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要过平安夜圣诞节,难道不知道这个西方的狂欢节,是中国的耻辱日吗?
知乎用户 钟二狗 发表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平安夜?】 1950 年 12 月 24 日,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彻底粉碎 “联合国军” 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迫使 “联合国军” 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这一夜,是志愿军 …
理解不能。
圣诞节早已经变成了情人节——或者说那帮无良的商人除了清明什么节日都能包装成情人节,一个根本没什么人认真过的节日有什么好抵制的呢?
大抵是需要这么一个靶子。
可我仍然理解不能,比如某学校号召不过圣诞节(说得好像你不号召有人专门过似的)、某些事业单位党团员转发抵制圣诞节——无非是立个靶子表表忠心。
我厌恶哪怕是最轻微的兵营式一律化的暗示,我厌恶高举爱国大棒限制他人自由的行为
中国人不但要过圣诞节,而且要认真过,努力过,全民过,举办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圣诞庆祝活动,让全世界都向往来中国过圣诞,过到让欧美人怀疑人生,让他们的年轻人都搞不清楚圣诞节到底是哪国的。这叫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我以前的答案里自创过一个概念,叫做驯化者。看过那个答案的人应该还记得。
驯化者指的是,不接受任何自己认知框架以外事物的人,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认知框架以外的事都草率定性,要么认为没必要,要么认为应该消灭的,以自己有限的、无聊庸俗的、低智力的认知框架去迎接和拥抱这个无限的、无常的、充满未知世界,在其自有框架内可以表现得很有才气、智力,(比如把互联网上的各种烂梗串成一个看似很拉风的句子),但归根结底只是在操弄一种 “驯化者的才艺”,相当于能够带着镣铐,把“镣铐舞” 跳得风生水起的人
世界是无限的,而人是有限的。因为个人的局限性,我们每个人在认识世界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框架,导致看待事物的时候带有自己的滤镜,无法彻底摆脱主观化的色彩,这某种程度是无法避免的,无可厚非。
但是这当中存在两种对待框架的态度。虽然每个人在世界面前,都是带着自身的认知框架,以有色眼镜去看世界,但区别在于,一种人在面对世界时保留了一丝敬畏、一丝好奇,以一种开放性姿态去面对世界,他们虽然秉持着某种观点去解读世界,但主观上并不会刻意去抵制自己未来改变观点、态度、思维方法的可能性,譬如一些科学家、哲学家。(我相信虽然时代不同,但如果让牛顿复活,他理解爱因斯坦的理论并不会需要花太多时间,在看过了一系列近代以来的实验过程和资料后,他很快就会接受现实,纠正自己从前对世界的认识,而不会认为量子力学都是歪门邪道。)
而另一种人,关注点永远在内,认为自己的那个小框架可以应对这个世界从古至今到未来的一切问题,他们认为不论世界怎么变,都是特么的瞎变,都不过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种着的菜而已,区别仅仅在于这个是土豆,那个是丝瓜而已。这些人最可鄙而不自知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把当下世界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狭小体系去解释,甚至在时间尺度上,把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人到畜生,从现在到未来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或民族或种族或忠义或屁股的体系,进行解码后输出。
这类人,就是这些极右翼的代表,包括现在这些无脑的民粹反智,入关壬等等。
以有限、局促、狭隘去拥抱无限、无常和未知,会发生什么问题?
那就是一切发生无限、无常、未知范围内,在他们思维框架以外的生动的、美丽的、丰富的的事物,不论是古人的创作,还是未来将要到来的图景,都会在他们有限而狭隘的框架里投影,变成一个单调、乏味的东西。
一切他们认识框架之外的事物,都可以在他们的 “房间” 里找到一个位置,被他们解读成一个房间里的普通物件。
举个例子,你们看看知乎上类似继续者张付这类的人,或者那些入关壬,他们眼里,美国就是建在印第安人尸骨上的夕阳帝国,印度是群脑回路不太正常的人组成的,英国是没落的贵族,红楼梦是 “白左的梦呓”,乔治奥维尔写于建国以前的小说《1984》是 “著名的反华小说”,如果 1 万年后有部电影被时光机送到今天给他们看,他们也会判定是 “反华电影”,或者 “圣母公知电影”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站在丰富而多样的无穷无尽的天空里,对着每一颗星星,魔怔似地喃喃自语。“这颗星星适合放到我卧室”,“这颗星星只能放在马桶边上”“这颗星星只配丢垃圾桶”“这颗星星应该放到墙上裱起来”,至于什么是星星,星星有多远,什么是宇宙等问题,他们一概不关心,这不在他们的思考范畴内。不论什么东西出现,你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们一定聊的是跟自己房子有关的事情,翻来倒去就是扯自己房子里的那点屁事,你对他们还会有什么兴趣?
因为他们的认知框架就那么点大,他们的精神其实早早就死了,他们与人类任何的未来都没有关系,他们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某种预设逻辑的影子,他们整个认知模式放到 AI 里去的话可能都不会超过 3 行代码。
所以,对这类人,你不用有什么期待。
但是这类人有唯一的一个好处,一旦他们在自己的框架内失败了,或者你在他们的框架里击溃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回路里发生短路,他们料理起自己来也是干净利落,不给世界添一丝麻烦。比如你们看到的那种炒股失败就杀光妻女再自杀,或者四处旅游散尽家财后跳楼,因为一点外人眼里觉得并不重要的事情而自杀的人等等,特别的决绝,机械而无聊。(个别疯狂报复社会的当然也有)。
所以他们即使是输了,也就是如此而已了,就像一盏碎了灯泡的台灯,或者打翻了的夜壶,并不会给你增添多少成就感。而假如他们赢了,却会时时刻刻恶心你,降低你的生活质量,浪费你的时间,同时对他们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好处(尽管他们并不明白)。
你要把这个世界的解释权,你在世界上匆匆几十年生命时光的定义权交给这些人吗?绝对不能。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如果一条狗会说话,它可能会跟你说吃遍天下米其林也赛不过屎。
你打算怎么着?和它探讨美食?还是打算接受它的理论?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给它一个笼子,让它在里面叫,笼子里可以给它提供点屎,但是外面就不必了,给它的仇恨、不满一个系统化的合理安排,然后继续过你的日子。
每次快要圣诞节我都想看看这个视频
美国总统的孙辈可以为中国传统节日拍祝福视频,我们却对过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如临大敌? 甚至打着爱国和抵制外来文化的旗号?
1. 打爱国的旗号,甚至追溯到了八国联军侵华,自己 100 多年前的落后挨打,在 100 多年后用抵制他们的节日是想体现什么心理? 怎么不把大街小巷的洋餐饮,留学项目全部取消,难道想着师洋长技以制洋? 要说这是记住历史,不忘那段屈辱的过去,这就是放你妈的屁了。
真正的爱国是我们自己人的素质比西方高,自己的街道比西方干净,自己的官员比他们更有作为。
苏联死了 1600 万人,为什么不记恨德国?
因为他们推到了柏林,苏军士兵抢过了柏林的东西,把对面发动战争的核心人物逼自杀了,苏军士兵的大屌把德国的女人….. 这是报过仇了。 我们要爱国就应该好好学习,有点素质,有点志向,别天天想点歪门邪道,铭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了,想着把对面平推了(受过的儒家教育不支持我干强奸日本女人的事,但我很想把靖国神社的骨灰扬了。这才是爱国,这才是铭记历史,这才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才能让敌人感到害怕。 抵制一个圣诞节,抵制一个带包装盒的苹果 ? 有个屁用,人家看都不看你一眼。
不爱国的懦夫、怂逼过不过圣诞节都那样,真男人吃 100 个平安夜的苹果一样爱国。
2. 抵制外来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这样抵制还大肆宣扬抵制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混到有点朝鲜的感觉,至少人家是全员发自内心。
什么是强大的民族自信,是老子文明了几千年,根本不屑于过你一个几百年文明的国家的节日。啥是不屑,就是看都不看你一眼,可不是人家一过,自己就大喊着: 你们文化垃圾,你们侵略过我们,我们的文化牛逼。
还有生活中多点快乐不好吗,抵制外来文化,隔这搞闭关锁国呢? 我虽然不过圣诞节,但要是大冬天的,好看小姑娘送我个苹果,我也挺开心的。谁不爱国,小姑娘不爱国? 我不爱国?
如果是为了给后辈们传递爱国精神,那是应该支持的。不过爱国精神的滋养是弘扬而不是抵制,核心是爱,而不是恨。
拥抱多元文化,解构、消泯所谓 “洋节” 的洋色彩,重新填充本民族文化的新内涵,这才叫文化自信啊!
