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和詹妮弗 · 劳伦斯主演的喜剧电影《不要抬头》?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macmac 发表

一般的灾难片,观众一定会希望 “英雄” 成功解决问题,拯救全人类。但是这部电影呢,观众全程可能都忍不住想“愚蠢的人类啊,去死吧!”

《不要抬头》:众星云集讲一个荒诞故事

这部讲彗星的电影真的几乎全员巨星,Leonardo DiCarprio、Jennifer Lawrence、Meryl Streep、Cate Blanchett、Jonah Hill、Timothee Chalamet、Tyler Perry 还有客串的 Ariana Grande 和 Chris Evans。

要知道,这部电影最初预算只有 7500 万美元,但是光男女主 Leonardo DiCarprio 和 Jennifer Lawrence 的片酬就有 5500 万美元 (小李子比大表姐多 500 万美元),所以业界普遍认为真实预算应该在 1.1 亿美元左右,可以想象大部分都用来付片酬了。

这部电影全程荒诞,但是荒诞之中又会觉得,这 TMD 不就是现实嘛!所以我一直说,哪怕是光看电影电视剧都能看出来,美国精英们对自己国家能干出点什么烂事其实是相当有 B 数的。

故事是这样的:

天文学博士生 Kate Dibiasky 偶然发现了一颗大彗星,她的老师 Randall Mindy 却发现,这颗巨大彗星正向地球冲来,在差不多六个月后,地球将重演恐龙灭绝时刻,全人类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Kate 和 Randall 联系上了 NASA 专家 Oglethorpe 博士,三人一起向美国总统 Orlean 报告。但中期选举即将到来,总统完全不当一回事,匆匆就把三人打发走。

Kate、Randall 和 Oglethorpe 深知此事严重,于是选择上媒体曝光此事,结果大众仍然毫不在意。电视上崩溃大吼的 Kate 甚至成了全美笑柄。

正当三人毫无办法的时候,一桩丑闻爆发让 Orlean 总统面临信任危机,她选择采取措施将彗星打掉,让自己成为拯救全人类的英雄,保住自己的总统位置。

行动看起来进行得很顺利,全世界人民都看着带着核弹的火箭升空,Kate、Randall 和 Oglethorpe 也终于放下了心。

但事情又出现了变化,火箭忽然转向,行动被人为放弃。原来,亿万富翁、Orlean 总统的大金主 Peter 发现了这颗彗星上有大量稀土,他说服总统采取新的行动,试图将这颗彗星炸成碎片后开采上面的稀土。

愤怒至极的 Kate 将这件事情透露了出去,随后她迫于 FBI 压力签署了协议,从一个天文学博士生变成了超市收银员。她父母打算参与开采彗星的工作,因此甚至都不愿意让她回家。

Orlean 总统为了说服大众,发起了 “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运动,说服自己的支持者这颗彗星根本就不存在,一切都是自由派的阴谋。

在中俄印三国联合轰炸彗星的行动失败后,Peter 的行动成了地球唯一的希望。

Peter 的行动失败了,彗星继续全速冲向地球。最后那一夜,Kate、Oglethorpe 和 Randall 一家人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

两万多年后,一个不知名星球上降落下一艘飞船,休眠醒来的 Peter 和 Orlean 等人从船上走了下来。

剧情差不多全透了,但是呢,对这部电影来说故事完全不是关键,它的重点是这种荒诞的调子。

片中这个 Orlean 虽然是个女总统,但其实明显是个女版 Trump。她的幕僚长是自己儿子,而这个幕僚长儿子除了无脑支持自己的总统妈妈外,什么都不会。Orlean 在各个部门安插的都是自己的金主,提名自己情人为最高法院院长,甚至因为把 “妹妹” 照发给情人而导致丑闻。

面对可能到来的大灾难,Orlean 和她的支持者们完全拒接相信,并且把一切事情都往政治上靠。自负到完全忽略全世界科学家的意见,认为可以既拯救地球又大赚特赚,为了钱甚至愿意冒全人类灭绝的风险,而当全人类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真的面临灭绝危险时,他们又早就准备好了后路。

片中的美国大众呢,一个又一个阴谋论广泛流传,什么彗星危险是被故意造出来好让犹太人收割美国人民财产,什么 “他们让你们抬头看是想要劫走美国人民的自由”,什么 “他们造出这个谣言是要显示自己比你们更高等”… 是不是都超级耳熟?毕竟都快 2022 年了,美国人民不还在争论要不要戴口罩嘛。

片中的民众们,一大部分选择性地相信彗星是阴谋,一大部分则宁可忽略人类灭绝的风险只为了参与开采彗星的工作。

此外,片中还描绘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比如采访 Randall 和 Kate 的电视节目中,虽然两人极力表达这一事件的严重性,但主持人总是不断插科打诨,不断强调我们这个节目就是要让大家放松的,甚至推荐彗星开采相关股票。

Kate 的前男友虽然在听 Kate 的内部消息后吓得几乎站不起来,但在 Kate 成为全民笑柄后,却毫不犹豫加入嘲笑 Kate 的行列,用一堆 Kate 的私事为自己赚眼球。还有不知所云的好莱坞明星,被推到前台当英雄但满嘴种族歧视的美国军人,以及一堆为他辩护 “他是老一代的”(he’s from a different generation) 众人。

灾难下这种人间百态,真的会让观众觉得这个样子的人类啊,活该灭绝。

知乎和 Quora 上有很多类似 “如果穿越到 2008 年 5 月 11 日要怎么办?” 或者 “如果穿越到 2001 年 9 月 10 日要怎么办?” 的问题。其实想想,在这种巨大危险即将到来的时候,只有一个或者几个知道危险的人恐怕是完全无法改变现实的。

像本片里,全世界顶尖科学家都在高声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但是对 Orlean 总统这样眼中只有权力和金钱的政客而言,哪怕有 99% 的可能全人类要灭绝,也要抓紧这最后 1% 的可能,因为一旦危险被避免,大众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正是因为花费巨大代价才阻止了危险,这个时候反而会紧盯着代价,各种 “措施过度” 的质疑就会到来。

所以结合过去这两年,本片的嘲讽是非常到位的。

如果你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知道还有 6 个月全世界都要灭绝的人,那种惊恐与不甘,想想就可怕。

当然了,如果真的碰到这种事情,我可不相信中俄欧会坐视美国犯蠢,一定会有 plan B 甚至 plan C。片中这种 “中俄印是因为被美国撇除在彗星稀土分配之外所以才自己弄火箭要炸掉彗星拯救地球” 的设定,又是典型美国人暗戳戳黑一下别国的传统。

这部片其实还蛮好笑的,算是灾难片里独树一帜的反套路作品,虽然还是俗套的美国中心视角 (毕竟好莱坞嘛,正常),甚至毫无疑问是美国左派明晃晃嘲讽右派的作品,但总体还是值得看看的。而且小李子、大表姐和梅姨扮相都蛮特别的。

知乎用户 一本正经的阿鼎​ 发表

太丧了太丧了,这电影简直了。

和我夫人一起在奈飞看的,我作为天朝本土人,而我夫人是前苏联某国人,然后我们一起在美帝生活过几年,经历了戏剧性的 16 年大选。我们这家庭背景看这部电影,真的是效果拉满。

以下可能涉及剧透。

开场就是大表姐演的博士生发现了这颗不同寻常的彗星,然后他的教授召集学生开了个 party,一群 nerd 的 party 就是庆祝这个发现和计算轨道,这个,哈哈哈哈,莫名勾起了我们的某些回忆,比如我当年邀请同学来家里喝个小酒,一起计算期末作业。

然后教授算着算着发现不对了,和地球距离是 0.0 打头,然后上报给 nasa,nasa 通知了一个貌似瞎扯但真实存在的部门,就是那个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领头的名字很难念的黑人博士也是剧中唯一一个认真对待这事的人,话说这个部门我感觉怎么只有这个博士一个人???显而易见是个不受待见的部门。

然后他们就被邀请去了首都,进白宫把这事告诉总统,然后又不受待见了,等了一整天,中途他们还过了一个生日,然后被通知,明天再来吧。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这个将军拿了点零食和水,一边说 it cost an arm and leg,然后高价卖给几人,我当时就觉得不对,我特么连学校开个会都有免费的水和零食,大白宫竟然要钱?果然后面发现这个是免费的,哈哈哈哈,而且更讽刺的是这个将军就像教授问的问题一样,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完全就是来赚他们一波小钱就走人了。

总算第二天被总统接见了,这总统其实就是个女版特不靠谱,果然上来黑人博士一介绍,这两人来自 Michigan state,然后总统和傻儿子开始一阵 ivy league 大秀优越感,我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哈哈哈哈,鄙视链这不就来了吗?尽管黑人博士强调他们学校拥有很强大的天文学,但是后面能看出完全没有认真对待他们。 别以为美国没有名校情结,藤校这种非富即贵的精英聚集地,很多时候就是看不起州立大学,自带一股优越感,尽管有些州立大学其实是很强的。自杀小队里面,威尔史密斯演的死射谈条件的时候也是,我要女儿上最好的学校,要藤校!藤校在老美眼里也是独一档。但藤校也不全是学霸,还有一众比如总统的傻儿子这一类的权贵后代。

然后总统就开始表演了,99.76% 我就说不是 100%,对公众就说 70% 吧,根本不关心世界末日,政治选举显然更为重要。最后还要他们不要说出去,让他们 sit back,言下之意就是暂时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接着就来到了他们上电视节目曝光,等了很久,直到 A 妹的男友求婚,那一段浮夸的表演简直了,好不容易轮到他们,主持人一直插科打诨,最后名场面大表姐爆发了,结果回头一看收视率,A 妹遥遥领先,根本没人看他们,只有大表姐爆发一段稍微拉回来一些,然后她就被做成了各种 meme,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表情包,娱乐至死的年代,根本没人在乎科学,也没人在乎世界末日。这里有个很经典的梗,教授被打上了 A.I.L.F 的标签,哈哈哈哈,这个不是 lsp 懂不了,爱情动作片有一个分类叫做 MILF,具体意思请自行查询,把第一个 M(Mother)换成天文学家的 A(Astronomer),其他意思一模一样。

不过此时事情有了转机,总统爆出性丑闻了,现在她急需一个大爆点,比如拯救世界。然后又把这两人 + 黑博士请了回来,然后公开讲了一次非常积极的演讲。nasa 局长被推出来当背锅侠了,主动请辞,关键是这家伙是个麻醉师,和天文学没半毛钱关系。讽刺意义十足,政客完全不在乎世界和人民,只在乎自己的选票。但是无论动机如何,至少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就不再纠结。这里还有个插曲,小李子成名后禁受不住诱惑出轨,事后和那个女主持人相互了解一下,哈哈哈小李子就整一个 nerdy 普通人,而女主持的私生活也太过丰富了,实力嘲讽一波娱乐圈 + 总统。

很快就来到了火箭发射的那一天,全世界都在盯着看,我一看进度条,这还有一半多呢,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果然之前那个虚伪的 bash 老板来了,还能单独找总统出去谈话,谈完火箭直接返回。很明显暗示政治完全被资本大佬把持,而这个 bash 老板,隐喻的是现在这些大公司大老板的集合体,苹果,脸书(现在叫 meta 了),spaceX 等,可以说是只手遮天。

拯救计划在这么在全世界眼里失败了,原因说出来太可笑,因为在彗星上发现了稀土,价值连国。剧中说这个资源被中国垄断,这个彗星对老美意义巨大。事实上的确目前大部分稀土矿在国内,但是我国从没拿这个做过文章,因为这个东西特么提炼是有很高门槛的,不是挖出来就有用的,我国独一档的是提炼技术,否则就算开采成本价卖给你也没啥用,这纯属实力噶黑。

Bash 大佬开始全息影像展示如何开采了,然后搬出一大堆诺贝尔奖名头科学家,表示可行,这里又有个细节,这种全息视觉效果直观,再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连小李子都有点动摇了,感觉事情可行,然后大表姐又提到了这玩意有没有 peer reviewed?哈哈哈哈哈,之前在总统那说彗星时候也提到过,果然再一次印证 peer review 是学界共识,但是外界完全无感的东西。这种例子生活中太多了,一旦学界有点东西,资本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商业化,开始炒作概念,开始包装,副作用和实际效果?再说呗,不会死人就好。这也是我离开前公司的原因之一,说来惭愧,我当时就是帮着干这事的。

很快,抬头已经可以看见这颗彗星了,后面就是喜闻乐见的政治大秀,人们分成两派撕逼,一派抬头看,一派不要抬头,各种街头冲突,打砸抢。这哪是电影,这完全就是这两年的现实啊!还有总统傻儿子著名的那句,if she wasn’t my mother…,川宝心里真的委屈,哈哈哈哈。最神奇的时候,能不能成功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宣传这个能带来多少工作,带来经济腾飞,像不像你那画大饼的老板?

这里有点气的是,说中俄印还有个谁联合,发射失败了,这又是实力噶黑了,我和我夫人纷纷觉得,开啥玩笑,首先我们技术没那么差,第二,都联合了特么怎么可能就一个火箭一个计划?您在和我开玩笑?然后又是美国最后希望,全部押宝在科技巨头身上了,我知道这把是实力自黑,先造救世主,然后为后面失败埋坑,但是我们也没那么弱好吧?现实中谁救谁,很可能是反过来的。而且这里也展现了老美的一个傲慢之处,电影里的俄罗斯的火箭发射基地 Baikonur 根本不在俄罗斯,而是在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时期的一个火箭发射基地,但是老美又一次简单地把苏联 == 俄罗斯了。

之后喜闻乐见的,不晓得是机器人丢失的数量太多,还是工程计算失误,或许是老板太抠门不愿意多造几个备用,也或许是产能不够。又特么失败了,大老板带着总统跑路,总统慌乱之下还把傻儿子给忘记带走了,而小李子最后选择和家人度过最后的时光,对抗了一波冷冰冰的大数据,展现了一下爱和人性的光辉。

累了,没救了,娱乐至死,赶紧毁灭了吧。

然后的然后,还没结束呢,这帮子富权贵真的有个船,还是宇宙飞船,冷冻了 2 万多年后,降落到了不知是新地球还是另一个星球,一个个冬眠仓全是权贵,打开一看, 哈,人类的新希望就是这帮子老头子,下了登陆舱直接喂了新物种,真心干的漂亮。

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很好看的,几个比较出彩的地方,名校鄙视链,贪小便宜的将军,冷血的政客,自私的科技公司老板,科学和资本的冲突,大数据时代信息茧房和娱乐至死,人民的分裂,还有个假英雄种族主义老白男,A 妹一本正经地唱傻乎乎的歌词,简直了,还好全世界不是都和美国一样,否则真的赶紧毁灭吧,别搞了,人类没救了。

这电影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不过想看进去的话的确需要对这几年的时事和美国的政体和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尤其是作为老美的对头国,看这个电影的感觉很微妙,又爱又恨。我一个德国朋友就看得睡觉了,她完全没法共鸣,觉得没啥意思,而另一个在中国生活的美国朋友也是看的很热闹,和我们讨论了不少。

这电影要素过多,对现实有太多影射,效果拉满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试想这几年真的是无比荒诞,认真做事的落不得好下场,吹牛画饼的摇身一变成了精英领袖,资本当道,娱乐至死。不知道多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会不会感慨万千。

知乎用户 林夕邦邦​ 发表

这片子神了,本来是好莱坞左翼电影人蹿出来讽刺特朗普的,想嘲讽一把特朗普应对新冠疫情的愚蠢。万万没想到,由于拜登政府应对疫情同样拉胯,所以建制派也破防了。现在,无论是 CNN 还是福克斯都在骂这部电影。

关键是这部电影不是什么小成本非主流独立电影,可为是大咖云集,大表姐和小李子主演,导演 Adam McKay 导过大空头,驾驭这种讽刺题材属于驾轻就熟。

最有趣的是,在豆瓣也有人破防了,但由于是美国人的电影,手心手背都是爹。要找一个骂的角度很难,就只有从电影到底算不算喜剧片的角度入手,开始艺术批判。不禁让人感叹,艺术真是块好用的遮羞布。

这部电影其实挑明了一件事,美国的精英不是不知道美国病在哪,也不是所有人都甘心同流合污,但是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名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让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恭喜美国魂穿大清。

知乎用户 Alex sun 发表

这是一部比黑客帝国 4 要好的多的多的电影。

用赤裸裸的讽刺来讲了一个喜剧类型的悲剧。

这片子跟之前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彗星撞地球》,《天地大冲撞》《2012》等这些灾难电影一样的类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了地球将要面临的灾难,第一时间通知了白宫,然后美式英雄主义出场,解决了问题,世界在美国英雄的拯救下回归和平与安宁。而这部片子则是撕掉了美式主旋律电影的虚伪,用赤裸裸的现实告诉了大众,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种事情,现实中的政府会如何应对。

结果就是正常的科学家主角和疯子神经病资本家自私鬼的政府如何纠缠在一起,然后全人类一起灭亡。

以下是剧透:

毁灭地球的彗星对标新冠病毒,

要不要抬头看对标要不要戴口罩,

这片子找了一个金发白人女性来对标川普,

她的儿子是个草包白宫幕僚长,对标川普的女儿,

白发手机大佬对标是马斯克和库克?看来不止一个资本家

推上网友找做的图

那个扣门把免费零食卖给主角的将军是对应的哪位我就不清楚了。

NASA 的局长是一位麻醉师出身的亚裔女性,因为她是总统的金主之一,所以她当了 NASA 的局长,出事后也让她辞职承担责任。

总统为了中期选举找了一个种族主义者白人老兵当 “英雄” 去炸彗星,然后他在驾驶火箭升空时对全球发表自己的种族主义言论,一路骂骂咧咧的嘲讽印第安人和黑人。真是讽刺至极。

这个片子里面梗很多,尤其是那个火箭升空时爆炸几艘,降落时又爆炸几艘,最后白发老头竟然不知道自己发射了多少艘上去,看搂不住了就尿遁逃跑了。

这片子前半段就是个喜剧电影,中间都是对当今美国社会的政治讽刺,别管对错,立场最重要,哪怕抬头就能看到事实,只要宣传够就当做没看见。有种红脖子买了 made in PRC 的美国国旗去参加川普的反中集会一样,真的很讽刺。

后半段的剪辑是点睛之笔,尤其是把飞船发射失败和小李子回家聚餐混剪在一起,让人有种莫名的悲伤,小李子饰演的科学家和家人和好享用从超市买来的晚餐,分享着彼此最美好的回忆,像平常一样聊着喜欢食物的口味,装作一切都正常的样子,镜头一切,那边采矿飞船起爆失败,所有的信息失联,总统和资本家尿遁,留下总统的傻儿子跑路,剩下的工作人员也纷纷跑路,总统在直升飞机上打电话给小李子说有艘逃生方舟,能装 2000 人,现在还能装俩,问他要带老婆走还是其他人走?小李子说自己选择溜下,并祝总统和她儿子一切顺利,这时总统才想起来自己把傻儿子留在了地面。

最后巨大的彗星碎片坠落南太平洋,爆炸掀起的海浪和冲击波波及到了小李子所在的北美大陆,在房屋的震动和玻璃的破碎中,本片的主角之一黑人博士喝下了最后一口咖啡,小李子紧握身边老婆的手,墙体碎裂火光冲天。

碎裂的大陆和上面的建筑物被抛向太空,华尔街的金牛雕塑也被抛向深空,装着总统和资本家的逃生方舟从旁边飞过,飞向宇宙深处。两万年后,他们到达了一颗植被茂密的绿色星球,在降落时又有几艘逃生舱坠毁,随着逃生舱里的冷冻舱缓缓打开,介绍他们名字和职位的字幕在一个个老头面前出现,从公司老总到银行行长,政府高官。这艘 2000 人的逃生方舟里面基本都是老头老太太,而且大都是白人,只有很少的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等他们下了飞船后,腰上纹身的美国女总统很快就被当地的动物咬死吃掉了,然后一群当地的生物围了上来,资本家最后喊了一句 “只要不动,它们就不会伤害我们”。

全剧终。

彩蛋:总统的傻儿子从废墟中爬了出来,给自己来了张自拍,然后让人们点赞收藏转发,虽然他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看完后感觉:都这样了,累了,毁灭吧,赶紧的。

知乎用户 谢流远​ 发表

这片笑话密度极高,不过没在美国呆过可能有些梗看不懂,但是还是值得一看。

舆论也很有趣,烂番茄上观众评分 77,影评人评分 55。媒体文章基本也都是扭扭捏捏的差评,网友基本一致好评。我连骂这个电影的川粉都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看都不看。

我觉得影评人和媒体破防的原因可能没有那么复杂,纯粹就是因为这个片连媒体一起骂。你骂政府骂川粉都没事,但是你怎么能骂我们无冕之王呢?必须差评!

知乎用户 Mr Poopybutthole​ 发表

“我都自嘲了,你还想让我怎么样?”

这就是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文艺界左派的一股风潮,从《辛普森一家》到《南方公园》,再到《不要抬头》。

谐拟和仿制拼贴 Parody and Pastiche

谐拟是针对一种风格的刻意模仿,但是模仿风格本身不是内核,而是为了喜剧效果,这种喜剧效果常常是用以放大针对模仿对象的讽刺 / 批判效果。而仿制拼贴就完全只有模仿这个部分,而没有任何的内核表达,是空意符。

Pastiche is, like parody, the imitation of a peculiar or unique, idiosyncratic style, the wearing of a linguistic mask, speech in a dead language. But it is a neutral practice of such mimicry, without any of parody’s ulterior motives, amputated of the satiric impulse, devoid of laughter and of any conviction that alongside the abnormal tongue you have momentarily borrowed, some healthy linguistic normality still exists. Pastiche is thus a blank parody. —–Fredric Jameson

举个例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对商业电影《无极》以及当时的新闻节目播报风格,广告风格的谐拟。谐拟的目的是讽刺商业片大杂烩式的制作,剧情无脑且一团乱麻随心所欲,选角无意义堆明星,视觉风格怎么浮夸怎么来。目前 B 站上的各种什么《鸡汤来了》《华强买瓜》《杰哥》的排列组合鬼畜,还有各种留言板,评论区,弹幕,朋友圈文案中的玩梗废话式发言,都是仿制拼贴。没有内核的玩梗,只是排列组合现存笑料,核心目的不是表达任何 “意义”,而是流量和求赞

《辛普森一家》早期也是谐拟,谐拟的对象是美国完美的 “核心家庭情景喜剧”,目的是批判躲在“核心家庭价值观” 背后的新自由主义。但是千禧年后被粉丝称为 “僵尸辛普森” 的 10 几季,就成了前 10 季(1989-1999)的仿制拼贴 – 没有实际意义的单纯模仿。

《不要抬头》就是对 2019-2020 期间美国抗疫的一系列荒诞现实的仿制拼贴。

详见:

为什么会出现「万物皆可成梗」现象?这种娱乐化解构是否会消解严肃性?

说到底是严肃批判和犬儒的区别,是 “想要解决问题” 还是 “想要发泄情绪” 之间的区别。

批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这样的态度和方法论,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抬头》指出了问题,并将问题夸张地呈现出来:政客只考虑自己的选举利益;媒体以轰动主义(Sensationalism)为纲;民众极其反智;硅谷文化极其自恋,搞人设邪教成风,高大上的 “人类未来” 的口号下面全是计较。

这些问题的讨论本来在美国社会就是汗牛充栋的。缺少的是对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揭露和反思,那就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固有的缺陷。但是电影是一定要刻意回避这些话题的,这就是为什么 “白左” 永远反动。

西方的自由派 / 左派(白左),一方面要做 “进步” 的表面文章去抨击右派,一边又要故意忽视问题的核心,因此他们的 “反歧视”活动一定会变成 “反过来歧视” 而不是“反对歧视”-- 总之加深仇恨就对了,所以就造成了黑命贵和女权都是疯子的现象 – 他们的根本目的就不是消弭偏见,而是为了加深族群间的分化。他们对于共和党的批判,最终会成为流于表面的、没有内核的仿制拼贴,成为温柔的 slap on the wrist.

影片中四处弥漫的西方中心论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西方所谓 “进步派” 的狭隘和愚蠢。

他们的叫骂必然是绵软无力的——因为反智川普已经被你们赶下去了,你们自己又做的怎么样呢?竞选的时候说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请回福奇,尊重科学,科学指导抗疫。福奇回来之后这个画风:

航空公司 ceo 要求 cdc 缩短隔离时间,从 10 天到 5 天,cdc 就照做了,这就是科学家指导防疫?什么叫资产阶级专政啊?后仰

另外,拜登任上的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川普任期死亡人数,昨天还创下一天 70 万感染的新纪录。

知乎用户 左宗棠的鸡​ 发表

在知乎上阅读美国文艺作品的问题回答,记得避开那种 “出租车司机” 式的,拽几个似是而非的名词,显得自己好像很对,实际上是暗搓搓塞自己不知道来自哪的 agenda (意图)的回答。比如说高赞说什么“文艺界左派的批判” 就是纯粹强行联系。

从片中元素来说,可以说是大约 60% 的元素是嘲讽的共和党,但 40% 的元素是嘲讽的民主党元素。如片中的美国女总统桌上的家人照片,很明显是影射希拉里

左边这位女性的脸,很明显一看就是影射希拉里和克林顿的女儿。

当然,片中这位女总统融合的川普元素更多,但没办法,谁叫你川疫情中骚操作那么多呢?大量的言论直接就被化用了,你川普自己不说那些什么新冠会像 “miracle”(奇迹)一样消失的话,你川没直接把自己女婿安排到白宫里插手各项他不该插手也不擅长的事务的话,也不至于直接被搬到影片里化用。

除了融合川普,另外这位女总统还融合了嘲讽奥巴马的元素,如一开始她说她一开始在竞选中隐藏自己的抽烟习惯,以及影片中有出现她和名人合影的照片,这也是嘲讽奥巴马被媒体报道的做总统时喜欢和名人开 party 的新闻。

除了这位女总统外,片中还有另一个 “反派”,一个科技巨头的掌控人:

这个镜头很明显是在 “致敬” 苹果手机发布会,而片中这个巨头 Peter 除了融合了乔布斯的元素以外,还有特斯拉的 Elon Musk. 而 Peter 又掌控了人们的大量数据,能够通过数据预算人的喜好、类型、甚至死亡方式,这很明显是在嘲讽 Facebook (meta) 的扎克伯格

科技巨头元素,按照所谓的左右派二极管思维,怎么着也算不上嘲讽共和党吧?把一个 “右派”Elon musk 刨掉,apple 和 Facebook 在二极管叙事(划重点)里那可是所谓的左派金主。

然后来看片中的新闻女主持人和男主持人。这个新闻电视节目主要融合了两家媒体的元素,一个是 MSNBC(川粉叙事中所谓 “极左媒体”)的 morning Joe 节目,一个很明显就是 fox news 的节目了。

而片中的 new hork herald 很明显是影射 NYT, the New York Times ,也是一家所谓 “左派媒体”。与一般二极管川粉传统印象不同,NYT 作为 “左派媒体”,实际上曾经因其雇佣 wall street journal(中右媒体) 的长期作者 Bret stephens 来写其关于气候变化等观点文章而引发争议,这也是导演在影片中设置 new york herald 的灵感来源之一。

因此,如果从所谓的左派右派来看这部影片,实际上是一种不求甚解、只求甩词,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摇唇鼓舌显得自己很有深度似的行为。作为一部影片演员阵容大于实际质量的影片,这部片子的聚焦并没有深刻挖掘人性而是花更多力气放在影射的 parody 上面,略有些浪费了这个好题材,但如果从所谓左派右派民主党共和党划派别的方式来看这部影片,那可是比所谓浅薄的 parody 更加浅薄了。

知乎用户 卡罗素与陀飞轮 发表

一部非常爽快的甩巴掌电影

给了川普和伊万卡一巴掌

给了白宫废柴幕僚们一巴掌

给了以轻松幽默正能量的日常节目假笑主持人一巴掌

给了容易被煽动打砸的酒鬼们一巴掌

给了私生活混乱情绪化严重的(神经病)网红明星一巴掌

给了一切以流量为王的新闻媒体一巴掌

给了喜欢蹭热点的制作人一巴掌

给了所有不相信科学的反智主义一大巴掌

给了川普信徒一巴掌

给了喜欢 P 图传播迷因的喷子网民们一巴掌

给了惺惺作态实则钻钱眼的所谓科技大神们一巴掌

这部啪啪作响的电影,几乎把美国社会上一切的主流思想和群体都扇了个够,我实在是看得不亦乐乎。可惜的是,不知道是扇得不够响,还是刺痛了关注,似乎评价并不高。但这不影响它成为我圣诞档期看到最好的电影。

最神的是,它不像其他电影那样,最后虚惊一场大团圆,它真的让陨石掉下来了,在这圣诞节阖家欢乐的时间,把地球砸了个稀巴烂,把那些脑满肠肥的有钱白人送到几万年外的星球上给布朗特诺当晚餐。正如片尾那个小胖子说的:its all fxxk up. (这一切都 TM 完了!)

在这个社会撕裂,反智思潮盛行的年代,这部电影嘲笑着这一切荒诞却又真实存在的现象,这个世界上的凯特和明迪博士,明明清醒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社会堕落、毁灭,他们声嘶力竭却被形容成歇斯底里和神经病,他们努力去解释世界是由逻辑和科学组成,却被污蔑成居心叵测和三观不正,公理被立场定义,真理被正确掩盖。这样的世界,还不如用一颗陨石轰个干干净净!

我仿佛听见导演和主创在荧幕后看着荧幕前的我们,笑着说:

u deserve it, people !

知乎用户 才疏学浅的糯米​ 发表

可能是这一年真的没有什么电影能让我稍微印象深刻,这电影属实在 2021 年末给我了一个小惊喜。

本身电影的结构以及黑色幽默属性都给人感觉恰到好处,戏剧张力也很强,对导演节奏的把控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这电影几乎都做到了。

如果没有疫情,看电影中所发生的事,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两位科学家得知陨石要落下给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将其上报给了白宫总统,总统的第一反应是不予置理,好了不要否认了,川普说的就是你,也不讽刺了,就差报身份证了。

两人因为总统的轻视,于是找媒体曝光,才逐渐受人重视,于是白宫派出了 fbi 把他们抓了过来,跟他们说他们决定着手处理这一事件,而女主直接点破女总统决定出手的原因是为了拉选票和掩盖自己身上的丑闻,荒谬吧,可是艺术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屡试不爽。

fbi 抓黑人博士的时候,说的话差点没把我头给笑掉下来:“冷静点,联邦调查局的兄弟们,我只是比你们肤色深一点,因为你的祖先迁徙到了北欧,所以才进化出了更浅的肤色…”

我查了一下这部电影的导演,导演曾是漫威电影宇宙里的《蚁人》的编剧, 而这部电影也是在漫威电影宇宙里,比较特点鲜明的一部。所以这种喜剧风格总有蚁人里那个 rap 话痨小哥的忍俊不禁,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极其放松。

小李子口中的生意人,篡改他们原本计划的企业家曾在《头号玩家》中饰演发布彩蛋的游戏创作者,独特的声线应该很多人有印象;和女主大表姐在影片后期谈恋爱的是《沙丘》里的甜茶;胖胖的白宫幕僚长曾与小李子合作过《华尔街之狼》;演员表里有美队克里斯. 埃文斯出演,不过我没看到,不知道是不是写错了…

电影在一副看似荒谬却又能与米国社会一一对应的情况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讽刺却又写实,你笑的这些荒诞的剧情却真实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导演越是轻描淡写的展现故事情节,观众就越能产生共情,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笑着笑着,就哭了。

电影结尾几个讽刺的点和结尾的意思,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1. 资本家就是可恶的,巴什手机的创始人看着人畜无害的其实电影中几个细节已经展示了资本虚伪的一面。手机发布会上,第三个孩子在后台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可是老头理都不理,因为在后台也没必要做那些假惺惺的动作,这个篇幅绝对不是废镜头,导演有意而为,用细节阐述人物性格。包括陨石采矿计划失败,表面上说没事的,其实心里早就盘算好了飞船这条后路。

2. 小李子这个角色其实就是映射我们身边所有人,第一次女主在媒体前发怒,而所有媒体工作人员都说心平气和的小李子做得好,这样才对。直到小李子第二次采访忍无可忍了,才揭开主持人虚伪的一面 “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插科打诨搞笑略过,该严肃的时候我们要严肃” 对应电影前半段人们把关注点放在明星分手上,都要世界末日了还搁那娱乐至死,活该灭绝。

不过有一说一,小李子的角色有点被弱化了,可能,是因为其他角色太出彩了?

3. 女总统没什么多说的,见风使舵,追求利益最大化,视生命如蝼蚁,最后数万年过去了,飞船抵达适宜居住的星球,也是因为自己的自大和对生命的轻视葬送了生命,导演可能是想表达一些因果循环吧。毕竟一个正常人的话,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看到再漂亮的生物也会有警惕心理吧…

4. 电影结尾彩蛋,幕僚长居然运气好活下来了。

记得女主大表姐得知消息在酒吧揭露真相的时候,有吃瓜群众问:“他们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造了地堡,逃生飞船,坚固的堡垒什么的?” 女主回答的是:“不,他们不会去做这些”

我大胆猜测一下,幕僚长能存活就证明只要建造坚固的防护措施,大部分人是能活下来的。

不过以他出来说的第一句话:“我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人,给我点赞什么的” 大概率是在讽刺娱乐至死的人们吧,也或许是电影制作组在真的求赞??

以上都是个人的一些推测,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什么都恰到好处的一部电影,除了前期剧情铺陈会让人感觉有点冗长,基本越到后面越有渐入佳境的感觉,2021 年度的压轴惊喜电影,我觉得可以或得这个殊荣。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导演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告诉了观众,故事有时候可以讲的很惬意又能令人反思,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知乎用户 元锡损 发表

由于知乎最近总是给我推送这个问题,引得我特意去看了一下。

我觉得这电影的讽刺,不像高赞描述得那么有力,反而很弱。它在试图展示一种 “荒诞中的现实”,即用一系列刻板印象进行荒诞却肤浅的影射,并在虚构环境中拼凑一种 “现实的感觉”;但由于没有黑色幽默式的强硬叙事,也没有足够有力的声音来批判,最终的效果还不如 “现实中的荒诞”,即我们在正常生活中偶尔看到匪夷所思之事时感受到的冲击。最后小李子回归家人的情节,更让我无法明确掌握导演的思路:这是在歌颂家庭的温暖足以让人忘记逼近的死亡,还是在批判这些什么都没做的人在通过家家酒游戏来逃避现实?

一个讽刺性的片子,不应该让观众察觉导演的软弱,也不应该让观众感到困惑。所以,这片子在我看来,既没有《洋葱大电影》那种后现代的辛辣,也没有《蠢蛋进化论》那种失望中的温柔。

另外,这电影对于中国的刻画只用了几个令人不快的剪影,完全不符合他们试图讽刺的,美国在疫情中对中国的攻击声量。如果这个片子并不提其它任何国家,那么尚可看作是导演不希望焦点分散;如果只提稀土问题,尚可看作是讽刺美国政圈对 china 的偏颇看法;但集体拜佛等一闪而过的刻板错了方向的中国画面,再加上中俄印三国联合居然在俄国发射火箭的设定,充分展现出这个剧组的眼界和他们试图讽刺的人恰恰是一致的——他们都不愿意 “抬头” 去看正在逼近的中国,以至于想要讽刺抹黑都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一个讽刺剧,暴露出讽刺者竟与讽刺对象有相同的问题,那么这个讽刺就是非常失败的。这不仅显得讽刺本身变成了一种 “双标”,还使得讽刺者的动机很值得怀疑——这部电影真的是在讽刺美国政坛,还是仅仅是在替民主党做宣传呢?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Don’t Look Up 作为一个爆米花片儿,还是足够逗乐的,讽刺效果也不错(虽然不少笑点还是需要观众对美国的一些屁事儿有长年浸润)。

但只要你真的看美国国内的 “政治讽刺 “ 很多年,且你是一个站在比 “美国” 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或许也有可能跟我一样,感到意犹未尽,或更直白些说,不疼不痒。

先前和人说,如果这部电影的结尾,是各路主角在一片混乱中,突然集体收到消息,中国用某个更先进和强大的手段,在没和美国商量的情况下,直接把世界危机解除了。然后再主角一片惊喜又不解中,全局煞然结束,黑屏出字幕,那么这在讽刺艺术和深度上,会上一个极大的台阶。

但这不可能。

美国的一切讽刺、嘲讽乃至更直白的斥责,可以是对某一个政治人物的,某一些政治人物的,某一个党的,某一群文化概念的民众的,某一种流行文化或消费主义,甚至是特定一些资本大鳄及其商业的…… 但美国主流的传播视野中,几乎绝不会出现两类呈现:

1,出现除外星人之外的,在能力和 / 或道义上绝对更强大更进步的第三方,且当了无让步的救世主。

2,直接反思 “美国” 之更根本的存在 — “我们的制度是否是落后的,乃至是根本上错误的?” “我们是否太过于默认自己的中心性和主体性了?”

