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有哪些变化?
知乎用户 药渣王 发表 自第二版以来,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又出现了 Ct 值,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 CT 值。 Ct 值,全名叫 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在核酸检测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以荧光定量 PCR 的核酸检测为 …
这不就是回到当年的 “武汉路线” 么,轻症方舱,重症入院。2020 年就是这么干的。
这是好事,防止 “一窝蜂”。
其实,抗疫是需要体现出层次感的,并不是说,一刀切就一定意味着严格防控。有时候,该严的不严,能松的不松,统统掐死,这不是严格防控,这是形式主义。
我自认为对这件事还是有发言权的。
其一,我完整经历过武汉封城。
其二,疫情期间,我在金银潭医院呆过。
怎么样,够一线吧?够资格吧?
虽然我不是医护,但好歹有实际体验。
话说那还是 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已经在武汉被发现,我老婆那会儿在金银潭医院住院做纤支镜(不是新冠,是支气管的毛病)。
我记得很清楚,医院有两栋住院楼。其中一栋楼腾空了,收治新冠病人,我老婆在另一栋楼住院。
我老婆出院那天,我跟她在楼下亲眼见到汉口殡仪馆的车来收殓病逝患者的遗体(离我们不到十米)。
够前线吧?够近吧?
要是按照直到现在某些地方的做法,一例确诊恨不得封整个区,按户口和身份证地址拉人隔离(哪怕人家十几年没回过武汉老家),那像我们这种深入中心的,岂不是活该喜提 14+14 套餐?
然而,当年并没有。
我们有事吗?有感染新冠吗?
也没有。
跟我老婆同一栋楼住院的其他病友有感染新冠吗?
也没有。
不止是我们一家幸运,而是没有发生院感,大家都安然度过。
要不然,你以为是什么原因,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会被授勋表彰?
我支持严控不假。我支持清零这也不藏着掖着。
但问题是,很多地方,由于并没有真正经历当年武汉那样的疫情,实际上是误读了武汉封城抗疫的经验教训的。
比如,很多人一直认为封城的精髓是封得越早越好,越狠越好。
其实不是的。
很简单的两个例子,武汉去年 7 月份和今年 2 月底 3 月初又有两次遭遇疫情,怎么没封城?怎么都摁下去了?这一轮武汉差不多连续 10 天零新增了(昨天一例是十堰的)。
要按照有些人主张的,恨不得只要有一例就封城,那我们武汉岂不是都不该解封?为 “保险” 起见,最好从 2020 年 1 月 23 号封到今天?省得封了解,解决又封?反正吃了也是要拉的,那就干脆坐在马桶上吃?
很明显,封城是最后的手段,是核武器,是不得已才上。
封城的真谛是什么?
不是为了提高准确性,而是为了降低流动性。
武汉当时之所以封城,一来,扩散传播,已经查不清路径了,谈不上准确性了。二来,当时也没有现在的全城核酸筛查手段,等同于两眼一抹黑。这种前提下,除了先封城降低流动性,减少不确定因素,没别的办法。
但是,2021 年 7 月为什么不封全城,只是封了江夏,经开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因为可以重点区域封闭加其他区域核酸筛查陪跑。既然可以陪着查,那没必要陪着封。
今年 3 月为什么仍然不封城?而且还精确到只封社区,街道,楼栋甚至楼层?因为 “双武器” 切换。一开始,培训班引爆疫情,但基本集中在江岸区,武昌户部巷等沿线景点,那就针对这些区域精准封控(最多只封社区)。过了几天,发现硚口那边也有病例,为防止外溢风险,果断抽出背后 40 米长刀,全城核酸,一个礼拜三次。又摁住了。
大家如果有心,不妨翻一翻我以前的答案。
我怼共存论,支持清零和严格防控,但我从来不反对分类管理,多手段联用。如果只知道封城这一招,统统抓去隔离,一个坐火车的旅客确诊恨不得隔离整个火车站几万人,那我们区分确诊,密接,次密接有何意义?那我们研制和引进疫苗,特效药有何意义?
我支持清零和严格防控,但我同时也反对一刀切,你们有没有见过我不顾他人死活?慷他人之慨?有没有 “只要封不死,就往死里封,一封了之”?没有吧?相反,从当初武汉到现在,每当有城市遭遇疫情,我都写答案呼吁做好保障和民生,统筹处理严格防控和社会运转。
其实,不论是清零派还是共存派,大家都不用高潮。
这个诊疗指南肯定不会是最终版。按照形式发展肯定还会变。
如果是悲观走向,病毒变异得传染性和毒性 “双高”,还由得着你共存还是不共存?到时候,全人类都得老老实实缩着,只不过,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完整度再加上之前封控的经验,会让我们应对起来更熟练。
如果是乐观走向,病毒变异得传染性和毒性 “双减”,谁 TM 疯了自虐把自己封死?我们 2020 年敢解武汉的封,现在反倒还怂了不成?就凭我们这几年抗疫的成果,这么低的伤亡,再加上吃了出口红利,那个时候开放也是胜利下山摘桃子。到时候既不是共存也不是清零,而是可以直接宣告胜利了。
除了扎针的疫苗,鼻喷疫苗我们也在研制(我非常期待这个)。你别看网上一堆人冷嘲热讽国产灭活疫苗,实际上,不论是世卫还是美国,也都承认了我国的科兴疫苗。除了引进辉瑞的特效药,我们自己也在研制药物。谁告诉你只有两条路的?谁跟你说要么封死要么不设防躺平?
我可以百分百肯定,不论是清零派还是共存派,里面都混入了水军。
有的共存派一开口就是 “封城两年多,经济如何如何”,谁跟你说封城两年多?武汉那次封城时间最长也不到三个月。
还有的清零派一开口就 “封城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封城”,那我们武汉扣除掉封城的两个多月,其余的时间难道就没有防控?难不成在裸奔?
既然如此,那我现在为什么要怼共存论?
因为清零派好歹还挂了清零两个字,左倾归左倾,起码招牌还抬着。而共存派迷惑性更大,更暗戳戳,很多人不是真共存,也不是真开放。而是借共存带躺平共存的节奏,借开放带不设防开放的节奏,以至于把共存和开放这两个好词都给糟蹋了,混淆视听,干扰抗疫部署。这才是我们需要识破并与之斗争的。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15 日晚间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九版)》。新版诊疗方案提出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且针对新冠肺炎治疗的新药物已相继上市,治疗经验和治疗手段进一步丰富。
在此背景下,中国官方组织专家对原版诊疗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新版诊疗方案是在认真研究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新版诊疗方案重点修订了 5 项内容,其中包括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
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在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方面,根据各地反映的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等意见,修订后的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
其一是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其二是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 ICU 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 ICU 治疗。
关于轻型病例为何可以集中隔离,有专家在受访时表示,新冠肺炎轻型病例危害较小,无需特殊治疗干预,但需要隔离观察,一旦病情变重可及时转入医疗机构。同时,此举考虑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应用,可避免大量占用医疗资源。
疫情还不能放开管控 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
这一波疫情自 2 月下旬以来一直没有消停过。内地连续三天新检出感染者(确诊 + 无症)超过 2000 例,3 月 14 日本土新检出确诊 3507 例 + 无症 1768 例,远远超过了武汉 2020 疫情之后的常态化规模。
人口总计近 3000 万的深圳东莞已经 “按下慢行键”,要用 6 天时间做 3 轮全民核酸检测,排查清楚本地感染情况。
因为自 2 月下旬以来,深莞疫情就没有断过,深圳疫情累计已检出 500 多例感染者,并外溢至多个省市。东莞大朗镇的疫情感染者累计已超 1000 例。
上海北京也展开了大范围排查和管控,上海 3 月 14 日检出 139 例感染者。自 2 月底接待香港入境的隔离酒店外溢以来,上海本地感染已超 800 例,另外扩散到陕西西安、北京等地,关联感染者超过 250 例。
天津也在继续忙于防控西青区疫情,感染者超过 150 例。至于疫情高发的吉林、山东,更是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
3 月 12 日,吉林全省(主要是长春、吉林两市)新增检出本地确诊 1412 例,新增检出无症感染者 744 例。
3 月 13 日,吉林全省又新增检出本地确诊 895 例,新增检出无症感染者 131 例。
3 月 14 日,吉林全省又新增检出本地确诊 3076 例,新增检出无症感染者 991 例。
吉林省这轮疫情累计已超过 8000 例。吉林省规定禁止本省人员跨省流动、跨市州流动,开设了超过万人规模的治疗医院,更自武汉 2020 年以来重新开设了方舱(轻症)医院。
根据各地通报,吉林疫情还关联到了黑龙江牡丹江、重庆、云南昆明等地。
山东青岛等地疫情感染总人数也超过 2000 例,存在多条传播链和工厂、单位、学校聚集性疫情。
还有甘肃兰州系列疫情,检出感染者超过 250 例。江苏连云港疫情,检出感染者超过 200 例。
除了上述直辖市、省份、大城市,目前疫情社区传播还涉及到如浙江杭州、河北廊坊,以及广西、云南的沿边地市。
至于零散的移动外溢,那就更多了,几乎遍及了东部省份。(国家卫健委:3 月 1-13 日本土疫情感染者报告 1 万多例,波及全国 27 个省份)
随着病毒流行的主要毒株从原始株变成 D 毒株,去年夏秋的南京机场系列疫情、内蒙额济纳口岸输入系列疫情的传播链已经变得极其复杂了。江西上饶疫情更是开创了首次无法溯源找到感染来源的案例。
而当 2021 年 11 月 O 毒株横空出世,具备了物传人、风传人的能力,极强的感染力,复杂的传播链,又跃上了一个新层级。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持续地实施 “动态清零”,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
但从 2020 年下半年的一个个地区孤立的、间断性、小规模的感染疫情,到 2021 年上半年的几次大规模疫情,再到现在 2022 年初全国范围持续不断的疫情,怎么办?
而且说实话,疫情到现在已经 2 年多了,尤其是一些口岸门户城市,经常发生的封城封小区、全民核酸检测大动作,再加上对出行、探亲、回家乃至对生活的不便,很多民众的厌倦心态越来越强烈。
从最初的的怕死到现在的怕麻烦,再加上疫情对民生、经济、生活的全面综合影响,不少人从清零的坚决支持者,变成质疑者、反对者。这些社会情绪都是需要正视、不应回避的问题。
疫情防控状态能不能结束?何时结束?怎样结束?为什么现在还不能放松?越来越多的人想迫切知道答案。
这个病毒怎样了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放松?病毒毒性和危害性降低了吗?
