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未发现有造假,前三者存在图片误用?

by , at 26 January 2021, tags : 学术 误用 造假 饶毅 裴钢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ViaX 盐趣科研教育​ 发表

让我感到错愕的,不仅仅是「图片误用」 这个结论本身。

就算是发布了多个「打假」通告后,目前已知调查过程的透明性依旧是惨不忍睹。

这些大佬就算有遮羞布,在学术界名声也臭了,国际上同僚看到他们的名字,也都明白怎么回事,然后顺便黑一下中国学术界。但回过头来想一样,就这样一份调查通报就够了吗?是这些大佬手把手参与的 P 图吗?他们当然应该受到处罚,停职、收回荣誉、牢狱之灾都不为过,但这么多篇论文造假的结果只是个不轻不重的处罚,这也太便宜其他的参与者了。

上百篇涉及的论文,涉及的人可不只这 5 个响当当的名字,那些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什么的,可能是造假的真正实施者,他们很多已经成为了副教授、教授、甚至有了帽子,作为学术圈的蛀虫分布在了全国各地。

说白了,就算把这些人扳倒了,他们的门徒一样可以继续腐蚀学术界。

颜宁老师在杨辉事件时的评论,我觉得非常正确。

“对学术不端事件处理得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去触犯这些道德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对这些事进行认真公开的处理的话,再多的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教育都是徒劳。“

很显然,这么严肃的事件,用一份这样的通告,短短几句话的概括,完全算不上公开、清晰。只会让大家对结果的批判更加猛烈。

我们介绍过很多历史上著名的造假事件。

比如说物理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舍恩事件,最后以数十篇包括 Nature 和 Science 在内的顶级论文被撤稿收尾,舍恩博士学位被撤回。

舍恩所在的贝尔实验室,给全世界的交代是一份由独立调查委员会出具的调查报告,长达 129 页。

报告对每一个指控,进行了单独的分析,多达 24 项,连没有受到学术界太多质疑的论文都被挖了个底朝天。然后从「图片误用」(图片造假),「超越当时技术水平的精确度」及「与物理学理论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了点对点的分析。

而且是真的是精确到每一根曲线,甚至找物理学大佬从最晦涩与基础的物理学理论论证,得到了「舍恩不造假不可能得到这个结果」的结论。

诞生过 11 位诺奖得主,C 语言与 C++ 的学术殿堂出具一份这样的报告,不仅挽回了贝尔实验室仅存的一点荣誉,还成功把锅全部扣在了舍恩头上。舍恩毫无疑问是所有造假的实施者,并骗过了所有合作者。但报告之详细,归责之清晰,直接保住了他的导师,和他的合作者,包括华人女科学家中最闪耀的一颗星 - 鲍哲南。

独立调查委员会,最终认定由于鲍哲南不知情,她在舍恩事件中没有任何责任。如果没有这样一份报告,很有可能鲍哲南再也没有翻身之日,也无法在日后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并在 2017 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另外一个事件是小保方晴子的 STAP 事件。由于同是生物学领域,和这次被通报的 5 人更有参考性。

关于造假的消息引起重视之后,小保方晴子所在的日本理研所 RIKEN 第一时间组织了调查委员会,其中也有不少 RIKEN 之外的第三方调查人员,针对涉事的 2 篇论文,很快出具了一份 16 页的中期报告。对被质疑的图片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并做了责任划分,明确表明小保方晴子的导师应该担责

半个月后,RIKEN 出具了完整报告。虽然只有 11 页,但涉事的论文只有 2 篇,报告也对每个图片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其中也包括 PS 图片这种「图片误用」)。在报告出具之前一个月,小保方晴子那位在胚胎领域极富盛名的导师,也是诺奖得主山中伸弥的「一生之敌」的笹井芳树自杀。

就连自恋的韩国,在民族之光黄禹锡事件曝光后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虽然英语的报告不可用,但调查委员会采用了更加「韩式」的方法来保持调查的透明,就是召集全国媒体开了多次发布会公布调查信息,最后在一次大型报告会下了黄禹锡造假的结论。黄禹锡的涉事论文,也是 2 篇而已。

科技部这个公告最大的问题,除了「图片误用」这个搞笑的结论,还有就是用寥寥数语,就要给上百篇涉及造假的论文「盖棺定论」,连一份正式报告都没有。

这 5 个人,接近一百篇论文,肯定有没有造假的,有被误伤的,也会有真正的图片误用,当然还会有图片拼接、和真正的造假的。但能不能像上面的几个丑闻一样,一个一个图的去分析,然后好好的界定一下责任。如果造假了只有大老板背锅,不仅给大老板造成了没有必要的负担,更是让一线科研人员少了许多约束。毕竟,再正直的学者,都可能有被天才骗子学生欺骗。

笹井芳树至死都相信小保方晴子没有造假,舍恩也成功欺骗了无数合作者。失察或许还能够像鲍哲南一样东山再起,但是现在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失察,还是大佬们主动指示造假。

通讯作者指示或者暗示实验人员造假和通讯作者失察没发发现学生造假的责任一样吗?其他涉事的上百个作者都这么清清白白吗?饶毅老师「没有造假」和其他几个人「图片误用」一样吗?

不公开调查过程与结果,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答案。国内学术造假的问题,也永远无法解决。


这里还有另两篇回答,三个合起来可以当个小连续剧看了

[如何看待饶毅正式举报裴钢院士涉嫌学术不端:谬误不会因为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538445/answer/1691428593)[如何看待 MIT 教授张曙光致饶毅的信,称其不负责任,对裴钢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必须向裴钢道歉?​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34424/answer/1693116745)


以上内容均由 ViaX 盐趣在线科研教育签约导师 C·Liu 提供

责任编辑:赵晨旭(邮箱:zhaochenxu@viax.org 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知乎用户 Wanger 发表

未发现有造假,存在图片误用,这种调查结果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我自己也多次举报过学术不端行为,证据确凿,而且举报的仅仅是普通博导,就石沉大海了,更不用说院士级别的。

下面就讲一讲我举报学术不端的一些经历:

2014 年的时候,我发现韩春雨的硕士导师,中国农科院博导邱丽娟在 PLOS On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与我之前看过的一篇极为相似,就拿过来认真对比一下,当时就很肯定邱丽娟的论文是抄袭的。之后一方面把这件事发到了小木虫论坛上,同时向 Plos One 主编发邮件举报论文抄袭。PLOS One 编辑部通过调查,认定邱丽娟的论文是抄袭,并对论文进行撤稿处理。

无意间发现两篇论文中许多句子十分相似,会是巧合吗 - 论文投稿 - 交流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互动平台​muchong.com

随后,我把这件事反映到科技部以及农科院相关部门,然后就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了。这可是比什么 “图片误用” 更确凿的学术不端情况,期刊编辑部认定的论文抄袭。可直到现在,这篇撤稿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硕士生导师郭勇和通信作者邱丽娟依然安稳地做着导师,拿着科研经费,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受到任何处理。

更让人寒心的是,小木虫科研论坛上,很多的评论都是冷嘲热讽,觉得 “咸吃萝卜淡操心”,从中也可看出一些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端的态度。很多人就是一方面抱怨社会如何如何不公,一方面又坚定地做自扫门前雪,不仅如此还冷嘲热讽伸张公平的人。

知乎用户 GT 朱老师 发表

前两周,教育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年学位论文倒查,检测五年前毕业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否有重复率过高的问题。

而科技部对裴院士等人的论文审查结论告诉我们,你的论文虽然不能是抄别人的,但可以是自己瞎特么编的呀。

知乎用户 Yuhang Liu​ 发表

唉,可能只有饶毅这个级别的科学家,或者是学术圈以外的人,去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才能全身而退吧(仅仅是说自己全身而退,举报怎么处理是另一回事)。普通青椒看到这种事情,唯恐跟自己扯上关系,哪里还敢去举报呢。

知乎用户 entDR​ 发表

这不叫学术不端我是没想到的,这些专家不讲武德啊。

想想,这要是哪个硕士博士论文图片误用,数据处理不严谨措辞是这样的吗?学位直接被拿掉好吧。

以前我就感觉学术圈很封闭,徒子徒孙无穷尽也。

再一次证明了,造假只要胆子大,到了一个位置,你就是真的。

知乎用户 现实主义理想者 发表

倒行逆施。

从处罚结果来看,对于所谓的 “图片误用” 究竟是怎么回事,科技部心知肚明。

非要搞这么一出,无非是魄力不足以及利益相关方的阻力。

我个人认为,学术圈的种种乱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陈代谢慢,严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上层建筑变革滞后于经济发展,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人的代际变革却需要较长周期。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

就我个人观察,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全社会范围内年轻一代平均素质肉眼可见的提升。

问题在于,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太快,并没有给代际变革留充足的时间。

如果说顶尖人才都是同时代人中龙凤,持续学习能力和平均素质总体上仍然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那么各行各业的掌握实权的中层,一定程度上是吃到了时代红利,其中部分人的素质其实并不太出众,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

如果说高速发展、变革、淘汰的行业,有能力年轻人相对更容易出头;

那么在一些发展变化相对缓慢、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优胜劣汰的行业,年轻人出头自然更难。

在这方面,体制内和学术圈表现尤为严重。

这两个领域都比较看重资历,成果也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验证。

就我个人观察,学术圈这些年总体上发展仍然是向好的。

但除了科研经费之外,学术圈发展变革的速度总体上是相对缓慢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案例,更应该加速出清。

希望未来更多的造假被曝光,也希望未来相关案例都能得到更加严肃的处理,不要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

知乎用户 贱贱​ 发表

有帽子的叫「图片误用」

没帽子的叫「学术不端」

很简单,我早就说了,那么多鱿青锤实了都撸不动的还想撸院士,天方夜谭

这些人也都是国家弄上去的,你现在想让国家弄下来,让国家的脸往哪里看?

学者被撸可以是经济问题,可以是男女问题,可以是其他任何问题,最撸不动的,就是学术造假,看明白了吗

知乎用户 Redwolf Luo​ 发表

让曹院士自己写检讨,他都不好意思写成这样吧?

知乎用户 Vantasy 发表

对网络质疑李红良教授的 21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2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2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2 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

你们想不想知道李红良团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看看他们团队的微信朋友圈 如何刷屏转发 我们来一起给李红良教授点个赞

大家一起给李红良讲授点个赞!!!非常深刻的检查 @科技部

另外提醒李教授和相关团队人员 国家给你们的遮羞布 不是你们炫耀的资本 希望你们今后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事!

知乎用户 材料科学网 发表

今天,科技部正式通报裴钢院士未造假,饶毅刚刚则回应:正式举报!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经过将近一年的严肃调查处理,1 月 21 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处理结果。该通报称:以上五人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

就在刚刚,2021 年 1 月 21 日星期四 晚 10:25 分,饶毅发文称 “正式举报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全文如下: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

日期: Thursday, January 21, 2021 at 10:25 PM

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

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

主题: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

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兹正式、公开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这篇文章于 1999 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and Pei G (1999)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6:7922-7927.

以下简称该文为 “林 - 裴 (1999)”。

这是本人第一次向中国科学院举报该文涉嫌不端,也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向任何机构举报该文涉嫌不端。

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几百个 GPCRs 都是这样的。1999 年全世界科学界是这样公认的,2021 年全世界科学界还是这样公认的。这二十一年来,全世界全部教科书没有一本因为 “林 - 裴 (1999)” 论文而改变共识。

具体被批评的是, “林 - 裴 (1999)” 论文在图 3、4、5 中显示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对于全世界的共识(七重跨膜起功能)来说,这一发现,如果是正确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没有人试图重复。

对于一个重要突破是否能够重复,是验证其可靠性的关键。在 “林 - 裴 (1999)” 论文发表 21 年 · 之后,没有任何实验室发表了能够重复这些结果的论文,也就是证明了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钢实验室就没有发表重复自己工作的论文。

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上午上海徐汇区的一个法庭上,裴钢承认,他实验室还有第二篇文章,证明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可以只要三重跨膜、一次跨膜就能够起功能。这一承认可以通过法庭录像证明。

如果 CXCR4 和 CCR5 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这是生物学界的天方夜谭。事实上,在我当年指出他实验室结果不能之后,裴钢自己也不敢相信,从而不敢发表所谓第二篇论文。他现在在法庭上声称不记得我告诉他我实验室重复了他实验室的工作,那么怎么解释我会知道他有第二篇、没有发表的文章?

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法庭上,因为我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重复他实验室 1999 年的结果,裴钢用这篇没有发表的文章作为有人重复了的 “林 - 裴 (1999)” 的证据。

那么现在就容易验证裴钢是否撒谎:如果他相信第二篇文章,里面既验证了五重跨膜的 CXCR4 和 CCR5 能起功能,又发现了 CXCR4 和 CCR5 三重跨膜和一次跨膜就能起功能,那么他应该发表这篇论文,而不是不敢发表。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就是他主编的英文杂志,现在还有 1999 年没有的 PLoS One 等不用同行评审的杂志,也很容易发表。他应该发表出来。

裴钢如果大大方方把第二篇文章公布于众,我也认为他真相信他的实验室没有人造假。如果裴钢不敢发表他本人已经当庭承认的第二篇文章,有理由推测他自己就怀疑自己实验室有人造假。

如果裴钢继续坚持自己实验室的论文没有学术不端,不用听信裴钢或我个人任何一方的意见,按照国际金标准,非常简单:重复实验,如果能够验证就可以还裴钢实验室一个清白。

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不用采信任何个人观点看法,应该请第三方重复 “林 - 裴 (1999)” 论文。

如果 “林 - 裴 (1999)” 论文的结果可以被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的第三方严格重复,那么饶毅就应该公开道歉。

如果 “林 - 裴 (1999)” 论文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按国际惯例,由裴钢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销论文。

澄清 GPCR 到底是七重跨膜还是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跨膜起功能作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教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生有普遍意义。所有教科书,包括所有中文教科书的标准内容认为 GPCRs 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钢坚持错误,那么就导致中国所有老师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的难堪:是按世界标准继续教七重跨膜,还是按中国裴钢一个实验室、“林 - 裴 (1999)” 一篇论文教学生说 GPCR 是五重跨膜。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饶毅

2021 年 1 月 21 日星期四 晚 10:25 分

来自饶议科学公众号

知乎用户 忙碌的懒虫 发表

通报开头就说 “依据《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规定”,于是我去瞅了一眼。

第二十八条 处理包括以下措施:
(一)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二)一定范围内或公开通报批评;
(三)暂停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限期整改;
(四)终止或撤销财政资助的相关科研项目,按原渠道收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结余经费,撤销利用科研失信行为获得的相关学术奖励、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等,并收回奖金;
(五)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申请或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资格;
(六)取消已获得的院士等高层次专家称号,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以及学术、学位委员会等学术工作机构的委员或成员资格;
(七)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作为提名或推荐人、被提名或推荐人、评审专家等资格;
(八)一定期限减招、暂停招收研究生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
(九)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
(十)其它处理。
上述处理措施可合并使用。……

处理意见轻重姑且不论,措施明显是依照上文来的。

但调查意见里面的 “图片误用” 是怎么回事?总得是《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里需要调查的 “科研失信行为” 吧?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的科研诚信案件,是指根据举报或其他相关线索,对涉嫌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开展调查并作出处理的案件。
前款所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以下简称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三)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等;
(五)违反科研伦理规范;
(六)违反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
(七)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对号入座,“图片误用”只能与第二条第二款的 “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相对应了。

真是言简意赅啊,把 30 个字缩成 4 个字一定很辛苦吧?

