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by , at 04 October 2025, tags : Zlibrary 书籍 盗版 网站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轴线对齐 发表

先不说电子书下载,单就弘扬中华文化的古典文献,国内没有一家提供免费浏览的网站。国图网上图书馆能看,但要收费。然后国外一些华人爱好者开发了一个网站叫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的网站,免费而且好用。但只能翻墙访问。链接:https://ctext.org/zhs。访问不了是防火墙原因,自己想办法了。

知乎用户 凉宫春日孝顺女 发表

Z-Library,Sci-HubTelegram 这三个平台,两个是俄联邦公民创造的,一个是现居俄国的哈萨克斯坦公民创造。与其问闹钟为什么创造不了它们,不如问为什么俄罗斯总是能创造这些在根子上藐视与解构权威的网络平台。

有一个非常模糊,但是在很多场合得到验证的规律:

对很多事情的倾向,可以看成中国在一个极端,俄罗斯在另外一个极端,美国在当中。

绝对不能看到中俄并提,中俄合作,就把中俄当同类。

互联网也是这样。

中国的墙和俄罗斯的黑客是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的两种极端的思维方式。

俄罗斯的地广人稀使得它任何一个级别的居民点都无法通过建墙和设立防线来保护,只有通过进攻和对等报复来保护自身——这种传统生活方式其实是非常有互联网思维的。

一个是蔑视和挑战规则,挖规则的墙角,做精神世界的高级缅北,通过容纳正道世界的异己分子来自肥。

一个是圈出一块小院子建立自己的规则。这个院子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自己的墙,一方面要尽量和院子外的世界搞好关系,好不让院墙受到憎恨和围攻。

ZLib,Sci-Hub,Telegram 这样的平台在俄罗斯那边是大盗版时代的遗孤,对西方霸权的反抗、信息战工具、可以利用的筹码、数字主权的象征… 在中国这边则是对自身内部环境有很大危害的逆种和召来外部世界火力的灾星…

知乎用户 欧润之 发表

把 zlibrary 上的免费书籍下载下来放自己服务器上收费,

然后反手把 zlibrary 举报的是中国的某个小瘪三,

望周知

知乎用户 水余风 发表

中国不太可能发展起 zlibrary,但根本原因并非如某些高赞回答说的,是中国人不爱分享或者中国企业搞垄断云云,而是因为 “墙” 的存在。

zlibrary 前两年被美国查封乃至有成员被抓的事,想必关注 zlibrary 的用户都不陌生,现在 zlibrary 最常用的域名是 gs,这个域名是哪的呢?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之前很常用的一个域名是 re,是哪的呢?留尼汪岛

就这两个地方,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著名的 BT 资源网站海盗湾,创始人也曾经在瑞典被判刑

这说明什么,凡是主流国家,对于这种侵犯版权的网站,是不可能坐视不管的,国外之所以能搞出 zlibrary 和海盗湾,根本原因是没有墙,所以你的网站躲到某些犄角旮旯的地区的域名里去,大国无权管理,小国懒得管,但是因为没有墙,大家都还能继续访问,才能存活下来。

能通过这种方式维持稳定的访问量之后,又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维持域名、服务器的开支,才能持续运营下去

但这在内地是不可能的,你网站还很小众的时候,或许能正常运营,一旦被大众所知,官方就不可能坐视不管,而因为墙的存在,官方对于大陆境内可以访问的网站拥有完全的掌控权,cn 域名可以直接封掉,国外域名可以墙掉,所以根本无法保证能有来自大陆的稳定的访问量,没有稳定的访问量,也就无法通过类似 zlibrary 的捐赠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来维持网站的运营,自然无法存活下去。

其实现在内地有些高校、研究机构中,也会通过类似盈科之类的机构获取免费的图书电子资源,但你去了解一下会发现,这些途径其实都是些擦边球,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也不会公开宣传或者承认它们与这些机构有合作,传播基本靠师生之间口口相传,这就是一种灰色地带

其实之前也有类似鸠摩这样的网站,或者通过百度网盘的秒传功能来实现资源分享的途径,但基本都活不长久。鸠摩其实也是擦边球,理论上来说它只是一个各种网盘等资源的检索引擎罢了。

所以,在内地,免费图书资源、影视资源的分享,基本只能依靠网盘分享来实现,就这链接还常常被封,就是因为版权问题。

淘宝那些商家,获取资源的途径基本上也就是类似 zlibrary 这样的网站,或者通过爬虫等方法爬取超星的资源

总的来说,官方查封并没有错,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容许侵犯版权问题的网站存在,中国不能,欧美也一样。只不过因为有墙的存在,内地可以完全掌控大陆境内可以访问的网站,国外则可以通过注册一些犄角旮旯的域名逃避查封,仅此而已。

那些类似 “民族劣根性” 的叙述,完全就是扯淡。中国互联网通过各种渠道分享资源的热情完全不亚于国外,这从各种网盘资源的活跃、各类资源分享微信群的存在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内地的书价确实也是相当之低了,在香港这边,一本跟大拇指宽度差不多厚度的书,基本上就得近两百甚至两百多。我来这边之后,真是完全不舍得买书了……

知乎用户 青鸟​ 发表

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百度文库,豆丁,360 图书馆超星图书馆。可能还有一些网站我没点名的,他们不做电子图书馆,不做知识分享吗?

问题是付费啊。Zlib 不收费,白花花的现大洋和知识就白白给了老百姓,这些企业看着老百姓不付费,恨不得后槽牙都要咬掉了。

我记得五年前还是六年前,我查文献,金属表面防护处理的资料的时候,百度文库和豆瓣还有每天一次免费阅读呢,现在不管是不是 VIP 文档,都需要下载软件,开会员。

就这个吃相,你指望他们给你花大几十万购买硬盘设备,注册一个域名,做免费知识共享?哪怕是每日限额的免费分享?

(西数 16T 硬盘,¥1500+,买一百块做个简单磁盘阵列,那也是¥15 万,至少 800T 存储)

你以为只有互联网企业创收吗?

有多少人卡 bug,把免费资料到处搬砖,然后挂成付费的?这几年确实经济下行厉害,好多人都没有工作。但是搬资料赚钱只是这几年做的吗?

十五年前他们敢说自己没做过这种事吗?

百度知道为什么没多少人看了?当初百度知道为了鼓励用户做回答,用户写了百度知道的问题之后,他们是有付费的。

你现在随便点开几个百度知道的回答下面,你看看有多少是一个字都不改直接抄过去的答案?

CSDN 吃相难看,全网都在骂,这些刁民十年前的吃相丝毫不亚于现在的 CSDN。

就这个氛围你指望中国互联网会出 zlib? 他们只会抢先一步搬空这个网站的资料,然后反手举报封禁,然后自己靠着资料吃互联网绝户。

中国互联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能在 zlib 上搞到一本书,我能在毛子网站上搞到一个破解软件。我也绝对不会往中国互联网上发。

这群出生把知乎上的回答都当宝贝一样挂短视频平台上,挂个伤感 BGM,选定一个热点话题,这就叫自己的作品和内容了。挂个小群引流然后分享时事观点,就敢叫人间清醒。

这种 dinner 不配享用互联网提供的知识开源共享。

二更,今天刚给 zlib 捐款,上午跟他们的团队询问会员升级的事儿。昨天写的文章太着急了,差点把网易云忘了。

网易云,原创音乐人计划。说实话,我虽然也骂网易,那阴阳师开的阴间活动,给的阴间奖励,如果不是上法术,我根本抽不到想用的式神。但是网易云音乐的原创音乐人计划确实是良心了。

做音乐的本来就缺少宣发渠道。网易云音乐能给做音乐的新人补一点家用,这些刁民天天挂机薅网易羊毛。

说实话,也就是这几年啥啥都不好做,我也就不说什么,如果是五年前,我高低要骂一句,这群挂机多开薅音乐人计划羊毛的是纯纯出生。

知乎用户 琴梨梨 OvO 发表

我在写国内各种图书资源爬虫的时候,我其实感觉到普遍 DRM 实现水平都很差劲

以前我觉得是水平不行,后来我才想明白,其实有很多相关从业人员故意将枪口抬高一寸

知乎用户 皮卡战车​ 发表

以前有新浪爱问共享,几乎什么书都能找到,随便下载,就相当于中国版的 z-library。后来一开会就封,一开会就封,一开会就封,被群众举报了反动内容也封,被出版社举报了侵权还是封,一年时间有半年以上都处于被封状态,最后彻底给新浪给闹麻了,毕竟这玩意儿本来就不赚钱,也就给自己吸点流量,结果一天到晚捅篓子,所以索性不再开放下载权限。

另外,现在其实也有类似于 z-library 的存在,只是不对公众开放。你看看淘宝上有很多帮忙找电子书的电商,3~6 块钱一本,他们其实都有微信群的,共享一个资料库,有些学校也有这样的微信群,开放给本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往群里发一个 ISBN 号就能拿到对应 pdf 版的电子书,2018 年以前的基本都有,但 2018 年以后的一般没有,可能大家也有某种 “版权保护期” 的默契吧。你可以找本校的博士生打听打听有没有这样的群,有的话看能不能想办法加进去。

知乎用户 乌合 发表

这东西早就有了,就是超星图书馆。现在大家在某宝上多少钱买进一本的 pdf 就是来自于上面。

超星读书卡买卡其实是很便宜的,好像是多少钱 100 本书这样子吧。但一般人下载不了那么多,还是光顾某宝比较便宜和划算。

然后超星读书卡顶了很多马甲,比如读秀网中国图书联盟。什么某地的图书叉叉,还有一些大城市的图书馆本身就能下载一些 pdf,但效率很低。

以前中国由于版权的管理不是很完善,其实很多书籍很早就电子化了。这种生意一直持续到现在。但这几年那些出版社的经营意识也提升了,也打官司了,所以导致了一些畅销书大概三年左右才能上架。像上海古籍出版社好像也打过官司,有一段时间他的书全部下架了。

所以说这主要是版权的问题。但基本上所有中文书籍都已经电子化上传了,看你买不买得到的问题了。

然后格式主要是 pdf 版,因为都是用超星读书的软件打印成 pdf。 Pdf 格式毕竟是一种通用的格式,所以说用的比较多,别的格式转换起来没那么方便的,要虚拟的打印驱动才行。

所以说中文书籍电子化比其他国家走得更前言,走得更激进,是我们版权当年管理不善导致的。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知网身上。

早期的话,论文电子化的情况并不多,一开始的话也不挣钱。搞学术的人,比如教授,写论文的学生也没关注这一块,反正是想着先把台搭起来,先唱两句戏再说。

有人去干这活,国家补贴一点,然后写论文的人放弃和让步部分权益,这个台子就搭起来了。

结果几十年的发展,大家回头一看,哟,这一块是很大的一块肥肉,又开始打起架了。

因为早期实在是没什么戏。对于作者而言,他认为书是我写的,论文是我写的,凭什么?让你平台赚钱,平台也觉得冤,当年这块根本就不赚钱,我搭了多少年的钱进去。然后中间还夹了一堆期刊,人家也觉得冤啊,作为上面定好的期刊,审核的专家他联系的,各方面都是他干了,最后的话收益给了一个网络平台。大家玩命表现都没挣到钱呀。

时间长了这一块还是应该讨论一下怎么分成才行的,在收益上。

知乎用户 roin 发表

全世界只有俄国才可以出 zlib。因为地缘、法律等因素决定,只有俄罗斯对盗版比较宽容。不会去查水表。zlib、anna、scihub 的俄国籍其实相当于船籍,里面做事的、捐钱的其实是五湖四海。来自中国的捐款应该比例也不小。

知乎用户 秦稻远 发表

zlibrary 本质是反抗资本主义的知识自由运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识自由是已经完成的目标,自然不需要这种地下图书馆。

知乎用户 gyuyuytvugj 发表

中国的生态环境非常特殊。

大量的版权资源会被盗版商人下载下来然后举报掉,然后你能在拼多多以十几块钱买到各种影印版,但网上要下免费资源又很麻烦(挂梯子也算麻烦)。

这种生态环境你很难概括……

知乎用户 梅尔克的阿德索 发表

qq 群文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 zlibrary

知乎用户 希鲁杜雷 发表

Zlibrary 有点超纲了。

咱先把国家标准这个东西免费了再说吧……

一个内宣国家电视台敢收费,城市坐标和气象数据都保密的地方,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泄密你就烧高香吧。

知乎用户 NaCN​ 发表

先定一个小目标:

对合法引进国内的书,不进行删改。

知乎用户 BinglunGe​ 发表

中文书、俄文书、法文书、西文书绝大多数都有盗版 pdf。最需要有自己的 zlib 的是日本,日语书(小说和学术类为主)鲜少有扫描盗版的,绝大多数盗版都是电子书平台流出的。离奇的是,日本的漫画、音乐、影视剧却已经有了系统化的盗版整理(甚至可以说是最为系统化的)。

知乎用户 ShiinaKaze 发表

不大可能,建设成本比较高。

大伙儿都在说 zlibrary,没人提 library genesis 和 anna’s archive,还有重量级 Internet archive

好的资源站按理来说会有 URN 来识别资源,图书类会标注扫描版、OCR 版(扫描后用 OCR 软件进行字符识别)、电子副本。其中电子副本是质量最好的,是通过特殊途径下载的原版电子书。

这种资源库基本都在俄罗斯或美国,还会有镜像站,并且会用 IPFS 来分布式存储。

Internet Archive 资源基本都是有版权的,并且资料很全,例如你能找到 1881 年库伦这个单位被定义的期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2345678 发表

首先,zlibrary 为什么不能也是中国的?

