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看新闻只剩“等反转”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最近的新闻总是不免让人感到沮丧,要么淹没在纷杂的信息洪流之中,要么静悄悄没有后续,更有许多人,看待新闻只剩下一种狭隘的角度,“等反转”。

“后真相”这个词你或许并不陌生,常被用来形容当下的言论环境,即忽视真相、不在乎事实,往往以立场决定是非。你可能也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看似“冷静分析”,实则是在推波助澜,“真相无关紧要啦,这年头没人在意真相了,大家只想看符合自己需要的内容”。

现象当然存在,但这不是任由它合理化并泛滥的理由。今天,我们想分享原《南方周末》记者、新闻学者方可成在看理想App主讲节目《读懂新闻》的最后一集。

这是一篇“后真相时代”的自救指南,真的就是真的,事实比立场更重要。

注意力、思考和行动,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获得更优质的新闻,也可以推动整个社会更加尊重事实、敬畏真相。

**作者 | 方可成
**

来源 | 《读懂新闻》看理想App

今天想分享的建议,用一个大家可能见过的词,就是传递一些“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内容。

Literacy的意思是识字的能力,有literacy的人就不是文盲。有媒介素养的人就不是在媒体方面的文盲,而不具备媒介素养的人,虽然认识字、会用手机,但其实并不真正具备使用媒体的能力。

01.

出处:文章从何而来?

先来分享一些自己平时在选择和阅读新闻媒体时的习惯。我在读一篇媒体文章的时候,绝对不是上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而是会先寻找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个关键信息是,这篇文章的出处是哪里?

要注意,这里说的出处不是你使用的app,比如“出处是微信朋友圈”,“出处是今日头条”,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些app只是平台,并不是真正撰写和发布这些文章的机构。还有一种更不靠谱的说法,就是“这篇文章的出处是互联网”,现在几乎什么信息都在互联网上,“出自互联网”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我会关注文章是出自正规机构媒体(也就是报纸、杂志、电视台,以及像澎湃、界面、红星新闻等网络新闻机构)之手,还是出自自媒体之手。

对于前者,我默认会给予更高的信任度,当然也不会全信;对于后者,我默认会更加怀疑,当然也不排除里面会有非常好的内容。

原因很简单:正规机构媒体有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和伦理规范,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自媒体则天马行空,几乎没有约束,好的文章可能很好,但很多内容可能并不太可靠。

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机构媒体,内部也有不同的风格和可信度。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也太复杂了,怎么分得清楚呢?有没有一张表格可以把所有媒体都列上去,给每个媒体打个分,想看的时候就查一下?

很遗憾,确实没有,而且媒体行业总是在不断变化,今天总结的,到了下个月可能就要更新了。所以,确实需要自己做研究,逐渐积累自己脑子里的媒体数据库了。

《华盛顿邮报》

在这里还可以分享我的一个习惯。但凡是打开一个我此前没见过的网站,或者是看到某篇我正在阅读的文章出自一个我没听说过的微信公众号,我都会点进网站的“关于我们”页面,或者点开公众号的资料里面去看个究竟。

一般来说,那些可信度高、质量上乘的媒体,在透明度上也会做得比较好,可以查到比较详细的资料,比如什么时候创办的、编辑方针是什么,甚至团队主要成员的照片和背景资料都能查得到。而如果没有提供太多简介信息,那么这家媒体在我这里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我希望各种平台app都可以把资料页做得更醒目,提醒用户查阅各种账号的资料。

02.

