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错误” 是一个梗还是真实发生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发表

在知乎看到过两次关于所谓“东德错误”的举例,指东德在利用西德经济危机进行政治宣传时,用了多张西德失业者排队领取救济面包的照片,没想到东德人看到西德失业者的穿戴这么好心理不平衡,导致宣传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有人说这是个梗,有人自己起了个名字叫“东德错误”,这件事是确有其事吗?在政治学或者心理学上有什么依据吗?

知乎用户 甲鱼不是龟 发表

一大堆。

宣传另类 “红娘”:民政局大妈谎称打印机坏了,令许多准备离婚的夫妻无法离婚。自称挽回无数婚姻。

底下一片骂声。

宣传最美乡村教师:结果乡村教师是被诱拐女孩,被迫在农村生子任教。

底下一片骂声。

其根本原因:某些人脱离老百姓太久了,根本无法判断老百姓看到一件事之后的正常反应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一兵之猫 发表

八十年代初,曾有一位名人叫曲啸。
他的著名演讲《心底无私天地宽》,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多都听过。
然后他被派到美国巡回演讲:自己当年是如何遭受折磨,又是如何不屈不挠、信念坚定、忘我工作。
结果人家听了以后的感受是:哇,你们那时候这么惨啊。
所以原定的巡回演讲刚开始一场就被叫停了。

知乎用户 幻想乡 2 发表

这不是错误,这是真情流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常常见,这本质上是因为贫富差距极大阶级分化极其严重,以至于顶层完全无法想象底层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报导自然容易出现偏差。换句话来说,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甚至连猪什么样子也想象不出来。

举一个其他人没提到的例子吧。

视频中提到这些 “奴工” 时薪仅有六磅约合人民币 53 元。央视呼吁英国立刻改善奴工待遇,严惩违法工厂主,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人本主义情怀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此文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并争相友好问候央视工作人员亲属,评论完全失控甚至开始转向某些敏感话题。

评论区经全力控评无效不幸离世后,英勇无畏的人民冲塔队员立刻化整为零在转发区展开游击战,成功把整个文章都整没了。

ps

1 翻车极其严重,即便在国内顶尖水平的控评之下前三页也没一个正面评论。不同倾向不同阶层的人如此同仇敌忾,让人暖心。

2 微博已删,但是各大平台风评惊人一致,我从中看到了境外势力的影子

知乎用户 雷火丰​ 发表

还是因为太脱离群众了。

去年 B 站出了一个视频。4 名 95 后姑娘坚守浙江千岛湖深山保供电

这几个小姑娘以为这就是艰苦的地方,自己做着常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这是以她们认知来看的。

这种东德事件并不少见。就连小破站也能出。

加上观察者网,也经常出一些这类的事故。

比如前段时间说美国人炸鸡缺货了。

结果被爆当地只是缺乏人工处理鸡骨头,无骨鸡缺乏而已。。。

后来我又得知当地人还吃蟹肉堡,蟹黄堡!!!

当时真的把我馋的哦。

我原以为蟹黄包只是海绵宝宝的艺术创作。

现实中应该没有这么奢侈的东西吧!就算有,那也应该是富豪吃的吧!

结果在美国,这玩意就是平民吃的!!!

知乎用户 静静看着你 发表

韩国电影《辩护人》讲述了韩国律师宋佑硕为了帮助被韩国独裁政府恶意构陷的朴镇宇等一批大学生,与韩国独裁政府及其走狗(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相斗争,最终为真理而走上街头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一点都感觉不到导演想要表达的 “律师界为了保卫公民人权而与独裁政府殊死抗争” 的伟大之处。

因为这场斗争中的韩国独裁政府压根就是一个不合格的 “大魔王”。

道理很简单,如果韩国独裁政府真心想要将本案办成铁案,那他们完全向白俄罗斯政府学习:

1. 给每个被告人安排两名听国家话的法律援助律师,并要求被告人本人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亲笔写下 “拒绝家属自行委托的律师为我辩护” 的信件。

这一举措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宋佑硕这种不听国家话的律师参与案件。

2. 禁止境外媒体旁听案件审判,一切关于案件的审判内容只能由爱国的权威媒体进行报道。

这一举措可以将负面舆论最小化,既能防止丢人丢到国外去,又能防止爱国群众因为了解到庭审细节而反戈一击。

3. 对宋佑硕的家属进行警告,如果其无法劝阻宋佑硕在法庭上进行有效辩护,就取消国家给予其家属的各种社会保障(医保一律不予报销、停发养老金等)。

这一举措可以使宋佑硕腹背受敌,在国家机关对抗的过程中始终牵挂着家人的未来,最终自愿和朴镇宇的家人解除委托。

4. 对宋佑硕本人进行法律打击,例如以 “违反律师职业道德” 为由直接吊销其律师执业证,或者以 “制造伪证” 为由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剥夺宋佑硕作为律师而享有的权利,使其失去参加本案的资格。

5. 直接找两个对国家忠诚无比的特战队员将宋佑硕杀掉之后扔到海里。

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对宋佑硕进行肉体毁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韩国独裁政府空有 “独裁” 之名,却没有以铁腕维护独裁的手段,导致个别像宋佑硕这样的律师以法律作为挡箭牌,一步步推翻了韩国政府。

宋佑硕竭尽全力才打倒一个水平如此拉胯的 “大魔王”,又有什么值得佩服的呢?

希望白俄罗斯政府吸取教训,竭尽全力地打击一切试图维护法治的律师,努力筛选出听国家话、跟国家走的爱国律师,为不肯认罪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独裁不绝对,就是绝对不独裁。


编者按:

本文由白俄罗斯律师帕维尔先生撰写,本人仅提供免费的翻译服务,翻译行为不代表本人认同上述内容。

知乎用户 围城牛牛 发表

从 1963 年搞 “四清” 运动开始,到 1976 年 “WG“结束前,宝安县偷渡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跟“阶级斗争论” 挂钩。

  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背景下,结合到应付日益严峻的逃港问题,广东省宝安县决心在梧桐山上的西坑里,“展开一场殊死的争夺”,把西坑建设成 “反偷渡的红旗”。

里掀起了一轮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后的墙壁上,刷满了大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连田头的井水边,也插上了 “抓革命、促生产” 的语录牌。一到天黑,就组织民唱歌,曲目多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

  一时间,西坑成了宝安全县乃至广东全省鼎鼎有名的 “红旗”。每天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外的荒山上踩出了一条小路。

  此外,文艺工作者还排演了戏剧《仇恨》,讲述一位少女偷渡香港后与流氓结婚,最后染上梅毒惨死街头的故事。在场观众无不被之感动,这时候,事先安排好的人就会出来,带领观众高呼口号:“逃亡香港死路一条!”

