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人角度談談計劃生育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我是90後香港人,隨便談談我眼中的計劃生育。爸媽都是8,90年代移民香港的內地人,表兄弟姊妹都有超生的,一個被罰款,一個從醫院裡偷偷抱出來的。小時候上通識課,老師會播關於計劃生育的紀錄片,被罰了款的婦人還是被拉去打胎了,印象非常深刻。計劃生育是通識課和中史課的辯論題目,香港的中史課考試很喜歡問一種類型的問題:改革開放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當回答利大於弊時,理據之一就是計劃生育製造了人口紅利才令中國富起來,還記得當時一個學霸同學理直氣壯的話:中國若不減少人口,一早就滅亡了,整體發展帶來的利當然多於因計劃生育死去的人帶來的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的教育是多麼的愚蠢,一群十幾歲的孩子,有什麼智慧在考卷上衡量歴史所帶來的利弊?人命是無價的,多數人獲利了就是利大於弊了?一件本質上是錯的事,怎麼可以用行弊去批評?我認為,這類教育造成了香港人勢利但自以為有獨立思考的性格,而且缺乏長遠目光,十幾年前帶來的人口紅利,在今天就變成了人口老化。事實上,長大後我才發現,若我父母不是來了香港,我是次女,根本不會出生,更諻論能存在跟我同學去辯論計劃生育的好處了,這也是普遍香港人的寫照,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生來優越,只在乎利弊,在象牙塔上紙上談兵研究鄰國的社會問題隔岸觀火,卻對「祖國」的發展沾沾自喜,貌似事不關己,其實只是時候未到,到現在發現已經太遲。

品葱用户 lurker_ 评论于 2021-06-02

難得有回應得到的文章。

同作為香港人,計劃生育對我而言也是種震撼。猶其以女性的身份,聽到和自己只有一河之隔的其他女性有着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命運,今我更加傷心。
(抱歉中文很差)

第一次在課堂外得知計劃生育情況是在知乎(還在初中的事,以中國現在的網絡情形這些文章應該早被移除了。)雖然在課堂上、電視上都有曾聽聞溺女嬰等事,但是由網絡上聽到人親自複述,感覺格外可怕。在2010s,女人被强制戴iud這種事竟然每日發生,對我而言已是不可思議。遑論强行墜胎那些更邪惡的事。

計劃生育故然邪惡,而我認為樓主所提的香港通識課,也有其邪惡地方。

教育局把「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列為通識的課程重點。然而,三年來的體驗,卻完全無法讓我感覺到其能令學生成為critical thinker。相反,我只看到一個又一個只懂綽綽而談,背誦遍東西南北世界新聞,卻完實際上對世界毫不關心的人。按品蔥一些人的說法,大概就是所謂的「做題家」。

我經常惶恐不安。他們在這個城市最頂尖的學校上學,成績也是頂尖中的頂尖,被世界頂尖大學取錄,將來會當醫生、當律師、當社會上的精英。想必比我聰明得多。但是這些精英,卻從來不關心自己以外的事。

通識課,或者說香港教育,養成的就只有這樣的學生。

通識中一條"Evaluation of policy"題型的高分回答,流程(flow)大概是這樣:
選擇立場(state of stance)=> 從不同持分者(stakeholder)、覆蓋面(scope)、可行性(efficacy)等不同方面作3個正面論證(points of agreement)=> 以同樣方法寫出2個反面論點(points of disagreement)=> 駁斥反面論點(rebuttals)=> 總結(conclusion)

聽似嚴謹,對吧?但是實際上所有聰明的學生的作法是
選擇對自己有利/容易作答的立場 => 用補習社中背誦而來的格式和例子擴展(elaborate)=>避重就輕地寫出有明顯漏洞的反面論點=> 輕鬆反駁 => 總結

回答通識題目有非常rigid的格式,看似能令學生多角度思考,實際上只是用簡陋的空談去reinforce既定立場,和八股文無異。以中國一點的說法,應該就是所謂「理中客」了。

延伸閱讀:
何謂批判性思考?兼論通識教育培養思考的範圍與限制| 張文聰| 立場新聞
https://beta.thestandnews.com/society/何謂批判性思考-兼論通識教育培養思考的範圍與限制