又是圣诞节将至。
在中国,圣诞更像是家庭借机带孩子出去消费的机会,满街彩灯和大圣诞树,在阴冷潮湿的冬季,找到一些温暖和幸福感。
在中国,这个节日更像是一个商家促销的机会,疫情的肆虐加上清零的需要,很多商家入不敷出导致裁员,这些家庭失去收入来源;而且大型商场、乐园、商业地产,需要有不断的有机会提振商业氛围,从而使得大量小型商家不要退租,这样亏损规模才能减小,政府也能有稳定的税源。
在中国,我们还有数量不小的海外人士,比如外国老师、外国学者、外国科学家、经商人士、留学生、外国科研人员、合资企业外方员工、国际组织的员工,圣诞节是他们一年中最有幸福感的节日。中国是一个需要更大全球影响力的国家,而这些人对中国某些地方宣扬的抵制洋节觉得困惑,这对中国建立强大包容的形象没有帮助。
在中国,我们有 14 亿的伟大国民,大家都希望祖国的强大不只是大型基建和经济总量的强大,而是精神的强大,这种强大就和一个人的做事风格一样,越强大的人越能包容多元性,甚至是拥抱多元性。国家对全世界传递什么样的姿态更是如此。这个世界除了美国,还有其他 196 个国家。
日前中国广西省某县教育局发公告,要求师生 “禁止过洋节”,并附上当地公安单位电话号码。“弘扬民族传统禁止过洋节”,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两个倡议 “弘扬民族传统” 和 “禁止过洋节”,也就是说逻辑上这两个东西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动作,既不是二元对立、也不是二元统一。一个社区,关掉西餐厅不意味着中餐厅的品质就就会更高、生意就会更好。事实是,某个商业区,如果关掉了大量的某种类型的餐厅和酒吧,有可能剩下的餐厅生意也不好了,因为不聚人气大家不去消费了。这是个很基础的逻辑:禁止一样东西,并不一定导致另一个东西有能力做到更好,甚至由于丧失了更多的参照和竞争带来的刺激,剩下的只有死气沉沉。
中国近期的严格监管以及 “双减” 政策高压下,大量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外籍教师纷纷离开中国,除去合同和签证到期的外教,现仍在中国工作的外教也有大量的计划转往其他国家任教的计划。工作的原因,我接触的很多外教对于在学校内组织各国的节日庆典受限制而不解和困惑,这不仅是教职员工的个人工作生活需要,也是学生熟悉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的方式。
一句话来举例形容多元化的重要性:**大陆和台湾的大学生在亚洲获得扎实的基础教育,后来结合欧美的鼓励独立思考和突破精神的科研环境,更有可能为人类多贡献几个诺奖获得者。**之前有这样的大量诺奖例子。
教育如果内容和价值观没有问题,形式的多元是不应受到歧视和限制的,更不用说只是文化中的一个节庆。
圣诞节,其实和宗教无关,因为它不是基督教耶稣诞生的日子,稍作了解,就知道全世界并不是只有英语国家过圣诞,也不是基督教文化的国家的节日,圣诞老人是北欧的童话故事延伸而来的。
抵制外国文化中的这四个字,“**外国文化”,如果较真,应该包括菲律宾文化、墨西哥文化、新加坡文化、巴基斯坦文化,甚至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这种理念的后果,把时间拉长的话,对一个博学天下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想象的。
我在英国生活过多年,每年最宏大的节日就是市政府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也就是相传梁朝伟喂鸽子的那个广场)举办的春节庆典活动。伦敦春节庆典活动已经走到了第 19 个年头。2019 年的活动吸引了约 70 万民众参加,达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也被多家英国媒体誉为 **“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典”。**为了这个庆典,不仅仅是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参加,英国各地的民众也欢聚伦敦,还有不少其他国家的游客也会前往 - 这场被称为 “亚洲外最大规模的春节庆典” 的活动。
除此之外,伦敦的 “俄罗斯冬节” 也是为庆祝外国文化所主办的一个主要庆典之一,已经坚持举办了十六年了,为庆祝俄罗斯旧历新年而举办的,是了解俄罗斯传统节日文化、品尝俄罗斯美食、欣赏俄罗斯音乐的一个绝佳机会。我们知道英国和俄罗斯的外交一直是高度紧张的。
这些活动一举四得:
1)让生活在本国的外国人感受到尊重,从而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人才来读书、工作和经商;
2)让本土民众熟悉了解各国文化,让民众对世界的认知保持开放学习的状态;
3)带动商业消费,比如吸引游客的钱袋子,变相增加良性的税收;
4)凸显对不同国家,甚至是敌对国家文化的包容,无论两国政治和贸易关系如何,国家的社会和文化都要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
英国这些对 “洋文化” 的包容、组织和宣传,使得伦敦越来越成为全球留学生、投资人、移民趋之若鹜的一个国际都市。在 2020 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伦敦连续第 6 年被排在第一位。不得不说,这种 “狡猾” 的背后是有更长远、更深思熟虑的战略思考的。
我记得在 2017 年听过一个经济学教授 Rama Velamuri 教授的分享,教授在全球久负盛名,他先问了听众 “你们觉得多元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想想看的确是个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谷歌就是一个靠保护多元化而成为全球的人才磁铁的、一个小公司过分讲究多元化有可能管理就会跟不上、美国的财富来自于它的多元化、小国家如果搞多元化一定是灾难、南非取消的宗族隔离后的多元化貌似也是个恶性循环,于是大家众说纷纭。最后教授给了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简单思维模型:越强大的组织,多元化会让它更强大;越弱小单一的组织,搞多元化,会由于 hold 不住,导致越来越弱。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取舍,对待 “洋节” 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东西的包容还是排斥,更多的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和对未来的取舍。
希望这篇小文对于关注此话题的不同阶层的人士能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的视角。
(文 / 郝斐,2021/12/24,圣诞前夜)
很喜欢周总理的一句话: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谢邀,我觉得作为国人应当理性看待问题。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各类节日纷纷被记录到了我们的日历上,例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等,对于这些西方节日,对于西方国家人民来说,大多数是有着他们自己的文化(例如万圣节)以及历史(例如感恩节)形成的,客观来说与我们的端午、中秋等一样。我觉得我们虽然不具有他们对于这些节日的喜爱,但如果想 “参与” 也未尝不可。至于圣诞节,在国外的地位与我们的春节一样,我认为作为中国人,过不过圣诞节,(多数人)本身不存在信仰这方面问题,因此若是只想参与,也不影响别人,那对于家庭社会来说,并无弊端,完全上升不到需要抵制的程度,因为 “参与” 圣诞节的人,往往中秋端午这些也一个不落,所以我认为不需要担心与抵制,文化融合的时代,求同存异
再回答一次:因为你们烦到那些对圣诞节没兴趣的人了。
人家过的是信仰,我们过的是信用卡
大纲:
1. 圣诞节是被不断地构建的
2. 圣诞节拥有包容性
3. 圣诞节可以被解构
4. 我们应该自信而包容
注:这篇短文对于极端本土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以及相信八国联军圣诞节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反面案例没有任何意义
1. 圣诞节本身呢,是罗马人的农神节基督化的结果。就像周人打败商人后,改编商人的神话为自己的神一样。甚至里面的很多元素和细节,都是近代才完成构建的。
铃铛树来自中亚(参考土耳其军乐队演奏 ceddin deden),圣诞老人满身红色的形象也来自近代的构建(可口可乐和插画家的故事)。
2. 基督教本身来源于犹太教,但比犹太教成功的地方在于,将 “被上帝爱” 不局限于犹太人的民族主义特权,而是更加普世的“四海皆兄弟”。所以基督教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去信仰,就像佛教曾经在中国一样。虽然在罗马帝国后期和中世纪又变得封闭了,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3. 在西欧和北美,天主教和新教的信徒们自己都在将圣诞节世俗化;在绿色国家,虽然不承认三位一体,但也承认耶稣是一名先知会象征性地过个圣诞节;在东正教国家,则是按照其他的历法过圣诞节。至于韩国、日本这些亚洲国家,虽然人们不一定信仰上帝,但也会去当作一个商业节日。
4.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由于经济后退的原因,各个国家的社会都逐渐变得保守而浮躁,但是包容性依然是很重要的。
中国并不是世界的唯一核心,世界上也不仅仅只有中文。既然大家对于外国人过春节喜闻乐见,那么大家过个圣诞节也没必要恐慌。
毕竟,哪怕是过了圣诞节,也绝对撼动不了本土的节日(本土节日的衰落和洋节并没有必然联系,这点我们下次展开),哪怕全民过圣诞节,也必定会成为本土主义特色的圣诞节(事实上已经出现了平安果这种本土特色)。
所以出于以上五点,我认为圣诞节是想过就可以过、不想过就不过,不要强迫别人过、也不要强迫别人不过,想怎么过就怎么过的节日。
不看则无
首先,我的观点是:不提倡学生过圣诞节。(别急着喷,看清楚我说的是不提倡,而不是严禁)
要分四类人来讨论:1. 普通吃瓜群众,无宗教信仰,非团员。2. 有宗教信仰,家族世代有信教传统,而且是团员。3. 有宗教信仰家族世代信教,但非团员。4. 是团员。
首先《团章》规定,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共青团员在加入组织时就已经做出了信仰的选择,成为无神论者。
(这点相当于默认每个团员在入团时都做出了信仰选择)
入团就象征着你接受了共产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马克思主义和宗教本就是背离的,你一个团员过圣诞节就违背入团的本质了。
尽管现在的人入团都是图一乐的,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句,理论上团员应该坚决不过宗教节日。
对于前文提到的第 2 类人,建议在宗教信徒和团员身份之间二选一,要么主动退团,要么选择放弃宗教信仰。
对于第 1 类人,我只能说,过圣诞节也就图一乐,你开心就好咯。
对于第 3 类人,信仰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不要在学校里面大张旗鼓地过,回家和信教的家人一起过就好。
对于第 4 类人,既然你已经做出了信仰的选择,加入了团,那就请自觉不过宗教节日。
当然,现在圣诞节已经变成了消费节,大家过圣诞节也就图一乐,我不会上纲上线,但我也不提倡过圣诞节。过与不过圣诞节,在你自己。取决于你的观念。
更新
从理论上来说:宗教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宗教是阶级社会统治者进行压迫的工具,这点同样也不可否认。作为一位团员,我们应该自觉抵制宗教的侵蚀渗透,积极配合国家的宗教政策,尊重部分人的信仰需求,团结信教群众,使其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配合和帮助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无神论来教育群众,逐渐普及科学,进而取代宗教。
关于党章团章违背信仰自由政策的答复:党员 / 团员坚决不信仰宗教并不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当一个人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 共青团的时候,就意味着他无条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就意味着他根据公民所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自愿选择了不信仰任何宗教。
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宗教是否对立: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尖锐对立。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宗教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在,意识是派生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唯一的实在,物质是派生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互相矛盾的,且只有一个是对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尖锐对立,所以马克思主义和宗教也是尖锐对立的。
说华夏文明包容性强,什么异族文化都能同化吸收掉的是他们
说洋节是文化侵略,会害得华夏文明消亡的还是他们
(摊手)
翻知乎才知道所谓 “不过洋节” 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做法了。不知道怎么,真的很不适——即使过了好几天也很不舒服。这个洋字真的绝了:这么说来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全是洋节。我们到底是因为要有文化自信去抵制,还是因为现在有的都是文化不自信才去抵制?那些所谓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也终用形式主义给自己的学到的皮毛平添了久假不归的滋味。现在的饰品,音乐,文学,哪一个不是努力地靠近所谓的中国风,这其中产生了很多滥俗的作品。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听的,看的很多都是辞藻意象的堆砌罢了。在我的理解中,文化自信,是既不盲目追随,也不一味抵制,包容革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尊重世界上的每一种宗教,看好每一次文化交流,有炎黄子孙的开阔胸襟。还是那句我已经说了很多次的话:我也许没有过这些节日的习惯,但我愿意誓死维护你过这些节日的权利。那天没有见面的朋友,推后祝你们圣诞快乐,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圣诞节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它本身有国外宗教联系。
世界很多国家把圣诞节世俗化了,但也有一些争论。比如圣诞节重点为什么不在耶稣,在圣诞老人和礼物上? 为什么日本把圣诞过成了情人节? 英国女王圣诞还需要去教堂?
如果一个应该需要去教堂的节日,在中国大肆宣扬,好吗? 在公立学校不应该被禁止吗?
如果一个世俗化的情人节,礼物节,血拼节? 在中国庆祝有什么问题吗?
