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这次疫情网友最多的是冷嘲热讽和看热闹,其他省市都是同情加油…?上海作为是否有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各种松懈防疫+外国人特权对待+2300 药医保,让我爷爷这种为国流过血的老粉红都能骂人。我爷军人、二爷阵亡、我爸军人我妈军医、我警校在读。 真的我家之前基本没动摇骂过,就上海近期各种处理让我家有点破防,我爷爷属 …
这个问题根本是不成立的。
“变成这样”是变成哪样?还是认为在 “这样” 以前上海是好的样子。
1、上海很多问题一直存在。比如社区结构上煤卫公用的二级旧里、“两万户” 老公房等劣质住宅比例全国前列;人口结构上老龄化极其严重,但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社区措施一向很不足。说治理水平好,那也是相对一些内陆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在一个没有制衡和对下负责的体系当中,怎么能指望上海出现奇迹呢?小红楼忘了吗?反正我在上海 20、30 年,荒唐事情也没少经历。
2、为什么会抱有幻想,有两方面原因。从大环境说过去 30 年的飞速发展,提升了绝大多数人整体利益和生活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及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灾难,作为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之一的上海尤其如此。另外则是之前吹捧过多,特别是近几年,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房地产营销号,什么魔都财观、真叫卢梭等等,为了卖房将上海描绘得像人间天堂一样;二是网红,因为上海确实有很多拍摄素材,调性非常利于网红的生存运营。这两批人发声渠道声音极大,将很多面向给遮蔽了。
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海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同样我们也要去观察、思考,对其他城市现在的宣传和描绘当中,哪些是实、哪些是虚。比如我是上海人,在深圳工作。发现很多吹深圳贬上海的,都不是广州、深圳当地人,多数都是借着广州、深圳来埋汰上海,以达到个人情绪发泄或者其他目的。广深反应快、特别广州其实还蛮人性化的,这是实,但要说有多神,经历过深圳北站、科兴科学园核酸的,只能说没爆可能也是一种运气;上海不是不能说,而是这种将问题简化为清零或共存的争论,以及以 “买办” 或者地域来简单归因,会遮蔽实质性、系统性的问题,更会将其他和上海处境一样的其他城市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本就微弱的声音给掩盖掉。
4、每个城市所处的环境和结构不同。人口结构、社区结构、行政治理倾向(偏管制型还是市场型等)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疫情和封控是非常态,判断一个城市治理水准,应该看它在常态的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起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谈不上多神,大致上还是合格的,是适合这座城市定位的。不能因为疫情来了,在非常态时期强行改变了治理路径,就觉得上海变了。变的不是上海,而是反反复复、不讲客观规律的政策。
5、觉得上海不好,想离开,有这个想法很正常。我也有。但还是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你认同其他城市防疫模式的,对未来有信心、认为伟大复兴马上要实现了,享受这种 “被守护得很好的感觉” 的,就安心地继续奋斗,卷一下明天会更好;如果无法忍受的,趁早 run,没啥好被指责的,人生苦短,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再正常不过了;无法忍受但又走不了的,那就躺平,工作差不多就行了,买房子、生孩子自己掂量掂量,及时行乐,谁知道后面会怎样。至于第四种选择去改变现况呢,那还是不要去做这种自杀的事情。
刚刚和老公聊这个,我还说以前佩服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现在对上海的印象从天花板掉到地上了。
老公说,不要这样,上海现在多不容易啊!我说虽然不应该在这儿嘲讽上海,但是这次的情况绝不是单方面原因导致的。如果只是领导层有问题,但是社区做到位了也不至于如此;如果只是社区出问题了,全体市民们都能特别严格防疫也不会这样。如果只是疫情严重不会被群嘲,现在民生,医疗,处处都是问题,就不能把奥密克戎拿出来当借口了。
上海这段时间的各种骚操作,可以说气的人肝疼,而且有种它故意针对你的感觉。我看了一圈,很多博主都在写上海,不少只顾骂,认为问题都出在有人居心不良上,甚至开始怀疑上海之前的经济繁荣是不是真的。其实繁荣这事没啥可怀疑的,看数据也能看出来,上海的 GDP 总量,人均 GDP,消费水平各项指标都在全国属于绝对前列,它的经济繁荣并不是假的。
那一个繁荣的城市为啥这么拉胯呢?咱们作为一个一直以来标榜相对深入理性的号,自然要有一些思考。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家子。以前这家人穷的时候啥都自己做,在院里种菜,养猪,养鸡,春种秋收,到了过年自己杀猪蒸馒头冻豆腐做花卷。后来这家子赶上了贸易时代的兴起,正好他们家处在一个贸易节点上,很快发了财。
发财之后还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吗?当然不行了,于是家里人主要任务是到处跑生意赚钱,家里的杂事全部外包,比如打扫卫生让阿姨来做,做饭请了俩厨子,哪怕去上班也是司机接送,至于以前种的地,全铲了盖上楼,那粮食怎么办?从别的地方买呗。这样其乐融融,这家子发了财,佣人们也高兴,毕竟自己也有工作了。
但是等到出了点问题,疫情来了,一开始变化不大,后来疫情扩大,佣人们都被封锁在家出不来了,这家子啥也不会了,饭也吃不上了。其实现在来看,上海的问题就在这里,这座城市自从开埠以来 180 年,它一直是中国通往太平洋的最重要的枢纽,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专业的商业化分工解决问题。从开埠以来,上海城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只做自己擅长的那一小部分活,基本不干别的。改开之后的上海政府,某种程度上讲也极度依赖这种分工,比如每天早上给城市打扫卫生的是公务员吗?当然不是了,而是几家环卫公司在干;每天排着长队把物资送到千家万户的是公务员吗?当然不是,也是无数商家根据订单排货,然后再通过专业运输公司给拉进去。
进一步讲,上海世博会什么的,达到了世界级水准,是因为上海公务员们擅长艺术设计并且会盖场馆吗?当然不是,上海市政府通过竞标把所有项目分拆成一个个的 “业务包”,然后让专业的商业公司去做了。比如场馆应该是什么样,可能一家法国公司竞标成功,他们的设计式样被选中,然后由安徽的某个建筑队给施工搞定。到了开业那天,可能大学生志愿者在附近维持秩序,组织大家欢乐地玩耍。这样转一圈,政府的工作量非常小,而且由于引入了商业竞争,商业公司为了拿到竞标,肯定会尽力压低报价,并且提高服务质量,一来二去,整体水平自然是精益求精。尽管其他城市也购买服务,但是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么彻底。
而且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商业水平高,上海的税赋自然充足,可以大规模购买市场服务,政府成了消费者,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繁荣。这一点大家应该不反对吧,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上海的市政水平虐其他 90% 的城市两条街。当然了,这两天很多人是不认可这句话的,我跑过中国几乎所有的三线以上城市,个人感觉上海这轮疫情爆发前确实很强。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它非常拉胯,他以前市政很强,这两件事不矛盾,都对。但是问题就出在这种模式太过依赖商业活动,一旦商业活动停了,整体就崩了,并且就跟上文大户很久都不做饭一样,佣人来不了,饭也不会做了,全家在那里吃生菜叶子。
前期 “精准防疫” 时期,政府通过精确跟踪每一个病例,不破坏市场环境,那时应该是全国做得最好的。但是后来奥密克戎的强传染性把精准防疫搞崩之后,随后上海开始封城,商业活动基本崩了,京东天猫也停了,这个高度依赖商业化的城市基本被打懵了。这段时间不少人在骂上海,这倒和封城期间太多人没饭吃一样,生活过得太顺利,没有 “容灾系统”,碰上麻烦不知道怎么过了。
在电影《亿万》里有个情节,男主的公司跟其他华尔街对冲基金一样,严重依赖计算机交易平台,后来碰上大麻烦需要紧急抛掉天然气股票的时候,系统却被人给黑了,一堆交易员坐在那里啥也干不成。只有几个老同志拿出纸质记事本找出里边的联系人,用电话进行交易,成功解决了危机。这段时间上海发生的事,就有点像高度依赖的系统崩了以后,得赤膊上阵了,但是又没有相关的能力,毕竟多少年没这么干过,深圳却留下了快递业务,基层也很年轻化。通过这个角度重新审视这几天的团购,也能发现这个城市的商业化已经深入骨髓,原有的商业活动停了后,又在极短时间内发展出一套来。而且我今天晚上查了下新闻,说是上海物资现在已经不缺了,只是现在的运输车队进了上海就出不来,接下来就是硬耗着了。昨天微博上发了个帖子,反响还不错,大家还是挺认同的:
说到这里,还想解释一个问题,不少小伙伴说,这次上海这么拉胯,会影响到它的后续房价吗?讲真的,啥也影响不了。上海如今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什么政策影响,它天然得天独厚,天生的超级大港口背靠巨大平坦的腹地,之前有城市学大佬说,中国从现代文明角度来说,只有两个天然超级城市,一个广州,一个上海,当然了,深圳和广州其实差不多,他俩占着相同的地利。上海能发展成现在那样,属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的纠缠进化,好地利使得当地人能赚到钱,赚钱机会又吸引更多敢冒险脑子好的人过去,进一步加强港口的优势,所以一经开放,几乎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势头。
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上海经历的挫折有好几次,但是每次都变得更庞大,哪怕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和海外大部分联系被中断,上海依旧是全国前二的超级城市。一旦开始搞市场经济,立刻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就算大家再不喜欢这个城市,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这事结束之后,上海依旧是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房价看产业看人口看政策,而一线城市可以啥都不看,一线城市资产的核心是货币、是人心,甚至可以说,一线房产的本质就是货币问题。咋理解呢?