先来看看一个可以作为特殊样本的地区——香港。
香港之前也一直执行 “动态清零” 的管控策略。但自 2021 年底机组乘员隔离失控,导致 O 毒株在社区扩散传播以来,到全面扩散仅仅用了 1 个多月。
截止 3 月 15 日,香港新增死亡病例 294 例,年龄在 19 岁至 105 岁之间。
这一波疫情已经累计记录了 4355 例死亡,死亡率提高到 0.54%,离世患者年龄从 11 个月到 112 岁都有。
疫情两年多至今,香港累计新冠死亡 4568 人,已经超过了武汉在 2020 年 1 月~ 3 月(基本同期)累计的 3869 例病逝患者人数。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人口是 740 万,少于武汉疫情期间的在城人口 1000~1100 万。
也就是说,按人口比例,香港疫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武汉那艰苦的一个多月时光。
然而,现在的香港社会画风是这样的海滩嬉戏场面。毕竟,年轻人都已经不担忧新冠问题了。
香港这一轮疫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很简单,香港一大批最需要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于对副作用的担忧,以及之前香港疫情控制的一直还不错,就没有接种疫苗。**结果就变成这样了。
先来看香港卫生署统计的本轮疫情死亡情况。
可以看见,如果是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50 岁以下就没有死亡的,50~70 岁的死亡率也比较低,万分之二到万分之六的程度。
而如果是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60~70 岁的死亡率就超过 1% 了。而如果是 80 岁以上,更是达到了 11.68%,相当于每 8 个人就要死 1 个人。
但香港偏偏就是高龄老人,接种疫苗最低。
他们一是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其次是觉得在之前香港疫情防控不错的状态之下,没有必要接种疫苗(这也很关键)
在疫情全面爆发前,香港完成两针接种的人群比例,像 40~60 岁人群都超过了 80%,接种很积极。
但 60~70 岁人群却不到 70%,70~80 岁人群更是只有 50%。
最要命的是,免疫能力最差、死亡率最高的 80 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完成率刚过 20%!
香港每 10 个高龄老人只有 2 个人接种疫苗,剩下 8 个人根本不接种疫苗。
那么,剩下的这 8 个高龄老人,就有 1 人面临新冠感染后病亡的后果。
而香港是个老龄化社会,80 岁以上人群的总人数是 40 万人。算下来,就得有 4 万 80 岁以上老人需要面对死亡。
还有 60 万 70~80 岁老人接种率只有 50%,那么未接种的一半也就是 30 万老人,需要面对 3% 的死亡率,算下来也有 9000 人。
因此,香港疫情 95% 以上的死者是 60 岁以上,中位数年龄 85 岁,其中 90% 以上未完成疫苗接种。
未完成接疫苗接种的死亡率,与完整接种两剂疫苗的死亡率相差 23 倍。
反观内地的情况
老年人不仅免疫机能退化,而且大多数都有明显的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是病毒的易感人群、主要的受害者。
鉴于新冠病毒主要杀伤 60 岁以上老年人,所以对新冠疫情的考察,从来都要着重看老年人的数据。
截至 2 月 20 日,内地 60 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覆盖达 2.2 亿人,完成全程接种达 2.1 亿人。80 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达 2044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达 1795 万人。
但是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反推,内地还有 3388 万老年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其中 80 岁及以上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为 1023 万人。也就说,内地 80 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仅有 66%,还有 1/3 的 80 岁以上老年人没有接种疫苗。
按照香港实践的数据,如果内地也解除管控,1000 万 80 岁以上老年人将会因新冠死亡约 120 万人,2400 万 60~80 岁老人也会死亡约 40 万人,合计 160 万人。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年轻人、中年人来说,接种了疫苗,虽然还不能杜绝感染,但新冠病毒的杀伤力已经大幅下降。绝大部分都是无症、很轻微的症状。
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近 1/3 未接种疫苗的 80 岁以上老年人来说,新冠 O 毒株的死亡率仍有 1/8。每 8 人死 1 人,这太残酷了。
当然,即使完成接种,80 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死亡率还是有 2.5%,相当于每 40 人死亡 1 人,还是不低。
能否在全民完全接种后放开,这需要权衡社会的综合因素,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想方设法提高老年人接种率。
让这 1000 万拒绝接种的 80 岁以上老年人、2400 万拒绝接种的 60~80 岁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才有推动社会防控政策改变的可能。
有了这样的免疫力社会基础,才能讨论是继续清零还是迎接共存。毕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展望春天
当然,香港在经历这一轮疫情之后,老年人终于行动起来,愿意接种疫苗了。
目前香港 80 岁以上老人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 50%,70~80 岁老人接近 80%。
香港的经验教训也足以为内地防控提供参考。
毕竟,疫情防控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社会不能永远都是这个状态,最终都会有放开的一天。
说明一步步在为开放做准备。
三月以来从舆论导向到政府发言无不体现着。
人民日报昨日发文称吉林 95% 病例为无症状、轻症病例,其他地区也基本和吉林相同。国家最大的官方媒体发言告诫民众此轮疫情虽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但是杀伤力却很小。
这在以往的两年是很少见的,这两年的主流媒体无不在提高民众恐惧感、妖魔化新冠病毒。曾经这是为了在动态清零政策下让民众有积极的情绪配合政府工作。
按理来说 2022 年这波疫情是武汉疫情之后最严重的一波反弹,官方按常理应该继续推广一些列动作来告诫民众新冠依然可怕,请服从政府安排。
人民日报却在这个时候给了基层当头一棒,这波疫情传播广但并不严重,请民众不要恐慌。
当今疫情防控越来越难,一些民众对于频繁的封锁管控已经开始怨声载道,而人民日报的这波操作不得不让人遐想。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出了一份有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涉及到了境内和境外的旅游业未来发展规划。其中最让留学生和华人关注的就是有关启动出入境旅行试点的计划。
这位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是:选取部分岛屿国家或地区试行出境旅游试点,部分城市和岛屿作为入境游的开放试点。
虽然与疫情之前自由行,出境随意的情况有些许不同,必须依托旅游团体,但允许出境已经是在国境解封上开启了重要的一环,也释放了中国要缓慢解除国境限制的信号。
前段时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批阳性学生被集中隔离在图书馆等地,引发了社会强烈的不满。这件事才过去不到一星期,舆论风浪还没有过去,这时候国家突然宣布轻症集中隔离又是来了当头一棒。
我国的防疫政策一直是以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首要任务,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也是防疫的根本原因。如今官宣轻症集中隔离,就代表着无症状、轻症已经不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大家完全可以自愈。
同时,占比 95% 的无症状、轻症病例采取集中隔离会节省大批医疗资源,把这些资源留给中重症、重症、危重症的人群。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一政策在今后开放会一直延续下去,这会减轻医疗系统很大很大的压力。
2022 年以来,全国南北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尤其近来上海、深圳这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爆发了比较大范围的疫情,这对第一季度的经济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如今各地方频发的过度防疫,一省有疫,多省封锁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疫情环境,经济也扛不住如此频繁的封锁管控。
奥密克绒的传染性注定了我们很难实现长久时间的完全清零,难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还要继续坚持全国 28 个省份的多个地方的完全封锁政策吗?
要知道,我国月收入不足 1000 的人口仍有 6 亿人!
