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的粉丝主要是什么群体,有哪些共同点?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方方 1955 年出生。

她妈上的教会学校,他爹 30 年代上的交大,属于民国地主富裕阶层。

这个阶层到了新中国是打击对象,她 2016 年的小说就是写土改的。

她家属于毛时代的过得很压抑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改造利用的对象。

如果没有新中国,他父母家都属于富裕阶层,衣食无忧有房子有地有良好教育。新中国一来什么没有了。

这是一种天然的仇恨。

所谓亲不亲,阶级分。

她青少年赶上 wg,但是能上完高中也是不容易,都停课闹革命,她还能 1974 年毕业,说明以前这种家族,在新中国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不要以为她去装卸工是受苦。

1974 年你能找个正八经的单位就业,就不容易。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干装卸工的。

wg 后恢复高考,她是受益者,当时的大学生少,有太多机会了。

她大三开始写东西,那个时候是打开国门,所有外国货都好的年代。

河 s 派最热闹的时候,同时还有伤痕文学

她思想成型的时期,就是制度决定论最顶峰的时期。这个世界观定型了就很难变了。

她一直这个体制内,电视台,杂志社,作协,这是吃皇粮的作家,有工资的。

体制内的分房,医疗,子女教育,她都享受了。她能搞几套房子也不奇怪。

外人看来,她好像应该感激时代带来的机会,但是她实际的是仇恨最深的。

有父母辈对体制的仇恨,有世界观形成时期,对制度决定论自由世界幻想。

这类人,只要有机会,一定让子女在海外生活。

有这种世界观做基础,她很容易只看中国的阴暗面,忽视光明面。只看国外她幻想的光明面,忽视阴暗面。

这个世界观在,她写什么都是这个风格。

这次到风口上,是正好被西方甩锅的需求利用。

西方迫切需要一个东西来证明中国黑暗一片,来解决他们防疫失败,死亡和病例数打脸制度决定论的东西。

方方以她的世界观,记录谣言也要,发泄不满也好。正好是可用的。

所以,西方迫切要出版。

这种东西,属于哀嚎类的。

从 90 年代开始,中国崩溃论比这个强大太多了。

现在无需反应过渡。

准备好物资,把握好不见兔子不撒鹰。

援助的加钱。

一定要当二战美国,不给海军基地,就没有驱逐舰。

要下场,就得有价码。

病毒我们防住了,你们防不住。

帮忙可以,得形势最紧张,需求最迫切,肯出最高价钱的时候帮。

一边骂我,一边帮忙是不行的。

要高赎罪论,索赔论的国家。

对不起,没有物资,还得乘你病,要你命。尽可能打击其在全球的利益。

可以帮助北爱尔兰防疫,可以支持苏格兰防疫,支持它们独立嘛。

舆论战本来就是小手段,方方日记这种小浪花,不值一提。

不过,方方找关系把亲戚送走,房产不明这类事情还是应该查查的。

这是个社会公平问题,不知道没人管,知道了就上了公众视线,应该查清楚。该有什么责任,就要负什么责任。

[

毛选集 人民出版社

¥17.00 起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32605493476552704-0&p=AyIGZR5YEAATAV0fWCUCGgdWE1kcChQBXSsfSlpMWGVCHlBDUAxLBQNQVk4YDk5ER1xOGVUTWxYKEA5dHV0dHUtCCUZrTgNmblJyW2ZhTn0DYQtSSXR9MG44Uw4eN1USWxcKEwZVHFglAhMGVR9eFgEUBmUrWxAyU2lRElMSBiIGZRtfHAUVA1IaXxQAGgJlG1MRMsSpwc7TqtuiooOx9cCPotLcsI%2BrhCI3ZRhrTldGThAHWxYAEQBUH14dABcBUh9fFgQTAkkaaxUDEwdRGF8UBxNpVHVbHQISAlYbXBEDIgdlG2tKRk9aZRlaFAAQ)

知乎用户 同工 Same​​ 发表

我貌似找出了方方粉丝的规律,有点恐怖。

自从作家方方的日记 被爆出以《武汉日记》(wuhan diary)的名字在亚马逊出版之后。

方方的微博中反对乃至直接辱骂她的评论急剧上升。

甚至连方方都奇怪怎么有这么多人反对她

在这些反对声音中,也有少数赞同方方的评论可算是粉丝了吧。

我截图了:在爆出日记国外出版后的,大部分还支持方方的评论。

我突然发现一个规律:这些账号的名字几乎都是以数字结尾。

这算一个现象吗?还是单纯的巧合呢?


再次申明:我只是中性地阐述了一个现象无任何态度,好了别捶我了。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廉价七成正确地说,“内代人”。

知乎用户 未输入 发表

我以为方方是美利坚公知呢,在描写美国国情

知乎用户 Luxenius​ 发表

出版方已经总结了嘛。

翦商不期速成,翦殇刻不容缓。

知乎用户 邓铂鋆 发表

我妈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特别迷恋方方日记,每天读好几个对方方日记进行转载和再创作的公众号,情绪十分激动,还添油加醋的复述给那些天一切跟她联系的朋友,配合反动评论若干。她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同龄人,各自从针对老年人的公众号那里得知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夸大信息。于是那一两周时间里,我妈都在跟一群老太太相互交流各种谣言,整个人都不好了。她还不许我纠正辟谣,而且那几天特别易怒,特别讨嫌。

前几天,我妈突然问我,这个方方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朋友圈发文章骂她?我说方方是一个作家,在家里根据朋友圈获得的信息写武汉疫情日记,文笔还算过得去。但是她未经核实就采信了许多骇人听闻的谣言,比如说…… 现在外国一些人用她的日记攻击我国隐瞒疫情和不作为,导致疫情全球扩散。我妈听罢,说这个作家怎么这么哔~(不文明用语消音),公众人物要对自己言论负责,她这不是给大家添堵么?我说 “你之前很喜欢方方日记啊!那几天你每天都在读啊!” 然后列举了几个方方日记的标志性细节。我妈坚决否认她读过。考虑到我妈三十年前就记不住两个月前看过的电视剧剧情,我认为她真的忘了方方何许人也了,找个引子岔开了话题。

我妈和她的闺蜜,属于典型的无法区分印刷字体真伪的那一代老年人。现在她们老了,脑力退化,辨别能力进一步下降。老人容易上当。你告诉老年人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进入他的脑子,他或许无法分辨这是早就存在脑海里的观念,还是刚刚听到的骗子话术。尤其是这一信息能支持老年人的某种观念的时候。比如说维护老年人权威的信息,“小孩不听家长话是不孝,是网瘾精神病,必须纠正”;或是关于他们重视的养生之道、或是妖魔化他们很难掌握的某种新生事物之类。

很有趣,大家对方方的攻击,起初就是一个大妈无力分辨网络谣言,颇有社会地位的她拒绝晚辈年轻人的纠正,毕竟这动摇了她的权威,各种彪悍如同大妈中的战斗机。在这之后大家对她的攻击点,随后转为了 “老的” 既得利益集团对 “年轻人” 利益与关切事务的打压。我不会因为我妈坚持她的老人权威就不再爱她,我现在经济上啃老,我妈负担的家务比我多,我知道我妈坚持她的老人权威是为了让我的未来更加顺利。非亲非故的年轻人却不会容忍从话语权到经济利益都让自己感到压迫的方大妈。方方的 “敌人” 都在主张新生、与时俱进的精神。而方方粉丝却在复读早几年的话语,仿佛精神停留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老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只认识一个,其他人我不认识,不发表评论。

我舍友,某 985 大学文学院博士。

我自己是生科院的博士,也参与了新冠肺炎的科研攻关,基本搞完了,论文 on the way。

关于方方这个问题,我跟他聊不到一起。他觉得方方是良心,学文的人都良心,悲天悯人那种,只有方方是屠龙勇士,朋友圈都是给方方洗白的文章。

我不管她是什么,我只信科学,看事实,看客观规律。我也不管他怎么解读世界,我只希望她不要造谣。

从 2 月 1 号开始,我每天起早贪黑做实验,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有几个都去了武汉。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结果在他眼里,只有一个躺在家里敲键盘的是 “中国良心”,没了方方中国就不能战胜疫情。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朋友们不要介意。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做 “百无一用是书生”。

知乎用户 泰格​ 发表

方方粉丝普遍自认为是 “被耽误的一代”,但其实是“政治上不可描述,经济上大翻身” 的一代。他们的人生经历关键词是 “动荡”,经历过政治思想和经济规则极大跨度的振荡。振荡的结果就是让他们“看透了” 宏大叙事的荒诞。所以,不管有没有受过系统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他们都会觉得自己是前后几代人中社会洞察最 “深刻” 的一代人。他们心目中,夏虫不可语冰,你们这些 “没经历过事儿” 的小辈,懂什么呢,还不乖乖听我们训话。但其实,他们在经济上绝对是赶上了百年不遇的财富大潮,中青年时期总的来说都是增量发展时期。那个时候,人生发展关键是脑子活,知识多当然更好,但鉴于当时的经济规则变化剧烈,致富关键不是遵循知识而是打破常规。那时候,青年人的难题不是“无处挣钱”,而是“跑得慢了”。敢闯,闯的是什么呢,是看破甚至突破宏大叙事,跑赢规则的左右振荡。结果,跑赢了的看不起宏大叙事,跑输了的更加痛恨宏大叙事。当然,这一输一赢,其实就奠定了后辈们内卷的基础。

方方一代把自己的人生不幸几乎完全归咎于宏大叙事,是一种集体共识。概括起来,就是河觞。这种共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甚至是被官方认可的,因为这有助于尽快结束动荡,把动荡之中的很多个体性的恶笼统地混合着宏大叙事掩埋起来,避免社会伤口迁延不愈。久而久之,这就搞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出了事就是骂宏大叙事。其实这种思维定式,宏大叙事自己并不担心,因为这些人只骂锅不砸锅,还小心翼翼地保护好锅。因为锅就是他们自己的,这一代的文化人也好公务员也好,自身利益大多已经和锅的利益融为一体,或者说,锅碗共同体。所以你看,他们骂得起劲,好像对规则极其不满,但后辈这边真的要推动一些改变锅的不合理分配规则时,他们都 “理性” 了。

反方方群体,尤其知乎上的,普遍自认为是 “被收割的一代”。被谁收割呢?方方粉丝一代。这代人的关键词是内卷,完全处于存量竞争之中。宏大叙事在这一代人的时间内,基本还是稳定的有公信力的。因此,这一代人并不喜欢动不动就把宏大叙事批判一番,而更多关注阶级阶层之间的资源摩擦。

我在这个回答里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知乎用户:如何看待作家方方?

知乎用户 金在益 发表

题外话:

虽然同样是后发国家,与 80 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东坡背景不同,韩国 60 年代的民主主义者是在 “外争国权(反朴正熙亲日)内除国贼(反朴正熙专制)” 中成长起来的,这也就是韩国的民族主义能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的重要外因之一。

另一个题外话:

分享祖娅纳惜的单曲《水上灯(翻自 Braska) 》: http://music.163.com/song/1366148376/?userid=124175134

知乎用户 元首 发表

我们的社会其实特别割裂。

我八零后。因为工作原因,身边的朋友或者伙伴几乎是找到刚会走,老到九十九。

方方代表的并不是什么简单的 5670 年生人,而是一个时代。

而从 80 往后就是另一个时代了。

现在的年轻人对很多事情并不了解,尤其是一些几乎很少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时期的真实故事。

亮剑并没有拍到书结尾,血色浪漫也淡化了很多内容。

有几部片子其实更具有说服力,我也推荐一下有兴趣了解的年轻人耐着性子去看看。

北京人在纽约》1994 年

我很喜欢的姜文同志主演。主要讲的是中美的文化冲突下的向往 “美国梦” 的出国北京人。

这些人什么年纪,6070 交接。

当时有句话,叫 “国外的月亮圆”。人们向往美国,向往西方世界。吃着牛排都能有爆棚的优越感,会用刀叉就显得高人一等,如果再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或者欧洲其他国家甚至是日语,都足以自豪很久。

崇洋媚外的思维让几乎所有能接触到西方的人们都种下了这个种子。

我小时候,几乎所有家人都希望我出国留学,而且最好不要回来。只有外公不想我去。故事就不说了。

诚然,彼时西方要比我们先进,表面上也更美好。可是,事实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坚定的爱国主义信仰,甚至有了很多的卑躬屈膝的狗。

大学教授在美国刷盘子也不愿意回国教书。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黑道风云二十年》孔二狗的书,也有电视剧。写的是从 86 年开始的二十年。

年轻人从部队回来,从工矿企业出来,成了待业青年,面对一腔热情无处挥洒,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流氓。我 86 年出生,那些故事里的人就是我的叔叔们。

他们的普遍情况就是,向往西方,认同西方的价值观,想脱离。

可是后面的 8090 呢?

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来了,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那年那兔那些事》这样的动画也被大家喜欢,我们不再吐槽雷锋同志日记谁写的,我们只在乎做动画的那个脑残机构骗了多少钱。

我们越来越实际,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我们能搭梯子。其实年轻人要比我们的父母辈眼界不知道宽多少。

可是,他们有话语权。

方方能当作协主席,能获得几份收入,就凭借她曾经的著作。我们只能 996,加班,高压力,才能有可能得到她的生活。

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吧?

强烈建议作协之类的机构不再发什么狗屁工资给这帮蛀虫。他们的版税够吃就够,不够就写!

凭什么她在江夏住着别墅,放着屁,我们在这儿为下个月的工资发愁?

这就得好好想想了!

今天不带货了,因为无论知乎的推荐列表里没有骨灰盒。

[当时回答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见谅。]

[但我不担心我们整体的和谐。毕竟这些所谓的群体性特征只是说这个特征在这群人身上较多出现,而不是这群人较多的出现这个情况。比如,那种人在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中比较多,而不是经过那场浩劫的人中那种人比较多。]

[不讨厌老年人,也绝不会粗暴的把人按年龄这么简单的条件分类对待。交往是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我拉黑的有 70809000 有公务员领导富商也有打游戏遇到的喷子。而在我这里拉黑代表着我绝对不会以任何形式再次接触,即使必要接触,我也会找别人做中介。]

[评论区我没删各种评论,是给大家一个表演的舞台,现在已经拉黑了数人。我不在意,你们也别在意。吵架是最不可取的,因为我根本不在乎你们说什么。。。]

[评论区大哥提醒我,就算没有骨灰盒,可以用替代产品嘛!于是!]

[

没有骨灰盒,可以直接冲走嘛,还环保

淘宝

¥725.06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d7lhXqpUFLccQipKwQzePOeEDrYVVa64XoO8tOebS%2BdRAdhuF14FMXPv81Ax8p9plovu%2FCElQOv0nm%2B9MENhCG9pfDPjIPiUZhJi4O%2FNr9FWYHpZ76pG7IGgQdlextkZKe3%2FbelnU7c%2FwysKZftefUWtOgyUt7XJL%2BjF7ADwwNwFRLRNVLL60GCVlBsnvhhAxiitDqfIBH98KUJfZpK8QXBSZvMih%2FxczLzslp5X3E0IQmVdLEZBlhrYGZ37N9Jq5HYpt4%2BGN2Q%2FVzJxzudUDTmEMK4TxNIs&union_lens=lensId:TAPI@1586999777@0b84767c_0e7c_171808ed8cf_04fd@01)

知乎用户 非凡 发表

这个题目就是肃反扩大化,从批判方方扩大到人人表态,个个过关,要将家里的反动书籍拿出来,抓几个典型戴高帽子游街,最后一把大火将方方的所有作品烧个精光。

有人不承认自己是方方的粉丝?

那好,在这个题目下将这些反动派的支持者揪出来。

那么这些反动派有哪些呢?

50/60/70 后们,重点是其中的河殇派。

语文老师,某高校的文科老师,无知的底层人士,国内的亲美派,等等。

真正的爱国者是谁呢?

80/90、00 后们都是正义的爱国小将,所有的理科老师以及见识广博的网络英雄。

你们看这像什么?

这不就是群众斗群众,制造思想上的分裂吗?

任何小将们看不顺眼的人都可以贴一个方方粉丝的标签,就可以游街示众了。

朋友们,群众斗争扩大化要不得,乱贴标签的行为不过是公器私用。

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打击敌人,团结群众。

目前的问题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制造分裂,制造矛盾。

将方方的问题扩大化,搞无限上纲,将打击面无限扩大,这到底有什么益处?

解放战争时期,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但是要团结基层军官和士兵,一些高级军官只要宣布起义,愿意加入到革命队伍里,那么一定要表示欢迎,要既往不咎。这样我们的力量就会壮大,革命事业就一定会成功。

从历史上来看,平津战役的胜利,傅作义是有功之臣。但是傅作义的手上可是沾着共产党人的鲜血,他的起义也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然而,为了完成祖国的解放事业,共产党人是怎么做的?

方方不过是一介文人,她的思想有问题,要说是反动也问题不大,但是此人的文学造诣那还是有点水平的。爱国文章要看,反动文章就不能看了吗?连反动文章都没有看过,那在批判什么?

批判方方,批判她的思想,并加以驳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搞连坐,要将一些欣赏其文学水平的人一并打倒,我是反对的。

团结意味着要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敢于面对不同的意见,只要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就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像反动派那样搞清算,将一些原本可以团结的群众无情地赶出队伍。这只能是亲者痛而仇者快。


莫在这个问题上搅混水,这个问题的主语是粉丝而不是方方。“作家方方”是定语,问的是粉丝。这就像一个电影明星犯了罪,要将她的粉丝进行分析,然后再找出来,一同进行批判。这不是扩大打击面是什么?而 “粉丝” 一词本来用语就不标准,就是一个外来语。

粉丝,是英语 “fans” 的谐音。“fan”是 “运动、电影等的爱好者” 的意思。所以,“film fan ” 是“影迷”的意思,“fan”也可以理解为 “×× 迷” 或者 “×× 追星族” 一类意思。“fans”是 “fan” 的复数。
原来 “粉丝” 被称为追星族。但是这个词汇早已被时尚抛弃。如今许多年轻人对这个新词汇爱不释手,它已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粉丝就是支持者。

方方也不是明星,只是一个作家。有人只是喜欢她的文学作品。而现在的带入风向主要是侧重于政治倾向。作家的政治倾向有问题,那么读者也有相同的政治倾向吗?比方说喜欢古德里安的人,这些人就可以归类到纳粹吗?

读书这个东西,自然要什么书都可以看一点。现在最不好的风气就是不问一本书的好坏,以价值观为唯一取向。

如果没有愈演愈烈的试图攻击方方读者的回答,我自然也不会这样写。

方方仰慕外国,而使用 “粉丝” 这样一个外来词汇来形容她的读者,是不是用外来的矛攻击外来的盾?这本身就是很讽刺的。

批判方方是可以的,要说批判力度,诸位可能还赶不上我。但是批判范围扩大化,将打击面扩大到读者,扩大到普通群众,对此,我是坚决反对的。这不单是政治幼稚化,还存在着别有居心。

现在一些所谓的 “恨国党” 由于在新冠疫情舆论上处于下风,不得不改换方针,从直接攻击改为挑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出更多的矛盾出来,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问题明明是说的 “作家方方的粉丝” 而不是“作家方方”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哪有将主语和定语混成一团的?

所谓肃反,网络上给方方定性不就是这样的吗?

之所以不承认是肃反,是因为方方还没有被打倒,故而不承认。

给方方如何定性我不管,但是打击读者是不行的。


为什么方方的武汉日记就被批判,而芳芳的纽约日记却一片叫好?

咱们继续聊。当然,有人已经觉得我和你不是咱们,你这个作者给人戴帽子,让人看反动文学,搞大批斗,用一些很恐怖的字眼,还有啥,总之你这个做派是很让人讨厌的。

是不是觉得不舒服?有没有感觉到群众斗群众的快感?戴帽子不舒服,那给别人戴帽子呢?扩大打击面要不要得?人群之间这样尖锐对立是不是一件好事?这种遗风要不得。现在就我这一篇文章就有人受不了,要是网上这样大规模对骂起来,是个什么场面?

今天是说方方,保不齐那天就该说到别人了,这样的事情一开张,别想着轻易地就会收手。这样的怨气接下来,网上谁怕谁?都有键盘,都学过几个字,这有益于团结吗?

从来都是治病救人,加强学习。

反动文学要不要看?我认为可以看。反动文学不是洪水猛兽,完全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你不去看,你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反动之处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还怕这些毒草吗?不敢去面对,不敢去看,这说明什么?

方方今天好好地在家里修养,她的作品可以到外国去发表,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有容乃大,这说明了胸怀。可以让她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历史可以证明一切。不搞打击报复。群众眼光自然雪亮。

有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

斗争的关键是大踏步前进大踏步撤退,不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斤斤计较。

方方写了这样的日记好,她不写总有人写,大不了换个圆圆,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斗争是长期的,是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敌人比想象中要强大。这次新冠疫情小有得利,便开始膨胀,便觉得敌人愚蠢,便觉得敌人的街道也变得肮脏不堪。这是一种错觉,敌人的武器库可是弹药充足,随时会反过来咬一口。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个文人写了几篇文章就开始大呼小叫,就要给以颜色,这是什么心态?说到底也不过是觉得这个桃子可以捏一捏。

一个内部不团结的队伍可以打胜仗吗?

我今天所用的字眼尚不及万分之一,这样内斗一旦展开,以中华文字之精妙,可想而知。

还是那句话,要搞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一定要搞好团结。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你要先分清作家方方和公知方方。

无须讳言,方方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第一梯队的代表人物,和迟子建、王安忆一起长期占据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金字塔顶,成为当代华语女性作家无法逾越的高峰。我是作家方方的粉丝,从十几岁就是,现在也是,将来也是,她的书我基本上都读过。作为作家的方方,极为成功。

也无须讳言,剥离了作家身份的方方,作为公知的方方,表现相当辣鸡。她和龙应台、陶杰等作家一样,一旦涉及到政治、经济、时事、策略、方针等经天纬地的事情,就立刻暴露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共同缺陷,喜欢以一种狭隘的政治观,虚浅的社会观去看待顶层建设,用小布尔乔亚文青的角度,以非理性的心态,以煽动性的文字,去完成 “国家不幸诗家性” 的虚妄追求。

知乎用户 方鸿渐 发表

方方的粉丝肯定不是年轻人,看看方方在 B 站都被骂成啥样儿了

知乎用户 阿 de 县 发表

自以为看透社会的黑暗,其实是自身黑暗的人

知乎用户 张虹山 发表

看到回答里有位

wellso

在用 “pre-order” 的概念为 “光速出版” 进行辩护,特此说明一下:

在 Amazon 上架,必须要有 ISBN 书号(Amazon 本身有发行商身份,可以直接拿到书号),一旦有了 ISBN 书号,意味着此书已经进入 ISBN 序列,这个 ISBN 书号永远归于这本书。对出版行业来讲,这本书已经诞生了。

书籍的上市预售是在已经完成翻译、排版、设计等前期工作,等待印刷、装订运输时才用的。当然了,不排除书商在翻译编校还没完成的时候就开始预售图书,但这种凭空预售,其实比 “光速出版” 还狠,这作家的影响力得是全球顶级的!《冰与火之歌 6》也不敢在没排好之前就上架开卖吧!?

