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这么穷为何物价反而比欧美还贵很多?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王相及 发表

你能买到的商品大概分为三类,

商品 1. 服务(劳动极其密集的商品,劳动 / 资本替代弹性小于 1 的商品)。例子:理发、保姆、课外教师、书籍。这种商品的特点是价格几乎长期正比于人均收入,收入越高、人工成本越高,这类商品的价格也越高。

商品 2. 私营部门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食物(劳动 / 资本替代弹性大于 1 的商品)。例子:乡巴佬牌卤蛋,美的牌电暖气,小熊牌蒸蛋器,蒙牛奶粉,红米手机。这种商品的特点是工业科技进步会导致边际成本、价格持续降低(资本规模效应、人工占比例更少),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逐渐趋近于其自然资源的成本。

商品 3. 奢侈品、进口商品。例子:所有高逼格进口产品,如 lv 包包,Tiffany 钻戒,黑色法拉利跑车;另外也包括进口中档的 “商品 2”,例如港版各类水货,外国 iphone 等等,题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商品。这种商品的特点是由于不充分的竞争,可以存在价格 / 税收歧视政策,收入不公平会对其价格有影响。

另外还有一类商品,这里不细究。这类商品叫 “垄断品 “,例子:汽油、手机资讯费、养老保险(有时可以认为是购买政府给你的养老承诺)、高铁车票。这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受制于垄断和福利政策。

从大多数人生活经验来看,商品 1、2 的价格都是中国更低,商品 3 则是中国更高一些。诸如同一款包,有时能看到内地卖 3000rmb, 香港卖 2000rmb, 美国卖 1000rmb 的奇葩景象。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这三种商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价格走势是不一样的。

1,受制于人工成本低廉、价格会保持较低水平,商品 1 的价格的上涨其实完全反应的是人均收入的上涨。

2,中国巨大的劳动力和快速的科技进步,使得商品 2 的相对价格一直下降,也就是其价格上涨的速度应该是慢于通货膨胀的。

3,中国较高的资本回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由于出现了大量具有高购买力的新富裕阶层,长期专门针对本土屌丝文化的国产工业品无法满足其需要。进口工业品由于供给有限,在局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了高价现象。这种高价反映的是竞争不完全、贸易保护主义税收。

由于收入不公平现象广泛存在,收入较低者在购买商品 3 时尤其痛苦。而且正因为还有大量收入较低人群,高收入者在二、三线城市居住分散,所以外国工业品零售店无法在这些地方快速拓展。所以在这些商品的价格方面,二三线城市 > 北上广 > 香港 > 北美、欧洲的价格差序将长期存在。

知乎用户 智深油炸慧根​ 发表

“富国物价贵,穷国物价便宜” 这种想法纯粹是直觉。

我们的日常消费,大致是三种东西:① 农产品 ② 工业品 ③ 服务。

这三种东西的定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工业品和一些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等谷物)是可贸易品,而服务是不可贸易品。

可贸易品,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基本上符合 “一价定理”

在各地一旦出现明显的价格差异,这个价格差异只要能抹平运输成本和关税,人们就会去投机套利,套利的人多了,价格就趋近于拉平。

所以这一类商品在全球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可能因为关税和运输成本的差异有区别,但大抵不会差太多。

农业品之中,有一些不易于保存,运输费用高昂,更多地是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比如时令蔬菜,这种往往就带有一些 “不可贸易” 的特点,在各地区价差会比较大,主要是贸易成本过高,差价抹不平成本。

而服务、不动产这类的东西是 “不可贸易” 的。

比如理发,河内的理发不能卖到上海,上海的理发卖不到纽约,一地一价。

而这类不可贸易品的价格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当地可贸易部门的强度。

一个可贸易部门强的地方,从全球赚到的财富就更多,本地就更富有,当地的不可贸易品价格就更贵。一个可贸易部门弱的地方,不可贸易品的价格就会便宜。

这其实意味着,不可贸易品某种程度上是 “财富再分配” 的一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高关税商品

有的商品,国家设置了比较高的关税税率,这是为了保护该品类项下的本土工业。

一些本土刚刚起步的工业不可能和国外成熟的产业相比,那么为了本土的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就要保护国内的这些 “弱势产业”。因此对外国同类商品征取高关税,使品质落后的本土商品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以使国内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本土商品,进而为本土企业创造利润,让他们获取发展的空间和资本。

外国商品物美价廉,本土商品实际上是又贵又垃,强行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土产业,就会催生走私行业。这样的 “走私”,其实也是“一价定理” 的具体表现。

随着国内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起来了之后,相关商品的关税就会慢慢调低。当国内的产业追平甚至具有优势的时候,这种关税壁垒就可以取消了。


现在,我们再来回看各国物价,其实就很清晰了。

富国往往工业发达、农业先进,可贸易部门强大。

因此,反映出来就是农产品、工业品价格相对收入来说很低,而服务价格很贵。

穷国往往工业落后、农业原始,可贸易部门弱小。

因此,反映出来就是农产品、工业品价格相对收入来说并不低,而服务价格非常便宜。


随着科技的进步,比如互联网带宽的升级和网络费用的下降,再比如交通网络的升级和交通费用的下降,一些不可贸易品正在变得越来越 “可贸易化”。

例如,摄影在过去可能是不可贸易的,但随着交通成本地下降,正在变得 “可贸易”。

例如,教育曾经应该是不可贸易的,现在正在变得能够跨区域贸易。

……

餐饮、教育、零售、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不可贸易品在可贸易化,过去的定价体系实际上正在被颠覆。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来,猜一下,在广州、义乌等等这些国内城市居住着大量的外国批发商。这些外国人是来自欧美日韩的更多,还是亚非拉地区的更多?

这个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那么,这些外国人从中国批发东西回自己的国家卖,是要卖得比中国更便宜呢,还是更贵呢?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侮辱人智商了……

好,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明明比中国的经济还要差,但买到的东西却比中国还要贵,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中国能造出来,那些国家造不出来,或者制造出来的成本比从中国运过去还要高。

所以,在中国卖 5 块钱一个塑料盆,放到索马里可能就得卖 20 块钱一个。

如果你是索马里人,你也别不服气——不服气你们就自己造。这个价格跟你国家穷还是不穷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可以自己造东西,是不是价格就一定便宜?

这也不一定。如果你可以自己制造,但你的原材料来自于全球市场,那你的成本跟国外区别也不大。

比如,铁矿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这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美国、中国还是老挝,只要从澳大利亚买铁矿石,价格都不会差太多。就算老挝有能力把铁矿石炼成钢再出口,但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未见得就比中国和美国要低。到最后,老挝这样一个穷国生产的钢铁,价格反而可能比中国和美国的钢铁还要贵出一截。

其实也不必把东西扩大到全世界了,中国国内就足以模拟这个体系。放到中国的现实中来说,有些人说 “小城市生活安逸,生活成本低”,有些人说 “小城市工资低,物价高”,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就拿我来说吧,我的老家在一个县城。北京卖 2 元一瓶的矿泉水,县城也卖 2 元,北京 40 块钱一份的肯德基套餐,县城也卖 40,北京 20 万一辆的汽车,县城差不多也卖 20 万。但相比于两个地方的工资水平来说,这个定价在县城无疑是偏贵的。还有一些东西,因为销售量偏低,县城卖得甚至比北京还要贵很多。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在北京理发团购都要五六十一次,而在县城则只要 15,到乡镇上则只要 10 块。出租车,北京起步价 10 多块,每公里两三块钱,而县城起步价 5 块,每公里 1 块 5。水电维修,北京上门一次都要一两百,而县城只需 30 块钱就可以。

在这方面来说,你说小城市物价高和物价低都没有错。小城市的物价低,是整体消费水平低,特别是农业和服务业的成本低,而小城市的物价高,则是一些全国流通的工业品由于统一定价的原因,致使其相比于小城市的工资收入是偏高的。这一点,只要过点脑子,都不会问 “为什么小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大城市还要高”。

马未都这种人鸡贼的地方是,他只说外国的东西比中国便宜,却不说什么东西比中国便宜。但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说,一般人到了国外,正常情况下会去的肯定不是中国土特产店,而是国外的各种产品店,并且是中国很难买到的东西的产品店(包括一些奢侈品)。这样一来,国外的物价比中国低,那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

而有些人非蠢既坏的地方在于,他在给你对比物价的时候,总是拿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跟另一个国家的弱势产业对比。比如,美国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农业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这种情况下你不动脑子想也知道美国的初级农产品和普通食品有多么便宜,无论是 1 美元的炸鸡还是 2 美元的牛排,对美国来说十分正常。(美国的地理天赋就是如此,这个是羡慕不来的)可你要是对比一下非农业大国的韩国呢?我认识的韩国朋友反馈的信息是,在首尔的普通韩国年轻人每月在饮食上的支出普遍要比北京、上海高 2~3 倍。(毕竟韩国的农产品实在是贵)

反正在可见的未来,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成本是不可能降下来的。谁如果再拿中美之间的饮食成本来说事,那就无疑是不带脑子了。另外,如果某些人真的如此在意饮食成本这项基本支出,也许赶紧移民才是正道。

然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有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卖得比外国便宜了。在华为没有被禁之前,余承东曾经说过,我们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消费者在出国的时候,可以帮外国朋友带一部华为手机就能赚回机票钱。而华为也的确慢慢做到了这一点,像之前的 Mate20、Mate30 等系列,国行的售价要比欧版低 300 欧元左右,有些中国人的确是在靠帮外国人代购华为在挣钱的。其实道理就是这样,你的东西好,我又确实需要,那价格就不可能便宜。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国人均收入低,所以物价就该低,日本人均收入高,所以物价就该高,那既然两国的实际消费能力都完全一样了,中国不早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了么,那还发展个屁……

归根结底,你因为生产不出更有价值以及更低成本的东西来,所以你就该 “穷”,而因为你 “穷”,所以别人造出来的东西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给你,因为你收入低、物价高,所以你的压力就活该大。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恶性循环。想要打破这个循环,那就是像华为这样,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别人想买就得掏出比本国更高的价格。当你慢慢变有钱的时候,当别人没办法卖给你更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变得便宜了……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吧。2000 年初的时候,全球小麦的价格达到过 200 美元 1 吨。这是什么概念呢?那一年中国国内的小麦收购价是六七毛钱,进口小麦的成本都要比国内贵,那时候的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就是奢侈品。而那一年我国的人均 GDP 是 950 多美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的劳动仅仅价值不到 5 吨小麦。到 2021 年,全球小麦的价格依然是 200 多美元一吨,但中国的人均 GDP 已经到了 11000 多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劳动的价值相当于将近 50 吨小麦。

这个 10 倍左右的差距,意味着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基本不必为吃饱饭的问题发愁——当然,有人会说,你对中国人的生活就这点要求?然而,凡事总得讲道理。你总不能指望一个 20 年前人均 GDP 还不到 1000 美元的国家,仅仅经过 20 年的发展,就成为美日一样的发达国家。就我自己来说,我看到的情况是,在这几年过年回家去走亲戚的时候,我能看到农村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进口肉制品——很多进口食品的价格,已经比国产的肉还要便宜了。

最后,如果有人真的觉得发达国家的生活成本比国内还要低,那倒不如等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退休之后,直接送他们去发达国家生活——那样,或许同样的退休金,在日本美国还更禁花一点。

知乎用户 不是木桩 发表

我认为很多答案都没有答在点上。

中国物价比欧美贵很多??? 那仅仅是部分商品而已。不要把一些奢侈品(税收还有品牌战略问题),还有牛奶之类的商品价格当做市场价格的全部。

我生活在的英国南部小镇,公交车票约 16 元人民币,的士车价格近国内一线城市 6 倍,在很一般的小馆子吃个饭和人均 200 元人民币,我每月生活费(包括住宿)很难低于 1 万元人币。要是谁说国内综合物价比发达国家还贵,那肯定是没有出过国。

其实大家如果仔细想一想就能轻易判断出这个言论有问题了。举一个十分简单的经济学逻辑,如果发达国家的平均物价真的比国内物价还低(具体指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格),那么那些相对应的营业额应该更低才对,如果营业额更低,公司哪来的钱给雇员提供比国内高几倍的人均工资???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蒙古人均收入只有 1 千多美元,新车是没几个人买得起了,二手汽车比美国还要贵。

老挝人均收入 1 千美元不到,自行车要 500 元一辆,比我们这还要贵。

放远了说,民国时期民不聊生,但是面粉、盐、盘尼西林按美元或银元都比当时的美国还要贵。老蒋的秘书陈布雷一个月的工资还只能买 5 公斤面粉。

收入和物价有什么关系?

