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在闭关锁国和民主化可能性并存的未来中国,英语的重要性将如何变化?
品葱用户 重傳媒 提问于 8/17/2020 国内亲戚的小孩要读大学 发展英语特长前景如何? 品葱用户 peacefulwaters 评论于 2020-08-17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定要学的,这个玩意和美元一样,属通货。 …
我在新西兰工作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有的小学都是下午 3 点下课,孩子十分轻松,天真无邪,跑跑跳跳。
但也发现——那些医生、法官、官员的孩子们,大多需要在下课后去上额外的补习班,学习第二门语言,学习乐器,学习专项体育。
我教过一个叫做亚当的孩子,他爸是机长,工作很忙,高高帅帅的,亚当也很帅,随他爸。一下课就去学语言,才 10 岁不到,已经能流利使用 3 种语言了…… 当然,第 4 种语言汉语说得还可以,没到流利水平。
同理,为什么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如果取消了,会出现什么后果?
有钱人依然会让孩子去学,差距只能更大,世界上优秀的文献和前沿文字,暂时大多数还是英语写的。
富者更富,穷者愈穷。
我绝对同意,英语的教学方式应该改进,应该更结合生活和未来多学科交叉使用场景,不应该割裂开来天天背 abandon.
世界的话语权,特别是学术方面,暂时还不是中国独大,英语,还得学。
何为教育?教育是为了保障公平,提高国民素质。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把英语从主科拿去,就下降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
顺应世界,改变世界,我辈担当。
高考才是大部分中小学,不夸张地说,是 80% 的中小学的唯一价值导向和行动指南。
剩下百分之二十是比较高端的中小学,但高考仍然是影响他们教学的重大因素。
那取不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就没必要争论太多,看高考怎么改就完事了。
英语还是 150 分?还是降低分值到说 120 分?甚至是只有 100 分?
英语是能考两次,二者取高分者,还是只能考唯一那一次?
英语题型要不要改革?一些相对意义不大的题型要不要取消?听力、语法、阅读、写作的分值需不需要重新分配?
这些随便有一点小改动、新变革,都会直接传导并影响到中小学的英语课程。
所以,还是讨论讨论高考怎么考英语更有价值。
至于高考不考英语,或许三五十年后行。
1、当年高考成绩安徽省前百分之一,高考英语成绩 135+。上了大学之后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和英语没啥关系,就彻底放弃了英语,现在回头真的觉得后悔,如果英语好看到的世界会更广。不去神话英语,但是学好它很多时候就是给了你多一种选择,而且说句实话,我确实想不到有什么专业能和英语彻底绝缘的,你想攀登职业的高峰,对外的了解和批判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不要觉得有了翻译就怎么样,有些翻译的书籍真的是晦涩难懂,而且时效性极差。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
2、全国政协的建议要通读,人家说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加强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的课时。好的,这些科目考不考,不考的话谁去学,考的话,美术、音乐、体育这些哪个不是靠钱堆出来的。有人提到英语受家庭影响的因素太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了。就我个人的观察,语言的学习几乎是成本最低的科目了,美术和音乐才是真的无底洞,而且后者最黑洞的是如何客观评价优劣?我们高考的那个时代,家庭条件再差,只要愿意吃苦,前三本新概念背下来我就没有见过高考英语还能很差的。
3、都知道现在的英语教育有挺大的问题,哑巴英语大量存在,但是国情如此,短期内无法改变。你给一个西部山区的孩子说,你的英语口语不标准,这叫强人所难。我特讨厌听 “素质教育”“减负” 这些词,教育减不减负,素质不素质,是国情来决定的,不能把逻辑搞倒了,这个内卷化的时代,无论是减负还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只能让普通家庭更加痛苦,想想我们小时候五点半放学,家长六点回来就能做饭。现在哪?三点半放学的孩子和晚上八点才能回家的父母?减负减了谁的负?
4、退一步来说英语有没有用不是政协委员说的算,而是社会说的算。以法律职业为例,红圈所招人,“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几乎是避不开的条件,要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用英语成绩(四六级、雅思)作为求职门槛的工作一大堆,你见过谁用数学成绩或者语文成绩作为求职门槛的吗?如果说应用率低也可以做评价条件,英语绝对不是主课中应用率最低的。
英语不是不该学,是不该像现在这样学。
我拿语文作为对比。
语文之所以是主科,是因为有其他各学科配合。
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甚至是英语,教材和习题都免不了用中文编写,就连高考试卷也是用中文出的。就算语文教材本身拉垮,通过在其他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和使用中文,仍然可以熟练掌握这一门语言(文字)工具。
但英语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年学了个啥?大学考四级,打开词典背单词,第一个是 abandon,考六级,第一个还是 abandon,考研,abandon…… 而且,题还是中国人出的。
能干啥?哑巴英语加瞎子英语。往下了说,论俗的,是能买菜问路还是看小说影视剧?还不如 porn hub 上的接地气和富有生活气息。往上了说,是能读文献还是不用翻译软件的前提下信手拈来写论文的 abstract?
说白了,现行的英语教育是低效和落后的。其原本的动机是增加筛选(如高考,考研,考博,评职称)“人上人” 的难度,筛的过程中,学习和准备的是 “考试型英语”,等筛出来之后,再开始学的才是针对专业方向的,真正有用的英语。
问题是,内卷太厉害,以至于大家花在筛选上的时间与精力实在是越来越多了。
我是法学专业的,曾经听老前辈说过。八十年代那会儿高中生都已经是人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法学本科生(五院四系时代,不像后来扩招那么混乱)都有机会看外文文献资料。后来是本科生要努力考研,研究生跟导师做科研时接触外文资料,再后来是研究生努力考博(或准备考托福雅思出国),真正接触外文文献开始认真科研都拖到考上博(或出国)之后了。
也就是说,从中学到大学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从高考到四级到六级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再到考博考托福雅思,大家学英语主要还是为了应付选拔考试,为了先爬梯子上去,而不是知识本身。
技能前置越来越长,前期铺垫越来越多。
莫说我自曝家丑,同样是一门语言,同样是主科,语文和英语的教学有何区别?
我读高中时,语文老师连教材上的课文和习题都不怎么讲了,顶多挑几篇重点,大都是直接快进到模拟考。不考试的时候索性就让我们自习,而且允许在自习课上学习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等其他科目。等到上大学,研究生之后,虽说我是法学专业,妥妥的文科,但已经不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也不考。你都混到读大学读研了,横竖不能连识文断字还要专门来教吧?
英语是怎么教学的?高中,教语法,老师领着读课文,念单词。到了大学,好嘛,一开课,又是语法,老师领着读课文,念单词。好家伙,你当我们幼儿园小朋友么?难道我没学过音标?我不会查词典?至于牙牙学语?
大家敢不敢想象一下,要是语文也像英语这样搞会怎样?
高考语文之后,大学还必须考语文四,六级,不考过不给学位证,考研考博也考语文。那只怕是大家都把精力花在学习 “考试型语文”,连看本专业教材和文献(哪怕是中文的)时间都没有。
英语还是要学的。
但我的建议是融入其他学科。你在学习其他各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学,政治,历史等等的时候,不说用全外文教材吧,至少要辅以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作扩展阅读和学科应用。
如果我不会法语,我现在网上搜到法语的资料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除非迫不得已,会去用翻译网站,就跟我现在搜到德语资料一样。
但是我现在搜到法语的资料有价值的都会看,有时候确实可以找到宝。
中文搜不到资料,我会搜英文,英文搜不到,我还会用法文去搜。和法国相关的,我会直接用法语搜一手资料。
我想如果一个人如果不会英语,只会用翻译网站的话,他对于英语资料的态度应该是可以想象的。这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你会一门语言,就有用这门语言主动了解世界的能力,不会的话,就只能用翻译软件被动接受。
多学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这是想让人变得狭隘。
作为一个搞政治哲学的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是语言到底是啥。
语言是交流工具吗?是的,但不完全是。语言的背后是政治权力,是制度性的 “国家机器”。标准化的语言是现代国家的规训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语言,应该都归于选修” 其实就比较缺乏说服力了。因为语言就是会被政治力量分成三六九等的。就好像为什么以北方方言和口音为基础构建的就是普通话,汉诺威地区的 Hochdeutsch 就是标准德语一样。不是因为它们天然就是最标准的汉语和德语。而是国家力量让它们拥有了超出其他方言的地位。
同理,在国际社会上,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上的权力关系长期运作产生的结果,它同样也有超出其他语言的地位。这个特殊地位不是天然的,但是也是客观的。而作为政治制度一部分的教育政策,也是必须考虑到这一事实的。
无论是前三十年俄语是必修,还是改开后英语是必修,都是政治运作中的一环。它从来不是个自然的产物,也永远不会客观。哪怕现在强行取消了英语必修,然后和其他二外一样都归入选修,但是英语作为统治性的国际语言的事实也会使得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学习。
从内心情感来说,我很希望中国未来的孩子可以不必学任何一门外语。但是从现实来看,这个希望目前是不现实的。
我在日本的朋友有次跟我说,日本有许多针对上班族的外语夜校,授课内容往往带有鲜明的职业特色。这些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不到一年的课程,让有出国需要的上班族学员掌握本职工作相关基本的会话与写作。
我们看日剧,经常看到一些技能型人才拥有出国学习经历的剧情。比如说西餐厨师、咖啡师、面点师、花匠、护士。在我们中国人的经验中,这些人去念技校中专就好了,撑破天读职高、大专、本科。但是在日本,技能型人才留学并不是文学虚构,这个桥段取材于现实。在日本,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普通技能型人才,从明治维新时期就有了出国深造的需求。很多人甚至是自带干粮深造,并不是雇主送他们出国的。
日本用了几十年时间从一个跟中国差不多积贫积弱的国家成长为穷逼帝国主义,能造出飞机军舰,日本科学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物理学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战争罪行被炸成光地却又凭借无形的知识财富重新成为发达国家,与日本人持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密不可分。
目前,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但是我们在各个领域仍然不是世界第一,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有对外交流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留学” 需求也会从象牙塔里的书生的专利,变成所有希望对接世界一流经验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对外经济活动,“一带一路” 倡议,也决定了小商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存在出国工作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证基础教育体系为所有劳动者提供适当的外语基础。
我认识一个 6 线城市出生的孩子,18 岁之前他没有坐过火车,人生理想是考上省会城市里全省唯一的一所 211,毕业之后回到这个 6 线城市当一个中学老师。
19 岁他第一次坐火车,去往另一个城市,武汉,读大学;
21 岁他第一次坐飞机,去往另一个省份,台湾,做交换生;
24 岁他第一次办理申根签证,去往另一个国家,法国,完成他硕士最后一年的学业。
当他在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飞机上把自己的手表拨慢 6 小时的时候,假如时光倒推 6 年,是绝对不可能想到 “在巴黎读书” 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场景。
为什么呢?
因为他出生的那个偏远的 6 线城市,教育条件落后到小学老师没有一个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他的爸爸妈妈基本不会用英语说出 3 种水果的名字;
他的初中英语老师自己都得跟着复读机学习单词发音然后给他上课;
在进入高中之前,他不知道英语中的浊化和连读。
你能想象这种环境下出生的孩子,有一天可以用英语和签证官谈笑风生吗?
我不能。
我相信,他也不能。
但为什么这又成为了可能呢?
可以说,这个孩子在 18 岁之前认识的所有人,都不会说英语,但是他们都知道英语很重要。
所以他的爸爸妈妈自己不会说英语,却想到给他买英文光盘,送他去英语补习班;
他的初中英语老师自己发音不标准,却想到自己跟读录音机,然后给他上课;
所以他才能在进入重点读高中读书后,尽管不懂辅音浊化,但能够磕磕绊绊读完一段课文;
所以他才能进入大学,敢去试试托福考试,尽管第一次惨不忍睹,却能一点一点练习听力和写作。
他发音不准,但是音标都会;
他句法不行,但单词大体能猜。
他的基础不好,但至少,有。
而现在我想请大家来思考一下,这个出生在 6 线城市的小孩子,在周围没有任何英语氛围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英语基础呢?
我大胆猜测,如果当年不是国家强制,他周围的人不会感觉英语是重要的。
他的爸爸妈妈可能不会送他去英语补习班,他的中学老师不会跟着录音机自学发音然后教他。
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中学英语老师。
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其实是给非常多像他这样的社会底层提供了一种向上的可能。
尽管这种 “向上” 是一种非常小的概率。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命运,除了历史进程,还需要兼顾个人奋斗。
但,至少他得有个底子,才能抓住历史的进程,开始个人的奋斗吧?
所谓 “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看似在关心社会底层,不要让他们学对他们没用的知识。
其实,这是手腕最强硬的阶级隔离。
他把知识分成了 “君子之学” 和“小人之学”,他们幻想出了两个平行世界,权贵阶级夜观星象研究天人之变,底层阶级学习母猪的产后护理,以及如何骑着电驴在 1 小时内送达更多的外卖。
英语对送外卖的没啥用,你们不用学了。
但,你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就能断定他长大之后必须是送外卖的呢?
就因为他的爸爸是送外卖的吗?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这是所有教育从业者入行的第一课。
所谓发展的眼光,就是你不要预判这个孩子不需要什么东西。
英语对社会底层重要吗?
我就是那个 6 线城市的社会底层。
但是在我 24 岁,坐在领事馆面试申根签证时,我觉得英语对我很重要。
[如何看待 9 月 22 日特朗普在联大演讲 7 分钟连提中国 11 次?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552951/answer/1492237475)[# 何李圆桌精选:热点反思mp.weixin.qq.com](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3F__biz%3DMzIxNjY0MDg4MA%3D%3D%26action%3Dgetalbum%26album_id%3D1525585705136160769%23wechat_redirect)
小更新:
评论区有胖友开玩笑建议把英语提高到 200 分。
讲真,我觉得理工科可以这么干,因为大学的中英文教材差距太大。这年头理工科比文科更需要学好英语。
谢邀。
年年提,年年得坚决反对。
拿维基百科 21 年 1 月 4 号的数据为例:
维基里英语页面的日浏览量,2.5 亿。
往下依次排:日语,3728 万;西语,3701 万;德语,3084 万;俄语,2635 万;法语,2439 万;意大利语,1862 万;汉语,1337 万;葡语,1150 万;波兰语,881 万;阿拉伯语,733 万;波斯语,567 万;印尼语,538 万;荷兰语,493 万;土耳其语,338 万。
英语的浏览量基本等于后面 14 位的加总,
不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盎撒人盎撒魂,而是维基百科里有 630 万个词条由英语写成,而且往往是最时效、最细分、最详备的。
因此尽管维基百科支持 319 种语言,有 5500 万个词条,但英语占编辑量的四成,占阅读量的五成。
还有哪个语种有这样的传播主导优势?
有些人主张取消英语,老是扯什么 “用不着不必学”。像这次的许代表就说,有翻译机了,干嘛学?
我买菜也不用微积分,现在有收银机甚至都不用算账,那数学干嘛要学?学个四则运算能算工资就好啦;
我跟人聊天也不用文言文,现在大家用手机打字连动笔的机会都很少了,那语文干嘛要学?会打拼音会认字就好啦。
青少年学数学学语文学外语,不是指望他们将来能用上多少,而是希望他们在跨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能形成自己的 “范式”。
面对陌生的信息和问题,怎么收集、处理、输出,怎么参考别人的路径并化为己有,怎么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处理新问题。
让你年纪轻轻刀枪棍棒都耍一遍,不是为了让你就此定型,而是让你通过大量不同场景来学习如何掌握自己的肌肉。
聊改革英语及外语的教学方式,调整考试考核标准,这些是有效讨论。
现阶段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这属于胡闹。
你不改变英语实际上的国际语言地位,单方面压缩公立教育中对英语的投入,实际上就是在加深阶层壁垒。
因为这个工具确实能增加职业发展的可能(而且其实非常廉价),公立教育里不教,市场化机构自然会跟上来。
到时候就不是几千块钱就能让一个老师盯着你一年教你几百小时逼你做一百多份试卷,而是两万一个月每周 10 小时。
我怕你到时候哭都哭不出来。
公立教育体系把一项看似高大上的技能搞成白菜价,老老实实上课,至少能形成持续自学的基础。结果你现在要把这项技能恢复成马术那种级别。
说实话,如果讲个人条件,我极其支持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
因为我英语害行,我周围很多人留学归来,我还认识好几个老外。
我自信可以用较低成本来让下一代掌握这个技能,当然希望其他孩子未来尽可能别掌握,最好没啥接触机会,这样就有代际优势。
但将心比心,如果数理化也搞教学质量压缩,也考核 “应用率”,那有些家庭的代际优势就强到可怕了。
然后孩子空出来的时间干嘛?照代表的说法,学 “音乐、体育、美术”。
我认同中国美学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运动也不够。但是你看看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艺术生和体育生,他们对下一代主抓的科目是什么?
不要再压缩公立教育的质量啦。
先说结论——英语学习是不能取消的,但是英语的学习方式也的确需要改进。
1. 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对英语课时的设置。
暂且不说英语这一门语言,作为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的语言之一,掌握这门语言对未来有多重要,而是先去看看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减少英语的学习会发生什么。
显然,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长大后用不到英语;而另一种是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需要用到英语但是基础薄弱。
对于第一种情况,显然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就有些难受了。
我自己恰好就是第二种情况,小时候不重视英语,认为会做题就好了,结果一考雅思,发现自己口语发音不好、作文表达没有逻辑,分数最高的还是阅读和听力这两个应试技巧偏多的科目。于是在考完研有自己安排的学习时间后,在一笑而过一口气报了全年的能力英语系列课程,一共 24 门课,给自己从口语、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写作来一个全方面升级。
教育学中有这么一个单词:关键期。是指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具有最敏感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得到良好的发展。
用浅显一点的话解释,就是著名的 “狼孩” 故事,这两个小孩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之后对于她们要掌握语言系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学习第一语言(母语)的关键期是在 1-5 岁之间,而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大约有 6 岁、12 岁以及 15 岁这样三个关键节点。
(1) 如在 6 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口语中一般没有外国腔;
(2) 12 岁以后开始学习, 一般都有外国腔;
(3) 6—12 岁之间开始学习, 有的有外国腔, 有的则没有外国腔。
(4) 超过 15 岁就过了关键期,年龄对第二语言流利程度有影响。
摘自:刘振前.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
然而 9 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当我们发现学习英语很重要是,我们已经 16 岁了,早就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
2. 认为 “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素质教育课时占比偏低
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是通过增加这些课时来进行素质教育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素质教育的解释: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两者绝不是对立的。
换言之,素质教育课程不是单纯的指音乐、体育、美术这些课程,而是一种可以让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的过程。而想要通过增加音乐、体育和美术的课时来改变目前这一应试教育的现状,明显时不可取的。
在去年暑假,南京一中因为推行素质教育而导致高考成绩下滑激起了家长的愤怒。
但我们也都懂,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各方面素质都得以提升,而非不要成绩,好的素质教育反之会促进成绩的提高。并且素质教育只应该与 “分数至上”“唯考试论” 等错误观念对立,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也不应该反对考试和分数本身。
所以想要发展素质教育,不是通过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就可以简单解决的,更需要的是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和社会心态。
当前的英语教学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回想我们从小学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英语课程,大概的教学思路无一不是背单词、读课文、讲知识点、写作文,然后刷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概想学好英语也是困难的一件事情。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同龄人,当时我们的班主任说他是回来调研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的(不过我也不清楚最后调研的结果是什么 hhh),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拿了一份我们班的英语小测的卷子去做,在班级平均分有 80 + 的时候,他的分数是 54 分。
但是 54 分能说明他的英语水平不好吗?显然人家的英语水平比我们这些” 小镇做题家 “要好多了。
那英语究竟应该怎么学习,或者说怎样进行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才是我们目前更需要关注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可能就要交给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大佬们去研究了)
准确的说,认识一笑而过这个机构是在考研的时候,然后通过一个月时间顺利的完成了 “始于颜值、陷于人品、忠于才华” 的入坑全过程,报了寒假的能力英语六门联报。
于是在一整个寒假,我几乎都沉浸在英语的学习中,老师教授的不再是应试的知识,比如孔玮老师在阅读班会讲外文翻译的红楼梦和中文红楼梦原文的对比和一些翻译的技巧,周思成老师在词汇班会教很多有趣的词汇记法,宋智鸣老师在听力班会认真的讲每一篇听力材料以及精听材料的方法,而不是给我们一堆雅思或者托福听力的题目,然后告诉我们这些题目应该怎么做才能正确率最高。
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永远对新东西保持三分钟热度的我,也坚持了将近 2 个月几乎不间断的英语学习了。虽然说我并不能现在马上去考个雅思来看看我到底高了多少分,但是口语的提升是最显著,也是最震惊我朋友的(上次被朋友嫌弃,说我英音味太浓了,她不习惯)
最后祝点赞的宝贝能收获满满的好运和正确且持续的学习动力呀~
(最近太忙啦,有空后还会接着更新)
其实类似的问题之前就回答过两次,包括这个:
[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415591/answer/1207633507)
和这个:
[如何评论作家流浪的蛤蟆在微博上对英语学习的评价?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943373/answer/657042441)
在这两个回答里,其实该说的都已经说清楚了,主要有两点结论:
1,英语是最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带来回报的学科
2,英语不是最受到家庭阶层影响的学科
刚才看到
老师的想法里提到
于是我把之前的数据拿出来,加入原生家庭收入,再加入之前没有纳入的综合成绩,重新做了一遍回归。
首先看图 1:
上图表示当某个变量提高 1% 的分位数时,会导致毕业后的收入提高多少分位数。这个数值越大,表示该变量越能影响考生毕业后能找到的工资高低。
比如家庭人均收入对应的是 0.15,就表示当这个考生的家庭收入的分位数提高 1%,那么这个考生毕业后的工资分位数会提高 0.15%,值得注意的是,该系数大于所有高考科目的系数。
再看图 2:
上图表示当考生家庭收入分位数提高 1% 时,高考成绩分位数会提高的程度。这个变量越大,表示该门科目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越大——家庭越富有 / 贫穷,成绩越好 / 差。
所以现在我们有两个结论:
能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
语文 < 综合 < 英语≈数学
受到原生家庭收入影响最大:
语文≈英语 > 数学 > 综合。
现在大声告诉我,最应该取消 / 降低主课地位的是——
首先,政协是一个政治协商机构,言者无罪,好的建议会被采纳,走一套复杂繁琐的流程;不好的或者没意义的建议直接就过去了,永远停留在建议阶段。所以我们每年都能看到许多奇葩的政协提案,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恰恰是政协的功能,不然你怎么知道各色奇葩提案中有没有几个好的。像这个取消英语教育中小学主科地位的提案,年年都有,属实是有点锲而不舍。但言者无罪,大家觉得不对,不采纳就完事了。
说回这个问题本身。英语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可是我国义务教育学的英语是个什么鬼,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一个优等生动辄考个一百三四十,但是连基本的英语对话都完成不了,连川普的粉丝都无法对话。其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的英语根本就不是英语,而是一种 “基于英语衍生出的一个适合于出题和答题并产生一定区分度的架空学科”,我想这么说更为合适。如果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这门架空科目取消掉,对我国的全民英语水平恐怕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
但显然,以我国现在的财力,也不足以对我国的中小学生普遍推广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育。但也不能因为没钱,就把现在这门写作英语,读作压根称不上是英语的莫名其妙架空学科继续这样延续下去不做改变吧,多多少少也要做出一些改变。否则像现在这样下去,学个一溜十三遭,英语一点儿没学会,连餐巾纸用英语怎么说,酸奶用英语怎么说,都不会,反而学会了一堆美利坚人类灯塔海洋文明永远滴神中国人劣根性之类的阅读材料,那这课还真不如不开。
坚决反对在中文期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之前,取消英语普及,否则科学前沿的英文论文和英文书籍,将成为少数人的专享,而有钱有知识的父母会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主动让孩子参加课外英语学习,这样钱和学术界的权力将会将普通人通过科研渠道上升之路彻底切断。
当然个人认为通过科技实力让汉语取代英语是几乎不可能的,要么强推更简单的人造语言(类似世界语)要么研制人工智能翻译。
截至目前,赞成英语作为中小学主科地位的人还是比反对的人多一些。
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与观点,都值得被尊重,但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孩子本身如何看待英语这门学科。
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初中学历,没有任何教育子女学习的经验。弟弟,小学六年级,目前学校已经开始进行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了。
过年回去我问他,“对于老师和学校的这种行为,他是否能够接受?”