  可是,口号喊完了,肚子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知青的困顿仍然未解开。这个精心构筑的 “社会主义教育堡垒” 最终还是守不住。

  1973 年,西坑的大部分青壮年,包括当年反外逃的积极分子、民兵干部都逃到了香港,有个组留下的最大的 “男人”,是一个 8 岁的男孩。在一次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演出中,帷幕拉开,竟找不到饰演主角李玉和的演员。事后一查,方知其人原来已经跑了去梧桐山的那头——香港。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我觉得这是真实发生的吧,比如最近正在宣传的

美国闹起了 “蟹肉荒”

宣传流浪汉、吸毒,新冠尸体堆积成山什么的都没问题,宣传 “蟹肉荒”……

中国人收入可以日常吃那种纯蟹肉拆下来堆成的饼的人应该并没有多少…… 宣传 “蟹肉荒” 应该只会适得其反……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东德电影《部长轿车的风波》,讲了一个工人买了部长的二手车后,被误认为是部长,享受各种待遇的电影。

本来引进是为了讽刺东德修正主义,进而讽刺苏修的。结果老百姓全都惊讶于一个普通工人就能买得起汽车,结果放映没多久就被禁映了。

知乎用户 zbc​ 发表

实际上,这错误在苏联也差点发生。苏联当局禁播《愤怒的葡萄》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是认为逃难的人吃穿都太好了,简直不符合常理。

知乎用户 快乐养熊人 发表

不辩经思想混乱下的必然产物。

主流叙事以艰苦奋斗为荣。

平民叙事以供养老板为耻,以供养官僚为耻。

不好好辩经,光自顾自的宣传艰苦奋斗,这不就是东德错误?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有啊,就在最近孟晚舟回国,一群如丧考妣的为了找回场子疯传这个段子

元老院西庇阿的女儿被迦太基人扣押数年后终于得返罗马,执政官特别安排她从凯旋门通过——这通常是战场上获胜的元帅才能享有的殊荣,罗马公民都涌上街道夹道欢迎。奴隶们也被这气氛所所感染,放下手中的活计欢呼流泪

一副阿 Q 里被儿子打了洋洋得意笑脸

而这段故事的下一句没人敢贴

由于西庇阿的胜利,罗马人以绝对有利的条件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西庇阿因此得到他那著名的绰号:“阿非利加征服者”。

这 TM 是直接快进到入关啊,赢麻党都没想到的你们替他们指出个好方向啊。

对了,个别丈育还把主角换成了凯撒的女儿,然而凯撒 出生时迦太基都灭亡快半个世纪了,这帮人也就认识个凯撒了,看来拜登的经费被贪污了不少。

知乎用户 小黑屋常客 发表

疫情导致美国物价暴涨,一桶 3.7 升的牛奶,竟然高达 2.9 美元

知乎用户 融轩主人​ 发表

这种错误其实经常发生。

比如在网游议题上,提韩国有类似的未成年网游限制措施,但韩国已经废止这个措施了。

据互联网:

2010 年左右,韩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中规定,禁止 16 周岁未成年人在 0 至 6 时登陆网络游戏。

今年 8 月份,我国出台政策措施,未成年人只能一周三小时。

消息传出后,自然是 “友邦惊诧”,海外媒体哗然。有些西方媒体继续从“自由” 二字着手开骂。

国内当然在反击,部分媒体在反击过程中提到了韩国的游戏限制令,并认为西方不报道韩国限制令却对我们的限制令大加 “批判”,是搞双标。

结果嘛…… 韩国废除了游戏限制,理由是 “手游事实上使得网游限制令的效果下降”。

——顺带再吐槽一句:就算是韩国这个限制令,也只规定了 0 点到 6 点禁止。

你说这算不算东德错误呢。

我等着看有没有人拿希腊说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越战。美军在越南投放了一些越南女人的性感小卡片,大意是投降就有自由和女人,想以此瓦解越军的斗志,结果越军认为这是美军侮辱越南女人,反而激起了越军的斗志。

伊拉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联合国难民署(UNHCR)特使、著名影星安吉丽娜 · 朱莉(Angelina Jolie)16 日到访西摩苏尔。安吉丽娜看到满眼的颓垣断壁,不但没感到可惜,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里的人民获得了自由。

然后?你说当地人高不高兴?

美国。德州大停电,州长发了条推特:政府不欠你们,供电局不欠你们,只有强者才能生存。政府不负责为你们提供援助支持!救援那是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做的事情,你们不该把希望寄托于救援上。

结果被德州人民骂惨了,州长自己转头删了推特,又辞职。

以上都是外国的例子,其实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我就不查了,而且我对外国的新闻其实也不感兴趣。

这问题里大多数人都举中国相关的例子,并不是说明,“东德错误” 只会在中国发生,这些在别的国家也会发生,有些人那么清楚中国的 “东德错误”,只不过因为他们是中国人罢了,如果他们是美国人、X 国人,熟悉那些国家的新闻、文化历史,自然也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

但有答主总得很好,脱离人民群众,自以为是地操纵舆论,结果往往都会适得其反。无论在哪个国家,用那种制度,都一样。

我们普通人除了抱怨,或者拿来做谈资以外,其实什么也做不了。利维坦不是一个人,没有记性,其中某个人被骂了可能会长记性,但另外的人可能还会再犯。

所以,都一样。

知乎用户 Silver-s​ 发表

假的。

东德人还需要看到西德的失业者吗?

东德人看到东德的名叫马克的狗就已经蚌埠住了。

知乎用户 勃勃危机 发表

以前我们管它叫 “何不食肉糜” 和“为什么他们不吃蛋糕”,有的人把它意识形态化就变成了“东德错误”。

知乎用户 符拉迪沃斯射手 发表

住着大豪斯,厨房面积超越我国 90% 的家庭,烤箱洗碗机一应俱全,且从桌上摆放的高热量食物可以看出,穷的只剩钱了。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当年的语文课本:“列宁在监狱里,每顿只有一小杯牛奶和一块黑面包。” 教室里一片哗然 “牛奶!”“面包!”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1 月 20 日洛杉矶平淡无奇的夜晚》,指开放式大厨房里,穷得只剩下钱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00 一月,白面馒头就咸菜

3000 一月,至少我还有一元炸鸡

知乎用户 qiong dzhi 发表

现代的不太清楚,但古代这种错误很多,要命的是还不能纠正。

天天宣传忠臣,却忽略了忠臣的结果,反而造成 “当忠臣没好结果” 的印象……

宣传的越多 ,越是离心离德,古代纪念馆(祠堂)在的城市更容易投降,是不是有这种现象?

知乎用户 victor 发表

最近天天看凤凰台新闻都有美国学者批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讲话,我在想,莫非某集团用实际行动来给美帝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做金字广告?

知乎用户 金吾 发表

知乎用户 李涵 发表

东德不知道,苏联有。

苏联宣传机械化进展,配图三十个农民和一个拖拉机。

结果发动英国产生了广泛困惑,“我们一对夫妻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塔丢脸的东德错误大家说了不少了,我再说个塔长脸的东德错误吧

前些年中国抓了一个英国毒贩,判了死刑,bbc 报道的同时大肆宣扬中国不讲人权 blabla,结果油管下面的英语评论大多数都是叫好的,大家纷纷表示杀得好。

知乎用户 null001 发表

反过来也一样。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个说法,说是这边的人没那边的猫吃的好。

大家凭什么觉得自己应该吃的比猫好呢?富豪的宠物比平常人吃的好,在偏右派的脑回路里,很正常的事。

而且这不仅是社会风气,这种在经济学理论上是有解释的。比如说直播,人家明星宠物关注度、带货量就是比白丁多,经济效益更好。如果使用 “效用论” 解释,吃的比普通人好,也是正常。

#=============

这里的 “正常” 指的是“一部分人认为正常”

左派的人还是不要过高的估计良心之类的。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理所应当的东西,包括 “人应该吃的比猫好” 这种共识。