四种类型的新闻

前面说的是我会留意的第一个关键信息,也就是出处;我会特别留意的第二个关键信息是: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还是提供观点?也就是说,是新闻报道类的,还是评论类的,还是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叫做“述评类”(有点像我们通常说的“夹叙夹议”)。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新闻报道类的文章,还可以继续分类。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Blur》的英文原意是模糊,中文译名叫做《真相》,副标题是“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我觉得把英文书名和中文书名放一起就完美了:在模糊的时代看清真相

《真相》这本书里面把新闻分成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叫做查证式的新闻。

顾名思义,这种新闻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事实查证清楚,最重要的是做到事实的真实、准确和全面,而不是表达观点和意见。为了做到这一点,往往就需要记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调查和确认。

这一类新闻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我们大家都听说过的“调查性报道”。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讲的就是一个重磅调查报道出炉的过程,大家看一看就会对查证式的新闻是怎么做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聚焦》

近年来兴起的“事实核查”也属于这种,它是专门去查证那些热门的、流行的说法到底准不准确,中国有一个在事实核查方面很好的团队叫“有据”,也推荐给大家。

第二种新闻叫做断言式的新闻。

这种新闻,最看重的不是事实的准确和全面,而是速度和数量。简单来说,也就是要:要快,要多。

大家听到这个,肯定第一反应是:网络新闻就是这样,讲求速度和海量。其实在网络新闻之前,断言式新闻还有一个鼻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CNN。

CNN是第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报新闻的电视频道,而且大部分是直播。直播当然带来了最及时的消息,但副作用就是根本没时间去查证消息,更不可能做《聚焦》那样的长时间调查。

所以,《真相》说,“断言式新闻不是充当信息的过滤器,而是充当传声筒。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今天中国常常出现的反转新闻。为什么新闻总是会反转?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断言式新闻”,事件中的某一方出来说话了,媒体就赶紧出来充当传声筒;另一方出来提供了完全相反的意见,媒体又成了他们的传声筒,所以看上去就成了反转来反转去。

查证式的新闻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记者会把各方面都调查清楚了再来介绍给读者。

第三种叫做肯定式的新闻。

这种新闻的主要目的不是提供经过查证的准确事实,也不是快速大量传递信息,而是要故意迎合读者既有的观点,引发读者的共鸣。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有两则信息摆在面前,一则符合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另一则不符合我们的认知,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到更符合我们观点的那一则信息,并且更容易相信它是真的。

肯定式的新闻就是利用了人类的这种特点,你相信什么,就故意给你看符合你观点的信息。

比如,如果你喜欢吃甜豆腐脑,那么这种媒体就会大量给你看盛赞甜豆腐脑、贬低咸豆腐脑的文章。它对准确、全面、平衡地呈现事实没有兴趣,只是精心挑选事实符合你的心意。

第四种叫做利益集团式的新闻。

这种新闻表面上很像是专业媒体出品的报道、甚至是调查报道,但是如果你留意它的出处,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专业媒体报道的,而是来自一家企业或者政治社会团体。他们发表内容的目的,就是要推进本团体的利益。

举个例子,一家石油公司可能会发表一篇长得非常像新闻稿的文章,内容是采访了一些研究人员,说传统能源其实对环境的污染没那么严重。

看起来像是查证式的新闻,但是了解了“幕后黑手”就知道,这样的新闻有着特定的目的,呈现的信息也往往是扭曲的、经过筛选的。

听完了这四种新闻的分类,大家应该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对,第一种查证式的新闻是最理想的,最值得信赖的。而后面三种都要打上问号,特别是第三种和第四种,它们不仅不做充分的查证,还会故意地扭曲信息、选择性地呈现事实。

下次你读到新闻的时候,如果发现一篇新闻的报道速度特别快,但只是被动地呈现了一些人的说法,记者没有去做更主动和深入的调查,那么它很可能是第二种断言式的新闻。

如果你发现一些新闻特别符合你的胃口,呈现的信息和观点都让你觉得特别舒服,那你应该长个心眼:这可能是第三种肯定式的新闻,可能有重要的信息被刻意隐藏了。

《共犯者们》

如果你发现一则新闻的发布机构不是专业媒体,而是公司或其他政治社会团体,那么它很可能是第四种利益集团式新闻。

03.