这问题就出在中国人应该怎么过圣诞节。
其实解决问题很简单,推后一天过毛诞节就行了。反正主调是红色绿色。
鲁迅先生有一篇杂文,叫做《看镜有感》。
我们要知道,鲁迅先生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更是一位旧学功底很深的学者,并且对中国的文物有很深的研究。
大概意思说的是,鲁迅先生自己,看尽了中国历代的文物,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越是汉唐这样强大的王朝,留下的文物越是充满了异域风情。
比如汉朝文物的装饰,就有所谓的海马(海马就是来自海外的马,海 x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洋 x),还有葡萄这种西域的水果。
天可汗唐太宗的昭陵里面,竟然还有鸵鸟的雕刻。
反过来,宋朝的镜子,有一个字形容,就是『乏』。只是有干枯的道德训诫,告诉你照镜子的时候要『正其衣冠』。而审美的情趣、生活的热情,一概都见不到。
宋朝是最讲究『华夷之辨』的,传下来的文物见不到异域的风情和元素,但是最终,宋朝两度亡于少数民族的铁蹄之下。
这就好像一个强壮的人,越是强壮,越是在饮食上没有忌讳,想吃啥吃啥,最后都化为自己的筋肉气力。
但是如果一个人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自己本身身体素质很差。
一个身体素质很差的人,就算乱七八糟的食物一概不吃,他也一定是要闹病的。
并不是洋节会入侵你的文化。
而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文化没自信。
要是洋节入侵一下,这文化就立不住,那这样的文化,不要也罢。
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象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中国现在,只有两个节日。一个是 “吃节”,一个是 “买节”。
要么是找个理由跟各种人聚会,吃吃吃。
要么是找个理由给各种人礼物,买买买。
为了让人吃不停买不停,各种稀奇古怪的节都被扒拉出来。
天天过节 = 没有过节。
消费主义盛行,消费的不仅仅是普罗大众的钱包,还有感情。
看吧,圣诞节快来了,抵制圣诞节。抵制完这个,还会有人抵制下一个。
抵制的其实不是节日,而是绑架节日用消费的形式盘剥大众的幽灵。
泻药。存在即合理。一个日历上的日子,没有传统文化加持,没有假日安排,单位也不多发一分钱,还是热热闹闹的,说明这个节是有群众基础的。
二十四,二十五怎么过都是过,在家睡觉,打个游戏,或者看个电影,都行。如果有点节日气氛,家人借口团聚下,朋友借口玩一玩,男女促进下感情,同事提升下团队精神…… 搞活商业,拉动内循环,哪点不好?说起这是什么宗教节日,西方节日?问一下出门高兴的男男女女,谁想起了什么教?
抵制这个节的,一般都是极度自卑者,内心阴暗者。别人过个节,开个心,管他什么事?他是见不得人好!我初中就被那个变态班主任,年年在十二月要求写抵制作文,这个班主任内心的阴暗可以再写一篇 5000 字作文。
所有对这个日子指划脚的人,最没有文化的理由就是 “抵制文化入侵”,要 “过农历节,不过洋节”。典型的义和团水平。说起洋人的节日不过,不知这些人过起顺治年间,传教士汤若望颁定的二十四节气、春节,是何感想。不过洋节,不 X,如果这些人连公元年也不过,礼拜一到礼拜天都不过。落款 “大清宣统一百 XX 年天干地支月天干地支日”,才是抵制了文化入侵!
这些节日来到中国都会变成购物节,很少有人会去关心这些节日真正的意义。
既然这样又有什么抵制的意义呢。
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这根本就是一个假问题,难道我会很关心这个节日怎么来的吗?我只关心放几天假,高速免不免费,购物有没有优惠,老板请不请我吃饭!老板请我吃饭的话,今天就是节日!
正经一点回答,因为圣诞节可以娱乐化(变成一个商业性质的节日),而传统节日不能,这绝对是保护传统节日啊!让热爱国学文化的人们在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大众在洋节无脑狂欢,它不香嘛?
继续和朋友们高高兴兴过圣诞节,这是我的看法。
我觉得很奇怪,这种问题下面的答案不应该是关我 P 事吗?这就一个爱热闹与不爱热闹的问题。就连这点基本喜好都要拿出来批判一番吗?政治正确也太恶心了吧!
不了解圣诞节的真正意义,沦为狂欢纸醉金迷,淫乱(圣诞节后堕胎率比往日攀升),疯狂购物,得益的又是商家,我看不过也罢。如果要过,倘若在国内,麻烦请去在册的教堂吧。
无所谓的事情,小孩子总是喜欢过的,可以收礼物,可以玩乐到爽,小青年也是喜欢的,又有由头可以聚个餐,可以看个电影,可以开个房,但是对于成年带娃已婚男性好像不是很友好,孩子的节日单,老婆的节日单,朋友的节日单,领导的节日单…… 单单都肉疼,过节过的不就是一个乐呵么?你看这些男人像不像雷锋!
毕竟是洋年嘛!咱不信主不信教,可以不像过年讲究那么多,还可以适当放肆一下也是挺爽的!
圣诞节需要纠正是耶诞节,耶稣是不是圣人不好评价反正信他的都好打仗,中国自己节日都有意义,外国有外国的意义,想融入中国得按中国得来
言论风向的变化也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里有宣传引导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原来关系好,当然就欢迎,现在人家到处挑刺,我们怎么办?还继续舔吗?
既然佛教的盂蘭盆節可以成為傳統節日,為什麼基督教的聖誕節不能成為一種新的傳統?我們需要的不是義和團精神,而是把聖誕節改造成中國式聖誕節,再開發一些中國特有的聖誕習俗。
豈不美哉。
很小很小的时候第一次过圣诞节,我悄悄撞见了父母给礼物包装的场景。
然后我跑了,把自己关屋子里,试图思考圣诞节的本意,渐渐理解了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同时也是父母在努力给我的童年制造美好回忆的一份心意。
所以我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过了好多个圣诞节。
长大后父母也没问我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但如果有人问我圣诞老人存不存在,我总会告诉他们存在的。
我希望所有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圣诞节,而不是披着情人节的外壳的另一个双十一。
外国人过中国节:热爱中国文化。
中国人过外国节:崇洋媚外。
有人反对
有人喜欢
很正常
不像知乎的很多问题只能有一种答案
不好
反对就反对
讲道理就行
记得郑强教授在一次演讲中问,大家觉得日本人还祭拜靖国神社是蠢么?然后我们在卖他们祭拜他们祖先的时候,我们有好好地过好自己清明节重阳节么?有好好给我们的先烈祭奠么?
看完那次讲座后,我选择站抵制那队
你抵制,是你的自由;我过圣诞节,是我的自由。但你强令我不许过圣诞节,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连过个节有人都要管,我不知道到底还是什么事情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
稍微学过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平安夜和圣诞节起源于中国。清朝立国之初,任用自明末来华传教的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按照西方天文学成果制定新历法,引起激烈的历法之争。清康熙三年(1664),钦天监监正杨光先杨光上《请诛邪教状》,并对汤若望等人的 “地圆说” 提出质疑。汤若望等传教士很快被下狱,并被判凌迟大罪。
当时由鳌拜主审此案,其实鳌拜对汤若望等人的理论十分认同,只是迫于形势才判其下狱。鳌拜的祖先是生活在唐末南诏国的一位伟大的学者拜月,当时博学多才的拜月已经提出 “地圆说”,对真理追求的精神代代相传。也正是出于对真理的敬畏,鳌拜暗中多方相救,终于在一个飘雪寒夜,将已被判处凌迟的汤若望等人营救出牢狱,这一天是西历 12 月 24 日,汤若望等传教士平安脱险,遂将此日称之为 “平安夜”。而苦心营救他们的鳌拜也被他们亲切的称呼为 “圣诞老人”。
康熙八年,鳌拜因几年前暗中营救汤若望等人的事迹败露,惨遭下狱,不久后康熙还派遣身边一名叫小桂子的太监到狱中将鳌拜杀害。当时汤若望已去世,但他的后人却一直铭记着鳌拜这位 “圣诞老人” 的恩典,并在归国后把鳌拜的事迹传到西方世界。为了纪念鳌拜,每年 12 月 24 日都会有 “圣诞老人” 出现,在汤若望留下的叙述中,鳌拜头戴清朝红顶官帽,留着白胡子,这也成了后来圣诞老人的形象。
清同治年间,西方传教士再度大批来华,他们在京城找到了鳌拜的后人,已是京城第一神捕的豹头,并与他叙说了其祖上鳌拜追求科学,营救传教士的事迹,豹头大受感动,决定在每年西历 12 月 24 日这天晚上,凭借其高强轻功将一件代表科学的小礼物送入每家每户,进行科学普及,这便是圣诞老人平安夜送礼物的习俗。
最后,关于西方圣诞歌曲也与这个故事有关,《圣诞歌》中有一句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中文听着就像 “金足拜”。
“鳌”是上古神兽,其足如金石般坚硬,相传女娲用其足补天,故也称 “金足”。所以圣诞歌意思很明显了,“金足拜” 其实歌颂的就是鳌拜,歌曲代表着西方人民对于鳌拜这位圣诞老人的歌颂与纪念。——转载
国外的圣诞节是根植于他们的信仰习惯而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洋节其实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宗教意味,大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是无神论者,这个节日无非情侣们找个借口送送礼物,过过情人节;吃货们,找个借口出去吃点东西;不想上学,不想上班的人们,找个借口在家睡一天;在学校的学生有暗恋的找个借口送送礼物,送送苹果;闲的没事,想找个借口出来聚会,玩游戏;或者是单纯的想挂一点洋气的装饰;商家们找个借口促销,卖货。
还有别的,尽情补充。
圣诞节在中国传播最盛的时期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人们把圣诞节和中国当地习俗有机结合起来。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过这个洋节的一部分。
其实,在其他国家也一样,都有着不一样的风俗。比如同样是欧洲,北欧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等都有着不一样的过法。就像在我国汉族的春节跟其他少数民族春节日子不一样,过法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是宗教意义越来越淡,节庆假日气氛越来越浓。
所以,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宗教节日过的话,那么最起码党员干部可以禁止过,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是无神论者,不能信奉宗教。但对其他人来说那就是个人自由了。但如果作为一个节庆欢乐之日,过过又有何妨呢?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也就是借此享受一下购物狂欢和表达平安吉祥的愿望而已。
有人担心这是文化入侵,这个一点没必要。如果那么计较,我们现在就别过阳历了,因为那些元旦、五一、包括什么星期几等都是按照阳历计时的,也都是西方传过来的。我们古代的元旦其实是现在的春节,是阴历记年的。再说,国外好多人不也对我们的春节感兴趣吗?在一些唐人街也不乏洋人的身影。
所以,对于圣诞节这类节日可以不提倡,但抵制和禁止,那就没必要了。对于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有本土文化的自信,靠一味的抵制和禁止有些失之简单粗暴了。
反的是基督教渗透宣传普世价值观教育
没什么好抵制的
因为圣诞节的本质其实是冬至
我们自己多利用利用自己的文化
把他吸纳进来,改造他,使用他
别天天只会消费主义那点买买买的伎俩
远比抵制他要好的多
我一直很喜欢冬至这个话题,这是个神奇的节日
大家都知道冬至这一天的来历,那就是以北半球为参考系,太阳从北向南移动,离我们越来越远,冬至这一天,太阳恰好走到离我们最远的地方,南回归线
所谓南回归线,恰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太阳到了南回归线,也不再往南走了,开始折而北返
因此叫做南回归线
由于这一天是太阳去而复返的转折点,这一天之前太阳越走越远,北半球能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少
这一天之后,太阳开始回来,北半球能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
是一个转折点,因此我们极为隆重的来纪念他
在中国,我们有冬至日
其实各位可能不知道,在易经中,冬至对应的是 “复卦”
卦象长这样,上边 5 根全是阴爻,下边一根阳爻
他代表一丝阳气复生,事情开始有转机,有变好的趋势
和冬至那一天太阳回来,阳气复生,是一个意思