-—–2021.1.22 更新 ——

事件经验总结如下:

  1. 只看事件的简单定性结论有时反而会造成误导,需要看后续处理措施才能推测内情。通报涉及的五个人都是 “未发现”,但三个人有处理意见,且基本是按规定二十八条来的。这里“未发现” 也就是糊弄人的幌子。

  2. 颠倒黑白的事都能做出来,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底线;就算还有底线,迟早也会舍弃的。最魔幻的地方就是通告按规定二十八条处理还说 “未发现”“图片误用”,相当于法官在判决书给被告判刑还称其无罪。敢在关键结论上颠倒黑白,还有什么不敢干呢?

  3. 看起来黑话功力深厚,已经能不讲规定(自创 “图片误用”),不讲人言(结论颠倒黑白)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网络上都是阴阳怪气和黑话了吧?

知乎用户 孙天任 发表

这应该算是国内第一次由科技部组织、对院士级别的学术道德问题作出正式调查,并给予处罚(此前院士几乎就是护身符,比如四川大学魏于全造假、复旦大学杨玉良履历造假等)。在这层意义上,应该算是进步。

但不尽人意之处仍然很多,特别是笼统地把前三者的问题都归结为图片误用,更是严重遮掩了不同层次的学术道德问题。在我看来,这次调查中提到的 5 位,层次恰好各不相同,以下为纯个人观点。

曹雪涛:在十多年前,曹雪涛实验室是仅次于蒲施饶等巨佬的第一流实验室,是众多学子的 dream lab,堪称土博骄傲。这次在 pubpeer 短时间被指出如此多问题,的确让人震惊。不过,曹实验室对 pubpeer 上的质疑回复很迅速。目前来看,有些是质疑者搞错了,有些是图片用错了并进行了勘误(所谓的图片误用),但有些仍然值得怀疑,有些更已经被撤稿(大概看了下是 3 篇)。曹自己也承认了一定的责任:

您提出的关切再次提醒我,作为导师、主管和实验室的领导者,我的角色和责任有多重要,以及我可能已经出现了哪些不足。因此,我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对我现在和以前的学生、工作人员和同事、同行和学术共同体感到极其抱歉。对于我的任何失察及由此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总体而言,感觉曹实验室在管理上出了大问题,对发表不够谨慎,内审也不行。作为领导者的曹雪涛需要负一定责任,但没有证据(我也不认为)曹直接参与或指导了造假,目前的处罚感觉是合适的。

李红良:如饶毅所说,这厮就是十七年如一日的造假,在国内读硕士就开始灌水,到国外继续造假并被撤稿。居然回国还能直接被武大聘为教授、博导,一路高升到杰青、院长。大佬同事霍文哲教授实名举报也动不了他分毫,直到女儿的小学生科研引爆舆论才迫其退位。其所作所为几乎可以作为十多年国内科研黑暗面代表,而且猴实验造假的问题更不可能用底下人独走来解释。面对种种确凿的证据,居然也能含糊地说成图片误用,受到的惩罚才是曹的两倍,曹雪涛简直要喊冤。

耿美玉:要是没有九七一进入临床和上市,谁会关注她的研究呢…… 认准某个小分子套到各种疾病上发现简直是万能神药,然而没有一个机制靠谱,也没有坚实临床证据的事情简直太多。这就是为什么看科技新闻感觉什么病都有药能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她的文章确有图片误用问题,但即使没有误用,结论就可靠么,九七一就有效么…… 感觉还是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只要采取挑选数据这种擦边球的行为就足以解释,用 PS 都有些多此一举。这件事更多体现了我国在新药审核方面疑云重重。

裴钢:裴钢仅被饶毅指出一篇文章,但从目前饶毅的举报来看,并无法证明存在蓄意造假的迹象——可能重复不了,可能结论有误,但这都不能表明造假。甚至裴钢的确有可能是没问题的——就连方舟子都不认同饶毅的举报。不过,裴钢采取起诉名誉权的方式来反击,似乎也有些过激——令人想到当年肖传国起诉方舟子的旧案。要真觉得自己文章没问题可以重复,不应该直接发文章出来打脸么?在目前就给结论说文章没问题,也并不合适。

饶毅:把作为国内打击学术造假的功臣饶毅放到这个名单里,实在有些羞辱人的意味。如饶毅此前所说,这些文章是国外研究国外经费国外发表的旧文,被匿名信广泛传播很可能是故意陷害——匿名信和武大调查李红良的时间是前后脚。当然,这些文章有的的确存在问题(不知道调查所说用于申请基金的 2 篇文章是否在内),目前看来饶很可能是被合作实验室的某位造假惯犯坑了(此人也回国当了教授,也没看到有公开处理),可能也有些许失察的责任。


饶毅也指出裴钢和耿美玉问题严重性不在一个层次:

让大家知道您和裴钢的问题,与耿美玉和绿谷药厂问题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要不然,大家众目睽睽之下,真把您和裴钢当成最大的问题。您和裴钢不是现如今最大问题,而是相当容易纠正的问题,给《美国科学院院刊》致信,说不能重复,需要撤稿,就完了。给现在的青年研究员、学生,做一个榜样。
而耿美玉和绿谷药厂,做任何补救都不可能是榜样。如果有机构、有吃国家皇粮的人对国家负责,不欺上瞒下,就很有可能发现造假的证据,而不应该是上海药物所那样第二天就宣布结论。

知乎用户 雨花​ 发表

高,实在是高,真是啪啪扇全中国学术圈的脸。曾经我发表暴论说国内学术圈都是门阀,一切看论资排辈,还有很多纯洁的研究生来反驳,呵呵呵……

知乎用户 雪中的萤火虫 发表

前有物价 “温和上涨”,后有论文 “图片误用”。

中国话咋这么好听呢?

在此引用一个示例,西游记中,凡是抓了唐僧的妖怪都被处理了,有后台的被带回去当神仙了,没后台的被打死了。

韩春雨算不算造假?我觉得这个事情有待商榷,但是事实上实验重复不出来就算是学术成果有问题了。可是人家图用的是真图啊,调查组给出说明 “不存在主观造假”。最后什么结果?

曹院士举起酒杯呵呵一笑,我就问你们,还有谁?

呵,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知乎用户 王诗翔 发表

转述饶老师今天微信推文的补充重点:

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 “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找过我,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放跑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当“小事” 是范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事情。

我的内心狂赞。

知乎用户 尹二蛋​ 发表

1. 一学生在校园散步,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高呼救命!

两科技部干部闻之,视若不见,仍边走边谈笑如故。

学生情急生智,遂高呼 “曹院士学术造假”!两干部闻之大惊,急跳入河中,将学生拖上岸来批评教育并记处分之。

2. 一位学生在在武大论坛上抱怨道:“这种教授真差劲儿,学术造假要不要脸!!!!!”

结果被一位武大老师听到而遭处分。

学生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教授,你怎么可以随便处分我呢?”

" 你少骗人,” 老师咆哮道,“我在武大工作二十多年了,哪个教授有造假我会不知道吗?

3.——什么在曹院士和李教授那里是最常见的?     

——暂时的图片错误。

4. 一学生在大街上大喊:“曹院士学术造假,不要脸!” 结果被给予警告处分和开除出分。

警告是因为:辱骂学校领导人

开除是因为:泄露秘密

知乎用户 CycleUser​ 发表

我从来都对**「学术圈(juan 四声)」**不抱有任何希望的。

庸俗地说,这首先自然是因为咱是无能之辈,底层学渣,不是既得利益群体的成员,所以对既得利益者肯定是羡慕嫉妒恨。

直白地说,还是由于见到了太多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荒诞剧情 [1],也是自问无法做到那样**「优秀」[2],更是实在对「优秀者」**感到了审美疲劳 [3]

名动天下。

好,您们掌握最大话语权!

门徒四海。

行,您们优先占最多资源!

四世三公。

棒,您们薪火相传好血脉!

赢者通吃。

原则灵活?底线在哪?还有一点希望么?

您们都优先分配了,别不体面行么?!!

体面地研究行么?

我们蝼蚁自然不敢争雄,只是不解为何众位掌门已经神兵在手神功大成神威无比了,还要弄些『杀良冒功』之类的下作把戏?

能不『误用』么?

已经让您们得了最大程度的优势了,就正派一点不行么?!

真是要当余沧海,毫无底线?

还是要做岳不群,为祸武林?

掌门不愿意,就不顾体面,我们暂且没办法帮你体面。

只能看这大好山河氤氲遍布烟霾蔽日,和那些海外洋奴一般做派。

我辈底层蝼蚁尚不敢「蚍蜉撼大树」,只能先叹一口气了。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活下去,才有改变的机会

不仅要好好活下去,还要避免成为类似的人

最重要的,要比有的人活得长

总会有路的。

参考

  1. ^ 哪个瞬间你对中国科研圈彻底失望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1753611/answer/816551951
  2. ^ 同样是 985 大学的博士生,为什么有的博士生能发几篇 SCI,而有的一篇核心也发不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518912/answer/1187973134
  3. ^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博士生建议同名者改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564963/answer/821422273

知乎用户 泉眼无声 发表

我能做的就是给部长写个信反映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HTTP://WWW.MOST.GOV.CN

知乎用户 秋天 发表

请科技部解释一下什么叫 “图片误用”。

知乎用户 薛动谔的喵 发表

不妨换个角度,如果某位高校博士在博士论文中出现了像曹雪涛(院士)、李红良(二级教授)、裴钢(院士)、耿美玉(研究员,某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论文中的问题,是否也可以定义为 “图片误用”?是否也可以轻拿轻放?是否也不需要撤销博士学位?

如果是的话,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这些文章没有挂这些学术大佬的名字,能否得到发表(顶刊 / 知名期刊)?能否也只是定性为 “图片误用”?

如果是的话,那我无话可说。

在大学阀面前唯唯诺诺已经是学术圈公开的秘密了,见到院士或带有行政头衔的学阀亦步亦趋的学术 “后浪” 也数见不鲜,项目验收时专家都是熟人的也不在少数。用我一位老师的话说,你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干这种事,良心不会痛吗?

像名单上这种级别的学术大佬,也就是只有像饶毅这种同等段位且没有污点有良知的大佬或许可以举报,其他段位不够的学术后浪恐怕连质疑的胆子都没有,如果之前有造假前科的更是不敢举报了。所以,真正能够具备举报资格和能力的真的是微乎其微。但绕是如此,依然给出了这么一个 “罚酒三滴” 的处罚,真的是让人心寒。这就摆明了某部不鼓励学术举报行为呗,举报成本远远高于造假成本,但凡懂得趋利避害的人都不会再去舍身堵枪口了,所谓的学术自由和独立、科研诚信和声誉,哪赶得上劣币驱逐良币和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蔓延之快。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杀人放火金腰带, 修桥补路无尸骸?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插一个故事:记得之前我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某 985 高校党委书记在处理该校某院士与该院士所在学院院长利益冲突时曾破口大骂(当事人不在):看来批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也不全错,他们怎么没有一丁点家国情怀?

最后,看到这份通知,最难过的应该是饶毅吧。


1 月 21 日动态更新:

果不其然,饶毅教授回应了!以一种壮士断腕的方式回应的——向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发邮箱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全文如下:


1.22 进展动态更新:

饶毅发文(邮件)《不反对用 / 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调查裴钢实验室论文》对 21 日举报信材料作了补充,其中对举报论文第一作者姓氏作了更正,(涉及的文章简称为 “凌 - 裴(1999)),给出存疑点与复现论文的建议,给出之所以认真调查的理由:

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 “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找过我,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放跑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当“小事” 是范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事情。

全文如下(截图):


参考资料 / 相关问题链接: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mp.weixin.qq.com[补充:不反对用 / 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调查裴钢实验室论文​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X_qUtpvECsovLFPFQeMGSw)[如何看待饶毅正式举报裴钢院士涉嫌学术不端:谬误不会因为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690638629)

知乎用户 豆豆长乐​ 发表

以下实验是某位大牛做的,既然科技部说他没有造假,那就给各位学医学,生物的同学们见识见识,以下实验结果不算造假,算误用。哪个大佬做的实验,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顺带想问下,如果在欧美日韩这么做科研,会咋样?