他回答 “可以”,英语是他的强项,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即使现在在超前学习(小学阶段英语早已经结束了,学校就提前安排初中教学了),什么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早都已经学过了。
他愿意,也乐意这样对待老师的安排。
但是语文,他却是非常抵触,每次考试 100 分都几乎只有 85 上下,这让全家人也很头疼。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并不是所有孩子对于英语成为主科都是接受的,他们对其不感兴趣,无论你一天安排多少节英语课也无济于事,就如我弟弟的语文一样。
每位家长更应该做的,反而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与擅长点,制定发展目标与计划,这才是时代发展的核心,也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就这样。
按这个逻辑,都不用搞 9 年制义务教育,最多 6 年就行了。
语文你认识 3-5000 字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什么文言文、议论文等没啥好学的,反正以后用的少。不认识的中文也可以用手机等人工智能工具搜索嘛。
数学学会 100 以内的四则运算就行了,或者只要看得懂基本的数学符号就行,反正有计算器辅助;会计算个常见图形的面积体积就行,反正以后也就买房的时候可以算算面积。
英语像委员说的,反正有翻译机,单词不用学,学会 26 个字母,以免地铁口什么的找不到就行了
音乐看天赋,天赋好的多练练。其他的主要教教怎么使用播放器,应用工具给你听就行了
美术更是 “成果应用率低”,最多教教简笔画就 ok
体育就是为了强健身体,搞那么多足球篮球什么的没啥用,反正以后靠这个吃饭的比例更低,不如就大家围着学校跑跑步、挑挑泥算了。
至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更没啥应用了,更要取消让学生早点回家帮家里扫扫地送送外卖搬搬砖啥的不更好吗
只要提前规划好你的人生,就可以走向快乐教育!
我早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就深刻地指出,随着中国复兴,21 世纪的英语将迎来第三春。
中国崛起的头一个一百年,最受益的国际性语言不是汉语,反而是英语。
其中道理我论述过,这里不重复。
所以,孩子们,别犯傻,在五十年内,还是要学好英语的。
从长期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英语真就有那么重要,除非可以短期内让汉语在全球达到和英语一样的地位。
即使达到了,也不能改变过去百年来英语在各个领域建立起来的优势,如果你要研究这一时期的资料,依然要懂英语,就像很多学术细分领域的研究者都要会相应的语言一样。
当然,如果你早早就确定这些和你没关系,你既不关心,也不想学,更不想从事这些工作,那英语确实没啥用。
只不过,现在把英语从主流教育体系中拿走了,以后再想塞回来就难了。
毕竟大部分人,如果英语高考不考,或者占分很少,根本就不会认真学。
再去看看那些传说中在 K12 阶段提倡 “快乐学习” 的发达国家,富人阶层是怎么培养自己的子女的。
嗯…………
毅种轮回?
中小学主科和副科教育差别不小,英语如果被取消主科地位,对那些因此而不重视英文不好好学英文的同学来讲,其实是一种不公平,不仅眼界受限,在实际的岗位上升通道里也会受限。
就我所在的计算机行业而言,即使不搞科研,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
程序员接触的操作系统和集成开发环境大部分是英文版 ,虽然有汉化版本,但是最新、最好的软件往往是英文版本,帮助和初始文档也是英文版本,比如大家普遍使用的 VISUAL CODE,发行说明部分就不是中文而是英文。
而且难道没有中文翻译,开发就不做了吗?早期的安卓、苹果开发,我都是高度依赖英文社区和英文资料的,MYSQL 也是英文界面英文文档居多。
即使是汉化了的网站,有部分新内容还是英文的,没人帮你翻译。
另外,如果程序出了问题,我一直推荐的网站是 stackoverflow,比起国内的 CSDN 而言,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的聚焦程度都远远胜出,唯一的要求是,英文阅读能力要强,不能看几分钟就头昏不想看。
如果你是做信息安全开发的,BOUNCY CASTLE 里的东西可是大宝库。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上班的时候英文邮件也是必不可少,象我有时候还要听咖喱味的英文电话,如果英文像一些副科一样划水,培养的人才怎么接入国际体系?
最后说一句:学好了英文,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中国。
[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415591/answer/1152066851)
原来回答过类似问题,观点仍旧不改,现行英语教育应该被踢出去,换成实用性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门工具,是一门有现实需要的工具,除了个别人的特殊需求,并不是一门值得大多数人去钻研的知识。
普通人需要英语来打开眼界,极少数人需要英语搞科研。
现在我们的英语教育,并不是以实用为主,并不培养交流,反而人为的设置障碍,比如墙…… 让学生投入到毫无意义,耗费时间,但最后无法用于现实交流的中国特色英语。
我们国家的孩子,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都是浪费光阴,效率非常低下,这是非常可悲的事儿。
英语教育肯定是要改革的,但我不赞成这么改。
就应该从大学开始改革,直接圈定哪些学科必须要高考英语成绩,哪些学科不需要,哪些不是必考但有加分。
让学生在小初高时代,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觉得英语头疼,那就选择不需要英语的学科,彻底放弃英语学习,觉得因为多了英语导致竞争宽松,又在英语上学的比较轻松的孩子,自然会选择需要英语的学科。
因材施教,本来就是教育的最基础原则,我们从没有尝试做过。
都到 2021 年了,不少中国人对于学英语的主要目的还是没有弄清楚。
他们仍然秉持着 80 年代初的观念,以为学英语是为了 “融入世界,与外界交流”,这些当然是我国长期以来推广英语教学的一个目的。但是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工厂了,“融入世界” 早就是一句废话。
中国人当前学英语的目的,就是开始争夺英语的最终解释权,并拿到国际话语权。在此实现以后你不用在纠结学 “英音” 好听还是 “美音” 好听,中式发音的英语会变得最为纯正、好听,键盘里默认的输入法就会是 English(China)。中式用法就是英语的正统。
美国人从发音到很多日常词的用法与英国人天差地别,从裤子到地铁,但是当今世界美音就是英语正统。日本全盘接受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包括汉字系统,等到明治维新后反而得到了争夺 “中华正统”,即儒家体系话语权的地位。
在当今国际期刊以英文为主体的背景下,中国人大量的参与能够用中式英语定义许多新的学术名词。这点常常阅读外文期刊的同学们应该都深有体会。
长此以往,当行业标准、重要国际会议都开始被中国人占据的时候,中式英语就会成为被世界认可的通用语。同时,操着一口北京胡同腔英语的中国小伙子也能够在非洲新西方英语市场鸡犬升天。
该争夺的东西,不要主动放弃。
取消主科地位不等于取消英语,这是要降低英语权重,并不代表以后就可以不学英语,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喜欢学英语的可以继续。但高考不设为必考科目这一点值得商榷。
[
取消英语主科地位,你支持吗?
希刺克厉夫的视频
· 2075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0889557450244097)
可以不与数学英语同地位,但是如果不是必考,那真的没人学了,兴趣不当饭吃,这势必将整个国民的英语素质大大降低,这么多年的工作白做了。
俗话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还是很有必要,如果不打好基础,那以后学习英语的就太少了,等到了更高层次,比如科研人员,需要大量研究英文著作和文献的这部分人群,如果从小就放弃了英语,那就等于斩断了他们以后的进步阶梯,就等于变相束缚了人才的进阶。
所以,可以将英语不设为主科,可以降低英语的权重,参照政史地这些副科,但是不可以不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专家看到了不到 10% 的人以后才用到英语,但是这些少数人可是必然打过基础才能用啊,这不能放弃,这或许很关键。
不如以后小初高各阶段的英语都不纳入升学考试计分学科,像四六级一样只做通过性考试要求。每年都举办两到四次全国性考试(其中一次跟高考一起考),最后不计成绩,只计通过和不通过。该考试只允许高三学生参加,考过其中任何一次即可。
高中英语跟高中化学生物和大学本科谭语言一样都是跟实际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一一对应的学科,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中国。为了更好推动事业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世界的了解,也需要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尊重世界多样性,了解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促进和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应该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有一个更为广阔深厚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地域辽阔,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发展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了解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向世界介绍我国基本国情,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坚持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需要在学好祖国语言的同时认真学习外语,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如果能够直接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都来做促进相互了解工作,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我的体会是,直接的语言交流,哪怕是最基本的交流,其效果也要优于间接的语言交流。我说的是最基本的语言交流,要求都脱离翻译而去进行全面的语言交流目前是不现实的。
取消英语主科地位,那么学英语的主要渠道可能就变成课外辅导班,学习成本大大上升。像我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可能就没机会学英语也没机会出国了。
我读中学的时候没人教德语法语,也很难找到相关学习资源。要系统学德语法语得去外国语中学,而外国语中学不会出现在我家这种中部县城,相关的学费也可以自己去查。真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大家的孩子以后学英语也得像学德语法语这么贵。
就算文革期间,初中生也是要学英语的。大家可以先去搜索一下 “马振扶事件” 或者这句话 “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 ABC,也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说回正题,全国范围内,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 2001 年的规定。当时教育部出了一个文件叫做《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正文开篇引用了一句 1983 年的口号: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意见所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开头写得很详细一些: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1983 年到现在还不满 40 年,2001 年到现在仅仅 20 年。然后我还找到了一个 1979 年的文件,叫做《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全文引用如下: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迫切需要加强外语教育,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外语人才。**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同时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先进国家、先进民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外语教育的重要作用,彻底批判 “四人帮” 鼓吹的 “不学 ABC,照样干革命” 的反动谬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外语教育的领导。要解放思想,冲破林彪、“四人帮”设下的禁区,努力创造外语学习的条件,让师生接触现代外语,迅速改变外语教育的封闭状态。战斗在外语教学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和干部要充分看到当前的紧迫形势,努力在三五年内改变外语教育的落后面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建国以来,在毛主席、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由于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在外语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翻译和师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事工作的需要。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也有一些缺点和错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在建国初期大力发展了俄语教育。忽视了英语和其他语种,导致外语教育片面发展,另一个是注意了专业外语教育,对高校公共外语教育和中、小学外语教育注意不够。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九年一度取消了初中外语,使整个外语水平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近十一二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 的破坏,我国外语教育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严重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根据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总结二十八年来发展外语教育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今后一个时期外语教育的总要求应该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切实抓好中、小学外语教育这个基础,在办好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育和公共外语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努力使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掌握外语工具,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
为了贯彻这个总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加强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学外语课和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当受到充分重视。目前首先在重点中学和有条件的城市中学开设。三五年内城市中学要普遍开设,并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城镇中学和农村中学的外语课可在条件具备后逐步开设。小学外语课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重点小学和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小学逐步开设.为了早出和快出人才,除继续办好和发展一批外国语学校,为高等学校输送高水平的外语学生之外。应办好一批文理分科、加强外语教育的重点中学,为培养有较好外语基础的科技人才创造条件。
二、要大力办好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培养既懂专业又掌握外语的科技人才。高校公共外语课应增加学时,提高教学要求,高年级可指定一二门课程用外语讲授。公共外语除英语外,有条件的院校还要开日、德、法、俄等语种的课。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开办各种形式的科技人员、高校理工科教师以及出国留学生的外语培训班。有条件的院校要开展科技外语教学研究,通过试点,开办科技外语专业,培养从事科技外语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外语讲座。
三、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重点外语院系,使之成为培养水平较高的外事翻译、高校专业外语师资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人才的基地。这些学校主要从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以及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中学毕业生中招生,按照周总理关于打好政治、外语和文化知识三个基本功的指示,严格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两门外语。为了培养高级翻译、研究人才以及高等学校专业外语的骨干教师,这些学校应逐步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四、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当前主要的任务还是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但也要适当注意日、法、德、俄等其他通用语种的教育。非通用语种应有计划地开设,布点不宜过于分散。一些缺门的稀有语种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以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中小学语种的设置,一律由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规划,统一掌握。要注意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做好语种衔接工作。
俄语在外语教育中应保持必要的比例。研究苏联,这是国际斗争的需要,也是学习外国的需要。因此,俄语人才的培养不能断线,要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从目前这几年的情况看,高校俄语专业的培养规模每年可保持在二百至三百人左右。中小学可在少数学校开设俄语课,与苏联接壤的各省、自治区开设的面可适当大一些。有条件的外国语学校要开设俄语专业,为高等学校输送水平较高的俄语人才。有关高等学校可设置各种研究苏联和翻译苏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情报资料的机构,使现有的俄语教师既能发挥作用,又能巩固和提高其专业水平。储备一批俄语骨干。
五、大力抓好外语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目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师青黄不接,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后继乏人。中学外语教师质量很低,数量奇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和脱产进修活动。初步设想,在提倡在职进修为主的同时,每年要抽出十分之一的教师进行半年左右的脱产培训。教育部拟采取出国进修,邀请外国语言专家来华讲学或举办外语教师训练班,选择国内有条件的学校开办师资进修班等措施,争取在三年内培养一批质量较高的高等学校和外国语学校骨干外语教师,争取把重点中小学和有条件的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分别提高到高师、师专毕业的程度。为了解决英语师资缺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拟从一九七九年起三年内,每年聘请一百名左右外籍英语教师和国外侨胞培训高等学校理工科公共英语教师和中学英语教师。建议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台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开设专门的英语教学辅导讲座。
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师范院校外语系、面向地方的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外语系都应扩大招生规模,积极开办二年制的英语专修科,加速培养合格的中学外语教师:中师应附设英语师资班,培训小学外语教师。另外,各地可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外语教师。外语院校毕业生分配不当、用非所学的,可实行归队,以解决师资奇缺的困难。
六、编选出版一批相对稳定的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各类通用语种的外语教材均应组织统编或委托有关院校主编,由教育部组织的外语教材编审小组审查通过。有条件的语种尚可根据不同要求和不同编写体系,编写几套教材,便于选择。每套教材力争配以唱片、录音、幻灯、电影等各种视听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一些过去出版的较好的外语教材,可以重印发行,以应急需。此外,可以在教学中同时选用国外教材。教育哪还拟委托有关院校选定一批原版外文课外读物和教学参考书,请有关出版部门影印或经删改后排印出版,内部发行。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外语教材印刷出版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七、加强外语教学法和语言科学的研究。开设外语课的学校都应开展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注意引进国外语言教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搞好总结交流,不断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当前,如何使广大科技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尽快掌握外语工具,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是外语教学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争取早出成果。
必须大力开展外语语言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除词典编纂以外,还必须根据中国人学习外语的需要和特点,开展多方面的语言研究工作。有条件的外语院系要出版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学术刊物,以活跃学术空气,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为了早出研究成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教育部决定在一些学校分别设立现代英语和其他外语的研究机构,以及各种外语资料中心。
八、尽快把外语电化教学搞上去。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改善和充实外语教育的电化设备。一九八○年前先把一百三十六个高校外语院系、十五所外国语学校及三百所重点中小学武装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外语广播教学试点。第二,组织一支专门从事外语电化教学的研究队伍(包括各种技术手段应用的研究、教学法研究、视听资料的编写和灌制的研究等),并使越来越多的教师熟悉、掌握现代化外语教学手段。第三,迅速建立起生产 “软件”(即电影、幻灯、唱片、录音带等各种视听资料)的基地,配备电影洗印、唱片灌制、录音复制以及文字复印等设备,使之形成生产能力,为全国外语教育服务。
[
「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我觉得不妥。
阿澄的视频
· 97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1167489640906753)
确实,在许多场景下,翻译机 / 软件就能解决大部分人的需求。
一方面,是人们用到英语的机会确实很少;另一方面,是人们用到的英语难度较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去学好英语。
就好像不能说 “我看到许多人没有或是很少用到 XX,所以我们干脆从一开始就不接触 XX。”
这样讲的言下之意就是,从一开始就把一些人的未来给定死,定性他们为 “很少用到英语的人”。
这有些不太合适吧?
像许多答主讲过的机会,讲过的可能性,这些东西需要竞争才能得到。
而英语教育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竞争的公平。
倘若降低英语学习的地位——「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那么一部分人的英语水平势必会下降,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在向上的道路上就少了许多机会。
大概就类似于 “小伙子,你把路走窄了!” 这样子。
一部分人的机会减少,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机会的增多。
像是有人讲过的科研,像是有人讲到的留学,这种机会是需要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争取到的。
而许多人的家庭背景自身条件等,就决定了他们在这些道路上的短视。
降低英语的学习地位,无疑是为这些人向上的道路上添加阻碍,甚至从一开始就抹灭了他们的机会。
而同时,因为相对降低了竞争的成本,能够远视的人可以在这些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这样是不是就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更新:我不知道评论区中所说的只有很小很小一小部分需要英语的说法依据何来。这里有清华大学外语系和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的调查数据。采样自 21 个省 287 个用人单位。数据自行看参考资料 [1]。这里列举其中一个结果:不同类型单位的整体英语使用频率
外资企业中整体高频使用英语 (包括很高或较高) 的比例最高 (87.09%) , 其次为集体企业 (82.86%) , 之后依次为国有企业 (73.44%) 、民营企业 (64.35%) 和机关 / 事业单位 (48.22%) 。
“我在工作中从来用不到英语”,不等于 “很少很少人在工作中用到英语”。
基本上,这个文献里统计结果,大家对员工的英语满意度(选择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大约都在 50% 左右。
此外,我还不明白一点,那么多人自称从来不用英语的人大学文凭怎么来的?难道在大学低年级不就开始训练查文献了吗?没有点基本的高中英语底子,怎么查文献?说话高中英语查文献已经非常吃力了好吧。更不用说专业课的英文参考课本,难道你从来不看的吗?
还有,有人觉得英语设置障碍,压缩了低教育水平学生的机会。这也很奇怪,英语这种东西,是属于只要努力就必然能有成绩的科目。和语文相比,从小接受深厚文学熏陶的的人,那才是普通孩子拍马难及的。和数学物理相比,好老师的作用要比英语大得多。
再说了,如果是教育资源不均等导致英语水平差异,那么这是降低教育普及度能解决的吗?事实上教育水平高的孩子们,各科成绩都会明显比教育水平低的好,并不仅限于英语。难道我们就要全面压缩各科教育吗?干脆取消高考行不行?
=================
从我个人利益出发,我会选择 “该”。因为我和我的孩子都是已经学习英语的既得利益者,巩固我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个人利益。
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我会选择 “不该”。因为如果取消了,会导致高端职位精英化,减少高端人才基数,并且限制底层孩子的上升通道。
我们来看一看这数据 [2]:
各年度不同国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英文发表数量与本土语言发表数量的比值。我们可以看到,荷兰、意大利、俄罗斯这几个国家,基本上发表的全部为英文文章(英文:母语 > 25),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也是绝大多数是英文文章(英文:母语 = 5~10),在中国,英文文章数量也是明显大于中文文章的(英文:母语 ~ 2,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物理学领域中这个比值高达 72.5!)。
综合全世界所有的学术论文,几乎全部都有英文的 abstract,80% 是全篇用英文写的。中国的论文,2/3 是英文发表的,其中物理论文基本上全是英文。
而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在低年级就涉及到文献检索,到了高年级,搜索、阅读各类文献就是基本技能。而这些文献当中,有 80% 是英文的。恕我直言,现实情况非常令人遗憾,中文期刊论中的论文多数可以直斥为垃圾。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英文不过关,基本上达不到大学毕业的要求(至少在理工科)。更不用说达到进入科研行业的门槛了。
就学术研究的现状而言,英语是必备技能。其他高收入行业也大致如此。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报告指出 [3]:
“月收入 5000 元以内的受访者,有 45.9% 工作中接触英语,收入 5000~8000 的在职者中 65.2% 在工作中使用英语,而月薪超过 1 万元的中高收入人群则有 77.5% 的使用英语。“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从 “减负” 的政策提出后,大家在孩子身上多花了多少钱,通过课外机构来填补这个减负的空白?可以想见,降低英语教育的普及度,又会有多少孩子需要额外的投入来填补这个空白?对底层孩子的劝退作用会有多大?所谓的 “上升通道” 又会狭窄多少?
从国家的整体人才培养考虑,英语普及度的下降,使得我们的科研人员整体基数下降几乎是必然的。使得其他高端人才的基数下降也几乎是必然的。
那么从学生们个人考虑呢?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英语能力的市场需求吧。北大教育评论上的文章显示 [4]:
“对于收入分布在 25% 50% 75% 90% 的样本而言,汉语能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均显著;对于收入分布在 50% 75% 90% 的样本而言,英语能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均显著,且整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的群体,英语能力对收入的边际影响越大。在收入较高的群体之中,英语能力对工资的溢价效果较汉语能力更为明显。”
从收入中位数划分,超过中位数的,英语能力对薪水的影响是显著的,收入越高,影响越显著。
从数据中看出,四级成绩与薪水的相关性,远远高于高考成绩。而相对地,数学成绩反倒和薪水没有明显相关性。
从统计概率上看,英语水平是实打实地影响你未来的收入的,而不是 “绝大多数用不到”。并且,高考成绩比英语四级成绩更能影响起薪,但是英语四级成绩明显比高考成绩更影响涨薪。这说明什么?学历更决定门槛,英语更决定发展。为何如此?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英语能力比你的学历更加反应工作绩效。
人才市场反映的是需求,不是教育政策。也就是说,从这个调查结果看,英语水平对薪水的影响,尤其在中高收入群体,比高考成绩都要高。
这样的结论,是不是令人惊讶啊?
那么,采用专业翻译的方式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 AI 翻译可以达到可靠准确的标准(很遗憾,现在涉及到学术文章的,AI 翻译都是垃圾)。其余的都是扯淡。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到现在为止,全球期刊学术论文总计已经超过 5000 万篇。而除了期刊文章之外,其余的各类学术出版物,在 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 等网络学术数据库中,已经超过了一亿种了 [5]:
而根据中国翻译学会的数据 [6],我国历史上全部的科技翻译出版物一共才有 5 万种(不知道其中英文翻译为多少,单从 1977 年到 1987 年这十年的数据看,其中英文翻译占 30% 左右)。可谓九牛一毛。单只是 2016 年一年,学术文章和专著就超过 220 万篇。
且不说我国有没有那么多既有专业能力又有翻译能力的人才,也不说专业人士去做翻译工作算不算人才浪费,就单纯看现在的信息流通量,这种翻译的路线就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还有,那些 “不是所有行业都需要英语” 这种理由就是荒谬的。事实上不论哪一门课程,除了语文,基本上都可以套用这种理由,取消中学教育。当然很多行业不需要英语,但是你希望在起跑线上就关闭了这部分行业的通道吗?更何况大多数行业的高端职位、高收入职位都需要英语(可能搞古汉语和中医的不需要吧),并且甚至比语文数学都需要。你是想提前关闭多数高端行业的通道吗?
说 “不作为主科不是不让学” 的那些,怕是没有经历过减负过程中的拼爹惨痛吧。当然我作为一个被拼的爹,是深受其苦的。
像九三学社这样的民主党派,本身就不会吸收任何英语水准不高的社会底层,其进入的方式除了某些部分察举制,就只能是以出版届、科技届、律政届等领域的社会精英和 “贤才” 身份加入了,比如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本人就是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我不知道他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但是肯定比我这种考了 23 分的好。
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英语学习的地位不是一个主观决定的事情,而是科技和文化发展交流的客观能力决定的,且不说其他回答里都用烂了的科技文献、外文研究…… 就算普通男生玩的电脑游戏,想输入个控制台指令,也是英语,我当年背个单词跟要命一样的人,现在打开控制台,什么 tgm、tcl、resurrect、disrobe、testingcheatsenabled true…… 输入的熟练的跟肌肉有了记忆一样。
想要达到这个层次,想要学习这样的领域,英语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能力,虽然我英语烂的一批,但我也知道,保持公立学校物美价廉的英语教育是重要的。
什么时候九三学社的成员吸收可以率先不考虑英语水平,率先做出改变,这英语的地位,才值得去考虑。
当年元顺帝在丞相伯颜的支持下,废除科举,科举出身的御史参政许有壬极力反对无效,被人嘲讽为:“自己通过科举做了官,就断了天下读书人的路子”。许有壬引以为奇耻大辱,终生称病,不再理事。
翌日,崇天门宣诏,特令有壬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惧及祸,勉从之。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有壬以为大耻,遂移疾不出。
——《元史 · 卷二十九》
这便是成语 “过河拆桥” 的由来,说来巧合,主人公也姓许。
有一条评论说:“现在的翻译机可以提供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针对这个情境,我做了一个比较夸张想象:
一个中国人 和一个英国人,他们生活在人工智能成熟的时代,尽管不会讲任何一门外语,也听不懂任何一门外语,但是他们都佩戴着人工智能设备,可以帮助他俩毫无障碍的交流。
然后,这样一个中国人 和 英国人 碰面了,各自站定, 两方的 AI 开始了交流,他们两个人可以听到 AI 冰冷机械的语音翻译。等 AI 交流完毕达成一致,这个中国人和英国人也互相道别离开,各自满足于交流的目的已经达到。
但那是真的吗? 那实际是 AI 在和它的伙伴交流啊! 那两个人除了相信 AI 告诉他们的东西,别无选择 ,因为他们听不懂啊。 AI 会自我学习,然后创造它们 unique 的语言吗?如果会,我们会发现吗?