当然了,人家也不会怼着大家的脸聊这种不愉快的事,比如新冠疫情,肯定没有人蹦出来,直接说 “我并没有那么关心别人的死活”,有这种想法的人会从其它角度聊这件事。

知乎用户 砯岩转石 发表

当然有。中世纪时欧洲黑死病,意大利地区先发现黑死病后控制住了,被法国搞政治宣传为意大利病,百般嘲笑。没想到两个多月后法国爆发黑死病,比意大利死亡人数多几百倍。法国脸都被抽肿了,国王都拉了一裤子,但还是泰然自若,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除了我的答案,其它都是答非所问的卖弄风骚

一种 “现象” 被揭穿

——西德早期的反东德刊物

克劳斯 · 克尔纳(Klaus Körner)

1951 年 1 月 18 日,来自东柏林的文学家阿尔弗雷德 · 坎通罗维茨(Alfred Kantorowicz)给建设出版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修改一下他新版的《西班牙日记》:“对这本书的再版请注意,22 页提到的名字 Campesino 继续保留。”[1]El Campesino 是西班牙内战共和派的传奇将军瓦伦汀 · 贡萨雷斯(Valetin Gonzales)的战斗名,而后来贡萨雷斯对苏联感到失望,刚刚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伟大的幻觉:从马德里到莫斯科》。一位在西班牙之外远远不知名的作者,作品能几乎同时以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和德语四种语言出版,就足以让人猜测到美国情报局作为文学经纪人参与了进来。[2]科隆的基朋霍伊尔 & 维奇(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社特别出版了德语译本,也随之在 1950 年底推出系列丛书《红色白皮书》。这本也要在东德推广的作品,坎通罗维茨是第一批读者之一。他以东德普遍认可的态度在信中表明了想法。异见人士被当做没落人士看待,他们的名字不允许再出现在历史著作中。不受欢迎而遭到排斥的事件成了历史地图册上无人过问的 “空白点”,西德宣传可以毫不费力地穿入这些“软肋” 之处。

东德是一块供应不足又封闭的言论市场,如果能够打破外部界限,就会对内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相反西德是一块供应过剩又开放的言论市场,东德刊物很容易在此得到传播,但很少受到关注。从 1950 年起,东德方面开始公开谴责各西方势力通过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占领法规、鲁尔协定和马歇尔计划对西德的控制和扶持,号召全民起来反抗,这是一种由国家推动的人民阵线宣传形式,由德国共产党的传奇人物宣传总指挥威利 · 明岑贝格(Willi Münzenberg)在魏玛共和国结束之时以及在他 30 年代的流亡生涯中推进而形成的。

相反,任何占领文件或占领法规对此都无济于事。现在西德人民应该富有战斗性地在冷战中采取立场。但是对手是什么人呢?东德声称自己是德国反法西斯的和平国家,是全德国的典范。与东德宣传的表象相反,在大多数西德民众眼中,就像苏联外交家彼得 · 阿布拉希莫夫(Pjotr Abrassimow)1990 年后说的那样,东德首先就是苏联式的小矮人。苏联政府对东德的巨大影响以及东德缺少大多数民众的统一意见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东德民主合法性的缺失,波恩政府决定不予承认这个第二德国,而称之为 “苏联占领区”,简称 “苏占区”。全德事务部制订了相应的称谓规定 [3],西德政府直到 1969 年一直要求独自代表整个德国。另一方面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国家在得到国际上承认之前就已经具有一定的 “限制行为能力”,所以西德总理库特 · 格奥尔格 · 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1967 年在国会上略带勉强地称东德为一种 “现象”,并且和东德总理建立了通信往来。[4]

1950 年时西德政府还在忙于迁往波恩并成立各个政府部门,无暇顾及向苏占区,或称 “这种现象” 或者还有第三种称谓 “德国另一部分” 施加影响以及抵御东德对西德的宣传。[5]因此美国驻德国高级专员公署、美国情报局以及负责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总署首先投身于这些任务,并且试图塑造东德在西德民众眼中的形象。

1945 年后英美的 “再教育” 政策没有立刻收获成效,1949 年后被长期的 “再导向” 政策代替。如果对西德和苏占区的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并起到 “立竿见影” 的成效,最简单的方法是以他们共同的经历为出发点。大多数德国人感受到的 1945 年 5 月 8 日首先是崩溃垮台,过了很久才感受到了解放的日子,苏联红军入侵、被俘监禁、驱逐逃亡以及物资紧缺,种种鲜活的回忆奠定了这段时期的基调。经历了战争和纳粹宣传,大多数德国民众都持有一种反布尔什维主义的世界观。自 1917 年十月革命以来,在俄国、德国也在欧洲其他地方从民众中形成的布尔什维主义,为纳粹所用并插上了反犹太主义的旗帜,将重新激活反布尔什维主义作为政治宣传的基本理念。戈培尔领导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一位前任部门领导埃伯哈德 · 陶伯特(Eberhard Taubert)1948 年称反布尔什维主义首先造就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一种尤其源自于苏联的恐惧感,并赞扬反布尔什维主义在美国情报局行之有效并且树立了典范。苏联被一个配有集中营和警察特工的独裁体制统治着,其经济体制带来的是贫穷和灾难,教会受到迫害,基督教文化被玷污。反布尔什维主义不是一种理论构想,而是一种宣传理念,很容易应用于各种展览、广告、宣传册以及战争宣传的实践当中。

**第二种向德国民众宣传教育的方法是针对共产主义的关于社会民主主义的论证。**社民党从 1946 年起开始了一场积极的防卫战,反对在苏占区强制合并社民党和共产党。社民党在政府有其参与的地方始终带领着走一条实践道路,然而还持有一套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方案,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应该通过信仰民主、议会制和人权从根本上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相区分。此外,从社会民主的角度来看,德国共产党是魏玛共和国的掘墓人之一。1946 年诞生的统一社会党用社民党主席库特 · 舒马赫(Kurt Schumacher)的话来说只是德国共产党的延续,社民党应该作为德国共产党的献血者为其服务。为和统一社会党抗衡,社民党 1946 年特意成立了东德办公室。1948~1949 年苏联对柏林封锁时期,西方势力同柏林市长恩斯特 · 罗伊特(Ernst Reuter)领导下的社会民主党人紧密合作,而西德总理康拉德 · 阿登纳(Konrad Adenauer)于 1949 年 9 月新组建的政府受到了保守党派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在高级专员约翰 ·J. 麦克罗伊(John J.McCloy)领导下的美国驻德国高级专员公署表态,处理西德内部事务首先采取传统的反布尔什维主义(“波恩路线”),以社会民主式的反共产主义(“科隆—柏林路线”)对东德施加影响。新成立的全德事务部也了解到了这种双重策略,当时全德事务部实际上由国务秘书弗朗茨 · 特迪克(Franz Thedieck)领导,而非部长雅各布 · 凯萨(Jakob Kaiser)。从此以后,波恩在反共产主义事务上出现了一种大联盟。