之前我在 libgen 上传了少说也有几百本书了,zlib 也弄了几十本,其中大量自扫

其次,

图书作者指控社交巨头 Meta 下载了盗版电子书去训练其 AI 模型,最新证据显示 Meta 的盗版规模惊人。Meta 通过**安娜的档案(Anna’s Archive)**下载了至少 81.7 TB 的数据,其中包括来自 Z-Library 和 LibGen 的至少 35.7 TB 的数据 (安娜的档案包含了 Z-Lib、Sci-Hub 和 LibGen 的镜像站)。Meta 之前还从 LibGen 下载了 80.6 TB 的数据。图书作者称,Meta 非法的电子书库种子下载规模惊人,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这些盗版电子书库仅占 Meta 盗版版权作品数量的 0.008%。

再然后

最后,ehentai 跑路过一段时间,nyaa 现在查无此人,RARBG 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好的替代品,zlib 能活多久也是未知数

知乎用户 若问闲情 发表

zlibrary 诞生的原因是国外的版权垄断,不止印得少的学术专著贵,连普通人看的畅销书的价格都特么贵的离谱。

按某些阅读爱好者两三天一本书的速度,要是放在国外家里有金山都能给掏空。

至于看盗版?了解一下,上了秤可就打不住了。

因此才有了 zlibrary,他们是为了知识自由和垄断书籍的书商战斗的斗士。

可是在中国,畅销书的价格……

跟国外差不多,只不过把单位从美刀换成了人民币。

你要是能忍受轻型纸和劣质油墨,你甚至可以在以个位数的价格买到在正规网站三位数价格的书籍。

至于印的少的学术专著?在中国谁管你看影印版……

因而中国没有 zlibrary 恰恰证明了至少目前,中国的出版制度在价格方面仍然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文化的。

知乎用户 安德烈 发表

很多人搞错了一点

国内国外(主要指西欧北美)需要 z 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

国外是因为书贵,所以需要这么一个网站来免费阅读

国内则是因为,很多很多的专业书籍(尤其是社科类)早就停止出版或者变相停止出版了,二手价格炒到上千或者干脆不存在二手,想阅读这些绝版的书籍只能上 z

混淆这一点回答这个问题则无意义

知乎用户 MapReader 发表

zlib 被 FBI 打得东躲西藏,跟电影天堂差不多待遇。

能从 zlib 下东西,不是因为自由,只是因为美国那边工作不利。

知乎用户 加百列 发表

超级冷知识,这个要感谢戈尔巴乔夫。

因为最早的规模性盗版组织就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开放出版慢慢汇聚起来的,后来形成了 library.nu 再后来形成了,再后来才是 zlib

知乎用户 洛木 发表

z-library 是世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属于全人类

你说的问题应该问问塔,他不让你去 z-library

知乎用户 Herakles​ 发表

zlibrary 本来就属于全世界的,自然也是属于中国的,咋滴柴静把中国人开除出人籍,你是把中国开除出球籍了吗

知乎用户 首字母为 T 的农夫​​ 发表

不知道,但我定期给 zlibrary 捐款。

如果国内有,我也定期捐款支持。

知乎用户 太极​ 发表

Zlib 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承认这种公然盗版的网站。

但是 Zlib 属于全世界,正如 Sci-Hub 一样,他们的精神超脱了这个资本横行的时代,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看到了那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全民共享、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他们是漫漫长夜的星光。

最适合 Zlib 的协议其实是 BT 协议,服务器去中心化、人人共享人人受益、能够汇集全世界的力量,而且难以被各国政府彻底封禁。可惜 Zlib 并没有完全采用这种方案,也很难保证人人都有共享精神。只能说如果限制进一步收紧,BT 将会是 Zlib 的最后庇护所。

IPv6,为不断衰落的 BT 注入了最强大的动力。IPv6 的公网 ip 地址可以直接落到设备上,极易形成 p2p 穿透,现在 BT 下载速度猛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 IPv6 的全面推广。希望未来 IPv6 也能助 Zlib 一臂之力。

知乎用户 睡前消息​ 发表

等到实现社会主义,应该就可以了。

我已经大约两个星期没写东西了,因为,当我不在图书馆的时候…… 无论有多么好的愿望,也总是不能动笔。

——马克思

知乎用户 Tzar Xe 发表

俄国人和老中不一样的一点就是欧亚草原没那么多功夫给你汴京,也没那么认同一个先验秩序。

我又要举一个经典比喻了:

考试

老中:认真做题,考前努力刷题,考试中努力做题,考试后努力复盘,努力做到第一名

老鹅:开一个 1940 年款的 200 吨的、冒着黑烟的压路机把考场压塌,然后把考生全活埋在里面,最后做完题,显而易见第一名 警察?国际社会就是个无政府社会,哪来的警察 压路机压死白压

你有一种秩序,我也有一种秩序,不服就来碰碰,看谁碰的过谁。这就像 CEVE 一句知名老话:“谁怂谁死”

PIBC 损失惨重,TGA 全面占优,RAC 运作不能有什么典故么??

所以海外俄国人几乎不融入东道国社会,自己关起门来玩自己的。苏联移民跑美国,大部分不是认同美式自由民主,而是纯粹在美国讨个生活。索尔仁尼琴离开苏联骂美国社会腐化堕落是大部分苏联移民的心里话。而可以佐证索尔仁尼琴的就是米拉乔沃维奇,多次公开说她就是一个 “russian”。俄罗斯拳打脚踢世界的时候,他们也很感到荣耀,因为他们不把法律意义上的东道国国籍当自己的真正身份,而把自己的俄罗斯人这个文化认同当自己的真正身份。至于为什么觉得扬眉吐气,因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国家认俄罗斯这些服役贵族在国内的地位,也不可能给他们在俄罗斯国内那么高的地位,所以他们一致认为他们在东道国,是寄人篱下。

另一个就是普京说以色列是个事实上的俄语国家,这话国内很多人不理解, 以为是和以色列攀交情。事实是:苏联 / 俄罗斯移民到以色列,根本不融入既有的犹太社区,而是另建一个俄语社区。他们在里面吃猪肉,喝烈酒,办俄语报纸,办俄语电视电台,以色列国中的俄罗斯国。内构不好翻脸的原因就是以色列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能讲俄语,翻脸了,选票不要了?俄乌开片之后,以航不光没断航,而且航班数也没减。

知乎用户 萧叶轩 发表

某 E 开头的网站就算服务器开在东欧,也禁止公开日本正规出版的漫画,同时被打击这么多年,也只有韩国公司真正做到了用版权炮成功让剩下的非正规出版的漫画也下架。另外该网站还专门为美国人开发了阉割版,目的是保护美国人。

只能说各国有各国国情在此。

另外国内对于 P2P 检查几乎等于没有,并且网络质量非常高(基建好),加上人口数量在这里,实际上是国际上最大的互联网资源集散地。

知乎用户 加藤惠 发表

什么叫中国人没有自己的 zlibrary?实际上 2018 年之前中文互联网上有大量俯拾皆是的电子书资源和独立网站啊(俯拾即是,指随便百度都能检索到)。后来之所以消失不见,首先是因为 18 年出了一些事情导致这些有版权争议的内容被合法网站(如新浪爱问)大量下架;其次是 2013-14 年超星系数据库的获取难度加大导致电子书来源大大减少;最后就是独立网站的衰败。三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再就是亚马逊电子书退出中国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事实上中文互联网上仍然存在不少盗版电子书互助社区。只是现在潜入地下不公开运作和注册。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长远来看大概也只会加速这种社区的衰败罢了。

知乎用户 王崇政​ 发表

作为一个从高中(当时互联网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就开始偷(借)书的老玩家表示,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个大部分回答都没有提到的常识:

包括 libgen,zlibrary,scihub 等在内的众多 “开(dao)放(ban)书库” 的产生和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具有明显地域和时代特征的现象。

除非世界科技信息教育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莫说东大,所有发达国家都不可能有这些东西合法存在的土壤,而且现今其存在性唯一的指向了北方衰落大国(及其周边)。

题主在描述中把它们当作 “普世存在” 的东西,和实际情况是完全相反的。现实中感觉国外教材更多跟容易获得,和这些江洋大盗在 “国外” 没有丝毫关系,而恰恰是因为国外(主要是英文)资料久经积淀,内容丰富,而国内中文资料至今在很多方面都很匮乏(甚至有所倒退)。贫民既然没有甚么可偷的,外文出版巨头这些老钱们就天然成为最大的绑票对象。

所以另外还想提醒的是,题主所说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我东大畅通无阻的特殊先进方法。在很多 “外国” 这些事不仅做起来不方便,反而可能会喜提喝茶收小费套餐。出门在外切莫根据惯性尝试。


(不合法的)开放书库,本来就是一个多种因素局部促成的产物,而且在 2024 年末我们还明显看到了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围剿和压力,在后面的一段时间内其生存状况都还未知。

  1. 它不可能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产生,因为这一市场的重要根基之一就是源自戴鹰专利产权保护制度。随着时代发展,专利产权制度逐步演化,甚至异化为垄断资本的护城河和提款机,但其根基并未受到动摇,且暂时没有有效替代。
  2. 它的产生文化源流之一是北大国时期的 самиздат (Samizdat) ,也就是著名的地下手抄本。在北大国崩盘之后尽管这一现象消失了,但是其精神却借助互联网找到了新的载体。
  3. 它的产生另一源流是与资本主义相对应的且已经随着冷战实质消亡的康缪主义。尽管手抄本文化的产生源于对伟权出版键控的反抗,但是内核动机却与伟权形式上所打的康谬主义旗号相吻合。另外开放书库的作者和享受主体——全世界范围内的臭老九,形态以左为主,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其基本盘。
  4. 它在东大曾经也有过类似的蓬勃发展期,诸如一些人提到的某问某盘,但是这也恰恰是因为当时的东大:

4.a. 互联网(合法)资源,乃至正常的书本资源极其匮乏,获取成本极高。

4.b. 互联网处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的 “黄金期”。

4.c. 康谬主义实质消亡但影响和旗号犹在,郭嘉资本主义尚在建立之中(直到现在也是,而且是酱鹰对东大发难的重要借口之一)。

所以因为各方面原因,东大分支最终趋于消亡,也是有显而易见原因的。


具体到我本人,对于开放书库的态度和感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 “知识自由”“文化开放” 的观念是深入臭老九人心的,而且我们在 “借” 的过程中,确实能感受到一种罗宾汉式的快乐。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飞速进步的 AI 技术介入成为新玩家,打破了原有的两方对战格局。作为知识传统载体的书本期刊,不论是实体还是电子版,虽然在知识传承上的地位虽仍不可撼动 ,但因为灵活性较差等明显缺陷,既让老钱出版商受到了冲击,又让群众游击战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此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我们逐渐意识甚至实践了《黄生借书说》中的一句,哪怕在互联网 AI 时代也依然有用的老话:

书非借不能读也。

把书本锁在藏书阁中庋藏焉却不做共享,甚至成为谋财的工具,本身就是自取灭亡,但是若走向另一个极端,把硬核知识这种实际吸收成本较高的东西,变成了彷佛点击鼠标就送的快餐营养液,会动摇知识产生的根本动机,甚至反而影响知识传授学习,最终也不利于知识的发展传播。这也同样是我们使用 AI 所感受到的严重隐患和担忧之一。


知识共享的理念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博弈,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尽管天平现在正向围剿方倾斜,但仍然是打地鼠模式治标不治本,不可能实现斩草除根式的压倒性胜利。而(非法意义下的)开放书库一方的丛林游击战,亦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究竟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折衷平衡,是远比题主提问更加重要的话题,并且这一话题的深入背景复杂冥感程度极高,已经超越了郭嘉、依弟奥乐吉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明显边界。

知乎用户 Old_Whig 发表

ctext(我忘了事先声明了,ctext 只是古书文字版齐全,并非 zlibrary 那样的网络综合图书馆)根本不需要梯子。以前 http://ctext.org 不能用,但可以用 http://ctext.cn 替代。现在两个都可以了。(不信点开试试)

而且 ctext 在我国有备案,是合规的网站。我昨天才在 ctext 上校正文字,加标点,亲测有效

下面那个回答还有一点错误,ctext 虽然是外国人发起的,但是维护者多是国人。

另外,zlibrary 是世界的网站,促进大同,连这个都要自主么?

知乎用户 lwangls 发表

tb 上有些卖电子书的,只要不是太新的,基本能找到。估计有几百万以上的电子书书源。

买过一些,里面电子书来源奇奇怪怪。以前大多数是有超星之类的水印,这几年许多书则有一些某某大学图书馆的印章。

知乎用户 逆夭用户 发表

竟敢随意下载书籍?

你不知道一个网游里可以供玩家编辑的书和笔都是要审查的吗?

知乎用户 七喜 发表

国内的文学圈是有墙的

你用百度搜古文解析或文学作品会发现 95%的网站都不会给你答案,哪怕是最简单的《咏鹅》都要你注册 + 开会员才给看

另外,号称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1970~1990)的书籍基本都被封杀完了,你只能到网上买经过审核删减的特色版本

据传,教科书里关于鲁迅的作品也已经被删完了

所以别问什么时候中国有自己的 Zlib,那就是你的专属 Library,趁这个网站还活着多存些书籍吧,书占用不了多少空间。认准网址 https://zh.z-library.sk 别走错了,这网站有好多盗版,其中不乏钓鱼网站

最后再推荐一款开源阅读 https://koodoreader.com

此应用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员共同开发完成,因此支持多国语言,全平台通杀。免费的阅读无任何限制,付费可使用它的 AI 功能,25 元一年。是我用过的阅读器里做的最好的,找不到对手

知乎用户 钟执 发表

早就有了,但是是有过。

以前有新浪爱问共享资料,我的新浪微博就是注册这个顺带来的,后来没了,回归后面目全非。

以前有新浪微盘,后来微盘的检索被 ban 了,并且成了收费的。

以前有百度网盘,后来成了百度云,文件公开共享及订阅功能没了,并且经常分享不出去。

以前有 Ylibrary/zhelper,检索其他资料库并且能很方便的通过百度秒传下载,后来百度关闭秒传服务,下载变得麻烦,再后来停止服务了。

以前有无名图书,无广告无需登录不限制下载次数,停运了,重新开放后成为解析介绍网站,关闭了下载功能。

以前有 lorefree,同样无广不需登录无次数限制,后来网站不稳定,后来关闭了。

以前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免费注册不限下载,现在也还有,不过以期刊为主,并且不是很全。现在还在的大多资料不够多,或者专注某个方向,如专注古籍的书格识典古籍中国哲学书电子计划,专注经史典籍的学衡,专注道藏的白云深处。还有很多后来慢慢开设,不知能坚持多久的小站。这些网站开设下去的最大难点不是运营成本,是版权,依靠网盘分享维持不下去的原因也是版权(虽然网盘被清网是别的原因,但内容无问题的文件一样会被版权打击),甚至 Zlibrary 本身被重拳出击,被迫关闭一段时间,也是因为版权。所以等到我们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全人类,知识产权也不复存在时,人类就会拥有更好更大更快的 Zlibrary 了。

知乎用户 伦敦贾跃亭​ 发表

你要在中国开个盗版书网站可能没人管

但要是你这个网站没审核

那你很快就能吃上国家饭

审核是需要成本的。

知乎用户 牙兵 发表

现行版权制度,原本即有种种问题。知名者如迪士尼,利用自身财力反复与政界勾兑,以一种难看的姿态不停延长自身对某些经典形象的控制,成为文化繁荣的绊脚石。视觉中国用灰色手段搜括图片版权,然后到处起诉,让很多国人莫名背上官司。但毕竟在明面上还姑且维持着 “公正” 的架子,因此也让各路海盗网站、团体始终无法得到舆论的普遍同情,更无法对该制度形成真正挑战。

但在 AI 时代,一切都变了。请问: 在各路 AI 大炼金丹的时候,他们的数据是哪来的? 大公司大财阀们难道是利用公开资源去发展技术,抑或是和一个个创作者逐一谈判购买? 事实如何,大家心里有数。

在这种时候,怎么版权制度消失了? 版权为什么不像保护迪士尼、保护视觉中国一样,去保护一个个势单力孤的个体创作者呢? 为什么在碰到财团的时候,默不作声了呢?

