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成本 13 亿,票房 40 亿才能保本,《长津湖》或成中国影史最贵电影?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狐狸晨曦​ 发表

《长津湖》13 亿的总投资,是没错,得到吴京采访时亲口证实,

吴京的登峰国际,就是本片七大出品方之一,前六家是博纳、八一厂、华影、中影、上影、阿里。业内几大电影巨头,群策合力的大项目。

这部投资为历史最高的战争片巨制,据说拍摄了 600 分钟(10 个小时)的素材,精简成 360 分钟(6 个小时),但这个时长是完全不适合一部商业影片的上映,光是争取竞争排片,就绝无可能,能让所有的院线经理都直接抓狂。

但是如果当真进一步忍痛割爱,再精简为 3 小时以内,确实又太过可惜。因此,分为上、下两部,分批上映,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

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剧组原班人马一次套拍了两部大片,目前上映的《长津湖》,以及作为下部续集的《长津湖 2:水门桥》,类似于漫威电影《复联三》/《复联四》的操作。

而《长津湖》上映 4 天,单日票房连续逆跌:首日 2 亿,次日 4.1 亿,第三日 4.3 亿,第四日 4.7 亿,第五日 14 时,票房破 18 亿,总票房眼看就奔着 50 亿去了。

《长津湖 2:水门桥》的存在,已经被出品方半官宣,不出意外,接着就要在 4 个月后的春节档上映,又是一部 50 亿票房种子。

——13 亿的投资,上下两部 100 亿总票房的预期,难道还不算大赚么?

影片上映后,在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无数影迷纷纷交口称赞,也在网络各个平台,看到了一些杂音,对影片的立意、剧情、细节,提出了各种指摘。

吴京率领的主角连队,各种以一当十,险死还生,杀敌累累的表现,看似神奇,一个个犹如 “超级兵王”,让某些人连呼 “太假”,「从吴京一个战狼,变成一群战狼」云云。

殊不知他们本就是影片重点刻画的主角,当然肯定要留到长津湖战役的最后,在《长津湖 2》交代他们的最终结局,这是影片艺术创作的基础常识。

历史上的新兴里战斗,我军第 239 团 4 连,奉命穿插作战,以伤 54 名、亡 13 名的代价,毙伤美军 300 余人,俘虏 9 人,歼灭美军北极熊团团部,缴获电台 3 部,榴弹炮 12 门,美军团旗 1 面。

如果这样的战损比,不是明明白白记载在战史上,是否也会让一些人连呼 “太假”?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无数个毙伤敌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彪炳战绩记录,确实就是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又确凿无疑的神话:

引用某位军迷网友的总结:

  • 松骨峰战斗,38 军 112 师 335 团 1 营 3 连,阻击敌军几个师十几个小时;
  • 张桃芳,狙击之神,436 颗子弹击毙 214 个敌人;
  • 卜广德,第五次战役,指挥一个排,不到一个小时 0 伤亡,拿下敌军五个高地,歼灭敌人一个加强排;
  • 于田喜,鸡鸣山战役,指挥新兵连一夜穿插攻下 11 个阵地,打到最后只剩七个人,歼灭了 972 个敌人;
  • 蔡兴海,上甘岭战斗中,带领 8 连 4 班坚守高地一天,杀敌 400 余人,全班仅仅 3 人轻伤
  • 刘光子,第五次战役中,一人俘虏英军王牌部队格罗斯特营 63 人……

比起好莱坞电影里虚构的 “美国队长” 之流,这些让美国鬼子终身胆寒心悸的中国军人,才是真正的超级战争英雄!是他们打出了**【中国轻步兵天下无敌!】**的赫赫声名,成就了中国陆军举世无双的人间神话。

而《长津湖》影片中,以他们为原型塑造出来的 “钢七连” 英雄群像,就是对真实战史的合理艺术加工,更加不代表什么“个人英雄主义”。

一部影片宣传了 “牺牲”,从来不等于 “卖惨”;一部影片宣传了 “战友情”,也不等于没有 “家国义”;

一部影片宣传了我军战士逆天的单兵作战能力,也不等于刻画 “个人英雄主义”;

一部影片宣传了我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更不等于 “人海战术、用人命堆砌胜利”;

那种居然会认为非此即彼的论调,本就是标准的【二极管思维】,或者纯粹就是为了鸡蛋挑骨头罢了。

作为投资巨大的主旋律大制作电影,《长津湖》在弘扬爱国精神与主旋律的同时,同样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的最新水准,当然也有相当重要的票房任务,需要让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与认可。

某些自称是 “军事迷” 者,非要用绝对真实纪录片的标准,来质疑一部商业电影的种种艺术加工,借着各种细节来做种种吹毛求疵,甚至做 “痛心疾首” 状大批特批。

他们本身就并非是因为对当年的志愿军战士有何等深厚的感情,而仅仅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如何 “高明”,了解多少不为多数人知的“冷门细节” 罢了。

《长津湖》影片前一个多小时,一直是所谓 “文戏”,交代整场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时间是否太长了?

对一些单纯的战争片爱好者来说,或许如此。

但对一部多年来难得的抗美援朝影片来说,将美军发动侵略战争、侵扰我国边境、轰炸我国城市,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时代背景,铺垫得详细清楚,就是必须的。

影片通过宏观的历史,也有微观的叙事,让每个观众都贴切地明白了:「志愿军战士为何而战」,

只因为「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打。」「只有打败美国侵略者,中国老百姓才能过好日子。」

看江南湖面波光粼粼,塞北长城蜿蜒盘旋,江山如画,河山大好!

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不惜牺牲,正是为了新中国的孩子们可以不再打仗,为了我们大家刚刚到来的安定生活。

看片中志愿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在敌机狂轰滥炸下,依然建制不乱,纹丝不动;

在冰天雪地,严寒饥饿交逼时,依旧乐观谈笑,战天斗地;

除了深刻明白自己为何而战的我人民军队,世界上还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做到么?

其实,任何一部爆款热门电影,都少不了故意搅混水、带节奏,煽动舆论的存在。而主旋律商业大片,尤其是某些人耿耿于怀、切齿痛恨的存在。从《战狼 2》《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概莫能外。

指斥 “贩卖爱国情怀”,成了他们百试不爽的借口。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些人患有 “爱国尴尬症”,借着批斗一部影片,来或隐晦或明确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厌恶。

这几天来,那么多人对《长津湖》恨得咬牙切齿,各种 “伪装爱” 的反装忠言论,根子是什么?

就是他们早就被好莱坞洗脑,完全成了 “精神美国人” 了。早就默认美国大兵是天生的主角一方正面角色了,所以一看到吴京所向无敌,大杀美国鬼子的影片,就百般不自在!

更有某些好莱坞电影的忠实拥趸,尤其看不得中国人拍军事大片,看不得中国军人在片中神勇无敌,更尤其看不得中国军人打得美国军队落花流水。

因此,批判《长津湖》的各色人等,其实许多是早已先有立场,抱着找黑点的心态去观影,自然能先入为主的找出种种 “槽点”,——正因其用心不端,其言论也就完全可以无视。

比如最近刚刚暴露的某个 b 站 u 主,一边说给《拯救大兵瑞恩》打 9.0 分,一边给《长津湖》打 5.5 分,洋洋洒洒一顿痛批,信口开河,说「对天空打飞机太假」,

结果被人在第一时间,用博物馆的实物记录:志愿军战士如何打下飞机,直接狠狠地打脸!

大 V/UP 主,专业影评人们,奉若神明的各类好莱坞影片,从《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到《敦刻尔克》,明明充满了对真实历史事件的美化虚构、夸大甚至扭曲,依旧是他们口中的影史神作,甚至还大吹特吹其所谓 “反战” 内涵……

一个至今仍在全世界各地挑起战火,贩卖军火,杀人无数,让无数平民流离失所的国家,出品的电影如何「反战」,本就是极度的【黑色幽默】。

这些自以为学富五车的大 V/UP 主们,“阅片量远超常人” 的专业影评人们,以他们所谓的历史考据,所谓的专业标准,傲慢地批评着《长津湖》的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广泛观影需求是什么:

那就是杀美国鬼子!狠狠地杀美国鬼子!痛快淋漓地杀美国鬼子!!

——这就是《长津湖》之所以赢,他们之所以输的直接原因!

知乎用户 充满陽光的雨 发表

“不是我们战胜了美国人,是美国人放过了我们”——《金刚川》

“不是我们放过了美军,是 tmd 机械化部队溜得比兔子还快”——《长津湖》

村庄遭遇战,三八大盖引爆炸药包,平河和信号塔美军机枪对狙,话说平河的 99 式轻机枪若配有原装瞄准镜,那是另一个故事了。余从戎伍千里潘大头对决谢尔曼,我看到了《猎杀 t34》的味道。

围歼战,梅生飙救护车以手榴弹收割 2 辆运兵卡车,两辆坦克。谈子为巴祖卡轰下海盗。雷公驱车拉信号弹送往坦克队伍,然后一等人的轰炸机把三等人的坦克给报销了。

有一说一,电影战争场面可以,至于美军实力问题,水门桥和美军撤退兴南港时的 “掩护规模” 还得看下部给不给美军 “机会” 了。

而在另一个不同时空的某个宇宙大国的电影作品里,现实被从汉城赶到釜山,却有学生兵 “英勇” 阻击朝鲜军的《到炮火中去》,潜伏敌营只为光复的《仁川登陆作战》,两兄弟浴血奋战助力部队 “收复” 平壤的《太极旗飘扬》,以及偷师上甘岭式的《高地战》。几个菜啊?引得无数粉丝为其 “爱国” 的爱豆疯狂点赞。

京学名言:“贱不贱哪?”

知乎用户 战舰少女 R 发表

已看完。

本来以为又是像金刚川那种看似主旋律实则屁股歪到火星的屑电影,电影时长颇像注了两公斤水(说你呢白马),尤其是导演组里还有一个陈凯歌,导致去看的路上心里一直犯嘀咕:成不成啊?

没想到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不错。没有人海战术乌泱乌泱一大片宛若二百五一样冲上去英勇送人头的降智场面,也没有高贵美利坚军队宽宏大量饶恕我等的离谱行为;指挥官脑子在线不像某个只会修桥的,普通士兵塑造有血有肉个个有自己的特色不像某个无组织无纪律跑出去和敌人打的。

肉搏动作场景不错(我记得貌似有两场),不愧是林超贤带的。

就是那个制空权,看得是真憋屈。

最后致谢的时候瞅了眼,好家伙,三支解放军部队协拍,真是大手笔,也难怪陈凯歌没改剧本。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最贵的是三大史诗《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还轮不到《长津湖》,《长津湖》只有个零头

1991 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大决战》, 影片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3 部, 影片对国共两党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的描写, 是中国电影首次成功制作的全景式的战争巨片, 至今仍被誉为 “空前绝后” 的军事鸿篇巨制, 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电影《大决战》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 时任国家主席、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的关心指导, 对于这部电影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决战》成本

烟火设置

炸弹 35000 个, 梯恩梯炸药 1600 吨, 黑白烟幕 700 吨。

服装

解放军棉服 5823 套, 国民党军棉服 4331 套, 日式钢盔 700 顶, 美式钢盔 667 顶, 牛皮美式腰带 2500 条, 青天白日小帽徽 6600 个, 解放军胸章 6000 个。

化妆

战争气氛妆 150000 人次, 塑型零件 (刀伤、枪伤、烧伤)500 个, 血浆 100 公斤, 头套 20 个, 圆形眼镜 60 副, 牙托 3 副。

车辆

美式、日式装甲车 20 辆, 可炸汽车 1000 辆,真坦克 50 辆

枪弹

空炮弹 1700 多万发,真炮弹 10 万多发,道具枪支 60000 支,刺刀 60000 把。

其他

药品仓库 200 间,药品 120 吨,老式电话 100 部

电线 210 万米

老式照相机 33 架

搭村盖房 1410 间

死尸 1000 多个

假人 2000 个

另动用现役军人若干……

知乎用户 fantasy 发表

根据我做审核的朋友在群里发布的消息来看:

1. 长津湖备案文件总投资确实是 13 亿,但这电影是上下两部,一部 6 亿,一部 7 亿。备案总投资是最高上限,不是一定要花费这么多钱,反正不超过就行。

2. 长津湖不是打算拍两部,是已经拍了两部,上部已经完成,下部因疫情中间停拍一段时间,据上报停拍造成的损失至少 1.5 亿 +,这笔钱也要算在成本里的。

3. 这电影也运用了不少特效,上部后期制作全部完成,下部后期制作只完成一半多。后期特效制作是最废钱的,没完成能省一大笔钱。

4. 在审核过程中,有不少镜头要求必须删除,审核意见,建议两部精剪为一部主题,第二部主题未能播出。

这电影最终成本预估在 7-8 亿左右,不含宣发费,当然这电影目前宣发也不高,估计不会超过 9 亿。25 亿 + 能回本。不上图了,太遥远了,懒的去翻。


补充一点知识:

所有公开发行的电影,无论什么性质,类别,都要经过审核,绝对没有哪部电影有特权,就算非盈利电影公开发行,那也是要经过 1 次审核的。更何况这些盈利电影。最多就是在小规则下,审核严与不严的区别。

朋友特别强调: 根本就不存在有电影能一路绿灯这种说法。不要打着审核人员的旗号到处造谣,审核人员是不可能说这种话的。

大规则就是广电颁布的审核细则,除非总局有变动,否则这个是不变的硬性要求。小规则就是受国情和各种政策影响,随时都在变化,严与不严,就取决于这个。


有人问《水门桥》,我问过我朋友了,至少现在国庆期间没有听到任何重新送审消息的。连备案都没有。以后会不会有,就不清楚了。

至于其他什么消息,不要问,不知道,我不是营销号,不爆内幕,只是有一说一,不扯其他的。

知乎用户 曲睿 发表

我的观影评价在最后~

10.9 更新:

贴一个我觉得很好的帖子,说明了志愿军和美军的作战方式的不同和经验教训。https://www.zhihu.com/answer/2156088988

昨晚上看了《功勋》李延年部分,这拍的也太好了…… 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满足了我对抗美援朝文艺作品的所有期待。

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抗美援朝正义性的讨论,有人说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先动的手,所以志愿军援助朝鲜算不得正义。这对吗?

首先,双方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这可以理解,舆论往往认为先动手的是挑起战争的一方。

从一些前苏联档案来看,金日成确实是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南下的,因此现在会有 “北朝鲜是侵略者” 的观点。但是南北双方在朝鲜战争之前就一直有摩擦,两方都把统一视为必然。一个完整的民族国家硬生生被美苏两个大国割成两块地方,问题的本质就变成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历史遗留问题。

**正义与否,不仅仅要看客观上是谁动的手,也要看对抗双方的性质。中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料敌于先,出兵保护东北,是同帝国主义做对抗。**而从后来的档案解密来看,新中国不只是在向美国伸张正义,也是在向老大哥伸张正义。

教员在 1950 年和斯大林商谈收回东北权利的时候碰了一鼻子,他知道苏联想保留在东北的特权——例如中长铁路以及大连港,所以他支持出兵,也是为了防止苏联借机插手东北主权。国内有些高层看不清楚这一情况,但是教员又不便讲明。

10.6 更新:

前几天我偶然看见了方舟子一个题目为 “长津湖战役真相” 的视频。我觉得有很多误导性的简单判断,和中美双方公布的资料与观点相矛盾。好在他们的视频现在也没多少人点赞观看,有几个在评论区吹捧他们的,蚍蜉撼树罢了。

有人说,你觉得人家说的不对,那也只是你根据自己的认识,大家都是一样的,怎么你看的资料就比别人高贵?

是这么回事吗?

如果他们知道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不知道的我们也知道,我们还知道他们的错误在哪里,我们把他们的知识观点都覆盖甚至超越了,那么你就不能说我们的认知是平等的。

在这个名为长津湖真相的视频里,方舟子说了长津湖中国官方阵亡数字的问题,阴阳怪气地认为存在瞒报,实际应该伤亡六万。然后说美军伤亡才一万多,十五万人打三万,还损失那么多人,这对中国来说根本就不光彩,没什么好吹的。

他认为志愿军瞒报伤亡,却没有提供这种可能性成立的依据如果他能找到这种类似事件的发生,大可以把例子举出来增加客观可信度。

我们再看看维基百科里面的数据。

另外,我个人有个想法,如果志愿军为了让战绩好看一点就瞒报,那美军就没有这种想法了吗?轮到美军的时候,这种可能性方舟子为什么反而不提了呢。

对双方来说,修改数字、瞒报损失、夸大胜利果实,都是极为有限度的。事实上,中共的军纪很严,而且冻伤数据将为后期入朝部队提供参考, 绝非儿戏。

现代战争是大集团协作,有复杂的前线部队,后勤集团,想要瞒报数字,没方舟子说的那么容易。

而方舟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就不多说了。

况且,长津湖地区并非十五万打三万,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联合国军并非只有美军。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上,“联合国军” 有美第 10 军,下辖 3 个师,即陆战第 1 师、陆军第 7 师、陆军第 3 师;还有南朝鲜第 1 军团,下辖两个师,即首都师、步兵第 3 师。地面部队总计 10 万人

宋时轮志愿军第 9 兵团有 3 个军(第 20 军、第 26 军、第 27 军),12 个师,总计 15 万人,还有一部分朝鲜人民军 (第二次战役期间已被打残)。与“联合国军” 地面部队的比例大约是 1.5∶1~2:1。

另外,美国人还有空军海军的支援,这些军队并未计算进方舟子所说的 “三万人”,这就有点不拿美国海空军队当人了。仅以陆战一师为例,长津湖战役的陆战一师所属的战斗人员配备是 26000 人左右,但是**陆战一师指挥的航空兵部队和雇佣兵部队还有一万人左右,**所以这次长津湖的陆战队人员编制其实是 36000 人左右。这还只是陆战一师,不包括后来调往长津湖地区的另外两个美军师。

美国的空军和海军在世界军事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军是海陆空三军带着高科技协同作战的。方舟子这个时候抓着前线士兵的比例阴阳怪气,好像就没有意义了吧。美国是先进的工业国,新中国却百废待兴一穷二白,陆战一师归属美国海军陆战队。因当时主要投放手段是通过船只,所以叫海军陆战队。其实是一支当时世界少有的特种兵部队,花费在他们身上的开销很大,跟普通美军的无法同日而语,现在的海军陆战队是普通美军的 40 倍,当时也少说也是 30 倍以上。

所以对比人数有意义吗?