如果仅靠 AI 就能让社会正常运行,那我们作为人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仅仅沦为 AI 的人形载体吗?
在学校上语言学这门课时,关于 language 的定义我记得一条是这么说的: Language is the dialect that win the war. 通用语言是战争的果实啊!it‘s war ! ! 可以这么草率地就让给 AI 吗?
退一步说,人类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掌握外语,跳出 AI 的语言垄断,保证人类社区的信息安全,那么外语的使用,信息的传递将是远离大众,而被集中在国家高层和相关部门和领域
人类的感情,人类的思想,无法跨越语言精准地,自由地,在 human community 传递,太可怕了
略中二了
中国人学不学英语,怎么学英语,学好英语目的是什么。。。是一个饭碗问题,也是一个月经问题。。。。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咱们有这么个题目:
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
我的观点还是不改变:不学英语,看似减负,其实是自绝后路!
我们真的一切自主创新,不参考国外的文献资料了么?
如果需要,那我们大学才开始学英语?还是说英语成为少数人优势,因为只有有钱有闲的家庭才会更加注重英语教育了?
那些说可以自己感兴趣自己学的,据说(因为我看不懂,只能据说),日文和德文的优秀参考文献据说不少。那我想问一下,自学日文德文看文献的小伙伴多么?
我觉得郑强说的这一句挺有道理的:「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 但后面这句「实际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光看这前一句,我十二分赞同。因为英文对咱们来说,是一门第二语言,听说读写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好。再加上我们学习英语并不占优势,我们除了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之外,大部分时间场合都不再去用到英语。这样一来,为了记住和巩固英语,我们必须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
上面的这个过程,认真学英语的人都知道,没有个十年半载,少说三五个春秋,确实没法学好英语。
更可怕的是,我们除了上英语课用到英语,在英语考试上验证结果之外,大部分时间,根本就是把英语束之高阁。说是浪费,或是耗费,其实并不为过。
但问题是,很多人自己不去去利用好英语。而把这个结果归结于「实际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
话说,多掌握一门语言,你就获取了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世界的钥匙。
我自己很英语一直都勉勉强强,在及格线以上,虽然来自边远山区,还是凭证自己对英语的掌握,考了 GRE 和托福,并出了国。
我在这个过程中读了不少英语的东西,也开课了视野,让我能跳出来看问题。我没有觉得这是「极其不自信」的表现。
还有就是,当今世界,很多信息都用英语记载,我们如果不掌握好英语,就没法获取这些信息,又怎么去实现中国梦呢?
不是说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吗?现在这是要自绝于天下,不打算与这些蛮夷接触啦?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到时候人家说啥都听不懂,又如何进行下去呢?
还有我看其他回答提到因此要将英语踢出高考的,估计是题干改掉了。
说实话,我们很多时候会诟病咱们的教育呀什么的,提倡素质教育。但另外一面是这样的,我们会挺自豪咱们数学水平测试的成绩在全球排名比较高之类的。咱们大部分人的知识就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的,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时间精力和远见去请家教去习得课外的东西。
如果英语被踢出高考,结果肯定是大部分人都不去学英语了。
一是没时间,二是没短期收益。
回到之前的点上,这帮大学生中不少人将来会读研读博。这个期间不少文献都是英文的,到时候需要查阅文献去更近最新的进展之类的,这个时候再去学英语,还来得及吗?
最后说一句,都大学生了,我知道大家会粉一下这个,粉一下那个的。但但凡谁谁谁说的,都奉为圣旨一般去宣扬,恐怕也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吧。
我说个技术上的事儿:无论是实时语音识别,还是图片拍照识别,当前翻译机的水平离实用程度都还差得非常,非常,非常远。
如果对此有疑问的,带上你觉得最靠谱的翻译机,到一个你不懂的语言的国家去旅游几天,看看你会不会到处懵逼。
我对日语的理解基本是零,带上翻译机去日本旅游,最后结果就是两眼一抹黑。店员说话听不懂,导游讲解听不懂。翻译机能翻译个 20% 顶天了。(除非对方愿意对着你的翻译机反复重复尝试)。
导游讲解是不可能为你一个人单独打断重试翻译机的。现实中很多场合也是如此。
至于「只有 10% 的毕业生用得上英语」这结论实属荒谬。且不说留学生就不是小数目,单说我所了解的,英语专业以及计算机专业就是全员用得上英语,然后,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需要阅读国际文献,也同样不可能脱离英语,至于文史类专业,相信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用得上。。。只有 10% 毕业生用得上的这种说法不可能是蠢,而是单纯的坏。
1. 可以,我小学连 abc 都没学过,初中才开始学英语。随便你取消。学那么早没啥用,除了扯几句 friends 级别的口语
2. 另外,四六级这种出得太差的考试不能够锻炼学生的英文能力,我学生过了四六级根本无法进行学术研究,说也说不出,写也写不出来
这就是为啥上次你看我点赞了一个北大姑娘,她帖子在说她原生家庭,你很好奇她怎么做兼职的
很简单,从她评论区只言片语就知道了,她在给人写论文。国外海量中国学生完成不了英文作业和毕业论文,需要人帮着写,报酬不错,上万,但是你英文要好
四六级肯定不够
3. 学英文的过程很重要,说复杂的英文口语话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因为需要脑袋转得快才行
4. 老子最近才发现某些人和老外英文聊天的视频居然也能赚钱,早知道我原来在雅虎大战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越南人的过程就该录下来,肯定很多人围观,围观评论互动越多,今日头条给的钱越多,就是脏话比较多不知道能不能过审核
嗯,好像损失了一个亿的感觉
5. 我看一个东北大妈视频,她抖音做红娘直播还居然一个月赚一万以上,老子也想做红娘,想搞个中老年英文相亲平台,为啥加英文?加了英文你就不需要学历认证了
让我想想肿么弄,咱们中老年人太难了,连个相亲平台都没有
你看是不是一箭双雕,找不到配偶没关系,还锻炼了英语
其实原来成都有英语角,但是你懂的,成都女多男少,需要全国优势资源匹配才行
英语真是有用
我感觉这个意见有点像正确的 “无用” 之言:不普及、很多人用不上。那么那个学科是用的上,所有都适用的?就是语文学科吧,中文,我们大家都学的中文,学语法这么多,你写文章真用的上,学中文系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出了几个作家?据我所知,好像有名作家都不是中文系出身的吧,哦,就是鸡汤教主咪蒙倒是学中文出身的。
我们现在学的学科很多都是超纲,超配,超过实际需要的,这个不是学科本身的锅,是内卷的结果。
行啊,你现在取消了英语,那换什么学科来卷吧,否则你说说高考怎么来区分和录取呢,你不卷这科目,还是要卷其他的学科,要我说:如果高考制度不变,还是要用考试成绩来区分录取,还不如卷英语呢,要不你研究一下古生物吗?
实际上我们的主课不是语数 “英”,是语数 “外”。
比如我的前同事胖叔,比我大十岁左右,是个东北人,上学时候就学的是俄语。近的就说我自己的中学同学,外语是有专门的德日法班的。不要以为高考只有英语啊,高考外语可是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六门的,只是我猜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英语因为过大的比例从实质上实现了对外语科目的霸占呢?看看英语在国际科技、学术、商贸、金融、外交中占的比例就好了呀,你说为什么呢。
至于许委员说的 “成果应用率低”,我就抬头看了看这个问题的地址栏,也不知道许委员的英语能力怎么样,是管里面的 question 当问题理解呢,还是念着“期污鹅丝忒一哦讷” 然后摸摸头不知道什么鬼意思。我猜是后者吧,毕竟应用率低嘛。
还神 tm“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那么重要么?” 连我不识字的外婆都知道,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英语越重要。我早在奥数那个问题下说了,从公立教育中每抽走一个知识点,就是从社会公平中抽走一根肋骨。公立教育不教,富人就没法学了么,日后就不用了么?因为跑得累,就把起跑线撤了,只让上等人上跑道,许委员是这个意思么?我看是的,从后面音体美素质教育就看出来了,这厮不是蠢,就是坏。
我是支持的,不过提案还需要改进一下。这样的提案之前似乎就有过,郑强教授说的「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也多次引起广泛关注,之所以没有推动政策出台,是因为没有充分的论据,也没有可以可行的方案。
很多人会反对这样的提案,是因为对学习规律认识不够,对外语学习过程、级别划分和外语学习所需时长等认识不够。只有表明:英语很重要,是教学体系存在问题,改革之后国民的英语素养会变高,大家的学习过程会变轻松,人才会变多。这样支持的人才会多。但是新闻对许进委员提案的报导中并没有提到这些。
要论证上一段所说的,有太多的误解需要澄清。先科普一下欧洲语言标准(CEFR)吧。欧洲语言标准不是把语言能力划分成 6 个级别(A1,A2,B1,B2,C1,C2)这么简单,而是揭示了外语学习的普遍规律。欧盟委员会为了加强欧盟内部的交流,为了好横向比较外语能力,在 2001 年左右制定了欧洲语言标准,成为了编写外语教材和进行外语培训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了移民、留学和工作的衡量标准。欧洲语言标准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我国的对外汉语水平考试(HSK)也由原来的 9 级变成了 6 级,完全对标欧洲语言标准。
CEFR 突出实际的外语交际能力,级别描述符合实际的外语能力提高的过程。我国很多外语教学大纲对外语学习过程并没有整体的把握,划分级别大多出于臆测,描述大多是 “掌握多少词,掌握什么语法”。对实践指导意义强的语言标准最先出现于欧洲,大概是因为欧洲实践比较多比较深,语言标准的制定源于实际经验。我国大多数人学过英语,然而大部分人学了太多年头,学有所成的也少,所以很多人默认外语很难,需要学很多年甚至一辈子。而 CEFR 认为达到大多数情况下够用的水平(C1)大多数成年人只需要 800-1000 个学时,也就是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取决于学习强度)。
即使是学小语种专业的中国学生,大多也认为 4 年根本不够。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小语种专业从大一零基础开始学,基本只有前两年是学小语种本身,大三大四是用小语种学习其他学科性知识,单纯的外语课时很少,并且也很难感觉到进步。并且前两年的课时也不多,并且不紧凑,还有一些浪费时间的名称很高大上的外语课。再加上学三个月停一两个月(寒暑假),效果又减弱了很多,因为 A1-B2 阶段逆水行舟一气呵成很重要。如果小语种专业比如德语专业只有一门叫 “德语” 的课,课时达到 800 个,那么一年是能达到 C1(近乎母语)水平的,并且会比现在的效果好。
很多去德法等国留学的非德法专业学生业余通过培训也是一两年就达到 C1 左右的水平。各国都有这样的实践,尤其是在 CEFR 深入人心的欧美,中国也有很多外国语高中生三年从小语种零基础达到 C1 水平。有大量这样的案例,但是不只是其他人看不到,这些成功的留学生和外国语中学生都不一定觉得一两年足够把外语学到 C1 水平,觉得自己只是考试侥幸通过而已。所以,没学过小语种只学过英语的人更难理解欧洲语言标准,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他们可能会觉得只是特别有天赋的人才能一两年达到 C1 水平,不具有普遍性。
我从中学以来就花式学各种外语,有在大学教德语专业的经验,也有教二外的经验,从大学辞职后有大量培训德语的经验,一直在探索。其实很多人学外语失败,一是没有科学体系的指导,二是不相信一两年可以学会外语,因而出现大量状况,比如中断很长时间,有些阶段进行自学,上非 CEFR 体系的课,缺课,课上不专注,课后盲目使劲,学习脱节,跨越级别。没有科学体系的指导,比如我国的二外,一般一个学期 30 个课时,学两个学期,合起来也就 60 课时。CEFR 认为 A1 阶段就得至少 60 课时。而我国的二外教材涵盖的是 B1 的内容。设计上就是有重大缺陷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很多家长一方面觉得一两年学不会德语,另一方面又要求 300 课时就考过德福(类似托福,B2/C1 水平)。
CEFR 体系下的教材都会淡化语法,在 A1-B1 的阶段慢慢教用得着的基本语法。这个体系下的考试也把词汇化整为零,淡化语法,基本不单独考词汇和语法,考实践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四个部分全部通过才算达到相应级别。而我看很多人学英语的主要方法就是背单词和做题。不可否认,语法是要掌握的,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应着眼于用。
我国的外语教学也重视听说能力,但是只是在纸面上。外语老师们写论文的时候言必称 “听说领先” 和“交际教学法”,而在教学实践上基本统统是 “语法翻译法” 加“题海战术”。这是因为缺乏科学的语言标准,需要 CEFR 或类似 CEFR 我们自己的体系。
我的主张是:
测试应该完全摒弃大学英语四六级和高考英语等考试,按照 CEFR 来测试听说读写能力;取消英语主科地位,按级别分班,而不是按年级分班,避免教学脱节脱级;分级才能因材施教,而不是大家合在一起耗时间(最明显的是大学英语);达到 C 级别可以免修,不浪费先进学生的时间;高考取消英语科,大学招生的英语门槛设为 B2 级别,C1 和 C2 级别高考招生分别加 10 分和 20 分……
如果这样改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对比:
原本是全民学英语,大学所有专业都感觉是英语专业,学校很多英语课程没有级别效果,主要是刷题,低水平重复,相当一部分人学得非常痛苦。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全民学英语是必要的(我认同),很多人没有实际交流的机会,所以采用语法翻译法,因为很多人只需要用到阅读,或借助词典能够阅读。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优先发展听说能力,这门学科会变得更有趣,人会更自信更有动力,而不是现今很多人学了假英语,满满的挫败感厌学感。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发展听说能力,并不会使课时翻倍,而是使学习更加有机(organic),有长效机制。
改革后还会是全民学英语,但是课程会更加合理。通过分班,能释放学习潜能,而后进学生也能学有所得,稳步前进。未成年人学外语确实慢一些(学习动力和知识点讲授方式差异很大),但是每个正常人都学会了自己的母语,只要学习是有机的,不脱节的,外语也是一定能学成的。后进不怕,怕的是脱节和学残。通过免修,能节约时间。所以改革能提高全民英语素养,降低学习痛苦,培养更多人才。
这个改革能促进公平正义,因为家庭条件对外语这样的科目影响最明显。家庭条件好的,即使可以请外教家教,可以假期去外国,普通人家也不需要焦虑,只要不脱节,学的开心,一个级别一个级别来,高考前达到 B2 水平(高校招生要求)就行,学校师资到位的话,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报培训班补习班。10-20 分的高考加分能奖励有才能的人努力的人,又不至于使大多数家庭焦虑。
这个改革也简便好操作,只需要把原来的体系改为类似于 CEFR 的体系,教材和考试改变一下内容。考试虽然增加了听力和口语,但是可以错峰考试。增加的是考试相关的工作量,这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英语老师们不用为自己的出路发愁。
如果采用 CEFR 体系,还可以使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少数民族加分不应该按照民族身份,不需要考虑聚居还是散居,而是根据民族语言的听说读写水平。背后的逻辑应该是:因为语言障碍,少数民族参加高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面对更多的困难,所以要加分。这样才是照顾真正的少数民族,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选拔双语人才,促进民族团结,扶持落后地区,促进社会和谐。
从提议的目的来看,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是为了解决 “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的问题。
不过,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倘若英语从 150 分降到 100 分,你问问自己,你会因此对英语不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么?
另外,我的担忧是,如果英语的地位被削弱,给中小学英语重要性下降的信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小学会不会因此减少英语教育的投入?那么有没有可能英语教育的主战场转移到社会培训机构,从而大大增加家长和学生负担?
请大家一定要清楚,如今,英语不再是过去很高门槛的东西,现在它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正如汽车,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遍的代步工具。你不能说我不怎么开车,因此说汽车不重要,要取消汽车行业的 “主要行业” 地位。这放到英语是同理的。
中国的教育减负问题,根子上在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优质资源相对有限。为了公平,在以 “按分录取” 的制度设计下,出现了极为激烈的竞争。哪怕高考题变成极为简单的题目,以 “分数” 为核心的激烈竞争是不会减缓的。
所以说,降低英语的主科地位可以达到所谓的减负目标,我始终是持保留态度的。
-——–
关于教育减负,可参考:
[减负数十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还是这么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077292/answer/1350416531)
以现在眼光看以前,如果小学能接触到英语,我肯定是乐意之至的。
虽说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毕业生有用,我亦不在此列。但何谓有用,只能是有专业、有方向的应用才叫有用吗?我看个美剧能看懂听懂英文对话,体会到地道的英美式幽默,不一样的语言魅力,结合语境、发音,可以更深层次享受剧中情节投入其中,而不是靠干瘪无内涵的翻译。这也可以叫有用吧。当然,这只是就个人兴趣而言。
就如我一个朋友,对日漫极度喜爱,仅此一点就足以驱使他学日语,留学东京大学。
个人觉得,不应以英语学习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来当做论据。就如其它答主所讲,这一举措一旦落实,可能会筛掉不少人缩短差距的梦。你取消掉了,小学便也许没机会接触了,但仍有大把的人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差距随之越来越大。
说到英语耗费学生、家长大量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应该从更大的方向 – 教育体制上入手。真的双手赞成两会期间习大大所讲,不要过于注重分数,要长远看而不能唯分数论,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言简意赅,侧面抨击了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正因为唯分数论,所以我们现行教育才会有此现象,让大量学生和家长身心疲惫。
而不应单单盯着英语。就是取消掉了主科地位,余出的这点时间和精力,也会被现行的教育思想榨干,去报花样繁多辅导班、艺术班、跆拳道班,唯恐没有一技之长落后于他人。不能说毫无意义,甚至对以后人生有非常好的影响,但这个比例有多少我没算过,单从身边接触的不少青少年来看,不严谨的说,因为初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到大学能重拾起来的人,微乎其微。
取消之后,只会把 jieji 壁垒延伸到小学阶段。
建议取消英语主课地位,无非是觉得,英语对大多数人而言不重要。
但是,从大趋势来看,越是高端一些的工作,对英语的需求度越高。
如果中小学阶段就把英语降到一个低优先级,可能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失去了未来的很多可能性。
况且,中小学阶段,你怎么能知道哪个孩子将来用的上英语,哪个孩子用不上呢?
我猜想这位提案的代表一定不会让自己家孩子不学英语吧?
考虑到这一点,焦虑的家长只能硬着头皮和贪婪的中小学培训机构达成城下之盟。而实在付不起补习费的家长,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放弃这些可能性。
另外,别指望三线城市学校的副课教育,大家都是从那一步走过来的,都知道怎么回事。
我能想到的,这位九三学社的中央委员、精英中的精英,许进代表,您不会想不到吧?
您提这样的提案,** 不会痛吗?
只能说:就 nm 离谱
以下话指大部分人
学了那么多年语文,看到美景你说的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 还是“wocao 真美”
学了那么多年数学,是遇到过生活中的函数?还是什么时候用过?
翻译机具备六级能力,那计算机计算能力还无敌呢
真绝,在 dy 推送视频下边的评论清一色的同意,理由是:就烦英语,学不下去,考的差。
不由得想,政协委员,你也因为这个?
有些说学英语学不好需要上补习班,有英语这门主课需要先备好补习费的,我就想问问,你是脑子有毛病?在学校不好好学也能怪到英语头上,那些补数学的和补英语的人数相比,不少只多,怎么就光英语背锅了。
况且英语这门课,有数学让你秃头的狠?下功夫就能会的东西,还这样?
还有说,其他国家也没把汉语当成主课,你出去了说汉语的国家有多少,说英语的有多少?
现实就是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diss 这个没用,倒不如发展自身。
爱国不是碍国。
————————————
突然想起来一些话,补充一下。
其实提出这个建议倒不如改成提高中小学英语老师教学素质及水平,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让人反感,而导致他们对英语反感,也有很多因为喜欢一个英语老师,而立志好好学英语的。
很多地方的英语老师相较于其他科老师而言都留的任务多,管的多,而且任务重复率高,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学英语的快乐,只是一味的留作业留作业,那谁不烦啊。
不过英语这东西只要入门了,后面真的会得心应手,并且在学习考试中给自己带来莫大的成就感。
希望老师都可以把学生带入真正的英语之路。
首先我们要思考可能不是英语的问题,而是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个人理解,教育是文明对人的塑造。
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承文明、发展文明。
那么也就是清楚了,教育需要塑造什么?两点:
那么,教育所应传承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是什么样的呢?!当然是支持何以为现代中国的、推动中国向哪去的。这些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我曾总结应包括三个方面:
根据我们的文化精髓、采用我们的方法论、借鉴吸收其它诸文明的优秀成果、批判扬弃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此就形成了我们的天下正道,这个正,就是公正的正、正义的正、正确的正、正大光明的正,心有正义、身有正气、行的正、走的端,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所以呢,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小孩子心中植入正,而这种植入显然不是可以速成的,应当以各种方法反复灌输使之成为小孩子的信念。
所以呢,就这一点来说,科学理性、个人权利、法治精神、程序正义等等都生发于西洋,我们本土并无此种传承,虽然我论证过儒学精神虽无这些但既然以人为本【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也就自然兼容这些,但没有就是没有,我们要灌输这些现代国家的基础信念,拿西方原本来灌输又如何?!
弘扬中华文化,不代表要摒弃消化吸收英美法德诸国的经验教训,以正持之,拿来就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泱泱乎,中华!
非常赞同,取消小学时候英语的主科地位,可以作为副的,比如像地理历史。
学习英语还是要的,但是真没必要像现在这样。现在的幼儿园的孩子,都开始上英语课了。我家亲戚的孩子,还没见过动物园里的熊猫,就要背诵 “panda”。
先把一个语言说明白的呗,尤其是小朋友们。学习语文是母语,为了能和周围人交流,必须学好。学习数学是为了生活应用,买菜啥的多好用啊。英语呢?用来干啥的?他周围有几个外国人?除了和英语老师,能和谁交流?没事实用场地。
有人说了,不学习以后科研这方面受影响,看不懂外文文献。那肯定的,受影响绝对是受影响。但是,反过来,做科研的那些人,他们的研究方向不也是后来自己学习的么,而且还有专业英语呢。当他需要的时候,他自然会下功夫去学习的,怎么就必须从小学生就开始和母语一个比重?
还有人说,这能增大阶级差距,有钱的人学了就能更厉害,没钱人就不会,阶级被固化了。我倒是差异,阶级固化是因为英语么?大批的艺术生是吃干饭的?声乐呢?艺术呢?不说啥 “后浪” 滑雪游艇啥的,就说那些高考加分的特长,有几样不需要钱培养出来的?
如果说,英语相对于其他的固化方式里,可能处理起来价格更低,那我赞成。如果说英语能决定什么,我不赞成。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本人英语不好。如果我的数学不好,我可能也有本事找得出一大堆理由。
想补充一下,英语降低比例的话,应该增加一点其他的,实用的学科。
比如法律常识。我认识的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基本都是法盲。小学生,至少要学习一下,什么是青少年保护法,被侵害了之后,能向谁求助。不能仗着保护法欺负他人,后果是什么。
或者医学常识。生活中那些是常见的疾病,生病了如何处理。小学生,也许要学习一下紧急情况如何处理,比如手划破了,家长又不在身边,怎么急救,该向谁求助。
还有一些经济常识。最好小一点的时候,就对金钱有些概念。小学生,可以教一教各国货币长啥样,货币的演变。家长的工资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能乱花钱,为什么不能看啥都买,为什么要理财,什么叫储蓄。
回答中很多网友提到了一个问题,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是低效的,是哑巴英语,学了 12 年,用英语买个菜问个路都不会。当然,这说的确实是实际情况。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网友,你仔细观察一下生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了 12 年的语文,但是汉语水平也只停留在日常交流的范围,上台发个言,话都说不利索,也写不出好的文章,工作总结都是百度加拼凑。
那么,数学呢?高考数学多难啊,函数,导数,立体几何,可是,这些对我们后来没有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来说,又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呢?你去买菜,口算能力还抵不上卖菜的阿姨吧!数学公式都忘完了吧!
推而广之,高考的所有科目,对后续不是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来说,是不是都没有意义,是不是都是低效的?
其实啊,很多网友只关注了语言的工具性,就觉得我们高中教的英语是低效的。诚然,很多人因为生活中没有说英语的机会,所以学的只能是哑巴英语(口语能力光靠课堂是练不出的,毕竟一个班五六十个人,但是一节课只有 40 分钟)。但是我想,如果有了高中教的这些英语基础,等到他有机会的时候,“捡” 起来应该还是很快的。
而且,语言不只是一种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更是一门文化。学习英语,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也是一种情操的陶冶。所以,就算你 12 年学下来,和老外交流的时候还是磕磕巴巴的,但是你起码培养了你的核心素养,起码你拥有了辨别翻译软件是否准确的能力吧!