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从根本来说,易经首先其实是一本日历
复卦的反面,叫做剥卦,他的卦象长这样,上边一个阳爻,下边五跟全是阴爻
代表着事物越变越差,终于阳气消亡,全是阴气,黑漫漫伸手不见五指,惨兮兮所经全是痛苦。
但事物运动变化,终于苦尽甘来,一点阳气复生,终于迎来复卦
梁启超把这个变化叫做剥极而复,用来说明事物由坏转好的转折点
所以在金庸著名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我们看到前半本书吃尽苦头,受尽磨难,还被初恋朱九珍老爸推下进悬崖的张无忌
在这之后苦尽甘来,在一个猿猴的肚子里找到了九阳真经,开启了开挂之路
金庸给这一部分的故事起的标题,就叫做 “剥极而复参九阳”
明目张胆的给张无忌标志人生转折点的到来
正因为冬至所代表的这个转折点意义,世界各地文化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
比如著名的圣诞节
他的 12 月 24 日,用的其实正是古罗马的 “冬至节”
在这一天,在伯利恒破旧的马厩中
回罗马参加人口普查的约瑟的妻子,玛利亚生下了一名婴儿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耶稣基督本人
他在后来不仅开创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还给罗马的穷人带来了救赎,给皇帝带来了无休止的抗争。
这也和冬至,“复” 卦的意义相对应——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始了。
而我们都知道后世的计年中,这一年正是公元元年
而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房龙在他《人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一天——
“罗马建国第 753 年的时候,国王,裘利斯 · 渥大维 · 奥古斯都正住在帕拉坦山的宫殿里,忙于处理国事。
在遥远的叙利亚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木匠约瑟的妻子马利亚正在悉心照料在马厩中出生的儿子
此后不久,王宫的主宰和在马厩中诞生的婴儿将要相遇,发生公开的较量。
在马厩中诞生的婴儿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转折点,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那就是虽然从冬至开始太阳北归,阳气生发
但是北半球的不但没有变暖,恰恰相反,他最冷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冬至之后有小寒大寒 30 天,才能到真正感觉温暖的立春
正是数九寒天所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期
正是因为冬至的这层,转折点已来,但寒冷还会继续增加的特征
冬至也格外有了一层励志的意义——雪莱在《西风颂》中所谓:“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正是这个道理
这从科学上的解释也很简单,那是因为虽然冬至后太阳北归
北半球吸热增多,但是这时候一天中的吸热总量,仍然小于放热总量
热量总体还是在流失的过程,所以只会一天天变冷
只有到了太阳的火力足够大,让一天中吸热的量大到超过放热,天气才能变暖
这其实就是那个令人厌烦的中学数学题——
小明搞了个水盆,一跟管往里进水,一跟管往里出水,让计算达到某个水位的时间等等各类变量
我相信不少同学,直到上班也觉得要么小明是个智障,要么出卷老师是个智障
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有太多事物的本质其实就是一边放水,一边冲水的过程
一天中的地球,就是一边吸热,另一边放热的过程,本质上和小明在盆里插水管没有任何区别
而你就会看到,经济学中很多事也是小明的智障水盆的原理
怎么说呢,我们都知道 2016 年著名的周期天王,周金涛逝世
但留给世界一个惊世大预言——2019 年开始将是中国股市赚大钱的时候,85 后人生最后一波爆发的机会就靠这个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预言他居然实现了。但凡 2019 年上车的人,都富有了。但凡 2019 年没上车的人,都追悔莫及
周金涛使用的方法,就是经济周期
在经济学中,周期有三种:库存周期,也叫基钦周期,一到两年转一圈
产能周期,也叫朱格拉周期,十年左右转一圈
科技周期,也叫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六十年左右转一圈
每一轮周期,每一次轮回,决定了经济的冷暖四季,也决定了经济世界的财富循环
以库存周期为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 “四级模型”,分为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四个阶段
被动去库存是经济的春天,因为经济好转,需求增大,企业堆积的库存自己没主动去减,竟然自己就减少了
主动补库存是经济的夏天,经济繁荣,需求极大,企业原有的库存都不够用了,只能自己加班加点多生产库存
被动补库存是经济的秋天,经济的寒意已来,需求减少了。企业自己不主动生产多余的库存。货物还是出现了积压。
主动去库存是经济的冬天。需求太少,库存积压太多,企业不得不用降价,甚至喝不完的牛奶倒进河里的方法,来减少自己的库存。所有人都很难受。
从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冬至。
在人们被多余的库存折腾的焦头烂额,主动减也减少不了之际,忽然有一天需求忽然开始增加了,累计的库存量开始减少
虽然这个时候企业的经营仍然困难,但敏锐的商人都知道,春天已经来了, 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而敏锐的投资者,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场,在普通人仍然觉得正在越来越冷的时候,大笔买入,最终获得最大的回报
所以冬至和他代表的经济学,又有了一层关于先知与后知的哲学含义
正所谓,在冬至的时候能看出来变暖的,是赚大钱的智者;到了春节的时候,才知道天气已经变暖的事普通人;而到了节气惊蛰,才蠢蠢欲动的那就是各类虫子了
所谓春虫为蠢,也正是由于只有到了暮春足够暖的时候,才晚晚的一起动起来,后知后觉才被形容成蠢字了。而惊蛰这个节气的含义,同样也是惊动虫子的意思。
这是库存周期,除此之外。产能周期和科技周期也是同样的道理
智者发于将发未发之时,进而掌控事情发展的未来全局
正如诸葛亮,给周瑜借东风,靠的正是 “冬至一阳生,必有东南风起” 的知识储备和现实经验,才上演了一出绝佳的虎口脱险
而反观我们此刻的经济社会
正是多个 “冬至” 周期叠加的时候
从科技角度说,新一轮科技的创新已经开始,但原没到充分渗透各行业的繁荣时期
从产能来说,房地产、基建的产能增加已经告一段落,科技制造的产能培育已经开始,但远远还不能挑大梁
从库存周期来说,疫情之后,部分行业开始繁荣,但大行业的需求仍然处于萎缩与复苏之间
冬至正是此时
但先知先觉的人,此时已经在凛冬的大雪中,展开新一轮的行动了。
这正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促进,生生不息的本源所在啊
所以说,你把冬至和圣诞节联合起来,给他注入这些文化的东西
让他中国化,他不香吗
要知道真正深刻的,意蕴深远的文化总是能够自发的取代那些浅薄而表面的文化
更久远,也更广泛的流传下去
我们来用自己的文化来填充他,让基督教圣诞成为一个大圣诞节的子文化和亚文化
是多么牛掰的事情
只会要么用它来卖货,要么就抵制
真的很没劲的
说到底还是文化的扩张。
关于圣诞节之类西方节日,我不反对,也不推荐。
但是,我觉得,首先要把咱们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啊,比如冬至,寒食节,尤其是,元宵节竟然不放假,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我是个很现实的人。
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圣诞节感恩节。因为假期长啊,长到我能把一学期学的东西全都忘掉。
回国以后就坚决抵制这种节日,假都不放,过尼玛过啊,劳资不过了!
你可以喜欢圣诞节去过圣诞节,就有人抵制圣诞节对抗圣诞节。
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就好像现在很多非亚裔也过春节,但是也有不少人抵制春节一样。
无所谓。像我就过圣诞节,我只是喜欢开心的氛围,一年到头压力那么大过个节都要遭人 BIBI 说真的是有点烦。
这些西方节日在西方的地位如同我们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一样。
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会产生很多抵制言论呢?是那群人闭关锁国、思想陈旧、愚昧迂腐、夜郎自大吗?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 这些西方节日传过来已经扭曲变味了,完全变成了商家忽悠 “思想开放” 的人的节日,毫无文化传承的意义可言。
我还真的见过、听到过好多人要求自己恋人按照商家宣传的那样过西方节日: 平安夜必须买 “平安果”,还说什么送礼有讲究,男的橙子女的苹果,因为女的要 “平安果” 保平安,男的要橙子保佑 “乘龙快婿”。
这是什么想法呀?我怎么没听说西方传统节日有这么个讲究呀?分明是商人按照国内商品名称强行傍上圣诞里这个 ID 来变相敛财罢了。
其实我看待那些外来的节日如同我看待现在的舞蹈,是一个想法: 已经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彻头彻尾的沦为他人敛财的工具。
例如说舞蹈: 舞蹈可以说是以前祭祀前的祈祷,或者为了纪念某一群体或事件等创作的。现在的舞蹈就是踩点,当然并不是说踩点简单,搞不好踩点比以前的舞蹈还难,但是这些舞蹈没有主旨,也就没有灵魂。如同唱歌、奏乐、诵读等一样: 有迷人的嗓音、高超的技能,但是没有情感。
大家并不是抵制外来文化,而是抵制 “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行为!挂着外来文化的口号,彻头彻尾的商业活动。
例如: 双十一、光棍节、双十二、双旦大会…… 这些毫无意义的商业大会,纪念了什么?传承了什么?宣扬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是商家借机掏你腰包而已。
为什么大家抵制以上节日会小一点?因为是国内自创的呀!主要是有 “优惠” 啊!那些外国节日都是出来消费,也没有优惠活动,说实话: 既没有优惠可以安抚自己,也没有领略到西方节日文化,只是单纯被迫花钱挨宰了。这事儿换谁都不会高兴的起来。
啊,如果作为基督教信徒的话。过万圣节啊,圣诞节啊复活节啊,都是有理由有原因的。
但是现在国家主要抵制的包括确实发了文件表达态度的,应当说是商业化泛滥的那种圣诞节,今年的那种商业化圣诞节,气息确实少了很多。嗯,我觉得这种商业化圣诞节除了增加一些狂欢的气氛以及是外国节日,显得有几分浪漫之外,除了能够给商家增加收入,确实不算什么文化或者文明。
顺便说一句,圣诞节的真正主角就是耶稣基督。嗯,如果华美的圣诞树下应该有一个马槽的话,那么里面不是用来放圣诞老人的,是用来放耶稣圣婴像的。
顺便预祝元旦快乐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就开始接触周围 “蛮夷” 的文化,胡服骑射,缻乐,沼台之乐等等,都是当时国家之间乐于相互传播的娱乐。汉唐时期,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汉朝的摔跤,唐朝的胡旋,都由当时的汉人从少数民族引入。
事实上,就中国的传统而言,凡是不妨碍农业生产规律的有趣事物,人民群众都喜闻乐见,而政府对此几乎不加管控。这是由于在过去,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具有近乎自恋的自信,所谓 “天朝上国”,这不仅体现在节日上,同时更加深刻地体现在“朝贡” 制度上。所以对于其他文化的节日,只作为自己文化的调剂,没有考虑过中华文化反受其影响的情况。
自近代百年屈辱,民族自信力空前低落,对于国学的追崇一度成为了社会问题,并且影响到现实社会进程。百姓大众虽然保留了乐观主义的本质,但是对于洋节的接受意愿收到了该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样的社会思潮不仅来自于广大群众的自发反思,还获得了康有为,章太炎等部分社会名流的大力提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不仅其他国家的节日被废止,本国的部分节日也受到了批判。在这样的严肃气氛之下,对于节日的观念逐渐模糊。加之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节日不再具有物质享受的特征,其地位进一步降低。而某些节日,如春节,背后意味着的大扫除,制备年夜饭,宴请宾客令人厌烦,其娱乐初衷转变为了劳累,违反了节日的存在目的,天然逐渐被人忽视,以至于年味越来越不浓,这是直观体现。
