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这么拉垮,不想留在上海了,有推荐的城市嘛?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年轻女性的话,建议选江苏徐州。江苏紧挨着上海,经济也发达,而且文化悠久。而徐州是江苏省 2021 年文明城市,对外地人很友好,一点也不排外。 男性的话,可以选黑龙江。现在普京在越南支持者很多,将来说不定可以变成黑里 …
3 月 11 日以来的 100 多天中,约有 300 万人离开了上海。
借助百度迁徙指数,我们把疫情期间上海的人口流动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stage0:3 月之前,上海仍处于【净迁入】状态。
stage1:华亭宾馆事发(3 月 11 日上海发布评论区承认)之后至浦西 lockdown 之前,上海人口持续流出。
stage2:进入 4 月,上海进入全面静态管理,人口只有小幅度的流入、流出。
stage3:411 上海开始划分防范区,428 防范区人口达到 1238 万人,5 月份开始,越来越多困在上海的人学会了如何 “合法” 地从离沪。彭于晏就是在这个阶段离开,“应润尽润”。
stage4:5 月 22 日,上海四条地铁线恢复运行,连接了虹桥机场、虹桥站、上海站、南站等多个交通枢纽,浦东、浦西也可以通过地铁相互链接。高铁班次也是 5 月 22 日开始增设。这个阶段爆发了一波离沪高峰。
stage5:6 月 1 日全面放开之后,净迁出人口反而下降了。是啊,都解封了,还润出去干嘛呢?但现阶段人口流出的速度依然快于 stage1。建筑工地迟迟不能复工复产、线下服务业迟迟不能复商复市,劳动力要素持续流失。
通过比较 3 月 11 日~ 6 月 24 日累计的净迁出指数(43.88),与春节期间净迁出指数峰值(139.09),我们估计出过去 106 天当中**,大约有 306 万人离开了上海,平均每天将近 3 万人。**
这一测算结果与我们在计算三区人数变化时基本一致。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人去哪儿了?
以下数据统计的时间区间为 3 月 11 日~ 6 月 24 日,以地级市为最小统计单元(如昆山计入苏州)。
累计迁出占比:8.3%
苏州无愧于上海最亲密的伙伴。
虽然疫情期间官民双方合力对上海人民进行了严防死守,但依然承接了最多的离沪人员,相当不容易。
听我说谢谢你,温暖了四季。
数据特征:
1、4 月份成功润到苏州的人还是很少,5 月份随着防范区逐步增多,开始小幅抬升。
2、6 月 1 日上海解封之后,由于苏州仍有集中隔离政策,所以离沪去苏的人没有增多,但是从苏来沪人员增多,一来一回,从上海净迁出至苏州的人数反而有所下降。
3、6 月下旬,苏州放松对于来沪人员的集中隔离管控措施,人口大量流出至苏州。
数据显示,6 月 20 日开始出现高峰,与下面两个文件的时间点基本吻合。
6 月 18 日晚《苏州市疫情防控 2022 年第 141 号通告》
6 月 19 日晚《昆山市疫情防控 2022 年第 103 号通告》
累计迁出占比:5.2%
与苏州一样,嘉兴从地理上来说,也跟上海直接接壤。
数据特征:
6 月 10 号开始,迁出人口显著拉升。
与下面两个文件的时间点基本吻合。
6 月 8 日浙江省《关于科学精准调整上海来浙返浙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通知》
浙江省防控办最新通知:科学精准调整上海来浙返浙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6 月 9 日嘉兴、绍兴等地均放松了集中隔离管控措施。
我在【607 版】回答中提及此事时,绝大多数人还持怀疑态度。
感叹塔西罗陷阱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尽量避免一些行为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 irrational behavior:
1、可获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基于自己熟悉的、容易获取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即【盲人摸象】。
2、锚定效应(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对事务的判断依赖于最初的参考点,无法对更新的信息进行充分调整。过分依赖第一印象做判断,不能做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3、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Bias)
轻易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预测对了就是能力,别人预测对了就是运气。
下面的文章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几大经典偏差作了总结,推荐大家观看。
累计迁出占比:3.5%
没想到吧,第三名是合肥。
霸都,霸气!
真の新一线城市!
颤抖吧,杭州、南京!
5 月 12 日合肥宣布 “可光明正大来肥”。
后来因为【敏感地区】名单并未公布饱受质疑。从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5 月 20 日之前,离沪去肥的人口并没有显著上升。
虞爱华主持召开第 50 次市疫防工作视频会商会 力求人人尽责 力戒层层加码_合肥市人民政府 (hefei.gov.cn)
合肥之所以成为绕开南京和杭州成为离沪目的地第三名,我们大致列了以下原因:
1、5 月 22 日增设的高铁中,终点或途经合肥的班次较多。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想离开,前提是要有交通工具。
1. 2022 年 5 月 22-28 日增开合肥南 - 上海虹桥 G9488/5、G9492/89 次,上海 - 徐州东 C9702 次。
2. 2022 年 5 月 23-30 日增开阜阳西 - 上海虹桥 G7445/8/5 次。(途经合肥)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润,先通高铁。
2、隔离政策相对友好,在各地普遍实现 14+7 的时候,合肥一直是 7+3,实际上在酒店只需住 6 天,第 7 天一早就可以离开。
在离沪交通途经的各大城市中,在合肥隔离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都有显著优势,因此很多人把合肥作为离开上海的一个跳板。
3、合肥来沪务工的人员较宁、杭两地更多,“回家” 的 incentive 比较强。
做图表的过程中,发现 4 月 4 日合肥竟然实现了对于上海的人口净流入。
没错,就是那些逆行者。respect。
总之,一切无愧于霸都之名。
合肥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
累计迁出占比:3.2%
数据特点:
1、4 月前两周杭州承接了大量离沪人口,比苏州更多,期间流出人口占比一度超过 20%。
上海母女杭州逛街事件就发生在这一个时间段。
2、值得注意的是,4 月 17~4 月 22 日,和合肥一样,杭州实现了对于上海的人口净流入,而且是连续好几天的净流入。
当时正是上海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每日新增感染者 2 万以上。respect。
4000 人 15 次日进日出,浙江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以快制快 | 界面新闻
3、5 月 22 日之后,与其他城市一样,杭州迎来一波离沪人口小高峰。
金莎在这个时间段来杭隔离时确诊,贡献了一例所谓的 “外溢” 病例。
4、6 月 10 日、11 日迁出至杭州人口较多,但之后出现了一波陡降。
实际上 6 月 8 号浙江省发文之后,嘉兴、绍兴等地纷纷转向了【居家隔离】,但杭州依然执行【高速路口劝返】【酒店集中隔离】等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因此,12 号之后离沪去杭开始明显降温。
4、6 月 19 日浙江再次更新疫情管理措施后,迁入杭州的人口开始逐渐增多。
累计迁出占比:3.2%
海门和启东离崇明岛太近了,“外防输入” 压力一直较大。
海门 “偷渡” 案一度成为热点。
体力好一点,从崇明游泳都能过去,跟当时从香港往深圳游是一个道理。
从数据上来看,南通 4 月份的严防死守还是比较成功的,迁入 / 迁出犬牙交错。
当然,免不了有一些 GPS 定位漂移的因素。
在崇明岛度假的时候,经常会收到【南通欢迎您】的短信。
大多是江苏城市,与上海息息相关。
阜阳是合肥的下一站,也是 G7446 的重点。
武汉是英雄城市,也是交通枢纽。G576、G676、G1724 三班高铁承载了很多人重返自由的梦想。
6 月 18 日,MU2522 也开始恢复运营。
各位看官,不知这里面有你们的家乡吗?
我出生在东北的小城市,大四的时候一个人飞来上海实习。我记得我在漕溪北路的一家快捷酒店临时落脚,有天夜里 2 点钟觉得很饿想看看酒店是否有自动贩卖机。时值世界杯,我出了酒店门,发现路上依然有很多行人,隔壁的小店里灯火通明在看球,我在全家买了一份肉包子,热的,在凌晨两点。这一刻我决定留在上海,而不是晚上 8 点钟街道上就没人的家乡。
后来我留在了实习的单位,也屡次租房、搬家,从未找过中介,每次的房东都是位阿姨,从没遇到过拖欠押金的情况。第二次租房在闵行,搬进去之前发现,房间里的洗衣机用专用清洗粉洗过,冰箱也除了霜,空调清洗了滤网。
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些朋友,包括周末出去打牌、租民宿,他们会在我在的时候自然的切换成普通话。
我喜欢玩德式桌游,在我老家连一桌都凑不齐,然而在淞虹路的桌游群里,有十几个人一起抢购《方舟动物园》。
我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悲惨世界》,大悲音乐剧来上海巡演的时候,我和一位 40 岁的上海姐姐一起去看了开幕,还遇到了快闪,集体用英语唱 doyouhearthepeoplesing。
我还有一些喜欢的艺术家,慕夏的作品来上海的时候在爱琴海公园的明珠美术馆展览,这个展馆本身是也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
我去看过一些的表演,比如在徐汇艺术中心会有小剧场,有一场青年演员的免费演出昆曲《牡丹亭》。
住在徐汇的时候,经常去淮海路附近闲逛,经常有些奇装异服出现,但是收到的目光不多。不仅仅是 JK 汉服 LO 裙,还有不穿内衣的女士和穿裙子的男士。地铁上,同性恋人有的也会悄悄拉手。
20 年疫情以来,我一直在出差,虹桥火车站从来都是关卡最少,通行最快的车站,连杭州都会设验票 - 出站 - 乘车 3 道卡,21 年年底之前,从未进行区级的封闭,我甚至从未做过核酸检测,出行只需要出示健康码,在 20 年年初最严重的时候,我记得我带着口罩,先去超市购物,再去街道续办我的居住证。
21 年,我正好使用居住证落户,全程只跑了 1 趟派出所。正如之前办理居住证,只跑一趟街道办事处;办理职称,只跑一趟人才服务中心。
21 年,我有了购房资格,存了 100W 首付,想买一套 40 平的老破小,但恰逢上海 “双核价” 政策,担心自己首付不够,在中介的帮助下和房东签了个额外合同,如果核价差异过大导致首付额度提高超过 15W 便取消合同。果然在政策刚出台期间执行的最严厉,核价差 60W,但房东很痛快的退了我的定金。
我记得彩虹合唱团有首歌,歌词我很喜欢 “你踏实、你敬业、你温暖,你负责、你优雅、你可爱。你包容着每一种心情,你倾听每一句声音。看那白云在浦江之上,看河流汇聚成海。”
22 年应该是我最艰难的一年,目前封在家里已经 60 天整。我在疫情比较严重的闵行区,但还好物资充足,比较规范的物资包收到了 7 次,其他零散的物资如盒饭、面板、大米、消毒物品也有数次(虽然物业有些事办的确实王八蛋)。
这次疫情让我感到痛苦,但我觉得这种痛苦不是上海市、不是上海人带来的,而是整体一盘棋的操作下种种乱象所引发的。
疫情结束,当上海重新回来的时候,你猜我会离开吗?
我就奇了怪了,你们正儿八经考虑这些问题前能不能先考虑一下 “疫情结束” 这件事到底会不会发生?
5 月 17 日更新
5 月 15 号,我老公陪娃玩不小心扭到胳膊,120 准备接我们的时候,娃睡着了,就没去医院。
5 月 16 号早上打 120 电话,八九点把我们送到儿童医学中心,因为我婆婆之前复阳,5 月 5 号我婆婆已经转阴,说的是 7 天后在做一次核酸阴性才行,疾控一直没人安排上门做核酸。他们先去发热门诊,做核酸等了 3 个小时出结果以后,去挂号。挂号以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给娃看好了。这时候才一点多。
给 962120 打电话,说要等到晚上七八点才有车送他们回家。
然后他们在医院从一点多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半,中间所有的办法我们都想了,就是没车…… 医院还只开了一个小店,附近啥都没有。
但是我们还是会留在这,毕竟工作生活都这边,换个城市也不知道能换到哪里去。
以下是原回答
~~~~~~~~~~~~~~ 分割线~~~~~~~~~~~~~~~
我们不会。
上海底层劳动人民。
3 月底封的,到现在买菜花了 1238 元(中间方舱住了 10 天,在方舱天天吃肉,吃的有点反胃,然后也被徐汇的那个肉恶心到了,我们对肉就不太感兴趣) 主要是买菜,封之前囤了点菜,没算进去,就计算的封以后花的钱。
这 1238 元,还包含 99 元团的提拉米苏蛋糕,80 块钱买的 10 盒小馄炖,105 一箱的 20 斤苹果 。
公司发了两次菜,居委会发了两三次吧。
感觉这一两个月存钱都多了。
现在娃的户口公示通过,如果不是疫情的话,现在已经落户了……
最困难的都过去了,我们会在上海坚持下去,生活会越来越好
讲讲我所知道的情况。坐标 4 号环线内一个 80 末建成的老破小多层住宅区。简单来说,在我们社区,解封之后人员流动还是挺大的,但是真正离开上海的人不多。
疫情期间,本着 “姆们不说谁说,姆们不管谁管” 的本心,我做了我们楼的楼长,第一次完整知道了自己到底和哪些人住在一起,也掌握了一些人员变动情况。不是说觉悟多高,而是小区老龄化实在很严重,很多事情他们不知道该找谁,有时候就算找对了人也没办法把事情和诉求讲清楚,讲着讲着破口大骂沦为情绪发泄情况倒是很多。所以我想,我来吧。
我原本是个社恐的人,但这么多年在知乎和各种不知道什么样的用户撕扯下来,无论是正面刚还是绕指柔,我都已经有经验了。
我熟悉的两栋楼,我们暂且称之为 1 号楼和 2 号楼,都是 5 层。1 号楼 1 梯 2 户,2 号楼 1 梯 3 户。
先说说 1 号楼住户,我们编号 A 到 J 吧。
A 室:我家,解封后继续住。
B 室:老夫妻二人,前几年在临沪地区买房养老。疫情前夕离开上海。房屋空关。
C 室:母女俩。女儿在上海工作,妈妈过来照顾。解封后继续租。
D 室:一个年轻人。由于是问二房东租房,居委没有记录,导致三月初的两次全员核酸没做都没人发现。直到确诊并且封楼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位邻居。5 月可以离沪之后马上复工出差,前几天搬家。据说公司搬到新址,所以另找住处。房屋空关。
E 室:三口之家,解封后继续住。
F 室:独居老人,解封后继续住。
G 室:老两口 + 残疾的孩子,解封后继续住。
H 室:老夫妻二人,解封后继续住。
I 室:老夫妻二人,解封后继续住。
J 室:独居老人,疫情前一直沪港两地跑,去年短暂回来过一段时间,之后长期居港。表示近期不会回沪,房屋空关。
再说说 2 号楼吧,楼长和我比较熟,所以我知道点情况。
A 室:老两口 + 残疾的孩子,解封后继续住。
B 室:情况不明的租户,解封后继续住。
C 室:老夫妻二人,解封后继续住。
D 室:三人合租一个两居室,解封后继续住。
E 室:原本的租户觉得疫情期间这里的居住体验比较差,搬去了本区内的一个比较好的社区。房屋空关一周多之后,目前有了新租户。
F 室:老夫妻二人,解封后继续住。
G 室:原本住着一位独居老人。解封后儿女接走,目前房屋空关。
H 室:母女俩。女儿在上海工作,妈妈过来照顾。解封后继续租。
I 室:一位年轻人,解封后继续租。
J 室:三人合租一个两居室,解封后继续住。
K 室:老夫妻二人,解封后继续住。
L 室:原本的租户在附近街区开饭店,疫情期间关门,回老家。房屋空关一两周后,有了新租户。
M 室:情况不明,解封后继续住。
N 室:三口之家,解封后继续住。
O 室:租户,解封后继续租。
我也看到过其他楼的租户,5 个男孩子,做餐饮服务员,之前每次做核酸总是一起下来,在一个深夜,凌晨两点多,拎着行李箱走了。弄堂很安静,只有行李箱拖轮的声音。我问他们 “走啦?” 他们说 “走了。” 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那时出租车没完全复工,群里流传着黑车开出天价的消息,数字很夸张,也没法判断真假。我不敢想象他们要怎么去二十几公里外的火车站,只觉得生活真的太艰难。
整体来说,即使是租住于此,只要在上海有稳定工作,至少目前来说离开的人还不是特别多。离开的要么是有 (个人认为的) 更好去处,并且在那里已经有一定立足基础(临沪地区、其他大城市、高档小区等等),要么就是赖以生存的工作彻底破碎了(餐饮店主、服务员),权衡下来,回老家的损失比留在这里小。
很多艰难为生的小店主没有走。一来是因为,毕竟所有的家底,包括孩子的教育都在这里,不是说鼠标轻轻一点,回到老家生活就像电脑一样重启了。这一切没有那么好做了断,尤其是在动弹不得的疫情期间。二来也是因为,有些人当时真的山穷水尽了。我在群里看到过一位做中介的租户,说怎么还不发菜,两个多月没交房租,一家人现在连米都快见底了。有人建议他回老家,他说买不起车票。
我能做的很有限。但能做的,我都做了。曾经帮过的人中,有些还在,有些已经离开上海了。我们连面都没见过,但这并不重要。
想起了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疫情后很多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上海流失大几百万人口、房价下跌、经济活力下降、GDP 总量让出第一或跌出前三……
然而,这些大概率都是不可能发生的,2023 年上海会重回 GDP 第一的位置,人口也依然保持在 2500W+,经济活力依然领先全国,这才是真正会发生的。(希望你 mark 下我这段话,明年来打我脸)。
你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上海不过是这次疫情爆发事件中一块倒霉的背景板而已,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个农场,上海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无论你离不离开,它都要下金蛋,因为农场主需要它,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政治因素,农场主一定会把它保的好好的,你就想,中国这么多城市地区,每年能有财政收支盈余的地区,你掰着手指算算有几个?
真正要润的人,疫情没爆发的时候就润了,压根不会说那么多,而嘴上叫着要润的人,大多数是心口不一的,他们嘴上说的和最终的实际行动,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那些嚷嚷着疫情后要润的人,我不想听你说那话,我想看你做那事。
我是新疆的,我偷偷告诉你,动不动就封城,我们两年前就经历过,甚至不止一次,武汉全国大家一起,这个不算,20 年 7 月底乌鲁木齐疫情,日增最多的一天是 108 例,全疆封城,什么概念知道吗,就是上海疫情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河南,湖南,湖北等 13 个省市全部区域封城,不管你所在的地方有没有疫情。而后还有 20 年喀什,21 年霍尔果斯等等……
我说这些,我是想说,上海已经是最好的地方之一了,真的,前两年我多么羡慕上海的精准防疫,而且我 21 年暑假在上海过的,那时候浦东疫情,我是看了新闻才知道的,你知道对我的震撼有多么大吗
别动不动就离开离开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有权有势呢,是普通人的话你在哪儿都一个样,我甚至不敢想如果换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遇到了今年上海的情况,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
以下是一些解释:
我并不是想说新疆秩序混乱,没有物资啥的,说真的每次疫情,每次封城,我从没有为吃饭发过愁,志愿者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很辛苦。我想说的是,那种动不动就被封城,隔三差五就全员核酸的日子和压抑的心态,我们早就经受过了,从 2020 年 10 月份开始我所在的地州就开始七天一次核酸了,个体工商户三天一次,然后就是这样,新疆依然零零散散、时不时出现个几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就是,我们那里有一个名小吃叫面肺子,主料是面肺子和米肠子,2021 年寒假我回家,迫不及待进了一家面肺子店,老板低落的跟我说没有面肺子,只有米肠子,我大为震惊,这相当于一个粮油店只有菜籽油没有粮食,我就问为什么,她说面肺子是他们从附近的市级城市进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县城),但是根据防疫要求,面肺子被归为了生鲜,县里不认市里的核酸,所以生鲜进不来!这不是可笑吗!面肺子本质上就是面,是碳水,这种疫情衍生的民生问题难道不让人压抑吗??
还有,我并不是想给上海洗白,我也洗不白,毕竟虽然我离上海几百公里远,却依然受到了它的影响。我是想说,上海不管有没有疫情,它的管理理念依然在全国属于第一档的,大家也可以去看看股市,看看就业率,就知道上海真的蛮重要。我还是个学生,我没有那么多社会经验,我只知道我找实习的时候,上海的信息我翻了一个小时我也没翻完一天的,青岛的信息翻两下就到前天了,希望大家理性思考,咱们都是普通人,挣钱活下去才是王道。
…………………………………………………
评论区有说我带新疆节奏的,有说我舔上海的
我就想说,你的评论恰恰证明了我所有的内容,小地方的无脑防疫政策两年多了,全国范围内除了新疆人都没多少人知道,上海每次疫情就能上无数次热搜,你觉得上海没物资,歧视外地人,我当然觉得这些事情很扯淡,应该得到痛批
但我想说,小地方的无脑政策、无脑现象你连知道都没法知道,你说你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留在哪里??哪里能够发出你的声音??伊犁超话、乌鲁木齐超话登了多少次超话榜单,短时间就能把热度降下去,正常的发声渠道又在哪里呢?中国很大,不止你身边的一亩三分地!
…………………………………………………
愿我们都能够好好的
2022.06.15 更新
唐山打人事件令人震惊愤怒,这更坚定了我留在上海的决心。
我不由想起在上海的两次报警经历。
第一次是我刚毕业那会,在公司附近和人合租。有个周末,寝室里一个上海女生来我这里住。半夜两三点的时候,楼下有辆车子大概是被野猫碰到了,警报响彻夜空,扰人清梦。
我和同学被吵醒,因为我没有物业电话,就说没办法,算了。同学一听说:那报警啊。她说完就按了 110,把地点、事件描述了一遍,就挂了。我说有用么,警察三更半夜管这个事?
结果还真的管,10 分钟后楼下有人声传来,15 分钟后车子声音停了。又过了 2 分钟,一个座机电话打来,说是我们街道派出所,“现在没声音了吧?” 又让我们记下这个座机电话,说以后有事直接打这个电话,“速度会快点。”
另一次,那时候我在某郊区大厂上班,地铁下来要步行 20 分钟,周边就是绿地、灌木丛、小树林和零星散布的工厂。某个周末,我去公司加班,快到公司的时候,刚要过马路,看到对面有两条大狗,巨大的那种,一条还是狼狗。没有牵绳子,边上也没有人。
我小时候被狗追过,见狗色变,成年后愈演愈烈,对狗的恐惧胜过一切。在老家的时候,因为我怕狗,周末回家爸妈都要接送,因为小区附近太多不牵绳子的狗。
到了上海以后,不牵绳的狗少了很多。一下子看到两条大狗,汗毛竖起。周边可视范围内一个人也没有,我装作镇定转身往地铁站方向走去。忽然想起上次报警的事,我就手抖着打了 110,说明了事情。
走到地铁站,我找了家店坐了许久,这才打了一辆出租,直接开进公司大门,路上看了眼没再看到那两条狗。
两天后,我接到了一个回访电话,告诉我他们找到了狗的主人(好像是附近的小厂厂主)。然后发现狗主人在他们厂房和小树林间搭了几间违建(从路上看,看不到的那种),顺便给端了,说感谢我。
上海人真的喜欢报警,警察处理各种纷争也相当有经验。能动口不动手,能找代表公平的第三人裁决,就绝不自己多 bb。打 12345 的,投诉医院的,投诉政府机构的,申请劳动仲裁的,乐此不疲,因为好用。
更新一下:
这位网友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不会。
09 年顶着我们市文科第二名的光环来到上海读大学,我们寝室除了我之外,都是上海生。那时候我听说上海的高考很简单,第一次见到同寝室上海女生的时候,内心甚至还有一点不屑的。
但很快我被全方位降维打击,认识了这些上海女孩,我才发现我除了会读书,确切说是会应试,其他都不会。
她们各个落落大方,军训前夜在教室里,老师让大家每人轮流上讲台介绍自己。有的喜欢摄影、喜欢做公益,有的是什么我听都没听过的协会 / 团体(类似于天文和艺术)成员,有的介绍自己和张爱玲、宋氏三姐妹是高中校友。
军训刚结束就是运动会,动员报名的时候,外地生们都默不作声。女班长拿着报名表一个个寝室敲门,上海女生们叽叽喳喳抢着报名。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们可以高中三年都能上完整的体育和音乐美术课。其中一个姑娘说起她高考前一个月,体育课女生和男生在网球场上踢足球,男生们各种让分,老师还请大家吃冰激凌。我听得心驰神往。
有一年圣诞夜,我们几个寝室的女生集体去五角场通宵 k 歌。早晨回寝室,宿管阿姨对同寝一位上海姑娘说:你爸爸妈妈昨天傍晚来了一趟你们寝室,说给你送东西。
打开寝室门,这姑娘的床头挂了一个大大的圣诞袜,里面是一支口红、一个 Coach 钱包,还有一张贺卡,写着:圣诞老公公送给囡宝的礼物。
这姑娘现在 31 了,她爸妈还喊她囡宝。
我在上海认识的同龄人(80 末 90 初生人),100% 都是独生子女,而在我的家乡或多或少会有二胎家庭。我记得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其实上海一直对各项政策执行得最好的地方。
有一年静安寺一幢公寓发生大火,死了很多人。一天上午没有课,一大早隔壁寝室一个上海姑娘来敲门:“我们打算去趟胶州路,你们去吗?”
我寝室几个姑娘立马响应:“正有此意!”