品葱用户 nmff 评论于 2021-06-01

投奔怒海淆,永不过时。楼主的父母上世纪跑路香港才能留下楼主,才能有自由。楼主吃下了父母投奔自由的路径积分,才成为高于编户齐民的香港人。
而现在是又一个投奔怒海的时刻了。
另外楼主题到计划生育的利弊问题,本质上,计生的实施是中国这三十年的经济奇迹的重要条件之一–计生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控制出生人口数量,而主要是降低扶养比例和解体宗族文化/儒家社会体系。没有计生,香港人在内地的工厂会像印度和印尼的工厂一样充满罢工和25岁辞职回家结婚的女工,是根本无法超越当时的东南亚的。留守儿童现象能够出现,根本上就是孩子的数量比起上几代人少了很多–祖父母外祖父母是不太可能同时照顾四五个孩子的。农民工的基本家庭构成是: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几年后回家结婚生子,孩子一出生,父亲就继续打工,母亲在孩子两三岁之后也离家,随后的十几年父母都是逢年过节回家而已。这样的话,孩子的数目肯定是不能多的。假使没有计生,根本不可能解放那么多农民工。城市的情况是一样的–扶养比例下降之后,才能释放出大量原子化劳动力996。中文世界里经常被鄙视的日本家庭主妇文化的意思就是全家只有一个高新劳动力,稳定收入几十年,这刚好就是中国低薪/大量劳动力/裁员和离职都非常容易的反面,被污名化几十年的目的显而易见。

品葱用户 Sulyvhan 评论于 2021-06-01

计划生育本身就是傻逼一样的理论 但是谁都不敢站出来说国家计委不会算经济 计划生育理论是人多了会过度消耗资源 但是人多了之后劳动力也会上升 物资供给也会上升 多出来的那部分人口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而不会成为负担 但是国家计委不会算数字
抛开这个算数字的问题 计划生育本身就是很滑稽的事情 他不是一个自愿参与的东西 而是靠着国家专政机器强行推行的一套政策

品葱用户 ftt 评论于 2021-06-02

任何重大的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當政者只是對此作出取捨。心存敬畏的為政者,自然會明白自己只是依據當時的環境,作出他本人認為是正確的選擇。

只有那些自大,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獨裁者才會自大的以為自己做的是絕對正確的決定,在計劃生育上面可以清楚見到獨裁者的面目。

是的,我說的就是它們,共剷黨。到現在還要死抱着計劃生育,而不是將生育選擇的權利歸運給平民百姓。

請放長雙眼,看未來出台的一大堆荒謬的三孩相關政策吧。

品葱用户 potatoking 评论于 2021-06-01

對的,當事不關己的時候,那些高談闊論甚至冷嘲熱諷的嘴臉是真讓人感到討厭。

中共在人口治理這方面,就像是在密室逃脫中解一個密碼鎖。它找不到確切答案,就上去試。先試個1,1不對就試2,2也不對就試3……反正鎖頭又不會壞,萬一我成功了,我就是大神,我就是帶領團隊成功的人。中共的人口政策完全漠視人權,大家反過來還要評價中共的政績,還要討論利弊,真的是太唏噓了。反過來,外國有人在歧視亞洲人,爲什麽要喊出stop asian hate,先討論一下利弊嘛,先説一下外國的國情特殊嘛。

品葱用户 Shiroki 评论于 2021-06-02

不懂為什麼你有一半內容不是在評論計劃生育本身,而是在檢討香港人的個性和香港教育制度。

多數香港人看計劃生育基本都是半隔岸觀火型,雖然這裡沒有一孩政策,但出生率在0010也是致命性節節下降,問題也只是比大陸延遲一個世代左右而已,這是東亞內卷地區不可逃避的宿命。對應現在的出生率,起碼有一半80後沒有選擇生子。樓主認為自己是倖存者,佔了香港沒有一孩的好處,但事實證明並不是沒有一孩政策就沒有少子化問題的,有一孩政策的大陸只是雪上加霜而已,當然也有道德層面的討論,不作延伸。觀察大陸發生的問題是有助我們推演最壞情況可以去到哪種程度的方法,僅此而已。

