众场合必须要求戴口罩,医学研究证明口罩对防治呼吸道疾病效果非常好。
2,住宾馆或异地出差必须得有 48 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做一次核酸 8 块钱,对于住宿或出差来说是很容易承受的代价。
3,核酸检测阳性,工作单位必须给予至少 14 天的带薪假期,居民也必须住家监测。
3,避免数十人以上的大型会议,尤其是陌生人之间。
至于其他的,像大规模封禁,不让外人进入公司,外地回来必须隔离 14 天这种规定,根本没必要存在。
还是那句话,选择共存,不是选择躺平,是有措施的防控,是” 花最小代价 “保护人民健康。
以我个人的亲身经验来看,上海是一个高度依赖商业化来实现日常运行的城市。首先就得把原本停下的商业,起码是保障日常生活的那部分,给重新启动起来。最近上海疫情闹出的很多乱子都是强行关停的后遗症。
平时多种多样的物质生活几乎都是由商业运作撑起来的。就拿我家每天的饮食来说,这次疫情之前我家几乎每天在 “吃” 这一点上是离不开盒马的。而上海的日常运行,又何止盒马这单单一个负责 “吃” 这一点的企业?现在突然一个急刹说整个城市几乎全部关机,没乱子倒是怪了。不能把这些封锁产生的连锁反应搞定,上海如何走出这一波疫情我不知道,但愤怒的居民走出小区的时候,我觉得是快了。
说句题外话,我一直觉得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特征是千差万别的,而应对病毒这件事,与其说是一道可以有正确答案的填空题,不如说是要一个城市去写一篇论文这样的开放题,不存在谁抄谁作业的这样一个绝对正确的解法。
对于这样一道 “作文题”,真正导向正确答案的关键,我觉得就在于“实事求是” 四字而已。而对于那些觉得不管什么问题只要 “一抄了之” 就能解决问题的盲目的可怜人们,我能说的也只有 “愚昧” 二字罢了。
你提那么难的话题。。。
要不
我们还是改聊聊赶英超美 曲率引擎 太空电梯之类的?
上海已经量变了。除非搞休克疗法。问题是封城三个月,开店的,以上海的房租水平,垮的妥妥的。而打工的本身就存不下钱,再租房住三个月,基本花呗都超额。
共存的话蔓延到全国是迟早。
真是骑虎难下。
底层只能破产和感染选一个了。
阳奉阴违。
不撤职查办一批人。
不起到震慑作用。
我看
悬
上海疫情发展到现在,每天有超过 2 万人的感染者,封城大半个月过去,似乎现在买菜有点难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日常生活天天过,真出了点小挫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的。
中国老百姓应该算是全世界最听话的民族,从商鞅变法形成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而已。不管现在是动态清零也好,社会面清零也行,只要相信群众,民生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很多华裔在国外共存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固执的戴着口罩,可能我们华夏文化里面就有与新冠病毒抗争的基因吧。
只要我们知道新冠感染者需要隔离多少天就可以了,其他的一切由我们老百姓自行安排。
举个例子吧,一般来说居委会也不知道具体的防疫政策,因为政策经常变,有个对策都修改第九次了,居委会确实难适应。领导基本不在基层,也不了解民生,定的政策往往很难执行,就算能执行人手也不够。居委会自己都一头雾水,带着志愿者只能疲于奔命。领导制定原则就可以了,记得要深思熟虑,最好找基层多商量,毕竟活都是基层在做。我们老百姓是最守规矩的,很少给政府添麻烦。至于防疫效果如何,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就算不好也不需要领导免职撤职。当然了也会有小部分发牢骚的老百姓,不理会就是了,成事不足,败事也没这个胆。
多做总结,有进步就表扬,落后的就鼓励,本来新冠病毒我们都不专业,民生好了什么都好。
理性一点,也许他们不是不作为,只是想尽办法共存而已!
4 月 6 日,网上流传有人在网络售卖带有 “闵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章的上海市防疫保障临时通行证
这种行为在微博上一经曝光就备受关注,警方很快就找到了这个人。
随后上海警方回应有人售卖临时通行证:为向朋友炫耀,实际并无办理能力
巧合的是,就在今天,沈阳打掉一伪造疫情期间通行证的团伙:2 元伪造 1 张,非法获利 142 元。
爱坤小剪子: 沈阳是假的 人家上海那是真的
孙鹏_: 沈阳卖两块钱。。。。上海卖 1000。。。。
只有我没有 mao: 我刚看的时候笑死了,就一百多块钱,估计不能少判
向上的 spring: 团伙作案 一共仨人 每人均摊下来毛利还不到五十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 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灰产圈
109 次咨询
4.9
社科人文领域答主
224972 次赞同
去咨询
谢邀。
想理性分析的。但是现在快吃不饱了,团菜也经常团不到,要么就是延期再延期,上有老下有小,我很焦虑,怕分析出来的不够理性,所以不分析了,见谅……
你相信共存后后果严重、医疗挤兑、遍地重症死亡
你不相信中央接手后的上海和东北的重症死亡率
属于是灵活相信了
解放军接管,就可以走出了
城里城外态度迥然。
城外的人积极讨论,清零还是共存,数据真假。
作为城里的人,我只关心两件事:
1. 明天的口粮
2. 如果不幸阳了,去的方舱,条件会不会太差?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绝对不能寄希望于新冠病毒突然消失而人类躺赢。
即便退一万步说,新冠病毒良心发现,自然消亡了,也肯定会有别有用心的坏蛋利用秘密毒株再次兴风作浪。因为,两年多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新冠病毒对人类社会大规模的杀伤和破坏能力,这是不可多得的秘密超级武器,战争贩子种族灭绝分子大有人在。
退到一万零一步,新冠病毒彻底灭亡了,指不定又出个蝴蝶结病毒弹簧病毒幺蛾子病毒,搞不好破坏力更别出心裁。毕竟病毒也是大自然的孩子,自由自在,一个健康的人体内,往往实际存在十余万各式各样的病毒。
我们必须理性承认新冠病毒目前在地球上广泛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并且,它还在变异还在传播。
但是,我们不是不能战胜疫情,相反,我们还可以大有作为。
鉴于两年多来我国关门打狗的成功经验,不难推理出:
1、只要全世界统一抄中国作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有效控制疫情,直至达到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目标。
2、如果国外那些国家和地区不识好歹,不按模板抄作业,我们可以采取全民抗议、外交抗议、极限施压直至武装干涉的方式迫使他们统一思想,达到我们的一贯目标。
3、如果我们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搞帝国主义那一套,我们只有苦练内功,负重前行,按以下步骤一步一步来。
-3.1、关闭一切口岸,停止一切外部交通,杜绝病毒随人流物流侵入。
-3.2、全国范围网格化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国静默,坚决清零,确保无一遗漏。
-3.3、最大范围做全面国土消杀,空气土壤森林沼泽山川河流,消灭犄角旮旯潜伏的新冠病毒。
-3.4、如果行有余力,沿国界线筑起新的长城,城墙必须高,阻止外部自由翱翔奔跑的鸟兽和野人,严禁其携带病毒窜访。如果还有余力,把城墙再加高一点,隔绝东南西北风和大气流动。
如此一来,在中国,绝无新冠疫情之忧患,大事已成,可以昭告天下矣。
但是,理性的来看,客观的来说,总的来讲,地球还是太危险,下面还有一计,终极大招。
-3.5、干干净净不带一株新冠病毒,举国搬迁到月球,再无后患,永无后患,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与新冠病毒势不两立,不可能没有办法,不可能达不到我们的目标。
技术党别急着反对,客观理性地说,不算嫦娥姐姐,现代登月技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被攻克,并且多次成功实施。
中国作为新兴的航天大国,登月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借着举国齐心抗击疫情的洪流和东风,正是提前实施、大力实施、大跃进上马的最佳时机。
电影《焦裕禄》精彩片段
国际歌 - 上海疫情精神食粮
军管(避免外溢投毒 / 投机倒把 / 谣言 / 敌在 zx 部之类)
+支援基层(最后一公里的物资配送与分配)
+参考 wh 等地经验并结合 sh 实际制定封控政策
提个建议哈,武汉 f4 再就业的话会不会有效果:
既可以充分保护干部,毕竟培养一个不容易
又可以使功不使过
还可以时刻提醒上海的官僚,一撸到底不是梦,眼前就是活例子,但是下次哪个地方的官会和自己一样蠢呢?
上海给了武汉干部,武汉也还给了上海了
现在只有放开药店和外卖,让发烧咳嗽的人有药吃,有饭吃。这样至少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可以在家自我护理,不至于全部去医院扎堆。像这样有症状了在家里坐等,连退烧药都没有哪怕再年轻力壮也扛不住。
截止到今天上海新增约 2.5 万例,阳性和确诊总人数约 18 万。
目前病死人数为 0,重症人数为 1,那就是重症率只有 1/180000,比起流感 3/10000 的并发症死亡率低多了。
但是下面的新华社又说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比流感厉害多了。
这两者之中,总有一个因为利益或某种目的,公布错误的数字和结论,以误导人民。
这个翻译 呵呵
奥时代多地源头都已经不能查明了,西安,天津还有年初别的地方都是 发现火种的时候最开始的早就转阴了。但是上海开始乱就是因为两个(可能三个?)中转农贸市场阳了,江桥是一个,据说上海 40% 以上的蔬菜从这中转,然后就流入千家万户。。再互相传染。
现在哪怕有志愿者们给大家分菜,都会出现志愿者阳了一批菜废了的情况
再多说几句 深圳又复阳了, 南山区的 4 个小学生没有离开过深圳,现在已经开始全域核酸了。哦对,深圳上班的人人均月核酸 30 多次。
但是没事,有希望,我们一个月 30 次核酸解决不了可以做 60 次吗!
按照西安 12 月的经验,首先动员商业零售企业员工出来上班工作,加强检测,把物流运行正常。
党员干部志愿者的效率,远不如原有的商业系统人员。
西安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把商业机构停了,用一堆没干过重活的办公室干部来代替,效率低还不行。后来就是加强商业流通领域的职工上班,一天测一次核酸,生活短缺很快解决了。
本以为上海在这方面有经验,看来是想多了。
上海不仅傲慢,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别人犯的错一样不少。
如果奥密克戎就是大流感,洛佩西会用这个借口不访台?
先杀反贼和内奸,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防控政策,该收治收治,该隔离隔离,该筛查筛查。
看了一些新闻,不禁有感。
为什么要抗疫,难道不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吗?
为什么这么多人打电话去 110,居委会,防疫办公室求助时(食物,小孩发烧,老人生病等),得到的回答都是现在资源紧张,没办法照顾?这些回答者,已经抗疫抗着魔了。
这些求助难道不应该优先于抗疫吗?这些求助都不着手立刻解决,不是本末倒置吗?
需要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壮士断腕的举措。
某些部位已经烂掉了,该做手术就得做了,要不感染全身的
———————
1、说给大家的,尽管我们在批评某地政府不作为乱作为,但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短时间内不可能换人,想战胜这次疫情还是需要依靠目前的这些人。
2、说给某地的。我们的大多数群众不是不能接受犯错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犯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大家不接受的是你不改,明明那锅饭菜已经发霉了,你把锅盖子捂上,告诉食客,我们的饭菜都是好的,新鲜的,有什么用呢?饭菜依旧是发霉的饭菜。
还是说深圳,深圳做的完美吗?差的远呢
刚封的时候,深圳有几名外卖小哥住桥洞,被群众拍下来发到网上批评深圳市政府,人家没有说是造谣,也没对发图的人行政拘留,虚心接受批评,立即整改,要求社区必须有临时住宿点供给快递、外卖人员使用,大家后面也就没说什么了。
谁会不犯错误呢?没人能够一路正确,但是犯错了,之后怎么处理很重要,而不是发这种前后矛盾的通知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要走出这一波疫情,主要有两点,一是需要切实保障居家封闭的没有被感染的人的生活需求,二是需要对感染者做到应收尽收。
疫情发生已经 2 年了,全国其他城市大多遇到过疫情规模性反弹的时刻,相关的保障政策与隔离封控政策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套预案,上海这次可以说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在度过最开始几天的混乱之后,一切就会走上正轨。
可是上海的疫情已经持续一个月了,全城大规模封控也将近 10 天,网上求助的人是越来越多,病例也是越来越多,基层是如何保障的却鲜有报道,更奇怪的是,**Budui 来到上海好几天了,除了第一天有报道,之后几天就跟消失了一样,这要是发生在其他城市,报道的重点难道不会放在 Budui 上么?**太奇怪了
表面上看,上海需要重塑基层动员能力,提升基层保障的效率。这个重塑的过程,需要每个层级的人共同努力,注意是每个层级的人都要努力,而努力的前提在于统一思想,思想不统一,再多的硬件实力,也架不住内鬼嚯嚯。
什么时候,能看到孙副总或者其他人对上海班子进行整肃,这就表明这波疫情快好了。
没那么糟糕。现在看来也还好。
共存也不是不好,喊共存的同志们签个自费医疗承诺书,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需要的人就行了。
请中央派一群地方骨干支援上海吧。
现在所有事情都落在居委志愿者身上,核酸检测,物资调配,居民配药,消杀清理,物资发放,团购备案,数据提交…
我以前觉得居委办事能力不强,什么事都搞不定信息也不透明,后来想想,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家,没有人给他们培训,还要解读上面发的文绉绉的公文,下载一大堆 app,上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还要被居民指责。
居委太不容易了,我怪错对象了!
之前很愤怒,现在已经走出愤怒,从理性分析一波:
1,医疗资源:上海 90% 以上的无症状不需要治疗,不该霸占医院。目前很多中小学被征用做了方仓,孩子网课吧
2,物资:人多饭少。外省捐的物资不够平均分配,肯定有人分不到。所以,一开始上海就走市场化道路:1) 物资,价高者得,符合经济规律;2) 撑 GDP, 发免费物资不计入 GDP, 卖可以
3,媒体:撤 rs,限流,加上及时辟谣和封微信群。这样,就闹不起来。等一个月后社会清零,就行
4,检测标准:网传上海 ct 是 35,其他地区是 40。解释了为什么上海测阴的到外地变阳。反正到上海社会面清零了,你们去外地变阳,也不是上海的锅
上海的精英人士们住着别墅吃着火锅,不会在乎外面的情况。底层居民除了闹也没有办法。现在整体情况可控,上海真是打了一手好牌
上海人都知道,这十几年了,走不出了,上海已经废了十几年了…. 上海这十几年全部大幅度退步… 文化,互联网,地产,教育,金融,宣传…. 这个城市的硬实力和居民软实力已经不行了,我们再难看到有实力的上海人例如姚明刘翔范志毅,我们无法看到阿里腾讯,只能看到无法盈利的跟风互联网泡沫企业,我们无法看到金融决策,我们无法看到万达商业,我们无法看到蔚来….. 这座城市烂了,硬实力软实力都烂了,现在只是暴露给沪吹和不了解这座城市发展历史的人,而我们上海人,都了解。可能老一代对上海感情充沛,但对于我们年轻的上海人来说,我们成长过程就是上海烂的过程,我没有北京人的自豪感,北京的我这代年轻人都是非常自信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正是北京光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见证了北京光速变好,光速变富。 我对上海没有任何感情,因为这十几年上海对上海人是什么样的? 人说,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上海的年轻一代(30 岁前)的人,你们成长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回到题目,很简单,增加 10 倍人力志愿者即可,要么他们白来用爱发电,要么你高薪请他们。 现在问题是,你不愿意高薪请他们,好,那就只能他们用爱发电,好了问题又回到我上文说的,年轻的上海一辈,你对上海什么情感呢? 上海对你如何呢?