现在的大环境下,货币持续增发是个毫无疑问的问题,这两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政府其实不太想放水,但是没招,整个市场眼巴巴等着政府降准降息。钱出来之后自然会进一些人的兜,反正要造富。普通人有了钱第一反应是怎么能让钱翻倍,而富人有了钱想的却是保值。这也是为啥普通人总是对年化 20% 收益率的产品都嗤之以鼻,因为就算 20% 的收益率,也没法明显改善大家的生活,所以前些年大家疯狂买入那种庞氏骗局的理财产品,明知道 20% 以上的收益率有问题,但是依旧想去试试,万一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呢。富人们不是这么想的,富人们保值就行了,这也是为啥 4% 左右收益率的债券都能被疯抢,而且参与疯抢的资金规模大得离谱。
大家很可能觉得现在互联网不行了,教培不行了,富人会不会少了,其实那两个行业只生产大量的白领,并不会贡献太多的富豪。之前我不是聊过嘛,我的一个朋友在绿中介做了很多年店长,他发现一个问题,北京的千万级别豪宅买家很少有科技行业的,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的大老板,比如工头,承包商,小老板什么的,互联网员工工资高,老板没那么有钱,传统行业员工工资低,但是老板比大家想象得有钱。反正银行放出来的钱不管有没有进入互联网行业,都会进入社会,在互联网行业相对均匀一些,但是在其他领域毫无均匀可言,最后钱都聚集在少数 “核心节点” 上。这些人有了钱之后就面临一个大问题,怎么花出去的问题,在中国,核心资产只有房子和股票,但是股票前两年好不容易给了大家一丢丢信心后,这两年环境一变差,立刻跪得无比干脆。
尤其是这段时间外资大规模撤离,我国股票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或者是美股的中概互联,无一例外跌得跟狗一样,这无疑会摧毁大家对股市的信心。大家也发现了,以前指望 A 股像房地产一样,从家里的幼子成长成顶梁柱,没想到这货有 “童年阴影”,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立刻躺下装死,怎么都扶不起来。
所以转一圈下来,民间只能通过房产保值,政府也想通过房产救市。一线房地产在中国不仅仅是资产的问题,更是人心所向的问题,尤其是有钱人的人心聚集地。有人说,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不就是产业太集中,把上海的一些优势产业搬出来不好吗?其实国家也想,但是搬不动,上海尽管房价非常高,但是同时也能给出高得离谱的工资和发展机遇,所以高手愿意在上海呆着,你把公司搬到其他地方他们干脆辞职了。
所以转一圈下来,民间只能通过房产保值,政府也想通过房产救市。一线房地产在中国不仅仅是资产的问题,更是人心所向的问题,尤其是有钱人的人心聚集地。有人说,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不就是产业太集中,把上海的一些优势产业搬出来不好吗?其实国家也想,但是搬不动,上海尽管房价非常高,但是同时也能给出高得离谱的工资和发展机遇,所以高手愿意在上海呆着,你把公司搬到其他地方他们干脆辞职了。这事我自己经历过,我们公司之前把一个不太赚钱的部门从北京搬到武汉了,将近一半的人欢天喜地去了,但是那几个骨干全部离职,并且转眼间就拿到了高薪,在北京换了一家公司继续上班。某种意义上讲,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也跟这群人有关系。
懂了牛人不愿意离开一线,而富人要保值,把中国所有能保值的城市拉出来,也就只有北上深,之前杭州姑且可以一战,这段时间互联网大规模裁员之后,杭州出现了大量法拍房,我知道的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失业后,在杭州找不到工作,第一反应也是把老婆孩子留在杭州,自己去上海碰碰运气。也就是说,上海这种商业氛围浓重的城市,可能在处理疫情的时候很拉胯,不过搞钱确实有一套,只要搞市场经济,它就能风生水起,进一步吸引大量的冒险者和人才去那里打拼,时间长了,差不到哪。不过前提是它得挺过这一轮疫情。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说实话,最近我也是心烦意乱,尤其昨天看到太原也被封了,开始担心老家的人物资够不够,在过去两年里,山西整体受疫情影响非常少,总共也没几个案例,老家人整体太过乐观,反而疏于筹备。病毒这玩意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专打所有不服的。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不要有侥幸心理,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可能的麻烦,才能不被麻烦击倒。
作者:九边
意料之内,疫情初期的一系列操作,对比其他周边城市的应急措施,你应该不会感到意外了。早在豆制品空降之后一切都变了,如今的空降镀金主义,不得不说曾经是个多么好的城市。
之前看到一位答主的回答,很写实。
或许没变过,这些年城市的高速发展,霓虹闪烁掩盖了一切。
党领导下的中国,上海没怎么变,才是最大的问题。
尽管是道送命题,但是我还是想按我的理解回答一下。
现有的行政体系,或者说一个稳定的行政体系,是以 “制衡” 为基础设置的,它的核心是执行及权力滥用。所以在整个执行中设置了 “申请”、“审批”、” 一把手负责“等,都决定了基层只有执行,没有决策能力,同时更没有资源调配能力。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
上海现在常住人口能查到的数据是 2400 万人。有 4588 个居委会及 1558 村委会。 我们假设这次有一个相对平均的分配比例,那么一个基层组织要应对多少人呢?差不多 3904 人。而对应这些村委会的上级有一定决策权的是:共 106 个街道、106 个镇、2 个乡,也就是初级决策机构有 214 个。实际上,由于上海的人口结构,大量的决策是在这 106 个街道或者它们的上级:16 个区手里。
考虑到专人负责制,差不多一个基层居委会,我知道的数字,5 到 9 个人。也就是从居委会开始,每个人要平均负责 800 人,甚至以上到几千人。如果有管理学常识,就知道,有效的 100 人左右。现在要求一个平均管理水平相对低,年龄偏大的人来做这种超出能力范围外的应急管理?基层是不可能完成这份工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小区通过业委会或者业主联合表现得不错的原因。
再有,资源决策与调配层,假设一部分在街道,而街道面临的问题更多:看不见的决策,全是为了要求资源而调高需求级别的请求,只能按一定顺序来把有限的资源排号使用。同时考虑到,只有异常才会被发现。所以在传播中,大家是看不到正常的被解决的问题。而不被解决的异常才是被广为传播的常态。
![](data:image/svg+xml;utf8,)
毫无疑问,现在上海最大的问题是物资供应。所谓” 仓廪实而知礼节 “,人人看到自己马上要饿肚子了,还要让他们认真呆在家里,配合防疫?这完全是不符合人性的。
相反,你要是能让大批的人可以得到正常的供应,谁愿意冒着感染的风险乱出家门?