——————————————————————
清零是当下态势,开放是未来趋势,无用的争论不会让国家好起来,让人民的日子好起来。我们已经被新冠恐吓了两年有余,如今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大家的恐慌,转变大家对新冠的看法是有原因的。
当一种病毒已经很难杀死人的时候,能杀死人的就只剩打着病毒幌子的贼了。
我认识的朋友得了两次新冠病毒,不过他不到 40 岁,属于轻型,居家休息就自愈了。
他本人的后遗症就是会咳嗽很长一段时间,其他没有什么问题,对于网传男生什么功能不行,或者脑子出问题,他都没有遇到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抵抗力不好的人会反复得,他就是得了两次,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得第三次,现在他就是要吃好喝好锻炼好,生活规律,总之感觉得病很难受的。
![](data:image/svg+xml;utf8,)
新冠病毒对于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什么问题,本身身体素质高的,没有基础病,得到及时治疗问题都不大。
但是对于很多本身有基础病的老人或者是孩子来说,新冠病毒可不是小事,而且容易反复得病,如果自身抵抗力不行,诱发了其他的病痛,那可能真的会凉凉。加上得病的人那么多,可能医疗资源紧张,平时去医院看病都排队要很久,如果疫情流行了,我们很多病人可能得不到及时治疗,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但是我看到现在因为疫情动不动就封孔不能随意出门,好多人感觉没病死,可能因为没钱要被饿死了,哎,真是两难。
说在最前面,希望所有想评论的朋友,把全文看完,不要用二极管的思维给别人打标签
人在韩国,今天是我入境韩国居家隔离的最后一天。昨天韩国新增确诊超过了 62 万,新增死亡 429 例,韩国的医疗系统马上就要非常紧张了,但还没有被击穿。为什么我要说韩国的情况?因为韩国的防疫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参考。请耐心看完。
2020 年 2 月的时候,韩国因为大邱的邪教集会和示威游行(韩国人向来是一言不合就游行),让韩国日增达到两千,在当时迅速成为中国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当时韩国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政策,很快压住了疫情,以至于到了 4 月份的时候每天只有几个新增病例,可以说是防疫优等生。到了 8 月份,8 月 15 号是韩国的光复节,很多人上街庆祝,于是疫情不可避免地严重了起来,达到了每天新增几百例的程度。后来到了冬天,气温降低,加上出现了变异病毒,韩国最严重的时候日增 1000 多病例。和现在每天新增几十万相比,当时可以说是没有疫情。一直到大概 2021 年暑假那会儿,在韩国得新冠的,都会有保健所(可以理解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你,带你去医院,而且治疗是免费的,因为当时的韩国政府希望你得了新冠的话就赶紧去医院,别传染给更多的人。去年 7 月,韩国的新增第一次突破了 1000 例,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尽量让大家都住院的话,病床很快就不够了,于是我记得大概在去年 10 月份(毕竟我也不会一直紧密关注韩国的政策,只有大概日期)那会儿,韩国的轻症病例就开始居家隔离,不去医院。2022 年初,奥密克戎开始在韩国传播开来,之后韩国的新增曲线是这样的:
而韩国自疫情以来的新增曲线是这样的:
看见了吗?从奥密克戎开始韩国的新增直接爆炸,现在的新增已经位于世界第一,名副其实的超英赶美的世界第一超疾大国。但是,韩国的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变化相比新增病例来说,变化非常非常小。在轻症病例都居家隔离的政策下,韩国的病床在今年虽然一直很紧俏,但是医疗系统没有被击穿,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韩国非常高的疫苗接种率:
截止 3 月 16 号:
在所有韩国人中,三针接种率 62.8%,两针接种率 86.6%,一针接种率 87.5%
在成年人中,三针接种率 68.4%,两针接种率 96.2%,一针接种率 97.1%
60 岁以上人群中,三针接种率 72.7%,两针接种率 95.7%,一针接种率 96.3%
韩国这个接种率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有时候我感觉韩国就是一个缝合了东西方的国家,传统文化几乎都来自中国,中国人的很多观念在韩国人心底依然存在,但近代又主动靠近西方,制度和思想也开始转向所谓 “自由民主”,反对封城的同时(西方特色),打疫苗也很积极(中国人人命关天的思想))
在这样的接种率下,韩国截止目前的死亡病例的分布是这样的:
第一列是年龄段,第二列是确诊病例所占比例,第三列是死亡病例所占比例,第四列是致死率。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韩国的死亡病例一半以上都是 80 岁以上的老人(但 80 岁以上的病例仅占全部病例的 2.45%!!!),60 岁以上的老人的死亡比例占所有死亡病例的 93%;而年轻人的致死率低到了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小到没有统计的价值。由于绝大多数确诊病例都是奥密克戎肆虐之后产生的,奥密克戎真实的致死率会更低。
好了,看完了韩国的数据,现在可以说国内了。
从韩国的防疫可以看出:
我们之前的做法是就连无症状感染者都要送去医院占一个床位来治疗,而去年我们每天新增的病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国内的医疗资源一直处于极度充足的状态。有人觉得我们去年致死率低是因为医疗资源充足,其实医疗资源充足到底贡献多少百分比呢?并不是只要医疗资源增多,一种病的致死率就会降低,这种变化是有限度的。一个得了绝症的人,你就是有一万家医院也救不活他。去年国内的新增病例也就没多少,一个省的资源可能都够了,这时候更多的医疗资源冗余并不能起到作用。除了医疗资源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疫苗,疫苗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喊着疫苗无用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疫苗确实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和致死率。确实,奥密克戎的逃逸能力拉满了,这是随着疫情发展而出现的变化,我们要承认这样的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抨击疫苗效果下降。目前一切的变化都表示着:新冠已经不再像两年前那么可怕了。于是对应地,我们的防疫方式也要出现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做法。现在随着新冠特效药的开发,我们面对新冠的工具箱中又多了一种工具。如果特效药可以普及,重症率和致死率低到流感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至于后遗症,目前大家看到的很多关于后遗症的研究中,不少参与实验的病例是没有打疫苗(在 2020 年或 2021 年上半年感染)或者年龄较大(最近关于新冠导致大脑猥琐的研究中,病例的年龄是 50 多岁到 81 岁),至于 long covid,即新冠长期后遗症的研究,就更是 “古早” 病例的研究了,并不代表你在打了三针疫苗后的今天感染新冠后也会出现那些后遗症。**我说这些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这个病毒,**打了三针的年轻人得了新冠确实后遗症很轻,我认识的留学生中感染的有几十个了,他们感染后十天左右就转阴了,两三个月后也没感到什么后遗症。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恐慌,做好防护就行。
之前张文宏说今年将是疫情下的最后一个寒冬,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是完全不信的,毕竟当时美国日增了 150 万例… 但是看到今天的形势,连中国都开始改变防疫政策,我意识到,形势真的变了。我现在相信说这话的话时候,张文宏一定是掌握了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信息,才敢说这样的话。我现在也认为,疫情形势在 2022 年会出现重大转机,我们的动态清零政策也会更加灵活、适应新的疫情变化。
希望大家依然做好防护,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疫情终将过去。
意味着我们在抗疫道路上终于走出了正确的,关键的一步。
从 2020 年发展到 2022 年,两年多过去了,情况已经非常清楚。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变异极快,疫苗和药物始终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想彻底的永久性的清零,从理论上说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中国永久性的闭关锁国,不和外国发生任何联系。否则永久性清零的想法纯属科学白痴,因为这是一条死路。
完全躺平也不行,因为尽管它的致死率低,但算上中国超量的人口,感染中重症的绝对数值还是很多的。置之不理,有可能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会白白死去。
所以科学的方法只有一条路,就是主动共存。下发检测试纸,让人民可以自我检测。定时更新指导药物,让民众可以自行购买服用。鼓励尽量接种新的更有效的疫苗。
轻症和无症状的统一在家里靠休息,靠自身免疫力过关。如果发展成重症了,转送至医院进行救治。全力保证重症和危重症的医疗资源,不要变成医疗挤兑。
不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不进行区县一级及以上的大规模封城。尽量减少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干扰。逐步开放国门,开放旅游,恢复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
好事情,可以改变对 “新冠闻风色变” 的观念。
毕竟疫情已经两年多了,病毒都演化了不知道多少代了,诊疗方案都出到第九版了,总不能老是抱着 “祖宗之法不可变” 的思路去看防疫,防疫也要与时俱进嘛。
但人们的观念是有惯性的,没法那么快转变,所以需要官方口径的引导。
顺便说个题外话,我看到很多人说这次的诊疗方案(第九版)删除了 “无症状感染者” 云云。
其实这是个误解。
关于新冠,我们国家有两套《方案》。
一套是《诊疗方案》,就是最新更新了第九版的这个,是关于如何治疗新冠患者的;
还有一套是《防控方案》,是指导防控工作的,最新一版是 2021 年 5 月发布的第八版。
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实际上不存在 “诊疗” 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在《诊疗方案》里,别说第九版,之前的第八版里也没有。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规定是在《防控方案》里的。
四、疫情监测
(一)疫情发现报告。
1. 病例发现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病例应在 2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后要在 2 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 “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 核酸检测策略,尽早发现疫情。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纳入社区管理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送医开展核酸检测。
2. 无症状感染者发现报告。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筛查等途径发现。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在 2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在 2 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 24 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
当然,《防控方案》预计很快也会更新最新版,里面会不会调整无症状感染者的表述,现在无法确定。
但从最新《诊疗方案》中开始强调分级诊疗的角度来看,《防控指南》调整无症状感染者的可能性不高,因为这本身也是疫情分级管控的一个表现。
有些人就是永远抓错重点,重点是 40-35 且 2 次阴解除……
也不知道真傻还是装傻……
就看如何执行了,如果贯彻以后,意味着满大街都是 36-39 的。
确实,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里面,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
有人就认为这是打算放开了,
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快,
这只是根据客观条件和现实情况的适时调整罢了。
动态清零依然在,只不过收治上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已。
这也就是之前张文宏强调过的,为了保持医疗体系平衡,在某种意义上,分级诊疗是必要的。
确实,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所以,对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则再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是一次医疗系统的压力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里并没有提到无症状病例(虽然之前也没有),
那么有人就要问: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
无症状病例有一个 “暴露” 界定。
① 暴露之前,虽是感染者,但并不会被界定为病例而被管制(密接者除外);
② 暴露之后,虽是无症状,但仍会被界定为病例而被管制。
目前阶段而言,大概率是与轻型病例的管理相似,还不至于达到无症状居家自愈或放任自流的阶段。
说实话,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毒力减弱,疫苗的普及,无症状感染者只会越来越多。
去年 6 月底,我就谈论过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 “好” 和“坏”。
顺便提一嘴,近期推出的居家自测试剂,就是为无症状感染者早筛准备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改变,也看出了国家目前对于新冠的态度转变,而随之而来的,会是防疫政策的适时调整。可能是松绑,也可能收紧,要视疫情发展而定。
(划重点,不是一下子放开,也不是盲目放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再来杠我了)。
前脚张文宏刚发完话,后脚国家就推出了分级诊疗,这里面的风向想必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叫审时度势、顺应趋势,我觉得这个时候做出改变是恰当的(之前我预测最早是 4 月,比想象中快)。
但有些满肚子坏水的二极管又冷嘲热讽地说:
同学,你是在刻舟求剑,还是掩耳盗铃?
这种人我建议拉进地狱级黑名单。
我是
(公众号同名),如果你想了解最新的疫情 & 疫苗科普,可以持续关注我【也可以关注下面的疫情 & 疫苗】专栏。
新冠抗原试剂开始预售,一人份 32.8 元,你会尝试自检吗?能为疫情防控带来哪些便利?
张文宏称「这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本轮疫情预计何时会结束?
这个很正常啊,其实从武汉那个时候就开始这样了。
武汉那个时候的方舱医院就是接收轻症病人的,那就是集中隔离,集中打针吃药。那个时候还没特效药,打针吃药也就是增强一下抵抗力罢了。
王辰院士提出来的方舱医院的设想真的是突破性的,后期国外也是采取了对轻症的集中隔离的方式,然后才慢慢变成了轻症居家隔离。
人类,或者说生物,都是在变化中求生存。
新冠病毒毒力减弱,重症率致死率已差不多下降至流感水平,那么防疫政策就应该与时俱进的相应改变。其实,我觉得咱们国家已经非常谨慎了,虽然做出的改变不迅速,但是开始改变就是好事情。
防疫爱好者们就不必来杠了,任何决定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吉林的患者太多了,医院不够用了。
估计慢慢就没有霍普金斯大学消息了
意味着奥密克戎感染力太大,医疗系统要顶不住了,各地可能要提前建设方舱或者隔离公寓,别等疫情爆了再临时抱佛脚。
另外,提醒一下以为开放试剂盒就是默许居家隔离自愈的人,你最好祈祷居家隔离自愈时没传染给别人。否则的话,万一来个超级传播,没试剂盒你可以不知者无罪,有了试剂盒,可就是故意的了。
基于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已无症状感染者还有轻症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意见。
1、病例分类收治中取消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
2、轻症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病情加重了再转到定点医院;
4、出院标准发生了一些修改,将出院后继续进行 14 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七天居家健康监测。
随着新冠逐渐攻陷各个城市,向珠三角、长三角已经出现了一个城市停摆的现象。
那对经济的影响也在加大,可以看到最近有一些新的抗议模式已经在形成,新增了包括新冠的抗原自测,还有包括国产的口服特效药等等。
但是有些人对于新政有点阴阳怪气,觉得我们是要准备躺平,迎接开放了。
实际上病毒在变化,本来政策就需要动态调整。一开始防疫没有经验,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掌握了一些经验,疫苗、口服药、自测抗原都有了,政策可以调整。
有很多人就随便一句轻飘飘的话,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寒冬已过,未来都是倒春寒。
最科学的诊疗方案,说得好像以前没有做过。
总之,越来越好就对✓。
插播一条求助,麻烦帮忙顶一下吧!
