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倡老子?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三种不同的红色 发表

楚王有一张宝弓,名叫 “繁弱”,有一天他拿着这张弓,带着名叫 “忘归” 的宝箭,去云梦泽打猎,结果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张弓居然丢失了,不见了。

这下急坏了楚王左右的人,他们纷纷四下里寻找,这时楚王说:“别找了,丢弓的是楚国人,捡到它的还是楚国人,有什么必要去找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索焉”)

这话传到了孔子的耳朵了,他不禁连声赞叹,说 “这话说得太好了,可惜还不够完美,要是去掉‘楚’字就好了”(“去其‘荆’而可矣”)。

这话传到老子的耳朵里,他也不禁连声赞叹,说 “这话说得太好了,可惜还不够完美,要是去掉‘人’字就好了”(“去其‘人’而可矣”)

==============我是故事讲完了的分割线===============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楚王显然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楚民族是一个整体,楚人丢了弓,楚人又得到了它,无论是哪个个体,但这张弓依旧保留在楚民族内部,这就够了,所以不用去寻找。

但孔子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说 “去楚则可”,也就是把这句话变成 “人失之,人得之”,在孔子看来,楚王把人类分割成许多民族,这是不可取的,人就是人,哪怕不是楚人,而是晋人、秦人、齐人、宋人,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得到,都是一样的,这许许多多不同民族的人,其实是没有差别的,这把弓始终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

再看老子,我们可以称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他说 “去人则可”,也就是 “楚失之,楚得之”。请注意,这里没有了人,而楚也再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代号,失去了人的 “楚”,在这里是一种作为自然、或者说是宇宙的符号。在老子看来,这把弓是从自然中来的,现在又回到了自然中去,无论这把弓的下落如何,它始终存在于宇宙当中。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老子的着眼是如此的宏大,以至于他下意识的将 “人” 忽略。在老子的体系中,“人”虽然还存在,但和草木石头的一样,并没有什么超出的地位,这也就是所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孔子不同,他所注目的就是人类社会,是现世。所以马厩失火,他问“伤人乎” 而不问马,子路问鬼神,他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教育则是人世之大事,人类文明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孔子来说,教育是一生所致力的。

但对老子而言,教育这事情,终究是人类的行为,老子怎么可能会注意到这么渺小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也太 low 了。

所以,孔子是个教育家,而老子不是。

所以,我们提到教育时总说会说孔子,而不会说老子。

==============我是题外话的分割线==========

评论里有人说,老子曰 “去人则可”,是对孔子话的修正。

我们来看原文,这段话出自《吕氏春秋》: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故老聃则至公矣。

文中说 “孔子闻之曰”,又说 “老聃闻之曰”,显然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而非承接关系。孔子所闻的是楚王的事迹,而老聃所闻也是楚王的事迹,这样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才通顺。而且孔子说 “去其荆则可”,老子说 “去其人则可”,显然也是并列的。

如果老聃闻的是孔子的话,那应该说 “老聃闻孔子之言”,而不是现在这样两组并列的描述。

知乎用户 程锦 发表

据我了解,中国学生学习老子之后最少会有八成以上把无为这个思想用在不写作业上。

知乎用户 盐选科普​ 发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知识分子纷纷出道炫技,其中,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不仅率先成名,他还发明了一套很多人听不懂但觉得很厉害的「道言道语」。

关于老子有很多种说法。但俗话说,铁打的老子,流水的包装。

![](data:image/svg+xml;utf8,)

下面我们就来和大家扒一扒—

你不知道的老子!

老子身世成谜,如果你翻开他的履历,会发现上面一片空白。

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他做过什么?随便一个问题,都是直击灵魂的终极拷问。

唯一没争议的事实,大概就是

性别。

![](data:image/svg+xml;utf8,)

关于老子的身份,目前的主流说法还是司马迁大爷在《史记》里写的那一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末期楚国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史记》还记载了两个关于老子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孔子问礼

老子和孔子同为当时思想界的大佬,两人情不自禁地惺惺相惜,于是,有一天,他俩相约见面。

那时候,车马很慢,路途很远,孔子穿越大半个中国,终于见到了老子,他们聊了起来。

其实,孔子这次拜访的目的,是来向老子请教周礼的,但老子不但委婉地否定了周礼的合理性,还趁机向孔子介绍了自己的思想。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喋喋不休的朋友,一定不要拉黑他们,也不要拒绝他们,而应耐心倾听他们的话,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手机……

第二个故事:函谷关留书

有一次,老子路过函谷关时,遇到了自己的铁粉,也就是当地的保卫科科长——尹喜

一般粉丝遇上偶像,「签名加合影」来一套,但尹喜不走寻常路,竟然当场跪求老子出书。

于是,老子下笔如有神,写出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五千字感想。

![](data:image/svg+xml;utf8,)

讲完这两个关于老子的八卦故事,下面我们就来扒点带劲的:

老子到底曰了些啥?

要想知道老子咋想的,得看东周末期是个什么情况。诸侯们打得昏天暗地,老百姓过得哭天抢地。

虽然出生在乱世,可老子却拥有稳稳的幸福:他天生聪明好学,毕业后成为周朝国家图书管理员。别人都是工作挣钱,老子却是带薪学习。靠着职业之便,老子收获了人生第一桶知识。

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老子每天的日常是这样的:

记录人间鸡毛蒜皮,研究天上浩瀚星空。

在职场混迹多年,老子积累了一肚子墨水。他每天看着这乱世,一个不小心,肚里的墨水变成苦水,全写进了《道德经》。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道德经》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写给统治者们看的。

关于《道德经》,你可以这样理解——

知乎用户 杨大懒人​ 发表

谢邀

@肥肥猫

第一次被猫老大邀请,感觉好荣幸啊~~

中国传统文化,按照我的理解,分为两块:经和权

经就是从孩童到天子所有人都要恪守的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性问题;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这部分书籍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代表;不光是民众,天子一样要好好学的

权就是非一般的行事原则,是为人处世居官从政的权变;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人人都能驾驭的;这部分书籍的代表就是老子五千言

经是基础,而权是上层建筑

举个比喻来说,经相当于武功中的内功心法,强身健体用的,比如九阳神功,易筋经;学了没坏处

而权呢,相当于武功中的剑法,奇招多,见效快;但却并非人人都堪学的;因为里面讲了太多的权谋诡诈,帝王心术;剑法能伤到自己,更容易伤到领导

统治者肯定希望臣民多学些经,少学些权啦;因为那样民风比较淳朴,容易统治

不过,一般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知识分子真正入仕,一翻碰壁后;早晚要与权结缘的

而有经学基础后再学权,培养出的人物更为刁钻头疼;因为这种人既会权术,为人又稳重找不到漏洞

曾国藩就是个典型例子

知乎用户 林振声 发表

孔子第一次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老子谁也不愿意教,要不是被拦截下来,恐怕现在我们都无法得窥道德经

知乎用户 天涯孤行者 发表

道德良心是别人玩弄你的技俩,他们告诉你什么是对与错,将这些想法灌输在你身上,而且是从小就开始灌输你,那时你是如此天真无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要塑造你很容易。你从一开始就受到他们的制约,那个制约叫做 「道德良心」,那个道德良心控制了你往后整个人生。道德良心是社会奴役你的策略。

诸佛教导意识。意识是指你并不从别人那里学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不需要向任何人学习,你只要进入内在,单单是内在的个人之旅就足够了,你走得愈深入,就会有愈多的意识被释放出来。当你到达自己的核心时,你是那样大放光明,黑暗根本不存在。

当你在你的房间里点上灯时,你并不需要去赶走黑暗,眼前的灯已经足够,因为黑暗只是因为没有光的存在,你之所以失去理智,还有你的疯狂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大多数人是一间没有点灯的房子。人在一般状态中就跟机器一样,你只是名称上被叫做人,其实你只是一台训练有素的机器,你所做的一切将都会是错的。就连你的美德也不例外--如果你没有觉知的话。当你没有觉知的时候,你怎么可能有美德?在你的美德后面,一定有一个巨大的自我。

就连你那辛苦培养起来的高尚品德都没有用处,你不会因而变单纯、谦卑,你并无法体会神圣的境界,因为那只有当自我消失的时候才可能发生。你将会过着受人景仰的圣人生活,但骨子里其实跟其它人一样赤贪,因为你的内在世界是腐化、没有意义的。你的罪过将会是罪过,你的美德也将会是罪过;你的不道德将会是不道德,你的道德也将会是不道德。没有觉知的话,这些东西只是虚伪的作假罢了,你也只是虚假的人。道德与美德不会使你自由,也无法使你自由,它们反过来会束缚你。

你需要的是意识,而不是性格。意识是真实的,性格是假的存在体,需要性格的人,是那些没有意识的人。假如你有眼睛可以看的话,你不需要拿拐杖来帮你摸索着找路;假如你自己看得见,你不会去问别人:请问门在哪里?之所以会需要性格是因为人们的无意识,性格只是润滑剂,帮助你顺利应付生活中的事。就像孔夫子所教导的做人要谦卑,如果你学会了要怎么谦卑,你学会之后可以保护你对抗别人的自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伤害,因为你是一个谦卑的人。假使你的自我很强,你注定会一再受伤害,因为自我是很敏感的,但是你没办法蜕变。

整个儒家哲学就是怎样修饰你的自我,孔子是自我的典范——小心谨慎,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这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样子。一个有修养的人不是谦逊的,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微妙的自我主义者。他很狡猾,聪明。他不把他的自我带入任何关系,他隐藏它,他努力显示他很谦卑。他微笑,鞠躬,你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仅仅是外交的。

道德家和宗教性的人不一样。这个不同是非常微妙的。一个道德家努力去成为谦卑的,而一个宗教性的人是谦卑的。一个道德家到处假装谦卑——这是一个姿态,是培养出来的。

一个宗教性的人是真正谦卑的,它不是一个摆出来的姿态。发现自我是毫无意义的,发现自我并没有存在的根基,发现自我只是一个幼稚的梦,一个无知中产生的梦,宗教性的人就真正成了无我的。找不到自我的根基,自我就会消失。并不是他成为谦卑的,他只是成为了无我。

那就是为什么禅宗说:不要成为谦卑的人,要成为无我的人。

因为谦卑是自我的把戏,它是文雅的自我,不是粗俗的。

有两类自我。你会在没有修养的、没有开化的、没有受教育的人身上发现粗俗的自我,然后,有一个有教养的自我,高尚娴雅,文质彬彬,洒了香水,很微妙;你不能察觉到它。它总是摆出谦卑、谦逊、单纯的姿态——这些都是装腔作势。孔子是文明人的典型,他信奉文明,他说必须遵循规矩,必须施加严格的纪律,因为生命是一场斗争。

因此这种谦卑是外交;它是政治的,不是宗教的。孔子根本不是一个宗教性的人。

但孔子为什么一直是中国的中坚力量?佛陀曾经带着他的教义进入中国,老子曾经生活在这儿,庄子曾经生活在这儿——但是他们从来就不能成为中坚力量。中坚力量一直是孔子,因为儒家思想是绝对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物。因为儒家的趋势是绝对政治的、外交的、唯物主义的。所以禅和道家的人一直嘲笑孔子,总是开孔子的玩笑。

孔子属于非常普通的、世俗的世界。他是一个势利眼的人。 孔子是一个政客,狡猾的、慧诘的政客,但是他不是真正的聪明人;否则他不会在老子的脚下跪拜,他不会逃走。他不只害怕老子,他也害怕寂静…… 因为老子与寂静是一样的。

像老子那样一个以本质存在的人永远是危险的,因为他是个自由的人,无法被扁为奴隶,一个拥有永恒灵魂的人对存在有更深的承诺、对神有更深的承诺,他一点也不在意人造的社会结构、文明与文化,对他而言这些是监狱与牢笼,他不会是个基督徒、佛教徒或其他组织,他无法是群众的一部分,他以一个个体存在,身体是群众的一部分,但他的灵魂不是,他的灵魂是很深的个体,自由是他的风格与味道,然而他的灵魂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社会只需要你的身体,所以如果你开始对你的灵魂下工夫,对社会而言是很危险的,因为你的兴趣改变了,你从向外移动转移成向内,你开始向内流动,而社会是在外在的,它希望你能保持向外移动─对金钱、权力、名声所有相关这一切有兴趣,这样你的能量就保持向外流出,如果你开始向内移,意味着你成为一个脱离的个体,你不再是外在游戏的一部分,你不再属于他们,你深深地潜入你的存在,那永恒的源头。

人拥有意识能够开出伟大花朵的种子,人有机会成为神,但是它没有发生,它没有发生因为人被催眠了,被社会、被教会组织、被既得利益者催眠了。社会需要奴隶,人只有当他不被允许成长到最终的开花的时候才会维持是一个奴隶,社会需要你的肉与皮,但是自然的没有人喜欢被剥削肉与皮。所以整个社会与文化的程序没有别的,只是一个深深的催眠。

人可以是永恒的,但人却被死亡包围,因为人认为自己是身体,社会不允许你知道任何超出于身体的东西,社会只对你的身体有兴趣;因为你的身体可以被使用,但你的灵魂是危险的。

社会预防你向内移动,而最好的办法是给你一个错误的概念,那就是:你已经在向内移动了。当你去到教堂、寺庙你并非向内移动,但社会催眠你说如果要向内移动就去教堂、寺庙,而教堂和寺庙跟一切外在的东西一样的外在,社会催眠你说,如果想要向内移动就去找神父或师父,而神父和师父是社会与既得利益者的代理人,且神父或师父总是反对老子一样的神秘家,因为如果你去到神秘家那里你将会开始往内在移动。

知乎用户 宫乘风​ 发表

读懂道家的难度比读懂儒家的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儒家和道家的区别根本不是其他回答里什么奴性,限制人之类。

儒家是一套成熟的世界观,家庭观,人生观,类似操作手册,你看了照着做就可以了。也就是个操作员

道家则是告诉你怎么去编这个操作手册。这是资深专家团队多年工作迭代几代人才能搞定事情。编操作手册这个事情,是属于创造方法的方法,创造知识的知识,无中生有,从一演进万物的元知识,元认知。说得夸张点是创世之法,学习门槛极高。西方只有上帝 7 天创造世界的段子,中国可是有如何创世的教材的!道德经怎么写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创造万物第一步,就是起名字,定义概念。先声明函数和变量!然后定义流程和逻辑,世界就在你手中诞生了!

那现在类比,学儒家就是一堆软件操作员,而道家则是创造编程语言,编译器,操作系统,函数库,中间件,数据库,各种协议借口…… 一大堆东西的首席构架师 + 第一程序员!

那么对普通人,你是要他当好操作员,还是一概那资深专家来要求呢?哪种更现实点?

儒家的问题是,世界观家庭观人生观都是适合农耕社会,就类似这是操作耕牛的操作手册。别说开电气化,蒸汽机都开不了。把束缚人的板子打到儒家头上不太合适。手册用错了!你不知道换,去怪手册有用吗?你把蒸汽机当耕牛使唤,难道是耕牛操作手册的问题?当然耕牛操作手册,用信息化时代的标准去评价,确实是落后腐朽堕落的东西居多。时代局限而已!

所以我不太明白现在你拿着一本过去的耕牛操作手册去喷有什么意义?难道你把电脑当耕牛使唤?

聪明点的人怎么办呢,当然是从其他家找来怎么开蒸汽机,怎么开电气化,甚至怎么搞信息化的操作手册,结果搞着搞着,自己编了一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操作手册出来了 — 对这就是道家!

中国文化的内核都是外儒内道,事实上儒家也一直在变,并非一成不变,孔子时候的恢复周礼,以亲情衍生出推而广之的宗法社会规则,即亲亲之情,但是这个玩意问题是没有形而上本体论,即对世界本源没有思考。儒家没思考,但是道家有呀,道家的思考就是人类就是天地间一渺小的生物,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你思考个毛线的真理。

到了佛教传入,儒家吸收佛教思想,才有了一些形而上东西。后来逐渐僵化,整出个存天理灭人欲的东西。而西方进入工业革命,对比之下才有束缚人的评价。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始终没有变,外儒内道,精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负责在时局变化,时代变迁的时候力挽狂澜,推陈出新,创造新时代,新文明。普通人负责照着操作手册,团结一心,创造自己的未来和生活。

道家负责重启世界,重新更新系统,修复 BUG,迭代各种操作手册。中国文化里没有第一推动,人就是第一推动!中国从先秦时代开始就是人本主义!

前人失德,导致神州倾覆,今人几代人奉献,终于以德补天,继往开来,重塑华夏。

有人扯淡说,中国历史轮回是劣根,放 p,你轮回个给我瞧瞧!连个重启都不会!

知乎用户 陆心哲 发表

道家思想太消极,小孩子读了会有离群避世倾向。等到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再去读道家更合适一点。

知乎用户 神希希 发表

因为老子带来真知,孔子带来驯化。

儒家用四书五经,让你提前温习一下社会管理,替你以后进入社会,做一个合格的 “996 打恭人” 打好基础。

考试成绩和智力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儒家思想,对人的认知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反作用力

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认知能力可能越低。

儒家典籍所传递的认知是反智的。

儒家典籍是一种情绪引诱,道德主义,主观感性。

读太多经书,人容易情绪化,一根筋,失去理性思辨能力,逻辑混乱,感性激情。

然而儒家思想占据了学术圈,明明知道这些书是有害的,但是他们用职称和成绩作为门槛,你考不过,很多社会资源和机会,是不对你开放的,这就叫做利出一孔

机会也是一种资源,也就是说,明知是奥力给,你也不得不吃,这是最大的悲剧。

儒棍本来就不是把人当做人来培养的,是把人当机器来打造的,并且是合他们手的机器,不合手的就整你,说你不懂事。

儒家思想就是浪费人生,浪费你时间的最好工具。

如果你觉得的你的人生太漫长,受不了,需要浪费,那就读儒家的书。

比如那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儒棍上来弄一堆公式让你背,让你算,而且变着法的出难题让你解。

这些公式,等到了工作,除非专业从事某个科学工作,否则一点用都没有。

很多人上学的时候分数还不少,可回想起来,大部分人什么都记不住,再一想很多人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部分是看电影电视剧的书来的。

一些人就想,那当初不如把那些没用的背公式的时间用来看电影电视剧,获得的知识量,一定会更多,而不是更少。


古代儒家思想只有两个主题:恐吓与侮辱。包括家庭和私塾。

古代的孩子从小被教育:你要听话,你不听话,你就要被打屁屁。

古代人从心理上从小就形成内在的不安全特别希望依靠精英、大家长、老板。

总是希望抱上一棵大树,缺乏挑战动态竞争环境的勇气。

儒家思想的全部内容,都围绕侮辱与恐吓展开。

走在路上,经常会听到儒棍教训孩子:你看见街上要饭的没有?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不听话,长大你就得去要饭。

其实,好不好好学习,听不听话跟要不要饭,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你一旦被他们吓住,形成习惯心理,那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相信自己,终生都在寻找一棵大树想要去依靠,从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古代的儒家士大夫经常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寻找伯乐的心理。

自以为有才华的古代儒家士大夫总是怀才不遇,希望遇到赞赏自己的主人,给自己机会,这叫伯乐,也叫贵人,这是一种巨婴心理。

如果你真有才能,你的货真的好,你自己卖就行了,你干嘛一定要找一个叫 “伯乐” 的人,甘愿当他孙子,让他帮你卖呢?你欠他钱吗?

这就是对环境与自我的不安全感造成的,在这种文化下成长出来的人,不相信市场,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长、精英、贵人、圣人。

总之一定要给自己找个好人家,找个好主子,不然睡不好觉,这是依赖性人格。

古代儒家士大夫这种人格,很卑劣,总是把自己置于一种依附性的角色,满脑子都是依附性心理,可这些人觉得自己很高贵,很有素质,很有道德。

我并不是说不靠别人,活在真空。

你出钱我出力,这很公平,这是等价交易,没什么。

这里指的是内在心理上的依赖。


总之要想快乐找道家,儒棍太压抑,人都长不高。

儒家从小教我们,想办法混进一个圈子,装好人,装出一个好名声,把自己卖给老板精英权威。

戴着面具,说着客套话,言不由衷的话,夹着尾巴做人。

儒棍认为一个人的体面取决于人模狗样,装的很世故,很会社交,很有人脉,在饭桌上餐厅里花枝招展。

他们觉得这才是会做人,才是一个好人,一个乖小孩。

有人寻思,人生下来原来不是人,还要儒家来教你怎么做人?

原来人的定义,是听儒家的话,你才是个人,不听话,不看儒家的书,你就不是人。

人类需要约束,需要规则。

问题是儒家,不是法,而是礼

什么是礼?

就是没有标准,看儒家宗法大家长的心情,你跟大家长关系好,或者会 “来事”,你就很安全。

如果你让他们心情不好,他们就整你。

取决于人情了,取决于儒家大家长的主观感情。

这不是标准化的法律。

法律是一视同仁,有客观标准。怎么裁决,怎么判定,都有一套程序。

约束,现代社会指的是公德,公共空间的约束,比如你不能侵害别人的权益。

儒棍的约束是私人领域,是私德方面。

一个人的自我空间做什么,一个人什么时候结婚,一个人的任何自主选择,儒家也要来评头论足,指手画脚,道德榜架你,这就是儒家礼法。

知乎用户 hellen Jo 发表

这个问题太好了,前两天还在想。

个人观点,老子对个人修养十分看重,强调天道,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需要遵循天地间的 “大道”。但是这个 “天道” 是什么,就要你自己去摸索。孔子强调规范,这件事能做,那件事不能做,做这个好,做那个不好,细节规定的清清楚楚,你照办就行。

打个比方,孔子是小学教师,从一加一开始教,照着做就好,受众多,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老子是博导,偶尔上大课,背着你在黑板上写推导过程,洋洋洒洒一大黑板,也不管你看懂没看懂,最后对你点点头:“嗯,是不是很简单?” 更过分的,给你一个课题,你自个儿去琢磨吧。所以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太高,可操作性太差,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接受。

你要是普通人,你选哪一个;你要是教育者,你选哪一个;你要是统治阶级,你选哪一个?

知乎用户 罗斯同学 发表

简而言之,孔子是制度内的改良者,老子是体制外的旁观者。

知乎用户 景阳 发表

提倡儒家的那群人,用儒术操纵别人,把别人当成意识的走狗。就是高级 pua

道家提倡真实,去伪存真。

道家不让你成为别人意识和意愿的走狗,而让你的意识是意识,而不是工具,让你的意识是一种存在,而非器物。

反正我不喜欢儒家教育,贼虚伪。

让个梨都能吹上天。等他不让梨了,再贬低他。捧他的是名声,贬低他的也是名声。

正常人知道他让梨了就行了。吹你大爷啊。等他不做好事了,甚至干坏事了,念一念他过去的好,问一问他为啥干坏事,为啥不再做好事。而不是用名声当工具,掩饰众人的无能。好像贬低了他的名声,把掌握他名声好坏的生杀大权拿在众人的手里就可以掩饰众人的无能,维护乌合之众的虚伪可怜扭曲的自尊心。

儒术的教导下,做好事会没有收敛。也就会造成虚伪。你还敢自由自在地生活嘛。

不好意思,我对孔子的感觉就是觉得儒家误国。儒家比遮羞布还惨。

为啥不提老子,因为道家思想深奥,本质是在挑战人在群体中的业力。在帮助人走出集体的精神束缚。道家是超脱的。

封建社会里,你敢超脱么?

道家非常清醒。

我对孔子本人没啥意见,但是别人拿着他的话当真理去逼迫别人服从他的话,造成思维垄断就搞笑了。

其实儒术很擅长给人划分类别,给人扣帽子。

而道家可以教你摆脱这些硬扣给你的帽子。

儒术就是无中生有嘛。弄个好名声给你,把你捧高再要求你在这个帽子下你要干嘛。给人帽子的是你,给人制定帽子下生存法则的是你。啥都让你安排了,别人算什么?尊重过个体么?

而道家在驳斥这些帽子,与人本性里的自由逍遥契合。

一个人有德没德关你屁事。

没德又咋地,有德又咋地。

有德就真的做好事?

儒术把德搞到台面上了,那不就是阳谋?明摆着让所有人去争一顶叫做德的帽子。让争不到的人服从这个争到的人。争不到的人要么在集体话语权里被边缘化,要么变成无德之辈成为集体首选的被牺牲者。所以自然有人矫饰个性,先下手为强,先让个梨给你。但是获得德名的人真的自由了么?没有,他将一生被其所束缚。因为无能的群体会在他不能令人们满意的时候,剥夺他的名声。当名声为主导的社会里,一个人社会学死亡了,那这个人就是身败名裂了。身败名裂的人就是众叛亲离的人。众叛亲离的人想过好日子是不可能的。so,德变成了帽子,成为了束缚。德本来就是一个定义,一个概念。一个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的内涵的解释权在哪里,在群体口中。儒家那里,德会让你没有台阶下。宋江虚伪么?但他美名满天下。而且有没有德,都是别人喊出来的。德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成了一个利益,一个圈套,凡是反对那个被捧出来的宋江的,那肯定是要被李逵砍死的。为什么,因为你在德的对立面。一个人能得到德的名声,一定是他在集体里让大多数人满意。也就是说他懂得让别人舒服。这个人有德的名声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无能无才,还要求有能有才的人臣服于他的德名。当你想破除他的思维垄断的时候,你需要先拉拢拿下曾经被他伺候的很舒服的那群人。儒家提倡的德就是一种类似于阳谋的调调。但是没办法,弱小的不愿意自力更生的人,总是喜欢用道德去束缚别人。你不肯主动送我好东西,那就是你无德。一开始的德和仁就是向下兼容那些弱者。弱者对其感恩戴德。后来成为了一种权谋一种手段一种套路。

有病吧,我本身就有德,还要去争你织造的那顶叫德的帽子。

道家说,不自彰,故明。

儒术把德这个人的本性变成了人的外物。

但我尊重儒家。

好像你不夸别人一句,别人就没有德行一样。

什么时候德这种东西需要别人认证了。

在道家那里,这是一种修养。为啥需要别人的认证?

我比较喜欢道家,道家比较喜欢对自己负责。

而儒家说,你要对别人负责。很容易抹杀掉个人需求,不允许个人追求自己对自己负责。我对你负责了,你自己对谁负责?我对你负十分责了,你只对下一个人负五分责?

儒家很容易混淆一个人应该承担的东西。好像你一个人要负担全天下。恨不得一个人包养全天下。那样才叫仁。

那别人不要成长了。直接扼杀了别人成长的可能性。就算成长出来,也是为了做下一个包养全天下的人。有意思么?

为什么不能各人对各人负责呢?

在儒家社会里,个人是很容易偷懒的。可以躲在群体之下当个苍蝇吸吸血就行了。在儒家社会里,你可以前进,但你很难精进。

而做人,前进算什么,要精进才行。

但是在儒家社会里,你就是个社会循环的生产力而已。你不需要追求个人的精进。你别看你现在前进了一步步,但终究是要做社会循环的生产力的。

我对儒家并无怨言,甚至曾经很喜欢儒家的社会模式。觉得那样很规整。但是,道家我更喜欢。因为道家的包容力比儒家高太多。

儒家很容易因为追求人本有的,被儒家人误以为是外物的东西而变得苛刻。儒家在消磨自己的生命力,道家在培植自己的生命力。道家让人生,儒家骗人用谋生的方式去走向死亡。

但我不针对孔子。他可能也被自己给自我感动了。没能跳出他自己划定的思维高墙去看看,就被自己优秀的道德高地给束缚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提倡孔子而非老子。

可能因为人性中的自私?或者是提倡这些的人缺爱。所以需要用美好的德行概念去安慰自己,让自己缺爱的心去体验幻想中人人都爱自己,对自己仁爱的精神高潮。

可能是这些人索取心理过重了吧。

凭什么要求别人仁爱,你自己做到了么?你自己做到仁爱了,关别人屁事,你做到仁爱,别人为什么要学你仁爱?别人只要不害人就行了。不害人就够了,还要过度付出干嘛?你喜欢追求高尚道德体验送人各种东西的快乐,你自己体验好了。

儒家本身就是有些不尊重别人的可能性的。

人性是复杂的。

我每天都有十颗糖的时候,我每天送你五颗。可是我万一有一天觉得凭什么了呢?那个时候你是反过来怨恨我凭什么不接着给你五颗糖,还是去因为这额外的五颗糖形成了浪费糖果的惯性,去找下一个能给你多五颗糖的人。你不会还觉得遗憾吧。觉得凭什么我不继续给你五颗糖了吧?那你尊重过我那忽然的凭什么吗?