埃伯哈德 · 陶伯特代表的是 “波恩路线”。1945 年后陶伯特在汉堡把以前的同事叫到一起,其中有防卫反击专家弗里茨 · 克莱姆(Fritz Cramer)、图书出版商本哈德 · 沃伊施尼克(Bernhard Woischnik)还有图像设计师鲁道夫 · 福斯特(Rudolf Fust),1950 年几个人作为核心成员成立了和平与自由人民联盟。和名称相背,这是一个由美国提供资金支持的政治宣传代理机构。陶伯特的宣传理念就是把共产主义的宣传文化扭转过来为反共产主义服务。二战后,东德农田中出现大量有害的马铃薯瓢虫,东德政府借机鼓吹这些马铃薯瓢虫在美国繁殖,然后美国人特意通过飞机大量投放到东德,为此东德政府 1950 年夏出了一本宣传册叫做《停,老美瓢虫!》陶伯特在第一批防卫海报中是这样反击的:一个男人穿着高翻领大衣,望着火车站月台上“停” 的信号,还附上一句话“阻止共产主义破坏者。火车站的安全就是你的生命安全!”1950 年秋西柏林广播电视塔的会展大厅举办文化展览“东德的德国家园”,后来在西德各州举办。展览上分发了陶伯特设计的宣传册《红色洪水:苏占区布尔什维化的事实与数据》,该宣传册指出共产主义统治着地球上的六分之一人口,为此还刊登了一幅 20 年代的旧图片。

还有一个例子,幽默讽刺杂志《厄伦施皮格》的前身《清风》杂志 1951 年登了一幅画,东德与西德的边界被画成一堵防洪墙,将西德入侵者弹了回去。防洪闸门通过一道隔板被锁了起来,隔板上写着标题 “五年计划条例”。接着陶伯特推出的一本反对两德之间非法交易的宣传册将当时还是绿色边界的东西德交界也画成了一堵防洪墙,通过防洪闸门钢铁制品被倒卖到东德,红色老鼠流窜到了西德。陶伯特用这幅图引用了一个他 1941 年在纳粹煽动电影《永远的犹太人》中用到的比喻。[6] 柏林市长费迪南德 · 弗里登斯伯格(Ferdinand Friedensburg)的前任助理罗尔夫 · 麦(Rolf May)对此回忆道:“苏联红军出现在柏林,不是因为自然界引发的洪水,而是因为一场德国人引发并且输掉的侵略战争,这让苏联检查官们非常愤怒。”

左图这张反共产主义渗透的小海报边框为黑红黄三色,画了一只死老鼠,上面写着 “老鼠大战是全民义务”。这张海报首先由鲁道夫 · 福斯特(Rudolf Fust)在汉堡绘制,又在西柏林由讽刺杂志《毒蜘蛛》的图像设计师格哈德 · 鲁皮克(Gerhard Ruppik)临摹,西柏林的反对非人道战斗团(KgU)要将这张海报贴到各个灯柱上。还有 1951 年的一本以反对所谓的伪装组织为宗旨的小册子,为警示读者刊登了一篇文章《睁开眼睛!共产主义藏在后面》,要求读者踩死被称为昆虫的共产主义间谍。

然而 1953 年后,欧洲的政治气氛开始发生变化。1955 年美苏日内瓦峰会至少使气氛得到了一定的缓和,这对波恩政府构成了新的威胁,因为波恩政府需要 “红色危险” 作为新一轮武装计划的理由。由美方资助的讽刺杂志《毒蜘蛛》的工作人员在波恩政府的委托下,假装以柏林策伦多夫行政区政治工作小组的身份,推出图文宣传册《步枪与士兵》,严厉斥责东德人民警察的秘密武装,揭开东德作为警察国家的真面目,以间接的方式声称西德必须建立武装。和平与自由人民联盟,还有西德为国防宣传成立的组织民主团体共同工作组分发了这些宣传册。[7]还有一本反东德刊物叫做《被揭穿的共产主义》,封面画是微笑着的斯大林继承人格奥尔基 · 马林科夫(Georgi Malenkow)戴的浅色面具掉了下来,后面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粗暴的红色面孔。在和共产主义、苏联、东德以及德国共产党的总清算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为即将出台的德国共产党禁令进行的间接辩护,禁令于 1956 年 8 月 17 日颁布。1957 年该刊物第二版题为《他们自己揭下了面具!》,标题透露出了 1956 年秋匈牙利起义被苏联武装镇压。

陶伯特推出的刊物中总能看到掉下来的面具揭穿了某些人物,红星被打碎,红军战士强暴德国妇女,国安部走狗囚禁德国男子。这种 “论战” 方式和图文并茂的手法为全德事务部后来推出的一系列刊物所采用,比如《在死亡的区域》《假象和真实:“东德”宪法及其背后隐藏的秘密》《柏林苏占区所谓的世界青年戏剧》《红光下的国家人民军》《德国经济的苏联之手》《苏占区农业苏联化》《去往苏联集体农庄的路上》《斯大林手下的德国儿童》,还有《学习,学习,学习——向莫斯科学习,为莫斯科学习》,甚至还有一本刊物这样为德国的森林冠名:《苏联化森林:乱砍滥伐与无能为力》。

1951 年西德新闻局的一份报告《六年过后:从混乱无章到定国安邦》在谈到东柏林时这样写道:“从前是城堡后来是废墟的不毛之地必然成为了空虚的象征,这种空虚从波茨坦广场和勃兰登堡门开始,径直通向了《远方的东德》。”[8]这里又引用了戈培尔 “亚洲荒原” 的比喻。斯大林通过驱逐东德人 “将布尔什维主义的进攻线又远远向前推到了旧欧洲的心脏,因此下一次进攻基本胜券在握”。 事实上直到 1952 年苏联都重视不将东德的发展视为不可逆转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至少理论上为统一留出一条后路的问题。被“苏联化” 的东德持有的理念与波恩政府要求立刻举行的以 “在和平与自由中统一” 为目标的全德自由大选并不一致。为波恩政府服务的杂志《毒蜘蛛》在西柏林大量印制多达 30 万册,然后被送往东德。杂志的图像设计师格哈德 · 鲁皮克承认说:“文章全是发自内心的鼓吹和煽动。主编海因茨 · 文策尔(Heinz Wenzel)(笔名 Heinrich Bär)总是拒绝使用更明智的表达手法。” 曾任全德事务部国务秘书的特迪克 1983 年评价反共产主义刊物时说道:“现在我也不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的时代不一样,到处充斥着冷战,和另一边肆无忌惮的作为相比,我们显得更加小心谨慎了。”后来这类战斗型刊物也有了一个术语名称叫做“防卫宣传册”。

一位 “罗特道恩(Rotdorn)女士”[9] 用邮政专用地址从法兰克福寄出了一份黑名单,这份标注了所谓西德斯大林主义者和间谍的名单是无法控告的。但如果有人因陶伯特编辑的刊物中被提及姓名而感到被侮辱,可以控告全德事务部。同时担任社民党国会议员和全德委员会主席的赫伯特 · 魏纳(Herbert Wehner)认为这种鼓吹宣传百害而无一利,并且在国会中表达了意见,主张通过社民党和工会组织的工人运动来与共产党人士展开实际较量。魏纳在最初的几年也推动了社民党东德办公室的工作。