但是,能完成这种资源保障的人,至少年薪都已经远超了公务员体系的薪酬了。在大的物流与电商公司里到了高管层次才对。所以明显上海的政府体系里,在决策层没有。
其实,上海完全可以参考一下当年的武汉市的操作,把这种资源调配能力下放给民间物流与电商公司。相信这个时间点,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拒绝,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但是,很明显我们看到了结论。
没有一个医疗资源是按上限建立的。同样,这个也适应到了上海。现在因为要优先保障 COVID-19 的某一个变种,大量的医疗资源去应对这件事。原来的日常医疗工作,已经完全不能承担。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非 COVID19 事件,这是在发生初期就需要预估与决策的,只不过这个体制你懂的。说事不关已可能过了,但是真的是不在优先级内的。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是回到现实吧,做为外地人,我想为上海的朋友做些什么时都有太多的无力感。只能祈祷这件事快点过去。
愿在上海的朋友安好。
我有一点非常不理解,实验数据包括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地方,mrna 疫苗表现都远好于灭活疫苗,复星也花了大价钱引进复必泰,为什么审批了一年还在审批?
洗澡蟹不会去维护澡盆的。区别在于哪只蟹洗澡的时候盆漏了。而不维护澡盆,漏是迟早的事。
对上海人,不需要任何评判,他们跟其他区域生活的人们一样,或普通、或精致,目前的局面他们也是受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一个群体。何况还有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务工者,他们也都在承受本轮疫情的正面冲击。地域红、地域黑都是肤浅的二极管思维的体现,其实,哪里的人用的都是同一套趋利避害的原则和逻辑,或贫或富、或奸或愚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对于 SH 政府,要客观评价,他不是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会如此摆烂的团队。这两天有人要借上海的各种不可思议,想要给西安或其他地区洗白,作为西安人,我感觉这个手段太过低劣。西安管控期间,做错了就是做错了,要敢于接受批评,不要因为别的地方也发生了类似的不合理、不作为,就要把自己的一切懒政合理化了。
曾跟朋友讨论过西安疫情防控的诸多无奈,当时说的是 “西安的事情并不是西安市 ZF 能做的了决定的”。我想,目前疫情初期,上海的很多管控政策也不是 SH ZF 自己能够完全做主的。我一直在想,本轮 SH 疫情外溢到全国 70 多个城市,而这些城市在发布疫情来源的时候不约而同的用了“省外” 这个称谓。我刚开始还以为这只是 “沪联网” 影响力强大所致,但当老太太来了以后,SH 的风险区域定义毫无变化、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未做任何调整后,我大概悟出来一些道理,这一切都是被默许的。
从而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都没人相信的数据还天天在被一本正经地发布着,以点概面的新闻每日还在播放着,没人相信的辟谣还在继续被辟着,因为这一切都如那场流产了的 “同心抗疫” 晚会一般,也跟古代祈雨仪式时跳的舞蹈一般,都是给神看的。
疫情对社会的影响也如病毒对人体的影响一样,恐怕单靠远远看着或者打个疫苗解决不了问题,非得要自己被感染后发上几次烧,住住 ICU 才能形成自己城市的抵抗力,而且后面还要做好应对像经济下滑这样的长期后遗症的准备。
回答了我的号就没了。
上下不能万众一心,做不到层层递进。没有很好的做到让利百姓。甚至有人把疫情当成了生意,横征暴敛。伪造防疫证件,违反防疫措施。这些乱像没有得到根治,不法行为没有得到严惩。
甚至逼的某些地方,捐赠,也要小心翼翼。或是必须自证清白。或是希望有证据证明,捐赠物资,切切实实的到了老百姓手中。
捐赠到了如此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实际上一句话就可以说出上海的问题。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从一开始的遮遮掩掩,到陆陆续续多点开花,这时候上海已经可以启动深圳的采用的应对措施,然而上海依旧无动于衷,具体为了什么?这就有点一言难尽。
接着就是大范围交差感染,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很严重了,可是上海依旧抱有幻想,企图蒙混过关,殊不知这是一场赌局,而且还赌不赢那种,可是上海却依旧心存侥幸。
然后就是疫情彻底失控,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原本还是可以放手一搏,可是上海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很难想象上海到底在想什么?就如同置身事外一样,完全放飞自己。
平心而论,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可是这不是赌运气,这是有前车之鉴的科学,只要方法使用得当,疫情是可以控制住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作为导致的结果。
物价飞涨,会不会有一些人可能根本不想疫情结束。因为病毒的症状不重,握有资源并且黑心逐利的人,可以在这段时间赚到巨大的财富。
回忆起以前写金融职场上关于人脉和资源造成不公平的时候,很多人反驳我说 “人家有资源凭什么不能这样做”“资源可以带来利益这很公平”。
是啊,在正常情况下,有资源的人只是挤占了少数和他一起竞争的对手的位置,没有影响绝大部分的日常生活,自然看不出什么问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各个层面管理的问题只是一方面,而鼓吹资源人脉、推崇利益至上带来的后果也真真切切影响到了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
上海一直是这个上海,它理性得像经济学上的模型。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默许甚至复制都为自己今天的困境助了力。
因为站对了队
有没有一种可能
它本来就是这样
只是疫情暴露了
1. 先说干货观点:一线城市房价不会再涨 (跌不跌让别人说,我就不制造焦虑了)、学区房将成为历史,全国房地产将进入均衡发展。
2. 大疫当前,重磅文件 2022.4.10 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如何解读?做过 PPT、写过文件的人都知道,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重点就一两句话,但又不能说得太直白,有时候还要层层铺垫。
3. 那么要建设什么市场呢?肯定是全面市场,但《意见》重点说了 “要素市场”。“要素” 是什么呢?当然是土地、人力、资本、技术… 但《意见》重点说了“土地和人力”。土地说白了就是房地产,人力说白了就是公积金、社保、子女教育,但公积金和社保更多是个技术工具,而子女教育相关的学区房才是重点。所以,读到这里才发现文件其实是要重点说房地产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
4. 咱们看看上面让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有什么影响?先回答谁来做,上面点名了:北京、上海、珠三角… 要带个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班主任读留级生名单的套路,先读了一些优等生名单,让他们出去排队,再读了留级生名单,让他们出去排队,然后让优等生回教室,留级生去下年级教室。北京当然会好好做,其他当然是陪榜,所以,个人理解,是直接点名让上海去做。再说做什么,怎么做?都说了要打通人才流动断头路,学区房怎么办,不用多说了吧,肯定是不能有,至于怎么办,自己想办法!
5. 那么房地产还要发展吗?当然要!上面也说了,上海要多建便宜房子,而不是少建贵房子。至于要建多少房子,多便宜的房子呢?上面也说了,一直建,直到不稀缺 (此处有原文) 为止。要多便宜呢?上面也说了,不要本位主义,房地产是国家的,不是上海的。至于房子卖多少钱,上海说了不算,盐城 (这点原文当然没有具体说,是个人按照模型填充的) 说了算,也就是参照盐城房价。听起来有点奇怪,这就是大格局、大智慧了。上海房价泡沫那么大,又不能戳破,怎么办呢?放水稀释!让肥皂水变成养鱼水。无论房价被炒作得有多高,只要供给足够大,房价自然就下来了。上面一句“耕地指标交易市场”,解决了所有问题。说白了,就是上海要把近郊的农田拿来建房子,把卖地的钱给盐城,让盐城在海边开垦同样面积的耕地。这样一来,就有足够的土地供应,而且本来上海也是不能卖耕地的,不应该有这笔土地收入,是盐城开垦的指标,应该优先保证盐城的财政收入,所以建的房子在上海,但是盐城的价格。这样一来,房价高企的问题解决了,房地产发展的问题解决了,财政收入的问题也解决了。以此类推,在全国各行各业推广(此处有原文),最终形成全面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6. 以上方案,有一个挑战,就是上海 (除崇明) 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没有耕地的日子?2022 的这场疫情,包括盐城 (建湖就是) 在内的各地驰援上海的点点滴滴,也正好测试了一下上海能不能扛得住没有耕地的极限挑战。
7. 本轮疫情与其说是让上海楼市停摆,不如说是给足上海了面子。2022.4.11 苏州发布重磅楼市新政,限售年限由 5 年降至 3 年!全国为之震惊,上海为之脸红,因为上海从来就不限售。其实,我们常说限购,只能防止盲目购房导致的自杀等社会事件和不法分子的恶意操控,不能起到控制房价的作用。反而限售,从本质上限制了房子的绝对流动性,扩大了投机风险,起到了住房不炒的作用。不限售的房子意味着什么呢?从合法合同角度,股票交易只有在买入第二天以后的工作日开市时间才能在交易平台和交割行为一起签订转让合同,而上海的房子是 7 天 24 小时,随时随地可以签合同,甚至还可以签意向书、交定金。如此大的流动性,到底是往哪个方向调控房价呢?从善意的一面的,可能上海不限售,是保证房产的流动性,降低法拍房数量,在法拍之前,通过商业手段解决掉大部分。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上海法拍房数量是被严重低估了。
8. 再说一下上海尴尬的限购。假设房子总价 500 万,贷款 250 万,30 年还清,月供 1 万多,也算正常,那意味着要准备 250 万现金。有多少能拿出 250 万现金的家庭在上海限购的?稍有实力的都能搞定落户,要么也是社保年限足够。还有最近查首付来源的要求,经营贷、消费贷,能不查吗?这是为了防止极端社会问题,跟调控房价真没有直接关系。这层层过滤掉的,不是炒房客,而是承担不起泡沫风险的盲目跟风者。
9. 还得继续说上海无法形容的限购。一进中介门,马上问你是投资的还是自住的,我能说我是投资炒房的吗,会挨打不?对于市场而言,体量 = 单价 * 数量,税收也是跟体量相关。在茶水费和装修补偿金的掩饰下,上海既不限购价格,也不限购数量。人家限购套数,也就说人人限购两袋大米,重量不限。在自由置换的上海楼市中,每个家庭可以买到 300-400 平米的房子,总价可以达到 2000-4000 万。400 平这相当于 6 套 2 室一厅的房子。4000 万相当于很多省会城市 40 套房子。也就是在不限售的情况下,每个上海家庭的限购套数相当于省会 6-40 套。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上海房价没有被释放吗?