我觉得儒家无法预见一切可能性,可它偏偏要在无法预见的时候,用坐井观天的已知去规划未来可能的一切。从而让未来不在它规划内的那些可能性变成了异端,变成了能被人以儒家那些概念幌子借口去压制的新事物。

我觉得儒家给不了人真正的自由。当他给你扣个帽子的时候,你就会走入虚荣的深渊。走到口舌是非之争中。

当我们提倡道家的时候,难免要问候一下儒家。

因为有些道经里面是驳斥儒家的。

这样的话,面对儒和道谁是谁非的选择。

统治者一般会倾向于喜欢儒家。

为什么提倡儒而不是道。

因为儒和道在某些经书中是反义词了。道在驳斥儒,在破解儒。

你选择了道,那你就是不喜欢儒。

这还得了?你受得了那个质疑么?

你只能选一个,于是你选择了对你的统治有利的那一个。因为儒家的影响结果是可见的,是可控的。OK 的话,就是培养了一个三纲五常的模范,不 OK 的话,还可以用道德啊,君子啊,仁爱啊,这些概念去束缚那个培养失败的人。

但是选择道的话,影响不得而知。也就是说结果难以预见,风险不可控,结果不可控。没有儒家那样一眼看得见,可操作。你猜你会培养出一个看淡生死淡泊名利的人,还是一个整天静修与世无争的人,还是放浪形骸的人。你不知道你培养出来的这个人会往哪里走。因为他看破了名利,伦常。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了。不可控。所以,你不会选择道。你会选择儒家。

知乎用户 柳下跖 发表

感觉楼主的回答很不了解老子吧。

老子的观点是一种大的观念,是自然与宇宙的和谐,把人与蚂蚁可以等同,老子的道德倒退并不是为了人类而着想的,而是自然,人类老死不相往来往来小国寡民更多的是为了自然,为了更多其他生物的和谐而来的,并不是简单的人类的道德观,用人的观点来形容老子是很浅薄的,只能用一种更大更广阔的宇宙观来看老子的圣人不死才能更好的发现其中对于自然的尊重。

总而言之,老子更多的是自然观宇宙观,人只是其中渺小的一点点,而不是孔子包括现有哲学体系的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观

知乎用户 c 小 k 发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请您仔细品味一下这段道德经的节选,想想这种思想和当今中国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的差异,然后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知乎用户 若容若朴 发表

嗯?什么意思?基础教育不提老子?还是整体教育不提老子?

知乎用户 苏簌 发表

因为孔子是教育家,老子不是啊。

孔子是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修书立说,好为人师。

老子呢,则是 “爱信信不信滚别打扰老子飞升”,据鲁迅《出关》记载,《道德经》只是:“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阿是?”

知乎用户 裒之不衰之​ 发表

鲍鹏山还是谁说来着:

商君书韩非子挂在房梁上,论语和孟子就拿在手里,道德经还有庄子塞在枕头底下。

知乎用户 自由职道​​ 发表

我个人认为因为孔子更侧重于术的层面,教人做人和向善,更具现实意义,孔子讲的东西比较具象,务实,比如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 可操作性强,更适合普罗大众学习和遵循,不难理解,照做就行了,你也别问那么多为什么,总之学了对你有好处就是了。

而老子立意更高,站在更高的维度,侧重于道的层面,连老子本人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这玩意没法说,玄而又玄说不明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穿了说白了就没意思了,或者说就不是那个意思了,这是一种留白、留空,给悟性高的人,有慧根的人自己去悟的学问。所以老子的东西本身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老百姓看也看不懂,解释起来也费劲,要是自己悟不出来,别人越解释越着急,越拧巴,所以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只适合极少数管理者、高层、精英阶层进阶选修。

孔子是怎么做的问题,老子是为什么的问题。绝大多数人不需要搞清楚为什么的问题,只需要搞清楚怎么做就够了。所以孔子是必需品,老子是奢侈品。管理层关心的是让每个人都吃饱饭,但想吃的好,还得靠自己。

普通人只需要遵守规则,孔子讲的就是规则,老子讲的是规律,是为什么的问题,普通人不需要太过于思考这个问题,想太多容易出乱子,反而不便于管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管理层,即规则制定者读老子,百姓即规则执行者度孔子的真正原因吧?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孔子相比老子更擅长教育,教书育人。

教育当老师是一个职业技能,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优秀学者未必懂教育。你懂知识理论是一回事,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是另一回事。

知乎用户 王剑 发表

学数学总不能一上手就教微积分啊。

知乎用户 后知后觉 发表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说:孔学名高实秕糠。

孔子学说发展到后来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

封建统治的催眠剂,或者是统治工具。

老子讲得是出世,我不玩了——躺平。教育大家都躺平了,追求真我了,你就没有枷锁了,敢于砸烂一切。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智商差距太大。

知乎用户 大象咖啡 发表

原因一,天朝古来都是 “外示儒术,内尊黄老”,天下太平时用孔孟保太平,乱世时用黄老治乱世。所以能挂水时就最好别开刀。现在天下太平,凡众只看前而少思后。你说,你事业平步青云时让你功成身退,怎么可能嘛。道家就是要叫你 “功成,名遂,身退”。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是出不了第二个曾文正公的。回答中也有不少人觉得道胜于儒,只是这个时代,你若是能做到 “里仁居上”,能坚持 “不迁怒,不贰过”,我一定跪舔!

另外一个儒被看重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靠朱熹那帮人,然而却被这些搞理学的人玩坏了。唐宋时是崇道的,为什么? 李世民想老子也姓李啊。所以那时道教甚至是国教。明之后尊孔之风盛起,为什么?因为朱熹啊,因为朱元璋想自己也姓朱啊,就要和朱熹攀血脉。大家伙儿可以百度一下看看四书五经是谁给定的。之后的文人就被框在 “格物致知” 里几百年而无法挣脱。哪里知道,理学虽然号称是传承先儒之法,实际上骨子里就是道家和佛家,从道佛那里学了点皮毛还反过来喷道佛是出世鄙用的。您说可笑不可笑? 后来的人看到理学家的虚伪,却反过来要打倒孔家店。所以我认为也许不是儒道的问题,是后人的问题,所谓恐圣畏贤。先贤对于我们来说的一个弊处便是使得我们不敢独立思考了,而人云亦云。如是而已。

个人鄙见。

知乎用户 qiong dzhi 发表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不能说啊

孙子曰: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顺便想起来就说一下孙武,没别的意思)

知乎用户 猩猩一家子 发表

史记的记载:我用俗话说一下:孔子去见老子,探讨学习一下,老子说你很牛逼啊,到处去教人怎么做人,很危险啊,狂妄的很啊。孔子后来和弟子说:老子真是牛逼。

知乎用户 不言之教 发表

中国文化是 “道文化”,世界其它文化都是 “神文化”。

老子发现了 “道”,孔子传播“道”,孔子是“道” 文化的教育者、传播者,弟子三千,文化流传天下。中国自称 “文化”,和“道文化” 有密切的关系。

神文化,是有 “庙宇”“教堂” 的,包括将 “道” 作为神的“道教”。

但是,“道文化” 是否定神的。

天地无私养育万物,日月无私照耀大地。“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而弗居”是 “道德” 的基本准则。老子骑牛西去,以行动贯彻了 “道德” 的原则。

孔子,作为 “文人” 的代表,宣扬 “文化”,以民为本、谦虚、学习都是“道文化” 的必然产物,后世中国 “儒家治国”,文人治国,也更好地体现了“道” 文化的治国原则。孔子,被作为 “文人”“教师” 的祖师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而老子,则隐身了,符合 “道隐无名” 的“道德”准则。

中国文化有两个圣人,表面上是孔子,隐身在孔子之后的是 “老子”。

古代,“老子” 也是圣人。


中国文化,是 “隐文化”,提倡 “隐士”。

“隐士” 也正是老子追求的。虽然,孔子被奉为 “圣人”,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但是,从司马迁的《史记》来看,通过孔子和老子的对话,人们大概都会认识到老子的高深和神秘。把老子说成孔子的老师,也并不过分。孔子对老子的态度,也是一个小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后世中国,儒家文化,孔子是至圣先师,推崇备至。

但是,民国以来,孔子被 “批倒批臭”,尤其是是“文革期间”,成为“孔老二”。至今,依然有很多的中国“儒家” 批评孔子,专制、虚伪等等。老子,骑牛西去,只留下“五千言”,和数以百计的成语、《道德经》译注,被无数的后人奉为教祖,顶礼膜拜。无论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中医、风水、算命,农民起义等等,都可以从《道德经》找到精神支柱和源头。

如果儒家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那么《道德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了。

中国文化的基础是 “道”。

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源头没有深究,总是说中国文化是 “儒家文化”。其实,中国文化的本质是 “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只是中国文化的表象。道家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

儒家文化,文人治国,也是 “道家文化” 的逻辑。治理国家,有两种主要手段:文、武。中国选择了文人治国,就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基础是 " 以民为本 “,也是” 道家文化 “的逻辑。在民和” 君 “之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民是” 水 “,帝王是” 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至于儒家提倡的 “谦虚”,也是 “道家文化” 的逻辑。“道” 本身就是 “虚” 的,才可以 “生万物”。

儒家提倡的 “世俗文化”,只有从 “道家文化” 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善恶、美丑、贵贱、强弱都是 “相克相生” 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柔弱胜刚强”,就不会强调永恒的强大、真理、高贵了。

老子总结上古中国文化,著《道德经》,系统地论证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中国的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提出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而弗居” 的道德准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的 “理想”,“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不以兵强天下 ““柔弱胜刚强” 的治国方略,骑牛西去,不知所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无为而治”” 功而弗居 " 的理想人生。

剩下的就交由儒家,“以礼治国” 了。

西方文化基石是 “圣经”,“起初,神创造世界”。

中国文化的基石是《易经》《道德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生万物)。

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

没有老子,中国文化就是空中楼阁。

知乎用户 杨若泠 发表

不如学一下韩非子???

知乎用户 燕飞南​ 发表

所以我们能坐在客厅里嘲笑希腊人。

知乎用户 留取残荷​ 发表

孔子重规范,老子重权谋。善学孔子为能臣,善学老子为能将。

知乎用户 徐子健 发表

儒家思想帮助统治者控制人真是相当有效。

如今的社会的国人真的被儒家思想害苦了,还是后人把儒家思想本意用歪了,还是本来就是孔子的本意?如果当年孟子或老子得道又会是什么样的天下?

看了老二的身世和慕容复挺像,出身都不俗,孔子的野心比慕容爷俩的大多了……

2016-03-15 更新

如今的社会孔子的思想真的拖社会发展的后腿了!或者是后人把孔子的经念歪了。

知乎用户 益亨泰 发表

老子是修仙的。

知乎用户 托马斯 发表

私以为三观形成的时期是人的中学时代,我们学到的课文大多数是推崇儒家的,那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受孔子影响多一些。老庄的文章教材中收录的也有,但很少。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老庄思想需要机缘,这个不是教育来的,甚至说教育这种方式是违背老庄思想的。我虽然做事遵循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骨子里觉得自己是道家,想做到出世和入世的平衡。中华历史数千年,最吸引我的却是魏晋风流人物,儒家克制人性,而道家解放人性。再多说一句,中华之所以为中华,儒与道永远是永不枯竭的文化泉源,是中华文明之根。

知乎用户 超哥侃古今 发表

道家乃至道教太贵族化,私人化了。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徒。佛经一开头往往写佛陀给千二百五十弟子讲经说法。那弟子都海了去了。与之相比老庄基本就没弟子。

知乎用户 晓白 发表

因为中国人都很愚蠢,一小堆骗子在国内忽悠,很多人就上当了,结果孔二狗就出来了,可悲啊!

知乎用户 gilbert lee 发表

其实查查道德经和论语对外国的影响就知道谁是真的伟大了

知乎用户 王飞猫 发表

你考虑一下两者对于 “教” 这个理念有何异同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你看到的现象了。

老子讲求无为,诉求自化,追求自然。实则上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只能用道德绑架自身,而不能绑架别人。

而孔子呢?孔子讲周礼,周礼什么内容?每个社会级别都有不同的道德绑架内容。皇帝吃一头鲍,宰相吃二头,三司吃三头…. 老百姓去吃翔,你何不食肉糜啊?

现在问题来了,孔子那套搞得舔狗满地走,大盗(圣人)存世,弄得国家混乱无比,所以清朝倒下了。

社会主基调变成 “民主、自由”,但是你还要敲醒那些死舔狗,因为建国初期国际形势不乐观,但你敲舔狗的同时又制造出了圣人,结果圣人里面又出了败类 (大盗),所以又开始提孔子妙得呱呱叫了。

以速度优先为有点来说,用孔子那套最快,一句 “我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我君臣父子,我天地君亲师”!

就像之前那个《11 岁孩子斑秃, 医生说压力大, 妈妈焦虑了》新闻,现代人有一部分都在抢” 贤 “,根本不顾自然规律,所以搞出这么一堆恶性循环事件。

用孔子的目的无非是让你趁早接纳” 道德绑架 “,把道德绑架合理化,高尚化,让你日后成为一个愚民。

知乎用户 小维​ 发表

老子境界太高,又出世,讲究虚静。这个一方面没法向一般智力的人讲,讲了以后也是误解或疑惑。而孔子说很实际,没那么多形而上的东西,讲都是礼义仁智信这些道德品格,具体而又有操作性,大家一看就懂了。而且讲究入世忠君爱国守法,劳心者都喜欢。

这两个不能比的,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就好像史铁生与刘慈欣一样,后者也很深刻,但是就是大家都能读的大众文学,而史铁生的作品不是写给一般普通人看的。

知乎用户 流光容易把人抛 发表

至于自己是否死得风光体面,孔子也另有想法。

他骂子路说:我难道一定要死在 “治丧委员” 手里吗?我是宁肯死在学生们身边的!就算我死得并不风光,难道会死在马路边吗?

显然,孔子对自己的身份有定位。

这个 “位”,就是教书匠。

教书匠用不着搞什么治丧委员会。

能够死在学生们身边,有学生追悼怀念自己,就是最大的光荣,干吗非得享受贵族和官员的待遇?

这个观念,可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就冲这一条,我们也敬重他老人家一辈子。

知乎用户 老橡木疙瘩 发表

因为孔子是给你准备的。

老子是给帝王将相准备的。

普通人不配看老子。

只配看孔子。

孔子的学说能让你变成国家栋梁。

老子的学说能让你成为好棋手。

而栋梁嘛,多数当不了棋手。

知乎用户 Sunrose 发表

因为老子主张学不学都是命,孔子主张不学你就没命。

知乎用户 老鼠 Jerry 发表

我认为很简单:

1. 孔子的言行对后世现实社会的影响更大。

2. 记录孔子言行的 “论语” 更容易读、容易普及。《道德经》到底讲什么,直到现在也达不成共识。“道可道,非常道”,就光这个开头,搞不好就有一两百个解释。。。

知乎用户 吴金铭 发表

老子思想是注重自由反社会的,要提倡老子思想教育存在的意义都会受到质疑,老子主张 “愚民”,也就是反对国家教育,要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所以,学生要是知道老子无为思想,首先就会要求老师顺着自己该玩玩,不能进行干涉。也就是实行欧美那种快乐学习。那大多数学校都要关门了。

知乎用户 但爱鲈鱼美 发表

孔子是执意求官的待业青年,老子是醉心山野的西部牛仔。

前面的绝大部分答案不忍直视。通病有二:1 - 混淆了老子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2 - 忽视了老子思想的根本假设。

一、这个假设就是老子的历史观:人性退化的历史观。在老子看来,原初的人性是极好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使其日益堕落了,这种堕落的表现就是,有了 “机心”,也就是机变,类似异化,比如说,奇技淫巧会使人性情懒惰,从而躲避劳动。在社会的“进步” 下,人的本性中毒已深。

二、只有在这个前提预设下,才能继续分析老子的思想。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观,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国:返性归真(回归淳朴自然本性)后的国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这种状态下的人(在上的人和在下的人)才是完美的人。

三、针对当时许多大学问家招摇过市的现状,老子提出了实现理想国的必经之路:绝圣弃智(后半句是民利百倍)。**他痛心疾首地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就是说,人性原本遵从于至高的 “道”,但是被一些低级的标榜仁义的“圣人” 降到了 “仁义” 的地步。**而他的后继者庄子近乎失态地骂道:圣人不死,大道不止!**也就是说,像你们这样的平庸之辈存在一天,真正的道就得不到弘扬!这里的圣人基本上是针对老子以外的各种大家,大道自然是指那些低级但又流行的仁义礼智等了。

四、因此,**老子的教育(用教化更合适)思想总结而言是:愚民。**在当时的主流和现在的观点看来,这都是反智反文明的。但是,如果简单理解为 “使民愚昧” 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老子看来,愚民的意思是使人回复到原初的淳朴天性中,不仅不是贬义,实际上是褒义。具体操作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类似养猪。

-——————————————————————–

简评

这是一套完整的逻辑结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1– 我们**难以有效质疑他的前提设定(历史观),因为,种种迹象表明,道德的堕落是文明进步的后果之一。而且,这种想法并非老子一人,**即使到了近代,法国硕儒卢梭(梁启超这么称呼。卢梭没有上过大学,但仍然是不世出的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2– 老子的后生 — 庄子,把老子的理论进一步概括后,得出了他的理想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意思是,上层人闲淡,像是高枝摇摆摇摆;下层人闲的蛋疼,像是野马脱缰狂奔。总之就是这么一个状态:上和下都无知无欲,快乐逍遥,世道也海晏河清,平安无事。**加上前文提到的愚民办法,一个极权国家的轮廓出现了。

3– 比较而言,首先,孔子的教化思想和老子的教化思想都有为权力服务的自觉,而孔强于老。孔说:为政之道,譬如北辰,居其位而众星拱之。**老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孔的思路符合一个权势人物的自高自拔心理,老却是在劝君主治国不要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所以,孔子才周游列国,总想讨个父母官,为儿女们服务一番,老子才骑着青牛云游山野,出关就消失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其次,孔子的教化较老子的教化更有操作性,更亲民,更积极也更符合实际。这两点就是老子在教育领域被轻视的原因。

4– 最后说明,首先,以上只是从教化的角度来比较孔老思想,当然更多是从老子这一方面讲的;其次,如果单从政治思想和治国手段而言,孔和老在帝国时期受到的推崇可能不相上下(外儒内法应是不错的)。

知乎用户 无悔客 发表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几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几千年后还不知道?

知乎用户 Karl Ernst​ 发表

中国教育虽然不提倡老子,但是实际上是行的老子之法。虽然提倡孔子,但是跟孔子的教育已经不搭界了。

孔子作为第一位老师,论语里面的教育思想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有两类,一类是教育方法,比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事问,等等;一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最重要的,比如见贤思齐,古之学者为己,克己复礼,等等。——孔子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君子(从政者),进而效法圣贤,恢复周礼。

你看看现在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是教人做圣贤吗?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用在数学、英语、语文等知识学习上,用在考试上,大家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他人为名利,毕业出来找不到好工作,工资低了,就说读书无用了。正是孔子反对的学习态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不就是典型的老子提倡的教育效果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从老子的时代背景看,无知肯定不是指没有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对政治社会知识无所知。中国最聪明的大脑都在想着怎么在美国留下来、怎么进投行、怎么进 BAT,怎么创业,30 岁年薪还不到一百万愁自己人生好失败啊。除了一帮渴望稳定、追求不高、智力一般的人去从政,大家都忙着升学、找工作、发财创业,搞 “实其腹,强其骨” 的事情,国家就治理好了,当今中国真是大有前途。要是都像孔子那样,教出的学生一个个都跟他一样红着眼睛到处窜,就是为了找 “哪里可以从政啊!” 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的教育还是在台湾啊)。

实际上我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不是提倡孔子、老子,而是应该 “外儒内法”,以新儒家为旗号,但是实行法家的目标,教育,特别是公共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新儒家的内核是人文主义,也就是所谓的 “让人成为人”,“回归人的本性”。新儒家的教育理念当然不是教人从政,而是提倡人文教育、快乐教育,为孩子提供体育、美育,提倡所谓自由发展。这种教育理念作为口号可以吸引大多数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情绪反弹。但是,实际上不能真的实行什么人文教育、快乐教育,这些东西只会把孩子们教成 “废物”“蠹虫”。义务教育就是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尽量减少孩子们以文学、艺术、批评和游手好闲作为人生目标。

知乎用户 南宫铃 发表

因为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 “三位一体”。儒家是这个三位一体中的显学,是阳面,是要拿来被天天宣扬保证这个社会可以有效运转下去的表面逻辑;道家是阴面,是被儒家逻辑挤兑到避无可避超然世外的最后一点润滑剂。道家不需要提倡,自然而然就在那里。

儒家讲努力进取,讲先天下之忧而忧,讲苦其心志,所以你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埋头苦读,所以父母告诉你这阶段再苦一苦熬过去就好了,所以去了公司老板付你两三块钱薪水把脏活累活都丢给你干。直到有一天你终于崩溃了,疑问人生除了不断受苦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于是你终于理解了三和大神,人生为何不能有一天活一天,满足于当下眼前的快乐,而不被未来数十年买房养家成功的念头牵绊——所谓清心、所谓寡欲、所谓清静、所谓无为。

儒家讲孝、讲悌、讲忠、讲信。所以你从小到大努力顺从父母的意愿,按照他们眼中的形象来塑造你自己;你年纪比表弟表妹大,你要让着他们,照顾他们,他们弄坏你一个辛辛苦苦攒压岁钱通宵排队买来的限量版手办算什么?你抗辩一句就是你小气。新公司老板拍了拍你肩膀说小伙子干得不错,你以为韩信遇萧何终得慧眼青睐,夜夜挑灯苦干肝脑涂地,一转眼老板又笑眯眯拍了拍每个新来的年轻人肩膀说着同样的话,自己却享受着笙歌美人名酒香车。你的同事鼻涕一把泪一把哭诉自己拖家带口薪水不足,你一腔孤愤胸脯一拍力挺,冲进老板办公室要求给全员加工资,结果转过头茶水间里你却听到同事百般讨好老板,将你私下里的说话兜底卖了个底朝天——于是你终于理解了为何老子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看不清事物本质的孝悌忠信只是一种盲从,而盲从才是一切痛苦的本质根源。当你抛弃了盲目跟随而转求向人生的至道,你就发现,原来 “父母皆祸害” 是真的,原来人类社会里的剥削和奴役是永恒的——于是你理解了为何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你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同样的力量,摆脱一切的桎梏枷锁?

为什么中国教育不提倡老子?老子的道是不需要提倡的,因为道是自然而然,是不需要外力逼迫的结果。儒家要你创造和谐社会,要你阳光灿烂,要你一天 24 小时正能量——终于有一天你受不了了破口大骂躲进被窝里打开小黄漫。儒家要你子孙满堂,要你为牛为马 996,要你为国捐出六个钱包里的每一枚硬币——终于有一天你大彻大悟心如止水躺平摆烂。你终于领悟了,何谓无欲则刚,何谓四大皆空。你眼前出现了那一幕,正如两千五百年前,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五千字天书和一脸错愕的关令尹喜。道可道,非常道。自始至终,道无须言,一直都在哪里。

知乎用户 琪琪​ 发表

中国版皇帝的新衣,《道德经》就是好就是妙,妙就妙在看不懂。但是许多人都说好,那就是好,看不懂也说好。

道德经翻翻,大部分文字就是一个道理,盛极必衰,所以要清心寡欲。还有一部分是哑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个人觉得里面各种颠倒因果的论断很扯淡,遵守道就能变好,道是什么?不知道。聪明的人才能体会。但百姓需要愚,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因为聪明人会投机取巧搞诈骗,所以大家都淳朴点好。这不是废话吗?我也想让人都淳朴啊。难道清末那一大堆的文盲就都是好人了?现在普及教育才出现坏人了?

毛主席的老师不比毛主席更伟大,但因为孔子问过老子问题,所以老子就比孔子高尚了。

历代枭雄人杰都以孔夫子为尊,合着你们比他们都强。现在以马列为尊,也是因为马列巴结统治者?

知乎用户 solon 发表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问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夫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中士)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下士)。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孔丘一心追求仁,说明他还达不到仁的境界,否则何以诛杀少正卯,他一心追求仁义礼,实在是下士一名。

孟轲就更差劲了,口口声声追求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说明他连下士的境界都没达到,只能大笑道德,开创礼教。

孔孟的徒子徒孙们更是无礼至极,继承礼教。礼教,极度缺乏诚实信用世风大乱的始作俑者。五千年来毒害了多少华人。五千年的尊儒尊孔,吃人的礼教流毒百世,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腹的男盗女娼,又怎会看的上老子的真道真德。

老子早就预言: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真正的道德不会标榜自己是真道真德,也不索取名利。假的才沽名钓誉,因此才是失道无德。仁以上才是道德,必然提倡无为也不会乱作为。义以上的仁政,也提倡无为但是却人为干涉百姓的道德标准。再次一点的礼治,到处宣扬道德标准却没人信,只能强迫拉扯百姓去遵守他们的标准。

后世的教育不正是充当这种角色吗?从小洗脑宣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悌忍,你觉得他们会提倡揭露他们真面目的道家吗?

当你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你必然成为皇帝最想干掉的人。

知乎用户 小弟老王 发表

《道德经》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大家安安生生的,你耕田来我织布,结果拿着本书满世界宣传还收学生搞传播,你这不是给国家添乱吗?

知乎用户 神人昊哥 发表

知乎用户 明明德 发表

这问题太好了,因为两个都是我祖师爷。笑死。孔子是所有教师的祖师爷,老子那必然是道士的祖师爷。巧了,我都是。这题我会,必须答题!

————————————

**因为儒家在当年百家创业时候,成功上市,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垄断的学派。影响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影响力都丝毫不弱(近代经历过两次对儒学的批判,打倒孔家店啥的,影响力依旧存在,还是因为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了)

儒家自己内部也有很多变动。孔子不代表儒家,儒家是封建社会君王用来统治民众的思想上层建筑,面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统治者,儒家的思想自然会变化的。为的是适应当时的社会和得到帝心。儒家≠孔子。

孔子仅仅是儒家的创业 CEO,最早给人画大饼的那个,而儒家真正成功上市一家独大成为垄断靠的是董仲舒(就是提出性三品,和三纲五常的那位)

儒家的思想有利有弊,说实话放今天看,甚至弊大于利。毕竟封建社会早就亡了。适合儒家思想的政治制度都亡了,它一个思想上层建筑能留下来才怪呢。想留下来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实际的意思是取适合现在社会阶段的思想,精华和糟粕不是用好坏去分的,好坏的定义是会变得,适合时代和当下生产力的,就是好的,但不永远都是好的(注意这句话是道家的思想,从这里可能看出来儒道的不同。

但是孔子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他提出来的有教无类直接打破了西周之前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开创了私学的先例,让更多的平民能够接受教育,走上仕途。毕竟孔子当年创业口号就是学而优则仕,是让普通平民通过学习走向仕途的,改变血统世袭的,这口号诱惑力可就太大了,洗脑能力直接拉满,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直接拉满!

孔子一生干了很多事,全部都超越那个年代的,绽思想光芒的的东西。

①提出来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这点是非常牛逼的,要知道那会是没有教育学原理的,都是经验时期,能提出来教育的社会作用是非常牛逼的。

②私学的开山鼻祖。(之前教育是官学垄断)

③有教无类,传播知识,开民智,学术下移。

④学而优则仕,保障仕这个阶层的知识能力。

⑤整理古籍,写了六经的教材。(就是牛逼的诗书礼易乐春秋)

⑥把道德教育作为首要教育的任务(孔子那会更本没有什么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儒家三代目董仲舒搞出来的,**孔子那会讲的道德教育是:仁,知,性,直,勇,刚。而且讲究君子要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审,改过。**不管那一条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正能量。)

孔子还提出来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启发诱导,好学求是(就是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牛逼啊)

孔子还提出来了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关爱学生。(牛逼啊)

所以孔子真的是个非常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但是老子不是。

老子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思想家,哲学家。都牛逼到飞升了……

教育家和哲学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研究教育的大家,一个是研究世界观的方法论的大家。两个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类似于老子是一个上位概念,孔子是一个下位概念。水果和苹果怎么去比较?没办法比较。

就中国教育来说,当然是以孔子为首。但你如果要研究中国哲学,必然第一本就是道德经,老子 YYDS(真的成神了)。

所以说,这两个人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地方。

若真的要拉一个人和孔子 PK,不应该是老子,而是墨子。

墨家思想完全就是现代穿越回去的大佬,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当年没能成功上市。

墨家在搞得一切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第一力量?科学技术!