美国近些年不少著名的政治讽刺片,最终的呈现,依然是 “边界内做内斗的道场”,而完全没有触及到 “边界” 的合理性本身。但在我看来,美国更深层的问题是如此明显,明显到不可能美国的整个精英层都意识不到。那就只能解释为,或者,我确实高估他们了,或者,其实不少人都明白,但同时更明白,美国的存在本身,靠的就是这个边界和相关定义的共识。都不用去打破这个边界,而是,哪怕开始成规模被怀疑了,就要完蛋了。

这就使得,这部在美国已经算讽刺很拉满的政治讽刺电影之存在本身,更像是这部电影想要讽刺的诸多点中的一个的具体事例彰显。

以上说的这些,看到了就看看就好。我对我国民众,真的能会心知晓我在批判什么 — 哪怕支持我的批判 — 并不抱有期待。这绝不仅是认知的门槛,而是确实涉及所见所闻的浸润式经历。

于是就姑且还是给一个阅读门槛最低的结论好了:我们常见我们对吾国吾民和体制的反思,以及对反思的反思或反对,或对反思的打压,早就见怪不怪了…… 但我们早已习惯的这些反思的层次,直到今天,在美国,不论日常发生或制作了多少讽刺和批判,也尚未开始,且从未存在过。

知乎用户 大聪​ 发表

YO,不知道大伙伴们看电影时有没有一种体验,就是某种电影靠特别的调性取胜,不慢热也不玩反转之类的,而是一上来开头 10 来分钟,你就能体会到你对这种电影的表达方式爱不爱。

今天要聊的《不要抬头》就是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影片,电影开始 5 分钟,黑幕出了一段话,就已经定位了影片黑色幽默嘲讽的格调。

这句话是出自幽默作家杰克 · 汉迪的单行笑话:“我希望我像我的祖父一样在梦中平静死去,而不是恐惧尖叫迈向死亡,就像他的乘客那样。”

之后紧接着下一分钟,影片又用打破第四面墙的表达方式,刻意暂停了画面,去滑稽解释着一个叫 “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 的玩意。

影片开场这两个操作,再加上一个地球级灾难级别的麦高芬,《不要抬头》吸不吸引你,影片很快就给了你答案。

而《不要抬头》的演员同样也是一大亮点,大咖云集全是熟脸。

主演小李子和大表姐就不用多说了,此外还有提名拿奖专业户梅姨,凯特 · 布兰切特,马克 · 里朗斯,甜茶,乔纳 · 希尔等等,另外还专门请到了 A 妹和 DJ Chello,还有美队来客串,这演员阵容可谓是今年继《沙丘》和《法兰西特派》之后,又一部超强卡司的制作班底作品。

当然影片中的演员时而轻盈,但同时也可以瞬间爆发情绪的表演,也让《不要抬头》呈现出更为出彩和爆笑反差的政治讽刺喜剧效果。

接下来和大伙伴一起再回顾今年这部惊喜之作,一起回味调侃笑点爆满到最后又让人绝望的《不要抬头》。

影片开始于小李子和大表姐饰演的师徒关系的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了一颗有着喜马拉雅山大小的彗星,还有 6 个多月就要直接撞向地球,地球将会遭遇比恐龙灭绝还要惨的命运,全人类和绝大部分地球生命都会不复存在,一句话就是,玩完了。

于是小李子和大表姐马上把消息呈报给 NASA,从这就开始不正常,NASA 局长直接把皮球踢给一个 “行星防御” 的机构,好在该机构的主管还算负责,知道事态严重,于是让小李和大表姐直接去白宫找美国总统讨论。

以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吗,闹剧才刚刚开始,他们一大清早去到那,有位将军已经在那等着他们,在自我介绍时,那位 “行星防御” 的主管叫泰迪,关键是将军自认为很幽默,调侃了 “泰迪” 并非“泰迪熊”。

我超爱这种尴尬静止的幽默,影片还有很多类似于这种见缝插针的调侃,语境之中互打错位。

不过由于总统太忙,他们只能等,这一等就是整整一天,中途将军还好心去拿了一些零食和水,并抱怨白宫的东西好贵,一包零食要 10 美元。

但到了晚上,大表姐去茶水间再次拿零食和水时,询问去哪付费,结果被告知这些东西都是免费。

那… 将军干吗要问他们收钱,着实讽刺了一把美国军费薅羊毛。

之后他们被白宫幕僚通知会议直接取消,是的在美国总统大概知道他们要通报紧急事件,并等候一天的情况下,他们被通知第二天再来。

到了第二天他们如愿见到了女总统,但这一切并不顺利,小李子太紧张表达过于复杂,没说几句大家完全听不进去,这里有个细节白宫幕僚总是搓鼻子,这显然就是刚吸过什么的经典动作,总统就是那种站没站像坐没坐相的人设,真的就是调侃讽刺无处不在了。

这时大表姐直截了当说彗星要撞地球了,全人类要完蛋了,以为这样总统就惊呆了吗错了,之后全程是对牛弹琴,总统把现今所有的汇报的事情,都需要拿来对她之后的中期选举做参考,对选举有利,就去推行,不然就 “静观其变”。

没有错 6 个月地球就要完蛋了,但总统却要大家静观其变,正当小李再次要解释问题严重性时,总统只是忙着在找香烟,还在那说着自己抽烟被发现的小故事。

之后这场见面总统的闹剧草草收场,小李他们被打发走,这件事基本就不了了之。

小李他们不放弃,于是转而找到报刊和电视新闻访谈,想要用一己之力曝光这一切。

他们找到一个名叫《天天揭底》的半综艺性质的新闻节目,大概就是什么话题有流量有热度,就上这个节目就对了。

其中 A 妹就来饰演一位绯闻歌手,在节目上大谈和前男友 Chello 分手经历,并顺利在节目中制造话题,两位旧情人连线,互相秀旧前缘和恩爱,比比看谁更爱谁,Chello 之后直接连线求婚,所有人的手机被新闻推送狂轰滥炸,还人工智能帮用户购买下单他们的歌曲,简直就是和现实操作没什么两样。

而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新闻,则讽刺的排在 A 妹后面,小李和大表姐上台后,显然和这档节目的主持风格格格不入,当主持人知道彗星会撞向地球后,男主持还拿前妻的房子来调侃,能不能撞向那。

这导致一直处于恐惧的大表姐直接在直播间大暴走。

但好在小李用一句不疼不痒的圆场收获了不少观众好感,节目结束后,小李意外被评为最性感科学家,而大表姐可想而知遭到了巨量的网暴。

他们公开的彗星撞地球也没蹭出多少热度和关注,这也明示了现实中大家每天都被海量的末日论调,以及骇人标题党的信息轰炸着,又有多少人去真正关心明天是否值得期待和存活呢。

就在眼看事情没有任何转机的情况下,一个狗屎运的契机降临,总统因为和情人互传裸照被揭发,支持率直线下降,这时候肯定是拯救世界才能拉回民调。

于是总统以 FBI 抓拿犯人的荒诞方式,把小李,大表姐和泰迪 “抓” 回了白宫。

其中 FBI 抓泰特那段,太能扯了。

总统已经布置好一系列 “拯救地球” 的计划,准备发射一波装载无人机的火箭冲向彗星,让彗星偏离轨道不要撞向地球。

为了让这一起事件看起来更伟大,原本不需要派人去太空,但总统还是塑造一位 “英雄” 上天牺牲。

虽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总统中期选举胜利做保证,但起码对于人类来说也算是好事了。

由于总统直接发令,大家也终于重视起来,小李和大表姐的人气也直线上升,追逐名利的那位节目女主持,由凯特 · 布兰切特饰演,也开始和小李搞上,小李也开始尝到了成名在外的甜头。

终于来到火箭升空挡彗星的日子,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我一看影片时长才一半,好家伙绝非还能出什么差池。

果然一位手机巨头彼得来到战情室,原来他有钱到可以办一张 VIP,自由出入白宫,就有钱能使鬼推磨就对了。

好戏还在后头,火箭发射不久集体调头,不炸了!

为什么,就因为这位讽刺现实好几位人物于一身的彼得,他发现彗星蕴含着大量的稀有矿物,谁拿到谁就能更有权,更有钱。

为了能开采到彗星的矿连命都可以不要了,简直就是上演了什么叫嗜血的资本。

之后彼得开始口齿并不流利的解释着自己如何拿到矿石,又能拯救地球的办法,就是派他们公司的无人机上去,把彗星炸碎而非偏航,然后同时无人机还能采矿,反正怎么离谱怎么来。

在这过程中彼得的助理还协助解释一些细节,彼得直接来了个闻头发的名场面,我只能说,牛啊……

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小李之后把事情告诉了大表姐和泰迪,一向情绪容易激动的大表姐直接在酒吧爆发,告诉在场所有人我们完蛋了,资本家已经连自己命都不要了,我们的命又算什么。

结果直接引发了一场小暴动,大表姐被拉去隔离签署保密协议,要么不要再谈论这件事,要么坐牢。

大表姐无奈只能选择前者,回家做起了超市收银员。期间还遇到了嬉皮士主义甜茶,没想到还成为了亲密朋友。

而小李虽然被名利熏陶到连老婆都离他而去,但在他心里还是有些良知,他三番五次想要把彼得的项目放在同行透明的审查下,去检测可行性,可带来的结果就是小李也被踢出局。

小李最终只能又回到那档揭底综艺节目,这次暴走的是他,小李直接破口大骂美国政治和总统,还有背后的资本家和嗜血的利益。

但这又有何用,这只是一档博眼球的节目,作为民众的普通人,对这样彗星撞地球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做的。

正当小李开车回家途中习惯性的抬头看,发现彗星已经大驾光临肉眼可见,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有些许恐慌。

正因为有了确凿的彗星证据,小李和大表姐再次出击,组建了 “抬头看” 的组织,相反的,以总统彼得为首,则变成 “不要抬头” 的组织,也就是影片的片名。

两方阵营在互联网和现实互相撕扯,就如真实世界中美国此前的选举。

这里美队还客串做了导演,拍了部灾难片,就如当初在 2012 前上映了《2012》。

更荒谬的是 A 妹和 Chello 还专门演唱了《快抬头》,歌曲是不错,歌词就简直笑拉了。

好,就算美国扯着淡,其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自行组建彗星偏航计划,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总发射地却被美国给炸了,地球最后一根稻草也给整没了。

等到美国自己发射计划当天,一上来发射就烂了几个,然后到了彗星又自行毁灭撞了几个,到最后直接所有都团灭,彗星没有炸碎,还是直勾勾冲向地球。

这个时候彼得和总统都以尿急为由,登上了 PLAN B 的诺亚方舟计划逃离地球,还把白宫幕僚留在发射指挥中心,顺便说一下,白宫幕僚是总统的儿子。

而小李他们一开始就深知彼得的计划无济于事,小李选择带着大表姐和甜茶,还有泰迪到家中聚餐,以家庭团聚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最后电影还有彩蛋,诺亚方舟带着都是上了年纪的权贵,还真就去到了一个有着充足氧气和植被的星球,但这群人一出舱就被星球的巨型不明异形给灭掉了。

《不要抬头》出自亚当 · 麦凯自编自导,影片沿袭了他《副总统》和《大空头》的一贯调性,高度提纯的黑色幽默和讽刺,对美国政界和资本肆无忌惮的黑出翔,让人看了绝对上头。

这次《不要抬头》不管是演员和剧本,还是拍摄和剪辑上,都进行强力的升级,整部电影黑起来一气呵成,对当下的讽刺和调侃,恨不得塞满每个场景和每句台词。

这里不得不提到影片的错位时空蒙太奇剪辑,绝对是高级和不显露痕迹,让影片充满呼吸和韵律的节奏感,而且还有效压缩了叙事时间,来叠加叙事的丰富性。

影片原本拍摄时间是在疫情之前,结果疫情到来让拍摄延后,也就是说剧本在疫情前就写好,主力讽刺的就是现今撕裂的美国,和已经高度娱乐化的美国政坛。

但或许影片过于真实,特别是疫情当下,影片在大笑过后,反而在后面看得让人有些气愤和绝望,焦虑和无助。

最后彗星撞向地球时,人类的文明在一场荒诞中划上句号,一切都在静谧的宇宙中显得毫无意义,看完让人唏嘘和感慨。

当然,影片有它自身显而易见的优点,但也并非无懈可击没有缺点,《不要抬头》其实还是一部很直给的嘲讽当下美国各种存在问题的作品,但没有像《寄生虫》那样黑色幽默中带着更为深度的悲剧,如果大家经常看 SNL 周六夜现场的话,应该也对《不要抬头》的嘲讽方式很熟悉。

不过大家也别想着一部电影能改变美国什么,所以或许《不要抬头》也清楚自身的定位,就直接火力全开也以荒谬幽默的方式,去娱乐至死了。

你要真去想要在影片中挖掘一些什么深刻道理,或者想靠着影片揭露一些什么丑陋真相,其实影片并没有多少料可以挖,因为现实中美国发生的事比电影更为不可思议。

好!《不要抬头》今天就先聊到这,今天是 2022 年元旦,在这里大聪祝大家 2022 年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天天开心!感谢在 2021 一整年有新老大伙伴的陪伴,感谢感恩大家一路的支持,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互相陪伴、一路前行!

知乎用户 Rlhh​ 发表

大量剧透慎读

说几个高票回答没看出来的明讽吧

bash 的老总是一个贯穿全剧的形象照办的是爱泼斯坦 (和川普一起猥亵儿童的那位),从一开始的发布会全都是小孩子就能看出来他不是个什么正常人了。声音和语调照搬了拉稀王拜登。

bash 老总早早准备了星际移民火箭也对应了现实贝佐斯,马斯克,维珍航空老总一众最富有的人开始玩的太空游戏

他的软件和手机代表了当今大数据时代的毫无隐私以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强大。最新的分手新闻一出来就会自动扣费购买相关的专辑(对应各种 apple store subscription 的持续扣费),通过对人的数据采集分析甚至可以预测他的死亡情况,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直接体现。

我国稀土资源的太过富裕是直接导致地球毁灭的最大原因哈哈哈哈哈哈,要不然就会执行第一个核弹改变轨道计划而不是矿产采集了。

将军代表了倒卖军火和毫无实权?权力掌控在有钱人手里,其中说 “冲绳的原住民再暴动”?不明所以但又被爽到

其中也加强了常春藤与其他美国大学的偏见,“精英” 们只相信常春藤,第一时间要求联系藤校毕业生,纽约报社也联系了哥伦比亚。

梅姨饰演的 “懂王” 也非常明显了,在最后的不要抬头集会上,一个大喊你们骗了我的是美国典型的红脖子形象,这些人基本代表了愚蠢固执是当时进入国会山的主要人群,同时也是 “懂王” 的主力支持者。更多有意思的讽刺可以去看另一部网飞的电影 death to 2021 里面有经典白人 Karen 大妈另一种自负和愚蠢的象征。

近些年好莱坞自嘲的影片相比往年越来越多,美式主旋律也越来越多少,太空部队,death to 2020 2021,不要抬头。虽说自嘲是美国的当家文化之一,但现在似乎更加地把这些自嘲当作当下真正对美国社会的极大失望。

知乎用户 李霁琛​ 发表

看到有人说《不要抬头》全片暗讽美国社会现实,是部 “高级黑”,我差点笑出声来。

《不要抬头》才不是 “高级黑”,更不是暗讽,而是直接黑明着讽。

从特朗普到疫情,从政客到媒体再到普罗大众,这部电影都嘲讽了个遍。它完全没有扭扭捏捏,没有惺惺作态,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百无禁忌的脱口秀,导演亚当 · 麦凯火力全开,想喷什么就喷什么,直白极了,直白到观众只要对自己身处的世界稍有关注,就能看懂影片到底在说些什么。

或许有人觉得如此直白的讽刺会显得太肤浅,我却觉得顾左右而言他的影片太多了,正需要一记直拳,来得太明目张胆不要紧,打得够狠就行。同一件事,往往有很多电影都会去拍,但大多数电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只能含沙射影,用春秋笔法。在这种情况下,偶尔看到一部电影不遮遮掩掩地去直抒胸臆,观众自然会感到身心舒畅。

影片的高概念设定其实简单且老套,又是世界末日,又是彗星撞地球,这样的戏码全世界观众都见过无数次了,怎么能拍出花样?好在虽然影片用的依然是灾难片的类型框架,导演却没打算把天灾当重点去拍,而是着力去拍了人祸。

于是,观众就都明白了,所谓 “彗星撞地球” 其实指的就是这场已经在全球持续了两年之久的疫情。

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所饰的天文学教授兰德尔和詹妮弗劳伦斯所饰的研究生凯特是影片的两位主角。

在观测到 “彗星撞地球” 之后,这二位立马就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直通白宫汇报。

然而,白宫方面的反应令兰德尔和凯特大吃一惊。

梅姨饰演的总统奥尔文听到如此令人震惊的消息后,并不以为然,只当是两个来自密歇根的乡巴佬在开玩笑,哪怕是在确认了消息不假之后,她和幕僚们的决定依然是 “静观其变”。

事实是,比起世界末日,这位总统女士更关心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多的选票。

比起总统的无动于衷,更让凯特感到无法理解的是一位三星中将的举动。来到白宫后,这位将军就拿着几袋零食给兰德尔和凯特兜售,然而,凯特却在不经意间发现,白宫的零食是免费的,一个三星中将,竟然拿免费零食骗钱,如此离谱的事情让凯特直到影片中段还念念不忘。

荒诞吗?整部电影延续的都是这种荒诞的基调。

政府不作为,兰德尔和凯特只能向媒体求救。

媒体最爱搞大新闻,“彗星撞地球” 按说就是最大的新闻了吧,但在媒体眼中,和当红女明星的八卦相比,“彗星撞地球” 似乎都只是小事一桩。

兰德尔和凯特上访谈节目的片段更是黑的漂亮。

兰德尔说我们用斯巴鲁望远镜观测到了彗星,那边男主持马上就接话,感慨着说,我才知道斯巴鲁还造望远镜呢!

兰德尔说这彗星破坏力极大,会毁灭地球,男主持听了之后就问,那能击中我前妻的家吗?

演播室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彻底激怒了凯特,一通发火之后,她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了圈。

凯特被带走之后,女主持一边大笑一边问工作人员兰德尔是不是托儿,因为他 “表现很好”,而大喊大叫的凯特,显然和这档叫做“每天都要安息” 的节目格格不入。

说白了,媒体只在意流量,不在意真相,更不在意科学。

上节目前,另一位科学家劝告兰德尔,让他别讲数学,兰德尔一脸疑惑,在他看来,数学就是证据,不讲数学怎么能把事情讲清呢?

上了节目之后,兰德尔才一定明白了这句劝告的含义。

你以为美国媒体是《聚焦》是《华尔街邮报》是《新闻编辑室》,亚当 · 麦凯分分钟打脸,他告诉你,所谓的 “第四权力”,早已娱乐至死,溃烂流脓了。

媒体不靠谱,总统这边却转变了态度。

被曝出性丑闻的总统只能借 “彗星撞地球” 扭转自己在竞选中的败局,民众明白 “过河不换马” 的道理,发生这样的重大危机事件,只要她能力挽狂澜,就能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

如意算盘打好,兰德尔和凯特就成了棋子,连 “彗星撞地球” 也成了棋子。

总统并不关心问题如何解决,她要做的只是在民众面前作秀。

这倒是让我想到了电影《摇尾狗》,在那部二十多年前的老片里,总统因桃色新闻遭遇信任危机,为了赢得中期选举,找来了好莱坞大制片人 “导演” 了一场所谓的阿尔巴尼亚战争,经过媒体的宣传和政府的背书,民众的情绪被一场子虚乌有的战争左右,总统的丑闻因此被人遗忘。在那部电影里,没人关心真相,也没人需要真相。

不管是《摇尾狗》还是《不要抬头》,都将美式民主操纵民意的手段讽刺得极为辛辣。《不要抬头》中,科学家们研究决定用核弹将彗星炸离原有轨道。

按说发送火箭运载核弹,没必要载人,但总统要树立英雄形象,让一个老白男士兵担此重任,而选他的理由只是他说话声音很有磁性,事实是,他说话声音是好听,但内容充满了政治不正确,令人捧腹。

一个小细节,导演又将上流阶层在种族问题上的虚伪态度讽刺了一通。

这还没完。火箭发射了没多久,却全部返回,原因是有科技大亨认为可以将彗星变废为宝,用先进技术将它炸碎,然后从太平洋里打捞彗星携带的矿藏。

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得到了总统的支持,资本与公权的媾和,疯狂到枉顾全人类的生命。

兰德尔和凯特领头掀起了反抗,却很快被戴上了头套,差点失去人身自由。

直到人们一抬头就能发现彗星的存在。

但政府还试图操纵民意,总统像邪教教主一样呼吁人们 “不要抬头”。

于是,在末日降临之前,美国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割裂,“要抬头”和 “不要抬头” 分庭抗礼,仿佛像是那场希拉里与特朗普大选的重演,人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站边,却忘记了自己真正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有人选择相信资本与政府,也有人选择在绝望中迎接彗星。

当彗星真的袭来时,抬头与否变得都不再重要,一场天灾,早就在变成人祸后让全人类在劫难逃。

亚当 · 麦凯将一场巨大的闹剧用极快的节奏完整地拼凑了出来,全片信息量极大,两句一个梗三句一个段子,人人话痨,他写的剧本,还真有些 “低俗版索金” 的味道。

我用 “拼凑” 一词,则是因为片中的很多段子都并非是亚当 · 麦凯原创,或是取材自新闻事件,或是来源于网友吐槽。但 “拼凑” 并不意味着就容易,能把这些段子拼在一起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拍出如此高的完成度,也很见导演功力。

影片不是没有问题,快节奏掩盖了很多逻辑上的硬伤,设定上的简单粗暴更是经不起观众细想,把它当科幻片看,谁都会打一星。

而且,导演虽然看上去谁都在黑,没有站队,但光从选角上看,梅姨往那儿一站,立场就已经十分清晰。

但瑕不掩瑜,《不可抬头》依然是部我想推荐给所有人看的电影。

因为它不但有极强的娱乐性,也不失严肃性。

而因为早年间导过综艺《周末夜现场》,拍过屎尿屁喜剧,很多 “逼格较高” 的影迷看不上亚当 · 麦凯这样的导演,觉得他拍的电影是综艺大电影,是段子集锦,根本谈不上严肃性

我倒觉得,导过综艺的经历反倒是亚当 · 麦凯的优势,让他拍片时总是能产生很多新奇的点子,从《大空头》到《副总统》再到《不要抬头》,他飞扬跳脱的视听风格已经成熟,配合荒诞的故事内核,着实相得益彰。倒是为了升华主题给影片里加《人与自然》,学泰伦斯 · 马力克那一套,强行高大上,有些东施效颦。

他调教演员的水平也绝非等闲之辈,一手好牌不假,但能让这么多大腕儿都保持在同一个癫狂过火的状态来演戏,也并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如《华尔街之狼》里一样用力过猛的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但这次,他用力过猛的表演和影片的整体风格合拍之极。

话说回来,《不要抬头》的严肃性体现在哪里?

至少在我看来,《不要抬头》并不只是一出喜剧,而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我们看到 “彗星撞地球” 这样的设定时,以为亚当 · 麦凯竟然要拍科幻片了,但其实他干的还是老本行,拍的都是社会现实,玩的全是政治讽刺。

影片中的总统影射的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还是奥巴马甚至是希拉里不重要,马克里朗斯饰演的科技大亨影射的是马斯克还是贝索斯还是库克亦或是扎克伯格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影片中所有荒诞的桥段都可能已经真实发生过甚至还在发生,当观众想到这里的时候,就都笑不出来了。

乍一看《不要抬头》这部电影,会觉得它把政客和媒体都刻画得太傻了,全员傻逼,傻逼到不真实,但事实是,影片中没有谁是真正的傻逼,他们只是为了某种原因而表现得像是个傻逼。

反倒是民众以为自己在看猴戏,却被他们心中的傻逼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

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头脑清醒的兰德尔和凯特只能看着闹剧发生,却无力回天,从三星中将兜售免费零食的那一刻起,悲剧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很荒诞,也很现实。

疫情前我采访过一次宁浩导演,采访中,宁浩曾反复提及 “荒诞” 一词,他说,荒诞是对现实的一种消解,是一种对抗。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他听一个在监狱里工作的朋友讲过,枪毙死刑犯的前夜,监狱里会进行一场预演。犯人在被押赴刑场进行预演时,没有悲伤,没有痛哭流涕,反倒是嘻嘻哈哈的,像是在做一场游戏。

宁浩的解释是,犯人嘻嘻哈哈的状态其实是一种对抗,否则他们也无法直面即将到来的结局。人生本就悲凉,大家所有的折腾其实都是一种对抗。

当然,在彗星真的撞上地球之前,一切努力,都不会是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部电影真的太好了。

在我的个人偏好里,文化的价值就应该是这部电影的警示意义一样,假如整个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是一个人身上的细胞,而全部人组成了一个人体的话,那么有文化优势的细胞承担的就是思考、判断、总结和预防的脑分工,而不是单纯的娱乐。

假如一个文化中的显位阶层仍然能做出这样的一部电影,那么至少说明这个文化的状态还没有到电影中那么无药可救的地步。这么多优秀的演员能够有一种共识,看到这样的剧本就愿意参与它的创作,说明演职人员中占据优越地位的一部分人仍然是有智慧和远见的人,这部电影的诞生,说明在一个混乱的文化环境下,仍然培出了一群有正常辨识力的人起了他们应该起到的作用。那么我们想要去做的,其实就是思考怎么样能够让一个文化产生绝对数量上更多的这样的有对人类生存有优势价值的认知的人。

看完这部电影,就会发现,悲剧发生的根源不是某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事,而是一个系统的走向注定了会在应该做出正确举措的时候不能保障这样的举措被实施。在有对的声音的时候,不能得到这个声音压倒错误声音的结果。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建立一个人类文化系统,让它能够像人体的免疫力一样,在尽量多的时候做出永远是对人体有益的选择呢?

人类系统的安全性,不是要保证用某一种短期手段让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做对的事,而是怎么才能促使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下成长的人必然更多地会成长为那几位科学家一样的智能具备更高正确性的人呢?

归根结底,产生这种悲剧其实是因为电影中人类的文化环境下培养出了像主持人那样不在意事实只在乎氛围愉悦和表面形象的人,让不在乎别人的风险,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且善于修饰感官体验和情绪价值的商人占据了决定性位置,让大众在生活中没有判断真理的习惯,让数量众多的智力平凡而不足以主动自我提升和警示的普通人放弃了去辨识真理的过程而只习惯于选立场做跟随,且这样的人数量客观上永远必然大于少数科学家这样具备高智商和高认知水平的人,但人类系统的偏好没有导向真理,而是导向人多的势力,没有导向对的声音,而是导向更美妙或更高的声音。

这就好像,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只喜欢吃高热量有害于健康的食物的身体,甚至到最后这个身体的大脑都无法控制自己,像吸毒的人明知有害也要吸毒一样去走向毁灭。那么我们该怎么创造一个成长环境,让这样环境下长大的身体就自觉不会去喜欢那些对自己有害的东西,或者能够有效克制有害倾向,保持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呢?

假如人类的文明意识中,不是像现在那样推崇外表、财富、权力、立场、彼此之争… 而是在意科学、在意内涵而不是方式、在意真相而不是情绪、在意整体的情况而不是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人与人、物种与物种等等之间的高下呢……?

真正能达到世界和平的那一天,一定是因为人类当中没有任何个体认可战争,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了任何理由诉诸武力。这样的世界,就会彻底没有战争的可能。解决问题的不是某一个决定,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根基。

而真正能够避免电影中这样的情况的获胜逻辑,就是人类根本不会培养出那么多喜欢发出或去认可愚蠢的声音的个体。

那么我们的文化是这样去培养一个能保证高质量的声音和决策占据优势地位的环境体系的吗?这才是避免人类败给自己的愚蠢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教育太缺少有效的系统性预防作用了。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大多数时候在致力于把人培养成有功能性的社会零件,而没有足够的投入让每个人保持判断真理的警觉和能力。我们的奖励机制,在精神层面过于强调某个个体优秀或强大于其他个体的意义,而无视整个人类作为一个群体是依靠整体的优势才能存活和前进。我们的文化系统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思考怎么作为一个整体去规划和统筹地球和人类资源,把十分有限的人力和时间花在了大量的内部纷争和自我消耗上。我们过于受制于自我意识的虚荣心,受制于自我尊严和情绪,而无法高效的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和优化整个人类体系。我们没有突破人类世界这个相较于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十分狭小和局限的视野,我们的文化几乎无视了人类以外的客观现实,没有面对真实的广大的宇宙环境,我们几乎是在捂着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只看眼前去思考和计划自己的人生。而这个眼前就是每个人短暂的一生。

我们明明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未知中,却花费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意识去只在意地球和人的社会这一小块眼前的世界。人们习惯了这样的人生,而几乎无法去思考能走出人类局限的问题。但总有一天,面对地球毁灭的一代人会到来的。我们持续现在的文化,几乎就是放弃了对这一天的思考和准备。

假如,你看完电影想的是美国真垃圾,自己国家多么多么优越。那么你就是电影中为了争谁更优越而忘记抬头看看太空的人。

假如,你看完影评,急于争吵好莱坞电影还行不行,比你觉得能代表你自己的尊严的某种电影好还是差,那么你在这种争吵中也不会抬头。

假如,你看评完电影,为了获得一种你比主创更聪明,更知道哪个镜头好和不好的优秀自尊,你沉醉在自尊和自我里,恐怕也不会是及时抬头的那些人…

假如,你仅仅基于自己是个穷人、富人、女人、男人、这类人那类人去思考和看待世界上的一切,那这些理由都不会足以让你抬头看看。

假如,你看完电影,开始发愁,因为好像不管怎么想,一个系统中聪明而正确的人似乎总会是数量少的一小部分人,而避免人多的错误压倒个别正确的认知几乎是一件防不胜防的永恒漏洞,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非少数对多数独裁的,又自动优化会让真理自动不受人数劣势影响的文化系统呢?那么请你继续想下去,假如你这么想,你的孩子这么想,你的孩子的孩子都能这么想,那么人类不被自己蠢死的希望就越来越大,下一个文明进程就靠你们啦。

知乎用户 范饭爱可乐​ 发表

好像 2021 年就没看过几部像样的电影,好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还有一部不错的电影可以让人耐心的看完,差点因为片名错过了(总感觉跟 “举起手来” 相似)。随着主人公的心情从亢奋、紧张、无奈,再到绝望一起跌宕。看似喜剧的嘲讽,实则是悲剧路上的注脚,看似不可思议的美式政客与商人,实则此刻就在地球上挥斥方遒。三次提到中国,一次提到俄罗斯,不多不少。

我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在影片前半程心想,嗯,这帮人真的干得出来~

看到后面,巴什公司的计划逐步失败,一边幸灾乐祸,一边开始对后面的情节如何演绎有些茫然,导演会怎么做?结果嘛,没有奇迹,没有中国的秘密武器~

彗星还是撞了地球,就在房子粉碎的一刹那,一切陷入黑暗,竟一点也不觉得这是部喜剧。上一次我看地球彻底毁灭,貌似是《先知》吧,有年头了,但好歹外星人接走了孩子。这部导演让一群富人跑到外星系了,黑暗的真彻底。

总之,值得一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某瓣和 IMDb 评分目前都在 7 分左右,烂番茄更低。这片子分类首先是喜剧、剧情类,硬要当科幻片看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以下有剧透,个人观点,不喜勿食】

演员阵容豪华,演技都在线,而且大多数时间一本正经地认(疯)真(狂)搞笑(说这片不好笑的,也许是笑点太高或者不卡这部剧的点,我是全程笑到肚子痛,尤其是套头情节出现,每次出套头戏都笑不活了)。由于关注度高,又是疫情期间拍摄,一直以来都有报道,比如剧本泄露什么的。这么多大咖一起演贺岁片,能互相激发火花而没演成泛泛烂片挺难得的,现场有很多临场发挥,比如 Cate 和 Tyler 节目现场搭戏,剧组让 Jonah Hill 连着几天即兴喷人,Meryl 演得激动直接跟 Jennifer 干起来了等等。

小李子演了个超级土鳖 nerd,据说(Jonah 八卦)他本人很不情愿演这种乡土书呆子角色,因为他是 “很 cool” 的那种人(不知道包不包括玩水枪的部分),而且被 Jonah 一直吐槽调侃搞得他更不爽。小李子的角色 Mindy 博士,寂寂无闻了多年突然被推到镁光灯前成为 “流量” 暴发户,战战兢兢,恐慌焦虑发作,过渡到春风得意的小得瑟,逐渐沦陷于名利场的身不由己和虚空,再到东窗事发的狼狈惊恐等等,小李子演得很自然也很入戏,不过可能他确实比较介意片里的书呆子形象,台词里很多是找补硬夸他 “帅气有魅力的科学家” 的,有点突兀,毕竟除了演员本身因素,剪了胡子就变帅哥这玩意糊弄谁呢,美少女战士指甲油变身也没这么简单。中间 Mindy 迷惑过、迷失过自己,被带入那个虚伪和做作的氛围而做出了一些并非发自内心的选择,幸好他醒悟了。他这个角色其实是很多现实中的人的投影,也是比较有代入感的主角,毕竟比起 Dibiasky 博士的清醒,大众现实中也更倾向于 Mindy。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是否跟随有毒的媒体和阶级势力的操控和风向,做不做“乌合之众”。跟他相比,Brie(Cate 大魔王的角色)这个角色就是彻底 succumb 到虚伪虚假虚荣满口谎言的世界里了,直至末日才在搭档面前彻底撕开面具大骂特骂所有人(可见一直装伪善装亲和装幽默风趣轻松睿智有多累)。

Jennifer 的角色 Kate Dibiasky 博士,是从头至尾都清醒的人,但是表现最正常的人反而被多数人当成疯子,这是讽刺之一。我觉得 “大表姐” 蛮适合演有些疯批的妹子(此处无贬义),比如 Silverlining Playbook 里的女主也是神神叨叨的,爆粗口条贼溜。套头那段的台词太自然流畅了,简直大表姐本人附体。关于甜茶,角色就是小奶狗,Jennifer 在这戏里终于成功公然揩油(or 互揩)甜茶了,毕竟,觊觎已久,早就放过话要等甜茶攒够膘就把他这只小乳猪吃干抹净(大表姐真敢说)。

Meryl 老戏骨,角色浑身是槽点讽刺政客。我看到有个细节是总统再婚老公照片看起来好像是亚裔(讽刺 zz 正确?利益至上结合?表面工夫?),而且她那个猪队友女下属很明显是讽刺希拉里的女助理,一个麻醉师当科学部门的领导,虽然都是 Doctor 但是工作性质差远了,德不配位,而且危机意识极差,关键时刻倒是听话,让辞职就辞职(不过能不能别再黑亚裔了,找个韩国人来演,什么鬼,不是要 zz 正确吗,屎盆子扣得一碗屎端平啊这是)。Meryl 很多小表情神来之笔,比如电话里 Mindy 提醒才发现忘了儿子的事。导演说现场 Meryl 可以给出 6、7 条完全不同的演绎,演技不愧是传说中的 GOAT。关于 GOAT 这个梗,一开始大家都这么叫梅姨,她没听懂,但挺配合的还自嘲说 “对,现在这头老羊(goat = 羊)要走位到那边了。”Jennifer 解释给她说 GOAT 是 Greatest of All Times 啦,她才恍然大悟。

Jonah Hill 这次有点被演技大佬们秒成渣,他的角色基本就是以往他已经定型了的那类,演技在线但没什么新意。片场开心果,玩 fart machine 比他的包袱好笑多了。连那个爆粗口满嘴 zz 不正确的白人 army 大叔貌似都比他出彩。结尾彩蛋略刻意硬凹,有观众说是为了给爱 x 仕打软广,表示用爱 x 仕的贵族才能成为末日唯一幸存者(个大鬼头吧)。

Rob Morgan 演的 NASA 高层很讨喜,冷静理智幽默又有性格,台词也很逗。一本正经地讲爆笑段子(种族歧视问题、淡定放屁的 Sting、套头戏捧哏等等)。

Cate 大魔王的角色 Brie 讽刺了一大票人,包括 “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个角色表面上风情万种风趣幽默如沐春风,实际虚假势利眼到骨子里了。道德廉耻底线什么都没有,一直都在追逐权势名利的路上,内里根本没有她伪装的那么丰富多彩有趣,堪称全片最空洞乏味的人。Dr.Mindy 也是单纯,蒙着被子聊完天还能继续满脸真诚跟她聊人生,Brie 满口跑火车大忽悠他都听得下去。她在 bed 上跟 Mindy 扯的 “personal life” talk 放到现实中也可能会哄骗住一些人,毕竟大家都容易被光鲜的外表和履历(不论真假)蒙骗,而赋予这些伪君子光环和人设。Cate 演技简直剧抛,毫无痕迹。女神!

Bash 这公司集合吐槽了水果厂、骨歌、T 私拉、和亚牛逊等大厂,演 CEO 的老戏骨 Mark 演出了那种长得很高大上、不难看、但是让人极其不舒服的 creepy,作为英国人口音毫不违和,讲话怪异的演技太强了。尤其是把自己喝独汤宁可汤洒了都不给人葱花的资本主义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政商勾结的社会,有钱有势的资本大佬就是爹,喊总统如同喊丫鬟。Peter 这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讽刺他硬凹彼得潘(Peter Pan)人设 / 奇怪人格,白发苍苍却经常突然做出幼稚又突兀的举动。死到临头都要慢动作蛋腚优雅(还是老年痴呆 idk),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精英贵(鬼)族的 class。

Peter 通过公司的高科技预测 Dr. Mindy 会一个人孤独死去,结果不准(Mindy 最后跟亲朋好友一起),预测女总统会被 Brontoroc 干掉,结果却异常准确。以下仅为猜测:如果 Mindy 答应总统跟他们一起上船,他可能确实会孤独死去,细思恐极,一旦跟随了这些坏家伙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被同化成他们的一员,也会被他们的系统准确操控到生死。幸好 Dr.Mindy 中间醒悟,没有被洗脑进去。不管影片中还是现实中,再强大的科技公司,再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也都有败笔,那些开着 T 私拉睡觉的人们就……anyways,这里的 message 是:如果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能像 Mindy 博士一样及时清醒,故事的结局一定会不一样。Bash 的 AI 只能准确预测服从于他们 “系统” 的人群的行为。

片子节奏是渐入佳境挂的,开头 Jennifer 的 rap 不但她自己唱得难受,听的人也硌耳朵。影片对娱乐至死风气疯狂输出抨击,对粉饰太平、时刻追求 charming, interesting and chill 等 “积极正面” 实际极其反人性和虚伪的嘴脸毫不留情地抽大嘴巴子。新闻媒体对人类生死存亡的重要大事居然都要刻意去轻松愉快幽默处理,人们对任何负面表达都表现出奇低的接受能力,好像所有的事都要云淡风轻轻描淡写幽默风趣地表达出来才 “体面”“高雅”,才会有人关注(但实际上关注的点却是歪的),像 Dibiasky 博士那样真实 panic 的人不会被大众接受,会被喷成筛子、做成表情包、贴上情绪控制能力差、精神有问题的标签,一片片的 snowflake 毫无共情能力。正如 Ricky Gervais 喷的一些网民所为,他们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世界可以崩塌但不能影响到他们的个人情绪,让他们有一丁点的“被冒犯”。总统对精英背景“专家”(复读机)的信奉追捧、Bash 的名校精英(坑爹)团队、和 Brie 拼命凹的(伪)精英人设等等,都是对精英至上的讽刺,也是给过度内卷鸡娃追求完美履历人设的很多人一棒子。怪不得爱泼斯坦要学历造假了,不贴金都入不了这些圈子的门,但是一旦把人设拿捏稳了,这些所谓的名流精英就集体失智躺平任拿捏。表面光鲜亮丽,内里空虚无脑,依仗的全是虚的,又瞎又聋。影片给了很多镜头给一些清醒的群众,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路人,也就是生活在媒体阴影下没有过多“信息权”“决策权” 的群众,即使听到重大消息立马就警觉,也只能干着急。

这片子下了狠手 “黑” 资本家和政客,连带着能讽刺的其他群体都抨击了,无差别扫射。而且狠就狠在片子里的各种荒谬可笑的点居然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参照物,现实中人们麻木处之的荒唐事放大在屏幕上更加凸显而无法再被忽视,让观众笑完了之后发现自己也被涮了顺便讽刺了一波。这就是高明之处吧,不放过任何人的讽刺,包括观众。看完之后,心想着,我特么笑啥呢,现实不就是这样吗?真实的荒谬。

P.S. 关于 AG 妹,真 Vocal 歌姬,毕竟那么沙雕的歌词都能处理得近乎完美,歌技一流。而且那句针对八卦私生活的台词 “关你屁事,u old fxxk” 应该略带真心吧 lol

美队 Chris 客串我一开始完全没认出来,看影评才知道的。角色类似于 Brad Pitt 客串死侍一样的浪费颜值。

知乎用户 Skye 怪兽 发表

这不快到年底了,各家媒体的拿手好戏也纷纷上台。

前几天的《法兰西特派》集结了本尼西奥 · 德尔 · 托罗、阿德里安 · 布劳迪、蒂尔达 · 斯文顿、蕾雅 · 赛杜、弗兰西斯 · 麦克多蒙德、提莫西 · 查拉梅等众多大牌卡司团。

网飞的《不要抬头》立马跳出来说:“我来应战!”