知乎用户 战斧牛排 发表

我虽已博士毕业,但还保留着学校的通讯邮件。最近还收到邮件通告,学院有些博士生的发表不合规范,需要纠正补充。这还不是什么事实性错误造假,只是一些格式与补充信息的小问题,就被通告挂人了。我特么文学专业的,要求都这么严。

想不到咱国理工科,堂堂院士,一句 “图片误用” 就能打发过去。人的想象力果然是有极限的,JOJO,我不做人啦!我就好奇,以后国内相关专业的人员,你们好意思在国际上见同行吗?不处罚,就是鼓励,我看全民“图片误用”,指日可待。

当然,我有高度的正直觉悟,一眼就看出这是美国的阴谋!拜登上台了,经费又到位了,网特们又复工了。我寻思饶毅就是个大网特!搞个公众号还叫什么知识分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饶毅举报院士是什么目的?动机是什么?受谁指使的?谁允许他举报了吗?官方都已经出结论了,是图片误用。饶毅还想破坏什么?颠覆什么?

美国都打到门口了,谁还纠结图片误用,谁就是民族罪人!就是给镜外势力递刀子!院士国士无双,一定要支持!

知乎用户 Dr.Evil 发表

演示完毕。

知乎用户 王哲​ 发表

我和很多在美国的朋友(部分已经成了 “前朋友”)讨论过学术不端的问题。

他们的某些观点让我这个挺中派难以反驳。

马克思的观点,一切大国与大国的竞争,最终都是生产力的竞争,邓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术造假是从源头在摧毁国家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能力,就是在民族复兴的快车上放汽油,开倒车,是民族最大敌人,最大的罪人。

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敌人,从来不是美利坚这些外部的对手,就是我们民族内的败类。

如果我们不能把民族的败类绳之以法,反而让败类身处庙堂之高,掌管国之重器,为人师表。你怎么能相信中美之争,中国能赢呢?

我祈祷国家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回应。

当还乾坤真颜色,留下正气满神州!

知乎用户 莫轩​ 发表

科技部的调查结果显然让一个普通硕士博士生看起来都有问题,那么,调查团的成员们是什么学历和业务水准?

没有秉承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是不是要调查一下调查团的各位?

如果调查结果传到国外,国外的媒体专家学者们怎么看?

以后国内的论文该怎么送审?

说是要与国际接轨,几十篇论文 “图片误用” 在国际上都是要撤稿的严肃事件,怎么在国内就成了不痛不痒的问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不得

哎,算了算了

知乎用户 LinT 发表

知乎用户 手抖毛大夫​ 发表

虽然我个人的科研水平和成果给各位大佬提鞋都不配、这辈子活到现在连给 CNS 投稿都没在梦里梦见过、写的标书本子估计给各位大佬垫桌子脚都不配:

但是我始终记得当年见自己导师第一面的时候他跟我说的一段话:所谓的做学术,和做手术一样,每一点一滴一个步骤都需要扎扎实实、实心实意面对,做学术偷工减料走捷径,和做手术偷奸耍滑糊弄事一样,都是能杀人的——甚至一台糊弄事的手术只能 “杀” 一个病人,但一篇假的医学研究或数据带来的误导可能害死很多人,而且越假的文章发在越好的平台上 “杀” 得人越多。

学生不才,读博了几年勉强毕业,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给导师争光,但这些年好歹也没有干出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给导师丢人,更没能成为医学研究造假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然也没那个本事)。

没想到过了这些年,再看到学界的新闻的时候,得知当年导师眼中能 “杀人” 的事,已经成了一笔带过的 “误用” 了。

嗯,难道以后医生们把本来应该切在 A 器官的一刀开在了 B 器官上、把本来应该放在 A 动脉里的支架放在 B 动脉里、把本来应该移植在 A 体内的肾放在了出钱更多的 B 体内——

也可以算是 “误用”?

……

当然了,这里我也 “误用” 一句题外话——我相信这份名单里面有些人的脏水是被 “误” 泼的。

知乎用户 犀牛甲 AI 科研实验室​ 发表

2019 年 11 月 29 日,光明时评:饶毅举报院士造假,学术荣誉有人珍视吗

2019 年 11 月 29 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以个人身份实名举报的文件图片当时在社交网络上传播。
饶毅建议某基金委 “应该有效、有胆魄地彻底调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严肃调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院(员)裴刚”;“现实名举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关于药物 GV971 的文章。
饶毅所指三人,无一不是民众眼中 “颇具威望” 亦或有 “突出贡献” 的专家学者。
李红良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裴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耿美玉所发明药物 GV971 是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国产新药甘露特钠。
因此,对于这些在科学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的举报,无论最终事实结果如何,都应该审慎对待、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毕竟,学术界乱象诟病已久,尤其是站在中国科学界学术顶端的院士群体近来频频以负面形象见诸媒体。
这两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学术论文剽窃的丑闻曝光,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 18 篇论文造假。
这只会逐步打破人们对于学术界象牙塔印象,对于院士身份所代表的权威性、专业性印象,甚至还会打破人们对于科学的信任。
院士制度作为社会对于科学界人士激励机制的塔尖,这一身份除了是对其学术成果的认可,还附带了诸多人们所想象不到的学术权力。
这些学术权力的具体细节并不被人们所知,只不过能够直观地从一些资金数字上得到体现。从一些媒体公开报道,即可窥看一二。
比如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曾印发措施,对引进的驻晋工作国内外院士给予 1000 万元科研经费、200 万元安家费和每年 40 万元津贴。这仅仅只是院士身份的最浅显价值体现。
中国早已过了艰苦奋斗搞学术的年代,在给予院士群体声望和地位的同时,保障其应有的体面收入理所应当。这也本是院士制度设立的初衷,可以正向激励科研工作者在其所在领域不断出新、出彩。
但问题是,院士学术造假如此之多的在近来被提及,实则让人怀疑,院士制度所内涵的对科研工作者的激励是否早已变味?追求学术领域的尖端成果从而获取社会给予的身份认可,是否已经变成了以追求身份为自身牟利,可以不顾学术诚信。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的一番讲话曾引发社会热议。

李晓红把院士队伍比作科技长城,是学术界的精神高地,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所以 “珍视荣誉,固守长城” 格外重要。

正因为如此,院士称号不应承载过多非学术的、功利的东西。

目前已知调查过程的透明性惨不忍睹,仅以图片误用来草草结尾,可信度不高。

我们尊重贡献,我们也反对学术不端。

功,很多时候,并不能抵过。

我是小牛,祝你顺利。

知乎用户 等待小蜗牛​ 发表

这真的还不如不调查……

知乎用户 日月 发表

@牛顿,爱因斯坦,你们的年代不发达,论文图片没法 ps

我们都知道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讲究客观的。

每年研究生开学给研究生的学术伦理课是怎么说的?这种事情就因为一些人位高权重就姑息?

我们每年投入那么多经费搞科研做研发,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为什么投个这么多的钱搞科研,不就是一百年前吃过科技不行的亏吗?美国科技战贸易战,对华封锁,可一直没松手啊!如果不守住学术的底线,对整个学术界,对科技行业都是致命的伤害,为什么能这么堂而皇之的上下其手,指鹿为马?灌水也就算了,实凿的 ps 图片,这种公开发表的论文得多坑人啊?

越是大牛,院士,位高权重的校长,自己都歪成那样,怎么教别人做人。难道到最后做人就得同流合污才算会做人?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论文也仅仅是一篇国内科学通报。有些人表面上号称发了多少文章,其实都是一堆废纸。而且这堆废纸还会祸害正常人。

某大学官网新闻

新闻地址

[学院组织观看 2019 年全国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jmxy.sxau.edu.cn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mxy.sxau.edu.cn/info/1043/4014.htm)

我亲爱的曹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给所有参加会议的和远程视频观看会议的新研究生讲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我记得有的落马官员在被抓前还在廉政会议上给别人讲如何不被金钱腐蚀。

国内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有多少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年轻人被逼良为娼,或者彻底离开学术界?

奉劝那些在大学里面的学术君子剑们,不指望你们搞个诺贝尔奖,老老实实先做个人,然后扎扎实实的做好研究,教 书 育 人!

学术造假必然伴随着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也要老虎苍蝇一块打。科技部就开出这样的处罚,怎么服众?

我就很迷糊,教小学生都知道怎么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为什么现实中就总是这么匪夷所思呢?

这是拿诺奖证明存在引力波存在的论文,从此,人类观测宇宙不止依赖电磁波,还可以使用引力波,开启多信使天文学时代。是不是也要用 ps 或者什么图像处理算法在论文里修一修?这 TMD 不是糊弄人吗?

当年朱元璋修南京城墙也么做的?每块砖都留下名字,你能想到二战日军打南京,这城墙还能给日军造成很大的阻碍。这是什么质量啊。公开发表论文不就是那块砖吗?现在发现墙塌了,找到源头,却说只是砌墙手法问题?如果一直这样,那么老老实实做砖的人会被排挤的啥也不是,当然为了面子好看,还会抓两个没有背景的残次品,可问题是这面墙现在已经不是一两块砖是假冒伪劣了,是一片又一片。而知府老爷调查完说质量没问题,小瑕疵。

翌日,大雨倾盆,卒!

知乎用户 秋雨晨曦梦 发表

作为曾经科研无名小卒,真是大开眼界。

真 · 重新定义误用。

什么是误用?欺负群众没人搞过科研?前边的图后边文章还用这是误用?

什么是数据不严谨?

真调查很简单,直接找杂志编辑部,开启国际第三方同行评议,公开 peer review 文件和 response 答复过程就行了。

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顶刊已经部分公开审稿人姓名和 peer review 文件了。

新年 Nature Physics 和 Nature Materials 等也宣布跟进 open access,越来越多杂志转型。

或者像物理 PRL 这样,comment 发出来,作者再 reply 答复,真相自明:

这调查还糊弄人呢!

至于停止一年资格,这身份地位别说停一年了,手下小老板无数,是缺经费的主?

学术的事最好还是找国际第三方无利益相关专家解决,而不是内部调查。

真理越辩越明,学术风气才能更好。


对曹雪涛院士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

对网络质疑曹雪涛院士的 63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1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1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1 年,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二、对李红良教授论文的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

对网络质疑李红良教授的 21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经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2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2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2 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

知乎用户 教无良导师做人 发表

癌变了。

知乎用户 许晓东 发表

如何看待?我觉得应该给科技部点个赞,真是大快人心啊。这件事历史上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未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会有一个大发展,高水平论文层出不穷。

另外,悄悄地问问科技部,我真心实意地想造假一篇论文,按照科技部的标准,我要写成什么样你们才能给我发个学术造假认定证书。太南了……

知乎用户 范小茗嘿嘿嘿 发表

无可 救药

知乎用户 Claude Xin 发表

呵呵,Science 已经头版报道了, 就看这个脸是谁在丢。

就这还敢劝科研人员回国?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1/high-profile-chinese-scientist-cleared-fraud-and-plagiarism-charges-involving-more-60​www.sciencemag.org

知乎用户 happylifels 发表

包大人问元芳:

1. 郭敬明网络小说抄袭否?

嗯,大段抄袭,抄袭剽窃

好,电影下架,全网封杀

2. 翟天临博士论文抄袭否?

嗯,整段抄袭,查重率贼高

好,撤销博士学位,退出娱乐圈

3. 大佬们学术造假否?

否也,图片误用

哦,啥是图片误用?

就是…….. 论文中图片被课题组聘用人员不小心贴错了…….

贴错了?大佬们都是些啥人呀?

**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现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图片误用)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2013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图片误用)

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等多个职务,目前被免多项职务。(图片误用)

同济大学裴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1999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发现有造假)

啥处理意见呀?

曹院士取消 ** 资格一年,李长江取消 ** 资格二年,耿研究院批评教育

荒唐,你咋办的案子?

包大人,不是小人办的案子。是在 21 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联合工作机制,组建高层次复核专家组,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体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

昨天这结果能让人信服吗?

大人,网友们吐槽不懂啥是图片误用,跟看爽妹子的声明一样,看不懂。还有人问自己马上要评职称,聘期考核,博士毕业,是否也可以图片误用下?

嗯,我也看不懂。其他作者也没有责任?

应该都升为是教授副教授了,应该没啥责任

对了,大人,今天饶毅正式举报,说:“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哦,还有续集,未完待续?饶毅是谁?

饶毅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对了,大人,今天还有一个美国 MIT 首席研究员(Head)张曙光就姚毅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提出质疑,认为指责完全没有道理,必须真诚地向裴钢博士及其同事道歉。

哦,大佬们掐架,这就难办了。你觉得谁在撒谎?

大人,小的只是本科毕业,不懂他们的专业和学术研究。

嗯,也是,我也不懂。算了那就继续抽查硕士博士论文吧,要严查,不能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年纪轻轻的,得注意学术伦理,未来日子还长着呢。

明白,大人,这就去办。

这几天一个又一个大瓜,清官难断呀,让子弹先飞两天,看看还有啥幺蛾子

知乎用户 Flying 发表

同济硕士毕业生一枚~

得知裴钢校长被举报的消息,我竟然没有一丝想护短的欲望。

“误用”?我杀了人,误杀,是不是就无罪了?