什么是兼爱非攻?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什么是兼爱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什么是博乎道术?就是劳动致富,投身社会实践。

墨家代表什么利益集团?农与工肆之人,大白话就是工农联盟(这尼玛不是穿越回去的我是不信的,工农联盟都搬回去了)

以上真不是我瞎比比,总之我当年看的时候震惊憨憨一万年。

还提出来素丝说,也就是强调教育对于人的后天作用(意思就是人生来是一块白布,上啥色就是啥色。教育就是上色,所以后天教化很重要。)

所以,中国教育谈孔墨是可以的,比较孔墨也是可以的。但是谈老子不行,因为老子是个哲学家,祖师爷修仙很忙,勿 Cue。

孔子研究的是什么是教育,教育有什么用,怎么去教化众生(教育家)。而老子研究的是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人,什么是道,而天地人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作用的(哲学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性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老子的哲学思想。因为哲学的定义就是: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简单概括:孔子研究的只有人这个层面,老子研究的是天地人之间的规律,也就是道。

————————————————

还有说老子讲究出世,孔子讲究入世的。

这是一个误区。

孔子讲学而优则仕,这是教育的目的不假,但也是为了培养德才皆备的君子。入世是真的,毕竟是研究人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那必然是世俗的。

但是老子是出世?我就不服了。老子怎么就出世了。祖师爷只不过研究的是客观规律本身,研究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本质的道,怎么就是消极避世了?

不尊重客观规律怎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任何实践都需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吧。

再说道,道这个字,一个走之旁,就是要行道的。怎么就消极避世了,我是真的不服了。

老子不是出世,而是哲学研究上头了之后,很难对世俗的名利产生兴趣。因为没有什么能比道本身更具有吸引力了。

孔子讲君子,君子所行或为名,或为利,或为仕都可以,这没什么。《大学》讲的就是儒家教育观,只要正心,名利双收未尝不可。也可以是目的。

但是如果老子也讲君子,那他的君子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道本身。因为上头,因为有趣,因为沉迷。而不是避世。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去解释的话,孔子主张的君子,学习动力要么是自我提高驱动力,要么时附属驱动力。但是老子的君子学习动机,就是认识内驱力本身。

知乎用户 新桃旧符 发表

重读《老子》,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摘一段: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为毛李耳那么多年前就说过这句话,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按陈鼓应先生的话,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父母是原版,孩子是复印机,别怪社会上老百姓中有那么多骗子,想想是谁骗在前面的?你觉得历代统治阶级会用这个教育老百姓吗?

知乎用户 何必东风效西风 发表

谈老子起码把为无为,天下为公,谷神不死,知雄守雌这些理念先搞懂吧。

谈孔子起码也先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搞懂吧。

老子和孔子的共同特征就是强调民本,统治者要有较高的情操。

但是老子要求统治者站在幕后,其实这个思想和小政府很像,不要进行过度干预。

孔子要求君为天下师,成为道德上的尊长。你其实按照统治者的想法,老子和孔子都不太对。当皇帝谁不想着爽呢?

搞懂这个理念问题,不要老揪着一段话不放,要看孔子和老子的文章试图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越读越搞得像读经,越读还读回去了。这样读个什么书。

知乎用户 吴凯旋 发表

怎么不提倡了?

粑粑就经常教育我说:

一心一意跟老子走

坚定不移听老子话

知乎用户 列夫脱了师太 发表

因为孔子
话不说绝,圆滑。 正说有理,反说亦有理。更易治国维稳。

圆滑 话不说透

提倡

述而不作。

老子

作而不述。

如果说老子把世界观提升到宇宙关的维度,在当时战乱格局 各种理论纷争之下提倡无为,看透了各种理论的荒谬以及断章取义的有理论歪曲导致实践的歪曲。悲观之下提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孔子,更偏爱束缚思想。

举个例子《诗经》作为一种北方的诗词赋

属于古人的情感抒发。

孔子硬要搬来当成一种理论一种束缚来指导人们贤德礼

如果《诗经》本身为束缚他人而作,为何如此多的抒情,如此多的即兴呢?

法律的诞生不也是修修改改以人为本么?

而孔子的言论,作为一种教条

治国者更容易拿来管教人民

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真的是儒家思想更符合大众生命的意义或者是幸福感的产生吗?

不,只是因为认死理,制约普罗大众的行为规范而成为一种精神束缚达到统治者的利益。

**如果人人都提倡老子的无为,那么统治者在万千思想中如何做到大一统,意识统一呢?
掌管意识形态的宣传如何能有效进行呢?
题主问的问题好,但答案并不是人人提倡儒家, 流行的本质因为缺少。真的盛行被认可的观念都是深深刻在心里的,不用逢人就说的与大脑合为一体而不是逢人就拿出来炫下的。
比如牛顿的力,达尔文的演化,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
孔子是统治下的意识形态灌输,而不是自发的喜爱与提倡的,你看看谁真的记得住多数关于孔子 哪怕他句子再短再易记。 记住的无非是教科书意识宣传形态对他言行的漫天灌溉而已
**

伟人应该是指引大众思考,指引大众自由生长的一股生命力,

然而有的人,企图让大众跟着他的思考去束缚个人行为,如果说礼貌是可以接受的最低伪善。那么礼德则是其 “升华。”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个是强调劳动,一个是强调性与爱 美。

而孔子 脱离了维物且克制了唯心。

做到了全民精神一体化。 儒家完美的诠释了何为 大奸似忠。

有的人搬经典为经典,套用在自己的治国利益上。

而有的人打破常规找到更好的思想办法,提出理论漏洞 纠正荒谬 解决问题。

如果让你跟着《四书五经》《论语》好好用功。

战争是门外是洋枪炮弹,

和平是生活水深火热。你还看吗?

还不如翻翻《国富论》看看《演化史

知乎用户 鴥兔 发表

我觉得因为老子算是专业搞哲学的,哲学这门学科,要到了大学才会有比较深的研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确实不好懂。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没有人没事就捧着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读。所以,也没有人没事就把《道德经》挂在嘴边。

知乎用户 挖耳姬里 发表

好好想想是谁在主导教育这件事,

然后再想想这两位思想家(及后人)提倡你干啥。

换句话说——

你如果要玩 GAL 或者乙女游戏,你是要主角们一个个最后对你毕恭毕敬把你当成重中之重的,还是要主角们全部躺平 cg 都懒得给你开的?

知乎用户 老牛爸爸 发表

老子据说是周朝史官,著有传世之作《道德经》。

最近在听名家讲解《道德经》,按照他的说法: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是给圣人,也就是国家的统治者、管理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解释得通了。

你所谓的中国的教育,应该指的是针对大多数人(百姓)的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国民教育。

那么,这种教育,最应该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呢?(灌输什么样的思想)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当然是:仁义、忠厚、老实、听话、顺从。

也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从根本上来说,儒家思想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所寻找到的,最适合中国国情,也最被中国百姓所认可的思想理论体系,当然需要大力宣传,这就是孔子的知名度比老子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儒家思想教授的是修齐治平的道理,阐释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多内容,都很浅显直白、通俗易懂,所以,也比较利于学习和传播。

而《道德经》,不仅版本多,生僻字多,很多又都是 “玄而又玄” 晦涩难懂的理论。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理解起来都不一样,这就给学习和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深厚学识,根本就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

所以,中国的教育推崇孔子,而不提倡老子再正常不过了。

《道德经》被篡改 700 多处,看看汉墓出土的原版,才知老子有多牛

知乎用户 小法师在练搓火球 发表

因为汉代开始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q8TvJ 发表

因为老子鼓吹 “常使民无知无欲”,和教育家的出发点背道而驰。任何一个有良心的教育从业者都会骂老庄的。

知乎用户 都市小飞龙 发表

说说我自己的理解。

本质是为了利益。

多提孔子是思维惯性。

在很久以前独尊儒术,儒家的思想逐渐成为了读书人必须理解贯彻的思想,代代相传,儒家受众广,传播度高。

大家对儒家的了解程度深。

那为什么提倡儒术,在我看来,因为儒家的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谋而合,儒家讲的是规则和规矩。

推崇儒家,就是让你在这个规则里不变。

你出身于贫苦大众,给你灌输儒家的思想,你学会了遵守规则安于自己的位置,你将永远是弱者,而上位的强者就可以一直剥削你了,这就是统治阶级的算盘。

上位者想的不仅是一直剥削,还要你自己去相信这是对的,还有什么比教育这种工具更好的洗脑手段呢?

为什么不大力提倡老子,因为老子的思想不利于统治,不利于稳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老子推崇的是天道,没有人能超越自然规则,你也可以理解为世界是个大型运算程序,而天道就是这个程序。

老子还说要无为,无为指的不是啥也不干,消极怠工,是说天道对待众生平等,而且人在天道面前和蚂蚁没有区别,所以你要顺应自然。

这种思想简直活活打脸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上位者编了多少瞎话,比如皇帝都是真龙天子下凡,什么出生的时候各种神奇现象,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你们是凡人而我是神的后代,你就应该被我统治。

老子相信的是天道,如果天道取代了上位者的神话,还怎么让愚蠢的被统治者安于现状。

还有老子的自强不息,有一种浓浓的逆天改命感,世界上确实存在天道,但你可以顺应这个天道,借助这个运把自己的状态放大到最好,如果好好地努力还能改命。

这一点也是统治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你要是改命那不就得造反了,还怎么剥削你。

儒家越是推崇的地区越是阶级分明,阶级越是不可跨越,比如日本。

现在很多人都批判八字算命这些,觉得是封建迷信,但我觉得八字属于预测术,是道家探索世界规律的工具,它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

只要是工具,使用工具的人就有正有邪,被心术不正的人利用了就变成了封建糟粕,用的好就能趋吉避凶。

而且学老子容易变得佛系,不太利于社会发展,你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是什么,是人的欲望,想要穿好吃好,喜爱美色,所以人才会去不停地发明,产生了各种交易交流。

欲望是人的内在驱动力。

老子比较讲自我的修炼,你爱啥啥,在老子眼里大部分人都是傻逼,反正自己悟到了就悟到了,至于给你讲解没有必要,那还交流个屁。

任何的思想,发明者都是秉持着美好的初心,无论是法家道家儒家,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被人为选择和修改,变成了工具,有的用来敛财有的用来统治。

知乎用户 0920 发表

我国以儒治国,当然会教孔子的理论。儒教和道教是不同阵营的,水火不容。

知乎用户 北草湖 发表

一、大道共通。老子所代錶的道和孔子所代錶的儒本源是一緻的,都是《易經》、《尚書》,本質上都是指導更好的生活,道更側重自然規律,儒更側重社會性。

二、現在中國的高中教育併無突出儒隱談道,據我所緻,高中教材《思想與品德》中,就老子和孔子的篇幅是差不多的,語文教材中也僅選論語十則,併沒有說著重宣傳儒學,而《桃花源記》、王維、陶淵明、李白等道的代錶也很多作品入選教材。上大學之後,都是自學為主了,道和儒都在那裡,隨便你學。

三、國內很多人誤解道是避世隱居的,而道實是人生百科全書,體現在道德經是治世、治國、理家、修身、管理公司等等為人用人的策略都在裏面,體現在中醫則治病養生,益壽延年,體現在莊子則身心健康、通達自在,等等。國外對道很是認可,據說每四個德國家庭就有一本《道德經》。

四、我覺得我國歷史上道的發展併不遜色於儒,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學術上,亦或民間。如,民間的風水、面相等等道中術的一支根深蒂固,當然術衹是道的一部分,哲學才是王道。

五、無論是不是推崇儒家,選擇權都在自身。認為更推崇儒家是因為民間更能接受儒家,民間甚至誤會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一般人不認可道,也不容易理解道、運用道。

更多人更願意接受儒,所以有了儒學盛於道的現象。

故,知道者,內用黃老,外顯儒術。畢竟崇尚道的人也要在社會上生活,所以道提倡和光衕塵,道隱無名。

孔子、孟子骨子里可能就是個道家的精神,他們衹是極高明而道中庸而已。

知乎用户 明通端悫 发表

老子的维度比孔子高几个级别

(老子 孔子 墨子 据说都是商纣王哥哥微子启后人,但老子是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读的书比孔子多)

儒家是入世的哲学

不谈怪力乱神和未知无穷

老子的道讲的是宇宙的大道

以后的宇宙也适用

甚至高过一切宗教

和永恒的数学真理

一样真实

地球和人类都会可预测地灭亡

(例如太阳 40 亿年后变红巨星会吞没地球)

但老子的道和数学真理永在

知乎用户 董修荃 发表

孔子的思想比较积极,鼓励人出仕,鼓励人建功立业

老子庄子的思想比较消极,鼓励无为而治,鼓励独善其身

总体而言,中国人还是比较追求上进的,所以不会把消极无为的思想作为主流价值观

就以现在为例,我们共产党反对右,反对极左,但不反对左,“左” 是加引号的,因为我们认为适当左一点,进取一点是好的

这种积极有为的思想自古以来是一脉相承的,甭管你是孔子、是马克思,管你叫啥,中国人就认这个

包括民间传说,什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也都是类似孔子这种积极有为的态度,而不类似老子消极无为的态度

当然,孔子的思想是主流思想,不代表老子思想被否定了,凡是认为孔子老子诸子百家是水火不容的敌人,这都是很幼稚的想法

事实上根本就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只不过强调的重点不同。

比如儒家讲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前半句和法家就是相通的,后半句和道家就是相通的

就像中华民族,以前是汉满藏回苗,现在是五十六个民族,你要说有区别那肯定是有的,你要非的把中国的不同民族等同于美国的不同种族去对立起来,那只能说你是别有用心了

当然,道家思想占主流的时代也不是没有

第一个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到武帝窦太后去世前,出现了 “文景之治”,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是道家的好处;

但政府不作为,就跟现在美国一样,导致地方割据、民间资本家、黑恶势力飞扬跋扈,什么诸侯王、商贾、游侠,商人和黑帮老大在史记里是有列传的。

最终导致了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两极分化严重。汉武帝才决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权力从豪强手里收归国有。

第二个就是魏晋时期,名士风流,主要是道家,然后是释家。但基本以此为主流的国家都被灭了,活下来的胜利者,还是秉承艰苦奋斗、积极作为精神的政权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东西,不要轻易否定,否定之前要先思考深层原因是啥,即使否定,也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

王明照搬马列主义,否定中国文化传统,遭受失败

毛主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创造了毛泽东思想

这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知乎用户 中文百人一首歌牌 发表

1,孔子是教育家,是老师。所以提到教育当然是说孔子了。据说台湾的教师节是孔子的生日。

2,老子是伟大的,没啥好质疑的。但老子的理论是哲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太难了。对普罗大众的教育意义不大——不懂怎么践行。

知乎用户 奔跑的马哥 发表

老子提倡的是「小国寡民」,说白了就是一个理想国,这个国度的统治阶级不奴役人民,不侵扰人民,让人民幼有所长,老有所终。最好是没有统治阶级(只是没明说)这样万物复归原样,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而孔子提倡的是构建一个「仁义道德社会」,应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什么都得按规矩来,上级的命令你得听,也要听妈妈说的话,一切都是在框框条条里面进行。

乱世须重典,两个都靠边,而和平年代呢,不言而喻

而且就可实施性而言,孔子的学说摆明了更具有可实施性及可操作性。不要问我为什么扯到这点,因为非常核心的一点,用户是小白,「人民也是小白」。

知乎用户 小岛主​ 发表

统治者认为儒家更好利用,尤其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而孔子是儒家的祖师。

知乎用户 李小猪猪 发表

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是人应该效法天地,天地之道是自然法则,人应该服从自然。因此不应该在人身上强加人类社会文明的种种成果,而应该把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为影响摒弃,人的聪明才智与生俱来,人要做的不是增长知识,也不强求获得知识,一切顺应自然。同时对传统文化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没有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

而孔子的教育体系相当完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环境,这首先就肯定了教育的作用。

其次,对象的有教无类,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在今天都刻在中国传统人士的骨子里,方法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德育方面的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而且他的教师观念在今天看来也很先进,学而不厌,毁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读过老子,不会问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境无止境 发表

孔子的观念中,不好的很多,但是具有主动和积极的特征;而老子的观念包含顺应自然、反对积极主动的控制或者管理行为。

知乎用户 红茄 发表

老子有头牛,这牛不耕地。

知乎用户 化性起伪的火山 发表

教育算儒道,是孔夫子门下。而老子呢,无为,哪个老师敢无为,甘愿无为。

知乎用户 青衫 发表

老子,道教。道家,面向的都是上层,且门槛,收益难,类似于武侠中的逍遥派

孔子,儒家,甚至佛教,面向的是普通大众,门槛地,收益稳定,类似于武侠中的少林

知乎用户 木头人 发表

儒家重智,道家反智。教育要尊老子,行啊,老子说:绝智弃圣。那大家不用再讨论教育了,因为已经从根本上否定掉了。

知乎用户 圆游记 发表

此问极好!试作答。回答中用引号引出的是《老子》原文。

————————————

《老子》说 “道”,尤言其 “道” 非“常道”,何况于言 “教”、“育” 呢?自然是 “行不言之教” 了。“治人事天,莫若啬”——人法于 “地、天、道” 与“自然”。

孔子的教育,就 “教” 而论 “教”,不见“反者道之动” 之“大”。或者说,儒家教育,是人伦的,非“天道”——乃法于 “圣人”

老子的教育,是 “不言之教”,或者说是“教育” 的 “反” 之 “动”——“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孔子用仁、义、礼、智、信等静态的善与美来 “教”;老子则用由正向反之“动”、“周行而不殆” 的动态的 “知雄守雌”“抱一” 来 “教”。老子教育,在“德” 之中:“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庄子有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之叹。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或者因此,孔子之教兴,而老子之教少闻。

更多探讨,欢迎关注公众号:Being 道

知乎用户 Yuxuan Deng 发表

孔子的思想更有利于社会的运转。但不得不说老子的思想才是真智慧。

知乎用户 Chenxi 发表

孔子经过历史演变到今天,更容易拨人眼球,更容易吸金。

不是孔子本身,是被历史演变到今天的孔子。

知乎用户 道阴子 发表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时因物,无为而无不为。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来吧,试着和你身边的孩子讲一讲,看看哪一个好讲,哪一个人家容易听懂。

讲讲孔子,字面意思简单,老师舒服,学生也舒服,考试好考。老子?怕是老师都搞不定。意思太深,基层意思还存在争议,即便老师搞定了。老师又搞不定学生了。

难,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老子讲的和天书没什么两样,还不如《管子》、《孙子兵法》之类讲的内容简单。

另外,和学生讲,“无为而治”。他多半就 “不为而学” 了,而不是“无为而学”。层次达不到,反而和你抬杠,熊孩子,不能和他讲太多。

只能告诉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能和他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然他就直接给你来个 “躺平”。

知乎用户 蛋炒饭里面的青豆 发表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谁说学孔子了?你非要说小学课本上有几句孔子的话就叫学孔子,那我也没办法。。。

知乎用户 五竹 发表

诸子百家里,儒家虽然立场是在士大夫,也就是地主这里,但是它有教无类的观点确实伟大,也造就了儒家学者数量远远多于其余学派的,及至汉武独尊儒术,儒家学者占天下学者八成以上也是当时能够罢黜百家的先决条件,不然官员数量都不够。

顺嘴说一句,墨家的衰灭太可惜了,它几乎是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翻版,甚至走的更远。也因此儒家最恨墨家。可惜了。

知乎用户 夏目沉吟​ 发表

题主问的应该是谈及中国的教育理念,为什么是多应是孔子而不是老子吧? 问题明确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首先,孔子是主张有教无类的代表,在礼坏乐崩,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向民间传播六艺,孔子是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先锋,将贵族之学带到民间,在中国历史上,平民有了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孔子是竹简时代到来之时思想启蒙的先锋,以孔子为代表的那批先锋,打破贵族对于知识的垄断,为一个出现了许多奠定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巨人的时代到来开启了先河。其次,孔子的许多教育主张和治学态度值得教育家们和学者继续继承下去。只要有老师和学生,那么因才施教无论如何都不会过时。只有有人认为知识还是值得自己去追求的话,子罕篇的那些激励后学之语是引起他击节而赞。第三,如果老子其人存在的话,而且他是《道德经》的作者的话,那么我们通过阅读《道德经》会发现老子是一个哲学家,帝王学家,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是站在一个近乎道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的,他阐述问题,宣传主张的对象不是懵懂的平民而是教育良好的贵族。老子其人压根就不想做一个教育家,教育家是热心世人的,像孔子和苏格拉底那样。老子若致于教育普罗大众,怎么可能出函谷观避世?个人认为,《道德经》其书像是一位和一个同柏拉图一样水平智者写出的治国之道,万物之理,透露着一位保守的智者对于一个 “凡有血性,皆有争心” 的时代的不安与警醒。《道德经》是智慧之书,老子是大智之人。

知乎用户 杨暮 发表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一下下。

先分一下派别,孔子归属儒家,老子归属道家。儒家重道德规范,对统治阶级统一思想提供工具。道家顺应自然,提倡 “无为”。孔子学说适应社会需要,即使到现在依然有实际意义。

战国时期,儒家因为学说影响大,而且教育活动规模大,被称为 “显学”。道家虽然也开设一些讲授活动,但是在理论上不重视教育。入世的儒学显然在规模及影响力上更占优势。

汉初推行 “黄老之学”的文教政策,是因为战乱之后需要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经济上得到恢复,政治也相对稳定了,此时无为不治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想大有作为的汉武帝把无为政治转变为积极进取的政治。儒学强调 “文事武备”,其积极进取的特点满足汉武帝的想法,他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实施“推明孔氏,罢黜百家” 的政策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维系了两千多年,其影响不可不说深远,私学的统一,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教育儒学化,儒学独尊的地位不可撼动,带来了儒家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空前繁荣。又实行 “兴太学以养士” 的政策,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利用教育这一得力工具控制学术的发展方向,这其实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从真正意义上说,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始于汉代的太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各朝建立之际都对官学做了一定变革。南朝宋明帝因国学荒废,故设立总明观,设儒、道、文、史四科。表明了 “儒学独尊” 逐渐为 “儒释道” 并行的局面所替代,科技的传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一定地位。

隋唐实施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的文教政策。根据政治需要和统治者主观的爱好,不断调整三者的关系,以达巩固统治的目的。在教育体制上,隋唐封建教育的核心是经学教育,同时也出现了宗教色彩的学校,如道教的崇文馆;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各自成体系,儒学吸收道教、佛教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为书院产生奠定基础;教育思想上,统治者兼重儒、释、道,不独尊一家,隋唐的教育思想也出现三者杂糅的特点。

唐承隋制,唐太宗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开科取世,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政治。科举考试者必学《孝经》和《论语》。唐玄宗时,加强了中央对科举制的领导,天宝年间,科举制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科举考试的形式、科目定型,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选士制度。

梁朝的颜之推深受儒学的熏陶,所著的《颜氏家训》本质上秉持的是儒家思想。唐代韩愈更是高举儒家道统的打起,反对佛、道,提倡古文运动,以复兴儒道为己任。

宋初的统治者在打败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国家之后,在统治策略上作了重大改变,改原来重视 “武事” 为强调为“文治”,推行“兴文教” 政策,尊孔崇儒,提倡佛、道。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的理学思想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南宋书院兴盛发达,很大部分归功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他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朱熹将儒家思想整理成册,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朱熹编撰的书籍影响最广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章句》《孟子章句》),它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教材。(当时宣扬 “六经皆史” 的王守仁被正统理学家视为异端。)

明末清初开始出现民主教育色彩的教育家,比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 学习篇》中反映 “公其非是于学校” 的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到了启蒙作用。

随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争夺教育权,中国封建教育走向衰弱。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主张留学教育,以 “中体西用” 为教育宗旨。清末维持封建社会的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全面阐述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观点。所谓中学,也称旧学,即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其中他最注重的的纲常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导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西学也称新学,即 “西政、西艺、西史”。(西政指西方有关的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指近代西方的科技。)“中体西用” 的思想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打破儒学一统天下的格局。由于 “中体西用” 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这使得新式教育受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支配,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清末废除科举后,清廷成立学部。明订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忠君、尊孔” 是中国政教所固有的,予以发挥,是明显保留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尚公、尚武、尚实”是要求学生学习操练,办军事学堂,学习科技知识,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军事教育的要求。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自此开始与政治上的民主共和国相对应的文化教育上的革新。宣布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予以取消,但是对 “尚公、尚武、尚实” 三项加以改造,使其符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提出 “五育并举” 的方针。(“五育”即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育)蔡元培管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贯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原则。

“五四 “时期,新旧文化激烈冲突,思想革命波澜壮阔,预示着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袁世凯由于复辟的需要,提倡 “孔教”,恢复尊孔读经,复古主义回潮。此举受到民主主义者的猛烈抨击。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与教育现象;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对儒家学说中的历史作用和产生,发展和没落的历史命运做出说明。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斗士以 “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的封建传统教育的致命缺陷,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了深刻批判,力图以包含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科学精神的新教育取代迷信权威、压抑个性、脱离实际、忽略身心的旧教育,为新教育观念的形成做准备。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实用化、教育的科学化成为追求。

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多次教育实践,以及在杨贤江、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陈鹤琴和陶行知等人的理论完善,形成了现如今的教育模式。

好像跑题了,不管了。

知乎用户 James 发表

两个官:儒与史

儒,掌管宗庙礼仪

史,看天象,管典籍

由这些官员分管的内容可以看到研究的区别

但他们还没有分家时,更古老的圣人〔三皇五帝〕就为他们确立了世纪观——〔气的一元论〕

知乎用户 王不知 发表

老子的核心价值观是,敬天悟道!

天理永固,以废人力。

号召提倡,天理不变,人事顺应天道,不做无用的努力。不提倡流汗,努力。对辛勤的态度,一贯不鼓励做到极致。

负能量。

孔子不一样了……

说了一大堆,写了了一大堆。无非就是立了个规矩,设计了一个框架。人人都对应去做,天下太平……

君侯们,可特么省老了心了。天天,就剩吃香的喝辣的了……

知乎用户 李四 发表

孔子的思想大概是用道德和礼仪规范人,给社会带来秩序。

老子是 “无为而治”,你要是统治者,你会选那个

知乎用户 一世长安 发表

高考对高考状元的推崇,成绩唯一论和老子说的完全背道而驰。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几乎每个父母都会说人家孩子学习多好,和人家比学习。这还不尚贤吗?让孩子在成绩上压倒别人,用成绩踩下别人,出人头地,当大官挣大钱,这处处是 “欲”。

而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看看教室标语,老师家长对成绩的推崇,对钱权的推崇,对人格品德的忽视,哪有虚心弱志?

搞体育项目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差生才干的事情,哪有强其骨?中学生大部分什么身体素质大家也知道。国足是什么样子?

现在的教育和老子甚至孔子都相差甚远。

孔子还说,有教无类。

现在呢?你成绩不好,不配活!

把孩子逼到跳黄浦大桥

也把自己逼到进医院,因为辅导孩子作业。

现在的教育有明清科举的延伸的意思在里面。(不是专指我国,华人掌权的地方都有这个意思,毕竟清朝灭亡才一百年。)

阳明先生问他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他老师说,读书登第天下第一等事。

阳明先生认为是作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可几百年后的我们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读书登第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忽视,例如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

所以,吴谢宇杀母不用奇怪,他只是一个极端表现而已。

还有杀同学,自杀的。

知乎用户 小熊 发表

孔子是教你为臣之道,老子教你为君之道。你会宣传那个啊!!!

知乎用户 秦言之 发表

你知道黑人和未开化的民族为何好吃懒做?人伦不分?

皆因没有道德约束,没有伦理宗教。

这么说吧: 一个天资不高未受过太多教育的人,只要恪守本分,遵守传统伦理,有家有业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这个人天资尚可,受到了传统教育,那么运气好,出将入相也不难。儒家重教化,不重出奇,人才止于此耳。

但是道家是帝王之学,通五行阴阳,达于天地。进可逐鹿中原,退可成一方诸侯,势不可为也可以养亲延年。这是无止境的。但天资不高,心地不善的人不宜学道,学了就仿佛是一个孩子拿着菜刀,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所以道不外传。儒可广传,而且要人人尽学,社会风气才良好,偶尔有一两个异端,也被社会道德消灭了。比如,如果非洲广播儒学,可能非洲人民会过的很好。

最后说句中国古人的学问完美的很诡异,仿佛是一些完全知道的人写的暗语,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是否有史前文明。

知乎用户 选择 发表

孔子提倡礼教,老子反对礼教。

孔子的伦理学说有利于构建稳定的政权,受当权者欢迎。

老子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养猪的会鼓励猪自由么?