六步质疑法

在《真相》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六步质疑法”。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刚才说的“分清楚新闻的类型”。下面讲讲其他五个步骤。

第二步是:识别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完整。

新闻学上有“5个W和1个H”的说法,也就是:What(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y(为什么),以及How(怎样)。一则合格的新闻报道,应该具备这些要素。如果有缺失,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很可能是作者在隐瞒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一则新闻笼统地说“上周二”、“昨天中午”,但又没有给出文章具体的发布时间,那么也很可能是假的,因为这样的消息可以用在任何时候传播。

追求新闻的完整性,并不意味着要苛求一则报道提供所有的信息。实际上,如果一则报道用谦逊的态度承认还有哪些信息是暂时无法获得的,还有哪些结论是暂时无法确定的,这样的报道其实更加可信,因为作者没有编造事实、强行脑补。

六步质疑法的第三步是,评估信源。

写新闻不是编故事,所有的消息都需要有来源。如果文章是以一种“上帝视角”写成的——也就是说,如果作者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直接介绍各种信息,而不给出任何消息来源,那么基本上就不要相信这篇文章了。

总的来说,文章里面给出的信源是越多样越好。对于给出了具体信源的文章,也要考察这些信源是否可信。比如,让一个警察来介绍医学方面的信息,就好像让体育老师来教数学,可能不太靠谱。

另外,对于信源的介绍越详细越好,有些新闻里面会写“有专家说”、“有消息人士称”,这都是不太合格的交代信源的方式,值得警惕。当然有时候,出于保护被采访者的考虑,会对信源进行匿名处理,但是作者提醒我们,记者要给出足够的匿名理由才可以。

另外,匿名信源的价值是提供事实,而不是提供观点。因为一个只提供观点的匿名信源,很可能就像一个人躲在马甲后面肆意骂人。

关于信源,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是:对于关键性的事实,要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信源提供相互的佐证,术语叫做“交叉印证”。

注意,不是随随便便两个信源就可以,比如我采访一个人和他的妻子,他们说了同样的话,那是无法构成交叉印证的,因为他们彼此并不独立,很可能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这么说的。

信源的多元性也很影响文章的质量。如果一篇文章的信源更多元,那么我会更倾向于去认真阅读和相信。

下面进入第四步:评估文中提供了什么样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否值得相信。

我们都知道要“摆事实、讲道理”,“凡事要讲证据”,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分析和辨别证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相》这本书告诉我们,首先要分析,文中提供的是实打实的证据,还是一些建立在猜测和假设上的说法。

用今天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要看有没有“实锤”,是不是给出了货真价实的料,还是用很多“可能”、“想必”、“应该”之类的猜测。

其次要留意,有没有反面的证据被提供?认真对待反面的证据,是负责任的体现。一篇看起来完美无缺、没有反面证据的文章,反而要多加小心。

然后要分析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文中提供的证据到底能不能导出最后的结论?是不是也可以导向其他的结论?作者有没有讨论这些可能性?特别要留意,很多时候新闻报道的写作是在暗示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写“因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什么”。这种暗示实际上也是在引导读者。

**在评估证据之后,****“六步质疑法”的第五步是:观察最新的新闻模式如何利用证据或者质疑证据。**这一个步骤其实主要是在帮助第一步,也就是判断新闻类型。

前面说的第二种新闻叫“断言式的新闻”,大量、快速,但是不去努力确保事实的准确。那么如果大家看到,一档电视节目里面,主持人让嘉宾发言,听完了不做任何质疑,不要求他们提供任何证据,那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这种断言式的新闻。CNN的一些直播节目,有时候就是这样。

刚才说到的第三种新闻叫做“肯定式的新闻”,也就是你爱看什么就给你看什么。发现这种新闻的最重要依据是:它们从不探讨其他结论的可能性,从不提反面证据。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第四种“利益集团式新闻”当中,不同之处在于,“肯定式的新闻”是正规媒体制作的,而“利益集团式新闻”则是公司或其他团体做出来的。

《聚焦》

“六步质疑法”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思考是否从新闻中获得了需要的信息。

《真相》说,一个很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在读完新闻之后,问问自己:我能把读到的内容讲给另一个人听吗?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如果你发现自己讲不出来,那么是这篇报道中有什么内容你没有能够理解吗?如果你讲着讲着发现有什么遗漏的信息,那么可以从哪里去获取这些信息?