上海病友在病友群的求助,3 月 17 号下午复旦肿瘤医院通知病人撤离,3 月 18 号也就是今天凌晨 1:30 周浦医院不允许住院。
“对正常生活秩序影响到最低” 还请践行承诺。
老年人背井离乡在上海治疗癌症实属不易,女儿在外地帮不上忙快崩溃了。
抗疫很重要,但是真正能死人的是癌症。谢谢!
躺平是大势所趋,大势不可逆,各位爱好抗疫的小可爱们…
躺平也不是啥也不干,而是不要动不动封城、全民检测…
时间:上周末
张文宏上周末发出模棱两可 “既清零又降低影响” 的视频探一下舆论反应。
时间:本周一
张文宏周一的发文观点与周末视频已明显不同,此文有明显放开的倾向。
文中反复强调在群体免疫国家的死亡率已经低于流感。在上海也没有一例危重病例,就是为了减少对于新冠病毒的恐慌。
毕竟前两天吉林农科的孩子们 “每一个都嚎啕大哭” 表现出了对于新冠一种不理性的恐慌。
所以要消除这种恐慌情绪,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新冠病毒。
时间:本周一
人民日报在本周一当天转发张文宏文章并强调” 并不意味着长久封城和全检测”。明确张文宏观点即官方认同观点。
进一步消除恐慌,避免全面放开后的医疗挤兑。
进一步敦促疫苗注射率并普及老年人注射…
意味着放弃清零呗。
有些拿老人孩子说事,其实绝大部分老人孩子是抵挡得住这个新冠的。比如英国的 95 岁伊丽莎白女王和七十多岁的查尔斯王子感染了新冠不是都好了吗?
那么,哪些人可能抵挡不了新冠病毒呢?只有那些身体极度虚弱的重病病人,比如癌症晚期各个器官衰竭,艾滋病发病期,重症尿毒症等。实际上,这样的人也经不住其他任何病毒,哪怕一场小小的感冒也会导致死亡。比如说,白血病病人移植骨髓前先要把自身白细胞杀死,这样的人提抗力几乎为零,本身就要呆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里。那么,是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些人,也要对普通感冒病人进行隔离呢?
还有,现在提倡共存,才是真正为了他们这些重症病人好,因为,他们这些人有迫切的求医问药的需求,如果隔三差五就搞隔离封闭,他们怎么就医治病?癌症病人的复查化疗因封闭隔离变得遥遥无期,尿毒症定期净化也被耽误了,心脏病等急症也得不到急救……
那些叫嚣着支持清零的人并不是真的为老人孩子好,只是拿着老人孩子恐吓大众,说到底,坚持清零的话,核酸检测公司和隔离酒店肯定赚翻了,还有,美国肯定希望中国永远这样与世隔绝。
坚定的清零派要么蠢要么坏。
还有,如果这就是美国发动的病毒战,那么,我们就这样像缩头乌龟永远躲起来,越来越朝鲜化?有人会反驳,自己不想关心国家大事,只是小市民过好自己小日子,告诉你,一个城市停摆时,不光大老板小老板受损失,普通人其实更惨,封城时蔬菜水果肉蛋奶进不来了,价格是不是得长上天。大老板快倒闭了,他们底下的员工是不是得降薪甚至失业
不就是恢复武汉方仓嘛。
本来方仓这个方案一直有,不过各地都不用。
为啥不用?因为用了显得好像自己控制不住疫情,显示不出形势一片大好来。
前段时间上海还专门辟谣建方仓的新闻。
说实话,过去这些轻症送到负压隔离病房也是几人一件病房,平时就是量量体温测测核酸,感染者少的情况下,挤占不了什么医疗资源。
现在是要把负压隔离病房腾出来住重症了。
3 月 16 日 《诊疗方案第九版》: 分级隔离 自测抗原 特效药公布
3 月 18 日 卫健委第一次提到了 “全球本轮疫情近期不会结束”
第一次谈论结束的问题,所以….
简而言之: 疫情快要结束了(在科学,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开)
鉴于广大知乎 er 说我是 50 万
我来重申下:
-- 我人在中国,国内发展有潜力,科技进步快,政府政策好,机会多,而欧美国家是迅速衰落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被我们中国超过。 我们这三年的防控非常好,但是可以考虑在严格个人防控的前提下和病毒共存(严格佩戴口罩和手部消毒),而不是欧美的完全躺平。
个人经历:
在美国的朋友好多都是全家得 1-3 天就好了 有的都没发烧就好了 ,国内认识两个阳性 1 天发烧 之后好了,好久以前德尔塔 我有一家的美国朋友很严重 住院很久 。现在是奥密克戎和变异 症状越来越轻了 ,我还是密接 隔离出来了已经。
官方新闻报道:
**国内已经正式推出自测抗原,自行购买在家测是否阳性。**现在中国和辉瑞等公司合作买特效药 / 自制仿制药给年纪大的重症(价格在 4000 元内,不确定是否进医保)如果大面积感染 轻症回家等 1-3 天退烧 重症在医院进 ICU 上这个进口药。所以 奥密克戎已经很轻了 放开 共存是必然 大众要开始接受了。
我说的共存不是躺平,国家肯定接下来是共存,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手消和 n95 是强制的,我们在国内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旁边就是外国人,我们同事两个阳性轻症,我就在他们旁边一起吃自助餐 我是密接但没事,最后也没有医疗挤兑,但社会放开的话 肯定有医疗压力,所以我建议国家现在就开始提前建各地的方舱,进口特效药,然后逐步放开,共存是一起和病毒生活和工作,但个人防护一定要做,我们在工作里,每人随身带手消,两个感染的也是一个寝室的,那肯定跑不掉了。所以**我不是高华,我人在国内,我在美国十多年,人已经回国几年了。但国内发展比国外好多了。我只是真心提意见,也别敏感见到不同意见就是高华公知。**国家也在变化,防控也在进化。不是一成不变。
防控是变化和完善的,三年的防控政策不一定一直不变:
我认为的新方案: 为了应对全球躺平(我们的国门是迟早要开放的,不可能不来往 对吧?),我们提前各个地方建方舱留着给重症用,各个城市,下到区,县,乡。 自行购买自测抗原(现在已经推出上市了),阳性居家隔离轻症在家修养,社区每天关注,以免重症,转阴正常上班。重症必须去有医护人员的医院或者方舱接受治疗,并且吃特效药。其他说有人,必须严格进行口罩和手消,社会正常运转。得轻症就回家必须回家修养直到无症状
今天不放开,明天也要放开,明天不放,明年也要放开,只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我只是提议,后遗症现在是越来越少,轻症就是一个感冒,很快就恢复,报道的后遗症也是给民众压力,不要不遵守防疫规定的一种方法。就算不放开,人家全世界都有抗体了,我们国内是一种无抗体的真空地带,我们属于亚人种状态,我们一辈子都会被动的。
补充: 我是复制粘贴了我的评论 我想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情况 国家慢慢肯定也要放开了 这是必然 现在大家可以讨论 就是国家在吹风 看看舆情 再制定方案 以前我这种言论是会直接被删除的 我们国家防疫很好 但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提倡正确的认识新冠病毒感染,无需谈虎色变。算是开了个好头吧。
这和躺平有什么关系,之前有新闻说得很清楚,“吉林省本轮疫情有 95% 以上的患者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现在只要打过疫苗后轻症对大多数人只是一场流感。
在新冠诊疗第八版只写了重症以上需要特殊照顾,重症以下没有明确写怎么隔离处理,意味都需要同等的医疗资源对待。
在只有两位数级别患者的城市来说还好处理,面对封城级别的疫情规模就非常浪费了。
所以现在只是恢复了武汉西安时期的方舱模式,或者说是方舱常规化,以后有条件的城市都要常备方舱医院或把整栋楼弄成隔离医院。
考虑到财政问题,再下一步可能要把轻症隔离治疗纳入医保,帮地方政府疏困。同时有可能在县级和地级划分病症收治权限,解放县级财政。
之前我说现在疫情根本挡不住,封城代价太大,国内肯定也要走向群体免疫,没少挨骂,现在终于可以出来喘口气了。
如果说允许在家自测核酸,是走向群体免疫的一小步,那么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提出来的新冠肺炎轻型可以不住院了,就是迈向群体免疫的一大步了。
它间接承认了一个事实:
新冠对青壮年基本是无害的,因此轻症和无症状患者不需要额外的医疗资源投入,集中隔离遵循医嘱,该吃药吃药,等痊愈就行(上海无症状小区只封 7 天)。
同时它也在暗示一个即将到来的局面:
会出现天量的新冠患者病例,而我国的医疗系统是不足以支持同时治疗这么多人的,所以要把珍贵的医疗资源留给中重症患者,也就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
和西方的 “群体免疫” 不同的是:
我们是无症状和轻症也会在社区的严格管理之下,不会放出去造成传播(欧美真的是随便跑,口罩都不戴),因此就算我们放开管控,新冠病例增长的曲线也会比较平缓。
同时因为集中资源救治中重症患者,死亡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不必再恐惧新冠。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管不顾了,现在还没到 “放开管控” 的时候,更不具备 “全面放开” 的条件,做好防护,接种疫苗,仍然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翻过这座山,我们海阔天空。
这是一套组合拳。
先是放开抗原检测盒,允许居家自我检测,相当于默许了轻症与无症状不上报。
然后张文宏深夜发文,科普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并不高,减轻民众对于新冠的恐惧。
最后卫健委下发新版的治疗指南,轻症无需住院,痊愈后不再住院观察,公布了指导用药,都是在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疗挤兑。
预计下一步就是以大城市为试点进行逐步的放开,上海与深圳就是最好的样本。事实上,这次的疫情,上海已经抛弃了原有的密接 14 天隔离政策,改为了 7+7,吉林的方舱医院也在实际上贯彻新一版的治疗指南。
决策者需要考虑的是社会运行的整体成本,当清零的政策成本越来越大,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政策转向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就是为下一步躺平作准备:我们要放开了,没事了,我们有特效药了,而且中药丸子一个顶仨,不怕不怕不怕啦。
不躺平也没办法:代价太大,防又防不住,传染性太强传播太快隐密性太强,症状轻微,死亡率不比流感高。一旦一直严防死守,人定胜天,拒敌于国门之外,就是整个社会停摆,经济停摆,好多人连口粥都没得喝,弄不好就是防疫造成的伤害及死亡远远高于疫情的伤害。
现在麻烦的无非是突然放开就会造成人们心理恐慌,以及医疗资源的严重挤兑。这就需要专家出来吹风啦。早就想过中药那些大药丸子会成大杀器,管不管用(国际上没人信这玩艺儿)老百姓信啊。再分级管理分级治疗,最晚用不到年中(5~6 月份),这波防疫成历史就完了。
其实不放开也不现实了:英国本月 18 日全面放开,德国是 20 号;国内这波疫情来自香港的大暴发,结果香港不当回事,直接躺平,岁月静好;留下了深圳和内地目瞪口呆,负重前行。
===================
接着说几句:
两年多来,中国的确在抗疫上取得了非常伟大的胜利,答卷优秀是别人抄都抄不来。
但伟大的胜利是伟大的代价换来的。代价太大了,长此以往,无以为继。
而且整个地球村都基本上沦陷,中国在孤岛上独自坚守变为不可能,除非自己变回石器时代。
人类不可能消灭病毒。目前奥密克戎已经很友好了,再严防死守经济会彻底完蛋。其实现在认为需要严防的并且能给出这种政策的都是体制内的人,他们没有吃饭的问题,停多长时间不太影响他们的收入;可活在非体制和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不一样,他们要活着,生存是第一位的,社会停摆经济停摆对于他们是致命的。
而且各地的管理水平不一样,西安也好通化也好这次的长春吉林也好,好多一管就死的现象,比如说几个小时内全员做核酸,就只好几千几万人人挤人人挨人做核酸,没有检查出来还好(这时做核酸变成了没有意义),如果检查出来一个,那就是送人头,几千几万无辜者变成了密接。汽车上了高速没有 48 小时内核酸结果都没事,上去就下不来,只能在高速上呆到宇宙的尽头。买个菜回不了家(小区封了),只能到处在自己的城市流浪。几百上千万人的城市,因为十几或几十个确诊,就只能封城,让整个社会停摆,这很荒谬,但哪都在玩这种荒谬戏。去年吉林省一个地级城市通化,封城很快就封成了一座死城。
更何况,防疫的次生灾害有时很大,想一想被封城封在无家可归无饭可吃的民工和流浪者,想一想各种防疫关门各种食材和水果、食物只能过期腐烂发霉扔掉的饭店和小商场,想一想因为防疫而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会死去的孕产妇、透析患者、各种严重疾病患者,这代价都远远超过了疫情本身造成的危害。
防疫是个科学问题,想用行政,想用权力解决防疫,只能呵呵了。
轻症分流到方舱,重症送定点医院,很正常啊,效率高。20年WH就这么干的
至于共存D嚷嚷放开啥的,想多了.....
民生周刊 - 官方帐号
轻症病例为何可以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了?
昨晚(15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变化:
1.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2.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也就是说新冠肺炎轻型可以不住院了。
先来看看修订要点原文:
新版诊疗方案是在认真研究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重点修订内容如下:
**一是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二是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根据各地反映的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等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
**1.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2.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 ICU 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 ICU 治疗。
**三是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即:PF-07321332/ 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 / 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四是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五是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以及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项。**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 Ct 值≥35 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据此,新版诊疗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 “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修改为 “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 值均≥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为 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低于 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 14 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 7 天居家健康监测”。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为什么?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话:
根据各地反映的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等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
此外,《民生周刊》记者查阅发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 15 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林省截至 15 日上午在院病例 8201 例,95% 以上的患者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
不过,依旧是在这场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 “动态清零” 总方针和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是行之有效的。要坚持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策略和 “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动摇,**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流调溯源,快速核酸筛查,规范集中隔离,严格社区管控,及时区域协查,查补防控漏洞,不折不扣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要始终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生活习惯,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 60 岁以上老年人更要积极接种。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为什么?
同样是在 15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介绍,抗原检测的应用人群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如有临床症状的,发热的,确定这个症状在 5 天之内的人员。**核酸检测是阴性可以居家,再连续检测 5 天抗原。为什么连续检测 5 天?如果是一个真正新冠感染者,这 5 天中总有一天病毒含量比较高,如果持续是阴性的不需要任何干预,没有问题了。
**第二类人员,隔离观察的人员,**包括了居家隔离观察的,还有境外入境的在隔离观察的,还有出现散发疫情的时候密接、次密接以及封控封闭小区的足不出户的人员。在测抗原的时候连续测 5 天,每天测 1 次,如果是阳性可能测出来,如果是阴性就不需要干预,直到解除隔离时候的最后一次核酸检测。
**第三类人群是居民中希望自己做检测的人员。**如果测出是阳性的,第一时间做核酸检测,阴性的就可以在家里必要的时候再测抗原,如果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要到发热门诊就诊,尤其是发热、味觉、嗅觉丧失的一定要到发热门诊,味觉、嗅觉丧失是新冠感染非常特异的一个症状。
为什么要推行抗原检测?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在昨晚的央视《新闻 1+1》中表示,在此时间节点推行抗原检测,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①疫情压力。**今年开始,奥密克戎毒株广泛传播,防疫形势复杂严峻,疫情点多面广,绵延不绝。这种情况下,核酸检测在某些地区就比较难以满足居民检测的需求,尤其是中高风险区。一些大城市如果要实现全员核酸检测,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如果要确保整个人群中感染者全部被发现,有时还需要进行多轮检测,这样我们检测的压力非常大,单一的核酸检测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办法完全满足需要。
**②应用效果。**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国外一些专家所展示的抗原检测试剂盒上,我也看到了 “Made in China” 字样,说明我们国内检测试剂盒已经出口到海外,在海外感染人群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抗原检测所具有的一些优点,比如:检测速度快,15 至 20 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只要一个检测包,居民在家或者隔离点,自己就可以进行操作得到结果。这些优点,也是它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非常合适也非常及时。
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李金明举例说:“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 85%、特异性 97% 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 30 万个阳性,但这 30 万个阳性里只有 9 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新冠不是只有这个奥米克戎,他正以每两个月更新迭代一种新款病毒,或者就用摩尔定律也行,三个月一代…… 其实事实是更快
那么如果放开你能保证你的免疫系统,不会像金属疲劳一样,得太多次新冠搞垮吗?你是只活这一年吗?
还是说放开后,新冠就只有这一种了?可问题是它正以每几个月就变种一款新变种,你告诉我,你每种得一次,你觉得你得几次不会死,或者你觉得你能得几次变种你不会死?或者说你可以活几年?
希望大家坚持防疫遵守国家规则的同时,尽量保证自己不得,因为你不知道你防疫系统可以支持你得几次不死,你要赌一下吗?
在临床医学领域,最高等级的科学,其实就是常识。
轻症,国家诊疗方案里说得清楚,就是症状轻微,拍了片子没事。而这个病毒,不是艾滋病,不是乙肝,不是丙肝。
我只想用常识问一句:这种情况,干嘛要住院?住院要干嘛??
奥密克戎不用怕了 雷声大雨点小 趁机着陆
如果将来变异出个奥秘 plus 一周后九死一生 那么大家肯定会拼命找奥密克戎患者去感染产生抗体对抗 plus 来 对我喷 来 给我一个吻。。 。
好坏永远是相对的 打仗油价上涨 提前彩排能源危机 经济肯定头朝下 将来变种病毒再来一波 那才是在劫难逃 不论是经济还是健康
我 坚定的软着陆派 当然 只是对奥密克戎躺平 Delta 来了要站着
不意味着什么。
无非就是病例多了,各地医院不够了。轻症可以不进医院,进大通铺就行了。
帮助各地尽可能多关人的配套措施而已。
和某些人期望的开放没一分钱关系。
坚持清零,绝不动摇。
**结论:**清 “零” 的政策官方文件逐步应该不会再提了,所谓的 “全民防疫” 时代应该也不远了,地方 “硬核” 防疫政策是不是也该跟着变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运工作方案(第二版)》修订要点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c6fd42d71e754b17aaa8ec3c91c00c21.shtml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运工作方案(第二版)的通知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739026c6ad7b4304b04515a2e1fad653.shtml《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修订要点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a354cb3151b74cfdbac6b2e909f311e6.shtml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b74ade1ba4494583805a3d2e40093d88.shtml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九版)》中的“轻型病例只需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需要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一大突破。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通过几年的防疫措施和防控经验来看,这个方案的提出是正确的,是科学的。
这是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成的方仓医院,作为机动医疗场所,这里将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尊重科学 面对现实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重大决策 期待这也会成为铭记史册的转折性文件
分流,保护现在的医疗系统不被冲击。
这几年下来,对新冠疫情应该有些认识了吧?暴发、量大,短时间就把医疗机构塞满。导致医疗秩序混乱,死亡数急剧上升,社会生活生产严重影响。
但实际上新冠重症率低、死亡率低,重症才需要住院措施,轻症完全可以和无症状一起隔离。
建立方仓医院,甚至永久保留用于疫灾分流,通过分流后,让轻症有专人医护,无症状隔离传染,保障医院的医疗能力。
共存有两种,一种是极积的应对,一种是消极的躺平,都是共存,只不过有些地方有些人没来得及共存了。
就是轻症不用占着医院的床位了,可以去隔离点治了。
按照今天上海发布会上的说法,现在对轻症的所谓 “治疗”,实际上和对无症状感染差不多,也就是以观察为主。
所以犯不着让轻症和更严重的患者一样一起住医院里治疗,只要保证集中隔离的地方有医生护士进行医学观测,然后万一病情升级了,可以尽快转到医院里治就 OK 了。包括对无症状也是一样,没问题就让你躺着,反正有人看着。有问题就进定点医院。
但是,不管轻症还是无症状,身上的病毒还是在的,还是有传染性的,并不是你本人轻症或者无症状,你身上的病毒传染能力就弱或者传出去也是无症状。说白了就是你是无症状,但是让你散在外面,被你传染的人一样会得重症。
所以从控制传染源的角度,两个都要管起来。某些人 YY 轻症现在改集中隔离 + 医学观察,后面就能居家自我隔离,至少以目前防疫的考核指标来说,是不可能的。
记住每一个喊共存的人!