知乎用户 三朴正一 发表

孩子要是学习好,善于学习,那是孔圣人显圣,必然多提名答谢圣人赏饭。

但是孩子不是学习的料,花了大把钱补课还是没能提升成绩,基本考试分数下来的当晚,家中对孩子教育时多会提及 “老子”

知乎用户 jacob 发表

读老子,是准备教育成 ETO 吗?

知乎用户 金泉港老实人 发表

因为儒家教育适合统治黔首们。

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因为那时候要争霸权,儒家是不受待见的。后来到了汉武帝,有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宋朝又有了程朱理学,其意义就相当于把马克思主义列宁及中国化了。

所以作为一个革命者,就要批判孔老二,例如康梁和毛;而到了维稳时期,就要把孔子抬出来了。

中国的权谋始祖应该是太公望,不过太公望的奇书都失传了,比如《太公阴符》、《太公兵法》。至于老子,应该是学了没什么用吧。

知乎用户 萧三刀 发表

诸多回答,包括最高票的和次高票的回答。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孔子,也没一个懂得儒家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一个人懂得老子的思想,牛在什么地方,都是以不知以为知,而误人子弟,也是一种悲哀。

-————————- 因工作繁忙,一直未能更新,今天且作第一次更新,———————————————————————- 来谈谈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 ————————————————-

先说孔子以及孟子墨子及其门徒们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什么? **

简单来讲就几本书:《左传》(春秋,谷梁,公羊都是类似故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墨子》以及《礼记》还有失传的《乐书》,至于《周易参同契》以及孔夫子著的《十翼》,《系传》还有注解的易经,基本上由于孔子水平太差,脑子太笨,看他注解的不如看原文更加简单直接。

譬如《易传》里孔子说:“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动静有常, 刚柔断矣。”…… 一开始就有什么贵贱、尊卑、刚柔,其实是扯淡,还有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仁?”“见贤思齐,见不孝而改之……”

本质上他所讲的无非就是秩序,他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试图在春秋群雄争霸的列国,建立起一套能以鲁国执天下牛耳,全部臣服于周天子的脚下的一套秩序。

这套秩序的核心是:君权>臣权>民权,父权〉子权,兄权〉弟权。然后下等人都是鱼肉,理应被上等人轮;在一个社会,当皇帝的可以为所欲为,当臣子的就是满足皇帝的一切需求,即便需求不合理,但是皇帝就是天!同样臣子满足皇帝的欲求后,就可以对下级为所欲为,然后下级可以对平民为所欲为…… 而这套体系最重要的是满足了权贵的对自身地位和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需求。至于什么仁义道德,只是孔子认为当皇帝的应该有皇帝的样,下面的人应该要理解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上面的人都有仁义道德。然而仁义道德这种东西,在人本性善恶二重性下,特别是没有法律制约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存在。故即使是上位者,为所欲为,下位者也必须乐于拍马屁和承受。

之所以推出这套理论,孔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当官。就是通过周游列国推销他的这套理论,可以拍君王们的马屁,然后把君王们伺候爽了。他就可以为所欲为。

只是当时群雄割据,大家重视的是拳头即王道。而这套伦理,一旦自上而下推行下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使各个国家内部的百姓和大臣们都失去那种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血气,使得各国百姓容易管束,少些君臣相杀,父子相争的局面。

然而,各个国家的情况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信奉儒家,必然最直接的就是军事上面必然不是其他国家的对手。军事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保证军事强大的最重要的就是士兵们有勇猛有血性,而且有纪律——秦国商鞅立法后,以法治国,从而逐渐建立霸权!在当时,如果某个国家擅自搞儒家,这个国家毫无疑问,分分钟被周边国家推平!

 也即,儒家思想的作用在于,使得臣民各守本分,而将臣民的思想从 “如果上梁不正,我第一优先的是换梁” 改造成“上梁不正,我第一优先的是想办法让上梁正!”

  至于仁义忠孝,都是慢慢衍生出来的。

  至于孔子生前被各国不待见的原因,在于各国都面临着兼并和扩张,内忧和外患,根本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定的环境。随时都处于攻打与防守的轮换之中,随时都有国君被杀权臣被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立足的根本就在于武力,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而孔子死后,混战之后的各国在相互的争斗之中,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停战期,故而,推孔子的这套理论,有利于内部政权稳定,从而孔子的各弟子在各国都混得还行。

再说孟子!

 孟子的所谓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也!”“人之初,性本善” 等等也只是继承发扬孔子的所谓提倡贵族和君王们要有仁义道德,而不是强制规定君王们必须有道德!而且对于无德的君王也没有什么法律制约!所以人性的弱点必然导致的君王大臣们的恶性!所以荀子就说:“人之初,性本恶!” 至于孔子说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韩非子就一针见血:“不赏无功之臣,惩恶不避有罪之臣!”而太公望 <六韬> 更是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所有人之天下” 否定君权天定!

墨子的 “兼爱非攻”,更像是头脑发热的邪教头领,居然鼓励弟子们放弃家庭,舍小爱而有大爱,太小看人性最最本原的兽性和自私,太小看人心之恶的一面,所以在春秋时代就想搞共产主义,只能是一种梦想和幻想!

综上,所谓儒家思想,孝道和臣道,本质上给人灌输的是一种服从权威的理念,而不是启发人的智慧天性的理念,帕拉图在《理想国》一开始建立的就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雏形,国家要有教育,要有法律有军事等等,西方人最重视的就是启发思维和启迪思维。而儒家思想就是压制思维,和扼杀思维,想要的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却不知真实的世界,即便是夫妻也基本上同床异梦,居然还要世界所有人之有一个梦想,不是扯淡吗?

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儒家思维就在于削平不同的思维,试图将全体国民统一在同一个思维下面,这是一种愚蠢和愚昧,对于人性的束缚和压迫历尽千年,依然牢不可破也只是一种悲哀。

**当年毛泽东最正确的一件事毫无疑问,就是文革砸了孔家店。**只是可惜没有彻底根除,然后又被抬出来,耀武扬威!而看毛选,觉得真正中国能称之为思想巨人的也真只有毛了。而他虽然文革犯了不少错误。但是这个人在 49 年刚立国就敢于跟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在国门之外大战一番,这个人在 63 年正是三大自然灾难严重的时候,毅然出兵拍平印度!

我只看他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中一句话:实事求是!这一句话翻译到现在就是接地气,其他扯淡!他把自己变成了神话,至少比什么安拉基督耶稣释迦牟尼乃至孔子为神要强一千倍!因为他深知凡人就像蚂蚁一样愚昧,是群盲从无思想的动物,需要崇拜,如果没有,就崇拜一具具泥胎木偶。既然如此,干脆由他来充当那具木偶。那么千百年后,必然地会将一切旧思维横扫一空!

  所以——我的承认,毛泽东思想伟大,正确!

对于蠢人们,信奉孔子,宗教,还是强制信奉毛泽东思想更加地有利于社会进步!只是当今鲁迅已经被赶出教科书,再过几年,估计毛泽东思想也要滚蛋了,然后就剩下孔夫子腐朽的思想被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抬进教科书,然后什么弟子规,什么千子经又出来招摇撞骗,祸害无穷!

**至于道家思想,为什么牛鼻?且听三刀道来!  **

孔子当时去见老子,老子压根不屑于见!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孝而改之”,老子就说:“民不尚贤,使民不争!” 什么意思,孔子是说,你们这些煞笔屁民,看着那些有钱有权的萨,别去看那些穷鬼,多向有钱人学习;老子的意思,干吗要去在乎那些有钱人,老子就是喜欢舞文弄墨,抚流云而自怜有什么关系,干吗只有一种价值观,人不同,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观才是正途——这便是这两句话背后的潜台词较量!

 老子的思想总被人误以为无欲无求,却不知最最核心的不是无为,而是无为无不为,无有相生。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上士问道,勤而实之——也即实事求是;中士问道,若存若亡--孔夫子那笔的理论,下士问道,大笑之——煞笔们什么都不懂,终日随波逐流,人人亦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的德就是不是什么屁道德,自己做好自己的,实事求是。而整天鼓吹什么伦理道德的基本上没几个好鸟,无非是忽悠傻子!

 所以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之处,就是 “实事求是!” 就是打运动战!一句话概括了《道德经》的精髓!变化无方和实事求是不装比!

 而禅宗最最根源的楞严经里面,最核心的只谈了四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而在《般若蜜多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大般涅磐经》里面,佛陀都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世界本身是一种变化的东西,是一种类似如量子的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是一种生与死之间的循环。所以他在给阿难解释禅的时候,伸出手,让人家猜是拳头还是手掌的时候,人家说是拳头,他便伸开为手掌。人家说是手掌,他便握住为拳头,本质上就是说禅是一种二重性,是一种即内即外,即非内亦非外的东西。

 现在的和尚教敲木鱼这些只能是一种宗教,跟经书和思想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对于什么修行大乘佛法,守菩萨戒还有修小乘佛法什么的,也不必太较真,和尚们只是靠这个做法吃饭而已。至于家里老人信,也只是一种弱者的追求。

 真正的神只在内心!内心强大则光泽天下,内心脆弱,则举头三尺有神明!

故儒家一则欺世盗名,二则违背毛泽东思想,也即毛泽东思想也越来越不敢被人提及,毛泽东文选基本上也被当局者有意善忘,反倒是媒体时不时抬出什么屁都不懂的于淡易种田等人出来为儒家思想招魂!

还有什么南怀瑾——就凭一句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都不知道亡是什么意思,水平也就洗地了。至于他还谈什么密宗,什么易经,其实都是以儒家的那套说法在BB,可以说此人是个热爱儒家思想的凡人,同理还有曾是强之流装比犯十足,但是对于真正的中华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精髓,还是什么都不懂!

知乎用户 乙修​ 发表

为什么中国流行音乐大多提及周杰伦却很少提及黄渤?

知乎用户 灰色的天空 发表

更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老子更多宣扬政府无为而治,中国大一统的王朝的趋势是君权越来越集中的,统治阶级是不喜欢老子的学说,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认同,还有一点,古代王朝统治阶级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很多读书人想入世,只能去学统治阶级想让你学的

知乎用户 季小岚 发表

老子搞得是天之学,只揭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终极真理,想要解脱,请让自己的境界干到与天地同游,几乎没有人文关怀,对社会治理几乎没有贡献。而孔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要搞一套礼仪道德制度,试图让人间变的更好。

用现在网络流行语来说,老子看清了生活的真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孔子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并试图教导人们怎样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是大领导,你觉得是宣传老子让人躺平好,还是宣传孔子,让人们在谦卑友好的社会中积极奋斗呢?

知乎用户 sheng wang 发表

孔子曾经向老子问学,那些说老子讲 “出世”“无为”“修养” 的人,呵呵。老子表面上搞得离政治很远的样子,其实骨子里极为追求权力。他所谓的 “出世”“无为” 根本不是叫人真的 “出世” 和“无为”啊。其实他老奸巨猾得很。

为什么孔子被提得多呢?因为后世尊孔孟,孔子的理论和理想被孟子这白痴根本就念歪了。你们所讲的 “孔子” 其实大部分都是 “孟子” 讲的了。孟子高喊口号,这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太好学习了。所以,讲来讲去,就是《论语》里的断章摘句,哪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照我看,孔子老子都不值得提。真正自成一体的哲学家是庄子,但是有人提吗?有人讲吗?有几个人懂?《论语》开头 3 句和老子的 “道生一,,,,”,也就会念这两句经了,有啥可说的。唉。

知乎用户 洛白绒 发表

多简单,因为孔子总结归纳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啊!别的学派有哪家具体说应该咋学习了?儒家是正儿八经的搞教育出身,立德修身方面没毛病,切合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呗!

知乎用户 乐之 发表

孔子是民族的,老子是世界的。

知乎用户 施剑文 发表

因为孔子学说是伦常纲领为框架,是以人文社会为出发点的,适合民众学习并遵行,有助于统治。而老子是说世界万物螺旋往复的,就是社会会不断变化,从混沌始向两极分化繁复再归于混沌,学会就能应势而为,这是现有统治阶级不需要也不希望看到的。

知乎用户 知止而行 发表

面对纷繁混乱,生灵涂炭的社会。

孔子社会责任感最强,不顾自己力量有限,义无反顾地躺了人事这滩浑水,最后没有治好浑水,倒显得孔子无能而且也不干净了似的。

老子不食烟火地溜之大吉出关了,老子没淌浑水,倒显得洁身自好,高人一等似的神秘莫测,反而受到一些人的赞许。

所以在孔子面前,即使老子再神奇,也没什么,玄奥的辩证法在孔子那里一样运用的纯熟。

知乎用户 寄北 发表

儒家与道家本就是殊途同归的,同一个圆上,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但都要达到一种民风淳的 “治世(经济不一定发达)”,儒家的途径是修齐治平,而道家则是绝圣弃智。相比与儒家,道家门槛较高,需要人极高的天分与智慧及个人修养来理解践行,否则极易消极或走偏;相比于道家,儒家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门槛较低。儒者面对一个浊世始终有一个坚定的理想,认为走下去即使艰难,但一定会成功。无为而治,有为而治,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后者。

知乎用户 高桥凉介​ 发表

不仅仅是老子

当年百家里还有墨子 许多流派的思想家

不过许多权贵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儒家学说 是带有政治目地的

毕竟儒学是对王朝的社会秩序比较实用的

对于一个长者秩序的社会来说 维持一个王的地位和权利是最重要的

其他的学说 就并不是特别有效了

尤其是墨子的学说 已经接近于西方的分权制度

老子的学说相比于儒学更适合个人修养

知乎用户 常理 发表

在这里严谨的讨论一下老子的身世问题,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到,老子 字聃,这件事情是存疑的,而《庄子》中提到的均是老聃,《庄子 · 养生主》记载:“老聃死秦,更重要的是《庄子 · 外篇 · 天道》记载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即老聃是被免官的,而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即老子是辞官的,那么是司马迁在说谎还是庄子在说谎,其实另有隐情,解释只有一个,老子和老聃本就是两个人,老聃是老子的侄子一类的晚辈,老子辞官后世袭了周的国家图书馆馆负责人一职,所以 孔子见到也是老聃而不是与道德经有关的那个老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已经辞官的老子也不可能在秦国公开住下来,甚至自己去世人尽皆知,在秦去世的那个是老子的侄子老聃。老子 本名耳,应该叫老耳。

再说孔子和老子,《庄子》中有多处记载均为老聃,《礼记 · 曾子问》和《吕氏春秋 · 当染》中记载的均是老聃,所以与孔子有交集的也不是老子,而是老聃。

孔子见老聃,要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恢复周礼,《庄子 · 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生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换句话说,孔子是周时代思想文化的一个崇拜者,我们说儒家思想经典 为《四书》和《六经》,而这十部经典中只有《论语》和《孟子》的诞生与孔子有直接关系,其他孔子只是一个整理者,所以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而只把论语的主要思想作为儒家的代表思想,都是后人的误读,误读后而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开始篡改,孔子只是说了 “五常”,即君臣 父子 夫妻 朋友 普通人五种关系很重要,处理好要寻常理,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一书加上了加上了三纲,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为维护统治者天子是上天代表这一谎言,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变成了合情合理的伪儒家思想,所以作为秦汉之后的封建统治者自然喜欢,历代封建帝王又有不同的有利于自己的增减,成为了一个以孔子之名,行少数人之私的学说,故而把孔子位子提得越高,这些人的私心自然就会被掩盖的越好。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儒家思想,始于周时代的集古文化智慧大成真正的儒家思想该到了真正恢复它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赵奕喆 发表

孔子的东西比较好改,改出来的东西比较容易拉低智商下限,就像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但是教育人的时候会把后面那句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给去掉,还有就是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意思是整部论语删减后狗屁不通的哪半部交给普通人拉低智商下限就好管理的意思,老子之所以不流行的原因是难以理解是其一,不好改动不能为当权者所使用是其二,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子的书看完后会拉高智商不方便管理是其三,我喜欢老子,庄子,孙子,孙膑,韩非子,甚至李宗吾,但对涂涂改改的论语表示不屑一顾,会拉低智商的亲

知乎用户 小瓶 发表

我们是人,人天然就是要动的,不仅身子要动,心也要动。

那么怎么动比较好?老子是有说的,还是遵循万物的自然运作为好。

而 “教育”,却是不遵循自然的,当学会种种概念和知识后,人就会依着这些认知去做事,自然也就有善恶、有是非对错、利害关系了。

而孔子就站在人之道的一面,教育人勿要忘本。

知乎用户 小羊肖恩 发表

老子的书叫《道德经》,书名与内容不相符,原本以为是讲道德的书,结果并不是。道家认为人可以领悟道变成神,道家的人才敢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古人认为老子领悟了道,所以说变成了太上老君。这一点就很违背公序良俗。

老子还发明了很多修炼成神的办法,炼丹、打定入座、积德行善等等

[

原本以为是讲道德的书,结果并不是

小羊肖恩的视频

 · 9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7032077745983488)

知乎用户 掰谎者 发表

老子是躺平的祖宗,现在能提倡吗?

孔老二不管有多反动,至少他还能动。

知乎用户 白白 发表

因为孔子的论语你看的懂,正常学习跑不偏。

老子的道德经如坠云雾,所见不同得到的也不同,学不好容易跑偏。

知乎用户 萧爻 发表

孔子和老子是一体的

知乎用户 滏麇 发表

按老子的理论根本无法满足统治者攫取利益的需要嘛。

按儒家的那套来,构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体系,鼓励人创造追逐现实利益,结合法家的术来操控管理,才能满足。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德仁礼义都是失道的产物

也可以认为老子的理论太过超前,就像奴隶制直接跨到共产主义一样,不符合现世的情况,只可个人修炼参考。

知乎用户 给你喂爆浆蟑螂吃 发表

不好意思,我不喜欢孔子。从小就特别讨厌孔子,因为曾经看过一篇文言文,孔子凭借自己的名声迫害了另一个思想界的大拿。那时候起,我只觉得儒家虚伪。但是一直对孟子和荀子印象比较好,尤其是荀子说出人性本恶的观点,我觉得荀子真是看透了,不像孔子那样虚伪。孟子说孔子是时之圣者,懂得都懂。

至于老子,虽然我无法理解,但是感觉成为这样的人,会很舒服。身边要是有这样的朋友,会更舒服。如果社会的人都这么包容又智慧,而不是斤斤计较,精致的利己主义横行,那世界该有多美好。现在我们很西化了,到处是利益利益,利己主义,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老一辈人也不是啥好果子,虚伪得要死,包个红包还要三推四推,你不推辞两次,就是你不懂事,而且红包还要还的,你妈教你一大堆虚伪的礼教推辞,最后还要装作感恩去感谢别人。

说实话,我为什么西化了,很大程度都是因为中国人的虚伪人情。你不想给就别给,想给就麻利点痛快点!在这方面上,西方人就很真实,所以才能迅速引领我们的思想,我们早就受够了儒家的虚伪!

但是西方思想又是什么好鸟吗?真实是真实,但是很冷漠啊!至于白左那是回归虚伪!只会同情弱者,希望你好,但是不希望你比我好!

我觉得真正的左还要看道家,人家看破一切,通达人情世故,但是不说,自己是自己的神明,修炼自身,把其他人都视于玩物。(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子说过一句,如果你被人影响了心情的起伏,那就是你在被别人玩弄。仔细想想,超脱外物的道家思想可不是视天下为玩物,视人生为修行吗?道家是高贵,把自己看成自己的神,但是从来没有妄图掌控别人,反而一直谦让,或者是不在意别人。)

知乎用户 汤平​ 发表

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国人提倡鲁迅的思想。可是为什么当下时期之中国却不提倡鲁迅的象解剖一样的思想?。

中国文化的伪道思想是因为孔子对天道的涉足不足造成的,所以庄子对孔子的儒学嗤之以鼻,这正是重道后对孔子的重德的不足的正常表现。但从统治阶级来说,众人皆明道就是大家都占有道,就皆尚上善,就皆从道而会轻视君王之言,如果君王出现妄为。

但如果国家提倡孔子,那么国人就重善,而非至善,重善就是重德性非道性,要听话,此可言忠,忠于君为极,可以不以天道为终极!。

如果中国什么时候重老子之道性,那么这个时期的中国就出现天道曙光了。

知乎用户 阿拉哥 发表

原因:绝大部分人读不懂,更行不通,所无以论老子之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不能论,况乎德,况乎不德?况乎同于道,况乎同于德,况乎同于失?

孔子讲人之道,人心人性,所以大家可以自行对号入座,或学,或修,或论;然老子更多谈论的天之道,与人性有很大的对立,所以必然地难以接受,故孔子三谒老聃而空手归,见老聃若见人中之龙,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知乎用户 whillims 发表

孔子的道理大多听起来不错,实行却很难,很难知行合一,不过好听就可以了。

老子的理论往往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不过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仅仅是最优解,是非功过只能根据未来判断,有点历史薛定谔主义,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这也说明老子比孔子高明太多。

知乎用户 社会愤青 发表

教育,孔子本来就是宗师啊

孔子把被贵族阶级垄断的知识,传播给了普通人。

知乎用户 倪晓东 发表

老子那套东西不像儒家那么强调道德、社会秩序,有悖现代世俗社会价值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所有的阶级社会,孔子都会比老子受欢迎。因为他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因为去掉了统治阶级的粉饰后,孔子是这么样一个人,见人家里跳舞的多了几个人就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了,看到人家竟然不拿奴隶活殉就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提倡阶级固化,希望回到奴隶制的时代,幻想靠一些仪式性的做法就达到河蟹社会。要是穿越到今天,他最喜欢的国家肯定是朝鲜。周礼尽在棒矣。总而言之就是穷屌丝们别闹,乖乖的给高富帅们做牛做马,社会才能和谐。

这样的人,统治阶级当然喜欢他,于是各种推广。就跟现在老板各种安利成功学,安利什么狼性,坑你们加班一样。

知乎用户 墨染之韵 发表

《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有明确的对错之分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讲的明明白白,教你动心忍性然后增益你所不能,至于过程痛苦不痛苦,儒家是不管的。

《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是没有明确对错之分的,道家思想可以让你在这个繁杂的世界中过的自由、洒脱一些,至于手段正直还是不正直,道家是不管的,这个归儒家管。

《金刚经》所代表的佛家思想是不讲对错也不讲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它讲的是这个世界构建的本质或者本源,让你看世界看的更加通透。

所以说,这样就好解释为什么从古至今我们很少提倡老子了,因为当大家都学习孔子的时候这个社会是有序的、有调理的、有清晰目标的,但是人们活得累不累、卷不卷,儒家不管。

只有儒家,易生活太累压力山大。

只有道家,易偷奸耍滑处世圆滑。

只有佛家,易陷入虚无否认世界。(当然佛家思想不是承认虚无,只是说境界达不到容易陷入虚无)

但是,现在的人们是需要儒道佛三家都学习的,尤其是强化学习后两者,因为儒家从小学习的够多了,中国思想或者说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集大成结果,不能之学其一不学其二。儒家作为根基让你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至于成为坏人,道家让你在这个世界中或者洒脱一些不至于压力过大,佛家让你看透世界看透自己,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知乎用户 aaa sesun 发表

道家都说无为了,怎么教啊,,教师要混口饭吃,当然要扯一堆有的没的,儒家最好扯了

知乎用户 键盘丶侠 发表

因为教育是反人性的,孔子是搞教育的。因为老子本来就说要顺应人性。人性本身是不需要教育的。

知乎用户 Cadence 发表

因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提升自我价值,然后在社会中获取财富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构造已经起了重要作用了,那么要在现行的中国社会实现价值,儒家思想是必需了解的

换句话说,儒家价值观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想象的共同体

那么老子呢,老子本身不追求价值,他的思想也对获取财富没有价值,因为没有普遍认同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甚至说是唯一的哲学家,在他之后中华文明中却再也没有能和他并驾齐驱的思想家。

理论上说,越早期的人,思想就越幼稚,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超越他呢? 因为他的思想更本没有人继承,更没有成为中国人思想上的共同体,中华文明的主流没有在老子的思想上发展。

今天你想赚钱,老子思想不会有什么帮助的。如果你希望了解中华文明的更多可能,研究真正的中国哲学,这样的人需要老子,需要认识这个讨论世界本源的中国人

知乎用户 九闲堂 发表

我用一片旧日的小文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文运与国运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想说的是两个类比:自由与禁区或者思想与禁锢或者无限发散性与绝对统一性。我想说说我们长久以来的文化上的特点与我们这个民族国祚上的关系。这当然是个大题目,我恐怕自己说不好,但是如果这次说不好,下次我们还会接着说,多说几次或许就渐渐切题了。

咱家不甚读书,所以引证起来乱七八糟的,加之本文的论述少不了引证一些自己胡乱翻看来的东西,所以如果读者诸君有考证上的洁癖的话,还请多多原谅。下面让我们进入正题。

我们说思想是自由的,他没有任何的禁锢也没有任何的禁区,他天生就拥有无限发散性的特点,任何忽略和漠视这一特点的体系,都无法得到思想的推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思想也是危险的。尽管思想本身天然地具有危险性,然而一个体系却又是离不开思想的,因为同思想的这种危险性比起来,没有思想是寸步难移的,是更加危险的。所以一切的体系都为思想的活动划定了禁区并给予禁锢,从而获得相对的统一性。然而这种禁区的划定与禁锢的设立却又是相对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可以提供无限发散性的方向,在这些无限发散性的方向中只有不多的方向可以将体系引向光明的坦途,另外绝大多数的都只是附庸,更少的一部分方向本身就是一条死胡同。所以绝对自由的思想可以在一个系统内做无限发散性的运行,而这个系统就类似于今天的 “安全沙箱”,在“安全沙箱” 内运行的结果要得到大体系的验证才能将之确立为体系的方向,这样体系就需要另外一套与 “沙箱” 相关联的系统,这套系统用来判定思想的结果并验证该结果的可行方式。所以一切体系都至少需要两个系统来应对思想上的自由与行为上的统一。第一个系统我们不妨称之为“谋系统”,他主导思想,言者无罪,思想是自由的;第二个系统我们不妨称之为“断系统”,他对发散性的思维进行验证和统一。而我们的文题所讲的文运与国运体现的就是这两个系统。

说到底还是我们自身的这个混沌的体系在作怪,我们的这两个系统(谋系统与断系统)竟然是高度统一的,在我们这里一个文人要自行掌握思想之自由的程度,因此我们的国运切切实实地交到了每一个思想着的普通人那里,每个人的心中都同时运行着两个系统:谋系统和断系统,这样他将自行决定可以想什么,想出来之后可以说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色,因此我们这个民族其文运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就有着某种近乎直接的关联。

比如在西方的大学里你可以论证美国的灭亡或者崩溃,反正美国的灭亡与崩溃并不由你来决断。而在大唐、大宋或大明就很难进行这样的论证,首先你不可以做这样论证,其次你也不敢做这样论证。但谋系统的沉默与断系统的无言并没有让大唐宋明等大帝国万世永昌下去,就是说体系本身的生灭与上述两个系统并无多大的关系。然而我族在思想上设禁是几千年来的的传统,一时半会是难以割舍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运昌盛的一个顶峰,就算今天你阅读那些 “焚书坑儒” 遗漏下来的先秦散文仍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当时的思想实在是太过庞杂太过华盛了。设若没烧,而且即便烧了,你还是可以从中窥觑到那浓烈的流光溢彩。为什么?为什么诸子散文与先秦思想会如此地大行其道、精彩纷呈?我们先说这散文,自由的思想必得以自由的方式自由的语言来表达,很难想象深邃的思想急需要用诗赋的语言来表达。所以口语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而那些读过书的文人化了的口语书面下来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先秦散文。口语是一切文体之源,赋的气势,诗的严谨,词的精妙,曲的别致,都含蕴在口语之中,口语乃是自由之思想要表达的第一选择。先秦的散文表达的正是一种思想上的喷薄,一个大时代就要来临了。因为自由的思想体现的是谋系统,该系统为大体系提供了如此多的方向和方案,其中必有精华者,所以秦汉的大一统乃是这种思想在国运上的必然。那么自由之思想的危险性当时就不存在了吗?当然是存在的,而且是绝对存在的,只是自由之思想的危害性是对大体系而言的,当时的大体系是周朝。周朝已摇摇欲坠,天下将分崩离析,自由思想的危害性就完完全全由一个没落的王朝承担了,而自由思想的方向性则有其下的各诸侯国分享。所以,诸子游而侯国起,散文盛而周运衰。只是散文的兴起不仅预言了周室的衰微,更主要的还兆示了另一个统一王朝的兴盛:秦汉。自由之思想对统一的周王室来讲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对天子之下的诸侯国来讲则是大有好处的,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鼎力支持的。君不见先秦诸子之游说诸侯?一言既听则赐之以千金驷马,富莫能及而贵莫能逮,秦末农民起义(陈胜武广)所提出的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说的就是这事:王者尊荣之极,侯者富贵之极,将者强力之极,相者权力之极,这些最有权最有势最尊贵最有力的人,都他妈是上天留种留下来的吗?当然不是。这口号很具有思想性,自天子之下人人都有富贵的权力,这实际上是对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提出了质疑和再分配。不知诸君注意到没有,这口号实际上没天子什么事,天子的尊贵与富足是天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天下都是天子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天子之宾,我们这些人也拥有达到尊贵与富足的权力。

