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或将取代医生的几个理由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人工智能或将取代医生的几个理由

作者:李长青

人工智能已经取代了一些人的工作,包括以前被认为高大上,足以养家糊口甚至飞黄腾达的职业。未来很可能还会取代更多的职业。每个人都免不了心里嘀咕,自己会不会是被取消的那一种。作为医生,也免不了担心。面对未知,过度自信危险,过度恐慌难受。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大的可能取代医生。

我们不妨来个反向思维,来讨论一下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医生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就是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医生的理由,如果不成立反而成了能取代的理由。

理由一,人工智能没有感情,没法建立紧密的医患关系。人工智能虽然没有感情,但可以通过模式化的对话,对病人的痛苦表达共情或同情。比如病人诉说亲人的伤痛或去世,人工智能就会说一些难过的话;如果病人说一些喜悦的事情,人工智能也会说一些恭喜的话;就算是非语言的肢体或表情,也早就有人工智能识别产品。实际上医学院伦理学教育医学生应对这些情况也基本是模式化的,大体是要求医生要演出感情,是否真有感情,没法要求,也没法量化考核。因为个体表达能力的差别,有些医生演的好些,有些医生演的蹩脚些。甚至还有些医生表现很恶劣,让病人反感,产生反效果。整体效果如何,平均水平能否达到人工智能的模式化表达也很难说。

理由二,人工智能不会专业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确实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医生的基本功,也是最日常的工作,两者是否有效和准确,决定了下一步检查和诊治的方向。那么在医生培训和实践过程中,是如何保证这两者有效和准确的呢?除了医学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一条是模式化。对于病人的主诉,按照教科书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逐条询问,并进行分析。遗漏越多,误诊可能性越大。之所以要求模式化,就是为了全面和稳定。这一点人脑很难赶上电脑。再说体格检查,是靠医生的感知,传统的也就是视听触叩,这些感知不是什么复杂的神经功能。比如基本功之一的停诊,目前医生依靠的还是听诊器,这个完全可以输入电脑分析,让电脑学会哪是湿啰音哪是干啰音,哪是收缩期杂音哪是舒张期杂音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再者,即便这两者真有什么高深之处,目前医学实践总的趋势是会查体的医生比例在逐渐降低,查体的重要性在医学诊疗中也在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诊疗依靠的是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你人工都逐渐抛弃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和机器显摆?即便是水平比较高的医生,也并不稳定,一者容易受自己身体和心理条件的影响,二者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这一点和机器相比无疑是劣势。

理由三,人工智能不会合理的诊疗思维,容易误诊误治。所谓合理的诊疗思维,是在准确翔实的医学资料基础上,符合逻辑和医学知识的分析。要求医生既要理解医学原理,又要遵守医学指南,同时考虑病人的社会经济因素,做出最符合病人利益的诊疗决策。有时候要靠直觉,有时候又得摒弃直觉客观分析。那么这样的人类思维,准确率是多少呢?有人说医生的误诊率是50%,不知道这个数据何来,其实大多数情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医生依然是一头雾水,只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或者认为什么都有可能,相当于什么都没搞清。这方面能否比过设定了各种统计数据和程序化分析,同时输入了所有最新临床指南决策路径的机器?也很难说。此外,和前面所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一样,医生的临床思维也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变得不稳定。

理由四,人工智能没有个性,也不会像人类一样根据病人的个性调整交流。人工智能固然没有个性,但现代化的医疗体系其实对个性也没有多少鼓励。尽管庞大的医疗社会尽可能的包容了个性多样的医生群体,但整体上和其他职业化社会一样,总是鼓励一种相对突出的个性,比如外向,健谈,亲切又保持距离等等。至于根据病人个性调整交流方式,这个人工智能也已经显露出了巨大的潜力。比如我们常用的社交媒体,都在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推送内容,不光迎合,甚至在悄悄改变个人的认知。人工智能根据客户的个性改变自身的交流模式基本没什么障碍,就是输入输出的问题,而作为成人的人类医生改变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整合了这种算法的人工智能在医疗活动中未必会比人类医生的平均水平差。