10. 接下来说核验价,各位坐稳了。你以为核验价是为了控制房价上涨吗?那你就太天真了。核验价试水的核低,反正也会有其它补偿金,不会对房价上涨有丝毫抑制作用。实际上是为核高做准备。如果泡沫被戳破,这将秒变限跌熔断工具,难道再暗箱操作补贴给买家?那就不好操作了,想卖都不让你卖,到时候中产阶级直接被无感套牢,反正没卖就是没亏,感觉不到痛苦地被套牢。
“变成” 这样意思是它本来不这样。但实际上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
汉朝的时候这地方还是海里,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还在海里面喂鱼。连和上海相邻的江浙都是一片吴越蛮夷之地,非我族类。
唐宋以前这地方仍然在海里,你翻个地图看看,那时候海岸线和今天不一样,上海基本上腩送末年和元朝才算是有了这个冲击平原。
![](data:image/svg+xml;utf8,)
明朝是个小县城,华亭县,但是北方军民在对满清抗战,江浙财阀(当然也包括华亭县,毕竟这地方当时属于江苏)在后面抗税,吃香喝辣,东林党,最后被大清入关,在这个地方搞了个嘉定三屠,而江南大儒一丝反抗也没有,集体投降叛国。
大清的时候,依然是江江南大儒搞事情,直到鸦片战争开了关,松江华亭县这地方从一个县城渔村变成租界,摇身一变,乌鸦变凤凰。也就是说,上海的建立,就是因为鸦片战争的屈辱历史,逼着中国打开了十几个殖民地——上海的兴起本质上,和香港没有区别,都是因为中华文明的衰弱而开始的。
太平天国横扫江浙,江南百里无人烟的时候,这地方靠洋人躲过一劫,从此死心塌地地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混,彻底沦为买办市。
民国时期的肮脏事就不提了,能把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黑社会横行的吹成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抗日战争十八省好汉在这边抗日,他们隔着一条河隔岸观火。咱就说:很多人说上海是党成立的地方来论证它有革命性,但实际上,我党作为一个革命党,当初之所以成立在上海那恰恰是因为上海是被革命对象最集中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个贼窝子,革命就先要革了你的命,懂吗?
解放后,他们仍然不老实,倒买倒卖,囤积居奇。后来陈云来了个两白一黑经济仗,彻底一波按死。但即使如此,当朝鲜战场上战士们在前线舍生忘死的时候,他们中不少余孽们仍然在后面继续当买办,卖假药。
1952 年上海奸商作恶,向志愿军提供假药和臭肉,大发国难财_腾讯新闻
WG 中 XX 风暴,看见风声来了,最激进的是他们。改开后,在资本主义财阀经济、买办经济上走得最远的还是他们。民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几家,靠外企总部续命,充当外企攻占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所以这种地方发生这种事,奇怪吗?
你从上到下捋一遍,一切都清楚了。
只能说,爱丁堡这个地方得到了和他们德行相匹配的下场,就这么简单。
相关回答:
上海疫情结束后会造成什么后续影响? - 神圣幽兰帝国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560095/answer/2443910870
就因为他妈的人多,人越多,容错率越低,越容易被感染,人越多,需要的公共设施越多,医院资源跟不上, 上海 2500 万,北京 2100 万,对比洛杉矶 400 万,首尔 1000 万。人多,还总喜欢往一个地方凑,国家为人口红利获益低端产业的同时,同样需要承担这种古老野蛮增长方式带来的负担。政策没有平衡的引导,好的地方越好,落后的地方更加落后,地区极端不平衡,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今天是新冠,明天就是老龄化,本质都是一样的,今天的你我如果在上海很悲哀的,生活在最拥挤人最多的时代,最拥挤的城市,最卷的环境,个体完全被消磨,一辈子都在排队,变成这个城市的一个数字
上海本就是这样,这次底裤扒掉了而已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土生土长的上海市民在问的问题,这次疫情上海怎么了?上海变得我们不认识了。我归纳了一下,造成上海这次疫情乱象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当遭遇灾难性事件时,小政府不足以撑起这个大社会,实际情况是基层街镇社区工作人员再有三头六臂也不足以服务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己的居民群众,志愿者又不是很专业的,给某些别有用心、“趁火打劫” 之人以可乘之机,以致于造成目前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怨声载道的局面。
二是上海只是一个直辖市,没有一个省份这样纵深的腹地,造成了封控时间长后,本地资源紧缺的局面。
三是 “一刀切” 的防疫政策造成了更多的次生灾害。比如:外省市援沪物资因当地或沿途封控运输车辆堵在高速上,这是不争的事实。这说到底是防疫的形式主义或懒政,这也是刘鹤副总理在相关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严肃指出的问题。能有多少改观,我们拭目以待。再比如:上海医疗资源在疫情期间短缺的问题,有不少是因为防疫 “一刀切” 政策造成的。
说到底,这次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考出了社会治理的短板、考出了干部作风、能力的问题。但有多少问题是因为过度防疫造成的,不好说。作为上海市民,我们应该相信这座城市的自愈能力:疫情过后,上海只要知耻后勇、奋起直追,还是会回到国际一流城市状态的。
人祸。
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会这样,只是在上海至少能让大家看到。
这一次有不少居委书记辞职,他们什么事都不能做主,只能上报,等通知,挨骂,被谴责,基层太累了,根子在上面,
热知识:直辖市,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
为什么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美国又是拱火,又是出刀子,又是打牌,又是搬石头,可怜的上海哪吃得消!
技术统治惹的祸。
觉得上海问题严重的其实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在第几层,毕竟上海的管理可能已经越过大气层了。
层次决定了你的眼界,年轻人,too young too native!
上海在偿试,在积累经验。现在不是经济的问题,是居民对长期封控心理承受度的问题。上海还是那个上海,国内文明程度、文化素养、社会治理水平最高的城市。这波疫情中出现的问题,只能说明上海还有很多待改进、待进步的方面。
都学过扁鹊见蔡桓公吗?
3 月初,网友:你们上海有问题。
上海人:我们没问题。
3 月中,网友:你们上海问题很严重了。
上海人:精准防疫,你不懂。
3 月下旬,网友:你们要全员核酸,尽快摆停。
上海人:上海不能停。
4 月底,上海怎么会这样?