这是一个挑战,至少在当时看来,他喊出了劳苦大众的心声。而那些能文善言的诸子并不这么直白。商君说秦王,先以帝道,次以王道,最后还是以强国之术的霸道一语说中了秦孝公,之后商君之贵,贵不可及。其后诸子有出身贫贱者,有出身卑微者,诸侯皆不以贫贱与卑微而轻视之,一旦见用则贵及鸡犬。这实际上就大开了另一扇富贵的大门,即 “我不能产生思想,但至少我可以提供钱财和尊贵”。诸子之行,若不言强国之道御民之术,则必不被重用,亦无可达富贵。新的贵族产生了,新的尊者也产生了,这样旧制度下的尊贵者就不免落寞,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老子。老子是“邦无道则隐” 的主导者,至少在老子看来,这些获得富贵的方法是无道的,因为它是以破坏周王室的正统为起点的,而且这种获得富贵的方式也是危险的,因为自由思想的特点并不因其有富贵的依附而丧失其危险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 “无道则生”,能维持住自己的生存就不错了,那里还能再多言多语?而且先秦诸子大都不得善终也不能不说明老子的先见。只是老子的隐居是迫于生存,是多么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甚至是有不少的怨言。老子五千言是有怨言的,这一点明眼人一看便知。而老子的后学庄子则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他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缩进了一个壳里,万事全由他去。相比之下这种无可奈何的怨言在“易” 中是一丝一毫也不会遇见的,老子只是没落的周王室贵族的一个代表,而 “易” 才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活力的正宗。再说孔子,孔子曾经想要师从于老子,就是说孔子的思想同样是维护正统的,同样是代表了没落的周王室,同样是大一统旧体系的观念。所以这种思想当然地就不被当时的各大诸侯所接受,只是孔子这个人个人的思想品格很伟大,是个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牛人。论语上下满目的是个人思想的伟大,所以孔子思想主要还是表达个人的修为,大一统下的个人修为。这种思想在当时的诸侯国看来是不足以强国谋天下的,而且就算今天看来,孔子的思想也还是不足以强国谋天下。

我们稍稍说一下孔子,免得人们骂我们不了解孔子还来批评孔子,咱家不甚读书,但马路边上的事情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孔子除了其个人修为的思想是自创的外,其他有深度的思想大都脱于老子或易经。孔子有句有名的话叫 “以直报怨” 就是对老子 “以德报怨” 质疑和再思索。老子的原话是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起先咱家也读不懂,什么是 “大小多少”?不懂!后来我慢慢看“易经”,也不懂,又看庄子,亦不甚懂。可是在这三样我都不懂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老子,我竟然懂了。先说这“为无为”,第一个“为” 是干什么,后一个 “无为” 是不干什么,就是说要像不干什么一样去干什么,要像没做什么事一样去做什么事,这样没有味道的东西也能吃出味道来,做成一件大事要从极小的事做起,挣来一笔大钱要从极小的钱挣起,要想改变敌人的抱怨要像对朋友一样对待他。大体上也就是如此这般,老子的意思是改变,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极不起眼的小事,然而量变到质变,到最后不知觉间你就做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一次都以亲朋之德来应对敌人的抱怨甚至是愤恨,日久天长,敌人也会变成朋友甚至是亲人,老子强调的是变,是由此及彼的变化和过程。而孔子呢?孔子的原文是: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看,有人问,老子说的 “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说,“如果那样,如何来报答德呢?(咱家要问,德还要报答吗?求报之德,是为无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德报德。”人家打你一巴掌,你也回人家一巴掌,可是事后才知道你只是长得像人家的一个仇人,打错了。孔子不是也因为长得太像阳虎而困于陈蔡吗?老子之德之怨讲的是一种变化,即德可以转化为怨,怨也可以转化为德,朋可化为敌,敌也可化为友,德与怨本就是一体的,朋与友也是一体的,难与易、大与小俱是一体的。这种一体是老子思想体系化立体化的观点,老子曰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何也?善于不善、信与不信本就是一体的啊,对这种一体化了的东西,我总是沿着好的方向指导他、引领他,故此,小的才能变成大的,少的才能变成多的,怨的才能变成德的,无味的才能变成有味的,无为的才能变成有为的。其间思想,博大精深,上达于天,下接于地,敢于日月而齐晖,此间道理非纯儒所能见解。由此来反观孔子,则完全是平面化、僵直化了的逻辑,这样对待怨,怎样对待德呢?他根本不明白怨与德是一体的,更不明白其间的转化。所以孔子的思想根本就是不体系的,这种不体系的思想也根本就无法用来强国、愚民、谋天下。

然而等到赢秦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的时候,这种自由思想对大一统体系的危害性就显露出来了。民众认可了这种新的获得富贵的方式,而新的帝国却又无法应对和驾驭这种日渐兴起的思潮。六国已灭,大秦确立,依靠思想的游说来博取富贵的路变窄了,而依靠思想来博取富贵的意识却日渐深入人心。这样思想的危险性也就暴露出来,所以陈胜武广才公然发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自天子之下,“诸侯算个屁,谁都别装 b。”有权的以权力某富贵,有力的用力量谋富贵,有思想的用思想谋富贵,我们这些无权无力又没有思想的下里巴人就他妈只能装 b?逼到份上就他妈用锄头。这就十分危险。

我们说等级制度是从来就存在的,只是上限与底限分别在哪里的区别。现在我们有低保,有社会养老保险,有新农合来保证社会的最底限。而在春秋战国时代,依然存在着近似的底线,孟子 “尽心上” 有段话大致是这样: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五母鸡,二母彘,匹夫匹妇经营,无失其时,则八口之家,老者衣帛食肉,众人无饥馑之忧。这就是当时的底线,体系要做的只是 “无失其时”。而底线之上就是富贵,平民何以富贵?首先在底线上永远永远也不要谈什么富贵,而底线之下就更是入地无门。像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以其卓越的思想博得富贵,富贵之门也为思想卓著者大开,所以先秦散文便大行其道,至今天下仍无出其左。而赢秦之时,除了在思想上大开富贵之门之外,还在军功上大开其门。而到了秦帝国确立之后,其思想上的富贵之门也就越来越窄了,然而平民中渴求富贵的心思却被勾了起来,再加上战乱已止,靠军功博富贵的大门也关上了。实际上大秦之时,新贵族的地位已经确立,他们不再希望更新的贵族继续出现。于是乎中华大地文运便衰落了。上层文运衰落,下层思想的暗流却并未停止,陈胜武广在走投无路时发现,原来锄头除了种地之外,竟然还有另外的功用!而且据说,“刘、项原来也是不读书的!”

自由的思想必须获得其正常的宣泄,不然就会爆发,种地的锄头必须获得其耕种的土地,不然就会移作他用。所以同样作为大一统的汉也面对着同秦帝国一样的难题,即如何避免自由思想对大体系的危害。汉初采取黄老思想来作为对策是一种急切间的选择,我们说过了,老子思想是维护大一统的,尽管如此老子思想依然是一种自由的思想,其同样具有自由思想所共有的危害性,所以汉初之后很快就祭出了孔子这一块大招牌。孔子同样是维护大一统的,而且孔子的思想更注重修身,只需要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绝佳的御民工具。汉的尊儒只是个幌子,反正总归要尊崇一个的,当然要捡一个最软最弱的来尊,而罢黜百家才是真正的目的。自由之思想对大一统体系的危害性统治者是心知肚明的,他决不让民间产生自己当年同样产生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让 “不读书的刘、项” 成就了自己的伟业,现在到了自己做主子的时候了,他不希望这样的思想在民间还有大量的种子。至此,中国思想就断了线,罢黜之后,中国就再没有深邃的思想。因为没有了无限发散性的深邃的思想,也就没有了正确的深具导向性的方向,中国的历史也就一茬一茬割韭菜般地成了一幅往复循环的闹剧。自由的思想会在锄头失去耕种的土地时天然地生成,而新的大一统的帝国同样免不了相同的命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无法承载大量思想的逗乐的玩意儿,直到明清的小说、五四的白话文。白话文的兴起预示着另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出现,不管当时的乱世是多么的乱,一个承载了大量自由思想的东西出现了,则其承载背后的那个灵魂也一定会再生。然而任何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自己固有的运命,禁锢思想,划定禁区。这是好的,但如果这种禁锢禁掉了本该出现的灵光的话,则帝国的命运就难逃窠臼。中国当下的谋系统与断系统同任何一个前朝比起来没有任何的改变,一句到底的话,现在的文运,衰到了不能再衰。回看过去,散文兴则赢秦盛,赋兴汉强,诗兴唐鼎,词曲大行其道则宋元宏盛一时。诸子是思想家不是革命家,诸子之自由思想的危害性只是一种指明,就算不指明,这种思想依然会在每一个自由人的头脑中滋生,哪怕他并不读书只是扛着锄头耕田。而诸子思想的指明性并不仅仅只是指明危害,当然地而且更加重要的还是指明方向。历史上包括古今中外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帝国是因为自由思想的兴盛而亡灭,自由之思想的危害性仅仅只是一种指明性,指与不指其都会存在,而自由思想的指导性却是更加重要的,指与不指对帝国来说有白昼与黑夜之别。而且自由之思想往往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建立起来的先兆,然而其一旦建立起来,“罢黜百家” 的举动就会接踵而至,这实际上已经陷自己于历史轮回的怪圈。自由之思想是统一帝国建立的先决,而统一帝国一旦建立往往又会成为自由思想的敌人。

自由思想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已经兆示出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而兆示这个帝国之兴盛的文运又在哪里呢?穿越剧?玄幻文?还是金陵十三钗?或者他还没有出线?文运不兴,国祚何盛?2012必将是中国划时代的一个变革,让你和我都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戴嵩画牛​​ 发表

提倡一下老子挺好的,大家一起躺平的有理有据。

知乎用户 晒完太阳晒月亮 发表

哲学基础教育为政治服务

我想,弄明白这点大体上能解答问题了

历史上黄老治国的朝代,像西汉、唐朝、北宋

唐朝是个例外,因为它包容性太广了,道教、佛教、基督教,总之来者不拒

像西汉和北宋前期为什么用无为治国呢?

政治书上说,国家的本质是暴力阶级专政

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无为而治才能还富于民,才能削弱专制属性

但是西汉和北宋中期开始就不再用道家这一套了,

一个是民智问题

一个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还有一个就是专制问题,

(国家稳定了,肯定要摘果子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享受成果怎么行?)

这时候就需要儒家思想了

然后阶级专政,矛盾加剧,

当果子分配严重不平衡的时候

当普通人被剥削的连生存都困难的时候

有时候还要叠加上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等

政局就动荡了

那大家认为,

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知乎用户 淡淡 发表

失德而后仁,后义,后理,后智,后信

我们大概有个统一的口头禅,先做人,后做事,其实这是群体的要求,而非事实的需求,成功是踏着仁义礼智信的碎片而进入道的,我打不过你,我才跟你讲理!

知乎用户 四百米横刀立运河 发表

道家反社会,但是不反人性。

知乎用户 Adobe 发表

要是提倡老子,老子的理念是不管你的啊,但事实是如果你犯错了,老子不打死你

知乎用户 与君初相识 发表

孔子的教育有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对于统治阶层很有利;老子的教育可能就是现在的躺平状态,自由发展,你们去卷,和老子无关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T9713 发表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帝王之学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百姓之学

如果帝王用儒家治国,那国家会受困。

如果百姓用道家处事,那国家会无法统治动荡不安。

知乎用户 楼英 发表

教学课本中是禁脏话的

好吧严肃讲,老子孟子什么的根本不符合教委会的目标。孔子是这么多百年过来的,久经考验。不说他说谁?

知乎用户 eedasd 发表

日本封建时期没有引进老庄思想,主要是不利于统治,现在道理一样。百姓如果善于思考不利于国家统治。

知乎用户 地球葱 发表

我发现知乎对孔子这个人非常反对

但是好像其实大多数人连论语里的内容都是小学课本上看来的吧?

恐怕百分之 90 的人连论语里面 10 句都记不住吧?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觉得我们一直在学习孔子的东西?

我寻思也没几个人学过吧?就大力反对?反对什么?

我没学过音乐,那我反对古典音乐好不好,因为我觉得他没动感,你说有?那我没听过他就是没有,因为我有没学过古典乐,我就觉得古代的是垃圾,有意见吗

知乎用户 你出言必反 发表

马克读的越多,越反感儒教!儒教大多数内容就是压抑人性!其内容看来看去,核心都是在传递如何做好 “奴隶”!几千年来,被封建统治者不断巩固与发展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就我个人看法:儒教的不少内容是值得大家虚心学习,但其封建糟粕真的不敢恭维!所以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儒教吧!

知乎用户 陆云​ 发表

  1. 儒家讲规矩,比较直白;道家讲辩证,有些门槛。
  2. 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道家思想基本就是跟极权政治对着干。
  3. 儒家的东西用来扣帽子非常方便,道家的东西就不是拿来混名利场的。

整个初高中生涯,道家典籍选入课本的真不多。

《杞人忧天》断章取义,《逍遥游》掐了尾巴,《老子》无一入选,《周易》打成迷信。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听话就行。

知乎用户 雪雪是雪雪吖 发表

因为大部分人根本理解不了老子的意思,只看表面内容就觉着自己什么都懂了。

知乎用户 张无屮 发表

1:孔子代言传统文化,老子代言传统哲学。哲学不是大众文化,教育面当然会少。

2:道德经千人千面,至今没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版本,解释就更没有一致的标准答案,怎么做教材?

3:对道德经有许多误解,如小国寡民,不敢为天下先,不上贤等等,在没有正确解读之前做教材,没有积极意义。

我的道德经复原本,倒是可以做教材,2015 年我就写过:(毛遂自荐):我来推荐高二讲解《道德经》的正确范本,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知乎用户 国学哲学大师无为 发表

须知曲高则和寡。道家思想,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远非常人可以解悟。

在学生阶段,能够充分汲取儒家思想的精华,就相当不错了——而必须依据儒家的修身思想,去提升道德素养,且达到比较高的层次,才能试着去感悟道家思想。

求学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否则非但难以消化,反而容易引起忧患。

《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读了十几年的书,有什么收获?那么,我的确不知作何回答,脑海里如雾缭绕,一片茫然。

以前的课本,几乎都作废纸卖了;以前的知识,也几乎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回首前路,雾霭消散后,仅可见一些熟悉的身影:其中,只有极少数,是目前还保持着联系的恩师和好友;余下的,则渐行渐远,慢慢地成为似曾相识的陌生人。

——从 “多读书,以后用得上”,到 “读书多,如今记不起”,我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那些顶尖名校毕业,却不能养家糊口,而被大众视为笑柄的 “聪明人”,常常引我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教育,顾名思义,即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方式;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人的道德与才能(道德为主,才能为次)。诚如古人所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

而如今的 “教育”,实是“教” 而不“育”,可谓本末倒置——当然,这正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通病。

古人云:“教子宜幼,教妇初来。” 童年及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此时,为了应付考试而埋头苦学,甚至 “两耳不闻人间事,一心只顾死读书”,实是莫大的悲哀。

曹雪芹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有许多学问,远比课本上的知识,重要且有用——譬如,实用的生活常识,防险保命的技能,为人处世的智慧。

无处不雨,安能不湿?我们能左右的事太少,而能左右我们的事太多:若事事圆满,人生便不会有种种无奈;与其在抗拒中绝望,不如在顺从中改变。而改变自己,总比改变社会,要来得容易。

如今,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正告莘莘学子:

古典文籍之中,不乏金玉良言。譬如《论语》,其中有不少处世的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初学者而言,好书不必多读,良言不必多记;食而不化,愈多愈伤身——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能够牢记上述 4 条准则,并随时随事,注意省过修善,便已足够。

读书当循序渐进,宜先少后多,先低后高。从《论语》中获益匪浅之后,再广泛品阅其它儒家经典,并不为迟。

若 “修己” 到了“以敬”(受人尊敬)的地步,再去感悟道家经典(《菜根谭》《庄子》《道德经》),最为合宜。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而道德的提升,比知识的积累,远为艰难;若定力和恒心不足,便终究难成大器。

此外,需特别注意的是:主动学习,更为受益。自然成熟的瓜果,远比人为催熟的,来得香甜。同理,主动成熟的人,远比被岁月和旁人催熟的,来得优秀。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须知韶华容易逝,莫教人生悔误多。

(注:上文选自知乎专栏 “人生洞明”。)

知乎用户 ssss7181 发表

人类治理需要秩序和稳定,对个人的自由追求没那么迫切

知乎用户 鸮落屋檐 发表

因为视角不同

孔子是贵族出身

老子是国家图书管理员

儒家讲究自强,道家讲究自然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我们作为臣子,怎么能够让国家强大起来,更加强调等级、阶级、三纲五常,是利于上级管理下级的。我是皇上你是大臣,我说什么就照做。我是你爹,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你丈夫,你就得按我说得去办。

因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人性,但从国家、家庭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臣听君王、儿子听父亲、妻子听丈夫,下听上,才有利于家国的管理,让国家长治久安。

老子是国家图书管理员,读过的书了解过的事情确实比孔子更加丰富,尤其是周朝的一些历史甚至是对做人做事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很多。道家讲究无为、自然、天人合一。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家国的关系。所以道家思想只能让每个人自我充实,而不是让国与家如何如何,这不符合君王天下的管理思维。

加之 “道可道、非常道” 这样让大家似懂非懂的话,理解起来很难。道是需要人去自我领悟的,而孔子提出的思想是“有教无类”,相对而言,儒家思想门槛较低,更加通俗易懂,适合大多数人去学习。

综上所述

儒家的视角是我们作为臣子,怎么服从,每个等级要有怎样怎样的礼仪与制度,怎么为家国效力。在儒家的教育方面,儒家思想的基础要求比较低,让更多的人容易去学习。

而道家的视角是我们作为浩瀚宇宙的一分子,怎么能够达到内心的清静、无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谁去问道我就告诉谁,要不是当年尹喜在函谷关把老子拦住,恐怕也没有《道德经》这样的传世经典。

所以从治国方面,儒家思想更利于家国的管理,是人与家国的关系。而道家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知乎用户 复合维生素 发表

可能说孔子能想到孔明孔方兄,说老子会想起拳头吧。

知乎用户 既济 发表

没教都已经在喊 “躺平 “了

教了还得了。。

知乎用户 钰莹 发表

因为孔子教的是道德,但道德都是他们定义的,对他们更有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整天提倡 “科学”,“讲道理”。

真到了生活中,不还是 “抛开事实不谈” 嘛。

毕竟,谁愿意要一个整天跟你讲道理的倒霉孩子呢?

别跟我讲理,伤感情~

知乎用户 尘心 发表

孔子是哪里人?当大官的多,经人治世之学,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道的本质是尊重成长发展规律,尊重人的自然属性

知乎用户 ZacAtJN 发表

儒家思想更利于统治

知乎用户 野光 发表

老子在社会表现中过于消极,不是本身消极,而是时代消极,老子是更高级文明才会推广的东西。

知乎用户 往释随疯 发表

孔子是个驯养员。老子是个观察员。老子发现孔子把人训练成狗,但是老子不仅不骂孔子,而且很尊敬他。对于牛鬼蛇神,要敬而远之。老子就是这样对付孔子的。

知乎用户 泥潭里的金鱼 发表

在 1949 年以前,儒家是驭民之术。儒家愚民,法家依法治国。儒家洗脑普通人为既得利益者政权卖命。你们要感谢党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老子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你仔细体会下,这种理念能让你懂得太多吗?

知乎用户 智能行者 发表

老子的学问不好教、不好懂、不好做,悟性要求高些,学成后还不可控、不好利用

孔子的学问可操作性相对强些,也更符合一般人的功利心(学精同样需要悟性),学成后愿做事、有规矩,对社会有价值,自己也能实现价值,属于互利共赢模式

知乎用户 Nick Xiao 发表

一颗树肯定是幼苗时期塑形最有效果,儒家教人恭顺温良妥妥的洁白羊群。

道家啊,你不会想每个人都变成朱厚蔥吧。

知乎用户 益闻 发表

因为名义试图把孙连成 塑造成一个反面典型,但滑稽的反而是他们自己

知乎用户 雷大蛮 发表

一、是历史因素,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自然的持续影响下去。

二、是老子的学说其实更像是说明信仰的总纲,强调的是道;而孔子的理念更多是在教化,相比之下孔子的理念更世俗、更符合教育的目的。

简单的来说老子的学说是强调 “圣人” 的领导,孔子的书是写给 “人” 看的。

本质来说老子不主张教育,而强调教化,而且跟大部分的宗教一样,老子其实不认为教育与智慧的普及是好事。

道德经 无为章是这么说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所以老子是认为知识不需要太普及的,这跟所有宗教对于知识的态度一致:知识 (对于没有能力掌控的人) 带来欲望、欲望带来痛苦及混乱。所以我个人认为道德经其实是写给耶稣、佛陀这类圣人看的,说明如何教化民众。

三、接续上面说的,孔子的理念更 “人性化”。

从我个人的专业来说,最近学术界跟企业界开始有人在思考 “道家的企业管理方法 “,我跟一些同仁讨论的结果来说,跟

@伯阳

说的接近,这是 “君道”,也就是说只适用于公司的老板去学习。

以下是个人观念,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圣人处 “无为” 之事,行 “不言” 之教],可以看得出来按道家的观念,好的部门主管应该每天看起来没做什么特别的行为,但是透过所管理的单位(企业)就可以稳定的前进。

首先这不容易,这要求的是非人一般的影响力、专业能力及远见。

第二个是这不符合人性,现在大部分的老板看部门主管,都希望每天整点事出来他才感觉到你有在做事,如果让他感觉到有你没你这部门都一样你就可以准备走路了,除非你是企业的老板才不会有这个问题。

而孔子主张的伦理:君君、臣臣,更符合一般大家所熟悉的环境及人性。

知乎用户 蜗牛角上傲来国主 发表

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传。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此命题的正确性止于 1911 年。

知乎用户 林梦如 发表

因为老子只提了一个无为而治的概念。而孔子和法家,才细化出无为而治的构思和蓝图。

知乎用户 梦语道人 发表

嗯,因为孔子那一套比老子那一套更适合统治阶级。以上。

知乎用户 豫若涉川 发表

很简单。

第一,绝大部分人勿读老子,歪曲老子,不懂老子。

第二,受道教的影响,道家被误认为与宗教思想有关。

第三,受几千年来传统观念影响,把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表现为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视道家为消极避世,于是。。。。。。。

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知乎用户 白居易说 发表

儒家思想其实就是教人民老老实实的活着,顺从。也就是说把人变成生产要素。类似于普通学校的教材,教学的内容是理化生和翻译。

道家思想其实是王道,是如何统治万民的道,也就是把人培养成资本家。类似于精英学校的教程,教材内容是管理学,哲学,政治学,辩论,创造。

知乎用户 山虎海鱼 发表

老子讲清净无为不争,或避世孤立,若不避世必吃亏,解老喻老法家应生。孔子讲入世,讲礼仪,却肯定汤武,说明孔子是相对不争。黑格尔重老轻孔所在。

知乎用户 2019 年 7 月 6 日 发表

不觉得。

儒本是道才是多数人的认知。

知乎用户 李年君​ 发表

老子独善其身,不想你我打搅;孔子三纲五常八目就是为了用干净的心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喜欢大家、尤其是官人的打搅。

知乎用户 面条的欧文 发表

学生问孔子 老子是何模样 。孔子回答 。

我见过鸟 因为它会飞 ,我见过鸡 因为他会跑 。但是我唯独没有见过龙 老子就是一条龙 。

知乎用户 唔唔唔 发表

孔子:你必须听我的,我说啥都对

老子:你听你自己的,谁说啥都别理

知乎用户 无限弥漫 发表

统治者推崇的儒学也是被阉割然后重做过的,因为统治者发现儒学有一部分很能将人训化。将一个自我的,有性格的人驯化成遵守社会规则,行事不偏不倚,而且能够打心底认同君臣父子等级观念的 “民”。这对维持社会秩序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就将原本得人心的儒学重做了一翻,并且大加推崇,使其成为维持王朝体制长盛不衰的利器。

而道家思想因为过于叛逆,就像大明王朝中说的 “无父无君,弃国弃家”,在政治观念上趋向于无政府主义,所以虽得人心,统治者亦无心推崇。

知乎用户 1111 发表

讲孔子是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为了自己的利益。永远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活动。这是生存之规定。

知乎用户 韩大磨 发表

儒只是中国国学五行之一。

老子哲学的精髓只一个字,那就是 “冲” 字。

道冲而用之无不赢。

何以为道?

道生一,经线。一生二,纬线。二生三,海拔线。三生万物,此三线组成的立体十字数轴,可表达空间中所有的点。

详情:

儒家,文化、教育。

法家,制度、经济。

兵家,国防、科技。

医家,医疗,卫生。

道家,逻辑,修身。

儒法兵医为四向,道为中心土。

易不为家,在道中。易离道成左道。

墨不为家,在兵中。墨离兵成旁门。

去搜索 “献给祖国和人类的一颗心(全文)知乎” 就什么都明白了。震惊世界的奇文!

知乎用户 丁忑​ 发表

因为老子更高一些。老子是辩证的,不提绝对的对错,所以有一部分化用在政治上可当计谋,另一部分用在修身上,清净无为,但政治家做不到,也不希望人民都变得那么虚无。老百姓则会觉得有些华而不实。所以要把老子作为政治纲领提倡,很难表述,也很容易让人迷惑。总结一句:一部分老子是政治家的底牌,另一部分老子与政治格格不入。孔子就简单多了,道德教化,礼义廉耻,非常利于宣传,理解以及统治。

知乎用户 灋天則地 发表

因为老子反对大规模的教育普及

知乎用户 墨铮​ 发表

你受不了 996,在网上抱怨几句,说要 “躺平”,其实也没躺平,就是嘴上说说,过过瘾。

就这,人家就批评你,说你不上进,直接教育你躺平可耻,接盘光荣!

你,还想跟道家学无为?做梦呢

知乎用户 李叔同 发表

孔子有生平有弟子还有一本书记录言行,这样他的思想还有争议,句读还不分明。老子不知何来不知何去不知是谁不知生平,史料里头不是道听途说就是夸大其词,统共就留下五千言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出关的时候写的,还是那个官员自己的思想假托是老子,研究都研究不透你说怎么教? 老子就好像一个传说,埋头图书馆之后西行不见了,又传说百年后还在,又说百年前还在,似乎没有做过什么事又没有弟子也没做过官但是无论同时代还是后世都公认他很吊,然而他飘然而去啥也没有只留下传说。

这是真的吊。

知乎用户 弘济堂明定居士 发表

儒释道本是同宗同源。都在说一个字(道)角度不同而已。不必执着。

知乎用户 青椒 发表

因为孔子的职业就是老师,一生所做的也是教书育人的事情,跟教育太有关系了。弟子三千,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很庞大的学生队伍了。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51 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学习知识。老子的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又用业余时间整理出了《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差距就在一个 “教育家” 的评价上。

知乎用户 Douglas 发表

个人觉的

儒家文化与社会体制牢牢绑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老子的内容像刮彩票,不通俗,却在不确定中有着一种难以表达的规律

但就社会稳定,还需尊孔

知乎用户 帅哥 发表

老子就一本道德经,有什么好扯的?也不能指望小学生看懂道德经哈。至于什么道家道教,又不是老子立的,老子唯一的直接作品就是道德经,你跟小孩扯道德经最后只能扯到死记硬背去,让他们感悟也感悟不出来啊

所以我感觉的就是孔子启蒙,老子升学。

知乎用户 这 yg 发表

老子的思想更难实践。儒家还说自强不息,后者直接无为而治,怎么执行?