顺便说一下,方方这本书的书号是 ISBN-9780063052635,208 页。

知乎用户 俗不可耐​ 发表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对陈近南的印象应该非常深刻。陈近南和郭靖其实非常类似,都是以诸葛亮为楷模,都是武功高强,都是江湖上享有盛名,同样是面对外族入侵的局面,陈近南甚至比郭靖更加精明干练。

但是在《射雕》的叙事中和《鹿鼎记》的叙事中,同样是反对异族入侵,同样是身死国灭,但陈近南的一系列行为却怎么看都跟郭靖不同。都说《鹿鼎记》是反武侠,韦小宝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反武侠,因为他讲义气,不怕死,除了有些滑头,武功差点,其他各方面并不特别偏离江湖武林的价值。《鹿鼎记》里最反武侠的就是把武侠标杆式的人物陈近南安排地命运如此悲惨。最后的最后,当顾炎武等人打算推举韦小宝当皇帝的时候,陈近南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一个彻头彻尾地大笑话。

读《鹿鼎记》的时候,每每读到陈近南的死,都像胸口塞了一团棉花。到死,他还嘱咐不能对郑克爽动手,念叨着光复大明。可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他的奋斗和拼搏怎么看都像是螳臂挡车,无谓,无聊,甚至有些荒唐。

陈近南这个人让我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是不是那些阴差阳错站到历史对立面的人都是卑鄙无耻,品德败坏的人呢?

前一段日子一部电视剧《潜伏》里的大反派特务李涯也曾经火过,人们都很同情他,因为他不贪财,不好色,坚定不移地笃信三民主义,他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他说:“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剧里无从提起为什么李涯就那么笃定党国才能代表中国得未来,也许因为他的某个好友死于土地革命,也许因为他曾受过某个党国烈士的激励,也许因为他在延安看到了非常时期的一些让他无法接受的政策…… 历史上是真的有很多像李涯这样的人的,比如

邱清泉 (1902 年 1 月 27 日~1949 年 1 月 10 日),原名青钱,字雨庵。汉族,浙江永嘉蒲州(今属龙湾区)人。出生贫寒,1925 年 9 月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毕业。1934 年留学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939 年 12 月,率新编第二十二师参加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将军指挥的桂南战役,血战昆仑关。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 5000 余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47 年任国民党整编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性格狂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别号 “邱疯子”。1948 年春,参加围攻鲁西解放区,遭受沉重打击。1948 年参与淮海战役,11 月驻守徐州,12 月弃城西逃,在河南东部徐州萧县被华东野战军第 1 纵队包围。隔年 1 月 10 日在陈官庄突围不成,兵败自杀

过来人回过头去看天下大局一目了然,但身在局中,人都会受困于自己的见识和经验,看不清未来。

许多人奇怪,为什么方方有那么多人吹捧。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一一列举恐怕我就要被禁言了。简而言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不同的群体在这个发展中所获得的损失的都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尤其是我们的上一代,许多早年笃信国家和政府的人,在大时代变革中被某种程度地抛弃了。

我们当然可以说他们没有大局观,可以说他们沉溺在过去,说他们愚蠢。但是正如陈近南是因为深受国姓爷的知遇之恩而投桃报李一样,许多事情真的落到个人身上,让一个普通人轻轻巧巧地对过去说一句 “都过去了”,并不是那么容易和轻松的。更何况,有些事真的翻开来看,许多人的诉求也算是人之常情。

我呢其实很想跟题主说一句过来人的建议,都是自己的同胞,该抵制抵制,该批判批判,但是就事论事别人身攻击。人呢,一个不留神就会站在历史的对立面。这个时候的人,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帮助。我们此时如何对待别人,许多年后别人就会如何对待我们。套用经常用的一句话,“自己人何必为难自己人”。人活着一个不留神就活成了笑话,王侯将相莫不如是。

没有人能够一直一帆风顺,一直顺应历史大潮,因为时代的推进永远都充满了诡异,它反反复复,进进退退,曲曲折折,它不连续,不可导,时而光明,时而昏暗,时而刚阳正大,时而阴毒险恶,它有时候如同希腊神话里的海妖,用迷幻动听的歌声把人引入毁灭;而有时候它又简单明了仿佛一下让人是非分明。

年轻的时候读历史,总觉得太多人都太蠢,怎么就能不识大体到这种程度。可渐渐年长才发现,哪里有那么多蠢人,无非是历史每个时期都要造就一批逆流,如同一树落花总要有落入沟渠的一样。那些看似愚蠢的人不幸站在了那个位置,与其说是他们自己选的,不如说是他们被推到了哪里。

历史大潮最喜欢教训的就是自认为看清未来的人。我们今天所不耻的这群方方的簇拥,就是这些在过往的某个时期因为某些特定的事情自认为看穿历史潮流的可怜人。我们需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会自省和思考,好好问问自己:有朝一日当我们自身利益受损,当我们的梦想化为乌有,当我们遭受不公和凌辱,我们是否还能跳出自身的得失,以大局为重?

世上当然有许多烂泥扶不上墙,天天怨天尤人的人。但更多的其实不过是没有超越自我的格局罢了。

知乎用户 令林 发表

而更让我心碎的,是我的医生朋友传来一张图片。这让前些天的悲怆感,再度狠狠袭来。照片上,是殡葬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而他们的主人全已化为灰烬。不说了。

方方:满地手机

网友:证据呢?

方方们:要有不同的声音

网友:证据呢?

方方们:你极左、战狼、五毛、韭菜……

网友们:嘿,你看我这帽子加起来有,是不是又长高一点?

就事论事,如果不是被戴上帽子,网友们谁愿意去用政治词汇。且不说这些用词,多数孩子还要先学,方方们的经历过,才是张口就来。别说,里面有些用词,不百度,我还真不知道是个啥。

不纠结立场的话,方方要是能对她所写的一条一条列出证据或者有原型,就算有外国支持,反对者都不占理,只能说国内自己做的不够好。

嘿,可是啊,这次疫情,我们总体国内做的还不错,尤其是在同行衬托下,就更不错了。

我知道网友是个很大的范围,也有很多不同的立场,但我暂时不知道怎么定义批评方方的,毕竟被扣了太多帽子了,就这样这个群体,在逐步扩大。

但与此同时,支持方方的群体范围,也在逐步缩小,不知道极左有多左,但只要方方喷的人够多,盖的帽子够广,那支持群里是能少一个是一个。毕竟路人,看混战的时候,分不出对错,看是看的出谁走火入魔。

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把自己人_搞得多多的_

您这,路子返了吧


评论里有知友发来证据,是针对不同点的,我就单对原来讨论的手机来论述吧

攻击方方的理由,全在这里了,拿去用吧

里面内容是对网传图的辟谣,但依旧不是证据,图下解释的原文如下:

当然,项后来继续撕咬,说图不是关键,文字是核心云云,依然指方方造谣殡仪馆的惨状。我们知道,武汉在此次疫情中确实死去了很多同胞,以至于外地殡仪馆都要跑来增援,这就是一件大惨事。

意思就是,图不重要,文不重要,推论最重要?没证据的推论是起的什么空中楼阁?

可方方原话如下,图也在下面,来源就是评论给证据的知友。

她说都是可以查证到的,既然要做时代的良心,自然要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检验来了,就不要弄什么想当然的推论了。

我要告诉你的是,那么多说我里面是谣言的,其实没有谣言,全是真实的,每一个每一件都可以查证到。

说批判方方者没看原文,但是方方删了,所以我看的是别人的转载(如果这个截图有错,也请麻烦告诉我正确的)在《方方武汉日记:正月二十》

我没找到方方的解释,哪位支持方方的朋友把解释给我看看?

当然,如果有方方看到的手机图就更好了。

我个人提出几个疑惑,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毕竟她这话一开始就能被很多人质疑,多少是有违反了人的常识的。

1. 患者去世前,还会玩手机?把手机随身携带吗?

2. 就算是手机和患者一起进入医院,患者去世后,医院会把其手机转交给殡仪馆?

3. 这是传染病,为什么患者物品会聚集在殡仪馆?医院不经消毒可以转交吗?而医院当时有人力物力来消毒患者的随身物品进行统一转交吗?

4. 如果真的有这张照片,当时全武汉隔离,医生不会出现在殡仪馆的,说明这个照片也不是医生朋友一手所得,这也可能就是方方女士无法提出照片的原因。但方方女士其他的谣言都可以回复,唯这一条,真的是欺负手机不会说话。


方方日记赞美批判巨浪滔天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发言,就是想看看潮水退去后,究竟是何模样,毕竟无论是攻击还是洗地,不免证据要摊在明面上来,立场也能在对骂里划得干干净净。

可当走到日记国外出版,病毒冠上中国名字?这叫时代良心会支持的事?但她是不是在坚持出版?

明明武汉一役打得不错,我们举国之力在控制疫情,在科普防护,在透明数据,反倒头来,被那些自己国家人民不值钱的政客污名化?这叫文人情怀下记录的时代?但她是不是在坚持写所谓的负面事件?

**想做鲁迅,想做列夫托尔斯泰,想做巴尔扎克,想致敬一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站在荒芜的高地上去批判现实,去歌颂希望,这也许是文人的终极目标。**我对与批判报道向来是赞同的,甚至觉得近年来的批判报道流于形式,不够深入,但若要写负面,做批判,能支撑你足够硬气的,唯有足够的事实和公正理性的角度。每个人都可使用批评权,但一旦里面有如此多的污点,被透支的是社会公众对下一次批评的信任

如果你不是身处在那样黑暗的时代里,又想弄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在自己信息茧房里造一个出来就太可笑了。所以从茧房的外部看,人民的内部看,这是哪是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是阴阳怪气的声音。

而且既然要做良心,那就试着看看未来的人们有一天回首,谁才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被碾磨的尘埃和路边叽叽喳喳的麻雀

知乎用户 雨潇 发表

你是屈原么?

—我不是,但我心向往之。

那你为什么一直念离骚呢?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真善淫还是假善淫?善大别墅吗?

—呸!你这个极左、小将、余孽!

对于一座英雄的城市,大多数人都会歌颂它与病魔奋战时留下的伤疤。可有人为什么总喜欢揪着清创时用过的脏棉签不放呢?

都 0202 年了,还搁那儿国家不幸诗家幸呢?您特么谁啊?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姜文

知乎用户 南柯遊人​ 发表

在疫情之后,随着国民对于与疫情管控相关的核心因素,即政治立场和体制力量的集中关注,一股夹杂着深刻民族叙事的泛政治风潮,正在中国舆论场不断涌动。

作为体制内既得利益者的方方,随着改开经济结构的转型,代表着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经受着西方崇拜复苏洗礼的潮流影响的一代。

但基于自身家庭及个体利益的维护,他们选择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体制内利益获得者。只是,在外在商业化资本的迅猛冲击和内在诸多利益改革交织之下,这批人员的成长路径,并不平滑和顺心。

同时,他们对于理想妥协的现实归咎,即自身青春期对于政治纯粹性的幻感破灭的归罪,视为政 z 结构的偏差和政 F 主体的原罪。

为此,这部分的恨意和债怨,一直在蓄积。

在中文互联网时代,这部分由于最初的公知群体的淡出,而失去了强烈的公开化声调。只是,随着疫情的出现,民众讨论政 Z 的舆论空间,获得集体关注和一致关心。

于是,以文学语调立足的对抗主义,开始以温和人文的叙事逻辑,再次引起这部分人群的自我宣泄抬头。

但同时,我们知道在这部分人群的另一边,一直是民族主义色彩较为浓厚的左派反对者。因此,左派随着方方为代表的对抗主义的热点,顺势入场,直言对于反抗冲动的反抗。

这本是上世纪民间政治派别的传统对抗模式,只是由于这次舆论的焦点,如此引人关注而注入了更多的阶层和年龄群体的普遍视角。

对于左派立场,它的年轻同情者,一般不关心其具体政 Z 理念,而更多是认为方方为代表的部分群体,有着对于国族强大和自信叙事的诋毁与污蔑,以及对于非理性的人文叙事方式的事实模糊的不满。

支持方方部分的年轻人,多来自于中产阶层群体,他们对于国家和集体叙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怀疑心理**,从而对于方方的反抗主义抱有一定的立场支持和个体情感表达的同情。**

但方方群体的言说方式和行为策略,不必然为这些年轻人感受到表达的【体面和正当】,从而消解了其对于这部分年轻群体的权威与正义特征。

不过,只要方方群体本身被认为是因为其反抗主义而遭到集体反对,这批年轻群体就会主张为方方合理性进行辩护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应当是早已淡出公众视野的旧的左右一代的舆论对抗,借助疫情管控的焦点场景,形成了对于年轻一代的立场教育和斗争洗礼。

但由于双方的引导者,无论是理念演进还是言说逻辑,都停留在自身未曾成长的旧有叙事脉络,从而难以对年轻群体的政 Z 观念,形成更具冲击力的理论埋线和集体记忆。

这意味着,方方事件,不过是国族叙事大趋势下的一个具体呈现,而非新的潮流。

无论是旧有的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还是温和的反抗主义,都无法获得当下年轻群体的进一步认可和依附。

这表明,对于中国泛 90 后群体来说,他们都更关心自身的利益绑定和集体无意识风向,而不具有明确的、独立的、清晰分化的唯一立场。


补充:

没有什么比艺术画作更能引发人们强烈的精神反馈,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情景的真实和默契的浓缩。从而将各种复杂的对立、辩护与言说,消解于一副直接展开的深刻印象之下,这种直白的冲击,由此带来了最不可质疑的确定性。

今天听 rap 音乐的时候,还在思考,如果中国没有统一和强烈的立场审查制度,可能 rap 会演变为东方式的嬉皮文化潮流。这种直白的言说方式和独特个性的向往,既符合中国一贯的叙事特征,又契合年轻群体的意识爆发冲动。

现在看来,方方事件,确实对中国年轻群体的政治立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和教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wangm 发表

再啰嗦两句吧。方方日记,再多解释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主动引战。

国内宣传部门真的是战五渣,看看外国对方方日记的关注,真的是感慨肉食者鄙。

要跟特朗普这种人撕逼,你得抓重点啊!!

美国痛点是啥?是种族问题,是阶级问题!

为啥美国质疑中国数据?因为种族歧视啊!因为骨子里不信中国能比美国做得好,因为白人特朗普压根就不信亚洲人的话,现在还污蔑中国隐瞒信息,这不是种族歧视啥是种族歧视?为啥美国死于疫情的明显黑人多,黑命贵这会可是特朗普死敌我们的盟友啊!为啥富豪都得到过度的医疗资源穷人必须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工作?99% 运动,美国美丽的风景线赶紧的在网上活跃起来啊!

最后还是那句话,杀死美国人的不是病毒,是种族歧视,是贫富分化!fighting!

——————

补充一点吧。

1997 年的时候,我在家看《东京爱情故事》。剧情里的爱情倒是没怎么关注,当时只是震惊于日本人民物质生活之富足。两人经常晚上 12 点约会,大街上灯火辉煌,随处都是 IC 卡电话,可以随时通过无人售卖机器从街头买到热的咖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世纪 90 年代东京的生活,和今天北京的生活水平没啥区别,和当时中国老百姓生活比,真是一在平地一在天。

所以,一部作品问世以后,说者无意,读者有心。方方日记英文版也好德文版也罢,我不太相信欧美人会对中国所谓的专制、没人权、不民主产生什么新的认识,毕竟这方面随便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写的故事已经够多,西方世界老百姓都已经经年累月形成刻板印象了。但是,很可能西方人会通过方方日记惊诧于中国地方政府还会送菜上门,社区工作者 24 小时不休息防止隔离人出门,武汉发生疫情竟然全国会有四面八方的医疗队来支援,医生护士可以没日没夜地守护在病房。西方读者还会惊诧于,武汉被骂的这些政府官员们,事实上比西方大多数政府公务员做的要好得多多得多。方方所描述的世界末日,最后也不过是死了几千人而已,让纽约人欧洲人简直是无言以对。

作品是作者的,然而怎么解读归读者。大疫当前仍汲汲于所谓自由、人权的读者,恐怕也不是方方日记能够影响和改变的。

…………………………………………… 分割线

英文版和德文版都出书了。建议中文版也最好尽快出来,包括简体和繁体,大陆以及港澳台都尽快推出比较好。

如果方方说的是对的,那么从中汲取教训取长补短,即便有一些不对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警钟长鸣也不是坏事。

如果方方说的基本都是错的,所谓的日记压根就是一颗大毒草,那么也请有关部门相信群众的眼光,相信人民的选择。

这次疫情得到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信息公开并不必然就会造成恐慌,恰恰相反,掩盖信息甚至造假才会造成恐慌。方方日记我没看,但是我相信,老百姓对照着方方日记再看着美国每天 3 万多的确诊数据,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吧。

最后:方方日记我没看,但是似乎很多人对方方说的 “没有胜利,只有结束” 这句话很反感。我印象中,丘吉尔好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让希特勒发展到需要全世界联合才能消灭的地步本身就是个失败。然而并没有人觉得丘吉尔是在贬低二战同盟国胜利的伟大意义。

其实,结束应该是个仅次于无赫赫之功的次大胜利,也算是个 happy ending。再给美国两个月,美国要是能结束,特朗普不把自己吹出太阳系,我都不姓王。

知乎用户 圣光出鞘​ 发表

左派觉得它反动,右派觉得它媚外,骑墙派被它斥为 “你算老几”。

想来想去,大概只有张东荪之辈能和它尿到一个壶里。

知乎用户 缘辰​ 发表

很多人也许无法理解,但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前的中美蜜月期,给中国普通民众的感觉是,美国的月亮的确比中国的圆。因此,在 1980 年到 2000 年这 20 年间成长的人感觉美国多么好,总是在反思,也不足为奇。

最简单的例子,好像是北大(反正是某个很好的大学)在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的时候出了这么一回事。有一个女生要出国,但问题是,她是党员,所以一定要退党。校领导院领导辅导员一个一个的找她,因为有党员退党是个大事情,各种好处都开给她了,什么分配工作啊留校啊之类的都有,但人家就是向往美国自由而民主的空气,最后退党成功出国了。不知道有没有入籍成功。

你放到现在,这简直是莫名其妙的一件事。但那个时候的美国,对一些中国人来说,就是值得奋斗十年二十年出去的地方。

有一些人哪怕不出去,但也难免会听信一些胡言乱语。比如说,美国医疗保险非常好穷人都治得起(对应大病返贫的人),美国过了 18 岁就不再管小孩要自立谋生(对应啃老族)美国任何事故出一点事就会有人负责(对应 xxxxx)美国很民主谁都可以成为总统(对应 xxxx)在他们心中的美国,是一个很美好的乌托邦,中国所有的不美好,都能在那里得到根治。

所以哪怕现在美国已经很确定的搞得一塌糊涂了,很多人也在反复的发一些 “辟谣”。前有 35 艘医疗船,后有 5 分钟检测新冠。所以新冠是一件万物显形的事,

回到问题上来吧,谁会是方方的粉丝呢。恰恰就是青壮年在 80 年到 00 年之间的人。大部分 90 后,除非是父母特别顽固,不然少有能够深刻的理解方方的。

这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因为当时的思潮不仅仅是平民,许多真正的高层,也深以为然。苏联解体的相关危机,中国不是没有出现过的。现在说要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那个时候的人恰恰就是没有的。

所以。方方和她的粉丝们,恰恰就是历史即将淘汰的一批人。世界已经变了,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美国不是应许之地,他们也没有意识到。

知乎用户 夕露沾我衣 发表

说来惭愧,作为文学爱好者,码字人,我竟然没有读过方方的任何一部作品。但我毕竟学过中国当代文学史,方方的大名 N 年前就听说过了。她的武汉日记也只看过被转载的少数几篇,因为我不混微博。怎么说呢,我对这个人没有多少兴趣。

但最近因为日记事件,方方在网络上红得发紫,反对她的支持她的人都很多,双方还在展开论战。我没有参战,但作为旁观者,还是有一些感悟。

据我老婆讲,方方的日记主要写的是疫情中武汉的阴暗面(她是重度微博使用者,反方人士),对于积极抗疫的一面基本不涉及。而她写的那些材料又都是道听途说,经不起验证,这样她的所谓日记就有了虚构的成分,与小说类同了。

在武汉解除封锁的同一天(4 月 8 日),方方日记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在亚马逊网站同步上市(预售)。你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巧合吗?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有些人正在向中国提出巨额索赔呢(污称中国散播病毒),台湾那边跟着起哄,说这是 “庚子赔款”。方方的日记事实上为境外反华势力污蔑诋毁中国提供了 “证据”。

方方自己知道这个后果吗?我认为她不仅知道,而且是有意为之。她是举着武汉人的人血馒头,去争夺属于个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非极端分子),对方方的这种行为表示很不齿。

哦,跑题了。题主问的是方方的粉丝有哪些人。我老婆不是,她是方黑。我本人不是方黑,但是鄙视她。我朋友中就有两个方粉,都是体制内人,70 后,在群里发文支持方方。然后,我就不进群说话了,也不给他们的朋友圈点赞了。不想反驳,但以沉默表示不认同。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主要集中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河殇伤痕一代,他们的能量比年轻人要大的多,以前颇能忽悠群众,因为他们垄断了历史文化的解释权,以往他们说什么群众只能听什么,然而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一点。方方估计现在都很懵,她作为曾经的一个权威居然会被质疑和反对,她也不想想,现在网络的主力是哪些人,她的那些粉丝多大年纪,上网都不利索。

知乎用户 红尘客 发表

我想问几个问题对于她的粉丝们?

一.

如何评价方方回复胡锡进的评论 “你算什么东西”?

方方的粉丝要我们包容她,容许有不同的声音,结果环球时报胡锡进发了那篇文章(这是我感觉最中肯与委婉的了),说的可以包容她声音,但方方日记出版时期不对,但是方方怎么回复的?:你算什么东西?他的底下丑陋的文字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和稀泥的被一脚踹泥窝的了。

微博

还有那些要尊重表达不同的声音(首先这个声音先是客观真实的)

不过日记需要实事求是吧?

二.

您怎么评价下面说的日记序言中的内容?

:wuhan 是疫情起源地(不过 nature 都道歉了,你们可能比他们更厉害);

在疫情期间你被专制 zf 监禁了?