你掌握了商品定价权还是工业生产标准?还是掌握了金融流通?

穷不穷的和物价有什么关系?

穷只能和人工服务费相关。

穷国的人工不值钱。美国人一个月工资可以在泰国嫖一年。泰国人的一个月的工资在美国只能嫖一次,加上开房费,可能还不够。

是因为美国女性的服务更温柔吗?

知乎用户 高玉琢 发表

#为了不致混淆,我接下来说的货币都是兑换好了的同一种货币。

先说说这个娱乐节目提到的理论:人均 GDP 低的国家物价水平应该低于人均 GDP 高的国家。

某国的一个人某甲月收入是 500 元,与其对照的发达国家那个人某乙收入是 5000 元。

然后因为落后国家穷,所以物价都应该是发达国家的 1/10。

吃饭甲花 5 元,乙花 50 元;穿衣服甲花 10 元乙花 100 元;出行甲花 3 元乙花 30 元……

最后每个月甲攒下来 50 元,相当于 10 顿饭。乙攒下来 500 元,相当于 10 顿饭。

咦?既然如此,落后国家跟发达国家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干嘛要努力去变成发达国家?

这逻辑错在哪里呢?

====================

因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不是因为钱多。

我们别提钱,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就是劳动者单位时间劳动的产出较少。

换句话说,你一个小时只能生产一个齿轮,人家发达国家的一个小时生产 50 个。那么很显然地,人家单位时间收入能买到的东西就一定会比你的多。

也就是说,一个小时的低门槛蓝领工作都会有相当于生产 50 个齿轮 / 50 斤大米的收入,这样整个社会都不会觉得生活产品贵啊。

收入低本来的意思就是买啥觉得啥贵,所以娱乐节目里的那句话根本就是用名词解释来论证自身。

===================

那发达国家啥贵呢?人力贵啊。

你买个组合家具,在甲国可能是 12 个工时(120 块钱),在发达国家是 1 工时(50 块钱)。你的付出当然要比在甲国便宜。

然后,你请人来组装家具,甲国需要付出 1 个工时(10 块钱),发达国家也需要 1 个工时(50 块钱)。于是,总价格是 130:100,嗯,顿时觉得没那么过分了呢。

======== 更新下挖个护城河 ===========

当然,实际情况相当复杂,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必然会加剧两地的物价差异;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不同,相应的商品定价也会很有些差异;中国毕竟是一个国家,跟所有 “外国” 的各单项最高分比较败了也可以理解。

更重要的是,对于媒体老油条来说,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出他想要的解读。

======== 就是夹带了你咬我呀 ===========

因迅速工业化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的劳动者进入第二产业,会很快再进入第三产业,以后我国的服务业从业者收入也必然会迅速提高,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售价也会慢慢下降。

等有天,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真的特别便宜了,中国人的好日子就真的来了。

彼时彼刻中国人的自由,是不被资本绑架的自由,是摆脱金钱束缚的自由,是这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自由,真的会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知乎用户 snipercat 发表

少看点锵锵装逼行 多努力自己出国亲眼看看才是王道

法国家乐福找不到人民币 50 元以下的毛巾也是醉了 国内多钱?

巴黎随便坐趟公交人民币 16 块起 你所在城市多钱?

锵锵装逼行那帮人天天出国只关注奢侈品什么的 当然比国内便宜了 这不是废话

拿法国 LV 在华价格比较就是拿中国油条在巴黎比较 两根油条十多块 RMB 看到中国价格后回来惊呼法国老百姓连油条都吃不起了 有意义吗?

ps: 回答

@酸采

(HEA 文)

顺便也回答下大众 大家比物价时候很多人忽略了西方人收入问题 大家总是拿天朝 2000 年时候工资跟西方比 总以为西方人均收入是天朝好几倍 这里有个实例(人在外面 具体回来再修改):

法国统计局资料 2011 年 法国 50% 人收入 1 474 欧链接

Salaire moyen France métropolitaine (64612939 habitants)

中间那个 Revenu par ménage 2410 欧 是整个家庭月收入

下面那个图表有近几年的增长 5 年增长了 11.5% (你的城市 5 年收入上涨多少

下面是单人收入

这里有巴黎每平方米房租均价 按最低的 26 欧元每平方米算 35 平的房租月租在 910 欧元(不含水电)

顺便再贴一个 法国报纸调查法国最低生活成本每人每月需要 1490 欧元 (2014 年)法国贫困线是 977 欧元

1490 euros par mois, le minimum pour vivre, selon les Français

搜到了中文版的:

调查法国人均最低生活成本:每人每月 1490 欧元

很明显 大部分法国人抛去生活成本之外 没多少剩余 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法国满大街都跑的烂车,你日常生活中见不到多少法国人用 iphone 之类的 大部分都是三星 LG 之类低端智能机

我法国工作很多年了 这些基本东西还是清楚的 kebab 什么的 满大街都有 我说的是套餐(kebab 加薯条饮料)6.5 欧 你要能找到 5 欧的也是奇葩。但不可否认这基本就是法国在餐厅最便宜能吃饱的东西了 国内我住上海 楼下盖浇饭 15-20 元 RMB 吃的比这个好很多。

(法国人均收入差不多 巴黎也就 2000 欧出头 但是 35 平的房租就要 1000 多欧 算下来到手没多大区别) 扣去国内没有的住房税电视税等等 到手也就 9000 多 RMB 点跟北上广大城市白领收入没多少区别 但是你国内穷 吃个包子稀饭 10 多块能搞定吃的还不错 法国最便宜的 kebabe 套餐都要 6.5 欧 换成人民币也要 50 多块 上面说没有 50 块以下的毛巾 16 块钱起的公交车票 这些日常东西几倍的差距 问题收入有几倍吗?

-——————————————————————————————————————————

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很多国家比中国生活的确实好 毕竟人家是工 (gai) 业(ge)革 (kai) 命(fang)快 200 年 基本可以算上世界顶级一线国家 我觉得很多在比较的时候总是忘记属于我们的发展时间仅仅才几十年 这样比较其实就是一个刚步入初中的人跟高中毕业的一起参加高考 然后被人喷你分数怎么比人家差那么多?

西方国家很多东西相比天朝按购买力算是便宜一些 但是这其实是建立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身上 按照中国这几年的工资上涨速度 如果物价也跟着这么涨 势必也会带动法国物价上涨 在工资上涨速度远远不及中国的情况下 十年后 到底哪里物价高 结果还是很明显的。

知乎用户 BFRs 发表

一个协和医院的正教授,至少学了 5 年临床医学(大部分学了 8 年),然后进入医院当了至少 10 年大夫,他给你看一次病,只收你 14 块钱,你居然敢说物价高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谢邀。

**一言以蔽之,贫富差距所致。**我国人均财富虽然不咋地,但是富人是真的富有,由于基数 14 亿,富人总数也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人口国家了。

而且,贫富差距撕裂过程中,市场逐步向中上阶层靠拢(因为他们的钱更好赚),导致中下阶层背负了与自身经济实力不匹配的高消费水平。

最近因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2022 款上市,然后各大汽车论坛又掀起了我国汽车为什么这么贵的抱怨。最新兰德酷路泽 2022 款卖给中东价格 40-60 万人民币,目前现车还有在天津等待装船运往中东呢?

但是,我国陆巡卖价多少呢?怕是翻倍都不止,还要加钱!

我觉得大家不用局限于关税,因为国产普拉多也没见便宜。(当然,关税也是重要原因)

为什么汽车工业如此发达的现在,我国的汽车卖得还是如此贵呢?按理说,我国市场这么大,拥有更高的议价权,但是,实际上,我国的汽车就是贵。有的人还比较了俄罗斯汽车市场,那就更便宜了,几乎就是我国汽车卖价的对折以下。

赚更少的钱,买更贵的车!

18 年以来中国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但是并不妨碍 BBA 继续逆势上扬,不仅如此,中国早就成为 BBA 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20 年 BBA 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比大幅度提升,说明中国消费力比国外提升要迅速。

所以,别再说我国消费不行了,可能仅是有的人消费不行,但是有些消费很行吧!

其实我们国家可以理解为 A 和 B 两个社群。

A 社群过的是发达国家的生活,资产(包括房产)超过千万,主要集中在沿海以及中西部省会等大城市。

B 社群就是剩下的人,过着名副其实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而且由于经济活动由 A 主导,导致消费水平和 B 越来越背离。社会总体消费的价格增速大于 B 社群的财富增速,以至于虽然看似 B 比几十年前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却降低了。

我把上述现象称为 “马拉松效应”(原创名字,不喜勿喷),何为马拉松效应呢?

马拉松比赛开始的时候,所有参赛人员都在同一起点出发,电视机直播画面会尽可能覆盖最大范围的参赛运动员。

随着比赛的进行,参赛队伍会出现分化,直播画面会更多的关注领头的队伍,留给中间队伍的镜头会少很多,留给末尾队伍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里面,领头队伍可以理解为 A,剩下的运动员可以理解为 B,直播画面可以理解为消费。

领头队伍是马拉松的最大看点,A 社群的人则是最具消费价值的人群(比如号称农村包围城市的拼多多,主要用户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运动员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就需要让自己跑得更快些,然而,加速很可能会超出自己的体能极限,让自己很痛苦;B 社群为了体验更优质的消费服务,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因为优质服务的目标客户是 A,所以从定价就没有考虑过 B),这样就会超出自己的经济极限。

我们本来生产了很大的蛋糕,只不过有些人分得多,进了 A 社群,而有的人分得少,进了 B 社群!

PS:更多社会思考文章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有人只把 iphone,LV,Dior 这种一个月甚至一年买一次的东西当物价,不把每天吃的蔬菜、水果、牛肉面、果汁、点心零食当物价。

还有的人只把商店里的商品当成物价,不把理发、医疗、商业保险、修下水道、物业、快递、修车、修电器这些服务当物价。

还有的人,只对比 iphone,Tiffany,Armani,哈根达斯,filet 牛排在中国和美国的物价,却不对比老干妈,回锅肉,小米手机,国产寨板,小店普通衬衫袜子内裤,书籍,电话费账单,水电费账单,市中心 tollway 账单在中国和美国的物价。

还有的人,非要拿人口 1000 万北上广深市中心的 150 平米公寓,跟美国澳大利亚中部大农村 100 万人城市 house 的价钱对比,却不拿中国中部 100 万人口县城的大房子跟纽约波士顿香港伦敦的小小公寓对比。

结论:水深火热,吃枣药丸。

PS1:我只是指出有的人谈 “物价” 问题时抖个机灵,我没有对两国总体物价和收入水平进行客观全面的对比,你们不要听风就是雨。

PS2:有人在下面问我为什么只谈物价不谈收入。我为什么要谈收入,你们挣钱比不过美国人不是不争的事实吗,你收入这么低,为什么要问我?不应该去问你的老板吗?