于是我跟着她们一起去了胶州路,一路上我还在奇怪他们去干嘛。直到他们找了一家花店,买了几束花,才明白他们是去给遇难者献花。(那家花店的店主也很好,开始不肯收钱,后来几个姑娘执意把钱放下)。
看她们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办事能力都很强。大三有段时间我频繁胃疼,同寝姑娘看不下去,拽着我去了仁济(她事先上网查了下上海哪家看消化道好)。然后挂号、抽血、约胃镜,我一头雾水,跟着她跑东跑西。我问她是不是经常来医院,怎么对流程这么熟悉,她奇怪道:“流程么看医生给的单子还有墙壁上的指示呀,我上一次来医院还是小学。”
如今这群姑娘有的单身,有的已婚,有的已育,也有两个铁丁。无论是单身还是丁克,她们都获得了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我发现这里没什么嫁娶的概念,没有彩礼(我同学说郊区有的地方还有彩礼风俗),所有费用平摊。很多女生婚前父母都会给买房,于是小夫妻一结婚就有两套房。我身边不少同学同事,小夫妻名下有两套房,还喜欢长年住在女方父母家。我很羡慕这种父母与成年女儿的亲密关系,也羡慕上海男性对女性的包容。
有个同学家住在杨浦鞍山老破小,她自嘲为 “棚户区滚地龙”。14 年的时候,她父母东拼西凑了 30 万,加上她自己攒了 10 万(包括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公积金 + 商业贷款,硬是去郊区买了一套 60 平的一手房。当时单价 2 万总价 120 万,现在单价 6 万总价 360 万。
她们都不打算生二胎,她们的父母也不支持她们生二胎。我记得一个同学生完娃,我们去看她,说要不要生二胎。她妈妈和婆婆一起摆手说:“不生不生,生一个叫完成任务,生两个自己生活都不要过了”。在我的家乡,不生二胎会被家人劝,会被人背后说。
我还记得我那个同学故意说那我就是想生二胎呢,两个阿姨笑着答:怎么办,只好帮侬带咯。
19 年有一个姑娘住院,我们去医院看她。这姑娘的公婆正好在,他们喊儿媳为 “宝宝”。隔壁床有个外地的老太太,看到我同学 29 岁,又知道是已婚,对我同学婆婆说可以让你儿媳妇生个孙子了。
我同学的婆婆立刻正色回道:“这个是他们自己的事,需要他们自己决定。生孩子不是买菜,真要生思想上要做好准备,我们这两个小的自己还是小孩子。”
去年有次聚餐,不知怎的聊到老一辈财产怎么分。我才知道,在上海,我这些同学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分家产时,儿子和女儿是均分的(少数郊区的会多给儿子点)。这在我老家,顶多是极个别现象。
一个姑娘父母家的邻居是一对 gay ,18 年还是 19 年的时候他们去荷兰登记了,回来后给我同学家分了糖。我同学的爸爸知道了后,跑出去买了一个蛋糕送给这对新人,说祝你们幸福。这在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估计老年人都无法接受这些吧。
当然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她是我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父母亲友的所在。而我对上海的喜爱不一样,我喜欢这里没有太多精神枷锁的氛围,我喜欢这里对女性友好的环境。多年来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都可以踏踏实实走在路上,都可以找到便利店买东西。不婚族,丁克族,离婚者,同性恋,任何一种人在这里都可以合理存在,得到尊重。
工作场所年长的男领导会绅士为大家开门挡门挡电梯,不会被迫喝酒。只要有能力且肯干,哪怕裸辞都能很快找到满意的工作,且不止一份。打 110 会很快出警,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不会怠慢。
所以我要留在这里,我要让我的孩子和我的同学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这次疫情,网上的上海和真实生活里的像是两个平行世界。我们居委特别负责,很早就来摸排租客,然后把我们都拉到业主群,以便我们参加团购。
邻居也特别好,谁需要什么,群里喊一声,立刻一呼百应。
很多人说上海人排外慕洋,其实我见过的上海同龄人,真的没有一个是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都从小司空见惯,在他们眼里,上海人、外地人、外国人都是一样的。相反,以贬低外国人或者外国文化为荣,其实我觉得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至少我们这里每一次发菜,我都有收到。有一次多了几份菜,楼长在群里说谁需要自己来拿。我家房东在群里说:“我家是租客,举目无亲的,如果有多出来的,给我家租客多一份吧”。立刻得到了很多邻居的赞成。
我的公司为了安抚员工,工资之外还额外发了一笔钱,还赠送了两天年假。在我家乡要找到这样一家公司,很难很难。但在上海,概率就高多了。
说白了,想留下且有能力留下的不会走,留不下或者不想留下的没有这次疫情还是早晚会走。
说实话,我不会,正如大家所说,这些事如果发生在别的地方可能大部分人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纪实一下疫情以来的经历,以下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纯粹真实的我们底层人士生活情况。
首先说一下背景,我自己是江苏人在上海打工,租住在浦东的一个老破小小区,小区里很多很多老年人和老房子。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生了一场病,因此二月份也一直在家休息,留薪留职。
三月份开始疫情就开始了苗头,但是那时候还是精准防控追阳,医院还是人满为患,我又做了一个住院的有创检查手术,父母过来陪护了几天,我看形式不对就赶紧让父母回去了,后来没过一个礼拜就封闭了。
虽然官方宣布是 3.28 浦东封闭,4.1 浦西封闭,但实际上十几号很多小区就封了,比如闵行那边 3 月初就封了,但是没有全封闭之前,快递和外卖很多,物资还是能够保证的。后来就要靠团购和政府配给了。没有按计划 4.5 解封,一封就封到了现在。但是这里就体现出了上海劳动保障的实力,我认识的所有打工人,不管所在的企业大小,哪怕是四五个人的小公司,这两个月来也是正常全额发薪的。我就算是更讨巧的了,三月份算是病假只付 70% 月薪,四月份因为所有人居家,我反而跟着算全薪了。
物资方面
据说每个街道根据经济实力配给的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和我所有认识的人真的没遇到过不发外地人的情况,我租房的地方对面一户刚好在装修,施工的几个人被封闭在里面了,也是一样拿物资的,这里配给的物资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一户一份,不论人口。几乎全上海都是这样,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同学在闵行那边她一个人,菜基本吃一半送一半,放坏了再扔一部分。
我们这边的街道据说比较穷,发的物资也是比较低端,邻居统计目前总共发了大概 17 次各种各样的物资。以粮油米面盐这些为主,绝对足够两口人一点不买吃到现在,因为到今天我把发的米刚好吃完,面粉还没拆,面条还有一筒挂面。
牛奶发了一箱光明金典,一箱特仑苏,因为我喜欢喝鲜奶所以都是自己团购优倍致优这些,所以都剩在家里了。零食还发过一次一提小面包就没别的了。
蔬菜发的发的不多,主要是能保存的根茎诸如土豆番茄和大包菜,包菜这些我不爱吃,基本也是放到坏了丢掉。隔一段时间会配一些葱姜蒜。
肉就发的很少了,如果都算上的话的,发了一些午餐肉,方腿,还有 6 斤新鲜腿肉。
水果只发过几个香瓜。
油发过两次,这个就有意思了,第一次发的牌子没听过,上海雅叔们去居委怼了一顿,后来再发米面粮油都是大牌子了,第二次发的油我查了下,京东卖 50 块钱。
生活用品这边发了一盒牙膏,一瓶洗发水,两块肥皂,一瓶沐浴露,洁柔抽纸一箱多一些吧。这些估计怕雅叔们骂都是发大牌子的了。
但是我们年轻一些的肯定不会像老年人一样等靠政府救济就能忍忍凑合着过,所以各种团购很多,除了蔬菜,我真的没有遇到网上说的离谱高价团。基本上蔬菜是 40 元 7-8 斤左右,金锣的猪肉团购鲜肉差不多是 20 块钱一斤,冻猪可能便宜一些,但我没买过,其实美团上也有的买,就是贵一些,大概 27 一斤。其他比如牛奶酸奶什么的比平时在超市买还便宜,优倍只要 22 块钱 950ml。基本上我每周买一次两瓶。鸡蛋最近涨了一点价,24 块钱 30 个。
当然公司也支援了一些菜和水果,还收到过小区周边商贩捐助的蔬菜之类的,大家真的都很好。
像薯片,鸡翅,猪排等等基本什么都能团到而且价格真的都比我平时去买还便宜,他们团购百利的猫粮,京东都要 399,团购只要 330 块。
我这两天还买了西瓜,45 块钱 7 斤的南汇 8424 瓜,但是买完就后悔了,因为别的团 20 多块钱 7 斤的我们江苏瓜也很好吃。
之前小区管制不允许个人在拼多多上拼的菜进小区,也被雅叔们一顿口水锤,还是放进来了。
关于医疗
因为我这病的原因,需要每天吃药,但是这个药有点贵又走医保,所以每次都只能开半个月的,疫情期间浦西那边医院的药一直过不来,我只好在美团和饿了么上全价买挺肉痛。
后面街道这边帮忙去医院配了国产的,但是因为医生当时开的是进口的,没吃过国产的,而且国产的过于便宜,价格差了 10 倍我就敢吃,又听人家说在长三角互联网医院和京东上碰碰运气,结果京东三天就给送来了,第四天互联网医院上配的也来了,药品又不能退,跪了。一下子堆了几个月的量在家。
关于核酸检测
对于核酸检测,我是真的不能理解,每天都做有什么意义,除了花钱真的没有意义。难道不应该是核酸和抗原交叉做才合适吗。
但是上海的执法的法制意识还真是到位的,我们楼上有大叔天天做核酸就抵触了,有一天拒绝做核酸了,居委竟然报了警,警察来劝了很久和居委说,他不做又不出门造成传染,也不是阳性,不违反任何法律,我们除了劝劝又不能拿他怎么样,你们还是好好做群众工作。
虽然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比如最初发的杂牌物资,没有利益关系谁都不信,但是我的感觉就是上海最底层的声音还能发的出来,还有作用,基层政府不太敢拿着鸡毛当令箭。之前东北的一个朋友说就上海的人敢叫唤,我们也封了一个月了,我们说啥了,又能怎么样?
有问题,骂也好,说也好,曝光也好,讽刺也好,都没有问题,就怕大家不敢言而敢怒。
额,快要解封了,真的有一些同事走了…… 我们竟然因此每个月多发三千块钱稳岗补贴,真心感谢这些同事的抗争,虽然这点钱有点不痛不痒,但是也看出公司的压力和目前的紧张形势。
在今天的中国,最好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大湾区,另一个就是上海。
这两个地方,足够的开放和足够的包容,包容和开放才有文明的产生。
上海这次确实没做好,但是不妨碍他从 2020 年到 2022 年 3 月份,这 2 年的时间,上海给了生活在里面的居民足够的安全感,且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上海这种体量的城市,是不适合随便封城的,毕竟对经济影响极大。而上海最开始,一定也是做了预案,想试试不封城能不能对抗奥密克戎。当然,这失败了,这是事实。
在之后封控之下的上海,谜之操作就让人疑惑了。这也许是大家为什么要离开这座城市,也许是失望了,也许是暂时离开(等上海疫情好转)
网上有很多人在抨击买办,抨击发国难财的,抨击种种,唯独没有往上层去思考。
在别的地方爆发疫情的时候,是要撸官员嘛,那上海呢,至今稳如泰山,也不敢多想。
往下说,新闻发布是给外地人看的,而居委会发布才是给封禁在里面的人看的,居委会是政府在基层的组织,因此种种怪相难道不是居委会不应该出来好好解释一下吗?
在 5 月 30 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和上海发布中,有这么一句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门回家。间接表明一切都是居委会干的,和上海政府没有关系。而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个组织在抗疫的过程中做出种种怪相,到底是居民自愿的还是政府授意的,估计也看不清楚了。就问一句话,作为中国居民,你在国内任何地方有选举和罢免居委会的权利吗?
还有各种后续奇怪政策,天天抗原加核酸,阳一户,全楼拉走,入住方舱,上交钥匙,入户消杀,很多外地的人都说我们这里都这样,然而只有上海的居民站出来说这不合理。首先这事合理吗?其次,不得不佩服上海民众真的是具有深刻的维权意识。
还有一些人,有了一点点小权利就不知道 “为人民服务” 怎么写了。不对,要感恩。
这怪谁,怪上海?
其他地方不存在这种问题?这么坚信的话,就去那些地方好了嘛。
不得不佩服在牺牲人和经济的两难选择中,政府以牺牲经济去保障这部分人。真的很伟大。
上海让我看到了扎根在人性深处野蛮和社会文明的冲突。
离开这座城市,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去处了,回家(大湾区)。
————————————————————
看了一眼评论区,好多地域黑,请各位看客轻喷,没必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只会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圈子里
上海本地居民优不优越我不知道,但是生活在上海,我没感受过对外地人的歧视。
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时候,大家都是按契约精神做事。契约精神的核心就在于:看似没有人情,但是双方都在按契约办事,这就少了很多拉关系,大家都在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做的有竞争力,才能服务好其他人。
可是,疫情之下,这种关系变了,具体表现于:“有了一点点小权利就不知道为人民服务怎么写了。” 各种奇怪的关系确实让我觉得既魔幻又现实。
————————————————————
再补充几点,大城市的生活:
医疗、消费、教育等:很多地方的人没法想象在广州、深圳、上海这种城市的生活。
在这种城市,我想看书的时候,书店非常近,顺路买个咖啡或奶茶,在书店拿本自己喜欢的书,一天就晃过去了
我想听某著名教授、学者的讲座,骑个车到复旦或坐个地铁去上交就能听到
我想看电影的时候,凌晨 1 点都有场,骑个共享单车就能到,自己学校附近 1 公里内电影院有 3 家
我想吃东西的时候,不管啥时候都能找到吃的
路上几百米就有的便利店、里面的盒饭、牛奶、饮料、零食,想买只要有钱就可以。
生病了,学校附近的医院就有 4 家,3 甲医院有 2 家,看病虽贵,但效果不错。
路面、地下便携的交通网络,从早上 5 点多开始到晚上 10 点的地铁,凌晨都有的公交线路。
以及所有国际上著名的展览、演唱会、音乐会,都会在这些城市举办
……
种种,大部分人都能在这种城市找到自己舒服的姿态活着
离开了,意味着以上所有显性和隐形的资源都将失去,用上海话讲,除非脑子瓦特了。
————————————————————
既然提到了离开上海,那就提一下小城市的种种生活。
在普通小城市或者农村中,亲戚什么的都在,又基本上住在一起,难免得走动走动。
今天前家娃升个学,得去参加个升学宴,红包得包点。
明天某个亲戚住院了,得去看看,还得买点水果送点慰问金。
后天某家要做点什么事,正好和自己的专业挂钩,对方也不打声招呼就直接来找你,干这干那,最后不给工钱。
每天不是前家办红事就是后家办白事,来来回回折腾。
而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天天给你安排相亲,介绍对象;没对象先催婚;有了对象再催生;生了一胎搞二胎;二胎搞完都是女的还催生个男孩。
自己想工作吧,小城市很多工作都要托关系,找人。还得欠别人人情,一个月工资少的可怜,很多时候想买点奶茶、咖啡什么的,物价可一点也不比上海低。自己想办个事吧,跟别人磨叽个半天,事情都没谈下来,一天就过去了。
最后还是得回到大城市里。
各位仔细想想,每年回老家是不是都是这种感觉。
不得不承认的是,年轻人的才华和青春必须在大城市里才能有相应的资源而充分调动起来。
————————————————————
再补充一下关于安全感的解释
什么叫安全感,我认为即国家基本法律体系里规定的公民权力不可侵犯。往深处说,就是基本人权不可侵犯。
比如,入户消杀,
比如,猎杀宠物,
比如,没有政府公章文件无缘无故限制居民不准进入和外出
比如,无缘无故把同楼道非阳性其他人转移方舱,而不给任何盖公章的文件申明…
种种,都是侵犯人权的不合理行为…
当然,很多人并不需要这些,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体会过这些…
最后,已经从上海返乡,在广州的感觉真好。
必须会啊!
这次防疫这么拉垮,连我们本地人都很不满意。
但我们能怎么办?我们没有地方可去。
我们只能建设好它,只能同一切的不公正、不民主、不合理斗争。
一句话,如果不能润,那本地人就只能与上海同生共死。
所以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有点扎心的。
再次重申我的观点:
现在的上海确实是所有在沪的劳动者们建设起来的。
现在上海的繁荣确实该归功于所有在上海的劳动者。
但是话说回来:离了外来务工者,上海就不行了吗?
可真不见得!
很多人以为上海的苦活累活脏活都是外来务工者在干,上海本地人根本吃不起这个苦。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在没有开放劳务市场的时候,上海难道就没有苦活累活脏活吗?
这些活难道不是上海本地人在干吗?
说实话,本地人对上海人口是 2500 万还是 2000 万完全不在乎。
我小时候,上海人口才 1600 万。
这个问题下所有把上海和全国各地对立起来的回答,我都觉得其心可诛。
防疫中的种种丑陋,上海人民不会忘。
我相信秋后算账是必然的。
我也相信在这以后上海依然会成为全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大都市。
依然会宠辱不惊地一路向前。
你来,上海人民欢迎您到来;
你走,上海人民欢迎您再来。
因为这次疫情反映出城市问题而离开的人,在我的理解和观察中并不多,成熟的沪漂都很清楚来这座城市是为了什么,也很清楚能得到什么。
那些固定要离开上海的人群,即便没有疫情,也会按计划离开,一线城市人员每天进进出出很正常,本质上与疫情没多大关系。不过现金流断了两个月,很多中小企业裁员和倒闭增多,很多人也被迫再次选择工作甚至选择城市。疫情能算得上催化剂或者加速剂吧。
因为这次疫情,而决定离开的,也不少
家住成都没在上海,但综合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上海在本轮疫情发生以前,他们的精准防控对比全国来说,无疑是做得最好的(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肯定是最小的,没有之一)!第二,本轮疫情发生过后,各种问题被大量爆出,感觉让人大跌眼镜!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 上海走的 “小政府大市场” 的管理模式,在封城后,基层人力不充足的问题,充分暴露,导致一线人员累死累活两头不讨好,这也是爆出一线管理人员辞职干不下去的原因!2. 封城决策突如其来,上海在这之前根本没做封城相应的应急预案,这也是为什么头一天新闻发布会说不封,第二天就来个静态管理。有人说是上海 zf 公信力差,实质上我觉得封城的决策不是来自市 zf。3. 各种倒爷,不合格保供单位,京东正规商品进不了小区之类的群魔乱舞的乱像是强制打断商品物流后权力寻租的衍生品而已!4. 共存和清零之争导致思想不统一,执行打折扣)第三,上海的乱像为什么会被无限放大和群嘲,和某些地方喜欢摆烂,美化自己一刀切的正确性有关;和自己为了维护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丁丁保卫战”“给洋人搞派对” 有关;和上海自媒体非常发达,大 v 多发声渠道也多有关,(我不相信其他地方封城没有这些乱像,只是有些声音发不出来才是真的。)第四,骂上海市民不配合防疫的问题,换个角度我觉得上海人民是公民意识最强懂得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人民。第五,上海的买办和资本家导致疫情失控和防疫乱像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主因,这只是矛盾的一个宣泄口!第六,有人提出取代上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我只想说这纯粹是一厢情愿的 yy. 稍微有些经济学常识都不会说这么傻的话!第七,上海的专家相比国家其他城市我觉得更靠谱。真听某些人口中的 “张网红” 的建议,我觉得情况不会这么糟糕!最后,个人建议,如果没有润的能力,现在呆在上海是最好的选择(1. 暴露的问题,疫情控制市政府会解决。2. 其他地方比上海做得更好的可能性极低。3. 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不可能被取代。4. 如果遇到问题,发声的渠道更多)!
说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想走,而是能不能走。 如果能走,即使没有疫情,也早走了。 不能走的,依然不会走。
本次上海拉胯的疫情防控被骂出了新的高度,但是细品发现,真正骂的最凶的还是上海市民,一群生活在这里的人,而且不但是骂了,还做了,虽然没办法做更多。这和一堆键盘侠隔着手机看热闹是完全不一样的,经常看到一些对上海情况完全不了解却还煞有介事的评论,看的人都觉得尴尬。
还有一点,我几乎所有的外朋友在关心我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上海疫情如何如何严重,要如何如何小心,能呆家里绝不出去。 听上去没错, 可总觉得哪里不对。 事实上上海人民这次最大的不满跟本不是因为疫情, 而是因为防控,因为 ZF 的出尔反尔,因为毫无科学人性可言的一刀切封控,以及由此带来的次生灾害。 所以,经常聊着聊着就没法聊了。
疫情给上海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远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没饭吃的那种上海。但扯蛋的疫情防控下的上海人民所展现出来的顽强自救和互帮互助确实我们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因为有了这些人,这个城市的复苏短时可期,只要这些人不离开,上海就还是上海。 更多的后来者会用脚投票做出选择。
总之,那些瞎操心的可以歇歇了
上海研究生,因为某些原因,在校外小区关了两个月。
实话来讲,上海这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观。本来满怀期望来到国内最先进城市之一,结果各种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事情层出不穷。开始看到这些事的时候还会愤怒咒骂,后来越来越麻木,最后觉得上海做出什么样无下限的事情都有可能。那种感觉就像是掉入无尽的深渊,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人来救你。
现在世界趋势、就业环境、经济发展都越来越差,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绝对会有很多严重的危机出现。但按照上海现在的表现,我只能说绝大部分的人在未来危机发生的时候,都会像现在这样没有人来拯救,就像是垃圾一样被丢弃的存在。
也许后面还会在上海工作,但我多半也不会待多久,也不会在这里买房。
只能说,这里不是家,别来了。来了也只是无意义的耗材,被人压榨,被人遗忘,被人丢弃,最终湮灭在没人注意的垃圾堆里
已经很多人走了。单凭一号线的拥挤程度判断,估计有 10% 左右。
也就是 200 万人?纯感觉,勿喷。
这里面有些是换地方工作。也有一部分是先躲去外地,等上海能正常流动了在回来。特别是需要频繁出差的人。
解封后依然有人陆陆续续的离开。还有一些是上海人跑去其他地方躲着的,怕上海又封。
很多人看着上海的遭遇喜笑颜开然后一个劲的想看上海下场有多糟的时候,忘了一个问题。
就是上海此次的防疫大沦陷,导致了,今后只剩 24、48、72 小时连续核酸,以及一旦出现一定数量病例,必静默这一种方式。
要知道上海 20-22 年间,未静默,未核酸(只在对方城市要求核酸时,自己去做个核酸),进出上海自由,啥报告不看,只看绿码(哪怕来访城市有病例)。进出公共场所,最多看个绿码。
普通人的生活完全不受影响。也不用为核酸或者防疫操心。
此次上海防疫沦陷,宣告了以上生活,以及以上防疫策略彻底完蛋。以后只存在一种防疫方法。就是核酸 + 静默。也只存在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不断的去核酸以及担心可能的随时降临的静默。
所以嘲笑之余可以想一想,这种方式,喜欢不喜欢。
上海一直都是来来去去,熙熙攘攘。
上海一直都是不停的有人来,不停的有人走。
真的,和疫情,和封城没啥太大关系。
我一个亲戚,老家江苏,年少的时候来上海打工(90 年代),也赚了不少钱,足够在上海买房的。但是人家早就回江苏老家好多年了,在当地开了一个超市,生活质量水平一直不差,至少不比上海差。
上海打工的年轻人,很多都没准备在上海长期安家,我认识不少都是自己在上海工作,老婆孩子都在老家的。我一个老同事,老家河南,一直在上海工作,去年年底就回河南了,在当地找了个工作。按他收入,在上海买房也没问题,但是他没这么干。
我老爸那里,楼上楼下好几户,都是外地来上海打拼陆陆续续回老家的,根本不是个别现象,2020 年之前就这样了。
有些是做生意的,觉得上海生意不好做,市场饱和了,还是老家生意好做,就回去了。
注意,不是买不起房,租房子不租了回老家,而是买的房子卖掉回老家。按他们说法,上海房子卖掉好大一笔钱,回老家房子随便挑。
我自己住的地方,楼上有一户福建人,去年年中把这里房子卖掉了,也是准备回福建老家,现在等孩子学校毕业,好有个比较好的承接,目前把卖掉的房子租下来,继续住着。
上海生活成本高,很多人综合考虑,还不如回老家,很正常。
相反的是,我这个土著一直对以前吹捧上海的文章极度反感,注意,是一直,而且极度。
上海哪里有这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周边杭州很差?苏州很差?南京很差?这种吹捧上海,吹的仿佛天堂一般的文章我看通篇鬼扯。
别的不说,杭州至少环境方面比上海强多了,我好几个上海土著老同事都去杭州工作了,和这波疫情没半毛钱关系。杭州的政府服务水平,服务态度,高于上海好多年了。
最近几年,很多年轻人也选择不来上海了,比如杭州可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事情又不是最近的事情,好几年了都。我现在一个同事,在上海读的大学,和我一个学校,是校友,人家毕业就去杭州了,压根没留在上海。
我搞不懂的是,为啥啥事情都往这波疫情上凑,关系不大的好不好。
至于润国外的,那不是常态么,一直有的啊。
没疫情就不润了?照润不误啊。
最多只能说,前两年国外的疫情,耽误的他们润,犹豫了一下而已,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准备润的,润的理由千百条,不差疫情这一条。
我一直很反感 “润” 这个词,去哪里个人选择,追求自己生活的更好,很正常么。但「润」这个词,总有点潜台词的味道,似乎带点不一样的意味,有必要么?
作为上海土著,身边没有亲戚朋友出去定居或者入籍的,还叫上海土著么?没见过市面?
说实话,什么移民热,现在这点移民量,和 90 年代比,我估计连零头都比不上,什么时候见过国家不发护照了?个人意愿,随意。
对我来说,我在国外没资源,出去未必比在国内好,风险大于收益,就不考虑出去了,家里人都在国内,我也不想丢下家里人,父亲母亲年纪大了,我和我老婆是英文没问题的,国外生活一切 OK,这是经过测试的,我连西餐都可以天天吃不怎么怀念中餐,但是老人家经不起折腾,我不想我父母养我一辈子,最后孤独终老,就这么简单。
都是个人选择,这事情没啥对错,怎么有利怎么来而已。
我奇怪的是,封城一个月就死活要出去,觉得上海不是人呆的地方了?这才多大事情啊,要是 2020 年武汉的时候,怎么办?武汉人是不是要跑光了?人这一辈子总归会碰到点事情的。按这说法,如果出去了,遇到抢劫盗窃枪击这种,是不是麻利的再回来?总不可能吧。
-– 分隔线 —
对,上海这波疫情确实拉胯,我们土著也是骂的。但是你们说上海封城饿死人的,你见过么?我隔壁独居的 90 岁无智能手机老太都没饿死,志愿者天天送两顿盒饭,味道确实一般,难吃不至于,但肯定饿不死。
小区老头老太天天楼下聊天遛娃,也没怎么样啊,为啥你们说只有老外能出来溜,有意思的是,我这里真有一个老外,加拿大人,白皮的那种,我倒是没怎么见过他出来溜,他也住一楼,门一开就出来了,不过确实是不太开心,这也正常。隔壁小区还有个洋媳妇,还在做志愿者呢,至于疫情结束后,她会不会「回老家」我就不知道了。
我看知乎,好像上海天天饿死人,天天无数慢性病病人看不上病,死在家里,确定?
我们小区确实有个老人在封城期间去世了,但是我们没人说那是封城引起的,因为大家一了解原因就明白,放平时也是救不过来的,怪不了谁,就是没法办白事,家里人确实觉得不太到位倒是真的。
其他慢性病开药的,一周小区组织 1-2 次,我老婆当过志愿者,这事情她亲自干过,甚至帮一位邻居开了只有宛平南路 600 号才能开的药,具体做法是社区派人专门为她跑腿,到宛平南路 600 号拿的药。社区配 2 辆车(出租车),有谁需要去医院且行动不便的,如果提前申请,就调配使用。
对,上海封城确实不爽,整个过程极度拉胯,尤其刚开始的时候,我恨不得立刻枪毙一批人,后来逐步好起来,我在徐汇还算物资充沛的,属于运气还可以,但就算更拉胯的浦东宝山,也没听说饿死人啊。我看他们团购倒是各种都有,从小龙虾到奶油蛋糕,价格么,便宜谈不上,天价也不至于,比平时确实略贵一点。
我自己昨天还点了一份小龙虾外卖,我实在不理解你们说的上海封城饿死人,真的无法理解。不说吃的,我现在家里啤酒一箱,可乐一箱,茶π一箱,冰红茶一箱(快喝完了),我想不通,我如何饿死,对了,这些都是封城后我买进来的,价格么稍微比平时贵一点。蔬菜我很久没买过了,大概是因为我在徐汇的原因,社区发的我家三口人都吃不完。
真正麻烦的是,不能去公司上班,居家办公真的是状态不太好的,非常烦躁。
可能我对上海本来期望值就不高,本来就不在神坛之上吧,所以失望也没这么大?问题是,到底谁把上海吹上神坛的呢?
在沪四川人,小微企业主,没有员工也不打算招员工。
说到歧视,其实从小到大在四川遭受的歧视,可能比在上海体会到的要严重 10 倍不止。
我老家是雅安市汉源县的,所谓的 “川西口音” 非常重,初中到了成都读书后,因为口音问题被歧视了整整一年。不是零零散散的歧视,而是随时随地、无处可逃的霸凌,没有人会尊重你的语言习惯。
而在老家汉源,人们依然会歧视那些带有 “都市口音” 的四川话。连我有个亲戚都经常吐槽,“就是因为这些外地人来搞基建,把我们的物价搞得这么贵。”可想没想过啊,当时 08 年大地震,要是没有这些人来支援我们县的基建,我们去喝西北风去吗?
再说说我们所在的音乐制作 / 艺术行业。
这个行业在老家就几乎为零,即使是远在上海,也有无数人会视你为 “家族的耻辱”。这个行业在成都,基础也是非常薄弱,没有那些国企、官方宣传口的资源,你基本上就寸步难行。
而做艺术的人,多多少少打扮有一点 “离经叛道”。在成都也许还好,在老家的时候,无数人看到我的长头发都会紧皱眉头。
现在再来谈谈上海的所谓 “拉跨” 和“歧视”,真的严重到不可救药了吗?特别是疫情期间表现出的拉跨,其背后原因又是如何呢?到底是城市的原因还是多方面的原因?利益交换为什么可以如此明目张胆?也许你我都无法解答,但无论如何,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产业最丰富、对多种人生选择最尊重的城市了。
我本身是个留学生,我关注了很多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博主,其中大多数在上海。
每当我走在纽约的街头,看到满街的中国面孔,我就在想,为什么纽约就能有这么多的中国人,而我们中国的北京上海,就不能有这么多的美国人呢?
这就是我关注这些博主的原因,其实很中二,就是觉得,你看,我们中国也有这么多外国人了,也有这种国际化大都市了。看到那些外国人走在上海的街头,我发自内心的高兴,我能看得出他们真的很爱这里,这里的文化,这里的一切。有些博主甚至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我也很高兴看到在自己国家,有这么一片国际化的土地。
但是上海的事发生以后,这些博主几乎都离开了。原因我们都懂,不仅仅是因为疫情,现在的大环境,就像是某种运动。他们是被逼走的。
国家的政策,外交方向我无权改变,我只是感到很可惜,那个地球村的时代或许再也回不来了。
说说自己把,写在上海独居隔离两个月之时,抒之心中抑郁,走不走会动摇
19 年上海 211 财经毕业,绩点后 30%,妥妥学渣。西北小县城出身的,后来考虑到自己实在太渣和家里经济一般,当时已经有在工作的女朋友,怂 + 不想承担失败的代价,秋招拿了几个 offer 最后去了上海金融央企(秋招绩点感觉影响很小),现在的工作收入还行(税前 40 水平)但有点没意思,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工作了一年开始接触股市,21 年赚了 30,主要是抓住了新能源这一波,今年市场不好又赔了 20,现在对市场有希望但是还是有些迷茫,疫情期间看了一些书,一些网课,一些温铁军 翟东升的视频,目前觉得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苟着慢慢悟吧,同时也实在不想亏了
对于未来,我觉得我可能很难再像以前那么顺了,今年上海疫情、股市亏钱对我影响很大,看书看电影看别人的经历,我时常迷茫,既想在金融央企躺着,涨薪慢但是真的舒服,上海放假贵但是郊区小房子努努力可以奔到;又想是不是可能去个二线城市,摩托爬山烧烤啥啥的整起来,房价不高活的潇洒;又想去梅里雪山下开民宿或者锡林郭勒开马场,真正放逐自然,了却此生,去他妈的卷、房价(突然想到,很多人年轻人抱怨不公,想 run 想体制内躺平,但是去小城镇或者去农村去大自然,却很少提及,自己造个大 house 当个农场主不香吗,有人可能质疑钱的问题,这种我觉得有个 50 万都可以实现,比一二线城市首付便宜多了);还想着跳槽去二级市场,做做机构销售类的(行研投行不指望了),接近市场,有意思又赚钱。
ps: 有懂二级市场机构销售门槛及社招要求的,评论区可以聊下
以上
最近看到好几个外地朋友评论留言说,疫情结束就离开上海。
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今年刚来上海,正好经历了上海这次疫情,同时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新闻,有点失望,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觉得上海没有温度,决定疫情结束就离开然后去其他地方发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上海打拼几年了,现在也 30 岁左右,到了成家的时候,想回去成家,这几年家乡也发展不错,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是够生活了,同时呢离家近,也能照顾家人。
还有的外地朋友说,这几年国家鼓励乡村振兴,等疫情结束就回村里发展,运用在上海市学到的经验为乡村振兴做点贡献,还说大城市有点大的灾难,都真不如村里安全。
之前也做过一期视频视频,主题是:上海适合打工吗,适合年轻人发展吗?专门采访一个上海的本地叔叔,他说得挺有道理的。大家有时间也可以看下我那期的视频。
其实无论哪个城市,它的发展离不开各阶层的劳动者,上海也是一样,只有各个层次的人各尽其能,这个城市才能正常运转。
之后每个人选择离开还是继续在上海,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权干涉,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多想想正常生活状态下我们是什么样子,毕竟疫情终究会过去。其实只要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不管在哪里,肯定会有让人吐槽的地方,而好人与坏人也不是某一个城市的特有产品。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友善的人、恶意的人,会有大气的人,也会有小气的人,会有富人也会有穷人;总体上上海是个不错的城市,小部分人有小市民心态代表不了这个城市,不要因为小部分人的糟糕表现就否定了大多数正能量。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最后祝各位,今后在上海的生活一切顺利,如果你选择离开,也祝你心想事成,加油吧朋友
走了,好多小区里租房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有的回老家了,有的出国留学去了。
上海是我长大和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我的一切都在这里。
这里的街道我了如指掌,这里的马路,建筑都是我的朋友,梧桐树老虎窗红烟囱,生煎馒头双档炸猪排罗宋汤,离开这里哪里还有?
