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柴静的《苍穹之下》?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不能再拍了,洋人会不高兴的。 知乎用户 AdamDeng 发表 柴静的问题主要是两件事,一是 2010 年就 IPCC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采访丁仲礼,二是 2015 年 2 月 28 日播出的《穹顶之下》。 从采访丁仲 …
文/魏春亮
我的微信,防失联
柴静回来了。
8月13日,在消失7年之后,柴静在视频号“欧洲的陌生人”发布了自己的新纪录片《陌生人》的预告片,宣布了她的回归。
只是,视频很快违规无法播放,有人说坚持了十分钟,有人说约1个小时,总之很快就违规了。
理由是“经用户投诉”,这似乎是如今柴静尴尬处境的某种写照。
十年前不是这样的。
2012年12月15日,柴静的新书《看见》发布会现场,集齐了白岩松、崔永元、罗永浩、张立宪、陈晓卿、邱启明、周云蓬等大佬,被称为“史上最强大的文艺传媒阵容”。
17天后,《看见》全面发行,狂卖100多万册,并不断加印,成为当年最火爆的畅销书之一。
书中有对大时代的关注,也有对自我成长的反思;诸多金句如“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崔永元说“《看见》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群体的记忆,甚至有可能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那是柴静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两年后的2015年,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让柴静迎来另一场高光时刻,也让她跌下神坛。
因为柴静曾将“福特基金会”放在片尾感谢名单中,人们质疑她是不是收了外国人的钱,来黑自己的国家。
一夜之间,当年的“共和国良心”、“文艺女神”,变成了“卖国贼”、“臭公知”、“伪文青”、“代理人”等等。
柴静沦为众矢之的,于2016年元旦在微博发了一条“新年快乐”后,便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直到前天发布了《陌生人》的预告片。
在这个预告片及文字稿里,柴静叙述了她做这个纪录片的初衷。柴静一家在2017年移民西班牙后,她家附近很快遭到了恐怖袭击,本来想解甲归田的她,想弄明白恐怖分子是什么,于是,她又开始了工作。
在五年中,柴静在欧洲五国,访谈三代前圣战分子。然后就有了这个六集纪录片和一本书。
文字稿里有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
“我想知道的真相我应该自己去找,因为我是那个受过训练的人。”
同样的意思,十年前那场《看见》的新书发布会现场的推广视频里,柴静也说了。
有人感叹,我们有多久在讨论着一个个被控制着的微博热搜,就有多久没看到过这样深度的调查;
有人哀叹,她居然还在坚持新闻理想,说,“还有人在做事”这个消息本身,就让人倍受鼓舞;
还有人赞叹,柴静从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转向关注全人类的问题,这个全人类都知道是问题但无人敢去揭露的问题。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质疑柴静。
“一个失业多年,没有工作收入的柴静,说自费拍摄纪录片,你信吗?”
“期待柴静来一部《夏威夷之上》。”
“柴静应该拍一部反美题材的纪录片,她敢吗?”
“新疆袭击你不发声,疫情期间黄种人被袭击你不发声,去到西方看到白种人遇害心中久久不能平复,这多少是有逻辑缺憾的。”
有一个评论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柴静是外国人,其作品受访者也是外国人,里面所涉及的恐怖主义也是在外国。我就好奇,就这样一个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的作品,她为啥要首发在公众号?
说到底,她的良心还是大大的坏,她还以为自己有影响力。她还幻想与公知内外呼应,以此来再黑一波祖国,以换取西方对她继续的眷顾。
说实话,这个角度我是万万没想到的。有人问,人家纪录片攻击中国攻击中国人了?
这位博主说:“既然八竿子打不着,用中文,拿公众号首发干嘛?”
预告片我是看了的,这个纪录片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混乱的欧洲,一个被极端情绪所支配的另一个世界,我以为这会被解读为“变相唱衰欧洲”,在国内赢得一片赞赏呢,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个脑回路。
我想,唯一的解答是,就算是黑外国,也是要有区分的。黑美国才叫本事,你黑欧洲算怎么回事?
而这,其实和柴静本人,以及她所作的事,并没有直接关系。
柴静用退出争议的方式,远走他国,没想到却又在曾经的国家,掀起这样的波澜。
柴静,不过是一面镜子,人们在她身上,照见的是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姿态。
柴静,又像是酒杯,人们借谈论她,来浇自己胸中块垒。
所以,即使柴静搞出了一个和本国没啥关系的纪录片,批评她的人谈论的,还是老男人饭局、勾连的势力、行走的50万、圣母婊强调、丁院士的采访、拿腔拿调的文笔……
柴静的新纪录片的预告片,当然有很多问题,比如,以她的能力,是否能处理这么宏大的主题;曝光恐怖主义,能否让它失去控制力;但恐怖主义单纯地归结为对抽象目标的执迷,是不是有解释力……
但讨论这些问题的只言片语,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非理性谩骂与讨伐中,让位给各种口号和帽子,没有被严肃认真地对待。
我以前也是记者,但我是新闻理想主义的质疑者,我也能看出柴静文本里的套路,所以我从没盲目崇拜过她,也就无所谓支不支持她。
我只是在柴静这件事情理,看到了就事论事、严肃认真讨论的不可能。
柴静在《看见》中说过一句话,“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其实真相也常流失于群情激动中,无论这种激动是激情洋溢的赞美,还是义愤填膺的谩骂。
也许,柴静的纪录片无法在国内播放,说不定是件好事。既然每个人心中早就有答案,看不看她的纪录片,其实都一样。
**—**The End—
我的微信,防失联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不能再拍了,洋人会不高兴的。 知乎用户 AdamDeng 发表 柴静的问题主要是两件事,一是 2010 年就 IPCC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采访丁仲礼,二是 2015 年 2 月 28 日播出的《穹顶之下》。 从采访丁仲 …
柴静《穹顶之下》的自相矛盾处 作者:石毓智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以一个纪录片横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四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之谜。这个立意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 …
今天,本来计划写一些别的。 但是昨晚临睡前,在朋友圈里,却刷到了齐齐哈尔34中学排球队的照片。她们中的大多数,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都已经消逝在人海之中。 我不忍心谈论别的事情。 她们青春靓丽,英姿飒爽,笑容纯洁美好得如同仙子。如果我们这个世 …
还记得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鱼尾”事件吗? 在当年的“鱼尾”事件中,一位美女驾驶豪车醉驾被交警查到,但是被查后,这位美女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醉驾的错误和危险性,还非常嚣张地对交警喊道——叫“鱼尾(yuwei)”过来: 这就是当年闹得沸沸 …
镜头摇晃着,追踪一个女孩上了地铁。 拥挤的车厢里、密集的人群中,镜头背后不知名的人与不知情的女孩紧紧贴在一起。 一起性侵犯堂而皇之地发生了。 很快,这段记录出现在某个色情平台,得到曝光,继而售出、获益。隐秘****的角落里,女性的恐惧和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