社民党东德办公室由向东德遭迫害的社会民主党人提供帮助的慈善机构、在东德设立的情报机构以及西德的反东德宣传机构组成。[10]工作包括编辑出版《SoPaDe 意见书》,收集了社民党流亡组织对东德的意见评价。为在东西德边境工作的西德人提供社会福利保障,拥有一批通常能立刻从西柏林去往东德的信使团队,然后各种调查结果经社民党驻东德新闻处发布。此外该办公室自 1946 年起还在东德大量分发传单和宣传手册,有针对社会主义学者的理论杂志《统一》,有针对工人的报纸《社会民主党人》,还有和德国工会联合会东德办公室合办的《讲坛》,与长期由君特 · 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负责编辑出版的东德自由工会联合会的同名刊物对立。这些小型刊物始终宣传东德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的是对工人的压迫。最引起轰动的事件是反对东德国营企业集体合同的斗争。这种特殊的合同里写入了一些由技术性论据支撑的规定,实际上将计时工资过渡到了计件工资。对此社民党东德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德国工会联合会的官员以及美占区广播电台的记者们紧密合作,给出一些切实的建议,在不因被怀疑为西德间谍而遭到谴责的前提下,如何在企业大会上抗议签订这种工作合同。办公室除了散发大量传单,也宣传推广一些书籍,比如科隆的基朋霍伊尔 & 维奇出版社的《红色白皮书》。社民党既不希望东德办公室受制于美国情报局也不希望受制于全德事务部,因此渐渐成立了一些中间性机构,如位于科隆的德国统一出版中心(以下简称出版中心),其在柏林的分支机构为 KgU。 出版中心在柏林宣传推广了马蒂亚斯 · 瓦尔登(Matthias Walden)的《两种德国:为布尔什维化服务的语言》以及揭露东德出版界(内幕)的《为布尔什维化服务的出版界》,其封面标题为《和平斗争中的德国民主出版界》。在科隆编辑出版的杂志《出版中心档案》是后来《苏占区档案》或者也称《德国档案》的前身。《红色白皮书》的一些作者来自 KgU 的工作团队。[11]1950 年时,曾以 “自由德国青年团攻占柏林” 为口号为青年聚会做宣传的东德自由德国青年团是西柏林民众的对立势力,但又不敌西柏林民众。一位来自 KgU 的杂志作者格尔德 · 弗里德里希 · 格明德尔(Gerd Friedrich Gminder)是一名建筑师,用笔名格尔德 · 弗里德里希写了一本书《自由德国青年团:德国共产主义突击队》,该书的宣传标语就已经显示出这个青年组织 “对于西德” 的危害性所在。除了基朋霍伊尔 & 维奇出版社原版的亚麻布面装订本还有纸板装订版,为全德事务部出的特版,纳入《红色白皮书》系列的一版以及给自由德国青年团的特版。用于在东德推广的版本采用 “灰色办法” 伪装:副标题和宣传标语被略去或者换成一个中立性的标题。给自由德国青年团的是小型版本,封面是其代表色蓝色。格尔德 - 弗里德里希还写了一本反对东德文化联盟的战斗性刊物,还有同 KgU 的创建者海因里希 · 冯楚伦(Heinrich von zur Mühlen)合著的《潘科的苏维埃共和国与西德》,当时民众都认为东德文化联盟对于在西德开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有由质量参差不齐的纪实作品和曾经的共产主义家回忆录组成的系列丛书,其中有一本反共产主义声明《什么都不是的上帝》。最成功的一本书是沃尔夫冈 · 莱昂哈德(Wolfgang Leonhardt)的自传《革命舍弃了自己的孩子》。全德事务部的有关人员首先认为,这本书内容包括讲述共产国际学校的校园时光、逃离苏占区以及对统一社会党专制政策的怀疑,没有什么新的引起轰动的内容,并且作者更多地在以列宁主义者的身份讲述,因此只有全德事务部才有可能批量购买这本书。但国务秘书决定,应由社民党东德办公室出一本特版然后加以推广。社民党东德办公室出版了该书的删节版,封面根据 “灰色办法” 被改了很多次:其中一个版本的封面标题为《瓦尔特 · 乌布里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还有的叫《斯大林——生活简述》、《N.S. 赫鲁晓夫:第二十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和《卡尔 · 马克思:路易 ·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鉴于哈里希(Harich)和扬卡(Janka)在东德法庭上的争端,社民党东德办公室编辑出版了 “哈里希平台”,后来又出版了本没有的一场辩护词,写得激昂热烈。轰动效应最大的出版物是赫鲁晓夫于 1956 年 2 月 25 日在苏共第 20 次党代会上的秘密讲话。讲话内容被一位波兰共产党官员透露给了美国情报局,6 月由美国国务院出版,首先刊登在了《纽约时报》。统一社会党党员们虽然也在各种封闭会议上了解了这个讲话内容,但没有产生很大反响,大家希望能够从社民党东德办公室或者西柏林各家日报上看到讲话原文。[12]

由于传播反共产主义、反苏联或者反东德的文字违反东德刑法,社民党东德办公室想出了各种伪装办法。一字不差的 “白色办法” 给传播者和读者都带来了风险,经常使用的 “灰色办法” 是遮掩文字出处,这样读者就可以辩解称第一眼没有看出是危害国家的文字。很少使用的 “黑色办法” 给人造成一种感觉,文字是出自自家的阵营。比如 1953 年 5 月西柏林行动小组 B 就分发了所谓的 1952 年才进入苏共中央主席团的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的演讲内容,关于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德国式道路,实际上是题目经略微修改过的德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安东 · 阿克曼(Anton Ackermann)1946 年初发表的著名文章《有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德国式道路吗?》,阿克曼 1948 年又不得不撤回文章中的观点。但 “黑色办法” 更多地起到迷惑的作用,而非政治宣传教育,因此很少使用。1978 年时,东德当局认为所谓的《东德反对派明镜宣言》为西德情报机构的黑色宣传刊物而试图销毁。 如果想以最简便的方式向东德传播大量文字制品,除了在占领区交界处实地发放还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各种传单小册子必须缩小成明信片的规格,不能重于 20 克,并且要使用伪造的东德邮票和东德寄件人,贴好邮票后投到东柏林的邮筒或者从西德寄出。 需要到西柏林取的信件必须足够小到可以装进衣服口袋,以免过边境检查时一眼就引起注意。由于大批人员在东德遭到逮捕并判刑,社民党自 1952 年起越来越多地采用热气球发送传单小册子,并且使用的是配备了闹钟的气象气球,将大针换成一把小刀,气球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切断一根线,各种传单便如雨下落。[13]

“联邦国防军心理战斗队”(PSK)从 1962 年起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向东德发送图书报纸,有《东德工人报》《国家人民军》,还有缩小成袖珍日记本大小的纪实作品如卡罗拉 · 斯特恩(Carola Stern)的《乌布里希》、阿图尔 · 伦敦(Artur London)的《我承认》、亚历山大 · 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schenizyn)的《伊凡 ·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叶夫格尼娅 · 金斯堡(Jewgenija S.Ginsburg)的《生活的行军路线》。因为也有航空公司以这种方式分发香烟,所以这些刊物先被封入西德香烟使用的包装再发送,这样,在外收集刊物的行为就披上了 “合法化” 的外衣。其中最实用的一本刊物应该是一本应用指南,教人们如何在边界开枪,又不击中难民。PSK 发放的刊物版权页上写的是假地址,读者们按照这个地址寄风景明信片过去,标注的寄件人信息也是假的,这样便可以了解刊物的发放接收情况。来自东德的各种反馈信息很好地证明了这些刊物确实得以传播推广,国会国防委员会甚至批准 PSK 拥有一家自己的四色版印刷所。 虽然陶伯特已于 1955 年下台,之后 1959~1970 年都在国外,已经与此无任何瓜葛,却依然被指为 PSK 的精神顾问而受到来自东德方面的攻击。