州官放火,百姓点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知乎用户 离坎巽艮 发表

zlibrary 是超越国界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永远不会被某个国家拥有。

所以说土殖的最大问题是土。

知乎用户 adustinsky 发表

VeryCD,曾经的百宝箱,盗版书籍、软件、电影、连续剧、音乐光盘,可以说除了黄,无所不包。后来 VeryCD 被强制整改,删除了所有盗版资源,就冷清下来了,我也好几年没访问了。

现在这个网站还能打开,已经出乎我的预料了。

VeryCD 电驴大全 - 分享互联网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发表

在科大的时候学校图书馆很多书是有电子扫描件的,但也仅仅是扫描件而已。

很多电子书平台,像另一个回答提到的超星图书馆我都用过,提供的也仅仅是扫描件。

而 z-lib 里面的很多电子书真的是重新排版过的,或者是出版商提供的官方电子版。

扫描件不是不能看,就是看起来不太舒适。在知乎,我看到有雷锋把史济怀老师的复变函数用 Latex 重新排版 (向禹,公众号: 向老师讲数学)。还有位怀旧的大佬用 Latex 重新排版了方励之老校长的力学概论,因为政治原因,这本书已经绝版了。

但是我觉得干这种事情不能靠情怀,不然一共也排版不了几个好书。大部分的老书要么去图书馆借,要么就只能看模模糊糊的扫描件,或者等再版。如果有一些经费能够给一些专业书,那些小众的,不会再版的书籍一个电子化的项目,那就再好不过了。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既然 zlibrary 能用,为什么还要纠结它是不是中国的?直接用就完了。

loginzlib2vrak5zzpcocc3ouizykn6k5qecgj2tzlnab5wcbqhembyd.onion/

知乎用户 克拉丽丝 发表

免费这个词,在百度文库为代表的一众中国互联网公司看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罪恶。

中国不是没有免费的图书分享网站,只是没有人做一个整合。

加上很多资源在,只要出现就是被和谐的命。

唉,长着呢。

应该庆幸我们还能用到 zlibrary。

知乎用户 sleep 发表

TG 上一堆资源灰产

9 成都是国人运营

你搞一个 zlibrary

估计第二天就被灰产折腾完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先生 发表

为什么要有?做慈善也要斗?

这种东西本来就应该集中全世界力量来搞同一个库,你说要搞自己的版本单独割据一块地算是个什么意思?

通常是赚钱的活才会这么提的。

知乎用户 这个逻辑不对 发表

中国本身就是侵权全世界的 Clib 啊,你不知道?

知乎用户 一只刷题机​ 发表

你听我的,现在就去下载俄罗斯的搜索软件 yandex,然后直接在他的搜索栏里面搜索 zlibrary。剩下的不用我教。

知乎用户 Alita-183 发表

你已经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知乎用户 公子言 发表

不可能,zlibrary 学术自由,这个做不到

知乎用户 天天向上 发表

我看完很多回答之后有另一个问题

像 zlibrary 这种名副其实的无私奉献行为怎么能得到这么大的赞美?知乎主流观点不是认为这种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吗?按道理应该对此深恶痛绝,把搞 zlibrary 的那帮人开除人籍才对

怎么反而骂各种想办法挣钱的人吃相难看?起码很多所谓 “吃相难看” 的行为不违法,你还能知道人家的动机。挣钱吗,不寒碜。

给我的感觉就像有些网友精神分裂而不自知一样

知乎用户 Somer 发表

看了这个问题的高赞,我有些迷惑:
zlibrary 在国外不是也是违法的吗?

我也用 zlibrary 找专业书之类的,可是问题是,这个网站在国外据我所知也是违法的,难道还和高赞说的相关?

知乎用户 Mr Alex 发表

题主将 zlibrary 和教材联系在一起,其实是比较牵强的。

以国内目前的形势,教材只会越来越新质,新到连出版社都来不及更新电子书。像过去大范围引进经管类、计算机类的经典外文教材的真才实学的好时光是一去不复返了。垃圾教材的电子版,送你都不想要。好教材的电子版,先别说出版商能不能让你找到,就是你有没有机会用都是问题。

像 zlibrary 这样的平台,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容易登入和下载,二是电子书的格式具有通用性。

现在如果用「书名 + PDF」的格式搜索书籍的电子版,常常会得到一狗票的假网站——点进去只有书名和无用信息,给的下载链接全是假的。还有一些明明内容很少,却要高价买会员才能下载的网站,就更离谱了。有的电子书即便下载下来,你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格式,还得专门下载对应的软件来打开浏览。以现在简体中文互联网的生态,就算没有版权上的稽查,也很难再出现类似 zlibrary 这样的平台。

那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平台呢?有。新浪共享资料和微盘都是。

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代,也就是 2008 年前后的几年,新浪共享资料真是个宝库。只需要积攒下足够的积分,海量的书籍扫描版随便下。现在我分散到电脑、硬盘、网盘储存的一大批 PDF 版书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陆续保存下来的。

现在共享资料也还在,但不仅要花钱,还有很多资料是注明私人所有、不提供下载的。这跟假网站其实没什么区别。

曾几何时,微博的微盘也上传了大量书籍。现在在百度上搜书,还能搜出一些微盘的链接,只是全部都失效了。我曾经点进去一些博主的微盘,一次性下载了好几十本书。

这些 PDF 是哪里来的呢?肯定不是这些好心分享的博主自己扫描的,而是超星。我们现在在网上能轻易找到的一些书籍的扫描版,其实是早在 20 多年前就陆续被扫描并放上网了,只是一般用户必须通过超星才能接触到这些书,而且超星也不是 PDF 的格式。后面慢慢地就有不少人将超星上的电子版转成 PDF,共享到网上。

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是不会再有自己的 zlibrary 的。有这几点因素:

1、版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谁要真像 zlibrary 这样搞,很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而不是普通的侵权。

2、网络上并不是没有将一些书分享出来,只是散落在很多专业论坛和私人网盘上,一般用户不容易搜索出来。经营这些专业论坛的人不会有动力将自己可以营利的资源免费大放送,专业圈子也具有往来无白丁的排他性。

3、尽管绝大部分公众,包括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国家在公共文化建设上的成果熟视无睹,但公共平台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书的电子版是能够在超星和读秀找到的,并且可以提供文献传递。很多上过大学的人,一方面自己不会找书找资料,另一方面又埋怨怎么没有 zlibrary 这样的平台。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都被公开到网络上。

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和年鉴,起码是省一级的,都已经在网上公布。像广东省情网就将省市县三级的地方志都公开了。

国家图书馆将大量古籍的扫描版完整公开,登录到国图网站即可查阅。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合同示范文本库、人民法院案例库这几个法律相关的数据库越来越完善。

国家一面扇中国知网巴掌,一面建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pubscholar 公益学术平台……

简中网虽然没有 zlibrary,但也并非万古如长夜,很多书、很多文献资料在网上都是能找到的。与其去想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 zlibrary,不如多琢磨怎么在网上找资料,怎么把书既读薄又读厚?

大学基本上都在大城市,到学校和市内的图书馆借书都不难。

当当网、京东、淘宝经常能五折不到就把正版书拿下,买纸质书其实不算太贵。

真的去偷同学的书当然是盗窃。但只要「偷」得各显神通,遍地是资源。

知乎用户 Alex 发表

中国并不是没有。

中国的 zlibrary 就是 clibrary,在 zlibrary 无法访问时用过。

现在 zlibrary 又能访问了,但是 clibrary 无法访问了,显示 522 错误

知乎用户 TheTwo 发表

目田达利特领班打 zlibrary 牌就跟之前对上海豪车打阶级牌一样幽默

众所周知上海的富裕来自改开,盗版书被封杀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版权制度,这问题下面怎么没几个人要往康米转呢?

“哼,虽然之前去阿根廷长臂管辖抓俄罗斯籍运营人员的不是你,但你就是洼地!”

知乎用户 xiaomei Hi 发表

应该不会有,国内也不需要,现在百度上一个关键词都搜不到了,看书多了不好

知乎用户 早为 发表

zlib 的许多中文资源本身就是国内论坛的。国内现在要搜也搜得到,只是免费资源非常麻烦,相当一部分要登陆要积分。

国内目前没有 zlib 这样统一齐全的盗版书下载点。当然也可能是我懒得找而已。比如我下网文一直是某个站点,基本上齐全,文字也精校过。

这种网站不好见光而已。说到底,还是盗版书籍,光版权就足够麻烦了,一查一个准。甚至不需要大杀器爆破。

以至于我发现还是直接买实体书方便。。。

知乎用户 波罗揭谛 发表

Zbooks 是什么?

Zbooks 是一个带有管理程序的电子书库。

用了近一年时间下载、整理了 Z_library 2022 年释放的种子包全部书籍,又编写了专用的管理程序,整个工作前后花了 15 个月左右。最终结果,是一个超大书籍库,总储量 28TB、全球各语种书籍 595 万册 (中文书籍约 120 万册)。给它随便起了个名字叫 ZBooks,向 Zlib 致敬。

借助 Zbooks 管理程序,可以对这些书籍进行多条件查询、资料维护、书籍导出、书目导出等操作。起名 Zbooks,意在向 Zlibraty 致敬!

Zbooks 用能来做什么?

Zbooks 汇聚了全球各种语言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电子书,涵盖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科技、金融、管理、地理、生活、医药、少儿…… 几乎你能想像到的一切类目、一切兴趣主题。Zbooks 可以用于:

  • 兴趣阅读:这辈子你都不需要再买书了 :)
  • 研究参考:如果你正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学习、研究或论文撰写,你所拥有资料的丰富程度,将极大地决定你的学习效果、研究效率和成果水平。当拥有如此丰富、并且可高效检索的资料库时,做学问的起点已经远远高于其他人;
  • 主题出版:无论何种主题,在 Zbooks 中都能找到大量书籍。你可以使用全部公版书籍(著作权人去世超过 50 年),或有限度地引用非公版书籍中的少量内容,快速创作、编撰主题书籍或其他文化产品;
  • 大数据训练:600 万册书籍中,大约 431 万册可以解析和提取纯文本内容 (txt | epub | awz 等数十种格式),按每册书 20 万字符计算,文字总量为 4,310,000×200,000=862,000,000,000(8 千 6 百亿字符)。如此庞大的素材,足够训练出最聪明的 Ai(只要你的设备算力足够)。

开始使用

安装条件

  1. 操作系统:Windows 7|8|10|11 (64 位版本);
  2. 磁盘空间:1) 安装程序需 120Mb 左右的磁盘空间;2) 书籍数据库 Zbooks.db 需要 28Tb 存储空间 (可以安装任意磁盘分区中);3)28Tb 的书籍文件则可拷贝至容量充足的任意磁盘分区中 (可以将多个磁盘合并为 Raid 阵列用于存储,或者存储在其他电脑并设置共享目录,通过网上邻居访问。

获取安装包

一份完整的 Zbooks 程序包括 3 个部分:

  1. 程序安装包:Zbooks.zip 或 Zbooks.rar 压缩包,解压缩后,其中包括 Setup.exe 安装文件;
  2. 书籍数据库:Zbooks.db。此文件体积大约 23.4Gb;
  3. 书籍文件库:体积约为 28Tb 的文件夹,其中包括了所有约 600 万册书籍的物理文件。在你尚未获得此文件库之前,你仍可使用本程序浏览和查询书籍数据库中的信息。

开始安装

  1. 解压缩安装包;
  2. 如果安装包内 Setup.exe 可执行文件,则双击此文件启动安装程序;
  3. 如果安装包内有 Zbooks.exe 可执行文件,说明无需安装,直接双击此文件即可启动本程序(可在此文件上点击鼠标右键菜单中的 [发送至桌面快捷方式],建立易于访问的桌面图标链接);
  4. 本程序需要微软. Net6.0 和 Webview2 两个组件的支持才能运行。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之前未安装过这两个组件,请自行下载安装(使用 Setup.exe 安装本程序时,会自动检查并在需要时自动下载)。

.NET 6.0 下载链接 WebView2 下载链接

首次启动

  1. 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的 Zbooks 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点击 Zbooks 菜单),即可启动程序。
  2. 首次启动时,本程序将弹出一个文件选择对话框,要求指定数据库文件。此时,在对话框中选定 Zbooks.db 文件即可;
  3. 接着,本程序还将弹出一个目录选择对话框,要求指定书籍文件的存放目录(就是 28Tb 文件的所在目录)。如果你还没有这些文件,可以先随意指定任意目录(尚不能阅读数据,但书籍信息已经可以浏览和查询);

成功启动 Zbooks 后,程序界面看起来应该是下面的样式:

软件功能 · 书籍检索

本软件具有丰富的检索功能。通过点击顶部工具栏的 [书籍筛选] 按钮,调出 [书籍筛选器] 后,可以进行丰富的条件检索。:

  1. 可对编号、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语言、格式 (即扩展名) 等元数据进行单一条件或组合条件检索;
  2. 部分元数据可以选择精确检索 (等于) 或模糊检索(包含、始于……);
  3. 每项元数据即可只检索一个关键字,也可同时检索多个关键字;
  4. 之前的检索条件能够自动存储,方便下次检索复用和修改。

检索示例

在这张图片中,同时组合了多个条件进行检索,其含义是:

  1. 编号等于 1、或编号等于 2、或编号等于 999
  2. 并且 Isbn 标准书号等于 9787307121232 或 9787530212004;
  3. 并且书名包含健康、或包含养生、或包含医学;
  4. 并且作者姓名包含张三、李四;
  5. 并且出版社名称包含人民;
  6. 并且书籍的语言为汉语或英语;
  7. 并且文件格式为 pdf 或 txt 的全部书籍。

检索提示

以下是一些使用检索的友情提示:

  1. 编号,是指本数据库中每本书籍的记录号,与 Isbn 国际标准书号是两回事;
  2. 有些元数据项支持 [等于] 条件,有些则支持 [包含] 或[起始于]条件;
  3. Isbn 书号检索时,可以不用去除数字间的 “-” 字符或空格字符,本程序会自动清除;
  4. 在同一个元数据类别中,要检索多个值时,这些值可使用 | 进行分隔。

例如有以下几本书籍:

分组去重

数百万册来源繁杂的书籍,不可避免有一些是重复的图书。重复包括几种情况:

  1. 同一本书名称录入不同;
  2. 同一本书出版社或版次不同。
  3. 同一种书格式不同。

分组的作用在于去重——当勾选书名、格式、语言、作者、出版社其中的哪一个或多个项,则只保留这一个或多个项中,每个项都不重复的记录。

例如有以下几本书籍:

当在分组中勾选 [书名] 时,本程序将去除书名重名的记录,因此只列出编号 1 和编号 4 的书籍。:

当在分组中勾选 [书名] 和[格式]时,本程序将去除书名重名、并且格式相同的记录,编号 3 的书籍虽然名称也重复,但由于格式与编号 1 不同,因此也将被保留:

软件功能 · 视图检索

之前的 [数据库检索] 中,你可能已通过 [书籍筛选器] 对话框所设置的检索条件得到了一批书籍信息。

如果你还想在这组书籍中进一步检索,可以使用 [视图检索] 功能——通过点击表格列头位置的漏斗形图标,可以像在 Excel 表格中一样进行筛选。

请注意:

  1. 视图检索仅针对已经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呈现在当前页面的书籍记录,并不是针对数据库中的所有书籍;
  2. 视图检索也只针对当前页面的书籍,如果有多个分页,检索也不会包括其他页面的记录(可以将 [每页记录数] 选择为更大的数值以尽量在一页内显示全部书籍)。

分组查看

鼠标点击并拖动任意列到分组栏位置,就能够按该列的不同值进行分组查看。在上面的 [书籍筛选器] 对话框中检索出一组书籍后,你可能还想在这组书籍中进一步检索。此时,可以点击表格列头的漏斗形图标,进行类似 Excel 中的进一步筛选。

软件功能 · 收藏夹

可以创建任意数量的收藏夹,随时将书籍归入收藏夹中,便于以后分类浏览。

提示

收藏夹具有以下功能:

  1. 收藏夹数量不限,每个收藏夹中的书籍数量也不限;
  2. 选中一册或多册书籍,即可添加至一个收藏夹中,也可批量添加至多个收藏夹中;
  3. 收藏夹可以重命名或删除;
  4. 删除收藏夹时,书籍本身并不会被删除;
  5. 在全部收藏夹中自由切换浏览。

软件功能 · 书籍导出

可以只导出当前焦点行的书籍,也可选中任意数量的书籍批量导出至指定目录下。

提示

以下列出常见的记录行选择技巧:

  1. Ctrl + 鼠标:按住键盘上的 Crtl 键不松开,用鼠标点击任意多个行,则选中所点击的多行记录;
  2. Shift 连续区选择:先点击选中一行,再按住键盘上的 Shift 键不松手,鼠标点击其他行位置,会选中第一行至鼠标点击行之间的所有记录;
  3. 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组合使用。例如:先以 Shift 方式选中一批记录,再按住 Crtl 选择一些不连续的记录;
  4. 保持以上动作(即键盘按键不松开)时,在已经选中的行上点击,则会取消该行的选中。

软件功能 · 删除书籍

点击工具栏中的 [删除书籍] 按钮,可以删除一本或多本选中的书籍。

提示

  1. [删除书籍] 不仅将删除数据库中的书籍记录,还将同时删除该书籍的物理文件本身。请务必谨慎操作!