结论:水深火热,持枣药丸!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中国人穷?题主莫非是传说中的史前公知?

2021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 2755 名上榜者中,有 1/4 集中在 10 座城市,超过 10% 居住在 4 个中国大都市。今年,北京净增 33 名亿万富豪,共有 100 名亿万富豪,首次将拥有 99 名亿万富豪的纽约挤下第一的宝座。前十的城市中,一半属于中国。

虽然福布斯杂志解释北京的亿万富豪超过纽约,但是总资产低于纽约。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这个解释根本不可靠。

东方人天生低调,很多优质的公司是不上市的。对于上市成功福布斯统计其股东资产用的是市值,而对于非上市公司则只能统计资产。这对于中国是极不公平的。

还有,中国比美国物价高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来的?题主去美国生活过吗?大部分流美人员去了美国之后更热爱祖国的,因为美国的美好是被强行粉饰的。像陈平教授这种真正在美国生活的就明白,2000 人民币在中国比 3000 美元在美国过的跟舒适;张维为教授也说,工地上 20 块钱的盒饭,美国中产阶级都吃不上。

知乎用户 杨晓怿 发表

因为国内市场大,人口基数多,形成的物价方差是远大于欧美等国的。

比如在国内吃碗面,从 3 块钱的拉面到一线城市的 40 元快餐面都有,对应的是从月收入不足一千到一线城市白领的各种收入;差不多款式多衣服,可以从商场的 500 元到 pdd 的 29.9 包邮;反应到房价等领域的话,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用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去看待高收入群体的日常物价,形成一个物价高的结论。但不同的收入群体有不同的过法,在高价市场逐渐形成的时候低价市场也依然存在啊。

人均穷不代表没有小康和富裕群体,有高价市场的同时也有大量平价产品,这才是中国。

知乎用户 Intopass 发表

想要在落后国家享受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生活标准必须付出高的多的成本,这是正常的。

在落后国家享受落后的生活标准才会省钱。

知乎用户 江阁雪 发表

楼下便利店买的,水笔 2000 韩币(十一块半),橡皮 800 韩币(四块半)

ps:回寝室向英国佬抱怨了一下太贵,结果她觉得价格很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认同楼上说中国东西便宜是因为质量差的观点,我自己带的国内四块九的牙刷跟七块半的毛巾比这边十八块一支的牙刷跟三十几块钱的毛巾好用的多,国内五十几块钱的秋裤比这边一百多一点的质感还好。(问了下室友她觉得韩国物价比英国还便宜一点,质量也差不多)

还有说在中国五十块钱也吃不到一碗好面的,我在东北的时候出门花三十块钱就能吃到加两块大牛肉还送两个小菜的汤面,估计是你不常出门被餐馆坑了吧。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市场分配的结果由资本决定,只要资本的实力足够强,劳动分配份额小和生活成本高之间并不矛盾。

常年的天量精准滴灌 + 人民币畸形的汇率,导致这个问题更严重:

当初有人说,房价比国外贵,但是食品便宜啊,现在怎么样?

资本会把触手伸向每一个角落,把劳动者的收入压到最低,然后把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推向极限,榨干全社会最后一枚铜板。

然后,进化……

知乎用户 大西洋鳗鱼​ 发表

不是澳新欧美!我为什么最喜欢去 “中等收入国家” 常住?因为物价性价比最高!!

这篇文章较长,但请大家一定耐心读完,因为我通过阐述分析我本人大量实地在国外多国生活的经历(有极富国也有孟加拉国这种极穷国),大家会对国外生活性价比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因为东西并不是越便宜就性价比越高!也不是穷国就一定便宜!

在公众号《哪些国家的人生活水平和中国最接近?》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在去过的这些旅游目的地中,我喜欢去、经常去、想过常住的,包含有:墨西哥,土耳其,马来西亚,泰国,巴西这些如今的中国人一般会不屑,觉得比自己穷,实际的体验却比穷国和富国都要好许多的国家。

在被和谐删除的《深圳真的比台湾发达吗?》的这篇文章中(微信订阅号 “大西洋鳗鱼” 后台回 fu“深圳 1” 可阅读这篇),我的以下文字是对上述观点的补充:

地区对比时,应把人均 GDP 视作为存量概念,而不是增量概念,你要比底蕴,素质,教育,审美,文化积蕴,请拿过去 50 年的总人均 GDP(累积每一年人均数据)来对比分析。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大陆的一些软性指标远不如人均 GDP 在 2020 年和它接近相仿的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了,就知道有某些东西要超过可能还要再过一代人了

再次强调,比较人均 GDP 以及社会发展水平时,还请将人均 GDP 视作存量概念作累积计算!不是现在刚刚接近靠拢了过去的差距就瞬间抹去了,不是这样的!别人富了 40 年的状态跟你今年刚刚在单年人均 GDP 指标上赶超,是截然不同的。

以上两篇文章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为防误解,以下所讲的 “中等收入国家与地区” 不包含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也早就是发达经济体)宜居性与旅游价值有三个判断:

1,这些中等收入国家现在的平均生活水平、人均工资和中国差不多(但前几十年中国普遍落后这些国家)

2,从平均素质、教育水平、审美、敬语普及率这些 “软指标” 看,中国目前差于这类国家,因为有至少 50 年落后的账要补。

3,中国经济发展的速率快,所以在结论 1 的生活水平指标上,中国会慢慢超过这类国家,但在结论 2 的软指标对比上,50 年的账首先要先补完,所以至少需要再过一代人才能赶上。

以上,我是在说中等收入国家宜居以及旅行性强,那么除了 “软指标” 更好,还有其它原因吗?

当然有的,以下会讲另一个观点:这类已经正常发展了 50 多年的国家,有大量的中产阶级群体,所以有非常繁荣和多选择的商业与消费文明,这是后发国家(如中国),以及真正的穷国(如以下列举的诸国)需要很多年来补缺的。

首先说说穷国,现在的世界上确实又有大量的贫穷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也是需要分类的,就拿亚洲国家来举例吧:

一、尼泊尔、缅甸、孟加拉国这种国家,是穷到目前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国家。从哪里看为什么没有未来?

首都几乎没有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有也很少。

这类酒店很少说明什么?没有国际商务与贸易需求——光靠外国富人来旅游,这类成本投入高的酒店是很难落地的。

与此相对的是以下第二类 “穷国”:

二、越南、印度,是现在很贫穷,但未来能看得到会欣欣向荣的国家。同样是以上的这个指标,胡志明和孟买的五星级酒店琳琅满目,而且相同的品牌不比上海和北京便宜。(胡志明的奢华酒店品质之高我以前在公众号就有写过《我重返胡志明市,而胡志明却渴望回到西贡。》)

在胡志明和新德里,本国人能住这个价钱酒店的人数与比例是远少于中国人的,那是谁撑起来这些豪华酒店?

就是上述的国际商务与贸易需求,这也是国际热钱流入的一个标志

以上先把穷国分了个类,我们接下来再进一步聊聊印度与孟加拉国这两个样本,以此来讲讲印度即使 “未来欣欣向荣”,但它和本文所讲的“中等收入国家” 的本质区别吧。

在印度的四部曲中,为什么我说过 “我宁愿多次去印度旅游,但绝不会想在印度常住乃至定居?”

是的,我喜欢去印度旅游,因为它的文化多元和适合猎奇,但过了 30 岁的我,人生难道还仅仅是 for 猎奇吗?有能 afford 起的体面的住宿和饮食,是我要常居城市所必须要有的因素。

但作为一个穷国,你敢相信,对于我这样一个中产习惯的消费需求,新德里和孟买的价格是远远高过伊斯坦布尔,曼谷,墨西哥城,甚至台北的吗?

我为什么非常不喜欢新德里这个城市?作为印度中产最多的城市,这个城市不仅五星级酒店比上海贵,日常的中产消费也比上海要贵。

孤身探险,孟买往事。》公众号的印度第一篇里早讲过(印度写了三篇,欢迎去同名公众号 “大西洋鳗鱼” 阅读):2015 年,那时候还比较节省的我,在孟买第一晚住的 390 块一晚的酒店,390 块在 2015 年,在北京上海也能住到全季了,但在印度的孟买,却住到中国 50 块招待所条件都不如的粪坑 “酒店”。

印度不是比中国穷很多吗?(2019 年人均 GDP 仅仅只有中国的 5 分之一),怎么 390 块当时在上海能住干净的全季桔子亚朵这种中端酒店,在所谓 “印度的上海” 却只能有此待遇呢?

只有酒店领域是这样吗?错了,吃东西也是。

当时在新德里发的这个 Nandos,价格贵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三个鸡翅 60 人民币,这在上海都肯定是贵的,在人均 GDP2000 美元的印度?

因为我喜欢日料,所以在新德里时在 tripadvisor 上找过一间评价靠前的日料店,吃了 360 人民币,结果吃的食物的质量与口味还不如学生时代在上海广州 100 块去的那种廉价回转寿司(以后在孟加拉国的相关经历会更加惊悚,请往下看)

按上海的工资水平,假设有 1 万人能负担每周吃一次这样 300 多块人均的寿司店,而新德里则只有 100 个人,也就是说这样的中产消费,在新德里也是属于非常顶层与罕见的消费,大部分新德里人是进不去这个日料店的。

为什么印度是这样啊?

夸张一点说,印度的消费可理解成就只有 1% 的高端和 99% 的超低端,就像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印度是 10% 的人和 90% 的 “牲畜” 组成的国家一样(不代表我同意,但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印度的阶层分布是个彻底的金字塔形,且极少数塔尖之下就马上到达了超低端的海量人群——中间阶层太少太少了,所以中间阶层的消费,要么高一点贵一点,往上层靠,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吃到 60 块三个的鸡翅,以及 360 人民币的垃圾寿司,或者去《一半粪便一半黄金,这里是孟买!| 不可思议的印度(二)》印度第二篇这样的比上海 IFC 商场硬件还要高级的奢侈商场去含泪消费。

要么就向下兼容,去在 2015 年住 390 块的苍蝇粪便酒店,即使这种酒店相对于印度大部分阶层也是住不起的。

性价比?没有的。

再吐吐消费文明比印度更极端的孟加拉国

这样挂人的 TUTU 车确实在孟加拉国是常见的

咖啡店的点心,你有想吃的吗?

孟加拉国从很多方面,都是印度的 “影子国”,除了不同的宗教以外,两国文化相同,长相近似,人口同样极为稠密,甚至孟加拉国的独立的最大原因也是因为印度的帮忙(肢解了东西巴基斯坦)。

而对于人均 GDP 连印度都不如的孟加拉国,以上说的在印度新德里这种极低性价比的消费体验,在孟加拉国只多不少。

我想用恶心来形容这家达卡最高级的日料——当时同样是在 APP 上筛选的评价最高的一家日料,而且开在当地一家很 “高贵” 的酒店(进门要安检两次搜身,进餐厅要三次搜身)。

难吃吗?是肯定的,你们看看下面这天妇罗炸成了什么样,图二是我吐出来的面粉皮,一个天妇罗 90% 是面粉,10% 是殃殃软软难吃的虾。

主菜肉排是这个,这卖相你想吃吗?