上海的问题不在上海。
上海疫情的种种魔幻,可以尝试用狼人杀理解。
好人胜利条件:
1、管住本地新增、管住外溢、动态清零,且
2、保障物资供应、保障各类特殊群体权益、防止次生灾害,且
3、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且
4、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减少经济损失。
狼人胜利条件:以上任意一条无法达成。
或者概括起来,“保障阳性络绎不绝,使人民群众尽可能感受不便,制造撕裂激发不满,拖延防疫增加经济损失”。
包括但不限于:
1、切断物流配送,天价团购,通行证套利;
2、核酸检测混乱、低效,阳性信息发布混乱、延迟,自检阴性有漏洞,甚至至今无高风险地区、阳性持续外溢投毒;
3、阳性转运不及时,阳性场所无消杀,坐视持续的社区传播;
4、一些集中隔离点建设、管理混乱,存在建设者管理混乱;
5、舆论宣传混乱,该宣传的不宣传,不该举办的活动乱举办。
欢迎对号入座。
因。因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你见的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普遍现象。
同问?
变成哪样????说句实话我从不关心这个上海疫情了,因为每天都是数字的变化,其他。。。。真真假假谁清楚呀。都交给时间吧
shanghai (v.) 在字典里本来就是动词
神仙打架,凡人群演。
鉴于本次上海疫情
我可以很直接的说一下,确实是疫情问题。但是,疫情问题间接的暴露的是腐败问题,空口无凭啊,大家都会这样说对吧
好的,我实名给大家安排七大问:
1. 上海从疫情开始,到现在,这么久,为什么越来越多,有限的措施在哪里?
2. 小区阳性,拉走一批,还有阳性,问题在哪里?
3. 人在隔离,食物在外面。衣食无忧?
4. 食物配送送不到,网上天价蔬菜食物随叫随到,国难财?
5. 发国难财,谁给这些小商贩的权利?
6. 为什么天价蔬菜能在上海流动起来,而有些蔬菜却烂掉了也送不到居民那里?
7. 书记,领导,区长,副区长,镇长,党委书记,各种公务员,领导干部,来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说的是真话吗?
因为我不够有钱,不够努力,活该挨饿。
或许是因为不这样才是不正常的现象,曾经的秩序,团结,互相帮助,奉献等美好的东西只是天空上偶然出现的流星,之前之后一直都是黑夜。
上海如果是香港,现在一点事没有,关键在国内!
开放繁荣的经济大都市 在没有充分预备案的情况下被政治命令按下暂停键
有没有可能这是外省真实面貌的一部分,或者光鲜外表不堪入目的另一面,只是疫情这面照妖镜让这些尸位素餐、见利忘义、无耻至极,置民众性命于不顾而一心向钱向乌纱的渣滓大曝于阳光之下。曝光太多太快,民众来不及复位惊掉的下巴。
“谣言” 蜂起,辟谣永远走在抗疫前面。
凡事表面不合理的背后一定有合理的逻辑。
上海的现状是一场现代化战争。
一切的发生都非常合理。
侵略者就是以美帝为首的境外反华势力。
内应是盘踞在政府内部的内鬼。
汉奸是所有贪污腐败和发着国难财的各种团体。
诱因是新冠疫情,这个诱因极有可能是人为制造的。
利用愚民掀起舆论狂潮,对上海群起而攻之,这恰恰是我们的敌人最高明的战术,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机枪大炮坦克飞机了,破坏民生就是屈服手段,战争一旦开启,所有平民都是人质。
区区新冠病毒根本难不倒上海,上海面对的绝不仅仅是新冠病毒。
封城,浑沌,民怨,恐慌,暴乱,无限内耗,这些难道不正是美帝最希望的吗?
清零后的唯我独尊,亦或是开放后的秩序井然,这难道不正是美帝所恐惧的吗?
所有人都清醒起来吧,唇亡齿寒,上海就是现在的战场前沿,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团结起来!
战争已经开始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战败的后果是一个都逃不掉!
世界第一烬都凉了,你说呢
你要学会习惯而非抱怨。
爸妈老说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别人家的孩子这好那好。
但当别人家的孩子也开始摆烂了而且更差时,他们总会说好的不学学坏的没出息。
这个 “爸妈是国民,自己的孩子是武汉、西安、深圳”,别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是不能提名字的那位喽!
剖开外表看内在是一种态度。
至今天为止,还在说明日新增数增加的原因,说明从一开始筛查不严谨,存在很多漏洞。
釆取的防控方法不够细致,导致数量激增。
多方面因素吧,病毒感染力强,人口密度高,旧城区基建老化,人力不足,老龄化,政策不坚决,经济….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厉害了我的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信仰,民族有信仰!
疫情是一个导火索,让你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上海这段时间的各种骚操作,可以说气的人肝疼,而且有种它故意针对你的感觉。我看了一圈,很多博主都在写上海,不少只顾骂,认为问题都出在有人居心不良上,甚至开始怀疑上海之前的经济繁荣是不是真的。
其实繁荣这事没啥可怀疑的,看数据也能看出来,上海的 GDP 总量,人均 GDP,消费水平各项指标都在全国属于绝对前列,它的经济繁荣并不是假的。
那一个繁荣的城市为啥这么拉胯呢?咱们作为一个一直以来标榜相对深入理性的号,自然要有一些思考。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家子。
以前这家人穷的时候啥都自己做,在院里种菜,养猪,养鸡,春种秋收,到了过年自己杀猪蒸馒头冻豆腐做花卷。后来这家子赶上了贸易时代的兴起,正好他们家处在一个贸易节点上,很快发了财。
发财之后还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吗?
当然不行了,于是家里人主要任务是到处跑生意赚钱,家里的杂事全部外包,比如打扫卫生让阿姨来做,做饭请了俩厨子,哪怕去上班也是司机接送,至于以前种的地,全铲了盖上楼,那粮食怎么办?从别的地方买呗。
这样其乐融融,这家子发了财,佣人们也高兴,毕竟自己也有工作了。
但是等到出了点问题,疫情来了,一开始变化不大,后来疫情扩大,佣人们都被封锁在家出不来了,这家子啥也不会了,饭也吃不上了。
其实现在来看,上海的问题就在这里,这座城市自从开埠以来 180 年,它一直是中国通往太平洋的最重要的枢纽,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依靠专业的商业化分工解决问题。
从开埠以来,上海城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只做自己擅长的那一小部分活,基本不干别的。
改开之后的上海政府,某种程度上讲也极度依赖这种分工,比如每天早上给城市打扫卫生的是公务员吗?当然不是了,而是几家环卫公司在干;每天排着长队把物资送到千家万户的是公务员吗?当然不是,也是无数商家根据订单排货,然后再通过专业运输公司给拉进去。
进一步讲,上海世博会什么的,达到了世界级水准,是因为上海公务员们擅长艺术设计并且会盖场馆吗?