大面积传播接下来就是发病高峰,以及重症和死亡的出现。
趁着现在还没有,应该尽快建立方舱医院,以及调用呼吸机,以备不时之需。
眼下最要紧的事儿,有以下几件事
第一,全民核酸
第二,高风险防控。
第三,停工停学,但不能停工停学
第四,物资供给
这四件事儿,最重要的是 “风险防控”。上海失手的最大问题,就是风险防控。
所谓的 “精准防控” 是存在问题的。
在人手不足,人口密集的大上海来说,更要注重风险防控。
(1)扩大防控范围。
一家阳性,以单元为原点,以社区为半径,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人都应该被隔离。
所有人进入防控区人员,必须扫防控群二维码。
防控群二维码里面只三个权限功能:每日体温检测数据,各家需求物资接龙,群收款!
如有特殊要求,联系群管理员。
防控区核算,应该是一天一次,有阳性的楼跟没有阳性的,要分开时间段。
所有住宅楼分为 “红卡,黄卡,绿卡” 三类。
绿卡优先核算,早上 7:00-12:00,黄卡下午 14:00-17:30,红卡晚上 9:00-0:00
不愿意核算人员,次日就是黄码,再拖就是红码,红码三天不核酸,提出群聊。
不再为其提供物资,有事儿联系管理员,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就近联系符合防疫条件的快捷酒店,腾出一个巨大空地,除了防疫人员,非请勿入。
片区内所有饭店只接受线上订单,不接受店内就餐。
片区内所有外卖员,快递员,在固定酒店休息住宿,接受核算检测,出凭核算阴性证明,入做核算检测。
外卖送到社区固定区域(药品,日用品,粮食,蔬菜,肉类)不与住户和防疫人员接触。
防疫人员按照(绿码,黄码,红码)的顺序,让居民下楼取货。家里没有青壮年的,由工作人员代劳,送货上门。
(3)社区服务义工招聘制度。
主要工作,参与社区消毒,垃圾清扫,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精准区分小区内的红码,黄码,绿码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核算安排,物资输送等工作。
(4)红码家庭防护工作。
社区有人上门帮助红码家庭进行病毒防控。
第一,卫生间的防疫措施
第二,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要用塑料膜分开
第三,塑封区到患病家庭成员所在房间,有隔离缓冲带,方便穿上雨衣,手套,口罩,雨鞋等防疫装备。拆卸清洗方便。
第四,发病求助电话保持畅通。
(5)各企业遵照网上办公的原则,要求员工居家办公。如果不能居家办公的企业,提供食宿,所有员工不能回家,在企业隔离。
(6)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宠物
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家庭,由单独团队负责,不与普通家庭混淆。
留守宠物,全部送往 “宠物方舱” 统一管理。待家属解封,自行前往领取。
只要做好了防控,先解决防止疫情扩散的第一步,再去考虑后面的事情。
只有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播,才能让治疗体系计算出大致的床位和器械的数量,帮助医院调配设备,配备人员,配备防疫物资。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还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有一点点 “牺牲” 精神,这一份牺牲,不仅仅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降低风险。每个人都能够服从社区的安排,配合社区的工作,那疫情被控制住,只是时间问题。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防疫压力不亚于一个 “国家”。
我相信上海能够应对这次危机,也有足够的凝聚力对抗这次疫情的来袭。
如果现在身处上海的你,还是觉得上海应对疫情做的还不够,那么你就应该站出来,去参与,去帮忙,去付出,去引到,去解决防疫人员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解决的事情。
武汉疫情,有 200 万志愿者。
深圳疫情,所有公务员都奋斗在一线,还有近百万志愿者参与其中
上海当然也需要大家凝聚力量,一起去让他好起来。
上海,加油。
所有人足不出户半个月,如果小区和楼栋都无新增确诊病例,那么就实现了社会清零。
关于无死亡,大概率可信,吉林也没有很多重症病人。而且现在有有很多特效药在使用。
现在主要是困难:
1、已经确诊的病例如何运走?
因为上海已经确诊的人数实在太多,所以无法保障有这么多隔离点和方舱医院。
所以现在很多确诊或者抗原阳性都是在家里的。
这样其实如果有人出门,就有传播风险。
2、2500 万人的物质如何保障?
4 月 5 日之前,上海没有居民知道需要隔离这么长时间,所以一部分居民家里确生活物资。
生活物资不仅仅是米、面、油。
也包括必须的慢性病患者的药品,高蛋白食物,纸巾等生活用品。
让 2500 万人不出门,如何保障物资供应安全和稳定,这个是一个挑战。
毕竟我们 14 亿人才有 100 万解放军。
而现在上海是有 2500 万人不能出门、抢不到外卖和快递,如果持续太久如何解决。
现在上海基本上抢不到快递,京东基本全部停摆,盒马、美团、叮咚也只是部分运营。
3、怎样高效和尽快确诊?
目前上海的策略基本上是正确的,每天抗原或核酸。
如果有问题就不参与下次的检测。
在家里等医生和疾控符合检测结果。
所以如果所有人每天都测,有问题的就在家里(或者去隔离点、医院)。
那么很快,社会上就没有确诊和潜在病例。
不需要半个月就能清零了。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
愿山河无恙!
集中收治速度>社区感染速度
我这个回答有些重要建设性意见,希望大家顶上去,能让疫情部门看到:
有一点我可以大胆猜测!
此次疫情后,上面会不惜任何代价,不计成本的推广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线上生活。无人化工厂,特定区域无人驾驶。
新冠没有特效药!治这个病毒的绝招不是医学,张文宏等不行的。
瘟疫这种东西,表面上是医学问题,其实本质是社会管理问题!是新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灭绝了瘟疫。学学人类史就知道,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从来不是靠什么药物解决的。
黑死病后,欧洲是怎么杜绝大传染病的?靠特效药?不是,是现代欧洲人养成了勤洗澡和理发刮胡子的好习惯。(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美剧的人是不是发现,中世纪欧洲人都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头发飘逸是不是)
奥密克戎后,还会有新变种。即便新冠结束了,你以为就不会突然再出来新的毒毒?
那我请问你,此次俄乌战役,俄国人在乌克兰查出的某域外大国生物实验室,据说在全球还有几百座,研究鸟啊蝙蝠啊…… 我不是什么阴谋论者。但我请问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你告诉我,一个人花了几十亿美元几百座研究生物病毒实验室,它也不公开,你能不能给出个解释?难以用逻辑理解啊是不是?
你不解释,也行,但我防人之心不可无总行吧?
如果未来再有什么圆状病毒了,难道未来再研制新的疫苗?新的封城?
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啊,何时才是头?各位。
让我们跳出思维定势,跳出医学思维:
先开个小玩笑,权当给大家开个脑洞思路:
新冠的终极天敌,是类似准元宇宙的数字经济。上海乃至全国人民进入准元宇宙经济模式。人和人不接触进入虚拟世界几年,它奥密克戎及未来变种,就算有三头六臂也要玩完。
言归正传:
我告诉大家,人类历史上很多灾难,往往危中有机。
战争与灾难往往是生产力大进步的导火线。
一战二战,生灵涂炭。但剧烈激进的环境,培养出了现代化生产,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福特,奔驰,西门子。以前都是造坦克大炮的。包括核技术的起源,都是当时各国不计成本的为战争投资,研究出来的技术。
同样,美苏冷战,搞星球大战,也是不计成本竞赛。谁知搞着搞着搞出来航天飞机,火箭。电子工业及最重要的:互联网起源。
互联网,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大家不知道吧。
以上这些玩意,和平年代,是没有企业会去投资的,因为成本太大,短期不盈利。
和平年代,消费者也不会去买这些东西的,市场也没有。
因此,只有在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牵头不得不投资,民众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尝试新的产品。硬生生的搞出了新的市场,新的生态。
近的,如 03 年非典,阿里巴巴马云之崛起。没有非典,当年谁闲的没事会大面积从网上购物?
此次上海疫情,短责一月,长的最多 2-3 月,总会结束。同时,损失已经成事实,无法后悔,纠结也没用。城市形象,也必要受损,这是危,坦然接受。
关键是,未来,上海话事人们,经过这次事件,如何长久的处理未来的新变种疫情,如何转危为机,凤凰重生。我上面给提供了一个有关经济模式的小建议,不一定对,但好歹也是一个思路。剩下就看各位庙堂大人们的智慧了。
同样的,上海的企业家们,未来会不会出来福特,杜邦,西门子,IBM,和新的阿里巴巴?
上海的吴凡主任,在前段时间有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引发了大家的不满。
但有一点,她是说对的,就是上海的经济,确实是在类似高三考大学的关键时期。
我知道这个提问下面,很多都是上海的家庭主妇及市民,情绪抱怨的回答很大很多,其实现在无意义。
我尽量让我这个回答有点建设性,不是空谈的发牢骚,希望大家能顶上去,上面能够看到。
大道理我不多说了,我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再哆嗦几句。
1,吴凡女士之前的观点,这正是此次上海封控疫情畏首畏尾的原因,就是经济。
通俗的说,上海经济这两年,对于全国来说,正好处于类似高考前一个月的状态(这么比喻大家应该懂了)。
越南,亚非拉等,是还在读初一,有的甚至直接技校,退学结业,无所谓,玩玩游戏,直接躺平,反正高考还有 4-5 年。
美国欧洲,是复旦大学大一大二,已经考完高考,大局已定。当然也可以直接躺平,吹牛打炮泡妞,怎么浪怎么来。
OK,这个时候你儿子女儿,正好处在不上不下,像我上面说的高考前 1 月,而且有很大希望考上复旦的,然后你儿子和你说,人家隔壁越南在玩,美国也在玩,我可不可以也放松下,学学他们?
你会怎么回答你儿子?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例子我说完了,上海人都拎得清,听得懂的自然懂,不懂多说无意义。
接下去说,其实有无这次疫情,上海未来的路径本来就是发展产业升级,都是写在国家规划里的,产业核心就在目前的张江,浦东临港等地。
具体的事,封闭小区物资食物供应的事。
据我了解,其实现在物资是不缺的,江浙兄弟支援了很多,问题在物流,很多物资缺快递小哥送,怕感染。
我就有一点不明白,现在上海不是类似封城吗?也就是马路上没车没人是吧?那整个上海,目前不就是一个超大型闭环的无人驾驶试验场吗?
你蔬菜什么的运不到小区,是快递小哥不够,快递小哥不够,说白了就是因为他是个大活人,怕传播病毒嘛。
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要用活人送东西就行了嘛。
这里我稍微科普一下无人驾驶。它其实是分等级的,目前理论上最完全的城市无人驾驶还很复杂,不敢试验的,万一撞死人麻烦就大了。
但某些封闭场景,比如港口,工业园区,无人旅游区,其实已经在应用无人驾驶了。如果大家细心的话,去年来,在上海奉贤啦,松江啦,浦东临港啦,许多开阔马路无人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车顶上顶个大包的车在开,这个就是自动驾驶汽车。
那么现在好了,上海目前已经被动的变成了一个无人城市,你正好借这个机会导入批量无人车,一来搜集马路数据,算法,一个 2000 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交通体系数据啊,多好的机会啊,那个百度李彦宏,不要卖什么莆田医院狗皮膏药了,你不是号称百度自动车很牛逼嘛,那就拉到上海来开开。
一来升级新产品,二来正好帮上海市民解决疫情期间物资输送难题。
上海交通部门,可以特意开几条专门无人运输车线路,关了所有红绿灯,让它们飞驰运蔬菜。
而且即便出车祸也没关系,因为都是无人车撞无人车,机器车撞机器车,不死人。
没有活人死,那问题大不到哪里去。
另外据我了解,上海洋山港有很多大型集装箱无人自动车的,以前只在港区开,有没有可能改造一下开到上海马路上运运货?江浙物资蔬菜可以走海运进洋山港,然后直接装到这类车上面运到市区各个小区。
另外还有无人机,量多了的话可以质变。
要知道,坦克,在一战时就有了,但真正大用是在二战,因为希特勒德国发明了闪电战。
闪电战与普通战区别,就是普通战也有坦克,但是这个坦克量少,只是步兵的辅助装备。
而闪电战,就是不要步兵了,直接加量坦克,全部以坦克为主要兵种,坦克集群迅速进军。
你看,量变到质变,坦克量多了,军事理论也变了。
上海也需要无人机蜂群,上海的物资输送需要闪电战理论。
即便这次疫情控制住了,我觉得可以未雨绸缪,为未来,上海也可以采购一大批这些东西。同时这些商品很多其实都是国产的,同时拉动国内经济国内企业,付出的钱肉也是烂在锅里,没损失的。
回想 3 月下旬,上海疫情还没失控时,开车去临港办事,特斯拉超级工厂门前马路竟然起了高架,上了高架,一大批厂房连绵不绝,都是未来大有希望的新兴产业(做投资的读者,可以打开科创板查下,临港这条道上几公里的企业,占了科创板半壁江山,名字我这里就不写了)这个地方的企业,就是未来上海,甚至中国产业升级,与美国竞争的主力军,这一点,吴凡女士说的没错。
另外此次疫情,经济损失已经是定数,我认为上面要有侧重。一些市场化的企业,本来就是市场竞争的(比如一些小区楼下的连绵的白酒销售点,房产中介,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啊产能过剩啊,本身就是市场的客观气候,今天关门的,未来也会再有人来开,不必过于在意,做好托底补贴就行。当然,这种环境下还能活下来的小强企业,就证明是市场,疫情,自然竞争淘汰下来的产物。它自然是强者,也不需要你救。
倒是一些战略行业企业,一定要重视,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等,特斯拉等等,江南造船厂等等,目前据我所知已经封闭管理了,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啊。
最后,肚子饿了,老婆要我做饭了,先打住。
哦,对了,忘了说了,本人上海人,目前也被关在上海西南某区。上不了班,天天被老婆大眼瞪小眼很是难受,希望上海话事人们给点力,赶快控制疫情,生活正常,好让小民我逃出生天喽。
从某种程度上,现在的疫情及相应处置已不止是上海的问题
封城很简单,但生活保障,却很难
我只是上海的普通市民,不是病毒专家,也没有公共管理学背景
因此只能罗列一部分自己所看见、听见、遇见的困境,请专业人士提出更好的建议。
而在罗列之后,我发现很多问题
是这三年持续、反复出现在中国的。西安、上海…
这一点,很多朋友已经说了很多。
从社区的保障性送菜,再到民众自我订购的生活保障品
是否有一以贯之的管理政策?
保证至少别饿死人,或者害怕饿死人
西安疫情期间那么多报道送菜的,送到的人有多少?我现在疫情被封在了家里,怎么解决食物来源问题,并且不许有外卖,不许上门送菜怎么办家里的只够吃 3 天了?4 月 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辟谣、第二天被打脸
声明,下午又被辟谣
其实一次次信息同步的失误,反而加剧了民众对 ZF 的不信任感
也让民众自己的物资准备,经常性发生误判。
而更进一步,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社畜,我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平台,能够真实、全面地查询到各地的隔离政策
就算通过本地宝甚至当地的 12345 查到了
到当地之后,也常货不对板,被临时要求核酸或是不让入住
三年了,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即时性可以不那么高(晚半天)的信息平台,可供各地民众查询各类信息?
上海本轮疫情中谣言频现,已连发多条辟谣内容,具体有哪些?为何疫情环境下容易滋生谣言?
从西安的孕妇、到上海的哮喘病人
以及我身边的高血压、慢性病患者
很多真的有需要即时医治的患者,因为对新冠的严防死守
反而…
搞得只有 “新冠” 有“病”权?