这时候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区别出来了,印度是中产阶级的性价比不高,但因为印度是我上文提到的,第二类的贫穷国家(有前景有未来),印度和越南一样,见过太多的外国人,它们的上层人见过世面,所以高级的餐饮虽然比上海贵,但还是做的好的。

日料店里大便样的浓汤,好像是 70 多人民币

但孟加拉国则是不仅中产消费糟糕,连高端的也做的极差(因为没见过好的),而且卖的价钱也很有勇气,比如以上讲的那个天妇罗能卖 280 人民币。

以上是吉大港(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一家高级超市的即饮咖啡,这样的咖啡已经是我在当地能喝到最好的即饮咖啡(在中国我是不喝这种常温保质期有 12 个月的即饮咖啡的,因为品质不好),这种咖啡是星巴克的工厂线瓶装产品,并不 “高贵”,在孟加拉国的价钱是以上图二的 27 人民币。

孟加拉国的人均工资才多少?——据当地华人讲,月工资 1000 块已经是当地很体面的薪水了。一杯 27 块的即饮常温咖啡,谁买?

以上这些消费体验和价格描述讲完了,所以这是梁静茹给达卡的酒店和这些餐厅的勇气吗?

达卡的酒店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有多么的离谱。就是中国十八线县城的一些招待所的硬件条件,在达卡能卖 400 到 800 人民币一晚。

这就是孟加拉国的向上兼容消费,因为这种乡村招待所风格的酒店,也是 99.9% 的孟加拉国人不会住也住不起的。虽然乡,但就是给外国人住的,也有勇气能卖 400 到 800 晚的价钱。

这是首都达卡市中心最洋气的街道之一

说了这么多,我就要把话题讲回来了。

一个城市的商业文明就体现着这个城市的中产阶级的蓬勃程度——商业文明高,是指城市需拥有大量物价和中国大城市差不多的咖啡馆,餐厅,电影院,剧院这类中产消费地。

以上所说了这些怪现象,还是因为印度和孟加拉国,本质上和以上所说的发展了 50 多年的那些中等收入国家差距甚远。

那些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性价比中国都要高,比中国都要花得爽,是因为他们在 50 多年的发展之后,有相当大的一个中产阶级群体,他们平时朝九晚六,热爱享受生活——他们把去咖啡店当习惯,把去剧院当作每周的爱好,把去日料店当作日常的消遣。

这些行为不是 “上等人” 才会做的事,所以这些消费自然不会有 “上等” 的价钱。

而又因为中产阶级数量很庞大,所以这些消费需求极为的广泛旺盛,所以竞争很大,所以从价钱,审美,装修上,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场所的品质都非常的优秀。(说俗点,就是在曼谷,墨西哥城,伊斯坦布尔,吉隆坡,你能花钱花的很爽又很舒服。)

最后,以 2019 年 10 月,我结束孟加拉国的旅行的当天,发的那篇朋友圈结尾吧,孟加拉国以后我紧接着去了泰国曼谷,在曼谷的第一顿,是酒店下面非常简单的一家 coffee club,这是一家连锁的开在全泰国的咖啡简餐店,可吃着这样品质的食物和饮品(总共才 70 块),我却恍如隔世,差点要泪流满面

以上。

- 相关文章 -

同名微信订阅号 “大西洋鳗鱼” 还有孟加拉国第一篇文章,更加现实与残酷,关注即可阅读。

原创不易,感恩您点个赞。

如何看待外蒙古 (今蒙古国)?

知乎用户 刘硕 发表

在天朝天天下馆子。

现在天天煮泡面。

食尚不足以果腹,其他东西的物价,who 他妈 cares

知乎用户 你是一只西瓜​ 发表

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经济学知识,只需要最基本的逻辑判断

我们假设以下两个条件:

(1)中国的人均收入 1000 美元,美国人均收入 6000 美元。

(2)中国物价是美国六分之一。

虽然中国人收入是美国人六分之一,但因为物价也是六分之一。

所以 1000 美元在中国,和 6000 美元在美国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是一样的。

得到结论:1000 美元 = 6000 美元。我们不用发展了,原地赶上美国。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在中国买东西,然后卖到美国,这可是 500% 的利润啊!!!

综上,如果穷国和富国的收入和物价比一致,其实这两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是一致的。

因为钱只是一张纸,钱能买到的东西才代表了背后的价值。你每月工资 3K,代表你的报酬是 3K 对应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是你价值的体现,而不是钱的数字。

穷国之所以是穷国,不是因为钱少,而是他的收入能买到的商品更少,相应的生活水平也更低。

所以很多人天天问为什么我们整体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没有美国好,这还用问吗?

一个人均 GDP 只有美国六分之一的穷国,能跟别人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平才是有鬼了。

当然,发展中国家有一种 “商品” 更便宜,就是 “人”,所以你的收入更低,外卖、理发、维修、家政这些服务业的价格也更低。美国的“人工成本” 很高,但通过科技、金融从全球赚取利润,要求我们这种穷国不断给他生产廉价工业品。

为什么常常讲 30 年前 “血汗工厂” 做衬衫换飞机?因为你只能做衬衣,这个时候能不能说我们的 “廉价劳动力” 要高收入?不行,因为你只能做衬衫,不做就没饭吃。

这几年中国的人力成本也慢慢涨起来了,一些 “血汗工厂” 又移到了其他东南亚国家继续压榨他们的比较优势,越南能不能说他不做了?不行,因为你不做,自然有其他国家做。

知乎用户 刘洋嘉 发表

穷所以贵,这个逻辑本来就是合理的。

90 年代桑塔纳卖到 15 万以上,一线城市可以买套房。

因为我们穷,造不出来。

抖音上有人介绍非洲,一辆普通自行车大家拿来当宝贝,还有专门的 “自行车洗车行”。

还不是因为他们穷,造不出来。

现在,我们能造出来,而且人人都能享有的,价格比起国外其实很便宜。

大部分国产水果,很便宜。

手机,便宜而且好。

衣服,便宜而且还算好。

酒店饭菜,便宜而且好。

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比国外贵。

比如豪车,我们没有,价格别人说了算。

比如奶粉,或者大部分与小孩子相关的产业,都偏贵。有以前生育政策的原因,也有两大奶企不干人事的原因。

还有房价,非常畸形,特贵和特便宜。

比如阶级相近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两者生活方式是不同的。

老外会存点钱买辆奔驰宝马,买点好手表,规划一下每年去哪个邻国旅游。然后每天沙拉汉堡。

他们很难像我们一样,天天水果自由,随时去家常饭店不带犹豫。不为别的,就是贵。他们随随便便吃一顿人均 50 欧元就出去了,还不是去高级饭店。某些水果,比如柚子,价格奇贵,他们就在中国天天买,吃个够。国内谁家天天买柚子吃啊?

当然,他们存几万欧元买辆宝马 ,跟我们存十几万买辆普通汽车,难度应该是差不多的。

这些差异都能感受到。

国外也不都是天堂。国内也不全是水深火热。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任何商业交易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定律,从这个角度去看任何问题,都会清晰很多,就是供需。

中国的物价高,恰恰说明,人多,物少。这种少,并不一定是真少,还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少。

什么意思呢?

比如土豆,地里的土豆并没有涨价太多,但是店里的土豆为何涨价太多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房租,配给。

商品的运转成本更像是出租车,你拉一个人跟拉四个人,成本没多大区别。

根源的问题不在于生产成本,而是流通造成的成本。

好比你们小区如果一次性需要 10 吨的土豆,自己找辆车,从地里拉过来就好了,物流费才千把块钱。这个多便宜。

怕的就是我拉过来,没这么多人要,得找个人看着,得找个仓库放着,最后还烂了一大堆,没人会做赔本的生意,烂不烂的,成本都要加在已经卖掉的土豆里。

所以我看过国外超市的定价,很神奇的地方就是 1 升的牛奶哪怕是 2 美金,但是 5 升的牛奶我只要 4 美金也可以的。成本不在于生产的环节,在于流通的环节。

那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中国什么便宜呢?

人力便宜,实际上不止中国的人力便宜,东南亚,非洲的人力都便宜。供给太多了,需求太少了呗。

所以你做的工作如果别人也可以不用学习就做,比如外卖,快递,中介,那一定会造成惨烈的竞争。供给多,而需求少。

这一点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网购不繁荣,因为人力成本高啊,送个东西的成本比你买的那个东西贵多了。

这一点你以为上层看不到?你以为那些总裁不懂?都懂,我都懂,人家不懂?但是人家就可以舔着脸说中国创新走到前面了。

中国的快递模式,也可以在东南亚复制,比如极兔快递。

那是因为中国低廉的人口和没有技术的人,太多了,这些人你总得给他一件事做,哪怕只够吃喝的,这样也能不惹是生非,失业了,那才是要找事的。

维稳才是第一大要务。

快递,中介,外贸,都不是为了让你赚钱的,而是为了让你有个事干,不惹事的。

有一副对联我挺喜欢的。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宽与窄,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

1000 平米的房子里有 500 个人,这是窄,10 平米的房子里有 2 个人,这是宽。

做生意,找工作,都尽量避免往窄的地方走。

知乎用户 归伶昌​ 发表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只想从食品方面给一个思考。

德国是一个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水平而言食品物价奇低的国家。低到什么程度呢?我仔细算过,如果扣掉房租、保险和我买书的钱(!),每个月自己做饭、买零食,时不时吃一顿外食 150 欧基本没什么问题。

所以我常常想,到底 500 克猪肉不到三欧元,一瓶 1.5 升的矿泉水 0.2 欧元这种和国内几乎一样的物价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标准化制造和由此带来的机会成本的极大降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德国住久了以后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食品都是标准化制造的产物,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其实都是和工业产品完全一样的 “工业品”——所以严格来说不存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别——只是制造形式不太一样罢了。这样也就可以极大地避免由于非标准化和非工业化造成的丰收 / 歉收和由此引起的价格剧烈波动,这样,农民的“机会成本” 也可以降到极低的水平——在国外的朋友都知道,同样重量的西红柿罐头要比鲜西红柿便宜很多,这也就是机会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结果。

而如果你想吃 “绝对新鲜”,想 “体验一把在国内逛农贸市场的惬意”,德国的市场分分钟教你做人——反正我是去不起的——而这也是机会成本非常高的后果……

再回到矿泉水的问题,为什么德国的矿泉水如此廉价?