美军的战略目标失败了,虽然最终大部分得以成建制撤退,但是败了就是败了。你可以说我们惨烈的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赢得一样很光彩。

极端一点类比,我如果背后有三体科技撑腰,我一个人就能俘虏整个地球你信不……

不过话说回来,我始终认为长津湖这个电影的选材本身,具有先天不足的问题,志愿军在朝鲜打了那么多精彩的仗,偏偏要选一个如此惨烈的战役……

—————————

相比这种一个人大脸怼着镜头,自以为自己很牛的观点输出。我更喜欢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

**纪录片相对客观,很少做一些简单论断。**同时也存在克制的感性——虽然克制,但是一种独特的感觉,情绪在较漫长理性的铺垫后,终于迎来了那个期待中的出口。当你从多个视角了解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再去回想这一切,有一股复杂的情绪萦绕于胸无法忘怀,人间的英雄气在你心里驰骋纵横,最终都是点点泪光。

推荐给大家一个相对快节奏的 B 站抗美援朝系列视频:

【抗美援朝究竟是怎么打的?全景式回顾立国之战!【列国志 · 合集】- 哔哩哔哩】https://b23.tv/Wm6Bjx

——————————————

九月中旬 写在上映之前

关于电影长津湖,除了一些电影本来就该具备的东西之外,我 (还有很多很多人)最关心的几点是,

1. 军事场面的组织是否专业:

进攻敌人工事时,是否按照了科学合理的军事常识——有火力压制掩护,有交替冲锋,而不是集群冲锋、集群送死。不一定非要做到三三制,首先三三制的战线会拉的比较长,不利于电影镜头叙事,其次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第九兵团未必推行了这一战术,但是起码要做到的是,志愿军冲锋时小组之间的间隔距离要有所体现,因为当时的小组间隔是严格按照美军炮弹的爆炸半径来计算并执行的。

一战后,重火力的广泛应用使得人海战术从现代军队战术中绝迹。一战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德军重机枪火力下,选择人海战术冲锋,结果据说仅仅一天内就损失了六万人。

为什么这一点重要: 因为这些年来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志愿军是依靠人海战术才取得胜利的说法,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在整场战役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比例是 2:1、3:1,但绝对不是某些小丑说的 10:1。污名化人民军队,解构人民英雄,是某些意识形态复辟的第一步。

2. 是否对人民军队的关键要素——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有所体现。电影里有单独设立指导员角色,这一点值得欣慰。

很多人觉得人民军队区别于军阀武装和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在于亮剑精神。这种解读过于浪漫主义了。最现实的解读是,**人民军队是一支讲民主讲信仰的武装,政委作为思想意识的教育者,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作用,是革命乐观主义的催化剂。**所以志愿军能在军队减员超过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三分之二 (这是军事常识里面认为军队会丧失全部战斗力的极限)后,依然保持建制地完成战斗任务。这是世界上任何同体量的军队都做不到的。

这些年来我们拍的某些战争电影硬伤很多。从《我的战争》里面志愿军干部战场上谈恋爱喝酒还拍肩膀贴着肩膀的集团冲锋,到《金刚川》里面全程描写志愿军多么苦多么惨,全片未着墨基层党政工作者和指导员,还有《集结号》里面竟然会出现指战员把一个连扔在阻击阵地上不管了的怪事,封建主都干不出来这事,追溯该电影的源头,竟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实际上呢?在各种纪录片和历史档案里,早就有了对于事实的展现,惨和感动,并不是志愿军的全部。志愿军有豪迈、乐观、聪明、得意、冷静、坚决的一面;也有飞身堵枪眼,被火烧死一动不动,全连在阻击阵地被冰雪冻死的一面,有血战松骨峰,穿插迂回三所里,攻克汉城 (首尔),铁原阻击战,上甘岭绞肉机,这些事实极富有艺术潜质和人文精神,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电影的电影在这方面一直畏首畏尾,到底是谁应该反思一下?

———————————————————

十月一日看了电影

《长津湖》这个电影的优点在主要社会影响这块儿,缺点就是史实方面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说了我就不赘述了。

观影的第一感受是优秀的配乐,具有林超贤导演个人特色的打斗镜头以及暴力美学。机关枪打在士兵身上的镜头,尘石飞扬,血肉横飞,震撼至极,一时语塞,旋即转入悲叹。还有关键时刻特别使用的分镜,把战友们同仇敌忾的悲壮气氛推到极点,令人动容。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在国产主旋律电影里见到这种镜头。

和某些战争片不一样,《长津湖》反战意味并不大,虽然有描写人性,但没有夸张渲染人性的脆弱和阴暗。美国的反战电影《现代启示录》、《野战排》里面,导演会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 士兵很后悔来到这里,士兵觉得这没有意义。这种差异是由我们双方战争性质不同导致的,美国出兵越南,和我国出兵朝鲜,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事情,希望了解有什么不同的朋友可以查一下美国为什么二战后频繁出兵参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内战争。

**而承担士兵思想启蒙的责任就落在了基层政工人员肩上。知道为什么而战,让前线士兵都理解自己的任务,从而更好的发挥基层作战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是从民主革命时代总结而来的方法论。**但是在这方面,电影中的展现不算很充分。战争动员,不是对着战士们说一句主席让我们保家卫国,就算是表达清楚的,在这方面我觉得拍一组党支部在连部开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镜头就比较好——这真的不花时间,本来都是要主旋律宣传了,花五分钟快切镜头宣传点有用的行不行呀 (手动 doge)。三十年前我们的电影就很重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知怎么的,现在都给拍成一言堂。

电影里教员说了一句: 过了三八线,要不要过鸭绿江啊?还有一句吴京的台词,更像是说给观众听的,说: 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后代打。电影里,对这场战争的定性并未继续深究,这是部商业片,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算问题,能启发一部分观众事后了解就够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士兵所保卫的不只是阵地,而是自己背后的家乡。战士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才能爆发出汹涌的战斗意志。在绝境中,仅仅靠职业军人的素养是很难保证战斗力的。

而且抗美援朝的正义性绝非假大空,战争自古都讲究师出有名。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都出现大量的反战歌曲和其他艺术作品 (包括在战场上这种歌的出现,这对士气是多么大的打击)。当一个普通士兵真正开始恐惧的时候,除了后悔思念就是混日子,他已经找不到精神寄托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一战的时候,指挥官对士兵高喊 “快去保卫祖国呀!” 士兵回应:“不,是你的祖国。”而新中国是中华民族第一个人民主权国家,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写在了法律里,对一个普通士兵来说,这个国家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属于自己的什么主子的。

生活里的你可以觉得讨论意义是件无聊的事情,你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就是 have some fun,但是战场上,对士兵个体而言,“意义” 是万分重要的。

尤其是排连基层指战员的精神状态,会大大影响普通士兵的战术执行效果。基层指战员任何一句绝望的话,都可能会在淳朴的士兵心里蒙上巨大阴影。在前线,一个充满活力和主义光芒,以身作则的坚定分子,简直是阵地上的活宝贝。所以我们还能觉得政治干部不重要嘛?况且政工人员的作用还不止于此。电影里由朱亚文饰演的梅生,在身先士卒、能文能武这方面表现得很不错。

我在知乎上看见一个女生这么形容她的看法: 你们说的那些战术,我根本不想看,很多女性观众排斥战争片,我在乎的是这个电影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

这话乍一听我总感觉哪里不对,我相信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不在乎真实的历史。而且很多关于战术或者历史的讨论,本身就只是普及性质的,指望网友能辩论出新东西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能让更多旁观者意识到真相的存在,哪怕他们可能暂时不很清楚这些真相是什么,但起码知道自己曾经的直观印象不那么准确,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不也是这些讨论的意义吗?

我觉得那些重视战术和真实的男性观众,甚至不厌其烦的在互联网上发各种文字和人讨论,这些人并不是要忽略故事和人物塑造,对于一个好的电影,这些东西应该全部具备。问题在于,这些年很多没战术、不真实的主旋律电视剧电影倒了人们的胃口,甚至几年前市场上一度只有这种作品。之所以大家对《长津湖》抱以期待,甚至有那么一点魔怔了,其实是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错误,哪里就会有过枉的纠正,这种需求和纠正可能一定程度上,是非理性的,但如果你的关注点局限于对这种非理性的批判,那你格局就小了。这个事情的主要矛盾是文艺供给满足不了群众文艺需求,次要矛盾才是群众的非理性表达,我们看问题要先看到主要矛盾,再考虑次要矛盾。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对这场战争缺乏足够的宣传,人民群众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很多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朋友有可能在一些电影作品的影响下,以为我军是使用人海战术才取得胜利的,这种观点在几年前的互联网甚嚣尘上,终于在这几年迎来了反噬。

今天,这场中华民族真正的立国之战,时隔多年,终于迎来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和关注。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中国影史最贵的电影怎么也不会是《长津湖》

至少也是大决战系列啊

凡是一切以盈利票房为目的的电影也好意思说最贵?

大决战妥妥的献礼片,意识形态宣传为主

背后不计代价,可以动用国家力量,筹备数年,各军区直接参与拍摄。

现在电影的群众演员数量都赶不上人家随便一个场景动用的专业军事人员数量。

更别说里面各种实拍大场景,史诗级长镜头,教科书场景。

放到今天也就是顶多也就军队协助或者提供拍摄,而非直接参与。

或者说如今哪怕没有政策限制,允许你动用军队,《长津湖》也不可能赶上大决战了。

今天只要军队提供一点点协助,你可能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大片了。

而《大决战》系列,比比皆是的史诗级画面。

甚至弱一些的大进军,大转折,依然是后面电影无法超越的。

说到底,这些电影的目的是超越票房的。

票房限制了这些电影的成本。

何况现在的情况限制,很多能增加成本的东西你已经不能动用了。借你点装备,给你稍微提供一点帮助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长津湖》怎么也不可能算上中国影史最贵的电影。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说明你没看过《大决战》三部曲,那不是用 “贵” 就能形容的。

知乎用户 电影夫人 发表

年度第一王炸大片:剧本打磨 3 年,投资 13 亿,片长 3 小时,超燃!

看了标题,估计大家已经知道,夫人今天要说的电影是:

《长津湖》。

没错,这部片子进入观众的视野足足有两年了。

而今,我们终于要和它见面!

距正式上映还有 5 天,我敢说,吴京这回又要王炸。

自从 4 年前《战狼 2》在暑期档爆火,吴京这两个字便像金子一样开始闪闪发光。

56.79 亿的总票房,至今雄踞榜单第一名。

之后他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攀登者》无不在票房、口碑上获得极大成功。

其中《流浪地球》更是高居票房榜第 4 名。

算是成功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市场的大门。

这部电影特别给国人长脸了。

如果不是吴京在精神和资金上的双重鼎力相助,恐怕的问世还要艰难很多。

《攀登者》的题材也是空前的。

开拓了国产片在体育登山(珠峰)领域的空白。

登山队员们不顾生死,从北坡一路 “踏雪蹬冰走峭壁”,最终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 8882 米的顶峰。

又一次让世界为中国人的信念也毅力所钦佩。

那一刻,观众也为中国高度感到无比骄傲。

由其参演的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也是话题度非常高。

可以说,最近 4 年的吴京,红透了天!

他早已成了主旋律电影、正能量的代表性符号。

“只要是京哥演的,我都要去看” 成为很多人的共同心声。

大家看到的是吴京的爱国和担当,观众想获得的是精神洗礼。

那是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所喷发的巨大火焰。

这部由他担任男一的新片,更是倍受大家的关注。

9 月 20 日晚,《长津湖》作为第 11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北京举行了全球首场公开放映。

16000 张门票在 4 秒钟内宣布售罄!

《长津湖》成了名副其实的 “最拼手速电影”。

开幕式上,在片中饰演七连连长伍千里的吴京,引用片子的台词发言。他说: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观众当即被深深感染。

大家默默地在心里向长津湖战役中的钢铁脊梁们致敬!

他们是最最可爱的人!

这部片子长达 176 分钟,投资 13 亿元,是目前所知最烧钱的国产电影。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志愿军第九军团某连队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单看主创团队,就让人吃惊不已!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

陈凯歌不用介绍,大众太熟悉了。

徐克有《智取威虎山》,林超贤有《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

他们对于主旋律题材的驾驭能力,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

不管大场面的调度,特效的逼真,还是人物塑造,都很厉害。

演员阵容就更强大,吴京 + 易烊千玺 +《士兵突击》团队(段奕宏、李晨)。

还有 “行走的荷尔蒙” 朱亚文。

老硬汉胡军,饰演七连的炮排排长。

以及张涵予、韩东君、黄轩、欧豪等。

他们都是近年来大银幕上的常客,都有代表作品。

如《集结号》、《芳华》、《中国机长》。

老戏骨更是给力:林永健、唐国强、王伍福、耿乐。

在表演上我们完全可以放心,演员碰撞出的火花一定耀眼夺目。

不得不提及两位幕后大佬:

兰晓龙和黄建新。

编剧兰晓龙,《生死线》8.7 分,《我的团长我的团》9.5 分,《士兵突击》9.4。

起码两部是国产剧 “神作”。

实力毋庸置疑。

这次是不抛弃不放弃的 “钢七连” 从小荧屏走向了大银幕。

在剧作上兰晓龙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对于创作,他从来都是极为严苛的。

另一位编剧黄建新,是《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的编剧。

三部曲共同开启了 “新主旋律” 电影的时代。

大制作 + 众多明星参演,观赏性极强。

他还是《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的制片人。

可以说,黄建新真正是主旋律电影的幕后大佬。

《长津湖》的摄影堪称王炸。

罗攀(《芳华》、《烈日灼心》)+ 鲍德熹(《卧虎藏龙》)。

两人均是目前摄影圈的顶级大师。

从制作来看,《长津湖》13 亿的投资代表了中国战争电影的最强实力。

超 7000 人的剧组(最多时一度达 7 万人次群众演员)不惧艰辛,一心想拍好每一个镜头。

战争大场面的拍摄,尽量采用实景拍摄。

战壕、工事都是一点点挖出来的,水门桥也是一砖一瓦搭建的。

演员和工作人员经常要在零下 20 度的极寒环境下作业,条件非常艰苦。

首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自发鼓掌,表达他们心底对英雄的由衷敬意!

看过的观众,都被直逼好莱坞顶级水平的特效所震撼。

枪林弹雨 + 无数爆破,从天到地的战火蔓延,尽显战争之残酷。

不止是燃爆的大场面令人热血沸腾,还有兄弟情、家国情怀,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挖掘。

在同为表现朝鲜战争的《金刚川》里,吴京的小弟(徒弟)是张译。

《长津湖》中,却是易烊千玺。

他是伍千里的亲弟弟伍万里。

原本是个叛逆少年,十多年间并未得到哥哥的关照。

但他还是被哥哥的军人气质吸引,决心要奔赴战场。

这个 19 岁的少年,经历了从稚气青涩的 “江边小傻” 到驰骋疆场的铁血男儿的蜕变。

两人的兄弟情、战友情也成为本片的一大看点。

他们在剧组整整呆了半年时间参与拍摄。

易烊千玺被认为是最没有偶像包袱的流量小生。

他在电影中的表现,每每都会给人带来惊喜。

印象最深的是《少年的你》。

有人为周冬雨的哭戏倾倒,我却被易烊千玺的小混混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二刷了。

易烊千玺的可塑性非常强,从一开始就力求突破戏路,敢于打破观众的固有印象。

这次他和吴京搭档,绝对是 “京玺” 一相逢,票房没问题。

目前在猫眼上,《长津湖》的 “想看人数” 高达 84.87 万人。

淘票票上是 52.26 万,总之是稳居新片想看人数榜第一名。

可见大家对这部国产片新标杆作品的期盼有多强烈。

本来我想今天去看杭州的超前点映场,结果呢?

120 元一张的票早就卖光了,只得赶紧卖了 9 月 30 的票。

国庆档在即,《长津湖》却已经出发了。

国外媒体对《长津湖》的关注度也很高。

美国权威电影媒体《好莱坞报道者》对《长津湖》做了报道,称它 “耗资 2 亿美金” 制作。

网友们也给予了广泛的回应,他们表示:

这是一场很惨烈的战役,中国志愿军很英勇;
中国军人不怕牺牲,英勇无畏,这就是中国军队每战必胜的原因;
我一直都好奇为什么没有直接展现长津湖战役的电影,结果中国做到了。

麦克阿瑟曾不无伤感和意味深长地说:

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看惯了美国佬在电影中的种种英雄,是时候让我们自己的英雄出场了。

“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让我们在影院向英雄致敬!