《法兰西特派》加上《不要抬头》,美国春晚不过如此了吧。

《不要抬头》

剧透预警

/1/

/ 豪华至极的卡司团 /

从海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不要抬头》一半的经费都可能用在了演员片酬上。

由 “大表姐” 詹妮弗 · 劳伦斯和 “小(老)李子” 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

老李子饰演了一位天文学博士明迪,大表姐则饰演天文学研究生凯特,在一次日常的天文观察中,凯特发现了一颗如珠穆朗玛峰般大的彗星正朝地球的方向运动,经过严密的计算,预计会在 6 个月后撞击地球,引起人类灭绝。

报告了政府的相关人士后,他们被送往华盛顿特区面见总统。

总统由 “梅姨” 梅丽尔 · 斯特里普饰演,这副样子暗指的谁我不说。

在听完明迪博士和凯特的汇报后,总统和她的政府官员们皆展露出了不屑一顾的样子,他们不以为然的说我们每年都要处理多少个所谓的全球危机事件,也没见人类灭绝呀。

更令人瞋目结舌的是,考虑到中期竞选就要开始,总统决定先放一放这件 “灭绝人类” 的大事件。

无法得到政府支持的明迪博士和凯特决心向媒体爆料,以期望获得全球人民的关注。

他们登上了《The Daily Rip》的演播室,这是一档气氛欢快的早间节目,由布里(凯特 · 布兰切特饰)和杰克(泰勒 · 派瑞饰)主持。

轻松的气氛和幽默的话语很快消解了这番 “彗星撞地球” 言论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明迪博士和凯特再次失败了,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讲述这个恐怖的事实,更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口中所谓的灾难。

距离彗星撞击地球只有 6 个月的时间,为了让消息在新闻频道里 24 小时滚动播放,并唤起沉迷于刷手机的大众注意,他们简直要拼上老命,才发起了影响甚微的【快抬头】运动,与此同时,由政府发起的【不要抬头】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除此以外,还有今年的老面孔 “甜茶” 又来了,真的哪哪都是他!

“甜茶” 在本片饰演了凯特的小男友,在凯特被男友和主流世界抛弃后给予了她很大的温暖。

还有 “A 妹” 也来客串了一把,本色出演了一位 drama 的女明星,甚至为明迪博士和凯特的【快抬头】运动写了一首歌。

演员表里还有 “美队” 克里斯 · 埃文斯,可是我真的一个影子也没有见到啊!

这空前绝后的阵容,谁看了不说一声牛!

/2/

/ 拷贝支配 /

其实电影从前到后就在说一件事,我们正处于 “拷贝支配” 社会中时,当政府的权威、媒体的权威、最重要的科学和知识的权威被消解时,我们还能信仰什么?

所谓 “拷贝社会” 就是指我们所处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意味着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 “实物” 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 –“拷贝”。

而提供 “拷贝” 的媒体面临着两条抽象的原理,一是利润原理,二是政治或宣传原理。

当媒体被这两条原理裹挟,为了追求利润而提供各种无脑好笑且阻止人们思考的节目、为了政府的宣传而传播立场不公正的新闻事件从而误导大众时,世界的真相也不复存在。

而我们从《不要抬头》中看见的,除了对政府的讽刺,最重要的就是对 “拷贝支配” 的反思。

人类灭绝级的科学事件竟然能如此不被认可,明迪博士和凯特居然需要去卡通节目和明星演唱会上宣传自己的【快抬头】运动。

科学和知识在资本下也变成了一场竞选,仿佛他们的【快抬头】运动获胜就能阻止彗星的撞击一般。

人们已不再相信 “他人所言”,对政府和媒体的鄙视让大众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怀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也迅速抬头。

只有当那颗既美丽又毁灭一切的彗星真正出现在大众肉眼可见的夜空时,当针对彗星是否存在的 “拷贝支配” 消失时,人类也迎来了灭绝。

/3/

/ 黑色政治喜剧 /

作为一部黑色政治喜剧,《不要抬头》最过明显的讽刺莫非 “梅姨” 饰演的总统了。

身为强大的美利坚共和国的女总统,她居然像小狗一样跪舔商业大佬皮特。

剧中的皮特其实可以说是埃隆 · 马斯克(特斯拉)和杰夫 · 贝索斯(亚马逊)的一个结合体,融入了一个在幕后秘密掌控美国政局的商业大佬所具备的人设元素。

政局也能被资本玩弄,所谓的美国总统也不过是资本脚下的小丑。

再当政府决策要发射核弹撞击彗星使其偏离轨道拯救地球时,发射的火箭在中途居然掉头被取消了发射任务,原因竟是皮特所掌握的手机公司认为他们可以开采彗星上的矿物,其价值高达 140 万亿美元。

在明迪博士对总统和皮特的怒吼中:“you lost your mind ?” 我们也能感受到美国现实的魔幻。

一如既往的,是否让彗星坠落开采矿物或发射核弹撞击彗星又成了新一轮民调的焦点。

/ 最后 /

卡司和主题已足够吸引眼球,但《不要抬头》的缺点依旧十分明显。

首先就是重磅卡司的堆砌。

一部电影里到处都是熟脸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A 妹的演唱会片段让我怀疑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甜茶的戏份也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实在大材小用。

话说美队到底在哪???

重磅卡司的宣发使大家对本片有超乎预期的期待,但《不要抬头》显然没有用好每一位大咖。

然后就是剪辑,彗星撞地球消息和全球各地人民的反应的剪辑实在太过生硬,《超感猎杀》的片头不是谁都抄得来的。

以及影片呈现的尴尬感,如果不对过去几年美国时事和政局了解的观众们可能很难感受到本片的喜剧效果,比如怪兽我就一直沉浸于它到底是在解构权威、讽刺政府还是真傻真浮夸的叙事里犹豫。

知乎用户 烈月​ 发表

​美国最新灾难讽刺大片《不要抬头》,已经上映好些天了,它大致讲述了几个科学家发现彗星即将撞击地球,然后四处寻找媒体和政府希望引起关注,却被以奥尔良为首的美国总统和民众无视甚至嘲讽,最终地球毁灭,人类失败的故事。

这部电影一出,很多观众简直激动不已,觉得美国这是刀刃向内,所以电影很现实,很讽刺,很牛逼,必须吹爆!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人们的品味倒不至于退步的这么厉害,这才几年啊,就对这种直白到没有丝毫内涵和品味的低级段子型电影如此叹服了?

就这讽刺的力度,也就是个崔娃脱口秀的水平——可能还不如崔娃脱口秀,因为崔娃不会黑的这么低级,而且只黑一方。

我很惊讶,美国居然还在玩这种低级的文字游戏,很明显,这个电影,只不过是对特朗普和美国红脖子们的低级嘲讽,目的是显示白左们的 “智慧” 和“无奈”。

在面对这样的灾难题材时,他们依旧完全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态度,而是只把舞台限制在美国,而且拍摄的颇为 “善恶分明”,所谓的奥尔良和她的儿子,毫无疑问是捏他特朗普和他的女儿,就差拎着观众的耳朵大声吼,美国的失败都怪这群政客和红脖子,和我们这些高知白左没有一点关系,你们要恨就去恨特朗普和把持稀土的中国,然后继续支持我们民主党,支持我们白左精英!只有我们才能拯救世界!你们不选我们,选特朗普,世界就要毁灭啦!

这也就罢了,政治宣传片嘛,不磕碜,可问题是它的这种拍摄方式也是低俗至极,其中讽刺特朗普的情节,就像大选之前特朗普搞的一系列讽刺拜登的动画,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虽然走的是荒诞派风格,但是内容毫无想象力,只是单纯的把现实问题换了个名字一板一眼拍出来。

它没有触及任何深层次问题,只是对现实的简单重现,而且这股浓浓的白左味道都不带遮掩一下的,就像之前那部美国疫情纪录片《完全可控》一样,把抗灾失败的锅完全推给了特朗普和红脖子们,然后白左精英们是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怎一个无辜了得!

真的吗?美国变成这样,真的和你们这些白左精英无关吗?电影中永远在力挽狂澜,对抗政客媒体和愚蠢大众的伟大科学家们,其实现实中就是他们告诉美国人民不需要戴口罩,说疫情就是大号流感,告诉人们可以群体免疫,还差点将新冠命名为 zg 病毒,他们真的有在力挽狂澜吗?他们真的像电影中描述的这样无辜和伟大吗?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刀刃向内,他们代表的是民主党的立场,而民主党黑特朗普根本就是政治正确,特朗普就是民主党最爱的完美背锅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推到他头上。

可问题现在不是特朗普在位,早已换了拜登接任,拜登对科学家们可是慷慨尊重的不得了,但美国也没有立刻 Great Again 啊?特朗普下台都一年了,大佬无数的好莱坞最深刻的反思,众星璀璨共同出演的讽刺巅峰之作,就是这种换个皮的推锅纪录片 2.0 吗?

它这所谓的高端讽刺,用一个中国成语,四个字,就可以完美形容——只是 “掩耳盗铃” 罢了。

看来大家是真的忘了,真的忘了曾经的好莱坞有多么牛逼,曾经好莱坞的讽刺有多么辛辣,曾经的好莱坞,哪怕一个低投资的 b 级片,也从来不会如此草率想当然的安排剧本,而是不断深挖内核,从来不畏惧和深渊对视,也从来不会回避自己的错误。

1996 年的《火星人玩转地球》,我不说它的具体情节,只放出这些照片,您自己感受一下这里的想象力,创造力,娱乐性和哲学思辨,然后再和现在这个《不要抬头》做个对比,告诉我,过了三十年,同样的题材好莱坞只能拿出这种作品,您还能夸得出口吗?

而如今这部 2021 年的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美国这个国家,已经彻底成为了意识形态的斗兽场,它完全失去了曾经的骄傲和自信,变得心虚,虚伪,伪善,它再也不能输出伟大的思想,再也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而是习惯于避重就轻,就连讽刺都畏首畏尾,形式上更是失去创造力,这个所谓的好莱坞,已经沦为大号的 CNN、NBC 甚至 FOX。

​作为中国人,我并不能说我对美国的衰落有多么不忍,可是好莱坞这样的变化,对于全世界的观众,实在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知乎用户 腐哥腐豆腐的腐​ 发表

小了,格局小了。

这个导演能在美国内政上写出花,嬉笑怒骂,一点都不含糊,但是一旦上升到国际局势,就有点抓瞎了,全世界那么危机的情况,全人类要毁灭的事情,结果就是所有有太空能力的国家都等着美国来处理?一颗巨大的彗星资源,居然没有别的国家会去抢一杯羹?

这怎么可能啊…

不提中国,就是老美的亲阿玛英国也会摩拳擦掌的准备搅屎。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很大程度上缺失了其他国家的身影,这就是格局小了。

好歹电影 2012 还有中国加速造船呢…

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有点火的日剧日本沉没 - 希望之人里,一个汽车厂许中美两家换难民转移的剧情设定,忒小气了。但那日剧只是讲日本要沉没了,世界格局也就停留在难民转移上,并不是殃及整个人类的大事件,所以剧情上说得过去。

只能说,现在缺乏对内外政治有所涉猎的编剧和导演了,大家都更关注自己一亩三分田上发生的事情。网络虽然开阔了世界,但是却局限了人的视线。

知乎用户 葛瑞克​ 发表

老哥没有恶意,我只是真的真的很喜欢看人类因为傲慢最终不得不直面灭亡结局时,那下贱的模样。

这部黑色讽刺电影,巨星云集,彩蛋众多。

同样是美国拍的末日题材电影,不得不让我想起 12 年前上映的《2012》。

那时候的美利坚,是世界灯塔,文明中心,人类的救世主,没有血缘关系的孝子贤孙遍布全球。《2012》里,美国总统与民众一起直面死亡,美国依然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在它的领导下,人类最终还是在 love&peace 中得以重生。

恰逢其时。

10 年后,突如其来的新冠抽烂了漂亮国的脸。国会山暴乱,黑命贵游行,零元购活动轮番上演,阿富汗撤军经典的西贡铁拳再次重演。强大和文明的外衣被层层剥下,《不要抬头》就在这时上映了。

《不要抬头》里同样是发现末日危机的科学家去白宫求助,却被晾了一天,总统忙着处理选举和性丑闻。美利坚人民同样麻木,他们更愿意看娱乐明星的分分合合,把末日危机当个笑话。

2021 年年末看来,电影里的情节可以说丝毫不夸张。

资本家和政客见小利而忘命。

BASH 公司为了彗星上的矿产资源,甚至可以在撞击计划启动后使其中止返航。(电影里也说了,稀土矿产大部分都在中国。现实中前几天中国刚成立了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政商联手,愚弄民众,阻止科学家揭露真相。

并且还阻止其他国家的撞击计划——只有我美利坚才可以当救世主。

不出所料,BASH 公司的计划一塌糊涂,完全失败。

资本家们和政客不出所料提前准备了后路,计划失败地球毁灭,他们也坐上飞行器逃跑了。

资本家不靠谱,诸位还记得越南疫情初期,疫区的私人医院所作所为么,堪称丧心病狂,搁古代起码夷三族。

22740 年后,人类的火种——一群曾经位高权重但是行将就木的裸体老年人,降临在新的生命星球,赤身裸体的他们对原住民生物来说,只是一堆刚刚解冻过食物罢了。

努力过的人才能平静面对结局。

末日来临前,曾经麻木不当回事的人们求神拜佛,向上帝祈祷,做爱,酗酒逃避,零元购,开裸体 party···

我觉得还是保守了,真实的末日来临时,人类会更疯狂,估计有不少人会趁机释放心里的邪念。

曾经急切努力过的主角们却‘麻木’了,拒绝了总统一起逃亡的邀请,平静的在家中聚餐等待末日来临。

无论是主角一行人,还是试图自救的其他国家,都是伟大的,虽然他们只是少数。

因为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面对恐惧时那崇高的姿态!

知乎用户 夜幕遮星 发表

有一点印象挺深刻的,科技公司的老总说从大数据分析来看,小李子有 96.5% 的概率孤独终老而死,但小李子却最后握着家人们的手安然迎接人类的毁灭。

大数据终究反映的是我们的过去和现在,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和结局,但我们的行动会。

知乎用户 阿尔吉农 发表

要我说,结尾应该改成中俄印三国成功炸掉彗星,然后美国政府大怒,向三国寄去 300 万亿美元账单(200 万亿估价 + 100 万亿 bash 索赔)表示不满。

知乎用户 五先生 - 干货分享 发表

《不要抬头》讲述两位天文学者发现了地球危机,四处奔波告诫世人,却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他们,相信这会是一部荒谬而具有有说服力的灾难讽刺电影。好片是好片,很爽,很捧腹,依旧是导演一贯的风格,可以说是圆满完成猴戏任务了。卡司算是这几年最豪华的没有之一了吧,但是每位咖都各司其职,非常过瘾。

作为带有强烈讽刺目的性的片子,关心时政的人大概会有颇深的感触。每个人都在卖力的表演,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对现实选择视而不见。不要抬头,就是别去管那个彗星,那是虚假的,只要低头看脚下的路,相信我告诉你的就行了。

其实没什么能拯救人类,科学技术、勇气、文化艺术,都不行,最终能让我们安心的,也只有家庭、爱和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末日就在头顶,这颗蔚蓝星球有新生命正在降临,有暮年垂矣,有浮冰的北极熊有采蜜的蜂,迁徙的鹿群和熊,开枪的示威者,山顶的信徒,也有围坐一桌谈天说地的他们。我很欣赏这部电影所囊括的主题和它的表现方式,以及大量心照不宣的用心细节,让我一边大笑电影里的人和事,也在大笑电影外的人和事。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这还是一部好莱坞样板戏。

虽然打着自嘲、讽刺、反思的旗号;但套路还是 100 年不变的——政府是无能的,政客是愚蠢的,富豪是虚伪的,民众是反智的…… 它看起来把美国批判个遍,然后呢?

然后给你一个无厘头的结局,美国炸了,地球毁了,就剩个傻子在自拍。

那么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结局?政府?总统?资本家?民众?所有人都是?批评所有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批评,这叫做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美国电影就从来不敢反思一下他们的 “体制”,反思一下他们所谓的 “能够自我纠错的民主”,反思一下他们丛林法则的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这种把问题归咎于所有人的做法是虚伪、无耻、且不负责任的。

《不要抬头》看似扒掉了美国的底裤,实际上还是在给 “民主制度”、“资本主义”、“自由市场” 涂脂抹粉,他们把反智的特朗普政府骂了个臭,但他们 “民主纠错” 下的拜登政府上台后,又做得如何呢?

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还是 “西方式的傲慢”,地球面临危机的时候,有能力拯救世界的还是 “美国”(其他国家等于不存在),美国毁灭就等于地球毁灭。全片中主角三人最清醒,他们是美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是美国的群体性反智毁了他们的努力……

他们把美国的社会矛盾夸张化、片面化、无厘头化,让每一个美国人都表现得像蠢猪、二哈、纳粹、老年痴呆…… 看似尖锐刻薄,实际上是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戏谑,小骂大帮忙,因为这么干,就能冲淡悲剧的主题,冲淡现实中几十万人的死亡,大家哈哈一笑,就忘记了 “谁是我们敌人”?

美国最大的敌人难道不是 “资本主义” 吗?世界最大的敌人难道不是 “资本主义” 吗?

所以这部电影还是大毒草,我们反美的人看着很爽,但爽过之后就不舒服了,这不还是站在 “世界中心”、“西方至上” 的角度吹牛逼么?在给曾经 “文明、先进、伟大” 的自己招魂么?

这部电影就好比一个满清的贵族,坐在茶馆里逗着八哥说话:“这大清是要完啊!”

《不要抬头》撕下了美国的底裤?

拜托,美国光着屁股几十年了,全世界人民早就看在眼里,还需要好莱坞白左装模作样来撕?

讲实话,现实中的美国,比电影中的美国好看多了。

知乎用户 猫老师 100418 发表

好久没有看到过梗点如此密集的电影了,美国真的应该成立一个审查机构来阻止这种辱美电影上映,里边简直把漂亮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讽刺了个遍。

没有大场面,预算全部用来给几大明星支付片酬了,少数几个特效场面全部透露着一种 “又不是不能看” 的态度,但小李子的演技在线,撑起了本片至少一半的天。

最后,编剧真的应该被 FBI 抓去枪毙,哈哈哈,太逗了。

知乎用户 maxdeath​ 发表

大家真就当乐子看呗。

这事要真发生了,大家就真觉得自己会是相信男女主的人?

别的地方不说,知乎上我能想到的问题有:

“如何看待全美排名 30 以外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生生成发现彗星将要撞击地球?”

“如何看待彗星教授明迪的 h-index 只有 5,最高引用的论文发表于 25 年前?”

“如何看待发现彗星博士生迪比亚斯基还没有发过 SCI 论文?”

“迪比亚斯基能被密歇根州立大学招进去是不是因为政治正确?”

“如何看待发现彗星博士生迪比亚斯基的犹太血统?”

“如何看待诺贝尔奖获得者证实彗星可以被击碎?”

“论犹太人发明过的末世理论。”

底下我能想到会有如下评论:

“密歇根州立大学排名还没南大高,也配来碰瓷?”

“我就是 MSU 的,这个明迪教授在学校里风评很差的,整天就是混日子,不发论文也给毕业,手底下学生都很躺。”

“是啊,我是她男友同学,这人私生活很乱,还 xd,完全是政治正确才被招进去的。”

“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比你懂?”

————————————————

在我看来,这片子讽刺的最辛辣的段落在于学术的部分,主角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生这个设定表明主创团队也算是对学术生态玩明白了。

你以为这是个科学 vs. 无良媒体,无能和官僚政府,贪婪资本,愚蠢民众的故事?

不,这是个事实 vs. 无良媒体,无能和官僚政府,贪婪资本,愚蠢民众 + 功利的学术界的故事。

有人可能会说,电影里也说了啊,全世界无数的科学家都支持主角,站在事实的一边啊。

但电影里没说有多少科学家站在美国政府这一边,相信我,人数不会少。

而且,“彗星撞地球”是个极端的事实,是个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事实,是个很快就能够证实或者证伪的问题,那么不那么极端的事实,比如 “新冠的源头” 这种呢?或者其他的事实,比如某个公众都不懂的学术问题?

那时候,别说美国政府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包括我们,最后专家研究的结果都只会告诉你:

“存在争议”。

说白了,知乎上大家都觉得自己站在科学这一边,而实际上,很多人只是站在权威这一边而已。

知乎用户 Paul Liu 发表

不要抬头的政治属性和潜台词是无法避免的,但它依然非常值得看,无论你的屁股坐在哪面。

坐在这面,就放肆的笑吧,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还有路要赶,但天总是要变的。

坐在那面,大可开怀自嘲一把,但要认清现实,那面的楼真的是要塌了,要想想办法了啊。

片子本身,有点把 2012 和当初烂仔帮搞的那个 This is the End 混一起的感觉。

乔纳希尔,就是在华尔街之狼里做迪卡普里奥 wingman,在这部片子里演傻逼幕僚的那位小胖,

当年也是 This is the End 的主要角色。

我觉得最讽刺的其实就是地球毁灭了,最后活下来的却是乔纳希尔扮演的这个角色。

a miserable white fuck,自私到世界上的人都死光了,还要自拍求点赞。

真 TM 觉得世界是围着你们转的是吧?

来,给你个世界,一个完蛋操的世界,都 TM 是你的,自己留着玩儿吧。

现实中也是这样,covid 该带走的没带走,无辜的死难者上百万。

精英阶级总是有办法跑路的,上层建筑总是能找到地基的替代品。

回想前段时间刚看的汉克斯演的芬奇,那片子末世环境和人性描述的还不错。

但那个机器人就有点假了。

就人类现在这心智和道德水平,搞出来个高科技的玩意儿也不会是什么善物。

爹妈都是撒旦,还能指望生个耶稣出来吗?

太搞笑了。

还不如某部老版的机械战警里那人机混合的杀人机器来的真实,

更不能和终结者比了。

真的,能救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但能毁掉人类的因素就多了去了,彗星算个屁。

知乎用户 尤尔根​ 发表

以前看这类讽刺类影片,觉得美国舆论言论自由,坦荡自信,并顺理成章地觉得这是其强大的表现。但是现在觉得这些年来好莱坞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所谓的揭露与反思只是为了 relatable,好赚一波票房。肉食者们还是该干嘛干嘛,根本不会理这些白左的声音。白左们也压根没想着拯救国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意见领袖声音被听见的需要,搞个作品,发一波声,恰一波钱。等后面局势继续恶化,攒够了新梗,再出个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的片子。所以说,表面上看小李子们等主创和演员是为民主自由发生的意见领袖,深层次上看,他们其实人血馒头吃得比谁都狠。正如在剧里唱 look up 那首歌的 a 妹,她是为了拯救地球而唱歌,还是在选好对自己更有利的生态位,以便赚取更多的钱?

———————

这个评论是对美国这些年的一些变化的一个感受,可能有一些个人情绪。我很爱看美国的这些讽刺幽默的影视作品,除了电影外,snl,南方公园,恶搞之家,还有老一点的辛普森之家都看过很多。但是,当对比影视作品的所谓的讽刺幽默恶搞力度不断增大和实际社会情况的不断恶化时,如果把自己带入到一个美国人的视角,你很难不会觉得这些影视作品的无力与苍白,并怀疑作者除了将社会矛盾诙谐化再生产赚钱并消解民众对社会问题的感觉外,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很多评论试图去比较中美,并觉得美国好歹敢拍,所以比中国强。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从言论自由角度自然美国是好的,但是对比中美,让读者产生 “中国又赢了” 的情绪也不是我回答的初衷。大家大可不必去在这一方面大作解读。中美体制的对比不可能能根据一个电影讨论出来。

有些评论语言粗俗,我就折叠了,见谅。

知乎用户 猫控 dio​ 发表

剧情明明荒诞到不行,但却又让人觉得有那么些真实。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吧:

1 第一次上节目披露真相时,作为自己人的黑人博士在看到歌手复合桥段时和所有人一样投入,看小李子大表姐讲话时反而一脸无聊

2 女主持和小李子介绍自己有 3 个硕士学位会说四门语言有两段婚姻睡过两个总统,小李子只对睡过两个总统有反应

3 在富豪的采掘计划全面曝光后,回应舆论的方法是开通一个倾诉热线,该热线还只对富豪的手机用户免费,而且不免漫游费(大概相当于长途电话)

4 从结尾处可以看出,富豪那个用来推断死亡方式的算法特别准,那么富豪说的小李子特别无聊枯燥的死亡方式是什么呢:和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

5 富豪说一共 30 架火箭,6 架以内的损失都是安全的,在真的爆了 6 架后白宫幕僚长问富豪还能爆几架(数学不好),富豪卡壳(同样数学不好或者不敢说真话)

知乎用户 框框框子​ 发表

看各位朋友的说法云了一下……

但感觉这片虽然可能很好笑,但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我一直觉得美国人的作品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那就是如果反智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来反反智来解决,就像是这部作品一样,如果反智(选票的煽动和话语)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直接来反反智(反对反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拿方案和给方法来解决问题。

你就像是拯救行动吧,实际上也不是为了科学,特别科学的,就像是找了种族主义来全力讽刺,最后还造出了一艘能航行两万年的飞船一样。

这逻辑都不自洽,内部逻辑整体上是混乱的。

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吧,之所以推着地球走,核心原因是小规模生态圈无法维持几十亿人的生存和生活,哪怕是上海市那么大的飞船,也会在短时间内内部生态恶化。

但你在这片里都能造出恒星级飞船了,砸一颗彗星小行星不跟玩一样?

哪怕是太空做手术都够了。

所以我说这个片的思维就是,反智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反反智来解决问题,他们绝对不会思考是不是问题本身就存在 BUG 或者不得不解决的卡子。

就像是这片一样,最核心的问题很明显就是美国这种政体在应对这种全球性超级灾难的时候已经无力运转了,那么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找一个能运转的来解决,然后在基础上谈讽刺效果。

如果你说彗星对应的新冠,那么讽刺效果很容易就能做出来啊?不是吗?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美国还在研究方案,大洋彼岸方案已经出来了……

美国的科学家还在思考怎么办,大洋彼岸的科学家已经到现场指挥了……

美国还在想怎么搞出火箭,对面的工程师不但连夜造火箭还全民直播……

美国反智民众一直在阻挠官方,对面全民不但一起上还掏腰包捐款……

美国的官员私下还能晃悠上救生飞船,对面已经干掉了几百个造火箭不力的干部了……

美国内部被火箭碎片砸的一塌糊涂,大洋彼岸的彗星碎片已经被拖回中科院研究了……

美国为了抬头还是不抬头吵的一塌糊涂,大洋彼岸已经开始出口火箭和炸彗星的武器了……

反智的对面是科学思维,而科学不是神学的另一面,如果魔法能用方法论来研究世界,那么魔法也是科学。

因为科学不是宗教,科学是方法论,任何产物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用科学的方法论去研究,那么他就是科学。

而美国人拍讽刺片和政治片也颇有这种风格。

如果反智不行,我就反反智。

如果反智是有问题的,我的办法是拖出来几个看上去不反智的,而不是用科学方式解决问题。

即使已经有了现实的作业,我也依旧要玩我自己的。

然而这样讽刺电影有意义吗?

我想在美国日增接近一百万的今天,是没什么意义的。

知乎用户 大风哥 Wind 发表

《不要抬头》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看完彩蛋再观影,双倍快落)

小李子咆哮演讲,其实是致敬经典

小李子在电视台上的咆哮演讲,其实是致敬了经典影片《电视台风云》中的 Mad as Hell(愤怒至极)演讲。两人都在电视台直播中说到了 “I’m mad as hell!”。这里的细节也能看出导演和演员的功底颇深。

![](data:image/svg+xml;utf8,)

事实上,这段演讲的点子是小李子本人在签约之前就反复向导演确认的一件事,希望在剧本中增加这段演讲,小李子本人也为这段演讲稿做出了贡献,他 15 次参与修改这段剧本,才最终搬上荧幕。

Network - Mad as Hell Scene

“特斯拉”与 “亚马逊” 合体

马克李朗斯饰演的 Peter Isherwell(头号玩家中的 James Halliday)其实是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和杰夫 · 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合体。这二位都是现在太空探索的先驱者,马斯克创立了 SpaceX,贝索斯创立了蓝色起源(Blue Orgin)。

过去 50 年美国总统的缩影

梅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女王本尊)在影片中饰演的美国总统,其实是过去 50 年执政过的总统缩影。当然啦,观众最容易看出来的,其实还是川普和克林顿在其中的 “戏份”。

历史上第一部探索彗星坠落地球的影片

其实影视历史上,已经有不少探索彗星降临地球的影片了。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4 年的 Night of the Comet 《彗星之夜》(不是彗星来的那一夜哈,那个电影叫 Coherence)。后来 1998 年 还有一部《绝世天劫》Armageddon 也是争议与赞誉并存的一部彗星电影。

![](data:image/svg+xml;utf8,)

大表姐数次吞下鼻环

大表姐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女性,角色设定中包含从始至终戴着的鼻环。

大表姐表示:这个鼻环其实是磁铁吸住的,我好几次不小心把它吸进去了,然后不得不在小李子面前把它吐出来…… (画面感有了)

更多彩蛋更新中~

知乎用户 水哥 发表

我觉得导演还是不敢拍,还是在自己的思维定势里,美国 BASH 失败了就不许别国成功。

要我我得这么拍:

前面不变

去掉俄罗斯爆炸那一段,

从 BASH 发射卫星上去,失败了开始:

紧接着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了,俄罗斯的火箭发射也成功了,(甚至连)印度的火箭也发射成功了。

彗星被炸成了无数碎片。联合国开记者会,宣布灾难解除,欢迎人们上街观看在白天都能看见的流星雨。接美国无数 tiktok 拍摄流星雨。

画面转到美国总统致辞:呼吁大家 #DontLookUp, 因为这一场流星雨的背后的科研人员人权没有得到保障。BASH 立马发声明不炸彗星是因为彗星上发现了地外生命的迹象,所以紧急终止了任务,并不是失败了。中国俄国和印度三国只在乎人类安全,完全没有考虑到外星生命的人权。

#AlienLivesMatter 运动席卷美国。美国红蓝两党空前团结。美国总统宣布制裁中国俄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坐视不管的所有国家。

美国总统顺利连任。

全剧终。

知乎用户 老板我皮痒 发表

个人评价是部神片,讽刺的东西太多了。这部片不能当成是高大上的正剧来看,当成一个黑色冷幽默的喜剧更适合。

剧中讽刺的东西太多了,举个例子。 因为彗星上有价值 100 多万亿美元的贵重金属,所以需要地球来承受一次它的撞击,只要把彗星分成数十个小块就可以。这种思维,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接受的,但是偏偏资本家和美国总统就接受了,还实施了。 人都死了,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你跟一个外壳加了黄金夹层的核弹住一起,夹层里的黄金要爆炸之后才会散落出来,而核弹 5 个月之内必定爆炸,这时的核弹携带有多少黄金,多少财富跟你有啥关系呢,核弹一爆,你都死了。

可以看出,剧中美国处理彗星的思路有多荒谬,女主在酒吧里向公众揭露后,直接导致出现了街头大规模的零元购,但我却觉得这剧情的发展丝毫不奇怪,搞笑了。而这个只是这部神剧的其中一个小小片段。

剧中类似的剧情太多了。美国总统披露彗星的存在是因为需要借彗星在中期选举造势,把之前的丑闻压下去;白宫一位军人武官因为几十块的零钱而骗普通人,你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在军费上贪了多少;电视台主持人仅仅是因为女主的言论不符合自己的主持风格,就剥夺了女主的话语权,完全不顾女主正在介绍一个事关全人类的重大情况…… 都是正常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剧情的发展就是这样做了,你还觉得现实就是会这样发展,非常合理一点都不意外。梗是一个接一个,看得目不暇接,神剧。

如果让我来打分的话,一定给满分,毫不犹豫。值得反复欣赏。

知乎用户 张德帅先生​ 发表

一场附有灾难和喜剧外壳下的 “荒诞黑色幽默” 现实浮世绘!

该片以漂亮国基层 “小人物” 视角,“看尽了”漂亮国从上至下的人生百态!

如果不身在其中或做过了解,看不出荒诞也是正常现象。


今年四月份时看过一组剧照,本以为 “小李子”,“大表姐”,“大魔王”,“梅姨”和 “甜茶” 等一众大咖会以当下的 CORONA V 为背景,来一场 “扶大厦之将倾” 的美式灾难爽片!

毕竟就这些大咖,每个人拿出来都足以支撑一部电影。所以,大家都对该片抱着极大的期待。

但该片导演亚当 · 麦凯却出乎意料的和我们开了一个 “玩笑”。

亚当 · 麦凯在该片中身兼三职: 编剧,导演与制片人。而该片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第 93 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年度最佳影片,AFI2021 年度十佳),同时也为亚当 · 麦凯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 title.


《不要抬头》讲述了两位基层天文学家发现有颗陨石将在 6 个月内撞击和毁灭地球,但是当他们想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大千世界时,却发现异常的困难,而且 “从上至下” 都没有任何人相信他们的警告。

剧情

该剧之所以后劲十足,完全在于该剧的剧情展示和耐人回味的细节处理之上。

如果你看完这剧之后,并没感觉怎么样。那么大概率完全没有 get 到该剧所要展示的。

如果你看完这剧之后,笑了。那么这剧只看懂了表面的意思。

如果你看完这剧之后,笑了,过了一会严肃起来。那么你完全看懂了该剧。

这部电影采用荒诞又真实,还夹带着黑色幽默的方式,把整个漂亮国至上而下的讽刺了遍!

在这场 “为了你好,但你是谁” 的闹剧中,每个阶层都在装作自顾不暇。

漂亮国的第一把交椅之人,即无力也根本无心去解决发生的各种问题,唯一关心的就是中期多少人支持她。更是让只会 “秀儿” 的儿子担任幕僚长。(讽的是谁,大家都“懂”)

一位 General 西姆斯把免费零食以每份 10 元的价格,卖给小李子和大表姐。(简直给哥整笑了,深深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 “大魔王” 饰演为主的主流媒体为了流量,肆意捏造歪曲真相,一个明星 BAGUA 问题能一直在播,却不关心真正的问题,他们只在乎流量。

白头商人 “皮特伊斯威尔” 则代表了一众硅谷大资本。他的外形和发布会本身就很讽。这些人无视人民群众,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但又总能逃离危险。

以罗布 · 摩根饰演的防御科学家和一个亚裔面孔的 NASA 科学家成了 “背 GUO 侠”。这点不必多说。

大表姐饰演的坚持科学原则和职业操守的真科学家,根本无法融入自己的圈层,而且被当作异类。

小李饰演的基层科学家最为出彩。一个起初都无法适应大场面,显得有些障碍的人。当得到权力时,逐渐的适应了这种生活,一面以数据为基准尊重科学,一面又年轻歌手和主持人互送秋波。小李这种操作完全迎合了时下的互联网之 “人设”。而真正坚持科学的大表姐和罗布摩根确慢慢的被排挤在外,真是一场现实生活汇。

最后,大家只能手拉手交给天,社会的两极撕裂,导致只能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知乎用户 关之檀​ 发表

这部电影还是一贯的西方哲学表达,就是个体永远清醒,群体永远愚昧无知。无论多么尖刻的批判,若是没有解决方案,那么就是一个无用的杂音而已。

整个电影里最清醒的永远就是那三个人,群体里的其他人都是愚蠢、短视,这就是美式批判电影的特点,试想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个人,他说他是对的别人都是愚蠢的笨蛋,我们会怎么看,可是在电影里就是成立的。

西方哲学下的故事逻辑从来不会变,西方电影永远只批判,但是没有解决方式。即使美国烂成这样,他们也不敢提一下中国面对着灾难会怎么解决。

而且他们批判的时候,依然要把富翁毁灭的锅,归于中国占有世界绝大部分稀土,这个逻辑真的牛。

现实世界里,中国是大部分稀土低成本加工方法的生产者,而储存量只占世界稀土总量的 20%,但是电影里,中国是富翁原罪的核心。

这部电影看着好像在批判美国政治,但其实是在批判特朗普,而不是拜登。因为特朗普不断的提出就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才会当选,然后在任上特朗普不断因为就业而提出各种政策。

电影里嘲讽总统对越境难民的重视,不就是特朗普政府的风格吗。

电影里总统用就业蒙蔽大家对于彗星危害的认知,彗星会提高就业,所以民众选择相信总统。

这个鬼逻辑不就是告诉大家,不要特朗普关于就业的竞选口号给骗了吗!大家因为就业问题蒙蔽了将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其实相比就业其他事情才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刺裸裸的反特朗普。

电影里的总统儿子拿着名牌包,和现实里特朗普重用女儿一样吗,不就是两个人反过来。电影里说真话的科学家被开除,影射负责疫情的福奇遭遇,福奇变成了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代言人,如果是美国人就带入福奇在拜登后被重用,这波带货牛的很。

一个看起来批判的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反特朗普电影,几乎就是趴着观众耳朵边说:四年后千万别选特朗普。

不过也看出来,美国当今的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的恐惧,对中国提都不敢提,提了也是稀土,对于中国是稀土导致了美国人贪婪,就是你犯错,原因在我。

拜仁努尔航天发射基地被炸了,世界就没有发射基地了,要不要科普一下,中国有目前有四个发射基地,浙江还有一个新的正在建设。

这是对中国有多害怕,就提了三次,最后一次中国告诉美国,彗星还很完整。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是批判,影射特朗普政府,真的没想到美国意识形态里对中国已经怕成这样。

其实美国媒体已经锁死了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式,他们恐惧富翁垄断社会财富与资源,但是又不敢提中国政治模式。

也不是说我们有多优秀,但是我们不会被一个富翁绑架整个国家,不会从总统到平民全部短视,被就业问题蒙蔽双眼。

这部电影没有多么伟大,不过就是疯狂批判特朗普政府而已,不敢对于美国未来有丝丝建设性意见,

这个电影到了最后也没有提出一个完好的解决方式,只是批判批判特朗普政府当年干的那些蠢事。

这也是西方哲学的一贯本质,就是只批判没有解决办法。

这个结局最好玩的就是,即使这个世界毁灭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后的希望,即使美国不好你也要受着,美国死掉也是影响人类命运。

知乎用户 柴斯卡​ 发表

最近引起热议的 “网飞贺岁片”《不要抬头》,我对它观感很一般。这个电影肯定有吸引人的地方,它的剧情就特别脱线,讲述了一群天文学家,发现陨石即将在六个月之后撞地球,就去见总统;总统却说这个消息传出去,中期选举支持率就完蛋了。

总统把消息压下来了,这些科学家又去找媒体,但媒体把他们安排在节目的垃圾时间,黄金资源都拿去报道少男少女歌星分手。

捣乱的人还有很多。科技巨头神志不清,天文局长不懂天文,群众埋头刷手机,天文学家们束手无策,人类面对六个月后的陨石撞地球,一筹莫展,最后自然是团灭了。

它的主题当然很有意义,特别是结合疫情和全球变暖等等夹击下,乱作一团的当下地球,实在是极其讽刺,极其现实。

问题是它的呈现手法。作为一部电影,它的前提实在是太荒诞,但是拍摄方法又很现实,质感和节奏像个正襟危坐的美剧。

这种拍摄方法,对剧本要求特别特别高,相当于得一本正经地解释清楚 1+1=3,整个电影史上都没有几部这样做最后很成功的电影。

彗星马上撞地球了,人类埋头刷短视频,这就不太可能。因为彗星撞地球、火山喷发、地震,和疫情、全球变暖,不是同一类问题,彗星撞地球是可以调动大资源找军队人定胜天的,从整个社会层面说,并不像疫情、全球变暖那么复杂。

疫情、全球变暖,是真正考验制度和人性的,也是我们这个地球变成现在这个狗样子的原因。

所以,从电影制作层面上说,《不要抬头》非常可怕。它应该要么拍成周六夜现场的样子,不要太长,比现在更加夸张——实际上,导演本人以前也是周六夜现场的编剧,这可能就是他热衷脱线,但不适合正经叙事的原因。

(解释一下,周六夜现场是一部以恶搞闻名的综艺节目,非常脱线,口无遮拦,节奏快,人物设定和表演都非常夸张,其实挺搞笑的)

要么就要维持这种现实主义的基调,但是狂磨剧本。首先这个设定前提,不应该是彗星撞地球,可以换成外星人正潜伏在地球人中间,把地球人都给换了,比如我的外表还是我,芯已经是异形寄生兽了。

这样也有更好的警示意义。实际上,新冠和全球变暖,正在侵吞人类。

《不要抬头》目前的效果,非常松垮。观众很难带入任何人物的情感,因为无法真正理解这个情境。这部电影中,角色并不是对具体的事件做出反应,甚至不是对其他角色做出反应,只是在直白地讽刺这个世界。

这就是违背戏剧原则的,堪称设计的反面教材: 前提就垮了,没有扎根于人性对人的反应做设计,插入大量与主线无关情节,间接导致展开节奏崩盘。

所以《不要抬头》,作为一部讽刺短视频的电影,它自己也像是一大堆缝合起来的短视频。每分钟都讽刺了一些东西,但每分钟都是新的短视频,就像这几个大明星改做了 up 主

网飞真不如投资一部这个世界观下的短视频集锦,还讲这个主题,宣传效果好很多倍。

可能我这种行为也是《不要抬头》要讽刺的:世界都要 GG 了,你还在思考电影好不好?