请国家赶紧采纳并落实,务必在今年就实施。
真没想到我又有一项技能即将成为市场稀缺,天佑中华。
你们家小孩学不学我不管,反正以后我家小孩肯定是从小就双语,我亲自教。
委员们啥时候看数学不顺眼的时候也跟我说一声,我要去给你们投票,你们真是为了给我家小孩减少竞争压力操碎了心,先行谢过了。
说要降低英文课程重要性的提案基本每年都会出现,已经不算是新闻了。
支持的论点基本就是「学 - 用」之间的矛盾,比如这句「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 10%,但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反对的论点就比较多样了,比如同理的话高中数学里面的大部分知识绝大部分人毕业之后也用不上,比如英文算是一个在中文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连接世界的工具。
其实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我有个可能略带偏颇的观察,就是咱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其实是在散弹枪打鸟。
在进行基础教育的时候,一个班级里面,其实不知道哪个孩子会在哪个领域开花,最后只有取最大公约数。
我还记得上一次小学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我们当时有个小伙伴的家长是一个古文协会的成员,三年级家长会的时候,这个家长呼吁,咱们孩子以后早读别读王小二放羊了,咱们来读大学中庸论语吧,这位家长还免费给大家提供带拼音的教材。
那时候所谓素质教育并没有呼声那么高,但是其他家长也觉得读读古文没坏处,可能也是考虑到不用掏钱买教材,就都答应了。
然后每天早上,我们班的小伙伴就摇头晃奶的读大学,不得不说,小孩子记忆力是真好,虽然意思,完全不懂,但是一个学期之后,大学全文都会背了,反正就才 2000 多字。
老师相当嘚瑟,还在成都市教委面前搞了一个公开课,小脸上化了妆一个班 36 个人把大学全文背了。
然后教委的人也变态,来个抽查,随便说一句,我们接下一句。
这事儿最后告一段落,那时候觉得我们就是工具人,我还记得我爸作为一个工程师当年就说过,这玩意以后也用不上了。
结果在同学会上,大家都在说,没想到整个小学阶段学的东西,最有用的居然就是这无脑背诵,小时候刻下的东西太深刻了,我们一群人喝高了以后又来了一次全文背诵,服务员跟看傻子一样的盯着我们。
这段经历让我觉得,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其实记忆性的内容对中小学生是最有用的。
但是这个有用的不是对单独的个体,而是对稍微大一点群体里面的个别人。
我们小学同学,有在 4S 店修车的,有商场卖香水的,他们可能用处不大;但是有在电台当主播的,有大学里面教历史的,还有两个像我一样喜欢敲键盘的,对我们来说用处还挺不错的。
然后,我中学读的是外国语学校,所谓外国语学校,在那个时候完全就是一个噱头,用自己的教材,英语课是小班教学(一个大班切成两个小班),然后每天有英文早自习和英文晚自习。
同样的,初中高中小伙伴聚会的时候,大家可能已经在自己不同的道路上走了很久,共同语言已经消散了很多,但是梦回初中高中,大家最大的感慨基本还是当年还好英文傻乎乎的跟着念了,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刻下了英文的痕迹。
最后真正要用英文看文献的,有,真正用英文作为日常工作语言的,有,完全在工作中不需要英文的,也有;比例大概是三七开。
还是那句话,最大公约数,工作中完全不需要用英文的,有政府坐办公室的,有开滴滴的,有做餐饮连锁的,但是哪怕生活里面看个剧,出国逛一圈,海淘个小东西,也没人觉得英文当年「浪费」那么多时间来学有什么问题。
说白了,不学英文的话,其他科目一样用的不多,双曲线、化学分子式配平、ADP+Pi + 光能 ATP、左手定律右手定律……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有点带有社会达尔文和歧视的色彩在,当然也是直观的反应现在的经济生活,看大家怎么选取了。
小学中学同学会,大家一起回忆当年做过的傻事儿的时候,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陋习,就是相互攀比。
混的好的人,说话声音都大一点,别人也喜欢听这些人唠唠嗑,我现在回忆一下,除了家里有矿有厂的,基本就是聚集在几个行业:互联网,金融,学术圈,自媒体。
这几个圈,用到英文的地方还真不少。
互联网和金融就不说了,学术圈更是经常看文献,哪怕是我中学同学敖厂长,当年刚开始做游戏视频的时候,满世界找老游戏,也是经常趴在外国论坛上淘货。
当然热门行业的迭代,速度太快,咱们谁都不知道以后哪个地方会变成风口。
但是就根据自身的经验,如果我以后有幸能搞出孩子,我可能依然会选择在他们小时候多铺垫语言工具类的知识,不光让他们以后把路走宽,也让他们把路走好。
专业性的知识可以等到大学来积累,但是语言类的东西如果小时候不大好基础,浪费了记忆力最好的时光以后,长大了再来补太难了。
这和对咱们国家崛起的信心,外国人都来学中文的必然没太大冲突,说个极端例子,以后万国来朝了,咱们也需要有人才派出去归化他们,那是肥差啊,也需要外语作为工具。
如果这位委员的建议被采纳,取消了英文中小学主科的地位,我可能会掏钱去让未来的孩子补英语,就像当年那个让我们背古文的一样,谁知道那棵树下会开花呢。
个人想法,随便喷。
我觉得此提议甚好,并且可以延伸。
比如,大部分人一辈子用到数学就是买东西算个账,或者双 11 拼个单,算下加减,乘除都很少用,但是不怕呀,我们现在都用计算器了。只要认识 10 个数字就行,比英语 26 个字母可少多了,太棒了,数学取消吧。
大部分人学了音体美也不会进娱乐或者体育圈的,不会成为专业人士,这些东西太没用了,取消!
**地理学了有啥用呢?**反正现在也有天气预报和导航,我们连北斗都有了,普通人实在用不到,取消!
生物有啥用呢?生了病你是会自我诊断咋滴?现在不是都有 x 光机和 CT 了?有病看医生就行啊,何况现在都有机器人做手术的了。没用没用,取消!
物理化学有啥用呢?那些分子式我们用得着吗?赌石前难道要默念石头的分子式吗?现在洗化用品早就琳琅满目了,没用没用,取消!
历史有啥用呢?学了能穿越还是能改变历史咋滴?没用没用,取消!
语文有啥用呢?反正文盲也可以交流呀,而且现在都有语音文字互转技术了,不会写字都没有关系啊,取消取消!
太棒了!!!所有科目都可以取消了,我们真的可以减负了耶!太开心了叭!
我支持。
取消中小学主科地位,不代表可以不学,也不代表会不普及英语这个学科。
我从小到大在英语这个学科上的投入,比我其他学科课外投入的总和都要多,净给新东方或者课外办班的老师提供收入了。
今天回顾,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似乎都不会因为英语而多一丝色彩。
有人说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英语的普及率降低,大家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会变成课外补课,普通人学英语的成本就会像现在学法语、俄语、德语等语种一样昂贵……
开玩笑!
孔子说过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叫作 “君子不器”,这句话的一重含义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为什么教学法语、德语那些语言的人那么少?
因为对普通人而言,真的没卵用啊……
要学术用途没学术用途,要实际效益没实际效益(不是说不能产生价值,只是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学这东西)。
父母月薪 8k 的家庭,都不会考虑说让孩子去学习下这些小语种,我们现在社会上,有任何一种人,是因为没有从小学习小语种而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吗?
那些有需要学习小语种的群体,大学才开始学习,有被耽误人生吗?耽误他们后来成为翻译家、留学欧洲了吗?
所以这里是有一个倒置的因果,早年我们曾经有些地区是学俄语的,后来之所以取消,就是因为发现了这玩应了学了没用。
我们今天去探讨要不要降低英语的权重,只是反思我们是把学习英语这事,当成手段还是当成了目的。
如果你是要学术科研,那英语自然是手段。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从事学术研究这个领域,千分之一都没有吧?)
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和大学四六级才学习英语,除此之外毫无应用场景,那学习英语本身就成了目的。
当大部分人不需要英语这个学科时,谁去课外的机构学啊?
换而言之,我们现在普通人,早早花很多钱从小给孩子报英语的课外班,是为了什么?
跨越阶级?日后学术研究?还是在高考的起跑线上没听到发令枪声音就开始抢跑?
这个别问我们普通人,问那些课外机构就好了,看他们的宣传标语到底是什么,看他们如何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利益相关才会最诚实,对吧?
我不是说不该学,列入必修肯定是有必要,但是我和这个委员的观点一致,认为目前的英语市场过热。
提出这个探讨的许代表也没信口胡来,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人家职业靠英语水平吃饭的都快失业了,ok?
老子学了这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不仅现在生活里 p 用没有,反而连一个软件都打不过,和外国人想无障碍交流,还是要用翻译软件。
工作不需要,生活没地用,内心不喜欢,个人生产力无法提升。
如果像某些答主说的,真的可以投身科研,需要英语水平——那我觉得从大学开始花更多精力投入完全不迟。
真有心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的人,不会被语言学科这种工具所限制,比起那些晦涩难懂、高深玄奥的学术知识,英语的难度又算个锤子。
多说一点,真正将普通人上升之路彻底切断的,可以是学阀,可以是门阀,可以是 guan 阀,但怎么可能是英语。
比起其他资源,英语的学习,已经足够开源,没钱上补习班,只要你肯牟劲,网上的资源外加买几本书,足矣。
普及英语,当然是要的,可当成现行教育模式下的亲爹伺候……
还是算 了 吧。
先明确两个要点:
1. 取消主科地位不是不学。
2. 只是在中小学阶段。。
再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在目前大学依然要求通过四六级,什么保研啊、留学啊,到了社会找工作的简历要求四六级成绩等等这类制度依旧保留的前提下这个提案的可行度有待商榷。
至于从科研、顶尖人才的角度谈上升通道被关闭了啊,阶级又被拉开的观点纯属 XX。
如果这些现存制度被逐渐取消了,那么英语的重要性也就烟消云散了。
真正的顶尖科研工作者,学习英语没那么大难度。
现在的问题是,所有学生、所有专业都要被硬拉着学习这个高考占 150 分的科目。
现实就是,广大学生进入大学乃至工作都完全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运用英语,大家扪心自问,真正看文献的时候,自己用过多少次翻译软件?广大工作者,你们上班后,真的在使用英语吗?
然而,现在就是要考试,就是有现存的这些制度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英语,所以,也没有办法。
反正现在也没说不学,一步步来嘛。
行了行了,我作为一个高考英语 140 分以上的人本来没什么好支持这个的,但只是就我感受到的情况而言,数理化明显比英语更加的公平,尤其是数学,跟天赋的关系特别大。而英语的水平和家庭和环境的相关性更大。取消英语反而更容易减少家庭条件的影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更公平。我只是想让英语压压分,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减少一下差距,其他没有什么利己的想法。不想再回复了。
作为一个英语一般的现研究生,我认为英语对于科研来说还是很有用的。这位政协委员所说的只是英语的一部分用途,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即使接触到了英语,翻译软件都可以解决,他们所受到的英语教育没什么用。但是搞科研和外文翻译的人呢?这对那些想要提升学历的人来说,英语必不可少,是重要的工具。现在的英语还是比较通用的语言,想搞科研看期刊、搜索最新科研信息都需要不错的英语水平。
众所周知,很多普通的家长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会不会搞科研、读研究生的,如果搞选修制,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不会认真学习,得过且过,不能保证英语学习质量,他们将来也就无缘科研了,甚至无法进一步深造学历。但是那些高知父母就不一样了,他们很了解英语对于科研和学历的意义,也很愿意让孩子去认真学习英语,舍得投入资源强化孩子的英语水平,这也就可以解决大多数潜在的竞争者,扼杀了寒门进入科研领域的可能,以后搞科研、读研究生可能就真成了贵族门阀制度、代代相传,想筛选别人那就提高英语考试难度,制造 “萝卜坑 “。如果孩子没有能力,那就利用手里的资源确保他有不错的学历,或者是进入科研队伍混饭吃。他们会利用这些优势互相勾结串联,形成新的阶层,变相垄断一部分的上升渠道。
科研不能学古代人搞贵族骑士 + 征召兵的玩法,搞贵族骑士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训练武艺、购买装备,但是科研可就不一样了。科研能力、学习天赋和血统、投入资源没有必然联系,必须从所有人之间广泛的选拔。如果真的让他们把科研选拔搞成了封建贵族制,未来的科研质量肯定会下降。赵括读了那么多的兵法,父亲也是大官,但是这些并没有保证他的能力,打起仗来就出了丑。更可怕的是科研并不像战场,有比较、评价、淘汰、退出机制,那些混饭吃的科研人真的会混吃等死,阻碍那些有能力的人加入,这对于科研来说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妈妈,我忍不住说几句:
许委员不知道搞不搞学术研究,如果阅读过 3GPP 和 80211 通信协议的全英文文档,也见过面对专业文档时机器翻译的晦涩和不知所云。估计就不这么提案了,至少会完善一下他的提案。
文档就不贴了,上个主页看看,这些全球通讯大厂潜心耕耘的东西基本都是全英文的。你即便是出一个新的标准还得翻译成英文让歪果仁的工程师能看懂,不考虑标准的横向兼容、纵向兼容的话,估计也就只能自己玩玩罢了。
rfc(Request For Comments,涵盖几乎所有的通信和信息相关协议)的文档,也都是英文版本的,随便截取一段。
虽然说我们现在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让科技强国迈进。但是务实一点:当今全球顶尖的学术文档和标准协议大多还是英文版本的。英文水平或者说专业英文水平绝对对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我不知道「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会对后续的英语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从我的切身经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
英语能力在学术交流、科研和从事材料、能源、通信等科技行业绝对是重要的个人能力。
鉴于有些知友提议让从事科研、和高科技行业的人学习英语就行了,在学生阶段就不要浪费精力和教育资源了。
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首先,学生阶段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等到工作后再进行语言学习,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不要过早的限定了孩子的发展。学生阶段学习英语,让孩子早一点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让他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和我们在英语学习上 “浪费” 的时间和精力来比,个人认为都是值得的。
这个问题有这么高的热度,恰恰说明了大多数人对英语学而不用的尴尬现状。
很多人拿提出建议的这位政协委员的政治背景说事,却不知道郑强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
当下,英语分数在中小学阶段的确是占据了过高的比重,挤压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尤其是语文和数学,这很不合理,是应该引起重视了,要因时而变,这种时候还墨守成规就是尸位素餐。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都超过学习语文、 数学的时间,更不用提那些副科了。对于中小学阶段来讲,语文和数学最重要,其他副科都是以这两大主科为基础的,但是英语则是和所有的学科都没太多关联的。
我们可以把中考和高考的英语权重和难度降低,也可以采取分级考试的方法,部分需要英语好的专业可以要求等级高一些,考研英语甚至可以加大难度,如此一来,就谈不上什么不学好英语就影响国家科技发展的大话了。需要阅读顶级期刊的人真没这么多,走学术道路的基本不会是那些早早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真没必要把英语抬高到现在的地位,成本太高,收益太低,浪费教育资源。
[泽学长 limy: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153888604)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我不认为英语不重要,更不认为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大刀阔斧地去改革。相反,在我看来,目前的这套教学方案可能是最适合我们的。
这个问题下很多批判应试教育体制的人都不懂教育,只会想当然地指手画脚,然后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高明,很有独立思想,真是搞笑,当制定方案的专家学者傻呢,我看他们很可能就是那些针对中小学生的英语教育机构和所谓的双语幼儿园老板眼中茁壮成长的韭菜。
说什么英语应该当做一门语言来学习,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推崇什么标准美式发音,甚至嘲笑别人的口音,嘲笑别人是哑巴英语只会做题来秀优越感,那就是无知了。生活中需要用英语沟通交流吗?大多数人一天都讲不了几句英语吧,我们学英语就是为了阅读和撰写英语文献,而不是学什么美式发音来秀优越感,也不是学习美国文化以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风尚。
我的观点是,要适当降低英语在中考和高考中的比重和难度(降低到 100 分或者采取分级考试的方法),但是不需要改革英语教学方案。
在国内,除了部分岗位之外,很少工作需要应用到英语的听说能力,也就是口语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英语的读写能力。我们学习英语就是当做工具来使用的,而不是真的在学一门语言或者英美的文化。
国内的大多数人压根就不需要用英语来和歪果仁沟通交流,国内的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做到没有障碍地读英语文献、写英语文献,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真正的目标!不懂别瞎说!
所以目前的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方案应该说是很合理的。
到了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开始注重听说能力,大学教育要求让大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这门国际通用的语言。
当然如果毕业后不当做语言来使用,日常工作中不需要用英语来沟通的话,大多数的大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也就是口语能力还是会慢慢退化的,因为本来也谈不上十分熟练,生活中又缺少应用场景,逐渐生疏并不奇怪。
所以,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只要读和写的能力还在就行了,甚至词汇都忘了也没事,我们现在就连汉语都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呢,只要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能够使用国际音标来拼读,那么借助工具帮助我们阅读英语信息和进行英语写作也不难。
那些天天用英语敲代码的程序员也不见得英语听说能力就一定爆表。就说雷军,他写程序的水平很厉害大家应该都不会否认吧,毕竟雷总靠这项技能还不到三十岁就成了业界大佬——金山软件总经理,但是他的 Are you OK 却被做成神曲一度在鬼畜届引领潮流。
此外,如果在中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听说能力,也就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话,会严重加剧由于各地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因此,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是只要降低英语在中考、高考的比重,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就可以了,绝对不能把目前来说基本适用的教学方案全盘否定,推倒重来。那是本末倒置!
说到底,我们学英语本来就是当工具来使用的,用来沟通交流的场景很少。除了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北上广深和一些旅游城市,在大多数地方,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个歪果仁。再说了,哪怕是在一线城市生活和工作,大多数人一天到晚也讲不了几句英语,我在北京、深圳、广州三座一线城市的市中心区都生活过,走出教室之后我也没讲过几句英语啊。
某 985 校长曰过,大学应该取消英语必修课,因为他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还比不上出国交流一年学的多。这样正好,上至 985 校长,下至考不上一本的广大群众,都对英语必修嗤之以鼻,不正说明了英语真的不该必修吗?
增强文化自信的事,你也敢反对?
虽然就工具性来说,英语即使对不做科研的壬来说也是所有科目中唯一比数学还大的了,但是正如我们的培养精神说过的,“大学不是技校,不是什么对你有用就教什么,你想学有用的自己去找培训班啊”,英语有用不代表英语该必修,高考满分作文没用也不代表不该强制学。
我们要辩证来看这个问题!
快进到高考改革,英语 0 分,数学 90 分,语文 420 分,理综 / 文综 240,苦哈哈的做题家们一天到晚研究怎么写出高分作文,头悬梁锥刺股钻研领会没文化的浙三本副教授 & 改卷组组长的低端文化品味去吧。反正每年高考完了,最让各路油腻中年人兴奋的讨论不就是作文题和满分作文吗?
[网易新闻news.163.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news.163.com/21/0306/14/G4DNHJ7H0001899O.html)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 用纯英文介绍浙江
此次访谈,主持人用英文提问,没有现场翻译,袁家军直接用中文回答。在最后谈到杭州 2022 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举办进展时,袁家军用流利英语介绍了浙江。
据 “浙江发布”3 月 6 日消息,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用英语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专访。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访谈,主持人用英文提问,没有现场翻译,袁家军直接用中文回答。在最后谈到杭州 2022 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举办进展时,袁家军用流利英语介绍了浙江。
袁家军说,“Zhejiang Province has the most beautiful landscape,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 innovative dynamic econom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We have a loving and warm-hearted society. We have a beautiful countryside, we have lucid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We’ve created a dynamic team of entrepreneurs. We have a pragmatic and efficient government. Above all, we have intelligent, hardworking, friendly and beautiful people, so I would like to give our friends from Asia and the whole world our warmest welcome to the city of Hangzhou. I’m certain that you will have a fulfilling trip. Thank you so much.”
此次采访中,袁家军回答了建设数字浙江、吸引外资和扩大开放、浙江今后五年乃至 2035 年的发展愿景、民营企业等多个问题。
袁家军说,**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民营企业家也成为浙江社会的最宝贵财富。那么我们目前民营经济在浙江的经济社会版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 GDP 他占了 66%,税收占了 74%,出口占了 80%,就业 87%。那企业的数量占了 92%。那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评选,也就是每年都评民营经济五百强,那么去年的浙江占了 96 席,连续 22 年在全国都排在了第一位是吧。
咦
他为什么要用纯英文介绍?以及能用纯英文介绍呢?
呵呵
在知乎这个支持与判断的界面选择里
支持与反对,基本五五开。
[
早些年郑强关于不学英语是文盲的言论。
月白的视频
· 1.2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0867024063778816)
且不说多少个理科很好的人,因为英语而中道崩殂。也不说多少个人这一生都用不到英语,却耗尽了多少年华在学习英语。更不说这是不是实用的,至少数学我们买菜用的上。
我支持政协的建议,但是我也觉得,必要的英语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提议也是放在非主科位置,并非不学。) 因为人才的培养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因为现在很多学术论文等方面,还是英语的位置更多更重要。但是这些其实特定来学,也不是不可以我觉得。
但是这些我觉得要是一个慢慢的趋势,毕竟十年之前,我们崇拜别人,十年之后,我们自信自强。未来,一切可期。
ps· 语音虽然大概率上是从小学习,效果最好。但是依旧不影响无数人,后来才开始学习,最终依旧精通。
时间并不是十八年后才开始重要,十八年前的很多日子里,也都很重要。
1、先说一个弱相关的:
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英语的确还是很重要的,谁让大多好论文都发在国际期刊上呢,前沿的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这个渠道。中小学取消英语主课地位对未来的英语水平还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多大不知道。
2、再来个强相关的:
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就能阻止孩子学英语了么?
别忘了现在内卷多严重了?少儿编程都有了,孩子周末都脚不沾地了,你取消了,家长就不让孩子学吗?
再说了,现在社会英语水平多重要?就单拿保研来说,英语水平高的朋友吃尽英语红利。有利益,就就人学。
这样一来,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怎么跳出义务教育的范畴和大城市的孩子比?卷不赢的。
所以,英语的影响力得逐步、配套(全面)消除。
很多人没有搞清楚问题的关键,一看到降低英语教育地位就嚷嚷着阶级固化,纯粹是跟风起哄。
我就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国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如果目的是 “让学生能使用英语交谈” 或“使用英语写作”,对不起,公立学校现行英语教育体制根本达不到这一目的,大多数中国学生无法使用英语交流,也看不懂外国人在社媒上的俚语表达,同时也无法用英语写出正常合格的文章,无论是社媒吹比还是正经写作。
2、如果目的是 “让学生能看懂基本的英语文章”,那么,大部分英语考试及格的人,只要愿意背单词,都可以读懂普通英语文章。你千万别拿什么科研论文说事,拿外文文献说事的人基本上连文献都没读过。科研论文的语法措辞反而是简单、规范的,它难在专业部分而不是外语部分。
所以,以目标 1 为导向,英语教育完全失败。以目标 2 为导向,英语教育投入的资源又极大地浪费。现行英语教育的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 “大致读懂英语文章” 的需求,但又完全没办法让学生正常地说、写英语,学生对外国人的俚语还很陌生。
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因为高考。高考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无法定量评分的 “说” 就不能采用了,定量做不到非常精确的 “写” 也不能占据太大权重,俚语自由度又太高,那么能够完全标准化、定量评分的阅读、听力、语法、词汇就势必占据大比重。而高考不是合格考试,是科举,学校、家长和学生必然投入大量资源竞争,这就导致英语教育极度畸形,在读的领域为了拼分数,资源极度浪费,在说和写的领域资源又极度不足,最后学生学成了四不像。
归根结底,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从根子上,就不是为了 “让国民掌握英语这项工具” 来设计的,它只不过是高考指挥棒的产物。英语教育已经完全被异化为分数怪兽和赚钱机器,除了让大多数人痛苦以外,根本收不到多少实际效果。
当然也有人会说了,对于真正想学英语的人来说,没有了从小打的基础,等大了再学岂不是难度大大提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幼年确实有一个语言形成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成的语言可以进入母语模式而不是外语模式,比如很多人同时会普通话和方言 “双母语”,但别忘了“双母语” 的形成必须以语言环境作为基础,我们国家的日常生活却没有英语环境,除非家长从小到大坚持和孩子英语交谈,否则从小学英语和大了再学不会有本质区别。
完全取消英语教育当然不行,是不是取消主科地位也另说,但适当降低英语考试权重,**特别是降低高考英语权重,**减少资源浪费,我丝毫不认为会造成什么 “阶级固化” 的恐怖后果,相反对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有重要好处。
纵观许委员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可谓是大错一个,小错一堆。小错在于观察不到位,事实依据不正确,问题解读有偏差。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南辕北辙的解决问题方案。逐句解读许委员的话,可看出他每句话分别错在哪里。
“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 3 万至 5 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 4 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 4 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
第一句话,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单词量在 2 万上下,许委员的数据大于等于少数英语专业、文学专业或研究生的词汇量。
第二句话,表达出来一种 “通过我国四级考试仅需 4 千词汇量,其要求实在过低” 的意思。首先,英语之于美国大学生是母语,之于中国大学生是二语,将两国的毕业要求做直接对比没有意义。其次,虽说英语母语国家普通大学生词汇量为 2 万,但请注意,人们日常交流(口头、书信、网络等等)所需词汇量就是那 4、5 千的核心词汇,这正是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等级考试(中国的 4、6 级、考研,国际的托福、雅思)的所有核心词汇。所以中国 4 级考试的 4 千核心词汇定义并无差错,作为对以英语为二语国家的大学生的毕业要求也非常恰当。
第三句话非常奇怪,表达出来与上句完全相反的 “4 级考试要求太高” 这层意思。似乎大学生达到该要求很轻松,而小学生却太困难。若是许委员认为这要求于大学生过低,却于小学生过高,那他似乎完全理解错了语言学习能力(无论是一语还是二语)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关于此问题的解释可参考另一篇回答。
[孩子到底多大开始学英语好?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237458/answer/692060995)
“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 10%,但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 6 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我们暂且假设许委员的这两个看起来非常押韵的 10% 是基于严密田野调查和大量文献调研所得的真实比例。但毕业生的英语利用率这么低,究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还是被迫出现的后果?是大学生普遍英语能力都很好,但社会硬是不给他们使用英语的机会?还是由于一直以来英语教育体系出现了问题,导致大学生普遍英语能力不够,从而毕业后没办法把英语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关于这一点,许委员又是否有做田野调查?