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那些最最可爱的人。

由此,才能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长津湖》,值得我们期待和拥有。

知乎用户 关之檀​ 发表

到今天《长津湖》上映第七天,截止到下午 14.50 的数据,长津湖总票房为 27.9 亿。

《你好李焕英》上映六天时,总票房为 27.5 亿。

为什么要拿李焕英比,因为今年电影院上座要求和春节一样,就是间隔座位售票。

从目前来看,《长津湖》破 27 亿比李焕英慢了 12 个小时。

不过《长津湖》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目前吸引了超过 50% 的观众到电影院。

同样是战争片的《红海行动》吸引了 40% 的女性观众。

而《你好李焕英》吸引了超过 70% 的女性观众,

女性观众为李焕英贡献了一半以上票房,女性观众的涌入,为李焕英贡献了巨大力量,而长津湖也是同样贡献了一半票房。

而《战狼》的时候,女性占比为 34%。

战狼的成绩为 54 亿。

长津湖以目前的成绩来看,超过 40 亿的票房,达到 45 亿绝对没问题,50 亿可能需要后劲冲一下。

不过和春节档合家欢电影不同,今年十一出行人次约为 6.5 亿,大概达到疫情前八成左右。也就是说国庆七天长假后,票房会比春节档要好,后劲要比春节档足。

今年这个国庆档是和往年数据绝对不一样的,《长津湖》在一个莫测的环境下达成这个高票房,说明本片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影响。

同时在知乎上的正面讨论也大大超过了很多电影,说实话,去年我不喜欢的《八佰》创造了抗战战争片的奇迹,证明战争片可以是票房主力,今年《长津湖》证明,这种主旋律影片正是观众需要的电影。

因为去年的《八佰》还是按照美式主旋律的方式讲中国故事,那就是非要在电影里讲人性,美国战争电影不用人性写故事,就好像战争电影没人看一样,然后《八佰》就用了这套路。

美国电影讲人性还有点道理,毕竟士兵不是为国打仗,也不是守家为国,就是赤裸裸侵略,自己还没啥好处,所以讲人性可以否定战争。

可中国不同,讲人性就是否定我们战争的正义性,我很担心《长津湖》会用讲人性那套技术手段,又害怕兰晓龙玩 “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 小说里的技巧。

“亮剑” 小说里结尾真的太惨了,年纪轻轻的我直接把书结尾撕了,因为书是借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 小说里用反派长官来凸显主角的高大,小说每个人物个性十足,又缺点多多,作为兰晓龙书迷,我真是揪着心看完的电影。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我担心的技巧,兰晓龙一个没用,他用了最难的技巧,就是兄弟情来描写这场战役。

从技术来讲,这么写战争挺难的因为好莱坞已经把路铺好了,战争写人性,就是容易,法国也这么拍,英国也这么拍,德国也这么拍,意大利也这么拍,韩国也这么拍,日本也这么拍。

我们偏不这么拍。

千里和万里两个兄弟的碰撞磨合,层层递转,巧妙的避开了,哥哥带弟弟上战场这个残酷的话题。

哥哥带弟弟上战场,一个情节弄不好,就会让观众反感,尤其女性观众。

《我和我的父辈》里吴京牺牲自己儿子这块情节,就让很多女性观众严重反感,对于情感这一块,现代观众要求更苛刻,一个情节设计不对观众马上就会不适。

因为千里有无数个理由把万里赶回家,朝鲜战场可见的残酷,让人无法接受两个孩子都死在这里。为了避免残酷,最好的办法就是千里不知情,首长不知情,两个人战场相见。

但是剧情设计没有讨巧,一开始就是出发相见,吴京戏设计过程就显得巧妙。

路上兄弟二人的对抗,以及万里和连里其他战士的对抗磨合,设计没有讨巧,而是真正男人间的对抗,反而这部分戏吸引了女性观众的喜欢,这都是编剧的硬实力。

兰晓龙的剧情设计十分合理,中南海的宏观线,彭德怀的大局线,宋时轮的副线,千里和万里的主线,分配十分合理。

《八佰》里战斗场面严重拉垮,八佰很多战斗场面水准一般,若是战斗场面提高上去,票房可能更好,但是《长津湖》利用了林超贤和徐克的长处,把战争场面拍出来了中国战争电影特色,林超贤中间那段战斗系,和全世界关于一战、二战题材的电影对比,绝对是第一流水准,甚至某些方面已经是全世界目前拍的最好的。

林超贤和徐克即是票房主力导演,在价值观上又明显水土不服。他俩的使用刚好扬长避短,发挥了林超贤一流战争戏手法,和徐克男人群戏高潮手段,后三分之一的处理,徐克的老到绝对是一流。

13 亿拍个电影,就是商业行为,不管是不是主旋律,观众是不是喜欢最重要。

现在票房证明,正确价值观去引导的中国故事,就是受市场欢迎的,13 亿有可能拍了两个,也有可能就是一个,但是说明一件事,以后可能还会有投资 20 亿的主旋律电影,甚至还有三十亿。

观众不是只想着娱乐,娱乐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

就像美国电影里的战斗机一样,全世界哪里有美国人,就有美国战斗机出现。

我们看够了美国人爱国的大片,受够了一个聪明勇敢的美国人解救这个世界,烦透了他们的精英主义。

我们有中国式价值观 ,而且这种价值观值得花大价钱去制作,观众也接受这种价值观拍摄的影视作品,投资人们也相信这种投资一定会大赚,继续用商业的办法弘扬中国人的精神。

知乎用户 口袋电影君 发表

赌赢了!所有迹象都在表明:《长津湖》票房超《战狼 2》!

今天,

《长津湖》连续第 5 天完成逆跌,票房已击破 25 亿。

猫眼大数据最新预测:53.4 亿。

离《战狼 2》56.9 亿是越来越近!

回顾下这条漂亮的逆跌曲线:

2 亿、4.1 亿、4.3 亿、4.7 亿、4.8 亿、4.9 亿。

做了 10 多年票房报告的口袋君,彻底看傻!

因为,

这,真的是一条前所未见的票房曲线。

明天,

国庆长假倒数第二天, 《长津湖》将向单日 5 亿 + 的票房,发起冲击。 内地影史上,

最长的连续逆跌天数纪录 来自于沈腾的成名作:

《夏洛特烦恼》

在 2015 年国庆档, 此片连续逆跌 7 天,最终拿下 14.4 亿元。

但《长津湖》的票房体量

比《夏洛特烦恼》实在大太多。

从目前,

国庆后的新片档期来看, 《长津湖》的单日票房冠军 极有可能持续保持到 10 月 28 日 因为, 10 月 29 日,

丹尼尔 · 克雷格《007 无暇赴死》上映

007 虽然名号很大,但却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内地票房体量在 5-7 亿元。

而 10 月 22 日的《沙丘》,

内地公映当天就有超清资源,

加上导演维伦纽瓦一贯的慢节奏

内地票房体量在 2-3 亿元左右。

10 月 15 日,

关晓彤与姜文的《图兰朵》

大烂片的概率极高!

票房 5000 万票房以下。

一言以蔽之, 一切迹象都在指向一点: 《长津湖》票房超《战狼 2》!

随着《长津湖》继续高歌猛进,

总票房突破 25 亿元

吴京的个人总票房突破 207 亿元,反超沈腾,

重新夺回了 “中国电影票房一哥” 的宝座!

吴京出生于 1974 年,今年 47 岁,擅长动作片。

沈腾出生于 1979 年,今年 42 岁,擅长喜剧片。

可以说,

两人是中国商业大片的两极。

代表着

如今中国电影最大卖的两大类型。

回顾

两位 70 后电影明星的票房井喷史,

均是在 2015 年以后。

沈腾的突破口

2015 年国庆档的《夏洛特烦恼》。

之前一直在话剧、小品、国产电视剧中,

默默耕耘的沈腾,与老搭档马丽联袂出演。

在当年国庆档,

凭借豆瓣 7.7 的高口碑,

上演了惊人的七天票房逆跌。

最终《夏洛特烦恼》斩获 14.4 亿,

就此确立了国产喜剧第一厂牌:“开心麻花”。

由于人缘太好、耳根子软,

沈腾不断地在各类开心麻花系卡司出演的电影中,客串露脸。

因此,

影迷发明了一个名为 “含腾量” 的新词。

含腾量越低,质量越差。

含腾量越高,票房越好。

待上映沈腾电影项目:

超能一家人 (2022) 四海 (2022) 时间之外 (2021) 我是我大爷 (2021) 八秒半英雄 (2021) 全民狂欢 (2022) 高能游戏 (2022) 独行月球 (2022) 光天化日 (2023)

吴京的突破口

从武术冠军到电影明星,

吴京的成名之路与师兄李连杰极其类似。

1998 年,24 岁的吴京年少成名

在古装剧《太极宗师》中而被观众熟知。

然而,从 2000 年到 2016 年,整整 16 年,

内地 A 级大片资源,吴京几乎完全拿不到,

只得去当港漂,在各类香港电影中扮演配角

完全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二线动作影星。

直到 2015 年,吴京决定 “自己捧自己”

首部《战狼》5.4 亿,不温不火。

但他依旧坚信

爱国军事动作片必火!

2017 年,

吴京将自家房产都抵押出去,

自掏腰包 8000 万,All in《战狼 2》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战狼 2》大卖 56.9 亿

吴京成为不折不扣的 “中国爱国大片吉祥物”。

未来 10 年,

更是有 35 部电影有可能与吴京有关。

未上映: 水门桥 (2022) 拨云见日 (2021) 中国缉毒密战 (2021) 敦煌:归义英雄 (2021) 排雷英雄 (2021) 中国试飞师 (2021) 你好,英雄 (2021) 翻译官 (2021) 雪龙号 (2021) 开国将帅授勋 1955 (2021) 怒海营救 (2021) 东极岛 (2022) 决战上甘岭 (2022) 魂斗罗 (2022) 松毛岭保卫战 (2022) 战狼 3 (2022) 钦差大臣 (2022) 未定名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影片 (2022) 两航起义 1949 (2022) 藏地密码 (2022) 上甘岭之四十三天 (2022) 伟大的战争 · 抗美援朝 (2022) 破云 Ⅱ 吞海 (2023) 亮剑 (2023) 神舟 (2023) 太空春运 (2023) 西贡保镖 (2023) 全频带阻塞干扰 (2023) 流浪地球 2 (2023) 索马里行动 (2025) 野生行动 (2025) 拳王之战 (2025) 齐天小太子 (2025) 很多年前,我是拳王 (2030) 孙悟空之火焰山 (2030)

由于

《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大卖 54 亿的惊人票房,

也让沈腾一举超越黄渤,

成为中国电影喜剧第一咖,还顺便将吴京超了。

“票房一哥” 的宝座刚坐了半年多

这次国庆档,

《长津湖》的票房大爆发,

又让吴京重回中国电影票房第一人的宝座。

两人之间你追我赶的票房斗法,实在太精彩了!

【沈腾 VS 吴京】的票房大战,

将在 2022 年春节档再次上演。

沈腾共有两部新作出战:

《四海》+《超能一家人》

吴京只有一部新作:

长津湖下部《水门桥》

你觉得沈腾能再次反超吗?

亲历这次《长津湖》的连续逆跌票房井喷

口袋君真心觉得:

电影大片行业 有时候,真的很像一个巨大的赌场。 从 0 到 1 的第一把下注,极其需要勇气!

1.2008 年。 漫威影业将旗下所有角色的版权抵押给银行 换来 1.4 亿美元的赌注,下注《钢铁侠 1》

赌赢了! 漫威电影宇宙 最新全球总票房:1500 亿人民币 2.2017 年。 吴京将旗下房产抵押出去, 自筹 8000 万的赌注,下注《战狼 2》 赌赢了! 从郁郁不得志的港漂,

吴京一跃成为爱国大片的吉祥物。

累计票房突破 206 亿。

当之无愧的:

中国电影票房一哥

3.2021 年。

博纳影业押上 13 亿的赌注,下注《长津湖》

今天,豆瓣更新了

《水门桥》的片长:122 分钟。

比《长津湖》少了 54 分钟。 春节档上的话,这个时长挺适合 明年春节档竞争太惨烈了,

从口袋君目前掌握的内部消息来看 已经十宫格了:

水门桥、封神三部曲 1、奇迹

超能一家人、四海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我心飞扬

喜羊羊灰太狼新大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

樱桃小丸子

博纳 13 亿的 “赌注” 一共两把牌,赌赢了!

第一把,长津湖,超《战狼 2》,全部回本。

第二把,水门桥,春节档上映,全是利润

这下,博纳影业真的发大财了!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

博纳影业自从 2016 年 4 月 8 日,

从美国股市黯然退市后,

一直没有在中国 A 股上市

要是这次有博纳影业的股票买,

口袋君真心觉得:

国庆后,至少 4-5 个涨停板!

不过,

正如口袋君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所写下的那样:

无论疫情如何恶化,

绝对不会改行!

因为我依旧无比看好电影行业。

时光匆匆

很多人都忘了

疫情前的一年

2019 年中美日电影市场集体爆发 创下了 425 亿美元 全球影史年度最高票房

那一年

口袋君从年头忙到年尾

然而

2020 年一场疫情,年票房暴跌 70%

13 亿人民币

博纳影业

既没买房也没买理财 而是全部投到《长津湖》和《水门桥》的制作中

才有了如今的票房大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电影就是

我们人类对抗死亡的方式。

在很多影迷眼中

新上映的电影大片,就是希望。

《长津湖》的大卖

再次告诉所有人:

煎熬的日子终将过去,

中国电影行业必将涅槃重生!

知乎用户 花猫哥哥​ 发表

国庆适逢电影**《长津湖》**上映,立刻就引发了全国民众的观影狂潮,几天内票房就已突破 35 亿。

这部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外媒的广泛关注,比如纽约时报就酸溜溜评价《长津湖》是 “在高度紧张的中美关系下,一部中国政府投拍的叙述残酷的朝鲜战争的电影,正触动中国民众的神经”,而韩国 SBS 媒体更是做了长篇报道——在韩国人的这个报道里,将长津湖战役描述为 “联合国军” 的胜利,理由是这场战役联军只伤亡了 1.4 万,而志愿军伤亡(含冻死冻伤)高达 4.8 万。

1 二次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的组成部分,第二次战役分为东西两线,西线作战是在清川江附近,东线作战是在长津湖附近。

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最辉煌的胜利,本次战役共计歼灭敌军 3.6 万(其中美军 2.4 万),此战让以美军为首的所谓 “联合国军” 溃退近 300 公里,从鸭绿江边一直败退到三八线。

对于此次战役,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在《清长之战》(二次战役) 中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 1950 年 11 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其实如果仅就战果而言,西线相比东线战果更为辉煌,代价也很小;但是为什么本次电影反而是描述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呢?

因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所以相比之下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尤为可贵。

2 9 兵团仓促入朝

首先是参与长津湖战役的 9 兵团入朝非常仓促。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场在中国东北边境邻国爆发的战争立刻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惕。

7 月 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84 号决议,授权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 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侵略”。

**当日,**毛泽东亲自下令,调动中央军委驻扎在河南的战略预备队——4 野 13 兵团 3 个军(38、39、40)与黑龙江的 42 军以及炮兵 3 个师共计 25 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向中朝边境集结——伟大领袖这种对国际局势的机敏与远见实在让人感佩。

那么,当时为什么不调动更多的部队在东北集结?

原因很简单,从 1950 年 7 月到年底,新中国面临着四面作战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是追击国民党军残部,准备解放台湾。

二方面是国民党撤出大陆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特务在各地发起叛乱,全国土匪高达数百万人,解放军面临着极为繁重的剿匪任务;

三方面是组织部队准备解放西藏。

最后才是为朝鲜战争做准备。

9 月之后,朝鲜局势骤然巨变。

9 月 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人民军主力被合围。金日成心急火燎地向新中国求援,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救朝鲜。

10 月 1 日,美军不顾我国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10 月 5 日,中央军委作出出兵援朝的决策。

10 月 19 日,13 兵团就匆匆进入朝鲜,但是 13 兵团只有 25 万人,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 军在朝鲜战场已有近 30 万之众,加上美军在陆海空绝对的装备优势,仅凭 13 兵团是无法打退美军的,所以中央军委也赶紧从各地调兵遣将。

(来源:微博)

早在 9 月 7 日,在上海一带集结准备解放台湾的 9 兵团接到命令正式取消解放台湾作战计划,该兵团调往山东整训,然后再调到东北加入东北边防军序列。

但是 9 兵团北上计划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从上海到山东要经过南京渡江北上,当时没有长江大桥,恰恰南京下关轮渡又损坏,加上北上铁路运力不足,所以直到 10 月 28 日,9 兵团 3 个军才全部到达山东——这个时候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响!

所以,9 兵团刚到山东,中央军委再次下令,取消在山东的整训,立即开赴东北入朝参战。

(来源:《长津湖》剧照)

因为前线战事紧迫(美军是机械化部队,推进极快,而朝鲜人民军主力已经覆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彭总很担心在 9 兵团入朝前东线美军就推进到鸭绿江边),所以这一次调动更为急迫。

9 兵团沿途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被火车拉着直奔鸭绿江边,当时在沈阳短暂停留时,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看到 9 兵团战士还穿着南方薄棉衣非常震惊并且立即警告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冻也把你们冻死了。”

贺晋年立即下令将库存的 5 万多套棉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 9 兵团使用,沿途车站东北边防部队干部战士也纷纷脱下自己的棉衣、棉帽给 9 兵团战士,可惜贺晋年调拨的棉衣棉鞋很多没有送上车,9 兵团就出发了!

在《长津湖》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搭载 7 连列车到达东北之后,车站边防部队干部战士(还有一个女兵)纷纷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往列车上扔,可能一般人看到这里还不大明白是什么含义,后面你们就会知道连棉衣都没配齐的 9 兵团将面临何等严峻的考验。

(来源:《长津湖》剧照)

以上就是 9 兵团入朝的历史背景,也是 9 兵团连棉衣都没配齐就匆匆入朝的复杂历史原因。

3 逆天的轻步兵

电影一开始交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叙事结构非常宏大,特别是对于美军几个特写,非常震撼,妥妥就是钢铁洪流的感觉,而对志愿军大部队的特写却只是密集的人头,两者对比视觉非常强烈——**强弱之势一眼可知,**感觉都不用打了,志愿军必输无疑。

难怪历史上麦克阿瑟非常狂妄,声称如果中国参战将面临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其实正常情况下麦克阿瑟这个认识也不算错。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比拼力量投放的比赛。朝鲜战场的美军已经是那个时代工业化的巅峰,其力量基本就是靠着大型重装备(轰炸机、坦克、重型火炮、装甲车)合成投放——对于确定的打击目标,这种工业化合成投放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朝鲜战争中美军潘兴重型坦克部队(来源:新浪网)

而志愿军基本是一支轻步兵,靠着少量随身携带的轻武器,怎么可能与美军抗衡?