读书几年,裴校长没有任何存在感。

硕士入学,没有人通知我们参加全校的开学典礼。

在读期间,也从没有全校统一的毕业典礼,没有统一的拨穗仪式,授学位。

每个学院只派几个学生代表,在只能容纳几百人的礼堂里配合拍照,做宣传。

其他人,连站在台下看看的一个都没有。看来大多数学生都不配吧。

据我所知,大多数学校,都有校领导授学位的拨穗仪式。有些学校,甚至校长一人亲自给全体几千毕业生授,连续好几天。

但是读了几年同济,我连这样的仪式感都不能拥有。

可能院士还是太忙了吧,忙得没有时间给学生授学位,忙得图片误用了都没发现~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科研方面的事情

让科技部自查

恐怕最多也就这样了

学术腐败 师徒裙带 经费侵占

本身隐蔽性就很强

很容易蒙混过关 更遑论同行相卫 同门包庇

而科研领域的专业性强

又不能由纯外行来调查

所以应该尽快成立科研界的纪委部门

专门负责这个领域的监察工作

知乎用户 布洛里 发表

我是南开本硕博去年毕业的。

在我开始读硕士期间,我的导师就叮嘱我,做学术不需要顶聪明的脑瓜,但是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笨功夫。导师又告诉我,南开的学风一向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我一直记在心里,跟着导师的五六年,我看到我的导师也确实是如此在做学术。

如今我毕业了。我导师也马上退休了。南开出了这档子事。我看到本科小学弟在朋友圈转发调查结果,并配了两个字:正名。一时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

从我本科进入南开开始,就不断听周边的声音说,南开正在没落。

曹雪涛到南开时,大家欢呼声特高:硬实力大佬来了,南开医学有望突破式发展,南开有硬核新活力了。

如今这结果。我只觉得脸上臊得慌。转念一想:嗨,人家本人也许都没有臊得慌呢。

如今我初入学术圈内,在中原高校里谋发展中。有次我在朋友圈吐槽社科学者面临的现实窘境和困顿,导师评论:期待各位摸爬滚打遍体鳞伤后,作出散发泥土气息的研究,讲出含泪带血的课程。

唯愿铭记我导教诲,问心无愧吧。

知乎用户 励志脱坑的化学狗​ 发表

院士在国外代表着荣誉;在国内象征着权力。

知乎用户 芦中人 发表

真的应该邀请国际同行来查,涉及裴钢曹雪涛自己查自己能查出个啥。

JBC 撤了曹雪涛一篇,其它撤稿没见。

https://www.jbc.org/article/S0021-9258(17)50090-3/fulltext?sid=080f077e-5a8f-43e6-b5bf-915b85453028#%20​www.jbc.org

后面应该还会有撤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对曹的处理,我建议你们议论这件事的同时看看曹雪涛 2020 年发的勘误吧。

反正我真有点懵逼。曹雪涛确实头铁,4 月有个做小胶质的哥们跟我说他没事。他们实验室的数据肯定有很大问题。

中国对学术不端向来包容,当年神经所的丁玉强搞到 jns 撤了他的所有稿,然后直接封号了,他还是在同济大学找到了教职,做实验的事,较真起来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辣鸡,不较真,咱们都是有情怀的人。

裴刚的那个数据确实是重复不出来的,我身边的人也重复过,有人能打我脸吗?不信你们自己试试。或者跟裴刚要他的基因。

梗美玉就别说了,她就是个梗。

这次饶毅举报是因为他被举报恼火了随便咬了几个人。

https://mp.weixin.qq.com/s/tfK1GQL3y9XRUEol9z6ShA​mp.weixin.qq.com

饶毅选择死钢裴刚

知乎用户 贾明子​ 发表

你在道路上排队过收费站,大家都在排队,然而有一辆车野蛮加塞儿,旁边的交警看了一眼,不管。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 我这个暴脾气,凭什么你做得,我做不得?我要挤在你前面!”

是吧,很多人这么想。

很快收费站前面堵成一个大疙瘩,谁也动不了,然后就有剐蹭,吵架。交警想管也没办法了。

这时候你看见一个人还在老老实实排队,你一边挤进他的前面,一边心里暗暗说一句,老实人都傻。

这个,叫做劣币驱逐良币。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大开眼界。

真是现代版的 “窃珠者盗,窃国者侯”。

万万没想到,中国科研圈已经烂成这样了。

为了维护几个骗经费的所谓 “大佬”,编出这三岁小儿都能看出的瞎话。

简直是贻笑大方。

也罢也罢。

只怪科教兴国四个字,二十年都没有提及了。

知乎用户 缺钙的小刺猬 发表

在科研大佬面前,小刺猬是个地地道道的透明渣,有幸读书的时候做了几年科研,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小刺猬对中国科研圈的现在以及未来不抱任何希望。哈哈,摧毁得相当全面,小 five 觉得中国真正的科研在某些民企,不在高校,不在中科院,也不在科技处,基金委。

我在读《儒林外史》的时候,一度觉得这书写的不是官场,而是科研圈。

先说说科研圈什么样的人能风生水起吧。——能人

什么人是能人呢?屠呦呦,颜宁这种科研大牛算不算能人?不算,不仅不算能人,甚至是科研圈的低能儿。

能人一定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会抱大腿,胆大,有酒量,最后一个是科研能力(不用很强,有点就行,如果你把时间都浪费到这个上,就很难混起来了,除非出国,像颜宁老师一样)。

1. 重中之中—抱大腿:学术圈最讲关系和师承,基金申请,评比,发文章这种都是要看面子的。

对于圈外人可能有些模糊,小 five 举个栗子。

二狗子和狗剩子同样做了一泡屎,二狗子的导师是曹院士,这泡屎就能发表在 SCI 上;狗剩子的导师是个小新人,这泡屎连中文核心都发不了

接下来,以这泡屎为核心,二狗子和狗剩子都写了一个基金,二狗子的基金上带上曹院士的名字,狗剩子的基金上没有学阀大佬。最终结果,二狗子的基金科技处给批了 80W, 狗剩子这边呢,收到基金委一封信, 以后这种烂东西不要再写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曹院士就是基金委的成员,也是 SCI 的编辑,整个过程相当于曹院士自己给自己审论文,自己给自己拨款。

无数精明的年轻人看透了这一点,都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耐何想乘凉的人太多,树太少。这种抢树的游戏,尽显世间丑态。

2. 胆大

说到这里,答主又想举个栗子。前几年老幼妇孺皆知的韩春雨先生,韩先生真是倒霉,如果当时事情不败露,就带上帽子了,什么都有了,最重要的是钱,有了钱,疏通完关系,酒喝足,大腿抱牢,稳上个两年,就算再暴露也不怕了。只要达到了一定的级别,图片误用是可以被原谅的。

不知道这样的图片误用会给多少年轻人启发,稍微一误用,离 science 就很近了

3. 酒量

为啥现在反腐这么严重,官场收礼少了很多,白酒股价还是蹭蹭蹭的涨?学术圈不够喝呗。

总结:这种举报和调查是不会有结果的,学术圈没有真假对错,唯一的判断标准是合不合群,特别敬佩饶毅先生,也真心担心饶毅先生的安危。中国的科研在一些自强自立的民企里,华为,大疆,宁德时代这种,高校,中科院这些是玩套现和权利游戏的地方。

对这些学阀来说,撕下他们的遮羞布,断了他们的财路,就想要你命。

知乎用户 小王爷 发表

韩春雨碰到底线,春雨毁了!

曹雪涛碰到底线,底线没了!

最大的输家是饶毅,居然和几位造假者同台亮相!

知乎用户 运动医学万医生​ 发表

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一直号召我们学习曹校长(那时候还是某知名军医大学副校长)的先进事迹,他如何如何迎娶白富美,如何如何建树科研,如何如何发表高分文章,如何如何破格提教授,一路坐着火箭上来,学校还专门为他盖了层免疫楼。当初只有仰慕,不少同学还专门跑到免疫系抱大腿,只要随便找个老师,跟着做实验似乎都有很光明的未来,前途无量。

时光飞逝,剧情总是向无法意料的方向发展,曹校长升院士 –》曹院士跳槽啦 –》曹院士造假啦 –》曹院士误用啦

这样的通报会鼓励科研狗们学习大佬们误用,其他行业也会,让科研圈堪比娱乐圈,例如最近误用卵子的段子。下一步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现在再看我这个之前的回答,有点感觉没?

[中科院的院士算不算人中精英?​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941481/answer/1655496215)


知乎用户 吳长安​ 发表

都是 “图片误用”,那么问题来了:

已知李「教授」21 篇论文中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停了两项资格 2 年,而曹「院士」的 63 篇论文中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却仅停了 1 年。

请问,李和曹各 “图片误用” 了多少篇?

知乎用户 Reaganlee​ 发表

滑天下之大稽

知乎用户 学术审丑打垮一切 发表

公众服务员职业道德与能力 vs 公立机构公信力 vs 科技发展的底线

如果大案要案都不处理,请问公众服务员,你们出身的那个地方哪怕是一个偏远山村还能活着吗?如果学术大规模腐败,一点造假都查不出来,中国还能发展科技吗?正经的科技工作者还有生存空间吗?所有人不都得明目张胆的造假,造大成果大项目,发 “好” 文章,必然把正经做科研的人一个不剩的都坑下去,国内国际学术圈尽人皆知的事情,中国科技以后还发展什么呢?这种灾难性后果是谁或者哪个公众服务员都负责得了的!重大造假者算得了什么?值得全体中国人,中国科技发展,中国科研人替其背负历史性灾难?

全社会哪个人民父母同意公众服务员的这个调查?一点造假都没有?

造假傻子都能看出来确定证据的时候,在说啥都是从小没有接受人性的教育,没有人信了,狼来了的故事从小就都不懂,虽然我们必须要承认,很多人员虽然念过几天书,正面教化和素质非常的少,甚至几乎就没有,仍出于尚未开化的状态,全部或者大部分都是负面品质且其恶劣程度很高!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的教化,做人的底线,社会底线,人的尊严,尊重法律,社会公民的职责,公众服务员的职业道德底线,这必须得有才行,不然活着干什么?活着要出大问题的,不是单纯的害别人而是严重的害己,甚至要坑害全社会的!

这是法律调查?这是依证据调查?这是啥年代了?这都 2021 年了,绝大多数中青年人全都有较高的学历,都有自己的足够的非愚昧的或不可糊弄的现代社会见解,同时全社会对反腐和惩治有问题的公众服务员早就深入人心了

不是你想说啥就是啥,没有人傻到极点的!每天都要为数很大的公众服务员被处理,没有公众服务员具备特殊权力可以在做烂的时候不被处理!!!

我建议:

1 行业人士继续揭发其铁证如山造假的证据,发布到全社会及国际学术圈(杂志及学术机构),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 和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不糊涂,中国人要脸!国际各著名期刊杂志都讨论了,尽人皆知,就这个结局能过去吗?全世界怎么看中国!?

不能让饶毅一个或其它少数人持续揭发,现在看这不够。

2 必须立即公开所有 “非常科学严谨符合法律规范的” 调查报告和人员名单!如有渎职行为应该立即从重处理!

3 按学术造假,该开除开除,该扭送司法机关扭送司法机关!

凡是涉嫌重大和众多学术造假,涉及中国人民上亿的纳税钱,无论未来何时,都应该重启公正的法律调查,依据充分的证据

知乎用户 浮生未半 发表

观察者网好有出息啊。

知乎用户 Arn8 发表

饶毅的不提,跟其他几个不一样,就说说其他那几个。“图片误用”?真是活久见,我都被气笑了。本来学术造假,每个国家都有,这是个人问题,只要处理了,对国家信誉没什么大不了,不管造假的人多不多,爆出来总归还是要承认并处理的,不说什么高大上的学术理想正义之类,最简单的道理,毕竟学术圈的人都是体面人,还是要脸的。现在倒好,国字号出来盖章 “图片误用”,不是造假,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科技部这是为啥呀?这是为了要脸还是不要脸?我真的十分困惑! 这不是把个人学术不端的行为直接上升为国家认可的层面了吗?这,这,这。。。这叫中国学术界的科研工作者以后怎么出国见人?这是把所有中国学术界的人的脸皮子直接硬生生地撕了下来呀! 疼,疼,疼!

知乎用户 Long Yu 发表

从调查小组角度 这事儿类似于法医去尸检被人托了关系。法医心里大概是这么想的:

“老子好歹是专业人士 你让我空口说瞎话非说人是自然死亡或者自杀我肯定是不干的 我要脸

让我来尸检 那结论就是他杀 至于谋杀还是误杀 你们爱咋咋地吧

“图片误用” 意思就是反正专业角度看图是有问题的

至于实际是不是误用呢?

“我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看港片,反派大佬杀了人,基本都是所谓误杀罪名成立进去稍微坐几年。看来艺术果然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决定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1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1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1 年 ,责成其对被质疑的论文回应质疑并进行勘误,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在工程院相应学部通报批评。  

顺便说一下,其实这个措辞算比较严厉了。说明处理方对这帮人干的事情的性质其实是一清二楚的,只不过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稍微留了一点点脸面没有一撸到底而已。

知乎用户 无所用心​ 发表

真 “法” 不责众,“刑”不上大夫。

知乎用户 新君物谈 发表

有朋友和我谈论此话题时说,那个饶何必如此呢?跟着大家一起混,吃香喝辣不好吗?不就是一点图片修修改改么?这算个事儿么?现在哪个做科研的不灌水?

确实,灌水哪里都有。国外就有。咱老板也灌过水,不过比较隐蔽罢了,台面上不说。台下还不是怎么想着把不怎么好看的数据图片搞得好看点。

所以科研界也存在不同的群体。

有的人对科研的严谨务实并不十分 care,因为科研只是他晋升发家的手段而已,等混成大佬甚至院士,手上握有巨大的资源,招人干活岂不爽哉?何必跟人家过不去,大家你好我好都好,互相照应,评审时互相礼让,退一步海阔天空,雨露均沾。

还有的人则不一样。如饶大师那种。有人说他多说点好听的不行么?等评上了院士啥都好说。现在就搅混水,后面还怎么混,怎么吃香喝辣。

老饶可能也早就明白了,已经和那个圈子无缘了吧,无论怎么混也进不去。与其如此,不如做一个科研打假侠客,逍遥自在,也是一番淋漓畅快。

头铁的人在这个社会往往混不开,甚至碰一鼻子灰。

但是头铁的人多了,造假的人胆子就小了。

可是,又有谁愿意做那个头铁的家伙呢?