这里有大段对 “智慧手机翻译软件” 的褒奖,不知许委员是认真的吗?有亲自体验过吗?他看到的翻译软件究竟在哪些行业帮到了谁?目前翻译做得较好的谷歌翻译,在法语、英语、西语间的互相转换可以说做得非常好了,能够在一定的容错率上较为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尽管在很多时候写出的句子还是比较怪异,但在 “让人看懂” 这一点上可以说已经达标了。但是,谷歌翻译在汉语 - 英语(法语、西语等)的转换中尚存在瓶颈。从句法学、语义学和词形学上来说,汉语和那些语言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很多时候软件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翻译起来会出现较多词不达意、前后颠倒的错误。因此很多翻译软件尚需要大量的语言学人才加入,尤其是同时精通汉语和西方语言的人才。中国目前语言学人才(尤其是在西方语言学研究方面)实在是缺乏,很多一流的大学都没有这个专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语言学是做什么的。如果在中小学就断了学生们学习外语的道路,请问未来中国的语言学人才又要从何而来?
所谓翻译是即将被淘汰的职位前 10 名,以此作为 “外语无用论” 的论据,是否目光过于短浅?且不说 “翻译” 究竟是即将全员集体淘汰,还是即将进化成另一种更全面的职业,它本身就不是大家学习语言的唯一出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任何一种职业,都可以将外语作为辅助,来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展开调查,看大家是更倾向本身英语能力过关并将其以各种方式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还是更倾向依赖一个磕磕绊绊的翻译软件。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整段话的每一个字真的看得浑身难受,膈应万分。由于世界大环境的历史和经济发展,英语逐渐获得了其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言地位,这是短期内全世界人民都无法绕过也无法逃脱的事实。那在许委员这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为什么会变得不重要呢?只要现在中文没有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在经济、医学、文学、工程等等各种领域都会继续保持它格外重要的地位。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人才并没有打算闭门造车,和世界的交流仍旧需要保持。
此外,答主并不否认所谓 “三小科” 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对这些学科也确实需要加强重视。但这并不代表英语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重要意义啊。实际上,世界上许多语言学、社会学课题组早就开始对于多语言(multilingualism)展开深入研究,并就多语言(或双语)对人类大脑的积极影响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建议孩子们能够从小就进行双语习得,或者至少在较小的年龄开始第二门语言的学习。研究表明,进行过多语言训练的大脑会对一个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multitasking)有明显帮助,对阿兹海默症的抑制也有明显作用。如果许委员曾做过这些了解,还真的会认为英语不重要吗?
综上,许委员总结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投资、全体学生必学英语(外语)的现状”。
真可谓大错特错,为未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指了一条南辕北辙的道路。中小学不可取消英语教学,而或许应该改革英语的教学。请真正懂得语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语言教育的专家,结合目前中国社会大环境及世界大环境,提出更加行之有效且落到实处的教学方案,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将英语变成自己的实用工具,而非仅是一门让其痛苦不堪的必修课。
说取消英语教育地位的是不是没见过上一代某些人的嘴脸?
过去因为没有搞普及英语教育,全部国外的信息来源都由少数几个人把持,那年月给他们乐的呀,公知一代的黄金时期就是这么来的,少数几个垄断话语权的人想编什么瞎话就编什么瞎话。这种负面效应直到今天还在延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知名老害在网络上跟着公知吹捧,每当你晒出英文原址和原文辟谣时,他们就会满地打滚说我们这代人没受过英语教育真相还不是随你们年轻人现编……
青年一代的爱国情绪之所以高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人人会英语,过去公知造谣洗脑的那一套路子行不通了,自己能去英文网站上看谁还稀罕中间人那二手私货?取消英语教育,意味着到时候某些人又可以肆无忌惮地造谣了,而且就算有人辟谣都不管用,因为普罗大众连自己判断真假的能力都丧失了。
那些反复强调英语在工作科研中多么多么有用的人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对于成年人而言,从头学习英语并不比从头学习 Python 难多少,有需要了再现学完全来得及。
而且你们是不是太看得起中小学英语的深度和广度了?上了大学后认真修两个学期的英语课,比你中小学 12 年加一起学的都多都好。最多就是口音重一点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他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 3 万至 5 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 4 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 4 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 10%,但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这个观点并不成立。
初中及以后的数学知识大多数人这辈子是用不上的,所以也不应该认真学吗?要求数学退出高考倒是确实也有人提出过,附和着也颇众。
中学物理学的力的分析、压力压强、热力学计算、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计算公式乃至质能方程这些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都用不着,那是不是也别学了?中学生只需要了解小学自然课学得那些最粗浅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即可,何必用物理学的观点审视宇宙万物、神游寰宇之间,何必要用相对论的观点认识核武器的恐怖威力,何苦要用这些物理知识去认识周遭的万事万物呢?反正高考以后不学物理的话这些知识都用不上了。
中学化学学得物质守恒、能量守恒、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元素周期这些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都用不着,那是不是也别学了?中学生只需要了解小学自然课学得那些最粗浅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即可,何必用化学反应的视角审视生命活动、物质变化,何必要用元素周期的观点去认识世间万物两百多种元素的演变和宇宙万物的诞生、湮灭,何必要用自由电子的增减去认识物质变化、氧化与还原?反正高考以后不学化学的话这些知识都用不上了。
中学生物学得物种分类、基础解剖、基础生理、基因与遗传、物种演化这些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都用不着,那是不是也别学了?中学生只需要了解小学自然课学得那些最粗浅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即可,何必用生物分类学和系统命名法的视角审视周围的生物、不同生物间的异同,何必要用基因和遗传的观点去认识优良作物或畜禽的选育、转基因农作物、物种的进化与演变以及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反正高考以后不学生物的话这些知识都用不上了。
中学历史学得唯物主义史观、历朝历代、古圣先贤这些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都用不着,那是不是也别学了?只需要自己在闲暇时光翻翻《戏说 XXX》、《XX 那些事儿》、《笑侃 XXX》,只需要了解碎片化的一家之言,没必要对历史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历史观,然后对待历史对待时事都用偏激或者犬儒的观点?反正高考以后不学历史的话这些知识都用不上了。
…………
我还能举出很多例子,但我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科学和人文主义的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孩子不是课业负担太重需要增加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课业太少,大量本应由国家、社会负担的扶养任务,大量被社会资本挤占。孩子们早早放学还不是钻进大大小小的教辅机构?家长的纳税通过国家拨款的形式给到公立学校,但公立学校的教学任务一直在做减法,孩子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家长还要花大价钱去滋养搞教学辅导的资本家。
而这些参差不齐的教辅机构和背后的大小资本家却把消费者当猴耍。家长们的真金白银换来的其实是赤裸裸的欺骗!
政协委员不为促进教育公平化和完善社会化抚养奔走,反而又在鼓吹让主科下架的陈词滥调。强烈建议大家多去看看
,我不完全赞同马督工的所有观点,但加强社会化抚养、促进教育公平化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英语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的的确确没有很大的意义。如果不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和国际交流,确实没有必要系统性学习英语语法、构词法,也不需要多么大的词汇量。学学生活常用词和常用句型,能够应付和外国人的日常交流也就差不多了。甚至如果今后不出国旅行可以完全不学。
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如果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再去系统性学习,很有可能就晚了。等你真的需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的时候再去学英语,将是极其困难的。
如果政协委员的这个建议被采纳,根据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迎来断崖式的下跌。那些真正有财力、有坚定目标要让自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一定会给孩子出去补课,就如同今天那些确定要让孩子未来一鸣惊人,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会给孩子报一门乐器班一样。
一门学问和技能今后用不用得上,那是十年左右以后的事情,但小时候不认真学,就是抹杀了孩子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英语和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可以搞改革,教育形式和考察形式可以做调整,体育和美学教育的占比也确实应该提高。但绝不应该做出让数学 / 英语 / 物理化学生物 / 政治历史地理退出主科的决定。这些学科的地位应当继续用升学考试加以稳固,守护孩子们未来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根基。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呢?就应该改革英语教学还是取消英语教学?
为了学数学,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学语文,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学物理,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学化学,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就都不学了???
还是改革下教学?
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就拿英语来说,不要说学生,全国英语老师有多少英语没有口音对答如流,看得懂美剧的?
然后让这些人教学生,不就是教出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小学两年,中学六年,大学 4 年,学了 12 年的英语,还是这个德行,从来教育部没反思过哪里出了问题,而是南辕北辙的越走越远,然后就不走了。
我觉得这个思路应该用在男足上,直接取消男子足球,能省多少钱。
我在欧洲认识很多人会说几门外语,基本属于正常操作,学会了基本交流单词,基本语法,厚着脸皮说就是了,不懂得上网查,有什么难的。很多到欧洲读书的中国学生,都是现学的当地语言,没见过谁出过什么问题,能正常生活,能读完大学,能正常交流,这就行了。学习的时间最多两年。
看看英语的教材,有多少是英国人美国人用的英语?中国的英语高考卷,美国大学生竟然考不及格,我不知道学这种英语有什么用。英语的考试考的不是英国人美国人怎么用英语,而是考一些生僻的,不常见的,例如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这种问题,简直酸臭迂腐至极。
中国教育总体是落后的,语文,英语,体育,音乐,历史,政治,其教育都是落后且低效的,因为创立这套教育的人,文化水平就不高。
直接回答问题:赞同政协委员,建议取消高考英语考试,但增设个英语等级考试。
最高难度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左右,不同大学可以规定报考他们学校最低的等级门槛,然后只要高考前,考过到了相应级别门槛就具备报考资格。
分析过程如下:
一、高考设英语科目 “性价比” 不高
1、英语高考 150 分,占据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幼儿园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应付高考,花去大量的精力,得到的只是考试英语能力优秀,口语、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与付出精力所对应的提高,性价比太低,而且内卷太严重了。
2、往往理工科优秀的同学,英语有点短板,这就导致这些原本可以在理工科上能够有更高造诣的同学,花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英语,事倍功半。
二、设立英语等级考试,可以满足运用英语的基本需求
1、设立等级考试,不看分数,60 分及格就算通过该级别考试,最高级别难度就定在大学四级英语左右,这样就可以不用无限内卷了,不同等级学校设个报考等级门槛就好了。
2、外文文献英语很难吗?至少我觉得法律英语并不难,难的是专业词汇,专业词汇背后的法学理论啊。反正我之前经常偷懒,谷歌翻译法律文献,然后再针对性地查下法律英语词典,基本理解八九不离十啊。我认为,通过大学四级或者更低级别考试的学生,在词典的帮助下阅读外文文献完全没有障碍的。
三、设立等级考试,取消高考英语不影响我国国际化,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阶层差距
1、有答主说取消英语考试,会阶层固化?我跟你说,高考英语本身就是发达地区、富裕家庭对贫困地区、穷人的大杀器。
农村孩子英语考得过城市???
2、高考英语有利于口语提高吗?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学十年英语还不如去国外住半年的口语呢。
综上所述,如有疏漏,肯定是我懒得再打字了!
取消高考英语吧,设个等级考试就好,学个一两年英语考过级就好了!
跟我去年说过观点差不多意思:
[黑化肥发灰:中国教育到底应不应该有英语这门学科?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583884841)
英语要学,但是不应该是主科,更不应该作为硬性门槛学科。
当然,我也不看好这个建议能落地,毕竟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中国英语培训市场已从 2016 年的 1238 亿元增工至 2017 年的 4897 亿元,预计到 2019 年将增长至 9472 亿元。
所以,学不学英语,是一个经济问题,甚至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 “学习” 问题。
明白了么?小朋友~
参考数据:中国英语培训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 中国教育品牌网
“他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 3 万至 5 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 4 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 4 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 10%,但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许进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 6 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他把事实都讲对了,但是结论却下错了。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做翻译?看文献?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自然是不需要的。
且不说从工具性讲,现在社会上很多职位对英语水平有要求。就算不做翻译,你做码农,做科研,做外贸,照样需要你的英语有一定水平。别的不说,在旅游景点卖小吃的都会说几句英语招揽外国游客。
很同意
的回答中的一句话:“有钱人依然会让孩子去学,差距只能更大,世界上优秀的文献和前沿文字,暂时大多数还是英语写的。富者更富,穷者愈穷。”
取消全民学英语,长此以往,只会造成阶级固化。到时候,英语竟然成为富人的特权。不要跟我说不可能。现在已经有苗头了。
另外,我始终认为学一门外语就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语言不只是语言,它背后的文化、历史、艺术、思想…… 都是精彩的。举个或许不恰当的例子,你没学过阿拉伯语,就永远不会知道在阿拉伯人眼里,太阳是阴性的,月亮是阳性的,关于骆驼的专有词有一百多个。同样,你没学过英语,也不会知道公马、母马、小马驹…… 说法都不一样,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猪和猪肉、牛和牛肉会用不同的词表达。这些词的变迁,背后都是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财富。
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非英语国家中算比较靠后的。但这和目前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关系,并不能说 “这样,我们干脆不要浪费时间全民学英语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美国大学生能掌握 3-5 万个单词,不是从 abandon 开始背单词书背会的,是他们从学说话开始十几二十年的积累。再说了,美国人是母语者。别搞错了。(永远不要跟母语者比 “词汇量” 之类。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汉语词汇量肯定也好几万……)
不认同。
我想先强调一下,英语这门课不是英语,而是外语,传授学生一门对外交流的语言。
之所以全国学英语,理由也很明显,就是英语世界现在很强势,我们需要学习。今天是英语强势,但在苏联还强大的时候,我们东北学校都是有一半的俄语生的。
不过,强势并不是唯一的理由。哪怕是英语国家,那怕强大如美国,也会有外语课。这是因为,现代国家必须对外交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多掌握一门外语,都是额外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甚至未来人生,和英语世界都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但从认识 ABC,到简单理解单词,对于现代生活来说相当必要。更不要提需要走向科研、专业层面的学生或者从业者。
虽然我初中才开始学英语,高考勉强及格,4 级没考过…… 但如果需要接触到英文资料的时候,肯定比毫无基础突然遇到一门陌生语言的人要强得太多。
举个例子,给我一篇本行业的英文资料,我配合谷歌翻译,能翻译成通顺的中文材料。我会根据理解重新组织语句,甚至改正一些谷歌理解错误的专业用语。但如果给我一篇日文、泰文或者其他材料,我肯定就懵圈了,AI 也帮不了我。
所以,会一门外语,是必要的。而基础,从中小学打起无疑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当然,希望四级学位绑定可以取消…… 因为就此走向社会,有用的自然有用,没用的就真没用了……
首先我不太赞同这个建议。
有一个基本情况,我国距离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理工科,这个仍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可以赶上甚至超越。
那么,英语,作为对外沟通的工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受教育者所应该掌握的。
而且,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对于教育落后的地区,中考高考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跨越阶级的机会。一切为中考高考让路,非高考科目高一一进来赶紧结课,高二高三只学高考科目,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英语如果不是主课,不再出现在高考里,很有可能就被很多地区所抛弃。那些地区的孩子可能在离开家乡以后发现自己在英语方面的跛腿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尤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诚然现在英语多为哑巴英语和应试英语,但是,实际上对大多数人也够用了。没必要每个人都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和外国人交流自如。很多国人在磕磕巴巴的英语水平出国,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和外国人交流了,指着一个东西说,I want this and this,OK? 他们高考前学会的那一点点英语,将会是一颗种子,打下的基础。
何况,学英语最大的好处,就是和同龄人聊天的时候,可以对暗号:
衬衫的价格是()?
Are you OK?
**还以为要拿逻辑学、社会常识、法学、计算机编程这样更实用的课来填补英语删减的空缺,可是往下一看是要拿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 这样的素质教育来替代英语,**啊这,那还不如死磕哑巴英语公平和实用一点,真的。起码英语用来翻第三方记录是很好用的,那体验比在中文网络淘金强太多了。
我见过一堆顶着 211 甚至 985 大学认证的网民毫无逻辑和法律意识的在知乎这样的中文网络上公然曲解对方的意思,歪曲、无视法律的定义搞子虚乌有的冲突,明明国外英文是 A 意思,或者国内法条是 B 意思,明明网上都有专业人士解读,就是能整出掐头去尾的新活,搞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版本,这有意义吗?
个人以为,义务教育能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滑坡谬误、以偏概全、合成谬误等等概念搞明白,那无论是公民素质,还是网上讨论科学问题和社科问题,讨论氛围都能上一个大台阶。
另,以现在网上的翻译服务看,汉语和英语之间尚不存在所谓的 “不低于大学英语 6 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 的“翻译机”。
什么叫 “十分成熟”?就我的使用经验,日本语和英语之间那个才基本能称之为” 十分成熟 “,成熟到日本的网页翻译成英语,以英语四六级水平的非专业人士看来基本没有明显的语病,需要以学术英语(academic writing) 及文学写作的门槛看才能发现各种不妥。而西方语言比如英语和德语之间的互相翻译就更成熟了,说接近了信达雅可能都不为过。至于汉译英、英译汉,别说学术水平了,拿四级英语的水平看那些翻译结果都能挑出一堆扣分点。只能说现有市面上的各路产品“还要打磨”。
* 评论区有人讲百度可以查到靠谱结果,于是我试了一下用百度查陨石,2021 年 3 月份了,我国的探测器都到火星了,度娘搜陨石还是跟当年各家搜索引擎(含谷歌)查 “陨石” 出来的一样真假混搭。
然而换英语查 meteorite,百度也能查到相对靠谱的图片。
看来可能百度某些时候确实好用,前提是用户的洋文必须不错。
我们认真学英语,是为了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不学英语。
进一步讲,我们学英语,是为了有更多国家的议员建议 “树立汉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
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是英语没用,是英语没有作为备用语种来教,以至于许多学生应付了考试就不会再去涉猎了。
计算机 进出口 机械 乃至房地产英语在就业上都是一块很好的跳板。可惜学是学了用不出来就白学了。
我所在的房企做一带一路相关的项目,很明显的从 cad 的标注到合同 清单全是英文的,而我只能做国内的项目。待遇差一倍。
而且数理化的那些东西 95% 都用不到吧,还有大学的高数。
英语可以不作为大考科目,但实际的教学和口语的应用应当更重视,我觉得听说读写,分多次融入全年的月考会考等考核中综合评分较为合理。
我很喜欢村下春树在他的随笔《终究悲哀的外国语》里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苦学过英语的,不足以谈人生。
多么痛苦的经历,很多人想起来就咬牙切齿。终于有政协委员搞了这个提案,无数少年已经开始欢呼雀跃了。
且慢,少年人。你只记住了痛苦,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吗?
不不不,不是为了让你可以看美剧,那个东西有字幕组就够了。
学英语,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有个更高的起点,有更多的见识。
你的英语好,就可以更容易地阅读学术文章,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业界进展。工作以后,你的英语好,你会比同事更早的掌握领域内的先进技术,你的机会就会多不少。
英语作为中小学的主科,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平等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去获得必要的技能,无论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我上学的时候,英语是从初中才开始进入课程,而当时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小学就开始了。等到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差距。北京同学的英语明显比我高一个档次,无论是听说能力,还是单词量。他们可以比我更容易地看外文期刊,跟外教更流利地交谈。我花了很多年,下了很多功夫才弥补过来。
相信我,如果这个主科取消了,你欢呼的时候,有钱阶层或者有远见的家庭会淡淡一笑,默默地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学好英语。等到上大学的时候,你会突然意识到巨大的差距,别人已经领先你很多年了,你怎么追都追不上。
慢慢的,社会会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早早的学英语,看外文书,能迅速掌握最新的技术,能熟练地跟国外同行交流,晋升的机会都被他们占据了。
这个放到古代,就叫士族。
当然,你就是不喜欢英语,只是想做个安静的普通人,那也没错。
只是,这个平等的机会必须交给你,由你自己来选择。
最后,还是让我们记住村下春树的鼓励吧:做人不要太纠结,踏踏实实学英语。
机翻?想起一个截图:
注:Deus vult,口号 “神的旨意”
随便一个爱好都需要英语。就连查大部分游戏的资料,比如半条命 2 系列,比如 cod 和战地系列,比如 doom 系列相关的 wikia,都需要一定的英文水平。枪械方面了解多一些也需要看英文资料。连爱好方面都是这样更别说专业的学术方面。前沿的知识还是英文居多。我觉得中小学打下学英语的基础是必要的,取消以后对于 “知识” 的断层会更严重。
(不过我确实是从第三方角度说的。我自己英语也不好,也没努力学,理科也不好。)
其实这个议题是当前状态的英语应试教育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想要变得有用必须加大投入。加大投入是不是要挤压其它学科的时间?甚至为了学好英语这一门外语要不要将它的地位凌驾于语文之上?要不要为了学习英语,将当前数理化文史的中文教材换成英文教材?要不要为了学英语开放防火墙?
说真的,在我国,语文是文化而英语是工具。工具不能用就没有存在意义。普及教育阶段的学生所能学到的英语接近英语母语使用者小学水平,完全无法投入正常使用。这么鸡肋的东西为什么要当主科?真有使用外语的需求的话直接大学选英语专业或者参与语言培训机构不就行了。
我觉得把中小学学英语的时间拿来普法都更有用。至少长大了知道什么时候该报警,什么时候该自保,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遇到家暴怎么办,如何合法讨薪,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如何领社保,如何申请低保,如何领医保,如何辨别诈骗。至少进了社会少踩点坑。
在目前很多大学开展全英文教学,连我家这种小城市的大学都开始重视英文教学的前提下,提出取消英语中小学的主科地位,几乎就等于教育的退步。更是断了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不重视教育的,甚至是一些并不算很穷的小城市孩子们的前途。
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就能降低大学对英文的要求吗。越是好学校,对英文能力要求越高,需要学习的英文资料就越多。申请做交换生,出国留学,都需要英文。找工作时很多公司也要看英文能力。
前几年就有风声说,要降低英文分数。我问在培训学校做英文老师的朋友,如果英文分值变小,会不会影响你的收入。朋友说,巴不得学校赶紧把英文课取消。学校不教,家长只能掏钱到外面学,我的生源还用愁。
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自然是没钱去补习。家长不重视教育的孩子,觉得老师英文成绩说不重要,就无所谓补不补。我家楼下的幼儿园,还真有这样的家长。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请的保姆来看孩子。小孩的衣服在公立幼儿园不算便宜,但是弄脏了保姆也懒得手洗,洗完看着都不干净,小朋友嫌他脏都不和他玩。父母也不问,别的小朋友学什么才艺类的,他也没有,放学就是看电视。
你说学校不教,我有钱就出去学。以我家这种四线小城市为例,公立学校的教师,至少保底也是本省一本的师范学校,重点学校或者劝退专业,211 的也挺多。但是外面的培训机构,能是二本就不错了,很多都是三本专科毕业的。好点学校的毕业生,能去大城市的就走了,走不了的考个县城带编制的教师岗,也不愿意去培训学校。这教育质量拿什么和大城市的孩子拼。
对于一些人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大,英文教育明显是经济条件越好的地区,学生的英文水平越高。所以,取消或者降低英文考试,是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考上更好的大学。
英文失去了高考的指挥棒,必然会被其他学科挤占了英文的学习时间。越是落后地区的学生,越是重视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是,落后地区学生的英文,更加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
等这些学生考进了大学,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学校的要求程度。他们必然将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弥补英文的落后,而英文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争取对未来有利的事情。
英文差,意味着家庭条件差,不仅要面对经济的压力,还要面对没有同龄人优秀的压力。而来自家庭条件好,教育资源优秀地区的学生,用他们学英语的时间,过着丰富的生活,更多试错的机会,更容易升学,找到好工作。甚至可能会出现,因为很容易判断出哪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学生之间的抱团和矛盾。很多大学在救助贫困学生时,都要考虑顾及学生的自尊,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更何况这种几乎一眼就能判断家境的标准。
再者,大学也会有自己的考量。招了几年,发现英文差的学生,比不上英文好的学生。是会选择来了跟不上进度,也要坚持扶贫,还是压缩录取人数,出新的政策招好学生。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以前山东一个省内,就有十八条分数线,从青岛和临沂考大学的难度能一样吗。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能看到家庭条件差,但是努力读书,凭自己的力量,拿到了名校录取,或者出国留学,实现了跨越阶层的人生。如果降低了英文标准,这些人,可能从出生就意味着,不可能,或者更加困难的,达到他本来可以拥有的高度。
反正我会继续好好学英语的,不学的人,他们会后悔的。
我的数学一直很不好,但我也从没想过要取消数学学科的主体地位。
你知道吗,并不是英语这个学科有问题,而是一部分人有问题,自己学不好,就想取消这个取消那个,你直接躺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学,是不是最好?