但是我不管了。因为目前来看,电影恐怕是要死在世界前面了。

电影已死,这是短视频的时代。

知乎用户 不系之啁 发表

《不要抬头》挺好看的,但不太招人待见,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假的,向日葵不是艺术,梵高画的向日葵才是;撞冰山不是艺术,《泰坦尼克》才是。《不要抬头》就是太真了,不是艺术是揭底。当然,揭的是匪帮的老底,我还是爱看的。

知乎用户 宇宙长 发表

作为笑点高阅片无数的美男子,这部电影让我笑了四五次,隐约让我感受到一点周星驰的无厘头。

这是一部美国人讲述美国社会割裂问题的电影,说实话,对美国的问题,我不太在意,甚至有点中国人很朴素的幸灾乐祸心态,但踏马的,美国在地球上,踏马的,美国的问题就是人类的问题,会牵连到其他无辜的人类,包括我们。

就像中国人已经数次战胜了新冠病毒,但踏马的,没用的… 我们一遍又一遍的为别人的错误承担后果…

人类要面对一个现实,美利坚超级公司已经是人类的癌症,还是最大最自私的那一颗…

知乎用户 幽灵机师​ 发表

抠个细节安慰大家一下,这条世界线上的人类文明未必就毁灭了。

总统的傻儿子在发射中心这个位置都能毫发无损地活下来,中国和坠落地隔了整整一个太平洋,中间有东南亚和大洋洲一系列岛屿做护盾,还有青藏高原做退路,没理由全灭嘛。

最后很可能是南美、大洋洲、东南亚、东亚沿海地区全灭,北美、非洲西海岸、欧洲重创,中东欧、东亚内陆地区元气大伤,两边都有护盾的印度或成最大赢家…… 啥,最大威胁变成印度?那没事了。

简单的说就是发达国家全部完蛋这样子。

至于说对抗撞击后的灾难性气候,灾后重建之类的,那是之后的故事了,反正比组织度,兔子没在怕的。

可惜幸存者们看不到两万多年后裸体老女人被啃掉脑袋了……

知乎用户 邓 cl 发表

电影往往是现实思想的映射,遥想当年美帝在电影中何其牛皮!

上天炸彗星(绝世天劫)、

入地炸地核(地心末日)、

内御外星侵略(独立日)、

外掠外星资源(阿凡达)。

从当年正义武士纵横银河(星球大战系列),

到后来疲态初现,无力拯救世界只能救一部分人(2012),

再后来超级英雄们一个个只能蹲地球(甚至市内)和内部势力殊死搏斗,组队保护个地球都累得气喘吁吁(复联系列)。

现在这部(不要抬头),直接拯救失败…………

大概也能看出美帝社会思想的变迁,显然美帝现在还自认自己是蓝星带盐人,其它诸国不过土鸡瓦狗,拯救世界依然是只有自己才会去做的事情,世界依然还生活在自己羽翼的保护下,但也开始自我怀疑了,那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自信已经没了。

然而对美帝衰弱这一事实的反思,却还流于表面,并没有看到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天真的认为这是这一阶段领导人的问题,拯救世界本可成功,是因为总统太蠢听信谗言非要大赚一笔,这才搞砸了!不得不说这份天真可爱!

知乎用户 崔丽安 发表

2022 年 5 月 6 日,

有一颗名为 JF1 的小行星将要撞击地球。

**其所释放的碰撞威力相当于 15 颗广岛原子弹。**​

不过不必担心,据 NASA 近地天体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JF1 撞击向地球的概率只有 0.026%,不会对地球形成实质威胁。

⬆️JF1 轨道示意图(来源:NASA)

而《不要抬头》(don’t look up)中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根据精确计算,一颗直径为 5-10 公里的彗星,将于半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 99.76%

大家看到的这位满脸胡子天文系教授,就是小李子。

在看到演职人员表的时候,小李子的头像简直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

这部由 Netflix 出品的全新力作,由众多好莱坞明星出演。

堪称是历史上最为逆天的阵容,去年网飞电影官推上曝光的时候,引得粉丝们一片惊呼。

演员阵容包括五位奥斯卡得主:(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詹妮弗 · 劳伦斯、凯特 · 布兰切特、梅丽尔 · 斯特里普、马克 · 里朗斯)

两名奥斯卡提名者:(提摩西 · 查拉梅和乔纳 · 希尔)

我只能说,小李子依然贡献了影帝级的演技。

在这个圣诞,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魔幻又现实的喜剧灾难电影。

虽然豆瓣评分只有 7.3 分,很多人觉得用力过猛。

但是我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权当娱乐。

1、彗星与末日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天文系研究生生凯特 · 迪比亚斯(詹妮弗 · 劳伦斯饰演)

通过斯巴鲁望远镜观测超新星时,发现了一颗未知彗星。

斯巴鲁望远镜 Subaru Telescope 是日本国家天文台在美国夏威夷建造的 8.2 米口径光学望远镜。

一个冷知识:斯巴鲁望远镜与斯巴鲁汽车完全没有关系。

日文 SUBARU 是指天上的昴宿星团,还有 “聚集在一起” 的意思。

除了编号外,在国际上彗星通常都是以发现者姓氏来命名。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这颗彗星推测来自于奥尔特星云。

而它上一次距离太阳这么近,可能已经是远古时期的事了。

众所周知的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76 年。

最近一次掠过地球是 1986 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 2061 年 7 月 28 日。

所以,很多彗星一辈子只能见一次,或者人类文明诞生到现在只见过一次。

**

⬆️1986 年拍摄的哈雷彗星

**

多么值得兴奋啊,这意味着凯特发现了一颗全新的,人类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彗星。

随后,激动的天文学教授兰德尔 · 明迪(莱昂纳多饰演),向他的研究生们展示,徒手计算彗星运行速度和运行轨迹。

并计算出了这颗彗星在不同时间里,与地球之间的相对距离。

算到最后一个数字是 0.0 几,明迪教授并没有写完。

明迪与凯特又重新计算了一整天,把生成好的彗星轨迹图发送给了肯尼迪航天局局长乔斯林考尔德博士。

这个轨道图蛮好理解的,这颗彗星完美避开了地球周围一些列的行星,将直接撞向地球。

考尔德博士马上联系了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主任奥格尔索普博士。

电影在这里做了一个大注解,这个机构确实真实存在并不是科幻作品的杜撰。

我们耳熟能详的类似机构,是行星防御理事会(PDC / Planet Defence Council)就是小说三体中的组织,首次登场于《三体 2:黑暗森林》。

教授把结果直接告诉了奥格尔索普博士:

这颗彗星的直径为 5~10 公里,预计 6 个月 14 天后撞击地球。

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影片后面他们比喻为喜马拉雅山一样的大,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我查询了一下最近这些年的彗星「光临地球」的记录:

2013 年 2 月 15 日中午 12 时 30 分左右,一颗速度达 40 千米每秒的陨石坠落在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

造成约 1200 多人受伤,近 3000 座建筑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近 2 亿元人民币。

而这块陨石的尺寸估计最小六米,最大十几米。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搜索:2·15 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

**

**

⬆️事发当天的行车记录仪记载画面

数据发往剑桥、加州理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而明迪教授与凯特将前往西卡姆空军基地,飞往华盛顿特区到白宫面见总统。

奥尔林总统(梅丽尔 · 斯特里普饰演)的塑造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是一位金发女性。

总统的傻儿子杰森由乔纳 · 希尔饰演。

在听说地球快要毁灭的消息后,总统决定先庆祝一个小生日。

在等候她的数个小时里,三星中将把白宫里的免费零食以 10 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大家。

而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主任,在通过手机吃瓜娱乐圈明星的八卦。

这颗彗星的预计坠落位置为智利海岸正西方 100 公里处的太平洋里。

到时候会有数千米高的海啸席卷全球,威力相当于十亿颗广岛原子弹,引发 10 级以上的地震……

而总统的看法是,不能对民众说他们都要玩完了,那就说 70% 好了。

因为中期选举只有三周了,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是在总统任期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

另外一个原因是,“世界末日要来了” 的会议,每天都要召开很多次。

综上所述,她的决定是「静观其变」。

另外总统的桌上摆满了与各界名流的合照:其中包括**玛丽亚凯莉、史蒂文西格尔,调侃了 “拉链门”,还有她获得威比奖的奖杯。**

**威比奖被誉为互联网界奥斯卡奖。**于 1996 年首次亮相,当时的互联网还没像今天这样普及。

**一个冷知识:**短片合集《Trump Bites》是一部基于特朗普真实音频创作的手绘动画系列,曾获得威比奖 (Webby Awards) 最佳动画短片。

总统这条路行不通,明迪教授和凯蒂决定上电视直接宣布末日要来了。

他们上了一档看起来非常不靠谱的直播节目《天天揭底》,主持人是布里(凯特 · 布兰切特饰演)和杰克。

跟他们同一天上节目的,还有当红歌手莱丽比娜,由 A 妹:爱莉安娜 · 格兰德扮演。

莱丽比娜要讲述自己与电音切罗分手又复合的闹剧。

等到明迪和凯特上场的时候,主持人依然保持幽默调侃的风格,追问彗星掉下来能不能砸到自己曾买给前妻的房子。

这最终导致凯特情绪失控冲出直播间。

节目结束以后,失控的凯特立马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

而兰德尔 · 明迪博士获得了很高的喜爱度,成为了 “最想睡的天文学家”。

而彗星撞地球的收视率呢?完全低于明星复合的部分。

甚至低于天气预报和交通事故,还被当成了政府的阴谋。

2、对抗彗星与末日

在电影里,明迪和凯特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被联邦调查局蒙头绑走过好几次。

就在第一次被绑走后,总统第一次提出了应对彗星的方案。

而随着哈佛、斯普林顿等学校的科学家确认了数据,总统此时决定向大众发布紧急声明。

事实上呢,是因为奥尔林总统的私密照被曝光。

这时候,针对即将到来的末日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有利于她的选举。

而没有及时处理彗星问题需要有人背锅,用来背锅的就是肯尼迪航天局局长乔斯林考尔德博士。

这个局长很有意思,她是个麻醉师,甚至完全不懂天文,但她是总统的支持者。

计划是利用退役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装载核弹对彗星发起撞击,尝试推离既定轨道。

在等待计划施行的这段时间里,明迪教授也跟主持人布里搞在了一起。

这里交代一下,兰德尔 · 明迪有妻子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有病另一个儿子刚刚通过法考。

明迪妻子的扮演者梅兰妮 · 林斯基真的一眼就认出来了,如果你看过情景喜剧《好汉两个半》的话。

梅兰妮 · 林斯基在剧中扮演主角查理的邻居罗斯,是个有钱的富二代。

而就在火箭发布当天,巴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依舍维尔找到了总统。

原计划突然终止。

彼得依舍维尔告诉总统,彗星不能推走啊~

根据最新的光谱检测数据分析,这颗从宇宙深处飞来的超级彗星上蕴藏着价值 140 万亿美元的珍贵资源。

他的计划是,用无人机附着在彗星表面并将爆炸物深入星体内部进行裂变爆炸。

把彗星分裂成小块,然后把小块进行转向和减速,落入太平洋后等待海军舰队回收。

(又是诺贝尔奖又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看上去也很靠谱的样子我都信了。)

另外他还让总统给智利拨款 900 亿美元,让海啸冲击他们国家的海岸。

这个资本家彼得呢,应该是几个人的合体:

手机发布会对应乔布斯;大数据推送对应扎克伯格;太空无人机以及移民计划对应一龙马斯克;故意染成的灰白色头发和刻意模仿的细嗓音对应比尔盖茨。

再一次地煽动性发言引起恐慌以后,凯特又一次被抓走了。

释放条件是要求她停止在任何公共媒体上露面,不发表任何与彗星有关的言论。

而明迪教授作为白宫首席科学家,为民众解答各种彗星相关问题。

虽然事业上很得意,可出轨漂亮主持人的事情也被老婆抓了个正着。

百姓们开始期待,丰富的矿产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另外还有 23% 的人认为,根本没有彗星这回事。

在超市打工的凯特认识了来买东西的小伙子昆丁(甜茶饰演)并相爱。

昆丁和他的小伙伴们是凯特的拥护者,并且不怎么喜欢总统。

几个月后,距离彗星降临还有 25 天。

彼得的无人机计划已经接近尾声。

也许是出于无奈,也许是不想孤独地死去。

(巴什公司的大数据,通过分析明迪的过去和目前的状况,推测他将来孤独地死去)

明迪教授在直播节目中突然发疯,并想要马上回家,把失去的家庭温暖和失去的妻子找回来。

这一段的小李子,贡献了绝佳的演技(像极了生活大爆炸里的莱纳德)。

就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它来了。

一瞬间,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天空,他们终于相信了。

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的舆论又分裂成了两派:

一派鼓励所有人抬头看,以科学家为首;另一派制止所有人抬头看,以总统为首。

这两派的矛盾点在于是否应该恐惧彗星的到来,总统认为,要维持正常生活,不要抬头,因为国家终究可以拯救地球。

但是科学家们压根不相信,明迪认为人类完全无法应对这样的巨型彗星。

同时,其他国家联合的推移彗星轨道的方案也全部宣告失败。

全世界的希望都寄托于巴什的无人机计划了,这一天也终于来了。

好莱坞拍摄了一部电影,在彗星抵达地球当天上映,阵容群星闪耀。

这部电影叫做《全面毁灭》,有一段克里斯埃文斯的客串采访。

台词是_“我们厌倦了政治,所以拍了这部电影,适合所有人观看,是爆米花电影。”_

也是自嘲漫威系列电影属于爆米花电影的论调(不过我完全没看出来这是美队)。

莱丽比娜与电音切罗举办了一场最后的演唱会。

这是一部圣诞 “贺岁片”,里面充满了讽刺和喜剧元素。

所以我万万没想到,结局是地球真的被毁灭了。

巴什与总统等富人们,坐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星际飞船,里面配备了冷冻舱的。

慌忙逃窜的总统,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傻儿子。

而明迪教授选择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度过地球最后的夜晚

也许,这也是对那所谓准确率 96.5% 的大数据的一种反抗。

如果把这部剧中的彗星换成疫情,真的毫无违和感。

傲慢的资本家试图利用舆论稳固自己的统治,蒙住百姓的眼睛,用煽动和打鸡血的方式让每个人都 “不要抬头”。

他们告诉自己的人民,那些让你 “睁眼看” 的人,是在剥夺你的自由和权利。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言论,自由地选择更重要。

他们就这样以数不清的无辜生命作为代价,歌颂着极端而荒唐的自由主义。

可是即便你不去看不去想,那颗彗星,它始终在那里……

在电影的结尾,所有人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迎接末日。

或者与家人团聚;或者去一场疯狂的派对;或者喝个酩酊大醉;或者对着彗星发射无力的子弹;或者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尾有两个彩蛋记得看完,巧妙呼应了总统的大数据死亡预测。

电影整体观感还是比较舒适的,只是略过了几个婴儿和孩子的镜头,让人有一些末日的窒息感。

虽然是一部荒唐的讽刺电影,特效方面也认真做了并没有非常糊弄。

与彗星相关的作品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你的名字》和《彗星来了那一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在以往的各种作品里,彗星往往都会带来灾难。

当然了,彗星并不是完全邪恶的。

人类已经多次登陆了轨道上类似的近地小天体,有助解开太阳系诞生之谜。

⬆️日本 “隼鸟二号” 探测器着陆示意图

正所谓 “祸兮福所倚”,它们让人类头疼不已的同时,也为人类了解宇宙和生命起源,打开了一扇窗。

知乎用户 刀犬文喵 发表

年度最佳电影!强烈推荐,不看不是美国人!

分明是个喜剧电影,却让我每一分钟都感觉到压抑!

剧情是一个彗星正向地球袭来,地球还有六个月时间做准备,然而。。。

影片中的讽刺尖锐到刺痛每一个人,彗星撞地球,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却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娱乐问题。

人类的存亡没有总统竞选重要,没有明星复婚重要,一个商人的几句话,本来政府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却把人类的存亡放下了,选择商人提出的,最具经济利益的方法,结果失败了,不过没有关系,对于商人和政客来说,他们总有 B 计划,地球即使毁灭,他们也有航天飞船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媒体不在乎事情的真相,只在乎这是不是一个好故事,彗星会不会撞到地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彗星撞地球这件事会不会带来流量。

即使有充分的科学证明,但是依旧有人不相信彗星会撞到地球,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彗星,就像人类的眼睛无法观察到病毒一样,看不到就当做它并不存在,然而当他们看到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这是后疫情时代,对政客,对商人,对媒体,对社会的一次呐喊,电影中的每一件让人感受到离谱的剧情发展,都可以在疫情中找到影子。

知乎用户 片片​ 发表

​彗星撞地球之后,世界彻底毁灭。

某科技巨头 CEO 带着美国总统和权贵,经过了 22740 年,全裸降临到一个新的星球,结果总统直接被神奇生物给啃了。

要说我这段时间最期待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已经扑街了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一部就是出现了上面这个彩蛋的《不要抬头》。

因为全明星的阵容,本片开播之前就受到万众期待。

**但在播出后,影片的口碑却有点两极分化,**IMDB 上评分还可以,7.3,烂番茄上新鲜度则只有 56%,职业影评人中有一半给打了低分。

单看上面的彩蛋,相信小伙伴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影片的荒诞和讽刺意味,接来下咱们就来详细聊聊它——

不要抬头

看海报你就知道,本片的阵容可谓是逆天,汇集了小李子、梅姨、大表姐、凯特大魔王、美国队长、甜茶、A 妹等一众大咖。

哪怕是单单冲着这些个明星去看,都绝对值了。

小李子饰演的角色为明迪博士,是一个比较废柴的天文学家,家里有一个老婆和两个儿子。

一日,他的学生凯特(大表姐饰)发现了一颗彗星正在向地球驶来。

两人经过计算,彗星的直径大概有五到十公里,预计将在六个月零 14 天后直接撞击地球,如果不采取措施,地球将面临灭顶之灾。

事态紧急,他们赶忙联系了有关部门。

对方一听这可是相当严重的事,于是立马通知军方用专机将两人带到了白宫,向总统(梅姨饰)反映情况。

没承想,总统办公室里根本就没人 care 他们,一个个都忙着拍总统马屁,给总统过生日。

在被晾了很久之后,总统总算抽出了 20 分钟给他们。

可当明迪博士苦口婆心地说着事情有多严重之时,总统所关心的,却只有接下来的选举。她要求选举前不要让消息流出,然后给出的措施是 “静观其变”。

在总统那里碰了钉子后,明迪博士和凯特干脆上个电视节目,想以此让公众关注这事。

节目的名称叫《天天揭底》,听上去好像是个正儿八经的打假栏目,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喜欢博眼球、将一切娱乐化的营销号。

在明迪博士和凯特上场之前,节目里出现的是这样两个内容:

总统的最高法院提名人康隆警长被爆曾出演色情片,当红女歌手现场上演和出轨男友分手又复合。

还用说么,依照这节目的尿性,明迪博士和凯特肯定又是一翻受挫。

明迪博士严肃地讲述彗星撞击带来的危险之时,两个主持人在那不断插科打诨,气得凯特当场发飙,痛心疾首地对着屏幕呐喊,然后愤然离席。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看到这一幕,网友们非但没有警醒,反而把她当成了恶搞素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层出不穷。

而与之相反,明迪博士倒是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情人,社交账号上到处都是 “想睡他” 的迷惑言论。

就这样,事情的发展完全走向了和预想截然不同的方向,明迪博士和凯特似乎已经无力做些什么。

意外的是,就在这时,总统突然派联邦调查局把两人带了过去。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因为两人泄露了 “国家机密” 惹怒了总统。

真相是,总统出了个性丑闻,被爆出给前面提到的康隆警长发艳照,这绝对会导致她输掉中期选举。

所以,为了扭转选情,她决定将彗星撞地球这事,通过电视向全美乃至全世界公布,并宣布将采取行动,利用退役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装载核弹,把彗星撞离原有轨道。

同时,她还邀请了获得自由勋章的飞行员来执行此项任务,让明迪博士和凯特作为她身后的科学团队出现。

如此一来,总统不仅重新塑造了一个 “美国英雄”,还让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如同救世主一般的角色。

只见她的人气飙升,很快就在中期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在这之后,开始被讨论总统能不能获得诺贝尔,与此同时,也有人开始怀疑彗星撞地球只是骗局。

至于明迪博士和凯特,他们则都成了电视节目的常客。其中,明迪博士更是化身为实实在在的网红,还同《天天揭底》的女主持人(凯特大魔王饰)睡在了一起。

转眼间,到了航天飞机发射的日子。

人们兴奋又激动地期待着行动成功的消息,哪知道飞机开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就了调头。

原来,彗星上有价值至少 32 万亿美元的重要矿产,有个科技巨头的 CEO 表示,咱们可以将彗星炸成 30 块然后开采,而总统采纳了这建议。

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在矿产这块战胜中国,还可以从此解放全人类。

看到这个荒诞滑稽的场面时,我实属憋不住了想吐槽一句:

你们去医院看看吧,指定是有点啥大病。

对于总统的这个决定,凯特忍不住在大庭广众之下痛骂了一顿。

一时之间,人们变得怒火中烧,零元购打砸抢纷纷走起,而凯特也由此被指控泄露国家机密、煽动暴乱,被要求不许再发表相关言论。

又一次与她相反的是,明迪博士则选择了明哲保身。

他继续与总统合作,继续和女主持人混在一起,继续享受着成为名人所带来的名利,连妻子来找他,他都无动于衷。

直到距离彗星撞地球还剩 25 天,他才终于拗不过自己的良心,同此前的凯特一样,忍不住在女主持人的节目里,发疯一样地痛心高呼起来。

结果不难预料,女主持人抛弃了他,总统也不再用他。

随着彗星越来越近已经肉眼可见,找回初心的明迪博士联系凯特,开始呼吁人们 “抬头看”,并很快形成了一场抬头看运动。

而与此同时,眼见事情恶化,总统也发起反击,说 “抬头看” 是一群人的政治阴谋,社会上为此还形成了抬头看 or 别抬头两个对立的阵营。

最终,当彗星真的撞向地球那天,这些鸡零狗碎的纷争彻底化为虚有。

科技巨头 CEO 在 “彗星炸碎开采行动” 失败后,带着总统和一些权贵做飞船跑了,在 22740 年后找到新的家园,而地球上的所有人则都不幸身亡。

在结尾的第二个彩蛋中,地球上倒是有一个人活了下来,那就是总统的傻儿子。

是的,这总统眼睛里只有权力,必要时刻,儿子她都可以抛弃。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不用深入去解读,它就是一部从头到尾把美国社会讽刺了个遍的电影,不需要隐喻,全程都是赤裸裸的嘲讽。

这里面,首要的就是美国的政治。

在片中,总统整天琢磨的不是国计民生,而是选举,被选出来也不是因为她有多出众,而是由于她懂得如何煽动操控民意,如何获得群众的 “喜爱”。

除了关于彗星有关的操作以外,还有个例子非常典型,她之前在竞选的时候,竟然因为一张抽烟的照片,支持率直接上涨了三个点。

因为啥呢?有个性,be real,做自己。

对照现实,这种滑稽的选举游戏,上演了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用我说小伙伴们应该都清楚。

主观一点的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人们被驯化得越来越娱乐至死,将所谓的 “个性” 推向某种认同高地,使之成为流量或者选票密码。

另一方面,人群的情绪也变得更为极端,更为分化,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政客所操弄,结果是撕裂、对立越来越多,实际问题一点也没解决。

这一点,尽管影片所讽刺的是美国社会,但某种程度上,对我们其实也有启示意义。

像明迪博士的走红,凯特的被恶搞,以及人们跟风站队,遇到什么事都要凑热闹,玩个梗等等,我们在网上早已屡见不鲜。

回到对美国政治的讽刺来看,影片的呈现,还不仅仅是政客、选民、族群对立、街头运动这些内容。

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所不在的阴谋论、资本才是背后的大佬、用谎言来树立英雄、冠冕堂皇的邪恶勾当等等现象。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巨头 CEO 在讲述开采彗星矿产的重要性那一段了。

当时,他那一个个大词给你整的:贫困、饥饿、社会不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都将迎刃而解,人类将进入黄金时代。

可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是作为资本家的他和政客为了利益,不惜用全球万物的生命做赌注,做成了他们就会更加富有,而失败了也不怕,因为早早准备好了船票。

这就和《2012》中的桥段一样,这些人的诺亚方舟,从来都与劳苦大众无关。

不说别的,对比下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状况,影片里的表现,可以说是没有半点夸张。

那一桩桩一件件,几乎都能对号入座。

曾经,有人把美国形容为人类文明的灯塔,但很多事情,包括这部片子都在告诉我们,这个 “灯塔” 并不是有些人所描绘和想象的那样光明。

篇幅有限,更多的讽刺内容,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找来原片看一下。

最后忍不住多说一句,这个世界没有乌托邦。

在看这部片子收获欢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要想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不是将目光投降不切实际的幻影,而是要在客观认识世界的前提下,进行切实的努力。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知道这部片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知乎用户 独立鱼电影​ 发表

这部电影最大的噱头,当然是人均「奥斯卡小金人」的主演阵容——

「影帝」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

三位「影后」,詹妮弗 · 劳伦斯梅丽尔 · 斯特里普凯特 · 布兰切特

配角有「甜茶」蒂莫西 · 柴勒梅德,「美国队长」克里斯 · 埃文斯,「A 妹」爱莉安娜 · 格兰德,「奥斯卡最佳男配」马克 · 里朗斯

如此豪华的阵容,口碑如何?

很有意思。

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豆瓣短评,都是两极分化

有人盛赞这是 2021 年最好笑的喜剧电影;

也有人吐槽电影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傲慢。

结论就是:优缺点同样明显

鱼叔用一句话概括:

这部电影恶搞过头了,以至于成了一场失控的闹剧。

一位天文学教授 (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 饰) 和他的研究生 (詹妮弗 · 劳伦斯 饰),观测到了天文奇观——

有颗彗星将于 6 个月后撞击地球。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地球就完蛋了。

这是一个略显俗套的开场。

通常剧情的发展是如何化解危机,或是如何逃离地球。

但《不要抬头》却是反套路的。

彗星只是幌子,剧情很快转向政治喜剧——

一则「世界末日」的消息,会如何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影射了疫情爆发之初至今,美国社会的一系列闹剧。

包括特朗普政府防疫的无能、总统大选、国会大乱,以及疫情下加剧的贫富差距。

随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简单概括为:

第一步,压热搜。

事态重大,教授和研究生紧急赶往华盛顿,向美国总统 (梅丽尔 · 斯特里普 饰) 当面汇报。

然而总统考虑到距离中期选举还剩三周。

如果此消息流出,人心惶惶,势必会失去国会的支持。

所以总统做出的决定是:静观其变。

事实上,总统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因为她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关于「世界末日」的言论:

干旱,饥荒,瘟疫,核泄漏,经济崩溃,臭氧层空洞…

她早已见怪不怪。

第二步,娱乐至死。

在被总统无视后,教授和研究生决定上电视节目曝光。

这是一档名为《天天揭秘》的电视节目。

但它不是严肃的科普节目,而是主打八卦的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无论他们把「彗星撞地球」描述得多么可怕,两位主持人始终一副轻松的表情。

科学的严谨被消解得荡然无存,甚至被当成了段子。

研究生在节目现场发飙,愤然离席。

节目播出后,无人在意他们所说的「彗星撞地球」。

舆论的焦点都在研究生破口大骂的那个时刻。

因为当时她的表情夸张,所以被做成了表情包,广泛流传。

NASA 局长也在此时浇上一盆冷水,她认为此事听起来过于疯狂。

其实她明知真相,但作为总统的支持者,为了中期选举,不惜践踏科学尊严。

第三步,挡枪。

眼看「彗星撞地球」这件事的热度,已经被彻底压下去了。

可突然爆出一件总统的惊天丑闻。

使得总统的民调支持率下跌了好几个百分点。

因为这件丑闻,总统临时改变主意。

他决定听取教授的意见,立刻采取措施来避免彗星撞击,拯救全人类。

她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良心发现。

只是为了拉彗星出来替自己「挡枪」。

转移舆论的焦点,不要继续对准她的丑闻。

总统特地选在半夜发布声明,使其看上去更像一次突发事件。

她宣布会利用航天飞机装载核弹,把彗星炸离原来的轨道

为了进一步彰显美国政府心系全人类的决心,总统还指定了一位老兵来当替死鬼。

并且让先前「辟谣」的 NASA 局长引咎辞职。

教授也被总统收归旗下。

他频繁地在各大节目中抛头露面,去渲染这件事的积极意义。

果然,做戏就要做全套的。

在舆论和政府的双重干预下,总统顺利扭转形势。

她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

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动荡,导致股市多次熔断。

第四步,利益相关,撤热搜。

眼看到了万众瞩目的「发射日」。

就算事关全人类的命运,仍有人对此不屑一顾。

还在网上发起了「发射挑战」的话题,不少人被炸伤住院。

好在发射过程很顺利,教授评估任务成功的概率高达 81%。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兴奋的时刻,意外发生了。

所有发射出去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竟然全都在空中掉头返回了。

这也行!?

原来,某科技公司的 CEO(马克 · 里朗斯 饰) 发现了这颗彗星的商业价值——

上面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至少上万亿美元。

于是他向总统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他将会研发专门的发射器,吸附于彗星之上,把它炸碎。

让碎块精准地降落到海域,再派船打捞。

这位 CEO 是总统竞选背后的超级金主。

总统不想得罪他,听从了他的建议。

发射终止后,美国国内再次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暴乱。

结果,CEO 的稀土回收计划失败了。

但人类没有为自己准备 Plan B。

最终的结局是喜闻乐见的:

地球完了,所有人都死了。

因为这个结局,《不要抬头》被称作真正的「合家欢电影」。

有不少人将彗星解读为新冠病毒

美国政府的无能,导致它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恰似片尾地球沦为一片废墟的镜头。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隐喻,电影中比比皆是。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是,亚当 · 麦凯

他可能是当今最热衷拍政治讽刺喜剧的导演。

之前的几部作品,都是这种类型。

他曾是《周六夜现场》的首席编剧;

**《大空头》**反思美国金融体系的溃败;

**《副总统》**展示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危机。

《不要抬头》做得更加极端。

拍出了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信息的异化,政府权贵对舆论的操控。

以及在这二者作用下,民众被激起的极端情绪。

原本,亚当 · 麦凯只想拍一部反思全球气候变化的电影。

片中的彗星,最初指代的也是「气候危机」。

可是在开拍一个月后,疫情爆发了。

现实中发生的很多事,给了亚当 · 麦凯新的冲击。

他在采访时谈到一个「比剧本还离奇」的时刻是: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喝漂白剂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这件事让亚当 · 麦凯彻底下定决心修改剧本。

他给制片人发了短信说:

「现实已经这么疯狂了,好吧,那我们要让电影更加疯狂一点。」

于是,我们可以在《不要抬头》中看到,电影对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进行了高度戏剧化的讽刺。

电影借《天天揭秘》这档节目,批评了全美三大有线新闻媒体:FOX,CNN 和 MSNBC。

它们在很多时候抡为政党相互攻讦的武器,没有很好地承担新闻媒体的职责。

而梅姨饰演的美国总统,基本集合了几任美国总统的缺点——

里根的表里不一,小布什的德不配位,奥巴马的世故圆滑,特朗普的傲慢自负。

而通过金钱左右美国政府的 CEO,则是埃隆 · 马斯克和**杰夫 · 贝索斯**和结合体。

两人分别有 SpaceX 和蓝色起源这两大太空公司。

就连那颗飞向地球的彗星,也对应现实中的「4660 Nereus」小行星。

1982 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在跟踪这颗小行星。

它大约每十年进入地球轨道一次,属于「近地天体」。

而观测目的,正是因为它包含价值约 47.1 亿美元的稀有金属

当然。

比起以上这些,《不要抬头》最大的一个讽刺,还是总统大选前后美国国内前所未有的分裂状况。

随着彗星撞击地球日期的临近,彗星离地球越来越近。

近到只要抬头,就可以在天空看见。

就算是主张阴谋论的人,也不得不重新思考。

但。

哪怕真相只需抬头就能看见。

仍然有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视而不见。

他们可能是参与竞选的政客。

可能是觊觎稀有金属的富人。

可能是看中彗星可能会带来工作岗位的穷人。

也可能只是单纯想特立独行的激进分子。

因为一颗彗星,整个美国被撕裂成了两个阵营。

非黑即白,势不两立。

愿意相信这件事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抬头看」(Just Look Up)。

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人,他们的口号是「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不要抬头》以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拍出了美国两党对立的局面。

也就此强调了二极管思维的可怕之处。

它可以轻易就成为政治工具,致使无人在意真相。

而这样的状态,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在疫情之下,它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写照

当电影中所隐喻的真实事件被一一解读出来以后。

也就不难发现这部电影的缺陷。

它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解读

如果说,在电影中指涉政治是「夹带私货」的话。

那么《不要抬头》这部电影就是在私货中插播电影

换句话说。

亚当 · 麦凯想要用电影去讽刺现实的意图过于明显,以至于让电影被现实牵着鼻子走。

他把过去两年间美国发生的大小新闻用电影重新包装了一遍。

如果剥离掉现实的话,这部电影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种投机取巧且孤注一掷的方法,难免惹人反感——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需要电影呢?

直接看新闻报导不就好了?

但。

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电影所提及的政治事件是感兴趣的。

并且会为这些隐喻而感到兴奋,仿佛与导演产生了某种心灵感应。

此外,这部电影的另一大问题在于:

通篇的讽刺与揶揄,归根结底是一种自嗨

地球毁灭的结局,看似在警惕世人。

其实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

导演传递出的是一种「鸵鸟思想」——

人类是愚蠢的,是不值得被拯救的,通通毁灭吧。

然而,无论是气候危机还是全球抗疫。

事实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电影的结尾等于无视和抹杀了这部分人的奉献。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懒。

电影的前半部分,玩笑开大了。

讽刺的喜剧效果是达到了。

但结尾已经圆不回来了。

毕竟,提问远比回答要来得简单。

黑色幽默末日叙事之间,电影没有找到平衡。

导演亚当 · 麦凯这样形容《不要抬头》的观感:

「我的目标是带观众穿过整座游乐园,最后抵达垃圾场。」

他对这部电影有着清醒的认知:

《不要抬头》这部电影好与坏,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必须引发争议。

这么拍电影的目的,不正和电影中所讽刺的现象相吻合吗?

所以。

《不要抬头》在电影中所讽刺的现象有多荒唐。

这部电影就有多荒唐。

知乎用户 叶洲​​ 发表

《这就是美国》。

其准确性包括它本身能被拍出来。

最后大石头终于落地,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mankind deserves it。

这卡司还是值得的,每个大牌都得以不太费力地本色出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更神奇地将希拉里和川普融为一体。

知乎用户 我是 2j 发表

美国的政治讽刺电影真是一绝,不得不服——在影片中,连美国总统和政府都被小李饰演的科学家用国骂招呼为 “骗子!疯子!”,讽刺力度可见一斑。

影片虚构了一个故事:科学家探测到一颗彗星六个月后将撞上地球,届时所有生物都将灭绝。他们怀着拯救地球的觉悟找到了总统、政府和媒体,至此年度讽刺大戏一出接一出地拉开帷幕,高潮迭起,直至影片结束,甚至连彩蛋都不忘讽刺。

对于熟悉这两年时势,尤其是美国时势的观众而言,这部讽刺电影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爽片。是的,让你拍案而起、大呼过瘾的爽片!影片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全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对应的真实原型。

可以说,你感到现实有多荒诞多离谱多操蛋,你就会觉得这部电影就有多搞笑多讽刺多爽。

在这个荒诞的、浅薄的、娱乐至上的、愚昧与清醒并存的年代里,也许是时候停下脚步、抬起头来想一想了。至于抬不抬头、想不想、想些什么,It’s up to u.

《不要抬头》确实好看,但它荒诞吗?很抱歉,一点也不。

知乎用户 常有晴​ 发表

圣诞节前夜上映这个, 美国人现在过节都不追求幸福美好了是么?

我下面说的没有剧透

影片揭示了在西方政治资本裹挟下, 民众已经完全失去了得知真相的能力, 于是阴谋论层出不穷, 人们形成对立. 科技, 媒体并没有让信息透明, 民主, 和更好的生活变成现实, 而是进一步变成了控制大众的工具和老头乐.

究其根本, 到底是统治阶级愚化人民, 还是人民太过愚蠢?

讽刺的是不管是谁想要通过影片来揭示真相, 在现实中也只会因为客观上美国人民的普遍愚蠢和娱乐化, 使得这个片子也揭示不了什么. 它的结局就像影片中的男女主角, 落得个歇斯底里的下场.

知乎用户 JoJoWu 发表

编剧某些方面还是懂行的。

比如其他国家联合发射失败这事,有印度掺合还想成功!

知乎用户 淳朴的艾 2 号 发表

被嘲笑和自嘲的区别在哪里?

当有人穿了一件染上污渍的衣服。

这个人非常有钱,人们可能会善意的说,这是不拘小节。

这个人非常贫穷,人们可能会恶意的说,这是自顾不暇。

但最滑稽的是什么?

就是一个过去非常有钱的人破产了,只能穿有污渍的衣服,却依然认为自己这是不拘小节。

甚至会觉得那些嘴角挂着不屑笑容的人很 low。

而如果你跳出这二者的视角,用更高一层事不关己的心态去看,会发现本来好笑的事情更加好笑。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我更喜欢看美国的影视剧了,因为你总能从他们拼命宣扬的理念中和他们的实际表现中对比出新乐子。

比如某部讲述狙击手被卷入刺杀总统的阴谋的电影。

为了突出狙击手的良好品格,安排的一幕是,一家三口,父亲扛着 RPG 被杀,母亲捡起来被杀,最后的孩子也捡了起来,然后狙击手一边缓慢的扣动扳机,一边挤出一滴泪水,用悲伤的语气呢喃道,“丢下它,孩子。”

有一说一,换成中国,我可能会觉得,哇,好有品格。

但美国?