被当局封禁的日记,她的日记有被禁过吧

(请方方的粉丝们先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我们来捋捋反对她的浪潮

日记预售前,反对她的声音远远没有那么大,要不是这件事方方日记就会像余亮先生写的那样,被埋葬到春天里。

一开始只是一部分人反对她,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的。也有好多人说理解曾经所在的年代。(就算她只在日记中把拿不出证据的事情给标注上未经证实,有些人就不会在一开始反就对她)

后来她的内容被境外媒体当成四是与国际接轨,的事实转载,(这次可以说成被外媒利用),但是她的固执,把批评她的人被说成是极左。这又导致了中立的人减少。期间还有一部分粉丝把她比做当代杜甫和鲁迅,这更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

后来反对她的人大量增加是关于广西护士的事情(这和吃人血馒头得自媒体有什么区别)。

然后变成大多数人反对她就是因为这次日记的出版。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日记的简介和序言感到愤怒不是很正常吗?这里才是政治觉悟问题,在这个时间出版这样的日记才会被人说成政治觉悟问题。

这些都是她的行为导致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所以说前期她的前期日记的反对浪潮都是因为引用太多无法证实的消息而又不进行标注无说明引起来的。

如果那些人的日记都是有根据的,实事求是的记录又怎么可能引来很多人反对呢?

当然我也赞同汪主席说的那段话,一个自信强大的国家是不会被一本书的出版就坍塌掉。老胡的这篇文章已经说的挺明白的了。(虽然赞同这句话但是,它有明显的漏洞,砍手一刀杀不掉一个人,为什么还要判刑?有人骂你一句你也死不了,为什么会喷回去?)

所以说一个自信强大的国家的大部分人民,也很难忍受有人摸黑自己的国家不更正常?尤其是这个人还是享受着这个国家人民所纳的税。

如果有人拿着你的钱还造谣你,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坦然面对吧。

所以这个舆论风向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这样做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你是方方的粉丝(仅指最近一段时间的日记),欢迎评论区留言回答

推荐阅读,后续的更新在一个被限流的问题下

知乎 - 有问题,上知乎

知乎用户 游子离​ 发表

我有个表哥,家里都是工人。

工厂非常艰难,国有的,很不景气。一辈子也就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读完书。房子都没有一间。

表哥 70 后。

表哥读完大学,去创业。期间带我去拜访过一个老板。

该老板当时(2000 年)资产千万,长得非常丑陋,康熙王朝里有个清官姓施,长得丑,外号叫 “十不全”。施不全。

他虽然没有十不全,我估计五不全是有的。

反正男的比如说磁性的嗓音,英俊的面孔,漂亮深邃的眼睛,挺拔的身形……

他估计就是沙哑公鸭嗓,说话声音有时候如碎玻璃一样尖刻,胡乱凑起来的五官,近视小眼,略肥胖有点跛……

这个老板农村出身,经历颇为坎坷。

首先农村出身对于这批人,意味着不读书,不当凤凰男,只有修理地球一条路。

具体请参见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高考失利就全部玩完。出个大学生全村凑钱交学费放鞭。

所以能读到我表哥那个大学学校已经吃了不少苦了。

然后读到大二的时候,家里来信,供不下去了。请自谋出路。生会费自己想办法。

那天正好是中秋。

于是跟同学表哥那么几个,凑了十块钱,半赊半买,弄了一点花生,几瓶啤酒,几个男人就对月抽了个半醉。

放歌,大笑,号哭,醉酒,碎瓶…… 约定他日,定以富贵相见。

然后就退学,离校,打工。

什么饿不死做什么。

攒了点钱后,开始当老板。

选了个小办事员,塞给他十万,要求一个单位用他的货。

他知道,或者他坚信,他祈祷,他害怕。

因为他只有十万。还有二万的货。这十二万大半是贷款。

要是这钱被黑了他就当场跟那个人拼命。

或者远走高飞。

应该说十二万当时是相当大的。那才 90 年代。

他成功了,不光赚到了第一桶金,还打开了某种渠道。学会了在中国的某种飞黄腾达之路。

他的总结就是:你能敲开谁的门。你就是什么级别的富翁。

他只能敲开小地方办事员的门。所以他是千万级别的。

你以为他堕落了?

不,他非常正派,非常清醒,甚至对自己的作为有一些厌恶。当然并不妨碍他继续这样卖货。

他有钱之后非常向往一个清廉的环境,他可以说痛恨腐败。

或者没有腐败,就没有贫穷落后,自己的求学之路,自己的十年寒窗,过五关斩六将的苦读,不会功亏一篑。

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他读书估计不错。因为我表哥也不错。而且长成这样,还农村出身,读书肯定非常刻苦,人应该说也有相当的深刻机智与洞见。不然不会混的不错。

因此这事估计还是对他伤害不小。

他说老子出生中国农村,儿子绝对要去美国。

他对他同学说,我没有什么可以求你们的。但侄子(他孩子)以后是呆子是傻子,也请帮忙带他去美国。

另外他真是一个很克制的人。克制到有点自卑。

他把以前的美女贫困同学弄到公司当会计,却对她敬而远之。

那美女虽然受领其情也不过是同学情分。对他那种态度就是爱理不理。都没有对于老板的表面的尊敬。

他声讨过某个土豪老板当众摸他小三屁股。他自己相当拘谨。

他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吧。

在中国发财,如此向往美国。而且气度也非常公知。

但他绝对是个清醒,深刻,而且富有生命哲理的人物。逻辑也符合现实,非常自洽。

人生也算赢家吧。也算是利用了规则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并且估计移民起来也是挺坚决的。

芳芳的群体一般而言不会在知乎。

恐怕只有深入过这些生活事情的 70~60 后才会有所体会吧。

想想社会对他们也的确不太友善。即使富裕了,心理上也总有挥不去的乌云梦魇

知乎用户 老羽毛 发表

今天我才知道,反对方方的是文革余孽,极左份子,红卫兵。支持方方的是满清遗老,贴符僵尸。

因为 00 后能活在六十年代,55 年的方方们可以活在清末民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这么多,我算是想明白了。

想让这代方方们站起来,

只能是让西方人先跪下去啊。

同志们,我辈仍需努力啊。

知乎用户 我又被咬了 发表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于是我去微博想慰问一下它,结果你没有粉它你甚至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美国大使馆下面好歹大伙还能如厕般快乐,方方微博即使你能评论,如果观点和它不一样,那你留言绝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这个方方用双标演示了什么叫对内吹哨对外吹箫了

知乎用户 Pakhon 发表

我爸。

我爸把方方的作品都整理到电脑上了,我一开始对方方无感,后来很多人骂,我也感觉骂得没问题,后来餐桌上讨论起方方,谈话比较激烈。

之后我决定让我爸把原版的方方日记给我看。我基本上从头看到三分之二了。

由于我本人是在武汉上学。所以算是间接受影响蛮大的一类人了。先说我对于方方日记比较认可的一点,我认为这一点甚至非常类似疫情爆发初期知乎上的风气,大家都在斥责地方政府组织不力,比如湖北团拜会事件,地方红十字会事件,武汉市委公务车领口罩事件等等,是不是真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方方初期的确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

问题就出在后期上,方方依旧保持着悲观的态度上,消极,失望,这让我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能量,或者说不是一种对大众负责任的声音,某种意义上已经脱离了日记的真实目的,掺杂了更多的因素,现在方方的书已经迅速在美出版…

总得来说,喜欢方方的人,在我看来,是生活不错但是没有特别好,从心底不认可 ccp 对于中国的领导是正确的合理的,认为 ccp 对人民是一种专制(非我们所认为的对一部分阶级敌人的专政)和剥削……

是吧,我也挺无语的。在我的认知里的确和他们的政治观有很大不同,我觉得我属于 ultraliberal,字面意思是政治上超自由主义。再具体一些,就是我认为任何政体都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先进性以及局限性。所谓的最完美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终极形式,我们现阶段仍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方方所谓的完美的大同世界,是不现实的,对于现阶段的西方社会也是一样的。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贫富贫富差距仍需减小,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也知道我和爸比之间彼此都存在着认知偏差,都无法说服对方。所以干脆不讨论政治了,还是多读书吧,好以后说服对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看了一看有些回答,说扣帽子了。说 90/00 是加引号的爱国党了,表现自己很理性一般。

我是 80 后,不赞成吃人血馒头,方方既挣得了钱,又炒作起名声(在这之前我不了解她),除了武汉三镇人民承担了压力,她方方赢得了理性之名。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在大年初四收到消息:要求翌日上班到岗。我们所有人(包括非党员)我们一直到三月初才休息了一天,我们很多人日夜住在单位,上午下午都用脚用车去宣传、排查、检查、写报表,所有人。还有的同志抽调到了卡口,三班倒,在寒风里,在集装箱里吃夜宵吃泡面,这种可以说爱国吗?不需要加引号吧?

我的家,派出所同志,社区同志都来登记,检查,这难道要理解成外国人的 “无人权”?就不能表扬这些同志吗?在全国这次疫情中,所有的国民牺牲小我,成就中华大我!我们平时把乱吐痰,丢垃圾说是我们民族的 “劣根性”,现在呢?我觉得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不断,是有原因的?我很自豪是中国人。

可是方方们总把政府的作为抹黑,武汉人民的牺牲不大吗?方方们总是听说这听说那,她们敢去一线吗?敢去无私的付出吗?我的朋友派出所民警,整夜整夜的排查线索,他们执法过程遇到阻力,难道去尊重小我的 “人权”。

方方得到了,她借着疫情,还自己走了一波 “武汉日记”,现在在洗地,我想不通,一位曾经的湖北作协主席,捧国家的饭碗,吃改革开放的红利,如今却砸民族的声誉!

我之前说了,有人在回答中说爱国不理性,难道我爱惜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就跟鸟儿爱惜自己羽毛一样不可以吗?

西方出版社也帮她出版了,既成事实了,说明我们国家言论是自由的。

我也写不出什么武汉日记,我只想说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细小的行动去爱国,方方爱钱甚于爱国,她连一个村主任都不会当好的,指望这些人管理国家?她跟龙应台之流一样,毒鸡汤,自以为自己的伟大、睿智和独醒,我呸!

请诸君为一线所有的爱国者点赞!为武汉人点赞!为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点赞!为逝者哀悼!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吧!

知我罪我 一任诸君

更新

有个别朋友说我是愤青或喷子,第一条评论让我去看陈丹青,一位说两千年文脉已断的人。

方方、陈丹青们吃进去改开的红利,享受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却在这指点江山,认为他们才代表人民?

一、建议大家看一看《毛选》,一位我国的成功人士,一位我国的爱国英雄,一位世界级的伟人思想;

二、看看周总理的讲话;

三、回忆一下疫情期间,我们小区穿着党员志愿者的工作人员,一些戴着红袖套的大爷大妈,牢牢守住人民的防线,他们才是人民喔,光打嘴炮,我上面提过,那些公知会到一线来吗?他们在家打字怀念自己,歌颂或贬低国家,自以为看得远,你们能有国家领导人看得远?你们连我们村支书都比不了,他整天在操心村里咋发展呢。

劝那些方方们,从村支书做起,或者从我们生产队队长干起!

实干兴邦!嘴炮误国!

我们这个民族和中国,除了胜利,已无路可走!

我不想让我的子孙重复我外公外婆的日子,一个私塾二年级,一个小学五年级,吃不饱穿不暖,前进吧,各位爱国者!

知乎用户 青灯夜游 发表

高校搞文科这一类的教授是重灾区。

说句不好听的,接受不接受时代就是变了,谁也阻止不了,不要妄想了。

知乎用户 逐光者 发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方方的粉丝自然是因为方方的言论获利的,或至少是心中向往那种方式的。 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投资,包括拉拢利诱分化瓦解,造成了一大堆人靠着西方的意识形态,金融资本,资源渠道获利,将近 40 年过去,曾经的那些小年轻已经变成了大佬,但中国也已经换了天。 中国的经济基础不在需要西方的施舍了,不在特别的需要他们的技术和资金了,中国大多数人意识到以现在的能力可以争取到更好而不是去祈求讨食。 现在方方之流在当时没有把本土内生力量(本土企业科研国企等)消灭完必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本土派的成功就意味着要对买办的清算,市场就是这么多,意识形态的载体也就这么多。方方们吹出天,还是以市场为主,而本土派则一直以意识形态为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心比市场更重要。 方方们搞错了问题的根本,最终在这个市场与意识形态的战争们输掉,清算就要到来。 他们是买办,是只管自己的精致主义者,他们是市场的附庸。在中国意识形态(社会共识)战场从彻底溃败到稳住阵脚培育新阶级力量(市场)在到新力量为了自身阶级利益反补意识形态。 所有的权力来源于组织中的人。 失去人心就失去权力。

知乎用户 尽力局局长 发表

不论粉丝是哪些人,如果哪天汪主席倒了,我希望支持她的人能一如既往的支持她

知乎用户 小波 发表

我的大学文学院专业课教授,大学艺术学院老师等

坐标 985

知乎用户 周卓 发表

反正我们全家不是她的粉丝,要不这次爆新闻我都不知道有这个人,还以为是圆圆的姐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极左(笑)

看了她的微博我都不知道左派该怎么定义了

知乎用户 AAAAA 发表

术语叫白鸡

具体我不能说,上个账号完蛋于此脱不了干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原因很简单。

大多数支持方方的所谓公知,并没有亲历武汉抗疫,所以他们不相信正能量,以为正能量是假的,自然就认为方方反思追责是勇敢的。

可是,真正经历了武汉两个月的人,体验到了悲壮和正能量,就能够发现方方日记有意阴暗。

知乎用户 阿莉亚 发表

个人觉得,该教改了,批评权不能只握在旧知识分子手里了。

工科不能批评?理科不能批评?高中毕业的不能批评?大家都认过字,受过教育,做过阅读理解。只有你大 V 公知的观点被看成一个观点,其他人的就被整合成群众?一旦一致,就是洗脑,网络暴力?

合着只有大 V 在互联网中算人?

知乎用户 果酱君​ 发表

都是受美国民主自由洗脑过度的人,被过时的世界观,虚假的历史观。奇葩的方法论毁掉智力的一群脑残。

方方代表的,就是资本主义病毒的刺突。而这些脑残就是与病毒相结合的细胞表面蛋白结构。只要脑残足够多,颜色革命就成功了。

具体的,请移步。

如何评价 4 月 21 日胡锡进对方方的回应?

知乎用户 人上人 发表

现在互联网的风气很不好,大量年轻人被左派言论煽动,这让我联想到了那个不可说的年代。

方方的作品我看过,尤其是《车欠土里》,写得非常震撼,揭露了被掩盖许多年的罪恶。这样有良心的作品被封禁,很难说不是极左势力所为。

我们之前走了很多弯路,好不容易改开了,最近几年 zz 风气又开始逆转,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难道我们又要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吗?

方方女士的出现证明了有良心的人是不会消失的,事实证明,阻止悟禅阶级复辟任重而道远。

知乎用户 心安之处 发表

两种:粉丝的大部分是疫情之前就对现实不满者,这种人支持的就是这种带立场的东西,其实内容倒无所谓。第二种是缺乏判断力的,相对比较天真的人。

知乎用户 Elvis​ 发表

我妈应该就是方粉

我在湖北,我妈在武汉

最揪心的那几天,我在湖北其他县市,刷武汉的新闻,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一想到那些微博上的人就哭

我们市初七还能出门买菜呢

超市里啥都有,除了没买到大蒜头,我一个人扛四百多的东西回家,总共大采购两次,一次腊月二十八,一次初七

剩下的都是省吃俭用社区团购

我最长是一块 150g 的猪肉吃了一个星期

从肉丝到肉沫,再到剩下的菜汤下了面

初七我为了让自己开心点,买了超市最后一盒樱桃

难过的时候吃两颗开心下

这是风暴点附近的我

我过的这么纠结,主要是因为我原本的安排是和我妈回洪湖老家去的,所以家里啥都没准备

突然囤积起来比较手忙脚乱

你看我这么可怜,我妈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先介绍介绍我妈,

我妈是一个 60 后,高中学历,国企下岗工人,单亲妈妈

为人正直善良,做事勤劳认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吃苦耐劳有上进心

在 11 年我去武汉上大学的时候,跟着我一起去武汉,五年时间,靠着从头学习育婴师,在武汉买了套房

看到这里,应该会了解她的为人吧

她真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劳动者

她没有不良嗜好,热爱阅读,甚至能自己写作

我们老家的房子里,有两个大书柜,全部是她的书

我的阅读习惯也是她一手培养的

可惜我很多方面并不像她一样能吃苦又有上进心,不然我现在也不会混的这么辣鸡

再回到原本的话题

风暴眼附近的我每天一顿饭,虽然想买什么可以团购,但是我总是不好意思去买除了生活必须品之外的其他点缀物

我们社区是个新社区,大概有三个新小区,一个老小区

我们小区整个疫情大概有四个确诊,陆续封过两栋楼

我妈因为是育婴师,封城当天和雇主一起滞留在武汉

别墅区,武汉封城 78 天,小区 0 感染

我妈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两个多小时,一边咔吃咔吃啃苹果,一边跟我说圆圆老师人多好

她唯一跟我的抱怨是,雇主家的阿姨不在,她只好帮着做饭,一下午剁了十几只鸡手都疼了

我在风暴眼附近提心吊胆

我妈在风暴眼中心无忧无虑

她还每天叫我去申请上一线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真的想要我去做点事,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我能趁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下

ㄟ (▔ ,▔) ㄏ

我能说什么呢?我可是只有不到两包一次性口罩,唯一三个 kn95 是同事姐姐回河南前留给我的人。

她在武汉,但是一切的危险完全无法影响到她

说的不太好听,因为她跟着带着玻璃头罩的天龙人,所以她的世界和我完全不一样

但是我 2 月 14 号开始,还是去了社区帮忙

没有做什么事,就是帮忙守大门

我带着两层口罩,带着家里留着吃烤肉和小龙虾的手套,贴着暖宝宝,按时去小区大门执勤。

我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晚上十一点才一身疲惫回小区的医生。

我看到天没亮就出门上班的警察

我看到了结伴上下班的电水气工作人员

还有累的汗流浃背推着整车购物车商品在门口分发的超市工作人员

我看到了下雪天还要出门的老太太,她跟我说吃了三天油盐饭了,家里没菜了

但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时候超市已经不对外了

我好说歹说劝她回去,我跟她说您要买什么吃什么跟我讲,我去给你买,别人不管你我管你,你放心

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最后我还是把她的需求转交了社区其他的志愿者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老太太是我们小区确诊楼出来的

我当时的心情很崩溃

不过好在两个月都安全度过了

我在小区执勤的时候,我妈依然大晚上的给我打电话,吐槽在网上看到的乱想,说圆圆老师多么良心

我没有告诉她我在社区执勤,因为我了解她,虽然她一直要求我去,但是我真的去了她又会担心的不要不要的

我们每天各种争论

她说圆圆老师为民请命,我说圆圆老师道听途说

她说圆圆老师以笔为剑是武汉良心,我说池莉老师年过五旬深入一线才是真良心

她说圆圆老师贴近民生平易近人,我说圆圆老师特权阶级滥用职权

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

突然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我大爷爷,就是我外公的大哥,感染了新冠,情况不好已经从老家医院转移到我们这来了

问我有没有认识医院的人,打听下情况

我外公 19 年九月因为肺癌刚刚过世,我们这个大家族再也承受不起再一次的离别了

但是我和医疗圈完全没有交集

只能在各种团购群打听,有没有那个医院的医生

我深知这种情况下不应再因为自己的私事去打扰医护休息,但是母命难违

我只能去询问

本来我已经打算放弃了,但是突然有一个小姐姐联系到我

她是我在执勤的时候加的业主,因为帮过她一点小事,所以她知道了我的情况之后,主动联系我跟我说她有朋友就在新冠一线

后来也帮我打听到了我大爷爷的情况

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星期

我妈每天都在催促我问近况

不是她不体谅医护,是她根本不知道医护有多辛苦

因为她所在的环境太安逸了

后来我吼了她一顿,她才意识到确实自己不太对

最后万幸我的大爷爷抢救回来了,89 岁高龄,ICU 住了十几天,各种药品不计成本的用,还有本地医护,广东医护的辛勤劳动,我的大爷爷捡回了一条命

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从此以后我欠了广东靓仔们一份情,以后只要见到了广东靓仔我就请嚯阔落

从武汉封城一直到解封

我们经过了黑暗,经历离别,流过眼泪,付出了生命

总算是醒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

曾经,我以为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所以让事情严重到那个地步

后来我看到了世界,突然觉得就算我们起步不好,起码我们后续是努力改正了的

圆圆老师的日记,一开始,虽然有传播谣言的情况,但是也算是表现了当时的真实感受,但是后来呢,完全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整整 78 天,我和我母亲讨论相关事情不下十数次

到现在我母亲依然觉得圆圆老师有写日记的自由,有发表的自由,哪怕整个过程弥漫着一种让人一目了然的诡异

我前两天跟我母亲通话,说起最近的事情

我母亲说,圆圆老师和鲁迅一样,都是针砭时弊,揭露黑暗

把我给气笑了

我母亲还说,经过这些事情,她粉上了鲍中堂,鲍中堂得病是因为贴近百姓,以身犯险。

我跟她解释疾病传播的阶级路径,她甚至说这种阶级性是只有建州才有的,皿煮社会不存在

最后我烦了

我跟她说,

不管鲍中堂是不是贴近群众,是不是亲民爱民

从他提出群体免疫这个方案的时候

他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你想想你才出院的大伯我的大爷爷,他 89 了,群体免疫下他就是要被抛弃的人

我们家没有资格说建州的措施不好

你想想你的父亲我的外公,当初我们如果能像国家一样不计成本,天天 ICU 住着,什么药都给他用,他会去世吗?

我妈不说话了

我继续说,你觉得鲍中堂好,为什么?因为群体免疫死的人在你看来只是数字

那些数字就算全是老年人,他们就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子孙后代了?

他们就活该因为群体免疫去死吗?

他们的亲人就活该流泪吗?

圆圆老师说过,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现在国外刮沙尘暴了,她怎么不如说啊

我妈,说了一句

我觉得你左了

我气笑了,如果我把人命放在第一位,批判这些无耻的人就叫左的话,我挺乐意挺自豪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

从我母亲身上

其实可以看出来圆粉的特点的

有一定的文化

生活在这两个多月基本无忧

没有多少同理心

也很容易被挑拨影响

60 后 70 后基本上都是这样一批人

她们虽然在网络中不太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实际生活中依然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利

以上,就是我对圆粉的分析总结

知乎用户 目目目​ 发表

人的三观是他经历过人生的总和

一个人受了伤,遭了罪,不允许他喊艹 ,难道还能不许他喊痛么?这也就是河殇的来源。

九零后和六零后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分别经历了什么?

你让武汉一个因为医院爆满拒收,家人死在家中的人去喊胜利,他喊的出来么?

你让一个童年家庭动乱,读书时风起云涌,就业大下岗,穷困潦倒的人去喊爱国,喊的出来么?

你让一个从小就开始吃 WTO 红利,生活眼见着变好,买房安居乐业,赶上就业红利的人去恨国,也是恨不起来的。

这里借

@王子君

一句话,不要怪人家跪着站不起来,你去经历大下岗,说不定人都瘫了。而且,现在我们站着赚来的钱,是站在人家跪着赚来的钱的基础上。

河殇一代思想上有包袱,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把他们的包袱拿掉扔掉砸掉,而不是想方设法把他们钉在十字架上。


统一回复评论区,我评价的是方方的粉丝,不是方方。对于方方,你大可以口诛笔伐,但是不能扩大解释,逼人表态,你可以说方方如何如何,但不能说所有赞同方方的人都如何如何。

知乎用户 剑白 发表

方方,方方的粉丝,反方方的意见领袖,还有反方方的个体,每个人都真诚的认为自己才是那个做着 “于国有益” 之事的那个人。

但大家往往意识不到,大家根本就不在一根线上,你以为他和你一样是个蚂蚱,没准人家那个网呢?