这一情况从武汉时期就已有之,但当时确实是无能为力
但时至今日,是否有办法能改善?
西安一孕妇疑似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在医院门口等 2 小时后流产,该如何更好地避免类似情况?网传上海一位哮喘病人因未得到 120 及时救治心源性猝死,事情真相如何?疫情当前急症病人该如何就医?
从被拉去核酸检测的羊、到被 “付之一炬” 的家,再到被打死的宠物狗
我不把猫狗当宠物,就当做价值 5000 块的财产
疫情当然为重,在此基础上,能否做好基层管理、政务通达
在法律的基础上,做到不过分紧张,不损害民众财产?
如何看待河北河间市一村巡逻队以 “给羊做核酸” 为名,将村民一只羊带走,相关人员已被立案侦查?狗与爱的世界:南京疫情爆发,铲屎官带狗隔离时被质问:人命重要还是狗命重要?官方通报江西上饶隔离宠物狗遭扑杀,称「相关人员已调离岗位」,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许多人的工作,确实是手停口停
长时间封控,有无补偿措施,并非要求全员发现金
而是,银行房贷、基层困难户的补助等等….
就像最上面说的,我不是一个病毒专家,我只能作为市民把自己看到的、遇到的列出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事实上来说,西安也是西部最大的城市之一,管理能力是很好的;上海同样也如此…
如果在这两座城市中,都会发生类似的困难
如果不幸… 更多二、三线城市发生疫情,是否也会也类似问题?
再推广之,今年是疫情,如果之后还有别的天灾需要封城,是不是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最后强调下,我没有任何希望帮上海 ZF 洗地的因素
我更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毫无保留、但不添油加醋地说出来
持续的舆论影响和谏言,可能是改善你我生活的最好途径之一
下文是当年武汉时期我保存下来的一篇文章 作者未知
请记住这种虚无感和荒谬感,记住并不遥远的眼泪和哭声。
要对抗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要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不要装作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不要还没受苦就喊创伤,不要为这种次要的生活辩护。
记住苦难永远比遗忘好,不该原谅的事情,拜托就永远不要原谅。
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八君子的遭遇。
不要忘记红颜色的会心是黑的。
不要忘记医生凭介绍信都拿不到的物资一个司机就抱走一箱。
不要忘记跳桥死去的人、给自己挖坟墓的人,
不要忘记被炸掉的号。
不要忘记灵车开走时路边磕头的年轻人。
不要忘记那些是人不是数字,以及那些连数字都没被算进去的人。
不要忘记医生护士的痛哭和愤怒。
不要忘记收成滞销一年无望的农民。
不要忘记养了 17 年体体面面、交给村委会几天就死去的孩子。
不要忘记失眠的夜晚、为家人到处奔走买口置的焦虑。
不要在几个月后去跟着他们唱 “众志成城的歌。
不要为剪辑过的画面热泪盈眶。
不要相信免职几个 – 切就会变好。
他们一定会提起七天建成医院的 “奇迹”,不要忘记造就这一切的不是抽象的 “基建狂魔而是那些加班加点甚至手指被切断的工程师和工人。
不要相信。不要忘记。
不要在几个月之后指责一直提起这些的人毁了你的岁月静好。
即便你认为你改变不了什么,我理解活着的人希望能继续活下去,但你至少可以不要忘记。
我现在已经不太关心疫情了
或者说不在意那些数字了
只是对此次自己的反应做一个总结
保护自己 保护家人
写完了 保存删除
“走出疫情” 是个 “无尽漩涡”,你会发现:
咦,怎么 “越往里走,放风时间变得越短”?
上海人要努力融入这波疫情,只要感染人数足够多,“清零” 的枷锁就可以彻底丢掉了,不用再担心坐牢了。
当前,上海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防控任务越是艰巨复杂,越需倾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较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每一处细节中。
日前,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核酸筛查。对于这座拥有 2500 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同步检测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难度不言而喻。但是,唯有周密组织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才能尽快摸清疫情本底,做好 “四应四尽”,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核酸筛查涉及多个环节。“采、运、检、报、核”,必须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从压缩样本运送时间,到提高结果报送效率,再到加快初检阳性复核速度等,每个环节都能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才能 “筛” 出阳性感染者,即刻转运、日清日结,应收尽收、应隔尽隔,通过最先进的诊疗手段,全力降低重症率、死亡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体现在态度更坚决、措施更彻底、行动更迅速上,也体现在效果更明显上。
小区封控了,生活怎么办?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刚需,来不得半点含糊。如果不能保证基本的物资供给,不仅容易导致人心惶惶,更会影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要在封控区域的保供应、保基本生活、保就医购药上下更大功夫。
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职能部门心心念念的要紧事。值得一提的是,据上海相关官员此前介绍,为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已专门成立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迅速启动蔬菜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市外货源对接,实施蔬菜直供、直配。
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充足,这是一个重要层面,把 “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 乃至 “最后一米” 解决好也是重要层面。同时,物资分配上应淡化户籍门槛,对在沪的外来人员也应一视同仁。原因很简单,他们也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为上海发展贡献力量也有权利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疫情裹挟之下,老人、妇婴、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更需呵护。那些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及经济困难家庭能不能及时得到保障型蔬菜礼包?特别是那些急危重症患者,是否能够及时得到医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以病人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体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我母亲 92 岁了,心绞痛发作,有什么办法?” 据报道,面对这名上海居民在小区微信群的求助,小区群策群力,在短短一小时内,就凑齐了急用药品、血氧计、带心电图功能的手表,居委会也迅速开好外出就医证明。在各种力量帮扶下,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像这样的温情案例,都让人动容。
对于上海来说,医疗资源更丰富,动员力量更强大,制度保障更有力,也更有理由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落实得更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带着责任做,带着感情做,带着专业精神做,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我们尊重广大市民的每一通电话、每一个诉求”,在 7 日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一名上海官员如是称。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不折不扣地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制度暖意,还能更大程度凝聚力量,进一步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得把细节做好了,细节定成败。
既然要清零,就把清零需要做的细节做好,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到。
封城之下,核酸采集的频次,采集点的分布,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数量准备好。怎么样的核酸检测才能兼顾频次和效率,人们能及时得到自己的检测结果,检验中心的负荷量不超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都能忙的过来,这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好的理由。
封城的时候,怎么保证物资的流通,让人民群众封城不断物。
阳性患者被集中隔离治疗之后,如果家里有宠物,宠物如何管理,如果有病重且需要看护的人,医疗护理怎么继续。如果家里有危险源没有处理,那么有没有专门人登门检查?
遇到紧急情况的医疗需求,比如孕妇临盆,突发急救事件等,医疗通道能不能保持畅通。
等等这些,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做到出现任何状况都有解决办法才能打赢这一场抗疫战争。
在这之上,还有很多软性的文化的建设(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形容) 。
比如,到底对病毒了解多少。3 年前可以说我们不了解病毒,3 年后的今天不能再说不了解病毒了吧.
到底这个病毒是怎么传染的有没有一个比较共识的说法,一个人确诊了,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病毒,病毒在人体内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什么时候开始减弱,康复转阴之后具不具备传染性?
这些消息目前很少看到有个比较官方或者具备普遍性的说法,一直不停地渲染这个很可怕很吓人能死人并不有助于防疫,反而无限制放大人民的恐惧感。
我们重视病毒,不代表我们要恐惧,恐惧解决不了问题,了解它才能击败它。
到现在为止,能不能给到所有人 一个信息,就是哪怕病毒传播力再强,我们只要做好接下来的 1,2,3,4, 我们就能战胜病毒。
以及接上面的,对于患者有没有做到平等对待,也就是康复之后周围人能不能还用平常心一样对待他,而不是歧视。
再往上,多把管控舆论的力量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不能放任民间对于病毒爆发地普通居民进行攻击,在病毒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 这种舆论正在向民族大团结发起挑战。
放任各类标题党不停的轰炸人们眼球是我认为舆论管理最不好的地方。
其实想想我们坚持清零的目的,是我们人口基数大,多数非大型城市医疗资源不足,人均医疗资源不足,一旦放开容易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崩溃。
这没错,所以应该清零。
但是这 2 年来有没有大力发展农村县城的医疗资源? 有没有更多的公务员志愿者参与了足够专业的基本医疗防护培训,让病毒无可避免再度到来之时能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证? 平时有没有做好这些预案?
清零只有两个字,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
不要扯美国怎么样欧洲怎么样,中国的政策只用考虑中国需要怎么样做。
哪怕病毒再低的死亡率,他也是个病,得了也难受啊。没事为啥要让自己难受呢?
安照现在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病毒不会结束,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让病毒远离我们。
第一:在全国展开动员,储备好支援上海的人员和物资。
第二:在上海动员共产党员,居家没有感染的进入一线替换已经疲惫至极的一线防疫人员。
第三:以街道为单位网格化管理,按照人数配备工作人员:前期防疫的 2 + 上海共产党员 3 + 全国支援 5 这样比例匹配。跟着疫情随时变化。
第四:在上海周边建立 N 个大型的物资储备仓库,还是上面的比例配置人员,施行计划经济,配给制。
第五:国家卫健委派出医疗专家进入社区医院和上海各种三甲以下医院,配合上海三甲医院的资源展开相关医疗救助。
第六:征用上海所有中小学校舍等现在空置大型场所作为隔离场所,对红码就地隔离。物资从武汉沈阳这些国家储备库调用。
第七加大密接转运速度,施行闭环转运,协调好江浙。
暂时就想到这些。
第八:组成以李总理为首,韩副总理(丁主任)为常务的指挥机构,韩副总理(丁主任)进驻前进指挥所。成员是个相关省市和部委的一二把手。
第九:对上海港施行管制,海外进口除必须进入上海港之外,转运青岛,宁波等港口,上海港接受国内物资援助,粮食,生活用品大宗物资可以航运。
第十:对核酸检测数据部门强力监管,保护数据安全可以启用强力机关。如有造假隐瞒等行为,严惩不贷。
理性分析是:上海根本没有疫情。
上海有 20 万人感染,一个都没死,这死亡率比没感染群体更低。
上海有 20 万感染者,只有一个重症,这重症率比彩票中大奖还小。
这能叫疫情?
疫情是由一个个冰冷的尸体堆积而成的。
~~~~~~~~~~~~~~~
当我看到新闻,各国政府纷纷取消防疫限制时,我的第一反应:奥密克戎 Ba2 病毒对人类的威胁已降低到非常非常弱了。
大家知道,在以往,各国政府放松防疫政策都是在民众的反对防疫限制的声浪下不得不做出的决策,而这一次完全不同了,所有国家政府都是在毫无民意压力下自行做出的决策。
这种变化意味着,各国政府已认识到放开防疫限制的时机已到。
就目前这种局面,只能七代火影命令奈良鹿丸下来干预了,然后暗部配合。
医疗小队:静音、春野樱、山中井野、香燐、药师兜,结界班进驻就可以解决了。
说点实际的吧,新冠病毒它不仅只有奥密克戎,还有几千种其它毒株,它们一样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播,有些病毒确实在变得弱性,从而进化的更可以有效传播,例如奥密克戎。但是,其它几千种变异的病毒中一样有强毒性的型号,例如最近新变异的三大变异毒株 XE、XD、XF。目前我国大面积感染的只是奥密克戎毒株,它的毒性较弱,根据网上爆料的数据统计和之前的德尔塔相比,致病死亡人数并不比德尔塔低。也就是说奥密克戎这个毒株即使病毒毒性减弱,一样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那么问题来了,全面放开让庞大的 14 亿人口加入毒巢作为病毒培养皿,除了我上面根据公布数据算出来的三个月内死亡 100 万人口后,你觉得我国要死多少人,要多长时间,新冠病毒才能让所有毒株都演变成弱毒性,变成类似和感冒病毒一样可以与人共存?
在我们国家不断交叉传染,你认为它不能演变成其它上千种毒株吗?在这些毒株中你又怎么知道不会演变成更强毒性的病毒?你又怎么知道放开之后,这些在我国流行的上千种变异病毒会不会造成你或你身边的人死亡?
抱歉,我说的只是一个冰冷的数据,但每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吗?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对于美国这种中央权力较弱的国家来说,中央政府不必为疫情负无限责任,但中国却不一样。真共存开去,基于病毒变异的未知变数,政府的治理压力会指数上涨。
其次,完全放开,中国的大城市社区密集居住模式其传播效率会不会比西方那种相对分散(特别是美国)社区要严重很多?再基于中国老百姓有病就会去医院的特征,加上 14 亿人口的庞大基数,我们的医疗资源是否吃得住?
西方所谓的躺平抗疫,是基于其特定环境的特定做法,而且代价沉重,我们能不能复制,入局去分析就一目了然。
最后,真要讨论共存和清零的临界点,那就要站在更高的格局去结合实际问题分析。比如哪些领域是迫切地,需要保障的?
上海已经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了,上海的医疗资源都撑不住,其他地区怎么撑得住,真当全国的医生是无限的、不会感染不会疲惫的,真当国家的钱是无限的救援物资是无限的,真当捐助物资的企业、农民有无限的物资?
当前是全社会在承担局部地区的救援、救济,所以还能撑住,如果是全国广泛感染、反复感染,玉皇大帝都变不出这么多救援力量救援物资来。
放开国门的四大基础,满足之一可以执行:
1. 国外基本清零(基本不现实)
2. 病毒威力减弱,确实达到流感的危害性;(不确定)
3. 出现更强疫苗,一针可以免感染,哪怕是有时效性;(看来没希望)
4. 出现特效药,可以低成本、快速治疗新冠患者;(目前没有比中药更好的特效药)
上海的底蕴是很深的。整个公务员行政体系和市民体系在中国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世界第一的物流体系能做到二线城市隔天到,居然送不到居民手中,两年前首次上战场,紧急转入战时状态的武汉能做,而今天抄作业的上海做不到?
这明显不是能力问题,是精神异常的问题。摆明了有一群体制内的人就想浑水摸鱼,搞点惊天动地事。
安排大量人员潜伏进各个小区业主群,冒充业主鼓励小区的人造居委会,物业的反,要小区自治,要说这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谁信?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先解决思想问题,内部人员和境外势力勾结的问题才是根本。
这已经是战争状态了,不要有什么幻想。
把透析的,养老院八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重症的转移到江苏浙江,辉瑞疫苗在上海试点使用,强制打第三针疫苗,不打疫苗新冠治疗费用自费,然后开始共存,恢复正常上下班,当然口罩要带,感染后可以选择居家隔离还是去方舱隔离。
有道理!弄垮上海,中国的最大经济贸易中心,弄废吉林,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看来他们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上海目前的气温适合于开窗通风,就应该打开室内公共集聚场所、地面交通工具和家中的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加上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措施,吸入的空气新冠病毒气溶胶的量会很小。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疾病的,实质是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就会被感染。有没有可能利用空气流通,做到不吸入病毒或少吸入病毒?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微量即使吸入了也不会感染。结合防疫措施戴口罩,即便在室内公共积聚场所停留,也不会被感染。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下列回答是有关不吸入新冠病毒,减少吸入新冠病毒的第 8 天采用,请见过的知友忽略;有相同看法的知友转发。
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特别是有很多具有传染性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无症状。显然,靠自律、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扫码已经不能杜绝新冠病毒携带者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
**靠自律,**无症状感染,自己不知道已经感染新冠病毒;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无症状感染,自然不会发烧;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扫码,**无症状感染,在检测阳性前和被确认密接者钱,信息与无感染的人没区别。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一、如何保证不吸入?