就那个掏出一管洗衣粉甚至连洗衣粉都不用掏为了石油就入侵他国领土的美国?

别人反抗就被杀全家?

孩子不丢不也一样得死?

再结合一下美军屠杀别国儿童的新闻,嗯,味儿很正。

所以当影片表述悲伤的时候,我乐不可支。

这次的片子也一样,你在表演自嘲,但我是真的看不起你。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很搞笑,却又很真实,而且是配合过去两年美国应对疫情的表现,简直太绝了。

1. 资本利益大于人民利益。Bash 公司要做的是拿全人类的未来当赌注,去博所谓的 “未来科技”。而 Bash 去获取个人数据的目的,是最大化资本。

2. 资本深度捆绑政治,资本对政治有着决定性影响,什么科学、什么人民利益都靠边站。

3. 泛政治化、娱乐化和深度的对立与分裂。按说面对危机,政府应该做的是最大程度的凝聚共识,团结力量。但是,这种事关生死的事情也可以作为话题进行引申,供大家站队。真正严肃的事情,被娱乐化,所谓 “民意” 也并无用处。

a. 美国疫情,成为了制药公司、保险公司、远程办公、网络购物等行业赚钱的大机遇。

b.80 万的死亡,还继续 “群体免疫”“和病毒共存”。美股接连创了新高,经济复苏繁荣。“死人又不会投票”。

c. 带不带口罩,打不打疫苗,都可以成为议题。都可以站队,科学和真实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这个电影里的重要假设是 “中俄印” 实力加起来都不如美国。日本欧洲也是干看,啥也不管。美国的实力,全方位冠绝全球,但现在,已经不是了。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有多么荒诞,告诉我们 “不应该怎么样”。

但是,应该怎么样?“抗疫精神” 给了我们最好的注解,即使是面对这种情况。

生命至上,把生命而不是资本和财产放在第一位

举国同心,团结一致凝聚共识凝心聚力

舍生忘死,在任务和职责降临的时候全力以赴敢于牺牲和奉献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拿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命运与共,全世界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今天已经是这样了,疫情、气候变化、经济,在全球化让世界各国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今天看来的,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知乎用户 林一枫 发表

昨晚上看完了这个片子,片长两个半小时吧,有点长。

片子挺有味道,要说美中不足,那就是有点太真实,有点太丧。总之一句话核心: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令人绝望。

说几个其他回答没怎么点的情节。

第一个:

总统问她会怎么死,乔布斯 peter 说你会死于 XXXX,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最后总统确实被不明异星生物杀了。

要么就是大数据分析就是一通胡扯,要么就是大数据真的能预言我们认为不可知不可变更的命运,大数据确实像神明一样将人类拿捏了。而我们所有的对大数据的不相信,全都是我们自己的傲慢。

第二个:

Kate 愤怒地说那些王侯富贵甚至没有聪明到想出任何一种保命或逃跑的方法,实际上人家还真有,人家还真能飞走。

就即便是 Kate 也是傲慢的。

总统死了其他人还在说只要我们不动他们就不会攻击我们,这和在地球上面对彗星当鸵鸟有啥区别。

第二个

知乎用户 朱郎某​ 发表

在串流当道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好莱坞影星把事业版图和 Netflix 绑在一起。

单看 2021 这一年,荷莉贝瑞的《伤痕累累》、珊卓布拉克的《不可饶恕》,班奈狄克康柏拜区的《犬之力》…… 题材多样丰富、充实了 N 家的片库;同时也让影星们借 N 家的资金和高流量之助,打造属于自己的夺奖作品。

平安夜上线的《不要抬头》 当然也不例外,结合耸动题材及超豪华卡司,妥妥的是一部兼顾商业票房及得奖潜力的野心之作。

《不要抬头》的原始剧本出自身兼导演的亚当麦凯,他是一位类型很多元的导演,既能编导出《王牌播音员》、《二流警探》这类ㄎㄧㄤ片,主笔商业片《女巫猎人》、《蚁人》的剧本,还能执行嘲讽时事的《大空头》、《副总统》并获得普遍好评。

除了多才多艺,他倾向自由/进步主义、支持民主党的政治立场十分鲜明,也是他在好莱坞迅速建立起广阔人脉的原因。

至于卡司,除了身兼执行编剧的李奥纳多狄卡皮欧 ,还有珍妮佛劳伦斯、梅莉史翠普、凯特布兰琪、罗伯摩根、乔纳希尔、希姆许帕托、马克劳伦斯、泰勒派瑞、提摩西夏勒梅、朗帕尔曼……

以上列名都还是有举足轻重的戏份,要是再把友情客串的名单加进来,大概需要三倍篇幅。

至于初期官宣曾在卡司名单上的克里斯伊凡和马修派瑞,前者只剩一小片段,后者并没有出现,不知道是不是我看漏了?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及个人主观陈述,请斟酌阅览

剧情的第一幕,其实和过去多数地球末日片十分相似:默默无闻的天文学者发现了一颗地球杀手级的彗星,正不偏不倚朝我们飞来,六个月又十四天之后,人类累积了两百六十万年的进化史、花了八千年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就会彻底从这颗蓝色行星上抹去。

怀着科学家拯救文明的使命,凯特 (Kate,珍妮佛劳伦斯饰) 和她的指导教授蓝道尔 (Randall,李奥纳多狄卡皮欧饰) 求助于白宫科学顾问泰迪 (Teddy,罗伯摩根),获得当面向总统报告这个空前危机的机会。

如果是一般的商业片,接下来的发展不外是:

握有地球上最大权势的美国总统,动员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力量,把足以摧毁彗星的核弹装备给一组精英小队,经过一番千辛万苦终于把那颗大石头给炸了,于是地球和人类得以逃过一劫。

比方《天地大冲撞》、《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演的,差别只在看看哪部电影能让冒险场面看上去更刺激逼真,还有注定一去不返的英雄牺牲的更壮烈感人。

但这次不同,亚当麦奇和李奥纳多怎么可能会乖乖地照着商业片公式走呢?

第一幕还没走完,我们就看到科学现实如何不敌政治现实。

现任总统奥尔良 (Orlean,梅莉史翠普饰) 和他兼任白宫幕僚长的儿子杰森 (Jason,乔纳希尔饰) ,为了竞选连任的考量,硬是昧于科学事实,打算全面封锁这个消息,以拖待变。心急如焚的凯特、蓝道尔、泰迪,转而透过媒体发声,直接诉诸民众舆论。

他们上了黄金时段的新闻访谈,但是主播布丽 (Brie,凯特布兰琪饰) 和名嘴杰克 (Jack,泰勒派瑞饰) 却把他们当成笑柄,而且大众当下最关心的新闻焦点,居然是知名少女歌手莱莉 (Riley,亚莉安娜格兰德饰) 和他 DJ 男友切罗 (Chello,基德酷迪饰) 的分合绯闻,压根没人理会地球再过多少天就要毁灭。这一段尽管是量着美国社会现况编写的剧情,不过对照台湾没多久前公投在即,媒体却只顾着聚焦在歌手出轨绯闻的「盛况」,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进入第二幕的转折点,是凯特和蓝道尔被总统找回去,她终于愿意认真处理那颗地球杀手,但理由并不是彗星有多危险,而是她陷入丑闻危机,需要一件更大的事件来转移媒体和选民的注意力。

尽管目的不同,但至少结论殊途同归,蓝道尔决定尽全力协助政府处理危机;但是好不容易看着那几十枚核弹发射出去了,居然因为一位高科技大佬彼得 (Peter,马克劳伦斯饰) 的要求而全部转弯。

彼得说服总统,他推估那颗彗星上蕴藏的稀土元素和贵金属含量,足足价值上百兆美金,如果交给他等彗星靠近地球一点再击落,到时捞到的碎片不但可以让美国从此摆脱中国的稀土控制,联邦政府在未来几百年都不用担心预算赤字。

科学事实又一次败给政治和经济的考量,也注定了人类无法逃离毁灭末日。

如果你觉得上述剧情实在是太荒谬、太无稽了,那么接下来第二幕后半、直到片尾大结局为止的连环设计,恐怕更会让你叹为观止。

为了不过度暴雷,就先在这里点到为止,留给有兴趣的人自行点开影片浏览。

当然啦,如果只是无厘头的嘲讽全开,那么《不要抬头》也不过就是另一部题材近似的大堆头 B 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的复制贴上而已。

幸好,亚当麦凯没有陷进当年提姆波顿误入的迷思,在安排蓝道尔、凯特、奥尔良等重要角色出路时,设计上更有人性和反思,让本片得以在嘲讽喜剧的基础上,升华出批判寓言式的古典悲剧意味。

本片目前在专业影评圈中毁誉参半,支持者认为是近年致力环保生态议题的李奥生涯杰作,批评者则多半觉得剧情大而无当,后半转折欲振乏力,反而削弱批判力道。

烂番茄专业影评目前停在 56 % 这个要坏不坏的新鲜度,观众满意度倒是及格线以上 77 %;IMDb 累积九万多笔评分,平均 7.3 分;豆瓣则是有超过两万笔评分,平均 7.4 分,其中约六成都给在四星以上。

《不要抬头》藉由一桩极端不现实的末日灾难,对当下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媒体、商业、娱乐、社交软体…… 等所有现实层面的现况一一提出嘲讽和批判。

就出发点的立意来说,影视作品包装着社会责任和文化反思,绝对值得鼓励;

但对丑陋面挖掘得越深刻,制约式的反弹力道自然也会随之加大。

另外,本片片长来到将近两个半小时,难免拖慢了叙事节奏,铺排上也显得十分零碎;度过了第一幕和第二幕前半之后,有太多想当然的细节交代过程,加上串流平台的观影环境使然,观众很难不分心,反而更容易错过导演这些个刻意为之的细节;倒是片尾两个回马枪彩蛋,完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知乎用户 LilHuncho 发表

看完这片子最生气的不是美国人,而是豆瓣网友。

知乎用户 Emma Li​ 发表

这是我在 2021 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事实上,我根本不记得上一次看到任何哪个电影给我这么大的震撼。

可能因为生活在美国体会新冠,电影的每一分钟都让我感同身受。纽约现在每一天确诊四万两千例,其中包括我和我男朋友。这个节日哪儿也不能去,谁都不能见。

新冠病毒不会 care 有多少人投票表示他们相信或不相信,就像彗星撞地球不会管民意调查一样。但是所谓的皿煮政治就是这么虚幻,这么 bullshit,而我每天都生活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活在一个笑话里。

看完电影,我和男友说,我相信这部电影的评价一定很低,因为好莱坞不会喜欢一部美国最后没有拯救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大救星的电影。他说不会吧,这部电影应该评价很高啊。

结果呢。烂番茄评分不及 60%。

顺便一提,同一个导演在 hbo 导的 succession 大概是过去十年最好看的美剧,强烈推荐。

知乎用户 vik​ 发表

不是影评,纯粹观后感,只是些思考和延展不涉及剧透。

因为豪华的明星阵容过来看看。看完后剧情觉得超赞,讽刺嘲讽拉满,中间看的低血压都快治好了。不过不符合欧美的 zzzq,尤其结局居然不是皆大欢喜无事发生,实在太大胆了。应该评分不会高,尤其是还嘲讽媒体和机构,应该不会被给什么好脸色。

个人看法很值得看看,确实应该反思一下。相对娱乐和政治,真的把太少的精力放在发展和科学上了。确实太多的流量站在风口上,但是也要看看**大潮褪去,谁在裸泳。**结局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顺便应该深究一下当娱乐和科学结合,是会让科学丧失原本的严谨性还是让科学发展得到进一步的群众基础。当娱乐裹挟科学,一切为了流量,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普及是否会丧失发言权。如果追求普及是否丧失本质被流量同化,成为娱乐流量的工具之一?

至于相关小细节和彩蛋就等着大佬去解读吧

最后小李子的怒吼演技和 A 妹的演唱就值票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这是个纪录片(狗头

电影挺好玩,几个小小的感想,含剧透:

1、华盛顿真就是全宇宙中心,有事了你们上,解决了算美国拯救全人类,失败了那就是已经尽力了,总之要避免在电影中不小心秀出别国肌肉的行为,还要尽可能抓住机会黑俄。

2、女总统刚出来,我就发现这味儿太冲了,地球都要完犊子了,你还搁这琢磨选举呢,怪不得大表姐急眼呢。一下想到之前看张维为教授讲过,受体制影响,美国政府的很多决策都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定的,为了赢得选举,开下空头支票、或者完全推翻上届政府的政策,是常有的事。这么内耗属实是浪费资源,人类长远发展还得看我兔。

3、看了好多末日片了,这部电影的男女主对那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感情的演绎,是我看过最能让人感同身受的,先是大脑空白,很快又喘不过气的憋闷感,然后情绪爆发,之后逐渐低落颓惫。太真了,开头差点给我看焦虑了。

4、无论是大敌当前人类却在内讧,还是最后的 topless 派对(导演还是保守了),还是老兵对着彗星方向开枪(除了自嗨啥用没有),或是资本家们对外星生物的傲慢…… 这些情节都能在三体里看到,大刘真老人类学家了。人类面对末日几乎肯定会变傻 x,但是如何刻画出来还是要一定功力。这部片虽然在全片穿插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景色、人像、动物、文化等等,但核心还是局限在了美国人的视角里。

5、最后人们终于抬头看了才发现被总统骗了,可惜已经晚了…… 现实里对应的是五千多万的确诊病例。这好笑吗?

虽然不道德,但真的很难忍住不笑。。。

知乎用户 三阳天 发表

面对洪水,我们的祖先是大禹治水,和洪水搏斗。以至于我们敬畏自然,但并不恐惧,因为我们的祖先抗争过战胜过,所以破除了心中之贼,破除了一神教存在的基础。

而同样是面对洪水,他们的祖先是诺亚方舟,建个舟带着少量的人跑了。所以对自然产生的恐惧形成的巫祝思想——一神教成为了西方文明的底层架构之一。

而资本是工业时代商品时代的洪水,特别是信息化发达极度的消费主义之后,资本洪水越发的强大。

西方也和他们祖先一样,跪了。经济危机依然无法解决。

而我们,也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在尝试驯服资本这个怪物。

回到《不要抬头》这部作品,实话实话,依然带着西方社会独有的对于第三世界的傲慢。

不过也能看出主创的野心,他们想要重新塑造美国的共识,我不知道这背后推手是谁,但好莱坞一直都是和美国两党保持很多默契,这也说明美国人开始反思了,只是反思的方式,很美国。

我对此这部作品的评价就是,美国会开始韩国化了。可以拍,但是不会改,也改不了。

知乎用户 墨浅 发表

看到第一波发射调头,我就认定了这是年度最佳美国大片!

小李子从禁闭岛开始,拍的电影越来越严肃或者深刻。不要抬头虽然是喜剧片,但反映的问题和切入点都很深刻,符合对小李子的期待。

知乎用户 子江​ 发表

BASH 飞上彗星的无人机跟差点撞了我们空间站的星链何其相似。

知乎用户 黑白灰​ 发表

从一个小角度讲一讲。

那个老白男乘飞船去执行自杀式摧毁计划的桥段,显然是模仿 1998 年上映的《绝世天劫》。

当年那部电影,当 Aerosmith 的《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响起,不禁让人热泪崩出,不光是令人动容的父女情,还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国人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情节。

【经典歌曲】Aerosmith《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1998 电影&MV 双版本 / 电影《绝世天劫》主题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

而这部《不要抬头》里,却把这种传统的美式英雄主义解构完了。老白男完全没必要去执行自杀式计划,他去是因为美国政府需要塑造一个英雄。他在发射升空的同时一直在发表他的白人至上和反同性恋言论,这勾画出一个我们很熟悉的特朗普支持者的形象。最讽刺的是,在升空成功后飞船却被强行返航,因为那个能呵斥总统的科技巨头要开发陨石上的稀土。荒诞的至高境界,就是所有的荒唐可笑,又似乎都对应着现实。

如果说在《绝世天劫》上映的年代,我们对美国人的印象就是那样,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那现在,美国人显然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和责任心了。这几年我们还有在电影里见到美国人拯救世界吗?好像也只有在漫威和 DC 电影里了。而伴随着美国电影中传统白男形象的消解和内部巨大的撕裂,黑人美国队长和同性恋超人要来了。

知乎用户 奈灵 发表

这部片子在美国本土评价不高。

最大的问题是,它只是揭露了事件的表象,没有成系统的分析。或许国人看得很新鲜,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是把漫天飞舞的谎言,从报纸上,电视上搬到了一步虚构的电影里。某种角度而言,它只是一个段子集合体电影罢了,并不高明。更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有志之士都知道周围这些虚伪的盛况,但包括深陷局中的人都不知如何自拔,可惜这部电影只是告诉作茧自缚的人们,你们被网缠住了。

这导致本片评价仅仅在 6.5~7.5 这个区间。

它并没有像《小丑》那样层层剖析,单刀直入,振聋发聩。 哪怕是同样喜剧题材 元首归来,表意也高大上很多。

知乎用户 齐恒 发表

后疫情时期超英题材现实主义影片:地球面临毁灭威胁,主角们奋起准备拯救世界。他们具备的超能力:远超一般人的智商,不可思议的理智和专注力,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而反派则是包括总统、巨型企业、媒体、民众在内的整个体制。

其他片子里常见的邪恶角色通常是把损人放在第一位,怎么利己倒是其次。而本片的反派也可以顺带拯救世界,只要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政客关注选情和用免费商品换钱;商人关注股价;媒体关注如何娱乐;艺人关注专辑和演唱会的销量;民众热衷吃瓜名人的私事,以及一窝蜂站在道德高点霸凌某人某事。

影片开始主角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机缘巧合下获得某项优势——信息差:获知末日来临的时刻。于是他们在取得一些认可和成绩后遭遇第一次挫折。但主角们仍不放弃,终于在快要成功时被身边隐藏的大 BOSS 反水,然后主角被误解被流放。看来无计可施结局注定时反派的计划出乎意料但又十分合理地失败了,主角们心情平和地聚在一起迎来旅程的终点,大 BOSS 自取灭亡。

完。

知乎用户 既安 发表

先说电影本身,故事讲的可以,情节没问题,演员都是咖。

然后暗讽美国的,夹枪带棒中国的其它答主该说都说了,我就提下观影过程让我出戏的这些:

呵呵

再想到去年我看的为数不多的一部电影 失控玩家 同样有这个问题。

人家自黑是非常态,黑咱们是常态。


然后就是在中后部分 dont look up 和 look up 争端时候,那个女歌星在唱支持 look up 歌,我第一反应是唱的好听,回味歌词我突然感到恐惧

他们潜移默化影响你这方面是真的强,就算是在电影里面的一首歌也下了功夫的。


电影让我出戏的也就这些了,其它的我是真的沉浸到电影里面,所以这部片排除这些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日常盼望国产能认真拍电影,咱先讲好故事,再谋其它。

知乎用户 烧饼馒头包子麻花 发表

Don’t look up

开头詹妮弗劳伦斯偶然发现彗星,

和《天地大冲撞》小男孩发现彗星的桥段一模一样,

以为又是一部灾难片只不过卡司豪华罢了……

没想到剧情推进,人类一通瞎操作,

人类灭亡了……

卡纳维尔角万箭齐发的场面宛如终结者里审判日的漫天核弹……

人类灭亡的最后关头,

果然还是那几个基本需求……

Eat Pray Love……

饭祷爱……

就冲这不作死就不会死人类灭亡的大结局,

给 22740 分!

知乎用户 营养教练傅康​ 发表

中国人带着地球跑路。

美国人扔下地球跑路。

知乎用户 Hush 发表

真实的美国地狱笑话。

什么感受呢,就是好笑又真实。很难形容,大概就跟看完《流浪地球》结尾那段民科推倒联合政府一样,徒留难以消解的绝望与无力感。

这电影是肯定能让美国人破防的,所以 IMDb 分不算高,mtc 更是低得离谱。但为什么有部分国人也跟着破防了?我暂且蒙在鼓里。

——

不谈其他,我个人认为,它真的是部好电影。导演亚当麦凯水平出色,而且演员质量相当高,五位奥奖选手,属实排面。

演技方面人均正常发挥。凯特布兰切特算是其中比较出彩的,把一个白左婊气主播演得惟妙惟肖,整得她一出场我就想笑。

而且我总觉得片里一直在调侃老李的颜值,看到 AILF 那里蚌埠住了。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神剧,真实到可怕。

有些人必然会破防。

破防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比烂。

知乎用户 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发表

有人说这电影怎么过审的。

韩国电影怎么过审,这部就怎么过审,就只是个泄压阀,不要指望他们整体会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

知乎用户 心如工画师 发表

结合这两年疫情下的美国,它就是一部保守的纪录片——因为现实的美国更疯批。

无论是故事情节、演员选角、表演都无可挑剔。

在我心目中,它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一部电影。

它堪称完美,而且它的片中曲和片尾曲都很好听❤。

知乎用户 汪唐 发表

不要动不动就扯到人类头上,这是白皮危机,不是我们的,他们拯救不了世界,还阻止了中俄,这点太真实了,地球之癌,名副其实

知乎用户 青熙​​ 发表

虽然精准 get 到了片中的嘲讽,但因为不是美国人,所以略有点尬。

詹妮弗说 “我们感谢我们努力过了”,是剧情的最绝望之处,也是电影本身之于美国现实的更大黑色幽默:我们拍了这部电影,我们讽刺了,我们好莱坞抗争了——这是我们的努力,我们努力过了,只剩下这种自由还可以感谢了。

一开始我把这部片子当成科幻很失望,看清楚这是喜剧之后觉得有些苦涩的尬味儿:我内心并不认为靠着文艺工作者的这种程度嘲讽就能解决问题,这还不如金克斯的一发炮弹。但这种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的文艺创作环境——虽然也难说就是被人当枪或是另一种奶头乐——还真让我有点羡慕啊。


我认为电影里比较扯谈的一条:好莱坞认为美国会把宝压在童男童女版的科技巨头上这没问题,但我相信我国肯定不会坐等和美国人分赃,一定会有自己的核弹摧毁计划的。

中国人祖传了对自己土地捍卫的 DNA,外星稀土矿固然是潜在财富,但 “我真的有一头牛” 的思想根深蒂固,在确保安全之前,我比较相信我们的政府会去炸彗星,运力和核弹不够那就叫上毛子。

我们就是这么干新冠的。

知乎用户 黑夜雨玫瑰 发表

虎头蛇尾!

多好的铺垫,结尾有些许潦草。

完全可以魔改一下

彗星在即将撞击上地球,所有人都要绝望的时候,大家开始了真正的团结。

此刻就好像泰坦尼克号撞冰山后的那瞬间

连最种族的 3k 都拉起了应和 rap 的小提琴,大家开始变得和谐

世界在这一瞬间,不再有政治观念的冲突。

然而

这美好只持续了一刻,就恍然发现。

彗星因为木星引力作用,稍微偏离了轨道

即将毁灭地球的时候,却和地球擦肩而过

人类,得救了

众人狂欢

此处应该有 lgbt 互相亲吻,人们载歌载舞

但好景不长

紧紧跟随着的是两派更加强烈的对立!

抬头派与不要抬头派都以此为自己论据,坚信自己的立场!

甚至还诞生了第三方上帝保佑派,煽风点火。

人类对抗更加强烈了。

而令总统欣慰的是,她也靠着这种强烈对抗情绪连任了,推特粉一阵狂飙

科学家们也名声大噪

所有人都获得了什么

却又仿佛没有获得

故事依然继续

而彗星

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只有富豪遗憾的望着远去的它,犹如看着渐行渐远的初恋

抿了口红酒

发出一声叹息

end-

知乎用户 李唐唐 发表

五星好评。

彗星来的前半年。

娱乐至死,荒诞至死,真实至死。

ps:适合对 zz 新闻有一定了解的人。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这个片子看完以后,我只觉得美国人民还是那样的犀利。这点很不错,好莱坞还能再战十年。

不仅仅是这部电影,还有四个。黑客帝国 4,蜘蛛侠 3,生化危机和不要抬头。

在新冠肆虐美国的时候,特朗普为了打败拜登,消极防疫;

在病毒导致十万人死亡的时候,治疗特朗普的新冠只用了三天;

美联储疯狂秀操作的时候,马斯克在用小狗币割韭菜;

专业人员给出对抗疫情的方案,疫情总指挥是特朗普那两个没有任何医疗背景的儿子和女婿;

医疗公司做出了抵挡病毒的疫苗,这仅仅是资本用来进行财富积累的完美工具;

以上事情吧,我国人民在聊,美国人民也在聊,这个电影就是美国人民的心声。电影中来了个一一对应。

说几个我看电影的时候,感觉特别好玩的事情吧。涉及剧透。

小李子在计算出彗星和地球要撞击的第一时刻,整个人陷入了极大的震惊、悲痛、不安定之中,他的第一反应是,擦掉这一组数据,他不能让别人发现这事情。上课的各位同学有两个反应:这个课老子上的已经很累了;恭喜彗星的第一发现者,因为这是一个很大荣誉。他们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是一个灭绝级的灾难。这是美国顶尖的天文学大学中的研究生级别的学生在面对灭绝人类的灾难预测数据时候的反应。

小李子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女主管的第一句话是,你让我们丢掉了八十亿的预算。而后,连线了行星防御协调办事处处长,说明了这是一个灭绝人类的灾难,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女主管察觉到了这种震惊,但是却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后说了一句,不要紧张。她的下属,第一时间给了一个蔑视的眼神。这就是美国一个可以申请八十亿预算的大佬面对真正问题时候的态度。外行领导内行。

**顺带说一下,小李子的自我介绍,我已经很久没有发论文了,所以我不是很出名。这个组织的简写是 PDCO(**The 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网址如下。

Planetary Defense

防御处处长,小李子,发现彗星的女学生,三个人带着一个军方的将军去白宫见总统。火急火燎的军用飞机拉过去以后,白宫中的官僚为一个小姐姐过了生日,但是没有见着四个人。将军带过来一些零食和水,每份十块钱。女学生去拿的时候,发现这东西免费。不过这个时候,将军接到电话已经跑路了。这就是美国的军方大佬,为了三十块钱,不管人类死活。

而后,女学生在和男友聊天的时候,说七个月之后去见他妈妈。因为六个月零十四天之后,地表生物可能就会经历一次大灭绝。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沉迷于娱乐至死,没有人发现,半年之后的灾难。

他们见到美国总统的时候,总统是一个打扮时髦,搔首弄资的风骚女人。她和她的幕僚长,也就是她儿子,讨厌一个事情,关心两个事情。讨厌的是专业人员的专业讲解,关心的是民调数据和她的烟。最让我爽的一段就是,给总统点烟的老头子,和总统之间应该是有什么桃色新闻的。细想一下,貌似在这种灾难之前,我也是一个关心大佬私生活超越人类命运的人。不过不重要,我在看电影,美国总统在当总统。

之后就是一个白发爵士,讲解她的新型手机。可以感受人的心情做出判断,人压根不用发出指令,手机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意图。讽刺的是,举例的三种感受是,sad,afraid,alone。没有一个正面情绪。可能电影中的人们负面情绪更多吧。


而后的细节就越来越少了。穿插其中的美丽星球,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却是应爱护环境。不过剧情是脑洞大开。

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两种方法解决,一是炸了彗星,或者改变航道。二是修建堡垒,硬抗伤害。

于是开始造火箭,期间各种颜色场面,不色情,刚刚好。火箭都上天了,白头爵士竟然可以操纵总统让火箭掉头。原因是遥远的东方大国稀土卖的太贵,美国没有,彗星上有。这位大佬要上去开采稀土,然后让整个彗星变小。

我只能说,近年来炒概念的科技骗子,确实更能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真正的科学家,用自己也不懂的黑科技被迫营业。啥叫元宇宙,韭菜的化肥罢了。

很显然,稀土没挖回来,彗星还是来了。

作为普通的人的小李子和女学生,回到家人身边,默默等待天罚。

不学无术,欺世盗名之徒,不愿承担责任,修建堡垒,他们选择跑路。真的跑路,跑到地外行星。


彗星下来的那一刻,娱乐圈没了,社交网络也没了,金融街没了,纸醉金迷也没了,自然界也没了,人也没了。一切的一切好像就是末日审判一般。

跑路的各位政界巨子,金融大鳄,嘲讽着那些没有从冷冻仓复活的人,见到了美丽的外星野兽。其实老虎也挺好看的,于是,外星野兽就享受了这来自几光年远方的外卖。

对了,做为地球上唯一幸存的人类,那位总统幕僚长,被妈妈遗弃在了地球。

他从废墟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拍个照,求点赞。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这剧情,笑死我,这卡司,没治了。

2021 心中最佳电影。

知乎用户 南洋浪客​ 发表

众答主里面看到有些人说美国虽然啥都敢拍,可惜卵并然云云… 虽然美国很民主,可惜 xxx, 虽然集体主义思考很不好,可惜独立思考又 xyz。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感叹。

就说个故事吧!

魏忠贤也是好女色,在 18 岁未净身前可是吃喝嫖赌街头小混混。虽然号称九千岁,荣华富贵于一身,望着后宫三千佳丽环肥燕瘦,妖娆妩媚。但无奈已经被阉割了,常常肾里有料,奈何无渠道发谢,

某天陈老师穿越到后宫,天天和后宫佳丽大战三百回合。

这魏忠贤望着陈老师摆出一副九千岁的模样,摇摇头:“我感觉你这姿势就不对,想当年俺可是公狗腰,你这腰真的不太行,而且你连多少浅多少 s 都不懂吗?笨!!你不知道多少浅多少深才能达到腾云驾雾的境界吗??应该这个样子,blah blah blah “说了一堆 fang 中术的技巧。

身经万斩的陈老师右边嘴角轻轻上扬,邪魅一笑:“yo yo !are you brainless ? 你都被阉割了,还好意思指点我?说我这姿势不对,那个力道不持久?…yo yo bro,you don’t know any shit thing !yo yo bro , you don’t know … !”

知乎用户 Z motryx 发表

359 度往复但试图营造一种 360 旋转扫射的加特林机关炮。灯塔国意识形态战线此次展现出的战斗意志和战术技巧让人肃然起敬,在战况如此恶劣的新冠二年,仍能找到极其巧妙的角度向全世界高效灌输如下弥天大谎,即 “美国仍然拥有无可匹敌的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只是需要民意稍微助推一下”。但实际上,13 年前它们大喊 YES WE CAN 的时候,就已经 NO THEY CAN’T 了。

知乎用户 木流牛马​ 发表

挺不错的一部电影,好就好在哪里呢?

好就好在它暗戳戳地讽刺了一把美国的大资本家。

所以,这电影在美国被骂也是很正常的。

我看到很多人说这电影是在讽刺特朗普政府办事不利。

这一点有没有说?有说。前面一大段篇幅都是在谈这一点。

但这部电影最妙的就是中间的那一个转折。

在愚蠢的金发总统为了选票决定跟主角一行人代表的有知识,有责任心的精英合作拯救世界的时候,卖手机的大富豪出场了。

原本有机会拯救世界的计划,就这么被大富豪搅黄了,为了他那可笑的理由。

实际上这部电影最终是把锅归在那个大富豪的身上的。

如果不是他,核弹几个月前就已经炸到彗星上去了,完全有机会,哪怕失败也有容错的空间。

而正是因为这个卖手机的大富豪,为了可笑的私利,不自量力地去动摇了政府原本的计划。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才弄出了地球毁灭的结局。

实际上,这部电影就是在拍着大富豪的脸颊,说,你很牛,你很天才,你甚至能用大数据推测出人的死亡,但那又如何?你也不是什么事都办得好的,最好给我谦虚一点。

否则,你会把全世界人都害死。同时,你也别以为自己能逃过一劫!

你看,就这个态度,能不被骂吗?美国破防一大片挺正常的。

敢开这个口,已经难能可贵。

我觉得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大富豪的方案看上去很优秀,但实际上,各种考虑不周。他的团队看上去也很豪华,但实际上,事情办得漏洞百出,飞船还没起飞就炸了一片。

这部电影说得很清楚了,卖手机的大富豪在末日面前完全没有足够的执行力,牛逼倒是很会吹,但听他们的,后果会很惨。

我觉得这电影无关什么好莱坞左翼右翼,只是美国电影圈有人在疫情的背景下忍不了了,开始指着鼻子骂了。

就这样。。。

知乎用户 segelas​​ 发表

个人而言,暂时不是特别喜欢《不要抬头》。讽刺可以,夸张可以,但却不能失去各种层面——情感表达,议题思考——中的深度。否则,讽刺就只是一时的爽快,是停留在表面上、对现象的 “嘲弄式再现”,仅此而已,不具备更多价值。

尤其是在本片放弃 “暗示”、几乎亮户口本地点名道姓去 “影射 “具体现实人物的情况下,它表现出的是牺牲了嘲弄有趣性与高级感的粗暴与直白,为了增强自己的现实对应性,但却独独失去了对现实的更多思考、更深呈现。

《大空头》中的嬉笑怒骂,变成了本片里的脏话爆喷。而前者那个 “人去楼空、一片狼藉的券商大厅” 画面中,瞬间静谧而产生的 “金融帝国的体系倒塌” 之幻灭感,更从未出现在《不要抬头》的任何一秒内。

在当前中美的关系状态之下,这部作品可以充分满足中国观众——影迷与非影迷——的心理诉求:嘲讽美国,“幽默” 攻击,并获得一定的好评。“看啊,美国人自己都受不了美国了,他们自己眼中的美国都这么滑稽。”

但是,它更接近于西方流行的 “讽刺漫画”,以及我国民众同样热捧的乌合麒麟之作。这种认可、享受,有多少是对于电影,又有多少是对于“嘲讽现实美国” 行为本身的呢?

骂,只是表态。会骂、骂得有理,才叫本事。

知乎用户 布鹿 发表

首先这部剧并没有什么评价两极分化

从评分区间看,大部分人都打到 6 分以上。

很多人认为 7.3 左右的评分低了。

这是因为虽然影片质量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很明显彗星灭世比新冠要严重得多,川普也比剧里的女总统更有主见。

这就让剧本的逻辑变成了用大讽小,每个角色都变得更符号化用来夸大现象,导致没什么深度和真实感。

另外影片讽刺的东西实在太多,有种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的感觉。

整体观感有点类似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拍的那些荒诞烂俗剧,比如刺杀金 xx 和世界末日。

但我仍然要把这部剧评为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因为剧情拿捏的确实太抓人了,观影体验非常棒。

知乎用户 六道绝形踪 发表

这片很明显是黑了个遍…..

最基本的总统要素就是明显的希拉里和川普集合.

高赞回答是怎么认为这个是所谓的 “左派” 专门用来攻击川普的?

知乎用户 梦里江南下弦月 发表

抱歉,我欣赏能力有限,不像你们高华对这部剧的所谓冷幽默,黑色笑话有这么高共情的能力,我只是觉得这部电影跳着看都浪费时间。

这部电影自称是彗星要撞击地球,然后人类应对危机的反应。

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只看到了美国代表了世界,然后他们本可以拯救人类,但最终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并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行。

相反,他们的能力惊天地泣鬼神,你中俄算什么东西,不过我脚底下爬的虫豸罢了,真要拯救人类,还得看我大米利贱,你们中俄就少来拖他的后腿。

不过这部电影也有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最终美国没有拯救世界,不像以前的电影,又是白皮拯救了世界,无论符不符合逻辑。

从这部电影,我可以看出美国在现行政治制度下的挣扎和无力,这和现实中美国遇到的困境是一致的。

但由于一神教二元论的思维惯性方式,他们求同却无法存异的思想,让他们在遇到思维困境时无法挣脱出来。

因为无法求同存异,向外求解,所以他们只能自我求解,自我求解的结果,是他们新自由主义那套行不通的情况下,需要退回到旧自由主义,并幻想我们只是当初走的路走岔了,现在退回去重新选择其他的路,不是自由主义错了,而是我走错了。

可问题来了,如果旧自由主义如果真的走的那么顺畅那么好,你们又为什么弄出新自由主义?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还是旧,自由主义,或者资本主义制度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能得到修缮和闭环的,越走,它只会陷入逻辑无法自洽的崩溃,最后自我毁灭。

走不通的情况下,使得其产生了自毁倾向,我过得不好,你们就都不允许过得好。

因为在他们的根本逻辑看来,我这套制度代表了人类的终极制度,我这套制度如果都走不通,那么你们的制度又怎么可能走得通?

这个楼里一些高华,对着这样一部电影,动辄人家自黑了,讽刺了,然后如何如何,你该共情,这部电影至高无上!然后对其他批评的人动辄你没资格说,你不好评是你的问题,不是这部电影的问题,电影只是电影。

你看,这就是新旧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其自身的缺陷性,永远就是我对你错,我好你不好,我能说你不能说。

你们啊,就是这部电影里嘲讽的那些鬼吼鬼叫的人啊,你们真的明白吗?

知乎用户 魔王 发表

美国版狂人日记或阿 Q 正传,荒诞但真实,所以可怕

知乎用户 巫界之战 发表

2021 年度,好莱坞电影集体团灭一般的难看的时候,凤毛麟角的一个有趣小品

恍惚回想起搞笑漫画日和有一话世界末日,当大家知道自己马上要完犊子了,都无所顾忌撕下伪装,在相对确定的空间内,能作出非常荒腔走板的事儿。只不过这次是把美国的过度娱乐化、恐惧左翼人民力量夺取武装、资本对国家无节制的荼毒、掌权得利者跟普通人民阶层的完全剥离,给又又又一次的讽刺了一遍。

PS:美国但凡有点自己思想的电影作品,要么在鞭挞美国自身曾经做过的恶,鲜血淋漓的刻骨铭心,要么就是在 YY 美国未来可能做的善,想的挺好但虚无缥缈。至于如何把善事用公共政策、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抱歉这很红色、这很不人权、这很不自由,你可以闭嘴了,我知道我错了但我改不掉。

知乎用户 日正当中 发表

本来还可以一看,但千篇一律老调重弹第八百次的最后时刻宗教聚餐桥段,将我对此电影的评价拉低了一大半。

知乎用户 紫色基情 发表

曾几何时,我发现这个世界变得不那么严肃了,娱乐至死的时代,没有人会关心彗星撞地球,即便有,那也是被利益驱使。这部大咖云集的好莱坞轻喜剧,在岁末,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影片讲述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待末日的态度,片中包含了对利己主义者的无情嘲讽,和对科研工作者的惋惜。四星。

知乎用户 杨天津 发表

片中正面人物:小李子(科学家,嗑药者)大表姐(女性,叛逆者)黑博士(少数族裔,科学家)福音派少年(无产者,宗教人士),基本把无知少女的群体给包括全了,另外还有搞砸了的俄中印政府,尤其是中方及时提醒女总统彗星没有解体。

结局是无关正义,所有地球人都倒霉了,除了美国高科技飞船上的人。

知乎用户 孤独的球头人牛长​ 发表

年末惊喜。

其他人剧情总结的差不多了。其实就是一部自黑大杂烩,认真抠的话许多画面都隐藏着各种嘲讽。

如果现实中发生这状况,不等美帝发射开采机器人,中俄就联手炸了这货(电影里硬说没炸成功)

知乎用户 Nicotin 发表

1. 送去屠宰厂的猪只关心运输车上有没有饲料!