知乎用户 蒙蒙细雨 发表

我第一次知道饶毅是在高中,高中因为写作文的原因喜欢买各种林林总总的杂志和文摘,印象很深的一篇是他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愿: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 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做自己尊重的人,我一直认为科研圈是需要有尊严的,这种尊严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

知乎用户 地平线 HOA 发表

来源: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607/t20160718_272156.html

信息名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信息索引:360A02-03-2016-0018-1

生成日期:2016-06-16

发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0 号

信息类别:部门规章

内容概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经教育部 2016 年第 14 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 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0 号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已于 2016 年 4 月 5 日经教育部 2016 年第 14 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 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2016 年 6 月 16 日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和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第三条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制定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宏观政策,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对所主管高等学校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机制,建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报与相关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条 高等学校是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主体。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本办法完善本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 教育与预防

  第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骄不躁、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应当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教育和指导,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与审核。

  第八条 高等学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对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所涉及内容的知识产权查询制度,健全学术规范监督机制。

  第九条 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在合理期限内保存研究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保证科研档案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高等学校应当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结合学科特点,对非涉密的科研项目申报材料、学术成果的基本信息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十条 高等学校应当遵循学术研究规律,建立科学的学术水平考核评价标准、办法,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潜心研究,形成具有创新性、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教学科研人员学术诚信记录,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课题立项、人才计划、评优奖励中强化学术诚信考核。

第三章 受理与调查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社会组织、个人对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有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岗位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学术诚信和不端行为举报相关事宜的咨询、受理、调查等工作。

  第十三条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一般应当以书面方式实名提出,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举报对象;

  (二)有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实;

  (三)有客观的证据材料或者查证线索。

  以匿名方式举报,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者线索明确的,高等学校应当视情况予以受理。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对媒体公开报道、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依据职权,主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受理机构认为举报材料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作出受理决定,并通知举报人。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学术委员会可委托有关专家就举报内容的合理性、调查的可能性等进行初步审查,并作出是否进入正式调查的决定。

  决定不进入正式调查的,应当告知举报人。举报人如有新的证据,可以提出异议。异议成立的,应当进入正式调查。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决定进入正式调查的,应当通知被举报人。

  被调查行为涉及资助项目的,可以同时通知项目资助方。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当组成调查组,负责对被举报行为进行调查;但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简单的被举报行为,也可以采用简易调查程序,具体办法由学术委员会确定。

  调查组应当不少于3人,必要时应当包括学校纪检、监察机构指派的工作人员,可以邀请同行专家参与调查或者以咨询等方式提供学术判断。

  被调查行为涉及资助项目的,可以邀请项目资助方委派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调查组。

  第十九条 调查组的组成人员与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有合作研究、亲属或者导师学生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调查可通过查询资料、现场查看、实验检验、询问证人、询问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等方式进行。调查组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委托无利害关系的专家或者第三方专业机构就有关事项进行独立调查或者验证。

  第二十一条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当认真听取被举报人的陈述、申辩,对有关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核实;认为必要的,可以采取听证方式。

  第二十二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为调查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协助。

  举报人、被举报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配合调查,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第二十三条 调查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等争议引发的法律纠纷的,且该争议可能影响行为定性的,应当中止调查,待争议解决后重启调查。

  第二十四条 调查组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的确认、调查过程、事实认定及理由、调查结论等。

  学术不端行为由多人集体做出的,调查报告中应当区别各责任人在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十五条 接触举报材料和参与调查处理的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举报人、被举报人个人信息及调查情况。

第四章 认定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当对调查组提交的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必要的,应当听取调查组的汇报。

  学术委员会可以召开全体会议或者授权专门委员会对被调查行为是否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行为的性质、情节等作出认定结论,并依职权作出处理或建议学校作出相应处理。

  第二十七条 经调查,确认被举报人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四)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五)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六)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七)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有学术不端行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造成恶劣影响的;

  (二)存在利益输送或者利益交换的;

  (三)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五)多次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

  (六)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

第五章 处理

  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一)通报批评;

  (二)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

  (三)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

  (四)辞退或解聘;

  (五)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

  同时,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等处分。

  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获得有关部门、机构设立的科研项目、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等利益的,学校应当同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

  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载明以下内容:

  (一)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二)经查证的学术不端行为事实;

  (三)处理意见和依据;

  (四)救济途径和期限;

  (五)其他必要内容。

  第三十一条 经调查认定,不构成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据被举报人申请,高等学校应当通过一定方式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举报人存在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等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举报不实或者虚假举报,举报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属于本单位人员的,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不属于本单位人员的,应通报其所在单位,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十二条 参与举报受理、调查和处理的人员违反保密等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或其他处理。

第六章 复核

  第三十三条 举报人或者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 30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高等学校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异议和复核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收到异议或者复核申请后,应当交由学术委员会组织讨论,并于 15 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决定受理的,学校或者学术委员会可以另行组织调查组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复核决定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异议或者申请复核的,不予受理;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监督

  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按年度发布学风建设工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七条 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推诿塞责、隐瞒包庇、查处不力的,主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或者委托相关机构查处。

  第三十八条 高等学校对本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未能及时查处并做出公正结论,造成恶劣影响的,主管部门应当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并进行通报。

  高等学校为获得相关利益,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主管部门调查确认后,应当撤销高等学校由此获得的相关权利、项目以及其他利益,并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制定本校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规则及处理办法,明确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标准。有关规则应当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第四十条 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对直接受理的学术不端案件,可自行组织调查组或者指定、委托高等学校、有关机构组织调查、认定。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的处理,根据本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教育系统所属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有关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处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 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教育部此前发布的有关规章、文件中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17 条之规定,个人犯侵犯著作权罪,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法》第 220 条规定,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该罪的规定处罚。

知乎用户 卡顿比 发表

曹出事以前,朋友圈隔两个月就能看到他的新闻。曹出事以后,到现在一年半了,朋友圈一片寂静,底下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也都选择了沉默

什么叫做大而不倒,真要查论文造假,生化环材医至少半个学术圈都能被连根拔起,查是不可能查的,最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以往这种新闻即使糊弄不了知乎,也能糊弄住微博,但微博那边也一堆人嘲讽,挺意外的

知乎用户 金矿​ 发表

曹院士心忧中美科研水平差距大,时刻心系祖国科研发展进步,在前沿探索方面过于身先士卒,前进中难免有了一点小纰漏。图片误用全因合同工博士后误用盗版 Photoshop 所致,决定解除该博士后合同。曹院士受惊了,喝杯茅台压压惊!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记得一位朋友曾大力推荐我阅读一本巨著——《百年孤独》,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巨作,甚是精彩。

我告诉他,那再牛皮也仅是纪录拉丁美洲的历史图景。而且距离我们还比较远,何不瞧瞧镜子呢?看看我们身边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

我们这边可不是什么文字纪录,而是真人真事实景拍摄完成。这不比那要精彩啊。

朋友们,尤其是文笔细腻的才子们,好好的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接着,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然后,提炼精粹,终稿成书。

我相信,你未来将会和莫言一般并驾齐驱,和加西亚 · 马尔克斯遥相呼应。

永远不能高估一个破败大污水处理厂大自净能力,期望越大,你的失望就越大。除非你爬到管理层,重新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自净系统。

有能力的人,做科研干嘛啊,搞钱不好吗?钱搞多了,就可以投资给那些科研怪杰,让他们科研独立,资助他们也是自己的成功啊。

瞧瞧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比尔盖茨,想资助哪个科研方向就资助几个团队,那才是推动人类知识边界的最高境界啊。

自己科研再厉害,也不过百人敌;如果让自己手握万亿资产,你就可以资助一个领域发展,那就是万人敌。

做将军还是做元帅?好好想想!

知乎用户 陈同学 发表

反对不公正的调查结果!

曹雪涛院士、李红良教授无罪!

只是误用了图片,又没有造假凭什么处罚他们?!

退一万步说,这也是他学生做的,跟日理万机的他们没有关系!

这些都是敌对势力的阴谋!

我呼吁撤销处罚,同时给这些被误会的专家送上几箱鸿茅药酒压压惊。

知乎用户 戴剑波 发表

@学习强乎

还是开知乎说好了,在群里会干扰他人。

我看了您的辟谣,在回答里您坚持曹院士没有造假并且提到这些:

我想吐槽的有点多,首先关于 1,举报人 Elisabeth M Bik 确实认错了,但是您这种说法也太以偏概全了,在 PubPeer 搜索 xuetao cao,总共有 68 条结果(如图 2),然后您只举了一篇里的一个例子说明她道歉了,但是这一个例子占之前传闻的多达约 50 篇文章里 Elisabeth 质疑总数的比例是多少?您在群里说 “多半跟您回答的那个一样”,我对这点持保留态度,图 3 是我刚看到今天的新闻后在对您“曹没有造假” 的评论后搜索的,该图来自

@毕导

。可以看到,在 54 条记录中,曹院士及其门生发表回复的数只有 6 条,而且第 20 条仅仅是道歉声明,没有讨论任何具体问题。当然考虑到这是一年前的数据了,为了严谨我打开一些讨论查看了一下,就讲您说的例子吧。(鉴于毕导的统计时间是一年前,我明早有很多事情,今晚没法仔细再统计,以后有空会仔细看。)

您举的例子是 Intracellular NAMPT-NAD+-SIRT1 cascade improves post-ischaemic vascular repair by modulating Notch signalling in endothelial progenitors 这篇。对于这篇文章始终没有曹院士一方面的人出来回复质疑,您在您的回答里提到(图 4 图 5):

对于这一系列图片,您说您观察到的证据足以证明这些图片不是 PS 的,我认为这个理由是极其不充分的。假设这里图里的样式是真的 ps 过的,我推测大概率是用 Photoshop 中的仿制图章工具实现的,这个工具的特点是,用不同的 “硬度” ,羽化程度或者不同的点击次数,能够实现颜色明暗很大程度上的区别(如图 6)。现在您举的例子,假设您确保了图片质量,依然很有可能是因为 ps 没到位而产生的。对,我说这些依旧是推测,但是,依然以您的例子来考虑下面两个概率:

  1. P(A): 图片是 ps 的,由于 ps 时操作的细微差别导致有了些许色差。
  2. P(B): 图片不是 ps 的,由于巧合才产生了这么相似的样式。

我想普通人不难感受到, P(A) 的概率很大,因为要仿制这么一个图案,我个人会用到的印章的直径会和图中每个点的直径相当(这是足够精细的前提),当然我们可以宽松 p 图的条件说中间的图案可以用更大的直径。考虑到每个位置至少需要点击 3-4 次才能确保图案被 copy 到另外一个位置。这个量级的操作很容易使得图案中的部位有色差的区别。以图中约 10 个点为例,确保每个点都被清晰地复制过去的概率是,至少 30 次点击不能有任何遗漏。(具体的定量计算到这个程度为止,数学好的朋友可以估计一下)

而再考虑第二个概率 P(B),即这个图片的样式完全是由于巧合。我们仍然可以估计概率并且严重地放松条件,只假设每个点的大小有 “小,中,大” 三种样式,每个点的朝向只有 “竖直,水平,左斜,右斜”,在我们不考虑如颜色,点之间的距离,是否重合等等分类情况。要在 10 个相同的位置都实现大小,朝向都一样的图案,这个巧合出现在一张图片中的概率是多少?更别说您看的这张图可不止有 B 和 B‘,还有 A 和 C 的样式也出现了惊人的相似。请问这个巧合的概率 P(B) 是什么量级?

对比可以发现,P(A) 和 P(B) 一个是极大概率,一个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真实情况是 1 还是 2 我想不用赘述了吧?(还是那句话,精通概率论的朋友可以估算一下,我只提供我的思路,以及关于 Photoshop 的评论我可能会有错误,也欢迎大家指正毕竟我不是专业的,那时候大家可以估计一下用别的工具仿制不出错的概率多大。)这些是关于您的论点 2 的讨论。

关于论点 3,他放错的图片那可不是一张两张啊,交论文的时候能把图都放错,而且一放还是这么多次,该组师生的干活能力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吗?这里面的论文可不乏 Nature,Science 这样的文章啊,交这种论文的时候能把支持论点很重要的图都放错,我真不认为这是普通的 “误用图片”。

关于您的论点 4,科技部调查他没造假,那我这点也不敢评论啊。我只能说,年初还有个调查结果说某学校的书记自尽是因为精神出问题了。那俺信不信呢,那反正俺也不敢问,俺也不敢多说。

综上,我对您的判断持保留态度。(睡了睡了)


另外,对造假的怀疑还可以前往

@毕导

文章,写得很中肯。

知乎用户 中华锦绣皮皮虾 发表

不请自来。眼界大开,三观碎裂。

这几位的所在所为,加上这次处理的骚操作,其实是在给集体中国科研人员抹黑。

以后中国人的科研真的要被另眼相看了。

PS:当年揭发曹雪涛的 Elisabeth Bik 刚跟进了,除了贴出 PS 痕迹非常明显的贴图,只能幽幽地说一句 I guess the image was fine.

续更:被国内某媒体给恶心到了

1 月 23 日续更

接下来该不会有人带节奏,说是美国人的阴谋要灭掉我们宝贵的科学家吧?

知乎用户 Physics 101 发表

中美冷战的竞争核心就是科技竞争,前苏联因为学阀把持科研方向,导致前苏联错过集成电路技术的信息革命,经济下行是解体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一个不健康的学术环境在以前无关痛痒,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中美全面竞争的关键时刻。

知乎用户 路沛沛​ 发表

我还以为真是错怪几位大佬了呢。

结果

就这?

啥叫**「图片误用」**?

就跟小学忘带作业一样,

偶尔一天忘带作业还能理解,

你天天忘带作业,还说作业完成得很好,

这搁谁能信?

「多篇论文图片误用」

真就把人都当傻子呗。

还有,就调查成这样

下边这话看着都不害臊吗?

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保持优良作风学风,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成果管理、数据汇交、论文发表等管理制度,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学术不端问题严肃处理。

不要寒了一个个底层科研民工的心呐。

[如何看待武大院长李红良回应小学女儿「喝茶抗癌」研究获奖:没参与,符合规范?​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334331/answer/1343082762)


更新一下饶毅教授对裴钢的举报信

https://mp.weixin.qq.com/s/tfK1GQL3y9XRUEol9z6ShA​mp.weixin.qq.com

谬误不会因为任何人在中国有权有势就能变成真理。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大开眼界。

重新界定了 “图片误用” 与“学术不端”的界限。

知乎用户 SiTuHighTech​ 发表

学术圈造假的会越来越多吧。

身边有切实的,五个造过假的博士。

这五位混的挺好。

不过这五位造假的水平远远高于 “图片误用”。

比如说,电池极片载量实际 1mg/cm2,给它写成 2.5mg/cm2。

你能发现?