计算机算的不比人快?现代人说话会用文言文?人应该给自己更大的更多的学习进步的空间,应该希望自己会的东西越多越好才是对的。
而且现在小学的放学时间提早那么多,为什么不晚点放学?上更多课?现在的英语老师有几个是认真负责上课的?吃着国家的工资,教学质量却掺水。
并不是不让小孩休息,而是社会的竞争就是非常激烈,现在少吃苦,以后就多吃苦,欠的东西都是要还的。
反对取消英语主体地位。
一旦实施最开心的就是英文补习班老师了。
广告语我都想好了:
学校不教英语怎么办?
2-8 岁学英语,就上呱呱叫英文教学 App。
前十名还有 AI 课大礼包赠送哦!
作为一个有可能中年失业且会说英语的合同工,个人表示对这项提议很赞成。
用个滴滴淘宝都担心被大数据杀熟,
看个清水网文都得各种猜屏蔽词,
瞄个国际新闻都要小心情境变换,
……
你们哪来的勇气相信 “翻译软件” 会老老实实给你原意翻译?
首先要问: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我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几大讲英语的强国。
所以,我们今天不需要了解和学习英语强国了吗?
无论我们多强,都需要对外了解和学习,况且我们还没那么强。某种程度说,美国的没落就在于,相当部分的美国人只晓得自家那点事儿,而对北京巴黎孟买…… 一无所知。(相信还有许多美国人认为我们活得食不果腹)。
所以,英语还应该好好学,还应该是主科,还应该从小学起。
我们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避免十年寒窗苦读后,多数人还是不会讲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用。
关于英语教育的权重问题,社会上已经讨论很多年了。许教授今年又提出这个议案,我觉得很好,因为真理越辩越明!
掌握了一门语言,相当于掌握了学习一种文化的钥匙!
掌握了一门语言相当于掌握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学历越高的人越能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因为这个世界上 90%以上的专业核心论文是用英语发表的。而语言学习是越早越好!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放弃英语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抛弃全球化,相当于在教育上闭关锁国!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随着中国逐渐走进国际化,使用英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在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得到英语。世界通用英语,和一个中国人要会说普通话一样。
如果在义务教育取消英语,势必会造成英语成为少数富贵阶层的专属品,形成新的知识垄断。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试图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问题!
调查显示,英语水平较高员工的薪水会高出同龄人 20—50% 左右。这个数据是很多上班族所没预料到的。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些人是置身外企或是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公司,他们毫不掩饰的说出内心的想法:“如果想要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更具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专业方面的英语水平。英语不好,对于在外企工作的员工来说,损失的是机会和薪水。英语水平提高了,今后的职场道路才有可能走的更顺畅。”
从可行性来说,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远远不能满足交际特别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并且大家要知道语言交际有非常多的情境,除非人工智能再进化两代,我不认为人工智能会解决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
同时李老师也反对唯英语是举的制度,例如大学毕业强制要求学生过四六级,职称晋升需要考英语。这些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
我在 HZ
各位的孩子都在哪里学习呢?
好的,取消了之后,我会让孩子继续学英语,我本身就英语四六级,带孩子出国几次,孩子都是会简单的英语交流,教到我自己不能教之后,会找专业的培训机构教
各位的孩子在英语这一门学科取消主科地位之后,是继续学还是放弃?
是否放弃一样东西,是看以后是否会需要,你可能不需要,但你的孩子需要,现在因为是主科所以重视,不是主科没有老师会重视,工作的时候,当你的孩子需要用到英语的时候,会不会说:为什么以前学校不教?
答:因为砖家说你们不需要花时间在英语上面,家长都支持取消
问:那为什么跟我同龄的其他孩子英语那么好?
答:人家父母花钱孩子在学阿
人间清醒一点!!!学校教是义务教育阶段,你不花很多钱,但你能学会一项技能,你自己花钱学,很贵的好吗,是要把父母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这些钱送给培训机构,给他们的房车购置费添砖加瓦吗?!
这就像当年甚嚣尘上的 “减负” 一样害人,害得还正是缺乏阶层越迁能力的中产以下人群,进一步削减其阶层越迁能力,强化阶级壁垒,英语越早学效果越好是事实,即使现在中小学英语做主科,到大学还是一堆人 CET4,CET6 考不过,如果取消,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我想说一个重点,其实取消不取消对玩精英教育的 upclass 家庭根本不影响,人家里小孩 3 岁开始双语教育,小学中学不做主科他们就不学了?这不可能的。
反倒是广大中产以下群众家庭,父母也不怎么懂英语,看着中考高考要考英语,才给予重视,我的家庭就属于这一类,好在当年初中很重视英语教育,还有外教请来上口语课,使我产生深厚兴趣,强练口语、语法等,为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打下基础,如果我当年就执行此类政策,我在大学 - 研究生等对英语能力有大量硬实力要求的阶段如何能与出生较好的学生竞争?
开篇先总结一下吧,我认为这个提案很好,但是还不成熟。英语改革不是不能改,但不能从中小学开始改。应该是由上及下的整体大改动。
所以目前来说,我更倾向于持反方态度多一点点。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也不该。不是崇洋媚外的问题,而是因为英语是全世界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在那些讲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的国家,你总能通过不太流畅的英语加手舞足蹈进行一定程度的表达。
另外,英语的翻译风格因人而异,大师自然是信达雅。可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本土化翻译也着实让人迷惑。学一门外语,就更能学到原汁原味的内容。
尤其是上大学后,英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读研读博后,如果你想进行深入些的研究,也非常需要查阅外文文献。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看起来就会比较费劲。
总结,英语从主科变副科,并不是绝对不行。但目前来说,主科变副科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评论区里提到的很多想法,我粗略看了一下,有的也有道理。将英语当成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这样的选考科目,没太大问题。但关键的问题其实也不在于中小学,而应该是由上及下的大改动。
这么说吧,中小学取消英语主科地位,你们会让自己孩子不学英语吗?个人以为,当前情况下,还真的不敢不学。
考研你不考英语,你就得从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里挑,哪个也不见得简单吧。考研复试,英语听力、英语水平都需要作为考察因素,国内考研考不上,曲线救国出国留学,还是得用到英语。
当然,如果您默认自己的孩子高中毕业就可以出来工作,不考虑 TA 将来的深造,那也可以一辈子不学英语。
强制学英语能让普通家庭 / 贫困家庭,从小不至于落后太多。否则真不学英语了,未来真正用到的时候,追悔莫及。
当然,改也不是不能改,但绝对不应该是中小学先改,你先得搞定其他方面,才好改中小学。
————————————————————
作者往期高赞回答:
[老衲不生气: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的大学?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97257520)[老衲不生气:七个月时间能考上研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199519125)[老衲不生气:事业单位如何上岸?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207349307)[老衲不生气:工作 3 年和读研 3 年哪个更值?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328523540)[老衲不生气:计算机 408 该如何复习。需要买哪些配套资料?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981458054)[老衲不生气: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复习?买什么书或者看什么视频?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698478251)[老衲不生气:计算机考研究竟有多难?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627894445)
在我国众多企业正不断走去出在全球层面上寻求发挥影响的这个阶段,却要求教育中削弱至少当前还确实是世界政商文教科中最广泛使用的语言的比重,是什么居心?可诛否?
如果按照这位委员的提议,将英语等外语不设为高考必考科目,作为参加过高考的人,大家应该都清楚理科生在高二分科以后还投入了多少精力学习政史地?文科生用了多少精力学习物化生?除了学霸,大部分人顶多就是会考的时候临时几周突击一波。
如果设置成选修性质的科目,选了英语参加高考的人进入大学以后比没有选择这门课多了很多优势。就不说六级了,如果高中没有花精力在英语上,四级估计都要下很大功夫。而且英语这样的外语,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提高成绩,没有办法像大学的某些专业课那样,给定考试范围可以几周突击应付考试。
如果是大学毕业打算考研,那英语就更重要了。因为研究生需要大量阅读英文文献。目前来说英文文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高于中文。英语就是现在的学术通用语言,日本德国法国等非英语国家的高水平文章也会发英文的。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拉丁语还作为学术语言通行欧洲许久,所以短时间内英语的国际学术语言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这就意味着考研肯定会考英语。我表哥当初考研就是挂在英语上,我高考完要上大学时,哥哥就语重心长的给我反复强调:“大学一定要重视英语啊!” 如果一个学生高考就没有考过英语,等他打算考研那就得花更多精力和时间给英语。
所以说,这项提议真正有利是那些只打算接受完义务教育就不继续读书的人、高中毕业就工作不打算上大学的人。对于高中毕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这项提议如果落实那真的是弊大于利。
这次我想支持一下,
为了以后我未来的儿子可以不那么痛苦的被迫选择,
感谢他老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勇敢的表达了对于英语的情感!
一是用不用得上的问题,
二是喜不喜欢的问题。
而且这个提议只是取消主科地位,不是从此再也不学,你可以根据你的情况去选择要不要学习,但是不再是强制了,这不挺好的,就像以前理科可以不选历史这样的,真的不擅长啊!
是主科地位,不是不学
还只是一个提案,具体实施的细节肯定也会考虑到大家说的学术英语、国际交流的问题,不可能啥实际情况都不考虑就改的
(万万别喷我)
我赞同这个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
语文与数学,对于 95% 以上的中国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科。但英语则不一定。
既然如此,为何从小学开始,英语就胆敢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与语文、数学的考试分数完全相同?而且是横跨整个高中、中学、小学阶段。但更夸张的是,在大学阶段还要花至少两年去继续学习,这导致大多数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中,英语是花费时间最多的,竟然多过语文与数学!
真的,这很荒谬。
那些说西方很多国家也有学习一门或者多门外语的,那请问,人家小孩子是一上学就开始学外语,而且外语的分数一直在考试中所占的分量是与自己的母语等同的吗?是吗?等同吗???你确定?!
全球独此一家!只有中国是这样!
真是荒谬。我们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竟然不在义务教育阶段花更多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数理化,去培养更多的工程师,而把中国小孩的时间浪费在一门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很少会用到的外语上!这真的,很荒谬。
所以,我的提议是,英语最好是作为一个副科而存在,譬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 150,数学 150,那英语可以算 120 分,这样就挺好。
但无论相差多少,一定要与我们的母语分出一个主次来!英语的重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要低于我们的语文!这个一定要分!
怎么可以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
我从小上的英语辅导班不就白上了吗?
托关系找的英语名师不就白找了吗?
我父母把我送到国外学英语花的钱不就白花了吗?
数学、物理这种看天赋的我学不好,英语这种花钱就能学好的为什么要取消啊,凭什么不给我们有钱人多留一条快车道?
我读大学的时候(2005-2009)就有很多同学反对学英语了,很多人当时初中才学英语,考四级都吃力,如果六级跟毕业挂钩会很惨。而且我们是数学系,大家觉得没必要学英语。
那个时候上新东方,老师说 “你们这一代学英语,就是为了下一代不学英语”,现在大课少了,所以很多言论难以散播。以现在的视频流传速度,新东方老师金句不断的,估计三天两头上热搜,老俞就紧张了。
现在是民族主义有所抬头,大国崛起,厉害了我的国。很多都是打爱国牌征爱国税的。要吃这碗饭,就要找到 “不爱国” 的人,划清界限,大肆批判,显示自己正义凛然,圈粉无数。
一开始不爱国的,比如 “公知”,说中国多么不好美国多么好,现在中国慢慢好了,公知污名化了,特别是疫情之后,基本上这股势力肃清了,但爱国者似乎也没啥新闻可以搞了;
然后就是特朗普,他天天怒怼中国,正好有靶子,可以怼回去,又有粉丝了。哪怕他快下台了,还说 “民主党更糟”,最后真的下台了,再笔锋一转,踩上几脚,不过特朗普之后又没有斗争对象了。
然后马云出来说几句金句,国家带头批判,那爱国者肯定跟进,又有话题了,从人民富豪到 XXX,马老师也低调了,不敢出来了,不过爱国者又没啥好说了,因为看上去都爱国了。没话可说热度下降没有广告费啊……
没有敌人就去找敌人啊…… 谁不爱国?学英语的应该骨子里不爱国吧,中文都没学好为什么要学英文?学英文是不是想留学?呼吸香甜的空气?于是立个靶子,“提议高考删除英文,支持的举手!反对的都不爱国”,于是又可以找出一批不爱国的的人了。
到最后,估计真正的 “爱国者”,很少很少…… 很多人批判其他“不爱国者” 的时候慷慨激昂,可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被 “不爱国” 了。
以后估计开公司自主创业的也不爱国了,你想当资本家剥削别人是不是?你对我们的按劳分配工人主体制度有看法?你是不是不爱国?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许进说「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作为一个近四岁孩子的老母亲,我买了 N 多的英语书,还自己准备好好进行英语学习。
虽然感觉一下可能用不上了多少了,但是更多的还是很开心,如释重负。
也许这样,柒宝可以选择他的人生,我也可以选择我的,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无用的事情上。
刚看了一圈大家的回答,发现自己的开心的早了。
关注 @柒宝麻麻,一起学习成长~
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必备清单
怎么选儿童玩具
0-3 岁绘本怎么选
怎样选购加湿器?
婴儿睡袋怎么选?
简略的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无非就是两种:
1. 学英语对十八线城市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没用,因为他们这辈子都不大可能出国,也一定用不上英语。
2. 学英语对偏远山区的孩子有用,因为他们可以借此也仅能借此机会翻身,而所谓翻身也就是指出国留学。
从客观上的角度来讲,这就是 “出国留学机遇更大”vs“呆在中国老老实实发展” 而产生的冲突。其中我们在讨论的对象一直都是“十八线乃至农村”,简而言之就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抛开国内外的资源不谈,让十八线的学生继续捣鼓语文数学以及其他科目真的就能让他们好到哪里去?**你们不会真觉得,好好读书后出来打工继而创业最后成为人生赢家是现实里的事情吧?**那些丝滑创业、抓住机遇的人都是剧本安排的。取消了英语,只会磨灭现实生活中的出路,然后让他们陷入绝望的 “贫穷陷阱”。
所以,发表观点之前先自己考虑考虑有没有挡着别人的宏图大业。别一天到晚一副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态度搁那瞎起哄。你们知道你们所谓的 “取消英语” 对于许多学生们意味着什么吗?你们根本不知道,也完全不在乎,因为你们是“局外人”。看到了糖就忘记了眼下的路,这样一点也不合适。
最后再谈谈大家引以为傲的民族主义,依我来看,这是最可笑的一个论据。闭关锁国这个词都被提烂了我也懒得再提,令我感到悲哀甚至害怕的点其实在于,“闭关锁国” 意味着圈地自萌,可是网上的言论分明是拿着茅指着别人的路,一边挡着别人一边迫切的想和别人比划比划。
呐呐呐,果然还是得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呢~
又一次听到关于 “英语” 学科的改革措施的提议。这么多年来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主课其地位不言而喻。在我高考的那个阶段,我选的大学实在有太多因为英语小分受限没过而最终被放弃录取!有些复读 1、2 、3 、4、5、6、7 等等年的,就这样不断的在复读,为了能上这个心目中的美术学院。这在艺术考生里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2000 年陈丹青老先生在清华带博士生其专业被选中的学生竟然因为英语、政治不过关而一个未曾被录取。陈丹青先生说 “不会英语就不能当画家了吗?”“对于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这样的考试是不折不扣的荒谬和羞辱。” 当然到 2004 年递交辞职书,这里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在面对学科限制时候对有才华艺术考生的惋惜、愤慨和无奈。因此作为一名曾经的艺术考生,我赞成一定程度的减弱英语在人生晋升之路上的重大作用。他可以作为一门技能被擅长的学生使用,但是他不该成为不擅长这门学科的学生的成长阻碍!
因此在我看来除了语文和历史这两门学科,连带和英语一样应该被削弱课时是不是还有化学、物理、数学等等?以此来增加体育、美术、音乐? 或者是通过这些学科的全面调整还给当下的中小学生一个完美的童年、少年、青年? 当前繁重的校外补习在大部分地方基础教育阶段给学生带来太多的负担,水涨船高的补习费用已经超过很多家庭的承受能力!我所在的城市有不少小学下午 3 点就放学了,而放学后的绝大部分家长直接将孩子带进补习班。在一门又一门加强辅导的课程轰炸完后,出培训班的门已经是晚上 9 点了!
我赞成适当降低英语的学科比重,让英语成为一门正常的学科参与中小学的学分架构即可。不能有硬性的英语门槛、大学入学除了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设置门槛之外,非相关专业不应该因为英语设限!英语和其他的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等学科一样成为可备选门类。学生们有权利在中学阶段去追逐自己喜好的学科然后组合成自己的大学科总分应该就是很棒的一个局面。
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如何实质性的改善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如何让学校成为学习的主战场,而不是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校外补习?如何放大学生天性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次许委员提出关于英语的改革希望能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导火线,牵出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让中小学生像中小学生!
哪怕将来有朝一日高考都不考英语了,那些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孩子,都不要放弃学习英语。
哪怕你研究的是中国历史。
(我决定从这个回答开始,以后都对这类问题用这一个回答复制粘贴了,太无聊了)
我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外语不再强制考试。最好连学校教育里都取消掉。
这样我这种会 2 门外语的人的劳动价值会变的比现在贵的多得多得多。我在各种方面的竞争压力会小得多,我这样具有英语四六级 TOEFL100 + 成绩和日语 N1 的不再是一个比较难找而是一个极度难找的人。不说别的,如果这样,我回国兼职翻译都比许多人上班挣得多得多。
为了防止某些确实应该好好去学中文的人看错,我在这里加粗声明:以上回答为反讽。我反对英语剔除出主科。我支持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早该取消了,至少应该考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第一外语。
如果说学什么外语是根据国家对特定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社会需求决定的话,有关部门应当对这样的需求做一些更准确的数据分析,是不是一定比例的第一外语设定成其他外语会更合理呢?而不是清一色地让读完高中的人一学英语就必须是 12 年。
再看选拔考试,你就说高考文科凭什么有两科是固定文科,对传统理科生特点的学生存不存在不公平呢?
社会上职业按少了算得有 10 万种,用得上英语的不可能超过 1 万种,那么是不是 90% 学过十多年英语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用英语?要知道即便英语专 8 如果两年不用英语一样归零。那既然大多数人一辈子不用英语为何还要以此选拔学生?
有可能因为那些国家是用英语的,而我们,还不够自信。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英语确实是必要技能,毕竟诸多前沿的科技成果都需要用英语来理解。但是,英语作为一项 “工具技能”,如果你在生活中并不使用这件 “工具”,那它可以说是完全无用的。
作为工具技能来说,英语也并没有什么需要从小培养的必要。像是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它的学习难度是递进式的,所以需要从小打下基础。而英语学习几乎全是考验记忆能力的重复性内容,8 岁开始学还是 18 岁开始学没有区别,所谓从小开始学有优势的说法,无非是花在其中的时间足够多罢了,任何一项技能从小学到大都会有优势,英语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说数学、语文这样的科目尚且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所帮助,那英语这样一项工具技能到底有怎样更深层次的益处我实在看不出来。英语教育在目前我国无法在科研领域取得优势地位的现状下,是必要的,但绝不应该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英语教育的比重应该削弱,中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年级应该推迟,至于主科地位,更是早早就该取消。
英语教育在我国并没有那么长的历史,亦不该有什么 “祖宗之法不可变” 的思想作祟。我国开始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入英语学习始于 2001 年,那是一个中国人刚刚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年代,那是一个没有人看好中国、连中国人都不看好中国的年代,那是一个中国人对西方世界充斥着美好幻想的年代,那是一个中国人无比自卑的年代。时至今日,我们早已不需要像全民大炼钢那样去全民学英语,而是应该谨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也支持这个委员的建议,目前的英语教学不应该占用如此多的时间,但反对他的理由。
语言的学习与数理等自然知识不一样。数理知识需要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而语言是一种平面的知识,纵使语法等有比较复杂多变,好的老师几节课也就讲完了。甚至在日常交流中,语言的使用远没有我们教科书教的那么规范和严谨,随意用的很多。语言学习中大量的工作是单词、短语等的积累、阅读的熟练,需要一个高强度的环境氛围来促进提升。换言之,这是一门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集训很快提高的课程。从小学到高中 12 年英语学习,你学到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可能还不如在外面报班学习三个月多,这也是英语培训机构能如此挣钱的原因。花费如此巨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对于青少年来说得不偿失。
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像委员所说的取消主科地位,但是英语是一扇窗,窗外的世界多姿多彩,翻译恐怕难以完美呈现。就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要玩最新的 3A 大作,难道还能随时开一个翻译软件?所谓课程设置不普惠,实际上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必然结果。如果要进行研究或走向全球化,英语的学习是必须的,那么所有的学生可能都得到外面去高价补课,这虽然会创造巨大的 GDP,但是事实上剥夺了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方法就是提高英语教学要求,高中毕业要求达到 1 万左右词汇量,强化听力和阅读,与之配套降低对语法等的考察,取消改错、完型填空等等题型,做到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学习。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一线城市超级中学的做法。我觉得这才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至于音体美的等所谓素质教育,必须各个学校少收一些关系户教师才行。最典型的就是县里科局级干部的妻子在中小学占着岗位却从来不工作, 实际工作就由其他科老师摊派,那么自然就变成了其他科的额外时间。
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些东西都太虚了,不应该作为指标来考核学校。不如要求高中每周抽出三四个半天的时间(可以占用周末)允许学生们参与学科竞赛或者大学预科内容的学习(内容由国家组织大学精英教师编纂和录制授课视频)。根据我的经验,大学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方式和高中高强度练习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对于思考能力和探索欲望的提升最强烈。
最后说一句,最好不要禁止学生参与考试,如果考试也变成特权,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如果哪天,我们写程序的代码用的是中文,那就可以取消中小学科地位了。
真希望第一行代码不是英文:hello world . 而是中文:你好。
怎么说呢,现在好一点的程序员都需要看英文开发文档。
可能也是因为英语没有那种环境,好多程序英文水平也是水,只能靠谷歌翻译。
特别是发展高新科技,很多的外国文献资料都是需要看英文的,英文跟中文一样都是一门交流工具,中文还是主科的话,那英文肯定也要主科的。
第一个问题: 对于工科的 211 本科生,数学能力的巅峰不可能是高考,但是很多人英语能力的巅峰就是高考。那么目前高中英语教育的作用到底是高考还是其他?
第二个问题: 英语不作为高考主科,对于农家子弟逆袭为顶尖人才肯定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农家子弟提升一两个阶层到底是更有利还是更不利呢?讨论这个问题的事实基础,和认为加剧阶层固化的事实基础是一致的。
其实 “英语要不要作为一门主科存在” 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没有太大的营养价值。
它是否是主科,并不会影响人们对于英语价值的判断,并且这个判断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辈子也没用到几次英语,但他们照样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有的人则是生活学习工作中充斥着英文环境,且英语这项技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便利和优势。
所以在一个大群体中讨论 “英语有没有用” 或者 “英语有多大用” 意义不大。许进的这条建议我感受到更多的其实不是“英语不太有用”,而是“在信息足够发达且对称的今天,大家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已经自有判断,不需要再用‘主科’来定调了,大家完全有自主选择的自由”。
也就是说,随着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对称化,人们认知程度的加深,“主科”已经不再具有足够的民众知识启蒙的指导意义;而正在全力加速的阶级固化也并非一个 “处于主科地位的英语” 所能阻挡得了了。
但要取消中小学的英语主科地位,有两件事要解决:
一是英语作为高考考查科目之一,如何在其被取消主科地位后,仍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农村地区家长普遍认为英语重要性低下,而随着主科地位被取缔,英语老师们又只能去更为重视英语教育的城市谋求生路(比如开设培训班等),英语教育资源必然向城市集中化,城市和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拉越大。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性,要么实行农村城市分卷,要么彻底取消英语单科,无论哪一种改革都将是一刀切式的大动干戈。
二是过剩的英语专业人才要如何分流?随着英语教育市场的萎缩和萧条,众多英语专业、外国语大学毕业的英语类人才就业会面临更大的问题。
原来,有了机器翻译就可以不用学英语了。
按照这位委员的建议,也许我们未来的世界会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另外,按照相同逻辑,有了计算器,孩子们也可以不用学加减乘除了。
。。。
耶!!!!!!!!!!!!