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日常生活,长期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保障不吸入的措施都难以长期执行。
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防疫措施实质就是保障吸入的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防疫措施成立基础就是室外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
二、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少吸入?
要生活集聚是在所难免的,有时还是要选在室内进行。而且,日常生活多数场景是室内生活。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集聚室内场所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环境的室内外通风的公共聚集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置换室内空气,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室内积聚时,应该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因为在室内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保证 6 米以上,而且病毒气溶胶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交通工具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车外空气流通环境的车内外通风的公共交通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车外空气快速置换车内空气,有效地防止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车内积聚时,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
之所以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是因为传染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戴 KN95 口罩,他们很少被感染。而传染病房病人呼出的空气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没有否定医用口罩的意思。
三、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不戴口罩吸入了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感染?
有时在室内集聚口罩也没法戴,如就餐、喝茶、喝咖啡等等,这时应该选择室内外通风条件好,并且座位有保证吸入的空气没有可传染新冠病毒的室内场所进行,也就是**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在落座前和离座时保障戴好 KN95 口罩。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就餐、喝茶、喝咖啡时,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没有办法戴口罩也不会感染。
上述措施结合原有防疫措施的落实,期待可以达到在控制疫情扩散的目的。
在任何时候做好个人防疫措施都十分重要,无论你所在的地区有疫情,还是没疫情。个人防疫措施无非就是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集聚、保持社交距离。
**接种疫苗:特别是及早进行加强针接种。**从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在沉寂了几个月说明了疫苗的有效作用;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再次爆发说明十分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接种疫苗是为了保证吸入了不感染,或感染了不发病,乃至发病了不会发展成重症。
现在香港的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疫苗,死亡病例中高达 9 成未接种疫苗,也充分证明了专家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戴口罩:在室内,或者在室外与他人 6 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必须戴口罩;
勤洗手:接触到公共物品时要洗手,外出归来时要洗;一定做到不用手揉眼睛,不用手挠皮肤,无论是否洗手。
勤通风:勤通风的目的就是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因此官方的防疫指引是每天至少进行有效通风两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身体有了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不适,及早就医,尤其是线出现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然后接着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时应该立即就医。既便于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发现、早治疗;也避免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更有利于及早查清传染链,为防疫做贡献。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官方防疫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实质就是利用室外空气的持续流通形成的分区封控,与现行的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比较尚需证明。作者的意见是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比分区封控不会差。
最大程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解决市民反馈最多的买菜难、就医难问题,才能最大限度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早日达到防疫成效。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引入更多健康的市场化力量、社会力量,让合适的机构和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和配合,才可能破解防疫和民生保障的两难困境,进而让日后防疫的成功不至于留下不必要的遗憾或唏嘘。
还是那句话,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
现在上海的基层已经完全瘫痪了,看似有序,实则乱的一塌糊涂,2022 年,上海的人还要每天靠抢菜过日子,然后把大批大批的密接、次接转运到江浙,咳,这个操作没看懂。将来江浙因此疫情又开始严重,两省加一个直辖市,然后呢???
需要如何走出这波疫情,解放军全面接管,直接实行战时管制,全面管理,野战医院点多点搭建起来,人员调配,物资调配。全国物资不停驰援,全国加本地医护听从指挥,打辅助。
人员不够?物资不够?
全国的物资支援还不够?全国解放军预备役退役兵力还不够?
党旗竖起来!雷厉风行!一切阻挠,打邪力的全部就地抓起来!
再苦一苦三千万百姓,
70 亿球民大的要来了。
1、不要再随便辟谣了,真的,现在公信力已经在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完全确定真的没有的事情,而且确实谣言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社会危害的话,就不要再随便辟谣了。真的,消耗公信力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2、对物业、居委会、街道进行培训并及时建立好沟通机制,全国已经在努力帮助上海了,那就让大家的努力在高效沟通快速协作的机制下,将大家捐献和支援的紧缺的物资、新鲜的食物,及时地送到民众手中好不好,上海好多人已经居家隔离 20 多天了,他们其实很不容易,虽然居家的人比不上医务工作者辛苦,但是居家其实真的也有很多压力,而且真的时间长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精神上的亚健康问题,而且他们也有房贷,也有工作,尤其是今年铜三铁四,其实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所以能让全国的帮助及时送到上海人民手中,就是这个春天最好的关爱了。好吗
3、防控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精细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样的 2000+W 人口的大城市来说,会有非常多的突发情况,也会有各种各样大家遇到的个人特殊情况,希望能建立好沟通机制,而不是搞盲目的一刀切,最后非要让很多离谱的事情发到网上去,然后才能解决。这不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有的态度和流程。也不是一个成熟城市应该有的姿态。
4、及时关注阳性人群,如果真的居家隔离,其实管理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人他挺多的,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如果可能,可以让他们有可以填问卷的地方,每天可以填一次问卷,不管是漏采集了核酸,还是有什么慢性病的药品需要帮忙协调,或者是有什么物资吃喝缺了少了,能有一个渠道告诉工作人员,然后他可以非常清楚和踏实地知道自己 24 小时或者 48 小时内就能得到解决,他一定也不会没事非要出门。
今天的网络氛围,有些诡异!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上海每天的阳性病例高位运行,所以我能理解网络氛围比较悲观负面。
可是今天不一样!
今天是吉林省宣布全省各市区全部实现 “社会面清零” 的日子。
如果我们将时间线倒回一个月前,在上海疫情数据没有 “前面爆发” 之前,吉林的奥密克戎,是我们认为 “最无法防范,最失控” 的疫情。
如果把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抗疫形容为一场战争,我觉得最像的是三年解放战争。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次吉林疫情扩散多个市区,确诊与无症状感染者累计超过 5 万例,是两年前武汉疫情之后,我们与新冠进行的第一场大决战!
吉林抗疫在我们与新冠的三年战争里,意义不下于 “辽沈战疫”。
在三年解放战争里,“三大战役” 是我党我军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的三场大决战!
正是这三场大决战,最终确定了我们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基础。
今天,吉林抗疫的伟大胜利,证明 “奥密克戎” 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坚持 40 多天的全民会战,咬牙坚持几场病毒歼灭战,我们能赢!
吉林抗疫胜利,对于上海战疫的意义,就像解放战争中辽沈战疫的胜利,对淮海战役的影响一样!
今天的上海,并不是七十多年前的淮海战场。可是上海疫情的 “战斗规模”,我们在上海抗疫中投入的决战资源,以及上海及长三角如今在我国的地位,不下于七十多年前的淮海平原!
所以今天的上海抗疫,就是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淮海战役。
这一场歼灭战我们胜了,新冠病毒在大陆的嚣张岁月,就不到一年了!
壹,吉林抗疫历程
吉林省的这轮疫情,最先发现扩散的是吉林市。
3 月 1 日,吉林市对 “重点人群” 的额核酸检测中出现阳性,在 3 月 2 日确诊。
当天,吉林省的病例数据还是 3 确诊,7 无症状。可是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所处的环境,判断 “吉林疫情已经在社区进行了 3~4 轮隐秘传播”。
因此可以倒推吉林省的初始病例是 2 月下旬传入吉林的,溯源后是国外才有的奥密克戎 ba.2 进化分支。
吉林疫情后续扩散到 “几乎失控” 的关键,是病毒传播与大学生 “春节后返校高峰期” 相重叠,发生了大范围的“高校内部感染”。
吉林疫情另一个带给全国惊悚的时间点,是 3 月 12 日,当天确诊 1412 例,无症状, 744 例。在此前几天,吉林省的新冠阳性病例,刚刚从几十突破到三四百的平台期,结果在确诊第一例的十天后,病例数突然突破 2000 例。
到了日增数千例,确诊和无症状数量几乎 1:1 的新平台期之后,下一个吉林疫情的关键节点,是 3 月 14 日。
3 月 14 日,吉林省全省确诊病例 3076 例,无症状 991 例,这一天是本轮吉林疫情确诊病例的最高峰,也是总病例第一次破 4000 例。
在吉林省维持了 2000 平台期之后,在 3 月 22 日~ 25 日,新冠疫情来到第二个平台期,这几天,吉林省每日确诊与无症状之和维持在 2500 例左右。
接着,持续的封控和全民核酸,斩断了奥密克戎的传播链,吉林疫情的最后决胜清零阶段,出现在 4 月 2 号之后。
4 月 2 号,吉林省通报当日确诊病例 956 例, 无症状 3499 例,这是本轮吉林疫情总病例最多的一天,达到 4500 例,也是无症状最多的一天,达到 3500 例。
从这天开始,到今天,吉林省用十二天的严格封控,实现了吉林全省的社会面清零。
或者说得更具体,主要是实现了长春市和吉林市的社会面清零。
许多人觉得吉林省的面积和人口分布,与上海差异太大,因此吉林省的防疫经验对上海并不一定适用。
可是长春市也是承担 “吉林与东北许多重要职能的省会城市”,长春的人口也是千万级的。
长春市的病毒是和上海一样的奥密克戎. ba2 进化变种,因此长春的抗疫胜利,对上海意义重大,至少长春相当于 “半个上海或者一个浦西”。
吉林疫情的这轮封控战胜奥密克戎,是在发生了广泛社区传播,日新增曾经连续二十多天,病例总数都在 “2000 以上”,看不到拐点。
可最终,吉林省还是赢得了社会面清零。
这次疫情,吉林省初期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3 月 2 日发现第一例,一周后发生校内传播的大学生闹到网上,疫情才揭盖子。
3 月 12 号,吉林才开始全面核酸检测。
我们可以梳理吉林的抗疫时间线,会发现出现广泛社区传播,日新增 4~5 千的奥密克戎,如何清零。
3 月 2 日发现第一例。
因为缺乏重视,10 天后才封城核酸,病例总数达到 2000 的第一个平台。
20 天后,哪怕经历了十天的静态封城,日新增阳性病例也达到 2500 例的新平台。
在第一例发现的 30 天后,严格封城抗疫 20 天后,4 月 2 日,奥密克戎日新增达到 4500 例的本轮极值。
接下来,是持续十二天的 “清零决战”,最终在第一例病例发现 43 天,严格封城抗疫 33 天后,实现社会面清零。
当下吉林省并不是每天没有病例了,而是新增病例全部都在 “隔离人群中出现”。
贰,上海抗疫中的民怨和正确答案
透过吉林疫情的抗疫时间线,可以找到奥密克戎发声广泛社区传播后的 “从病例激增到清零” 的时间线。
因为都发生了更深度更长时间的病毒隐秘传播,因此吉林防疫经验,吉林的 “决胜成果”,才对上海有比“广东深圳” 速胜速决更强的的参考价值。
上海市在 3 月中上旬,“精准防控” 的流调溯源就已经跟不上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
如果要让吉林防疫对上海抗疫提供对照经验,那么上海市决定 “鸳鸯封” 的 3 月 29 日,才是类似吉林 3 月 12 日严格封城的日子。
吉林省在严格核酸清查后,快速到达 2000 的平台期,十天后到达 2500 的平台期,二十天后达到阳性总病例的最巅峰,然后在累计严格封城 30 天后,实现社会面清零。
虽然大家抱怨 “上海封城后的许多民生物资弊端”,可是上海病例增长其实遵循了吉林疫情的前期和中期数据。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只要上海继续执行严格防疫,将在十天后迎来疫情拐点,二十天后迎来社会面清零。
这不是一些人 “五一之前实现社会面清零” 的美好愿望。这是有吉林的 “病例曲线” 以及防疫胜利成果在那里支撑的。
当然,上海抗疫要取得吉林抗疫达到成果,在未来二十天内至少要保持接近 “吉林抗疫” 的封控强度。
我注意到,随着上海封控的持续,确实爆发出一些 “民怨”,并且经过十几天,汇聚为“较有代表性” 的民意呼声。
这些民怨往往有一些 “认识误区” 或者不知不觉被境外势力带了节奏,我将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反驳。
我看到有权威自媒体总结了下面几条:
第一:方舱医院过于简陋,卫生不达标。部分人主张要允许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居家隔离。
真相解答:前段时间无论是上海 “民间专家” 还是官方专家,都试探性提出 “居家隔离” 测试民意。可是两年前的武汉疫情,证明了以当年初代新冠的感染性,就足以传染一栋楼,如今奥密克戎居家隔离,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造成社区更广泛扩散。
站在 “少量无症状患者” 的角度,认为方舱医院没有给他们足够治疗,确实,方舱医院就不是给他们治疗的,而是把他们作为 “传染源” 隔离开。
上海医疗系统有人 “放风” 居家隔离,是因为上海 “方舱医院” 很可能极限透支了,以目前的每天新增,超大型世博馆也撑不住两天。
可现在周边省市相同的病毒,已经发现了 “气溶胶传播”,这种情况下,让无症状居家隔离,就是放任社区传播扩散,最后医疗资源挤兑。
因此为了实现动态清零,为了给两千多万人带来 “病毒传播屏障”,集中隔离路线决不能改。
第二:封了好长时间,上海疫情没有好转,仍处于每天新增 2 万多感染者的高位,给人奥密克戎不可战胜的感觉,
正确解读:这就是本文我要对比吉林抗疫的原因。吉林抗疫中,在严格封城之后,日新增阳性病例总数也连续十天从 2000 增长到 2500 例。这个曲线和上海是一致的。吉林证明,奥密克戎不是不能战胜,再过十天,上海会到达拐点,再过二十天,上海就能 “社会面清零”
第三:居民食物供应跟不上,不仅 “抢菜难”,一些人表示他们已经在 “挨饿”。
正确解读:这就是我在昨天文章解读的病死与饿死的问题。现阶段,上海没有 “病死”,不是病毒战斗力差,而是因为病毒被分割包围了,全国多地重症治疗专家云集上海,几乎以一省专家治疗一个重症的资源配置,治疗 9 个重症,当然就 “不会有病死”,可一旦放弃 “严格防疫措施”,病例数增加百倍,集对医疗资源,到时候一个专家治疗百个重症,死亡率就会逼近香港和韩国。
至于 “饿死” 的问题,我昨天文章解读过,上海的物资是充足的,只是最后 100 米的配送被把持,后续配送力量竞争变大,“相对平价”的菜就会增多。
第四:部分民众对一轮又一轮核酸强烈不满,质疑核酸过程造成了更多感染。
正确解读:前期混乱的集体核酸安排,确实增加了 “感染风险”。可是以当今全人类的“自觉程度”,不可能有城市依靠“自觉” 进行病毒清零。后续只能通过 “调整核酸安排流程” 避免感染。一轮轮全员核酸筛查,依旧是确保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最优办法”。
第五:上海病例超过 20 万例,吉林疫情超过 5 万例,重症病例极少,死亡病例没有,这两组数据作为 “国内放开” 更有参照价值。国内数据不用,却用 “韩国和香港数据” 吓人,就是防疫过度!
正确解读:我国 25 万奥密克戎病例,无论是重症率还是致死率,全球都独一无二。
病毒的毒性并没有变化,我国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接种率也不比世界各国高。
那为什么其他医疗资源更充沛的国家,奥密克戎重症率和死亡率远高于我们?
是我们多省市病例治疗 “数据作假” 么?
并不是!我国 25 万以上奥密克戎病例,几乎实现零死亡,就是因为前期社会面的严格防控,将传染率压低到我国医疗资源充分应对的状态。
如果我国是其他国家的 “社会躺平模式”,感染病例增加一百倍,被挤兑的医疗资源,无症状得不到充分隔离,会被交叉感染为轻症,轻症病例会因为医疗资源不足拖成重症。
少量专家和资源,治疗成百倍的重症,死亡率就会激增,我们会比韩国和香港更惨。
因此我们现阶段少重症零死亡不能作为放松防疫的理由,因为这样的战果,就是用社会面几乎封城为代价减慢传播链实现的。
第六:一些非新冠病人因为等待核酸结果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持续封控,导致更多死亡。
因为严格封控措施,导致非新冠病人死亡,我不否认这样的悲剧确实存在。
可是一些人认为随着解除封城,躺平抗疫,“非新冠病人” 就能得到充足医疗资源治疗,这是巨大误区!