事情发展到今天,是很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政府,也许是政策,也许是病毒,但上海这座城市还是上海
很多人说上海病了,我不认为,有病的东西很多,可以是政 ce,可以是执法者,可以是 ZF,甚至可以是意识形态,但城市不会,伤上海就是上海,城市不会是有病的。可能我格局很小,但一座城市总是有留守的人的,除非这座城市不再是这座城市,更何况从最近的一些事情来看,至少还有很多比我更加出色的上海市民,虽然力量渺小,但在做很伟大的事情,他们目前尚未被清零,这是今天看到的其中一个例子,至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希望
我自认为即使是在上海市民中也是观念比较西方化的,我大多数政治观点和他人相左。很多时候和我的同学朋友会争论争吵,但偏偏这时候,那些平时拥护拥护的人也是现在最想 run 的,两个月前他们在抨击张文宏,大力支持清零。
我没有说过我不润,不过如果哪一天我熟悉的热爱的一切都离开我的时候,也许当我熟悉的街道被摧毁,当梧桐树被砍光,当真正的上海市民被清零的时候,我会离开,也许会去台湾,那里有我家 49 年润出去的亲戚,我们至今还有联系,也许我会去英语国家,我英语很好,也许日本,就是语言可能有问题,但无论如何,我希望我能在上海去世,毕竟他至少在我人生前二十年都是我的骄傲,我已经把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他,他也回报了我。有这种想法的还有那几位润到台湾的亲戚,有几位年长者生命的最后几年选择回到上海或者宁波的老家落叶归根,我不知道他们还算不算上海人。归根结底,历经了那么多,上海还是有魔力的
我告诉我自己未来已经不会变得比现在更糟糕了 ,别灰心,事情会有转机。
直到它们将我内心的最后一根支柱清零
看来有人对底层打工仔这件事啊很有意见,还说我是编的
那我希望衷心地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每天活在失业的恐惧中,不要发工资前一天被通知工资减半,不要加了杠杆之后生不起病出不了门,抗风险能力等于没有。
毕竟这都是正在发生在我和我家庭身上的事情,你倾尽一切换来的东西随时都会变得一文不值的虚无感,我也希望你永远体会不到。
不匿,在考虑润。
底层打工仔,1 月刚拿到留学生落户,本来准备好了首付,信心满满地到处看房,甚至为了四季都会的认筹提前在 2 月份和老婆紧急领了证,结果 3 月份关起来了。
我们属于比较早准备的那一批。三月底传出封城的消息时我就知道不是就封五天这么简单,各种食物塞了满满一冰箱。所以后来的高价团购也没有买,算是平稳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本人极度社恐,所以一个半月以来也没觉得在家有什么不适。
但是外面的可怕消息却在不断地传进来,所以除了对这次处置的乱象感到悲哀之外,更加担心的是自己的选择。我们是丁克家庭,在原本对上海的制度自信崩塌了之后,已经很难再让自己相信我们老了之后会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很好了。
毕竟上海和其他地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它的资源多一些,多到普通人也能分到一点。
而且这还是平时,在几年几十年以后如果发生更大的危机,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更可怕的事情。
啥?你说其他地方更拉胯?
或许是吧,但既然大家都一样烂,那我总能挑一个不那么烂的吧?挑不着好的我挑一个便宜点的总可以吧?尤其是我们这种一穷二白抗风险能力为零掏空全家四口人的打工仔,趁现在还有得选,润也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选择。
别喷,这只是我的想法,社恐从来不想去影响任何人。
肯定有人会走的,但是这些人上海根本不在乎。
有的人,住市中心,今天吃社区发的菜,明天吃奢侈品送过来的点心,后天下楼做核酸运气好说不定还能遇到彭于晏,人态度老好了,合影还和你摆 pose。
有的人,只能住宝山大场这种地方,还是跟人合租的。那你今天喝粥,明天泡面,大后天没东西吃了只能开始敲饭盆,运气好了说不定能吃上几天国家饭,运气不好一个月发个三次物资,说不定到手三包湿垃圾。
疫情结束,上面那类人大概是不会走的,人要跑早跑了。下面那类人会走一批,不过我估计上海也不在乎,上海要是真在乎这些人,也不会让他们在 2022 年吃不上饭。
有些杠精是真的看不懂字,我这么说吧,那些上等人,真的想走早走了,这些人现在还在上海,说明他们没觉得呆在上海不舒服。你要问我怎么才能逃出上海,那我还真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怎么跑路,我也早跑了。我只能说我朋友圈有人跑出上海了,我问他怎么跑的,他装死不回我。
如果你觉得防疫政策不好
你就去建设它
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
你就去当志愿者当居委会干部
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
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饿死不出门的顺民
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
就从你开始看抖音告诉别人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
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
正是你的上海
你怎么样
上海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
上海便是什么
你若光明
上海便不黑暗
愿上海居民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
不该你发声的事不要发声
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就像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居委会送菜上门
此后如果没有食物
我们自己便是口粮
底层不会,钱在哪儿人在哪儿,走的原因只能是挣够了。
中产,一部分会润。一部分因为社区团购等挣得盆满钵满。
富人:我去哪儿,哪儿就是我家。
会有很多人,
加价给抢票软件,买车票,
加价 1000 打货拉拉去火车站,
或者自己走路去火车站,
千方百计的逃离,
不过,上海可能也想着要疏散疏散,2500 万人口也确实超出一个城市的承载力了。
最近已经走了很多了。除了放假的学生,主要都是农民工之类的打工人员。有稳定工作的人一般还是好好的。只要防疫政策不变,在哪里都一样。外地就算是病例少就不封城了么?外地就不隔离了么?外地很多地方财政负增长,又搞核酸常态化,以后掏老百姓腰包的日子在后头,回去了工作机会和生活质量都没有优势。农民工回去歇息一段时间大概率还是要出发去大城市打工,毕竟挣钱更重要。倒是去国外的人会增加,只是既然已经非必要不出国,以后估计也会更难出去。
作为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来说。
不会
先说原因,上海无论如何,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他的就业,医疗,教育,以及城市的生活便利度,娱乐化都是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就业,医疗,教育三块,北上广具有极大的优势,就业对自己,医疗对父母,教育对子女
其次很多人都在喷上海这次的骚操作。上海这次是很骚,辣眼睛的事情一个接一个,但在我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如果你认为这些情况只是上海独有,那我只能说你根本不看历史,也不懂中国。作为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种事情是遍地都是,无非有没有被曝光在阳光底下而已。很多边缘城市,乡镇的操作更骚,吃老百姓更不吐骨头,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最后很多人觉得上海媚外,被外国渗透。先说媚外。这点和第二段一样,全国上下脚碰脚,广坎达,山东学伴,宁波黑人外教搞死女学生,这类事情大家都知道。阳光下这些,那角落里还有多少东西?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别等会某些网友老家爆个大新闻,对老外屁股撅的比谁都高,那这样多尴尬。
至于外国渗透,这种首先是扑风捉影的事情。你我不是国安局,既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被渗透,也没这个本事管这个事情。但是有这么一个底层逻辑,如果一个主权大国都不能清理掉经济中心的外国势力,那我认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王朝末期才有的气象,那到哪都差不多。
会有人离开是必然的,因为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所以有时候人会下意识地想要远离给自己带来伤痛的东西,即使有时候心里面清楚这个决定可能并不是最优解。
就我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说,单位里有好几个刚毕业或者毕业 1-2 年的年轻小姑娘,她们几年前可能是被上海的繁华所吸引,带着梦想来到上海,毕业之后想留在上海试试运气。结果没想到点儿实在太背,毕业没多久就被铁拳狠狠地教育了一波,不过这也算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了吧,知道社会不像象牙塔里这么简单。
她们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当代大城市青年,在上海租间房子,一日三餐靠外卖,不像父母辈小时候饿过肚子知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平时可以靠极限运转度日,但是一旦遇到特殊事态抗风险能力非常的差。
3 月初上海的九宫格封控特点就是突然袭击,今日不知明日事,有两个小姑娘就中招了,她们都是早上出小区的时候才发现小区门口设了路障,才知道自己被封了。被封了之后就在同事群里面哭诉,说自己被关起来了,怎么办,感叹号问号满天飞。当然当时我是不理解的,我觉得能在家待几天不用上班不是挺舒服的。当然她们的遭遇还是让剩下的人警觉了点,有不少人还是趁着没被关掉,去超市采购了一番,基本都囤了 5-7 天的食物还有一些日用品。
当然 3 月份只是开胃菜,4 月份才是正戏。有两个小姑娘是跟别人合租,2-3 个人在一起遇到事也能抱团处理,还有两个小姑娘是一个人租间小房间的,这种是真的属于惨不忍睹的。她们的主要人际圈还是在自己的老家,在上海无依无靠的,父母也只能在老家提心吊胆,使不上力,她们只能三天两头在同事群里面找温暖,还有一个不幸中招了,单位里面的长者天天在群里面询问她们的情况,怕她们出事,以前是说笑,但是这次是真的.. 她们撑到五月份实在撑不下去了,陆陆续续提了离职,这几天陆陆续续离开了上海…
今天早晨在微信群里面看到一段话:
可以预测到上海魔都就是魔幻。本轮疫情在梦幻中开始,同样会在梦幻中收尾,让所有的上海人大跌眼睛。因为大多数上海人还在等着那个所谓的 “仪式感”,对不起!魔幻就在于 “来无影,去无踪”。说封城 3 天,还是 5 天只是迷雾。结束,还是告别,你还等待颁奖?也许你还傻傻的等待那个 “仪式”。对不起 “取消一切审批,也不需要证件”,6 月 1 日后某一天,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人通知你。小区的大门可以自由出入,你只需要有门卡。大街上一切如常。此时,你会发泄,解封了,生活如常了竟然没人告诉我?其实,魔都早已告诉你了。既然开始时没宣布过进入 “紧急状态”,同样也不需要宣布 “撤销紧急状态”。那你还指望会有结束的“仪式感” 吗?望学点知识魔都就是魔都。信不信由你~
看完之后我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能说 666… 也许过两个月疫情的风波过去了,上海经过这次的伤筋动骨,会亡羊补牢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会吸引来更多的年轻韭菜,谁又知道呢
5 月的最后几天,居委接到上级指令
可以给外地租客开通行证
允许让他们离开小区回老家
那天业主群里的租客们讨论很热烈
很快办好各种手续,当天就走了几个
当时还感叹这么多人离开上海等等
结果 6 月 1 日上海解封当天
业主群进来了好几个新人
原来那些刚退租几天的房子已经入住了新租客
好吧,人来人往,房东永远不亏。。。
会,怕被认出来只能匿名
因为这次疫情网络上的谩骂,导致上海本来不排外的年轻人群体,极速一跃成为排外急先锋。
公司群里面已经公开讨论以后招人尽量不招外地的。
在疫情前难以想象,甚至大部分年轻人压根很亲外。
这就很有意思,本来不排外的群体,因为谩骂,那就排外吧,反正你们说我们排,以前亲外现在发现是白眼狼。其实我蛮理解上海人的,反思自己几十年排外,结果发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当然会有,但对于每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和讲究规则的人而言,上海依旧是中国大陆最佳的城市。
上海在我看来最难能可贵的,是 “理性务实”,是 “尊重规则”,是 “拎得清”,是 “一码归一码”,是做事情有分寸的 “边界感”。
就以上海一直执行的 “精准防控” 而言,正是上述特质的体现。上海在这次奥密克戎之前一共经历了十一次疫情,但无一例外迅速扑灭,每次开新闻发布会时市民才知道有了疫情,而且已经解决了,这是在疫情防控和社会正常生产秩序之间取得了平衡,是上海专家口中的 “防疫最终是为了回归正常生活”,大家每次看到哪里有了疫情,心中没有丝毫的恐慌。当然,这与上海强大的医疗资源、专业的流调专家团队、高效的行政水平息息相关。
迪士尼的烟花即是如此,当天收到协查通报有外省病例轨迹涉及迪士尼后,当即封控并开展核酸检测,同时准备好了 200 辆大巴用于最后运送游客,而在做核酸的同时,烟花表演按时开幕。如果放在其他城市,相信一定是立即进入警戒状态,烟花表演活动全部取消,等等,但上海让两者同时进行,这正是 “一码归一码” 的体现。
霓裳茶舞奶茶店的 “最小中风险区” 也是如此,专业的流调队员连夜运用监控、大数据等方式开展流调和划定密接范围,用当时发布会上专家组的原话来说就是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最后的结果是,这个春运上海到发旅客超 2141 万人次,没有输出一个病例到其他地区。他们当然可以加加码,封个街道或者封个区,但是没有。上海的公权力一直保持着理性——在 2022 年 4 月之前。
去年的一场发布会上,吴凡教授被记者问及,为什么上海不要求市民拿核酸证明流动,她大意是这样回答的:疫情防控是多方责任,政府有政府的责任,社会有社会的责任,市民有市民的责任,如果这样做,等于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成本转嫁到了市民身上,并不合理。也因此,上海从来没有发布过 “紧急寻人!”“到过这里的请报备!” 这类消息,并且在这两年多来,上海市民的基本认知就是,只要大白不找到我,我就是安全的。就我自己而言,除了去外地出差旅游,从来没有被要求做过一次核酸。
这样的回答放在今日更显得突兀。**理想中的政府承担责任保障市民安全,如今变成了市民承担责任保障政府官员帽子安全。**不禁苦笑。
今年 1 月 13 日通报的由于留学生回国不遵守 “+7” 政策导致的静安区小规模疫情使得上海行程卡带星,这正发生在寒假和过年前,一时间全上海市民都愤怒了,无数的人因此回家受阻或者取消了回家行程,但此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完全没有泄露出来,人们连 ta 的性别都无从得知。上海发布的通报中说,会依据法律法规对其处理。这是上海的规则的体现,即使这人罪大恶极,那也是由法律惩罚,而不是由民众网暴。在上海历次的疫情中,从未有过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事件发生,而在其他城市,我已在微信群中见过无数个泄露出的红头文件,包括患者的姓名、身份证、住址、个人关系,因此我也和朋友开玩笑,哪怕得病我也要在上海得病,不然怕被网暴。
同样的,上海在三月份面临多重外省输入疫情的时候,从未公布过病例来源地;而上海警方公布警情的时候,蓝底白字的通报上除了嫌疑人的性别年龄,也没有公布过其籍贯来源;上海的每次疫情发布会,说是上午 10 点开就一定会准时开。
因此,这种按规则行事的风格塑造了上海政府的公信力,当然这背后肯定也有很多因素可以研究,也许是因为这是个商业城市,靠谱的行政是营商环境的体现,也是它立于全球城市之林的根本。
这次疫情是暴露了很多问题,但对于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超大城市,一旦达到日增万例以上,各种乱象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样仓促封城的决策是否真是上海本意,是否是最合理的,我们不得而知。任何一个关注上海政策发布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上海的政策有着很强的撕扯感,一天一个样,这背后有怎样的博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四月以来上海发布一改常态,标题里充斥着打鸡血的四字词语和感叹号,上海的专家们如张文宏、吴凡、陈尔真、胡必杰、缪晓辉出镜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不见,而原本周密的鸳鸯锅计划也随之打了水漂。
但上海的风骨还在,电话录音中实事求是的疾控领导、和硬隔离据理力争的阿姨爷叔、抗议学校对食品安全处理结果的同济学子…… 理性务实讲道理的上海市民在公权力失守的情况下,仍在在努力捍卫法治社会的颜面。
如今的上海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了,甚至被打上所谓 “资本”“买办” 的帽子,但只要在这里生活过的人都会知道,上海国资企业数量全国前三,外滩的建筑上飘扬的都是五星红旗,为庆祝建党百年有两个地铁站改名为 “一大会址”,上海发布官方写道 “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荣光”。如果因为网络上的负面留言就选择离开上海,那可能也确实不适合留在上海了。
作为一个外地(苏北)人,在上海生活的这几年,我从未感受到上海所谓的歧视排外,相反,这座城市有着全国最多的的外地人(42%),在这座城市的生活让我感到自由舒适,五湖四海的同学朋友在这里各得其所,都有着自己的 lifestyle,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和假客气,形形色色的人汇聚在这里,日常生活多元而丰富,是中国在国际上最能争得话语权和影响地位的城市之一。我不希望上海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步沉沦,而希望上海能带领全国的城市,共同变得更加文明、包容、先进。
会有人离开 ,因为有的人来就是奔着这点来的 。但不可能大面积 “逃离”,上海又不是塔科夫
其实用后脚跟也能想出来,费劲巴力的好容易在这站稳脚跟,回头因为一波恐慌就又跑路了 ,从新的城市从头开始 ,疯啦?人一辈子能真正生活过几座城市
我朋友之前在理发店 a 稀里糊涂办了张卡 , 后来宣称经营不善倒闭了 ,对街一家理发店 b 宣称可以和 a 对接 ,拿原来的卡 去他们那里可以接着用 ,但要求如果还想使用这张卡上原来充的钱 ,在 b 店至少再充 1000,于是很多人就转去了 b ,可能也是想挽回损失。过了一段时间 b 也跑路了 ,这时候理发店 c 站了出来 … 以为是在挽回损失 其实是上套了,最后一堆人拿着卡去找警察报案 ,警察都说管不了
这能看懂吧 ,理发店(城市竞争)玩的都是套路
他们利用了疫情,现在又利用你
![](data:image/svg+xml;utf8,)
你可不能让他们把你给害了呀
看类别。
我目前在上海,我选择留下来,不是我的行业多先进,而是因为上海的消费习惯,居民消费意识,是我这个行业能够单打独斗的土壤。
前几天也聊天了一位大朋友,他想回老家,
他的情况是,做某个园区的保洁,虽然是劳务派遣,但是保险什么的交的挺齐全的。
不过一个月就几千块钱。
这次疫情让他伤心了。因为封闭在园区,附近什么都买不到,有几天已经开始在河里卧笼子抓鱼,偷偷摸摸去远一点的地方野地里偷菜。
前几天终于送了两次物资,十多个人,给的东西,,反正是如果靠那个物资,就得吃人。
再加上他是劳务输出大省出来的,在上海有很多老乡,大家一聊天,这块土地确实在这次疫情期间伤害他们太多。
当然会,而且很多,但是,很可能有更多的人来。
没有对比,就不会知足。
我也对上海很失望,但还不会离开。
真润不润,润哪,是一个很需要慎重的决定。发泄情绪和决定人生是要分开的,我在群里阴阳怪气骂上海肯定不会比非上海人少,但是好歹也待过几个城市的我知道,其他地方真碰到同样的情况不会好哪去,越是中小城市越差。
网上一些毫无逻辑的谩骂不要当回事,要从自己的已知信息中得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上海目前在国内没有替代,是最西化的地区。当然好笑的是,经历一波防疫成功带来的民族自信,西化成了贬义词。在我看来,西方国家早几百年实现现代化,该淌的坑早淌过了,目前很多策略都是对发达社会的最优解。这些解对于非发达地区盲目学习,可能是反效果,但是越发达的地区越有利于普通人。
就举个例子,以我自身得到的讯息,我朋友同学这些大学生有制造业的也有互联网游戏行业的,没有一个没双休的,而我深圳广东的同学朋友,大多大小周或单休。而且上海外企比较多,退路多,外企工资低一点,但是更加人性化,所以性价比颇高,很多五天班上得都心累的润去了外企。还有其他老生常谈的找政府办事高效之类的,其他一二线也有的城市还不错。
目前小镇做题家,如果不追求发家致富财务自由,只想过点想象中发达地区的普通生活,上海算是最优解。
深圳其实是第二考虑,年轻化,拼搏精神巨浓,政府主张就是新兴的东西不管,做大了再管,很适合各种目前看上去擦边的创业,各种普通人财务自由神话发源地。而且地方小房价高起来你甚至找不到洼地,在经济放缓的今天,比较佛系躺平的话不是很好的选择了。
北京,政治中心,氛围不是很喜欢,经常各种会一开就各种影响,而且考虑到自己水准,待下去比较难。
还有一些其他二线城市一一考虑就会发现不润出国的话选择不多。
润出国就是另外一番考量了。
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5 月 20 日,上海迁出人口主要目的地为:江苏省,占上海迁出人口总量的 32% ;浙江省,占上海迁出人口总量的 18.19% ;安徽省,占上海迁出人口总量的 17.14% 。排在前 10 名的目的地还有:江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福建省。而 5 月 16 日,上海迁出人口主要目的地依旧为江苏省,其次为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
所以肯定会有离开的,离开的还不少。但是基本上就是这几类:
跟之前预测的一模一样。
前两类是短时间应该不会考虑在上海找工作了,所以继续预测一下:
总之,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说,前两类走多走少都影响不大。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开得出合适的价格最终还是会有人来。但是恢复伤势起码要一年多,这一年的税收会缩水至少一半吧。至于第三类,取决于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假如中国一线的房地产市场出现疲软迹象,他们会立刻抛售资产离开,无论在不在上海。之前南京放开过一天限购,据说需求旺盛,所以短期应该不用担心这一点吧。
离开上海的应该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钱人,往国外跑。另外一种是揭不开锅的穷人,付不起房租往老家跑。
绝大多数的打工人,个体户,依然会干劲满满地开始赚钱。
正规点的公司,大点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是发工资的,还有疫情蔬菜礼包,疫情补贴,买菜优惠券,员工在家活不见得干多少,但是疫情嘛,大家都理解。总不至于为了这一两个月的疫情把员工辞退了,招聘哪里那么容易,也是要成本的。
这些人无非被关的难受,抱怨生活没有质量,两个月过完,说不定存的钱比平时还多,他们当然不会离开上海。
小一些的公司和个体户,疫情没有收入还要承受高额的物价,这些人(也包括我)是最难的,但是也不至于离开上海。
大家都是打工,在哪里不是打工呢?别的地方赚的钱还不如在上海多。去北京?深圳广州呢?那人生地不熟的,重新租房找工作开店,费时费力。
很多的打工人是没有能力在上海留下的,房价以及管理根本不是我们最看重的东西,反正也不会在这里定居
我们离不离开上海,上海依然是上海!
有人说,很多人离开 大城市,回老家了。
呵呵,你不用担心,不出两个月他们就回来了,原因很简单,老家赚不到钱。
我看了一下,你在大城市贴砖,轻松过万。送快递,基本八千。
在小吃店洗碗,六千。在别野里当保安,鸟语花香,管吃管住,四千。
而且找活特别容易。你要是回老家,就进入了另一个强制轨道。
一天到晚,四面八方都是人情,今天谁谁过生日,明天丝丝升学宴,后天谁谁生病了,互相拎一箱牛奶,坐上三蹦子,跑来跑去,尬聊半天,就为了吃一顿质量很差的农村席面,几杯烧刀子下去,灌得你面红耳赤,昏昏欲睡。
几个月下来,只有花钱,没有赚钱。
镇子上营业员,月入 3800,还要花钱找人。营业所里体面工作,月入 3500,那需要三代人的脸面。
你实在是受不了,只能告别娃娃,领着桶桶,又去大城市了。
一下火车,你觉得哪哪都适应,熟悉的公交车,熟悉的小电驴。
第一天拎灰桶,就赚了三百,赶紧给手机充个值,再买一瓶牛二,再来一包猪头肉,几个名牌鸭脖子,半年没吃了,那个香啊!
放心吧,他们也就是回去休息个把月,马上就回来的。
如果镇子上赚得到钱,当年就不会出来了。
原文地址:https://weibo.com/1565668374/LvdKg6r7B
想想十年前 “逃离北上广”,是如何走向失败的呢?