2. 美国电影艺术家们绝望的呐喊!

3. 只有唯一一个东方的文明在向末日挣扎求存!

4. 这个东方文明内部却还有各种新自由主义的集团要求低头看运输车上的饲料!

5. 你是准备吃点剩余残渣还是躺平接受?

6. 幸福在哪里…

7. 可惜,他们的电影平行世界,中国永远只是背景板

8. 别不承认,如果这个东方文明输了,同样低下头,电影结局就是最后的结局!

知乎用户 倬彼昊天 发表

白右群体,的确是反智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大本营。

知乎用户 看电影的浮生君​ 发表

2021 年底米国所上映的《不要抬头》并没有如片方预期的那样引来理想中的热度,但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论,对此片持有好评的观众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用来讽刺当今米国政治以及社会的一步现象级片子而对此片持差评的那些观众认为电影是空洞的,因为它只是一部没有剧情的烂片,只是为了讽刺而讽刺。

就我而言它给我的感受更像是在看**《瑞克和莫蒂,因为就里面所包含的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一头雾水**,而当你抛去那些梗而单纯的只看电影本身的话,你就好像喝了一杯白开水——不看剧荒,看了无聊!懂那些梗的话本片就具有极大的趣味感了,你总能从一个镜头里面看到你曾听过或者看到过一个新闻、故事以及影视剧,比如白宫墙上贴的印第安人,比如总统所戴的帽子以及罗兰 · 艾默里奇的《独立日》和《2012》。

而整个故事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女主(大表姐)发现彗星将要撞击地球遂与男主(小李子)白宫上访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以及期间每个人心历路程。

故事以小人物为开场其实和传统的美式灾难大片的本无差别传统的美式灾难片是受美式文化下的个人英雄主义为背景,由个人上升到了拯救全人类。而本片妙就妙在,你以为是拯救世界其实还是拯救世界,但这个拯救世界只是一个套子,真正的内核就是在反讽社会而同时也反映出小人物想要拯救世界黄粱一梦,这同时让我想起同样于 2021 年上映的末日片《芬奇》——同样是小人物的故事,不禁感慨:观众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审美疲劳以及电影市场开始为此而逐渐转型而逐渐探索所做的努力。

说回电影讽刺米国这条线,这片给我的感受同样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黑袍纠察队》,几乎用每一个镜头都在黑对面**,而唯一的不同的是后者当谈论政治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前者几乎敞开大门的告诉你老子就是对当下不满。

对于导演而言,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点亚当 · 麦凯作为著名导演以及编剧曾经操刀创作了**《周六夜现场》的两季,而周六夜现场这档节目是专门用来讽刺恶搞当下政治和文化的喜剧小品组成**,所以本片更像是大型小品而非科幻末日电影本身,也正对应了上文谈及关于电影两级分化的原因之一。

而我想对于持好评的观众本片更像给他们来了一场全明星表演,除了耳熟能详的小李子以及大表姐以外,还有备受瞩目的**甜茶以及著名女歌手爱莉安娜 · 格兰德和说唱歌手卡迪小子的倾情加盟也使本片增色不少**。所以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在这卡司阵容下即假设电影很烂但烂也能烂的有特色,另一方面也感慨曾经靠卖 DVD 后转型做流媒体的网飞这两年赚了多少才能请的起这豪华阵容!!!

所以电影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在于观众本身,而是电影本身就相对平缓而是电影本身就不在于剧情而在于讽刺,所以能耐得住性子快消时代的当下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片子是何其不易!那么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对米国社会有兴趣的话可以抽时间看看这部有点意思的片子!!!

知乎用户 刘延 发表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节奏完全不对,我已经睡着了。

很多地方花了太多心思在讽刺边角碎料上,导致整个主线推进很缓慢,当然,如果是美国人,可能会感同身受,但作为中国人,以及不太了解美国生态政治的人来说,这个电影很多地方看着就很莫名其妙。

以及节奏真的是太慢了,慢到我真的已经睡着了。不要为了讽刺而讽刺,好好做个电影吧。

知乎用户 陈磊 发表

哈哈哈

先重温一遍天地大冲撞再看这部就跟吃酒心巧克力一样

甜蜜之后紧跟一阵辛辣

这部电影纪实了疫情本身,又纪实了这 20 多年来美国精神内核的变化

原来是 just do it,现在是 fuck

最后的世界毁灭过程,可能是影史以来,目前最好的

最后的最后,捉一个虫

美国不行,我们和俄、欧一起可以的

知乎用户 嵇桐桐 发表

首先,咳咳,首先我以为这是科幻片,但奇怪为什么分类是喜剧,随之我联想到银河护卫队,但是点开一看,一点都不搞笑,看着看着———原来是黑色幽默,太 TM 带劲了!太多讽刺了,什么过度依赖手机,什么民主什么选票等等,人类本可以自救,却被少数掌权者玩弄,被舆论操控等等,到后面甚至愚蠢到都能看到彗星了,还在那儿 don’t look up,笑死了。

最后今天中午做梦,突然之间梦到巴什之前说自己能预测小李子是一个人孤独死去的,事实证明他错啦~小李子最后是跟亲友毫无遗憾幸福的死去的~你看他预测错了,人世间的事是无法预测的~

知乎用户 克里卡廖夫 发表

美国拍案惊奇。

不管你喜欢摇滚还是乡村,一定别忘了:地球是平的。

知乎用户 悠铀 发表

我本来想写个 “毁灭你,与你何干?” 装一下的

但电影里人类遇到的情况其实完全可以避免

这也是整件事最可笑的地方

知乎用户 票根​ 发表

荒诞,但又不至于荒唐。

和美国这两年的现状好像可以一一对照。

政治作秀,0 元购,撕裂,各种反智行为。

每个人都有脑子,但屁股似乎先于大脑思考,在这股站队洪流中,清醒的人虽竭力发出呐喊,仍不过是一闪而逝的浪花。

当权者掌握了发声工具,群众就像他们指挥棒下的群氓。他们情绪高涨,一拥而上,空手而归,随后又一次被鼓动,冲锋和落空周而复始。

当他们终于觉醒,不愿再服从指挥时,他们又被划归到边缘地带,成为屁股歪了的人。哪怕曾经同仇敌忾的人,现在也会对他们怒目而视。

谁能阻挡洪流,谁敢忤逆民意。

最可悲的是,无数人明明在埋头看地,却以为自己在抬头看天。

知乎用户 WhoIsBelly 发表

这是一个喜剧作品远远没有现实世界搞笑的时代,一切严肃都在充满陈词滥调的戏谑中消失殆尽,而人类最严肃的文学作品曾经是喜剧。

喜剧电影里没有喜剧,喜剧电影里也没有喜剧演员。现实是一个大笑话,喜剧演员全部失业。

知乎用户 喵十一 发表

从层出不穷的美式救赎例如 2012,到魔幻的新冠疫情。

《不要抬头》放在 2019 是荒诞喜剧,在 2021 就写实纪录片了。

人类挺玩完的。

推荐一看,尤其如果你喜欢小李子或者大表姐或者甜茶(或对美国政治时事有一定了解)。

知乎用户 知无不言者慎 发表

评论不需要长篇大论,长篇大论,图文并茂,讲演技,讲内涵,是知乎的风格

知乎用户 穷酸居士 发表

荒诞么?

可能现实更荒诞…

知乎用户 Etaf Rotcod 发表

其实人家是讽刺川皇的,谁让你老 Brandon 带着队伍这么配合电影效果的。

片子讽刺的十分辛辣,节奏不拖沓,可见编剧导演功底。

一个好的演员情绪铺垫和推进都是那么的到位,以至于那么张的一个表演却不显表演痕迹。

我都不需要说他的名字,你们知道他是谁。

知乎用户 章北海​ 发表

看完这片子第一反应是,奈飞可真有钱。小李子,大表姐,梅姨,凯特大魔王,甜茶…… 还要啥自行车?还要啥?

这部片子反讽拉满了,而且通通给直球,不带一点拐弯的那种。一般好莱坞黑色幽默针对官方居多,这次把普通人一起带上,在美国不挨骂才是怪事。娱乐至死,反智,美式 zzzq,一切以反中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要经济不要人命…… 人间真实了属于是。

所以,累了,毁灭吧!赶紧的!

没有反转,就是这部片子最大的反转。但其实这是符合逻辑的,要反转唯一的可能性是中俄拯救世界,这在好莱坞不是一个选项。所以美国精英阶层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吗?他们只是没法在不损害自己利益前提下找到办法罢了。

此时此刻,恰如……

但剧本,如果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真就那样。

可能是为了效果,或者是美国人骨子里的自大,如果美国不作为,这个世界就完了?吓得我还以为这个世界就阿美利加一家能搞航天呢。中国就只能监控下彗星完整度呗?嗯,他们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梅姨的总统应该暗讽的是川皇和伊万卡,里面甚至有经典台词:如果她不是我妈妈(女儿)…… 还有 Rylance 演的那位商界精英,偶像级别的高科技大佬,还玩航天,股价涨上天,指的谁,不是特,特,特,特别明显了吗?

彗星可以是彗星,可以是新冠,可以是其他,但只要假装看不到,那就看不到。

小李子啊,你终于胖到可以演中年宅男科学家的程度了,真的第一眼没敢认啊…… 这是不是也算戏路进一步拓宽了?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小李子,一样有激情戏安排啊,啧啧……

我觉得最后演唱会那首歌,还挺好听的呢?

知乎用户 风轻轻吹 发表

我首次感觉到,美国人其实对这次整个社会处理新冠,也是非常非常绝望的。

彗星飞来,是客观事实。就像新冠,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前总统一直在说,这是个大号流感。很多民众,说这个新冠是谎言。

怎么处理彗星,也有成熟方案。就像新冠,也有成熟方案。但是各级官员,一会儿说戴口罩,一会儿说不戴。一会儿说洗手就可以。一会儿说光洗手还不行。一会儿说打疫苗就好了,一会儿打疫苗其实还不行。一切为了选举和股市。

处理失败,总统和富豪跑了。就像新冠之前,参议院大佬就从股市跑了。新冠大流行,普通人无法住院,但是总统富豪可以住院治疗。这就是生活啊。

很多美国人并不是制杖,他们也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这么双标的事情,他们也看到了。

知乎用户 AriexBear 发表

  1. 好莱坞的左翼还没死绝;
  2. 太过现实以至于不够荒诞;
  3. 亚裔(NASA 老大)肯定是背锅侠;
  4. 只有美国人能拯救世界的想法已经是思想钢印了。

知乎用户 Cerptcte 发表

晚餐戏的功力很强,演员和导演用这一段让整部片子朝严肃的方向迈了一部,这是大多数同行没做到的事。绝大多数政治讽刺片,讽刺也讽刺了,黑色幽默也幽默了,但最后要么没法在已有的故事上圆满完成叙述,要么要探讨的问题悬而未决,本片则处理得非常好,观感和理念两方面都完成了传达。相比之下,前半部分的完成度就有点一般了,完全可以打磨得更精致简练一点。

知乎用户 神经执念携带者 发表

对标国内电影为什么没有文化输出,呵呵,真的,别输出了,从意识形态到技术产业,没一个点能打的,噢不,发行版快,市场宣发这块是世界能跟我们打的是一个没有,所以不要搞什么电影产业,搞院线垄断排片宣发,就一切都好,控评这块也是强势

知乎用户 Vane 发表

可以说很现实的一部片子,各种跟现实对比。

梅姨演的总统很大程度在对标前任总统懂王,尤其是喊口号,懂王是 MAGA,梅姨是 Don’t Look Up,而梅姨这个口号更像是掩耳盗铃。

影片里明确了彗星会带来灾难,就跟新冠一样,但是美丽国采取的方式就是不作为,甚至误导群众欺骗群众,就是那句台词:She is a fucking liar!(指总统)。想想最开始的懂王不也是这般魔幻操作吗。

片中的科技巨头对应的就是美股,在灾难来临前 / 疫情期间股市一路向上。

小李子 & 大表姐对应的是现实中的福奇。

凯特大魔王等媒体人对标就是 CNN 等美丽国媒体。

梅姨身边的那些高管们对标就是懂王任期内身边那群人。

八卦,永远的八卦,无论片子里还是现实中,永远的顶流。

片子里明确说了矿产资源基本都在中国,对标现实中的稀土资源。

片子里说科技公司可以凭借彗星的开采给人类带来天翻地覆的财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等等,现实中美丽国在疫情期间直升机撒钱,结果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无限量撒钱最终的结果就是推高通胀,贫富差距拉大,股市泡沫巨大不敢刺破。

还有很多细节,欢迎补充。

知乎用户 巧哥儿 发表

像不像知乎上提了个脑洞问题:如果有颗彗星将要撞击毁灭地球,人类应该怎么办?

然后下面有人写了个调侃政治人物,嘲讽媒体环境和普通人无聊生活的回答。

知乎用户 缸壁​ 发表

比起电影,我倒是更想谈谈现实。

彗星撞地球的巨大危机、女总统的扮相与做派、社交媒体上人们千奇百怪的言行,这些都极易让人联想到在这两年于在川普(及其幕僚们)治下的,于新冠疫情中状况频出的美国。仰赖一众影星的出色表现和好莱坞的精良制作,影片颇具真实的质感,因此尽管故事从头到尾黑色幽默不断,然而我却难因此发笑,只有慨叹。

这部影片讨论了三个严肃问题:一是在娱乐化浪潮中,大众失去讨论严肃问题的意识和空间(科学家不得不在综艺节目上阐述灭世危机,且危机无法被严肃对待;歌星们因出轨闹分手,却又三言两语间光速复合,此等儿戏般的对感情纠纷的处理竟然获得粉丝们一致好评等等);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数字媒体企业对人的影响乃至控制(Bash 的白发 CEO,在各类发布会上用配有极具感染力的 bgm 的精美宣传片给人们画大饼,人们深信不疑;大家热衷于使用在他们看来如此美好的社交媒体,并各自成为那些意见相左的网红领袖们的信徒);三是美国政府要员为了当选殚精竭虑,沦为资本巨头的棋子(在白宫会议时,白发 CEO 叫女总统出去说话,女总统不敢有丝毫怠慢)。

问题三或许是美国独有,不过问题一和二,恐怕就并不如此了。此片的各类影评中,不乏隔岸观火、嘲笑美国政府与群众愚蠢的声音,只是生活于大洋此岸的我们,在问题一和二上,又能比彼岸的他们好多少呢?君不见,在 b 站微博知乎等平台上,那些严肃问题下,有多少抖了机灵却回避了问题的高赞回答?一篇议论长文,有多少人的反应是 “太长不看”?多少人借短视频 / 小作文成了意见领袖并拥有了自己的一群信众,并自认手握真理,对其信众之外的人群口诛笔伐?而那些视频 / 文章下的评论区,又有多少人为攻击或袒护发表该视频 / 作文的作者而极尽所能?网络上的文化小群体们,不是已经开战许久了么?

大概也会有人说,喜剧电影嘛,看个乐子就好,大可不必长篇大论、危言耸听。这种论调,有没有让你想起影片中那两个认为科学家们太神经质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还会有人觉得,这片子太真实,人类就是这么糟糕,赶紧毁灭算了。可你扪心自问,不论是影片中,还是现实里,末日将临,谁真能无动于衷?

一部讽刺现实的喜剧片,和把一部讽刺现实的喜剧片就当成喜剧片的现实,我不晓得哪一个更有讽刺意味。

知乎用户 改之理 zcw​ 发表

和《长津湖》一样,看这个阵容,再加上题材,就能猜到讲的是啥。。。所以一点兴趣也没有。

虽然很多国人给你洗脑说,美国电影也是意识形态宣传,宣传美国多牛逼,但实际上,好莱坞那些人的价值观是很微妙的。

我常举的一个例子,代表美国精神的美国队长,实际上反对政府的,所以当钢铁侠和政府合作,对超级英雄进行管制的时候,代表所谓 “美国精神” 的美国队长毅然走向抵抗的道路,这是一种民兵的精神。

实际上主旋律好莱坞大片成立的前提,就是政府没用。有句经典台词:为什么警察都是在坏人被制服之后才出现?

哥谭市、大都会、纽约,之所以需要超级英雄存在,就是因为政府无力阻止犯罪——当然,迪士尼领导的漫威把这些元素去掉,改成打外星人了。。。

艾默里奇这种典型的 “美国主旋律” 导演,其实黑美国政府太常见了,《后天》从头到尾讽刺美国的政策;《2012》里坚持不让工作人员上船的头号大 boss 就是美国总统,讽刺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先投了赞成票。。。。

最搞笑的是《第一滴血》,有朋友说是美国的《战狼 2》,凭什么人家有兰博,我们不不能有战狼。但是人家讲的就是越战老兵被政府戕害到崩溃的故事。。。

还有朋友说凭什么人家有《黑鹰坠落》,我们不能有《红海行动》,但是人家讲的是美军低级错误吃瘪的故事。

我的意思是,部分被洗脑的国人,对美国电影的 “主旋律” 有严重误判,可能觉得这个好新鲜,好反叛,好敏感,好牛逼。

实际上稍微了解点美国电影的,会明白这里都是陈词滥调。

当然,不排除影片确实拍出新花样了,只不过这个阵容加题材,实在让我提不起兴趣。。。

知乎用户 yn yr 发表

这电影中的故事,马克吐温讽刺过,马克思论证过,鲁迅呐喊过,但资本没有思考只有意志 - 获利的意志,过去这样,今天这样,未来依旧不变。

希望现存唯一(也许唯三)接受过资本论的政府还能遗存对资本意志的防备。

知乎用户 rhkhf 发表

看完感觉本片的主创没有领会到喜剧的精髓:

第一,当一个喜剧抛出来 “核弹要爆炸”“世界要毁灭” 的大背景的时候。展示大家打着自己的算盘不在意这个背景就已经足够有喜剧效果了,不用再反复强调这个背景了,本片因为这个在前半段花了太多时间

第二,故事可以有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冲突,但是强调自己的 “正常” 就没必要了。因为如果你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正常”,那大环境也没你说的那么糟。从这个方面来说,卓别林有过喜剧应该往远处架机位的名言,而本片浅焦的特写镜头太多了。女主戳破梅姨改主意阻拦彗星是为了转移焦点这一段如果是用固定的全景长镜头该多好笑,结果因为镜头切的太多、景别不够大,笑声卡在喉咙里出不来了。

(其实最适合拍这个隐喻疫情的故事架构人的人应该是 sp 的二老啊)

知乎用户 唐吉可德 发表

虽然地方债务悬崖日益临近,“灵活就业” 人口飞速上涨,断供潮依然呈上升曲线,西方对华封锁网络越织越严,“动态清零” 越来越力不从心,但充斥网络空间的依然是王力宏的那点破事。

长年累月被美女帅哥视频,搞笑视频,猫狗视频和娱乐八卦短消息喂养的人类,即使偶尔抬起头,也已经丧失了对天空和远方的思考能力,既然理解不了,还是低头回到手中的小方块里更舒适。

知乎用户 然诺 发表

现实比影片更加荒诞,我在说这个回答。

看看都是些啥:全剧透的,张冠李戴的,胡乱证明的,用心险恶的。电影批判的是娱乐至死,我们在戏外解读娱乐至死的行为仍然是娱乐至死。

不会吧,真的没有人看出来那个资本家是暗示拜登吗?一定要解读成单方面辱骂川普?为什么不能是连拜登一起骂了呢?是单纯没有想象力,还是人云亦云惯了?

没救了。

这个回答,这个糊,这个互联网没救了。

知乎用户 Lu Dai 发表

很多人评论说不好笑,这不奇怪,**我们对喜剧片的口味是周星驰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喜剧的期待就是抖包袱,**靠意外、巧合、精心设计的转折,让观众从头笑到尾,这就是好喜剧。

但是这部电影不一样,**它靠的不是抖包袱,而是荒诞感。**不是挠胳肢窝叫你笑,而是让你若有所悟,会心而笑。举个例子,《鹿鼎记》有两种幽默,一种是韦小宝插科打诨,卖力地表演小丑逗你笑,另一种是杀龟大会,一群豪杰商议弄死吴三桂,全是英雄好汉,没有小丑,但大会开得越认真,你心里就越想笑。不是因滑稽而戏虐地笑,而是对好汉们身处其中却不自知的荒诞的冷笑。

拿电影类比的话,这就是《你好李焕英》与《我不是药神》的差距。《李焕英》使劲浑身解数让厂长儿子表演滑稽,但它没有花一秒钟去追问为什么厂长看中哪个姑娘就能让哪个姑娘当儿媳妇。《药神》也有大闹假药商等搞笑场面,但它的用意,却是在追问 “为什么有好药却不给人吃”?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没有审视生活的喜剧只能沦为搞笑片。**高段位的喜剧是挠痒痒挠到脑子里去,让人由内而外地笑。这也是本片为什么能吸引到小李子、大表姐、梅姨、凯特 · 布兰切特等等一长串影帝影后的缘故。如果仅仅是挠胳肢窝,那么能请来的明星恐怕只有金凯瑞一个了。

所以第二个不好看的原因就是,本片拍得过于贴近美国现实,外国观众看不出它的荒诞感。

这部电影完美契合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指控:政府不负责任,媒体肤浅化,大企业操控政府,等等。梅姨总统丝毫不以国家为念,她眼里只有一件事:选举。只有选举能帮她保住权位,其它一切都是扯淡。见到小李子与大表姐,她开门见山就问:你们想问我要什么?——**这话清楚显示,她不是总统,而是商人,**她在拿总统的权力做生意,我可以帮你,但你也必须给我点好处。

当她搞明白对方是空手而来,只叫她快跑却不给她吃草,自然就笑眯眯地拒绝了。管你他妈地球毁不毁灭。同样道理,闹出丑闻之后,立马又把小李教授与大表博士礼请白宫,无它,现在他们能带来好处了。

大表姐反复唠叨,**为什么三星上将要把免费食品卖给他们?**这其实没什么隐晦的深意,它就是字面含义:政府官员由人民选举而来,本该尽心尽力为社会服务,但他们却把这份职责标价贩卖,给钱才服务,不给钱,本该免费的食品你也吃不到。

这些,当然只有目睹了商人总统特朗普的四年奇葩、又接着欣赏老年痴呆拜登的分赃私肥的美国人体会最深了。

此外还有媒体,一切娱乐化,什么话题都能转化成奶头乐,消解一切严肃。还有神棍般的企业家,一边把普普通通的手机包装得跟神迹一样,一边凭借竞选捐款和收集来的大数据插手政治。这些场景最能打动、最能让人品出荒诞感的,自然也是身在其中的美国人了。

——但是且慢,群众呢?

如果总统片面追求选票,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企业片面追求利润,这些都是忘了初心,那么群众呢?投出选票、制造收视率、追买苹果与特斯拉的,不正是群众吗?

片中的群众早就丧失了先辈的责任心与组织力。他们只能要么在 Just Look Up 的演唱会上感动,要么在 Don’t Look Up 的拉票会上呼喊。——不要以为 Just Look Up 就更高尚,演唱会上高唱主旋律感动美国的两个歌星,正是小李教授与大表博士上电视时直播分手又复合的那对活宝。导演再清晰不过地表明:**这不过是另一场庸俗的站队游戏,**看或不看,执政党或在野党,都不比另一派更高明。

普通美国人再也不能组织起来发出声音,只能在共和党民主党两个烂土豆当中二选一。不过,**如果不愿被两党挟裹着走,那也还有一个特立独行的选择:骚乱。**片中大表姐一言不慎,就能引发一片打砸抢烧,显然,这是导演对过去两年某些美国群众表现出的某种特殊技能的致敬。

这就是时代的荒诞现实,从政治、商业、文化、到群众,看似繁华热闹,但抬头一看,美国这辆马车正在散架。

所以,如果有另一个国家,官员不用考虑选举只管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媒体不低俗不肤浅天天主旋律呼吁为国分忧,企业非但不敢碰政治反而随时会被一纸禁令从天而降罚得底裤也无,至于群众,那更是一不会投票二不会骚乱,那么这个国家的观众会觉得这部电影莫名其妙,既不好笑也不荒诞,纯属无病呻吟,也就毫不奇怪了。——最多有些人会小声羡慕,能拍那样的电影,是他们的幸运。

从我有限的见闻看,狂赞本片的也正是两种人:住在美国的,和关注美国的。只有他们能完全 get 到槽点所在。

但有趣的是,左派朋友认为本片讽刺的是特朗普及其粉丝,Don’t Look Up 的集会,分明就是红脖子们反智集会的翻版。在另一个右派微信群呢,大家也都盛赞此片,表扬它把左派精英的各种政治正确打个粉碎。

对于头号丑角梅姨总统,那份自私自恋自嗨,左派认为是复制特朗普确定无疑,右派却说这分明是影射现副总统(未来的女总统)哈里斯。而我看到梅姨一亮相,第一反应是,嗐,这不是在 cosplay 萨拉佩林(2008 年副总统候选人)吗?

或许好电影就好在这里。**普通喜剧是一幅画,**一切都已呈现在画中。**高级喜剧是哈哈镜,**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和哈哈镜的互动。

即如本片最重要的隐喻,**毁灭地球的彗星,**有人说指的是气候变化,有人说指的是新冠病毒。依我之见,格局都小了,它指的不是任何具体危机,而是正在撕裂的美国本身。

左右分野本是社会常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但当媒体煽动偏见、傲慢、互不信任,政府则利用煽动起来的愤怒与恐惧收割选票,而群众,太多蜜罐里长大的美国人已丢掉父辈对自由的信仰与保卫自由的勇气,要不在信息茧房催化为两党的选票韭菜,要不只能绝望地制造骚乱,然后成为两党互泼脏水的借口。

于是社会撕裂愈演愈烈,双方如宇宙膨胀中的星系远离一般愈行愈远,终致无法理解,无法宽容。当左派右派都给这部电影打出高分时,他们都认为自己是 Just Look Up 一方,对方是 Don’t Look Up。殊不知——

他们都是。

知乎用户 我去买几个橘子​ 发表

这是喜剧吗?居然有人说笑死了?电影讽刺的不就是大家的哈哈哈吗?

影片最后小李子在地球即将毁灭前与 “亲人们” 反省时的一句台词点到我了:

我们真的该有的都有了,是不是?

其实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生产力,足以满足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可为什么大家还是活得这么累?

是因为资本的贪婪,是因为人性的贪婪。

随着我们的生产力不断地提升,当生产力提高到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穿衣需求时,资本的利润其实是会变得越来越低的,这时候聪明的资本就创造性地发明了品牌,聪明资本家会告诉你全手工的衣服才是有灵魂的,才是独一无二的。

打个比方:

原先人工生产一件皮衣,需要皮革、针线、厂房等的所有成本(不变资本)是 10 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0 小时,假设每小时的人工工资是 1 元,所以最终的皮衣售价是 20 元,劳动创造的价值是 10 元,资本家跟劳动者分享这 10 元的利润。有这样的工厂 100 家

有一天,100 家工厂中的一家 A,发明了自动制衣机,不在需要人工,但购买机器的需要一笔较大的支出,考虑到他的损耗,平均分摊到每件衣服的生产成本(不变资本)增加 2 元。

那么,其他 99 家制衣厂的每件衣服的必要劳动时间仍然为 10 小时,而工厂 A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0。

这时候社会平均生产成本(不变资本)=(10*99+12*1)/100=10.02 元;

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可变资本)=(10*99+0*1)/100=9.9 元;

那么,衣服的价值 = 10.02+9.9=19.92 元。

人工制衣厂的利润是 9.92 元(员工和资本家共享),自动制衣厂的利润是 7.92(资本家独享)。

从上面例子可以明显看出: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衣服,那么每件衣服所包含的不变资本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 / 越短,衣服的价格就会越低,资本家的利润就会越低。

于是,一部分资本家就请明星来代言、请富人来代言,你看:明星们都穿我们的衣服,穿我们的衣服的才是人上人。

一部分资本家就会打着 “全手工” 的旗号,收割韭菜。

当然,资本家还会用更无耻的方式,就是把 100 家企业合并成一家,形成垄断,这样他就拥有了定价权

而这一切屡试不爽的原因,都来自于人性的丑陋——**优越感(鄙视链),**我们每个人都想当人上人,于是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资本的奴隶。

也正因为我们所需要的优越感,导致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在 7.3 分。

影片故事情节真的很简单,大概就是:

两位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彗星将在 6 个月后撞击地球,于是将这件事情向总统汇报,但总统因为中期选举根本顾不上这茬。于是两位科学家只能寻求一档娱乐节目将这件事情告诉大家。可大家关注的却是女主的愤怒和小李子的性感。

后来总统认为可以利用彗星撞地球这事做文章,于是准备发射核弹头引爆彗星使其偏航。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资本家找到了总统,进行了短暂的谈话,于是火箭回头了。

资本家告诉大家,彗星上有大量的稀有金属,如果能在接近地球的时候引爆,使其碎成小块降落在太平洋并只有美国有开采权,将会给美国带来无限的资本和就业岗位。

于是大家都又开始娱乐至死了,甚至有人说两位科学家就是为了骗取流量,其实并没有什么彗星。

最终资本家的计划失败,地球毁于撞击。

资本家带着大概 2000 人 – 主要是一些政客和资本家(年级较大,没有什么繁殖能力),通过冷冻并乘坐方舟逃离地球。

正是因为电影所讽刺的对象和事件过于直白,没有绕太多的弯子,实在没有什么高级感,影评人独到的见解无处安放,实在体现不出 “影评人” 的优越感。

知乎用户 王子恒​ 发表

你把彗星换成一沾就死的新冠。。。单就中国以外的国家来看似乎电影和现实也没啥区别…………………

知乎用户 俪歌 发表

很直白,很有趣,但是观影门槛肉眼可见的高。若是不关注国际政治新闻,恐怕 get 不到其中的很多点。它最想讽刺的那一波典型大众恐怕都不会点开来看。

知乎用户 路剑 发表

大表姐又一次在公共场合给民众讲了实话,导致了零元购

上一次她这么喜欢煽动人群,是成名作饥饿游戏三部曲。

知乎用户 jianzixuan 发表

很不错的片子,超出我的预期。

这片子最有趣的一点就是,你会觉得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真的可能发生的。

补充一点的是这片子不仅仅是有趣,截一个油管的评论,挺有代表性的,一开始基本是纯喜剧,但是到后了中后期,真的会让人感觉 scary 和 disturbing,最后彗星撞上地球的过程,甚至有一种深深的伤感,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走向毁灭。

知乎用户 蚁道云峰 发表

这几年少有的想多刷几遍的片子。

1. 剧本太好了

梅姨和小李一起看上的本子,基本属于打了双重包票。

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没有半点刻意煽情,

开场五分钟就告诉你这故事要讲什么,剧情紧凑得都不像这个时代的片子。

故事里很多无厘头的搞笑设定,一看编剧,哦,<蚁人> 也是他搞的,难怪了哈哈哈哈。

2. 演员演得太好了

小李子和梅姨就不用说了,yyds。

大表姐这次演得也相当不错啊,把那种理科生的感觉演出来了,她第一次在电视节目上崩溃咆哮那里作为理科生实在太理解了哈哈哈哈。

就是那种你明明把各种科学论证都摆出来了,也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了,对面明明是和你同种母语的人,但就是听不懂你说话。果然人与人的大脑神经元是不相连的,这种崩溃光想一想我就觉得血压升高了。

而且演员选得也太恰当了

从隔壁 <沙丘> 过来的蒂莫西演这种痞痞的小男生意外的适合啊,别人偷吻大表姐,大表姐 “痛快反击” 可能会有点突兀,但是蒂莫西的话就………… 我可以!让我来!!!哈哈哈哈。

同理凯特大帝。那可是凯特大帝啊!气场一米八!这样的女人捧着你的脸让你说我们都死定了,任何一个男人,不,就算是女人也会瞬间沦陷啊!

3. 关于片子的类型

最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灾难片。

看了半小时,jio 得是讽刺类喜剧片。

接着看,各种高科技登场,有点像科幻片。

再看,讽刺中暗藏写实,有纪录片的血统?

看完就希望,别成预言片就好。

知乎用户 JacobGao 发表

写在前面:由于我只是一个 18 岁大二的学生,本文可能包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观点,希望读者理解轻喷,每个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老实说这片的某些片段,我从它上线流媒体之后看了不下十遍,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我选了本片当中 mindy 和 dibiasky 和 oglethorpe 初到 white house 那段作为配音作业,但是它还是有一种魔力去吸引我多看其中几段。我觉得就是影片给我带来的魔幻现实感——他似乎是电影里虚构的故事,但是你又有极强的代入感。也许在它的早期宣传里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改编自还未发生的真人真事”。

我觉得豆瓣对本片有些严苛,虽然看到分数这几天是有些上涨的,但是我觉得某些高分打出来的理由主要是在 2021 年对电影而言算比较无聊的一年里,有一部黑对面黑到体无完肤,可供我们颅内高潮的电影,说白了就是从看到人家不怎么样身上找点自信。

虽然但是,本片在处理彗星的问题上实在有些逻辑漏洞,世界上又不是没有别的大国可以监测并不断尝试改变其轨道。而鉴于本片主要是想批判对面的各种乱象,于是就说有除对面之外的三国联合尝试但是失败了,只能寄希望于集 bill gates,tim cook,mark zuckberg 和 elon musk 于一身的科技大亨兼资本家集团的计划。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本片在本十年或者本世纪最重要的影片里可能排不上号,但是它还是一个年度必看的作品。豆瓣,imdb 的基础分给的实在略低。

本片口碑两极分化,就好像电影里人们对要不要 look up 一样两极分化,觉得它好的人认为它群英荟萃、笑料百出、表演达到浮夸效果却没有太过头;觉得不好的人则认为它过多元素堆砌,却浮于表面没有重点,仿佛是给全身挠了个痒痒。诚然,对于好莱坞这种庞大工业体系而言,本片显然没有做到鞭辟入里,然而基于时长和导演的目的来看,我觉得它起码把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哪怕是表面上那种,基本上一次性都说出来了:zf 乱象,白人至上,流量明星,社交媒体,黑命贵,无视科学,内部分歧,零元购,煽动言论 blahblah,好多问题不止出现在对面,也是我们这边很大的毛病。甚至你可以说,他是讽刺故事和黑色幽默在某种意义上的集大成者。

在这里,我不禁想说,本片符合我认为的电影功能之一,即记录时代。正如诸多影评所说,本片是看似高概念实则可以与人类这两年的故事对号入座的背景。基于此,本片的现实意义便表现出来。他是借虚构故事之名 (其实也未必是虚构,没准哪天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电影的结局也许就是我们的结局),行电影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实。除了娱乐大众,电影工作者和其他文艺工作者有义务利用自己的声音去讲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这也就是我认为文艺工作者这份职业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当代的观众,当我们觉得被代入情境时自然感到气愤,仿佛时代和我们开了个玩笑,被讽刺的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它也许给肉食者和后人留下了不百分百还原却百分之九十九真实的影像资料,也许这些影像可以让更多人活的更好。(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勿喷圣母,你可以选择愤怒或者感恩,就好像你可以选择抬头和不抬头一样) 这就好像当我在看《霸王别姬》的时候,如果我就是当时被记录的一员我也许会十分尴尬愤怒,而在我现在的视角来看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综上所述,未来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影片,既然本片讲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可以有更多的影片针对这些问题去提供各种各样的视角。最后,请不要说影片只会提出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那不是搞电影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欢迎理性讨论。

以上。

知乎用户 魏武 发表

唯一一点让人不是很爽的地方就是,

本片传达一种思想,好像没有美国,这个灾难其他国家就处理不了。

当然当年的独立日也是这样子的,见怪不怪了。

知乎用户 蚂蚁 发表

2021. 不要抬头 7.3 黑幽科幻 非常有实效性的后疫情时代灾难寓言 夸张表现政治与资本的台下交易 反映割裂失智到极致的当代政局 讽刺美国逻辑的荒唐 你我皆是炮灰人们没有出路 幽默恰到好处讽刺针针见血

科幻作品大多以虚写实,用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现实中的问题。

影片提出当代社会无法有效应对危机,这是官商勾结上下合力造成的制度性缺陷。观点犀利直白,可以说振聋发聩。

那么它到底影射的是什么东西?美国面临着三大危机,新冠疫情、气候问题和中国威胁论。然而情节的基本设定是,资本家为了赚钱,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导致了全球灾难。新冠和气候都不符合,都没能使美国的资本家大发灾难财。所以它影射的就是中国威胁论,美国的资本家一直在依赖中国的廉价商品赚取超额利润,不惜用选举舞弊的方法把对华强硬的总统赶下了台。到今天已经错过了阻止中国的时机,美国的国际地位必将被中国取代,这是美国社会制度的破产。

延伸出的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应对危机的能力?从疫情来看,我们确实比西方国家做得好。究其原因,是西方政客把个人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民众承担了风险,而我们却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免费检测免费疫苗到强力政策迫使官员担责,全社会都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奉献,千千万万的舍小家成就了我们的保大家。

中美最鲜明的对比是,美国的网络巨头封了总统的号,而中国政府对网络巨头开出了天价罚单。

今天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突破外界打压?如何在科技和军事上提高自己的实力?

我觉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各国人民都需要有人帮他们说话为他们着想,今天正是我们主动出击赢得各国百姓支持的最佳时机。

具体做法,就是我设计了一个系统,把公益奉献和利益挂钩,推广出去就能帮中国领导世界。详情请看我的专栏 “用网络惩恶扬善”。

知乎用户 无犀之谈​ 发表

这一年,这个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好,甚至变得更糟了。

我想以一部最新上映的荒诞题材电影为由头,为大流行时代的世界做一次全身素描。

希望你能理性看待。

(1):大流行时代的剧本,在豆瓣连 5 分都不值

2021 年结束了。

回头看,过去的几年,真是魔幻、梦幻、迷幻,如果再向回倒退几年,假定我们将时光机停在 2012 年左右的时点上,你告诉我 2020 年、2021 年发生的这些事,我会说,你这个编剧,不太合格啊,连豆瓣评分 5 分网剧的水平可能都达不到。

事实上,这两年发生的事,真的不配在豆瓣上给 5 分以上的评价。

这两年发生的事,太狗血,太缺乏基础逻辑,简单说,就是缺乏自洽,特别不真实。

什么是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就是不能有编的痕迹,不能让 A 男和 B 女在这条街上因为一部出租车谁先拦的而起了争执之后……

镜头一转,两个人就在下午召开的甲方爸爸招标会上再次遇见并且 A 男正好是甲方爸爸的 leader。

这种情节我们在网络大电影和粗制滥造的国产电视剧里见得多了,当现实中真的发生了,我们开始是不相信的。

可这就是现实,现实就这么发生了。

我们从 2020 年春节之后就开始口罩不离嘴了 随便去个室内空间前都要先拿出手机扫一个码码的颜色是绿色的然后我们才能被允许进去, 我们几乎断了出国旅行的念想, 甚至情况发展到今天,我们想要离开或到达某些国内城市都需要提前去医疗机构让白衣天使朝自己的嗓子眼儿或鼻子眼儿捅一下才行。

这些事,其实都不够魔幻,真正魔幻的是这个世界,太多事让我们感觉不真实。

仔细想想,这一切的起点,大概就在 2020 年 1 月下旬北京时间的某个凌晨,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打开手机,看到的第一条推送是:

科比永远离开了我们。

发那条推送的公众号一向以恶搞、笑话类题材赚取流量和博眼球,但我在划屏时,越看越不对劲儿,这个公号要是不想掉粉的话,不可能如此煞有介事地把科比直升机坠落的恶搞新闻写得如此严肃真实,里面没有任何浮夸的口吻。

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那时中国人正在欢度春节,我正在准备一次举家出国旅行,武汉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紧张……

从那时起,一切都变得特别魔幻,以至于后来我们逐渐适应了这种魔幻的编剧风格。

直到今天,2021 年结束时,我还能说些什么?