画了个很粗糙的图。

见笑了,大方框代表了国家,小圆圈代表了不同的人。

国家代表了三个圆圈的人都有的共识:唯国家富有,个人才强大,蛋糕才够大。

但共识之下也有各为其主的利益冲突。

统治阶层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因为拿到的是最大的一块蛋糕。但同时,考虑的事情也最复杂,即怎么样拿到最多的蛋糕,同时还能让蛋糕的面积变大。还得做的够好,不然就会从这个位置上下来,到时候就吃不到蛋糕,只能吃柿子饼了。

既得利益阶层也可以分到一块不小的蛋糕,但是他们未必有期待蛋糕内部做大的决心,做大意味着变革,有人上去有人下来,他们希望的是恒常与不变,最安全的做法,是虽然蛋糕不会变大,但是自己可以多拿几块。但是既得利益阶层很难把手伸向统治阶层,所以只能向普通民众下手。

普通民众则很简单,分到的蛋糕虽然是最小的,但是基数也是最大的,同时普通民众是让蛋糕基本盘做大的源泉,没有普通民众的努力,蛋糕的面积就不可能变大。

从这个角度上说,普通民众和蛋糕是站在一起的,那么,可以看到,想把蛋糕做大的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是有一部分共同利益在的:都希望蛋糕变大。

而既得利益阶层,同样希望蛋糕做大,但是往往不希望为此付出什么,因为付出,就意味着风险。躺在等蛋糕变大是最好的。但是在蛋糕变大的过程中,有些创造了大蛋糕的普通民众得到机会,抢下一块蛋糕,摇身一变成为了初代的既得利益阶层。

以上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政治生态,但实际上情况会更复杂,蛋糕图就变成了如下所示:

大家都知道国家不止一个,而世界是个更大的蛋糕。如果说某个国家里的不同阶层比较齐心协力,都试图把蛋糕做大,总有某个时刻,会有另一个国家 2 发现,如果国家 1 的蛋糕再做大就不好了!就影响我吃蛋糕了!

两个吃蛋糕的人就产生了利益上的冲突,那么有冲突,就会有试探、渗透、妥协、打架、利益再分配。在前人的基础上,现在这两个人都认识到了打架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会把蛋糕盘子打饭,所以大家还是坐在餐桌上面用一点见不得光的小动作,于是发生了进一步的接触。

打架不行,那怎么抢蛋糕的呢?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产生 “内耗”。

如果内部的利益团体不能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的话,那么外部扩张缓慢,自然不会抢另一个人的蛋糕吃了,同时另一个人还能伺机从对方手里挖一点蛋糕过来。

从内部下手就需要一点技巧了。

举个例子,之前说过,在做大蛋糕的过程当中,会有一部分普通民众摇身一变成为初代的既得利益者,但是初代往往还明明筚路蓝缕的艰辛,同时知道蛋糕到底是靠谁变大的。但是初代的后代却未必然了,后代们手握一块现成的蛋糕,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又由于之前的眼界开阔了,看了看国外的情况,发现别人的既得利益者不但有蛋糕,蛋糕上面还有奶油,甚至有巧克力碎片,于是开始觉得自己国家的蛋糕不好吃了,需要改进工艺。

当然,没人不喜欢蛋糕变的更好吃。但是既得利益者的问题是,只希望蛋糕变得好吃,却不知道蛋糕原来是有大小之分的,也不知道还有别人在抢蛋糕,甚至不在意自己吃的到底是自己的蛋糕还是别人的蛋糕,最好是能够摇身一变,直接分一口巧克力奶油蛋糕尝尝。

所以就忘记了有很多人不在意蛋糕的口味,只需要蛋糕再大一点,就有更多普通民众能吃饱饭;也不知道把普通蛋糕变成巧克力奶油蛋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点点去改进工艺。

而接触的过程里普通民众也出现一类人,觉得蛋糕大一点后自己就能吃饱饭了,所以懒得想蛋糕继续变大的事情了,反而听从了某些人的想法,想尝尝巧克力奶油蛋糕是什么味的,于是摇旗呐喊助威,希望自己也能分到一口残渣。

以上讨论的就是蛋糕的革命性问题。

当然,蛋糕世界的蛋糕民们应该有参差多样的个性,有人只想守好自己的蛋糕,要赶跑偷吃蛋糕破坏自己蛋糕味道的苍蝇;甚至有的人不喜欢蛋糕,我就想要桃酥。

以一个外部视角来看,我对于所有努力捍卫自己生活的蛋糕民都抱以敬意。

同样以一个外部视角来看,所有的行为和立场都是有意义的,有些事形成合力,会让蛋糕变大,有些事却只能彼此牵扯彼此分散力量。到底会形成怎么样的结果,既和你是哪个阶层的蛋糕民有关,也和你做了什么事有关。

你是谁?你做了什么样的事,你是希望蛋糕先变大还是希望蛋糕更好吃?还是你是那个捍卫蛋糕不被某些蛀虫损坏的人?

其实,讨论某个蛋糕民有什么样的簇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处的角色是什么,你的立场是什么,你的愿景又是为何?

从我个人的观点看,无论是想让蛋糕变大,还是想让蛋糕变好吃,又或者这捍卫蛋糕不被损坏的人都没错。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确也不止一个吃蛋糕的人,一群吃蛋糕的人发生碰撞的时候,一厢情愿的好也可能会成为坏。我们永远应该欢迎好人的存在,但这也是个生存主义至上的世界。

知乎用户 企鹅 发表

想骂她但是必须要关注七天以上的人

知乎用户 七桃散人​ 发表

如果现在是开元盛世,我希望社会上可以多一些方方这样的人,他们拿着显微镜,抱着鸡蛋里面挑骨头,没毛病也要怼两句的态度,去寻找社会的弊病。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内忧外患到了生死关头了还出来捣乱,我就不理解了。

人家美帝还知道制造外部矛盾来转移国内矛盾。现在外部敌人刀都架到咱脖子上了,还要在那里纠结衣服上面有没有褶子?

知乎用户 果然学道 发表

驰名双标,别人质疑她就是极左。

前面还让别人面对质疑,转头就骂质疑她的人都是坏种。粉丝都有哪些人?说话颠三倒四不拉理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我。但我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人和人类理性有局限,我并不完全同意她的所有判断或观点,我只是珍惜自由发言的权力。我有千言万语想说,然而不必费词,我支持她。我说得够清楚了,我不给任何人扣帽子,可是我的理智和我受的学术训练不允许我说假话。我压抑了很久,但发自心底的正直让我说出来:支持言论自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武汉某 211 法学院

我的几个很好的法学的老师都很支持方方,之前都是各种转发方方日记

我也不明白


看评论区感觉大家好像戾气挺重的哈

其实我的老师们三观都很正的啊,都是很棒的老师

我们学生之间私底下也有进行过讨论,讨论他们为什么支持方方,相信方方的言论

我们总结就可能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可能由于时代不同,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这些信息,相信这些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大部分的老师都被封在武汉,所以可能经历了我这些其他城市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对 zf 啥的不满的情绪可能更加强烈,然后他们在方方日记总找到了共鸣

不过我们虽然讨论了几次仍旧觉得挺迷,可能确实存在评论区所说的原因吧。(我也不好问老师)

知乎用户 十年一 发表

鼓动群众斗群众

知乎用户 冬知 发表

两边争论足够多。有贴标签的,有文学分析的,有传播学、心理学分析的,有展开国际政治的,有阶级分析法的。但都有些程式化、不够分量,多是基于立场打嘴仗的感觉。方方们和方方作品的粉丝们也都能做出不同层次的反驳或稀释。

直到看到来自武汉的这篇文章:

Sina Visitor System

这是我迄今看到的,最没有文学和政治色彩,却是最鲜活,最有分量的对方方们的不苟同。也让我直观地了解到了志愿者精神,由衷敬佩他 (她) 们。

中国的志愿者,是中国抗疫的第三只力量。这群人不爱多说话,多少有点无欲无求的侠义色彩。但惹上了,他们敢直接怼到镇政府,区政府,县政府,市政府门口去。在交通路口就有一些帮助查验控流的志愿者。一些自持有后台,有关系的人,对他们耍横,自愿者那可是不依不饶,能把你怼成缩头乌龟,事后还要满网络揭露。

汶川地震救援的时候,我见识过志愿者。有的小姑凉也是悲天悯人,抱着人做天看的咒语,对成都和都江堰的官员都能指名点姓地骂。她们真就是一群纯粹热血的人。

这次,方方,撞到了志愿者的枪口上。

谁还能占在自由与道德的高处去给志愿者戴帽子?

知乎用户 sixue 发表

还肃反扩大化,别搞笑了好不好?

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她为什么能发声?她为什么能大声的发声?她为什么能大喊大叫不受惩罚?是谁在支持她?

还真以为支持她的人能是自带干粮的?他们都是有组织的,有坚强的支持力量的。

某些不要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你还肃反?你也配玩肃反?你不要被肃反就已经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一地鸡毛 发表

我乎上关于方方的问题有几十个了,算是最热的话题。

我想问大家三个问题,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她的,还是中立立场的,都不妨先思考一下:

1、方方日记引发大量关注后,谁最害怕?

2、大讨论中主动或被迫站队造成代层和阶层割裂,影响国人 “团结一致向前看”,并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谁最希望看到?

3、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民族自信?

更新:

试图说服他人的想法很愚蠢,所以我尽量不回复评论区。

补充一个问题:大家看过完整的 60 篇方方日记吗?在此之前看过方方的小说吗?

二更:(第四次从小黑屋出来了,其实不让说话也蛮好,我就系统地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吧,希望能过审)

下面是我的回答:

1、日记引发大量关注后谁最害怕?

为避免进小屋,我就不展开说当下了。四个字 “始作俑者”。

为什么?因为骂她的人肯定不会害怕,大部分人都是躲着骂的,反正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不然就不会骂了;支持她的人当然更不会怕,最多就是不发声;只有对她恨之入骨却又无法现身的 “始作俑者” 才会怕。那么这些害怕的人会不会私底下搞些小动作小手段呢?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定会的。

题外说一下某些营销号。对于很多批判方方的所谓大 V 营销号来说,这只是一盘生意,他们要的不是立场也不是逻辑,要的是热点和流量。他们的打着 “爱国” 的旗号,目的是收智商税赚钱。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他们批判过李文亮造谣惑众,批判管轶危言耸听,批判高福 “人不传人”,批判钟南山推荐药物有私心、他儿子系奢侈品牌的皮带,批判李兰娟开公司,现在开始批判张文宏,他不建议少年儿童早上吃粥所以他也是 “卖国贼”。可惜的是,对于免职的蒋、马、张、刘,尚未追责的蔡 *、彭 **,代表冠美的 XHS 廖 * 君,还有 CJRB“四连评” 和 GE 教育,他们绝对是不会去批判的。是不会还是不敢?我很想知道。而且对方方如此地穷追猛打背后的逻辑,我更希望从表象背后看到本质。

自从 “太极大师雷雷” 开始骂方方后,我就忍不住不厚道地笑了。这样 “大是大非” 的事情让他一参和就明显变味了。不过我还是很佩服雷雷大师的,不管是高级红还是低级黑,起码他是明枪实弹,没有戴着头盔黑口罩放暗箭不是?

2、谁最希望看到 “撕裂” 及预期的后果?

最希望看到这种现象的我认为一定是我们的敌人,也就是代表英美文明的一些政权和治国精英们。基于文明冲突和大国角力,他们巴不得我们内讧,越乱越好。

3、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民族自信?

接上面的话,越是敌人支持的我们越是要反对,越是敌人反对的我们越是要支持。

中华文明和英美文明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会长期存在直到某一种文明消亡。所以一定要认清这个 “弱肉强食” 的现实。

我们的自信是什么?文治武功!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除了秀肌肉更多的是依靠文明融合的力量。“夷狄而华夏者, 则华夏之; 华夏而夷狄者, 则夷狄之”。

英美文明中积极的普世的理念,我们要借鉴吸收;他们的被其他文明抵制的糟粕,我们要摈弃;我们更要提出适合自身的也能被其他文明接受的文明理念,然后达到天下大同。

说句简单的话,阿美这个老大有万般不好,可他有钱有势还有一帮小弟啊,你可以不服气,可你凭什么让一帮小弟跟着你去和他掐架?你连自己家一个不听话的同胞兄弟都没有办法解决啊。大汉王朝有 “白登之围” 的耻辱,才有文景之治,才有国力强大后的汉武帝驱逐匈奴。这是厚重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我们应该洗涤自己的肌体。“明之亡,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的历史,北方老邻居兄弟分家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教训呢?海里在反复强调的问题,一定是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发扬 “君子和而不同!” 的理念,要有博大的胸怀接纳不同的意见和批评,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无论是 D 内 D 外还是国内国外,立足 “求同存异”,形成我们强大的统一战线。“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自己的敌人搞得少少的”。英美搞 “孤立主义”,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坚持老人家 “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 的嘱托,描绘 “一路一带” 的蓝图,而不是搞 “Populism” 和“JJDZ”,这才是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根本。

再说一下关于方方日记吧,不然会有人再说我文不对题了。

以下是我最早期的评论,也是出版风波前的评论,还有其他的评论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一看:

作家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823832/answer/1066992246

可能有人会说:你怎么能不站队呢?你的思想和觉悟呢?你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

说实话我的态度没有多大的改变,可能还是会像老胡(傍老胡抬高一下自己)一样,会赞赏 “竟无一人是方方” 勇气、支持她发言的权利、赞同“歌颂和批判都是文学的表达方式”、认同她在自己的格局下的悲悯之心,也许会批评她日记中我认为错误的事例、观点和日记出版的途径和时机,更不欣赏她在日记中去和反对、谩骂她的人相互攻击,也许还会给她一顶“帽子”。但我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起码要摆事实、讲道理。毕竟阳光是七彩的,非白即黑的社会很可怕。而且我绝不会谩骂和人身攻击,因为我有母亲。

疫情期间我也在家隔离了将近 60 天(武汉周边城市),身边的朋友们给我发过一些视频、图片、链接,我一般看完就删了,因为 “触目惊心” 的确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非常压抑,后来我陆续退出一些微信群,对一些消息“视而不见”。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不知道。

偶然的机会从微信上看到了方方日记,然后跟着回到微博(我的账号已经 25927 了)继续看,全部看完日记内容也包括大部分评论,包括日记半夜一两点发表后的秒评,我就会想:半夜不睡觉等着日记发表后立马评论,这是 “什么仇、什么怨” 啊。

给我的感觉,方方在受到恶意攻击后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后续的日记里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她心态变化的过程。但是,请看过日记的朋友们记住 3 月 10 日左右的这个时间点,由此追溯和顺延,会看到这种变化与时间点的契合度。

所以请不要用 “Populism” 的态度逼我站队。

大家说李鸿章卖国、袁世凯卖国、汪精卫卖国,这个我信。要是说文人卖国,我真不太相信,他们也配?大家也不用往这个文人圈子里挤了,很多人读到博士也只能说是 “工匠”,文史哲方面的修养可能还不如农村放牛的老头子因为他还有阅历。

90 后、00 后的孩子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

我也想说一句倚老卖老的话:“我们也年轻过,可你们老过吗?”。希望你们在朝气蓬勃的同时也能够谦虚谨慎。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你们早点开学学习知识,为工作后的 996 福报和一地鸡毛的韭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书目:《万历十五年》、《第三帝国的兴亡》。

科学技术会进步,但人性不会变。

还是那句话:有话好好说,别骂人!

2020.4.29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主要是像我这样的汉奸吧,公知余孽之类的。

群体是不可能群体的,比较散,属于一小撮。

方方作为毒源放毒,打不倒她不要紧,关键是要把方方的粉丝 “应收尽收”。我还是希望能把四类受了方方毒的人员,尽量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分门别类关起来。等彻底阴性了,再放出去。

方方好对付,重症粉丝好识别,但感染了方方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比较麻烦。他们平时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还是会把病毒传播出去的。所以,与这些人密切接触的也需要引起注意。

最好官府能推出个 “思想绿码”,把类似点赞方方的行为都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能把这些人识别出来,这样就知道谁是方方毒粉了。

方方放的毒很狡猾,现在看来也有变异的可能。所以,长远看,还是要除根,但杀光了所有作家恐怕并不能根除毒源,焚书坑儒的效果也很一般,还是需要提前给大家打思想疫苗,一人一针,自带对皿煮籽油病毒的抗体。一接触到籽油之类的思想,机体就会自动防御,把籽油杀死。

像我这种重症患者,我看也没有抢救的价值,不到处乱跑,就行了,没必要靶向治疗,浪费子弹。

知乎用户 曾阿夫斯基 发表

真正的 wg 余孽

真正的现实既得利益者

和方方一样

都妄想着靠写大字报

在 9000 后冒起的当下

继续把持着话语权

蛊惑 9000 继续乖乖臣服听命

继续凭着一支笔妖言惑众

坐在更广大人民群众头上拉屎

知乎用户 江尘​ 发表

比如这位匿名关评的萌大叔

@bluetie

心累啊,看他一万八千粉,以为是个可以沟通的人,打了好长一段话却发现匿名了关评了

知乎用户 arrttt 发表

我是平凡的十四亿分之一

我是合法异见的忠实粉丝

就算可能被裹挟或者贬低

我也守着自己的人生如诗

我尊重非主流的所写所记

尽管我和记录者并无相知

我只是生来警惕对权力的膜拜顶礼

那般的狂热让我实在无法感受支持

知乎用户 杰尼龟仙人​​ 发表

方方的粉丝主要有两类人。

第一类人是方方的原始粉丝。**是一些遭遇过较多不幸,或者正在遭遇不幸的人,至少是一些对于现状有较多不满的人。**什么样的人会只相信社会黑暗人民痛苦,而不愿意看到其光明面呢?是那些情感不顺、事业不利、人生不幸的人,**其人生底色可能本就是偏向于黑暗的。**方方的文字让他们产生了共鸣,给他们以慰藉。但是,方方的书出版了,用英语和德语出版了,这是方方对他们的背叛。

随着针对方方的争议逐渐变成了批评,方方积累了第二类粉丝。一些对于主流带有强烈偏见和对抗意识的人,邱晨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只要是主流的皆不认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小众而小众的人,也可以把他们叫做 “非主流”,说白了和大家中二时期的那些非主流没太大区别,要的就是不一样,唯一不同就是他们变强了,变成熟了,逻辑自洽了,除非哪一天福至心灵,别人毫无办法,他们是自己世界的王。“邱晨们” 会随着大家对于方方的抵制和声讨,快速地聚集在方方身边,抵制的声音越强,就越是正中下怀,他们就越相信自己才是正义,越认可自己的反叛有其价值和意义。他们就如同蚂蝗一样,你越是想把他们拽回来,他们就吸的越紧。

除了这两类人,现在还坚定不移的支持方方的,只有被人卖了还在数钱的小可爱们,和屁股坐歪的大灰狼们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人 90 后

说的我的看法

国家取得现在的发展是执政党的功劳,他们却认为这很平常的事情。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是真实的理想,他们认为是虚假的口号。

我看到过很多黑暗却也因为取得的成绩而满怀希望,他们看到过更多的黑暗而认为只有黑暗。

我想的是中国取代美国,他们想的加入美国。

背景: 父母前半生拼尽全力养活了 4 个孩子,到 2011 年存款只有当年工资,然后借钱盖了房子。造价大概 20 多万,现在 2020 年存款也有几十万了。

就是说哪怕只有一个孩子的普通家庭到现在和我们家也没什么区别。全靠国家发展!

也就是说有好几亿生活还可以的人(月入 5k 到 12k)跟他们的努力其实关系不是很大。

知乎用户 淡定青蛙 发表

算不上方方的粉丝,她的日记也没全看完,主要是每篇都蛮长的,我有没那么多时间去看,但是我支持方方的记述。

好巧不巧,我的朋友圈凡事发表过与此有关的动态的,几乎都是支持的,他们有媒体人(包括新闻联播经常留名的记者同学)、公益圈人士(我现在的同行)、教育界人士(不一定是人民教师)等。拿我的同行来说,算是比较关心这次疫情的圈子了,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为疫区筹集物资,为感染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支持,亦或是直接投身到抗疫一线去。

不如这样吧,评论区,只留下挺或者倒 + 职业,没准两方还能找到共同点呢!

放张图吧,不知道评论区阴阳怪气的你们做过啥。

知乎用户 此世全部之恶 发表

1. 和她同辈的经历过文革和巨大社会变革的部分活在梦里的人。

2. 部分比较悲观的有识之士。

3. 部分弱势群体。

4. 部分认为反对方方就是极左、支持方方就代表理智的年轻人。

5. 以上不占大多数,大多数是闲人,平时爱玩玩微博扣扣帽子。

说句题外话,我也不喜欢此人,但我们还是尽量本着善意去理解这个人。不要动不动就 “卖国贼” 或“中国的良心”,两者她都担当不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 70 后,我来说一下。

方方粉丝主体应该是跪得太久站不起来的那些人。
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以自责为原则,以此换取生存的权利,久而久之,自责成为他们遇事的第一反应。

把 “我” 扩大化,就是“我国”。所以你会发现,第一,这些人中的很多是不大愿意承认自己是我国成员的,让他骄傲地说句我是中国人是很难的,他们只会自怨自艾地恨自己批了张黄皮;第二,他们乐于反复指点我国的错误、失败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并美其名曰是为你好。这个做派眼熟吗?他们做爹妈也是这么做的。本质是不认可自我,从而也不认可孩子,不认可家国。

疫情中有问题出现吗?有!

但在那之后,涌现得更多的是勇气,是担当,是年轻一代乐于付出和乐于承担,是他们确实具备了纯粹的精神追求。我觉得有眼睛的国人都应该能看到,国家处理这次疫情真的是高分水平。我们有了一批有能力有热血的年轻人。他们成长过程前所未有的健康,因而人格健全,不委屈不蜷缩,他们真是美好的希望。

可惯于自责的这批人看不见,因为站起来会让他们恐慌。他们害怕的是被剥夺了自我批评(在这里表现为批评国家)的权力。我认为这是两代人的心理撞击,一代否定自身,一代肯定自身,两种观点在此交锋,当然后者才是对的!