软件功能 · 参数设置

可查看本程序运行参数,并设置、修改部分允许自定义的参数。

提示

  1. 每个参数都有相关说明;
  2. 与本程序稳定运行相关的重要参数,将无法被修改,也无法点击保存按钮。

软件功能 · 书籍信息修改

点击左侧书籍列表中的每本书籍时,右侧 [作品信息] 区会列出该书的元数据信息。你可以修改书名、作者等一些元数据字段值。

软件功能 · 书籍阅读

在本程序中阅读

切换至 [作品预览] 区,就可以直接阅读本程序能够支持的书籍(例如 PDF 文件)。

在其他阅读器中阅读

更多本程序尚不支持的书籍格式,您可以安装第三方阅读器软件,并参考下节 [关联其他阅读器] 中的说明,将软件与兼容的格式进行关联。

当安装有第三方阅读软件、并进行格式关联后,就可以便捷地在程序中直接调用第三方阅读软件了。

提示

  1. 不同格式的书籍,阅读工具有不同的界面和功能。例如 PDF 书籍阅读时,可以缩放页面、跳转页面、另存、打印、查看书签、添加批注等……
  2. 更多格式文件的阅读功能陆续开发中。即使本程序不支持的格式,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对应的阅读软件。例如,你可以使用著名的免费电子书软件 Calibre 来管理你的全部书籍收藏。

软件功能 · 关联其他阅读器

可以为一种或多种格式 (即文件扩展名) 关联支持该格式的第三方书籍阅读器程序。这样就可以在其他阅读器中查看本程序尚不支持的书籍格式。

批量关联

可以选中一种或多种书籍格式,点击顶部工具栏 [关联选中格式阅读程序] 按钮,将这些格式与指定的阅读器关联。

同样的,选中一种或多种书籍格式,点击顶部工具栏 [清除选中格式阅读程序],则可以取消这些格式与指定阅读器的关联。

单个关联

也可以在右侧格式编辑区域,对一种格式进行单独关联 [红 1] 或取消关联[红 2],然后保存生效[红 3]。

格式分组

上图 [红 5] 位置的类型输入框,您可按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为多种格式设置相同的分组值。

具有相同分组值的格式,将在 [书籍筛选窗] 中合为一组展示,以方便选择。

例如:下图中的 [书籍筛选器] 中,之所以 azw、azw1、azw3 等格式显示在同一个类型分组中,是因为它们都设置了相同的类型值“电子书格式”。

在其他阅读器中打开书籍

下面的例子中,由于已经安装了第三方阅读软件,并且进行了格式关联,因此可点击顶部阅读按钮 (或右键菜单中的[阅读此书籍]) 进行阅读。

有时,可能 [阅读此书籍] 按钮和菜单都呈现为不可点击的灰色,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你尚未安装支持此种格式的阅读软件,或者虽然安装了软件,但没有与此种格式关联。

推荐的阅读器软件

强烈推荐 Calibre 阅读软件,它支持多种电子书格式,同时也是免费的。您可以访问 Calibre 官网下载安装。

根据公开资源,Calibre 至少支持以下电子书格式:

  1. azw
  2. azw3
  3. azw4
  4. cb7
  5. cbc
  6. cbr
  7. cbz
  8. chm
  9. djvu
  10. doc
  11. docx
  12. epub
  13. fb2
  14. fb2.zip
  15. fbz
  16. htm
  17. html
  18. htmlz
  19. iba
  20. kfx
  21. lit
  22. lrf
  23. lrs
  24. lrx
  25. markdown
  26. mobi
  27. ncx
  28. odt
  29. opf
  30. oxps
  31. pdb
  32. pdf
  33. pdr
  34. pmiz
  35. pml
  36. prc
  37. rb
  38. rtf
  39. snb
  40. tcr
  41. txt
  42. txtz
  43. zip

Calibre 一键关联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 Calibre 软件,可以使用 [一键关联 Calibre] 功能,使 Calibre 关联所有支持的格式(之后仍可以修改关联阅读器)。

Calibre 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 C:\Program Files\Calibre2 或者 C:\Program Files (x86)\Calibre2 目录中。

软件功能 · 外观主题

点击窗体右上角的 [主题] 图标,可以随意更换十余种程序外观主题,切换为更喜欢、更护眼的屏幕展示风格。

其他 · 如何存储 28Tb 书库?

如此庞大的文件库,显然无法整个存储在单块硬盘上。就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存储方案而言,SSD 硬盘成本高到无法考虑,机械硬盘单块容量 2-12Tb 为主流,考虑到性价比,不建议采用 12Tb 以上容量的硬盘。

能否把文件分别存储在几个硬盘上呢?当然可以。但这样查找、管理很不方便,增加了维护的难度。

理想的方案

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一台支持磁盘阵列功能的计算机,或者一台 NAS 服务器。你可以在这些设备中添加多块硬盘,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容量大于 28Tb 的 Raid-0 单一分区使用。

使用 NAS 服务器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如果你有能力购买更多的硬盘,还可以将它们配置成 Raid-1、Raid-5 等具有容灾备份功能的磁盘阵列,当有硬盘损坏时,只需拔出损坏硬盘,再插入一块新硬盘即可,文件损坏、丢失的概率非常之小。

此外,NAS 不仅可作为书库的存储设备,还能经过简单配置,变身为个人或家庭的私有云平台,你的文件、相册、音乐都可以存储在上面,甚至把它配置成你的邮件服务器、办公服务器、网站服务器…… 几乎一切需求都可配置实现。

另一种方案

也可以只存储此书库中的中文图书部分(约 120 万册、12Tb)。这样就可以用一块硬盘(或移动硬盘拷贝全部内容)。


2023.12.12 补更:

本文引起一些朋友的兴趣,也收到一些问题,陆续在此统一作答。

Zbooks 与 Zlibrary 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Zbooks 是针对 Zlibrary 开放书籍库的管理工具。起这个名字,也有向 Zlibrary 致敬的意思。

Zbooks 不适用于其他各类书库的管理。

Zlibrary 种子包介绍

大约 2022 年 7 月,Zlibrary 释放出了一个名为 “pilimi-zlib-all” 的种子包。下载这批种子文件后,可以用迅雷等支持种子下载的软件,进一步下载整个书库(含书籍本身,以及书目数据库)。

Zlibrary 这个种子包声称有 1200 万册书籍、31Tb,但下载后发现,虽然数据库中虽然有接近 1200 万条书籍记录,但并非每条记录都有对应的书籍文件,实际的书籍总数约 600 万册、28Tb。

之后不久,Zlibrary 又先后释放出两份新的种子包,声称有 1800 万册、甚至 2200 万册书籍。限于精力,再未继续下载、研究。

在此提醒朋友们:

  • 下载这批书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耐心。我自己光下载大约用了 13 个月左右,并且除自己的电脑外,连外地朋友的电脑也插上硬盘远程操作、同时下载。最终发现并非网速慢,而是有些种子源,分享的用户实在太少,下载几乎没有进度。最终有四五个种子实在下载不完,只能找其他网友购买、置换,才终于凑全;
  • 导入和使用下载的书目数据库,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特别是对 mysql 数据库操作得有所掌握,熟悉 sql 命令。

Zlibrary 的书籍可以网上下载,有什么必要再本地保存?

有很多理由值得我们把 Zlibrary 保存至本地:

  • Zlibrary 能存在多久无法确定,也许有天就没了;
  • Zlibrary 访问需要梯子;
  • Zlibrary 访问和下载都很慢;
  • Zlibrary 检索能力有限,无法设定很丰富的检索条件,进行多维度组合检索;
  • Zlibrary 每天下载数量有限制(好象是 10 册)

如果只是寻找特定的一本书或几本书,并且拥有梯子、并且不在意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损失,Zlibrary 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但如果你有类似下面的需求,是无法在 Zlibrary 上直接实现的:

  • 列出所有书名包括 “经济” 或“金融”,并且语言为中文或俄文,并且格式为 epub 的全部书籍;无论有 1 种或 1 万种,都一次性下载至本地。

本地保存的意义在于解决上面这些问题:永远不怕它消失,随时能够多条件检索需要的资料,以秒级甚至毫秒级的速度打开书籍进行阅读、学习…… 这种知识获取的流畅和舒爽、效率和回报,是值得我们拥有的。

想象一下:几乎世界上任何一种兴趣、任何一个课题,都随时能够获得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为此花点精力再值得不过!书本知识的丰富性、深刻性、系统性,更是互联网上碎片化的博文甚至软文无法取代的。

大佬说 “世界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你已经掌握的,一种是你知道需要的知识在哪里。”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拥有海量知识的“私有图书馆”,第二种知识就基本上拥有了。

Zbooks 作了哪些整理工作?

由于 Zlibrary 的书籍及数据来自全球热衷分享的读者和用户,来源庞杂,书目信息也很不规范,于是对数据做了进一步加工整理,主要包括:

  • 批量提取、补充了 pdf 文件的页数信息(有些 pdf 书籍原来没有页数信息)
  • 标记并剔除原本加密、无法阅读的 pdf 书籍(有些 pdf 书籍设有口令,无法阅读)
  • 过滤敏感书籍(参考多种关键词表,包括繁体、简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语言)
  • 为书籍文件统一添加扩展名(下载的原文件是没有扩展名。另外,不建议如网上很多朋友那样,将书名直接写入文件名中,因为书名数据很不规范,用编号则具有唯一性,检索更高效,使用更方便)
  • 为书籍添加 isbn 书号(部分书籍有书号,但存在另一张表中)
  • 通过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图书简介信息使用多种方法分析、判断,进一步完善中文的图书分类(这个过于复杂,即使整理后,也仍然无法完全精确,中文书籍中也包括个别韩文、日文等其他语种书籍,其他语种分类中也存在个别中文书籍)
  • 对书名、出版社等核心元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例如,将外文书名中单词间的两个空格缩减至一个半角空格。否则,都容易引起检索误差)
  • ……

整理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检索的精准度和阅读、使用的效率。

对于复重书籍,并未直接删除重复的数据库记录和书籍文件本身。原因是:真正内容完全相同的重复书籍,经统计约占 10% 左右,并不多。许多重复书籍,实际是由于以下情形:

  • 同一种书籍有多个格式
  • 同一种书籍由同一机构或不同机构多次出版,每次内容有所变化
  • ……

因此,如果硬盘足够,并不建议轻易删除看似重复的书籍。

Zbooks 如何获得?

请先确定你已经下载了 Zlibrary 的书籍库——Zbooks 只是对 Zlibrary 书籍库的管理工具,并不适用于其他任何书库使用。

由于软件编写、书目整理花了不少时间,作为一个身负债务的人,暂时还没有格局和境界免费提供,需要收取一定费用,同时提供以下周到服务:

  • 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咨询服务,即使对软件一无所知的小白,也可以无限耐心、手把手教你建立自己可靠、易用的 “个人图书馆”;
  • 提供针对特定需求的、有限度的软件开发、改造。

如果书友有以下资源或能力,也可以置换:

  • 以书换书,互通有无;
  • 如果你在地图开发、Unity 开发或 AE 视频制作等方面有一定能力,也可以付出一些劳动相互置换(我目前工作需要)。

有意可加 QQ15213149 商量。

Zlibrary 书库如何获得?

网上有一些教程、指导,搜索 “Zlibrary 种子” 基本都能找到。不少人在网上交换或销售这个书籍库,可自行联系。本人仅提供书籍管理软件。

Zlibrary 书库需要多大的硬盘存储空间?

前面说过,声称 1200 万册、31Tb 的书库的这个种子包,实际图书约 600 万册、28Tb(如果仅中文书部分,约 120 万册、12Tb)。其他 1800 万册、2200 万册的种子包具体情况如何,未作研究。

因此:

  • 存储全部 600 万册书籍,需要 28Tb 存储空间。可以购买 1 个外置硬盘盒、2 块总容量大于 28Tb 的硬盘;
  • 仅存储 120 册中文书籍,需要 1 块 12Tb 以上的硬盘,安装在电脑机箱内也可,安装在外置硬盘盒中也可;
  • 以上两种存储方案均未考虑可靠备份,如果担心硬盘损坏,可加一倍硬盘,组成 Raid 阵列使用。

知乎用户 殷正 发表

冷知识:在我本科那会 13-17 年,应该是到我上大三左右 直到 16 年吧 那时候国内有个叫的东西 里面资料比 zlibrary 还要全,因为不仅是书籍 像电影啥的记得也有 而且也是全免费的

直到我本科某天再用的时候 看到通知说 因为它这种免费服务撑不下去了,所以要开始收费了。然而随后搜索功能消失,又过了一段时间连我原本保存在盘里的库也开始失效。后来(可能直到现在)搜索功能又回来了 但已经是阉割版了 其资料库大大缩减 和等都差不多了。

ps:由于年代久远 记忆中可能有疏漏 但我记得 在新浪微盘还在的时候,我的电子书基本都是新浪微盘里下的 后来新浪微盘没了才听群友建议去找的 ZLibrary。

新浪微盘比 Zlibrary 的一大好处是 里面中文资料也有,好多民国时期的老书 都有,而且当年至少最开始是不限下载次数的 记得,以至于我盘里存了一大堆根本没看的书 直到后来全部失效

知乎用户 量子风暴 发表

zlibrary 现在的电子书藏书量有 2300 万本,几乎能找到市面上大部分的电子书,古籍,杂志,地图….

言归正传,zlibrary 之所以无法再中国存在的原因有两个:

一:版权原因,中国出版商和出版物经销商无法容忍,这也是 zlibrary 在国外被封域名的原因!

二:政治原因,zlibrary 是开放的,什么书籍都有,所以 zlibrary 会存在各种反动书籍,政治书籍,这….. 你懂的!

其实 zlibrary 在外面其实是最安全的,只是每天需要找最新的 zlibrary 域名,这样好访问下载电子书,因为 FBI 每天都追封 zlibrary 的域名!