这个事情分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是上海这个城市究竟怎么样,值不值得继续待。
第二是不同人有不同需求,哪些人适合继续待,哪些人会走。
第一个方面,上海究竟怎么样,这次疫情暴露出来哪些问题,上海的风光到底还在不在。
我从本科到研究生,在上海生活了六年,对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是这个城市很割裂。首先上海定居的门槛很高,虽然作为一线城市它不缺资源、不缺财富,甚至是溢出的。但是这些资源和财富与大多数普通人是无关的,基本掌握在精英和顶部阶层手里。对于底层来说,生活压力大,主要体现在房价和消费上,还有无处不在的精英氛围,社交、对自己的包装、周围人的 peer pressure(或者说攀比)等等。
而这次上海疫情突出反应的问题有几个,一是基层管理很混乱,部分居委会、街道的不作为、乱作为;二是底层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人(不管是跟官方有瓜葛的还是私人的倒爷)出现了好多;三是顶层管理者抗疫意志不坚定。大致想到这三个。
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与上海的社会氛围密切相关的,确实是基层的土壤孕育出来的现象。先说第二点最好理解,上海的黄牛和投机倒把的人相比其他城市特别多,特别突出。这点不只是疫情后才出现的现象,我疫情前买电动车办牌照排队都有人可以花钱帮插队什么的。还有倒卖迪士尼门票的、炒各门票的,给我的印象就是基层投机倒把的人不少。这些投机倒把的大多数都是底层混社会的人,他们里面绝大多数都没指望在上海定居生活,都是打算捞一笔就走的,所以也对上海谈不上什么感情。
再说第一点,上海基层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带头投机倒把专卖物资的,说白了也就是想捞钱、没啥责任心。虽说上海的基层公务员工资不算低,但是相比上海高耸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没啥性价比,不用说和深圳出了名的高薪比,连旁边苏州无锡的公务员都一度比上海高。你说如果是你,你干十来年赚的工资,比不上疫情发一笔国难财来的多,就算被查出来丢了工作,但是钱已经入兜了转移了,这笔钱你赚不赚。
再说上海顶层,上海抗疫早期,管理者明显是脱离群众太久了。根本没仔细想过放开不管,疫情会对基层民生出现什么颠覆性影响,会对国家抗疫大局产生多严重的破坏。你去上海底层的群租房、老破小看看卫生和医疗条件,都不会那么轻易做出开放的决定。
再加上什么富人区和普通的小区发放物资区别对待啊、什么奢侈品商店各种客户福利啊之类的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出来同一个问题就是上海的阶层分化特别严重。顶层精英和富人、权贵脱离群众太久,基层生活普遍压力很大、充满焦虑,底层耗材留不下来、融入不了。
但是你说上海会不会经济下滑、阻碍发展,这个主要看国家给上海的优势政策和特殊地位会不会因此变化。如果资源还在,那就变化不大。
那至于会不会有人离开,那就要看不同人群的不同诉求能不能得到满足。
首先顶层精英、富人、权贵、家里有几套房的土著不会走,他们在上海可以享受到城市红利和最顶级的资源,而且几乎不接触底层生活,牛鬼蛇神再闹腾闹不到他们头上。
其次底层捞金的人不会走,他们是新时代游牧民族,逐金钱而居,跟在大佬背后喝汤。只要上海还享受一线城市的资源,他们就会继续留下来,你说他们不稳定,呆不下来。人家压根就没想定居上海,等岁数大了攒够钱就回家。
对上海的精英氛围、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崇拜到骨子里的人不会走,这帮人就是单纯崇拜上海的氛围。不过可能会减少,因为这次疫情多少会让上海滤镜碎一些。
还有家里特别偏远贫穷,找不到对口工作,回老家就饿死那种,也不会走。
真正可能会走的,应该是中间阶层,主要是家里本来就在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然后又不是热门专业、又不是 985211 学校的一批年轻人。他们毕业以后一方面享受不到上海的城市红利,上车艰难,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基层的重压。
留在上海需要一直憋着一股气,
离开上海只需要一瞬间的崩溃。
如果不出国,那不会离开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
上海都这样。。。
别的地方会怎么样在座的心里没点数么
做了一名北方人
北方 G 场是个什么 N 形
就不用我多说了
之前一直做学生工作,想着毕业考选调生
后来做主席,跟着学校领导时不时见见 S 里 S 里的各级领导
哎呦我去
还是老老实实打工挣钱吧。。。
今天刷到一个新闻~
如果令堂令堂是县委的,那可以回县里
做什么都不要太方便
吃饭都不用花钱
不如不是。。。再加上父母没钱没势的
那正像县委工作人员说的
“没钱你就回上海吧”
我大概会在 615 左右辞掉那个我讨厌的,但是给我钱的工作。或者熬到 815,都一样。反正作为销售,我东西一定是卖不掉的。没必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我打算去找一个轻松的活,开开心心的。我要去自由就业了,开心。我要去找一个 6000-8000 的工作,运气好一点可以弄个一万多。
赚多少根本不重要,但我想过我喜欢的日子。我想去很多很多的地方旅游。
我算计了一下我的现金流,并且下定决心出租我专门放玩具用的一套房子。这部分每月能有 10000 多的现金,工作就想干嘛干嘛去吧。只要不看钱了,日子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我今年已经 28 岁了,我需要去过我想过的日子。我想要去安安心心读本书,喝一口茶,我想要去无拘无束出去玩。我想要学习画画和唱歌。养养我的身体。
这几年让我很疲惫。我需要做回我自己。现在经济这么差,外面物价应该能低很多吧。我希望我可以环游中国,看大世界,每天开开心心。
不欠债,不花呗,老实做人。躺平做咸鱼。结婚恋爱也不用考虑了。这次疫情终于让我实现了,感谢疫情让我躺平无负罪。
6517 人!上海落户公示,来看看 2021 年 6 月上海公司落户人数排名_腾讯新闻疫后的上海租房市场:机构租金平稳、个人房源租金上涨_腾讯新闻
我上海人
已经后悔没有早点润了。
对上海失望是小事
我的信仰已经完全崩塌
会有人走,会有人来。
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性的放下这段经历,保留在记忆深处。那些一个月前唱着国际歌敲锅挨饿的人们,今天已经走向马路开始庆祝。郊区的在放着鞭炮,市区的在街上狂欢。
未来那么难,过去的就过去吧,活在当下。
两任前女友都是外地人,一个我爸外地公司的朋友的女儿,一个我姐的朋友。
然后外地人一直说上海人排外,还非要覆盖大多数,他们眼里不排外的才是少数,极少数。疫情期间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的,那我也直接躺平,开始排外,至少找伴侣这点,外地人我直接 pass。
除此之外,我的生活上没什么关键的事会接触到外地人,所以不在乎。
当他们说你是什么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是什么,不然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离开了也不错啊。
以上海现在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资源水平,如果是只有二线城市的人口和竞争压力,那日子是真的好过。
不会啊。
封闭在家,安心居家办公,就 4 月 5 号那一周稍微窘迫一点,之后都没问题。
小区楼内自治了。从 4 月下半月开始,我们楼拒绝做核酸,天天抗原。还是楼长厉害。
从 4 月 1 号封到今天,没断过粮。该吃吃,该喝喝。家里火锅吃了三顿。上周开始,鱼类供应也恢复了。
你要不会做饭,那你是有点惨。中间有一阵子,没有外卖。
学会做饭很重要
别再造谣说上海人要饿死了,其实真饿死了人,哪会这么平静呢……
喊饿是一种生存艺术。
5 月 7 日更新:今天我们小区终于解封了,每天可以出小区 3 小时,由于小区居民非常自律,有人帮我们规划了错峰出行的时间,每栋楼可以外出 25 分钟,但是也有很多人自愿不聚集,不出小区,守护防范区,直到全体解封。
我和我家人商量也是不出去,因为没什么需要买的,担心出去聚集,一旦阳了,连累所有人,还是继续管好自己,不添乱。
-—————————–
每年没有疫情也会有很多人走,很多人来。只要产业还在就继续有虹吸效应。
这次上海受害群租房那些,群租房好像很多是灵活就业的,疫情期间没收入,买菜嘛可能有的好像也不会什么软件吧,所以比较受伤。可能有人会走吧。
其他普通人在疫情期间会自救,可能封城最初的一周买东西比较困难,后来感觉明显好了。比如买菜那些对他们不是问题。大部分人都是会自救的,比如我妈,我一直以为我妈只会刷抖音,快手,没想到我妈很厉害,疫情期间是我妈妈买菜,我妈一个退休的大妈,没想到软件用的可溜了,各种买菜群都有,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我问志愿者或者小区内的邻居,有没有买菜群,然后她就扫码进群,而且他每次买菜还要各个群对比价格,比如鸡蛋从 35 元一托一路对比到 25 元,一口气买了 6 板鸡蛋,说划算。她是深圳爆发疫情从深圳来上海帮我带孩子的,我妈 57 岁会自己用手机团菜,我们没操心过。那天和我们开销,因为我们要给妈妈家里的生活费,一个月买菜,米,面,有肉,还有孩子奶粉花了不到 2000 元,老人就是很节约。
我问她上海防疫是不是很失望啊,我妈说上海很不容易,这么多人口一下子都停下来,好在东西能买得到,只要做好自己不给别人添乱就行了。剩下的交给党。
我妈也不是什么精英,一个初中毕业的勉强识字普通不能再不普通的大妈,哈哈。
另外两个是我的姑父,不幸中招了,直接拉去了方舱,他们是来上海打工的,住在市区徐汇那里,两室住了 4 个人全部感染,然后去了方舱没吃药低烧几天好了,三四天转阴,然后一周多出来,好像也没什么很大抱怨,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回来之后政府发了菜,自己也会让邻居帮忙给他团菜,所以他们感觉也还好,他们是全国打工哪里都去,听他说上海打工不拖欠工资,到号就发,以前他去河北打工年底才发,而且还要去小老板几次才发。所以他们愿意来这边打工。
精英们更不用说了,他们是在哪里都会过的很好的人,买菜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而且自己打拼下来,也不会轻易放手,因为代价太大,要举家迁移,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孩子,单身一个可能有变数。对于有家庭的,想要离开上海去另一个城市定居很难很难。因为现在很多大城市买房都有门槛了,要去户口,缴纳社保满几年,太难了,所以说会很多人走吗,会,但是走的很快会有更多人来补,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搞钱是最重要的事。
最后补一句,奥密克戎目前看除了封城,静态管理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哪里都不容易。希望疫情赶快过去。
转个图,挺贴切的。
网图侵删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正在离开、将会离开。疫情导致的原因会加速这群人的决定。
而,想来的人还会来。
更多的人,是守着这座城,和它一起,起或沉。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上海这波疫情结束的定义。 我的理解:95% 以上的居住人口可以真正解封,自由的生活;并且这种自由的状态最少能持续 1 个月。
上海这次令群众失望的不仅仅是疫情失控,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种种乱象可以顶着全国人民的注视持续数周之久。直到现在离沪群众出行高价车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当地政府面对乱象的处理状态令人不禁怀疑:如果再过几个月新的病毒版本来了,上海能扛到什么状态?
鉴于对上面这个问题的担心,那些工厂打螺丝和工地搬砖的人,换个地方打工是理性的选择。
你的房东给你涨房租了嘛
这个是上海解封以来,被问到最多的话题
近日,住在某上海的租客收到房东通知,要求涨 50% 的房租
“50% 的涨租,直接就是赶人了。”
一年前,她以 4000 多元的价格向房东直租了一间一居室,房东承诺两年内不加价。但近期,房东要求涨价 50%,不然就把房间挂出给中介
现在,无法接受的租客重新开始艰难的找房之旅。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大家本以为解封了之后,继续上班上学,谁知道房东的一句:“下一年再租,每个月就要涨 20% 的房租”,打破了各个打工人的计划
其实上海房租每年上涨 5%-10% 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这次上海解封之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房租上涨的现象
不仅是这几天频频被提及的品牌长租公寓涨价,即便是直租房源,租客在续约时都遇到不同程度的租金上涨情况
这就让很奇怪了,明明是大批离开上海的人,大家都以为租房市场会冷却,为什么房租不降反升
甚至不少营销号房产号已经开始带起了节奏
说下面房租还会涨,包括二手房,为上海楼市造势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理一理
首先得承认**,这次上海房租确实在涨了**
其实根据克而瑞租售监测的数据显示,早在 5 月,上海个人房源月租金每平米破百元,排在全国之首,同环比均有所上涨,其中环比涨幅排在全国前三
5 月,上海个人房源租金为 102.51 元 / 平方米 / 月,排在 55 城之首,也是唯一一个每平米月租金破百元的城市;环比上涨 6%,涨幅排在 55 城前三
疫情管控的 4 月份,上海个人房源租金环比上涨 3%
也就是说,疫情的两个月里,上海个人房源租金至少涨了 9 个百分点
原因在于,受到疫情影响,部分租约到期客户因疫情管控无奈接受涨价续约
而六月虽然还没有具体数据出来,但问了下身边的上海朋友,基本确实都涨了
就在几天前,我朋友 “打工人” 张伟在复工前收到房租上涨的通知,每个月涨了 450 元
这不是个例
上海的一位张小姐收到房东的通知,要求涨租 30%,要是不同意,就直接走人
涨租 30%?不是在商量,是在通知,是在赶人啊
对于涨幅无法接受的张小姐,开始了艰难的找房之旅,但是现在是毕业季,租房市场并不是很容易找到价格便宜,环境又好的房子
上海的夏小姐也未能幸免,一年以前她是以 5000 元的价格向房东直租了一室一厅,房东也承诺两年内不涨价
但是近期,房东要求每月加价 500 元,否则就把房子挂给中介
不仅仅是直租的房源,长租公寓租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许多长租公寓的租客在续约时遇到了租金明显上涨的情况,不少租客被管家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接受涨租,要么立刻搬离。”
胡先生通过某如租住的房屋于今年五月份到期。原本准备离开上海,由于疫情回家需要自费隔离,暂时无法回家
为了维持自己的良好信用,被迫续约,同时也被迫接受了租金上涨 7%。
可以说,一场上海房租全面涨价确实到来了
根据克尔瑞数据来看,从各区域来看,上海在五月全市近六成区域租金出现上涨,其中黄浦区租金涨幅最大,上涨 15.18%
那人们不禁要问,上海房租为何到底全面涨价
其实发生这样现象也不难理解
第一个原因是,和大家想象不一样,外地求职者在涌入上海
虽然,上海的经济受到了重创,但是各地的经济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上海是全国经济的风向标,上海的企业牵扯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型企业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小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更少,大城市就业机会相对更多,依旧会有很多优秀人才前往高线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那么,上海租房人口有多少呢
2021 年,上海市 2489 万常住人口中,外来常住人口达到约 1032 万人**,也就是说超 40% 的常住人口会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优秀人才往高线城市聚集,房屋租金也在持续上涨的过程中
二是因为毕业季撞上租房旺季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租房旺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六七月份同样也是毕业季
2022 年的毕生人数首次超过了 1000 万,这 1000 万当中会有多少要来上海,也未可知。但是无论如何,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大量的租房需求
最后就是很多人都想不到原因,就是:
因为疫情隔离管控期间,很多群租房被查处
这就是导致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上海低成本的房源供给不足
而且从上海新增租房房源来看,上海 5 月新增房源 19304 套,环比降 2.80%,同比下降 56.99%。4 月新增房源较 3 月更是下降了 60%
而 4 月和 5 月两个月,由于全市处于静止状态,上海集中式公寓新增开业规模为零
上一次出现无新增的情况,还要追溯到 2020 年的 2 月,两次的停工停产对行业影响非常大
今年前 3 月供应情况也不太乐观。
由于疫情反复,3 月新增开业的集中式公寓房源数共 1618 套,较去年同期下降 27%
一季度,上海新增开业的集中式公寓房源数仅为 2213 套,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 55%
同时疫情也来租房市场深远影响
不少人的租约都是 4-5 月份到期的,现在解封了,第一时间就是找房子
还有不少租客疫情期间饱受小区之苦,解封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下自己人居环境,尤其是合租小伙伴,深受合租之苦、深受厨房之苦
而近 3 月全市房源在各面积段上的供应 vs 需求占比
可以看到在 1-40㎡面积段,供应是大于需求的,而 40-60㎡、100㎡以上的面积段,通通是需求大于供应的
为什么会这样
尤其这其中的 40-60㎡面积段,它的供求差值最大
上海中介跟我说,不少客户受够了合租,下定决心要出来单独住的,换租房首选一定是这种 40-60 平的独立户型
所以以上种种带来了租房市场全面涨价
而事实上不仅上海,一场全国范围重点城市内房租上涨潮正在来袭
根据 58 同城、安居客《5 月份重点城市租房趋势报告》显示
深圳和广州 5 月租赁需求也均呈现小幅回暖,需求热度环比均小幅上升,分别为 5.7%、5.5%
成都平均租金为 1446 元 / 套 / 月,郫都区新增房源量环比涨幅达 6.8%
杭州平均租金为 2770 元 / 套 / 月,其中富阳区租房热度明显增长,环比上涨幅度达 10.6%
5 月份天津市新增房源量环比涨幅明显,其中南开、河西、和平、静海和宝坻区环比涨幅均在 20% 以上,租房热度方面,宁河区环比涨幅最高,达到 21.4%
5 月份长沙租房热度涨幅明显,岳麓、雨花、芙蓉、天心和开福区环比涨幅均在 10% 水平以上
面对这样一个租房全面上涨的时代来临,我们不禁要问
根据 2021 年 8 月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 5%
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如此这样
而那些坐地起家的房东,这样一次次抬价涨租真的合理合规吗
说真的当下,高房租已经成为无产沪漂们沉重的负担
20% 被认为是房租与收入比较为理想的比例,既能保证居民基本的消费生活,也能维持租赁市场的稳健发展
但据估算,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租与收入比已经高达 45%
可以说,年轻人进半收入被房租吞噬,这样长期以往,对一个城市活力真的好吗
最后,我也说一种可能,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宽慰
说几大板块的租赁开单量是疫情前的 1.5 倍、2 倍、3 倍…… 房子少,客户多,租赁市场一片喜人的
也是可能是上海各区,被封控长达 2-2.5 个月,这部分换租需求都被抑制了,再叠加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需求,解封后面临井喷实属正常
如果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这波换租潮是压抑了三个月的需求井喷,蓄客蓄了整整三个月
那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租房数量讲面临断崖式下跌
只是我朋友轩轩告诉我,他看着看着不停跳动的房租数据,房价成为年轻人都市生活不能承受之重时,没想房租也是
很多人在考虑离开上海,大概他也算一个
水涨船高的房租,也许真成为压倒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更多实话欢迎来鱼哥同名公众号:鱼哥有财气,和知乎内容不重合
离开了去哪里?
离开容易。
找到合适的下一站,很难。
我离开了,不过不是因为疫情是因为疫情前就准备回家考编
说实话,我觉得不太会
如果你在上海生活,真的会发现这里人才遍地,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不会太差,一些城市注定会有人前赴后继
我当时带着上海的 ip 看见一个绿茶文案评论了句我身边二十多岁 “努力上进” 的男生工资都上万了,就有人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说什么卖的才挣这个钱,或者说我可能没读过大学只知道了乱吹,还私聊骂我的时候的时候,我就觉得,也许很多人应该去一线经历一下
离沪来沪,上海还是那个上海
我身边有挺多人表达过这种意思。
但他们的离开是指润,而不是国内换一个城市。
(我揣摩着,这意思是说如果润不了,大概率还是会留在这)
而我呢… 每次想到上海高考报名人数只有五位数,都觉得回去亏到姥姥家了。
婆罗门会去当首陀罗吗?
这次疫情把我心态搞崩了,我就不文绉绉地说什么大道理了,我只说三句心里话噢。
上海是一座虚胖的城市,看似中国第一风光无限,然而一次疫情就让这个虚胖子原形毕露。
人家都对故乡充满怀念,唯独我不是这样,我对故乡的感情只有失望、痛苦、愤怒。
要不是亲朋好友们都在上海,我早就润了,甚至连这片土地,我都想润了。
没有任何掩饰的大实话,送给这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 “中国第一大都市”。
不会呀,上海是我的新故乡,怎么会轻易离开呢。
离开了又怎么样?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哪里是绝对安全的?哪里是感染了病毒,不需要封控的?
对,你可以离开,去国外。国外确实不太会封控。
我们楼有二十户人家,三户租客搬家了,一户是疫情前购房了,一户人家是回重庆了,一户情况不知道。
普通人不会,但有钱人会离开不少,至少要拿去海外置业一套。
而这部分人也不会多,毕竟你们看下面这个招行的零售客户对比,不到 0.1% 的客户,资产占比 30% 以上,这部分是最有条件离开的,大概也只占千分之一。
会的。
上海疫情结束,一定会有人离开的。
当然,有上海户籍的新旧上海人,除了极个别有特殊原因的,(出国不算)基本不会离开。
首先离开的是到上海打工、创业,时间还不长的人。
这部分人到上海不久,还缺乏对上海的了解,作为沪飘,对这城市的认同和代入感还不强,在亲历疫情期间种种不舒服的经历和放大的被排外体验之后,离开的可能性最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当然,这部分人里,还有极少数在疫情期间尝到了投机倒把的甜头,没准儿还挖到了第一桶金,而且更激发了骨子里潜藏的精致利己,买办奴性。从面与上海的契合更甚,是会乐呵呵地留在上海的。
其次是有各种原因想离开,又在犹豫的人,大部分会坚定信心离开,当然,尝到疫情甜头的,也会坚定留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存在的,有人离去就有人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没什么好奇怪的,走有些人真的会走,也有人真的会来
身心俱疲想走的就走吧,不过上海也随时敞开大门欢迎你们回来,这座城市是属于移民的。
昨天亚洲杯取消了,理性一点看,目前的防疫政策大概率要延续到明年夏天,这种政策在对外交往方面是有巨大杀伤力的,对第三产业也是。所以,为了增加就业岗位,大规模的基建或者撒钱在所难免。看看你在上海的工作岗位,就知道选择怎么做; 总体来看,上海的物流和制造业还是可以的,其他的服务业,尤其是展览相关行业,还是早做打算。如果对外交往少了,上海的地位肯定下降。
上海历史其实和米国类似,虽然号称 “冒险家乐园”,但是其实也可以说不靠谱人集聚地【米国和澳洲历史上是欧洲流放囚犯的地方】。所以,这次疫情爆发也让上海人的“劣根性” 同步爆发了。远离毒品,远离上海!你在上海多赚的那点钱都变成了房租或者房贷。在上海人眼里,所有的外地人都是“乡下人”。
~~~~~~ 上海疫情诗 ~~~~~~
上海疫情真诡异,喝个咖啡去杭州。
国产医药很有效,买办偏要买辉瑞。
网红医生很无知,牛奶鸡蛋胡乱吹。
八方支援看冷眼,买办汉奸素质低。
透过现象看本质,黑心资本在遥控。
精准防控是包装,祸国殃民是本质。
大国博弈之本源,米国湾湾在捣乱。
一朝总有真相出,恶人必然有恶报。
………………………………………………………
上海估计还要折腾一段时间,原因:(1). 详见 “新冠” 疫情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治疗方案公告【可以明显看出中医和西医疗效对比及竞争;灯塔国神药 “瑞德西韦”疗效不靠谱,且被卡脖子。但是有些 “神奇”“诡异” 的操作还是在买 “瑞德西韦”。】;另 2003 年“非典” 疫情期间中医中药对比米国药物治疗效果也可以网上和历史资料查询(当年分管国务院副总理: 吴仪、中医专家: 邓铁涛、使用中医中药的广东广州效果最好。);】;(2).“新冠”疫情灯塔国感染死亡人数和天朝感染死亡人数对比【灯塔国尸体停放都成问题(见 “新闻联播” 数据)】~ 数据最能说明临床疗效,同时也会导致下一步的剧烈竞争;(3). 中药“清肺排毒汤”和西药 “瑞德西韦” 在现有情况下治疗效果和成本对比之后,双方会继续改进提升竞争……【后面估计中西医还会都有新的药物出来互相竞争;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论不同,估计双方后续还会就治疗原理和方法有纠缠争议;】;(4). 和西方反华势力勾结的 “砖家”“叫兽”“汉奸”“买办”…… 狗急跳墙做黑心事造谣宣传【国家有关部门估计也想看看是哪路货色、哪些后台背景(就像香港“乱港分子” 的后台背景一样。“乱港分子”大部分都逃跑到了“女皇岛国”。“买办”“砖家”“叫兽”“汉奸”后续估计会往 “灯塔国” 和“党棍省”逃跑。);同时,通过推广宣传唤醒民众、避免民众上 “心理战” 的当;】;(5). 天朝国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推广宣传需要【政治需要】。
今天是从沪返乡酒店隔离的第一天,果然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不是说防疫方面,只是我突然就意识到,每个城市都有它历史沉淀下来、人文潜移默化渲染出来的架构,这是它的根基所在。时代既然选择了让上海成为中国万众瞩目的超级城市,那势必会吸引那些坏的东西更多的掺入。
上海这个春天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意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年轻气盛又一路顺风顺水的青年人,第一次遇到重大打击后变得手足无措。她终于发现,她原来一直以来都在吃着运气和天赋的老本,又被外界的光环扰乱了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以至于自己其实早就出现了底层的能力漏洞,却没能够及时弥补;更是在这时,她又被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背叛,内外交困。舆论都在指责她,一直以来忠诚跟随着她的拥护者也逐渐从鼓励到失望离开。
是她不想快点好起来吗?我以自己最绝望时候的状态去共情她的处境——好像也不是。
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我怀着留恋与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上海。如果不是因为学校要求大学生集体返乡,我真想留下来亲自见证你重新辉煌的那一刻。近些日子一直看着你变得越来越好,回到家的第一天,就听到了你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为你感到高兴!
昨天凌晨我在上海虹桥站候车的时候,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句话:“希望下次见时你能自由”。题主问这次上海疫情结束后会有人离开这座城市吗?答案是肯定有人会。但是我应该不会,就算离开,我也希望我离开的理由是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留在这座城市的野心,而不是因为她遭遇了一次空前重大的危机,所以我就此放弃了对她的全部希望。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被危机摧毁的,同理,上海也是。
上海加油,你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我是上海人,我其实很想离开上海,只是我暂时不知道离开上海还能去哪儿?
按照我个人爱好我更喜欢杭州和扬州、镇江,如果我这辈子真能靠写小说赚钱我一定会搬到这三个地方之一去。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上海土著一般都喜欢骂上海,今天下午我刚跟我同学一起骂过,然后 “新上海人” 一个劲的说上海好,比如这个问题下的高赞答案,把上海吹得天花乱坠了都…… 我要不是从小生长在上海我看了那个高赞答案可能也会觉得上海是 “梦之都” 了(吃不消吃不消)。
说句实在话,上海现在不是上海人的上海,而是新上海人的上海,上海土著人口少(因为严格执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且生育意愿非常低下),老年人还要占掉一半。如果不是每年补充新上海人,上海已经跟日本差不多了。
疫情之后会有人离开上海吗?肯定会有的,但就像其他答主说的那样,就两种人会走,一种是真正的有钱人,一种是赤贫阶层。
剩下的还是会继续苟在上海的,因为像我一样,想不出能去哪儿。其实我觉得深圳比上海好,就是离得远不想去……
反正新上海人是绝对不可能离开的,看那个高赞答案就知道新上海人有多喜欢上海了,怎么可能走呢?
上海很多浙江朋友说要回去浙江建新农村了。
正好今天跟一哥们儿在露天摊撸串。跑来一个湖北哥们儿来拼桌。反正没事,三大老爷们就聊开了。听说他今年要回湖北,原因就是疫情让他失望透顶。
言语间发现他受网络的舆论影响挺深。为什么会这么说?咱们这是永远的防范区,看到我们的露天撸串就知道是怎么个安全了。按道理说他说的那些负面情绪不该出现在我们这儿,至少不会那么猛烈。
后来我询问了他有没有收到物资。比较让我惊讶的是,他跟我们本地人收到的物资是一毛一样。但他为什么一开始非说本地人拿的东西多。我一开始没敢问,因为网上确实有视频,特别是浦东某些村确实有个别情况。但我另外一哥们儿问了,是不是按每户发放,但你们是集体宿舍。他没否认,那我们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我们就故意岔开话题。因为我们这里 4 月中旬就可以买菜了,所以我们这里的团长几乎是绝迹的,我们本小区连一次团都没有开过。所以这哥们抱怨的团长赚钱何不发菜啥的,其实跟我们没啥关系,虽然确实上海个别地方确实有。但对我们可以正常买菜的区域而言,团购压根儿没必要。
这哥们儿抱怨的几乎都是网上所暴露的问题,而我们现实中其实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后来聊开之后知道这民工哥们有点本事,每月 1 万保底,估计是个蛮有技术活的家伙。农民工每月有个 1 万保底真不是个小数目。我蛮想问他,你确定要回家吗?但没有开口。这哥们儿的思维还是停留在网络舆论中而且代入挺深。而且看这哥们说话的腔调又挺朴实脑袋不是特别会拐弯的那种,很容易被舆论裹挟着走。问题是那些带去舆论的键盘呢,他可不会给你发每月 1 万的工资啊。
总之走也好留也好都祝福这位湖北 哥们。如果选择走一路平安,如果选择留以后在露天摊遇到了,再拼桌在吹牛逼。
作为上海人很无奈,最近 [IP 属地上海]彻底沦为了共存主义与出殡派的代名词…
我支持「清零」。是的作为上海人,说出这个词在上海,是没有言论自由的。自是会被 [ IP 属地上海 ]们出征和网暴的。
我也是个体户,居家隔离也两月有余,店铺自 3 月 27 日开始封闭也已满两个月。也经历过抢菜和前期的混乱、也看过被封的那个视频、也经历过政府发放物资、也经历了两次发薪日… …
我个人情感上,和大多数人一样烦闷、焦虑,从经济上,亦或从情感上,这个封控的时间确实很让人抓狂 。
但是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上海索性放开不管了,长三角疫情爆发、华东华中华南相继沦陷为疫区。那么这个时候的上海,不论是工作机会或是经济繁荣度,能在这场波及全国的疫情洗礼下,继续繁荣么?我,回答不了
上海的医疗在高峰时都会出现极大混乱,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城镇乡村,他们那边的人均医疗水平还能保证有条不紊么?我,回答不了
没有人天生爱被封控爱被关,但如果我们上海的封控能保住长三角、华东区域不会有更大疫情,这个封控就有意义!
老人和小孩在未来疫情解封后,能安安心心的生活,这个封控就有意义!
我们皆非圣人,需留待时间来判断其意义
-— 来自 [ 属地 IP 上海 ]的少数派发声 —-
在上海的外地人。
确实想离开了,但不是因为这次疫情。
从 3 月 13 号小区开始封闭到现在,还活着,也没饿到,还不错。就是电饭锅坏了,有两个多月没吃过自己煮的大米饭,每天都喝粥。居委会有送好几次物资,还有几天是居委会管饭,一天三顿,早上包子中午晚上盒饭,就是味道不咋样,鸡腿都扔了,很惭愧。
可能有的人过的很不好,但每个地方都有过的好和过的不好的人不是吗?我在上海混的很差,如果我都没饿死,能活着,真实情况应该差不到哪去吧。
所以要离开上海纯粹就是个人混的不好,就算没发生疫情,我也考虑离开。
上海是个好地方,人也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比如我的房东大爷,上海本地人,本来三月份要交一个季度的房租,到现在都没逼我,还主动说给他两个月的就行,让我很感动。还有一次买不到烟,让送菜的小哥找了好久帮我捎了一包烟,小哥是外地人,也是好人哪。
要说唯一不爽的,就是封闭期抢菜很难,抢到价格也翻了一倍。后来有烟了还买了两条假烟。特殊时期,可以原谅。
不知道网上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说上海怎么怎么了,对这些人是有什么好处吗?每一个大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小问题,只不过这次疫情,把这些小问题放大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我要检讨,记得大白小蓝好几次早上上门喊人做核酸,结果早上太困了没起来,让人家拍了好久的门都没喊开,对不起你们。
虽然想要离开这里,因为我个人做的不够,没赚到钱,但,不会否认这个城市。
很闹心的是,我想走都走不了。
老家那边很干脆的跟我说:别回来,我们不收。就算让你回,隔离 14 天,一天 500。
我都哭了,比我在上海生活成本高很多啊。隔离 14 天顶我在上海在呆两个月了。
所以,怎么办?走不走?
我们不会回,在上海有房有车无贷款,户口是老家宁波的,但娃在上海出生长大,我们在上海也有十多年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疫情总会过去的,大家也会井然有序的工作生活。
这次疫情,邻里关系前所未有的和睦,我缺这个你缺那个互相交换,很有趣,非常喜欢我们小区。网上说什么不发给外地人物资,根本不是,我们都是一家一份物资,只要房子有人就有物资。而且有多余的还会发给拼租的租客们,真心有爱。
好了下楼核酸去了,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大上海加油!
疫情还未结束,虹桥每天大几千人离开。我倒是非常羡慕这种说走就能走的人,只是不知道他们只是暂时回去还是再也不回来。在一个城市那么久,是很难做到说走就走,这不是留恋而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
结束以后依旧会有大把的人离开,也会有大把的人重新调整方向,先去做安排为离开铺路。
一个城市应该是保护个人的盾牌,是我们遇到困难时的强大支柱,甚至我认为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人一样是将品德的,如果一个人(城市)品德不行?那么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次尝试已经足够,不可能再给机会了。
只是对很多人来说,十几年积累了太多的牵绊,不是一时就能走的那么潇洒。但是相信很多年以后上海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就仅仅只是曾经回忆里的上海吧。
一定会。
抛开所有主观色彩,这波疫情揭露出一个事实:上海这个地方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不光是政治纪律问题,更加是政治立场问题。
在中国崛起进入最关键阶段的时刻,一个政治问题严重的地方却聚集并掌握着天量资源,任何理智的国家决策层都一定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
疫情过后,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一定会受到影响。人的流动会成为附带结果。
——————————————————
补充:
我所说的 “疫情过后,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一定会受到影响。人的流动会成为附带结果。”,看来是让一些上海居民产生了误会。
别误会,并不是说 “要砍掉对上海的政策和资源、让上海人口外流”,而是 “加大对周边及中西部其他城市的政策和资源倾斜、让流入上海的流动人口可以多一些别的选择”。
当然,如果有人非要给二者划上等号,搞 “共同富裕 = 抽某些省份的血” 那一套,那我也没办法~
——————————————————
补充:有人说我的回复评论区看不到,我这里明明一切正常……
——————————————————
补充:
这些评论可不是我删的啊,是知乎删的。是什么恶毒的话吗?