知乎用户 姚浪 发表

“有幸” 接触到一个

我是中介,她是我的客户

一个其貌不扬,小眼睛里投着精明算计的中年妇女

准备花 500 万左右买个老破小当学区房的精英人士

日常聊天都是做人要有原则,我把你当朋友才给你说这些等等此类高大上的言语

但是每次看房时间总能迟到半小时以上

好不容易看中了一套房子,卖家还是他老乡 —- 一个自己做 it,老婆做培训老师的很实诚的年轻人。

虽然价格有差距,但是可以谈嘛;虽然男房东一个人做不了主,没关系,可以等女房东下课后再来谈;虽然离女房东下课还有 5 个小时,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嘛

至此一切都很顺利,都很和睦,让我跟房东都产生了今天可以做成这单买卖的错觉

那也不枉我顶风冒雨的带他们看房,男房东停止吃了一半的午饭来帮我们开门,女房东晚上请假两个小时来谈判了

但是临近约定时间她失联了

没关系,可能他们有点事情耽搁了

我跟房东,房东老婆,在房子里足足等了一小时

电话不接,微信语音不回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等到我结结巴巴的跟房东赔礼道歉告别后,才收到一条微信语音:

“我犹豫了”

WQNMD!!!

你犹豫了,你不早说,又没人绑架你非要你买

你不来没关系,你早点说下,没人怪你,也不会死吧

你 TM 的让 4 个人像傻逼一样的在那干等你一个小时

……

郁闷之中看到这个问题,遂写下我苦逼经历供大家娱乐一下

方方我不认识,但是 “有幸” 遇见了她的粉,确实刷新我的三观

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是另一副嘴脸,貌似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却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

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一棒子打得,我这 70 后都觉得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不知道怎么说,还是要说一说吧。

方方的文学创造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当年看她的《桃花灿烂》、《万箭穿心》的心灵震动还在的,《软埋》也经常拿出来翻看。
她的文学作品,我还是很喜欢的。跟像胡兰成是个大汉奸,但不能说他的作品不好一样。有时候要一分为二的看。

方方的武汉日记,基本上从她开始写,我就在跟着看。可是,一点也不喜欢,是真的非常不喜欢。更何况在这种特殊时期的快速出版,对她不好的观感又加重了一层。心里默默地觉得可惜,一个曾经写出那么好作品的人,为什么人品差到这样的地步。

那我是她的粉丝吗?我觉得,我应该算是她作品的粉丝。因为,我们是看伤痕文学长大的一批人,我们承接着父辈们的伤痛,又跟着国家的成长一块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在她的书里很容易找到共鸣。最近,我的同学跟我谈到她的时候也只是说,唉…… 那个方方呀!唉!

可能现在的 90 后、00 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没有时代的伤痛感,你们的生活更幸福、视野更开阔、感知力更强……。你们大多并不了解斗争年代走过来的那一批人,大部分将那种好斗、自私的性格是深刻入骨髓的。我的父辈们和方方是同时代的人,现在偶尔表现出来的个性跟方方就挺像。尽管他们平时的个人修养都还蛮好,一但激起他们的自私和斗争欲的时候,也是很可怕的。

我喜欢她曾经的作品,但我并不欣赏她这个人。

知乎用户 T’yrath 发表

首先还是做个旁观者的区分吧,问题涉及的群体,我个人倾向于是针对日记问题站边方方的一群人,而不是之前部分作品而带来的读者,当然两者之间有重叠。

问题相关的这群人吧,大概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嘴上常挂着反思二字,可反思来反思去总是要别人如何如何,自己永远扮着一副受害者的模样保持着一种扭曲的傲慢。

为什么是扭曲的傲慢?哪有倡导遇事常反思是大着嗓门、按着别人脑袋让别人反思的?这倒是跟他们声嘶力竭反对的某卫兵做派如出一辙。

方方为例吧,总是要反对者和批评者们学习、反思,那她老人家面对声量不小的质疑和批评,有哪些关于自己的反思?不正面回应质疑,也不思考自己言行有所不当,反而是梗着脖子,摆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样子,从而完成一副被围攻的反思者的完整场景。

然而讽刺的就在于,喊反思最多的从不自我反思,又或者反思来反思去,只得出非我之罪,皆人误我的奇思。

有些支持者还试图拿性别做文章,拿人文做盾牌,说来说去,无外乎就是作家这么写这么说就是对的,是批评不得反对不得的。

那这样一群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21 日胡主编对方方的回应里头,有一句说得很有意思,他认为方方 “总体上来说可以算作是每个时代的幸运儿”,纵观其人生际遇,倒是可以理解大作家这种傲慢的底气何来了。

知乎用户 杨若泠 发表

下面一个

一句所以

绝对不是臆想…

就洗白了?

知乎用户 奶瓶战斗机 发表

海西女真。

知乎用户 小熊猫​ 发表

我只引用一段话:

在我们的国家里,鉴别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真假善恶,有几个标准。主要是看人们是否真正要社会主义和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两条,他们早就承认了,现在有些人想翻案,那不行。只要他们翻这两条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没有他们的位置。那是西方世界(一名自由国家)的理想,还是请你们到那里去吧!

知乎用户 天雷无妄 发表

方方,伥鬼而已,西方某些势力才是虎。

没有方方,他们完全可以扶持另一个人,晚几天早几天出版的事。

知乎用户 你啊拿衣服 发表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支持方方的,大多数人都是 50/60/70 后,过了小半辈子苦日子,对外面世界也不甚了解,幻想西方世界是天堂,对美国有各种不切实际的看法的那么一批老人,其中河殇派,亲美派居多,文科生出身居多。

反对方方的,80/90/00 后爱国青年 / 中年,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长大,有更多的资源,眼光较开阔,部分也出过国,对西方国家的了解比老一辈强得多。

更多的是墙头草,比如我妈,方方日记在网上火的时候和同事一起天天看,看完还和家人谈读后感,抱怨这抱怨那,告诉她这些东西太夸张,读的时候要好好想想,她还说你太年轻,人家作者是个作家,公众人物,能乱写吗?到网上人口诛笔伐,手机的图传得沸沸扬扬,她看到了,又来问 “方方” 出了什么事情,你把事情讲一遍,她开始骂方方了,“造谣污蔑”、“该枪毙”。

回答问题很简单,但是问题的意义在哪里呢?批判方方很正常,但是这个问题很容易把矛头转向方方的粉丝,或者支持过方方的人,这就不应该了。

我们的社会存在某种割裂,老一辈的想法和年轻人差距很大,16 年、17 年川普把奥巴马的改革撤掉的时候,我还发现我妈真的认为美国人上学看病都是国家花钱,买房白菜价,只要工作就能发财,失业了国家兜着,老了国家给发养老金,免费的高级别墅到死,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相信有些老人比这还奇葩,又能怎么样,他们是杀人放火该被专政吗?再怎么说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斗而不破,出神论的时候你拿证据出来反驳下就行了,老一辈摆出一份 “你太年轻,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的样子就随他去吧。乱七八糟想想也不犯法。

方方用六七十年代人吵架的思维,八十年代的话术把所有的反对她的人都扣一个 “极左”、“文革余孽” 的帽子。难不成我们也要学她,再用同样的思维,给支持她的人扣上 “叛国” 的帽子?如果真那么干,不讲道理,只扣帽子,那我们真和方方一样,成 “文革余孽” 而不自知,嘴里说出来的话冠冕堂皇,背地里满脑子 “扣个帽子,你说的做的就都是错的,我当然可以在你身上踩两脚” 还觉得自己伟大,认为自己可以随便踩人的可怜人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BYQ1b 发表

这地方除了扣帽子,已经不会好好说话了吗?

一群人整天除了寻找低级认同,别的事情是做不了还是不会做?

知乎用户 bluetie 发表

抛开方方的话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 70 后早期的怪蜀黍,我们为什么和现代无数的 90 后的思维差距这么大呢?为什么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支持方方,而知乎上微博上潮水一样的小朋友反对方方呢?这些小朋友甩着各种在我看来有些恐怖的类似极左的大词肆无忌惮嬉笑怒骂攻击方方这个老阿姨。这是为什么呢?

想了很久,我觉得可能这个世界在我们和他们的眼里真的是不一样的。世界不同,就导致了既没有共识,也没有共情。最终是在网上互看两厌,对方都是个傻缺。

不谈社会的变化,我小时候被寄养在农村奶奶家,虽然是苏南富裕地区,肉蛋奶也是极其稀罕的东西,5 岁回到父母身边缺钙腿软,吃了一年多的鱼肝油胶囊。

我 7 岁的时候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9 吋黑白的,基本上屏幕比现在的盘子大不了多少。10 岁,家里买了 12 吋的黑白电视。12 岁,14 吋彩色电视,录像机。13 岁,电冰箱。18 岁,家里装了座机电话。19 岁,买了第二台电脑。23 岁大学毕业。25 岁第一台手机。27 岁第一台笔记本电脑。29 岁第一辆车,31 岁买第一套房子。。。。。

所以,在我经历过的人生里,无数的东西都是从无到有,无数的变化都是第一次。我家算消费比较超前的,电视,彩电,录像机,冰箱,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等,原来我们认知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不是买不起,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东西,只有在海外流进来的画报里和电视剧里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还有这么个玩意。当年小虎队第一次登陆中央电视台,全国少年少女掀起了追星的狂潮,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连邓丽君都是被禁止的靡靡之音,大家要偷偷摸摸的找个双卡录音机翻录。现在看起来,又可笑又心酸。

90 后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们懂事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必然存在的,电视,手机,电脑,汽车,互联网等等等等都是这个世界的标配。有没有钱买另说,这些东西就在那里。他们想象不出来没有互联网,没有耐克可乐,不能肆无忌惮互相聊天,一周只能吃两次肉,吃饭要粮票,做衣服要布票的生活。这些对 70 后以前的老家伙们来说,太正常了,我们 16/17 岁以前,就是这样的生活,退回去没什么不可能的。

这就造成了两个年龄段对世界认知的不同。

所以怪蜀黍也好,老阿姨也罢,但凡有点良知的人,内心最深处都会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就是我们知道如果倒退回 90 年代,倒退回 80 年代,倒退回 70 年代,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同时我们也知道什么因素会导致这种倒退,如果中国被世界市场摒弃,如果中国再一次左转,发生什么都是可能的。生活里其实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有可能越来越好,也可能变成路边的饿殍。我们由俭入奢,是艰难的爬坡,由奢入俭,一出溜就倒了。大家看到苗头不对,就要忍不住呼喊,这种呼喊无关于名利,只是内心恐惧的声音罢了。只是现在这种喊声是不和谐,不被允许的。

小朋友们不一样,他们不怕,他们觉得老爷叔老阿姨们呱噪,他们不知道 90 年代,80 年代,70 年代,60 年代,50 年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从来都不知道青春永远都是 “英雄豪杰” 最丰盛的祭品。

方方这种人要我说也是有点闲,喊来喊去便宜了她自己吗?不就是给后来人多争取点社会空间?你们干翻方方,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升官发财?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过去 20 年蒸蒸日上的年代。这是我们人生的幸运。未来 20 年能怎么样,你们自己抗着呗。真不关我屁事。我是没有任何兴趣像方方一样呐喊的。喊了又怎么样?还不是被狂咬?

我忘了是谁说的,也许是一语成谶,2019 年也许是过去最糟糕的一年,但是会是将来 10 年最好的一年。小朋友,祝你们好运啊。

不要以为我们真的输不起,真的输不起的也许是你们。。。。。。

嘿嘿嘿嘿。。。。。。

另外,上述这些话不说给那些做任务领金币的小号,你们是另外一回事。不用听我胡说八道。咱们没啥可聊的,所以关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32z3g 发表

相当一部分 50 后、60 后、70 后,经历畸形,现代教育的残次品,实际知识水平介于文盲和知识分子之间,但自视绝高,是处在 “愚昧之巅” 的那批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答在图中,无需多言。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当然自百万黑铁选手中一路拼杀、脱颖而出的黑铁 1 精英。

没有人可以否认黑铁 1 的努力,毕竟他们是前百万分之一。

但黑铁 1 始终只是黑铁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一直以为方粉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直到我发现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疯狂支持方方…….

该同学初中成绩一直很差,高考貌似也没考上好的学校,家里一套拆迁房父母自己过的抠抠嗖嗖硬把她送到了美国 “镀金”,还口口声声说是不想接受国内的教育说国内的教育教出来的都是一些不关注政治的人

然后把她删了(感觉拉低了我列表智商

你支持方方没有问题,但是说国内教育出来的都是不关心政治的人就可笑了,而且这位同学就是一个在国内上不了大学的水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支持方方,她的粉丝主要是独立思考的普通人,我匿名是因为丧尸当道,愚昧横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得问问武汉人被隔离被歧视的时候觉得方方是什么样的人。

年轻人可千万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现在觉得要沉默要温顺,总有人会来帮你的,那是你没经历过生病了哭天抢地没人应,吃饭吃不饱的那个阶段。你生病了躺在家里不吱声,去医院医院又不收治,谁会知道你生病了?

知乎用户 狂拽帅 发表

她的粉丝究竟什么样我没办法精准定义,但大概是认同下图的人吧。

非常奇怪,这个回答下似乎来了不少为方方洗地的人士。记得前几天有关她的话题下为她洗地的还没有那么高的成分。

这两张图在,她是什么货色一看便知,文字码得再多、角度挑得再广、历史沿革说得再长,洗得再用力,在这两张图前都变得很无力。

另外这群洗地人员张口闭口最喜欢说言论自由,但往往最喜欢删除评论的也是这群人,比如一位叫做闲过信陵吟的答主,看似各个角度的回答,却完全避开了方方上图疑似分裂国家和法西斯倾向的最关键点。

本人最担惊受怕的就是在这群嚷嚷着言论自由的人底下评论,往往最容易被删,微博不由分说地禁言三天,知乎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他们打压言论的力度太猛太狠了。

知乎用户 鹤运​​ 发表

我敢说,她的大部分粉丝读过的挺方方的文章数量比读过的方方的文章还要多。

甚至不少只读过不超过五篇方方原文。

共同特点就是自己没有胃,不能消化信息,更喜欢二手信息。

知乎用户 大先生​ 发表

我一点都不关心方方(汪芳)的粉丝,是人是鬼,一点不重要。

但如戴建业、刘川鄂、易中天、唐之翼、赵士林、张抗抗、陈嘉琪、王朔、阿忆、俞洪敏之流,这些 “类河殇 “,我们一个都不能放过。

为什么不能放过?

1,这些人占着教育、媒体的关键位置,拿着纳税人的钱,耽误着纳税人的后代,他们的思想塌方,跟着亦步亦趋的后生们也被带偏。

2,示范效应强,影响极其恶劣,这些人都有多多少少的 “长处”,但比起他们的恶意来说,负能量爆棚。

3,这些人是一个圈子,都是上世纪缺乏 “文化自信” 的产物,大多数人堪称民国祖传公知,新时代要在 00 后后生群体去建立起文化自信,就必须有参照物。

8090 后应该怎么做?

1,努力取得社会话语权,要能发出有力的声音,传播真相,这样才能为 00 后的文化自信保驾护航。

2,揭露、抨击、批判这帮吃里扒外的公知,让其丧失公众影响力。

3,狠扒其违法违规、中饱私囊、监守自盗的画皮,让其贪欲得到应有惩处。

知乎用户 知呼宝 发表

迂腐,且不能看到社会变化的人

知乎用户 Bobby2002 发表

正因为爱一个国家,所以才要提出问题。如果天天说强大,不提出问题,那永远不会强大。正因为我爱国,所以才要把问题写出来,大家采不采纳意见是一回事,但是否把问题提出来是另一回事。由于我们实事求是,想了解自己的不足,所以要让人民提出自己的不满,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两个人说的话不妥,就把他打倒,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方方怎么说是一回事,我不关心,我更希望政府能吸取这次疫情的经验和教训,确保下次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能及时上报、迅速处理,保护人民的健康。

知乎用户 小确信​ 发表

方方粉丝的特征主要有:

1、不就是一本日记吗,写了发了又有什么影响,你们批评她,你们不包容;

2、你摊开政治经济讲一通,他们让你列个方方具体影响了多少百分比的舆论压力?你没有科学根据,你们不客观;

3、方方说的好的地方,你们看不见吗?你们为什么不写出来?

4、为什么批评人文社科,你们不懂科学,不懂文学。

5、鲁迅可以批评时事,所以方方也可以批评时事。

6、虽然方方是在家里听说的,但她的听说的不见得是假的,很多是真实的。

7、支持方方的微博号,经常关评论。不关注个三五七一百天就不让你评论。

8、你们太年轻,长大点就懂了。

加一个,你以为你是谁!

无语。

这还能洗吗?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2895079944746353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喜欢方方的尽管去喜欢,讨厌方方的尽管去讨厌,可以为她说话,也可以对她进行批评,但是一定不能划分群体,搞主义,搞意识形态斗争,这条路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方方对批评她的人划分群体为 “极左”,这边开始对喜欢方方的人搞群体划分,和她比起来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大家都忘了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相当一部分坏人,但是也有经历过 wg,父母或直系亲属被批斗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后代。那个时代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不能予以评价。

但是,对于方方这种行为,颠倒是非,煽动民心真的可耻,吃着国家的现在倒过来骂国家,天天造谣扣帽子,我不知道这种人在 wg 里面充当了施暴者还是举报者的角色,反正不是好人。

知乎用户 三生石前忘川水边 发表

这回答都是些什么鬼,我支持方方,我也建议各位去仔细看看方方的日记。是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不能只有乐观主义,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何况方方日记也没有怎么反动,怎么就上升到反对中国的角度了。

我看南风窗,财新,经济学人,wsj,我读经济学论文,我看社会学的论文。我支持方方,因为这个社会有个人说不好的声音是很难得的,还是要有人给群众说实话,说心里话。

我觉得方方日记讲的是真话,讲真话不会对国家造成损害的。就比如这个反映群众生活困难的,尽管深度有些不够,但是也反映出问题了。我们呼吁给疫情中不能工作的每个武汉人专项补贴,给武汉政府更多的拨款,给武汉人民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机会。这又有什么错呢。

至于对公共卫生体制的反思确实存在许多,许多关于武汉人民群众的真实状况的内参专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被批示解决,难道写专报的人也是叛徒嘛,我们的钟南山院士也提倡给 CDC 更大的自主权呢,难道钟先生也不爱国,不拥护体制。

国家和人一样也会得病,也会存在问题,不止中国,世界上那个国家都如此。我能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反而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方方是爱国主义者,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国主义者,我们都希望中国好,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

知乎用户 小船说翻就翻 发表

不蠢,不坏,或者既不蠢也不坏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是

@bluetie

这样的号称 70 后早期的怪蜀黍吧?

先预设年龄越大的人越具备知识与经验,再用年龄将人群分层,最后凭借年龄的优势(其实是劣势)夺得更多的话语权。俗称倚老卖老。

方方满足了他们被迫害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发声。但是他们不会想这种声音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具有建设性。

他们想要的只是宣泄。

对于社会成功之处只字不提,对民众的情感不屑一顾,对当今的现实选择性失明。最终只能像《芙蓉镇》里的那个反面人物一样念叨着 “whdgm,十年来一次啊”。说来也怪,那个反面人物明明和他们是两个阵营,却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他们都是被上一个时代诅咒的幽灵。

btw,极左是方方用来攻击反对者的话语,我们只是自嘲。我认为,只有一事无成之人才会不断强调年龄

补充,还有自我感动的文艺中青年,部分脱离群众的中产阶级与小知识分子等。

知乎用户 老蔡 发表

攻击完方方,开始攻击与她持相同意见者了。党同,非得伐异吗?骂死她,也不见得你就是正确的。

知乎用户 PotHelmets 发表

粉丝,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我只是关注了方方的微博,之前读过一些她的小说,她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并不代表我会盲目崇拜她。

方方在疫情期间的日记,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那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这是她作为作家的职业和优势。相比全网盲目的反对者,身处武汉的人似乎是认同她所叙述的内容就是实际情况。

网络上的大多数反对者,或许没有认真读完过她的日记,多数人只是浮躁地接收了别人摘取的只言片语就加入到争斗中了,围绕方方日记的争论,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现象,参与咒骂的人基本没有读完他们正在争论的内容。

纸媒时代,作家和评论者的文章是单向传播的,没有这么多嘈杂的互动,反对者们至少有耐心和能力看完长文,他们的意见大多也是基于内容本身的理性争论。但是今天不同了,社交自媒体普及,人人都是评论者,人人都渴求表达意见,但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理性讨论的素质,也不具备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方方的日记就被无限上纲到左右之争。但极左和极右都是一群没有理性的,甚至有某种精神障碍的人。

对方方日记混乱的争吵反映了我国当下爆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冲突。原本这种冲突可以一种缓和的形态存在,但是当下由新生代网民铸造的舆论环境不允许有缓和,一切都要那么非红即白,逆我者亡。

方方选择中外舆论交战的敏感节点,让外部机构来出版她的日记,非常不合适,显然会被西方舆论利用。这也许是一个感性的作家做出的冲动决定吧。

知乎用户 胡仙君 发表

知乎用户 程失意 发表

我,95 后,法学院毕业生。

我看到的方方日记的核心在 “追责”。

当然,你也可以有不同看法。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唯一的共同点都不是活人。

你们从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中没有一丝活着的气息。就拿极左这顶帽子来说。对活人毫无攻击力,甚至不知所云。就和 1679 年詹姆斯公爵继承王位时, 赞成的人被政敌称为 “托利”(爱尔兰语:不法之徒)一样,结果人家干脆自称托利党,因为这种从死人嘴里喊出的攻击毫无威胁。

在民国时期很多留着辫子的遗老遗少骂反对者 “长毛”,他自以为这是满清时期最狠的话,就和《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嘴里长毛根据满清的基本就和吃人的恶魔无二。但当年还活着的人听到这种骂人的话第一印象是啥玩应儿啊。

至于他的追随者一个个根本就是演了一出 80 年代的政治滑稽句。

例如微博公开要抓人的这位周社长被刷了几百条好大的官威啊,二十一世纪居然有官员敢公开抓异见人士,自从我爸是李刚后,活着的官员连露名都不敢,这和网络公开吸毒直播没两样。结果没抓成(底下官员可是活人)阿 Q 精神的表示自己夜读三国是空城计——嗯知道你内部空虚是肾虚公子了。

然后之后黑店 1200bookshop 抓了一个自己买了书后在书上批注方方汉奸的。污蔑对方偷书损书。结果对方直接出示购物单据报警。

偷书这种事儿,呵呵,7.80 年代文化人别说自己没干过。因为这个全国各地图书馆都没开下去。但这帮僵尸根本不理解现代人类的消费理念,才先抓人没注意后果,现代人一顿饭就是几本书,会去偷?闲疯了么?第一印象就是不会啊,现代人类消费观念可以花 200 块给你送个锦旗上书《方孝孺

然后最近一个个支持者被扒皮,删博道歉忙的不可开交。归根结底是他们完全不理解现代人类思维。你看快手抖音 B 站一个个满满正能量,微信公众号都是小漫画配表情包。还有活人看你们的 “大作” 么。你们龟缩在机关报纸,年刊杂志,省市优秀作家文选已经变成了你们的《顺天时报》赶紧整点阳间的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2Kl3o 发表

看这下面一口一个 “不想回到过去”,不想回到“WG”,“粉卫兵”,“红卫兵” 的年龄层就知道了。

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二十岁左右,被改开后西方的先进生产力所震撼打断了腿,跪倒在了西方文明脚下。

在他们心中形成了,凡是与西方一致的意识形态和行为都是对的,凡是不管有没有道理都批判中国一定是对的两个凡是信条。

不仅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其实还有封建的家长权威残留。

你们看方方及其信徒像不像那些给孩子讲歪理讲不通的长辈们?从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只会给你来句你这孩子不听话,犟什么嘴。

知乎用户 其雨其雨 发表

定调子。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我就不赞成把人民群众划拨为什么派,现在风气不好。

就比如说,有人喜欢易中天老师,易中天给一部分人打压成所谓 “河殤派”,喜欢他的群众,也就成了这个派的拥磊,喜欢他的群众有单纯只喜欢他品三国的,有对他的学术观点和著作全盘接收的,莫非都是这个什么派?