看看到时候新冠铁拳砸到他们头上,家里老人得中度肺炎,重度肺炎,把他们多年积蓄花光的悲惨模样。
看看经济下行砸到他们头上时的悲惨模样。
真放开,经济绝对比现在差很多。
或许到时候他们的猪脑子会想,该再等等,等一个更弱的变种或者更好的疫苗。
2021 年,或许是上五千年,下五千年中国最好的一年。
不知道这个二十几个回答,五万多浏览量的问题,是怎么上热榜的。
任何疾病,轻症都不需要入院治疗。” 住院 “本来就是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才需要的啊。
对于新冠来说,之前的轻症住院,主要也是为了隔离,同时可以随时监控病情变化。
新冠大多数轻症患者都可以自愈,即使是在之前的诊疗方案里,除了中医药,也没有什么可采用的医疗手段。住院能干嘛?找一群医生护士陪着聊天?旁边摆个呼吸机壮胆?
之前是感染量太低,集中救治力量闲置,集中救治也算是锻炼队伍吧。现在奥米克戎传播快,各地疫情反扑,调整诊疗方案,保证重症患者的治疗,合理高效的使用集中救治资源。
多么简单的事,上热榜,能带起什么节奏?想带起什么节奏?
意味着向共存迈了一大步,不承认这一点就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原因很简单,就是经济原因,没有其它的的。扯什么奥密克戎是流感的都是 XX,美国现在每天还死一千多人呢,更不要提后遗症,你见过这么牛逼的流感?
至于什么我朋友我亲戚染上了奥密克戎屁事都没,那只不过是美国舆论管控得好而已。迄今为止,疫情马上死 100 万美国人了,且 20 万美国儿童因为新冠疫情成为孤儿,你看网络上有相关的声音没。如果这些相关人士能在网络上发声,又会是怎样?
我自己是坚定的清零支持者。当然也不是说必须得一直清零,个人觉得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再等一年,等下一个或者下下一个席卷全球的毒株出来后再定。如果真朝流感方向变异或是真退化成地方流行病那时候放开就没大问题了。
真放开,以我国的医疗条件和老年化状况,每天死几千人是常态吧。不敢想象我国每天因疫情死几千人是个啥情况,但我敢肯定经济不会好,甚至好不容易积聚起来的凝聚力都会受影响。
现在是 4 月 22 日,一个月后来看,当时的满满期待如今都是幻想,现在更加极端。
原回答:
希望这是开了个好头,不再谈新冠色变。
防疫爱好者,请绕道,以免看了不舒服!!!
3 月初的时候,我就说过防疫政策会有变化,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用不了多长时间,对于无症状、轻症可能只需要居家隔离观察了,毕竟可以自愈。
另外,国内经济已经严重受累于疫情,今年如果依旧执行严格清零防疫政策,那真有可能拖垮经济。
有人竟然还天真的以为今年的出口很好,大家要知道国外已经放开了,恢复正常了,经济已经出现了大幅回升,国内的出口不会太好,各行各业都不是很乐观。
今年大概率会基本放开,毕竟奥密克戎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再次提醒:防疫爱好者,请绕道,勿评论。
如果真撑不住进入摆烂时代也不是不可以
怎么还真有人喜欢吃大粪还要说大粪香啊,食粪者你来当
接下里的每个月,应该都会有关于疫情方面的防控政策改变,
不管你信不信,今年,改变就是今年。
好事是好事,就怕层层加码。
3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与之前的《诊疗方案》相比,新版里有几个非常清晰的转变。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轻症只需集中隔离管理,无需再 “住院治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节约医疗资源。**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如此,轻型病例不再 “住院治疗”,医疗资源可以集中用于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无症状、轻症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如病情加重,再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典型的是,奥密克戎疫情期间,因为没有分类收治措施,香港公立医院床位很快满员,大量病人无法入院治疗,只能躺在医院外。
**二是降低社会成本。**集中隔离所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远低于住院治疗,而奥密克戎感染又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此举可大大降低社会成本。其实,新加坡早就修改了抗疫措施,只要有居家隔离条件,轻症感染者早就不再需要被集中隔离。
**三是减少额外投资。**从预防传染的角度看,集中隔离既优于居家隔离,又比住院过程简单合理。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额外花费大笔资金建立方舱医院,解决人满为患的问题。
**四是减轻社会震动。**每一例新冠肺炎病人住院,不旦家人、亲戚、邻居担心,连单位、社区、各级政府都会牵挂。改成隔离观察,大家伙的心态就不一样了,社会秩序受影响的程度降到了最低。
所以,新冠肺炎轻症只需集中隔离管理,不再 “住院治疗”,实在是明智之举。
风向要变了,都开始卖检测盒了还看不出来吗?动态清零结束了,要开始做 “自然群免” 了,轻症隔离不入院只是一个过渡,防的是医疗挤兑!以后轻症没准都不集中隔离,自己在家呆着。
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
执行不彻底,彻底不执行
清零不绝对,绝对不清零
看到好多人觉得这是要与病毒 “共存” 了。
我看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虽然知道防疫会精神疲累,我也觉得心态很炸裂,但是比起共存来,我更希望我们继续坚持动态清零。
这两年因为疫情我自己的生意也亏了不少,但是我还是觉得命重要吧。
很多希望放开,共存的人我不知道什么心态,或许当病毒降临到了他自己头上,他才会知道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是多么坚韧与伟大的决定?
然后我仔细看了一下文件内容,松了口气,没有要放开的意思,依然在阻断传染源,只是轻症可以自愈所以相对减轻医疗资源压力了。
各位跟我一样担心的人可以安心了!
————————————
更新一下回答:
看到有人说开始卖试剂盒了就是明显提示,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想,我个人认为,让大家可以自备检测试剂盒,是对核酸检测的一种有力补充,比如有发热感冒症状了可以自己测一下,这样就能省下不少医疗力量,而且还让检测面变得更大更完善,是为了更好的抗疫的有力补充吧!
不就是方舱医院吗?
蚌埠住了。
赢得了 2 年的喘息时间,我们都干了啥……
这是俩年多和病毒斗争,总结出来的。
朋友是卫生口的,当地发生了疫情,好多无症状或者轻症,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在医院也是观察,然后喝一些固本培元的中药,或者有人都不喝。过段时间就慢慢好了。既然如此,那为啥还要把这些轻症放到医院,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呢?
而且,这些患者也并不是在社会上放任不管,也是集中隔离的,以阻断传染链。
在现阶段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病毒很难杀死,只能靠自身免疫系统来战胜病毒,这个期间有长有短,但是一定要核酸检测阴性以后,才能接触隔离的。
为何诸多回答都在说放弃动态清零?
说这些的要不要得个轻症试试?
无需入院,最重要的是能缓解医院压力。
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否则,本就是传染病,更多的收入医院,为了隔离病源而付出的代价,得不偿失。
集中隔离管理,明显更合理。
不管上面说什么,总有几个大聪明把答案往共存上面引导。
事情是三针疫苗后感染奥密克戎的,大部分人可以自愈,所以把这部分人集中隔离,可以节省资源,集中力量去更好的清零
这跟共存完全是两码事。把手收回是为了攥成拳头打出去,而不是放到头顶行法式军礼。
拿这个去说为了共存放风的,麻烦解释一下新华社昨晚 8 点的通告
出汉奸卖国贼了!视人民生命为草芥,不予以积极治疗,任人自生自灭。制定这种方案的人就是人民的敌人,迟早被打倒,迟早要受到人民群众的清算!