这和疫情有什么关系啊
这城市能满足你某一个觉得很重要的需求
就能硬抗啊
我一个上海普通人也想走啊
物价高房价高
我没地方去啊只能硬抗
深圳不香吗?
自己家是新一线 住市中心 开开小新车 混混国企 不香吗?
既然有能力来这边卷 又有能吃苦的决心 换个地方岂不是更有可能拿高薪受提拔吗?
来这里干嘛?
送人头送房租送青春?
等着在这边养老 没断气强迫被送走吗?
在这边每日一瞠目 咋像旧社会的租界了?
土霸王数不胜数 却没有王法
赶紧逃啊!!!
上海防疫我们也看到了。近几年还是推荐打工人不要去一线城市打工,容易受疫情影响。
不会。
市民热线能当场告诉你政府各办事机关的办事流程、携带材料、办公地点时间、联系方式,特殊人群他无法解答的会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如婚姻登记、车管所、派出所户籍、税务局会主动联系你解答。
12315 真的会处理你的投诉。
交警第二天就把你反馈的路面坑洞填了。
大街上出个什么事故或者纠纷,不会有一群人一直围观。
开摩托上机动车道后面的轿车不会鸣喇叭。
去酒吧问外国人这位置有没有人你可以直接说中文。
本地年轻人在自己家乡有时候都不敢说上海话,生怕被我们说成地域歧视,其实我们基本听得懂,也不介意。
强大的物流网络和售后服务,生鲜、药品送上门,家具、电器上门安装维修,同城找师傅上门清洁、装修资源随便挑。
高效的物业,报修当天解决。
冷门品牌车辆维护保养,买保险送的保养、道路救援、酒后代驾、洗车、事故代步车、便利店代金券非常好用,而 24 小时便利店随处可见。
教育模式多样化,哪怕是菜小也有丰富的课余活动。
医疗资源充沛,看病排队还是挤,手术排队确实要等好久,但各种专科医院随便挑。专家网上预约下来确实有难度,但好歹你知道他那天上不上班,现场直接买黄牛号。
有 F1 和冰球能看,有 cba 和中超能看,有 nba 球星活动,世俱杯偶尔能看到皇马曼联等等,大麦随时查近期演唱会话剧博览会车展。
有迪士尼欢乐谷海昌海洋馆,有野生动物园和随处可见的猫咖书店,有卡丁车可以直接上 F1 赛道跑,有各种桌游密室剧本杀室内攀岩和其他体验。
讲地域歧视吧。广西的小摊挡着马路刮到我车本地交警上来直接找我问罪。黄山的出租车多收我钱就因为我老家在温州。山东东北的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奇低,开个完税证明费掉我一周时间。全国各地普遍的照顾当地人歧视外地人,而上海的年轻人包容性大,老年人总会走的,并且好歹人家干湿分离做的比谁都好。
上海是个没钱你能享有基本社会服务,有钱你可以买到你想要的服务的地方。
当然不能走,大江大河入海口的这种风水宝地中国能有几个?要走也应该是贪官污吏走!
会… 而且不止一次
只知道几个有意把工作生活地点从北京换到上海的朋友,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真正离开熟悉而习惯的地方,不是很容易,最多也是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或许年轻人更容易付诸行动,不过去哪里也都差不多,比如今年很多学生会考大学要离开家去陌生的城市,对于中国这种人多地广的国家,优势国内移动相当于去另外一个国家留学,各地文化差距也很大,饮食等生活习惯也有很大不同,高考结束考上大学后,就等于小留学了 hhh
父母就不一样了,离开扎根很深的地方,收入就会是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有钱的家庭的话,比如我认识的上海人,很久以前开始就在日本买了房子,定期来回 hhh
所以,大部分家庭,很难仓促离开,或则借助孩纸留学的契机,在海外一步步开拓立足之地,像我住的东京,租房子也和上海差不多,贵!有些留学生就会买个小房子,省钱还可以作为日后的资源利用,比如我有个学生就这样,语言学校阶段说要买房子找我带他去房产公司,学生一个人去很容易被忽悠,所以一起去了两次买到了当时挺便宜的但是也有名气的小房子,ライオンズマンション、很多年后老找我时,就说大学院毕业后开了小公司先解决签证问题,公司地址就用上自己买的小房子,想想这部分如果不是自己的房产会浪费不少多余的钱。
上海的未来发展也会好,但不论是哪个城市,都会慢慢不如成熟期,机会也不会像以前那般好的,虽不能期待飞猪的风口,但毕竟是世界性大都市,也在日本等诸多国家城市,国家认知度非常高的城市,虽有眼前困难和纠结,但还是期待大家齐心协力度过难关,东方明珠的未来一定会很美的。
会不会离开还没数吗?资本都离开了,人才能不离开?能留下的都是没有选择权的普通人。
房租还是在涨
人来人往,
本就是人生。
城市也是一样。
只是,
有些人的平凡生活,
是很多人的梦想。
有些人的梦想,
难以照亮需要面对的现实。
这还是她应该有的模样?
城市的繁华,
应该让人共享。
当然有,比如我和我的几个大学同学,打算提前退休,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住,暂定江西。
打算疫情过后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十年前在三亚买了房子,发现有点鸡肋,想卖了换到厦门或者广州。
总之,先去尝试下,上海真的人太多了。
这是不是挺可笑的。
协警那个要真是清华学历,
你是不是也要赶紧去考 top2?
没有疫情,
不也还有高额房价吗?
不是还有 996 吗?
不本来就天天都有人离开吗?
白宫主人换了又换,
白宫仍然屹立不倒。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最近,不需要疫情结束,离开上海的人数就始终能够上热榜。
昨天到今天,上海全面解封了。在此之前,每天近万人的离沪大潮尽管没有亲见,但应该是没有啥水分的,毕竟离开的票要靠抢。
如果非要说离开的人都和疫情有关,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肯定的;反过来说,没有这次疫情,会不会有大量的人集中离开?不太会,但选择离开的人其实不会少,在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来人往,有人离开,有人进来,有人失败了离开,有人成功了也离开,按照这个逻辑,硬把离开的人和疫情联系起来,不中肯。
为什么照片里那些老房子的居民淡定的看着如织的客流,打卡,拍照,嬉笑,喧闹,因为衡山路一直在那,思南路一直在那,不变的是,始终这些地方,这样的氛围。
我们不能放大了影响,就放弃了热爱。
离开了的,不是过客,就是掮客。
对这座城市有感情的,牵绊的,应该是不会离开的。
当然会,首先大量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肯定大批量回国或者想法设法回国,大批外籍华人也一样。其次一批有能力出国随时可以出国但一直没下定决心的这次算是踢了他们一脚。第三就是本来在沪和老家发展中未定迷茫的年轻人,第四就是大批倒闭的商业,企业,被裁撤人员。
此次疫情,我在媒体上为上海人发声了,主要是批评不合理防疫。
但此前西安疫情中,我没有为西安人发声。
在网上,疫情中上海的情况能比较清楚地获悉,但当时疫情中西安的情况我并不很清楚。
因此,以后哪个城市被封了,市民应该尽量在网上提供详细情况。了解情况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为你们发声。
当然上海人口多,外国人也多,上海的情况比较易于被外界了解。其它城市若因疫情封城,就要靠市民们努力让自己的声音被外界听到。
会有人走,但不会有太大影响,对这个城市的影响甚至不值得一提。
有影响的是国家此后可能会疏解大城市,因为要均摊风险,不只是上海,北京估计也差不多。
说要出国的,将来很大一部分估计是财产出国了,人还是得回来,因为能力不足以在国外赚钱。
我在丹东,从 4.24 晚上开始,到昨天才能出小区,估计过阵子还得静态。但就是这样的局势,各地都在防控,做出牺牲的城市多了,都没声音的。上海是因为城市大,风吹草动都是雷声,好像封控影响特别大。实际从 2020 年以来,上海才封了一次,而且也就是封了 2 个月,有些人可能 3 个月,但跟东北和新疆一些城市比起来,上海这点封控时间是多么的短,封控的次数又是多么的少,东北的城市没死透,新疆已经正常生活了,对上海哪有那么大影响呢。
大概就这样了,大都市过阵子就恢复,不必操心。倒是普通人,生活得不易,认清自己的斤两和外界形势,选择去留,各自保平安吧。
会 但是要看到底什么人群会走
本地人会走嘛 不会 生养之地那能会走
有房有车落户完毕的所谓新上海人会走嘛 也不会啊 今天的一切得来不易 更不会走
接下来租房打工的群体中 真正从事所谓底层行业 贩夫走卒这些也不会走 本来就是过来赚钱 只要有人 人多 赚到钱就好
反而倒是走出校门满怀希望在上海租房打工受过比较良好教育的一部分年轻人 这疫情给他们造成的心理落差过大 忍受力又远不如上面说的贩夫走卒之流 会走 反正他们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可替代 一线城市也不止上海一个
放在开头,更新今日晚餐。如果你觉得这是大便那我也无话可说。
————
上海的下限突破了我的认知上限,嘴上依然骂,但是不会离开,坚定了留在上海的心。
我知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地方只会更烂。
在上海,起码还有发声的权利。
不带感情,客观理性的根据周围的事实得出的结论。
从小到大只在江苏和上海生活过。起码上海的公司真的是做五休二,规范加班,加班有加班费,五险一金足额缴纳,疫情期间也不拖发工资。
公司还给员工送物资,居委居然真的会发菜。热心的上海阿姨会给我水,帮我解决问题,食堂打菜阿姨手也不抖。
没有遇到过领导骂人,即使我做错了。
你有抱怨情绪,可以直接说出来,而不是搪塞你吃苦是福,公司不给你画大饼。还有便利的地铁交通,就是看病没有老家方便,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缺点了。
我知道上海医疗资源丰富,但是老家只有一所综合性三甲,什么病直接去那个医院就好了,在上海做个检测从 xxx 分院被推到总院,然后总院说去瑞金,结果瑞金假期没开门,只有急诊…… 一大堆三甲,做个测试都不知道去哪家,也不知道大学生医保报销什么的,复杂的一批,还是老家好,就那一家三甲和附近的卫生院,看病方便快捷。
上海,还有一个最大优点,普通话畅通无阻,没有遇到地域歧视。小地方全是方言,说普通话就觉得你是外地人,排外地域歧视,素质差。说的就是我老家,我小时候在另一所城市长大,不会家乡方言,回到家乡后因为普通话问题被老师同学排外,老师上课也是方言,听都听不懂,真恶心下作。(只针对那些垃圾人,在老家生活那么多年,虽然有许多不愉快的记忆,但是也有很多很好的人,但是瑜不掩瑕。致以那些垃圾老师和垃圾混混学生。)
我在上海遇到的大学同学,很多上海人,大多人都很好,帮助我很多。
公司遇到的带我的老师也很好。第一次来上海时,不认识路,有阿姨为我指路。手机没电了问路有人陪我走一公里左右把我送到学校,还给我拎行李请我吃饭(他们是外地来上海工作的,不是上海人。)第一次来上海,不会坐地铁,不知道用大都会,傻乎乎去买地铁票,然后找人工,然后纸质票不会用,第二次那个工作人员又很耐心给了我一张。有事去吃饭,手机没电,店家给我免费充电。在地下商场找不到地铁路,迷路,有保安叔叔带我走了好久送我到地铁入站的地方。去苹果直营店,店员耐心帮我解决问题,产品有一点小问题,修好了也还是给我直接换了新的,还延保三个月。
疫情期间顶多吃的比平时差点,但是相应饭菜也便宜了许多,半个月伙食费只花了 400 左右,虽然肉很少,但是也有一荤两素。物资短缺也是因为封控,顶多是湿厕纸用光了只能用面纸擦屁股很不爽,其他的也没什么短缺的。还有就是熬夜时不能点外卖,早上起不来,一天吃两顿半夜肚子饿罢了。
封在房间不能出门很难受,不过这点在你哪里都一样。还有就是快递拿不了了。
做核酸很烦,不能睡懒觉,捅鼻子很反人类难受,偶尔遇到素质差的做核酸的鼻子捅出血。
虽然我嘴上抱怨不停,但是说真的,也只是和平时比起来很烂而已,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遇到只会更烂。如果我一直买不起房我会离开,但是不会因为这次疫情成为离开的原因。
我懒,工作能力不行,躺平摆烂,三分钟热度,性格散漫,怨气冲天,社恐,内向。但是即使这样,疫情期间还能有不错的生活,公司照常给我发钱,请假也很方便。
我,不会因为这次疫情成为我离开上海的原因。
没必要离开。
四月底的时候,我同学的学生从上海回了北京。
如果是武汉,西安,长春,根本不可能走的成。
到时候再离开不迟
有的,去杭州去武汉去河南去重庆,就是不在上海呆,没恶意,就是不想了,无望了,总是沪能过来沪能过去的,现在的人认知都高了,再也不是以前模样,现在都是看下视频了解大千世界,看下新闻全是沪农,下步计划,找个有感情的地方,人嘛,最后还是会回归生活,工作挣钱也是为了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的地方,挺好的,这里有太多的负面影响,大家眼镜都是雪亮的,看到的永远跟做到的不一样。应该感慨还是可伶呢,这个就有大家自己衡量吧,我想去青岛,还有杭州,深圳,这三个地方,有的也是一线城市,无论在哪里都有工作的机会,有能力的都不怕,没机会的切三思,主要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有些朋友是准备回老家了,这个我也想过,但是我想着回去啥都没有,回去能干嘛,继续努力奋斗吧!期待这一年有点收获,财好运连连,职业提升~加油吧,青年们,以后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选择,90 后,00 后 10 后未来也是新一代的天下,加油!
离开的韭菜确定能回的去么?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更多的韭菜趋之若鹜。
抖音刷到的离沪返泉,被老家当地居委会要求在厦门站下车,说是会派人过去接。结果芭比 Q 了,基层相互推诿的绝佳演绎。
厦门这边更狠,直接拉到 27 公里外郊区的保障房隔离,450 一晚上也是没谁了。
结束后?什么时候结束?
离开这座城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会。
【这是对一个高赞答案的『逐段』回答,但内容均属实】
我是 2017 年东北某市市区的数学状元(18 线,只有 1 个区),来上海上大学。我们寝室除了我以外,江浙皖聚齐了。他们三个条件都挺好,有一个是真 · 资本家,第二个在北京有房,第三个亲戚在上海有房,自己可以过去住。他们一个是镇海的,另两个也是省状元所在的中学(镇海好像也是)。那时候我听说上海的高考很简单。不过倒不至于对他们不屑,因为我是转专业的,我高考比他们低(换算成和我一样的全国卷)30 分。
一开始我也被『降维打击』,他们知道的比我多。但很快我发现并不一定是这样。有很多东西只有我会,其它人都不会。
镇海那个不会写论文开题报告,800 字憋了半小时,我 10 分钟搞定一个写得不错而且有笑点的。
我喜欢辩论,他们不乏公众表达有困难的时候。而我对辩论是真爱,打过很多很多人,甚至包括教授。我有东北人的勇敢,无论遇到什么,都像燃烧生命一样地去做。这一年,英语四级火了一个梗,一大堆人不认识 debate 为何物。
那一天,我到我们学校的田家炳楼演讲现代的爱情和亲密关系,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同时许多女生还在街头哭着当作女。她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神。
我喜欢语言学,能说英语、日语,虽然都不怎么好。我还是更擅长阅读和写作,而非听说。学游泳,学心理学,我都很快就学会。上哲学课的时候,和老师成了朋友,因为我们很快就明白对方的意思。
除了我,也不乏外地人表现得好。一个河南信阳小县的文科生报名当班长,他的自我介绍让整个系都高声呐喊。许多外地学生每天出去踢球打球,还参加比赛。
后来他们才知道,一个人可以靠自学考到数学全区第一、总分全区第六,初高中旷课三年,为了一直上不去的黄金玩了两千把 LOL。别说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了,我连音乐的本质是 Fourier 变换、和弦和有理数的关系也知道。我制作 ppt 模板和 latex 程序包,用 RGB 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至于体育不好,人总要有个缺点对吧。
高考前,我和认识 12 年的青梅竹马发生了『小时代』里才有的狗血剧情。后来我写成了 15 万字的小说,发在网上(AO3)。高考前我也吃过冰淇淋,俄罗斯的奶油冰淇淋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比哈根达斯还好吃一点点(哈根达斯我吃过大概 4 个味的)。我也有自己独属的乐趣,那段时间我和网易云认识的小姐妹聊得很开心。高考也很开心,我仅全天候学了 2 个月就上了 100 多分,除了数学以外,化学、生物接近满分,数学和理综的所有选择填空题只错了一个物理的。现在看来,连当时提出去外地看心理医生都是很『现代』的事情。
我爸妈不管我,但是爱我的人有很多。我有一位像姐姐一样一直关心我的人,我叫她仙女。到这个月,我们认识十年了。认识她的时候我开始冥想,而七八年后正念 app『潮汐』才开始火热。我们经常写信、发消息,她告诉我『有时自我探索就是这么浪漫: 只有你一个人对此有了兴趣, 你去找,然后就找到了。』 我用『黄色大门』的一句话去形容她:『窗纱外,小鹿给我送枝花;沙发上,下凡天使共我喝着茶;世间千千万万人没明白我,替这位空想者惊讶。』她是我最久的朋友。
关于二胎家庭,其实我觉得政策是身外之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不可能说上海即便是今日的上海在总体上也比我老家强,可是他们现在可以比较了。上海也有一直打擦边球或者做不好的事的人,比如我的时间序列老师怂恿我们在复试前去找可能参与复试的老师『聊一聊自己的学习情况』,打擦边球。但我不愿意去深入他们的世界,所以了解不多。
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办事能力强』,大概说的就是我。我是一个人来大学报到的,之后所有的事都是一个人做。就算有一次因为挂科多快退学了,我也是一个人处理的(当然,我的仙女、爱人和朋友也在身边帮了我很多,我只是特指『原家』方面)。
我有某脊柱炎的易感基因,三年前有一次高度怀疑得了这个算是半个绝症的病。我一个人去了十几次六院。我打定主意不要接受任何很痛苦的治疗,一旦确诊,如果治不了就临终关怀。那天我已经做好了和一整个全国闻名的六院辩论的准备,可是最后的指征在有和没有之间。我就利用这好不容易来市区的机会去玩了。三年到现在,没再有症状,我想我大概没有得病了。
至于医院的流程怎么看,小学教的。我们那怎么说也是个小镇子,不会连医院都没见过。
丁克就很高潮吗?我自己就是。而且我 cp 是双,我姐妹有人是 les。我教她们从精神上独立于原家的经验。有一次她们四个聚在一起,而我因为有事在别的地方,她们就在手机上打出我的照片和我合照。呜呜呜。
我们想好,如果想在一线城市生活,那我们就不买房。总之绝不让贷款降低生活质量。不过经过疫情,我们当然不会留在上海了,去很远的地方。
东北有很多很烂的地方,不过不生二胎会被人骂还不至于,也几乎不重男轻女。虽然血缘、饮食甚至审美上我是东北人,不过我并不了解家乡人们的想法,我也不想关注。经济和教育一直更好,也受到更多监督的上海就算再烂,也不至于真的比我老家差。讨论这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更有意义的是它们现在可以比较了。
我是一个对女性和同性恋友好的人,我也是个没有精神枷锁的人,不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所以对我来说,只要不是二战的法西斯国家,哪里其实都差不多。我在老家,也可以半夜出去夜跑,偶尔也有小店开到很晚或者通宵。我还可以去洗浴中心洗大澡,然后汗蒸,可舒服了。
至于离婚和再婚,和前面的不是一个类别,我们小学就有三分之一家长离婚了,再婚或后来生子的也有之。不过二胎只能说是『有之』,我只见过一例。当然我不一定能代表那里。
我这种人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然不可能被迫喝酒。我有自己的哲学,所以我甚至并不觉得有所谓『被迫』,喝酒都是自愿,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方面的论证,可以看一本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
是有人能裸辞找到满意的工作,不过疫情期间说这话不太地道。我一个『四一流』的同学投了 50-100 简历都没找到商科的工作。而且对我来说 996 不算工作,是不纳入任何范围里的。
至于疫情的表现,我懒得写了。我倒没有网上说的最惨的那么坏,可是也确实生活在网上呈现出的的那个世界。封了两个多月,发了九次吃的用的(扣去一次坏的,发臭的所谓『符离集』烧鸡,倒扣一次,就是 7 次)。后来我在京东买泡面,我不喜欢上海的饮食结构,不喜欢这么多新鲜的东西,想吃某个永远也吃不腻的泡面,还有罐头、真空包装的知味观、还有最爱的炸土豆。我就把那些吃不完的给了同楼的人。之前用成本价抛了一些自己买来因为口味不喜欢的东西,后来就是白送。因为是按户发的,有的地方不够吃,有的地方吃不完。我有自己的原则,我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排外的上海人我见过,不排外的我也见过,我认识的里面后者比较多。我相信学习知识的力量,教育得多、新就会形成更好的价值观,这个是科学的规律,并不奇怪。我们绝不能以为上海是靠着特有的梅雨、『冈身』或『鸡头米』去接近理想的世界的。
是靠教育,靠我以后上的每一节课。
上海有一些优点,在上海活着也不一定差。我有一个闺蜜是喜欢了上海人,然后留在这里的。我相信她能过得好。可是在疫情期间,上海的表现所导致的失望是很多的。毋庸置疑,现在我是要以骂为主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是骆驼不能总跟马比。
看了近期的新闻,有个感觉是想要离开的人是不是都已经开始走了?
前天看小区买菜群里发的照片,虹桥火车站人满为患(后官方辟谣,大家只是集中上午出行,又惹争议),朋友们也在调侃,能自由行动的都已经逃离上海。实话说,心里五味杂陈。
**我也心生怨恨过,这种恨最强烈的时候是实在买不到… 烟的时候,**即便是当时负面新闻甚嚣尘上,我们日常生活遇到重重阻碍,但这些都没有让我想过离开。
我自己分析了下原因:
一是我本身并不上进,来这座城市有目的,比如工作赚钱,但是并没有期待,比如定居买房,所以在可以居家办公工资照赚的情况下,即使生活有影响,但不伤及我的根本需求,且我始终认为这个影响也只是短暂的,所以也就无所谓。
二是我所租住的小区,封禁时间比较早,最开始的几周只是不能出小区,外卖 / 快递正常,居委还准时发放各种物资,包括核酸、消杀、后期团购等等,综合看下来没有太大纰漏,甚至做得相当到位,我确实未经他人苦,比如居无定所、没有食物、无法求医、因为是外地居民无法领取物资等等,所以没有感受到太大的… 世界参差。
但我的朋友想法不太一样,我最早接触到 “疫情后准备离开上海” 的说法就是来自这位朋友,他有此考虑的原因就是我上面说的参差,当然并不是他在城市封禁后有不好的遭遇,而是他看了很多“负面消息”,除了如上所述示例,还有他每天定多个闹钟抢菜却颗粒无收的时候,看到的是许多富人或富人小区里丰富的食物补给、是一众大牌为他们提供的精美物资,作为年近 30 终于在前年进入大厂且生活逐渐小资的他来说,这不是他奋斗过程中想看见的 “现实”。
他说,这个城市他确实不太融得进去,觉得很憋屈,没封禁之前,以为周遭的朋友圈逐渐打开,多了海龟、名媛、富二代,生活好像也被打开了,但是一个疫情让他看清阶级、阶层这道门,他即使在上海再努力一辈子,似乎都没有机会打开。
合租的室友(他整租)在小区附近有三家理发店、美容院,今天做饭闲聊他说自己好多员工已经提了离职准备回老家发展,其中不乏几位在他手底下工作十几年已经提车买房的老员工,问及原因,他说原因其实很简单,疫情这几年他们已经经历两次封禁(2020 年初也遭遇停业),一不小心一个月 / 两个月完全没有收入,不清楚什么时候回好转,不确定下次这样又会是什么时候,大城市反而让他们没了安全感。
当然,具体等到生活恢复如常后,他们会不会真走,可能还得再看看,**但我发现这部分想要离开的人,反而是对这座城市真的有所求、有所盼的人,**只是这一次的遭遇让他们所盼所得化为泡影,觉得失望、觉得不值得。
有意思的是,我最近追的免费运动课的一位老师,态度又不太一样,买不到物资就积极协调做起了团长并照顾小区困难户,没办法线下上班就开始在练市集 Gymmart 小程序开直播课,还希望解封后自己能够努力赚更多的钱换到更好的小区。
上面这位开店的合租室友,本来 6 月应该花费几十万完成新一轮装修,虽然几个月下来的店租、营业损失也是几十万,但是他仍然在规划未来的营业,仍然在每天组织店员听直播课,仍然想着在小区帮人剪发发展潜在客户,并成功说动我老公解封后追加充卡。
因为接触得少,所以我并不太清楚上海本地人想法如何,单就我上面接触的人来看,在上海有所积淀的人,已经尝到了这座城市带给自己的 “甜头”,有部分人已经是 “新上海人”,有部分人还是会从这座城市 “汲取养分”。
并没有孰对孰错,只是不同心态、不同需求、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境遇的人,自然对于要不要离开上海这个事情各有己见,要离开的大有人在,要留下的一样。
最后,怎么说呢,上海毕竟还会是那个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大上海,凡是对城市生活有向往、对自己的事业有追求的人,可能还是会选择它,就像当年的我一样… 吧。
我就是准备离开的一员,得过一次新冠才真实的感受到了国际大都市的摆烂措施,因为心里有了阴影,要是以后有城市排行调查,我一定会给上海最低分。
上海不缺我这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但是经过一次疫情,让我看到了互相踢皮球的居委物业,冷眼指责谩骂你的邻居,因为害怕不敢上门做消杀的大白志愿者,因为害怕不敢进门帮忙看看被关了十天的狗,不断发高价素菜肉食价格表的团长,关了一个月发了三次的零星物资,借此不发工资的老板,因得过阳性就必须去医院才能做核算证明,得了急性病也只能先去医院做核酸,第二天又再度去医院看病…
以上是这两个月的全部经历,想想当初因为喜欢上海的生气才来的我就犯恶心,所以我准备回去广州过我的舒服日子,过有人情味的日子。
5.31 补充:
小区是等我们全员感染后才被通知去方舱隔离的,这可是足足等了我们十天呢,买的退烧药当天就到了小区,愣是拖到了第四天才到我手上,去隔离前想安置好狗子,我们想尽办法都解决不了,别说拜托大白了,他们见到我时瞬间后退了十米远,跟他们说话要用喊的,到了大门口他们就全都躲进保安亭,连喊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隔离回来后,邻居说我们身上还有病毒应该继续在方舱不要回来,并且非让我们把狗送走处理,物业说如果不把狗送走他们就派人上门处理,这前后还有很多操作我真的懒得吐槽了,我很想把这一切的聊天记录跟通话记录发到网上曝光,但是我知道肯定会被删掉的,因为吐槽过物资的问题发过微博贴吧一次,都被删除了。
都说上海全部解封复工了,真的呵呵,因为得过阳性不能参加小区的核酸,所以就得必须每天去定点排队才能做核酸,如果没有 48 小时内的核酸就进不了小区门口,每日耗时来回奔波花费的时间预计三小时,要钱还是要命?得过阳性不配做打工人了是吗?
读大学的时候来的上海
刚来的时候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没见过那么多的 shopping mall,没亲自去过演唱会现场,没看过话剧,没见过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展览,那时候整个人都怯生生的
晚上在宿舍的时候听家在本地的室友分享她们的高中生活或者其他,知道了很多我之前接触不到的东西
最开始有点自卑,但后来逐渐适应,感觉至少五年到十年内是不太想离开这里的
工作也拒绝了爸妈的软饭邀请,选择了留在上海
在这里也生活了好几年,并没有遇到所谓的排外,相反带有善意的本地人真的很多
遇到了很多很可爱的人,交到了好朋友
目前的上司也是本地人,一个很有魅力工作能力又很强的姐姐,是我向往成为的那种职场女精英,做饭也很好吃,性格又处得来,这种神仙领导谁割舍得掉呢 qaq
不管疫情怎么样吧
感觉自己逐渐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而且有很多很喜欢的朋友都在上海,离开这里多少是舍不得的
而且谁能拒绝上海这么多的演唱会和艺术展览呢,很多新店感觉也都会选上海作为第一站
发出了快乐猪猪的声音
疫情期间负面消息太多了
这个回答也就是添个乐子
希望能帮大家想起来一些些开心过的事
之后的事就放之后吧
照顾好自己当下的情绪 lol
… 人还是要活在现实里,
大多数人来上海工作是,
为了,
钱。
但愿吧。
咱们上海人跑不了,要是离开的人多正好往上挪挪位置。
不论有没有疫情,回来离开一直都有!
疫情使这种往来变得复杂多变,离开怕回不来,回来怕出不去,惶惶中无所适从!
因为疫情,最长的封控也快 3 个月了,工作和生活节奏被打乱的许多滞留在外地的急于返回上海,滞留在上海的急于离开上海!毕竟谁家里和单位上不是一地鸡毛,要挽回多少遗憾和处理多少不得已,虽然冷暖自知,但其中的艰难和心酸相信很多人都体会到了,所以即使前路迢迢,仍往矣!
批评的时候上海 ip 最少,唱赞歌的时候上海 ip 最多 [doge]
对于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应对封城只需要添置一个小冰柜,几百块钱就能解决。
何必离开。
离开上海的话,要去哪里呢?
如果是在国外,也就罢了。
如果是在国内的话——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河北,体验唐山的烧烤店?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河南,体验莫名其妙获红码?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江西甘肃山西,体验大学生付费的恶劣隔离环境?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东北云南和广西,体验一年封上 100 + 天?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福建,体验美国大使馆拒签?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深圳,专业性人才少、开口闭口只谈钱?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天津,舍弃 GDP,参与护城河事业?