退一步说易中天,即便他本人有外国月亮圆的倾向,他也只能代表他个人,他能代表劳动人民吗?他能代表社会主义吗?不能。

就好比我们今天很多人拿公知这个词去抨击一些带路党,跪族,实际上公知本来是个中性词,到今天变成贬义词了,这不可悲吗?

固然公知里面有坏人,但是据我了解,也有许知远这样忧国忧民的,我们能一棍子都打死吗?

我不赞成分派,分派是一种严重性质的划拨,是制造人民内部矛盾。

只有汉奸,反革命们才需要分派,而知识分子也好具体到哪个人也好,能跟这类罪大恶极的一概而论,分个什么派吗?

中国当下最要不得的风气是什么呢?批评批评,帽子先行。

批评应该是理性,旁观者清,帮助当事人进步的声音,比如某音乐教授批评华晨宇乐理知识不专业误导大众,后者随即表示要复习乐理,这是一种好的批评。

而不是我上来先给你扣个帽子,把你打成个什么派,什么类别,进行一番歧视,再之后我说什么就顺理成章。

这是人民必须警惕和反对的 “批评家”,他们在滥用批评权,在制造矛盾和对立。

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尚且团结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面旗帜下,全球化大潮,全人类又将迟早团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面大旗下。

有些人蝇营狗苟在群众内部搞派系,利用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企图扩大自己的话语权,这种人,我们能同意吗?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妄想将来还可以吃狗肉的人

知乎用户 音梨 发表

利益相关,武汉人,一本方方的书都没买过,武汉女作家我只爱池莉。

方方日记,说白了就是一本活体的伤痕文学。当然把文学说成是日记的确有点恶意,但照着公开发行去写的日记是什么玩意成年人心里都有数。大家心照。

我小时候,90 年代,伤痕文学盛行。

那个时候大人爱看,我们不爱看。现在不过是一种延续,年轻人活在当下,中老年人才瞻前顾后,这没什么不好。

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前中老年根本不在乎年轻人说什么,而现在年轻人有了话语权,可以批评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了,这也没有不对。

你让一个小学生和一个中年人一起看《活着》,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说实话,中年人看完又能怎么样,还不就是多出一阵我看得比你多的优越感和一股持续几天的悲天悯人情绪。殊不知小学生还有大把的时光去看这个世界,人家就快要进入看到半个奶子就心跳加速鸡儿梆硬的年龄了,而我们都快要失去性生活了。

所以少年人大可以不要跟老人家太较真,你们去做你们喜欢的事情,不要掺和这些老气横秋的无聊琐碎。你们还有青春要去享受,你们还要施舍给我们养老金,最后还要靠你们把我们扫进故纸堆,等着你们去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而老头子们可以享受的娱乐越来越少,给我们这群人留一点,你们不爱看不看就是了。但文学作品本身总是百花齐放才好,谁没个想要孤芳自赏故作深沉的时候?

理解万岁。

最后,我以后还是不会花一分钱去买汪芳的书,高级圈养文人写伤痕文学没问题,但一边享受特权一边写,真的让人恶心。

知乎用户 溯堂​​ 发表

这是方方粉丝的年龄分布图

我们不妨想想还有哪些分布图接近于这个:

崔永元粉丝(反转基因)年龄分布图

中医神教信徒分布图

马航阴毛论者分布图

民间科学家分布图

更新 ing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一群落伍于时代而不自知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是方方粉丝,在二月之前我从未了解有这么一个人。

我转过几次方方日记,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看起来说的真切,比新闻的视角平民,有的感受替我说出来了。

我不是方方的虔诚拥护者,我也不在乎她是不是反华,是不是敌对势力。我只知道她有时候说了我觉得对的事情,那我就认那些事情。又不是邪教,怎么会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全部事情都是高尚又值得崇拜的呢?

李医生去世的那几天,我看到方方日记中提到对武汉的那个医院追责的事情。因为那家医院有数名医生染疫,四名已经去世。这期待很过分吗?你能说因为就连美国也不要脸,也这么做,我们就可以拉低到同样的标准吗?两个月来,有公布可以让人满意的结果和官员奖惩情况吗?

好奇怪,方方是一只笔,我在乎的是它写下的内容。何况这内容涉及我自己,涉及我的亲人家庭,关乎我的祖国。我希望涉嫌破坏了武汉人民幸福生活,影响祖国稳定的人付出代价,怎么就成了无理取闹,扰乱军心了呢?就算我觉得这个有人觉得疑似卧底的人说的话中有的内容是对的,怎么就要连我也一起打到呢?这和认为喝咖啡就是反动派的霸道思想岂不是跟 X X X 一样吗?

或许方方真有隐情,或许有的内容真的虚假,但是为什么这份日记当时如此流行?你要说这几十万的阅读都是反动势力吗?我只觉得在武汉当时的情况下,别的媒体那里没说出大家心里的困惑和不满,也没有给出我们满意的回答,甚至至今也没有。

我其实现在心态很平静了。从去年六月开始我亲历香港事件,又到这次肺炎,网络上的盲目和不讲理总是让人心寒至极。世事不是都非黑即白的,“坏人” 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子。

我本身从事设计评论工作,这件事在国内却是很难展开的,没人在听到意见时先做反思,反而是直接把你拉黑归为异教徒。没人会觉得你提意见是为了作者和学科的进步,反而会质疑你是从敌对势力来拆台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方方日记改不了,反而激起剧烈反弹。最近的性侵幼女案件,洗白文已经开始出现了。如何洗白呢?说男方怎么怎么好,有地位有钱,怎么会性侵你呢?这口吻和说方方背景不纯涉嫌敛财,说的话怎么会是好的呢岂不是一脉相承?

爱国不是坏事,但是也不是值得拿来炫耀的事,更不是可以拿来绑架别人的免死金牌。愚蠢的人搞种族主义,就会变成台湾民进和香港泛民那个明明无耻还自觉光荣的恶心样子。

知乎用户 张三道事 发表

别的作家写小说,粉丝都是催更,不更新就骂?到了它这里,我们这些不是粉丝的人在催更,反倒是那些真粉丝一点都不着急。

知乎用户 如果你也听说 发表

我就纳闷了,一个破方方,啥玩意啊。

这几天一直给我推送有关他?她?它?的话题。(我都不知道 ta 是男是女!)

烦死了。

TA 要是违规违法了,

纪委执法机关介入调查处理就是了,

干嘛要一直讨论他。

这样一直讨论 ta,

反倒让 ta 有了更大的知名度了,

你们这不是在帮坏人嘛!

真是无语。

知乎用户 Macadam 发表

写得真不怎么样。看了她写的祖父在父亲心中,有三点看法:1. 我强烈反对在小说文学中过多加入地方话文字,要想做鲁迅就得穿越回旧社会。2. 小说章回目节的分法毫无逻辑可言,有种为分而分的感觉。类似这种无逻辑章节文章在一些地摊文学中颇为盛行,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作者对于小说文学中起承转合的认识不足,水平有限。3. 文笔相当一般,内容较为乏味。无法引出读者兴趣。

知乎用户 种花家兔子 发表

都是些五六十年代的文科老师,现在吗,快餐文化比较流行,那些文学大牛能叫上名字的没几个,这些老知识分子社会影响力不是很高了。方方日记引起了这些人的共鸣,他们想要以一种揭露国家黑暗的良心知识阶级的形象来重新登上社会舞台,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会话语权。说实话,方方说的事如果由一个影响力大的年轻网红说出来,我感觉这些专家教授非但不会共鸣,反而要给这个网红扣个离经叛道的脑子,马上化身成守护国家权威的社会良心。这时候我们年轻人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大拇指,来一句,老师,权威,良心,佩服。

知乎用户 亚东​ 发表

谈不上粉丝,但是我是认真的把方方日记看完的。

个人是个技术宅,小有的热心。

这是一份真实的在武汉人的感受,难得的是有能力写,有渠道发,有传播力让你看。对于一个关心武汉,想了解当地情况的人来讲,你不觉得它是个很好的方式吗?。

在这份文字里真是少有抱怨,多见的都是一个人的感受。

如果我们能得到可信的官方的渠道,发布真实的情况,可能它也就是普通的日记,但是很遗憾。我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真正的去返思,追责,去改进的更让你接受的东西。

给大家的官方印象是,

没有人传人,安全可控。

要感恩。

要不惜一切代价。

没有人告诉我,cdc 为什么能得出没有人传人。

为什么检测出的 sars 疑似,为什么不能说? 警察比医生更权威?

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

如果有下一次类似的事件发生,怎么保证我们不重复历史?

没有办法,

事实上是整个世界都表现得大部分跟早期的武汉一样啊。

为什么这个东西不能让大家知道,中国现在真的好奇怪,听不得任何第二种声音,愿意自己是一切代价。

知乎用户 淡淡的蓝 发表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被蒙住眼睛,不管左还是右,不管墙内墙外。不管她是旗帜鲜明得揭露你,还是你旗帜鲜明得反对她。这个世界本没有帽子,蒙住眼睛久了,自然而然帽子乱分。看见很多高分的答案,我特别觉得好笑,归根到底,我们不过别人的玩物,工具,归根到底,我们没有话语权。

知乎用户 叶孤城​ 发表

大抵是看过她日记并且被感染的人。

喜欢她的理由可能因为她的日记里还包含了以下文字:

湖北的医疗队今天陆续开始撤离。他们冒着风险在湖北最危急的关头,前来营救,每一个湖北人对他们都怀着感恩之心。四万多医疗队员,无一被感染,万幸!也让我们这些受惠者,长舒一口气。别情总是深似海。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医疗队离开时,不能出门的武汉人,站在各家的阳台上高呼,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再见啦!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武汉各路人马,都是最高礼仪欢送这些白衣天使,是他们救了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人。据说湖北的襄阳市,记下所有援助襄阳的医疗队队员的名字,决定今后区域内所有 A 级景区和 25 家星级酒店向他们终身免费。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但我想 “这个可以有”!甚至觉得:全湖北所有景区都应该对这四万多人免费开放。

如果我说这样的文字在日记里篇幅还不少,请问你们如何评价?

如果你连她的日记都没认真看过,批判的力量来自哪里?

这件事上,我觉得有三种人应该是恨方方的:

1、同行;

2、坏心眼;

3、人云亦云。

你是哪一种?被卖了帮别人数人头的那种吗?


18 岁以下读者请慎言,因为你说话不用负民事责任,我害怕。

胡喷的一律拉黑加举报。

知乎用户 某汪 发表

在国内意识形态逐渐极端化的大趋势下,仅存的自由主义者们。

这也是为什么会看似以 60&70 后的中老年人为主。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们早已在左右两端站好了队(虽说大部分站在右侧的人,大概是搞不清何为左右的)。

所以说还是珍惜这些被称为 “美分”,“公知” 的自由主义者吧。等他们的生存土壤被彻底消失之后,接下来就是左右的直接碰撞了。

希望那一天到来之时。我们的冲突也仅停留在网上的骂战,嘴炮以及扣帽子上。

知乎用户 L 念夕 1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的粉丝是恨国无脑,那些人见不得中国好,值得唾弃。

还有很多是支持方方,却未必是粉丝。

以文科为主,中文 历史 哲学。有些是社会学 政治学 法学的。

了解概念分析,对宏大叙事和单一解释持怀疑或抵制。知道世界上不只有一种解释,社会里不只有一个真理。

年龄较大,不少在 40 以上。如果是文科专业硕博,可能是 25+。

这些人,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国家滑入深渊,不愿意昔日的噩梦重现。他们对狂热的小将满怀怜惜,对怂恿小将的恶魔满腔怒火。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国家建设起 40 年的奇迹,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文字为这个国家留下文明的火种。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痛恨着欺瞒愚蠢狂妄自负的贪蠹。如果有一天,这个国家面临危机,那他们就是顶起民族气节的脊梁。如果有一天,这个国家万马齐喑,他们就是最桀骜不驯的声音。

岂有文章倾社稷 从来佞幸覆乾坤

知乎用户 深镜​ 发表

共同点都是人类,除此之外,方粉各有不同,有真心欣赏方方文字的老百姓,有希望发出不同声音的爱国者,有盼着中国出丑的牧羊犬,更有巴不得乱起来的文革粉。

方方的日记我看过,有眼见为实的内容,也有道听途说,总体格调偏灰色,这些都不能成为批判日记的理由。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不是所有的声音必须正确,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整齐划一,为什么美国遍地洋方方都没有问题,中国出了几个声音就如临大敌?

后期日记的走势不排除有国外势力参与,毕竟白皮猪一直戴着有色眼镜,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不同的声音,巴不得拿出喇叭到处宣扬。让白皮猪闭嘴的做法不是堵住方方们的嘴,而是像美国那样,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允许百花齐放,如果引起不良影响触犯了法律该办就办,界限明确,而不是现在这样整天道德批判,动辄拿着爱国的大旗贴大字报,整个就是 wen,ge 的前奏。

不拿法律说事,只用道德批判,不宽容对待同为中国人的异见者,只宽容对待说几句爱国词汇的白皮猪,这样走下去,受害的不仅仅是方方,还有每一个人。历史一直是这样反复,从未改变。

知乎用户 Fluoxetine​ 发表

比普通人多一些同理心和善良。

知乎用户 Yaooo 发表

我不是方方粉丝,但是完整看了方方日记,挺好的,没毛病

知乎用户 张起灵现任女友 发表

应该是比较聪明的老东西吧,反正我这个零零后文革余孽加红卫兵骂不赢他们

知乎用户 天之楔与天之锁​ 发表

就前排一些回答说 “方方是因为批评 zf 才被网友攻击” 之类的说法回答一下。

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一个问题,zf 不是不能够批评的,疫情初期关于 whf4,10 字会,鳄 A260w,网上批评的声音少吗?下场的大 v 少吗?哪个人有方方现在的待遇?因为网友们分得清谁是真心的批评,谁是来恶心人的。

你要说网友可能会被带节奏,这正常,网络发言大部分人都比较莽,急公好义,事情出个反转,全都巴巴的道歉或者不做声是常有的事。但那是什么情况?那是事实被掩盖了,比如之前微博的 “春秋两不沾”,很有代表性。这次不一样啊,你方方写的东西都在微博上放着呢,你干过什么一查就知道 (很多都是方自己说的),网友批评你很正常啊,你一边大道理,一边给人扣帽子,就别怪暴躁网友跟你对线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以为叛国是这样的,战时给敌国输送情报,加入伪军迫害民众,通敌陷害我军将士。

结果网友告诉我叛国就是在网络上发表个人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发表和主流价值观不符的言论。

我以为爱国是这样的,面对侵略者奋起反抗,保卫祖国人民,与敌人殊死搏斗决不投降,辛勤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结果知乎网友告诉我爱国就是对其他价值观的人写大字报,搞文字狱,批倒批臭。

我以为批斗大会是这样的,被批者戴着招牌跪在台子上,其他人面红耳赤唾沫星子乱飞,拳打脚踢,赶着游街示众。

结果网友告诉我批斗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点赞点踩,键盘飞舞,隔空对骂。

我以为左翼和右翼是这样的,严密的组织,党派的领导,清晰明确的政治纲领,深度参与国家或地区政策制定,再不济也是敢举着标语在大街上走两步,直面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的。

结果网友告诉我左翼和右翼就是两顶大帽子,看谁不顺眼就给谁扣上,然后引经据典的批判一番,好不痛快。

我以为坚持某种政治理念不仅需要思想储备,而且是需要付出切实行动的,结果宣称自己政治理念的人都是些嘴皮子张合,敲敲键盘的人物,都是键政家,谁瞧不起谁啊。

知乎用户 玫瑰 发表

方方的粉丝老中青都有,至少我身边体现出来的状况是如此。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西方国家有实质性的连接。我身边那几位,一个是跟西方国家做文化交流、儿子在国外读书的,一个是西方画廊签约的艺术家,一个是子女在西方国家工作生活的。按我的理解,他们都是需要私有财产被保护的有钱人,事实上他们随时可以漂洋过海去异国安家。从过往经历来看,他们或多或少受过体制的气,吃过一些亏。从三观上看,我认为他们是被西方民主自由洗脑太深了。可能只有那位艺术家是真正那种需要无政府状态的绝对自由吧?然而我也表示怀疑,因为当艺术家创作不出好作品、出不了名时,他完全可能甩锅给体制,而不是去反思自己。我认为只要一个中国人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就不会是方方的粉丝。

知乎用户 东林侍读​​ 发表

“方方日记” 的粉丝,与《寄生虫》之类电影的粉丝基本上重合。

东林侍读:“方方日记”,其实是另一个角度的 “霸道总裁爱上我”

知乎用户 差点变成一只乌龟 发表

我只知道事实胜于雄辩,现在的抗疫形势充分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至于什么左啊右啊的,什么意识形态的斗争都很无聊又无用,真正重要的是做了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尽管武汉人民受了委屈,在一段时期内失去了自由,但是宝贵的生命得以保存,只有活下去才能谈其他,这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如果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要索求平时的各种权利,那只能是目光狭隘看不见全局利益。

方方和她的粉丝们做了什么呢,除了传播谣言煽风点火夸大事实,还有什么其他的贡献吗,乱世之中,果然是文人无用,她只是对社会毫无贡献的蛆虫罢了,贡献比不上一个在疫情中恪尽职守的基层工作人员。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喜欢啥啥裙子的是什么样的人?

喜欢玩农药的什么样的人?

其实很不喜欢这种批评目标扩大化的问题。(我这把年纪,应该玩游戏么?)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我却无法回避,虽然我不喜欢方方的作品。

有憎恨黑暗却利用黑暗的人,利用黑暗但是却向往光明的人。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但是没啥交往。

也有甚至憎恨黑暗,也想利用黑暗却不成功的人。

这样的人,我认识很多。

我熟识的更多的是憎恨黑暗且被毁于黑暗的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游子离

的回答描述了其中一个成功利用黑暗却憎恨黑暗、向往光明的人,

就我所知,我们都向往光明,虽然其中某些人自己已经黑化了。

坦白说,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经历过某些时代的人,就像头被按在某个盆子里吃过屎的人。

张口就是一股屎味。

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别人的盆子,那么盛的就是美味佳肴。

只要是自己的盆子,盛了山珍海味也看不见。

因为,双眼都已经被屎糊了。

知乎用户 路飞 发表

一个事情的发生,本应专注于事情本身,就事论事,无论支持与反对都是非常好的参与。但有些人却非要并乐于根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给人群分个水火不容的你我之别。并且他们十分热衷于使用阶级斗争的武器,急着给对方群体定个性质,戴个帽子,比如支持《方方日记》的群体都是什么什么的人之类的,仿佛只要与他们不是一个声音,那么你就是十恶不赦的,被群而攻之也是理所应当。

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是读过的书让我觉得,这像极了当初大规模批斗的情景。他们搞这种批斗,不需要了解这个人,也不用对其做的事调查取证,他们没兴趣也觉得没必要,只要你跟他们发出的不是一个声音,你跟他们走的不是一个方向,那么他们便把你送上群而攻之的讨伐台。你不能申辩,你也不用申辩,只要他们决定对你口诛笔伐,那么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不重要,因为你的罪名已经确定好了。

可悲啊,如今已经是 2020 年了,这个社会还有这样恐怖的土壤,而且这样的土壤一眼望不到头。假如官方还是那个时期的官方,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只要官方开口或者默许,悲惨的历史很可能会重演。我说不定也已经被一帮人拽到台上,头戴高帽,双脚跪地,双手反绑,耳边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可以撕裂灵魂的魔鬼声响。

我知道我言重了,我确实言重了。我们的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进步巨大,我们的党和政府可谓英明。如今,我们的党和国家依然在正确的大方向上前行,基本方针和国策符合历史潮流也深得人心。但是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绝不应该还存在这么一大片恐怖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觉得自己也只是凑个热闹接个话,没有我说的那么严重。但是同志们,历史告诉我们,杀死一个人并不需要子弹,只需要众多人的一口唾沫。我想说,从这么多回答之中,我看到了两个字——吃人,我看到了一大片土壤——吃人的土壤。

知乎用户 独孤浑 发表

河殇派和公知呗。

但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对于河殇派千万别跟他们辩驳争论,因为不值得。你无法通过言语战胜一个没有树干和树心的树。除了惹火自己没有任何用处。

抽象化她就可以了。不跟她们整严肃那一套。

看个了老八的视频,@方方

日记素材来了。

知乎用户 Johan Scherzo 发表

中老年转发群

5060 后

70 后也有些

别瞧不起人家 现实中都是你长辈 敢回嘴?狗头

知乎用户 董修荃 发表

还活在过去伤痛中的人

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向前看的

我们看事实,看未来,希望国家好,希望每个人日子好,分得清轻重缓急

你一上来给我们讲什么 “极左极右”、“肃反”,对不起,听不懂

口口声声说过去不好,但真正忘不了过去,最后生生活成自己最憎恨的样子

知乎用户 余和平​ 发表

我是方方某些观点的赞同者,结果现在楞被你们逼成了支持者。

为什么支持?因为她以及她的 “粉丝” 成了弱势群体。

“粉丝” 加引号是因为个人不喜欢任何标签。例如 90 后这个标签有什么意义?武汉抗疫的护士群体相当一部分是 90 后,《大国重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 90 后已经挑起了科研的重担,但是搞垮 AO3,把肖战逼到哭晕在厕所的估计少不了是 90 后,数据表明中国犯罪年轻化也是从 90 后开始,甚至怼完梅西、C 罗反手又怼张文宏的也有 90 后。

同样原因,个人反对方方使用极左等标签。即便真有那么一个群体,其中每一个具体的人还不是形形色色。

我支持方方免受被喷的权利。如果仅仅是正常的反对、批评无可非议,现在连不赞成 “肃反扩大化” 的意见也遭到人身攻击。这不是理性的表现。

敢问方方的负 / 逆粉丝主要是什么群体,有哪些共同点?群体不知道,共同点就是一个字:喷。

我主要赞成方方的两个看法,一是追责,二是要求武汉中心医院主要领导辞职。

个人认为追责最重要的一项是,武汉有关部门分别于 2019 年 12 月 24 日、26 日和 27 日委托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对分别采自武汉协和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病毒样本进行 mNGS 检测。以上都有公开报道可查。

1. 上述检测为什么舍近求远绕过本地武汉病毒所 P4 实验室?要知道 P4 实验室已经是行内世界顶级,中国大陆唯一(另两所在台湾)。是谁做的决定?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 45 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管理规定》第十条,跨省运输的应当上报卫生部审批。上述运输是否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准运证书?