人们娱乐的需求是不会减少的。原有节日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放松,休息的需要,那么人们也就自然地开始寻找替代品。所以西方节日在中国迎来了第二春,这一次的爆发,有别于刚进入中国时,人们极度崇洋媚外,生产力低下,人们又把它看作是新鲜事物的情况。
显然,此时尝试西方的节日,与历朝历代接受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性质更为接近,是为了娱乐。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解放原有节日,使其焕发生机,这背后离不开现代文化的二次塑造。在此进程完全结束之前,不管是不是西方节日,寻找替代品是会继续下去的。
结论:客观自然现象,不值得讨论,所产生的事实影响力低于人们所估计的。
可以过,但可以把里面的耶稣元素去掉。
反正年轻人傍大节根本不是因为对耶圣人有啥感情,找个借口打啵打炮而已。
那么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把这个发源西方的节日中国化,改为生蛋节。
不为生蛋为目标的打炮都是流氓炮。
吉祥物可以从驯鹿和老头子变成咯咯哒。
土豪的吉祥物礼品可以是银蛋,金蛋,铂蛋。比啥松树枝有诚意多了吧。
饮食上可以开发蛋类的美味吃法,高端吃法。
爱她就送她鸽蛋鸵鸟蛋恐龙蛋炖山珍啥的。
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段时期内,大家是圣诞节生蛋节一起过的。
生蛋节因为寓意美好,有趣,好吃。会占有越来越多的精神市场份额。
最终实现洋节的本土化替代。
此圣诞节非彼圣诞节,一个是**” 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一个是” 圣诞节(传统宗教节日)“**。你要抵制,你总得说清楚是要抵制哪一个,以及抵制的原因吧。
” 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毫无疑问,是基于原本” 圣诞节(传统宗教节日)“的改造节日。至于改动了什么,则是判断两者之间差异的重点。
”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相比于”圣诞节(传统宗教节日)“,最大的改造就是去除了原本非常重要的”宗教成分 “,即” 基督徒纪念基督教圣主耶稣的诞生“,将其变成一个完全世俗化的商业节日。保留的仅仅只是其中的主要的具象要素,比如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晚餐,以及互赠礼物等习惯。
当然,”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虽然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流行,大众对其接纳度也越来越高。但尴尬的是,在基督徒看来,”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过于”商业化 “,过于” 世俗主义 “,让其无法接受,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 亵渎 “和” 堕落 “。而坚定地无神论者则认为” 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代表了宗教迷信,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西方霸权等强烈的”负面属性 “,是一种” 非常反动的文化侵略“。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当然是一个开开心心的日子。但对于任何有”坚定价值取向 “的个体或者组织来说,” 圣诞节(现代商业节日)“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冒犯“。
剥夺圣诞节原本的宗教政治内涵。禁止在公共场合拜教传教的行为,落实社会主义宗教观。
至于过节本身没什么好抵制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同意,你算老几?
外国人过春节,弘扬中国文化。
中国人过圣诞节,抵制文化入侵。
政府想在思想层面束缚禁锢你,有啥办法呢?动机这么明显了已经,不说了共产主义万岁
别的国家不知道,反正在美国,圣诞节是个很严肃的节日,只能基督徒过。你在大街上对着其他宗教的人喊 Merry Christmas!别人冲上来揍你一顿是你活该。
美国很早开始圣诞节期间在公开场合只说 Happy Holiday 了,就因为这节宗教性质太浓厚,哪怕是一句祝福语对其他宗教和无神论者都是个冒犯。
别人可不管你中国人是怎么看待圣诞节的,也不关心,教徒在教堂里自己过谁也管不着。但这节现在是全民大张旗鼓的庆祝,衍生出一大堆花样,风头比过年还大,如果官方不站出来制止,那就会被视为官方鼓励基督教的传播,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我觉得和那群砸日本车的是同一批人,你不喜欢的东西别人喜欢管好自己不就行了。没必要冲出来绑架别人,自己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事,还要拉着别人和你一起,特地要说上一嘴。铭记历史归铭记历史,又不是闭关锁国,尤其是有些看完电影的墙头草,别在手机上网络爱国,私底下又在朋友圈要圣诞礼物。
简单来说,你愿意过就不过是个放松的由头,不爱过的也别冲过来找晦气。
年轻人不过圣诞节和万圣节,他们只过 “蹭圣诞热度的娱乐节” 和“蹭万圣节热度的娱乐节”。
那些所谓的 “自信壬”“爱国壬”“传统守护者” 因为 12 月 25 日存在西方的圣诞节,就认为 12 月 25 日只能是圣诞节,那才是向西方下跪,跪久了就真站不起来了。口口声声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做出来的表现却是被西方的话术奴役得死死的,那些认为在圣诞节和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对应的日期只有圣诞节和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抵制壬,他们才是被西方文化渗透,缺乏民族自信的可怜人。
我 12 月 25 日庆祝那只伪镰锤真束棒的红皮巨熊粉身碎骨,祖国北方边境压力大幅减小,关你们这些 “抵制壬” 什么事?
那这个事情就要看,过圣诞节,对于个人而言,是有利还是有弊了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颜值一般的普通人,我这些年除了过生日家人给送过礼物,我是没有收到过任何礼物的
反正在过圣诞节这个事儿上面我是没有见过回头钱的
所以作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投抵制!
哎,虽然我投赞成也没什么卵用,我就算去跟女神买圣诞节她也不会跟我在一起,大概率只是换回一句呵呵,我还是安安静静的打游戏算了
不过圣诞节的游戏礼包,节日皮肤什么的!
我觉得还是可以安排一下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固步自封,无法兼收并蓄包容其他文明的文明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中华文明曾经领先世界 2000 多年,靠的不是排斥其他文明,而是不继吸纳其他文明的精华,变成自己文明的养分,佛教也是舶来品,没见有谁抵制,怎么就容不下一个早已被汉化了的中国圣诞节呢?现代科学技术通通都是舶来品,义和团曾经也抵制过,结果呢?
总有一些人怀念坟墓里的东西,宽袍大袖,不实用的 “汉服” 也被借尸还魂,借着民族的名义,煽动年轻人的情绪,赚着自己的钞票。如果我们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非得借着形式上的一些东西来提醒自己是中国人,那和那些蕞尔小国可悲的自尊有何区别!
不懂,就去学,落后了,就去追赶,什么中国的外国的?有用的就是我们的!这才是中华文明生存至今的内核!
真荒谬,一个圣诞节,也没假期,也和中国人没啥关系,不过就不过呗,你想找个理由出去玩。世界这么多节日,你换一个过呗。多大事。不让过圣诞一堆人跳出来跟踩着尾巴一样,贱不贱啊。对圣诞这么有认同感啊?
你不舍得圣诞还不是因为有认同感
这就叫文化入侵
谢邀。
很正常啊。圣诞节来自西方,西方人不是保护言论自由吗?
何况,中国的节日那么多,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没过明白,西方的洋节能否过明白呢?
再说了,圣诞节是人家西方人给自己的圣人过生日,我们中国人也不好意思去人家家里蹭饭是吧?何况还是花自己的钱给人家的圣人过生日。
再说了,咱们中国古有孔圣人,今有毛圣人,比西方还多一个圣人呢。咱们这两个圣人哪个不比西方的那个圣人伟大?他们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为咱中国人民好。咱们的毛圣人为了咱中国人民的幸福,几乎把全家人的命都搭上了。
而西方的那个圣人无论是在被他们西方人整死之前或是之后,都没有为咱中国人做过啥好事儿吧?
何况那个圣人的子孙们还经常威协、制裁、封锁、打压咱的国家。大家想想看,给培养了在全世界撒谎、盗窃、欺骗的人过生日,脑门儿是不是被门夾了啊?
所以啊,咱中国人还是先把自己的节日过明白了才是正事儿。要过圣诞节也可以啊,每年的 12 月 26 日这天过,到毛圣人的塑像前去献个花,有文艺才能的可以在那里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毛圣人一定会保佑你一生幸福平安的。相信我吧!
我觉得这种言论大可不必
有些人提出关于这方面的意见本无可厚非,毕竟其一,在些许年之前我国的圣诞节各地普遍举行得比较大型且正式;其二,圣诞节本为耶稣诞辰而纪念,在我国信仰基督教为极少数,也就是说,圣诞节在我国作为本应市场不大的一个西方节日,理论上不应收到过多国人追捧。
可从数年前开始,普及已成为现实,打压的声音便此起彼伏,在近几年来尤其明显。
我认为,一样事物的兴起必有其兴起的原因,大量抵制国人过圣诞节言论频频出现,圣诞节究竟做错了什么?
表面上打着尊重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招牌,实际上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市场不用说了吧?欧冠、世界杯哪里少的了国人的眼球?当然,千篇一律,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渗透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光想凭借抵制圣诞节,甚至抵制一切西方节日来获得一部分国人的赞赏或是一些其它的目的,我认为这实在不能理解。
首先根据上述观点,这种抵制行为收效甚微,若是人们想要过圣诞节,只需不把这三个字打在明面上即可,或者将圣诞节转化为一种国人特有的庆祝方式;其次,不理解这种言论的人应该还有太多人了,难道都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真正值得上行下效的吗?
自从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以来,我们就应该做好迎接西方思潮与文化的准备。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它海纳百川的胸襟、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倘若真正想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外民众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我国文化传播机制乏力,直接导致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文化产品的数量少、质量差,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二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平台渠道的缺乏,导致我们的文化产品形式老旧、内容单一。三是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亦不一样,“最后一公里” 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
我们该做的,是应打造我国的品牌效应,提升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应全国人民动员,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样一来,文化传播便不是问题,自然而然便会让世界各国竖起大拇指,欣然接受。而并非一大堆人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着要抵制圣诞节。
圣诞节本无罪,只是我们在提升文化自信的路上应该换换方法!