但是志愿军偏偏是一支逆天的轻步兵,其作战模式就是将 “能聚能散” 做到了极致!

聚集起来就是 “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只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职业军队只有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军一级的野战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成军成师的打出胡蒂尔战术(这是少量精锐特种部队的专利)!

换句话说,志愿军虽然在力量投放的强度上远不如美军,但是志愿军却能将有限的力量更精准更有效投放到美军最薄弱最致命的环节。

如果我们把美军力量投放比喻成工业时代的巅峰,简单粗暴一力降十会,志愿军的力量投放却颇有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去中心化水银泻地般渗透无处不在!

电影《长津湖》将中美两军的上述特点刻画得非常到位。

7 连刚刚入朝就遭遇美机轰炸(这是史实,整个 9 兵团入朝就遭遇美机轰炸),然后就只能依靠步行向预设战场长津湖行军,因为白天美机无所不在,所以,部队只能昼伏夜行。

大家知道一支部队只能昼伏夜行运动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后勤补给基本断绝!

意味着部队将受到更加恶劣环境的挑战!

电影里对志愿军在恶劣条件下行军状况有不少的镜头展现,但是普通人可能只记住志愿军啃硬邦邦的冻土豆的画面,毕竟在食物保障上中美两军对比太强烈——美军后勤供应的是琳琅满目的丰富食材,而志愿军则只有冻土豆。

其实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为残酷,9 兵团在战役发起前连土豆都不能保障前线士兵供应**(入朝之时人均只发了两个土豆)**,很多战士在战役打响之前已经饿了 3 天!后期基本是饿着肚子在作战!

**

**

(来源:《长津湖》剧照)

挨饿还不是最大的挑战,对于 9 兵团志愿军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是严寒的天气。

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志愿军部队是在什么条件下向长津湖地区运动——白天卧冰嚼雪,要躲避美军飞机侦察;晚上则在零下 31 度(最冷甚至到零下 40 度)风雪弥漫的朝鲜山区中艰难行军。他们不仅缺乏粮食,很多战士甚至连棉衣都没有!

说实话在零下 31 度的野外,普通人待上几小时可能就已经精神恍惚,但是我们 9 兵团十几万志愿军战士竟然在美军没有任何觉察的情况下忍饥挨冻潜行数百公里赶到长津湖,悄声无息将美军团团围住。

这是一支意志与纪律何等强大的军队!

所以,西方史学界才将 9 兵团悄声无息运动到长津湖描述为 **“不可思议的军事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我们志愿军战士,他们以高度纪律性以及意志力面对最恶劣的环境挑战,让同时代军队望尘莫及

所以,在我看到这一系列电影画面的时候——

志愿军在河滩上忍受着美军飞机来回扫射,血肉横飞却一动不动;

志愿军潜伏在雪地里如同冰雕一样躲避着美军飞机的侦察;

志愿军默默啃着硬邦邦的冻土豆吐出一颗蹦掉的牙齿;

我在心里默默念着:这就是我们的军队!任何恶劣的天气都能克服,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快速机动,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而且在后勤断绝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的战术!

这就是轻步兵的巅峰!

这就是军事史上的丰碑!

4 志愿军的真实特征

现在我们来讲讲长津湖战斗。

长津湖地处朝鲜高寒山区,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湖泊,将该地区割裂成无数碎片化小镇——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来源:新浪网)

彭总将长津湖作为东线志愿军预设战场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这里的地形对于志愿军这样的轻步兵简直太友好了——

山区有利于志愿军穿插运动,长津湖碎片化地形有利于将美军分割围歼,最为关键的是,美军一旦战败还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可以撤退(沿下碣隅里,经古土里、水门桥、真兴里至兴南港)。志愿军只要截断这条道路,美军就插翅难飞。

电影以第 7 连的作战经历为线索,通过三场战斗——半山民宅遭遇战、阻援战、新兴里攻击战来给我们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历程。

首先,第 7 连这个模板就塑造得很好,这个模板比较真实表现了志愿军一系列的特征,包括:

高度纪律性。在河床里被美军飞机疯狂扫射,即使血肉横飞,但是没有一个战士惊慌失措,乱喊乱跑,默默执行着卧倒扮演死尸的命令,非常了不起。同样,在美军直升机低空侦察时,全连伏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其令行禁止的纪律性令人叹为观止。

**干部表率作用。**三场战斗特别是攻防肉搏战中,连排一级干部都是冲在前面,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基层干部伤亡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主动攻击精神。7 连 1 个排在穿插过程中发现美军援军,虽然美军援军是包括坦克、汽车的机械化部队,而 7 连这个穿插排只是一支携带轻武器的步兵,但是为了保障小镇攻击作战连主力的安全,这个排毫不犹豫地向这支机械化美军发起攻击。这种不畏强敌且旺盛的攻击精神恰恰就是志愿军能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战术的核心。

相比之下,美军作战意志就比志愿军差得多。

电影里这个阻援战斗真实的历史是下碣隅里被志愿军围攻之后,美军陆战 1 师师长史密斯从古土里派出一支援军去增援下碣隅里,这只援军有 29 辆坦克,140 辆汽车,总兵力 922 人,由英国海军陆战队中校德莱斯代尔指挥。

这支救援部队出发之后,沿途遭受了志愿军凶猛的攻击,无数志愿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前赴后继向美军发起决死的冲锋,很多冲锋的志愿军战士甚至脚都冻坏了,只能以一种扭曲的姿势跌跌撞撞向美军冲击。

面对志愿军持续不断的攻势,美军坦克部队指挥官精神崩溃,抛弃后面的车队自己跑了,没有坦克部队掩护的美军也丧失了抵抗意志,除了部分跑掉,整整 240 名美军向我军投降。

良好的战术素养。在半山民宅遭遇战中,迫击炮与机枪是 7 连的火力核心,连长首先是选择一个小高地作为迫击炮发射阵地,然后才是组织部队按照一点两面多层次对小镇发起攻击,机枪手基本就是打一下就转移阵地,绝不一直待在一个地方。这些细节都显示志愿军是一支身经百战具有良好战术素养的精锐之师!

在阻援战斗中,雷公这样的排级干部也表现出非常高的战术素养,先是集中迫击炮手榴弹对美军一顿猛炸,然后迅速组织部队后撤,让美军反击的火力扑空。对于美军的照明弹能够掐着时间再投出一波手榴弹,最后再是反冲击打垮美军。

这些精彩的战斗细节让我看得非常过瘾。这里吐槽一下现在的很多抗日战争剧,动辄就是一个机枪手端着机枪一阵长时间扫射,日军如同稻草人一样纷纷倒地,如果是真实的战场,这样的机枪手活不过 30 秒!

我看过一个资料,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即使突然遭遇伏击,**平均只要 17 秒,**日军的枪榴弹就能打到伏击者的机枪阵地!

而在电影半山民宅遭遇战中,美军反应比日军更快,在遭遇 7 连火力打击之后,迅速锁定 7 连火力核心迫击炮与机枪进行针对性反击,巴祖卡火箭筒负责敲掉志愿军迫击炮,M2 机枪压制志愿军机枪。

这些细节足以说明,美军战术素养也很高,绝非易与之辈。能战胜这样的敌人志愿军绝不是靠什么人海战术,而是靠着更高的战术素养与更旺盛的战斗意志。

5 百思不得其解的 “神剧”

半山民宅遭遇战中的肉搏战也惊心动魄,一般来说,这种肉搏战人都是凭着肌肉记忆条件反射作出动作,肉搏战经验越丰富、爆发力越强、身体素质越高的人就越容易在肉搏战中获胜。

在木屋肉搏战中,很明显志愿军军官肉搏战经验丰富,临场反应力要强于美军,就是力量要差一些,几番打斗最后被美军士兵压在身下,这个细节也符合史实——

毕竟美军后勤保障充分,各种食品应有尽有;而志愿军还饿着肚子,战前最多也就是吃了一两个冻土豆而已。

肉搏战的结果当然是志愿军干掉了美军,这种结果可能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饿着肚子的志愿军怎么可能在肉搏战中战胜营养良好的美军?

是不是有点神剧的感觉了?

真实的历史比神剧还神剧!

随便举一个案例。

二次战役中,40 军 120 师 359 团 3 营六班战士张凤山,在整整 3 天没有吃一点食物的情况下,徒步追上 4 名逃跑的美军,开枪干掉 1 个,然后与 3 名美军殊死肉搏,最后将 3 名美军全部干掉,实在难以想象是什么让张凤山饿了 3 天情况下还能以 1 对 3 肉搏最后取得胜利。

唯一的解释就是**志愿军的战斗精神与坚韧的意志远远超越美军。**那种对帝国主义的憎恶以及保家卫国的信仰已经深深渗透到志愿军官兵的灵魂深处,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让身体素质更差的志愿军战士在贴身肉搏中却能爆发出更强悍的力量。

所以,不要看到电影里一些不能理解的细节就信口雌黄这是什么不符合逻辑的神剧,整个抗美援朝的战争本身就是西方军事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 “神剧”!

6 新兴里战斗

然后我们说说新兴里战斗,这也是电影中争议最大的地方。

网上对电影里这场战斗争议比较大有两点,其一就是志愿军密集冲锋,其二就是新兴里战斗有点乱,不像前两场战斗那么层次分明,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密集冲锋的问题。

**提出这类问题的都是战争外行,至少也是不懂我军战术的外行。**在长津湖战役中,9 兵团部分部队在少数开阔地攻击时确实有密集冲锋却被美军火力大量杀伤的案例,但是这与电影中新兴里战斗是两回事。

我军进攻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开阔地形的强攻,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大部分部队会拉开散兵线(甚至组织三三队形)发动多层次进攻,这种模式主要就是有效减少敌军火力伤亡,散兵线距离基本要保持 1 颗炮弹不能同时炸死两个人。

但是我军还有一种独创的进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利用夜色提前潜伏在敌军阵地前沿几十米的位置,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采用最多就是这种模式,没办法,美军火力太强大,在开阔地形拉开距离强攻,什么队形都扛不住美军密集的火网。

电影新兴里战斗志愿军进攻就是后一种模式,在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志愿军发起进攻前先是密集的投掷手榴弹——既然手榴弹都能对美军造成有效杀伤,那么志愿军攻击阵地距离美军阵地最多也就是几十米。

事实上在美军战史中对长津湖战斗的描述,让美军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志愿军的手榴弹,这里摘录一段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中引用的美军回忆录的描述:

“…… 多年以后,幸存的陆战队员依然对这一幕印象深刻:一枚接着一枚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美军阵地,仿佛中国人手里有用不完的手榴弹一样。”

按:王树增也是电影《长津湖》的军事顾问。

手榴弹是志愿军发起攻击后前短暂的火力准备,然后潜伏的志愿军就是一拥而上,用强大的动能冲垮美军的防线。

所以,这种模式下密集冲锋就是一种必然——你都潜伏在美军鼻子前几十米了,攻击开始之后难道还只让少量的志愿军战士去冲锋,其余人还趴在原地不动?

当然,能采取这种潜伏到敌军阵地前几十米突然发起攻击的作战模式也是志愿军独门绝技。这需要军队具有高度的纪律性以及娴熟的潜伏技能——著名的邱少云烈士就是潜伏在敌军阵地前活活被火焰弹烧死而坚持不动的典范。

相对真实历史中新兴里比较复杂的战斗历程(整整打了 3 天),电影还原这场战斗的脉络更为简洁清晰——志愿军潜伏接近美军阵地,突然发起攻击,美军防线被突破,美军在麦克莱恩上校指挥下突围,麦克莱恩上校受伤被俘,美军崩溃。

电影里新兴里战斗后半部分有点乱也是符合逻辑的,小镇攻防战只是小部队交战自然能做到有板有眼脉络清晰,**新兴里战斗则是万人规模的交战,**美军在志愿军冲入新兴里之后陷入混乱,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所以新兴里战斗画面切换更复杂更宏大也是情有可原,**至于志愿军战士开着装载有空军识别弹的汽车冲入美军溃退的坦克群也符合战场逻辑。

7 结尾的深意

电影结尾稍显仓促,我看完电影后搜索了一下,按照制作方计划这部电影还有续集,专门描写志愿军追击溃逃美军的战斗,据制作方透露,7 连在后续战斗中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虽然有点仓促,但是电影在后面也展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斗细节。

一个是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

一个是在狙击美军阵地上被严寒成建制冻僵的冰雕连。

这里说说冰雕连。

在长津湖战役中,9 兵团成建制被冻僵在阵地上一共有三个连,分别是 20 军 59 师 177 团 6 连,20 军 60 师 180 团 2 连,27 军 80 师 242 团 5 连。

在人类战争史上,军队成建制冻僵在阵地上也绝不后退,志愿军是独一份。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美军占领志愿军阵地后,看到志愿军部队整建制冻僵在阵地上,内心有多么震撼!

按:根据 20 军 60 师 180 团 2 连战史记载,我军后续增援部队在打扫 2 连战场时竟然发现,美军在占领 2 连阵地之后,对 2 连所有冻僵的烈士用自动武器补过枪。

美军连冻僵的烈士都要补枪,由此可见,美军对这支军队的惧怕已经深入到骨髓里。

(来源:新浪网)

现在我来讲讲电影最后这两个细节的含义。

电影最后有一组数据,在长津湖战败的东线美军最后从兴南港撤军时还有 10.5 万人。当时东线志愿军 9 兵团参战前人数为 15 万,作战伤亡约 1.8 万,冻死冻伤 3 万,实际减员为 4.8 万。也就是说,在战役结束时 9 兵团实际人数已经比东线美军更少。

最为关键的是,9 兵团的伤亡主要集中在一线作战部队,而东线美军只伤亡了 1.4 万人,所以,在兴南港撤退时美军一线作战部队人数已经远远高于 9 兵团。

不但总体人数比美军少,而且在东线战斗的后期,9 兵团一线作战部队基本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局面。

也就是说,在东线作战后期,东线美军在人数、火力、装备、补给都全面碾压志愿军 9 兵团。

为什么狼狈不堪从兴南港撤军偏偏是美军?

因为美军对志愿军实力出现严重误判。

误判的原因其实就是美军从上到下作战意志已经被志愿军所压垮。

当无数志愿军战士前赴后继向美军发起决死冲锋的时候;

当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进美军人群中的时候;

当成连成连的志愿军冻僵在阵地上也无人后退的时候;

美军的作战意志已经崩塌了。

灰头土脸的美军至少在短时间已经无法重塑与志愿军作战的意志,所以即使各方面实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最后也只能吞下战败的苦果,狼狈不堪从兴南港撤退。

电影最后两个细节就是交代美军作战意志被摧毁的原因。一支部队连基本作战意志都被打崩了,韩国人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宣扬这是美军的胜利?

所以,韩国媒体 SBS 以伤亡人数来评价战争结果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战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仅仅只看伤亡人数,而是看战役的结果。**长津湖战役,东线美军溃退上百公里,让志愿军一举控制了朝鲜狼岭山脉以东广大区域,有利保障了西线志愿军侧翼安全,让西线志愿军可以乘胜追击近 300 公里,将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

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连当时美国报纸都承认对于美军是一场罕见的失败,韩国人在 71 年后酸溜溜的评论又如何能改变事实?

8 新中国的脊梁

《长津湖》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与过去国内的同类战争片相比,至少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其一,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过去对于出兵朝鲜的原因,我们的宣教只是简单的解释为 “保家卫国”。这个口号没有错,但是简单的口号比较单薄,这部电影以普通人的视角,只用几组镜头就简洁生动诠释了“保家卫国” 的含义:

何为 “保家”?

——指导员的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

**

(来源:《长津湖》剧照)

何为 “卫国”?

——美军飞机对我国丹东地区的轰炸与壮丽的长城景观视觉对比强烈,祖国江山如画,美国人却要把战火燃烧到我们国境;

其二,志愿军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过去我们同类的电影表现只是简单的展示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这部电影增加了很多志愿军战士生活细节的文戏,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而生动。

其三,战争场面宏大而激烈,战斗细节非常精彩也基本符合史实。

这方面前面阐述比较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但是这样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在豆瓣评分上却只有可怜的 7.6 分。

我看了看豆瓣评论上的差评,有人说战斗细节太假,**那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历史!**有人说电影时间太长,对观众太不友好,但是同样时间长达 170 分钟的美国电影《拯救大兵雷恩》豆瓣评分却是 9 分,即使是非常拖沓时间长达 183 分钟的《珍珠港》豆瓣评分也是 8 分。

71 年前民盟知识分子时任中央委员的张东荪为讨好美国,竟然将 9 兵团入朝情报泄露给美国,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恐美崇美是大有人在。

71 年后,在豆瓣某些网友眼里上,中国电影永远比同类美国电影评分要低一个层次。

幸好,支撑这个国家脊梁的从来都不是那些软骨头理中客。

71 年前的那个冬天,满怀共产主义理想和庄严正义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云山,在清川江畔,在风雪弥天的长津湖边,无数质朴的志愿军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溃不成军、一泻千里;

志愿军气贯长虹,威震敌胆,打出了军威与国威,重塑了这个民族的尊严。

他们才是新中国的脊梁!

(来源:长津湖剧照)

2021 年国庆,电影《长津湖》全国公映,绝不仅仅是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而是有特殊的意义。

不要以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就可以高枕无忧,从 2018 年开始,美国对中国连续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地缘政治的围追堵截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但凡我们骨头软一点、意志差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然后我们就会被钉死在中低端产业链上,世世代代为美国人打工。

还好我们顶住了美国人施加的巨大压力,就如同 71 年前我们的父辈在朝鲜战场上顶住了美军的钢铁洪流一样,3 年斗转星移,今年在安克雷奇我们反客为主指着美国人鼻子说: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然后在天津会谈中我们直接甩给美国人两张清单划出三道底线,再然后就是孟晚舟回国,深圳机场万人合唱《歌唱祖国》。

所以,《长津湖》它绝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是冬天里的战鼓,是凝聚全民意志的号角——

美帝就是纸老虎,不要怂,干就是了!