我觉得这

1)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大家习惯于买瓶装水,促使瓶装水变得极为廉价——这也是大工业制造的结果。类似的还有奶酪、黄油的价格(国内价钱已经贵破天际)

2)或许这是这种产品的价格极限:如果有一个某个东西自身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产品,将其包装、分销后,它的价格是多少?或许就是这个 0.2 欧元 / 1.5 元人民币。同样的道理还有 2 欧元可以买到十卷卫生纸(!)、0.2 欧元一盒的盐、几毛钱一包的糖等等——这可能已经是它的价格极限了,所以即使在国内也看不到进一步降价的可能。

++++++++ 补充 +++++

餐厅的东西其实也还好,上次组织(!)组织一个活动,我们每个人点一份餐,有个中国人点了个双层鸭肉(!)汉堡,只要 14 欧,非常好吃!我和他两个人分吃,撑死…… 而且是在波恩黄金地段的餐厅。

然后这家店叫做…… 鸭店(大雾)——诚意推荐!不过请只吃他们家的鸭料理!切记!(位置:波恩大学主楼附近,Munster 大教堂旁边)

学生食堂的东西就 “更便宜” 了——比如我昨天吃了一份 2.5 欧的午餐,内容是:一份薯条(很多!!)+ 酱(很多!!)+ 一份鸡排(大!涂奶酪酱?)+ 一份沙拉(我要的是土豆蛋黄酱沙拉 = =)+ 一份甜点(布丁类似物)

这份饭我下午四点吃的,到凌晨还撑的要死(而且我可不是小女生哦你懂的……2.5 欧啊你们感受下……

明天还去食堂,有机会给你们拍一个呗。

照片

价目表

点了第二款的屌丝版,2.4 欧的,长这样

就是炸土豆,肉棒 (!),酱汁,谷物酸奶,沙拉,唇膏大小供参考。

估计今晚又要晚睡了,撑死了真是

不过食堂的东西还是 3.5 欧左右的比较多……(贵啊吃不起 QwQ)

我觉得农业补贴肯定对价格平抑有一定作用,但是它无法解释下面两件事:

1)为何农贸市场的东西贵得要死?——当然,可以解释为 “农民伯伯进城摆摊” 这件事的人工成本很高……

2)为何很多日用工业品也便宜得要死?(比如上面说到的卫生纸,然后洗衣液也是 1 欧多一大瓶,买一次用好几个月,洗洁精也是五毛钱一大瓶,这些总不会冒充农产品领补贴了吧?)

至于第二点,到底为什么德国的工业品也那么便宜…… 我个人的观点还是——这个价格已经达到了物价临界点——就是说,生产这个的价钱就是这么贵,跟你在哪里生产几乎没有关系,而且高度自动化的今天,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十几万瓶洗洁精,所以这个工人到底是领 10 元每小时的工资还是 10 欧元每小时的工资几乎对产品价格没有影响。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国内的日用品几乎都是外国品牌,什么佳洁士啊舒肤佳啊,而跨国企业肯定要追求一部分额外的利润(母公司抽头?),而德国的品牌基本上都是自有品牌(什么妮维雅啊之类),相对来说可能少了这一层剥削。

感觉有必要去超市给你们拍一圈?为什么大家都那么不信啊?知乎的在德华人少说应该有一两千万(大雾,反正整天见)啊,大家都出来现身说法啊!

最后吐槽一下那些说发达国家 “只有奢侈品价格便宜” 的人——恩格尔系数低的国家才能算发达国家好吗?!而你之所以看到有些国家他们的食品贵破天际,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也高破天际了好吗(比如瑞士啊香港啊)……

知乎用户 宋君苔 发表

仅仅就农产品方面进行一下解释。

中国农产品卖的贵,主要是指肉禽类,奶类,粮食(玉米、小麦、大豆等)等等方便机械化播种(喂养)、收割(挤奶或者屠宰)、运输、储存的农产品。

因为美国的国土有约一半是广袤无垠的平原,非常利于机械化农业生产。

美国超市的牛后腿肉,2.99 美元一磅,差不多 22 块钱人民币一斤,中国生牛肉一般人民币三十多元甚至四五十元一斤。

1 加仑(3.75 升)的脱脂牛奶,2 桶 4 美金,相当于 28 元 7.5 升,相当于人民币 3.7 元一升。

其他品牌牛奶 3.79 美金一加仑,也不过人民币 7 元一升。

中国基本上没有加仑装的,多数是这种纸盒包装的,一盒一升大概人民币 16 元。

即便这些利乐砖包装的。一升也要 10-12 元左右,可见美国牛奶非常便宜。

美金人民币汇率以 2018 年 8 月 31 日的 1:6.82 计算,俄罗斯小麦每吨 220 美金的话,相当于人民币 0.75 元一斤。而同时期山东小麦收购价虽然根据品质不同有所不同,但是大致在人民币 1.2 元一斤上下,优质小麦大概在人民币 1.3-1.4 元一斤。俄罗斯小麦离岸价比国产普通小麦的收购价居然还便宜 37.5%左右,比国产优质小麦收购价便宜近一半。俄罗斯小麦离岸价还有农田到港口的运输费,仓储费等其他费用,所以中国小麦在国际上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假如中国向国际上放开粮食市场的话,肯定输得一塌糊涂,中国农民必然大量破产。所以我国至今没有对国际上开放粮食市场,只是进口了大豆等非粮食作物(用于榨油,属于经济作物),而一方面国家花很多钱补贴农民,以高于国际粮价的价格进行粮食收购,另一方面却经常听到农民抱怨粮价太低,去除种子、水电费、化肥钱后,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而在中国,粮食的零售价就更贵了。

国外的蔬菜等不容易机械化的农产品,就贵一些。其中卷心菜、胡萝卜、土豆、洋葱等相对容易机械化收割,相对耐运输,储存的蔬菜就相对不太贵。而黄瓜、西红柿、菠菜、空心菜、菜椒、甜豆、蘑菇等机械化收割过程中容易损坏而需要人工收获的,以及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腐烂的蔬菜就相对贵。比起上面牛肉的 2.99 美金一磅,很多蔬菜水果真的比肉贵。

而中国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卖的比美国便宜,是因为蔬菜水果不太方便机械化采摘,且相对不容易运输、储存。而中国除了农业的人工便宜,便于人工种植、采集外,还在于中国运输业人工也便宜,且基建好,物流交通发达,便于蔬菜水果下了田头后又快又便宜的送到菜市场或者超市。而美国因为人工贵,物流烂,一个快递就和中国有很大差距,所以蔬菜水果容易损坏腐烂,进入沃尔玛等大超市会有很大耗损导致成本增加,所以才贵。而肉类和牛奶只要简单粗暴的冷冻或者冷藏就可以保存。

而中国蔬菜水果之外的很多农产品,如粮食、肉禽类卖的贵,不是因为没有竞争,所以利润高,而是因为本身成本高,而成本高是因为我们是小农经济,大部分农民只种几亩地到十几亩地,所以没有办法大规模机械化的种植(养殖)、喷水(喂水)、撒农药、撒化肥(喂养)、收割(屠宰、挤奶)……

而国外发达国家除了日、韩等国和台湾等地区,都是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都是受雇于农业资本家的专业农业工人。本身因为资本大,所以收买种子、化肥等等可以拿到一个优惠价。又加上各种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劳动力。

耕地的对比,看资料美国有的拖拉机一分钟可以耕 6 亩地。

撒种子的对比

洒水的对比,而且后一种还更加节水,除了节约人工成本,可以进一步的节省水费。

![](data:image/svg+xml;utf8,)

撒农药的对比:

好消息是,中国的无人机很牛逼,已经有人在尝试无人机撒药。

收割的对比

所以美国 300 多万农业工人靠机械化种了比几亿中国农民还多约 50%的地(中国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只有 1.21 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8% 左右。美国的可耕种土地面积有 1.715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3.15%)。还把除了蔬菜之外的农产品卖的那么便宜,甚至企图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大豆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总结:

一、物价的绝对值,中国低于德国。“先问是不是”,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

二、平均收入和结余,中国低于德国,与两者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现实相符。

三、平均收入、结余,并不完全反应知乎主体用户所在年龄层(20 ~ 39),两国一线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和结余。计算出的二的数值,要打点折扣,不过此年龄层,发达国家德国一线城市居民依然比中国一线城市居民收入高、结余高。

四、考虑两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买房、生娃带娃、能否全职工作方面,中国一线城市年轻人相对德国一线城市年轻人更有优势。(德国法定养老金,税前保险前,女性平均 557 欧 / 月,男性平均 982,高 76%。德国平均首次买房年龄 34;中国 27。)

-——-

我在德国每天喝 1 ~ 2 升无乳糖牛奶,一升 1.05 ~ 1.34 欧(8.4 ~ 10.7 元);

我在德国买打折猪肉,一斤 2.99 欧(24 元),打折五花肉一斤 3.99 欧(32 元),不打折的时候 8.3 欧(66.4 元);

我在德国吃饭堂,就是很硬的猪肉、难吃的肉丸什么的,或者是好吃一点的香肠、鸡腿,加点没味道的沙拉,再来点干硬米饭、粉或土豆,一顿吃饱(或难吃到反胃)得 6 ~ 7 欧(42 ~ 56 元);

我在德国的中餐馆吃饭,跟同学去,两人 60 欧(人均 240 元)是吃得还行的水平;自己吃的话,一个酱牛肉加一个蒜蓉通心菜加米饭的丐版吃法,20 欧(160 元);一个海底捞小火锅 10 欧(80 元,国内 35 元左右)。

在德国吃饭,很憋屈地吃,每月约 450 欧(3600 元);在中国吃饭,自己做或者吃 30 ~ 40 元的外卖,偶尔出外吃人均 100 元的餐厅,可以吃得很爽。我在德国喝很多奶,就是因为在外面吃饭贵,自己做饭,米、菜就把肉的差价抹掉了。中国便宜。2:1

德国(慕尼黑)交通一个学期 / 半年 271 欧(2168 元),月均 361 元;中国(广州)10 公里以下,单程 3 元(15 次之后打 6 折),一个月 126 元。没有学期票的话,单程 2.9 欧(23 元) ,日票 6.9 欧(55 元),月票 55 欧(440 元)。中国便宜。3:1 ~ 8:1

德国手机一个月 30 ~ 40 欧(240 ~ 320 元),一个月 20 ~ 30G;中国一个月 70 块 20 ~ 30G。中国便宜。4:1

德国苹果产品比中国的贵 10 ~ 20%,中国品牌安卓手机比中国的贵 20 ~ 30%。中国便宜。1.2:1

德国慕尼黑(一线城市)市区房租最低 700 欧(5600 元),高的 1000 ~ 2000 欧或更高(8000 ~ 16000 元或更高);中国拿广州比的话就太欺负人了,不拿城中村比,拿有完备的小区设施的复建房比,如猎德(距离 CBD 步行 1.5 公里),一个月一人 2500 元,又或者是高级商品房(保利心语,紧挨 CBD),一个月 4000 ~ 5000 元。北上深的话乘以 1.5 ~ 2 吧?我也不太清楚。中国便宜。1:1 至 2:1

德国慕尼黑非计算机博士生,一个月 1800 ~ 2200 欧,按比较学生的消费来算,- 600(住) - 450(食) - 45(行) - 105(杂) = 600 ~ 1200 欧(4800 ~ 9600 元), 能利用好学校的设施的话还是能过得挺舒服的;中国广州博士生一个月 2000 ~ 5000 元。德国博士生结余最低差不多是广州博士生纯收入最高值。德国胜。

德国慕尼黑平均月收入 4200 欧,税后一个月大概 2904 欧,保险后(养老失业护理医疗)约 2100 欧;中国广州平均月收入 9230 元,个税 213 元,五险一金个人缴纳 2052 元,到手 6965 元。在慕尼黑扣去衣食住行一个月能剩下 400 欧,在中国扣去衣食住行一个月基本没钱剩。德国胜。剩下的钱大概相当于 13 顿好饭,或者 80 克 weed,或者半个中配 ipad/iphone,或者 8 件德国最流行的黑 / 灰 / 蓝色冲锋衣,或者 1/120 辆国产豪华车,或者 1/1200 层市区好房(40 平方米)。

关于收入,德国的话,相关法律及其执行比中国好,多数有稳定全职工作的人中规中矩地做都能做到退休,工资也随工龄增长。因此 40+ 50 + 的工作人群大,收入也高。相对来说,德国二三十岁的人,收入较低,有的只有非全职的工作。对于知乎上大多数人来说,考虑的更多是现阶段二三十岁的人的收入,因此德国的优势没那么多。