图片误用这种造假,是学术造假各式各样的手段中,最最最最最最 low 的一种。

属于那种,懒得花时间去造假的造假。

学风不正,基础科学好不起来。

不过当前阶段,大陆的主要矛盾依旧是应用科学不够强,进入无人区的企业相对较少。

说简单点,咱现在,不需要真正的基础科学。

自然基金项目的导向,嘴上喊的震天响,要发展基础科学,实际上仔细一看,字里行间充斥着应用导向。

所以,需要学风整肃吗?不需要。

蛮气愤,可也就这样吧。人才梯队档次在那摆着,能咋办?四十年前积贫积弱时代能培养出堪用的学术人才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能有极度超然的学术道德?

知乎用户 微笑刺客​ 发表

科研界的裙带关系复杂到你无法想象。

你是大佬,我也是大佬。大佬们除了做科研,还有个身份就是 top 刊的审稿人。虽然科学界主张批判思维,但大佬们对彼此的结果直觉上都是相互尊重的。我再强调一遍,只在大佬圈。所以,大佬揭大佬短是不符合业界规矩的。晚辈们就更不可能揭短了。科研圈子的 “站队 - 资源 - 高产” 属性你也不是今天才听说,没有任何一个奖项和基金鼓励科研打假,谁愿意做出头鸟?何况有能力质疑大佬结果的年轻人太少了。

除了知识结构外,科研大佬本质是具备笼络资源和召集团队能力的带头人。赵高指鹿为马,与他有关的既得利益集团谁会唱反调?一篇造假其实对庞大的科研长河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么问题是,相信他结果并引用的科研工作者,虽然不明白结果但是为了发文章侧面引证自己结果的科研工作者,管你的结果靠不靠谱反正就加工加工水个毕业的研究生,上述三类人才是科研体制内的主要执行者,很难说他们的结果与造假的论文无关,源源不断产出的无毒无害无用的论文让这科研大厦是多么的摇摇欲坠!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越来越少的有人对科研抱有敬畏之心了。不希望到最后,科研,成了一场心照不宣的骗局,或者一种牟利或谋生的手段,什么结果不结果的不重要。那真的很悲惨,我说的是这个世界。

知乎用户 俞祎康 发表

每当这种时候就挺绝望的,好像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才这么在乎 “真” 和“假”,“对”和“错”。他们根本一点都不在乎。

知乎用户 一叶落而知秋归 发表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 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知乎用户 Serendipity​ 发表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新梗:图片误用

知乎用户 犬君拌汪酱 发表

睁着眼睛说瞎话,理直气壮说屁话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在理直气壮的糊弄你,但你就是干不掉我

怎么?不服?

不服憋着

服气服气

还是别研究 “现代医学”,研发中成药吧,毕竟 “中医不需要用西方的那套体系评判”

知乎用户 工藤正男​ 发表

应该是周四晚上在医院里陪床的时候有人发给了我这个新闻,我当时的回复是 “一声叹息”,内心是愤怒的,我把消息也转给了在过国外搞科研的师兄,跟他也吐槽了很久,内心就感觉非常的无助,当时也想在知乎上骂一顿,后来陪床实在是太累了,我就睡过去了。

过了几天之后,好像内心的愤怒褪去了不少,好像剩下的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内心好像还是有一些声音想表达出来。

我想说,我不管那些所谓的院士怎么做,但只要我自己守住底线,我就问心无愧。

你若光明, 这世界就不会黑暗。

你若心怀希望, 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

你如不屈服, 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为努力的自己,守住底线的自己,点个赞,鼓次掌!真心的!

知乎用户 DIY 飞跃计划​ 发表

裴钢虽刚,饶毅不绕

科技部已于昨日明确发文! 对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通报。

这件历时长久的 “学术不端” 争议案终于宣布告破。一团和气,安然无恙,平平安安。

本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中庸局面,科研打假 “方舟子”、学术界当代“鲁迅” 的饶毅教授却没有放下手里的利刃,一如当年放弃院士选拔时的决然,在通报发出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饶议科学上发布实名举报裴钢院士学术不端的文章。言语间剑拔弩张,彷佛用尽这气力去控斥,来维护他心中的正义。一时成为热议!

那一句:“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振聋发聩,这到底是饶毅教授对科研正义的呐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还是所谓的迷途的彷徨,利用影响力误导舆论。

连科技部都盖棺定论的事情饶毅是想翻案吗? 我一时间气血翻涌,反反复复阅读那篇文章,这不是一篇文章,这是战斗的号角,这是文人的武器,这是血洒疆场也要拼尽全力的坚持。我彷佛看到金戈铁马的战场,仿佛看到声嘶力竭鏖战沙场的英雄,这就是饶毅!

那一刻,泪如雨下!

沉默呵, 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想起执笔战斗的鲁迅,此情此景竟如此相似。

饶毅之争不在于名利之争,在于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科研人员的公平之争,在于的是万千大众对于科研对于科学家的敬畏之争。

凭什么说就是饶毅,凭什么说饶毅就是文人风骨。要知道饶毅挑战的是谁?是学术权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裴钢。以一己之力试图争一个学术太平。

裴钢虽刚,但饶毅不绕

裴钢之刚在于学术地位,生命科学领域元老级人物,学术关系盘根错节。

饶毅不饶在于其在科技部发文后依然不依不饶,死缠烂打。向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实名举报委员会主任裴钢的文章!说火上浇油尚不为过,引火烧身更为恰当。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与担当。这如同向包工头控诉其被拖欠工资,在地主家状告被克扣工资,在法庭上向法官状告被误判。

但请不要被舆论引偏,这并不针对于个人之争,饶毅教授针对的只是裴院士的一篇文章,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饶毅教授争的不是名利而是一个公平:对事不对人。

这无疑是我对饶毅教授竖起大拇指的理由之一,在义愤填膺下依然保持理智,趁热打铁攻下学术不端的山头,这不是针对于某一个人,而是一次对于领域规范的奇袭。

是的,是趁热打铁,千万不要以为饶毅教授就看不懂科技部在说什么,甚至科技部已经基本挑明,只是留点面子,也不要给科技部扣上什么帽子。虽在 “图片误用 “这一处确可能由隐晦,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否则直接说没有学术不端就好了,等着我们去炮轰?请相信我们的国家。

如此来看这是饶毅真正的睿智,报告中恰恰没有谈及裴院士的文章造假,到底有没有造假并未可知,但我本着疑罪从无的心理去看待这件事。即便有也是无心之过,不然只靠一篇造假还要等着别人扒出来败坏名声实在是不划算。而这是饶毅的坚持,是对心中的质疑的一种交代。更是借助此事想拿下学术不端山头的野心。还是那句话:对事不对人。

如今我们要做的是给饶毅教授一些时间,给裴钢院士一些时间。给中国的学术一点时间。

在此请耐心阅读下面一段话,给自己一段时间思考:

我所认为的举报学术不端,不是为了让所有人噤若寒蝉

是不是真的如某些大 V 所言饶毅教授就是跳梁小丑的行为,是不是真的要等到没有人再去敢学术举报了才是真正的国之大义。信息的传播需要监管,但正常的表达权同样需要捍卫。学术不端的行为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了饶毅,还是只有饶毅在实名举报!

谎言终将被揭穿,谣言也会不攻自破。但在这之前请保护我们的饶毅教授,保护饶毅不是因为饶毅教授一定就代表了真理,而是饶毅教授所表现出来的文人风骨在这个时代尤为珍贵。也请保护我们的裴钢院士,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段联手对抗学术不端的佳话。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我深刻记得当自己论坛上的文章被大 V 抄袭时我忍了,当李文亮医生被职责散播谣言时我们也忍了。但这一次我们不应该忍了。我们没办法挽回刘和珍君,没办法挽回李文亮医生,我们错失的还少吗?

别等我们失去一个斗士,失去一个学术鲁迅才去抱怨学术环境的不公平。

此刻我支持饶毅,我支持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零容忍,我期待这是两个人的和解,期待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幸事。

最后让我们以施一公对饶毅的评价作为结尾。

饶毅,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无论你是否喜欢他,饶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施一公
2013 年 12 月 9 日 于清华园

裴钢院士文章链接如下: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2163/

饶议科学微信公众号举报文章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tfK1GQL3y9XRUEol9z6ShA

科技部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http://www.most.gov.cn/tztg/202101/t20210121_160971.htm

知乎用户 难得糊涂​ 发表

郭敬明和于正实在太冤了,他俩仅仅是 “存在较多内容误用”,社会公众怎么能说他俩是抄袭呢?!

————

饶毅教授的间接回应: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tfK1GQL3y9XRUEol9z6ShA)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支持科技部。

下一步就该追捕向几位国士无双的院士们造谣抹黑学术造假的网友和境外势力了。

我中国的国士无双人民英雄院士们的学术成果,不容抹黑!

《这就是中国》

知乎用户 花花鼓 发表

红线得看谁碰。你碰你就再见了,大佬碰红线就再见了。

国家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成果里面水分多大吗?但是就是没法处理,因为牵涉太多,难道把院士拿下来?其他人看了会不会也兔死狐悲?真拿下在牵出其他大鱼(包括查案的人本身)还要不要继续处理?因此这种事只能敲打而已。这种结果是显然的,不会真有人觉得会处理吧。

其实政策正在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帽子要分散,基金要分散,不能一个人一手帽子一手基金,这样每个人就不会有太多的资源了,即使报团也不会有决定性力量。等后面的人起来了,慢慢替换掉前面的,科研届就会有改观。我坚信会有春天的,但是之前的寒冬会冻死太多的人,这就是代价(也许我也是)。

这个冬天我能想到的唯一破局之法,就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利用产学研一体来制衡院士对国家资源的分配(我知道院士也会用资本,但是国家资源可没我们什么事)。

知乎用户 丫丫奶昔​ 发表

把我在知乎另一个关于美国华人教授造假的问题答案原封不动贴过来……

我只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问题了……

不了解真相没有发言权

但也作为学术工作者,我很清楚抄袭意味着什么。

我在美国留学期间跟着我的导师做荧光手性分子合成方向。我的导师是一位法国人,但他近几年学术成绩优异,作为学术人才被引进我们学校,来了就是副教授职位。这位导师要求严苛,院里也对他很重视,给他配备了很多非常先进的实验设备,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实验室过柱子都是全自动,有专门的过柱仪器(化学小伙伴应该很懂我在说什么),而且院里为了他方便做分子表征,专门配备了最新型 NMR 仪器(非常方便小型便捷,完全无需液氮等)以及 Benchtop 的最新 FT-IR 红外仪。光实验室启动搭建就花了好几百万美元,简单来说,有机所需硬件应有尽有。

但就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这么一位拿了众多奖项的学术界大师,有一次在我们全院每周固定的 seminar 上做完他的研究汇报和工作小结时,居然说了一句我永远忘不了的话

“ Luckily, we don’t have a lot of Chinese Researchers here. And I fully trust the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present here .( 指我和我的师兄)Otherwise, we will see an article similar to my presentation in a few months."

(所幸的是,我们这里没有很多中国学者。唯一在场的几个中国和台湾学生我也非常信任。要不然,过几个月,我们就能在国际期刊上看到和我报告内容相似的文章了。”

哈哈哈哈哈,全场都在开心的大笑。仿佛听到了一个很幽默的玩笑。

我当时耳朵都气红了,却又无比震怒中不知道如何反驳。我知道他们说的很片面,但确确实实又存在这样的事实。周围的人好像也没有很纠结这个点,就继续讨论学术了,然而我在那之后脑子一直嗡嗡作响。什么也没听进去。

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地位有所攀升,但是,学术界对中国文章一直认可度不那么高,而且国外学术界一直流行着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习惯于剽窃,盗用以及抄袭等等。虽然这几年一直在改善,但刻板印象已经形成,只有不断加大打击举报和监管力度,才能恢复中国学术界名声。

引用去年曹雪涛院士涉嫌学术造假后《科学》杂志所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学术造假成本太低了,几乎没有。” 所以,如果没有严格的惩治措施,如果学术造假被发现只是不痛不痒的处置,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走这条路。

我们国家还在飞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同样也应该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我希望的是未来留学生或者是中国学者能在国际上真正扬眉吐气。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把举报人被举报人一起调查,然后一起通报都无造假。

以后我们的学术史会有一个标题叫做 “xxxxxx 饶毅等造假事件”

文化人就是有智慧,大赞。

天下本无事,误用而已。

不过郑爽老师也不过误用个 luan,怎么就被到这步田地?

@贱贱

说得很直白了 “鱿青锤实了都撸不动的还想撸院士,天方夜谭”

因为 “学术” 上去的,再因为学术被撸下来,脸往哪里搁?

他们不排除有经济问题,不排除有生活问题,但怎么会有学术问题?

撸是可以撸的,但只会是因为经济问题、生活问题原因撸。

想搞他们也可以,找经济问题、生活问题的原因举报吧。

当然,你得有人支持。

=============

在美国,从来没有人相信公正,从来没有人期望公正,但是,如果有人连装作公正都不屑试一下(我说的是美国的蓬佩奥),将是令人意外的。

======================

饶毅大概气疯了,向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主任举报裴钢院士造假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注意,这是二十多年的论文。

啥意思?

如果真的是造假,你这不是为难造假的人,而是为难在提拔、任用造假人的人。

冲塔还没死掉,现在冲泉了。

我干不了啥,只能准备点纸烧了。

知乎用户 GLaDOS 发表

还是人民观察家报最有眼力见儿

知乎用户 李威龙 发表

鹿之与马,非有疑似相类之形,指鹿为马,人莫敢言,则瞽其君之目矣。

《知识分子》的 “图片误用”

知乎用户 Laughing 发表

想想国家每年都有巨额科研经费流入这些科研大拿手中,而背后却赶着这样的事,这钱真是有够好赚,结果上头出个调查报告却还把大家当傻子呢。再说句题外话,身边的越来越多的例子让我不得不质疑太多科研人员真的对得起他们的科研经费吗?甚至是他们做的那些个科研真的动不动就值几百万几千万?国家缺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股怨气由来已久了,真是不吐不快。

知乎用户 勿详 发表

说到底,“学阀” 在中国目前还是属于进步势力,而非反动势力。

大白话一点,搞科研还要靠他们。切除要伤及要害,就只能保守治疗。

我在知乎的第二个提问,也是唯一一个回答关注非常高的是这个:

[为什么感觉中国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比较水,但是中国科技进步迅速而且强大?​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675316)

题目是:为什么感觉中国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比较水,但是中国科技进步迅速而且强大?