一旦躺平抗疫,“非新冠病人”确实能够出小区,自由进出医院,可是到时候社会上新冠重症病人是现在的百倍,必然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到时候我们国家会面临 “放弃治疗部分重症基础病老人” 以及其他 “非新冠重症病人” 的二选一。
到时候,在不同城市,不同案例,有的会是 “新冠重症老人死亡”,有的会是“非新冠重症老人” 死亡。
到时候,不同病例的子女,都会在网上写 “声泪俱下” 的控诉小作文。最后的对错,将由全民小作文,谁的 “煽动与情感掌控力” 更强,来决定谁更占理。
可无论是哪一方占理,通过我们近期的 “网络舆论” 就能看出,我们痛骂地方政府,是因为我们对地方政府的“预期极高”,大家对照一下,许多负面事情,发生在西方,大家都习以为常。
为什么上海防疫这么拉胯?就是因为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给市民打造 “贴近西方” 的,纯市场化的,少干预多自由的“小政府模式”。
上海市政府,面对此轮疫情,初期也是 “西方小政府式的温度”,大家一片赞誉。只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上海人在平时要享受“小政府的隐形与小资生活的浪漫”,可疫情真的爆发,又希望“小政府” 有如臂使指管控到身边每一个角落的“掌控能力”。
这话总发生在上海市民身上的 “诉求”,未来如果全国躺平,会发生在每一个地方政府身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在被疫情扩散,资源被挤兑之后,还能 “从容高效不犯错”。
第七:封控之下,经济受损严重的人,看不到纾困的希望。
许多人,在封城之下,没有收入,贷款越逼越紧,生活确实遭遇困难。而且对比西方或者香港政府,不管我们如何强调 “发钱的弊端”,还是有很多人抱怨 “为什么不直接发钱”?
我之所以举吉林的例子,是因为吉林作为一个相对 “比较穷” 的省份,在抗疫同时,保证了春耕,也在疫情解封后,第一时间提供中小企业与个人的纾困资金。
这方面,上个月的深圳也有 “几乎教科书” 的疫情后纾困重启操作。
这方面无论是个人,还是受困的小企业主,都要相信现在给你们发钱,一点用都没有。
二十多天后,上海社会面清零了,大家要相信以上海的底蕴和财力,纾困资金不会少的。
我国在严格封城之下,假如每个人发 1000 块钱,这个钱你不能离开家门,就只能买 “生活物资”,结果必然是导致原先卖 500 的“生活物资大礼包”,价格涨到 1500,这就是经济规律。正常紧急状态下的“发钱带来全民通胀” 在极端疫情之下,也会以 “更魔幻” 的形式上演。
我根据吉林省 “社会面广泛传播” 后四十天受控的曲线,来判断上海市后续二十多天实现 “社会面清零” 并不是一天天对应的,毕竟两个省市的疫情有区别。
可是几个阶段的趋势和几个时间节点,是有一致性的。
面对上海疫情,许多人都说 “一定要坚持下去”,我觉得这样的表述对已经封城好久,崩溃边缘的人,是没有用的。
上海疫情,因为初期的疏忽,已经转变成了 “持久战”,我们经常说“打好持久战” 就能赢。
可是许多人疏忽了伟人《论持久战》的真正智慧。
论持久战当年 “连敌人都推崇”,如今被东西方很多军事专家推崇了近百年,并不是因为“大家要坚持打下去” 的号召。
而是因为 “论持久战” 批驳了速胜论之后,对后续每一个阶段的困难都有准确预判。
“论持久战” 的智慧,是要大家 “咬牙坚持下去”,在咬牙坚持的过程中,除了让大家知道 “最终我们一定能赢”,还要告诉大家我们会经历哪些阶段,敌我形势会发生哪些变化。
什么形势出现时,标志着我们由守转攻的到来,什么信号,是我们从决战走向决胜!
“咬牙坚守中”的人,随着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会对 “坚持下去迎接胜利” 抱有更坚定的信心,共同坚持的民意洪流也会越汇聚越大!
历史上,从辽沈战役的胜利,到决战规模最大,歼敌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胜利,是顺理成章的。
今天,辽沈战疫的胜利成果摆在面前。正确的防疫路线图已经绘就。
上海战疫只要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胜利清零也是必然的!
作者: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原文:辽沈战疫大获全胜,是给上海战疫的最猛强心针!
根据重症率和死亡率改变防疫政策,不能一成不变。
前些年遇事,经常见到一个词:就地免职。
好像上海至今还没有看到过这个词。
第一步:上海上下统一思想,必须清零,把所有倡导共存的异见份子调离队伍,不允许特殊时期有三心二意的人
第二步:控制病毒扩散,严格封城,只许进不许出。进出沪的物资要严格消毒
第三步:积极回应网络舆情,做到公平公正,严打特殊化,而不是做鸵鸟。典型案例,如非新冠急症患者救治通道如何畅通,如给洋人搞专职特供,如学校组织给黑人过生日,如疑似倒卖防疫救援物资等等
第四步:应对沪内疫情的同时,组织专属小队,学习防疫成功城市的经验,如深圳武汉等大规模人口城市。给予上海本地疫情以指导
第五步:积极调动阴性人口充当防疫志愿者,发动群众,保障充足的人力
以上几步,只泛泛讲几个方面,实际需要做的更多 ,如周边城市协同防疫,分散上海医疗压力,分区网格化管控等等,很多都是已经在做的,不需要赘述。
装睡的人如何唤醒呢?
【军管】
理性分析如果有用的话,怕不是你还想干什么。
是谁允许你理性分析的?你是在暗指现在上海的防疫不理性吗?
是谁只是你说这些的?
我有三策:齐心,募兵,成军。
**首先,得从中央 D 校派个政委,统一指挥利用官方力量整顿全网,打好认知战。**解决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思想政治问题,让大家能够团结一心,明白真正的 “敌人” 是“病毒”,而非制定防疫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人,所以别在争论,抱怨防疫政策该如何了。同时,也要明白这是 “天灾” 面对灾难肯定是不好受的,别一点苦都吃不了,受点委屈,遇到点不公,就哭天喊地上热搜,这是灾难啊,肯定会有不好受的地方,不要再占用太多公共资源了,更不要再人为的制造对立和矛盾了,上海都已经够乱了,还请诸位管好腿也管好嘴。
**其次,可以动员上海 4A 圈、营销界出些提案,帮助招募志愿者。**做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多招募些本地志愿者,到一线做抗疫执行工作。那么多答案说一线缺人,那还是思想有问题,抗疫不积极。不知道志愿者是否有报酬,没有的话建议适当提供也报酬。或者给予一些荣誉性奖励,比如可以搞个积荣誉分系统,这积分可以在以后在贷款啥的方面有信用倍数,可以在体制内面试时加分等等。毕竟上海盛行精致利己主义,不给些激励政策怕是不行。上海营销大师很多,请他们出出主意,不行了找 4A 比稿做几张海报也行,看能不能找到些好的创意洞察,戳戳心动员大家行动起来。
**最后,部分区域可由军队介入基层行政管理,统一调度指挥。**抗疫的方法,策略,几乎全国都一样。战略方针层面没有什么不清楚的。现在是具体执行层面的混乱,人力物力调度的不充分,不均衡等。我觉得你让本地基层干部管理,那肯定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错误。毕竟疫情过了人还是要生活在当地的。所以执行抗疫政策难免会畏首畏尾,左顾右盼,甚至不可避免的会有些私心(包括为自己辖区人多争取些物资这种),因此他们也很难做到严格执行政策,敢于做决策,积极想办法完成任务。而由第三方来管理,可以避免很多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障碍,另外一些资产阶级的矫情病见了人民解放军也不敢发作了,也会减少了很多麻烦。让军人来做决策,用当地人来辅助“军民一家亲,抗疫准能行”。在执行任务,为结果负责这方面,军人还是有先天优越性的,而本地干部又对情况很熟悉,这么一补充,会提高不少工作效率。
此三策,齐心、募兵、成军。
速速行之,此战必胜。
5 月份能社会面清零就不错了。
但奥密克戎传播力太强,若传播速度快过检测、隔离速度,就很难清零。
没办法,前段时间调子太高,现在找台阶下不容易,往前走千夫所指,往后退又万丈深渊。
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以保护生命安全的名义,调子继续清零,但实际又清不了。
慢慢允许一些共存的声音出来,实体经济被打击得如何如何、越来越多人没有工作、这样难那样难之类的,逐步改变大众的认知。
等一切尘埃落定,既成事实,那你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历,大概率是这样。一开始笑话别人抄作业都不会,可现在人家都做完交卷得七七八八了,快考试结束剩下 5 分钟,我们的卷子却还大半片空白。。。反沦为差生笑柄,自己却成了洼地。
大概就是这样了。
乐观估计,4 月 15 日将是一个拐点,全市核酸检测出的阳性病例清零或接近清零。
上海封城从 4 月 1 日前后陆续开始,市民传播的概率降低,大筛开始后,人群中残留未发现的感染者被逐步发现和隔离。
大筛几次后,人群中被感染的就被隔离的差不多了,从 4 月 1 日起 14 天后,该发病的也就都发病了,没发病的也就证明是没病的了。
那么 4 月 15 日的全市核酸就很说明问题了,说明了从 4 月 1 日前后开始的隔离到底严格不严格,到底到位不到位。
如果隔离管控都很到位,没有再引起传播,那么理论上从 4 月 1 日到 4 月 15 日之间筛出的病例都是 4 月 1 日前感染的,这是一个去库存的过程。
去库存之后,还需要再等 14 天,把医院的轻症全部阴性出院,这时整个城市才能全部清零。
所以最快 4 月底就应该开放。但前提是 4 月 15 日能够清零。
希望大家更关心一下上海封控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现在许多地方小区吃的东西都不够,更不谈营养均衡的问题。抢菜抢物资更是困难。据一个朋友告知,目前一天两顿,一顿泡面,一顿是一根黄瓜加一盒牛奶(甚至还算不错的)。
问题很多,但我不知道出在哪里,信息不透明。按理说,各地援助物资加上上海本地物资够大家吃饱饭是没问题的吧。到底是物流问题,供给问题还是说?
但有的地方有高价卖菜卖饭现象,一份盒饭 85(真实情况)。到底是谁在发灾难财?!
坦白来说,清零的目标很难实现。如何走出疫情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战胜疫情。
从最开始的武汉疫情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这三年时间里病毒不断地进化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奥米克戎。虽然毒性减弱了很多,但是传染能力大幅增强,隐蔽性也大幅提高。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和检测阴性,实际阳性感染者令病毒几乎不可能被全面消灭。
很简单的逻辑,感冒病毒的传染性远低于奥米克戎,我们把它消灭了吗?同时,世界上除了我们和东邻,没有任何其它国家还在强制清零,那么只要我们和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保持交流,就不可能避免病毒的渗入和传播,除非我们能做到像发达国家北韩一样彻底隔离全世界。
当然,政治命令大于一切,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在我国境内的病毒也都学会了服从政令的好传统,从发生过的各种社会面清零,动态清零等等过往成功案例中,我们也可以预测到在不久的将来,上海的疫情也会迎来激动人心的成功时刻——xxxxxxx 清零。
可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疫情的可怕之处到底是可能被奥米克戎所感染,还是因为防疫吃不上饭,看不了病,交不上房租,还不起房贷?
从全国驰援武汉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在这期间,我们早早研制出了疫苗并迅速推广到全国达到了全民高接种率。与此同时,病毒为了生存也进化发展成了低毒高传染性的奥米克戎。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防疫政策和防疫手段仍然和三年前一样,不仅没有任何改进,甚者更加严厉。而疫情期间所发生的各种民生问题也都是由于严厉的防疫政策没有配套的科学统筹管理所造成的。上海疫情中的类似问题发生在每一个隔离的大城市,包括但不限于西安,长春,吉林等。
上海的感染人数已经超 10 万了,并且还在快速增加中。虽然这十多万人中没有一个重症,更没有死亡,但是大家还是希望感染人数能最终降下来。更重要的是,在抗疫的同时,让每一个为了防疫而默默服从安排的普通人能有饭吃,能有医院看病,能有救命的药可买,能给生活一个坚持下去的希望。
走出疫情,不仅仅是高唱宏观叙事上的清零颂歌,还有关注众多普通人生活的无以为继。
只需要三步
一、立即停止全民核酸和抗原检测。
二、取消查验各种健康码和通行卡。
三、开放静态管理,全面回归原有生活工作秩序。
理性分析,希望如谣言一样,来军管吧。
我看有人好奇,都已经封闭了,后续感染是从何而来的?
我只说我们小区。 另一个回答里贴过了
4 月 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2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03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也不多传播,免得成了谣言。
总之,某些方面,我们小区还好,毕竟吃得到东西。
有些方面,真的,没完全严格的封闭,现在的闭环真的成了 ***。
必须旗帜鲜明的将共存派彻底打倒,永远没人敢提。
如果把新冠疫情比作一场战争的话,那么说共存派是汉奸大概不算冤枉。
上海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就是物质,居民的物质必须保障到位,严打菜贩子。
不要再让个体送了,应该支援车直接从高速跑到小区物业,不管白菜还是萝卜,每家拿一份回去,别搞搭配了,有的吃就行了。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员流动。
第二,就是全部测核算,一家一户登记测,防止有人是无症状,躲避了检查。
第三,就是打击那些带头搞事的,间谍,二鬼子,外国人。
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趁乱找事。
但是也可以故意让这些人搞事,乱一乱,让这些二鬼子冒头,然后一次性抓干净。
1. 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后勤物资分配工作。
2. 由副总理对上海市政府进行工作安排。
3. 中央纪检工作组进驻上海。对上海市委与政府机关工作效率进行监督问责。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的通行证问题,进行深挖。
4. 国安局替代上海市公安局,对前往全国各地,明显不戴口罩,逃避破坏地方防疫工作的人员,进行审问及调查。
我觉得当前上海要是这样做的话,才能实现清零工作。最重要的是,只有解放军全面接管上海的后勤物资,民心才能定下来。
民心稳住,我们能赢。
民心不稳,江山不固
难以想象 21 世纪的一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的国际化大城市里,人民连最后一丝尊严也不得残存。
当那些噬骨啃皮的官员高高在上,你却每天五点起床,用拇指像疯子一样点击着 “立即支付”,你和几百万人在一个修罗场里,最初期待的是牛肉,蛋糕和鱼虾,最后只为争一根黄瓜,一口苹果,一根香蕉。上海人,你还算是个人吗?
当你的声音沉没在人海里,你的诉求不过是电话里的一段噪音,你生活里任何已知的一切都不再被保障,你的社交圈里全是 “自救信息”,你庆幸家里没有宠物,没有老人,没有嗷嗷待哺的娃娃,上海人,你还算是个人吗?
当你没日没夜地担忧明天家里的食物从哪来,卫生纸从哪来,柴米油盐从哪来,你疯狂寻找一切 “团购”,哪怕他们的价格如战时飞涨,如果你是个社恐,只想安安静静自己买些东西,那你不如直接饿死,上海人,你还算是个人吗?