每次看到关于防疫的问题下面,一群主动想感染的躺平派。就觉得脑回路清奇无比,非要用肉身中毒来证明自己科学无比。
现在正在封控管理区中,面对的是奥米克戎。
讲一下感受。
的确防不胜防。原因很简单 1. 无症状和轻症居多,感染了也不知道,所以带毒生活而不知;2 传染力的确强,同一时空,没有防护基本中招。
但是因为打疫苗,所以重症比例很低。
从目前所在地的防控看,如果在封控区几轮核酸下来没有问题的话,应该解封。其次,可以要求中高风险区的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持核酸证明进行工作生活。至少有一个核酸查证的机制,比如社区出入口作为一个节点。
如果这样,缩短封禁时间,就要把核酸检测自费。减低医保压力。所在地集中隔离是免费的,但是吃饭自费。其实可以各地建立轻症隔离方舱。免费但是餐饮自费,配备公立医护进行基础管理。
再一个就是要确保跨省的流动必须核酸和登记报备。这个大数据应该可以搞得起来。所在地的疫情就是上海外溢所致。如果跨省防疫措施更严格一些,基本可以防控大半问题。
要建立起合理的防控措施,保证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生活。人能不断工作,不断粮,才能过下去。同事要严格执行对违反防控行为的处罚。比如 本人最近省内跨市流动,抵达所在社区立刻按规定进行报备,后面很多事情就很简单。但是有的亲戚在所在地出现疫情以后,隐瞒行程轨迹,怕隔离花钱不进行报备。(后来做了工作以后,还是去报备了)。实际上怕花钱的心态很普遍。 一般人对行政拘留其实没啥感觉,听的多,没经历过,并不是很怕。但是对于钱包大出血深有感触。 出发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只要不按规防控。一旦搞出事情,一次罚的肉痛。社会就能形成共识。有共识就好办事。
还是国家打脸比较好,有些人嚷嚷着清零的人就不逼逼了
前两天张文宏发文的时候,知乎骂声一片,但凡提到共存的就要被喷,好好说话的也有但是少,主流反对观点之一就是那个经典论,能给大脑带来损伤什么的研究
今天中午刚看了丁香园对那篇文章的解析,大概意思是不能就此明确新冠一定导致脑萎缩,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也不能确定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贩卖恐慌不可取
我寻思赶紧来看看知乎 er 怎么喷丁香的,毕竟我这人老喜欢吃瓜了,没想到虽然没找到那篇文章相关讨论,但这里的评论区风向一个大转弯,现在都在说共存了
咱就是说,这也忒热闹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是不是为以后的全面放开做铺垫?(瞎猜的)
不是抬杠,要知道科学和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第一,基本无传染性,这个是基本,谁也不保证没有。那么一旦有,不用谁负责,其实挺好。但是但是,这种百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相当于严格控制时候,整个社会成本应该还是低的,因为一旦又传播再发现,筛查和做核酸,甚至封村的成本必定更高。要知道只是病毒量低,但是有一颗病毒上了呼吸道一样能感染上。
第二,我还是相信他们的决策应该是最优选择。
第三,让我决策,我选择加强流调,加强排查时间和速度,其他地方不调整。
防疫没有中间态。迟早防不住,但仍然该防控,但实际工作很容易是不间接清零严格要求,很肯能没法达到你想低防控低烈度流行,太理想化,要知道这东西超指数增长的,一个赌王,能一天传几十万人都可能。
我在考虑是不是要买家庭制氧机。
经济下行,国家都管也真的是管不起了。
所以慢慢躺平吧,保证重症不击穿医疗资源就可以了。
我现在还怀着宝宝,真的怕到时候宝宝出生抵抗力差,得这个病留下后遗症啊。
预测一下接下来可能的转向:
疫苗由自愿接种变为实质上的强制接种;
更密集地宣传,在疫苗保护下,(尤其对于非老年群体)只相当于一次流感;
“清零” 的含义从 感染者清零 逐步变为 有症状者清零 再到 重症清零;
轻症,无症状等由如今集中隔离变为居家隔离,且简化认定痊愈标准(如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即可);
以疫苗接种证明或不适宜接种证明代替健康码,或者,完整接种疫苗的,健康码将一直是绿的;
……
毕竟,两年前武汉的情况大家应当还有记忆,如果不做好铺垫,贸然恢复,导致医疗挤兑等,第一波破防(生理 & 心理上)的还是咱老百姓。
比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轻症感染者,在年轻人 + 疫苗保护(极大概率,毕竟双证 / 评奖评优 / 入党啥的还是有很高的动员力的)双重 buff 下,都能因为只在图书馆隔离而带着家长一起恐慌;并且其它人也因为成为密切接触着而恐慌。
然而,如果真的要当做流感看待的话,从普通老百姓开始,就不应该在乎啥密切接触者,甚至不应刻意为了 covid 而戴口罩。
当然,香港已经示范了一次,在春天穿夏装却碰到倒春寒的结果。
一群八股文作者天天从各种地方试图读出很快躺平的微言大义,这姿势真是活标本了,笑死人了。
反正就是每天网络读心术,就是不肯看官方新闻。
新华社连续两天发文强调从严清零,昨天最高会议也强调当前精准、清零,并且加大对检测、疫苗以及药物的研发投入。
这都是啥意思?就是你们瞎 八读心术就是在做截搭题,国家看法就是当前自测准确率跟速度、疫苗持续保护效率、药物价格均不能躺平。
这说明预判以后会出现较大数量的中症,重症病人,提前做好准备。
估计以后民政局殡葬系统也要提前应对了。
劳务输出省养老金大概可以稍微松口气。
为大范围 XX 做准备,反正迟早要走的路,抗原自检也批准上市了,到时候自己家里检测,中了轻症就集中隔离,不用入院治疗,缓解医疗压力
为逐步放开做个预热,清零是暂时的,因为不可能永远清零下去。
请清零党们悠着点喷,回头政策一转向好掉头。
没看出什么要完全开放共存的观点,不过大概看出来国家是想把压力给到人民群众这边,自检自查,早发现早隔离,轻症不占用医疗资源而是自己扛。说明医疗资源紧张,靠医疗资源和政府的主动防疫措施去顶顶不住,需要发动群众自我参与自查自救。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有症状或者有病例了需要去医院做核酸或者全民大核酸排查,查出来的拉去隔离治疗,而现在有症状有病例了自己自检,自检出来的去隔离。以前是被动检查,以后是主动检查。但是查出来的该隔离还是要隔离该封的还是要封,只不过是降低医疗资源在全民大核酸上的时间精力。降低医疗资源的占用率,轻症不入院治疗也是如此,只不过是为了降低医疗资源的占用率,把医疗资源着重放在更需要的地方而已。
要清零就有清零的说法,要共存就有共存的说法。反正也不能改变 习惯就好。
最主要的原因是吉林定点医院住不下了。次要原因是轻症确实没有必要定点治疗。带节奏说快躺了的,省省吧。离躺还有很多距离呢
千言万语,不如一句人均医疗力量不足
可以继续啊 就看搞政治的最后服从搞经济的 还是搞经济的最后输给玩政治的 最终那个不产生一份钱效益的机器 谁给他造血?
楼上有密接的话还用整栋楼封闭隔离吗?
我自己感染过一次 delta
因为之前打了疫苗,感觉就是鼻子不透气,特别堵,嗓子有点轻微的痒,有点闻不到气味,我就拿个橘子皮天天捏
没吃药没喝热水没特意休息。过了三五天就痊愈了,咖啡香橙子香,都回来了
自己在家呆了十天,闷
哈哈
奇怪,为什么这是个新鲜事?
不然方舱是做啥的?
得得病的人太多了。
没没办法了。医院就那么大。三甲医院床位也就那么多。
三甲医院在国内已经是顶级的了。但床位也就那么多。
看看日本第六波的死亡人数吧。
每天死 2-3 百人
两个月下来就是四舍五入小一万
新冠的后遗症那么严重,轻症不及时治疗怎么成?我们可不能走美国的老路啊!
国家做这个决定,肯定是艰难的且经过深思熟虑的。
肯定是在保障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又考虑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
就是说,要保证活着,而且还得保证有饭吃,要不然,救活了,也得饿死。
经历了接近三年的雾霾,公司解散了,生意缩水百分之九十,现在感觉终于看到了一缕阳光!
卫健委打得过帽子委?
随你卫计委怎么说,所有人都绝不会拿自己的帽子开玩笑,必然还是要采取最安全最稳妥的措施,所以放弃幻想,储备干粮,继续做好核酸加隔离封城的准备
武汉模式
现在这种多点并发的情况下,通过隔离密接、入院治疗来达到动态清零的方式,是需要考虑的。社会付出的成本十分巨大。但是如果如果不实施动态清零、隔离、治疗等措施,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形成的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性的恐慌,可能更加难以承受,甚至造成动乱局面。
因此,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感染者隔离治疗,将其与正常人分开是更加正确的决定。
但是究竟采取什么的方式,将感染人群隔离开,又能确保他们得到有效治疗是需要思考的。
现在的入园治疗方式代价太大,尤其是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来说。没有外显的症状,说明人体抵抗力没有问题。通过一些口服药物,需要尽快找到特效的平常药物,只要不是重症,都能治愈。这样的话,社会就真的有机会迎来正常了。
新冠就真的变成常见病了,大家也不会那么害怕了。
只想说爱国的人真可怕 这本来就感冒的特征没什么大碍 主要小孩和老年人怕有并发症 国外早就这么说了 国内还夸大病情 香港一千多个人才 s 一个 而且从病毒出来也是越来越弱 就想感冒的治病率一样 有这钱不如搞好经济 国民工资那么低 劳动力那么廉价 房租占工资很多都是一半或三分之一 国外都发疫情补贴少的一个月一万?深圳说居家就居家钱从哪里来 浪费人民交的税做无用功 不如提升提升经济什么时候能有西方的幸福度吧 年轻人买房和生存焦虑吧 劳动力廉价劳动力过剩大学生不值钱 都是无脑爱国人民愿望着慢慢变好 国家很强大 都是洗的很成功 能像资本主义一出生什么都站在最高端 而不是不承认自己差还明天会更好
问题又是断章取义的。
诊疗方案是采取分类收治。
由于奥密克戎传染性强,但在国内数据表现基本为无症状和轻症的特点,确诊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适合轻症集中隔离。
注意,
是奥密克戎感染。
后面如果有毒力更强的新冠病毒爆发,轻症大概率还是要入院的。
所谓病毒变异会越来越温和不过是个美好的梦想。
从新冠自检到轻症隔离,很明显开始转向了,但是不能太快,一是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击穿,二是之前姿态太高不能突然变脸。
总之给了台阶,顺着下就行。
离放开不远了,动态清零代价太大
任何形式的 “躺平” 都是非坏即蠢。新诊疗方案是为了减轻医院压力,集中资源收治重症。但是,不封城,密接不隔离,轻症隔离点就会挤爆,结果还是会失控。
说明要开始慢慢放开共存了吧
这一天早该来了
装不下去了,本来经济就不行,再这么一折腾,普通人顶不住,他们更坐不住
明眼人都看得出,上海式的精准防控已经很难控制住疫情了,而大面积的封锁虽然可能可以清零,但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并且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反感,不可持续。所以我认为,下一步必将继续放宽防控,但一定会在本轮疫情基本受控之后(预计 4 月中旬)。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包括引进辉瑞口服药,抗原检测获批,以及诊治方案放宽,其实都是在为下一步防控方案的放宽做铺垫。但如果在现在疫情高峰阶段放宽,会让人觉得是我们投降了,之前的道路是错的,争议会很大。而等到本轮疫情基本平复之后,通过各种话术,公布一个宽松一点的方案,则会让民众觉得是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一片歌功颂德。
至于台阶?多的是:
例如说经过本轮疫情的观察,大部分都是无症状,而重症率极低,个别危重症和死亡都是因为基础病或没打疫苗等等;
例如说加强针接种率到达了新的里程碑;
例如说辉瑞的口服药效果很好;
甚至就说天气热了,病毒活性降低
感染爱好者在每一个疫情相关话题下疯狂鼓吹躺平,属实给我看乐了
副总理讲话不听,官方表态不信,就是要自己颅内脑补
中国没像美国一样死上百万人,已经把殖人们气得意识迷糊了
这要是转向了还怎么喷国外疫情死人啊,感觉这是这几年唯一能拉出来说的了,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们就是一句话 ,你疫情控制不好死了这么认给我闭嘴,这要是放开了怕不是唯一能拿出来说的都没有了
第一步,轻症集中隔离,自愈。第二步,轻症居家隔离,自愈。第三步,疫情结束
现在病毒是第三波吧,每进化一波,病毒传染力越来越强,但病毒毒性越来越弱。
这是病毒自身的进化决定的,它也不想死。
等到再进化一波,到第四波,毒性基本等同于流感,致死率大大降低,我觉得应该就是解封的时候。
最终肯定会共存,因为目前全世界都摆烂的态度,要想清零没有可能了,但我们有选择权,可以选择和哪个阶段的病毒共存。
觉得到我们可以接受的阶段,我们自然就解封。
为之后的政策做缓冲,国外也是逐步放开的,只是相对我们来说更激烈。
在有疫苗接种率保障的前提下,逐渐放弃动态清 0 政策是大势所趋
以后轻症可能就居家隔离了
到有了特效药就是个大号流感了
HK 好多人都自愈了。自动转阴
共存吧
主要是没钱了,再封下去都得饿死
等待下一步解释
观察者网会跳出来讲,这都是他们的先见之明,其实是观网在下大棋。观网心心念念的后遗症怎么办呢?