很多回答非常精彩,当然也不乏对科研卡里斯玛偶像的崇拜和向往。不过至今,没有真正触动我心的答案。

因为其实我怀有的是这样一个困惑,我不敢真正问出来的困惑。

结合今日知乎之问,就是:学术圈如此多人,而且是大佬级别的人会 “图片误用”,我们的学术到底是怎么进步和发展的?

至今日,我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我愈来愈意识到,那个理想的黑白分明的象牙塔,从来就只立在那里看得见而摸不着。照亮黑夜,不一定要太阳,更无须所谓灯塔,其实只要野火就够了。漫天野火也够亮,虽然可能吞噬它照亮的一切。

不是说人人清官才能维持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

同样,无须人人学术清白才能发展一个国家的科研科技。

这其实是那些以 “图片误用” 大行其道之人心中默认的事实,甚至可谓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的真实。追逐所谓清白学术的理想国人,不过是这些 “权威” 们眼中的孩子。

**在我国,能冠以 “院士”“长江”“杰青” 的伟大学者们,多是能力出众,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他们还要有足够的野心,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向上爬的运作之中;要会拉帮结派,会击垮竞争对手。**对任何的公司,学校,医院,政府,**这一切组织庞大等级分明的地方,几乎必然会形成一种 “政治人” 的筛选。**最理想的筛选是其组织初衷与这种筛选晋升一致的模式;最糟糕的是筛选出的都是一些伪装成具有组织初衷但是只想争夺权力的人;而更多的时候,情况介于二者之间。对这些 “政治人” 而言,对外诚信并不是必须的,真正重要的是圈子里人与人的圈内法则的诚信。他们甚至可以把那种短暂的客观的外人眼中诚信或者规则的违背,不简单地理解为对组织初衷的偏离,而是理解为一种为了更好履行自己职责完成目标的权宜办法。

德意志研究型高校的诞生,从一开始就具有造神的倾向。学术之冠冕,座位,某种意义上也是教授 / 导师其神圣性的传递。而今,在我国的高校,大导师们持学术神圣之权杖,兼持政治话语权,再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咨询等渠道联合商业力量,已然形成了一股力量强大且独特的层级。他们通过所谓传统的师门传承为脉络,实际上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哪个领域有哪些人,做哪些事,清楚明白;有的负责某领域的一个课题组可能上上下下都是同一师门,外人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这种情况有问题吗?肯定有。但是目前来看,这套模式对发展我国科研有作用吗?同样有。学阀们现在既然不能一刀切除,就只能一方面稍加惩戒,提醒不要过分;一方面之后慢慢完善制度,限制其权力。换言之,“容忍其恶”。

正如曾经被打倒的土豪劣绅,他们在辉煌时代可不是这个称谓。学阀在变为 “学阀” 之前,在发挥 “学阀” 对科技进步的巨大阻力之前,是以进步力量的面貌呈现的。他们在满足自己的个人地位的提升的同时,客观上也确实为学科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当然还有一些没有 “图片误用” 的研究贡献。甚至他们所展现的一些确实是优秀的品质(不论真假),也激励了一些人。这是他们的客观贡献。在他们完全成为时代进步的阻力之前,是不可能被彻底清算的。

是的,这无关法律无关法规无关道德,甚至无关学术

这是政治

然而,我内心深处,其实有着另一种渴望,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份失望吧。

政治本来不只是妥协的。

**曾经有一种政治理想,是想用激进的乃至暴力的手段全然推翻一切现存秩序,而向着理想的高塔大步迈进的。这种政治曾经激荡了无数人,用快刀斩乱麻的勇气决意和魄力扫除一切阻碍,甚至只是可能的阻碍。**诚然,我们发现走快了也有问题。于是试图走慢一点点,走稳一点点,甚至有时候退让一点点也无所谓。战术上的妥协与退让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这些妥协与退让多了,不由会让有些人担心:我们真的能有一天处理好发展为反动力量的那些障碍吗?甚至是:我们真的还在前进吗?

我相信我们还在前进。

冬日夜长。到了春天,就好些了。

知乎用户 范斌 发表

歪个楼,说一下我在计算机方向审稿过程中遇到的学术不端。大家觉得跑题了我就删了。

十多年前我在念计算机分布式系统方向的博士,那时候常常要参与审稿。当时有一篇分配给我的论文正好和以前我做过的对网络系统建模的方向很接近,就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论文打出来一看, 好家伙, 完完全全是把我以前一个师兄的文章换了一个皮肤提交了上来。师兄的那篇文章之前已经发表在顶级会议上,引起了很大关注,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开启了一个方向,师兄也因那篇文章拿到了顶级 CS 牛校的 PhD offer(他现在也还在学术圈并做到了终生教授,发展的非常好)。 而我看到的这篇论文,把师兄文章里要研究的问题稍微变动了一下,但基本上换汤不换药,然后从对问题的建模到建立公式再到分析推导,直到最后得出完全一样的算法和结论 (恩, 严格说来,公式里用到的符号也调换了一下)。

最要命的是,这组作者完全没有引用我师兄的文章, 只字未提。考虑到文章的长度(计算机会议标准的 14 页双列大文章), 我认为完全不存在这组作者自己独立建立出一个完全一样的模型和完全一样的算法的可能;而且就算这样的小概率事情发生了,师兄文章已发表在顶级会议上若干年,这也是对领域内的文献调研的严重失误。

因此这篇文章并没有学术创新, 只是把已经被其他学者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放在了一个场景稍微有一些不同的问题里;虽然说用已知算法和模型解决新的问题场景也可以是很好的工作,但是起码要有对已有工作的尊重,而不可以通过不引用之前的工作来凸显自己的工作价值。所以我在评审意见中给出了这段意见,要求他们加上对师兄论文的引用以及阐述清楚自己工作的创新点。好吧,就算你们之前不知道师兄的工作,这下我提醒过了。

六个月后,我做另外一个会议的评审,又碰到了这篇文章。 依然没有加上对师兄工作的引用。

第二次我是真的非常愤怒了。愤怒的同时也觉得他们挺倒霉的, 怎么论文又分配到我手里了。

知乎用户 二炳说 发表

我们总不能说发现一根凤凰的羽毛像鸡毛,就把这只凤凰当鸡处理;要是这窝凤凰都有一两根毛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把这窩变成 “鸡窝”。

还是要做给下面的鸡看的,毕竟这些凤凰再不纯种,也要给这些鸡树立些 “标杆”。

不然,群鸡无首,天下大乱。


比较赞同大佬

@手抖毛大夫

所言:

一篇假的医学研究或数据带来的误导可能害死很多人,而且越假的文章发在越好的平台上 “杀” 得人越多。

不管是如何情节严重的医疗事故,伤害的不过一人。学术造假带来的误导,堪称 “千人屠”。

这种说辞就这么简单的糊弄过去了,隐忍两年,出来又是一条好汉?

领导就是领导,跟凡人还就不一样,这公关做的真是到位。郑爽要是有各位 “领导” 十分之一的公关水平,也不至于惨遭 “永封” 了。

**我觉得科研日后必定普遍化,**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像这些大佬一样发论文。只要有人举报你「论文造假」,最后只需要用 “图片误用” 和“数据处理不严谨”就可以解释,毕竟就连院士都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知乎用户 帅帅的王 发表

我们一直坚持不以级别论高低,不以帽子评人才,唯才能,唯水平,既看短期成果,又看长期潜力,既看科研能力,又看个人品德。目前形成了 “两不以,两唯,两看” 的多维度人才评价和监管理念。

在 “两不以,两唯,两看” 的监管模式中,我们将学术不端指标细化为院士级别、长江学者级别和其他级别,实现了 “多方统筹、分级管理、精准治理” 的监管,进一步实现了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

院士级别学术不端是指以暴力(仅指使用制式武器)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编辑发表论文,或强迫基金审核专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两种行为。

长江学者级别学术不端是指以暴力(含管制刀具、自制火器、制式武器、爆炸物四类)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编辑发表论文,强迫基金审核专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占有学生成果三种行为。

其他级别学术不端是指一稿多投、洗稿、抄袭、剽窃、不当署名、重复发表、违反研究伦理等行为,各级科研单位可参考上述分类(可不限于上述分类)制定符合自己专业细则,在本部门备案即可施行。

根据本部门 “两不以,两唯,两看” 监管理念,以及“多方统筹、分级管理、精准治理“的细则,图片误用并非学术不端。

祝广大魔法工作者科研顺利,为宇宙一流魔法再创辉煌!

回复人:魔法部 公共关系署 风纪处 第二保留区管理局(副处级高配单位) 圈外成员投诉科 情感安抚第十五小队 铁观音供给保障组 胡凯珥(借调,享受正科级待遇)

如对此回复有其他意见和建议,请联系 育才部 内务署 行动处 第二保留区保安科(正厅级) 重点投诉处理科 重点人员服务第一小队 贾正屹

知乎用户 juliamarsh 发表

仔细想想在这儿,各类称号名誉的具体选评过程与结果。

那能当上院士的都肯定是 “大佬”。

这帽子就等于官帽。

这玩意儿你能撼得动?就连娱乐圈民众讨厌的流量,在资本支持下老百姓都撼不动,还想撼动不仅有资本还有 power 的人?

知乎用户 褔厚堂​ 发表

没将饶毅当对手!

知乎用户 洋芋夹夹 发表

“图片误用” 这一说法的创新性绝不亚于所查论文的创新性。

知乎用户 喵喵不理你 发表

话说你们没发现么,曹雪涛误用比李红良多多了,然而曹雪涛一年,李红良 2 年。

我要说,要是真的误用怎么啦,还不允许论文粗心写错啦,写错可以勘误,怎么啦。

知乎用户 True man 发表

饶老师回应凌老师的质疑了。做为大自然的搬运工,我还是尽职尽责吧!既然饶老师都 Q 到知乎了,饶老师又来刚正面了。愿人们了解事情的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科学问题的正确性准确性,而非瓜的甜度。

故事突然发生了一些反转,而且味道很熟悉

20210122 饶毅科学更新

饶老师立马又实名举报了,可太刚了!

知乎用户 麻花鱼 发表

这一刻真是心灰若死,没办法组织语言,我只想对他们误用几张图片

知乎用户 Yonglin 发表

裴:你们三个自罚三杯,我就算了。

知乎用户 香港飞虎队物理系 发表

如果 Photoshop 公司撤出服务,这不又卡脖子了吗?

建议上述学者立即联合进行《实验数据专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国家超级重大专项》的申请。

知乎用户 Claraa 发表

生化环材基础医学这五大垃圾专业,实现了由天坑向染缸的转变,可喜可贺,堪比中国⚽,黑幕重重!

前有北大化学学院奥赛选手串联作弊和 F 叫兽课上公开怼学生,现有院士博导图片误用!真是讽刺!

大家一定要敬而远之啊!这类专业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还很容易颠覆做人的底线和三观!

染缸专业可以作为爱好,千万不要当作专业和职业!

关于更多天坑专业的内幕,更好把握人生选择,请关注我的专栏,谈情说化。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171056890896785408

知乎用户 荆慢慢 2.1 发表

『图片误用』四字, 可抵人才引进 20 年的努力.

30 个院士靠学术建起的公信力, 挡不住政治上 3 句笑话.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举报网站​zygjjg.12388.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部长信箱​appweblogic.most.gov.cn

知乎用户 Shine Xiao​ 发表

图片误用,文字误用,手抖了,不怪他们。

当然,这不是包庇。

也不是掩护。

知乎用户 目成 发表

先上图

MoST:重新定义图片误用

散了散了,无事发生过

知乎用户 Jaddy Zhao​ 发表

即便科技部的通报和处罚结果很是委婉,哪几位大佬踩了线,哪几位是被抹了黑,还是写得非常清楚的。

有些羞是遮不住的,有些脏水是泼不上的。

关于 “图片误用” 的潜在危害和不良影响,我在之前的回答中曾有提及,文末放链接。

多说两句,Pubpeer 起到的学术黑名单作用实则为每位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花纳税人的钱,对公众负责当是第一准则

引袁隆平先生的话结尾,“做事,先做人”。

[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约 47 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你如何看待?​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811571/answer/895554188)

知乎用户 再来人留学​ 发表

饶毅教授最新的补充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
日期: Friday, January 22, 2021 at 1:14 PM
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
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
主题: 补充:不反对用 / 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Re: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
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为方便贵道德委员会工作,补充几点:
1)第一作者应该姓凌,不姓 “林”,更正。据传其中文名为凌坤。如果这样,那么涉及的文章应该简称为 “凌 - 裴(1999)”;
2)需要重复的核心是要按 “凌 - 裴(1999)” 的文章,用同样变异的基因,也就是编码的 CCR5 受体缺乏同样 72 个氨基酸(从第 36 位的亮氨酸到 107 位的甘氨酸),CXCR4 缺乏从第 43 位的异亮氨酸到 114 位的缬氨酸(见原文的图 1)。用其他的 GPCR 不能算,用 CCR5 和 CXCR4 基因的其他突变种也不是重复原文结果,必须严格用按原文描述的基因;
3)重复的实验是原文图 3、图 4、图 5。“凌 - 裴(1999)” 一文号称五重跨膜的突变蛋白功能与正常的蛋白质几乎一模一样。需要重复的是两个突变基因的三个实验,一共六个实验;
4)按国际惯例,如此重要的突破性结果,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能重复,裴钢应该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稿。
5)如果不能重复,是有人造假,还是有无意的失误,需要有专门调查。
一般来说,无意可以失误一个、两个实验。如果用失误解释六个实验(两个基因三个功能检测实验)出错,非常难以被接受。应该专门调查第一作者和其他知情作者。应该查笔记本。二十年前的笔记,确实不容易查,可能没有了。但在裴钢实验室有第二篇相关的、但没有发表的情况下,应该好查:问裴钢为什么不发表第二篇三重、一次跨膜 GPCR 的文章,问第二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什么不发表这第二篇文章。其中蹊跷,有可能被揭示。当然,出现撒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有人在法庭都敢于被录像记录在案地当庭撒谎。
6)裴钢的博士后导师 Robert Leftkowitz 当年把 “凌 - 裴(1999)” 论文投稿给刊物,他于 201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贵道德建设委员会请他主持调查,或者咨询他国际惯例和程序,虽然他们有师生关系,我不反对。同理,我也不反对 2012 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 Brian Kobilka 主持、参与或咨询贵道德建设委员会的调查。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 “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找过我,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放炮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当“小事” 是范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事情。
饶毅
2021 年 1 月 22 日中午 1:10 补充

这份通报里是由科技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来组成高层次复核专家组,所以应该最权威和最顶级的。

但是,这份报告里**,只有饶毅教授 和 裴钢院士** 论文没有发现造假,不存在学术造假以及不严谨等问题。

而其他几位是学术不端,还使用了 “误用” 的词,大家 emmmm。

像耿美玉研究员和李红良教授,正是 2019 年 11 月 29 日饶毅实名举报三个对象中的两个。

因此饶毅教授不服,通报出来 2 个小时候,就在「饶议科学」微信公众号写下了,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举报者被举报,这样的逻辑循环,也是正义应有的闭环。结果显示,饶毅被举报的两篇论文,都 “未发现有造假”。

饶毅认为通报的结果或所谓的结果并不是 实事求是,于是,他再次进行举报。

我完全被饶毅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动到难以自持,同时,也被其中清晰的逻辑归归谬征服到坚定信赖饶毅。


以下内容转载自「饶议科学」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
日期: Thursday, January 21, 2021 at 10:25 PM
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
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
主题: 正式举报林 - 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
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兹正式、公开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这篇文章于 1999 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and Pei G (1999)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6:7922-7927.