我只想以一部电影,作为这一年、甚至这两年,也就是人类历史上最近一次大流行时代的总结陈词。

《不要抬头》

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老牌明星,

有变胖了的小李子(迪卡普里奥 有戴上了鼻环的大表姐(詹妮弗 · 劳伦斯 有好莱坞新一代的不老神话梅姨(梅丽尔 · 斯特里普) 有永远风情万种的凯特 · 布兰切特

除了几位主角之外,还有一堆各种老中青的黄金配角。

电影的类型被归类到喜剧,但是很遗憾,到了最后,我竟然哭得一塌糊涂。

他们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可是,我从这部喜剧中感受不到任何欢乐的特质。从电影的开始,一切都弥漫在一种荒诞的绝望中,令人甚至连想要逃离的念头都打消了。

(2):不要,抬头!人们在虚假繁荣中刻意地宽容着彼此的挣扎,直到……

这部电影,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可视作大流行时代这个世界的微缩景观。

是的,不要抬头。

彗星抵达地球的肌肤。

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剧情。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电影,尽管在豆瓣上它的评分远远低过它所涵盖的意义。

以下文字有剧透——

但请相信我,这部电影不是什么悬疑惊悚片,剧情本身简单得几句话就能讲清楚——

起因: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九公里的彗星将在半年后撞向地球,

过程:面对地球即将毁灭的现实,美国总统和她的财阀集团想到的不是如何拯救地球生灵,而是开采这颗彗星上价值巨大的稀有矿产。

结果:最后,地球毁灭,人类灭绝,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少数人类顶级精英与富豪乘坐飞船逃离地球,并利用冷冻技术在两万多年后苏醒,他们降落到一个含氧量比地球还要高的美丽星球上,美国总统被一只五彩斑斓的野兽咬死了。

荒诞而简单的剧情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电影中刻意为之的、明显到就差跑到观众耳边说出来的那些,对于最近两年中这个荒诞世界的鞭挞式嘲讽。

让我们逐一梳理——

一、五角大楼的将军利用贩卖零食

小李子饰演的天文学教授和大表姐饰演的天文学学霸在发现了那颗疯狂撞向地球的彗星后,立即决定向总统汇报,他们来到白宫后,一位将军抱了一堆零食过来,说这个零食很贵,要 10 美元一包。

然后小李子买了几包。

等将军走了,大表姐说渴了,去隔壁白宫厨房的冰箱拿了两瓶矿泉水,然后问另一个白宫的杂务员:这个多少钱?

杂务员一脸嘲笑地说:这是免费的,你要知道,这是白宫。

就这个段子,大表姐一直念念不忘,从影片开头到结尾,她一直在琢磨:

一个在五角大楼工作的三星中将,为什么要拿免费零食赚他们的钱?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这两年间世界上发生了太多这种毫无逻辑、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同样根本找不到答案。

二、抽烟的总统

小李子大表姐等了好久,梅姨饰演的女总统终于肯接见二人了。

在听小李子讲述彗星撞地球的过程中,女总统一直心不在焉,甚至还回身到抽屉里找出香烟点上,然后一脸得意地告诉小李子,以前她不敢在公众面前抽烟,自从有一次无意中被公众发现她抽烟后,支持率大涨。

从此以后,女总统就意识到,真实,是选民最愿意看到的。

这不就是变性的川普吗?事实上,梅总统在电影后面全程的一切表现,简直就是在复刻川普。

美国人啊…… 好莱坞啊…… 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原创

三、面对新冠,哦不,彗星,女总统选择啥也不做

因为马上就要到中期选举的关键节点了,为了迎合选民,绝不可以制造恐慌情绪。这个决策,让小李子和大表姐备感无奈。

四、电视台的收视率

在白宫受挫的小李子大表姐决定通过媒体散布彗星撞地球的消息,电影里的那个电视节目叫 The Daily Rip,直译是 “每天撕裂”,你可以理解为 “天天扯淡”。

但我们也知道,R.I.P 三个字母,中间如果加两个点儿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也太明显了吧!The Daily R.i.p,安息吧,我们的每一天。

这档节目的风格就是,无论多么严肃的大事,主持人必须装出很有意思、很轻松的样子。

在小李子准备爆料灾难将至前,当红女歌手在节目中接受八卦采访,并直播和渣男复合的好戏。

等小李子出场向主持人介绍彗星撞地球的事时,两个主持人像憨豆一样一直在说 “哦,是吗,这很有意思,哇噢,应吹斯停啊……”

结果大表姐被他们的反应激怒了,对着镜头大吼了一通就走了。

节目结束后,收视率统计结果显示,节目的收视率高峰出现在女明星八卦的环节上,小李子讲地球毁灭那段,收视率暴跌。

但当大表姐怒吼时,收视率又回升了,而且,网友迅速把大表姐的怒吼画面 PS 成各种表情包,在网上病毒式传播开了。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原创

是的,这就是一个全民吃瓜的时代,包括,但绝不限于美国。言尽于此了。

五、总统打彗星

正在小李子一筹莫展时,女总统因为选举的事,决定发射导弹打掉彗星,扮演美国队长式的英雄。但当运载导弹的火箭发射升空后突然掉头了。

什么鬼!

原来是女总统背后的财阀、BASH 手机公司的老大告诉女总统,

那颗彗星上蕴藏着价值数十万亿美金的矿产,他发明了一种太空挖矿机,可以去开采彗星。

六、全美骚乱

大表姐已经彻底绝望了,她把这事向公众透露后,立刻引发全美骚乱,电影画面里的场面,就和我们去年在 “黑人的命也是命” 事件中看到的,一模一样。

大表姐回到父母家时,甚至被拒绝进门,因为她的父母说,他们相信彗星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工作,他们与女儿的立场出现了分歧。

如果连最亲密的家人之间在最基础的意见上都呈现分歧,可想而知,我们的世界,已经分裂到了什么德行!

七、不要戴口罩 / 不要抬头

女总统为了平息骚乱,发起了一场全民运动:不要戴口罩,哦,不对,是 “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运动,告诉所有人,根本没有什么新冠病毒,哦不对,是根本没有什么彗星,一切都是假的。

同期,美国还有另一批人,发起了 “快点抬头” 运动,两种立场疯狂冲突。

八、财阀手机老大的挖矿行动失败了,彗星按照大表姐当初预测的时间一样撞上了地球。

财阀带着包括女总统在内的地球上顶级精英坐上太空飞船逃离了地球,并且被冷冻技术冰冻了两万多年。

苏醒后飞船降落到一个比地球含氧量更高的星球上,这帮富豪赤身裸体地醒来,女总统见到一头五彩斑斓的野兽,高呼庇佑特佛,结果野兽过来康吃一口,把女总统咬死了。

——————

剧终

2021 可以再见,但荒谬荒诞荒唐荒芜的大流行时代不可能再见,它将永远伴随着人类,耻辱同行。

(3)这还是那个让我热泪盈眶的蓝色星球吗?

关于《不要抬头》这部电影的主梗,就这些,剧透不剧透,不影响你第一次看电影的感受。

这部电影的意义,并不在电影本身,而在于电影之外,我们这些被假设活在电影里的人,将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界。

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只有 7.4 分,很多人给中评和差评的理由是,讽刺的梗太明显,太直白。

可是,如果你用心看,一定会明白,导演压根儿就没想隐晦,甚至他就差贴着观众的耳朵来一段解说词:

彗星就是指新冠 抬头就是戴口罩,
不要抬头就是不要戴口罩 女总统的原型就是川普
那个草包儿子幕僚就是川普的大闺女
Bash 手机总裁,这个,银色头发、一脸假笑、冷漠、天天想着离开地球的老头儿,这也太明显了吧,这不就是库克和马斯克的结合体吗!

确切地说,这真的是一部悲伤的电影。

有人说小李子的表演太浮夸。

哪里浮夸了?

你必须要设身处地,把自己的身份和视角带入到他当时的处境,一个科学家,清楚地知道地球在六个月内即将面临一场浩劫,但却没有人相信他,所有人仍在关心着八卦娱乐和总统大选。

如果你是这个科学家,面对这些愚蠢而不知死的人类,这一段表演,你能说小李子浮夸吗?

彗星撞地球这个题材,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史上已经被拍滥了,但是,这一次,却有些不同了。

过去,几乎所有的彗星撞地球,我们都知道,人类之中,总有那么一个英雄会挺身而出,拯救地球,拯救人类。

这一次,人类没有等到常规设定中的英雄,彗星最终撞上了地球。

下面这两段影像,就是我们亲爱的地球被摧毁的刹那。

你能看见,

婴儿还在天真地微笑,

热恋中的爱人拥抱在一起,

北极熊和梅花鹿惶恐不安,

佛祖也无法再拯救众生。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所有的文明都附构于此。

蓝色星球的消失,意味着文明的毁灭。

这真的不是一部那么值得你我开怀大笑的喜剧片,电影中的很多映射只会让我们对这个越来越糟糕的世界充满绝望。

疫情已经在这个星球肆虐了两年,并且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人类对于病毒的态度仍没有达成共识,彼此各说各话,没有哪个国家和人民愿意多安静一秒钟去用心倾听不一样的声音。

——————————

《不要抬头》是一部美国电影,电影中 99% 的讽刺所针对的都是美国本土的现实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把美国人的混乱与嘈杂当笑话看。

各位朋友,我无法在这里更深入地探讨《不要抬头》,不是吗?

这真是一个割裂的世界,一切在疫情爆发前已有预兆,疫情只不过是一针催化剂,让世界的割裂速度变快了。

我想了想,这几十年来,我最充满希望的一个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好像就是 2019 年 12 月 31 日。

而我让我最感绝望的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我不想说,也不敢说,就是明天。

希望,明天,总有希望,给我们。

凭着爱。

(4)当世界末日来临时,不要忘记,自拍,求关注,求点赞

今年早些时候的美剧《早间新闻》第二季中,有一位亚裔演员

对,就是照片右一的女孩。

《早间新闻》第二季的剧情涉及 2020 年初疫情爆发后美国社会的混乱,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这位长着亚洲面孔的电视台高管走出电视台后,被一个疯狂的美国白人辱骂为病毒来源。

事实上,她是一位韩国裔演员,在剧中的角色也是韩国裔。

这两年,在欧美国家,有太多因为疫情信息不畅而对华人产生的误会与攻击。

与此同时,在中国,好的方面是,国潮正在崛起,很多品类的国货销量已经超过进口货。

但就在几天前,当西方社会一如既往沉浸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时,在中国,一场抵制也在发生。

在北京时间 12 月 26 日上午的 NBA 比赛,其实是美国时间 12 月 25 日的节日比赛,在腾讯直播的过程中,主播绝口不提节日名称,只称 “年终大战”。

在更多的社交媒体上,当有人晒出以这个节日的名义进行的庆祝活动时,一些网友在下面发布大量恶毒攻击的评论,核心观点只有一个:中国人,只能过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我不能讲太多了。

————————

那么,让我们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再次审视这个愈加对立的世界。

茉莉花茶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茶叶品类之一,茉莉花在西方社会的普遍认知中,也是来自中国,并代表着中国元素的花品。

如果按照那些崇尚唯中国文化、唯中国节日论的网友的观点,那么,他们至少不应该喝茉莉花茶。

茉莉的梵文名叫 Mallika,原产南亚印度,汉代由海路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传播到内地。

“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

还有,最能代表中国音乐元素的两种乐器:二胡、唢呐,都不是中国本土乐器,而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更近一步,手机、汽车、电脑…… 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更过分的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历法纪年,也是西方的——西元。

这话题,越说越荒诞了。

好吧,还是抬头吧。

你可能会觉得,由一部好莱坞拍摄的黑色幽默电影,为什么要扯到中国文化上来?是不是有些跑题了。

不要抬头,所有人都不要抬头,电影故事中设定的结局就是地球毁灭。

难道你认为 “不要抬头” 的荒诞故事仅仅发生在美国吗?

看看电影的最后一幕,女总统的愚蠢而自大的儿子成了地球上最后的幸存者,但他在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什么?

自拍,求关注,求点赞。

这不就是被互联网和网络社交媒体包裹下的世界的缩影吗?

对与错,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都不再重要。

有了流量,地球毁灭又如何?

2022 年,这个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且将变得更糟。

这不是悲观,这是现实。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希望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我所写的这些,都是错的。

知乎用户 王伟 发表

应该和流浪地球放在一起看。

知乎用户 水口牛​ 发表

科学家表演满分

说美国人为啥不反思的,其实把川普选上去,就是美国人反思的结果

知乎用户 风之号角 发表

这种政治讽刺喜剧在欧美不要太多,光是英国就有《是大臣》、《是首相》,美国就不要说了,记得金凯瑞有个综艺就盯着重量级政治人物开涮。无非又多了一个此类的作品。

相反现在的网络,评价他国的作品个个眉飞色舞、放飞文采;评价本国的制作人人思考再三、字字斟酌。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说明美国还是傲慢到骨子里了,像极了” 我考不好是因为我没认真检查 " 的那些学渣。

现实中如果彗星袭来,就两种结局。

1:美国用全力也解决不了(而不是影片中的不想解决),那中国可能也真解决不了,美国政府无论是认真解决问题还是演滑稽戏,都解决不了。

2:美国能解决,那中国也能解决,美国像影片里那样扯皮的时候,中国早把彗星解决了。

3:中国想解决,但美国百般阻挠,最后中国成功,拯救地球,或者美国成功,地球毁灭。我觉得这倒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过影片中完全不是这样。

这部影片说明,在美国,“中国威胁论”和 “中国崩溃论” 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其他的都敢讽刺一遍,唯独这两条思想钢印,必须给所有的美国人都打上。

知乎用户 海淀游民​ 发表

看介绍都知道是白左片呗。

内容无外乎就是世界要被人类的贪婪和无知毁灭了。

白左在拍片时,似乎完全忘记了新冠政治化的始作俑者就是白左们自己,当川桶宣布禁航时,白左和民主党们立刻跳出来四处亲密接触,冲击封锁。

然而白左们拯救世界的解决办法永远是底层民众和第三世界的人民要从今天开始只吃草过原始生活,省出空间好让好莱坞精英们的私人飞机能自由翱翔宣传救世理想。

这个世界还有比这更虚伪的事情吗?

别人不知道,我是对这类片子早没胃口看了

知乎用户 伊芸 发表

这个事情最荒诞的在于,他讽刺的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说真话的川皇。如果川皇不说真话,则闹不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知乎用户 Siyuan Jing​ 发表

最集中的两点感想。

1,我面对彗星撞地球这一威胁,也就是故事的前提,完全没有任何紧迫感。美国的导弹技术不见得是最好的,显然更不是唯一的。所以看片的全过程,心态都颇为戏谑。但彗星撞地球可以是一种隐喻,所以完全可以主动过滤掉这一设定而不至于过于出戏。

2,但面对重大压力的无力感,例如新冠,例如中国崛起,却是实打实的。空有仁人志士,到头来只能坐以待毙。电影里面指出的弊端很多,尤其是对大反派的指控可以说一针见血。但就好比言官御史上个关于兼并、冗员的折子,痛陈以往多少诤言如泥牛入海,有用么?这部电影最悲剧的地方也一样:看戏文多是警句良言,未曾料看官亦是戏中人。

不跳出那个圈圈,终归就是梦魇。此大明也好,彼大明也罢,最终害死你的,恰是最不可动摇的昭昭天命。

齐颂祷言的最后晚餐,让我想起了文少保那首著名的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后一句。只是,按照这故事设定,未必还会有汗青了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电影一出来就看了。我觉得很多高赞除了政治梗没有 get 到很多其他梗,包括且不限于:

1. 东北人对藤校的蜜汁崇拜:是的,仅限于东北。除了 caltech 和 mit 之外,其他一切带着 xxtech/xxstate 的公立学校在他们眼里都是 “贫民公立”。说实话我作为东北人看到主人公这种 mich state 小破学校第一反应也是怀疑,这种 xxstate 的学校很显然以橄榄球和理科出名,真的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的学术水平。哪怕他是 umich 的都要好不少。如果这个教授是 columbiaU 的,或者 MIT 的,管你这个大学天文学好不好呢,人们也会起码听一听他的话。

2. 铁锈地区对精英的淳厚朴实还有自卑:藤校毕业生去铁锈区亮个学生证就能体会到。我去红州拿着东北藤的学生卡进博物馆,一般他们看到我的卡第一反应是 wow,就是这么淳朴。铁锈区的自卑通过女主那么斤斤计较 snack 的钱可见一斑。

3. 大部分图名图利的人的 “麻了”:他们不是反智,相反很多人毕业于名牌大学物理系数学系等等,他们没去做研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他们更在意名利。注意这里的名利主要是“名”,也就是“fame”,“第一名”,“牛逼”,而非“钱”。哈佛毕业生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校训就是要做“领袖”,这种“领袖” 培训班也被很多其他学校吐槽。他们一般都是各大公司的 007 卷王 + 人精 + alpha。

4. 白人的傲慢:不必多言,种族矛盾的根本原因,懂得都懂。很多知乎 er 分析 blm 时并不理解这种傲慢带来的系统性歧视多么可怕,因为我国只有中华民族,并非多种族国家。

5. alpha 的傲慢:阿尔法思维模式是美国社会的顶级精英,不论男女要站到顶部,都要具有 alpha 气质。它一开始是独属于 alpha male 的气质,女权主义之后,逐步有女性收敛了女性主义,包装出 alpha female 的气质,但他们不过是一丘之貉。阿尔法气质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八面玲珑,要做人上人,对普通人缺乏同理心和真正的尊重。儒雅一点的阿尔法气质还会加一些幽默诙谐、善良体贴(克林顿,奥巴马),真实一些的阿尔法气质还会加上自负(本片总统,小布什,川普),科技版的阿尔法会加上理科学霸的傲慢(steve,elonmusk),对号入座即可。

6. 青少年文化这块儿我不想多说,反正挺真实的。这也是老川没法拿下青少年盘的原因,他的气质不够 dope。

这部作品其实是为了环保拍的,只是恰好和川普所作所为撞上了。梗过多,主线不明确,立意似乎只是为了讽刺。我个人觉得作为讽刺喜剧没拍到点子上,整个剧很散架。

喜剧的目的应该是去政治性的,这个片子的政治部分太多了,以至于很像政治输出片——批判了政治,但是并没有真的批判某种 “思维”、“精神”、“某类人”,而是每个人都要批判,却不挖掘让这些人如此思考的原因。难道罪魁祸首是因为自媒体发达?因为追逐名利的人麻了?快别开玩笑了。

——中文社区评价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片主旨是怪三权分立 + 两党制 +zbzy…… 醒醒吧,这片子败点正在于对政治的刻画过于幼稚和浅层次,如果真的想拍政治片拜托起码有 纸牌屋 / 至暗时刻 这样子的觉悟吧。

——如果真的有这类的发现,我并不觉得他们可以见到总统。他们会首先被 NASA 拉着谈话然后被引荐给议员。更大的可能并不是总统昏庸,而是幕僚不给力,瞒报军情。即便到了片中的场合,为什么不联合各个大学不一起签名给议员?为什么民主党没有抓住这个把柄讽刺总统?

这也是英文论坛评分差的原因,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这片子在政治上一塌糊涂,而除了政治之外的主旨可谓一团散沙,我看了半天就是看个乐子,并没有真的体会到什么。

——作为在美生活的人,我可以明确的说 2020 年这个大悲剧主要是幕僚一开始瞒报实际数据的锅,如果总统是傻 x,数据再瞒报,那就不可能好了。即便幕僚瞒报数据,真实数据也一直在被民主党披露,并进而导致红蓝州的割裂。不太可能出现剧中万众一心无所谓的情况。美国没那么团结。

说实话这方面的反思拍得还不如很多纪录片好。

因此这个剧的目标指向很不明确,爽归爽,但是艺术性不强。烂番茄的评分,取个平均数就很恰当。

真的是浪费了这样的演员班子。

知乎用户 黄一盒 发表

非常荒诞的喜剧电影,但挺无聊的。或者说,如果有经常关注这个世界发生的事件,尤其是这几年的事情,你会觉得这电影一点都不荒诞甚至美化了……

这大概就是这电影最荒诞的地方吧。

知乎用户 二水斯基 发表

好电影,几次拍案叫绝。

看看我们的院线片,都 jb 是些啥玩意儿。

1、要正视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憋了十年的流浪地球,别人想拍分分钟就能拍出来。第一次发射时候那个画面、场景设计、剪辑和配乐,气氛烘托,完全就是一线大片的水准。人家有这个拍正经大片的能力,想正经的时候就能正经,信手拈来。但是不拍正经科幻片或者主旋律,就是要拍成喜剧。喜剧里面这么精美的 cg 和细节,不是高射炮打苍蝇,而是别人家里就是有这个家底。我们拍喜剧是因为投资不足,成本不够,喜剧和恐怖、悬疑片最具性价比。这个片子拍成喜剧是因为想讽刺现实荒谬的好像喜剧,是表达的需要。

2、女总统是川普,幕僚长是川普女婿。说话口吻,宣传方式,竞选集会,毫不掩饰的在代表精英集团发出这个疑问,他们是怎么选出来了这么个东西,把国家和民族带到了这一步。眼看着新冠来了却说没事,应付不了就甩锅,富人有充足的医疗资源,穷人只能街头暴动。

3、彗星可以是新冠、可以是经济危机。普通人只有在实实在在 “看到” 彗星的那一刻,才意识到 “彗星” 真的存在。比如死亡。。

4、我们 100% 都会死。有没有彗星都一样,正在写回答的我会死,现在看知乎的你也会死。所有人都得死。这不是一句空话。没有看到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死亡是骗局,但是死亡是 100% 绝对要发生地。不是 99.78%。

5、在生死存亡面前,很多东西显得特别荒谬。家长里短、感情纠纷、娱乐八卦,放在死亡这个终极结局前,都不值一提。如果你知道自己还有 5 个月后会死于意外,你是否会奋力一搏,看能不能逆天改命?如果你知道自己还有 5 年后会死于意外呢?如果是 50 年后自然死亡呢?这里面的差别是什么?

6、权力就是隐瞒真相,把免费的东西卖给你,还不让你知道。"Power resides where men believe it resides. It’s a trick,a shadow on the wall. And a very small man can cast a very large shadow。原理上任何你恐惧害怕的人,能把你逼死的人,让你日子过不成的人,一枪都能撂倒。这就是美国禁枪禁不掉的基本原理。生命安全和不受压迫的自由,哪一个更重要。

7、构思巧妙、节奏紧凑、画面精美、镜头老道、剪辑专业。制作水准一流,毫不拖泥带水。

8、移动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后果可能要很多年以后才能看出来。

知乎用户 LeechJ 膏药药 发表

人类 go die 了。还真的是一部喜剧。

知乎用户 Ryan 发表

很敬佩他们能拍出这么讽刺的电影,但最讽刺的是并不能真的改变什么。

知乎用户 李石樵 发表

就一黑色讽刺片,说不上喜剧片,也说不上搞笑片。反正我没笑。整片的基调其实有点沉重。

讽刺了川普,讽刺了希拉里,讽刺了美国的电视节目,讽刺了娱乐至死的社会,讽刺了科技公司 CEO。

这部片我们不引进一下?如此深刻地批判腐朽的美帝社会的片不引进一下?

知乎用户 黑德格尔​ 发表

这是一部在美国社交媒体引发了两极化讨论的电影,也是一部集中了小李子大表姐梅姨大魔王甜茶等好莱坞一线大咖的电影。

这是一部我看了十五分钟就恨不得往所有好友圈推荐的电影。

如果一定要为这部电影定义一个主题,我愿意称之为:
认真的科学家徒劳无功的拯救地球之战。

当看到小李子和大表姐扮演的科学家师徒在白宫被梅姨扮演的美国女总统团队拒之门外在门外一整天第二天又被敷衍的时候,我心想,这是讽刺政治家啊?

当看到这对科学家师徒联系华盛顿某报的最后却被上了一档大魔王主持的娱乐节目,大表姐愤怒高喊 “你们都要死了” 的表情被制成表情包广为流传,而 “地球六个月后就要被彗星毁灭” 这件事甚至没有得到任何一份严肃新闻报道的时候,我猜,这大概是讽刺反智化的当代网民的。

再到他们的发现被作为女总统赢取中期选举的道具被严肃传播给全世界的时候,并开始走传统路线的个人英雄自我牺牲舍身炸彗星拯救全世界路子的时候,我在期待逆转,否则这片子前面都在瞎铺垫了。

当代表着当代资本巨头的马克扎克伯克 plus 伊隆马斯克 plus 库克的结合体,拥有直接出入白宫 VIP 的总统金主出现并喊停炸毁彗星计划而且还得到很多人拥护的时候,我终于 get 到了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

Look Up 和 Don’t Look Up,对错不重要,立场才重要。

彗星六个月后撞上地球不重要,我的总统选举能不能赢才重要。

彗星会不会毁灭地球不重要,我能得到彗星上的稀土资源才重要。

是不是有一颗彗星要撞上地球不重要,我能因为这件事得到工作机会才重要。

那颗是不是那颗撞过来的彗星不重要,我拍了能得到更多关注者才重要。

上帝死亡之后,人类丧失了神的道德指引,陷入了无所适从的窘境。于是从上层社会到底层社会,大家都进入一种无序的片面追求存在感的状态,我们追求数据优化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个人价值,唯独忘记了人类自身的命运。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地球越来越热,最终结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毁灭,但是没人在乎。

说错了,有人在乎,有人认真地为解决这些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现象而奔走呐喊,就像这部电影里的这对科学家师徒,但是就如螳臂当车,在大量失智的民众面前,这种认真显得无所适从,最终只能无奈地看着末日的到来。

人类终究会无可奈何的走向最后彩蛋的结局,团灭。

事实上这个团灭的结局让我直接给本片打了五星。

导演在本片使用的讽刺桥段非常直白,我甚至都不能把这部电影和黑色幽默挂钩,因为这些桥段真实到如果真的发生我完全不会惊讶。

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片子会在北美引发大规模差评,很多人因为它的讽刺过于平铺直叙而认为它不足以构成一部优秀电影,但是我觉得这种直白是导演特意为之,这样才符合当下讽刺的语境。

电影里直白的讽刺和现实世界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讽刺,足以让我们看到一种无法对话的社会断层。

少数清醒的人最后会被愚蠢的大多数一起拖着陷入死地。

所以最后他们手牵着手,齐唱 “阿门”,然后安静死去。

平静的接受人类的宿命。

本文作者为黑德格尔,原载于公众号:基地看戏

知乎用户 cat jedi 发表

不够滑稽好笑,但确实有不少小油麦小讽刺但程度不够

这片导演的《副总统》其实也是这种调调,但作为剧还是可以欣赏这种小而冷的油麦的,但电影哪怕是网大也是不能这么来的

这片最大的看点是,看一大群大明星在那尬演,片子不好笑但一想到这一点就会觉得片外还蛮好笑的~

而且就讽刺而言,《吃脑外星人》讽刺水准更高更深入堪称有吃脑外星虫子版本的纸牌屋,但也没什么水花反响,某种程度上,请大明星的效应就出来了,起码有关注有流量,好坏另说

知乎用户 阳光是金色的​ 发表

尽管看之前已经被网友剧透了一部分,可我还是没想到这个片是这样一条路走到黑。

(严重剧透)

我多次想象这个地球会被解救,而不是真的就这么被彗星炸了,并且只有总统和有钱人坐飞船逃跑了。(虽然彩蛋交待他们也得死)

就像美国的疫情一样,一堆骚操作,还有很多人说新冠是骗局。一路狂奔,感染几千万人,死亡几十万人。2022 新年的时候还破日增感染新记录。

我感觉整个片挺丧的,如果这个叫喜剧,我真的全程都笑不出来。

难怪美国人对这个片子不满意,评分不高。因为看完真的不舒服,2019 年以前,这种片子出来了,我还会觉得荒诞,有想象力,挺会玩的。

但是新冠之后,这个片子显得很有真实感,真实到让人觉得不完全是瞎编的,代入一下,我觉得许多美国人自尊心会受伤,会对现状感到无奈。

下面附一些零散的个人槽点:

1. 整个片子前两个小时都没有任何 18+的内容,小李子出轨 Sex 的画面可以说是广电都不用动剪刀。在两小时时长后,彗星撞地球前却突然给一个路人情侣露脸裸上半身的 Sex 片段,这是凑 18+元素还是咋滴?感觉很没必要。

2. 美女总统显然是川普,BASH 公司显然是苹果。我觉得黑川普就算了,对苹果下手有点重了。(我平时都没黑那么狠)

3. 片中小李子出轨,最后他老婆也说自己出轨过,和好了。互相绿就可以互相理解,真的很无语。美国特色婚恋观

4. 一般来说这种片子,剧中的领导人会改名换姓的,女版川普有自己的名字。中国领导居然是相同的姓氏,不太常见。

5. 有能力造出 2000 人级别的飞船,飞行两万年把人送到另一个类地行星,有这科技和工程能力,还炸不掉一颗彗星?这两件事哪个更难啊?

知乎用户 我是 发表

你以为她是一部映照美国现实的黑色幽默电影,那么恭喜你,你不需要看这部电影也清楚美国的撕裂状态。

你以为她是一部荒诞的喜剧电影,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好好享受这部电影并尝试理解为什么科学也要为政治服务

知乎用户 高守 发表

虽然对美国进行了全方位的讽刺。但是,从实力和地位出发,显然当今世界对外太空的探索,中国才是领跑者。就问漂亮国能在 6 个月造出这么多飞船么?

知乎用户 流连 发表

各位大佬解读评论都很有意思

补充一个细节

大数据预测,总统死于不明生物,结果居然在二万多年后的异星真的兑现了。

这里面的因果论,提前证明了巴适公司的彗星分割计划失败。

然而,大数据显示门迪教授孤独终老,最终门迪教授与家人朋友一起。

知乎用户 晚安​ 发表

感谢邀请,其实不邀我都打算来写一篇,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还是有一部分清醒的漂亮国人存在的。

其实在看之前,我只知道这部电影卡司变态,单纯以为是一部类似于《天地大冲撞》之类的灾难片,我并不知道是一部讽刺意义的科幻、**喜剧片。**甚至每一个角色都能对标到一个真实人物上,最后的结局,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承受毁灭的,永远是普通人。

开片 10 分钟,我内心很失望,无论是色调,音乐,镜头感,甚至是片头,都真的太奈飞了。

但是越往后越好看(真香)

以下会有剧透

先说感想,当政治和资本揉捏在一起,人类将走向灭亡

(美国队长都受够了政治正确)

这部片把部分漂亮国的政治家真的演绝了。十几年前,漂亮国就犹如世界的中心,地球的保镖,毁灭什么的?不存在的,只要我出手,地球都得救。甚至在几十年的电影文化里,我这个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小平民都知道,不用怕地球会毁灭,美国人会出手的。

但这几年漂亮国肉眼可见的颓势,反智的政治正确,手伸到别人家里等等迷惑操作,让我意识到基础教育的普及是多么的重要,哈哈哈哈。而这部片子又恰恰放大了所有这些对老美来说敏感的点。

比如美国总统在得知彗星要撞击地球之后,第一反应是对自己的政治生涯是否有影响

即便身为教授,在资本的慢慢侵蚀下,也逐渐丢失了初心

美国人自己要彗星上的稀土,不愿炸毁,也不让别的国家炸毁,这操作就真的很霸权

大表姐痛心疾首的大吼,被做成各种表情包

还有美国分成了不要抬头派和抬头派,就跟去年新冠的反应是一摸一样,梅姨饰演的总统甚至有一顶踏实走好每一步的帽子(川普:你就报我身份证好了)

那个退休的美国老兵在航天飞机上天时候说的话,几乎把 LGBT 群体得罪个遍

幕后财阀可以随时随地控制政治,甚至起飞的弹头都能给你返航,真的很芭比 Q 了。

最后载人飞船到达适应星球之后,下来的都是群资本主义大佬,就真的很真实了

(这几个镜头也绝了,那么多老头老太的天体镜头,只有梅姨稍做遮挡)

讽刺,就真的很讽刺,这片子现在我们肯定看的很爽,但一定有很大一部分美国人不会买账的,去看了下评论,还真是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后半部分的剪辑,我很喜欢,每一个分镜头都展示着死亡与生命的意义。有人接受,拥抱、接吻、释怀。有人绝望,醉酒,疯狂。

我特别喜欢女主的那句话:我感激,我们努力过了。

努力过的人,更能接受结果,无论是好是坏

对了,最后明迪教授没有孤独的死去,他和他的好友家人在一起吃最后的晚餐,这是对资本主义大数据最好的反抗

知乎用户 caijust 发表

“and now ,they are ,they are,they are going to fire…”

老李子在节目上发飙,打结巴了

我不喜欢日本的,韩国的,中国的,我就喜欢美国的片子

美国片子打结巴

美国片子说人话

美国的片子,哪怕这部片子被如何喷荒谬,浅薄,赤裸裸的政治攻击

但这片子说人话

美国片子最可贵就是细节

框架可能不合理,思想可能荒谬,剧情可能瞎特么乱交

但说人话

细节可信

接地气

中国的片子

首先,

做个人吧

讲些正常人讲的话

做些正常人做的事

知乎用户 Dr. 北海 发表

剧情由美国现状改编。

知乎用户 君東影视 发表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们,莱昂纳多的新电影《不要抬头》要来了,你们期待吗?

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一部科幻与搞笑并行的影片,大家是不是充满了期待。

本期视频就带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知乎用户 公子羽​ 发表

上周末刚看完。

朋友推荐的。

网飞出品,上限不好说,下限有保障。

蛮黑色幽默的,感觉熟悉美国新闻的人看的话能找到更多笑点和槽点。

就连我一纯路人,很多场景都看得会心一笑。

直接上结论:

虽然小李子从斯文败类纤细少年膨胀成了油腻中年胖子,不得不说,小李子贡献了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技。

小李子的演技体现在他的困惑的眼神;

迟疑的表情;

歇斯底里的演讲;

以及眼看要撑破的西装上。

梅姨饰演的川普 + 希拉里承包了全片所有的笑点。

棒球帽造型简直太贴脸了。

浮夸,轻慢,理解障碍,口齿不清;

收到地球即将毁灭的消息后,不作为,直接甩锅下一任;

及至被爆料丑闻,眼瞅输掉中期选举,乱作为,突然开始拿” 彗星撞地球 “大做文章妄图扳回一城;

这波操作简直无耻至极,而且好好笑。

不过想到现实中米国也确实这么干的,就真的只剩无语了。

大魔王凯特饰演的女主播,

哈哈哈哈哈,妆好浓,差点儿没认出来。

就怎么说呢,就渣得明明白白。

凯特女主播和小李子科学家之间的桃色新闻,乍一看莫名其妙,地球这都要毁灭了,你俩还乱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末世降临,一切文明和道德的约束显得形而上得那么空洞——饭,祷,爱,何尝不是正经事儿。

凯特女主播虽然睡过两任米国前总统,但是末日来临之时” 诺亚方舟 “并没有带她走。

根据剧情,合理推测凯特女主播和小黑胖子男主播一边喝酒一边讲人是非,一边迎来毁灭。

本片卡司太强大太豪华了。

甜茶和美队也只能作为 NPC 点缀一下。

上一部可与之媲美卡司阵容的,我个人感觉起码得是《哈利波特 1-7》。

然后分享一些光影照进现实的黑色幽默:

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虐打有色人种

大表姐前一秒还在慷慨激昂演讲,酒吧众人扭头就开始打砸抢,与去年收获奥斯卡的《小丑》梦幻联动。

马克里朗斯那个角色,说不来是影射苹果老板还是影射特斯拉老板还是影射亚马逊老板,有一瞬间感觉在内涵拜登——得归功于白发造型和不靠谱人设。

后来发射核弹的时候一看事态不好立刻尿遁也是没谁了。

最后说一句,片中风景和星空简直美爆,想暂停截图做屏保的那种。

值得一看的哦。


微信公众号:王怜花

知乎用户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

这简直就是一部爽片。

再一次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可以让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去把玩人类的傲慢和自负。

讽刺了太多太多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美国的上上下下,基本上把所有能黑的人和事都黑了一遍,各种擦边球谐音梗,真是佩服导演和编剧,太有才了。

怪不得有这么多的好莱坞大咖来演,真是一部让人可以让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人,看得又爽又难受的片子。

将军居然用免费的零食骗钱;

从总统、媒体、科学家到平民,期间穿插的各类角色,真实的演绎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娱乐至死。

以往看灾难片的时候,总是在希望结局可以完美,众生可以获救。

在这部片子里,有种众生不值得不拯救的感觉。

结局也是很刺激。

当凯特和博士一家人最后在进行最后的晚餐时,看着摇晃的桌子,众人没有慌乱,只能选择接收这最后的时刻。

当地球完全被毁灭,房屋开始被撞碎的那一刻,脑中忽然浮现了一个成语:坐以待毙 (虽然可能意境不太恰当)。

试想,如果得知了世界末日的准确时间,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最后的再经历了 2 万年的太空旅行后,找到新世界的富人们也是不得善终。再一次佩服编剧,真是把讽刺玩到底啊。

知乎用户 无头的于天 发表

看来美国真是变了

当年我看过两部同样是彗星撞地球的片子

第一部的主演是布鲁斯威利斯,他在最后主动牺牲,在核弹远程起爆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自己手动引爆了核弹,自我牺牲炸掉了彗星。

第二部直接牺牲一飞船宇航员,他们已经炸了一次彗星,发现还不够,经过船长计算,他们剩余的核弹足够摧毁彗星,但已经没有能力再次降落安装了。于是一飞船宇航员毅然决然的直接撞了上去,集体牺牲,拯救地球。

现在的彗星撞地球,美国政府傻逼,美国人傻逼,公司高管傻逼,少数几个正常人被活活坑死

我特别希望美国解体那天戈尔巴乔夫还活着,他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知乎用户 乌合之众 发表

导演拍的和演员演的略浮夸,角色比较脸谱化。

不过是黑色喜剧,浮夸一点脸谱化一点反而讽刺效果拉满。

梗和嘲讽点十分密集,卡司全是大咖,非常对我口味,心中的今年最佳。

什么美式红脖宇航员,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美式总统,美式官僚系统,美式选举大于一切,美式全民娱乐,美式民粹大于科学,美式企业家,美式两派分裂,全吐槽了个遍。

太逗了,魔幻中又如此的真实。你可以在里面的人物身上找到非常多现实世界里的映照。

应了那句话:电影来自生活。

知乎用户 醒醒去睡吧 发表

简直讽刺至极。

美国政府根本不关心民众,第一优先永远是选票,选票,选票!!

第五权力的媒体根本不关心民众,第一优先永远是收视率,收视率,收视率!

资本家根本不关心民众,第一优先永远是利益,利益,利益!