“波恩新闻办公室”是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的一个下属机构,长年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塞巴斯蒂安 · 廖什(Sebastian Losch)不希望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的所有刊物都笼罩在东德对陶伯特 50 年代宣传刊物的批判之下,他说道:“我也来自这个宣传部委,我不想看见这类文字,我们想进行客观的宣传教育,而非‘鼓吹煽动’。”因此 1951 年后,部委里的一部分出版任务由波恩新闻办公室接管,或者出版物贴上 “德国联邦出版社” 的标签。该出版社最有名的一本刊物为工具书《苏占区 A-Z》,从 1951 年至 1969 年间共出版了 9 次,后来《东德手册》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来自中德和东德的波恩新闻》收集了一些专家对东德局势的分析,内容并非完全中立。廖什作为《波恩新闻》系列的策划,将从萨勒河畔的哈雷转到了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著名图章刻印师赫伯特 · 波斯特(Herbert Post)教授请来一同合作。 热气球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刊物准确落入目的地,从而导致大量刊物流失,因此 “波恩新闻办公室” 改发折叠卡片和定购卡片,并附上简短的说明。由一名来自汉诺威名为哈拉尔德 · 克里克(Harald Krieg)(笔名 Hans Schütze)的教育参议撰写的合集《来自苏联和苏占区的语录》,还有廖什写的一本应用指南《与共产主义者的对话?》为 50 年代经常出现的与自由德国青年团代表团的各种讨论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了 50 年代下旬,为了对东德工人阶级起到宣传教育作用,“波恩新闻办公室”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以流行小说的形式出版了所谓的来自东德的权威消息:《“我”系列》下面包含《我乘上 “ROS127”》《我——全职母亲》《我在皮克面前持枪致敬》以及《我为和平开枪》。这一系列刊物经大量印刷,每天下班之际被放置在联邦铁路公司。 国民教育与宣传部也编辑出版了一些白皮书和文献资料,比如关于东德大选(《苏占区 10 月 15 日大选舞弊事件》)、波恩政府努力推动全德大选、财产没收、边境封锁措施、农业集体化或者不法行径实录等。本来计划出版一套东德政治压迫实录,而 1962 年只出版了由记者卡尔 · 威廉 · 弗里克(Karl Wilhelm Fricke)撰写的《国家安全部——德国苏占区的政治迫害工具》。此外,德国统一科研顾问组出版了大量经济学研究刊物。 除了推出自己的刊物,国民教育与宣传部还按照自身要求大批购买一些个体出版社的刊物,首先有基朋霍伊尔 & 维奇(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社,后来还有贝伦德 · 冯 · 诺特贝克(Berend von Nottbeck)出版社,然后贴上“联邦全德事务部敬献” 的标签。

联邦总理府的国务秘书奥拓 · 伦茨(Otto Lenz)1953 年时计划将各部委的新闻处合并,组建一个新的 “宣传部”,遭到了特迪克的反对。特迪克在一本仅以胶版印刷发行的备忘录《全德事务部的出版工作》中强调指出,全德事务部的出版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983 年,特迪克回顾他的工作时表示反对全德事务部在宣传手册要务上的做法,说道:“什么,我们努力做的各种事情有 80% 或 90% 都和出版物没有任何关系。” 1958 年底,苏联单方面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三国 6 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于是引发了新一轮柏林危机。之前经常被预言的东德倒台显然已不符合大势所趋,两德统一构想失败,保证西柏林自由已经是当局的至高目标。首先西柏林大约 50 个负责搜集东德消息并在东德传播攻击性刊物的机构无法继续工作,全德事务部基本不再出版攻击性刊物。社民党东德办公室 1966 年被迫终止各种与东德有关的活动,并于 1971 年解散。1961 年柏林墙的建立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欧洲中部不会再发生有决定性影响的战争,而柏林墙的建立更加巩固了分裂的现状。因此波恩政府不得不定下更细小的目标,比如改善去往西柏林的交通渠道,扩大同东德的贸易往来,从东德赎回罪犯,等等。全德事务部新任部长雷纳 · 巴泽尔(Rainer Barzel)1962 年起将这些目标视作自己的工作任务。1966~1969 年基民盟 / 基社盟与社民党联合执政时期,任全德事务部部长的赫伯特 · 魏纳努力重新调整政策,同东德的政治抗衡应尽可能做到从实际出发,保持客观,为此两德之间需要寻求具有可行性的合作领域。此外还要重新调整东德研究的策略和方向,今后应该将东德固有的社会制度下变革的可能性作为东德研究的出发点。1967 年秋一次德国研究大会上,与会人员对这一新研究方向展开讨论并广泛表示接受。 差不多从 1963 年起东德文学得到了新的评价,东德文学家早先还被视作“共产党人中的特洛伊木马”,现在被视为东德新形势的真正代表。[14] 马塞尔 · 莱希 - 拉尼茨基(Marcel Reich-Ranicki)为他在《时代周报》上发表过的评论合集取名为《小步文学》。在西德特许出版的赫尔曼 · 康德(Hermann Kant)的小说《礼堂》几乎全被全德事务部买下,因为莱希 - 拉尼茨基对这本书的正面评价可以说为全新的、有启发性并且值得一读的东德文学带来了品质保证。

如果评价一下 1967~1989 年所谓的在固有社会制度下东德研究以及东西两德对比研究的结果,那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今天的后续研究趋向于早年的原教旨主义,是否政策上的变化以及政策的推动作用也深深影响着研究上的变化。

引自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

作者:【德国】齐格弗里德 · 洛卡蒂斯 【德国】英格里德 · 宗塔格

译者:吴雪莲

知乎用户 申晓铭​ 发表

建立在误解上的关爱,以自我感动为目的的奉献。这个病症是全民性的

知乎用户 李晓宇​ 发表

用我的真实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东德错误其实是必然发生的。因为受众会根据内心的喜好去看待宣传内容,而宣传内容也是由宣传人员的认知决定的。

之前中美安克雷奇会谈的时候,我说美国人搞得这些小伎俩,其实很像渑池之会和夹谷之盟里的反派,邪恶且愚蠢。

结果下面出来一大群人,说最后是秦统一了天下,齐也远强于鲁。所以暗示结果是美国必胜。

一开始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刻舟求剑的错误,秦统一天下不是渑池之会的功劳,齐强于鲁也不是因为夹谷之盟。后来当我看到持类似观点的人,在很多帖子下面表现出来的观点完全相反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有的人是要把一切事情都往美国必胜上论断然后暗爽,有的人则是要把一切事情都往美国必胜上论断然后批判。于是表现形式反而对立统一了。

回到这个问题,这种错误真实发生时,去制造并放大这个错误的,其实是对立的两波人——一拨觉得西德优秀,连排队买面包都穿这么好,东德药丸。另一拨人觉得宣传这个的人暗示西德人穿得好,其实是其心可诛。

如果内容换成衣衫褴褛的人在排队买面包呢?其实没用。因为这时候的焦点就会转移到面包和秩序上。衣衫褴褛的人在哄抢面包呢?还是没用。起码抢的是面包,不是饲料。衣衫褴褛的人在哄抢饲料呢?起码他们还活着。