难道要离开上海去北京,天天国事为先,让渡私权?
成都重庆山东是不错,可是收入薪水差一大截?
江苏浙江都不错,江浙沪一体,去和没去有什么差?
想了想,难不成还要去陕西新疆内蒙宁夏西藏青海?
别问,问就是沪式颅内高潮
高赞回答其实看得我蛮触动的。
但我没本事,我走。我读完书就润。
其实我对于上海也没有说完全或很灰心。
毕竟机会很多,在正常生活的年代适合打拼和居住。而且这里的上海人也有很多是温暖和美好的。但是,我不知道高赞里的情况说的那么好的爸妈那么好的邻居会有多少。
总而言之,在上海的异乡人还是祝福上海,希望越来越好吧。
但这个地方终归不属于我。
如果大家都离开,我就迁过去。说真的,我已经计划好了。
我在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东莞、西安都待过,上海的综合条件是最好的。
(硬要以六月小区解封为界线,算结束的话,)会有的。不是想离开,而是不得不离开。(各省来的失业蓝领已经被运回去了。)就猎头圈子的传言,互联网六七月份还要毕业一批。(其它高端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会跟上的。)这些下来的人,知道形势不好,但不会马上认输,还会交几个月房租找工作。但是估计在心理和钱包的挤压下,撑不到年底。
至于长远来说,还会到上海来。原因,跟过去一样。
有些人总归是过客,而不是家人,
无论这座城市是否是不是上海亦或者其他。
我想有人会走,但是走着走着又回来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美国犯罪门槛低,你看每年去的人多不多。
会因为上海这波操作而决定不来上海或者离开上海的人,其有这个能力做选择题,那去哪里都混得不会差,很多离不开或者来不了的是根本没选择的资本或者魄力。
还是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次疫情上面会如何收场吧。
离开是肯定有人离开的
据我观察主要是生活在底层的那部分中老年人
比如保洁等
但是年轻人照 HIGH 不误
看看前几天的徐汇滨江
同时也有很多人来
5 月底可以出小区放风的时候
在世纪大道就遇到一个阿姨
应该是做保洁的
问我国金汇怎么走
自己不会用手机导航
所以上海还是上海
有的是人来
我觉得,上海疫情会带来两波热
一是中产移民热
二是卖房还债,弃房断供热
底层劳动者,来北上广深打工,在于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
异地打工无非是图个家庭温饱,孩子教育医疗结婚费用,离开了这里,又会前往另一个地方。
会啊,也就离开半年,除非长江改道,不然现在离开的将来得加钱回来
当然会有啊,就算没疫情也有很多人离开的,但是他们离开的多数原因是留不下来,工作收入低,入不了户结不了婚买不了房。
你要说那些有房有户有工作有老婆有娃的,让他们离开,去哪里呢?房子工作户口又不能凭空搬走。
就像那些去了阿美的回国的,还不是国内有人有底,最不济父母在家,不然那些真的卖房销户全家移民的,你叫他回来从 0 起步么?
人不是蜉蝣,这一辈子三个月就到头了,多数人还有三五十年要活呢。题主开口就把人连根刨了,还是积点德吧。
这个社会本就如此,有些事情在暗流之下,人心放在平常没有看得到摸得到,自然选择漠视。
对于那些已经通透的人,只希望这把火烧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留下灼热的印子。
上海这座城市,太快了。问的是会不会有人离开,因为什么。那我想问问,你的到来,又因为什么?
为利,为名,为出路,为自我价值?
千千万万的答案,一定少有人说,是为建设这座城市吧。
当然,要把这个答案套上,这是苛责。人各有志,甚至我自己都无法说出这样的话。
但时至今日,还能不说吗?疫情这场大火,太横了,直接烧到了这座城市的强心脏,在每个人的心窝子里烧。
让来的人看到了他的不完美,让出生在此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让小人看到了财路,也让旅人看不到了回家的路。
那么现在呢?还能闭着眼看着这座城市在烧?呵呵,怎么不行?
从前上公共政策课,上法学课。每每有一件件生动的案例,一件件 case 的时候,我总是在心里疯狂的呐喊,这又是一桩冤案嘛!这又是一条滞后的政策嘛!这些案例中的人,他们还好嘛!他们会因为这些滞后的反应,错误的反应,而承受何等痛苦!
那么!坐在课堂上的人,不应该愤怒嘛!!
或许是我没看到,或许是没有… 我记住了来自书本的呐喊,他们也许会活在家人的记忆里,在书里,在案例里,但就是不会活在这里!!!
我以前害怕疾病,害怕死亡,害怕战争。
那四年治好了我的畏惧。当我放下畏惧的那一刻,我知道对我来说注定的。
请问屏幕前的你,那这次呢,你活在哪里?
你是活在公众号里,朋友圈里,还是活在每天加油的短信里,在一线留有背影抑或是我所说的案例里?
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幸运,我们终将被留在历史时的梦魇里,只不过谁能保证这次不是你的呐喊,那下次呢?下下次呢?
正是因为忽视了生活中对他人的冷漠,漠视了为了钱和名誉走的捷径,默认了 996 的福报。
我们都忘记了有一种东西叫做生活,自然,规律。
我们的年轻人,还忘记了一样东西,叫做社会责任感。冲 985 211 不一定有!冲国家公职的不一定有!冲在一线的不一定有!
可能你以为那是工作!是听命于人!
可能你听说了别人的悲剧!满口感叹!
可能你看到了一些些无奈!无可奈何!
这是冷漠啊朋友。
我知道,我知道,不能完全否认这座城市的温度,他的跃动,他的斑斓是如此的耀眼,是那么吸引人。
而对于小我,去谈论社会,谈及责任,也实属宽泛。
是啊,是啊,当我与友人谈论,她们第一反应也是:很无奈,想这么多干嘛,过自己的生活。
是啊,是啊,我就是一女子,宇宙之浩瀚,而我之为何物?
上海也只不过是上海
罢了,讲这么多,暗流可能终将是每个人心里的暗流,藏于俊峰之下,隐于梨花树下。
反正这里的每一夜都灿烂
不是吗?朋友?
哈哈哈
会啊。
我已经恨上这个国家了。
我一个北京人来上海念书,本来的出生环境就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但是经此一次,我们封校将近九十天,关在宿舍五十多天,天天核酸抗原睡不了一个完整的觉。
我都快疯了,对中国失望了,更何况那些条件比我还差的人呢?
问题直接问错了,应该问,会有人离开这个国家吗?
别说外国人了,我踏马本地人都想润。
非 常 失 望。
居委会刚刚通知 25 号开始垃圾分类 果然申城特色
也不问何时能出小区 就想知道 25 号前也可能吃上平价菜吗?
我,上海人,我会,我的房子需要键盘侠,而且我不愿意和极少数刁民和愚民生活在一起,没办法,高档小区买不起,老破小总归会有那么几个没办法。疫情时代,我不想染病。
正在准备中
朋友国有企业的,隔离期间不仅发了工资,还发了许多物资,甚至还发了去年的年终奖。我想这一批人是不可能润的。
附近有个农民工的临时集中聚距地,是政府找人建的,用来集中安置他们。疫情期间,还得为吃喝发愁,更不用提什么工资了,他们只有干一天活儿才能有一天工资。一个没有温度的城市,谁会选择久待呢? 对他们来讲在哪里做工不一样呢。
因疫情失业而不得已被困在出租屋里的年轻人,若是还不上房租,隔离一结束大概就会被赶走。
还有那些贷款买完房,如今又失业被困家中的人,很可能会出现断供断贷的风险,那么他们又会如何抉择呢?是回到二三线城市轻松一点过活,还是继续留在上海艰难当房奴呢?我也不得而知。
那些在疫情期间疯狂发国难财的却没有受到惩罚的,甚至还上了所谓保供名单的违法犯罪份子,他们大概会觉得很有利可图吧,应该会期待再有一次这样的封控,怎么会舍得离开这么大一块香馍馍呢。
那些打入内部且身居高位的买办集团,目前尚未看到其有被处置的苗头,若其还幻想着与病毒共存共荣,然后从中牟利呢?百姓还会有再次遭殃的风险。想到这一点的人又会怎样抉择呢,不得而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润的人只能是那些个人利益被少部分人趁着疫情疯狂攫取的普通人罢了。
我只能说,这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问题。
好在他们已经贴心地替你们想好了后路,加大了对闰的审核力度。
去哪?除非不在这片土地,你知道的是上海封了两个月,不知道的是很多小地方一直是封锁的
不确定。我决定几个月后辞职在上海重新找工作,找不到就回二线城市南京发展。
其他方面的道理清零派早已无法应对了,他们现在基本就剩下两招:
第一条我都懒得说,就一句,当你们只能用话题本身以外的东西来应对时,说明事实已经让你词穷了。
第二条,看似他们是在为老人小孩着想,实际上正是清零派极度自私自利的体现。对,很多人家都有老人和小孩,正因为如此,他们才需要他们的子女 / 父母出门上班挣钱养家,给他们的基本生活、医疗开销、教育提供保障,你把他们封起来,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他们的老人本身的基础疾病怎么办?将来得了大病医疗费谁来给?那么多家庭因为费用放弃治疗等死的案例还少了吗?他们的小孩更没有自主谋生能力,得不到好的教育,谁来管?你管吗?更别说那么多因为过度防疫已经失去生命的老人,在他们眼里更是不存在一样。
上海这次确诊 70 万,重症 500,死亡不到 100,清零派打着为了这 100 人的旗号,弃数亿人的生计和他们家人于不顾。在你们眼里,只要不是死于新冠,死于什么都可以。你们满口的仁义道德为了老人孩子,却把成百上千倍家庭的老人孩子推向深渊,龌蹉之际。
清零派无非两类人。一类自己也是体制外,只是因为暂时还没砸到自己头上,幸灾乐祸隔岸观火,支持清零,但支持清别人。这群人别急,这么下去你们也快了。另一类就是体制内铁饭碗,不上班还拿着钱,封多久他无所谓,这一类我也劝你们做个人,体制外被掏空了后,你以为你们能独善其身吗?!
如果你注意过云南东北的网友,就会发现上海人居然还能出声
泻药,确实有旅游探亲的迫切需求。
肯定会有人离开的,这很正常,但是,有人离开上海的同时,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人涌入这座城市。离开的人或许是受疫情影响,个人发展遇到了困难和瓶颈,但与国内大多数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发展机会依然摆在那里,处于领先靠前的位置。此次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影响,不足以撼动上海这座城市的整体实力,上海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的地位无法改变。疫情过后,上海依旧是上海,全面解封,复工复产之后,上海将迅速恢复往昔的繁华和活力,上海仍将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可能这次疫情只是个导火索,我 15 年在上海上车了一套老破小用于给娃挂学区,房价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多,结果孩子的户籍因为不满年限要求也没用上学区名额,原来还想着等孩子高中毕业把房子一卖回老家了,但现在看看过两年孩子上初中了就可以卖房子跑路了。
不会,会有更多的人留下来,一次疫情让留下来的人更团结。上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发展壮大,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大都市,2500 万上海人就是这样汇聚起来的。
他们觉得上海不好 想要回家乡建设家乡 没想到一下高铁就被大巴拉走 7+7 继续隔离
会有的。路过的,临时的,来看看的,见识一下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疫情的纪录片 1/26000000,视频记录了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一个普通上班族的一天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欧姆影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疫情的纪录片 1/26000000,一个普通上班族的一天 1673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15437325220196352)
希望你的离开是因为觉得它配不上你,而不是。
如果不离开拉莱耶的话,离开魔都是会更让人焦虑。
当然,离开拉莱耶本身也可以视作离开魔都。
没房的,失业的会走,甚至于不会达到总人口的 1%。
全世界也没有这种大规模封城 2500 万人的经验啊
离开肯定是有人会离开的,有走的就有来的,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从来都没有停歇过,哪怕是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过后这座城市依然会耀眼夺目的,相信上海,相信魔都
来廊坊吧!一个被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所簇拥的小星星城市,你值得拥有。
我先说我自己的观点,不会!
我父母亲戚都在上海工作,我目前在杭州,本来打算这几个月辞职去上海,但是现在的情况估计年底才能去了。
我们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城市?天下乌鸦一般黑。要离开也是离开这个国家。
没有疫情的时候也有人离开呢,不要把离开和留下看的那么重要,这世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们小区很多年轻人都退房了。
校区外面的商超开始招人了,应聘的人络绎不绝。
他们怀揣着梦想…
去大城市的车站看看,每天都有无数人走,每天都有无数人来。人来人往,本身就是一种繁荣的象征。
题主应该问的是大规模的人离开且确定不会回来,我觉得不会。
我没去过上海,也从未期待过去上海。或许是我见识短浅,中国知名城市里,我唯一有好感的是天津。
尽管我对上海没什么感情,尽管最近上海全方位无死角向全中国人民展示了自己的魔幻,我还是觉得,只要上海一天是经济中心,总会有人奔赴而来。不是你,也会是他;你走了,也有其他人挤进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亘古不变的真理。
现在满腹牢骚嚷嚷要走的,说到底是现阶段的上海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缺吃少穿,行动不便,挣不来钱。
其他的那些,什么本地人外地人之争啊,什么官府和平民的阶级矛盾啦,都是建立在前三者基础之上的次要矛盾。
等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只要有钱赚,人们就不会走。走的人也会摆出诗人的姿态,吟唱着 “家乡容不下灵魂” 的哀思,一头栽进上海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里。
到那时,谁还管爱丁堡医院到底在给哪个洋大人治病,谁还问悠闲的居委会大姐吃不吃瑞士卷。
谁还介意,别人说自己是外地人,本来就是,大家都是;谁还在乎,上海市某某区某某部门负责人是谁,爱谁谁,关我打工仔屁事。
趋利避害嘛,大家都懂;挣钱嘛,不寒碜。
就像说好了抵制好丽友,可是超市打四折哎,机会难得,买;就像说好了不买日系车,可是自己看中的那款,性能超好,买。
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大本事,也没有那么多选择。有些人,光是活着就要花光所有的力气。你改变不了历史,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努力赚钱,为自己而活吧。
不管有没有疫情,一线城市都有人在来,也有人在离开。
上海疫情后,主动选择走的人可能是比较有能力的,才有选择权,更多的是没什么选择权的,不得已的离开。
武则天命人在黑夜里举着火把,扑向火把的飞蛾连绵不绝。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会离开上海,也有很多人会失望,会走,感情上也很支持。
但是不得不说,只要有利益,飞蛾还是会扑火的,如果没有利益那就另外说了。
不要问了,你们现在立刻马上去虹桥高铁站去看看,你就明白了!
很多人会留下来,也有很多人会走…
走的那一部分人,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留下来的人,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走…
有人说没关系,上海还是那个上海。
短期内确实没关系,
慢慢地,等你们发现有关系时,你们自己也可能要走了…
JJ
会,但是不会多。穷孩子出身跑去上海卷的人比比皆是,人家可是从小立志去拱上海大白菜的土猪,会因为这些跑了?
我老公在上海汽车行业上班。
我们相信疫情终会过去,上海的汽车行业也会继续发展。他不会离开,我和孩子以后也会定居上海。
暂时还有工作,不会离开。
如果没有工作了,肯定就离开了。
回去陪我快 70 岁的老娘去。
哪里都有人来,有人走。二十年前有个段子,上海南站对开的两列火车,一车坐着刚到上海满怀期望的年轻人,一车坐着即将离开上海心灰意冷的年轻人。所以,随时都会有人来有人走,疫情,不需三两年,就会被人淡忘。毕竟,人都是趋利动物,而且人都是健忘的。
目前来看,有些上海人应该是直接想办法移民了。
没有疫情的时候也有离开的,很正常的,上海每年流动人口 900 多万人,这回疫情稍微影响一些人,但是也反应了上海不是任何人都能生存的地方,北京也一样
已经接到了某国的邀请,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找工作,安排家里的事情,为正式登陆做准备。
其实最近大部分想移民,都是因为疫情,但是移民本身就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第一关就是英语关,因为是有语言能力要求的,第二关就是职业评估,这个取决于你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以及你的工作经验,第三关就是我正在经历的,安顿家里,国内部分资产变现转移,找当地的工作,为正式登陆做准备。
而我则是很早就想离开,其实我应该算幸运,没有背景,在央企工作,所以在公司里就是个蝼蚁,有事的时候会找你,评优秀的时候就把你一脚踢开,2019 年,当时的实习生说最难就业季,随后就遇到了第一轮新冠。而非常巧的是,当时因为一件小事,导致我的领导没有和我续约,当时因为知道我的领导会用这件事情来做文章,提前找好了下家,市场机构,里面的同事很 nice,但是因为疫情,确实日子也很不好过。所以决定开溜,做起了准备。
其实,想走和能走是两件事情,就像你在单位里,那些天天嚷着要跳槽的人,往往屁股钉的最牢,倒是那些平时不声不响的人,哪天说不定就离职了。所以同样,在网上叫的最凶的人,我相信最后也不会移民吧。
身边有大把的朋友关心着封控局势,关心着俄乌,而我就只是你让我做核酸我就做核酸,你让我居家,我就居家,因为我改变不了什么。全球化的今天,我觉得大家不要太多的看国界,你要做的只是利用好手中的机会和资源,整合出一套最适合自己,最适合你家人的路。就比如说我觉得国内的环境非常适合我和我家庭的生长,那自然我就会留下。这与爱国无关。
我的感觉是已经有人离开了。
收到猎头电话推荐上海的职位。我的简历 N 年没更新过了,求职意向也没有上海,证明他们问遍了许多人,大海捞针到处捞。
不给评论是吧!那个 09 年某市第二名文科榜眼。
您的努力和能力毋庸置疑!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我个人从来没有认为 “上海人” 有好坏之分。
离不离开上海,不是因为城市的原因。
是一个人在这个城市 受到怎样的对待,失望攒够了才会去离开对吗?
哪一个年轻人来到这里不是揣着梦想和前程来的?
我想说的是,真正有能力且强大的人!
离开一座让自己失望的城市
回到家乡 或者去到另一座城市 会受到影响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您所谓回不去的家乡,还有家乡带来的一些偏见。
其实是您给自己身上添加的枷锁而已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和别人相同而出生
只能说您选择留在上海,只是上海对现在的你带来了便利!
无论是所谓的尊重还是一些其他的
(劳资说出不出来了… 擦 … 以前语文老师让我好好学习 我他妈天天打篮球)
仅此而已!
这些与能力无关!!!你喜欢 想待着就待着呗!!
有好人的地方那肯定就有坏人咯
能让你待着舒服的地方也会有一天不会很舒服咯!
所以啊 别偷换概念!
最后 诸位在沪一定要平平安安!!!
2022.5.19 三天没上线 更新下回答吧!
没有要去攻击任何人的意思!所以想了一下,回归了一下问题 。
这次上海疫情结束为什么要离开上海,
是不是疫情期间受到了什么影响呢,
或者说因为这些影响而感觉到失望 迷惘吗,
会因此觉得当初来到这个城市 是一个 “错误的选择” 么 ?
这样讲吧,那个博主 她所说的包容、人情味、还有城市的底蕴是一直存在的,疫情期间我们也看见了太多邻里之间的温暖!想说的是,遇到事了咱就解决事,一天不行就两天,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 。上海市民还有沪漂的朋友们 一直也在努力配合居家隔离防疫!不是么?
想说的也是,求求了求求别再披着人情的外衣去骗那些可怜人了
“一次又一次的相信和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心寒,我想我已经不敢再去听信所谓的安排和未来了。就连那个最重要的等待,我也开始动摇了。”
就算是骗也请注意一下次数吧! 谢谢了!
在此次上海疫情结束后,会有不少人离开上海。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自己突然发现上海也不在是自己心里的天堂城市。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上海一旦摆起烂来,里面的牛鬼蛇神全部都出来了,把很多人对上海的好印象都吓没了。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城市里的很多居民对利润也是极度渴望的,甚至是已经渴望到了不择一切手段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的管理一旦跟不上,这个城市要多乱又多乱,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此次疫情的我有几篇文章,在里面详细的分析的一些原因也给出了比较完美的的解决方案。欢迎大家来看
疫情严重时如何保供才能做到令百姓满意?甚至达到挑不出毛病的那种地步
[精准化防控有多难?358 播放 · 2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12395161497247744)
[奥密克戎毒力减弱是否应该放松警惕?224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12802153895194625)
[目前严重疫情时的保供 388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13488085958946817)
[疫情下游子回不去的家 131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14044688558845952)
从历史来看,进出这个城市的人每天都有,但进来的会多于离开的。
上海自鸦片战争开埠以后,城市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口的流动。早期以苏北、安徽,宁波等地的人为主,与租界共生的外籍人口流动自然也活跃起来。抗战初期,租界成了江南一带,甚至全国人士避难的重要地点(可参考《情深深雨蒙蒙》剧情),除了大量犹太人的进入,外籍人口流动趋缓。太平洋战争后,内外人口流动都减弱。1949 年,外籍人口流出,国内人口流动趋缓,特别是户籍制度实行以后,人口流动进一步减弱。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使上海人口呈现流出的态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上海再次成为吸引全国、全世界人口的地区。
总结规律,只要上海依然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大批人士汇入上海。当然,流动是双向的,有人来就有人去,无论来与去,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明面上:我对上海失望了,上海太拉跨了,上海人排外,爱丁堡全住着宝鸡人,
实际上:工作丢了,没收入了,房租付不起了,女朋友分手了,逼装不下去了
横批:是我看不上上海不是上海抛弃我
有肯定有。但是我暂时不会,还是要工作的,过两年再说吧。
说说我周边的情况吧,坐标浦东,这边疫情差不多最晚曝出,程度貌似最严重。
3 月上旬开始,我同事就有小区封 48h,不能上班,我还纳闷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情况。
差不多 3 月中旬,我们同事能来上班的逐日减少,工作上需要其他领导安排人员的情况逐渐变多,有个同事从 3 月中开始,一直关到了现在。
3 月 17 日我们园区说是要封了,让我们赶紧回家囤点吃的,谣言已经散播了。
当晚回家买了点吃的,小袋的米和面也一起预备了,鸡蛋、方便面、一些蔬菜和水果,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随便买买。那时候盒马排队的人已经是乌央乌央那种了。
3 月 18 日小区也封了,不让出门,到现在 5 月 15 日,已经 58 天了,还是封着,本楼出过 ,所以连楼也不让出,整栋楼封控。
我们居委会和街道还挺好,没有出现不发物资的情况,已经发了好几次了,每户一份,群租就会分掉,如果是空户多的楼,会让群租再领一次,看物资情况了。
第一次是封了几天之后就发了,前两次是菜,后面是福建送来的物资,之后就陆续几次也不知道哪里的物资,8、9 次估计有了。
一开始封的时候,没感觉,吃的东西还有,到新闻出来说 1 号开始静默了,我东西快没了,才有点慌,因为 APP 真的很难抢。
美团早上 6 点抢,正常情况我 3 点睡 6 点根本醒不来,但是!为了活下去,搞点吃的,还是醒来了。我运气不算差,第一次抢到了,但之后再也没有抢到,多次尝试后放弃,转战小区团购群。
居委会也可以定菜、肉、调料、油、米、面,价格也不算贵吧,我没啥概念。
但是,我有个住的不远的朋友,他们就不是很好了,我们小区发了可能有两次,他们还没有发物资,之后就说上了热搜。
最后他们小区也陆续发了吃的,各种菜、牛奶、鸡蛋啥的,好像比我们还丰富,虽迟但到。
民众的力量是伟大且很温暖的,我们小区没有那么多居委工作人员,就需要志愿者,有很多人主动、自愿出来做志愿者,楼里会有楼组长什么的,有啥事情楼组长在群里说一下。
之前我们楼是没有群的,可能是因为这次建立的,也可能之前就有,因为我感觉租户和业主的概念不一样么,但我们这次都在群里面,有事儿在群里说话。
有的男士想抽烟,楼上有人有库存,无接触放在电梯里给大家分享,有的女生来例假,同楼层有囤货的也拿出来,解燃眉之急,还有各类的以物换物,真的蛮温暖的。
楼上有孤老或者腿脚不灵便的,或者孕妇的,或者高考学子的,楼组长、层组长都会记着,有特殊情况,核酸不能立刻响应的,也会互相体谅。
这里说一下,层组长是当时 出来后,为了保障每层楼的消杀情况,自愿报名的,每层一位,每天喷消毒水,消毒片和喷壶也是每户发一个。
说的有点跑题了,但是就是我暂时经历的一个情况,很多在外地的网民,看到的 404 事件很多,我们也看到过,很害怕很气愤,但是也是有没有经历这些的人和事。
我们就像是瞎子摸象,每个人说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但是每个人经历的都不一样,可是这就是大象本身的不同吧。
话说回来,如果在其他城市,遇到同样的情况,会做的更好吗?
我不知道。如果出现重大事件,其他城市可能也不如上海,毕竟一线城市资源、经济优势还是很大的,长三角经济圈,牵一发动全身,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会让周边的地区也联动的有应急对策吧。
但是,我们公司有个实习生,前两天辞了,我问了一下情况,她第一句就说:好绝望,说自己武汉、上海,都没躲过去。。。
我不能感受到武汉那次,是多么严重和恐慌。
第一次猝不及防的高危感,第二次又遭遇这样的大面积的绝望,这时候,可能她想更回到家人身边,什么外出闯荡这些,都不如和家人在一起吧。
我感觉,这个问题重点不是疫情结束后会不会离开某座城市,或者回到某座城市的问题,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历史的一粒沙,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做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在疫情前后会完全不同,那就尽量找个公约数吧。
现在只能管好自己。
感觉我们这一代人,可能 5 年内都不会离开口罩了。
祝大家一切安好,都照顾好自己。
挺好的,希望这些人说到做到
现在还没完全复工吧?感觉早高峰已经恢复以前的水平了
不是说好逃离上海吗?看来有些人就是见呐
只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中国人:疫情前已经有彻底离开上海的人;疫情期间也有受不了也离开的;
我住在市中心的南京西路,好友们也都住在这条街或者附近,平日里去上海最贵之一的健身房,吃饭基本上周边的 “网红” 餐厅和咖啡馆,圈子就是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在城市封闭前,好友圈子里三个人飞离了上海,截至今天(二零二二年六月二日)一个北上北京,一个南下广州,一个回到成都,他们也都不是在上海混不下去的人,但都在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间段义无反顾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座城市,其中两个甚至到今天房子还没退、行李也没搬,也并不在乎。
我在来上海之前生活在欧洲,感谢欧洲几年的洗礼,使我回到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它浮夸的那一面毫不在乎,我喜欢所有接地气的人与事 - 虽然住在上海最繁华的市中心,但是我过着大隐于世的生活,和一群接地气的朋友。来上海的第一周,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地方,虽然我办理了留学时落户,也努力在学习上海话,随遇而安的性格使我能够游刃有余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生活,但在年轻的时候能让我有归属感的是朋友圈子,如今圈子都在逐渐离开上海,我离开上海也是早晚的事。
外国人:疫情期间受不了离开的 & 疫情之后离开中国;
外国人,不必多说,我在疫情期间做了个问卷,2/3 的回答说会在疫情结束之后选择离开上海 / 中国;最近有个英国姐姐已经开始甩卖自己的物品了。
只是分享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不具有广泛代表意义。
武汉是再怎么折腾,起码是国人自己的事,上海是上海人跪舔外国人的新闻屡上热搜。
这种感觉就像是高高在上只可远观的女神,突然发现她站在红灯区免费给狒狒提供服务。
这种形象的崩塌是不可逆的。
上海真的很不错了,进门消毒还能被吐槽上热搜。瑞丽如果没有做核酸直接把你家门给撬了,直接冲进来强制做。
离开城市没用
要离开__
很多人还说什么 SH 正因为言论自由注重维权所以才会爆出这么多丑闻,别的城市不敢爆。我的天这是什么脑回路,强行洗白?