每天找 zlibrary 的最新域名好麻烦!

现在最稳定最安全的访问方式,就是在在安卓手机上安装 zlibrary 的客户端,然后打开魔法,就能每天访问 zlibrary,搜索下载各种电子书了!

为什么 zlibrary 不能在中国用了?

知乎用户 晴天 发表

作为一个经常捐款以及上传书籍的人来说,我觉得 the library 是全世界的,它的本身就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向其捐赠上传才形成的。他就是咱们中国自己的。也是全世界的。

知乎用户 舟雪洒寒灯 发表

既然题主要的是教材,那该问的就不是什么时候有 zlib,而是该问什么时候电子图书馆 / 商场能够提供廉价丰富的教材。

zlib 本质不是图书馆也不是自由市场,而是海盗湾

对教材这种有明显正外部性的出版物,应该能够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合法获得,不需要搞盗版,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比如,现在实际上是有一些公立电子图书馆的。

知乎用户 幼儿园不是好孩子 发表

有啊,你不知道而已。

国家图书馆包括各省市的图书馆都有的,并且很多还支持知网。

知乎用户 Sental Cristar 发表

中国相当于 zlibrary 的地方遍地都是。

美国人也就是因为缺这玩意儿,有不怕死的人搞了一个,才追捧成这样……

这在中国真的算事么?下盗版书的地方遍地都是。

连有个扑街小说作者,作品还被盗版网站收录了,还被人骂了,正忙着去跟上边的黑子对线呢。

如果不会搜,去淘宝上找低价代劳的。


根据评论区补充几句:

集中化意味着你容易了,打击它的人也容易一锅端掉它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是很容易懂么?

特别是,提供集中服务的那个人,又挣不到钱,还要冒着被全世界出版巨头往监狱里送的风险,谁会干啊……

分散化才有前途。

知乎用户 tube 发表

不太可能,zlibrary 本身就是特例,它去中心化,连官方的网址就有好几个,更别说还有数不清的镜像网址,而且其本身也遭到各国政府的封禁包括其母国,一个支持下载的应用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 telegram,你说能有就是默认信息,思想没有正与歪之说,但制度规则的人不这么认为。

知乎用户 冬城白雪 发表

zlibrary 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到僵死的产物, 如果普通人获取知识的方式都贵的离谱, 那 zlibrary 就会出现.

但如果只是想搜索一些不太方便的书, 实际上只有相当少数中产乐意捐赠维护.

知乎用户 路易十四的王爵 发表

zlibrary 是一群对分享书籍又热爱的人自己搭起来的,和 zf 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然你也热爱,你为啥不动手搞呢?

知乎用户 宋野亮 发表

看到很多人给 zlibrary 捐款,我很感动。

弱弱地问一句,有没有人给原作者捐款?有多少人?够不够原作者维持创作,乃至生活?

知乎用户 今天不运动 发表

国内靠互联网发家的人,没有一个具备互联网精神,既不开放,也不分享,更不合作,他们把用户当做圈养的牲口,通过贩卖用户数据赚的盆满钵满,又害怕用户跑掉,竖起高高的围墙(除搜狗外几乎搜不到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了,小红书也差不多)

目前来看最优解是文旅部牵头各个出版社参建成立中国国家在线图书馆,实体书版权归依然归出版社,电子书归中国国家在线图书馆。身份证实名注册,22 周岁前免费(大学毕业),22 周岁后收费,收费标准参考国家最低时薪平均值 / 月(为什么要收费,因为总有畜生不吃就嚯嚯,低收费策略能屏蔽一部分),搬砖党能封禁国家队吗,不仅如此倒卖电子书视为盗版图书,搬砖党直接老实。

至于珍藏同样可以做出激励,物质的给不了名誉还给不了吗(证书,网站 banner 公示,发布会等等,给他情绪价值拉满)

想创收也容易,加入论文模块(只要超过知网就行,知网够烂了)

谁能把这件事推动并落地,在他老家给他专门出一个传➕一个雕像不过分吧。

知乎用户 封霄 发表

什么意思,这种性质的网站就不可能 “属于” 某个国家,只能在赛博公海打游击并且不断的被世界警察围追堵截。有图为证:

我有点想不通题主认为 zlibrary 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如何算作 “属于”。难道属于的意思是在查封的域名下署名吗。

不过我印象里名字里带 z,并且跟盗版沾边的一系列事物,很可能创始人都跟俄罗斯沾点联系,虽然不太清楚原因,而且如今这些联系还剩下多少也是未知的。

顺便,被封域名:zlibrary-nl.se

可用域名:singlelogin.re

wayback machine 结果:

顺便 2,刚看到的

来源维基百科 zlibrary 条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Library

这东西的存在可不是理所当然的。常年顶着一堆利益方的追杀。

在五常里的四常中阵营声望都是负的。

知乎用户 昵称想很久了​ 发表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这话说的好像 zlibrary 在国外过的很安生一样,你想用就用,真的是这样吗?非也!殊不知,它三天两头被 FBI 追着封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就在最近,其官网在国内又无法访问了,每次 zlibrary 被查封网友都感到痛心不已。但这次不同,很显然它是被墙了,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朋友,不断地在下面追问:

为什么 ZLibrary 最近打不开了?

在过去,新浪爱问共享曾是众多书迷的精神家园。当时,我就靠着这个平台下载了大量书籍,几乎任何你需要的都能在上面找到,而且是免费下载,彼时的它可以被视为中国的 Z-Library!

然而,由于面临持续的举报和投诉,新浪最终选择放弃这项服务,关闭了相关业务。尽管免费资源的吸引力巨大,但在版权和合规性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这样的服务很难长久维持。

实际上,从技术角度来看,搭建一个类似平台并非难事。加密算法如 AES 是公开的,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也并非高不可攀,随便找个信安的学生都会做。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版权保护和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考虑到国人的一贯作风,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 Z-Library 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面是余华老师对盗版书的看法,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对于盗版他的书的看法:

老毛子和欧美贡献了很多盗版工作,我自己也是 Z-Library 的长期用户,但我定期会给 zlibrary 捐款。如果国内能推出自己的 zlibrary,我也一定会定期捐款表示支持。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的纸质书价格,相比国外确实更亲民。以国外大学教材为例,随便一本都要四位数的价钱,真的是死贵。尤其到了硕博阶段,需要大量参考国外文献,这些高材生们想必对这一点更能感同身受。从侧面也能看出,现阶段对电子书的需求和推广,可能还尚未达到迫切的程度吧。

Z 库最新网址看这里:

知乎用户 鱼香南瓜 发表

这是一个星球规模的信息自由运动

也许未来有中国人会秉持类似的伟大理想做一些服务于全人类的事情,但那时候他们是人类,国籍的意义微乎其微。

知乎用户 噼哩 发表

外国人也没有自己的 zLibrary 啊,我还以为服务器不用天天搬呢

知乎用户 吉弔八千慧 发表

那么是哪个国家有自己的 zlibrary 呢?

知乎用户 Cipher7135 发表

既然你问什么时候,那也应该答什么时候:中国互联网废除资产阶级法权,实行共产主义的时候。十几年前的新浪爱问和没什么限制的百度文库也是趁资产阶级法权不完善搞出来的。sci-hub 是哈萨克人在俄罗斯搞起来的。

那个超星图书馆要实名身份注册的,就不要碰瓷海盗图书馆了。

知乎用户 韦二伯格​ 发表

中国一直有自己的 zlibrary,只是换了个名字叫网盘。

而且资源不限于图书资源,包含各种正版盗版的影视、音乐、各种 VIP 付费课,远比 zlibrary 更强大。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 zlibrary 上面找到过我想要的电子书,我都是自己谷歌,然后从百度网盘阿里云盘等各种网盘里找到的。

知乎用户 ikio 发表

感觉提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没在这里生活过,要么就是没上过 zlibrary

知乎用户 KiKy 发表

zlibrary 侵犯作者版权,我可以理解,毕竟书籍作者的收入是靠卖书的版税,而免费盗版等于偷了作者应得的钱……

但是,SCI-HUB,居然也被指责侵犯作者版权,我就无法理解了…… 众所周知,SCI 论文作者不但收不到版税,为了发表论文,还得支付以美元计价的高额版面费给出版社…… 按道理来说,换成运营网红的公司,收了网红志愿者大量的金钱,就该支付推广费给第三方平台,同样道理,出版社不但没权指责 SCI-HUB 侵犯版权,还应该支付推广费给 SCI-HUB 的运营方,现在这种作者和读者两头收费的无赖垄断做派实在恶心……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oeakE 发表

很多国内大学教材 zlib 上有。比如贵的要死的丘维声《高等代数》,而且下载起来还方便。

国内很多小说,包括无删减版本都在 zl 上。

其实我感觉 zlib 上的国内资源已经很多了。肯定有国人参与维护。这么看就是中国自己的。

知乎用户 小丑与锁鸟 发表

zlibrary 上本来就有很多中国书籍。

如果你觉得还是太少,就自己购买电子版、扫描、手打、破解上传。

不然你以为 zlibrary 上那些外文书籍都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网站都要中国自己的,互联网精神何在?

知乎用户 hopef5 发表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人啥时候才能有自己的 zlib 呢

知乎用户 用户 发表

zlib 作为一个盗版网站,他居然打击盗版 zlib……

首偷,再偷必究是吧。

知乎用户 十五是只大边牧​ 发表

有人说 zlibrary 都是盗版,该抵制。

如果国内那些收费的,真的尊重版权,真的都能给原作者版权费。

我就抵制盗版。

不过好多都是连转载注明出处都做不到。

知乎用户 云图 第一 发表

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全球共同赞助一个网站,共享一个资源池才是效率最高的。这样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 规模效益,扩大了的规模本身并不导致成比例地扩大其管理费用(因为规模而导致的监管损失我们随后讨论)。因此,每个文化圈都很重要,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网民众多,阅读需求高的文化圈,将中国用户并入 zlib 的大圈层中,对国人与外国人都是一件好事。

2. 躲避监管的便利性,假设存在一个中文资源为主的,以国人为目标的类 zlib 网站,那么对监管者看来,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责任,这个站点一定很快被消灭。

而 zlib 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它的用户分布于全世界,这导致任何一个国家对他的打击都难以收到成效,任何一个国家也并不会因其盗版而承担主要的损失(只有美国因为它发达的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畸形繁荣与世界警察的地位而对其格外上心)。大部分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如英德,并不会考虑一劳永逸地消灭 zlib,他们的监管,也仅限于在末端,制止公民下载盗版的行为而已。而考虑其庞大的人数,用户逃脱监管是必然的。

这样的情形很类似 drug 或者其他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受众广泛的产业,这在无形中分散了监管责任。

3. 用户不会只用一种语言。

英语在全世界内分布都很广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仅仅约四亿,但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口则猛增到 10 亿,考虑到在工作场景或者某些程度的英语使用者,就有足足 15 亿。这多出 4 亿的 11 亿人口不会满足于本国的书籍,他们一定会游走于母语与英语世界之间,尽可能地阅读各种语言的书籍。法语在全球也分布广泛。

最关键的是,即便你因为口语不行而没能被计入英语人口的那 15 亿中,你也能看英文书。各种大模型把全世界的翻译能力提高了一个台阶,只要你用 deepseek 或者 chatGPT 翻译过一次外语,就肯定能知道我在说什么。

知乎用户 小花狗不见了 发表

有腾讯在,这种平台做不起来。

分享点书,你们就觉得了不起了。当年网上啥资源没有啊。那个时代,真美好。

知乎用户 卞武庆 发表

中国无法拥有自己的 zlibrary,因为版权和其他无法明说的因素!

zlibrary 在欧美被封大部分原因是版权,因为影响大出版商的利益!

zlibrary 现在拥有 2300 万本电子书(每天还在增加),中国也有相应的出版商,这也影响他们的利益!

这还不是关键的,关键是 zlibrary 上有很多反动书籍,政治书籍,这……,有这些书籍在,zlibrary 就不能在中国存活!

所以 zlibrary 在外面其实挺好!

如果你嫌弃每天找 zlibrary 最新网址麻烦,目前一直最稳定访问 zlibrary 的方法:

安卓手机安装 zlibrary,然后用魔法,就能顺利访问 zlibrary,已经稳定了半年,没有翻车!

其他 zlibrary 最新网址和 zlibrary 的 PC 客户端,经常无法访问,急死人,后来陆续不用了,不找了,直接用安卓的 zlibrary!

zlibrary 安卓客户端在下面:

zlibrary 的最新网址是什么?

知乎用户 陈玟 发表

注册自己所在省市的图书馆,然后通过图书馆渠道进读秀超星,挺多电子书资源的,有的超星没有,读秀有个一次只能咨询 50 页的问题,找一本书要填几次验证码,年鉴可以进知网找。

知乎用户 OldBlack​ 发表

还 zlibrary,国内一堆公开数据、文件都藏着掖着不给你看,任何网络平台都是注册、实名、充会员才让你看,什么百度文库、阿里文库,弄个 zlibrary 全免费给你看,那不是要了这些傻逼网站的命?

知乎用户 茶味小紫啧 发表

这几年,国内盗版也下载不了了。究其原因,到也不是国内搞的。而是某宝某多多的盗版小店老板举报的。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大概 5 年前吧,有人提问,陆家嘴能否发展成……。

我回答说没问题,…… 可以发展成陆家嘴。

要不了几年,外国也没有 zlibrary

知乎用户 克格勃第八局 发表

笔趣阁:嘿嘿

知乎用户 js 真是太棒了 发表

因为你想下载的盗版书的作者很多都是美国人,zlib 是美国人盗美国人,scihub 是学术圈盗学术圈,这就都还好,但如果变成中国人盗美国人还给全世界公开下载,那么以后你可能就看不到译本了。毕竟翻译要花钱,出版社肯定要拿到授权才好赚钱的。

至于中国人盗中国人的网站,那可就太多了。

知乎用户 yan 发表

我跟你讲个故事,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曾经几十年在国内都没有正版,因为他当年来过来访问发现国内到处都是盗版他的书,于是生气了决定永远不在授权出版他的书,中国当年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很大阻力就是盗版问题,为此花了很大力气打击盗版。

说这些不是为谁辩护,而是这种灰色地带的东西活下来只说明没人想拿这玩意作文章来搞人,所以活下来的都不愿意被太多人知道,你知道了反倒说明活不了几天了,你有时间思考没有 zlib 是不是人有什么劣根性,还不如思考喜欢拿这种东西作文章搞人的有什么劣根性

知乎用户 一剑曾当百万师 发表

中国目前发展的最悲哀之一,就是没有科学的开放的知识交流平台。

知识本来应该免费,应该让所有人都能轻易获取,这样整体文明才能快速进化。互联网如此强大的中国,创造是肮脏混乱的中文信息池,没有一个专业的知识平台,没有一个可靠的交流平台,非常悲哀。

当我想问问题查资料找论文,我从来没想到过任何国内的平台,因为没有意义,我相信这是我们汉语文明走向衰亡的开端。

知乎用户 蛇结 发表

我只要 Zlibrary

知乎用户 Whitink 发表

我劝题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树立版权意识,不要总想着白嫖!不花钱就能学到知识,哪有那么好的事?响应国家号召,与这些传播免费盗版电子书的网站抗争到底!