上海这座城市已经病入膏肓,它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狗屁正能量。我没有安全感,哪怕一点也没有,我不知道领导家有没有困难,我只知道千千万万的人家里有困难。我当然不是最困难的,但我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的心灵无比煎熬。
2022 年的这个早上,我只看到两个大字在上海的上空飘荡:
吃人!
吃人!
吃人!
漫天飞扬的两个大血字,你看见了吗?从 1949 年开始就渐渐褪色的那个幽灵,原来它从未离开。
怕只怕再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替我们说一句话了。
或许很多上海的人从内心里觉得这个病毒并不可怕,毕竟上海人民接触到西方的讯息很频繁的,欧美国家基本都放开管控了,而且这个病毒死亡率和重症率确实已经比较低,所以大部分人根本不怕被感染病毒,怕的是被限制了自由。毕竟这么多无症状感染者,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做核酸检测的话都觉得自己没问题。
大不了确诊的话就被拉去管吃管住,实际上都好过于在家天天抢菜等天意。
反正也不能正常上班挣钱了,悉听尊便吧。无所谓的态度……
我觉得这是很大部分上海人或者说年轻人的心态了。
不喜勿喷……
隔离的第三十几天了。
我也不知道我天天在家隔离是为了什么了?隔离第二十几天我们楼还能出现阳性,我也是服气了。
然后别人通行证随便办,我特么抢个菜还得跟闯关一样,也不一定送我手里面。
所以我已经不关心疫情了,我更关系我还没得新冠之前能不能活着出去。
如果不是国内有深圳对比 我几乎都要相信共存了
敌人在内部
反动资本势力一日不除 就会随时反扑
行为上:左灯右行 摆烂式防疫 甚至故意放毒
思想上:通过各媒体 + 自媒体宣扬病毒无害论 + 部分官僚行径助攻,煽动民众怨气,对抗防疫政策,触发医疗挤兑,引发社会混乱
逐步放开,科学防疫
让医学专业人士指导防疫,而不是 zzzq
3 月 1 日至 4 月 7 日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 13 万 1524 起,其中无症状感染者 12 万 7131 起,占 96.7%,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
可见,施打疫苗之后,奥密克戎的重症率是非常低的,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和密接人员里浪费医疗资源,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应该全力救助重症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全部居家隔离,预计密接人员约为无症状感染者的 2-4 倍,总共约 40-60 万人。否则,如果大量资源都用于隔离这几十万无症状、密接以及数千万非密接人员,会造成资源的验证浪费,导致大量次生灾害,其他疾病患者无法得到救助,大量群众吃饭、生活出现困难,企业也面临大量亏损。
路线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面对严峻的上海疫情形势,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上海走出疫情困局?
A. 依靠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健委的共同努力
B. 依靠上海人民群众的自觉和善良
C. 依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党中央的快速突进
D. 依靠防疫专家组和 CCTV 的密切配合
E. 依靠新冠病毒自然选择自然淘汰
F. 依靠全国各省市接收隔离上海感染者
G. 依靠上海市政府重新定义社会面清零
H. 依靠基层防疫工作者和生产供应商的坚持
I. 依靠上帝
J. 依靠国外引进特效药和加快国内疫苗接种进度
K. 依靠网络学者和国外教授的病毒共存论
L. 依靠家人的陪伴
M. 依靠央行和财政部的房地产和金融政策
N. 依靠支付宝和微信的防疫健康码和行程码
O. 依靠下一代人
P. 依靠民主和自由
Q. 依靠教育部新出台的网络高考办法
R. 依靠抖音、快手、王者荣耀、酷狗音乐等互联网娱乐 APP
S. 依靠上海群众游行示威,高呼 “要吃菜、要生存、要独立、要解封”
T. 依靠台湾同胞的呼声
U. 依靠俄罗斯和乌克兰平息战火转移疫情焦点
V. 依靠核平演变
W. 依靠国务院、最高法、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防疫感染者管理法,对拒不履行防疫义务的人员通通抓入大牢
X. 依靠江浙沪经济圈医疗资源共享
Y. 依靠明星和大佬们的不断捐款捐物
Z. 依靠做梦、催眠
如果一个公司管理混乱,那么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应该大换血。
如果只是开除几个小喽啰,改改公司规章,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改法是不起作用的。
上海的这一场艰难,并不是过去就过去了,它一定会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并深刻影响城市的气质和历史的进程。
作者:今纶
我早上刷了一下朋友圈,上海的汤老师说:“一觉醒来喜提防范区”,确实值得喜,看来已经被憋坏了。
上海的 “防范区” 是什么意思呢?防范区是指近 14 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防范区内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围内适当活动,不能流动到封控区和管控区。
上海迎来了政策面的拐点,但还没有迎来疫情的拐点。
无论如何,上海人 “配合” 了很久,终于迎来曙光。
陈奕迅在歌曲《孤勇者》里面吟唱: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看到新闻照片中,上海市静安区一处街道,有防范区居民在遛狗,有居民在买面包,上海人在这些特定画面里,没有哭,还有满地的阳光。
▲4 月 11 日,上海金山防范区一超市门口,居民在有序排队购物。
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4 月 11 日 0~24 时,无症状感染者新增 22348 例。这意味着四月以来,上海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出现下降。
▲图源:人民日报
这绝对是好消息,但是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数据还是太大,我不敢轻言乐观。
我们也不敢轻言上海迎来了疫情的拐点。
值得欣慰的是,上海的防疫政策的坚冰正在打开,一切都在融化、好转,虽然距离市民的期待还有距离。
比如第一批 “三区” 名单下来了,包括封控区 7624 个、管控区 2460 个、防范区 7565 个。
有上海的网友说:“我在新江湾城那边的小区是防范区,今天解封了。具体的解封政策是今天开始每户每天限定一人出小区,在本社区范围活动,居委会制作出门证。在群里看邻居们好像并没有人急着出门,一是大多数商店并没有开,二是家里有孩子上网课,三是公司也继续居家办公,解封也不意味着生活正常。走在街道上,有流浪的感觉,所以大家也就是小区楼下转转。即使是表现优秀的杨浦,全面恢复正常恐怕还是要到 5.1。”
此时此刻,一位乐观的上海朋友打电话来说:“我们小区是防范区,今天我买了面包,真香,刚出炉的”,我想说:“你至于吗?好歹也是个高级副总裁,年收入七位数的金领”。
想想还是算了,我理解他此刻对面包的感情。
上海现在还可以申报创建无疫小区,根据创建方案,凡近 14 天内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 13 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居民小区,可申报创建无疫小区。
无疫小区最具吸引力的是 “强化服务保障、强化物资储备”。
有 7565 个防范区的居民可以偶尔出门了,这对于被困在房里很久的上海人当然是大事。
我希望防范区的超市、药店要尽量多开门,随着没有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日子越来越多,比如从 14 天到了 21 天,就应该继续放开更多超市、药店以及公司的运营。
大家要吃饭,要赚钱,病人要吃药。只要这三点得到了保障,上海就会稳定。
此前,我在上海一家网店下的订单,店主一直没有发货,原因当然是众所周知的。店主应该是担心我取消订单,每隔两天就要和我说一句:“一解封,我就马上给您发货。”
我知道他是想保住每一单生意,最后我告诉他:“你下个月发货就行”。他应该很高兴。
是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上海越来越好,等解封了,我再下几个单。
刚刚过去的几天,有一些悲伤的或者不太愉快的事情发生。
郎咸平的母亲去世了,98 岁,肾衰竭,没有等到急救,因为要等一张四个多小时还没有出的核酸阴性证明。
六六的父母在上海,70 多岁了,闭门在家 17 天,双双感染阳性。居委会说要送到方舱去,母亲吓得心脏病发作。六六在视频里安慰母亲:“这就是你的命。你已经 75 岁了,学会接受,并且硬挺过去,你就能到百年”。
我对病人和老人是充满同情的,我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救治、善待。
微博网友 @听话老太 进了浦东北路 1819 号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方舱医院,没水没被子没枕头没床单,90 多个人只有两三个厕所。
还有一位网友说:“可不可以看看商住公寓,哪怕是其他小区不要的菜叶子胡萝卜,我不嫌弃,请给我一袋米,我想活下去。”
网友纷纷转发,由于大家的帮忙,他得到了帮助,过了一天,他发微博说:“我刚刚收到了封控以来第一份的蔬菜包,里面还有土豆!”
这些故事都不够正能量,也不够宏大,有的甚至让人听了之后不太舒服。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面对。
我写这些细节只想说上海人很不容易。
如果 “听话老太” 是我家的老人,我恐怕会寝食难安,人同此心,相信大家会认可我的说法。
当然,我也相信这些事情最终会得到解决,只是我们希望快一点更快一点。
上海人在较长时间内被困在家里,孤独、烦躁时时袭来,他们熬过来了,现在他们快要熬出头了。
他们当然是 “孤勇者”。
▲上海南浦大桥的春天
他们焦虑,他们哭泣,他们互助,他们用最温暖的方式来帮助同一栋楼的老人,他们已经竭尽所能做了该做的。
他们当然是 “孤勇者”。
他们中的那些 “团长”,绝大多数尽职尽责,用智慧和资源在维持小区的稳定,而且很多是义务劳动。
他们当然是 “孤勇者”。
他们在一座现代化大城市里,定时用手机抢菜,抢到了就欣喜若狂,抢不到就有点丧,无论普通白领还是亿万富豪,此时都是一个 “抢菜人”,速度面前,人人平等。
他们当然是 “孤勇者”。
《孤勇者》里面有这样的唱词: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是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在聚光灯下,但是他们在这一艰难时刻,已经尽其所能活出了普通人的模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去过上海很多次,有时是匆匆而过,有时是小住数日:上海滩边的漫步,城隍庙里的逗留,以及豫园的片刻歇息,还有静安寺附近那些写字楼里的人来人往,上海人在商务合作中的一板一眼都让我印象深刻。
经此一役,我看到了更多普通上海人的血性、善良以及智慧。
他们有他们的思考,不会因为庞杂的信息被淹没,他们的思考在暗夜里熠熠生辉,极有借鉴意义。
上海的这一场艰难,并不是过去就过去了,它一定会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并深刻影响城市的气质和历史的进程。
在世界城市史的坐标中,上海有自己的独特位置,未来当如何?当然需要更多上海人的努力。
陈奕迅高歌:“一生不借谁的光,你将造你的城邦”。
相信上海人将造自己的城邦。
上海——
你的斑驳,与众不同。
你的沉默,震耳欲聋。
从大到小来说吧。
首先统一认识,彻底抛弃共存论。
因为总有一些人认为迟早要共存,然后给共存设定了各种条件,才会出现越来越多想降低条件的人。
从美国自己 cdc 的统计数字看,美国 2014 年到 2019 年,全因死亡人数也就在 280 万左右。但是 2020 年死亡 338 万,2021 年 346 万,也就是说,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新冠死亡分类法,实际上 2 年疫情就是要比之前正常年份多死 60 万人,而且这个数字在 2022 年前三个月只高不低。这意味着所谓共存,就是要比平常年份多死人,一直死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按这个比例,中国每年要多死 280 万人,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客观上医疗资源的人均水平,死的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所以别妄想什么共存了,只要新冠一天不结束,就一直保持下去!
这是认知层面,接下来就具体到上海这一波的疫情问题。
上海的基础党组织力量薄弱,这是客观存在的,只能说疫情彻底把灰犀牛彻底曝光在舆论之下,无法让人忽视,但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
政府一直在号召党员力量,这没错,问题是上海的基础党组显然不具备单独解决这项任务的能力,截止到今天,上海已经在开始动员退伍兵,但我觉得这依然不够。
包括抗日战争期间,我党的宣传一向也是依靠党组织发动群众力量,起到榜样和带头作用,从来没听说是党员上,老百姓只需要躲在大后方,这不现实,也不对。
党员是从群众中来的,为什么党员要撇开群众自己单干?
而且实际上海的党员普遍年纪大,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也缺乏足够直观的认识。但是上海是不缺中层管理人才的,这些人现在都赋闲在家等着团购,他们才应该是这次抗疫的主力军。
这是市政层面。接下来是一些细节
现在最缺的就是有组织的劳动力来维持整个上海的核心功能运转,既要保持最小的人员流动,但又需要大量有精力的人来做事。但仔细想想,除了必要的设施维护工作,最需要劳动力的其实还不在于方舱的管理和核酸的医护,上海这一轮疫情重症确实也并不多,当然可能会有人持反对意见,这一点可以先保留。
最耗费人力的,其实是对于 2500 万市民的生活保障物资,我在另一贴里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现阶段上海最需要的不是新鲜果蔬,而是可以有效减少疫区人力消耗的预包装食品,疫区内只需要进行分配工作,而不需要抢在鲜蔬腐败前拉人手分拣,具体可以看那贴,这里不多做赘述。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三句话:统一思想,发动群众,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一、定位
上海定位:
放下身段,上海与武汉有什么不同?全国哪个城市不是全国人民的城市,把自己在抗疫方面就看成是全国城市中的普通一员,没有特殊性,如果有,那也是更加积极投入的搞疫工作中,表现的争取比全国各城市更出色,树立榜样。
这个放下不只是组织工作,包括每一位上海人,放下心理负担,轻装前进,更不要有其他心理问题,山还是山,水依旧是水,发生变化的是看山的人,观水的己。
全国其他各地定位:
全国各地人们也不要给上海更大压力,即使一开始上海表现的也许让人们觉得不舒服,但毕竟面临共同的困难,还是要团结一心,全国人民也给自己对于支持上海上也要有个正解可适当的定们。上
二、务实工作
放下一切心理负担,包括不只包括荣誉感,优越感,落差感,羞耻感,自豪感等等一切与搞疫不利的因素,全面投入实际务实工作中,把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务实地完成。
三、加强重视
也许是因为全国抗疫形势一片大好,基本面是能够控制住的,就放松了各个方面的警惕,那都是以试错和各种努力换来的,没有深入一线,没有亲自披挂上阵也是不行的。从组织到个人,包括各地驰援志愿者,都不要放松,都要重视,重视每一项工作,从认识到行动,强化重视程度。
如此,上海包括其他城市一定会胜利完成防疫抗疫工作,愿上海疫情防控顺利,愿全国疫情防控胜利。
我个人认为。
大家的建议都很好,但是普遍没有用,
不是药不对,是没搞懂病。
上海的疫情已经不是人类生病的问题。
牵扯到整个政府骨架,整个社会风气,各方面关联且敏感的问题,甚至没法细说,细给你们分析。
我举个栗子。
曾经有个比较高档小学学校,他食堂的饮食有问题。
毒倒一堆小孩,毒死了几个小孩。
家长去到处告,发现告不下来,很纳闷。
搞新闻,新闻也很快冷却下来,群众的关注也没用。
学校有问题,影响学区房和周边房地产,这些又是政府项目,牵一发动全身,巨大如同树根一样的关系网,无数人的利益。
最后地产公司派代理出面赔了点钱得了。
你想想,上海现在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还记得豆瓣花钱找上海女的出去旅游的消息吗?
你说这是敌人?
我都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敌人。
4 月 9 日凌晨 2 点,我写答案的几个小时前,广州因为几个小阳人转遍了广州,广州临时戒严,凌晨广播要求做核酸几个小时。
这些是敌人?
上海迪斯尼,出事了,有阳人,无数群众不想着听安排,只想着跑出去造成更恐怖的传播。
这些是敌人?