坐标浦东,被封了五十天了,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公寓是什么区域,公寓管理员只是不让出门,问任何消息都说不知道,也查不到。期间发了 3 次方便面,没有任何其他物资。感觉自己都被世界遗忘了。打任何急救电话永远打不通,去医院还得特殊渠道上报。
再说工作,很多公司四月只发 1330,2000。我的天,房租三四千,疫情期间物资起码是平时的三至五倍价格,让大家怎么生活。这还算好,我们群里知道四个人封控期间被开,维权连电话都打不通。
那么多露宿街头的…… 哎,只能说网上视频里的都是真人真事,SH 这么强行洗白真的好吗?暂别吧,有缘再会。
1,居委 (会) 是城镇居民的 “自治” 组织,居委 (会) 的行为是居民 “自管自治” 的结果;
2,居委 (会) 发布的信息只代表本居委和小区自己的行动共识,政府不对起合法性负责。
这意思是封小区封街道都是老百姓的共识,跟上海政府无关?原来这两个月是老百姓自己决定把自己关在小区里,导致自己吃不饱饭,看不了病的?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我们的 ZF 信的是黄老之学,对下讲究的是清净无为,实行的是居民自治。
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是你拥有的权力无限大,承担的责任却无限小,甚至不用你来承担,随便找个背锅侠就把锅给扣过去了。
我觉得不会。
城市对人的聚集本质上是社会整体向城市的倾斜。
只要倾斜还在向着那个城市,围城就不会变。
会有啦,比如我。不过并不是因为上海不好,或者上海在这次疫情中暴露了什么问题,恰恰相反,上海依旧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在所有方面都是中国的最高水准。那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呢?其实不是离开上海,而是准备润,恰巧人在上海罢了。
对于我来说,从 2010 年到 2019 年,东亚能排到上海前面的也就只有香港和东京了。如今物是人非,香港不再,而对于我这个有一点精神洁癖的人来说,自由世界的东亚城市(坡县、首尔)都可以在自由程度上吊打上海。所以综上,离开上海喽,寻求一种更有尊严的生活。
精神爱丁堡人真的让人很难理解 拉胯成这样 反正都还一盘棋政策的问题 还好有北京 深圳 广州 南京等等 不然真被这些精神爱丁堡人洗白了。
!离不离开是由产业决定的懂吗
坐标上海,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已经看到了有人在离开上海这座城市,或者是这次疫情,伤了太多人的心。但是我相信更多的人会选择留下来。
二十年前,我选择来到上海,决定在上海定居生活。除了因为上海的就业机会多,更因为这里的环境公平、竞争透明,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比起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复杂人际关系,人情关系,生活和工作上更自由。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符合要求,不会有人为难你。能一次办完的事情,也不会让你再跑第二次。生活在上海压力很大,但是这种压力是心甘情愿的。
今天虹桥火车站有很多人离开,为了给离沪人员做好最后一站的保障,一些大白在给免费分发物资。虽然只是一些方便食品,也可以让每一个来过上海的人,感受到上海的温度。
有一些人会走,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来的。
第一眼把问题看成了 “上海疫情结束后,会有人活着离开这座城市吗”,还在想题主也太悲观了点…… 把我折叠了吧。
上海的人来人去一直就很频繁
没有疫情的时候,有人走,有人留,原因各种各样。如果非要说这次疫情,可能让那些原因更凸显了。
没钱的 混居的,本来生活体验就很差,这次疫情更雪上加霜。 有钱的本就无所谓什么时候走还是留,可能上海也只是狡兔三窟之一。
中间阶层去哪儿呢?产业不走 这些人就走不了。真回老家,还不如当地随便一个体制内的工资高。
服务业?服务业几年前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已经看不到路边摊了,彭浦第一炸已经变成连锁门面了。
一切向所谓 “正规化”,其实也就是 “方便管理化”。
以前各有各的形状,现在把标准化的容器发给你,自己进去。 进不去的就只能不好意思,上海不适合你。其实多元化根本不存在的。只是种类多,但是每个种类的形态都非常相似。
这有个好处,在别地方水土不服的人在这里都可以很快适应,前提是你要能接受统一化,标准化。
上海是一个筛子,一直会有各种原料来篩一遍,合适的就会很舒服,不合适的就会各种难受,直到决定离开。
所以疫情之后,会有一波人走,但也会有一波人补进来。除非有些人梦中的那种场景能实现,所谓拆分上海,产业迁移。 只怕这个比较难。
会,庆幸离开的早,我以前待过上海一段时间,合租房,警察知道的,连那些穷 low 保安都看不起你,说话不三不四的,但是有时候也会找麻烦,人人看不起,住了 4 户,3 户情侣,其中一对夫妻带个婴儿,虽然房间还可以,每个房间都有洗衣机,冰箱,空调,独立的卫浴,但是厨房公用的,夏天极其不透风,房间的温度比室外还热,我为了省点空调费,差点在房间内中暑,你说隔离,怎么隔离,根本不做饭,偶尔买点米。菜,我估计网上骂的合租房就是我们这些人,在上海呆的这段时间我特别抑郁。我只庆幸早点离开了。公车上还被上海人骂过,滚出去外地人。
上海人 本地人 郊区土著
表示想离开,虽然经过疫情邻里关系也更好了,但是对很多东西真的感到无力,这种大环境是很难改变的,我认识一些网暴别人的祖安游戏开黑通宵约跑男女因为学历不高全都一毕业托关系去事业单位了,感觉这样下去不会好的,这些网暴的事业编员工继续约炮甚至会切号用抖音等找到你发送骚扰性的言论,但是去纪委等举报了完全没有下文,他们还在事业单位联合老员工一起成立工作室,和自己的跑友中饱私囊,拿着部分证据去纪委举报了也依旧没有用,现在我们还没解封,封了那么久了,感觉除了部分基层人员继续劳累体制内的迂腐依旧不会改变没有起色的,希望早日解封,让辛苦的基层可以早日回家,也可以不要让这些只会利用职权找企业中饱私囊的蛀虫早点被绳之以法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 硕鼠》
再有两天,上海封城就整整两个月了,而绝大多数人还在住所封着,另有一少部分人解封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者已经,或者正在,或者终将离开上海。下一个目的地,也许是家乡,也许是另一个他乡。
《出埃及记》中说,神怜悯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受的苦难,于是为他们兴起了先知摩西,让摩西带领他们走出埃及,脱离苦难之境,到应许之地——迦南去。摩西和亚伦去见法老,要求让这些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可是法老却不答应。神降下十灾让法老屈服,一直到第十灾时,整个埃及的长子都遭到了神打击,上至法老的长子,下至奴仆都在一夜间死亡,法老才让他们离开。但是,法老在他们离开后又派出了追兵,双方在红海遭遇,神分开了红海让百姓穿越红海到达彼岸,然后红海合起淹没了全部的追兵。在去往迦南的途中,神让以色列人的起居饮食无缺,可是以色列人还是屡发怨言,惹恼了惹人和神,于是神罚他们在旷野漂流了整整 40 年。
迦南,就是约旦以西的整个巴勒斯坦,包括今天的以色列、约旦以及埃及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圣经》中这个称呼包括的范围还要更广一些,指巴勒斯坦地区与北部的黎巴嫩、叙利亚西南部这三处的总和。按《旧约全书》的说法,那里被认为属于 “应许之地”,是一块“流着奶和蜜” 富饶之地。其中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正因为如此,所以从 10 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战火纷飞了一千多年,至今仍未停息。这是中东地区的历史之殇、宗教之殇,是源于文化和宗教的、人为的千年苦难的根源。
然而,我今天借出埃及记要说的是,疫情之下的上海人(广义上海人),他们的应许之地又是哪里呢?魔鬼已经为他们降下了苦难,神却没有为他们兴起先知摩西,带领他们走出埃及,脱离苦难之境。那些捱不下去的人们,只有他们自己,以及阻挠他们的法老和神。
传说中,迦南是一片 “流着奶和蜜” 的富饶之地,所以古希伯来人出走埃及、到达迦南后,就会有好日子过了。但现实却是,他们到达 “应许之地” 后,过得却并不好,如今更是打了一千多年。离开上海的人,真的会 “适彼乐土” 吗?试问,天下之大,如今又有哪里没有疫情?哪里没有核酸检测?哪里不会动辄封城、静默、居家办工、隔离呢?
随时可能裁员失业、企业破产,沉重的房贷、车贷、房租,或者仅仅是迟发工资或者减薪,都足以令无数人举步维艰,甚至一瞬间就失去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奋斗所得。从蓬勃兴盛,到百业萧条,核酸检测蒸蒸日上,原来只需要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疫情。陈百强有一首歌叫《一生何求》,其中有一句歌词——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这句歌词恐怕未来会引起更多人关于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共鸣。杭盖乐队有一首歌叫《轮回》,其中有一句歌词叫 “宇宙永恒,青春却一去不回”,生命或许在不断轮回,但对每一个来说却只有永不回头的唯一一次,当下,谁又能保证自己住的地方是埃及,还是迦南?又或者这世上已经没了迦南,抑或者所谓的 “迦南”,等着我们的是另一场苦难。
昨天早上去做核酸,一个采样员在我嘴中迅疾而粗暴地搅和了两下,然后拉着丝把采样棉签从我嘴中取出;今天早上去做核酸,另一个采样员在我嘴中像刷马桶一样,在我的第二颗臼齿一齐的舌部粗暴地捅了几下;明天早上去做核酸,我还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不知道。但是,我已经决定了,如果明天再被粗暴对待,我就不会沉默了。
6.1 日上海解封
6.6 日公司复工,公司通知现金流撑不下去了公司解散。
6.26 日就刚刚,都 70 多天了,无症状感染者复阳了,又 2+12!
这次疫情结束得了吗???
应该会有一些人离开鸭,很正常,这次疫情至少改变了我自己的想法,我老家还是大理古城旅游城市,挺好玩的,这个月工资到手就走了。
我是在中建集团上班,虽然网上说上海还会是以前那个上海,但是目前燃眉之急上海好几个工地都复工了,但是工人根本找不到啊,,,有个项目收尾了就只剩现场打扫卫生后就交接给甲方了,硬是找不到打扫卫生的工人,联系了一天找到了 4 个人,报价 600 多一天,以前特殊工种类似于焊工,电工也才 400 一天,这个价格无论是施工还是甲方都干不下来啊,工人还表示不太愿意来。后来交易周边几个省的中建工地说调工人过来,结果也是一个都不愿意过来,,,,,,
Work From Home 3 个月了
每天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碗,没有外卖快递,等待组织投食
哎,我只能说
太 tm 的爽了哈哈哈
你知道远程办公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不用挤地铁干完就往沙发一趟有多爽吗
你知道一个人玩游戏刷剧看电影玩到深夜也没人管你有多爽吗
你知道一个月只有 500 块钱不到的支出隔三差五收到大礼包的感觉有多爽吗
你知道上班时间听歌摸鱼刷手机看看书一边拉粑粑一边开会还能领工资的感觉有多爽吗
这 tm 简直就是宅男的天堂
好不想去公司上班啊,能不能再封几个月啊
怕被领导看见,匿了匿了
我只想说,你离开就离开,能不能先把口罩戴好再坐地铁离开
看了一圈,很多人讨论的点是要不要离开上海去国内的其他城市。我就不禁在想,题主的本意是不是想问大家会不会离开上海,run 去更更更更远的地方?(doge
People come and go. That’s life
不会。当网上有人指出上海防疫不足时,感觉这个城市的确有很大改善的空间,并对理性提出意见的人表示敬意;当有一波喷子刻意为了喷而喷,不断挑起地域矛盾时,我知道上海这地方待对了!
上海已经是相对包容的城市,换了别的地方,防疫政策不会比上海更轻松,照样逃不过天天被捅喉咙的命运。能想明白这一点,已经丧失一大半行动的勇气。
疫情期间我们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想润出去的上海人,大部分都是以前有一定想法,在疫情封控逐步产生了动力,不过最终能出去的还是少数。至于之前就已经获批的申请人,在疫情期间都陆续出去了。
这次疫情告诉我们,上海的基层真是烂完了。
然而你猜,上海的基层在中国排第几?
困难只不过是暂时的,风雨过后仍是彩虹,所以说上海依旧是上海,仍然是那个繁华的都市,还是相信有很多有志之士会留下来的。
上海难道不是国内最好的城市吗?离开了去哪儿?河南?河北?东北?层层加码搞死你
必然是会有人要离开上海的,不得不离开上海。
那些到上海来打工的同胞们,想必有许多人在过去的二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封得进退两难弹尽粮绝。如果上海解放的话还是要先回老家一下,喘口气,压压惊。
我个人一直认为我们很多在上海生活的人都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的辛苦劳作,让我们有便捷价廉的外卖,快递,早饭,午饭和晚饭。
其实这次上海地方政府最对不起最亏欠的就是这次疫情后不得不离开上海的先回老家调整一下的打工人。
是的,以后经济重心会逐步南移到新德里。
怎么说呢,看了回答,真的是刷新三观。
人祸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他们还能臆想着别的城市会比他们更差……
那这种人就永远跪着,千万别站起来吧
看看这两天新闻,刚放开一点,已经开始跑了
很多人说上海这次表现烂,给上海洗的人开始说别的地方更烂,一个整天自诩国际大都市的地方,国际港口城市,一个全国人民寄予厚望,国内 gdp 排名第一的城市,开始跟其他小地方比烂了,不悲哀吗?
来到上海也是为了赚钱嘛不寒掺,疫情结束后还是继续好好工作了~
再说了,生活又不止疫情隔离这些苦难,总不能有苦难就放弃了吧~
坐标北京朝阳区,老公韩国人,在中国生活十几年了,公司家庭全在这边。但这次也下定决心了,我们正在看航班,运气好一些的话月底可以走。正在做我父母的工作,最好结果是带着爸妈一起走。
爸妈都得过癌症,有高血压基础病,我可没法想象到时候因为防疫连医院都进不去这件事。
现在就盼着赶紧走。
任何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就有江湖 不要把疫情下的上海情况来粉饰自己待不住
留不下并不丢人 留在哪个区都不丢人 这是劳动力和资本双向自由选择的结果 更是你原生家庭资源与财富决定的结果
好的一面在于疫情让更多普通外来打工人提早规划自己的将来 而不是拿着在大城市看似不错却拼命工作换来的工资在大城市逃避式的生活
能留下的人自然会留下
终要离开的人还是会离开 只不过这波疫情下的社会现状成为了他们在亲朋好友强撑自己虚荣的借口罢了
有人会走,过不了几年依然有人会来。
为啥?
因为这里有奋斗的价值,有投资的价值。
33 年前说要离开中国的普通民众更多,说要离开中国市场的外资也多,结果呢?时至今日,每天都有新的外资进来,也有旧的外资出去。无非是花点时间的代价,过去可能花个 10 年 20 年,依然能等到外资的进入。这一次才哪到哪儿啊,,不出两年,照样一批一批沪漂进来,同样,也会有一批一批沪漂回去。
上海一直会是上海,地球一直会是地球,不过是话事的物种在变罢了。
我个人一直觉得这种问题挺奇怪的。
最难的时候熬过去了,慢慢好起来了反而要走了?
上班的公司破产了,不能再找工作?还是整个行业都没了?
付三押一暂时有困难,借个小一万很难?找到工作再还,很丢脸?
难道还真 tm 是 “对上海的大环境感到失望”?
上海这次封控出现的各种乱象,并不是这片土地上的特殊情况。
不信你去问问武汉?云南?吉林?西安?……
而上海这次大量的曝光和舆论讨论,反倒是这个城市的部分地方特色。
疫情结束后,高考制度会改吗?优质公司会大量迁移吗?保值房产在哪里?核心医院在哪里?城市基建会毁灭吗?
想清楚以上,再看看自己对于生活的需求是什么,就明白具体的个性化策略了。
凡是一刀切的,情绪煽动性质的言论,都有点幼稚了,成年人生活,关键问题上不要嘤嘤嘤啦。
以上
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这 nt 隔离直接压垮了一群人。
还在读高中的时候父母来上海做生意的,我大学毕业后也就来了上海工作,父母来了很多年了,但由于前几年父母没上心公积金跟居住证的事,所以目前还是租房居住。
家里人多,七个人住(房子租的 170 平的),这次疫情来后,一开始确实有过混乱阶段,但很快,居委就组织发物资各种了,小区里还有人自发联系外地的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的小区物资等。最让我感动的是,发菜的时候每栋楼都会有一两份多余的,楼长是一个上海老阿姨,每次多余的都会给我家多一份,说我家人多,怕不够,多给我们一份,这件事楼里人都是知道的,但从没人说过什么,真的特别感动。
另外我家员工住的小区是群租的(联排别墅那种,不贵,很划算),发菜的时候不是按户发的,是按人头发的,疫情中确实上海这边有些区出现了群租房按户发放物资的,但是应该反应上去后都改善了吧?
回过头来说歧视的问题,我个人感受不明显,周边不管上海人还是外地人都蛮好的,更多的做好自己吧!你想想谁整天没事歧视这个歧视那个呢? 大家都在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所以说会离开上海吗?应该不会吧!
我一个朋友回去后被入户消杀以后又回来了
已经有很多离开的了
他们短期不会回来 因为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封
这是无法确定的
要离开上海的,祝愿他们日后有锦绣前程,愿意和这座被折腾得大伤元气的城市一起恢复的,祝愿他们与上海一起逆风飞扬。
6 月 7 日 我纠结了很久很久,要不要疫情结束就回家,最初我就是想着在上海能多赚点钱(公司出差才来的上海),到上海跟进项目一年了,最初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后来一个一个离开上海,我觉得越来越孤独,让我萌生了离开的想法。疫情期间,这个城市让我见识了什么叫人心,什么是人血馒头,从三月一号开始隔离 (因为出租房小区这栋楼有密接)一直到五月底,小区群里让我感觉这个城市真的太魔幻了,说句玩笑话那就是三天饿九顿。现在疫情已经快要结束了,最后两个朋友也选择了离职回家发展,一个人在上海漂泊,真的太孤独了,也可以说我内心不够强大,我就喜欢和朋友们周末小聚,不太愿意接触陌生人,更不喜欢建立新的圈子,我选择离开上海。
离开?还是留下?
在上海隔离的三个月以来,我每天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 “离开上海” 诸如此类的字眼。我有一位年初刚刚在上海开始工作的学姐,每天在出租房里被抑郁情绪折磨得痛苦不堪。
众生缩影,让我开始反思上海究竟带给了我什么,这座城市是否值得我在未来心甘情愿留下来为自己奋斗?
回顾我两年以来的成长,我承认,起初我有些浑水摸鱼的躺平心态在身上。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发生了一段足以扭转我当时全部认知的经历,致使我这半年以来飞速地成长着。
而当我的的确确意识到自己是在成长的时候,上海的能量场仿佛才终于开始为我开启。
这么说有些大言不惭,其实我的意思只是,当你自己真正想要向上走时,上海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一定会调动它全部的能量去加持你。
这座陌生的城市不知从何时起变得不再是我想象中那个冰冷的金属牢笼,我现在知道了,它有着世间最美好的一切。
上海这个春天的意外,就像是一个年轻气盛又一路顺风顺水的青年人,第一次遇到重大打击后变得手足无措。
她终于发现,她原来一直以来都在吃着运气和天赋的老本,又被外界的光环扰乱了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更是在这时,她又被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背叛,内外交困。
图源:作者
五月的最后一天,我怀着留恋与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上海。如果不是因为学校要求大学生集体返乡,我真想留下来亲自见证你重新辉煌的那一刻。
疫情过后,或许有人会离开这座城市。但是我想,两年之后,我应该是不愿意走的。
就算离开,我也希望我离开的理由是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留在这座城市的野心,而不是因为她遭遇了一次空前重大的危机,所以我就此放弃了对她的全部希望。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海加油,你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图源:作者
当然不走啊,因为疫情停产 2 个多月,但是公司年初定下的任务目标并没有变。6 月初公司党委会定下来,今年额外拿出 2 个亿的利润,用来奖励能够按期按量完成年度目标的团队。
不说了,吃完饭加班去。
有,也有来的,来来往往不就是这样吗
答案是显然易见的,有,且有很多。
如果以 6 月 1 日,上海「解封」为分界线,4 月 1 日至 5 月底,是上海疫情第一季,目前第二季,才刚刚开始。我在之前的 “回答” 里,基本阐述了一些推论。
在 6 月 1 日「解封」之前,就已经有大批非沪籍人员离开上海,包括来沪工作的人们、学生,等等。据朋友转述,高铁是满员状态。从实地报道的记者那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那些历尽艰辛才到达火车站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
疫情的各类人为造成的乱象,破坏了上海的秩序,并冠以上海之污名,伤害了一个个背井离乡在上海工作、学习的朋友们。
自疫情以来,上海一直以科学防疫、精准流调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维系着上海社会面、经济面的稳定。然,防疫方针意识形态上的博弈,似乎推动了今日上海防疫格局的大反转。
这种反转所呈现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表象,不禁让人感到,背后应该早已存在的,那一张预演过的沙盘。
上海「封城」的目的,似乎更像是一场「大型演练」,更确切地说,是「压力测试」。
也许是执政层面不得不去了解,上海停摆下,处于经济、产业等关键核心地位的这座城市,将对全国产生多大的经济影响,而答案是明确的,2 个月应该是极限了。
但是,上海疫情防控的局面,远没有显现出,即将结束的迹象。不论是人、还是企业,以疫情防控之诡谲手法,正一步步引导、并迫使人才和产业加速内迁。
如果说,中国外部的压力,来自于以美国为首的集团,因受到中国崛起的「威胁」,而迫使全球产业链与中国脱钩;那么当下上海发生的一切,亦是一股,中国内部强大的力量,正在加速全国各地摆脱对上海,乃至对长三角,在人才、经济、以及产业集群上的依赖。
一场历史的号角,已经吹响,大部分人依然会随波逐流,选择离开上海,因为这个时代,有选择权利的人,已经不多了。
上海疫情之浩劫,不在疫情,在于意识形态。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似乎想要传达给全国人民一个觉悟,有人有决心使得上海,变得和其他中国的城市,没有不同。
相信多年之后,大家回想起来,今日之上海所苦苦坚持的,难道仅仅只是上海人的脸面么?!
肯定会有人走啊,学校又到毕业季啦~
开玩笑的,走肯定会有走的,但是也会有去的,而且过一小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啦。上海还会是那个上海,会好多好多的人飞快的爬过去给上海输血卖命,并且会不留余力的加入上海这个大家庭,以有一个上海户口为荣,毕竟那是上流社会嘛,能做上海人就是光宗耀祖,祖坟冒炫光七彩钻石烟啦。
真羡慕你们啊,我完全没办法跪着活,我真是太没用了,那些 r 华的牌子我真就再也没买过一次,明明它们那么好用好吃的,我这膝盖怎么就弯不了呢!
真是没出息啊……
我说我呢,哈哈!
一个城市,人员流动是正常的。有流动人员才带活一个城市。有人采购,有人到有关部门办事,有人出差,有人旅游,有人找工作,有人辞工回家,等等。
刚离开上海现在在无聊的隔离中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不可否认大城市工资高,就业机会大,会有人离开,也会有人来。
我家坐落浙江的一个小地方,从下车到进入隔离点,整个流程都十分流畅,而且消毒工作也比较完善,因为人少,所以是单独一个人一辆车,司机师傅还准备了口罩让我换,到隔离点后又换了一个口罩,隔离的条件也可以,虽然是临时搭建的活动房,但是电视空调热水器都有,甚至还有两盆植物。到的时候很晚了,听说我没吃饭,志愿者们送了一份过来,还说有点凉了要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份泡面。
虽然情况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但是就我目前的感觉而言,在上海,有一段时间每次去测核酸都很担心,不是怕自己被查出来阳性,是担心自己在排队的过程中感染,会影响到回家,在上海,我从收到的物资中认识了许多不知名快倒闭或者刚成立的公司,而家这边的隔离点给我们贴心的准备了常见牌子的日常用品甚至包括驱蚊液;在上海工作的地方 15 块钱一份有没有苹果全凭运气包菜能连着好几顿的盒饭和每日两荤两素的隔离餐,已经吃了 5 顿(不包括早餐),至今没有重复过,每顿饭的水果也都是不一样的。
理智点想想,我也知道是完全不能比较的,我在这边是定点隔离,而在上海是居家隔离,上海疫情严重,没那么多人力物力照顾到每个人,而家这边对我们是特殊处理,但真的,对我这样一个在上海断断续续隔离了近三个月的人,看到政府的安排真的会很感动,很安心。
我应该短时间不会再去上海了,但是我相信上海如果结束疫情,那上海还是那个上海,是那个让多数人趋之若鹜的上海。
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四下没有返校,整个上海疫情期间全在老家找工作,笑死,根本找不到,现在只能考虑回上海
说实话,会不会有大规模离沪潮,疫情肯定不是决定因素,等什么时候家乡真的建设起来了,有岗位欢迎离乡人回去,自然就会有人回去
会有,但也会有人来,上海依旧是上海,不受影响。
平常每年也会有人来,有人走,不管怎么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个人影响太小了,你不是资本,你不是公权,你只是你,走了一个人,会有另一个人来替代,
大家说,这次疫情让自己下定决心离开上海了,可问题是,你觉得换个城市就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了?
疫情是外因,人,才是根本,互联网放大了恶,但社会并不是全是恶,温情的地方只是因为缺乏流量,你看不到罢了,
离开上海,就能逃开坐地起价?权利滥用?想啥呢,那里都一样,那里都会有坏人,只不过没报道出来而已,大部分人容易被媒体牵着走,
媒体要流量,而什么能带来流量,这个人家比你懂
有的人会离开,但是我不会离开。我 18 岁到上海读大学,小时候还经常来上海购物,至今已经在上海生活 21 年了,今年是我在上海生活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尽管我在浙北的故乡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和中学时代,不过在上海的甜酸苦辣更加长,回忆更加绵长,已经比我在故乡的 18 年时间段长了。
我看到过上海的日出,看到过上海凌晨 5 点的样子,看过上海世博会,看过上海特奥会,上海凝聚着我的无数时时刻刻。
尽管有一些不愉快的记忆,但是我不会离开上海。毕竟现在一口上海话了,有时候行事风格也很挺沪的。
浙北上海一线牵,只比郊区远一些。虽不出生于沪申,或能安康此间中。
你觉得呢
上海每年都有人走,而且有大量的人走。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人来。我倒是建议可以把往年的虹桥吞吐量跟今年的对比,以及离沪总量跟今年的对比,也许答案呼之欲出。
在很多人记忆中小城市的美好其实是不自觉添加了 “家乡” 的滤镜,而提到上海的 “不美好” 又不自觉的掺杂了疫情本身带来的不愉快经历。
当你真正回到您想象中美好的小城市,发现家乡是真的、亲情是真的,其余的美好都是错觉。现实中小城市在找工作难度、公司压榨老板剥削、契约精神的缺乏,人际关系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些方面比上海要糟糕多了。
私企招聘时公开列出本科 3300 / 月不交五险一金单休这样的条件,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工作都能抢破头,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力资源上,小城市企业少,所以从来都是一个买方市场。另一方面,小城市很多企业都和当地有着各个部门有着说不清的关系,所以这些企业和员工有利益纠纷的时候,可以更容易使用法制以外的手段来摆平你。
在社会公平方面,当你发现什么事都需要找人比如入学,上海可能也需要找关系,但是架不住蛋糕大,能找关系的比例小,小城市就不一样了,蛋糕就那么一点点,周围有太大比例的人都能找到关系,这样就把原本公平分配下属于你的蛋糕瓜分得没有了,毕竟一个班有 3 个关系户和一个班有 30 个关系户那就是质变了。
许多你在上海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小城市就要大打折扣。比如文明、法制,这些看起来很宏观很抽象的东西,其实在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了你的人生。
这次疫情,其实你看到上海有那么多的负面消息能传播出来,并不意味着类似的事情在小城市没有发生,只是小城市有让你不发声的手段,就像那次 “100 种方法刑事你儿子” 事件,没有曝光出来的不会太少。
疫情跟城市有什么关系,去另一个城市就不会有疫情了吗
有钱人或许会,穷人还得回来,因为至少这里能活着
讲真,我怕以后真的互丢核弹的时候上海有人会给敌方丢坐标。
这是一个想走的原因吧
手动狗头
深圳来上海 脸打的真疼
是它给不了你生活,还是它给不了你生存呢?
问得仿佛朝着虹桥火车站去的人都不是人一样。
我们全家都认为
会有
但大概是些没本事的
上海疫情过后房租普遍涨价了
已经适应了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
公司如果允许继续居家办公
我选择回老家,居家办公。
除了我这类的,还有另外一批人
交不起房租的失业群众,疫情影响,工作招聘岗位少得可怜,就业困难,解封结束,房东会索要房租,被迫搬离,无收入期间,只能选择回乡。
这么说吧,我们公司凡是要走的人,要么一身不坑地准备好东西就走了,要么一段时间见人就牢骚,然后沉寂很长时间 ,突然有一天收拾东西,那些一天到晚发牢骚从没停过的,现在还是钉子户
要是我,绝对不离开
江苏高考卷的要死,上海普通大学分数都老高了,费劲巴巴卷进去,才会走呢
或许吧,昨天又有一个朋友跟我讲,想离开上海了,真心觉得没意思~ 这个已经是本周内第二个和我说这话的人了。
其实,疫情期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和老王深夜里探讨过这个话题,我们自己也觉得没意思,怎么说呢?
之前吧,一是觉得两个人加起来上海税前 80-100 之间,(有区间主要是副业收入区间),在上海这个城市不上不下,咬咬牙也能坚持,二是老王现在的所在公司之前说入职一年就可以落户,想想可以努力一把解决房户,在这里扎个根。
但是吧,老公所在公司 5 月初大面积裁员,全国要裁几万人,也是搞的人心惶惶,裁员消息出来,员工本身就挺被动,关键是他 7 月初才满一年,户口的事情也白搭。然后加上我今年刚入职一家传统的职业教育公司,依托线下比较大,试用期之间遇到疫情,一下子压力就上来了。
我们就开始思考,我们那么努力的鸡自己的原因是什么?生活抗风险的能力一点都没有,怎么办?退路又是什么?在上海这个城市没有全款买房的人,睁眼就得花钱,要么房租要么房贷。这次是疫情,下次是什么?真的是,又累又不值得。他开玩笑说,如果我们双下岗,就收拾包裹回老家,休息一年半载,享受享受慢生活,至少不花钱就是存钱
不过后来好在,周六的时候我收到了转正邮件,他目前还没有收到不好的消息,上海也在陆续的未复工复产做准备,估计六月初大家能回复正常的生活。但是我想,通过这次的疫情,很多人真的会走,即便是短暂留下来的人,还想在这个城市扎根的决心还有多大。
有钱哪儿都可以去,没钱只能北上广
不会走,并且下定了了决心在一两年内无论如何拼尽全力再买一套房,等妈妈年纪大了之后可以过来住
肯定会有啊,很多上海的外国 B 站 up 主都回国了,上海地区关键字 “移民” 的百度搜索量激增。
上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海经济发达,很多事大家能看到。
别的地方经济不如上海的肯定是不如上海的,黑到根本看不到。
离开上海了,去哪?来陕西?哈人哦。家里有人在中西部城市吃公家饭自己去问问。
我不走,我要钱不要脸。
要疯了
特别是遇到周末
眼看着端午假期又要在家里度过了
精神已经接近奔溃
你要想,既然有 1% 的人在挨饿,没东西吃,那肯定也有 1% 的人好吃好喝,吵起来真没必要,随便听听得了
上海疫情后,不会有太多的人离开上海。
即使有人离开也会有人补进来。
上海无疑是 “东方明珠” 远东第一大城市,机会永远大于风险。
只是上海疫情后,能允许人离开上海吗?应该不会?这么多疫情病历,要是没有根治,放出去,不是全国都危险了?