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坚持斗争,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向志愿军致敬!

71 年前志愿军敢于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挑战美国霸权的精神必将薪火相传给一代代中国人。

这里是 @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 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屌丝的逆袭:志愿军凭啥能赢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2.《屌丝的逆袭(续):朝鲜战争红利远超你想象》

知乎用户 无妄无生任我行 发表

我个人非常喜欢编剧兰晓龙,不过《长津湖》毕竟是商业大片,侧重的是大场面和人物群像,可能不会有太多戏份用了刻画人物,刻画人物一直是兰晓龙最擅长的,我 TM 太喜欢《士兵突击》我一年要看一遍。

不过原片据说是两部合一部,原来可能有不少人物刻画的戏份都删减了,对于兰晓龙的个人能力我是非常非常放心的但是对于在这样的大片里,他究竟能做到多少就不知道了。

不过这两年博纳也堪称 “主旋律” 之光了,从《烈火英雄》,《红海行动》,《中国机长》总体上都保持再一个中等偏上的的水平,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长津湖》,虽然我个人对这种题材不感冒。

如果真如高赞所说两部合一部总计大概 10 亿左右的成本,30 亿保本到没什么问题。就算是 13 亿成本保本要 40 亿,40 亿只要质量不出大问题都没为什么问题。如果我是影视圈大老板,看过成片并且认为没有太大问题,我愿意最多签 35~38 亿的保底对赌协议。如果放开了预测票房我会认为能冲击中国影史前五,也就是 45 亿。

尽管知乎好多人不喜欢 “主旋律” 甚至阴阳怪气的非常多,但是猫眼数据显示《长津湖》的想来人数,三四线城市几乎占据了 60%,中国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才是多数派,数据不会骗人。

10 月 2 号:

猫眼最新预测是 45 亿,倒也没有超出我的意外。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2021 年 10 月 10 日,《长津湖》上映 11 天票房已经超过 40 亿。猫眼票房预测最终票房可能高达 53 亿。

个人预测最终票房在剩下大半个月有可能里达到 50~60 亿,可能有密钥延长公映时间,甚至有可能打破《战狼 2》在 2017 年创造 56.9 亿票房纪录。

知乎用户 无间寻欢 发表

不请自来,昨天刚从影院出来。电影立项就关注,昨天下午去看了,说实话,看完对电影的感觉是恨铁不成钢。电影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不怕大家骂,就说几句,只代表个人观点。

优点,屁股没歪,但也仅此而已,虽然是最大的优点。

说下缺点,说的是电影的缺点。抗美援朝相关史料,国内国外的本人都有涉猎,对志愿军战士崇敬万分。

说实话,电影完成度赶不上战狼二,讲故事都讲不完整。

四个字演员出戏,整个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社会小青年,出征途中要跳火车,战场抗命,就算要表现年轻战士的成长,这剧情也尬的要命。

剧名长津湖,开头拍感觉想学大决战的手法,结果力有不逮,双方高层全拍成了游戏 NPC,还不如用旁白简洁明了。

主线不明。啥都想讲,啥也没讲好。就和小学生写作文差不多,流水账,没有重点。真正到长津湖就拍了一个无力吐槽的歼灭北极熊团。北极熊团那是美军一等主力,打了几天几夜,怎么可能是电影中表现的半个晚上啊。电影中的感觉就是歼灭一个连排级单位。

没拍出基层指挥员的能力智慧。除了雷排长阻击战展现了指挥能力,连长指导员营长都是直接一线搏命,一点没表现这些基层军官的指挥水平,战前研究,战中指挥,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绝不是无脑拼命。搏命那只是到了弹尽援绝万分危机,要都电影中这么干,早都牺牲了,那还打什么啊

人海冲锋。说实话无力吐槽,长津湖战役有集团冲锋,但是那和电影中的人海冲锋是两码事,前面埋伏的时候只交代了一个连,一个营,冲锋的时候密密麻麻至少几千人,冲锋完了几千人又消失了,又只剩一两个连队。那么密密麻麻的冲锋,真当美国人的重火力是吃素的,真当美帝是纸老虎啊,和太极旗飘扬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让人抓狂

莫名其妙的结尾。结尾莫名其妙出来杨英雄和冰雕连,前面没有任何交代,后边就突然出来打个酱油就没了,Why?

名不符实。剧情和剧名关系不大,感觉就是点了满汉全席,结果只上几个家常菜。

糟点太多,真对不起英烈和票价。

个人来讲,豆瓣 7.6 太高了,这片子最多就是 6 分,这还有感情分在里边

其实要拍好也简单,压根不用瞎编剧情,就按照军史选个好故事老老实实拍,只要有诚意,超过这个随随便便

恨铁不成钢,意难平啊

看完电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啊,

知乎用户 Jerrysunny 发表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伪军迷

别的不知道

只是

志愿军真的不是这么冲锋的

这是韩国人美国人果党眼中的人海战术

TG 真的不会这么干

知乎用户 windwind 发表

1、不看好多导演联合拍片模式,金刚川就是例子,不同导演的思想与技巧差别太大,一部好的战争片,应该一个导演负责到底。多导演容易有割裂感。

当然,长津湖的拍摄周期较长,不像金刚川那么赶工,所以割裂感可能弱一些,同一个故事三个导演分别拍一遍的模式真是奇葩的很。

4 亿投资,预期 20 亿实际 10 亿票房的金刚川最终赔了约 5000 万,品质不足是硬伤。

长津湖的故事流程、割裂感可能好一些,票房超过 10 亿肯定是没问题的。

2、13 亿成本可能有水分,因为有删减的部分,上下两部剪辑成一部,总成本可能 10 亿不到。当然加上宣发后成本能达到 13 亿。

国庆前几天排片率达到 60% 以上,可以说,众方都在押宝这部大片,尽量去提高其票房。

而达到 50 左右的较高售价,跟以往的 19.9 大片也有所不同,人数不多的情况下票房也不会低。

战狼 2、红海的高票房,不代表长津湖也能达到 50 亿的规模,只能说在众多大腕与资本的加持下,有这种可能。

3、影片内容

今年的票房总体很差,比往年下滑剧烈,原因跟疫情有关,但主要还是缺乏好看的大片。影视业算是处于寒冬,众方一起押宝这部大片,也算是被逼无奈。

现在的观众见多识广,啥套路都看多了,没啥新鲜感,包括超级英雄也很难取得复联 4 那样的高票房,看腻了。而且高质量美剧、流媒体短片也在抢占观众的休闲时间。长远来看,电影业在走下坡路,部分被替代。

长津湖的问题在于剧情其实观众已经非常熟悉,只要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概的过程与结局是啥,没啥悬念。决战中途岛、敦刻尔克、珍珠港等历史题材电影也是一样的问题,虽然在尽量营造悬念、压迫感,但对事实的熟悉很容易破坏这种压迫感,因为结局已经知道了。

长津湖的历史背景是第九兵团从 11 月初开始秘密行军,11 月 27 日到达长津湖附近,打到 12 月 24 日,前后接近两个月,近 60 天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战斗很多,无法面面俱到,肯定有所取舍。

从预告片来看,为了突出兄弟情、和平等主题,里面还有战前平民生活、军营中的打闹等枝叶内容,确实不易。

突出兄弟情、大场面,这也没啥新鲜的,看多了,难以达到拯救大兵的程度。

这是长津湖相比战狼 2、红海行动,不足的地方,观众对后者并不熟悉,有一定的新鲜感。

预告片里还有领导人讲话、联军吃饭、联军机械化部队开进等镜头,这也是国内战争片的通病,宏观视角的引入,提高了某些表现力,但破坏了小人物视角的宝贵代入感,一镜到底的感觉。

如果观众是主角那样的基层官兵,怎么可能有千里眼去看到领导人讲话以及联军的动作?最多靠聊天等手段侧面听说那些细节。

3、至于网友热议的军事细节较真,如三三制与人海战术之类,对商业电影来说,这不该是讨论的话题。

商业片本质就是红警这样的娱乐向游戏,大场面、娱乐为主,而不是英雄连这样的拟真向的游戏,不是纪录片,很多细节很难面面俱到。过分专业的细节,就会可能导致场面不够壮观,不够煽情。

大的框架就是突出志愿军用劣势装备来保家卫国,抗击优势装备的联军,突出数量规模、大场面,以步兵对抗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坦克飞机。

导演们不是傻瓜,怎么拍有商业的考量,为的是吸引对军事一知半解的草根观众去电影院爽一把,调动一下爱国热情,而不是只满足少数尖端军迷的胃口。勇敢的心也是如此,斯特林之战的表现跟历史完全是两码事,热血的演讲 + 正面冲锋要比历史中的理性的先等待 + 击其半渡战术要更有气势,调动观众情绪。历史中打仗靠脑子、耐心与战术,电影里的打仗靠热血与气势。

亮剑也是如此,里面细抠的话一堆历史错误,但为了提升戏剧性与爽快感而进行了改编。真实历史是极为残酷的。

总之,长津湖跟决战中途岛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质量肯定不低,但票房未必理想。

能否达到 40 亿是存在疑问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知道高赞那言之凿凿的春节档水门桥下集究竟是哪来的消息。

作为从立项就开始关注这个电影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电影究竟渡过了怎样坎坷的拍摄过程。

首先电影是决定从 2020 年 1 月开始在丹东拍摄。本意是分为上下两部的。

徐克那边人先到了,从搭景开始拍,还没拍多少,

**到了 3 月,疫情就来了,**导致 1000 多个人滞留丹东。

而其他剧组人员也没法去。整个工作直接停摆。

所以一直到 2020 年 11 月才又开始拍摄,

到这个时候整个团队就放弃了分上下的想法,

因为不太能拍完。赶不上今年国庆上映。

但其实也有审核方面的原因,但这方面他们说问题不大,因为不存在被毙掉的概念,

好像主要是那边人建议你最好在半年内把两部都上了,否则的话拉长时间什么都说不准。

【前期预告片还有雷公骂伍万里打枪不准,上战场什么用都没有的镜头,但是上映却被剪掉了,因为原定是伍万里用两部电影来成长, 这也是兰晓龙惯用的成长套路。】

为了赶上档期,水门桥搭景和美军的机场也就没用上,所以水门桥的剧情就只让欧豪拍了冰雕连。最后拍到了 2021 年 2 月。

那时候整个导演团队开始后期制作和宣传了。当时元宵导演特辑可以看下。其实是有水门桥冰雕连等等剧情画面搭景的。

但到了真正的 2021 年 6 月的预告片里,整个水门桥冰雕连的剧情画面搭景全部删掉了。正式宣告下部没戏了。最后才剪出来了 3 小时的时间。

作为一部有明确企划的这种商业献礼片。如果真的有下,那么肯定会像妇联 3 一样把尾巴漏出来。

而不是用补拍的方式用 10 分钟给你凑个虎头蛇尾。

因为这电影起码得上映一个月,春节档宣传惯例也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

如果真的在 4 个月后放水门桥的话,完全不需要藏着掖着,直接开始造势就好了。

然后我看了下,全网下的消息来源是于东上映前的说法。

但于东的说法是 “我觉得《长津湖》目前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志愿军全歼‘北极熊团’,雷公牺牲,但是七连的命运还没有结束,千里跟万里的故事还会有延续,整个朝鲜战争打了三年,我们还可以拍后面很多故事,从好莱坞的制作结构上来讲,它就是要拍续集的。其实我们是埋了‘水门桥’这个故事线,七连去增援‘水门桥’,这是我们故事的延续。”

换言之就是看票房,票房高就会拍续集。压根就没提到水门桥在制作了。上映后各路采访也是基本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确实是整体创作团队心里的一个痛。

我能理解大家喜欢长津湖的心情,老实说我也喜欢,即便最后他没有拍完我也很喜欢。

但是全网的某些媒体在这上面为了流量强行把节奏往续集带,我真的不能理解。他们真的有消息来源么,是凭于东那段话还是一张豆瓣的图?如果到时候春节没上,他们拍拍屁股删文跑了。制作团队反而挨一阵子骂。

我觉得这么多好场景没用到,这么多好镜头被逼着减掉已经够惨了。临了了还要为自己根本没说过的话承受负面舆论?

我希望某些自媒体能够有点素质。

我说的这些,任何一个长期关注这个电影的人都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种种端倪。我也是国庆看完之后和他们交流完才拼凑出的这个可能性。【其中包括两个小场记还有被请去各方面提出参考意见历史爱好者。】

我不知道那些自媒体是从哪来的消息源,是剧组人员还是大导制片。如果这是真的,我们非常开心,真的会非常开心。

但如果都没有,还是凭一张豆瓣图。那我真的没话说了。

请不要为了流量瞎揣测,揣测完还打包票说一定这样。

互联网的确没有记忆。

但如此行事,确实不雅。


因为平常不怎么用知乎,也怕因为上面某些话导致那群聊天的朋友被找事。

所以匿名了。

如果不相信也可以觉得我和高赞一样胡扯。

但如果相信,我希望朋友们以后面对这种言之凿凿却没有一点根据的揣测时,提出合理的质疑。

我真的不想因为某些人的流量馒头,就把这对于整个团队都是很难过的事情最后给搞成一个大乌龙。

他们没做错什么。

知乎用户 280285​ 发表

他妈的。

上一部号称影史最贵的 3d 史诗魔幻巨制影片是陈凯歌拍的无极。

知乎用户 路德维希圣​ 发表

始终缺少一部史诗大片,朝鲜战争。从英雄儿女到上甘岭,从奇袭到打击侵略者,拍了很多朝鲜战争的电影,但始终缺少一部贯彻整场战争的史诗巨片!

希望能有这么一部

知乎用户 Hello 阿零 发表

知乎用户 巴黎 发表

不管别人,冲着兰晓龙,这部电影我也挺到底了…

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觉得陈凯歌可能拉胯,不是的,陈凯歌一直是国内顶尖的大导演,这毫无意义,只要给他好的配置,他的水平是很稳定的…

兰晓龙就是那个好的配置,相信我,这个片子差不了!

知乎用户 小谷电影 发表

知乎用户 探真理 践真帝​ 发表

知乎用户 茄子 发表

还没开,就一堆黑子,很是奇怪。

首先,现代电影的票房构成,男性观众和女性占一半,女性观众甚至很多。所以什么战术不对,什么的,我们女性观众根本不在乎,因为原来就不懂,一堆人说三三,我们压根不想听。

一部战争片。想要高票房,首先和李焕英这类温馨煽情剧比,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女性观众吸引进去。因为女性很多人排斥战争片。

所以这部剧最重要的是故事线,而不是场面,当然,场面越爽越刺激越好,但好的电影,能引起男女不同阶层年龄人共鸣的绝对不是真实描写战争的纪录片。

虽然对得起英烈应该写实,但想要票房还是需要艺术升华的。

因此编剧要走心,人物的塑造要给力,演员要演到位才是长津湖票房爆的关键,如果配合上很好的视觉效果,一刷完了让人还想二刷,基本上票房才有可能爆 40-50 亿。

那么回头看有没有可能?我觉得是有的,兰晓龙编剧是走心的,人物塑造应该错不了。演员都是演技派除了个人不喜欢李晨外没毛病。三个导演如果还不能负责把视觉效果搞好,他们可以直接原地退休了好吗?

至于什么屁股歪,什么国籍,别搞笑了,这是在中美对决关头,首次正面提及抗美援朝的献礼片,三个导演再怎么歪都不敢这时候歪,简单说这个片子对于三个导演是用来拍上面马屁的,在清洗整顿娱乐圈当口,他们哪个敢说自己绝对干净?现在如果再歪屁股排片不是作死吗?所以整个片子的基调是最不用担心的。

已购票,以上。

…………………………

看完了,没有失望!只看美国大片,从不看战争的我感觉很爆!值得票价。

知乎用户 钟花笑 发表

《长津湖》着实牛啤,连续五天票房破四亿,除去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这是唯一一部有如此势头的电影。那么估计票房就奔着 50 亿去了。


首先《长津湖》是已上映的中国电影中成本最高的,具吴京之口约为 13 亿。

但它并不是中国成本最高的电影,中国电影成本最高的是还在制作当中的《封神三部曲》,总投资 30 亿元人民币。

《长津湖》这部作品很特殊,它的出品方主要有两个。一是博纳影业,二是八一电影制片厂。重点在第二个,就可知道这部电影是带有政治性任务的,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成本和票房有多少都必须上。

就票房形势来看,保守估计大约在 40 亿左右,不会低于 31.1 亿《八佰》,但也很难高于 50.35 亿《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管如何,对于一部用心制作用心演绎,反映那段悲壮而灿烂历史的电影,我们都应该支持和鼓励。

知乎用户 卡斯齐喵 发表

算算呗。

40 亿,电影专项金 5%,特别营业税 3.3%,还剩 36.68 的净票房。

净票房呢,中影再拿走 1%-3% 的中数代理费,按多了算 3%,还剩 35.58 亿。

好了,可以分钱了。

影院房拿 50%, 院线分享还有 7%,还有一些为了多让院线排片,可能会多给几个点。

还剩的有 15 亿嘛?没有了。

里面的数据浮动性还比较大,不过正常来说就是这样了。

通常来说,制片方和发行方,一部电影拍下来,又出成本又担风险还操心,但只能拿到最终收益的 40% 左右。

这就是为什么长津湖或成为中国最贵电影的原因。

风险太高,高到除了洗钱,没多少人真的会砸钱去拍大制作。

因为很可能看起来票房很高,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知乎用户 搞机哥 - 爱淘淘 发表

知乎用户 抽屉视频 发表

知乎用户 漂流电影人 发表

电影《长津湖》,在目前为止毫无疑问是国产电影投资最高的!但以后能不能被超越就不好说了,毕竟一个时间段有一个时间段的特殊性!这种高投资的战争电影,起到的社会责任性比较大,就是让我们铭记与缅怀先烈!最终多少票房可能不是这部电影最终的意义!可能它起到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实际的金钱价值!