至于看起来关心民众的科学家,根本没能力没资源,没有话语权,这些都握在官员,媒体,资本家手里。他们可以为了巨额利益让所有人承担本可以避免的风险,万一玩砸了还可以带着资源跑路,至于剩下的烂摊子?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都是民众承担!08 年不就已经演示过了吗?历史不是一次又一次展示过了吗?

最搞笑的是那个资本家角色了。太像马斯克了。结合最近的新闻,天宫空间站两次紧急避险星链卫星偏轨碰撞!这是偶然吗?就这还一堆人在那吹!!人家镜头后面有搭理过那个小屁孩吗?

知乎用户 CKnight 发表

挺好玩的呀,年度喜剧 TOP 5

其它的没啥可说的,就分享一组情侣头像吧。

知乎用户 jiejiugole 发表

这部电影可能会在美国电影史留下神来一笔,因为它反讽的现实竟然是这个国家刚刚过去的一段历史。

知乎用户 图哈特 发表

这在以前算是科幻片,遗憾的是现在是纪录片。

知乎用户 詹姆士 Huang 发表

占坑

看完了

本年度甚至是疫情后最好的政治讽刺电影

回头补上影评

知乎用户 吴士心绛​ 发表

电影最后,末日来临,绝望无助的人开起了露天性爱 party,这一幕多么像《三体 3》里描述的场景。

罗辑知道,中心广场就是大低谷纪念碑所在的地方,他和大史曾在躲避被 KILLER 病毒控制的飞车时去过那里,现在俯视那里,纪念碑和周围的那一小片沙漠都看不见了,整个广场上白花花的一片,那些白色的颗粒蠕动着,像一锅煮着的大米粥。
“那都是人吗?” 罗辑疑惑地问。
“裸体的人,这是超级性派对,现在人数已过十万,还在增加。”

知乎用户 绿林路霸 发表

中间那两首歌还真不错。

知乎用户 志清​ 发表

看到最后我都一直在期待中国一直都不信任欧美国家,自己搞了 plan B,100 + 火箭分批次饱和式发射。

附:长征五号

大约 7 亿一枚,你就说说我们能发多少枚吧,给彗星看看社会主义的铁拳,欧拉!

知乎用户 Fan4d4mVAn 发表

轻度剧透。

看完觉得是彗星撞地球隐喻新冠;

里面的总统和 Chief of staff 似乎就是影射 Trump 和 Trump Junior;

反映美国社会和政治现状,娱乐至死,政治正确,很真实,笑点不断,但同时也引人深思,最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演技没得说,剧情也很紧凑,看完才发现两个多小时。

知乎用户 乌鸦蛋​ 发表

套路还是套路,奈飞还是奈飞

这片看得不算早,还是在朋友一波波安利下看到的。对一波大咖,对奈飞,对《大空头》,都有期待,不能说失望,没那么精彩,最多七分。

剧透情节。

天文学博士发现彗星,告诉导师,庆祝,庆祝宴会计算彗星轨道,惊呆了,这彗星六个月十四天将撞击地球。层层上报,NASA,政府。

故事建制到此结束,结合新冠两年,大家都能看得出说的啥事呗。

总统办公室,三星上将是用小零食骗钱的,总统是只关注民调和丑闻的,幕僚长是妈妈的傻儿子…… 失败。

再去找媒体。报业人看起来都是有脑子有良心,可还得遵循传播规律啊,热门节目上一下。果然有大闹分手、复合、出轨、离婚的明星,地球毁灭的事儿只能当个笑话,主持人笑,观众笑,媒体就是吃瓜看戏罢了,谁认真谁就输了。大表姐抓,小李抓,fbl 工具人,二度失败。

认真了!为平息丑闻,总统承认彗星撞地球,派英雄炸彗星,拯救世界,火箭顺利升空。总统 boss 出现,白头慢声科技资本家。资源…… 彗星上有被中国垄断的资源…… 不能炸,得分解了落在地球 “科学研究”。小李无语,大表姐炸锅,工具人 fbl 再现。

然后,就到小李大段婚外情了…… 奈飞还是好莱坞呗,写不下去了怎么办,出轨婚外情啊,肉体凡胎的,谁不犯这点儿小错误呢!科技白头咖配合女总统选举、以就业为名 “炸” 彗星,小李人性沉沦下,和女主播翻云覆雨……

情节发展段落结束。只能说,技术不错,拼凑很好,该躲开的雷都躲开,能踩的地方组织下,大锅烩菜。

转了转了。科技白头能真心为民啊,赚钱第一啊!出轨能不被发现啊,必须被老婆将一瓶瓶药丢在脸上才对啊!对转还是反转说不上来,总是情节到此转折了,小李也本着或是做丈夫,或是科学家的良心,和白头、女总统闹翻。fbl 在这片纯工具人,果然又出现来逮人了。

结尾,夸一下,比我想的好。片子看到这会儿就想怎么结尾了,总不能真让地球炸了吧…… 不炸怎么办?虚晃一枪,彗星是假,再用科技解个套,估计观众会骂人…… 神兵天将,让中国人出来救世界,估计好莱坞不会这么拍…… 然后,真的把地球炸了。

恢复的小李和与甜茶谈了恋爱的大表姐回家了,老婆孩子最重要,家庭底线不能破,生死关头念上帝…… 看到这儿不由吐槽下,这许多年了,美国电影咋就一点儿不变呢,自个不觉得烦,不觉得无聊啊。

炸了,地球炸了。刚说夸就夸这儿了。这一炸没想到啊,没按套路出牌,这真炸了多严肃啊,观众能受得了啊,再说调侃两小时了,你咋就认真了呢?

还有俩彩蛋。

坐飞船离开地球的有钱有权三千人,在两万年后,以一半战损率,找到新星球。白头继续拽数据,“比地球高百分之八含氧量,你可能会晕”。赤身裸体女总统走向美丽的大鸟,以示亲厚,被大鸟一口吞掉…… 或者不是吞掉,是咬断了…… 笑出眼泪,梅姨就是为了这出戏选择参演的吧……

被妈妈忘在地球上个幕僚长从废墟中爬出,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自居,发视频求点赞。地球上还有活人啊,那些跑到外太空的穿越两万年,被大鸟吃到的有钱三千人,你们看到了吗,地球上的人可活下来啦,求点赞呢!

深感安慰,关机睡觉。

影片,为了这俩彩蛋,给涨一分,八分了!

知乎用户 HaloCap 发表

有点 southpark 风格,今年黑色幽默的神作了。

知乎用户 木槿和紫薇 发表

据说导演初衷是用彗星隐喻气候问题,不过现实是:差不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看到了那个大象,但是别人没有看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明白,自己在社会上奔走呼号,而其他人都在看热闹。比如:共和党可以说彗星是非法移民,民主党可以说彗星是拥枪,民众可以说是毒品,新冠,性别错乱,堕胎,宗教主义…..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剧。

知乎用户 江远 发表

我最喜欢这个结局,反正思前想后,无论是互相争斗,AI,放弃环保等等,总有一条自我作死的路在等着人类,人类的傲慢就在于过分自信以为自己能成永恒,以为总有人可以延续文明,实际上,都是极度自我狂妄。到真的毁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了。

知乎用户 村里寡妇都说好 发表

我在想啊,如果电影的结局,彗星因为其他组织或者机构采取了措施,或者遇到了其他偶然事件,最终没有撞击地球,那么是不是会更有意思,更讽刺一些呢

(假设没有撞击地球不是因为官僚和富商的一言难尽的操作,而是机缘巧合)

知乎用户 FamerSaul 发表

是小李子向詹妮弗的第二任男友,说他妻子也玩游戏的。正如,

小李子向詹妮弗的第一任男友,说他妻子也看那档综艺节目的。

观后感 tips:

仿制拼贴。

不能出现除外星人以外强大的第三方。

讽刺于表象,不触及本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 1999 年的世界末日到 2021 的不要抬头,前后 22 年两部题材电影,同样的彗星,同样的挖矿,同样的美国领导全球卖呆,不同在于,22 年前,美国领导世界怎么做,而 22 年后,资本领导美国怎么做

最后大家一起欢乐的团灭

在这 22 年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片很好地描绘了一个在资本驱动下的极度自由主义的末日场景,当群体性的反智和社会共识坍塌叠加领导的自私自利最终走向互相吞噬,恰如疫情整整已经蔓延两年的美国今日

大家其实都不关心彗星,大家其实又都很关心彗星

女懂王关心彗星,因为中期选举和自己的丑闻需要转移视线

老马斯克关心彗星,因为上面有亿万矿藏和对外昭示自己才是白宫的主人

the daily rip 主持人关心彗星,因为可以带来流量和收视飙升

两党关心彗星,因为可以发起身边标签运动去攻击对面

民众关心彗星,因为可以利用各种 ## 在 TT 上去博出名机会

大表姐的父母关心彗星,因为 “彗星可以带来就业机会”

就连小李子一度也格外关心彗星,甚至愿意面向公众为 Bash 去圆谎,因为他在资本的包装下出名了,他有访谈,他上杂志了,他默默无闻的人生之中终于有比 “马克米哈尔签名的星球大战海报” 更有意义的里程碑了。

所以小李子那句 “如果我们都要死了有亿万矿产又有什么意义” 的发问,没人回答也没人在意,所有人都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愿抬头”:万一彗星没撞成呢?

万一没撞成,女懂王就是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万一没撞成,老马斯克平白多了亿万的资产

万一没撞成,两党可以继续引领民众手撕对面

……

上面文中的彗星其实可以随意替换成口罩,疫苗,控枪,基建,甚至 LGBTQIA,就是美国现在的局面,当资本培育出的原教旨自由主义攻城拔寨摧毁社会理性共识的最终屏障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以自由的名义尽情狂欢,至于自由的代价,自然有他人会去背负,所以由上至下的系统性坍塌演化成了必得机在彗星上爆炸后,指挥大厅每个人表情都是最真实的懵逼——哪出错了,这不应该,怎么办?

22 年前作为一个整体的美国或许知道办法,但 22 年后一片散沙的美国只能不知所措了

导演在彗星毁灭世界那一刻不断切换闪回画面,在全片恶搞的氛围之中也隐含了一丝悲怆:世界很美好,生活很美好,为什么我们就这么毁灭了?

直到最后大表姐到都很困惑将军为什么要把白宫免费的零食卖给他们,只为赚三十美元,她的疑问其实也是本片一个挺好的注解,为什么他竟然会在意这么一点区区小利?

当然会在意,因为当整体理性和共识早已荡然无存在时候,只有个人利益才是最真实的。

知乎用户 upgrade2021 发表

看之前我期望很高的,看完觉得编剧导演步子想迈的太大以至于有点扯到,,,哦不是就是有点过了。

相比之下他的大空头和继承(一个剧)我更喜欢些,比 dont look up 克制一点就很好

知乎用户 披着白纱的吴孟达​ 发表

这部片子刚看完,整个片子做的很有趣,观赏性很强,片中讽刺的美国问题也是非常辛辣,但是唯一的问题是这是一部喜剧电影。

并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情况,现实中一则全世界的专家都确认的小行星危机,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情况很难说。

如果是带着这个视角看待整部电影,片中的主角歇斯底里的样子反过来也很讽刺了,

看着像一些美国街头叫嚣世界末日的流浪汉,写的一篇自我满足的爽文了。

其中夸大了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这部片子并没有采用更严肃的讲述方式,比如政治惊悚剧的形式,而是片中一直吐槽的喜剧娱乐的讲述方式。

说明制片方并没有真的对美国政治有多少所谓的反思,这种看似自暴自弃的喜剧方式正是他们诡异自信的体现。

大家借此来佐证美国问题的做法实在是有点中了片子的下怀,更加确定了一部分大众不能理智看待问题的观点。

知乎用户 文艺的逗比 发表

有一阵子没看到这么搞笑的电影了,而且还是没快进看的。比矩阵重启好看多了。

对于那个 10 公里的大彗星,首先想到的是类似《流量地球》中的做法,发射足够多的推进器固定在上面反向推进减速。

知乎用户 何耀荣 发表

结合已经肆虐全球 2 年时间的新冠疫情,“彗星撞地球” 的老套末日说被再次搬出来拥抱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可能都有现实意义

就像二战刚刚结束时人们需要鼓励,《虎口脱险》这样娱乐化、漫画化的反战电影旨在带给人们希望。而后 50 年又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这样发人深省、反思战争残酷性的电影,旨在让人们铭记历史伤痛、感恩和平。从宣传工具的角度来说,电影作为影像媒介的集大成者,单论影响力,一直无出其右。

在全球还在疫情的阴霾之下,以喜剧的方式呈现几乎同一感官的地球毁灭末日事件,似乎更加合适。加之各国在疫情方面含混且摇摆的态度,因此选择从其他题材入手,犯错或者得罪人的概率就小得多,所以这本质上仍旧是一部新冠大背景下的抗疫电影

梅姨身上缝合着着川普和拜登双重形象,从忽略彗星到全力抗击,再到摇摆,一切唯 “选票” 论,老百姓想听什么就说什么,由此引发的暴乱也好,盲目乐观也好,甚至是最终毁灭,“情绪至上,科学至下”,人心左右民主,民主压倒科学,非蠢即坏。

**娱乐明星和科学家的现实处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看来都是如此。**中国每走一位科学巨擘,总能引起我们一时讨论,无非是 “他是谁,他干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然后一句 “先生千古”,于是又投入明星吃瓜的怀抱。美国歌手 travis 因为在音乐节鼓动球迷,因踩踏就有 8 人死亡,而这批 real man 还能大摇大摆在死者去世的地方呼唤爱与和平,简直讽刺。

在末日面前,群众都是信息输出的末端,他们被各种利益捆绑后的观点引导,由此从内部走向分裂,电影中美国政府、富豪、科学家、媒体,都在为了各自利益输出,而没有从全貌了解事件的群众又如何能够分辨,这不是群众的问题,而是真相不透明的罪过。

单从一部喜剧电影的角度,故事其实稍显老套、无厘头,可赋予特定时期的现实意义之后,明明就是现实悲剧

知乎用户 annalee 发表

奈飞的手笔越来越大了。去年是 爱尔兰人 4 个老头来搞剧,可惜收货了了。今年是这个 不要抬头 圣诞节当红一线合家欢,誓要要霸占每块电视的屏幕呀。

小李,大表姐,梅姨,甜茶,大魔头,各种乱睡。噱头满满呀。导演也是 大空头 来的。大空头么,比 华尔街之狼 牛逼一个 华尔街 的讽刺电影。这演职员宣发的阵仗比当年 奠基 还大呢。让人如何不去看?

看完了么。这个 不要抬头 呀千万别抬头,您头顶上隔着一个大空头才到华尔街之狼的尾巴尖呢。说是黑色喜剧,其实就是个 100% 讽刺的闹剧电影。

各种梗、嘲讽都在线。男科学家不会说人话除了专业一无是处,东欧血统的女科学家嗑药歇斯底里,总统是疯子,幕僚是傻子和猴子,媒体无良知全靠下三路,普通人么,只想在网上爆红,金主么装的像上帝,没有武器脱光了也是个猴子,还有做航天飞机的猴子,最后活下来的猴子等等等等。各种梗多到能写一本书让奈飞进军传统印刷业了。可是作为一个喜剧电影,他没有一点反思和人性闪光,连一个让人讨喜的人物都没有,就有些差劲了。

吐槽玩梗都是赤裸裸的。吐槽梅姨的总统更是谩骂式的,里面的政治刻画哪怕能到纸牌屋 s6,s7 的水平也算导演骂人有水平了。最终抬头看见彗星的时候普通人只是愤怒的仍水瓶么?影片里大表姐看到末日后吐是真实的,可他是东欧的,美国人一直是大无畏的,其他人看见彗星的反映都没有 2012 里面看见火山海啸的一半恐惧。最后回家的车上,甜茶害怕了,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然后是这个电影竟然有 2 个多小时,除了导演一直的讽刺,吐槽,内容也没什么了,真的只能是个电影闹剧。

那首主题曲真好听,甜茶和大表姐撑起了后面的结尾,都 2022 了,还靠美国独自拯救地球呢?

哦上个推美国拯救世界的电影的总统是克林顿,男克林顿。

知乎用户 刁导 发表

这段让我想起了最近某流行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李诞之流不正是靠着这点 “抖机灵,说些俏皮话,虚伪噁心高情商谈话,另一种形式的阿谀奉承谄媚” 来赚钱的么。一直想表达的让个美国电影拍出来了,看到这段真的 tmd 爽。

知乎用户 鹰院答题爱好者 发表

这部灾难片,除了政治讽刺和黑色幽默色彩浓厚,其实科幻元素也是很明显的。

以及——

老白人对着彗星☄️拿枪突突骂骂咧咧,让我想起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 “去你 x 的木星”

民众终于发现彗星撞地球是真的以后,某个镜头闪过,高空俯视角度,楼顶一大片白花花的果体上百人露天多人运动大 party,我记得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里有写过类似的场面……

所以这是抄袭还是…… 编剧是刘慈欣铁粉???(大雾)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手冲伤身啊,真的伤。

尤其是这种没有实质性的快乐,带来的空虚和贤者时间,甚至能带走一部分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但这事儿,从公公们的嘴里说出来,总感觉哪儿不对劲。

虽然手冲不健康,但是阉了的话。。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Zach 发表

全是梗和细节的美式幽默

喜欢看这个的大概率也喜欢看辛普森一家,脆莓公园,SNL 什么的

但是很多梗还是需要一些阅片积累才能懂的

所以评分才会比较两极化

真的是一个敢拍,一个敢演,一个敢看

本身这堆演员就是反川普的文艺界左派,大部分也是前几年在奥斯卡等等场面上拿总统开涮的那群人,这次黑起来简直信手拈来,加上个个实力不俗,演技爆表,反正我是从头哈哈哈到彩蛋。

知乎用户 加菲小猫听你说 发表

补充一点,很多答案里都说女总统是影射川普和女婿,但是我觉得导演其实把她打造成了一个红蓝两党的复合体。

川普附身的演讲形式就不说了,但是她的 “女性” 标签,以及第一次出场的时候镜头有给到她桌子上摆着一张跟比尔 · 克林顿拥抱在一起的照片,感觉这个角色所影射的另一位自不用说了。

都是一丘之貉。

———补充一点的分割线———

真的是十分钟前刚看完这电影,就刷到了这个问题,我怀疑手机又在偷听我……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但不认为应该归类为喜剧,我觉得最多就是黑色幽默。如果常追国外政(宫)治(斗)新闻的话,可以 get 到很多彩蛋,里面大部分的角色也能对号入座。

虽然吧,作为天文爱好者,我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有一个致命的硬伤——彗星是个脏雪球,应该不会有什么值得开采的稀土矿产。电影里的描述感觉更像小行星,但是小行星又不能像彗星扫把那样抬头一看就能看见。此处是剧情合理性的核心矛盾。

但是呢,就像电影里隐喻的一连串现实中的人和事,这个彗星撞地球的事件本身也是有指代性的。就像我老公说的,别管硬伤不硬伤,你就把彗星看成新冠就完了。

那么这两个多小时的闹腾,感觉最后导演其实只想表达一觉话: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最后还要说,我是真吃提莫西小弟的颜。

知乎用户 CODE0201​ 发表

imdb 评分低因为美国所有人都破防了,左的右的权贵的屌丝的被黑了个遍。

豆瓣评分低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集体破防。神神破大防,精神母国被黑成这样;本来照理说兔兔看这种电影应该开心,没想到中俄联合火箭失败那个镜头让兔兔也破防了,兔兔心目中中俄航天技术远超美国,射火箭就从来没失败过。

知乎用户 AreYouKiddingMe 发表

让你们评价就评价,

有些人上来就是把剧情重新再说一遍,再贴上七八张动图五六张剧照,是怎么回事?

你是侮辱我们看不懂吗?

还是说,这些人的思想就是这么贫乏,只能把看过的东西鹦鹉学舌的再说一遍。

知乎用户 重案组曹达华 发表

约翰尼德普的《水俣病》被禁,人还凉了

搞清楚为什么,再来回头看看小李子这部大片,就什么都明白了

知乎用户 Seeaann​ 发表

我觉得它不好笑,因为它就是一部纪录片(狗头)

知乎用户 羊舌存旺 发表

讽刺,一个梦里都不敢东西。

知乎用户 liulingqi0 发表

这部电影的结尾要是改成中俄联手发射的火箭拯救了地球,我看美国那边破防的人还得多一倍。

知乎用户 丁假​ 发表

过于直接

过于刺激

基本上相当于看了两个小时的毛片

除了刺激,除了好笑,

没有任何用处

我还是喜欢《燃烧》之类的有回味的片

知乎用户 yudl 发表

美国的现状给了创作者灵感。

疫情来临,不戴口罩疫情就没了,

彗星来袭,不要抬头彗星就没了。

大灾大难前,人人都变成了鸵鸟。

知乎用户 Scott Starings 发表

最后那个长的特别帅的黑人为什么要出现啊?完全没意义的感觉。

知乎用户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发表

这就是一部甩锅片,搞笑是真的搞笑,其实还是为 zz 服务,驴子借此片疯狂攻击前总统,说明啥?

知乎用户 打酱油​ 发表

黑到极致的一点是中俄印要炸彗星,美国政客为了资本家干扰甚至敢炸三国的发射基地

知乎用户 秋明 发表

这部片子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好看

你说是喜剧吧,不好笑

你说是讽刺吧,故事讲的太认真

只是荒唐 毁灭吧 赶紧的 最可怕的是像纪录片

知乎用户 疯狂的咳嗽 发表

和之前一个一群人在房间里等待世界末日的电影比较像。

而且居然演员也有类似客串,应该是致敬。

当然网飞的电影不要过度解读,日常快餐电影,所见即所得,没有什么内涵的,你看到的就是电影要表达的,不会有什么所谓意义之类的东西。

所谓反派总统,其实也是不痛不痒,你以为是在骂政府,又像在骂资本家,其实是在美式甩锅。反正对错,只有美国还在乎了一下世界。

知乎用户 胸科一刀 发表

一个不错的小品,但是简单扩充到一个多小时电影的容量时就注定失败。电影可以讽刺各种美国当今现象,但是这个十分钟的小品就足够了,每多一分钟都是煎熬。

知乎用户 不清 发表

我不要美国版 我不要美国版 我不要美国版

我共情不了

请来一个中国版,谢谢了

知乎用户 清醒沉迷​ 发表

一个经典的瑞克和莫蒂式的大冒险,只是结尾没结好

知乎用户 随想 发表

结果不好,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选择没有提供,不过是通病了。

其他还好。

知乎用户 bearrabbit 发表

好多回答里都正儿八经的带着 “人类”,“人们” 装反省,这是美国的电影,美国的价值观,美国人的反应好吗?一个新冠面前戴不戴口罩都要天天吵架的国家能指望他们干成什么事?除了发动二鬼子在别人国家的媒体平台天天刷 “病毒共存论” 还能有什么正经事做?

电影里美国人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当记录片看,中国在电影里几乎没有存在感也很合理,毕竟美国遭到彗星的正面打击都还有幸存者,考虑到中美地理位置的相对性,我们保持低调是很有智慧很有道理的。

知乎用户 嗜血皮皮虾 发表

《Don’t Look Up》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资本主义毁灭世界

李奥纳多饰演的教授被资本腐化的过程也非常有趣

知乎用户 海军操作叹为观止​ 发表

郭德纲曾经说一段,大意是相声想获得启迪、受到教育,那是气迷心了,听相声就是为了图一个乐,我一说你一听一乐就完事了。

这个电影也是一样,看完了乐一乐就完了。

一堆人非得要一个娱乐电影给现实问题解决方案,不然就是不行就是垃圾,我也不知道这是几个菜喝成这样,一个电影就能解决现实问题,政客直接全员辞职让贤得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看了多少电影就敢大放厥词,《黑炮事件》《T 省的 8485 年》都拍出来多少年了,解决现实问题了吗?

知乎用户 双刀在手​ 发表

也不用暗讽了,摆明了就是直接嘲讽美国政客在面对大灾大难面前的不作为和自私自利。

知乎用户 亚当 发表

看到很多人都在评论,聊得热闹,但是去哪看……

偷偷同步一波资源~

5G 的资源百度网盘太慢,上的是夸克,直接手机播放

流程 1:下载夸克 - 点击插件 - 保存到网盘 - 跳转观看即可

流程 2:点击插件 - 注册 - 下载夸克 - 进入网盘页面观看

《不要抬头》

知乎用户 yintai danse 发表

这部电影用 don’t look up 讽刺别人用无视、歪曲、谎言、自欺欺人来面对现实世界。

但电影本身又是怎么面对现实世界的呢?也是不敢 look up,也是用无视、歪曲、谎言、自欺欺人来面对现实世界。

电影对待现实的态度,和电影里想要讽刺的那些人一模一样。

这本身才是更讽刺的。

知乎用户 Hetzer1944 发表

“灾难下这种人间百态,真的会让观众觉得这个样子的人类啊,活该灭绝。”

好多回答都有类似观点

我只能说勿 cue

请勿把 ** 美国人行为上升至全人类

谢谢

知乎用户 direct 发表

内核并不新鲜:美国政府全都是坏逼,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内核在中国人民看来可能感到奇怪,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

可你去看看漫威、DC 的超级英雄作品,最具美国精神的《美国队长》实则是反政府的,他不允许美国政府指挥超级英雄。反而看起来颇为浪子形象的钢铁侠,愿意臣服于美国政府。

对政府不信任,乃至于讨伐、讽刺美国政府的作品,在美国影视剧中最为常见。

人们喜欢超级英雄,是对政府不信任的底层心理折射,是救星情结的直观体现。

中国人民尽管也有救星情结,但更多的是期待政府内部出现救星,而非外部。

比如,曾经大行其道的《包青天》系列、《神探狄仁杰》系列,还有称呼为人民做实事的官员为青天,都是救星情结在作祟。

这是亚洲圈被儒家文化教育的结果,也是帝王将相们大棒伺候的结果。

像泰国,整个一披着现代社会外衣的封建帝国。泰国诸人,尤其是文化分子,谁敢在作品里反泰王?

还有朝鲜,对吧?金家的特权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部《不要抬头》也是老调重弹而已,内核没啥新鲜的,但好就好在演员演技好,故事完整性强。

这个也没啥好夸奖的,模板太多了,你把小李子的角色换成兰博讨伐美国政府,或者伯恩报复美国相关机构,也完全没有问题。

换言之,这部电影你只要关注影帝们互相飙戏即可,其余的可有可无。

知乎用户 张张 发表

没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以为美国人是一个不会自省的民族,看完之后我觉得能用这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如此深刻地反省整个新冠疫情非常令人敬佩,至少我们国家没有这种文艺作品。好心疼跟电影主创团队一样清醒和理智的美国人,看到自己千疮百孔的的国家是什么心情,自己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就不是靠一个电影结尾能给的答案了。

知乎用户 想养只缅因 发表

荒诞且无聊。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还挺高,这问题里面好多答案还一顿夸,作为一部电影,抛开那些几乎摆在明面上的讽刺、暗喻,我完全不知道看点在哪里。

笑点没有,转折稀烂,剧情零碎,看着就像是为了讽刺而讽刺,为了影射而影射,用极其夸张的剧情,表达那些暗喻,比如世界要毁灭了,总统还更关注自己的支持率,总统幕僚还在谈话时插科打诨,普通人还更关注明星分手复合,节目主持更关注节目效果……

我知道导演是想讽刺什么,但是这剧情真的完全共鸣不起来,就算现实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我还要问一句,看点呢?笑点呢?

既不搞笑(完全笑不出来),也没啥深度(无非就是把现实再演一遍而已,看得多了),也没有什么够燃够爆的大场面,还没什么惊天的剧情转折,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无奇…

知乎用户 叻叻肥师奶 发表

电影中心思想:即使在世界末日的 key time,似乎没有人会真正关心。毕竟,警告人类一座珠穆朗玛峰即将撞向地球并毁灭世界,是一项本来就会让人心有分化的工作,科学建议无论给的多优秀,媒体战术做得有多好,距离彗星撞击地球只有 6 个月的时间,即使拼上了全部,只为让消息在新闻频道里 24 小时滚动播放,并唤起沉迷于刷手机的大众注意,让世界稍微抬起头…… 但已经太迟了!

这像不像现在的美国?疫情肆虐,呼吁你戴口罩,不仅不戴,还非法集结游行示威,人员密集室内开 party,海滩聚会,失业了没有收入,就跑去 0 元购,政府不作为,总统为了争取资本和利益,做出种种荒唐决策。。。有心人无论多有心想去改变,依然不敌大众早已被奶头乐洗脑的弱势心智,简称弱智,看天 or 不看天,这也能站队,愚昧又搞笑。

整部电影张力和节奏感非常强,明星阵容更是不用多说,虽然小李博士颜值不再,角色塑造不太出彩,但剧情和内核思想足以告诫所有人,让当今所有人反思: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知乎用户 DONG JIZE 发表

看完,笑不出来,很荒诞又却有种莫名的真实感,尤其是在现代背景下看,感觉很挺压抑的。

知乎用户 人品人品 发表

这电影意义在于,讽刺美国可以大大方方,无需扭捏作态。

知乎用户 Bibisiki 发表

在 2021 快要结束的那段时间里,我曾对 2022 有过美好的幻想。我以为春暖花开之时,病毒就会终于远离人们的生活,不再有口罩不再有隔离,中美恢复正常通航,久违的朋友可以见面,世界不再割裂,人们不再暴戾。我想象过世界会为此张灯结彩,大肆庆祝,然后地球的运转慢慢回归正常的轨道,就像我熟知的那样,虽不因我而改变但仍以一种令人安心的方式稳定运行着。

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尤其是在看了网飞新片《不要抬头》(Don’t Look Up)之后。


01 关于电影本身

虽然是部喜剧片,《不要抬头》并不好笑。我在前几天写过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喜剧之所以好笑是因为对生活逻辑的背离,即充满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里的“情理” 是剧情中的逻辑,而 “意料” 则是生活中的常理。只有在背离常理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产生意外、惊喜、反转,从而让人捧腹。

不巧的是,这部电影恰恰和生活逻辑贴得太近了

影片中,一颗巨大的彗星马上要撞击地球,由小李子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扮演的科学家明迪博士,还有大表姐詹妮弗 · 劳伦斯扮演的博士生凯特最先发现了这颗彗星。但不论是白宫还是科技巨头,甚至是媒体大众,都更关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任科学家们喊破了嗓子也还是没能逃脱人类灭绝的命运。

如果放在 2019 年,大家可能会笑得更开心一些;但到了 2022 年,这真的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导演亚当 · 麦凯(Adam McKay)是在呼吁人们正视环境危机,但大多数观众还是会和疫情联系在一起。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忽视疫情,检测不力,不戴口罩,群体免疫,消毒剂杀毒,反疫苗,甚至到最新的 “大号流感” 论,这些魔幻操作哪个不比电影中的彗星更令人绝望?换句话说,作为一部讽刺现实的黑色喜剧,这部电影既不够黑也不够讽,既没有将人类的荒诞推向极致从而映衬出现实的悲凉,也没有将问题完全暴露在镜头前,反而将愚蠢的政客和科技大佬推出来当了挡箭牌。

不客气点说,就他们那德行,配当 70 多亿条生命的挡箭牌吗?

正因为电影被生活狠狠踢了屁股,这部影片既像是喜剧片又像是纪录片,不上不下,十分尴尬。这种尴尬同样出现在剧情之外的其它方面。比如剪辑过于细碎生硬。在影片高潮段落,无人机升空炸彗星的过程和明迪博士一家最后的晚餐被混剪在一起,两边不停来回,让观众找不到情绪的爆发点,十分尴尬。表演方面,虽然片中演员都是影帝影后,但似乎并不知道该用喜剧片的快速紧凑还是用剧情片的自然流畅来表演,十分尴尬。最明显的例子是小李子,大表姐,甜茶开车回家的时候,甜茶向大表姐表白,小李子的反应明显慢了一整拍,不禁让人困惑。

02 关于电影之外

熟悉柏拉图山洞比喻的朋友应该都能看出《不要抬头》对这一经典的化用。

柏拉图认为,人类就像被困在山洞里的囚徒,手脚被缚,只能看到洞外火光映照在山洞墙壁上的光影斑驳。因为从来没看过外面的世界,这些愚蠢的人类就把墙上的影子当成了真实。直到有一个聪明人忽然转过了头,看到了洞外的世界,才发现真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当这个聪明人大声呼喊,想要叫同伴一起去看看外面的时候,却遭到了无情的耻笑,还被人当成疯子,最后被烧死在火刑架上。

在柏拉图的描述里,那个聪明人就是哲学家,而哲学家显然都是不幸的。柏拉图口中那个不幸的哲学家是他的授业恩师苏格拉底,而影片中则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家们。

而在电影之外,这些不幸的哲学家显然是麦凯这样受过高等教育、有基本科学人文素养、放在哪里都是主流可偏偏在美国就不是主流的知识分子们。

我没有看过麦凯之前的作品,对这位导演的履历也并不熟悉。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时就读于宾州州大(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后来转学到了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主修英文专业。除了同在费城之外,这两所大学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公立大学。

依我个人混迹美国公立大学系统的经验来说,和精英私立大学不同,美国的公立大学非常看重自己的公立身份,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和强化自己对公共的承诺。从 60 年代以来,这样的承诺主导了平权运动、身份政治、直至今天被很多人讨厌的政治正确。换句话说,公立大学的理念和当下左派的理念是接轨的,强调平等,强调公利,同时强调为民服务。

所以《不要抬头》讽刺了总统、白宫、科技大佬、社交网络、媒体、流行文化,但并没有讽刺真正的普罗大众一丝一毫。在麦凯眼里,人民都是美好的,人民都是无辜的,人民都是那些快速蒙太奇里让人动容的真情流露。即便民众有反智倾向,那也是社会精英在操纵媒体,愚弄百姓。

但,一个西方知识分子柏拉图式的悲天悯人,并不能改变刻在西方知识体系骨子里的阶级观念。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人们被分为三六九等,精英的护国者要从小培养,远离戏剧和音乐的腐化。手工业者和农民要各安其职,不容越界。在社会结构的最顶层,有且只能有一个王,而且必须由哲学家来担任,也就是 “哲学王”。

在这个体系里,哪儿来的平等,哪儿来的自由,哪儿来的人民?可能这就是像麦凯这样的美国知识分子最割裂的地方吧。既继承了哲学家的使命感和优越感,觉得只有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才能摇醒沉睡中的民众,才能拯救世界,但又被套上了政治正确的枷锁,不敢向真正的愚民开刀,只能把一腔怒火倾泄在和自己同为精英的政客身上,怪这帮硕鼠坏了国家根基。到了,悻悻说一句:“We really did have everything, didn’t we?”

有时,我会庆幸自己接受的是中国教育,因为中国人早就说了:“去你妈的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03 关于电影之外的之外

真正把美国知识分子架在火上烤的,其实就是他们一直在捍卫的普通美国人们。

但普通的美国人有又什么错呢?在他们所成长的语境下,他们每一个都是友爱善良忠厚朴素的好邻居,一辈子老老实实,从不行差踏错。即便那些冲入国会山的暴徒,即便那些誓死不打疫苗的铁头人,如果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似乎也能找出同情的理由。

换言之,美国社会的分裂不是一天形成的,美国普通民众对知识的不信任也早已存在。这样的分裂甚至可以追溯到五月花号停靠在美洲大陆之前。以欧洲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为例,千百年来坚持着学徒世袭、传男不传女的行规。行业内的手艺甚至被当做机密一样严加看防。到了文艺复兴早期,这些传统的手工业行会开始向职业工会转型,虽然放弃了以前的规矩,但仍旧把对知识和训练的垄断作为保护自身的行业基础,最典型的就是医生和律师两个行业。

这样的职业壁垒所带来的劳动分工,按照亚当 · 斯密的说法,促进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但长年的职业分工的另一个恶果就是科学和知识越来越专业化,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训练才能理解,甚至连某些原先的日常经验也被打上了知识的标签,开始远离普通社会。

这就是科学职业化,经验知识化

**当科学离开了普通民众之后,唯一能够将社会黏合在一起只有普罗大众对科学的信任和社会全体对科学职业化的共识。**启蒙主义完成的便是这件事情。所以即便人类在知识领域的探索逐渐深入,其成果越来越难以被普通民众认知,双方一直能够和谐共处。中国能够在抗疫这件事情上如此卓有成效,民众对 “赛先生” 的普遍信任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可惜,毁了这种信任的也是知识分子自己。当 60 年代的解放思潮席卷全球之时,福柯提出了 “知识考古学”,从而将整个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范式摆上了审判席。科学和哲学不再有一定之规,知识不言自明的权威被解构,从此不再有任何一个学者敢跳出来拍着胸脯说,我说的一定就是对的。当然,福柯开启的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范式,我们这些徒子徒孙仍旧在受着他老人家的荫庇。不过,虽然一个学者也会自我审视,但这样的自我审视是建立在长期学术训练和对知识体系的充分了解之上的。这样的自我审视在外界看来却会被当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表现。普通人说:你们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我干嘛要信你的?于是,科学变成了伪科学,真理变成了可否定,社会互信的基础变得摇摇欲坠。

在我看来,美国社会如此割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专业和大众之间缺乏有效的转译和仲介。更严重的是,现在这个仲介是由社交媒体来扮演的。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提油救火,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知识发展到今天,每一个知识都只是错综复杂的知识网络上的一环,单独拿出来很有可能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一个良好的渠道应该能够将复杂繁琐的系统知识和论证过程简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知识要点,同时保留必要的过程和知识脉络,不求完整,但至少要保证准确性。这个工作社交媒体从诞生之日就注定不可能胜任。病毒为什么结构简单?因为越简单越容易复制传播。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为什么充满碎片化?因为越碎片越容易复制传播。所以,碎片化和传播属性对于社交网络是缺一不可的。就像病毒不可能变成具有思想的复杂生命体,想要靠社交网络承担起知识传播解读的重任,别说我这一辈子,我孙子那辈子都不可能。

但不幸的是,这就是目前这个世界的现状。

至于这个渠道在哪里,抱歉,可能我也会说,“We really did have everything, didn’t we?”


如果您还没看出来的话,我这是在自嘲。所以如果不同意我的观点的话,也请您多担待一下。

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非文艺圈人士装逼指南”(@BigRaising),让你的文艺生活不再只有“好看” 和“不好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乌合麒麟新作《神明改造》?

知乎用户 发表 7 月 31 日上午,知名讽刺漫画家@乌合麒麟 发布了最新漫画作品《神明改造》,立即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猜测,乌合麒麟这一次准备用漫画来表达什么内涵? 乌合麒麟微博发新作《神明改造》,网友迅速解读! …

如何评价电影《天注定》?

知乎用户 梁小阳 发表 刚在人人上发了一篇影评,转到这儿来吧:(剧透预警!!!)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听家长说过,有个榆次恶性杀人犯可能逃窜在许西附近,后来没多久就被抓住了,当时好像也引起社会很大轰动,一时街头巷尾热议,更因为最终逃匿和被抓 …

美国电影又在中国影院里消失了

开腔 ▻▻▻ 2021,是美国大片在中国的超级歉收年。 不但漫威系电影全面失踪,其他几大好莱坞制片厂的出品,也是少得可怜。 说起来,有敏感事件敏感人物接二连三的突发状况,也有大疫之年诸业萧条的大前提,但不能不提的是,上峰的宏观调控也在发威: …

屏蔽,关停,封禁,巨额罚款:夹缝中求生的豆瓣

2021年的豆瓣,似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豆瓣网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