例行公事般的扯犊子,每年都要来一次。
英语不能取消,高考必考,但分值可以商榷,以语文数学 150 分算,80-100 比较合理。因为任何学科只要不是高考科目,基本上就沦为形式,大部分学校也渐渐不开,大部分人渐渐不学。
国家层面考虑,绝对不能允许取消外语,那是灾难性的鼠目寸光。个人可以鼠目寸光,无所谓,受损的无非是你一个人。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那数学、政治甚至具体到每一门都有不用开的理由,最好是抽签上大学,这就是人性。一定要相信,如果你感觉不到某门学科的用处,不是这门学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
这里的英语可以换成数学、政治,甚至语文(语文教育戕害中国人的语言文字能力的言论也很多),政治、数学对于大部分人也没什么用,尤其是政治。关于数学,很多人会说不是数学没用是你没用(够不到用数学的工作),但是也可以说 “不是英语没用是你没用(够不到用英语的工作)”。所以,都是很重要的学科,你既然可以认识到数学的用处,也应该认识到英语的用处。
为什么很多人支持这些极端言论,很简单,英语没考好,拉分了,导致自己没考上好大学甚至大学,或者在大学中因为英语不达标没能毕业、保研等,完了就认为英语害了自己,英语应该滚出中国教育。认真想想,这跟房价降了打砸售楼处有本质区别吗?大家一样学的,你没学好就说让英语滚出中国教育,自己学好的,占了便宜的,就不说,这不是耍无赖吗?再说没学好英语不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
有人说英语拉大了教育的贫富差距,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起跑线严重不平衡。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是国家如何缩小教育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英语教育的问题。而且,现在的英语考试还是考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几乎没有实际运用考察,只要努力,方法得当,农村孩子是可以学好的。事实上英语高分中农村孩子也不少的,所以这根子上还是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英语教育的问题。
英语教育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本科、研究生出国读大学,很多人也选择在外国居留、生活、工作,这其中都少不了英语教育环节的 “功劳”。从更大的角度说,改革开放巨大成就也部分得益于国人英语水平的快速提升。改革开放很大一部分红利来自于国际化,而抓住国际化的红利,英语水平的快速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英语限制了很多人,比如评职称、考研等。
是,但是你要明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都得整体来看,跟重视外语的收益相比,弊端不值一提,而且具体政策是可以改革的,但大方向不能变。
那对于个人来说,外语优势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具体的收益呢?
网上有个不知真假的段子,说原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上海电某工厂的普通青工,没事就看英语书自学英语,而其他青工没事就抽烟打牌踢球,还嘲笑这个他读英语有什么用,一个普通工人用得到英语么?
后来厂里来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厂没一个人看得懂,就他行,厂里一下子轰动了,所有人都对这个小工另眼相待…… 但觉得他厉害没用,他还是做他的青工,地位并没有改变。又过了一段时间,市外事办刚成立,缺个懂外语的人才,听说这里有个年轻人行就跑来把他借走了,后来参加外交部出国学习集训班学习,一步一步走向外交部长的位子。
当然外语只是他成为外交部长的一个方面,个人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外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当初可能和他一样有潜在能力的人很多,只有他懂外语,所以抓住了机会。
曾经提到到有相关调查,非技术类岗位,明显的英语优势可以带来额外的 20% 左右的薪酬甚至更多,这些岗位一般指管理类、销售类、业务类、文字类等工作,这些岗位不像科研那样有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因此个人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外语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全球化、一带一路等大背景下,和国外的企业和个人产生联系是一种常态,这时候外语能力强的就会脱颖而出,获取更多机会,更容易得到加薪和优厚的招聘待遇,如果管理能力再强一些那简直如虎添翼了。尤其是外资背景的企业,即便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强大的外语能力依然还在享受很大的红利,在升职加薪方面快人一步。
有人说我是做科研的、生产的,是不是外语能力就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不是,很多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都被国外掌握,如果外语能力强就可以比别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前沿科技,获取超前知识,最起码在写论文方面比别人的资料获取渠道多得多。
就说热门的 IT 和金融行业,外语能力的红利更为突出,因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多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外国的金融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同样的做柜员,外语能力强会很容易被调到涉外部门做对外业务。
那怕是做程序员,懂外语也会比别人多机会,很多相关资料都是英文版的,国外的编程网站比国内的专业很多,比如拥有很多源代码的 github 网站,外语不好没法看,甚至可能在编程工作中你会发现英语甚至比汉语还重要,因为更深入了解编程思想,明白自己的 BUG 出现在什么地方。
等就业时会明白,应聘用一个职位时,明显的外语优势也能让你在其它条件差不多时很容易脱颖而出。
只有英语差的人,才觉得目前的翻译机很好用。
如果高考不考也可以。我相信寒门出身的孩子只要不是因为英语拦住了大门,进了大学也能追上。
但做好还是不要取消,给那些父母不能提供正确指引的孩子一个机会吧!
支持支持支持!
只要现阶段英语水平不错的打工人都应该支持这个建议,让英语再次成为稀缺技能!
特别是我们这种国际学校老师。
取消了主科地位,注定公立学校重视程度不会像现在那么高。 那么那些想要与国际接轨的富裕家庭就只能将孩子送到国际学校来学英语了。 并且那些本来有大学留学计划的学生也需要更早进入国际高中来提升语言能力。
这对我这种用英语教学的老师来说是重大利好,太棒了!
国际学校老师需求再次上涨! 我们老师的议价能力又可以提高了!
支持!
想了一下比我们老师更支持这个建议的应该还有校长和校董们吧!
-—— 更新一下 ——
很多评论似乎对我有误解。
我并没有说英语现在是稀缺技能,确实大部分工作根本用不到英语。
但有英语这项技能的人当然希望它变得更稀缺,不然怎么抬高自己的身价?所以我原话说的是 “让英语再次成为稀缺技能。” 意思就是以前稀缺过,现在不稀缺,我希望它以后稀缺。
我说有英语这项技能的人不是指 “只有英语这项技能的人”。
所以大量英语老师涌入国际学校这种事就不会影响我们学科老师。 毕竟英语老师又不能用英语教数学…
所以现在有这项技能的人都希望这技能在未来越稀少越好,不然怎么抬高自己的身价。
而且最后一句话那么明显的表明了是友军还要被误伤。
看来双方争论很激烈啊
支持的人觉得大部分人英语使用场景不多,除了学术 / 出国 / 商务等用途,使用场景不大
反对的人觉得,取消主科地位,意味着堵死阶层上升通道,学阀垄断学术资源
把这个选择权交还给家长和孩子
毕竟我们这边英语已经成为可以选择的主科了
对的 每一科拎出来都有取消的理由 语文. 作为 zg 人就不说了 使劲学 [惊喜] 数学:不是数学专业毕业,谁平时用的到. 总不能买菜还求导吧[飙泪笑] 取消取消 英语:平时交流用不到,取消取消 历史:除了背、做学术、当老师其他人一点用没有,取消 地理:有个地图 app 就行,除了研究和当地理老师,其他没用,取消 政治:社会主义必学,主科! 物理化学生物同理:除了学术和当该课老师 其他人不用学 反正毕业用不到 全取消总结如下:语文 350 分 政治 300 分 这两个必修 剩的 100 从其他科里选一个以后要从事的学 以免学了浪费[惊喜]
我的第一反应**:啥!?普通家庭的出路又迷茫了。**
社会精英如何选拔,总要有标准、有学习内容,不考英语了,换成什么呢?物理化学古文地理吗?当任何一个科目变成考试时,参加考试的学生们都有会吃亏的、有沾光的,有幸运的、有倒霉的,也一样会伴随着争议和讨论。
话说回来,即便真的呼吁高考取消英语,你猜上头、家长、以及学生会同意吗?或者取消高考英语的同时,加一门文言文考试,你猜学生们会同意吗?
第二反应:鸡娃家长的春天来了。
提醒大家,没赶上鸡娃英语的家庭不用着急落在起跑线上了,紧追教育科目的下一个 “风口”,看看是物理化学生物古文天文气象哪一门,下一科的领跑员可能就是你!
这事儿要成了,鸡娃家庭不战而胜,以后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横着走!
第三反应: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春天来了。
课内学不上,但课外考试还不取消,这不是逼着大家去校外补课吗?唉,资本又能烧出一个新西方之类的教育巨头!
说实在的,提出这个观点,真的是别出心裁啊!
那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问题?要我说,是评判标准的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极度分化的问题。
K12 应试阶段,为啥现在大家疯狂学英语,为啥大家愿意花时间、花钱让孩子学英语?
真的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掌握英语思维,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吗?
想多了,90% 就是为了应试!
精明的海淀妈妈们哪一个不明白,语数外三科,只有英语是最容易短时间内出成绩的!最容易鸡出来,最容易拿满分。
语文为啥难?积累太难,考题范围灵活、主观性太强,不好把握。
数学为啥难?智商的差距,是真的差距,花钱都不好解决。
英语为啥简单了?
**标准明确,且不高:**中考、高考划定了词汇范围,而且标准远远低于同龄母语孩子的水平。
**市场化程度高:**有钱可以找到靠谱考试,可以获取全世界的优质资源。
**跟智商无关:**学英语不需要多聪明,国外人人英语贼溜,但不是人人数学都好。
大家都不傻,资本更聪明。
家庭的钱也是钱,虽然还没多到可以被称作资本,但金钱逐利的本质、要结果的特性是完全一样。
但凡有思考能力的妈妈们都能想明白:英语是鸡娃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科,相比之下更容易出结果。只要勤勤恳恳的学、孩子不是特别不开窍,都能有个差不多的好结果。
所以英语教育才会在一线城市鸡娃圈如火如荼,所以才能看到北上广深的小学生,英语水平超过很多大学生。
特别想一条一条怼过去,下面开始!
“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 10%,但英语只对不到 10% 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功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够普惠。”
看到这个观点,奥数同学笑出了声。
请问学奥数有用吗?
多的不说,超市里买菜、饭店里吃饭,需要你用微积分去求解一个问题?需要用复杂洋气的数学符号来解释一个现象吗?老板怕不是要把你轰出去。
如果是为了生活,初中数学都足够了,那为啥大家还要学奥数、学那么多完全用不上的知识?
这是为啥呢?为了应试选拔,这还用想吗。
“不再将英语课程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
英语不再成为必修主课和素质教育缺乏两件事有什么关系!比起取消英语,延长放学时间能更直接有效的改善素质教育缺乏吧!
学校如果能再多上上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到 6 点的时候再放学,岂不是天下太平,我们也不奢求老师带着上作业课了。就让孩子玩、蹦、跳,不挺好的吗?
英语课也不用砍,家长也不用天天请假了。
“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翻译软件,能解决更大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说实话,这名委员可能调研了翻译机,但一定没调研过翻译这个职业。
不害怕是因为,目前翻译机的水平,翻译个吃喝拉撒睡还勉强,要真用在专业会议上,信不信领导原地爆炸、摔了你的翻译机。
翻译不是大家想象的 “把英文换成中文、中文换成英文” 那么简单,翻译工作只有正确答案,没有完美的答案。作为一个专业翻译,从业这么长时间,我依然坚定认为:翻译就是门缺憾的艺术,总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语言在转换的过程中,总有丢失,也必须有取舍,尤其是口译。
依赖翻译没问题,但和直接用英语阅读、聆听,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个差别,就好比看原声和译制片的差别。
再来,如果真有那一天,人手一台翻译机,精准翻译,跨国交流毫无障碍。你难道不害怕吗?
打车软件这才发展几年,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就已经让用户烦不胜烦,当你的翻译机无比精准的知道你所有的需求时,这哪里还是翻译机,就是个最强大的数据入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数据进入,AI 算法把你的需求摸的一清二楚,毫无隐私可言,请先解决了 AI 的这个问题再让我们放心的谈 AI 翻译吧。
“禁止义务教育较短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这,看的我好尴尬。都 2021 年了,教育竟然要搞特权吗?
如果这也能通过,最后考试也成了特权,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取缔一切非官方的考试,取缔以考试结果为标准的选拔,尤其是掐尖的那种选拔。
但这可行吗?只要存在一个选拔,总要有一个标准,与其看谁家钱多,就像前些天爆出来的老师嫌贫爱富的录音那样,我们这些普通家庭倒真的是愿意把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最起码我们还有奋力一搏的机会。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这么重要吗?”
翻译过来就是,学英语耗时耗力还费钱,用处不大,学它干啥?
在国内学好英语靠的是方法、坚持,其他就没有了。如果只说一个,就是坚持。
如果学习英语有捷径,还要这些语言专业干什么,都撤销了算了。他们苦哈哈地学了四年,甚至更长时间,你偏要两个月零基础速成。恭喜你,世界上的韭菜又多了一棵。
据我观察,抱怨耗时耗力,砸钱配读还学不会的,一般就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懒家长,自己觉得难,总想花钱报班把孩子的英语学习扔给机构;
另一种是自己愿意陪着孩子下功夫,但就是找不到正确方法。
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缓慢积累的过程,何况在国内中文环境下学外语,要克服中文强势、要克服不敢说的心理障碍,还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当然难。
至于这件事值不值得,就看你目标是什么了。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为了高考拿个高分。
我们这些过来人,不能低估了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想要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决心和勇气。
教育是要点燃梦想,而不是浇灭梦想。
对于普通家庭,学英语,为了考试,足够了,也没毛病。
对于中产家庭,学英语,一样为了考试,或许是为了国外的考试。
对于更富裕的家庭,学英语,甚至学拉丁语这些冷门小语种,可能是为了跟父母有话聊、为了留在这个圈子里,也可能是存在一些普通人接触不到的真捷径吧。
对于国家的层面,为啥要求学英语,为啥不取消英语考试呢?这个问题比较宏大,我个人理解,如果哪天汉语成为全世界通用语言了,哪天国内的高精尖技术全面碾压国外了,那我们可能真的就不用学英语了。
这里还真的要提一点:大多数觉得英语学的很苦、很枯燥的孩子,一般英语学习开始的也比较晚。如果从小做英语启蒙,培养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学英语是种享受。甚至就不存在学英语这一说,每天的阅读英文读物,就是在学习。
所以,英语学习越早开始,越无痛、越轻松,考试拿高分也只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英语退出主科,这是不是影响学生将来的饭碗不好说,但是肯定影响当下很多人的饭碗。
———因为英语要是退出高考,中国的英语培训机构至少得倒闭一半。
英语培训机构的生财之道,和健身房是一个原理:
那些天天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并不是培训机构最大的利润来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是培训机构最喜欢的顾客。
多少职场小白被英孚忽悠去听英语课,却不明白如今英语在就业市场并没有多高的竞争力。
时代变了,外企不再是唯一体面的存在了。
所以英语退出主科,机构倒闭,显然是立竿见影地不利于社会就业的。
很多人担心英语退出高考会影响教育公平,让底层孩子上不了大学,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只要你多去内地农村中学走一走,看看那里有多少连音标都不会读的 “英语” 老师,你就会明白:
英语考试,对底层学生不友好。
穷人家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是天然劣势的。
他们的经济环境里,大概率接触的是英语差的老师,同样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上辅导班。
那么,他们在英语上弱势一分,就得在其他的科目上多考一分才行。
这公平吗?
知乎遍地 985,当然觉得这很公平———因为他们在城市里扎了根,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会面对音标读错的老师,也知道自己有能力让孩子上辅导班。
所以他们反对英语退出高考,虽然主观上并不一定有恶意,但屁股决定脑袋。
一边占据英语教育的优势资源,一边苦口婆心地对穷孩子说:考英语这是对你们好。
这样的想法,不一定是坏,可能是蠢而不自知。
当然还有人说了:高考不考英语,那将来怎么看文献?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枉费了高等教育这四个字。
说起来,你都要立志看文献了,大学里就不愿意花点功夫学习一下英语吗?
亦或英语难到大学四年都学不会看文献?
当然,理解你们的时间很宝贵,需要谈恋爱、打游戏、追剧………
还有人说了,招聘要求里要求英语四级呢,中学不学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
你都知道用人单位要求英语四级了,大学里就不能花时间学习下?
这不就和你想去阿里腾讯当码农却不愿意刻苦练习一下代码技巧一样可笑?
要知道,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里写上 “cet4”,已经是对苦读十几年英语但实际并没有多少读写能力的大家能表示的最大尊重了。
———毕竟,持之以恒地浪费十年在一件不值得做的事上,还是挺值得同情的。
仅仅类比一下:
建议取消数学中小学主科地位。
因为相当一批人毕业后只是买菜的时候应用下数学,其实用计算器就可以替代。
然后我自己辞职去办个培训班,生源是不用愁了,而且只用教知识,不用当保姆,表叔。
想想不要太美。
行行好吧,正是由于英语是主科,高考必考而且 150 分。广大普通学生才可以由国家兜底,极其廉价,近乎免费地拥有学习英语的机会。
否则可要高价去培训班学了。
所谓主科,首要特性就是基础性。相当于刷系统,然后装什么 APP 就看个人选择了。
然后是公平性,保证凡本国公民,不管父母是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在孩子大学以前国家都应尽可能保证基本的学习条件。
最后就是用考试来保证学校有压力保障与提高教学。
不管怎么说,英语作为外语的代表理应在主科占一席之地。至于说英语被过分强调,那是由选拔这一双刃剑带来的。
英语表示,这口锅它不背。
那就是让阶级进一步分化。
中小学不学英文可以,那么考研英文也得取消,那么比较体面的职业也得跟着一起取消对英文的要求才行。因为学习学到最后,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就业。
如果体面的职业,比如银行分析师,程序员,公务员,教师,律师,医生都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然后义务教育不教——最直观的后果就是有钱的家长请私教,或者送孩子去国际学校。
别的职业我不甚了解,大学教师和医生是绝对会在工作中用到大量英文的,哪怕是看文献和开学术会议。大学教师岗位深圳一年 35-40 万起,医生应该也只多不少,这些都是体面的好职业。我觉得应该给寒门子弟点儿机会。
英文跟爱国不爱国根本没有关系——英文学术霸权已经形成。绝大多数的中国科学家必须用英文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会持续。那现在不教了,就是让有钱的孩子,家里可以请得起家教的孩子越来越好,让没有钱的孩子更没有机会了。
牛津大学去年在中国录取了 100 个左右的学生(本科),大概 80 个是国际学校出身的,其中北上广深占了百分之九十。现在都是这种趋势了,教育资源根本完全不平等。最好不要这么搞。
那如果英语取消了,用笔写字这个事是不是也考虑取消一下啊?
从小学起写字就是我的梦魇,写一会儿就头晕脑胀。1000 字的文章能休息三回。写出来字也是奇丑无比,连看着清楚都难以做到。都改用键盘敲字,怎么就不行呢?现在一年用不了几次笔。写字这事儿可以说对百分之 90 的人都是无用的技能。
全文九百字,视频两分钟
[
英语地位是否配得上主科的权重——说点心里话
zzzwt 的视频
· 60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0905972211294208)
英语的地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知乎上总是充满了英语如何如何有用的言论,而快抖之类又充满了应该废除英语的言论。
作为一个非名校在读大学生,我总是感觉英语真的没有有用到可以成为一个主科,而中文又没有达到能无视英语的世界地位。
先说个人的情况,到了大学,基本没再碰过英语,如果用到了也是查百度,四六级得过且过,和疯狂背单词的热血大学生不太一样。
确实,读文献需要英语能力。但是又有多少大学生经常看文献呢?再者,机器翻译,你真的看不懂吗,还快?
唯一的用到英语的场景,就是在我这个新工科专业里时不时出现的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课程。
老师和同学在讲课和回答问题过程中,用蹩脚而充满无奈的英语交流,考试要用英语答题,我时常怀疑这是小学补课班的英语课升级版。
班里确实有五六个留学生,___皮肤,爆炸头,山羊胡,套着大红的帽衫,上面印着旺仔牛奶。上课总会晚个十分钟,大摇大摆从前门进来,我得抑制住笑容和拍照发朋友圈的欲望,毕竟素质教育。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上的英语课外班的菲律宾外教,在讲台上手舞足蹈重复几个甚至幼儿园都学过的单词,配着滑稽的音乐。
我时常觉得那个外教是个傻子,或者他觉得我们是傻子,又或者我们都是全民学英语这个安排下面伴舞的沙口。
所谓的高素质人群都用不到英语,那其他大多数的学英语的中小学生呢?英语连唯一的读文献,和上全英文课程的用途都没有了。
难道是要和外国人交流吗?外国人来中国为什么不学中文?又或者出国的人真的是大多数吗?
在小县城里,可能大多数人根本一辈子都没见过外国人。我的父辈基本如此,hello,good bye 就够用一辈子了
另外,语言只是术,学问才是道。
不可以因为去学习术,而失去了道的主导地位。而我中小学阶段一直没有间断的补课是英语,其他科目完全没有补课过,可以说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砸到英语学科上,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至于认为英语完全无用的言论,鲁迅先生的反驳更犀利。五四运动落潮,有一阵掀起过复古的浪潮,各位可以参考相关报刊资料。
这里不多赘述,也难更言之有物。
综上,私以为取消英语主科地位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
评论区大量出现反智言论,为了防止我在某日翻评论被雷死,暂时关闭评论区,并对主要的反智言论进行驳斥:
资本家也是希望你这样想的,从此平民再无成为精英的希望
1. 这是人大代表提出的,不是资本家提出的
2. 这句话的底层逻辑在于:平民只有把英语作为主科,才能成为精英。这显然是荒谬的。
评价:成为精英的路有很多,但绝不只有「将英语作为主科」一条,也绝没有「在互联网发表反智言论」这一条
大意是学洋文,变成洋人走狗。
这条被评论者自己删了,或者被官方删了不得而知,但是我印象很深,和上面一条对比挺强的。
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没什么好说的…
还有直接人身攻击的
你这辈子只能在小县城里坐井观天
1. 小县城并不可耻,把英语当主科也未必不坐井观天。这可能是针对我上文提到我的中小学时期待的小县城,目前基本在北京学习生活,我爱我的学校,也爱我的小县城
2. 这个不是我折叠的,可能是官方不太喜欢你的讲话风格吧
评价:就挺好笑的…
非常抱歉让这条本 900 字的原文,增加到 1400 字,增加了阅读时间。
如果有其他言论(比如想要骂我),请不要私信,直接付费咨询,因为私信不一定会看。
下面是咨询卡片,一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记得五星好评
我觉得事实上应该是这个趋势,对大部分人来说,英语除了高考没有作用,而且学习英语多年依旧是哑巴英语。因为我们英语对大部分人来说除了考试真用不上,所以一直是哑巴英语。语言要用,才会越学越好。随着国家地位的提升,外国人也开始学中文了,翻译机器越来越厉害了,一些地方高考直接不考英语可以另外选一门外语了,逼自己学英语的动力都不足了。英语的地位似乎和它的作用不是那么匹配了,那么降低英语比重也是理所当然了。
但是每次谈到这种问题都有一堆人反对,理由在我看来相当不接地气。我不想说难听话,但是反对理由每次都给我一种他急了,他急了,他急了的感觉!
尤其是现在,并不是说取消英语,大票人表现得好像政协委员提议不学英语了一样,然后开始上升问题,什么阶级固化,看不懂文献,仿佛降低英语比重就是罪人,会让百姓智商下降,国家会落后……
有些人说,小时候不学英语以后就学不来拉!降低英语比重是让你小时候就不学英语吗?学校就不教了吗?况且小时候不学外语就学不来外语这个逻辑根本不通,那样的话大家出国就只能去说英语的国家了。
有些人说,不学英语就阶级固化啦,有钱人孩子都学英语,学的也更好啦!有钱人有钱是因为人家英语厉害吗?那翻译岂不都是大富豪!穷人也一直在学英语啊,怎么穷人去给富人当翻译了?
有些人说,不学英语就看不懂文献搞不了科研啦!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国家个个都是科研人员?你说扼杀了未来的科研人才,我明明听到一堆理科生抱怨英语,科学和语言是两回事啊!