所以,这些所谓看似明显的理由,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很难成立,反而很可能成为医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理由。而且相比人类来说,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临床很需要的优点,比如:人工智能不需要休息,只要有电有网络,一天二十四小时看病都没问题;人工智能可以不领工资,只需要支付研发和维护公司的费用;人工智能也不需要换班,白班夜班不用交班,不需要放假,所以也没有每次更换医生总要混乱几天才能互相熟悉的问题;人工智能也不需要会诊,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会找人背锅,犯了错当然也不会甩锅。

另外,还得看是否让人工智能替代医生的决定权在谁那里。如果将来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取得和人类医生大致相同的效果,而且花费又低很多,不管医生多么不情愿,也很难改变被替代的命运。决策者不需要每个病人都得到完美和最佳的诊疗,现实中也不可能,只需要人工智能能达到人类平均水平就可以了。至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极端个案,比如有爆款文章批判人工智能让自己多么不爽,以及人工智能的差错给某些病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医生过得有多惨等等,这些都会是决策者在决定之前会考虑到的内容,不会影响到大势所趋。

但是,尽管有这么多悲观的预测,我还是认为人工智能在医学上永远不会替代人类。原因就在于医学远不完善,别说未解之谜数不胜数,未知之谜都可能是天文数字。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将现有的医学知识发挥到人类达不到的极限,但并不能自己发现新的知识,甚至不能发现问题所在。即便输入了问题,人工智能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人工智能也不会想到改进现有的医疗技术,更不会主动去发明新的手术方式,医疗器械。这些最终还要靠人类的好奇心,以及探寻未知的勇气和智慧。

还有,医疗活动毕竟是一种社会活动,既包括医患关系,也包括了医患关系外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人工智能可以将现有医疗知识利用到极致,但理解不了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这也就意味人工智能永远无法独立行使医疗职责。只要人类不灭亡,社会就一直存在。如果社会不存在了,那么医疗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总之,那些医生普遍认为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理由,很可能是不成立的。反而是一些大部分医生不会用到的能力,决定了医生这个行业不会被完全取代。

(XYS20230307)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人工智能真正的恐怖之处

人工智能真正的恐怖之处 作者:EZRA KLEIN 2023年2月27日纽约时报 2021年,我采访了当世最杰出的科幻作家之一姜峯楠。他当时说的一些话,我如今时常会记起。 “我倾向于认为,将大部分人工智能恐惧解读为资本主义恐惧最为恰当,”姜 …

为什么要常年吃药

为什么要常年吃药 作者:李长青 家里有老人之前查体发现高血压,曾经多次问过我的意见。我了解这位老人对吃药这种事依从性非常差,血压也不是太高,就告诉她要是做不到常年一直吃药的话,就先不要吃。因为我知道很多人是把降压药当作变压器用的,血压高就吃 …

基层新冠诊疗的思考:循证与可及

基层新冠诊疗的思考:循证与可及 作者:棒棒医生 学习了张文宏的社区培训录音,主要精神是发挥社区医院的重要作用,强调“黄金72小时”,具体是“4+X方案”:1、吸氧;2、抗病毒药;3、激素;4、回家补充营养,喝粥,菜粥肉粥都行;5、中药,张文 …

张网红的视察式会诊到底哪里不?

张网红的视察式会诊到底哪里不? 作者:李长青 网红又有新的视频刷屏了。看到大家在朋友圈里又是发文章又是评论的热闹,一不小心又给网红增加了流量。我无意给网红添流量,只是觉得大家的说法虽然都有些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网红的视察式会诊 …

恐怖的白肺和迟迟不到的预防措施

恐怖的白肺和迟迟不到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长青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多,临床上发现了大量所谓的“白肺”患者,很多还是年轻人。目前国内还只有临床医生的个案报告,官方官方及学术方面的统计,尚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感染者出现白肺,亦缺乏数据来总结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