还是说那些有问题的保供企业是敌人。
你以为你网络柯南,靠,成熟点吧。
我用尽全部的智商我都不敢说这些人是 “敌人”。
我们的敌人或许毫不知情,一脸懵逼。
人民群众里面充满了敌人。
对公众利益概念的缺失,以及城市从政府到根部小区干部那唯利是图的浓郁风气。
这就好比整个城市涂满的大便你都看不见,还说可能是有人抹黑我们。
有些人只是希望一切燃烧。
有些人只是如同习惯一样捞钱。
有些人只是安静的冷眼旁观。
我认为国家应该追究那些 “出逃者”“旅游人”“背后的谋划人” 的刑事责任,并且广而告之了。
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上海到现在还没有死亡病例,你跟我说他想走出疫情。
1. 彻底关闭离沪通道,不要再出现下图的事情
2. 全域高风险,全员红黄码
3. 确诊和无症状比例立即纠正,彻底摒弃 “沪式无症状”
4. 实施最严格的足不出户管理(参考 20 年武汉 2.16 发布的通告)
做到这几点再谈好转吧,就这样
4 月 7 日早晨,上海市卫健委通报:2022 年 4 月 6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22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660 例,共 19982 例。累计感染者 101135 例,已突破 10 万例,达到了武汉累计感染人数的两倍。
于是网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讨论:新冠病毒是应该坚持清零,还是要学习西方国家躺平与病毒共存?
这个需要讨论么?如果你身在西方国家,那必然躺平与病毒共存。
如果你身在中国,那必然选择清零,没有第二个选项。
原因很简单,最大的人权就是生命权,西方国家是低人权社会,中国是高人权社会。
美国可以眼睛都不眨地死 100 万老百姓,死一个人这件生死大事,在美国发生 100 万次,美国政府可以只当看不见。
而中国重视每一个老百姓的生命,尊重每一个人活下去的基本权利,所以决不允许新冠病毒猖狂肆虐!
因为中国一直坚持病毒清零策略,所以很多人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中国,新冠肺炎治疗是免费的;在外国,新冠肺炎治疗是自费的。
并且,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治疗新冠,仅仅吃一盒 2300 元的辉瑞新冠特效药就可以了。
实际上,治疗新冠病毒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昂贵的,尤其是重症患者和老年患者。
先说美国的治疗价格,假如你人在美国,且有钱治疗新冠肺炎,那么自费需要多少钱呢?
美国加州的居民杰夫 · 谢尔曼感染新冠肺炎,住院 11 天,医疗费高达 71 万美元。
这还不算多的,一位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国老人,在医院住院 62 天,其中在 ICU 监护病房住了 42 天,终于从病毒的魔爪中幸存下来。
然后他收到了 181 页厚厚的账单,总费用超过了 110 万美元,合人民币 770 万!
这个价格,绝大多数美国老百姓是承担不起的。
也就是说在新冠病毒手里,只有顶尖的富豪才有活命的机会。
普通美国老百姓得了新冠肺炎只能乖乖在家等死,因为实在付不起医药费。
所以美国才没有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医院才能正常运行,不受新冠疫情影响。
所以美国才在新冠疫情中死亡 100 万,还选择与病毒共存,毕竟美国人治疗新冠,是真的要掏钱的!
有人说,美国人不是有医疗保险么?
没错,美国有各种各样的医疗保险供你选择,但医保的价格也高出天际。
条件越好的医疗保险,价格越贵,每年保费两三万美元,有几个人掏得起?
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也不过是 2.73 万美元,你舍得不吃不喝把钱都给保险公司么?
就算是美国人买了医疗保险,只付新冠肺炎治疗费用的 10%-20%,那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也是承受不起的价格。
有医保的情况下,治疗一次新冠,需要十多万美金,六十多万人民币,是多少家庭能承受得了的?
况且美国还有至少 3000 万人,什么保险都没有,因为买不起,还有一部分买了医保的美国人,买的都是便宜的医保。
因此绝大多数美国人想想自己的钱包以后,哪怕自己买了医保,也自愿居家等待自愈。
他们真的是自愿居家的,你要是让他去医院,或者帮他叫救护车,他会立即跟你翻脸!毕竟花的不是你的钱。
可一旦美国政府承诺,新冠肺炎治疗免费,那美国的医疗系统立刻就会崩溃,毕竟美国的医疗系统也是有限的。
只要美国不承诺新冠肺炎治疗免费,美国的医疗系统就永远不会瘫痪。
再说回中国,中国的医疗资源跟美国相比,确实不如美国。
可是如果中国治疗新冠肺炎收费的话,虽然价格也不会比美国贵,但是同样是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的。
得了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住进 ICU,一天 2 瓶白蛋白要 850 元,丙球蛋白每天 4800 元。
只是药费就要花将近 6000 元,再加上医疗服务费和 ICU 病床费,一天至少一万起步。
如果上了 ECMO 急救,开机起步价 5 万元,运行一天再付 2 万块,其他药费和医疗服务费另算。
下图这个患者总共需要花将近 74 万人民币,才能把命救回来。
和美国相比,这是便宜不少了,但有多少中国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幸好,你我生在中国,治疗新冠肺炎是免费的,这 74 万国家给你掏了。
中国政府于 2020 年 1 月 22 日下发文件,新冠患者的所有治疗全部免费,无条件免费。
可是中国的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只有保持动态清零,才能把医疗资源集中于零星的少数患者,才能够实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如果像美国似的一天新增 100 万新冠肺炎患者,中国的医疗系统必然会击穿,到时候就算自费,医院也没有那么多负压床位给你。
再看看别的国家,就算是有钱人,也一样抢不到床位,患者多到医生和护士都罢工不干了。
比如澳大利亚,已经有护士连续多次罢工,因为新冠肺炎患者太多,又传染性很强,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医护选择罢工保平安。
再看看我们的邻国韩国,在新冠新增确诊病例暴增的情况下,不仅是住院患者,医护人员感染数也在增加。
韩国医院需要照顾的重症患者很多,可是医护人员却不够用,很多医护人员已经没时间吃饭,多半护士上班时间连吃饭时间都申请不到。
并且还有 40% 的韩国护士感染新冠,一系列的手术、诊疗只能取消,直接导致韩国的医疗体系近乎崩溃。
江东庆熙大学医院支部长裴娜英(音)表示,因为医护人员不足,即使被确诊,仅隔离 3 天后就要出来继续看护患者。护士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韩国的医护人员实在无法忍受,直接出来举牌子游行示威了。
至于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面对新冠疫情一样是无能为力,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找。
中国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免费医疗政策,全球独此一份,别无二家!
这个政策就是建立在动态清零基础上的,只有新冠肺炎病人始终是极少数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举全国医疗系统之力,来免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医疗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那些呼吁躺平的 “大 V” 和“砖家”们,不是愚蠢,他们就是单纯的坏!
网上有博主说了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现在你连菜都抢不到,你却相信共存后你能抢到病床?
现在你连专家号都挂不上,你却相信共存后你能抢到呼吸机?
现在你连小区居委会主任都叫不来,你却相信居家隔离病情恶化后救护车能随叫随到?
现在你连你邻居的家暴你都不敢管,你却相信自己有勇气敢管他居家隔离时到处乱窜?
现在你连一年参加一位亲朋好友的丧礼都百般抑郁,你却相信共存后每天都参加丧礼会心平气和?
某方曾经说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座山就是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高致死率和难以接受的后遗症;
这座山就是新冠肺炎的昂贵医疗费,让普通家庭负担不起;
这座山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活动停滞,民众生活负担加重。
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动摇,才能让这座山远离中国人民,大家在稳定的环境里安心过日子。
新冠肺炎并不是什么大号感冒,而是事关生死的大事。
如果新冠肺炎真是大号感冒的话,为什么欧美人如此怕死,民众自觉居家不敢出门?
人家美国人治疗新冠只能自己掏钱,上百万的美金,你也愿意这样治疗新冠吗?
如果你不愿意自己掏钱,还怕新冠夺走你的小命,那你拿什么和新冠病毒共存呢?
我只希望人类和新冠的战斗中,付出生命代价的只有外国人,没有中国人。
等到新冠病毒在国外真正消停了,真正成为大号流感了,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了,中国再打开国门,迎接万国来朝,这样不香么?
建议征用舟山群岛中的若干岛屿,岛民临时迁走,全岛整体改造成方舱岛。
以几十平方公里的中等大小岛屿为例,极限情况可以容纳上百万人。
我觉得,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 “要不要清零” 的要求,是否是基于 “能不能清零及相应成本” 做出的。
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去按照清零的要求去执行清零,或者按照共存的路线去建设共存的基础设施和心理预期。
而不是喊着清零的话,出工不出力,让全国支援,自己喊着什么哪天哪天解封。
思路都没确定,还谈什么走出?就现在这个状态,走出来也得再次堵回去。
定调?定了什么调?至今没有查明和公布灾难原因,谈何战胜?
走出?靠控评、删帖走出吗?
被动防守处处挨打。汉奸不除,沪难未已。
如果不严打,别说上海走出,全国很多地方都要继续被精准溢出而受难。
吉林今天为啥要在央视官宣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显然,防备爱丁堡。
第一步,军管,各项物资和防护服二备一级别到位,可先不进沪
第二步,解封快递物流大企业,可协商令其调度外省员工进沪,做好基础物资保障
第三步,阳性进方舱,密接联系外省或者郊区安置,阳性建筑全面消杀
第四步,无阳性小区 14 天,抗原加核酸解封,查抗原和核酸通知不得在晚六点到早九点之间发布,不得恶意给基层和防疫人员增加劳动量,不得影响一线人员休息
第五步,严打囤积居奇,严打居委会业委会主导的高价团购,严打周边小铺的抬价售卖
————————————————
很明显
列出来之后,就会发现每一步的阻碍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阻碍
其实,人民的回答,虽然简单,却直指人心。
70 年的努力,改革开放 40 年,上海终于改变了人们对上海的固有印象,一夜间,荡然无存。红酒和咖啡,被自己感动的居委书记,挽救不了上海。
曾有一位从事医疗工作的网友问,上海怎么才能控制疫情?
其实武汉已经给出了回答,封城、停摆,上海封城付出的代价也许是惨痛的,但继续下去,全中国付出的代价会更惨痛。
国外俄乌在打仗,国内,上海疫情也如同一场战争,不小心,被击穿的将是医疗体系。到那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将是有基础病、危重病的人群,年死亡人数会大幅提升,其数量,绝不会比战争死亡人数少多少。每一个死者背后都有庞大的亲友队伍,对国家的怨气会倍增,将会直接反应在微博、贴吧、各大社区论坛、微信朋友圈上,然后,谣言四起,别有用心之人将会大肆宣扬我们曾批判的西方思维,原来全民免疫一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那么,我们一直奉行的意识形态,是不是正确的呢?当越来越多的人反思,最后会动摇根基。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封城,中国这个蛋也许就会出现裂缝,魑魅魍魉、苍蝇蚊子都会迎来一场狂欢。这些现象,在知乎早已喧嚣尘上。昨日的苏维埃联邦,未必没有可能成为今日的中国。
来源:腾讯企鹅号
自从 2020 年武汉的疫情后,很久没有看到感染者。单日新增拖欠了上海这一波疫情将向何处去?很多人都在等待一个答案。昨天,上海发布消息,3 月 28 日 5 时起,将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风控,区域内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公交,地铁网约车停运。风控前夜,浦东新区多家生鲜超市延长营业,市民排队购买物资,货架瞬间变空。但没想到的是,疫情中的上海,首先迎来的不是加油与祝福,而是微博上的一片骂声。有人阴阳怪气,不是说上海防疫很厉害吗?怎么感染者这么多,还害了周边省市。
有人直接否定上海这两年防疫的努力,有人逼问为什么还不封城。疫情中,上海顿时成了千夫所指,看客们拿起了键盘,轻而易举地就抹去了上海此前的努力。然而他们真的知道上海人正在经历着什么吗?上海究竟有多难?先说说上海这一次感染者为什么这么多?上海是国内接受境外航班的最大城市,在 12 个民航局指定的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的第一入境点城市里,上海也在其中。换句话说,上海一直是在为国挡毒。他低调又有担当。我们都以为那些境外的感染者和我们无关,其实不是他们不存在,而是上海这样的城市默默替你承担了所有这段时间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快速增长,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上海感染者增多。只是被殃及而非其他。上海这次疫情的一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人数的总比例超过 80%。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奥密克戎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流行毒株。它虽然传染性感,但致病毒性降低,很多感染者只是被影响到上呼吸道,基本没有症状。而且上海是全国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因为疫苗的保护,人体免疫力增强,即便被感染也绝大部分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由此,虽然上海无症状感者数量暴增,世界难事,但也未尝不证明新冠病毒的毒性在降低。此前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对普通人的保护力越来越强。再说说这个疫情,上海为什么不封城?
对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有一个明确的回应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上海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还是全国的上海乃至全球的上海。如果上海按下暂停键影响太大,无法有一个很形象的举例。如果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飘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有人觉得这是搞特殊,但是上海本就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特殊城市就该特殊对待。有人拿出了深圳来比较说,前段时间深圳封闭管理七天,感染人数就回归到个位数。但很少有人提到这背后是怎样的代价。核酸检测加上经济成本数以百亿计七天数百亿,成本太高昂,深圳已回到正常状态。但这一方法就是用上海吗?要知道,虽然两次疫情相隔不久,但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一次,上海的新冠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短,但毒立明显降低。疫情在变化,防疫的方法和道路也要应时而变。分片筛查、核酸检测加抗原自检。上海在探索新的抗疫模式,切断传播链,遏制住疫情外延,上海人也在展现出莫大的怡人、冷静、乐观与温情。面对新冠抗原自测,苦中作乐的上海人创造出了一个新词全家桶虽然下起了雨,但排队做核酸的队伍秩序井然。从出门检测到回家不到 10 分钟,一位一线直面疫情的护士十几天没回家,工作中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他所在的居委会饱含感情,写了一份通知书,危难时一马当先,不问归期。
我们致敬每一位抗疫一线的无名英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主动请缨,写下一封封请战书。疫情就是军号,他在召唤我们迅速集结。上海交大的学生,连夜制作出互助指南,分校特别班,通过在线文档,同学们聚成一团火,相互鼓励。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动作。所有的伤害人都站了出来,他们脸上的坚毅与淡定已经表达出了所有他们依旧做得很多,说得很少。上海抗议依旧有腔调。正因为如此,我更对这座城市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这次我想为他说句公道话,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上海几乎没有疫情。然而,他却担负着最大的输入压力。
可以反向操作:怕感染的继续隔离,不怕感染的放出来自由活动。签协议,自愿放开投入社会的,新冠治疗费用自费。
首先,走出上海的疫情,更要给上海市民解决困难,有需要解决困难的上海市民,评论区可以留言。
我刚看了丁香园公众号今天推送的头条,廖晓辉的文章,全文认真读过了,本来写了不少的文字,但是回头看看,写的不够深刻,半夜起来重写。
太长不看版,廖晓辉写的这是一篇给上海防疫政策甩锅的洗地文,用科普的名义甩锅,嫁祸给别的城市,嫁祸给其他社会管理部门,掩盖上海传染病防治部门的无能,显示了一些技术官僚的无耻,甩锅给别的部门,妄图用居家隔离促成防疫躺平,此害不除,上海防疫乃至全国防疫必深受其害。
全文如下,我已经仔细阅读。下面开始一条一条深扒。
缪晓辉教授:对疫情防控的 7 点建议,关注和解决额外死亡问题刻不容缓
没看过可以先看一遍,然后我开始一条一条反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医生,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评论区反驳。
这是这位作者的资历,可以相信,他应该能够左右一定的上海防疫政策。
那请问,上海防疫政策至今,造成的种种灾害和次生灾害,是不是和这位大专家有关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一条一条文章来探讨。
一上来,这位专家,给我们引用了一大段文章,具体写的啥呢?