以下简称该文为 “林 - 裴 (1999)”。

这是本人第一次向中国科学院举报该文涉嫌不端,也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向任何机构举报该文涉嫌不端。

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几百个 GPCRs 都是这样的。1999 年全世界科学界是这样公认的,2021 年全世界科学界还是这样公认的。这二十一年来,全世界全部教科书没有一本因为 “林 - 裴 (1999)” 论文而改变共识。

具体被批评的是, “林 - 裴 (1999)” 论文在图 3、4、5 中显示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对于全世界的共识(七重跨膜起功能)来说,这一发现,如果是正确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没有人试图重复。

对于一个重要突破是否能够重复,是验证其可靠性的关键。在 “林 - 裴 (1999)” 论文发表 21 年 · 之后,没有任何实验室发表了能够重复这些结果的论文,也就是证明了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钢实验室就没有发表重复自己工作的论文。

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上午上海徐汇区的一个法庭上,裴钢承认,他实验室还有第二篇文章,证明 CXCR4 和 CCR5 两个 GPCRs 可以只要三重跨膜、一次跨膜就能够起功能。这一承认可以通过法庭录像证明。

如果 CXCR4 和 CCR5 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这是生物学界的天方夜谭。事实上,在我当年指出他实验室结果不能之后,裴钢自己也不敢相信,从而不敢发表所谓第二篇论文。他现在在法庭上声称不记得我告诉他我实验室重复了他实验室的工作,那么怎么解释我会知道他有第二篇、没有发表的文章?

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法庭上,因为我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重复他实验室 1999 年的结果,裴钢用这篇没有发表的文章作为有人重复了的 “林 - 裴 (1999)” 的证据。

那么现在就容易验证裴钢是否撒谎:如果他相信第二篇文章,里面既验证了五重跨膜的 CXCR4 和 CCR5 能起功能,又发现了 CXCR4 和 CCR5 三重跨膜和一次跨膜就能起功能,那么他应该发表这篇论文,而不是不敢发表。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就是他主编的英文杂志,现在还有 1999 年没有的 PLoS One 等不用同行评审的杂志,也很容易发表。他应该发表出来。

裴钢如果大大方方把第二篇文章公布于众,我也认为他真相信他的实验室没有人造假。如果裴钢不敢发表他本人已经当庭承认的第二篇文章,有理由推测他自己就怀疑自己实验室有人造假。

如果裴钢继续坚持自己实验室的论文没有学术不端,不用听信裴钢或我个人任何一方的意见,按照国际金标准,非常简单:重复实验,如果能够验证就可以还裴钢实验室一个清白。

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不用采信任何个人观点看法,应该请第三方重复 “林 - 裴 (1999)” 论文。

如果 “林 - 裴 (1999)” 论文的结果可以被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的第三方严格重复,那么饶毅就应该公开道歉。

如果 “林 - 裴 (1999)” 论文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按国际惯例,由裴钢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销论文。

澄清 GPCR 到底是七重跨膜还是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跨膜起功能作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教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生有普遍意义。所有教科书,包括所有中文教科书的标准内容认为 GPCRs 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钢坚持错误,那么就导致中国所有老师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的难堪:是按世界标准继续教七重跨膜,还是按中国裴钢一个实验室、“林 - 裴 (1999)” 一篇论文教学生说 GPCR 是五重跨膜。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饶毅
2021 年 1 月 21 日星期四 晚 10:25 分


饶毅教授这份举报信,就像 法庭上状告的罪犯,正是主审法官自己。

那么,自己如何审自己,怎么审?

如今的中国知识界、学术界,可谓是处处附庸风雅,处处攀附权贵,造就了太多的伪君子,也产生了太多的垃圾桶。

施一公的对饶毅经典且精准的评价: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知乎用户 JasonShengWang 发表

专门跑到 pubpeer 上检索曹雪涛的相关内容,一共涉及 69 篇。看了一下前面 6 篇。有的已经撤稿,有一篇已经回复解决,有的是杂志官方表示收到有一定可信度的质疑,有些还没有回复。看不下去了,…

有一篇 western blot 图片有 PS(hPEBP4 resists TRAIL-induced apoptosis of human prostate can…),已经撤稿。另外,还看到 2 篇撤稿,A novel human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resis…Leptin induces CD40 expression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Akt…(图 1)。

有一篇有图片中组织切片纤维照片存在拷贝重复(Pulmonary stromal cells induce the generation of regulatory…)(图 2),作者已经修改论文,同时表示找不到原始图片,重新补做了实验。

有一篇的一张图片内部明显有拷贝粘贴痕迹(Intracellular NAMPT-NAD+-SIRT1 cascade improves post-ischaem…)(图 3)

有一篇也存在子图之间高度相似现象,作者团队做了回复,说是图片放错了,用了别的实验参数下的图片,但是不影响论文中的研究结论。

知乎用户 子墨先森 发表

低情商:学术造假!

高情商:图片误用而已。

都散了,都散了。(狗头. jpg)

知乎用户 小乖他爹 发表

罚酒三杯,不上秤。

知乎用户 凌凌漆 发表

十年如一日知名学者长期坚持 “图片误用”

中国科技部欲盖弥彰重新定义 “学术造假”

知乎用户 四顾剑 发表

每个人打一下屁股,回家躺床上好好睡一觉,反省一下,回头给你一个苹果吃

知乎用户 asukaid 发表

这种调查结果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

知乎用户 Cesare 丶 发表

以下图片内容截取自《大宋提刑官》(2005)第五十二集。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科技部也 “科技创新”

以后不要再问

” 中国如此 paper machine

为啥诺贝尔奖寥寥无几 “

问就是

图片误用

知乎用户 但丁 sdust 发表

话说,明朝万历年间,严嵩倒台之后。

其子严世潘作为主要被清算的对象,严世蕃入狱后,派人在外面散播消息,称此次入狱,是为了给杨继盛和沈炼申冤,此事都是严世蕃的作为。

三法司本来也想以此为头条罪证,但徐阶却看透了严世蕃的小聪明,因为当初给杨继盛和沈炼定罪的不是他严世蕃,而是嘉靖帝,所以如果就这么将罪证上呈,严世蕃最后很可能脱罪。

所以徐阶换了这个罪名,其一勾结倭寇。其二勾结盗贼,其三犯上。所以嘉靖直接将严世蕃赐死。

饶毅,没有徐阶的智慧,他犯了三法司的错误。此次举报,把裴钢放在第一位,裴钢是被举报人中分量最重的一位,不但是院士、前副部级校长,而且本身就是道德委员会的成员,最重要的是裴钢作伪并不是那么证据确凿,这件事这么办,注定不成。

举报裴钢不成立,其他人自然也就跟着裴钢逃过一劫。

如果饶毅有徐阶的智慧,先举报其他几个人,就让裴钢审,引蛇出洞,等事情如火如荼后,仔细收集证据,打蛇七寸,此事才能办成。

说到底,饶毅虽然勇气可嘉,但没啥斗争经验,终究办不成事,还可能惹一身骚……

知乎用户 睎 xii 发表

相信科技部,清者自清!

中国现在在疫情防控和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这么多为科技发展做贡献的科学家被洗清嫌疑是非常好的。

我对科技部心里只有感恩!

(什么?问我要不要做科研?我只能说科研是聪明人、好学生做的伟大事业,我找个能赚点钱的工作过小老百姓的生活就好啦~感恩!

知乎用户 邵野 发表

1. 既然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那当然也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

2. 之所以没把白的说成黑的是因为念你是个有用的人才,希望大家还是能在规则下和谐相处就和谐相处,哪怕这个规则是某些人说了算的。否则可能要动用规则之外的手段了。

3. 作为吃瓜群众,秉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想法,自然是支持硬刚。毕竟是 zzzq,而且总要有人来净化池塘。但如果作为亲朋好友的话,还是希望出淤泥而不染算了,或者说换个池塘。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活着才有输出。

知乎用户 疯狂绅士 发表

很有意思的处理结果。

1 月 21 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处理结果。该通报称:以上五人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

未发现有造假是调查的结论。


其中讲到了——图片误用

曹雪涛院士的 63 篇论文,很多有图片误用,然后处罚是——取消曹雪涛院士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1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1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1 年……

李红良的 21 篇论文,很多有图片误用,然后处罚是——决定取消李红良教授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格 2 年,取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活动评审专家资格 2 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 2 年,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

耿美玉——少量图片误用,没有处罚。

裴钢院士的 1 篇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没有图片误用。

饶毅,本来就没有问题,是方舟子质疑他跟另外一个人合作的,而且是之前美国的论文,有图片误用也是另外一个实验室的。


这里一看就知道,图片误用,跟学术不端的关系。但是还隐藏着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论文的逻辑对不对的问题。


所以饶毅很不服气,正式的,第一次的公开举报裴钢。


生化环材造假基本就是很简陋的 PS。上面那些都是。


[发表 SCI 有多难?​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0925973/answer/1683853795)

知乎用户 John.L 发表

低情商:学术造假

高情商:图片误用

中国科研靠私企,靠国企,靠军队,就是不能靠 xx 院和 xx 校。

知乎用户 jjjastronomy 发表

不让评论就说明一切了

知乎用户 秦皇汉武 发表

好家伙,图片误用这个理由真的是活久见。我是真的不知道放在文章里的图什么是误用,能怎么误用,而且还要出现较多误用。这种理由丢出来简直是敷衍。

这个调查充分的论证了学术圈子里有些所谓的学术大牛,也即本质上的学阀有时候是多么为所欲为。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位硕士博士甚至青年教师的头上,那都将是灭顶之灾。丢掉学位、教职,退出学术圈子,甚至会留在档案里,变成伴随一生的污迹。但是这位硕博 or 青椒一旦变成了所谓的大牛了,出了这种事,学校、主管部门对他们不再是一副 “严肃处理,铁面无私,绝不姑息” 的态度了,反而会帮着擦屁股。先是避开热度锋芒放放凉,然后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我始终认为,这种学阀现象和导师学生之间的学徒制关系,是制约学术界发展的最大桎梏。许许多多的博士要么当牛做马心灰意冷而退出学术圈,要么没有靠山升迁无路而只能边缘化。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国内的院系普遍是一两个大组 + 少数有海外经历文章过硬有帽子的年轻教授这种构成。这类学术大牛在学术界已经不单单是个某某教授 / 杰青 / 长江 / 院士,而是背后一个学院一个学校甚至一个方向或领域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几个网络质疑就想在学术上锤倒他们,摘下他们的帽子,根本没那么容易。

不过这样也好,让那些以为 “科学是自由而严谨的”、“学术界是一片净土” 的孩子们认清事实,早些选择自己愿意承受生活的哪些苦痛。这可要比糊里糊涂读了硕博,只能被动地承担深造之苦好得多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饶毅VS裴钢:学术打假也要尊重规则

“饶毅举报裴钢学术造假”这一事件经媒体推动成了一个公共话题。裴钢的论文是否真的存在问题?饶毅的举报是否有着足够的证据?其举报方式及程序是否符合学术惯例?法院是否能够帮助判断学术是非?本期播客,科学记者与科学家一道,探讨这一系列问题。 …

如何看待裴钢院士正式回应:请提供举报学术不端的实质证据?

知乎用户 就是一颗小洋葱 发表 实质证据??? what the fuc??? 你的实验只有你做出来了,世界上其他人都重复不出来,这不是科学的怀疑么???这不是对科研结果严谨的维护么? 还要拿啥??让饶教授拿出原始实验记录,上面写着您直接写 …

饶毅质疑裴钢论文造假,专家称证据不足,裴钢导师不愿评论

饶毅质疑裴钢论文造假,专家称证据不足,裴钢导师不愿评论 记者:钱炜 彭丹妮 中国新闻周刊 1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实名举报国内3名科学家学术造假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当日,《中国新闻周刊》向饶毅求证这 …

举报造假应有根有据——关于饶毅举报的学术造假

举报造假应有根有据——关于饶毅举报的学术造假 ·方舟子· 这几天据说中国发生了“学术界大地震”,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一名院士两名教授造假。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饶毅最近到首都医科大学当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给该校发函,说有人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