文中提到的回答如下:

如何看待我国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阐明立场,指出「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

知乎用户 雨花​ 发表

苏联笑话:苏联禁了大萧条纪录片,原因是里面的美国人因为失业,只能以车为家四处流浪。

知乎用户 unknown 发表

古罗马时期就有。某元老院议员的女儿被迦太基扣押了若干年,凯撒用一批战俘换回了她,并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然而,平民只关注她在迦太基的大房子,天天有华贵的丝绸袍子可穿,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是迦太基人。继而,为罗马作战被俘落得变成迦太基人的奴隶的平民子弟引发了关注。平民因为长期战争物资紧缺,欢迎仪式却如此盛大,也引发了热议。还有一个得罪了大葡萄酒商人的,被腐败的总督关了几个月,伤痕累累,最后没有说法,这个时候也被挖出来了。虽然凯撒的宣传是这位小姐受尽了迦太基人的迫害,不过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古罗马历史学得不好,大家就当虚构的小说看就行了,当做架空宇宙故事也行。不要有不当联想,该内容纯属历史和小说的混合,与现实事件无任何关系,谁要想象力过于丰富本人一概不负责。

经评论提醒,举行欢迎仪式的不是凯撒,是执政官卢基乌斯。

知乎用户 昭无知 发表

从描述来看,应该是新闻传播学上的一个现象 “受众逆反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1]

新闻要求的是客观报道,宣传意图太暴露、主观倾向性太明显,都会伤害到新闻的客观和真实的品质,进而也伤害到受众与媒体之间那脆弱的信任关系。成就报道的传播效果与其意图的外露程度是成反比的,所以把握好成就报道的 “度”,避免夸张的政绩宣传,如此才能避免受众逆反心理。

另外有个词叫 “东德情结”。

东德情结(Ostalgie)来自德语中_Ost_(东)和_Nostalgie_(怀念)两词。

东德人最初对 1990 年冷战结束德国统一表示欣喜。但随后很多东德人发现一些西德人认为西德是统一的胜利者而东德是失败者,这导致了部分东德人对西德人的不满。另外在统一后数年东德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东德教授到西德寻找工作并且失业率激增。这些现象使许多东德人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并加强了他们对东德人这一身份的认同。这也导致了一些原东德居民怀念东德时期的部分事物,例如安排就业和一些国家福利。

参考

  1. ^ 网络传播中的逆反心理现象分析及网络管控的因应之道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思考题: 为什么限制未成年玩游戏闹的如此人声鼎沸,西朝媒体却集体轻描淡写,绝不高声上纲上线,甚至提到外事层面上,借缘由制裁 IT 产业出海,对神经病友狗哨怔治(口惠无实的 “我们为你们争取利益”),撕裂代际矛盾,搞空气炸弹筹码?

譬如,要求出海的 IT 企业在以下国家经营业务,必须声明并提供渠道核查并未履行国内要求的防沉迷系统,包括上线 steam,epic,origin,索任商店和 google play。即,要么彻底出海,放弃国内市场,和成熟的西方及日本游戏本土不服的竞争,要么只能国内市场里卷,一分外汇都不能赚。而未成年神经病友和精神未成年真的会产生 “干得漂亮,自游送上口方知空气香甜,登子别怂,干到底,干废了 IT 创汇,防沉迷就搞不下去了” 的错觉。

然而,让已经在这方面怒火冲天的中坚阶层老白男再沸腾一下,稀宗可还记得国会山零元游?川皇的屎坑预言?

知乎用户 meaqua123 发表

难道我看东德青年拼命往西边跑的视频是假的?

哦,对了,当年还有一堆越南人拼命游往深圳河对岸呢,呵呵

知乎用户 今天是明天的渴望 发表

知乎用户 忘我实多 发表

你忘了水电站那四个坚守女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陈国师 陈平不等式 2000CNY>3000USD 这算吗?

知乎用户 篮球之神蔡徐坤 发表

这事在中东就有啊,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伯世界的埃及和叙利亚等国在国内一直宣传以色列民不聊生,秩序混乱,在大马士革 2000 叙利亚磅的收入的人比在以色列特拉维夫 3000 谢克尔收入的人生活要过的好得多;但是随着叙利亚人民的不断观察,发现叙利亚的很多富人和卸任官员都把自己手上的叙利亚磅换成了谢克尔然后去往以色列生活了,长此以往,叙利亚人民陷入了困惑: 为什么叙利亚的有钱人们偏偏好日子不过,要跑到以色列去当二等公民受苦呢?

知乎用户 东风谷早苗 发表

知乎用户 斯塔克和豪斯 发表

苏联上映过《愤怒的葡萄》,结果这部反映大萧条时期美国破产农民的电影,让毛子看到美国破产农民还有私家汽车开

不放了

知乎用户 ScottDong 发表

悉尼封城期间,有人在市中心巡游抗议。

国内媒体 / 国内社交软件上的真实用户,对这种反智行为进行了充分的抨击和嘲笑。

知乎用户 卡西莫多​ 发表

《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

作者:布莱希特(东德)

译者:冯至

那七个城门的底比斯是谁建造的?

书本上列了一些国王的名字。

石头和砖块是国王搬的吗?

还有巴比伦,一再被摧毁

是谁又一再将她重建?

金光闪闪的利马的建筑工人,

他们住的房子在什么地方?

砌了一天的城墙,天黑之后,

万里长城的泥水匠在哪里过夜?

雄伟的罗马到处都有凯旋门。

那是谁打造的?那些罗马皇帝

战胜的又是谁?

大名鼎鼎的拜占庭

它的居民都住在宫殿吗?

传说中的亚特兰提斯,

大海先淹没奴隶,然后

那些主子才漂浮在黑夜的汪洋中哀嚎。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凭他一人吗?

凯撒打败了高卢人,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无敌舰队沉没的时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知乎用户 LittleLove 发表

本问题下就有人亲身示范:

兔兔觉得西庇阿的女儿被解救使得神神如丧考妣,兔兔还觉得神神甚至不敢提西庇阿击溃迦太基赢得 “阿非利加征服者” 称号。

**可见在兔兔的大旗思维方式下,**神神乐西庇阿之女,竟然只是因为让西庇阿之女一个人质通过凯旋门的这种行为输麻了,**神神乐罗马输麻了——只要揭示西庇阿让罗马赢麻了,神神就输麻了,**而揭示出来神神不小心希望任庇阿赢麻了,神神就更输麻了

然而神神毫无感觉,甚至还想笑,神神既然觉得任庇阿之女归来和奴隶没有关系,神神会觉得任庇阿在美非利加赢麻了没有和奴隶有关系吗?兔兔把它觉得 “没人敢贴” 的下一句贴出来,神神更乐了,“任庇阿是赢是输关我屁事?”

知乎用户 一拳打哭女神 发表

米国新冠疫情导致大失业。

流浪汉只能街边捡炸鸡吃。

知乎用户 老中酱 发表

我的的上一个回答直接被删了,因为我说资本主义世界意识形态管理比我们严的多,导致回答直接成为了东德错误╮(๑•́ ₃ •̀๑)╭

知乎用户 豫章卧龙 发表

去年的事各位就忘了?