知乎用户 Chally 发表

其实孔子也很少提,提也是就当个符号,主要还是后人借孔子名号行一己之私道,不信你问问他们,有几个认真读过论语的?

知乎用户 小胖腿 发表

什么啊…… 长篇大论的,不就因为上层建筑的选择吗。

知乎用户 我要去火星 发表

中国的教育真正的孔子也是不提的,大思想家的思想不会出现在课本里的

知乎用户 jibuzhua 发表

老子不能调动劳动力的积极性

知乎用户 阿麦阿 发表

《老子》主要是给君王写的帝王之术,

另外老子强调说明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一般人基本上还没学明白 (没有什么好损的),

等时候到了自然会去学更高一级智慧。

另外道生法,道家是让你自然,也让你守法,告诉你什么不可做。

依法治国就是践行老子的道的一个表现,不用愤世嫉俗说什么上面愚弄你,你足够智慧么?

另外孔子杀少正卯 (同行是赤裸裸仇人),导致做官都做不下去 (甚至后期被围攻),

后来被人围攻也不算冤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老二自己做到了没?

要不是他弟子子贡保全,孔老二早就没命,

子贡也喜欢吹老师,说什么万古如长夜,子贡是在吹 ip,ip 搞大了,他自己也出名了,

天不生孔老二,还有老子呢!

知乎用户 Yzeg111 发表

因为太年轻学老子不利于高考不利于就业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完毕!下次建议这种问题问别人之前不如自己去了解下啊……

知乎用户 余生观色 发表

老子是让所有人明智,孔子是让大多数人听话,小部分人明智。

知乎用户 东南野夫 发表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而老子认为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孔子的思想比较符合入世 符合教育

知乎用户 路过 发表

因为真东西从来不会在公众场合讲!

都掌握了真知,谁来当螺丝钉?

知乎用户 ryvminer 发表

老子在今天得判 18 年

知乎用户 第三片叶子 发表

为什么不提老子???毕竟说出来有种占便宜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老子得道成仙啦~ 教育还是要唯物主义嘛~

知乎用户 Mike Scofield 发表

上层建筑需要而已,恨不得把三纲五常再搬出来,还怎么会让你读老子的思想?

知乎用户 红色的太阳 发表

因为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不是讲教育的,更多是讲个人品质修行和治理国家

孔子留下讲教育的内容多些,孔子学生多

就是孔子是兼修教育的,是老师,是教育家,所以教书育人提到他多

老子是思想家,和教书育人没啥关系

知乎用户 鹏游君 发表

因为老子的格局太大了

知乎用户 萧鸣 发表

老子是宇宙观, 哪怕是五千年文明, 也是宇宙之沧海一粟,所以叫你道法自然,清净无为。意思就是,不管你如何努力,也都是徒劳,宇宙会按自己的法则运作下去。
就像是玩仙剑奇侠传,不管你怎么努力练级,最后还是逃不过那个结局。

所以,如果你从小教育孩子说:反正玩到最后都一样,玩不玩也无所谓。这样人就废了。

儒家是指导个人生活的积极的东西,让你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就像是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攻略,教你怎么在游戏里练级成长,怎么拿到最好的装备,怎么达到最高的成就,怎样玩出各种隐藏关卡,一切都是让你在努力中成就自己,虽然最终结局不会改变,但是你获得了最好的游戏体验。
佛家了解不深,不敢妄言。

所以中国文化里,儒释道相辅相成,儒是具体的行为指导,主要是外显的,而佛道两者是修心的,是内化的。一个真正想要达到平衡的国人,最好是一内一外:外儒内道 或 外儒内释。
说点题外话。 推荐大家学阳明心学,孔孟朱王四大圣贤之一,他是中国文化之精髓,他的致良知, 既通道家又通佛家,是内在与外显的平衡,既满足了内心的安宁又积极应对了你人生的每一事。
阳明心学在教育中也很少被提及,因为他认为贩夫走卒引车买浆者流,都可以做到自我实现。这种连最底层都可以开智的倡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推广的。另外,由于他提出心外无物的观点,导致被理解为唯心主义理论,再加上知行合一只能靠个人修炼,很难有亲亲尊尊这样明确的规则,也是心学无法被推广的原因。

知乎用户 范亚平 发表

老子教的是有道之人,孔子教的是无道之人,大部分人心中一开始是没有道的。

孔子强调从无到有,是创建合乎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子则是说明从有到无,包容这世间的诸多思想观念,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并非出世入世之别,只要意识还在,就在世间。

知乎用户 搬砖饿得快 发表

哪个老师上课愿意一口一个老子啊⋯

知乎用户 嬉皮士与老子 发表

我看了楼上的回答,通过评论发现各有问题:

1. 对老子的著作研究浅显,

2. 对老子的观点没有真正理解,还停留在世俗的境界,

3. 完全是在借此问题表达个人观点。

前两个问题很正常,毕竟老子的这种境界常人很难理解,就算理解也很难实践,这个平台更多的是讨论和共同进步,不是绝对真理。楼上的关注点各有不同,我的关注点则集中在社会与人类上,所以我的回答可能与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有很大出入,请大家谅解。

首先我来总结一下我的理解吧!

“道” 这种东西或者说规律、规则并非人制定的,也没有具体载体,可以看做是万物自然发展的基本法则,就像物理定律一样。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若以自然之 “道” 为标准,则万物互相转化与依存,和谐共处,精神自由。若以善、美、礼等人类制定的违背 “道” 的标准为社会规则,那么恶、丑、乱等所谓 “不好” 的概念自然就会出现。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人们总希望消灭处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双方中的一方,这是违背 “道” 的,是极难做到的,实在是压抑和改造人的天性。人们 (比较可笑打脸的是,反而上层阶级即社会规则制定者在明目张胆地违反规则,比如某些万恶的资本家) 在挣扎中达到规则标准,获得各种满足,这其实就是人性被社会规则改造的结果,人类本来是不需要达到这些标准的,原本只需遵循自然之 “道” 而已。

再来简单地说一下个人的延伸看法。

现在普遍认为,同时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性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塑造和影响的,就是光看遗传,也不可否定人与人不可能生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人性没有 “本善”,“本恶” 之类的特性。其实人的心理特性也是如此,所以可以发现,人是受他的生活环境影响甚至塑造的,那么每个人的性格、精神品质、智力等会因为其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贵族的孩子是贵族,农民的孩子是农民” 这句话虽然并不太严谨科学,但事实很大程度上确是如此。试想一下,你让一个从小在街头混到大的人和一个从小学习的三好学生一起做高数测试,怎么可能得到同样的结果?结果必然是三好学生成绩优异。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分配资源,这点很多人也赞同——

然而,我们自古以来实行的不一直都是这种资源分配制度吗?看血统贵贱,看出身贫富,看成绩好坏,看能力高低…… 有些人拿教育制度说事: 现代已经很公平了大家都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何谈环境不同?不公平?对于这种局限观点,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我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一点: 用单一标准对多样个体进行不平等资源分配。

这其实很矛盾: 社会尊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分配资源时却使用单一标准衡量不同个体。

另外,个体与个体之间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冲突与矛盾,因为人类有着 “自私的基因”(由于标准不同,性本 “自私” 并不意味着性本恶),且人与人的意识之间相互隔绝,导致人几乎不可能完全地、积极地 “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约束程度 (压抑天性) 与社会规模成正比,于是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道德对人的要求只会越发严苛。

这是另一点: 我们的本性决定了我们将永远互相约束即压抑天性。

其实还可以拓展一些: 社会不平等根本上起源于我们自己 (人类) 的特性。或者说,是我们自己一手把现在处于资源配置地位的人推上神坛的。

根据这两点,我们很容易理解 (至少是浅显地理解) 老子的 “无为而治” 和 " 小国寡民 “。

既然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不平等,那么何必不放弃集权统治,顺其自然?让 “道” 来支配万物的和谐共生,互相转化 (某种意义上遵循 “道” 即是完美的换位思考)?既然这种不平等制度对人的制约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是社会规模扩大的必然产物,那么为什么不缩小社会规模呢?带着必要的科技回归本源——过上田园诗般的氏族生活。

从上文自然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是支持人作为一个自然生命而天生具有的各种本性的。而这种对人的任何需要的承认势必会引发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个体的自我意识觉醒就意味着——难以进行集中管理 (难以进行统治)。所以统治者必须用儒学来避免、遏制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点每个国家其实是共通的。

知乎用户 天真 发表

1、《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在我国五千年悠长的文明前史沉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维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华。历朝历代都有着很多专家学者倾其终身来罗致儒、道思维,留下了不少评注,在这次郑州市教育局展开的读书活动中,有幸在校园党支部的推荐下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有了新的感悟。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首要向咱们论述了孔子的仁义思维以及老子的 “道”。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维志在从头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建议阶级清楚,这与其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溃散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孔子的思维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次序,以道德为法,以个人涵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根底,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信任道德的力气,信任教育的力气,信任艺术的力气,信任文明前史的传统,信任世界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我国文明干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我国文明思维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老子建议重返天然,不可抵抗地讪笑孔教文明;他崇拜原始的淳朴,建议郊野风景的日子、文学、艺术;他代表奇特梦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维。老子的道是世界的神智,万物的本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罕见的统一和灵性。喜爱抵抗外物的人好像总是站在高处,较易于承受外界事物的一方则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就是爱崇礼教的孔子和浪漫的天然主义者老子,这也注定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天然与直觉。或许正是儒家和道家的各有所长才会有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出生。咱们并不需故意评判孔、老的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老子毕竟都是我国文明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2、《左手孔子,右手老子》书评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提醒我国传统文明的根基——儒家思维和道家思维的真实内涵。 孔子的思维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次序,以道德为法,以个人涵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根底,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维志在从头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察觉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极力宣扬“无知” 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察觉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约精力而延寿摄生。因为这一意识使活跃的人生观变成消沉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悉数东方文明颜色。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不和的观念,偏好天然与直觉。喜爱抵抗外物的人,好像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承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品种型思维的人,就是爱崇礼教的孔子和喜爱抵抗外物的天然主义者——老子。3、破译 “语堂体” 的文明暗码——读林语堂《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我最早知道林语堂的凶猛,是传闻他就是将英文 humor 翻成了中文 “诙谐” 的人,今后还看到他竟然能将李清照《声声慢》里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翻译成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其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林语堂的译功为什么如此了得?“语堂体” 妇孺皆知的文明暗码又究竟安在?为此,咱们翻开林语堂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或许会有不少别样的收成。该书由两部分组成,上篇 “孔子”,共三章,再加一篇《想象中的空老谈判》;下篇“老子”,共四十三章,再加个序言。 我估量上篇应出自 1938 出书的英文本《孔子的才智》,听说,《论语》有许多英译著,但林语堂的做法异乎寻常。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 开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日子;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正人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还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华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化我国人的心的。 而下篇则明显出自 1949 年出书的英文本《老子的才智》,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因为林氏学识渊博、国学根柢深沉,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讨,使他可以透彻准确地了解原文,这就为其忠诚地传递原文奠定了根底。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 “逼真” 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可以行云流水、理解晓畅。因而,尽管《道德经》于 19 世纪就现已开端被译成多种言语,并且其在西方译著品种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安闲诗体所译的版别仍是适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别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诚,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用。 总之,林氏这本书是他的翻译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尽管,此书现在是将英文翻回成中文,现已有 “回锅肉” 之嫌,但其实践的光芒仍是遮掩不住的。比方,在 “老子” 篇第二十章“天与我”里,他把 “唯之与阿” 翻译成 “愤恨的应声‘是’,愤恨的应声‘哼’”;在“老子” 篇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里”里,他把 “企者不立” 翻译成 “凡翘起脚尖想要高人一等的人,反站立不稳”;在“老子” 篇第二十九章 “戒干与” 里把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翻译成“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嘘寒的,有吹暖的”。这种译法树立在对言语的殷切体会和对心思的详尽掌握的根底上的,所以,读书起来适当的逼真、有美感,并且有一种身体的敏感部位被触碰的感觉。难怪译界普遍以为,林语堂是在我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清晰地将现代言语学和心思学作为翻译立论的 “学理分析” 的根底的人,诚哉斯言! 此外,林氏这两本书是为西方读者写的,它在美国出书后,之所以能大受欢迎,除了林氏的翻译水平高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海外的这个时期,林语堂自己就标志了 “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比方他在“老子” 篇《序言》中说,我国的思维中,孔子思维 -——儒家,就是都市哲学,事业成功的人,喜爱孔子思维,而老子思维——道家是郊野哲学,日子失意的人喜爱老子思维,因为孔子思维重要是仁、礼,处处约束人的言行举止,有必要依照固定的一套礼法所行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得有为违礼法之工作,那些生性安闲,不喜爱约束的人,在干流社会得不到认同,便看透功名,心随道家,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时而发出弄扁舟,时而对月轻弹琴,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炼丹制药,寻求永生,轻视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营营苟苟的所谓都市人。 其实这话又何曾不是林语堂的夫子自道,从《吾国与吾民》到《苏东坡》,再到《京华烟云》,他瞄准的始终是我国人的最本真的日子。如果说,先秦儒家是想以标准信条回应农耕社会的次序问题,先秦道家是想以生命感触回应农耕社会的心灵问题,那么,“语堂体”的的实践和风行,则是对我国思维 “儒道互补” 出题的文学演绎和现代阐释。孔子生平 孔子是我国古代巨大的思维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只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开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我国人的思维和行为办法,成为东方人质量和心思的理论根底。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明博学多才,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干流和根底, 时至今日仍在社会日子中发挥着巨大的活跃效果。孔子不只归于前史,也归于今世,不只归于我国,也归于世界。 孔子早年失怙,家境式微。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 “委吏”(办理仓廪)与 “乘田”(管放牧牛羊)。尽管日子贫穷,孔子十五岁即 “志于学”。他长于取法别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 “博学”。 鲁国自宣公今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 “八佾舞于庭” 的僭越行为表明气愤。昭公二十五年(前 517 年)鲁国内争,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肄业的,简直广泛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情况,不肯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持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维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罗致夏商的文明养分,承继周代的文明传统,发明了以 “礼”、“仁”、“中庸”、“教” 与“学”为首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道德、道德、教育等思维在内的完好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厚,自成体系,在我国前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维学说的一个重要领域。“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标准,由来已久。孔子从前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以为,到了周代,“礼”开展得最齐备,因而,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皇帝到庶人,人人有必要恪守的行为标准。孔子所谓的 “礼” 包括内涵精力和外在办法两方面。其内涵精力是保护其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道德联系。在《礼记 · 哀公问》中,他清晰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六合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以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办法,而在遵从其内涵精力。 “仁” 孔子特别强调 “仁” 的价值和效果。他以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涵养,又是治国平全国有必要遵从的准则。对个人涵养,他建议 “正人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所以,颠沛必所以”(《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训学生以坚定不移的精力向“仁” 的方向尽力。关于为政施治,他倡议立足于对人的关怀保护,以教化的办法来到达治国安邦的意图。 “中庸” 孔子的 “中庸” 思维,既具有哲学办法论的含义,又具有道德涵养的含义。就办法论来说,其关键有二:一是 “中”,二是“和”。关于这种“中” 与“和”的思维,孔子建议不只要作为一种知道和处理事物的办法来看待,并且还应该经过涵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质量中,成为人的美德。他从前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正人。”(《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遭到弟子们的敬重。 “教”与“学” 孔子终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育中积累了丰厚的经历。“教”与 “学” 的思维是他思维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经 “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兴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 的旧局势,打破了贵族对文明教育的独占。孔子自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身世的人。关于学习意图,孔子经过弟子的言辞提出“学而优则仕” 的建议,支持平民身世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育办法上,孔子长于发现学生各安闲性情和学业上的特色,建议对症下药。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留意启示学生独立考虑,激起学生的求知愿望,建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老子 公元前 571 年农历 2 月 15 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巨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巨大的哲学家、思维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今世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念呈现,从《老子》开端构成了体系的哲学理论。因而,鹿邑这块宝地,便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 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清晰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编撰老证论文,以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依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理解白,自动纠正了曩昔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议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音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维家,也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园在与毫州毗连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咱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在我国思维史、文明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从宗教文明去研讨,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大众尊称为老君爷。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前史衍化进程。唐代封老子为 “太上玄元皇帝” 并非突然而来,盖早有 “太上玄元” 之名。从司马迁讲 “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曰:“老子先六合而生”,又曰 “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现已彻底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把黄老与浮屠并排,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释教的教主。这儿所谓的“黄老” 即指老子而言。因而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 165 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 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老子现已成为崇高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遭到大众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学多才,我国文明的大瑰宝—也是我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触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道德学、天文学、摄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道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向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维和行为。作为文明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计办法、日子办法和思维办法之中。影响着我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明观念。《道德经》不光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维史,并且也遭到西方思维家的注重,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书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 “老子” 热,老学研讨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接连举行世界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三年德国举行老子世界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四年鹿邑举行老子世界学术研讨会议;一九九五年我国社科院在西安举行道家文明世界学术研讨会议。这样频频的世界性研老活动,前史上是没有的,它樗着老学研讨面向了新的阶段,到达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维所以可以发作这样巨大的前史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对远古以来的文明传统作了体系的归纳和总结,有着极其深沉的思维文明根底;另一方面是老子在承继的根底上又开辟了文明开展的新方向,在我国前史上初次创立了以 “道” 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我国文明开展奠定了哲学根底。老子思维对我国文明发作了全主位的影响,并对现代文明开展具有十分活跃的含义。老子在我国哲学史上最大的奉献,就是指出了作为世界万物来源及其存在的依据的形上之 “道”,创立了以“道” 为中心,包括体体论、辨证法、知道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体系的哲学思维体系。老子的本体考虑和办法考虑,使 “道” 真实成为我国思维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形而上学、隋唐梵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承继和对老子提出的比如 “道”、“德”、“有”、“无”、“动”、“静”、“无极” 等领域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我国传统哲学的根底。因为老子思维是一个概念丰厚的思维体系, 对天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化、准确的洞悉,因而,它获得了某种特别的理论质量,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维体系。所以现代我国哲学和我国文明的开展,仍需要学习老子哲学思维。老子的才智关于处理现代人类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含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本源和根底的 “道” 领域。老子的 “道” 既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开展的本源。形而上的 “道” 落实到人与天然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本身的联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办法和处世。在人与天然的联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天然规律的客观性,建议人应顺任天然,对立人对天然的掠夺。在个人与别人、与群体的联系上,老子提出 “无争” 的处世准则,建议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对立争功名利禄,到达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调和共处。在个别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 “深根固柢” 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维不只对我国传统文明的构成和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明和日子供给着活跃的才智。咱们要宏扬祖国的优异传统文明,开辟调和的全国,发明夸姣的人世

知乎用户 小兵 发表

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尚未成年的孩子,所以要讲童话,不能讲真话。

儒家的孔夫子,就是讲童话的高手,当然是自汉武帝以来的历次修正,在他的笔下,父慈子孝兄恭弟谦君明臣忠春和景明国泰民安,你好我好大家好,天地自有浩然正气,天下归仁!

实际呢?

老百姓常年在死亡线上挣扎,仁你个鬼呀!

老子的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他的对象是庙堂之人,社会的顶层人物,帝国的管理者,他们都是人精,对人精只能讲厉害,什么最厉害?利益,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利益是真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道德经太真实,血淋淋冷冰冰阴森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仅举一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荀子也讲过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天地)是不讲道德的,洪水来了,好人坏人一样死,管理者(圣人)是不讲感情的,因为管理国家是逻辑思维,底层的老百姓不过是较量纳税的工具,他们的死亡只是个数据罢了。

这么现实的老子,实在不能出现在学校课堂上。

知乎用户 问天 发表

大家说的好有道理,我也自己试着解释一下。

1、不管大家的答案是什么,都很难否定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教育的先河。他的教育主张,诸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都是教育学的重要指导。后人根据孔子言行整理的论语是孔子思想的载体,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基本就是一本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演员自身修养的著作。其主要内容中很重要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君子,关于君子定义古今都差不多,现在大家也想成为一个君子,这点是不变的。可以说论语是引导我们成为一个主流认可的人。而老子呢,他的思想可以从他的书里面了解,老子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超然的态度,无可无不可,人生需要一种自由,一种没有干涉,没有凭借的自由,在老子眼里,一个人能自 high 才是最高的境界,这样就不会对外界有所依赖。老子眼里万物都是辩证,无有相依,万物互换,万物都在变化。人生自得就好。老子的教育是哲学家的教育,哲学家的要求是高深,常人难以理解的,是不被主流认可的,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种比喻而已)。不适合初级教学。

2. 自从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就是我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统治着我们的意识。科举考试考的就是儒家为代表的题目,孔子又是儒家老大,所以肯定要学他,就像你考公务员要考一些马哲吧,考研也是这个理,这是个人自觉向主流社会看起。还有官方的大肆宣言,比如牌坊,刻二十四孝图,就像今天的感动中国人物。

3. 儒家注重达者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都是一些对社会进行贡献正能量,鸡汤啊,满满的信心。i can,i up. 符合我们想要生活。道家呢,像老子,庄子这种老婆死了依旧唱歌是不被主流所理解的,能不能就是隐居之类,天下关我毛线

4. 其实道家很多思想已经融入儒家,我们很多时候说的孔子已经不是那个孔老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董仲舒开始,儒家早就已经吸取他家精华,窃为己用,读书人的事真的不能叫做偷。再说孔子都请教过老子,经过几千年很多东西大家也不细分

以上

暂时这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孔子讲究的是服从。。。。老庄讲究的是我不造反但是我也不听话。。。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三纲五常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肯定受统治阶级欢迎。至于老庄类似宅男。

儒家讲究儿子要听爹的。媳妇要听老公的。老百姓要听当官的。当官的要听上级的。上级要听皇上的。

一级一级给你安排好了。。。

不听话就是忤逆,抗命,目无君上。过去封建社会最大的罪就是不听话。

看看十恶不赦。不是谋反就是谋大逆就是谋叛。再就是大不敬。基本上十恶不赦都跟不听话有关。(只有一条是跟杀人有关)

一种宣扬不听话就是大罪大恶的理论肯定受到统治阶级推崇。。因为信的人多了就没人造反。。

至于老庄其实是躺平始祖。。核心理念就是我不造反,但是我也不听你的
老庄在德国特别火。原因就是因为被纳粹整过。

被纳粹折腾的死去活来之后德国人才知道什么叫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庄子有一篇寓言比较有名。。

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哉

海德格尔看了之后说:” 人对于无用者无需担忧,无用性的力量使他具有了不受侵犯和长存的能力,因此, 以有用性来衡量无用者是错误的。无用者正是通过 不让自己依从于人的标准而获得了它自身之大 和决定性的力量, 无用乃是物或事情 的意义。。。。(知道宅男为啥不受国家待见了吧)

顺便说一句 海德格尔老纳粹了。

就比如生孩子来说。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没有你必须生孩子不生不行的观点。但是儒家理论就是必须生。因为儿子不听爸爸的就是忤逆不孝呀。忤逆告官可是要掉脑袋的。

顺便在放一个

庄子的故事:《舔屁股得赏车》

宋国暴君,名偃,野心勃勃,扩张领土,公开称王,是为宋偃王。宋偃王派曹商去秦国办外交。曹商嘴甜,说得秦惠王心头舒服,当场赏车数辆,宾馆住下。次日正式晤谈,秦惠王更加舒服,追赏到一百辆。

外交事务办完,曹商回到宋国。宋偃王为曹商摆庆功宴,亲戚朋友给曹商送贺礼。一百辆车,秦国造的,材料与工艺堪称第一流,放在南门市场让人参观,同时拍卖。穷小子曹商终于致富了。

曹商想起昔年同窗有个庄周,为人高傲,现在该去他那里显摆一下了。庄子住在贫民区小巷内,困在家中打草鞋卖,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真窝囊。贵客来了,庄子点点头,忙着打草鞋,无暇款待。

曹商说:“要说无能吧,我也真无能。如果谁叫我窝窝囊囊的困在贫民区,打草鞋卖,面黄肌瘦的活受罪,那我承认,的确无能,不敢和老兄比。不过呢,要说有能吧,我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点。这次出差秦国办外交,只要会晤会晤大国之王,屁股后头就能跟回一百辆车。不瞒你说,这一点点能力嘛,我还有!”

庄子说:“怎样会晤,我已听说。秦惠王生疮,背部生痈疮,肛门生痔疮,悬赏天下名医会诊,赏格很高。能给背痈排脓消炎的,每次赏车一辆。能给肛痔吮脓舔血的,每次赏车五辆。愈卑污的手术,包括嘴术在内,赏车愈多。你恐怕是包医肛痔,吮舔了二十次的吧?不然怎能赚得那么多车辆呀!哎哟哟,你真行!”

你觉得统治阶级看了什么感觉?

知乎用户 Jess​ 发表

老子的热度一直很高,但是悟道的人太少,所以造成了一种提及不多的惨状。

美国大乡村读博,村里的书店摆着的唯二两本中翻英的书籍,一本是《孙子兵法》,一本是《老子》,可见老子走出了国门。

我抱着好奇的心,翻了一下老子的英文版,结果发现引言里面其中一句话是这么介绍老子的

“be patience and you will find the truth”

我。。。。。好吧,“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知乎用户 js 榕 发表

这应该是个政治问题。 1. 道家和儒家在中国虽然同样存在千年。但很显然,儒家是这一段时期的第一大家,已经属于民族文化。所以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语文和历史当中会经常看到孔子。而老子的成就主要在哲学方面,相对出现的机会就会少一些。 2. 历史政治:孔子一辈子到处求官,想当别人的奴才而不成,于是有了儒家,其实里面主要思想就是奴化天下百姓,拍皇家的马屁。在超过千年的封建社会,君主肯定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理念。于是自汉武帝开始所有的皇家都推行儒家的思想,进行自我服务。老子闲云野鹤,道法自然讲究无为,君主自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3. 当今政治:中国现在日益强大,对于其他大国来讲,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了堵住他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向外宣扬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就是 礼 ,表明中国只是发愤图强,仅仅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而已,从来没想过,争霸称王。而大家都知道的,孔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屁精,他的思想只会让一个民族沦为奴才,变得懦弱没有活力,中国近代这几百年的耻辱,跟他脱不了关系。有一个事实,本不太愿意接受,但它就是事实。一个民族如果要变得更加强大,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作为对冲,我们的党一直让我们,仇恨日本 敌视美国。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培养奴才的那一部分,已经,慢慢地被剔除了,大家也应该都注意到了吧!老子,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也就是让民族顺其自然的发展,虽然境界很高。但对整个民族而言,就是培养碌碌无为之辈。所以现在,我们听到孔子的频率,也是远远比老子要高

知乎用户 邓布利刚刚好 发表

看了好多回答,我就说一句:孔子提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老子提出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方法论。

问题来了,学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盛世孔子,乱世老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中华文明是割裂的,并不是一个整体。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基督教文化圈自称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明明是一群蛮族为主的游乌合之众,非要说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

可是无论蛮夷怎么装,他和文明人内里的哲学思想其实是完全相反的。罗马人纵欲,基督徒禁欲。希腊人认为地圆。基督徒认为地平。逻辑实证主义变成信仰的纯洁性。共和变封建。哲学思辩变成烧死异端。就这样。爱琴海就变成了中世纪。

所以基督教一方面要自称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另一方面打压和曲解希腊文明。然后一群一辈子只洗两次澡的狂信者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去解释希腊哲学。那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的。

中国的情况类似。先秦时期的中国和统一之后的中国在文化上出现了断层。秦本质上只是当时的蛮夷之地,灭了六国之后清洗了六国的人种,随后焚书坑儒。这样无论从文化还是基因上已经和之前关系不大了。随后的中国人挖出孔子的哲学解释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此显得高深和正统。这种行为本质上和那些毁灭了罗马之后焚书坑儒然后再找几个罗马哲学流派粉饰自己教义的基督教士们的行为是类似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相似性就更多了。中华文明并不落后。希腊文明也并不先进。在黑暗的中世纪里。欧洲文明停滞了千年之久。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把无知当作文化。把真正的创造和探索当成是异端。他们毫无文明可言,可是却引以为豪。可是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可是中国依然在黑得深不见底的中世纪里徘徊。

从这个角度上讲,孔子不会一直兴盛。而老子终将复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提你知道?