3. 根据《新民晚报》2020 年 1 月 30 日发表《记录一下首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经历》的文章内容,当实验室检测人员发现这种无法确认的新型病毒 “不亚于鼠疫” 的时候,意识到了问题潜在的严重性,以及“需要尽快提示,隔离,防止人间传播”,同时“对实验室做了全面清理消毒,样本无害化销毁,实验操作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关监测。”

为什么武汉及湖北卫健委在 2019 年 12 月 8 日已有登记报告新冠肺炎患者,12 日官方通报第一例病例之后没有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通过疾控中心的直报系统向上报告?为什么不及时在当地武汉病毒所做病毒检测?或者是谁指示不许上报和检测?这一步拖延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我不相信武汉卫健委没有专业人士。在检测人员都意识到 “鼠疫级别” 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专业人员没有提示过问题的严重性。只要在早期抓紧流调,排查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疫情就不会发展到后面大规模爆发。诚然,武汉和湖北领导人早已撤换,但是他们应负什么责任,显然还需要追查清楚。这是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之初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从开始我就意识到,支持方方的人和反对方方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抛开这个话题,每个人在生活中对于他们的同事、朋友不会有异常表现。无非是支持者与反对者可能有大约 2、30 岁或以上的年龄差别。这跟 90 后与 20 后的代际差别也不会有本质的不同。未来 20 后跟你们玩儿一个梗,还不是同样一脸懵壁。

西方大国疫情前就已经出现严重的社会撕裂,现在新冠病毒的无差别攻击只会雪上加霜,同时也对其经济、军事乃至整个社会体系带来重大打击。我不幸灾乐祸,但是乐观其成。正如当年日本老百姓死于原子弹攻击值得人道主义同情,但是不如此抗日战争还会拖延,我国军民还将遭受更多牺牲。现在也是同样情况。特朗普迫不及待甩锅只是他还缓不过气来,疫情过后说不好整个西方都会疯狂展开对我国的报复。因为新冠病毒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这已经不是世界老大老二之争,是文明冲突。

为什么指责方方眼睛只盯着国内而不批评西方?难道还要方方提醒特朗普你们不能草菅人命,要抓紧控制疫情,早日恢复社会体系运转?这纯粹是帮倒忙。

不说现在境内无症状感染者 +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带来的压力,世界范围第三波疫情爆发的潜在威胁,就是国内尽管复工复产,但全年经济形势显然不乐观。难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儿,加强我们自身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严酷局面?目前这种自己人互撕的局面对谁有好处?

所以,易中天老师和一些知名博导已经开始呼吁大家要取得共识。我觉得共识的基础就是,整个 2020 年我们国家很可能会面临艰难形势,只有上下一致,老幼团结,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才能使我们民族渡过难关。停止吧,各位。无论你内心觉得还有多大愤懑,还有多少话没说完,等我们取得决定性全面胜利再说,好不好?

知乎用户 keanu zhu 发表

粉丝是小粉红 饭圈女孩的玩法

正常人那叫: 读者!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我不知道方方的粉丝是什么人,

但我知道方方是什么人,

她正在享受着什么,

她又害怕失去什么。


方方在享受着特权的红利,却又害怕阶层流动导致她和家庭失去特权。

方方 1955 年出生,1974 年高中毕业。

按照当时的政策,城市知识青年是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改造的。

根据当年知青的回忆,逃避上山下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家里没路子的,要想尽办法赖在家里不走,熬到街道革委会没办法,然后找机会混一份工作留在城里;

第二种是家里有路子的,直接托关系找份工作留下来,说白了就是搞特权。

方方 1974 年高中毕业后找了份装卸工的工作,别看不起装卸工,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连装卸工都找不着。

方方家族人脉深厚,知识知识分子家庭又普遍好面子,第一种市井百姓耍赖式的套路肯定是不会采用的,应该是采用的第二种办法。

也就是说方方在 1974 年通过家庭关系找了份装卸工工作,成功躲过上山下乡,这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次使用家族人脉特权。

1977 年恢复高考,方方考入武汉大学。

看过《高考 1977》都知道,当时恢复高考的决定很突然,在农村插队的老三届毕业生甚至连高考复习资料都找不全。

下面是 1977 年高考的语文和英语题,各位可以自行体验下难度。

![](data:image/svg+xml;utf8,)

而在武汉当装卸工的方方,有上海交大毕业的父亲,清华大学毕业的大哥,华中科技大毕业的二哥,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三哥。

这么好的家庭氛围,备齐全套高考复习材料完全没有问题,父兄有空还能帮忙辅导下功课。

方方这么好的复习环境,基本等于开高考外挂,她也不出意外的考入武汉大学。

方方在 1977 年考入武汉大学,在那个大学毕业生稀缺,农村插队的老三届毕业生凑不齐课本的年代,享受了家族文化积累的特权。

接下来方方的履历就是平步青云,官至厅级。鉴于方方家族已经在武汉经营了三代人,她母亲的小舅公杨叔子是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你要说这里面没有家族实力的助力,是不符合逻辑的。

1982 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
1989 年,调入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
2007 年 9 月 22 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作协主席。
2010 年 4 月 27 日,任湖北省第二届 “长江杯” 网络小说大赛评委。
2012 年 9 月 25 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
2016 年 12 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特权,所以才会有下面这些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三观,如:

1、利用个人影响力让 X 警官送侄女去机场,同时却不忘造谣满地手机;

2、60 多岁的退休生活一直被人伺候着,一边吐槽家里的保姆没文化,一边又因为疫情管控放松保姆可以回来做可口的饭菜欢欣鼓舞;

3、心安理得的住着江夏的大独栋,却全然不管别墅手续是否合规合法,被人指出后还恬不知耻;

4、说自己 60 多岁高龄不适合做志愿者,却选择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 70 多岁的张伯礼院士视而不见。

这就是方主席双标的三观,被特权红利宠坏了的三观。

她一边享受着特权的红利,一边却秀酸文人保持道德优越感,却不愿承担一丝丝国民应尽的义务。


可以说方方几十年来,享受的是她家族所在阶层的特权红利,但她最害怕也是失去特权红利。

但她家族的阶层,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滑落。

方方的母亲一直跟着曾外祖父_杨赓笙生活_。

按照目前的影响力划分方法,方方曾外祖父那代人的阶层介于副国级和正部级之间,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力。

方方的曾外祖父杨赓笙是国民党元老,“二次革命” 的秘书长。当年的讨袁檄文就是他写的。
方方的外祖父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他去世得很早,所以母亲一直随曾外祖父生活。
方方的伯祖父汪辟疆,是南京大学的教授。

到了方方父亲和爷爷这一代,整个家族已经对政界丧失影响力,整个家族影响力。家族中最顶尖的小舅公杨叔子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是副部级,这也是方方父亲那代人的影响力上限,但影响力局限于学界和产业界。

方方母亲毕业于九江教会学校励女中,结婚后没参加工作。
方方母亲家族中的小舅公杨叔子是科学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方方父亲 1937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方方退休前最高职位是正厅级的作协主席,这也是方方这代人能达到的最高职位。

方方这一代人在学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比父亲和爷爷那一代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方方有三位兄长:
大哥 1964 年以湖北省高考第一名进入清华大学,他是华中科大教授,研究天体物理。
二哥从华科大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东北大学教书,也是教授,研究自动控制。
三哥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在美国麦道公司工作几年后,引进回武汉,现是武汉直升飞机公司 CEO。

到了方方女儿这一代人,阶层以垂直坠落的速度下降。

65 岁的方方,女儿年龄估计 40 岁左右,按照方方家族的传承,也到了成就点事业的年纪。

可据小道消息,方方女儿当年通过关系读了个大专,在某单位谋了份差事。

而 1989 年,34 岁的方方就当上了_《今日名流》杂志的总编辑。_


方方现在很恐惧,

她恐惧自己年老,

她恐惧无法操控舆论,

她恐惧家族阶层滑落,

她恐惧特权红利丧失,

她恐惧有人秋后算账,

她恐惧谎言全被揭穿。


还是要感谢义务教育和高考,

义务教育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

高考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够接受相对公平的筛选。

我们最大程度上杜绝两汉举孝廉制度下的贵族官僚垄断,

让一代代读书人实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也可以让欧美大学的捐款和推荐人制度在国内不能见光。

顶级公立大学几千块的学费和住宿费,

让贫民阶层也可以不受西方学生贷的困扰。

也正是这样的教育制度,

让中下阶层年轻人看到了逆袭的曙光。

一代代奋斗逼通过不懈努力,

不惜以 996 福报式的狂野冲击,

把老派特权阶层打的分崩离析。

同样都是武汉大学毕业生,

我们乐见于是雷布斯这样的理工男逆袭,

也更乐见于方方这样的老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我要强答,为了方方这个老巫婆我都气得吃不下饭屏蔽了好几个人的朋友圈。
我抓住一个典型说说:高赞票数里面说的,文科老师。
我工作于一家 “白左” 思潮及其严重的单位。
(据说国内左右是反的,所以其实我不大明白方方说的极左是啥。)
中文组的几个人都是 70 后 60 后,疫情早期就在各种批判。然后给我推荐方方日日记
我看了几篇,只记得 “医生朋友”,和一堆阴暗消极的瞎逼逼。
我读不进去,为什么呢?
虽然本人青春期是个 “回车键诗人”,但是本硕都是数学,被洗脑后已经很难理解没有逻辑上严谨定义的词汇。
惨,惨的定义是啥?4 万?8 万?40 万?
问责?一个有责任的政府作出反应的所需时间是啥?3 天?15 天?1 一个月?还是 4 个月?
就算木有一个绝对定义,那也得有个相对定义吧?
-- 没错,我就是比烂派。但也比整篇的显然、易证有逻辑吧?
然后,本人高中是个化学班,半数同学是医生,大学凑巧在武汉,不少同学做了志愿者。
医生说:我们都在写遗书,哪有时间写日记。
志愿者说:哪有时间看日记,睁眼开动闭眼睡觉,刷刷手机都是跟兄弟姐妹讨论物流啊。
武汉家里蹲说:真不真实?老娘哪知道真不真实啊?老娘门都没出过。等下,这人咋出的门?对了,要是没出门她整不整电饭锅蛋糕?
但我也不好意说同事什么,我就很委婉地问她,你有做医生的朋友么?
她说没有。
后来就是这个同事来问我拿口罩。
一月底我 60 个 N95, 给了她儿子 20 个。
她再问我的时候已经 2 月中下旬了,我好几个同学已经跟从医疗队到了武汉。
上海收垃圾那位市长已经到了武汉,家里蹲闺蜜无奈地和我说方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
她说,她还想找些口罩给她朋友寄过去,因为朋友说新闻都是假的,他们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想出门看病都没口罩。
我姑且不谈真假,但是亲亲,那时候印尼雅加达的口罩已经堪比黄金价格了。
她怎么能那么不要脸来问我 “拿几个” 寄回去给“朋友”~!!
那时候我从韩国寄的 600 个口罩去广州花了将近一个月,如果她朋友说的是实情,那邮寄不是死翘翘了。所以我问她,你朋友住哪,什么小区,我找武汉里面的人想办法。
她说,是武大里头的教师小区。
我怒了,口气有点不好的说,你这人是被骗了吧,武大的教师小区,到了今时今日还能没有找不到半个口罩去看病,骗谁呢这是!
她走后,我心里还有点过意不去。
我赶紧给华师的教工同学打电话,问问高校社区的情况。
老同学说,不可能的事情,这人有毛病吧。
然后老同学说,如果真实,可以马上找武大的人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可以想办法找志愿者给送过去。
嗯,然后她回复说:没事了,解决了。
她们几个中文组的老师每天就爱转发方方错错错,严歌苓瞒瞒瞒。
然后群体免疫是啥,没有脑子看不懂,给转发积极洗地的。
威廉王子 3 月 3 群嘲新冠她们看不到,然后首相近了 ICU,还赞扬威廉参与到救灾是 “贵族气质”。
然后未了,讽刺一下国内的 “无产阶级先进性”。
儿子呢,倒是个理科生。
但是被白左腐蚀了。
天天说,虽然方方说的不完全真实,但是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事实的分析应该是个人的责任。
个人那么多责任,还纳税干啥?你逗我呢!
嗯,祝她儿子在大不列颠平安是福。

知乎用户 启衡 EC 发表

经过这一顿折腾,方方就基本没有粉丝了,广播喇叭部的目的达到了,哦耶!

知乎用户 啦啦啦啦啦 发表

我发现方方这个事特别有意思,一般来说,因为某件事观点对立的 ab 两个人群,往往 a 攻击 b 的智商,b 攻击 a 的道德,但方方事件中,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是同时指责对方的智商跟道德。

知乎用户 长城以南半岛以西 发表

比如说,北京大学教授李迪华,以前我很崇敬他的学识,结果看到他的微博,支持方方,而对于网友们批判方方摆出了。。。。让我无语的姿态,这样之后我才觉得他的 “事实与怀疑” 是多么虚伪,敢情他的怀疑是怀疑,我们怀疑方方就是完全错误? 他的屁股真的是让我失望至极。

以后还是好好看看名校们教授的学术成果,他们对于公共事件的评价不见得比普通大众高明多少,更遑论屁股还歪的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mumVJd 发表

肯定有知乎大佬的奶奶辈吧。

大佬就是大佬,无视方方的言论的负面影响和其中造谣的言论。

他直接搬出自己奶奶来,以试图证明 “她” 那个圈子更接近真相。

我想问是哪种圈子啊?那种圈子包不包括方方和其朋友梁艳萍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

知乎用户 顶天立地的番茄 发表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也就是九十年代末以后这一代,需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和你说香蕉皮是黄的,肉是蓝的,你应该做的是拿一根香蕉把它剥开来证明我的错误,而不是 “哦,香蕉肉是蓝的”。方方粉丝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会去思考方方的话的正确与否,方方在他们眼中是权威,而他们认为权威不容质疑。于是乎,我朋友说,我认识的一个医生说,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可质疑的证据。

知乎用户 李十千 发表

河殇一代呗

具体来讲,基本上就是

1,获取消息渠道少,判读能力弱

2,基础理科教育不过关,逻辑思维几乎不存在

3,打心底里认为中国不可能比欧美国家处理的好

4,不在武汉,对真实情况一无所知

除了第四条,基本上和河殇派共性蜜汁吻合。

所以咋说呢?

清除河殇,势在必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方方所谓最大的罪过是 “日记把一名护士写死啦,是造谣,判诽谤罪”,好大一顶帽子!在武汉封城的疫情期间,对死亡者的统计,官方都有遗漏,更不要说方方。“拉贝日记” 是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珍贵的历史资料,日本军国主义者也质疑它的真实性,你们现在的乱扣帽子挖祖坟和他们有区别吗?

如果把疫情比喻为人类对病毒的战争,我们更应该注重于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亡羊补牢后的赞美。死者为大,今天你们群殴式的大喊方方把护士写死是造谣,又有谁记得那个因疫情不能透析而死亡的女士叫什么呢?

我相信方方也会为那位护士逃过这场劫难而深感庆幸。而对于死者的记录,我们宁肯犯错,也不能遗忘!

————————————————

以下为原文

你们很多字都不敢写,比如那两个字,不是用拼音就是打逗号,很多话又不敢说,…… 所以你们何德何能评论 “真实” 两个字?

方方写出了很多人不敢写,也不敢承认的东西,就被埋汰成这样,以后谁还敢再发声?那些断章取义的摘取网络上的,所谓武汉人,所谓共事者,对方方的评价就变成你们自己的结论,谁能证明他们说的又是真实的呢?

方方的 “罪状” 之一是住着大别墅吃公饭砸公锅,恰好看到一条消息,上海产特斯拉又被定爆了,那么,你们这些吃着麦当劳必胜客肯德基,喝着星巴克,穿着耐克阿迪,用着苹果手机,看着美剧,拿着父母的钱留学欧美,开着特斯拉的用实际行动为美帝经济做贡献的各位又是吃着什么饭砸着谁的锅呢?少跟我说什么不买这些东西是闭关锁国,吃洋餐喝星巴克是为国创税收,学学韩国日本,看看人家怎么推广自己的寿司和石锅拌饭,甚至学学台湾省,那里没几家星巴克,人家都喝自家产的咖啡。

这些国家和地区和美帝的关系都比我们好。

说方方造谣的人,你们又是怎么看电视台不断播出的抗日神剧呢?对比真实的历史,你们为何不大喊一声造谣呢?你们敢吗?

那些骂方方的人,一种是潜意识认为他们和外界没有区别,吃喝玩乐与世界同步,看着 B 站,上着知乎,刷着微博追星,凭什么方方到国外暴丑,有损我们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光辉形象,这个和 80 年代张艺谋导演被骂电影形象有损国格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在物质上和世界同步,但精神层次没有任何的开放和包容…… 另一种人,不说也罢,拿着欧美要赔款的屎盆子扣在方方头上,这才是纯粹的洗地,这种人即蠢又坏。

我不是方方的粉丝,我只是看到一种愚昧在泛滥,自古至今,周而复始!

—————————————

评论的高赞居然集中在我匿名这一点,可见你们的无知,首先,知乎有这个功能,这是用户基本的权利;第二:你们是一群什么人大家都知道,我就事论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三:麻烦你们把自己的知乎 ID 做实名认证再来指责别人,起个什么阿猫阿狗的网络 ID 还不如匿名;最后,如果你想较真,不妨致信某民日报的评论员或央视主持人,请他们也使用实名,这样才说明你们的执着。

——————————————

那些说麦当劳中国是国企的我只能说你是阿 Q 情怀

那些说自己一身国产品牌就可以骂人的请你先批判一下那些说可防可控的官员

那些说抗日神剧只是文艺作品,你们也不喜欢的请你去找真实的史书读一读了解一下我说的是什么

那些说我为方方洗地的,请问你在为谁洗?那些造成这场悲剧的真正的责任人吗?

知乎用户 俊红 发表

反正在知乎上反对或质疑他们会被折叠,删除,或禁言

知乎用户 猪油煎蛋 发表

我很反感方方们,是因为这种人通常读书不多却以为自己读的很多,思考不多却以为自己思想深遂,情感幼稚却以为自己浪漫理想; 孤而不芳却很自赏,无才可恃却很自傲; 因百无一用而游离社会边缘,却愤世嫉俗作遗世独立姿态; 好高论却无高见,好深沉却无深度,好争辩却无思辨,喜见证却无见识; 只好耍点小聪明,写些小文字,打点小算盘,谋些小利益; 喊着主义做着生意标榜独立追求独享; 好作清议却不清高,故作清高却不清廉; 所谓文人风骨,不值二斤肉骨头,求的也就是二斤肉骨头。此辈人物,自汉以来,哗众取宠以图待价而估,袖手空谈以清议误国者,络绎不绝; 至明清钱谦益康有为乃盛,至民国胡兰成周作人极盛; 究其本质,国家不幸诗家幸。子曰: 乡愿而已。

知乎用户 vv802 发表

这个倒霉的问题,是引站还是别有用心

看万箭穿心并赞扬写的好的是不是粉丝?

赞扬其日记的算不算?

不贴标签就不会说话吗?

还特么共同点。

题主,不分立场就不会讲人话吗?不对具体的事,就摆这么个垃圾的话题,你是想钓鱼还是秀存在感?

知乎用户 照四海 发表

截止 2020 年 4 月 14 日 15:25 分,此问题下共计 481 个回答,全部都是方方的黑粉,言必称方别有用心,方粉智商感人。

不想说话,真的流弊!

知乎用户 素库 发表

不知道

知乎用户 蓝蓝的孩 发表

我已经两次尝试回答,我都说我是方方粉丝 - 被禁言两次。

不敢了,粉转路了,不敢写太多细节,免得知乎又禁言。

真觉得没啥,不就是一个不痛不痒半虚构半个人主观记录吗?

抱歉,人不在武汉,真感觉不到那种悲壮,看其他新闻也没有感到。特别是,先看了新闻,再看日记,觉得也没什么好反的。

本来还觉得出版海外版没啥,是个好事。昨天看了看海外版的简介 - 我靠,有点路转黑的倾向了,这个前言翻译是慢慢的偏见。

我再说一次我一开始粉的理由,希望这次不会被封。真的是要容得下另外一个声音,现在不粉的理由是,这个 “另外的声音” 被利用了,唉…

就酱。

知乎用户 Ma LS 发表

老一辈经历过 wg 群体

一些对中国感到不满,喜欢西方的知识分子

“公知” 们

自诩为 言论自由的斗士

因亲人在疫情中死亡,怨恨国家的人

无脑青年

共同点: 只要你为祖国,为政府说几句话,他们就说你被洗脑,井底之蛙

高高在上以教育的口吻和你谈论问题

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南他说北,永远不会和我们在一个频道

知乎用户 三笑 发表

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在乎这本日记会被海外包装成什么样,他们在乎的是这件事代表的意义,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把方方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能代表他们无拘无束诉求的符号。

知乎用户 吴昊 发表

我支持她。

时代不只需要小粉红,也需要挑刺的。

只写这么少,因为我知道很多写支持她的会被删掉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先说明立场,我支持方方,那我也算方方粉丝群体之一了。这个回答有点不对题,更多说的是自己对方方的看法,而不是粉丝群体的特点。但我相信,她的粉丝中,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应该不在少数。

没读过她的其他作品,只看过《方方日记》,对她的话也不是都赞同,但我还是很挺她。因为现在她这种批判和反思的声音实在太少了。

王安石变法试图统一学术思想,苏轼反对道: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 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唯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我认为,现在网络的舆论环境已经濒临荒瘠,满眼望去皆是 “黄茅白苇”,如再不加培养和灌溉,那在这片土地上,将再难生果实。

由于中国特殊的舆论环境,方方日记便尤为可贵。当全社会都像条犟驴一般,朝着民族沙文主义的路上越走越远时,方方日记的出现也许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我敢打保票,假如言论审查松了下来,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论政治和时事,那网上将会出现更严厉更激烈的言辞。那时网民们就会发现,方方对国家的批评根本不值一提,她的作品已经够温和,够中庸了,如果中国连这种作品都容不下,那未免气量也太小了。

方方日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未来能出现对疫情全面且客观记录的,把优点缺点一同写入的作品,方方日记不可否认是最具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记录的行列,大家都讲出自己的见闻,留给后人看。当材料够多时,谁对谁错,那时一眼便知。

**现在的一些记录和反思的作品,因为我们身处其中,缺乏客观记录所需要的距离感,也许是幼稚的,甚至存在偏误,但不能因为幼稚便痛骂之,否则谁还敢记录这些事?**即使有人知道事实,说的都是真话,那他发声时,也会三思喷子们会不会领情,他也许就会因为怕争议而就此寒噤。

这样将再离真相越来越远。

知乎用户 晏晏来啦​ 发表

方方和她的朋友圈可能到现在也没明白,令人作呕的不是方方日记,而是他们塑造的 “方方精神”,那种自诩“天地良心” 代言人,不容辩驳的 “神圣” 精神。

这种 “精神” 曾经在上世纪 50、60、70 年代也出现过,“文成武德,一统江湖”。

不听圣训,便是余孽。

借用汪主席怼胡主编的一句话 “你以为你是谁”

知乎用户 阳光 发表

就我个人而言,作家方方之前我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看方方日记感觉文字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多么优美。可能她在文学界有名?不了解。

对于方方日记,从她开始写就受到很多人关注,虽然也有人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之前一直是好评的多。她写的东西有人说是假的,有人说是真的,但是我也没多关注。

我记得疫情初期网上的舆论都在指责 big4 领导不利,指责红十字会对医院的所作所为,指责那些倒买倒卖捐赠口罩的个人。后来李文亮医生过世,然后大家缅怀李文亮医生,关注李文亮的事情到底会不会被追责,谁出来负责,然后调查组调查一个月得出的结论李文亮医生的事件完全是基层派出所两位民警同志的责任。骂人的话不想多说,只能说基层民警同志真的太不容易了。

后来方方日记要出版了,突然出现了大批的人一面倒的批评方方。红十字会没人提了,big4 没人说了,李文亮医生的事情也没人说了。似乎武汉疫情从十二月发展到现在,坏人就只有这位写了日记的方方一个人了,剩下的只有各级领导英明治疫有方和新闻报道的大力歌颂了。

清明节前那些排长队取骨灰盒人群,那一盒盒的骨灰,又有谁在乎,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呢?