在資本主義推到極致、貧富差距極大的香港社會生活下,多數人住在納米私樓、棺材房和設施簡陋的公共房屋,應該是沒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生來優越」的,就算是中產也不會有這樣的感受,他們也要供車供樓的。那種紙醉金迷的優越生活是只在少數人身上發生的,一般人只是打工仔,生活談不上什麼有高端質素。畢竟大部分人的上一代不是如樓主父母一樣在香港最繁華的時代才來,多數上一代是5060年代因戰亂、文革、大饑荒才來香港的,當年連基本住屋和義務教育都沒有,童年過得十分困苦。即使是下一代,也不見得特別富裕,我們都知道現在生活改善是從過去極度貧困熬過來的,不是完全坐享其成的。

香港教育制度本身的問題在於與國際社會的脫節,過度催谷,競爭風氣沒改變,就算引入了少量西方機制也只是淪為第二種操練場。當然,你跟大陸比較的話,課業負荷還是相對好一些的。

香港人的性格之所以只能考慮眼前的危險,是因為難民思想和2047,認為這地方只是中途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有限期的,不屬於自己的,總有一天還是要離開的。這種基於國際條約所建立的「非物質的優越性」也是有期限性的。因此,現在的香港人經常說「香港已死」,並不是指生活或物質上死了,而是靈魂已經死了。

區區一種中國歷史科的題型「利多於弊」是不能解釋、也不能塑造香港人的整體性格的。作為選修兩科歷史的前學生,我可以很肯定的表示,考試出題並不只有「利多於弊」這種題型,世界歷史也有這種pros and cons的題目,學生是否會因為特定題型就形成了特定世界觀?其實是不會的。人的性格是根據社交和社會歷練而塑造出來的,考試本身並不會導致一個人行事只權衡利弊的,除非他們沒有別的生活。樓主同學當年有這樣強烈的主張,也許是受了其他材料的影響,至少在接受同樣教育制度下,樓主就持相反意見,足見題型設計本身並不能解釋香港人性格的形成。

我也不同意你所說的十來歲的孩子就不能(或沒有能力)討論世界大事的說法,這個年紀就應該多吸收知識,好辯論,儘管論點不一定都很成熟,但習慣質疑和思考本身就是教育的意義所在,也許在被某局長搞亂之前的香港教育不是特別好,但總體來說也給予了土壤去讓人發揮自己的思想,這也是為了高等教育做準備,因為大學教育是很需求邏輯批判思考與結構組織能力的,社會也需要這種人才。

也許樓主是剛好跟魔怔的同學辯論才讓你有不好的體驗,事實上多數的學生只是應考試要求去寫考官喜歡的答案,但那些人內心深處不見得對那些議題有很強烈的主張,那只是考試範圍的一部分而已。到今天,你再去問那位學霸同學同一個問題,他可能已經不記得過去有過一場這樣的辯論了。

最後,香港官僚、社會賢達們不都是港英學霸,留學海歸嗎?這有讓他們的性格與道德培養有什麼正面影響嗎?是過去的香港教育讓某些學霸失去良知和判斷力,還是他們本性如此?值得思考。

品葱用户 豆腐心 评论于 2021-06-02

計劃生育呢個事,點講呢,呢個我也唔好妄加評論,畢竟有些嘢存在總有佢嘅道理。

点击品葱原文参与讨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怎样看待近日中国民间刮起的毛左思潮?

品葱用户 三民主义 提问于 5/8/2021 近日中国民间毛左思潮卷土重来,规模正愈发庞大,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轻化:新左派以年轻群体为主,其中不乏初中生高中生 2、左自合流:不少新毛左的思想还带有不少自由派的特征。与老毛左的区别是他 …

一道下岗工人有关的选择题,欢迎各位讨论是否?

品葱用户 阿斯妙特灵 提问于 10/21/2020 答案应该,可能,也许不拘于这四个选项。 品葱用户 阿斯妙特灵 评论于 2020-10-22 “我是先入团后入党,我上过三次光荣榜,厂长特别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组长。领导一直跟我谈话,说单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