(如果过苦逼生活的话,慕尼黑能剩 2100 - 600(住) - 445(食) - 55(行) - 200(杂) = 800 欧(6400 元),广州能剩 6965 - 1500(住,非城中村,单程半小时) - 1800(食) - 150(行) - 515(杂) = 3000 元。德国四五十岁比二三十岁收入高,算 90% 的话,慕尼黑二三十岁的人税后保险后平均 1890 欧,一个月能结余 630 欧(5040 元),比广州好,比其他一线城市要好得多。)

以上就是不考虑买房、买车、结婚生娃的对比。如果要对比这些,就不能不考虑两国不同的文化习俗,譬如中国老一辈会帮年轻一辈出钱买房,还会帮忙带娃。虽然德国收入和相关保障看起来比中国好,但是在这可能 50 年以上都不能改变的文化习俗面前,中国年轻人还是相对外国有优势一点。德国如果两个人结婚租房生娃,一个人很可能要全职带娃或只能做兼职,因为老一辈不帮买房,也不帮带娃,托管小孩的机构下班时间跟你一样或者更早;中国则可以两个年轻人都有工作,虽然还着贷,但是有稳定的房子,有家人帮忙带娃。

-—–

关于德国女性工作情况:

这是统计出来的实际法定养老金平均数。

https://www.zeit.de/wirtschaft/2020-12/altersvorsorge-gesetzliche-rente-deutschland-durchschnitt

-—–

把比较星星的两个人的评论折叠了,不好意思我看到星星会有点生理性反胃。

像看到那做狭义相对论题目永远找不好参照系的学生,看他弄来弄去,我感觉自己晕车。就是这种生理性反胃。

物价的绝对数值给出了,收入的绝对数值给出了,剩余的绝对数值给出了,这个人就是怎么都看不清,在那里说这车轱辘话。我觉得你可以直接别看这些回答的,只要一直在脑子强化 “中国物价高”“中国物价高”“中国物价高” 的钢印就好了。真的生理性反胃,有些话不吐不快。

知乎用户 SigmaCore​ 发表

瞎扯什么呢。

中国街头,稍微有点档次的快餐连锁店,十几块钱一顿饭

美国街头,中餐店,八九块钱一顿盖浇饭

噢,前面在中国是用人民币计算,美国用美元。下面同理

中国上海,近郊,十几平米的一室户一千到两千一月

美国波士顿,近郊,十几平米的房间,私人租赁,七百刀起。至于公寓?呵呵

中国每月手机话费 50 人民币,美国 20 刀起。美国手机收短信要钱的,哥曾经中招,交过几百刀的月话费。说好的自由竞争,价格低廉呢?

知道美国买一个手机套子多少钱吗 6666

知道美国超市买个零食多少钱吗 6666666

土鳖不要妄谈国内外消费水平。盲目媚外且扯淡的人实在太多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锵锵三人行这种节目真心没啥必要当真。

中国很多东西比国外贵,但更多东西比国外便宜。

奢侈品、研发设备、橄榄油、汽油等一系列中国无法制造的,或者大国企垄断的,往往会贵,其他都是便宜,而且便宜很多。

还有智商税贵,夜店贵。

日本新干线票价是中国高铁的三倍以上,而且还比高铁慢。

做个足疗看看,中国是 30~300,美国至少 100 刀。日本 5000 円起,还只有 30 分钟。

免税化妆品是北京 T3 的店比日本免税店便宜 20%。

韩国苹果论个卖,肉的价格大家自行百度。

拉面,日本 600~1200 円路边店,中国路边店 12~20 元这还是一线城市。

一同学的朋友,做某种科研用线圈,做出来之前舶来品卖几千,他卖几百,瞬间占领市场。

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世界第一工业国东西贵?

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世界第一辅食产量国东西贵?

因为 Low,所以得为生活的艰难找到理由。

补充个亲历:

在首尔吃路边摊,3 个人,点了一堆小菜,汤免费喝。小海鲜为主,加上酒,70000 多韩元。发现老板娘热情的要死,问同去的朋友,他让我看边上的人,几桌都是两三个老爷们要一瓶 6000 的酒,然后,只喝汤。

可怜。

另:可能是最好吃的北京的拉面:兰马,这一套大概 40 元。600 円。

是兰马拉面,这个是大宽的面。不是马兰拉面。兰马拉面在回民学校边上。

知乎用户 芝芝桃桃 发表

我爸来日本的时候,有跟马未都一样的问题。天天指着我家门口超市的猪肉说,这比咱家门口便宜多了嘛。(差不多 1 斤 40rmb 不到)

我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好吗。

我老家(帝都)门口那个超市,我爸只买有机黑猪肉,他在我家门口那个论堆撮的最便宜的超市,看最便宜的墨西哥进口猪肉的价格。然后我带他去我家附近最贵的那个百货公司底下的超市,1 斤日本产名牌猪肉 400 多 rmb。

确实鬼冢虎的鞋,阿尔法的车,日本比国内便宜,特别是汽车,不光日本产的车,除了中国产的车都比中国便宜至少三分之一,日本产的车要便宜一半多。

主要是因为日本产的车竞争力强,不需要保护政策,所以税率低。但是日本农产品进口就要收特别高的税,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农产品中关税最高的是魔芋,达到了 1706%,也就是说进口魔芋要交 17 倍的税。

估计大部分人搞不懂进口税这个问题,单纯用东西比的话,你得麦当劳跟麦当劳比,星巴克跟星巴克比,拿中国星爸爸跟日本麦当劳比肯定是星爸爸贵。

这个事情我跟我爸也说过,但是我爸反驳我,日本星巴克跟国内价格差不多,国内才挣几个钱,巴拉巴拉。硬抬杠的话我也没办法,我就是打个比方,说的是你要比就要同等级的东西比,不能用猫的平均体重跟狼的平均体重比,那肯定比不过。顺便说一句,越南的星巴克价格跟日本差不多,越南人的平均收入肯定比国内一线城市低吧。

老久没来,看评论真的笑死我了。谢谢啊~

知乎用户 火火 发表

几句话不吐不快:

到底是你自己感受了外国的物价然后对比国内觉得外国便宜还是别人的洗脑让你产生了这种错觉???

以生活成本低著称的德国为例,前两天从海德堡去科隆,250km,德国最快的火车 ICE 票价如下

要知道相同距离国内高铁也就 130 块人民币左右,德国这火车普遍贵 2~5 倍。要是对比中国和德国的一般火车就要相差 10 倍。况且这 IC/ICE 开得也就国内 K 字头水平,科隆到曼海姆两百公里出头开了近 4 个小时。

而且德铁晚点家常便饭,一到火车站站牌上写这个 + 120,后来变成了 + 150,我问了别人才相信这真的是晚点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的意思。

然后科隆作为德国第四大城市,火车站还比不上国内乡镇的火车站,专门的候车厅都没有,四面透风,连卫生间都是收费的,一欧一次,更别说免费开水了。就这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等两个多小时车才来。

最后车来的时候同样等车的一群德国人还能爆发出欢呼声,呵呵,真是奴性。

最后建议题主多出去看看,多方了解信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

对比物价时汇率是必须考虑的,不然 GDP 还算什么美元,直接算 rmb 中国人均也是世界前列。

认为发达国家发达不就是认为他们收入高,物价低,所以生活好么。要是不算汇率他们还发达个毛。那些不算汇率的是想表达中国和德国已经差不多发达了什么???

—————————————————————————

没懂我想表达什么的把我上面这句话看三遍,语文差的人真是多。

—————————————————————————

补个德国收入,我老师,男,46 岁,工作几十年了,标准德国人,月收入税后 2200 欧。按老师的话说 “要是月工资 4000,税后走运的话能有个 2 开头的数字”

—————————————————————————

还有说代购的,因为代购说明德国东西便宜,真是呵呵,德国代购也就奶粉了,加邮费也没便宜多少。最可笑的是说电脑电视平板,笑尿我,德国电子产品重税,普遍比国内贵。要是有人跟你说从德国代购电子产品的,纯脑残。

—————————————————————————再说一句,我在德国一年了,还是有点资格评价德国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NzRx1M 发表

需要说美国物价低的时候就拿出一美元的炸鸡,两美元的披萨,三块钱的牛排。

需要说美国物价高的时候就拿出美国大学学费,医疗费用,租房费用。

反正某些人需要表达观点的时候,就给你透露出部分真实信息来佐证。全是老 BBC 了。

按我个人经历来说,按收入来说,中国底层比美国底层更容易维持生计。中层中国在住房上稍差,工作压力也更高。高收入群体两国一样爽。因为天然的农业用地问题,中国相对菜便宜肉贵。美国肉便宜菜贵。

总体来看,看收入来说,并不存在什么东西的物价都贵很多这种说法。

(我们学校生活比较贫困,在餐厅打工的学生都不吃这立党老师的这种伙食,一硕士毕业在美国有工作的立党老师天天吃这个。立党要是在国内读博,一个月 5000 的补贴还能天天吃食堂砂锅。不比面糊香肠起司的两刀披萨香吗!这是清华工科的补贴,其他学校据评论区说少 1000-2000.)

下面是麦当劳物价,这基本就是我能承受的北美伙食底线了。鬼知道为什么立党老师不把 1 美元炸鸡连锁店开满美国。(我的底线不代表所有人底线,我也没说这是所有人的底线。某些人的阅读理解真是莫名其妙。你天天吃土都行。我又没绑你吃麦当劳。总有人拿特殊时期,打折的某些店说确实有一块钱炸鸡。那你咋不直接说感恩节那一天还免费发火鸡呢。干脆写一篇《震惊!美国穷人能免费领食物,中国穷人还要自己买。中国吃枣药丸!》

评论有对我 “中国底层比美国底层更容易维持生计。” 这句话不满的人。

应该也完全不符合现实. 中国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 社会资源从上到下, 层层过滤, 到底层已经非常稀薄了. 应该说, 美国底层更容易维持生计. 别的不说, 单单就提一个: 每月第一个星期五, 公布非农就业数据, 全球震动. 各大交易市场风起云涌, 为之痴为之狂. 全球主流媒体给予头条报道. 这可是真真切切的底层劳动人民利益所在啊. 您上次见过的新闻联播关于就业率的报道是什么时候?

下面是我的回复:

美国底层找工作至少要有车有房。中国好歹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食宿。美国底层人民可是找不到这样的工作的。
中国医保 200 块钱基本上就常见的病都能看上。美国没一个月 50 刀以上的医保根本不敢去医院。
中国你打三年工,复习一年考大学就能相对找到更好的工作,相对容易找到出路。毕竟大学学费非常便宜。而美国大学的学费贵到普通人要花 20-30 年还清学费。
(某些人对我复习一年考大学这个事情莫名炸了。那你资治不行,那你多打一年工多复习一年呗。不行就打两年工多复习两年呗。以此类推。我拿刀抵着某些人脖子就让复习一年了?你爱复习十年我都没意见,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我那句话说边打工边复习了?何况我说的主要是中国人上大学不用背负巨额债务。真是杠的点莫名其妙。)
(被指出我的表述显得不少辛苦读书的学生没有努力。我只是想表达中国大学学费便宜而已,没有其他意思。)
至于新闻联播,我出国从英国,德国,美国,所有媒体都是这样。您上次见川普在任的时候 fox 讨论过就业率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存在批判主义的绝对中立媒体。不接受,您只能去山里自己种菜与世隔绝了。

20 年前确实美国底层比中国要过的舒服,甚至有很多出国的博士直接留下当黑户。但是 2021 年的今天,中国没你说的那么差。

更新:**中国和美国当然还有很大差距。我也不知道那句话说没差距了。日常生活不涉及医疗安全确实美国底层好。中国中层也确实压力更大,住房更差。(我明明前面都说过,不知道为啥评论里不少人莫名其妙的做阅读理解。)**但是我认为更便宜的医疗保障,能上得起的大学,和安全保障更重要。我回答里也说了。因为不提供食宿,美国底层人民往往面临着,如果去打工就不能享受最基础的医疗,和给流浪汉的食宿。(美国给流浪汉提供食宿是有比中国好的,类似于电影里当幸福来敲门里排队领取的那种。当然位置是有限的)有很多纪录片也采访过流浪汉,他们就表示一旦去打工,那连现在洗澡的地方都去不了,更别说继续享受医疗了。我认为能给底层晋升和教育的机会比平常多吃两块肉重要。如果去打工,在没受过大学教育的前提下,平常的开销也会大到攒大学学费极其困难。因为打工你就要自己负担住房医疗等日常开销。美国没车的最底层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除了纽约,你要是没车,那么很可能连服务员的工作都找不到。但是你不打工那来的钱买车?(同时 2 块钱的披萨,正常的工人是不会和立党一样吃到撑的。)

当然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比如觉得不负担巨额的大学教育这些不重要,那我也尊重你的意见.