这确实是一个很简便的方法。读完一则优质新闻之后,你应该是可以将它讲给自己的身边人听的。

作者特别提出,这种六步质疑法并不是一个呆板的公式,而是要为大家开启一种思考信息的方法。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多探索一些此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源,在对比之中能看得更清晰,这六个步骤也能用得更好。

04.

与本能做斗争

接下来再推荐另一本启发我们如何发掘真相的书:《事实》(Factfulness),作者是瑞典学者汉斯·罗斯林。

他在书中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一些进化当中形成的本能的影响,这些本能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躲过猛兽的威胁活了下来,但到了今天,这些本能可能会误导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这就好像,我们有喜欢吃糖和油炸食品的本能,这是因为在食物匮乏的远古年代,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捱过饥饿。但是显然,到现代社会,这种本能如果不加遏制,会让我们变得很不健康。所以我们需要与自己的不少本能做对抗。

在《事实》这本书里面,作者列举了十种本能,分别是:

1. 我们对事物的本能认识经常是二元的、非黑即白的,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2. 我们本能地会更注意负面消息,会倾向于放大对负面消息的认知,但真实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

3. 我们本能地认为事物就是线性发展的,但更多时候真实的发展路径可能是曲线的、S型的,等等;

4. 我们对于害怕的事物会高估其危险程度,但令人害怕的东西并不一定危险,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空难的消息令人害怕,但坐飞机其实是非常安全的;

5. 我们本能地容易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

6. 我们容易以偏概全,手里拿了一把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7. 我们喜欢说“某某事物本质上就是这样的”,比如“我们民族的文化本来就是这样的”,或者我之前提到的例子“新闻本来就是要讲客观性的”,但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注定的;

8. 我们倾向于用单一的视角看问题,用简单的概念和简单的解决方式来处理,但现实可能复杂得多;

9. 我们本能地把错误归咎他人,但最重要的是,坏事发生时,应该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

10. 在事情紧迫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压力而高估短期问题的严重性,失去理性。

这十种本能当然不是直接与如何选择新闻有关,但如果我们可以反思这十种本能,也就可以更好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和使用新闻媒体。

举个例子,上面列举的第2种本能“关注负面消息的本能”,这其实跟我们当下这个所谓的“政治抑郁”的时代非常相关。

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体是会放大某一些负面消息的,而我们的脑子里的负面本能,又会更进一步地放大消息带来的负面感觉。所以,我们有时候会高估坏消息的程度,这可能会带来的一种消极后果就是,让人觉得世界没希望了,人生没意义了。

《窃听风暴》

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在积极行动,改变着这个世界,但我们的本能使得我们容易忽略他们的故事。

有不少朋友可能知道,我在《看理想》主理的一档播客节目《放晴早安》就是要反抗这种负面本能,多多呈现那些带来积极改变的行动,让更多人知道并参与到这些行动当中来。

就像《事实》这本书说的,关注那些积极的改变,并不是无视问题,而是强调,只有积极地应对和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坏(bad)和更好(better)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同时说一种情况是坏的、糟糕的,并且是正在变好、可以变好的。

同时承认“坏和更好”,其实是违反人的本能的,但我们可以说服自己做到,这也会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世界。

05.