有些人说,英语是通用语啊,和外国人交流要用英语,不然就闭关锁国啦!我们国家是富强到所有人都出国到外面生活还是许多外国人来访数量多到随处可见?如果是这样富强,那么首先要学外语的是外国人,我们反而不需要太重视外语了。或者我们国家弱小到成为外国人的地盘,国土上外国人随处可见,他们不用学中文只要你学外语供着他们?事实上没有多少人拒绝和外国交流,但和外国人交流本来就是少数人才会有的经历,即便你英语很好,因为我们英语好的人太多了。
总之,巩固英语神坛的理由在我看来实在是离普通人太远。而且只是不再供着英语而已,上纲上线特别夸张,好像没有人学英语了,山崩地裂了。但是,没有谁从小学英语的权利被剥夺了,我们所有人依旧是从小学英语,长期学英语。把英语比重下降,对大部分普通人影响不大,对靠英语恰饭的人影响大些。
等我国什么时候诺奖人数超过英语国家再说这话不迟。
主科副科,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学英语,关键是学英语的态度,学英语的目的。
应该怎样理解学外语的问题?
我继续者支持学英语,而且要多学。因为英文承载的知识还没有被华人榨干,榨干之时,对于没有创造力承载的药渣英语就不用学了。
学英语关键看姿势,不能跪着学,要高傲地昂着头学。
学英语看方向,不但要输入更要输出,多用英语与美国人英国人辩论,无论学术上,还是忽悠上。你都没拿英语把英语国家的人成功忽悠一批,你这英语不过关。
华人是外语的主体,
外语只是华人的工具。
做语言的主人,而非奴隶 (You are the master of language, not the other way.)
学英语要以继续者大华人主义作为根基,内心默念三遍榨干!榨干!榨干!
把英语承载的理工科知识榨取完,直到自己成为学科大拿,有所创新。记住,创新时多用中文,从本学科新概念上实施中文化。这样对学科发展也好,从专业名词上一看,奥~~李小明方程出现了,这个时间点开始,中国人已经成为该学科的主力了。
对于人文社科的英语,多批判思维,多逆向思维,多挖掘白人至上主义私货和犹太二元对立挑拨离间私货,坚决的用英语批判他们。和他们论战,拆他们的台。你想想,你要是发明一套人文社科理论,怼的犹太思想家都快背过气去了,你不就成了。
跟中国人撕逼,窝里横没出息。
在人文社科领域,就要跟美英思想家去辩经,去基于事实基于逻辑基于人类的希望,去辩经。撕到欧美人文社科巫师吐血为止!
除了撕逼,还要用英文扒欧美白左人文社科专家的衣服,他们的人文社科经常表世界一套忽悠;里世界一套私货洗脑,而且洗脑专门从别国的女人孩子下手。要扒他们思想学说的衣服,扒得一丝不挂的游街,让他们思想学说的里世界大白于天下,还人类以真理。
———以上叫做继续者外语学习法则。
以继续者外语学习法则为指导,英语随便学,英语顶瓜瓜!
深度了解继续者人文理论或继续者体能理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又来了,又来了,又有人要搞事情了。
知乎上三天两头有人蹦出来要弱化英语教育,现在连委员都建议,也不知道是知乎 er 当上了委员,还是委员们也上知乎了。
或者,他们根本就是自己英语没有学好。
或者,他们不光自己英语没有学好,还要不想让国人和国家获得竞争力。
道理我之前的回答已经说过了,真的是说得我口水都干了——
[中国教育到底应不应该有英语这门学科?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0925995/answer/1626020582)
从宏观上说,英语是世界语,只要我们还继续保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就必须和国外沟通,有这么一个世界上很多人都能沟通的语言,绝对能够提高竞争力。
如果你说有了翻译机就够,那么,到时候地球村的一帮人聚会,别人都能交流沟通,就你捧着个翻译机,你觉得谁会被冷落?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大部分人不需要掌握英语到那个程度。
那我告诉你,大部分人也不需要掌握物理到那个程度,大部分人也不需要掌握化学到那个程度,大部分人也不需要掌握数学到那个程度,要不要把这些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掌握的课程都废了?
哎呀,说着我都生气,就是一帮土鳖货自己学不好,还要拉着别人下水一起不学。
世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你学不学英语,这世界都是会英语的人有更好的竞争力,你取消英语中小学主课地位,你以为全中国人就都不学英语了吗?你以为就全部『公平』了吗?
傻逼!
那些有资源的、见过世面的、知道世界是怎样的家长,哪怕学校完全不教英语,他们也会要求孩子学好英语;相反,如果学校不教英语,那些穷人家孩子就真的没办法学英语了,然后他们就真的彻底丧失这一项重要的竞争力了。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又有人 BB 了:重要的是降低英语的权重……
降低到多低?现在很多同学对应于基本的听说读写都不会,你还要降低?
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学不好英语,别拉着别人下水也不学英语。
————以下部分仅供想学好英语的同学阅读————
各位,其实这也是好事,那些学不好英语的人,让他们不学吧,他们丧失一个重要竞争力,你们好好学就获得了一项优势,还少一些人和你们竞争,你们不是总觉得中国竞争太激烈了吗?哈哈,让他们自废武功,你们只要坚持学习,你们就赢了。
加油!
坚决反对。
英语教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很大的问题,但问题不在于重不重要,而是在教育方向上出了问题。
英语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近现代科学大部分是建立在英语逻辑的基础上的,使用英语思考能更方便理解。
2:作为世界通用语,无论你和日本人韩国人,或者巴西人德国人,乃至俄国人法国人这些非英语母语国家人士交流,都能用英语表达基本意思。
3:除了学科前沿知识外,在一些行业规范中,英语也是标准语。无论是公司内部邮件,或者技术规范资料等等,都是以英文版为准。
4:计算机编码,在机器码之上,都是以英语为基础的。或许有一天会出现以汉语作为编程语言的高级语言,但只要不是从汇编开始搞,依旧绕不开英语。
中国人学英语,首要应该强调其工具性。
接下来才是文化性。
最后像茴香豆茴字的四种写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英语作为中高考选拔的标杆。不在工具性上做文章,反而在没有必要的地方搞竞争筛选,完全就是为选拔而选拔的套路。
整天搞些 CAN 和 MAY 的区别,FOR 和 TO 怎么用,就像中文教育里的 “为什么要用非常而不能用很” 这种沙雕问题去折磨人。。有意义么?
你以为政协委员建议高考不考英语,是为了照顾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缩小教育贫富差距;
事实上政协委员建议高考不考英语,是为了腾出背单词的时间给 “素质教育”,扩大教育贫富差距。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进说。
啊这就比较尴尬了。
不过,农村英语教育水平薄弱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严峻到教育部牵头的国培计划会单独把英语等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因此这位政协委员的提案也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把英语直接从高考里删掉的步子迈得太大了,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更为温和的方案来控制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
这个方案应当能:
1)有效,且有限度的削弱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让农村的学生们不至于因为英语被拉下太远。放着不削弱是不行的,直接进荣誉室也是不行的。
2)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不能翻天覆地,比如我们明天决定用托福卷子当高考英语卷子,总分是从 150 下降到 120 了,但是全国的高考考生都要炸了。
3)最重要的是,这个方案最好已经在小范围有过试点,可以观察方案的效果如何。反例:江苏高考。
所以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英语高考删除听力部分。
从二零零不知道哪一年开始,辽宁省的高考英语就实行了去听力化:考卷上有听力部分,但是不计分。所以每到四六级的季节,我朋友圈里的辽宁朋友和其他省份的朋友抱怨的画风都是有微妙区别的。
当时的传言是这个政策起源于一群高考生家长到辽宁省教育局闹事,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实际上是国家为了测试高考去听力化而进行的试点试验。如今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把这个方案推广开了。
向共和国的长子致敬!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语言,现在仍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我们不可否认汉语的地位在上升,可是在汉语还没有成为全球语言共识的时候,英语必将占据一定的主流地位,所以对英语的学习不能少!
我看到一条非常有意思的评论,说要不要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的地位还要看这位提议者的孩子有没有把英语当做主科来学习。
不可否认,英语作为一个主科让很多学生头疼不已,它不像语文一样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母语,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怎么说汉语了。我大学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每次当周遭人问我要学什么专业的时候。
我说:汉语言文学。
紧接着他们下一句就问:语文有什么好学的?……
英语也不像数学一样,尤其是对面临着应试考试的中小学生。数学比较弱的,很多学生临考试前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去猛刷数学题,短时间也能应付考试取得高分。而英语是一个语言科目,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学习,但学习英语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呢?是在学生 7、8 岁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的。所以,很多学生即使大学毕业英语是也半路出家的水平。
如果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把升学考试英语分数降低,我会欢心不已。毕竟在英语的学习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是没有英语这一科的。一直到初中,我们才开始学 ABC 这 26 个英文字母。那个时候,其它科目都已经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了,但是英语还是个零基础。
再加上我们英语老师不会讲英语,只要是上英语课,她就在黑板上写很多的语法,让我们抄。一抄一节课,那时候我们班的英语平均分也就 20 多分。
一直到初三的时候我们换了英语老师,同时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每节课的英语早读就是背英语课文,一年的时间有了成效,几乎每个学生的英语都提高了 50 多分。
但是英语基础的不扎实带来的是高中学习英语的极度费力,有时候上课别的同学很快能跟上英语老师的思路,我不行。费劲巴拉学了三年英语,然后又复读一年,别的科目都有涨益,但是英语在复读的时候一年未涨一分。
到了大学更是如此,更开始的时候,英文老师是全英文讲课的,后来发现我们班学生听不懂,没办法我们英语老师只能半英半汉地讲课。到了考英语四六级的时候,全班一半学生连四级到毕业都没考过。更别提当时我们导员建议我们去考考雅思和托福,毕业以后更容易找工作。
当时我们老师说就拿以后工作来说,假使你当老师,你到外国当一名对外汉语老师要比一个中小学老师挣得多。即使以后你当一个保洁,你在外企当保洁和你到民企当保洁工资也不一样。
为什么是同样一份工作,但是工资有差距呢?这就是这份技能存在的差距,就是英语作为一个全世界通用语言带来的差距。
谁还不想挣份高工资呢?我一个同学就 “斥巨资” 报了考雅思的班,但是英语基础到底是差,学起来极其费力,最终也不了了之了。
后来,我在公立学校任教。去年进行市级老师的比赛,尤其是到了英语学科的时候,按照要求是进行全英讲课,前几名英语老师都是进行的全英讲课,想跟学生互动发现学生根本听不懂,没办法后面评比的老师只能临时改成半英半汉的讲课。
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把英语的地位降低,那么将会有大多数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放松英语的学习,与那些有意识、有思想、有时间、有金钱学习英语的学生在未来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唉…… 看了一些回答,支持的理由是 “用不到”、“学起来太痛苦” 之类,你们有没有想过,取消英语主科地位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是全面减少英语教育的资源投入,而且针对的是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国家层面减少英语教育投入。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可以用自己的资源补回来,可农村的孩子呢?城市里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呢?等上了大学发现英语还是很重要,这才发现那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早已积累了巨大的优势,你让其他人怎么办?这不是阶级固化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作为精英培养,目标就是能够与外国人交流,能够看懂英文文献,普通人家的孩子作为底层劳动力培养,一开始就假设了他们“以后用不到英语”,这是有违社会主义精神的。
在古代,科学、艺术是被贵族垄断的,泥腿子 “用不上” 也没条件学,希望我们在 2021 年不要开倒车。
要是以前,一般人真用不到英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反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要用到英语了。
比如说,一些游戏只有英文版。
比如说,网上的一些争论去看了英文的新闻源头才不会被忽悠。
比如说,海淘需要会英文。
比如说,去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接受剥削。
当然,你要是想在一个领域深入学习,多半也需要会英文。
至于翻译软件嘛…… 除非你有钱买人肉翻译服务而且愿意等,否则还是自己学英语吧。
英语对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有用其实已经很高了。
几何,概率,代数,化学,牛顿物理,诗歌,散文…… 这些东西能用到的,恐怕不到百分之十……
就说作文吧,不上学之后,每周写一篇文章的,能有几个人。。。。。
甚至音乐,美术,历史,马哲这些东西,比例更低。
更过分的是古文。。。。。
首先声明,利益相关
我高中毕业已经七年了,我知道莫奈这个人还是在高中英语的课文中,在课文中我了解到莫奈是印象派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日出》,课文上的插图挥洒自如,给我的想象空间很足。这也是前几天和同事聊到美术中的人物才想起了,如果说高中没有了解到这篇课文,或许我根本不知道莫奈是谁,印象派画家又是什么。
可是于我而言,我从初二开始英语就只在 70 分左右,包括大学也是平时分拿了快 50,于我而言英语真的是阻拦在我面前的一道坎,包括在研究生考试内容中,哪怕我选择的学校专业是此乎所有人都看不上的人双非,英语国家线依旧是挡在我面前的拦路虎,国家线 44 而我只有 23,除了英语,其他科目完全没有阻碍,相较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一定是失败的。
但是,我对英语的情感是矛盾的
我一边抱怨英语挡住了我的路,一边劝着学生努力学英语。
当然,包括我还很希望自己学会英语并且能够和人能够流畅交流,这个是我认为可以吹嘘炫耀的事,比如说我接下来说的这个事例。
在 2014 年我在八达岭返回北京的火车上碰到了一家三口的外国人,当时并没有座位了,我和他们站在车厢连接处,那家男人坐在了地上,突然间水漏了出来,我指着他说 water,或许有拼错,他看了一眼站了起来,然后我俩就交流了起来,按照我只有初一的英语水平,你猜我第一句说的什么?
Hello,what is your name?
没错,我确实很丑陋的问出了这个问题,但是讲道理我至今都不知道他说他叫什么,并且他也没回我。
于是我又问了一句
Where are you comefrom?
这个我还记得,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音译很像是尼泊尔。
然后我很想问他关于长城你认为怎么样,嗯,长城我不会,于是我拿出了手机,打开了 UC 浏览器,搜索长城的英文,并且在不会音标的基础上,用中文式英语的结构问他
what are you think about 长城?
然后他叽里咕噜一大堆,当时我人就听懵了,我只有初一英语水平啊喂。
I donot know what do you say。
然后他简单的说了几个词,最起码 big 我还是听出来了的。然后我失去了交流的欲望,我是一个不会啊。
实质上我知道,包括现在我也认为,英语可以扩宽人的视野,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比如说如果我在和他交流之后能够了解到他的国家和他对此的认知,我可以替代体验到关于他的国家的一些情况。其实不只是英语,任何外语都是如此,他之间一定有基础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那么又回到了一开始我讲的那个事情上面了,以我浅薄的英语水准,我在英语课堂上还记得一些短文,比如说初一课文中关于体育运动俱乐部的,高中的莫奈,大学里的一篇关于艺术生活的,其他的课文几乎没有任何印象了,而实际上,我对英语几乎一窍不通,但是我五年没学英语了现在还记得这些课文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了。这些课文为什么会让人记得呢,我想更多的在于教师对课文掌控的程度,展示出来的手法,第二个就是课文编排的趣味性。
同时在乡镇任教两年来,班级英语平均分 30 多仍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些头脑在化学方面灵活的人,在英语上大多数的一筹莫展。经常听到有 学生和我抱怨为什么要学英语,这确实是小镇做题家最大的难关,做题带来的快乐在英语上很难体现出来。
所以我认为英语应该简化,趣味,生活,科普。可以降低难度,而不是降低地位。
这么说话就有点不讲逻辑了。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最终目标当然是让汉语成为国际主导的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立刻马上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何况,让汉语成为国际主导语言这一目标,也不能通过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达成。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你连英语都说不好,聊什么开放呢?
想减负不是不可以,把 AI 做起来。真的做成《流浪地球》里的那种翻译神器,大家谁也不用为语言的事发愁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尽可能靠近一些总是没毛病的。**美国这么多年全世界搞颠覆活动,总结了大量的颠覆经验,但是这些招用在中国身上都没达到目的,为什么?因为美国始终拒绝深入了解中国。既没有大量的留学生撒到中国的土地上,也没见哪些所谓 “中国专家” 能说一口地道的中文。
而我们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大量年轻人去了美国,深入体会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不少人成了 “精神跪族”,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者从中摸清了美国的逻辑。我们现在那些大学教授,国际问题的智囊,有几个没有留洋背景?谁还不是读了一堆英文文献?甚至说,那些“精神跪族” 也在从反方向提醒我们一些事情。
于是 2018~2020 年,特朗普完全按照他脑子里 “中国的样子” 排兵布阵,三年贸易战,打光所有牌之后,我自岿然不动。
中美对抗,现在美国明显 “不知彼”,从他国内的割裂来看,疑似也“不知己”。我们现在“知己” 做得没什么问题,“知彼”也在不断深入,为什么要停下来?
所以,在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之前,甚至说,中国想要长久成为世界第一的话,我们都不应该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许进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 6 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 10 名。】
既然翻译机那么腻害,古代汉语不用学了,普通话不必推广了,所有的翻译局外文出版社可以解散了,外交官可以讲方言了,许委员给每一位中国人发一部翻译机,然后我就支持。
作为恰巧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增负 一个不落的倒霉学生。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改进英语教学方式。
哑巴英语、应试英语学了八九年,实用性一直不太乐观。
很多人到了大学都无法用英语自如交流。
英语的主科地位确实对这方面有一定影响。
为了完成考试的任务,大多数应试教育阶段的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英语真正的用途,他们学习英语只有一个目的,拿高分。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真正的英语使用环境或许会更好。
可教育资源分配又一直是一个问题,这很难。
但是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英语会不会又沦为被主科老师占课的一门【英语老师生病了】的课。
如果要取消,在这方面上需要有一定约束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例子很多。
评论区有观点认为: 主要是钱的问题,也有道理。那么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经是一个国内一直想解决的常态了。真的是非常难以解决。
顺便回复一下,那位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就该是哑巴英语的,真正的口语到大学再学的,我想问一下,我们学习语言最初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沟通交流?听说读写应该是不分家的。
个人观点个人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方向切入问题。
我认为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你有不同的观点我尊重你,我喜欢听取不同的观点。
但你也应该学会,听见不同的声音。
我的观点可能和这道题下任何一个答案都不同:
英语的语言功能,也许会在不远的未来被机器替代。但英语的价值观启蒙功能,永远不可能被任何机器替代。
那么什么是英语的价值观启蒙功能?我认为,它指的是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启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有人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我在高唱口号。
但这其中的逻辑非常容易理解: 语言不通,何谈共同?
让广大中小学生学英语,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未来都能说英语,而是让他们意识到,中国之外的世界可以交流和互通,也应当交流和互通。他们长大成人后,哪怕一句英语也不说,这种世界能够共同一体的价值观,已经印入脑海。
这一世界观的教育启蒙,正是英语。因为这种语言学习本身,不仅代表一种能力基础的培养,更体现了一个国家渴望与世界交流接轨的初心。
反过来,倘若忽视英语,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世界对我们如下的质疑:
为什么你们中国一边宣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边却又将世界公认的交流语言在国家教育体系中边缘化?
这样的质疑,杀伤力极大,几乎可以颠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核心——共同体。最基本的,连交流的努力都不做,又何谈达成 “共同体”?难道我们对“共同体” 的追求,就体现在让机器代替我们说话吗?哪怕机器能够代替我们说话,世界会相信它说的话,就代表了我们出于本心的价值观吗?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讨论英语教育,你怎么扯到政治,扯到价值观上了?
这正是我想要再次强调的: 我们如何对待英语,会被视为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的标志。
我们当然可以因为各种社会考量,技术考量,将英语彻底边缘化。但请不要忘记,当今中国正处在何种国际形势下。我们对英语的边缘化,会不会被理解为我们对世界的边缘化?这种理解,将会对我们在这个新时代所确立的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价值观,造成致命破坏。大国中心主义,大国傲慢之类的声音将会甚嚣尘上。中国和平崛起的前景,将会被永久性地蒙上一层极难解释,极难洗刷的阴影。
这样的代价,又是否值得呢?
我反对。
不是因为崇洋媚外,也不是因为我热爱学英语,更不是因为我英语成绩好 。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 。它是 45 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即为母语,全球 1/3 的人口都是讲英语的,75% 的电视节目是英语,3/4 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 ,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任何一个会议敢号称为国际会议,那它一定要用英语 的,大多数的科研论文也是用英文写的。 英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英语是国际语言,麻烦你去看一下英语的发展的五个历史时期,涉及到政治不便说太多 。
如果现在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 ,必会导致部分家长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松懈。倘若不从小就打好英语的学习基础,以后学习会愈发困难。那以后又该怎么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全球化的发展浪潮。这样的人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
如果现在取消。那初中呢?高考呢? 这么多年来,英语一直和语文数学保持着一样的分数。你突然把它的比重降低的话,对很多英语学习好的人是不公平的。我就问你 ,高考英语能降低比重吗? 如果能的话,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非议 。
当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时候。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家长则会抓住这个好时机,加大对孩子英语的培养力度 。
反观那些农村的贫困地区,孩子们英语水平会越来越差,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会越来越弱。这样势必会导致教育差距拉大。而这正与政协委员的意图所违背啊。
其实就不应该有主课副课之分,分了主课副课以后,学校经常性的忽略副科,比如说体育和英语,在农村地区,为了提高成绩,把体育课音乐课全部取消了上语文数学英语,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人到了初中连乐理都不懂,连接力棒都不知道是什么?
这样真的好吗?
这样真的对吗?
这并不是我们国家所需要培养的新型人才啊!我们需要的是那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啊!
有些人总是要扭曲别人的观点,如此偏激大可不必。
作为神经科学专业,每周全英文组会,几乎只看英文文献的科研狗。
我的态度,坚决支持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英语除了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文科研究生(特别是中文系历史系),本科生以下,完全用不到。
改成选修,对于有科研需求的专业,也不受影响。
英语是导致不同阶层学生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
数学成绩靠天赋,英语成绩靠环境,绝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每年能出几次国,那英语水平和国内山区长大的孩子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他们还能接受好的师资,甚至外教的教学。
大家可能发现了,英语成绩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家庭阶层。
长期英语的学习,导致的媚外情况,在我国也是很普遍的,英语系的学生大多什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英语热带来的崇洋媚外,洋人至上的问题也该解决了。
英语的语言霸权带来的问题本不严重,但你把他作为国家必考科目,导致的英语学习狂热风气,那就是你的问题。、
国内英语学习的利益相关太多,连外交官都是英美留学的翻译官出身,这非常的不好。
有些人是专业混政治的,号称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没见过搞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项目,倒是攀龙附凤、吹嘘自己祖上功德的文章发了一大堆,唯恐天下不知:
《周恩来助许德珩巧断章士钊案》、《小忆祖父许德珩》、《怀念李毅》、《析九三学社的传统》、《用一生践行五四精神——忆祖父许德珩》、《历史的讲台》、《做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人》、《五四精神与九三学社》、《祖父许德珩与姑爹邓稼先》、《同根同源血脉相承》、《先贤光辉泽被后世》、《和衷共济再创辉煌》、《辛亥革命洪流中的九三学社先贤》、《肝胆相照一片热忱》、《毛主席 “掐了” 劳君展给他买的火腿》、《以史为鉴创造时代》、《天下为公振兴中华》、《许德珩夫妇挤钱 “聚餐” 的往事》、《送别启功先生》、《祖父许德珩数十年的心愿》
这种人不投机,谁投机?
四个字:欺世盗名。
品葱用户 重傳媒 提问于 8/17/2020 国内亲戚的小孩要读大学 发展英语特长前景如何? 品葱用户 peacefulwaters 评论于 2020-08-17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定要学的,这个玩意和美元一样,属通货。 …
品葱用户 Cyberspace 提问于 6/23/2020 维基百科:衍生拉丁字母 在使用拉丁字母的世界各地语言里,只有英语使用了最少的字母,而且把借词里的变音符如é去掉成e,这是什么原因? 荷兰语的字母表顺序基本和英语一样,而且很大一部分 …
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阅读理解 作者:贾湛 首先感谢张箭对我的文章《我只心疼语文老师所教的学生》的批评。那篇文章确有一些地方表达得不够准确,在此做点解释。 汉语不是一个语法周密的语言,这也说明了语言进化不如英语法语等语言。要弥补这样的语言缺陷, …
编者荐语: 出生成长于湖南娄底小村镇的她,12 岁初中被迫辍学,19 岁高考失利,当过理发学徒、工厂流水线生产女工。 在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 20 岁,她用全部家当自主学习软件编程和英语。经过 10 年的不懈努力,她成功申请到美国留学,在纽 …
品葱用户 TheJamesD 提问于 2/26/2021 在浏览国外的新闻的时候,总难免会碰到关于人名、地名、组织名称以及各种被称作Name的东西。 但是经常在翻译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果翻译的是中国人的汉化姓名、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