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某地把“天”卖了!
文|木白 一 网上看到了两则新闻; 一个是济南市平阴县以9.24亿元招出让该县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 该经营权的出让,也代表着全国首宗“卖天”的交易正式生效。 目前这件事已经有媒体报道,代表着并不是一个 …
官方已经定性:
总的来看,此次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
这个定性,似乎在暗示这些说法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按照官方的逻辑,难道此前提出这些问题的医生都在集体说谎?
既然如此,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那些勇敢发声的医生是在集体造谣?
不然,你很难解释很多问题。
首先,如果“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仅仅是“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那么这些转述和感受从何而来?难道提出这些问题的专家们都是凭空虚构、无中生有?
其次,如果专家们的质疑真的没有任何依据,那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又是如何引发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星星之火想燎原,也得有那么多草可以燃烧吧?
再次,如果“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真的是无稽之谈,那么相关部门为何不直接拿出科学数据来驳斥这些质疑?这难道不是最快速最高效的辟谣方式吗?
现在的回应,虽然引用了部分数据,也说有研究成果,还做了所谓的“采访”,然而,这些说法不但没有答疑解惑,反而激起了更多的问题。
就比如,回应提到了氨氯地平仿制药的研究成果,但报道并未提及样本量、研究时间、对照组的设置等关键细节,光说有成果已公开发表,而且都没有提供研究论文的链接或具体细节,这种不透明的做法,真的是回应质疑的态度和方式吗?
更糟糕的是,在“麻醉药不睡”问题的回应中提到,“麻醉诱导期仿制药人均用量略有增加”,为什么仿制药会略有增加,报道并未解释,也未说明是否会引发其他问题。这种模棱两可的回应反而可能加深公众的怀疑。
而在回应“泻药不泻”的质疑时,报道提到“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是第十批集采新纳入的品种,目前尚未使用”,这种回应虽然解释了“泻药不泻”问题的不存在性,但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如果问题尚未出现,为什么会被质疑?这不是明显的逻辑漏洞吗?
最最可怕的是,报道提到的接受调研的对象,全都是“有关专家”、“医院麻醉科临床医生”、“一家医院领导”、“相关医院和医护人员”、“7家医院负责人”、“结直肠外科主任”、“有人”等等,但那么多人,从头到尾愣是没有一个人有名字。
而且,在罗列了一大群没名没姓的专家后,这篇回应竟然也没有采访提出质疑的专家或普通患者,他们被无情地忽视了,净是这帮没名没姓的人在单方面自说自话。
甚至,这篇报道竟然连作者的名字都不敢写。
怪不得有人说,隐姓埋名的调查组成员,隐姓埋名的被调查者,隐姓埋名的记者和机构,却要诚意满满地告诉我们事实真相。
那我们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这诚意可太棒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The End—
加个好友吧
别失联了
文|木白 一 网上看到了两则新闻; 一个是济南市平阴县以9.24亿元招出让该县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 该经营权的出让,也代表着全国首宗“卖天”的交易正式生效。 目前这件事已经有媒体报道,代表着并不是一个 …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吴姓副教授陆续撰文质疑一个厅官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均涉嫌抄袭。有人说,吴副教授是“捏软柿子”,为什么不去监督级别更高的官员? 我哈哈一笑,含蓄地提醒:在当下,厅官这样的所谓“软柿子”,随时可以变成铁榔头砸破你的头。 这话,说得 …
01 短短几天,姜萍就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一番喷怼撕杠后,原本17中专生追逐数学梦的故事,就变了味。 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打假”大师们,重拳出击,从出身到板书,从纪录片到考试过程,给到了全方位的质疑: 平时月考成绩平平,怎么竞赛一下子就那么好 …
原创 维舟 维舟 维舟 微信号 weizhousw 功能介绍 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因为写了一篇批评刘慈欣《三体》,这两天来,我的观点(以及我本人)遭受了“三体粉”们的一轮猛烈反击。这倒也不意外(没我想象得那么猛烈),原本也不值得一说,不 …
昨天,有这样一条新闻:邵阳县卖鸡老太被城管收鸡笼时倒地身亡。 我看了一些媒体的视频,很不清晰,仅能看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身上盖了块白布,周边围满了群众。 好在今天当地官方回应了:老人好像有一点心梗病,现在我们在创文明城市,都是文明执法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