评论里不少用虚假报税骗取政府医疗补贴,还有一些中餐馆打黑工包食宿,但是没工资拿小费一个月可以不报税的挣两三千,来说明美国底层过的更好。合着为了减少医疗住房压力,都要非法报税才行。还有定义只要在基础医疗线以上的都不是底层穷人。我一时间不知道这是在黑还是在夸。

最后,我突然看见评论里一条令人震惊的评论。

且不说他莫名的优越感,支持瘦肉精猪肉进口是违反法律的。

请不要在评论里教唆犯罪,谢谢!

知乎如果因此折叠我就折叠吧。说我挂人不友善就不友善吧。大不了封号。但是不宣传违反行为是我的底线。

知乎用户 李济羽 发表

“在 2010 年的时候,其实我看到了一个现象,我觉得压力挺大的,中国是制造大国,我们制造了很多很多的产品,我们在全球各地的商店买到了很多的东西都是 “中国制造” 的,这一点我们非常地自豪,我也觉得我们中国制造的能力也是世界一流。

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什么?是当你走到商店去看,我们国产的产品,拿起来就觉得很劣质,一看价格还贼贵,这我们就不理解了,我们拥有全球最好的制造能力,为什么我们的东西做的又差还卖的很贵?这就比较邪乎了,至少在 2010 年我做手机的时候,整个国产手机的实力和产品都有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手机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同样的问题。这中间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比如说在美国,花三四十美金就可以买一件非常好的衬衣,而在中国,说实话,没有一两千块钱你是很难买到一件好衬衣的。碰巧,我投资了一个公司,就是做衣服的。我知道做的最好的衬衣的成本也只需要一百多一点点。像这样的东西一到商场以后,就得卖个一两千、两三千,加价率是 10 倍、20 倍甚至 30 倍。你说我买不起一千块钱以上的衬衣,我买五百块的,你注意五百块的衬衣极有可能成本在 50 块以内,最便宜的只需要 20 块人民币。

当消费者只能买五百块钱衬衣的时候,我们的厂商就努力把成本做到 50 块以内,就是为了这一点,不断地在偷工减料,不是我们做不出好东西,而是这种模式决定了我们只能生产 50 块以内的衬衣。

为什么美国的零售价 30 块美金的衬衣就很好呢?我认为我找到了中国制造业最难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之后,我们为了把东西卖出去,我们花在市场,花在营销,花在渠道,花在店面,花在促销上的钱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们整个制造业和品牌厂商就拼命压缩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过程中能不能减少工序,努力把产品成本做到最低。衬衣怎么减材料?挺简单的,你把衬衣做的短一点就可以了,把袖子做的短一点,大家别笑,我们国产的绝大部分衬衣,出去你挤地铁,手伸起来一抓手就露出来了,这样抠成本就导致产品和设计都有问题。

美国为什么三四十块钱的衬衣就没有问题?是因为美国这个社会的效率比我们高很多,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我找到了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秘诀,就是全方位的改善效率,能不能把钱,把绝大部分的钱花在产品本身上,而不是找一百万人像卖保险一样卖产品,或者卖保健品一样卖产品,这不是常态。怎么破解这个问题?

我给我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我说我们能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按制造成本价零售。这就是我提出的很高的要求和目标。我说科技产品不是奢侈品,我们怎么让科技产品国民价,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的乐趣,这其实是我做小米的初衷。”

以上引自雷总演讲,全文网址:

智能生活 - 雷军:如果可以搞定 6.5% 费效,那么不用担心电商可以把你击跨(分享自知乎网)http://zhuanlan.zhihu.com/p/22930265

知乎用户 熊议会 发表

马未都、高晓松这些人,就是低级黑。

给他俩布置一个最基础的作业:如何在没有远洋航母舰队常态执勤的前提下,能做到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同时,成为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以及连续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年销售量市场?


有钱人笑穷人不会过日子?

晓松奇谈:美国生活成本报告

翻译:霸权生活成本报告

马未都的疑问是 “我们这么大的生活压力,到底这压力是怎么来的?”

翻译:“在不断突破各方面封锁和限制下,我们为什么还会有压力?当得知又有新的封锁和限制时,我还要明知故问一下:WDNMD 这压力是怎么来的?”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有人觉得外国的东西比中国贵,是因为习惯思维,把外币算成人民币。

有人觉得中国的东西比外国贵,是因没脑子,默认大家挣同样的数字,默认购买力相当于汇率,默认外国挣一万英镑和中国挣一万人民币一样容易。

然后这两种思维驴头不对马嘴的人天天掐的死去活来。

有人只拿欧美便宜的事物说事,中国便宜的事物,他说一分钱一分货,你咋整?

有人拿中国对比整个西方国家。你这方面比美国便宜是吧,但是比北欧贵,所以还是贵。所以只要不是全球最便宜,就是贵。哪怕最便宜了,有一个国家免费了,还是贵。

这不是贵,这是病。

知乎用户 腾天​ 发表

说实话,我没觉得中国的物价高。但大家都去买进口货,自然会比原产地的价格高。

我的小姨子最近在国内开了一桩生意,做母婴用品代购,让我太太帮她在英国买。我才意识到大家想在国外买的不仅是奶粉而已,奶瓶、假奶嘴、磨牙玩具、维生素,甚至卫生巾都有人买进口。

为啥必须要买进口货?因为国内产的东西不放心。国内最好的牌子在大家心里的可信度甚至比不上国外超市里不起眼角落里货架上标着 “value buy” 的产品。

这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

知乎用户 郑多多 发表

你在美国买过书吗?

知乎用户 runner time​ 发表

以前工资低、物价低、房价也低,那时候真的可以说中国物价低。

现在嘛,工资低、物价高、房价高得离谱,还真的没法说中国物价低。

你说是欧美日黑心吧,但问题是人家的东西按照美元卖过来也不贵,无非是汇率加关税。比如 100 美元的 CPU,卖到中国也就 700 人民币左右。人家美国人自己买 CPU 照样要花 100 美元,咋能说人家黑呢?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想想你的债务,想想身边有钱的老板,想想房东收的房租费,想想带编人的收入,那你就明白了,无非是一个分配的问题。高通货膨胀下大量的钞票被印刷出来,但是这些钱并不属于你,所以物价高了,工资却仍然很低。

正常情况下,通胀或者其他金融手段要保证一个公平的分配,但是很可惜,分配机制完全是偏向某些人的。

当年印钞票的时候,几万亿全部流入房地产行业,当时买房的人、卖房的人都赚到钱了,然后剩下的人就只能几年后高价接盘被割__菜。

那么为什么那时候你不去买房呢?因为第一,你不知道这个金融操作的本质和后果,是阅历、圈子等限制了你的眼光;第二,你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去买房。所以当初这个操作就没考虑到让底层人发财,参与分配。

我一个亲戚,大专毕业去卖房,那时候正是楼市最疯狂的时候,一年工资二三十万不费事,现在就完全不行了。但是同一年去工地、工厂上班的那些本科生、研究生,现在不知道混成项目主任了没有,估计改行的居多吧,钱也没挣到多少。

就算那一年去北上杭做程序员的人,基本上也是买不起北上杭的房子的,替房东打工,等时候一到,就回老家去了。

仔细想想是不是存在分配的金字塔,你又在第几层,很多问题自然豁然开朗。

那些不承认金字塔的存在,或者认为中国绝大部分人都在金字塔的高层的,不是__就是坏。

那些拿着人民币的收入去说他在欧美日留学感觉物价贵的,说实话,都 2021 年了,这种人竟然还有市场,是我没想到的。

顺便,有些人拿着地摊货、PDD 说中国物价多低,且不说地摊货和 PDD 的东西不耐用,你真当老美不用 AliExpress(速卖通)?上面的东西都便宜得很,在中国卖 6 元人民币的东西,在那上面就卖 1 美元(不过可能要额外掏运费)。

AliExpress 是阿里巴巴专门为老外打造的一款购物 App,让中国商家直接在上面卖货给欧美俄等国的消费者,物美价廉。
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商家各种低价促销、包邮,开展恶性竞争,被商户们戏称为 “速 kui 通”。更有甚者,被某些极端爱国人士称为汉 Jian App,因为这等于让欧美人以极低的价格享受了中国人的劳动成果。

知乎用户 秦程不锦 发表

唉。

不就是想骂中国民不聊生吗。

说了多少年了都。

大家别反驳了。

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Xiuquan Yu 发表

中国最蛋疼的地方 是农业成本高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 偌大的国土看着大 实际被各种山脉切割开了 啥地形都有 就是耕地不够多

其二农业结构不行 根本原因是中国工业规模还是不够大 不能容纳十几亿人都进去第二第三产业赚钱 被迫被绑定在了土地上

而农民自己种地的成本实际上非常高 平均下来每斤粮食的成本 比欧美大资本主导的农业高不少 成本高就得卖贵点 种出来的粮食如果扔到国际市场上 毫无竞争力

国家为了防止小农破产 只能一方面用较高的价格统购粮食 一方面锁死国门 限制外国的粮食进口数量 这样保证了中国的农民种地虽然不能发大财 但至少收益还是正的 不会倒贴钱

谷贱伤农 谷贵伤民 粮价高了 国家只能补贴一点点 最后还是干饭人来买单

然后粮价也直接影响着饲料价格 饲料价格高了 那么肉价就会高。所以我们能直观的看到,国际上不管啥价格一波动,中国肉价就又涨一波

而粮食价格是国家控制的 不会放任它暴涨暴跌

粮价是所有价格的基础 粮价下不来 其他相关的东西肯定贵

另一方面 中国人工便宜 所以相关的服务就便宜 但为什么人工便宜?因为农业成本高 中国农民种了半天的地 成本高收入还低 只能跑进城里打工 这就叫农民工 只要收入比全职种地的利润高一点 他就愿意来干

另另一方面 中国某些低端工业品价格比欧美低一点点 因为这些东西技术含量不高 中国几个厂一开工 全世界都够用了 卖到国外得加运费 卖到中国运费低点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你们计算物价的方式都是错的。

物价的标的物应该是工作时间。

举个例子:

我在天朝工作 1 个小时可以吃一顿日料。

我在日本,同样的工作一个小时,可能能吃一天日料。

结论就是:天朝的日料比日本贵。

不要看价格,价格都是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们想出来统治愚民的工具。

也不要看国外党说话,国外物价那么贵,为什么不回来呢: D,出去成本高,回来可没什么成本。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发达国家发达的表现就是生产力。

因为生产力高,物质就极大丰富。

于是物价就 低。

而那些通货膨胀的第三世界穷国。

就是啥啥都没有

啥啥都自己不会生产

物价就高啊。

中国的话,生产的还不够多吧!