当然不是,上海市政府通过竞标把所有项目分拆成一个个的 “业务包”,然后让专业的商业公司去做了。比如场馆应该是什么样,可能一家法国公司竞标成功,他们的设计式样被选中,然后由安徽的某个建筑队给施工搞定。到了开业那天,可能大学生志愿者在附近维持秩序,组织大家欢乐地玩耍。
这样转一圈,政府的工作量非常小,而且由于引入了商业竞争,商业公司为了拿到竞标,肯定会尽力压低报价,并且提高服务质量,一来二去,整体水平自然是精益求精。尽管其他城市也购买服务,但是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么彻底。
而且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商业水平高,上海的税赋自然充足,可以大规模购买市场服务,政府成了消费者,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繁荣。
这一点大家应该不反对吧,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上海的市政水平虐其他 90% 的城市两条街。当然了,这两天很多人是不认可这句话的,我跑过中国几乎所有的三线以上城市,个人感觉上海这轮疫情爆发前确实很强。
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它非常拉胯,他以前市政很强,这两件事不矛盾,都对。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种模式太过依赖商业活动,一旦商业活动停了,整体就崩了,并且就跟上文大户很久都不做饭一样,佣人来不了,饭也不会做了,全家在那里吃生菜叶子。
前期 “精准防疫” 时期,政府通过精确跟踪每一个病例,不破坏市场环境,那时应该是全国做得最好的。但是后来奥密克戎的强传染性把精准防疫搞崩之后,随后上海开始封城,商业活动基本崩了,京东天猫也停了,这个高度依赖商业化的城市基本被打懵了。
这段时间不少人在骂上海,这倒和封城期间太多人没饭吃一样,生活过得太顺利,没有 “容灾系统”,碰上麻烦不知道怎么过了。
在电影《亿万》里有个情节,男主的公司跟其他华尔街对冲基金一样,严重依赖计算机交易平台,后来碰上大麻烦需要紧急抛掉天然气股票的时候,系统却被人给黑了,一堆交易员坐在那里啥也干不成。只有几个老同志拿出纸质记事本找出里边的联系人,用电话进行交易,成功解决了危机。
这段时间上海发生的事,就有点像高度依赖的系统崩了以后,得赤膊上阵了,但是又没有相关的能力,毕竟多少年没这么干过,深圳却留下了快递业务,,基层也很年轻化。
通过这个角度重新审视这几天的团购,也能发现这个城市的商业化已经深入骨髓,原有的商业活动停了后,又在极短时间内发展出一套来。而且我今天晚上查了下新闻,说是上海物资现在已经不缺了,只是现在的运输车队进了上海就出不来,接下来就是硬耗着了。
昨天微博上发了个帖子,反响还不错,大家还是挺认同的:
说到这里,还想解释一个问题,不少小伙伴说,这次上海这么拉胯,会影响到它的后续房价吗?讲真的,啥也影响不了。
上海如今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什么政策影响,它天然得天独厚,天生的超级大港口背靠巨大平坦的腹地,之前有城市学大佬说,中国从现代文明角度来说,只有两个天然超级城市,一个广州,一个上海,当然了,深圳和广州其实差不多,他俩占着相同的地利。
上海能发展成现在那样,属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的纠缠进化,好地利使得当地人能赚到钱,赚钱机会又吸引更多敢冒险脑子好的人过去,进一步加强港口的优势,所以一经开放,几乎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势头。
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上海经历的挫折有好几次,但是每次都变得更庞大,哪怕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和海外大部分联系被中断,上海依旧是全国前二的超级城市。一旦开始搞市场经济,立刻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
就算大家再不喜欢这个城市,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这事结束之后,上海依旧是一线城市。
其他城市的房价看产业看人口看政策,而一线城市可以啥都不看,一线城市资产的核心是货币、是人心,甚至可以说,一线房产的本质就是货币问题。
咋理解呢?
现在的大环境下,货币持续增发是个毫无疑问的问题,这两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政府其实不太想放水,但是没招,整个市场眼巴巴等着政府降准降息。
钱出来之后自然会进一些人的兜,反正要造富。
普通有了钱第一反应是怎么能让钱翻倍,而富人有了钱想的却是保值。这也是为啥普通人总是对年化 20% 收益率的产品都嗤之以鼻,因为就算 20% 的收益率,也没法明显改善大家的生活,所以前些年大家疯狂买入那种庞氏骗局的理财产品,明知道 20% 以上的收益率有问题,但是依旧想去试试,万一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呢。
富人们不是这么想的,富人们保值就行了,这也是为啥 4% 左右收益率的债券都能被疯抢,而且参与疯抢的资金规模大得离谱。
大家很可能觉得现在互联网不行了,教培不行了,富人会不会少了,其实那两个行业只生产大量的白领,并不会贡献太多的富豪。之前我不是聊过嘛,我的一个朋友在绿中介做了很多年店长,他发现一个问题,北京的千万级别豪宅买家很少有科技行业的,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的大老板,比如工头,承包商,小老板什么的,互联网员工工资高,老板没那么有钱,传统行业员工工资低,但是老板比大家想象得有钱。
反正银行放出来的钱不管有没有进入互联网行业,都会进入社会,在互联网行业相对均匀一些,但是在其他领域毫无均匀可言,最后钱都聚集在少数 “核心节点” 上。
这些人有了钱之后就面临一个大问题,怎么花出去的问题,在中国,核心资产只有房子和股票,但是股票前两年好不容易给了大家一丢丢信心后,这两年环境一变差,立刻跪得无比干脆。
尤其是这段时间外资大规模撤离,我国股票无论内地还是香港,或者是美股的中概互联,无一例外跌得跟狗一样,这无疑会摧毁大家对股市的信心。大家也发现了,以前指望 A 股像房地产一样,从家里的幼子成长成顶梁柱,没想到这货有 “童年阴影”,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立刻躺下装死,怎么都扶不起来。
所以转一圈下来,民间只能通过房产保值,政府也想通过房产救市。一线房地产在中国不仅仅是资产的问题,更是人心所向的问题,尤其是有钱人的人心聚集地。
有人说,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不就是产业太集中,把上海的一些优势产业搬出来不好吗?
其实国家也想,但是搬不动,上海尽管房价非常高,但是同时也能给出高得离谱的工资和发展机遇,所以高手愿意在上海呆着,你把公司搬到其他地方他们干脆辞职了。
比如一个研发中心,想搬到合肥,里边所有人工资不变,月薪两万的人可能很高兴就过去了,但是月薪十万的人就不一定了,他们不想离开上海,因为他们担心去了二三线城市自己贬值,也担心自己孩子没法上国际学校,更担心孩子将来还得回一线,而大部分人关心的房价问题,对于顶级人才来说不是啥问题。
这事我自己经历过,我们公司之前把一个不太赚钱的部门从北京搬到武汉了,将近一半的人欢天喜地去了,但是那几个骨干全部离职,并且转眼间就拿到了高薪,在北京换了一家公司继续上班。某种意义上讲,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也跟这群人有关系。
懂了牛人不愿意离开一线,而富人要保值,把中国所有能保值的城市拉出来,也就只有北上深,之前杭州姑且可以一战,这段时间互联网大规模裁员之后,杭州出现了大量法拍房,我知道的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失业后,在杭州找不到工作,第一反应也是把老婆孩子留在杭州,自己去上海碰碰运气。
也就是说,上海这种商业氛围浓重的城市,可能在处理疫情的时候很拉胯,不过搞钱确实有一套,只要搞市场经济,它就能风生水起,进一步吸引大量的冒险者和人才去那里打拼,时间长了,差不到哪。不过前提是它得挺过这一轮疫情。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说实话,最近我也是心烦意乱,尤其昨天看到太原也被封了,开始担心老家的人物资够不够,在过去两年里,山西整体受疫情影响非常少,总共也没几个案例,老家人整体太过乐观,反而疏于筹备。病毒这玩意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专打所有不服的。
也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不要有侥幸心理,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可能的麻烦,才能不被麻烦击倒。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4 月上海疫情大爆发,最近微信群里各种聊天记录转发的不断,朋友转发的各种段子、还有上海群友和外地群友隔网硬怼的,网络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嘲讽上海?网上搜了一下上海抗疫的新闻,然后我就被各种消息给惊到了,连续辟谣…… 网络发达了,谣言传播的速度也快了,所以发现上海最近很忙——忙着抗疫 也忙着辟谣。
疫情外溢、安徽蔬菜、奢饰品店用物资维系客户、抗原检测时业主们把奢侈品袋子挂门把手的炫富大赛、核酸检测时的精致妆容、救护车拒借除颤仪…….
昨天还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留言:做人不要太上海,说话不要太上海。
“上海被嘲”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 4 月上海封城,不对应该是封区。所以自然会有关于疫情防控的争论,是共存还是开放,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观点,所以都有不同自我认知的答案。但深圳和上海同时爆发疫情,深圳给出的答卷放在全国爆发疫情的城市来看是评优的。
网络上喷上海,喷的是上海普通市民吗?是要看上海普通市民的笑话吗?其实是要督促上海政府快解决问题。
首先网络上大家都在喷上海对疫情做精准防控的问题,精准防控有问题么? 个人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之前上海可以把精准防控做到 20 多平米的奶茶店,还能让疫情不外泄,这个是成功的。但是这次奥密克戎的传播率太快所以精准防控失效了,尤其是隔离酒店疫情爆发以后并没有做出有效的补救措施,错过了最佳防控的时间。封城应该就是网络上所有嘲讽的开始,上海封城的方式让人很难理解,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西分开封城 “据说上次以黄浦江为界划分还是淞沪会战的时候”,说是为了保护经济,目前来看浦西后封的之几天大家外出囤物资,这些又传播了多少呢,借用网友说的要搞清楚的一个逻辑是不是封城导致了经济下滑而是疫情导致了经济下滑如果你这次封城失败,没有达到预期只会让你的经济更差。
再一个原因,上海疫情发展迅速,但没能及时的控制好,导致多省份受到影响,难道其它城市为疫情就可以不要经济,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我觉得任何事任何人任何产品,吹过了就只能招致别人的嘲讽吧。
总结一下大家为什么嘲上海:
1、对疫情研判失误,延续之前的精准防控,防疫不力,导致感染人数多。
2、不仅没没有防控好上海疫情,还导致疫情外溢其他城市。
3、志愿者和支援医护有被辱骂、不被尊重等相关新闻频出,令人痛心。
4、原本在上海务工的外地人,居然出现没有物资发放,如此区别对待本地外地人的行为,非常自私冷漠,令人愤怒,面对疫情,难道大家不应该更加团结一心吗?