知乎用户 fe af 发表

不怕你反对,不用你支持。

知乎用户 瓦尔格 · 钢铁之子​ 发表

打个比方,公司做数据服务,做 PPT 向上游渠道下游客户还有投资人宣传公司业务产品,PPT 风格肯定是围绕大数据和科技主题,但老板喜欢绿色有机风格,我按照老板的喜好风格用网上的模板把我们公司业务生搬硬套上去,老板看后 very good,成功交差。但渠道客户投资人看后还以为我们公司卖有机食品

知乎用户 ssplyasecond 发表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苏联政治笑话:说有一个西方代表团要参观一个苏联幼儿园,苏联方面就对这些幼儿进行了一些培训 / 宣传以迎接西方代表们,结果培训结束后,一个小孩哭了,他说:“苏联太好了,我想去苏联。”

知乎用户 周熠​ 发表

何不食肉糜的事儿,非要舶来一个 “东德错误” 的名词。真是冷战路径依赖症。

其实沉默的大多数内心毫无波澜,反而有点想笑。

知乎用户 昌哥红茶 发表

宣传取决于宣传主体你是否自信!以及受众是否被别人洗脑。

美国著名记者在文革中来中国采访,去公社工厂访问,看到大街上好多华侨,就去采访华侨,华侨自豪地说:我为祖国骄傲,特地带子女回国,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民的伟大!(书名:在新旧中国间穿行,讲美国人看到的文革社会)

如果换了知乎的知识分子,海外运轮台,回国一看,更加鄙视中国人民和毛主席了:在我们美国,1920 年,哪怕是破产农民,也是牛肉牛奶吃不完,开卡车去逃荒。(见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

你社会主义搞了 20 年,竟然没有人人住大房子,人人把牛奶当水喝,空调 24 小时,航空母舰到处开,说明社会主义就是穷。只要搞社会主义就是一定穷。

那这个宣传就起了反作用了。哈哈哈。

知乎用户 干饭仙人 CSY 发表

你觉得苏联解体是为什么?

我觉得是苏联笑话


以上全是苏联笑话

真正的原因是颜色革命

知乎用户 Kause 发表

以前老单位每次开年会表彰海外基建部门:

XX 同志工作努力,为大家舍小家,X 年没有回过家,老妈死了都没回去做白事。

我们的反应:那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评不上先进?我们项目部里面 10 个结婚的有 7 个因为长期在外头上有绿帽子,还有一个孩子都隔壁老王的。

上面不是脱离群众太久,就是根本不在乎下面的想法才能搞出这么奇葩的事情,下面的听习惯了,自己都觉得自己该活成这个样子了。

知乎用户 真 · 蒙面加菲猫 发表

打个卡,我是来看看这个问题能活多久的。

知乎用户 00wind00 发表

类似于解放前穷得只能吃阳澄湖大闸蟹渡日的那个照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要知乎把部分账号的评论区开放,或者部分问题下允许匿名回答,一天天的你能看吐了过去,属于看 100 遍新闻联播都补回来那种 ^_^

知乎用户 杜诗 发表

你有点身在德中不知德了

感恩!!!

知乎用户 澎湃的海​ 发表

慈父 6 次逃出了流放地,真是钢铁意志的伟人。

知乎用户 早恋没有成功 发表

我对 “东德错误” 不甚了解,只能说吸整个西德的血,集中在西柏林,给东德营造了一个虚幻的标杆,任何宣传都像是“东德错误”。


目前主要低收入群体集中在农业地区,即不能参与到第二第三产业当中去的地区。

有兴趣请了解相关扶贫政策,下一阶段重点就是导入产业到这些地区。

上一阶段已实现当地适龄学生入学到沿海地区职校。

知乎用户 王晓博 发表

去年央视点名批评一个人发微博说他认识一个美国人三年没交过税,得了新冠还能免费用美国最好的医疗资源一周康复。以为这是公知发言,其实人家说的这个得新冠美国人是特朗普

知乎用户 杜宇涵 发表

一美元炸鸡的那个差不多得了

那些天天举中国例子的,说的跟其他国家没有宣传机器一样。

另:拿逃港举例子的,英国对香港的现代化建设十九世纪就开始了,那时候内地在干嘛,政府都无法管理的县以下的地区。也就是说,物质差距已经拉开三四十年了,而非单纯的计划经济惹的祸。就算当时实行最符合某些人脑内 “普世价值” 的哈耶克式市场经济,同样也会有很多人跑到香港去。

民国时期和清末都有大量的内地人移民到香港去。

我寻思着,其实香港贫民窟比如九龙城寨里的生活也比内地好不到哪里去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发生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东德本身生活水平并没有比西德差太多。

PS: 知乎上氛围现在越来越像微博,各种二极管特别多

知乎用户 骑着蜗牛闯红灯 发表

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内容~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xYnG0TYUX4ICUM1yRTrTQ 提取码: 5oj6 这是我用百度网盘分享的内容~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xYnG0TYUX4ICUM1yRTrTQ 提取码: 5oj6

知乎用户 杜某人 发表

小时候看引进的外国电影,比如《第一滴血》。我爸看了说美国人真有钱,大街上那么多小汽车。

当时那个年代普通中国人有一辆自行车就已经很骄傲了。再看看当时的电影《超人》里动不动就把汽车炸了扔了。

知乎用户 这个人啥都不知道 发表

孟晚舟回国,大家张灯结彩并进行直播,深圳地标也亮灯欢迎其回家,不幸的的是东北一些城市因为停电错过了直播。

知乎用户 wzh55 发表

东德的主要问题很简单,修专伪苦,四大皆空(惊喜)

知乎用户 陈酿 发表

这届人民不行啊,太难伺候了。

知乎用户 滕奕良 发表

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事情,习以为常了

知乎用户 沐雨 发表

如果你对这个国家不满意,你可以建设他,让他变得更好;如果你连建设也不愿意,那请离开他,去到你的梦想之地。至于没有能力离开,又不想建设,只会说风凉话的,那要么你努力让你的后代离开这里,要么麻烦您自我了断,毕竟在一个令你难以忍受的国度,还看不到摆脱的希望,这是一件很绝望的事情。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东德对西德没有一点优势吗?

知乎用户 基尔水兵在行动 发表 1958 年,西德发布了《平等法》,该法赋予西德妇女一些权利,但同时在法律上规定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家庭责任。法律说:“妇女负责家政服务。只要与她在婚姻和家庭方面的职责相符,她就有权工作。” 东德:妇女从一开始 …

如何评价拜登的牌技?

知乎用户 梅囿仁 发表 登叔本来不想、也不能打马恩牌,结果他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出手,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以及脚边上的德州)就有一群人主动贴过来说:啊,登叔这马恩牌打的好啊!登叔这马恩牌扇的响啊! 登叔自己也是懵逼的,他平时也就打打 blm …

为什么有人反对苏联?

知乎用户 日月教主我灵鷟 发表 在法国,70 年代以前的萨特不说自己是苏粉第一的话没人敢说第二。 1968 的全球风暴结束后,西方激进主义者转向人道主义,和古拉格一书在法国的出版密切相关。一开始萨特怒斥这些苏联逃亡者为 “肮脏的蛆虫”,然而 …

苏联是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自废武功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讲道理来说,曾诞生剑桥五子、红旗遍布五大洲的强大对外输出意识形态能力的苏联,怎么后期能被蓝教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还自爆了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见识一下什么叫作国家主导的递刀子行为。 著名的《猎杀红色十月》,是根据真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