有多少人走,就会有多少人来。
毕竟大部分地方都不如上海。
疫情下能比上海强的也就是北京和深圳,其他小城市封你俩月,你看有新闻报道吗?
我老家在河北一个小城市,来来回回封了俩月了,上海人民还能领免费物资,我们家只能团社区的菜啊,谁免费给我们物资啊。做核酸也不是全免费,我大爷有尿毒症,去医院做核酸都是自费,一天还要做两次,两天做一次。北京上海至少核酸都不收钱。
小城市更惨~
上海是英雄人民的城市(挺过来的所有人都经历了太多太多)
这件事终将成为这个城市的记忆
希望在恢复正常之后人们依旧能保持这个城市的活力。
不论疫情席卷到哪个城市,都会为这个城市的生活重新洗牌
但最主要的,这个城市的灵魂不要丢
年轻一代真的不怎么排外了 T-T 现在出去都怕说自己是上海人被嘲。但我永远爱我的家乡。
坚定了我以后一定要在大城市,起码是省会生活的想法,不在上海的唯一原因只能是我买不起房,如果将来在上海发展到买得起的话留上海也很棒。
因为如果你在其他小城市,你连声音都不一定能够发的出来,或者说无人关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活了二十几年,小时候有些崇洋媚外,对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向往,一直以来都有去国外长期居住的想法,但没有真正考虑过润,这一次疫情,可以说,从来没有那么强烈想润的欲望,祝福想润或想留下来发展的所有人,愿你们早日达成心愿!
我羡慕的是 20 年和 21 年的上海,不羡慕 22 年的。
20 和 21 年我在哈尔滨,那真是,20 年家门口岗哨一直到八月才拆,小区到九月才让进快递和外卖。至于 21 年,一年十二个月里有七八个月在防控,一波又一波,其中 8 月甚至因为南京有疫情本地没有,自己吓的先把全市营业场所关停了,下半年更是一波又一波,江莎莎剧本杀、张斌 KTV,一次又一次,就没停过,不知道多少次排队一下午核酸检测了,最狠的一次是下大雨举着伞排了三小时,一次是零下 20 度站了四十分钟,一个字,牛。
那两年我是真羡慕上海,不管,就是不管,具体是因为啥不管不重要,总之就是不管,SNH48 的公演照开,演唱会也有,有新增了也不会封城,我最羡慕的就是不封城,我就是极度自私利己主义者,人们常说 “他失去的是一条腿、你失去的可是自由啊” 来讽刺别人,那我确实觉得,别人死不死与我何干呢?要是我自己死,等到死的那天再说,至少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可能是明天,谁知道呢?
可惜呀,欧米克隆来了,上海也被封了,我心目中的桃源乡没了,不过我来到了另一个日增几千也不会封城的城市,每天该干啥干啥,过一天算一天,也还算行吧。
总结起来,我从来没羡慕过上海疫情防控的好或者不好,我只羡慕上海前两年不封城。
对于我们这种小县城的人来说,在家里做小生意,一年十几万就挺好了。对于在上海打工的人来说,这个数字要翻几番。上海疫情下他们也很困难,但是困难只是暂时的。回家?回家的生意更加萧条更惨淡,还不如上海的人多生意还会好做一些。虽然网上的论调是一年不如一年,那个是拿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对比。如果拿上海和县城对比,上海的收入仍然能把县城按在地上摩擦。所以,这批人,是不会离开的。
不管其他人会不会 我觉得 走的人可能是其他地方找到更合适工作 如果上海工作更合适还是不会走
上海:我哪天没人离开?
作为一个在苏打工 我想说两句,自古以来,底层打工人都是没有尊严的,所以就算你虐我们千百遍,只要能让我们挣钱,你就还是我们的初恋
何止离开上海这一座城市?
你看好啦!
我昨天买了 76 倍大乐透!
真要是中了一等奖,但凡这下面给我留言的。
俺通通无条件给你们办绿卡!!
新闻上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上海虹桥逃离上海,上海是有钱人的上海!
同志们,这才是真的应该骂的上海人啊
肯定很多,耳闻已经好几个朋友准备离开了,我也会离开,只是不是现在
会,上海本身就不是唯一选择
不走的大都没选择
上海最让人失望的就是愚蠢的治理水平,拉着所有人买单!
长蛆的五花肉,半夜撬门转运,五点做抗原,铁窗铁栅栏隔离,暴力殴打居民,倒卖救灾物资,yue 了好吗
有没有疫情也是要走的,总有人要走也总有人会来,大上海的地位不会因此动摇
不会 因为大天朝哪都一样
不知道回答里面那些对上海满怀感恩,无限热爱的是不是带节奏,但上海出的有些事和其他省差不多,执行政策僵化,唯独不同的是上海有人把这个脓包戳破,扯下所有省份的遮羞布。
但这不代表上海仍然具有优越感,都一样的上行下效,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市的人来源更杂,足够远离北方某省,又顶着国际舞台的风光,里面的人发声足够有吸引力,外地人足够多,发声牵连范围小,这是其他省份各种问题曝光度不足被打压远比不上的。
所以发声曝光力度大成了一些人自豪的事,但自豪变成对上海的自豪,有种混淆视听的荒谬。
上海内部制度出现问题不可否认,各省制度内部也有问题,但各省没有让全国危急惶惶,没有什么放毒源这种匪夷所思的事,也没有什么囤积居奇,控制物价的事,至少各省在大事上是不拖泥带水的。
再说说上海到个人的操作,各省也一样,或许集体问题前面个人利益不做考虑,什么孕妇,洋人,病人等等,在个人问题上,大家都一样,凡事以集体为主,个人做好牺牲自己利益的准备,这是我们制度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对比深圳,同样开放包容,同样是港口,深圳同样具有足够的话题度,让人们的发声具有影响力,但深圳的做法很周全,外地人本地人很满意,停工停产到病例恢复 0 很短,代价控制的足够小,所以我没觉得能发声这个与热爱上海关联很大,是不是有资本洗白造势也不清楚,但对上海失望是真的,上海内部不洗干净,上海常住人口的观念歪风不正,始终都不会有人相信他们对 “排外” 的辩驳的。
没经历过上海封控的人,不会懂什么叫落后和野蛮。
https://m.video.xiaomi.com/resolve/h5vue/h5_vue?seg=%2Fshare%2Fsj-2fengxing_251909027
我请各位给上海洗地的人动动脑。
不是别的地方没碰到这样的疫情,是别的地方把疫情变成这个规模前控制住了。
我刚来上海打工不到一年,之前还在纠结要不要落户,现在坚定了我一定会离开的信念。
为什么是人,有没有可能是企业,有没有可能是政策偏移?
还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中央不会介入去调查贪腐?
上海这防疫你说谁信就这点腐败分子?
人是要赚钱的,中央只要稳定的,你不该问人,你还是要看中央
我一直觉得你们这些问题像在转移疫情防控下有多少贪腐一样,转移视线了了大家就看不到了,就都在管上海人的对立了,那贪腐呢,没人在乎了。
上海有好有不好,作为一个读了四年大学的外地人,不得不说上海确实存在对外地人的偏见和极度的优越感,但总体来说,上海人相对更文明(顶多操着一口上海话骂人,没见过动手的),精致(穿的跟走秀一样做核酸),讲卫生。他确实有很多很多问题,但相比起来已经是中国在国际上最拿得出手的城市了。所以没必要黑,这种程度的疫情爆炸,中国哪个城市都会出各种乱子的。
有。
楼下的一家租户,男的开小餐馆,女的做家政打零工,三个成年孩子都和他们住一起。疫情期间男的零零散散跑去餐厅打工,五个月只拿到了一个月工资。1500 一个月的房租也付不起了,回了老家。
上海疫情解封都 1 个月了,为什么还不允许快递进小区?
居委会一刀切,懒 zheng 怠 zheng 轻松愉快一劳永逸。
只是苦了老百姓,上海市梅陇镇莲花路莲花公寓,3800 人的快递和外卖啥都不许进小区,关键还完全没人管,就小区门口放几个桌子,杂乱不堪,苍蝇乱飞,快递丢件,外卖被偷。
小区已经很久没有阳性了,周边小区都可以快递上楼,为什么每次都是梅陇镇这样简单粗暴一刀切,切完后还完全没人管?
会吧,活不下去或觉得不值就离开了,感觉和疫情没啥影响,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又有很多人来。
多大点事,过段时间又会流入的
大家听我的,都离开上海,全去北京,不是首都必须第一吗?使劲去,全员北漂,都去北京,直到把北京这座城市活活撑死为止
有人离开有人来,没疫情也是每年如此。
上海市中心地段高端房产一直在涨价,全国有钱人都过来买核心资产保值增值。
懂历史、全球格局和经济的话,未来经济如果衰退,上海是最佳避风港。
上海,中国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所有我知道姓名的人中,5 个已经离开上海,不知道别人身边又没有,反正这是我身边的真实情况
呃… 能说 10 年前就已经没有上海了吗?
要么润,不然去哪上面不都是这批人?
![](data:image/svg+xml;utf8,)
反正怎么说呢?小老百姓想走都走不了。
离上海,回太仓。说要给社区报备,社区问有没有太仓房子,有没有太仓户籍。
没有?没有你回去吧。
饿死也不能违背防疫措施是吧,防疫措施就是要房产证和户籍,要不要学区房?要不要政审?要不要给你捐个五百万才能回来啊。
这就是越南啊
我觉得离开的人挺多的,盒马,叮咚的运力到现在都是不够
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时刻刻都有人来有人走。我想问题理解为疫情会不会造成上海吸引力的降低更为合适。上海对中低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应该不会降低,即使现阶段有人走,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很快会有人填补。而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会降低,多久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则很难说。从上海鼓励 QS 排名前 50 的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上海的政策可以看出,上海也在想办法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上海以及其他一线城市,适合最有钱的来享受生活以及最基层的来工作赚钱,至于中间阶层,肯定在自己老家过得更滋润吧。
已经走了,没什么好说的。
我不恨上海,也跟上海人无冤无仇。
我只是在这里过的不舒服,不自在罢了。
庆幸自己来这里不久,根基未深,割舍之际少有眷恋。
不管你跟我的选择是否相同,无悔自己的选择就好。
看了半天,才发现,上海这波都能洗,可以可以。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为上海人鼓掌了属于是。呵呵
想想许多年前的 “逃离北上广”,结果呢?
这反反复复不趁早走,留在哪干啥?留在哪一天吃一顿?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六月是解封了,但是又有那么多中风险地区,一天几个一天几个的,处理也处理不完,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清除。
很多人都是想着等上海解封过后,去实习,去打拼一下,这越看越生气,真的失望。
在上海的同志们,真的劝你们能早点走早点走吧,我是已经回来隔离完了。以后应该是不会再去上海了。在那边的朋友,也在慢慢的离开这开销大,冷漠的城市。给大家说一句,以后上海解封了完全解除了,去玩旅游还可以,但上海那个地方也没几个地方旅游的,还不如苏州杭州。要是去哪打工挣钱存钱就别想了。上海有句话 “上海挣钱上海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根本存不起钱。还不如去深圳,成都。
呼,不说了。拜。
不会,因为无处可去了!
回家?你家要是欧洲的可以回。
万一你家要是哈尔滨,长春,沈阳,丹东,大连,天津,西安,瑞丽这样的,你回去我看看能什么样!
或者说你家就保证不会变成上述城市的模样?
我不是上海人,也仅仅去过几次而已,但是我仍旧认为,疫情以来,上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换任何一个城市都做不到!
毕竟大环境如此,在既要又要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挨一下,能上知乎的应该都不是学龄前儿童了,千万别幼稚!
这个和城市没有任何关联的,起码你在上海还能发出声音还能受到关注,它们会收敛点儿!
瑞丽?丹东?哈尔滨?除了本地人,有几个回关注他们的?
不要去比,说实话,现在是看个人运气和造化的时候,而不是讲什么城市政策,科学,地域的时候!
魔都只是捂住你的嘴,还能让你呜呜的叫!
像我这里,你连舌头都没了!
没有疫情就不会有人走了?
他们排斥你你就走?这不顺了他们的意吗?上海是中国人的,要走也是外国人走,那些自以为上海独立与中国之外的上海人走
暑假离校,离开上海,返乡隔离,到家乡各种人情味,各种感慨,然而,会有一些阴阳怪气的声音,估计他们那段时间生活的很滋润吧
:在外地苦 1000 元比在上海苦 2000 强!
混不下去的会吧,活的好好的没有离开的理由吧
从来有人走又有人来
人往高处走,不会因为这次人祸而转移
上海的地位是地理因素政治因素共同决定的,而长期积累来的人群优势又不会这么容易转移(否则你做个微信试试,哪怕全部功能一样,你能让朋友们瞬间转移过去么)
如果现在过得压力很大,回去未尝不可,过去几年一直有人来了走走了来。等各方面条件允许了,再来工作生活,迁移成本并没有很高
当年没暂住证 在发达城市被打的死去活来的农民工每年不还是要去打工的吗?毕竟钱给的多。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哪都是打工,但是别的城市不乱封,总不能没收入贷款打工交房租吧
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热爱这个国家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壮美山河,热爱和我一样普通平凡的勤劳质朴善良美丽的同胞,我爱的是国,而不是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上层组织
被封 78 天,前期一天两餐,从四月中旬开始每天一餐。就这样居然花费了三千多的伙食费,真的很离谱了。
这个回答下很多回答和评论真的让人很迷惑,甚至让我以为自己可能不是在上海。
看了很多回答我才知道,上海人能有本地人、上海人、新上海人的区分的。这细分程度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吧。。。
如果李世民看到烽烟四起的隋朝,觉得烂透了,就想润突厥,那日后怎么可能有辉煌的唐朝?
哈哈,已经润回广东啦
你以为那些人为什么来上海? 不就是为了多赚点?
离不离开另说,反正经历了这次疫情封城后,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新闻发布会和官方辟谣了,真的太恶心人了,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就是这群人。
我的妈耶,我知道有的人不会离开,但一群回答里讲情怀一个劲儿地夸咋肥四?怎么跟我 vx 群里的画风完全不一样
上海比我老家江西那好的不是一点两点,没本事去国外就只能呆这里了。
不会,爱丁堡公关还是不错的
但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又是 IP 属地陕西
等出省不隔离了就走了
别说上海,哪怕中国
这下面匿名留在上海的好多啊。哈哈,开了眼了。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
个人而言暂时不离开但也绝对没有以前那么喜欢了。上海并没有那么美好,期待中的开发和包容实际是留给了少数高学历群体,对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排外。
上海因享受全国纳税人的红利而收益,国家把纳税人的钱集中投到那么几个城市发展,才使上海有了今天的发展,可当地政策呢当地人呢更多的是排外,国家统一给公民办了身份证,为什么还要再办居住证?在以居住证为条件各种限制办理各种手续。一些技能工作证书也只认上海本地考取的,外地考的在上海不被认可。
当地房东加价把水电费卖给租客,退房时各种克扣押金,他们从没想过外地人抛家舍业来上海打工不容易,他们守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干,靠国家给的特殊红利每月收收房租就上万块却还看不起外地人,动不动涨房租,骂外地人,他们像寄生虫一样恶心,基层的居委会政府部门完全可以整治这些歪风邪气,可没看到谁出来管。上海对外地人并没有那么友好,只是占了地理上的特殊位置还有国家把全国纳税人的钱偏爱的投到这里才得已发展,如果国家把纳税人的钱也像投到上海一样,集中投到别的沿海城市,其它城市一样发展也许并不比上海差。
部分上海人你们受益于国家偏爱的红利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们是因外地人的到来而受益却鄙视着外地人,你们所谓的素质何在?你们安心的过着寄生虫一样的日子,早已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应该有点人味。
这做法你会不会离开?
我离开 上海 和疫情没啥关系 单纯就是 上海房价太高 老婆呢边公司又裁员了,我这边也是越来约难干。我们已经没有能力贷款买房了 还贷压力太大 所以拿着首付回老家生活了 也算让自己轻快放松点。和疫情没啥关系
都不用结束,现在人山人海排队在离开呢,虽然我觉得以后他们还会来,但怎么说呢,疫情应该还是会反复,世界可能正在被慢慢改变,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还没有暴露的也很多,但稍微平复些,他们又会觉得要来上海才能赚钱,也有可能他们终于明白了打拼来打拼去,不如老家踏实
任何时候都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也会有很多人来,包括以前离开的。
这次疫情肯定会有很多人去想想在上海值不值当。
浅显一点的可能会想想获不获利,有利可图的那类会选择留下。
还有没有选择那批人,没有选择的比如不能去其他地方的那类人,他们还是只会呆在上海。
有选择的那批才会想想上海是否适合继续呆下去。
疫情后没有经济来源的底层打工人必然会出现一大批人得回老家歇歇。他们中有一些歇了一阵还会回到上海接着打工挣钱,有一些会选择去其他大城市接着打工挣钱,而后者的缺失会被新来的打工人填补。
纵使互联网上充满可怜这些打工人的发声,可他们的实际情况除了可能换一个地方打工以外,不会发生太多改变。
所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互联网上的声音到底更有可能改变哪些人呢。
那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批过的远比底层打工人好得多的人了,他们会离开这个城市,但他们离开的不止是这个城市。
权利寻租有点可怕,今天要送一个小东西去张江的合作单位去,报价浦西送浦东 1600,平时就算闪送可能连 60 不要。凭什么只能特定的人能挣这个钱,导致这样。
希望离开的老板多一些,我这种留下来的会捡便宜
这两天老家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公司开回去,老家的营商环境他心里没点 b 数吗,开在老家旺年也活不下去,阿里高管要跑也不会跑回老家呀。
根据囚徒困境,只要有公司走,留下来的公司肯定能得到上海更多资源,
这次上海究竟情况在上海的老铁都懂,不方便多说
毕竟那些破事,牛鬼蛇神在正常状态下都不存在
上海:全市布局核酸采样点近 9000 个,4500 个已开放 5 月 4 日,上海市新增 261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4390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 5 月 4 日 24 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 512 例、危重型 99 例。
5 月 4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13 例,平均年龄 82.77 岁。13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急慢性基础疾病,包括肠坏死伴下消化道大出血、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及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他们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晚期肿瘤或基础疾病。
上海现在正在布局一批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进展怎么样?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市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查询这些点位的信息?
对此,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石燕在 5 月 5 日举行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174 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为统筹做好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近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区,全力以赴推进全市核酸采样点布局建设工作。
按照便民便企、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原则,各区结合自己的人口密度和功能需要,在居民社区、办公场所、企业园区、地铁站周边、交通场站等区域布局了一批便民采样点包括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积极构建 “15 分钟核酸服务圈”。
截至 5 月 4 日晚,上海全市共布局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近 9000 个,其中,4500 多个点位已经布设完成开放,目前已经在为城市保供人员、复工复产企业和部分防范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余下的点位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以及复工复产需要,及时开放运营。
同时,市相关部门围绕采样操作、人员培训、采检匹配、医废处置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标准,加强对 “采送检报” 全流程的规范管理,努力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采样服务和检测服务。
为了方便市民查询,近期市大数据中心在随申办平台上开发上线了 “市核酸采样点一站式开放服务系统”,提供采样点信息搜索、位置导航、忙闲状态查询等服务,市民可以在随申办 APP、小程序上查询附近的采样点信息。后续也将根据市民朋友的意见、建议和反馈情况,对整个服务系统再做优化升级。
下一步,按照 “便利化、科学性、全覆盖” 的总体要求,各区结合复工复产和市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全市采样点的布局设置,更好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市、区卫健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指引和规范,加强对采样点的行业管理和监督指导,充分发挥采样点检测哨作用,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超国民待遇的外国人可以跑,中国人又能去哪呢?
话就放在这了,有钱的人在这场疫情中该吃吃该喝喝,没钱没权的人到哪都一样
可以吧上海改成股市,疫情改成股灾。问题就成了:
所以股市这次股灾结束后,会有人离开这座城市吗?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抄答案都不会
肯定有啊,都不用等到结束。走的走,留的留,生活还得继续。
会有人离开但是只有少数人。适应这座城市的不会离开。看过动物世界吧,自然生存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够留下来的都是通过社会拣选的。忽略这座城市如何的糟糕混乱冷血,究起本质还是无法扎根,这次疫情只不过是催化剂,加速淘汰的发展。
作为生在上海,长大在上海的我
现在我是想离开上海的,不是同为上海同胞让我失望,而是上海管理者让我失望
我经历过徐匡迪、黄菊、两条鱼、韩,最最失望的就是现在这一届
但是现在我父母还在,我不想出去了照顾不到
等我父母百年,我会卖了上海的房子,和我老婆去外地小镇养老
因为我认识到了一点,中国的大城市是留给年轻有活力的人,对老年人的照顾远远不够
竞争越激烈的城市,留给老年人的便利空间就越少,一旦有紧急情况,最无助的也是老年人
所以如果我老去的时候也算题目中写的 “疫情结束后”,那么以我来说,我是会离开这座城市的
肯定会离开呀,上海的房子又买不起,还能在这儿租一辈子房子吗?
这是座围城。
有人想出去,有人想进来。
小区里有些 非上海户籍的居民已经离开上海,回老家了,不过相信过一段时间,上海复工复产之后,还是会回来的。
上海本地人,年薪 30 万,老婆 20 万。全家一共上海八套房,打算离开。
会是肯定会有的,但那又如何呢?这就是一线城市的特色,一批人走了,只会利好另一批人进来,有能力在这座城市立足的人都不会傻到意气用事,白白地把自己的机会送给别人,所以我倾向于大部分人留下
外国人会最先永久离开一大批(留不住的),其次是上海人可能移民一批(看管控力度),现行落户政策下,外地人有学历和工作经历的白领中间阶层会被国内其它城市瓜分一波(看抢人力度)。最后留下的要么是自身利益与魔都深度捆绑,要么是真心喜欢这里离不开。该走的早走晚走都得走,不该走的怎么也不会走。魔都就像收割机,来了一批走一批。
~~现实是,产业资源企业需求决定一切,企业如果离开的话,很多人(包括上海人)也会跟着工作离开。魔都对大多数在这里工作生活的非沪籍人来说,最终只能留下回忆吧。但愿,这个回忆总体是美好的~~
我在北京快 20 天堂食都受不了了,不要说上海了
但上海这座城市不会缺人,想出国的可能会走,但不想移民的大概率还会留在上海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在想一个城市怎么样才有吸引力?
我所知道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就是抗战中的延安,任弼时 1943 年 12 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 4 万余人。归侨青年有 600 余人。
为啥那么多人要放弃大城市的机会机遇,也要去延安这个穷地方自讨苦吃呢?
我想应该是毛主席说的,延安是 “十个没有” 的城市:
说实话,如果有一个城市能够做到这 “十个没有” 我也愿意去。
上海占了几个呢?
有时候想离开,有时候又不想离开,真是矛盾的人啊。想离开的原因是房子太贵了,压力太大了。不想离开的原因是离开了这里一时间找不到在另一个城市得以生活的好工作。
一句话:关键看企业留不留!
问过一个外地人,他不会离开,虽然他没房子,但近百万的年薪别的地方找不到。除非公司搬,他跟公司走。
上海跟别的地方比起来有什么特别的?没有嘛!能做金融中心是有政策倾斜。不给你政策,还不就是一个渔村!除了本地人,外地人无非就是工作挣钱,关键看企业,企业留,人就留。如果企业觉得还有可能再次封城,很多都会离开的,谁受得了啊?企业要挣钱的!
我好希望你们~~~~~~
这个问题看怎么问,短期肯定会有大量人员离开,因为这些人本来也会离开的,迫不得已被封在里面而已,也会有一部分近期破产的。但长远来看,单纯因为这次疫情处置不力离开的,恐怕只有一些官员,普通老百姓冷静下来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去哪都一样,我们是大一统国家,是有统一政策的,各地面对疫情的处置方式或者说指导精神,都差不多,整座城市封起来,没有那个能做到完美,你觉得上海不行,说不定其他城市更烂,并且我们会安慰自己,上海经过这次应该能吸取教训吧,想着想着,慢慢平静下来,就不走了。毕竟我们选择一个城市,是根据它的日常表现,又不是它的应急能力。
不会。基本面未变,还是文明城市。所有城市都不是为抗疫设计,是为了更好生活和工作。我认可上海的契约精神和商业文明,不会去其他地方。如果走,我有北美永居
非周末、节假日,你看看火车票。
有吗?
疫情前,便利店都是小姐姐在工作,服务贼贴心,我都不好意思人工结账。今天解封去了趟便利店,营业员换成老大爷,抽烟摆手让我去自助结账。年轻人去哪了,悲。
上海现在是离不开的上海,回不去的家乡,无处安放的灵魂,花不尽的钞票!疫情结束后如果还继续持续如此严格的封控政策,那么就是很多人会离开!毕竟哪里没有钱赚,哪里不能赚钱,照顾不了妻儿老小,照顾不了家里,如此长期就是再怎么样也要落叶归根!悲欢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不幸!幸福总是千篇一律!
同事妈妈在隔离酒店工作,据她说只要是上海来的 10 个里面有 8 个阳,很多人都不想回去,因为回去之后不知道去哪,想等疫情结束后来杭州工作生活。
但是毕竟现在情况特殊,或许有人现在对上海感到失望,想逃离,但是等疫情结束,一切恢复正常之后,你还愿意抛弃那边的工作,熟悉的朋友、环境来一个陌生城市重新开始吗。
该问题底下已经出现了带节奏的回答,目前高赞都是说不会的。大家都懂。
目前来看,周围好多人已经买票去虹桥火车站踏上回家的路上。自 3 月份以来,大多数人少说已经被关了 2 个月。2 个月以来,经历着不断的核酸抗原检测,经历着缺少生活物资带来的窘迫,经历着现实中不公和新闻带来的恐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上海了很多人。相信很多人在经历了以后会选择离开,没有离开的选择了坚持,对现状能够变好的期待。我们还是希望未来能够变好,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这个问题就很说明上海的问题了,以前离开上海基本只有一个一个原因就是买不起房
要么留在上海,要么移民海外,没人会选择离开这座城市吧
问了个寂寞,有能力一直过舒适生活的人家凭什么走?有一说一,只要有钱,上海是这个国家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你这问题应该改成没能力过人上人生活的,为什么不离开上海?
不会,疫情期间物资供应还不错,邻里关系和谐,为啥离开?
高端人才即使离开上海也不会去中国其它城市的,要走也是直接移民出国,打工人们确实会换个城市碰碰运气,毕竟在哪打工都一样。我倒是想看看这波过后离开上海的娱乐圈明星有多少,毕竟古今中外,他们在的地方都是最趋利繁华的地方。
都不审题啊,肯定会啊,人口的流动有流进流出,肯定会有人离开,也肯定会有人来
这个问题想问的应该是上海人口会不会净流出
答案是短期会净流出,长期则会净流入
经济学的马太效应,上海毕竟是上海,体量摆在那,累计的资本孳息都能养活很多人了
我会,我以前很爱上海的,这次失望了。
作为一名在上海生活了十七年的学生,我以后发展绝对不要留在上海了
我忘不掉上海政府的冷漠,教育局拖了两周不停课的漠视
上海市 朵拉市我讨厌它 我第一次以我的家乡为耻
留不留看钱,来不来也看钱,别整这些没用的,要是你老板说你这个月工资只发 2800,看你急不急。要是运气不好被裁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网上被骂两句更奔溃。 。
说走说留 其实都不是选择
无论在哪里 都是围城或者围城中的围城而已
与其抱怨这城市这社会这制度管理等等
还不如让自己豁达点 格局大些 多追求些机会增加厚度!
历史的长河中,你或我或我们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 像流星一样轻轻划过 世界再变也不会让每个人都满意 要变的是思维方式和观念!
我身边有很多已经准备离开了。大多身心疲惫。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年轻女性的话,建议选江苏徐州。江苏紧挨着上海,经济也发达,而且文化悠久。而徐州是江苏省 2021 年文明城市,对外地人很友好,一点也不排外。 男性的话,可以选黑龙江。现在普京在越南支持者很多,将来说不定可以变成黑里 …
知乎用户 下们起 发表 我和你们不一样,如果让我选,一定是一个 3 线乃至 4 线城市,北上广深,包括所有的二线城市,都不考虑。 工作原因,我去过的地方挺多的,国内外都有,国内基本上跑遍了,国外没仔细数过,但十几个国家肯定有的。 单说国内, …
知乎用户 Sky Chen 发表 这个不是离沪潮,但接下来会有离沪潮的出现 疫情期间以及之后会有一批企业倒闭,因为上海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在疫情期间订单转移,也不是说转移到了国外,很多都转移到其它省份了,这样就会有一批工人没有工作; 小企业在 …
知乎用户 慕容鹉 发表 不是我批评题主,不过题主真的一点逆向思考的能力都没有。 你应该这么想,上海这次疫情表明上海政府就是一个累赘,一个 debuff,一个负能量。 然而上海地区的人民顶着这个累赘,debuff,负能量把上海建设成超一线城 …
知乎用户 聚宝盆 发表 上海不知道,现在网络待遇和今年 1 月西安差不多吧。 当时有很多类似问题,比如疫情后会不会离开西安,疫情后我离开了西安,疫情之后你还会留在西安吗?回答大部分都是离开。 事实呢?四月了,我作为一个西安房东,一直关注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