“新冠疫情暴发的 3 个月内武汉及中国其他地区的额外死亡率,
针对新冠病毒病,额外死亡的定义是指:新冠大流行的某时间段内,非新冠病毒病直接死亡的人数与同期(新冠病毒未流行期间)死亡人数对比后,新增死亡率或死亡人数。”
然后举例,糖尿病在疫情期间额外死亡增多的数字。
不可否认,武汉封城时候,确实造成了一些其他疾病的额外死亡,类似事件,在后期的西安心梗病人事件,甚至这次的上海哮喘病人事件,都有体现,但是这个逻辑问题很大,武汉疫情事出突然,但是我们很快清零,难道后来社会回复正常秩序,医疗不再挤兑,然后新冠病造成的额外死亡就应该完全消失了吧?难道放开任由疫情肆虐,反而让更多慢性病患者和急诊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这个逻辑完全不通啊。
结果这位伟大的专家,立马列出了第一条建议,居家隔离。
请问这位大专家,针对传染病,难道最基本的手段,不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么?这虽然是很老很老的传染病防治手段,但是,老的经验,并不是都是过时的,放在新冠上,就是找出所有的阳性病例,治疗好他们,让他们不再排出病毒,这就是全员核酸加应收尽收然后单独隔离密接的原理和意义啊。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就是,封城在未知的病人没有找出来前把传播链停止,加强制口罩,加强居所和公共场所消毒,加上流动货物的消毒。保护易感人群,一方面加强疫苗注射率,一方面要求健康人群戴口罩,同时减少社交和外出,等所有阳性病人找出来后,所有密接也排查彻底后,上海不就安全了?居家隔离安全?居家隔离在上海这个城市合理性基本为零,阳性病人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人口居住密集程度巨大,部份人员没有完全停止流动的基础上,居家隔离这种政策只会造成更大范围疾病的传播,难道这位专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医护也正在感染?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只是在为上海抗疫失败辩解,你想说,上海没有尽早封城,是保护了千千万万的慢性病患者,保护了车祸等急诊患者,这是真的么?深圳 3 月初和上海疫情类似,现在深圳已经通过封城加多轮核酸采集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学校开学,电影院恢复营业,医院更是正常营业,请问究竟是现在深圳的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好的治疗,还是上海的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好的治疗?害死不该死的患者的,难道不是采取了错误防治政策的上海有关部门,和给他们提供决策依据的你们专家么?
居家隔离,上海抗疫经验告诉我们,等于躺平不抗疫。
这是我们得到的唯一有点用的上海抗疫经验。
躺平的结果来了。
切记,上海经验已经证明,居家隔离等于共存。
全世界,哪个国家是共存以后成功的呢?
数据来了。
![](data:image/svg+xml;utf8,)
香港的死亡率数据也来了,上海是香港人口近三倍,香港可是正牌的发达地区。上海你老龄化状况和疫苗接种率,也不比香港有优势吧?
请问你的数据中,上海没有一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是不是说的太早了?
请问你怎么知道,上海这一波奥密克戎的死亡率,会低于香港?即使低于香港,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应收尽收,难道是因为我们把病人放在家里居家隔离?
这位专家,难道你不知道,中国大城市是医疗状况,是存在天然挤兑的么?分级诊治名存实亡,就是普通感冒造成的不适发热有几个城市居民会去一级医院看病?以新冠现在变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不封城,只要几个排毒稍微多点的病人,居家隔离不适,自己想办法想办法去了医院寻求帮助,请问会造成多少密接?医护能安心看病?医护不会感染?
下文上海可怜的医护,一个病区就这样倒下了,医生,护士,住院病人,护工都倒下了,有的回家还传染给了家人,请这位专家睁开眼看看。
这样的一个慢性病区,被新冠击垮,里面的病人能够更好的得到治疗?医生护士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治病?
这个你拿去给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去讨论,他都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吧?
如果仅仅如此,此文还嫌自己不够过分,更过分的甩锅来了。
质疑全民核酸检测,其心真的可诛。
这里,我解释一下,不是说我们的核酸检测完美无暇,只是质疑这个会造成多么恶劣的结果。
从支援上海的医疗南京医疗界同仁那里得知,核酸检测在上海阻力很大,居民各种不配合,有一早不愿意起床的,有不愿意配合取样的,有害怕阳性以后宠物被扑杀的,最过分的是一些大爷大妈,直接说,病毒就是你们支援的人带来的。本来我们小区没有阳性云云。
原来,罪魁祸首是你。
我们江苏南京派去的都是最好的医护,经历过多次新冠疫情支援,无论是一开始的武汉,黄石,还是去年南京本土禄口疫情,经验丰富,这次还改进工作流程,江苏医护穿上隔离服,坐上大巴,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消耗上海紧俏的物资,不占用你们的社会资源,加强消杀和流程改进,做完回江苏解决后勤问题,就被你们这样判断流程有感染风险?
相当于我们是去救旱灾的,你说我们去把你们不多的水喝光了???
用范大将军的话,
![](data:image/svg+xml;utf8,)
你想想,我们南京前不久,也被上海疫情外溢,有奥密克戎疫情,我们通过核酸检测加应收尽收,解决啦,如果如你所说,不规范的核酸检测,可能会造成疫情传播,那南京现在应该是,疫情遍地开花啊,不应该恢复正常,全域低风险啊,顺便说一句我们的低风险,可不是和你们一样,有好多好多好多的无症状的那种中低风险啊,我们是真没有病人了。
你的无理质疑,潜台词是,我们上海的防疫政策挺好的,你们江浙做核酸传播了疾病,或者是,我们防疫政策挺好的,是你们安排全员核酸检测的领导造成了病毒传播。
潜台词多么无耻,多么下流,卖队友啊。
请问下面抗疫工作中,上海的医护,还怎么开展核酸采集,江浙乃至全国支援来的医疗队怎么接受居民的配合,这就是你这个专家干的人事?
这相当于战士们冲锋,遇到了从后方前线指挥部里面射出来机枪子弹,你让人多么寒心,仅此一条,足不足以刻上耻辱柱?
看完你这篇无耻文章的上海人,一定会坚定一些上海人不配合做核酸的想法,甚至会影响全国一些病毒共存者的态度,他们有了理论依据,一个传染病专家的支持,更坚定了一些人不配合防疫政策的决心。
只要有人不配合,就可能有继续排出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流落在社会上,那疫情就会继续传播。
原来让上海一时病了你还不满意,你要上海一直病?
全国只要认识中文的中国人,看完这位大专家这篇文章后,最少会有三成人对封城测核酸,有将信将疑的抵制态度,如果一旦这个文章有了实质性传播,对抗疫目前的局面,会是摧毁性的,因为全民核酸,需要所有人的配合,而抗疫失败,只需要一些不听话的携带者即可。所以说,这篇文章就是杀人的子弹,是把医护人员隔离服撕开一个口子,是给国家放血。
是的,言论自由,不能因言获罪,但是这种就差直接指导民众对抗防疫工作者的文章,丁香园你作为医学专业论坛,是怎么审核作为头条发送的?这已经不是人血馒头了,这是国家的血,死于新冠奥密克戎的民众和医务工作者的性命啊。
这位专家,你有没有宣誓过?
我是一个很很不起眼的医生,但是我永远记得我的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
你呢?你为了掩盖自己或者自己团队的失误,是要把整个上海,乃至整个国家,拉着陪葬么?
你不承认?那我们继续。
医院不能停诊?那医院内的医护和住院的慢性病患者怎么办?那些抵抗力很差的病人怎么办?放任病毒传播的上海防疫部门,你们的傲慢伤害了病人,也伤害了医护,还伤害了医院的医疗秩序,
还记得上文那个上海某医院病区数天内感染的回答么?那只是现阶段上海医院被奥密克戎病毒慢慢侵入的现状。
第四点我没意见,打疫苗,上海的疫苗推进的如何呢?这位专家有在疫苗普及上做过什么努力?现在民众中流传的对疫苗的不信任,这位专家写过文章去改变么?我的建议很简单,不是医学认可的疾病确实不适合打疫苗的,新冠治疗不免费,先治疗,再起诉要债,过度到,不打疫苗,社会医疗保险停用,补充医疗报销暂停,财政拨款的单位,无正当理由并有三甲医院证明拒绝打疫苗的,工资缓发,学生中,未打疫苗的,取消评先评优,社会上如堂食餐厅,宾馆,健身房,酒店,电影院,等公众场所,禁止未打疫苗者进入,农民未打疫苗者,延缓农业补贴的发放。
是的,我们不给你不打疫苗的选择的自由,因为病毒之下,无人有选择权。
顺嘴说一句,米国放风串访的某老妖婆阳性了。
敏感时期,祝她早日……。
第五条,这个专家又来了,由于建设不了那么多,那么快的方仓医院,所以患者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居家隔离。这不是你第一条的要求么?等于居家隔离可以取代方仓医院和新冠第九版诊疗指南的隔离场所?
你烦不烦?江浙已经腾出 6 万的隔离酒店,上海只要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方仓和隔离场所肯定是管够。
还不是你上海的应急方案完全不够看,造成超过了十万以上的阳性病例,虽然可能上海开创性的改变了确诊标准,开创性的重新定义了高风险地区,重新定义了绿码,情况怎么可能那么严重?
因为方仓建设不过来,就居家隔离?
这个论调让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汪精卫,
因为我们打不过日本人,所以我选择合作。这是什么?这是投降者,叛徒的口吻。
如果他们相信论持久战,相信中国会在 8 年后胜利,请问,他们会投降么?
神经病才投降当伪军,遗臭万年啊。
现在共存派,和居家隔离派的观点都是,病人太多了方仓不行的,居家隔离吧?
像不像伪军劝降英雄人物的台词,日本人太厉害了,日本军队太厉害了,我们打不过的,中国已经亡了,我们投降吧。
如果新冠病毒和人类是一场战争,那至今还在想办法和新冠病毒战斗的国家和地区,是不是只有中国大陆?我们还在第一轮就遭受新冠病毒攻击下,狙击成功,利用 2020 年和 2021 年,生产了大量的资料物资,无论是口罩防护服,还是呼吸机疫苗,出口全世界,帮助了全世界,这时候你和我说,新冠病毒新的变种奥密克戎太厉害,我们打不过。
像不像那句台词,不是全套美式装备的国军无能,是日本军队太狡猾。
那深圳呢?其他城市呢?其他城市就是抗日战争时候的共产党军队?
不要给错误和无能找借口,上海只要好好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一定能战胜疫情,这个时间,泄气和宣传躺平,是你这个抗疫专家应该干的?
最后一点,讨论自杀,请问,是现在上海防疫早期拉垮,造成封了又封,病例超十万造成自杀风险大?还是 2020 年初武汉的疫情造成的恐慌大?还是深圳早期果断封城,现在恢复正常生活造成的自杀风险大?
最简单的对比,告诉我们,上海做错了,某些人还嘴硬。
所有的压力,不是封城和应收尽收造成的,是疫情防控不力造成的。
自相矛盾吧?既然不讨论医学问题以外的问题,上面那段话,是打算继续甩锅给封城政策?
武汉,封过,南京封过,西安封过,都迎来清零的一天,干嘛?上海,你打算学香港?
凭心而论,如果现在上海的老百姓,如果可以选,还愿意在这个疫情肆虐的上海生活?真的居家隔离了,上海就有救了?让全国给上海防疫错误买单?
欢迎来辩。
大专家,呵呵。
我呸。
就在刚刚,吉林市实现社会全面清零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兔酱点进去一看,果然,上海难逃一 “cue”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上海确实发生了许多魔幻的事情。首先遭遇了病毒的猛烈攻击,随之而来的是比病毒更可怕的唇枪舌剑。两年前的武汉人体会过,现在上海人也正在体会。
抛开情绪和宏大叙事来谈,对于目前的上海来说,兔酱认为有两点需要拎清:
其一,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上海人。
今天这种局面,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除了个别恶意散播病毒的不法分子,大部分上海居民都积极配合防疫,不给国家添乱。出了疏漏,上海也愿意批评改正。
其二,除了病毒之外,我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弱势群体的物资保障。
今天,兔酱的朋友圈被一篇《是的,我快断粮了》的推文刷屏了。看完后触动颇深:
上海常住人口为 2489.43 万人,就算物资充足的占 99%,剩下的 1%,也有接近 25 万人。25 万人面临饥饱问题,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在清零之前,保障这 1% 上海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巴乐兔租房:千万年轻人推荐的租房平台。
这是我其他的回答,也许你会喜欢:
3 月 27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0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3450 例,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走不出来,迟早会大闹一场
不需要太多分析,武汉已有先例。武汉当年走出疫情是在封城基础上加三个条件:
一,中央派员坐阵指挥;
二,军队及各地齐支援;
三,换掉尸位素餐官员。
上海已处于事实上的封城状态,前两个条件已经具备,目前还差第三条:换人。换到哪一级?至少卫健委主任要换,最好国家卫健委派人。
不过上海恐怕要加一条:
四,严厉打击买办集团。
我看到视频,虽然很辛苦,但是真的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放在板车
上就会方便,如果装在车上的用纸箱子,然后用叉车会更快。如果先不运送蔬菜,先运送脱水的蔬菜包会更节约空间。
比如说分装好的袋子不要散放在货车,应该放在纸盒子里面垒起来,底下放木头垫子(我不知道那个叫啥),每个小区门口分派一辆叉车用来卸货(我意思其实是按照上海现有叉车数量进行平均调配)
另外目前都在运送新鲜蔬菜,这些蔬菜又不易保存。是否可以考虑替换成脱水蔬菜包先环节燃眉之急。这样运送的效率会高很多。
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的分拣人员,按照这个办法。
大货车直接到达小区(或者某几个小区中心位置),然后由小区组织小货车,中间中转由叉车完成。然后小货车到达小区。然后小区门口的货架上可以喷洒消毒水或者用紫光灯。第二天就像检测核酸一样,叫到的来拿物资(不管这是买的还是送的)
这波后怎么避免下一波? 如何避免循环
知乎用户 开灯也费劲的少年 发表 要对这些领导同志有信心,给他们一点包容。 另外请国安的同志们千万保重。 知乎用户 Lai Lixiong 发表 持悲观态度,真要搞只能寄希望于夏天病毒活性下降了。 1、很多封闭了十几天的小区从全阴到几个、 …
知乎用户 zpeng 发表 1. 疫情防疫的关键点就是及时,上海一直做的很好的地方就是防范的及时。但这次确实有点晚; 2. 一般人防范意识降低了,2020 年 11 月上海出现疫情后,园区要求测体温,上班全天戴口罩,吃饭错峰。但今年这 …
知乎用户 廖诗琴 发表 看到上海抢菜的盛况,想起了一个资本主义笑话: “未来技术革命,98% 的人将被淘汰。” “那我们怎么办?” “成为那 2%。”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常驻人口 2488 万,假设一人一天需要消耗 1.17 公斤食品( …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2 月份我和一位投资检测实验室的朋友聊天时就说上海这个精准防疫的成功率在我看来完全不符合正常的逻辑。这个完全依赖于全链条没有人犯错也没有 1 型错误的基础上。这个能持续显得非常违反直觉,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上海 …
知乎用户 龙头马 发表 问:上海疫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答:因为上海背后的确有高人! 三个月前, 某网络大 V 一篇吹捧上海防疫的文章: 《上海背后有高人》, 轻松拿到了 10W+。 对于那篇歌颂型的文章,其中观点笔者并不以为然。 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