知乎用户 Duke Sean 发表

创作团队想讲的太多,一部电影篇幅不够,于是硬塞,乱凑……

毛岸英线、杨根思线都是多余的,全中国人民都知道并且大致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放进去除了搞乱故事线没啥正经作用

送电台支援友军线属画蛇添足,和主线剧情也没啥关系,纯粹占用时间导致主线交代不够清楚

成本肯定高,那么多大牌,这么长剧情,估计拍了巨量素材,还舍不得上面那些冗余内容,最后硬剪成 3 小时……

知乎用户 刘世通 beyond 发表

在国产影片不断出现 “高成本” 的背后,其实是制作成本提升已经成了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长期趋势。对于追求工业化发展的整个产业来说,这种对标好莱坞的模式显然是有必要的。毕竟,制作成本的披露,是有着数据透明、规范行业的初衷的。

只不过,从《长津湖》的 2 亿美金制作成本收到的关注来看,在如今的社会氛围下,市场和大众对于国产影片的这种 “高成本” 还是有所误解和质疑的。这也会传递到影片本身上,带给影片的便不再是正向刺激,反倒成了束缚手脚的压力。

1

—“2 亿美金” 更多的是一个概念—

制作成本不够 “准确”。

针对《长津湖》的制作成本达到了 2 亿美元的信息,其实市场和大众更应该关注的第一点在于,这一数据是否是出品公司经由财务报告等进行正式披露的。毕竟,这一点决定了相关数据是不是影片实际花费的制作成本。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张艺谋执导的好莱坞大片《长城》,最开始关于制作成本的信息基本都是 “超过 10 亿”、“十几亿高额”;但最终根据 IMDB 的数据,《长城》的制作成本为 1.35 亿美金,约 8.5 亿人民币,中间有着 2 亿左右的不小差距。加上,《长城》还曾获得过超过 1600 万的青岛优秀影视作品制作成本补贴等,这些尚不可知是否算在其中。

当然,包括总投资 30 亿的《封神三部曲》,总投资 7.5 亿的《阿修罗》等在内的国产影片,这些较高的制作成本基本都有着 “号称” 一词作为前缀。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些 “高成本” 往往不是一个足够准确的数据,更多的是一个标志范围的概念。

对于《长津湖》来说,也是如此。至少从目前已有的公开信息来看,无法判断出影片这 2 亿美金的制作成本中,是否包含着去年因疫情停拍而损失的 1.5 亿。

不仅如此,根据 THR 的报道显示,与《长津湖》的 2 亿美元制作成本同时出现的信息背景是,《长津湖》即将亮相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线上电影市场,并由 Workshop 负责全球卖片。这一点并不应该被忽略。

由此可见,对于尝试 “出海” 的《长津湖》而言,“2 亿美元制作成本”的披露对标的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好莱坞模式,这似乎更应该看作是一种进行海外发行的销售策略,而不是完全准确的数据公开。

尤其是,从如今的整个电影行业来看,国产片的制作方披露制作成本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影片本身给予行业更多的信心,从而尽可能地进行内部码盘,提前收回成本,投入到接下来的项目运转中。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一过程极大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溢价行为,这些 “高成本” 也就获得了一定的“上升空间”。

2

—制作成本提升是必然趋势—

“以小博大” 只是少数派。

实际上,从现有的国内市场来看,针对头部国产影片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今,单纯地依靠制作班底、IP 体量等判断标准,已经无法直接定义一部国产片的体量,投入成本开始成为了第一判断依据。

这自然参照的是更为成熟的好莱坞制片体系,即几亿或几千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分别对应的是 S 级、A 级等的影片体量。只不过,随着国产电影工业体系的不断发展,更能体现工业化制作能力的头部影片不仅仅有着这一处变化。

回看近几年的国内市场,从总投资达到了 5000 万美金的《流浪地球》,到《封神三部曲》平均每部有 10 亿投资,再到《长津湖》的 2 亿美金投资成本,越来越多的头部国产影片在制作层面上进行了更多的投入,头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整个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长期趋势。

对于国内电影市场而言,头部影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之前,市场已经出现了微增状态,影片量的饱和没有带来更多 “增量”,反而原有“存量” 有所流失;疫情之后,在遗留问题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影片供不应求、观影信心不足等长期 “障碍” 问题,这都需要头部大片来带动市场恢复、激活大盘热度。而对于头部影片来说,要做的就是在成本投入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内容制作。

更何况,在目前票房成绩 TOP20 的国产片中,九成影片能够归类到头部影片的行列,头部影片显然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绝对主力。至于中小成本体量的腰部影片,最终能够像《你好,李焕英》《我不是药神》这样 “以小博大”、在市场上实现突围的,还是属于少数案例。

但问题在于,越来越高的制作成本不仅仅成了头部影片追求内容质量的最大依赖,同时也给《长津湖》这样的影片本身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一方面,国内电影行业之前存在的现金流不足问题,在疫情之后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需要承载更重的资金压力。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头部影片的大投入成本将会面临更高可能性的亏损风险。

另一方面,国产头部影片基本上 90% 依赖于国内市场的票房产出,但单片票房天花板并没有实现更多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单片制作成本越高带来的投资回报就越不确定。毕竟,基于较为成熟的全球发行网络,好莱坞大片可以通过全球票房的回报,实现对其大投入体量的支撑,这是国产大片并不具备的底气。

3

—“高成本” 起了负面作用?—

规范行业的本质所在。

能够看到的是,市场和大众对待《长津湖》高达 2 亿美金的制作成本,虽然仍是十分关注,但更多的还是质疑,像是 “为什么会这么贵?”、“需要这么高的成本吗?” 等讨论话题比较常见。尤其是,《长津湖》是一部抗美援朝主题的主旋律影片,不是十分纯粹的商业大片。

当然,《长津湖》并不是第一部被市场和大众有所 “戒备” 高成本的头部影片。略早的《美人鱼》、稍后的《捉妖记 2》等都曾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对 “高成本” 的第一反应已经变成了“质疑”,并延续了下来。

究其根本来看,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和大众的不够成熟。一直以来,市场和大众都没能对影视行业的投资制度和过程有着充分的认识,只是片面地看到了数字的大小。到了三年前,逃税漏税、阴阳合同等问题爆发,市场和大众开始对影视行业产生更多的 “曲解” 和“不信任”,“赚快钱”的不良印象进一步加深。

再加上,当时的影视行业雪上加霜,税务风波之后又集体遭遇 “资本寒冬”,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这种现金流短缺的状况一直延续至当下,疫情的出现更是有所加强。因此,市场和大众坚信如今的影视行业“缺钱”,而当头部影片动辄出现几亿,甚至十几亿的高成本投入时,就会出现“为何还能进行如此大投资” 的戒备心理。

不仅如此,由于事先对影片的投资体量有所认知,市场和大众在看待这部头部影片时,评价标准会更加严格,甚至苛刻,会不自觉地套上 “影片值不值这几亿制作成本” 的对标思维,这带给影片本身的压力会更大。以《阿修罗》为例,最终影片的票房成绩不足 5000 万,很难说其中不存在更多观众对 7.5 亿大投入的影片有所“挑剔”。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围绕着《长津湖》2 亿美元制作成本的大众热烈讨论,对于影片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种关注带给《长津湖》的不再是促进影片市场表现的积极刺激,而是有所质疑和偏见,可能会影响到市场和大众的评价,从而损失一定的增长空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来说,披露影片制作成本的初衷原本在于,通过尽可能的数据透明推动整个产业更加规范化的发展。对比好莱坞来看,由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公司介入以及相对成熟的制片发行制度、法律规范,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整个体系的规范运作。显然,国内电影产业也需要依赖于一些必要的整顿手段,包括披露制作成本在内。

然而,经历了一系列风暴的国内影视行业仍处于舆论漩涡之中,面对的是大众的 “零容忍” 和“不信任”,原本披露制作成本能够把天价片酬等行业问题公开,并通过大众监管来实现整治,目前却因为相关数据不够明确,反而开始承受新的“杀伤力”。这并不利于整个产业接下来的规范化发展。

知乎用户 先生陈 发表

特效剧情是否值 13 亿,就看成片质量了,质量过硬的话,别说 40 亿了,就是 100 亿票房也值。如果又是一部不伦不类的打着爱国旗号的混子电影,唉,那就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值了!

知乎用户 隔壁小枫影视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正我看了我好喜欢,我就是冲着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去的,影片本身很争气,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抗美援朝解放军本军。

我相信,在那一代人心里,美国和它的联军并不是坚不可摧。

我希望,在他们的后代人心里,美国和它的联军依然不是坚不可摧。

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摆在那里,总有人自欺欺人说那是假的。如今过程用影片展现出来,我也不想听别人真真假假理中客一样的 BB。

反正我能站着就绝不会跪着。

在我心中,当年入朝作战的都是超级英雄,任何黑我都不相信!中国也不需要虚拟的超英救世,因为我们有真实存在的。

知乎用户 拖基嘎村麻烦​ 发表

好多人还没看就是

屁股歪,三三制,看了预告就不想去看

屁股歪还是不歪看了才知道,电影能过审起码在上面是肯定了的,当然没入你几个的法眼是对你们的不尊重,不过,你几个是谁呢?有啥资格给你们一丁点的尊重?

三三制,有的人只知道三三制,但影视作品表现战争就没办法按真实的战争来拍,那样拍出来就真没人看了,听到枪声,判断方位,然后把枪伸出去朝那个方向开枪,这是真实的战斗,全场这样拍下来不觉得猥琐?冲锋各种隐蔽,看不到人,拍出来你看?你们好意思说自己是军迷?军迷起码也应该知道长津湖东线也真遇到冲锋密集伤亡惨重的事,后期总结都有,要不你们几个假称军迷的去看看历史?艺术表现和现实是两码事,懂吗!现实的环境各种光都是散发的,任何物体都在发光或反光,如果按现实的拍下来整个光和色彩就很难看,最简单的实验就是你用手机拍视频或拍照,不加美图不加滤镜你自己去看看那个效果,然后再拿着你的大作去参加电影艺术节,你看你会被多少人当成傻子!为什么会有 ae,达芬奇这类后期特效调色的,为什么剪影有滤镜,那是为了好看,而不是真实,明白作品和真实的区别吗?不明白建议去看几本艺术类的书籍。

看了预告不想看的,你不想看就别看了呗,非要通告天下你当你是个皇帝对吧

知乎用户 千与千寻​ 发表

有人怀疑这部电影的拍摄动机,去长津湖微博看看就知道了。

开机发布会是在军博馆举行的,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也都参加了会议并致辞。

不管电影拍的好与坏,所有参与者的诚意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请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国电影人花大成本立志做一个好的电影宣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这值得肯定。

一部好的电影能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希望《长津湖》是这样的电影,还有几天电影就上映,到时见分晓。

知乎用户 庄渔​ 发表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

很震撼,很精彩!当然,细节上有少数不符合军事常识的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 —— 而且相比好莱坞大片来说,《长津湖》对军事常识更加尊重得多。

这部电影非常好的地方是:

  1. 写出了我们为什么必须参战。
  2. 写出了敌人的极端强大。无论是装备、后勤、军事素养上,美军都是第一等的强敌。
  3. 情节连贯紧凑。老婆看完都站不起来了,因为太紧张一直没动,脚麻了。

知乎用户 Juli 发表

三小时很不利于卖座,敢剪辑成这么长时间,制作方应该是有一定信心,并有一定任务在身,必要时票房可以为质量让步。

投资规模也是不凑合态度的体现,拿这么多钱拍战争片放在以前很不理智,不过因为团队给力和上级重视,这些钱至少没浪费掉,物有所值,放在本土战争片历史上,估计会有相当高的地位,毕竟最近三十年本土战争片向来乏善可陈,以后红海行动、金刚川、八百这些作品都不会反复被提起,爽片自有爽片代替,可这部作品似乎有成为经典的潜力。

目前来看捞回本并不很难,不是说一定能回本,而是上下卖票可以有 30 亿,或者上部就可以卖 30 亿,具体赚多少另说,因为国庆结束后还有三小时空闲去看电影的人不多,不过这样的电影野心会追求一些电影史地位,追求不一样

知乎用户 王威​ 发表

先说结论:票房不太可能超过《战狼 2》

《长津湖》很好看,要这个成本,值得。

但是票房不会超过《战狼 2》

原因很简单,这种纯战争片抓住我这样的喜爱电影、喜爱历史热血青年以外,也会流失一大批女性票房主力和非目的性观众(比如谈恋爱的)。

以下,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吧:

我这真不是猜想,我们看一些电影史上,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市场表现,大概能做个简单的对比。

当然,必须要说明: 这和影片好坏没关系。

好莱坞战争大片票房好的,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历史背景不太复杂;第二是 “讲故事” 讲“小情怀、小道德、小感情”以及“一个主角的命运”(小主角)。

也就是说 “打怪模式” 一般会比 “史诗模式” 更有票房一些。

《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这两部片子,其实不需要什么历史知识就能看,甚至可以说,你随便以哪一场战争为背景,一战?二战?其他观众认可的战争?都不影响剧情。

《战狼 2》也是这样的影片,这部影片有点像《第一滴血》、《兵临城下》这类战争片:一个英雄人物贯穿全场,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故事。

主人公先怎么样、遇上九九八十一难,然后取得真经。

是人物带着事件走;而不是事件带着人物走。

《长津湖》里比较有故事的人物是易烊千玺,但是,他不是第一主线。我是这么想的,如果《长津湖》,就拿易烊千玺的成长作为主线。围绕主人公讲故事:他的成长、他的爱情,他的磨难和克服磨难,那么影片会更有 “女人缘” 和“小白缘”。

女人和小白,是电影票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力。《长津湖》可能抓不住它们。

《长津湖》更像《葛底斯堡》、《众神与将军》、《我们曾是战士》、《细细的红线》,规模很宏大,战斗也很真实。

但是

1)人物形象有点多,人物不聚焦。

2)太注重事件,而不注重事件与人物的关系。

举个例子,故事最后讲了英雄杨根思的事迹、被冻死的战士依然坚守岗位的事迹。非常非常感人,这两个情节,对于展现完整的长津湖战役、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让整个战争更加完整、整个事件更加完整。

对于军迷、历史迷来说,是相当成功的、也很感人。

但是,作为剧情电影的一部分,这些情节画面没有表现主线人物,在剧情上,前面的铺垫也不充分。

实话实说,我是看完电影之后,然后看知乎影评才知道这两个场景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应该会有很多人不会去深究,看到这里会有疑惑。

3)剧情连贯性不是很强,这会让很多女性观众、小白观众内心上接不上剧情,如果他们不喜欢战斗场景的话,会失去耐心。

比如说,第一场救援小分队的战斗,非常非常精彩,我看了知乎上军迷的分析,更加觉得有意思,好看。

但是呢,这一段从剧情上来说,这次救援,不仅救了人,还成功破坏了敌人的信息塔。这个事件——如果我是编剧,我要让这两件事情在后面的剧情里发挥作用的。你比如说,被吴京救的小分队,在后面某个时刻,反过来救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弟弟;在比如说,那个千辛万苦摧毁的信息塔,在关键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军被敌军包围,千钧一发,但是敌军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塔信号,最后被反包围。

以上这些听上去非常的狗血,但是他符合一般观众的欣赏习惯。票房不是靠专业观众支撑的,而是靠普通观众支撑的。

总之一句话:细节非常非常漂亮,整体感略差。

最后,我需要重申一下

我说以上这些感想,并不是说《长津湖》不好,恰恰相反,在我心目中,《长津湖》是我国战争影片的 NO1,13 亿的成本,每一分钱,我都能在影片中看得到。实打实的。而且,这个成本是非常非常节约的,这笔钱如果交给好莱坞,他们可能就拍其中一次战斗场面,就能把钱给花完了。编剧导演包括演员都是在尽心尽责的工作,没有一个偷懒的。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我只说,在票房上,这部影片的吸引力会不如《战狼 2》。

但他会比《战狼 2》走的更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不喜勿喷。

个人感觉如果大家本着以下几个点再去评价《长津湖》比较好:

1.《长津湖》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既然是电影,它必然会有艺术加工,不可能完全反应真实历史。总体来说,《长津湖》可以说是在不影响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的观感以及能够过审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历史,电影中一些细节不真实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要求它完全真实,谁都知道电影不会完全真实反应历史,如果真的想看历史,应该去看纪录片而不是来看电影。

2.《长津湖》是一部商业片,不是完全的宣传电影。商业片是要挣钱的,它最根本的目的是赚到钱。绝大多数观众并不是军事迷和专业军人,既然要挣到钱,就要让绝大多数普通观众觉得不错,我们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并不是为了战术和战场的真实性去看电影的,我们主要是想要了解一段历史的大概,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致敬志愿军战士们,了解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就是说主要要了解电影的意义,满足自己的电影观感,历史还原大致真实就可以了。

3.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要让观众有代入感,感觉身临其境。本人再看早期的伍万里时,就是很想上去踹他几脚。这可以说是演员演得好。电影中雷排长牺牲的那里感觉很真实,吴京的表演(哭的写不下去牺牲战役那里)也很真实,更让人感到了战友情。

4. 评价一部电影需要考虑到它投入的成本,这些投入是否用到了实处,观众是否能够感觉到。个人感觉《长津湖》可以说是用到了实处,多个爆破场景以及武器装备都可以看出。

总的来说,《长津湖》是一部不错、用心的商业电影,在大体上是说得过去的,但电影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剧情线太长、场面有些地方血腥、美军指挥官有点太拉),不过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体现了国产电影的进步。如果想要了解长津湖战役的历史的完全真实,可以考虑去看纪录片。