然后呢,东莞一堆镇区没什么确诊却封城,果然怕乌纱帽掉了先把面子工程做好是吧?这回答要是被删了我估计已经进去了,哈哈哈哈嗝
来吧,最好到时候来个重症把我带走,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总有一天会全面开放的,一步一步来。
通过危重症病例的比例和数量来看病毒的毒性明显在逐渐减弱。要说彻底消灭新冠病毒估计是不可能的,以后可能真的就和流感差不多了,流感也有重症和死亡的几率啊。
一,得承认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生存必须朝着低毒性的方向进化才能利于自身生存这是客观规律
二,目前的病毒毒株呈现的普遍状态是高传染率 + 低毒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三,低毒性不代表没有危害只是发生危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概率由原来的全年龄段往高年龄段低体质人群收束
四,青壮年龄段特别是重点口岸城市人口目前疫苗覆盖率比较高
所以优化一下策略对于青壮年龄段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大量浪费医疗资源,只进行集中或者居家隔离为主辅助定期核酸检测直到毒性自然消失,况且这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在痊愈后进入社会又会是一道自然防疫屏障降低病毒的传播,同时隔离的目的是以重点保护高年龄段低体质人群不被感染为目的,这次新版诊疗方案重点是对于无症状以及轻症的处置
客观现实摆在那病毒对于青壮年特别是打过疫苗的人群确实危害性已经远远低于爆发初期,当然这个低毒性不是没有代价的,欧美是用人命填出来的,我们是用高成本的社会管理同时全社会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下用时间换来的,换种表述方式就是欧美用人命加时间换利益,我们用利益加时间换人命
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全世界现在这个样子,要说完全消灭病毒是已经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所以将防疫重点放在保护高危人群这是符合客观现实的自然选择
最后随着病毒继续往低毒性进化,终有一天当毒性降低到同减活疫苗毒性接近或相等或者有特效治愈手段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完全放开与病毒共存的时代的到来,与病毒共存在全球现实的大环境下已经不是个伪命题了,既然客观现实无法回避那么接下来只能是什么时候到来的问题,我们所能做的选择其实只剩下合适的时间而已这才是我们将面对的现实目前看来无法回避和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浪潮已经现实意义上成为了客观现实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经过这两年的疫情看清了一点,西方鼓吹的自由平等只不过是牺牲了伦理道德将一切人事物合法的数据化价值化最后私有化的宣传口号而已,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本质其实就是合法的将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西方的人伦道德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这是才是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的价值观和西方现代价值观的底层冲突
轻症集中隔离,万一抵抗力差,会不会被感染成症状重的,集中隔离是大通铺,所有人都在一起,感觉也好危险。
一刀切,切不动了做出改变的原因,一种是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另一种是难以为继,逼不得已,到底哪一种原因多一些,每个地方情况不同。对于落后地区,还是一刀切吧,连一刀切都切不好,就不要指望科学防控了
香港这波疫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不要以为我们的物理隔离手段一定能第一时间封住病毒,一旦被动破防被病毒一波推,不管是人命还是经济的后果都是很可怕的。所以不管是打算清零还是看后续病毒发展情况择机开放,都是要做好破防的预案的。病人的分级诊疗,医疗资源的配置,药物的量产,老人的疫苗率,民间的舆论,都要准备好。何况奥密克戎这么高的传播率,在大城市一旦传播开,超过一个星期后发现就是大批的感染者,靠定点医院肯定不够,也不可能轻易就把其他医院都停了,这样一样会造成医疗次生灾害。
意味着针对新冠治疗手段已趋于完善,减轻民众对医院治疗的恐惧又降低医院资源成本,同时也拉低民众的治疗成本。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 轻型病例肯定是新冠病毒携带者,呼出的空气肯定有新冠病毒;入境人员、密切接触则不一定携带新冠病毒,呼出的空气可能没有新冠病毒。
**轻型病例隔离场所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大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少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废物。
防止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外溢到走廊等公共区域,或者不经消杀直接排入到大气,就杜绝了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对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在移出房间时就进行严格消杀,就阻断了新冠病毒通过垃圾流入社会的途径,让外来的新冠病毒不出外防输入隔离场所。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也要符合:
室内外通风流畅,房间之间没有空气流交叉,防止被隔离人员之间交叉感染;走廊的气压高于房间内的气压,杜绝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到走廊,
防止新冠病毒外溢之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而造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被传染。
**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毒,完全杀死新冠病毒后在排到室外。**毋庸置疑,被隔离人员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呼出的空气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杀,让致病的新冠病毒不出被隔离者的房间。
**保障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保证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没有可传染的新冠病毒。
保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
所有垃圾、更换下来的用品移出房间时即刻进行严格臭氧熏蒸消杀,防止新冠病毒附着垃圾等生活废物,或更换下来的用品流出隔离场所。
上述措施足够到位就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隔离场所被感染。而且被隔离人员生活轻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较现行方式轻松。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新冠病毒阻断在隔离场所,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交叉传染,不会传染给工作人员,那新冠病毒就不会流向社会。
为应对医疗挤兑做准备。
而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为什么不全面放开,新冠就如季节性流感一样,振振有词的说你看嘛比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还低,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全部放开了,这样做是反应过度了。病毒未来持续的变异生成新的毒株是有可能的,好不容易获得的群体免疫还有效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现阶段新冠确诊患者治疗发费用是由国家财政买单的,试想按照正常的医疗保险程序,即便是患者承担很小的一部分,一般的家庭能复旦么。
西方国家基本上大范文感染后获得了群体免疫,而反观我国则是通过接种疫苗基本上实现了群体免疫,达到了降低死亡和重症的几率,香港这次就是因为疫苗接种率低,尤其是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偏高,客观而言有基础疾病加重所致。根据昨天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的数据,全程接种的为 12.4 亿,未接种的大部分为小孩、孕妇等特殊群体,但是也有 1.6 亿左右,其中老年人 2.1162 亿,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 80.01%,而已经接种过新冠的是 2.21 亿,也就说还有 4000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2.8% 左右)的老年人口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未来已经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的持续接种的意愿会降低,但是体内的抗体会减弱,也就说增加重症和感染的风险。轻症病例可以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在武汉的时候就已经实验过是可行的,未来各地会建立类似方舱的集中隔离点是趋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全面放开后,在抗体减弱和部分未接种的双重作用下,现在明显感觉得到疫苗接种的速度和力度是低于去年的,那么大规模感染后对医疗资源的冲击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均医疗资源占有情况是远远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同样行政资源也会受到挤兑,其他的工作就无法开展。虽然目前清零政策会有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但是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实事求是的对待,什么新加坡、新西兰这些自身的样本太小和独特性,不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国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没有样本可参考,坚以人民为中心的疫情防控政策,虽然短时间内是有点难受,但是要相信终究会过去。
我国现行的 “动态清零” 总方针和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是行之有效的。要坚持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策略和 “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动摇,期待特效药物的快速大规模量产,辅之疫苗。
当医疗设备承受不来这只能如此,确诊肯定要隔离,严重还封城
是时候了
zhihu ,来电了。经费是真的足
1,这说明学习英美躺平自疗。
我们赢了,领先西方太多了
大力支持,积极共存的表现。
可以考虑非重症不住院,取消大部分场所的管制措施,引进先进疫苗并全民接种,不再公布疫情具体数据。
那些口口声声说要给猫狗治疗要花几万块钱的怎么说?
轻症本来就是可以进方舱,只不过在 20 年 4 月后,由于各地感染者数量绝对值很少,各地没有建方舱医院,而是直接由普通医院处置轻症。
随着主流毒株变成奥米克戎,防控难度大幅度提升,各地已经出现大量的轻症及无症状患者,为了减少对医疗机构的压力,各地应新建或改造一批方舱医院,收容轻症及无症状患者。
这个措施不能理解为放开防控,只是医疗应对措施的完善。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陈薇院士的
“一针式疫苗”
“吸入式疫苗”
以及
“首款新冠特效药”
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人在躺平的西方国家前,有了和病毒决战的底气和力量!
厉害了我的国!无条件支持!
知乎用户 药渣王 发表 自第二版以来,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又出现了 Ct 值,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 CT 值。 Ct 值,全名叫 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在核酸检测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以荧光定量 PCR 的核酸检测为 …
知乎用户 布闻布问 发表 大家不要评论了………… 评论已经被自动清理………… 大家好,今天是 5 月的第八天,等待开封的又一天。 上海疫情今日播报如下,社会面新增 9 例,下图未剔除无症状转归确诊的状态: 现存阳性 & 当日阳性,剔 …
知乎用户 Ph 迪 发表 1、新增感染者 3840 例(不含转归),前值 4039,回落幅度 4.9% 闭环隔离管控之外发现 11 例,5 月 1 日以来分别为 58,73,63,34,23,18,11。 2、由于社会面数据仍是黑箱,我们 …
知乎用户 iCoA 首席特工 发表 再次补充,影响生活的部分远比想象中严重,最新有临产的孕妇因为没能及时就医流产,慢性病人无法去医院做定期治疗…… 补充,有些人说看不懂,那建议直接下拉,看黑体加粗部分。 其实这事儿吧,不能怪专家,我是做电 …
知乎用户 蜗牛蜗牛等等我 发表 疫情开始有所好转,供保为何开始摆烂? 为什么现在物资这么紧缺,但是北京却能买到上海的菜? 日期 2022 年 4 月 14 日。 然后上海人收到的物资是这样的? 现实却是这样的: 出一个《上海打击假冒伪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