知乎用户 Sherlocked 发表

曾经有一段时间,那些欧美人宣称科学无国界,技术无国界。我们的光刻机研究一定程度上发展的很慢。

然后华为就被卡脖子了。

然后你就无法在国内买到满血的 RTX4090 了。

现在那群欧美人又在宣称知识无国界,一边毁掉你的出版业。一边宣传着他们的书籍是免费的。一边收着你的捐款。等到有一天,你的出版业烂完的时候,他们再关掉那些远在大洋彼岸的数据库。

当你所需要的东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时候,你应该警惕。

我们用了很久的时间搞了扫盲。不要有一天再往后退。

知乎用户 干货导航 发表

利息相关:zlibrary 重度用户,从上面扒下来的书大概有两万多本了,但我仍然是坚决反对这种盗版行为的。

我感谢那些买正版书的人,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书籍作者和出版社有钱赚,而不是感谢 zlibrary 这种盗版贩子。

在另一个问题下,自由派可是在吹美国的,法治精神的。一转身就反过来支持这种盗版贩子了?

欧美前几年一直都在反复的报道中国没有,版权保护不严格。zlibrary 在美国也是屡屡被打击的对象,去年被封了大半年。

zlibrary 如果是中国的,你们就会掉转枪口,这就会成为中国的一个黑点。

毕竟萝莉岛都能被你们说成是正义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既然大家都上图了。我也补充一个 google:

我没科学上网。我只是被困在了墙外,因为病毒回不去。

知乎用户 机器狗 发表

未来可能不会有,即使有也不重要。z-library 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交替时代的产物,短期可能会兴旺,但最终会进入淡忘的角落,类似各种小说阅读站一直存在但越来越不重要。

z-library 等盗版网站的主要技术成本是带宽和抵御网络攻击。扫描书籍文件较大,提供这些文件需要带宽成本。违法网站难受法律保护,于是利益相关方可能会使用 DDoS 等方法攻击,从而倍增它们的带宽成本。

近年来,大模型支持的 OCR 技术渐入佳境,推理 GPU 硬件也降价,笔者预测盗版网站会把扫描书籍文字化、图表矢量化以降低带宽和存储成本。最新基于概率预测的极度压缩算法还可以进一步压缩带样式文本到 14% 尺寸。当一本书只有 100KB,盗版网站总容量就只有 10GB(按 1 亿本书计算),DDoS 的效果会大大降低,造成短期的兴旺。

然而,盗版书的用处会日渐减少。

新兴出版模式

随着信息传播日渐精细化定制化,写书出版赚销售提成的营生模式正在衰落。而另一种营生模式正在兴起:读者众筹或打赏作者写公益自由版权文章。

美国出版的大部分书籍只能卖出去几十本。算上出版社核对排版印刷渠道成本,作者能拿到的钱总量和占书价的比例都相当少,以至于大部分作者写书的每小时收入远远不到最低工资。

mediumpatreonsubstack、爱发电等互动阅读网站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距离,有内容需求和消费力的读者可以直接订阅作者、打赏、邀稿。在这些网站上,20 美元能买到的内容对读者的用处远远超过一本 20 美元的出版社电子书。这些平台上的作者大多免费开放旧内容,只对最新的内容收费。

科研论文等合作性强的内容也有相似趋势:作者为了广泛传播自身科研成就而上传自己论文的 “预印本” 到 arXiv 等免费下载站,使得读者可以跳过学术出版机构免费阅读论文。

大模型重写

大语言模型也极大提升写作和重构的效率。作者从来只能垄断版权而不能垄断知识。知识一旦出版,就可以被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包括读懂后重新写出一本知识等价但遣词造句、组织结构完全不同的书。笔者预测有价值的知识类书籍会迅速被书迷们在大模型帮助下重写成适合各种人阅读的版本,从而使得盗版原书失去意义:盗版逃避执法的隐形成本可能甚至高于公然合法的重写。

知乎用户 白泽​ 发表

任何盗版网站(或者换种说法,知识的),能存在的最大原因是还有相当于部分人愿意为知识付费,也就是说,他永远只能处于灰色地带,实际上,执法机关偶尔打击打击也是好事,确保只有相当需要这类资源的人才会找到这个网站,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能有一个正规网站,彻底没人管了,以至于想买书的人,首先都去 zlib 上面搜一下,很快整个图书市场就完蛋了

而我国显然是不允许你和官方有来有回的玩博弈和猫鼠游戏的

知乎用户 Crim​ 发表

知道分子越喜欢搞 “知道付费”,“知道群”,“知道韭菜”。

而老农民、老牧民、老红脖、老程序员、老左派虽然可能有根深蒂固冥顽不灵的 “纯洁坏”,却也有豪爽仗义的 “草泥马,就这个你也卖钱????”

“抢大户的粮食分发给饥民” 可能是道德问题,但这种 “道德问题” 是留给知道分子辩经东拉西扯,不是一个 “现实问题”。饥民不在乎什么几把道德不道德。=> 像是梁山孙二娘没能把武松煮熟,也可以喜笑颜开毫无包袱的与武松称兄道弟,大谈“义气”,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是这些人虚伪,是这些人处事风格 /“脑子” 简单,不会有那么多“评判”。

zlibrary 的地址变更通常会立即同步到其 Wikipedia

中国可以抓人人字幕,也可以抓中国 zLib, 但只要你别成为给犹大出版商表态的 “典型”,中国也不想抓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qSbRG 发表

zlib 是支持用户上传图书的吧?

你的意思是说

自己不愿意上传电子版图书

又希望有现成的资源?

哪有这种好事,纯纯白嫖呗

我建议先从你自己做起,把身边的图书都制成扫描件,为丰富 zlib 的资源库出一份力

知乎用户 小透明 发表

那么多网盘搜索工具,一键转存,你咋不说呢

要什么自行车,动不动就国内这个不行,那个没有。

4K 高清的 100G 大型纪录片、各种行业报告、国内外 PDF

你哪个不能从网盘上找到?

这要是在欧美一些版权国家,你盗版一个试试,直接给你起诉了。

人傻不能怨社会,中文互联网几乎毫无版权保护,

我今天写本书,开发一个游戏,做一套教程,不出一个星期,网盘就有资源了。

老外都得挂代理来中文网站找盗版的影视剧和补丁游戏。

偷着乐吧,你自己不会用、自己找不到资源而已。

非要和老外一个思路,你当全世界都喜欢从知网上搞资料么。

网盘都能文档直接预览了,你要啥线上图书馆?

如果你非要执着于、豆丁道客巴巴

装一个 Chrome,油猴插件总搞得了吧?

咋,你不会啊,那吵吵啥,钱多,你就买啊。

知乎这玩意**,净是些高谈阔论的情绪发作,就没人教你真东西,搞笑。**

骑行车逛酒吧,你已经是个成熟的中文互联网用户了,中国互联网的产业,比你想的微妙。

如果你还是不懂,那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你总可以进去了吧?要你钱了吗,你是去看书的吗?

人艰不拆,爱学习的人,从来不缺互联网技术。

下课~~

知乎用户 一击必杀神话 发表

中国教材书籍卖多少钱? 外国教材书籍卖多少钱? 知网已经够恶心了吧,欧美的版权企业分起赃来更是脸都不要。

中国人偷偷贩卖版权资源谁管你? 外国人搞这一套,你猜要赔多少钱? 多少律师和私人监狱都吃这碗饭。

实行贵族分赃制的欧美国家机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权力极大,在承担责任的时候责任极小,以至于人民群众在每一个犄角旮旯里的不臣服都成为了对那些贵族赃产的冒犯,由此才催生出了 scihub,zlibrary 这样的异类,其实这些异类完全不能代表欧美分赃社会的本质,但人们总是低估了自己拥有的权益,误会他人的无奈之举,就好像油水充足的现代人羡慕民国时期的难民可以嗯造海鲜大闸蟹,真是讽刺。

知乎用户 向晚 发表

其实中国也不是没有大型电子图书库超星图书库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超星库中收录了中国大陆乃至港台国外不少图书,储存方式扫描件 pdg 格式为主。

而想要做到 zlib 的情况,窃以为一是便捷,二是全面。

以超星库为例,其本身是半公开的。十多年前在超星库里面下载图书,步骤相当麻烦,还得装超星自带的软件,下载一本书两本书或可应付,如下载多本书就十分麻烦。

现在的超星库本库已经多年没有用过了,什么情况不得而知。前些年兴起的一个图书文献检索方式就是百度秒传。其实百度秒传的本质就是超星库,秒传链接通过解码方式自动生成 rar 或 pdf 文件,储存到百度网盘里面,然后经百度网盘下载。但现在秒传已经 g 了,大概是 23 年年底的事情。原因可能与百度加强监管,怕那边找上来有关。而就这一个方式,其实也十分麻烦,还不为太多人所知。

另一方面以全面角度来看,超星库涵盖范围确实很广。据个人的观察,很多超星库里面的书,先当今放出来都属禁书,只是说在当年管理不松的时候,这些书被扫描进去,然后供人浏览和下载。现在管理严格后,这些书基本上以 pdg 文件的方式封存在库中。

以监管为切入口,十多年前的新浪爱问及新浪微盘是当时不少人获取图书的重要方式。其运作方式和现在 zlib 有一定相似之处,可以说爱问就是 zlib 的一个翻板。靠着不少新浪网友主动上传 pdf、xls、doc 等文件,其影响力不亚于百度文库,在某些特色书籍文件上,比百度文库高出太多。而随着净网行动的展开,以及像当年快播的倒台,类似新浪爱问、verycd 电驴这种平台,被反复封锁整改再开放,很多当年实行的下载规则和下载方式逐渐失效,这几年新浪爱问库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以前网友上传书所获得的积分现在一文不值,书和各类文档很难下载,相比之前也丢失了不少文件。

新浪爱问其实和超星最大的区别在于,超星是半官方的扫描上传图书,其背后有着海量的书库支撑,但也有触及不到的东西,爱问就弥补了这一点,爱问全靠网友发电,凭上传书后的积分下载新书,周而复始,zlib 现在搞充电,也是为了抵消开支。

说白了这样的一个图书库,是要花太多钱的,中国对于这块的需求确实不大,但按需求论,不做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可问题是做了一是开支,二是审查,很多事情都不好办。zlib 上不少禁书,现在拿到这边都是揭盖子的情况,没有实行的条件。

和提问者的考虑一致,大学生找教材确实是一件麻烦事,但很多教材出版于近几年,pdf 的版本在网上也没有,至少三至五年后才能看到,老教材倒还好。淘宝搞倒卖也就是从 zlib 和超星库中下书,这也是一个产业链。至于外文文献,那更难得。

所以简单说来就是我们不支持一个尽可能完全公开且十分便利的文献分享系统,也即这一操作是由门槛的。我想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对知识如饥似渴,就得学会一定的找文献的方法,无论是花钱淘宝还是上图书馆电子或实物,这样才能满足需求。对于很多东西,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花钱(不太贵)。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没用过 zlibrary,貌似封的很严。它的危害这么大吗?比淘宝卖 pdf,盗版网文、黄色小说网还厉害?

知乎用户 讨平殖蛆 发表

Z-library 也能搜中国书啊,你直接用不就完了吗?Z-library 没有的话试试 Library Genesis。要是都没有,建议放弃吧,国内那帮都是要钱的,想花钱为何不买正版呢?

知乎用户 喜阅​ 发表

有了 z-lib安娜的档案,没必要再弄一套东西了,也基本不太可能再比它们全面了,所以就不用浪费资源了。

只不过最近 z-lib 封杀的有点厉害,想知道最新地址的可以收藏我的这个回答,最新访问地址实时更新。

为什么 zlibrary 不能在中国用了?

或者直接访问这个文件,最新访问地址会更新到这个文档中。

夸克网盘分享

我是 @喜阅喜爱读书,专注 AI 工具和科学方法的使用和分享,致力于用科技节省你的每一分钟。如果感觉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点赞、收藏。同时感谢你的赞赏!

知乎用户 一只死飞猪 发表

哥们看书,不是 zlib 就是盗版影印。

版权法的出现,是用来保护作者有一个基本的收益的,激励创作的,但你在互联网上,比如百度文档,或者一些其他的组织,连、的书,他们都敢收费,请问,你们是打算烧冥币吗?

当然,有些人会说我以偏概全,那好。第一,作者是否完全拥有他的版权,还是被公司褫夺了,如果是后者,这完全就是一个靠知识垄断,搞得利润积累,有任何版权法创立,服务与创作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吗?第二,作者如果仅凭一本书,就可以衣食无忧,并不断带来收益,那么,激励性在哪?当然,我承认,这在市场经济下,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为什么要保护这种资本主义法权呢?第三,作者通过他的作品本身就获得了社会影响力,和一些潜在的权力地位。这些本身就可以视作,他们收益的一部分。你不能拿着一些地区作家协会的工资,某些学校的挂名教授,同时痛骂我剥夺了你生存的根基吧?第四,你们可能说,这剥夺了一些底层作家的生存机会。可问题在于,你都混到底层了,不劳动干点别的,学孔乙己整天抱个笔杆子,装清高,怎么?社会就应该养你们这群文蠹?刘慈欣三体,人家还是有工作的,知道这只是业余。契诃夫,人家也当医生。自己没本事,又不事生产,装什么知识分子?

如果要我付费,那就必须保证,作者的真正职业化,确保,我的付费成为他的劳动所得,成为他的工资,而不是利润积累。确保,我的钱不是给书商和出版社老爷们,赚大 house。

否则,我看盗版,本身就没有什么值得羞耻的。

完全可以说看盗版有理,买正版只是一种慈善。

知乎用户 进来逛逛 发表

是我们伟大的笔趣阁不配吗?好吧,内容上确实比不上一点儿,但是笔趣阁实时连载啊

知乎用户 曹江​​ 发表

看到有个高赞答案说什么中国搞不出 zlibrary 是因为墙的存在,就有点绷不住了,真是万事不决就赖墙呀。

请问,那么多针对大陆用户的黄赌毒网站咋做得风生水起的?

那么多针对大陆用户的独轮运网站怎么长期运营的?

那么多针对大陆用户的盗版影视剧体育直播网站怎么做起来的?

墙阻止了你直接访问这些网站的固定域名,那么墙让上面这些没法做吗?

不好意思,人家甚至冒着警察叔叔叔叔的重点打击真吃牢饭也要做。

就算能抓肉身在大陆的这类网站运营者或者人体摄影爱好者,那么也不能阻止大陆以外的人做这个。

而他们就真没办法让墙内用户免墙访问吗?其实只需要一个固定的最新免墙网址发布页就搞定了。

因为墙只是一个黑名单,实际上国外的技术网站、大学网站、政府官网什么大多都可以直接访问。所以只需要不停的换域名和 IP 逃避黑名单,就可以让这些网站免墙访问了。

甚至好些连不停更换域名都不搞,就让用户自己用梯子访问。

这已经和 zlibrary 差别不大了,zlibrary 的域名在国外同样被封了无数,应对办法无非就是换域名。zlibrary 的维基词条就是我现在发现 zlibrary 域名又被封够,用来战找最新网址的发布页。

那个高赞说什么国外 “没法封杀什么小国的域名所以你的网站躲到某些犄角旮旯的地区的域名里去大国无权管理小国懒得管,但是因为没有墙,大家都还能继续访问,才能存活下来。” 就是根本没搞清楚问题。不停换域名、IP 难不成我国就管得住?