知乎用户 随缘登入 发表

看了预告,没有看的冲动,最近被主旋律电视剧电影玩出心理阴影来了。

知乎用户 文文​ 发表

《长津湖》实际成本是 6 亿,网上传十几亿的成本,主要是因为之前是打算分拍上、下两部,分开上映,结果没通过,所以月底上映的只有一部,电影时长 3 小时。也就是 18 亿达到票房平衡点,也就是回本。

知乎用户 雨也潇潇 发表

吸引我的是编剧和演员

恶心我的是导演阵容

希望不要拍成八佰和集结号

知乎用户 天蓝河绿 发表

我只有两个期望:1 演员演技不要太尴尬,至少要会演戏;2 不要动不动就煽情,更不要有莫名其妙的爱情,专心讲个好故事。

知乎用户 咕咚 发表

推荐纪录片《冰雪长津湖》。

知乎用户 笑笑风​ 发表

这部剧会把公知的脸打烂,公知明显慌了,爱国主义崛起,不好恰烂钱了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文艺气息太重,人物台词太肤浅,人海战术很蠢

主旋律电影,说不上哪里好,也坏不到哪里去

知乎用户 逆行的理性 发表

爱国情怀不应该成为烂片的保护伞

我热爱祖国,敬佩志愿军战士。

单纯论述电影让我感到很不适。

首先让我感到不适的是这部电影重点刻画的伍万里这个角色。 在我的经历或者说对军队的感情上来说非常反感导演塑造的伍万里这个角色。有过军旅生涯的人或许会有同感。

在电影院我看见伍万里打开火车门要跳车回家那个画面我真是笑了,感觉这描述的根本不是一支军队应该出现的画面不明白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形象。 解放军是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的,战争时期如此紧张的氛围个人主义绝对是大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还有就是第一次和美军战斗那里私自脱离队伍找他哥,这里也把我逗乐了,好歹吴京也在部队待过一年这种问题不知道多严重吗? 战时不听从指挥,违抗军令就算你哥是连长最轻也要开除军籍一般都是枪毙(不是我乱说,有明文规定的)。不然这队伍马上心就散了,带不了。

还有要一个子弹都不认识的兵跟着部队上战场是很不负责任的,不从他自己就从他战友的角度来看,我是不会想要和他一起作战的。因为他执行不了战术,配合不了战友,理解不了战争。

后期的成长中规中矩显得有些草率。

各种电影调度,叙事之类的就不说了,然后战争场面也不说了都满足不了我的期待。

知乎用户 sixsixsix 发表

和家人们去上海旅游期间看的

IMAX(不得不说上海的 IMAX 厅真的多)

一开始主要目的是让爸妈解乏,休息,顺便看下 IMAX,他们之前看电影没看过 IMAX

看之前: 票价太贵,不看不看

看完之后: 太好看了,效果太棒了!电影拍的真好!下次还要这么大屏幕!真香真香!

看完之后,我就一直悄咪咪关注长津湖的票房

眼看他上座率从 10 + 到 30+

眼看他排片率从 30 + 到 50+

眼看他票房占比 50 左右到 70+

眼看他一天一个 4 亿 5 亿的往上涨

眼看他比父辈从多 1 点几亿到多 22 亿 +

眼看他票房破 30 亿

眼看他预测票房越来越高,破 50 亿

搞得像是自己赚了 50 亿一样激动

每刷新一次,每秒 1 万 2 万的票房往上跳,看着都激动!!!

大制作 + 主旋律,这让我想到了雷军的话

风口上,猪都能飞

更何况,这还是条巨龙!!!

知乎用户 天意 发表

票房 40 亿,院线和影城就要分走几乎一半了,去掉 13 亿的成本,还有 7 亿,还有宣发的成本,一些额外的七七八八的关系成本,基本上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肯定是挣得,现在影视圈税收都重视了,不敢太嚣张的逃税了,所以只能小挣。

不过按照现在 4 天就突破 12.6 亿的趋势看,破 40 应该问题不大,现在国庆假期,因为疫情,很多人都不出远门了,所以看电影的人多了,这个国庆档,说实在的也没有啥子好片,这个还算相对不错的,不到 50% 的拍片却贡献了超过 70% 的票房成绩。

因为疫情,影院现在的日子真的是不好过呀,这样那样的限制不说,一有风吹草动就得关门。像现在一天能有几个满场的光景真不多,希望影院的日子能逐步好起来吧。。。

知乎用户 桑钰宸 - 性商教育 发表

请了三个最贵的导演,就一定可以拍出票房 40 亿的电影?这部电影题材是好题材,但是三个导演在一起拍出的作品会四不像,徐克是擅长武打片,林导擅长动作枪战片,而陈导是一个好美工未必是一个好导演,经典的电影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讲故事的能力,怎么把一个故事讲的通俗易懂?这一点如果做不到,只是靠煽情,40 亿票房很难突破!最贵是成本投入上,为什么需要三个导演一起来拍这部电影?演员阵容也很有实力,看看这些演员能否对票房起到一定的影响力?讲好《长津湖》这个故事是非常重要的重点,电影看的是一个完整故事的呈现给观众,预祝这部电影突破 50 亿。

知乎用户 寒夜里汗水飙过 发表

知乎小透明战战兢兢,有史以来第一个超过 100 赞的帖子竟然 break zhihu’s rule 了。

知乎用户 kbblefsdfas 发表

为什么

我凯哥

排什么都是最贵啊

无极贵

这个还贵

知乎用户 摄取能量的韭菜 发表

电影已看。

谁都不怪,就怪广电局,他们是怎么审核通过的。

没有了解过我军在抗日战争,通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战略战术。

以现下的牛鬼蛇神影视类作品的冲击下,没了解过的怎么可能不认为我军是靠人海战术打赢的呢?这是赤裸裸的抹黑我军好吧。怪现下的年轻人不了解历史吗?让这类的影视上映还不如让在学校强制学习下历史好。

也不好好想想在飞机,坦克,大炮,轻重机枪问世后,单靠人海战术怎么可能打得赢,都不够杀的好吧。

战争片拍不好,就不要拍,潜伏、伪装者这类谍战片看看有谁骂?

知乎用户 寸白 发表

13 亿投资,12 亿给了水军和宣传。

知乎用户 桐叶生 发表

贵吗?一点也不贵好吧?

《长津湖》成片超 5 个小时,分上下部上映。

上部《长津湖》,下部《水门桥》。

13 亿的成本得折半,那就是 6.5 亿。

这个数字看上去确实很大,但是在中国电影工业史上,不算特别惊人。

《八佰》总投资 5 亿,《紧急救援》总投资 7 亿,《红海行动》总投资 5 亿,《长津湖》单部投资 6.5 亿,哪里贵了?

知乎用户 大菠萝 发表

13 亿拍的?合着 2 亿美元了?怎么会有一看就是电脑特效的场景?比如开头飞机轰炸,比如从火车上看到的长城…,没道理啊,决战中途岛也才花了 1 亿美元… 血战钢锯岭花了 4000 万美元… 珍珠港花了 1.4 亿美元,兵临城下花费 6800 万美元…… 这些是近代的,有很多电脑特效,但看着还算逼真吧… 更不要说拯救大兵瑞恩了,那个电脑特效更少… 但真实感强百倍… 难道长津湖花了 2 亿美元搞了一堆一看就不逼真的那些电脑特效是因为通货膨胀吗?

其实长津湖没有电脑特效的时候蛮好看的,但一旦有了电脑特效… 特别是飞机轰炸的大场景… 简直影响观影体验…

大决战三部曲可没有电脑特效,那才真的好看

知乎用户 潘炳麒 Designist 发表

昨天刚看完,说说个人感受,不是专业影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个小时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非常精彩,国产战争片的又一新高度。

场面弘大,特效很棒(一个场景炸弹后的蘑菇云有点假)建议找一个大的影院大屏幕的欣赏,演员们表现的很好,除了易烊千玺外都是老戏骨了,所有演员表演的感染力很强!从电影里很明显能看到三位导演的个人风格,非常棒!电影里该表现的都体现了,美军和志愿军食物,衣物,环境等等鲜明对比。对战斗力的设定也没出现手撕鬼子的类似剧情!

缺点吧剧情有些地方感觉有点割裂,不知道是因为三位导演的原因还是为了过审删了镜头剧情的原因。其次感觉毛岸英的剧情可有可无,虽然从历史讲毛主席的儿子主动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十分伟大,但是从电影上来讲对他的刻画很少,给人一种感觉虽然表演了但是没有完全表演。然后就是战争场面有的有些过于晃眼了。

知乎用户 AKKA 发表

我推荐”1950 他们正年轻” 听听参与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讲述一场战争。

这不是一般老人的回忆录,是一群英雄一群伟人回忆的那段历史。他们为了祖国的而战,为了新中国而战,为了中国人而战。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就是简单的陈述就足以震撼我了。

知乎用户 大头 发表

作为一个经常看电影的,我替大家踩了坑。这个电影实在不好看,情节生硬,就画质好一点,建议大家下载了看,不要去电影院

知乎用户 呆呆丶 发表

老雷 他妈的炮呢

吴京扮演的是解放战士?

为什么不拍铁原 大部分士兵都是远征军原国民党军队解放战士。完全可以按照国内爽文拍 骂娘 个人英雄主义 不服从上级指挥 等等 背锅理由都有了 原国民党士兵 为什么守住了 因为政委啊 因为家里分地了 人民有希望 不用受地主资本家迫害了。

看着自己家一亩三分地,老爹 老娘勤劳工作因为自己是军人 上半年还说了一门亲事,下半年结婚 ,不出两年老婆孩子热炕头。结果美帝国主义,多么简单朴实的抗战理由。

知乎用户 三三 发表

关于献礼题材的电影,现在已经见怪不怪,内容也好像大多乏善可陈,但每一次铺天盖地的宣传又都能成功吸引我的注意,这次国庆档的《长津湖》就如此。

在之前的宣传中我对它是非常期待的,导演、历史背景、演员、投资,不管从哪一个侧面都挺有吸引力。但是看完之后,我只能怪罪宣传公司宣传得不错和自己期望过高,好多方面它都挺令人失望的。

明明是三个小时的电影,但非要说一个什么故事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里面好像自始至终就不存在故事这一说,整个电影由两场战役组成,主要的角色是第七穿插连,第一场战役是将电台送往后方,第二场战役是长津湖战役,击败战功赫赫的北极熊兵团,击碎麦克阿瑟 “圣诞前结束战争” 的言论。整个电影在战争的轰炸、吼叫、爆破声和鲜血喷薄中开始和结束,看到最后我都快要累瘫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了。

**第一个问题,没有故事,或者说是故事太散,从而导致没有主题。**电影整体是跟着五千里拍摄的,五千里返家一晚上后迅速归队,归队就被投入到战争之中,中间没有任何的过渡,然后第一场战役刚刚结束,馒头还没吃完,就又被投入到另一场战役。两场战役都是更大的背景下的一小部分,但是在电影并没有表现这个更大的背景,这两小部分关联性又没有多大,所以中间是脱节的,这就变成了两个部分,但也不是故事,因为两场战争也就只是打打打,算不上故事。

更不要说里面还穿插了一段黄轩饰演的角色,主题不明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什么都要往电影里塞一点,所以就零碎、松散,故事不完整。

第二,为什么看完电影会累,这是我认为电影最大的问题,即它的节奏是直线而不是曲线。这条直线还不是位于节奏坐标系的低点的直线,而是顶点的直线,如果是前者那么电影是冗长而乏味,后者导致的问题则是累。

**三个小时的电影几乎完全不给观众喘口气的机会,它不讲究开始、发展和过渡,开局就是高潮,并且这个高潮的局面一直维持到结束,整个电影的节奏是一根直线,一根持续高潮的直线,**但是电影,或者说不管是什么文艺作品,应该是一条曲线,开始时缓缓上升,逼近高潮,达到高潮,再下降接近尾声,有高有低的节奏才是正常的,才会有情节的起伏和观众情绪的起伏,才好看。

在像这样的历史题材之中,不能要求说情节要跌宕起伏,但起码也应该有缓有急,这才是比较正常的电影节奏。但在《长津湖》之中,这样的缓急并不存在,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像是被架在电影院不太舒服的椅子上,被炮轰了三个小时一样,没有消停的时候。

**这种不消停包含两方面,视听和情感。**按内容整个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送电台途中的战役、长津湖战役,以及包含最后雷爹在内的战士牺牲时的情感宣泄。我所说的一条直线就是这三部分,前两个部分是观众视听上的高潮,而第三部分是情感上的高潮,这两种哪一种都不算是一种缓,视听轰炸结束了情感轰炸继续,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下来实在是太累了。

当然,这两种高潮之外,一些人物和情节上的小笑话被充当笑料夹在其中,企图给观众一点缓解,但是心还没安定下来,视听和情感上的高潮又轮番轰炸过来,那一点点小笑料根本起不了作用,观众就又被拉上 “刑场”。

因为历史题材,《长津湖》的结局是已知的,所以影片就是不停歇的打斗、一连串烧钱的特效场面,然后最终将观众稳稳接住,这种模式完全近似好莱坞商业大片,但是好莱坞的商业片要好的一点是:人家也不是全片都在轰炸。

而反观《长津湖》,超过电影体量 2/3 的战争场面,都是枪林弹雨、人坦大战、飞机轰炸…… 如果是说想要通过战争输出某种立场,要么是志愿军强大的意志力、要么是志愿军的英勇的战斗力,要么是战争的惨烈,这些我都能接受,但问题在于那么大的体量的内容,但想要表达的东西却非常模糊,意志力、英勇、残酷似乎都能在里面窥见一点点,但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用一场战争就能说清楚。

**本来用 20 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情,结果用了 2 个小时,时间扩充了 6 倍但内容却没有任何变化,除去那 20 分钟战争可以用来表达主题,剩下的几乎只剩下纯粹战争打斗的场面,能传达的意义非常有限,**可能最大的东西就是让人 “爽” 的炫技场面,有点像短视频时代下的炫技短片而不是电影。

我对特技不厌恶,但是用这么大的体量和投入去做这件事,我觉得多少都有些浪费了。

何况,现在已经是 2021 年了,好莱坞般的特技已经不是新鲜事,大多数观众对此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是多少有些厌倦,观众已经进步了,但是《长津湖》对观众的印象似乎还在停留在 10 年前没见过特效的样子。没有意识到观众的进步,这是《长津湖》滞后之一,特效做得不好,这是滞后之二。一些场景的特效,实在太值得诟病,比如一开始五千里坐船回家时,明明是现实主义题材却总透着一股奇幻的味道。以及战争场面的特效,做得也非常一般。就连单纯的炫技,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当然,《长津湖》的毛病不止这些,口语表达过于书面化,时不时还弄出一个排比对仗来,生活化程度低;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只能一笔带过的破碎;人物扁平化,特别是美军人物,都不是扁平化,完全是纸片化,说起话来腔调怪的不像是英语母语者,表演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来说,这些随便哪一个都不是小问题,但最大的问题群殴认为还在于节奏一条直线,没有故事。

最后,借由上面说的最后一个问题,我还想期待一下,期待不远的一天我们真的能拍出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不仅仅将它当成献礼工具,而是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也不限于自娱自乐,自己人看看就好,而是也能让别的人看见。

知乎用户 7788 发表

长津湖 金刚川 这一类的电影为得是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我最看不得一些半吊子水平的影评人鸡蛋里挑骨头,说什么故事讲得不好啦,blah blah.

志愿军先烈的丰功伟绩还需要通过电影才知道吗?我们这个民族太含蓄了,连自己的先烈都很少缅怀。

那些半吊子水平的影评人,闭上嘴的嘴吧,不是每个电影都需要你们低水平结构的。没有先烈哪有你们在这里唧唧歪歪。

知乎用户 Stanley​​ 发表

本来看到徐克+林超贤的组合就大概估计到了这片的水准,看完只能说是实至名归,除了道具方面有进步外,槽点太多,挑几个最离谱的说:

1. 枪械依然秉承国产片的一贯水准,几乎没有更换弹匣的镜头,子弹打在金属上火星四射,开火人均曳光弹,木栅栏和土墙掩体依然是比复合装甲还坚硬的存在。五毛爆炸特效火光四射,轰炸航弹和小苹果的威力及其不符现实,几十公斤的航弹落在身边屁事没有,我京更是在房子里嗯扛两枚小苹果后屁事没有,甚至连耳鸣都不带的。

2. 志愿军战士们个个化身中国队长,随便拉一个出来就会开车,开个坦克也不在话下的,直接抢辆潘兴大战简八,林超贤和京京开坦克上瘾了吗?最离谱之二,巴祖卡火箭筒不用来 AT,拿来打飞机,经典战地整活行为本人已无力吐槽。到最后一场战斗依然是刻板观念下的密集人海战术。

5. 本片美军战斗力被贬低得及其夸张,几乎毫无战斗素养可言,相当于是装备更好、有空中支援的国民党军队,遇到袭击就乱成一锅粥,只想着开车跑路,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防御,与历史严重不符。而原本应该让志愿军头疼的 M26 潘兴和 E8 馒头,更是变成了旅游观光车,主炮和同轴机枪全是摆设,车长还要不务正业爬出来操作灵位机枪,开着舱盖方便敌人爬上来丢手榴弹,车组和步兵根本毫无交流配合,没有为步兵提供支援不说,步坦严重脱节的情况下还不后撤,闷头往前开,排得整整齐齐扎堆挤在路上,每辆坦克之间根本无法彼此照应,如同在阅兵一样。

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历史片看得我热泪盈眶。长津湖当个抗美神剧看是不错。

知乎用户 cc 草木森​ 发表

陈凯歌为什么拍这么烂还老能拿到资源???