让事实重新被人尊重

讲到这里,前面已经分享了不少个人层面可以借鉴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最后,我想再把视角拉远一点,谈谈为了更好地获取新闻和真相,社会层面应该发生的改变。

很多人都很熟悉“后真相时代”这个词,但什么叫“后真相”?它指的仅仅是假新闻很多、真相很难寻找吗?并没有那么简单。

后真相时代,指的是人们已经从心底不信任真相、不在乎真相、不追求真相的时代,是人们觉得从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出发选择自己想要的版本就行,根本不需要再摆事实讲道理、发掘真相的时代。

这几年关于假新闻和后真相的讨论,始于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在竞选过程中,有很多捧特朗普、黑希拉里的假新闻在流传。而且,特朗普本人也主动在Twitter上传播这些假新闻。

其实,比这些具体的假新闻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手下在推行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认为:其实真相无关紧要、符合我的需要的就是真相。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特朗普宣誓就职典礼那天,他的新闻发言人宣称观礼的人数是史上最多的。然而,只需要简单对比现场照片就会发现,那天的观礼人数其实比奥巴马2009年1月宣誓就职的时候要少不少。于是,在一档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里面,主持人问特朗普的亲密助手凯莉安·康威: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件事情上坚持放出这样的虚假消息?

面对追问,康威给了一个很经典的回答:我们没有说谎,我们说的只不过是“另类的事实”(alternative fact)。

“另类事实”,这个词一出,顿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人认为,这个词透露出一种很可怕的逻辑,因为:谎言也可以被称为事实,那么真相本身就根本不重要了。

这就是后真相时代的特点:有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求真了,只是死死抱住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利的说法,将它们奉为事实。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要走出后真相时代,我们就要从社会层面摒弃这种逻辑,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要把事实当成斗争的武器,否则就永远有人在制造、传播和相信那些假新闻。

在《事实》里,作者说,他对读者的期待是:对寻找正确事实的兴趣大于待在自己的泡泡里的兴趣,愿意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准备以批判性思维来代替本能性的反应,愿意保持谦逊和好奇。

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抗后真相的路径:我们要塑造一个大家愿意保持开放心态、愿意对话、愿意改变自己观点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激烈斗争、你死我活的社会;我们要提升对事实的尊重,而不是认为立场比事实重要。

本文为《读懂新闻:无限人生书单第四季》节目第10集讲稿,作者方可成,原标题为《“后真相时代”自救指南:真的就是真的,事实比立场更重要》,有删减。

 📖

长按海报,扫描二维码,读懂新闻

音频编辑:李兔

微信内容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53条人命,新华社的报道只有52个字

‍ ‍长沙医学院旁自建房倒塌事故的救援结束了。据官方发布消息,事故共造成53人遇难,10人受伤获救。 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 这是新华社今天发布的一条报道: 新华社的这条报道,我数了下,52个字,其中还包括三名记者署名。 当然,这是一条微博 …

哪里看乌克兰的“真”新闻?一份不完整清单

2 月 24 日深夜,欧洲大陆仍然在睡梦中,俄罗斯打响了入侵乌克兰的第一枪。当双方在前线激烈交火时,大量照片、视频和信息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发布。这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战争,即使发生在千里之外的远方,也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地在全球同步直播战况。经过 …

新闻不能跑到前边,流言就会跑到前边

今天有些兴奋,丰县事件真相就要浮出水面了。 昨晚转发“偶尔治愈”的那篇报道时,我说到: **这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报道。**既有对她老家福贡县亚谷村的探访,也有对她日后生活方式的探索,还介绍了2005年实施的“解锁”工程。 第二篇报道来自“ …

很遗憾,朋友圈帮不了山西

到了昨天晚上,朋友圈里的山西大雨终于爆发了一波。 但是时间很短,几个小时后,朋友圈里又是一片莺歌燕舞…… “无人问晋”这个典型street smart的词语短期流行,充分说明了社交媒体时代的特征。 社交媒体取代不了媒体。朋友圈救不了山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