知乎用户 ZZ 不正确 发表

因为老子是神 是道。他的思想不适合普通人去学习 否则不悟大道 反堕其心

知乎用户 Julius​ 发表

其实吧我无所谓,反正我的地位又不是当牛马的那批人,要是牛马们愿意自我驯化更好地服侍主子,我其实也没啥意见。

知乎用户 不思量自难忘 发表

孔子是知识,老子是智慧

知乎用户 大道至简​ 发表

我觉得是因为孔子的理论更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社会会有一个统治者需要的秩序,有利于巩固皇权,所以历史上有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而老子的学说充满着阳谋,是一种思辨哲学,能开启民智,人民太聪明了就不好管理,所以统治者对这种学说没有推广,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晋朝,黄老之术盛行,王衍空谈误国,虽然这是对道家的一种误解,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事加深了很多人对道家经典的偏见,这种偏见也更加深了道家的不受欢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们觉得老子的东西有反供倾向

知乎用户 古与 发表

现在的儒家思想是经过董仲舒改良的适合中央集权的思想。
而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认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多的不说,你是老大,你喜欢哪个

知乎用户 匆匆过 发表

因为儒家能把人教化成更有利于统治的人,而统治阶级需要这样的人。

知乎用户 believer​ 发表

这个话题很难用简单的话术描述清楚,这是一个哲学性很强的话题,所以学生不才,就简单的提出一些个人见解,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帛书本老子德经(今本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损)”。那么这一段告诉大家的是学习知识每日都要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是积极向上的;后一段讲闻道(修道)者应该每日损去自己一些坏毛病。紧接着后面又说道:“云(损)之有(又)云(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这样日复一日的损去一些坏毛病,最后就达到了大道无为的境界,大道无为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而是顺应天道。

帛书本老子德经(今本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一段是老子德经的开篇,讲到关于 “德” 这个概念。韩非子解老篇中,对于德者的理解可以作为参考: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有德。德者无德,不德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为什么列举韩非子的注解呢?本人才学有限,只能引用韩非子的注解。我们看看韩非子对这句话的理解,首先 “德” 是一种向内的品质,是一种含蓄,不张扬,不显摆的,这种不到处显摆,张扬的行为则可以保证名声得以保全(这里学生将 “身” 比作 “名声或者身家”)一生到最后不身败名裂则为上德。上德者,得到得是最终得流传于后世得声望,凡上德者,以适应顺其自然之道为目的,以奉行无私欲为原则,以不思虑个人安危得失为准则,以不争抢好胜为条件,这样得处世,是无法让大众知道,无法得到当今社会大众得认可,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做是毫无利益得做法,无利益得动机与行为才能称为“德”。那么下德者,是为了追求,得到名利利益之人,为了追求名利,肯定要违背自然之规律,去预谋,去计划。有野心,有目的,深思熟虑的去实施计划,并对于反对自己计划的人争辩,打击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表面上看来是很有“德” 之人,所以称为“下德不失德”。注:这里可以参考某些爱狗人士打着 “爱狗” 的旗号去做一些违背他人权利的事情。

篇幅有限,我暂时就提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得出,老子的思想是多么的高深,能达到老子思想,领悟老子思想的人群,一般都是上了年纪,或者社会经历非常丰富,阅人无数者方可体会老子言语中的道理。刚离开大学的大学生或者刚进入社会的青少年和为家庭劳累奔波的中年人一般无法体会到老子的言论。

我们在来看看孔子的言论吧。

论语学而篇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显)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很好理解吧,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专心致力于工作,这就是” 仁 “的基础。

论语学而篇第一: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最后题主看到我所列举的两句老子与两句孔子的言论,题主觉得哪种言论更好理解与运用呢?普及教育提倡的是言论思想的大众接受度,而非言论思想的高深度,相比之下孔子的言论思想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而非老子。

知乎用户 无悔 发表

孔子 老子都是论道。老师是讲天道 孔子讲人道。传统文化本质是维道论,你不弄懂什么是道,这个命题不可能懂。

知乎用户 魔术师 发表

因为老子是个形而上学家,一般人搞不懂,搞懂了也没用。

知乎用户 静隐道人 发表

老子的智慧在古代稱之為君人南面之術,是皇帝君主的專用智慧,平民百姓及大臣是沒有用武之地的,也沒有閱讀空間。這是屬於上層壟斷的智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孔老夫子行小道,老子行大道,小道不成,何以成大道

知乎用户 旧梦城​ 发表

孔子的思想主要主张为 “礼”,封建时代君主为了统一天下需要一套能够使百姓臣服于自己的同时又能让百姓顺从的心安理得的学论,所以就采用了孔子这一书的礼,这个思想相对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较为现实一些,减少这个世界的反抗者,古代的思想多少也延传到了现今,所以现在政府采用孔子的思想作为教育对象也不足为奇。

但不得不说的是,中国虽然以礼为名,但中国人的礼确实有所欠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看得懂老子的人少。

知乎用户 蜡师傅 发表

老子常挂刁民的嘴边,怎么教育

╮(╯_╰)╭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子觉得大众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被聪明人(圣人)利用。

知乎用户 刘钊 律师 发表

老子思想学说中部分与政府的执政理念相冲突,而孔子思想有利于政府用于治国治民,由于政府在宣传教育上具有强大的国家权力,所以使大部分人倾向于孔子。当然,每种学说各有优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汉朝独尊儒术,孔子的一套成了显学,是个读书人都读论孟,张口动笔则子曰诗云。而老子的一套,虽然他的学说隐而不显,他带给人们的辩证思维,却是古今凡有著书立说,必然躲不开的方法论。这样的一个方法论,会比孔子的一套针对古代社会的具体的主张,寿命更久一些,经过改造完善,更适合我们的今天。

知乎用户 专吸好运气 发表

孔子揭露教育,开学校教育的先河。老子尽管学识高,学徒并不多。孔子是真实发扬教育的人,老子对教育的供献,真实无法与孔子比较。  子是古代对有学识的人的敬称,不是姓名,孔子按现在的说法可能会是孔教授孔博士之类的称号。   孔子 孔丘 (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阴历八月廿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 < 阴历二月十一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巨大的思维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国际最闻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去世时,享年 73 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天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维首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 · 孔子世家》。   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嗣。我国古代闻名思维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承继并发扬了孔子的思维,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墨子:约在公元前 468 年~前 376 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闻名的思维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建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老子: 李耳 别名: 老聃 国籍: 我国(春秋 · 楚)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苦县 (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 出生日期: 约前 571 年 去世日期: 前 471 年 首要成果: 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法思维 代表著作: 《道德经》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 “荀” 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晚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闻名思维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敬称 “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维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庄子:庄子名周, 是先秦道家学派首要创建者之一, 著有《庄子》一书。道教鼓起后, 庄周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   韩非子:名: 韩非 国籍: 战国晚期韩国人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前 281 年 去世日期: 前 233 年 首要成果: 写了《孤愤》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孙子:名孙武,春秋晚期军事家。后人敬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开山祖师。著有《孙子兵法》。 军事家   首要成果: 留下不少宝贵的论兵、论政的华章   代表著作: 《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真假篇》   所在年代: 春秋

知乎用户 脾气不好不要惹我 发表

没有啊,虽然孔子很有盛名,也确实很有智慧,但是我们的新编教科书是一本书一个古代圣人的古文的。孔子也曾求教过老子,得到教诲。

知乎用户 王大可 发表

道 小众, 道无言 人之天性

儒大众, 儒乃顺 民之人性

假设你是领导人,

估计你也选儒, 重点 领导,

假设你是同道中人

估计你会选道 重点同道,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不想当兵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知乎用户 维雷特 发表

儒家正心,道者炼心

做人得先正心,这是根基

知乎用户 益达超人​ 发表

不邀自来,以下是神希希答主的回答。我对儒家的厌恶看法多数与他不谋而合。第一次回答有点流水账,各位看官见谅。

神希希的回答

但是我也在去掉个人情感的色彩眼睛下思考过这个问题:

孔圣人的思想、儒学经典本身无错。我们应该明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时用来学理行善修心可行,治国行商不可取!历史的车轮从历代封建王朝的尸体上无情的碾过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证明和警示!

朱棣靖难登基之后,平定内忧稳固朝政本应像历朝历代遵照群臣的谏言马放南山、闭关锁国、休养生息。朱棣却力排众儒听从黑衣宰相姚广孝(和尚、少师)迁都北京!鞑靼人、瓦剌人对北方肥沃的土地垂涎已久,不断侵扰我国领土。不顾群臣阻挠,天子坐镇国门、御驾亲征、维护的是边境人民的安全,却在第五次征伐归途驾崩。

这期间儒家们在做什么呢?

迁都北京为什么这么多儒家反对?因为儒家已经在明朝这个巨型机器上深深的扎根,利益网络盘根复杂。加上南方气候温和、经济富饶、关系 “富” 众多。迁都后南京儒家朝臣不想让北方成为拖累萌生南北分制想法实在可笑,你家老大在门口帮你打狗你却不想给他递棍子!朱棣打通南北运河解决了北方粮食常年短缺的问题,将天下臣民视如己出。儒家朝臣缺阻挠征战、阻挠修建,称其劳民伤财。无民你哪来的财?国不保民不护,空有一座江山只为坐上之乎者也?

防止被儒家朝臣架空皇权,朱棣不得已将亲军卫所推上了历史舞台:锦衣卫

锦衣卫一个特殊的暴力机关单位类似于现在的公检法,检查百官直接听命与皇上。更像一个纪检监察小组(权利、架构 PLUS 版)由于儒家朝臣的行为遭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导致我们现代看到遗留下来的文献都是在骂锦衣卫的。因为在那个文盲率高达 90% 的朝代,笔杆子可是只掌握在儒家手上的皇帝我不敢骂,骂你们这些锦衣卫还是敢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的什么书?儒学经典呗!所有的建筑书、医学书籍、数学等等儒家无关的都称作奇技淫巧。宣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笔者带着色彩眼镜问一下,为什么老是喜欢抱着古人说的话反复思考呢,千年时间理解不透? 还是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文明是需要进步的,思想是需要转变的。不要老提古人的智慧!他们当时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看来就是**猴子学会了摘香蕉,**成为我们已经完全领悟的本能常识而已。古人和孔圣人(没说孔圣人不好啊)这么牛批咋不当时就成立太空军先把监管者给二维化展开?

儒家的根基:

儒家说着礼义廉耻,却把人的地位明确的分为士农工商户籍。:读(儒)书人(士大夫)四民之首、:是广大从事农耕工作的农户,是古代社会的基础支撑、:工匠(匠籍)、商:经商的人(商户,所以以前说商户就是在骂人贱民)商户和匠籍在政治上有诸多限制,他们所承担的赋税标准也不同,他们的身份是四民中最低贱的。工匠、商人在现代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黑心资本家除外)在儒家的眼里都被归为贱民,请问这不是误国是什么?原本朝政用来统计管理的户籍制度,却变成了儒家巩固自身利益的工具。还有一种户籍不在四民之中那就是军:各地卫所的士兵(军户儒家就从来没有把保家卫国的军人当做人看,战时统领卫所的勋戚(武官)世袭的贵族不得不也学儒术,好在朝堂亲近不被排挤。哪怕贵如国公、伯爵也不例外。明朝后期各地卫所极其糜烂。军士沦为儒家家奴任听指使。清军入关时连手中的长戟都举不起来。当你被归为农户、匠籍、商户、军户后世世代代都是原来的户籍,农户读书切有出头之日。军户战死需有后代或家人顶上(可参考花木兰)所以古代为什么害怕充军,以前流行着好男不参军的说法。

在明朝没有类似土豆、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农户们面对日益繁重的税务陷入窘境。怎么办呢?儒家来了!明朝朱元璋登基。出身贫苦的他为了笼络人心巩固地位,只要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秀才)未做官打算继续考取功名的贫寒子弟助学田无需缴税。这本来是好事,后来却被儒家扭曲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根基。农户交不起税,就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身有功名的儒家弟子(这就是当年的地主)来躲避朝政的税务。朝政当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都是我们学弟,而且我家也有大量投献的田地啊,我又不能经商,俸禄就那么点,那么多老婆和家仆要养、你的收回了我的也会被收回,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了我同事,干嘛要管呢,有钱了儒家不就兴胜了吗?儒家从最底层就在啃咬着国家的根基来滋养着自己的根基、势力。

农户都不交税了,国库没钱,军队要花钱养,朝臣工资要发、建设生产要花钱。国库没银子储备怎么办?印银票呗,夏原吉一个务实的儒官,被儒家视为异类,一直挑拨离间他和朱棣的关系,就是不想要他俩好。明朝治水就是他办好的其他贡献就不多述。他把银票和盐挂钩在一起,才稳固了银票的公信力,不让明朝经济崩塌。说到盐,不得不说回户籍制度。你是什么户籍就得要好好在户籍地呆着,乱跑就是违法,必须要有官方审批的路引才能去指定的地方。盐商也是一样的必须要有盐引才能运盐,贩卖私盐可是杀头的大罪。谁有盐引,我官老爷说得算。各地自行分发盐引导致大量商户攀附儒家官员。这就是对资本家们的剥削。

匠籍和军户呢?儒家怎么不也剥削他们呢?你们都是贱户了还要什么钱,给皇帝打工是你们的荣誉,给口饭饿不死就行了。儒家之所以马放南山、闭关锁国、韬光养晦不过就是中饱私囊的借口,就是不想要你皇帝打仗和发展科技,钱都去军队和工匠那里了,我们怎么剥削劳动力啊?

儒家利益链错综复杂,谋财又害命,这个群体为了达到目的,举着大义的旗号,捧着孔圣人的名著,抱团架空皇帝,啃噬着自己的国家。比我们现在痛恨的 996 资本家还要恶毒!

朱棣之后那个短命皇帝就不说了,说说他儿子朱瞻基,一个字: 惨。

朱瞻基登基后进入了儒家三杨时代最鼎盛时期(杨士奇杨荣杨溥明代台阁体诗文三位杨姓代表人物)在三杨影响下朱瞻基能勤政爱民、信用贤良,内阁阵容强大而高效,配合默契。洪熙与宣德的 11 年间,在内政上极可称道,天下清平,是为仁宣盛世。事实呢?上面说到笔杆子可是只掌握在儒家手上的。

朱瞻基被三杨完全架空,后世背负着蟋蟀皇帝的骂名。他不想做事吗?不!他想,他深知儒家的腐败,深知不能马放南山,不得不把太监也推上历史舞台!东缉事厂成立了,就是大家熟知的东厂西厂又是被儒家污名化的一个机构,因为你挡着我们的儒家兴胜的路了。你让皇帝能够办实事了。

记载:宣宗在文治上虽然无愧贤君。其武功则未能相称。成祖时期的极限扩张对财政造成了一定负担,边疆事务也让政府颇感繁杂,而宣宗对此常常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大明共二直隶,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后,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天下始有十一三省之名. 是为宣宗一大罪。自永乐五年 (1407 年) 布告天下诸国设交趾布政使司以来,虽屡有叛乱,但成祖以大军一往,都旋即扫平。20 年以来、其地已承大明教化甚深,不在云南、贵州之下,忽然弃之,天下震惊。
帝国放弃交趾后,对南洋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外番多不来朝贡。宣德五年〔1430 年〕,宣宗再命郑和出师海外,是为第 7 次下西洋,也是最后的一次,此后大明的远洋水师逐渐衰微,飘扬在印度洋的大明旗帜,渐成幻梦。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旧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继被灭或叛乱。
有叛乱。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弃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于是帝国在东北方向的扩张停滞,大致为直接管理辽宁,而对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卫所制度进行统治。至明末女真兴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责任焉。
宣德二年(1427 年)交趾叛乱首领黎利诈称陈氏有后,宣宗虽知道其诈,但仍决定借此息兵. 自交趾撤离军民官吏,废交趾布政使司。次年黎利复奏称本不存在的陈氏后人已死,请封黎氏。至英宗正统元年 (1436 年)。终于册封黎利之子黎麟为安南国王。
帝国放弃交趾后,对南洋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外番多不来朝贡。宣德五年〔1430 年〕,宣宗再命郑和出师海外,是为第 7 次下西洋,也是最后的一次,此后大明的远洋水师逐渐衰微,飘扬在印度洋的大明旗帜,渐成幻梦。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旧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继被灭或叛乱。
东北方向在成祖时期开拓极远,设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辖区远至南西伯利亚,其地极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乱。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弃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于是帝国在东北方向的扩张停滞,大致为直接管理辽宁,而对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卫所制度进行统治。至明末女真兴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责任焉。

我突然放这段记载什么意思?你在朝堂上被我们架空了好好听话了,但是我们不想要**交趾(现在越南)你要背锅!(交趾地形复杂,民风彪悍不好管理,粮食产量不高)国家亡了是皇帝你管理不好不要怪我们儒家!**

朱棣打下来的盛世,朱棣不好控制,但是交到朱瞻基手上了,他好架空啊。盛世就夸你文治好,顺带夸儒家好。交趾没有利益可以盘剥就丢掉,就说是你武功不行。

**东厂西厂出来后,朱瞻基终于能够做事了。郑和!郑公!终于能第七次下西洋了!让海外见识我大华夏兴胜,宣我国威!万朝来拜。但好景不长上篇引用提到:**帝国放弃交趾后,对南洋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外番多不来朝贡。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旧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继被灭或叛乱。

旧港是什么?那可是我们海军在苏门答腊的重要根据地,就这样丢了。宝船停建,领地丢失。欧洲这时期就是一群茹毛饮血的猴子,学去我们的勋戚制度,自称贵族。本应该是我们用宝船的炮火轰开的他们的国门!本来我们才是成为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国!全都毁在这些儒家的手上!建设军队劳命伤财、扶持工匠也是劳民伤财。只有闭关锁国才是丰满他们钱包,兴胜儒家的途径。他们啃噬的是人民的心血贡献!一群自称博学、读万卷书的士大夫却对着白皮猴子仅供来的长颈鹿大呼麒麟祥瑞大明兴!

看到现在那些所谓的国学幼儿园,高呼儒家思想。让我十分心疼。千年基业,几番轮回难道还不足以让人醒悟还在鼓吹儒家思想,难道就学不到一点点,哪怕一点点教训吗?

以上是我一家的口嗨之言、个人粗浅的看法,对儒家的看法也很幼稚。大家当个乐呵看就好,有什么不对可以指正,我虚心修改。但是骂人就不对了啊!

申明,我对儒学十分尊重。我所讨厌的是那个为了利益抱团腐朽的儒家集团。儒家不等于儒学!

知乎用户 云山外 发表

现代教育不尊孔,那就是白搞,因为你很多理念都是继承于孔子。

儒家挺倒霉的。

最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是他们提出来的,却被人说是为统治者搞愚民教育的。

‘有教无类’,谁说的?

孔子。

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

就凭这一句话,孔子就足够名耀教育史。

儒家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点。

整个古代历史、演义小说当中都能够看得到‘穷书生’这三个字,说明儒家的教育过程当中,真正做到了没有抛弃社会底层。

儒家从来都是扎根于底层,绽放于高层。

有教无类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高宗旨。

谁敢说罪犯的子女不配读书,谁敢说 XX 职业的子女不能读书,谁敢说身价低于多少的子女不配读书?

同样,儒家后人又总结出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天赋教授不同的东西。

因材施教这一点,儒家没有实现。

放现在,因材施教也只是一种追求,而不可能大规模普及。

而在同时代,佛教在讲什么?

佛教在讲‘根器论’。

不管佛教徒怎么美化这个根器论,但它的本质是在讲阶级、讲天赋,是为了佛教的根基‘轮回概念’服务。

即:你这辈子穷是穷了点,蠢是蠢了点,但好好礼敬佛法僧三宝,下辈子就能成为拥有‘上等根器’的人。

同样在同时代,道教在谈什么?

道教有两个派别。

一个学黄老之术,走高端路线,历代高官当中不乏他们的身影。他们作为统治阶层,喜欢的就是老百姓无知无欲,这样他们就很省事。他们不会去搞教育的,那是给他们找麻烦。

一个学老庄之术,特点就是:莫挨老子,打扰老子成仙。他们也不会去搞教育的。

愚民教育,明明是佛教和道教黄老学派在搞,儒家背锅。

真心教授知识的儒家,如今被贬入尘埃。

彻头彻尾搞 PUA 的佛教,如今风生水起。

哪怕不怎么搭理世事的道教,如今也有许多人向往。

你看,儒家是不是挺倒霉的。

知乎用户 阿辉 发表

不提倡老子,社会都开始 “佛系”“躺平” 了

要是提倡老子,很多人理解歪了,就容易成了印度甘地第二了。

知乎用户 穷崖 发表

孔子没错,老子也没错;中华大地倡导儒学,后人造圣有关。孔子自己没有神话自己,老子也没有。但是后世的儒生为了一己之私,迎合帝王统治。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利用一己之私换来的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肆意解读孔子的言论。一代、两代、三代… 世世代代之后,大批的读书人读傻了。

再进一步,为什么选择了孔子的学说来作为国学,那是因为,孔子言论解读下来的核心思想是仁、礼,适合拿来经世致用。你说你遵从老子学说,无为而治、不言之教,那么还需要什么统治者,大家修身力行就好了,哪里需要你统治阶级来管理。老子还讲究物极必反的,你封建统治阶级集权于一身就是妥妥的打脸。

看待这个问题,要重复理解,谁是主流声音,谁在书写史册!春秋百家学说,各有各的论点,总的来说,独尊儒术,是功在一朝,危害千秋的一种统治手段。而且是读书人和帝王合谋的战略决策。

知乎用户 泛泛之辈 发表

这么说吧

学生学习老子之后最少会有八成以上把无为这个思想用在不写作业上。

工作的人会有八成以上把无为这个思想用在旷班旷工上。

父亲八成以上爽完之后,自己过得逍遥自在,不管家庭死活

母亲八成以上不会生,就算生后大概率把孩子丢去野外自生自灭。

不要忽略人类的劣根性

为什么多为提倡孔子儒家,而鲜少提及老子道家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是社交性质的动物,一旦社交之后就会产生文明、制度和阶级,这是高等级种族生物的必然现象。一旦产生这些现象,每个人就已经身不由己,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人,就会产生各种纠纷。

道家讲究 “道法自然” 和“无为而治”,这是理想,很难成为大面积的现实。所以 “道” 至今也只是信仰,而不能成为管理手段。

而儒家就是妥妥的管理手段,因为儒家核心思想当中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首先约束的是自己,约束到让自己对周围环境和社交群体产生不了那么多冲突,并且散发出对别人好的讯号,这样就会给周围人带来良好的感受,也会让周围人有可能给你良好的反馈。

很多人会说儒家是奴性,这是错的。奴性的不是儒家,而是你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是刘邦,每个人都可以是朱元璋,看你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冲破这个禁锢而已。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但只是有极少部分人确做到了,所以这极少的一部分人才会成为传说。

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 “丛林法则”,自然就是 “弱肉强食”,自然就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知乎用户 月丹诺夫 发表

吾有三德,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个核心主张不符合目前中国的整体目标。

知乎用户 david 发表

因为孔子教的是规矩,而老子教的是认知,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为什么见到长辈要问好?为什么学习要不断的练习,为什么凡事要讲规矩?

这就是孔子教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做房子,你喜欢用砖头还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哪种效率更高?

很多人将规矩理解为奴性。

实际上这是完全的利己的思维。一个缺少规矩的人在社会上被称为刺头。

工作上,我们需要有思维灵活的同事,属下,去解决问题,但是绝对不会需要不懂规矩的刺头,例如越级上报,不守时,不守约,不学习。这在战场上,更加致命。

这其实也是人在自然的地位决定的。很久以来,人本身在自然上从生存能力上不是顶级的,所以必须采用群居生活,而群居生活必须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群体利益。

而现在很多人将技术和能力的发展当成了自身能力的提升这种误区,所以产生了规矩就是奴隶的这种错误思维。总认为自己是老虎,可以笑傲生物界,独来独往。实际上人只是蚂蚁而已,必须靠集体活动找到集体定位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知乎用户 老零魂 发表

因为儒家文化没有任何问题,甚至符合任何人的理想信念和状态。

但是……

就是因为儒家文化本身没有问题。

而使用者又拥有筛选传播和最终解释权。

这就使得儒家文化本身成为了操纵工具。

对于使用者来讲,道家文化远没有儒家文化可控性强。

春秋时期,是各家文化的试验期。儒家文化成受到历代王朝的推崇,无非两个字 “真 tm 好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彼此真的都 “温良恭俭让”,你能相信这个社会有问题?

回到问题,文化传播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所以被上边遗弃的,自然也就传播的太少。

知乎用户 三级屠夫 发表

老子天天在家里教育,还要怎么提倡。

知乎用户 有话好好叔​ 发表

儒家教育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确有其事。一群傻缺老师,用一个傻缺教育大纲,培养了一群傻缺孩子和一群家长,除了应付考试,什么也不会。

谈创造力,谈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人格人品,谈思辨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都非常非常差,孩子的差异,大体只剩下顺从的和叛逆的两种。

孔子的儒学里混杂了很多思想,比如礼,温文尔雅的同时又让人虚伪,比如伦理,让社会有秩序同时又压制了创新和年轻人,让人成为文明的仆人,是下位者的学问,大概率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子的思想,很中庸讲究道法自然,是上位者的学问。下位者去学习学不出什么名堂,大概率成为一个神棍。

知乎用户 matt 发表

何止少提倡老子,中国连哲学这门课都只有进了大学才有。

哲学作为人的最基本素养,在教育阶段居然是个空白。

知乎用户 竹中卧龙 发表

因为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的主体不是人民百姓,而是士大夫世家阶级。

他们的目的是维持现有状态体系帮助自己稳定的牟利,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工具包括皇帝。

如果你说现在。

因为太长了啊,你看看除了儒家那些玩意还有哪家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啊

知乎用户 O0oo0O​ 发表

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

知乎用户 橘迷 发表

老子太佛系,很容易让青年人没有动力。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让我们尊师重道,洗脑 PUA。

反正我是真的很喜欢老子,高中的时候就喜欢看道德经。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所以如果让年轻人看了道德经,大家都摆烂了。

知乎用户 乐如一 发表

儒家是君主之道,

道家是自然之道

知乎用户 烟锁楼台 发表

你还记得《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与小人国吗?

你还记得《社会契约论》吗?

国家的运转和政府的诞生呢?

知乎用户 李玉道长 发表

凡人只懂孔子,道人才懂老子。

忠孝廉耻,断恶修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知道也不懂。只是简单学过几篇文章而已。就靠这几篇文章来评论孔子和老子,真有些信口开河了。

我也想知道,回答里的人,是否认认真真读过,研究过这两位圣贤的作品?而不是知道一两句,直接翻译过来就觉得懂了……

还是先静下心去好好读吧~

知乎用户 断雁西风 发表

孔子讲的是最低标准,以人为中心。仁,人也。老子的道要自己悟。

知乎用户 小王 发表

道家偏客观和平和,儒家里的人是工具。

知乎用户 乌夜啼 发表

阅历不足容易移了性情,小学生单纯的知识水平不足以看懂道德经什么意思,年纪够了再看觉得深意颇多,而且即使这时移了性情,也有相应的资本维持生计了。偏偏最怕年纪轻的学生去看,热血上头还中二,看庄老怕不得误了学业,届时后悔也晚了。

知乎用户 百炼成仙 发表

那是相当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关系。孔子眼界局限于人类社会,而老子眼界着眼于整个世界。他们的关系是比相对论更高级的生态文明复杂运动。而不是局限于简单的机械系统的简单运动!能量守恒定律你可以读读更广义的佛歌《般诺波罗蜜多心经》里面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说的是生态文明更广义的能量守恒:物质能量,精神能量,灵智能能量,在一个封闭的生态里都守恒!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告诉你方法论: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这不是告诉你研究就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吗?万事相对而生属性相反,不仅可以解析力的属性作用与反作用力,乃至于整个物理基础。人类社会的关系属性是一样可以用善力和恶力去研究人的行为属性作为单位,因为内在精神世界决定外在行为举止。驱动能源在于人的物质精神需求,比如物质需求获取食物等,精神需求求知学习等等。社会的关系属性和生态文明运动就是以一个单位人作为分子的统计成果表现出社会的宏观属性。个人社会国家思想科学去伪存真基础建设决定建筑最大的高度,具体的高度于现在的基础建设程度。我的发表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你可以不信,我不强迫谁信。你可以就事论事像人一样发表你的观点,不要像兽一样对我进行语言人身攻击!和谐讨论,自由表达!