我国也管不住呀!

何况 zlibrary 还提供了 tor 浏览器专用的加密域名呢,美国也管不了这事。

如果说中国有墙搞不出中国的 zlibrary,那么请问,美国没墙美国人搞出美国的自己的 zlibrary 了吗?英国没墙英国人搞出自己的 zlibrary 了吗?日本没墙日本人搞出日本的 zlibrary 了吗?

是俄罗斯人搞出了 zlibrary。俄罗斯是通常是被人和中国放一桌子,进行比西方更严格网络封锁管制的国家。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有没有 zlibrary 和有没墙就没关系。

而且中国人真的没人建立 zlibrary 类似的网站吗?美国人没有建立类似 zlibrary 的网站吗?当然有其他同类网站,只不过没什么名气而已。

zlibrary 本身就是支持中文在内的多国语言的,本身也是免费的。有了 zlibrary 后,其他平台怎么超越 zlibrary?

什么都赖墙的思维是为了反对而扣锅而已。

好了,中国国内各省之间就没有墙,请请问深圳搞出了 QQ 微信北京为什么搞不出来?

互联网其实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一个领域的知名平台就只有一两三家。

中国在互联网领域有自己可以和美国对标的平台,这啥好是中国作为互联网世界老二才有的特例。大多数国家啥有影响力的平台都没有,哪怕是欧洲日本。

我还可以说俄罗斯这种对盗版非常放任的国家才适合 zlibrary 呢。实际上中国国内现在搞这种公开免费下载的盗版资源网站,基本上很难搞起来,如果不转型吃牢饭的肯定性不小。

比如国内以前可是发展起来了好多盗版游戏和盗版软件下载平台,现在大多都已经开始从良,还有一些网站域名和服务器在国外,但下载通过国内网盘分享。

当然国内目前各类盗版资源依然很多,但已经非常分散化和不完全公开分享。比如网盘、群共享、微信资源共享,还有各种依附于淘宝的小作坊。

这种指望着所谓不设防完全开放我就啥都有了的思想是宗教信仰一般的思想钢印,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残酷。

不设防的情况,很多时候不是你成为了强者,更大可能性是你被杀片甲不留死得老惨。而互联网啥好是赢家通吃最典型的领域之一。

就好像我说深圳为什么搞出了 QQ 北京搞不出来一样。只要中国各省网络没有墙限制 QQ 微信使用,QQ 微信自己也不增加用户使用门槛,QQ 微信的竞品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如果南北方之间搞个墙,北边就会出现同样有影响力的产品。

国内其他大厂其实很早就有类似 QQ 的工具,但也早就已经逐渐沦为其公司内部的通信工具,或者被强制要求用户使用的工具,比如淘宝旺旺。

而这些工具还能在公司内部或者平台内部流行,那也仅仅是因为强行规定,也就是类似搞了一个墙。

如果公司不搞这种规定,可以说这类软件在自家公司和平台都生存不下去。

在不设防的所谓自由市场下,如果你不是资金实力雄厚能够砸钱的巨头,你研发的产品软件凭什么和巨头竞争?面对互联网垄断,哪怕是别的巨头砸钱做的竞品,也经常失败。除非淘宝这种故意赶走小商家自我毁灭的。

其实,你把互联网常见的赢家通吃看成倾销性垄断就可以了。有很多互联网产品是不收钱的。我都不收钱了,那么你的竞品如何发展呢?

我前面提到过 QQ。其实在 2003 年左右,腾讯搞过注册 QQ 号收费一元。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一款叫 UC 的软件发展起来了。而 UC 后来又是怎么死掉的呢?因为后来 QQ 又重新开放免费注册了。

此时,这个收费行为就可以理解成一种墙,也就是为用户使用产品设置了门槛。如果你把眼光放开阔一点,就会发现这世界到处都是各种墙。

只不过,墙对自己不利的,就会说墙是万恶的。而墙对自己有利的,则会说墙是必要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一些早早实现国产自主的代表,就是墙造成的。

比如军工产业,航天产业,我们恰好是因为被欧美封锁,自己又有庞大的需求,所以才能够很早就独立发展起来,哪怕一开始性能不行,但起码不被卡脖子。

只不过这个墙不是我们自己搞的,是别人搞的。

而像芯片操作系统这类,如果没有美国搞贸易战,反而是搞倾销,中国自己的产业如何发展?连中国都不行,别的国家更不行了。

为什么当年华为能够率先把国产手机芯片做出来?反而就是因为墙的存在。

也就是华为本身有巨大的手机销量,然后他们自己搞了一堵墙,也就是自己的手机就用自家的芯片。也只有自家的手机,才能接受初期性能不行的自研芯片。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光是开放,而是为了以发展自身为目的的有限度开放。

我们从头到尾都非常注重保护培育国内企业。如果真的是那种放任自流的政府,最终只能是自己有限的品牌都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你看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强大起来后,美国人想振兴美国制造,那么,他们首先怎么做呢?也是建墙,就是先把中国的品牌给禁了,不允许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或者说征收高额的税,这样本土的企业才能够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而当字节跳动的 TikTok 在美国率先占据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后,美国人怎么做的?首先就是建墙,直接不允许你字节跳动在美国做生意,你的公司都必须强制卖给我。要不是字节跳动背后站着中国政府,这事第一年就滑跪了。

而现在美国也要搞自己的云上贵州了。甚至前两年,美国还有议员提了一个法案,要求禁止一切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并禁止用户使用 VPN 访问,违者将被最高一百万罚款和二十年监禁。这可比中国警察叔叔对翻墙的惩罚严重多了。

当然,这个法案还没有被通过,但美国建墙在未来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好像美国很曾经也极力鼓吹自由贸易一样。

只不过,这种鼓吹,愚笨者才会把自由贸易当成信仰。自由贸易的鼓吹者,本质只是达则自由贸易,穷则贸易保护而已。

鼓吹互联网自由的美国,同样不过是达则互联网自由,穷则强制收购罢了。

而鼓吹言论自由的西方,一旦形式对自己不利,也会毫不客气把你抓起来。比如去年的英国暴乱,就直接雷厉风行短时间抓了好多网上口嗨的人。其司法系统展现出了罕见的效率,将其中好些人送进了监狱。

可参考我写的这个文章:

超国家实体:美国的互联网内容审查

知乎用户 嘴的功能真 TM 多​ 发表

美国没有 zlibrary,这个组织在美国是非法的!美国在打击这个组织。

虽然我给这个图书馆累积捐了几百块人民币。我捐赠金额的计算方式,大概为淘宝电子书价格的十分之一。

说到关键点,为什么中国不能有 zlibrary,因为中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正常的社会,都不会允许有这种组织存在,因为这会严重的打击书籍作者的利益和信心,特别是科学和技术领域,这是灾难性的。

我举一个例子,印度的。印度的国家政策是,因为我穷,所以我不遵守外国的专利,在印度可以合法仿制。短期来看确实不错,老百姓有药物用,但是长期来看,印度把自己的原研药道路给封死了,结果就是印度的药物生产只能在自己国家里卖,还有就是经过授权低价卖给穷苦国家。

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印度的医药行业基本上被封印了,永远无法强大。

我希望中国官方不允许类似 zlibrary 这种组织存在。但是有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打击,但是不要打死。毕竟中国不是富裕国家。而且,需要书籍的最大需求是学生,还有对知识渴望的人。

知乎用户 lithen 发表

z-lib 从来不是一个英文网站,你的这个表述、这种倡议不正是最反对 z-lib 的精神的?

我觉得不如投身 zlib 的建设,出钱出力,努力让每个人都能用到 zlib 。

巴别塔是怎么倒下的?就是从分你的、我的、别人的、自己的开始倒下的。

知乎用户 Daemon 发表

其实没必要,因为淘宝买电子版书几乎就等于 zlibrary

zlibrary 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海外书籍太贵了,尤其是专业知识类书籍太够吧贵了。几十刀,几百刀这种价格都有。买一本书,你换算一下,如果国内一本教材书的价格能买 10kg 牛肉,你猜出版社会不会被冲烂。

但是在国外,这些高等教育集团掌握着大量的期刊,杂质,学术书籍,不是说你抗议就有用的,因为根深蒂固几十年了。你没出生的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垄断的学术出版社了,那你怎么办?

你说我买老版的教辅书看呗,巧了,新的习题答案只有买新版兑换码才能看。

国内的问题在于为了卖书明明老版教材已经很好了,非得出更烂更新的来赚钱。但你依然很容易买到几块十几块的教辅资料,甚至是各种盗版网课。想找甚至一堆免费资源。

国外的问题在于,有意识的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壁垒来减少人才供给。你敢玩盗版是真的被知识产权重拳出击。

知乎用户 Swallow 发表

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搞个了,不管是资源、书籍、影视存档,还是部署本地笔记,文件同步……

知乎用户 千帆 que 发表

1992 年 10 月 15 日,顺应 “全球化” 趋势,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

在此之前,要不是中国没有普及的互联网,Z-library 中国版没有什么版权问题。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盗版管控也不严,网络上常见的各种盗版软件与资源就是例子。直至今天,管控也不如很多西方国家严,P2P 使用相较之下仍然自由。私以为这是好事。

当今中国版 Z-library 可能存在的更大问题或许在于内容审核方面。

知乎用户 吧主林克 发表

白花花的知识,发给穷人……

知乎用户 顾左右​ 发表

知识付费在简中互联网杀疯了。

我记得 2018,19 年的时候我上大学,那时候我们中文系的人想看电子书,随便百度一搜就能搜到免费的 txt 版本的小说!!!

T!

X!

T!

知道 txt 版本的小说看起来有多舒服吗?写论文时想引用某一句可以直接在 word 里搜索!别提多方便了。当时国内外大部分作家的作品都能找到,除了三年内出版的没有以外别的都有。

现在呢?那些网站再也搜不到了,一堆引流的公众号,贼麻烦,还有什么沟槽的付费。现在只能看 pdf. 了,吗的

知乎用户 fly-l 发表

我也用 zlibrary.. 但是我想说…. 中国的正版书纯白菜价了. zlibrary 的生存空间不大…. 我的 kindle 都好久没打开了过了

知乎用户 堂吉诃德 you 发表

目前来看,中国不可能诞生真正的 zlibrary。那些发达国家也没有诞生。我也不相信 zlibrary 这类的网站会诞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那些奉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国家是不可能把拥有版权的书籍等等公开化,这不仅违反了对知识的保护也同样不利于一个国家对知识创造者的尊重。

但我同样很期待一个真正知识共享的网站诞生。我们要知道,互联网为什么要诞生,那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可以公平自由平等地获取知识和共享知识。个人不只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知识的分享者。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能为知识设置一个期限,比如书籍等等出版 15 年后可以公开,直到今天那些老古董的论文还是没用完全公开。我希望可以有一个完全跨平台、不受限制的网站,各国也不得对网站进行审查,在这个网站上有世界上所有版权公开的书籍、论文、报刊、图片、音乐、电影以及几乎所有知识可以分享内容,这个网站由一个跨国家的非盈利组织运营,这个组织的作用只是让所有人上架书籍以及对网站的维护等等,但我想,这个目标在有生之年很难实现,毕竟现在连 zlibrary、scihub 等等都被很多国家屏蔽了,很多地方连社交平台的网站都要审查,推特可以封禁特朗普,油管可以封禁俄罗斯的媒体,这又算什么自由呢?

知乎用户 小 chris​ 发表

中国封闭式生态环境和拿来主义盛行的企业侵占最多的社会资源,再加个就是要管你的态度,就不可能发展 geek 精神

因为环境多灾多难的同时,土壤还贫瘠。

知乎用户 Wizard 发表

zlib 本来就已经实现国际化了,是不是中国的不重要

知乎用户 罗伯特塞夫 发表

为何外国能有 zlibrary,因为外国的国家机器没有能力、没有权力或者不想查封 zlibrary。就算国家机器总算查封了一次,zlibrary 只需要换一个域名就行了。

甚至 zlibrary 都不需要隐藏自己的域名。每次查封,zlibrary 都会在 wikipedia 之类的网站更新自己的域名,然后继续公开运行。

我国的国家机器有能力、有权力、有意愿去查封国内的、zlibrary 一类的网站。因此我国不可能出现 zlibrary。

知乎用户 MaxGeng 发表

题主,你这个问题成立的前提是:

1、zlibrary 确实属于某个国家。

2、zlibrary 在这个国家是合法的。

请问题主,真的有这样一个国家存在么?

至于一些谈民族劣根性的答主,请回答 “封禁 zlibrary 说明了什么?”

知乎用户 开雷诺 T 去臭水沟 发表

望月:“百度盗版” 才是百度唯一不可替代的产品

知乎用户 bad guy 发表

哦,我的朋友,你的意思是说免费的共享的资料吗,比如磁力链接下载,我记得那是互联网黄金时代的东西了,在很久以前,我是说 10 年或许是 20 年之前,我们是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些东西的,但现在我们看不到了。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有没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版权?

你是否是在说,中国应该有一个合法的公司,可以非法侵犯全世界作者的版权?

话说如果中国真的有这么一个大型盗版出版物平台,你会不会问:“为什么中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这么差?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盗版?为什么中国人不尊重著作权?


两年前,应美国要求,Zlibrary 的两位核心运营者在阿根廷被捕,美国尝试进行引渡,但他们软禁期间逃跑,目前不知所踪,据称二者已经上了国际通缉令。

为什么 Zlibrary 的运营者会上某些国家的通缉令啊?


被告运营 Z-Library,该网站提供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免费下载。

今日早些时候,在布鲁克林的联邦法院,一份起诉书和诉状被公开,指控俄罗斯公民安东 · 纳波尔斯基(Anton Napolsky)和瓦莱里娅 · 埃尔马科娃(Valeriia Ermakova)因运营 Z-Library(一个在线电子书盗版网站)而犯有版权刑事侵权、电汇欺诈和洗钱罪。

这两人应美国要求,于 2022 年 11 月 3 日在阿根廷科尔多瓦被捕。与此同时,根据今日公开的法院命令,Z-Library 的在线域名网络也被美国政府下线并查封。

美国纽约东区检察官布赖恩 · 皮斯(Breon Peace)和联邦调查局(FBI)纽约外勤办公室主管助理迈克尔 ·J· 德里斯科尔(Michael J. Driscoll)宣布了此次逮捕和指控。

“据称,被告从他们窃取的作品中非法获利,经常在作品出版后短短几小时内就上传这些作品……”

知乎用户 慕云帆 发表

我觉得最近几十年不会有,没有利益的事情没人干,而且 zlibrary 现在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用,占有大部分市场。我之前和外国朋友聊天,他们这些有名的网站玩的特别好,早就在受益了,而我们国家对这些采取的是保护政策,毕竟网络诈骗不好控制,这方面的法律也还在完善中。只有我们国家更强大,这些都会实现的。

知乎用户 不成村落夕陽邊 发表

我用 zlibrary 主要是看一些繁体中文和英文版的社科类历史类经济类国际政治类书籍,偶尔也看看自传和回忆录

以我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肉眼可见的未来中国是不可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知乎用户 神奇橘猫黄小仙​ 发表

中国人已经经历了 30 年人类知识财富 0 元购的掠夺时代了,人类知识也应该价值回归一点了。

你不能永远这么掠夺下去。

或者说,在漫长的时间里,所有物品都会从 0 元涨到奢侈品然后再降到负资产,每一种物质组合都会。

你打着左翼旗号跟这儿做宗教祈祷呢?