**圣诞节本来就是一个宗教节日。**真正重视圣诞节的大部分都是基督教教徒,在美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也不会过圣诞节,在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人依然会把圣诞节视为重要的节日。但我相信中国基督教徒是爱国的,宗教没有国界但是教徒是有祖国的。
只是恰巧西方国家有很多基督教徒,所以他们会过圣诞节罢了。
我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宗教节日能跟爱国绑在一起,更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宗教节日能被包装成情人节。耶稣是圣人但是他不是情圣,耶稣是神,但是他不是爱神,如果可以看到圣诞节并不是情人节。圣诞节,不应该是情人节。
真正的爱国应该如图下: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圣诞节。
我们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不能崇洋媚外。
所以我们不过洋节,我们过中国特色圣诞节。
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剔除了圣诞节中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落后成分,保留了其中优秀的成分,同时还加入了带有先进的社会主义色彩的成分。
这样我们既过洋节,又没有过洋节;我们虽然在过圣诞节,但是我们的思想依旧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既要克服 “民族虚无主义” 和“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克服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正常,因为支持圣诞节和抵制圣诞节的声音都不小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很多人抵制圣诞节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感觉我们过自己的传统节日还不如过西方节日时氛围浓,这个现象也提醒了我们,提醒了各相关的部门或是企业,要想办法过好自己的节日,让中西方的文化一起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甚至将我们的好的传统文化同样也输出出去,到时侯这样的言论一定会少很多
马克思致恩格斯
曼彻斯特
1853 年 11 月 21 日于[伦敦]索荷区第恩街 28 号
你愿不愿意到这里来过圣诞节,并住在我这里?我现在给你准备了一个小房间。也许你这样可以摆脱掉老头子【注:威廉 · 沃尔弗。】
与其想着去抵制圣诞节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能提高国人对本土节日对参与感,说实话一个劲儿吹嘘外国人过春节到中国人这里就变成不能过洋节,这不是妥妥的双标嘛
传统节日被老一辈们过的太传统了,要是能在国内大范围的搞一个能让大部分人接受的而且让人更自在一些的节日管它是什么节我都愿意过
跟着一堆远亲近戚遵从着各种传统节日的繁文缛节时有多累自个玩时就有多快乐
在你可以过圣诞节,但是也要捍卫不过圣诞节的权利。要设立无圣诞元素超市 商场 餐馆 交通线路,不然一切都是白搭(狗头
跟反对吃狗肉的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就好了。
关键看怎么抵制,比如我们就成功的忽悠我们大学时期的外教和留学生接受我们的概念:圣诞节要吃饺子。
圣诞节其实还好,毕竟国人的宗教观一直都是左眼跳财菩萨保佑右眼跳灾封建迷信的,圣诞节的主要受众对基督教的了解大多也不超过耶稣俩字,只是找个借口吃吃吃买买买而已,本质上属于图一乐。虽然我们并不鼓吹消费主义,但是就算没有圣诞节电商也会自己造出双十一 618 双十二这样的节日,所以抵制了也没啥影响。
个人倒是更恶心感恩节,美国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强占土地、传播瘟疫,将其称为 “上帝的恩赐” 并加以感激,实在是十分恶心的行为,由此可见基督上帝本质上是个奉行屠杀、掠夺与欺骗的邪神,一个用来遮掩盎撒人罪恶行径的华丽借口而已,这个节日的根源是血腥的掠夺与屠杀,和感恩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 “洋节” 没有一个当大官的爸爸 也没有臃肿腐败的官僚体系为他们撑腰。
柿子减软的捏。就算今天全面禁止过洋节,群众也不会去反抗。
大家一起痛打纸老虎不就显得团结有凝聚力且进步了吗?
要是哪一天纸老虎被锤爆了,那些官僚反倒不乐意了,毕竟连喵喵叫都不会的纸老虎可不好找
1. 言论自由,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这个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2.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抵制圣诞节不是违法。
3. 宗教节日不值得提倡,因为法律规定禁止在非宗教场合进行传教活动。当然过宗教节日未必一定算传教活动,但也不值得提倡。
骆驼鼻子进了帐篷,就大惊小怪,没必要。
等骆驼四足都进来了,华夏文明自觉 get out,好好地做基督教文明的伴侣动物它不香吗。
另外,基督教已经基本上征服了韩国。
不是抵制,是让它重新回到原本属于它的位置。
有些人应该不会无知到连 “一周为什么是七天” 的原因都不知道吧?既然你们要抵制圣诞节,那为何不连礼拜天都抵制?看到有人说什么圣诞节是“西方的宗教节日”,所以要抵制。我就笑了,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周末为什么又叫“礼拜天”?你们是不是从来都不过周末?
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是因为资本家抓住年轻人反抗传统人际关系和文化这一历史潮流而产生的。
谁不抵制
谁就扔到焚烧炉里去
烦死了
还抵制呢
我看是谁不支持过甚至谁支持的不够谁就被白色恐怖
圣诞节
一个崇拜撒旦的节
还争着舔屁眼
属实舔都舔不明白
说只是为了过个节的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太阳节呢?这些也是节日啊?
说白了还是圣诞节是全世界的流行节日。过圣诞节没什么的。大大方方承认就是被文化入侵吧,又不止是中国一个国家被文化入侵,全世界过圣诞节的非基督教文化国家太多了,甚至中东,马来西亚这种绿色地区。为什么?因为圣诞节已经是流行文化了,这就是强势文化入侵。中国目前确实没有实力抵抗,但是不承认这是文化入侵,甚至自欺欺人用中国文化可以轻松同化外来节日来自我麻痹才是真的不自信。
面对强势文化,弱势文化永远做不到对其同化,尤其在中国人普遍的崇洋媚外病彻底根除之前。所有外国来的东西,当普遍起来,其中一部分自认为更高贵的人就会觉得土洋结合的不正宗。“如何过正宗的圣诞节”、“外国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的” 这种科普就会变得有市场。
只能说中国在客服崇洋媚外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之前也没有好办法。西方强势文化入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近两百年历史,西方文化、宗教在中国传播曲曲折折,有起有落,但整体来看还是在不断增加中,历史大势浩浩汤汤,不是个人能抵抗的,就这样吧。
抵制阿拉伯数字!看名字就知道原因!抵制一切外来重教 外来主义!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就不能把圣诞节延后一天~
明明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教员才是真正的圣人。
那个宗教产物真是闲得蛋疼。
以前我对过节也没那么大意见的,无论中国节还是洋节。
只是现在就像高赞说的,啥节啊,除了清明节,资本家巴不得把所有节都搞成情人节。
一看过节就想起自己单身,就烦躁。
实话实说,中国人功利本性,能被看的挺清楚。
你说这个节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的出来,至少我们自己国家的重阳节,春节,大家多多少少都能说个故事,至于圣诞节,恐怕没多少人能说清楚,说明白。
那为什么我们要过圣诞节?圣诞节,公司放假么?是法定节假日么?有什么特殊意义么?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过了这个节日,有几点,第一,商家可以做活动,可以获得利润,第二,男的可以约会女的,酒店生意等等一些列的生产利益会被拉动,同时很多男的欲望会被满足,第三,部分女性可以和国际接轨,在这一天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贡献给过圣诞节的洋大人,满足了自己从人到狗的转变,第四,从国庆到元旦,两个月,六十多天,一个节日都没有,日子过得多无聊啊。
因此,抵制圣诞节,最重要的是抵制被洋人文化入侵,防止更多的中国女性把自己当成商女,被洋大人唱后庭花。(狗头保命,我文章已经支离破碎,知乎大人不要再禁言了)
拉黑速度好快,噗_(:_」∠)_
“说的好像知乎有精准推送目标客户群功能一样,噗 [机智]”
发不了评论也发不了私聊没得办法只能搁这儿发个回答了 (•̀∀•́)
顺便也答一下题叭。
我属于不抵制也不算喜欢圣诞节的类型,同学送个礼物就回一个,突然想送同学礼物就给他买一个,看见可爱的铃铛或者小鹿角也会喜欢然后纠结纠结价格可能买个玩或者放弃,不会特意去庆祝也不会在意别人的庆祝,不会去特意抵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抵制,不会去特意反抵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反抵制,其实这里就可以插入一个无限叠加 (•̀∀•́)。
几方力量互相挤压,冲突,妥协,然后出现一个新的平衡,也有可能一直不出平衡,是我比较喜欢的状态。
有的时候会一直观望,有的时候会加入一方,有的时候会游离,随心情而变。
我回复的那个回答,他提出了个 “镣铐舞”“驯化者”,说的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但他的回答何尝不是一个镣铐,一个驯化,嗯,我的回答同样也是。他在认为“开放地对待世界,开放地接受超出认知框架的事物的人” 才是有意思的,其他那些 “不开放的人” 都是程序,都是 “驯化者” 的同时,他也在不开放地对待那些“不开放的”,超出他认知框架的人,嘛,无限叠加,挺好玩的。
其实崽子还关注了下他,感觉那个回答挺好玩的,不过现在被拉黑了 = ̄ω ̄= 关注也掉了_(:_」∠)_倒也关系不大,反正崽子的知乎关注一直随手撒,就是被拉黑了有点小气,决定 @他一下给他添个堵子好玩。
评论区还是发不了东西_(:_」∠)_
一句句回答叭
1. 知乎小透明,我感觉没什么不好的
2. 战战帅气,加油,再夸几句
3. 嫁不了,崽还是有几粒花生米的
4. 目前莫得男朋友
5. 你的回答跟肖战或饭圈有关系? 我的评论跟肖战或饭圈有关系? 搜索我动态的不是你吗?突然提起肖战的不是你吗?在意粉籍的不是你吗?
6. 顺便再给你回过去
猛一下我还以为我这小透明遇到海洋了,点进你账号一看,噗。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知乎小江河,在丰富而多样的知乎里畅游知识的海洋,对着广阔的知乎,魔怔似的喃喃自语。“肖战凭什么这么帅气?”" 肖战粉丝凭什么评论我的回答?““肖战粉丝凭什么这么多?” 至于其他问题,他们一概不关心,这不在他们的思考范畴以内。你就知道,不论什么东西出现,你用脚指头都知道他们在意的是跟肖战粉丝有关,或者跟抵制一个档次一个水平的东西,翻来翻去就是饭圈级别的破事,你对他们还会有什么兴趣? 原样奉还给我? 原样不是你的吗?噗 (•̀∀•́)
但我们被 “送来” 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 “完全国货” 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 “送来” 的,而不是 “拿来” 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典型的崇洋媚外。
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崇洋媚外的事实,觉得自己怎么可能会呢。
1. 崇洋媚外很常见,实力更强的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是不容易发觉的,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2. 为什么说是崇洋媚外呢。因为中国基本不存在圣诞节的文化基础,中国人第一次吃肯德基才三四十年的时间,圣诞节这种节日在中国基本不存在文化土壤,我不反对在华外国人、基督徒庆祝节日。不过你这个祖上三代还是土里流汗,自己父母或者从自己这一代开始才接触城市、外来文化的人过节日,有什么内涵?
3. 外国人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基本上也就煮个饺子、写个对联看到舞狮拍照。大家都是体验一下和体验墨西哥节日非洲节日一样的。你见过哪个外国人,在没有中国人的情况下,自发举行活动?