知乎用户 郭童鞋 发表

我很害怕,我怕《长津湖》成为一坨昂贵的 。

然后堵死后来人的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狗子们: 拍了个鸟屎,剧情不行,特效不行,没有美国队长好看。

真实群众: 去豆瓣猫眼打出自己的分数和影评,学习历史,吾辈自强。

知乎用户 张爱林 发表

看到有些回答说这部电影太过于 “主旋律”、太一板一眼,太… 云云,我这个 20 年前当过兵的人有话要说。

你们有这样的理解其实很正常,生长在和平年代,一顿外卖就能吃上百元的新一代人,怎么能够完全理解那个啃冻土豆、啃树皮,抱着炸药包跟敌人同归于尽的老一辈人,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能放任烈火把脸皮烧透而不吭一声,能放任手脚被活活冻掉而不动分毫,天一热就开空调,天一凉就受不了的年轻人,你们真的能理解吗?

电影能展现的历史并不完整,甚至远远不够,电影是一两个小时的浏览,现实却是三年、八年在战争中一分一秒的煎熬。

那个年代的人,单纯、纯粹、纯良、家国情怀大过天,能吃苦、有牺牲精神,永远想着后来人,想着未来,想着理想,爱憎分明不忘本,这是今天的人不能比的,并非是电影一板一眼,太主旋律,而是电影根本无法完全将他们的高尚呈现,他们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圣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理解不了,这太正常不过了!

知乎用户 我看见常威打来福 发表

好神奇啊

看的时候津津有味,感觉不出是三小时的电影,甚至还嫌讲的不够

看完之后又有点懵、没有很深刻的记忆点

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的财富密码,懂得都懂。

至于成本?制片人后面的大佬才一清二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这题团团会

知乎用户 云胡不喜 发表

说白了,有些人见不得国产主旋律电影高票房,吴京电影高票房。

这部电影除了致敬历史外,也要考虑商业上的成功,毕竟投入那么大的成本,口碑和票房齐飞才是最好的。

你当有些阴阳人不知道完全还原做成纪录片票房不会高吗,难道这些阴阳人不知道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吗,现在这种情况,看到一大堆人气急败坏,我要去多刷几遍。

对我来说,我老婆不太关注这段历史的人也有兴趣走进影院并且感慨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觉得已经起到作用了。

知乎用户 十公子 发表

编剧该拉出去枪毙。为了展现所谓的兄弟情战友情,弃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不顾。我党我军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法宝是什么?是高度的纪律性!这什么玩意随便来个人就泥马的参军了?知道政审两个字怎么写吗?想脱离队伍就脱离队伍?这是怎么过的审?

长津湖血战,我军动用了三个整军轮番攻击美军陆战一师,结果呢?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人家还是整建制突围。战后很长时间陆战一师还具备作战能力,九兵团基本打残。

血战的惨烈,我军战士高度的政治向心力和悍不畏死的决死姿态一点没拍出来,还是港片战狼那一套,步枪打战斗机,手榴弹神投手,

要不是几个名场面撑着,这片子给 3 分我都嫌多。还卖 40 块钱,怎么敢的呀

知乎用户 书童 发表

最贵的不应该是大决战吗?

知乎用户 树筱​ 发表

只能说非常的懵逼

你是因为电影这样子还是真正的志愿军战士们这样子?

知乎用户 hdbdvd 发表

删了两次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真的是看看知乎都是些什么人在看,经费都续上啦?

知乎用户 大熊 发表

放心,有票房保障的,你问问你身边的国企员工就知道了,反正我们公司被要求全体观看电影,当然是公司报销,免费的,你就想想全国有多少国企编制员工,那就有多少人的票房,这是主旋律片,有政治保底,还怕亏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已经是中国影史最高成本的电影了?虽说跨行不可比,但还是感叹大镖客 2 这 8 亿美元究竟是什么概念

知乎用户 青史红尘 发表

这有什么问题吗?

电影投资本来有赔有赚,投资方 13 亿没去投爽子生孩子,没去投纽约客穿日本旗,没去投偷税漏税的阴阳合同,也没去洗 W,让你觉得不自然是吗?

40 亿保本,你确定 40 亿保本吗?有诚意的电影,有诚意的导演,编剧,演员,不应该赚钱,不应该多赚,是吗?

中国影史最贵,咱一直憋着劲儿要跟好莱坞比创意,要跟工业光魔皮克斯比特效,跟卡梅隆比烧钱,怎么开始心疼起 5 毛特效来了?

是主旋律让你不舒服了?是大众的心之所向让你鹤立鸡群了?是商业化让你文艺的 B 装不下去了?

如何看待?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知乎用户 低调的尘 发表

有时候明星出席某些活动,或者商演,都得按咖位来定价。“长津湖”“抗美援朝” 在我看来这几个字的咖位,完全够得着 13 亿的价。

知乎用户 圆圆的喵叔​ 发表

13 亿是不是两部电影成本总和,因为据说后面水门桥是一起套拍的。这么算成本还好,还能大赚一票啊 [捂嘴][捂嘴]

知乎用户 肉山骑士 发表

我看电影,就是为了这一到三个小时的享受!长津湖就是两部能让我享受的电影,所以我会贡献两张以上的票!如果最终发行方赚了大钱,口碑也没崩,那这就是两部成功的商业片!

知乎用户 天生不吃肉 发表

演员阵容强大的都是纯商业片,快餐就不要讲内涵了

知乎用户 张大炮家的益达 发表

10 月 3 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送《真正的《长津湖》有多惨烈?老兵流泪讲述…… 网友破防了!》

新华社比起央视还是值得相信的。

知乎用户 谷子地 发表

成本一大部分在片酬里面吧。

知乎用户 小西 发表

电影是好电影,剧情场面特效演员都不拉垮。

满分 10 分的话,我给 9 分,一分扣最后结尾太突兀。

最牛的是我军战术水平,最好的是炸敌军通信塔那次战斗。

千里雷爹梅生余从戎平河这些老战士,对敌军每一次行动的预判都准确无误,每一次应对都妥妥当当,真心经验丰富无比。

还有巴祖卡打飞机空爆手榴弹各式各样炸坦克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环节,居然都是志愿军曾经玩剩下的。

至于伪军迷们念念不忘的三三制密集冲锋什么的,估计也就知道个名字,半瓶水都没有的那种。

还有万里的成长线,真实有趣又可信。

有些人觉得千玺开始的时候演技浮夸,那是没见过这样的小孩。

就是眼界问题,然后坚定相信自己。

嗯,只相信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来泼冷水了

悬,除非全国上下政府机关有关单位都去组织看

它作为电影,在我这二线小破城市

票价 45 起

当然我买了 19.9 的票,也买了 40 多的票

现在疫情大家手里都紧

国庆节一家三口看个电影差不多 200

真的悬

更不要说学生出去玩,不是没有这个钱,是这个钱花在别的地方更值

希望我是瞎说的

知乎用户 王华东 发表

《长津湖》上部就是 5 亿成本,票房预估中间值 40 亿,可以说买到就是赚到;

知乎用户 萝莉 holic 发表

再来个影史第一亏,一举夺下两个桂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上一个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随便翻了一下全是赞美之词,结果刚想回答却发现不让匿名,于是我瞬间顿悟。

哦!原来这就是 tm 的巨作啊!

本着对老一代先烈们的崇高敬意,我今天只说电影本身。

拍的是个啥???

满怀期待走进电影,中途几次想要离场,电影结束后甚至感到了愤怒。

人物单薄,剧情零散,情绪不连贯,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

说真的,我觉得这么大的制作,如果要依照各位导演之前作品的综合实力来看,

如果要让林超贤单独导,或者让徐克单独导,再不济就让他们两个联合导,估计最后成片的观影体验都不会太差。

知乎用户 长江 发表

《长津湖》的预测票房超过 53 亿,以现在的势头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势已经造起来了,再加上官方加持,各种组团观影,或可冲击更高也未可知。且未来还要推出续集,两部破百亿也有望的。

其实当我们讨论票房的时候,已经默认了作为一部院线电影,本质上还是一种商业行为,投资人、制片方、演员和导演们深谙如今的舆论之道,明白什么是观众喜欢和官方认可的。这和其他投资行为并无二致,消费者好哪口,政策面鼓励什么,自然就会成为投资的风口。

无数观众走近影院,不仅贡献了人民币,贡献了自己的眼泪,甚至还贡献了口水,和网上那些打了低分的、表达了不同观感的人互喷,这可能也是投资者所乐见的,毕竟给自己免费干活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提个建议,投资人制片方和演员们应该把除了合理报酬之外的收益,捐出来,捐赠给志愿军老兵或其后代,我觉得这才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当年英烈的敬意。感动人是当年的抗美援朝和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把影片的收益捐出来理所当然,否则就是 “电影是把观众给感动了,但你把钱带回家了啊”,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知乎用户 薇莪拉 发表

还不如电视剧好看,同样是打飞机,轰炸,权力的游戏比《长津湖》《金刚川》好看多了。

知乎用户 的是的的的的 发表

这怎么能跟大决战比。现在别说花 13 亿,就是花 130 亿也做不到。

不说动用了多少解放军战士多少飞机坦克多少炸药,现在估计军事演习都很难调动那么多资源。就第一部辽沈战役开始黄河冰封解冻那个镜头,因为时机很难把握就断断续续拍了两年。现在有哪个电影能做到?

票房?反正我小时候学校组织把那几部看完了都没花钱

知乎用户 浅浅 发表

《长津湖》尽管震撼了大多数观众,但还是有挑剔的观众提出了质疑:就这场面,花了 13 亿?这个问题制片方没有明确透露过,就像到现在也不说《水门桥》是不是真正存在一样。

不过有些账在采访时透露了一些,算起来并不是很难。

2019 年底,已经筹备了 9 个月的刘伟强已前往东北准备在丹东和长白山拍摄《长津湖》。

但一场疫情让从好莱坞工会请来的 200 位群众演员,全部坐专机送回了美国。据说光筹备和专机等费用就扔进去将近 2 个亿!电影还没开拍。

去年的疫情过后,刘伟强又因为要拍摄《中国医生》,档期和《长津湖》撞车,没办法导演临阵换人

这么大体量拍摄如此短时间档期,一个人显然已无法完成,于是就变成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一台戏。

三个导演花了 6 个月拍摄,如换成一个导演的话拍摄日将达到 460 天!

电影片尾那将近 10 分钟的人员名单告诉观众,《长津湖》7000 多人的服装道具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期人员最多的一次!

还有片方常挂在嘴边的,“参与电影的人次达到了 1.2 万!”1.2 万人的 460 天的开支和片酬是多少,怕没几个亿也下不来。据说为了让历史感更强,片方造了 80 辆坦克,每一辆的成本都是七位数,这一部分就扔出去了至少一个亿。

当然《长津湖》里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么多的坦克,所以《水门桥》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而我们也就将心存更多的期待。13 亿的投资值不值?

如果已经有影帝潜质、被无数人期待的易烊千玺的片酬没有一个亿,被人诟病又来吃 “爱国红利” 的吴京片酬没有一个亿,那么多的钱就算花在了刀刃上。

当然电影里两个大场面几乎不分伯仲,高潮戏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冰雕连和杨根思都展现得匆忙,让不少观众莫名其妙。据说仁川登陆那短短一两分钟的戏,特效就制作了 10 个月!这也花了不少钱,但是效果又不太明显,多少让人有点想法。

不过,总的说来这钱还算值。

尤其在片中,当火车载着志愿军开往朝鲜战场的路上,伍万里任性地拉开车门想跳车时,那破晓的一缕阳光之下,一群从没去过黄河以北的浙江人、上海人、山东人、江苏人、安徽人等,全都被壮丽的山河所震撼。

他们在那一刻看到了万里长城,觉得豁出去生命去保家卫国也值了。

那一刻,银幕外的观众们也被感动,这份感动多少钱能换来呢?

13 亿,值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长津湖》被称为中国影史最贵电影。

目前疫情仍在发展,虽然观众心目中疫情差不多过去了,但大规模组织放映会,像《战狼 2》那样国企包场,热热闹闹的去看,估计不会得到太大支持。

所以《长津湖》在收回成本方面也想了办法,诸如下图:是《长津湖》的发行通知。

通知票价为一线城市不低于 45 元,影院根据自己运营成本增加。

另外看信息,增加了 120 帧 2d 放映模式,为观众的观影需求增加了多一种选择。

这是我目前见过最高的发行价格了。

正常电影的发行通知为,2d 电影 20 元,3d 电影 30 元。所以片方也在回收票房的问题上多有思考,增加电影票价格。

另补充一下,春节档影院回收成本,有些影片价格高达 100 多元,实际票面价格仍然为 20.30 元,目前国家电影局没有针对这种现象制定相应的办法,但仍然可以尝试举报。

注:在影院观看电影,遇到观看电影和票面电影不一样的情况下,欢迎举报,这是典型的偷票房行为。

维护电影市场合法竞争,我们人人有责。

举报电话为:010-62267010

举报电话是一块铁牌子挂在每一家电影院门口,这次回答问题没找到,下次去电影院拍下来补上图。

知乎用户 leo 陶 发表

票房能破 50 亿,前提是疫情控制住

知乎用户 带刀行乞 发表

不看好这类型电影

婆婆太多

不要说拍得不好

拍好了最后也要剪的乱七八糟才能拿到龙标

知乎用户 今晚不熬夜 发表

希望是一部好剧,不然花这么多钱拍一坨翔出来,再来讽刺老百姓不懂得欣赏那可就呵呵了

知乎用户 legend AD​ 发表

有吴京,不会看!再见!不要钱都不会看!

知乎用户 一菇凉 发表

7 分不能再多了,这类型片子太多了,之前还有金刚川,也就是那些我喜欢的演员在能给到 7 分。看完这个电影,我想说考编一定要记住,杨根思是重点,杨根思是长津湖战役中独自拉响炸药包。邱少云是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火力点。董存瑞不是在抗美援朝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拖起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碉堡。

知乎用户 古怪小老头 发表

其他的不说

我真的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看过有如此多群演的战斗场面了

各种恶心人的五毛特效

知乎用户 骑着母牛追航母 发表

这电影的地位和它的重要性几乎相当于 90 年代初的大决战三部曲,大决战砸了那时候的一个多亿,长津湖砸 2020 年代的 13 亿算啥?

对于目前的国际环境导致的舆论需求来说,这电影砸多少钱都必须上映,长津湖在西方基本上没啥人知道,一直都是中国人自己嗨的厉害,现在做成电影这么大张旗鼓的上,就是为了告诉西方观众,当年发生的一切,这背后蕴含的深远考量不是钱能计算的。

因为朝鲜战争如果都不宣传,真的就没啥能宣传的了,这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唯一的顶配图腾,你没听错,唯一。可以说中国人目前在军事上的自信心九成五都来自这场战争,其他什么打猴子打阿三珍宝岛啥的那都不够看,你吹破天了也就那么回事,不是对手太菜就是规模太小。只有朝鲜战争,真刀真枪对世界最强军事力量干了三年,这真不是吹的。

所以在目前的中美关系背景下,这部电影的上映是必然的,谁拍谁赚钱,无论花多少都一定可以翻倍赚回来,别的不说就全国各地组织学生或者党员集体包场这要赚多少钱?就别提散客了。

这电影哪个投资方赶上了就是中了头彩了。

知乎用户 望夕 发表

知乎用户 啥都不知道 发表

能看到各种恨国 各种 ptsd 患者酸了吧唧也够票钱了。 再说电影也还可以的

知乎用户 xyz 谢谢 发表

不做专业评论。他投资 13 亿,40 亿才能保本,姑且当这么算。但是你不会不知道他 13 亿拍的是两部吧,一部长津湖一部水门桥。。。水门桥就是稳赚了,你说他是亏还是赚?

知乎用户 遥问心​ 发表

《长津湖》作为商业电影也好,作为主旋律电影也好。在我看来都算不错。

但突然告诉我投资十几亿,三大名导演,我就有点发毛了。

就好像我吃了一道味道不错的菜,但吃饭告诉我这道菜成本高,做工好… 就突然觉得这个 “还不错” 的味道,得再好一点,才对得起这个本…

至于演员,基本上都没毛病…

还是故事的结构的问题…

夸不上一类,贬不去三流,中规中矩像国庆的样!

知乎用户 三思而后行 发表

好电影,成本投入高,质量佳。顺带一提,美国鬼子这百年来作恶多端终究会偿还的

知乎用户 髕贇 发表

同意,按照冲锋那段算 这电影群演都有几十万人了

知乎用户 浅析 发表

13 亿的投资是上下两集的,看现在的趋势已经回本盈利了。刚上映也没多久,现在大盘的趋势这么好。好电影盈利也蛮好的,大家以后也能更多的拍摄这样的作品吧。也能让大家都祖国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祝 长津湖 票房创新高

知乎用户 roy 发表

依然有很多人怀疑《长津湖》的后劲,但别忘了,这是一部是有充足的理由,组织公司员工去集体观看的电影,甚至举办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别低估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知乎用户 成住坏空 发表

人家说电影一般般,就有人喷不爱国。

解放军战士大家都很崇敬,不代表以此为背景拍的电影就不能受到一丁点的批评。

电影说到底是商业,是生意!不要和爱国捆绑到一起!!!

知乎用户 灰心何事赋归田 发表

最可恶的是,看了以后,对李晨的印象都好了不少,演得还是可以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 2021 国庆档电影《长津湖》?

知乎用户 堪舆先生 发表 经过网友提醒,部分描述可能有剧透!不过不影响观影! 我的姥爷,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正因为此,第一时间我就去看了一下。 电影对当时的细节复原的很到位,比如在火车站,临时配发冬季棉服,甚至守备部队直接脱了身 …

如何评价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上映前很多人都担心三个问题。 一是三位导演风格不统一,是否会有割裂感;二是会不会拍成一部说教的战争片;三是会不会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在《长津湖》正式上映后,这些担心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咱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截止 …

记录片里的《长津湖战役》比上甘岭更惨烈

收录于话题 #影评 26个 中国、朝鲜、韩国都有许多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但反映朝鲜战争的美国电影很少。相关的苏联电影更是没听说过,虽然苏联空军直接参战了。有人说美国反映这场战争的电影少是因为美国输掉了这场战争,这话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