知乎用户 牧迷途羔羊之人​ 发表

国内外对 Z 的定义是不同的。

国外是买不起书。

国内是有的书找不着。尤其是早期的,技术含量很高的那种专业性书。在国内技术书就疯狂摘抄,疯狂注水。

知乎用户 饿死你这人之初​ 发表

zlibrary 主要是知识共享嘛,某种程度上在反对所谓的 “知识产权”。或者用 “知识垄断” 这个词,可能更合适一点。本质上是反抗资本主义逻辑。

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了跟资本逻辑反着来的社会了,什么时候就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现在是幻想时间:

我记得印度阿三的宪法规定,印度是社会主义国家,本着为人民健康着想,医疗没有知识产权。所以印度有众多仿制药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规定,“知识” 没有产权。并对相应的作者支付一次性奖励,免得他吃利息。

(还有。。以及心不虚)

然后统筹全国资源,做综合性电子图书馆

这样做绝对会比 zlibrary 好用更多。想想,zlibrary 在网友们自愿筹集的情况下,尚且有千万电子书。这已经是相当大的成就了。(只是很多书籍的排盘堪忧,网站功能也有限。)

如果国家力量能够排除了知识产权干扰。来推进这件事。甚至只需要动员老百姓参与,我想一定会取得比 zlibrary 更大的成就。

这个时候的软件,会有 ai 智能排版智能校准。(很可能本身会要求作者把电子版拿出来)即时打印。

另外,zlibrary 现在没有书籍类型的分类。如果有全国电子图书馆系统,就必定要分类。

分类以后,要不要给每个人提供智能的书籍推荐服务(由浅入深)呢?

甚至集中全国书籍资源,这些内容可否直接作为 ai 的养料。直接促进 ai 的分析能力更上一层楼?

但是,问题是,谁,或者哪个组织有如此高的威望,有组织能力来执行呢?所以我说是幻想时间。

现在那些互联网大公司忙着收费了。躺着就能挣钱,为什么要搞这些。

知乎用户 小孟 发表

早期啥都有,以前直接搜书名加 pdf,基本百度云盘新浪云盘都有,后来,都 gg 了。早期你去贴吧啥都能搞到。现在版权分散,但是大学一般会买一个的服务,那个书商的服务群可以提供 pdf 的书籍,基本全都有,包括近一年的书。新书都是现制作的 pdf。

知乎用户 叮咚鸡 发表

ZLibrary 没有,人人影视还是有的

结果中欧协议没谈成,成了牺牲品

好消息是 B 站最近又开始回光返照

知乎用户 炭烤柠檬 发表

我都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

我来假设一个问题,你是某部门工作人员,现在有人投诉说有一个网站,上面都是盗版内容,侵犯了大家的知识产权。你一查,的确有大量的盗版内容。请问,你该怎么办?

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在讲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越来越完善。请问,对这种网站应该采取何种态度?

美国打击 zlibrary,封了好几次。请问,美国人封它干什么?

就像有一个高赞回答里提到的那样,这种网站只能没有能力管他们的小国家生存。你只要是一个管理有序的国家,这种网站就必定会被举报投诉,最终的下场只有封禁。

俄罗斯除外,俄罗斯有盗版的历史和土壤,官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盗版问题也是俄罗斯和其他国家谈判的筹码,有时候会因为谈判需要,将这些盗版网站封禁,所以也不是高枕无忧。

知乎用户 雷鸣 发表

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国籍。

知乎用户 fullsail​ 发表

我想了一下,

我从小到大,那些无法再版再也看不到的,

或者在某些地区出版,但你在正规渠道都看不见的图书,

在 zlibrary 好像都能找到,

所以我觉得中国永远(或许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自己的 zlibrary。

知乎用户 Rust 怎么你了 发表

zlib 就是盗版天堂,有啥好吹的,中国的各种网盘不都有了,不止电子书,啥资源你想搜还是能搜出来的。

知乎用户 文达 发表

zlibrary 访问不了,也访问不了,需要翻墙才能访问,这就是国内这些收费网站举报造成的。中国是法治国家,侵犯版权的事不让干,不过这些收费网站也有海量的从 zlibrary 下载的侵权图书,然后收费卖给咱。

知乎用户 stiring 发表

中国不会有自己的 zlib。大学本科文献检索会有一堂关于专利的课,简单来说我国名义上是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专利权的。说名义上是因为立法上保护,也参与相关国际组织,但实际上尤其是以前做不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在是大源头网站大部分被管理了,私下倒卖的没有办法管理。一个有 zlib 的国家,必然要在著作保护和专利保护上有漏洞,甚至不保护。

公共图书馆这种行为很明显动到了著作权人的蛋糕,所以这些网站服务器才会迁移到不管这些的国家。但是图书和论文作者大部分是为了传播,不是主要赚那点稿费和版税的。况且在论文这边,作者普遍跟出版商矛盾更大,因为出版商拿走了多数钱。所以作者们对 zlib 这样的网站反对声音不多。

如果你的价值观倾向 free,那么对所有的著作都应该保持相同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我卖但我也不排斥盗版。而有些人的态度纯粹是付不起的 free;付得起的随意,甚至付的时候对 free 的人上道德;自己的保护。这样的人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人类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由于文化原因,经常能见到软件作者放弃加密,开源软件;也能见到论文作者自己公开自己论文下载… 如果哪天提问者著作等身,希勿忘初心。

知乎用户 祝小埋 发表

我得说,十年前,你随便打开百度贴吧、百度文库新浪文库、搜狐等网站,是能直接搜索出下载链接的。

至于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不得不从闲鱼上买二手贩子的链接、从上买影印版,那真是个可悲的现实。

知乎用户 SoulRMB 发表

国内是有大型的,也有国家级的!但是确实很明显,图书是有涉及到版权的!看问答下,相当程度上有很多人在吐槽国内网站做法恶心,用免费资源付费下载!

但是,大家好像都忘了,很久很久以前,国内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哪有什么付费,全是他么山寨,免费分享的!这个时候就有一批人说啊,中国不尊重版权!山寨盗版泛滥!现在国家在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时候,又来说没有分享精神了?本来就是灰色地带,你还指望大张旗鼓的弄的人尽皆知吗?

当然曾经,也就几年前,国内有一家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网站:epubee(好像是这个小蜜蜂),它倒闭了啊!可以免费直接下载(限制下载次数),我冲了终身会员啊,也才 60 元(印象是这些)!!

知乎用户 浮生 发表

从制度的角度入手就很简单,设立以下法律就可以:

1. 免费发布的盗版资源不会被追究责任,必须是免费,但作者本人可以要求下架。

2. 对于付费的盗版资源贩卖者必须罚没违法所得,罚重款并处以刑事拘留。

3. 简化对于盗版资源的举报。

因为国内举报盗版资源就是一群付费倒狗,把免费的举报掉,自己可好贩卖。只要让他们这群人付出惨重代价,就可以建立起电子书免费网站。

知乎用户 2025 毕业随波逐流 发表

很难有,现在我观察到经济越来越差,经常看抖音 B 站小红书公众号知乎都能刷到各种诈骗的 “副业兼职”,教你做自媒体的,教你卖影视剧电子书 会员卡的,一大批失业的人都在吃着这碗饭,搬运外网 YouTube reddit 的然后发到抖音快手 B 站,还有越来越多的截屏录屏知乎 NGA 虎扑的做成短视频,

只能说现在经济越差,诈骗,盗搬抄袭洗稿的越来越多了

知乎用户 悵之 发表

不赚钱,还要面对各种审核问题,这比做慈善还伟大。

知乎用户 学习学习 发表

为什么一定要是中国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以吗?而且现在的 zlibrary 也不是定向提供给某几个国家使用,只要能放问,全球都可以用。不能访问?不特指那个国家,但这个跟 zlib 关系不大。

知乎用户 窗外风雨琳琅 发表

因为 zlibrary 不行了,在 B 站那里看到的这个,安装在电脑,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知乎用户 Gahole 发表

有的兄弟,有的

中国有符合中国宝宝的去中心化+zlibrary

谷歌搜索书名,百度网盘下载。

搞一个中心化的网络盗版书城,经济侵权是小事,有人分享违禁出版物,网站运营者是要进去吃牢饭的。而且塔现在行政资源不够,去中心化懒得抓,如果做大了,就会那上名单,看什么时候需要完成 KPI 就会抓一批人。

百度网盘直接删除资源或者封号而已。

知乎用户 卡卡西露露多 发表

zl 是个国际性的东西,欧盟有文件表明,国内也有 zli….

zli 自己用用得了,真要合法起来那请问版权是什么?

以下是 ds 生成的

" 对对对,原来 FBI 去年查封 zlibrary 主站是替中国背锅啊? 建议白宫速速起诉美国司法部通共,毕竟全球执法协作都能解读成 “中国独裁’,贵方这波颅内判案比海牙国际法庭还高效呢~”

" 某些赛博菩萨一边痛心国内盗版泛滥,转头又为盗版书库被封哭丧,这精分程度堪比要求饭馆既提供满汉全席又必须免单。要不您先给西方出版社写万言书,求他们特赦发展中国家版权费?”

“当年快播被端全网叫好,如今外网资源库关闭就成压制自由,这灵活的道德底线爱因斯坦来了都摇头。建议贵方众筹给全球出版社买下 zlibrary 版权,届时定赠锦旗 “当代普罗米修斯’以资鼓励。”

知乎用户 Wahsaw 发表

Z-Library 正在窃取版权所有者的东西,对他们的权利只付以口惠。
如果你重视原创内容,那就支持创作他们的人,和以此为生计的人,不论用什么方法。
不要把钱提供给窃取他们的俄罗斯网络罪犯。他们是这样花你的钱的:

有需求自己去图书馆里翻。图书馆不是给你自习用的。

知乎用户 牙医小赵​ 发表

人一辈子能看完的书一两万本顶天了,趁还有 zlibrary 之类的地方,不管国内国外的,赶紧下载,然后分几个地方存好吧。以后说不定连这些地方都用不了,甚至网线都给你掐掉!

知乎用户 渡无涯 发表

什么时候有不知道,但是 zlib 需要捐款了 还是都尽一份力吧。

知乎用户 uhgh 发表

难道外国” 有 “zlib?fbi 上门查封的是哪个网站?

知乎用户 柳喵喵 发表

各国有各国的的审查,各人、各个组织也都有自己利益,希望突破版权和审查限制对一部分人(可能是大部分人)是好的,但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肯定是有伤害的,这种难题到世界末日怕是也解决不了。

早年海盗湾还是啥有个脑洞是把服务器发射到太空去,离开所有国家管辖范围,不受任何法律限制,但且不说他能不能发射,能不能不受管辖,它总得在互联网有个入口,从这里就足够捏死它了。除非它能自己建立一套不受限制的网络,但问题是谁用?

知乎用户 linkw 发表

要变成发达才可以 现在依然是发展中

一切吃饱了做的多余的事 必然是尽量削减的

要先让大家奔小康 还完贷款 继承遗产 富起来了 再考虑去消费吃饱了撑的各种事情

公共而免费的可享用美好事物 显然就是属于吃饱了撑的做出来的生产力浪费呗

提倡收费 = 提倡劳有所得 别人搬运收费 那也是劳有所得 被你看到了搬运的 那你为何不看到原版的?一般人享受的各种商品 从二道贩子、下级经销商、门店之类获得才正常 而非直接从厂家买 甚至从员工内供里更低的价格拿到 总不见得人人都不去商店买东西 都去闲鱼买别人公司直接发的吧 或者逛商店 当场啥也不买 看中了就拍了搜图 全走 这是什么行为?

当每个人都痛恨 “钱” 不想 “有钱” 想“少花钱”甚至 “不花钱” 去做事 否定 “钱” 和“价值”

那当然就只能继续发展咯 因为都不值钱嘛 谁有动力去发达啊 这种情况下 就算拥有的钱是无限的数量级 但由于价值无法被认定 就永远停在那啦

所以明白吗?为什么会跑出去 因为把钱砸在烂地里 只能是可以使用且质量很好的赝品 鉴定证书结果为:假

知乎用户 lauv 发表

吸血的资本家和爱立牌坊的婊子,他们都是互联网的老鼠屎

知乎用户 令一一 发表

关于这一点我只想说,谢谢某宝那些一块钱就帮我找 pdf 的商家。

特别是我每次在浏览器找书看到 zlibrary 的链接点进去只能看转圈圈的时候。

知乎用户 MayBee 发表

政府应该支持、鼓励作者写书,尤其是高质量的书,也应该支持、鼓励出版商、翻译者、读者,将现有的每本纸质书进行电子化,书的版权保护日期应该缩短,申明书和知识应该是公有的、免费的、分享的。但这不可能实现。

知乎用户 只听你说 发表

一个盗版正规出版社图书,侵犯人家合理权益的网站,啥时候这么理直气壮的?

知乎用户 天台吹过一阵风​ 发表

中国的 AI 说不会。访问 z 站请看这里:

https://topstip.com/the-worlds-largest-digital-library-z-library-newly-available-official-site-and-mirror/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怎么看待樱花动漫运营者被判 2 年 3 个月?

知乎用户 随心飘摇 发表 如果你会翻墙上油管,那么每个季度大部分的番都可以免费在油管上看。 苦于先审后播制度,台湾和香港的代理商在大陆的代理量骤然减少,于是他们找到了新的出片方式。把番剧代理给巴哈姆特,然后自己在油管上放出番剧并吸引粉丝,可 …

怎么看待樱花动漫运营者被判 2 年 3 个月?

知乎用户 随心飘摇 发表 如果你会翻墙上油管,那么每个季度大部分的番都可以免费在油管上看。 苦于先审后播制度,台湾和香港的代理商在大陆的代理量骤然减少,于是他们找到了新的出片方式。把番剧代理给巴哈姆特,然后自己在油管上放出番剧并吸引粉丝,可 …

为什么国内的黄色网站不被查封?是难发现吗?

知乎用户 曹官子 发表 国内的黄色网站????特么的哪个黄色网站是在国内的??? 那些黄色网站还有菠菜的,都在是在国外的,谁敢在国内搭黄色网站啊。 国内的网站,要想上线,必须要在工信部备案,谁家黄色网站去工信部备案啊。 知乎用户 楚子航​ …

为什么国内的黄色网站不被查封?是难发现吗?

知乎用户 曹官子 发表 国内的黄色网站????特么的哪个黄色网站是在国内的??? 那些黄色网站还有菠菜的,都在是在国外的,谁敢在国内搭黄色网站啊。 国内的网站,要想上线,必须要在工信部备案,谁家黄色网站去工信部备案啊。 知乎用户 楚子航​ …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原创 急雪回风 见识 【白宫网站】 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这又是美国人民充满无尽胜利的一周。 【白宫新闻秘书】 “胜利每天都在白宫继续。” 【白宫新闻秘书】 “昨晚,我为我们冰球队输给加拿大而哭泣,并向上帝祈祷,这时我感到内心有某种东西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