4. 劳动节、妇女节等等节日也是国外传来的,但是和圣诞节这种节日完全不一样,前者表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意志与奋斗,后面表现什么?表现学习基督文化?还是买买买。
5. 我从不反对中国人接触、感受这个节日。但是社会上自发组织、真把这当成一种节日过,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么?在华外国人、基督徒办节日我们去参加感受和我们自己去办自己去庆祝是两码事。
大家要明白,感受和接触是一回事,自发性举办庆祝当成节日庆祝,是另一回事情。
“圣诞节吃饺子” 的反拨很令人啼笑皆非。本来不必如此的,无奈纲线在这几年愈演愈烈,好像非得要贴对联放鞭炮般地过洋节才可消解道德压力一般。但仔细想想,圣诞节的宗教意义其实反而是卫道士们普及的,在他们大加鞭挞以前,我根本不知道圣诞节之中还有这么多洗脑和入侵,从来只当是一种特别的游乐而已。
为什么要背负别人给你的枷锁呢?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该用什么意象就用什么意象。我觉得圣诞节吃饺子这种事特别好笑,圣诞节吃什么饺子呢?吃饺子还叫过圣诞吗?圣诞节不就应该洋洋气气地过么?想吃饺子,为什么不在春节吃个够?吃饺子不是反抗,而是妥协和委曲求全吧?搞得到来不去的,还不如根本不过。
有点主体意识,外国人过春节是很有殖民视角的傲慢的:“今天我们得像东方人一样吃点饺子汤圆、贴对联、舞龙舞狮”,一种对边缘的俯视的亲近,这才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的悦纳,出于完全相信自己的根底不会被外来的事物动摇,那我们相信我们的根底不会被动摇吗?还是我们认为我们的相信太脆弱以至于一点外来物就能摧垮呢?我们对洋人敢不敢也有点看蛮夷的姿态呢?“哦,过圣诞节了,俺们上国赏你们脸玩玩你们的把戏吧~” 这不才是降维打击吗?一到洋节就用饺子防御,一到春节看到人家也舞龙舞狮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我看这才是自卑入骨了吧?
以后可以洋节全部不过了。
哦,周末也是洋节,周末也不过了!
周末正常上班!
热爱祖国拥护党,过不过节不重要,过什么节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不能过这个节。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因为要送礼物
本篇文章著作权来自
反舔狗联盟会的盟友们大家好,我是网络探长颜克权 。
挑明说吧,不信基督教的人,你知道耶稣是干啥的不?你跟着喊什么圣诞快乐?
先别说我古板保守,管的宽,我并不反感圣诞节,但圣诞节终究是洋节,跟咱大多中国老百姓没啥关系,主要因为这些西方传过来的节日早已扭曲变味,被消费主义渗透的节日,无论国产的进口的,凑热闹我都嫌浪费时间!
与各种情人节如出一辙,圣诞节完全异变成了资本忽悠年轻人 “花钱” 的节日。
花钱不是问题,能开心就行,可有人高兴,就有人烦恼。
这也是某些人借机用 “仪式感” 压榨别人的又一契机。
一群不信基督教的人,过起圣诞节倒是不亦乐乎。
平安夜爆满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
中国的商家很有想法,还把圣诞节给本土化,还开发出了一个 “平安果”
![](data:image/svg+xml;utf8,)
圣诞夜的平安果,更像伊甸园的禁果。
苹果和平安夜本来没有什么关系。但由于汉语中 “苹” 字与 “平” 字谐音,在这一天苹果从传统的食物摇身一变成了礼品和祝福的象征。身价直接翻了数十倍。
我算知道抖音那些毒鸡汤是跟谁学的了,原来这玩意才是鼻祖。
西方压根没有这玩意,我就问你们尴尬不?圣诞老人看了都震惊。
颜探长连夜特意去家附近的商业中心走了一圈,好家伙,停车场爆满,人潮涌动,歌舞升平,热闹程度不输任何节日,可唯独看不出来这是圣诞节。
只有街头摆着的 30 元一颗的平安果,角落寒酸的圣诞树,才让我感受到了丝毫圣诞节的气氛。
不光是平安果,各种鲜花、伴手礼也琳琅满目。
看到这些东西,味就越来越不对劲了。
不用说,这又是一个舔狗们大出血的日子,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给女神过一个圆满的圣诞。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还在朋友圈咆哮着圣诞快乐。
虽然是过圣诞节,不过好像跟情人节没什么两样,收礼物和红包,吃饭,开房。多变的节日,铁打的流程。
不过平安夜对于舔狗渣男来说,还是有不同意义的。给了他们不让女生回家的最好借口。
好在今年由于疫情,大多数地方的教堂都没向外界开放,情侣和舔狗渣男们也少了一套流程,可以直奔主题。
往年去教堂的小情侣,听祷告的寥寥无几,都是去打个卡拍个照。
其实对于舔狗来说,他们才不管过的是什么节,只要把女神哄开心了就算完成任务。
怪不得平安夜卖鲜花的这么多,趁着好的输出环境赶紧把所有技能都交了!
这个平安夜,看似平安,但并不平安。
随后我便去附近的酒店巡查,我蹲在角落,看着一对对情侣依偎着走进了酒店,我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
也许清醒的人总是孤独的。
当中国的大多数人对于圣诞节这样的节日能够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既不因为他是洋节就极尽谄媚之能,好像过个节就能融入西方社会,成为人上人一样,也不因为这是洋节就认为这是外国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恨不得把他贬低到地底下去的时候,那么中国人就真正的自信了。
以上两种心态是典型的后殖民时代的思维,属于是从两个不同角度阉割自己。
圣诞节就是一个普通的节日,一个普普通通的世界范围的节日,一个大家忙碌生活之余可以乐呵乐呵的节日,如果你喜欢他的节日氛围,就参与其中,放松高兴一下,如果不喜欢,就当他没有发生。
就像春节,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面对春节也就是认为这是一个非本国的但十分普遍的世界性的节日,如果喜欢舞龙之类的习俗,就积极参与,如果不喜欢,就当是普通的一天。
但如果像某些极端派,看到有人舞龙舞狮就觉得是背叛西方文明,背叛基督耶稣,那这种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我自己并不支持过圣诞节,但我捍卫别人过节的权利。
要看为什么年轻人喜欢过节日,跟圣诞节无关。
这些外国节日里,节日是属于你的,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跟文化无关,反正任何外来文化都得中国化,什么平安夜吃苹果,什么送子玛丽亚之类的。
重点是,你在节日里,你是在享受节日的
而中国节日呢,赋予了很多意义,在这些节日里,你是属于节日的。
所以,年轻人更喜欢无拘无束的节日,而不是被要求的节日。
个人角度是比较讨厌圣诞节这种明显有宗教色彩的节日
不过打着爱国的旗号对别人说三道四的网友,只能说生活不是很如意
好几年前,人人都过的时候,我无感。
现在大家都抵制了,我反而觉得,过一过,也没什么。
我觉得我没变,大家也没变!
一切都没变。
其实是他们没有自信面对外来文化
根本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也是无知的
真正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的人 会有足够强大的自信去面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
文化最伟大的地方绝对不是保守 而是不断的吸取外来的营养繁育出新的枝叶 自己吸自己只能搞出短命的畸形
说抵制圣诞节把你们的教材课程,电脑芯片,身上的衣服全烧了吧,都是偷的西方的,全部滚去穿清朝的衣服,加大抵制,要抵制就别双标,都一起抵制,不要让西方玷污我们神圣的东方文明
找不到任何一条理由,需要过这个奇怪的圣诞节。
比双十一双十二强
“消灭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并不能制造文化繁荣,有精力还是应该想想怎么生产年轻人喜欢的文化产品。”
抵制风波应该是近几年才有的 每次快到圣诞节 网上就有各种抵制的 但是抵制归抵制 该过节的人还不是照样过节 可见这种现象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没什么可看待的了
咸因
抵制圣诞节的人。也就好象他没有看到或听到不相信祖辈上无数代人一样。这是所犯的错误所在,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些相信是要用心灵和诚实去看,才会看得明白。理解透彻,找到人生的乐趣和益处的真实状况。
民粹而已,爱过的过,不爱过的不过,这又不是杀父夺妻,有个什么好抵制的!
自己抵制自己不过是好事。要求别人的全部拉黑
有些人文化自信还不够,跟着起哄而已。
政治可能影响文化,但不可能改变或消灭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体系里最高维度的存在,是人对社会认知最重要构成基础。
而政治只是手段和工具而已。
很多人虽然嘴巴上喊着抵制,但心里却因为圣诞节而感到快乐不是吗。
和中国的春节,端午,一样优秀的节日文化不属于哪一国而是属于全世界人民。
中国所有的节不都是炮节么
睿智
除了经济利益实在想不出圣诞节和我有什么关系
文化不自信呗,文化自信还抵制啥
可以不送女朋友节日礼物就好了
当所有的节日都变成了情人节和购物节时,抵不抵制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些抵制洋节的人们,请你们把心思放到怎么保留传统节日上面吧。
洋节在国内本质上是消费节点,对传统文化倒不会有实质性威胁,但是目前国家鼓励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这些刺激国人消费的洋节被抵制也是大气候使然。大家淡定看待这个问题吧,毕竟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世人早就把这个节日的内涵世俗化和扭曲了,这一点上来说不分中外。
完全没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现。要知道中国可是有 56 各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何曾听说我们对某一个民族的某一个节日表现出抵制?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汉族文化够强大,所以其他民族的节日我们甚至都不太了解。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又为什么要抵制呢?
暴露出抵制圣诞节(尤其是抵制在平安夜撒欢子)意图的,全部都是美帝国主义的间谍和公知走狗,应该一律举报然后用铁拳雷普。
把平安夜那天完全过成美食节,购物节和狂欢节,实际上才是真正在意义层面上抵制了圣诞节。因为在亚伯拉罕文化体系中,在平安夜饕餮,购物,狂欢在一定程度上有坟头蹦迪的意味。
换位思考。如果抵制春节呢。
没必要过于焦虑,要充分相信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性。历史上,鲜卑族曾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并逐渐走上民族融合道路。
豫剧里的台词:
冬至过了那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
三仙送来一箱苹果,还有五斤肉十斤面。
小丫鬟手拿红鸡蛋,约瑟夫忙把饺皮擀。
店小二送来红糖姜水,喊一声:玛利亚大嫂,你喝了不怕风寒。
这个诞生在驻马店的耶稣是不是更接地气呢!
所以说不要紧张现在年轻人过洋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节会本土化。牛津大辞典里收录的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能给我们点自信吧。
不抵制但要汉化,这个圣可以是任何圣,我们要这个气氛,诞谁不是蛋 ,只要不是坏蛋就行。徐锦江表现很棒,我全都要!
节日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抵制实在没必要
不信教的人,过什么圣诞节。购物节?双十一双十二不够我们玩儿了吗?
除了热闹,你有信仰吗?节日总得有些内涵吧,不然传统的意义在哪里呢?
不能放假的节日都不算节日!
毫无意义!