5、因为上海疫情没有菜了,其他城市免费援助的菜,居然进不了上海的大门,最后有的菜只能扔掉坏掉,令人费解?
6、婴幼儿被离开母亲,被拉过去集体隔离却又拥挤在一起,而另一边香港来的小朋友却有几位大白陪护的特殊照顾。
7、上海因为自己疫情防控不力,现在还要拖病患去其他城市隔离,这些都是其他城市为上海付出的,其他城市也是牺牲了自己的经济人力物资的,这么多城市参与了援助上海。
8、健康云显示的问题,明明阳却显示阴,所以有些人为什么能跑出来也就不奇怪了。
截止到 4-19 日,每日新增近 1.9w 人,累计感染人数超过 10w 人。封了近一个月了,为什么每天还有这么多的报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问号?
一起为上海加油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果然是个送命题,搏一把!
上海变了么?上海一直都没变,上海不过是在 sh 主义外皮下的 zb 主义。
崇洋媚外没错吧?
不服领导没错吧?
想跟着西方群体免疫没错吧?
想一想物资为什么会被倒卖,外来的捐赠为什么进不来?物价飞涨,少数人拿着通行证倒买倒卖!
是不是想到了某个时期?
不能再说了,点到为止吧
看到一个人这么说:上海之前炫富风太严重,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导致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道德感,为了钱可以做任何事。尤其是之前没有钱的人,因为没有机会暴富,所以一直是处于社会中无尊严的状态。
而上海封城给了之前没有钱的底层一个机会,一个冒着得病风险却能暴富的机会。他们成为志愿者,利用政府权力在一线的不足(比如执法者不能像之前那样),开始拦路打劫——从卖通行证到卖援助物资,收割所在地区的其他人,尤其是高档小区。
整个运作模式如同民国时期的上海。
精致的利己者太多,会形成互相伤害的博弈
上海本来就是这样。
就像是一个身体很差的,平时上下楼用电梯,出门开车,他并不知道自己身体很差。
突然有一天电梯不能用了,车也开不了,才走了几百米,上了几个台阶,发现自己气喘吁吁,才想起来问自己,我身体怎么成这样了?
其实他本来身体就差,只是平常没遇到事罢了。
为什么中国会变成这样?
没记错的话,20 年,上海是这样做的:
集体闷两周
出门戴口罩、少聚集,进门勤洗手、多通风
快递在小区门口集中消杀
物流在集散中心换岗 + 消杀
公共场所关停
医院测温
以及没法做核酸。
现在呢?
话说 86 年的 4 月发生的那件事是为什么发生呢?
话说 42 年 6 月在太平洋某地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一边倒呢?
Was vernu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unftig.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说说我能看到的
我是非上 h 地区的前防溢中层人员,早已调回原单位。我就打个比喻吧
我和我的同学两个人是卫生委员,每天常态负责用抹布打扫桌子上的小灰尘,天天如此,相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桌子上不止灰尘还有涂鸦污渍口香糖,老师很惊慌,叫来了历史学生,体育生,学习委员,计算机委员,数学课代表,神学课代表,课堂纪律委员。。。。。。所有人挤满了教室,有的聊天有的吃喝,有的高谈阔论,没有人知道抹布在哪,也没人知道擦桌子该用什么姿势。
等桌子上涂鸦污渍口香糖被弄干净了,所有人满心欢喜好似一身疲惫的散去。。。。。
下次桌子上又有严重的涂鸦污渍,他们还是不知道抹布在哪里?
上海从什么时候开始乱象丛生的… 上海人民应该都清楚…
泰州空调 / 纺织厂女工
上海变成这样有一些管理人员懒政组织涣散,问责机制出现问题,之前的上海政府各项职能有条不紊有序高效进行,各部门职责分明,但是疫情到了这套机制被打乱全部以清零为目标,其他都靠边站。
基层人员很辛苦的,投诉电话接到爆,志愿者累瘫,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专业的人没有做专业的事。
但也不乏境外势力借题发挥煽风点火借此加大国民裂痕。军事上达不到的,靠暗地里颠覆也就是所谓的病毒战,舆论战。
神仙的事,小鬼能管么
在于某些人或脑子浸水或自以为是或心存侥幸:入了洞房就百事大吉。
自由过了头就是这样。
新冠疫情最钟情自由主义。
国家为什么会对资本和上海纵容成这副田地,是看不见吗?
我不算一个对任何事情很刨根问底去研究的人,对于所发疫情的几个地方发出来的消息都是推送过来看看,但是不会主动去查:武汉、郑州、西安、上海、东北;所爆发出来的信息令人震惊,但是让我更震惊的是,我的朋友圈微博没有一个人去发表关于这方面事情的言论,看到上海的婴儿单独隔离我实在忍不住了,发表了一个朋友圈,然后朋友私信我让我删了,因为我们工作的行业属于服务政府方面的,说是影响不好,我又删除了。其实从内心来讲,我算一个中二青年,经常对我的朋友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我们虽然是平凡的人从事平凡的职业,但是我们的职业可以对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也是我们作出的贡献,朋友还笑话我说,管你屁事,我说作为一个新青年,祖国建设怎么能不管我们的事嘛,没有政治抱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现在我连屁都不放了,也可能是我主动不想放了,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客观也不让我放了。一个脱离了监管的政体,不是现在变成了这样,而是它一直是这样,只不过以前是盖得严实,现在是屁民想出来透透气了。
因为上海一直在为香港背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海变成这样你不服不行!
自我反思:成也精细,败也精细。
上海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过于注重效率,讲求性价比。不屑为风险买保险,不耻为危机存冗余。
对于系统管理来说,就是对鲁棒性(健壮性)和成本效率比的取舍偏激。一帆风顺时,体现高效能、高经济性;一旦遇到风浪,则更容易崩溃。
很多时候,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难得。
或许你应该问:是上海变了,还是我压根就不懂它?
最近 10 多年管理水平严重衰退
看了下各级 ZF 领导简介,市级层面几乎全是空降的,区级层面一半以上是空降的
来的都是拿这里当跳板的,只要保证不犯错就能继续,所以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错的态度,上面都是这种态度了,下面基层还会积极吗?
遇到考验不就顺理成章的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也很着急!我也很愤怒!我也很生气!
但是我告诉你,我无能为力!
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你提的是一个问题,
但是我看到的是一群问题!
现在就有一群推荐的问题在我面前!
也许哪一天我承受不了了,我先退出了!
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我比你更委屈!
为什么呀!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呀!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为什么上海变成了这个样子呀!
老问题老问题不管,
新问题新问题不管,
难的问题难的问题不管!
连简单的问题都不管!
我真的很无奈,我比你更伤心!
你的问题我书都查过无数次!
对不起,我无能为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样!
好吧,谢谢,唉。。。。。
一直都是这样。只是疫情让你看见了上海真实的一面。
在没有被关在家里之前,我也认为所谓的精准防控可以解决上海的疫情,因为我相信上海的医疗水平和行政能力,我甚至很推崇这个手段,因为他不是那么一刀切,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不是那么大,如果可行的话,甚至我觉得能够将这个办法迁移到其他省市,让疫情对于当地人生活和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惜最后的结果是上海现在遍地开花,疫情甚至扩散到了其他省市,证明了其所谓精准防控的效果不佳与政府的失职。
问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我觉得还是因为行政的粗暴与想当然,没有经过小范围的试验就将一个方法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省级行政单位全面推行,最后酿成如此恶果。
感觉其他人还是没说到点子上,单纯的上海不服,摆烂而已。
上海可能本来就这样,只是我们没发现。
没有买卖 就没有 shanghai
1. 病毒传播能力和防控太晚导致。这种传播能力早期不掐住后面太难了。
2. 公务系统中的蛀虫问题,捐赠物资倒卖、保供企业入围,物流配送,高价团购等等都表明了公务系统中有人赚国难钱。
3. 高层道路不清晰,起码在上海表现了清零和躺平的思想之争。其实躺平不是要放松防疫的,只是保证大部分人正常生活,用症状来表达需求居家或者救护的情况。
4. 物流封锁,为了防疫封了对外物流,内部物流配送也不正常,3000 万居民的吃饭,生活问题谁来保证??