知乎用户 包子不肉 发表

浅薄之见,道家是修自身约束自己,而儒家是约束他人,显然后者更容易实现也最有利。

知乎用户 雨不眠的夏​ 发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两千年前就骂他们了,现在的教育又是谁提出来的,他敢把刍狗这个放进教材里面吗?那是不是直接把儒家那一套踢翻了,?

儒家能做到老子这种境界的还没有,孔子还被老子骂呢。

以上论述建立在所有史实为真的情况下,要质疑历史的等时光机出来再说吧

知乎用户 知识逐人 发表

因为从汉武帝时期树立起了儒家这个牌子之后,儒家就成为了教育利益集团最主要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利益集团要维持他们的地位,就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

一旦涉及改革,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怎么改革,是批判现存体制以后创新呢,还是批判现存体制以后复古呢?

创新没有经验可依,大多数创新路线的结果是失败而不是成功,

复古有经验可依,至少以前的古人曾经成功过。

所以一旦涉及到改革,就会出现创新派和复古派。

一旦理解了上面的逻辑,为什么多提及孔子就已经很清楚了。

复古派一旦开启了复古道路,就很难说能控制在哪停下来了。

所以复古一定是复古到开创者的道路上。

儒家开创者是谁?

孔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高中上课记得也有老子,但是就四篇,而且让我感慨的是这么一个提倡顺其自然更多的文章能被教材解读成积极进取的意思。。。不说孔子了,我觉得现在最提倡的是荀子的《劝学》,犹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说现在需要荀子不需要老子,唉。

知乎用户 吾亦霏​ 发表

低至人

高至系统

都只会相信和推崇对自己最有利的事物

知乎用户 海牙 发表

因为老子的学说是反人类发展的。

孔子的学说将做人做事儿。

老子和孔子说的不是一回事儿,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孔子的说法更合乎实际,更利于统治。我们可以吧孔子的学说约等于圣经,能发现对于人的认识和行为都有教化作用。更能够知道人的具体行为。所以应用的更为广泛。

知乎用户 黑豆 发表

国人感觉为主的人多,他们需要大量的历练,然后获得阅历,故而需要相应的经典,字数多,涉及面广一些,而《论语》非常符合,因此孔子是最适合的。
而直觉为主的人少,他们需要的不是社会阅历,而是给他们指南,既然是指南,那就必须是精简的,字数少,具备深度和广度以及时间跨度,因此老子适合。

知乎用户 小灰熊 发表

什么叫中国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及老子?你别把你所受的教育等同于中国教育好吧?不提老子是因为老子里头的东西太过精妙,不是三言两语或者几本书就能说明白的。孔子的很多思想你真的以为就只是你课文里头学的那几句论语?

知乎用户 fely 发表

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 冯友兰先生说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

知乎用户 莫卧尓台 ts 发表

孔子和商鞅差不多,李尔和释迦牟尼以及葛逻禄差不多

知乎用户 公平的奶牛 发表

老子是讲出世的,孔子是讲入世的,要是学老子,物质发展就会变弱,那么也就是掉进了佛家所说的魔王的掌心,魔王不希望人脱离轮回,世俗之中有很多可以掌控人的事物

知乎用户 冰清玉洁的我 发表

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给出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老子知道能读懂他的书的人非常稀少,能够按照他所说的方式行为的人是非常高贵的。可见在当时他就知道读懂他的书绝非易事。即使 2500 年后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读懂老子,老子说 “不笑,不足以为道”。要知道越是靠近真理那么就越是离普世的价值观越远。所以,今天大家曲解老子为黄老之学,或者不解老子的 “无为而无不为” 这恰恰说明了老子目光独具,思境悠远,是常人所不及。

我简短的勾画一个老子思想的轮廓。

首先,什么是

老子讲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古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根。” 老子说天地万物都是发源于玄牝之门,道就是玄牝。“” 字在甲骨文中画的是一根脐带,有两层含义:黑暗和深远、悠远的意思。因为古人认为孕妇生孩子出来,脐带所深入的地方才是黑暗且悠远的地方。“” 指母牛的生殖器。“玄牝之门,是谓天根” 意思是,道作为天根源生万物,就像母牛的生殖器,能够不断生出小牛。尔后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暗含着一层意思是万物是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今人学过达尔文的进化论,觉得这套理论理所应当,而在老子那个时代,人类对万物的认识都是 “突现论” 比如中国认为女娲造人。西方认为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没有人会意识到万物竟然是一步步进化而来。而老子在那个信息量极低的时代又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个万物诞生演化的规律,所以就把它称之为“”。所以他讲 “道可道,非常道”。表明他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解释这个 “” 的窘境。

在理解老子 “” 的含义的基础上,我们再去理解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极其消极,他主张倒退回原始生活状态,他在道德经里反复提及 “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你看派生万物的 “”,它什么都没做却什么都做了,生发万物。他实际上是反对人类进入文明化,反对进步。这里怎么理解呢?很多人都被困在了这里,无法与老子同频。

试着理解。比如文明化以前,原始人靠天吃饭,饿了吃水果,渴了喝河水。文明化以后,人类终日劳作方得温饱。文明越发展,人类越悲催。如今,人类高度文明化,你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全部都是人造的。农业社会中,家里的男丁出去务农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如今全家出去工作才刚刚可以够生活。人类生活境遇急剧下落。说到这里不知道你能否理解文明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被上帝赶出伊甸园的过程。这里你可能理解上比较困难,需要你思考。

老子讲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指人类这种东西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偏要走田埂上弯曲蹩脚的捷径。批评人类不去遵守自然的规律而要走向文明发展的歪路。

这里跟普世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与主流进步论相违背。

而实际上人类文明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回路,只能向前,即使前途未卜。所以即使老子的思想理论成立,我们也无法倒退。给普世大众讲老子理论,实在无益。

知乎用户 王三 发表

因为老子说出了太多真相,深层真相。

知乎用户 136 发表

中国的教育是为了教听话

知乎用户 不辜负 发表

你是想要子民懂君君臣臣,把你顶头上,还是要子民把你平等看待,觉得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你没什么大不了了

知乎用户 星辰 发表

要奋斗!要奥利给!要什么无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概是因为老子道德经很容易学跑偏了!因为道德经原文的字面意思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意思已经改变很多!

而且很多方面只能意会,言传效率太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子是哲学思想,青少年有几人能真正看懂?

知乎用户 哒哒嘎 发表

我在今天想了一些东西 我想驳斥那些说道德虚伪的人 那种是表道德 里道德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还分不清楚他们的本质是什么 我也有点模糊 我很喜欢玩黑暗之魂 我是不死人 我要维持我残缺不全的人性 不是为了什么 只是因为我是人 如果说道德的人是虚伪的 他们在利用心理投射 只要别人无法证明自己吃了几碗粉 就可以说是为了自己 自私的人投射的镜像就是别人也是自私 实际上他们玩弄的一个桥段就是 大家都一样 于是乎用这种共同确认 只要我和别人有同样的情感 同样的思想 那么我就是正常的 你不能指责我 因为我们都一样这里用了一个逻辑手法 叫诉诸虚伪 只要你和我一样 你就无法指责我

我今天 想了马克思的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的身价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在物化他了 因为他的价值等于商业价值来衡量 上古卷轴 5 有一个任务是献祭随从 以前在贴吧里讨论献祭谁的帖子 我没遇过这个任务 实际上我在想 人的生命可以估价吗 我发生小小的一刻顿悟 我们估价别人的生命 蔑视别人生命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就已经在心里面合理化 这里运用了一个逻辑错误 就是稻草人 把别人矮化 扭曲 使自己心安理得的去攻击他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的男主 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尼采哲学上的超人 认为遵从习俗 以传统的方式行事实在实在太过于懦弱 后来杀了一个当铺主的老太婆 男主开始矮化这个老太婆 说他是吸血的虱子 社会的蛀虫 扭曲 矮化 他人 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正当化自己的观点 使其观点牢不可破

以前我很害怕自己心里面有邪念 后面我发现无论心中有任何念头 都要让它如同浮云飘过 如果排斥邪念 这就不是真正的我

我觉得人生不是实现什么欲望和有什么成就 当然你想这样也可以 我想保持人性 利益相当于生存空间 挤压别人生存空间和破坏别人生存空间 那是你的事 如果说我为什么坚持道德的话啊 那是因为 我只有跟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一致的时候 我才是幸福的 我对于幸福其实也很模糊 很多人都是去找刺激 我的方向不一样 我认为是我的感受 感受幸福的感觉出问题了 外在的刺激是很不确定的 内心的平静只能自己去寻找 如果说我能无欲无求没有执念的话 我就感觉离幸福不远了 欲望太多会变得痛苦 实际上我认为这个时候 自由意志变少了 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就像一个人永远饥饿 他永远在寻找食物一样 老子说 为什么人会穷 那是欲望太多了 有限的资源是满足不了无底洞的欲望的

知乎用户 seatea 发表

老庄哲学跟 XX 思想有一点共通之处。然后由于 “上海 = 浦东”。所以不敢提倡了。

知乎用户 sss​ 发表

怕你造反

知乎用户 咸鱼 发表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士。老子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孔学利他,老子修心。

利他对社会的作用显然大于独善其身。

现代社会结婚率生育率下降,国家级催婚,把私事当成国事来干涉,这种思想的利他性就凸显出来了。

知乎用户 林凯 发表

简单说,孔子的教育写的更直白一点。

观点和文章更利于宣传。

详细展开不表。

知乎用户 诸葛老头子 发表

孔子搞政治,也搞文学和教育。孔子的书是拿来教化万民用的。

老子搞哲学,顺便搞政治。写的书是拿来给统治者看的。

你觉得教育当中适合提倡老子么?

知乎用户 雪小眸 发表

我记得老子是小国寡民的倡导者,中国是大一统国家。

知乎用户 李小白 发表

因为老子思想本身是反对教育,支持愚民。

《老子》第三章: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老子》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感觉吧,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应当是视为摩西,耶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这样的宗教领袖,而儒家在皇权不下乡的过去起到了基层自治制度的作用。

另外扯句题外话,就看这些回答,你们不觉得那些神神叨叨的玄学传统多多少少都会扯到老子身上吗,好像说了什么很牛逼但现实中又用不到;而孔子说的或对或错,但都是老实话。这几乎就是神学和伦理学的区别。

知乎用户 雅迪希 发表

到目前为止,没一个人敢说读懂了《道德经》,估计也没人敢说他见” 道 “了。这怎么去提倡呢?把没懂的引入教育是不是很危险的事情?

知乎用户 琀蝉 发表

要不您先写个回答,考证一下有没有老子这个人,这个人是谁

知乎用户 刺叭嘟嘟 发表

因为,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学问。特别是,长治久安的学问。

所以,百家争鸣,实际上只剩下三家。~~外儒内法,道家。前者讲究道德与法治,后者讲究 “不折腾”。显然的,除了不得已的条件下(比如,国家初起,一穷二白),上位者肯定还是想折腾的。

相较之下,道家能剩下一口气已经算是侥幸了。

知乎用户 刘龙 发表

老子的思想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悟道的,所以必然从年龄上就有了表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虽符合规律,但是会影响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奋斗精神,另外他的道家哲学比较适合统治阶层吸纳运用。相对于孔子思想来说,受众要小的多。孔子的就不说了,统治者这么不遗余力,可见他对稳定平民阶层是多么的有用,同时老百姓们也需要并接受这些理论教化。大家都捧自然越来越高

知乎用户 密守心 发表

因为孔子相对于老子来说,孔子提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每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说的很清楚,也对国家统治阶级有好处。

相比之下老子,也就是李耳老先生就太飘渺了,他给你说的那些都是要你去悟的。如果宣传老子是一种什么情况?好家伙全去悟了,到时候悟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糟心不糟心?

知乎用户 羽海 发表

现在的教育就是拔苗助长,别说是老子的顺应自然,就连孔子的因材施教也不能普遍做到。

知乎用户 大侦探摩斯 发表

当然,老子《道德经》那么厉害,为什么没列入中小学教科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师资。把《道德经》当教材,哪里有那么多师资来教,遇到不合格的老师,只会把学习的人越带越偏,根本没什么实际效果,说不定还有副作用。一个在大学教书的朋友,想要开一门传统文化的课,讲道德经、易经等,就苦于找不到合格的老师,迟迟没有开的起来,更不要说中小学了。

[

老子鬼谷子

大侦探摩斯的视频

 · 214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7773391357779968)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教育是老子和孔子的主要区别,孔子关注的是人,人才需要教育,老子关注的道,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虽然是庄子说的,但是道家以道观世的态度是相同的。

老子行的是不言之教,之所以有道德经的存在,也不是因为老子想教育谁,而是关令伊喜强求老子留下的。而对于道的描述,老子用的是强名,也就是勉强的描述,并非本来如此,因为道可道非常道。

儒家也是经常讲道的,但是儒家的道不同于道家的道,儒家的是人道,甚至更进一步说,儒家的道才更接近道的本义,甲骨文的道字是行中间加一个人字,形如彳人亍,是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的形象,后来人形只剩下了有个头,写作首,行简化成了辶,合起来写作道,也就是说道本来就是与人密不可分的。

知乎用户 公孙丑 发表

因为自古以来孔子更能迎合统治者的理念,如今也是。

知乎用户 胡铁花 发表

道可悟,不可说

知乎用户 吉克 发表

中国的教育只是 “普及教育”,

强调的是,覆盖范围,就像江苏或者其他省一天到晚在修高速公路,增加里程,就算已经像蜘蛛网一样密集,早已过剩,但是仍然在增加里程,而不是转为提升道路品质

中国的教育只有覆盖功能,把所有教育资源用在入门普及,然后是过度普及,再举个例子,兴安岭防卫林就是使劲种树,只强调数量,而且还是单一种类,结果可想而知,虫灾泛滥白忙一场。这些庞大的教育资源本可以用来发展出层次多样生机勃勃并可循环的教育体系,但是实际操作成层次单一并过于低等而无法发展无法循环,结果变成一滩死水。孔子一家之言有宗教功能,不信他的自然嗤之以鼻,但是相信他的就可能很迷信很狂热,很适合用来煽动集体放卫星,就像狂修路、狂造林,要致富先修路这些口号就是有这么强的煽动性(至于歪变成只要使劲修路就能致富前面已经讲过,而孔子那一套世俗大道理体会 1000 遍也到不了哲学层面的高度,在我看来学了没意义),孔子的言论有口号色彩,大有 “野蛮人被点醒,乖乖坐下来学习” 的架势,对于推广教育非常管用,不过都是世俗大道理,层次比较浅,就是那种只要愿意普通人跳一下甚至不用跳就能够得着的大道理,往往特别受欢迎。老子强调相互作用协调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到较高层面才需要考虑的,所以没有提倡老子。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没有向高层面发展的意向

知乎用户 Artit 发表

也可能是道家鬼神说太多 而我党无神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读孔子入世,读老子出世。

知乎用户 普朗克的司机 发表

无为是不妄为

而不是坐着不动。

老子的思想: 为而不争,功成身退。

理解成消极是错误的。

陈鼓应已经在他的书里说过。

柔弱不是软弱无能: 而是持续韧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孔子和后续的孔教是制定社会规范服务君王,是社会学范畴。

老子则是让人们思考什么是物什么是我,玩的是哲学。

都去玩哲学,全成哲学家了,哪来的劳动力给你压榨?

知乎用户 王杰夫 发表

老子曾经说过,提主你看这句话违和感多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不提老庄。只因现在是盛世

知乎用户 jinzhao 发表

儒家思想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而优则仕

知乎用户 翅膀啊翅膀 发表

难道因为道家带有迷信色彩?不懂,求解!

知乎用户 指纹 发表

老子主要的思想是道家随性自由的洒脱 一定程度上带有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 但褪去了西方好战 乐于挑战的野性 但并不符合中国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

知乎用户 静静的明月 发表

老子登上山巅,回望山下蝇营狗苟的众生,飘然飞仙。试问蚂蚁怎么懂得老鹰的眼界?

知乎用户 张毅 发表

老子出世,孔子入世。

老子无国家界限,人人都出世,国家就不能很好的统治民

知乎用户 Felix W 发表

可法曰师,常人不容易达到或接近老聃的境界,而孔子的境界更容易接近,并且有法可循,更适合教育者的角色

知乎用户 光头强 发表

因为孔子比你更腻害?…

知乎用户 熊小威​ 发表

因为老子是无政府主义者

知乎用户 色戒麦兜猪 发表

孔子还好点是吧,一说就是孔子说什么孔子说什么。要是说老子多不好啊!老子说什么,,,

知乎用户 XUYUCHAN 发表

老子本是逍遥的仙儿

知乎用户 冷月居士 发表

孔子:学而优则仕;

老子:无为而治,为而不争。

知乎用户 一寸芳华 发表

先去了解什么是老子什么是孔子再来问,这样应该会好一些。

两个都是独成体系的哲学,哲学 3 要素 “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你连概念层都不了解,即使有人给你解答,你也看不懂。

知乎用户 阿瓦 发表

因为儒家被作为正统推崇了几千年

知乎用户 沈昱 发表

孔子的教学,多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太多的像我们一样平凡的人,他把东西掰碎了去讲,讲到每个人都懂。

老子,他更适合有一定经历,深度的人,并不给你细细道来,简单来说就是来高大上以至于多数人不能懂

知乎用户 悠忽神往 发表

儒道之别,一目了解,道家崇尚无为而无不为,顺应天下大势,不做约束,以民意导天子意。

儒家束之以规矩,以天子意决民意。

知乎用户 偷影子的人 发表

这样的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帮助,但事实上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具体看。柏杨著作。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的酱缸文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诸子百家有共同的思想源头,他们的理论是互相佐证的,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由于独尊儒术,在教育层面,把孔子作为一个代表而已。而从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来看,其实可以看作是先秦思想的汇编。而且,古代人大概也是普遍学习各家知识的,后来的儒释道合一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知乎用户 宛沐清 发表

孔子的思想就是为君王准备的,不然他也不用去各国游说了!老子的无为而治,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治理国家。

知乎用户 仙人顾 发表

孔子的比老子的好学

知乎用户 Re 小盆友 发表

孔子的学问本来就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

老子的是哲学 是写给同他一样的智者的

学孔子让人有了道德条条框框的规范

老子若是浅读易油滑

唯有真正懂得深读才能体味其中精到的意味

知乎用户 咬人的喵 发表

老子是哲学家,活在书本里。

孔子是教育家,活在学堂里。

一个可望不可及,一个努力就可及,

so,凡人们还是会学习孔子,而老子,就让他继续活在书本里好了。

知乎用户 赵 k 发表

可用,有用。为上层阶级。

知乎用户 李道君 发表

建议你看看《罗辑思维》,还有一本书《天堂茶话》

知乎用户 若泽 发表

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天之大道。 他是以一个哲学家的看世人的。他的思想表达出的大多是清净无为、超凡脱俗的。

而孔子则是更加贴近于 “人” 的思想。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一是历史,一是教育。

历史是指历史的发展潮流。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你难道认为一个暴君会认为暴力的手段在短时间对人思想上的钳制会不如任何一个思维改造手段来的更快更有效?更因儒家思想对己身统治的不利,所以有了这样的悲剧!

那么道家在内个开万世之先、对我华夏文明造成不可磨灭影响的时代为什么没有过像什么屠仙灭道之类的发生呢?(当然可能是道我孤陋寡闻)我想大抵是思想认知吧!上帝是不会和玉皇大帝起冲突的。(至高无上与超凡脱俗。当然,是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老子的思想甚至对始皇帝有利!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后秦时期道比儒强,至少不用担心掉脑袋……

可秦很快就灭亡了……

经历了一段时间,国家又稳定下来了,这个时候的统治者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道是实在不适合治国,老子的思想实在是太过超前。于是就有了儒家的领袖与统治者一见钟情,一拍即合的故事。

于是,儒家制霸全球的传奇开始了……

然后就是教育,教育的本质。

唐震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概括为: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我们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知识,教给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种意识改变另一种意识,以意识之间的碰撞、磨合、渗透及变革为目的,是一种意识覆盖以至消除另一种意识的、令个体可能产生痛苦的过程。

好吧,此段可以不看……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 “使获得知识”。

让道家传授知识……

呵呵,一想想全国人民都悟道修仙、梦想白日飞升,打个招呼 “道友请留步”!我也是……

所以儒家在教育方面是比道家有话语权的,不信你着眼世界。相对于儒,道在教育上就是战五渣!!!(当然,是在我们的世界。)

所以, 我想,从为人、治世上,孔子明显是优于老子的。

呵呵,就是这些了,不过作为老子的老乡我还想说一句: 道家之思想若要完美作为教育手段的话,也是有可能的,等到共产主义实现,我估计就可以了。反正我是等不到了………

以上!

知乎用户 苦瓜 发表

就跟老夫子说的一样: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矣。

说白了,老聃先生的东西,不是一般人有能力或者有时间接触的。他也没打算说给一般人听。

何况谁相信古今教育部的人都能读懂三千言,估计有些看都不看

知乎用户 MIMOkun 发表

在我浅显的看来因为道家崇尚无为和出世,而儒家是勤学入世,所以你懂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汉武帝。

知乎用户 焦奡 发表

因为老子现在还不牛

知乎用户 伍思思 发表

因为儒家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便国家管理,从汉武帝开始,全中国主流都尊崇儒家,一代代过来,当然也要按此教育自己下一代去服从被管理喽

知乎用户 小砚君 发表

重新审视提主的描述。一点愚见。 大多提及孔子,是因为儒术几千年发展的地位反应出了他代表政治思想的正确性,孔子的仁、孝、礼、信是有一套标准的。我们不能否认其在教育上的方法论,有教无类符合了大多数人的教育需要。 看似孔子对人的道德修养要求很高,但私认为,这是提出了一个最低限度。也就是作为一个〈人〉,你至少要做到等等等。而这些内容,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很少提倡老子。这是应该的。我不能想象一个大多数人都在谈道谈玄、无为而治的 21 世纪,表情整日是一副我才不鸟你,提倡老子精神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放弃现有的人类制度。但这同时又是必要的,(老子的精神内涵楼上也讲了很多,此处不赘述)注定成为少数人的快乐。

去人间的且去人间,返自然的便返自然。

这样的问题,提出时不就有答案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得多出多少气功大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师经常提老子

知乎用户 下里巴人 发表

先从二者的不同点来讲,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其次是历代帝王对孔孟的推崇,这当然也得益于,董仲舒,韩愈,朱熹这些人不断修改孔孟思想以此适应封建统治有关。而道家思想受众就比较少了。

知乎用户 陈渔洋 发表

在人文社会和自然规律的问题上,儒家更关注的是为人处世和人文社会,比如做人要 “仁义礼智信”,做事要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所谓入世思想;

而道家则注重阐述宇宙自然规律,看上去似乎是出世的,但其思想往往可用在现实社会,比如道家说无为,其实是为了 “无为而无不为”,说不争,其实是说 “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说白了,儒家是以人为本,告诉人们具体如何为人处世、实现人生价值,让民众学习,可增进社会繁荣、和谐维稳。

道家是宇宙观,一切遵从客观规律,而做人处事、为官当政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眼界。万一只学到把 “恬淡寂寞、虚无无为” 当做“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从此粗茶淡饭了此一生,不好促进社会发展。此种帝王之术不宜被提倡。

知乎用户 来积福 发表

无为,不争影响社会发展

知乎用户 啊实打实的阿萨德 发表

翻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很多人都说他理解错了无为,其实在道德经里根本没有对错的概念,若是非得给其强加对错观念,反倒是离老子所说的真正的无为更加远了。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又何必如此跟自己过意不去呢?

知乎用户 血月 发表

因为孔子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入世;而老子的道教的思想在于出世。

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从孔子和老子两个人的生平和追求就可以看出来。

国家没法用老子思想去教育民众的。毕竟,大家要是都想开了躺平了,谁还愿意去加班呢?

知乎用户 窝巴巴 发表

老子说出世,这就很特么尴尬了,国家都提倡入世,老子的思想和现在社会的正统违背。我们只能说不反对,怎么会提倡呢。这种出世思想从封建王朝开始就不提倡,大家都各干各的,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就缺失了。好了,我在胡说,世界和平。

知乎用户 落雨飘尘​ 发表

因为就管理方式来说孔子比老子牛逼呗,可能有人会说,孔子说过老子比他牛逼。孔子说这话时不说谦虚的因素,一个是当时二人均在世没盖棺论定谁知道最后谁更厉害。事实证明,驭人管理这一套老子拍马也赶不上孔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玩意。

知乎用户 悲来乎 发表

说句人话,你分清孔子跟老子之间的本质不同了吗?

老子后面的道教那是什么?那是宗教,宗教是信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懂了吗?

孔子的儒家是什么,那是学术,是叫你做人的道理的,你但懂得儒道的皮毛,也不至于问出这种问题吧?

知乎用户 言予之予 发表

我认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现代社会讲求的是发展,是进取,我们需要的就是儒家的 “入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一个文不对题的答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孔子配不上 “至圣先师” 这个称号,看他做的一些是就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对知识有着坚定原则的人。并且我不赞同百度上解释孔子说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是在说他的学生不好调教,看过其他学者的翻译都是说孔子觉得靠近女性他们会不在乎,远离又会责怪,我觉得他特意把女性和男性中的小人放在一起,何尝不是认为女性中没有君子。且当做他这句话只是说他的学生,但是后世有多少人用这句话来辱骂女性(详情见微博关键字),这句话就是给这群人歧视女性的桥梁。我觉得论语整本书里一直说小人怎样怎样,可也不见得孔子是个君子,一直唠嗑着别人怎么怎么愚昧,而孔子用什么方法让人心服口服之类的,很像一群叔叔阿姨在说没人多傻多傻来体现自己很聪明一样。但是纵使我不喜欢孔子,我还是得承认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可是中国一直灌输给我们孔子的言论,而却没有真正的运用因材施教,我知道是国情所致,既然孔子一些的言论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了,何必强求每个人都去读。我的学校有一个 3、4 米高的孔子的雕像在正中央,每年都会祭孔大典,并且墙上印的都是论语里的话,课文里也要背,晚上的练字课还要集体跟着广播读论语。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非得这样在每个学生身边一直说孔子,有兴趣的人自然会看,没兴趣的就不要硬逼着人学,也是他们信仰的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真的信仰他,为什么我从小到大我的老师都让我背论语

知乎用户 姜衡 发表

楼主逗比无误…………。跟题主开个玩笑见谅 ( ̄▽ ̄) ノ。老子也好,道家也罢跟让人觉得类似宗教,道教这东西。当然继承发扬老子的法家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扮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可但是,是法家,不是道家。老子的东西,或者道家的东西,适合小农小资修身装逼,不适合建设新社会。远有晋朝王导被后世批评误国,南齐箫绎最后痛恨万卷书无用,都是因为他们看重老子,误国误民!老子只能欣赏部分,大部分都需抛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国自古以来就奉行愚民政策。用什么手段愚民呢?汉代不是有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儒家学说,其实是用来愚民的手段。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因为道法自然。 努力是一个伪概念, 坚持也是一个伪概念。 当放下善巧的心,(妄心),合乎道而为,一切都是随顺自然,水到渠成的事。 你打篮球特别开心,打篮球时候没有时间感,所以你天天去打篮球,你看科比这么努力,实际 …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批判儒家文化到了疯狂的程度?

知乎用户 林先生 发表 荆轲刺秦王不敢。只能荆轲刺孔孟咯。 正如法国大革命之前,西方启蒙思想家天天跟耶稣过不去。但是如果不敢触及制度问题,只敢跟耶稣过不去,最终也只能沦为法国革命那样试图重建一个新的世俗宗教。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孔孟和秦王是对 …

孔子收徒是不是要弟子给他送干肉,为什么?

知乎用户 豆子​ 发表 “束脩” 这个词,隐藏着两千多年来,教师行业的窘境。 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现在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十条肉干,另外一种是整装束身恭敬请教(约束修养)。这就成了不太一样的两个意思,一是 “肉干也能 …

百度百科有哪些历史文化类词条内容错到堪称离谱?

知乎用户 首阳大君 发表 大名鼎鼎的清朝 “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继妻,朝鲜义顺公主的百度词条,简直创下了胡编乱造兼不求甚解的巅峰。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个词条本身就是错的,不知道是谁当初把 “义顺公主” 打成了“顺义公主”,而且因为是标题 …

天下第一抄袭能手——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康平

天下第一抄袭能手——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康平 作者:江西学术“打狗队” 李康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