自己不愿过就自己不过好了,用道德工具让其他人也不过就是小丑行为。
以此类推,春节也应该被抵制。这明明就是封建社会的糟粕。
不是哪个政党、哪个国家的节日,而是世界人民的节日。
大力支持!
应该抵制中秋。哪有牛郎织女玉兔?
应该抵制清明。人死成灰,烧纸给谁?
应该抵制春节。鞭炮守岁,哪有妖怪?
不能助长迷信!
抵制圣诞节?呵呵,简直不可理解
文化是全人类的,有什么可抵制的呢?不要这么狭隘,玻璃心。
立场是对的,方法用错了。本来大家也就把它当作购物娱乐打泡节,其实很多人都是凑热闹。 一下子提升要抵制的地步,反而物极必反。 实际上最好的抵制方法就是把圣诞节本土化,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购物节。
和当年抵制日货大街上砸日本车的基本是同一种人,
只不过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前是个体力活,现在有键盘就行了。
说不好是跟风美国的,你要知道世界上有两个美国,一个是保守的右翼,另一个是激进的左翼,而后者在上世纪就有零星使用 “happy holidays” 代替 “merry Christmas”(自称这样说还包括了想犹太光明节等节日),到 2017、18 年左右,连一些美剧(比如政治喜剧副总统等)都开始不说圣诞节了,还有更激进的左翼是反基督的。
在应该过圣诞节的地方,圣诞节 = 一家团聚其乐融融 = Chinese New Year 的感觉,
在中国、日本、韩国,圣诞节 = 买买买 + 情人节。
所以,我只是希望我早日有过东方圣诞节的资格。。。。
圣诞节是明显的宗教节日,而且是一神教节日,一神教强烈排他,参考韩国,已经宗教化!
有一天,当儿童节也变为情人节的时候,我知道,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是抵制,是淡化。
每一种文化的侵入,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80 年代时,多数人除了春节,根本不知道圣诞节和老人是何物。改革开放后,媒体的宣传和西方生活方式的介入,成了年轻一代的时尚。这是表象,深层次的是西方思想观念的介入。
所以近几年,国家重塑传统文化,汉服、唐服、传统文化渐渐成主流。
圣诞节就那回事,和民族文化无关,没了也就没了。
放眼全球,外国为什么鲜有抵制春节的言论?是因为外国人包容吗?是因为压根也没几个外国人过春节啊,时代广场能给你打个巨幕广告已经算给足你面子了。
一口一个 “文化应该开放多元”,那么相比于让自己接受圣诞节,让外国人了解甚至接受春节是不是更有建设性一些?可又有几个人能够那样做呢?不过是嘴上说着我能接受圣诞节来彰显一下自己的“摩登” 罢了(我也诧异这词竟然能用这么多年)。
毕竟,接受他人总比让别人接受自己容易的多嘛。
我们抵制西方的圣诞节,西方是不是也要抵制华人的春节?
另外圣诞节都抵制了,为何不再算上元旦?如今的元旦是按公历纪年法,又叫基督纪元,以耶稣诞生那年开始算起的。
一个节日,图个乐子而已。只能说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弘扬的不够,但没必要抵制抨击一个无历史疤痕的节日。
泱泱大唐,包罗万象,其时连弥勒佛的生日都过节。弥勒佛印度来的,也没对我们咋滴嘛,还不是被我们吸纳了。
这几年政治雾霾太浓,我们还是要对中华文明多些自信,一个圣诞节,翻不起浪头来。
文化自信不是一味的抵制闭关锁国,建设文化强国更是一样,邓公改革开放的目的又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开放和包容还有和国际接轨吗?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是那么容易抵制的
我记得之前有个答主说:把节日和强制活动捆绑,人们就不喜欢过了
[陪爸妈一起过圣诞]
[圣诞,今年你种树了吗]
很多抵制圣诞节的言论?怎么不觉得。
身边大部分人不过这个节,但也没几个抵制的,犯不着,事情多着呢,谁那么闲。
也见过公司里有人声称不过圣诞节,不知道算不算抵制,但我知道,那几个家伙主要是没钱,双 11 剁手剁狠了,不敢过,谁叫我们把圣诞节当情人节过。
抵制圣诞节?听起来很搞笑,不过这个节就算抵制?那没这信仰硬要过这个宗教节日算什么?骚扰?
要想圣诞节不被 “抵制” 也很简单,改到 3 月 4 月过,估计是大受欢迎。
硬是掐进双 11 和元旦中间,被 “抵制 “纯属自找没趣,过节也得讲市场分布,不是吗?
管他,不要让不相干的人干扰你的生活。
没必要抵制呀。
自己的七夕节,中秋节,国人还能记清它们的缘由吗?
数百年之后大家只会隐约清楚圣诞节这个传统节日是国外传进来的,
情人间有互赠礼物的习俗,朋友间会一起出门看圣诞树……
然后,我们不仅吸纳了他们,还过得比其他国家欢脱,好玩。
从个人的角度,基本上这些节日无非就是 “有个正当理由,可以和亲戚朋友聚下会聊聊天”,无论是什么圣诞节、双 11 购物节,不喜欢的不参与就是了,真没必要去抵制或抨击。
别人都在过节,自己有空的话,约上朋友参与一下,联络下感情,散散心,挺好的;没空的话,该干嘛就干嘛呗。
我觉得这种声音,一直也都没停止过……
近几年倒是由于营销过度,国家提倡出了倡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弘扬我们传统节日,不跟风,不过度宣传洋节;凝聚我们民族的节日。
话说回来,不需要过这么多节日,我们也轻松多……
好比说,今晚圣诞,别人炮火连天,在家逛知乎… 唉
民国时期的名流们,哪怕在蹲牛棚的年代也要想办法满足喝下午茶的仪式感;如果是真信徒,几句抵制的言论又能如何?
一个节日而已,抵制或者追捧就是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
有喜欢的,为什么就不能有不喜欢的?
认为是圣诞节的就过圣诞节,认为是星期五的就过星期五。
别互喷,互怼,互相影响就好。
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过一种氛围,给日常的生活加一种调味剂,总体而言过不过都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开心,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开心热闹一下,也不无不可
我个人是不过圣诞节的,如果过一个节日,肯定是因为有意义才去过,圣诞节对于我来说,我不知道意义何在,又不是我们自己的节日,过这个节是想庆祝啥呢还是纪念啥呢,还是要学习啥呢?
我个人的观点,不提倡,不反对。不提倡的原因是圣诞节氛围本来就是圣诞节炒作出来的,圣诞节作为一个外来节日,本来就是资本和消费的狂欢,大家愿意过就过呗。就像双十一,你也可以过成购物节,单身节,但是它也是人民空军的节日。今天你可以过圣诞节,也可以过苏联解体纪念日对吧。所以大家愿意过,愿意参加这个消费节日,我不反对,但是我觉得也不应该提倡。不反对的原因是我国国内确实有基督教徒的,应该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所以我觉得也没必要反对,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个基督徒的。
我们需要发展我们的文化,我们需要我们的自信。抵制大可不必。
个人理解
因为毕竟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是不均等的,不平衡的。有能力有独立思考国家的文化历史的人还不算主流,更多的是那些默默跟着别人,不带自己思考理解的人吧。
墙也是这样的吧。
圣诞节吧,我觉得理性看待。这个节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节日,就像中国人过春节一样,文化不是一味的抵制,也不是一味的模仿。
对其他文化的包容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这样说。如果你身处异乡,忽然有一天有人为了你过春节,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商家在圣诞这个事情上大做文章,各种促销。归根结底还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没有圣诞节元旦促销一样做,双十一一样做促销。理想看待,不要不自信。
当个消费聚会节也挺好。
今天圣诞节,老外跑到咱们新华社的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帖子下要求给他说生日快乐..
abcnews 这天大力宣传中国香港欢庆圣诞..
圣诞作为一个节目,聚一聚乐一乐无尚不可,刻意抵制的作用不会太大。有些事物一定会兴起,同样,有些事物也一定消失,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荑以通有无.”
我们班寒假作业有一篇作文就是写不过圣诞节。。。而且那天严厉打击过节的人。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过。
商家能靠这个节日营销赚点小钱,年轻人可以找个借口消费狂欢泻火,真正在文化含义上庆祝这个节日的教徒以及外国人们能够享受喜庆的气氛,国家 GDP 因为这个节日大家的消费又上涨了一丁丁点,我们也同时宣扬了自己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
所以看,庆祝圣诞节根本多赢,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你(抵制者)不喜欢,你算老几?
可以不过圣诞节,
但中国人一定要过 “平安夜”!
1950 年 12 月 24 日,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彻底粉碎 “联合国军” 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迫使 “联合国军” 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这一夜,是志愿军的胜利之夜,是祖国的平安之夜!
作为一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青年过尼玛的圣诞节,你信耶稣吗,你是基督教徒吗,我特么连佛都不拜,还过圣诞,蛮搞笑的
圣诞老人不是封建迷信?连外国的封建迷信你都搞,还怕别人反对?干嘛不直接承认自己媚外呢?那些支持过圣诞节的,基本上都是左派。左派有媚外属性,别说外国的封建迷信,就是外国的屎,他们也想吃两口。
而且节日又涉及文化入侵。要知道八国联军进入中国之前,也是宗教文化先行。文化入侵比枪炮还厉害,面对枪炮你可以反抗,面对文化入侵你就是束手无策。
文化是一种思潮,如果中国人都过洋节说洋话吃洋食,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中国这个国家吗?那不是洋国吗?
难道不过这个封建迷信,你就不消费了?不吃饭了?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知乎用户 钟二狗 发表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平安夜?】 1950 年 12 月 24 日,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彻底粉碎 “联合国军” 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迫使 “联合国军” 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这一夜,是志愿军 …
知乎用户 西门吹雪饼 发表 郭杰瑞做过视频,纽约圣诞节期间,所有西餐店都关门,只有中国城继续营业。所以以犹太人为首的一群不信基督教的外国人在圣诞节期间养成了吃中餐的传统,有的人已经坚持了几十年,都已经成了家族传统了。连移民美国几十年的华人后 …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所有节日都是为了消费而产生的(是消费不是消费主义,不要半句话没看完就杠)。温带人通常会在冬季设置一个大型节日。东方有春节,西方有圣诞节,东正教的圣诞节不是 12 月 25 号,但也是冬天。节日本质上是一次集 …
知乎用户 橘后皇 发表 抵制这种事情,除了迎接更加强烈的反抗意识,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 不过圣诞节、万圣节,也不意味着人们就会自发地过重阳节。所有能够流行的东西,都是对人有 “致命” 的吸引力,禁得了现实里一切,禁不了内心的蠢蠢欲动。 历来 …
知乎用户 脊梁 发表 我认为首先要抵制五一劳动节 警惕资本家打向无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知乎用户 汪有 发表 看到大家过洋节比过本土节日都快乐,我也很痛心。 我有一计可安天下,让大家讨厌洋节,捍卫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现在洋节更热闹,有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