因为所谓 “聪明人” 太多了!
大胆地说,是因为有很多特殊利益集团。上海贪让上海滩变成了上海瘫。
比如部分团购的团长、有通行证的司机、外卖小哥等等,并不是全部,但其中发国难财的还是大有人在。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聊天截图,说现在在上海当团长,日入过万是小虾米。我最近还看到上海交大允许外地同学返乡,我们学校的家长也在积极组织,现在问题就是要点对点送学生,比如要从学校送学生到机场,有通行证的司机开价 2w 多?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换成你是有通行证的司机,你会要价多少?
大部分人月薪过万就挺滋润的了,在上海日入过万,你心不心动?
上海把人民关家里,三餐却要自己解决,网上超市又很难抢到货,盒马小哥之前被称为全上海最难约的男人,之前上海居民水培白菜也上了热搜,每天都订六点钟、八点钟的好几个闹钟抢菜,每天关注各种团购群的消息,生怕错过……
市场机制被堵死,现在那些有渠道、有信息、有人脉,能赚到钱的人就是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怎么舍得让上海变好?解封之后,大家就不需要团长了,通行证也变成了一张废纸。
总结就是,上海贪让上海滩变成了上海瘫。
垃圾分类、新国标电动车、拆菜市场和小杂货店导致物价起飞、外地户籍不能在上海开网约车、打击合租(不是群租)、对组织卖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家临时工中介垄断了上海的底层劳动力市场,一些全职工作岗位陆陆续续变成朝不保夕的临时工。。。。。。。。。。(我能写出几十条但是懒得写了)
孟买本来就是吃人的地方,从来就没变过,目前这种情况是因为食物链最底层的被吃光了。
有些人也别扯淡说上海都这样其他地方更拉跨,这种话纯属放屁,夜班猝死的,夏天热死的,地铁上突发夹层破裂的,甚至有找不到工作在路上饿晕的。很多本以为旧社会才会发生的奇景我都是亲眼所见。
。。。。。。。。。。。。。有空再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您的答案不予显示。
很魔幻就
不是变成这样吧,
应该说是终于一点点揭开上海的各种不足吧。
之前吹得太过了。
有的人可能刚刚发现,原来上海属于中国
一言以蔽之,上海各级政府部门一直以为自己是禽类里展翅就能高飞的老鹰,却没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只走地鸡,扑腾了一下翅膀想高飞,结果摔个狗吃屎,还留了一地鸡毛。
根子就是这样,其他地区也这样
有没有一种可能:
这个城市一直是这样,只是你今天才发现……
上海为何就不能变成这样?
以前看到的以为的上海,也不过是希望大家看到的以为的
戏子脱了华装、网红关了美颜,便也只是个普通人
一样的吃喝拉撒、魑魅魍魉
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无来由的梦幻憧憬
纵要春暖花开,也要先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
党的领导缺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很不到位;早期过于相信流调和技术手段,没有把疫情防控制度贯彻好;没有处理好保经济与保安全的关系;在舆论上打了败仗,市民阶层被反对清零的错误舆论带节奏,从心理上排斥清零行动。
为啥会变成这个样子,有两方面,1. 政府,这个估计中央会有相应的策略。2. 老百姓。哈哈!透漏一下,这是复旦的青年老师,国家的栋梁!
上海没变。它依旧是原来的模样!只是你们每个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幻化了它的形象,在极端情况下被迫现了原形。所以,每个身处上海的人都应该在疫情后反思一下自己,何去何从。
可以参考一下朝鲜的社会政治,就不会发生乱七八糟的事
问为什么会这样都显得过于外宾,几十年正常城市幻觉和开放市场的自我优化机制给了你错觉好像还可以讲道理讲效率,但是这么温顺好管的地方都有人要上铁板,所以还要问什么为什么呢?just because they can
上海贪把上海滩弄成了上海瘫、
上海变了吗?
首先,对付奥密克戎经验较少,低估了它的传播力度。其次,之前精准防疫的成功让人们对此次疫情过度自信了,轻敌导致无论传播还是物资供应都出现了问题。感染人员数量一定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引起医疗资源的挤兑。希望上海早日恢复正常!
今天数据比昨天比较有所下降、不知道是不是拐点来了!这个工具可以查询上海发布公布的感染者地址信息。实时更新,输入地址信息就可以查看哪些日期上海发布公布了这些位置信息! https://maifile.cn/covid19.html
因为这种上海人很多,比如这个上海男人说浙江人是丫鬟呢,我是浙江人,浙江最近被你们祸害的多惨知道吗?我被雇来黑上海哈哈哈哈哈咖啡市配个几 8,你给我五毛钱吗?上海阳人来浙江隔离开窗往外扔垃圾导致周边小区有住户感染还有人不知道吗?
上海还用得着我黑?自己去看看你大上海的口碑吧笑死,这个人前天一直在我评论区烦我,我拉黑他了,普男哪来的自信说我反复拉黑重开?我拉黑了就没重开过嫌丑,没钱没文化没教养的上海男人,还有我和你没有接触过哦不要贴上来,离我远点我怕染上不干净的病。
至于说我怼不过拉黑就更可笑了,我嫌你说话看不懂没逻辑懒的怼而已,看看自己说的什么玩意,剑鼻 作业做完了吗?别拿你妈妈的手机上网了
还有原来在上海人眼中讨厌上海等于不爱国啊,笑的我满地打滚哈哈哈哈哈哈多大点脸啊,我们小浙江收了好几万你们上海小阳人呢,大上海行不行啊?我就是喜欢匿名怎么了你报警啊哈哈
我能写几十万字来梳理下脉络,但是我不敢写。
我有妻儿女,我是家里顶梁柱,我要赚钱养家,我只关心能不能赚到钱,家人要住得舒服、吃得营养、学得开心、疾病得治。
所以我不能讲一点点这场悲剧的原因,也不能评判现在发展中的悲剧,更不能说出我对未来的预测,只是因为我要好好活着挣钱。
别怪我自私,只能怪 它们
社会主义太少,资本主义太多
工人阶级不开口,资本家、有钱人满地走。
买办太多,官商勾结,境外势力渗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武汉只有一个来自南京的方方,上海有无数个来自包邮区的方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各种松懈防疫+外国人特权对待+2300 药医保,让我爷爷这种为国流过血的老粉红都能骂人。我爷军人、二爷阵亡、我爸军人我妈军医、我警校在读。 真的我家之前基本没动摇骂过,就上海近期各种处理让我家有点破防,我爷爷属 …
3月份中旬,上海推行一系列严厉的防疫措施后,持续出现次生灾难事件。3月23日,上海东方医院护士周盛妮哮喘发作,无法在本院得到救治,最终去世。3月30日,处于封控状态的另一位哮喘病人,因120救护车拒绝救援而身亡。4月4日,上海将阳性儿童和家 …
知乎用户 加特林菩萨 发表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以及搜狐网 1991 年,已从领导岗位(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退下来的耿飚决定赴革命老区,看望曾经血脉相连并肩战斗过的陇东人民。 在离开庆阳那天早晨,耿飚接 …
知乎用户 无用功无事忙 发表 一个月过去了,小区里大约摸是有人疯了,一整夜公放听起来像是大悲咒的 bgm。我只能打开 b 站播放雨声的音频,幻想自己住在小木屋里,外面淅淅沥沥下着春雨。同一时间,大悲咒还在往我一边耳朵里钻,于是镜头一转,小木 …
一个漂泊的女性,也许是来上海找工作的,也许是她已在上海漂泊了数年,年前选择离职,在新一年找寻新的的工作机会,但不幸赶上了疫情,手中的积蓄花没了,只能拎着自己的行李从酒店抑或租住的房子内出来,像流浪人一般住进那个红色的电话亭内! 相比初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