这边工厂难以开工,拿不到订单只能减产裁员甚至关门大吉,外资也在纷纷撤离中国。新闻却是中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虽然稍有下降却可防可控,真觉得光怪离奇。

因言获刑,大字报,在我国百年多来唯有某段时期,希望历史的车轮一直前进,方方的事情别是重回某个时期的开始。

我不是作家方方的粉丝,我对她不了解。我好奇谁会是下一个写日记方方,还是说人人都可能被方方。

最后再问一下,疫情初期发生的事情,辱骂方方的那些人们都忘了么?方方比那些人更罪大恶极么?为什么你们只盯着方方不放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雨果的《悲惨世界》非常片面,只写波旁王朝黑暗面,做的好的一面怎么看不到?法奸!阴暗!卖国贼!

知乎用户 KANA 的小号​ 发表

方方老师的作品很好,文学素养绝对比 99.99% 的骂她的人要好。

然而这次我喷她也很严重。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蒋中正

怎么说呢,不能一棒子打死,再说了她被骂也证明着中国着实有言论自由的。不能什么时候都非黑即白,也是这次日记让很多人发现国内很多 “带路党”“双标媚外” 的现象,比如我确实之前真没发现。

骂归骂,有的人气的都跳脚了就显得滑稽了哈,“作家方方的粉丝” 有很多人,有媚外的,有爱国的,有讨厌全世界的,也有热爱生活美好的。

知乎用户 晓看红湿处 发表

说实话,这样人还是不在少数,我们判断一个事情对错,由于每个人感受和认知不一样,会有先入为主过程。但是冷静的评论一件事,要站在第三者立场,就是不能依赖自己的主观感受惯性思维,继而陷入抬杠逻辑。对于方方,我们听其言观其行,现在基本明确她要的是什么了。那何必还要抬杠到网络 404 现象呢?网络民主自由,我们也就是印度那个棍棒治理能力,因为毕竟国家人口太多,人民素质普遍不高,这是事实,考虑问题不能脱离国情。有没有可能更人性化合理管理?只要开始改变,就会有和谐那一天,言论自由一定是有前提和相对的,不能阻止他人的自由,方方这一点她恰恰做不到。最后说说过往支持方方或者现在还支持她的人,你们认识到她写的东西是不全面的么?一个社会向前,肯定是好的坏的一起存在,好的比坏的多才能前进呀,反之就是倒退。那现在中国是前进还是倒退呢?作为第三者,客观平论一个事物,不能只提阴暗面,不提光明的一面,而且还是光明的东西明显超过阴暗的东西。作为写实作者,方方不称职的,就是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完是为少安少平悲哀么?要为小霞和秀莲悲悯么?真的不是呀,少平少安逆境中坚强活出来自己人生,小霞秀莲找到自己的爱情,这些都是超越生死富贵的人性光辉。方方日记里人性光辉在哪里?是她自己那一点萤火之亮么?肯定不是,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选择写实疫情逆行者志愿者的平凡世界,一个文学作品,没有高潮肯定不行,可是方方的高潮是她自己打了美好的一仗,那些逆行者和这个国家也同样遭受影响的人,他们又替谁美好的去战斗呢?战斗并不美好,只会很残酷,观战看行刑,并为得到人血馒头自豪,之能说方方臆想她曾经战斗过,那个快意恩仇很美好,其实,她什么也没有做,更别提战斗了。当然,另一场战斗已经开始,方方的角色是我们敌人的武器,她又可以战斗了,也许这次她怕是要直面淋漓的鲜血,那她又将是谁家的真的勇士。~方方完结篇

知乎用户 反核联盟 发表

现在小粉红撕咬方方就像以前的老粉红撕咬袁崇焕一样

知乎用户 流光 发表

我不是她的 “粉丝”,反感这个饭圈的称呼。我是她的读者。作为完整看过方方日记的人,并没有看到她“一味渲染绝望恐惧灰色”,她在早期是比较焦虑,但自从方舱医院设立、应收尽收之后,她总是鼓励大家“快好了,就快好了!”、“再坚持一下”、“今天都是好消息”,可以看出来,她这时候是放下心了,文字也琐屑起来,像一位长者在拉拉杂杂的唠家常。她有一些尖锐的文字,提出要不忘追责,因此招致了疯狂的攻击和谩骂。当然还有最近国外出书的事,更使她成为众矢之的。她接受专访也做了解释,表示要联系海外出版方修改简介和标题。但讨厌她的人,并没有接受她的说法。昨天,《财新》对她有一篇专访,她近乎屈辱的在自证清白,解释了“六套别墅”、“特权送侄女”、“子女是否在国外” 等问题,我都不忍看下去。但不到二十分钟,文章在微博被删的干干净净。日记之前,很久之前,我就是她的读者。所以,一直知道她在写什么,在用什么视角。她的写作风格都是偏市民气的,我没看过《软埋》,因为想买的时候已经被禁,但她的《风景》、《埋伏》、《万箭穿心》、《中北路空无一人》《出门寻死》等短篇小说我是看过许多的,而且非常喜爱。她关注小人物的悲喜,把他们写的活灵活现,无论是叶民主、何汉晴、李宝莉,都血肉丰满、酣畅淋漓。而且最终,这些小人物,这些普通人,他们身上的善良、坚韧、粗砺、俗气,构成了社会的美好、积极、丰富、向上。这是最 “正能量” 的基调,希望所有人,包括那些几乎无法沟通的人,都能去,读读她的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vqa9o 发表

被时代抛弃的人…… 今年时局这么动荡,跟不上节奏的人很惨的…… 我们已经保持了多少年高速发展了?这样的速度确实没有等谁。特别是一部分早期就发财后一直吃老本的人,看似在国内是个人物,但是由于脱离了 996 / 奋斗逼 / 大众,早就被时代抛在脑后了,最多跟风现代消费主义。很简单的说,他们跟不上主流了,成为了非主流,成为了边缘人物。你可以类比一下普通家庭主妇,有钱人家的全职太太等等。到底是对是错,在我看来,只要还在工作为社会贡献的,无论说什么都无所谓。但是如果疫情结束后有人拿她的日记当证据来找我们赔款,新时代马关条约,那时候我估计她不是被官方怎么样了,而是会被自己的 “粉丝” 捶死。

知乎用户 秋水齐物 发表

方方这位老阿姨,其实很真诚的,是抽烟骂娘骂男人的性情中人,她的世界观就是那个年代的普通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他们都要做古了,还计较个啥?

他们也没叛国,只是发牢骚刻薄又固执而已,年轻人就别想改变她什么了,她写她的,你们骂你们的。

知乎用户 瓜师兄 发表

我就是支持方方的,作为武汉人,觉得方方写出了很多武汉人想说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外地人对武汉全方位的攻击极其让人沮丧,即使现在全国各地歧视湖北人恐惧湖北人也毫不掩饰。方方几乎就是普通武汉市民的话筒。

这次疫情伤武汉最严重不是病毒,而是网民的攻击歧视。

知乎用户 洛蒂 发表

支持方方就是卖国 反对就爱国 还是出题人最安全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uIVGt 发表

利用方方挑起社会对立,高赞里面有个有点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妈,60 后普通二本学校中文系大学老师。

第一他们那代人年轻的时候确实经历过 zz 黑暗经济落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西方世界是个富裕自由民主的理想国度。但时代是发展的,年岁的增长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接受新的格局,更别说亲身体验西方的 “自由民主”。

第二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人数较少,骨子里性格上都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清高,觉得自己思想高度上凌驾于他人之上,不愿与芸芸众生 “同流合污”。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与社会才能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众人皆醉我独醒……

知乎用户 龙吟 发表

提这个问题的人怎么感觉不怀好意?是要贴标签再鞭尸吗?

看过方方小说的人应该都有一定年纪了,比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埋伏》,结尾出人意料,后来还拍成电影,冯巩演的,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其它都记不起来了,我只是一个看过她小说的人而已。粉丝?这个年头还有作家的粉丝?估计只有比我年纪还大的人会有文学崇拜吧?作为一个文艺青中年,我可能算是鲁迅、王小波、余华、钱钟书的粉丝,其它没有了。

作家的粉丝不同于现在低幼的明星粉,无脑赞同一切明星的人设,大部分也只是喜欢作家的文字而已,并不一定赞同作家的三观。不管名气多大的作家的,三观都不怎样,基本常识可能都有问题。我经好多年不怎么看小说了,更喜欢社科类的。《方方日记》真是一个字没看过。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拿自己的那一套来解释全世界,按你们明星粉的标签,可能作家的粉丝一个也没有,更不要说方方这种 2,3 流作家。

知乎用户 Haley - 浩洁 发表

经历过弯路时代对回到弯路时代心存恐惧人,深刻认同 “我不赞同你观点但捍卫你讲话权利” 的人,以及被这次疫情深深伤害又毫无话语权的人。

知乎用户 Kanata 发表

我不是她粉丝,我也没看过她的日记。我只有一个问题:干掉她之后,有没有能让我了解武汉人民的苦难的途径?

知乎用户 啊哟阿汪​ 发表

众所周知,不粉方方就是极左,所以不是极左就粉方方,所以大家都粉方方。论证完毕,完美。

知乎用户 maovov 发表

去方方微博下面看看那些支持他的基本账号都是什么时候注册的号,大部分都是 2020 年 2 月注册,这后面没有团队我是不信的

知乎用户 asher 发表

可以批判方方日记里的部分内容以及她没有考虑到不良影响。但是也要带着同理心去看她的日记,在疫情面前,武汉的牺牲肯定是要大于其他地区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对武汉以后的发展。武汉人民难道就不能有一丝怨言吗?他们的压力肯定远大于其他地区的人民。可能方方生活在武汉,可能在这个环境下就或许情绪化了,把未经证实的东西写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但是我看见网上清一色的批评方方,看着确实让我觉得害怕(之前我只见有人批评,但是自己没去看这个作品,看了之后发现,确实有的地方不真实,但有的地方又好真实,这样的文章远没达到被批评成一文不值的地步啊)。她写的有些东西,我认为确实是对的,比如官员前期的失误(她是武汉人,这和她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她情绪化我可以理解)。至于被外网利用,我觉得就算没有她的日记,外网也少不了抹黑中国。咱们内部好好看看她的日记,不对的咱不往心里去,谣言咱仔细求证,觉得对的就好好反思,这难道不好吗?我不是武汉人,我也很爱国,所以我想着中国人如果一直只看好的不看坏的,甚至看见不利于自己心理预期的就以一种让人害怕的偏执去攻击它,这真的会很极端!

知乎用户 花茂 发表

有我

知乎用户 注销还要申请 发表

大致浏览了一下

如果我说我认为你们讨论错方向了,你们会不会不开心?十几亿人里面有些思维不同的很正常。对政治也好,对生活也罢,门口的老大爷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问题在于发布渠道在哪里?如果你们这么愿意讨论不同观点,那你们去跟门口散步的老大爷们也聊聊呗,保准很多人都有些 “新颖” 观点,让你们欲罢不能。

有不同声音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谁给她的发声渠道,她的观点是如何进入我们视野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媒体整天搬弄是非,是非对错无所谓,有眼球关注才重要,实在没眼球关注,那就自己炒作,这就是媒体的本质。因为他们要活下去,有眼球,有关注度才能活,而没有就无法活。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的话语方向。

所以,你们觉得谈论这个问题还有意义吗?这种媒体不去做广告,唾弃都是应对方法,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不睬。

啊?“洛杉矶时报”?号称日发行量上百万,这还是不止报纸在内的纸媒总数?而中国大部分地区性的报纸都可以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数量在几十家之多。通常媒体转载这个新闻的时候,都在说世界知名媒体。我就纳闷了,这洛杉矶时报,一个地区性的小报凭啥就成为世界知名媒体了?知名在哪了?他海外有发行吗?中国人有几个人看?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张嘴就来。

然后我们再看看这个洛杉矶时报,2009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在其他媒体预测破产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不错不错。2018 年 6 月 18 日,《洛杉矶时报》以 5 亿美元价格正式易主,由黄馨祥接手。

“《洛杉矶时报》具体投放细则及版面广告价格请联系中国区代理公司:北京宏业凯广告有限公司海外媒体销售部。”

与其抱怨方方,大家关注下这家媒体,但凡在这个媒体上面有中国企业打广告,我想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咱们再看看这个黄馨祥是个什么吧。

“黄馨祥的父母来自广东梅州,在二战期间从战乱的中国辗转移民到南非,在那里生下了黄馨祥。 黄馨祥 16 岁高中毕业,23 岁取得了医学学位,并且在全校 198 名学生中排名第四。结束了在约翰内斯堡综合医院的实习后,黄馨祥远赴加拿大在著名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医学硕士学位。”

对他生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解读,这里我不多说了。

最后说一句。随着中国的自信,我们普通民众的智力开化,我们当有足够的自信去接受不同的信息,学会去分析和理解。我对方方不了解,她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我也毫无感觉。有个事情想来好笑,一个快要淹死的人不关心自己被淹死,看到别人打喷嚏兴高采烈——“看啊,他打喷嚏了”

知乎用户 双木​ 发表

我算一个中立偏于支持的一方。

没什么,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坚定支持者。

而很多其他朋友是中立偏反对的。我平时不看朋友圈,就在看一看里面能发现很多人的立场。

粉丝这事不要说的太满,因为很多人都是处于灰色地带,而且还在摇摆中。我个人的立场并没有多大改变,支持与反对的观点我都看了挺多。

今天在 b 站看的一个评论方方的视频上了热门,有些双标的存在,并不能认同。前两天在微信公众号黑羊公社看到一篇文章,以问句的形式引人思考。

总之,怀疑态度是要有的。

知乎用户 风是外衣 发表

有个事我时不时就会畅想一下,就是这么多全面看衰西方社会的,或藐视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志士及其平台,又有这么智商道德都不在线的 “公知美分”(换成批判方方的与支持方方的两方也可以)天天一方一段,你一篇博文我一篇公众号的,多费劲,搞些直播辩论多好,让志士的对立面尽情的跳跃,然后当场把他们的观点和理论驳得体无完肤,让他们的丑恶嘴脸在广大观看直播的观众面前当场显露,这难道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打击方式吗?

比如辩题是:方方是卖国贼还是个合格文人(怎么称呼都行,总之就是不贬义的)?

而且邀请书可以这样写:只要不骂街不失态,真 • 保证你们说的能播,而且真 • 保证你们后续的人身安全,如果你们不敢来,则可直接视为缴械投降。

怎么样,这样一写,如果这帮人还不敢来,正方就算直接庆祝胜利,把反方钉在耻辱柱上,也没什么不妥当,因为,他们真 的 不 敢!

1 请不要怕他们说出了什么带偏了谁,因为正方随时可以回击,可谓应对自如。

2 也不要说,这些老师这么高水平,公知美分(方粉)不配!据我所知,不说哈佛耶鲁,国内的清华北大也不缺正方标准的 “臭公知美分。” 也有不少支持方方的

3 也不要说 “动嘴皮子没用,看实际效果就完事了。” 因为之前双方都没少动嘴皮子,文字视频都铺天盖地的了,现在只是加入了直播辩论的方式而已。

4 更不要说 “舆论战嘛,玩的就是隔空对线” 不不不,这不是舆论战,这是真理与正义当场,打击戳穿揭露谬误与邪恶的过程。

总之,在理论和舆论等层面,搞直播辩论越辩越明,当场拿下,大家说好不?

知乎用户 闲过信陵吟 发表

其实很多人已经提到了,支持方方的人绝大部分是中上层阶级,其中有不少律师,大学教授,著名知识分子等等。

比如北大的法学教授何兵,比如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比如曾任高校教职现为作家的周泽雄,比如陆伟民律师。

而公然批评甚至侮辱谩骂方方的知名人士或机构有胡锡进,司马南,以及微博上比较有名的地瓜熊老六,上帝之鹰,甚至包括观察者网等。

而批评方方老师的很多人,绝大部分估计压根都没有看过方方老师的日记,不过看了一些断章取义,胡编乱造的公众号,或者微博 kol 的言论,就想当然的下结论未免太偏颇。

  1. 首先方方老师的日记并非如某些人所描述的那样满篇都是批评 d 和 zf。

方方老师除了抒发个人感想之外,对疫情爆发前期武汉官员的失职,以及对吹哨人的欺压作了批评,但也肯定了后期换帅之后武汉政府的作为和为李文亮事件的调查。总体看来算是有褒有贬,并非像某些人截了一小短文那样恶意解读,通篇都是污蔑诋毁 d 和 zf 的文字。

  1. 两个星期就能翻译完成并出版是谣言

目前在亚马逊上线的那本书其实是预售,这也是西方出版界的惯例,先预售炒热度。也就是说这本书目前并未完成,据方方本人的说法,该书目前仍在翻译中,预计将八月份上市。这也比较符合亚马逊上的时间。电子版最快要六月才能上市,实体版要八月。也就是说,这本书根本没在两个星期内翻译完成,也并没有某些人胡乱臆测的提前写好,cia 约稿这种奇谈妙论。

3. 封面以及宣传语问题

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个人以为这些宣传语虽然有些过分夸张,但基本符合肺炎爆发前期的情况。另外鉴于媒体行业都喜欢搞个大新闻,都喜欢搞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这无可厚非。但是方方已经对这一点作了说明,因为她不懂英文,所以之前有疏忽,封面已经按照原标题做了改动。

只想澄清一点,一些不懂(装作不懂)英文的人解读 “epicenter” 这个字的部分。很多人认为西方人故意借此来宣传中国是疫情中心从而来达到甩锅的目的。在西方人的理解中,这个 epicenter 是移动的,早期疫情中心确实在武汉,中国。但后期移到了美国,包括许多美国媒体也有把美国成为称为 epicenter。因此对这个词过分解读,用心险恶。

比如在某些人眼中著名的 anti-c 媒体,cnn,nyt。

4. 关于其中的 “谣言” 部分。

很多人批评该本日记满嘴谎言,几乎全是谣言。但又暴露了他们压根没有看过全本日记的致命伤。他们总是挂在嘴上,拿来以偏概全攻击的两个不准确的地方方方老师已经作了澄清和说明,也会对不准确之处在出版时加上注释。

5. 关于吃武汉人血馒头,躺在受害者身上赚钱的论点。

方方老师在决定出书的时候就已经承诺要把该书所有收益捐出来,可是有些人就是视为不见,只愿意看到想看到的,此等言论不攻自破。

6. 家丑不可外扬

从来不认可这种论调,不多作说明。

其实总结下来,绝大部分的攻击论点,基本上都出于对事实内容根本不了解,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带了节奏。而这些攻击方方老师的人又大多没有那个去查证的精神,就造成了目前这个全网攻击方方老师的局面。我真的建议你们,去看看方方老师的这篇专访,独家专访 | 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去大概看看方方老师的日记。而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公众号和微博上看了一些断章取义的句子,就沸腾了。另外方方老师在微博上转的很多长文,很多人估计根本没有耐心看,只等着她发微博,然后扑上去狂咬一通,至于内容和真相根本不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支持方方老师的名人,都是愿意说理,愿意温和的讨论。而某些方方老师微博下面的那些人,一口一个老妖婆,你怎么不早点死,都是些不学无术之徒,真是相形见拙。

另外,方方老师的微博,点赞数都远远超过谩骂她的评论数以及表达愤怒的人数。充分说明一点,你们这些人不要以为张牙舞爪,就代表多数人。多数人不过在这个社会氛围下,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而已。

再附一篇网上关于方方老师的恶毒谣言的澄清:

攻击方方的理由,全在这里了,拿去用吧

最后列举一直污蔑方方老师的某 kol 捏造的谣言:

汤姆乔?美国海军情报中心历任主任没一个叫汤姆乔的。

知乎用户 赵阿 Q 发表

从一个方面说吧:为什么 50-60-70 年代出身的一批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优渥的人,会超级反毛?

因为,这部分人,把自己经历过的,本来属于时代的苦难,片面的归咎于一场运动,一个人。又把自己命运的改观,归功于反抗体制、参与开放之种种。

骂毛最狠的,往往不是地主富农的后代,而是五七干校里劳动者的子子孙孙。

毕竟,毛是真正打掉了他们头上的铁帽子。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作家方方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还不凉?

知乎用户 留学生日报​ 发表 已经凉了。在国内外都凉了。 最新的情况是,方方日记海外发售后,彻底凉了。销量极其惨淡。 因为啥,因为国外疫情比武汉魔幻多了,方方这日记就显得十分无聊了。 我传了一个 B 站的视频,讲这个事儿的,新晋 Up 主, …

方方日记该在海外出版吗?|面面观No.27

对方方日记的争议已持续多日,成为疫情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朋友圈撕裂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争议达到白热化,在4月22日甚至成了微博热搜第一位。 / 图源网络 / 1月25日,武汉封城后两天,被禁足城内的武汉作家方方开始记录封城后的生活,并在网上发 …

作家方方:我不是一个专门挑刺的人,有时说几句反思的话–上观

**摘要:**方方坦言,她根本没想过“武汉日记”如此受到读者追捧。 作家方方每天一篇日记,记述抗击新冠肺炎背景下的武汉,其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事、真切的情感、敢言直言的风格,被网民争睹为快。方方2月22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自己并不 …

武汉封城第43天,我问了方方一些日记之外的“批评”问题

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武汉封城第43天,也就是今天凌晨,方方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的记录,微不足道,更不足概括全貌,但无数个人的记录,汇集一起,真相便会以全方位形态露出水面。” 这应该是她对“方方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