知乎用户 电商狗 - 老李 发表

这个认识是有较大偏差的,不是很正确。事实是这样的:

普通生活品和服务,中国要比美国便宜得多。例如治病、上学、住酒店、吃饭、修理等。

奢侈品: 中国不鼓励奢侈品进口,所以实行高关税;美国奢侈品税率比中国低,所以会便宜。

国际品牌: 美国品牌,例如苹果手机,因为关税,以及品牌统一定价的原因,绝对价格差不多,甚至中国销售价格比美国还贵一点,但相比收入水平中国就贵了很多。

从经济规律上来解释吧:

产品(服务)价格 = 产品(服务)的成本 + 利润

成本 = 制造成本 + 物流成本 + 销售成本 + 广告营销成本 + 融资成本 + 开发成本 + 税收成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汇率: 可以改变进出口相关产品的成本结构。

**利润。**利润一般和供需关系有关。如果求大于供,老板会倾向于提高价格,增加利润。如果供大于求,老板就会降低价格,降低利润甚至亏本清仓。大多数会维持一定的利润率,这样企业才能生存。

运用以上经济规律,可以解释中外价格差的现象。

**一般消费品。**例如服装鞋帽,国内供大于求,中国就会倾向于支持出口,关税就会很低,除去出口退税,关税基本忽略不计。欧美呢,因为他们早就不生产了,所以倾向于鼓励进口。这样一来,出口国(中国)和进口国(欧美)关税双低,关税对服装鞋帽的生产成本和国内类似。

**物流成本。**从中国沿海装货柜到美国或欧洲,一双鞋子的平均运输成本,不会比从沿海走汽运运输到内陆高多少。

**开发成本。**对于大多数鞋子来说,总体成本差不多,单位成本则和产品的销量反相关,卖得越多,单位开发成本越低,基本所有工业品都是如此。人口众多的中美两国,这方面更有优势。

**广告营销成本。**这个我没有详细研究,虽然一些代言费会有千差万别,但具体到海量的销量,我想分别不会很大。所以品牌越大,销量越广越有优势。

**融资成本。**中美企业融资渠道还是差异很大的。欧美有很发达的二三级资本市场,比如股票交易、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比中国普遍要低。

最后是税收。

**销售所在国国内品牌。**如果在中国卖中国品牌的鞋子(例如 361、安踏、特步),和在美国卖美国品牌的鞋子(耐克、阿迪),消费税和国内消费税、增值税税率有关,中美欧差别不是很大,几个点的差异吧。关税前面讲过,问题也不是很大,几个点的分别。

**销售非所在国国内品牌。**这就涉及到关税了。像服装鞋帽中国是鼓励出口不鼓励进口的,自然进口关税高企,这就会转化到销售价格上面。还有就是奢侈品,中国也不鼓励进口的,比如豪华包包、豪华座驾、手表等,按奢侈品进口关税,关税翻倍也是正常的。还有消费税,估计也不会很低。

所以,服装鞋帽、电器电子等工业化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价格差异不会很大。但奢侈品中国因为限制进口,国内比欧美还贵,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一不生产,二不鼓励消费,不贵才是不正常的。

以上分析的是消费品的价格,再讲讲服务的价格。

我们知道,服务的价格,最重要的是三个因素: 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税率

服务人工成本: 欧美经历过 200 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而且奉行资本扩张、保持一定的通胀来刺激投资和就业,这样的经济政策,事实证明是对的。而西方已经经历了 200 多年的通胀(少数年份紧缩),随之带来的就是固定资产价格的膨胀和人工价格的猛涨。人工价格不涨,工人就活不下去,一是会造反;二是没购买力,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亏本不利于经济,就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所以欧美国家允许诞生工会组织来和企业主协商涨工资。

工人工资还和通胀密切相关,也和各国不断扩张货币规模密切相关,更和固定资产的价格暴涨密切相关。为了保持一定的通胀,各国政府会倾向于超发货币来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生产和经济增长。因为物价越来越贵,工人工资再不涨就招不到工人了,所以工人的工资也会跟着物价一起上涨。

与此同时,不动产的价格也随着货币扩张的规模猛涨。

欧美货币扩张已经两百年了,工人的工资和不动产也涨了 200 年,哪怕每年 2% 的低通胀率,200 年的复合增长,也是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而中国真正实施欧美这一套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至今才三四十年,中国累积的涨幅肯定远不如欧美国家。

欧美国家在人工成本和不动产价格的双双带动之下,就会出现制造业萎缩(竞争不过新兴国家);服务价格暴涨(餐饮、理发、修车、律师、会计、教育、医疗、酒店),因为这些服务是无法进口替代的,只能用当地的人工和当地的不动产。对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而言,进口商品就会物美价廉,但服务价格和不动产价格就超贵;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来讲,从欧美进口的商品就很贵,且普遍进口的是知名品牌;但本地商品和服务就比较适中。

综合来说:

1、大众消费品价格(同等质量):

中国本地品牌在中国销售价格 < 欧美品牌在欧美销售价格 < 欧美品牌在中国销售价格(进口)

2、奢侈品价格(同等质量,例如 LV 的包,SKII、劳力士手表、法拉利轿跑车):

欧美品牌在中国销售价格 > 欧美品牌在欧美销售价格

3、服务价格(法律、医疗、出行、修车、教育、餐饮、住宿):

欧美服务价格 > 中国服务价格

4、人工价格:

欧美价格 > 中国价格

5、不动产价格(同等级城市同地段):

欧美价格 > 中国价格

以上是在汇率完全等同平价购买力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如果货币价格扭曲严重,那么这个结论会有偏差。

所以,如果你比较钟爱在中国买国外大牌,特别是奢侈品品牌,中国价格比国外还贵,这很正常,例如苹果手机、戴尔电脑、LV 包、雅诗兰黛化妆品等。

如果你在中国买国产品牌,在中国享受当地人提供的服务,哪怕商品和服务质量完全一样,前提是同等城市同等地段(涉及房租),性价比就远远高于欧美了!!

所以,如果你拿欧美的工资,到中国消费,你如果不介意是国产品牌的话,中国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如果你是欧美品牌的拥泵,自然是去海淘或者去欧美旅游在免税店购买最爽了。

除了进口商品,绝大多数东西还是国产便宜。也就是说,中国适合中低收入阶层生活,欧美适合高收入人群生活。


精彩推荐:

为什么华为不上市呢?

小米 10 能否成为下一个米 6 神机?

小米 10 Pro 和 iPhone 11 选哪个?

现在小米 10pro(5499)和 iPhone11(5499)那个更值得买?

2019 年笔记本电脑销量排行榜(TOP10)

最受欢迎的平板电脑有哪些?2020 年平板电脑销量排行榜 (TOP10)

扫地机器人哪个牌子好?2020 年最新扫地机器人排行榜(前 10 名)

华为品牌有哪些产品值得推荐的?

家用破壁机什么牌子好?2020 年破壁机销量排行榜 (排名前 10 名)

知乎用户 杨姓美少年 发表

上网这么久了这问题还在被讨论,除开主持人专业素养不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发达国家 (美国,日本)消费占收入比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占收入比例应该是和 gdp 比例一致的,

美国人均 gdp 差不多是中国的 4 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东西理论上应该比美国贵五倍,才符合 gdp 的比例。当然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才会以 PPP 统计之说。

当然是应该越富裕的地区东西越便宜啦。怎么会反过来呢?穷的地方交通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成熟,社会交易成本高,就业机会难得,产业链不完善,生产效率低,穷的地方整体物价高才是合理的。

富裕的地区,整体的生产效率高,社会交易成本低,收入高消费低才叫富裕地区啊,中国比美国日本穷,当然消费要高了,我们有中国物价应该比美国低的错觉,是因为 gcd 干得还不错,平价购买力没有 gdp 差距这么大。

其实这个问题有个扩展问题,这是我刚上网的时候(15~6 年前)一度网上热议的问题,就是 “发达国家和穷国为什么同工不同酬”,茅于轼去北大演讲提出了七个经济学问题提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能把这七个问题解释清楚,基本上说可以具备初级的经济学思路了。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试着答答看当玩

这些问题其实在茅于轼的科普书里都有解释,但是很多解释是错的或者说不全面的,大家可以试着答答看,如果讨论的多我也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附:茅于轼的 7 问题

1.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
  从简单劳动如餐馆里洗碗,到复杂劳动如外科手术大夫,几乎一切行业中中国的从业人员所得到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美国同行的待遇。我们也可以不用货币收入,通过汇率折算,而可以直接比较吃、穿、住、用、玩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一结论仍旧成立。
  有的经济学家解释说,一般而言,美国工人使用的工具先进,所以同样劳动产出的价值较多。可是拿洗碗,理发等服务业来说,工具的先进并不起多大作用。再说中国也有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那甲工人的待遇仍不能和美国工人衍比。
  由于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当他们之间发生贸易时,富国包含少量劳动的产品可以交换穷国包含大量劳动的产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富国剥削了穷国。可是在没有贸易往来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显然不能用剥削来解释。正因为存在这一现象,所以不少人希望移民到富国去,使自己支付同样的劳动能得到较好的享受。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泉源。根据这一理论,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可是政治经济学从来没有对富国和穷国同工不同酬的事实作出任何最起码的解释。
  2.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
  这里我们将投机活动定义为一些人既不生产又不消费,买进只是为了卖出,并从买卖差值中赚钱的活动。这包括房地产、股票、期货的投机,也包括囤积居奇,制造价格差别从中渔利的行为。
  如果投机活动不创造财富,那么投机赚的钱只是一种变相欺骗,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那就和赌博没多少区别。世界各国政府多半禁止赌博,却极少禁止投机。
  如果投机钱确实创造了财富,那么这一部分钱应该计人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请问,投机分子为谁服了务?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据说,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等价交换,意思大概是说买卖双方谁也挣不了谁的钱,同
  时谁也不会吃亏。可是做买卖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而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任何一笔双方积极参与的公平交易,都同时为双方带来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买卖永远都能赚钱,蚀本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双方出于自愿同意,任一方赔钱的交易是做不成的。
  如果承认了交换能赚钱,试问这新增的价值从何而来?
  假定一头羊与一柄斧交换,交换之前和交换之后都是一头羊一柄斧,仅仅是变换了他们的所有者。从劳动创造价值来看,交换能创利更不能自圆其说。
  你是相信交换能创造价值,还是坚信交换不能创造价值,你的理由何在?另一种说法的错误何在?
  4.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货币之所以有价,是因为它有购买力,因此货币交换的比例显然应该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这种论断大量地流行于当今肤浅的教科书里,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两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取决于买什么东西。例如,用美元买汽车,其购买力约为人民币的 20 倍,但用美元买旅游鞋,两块美元也顶不上一块钱人民币。实际上,正因为买各种商品时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价不同,才有国际贸易发生。用美元买汽车便宜,而用人民币买旅游鞋便宜,所以才有中国出口旅游鞋进门汽车。
对上述问题比较接近的说法是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当用人民币买美元供不应求时,美元汇价上升,反之则下跌。然而这一答案只是对现实的描述,井未从经济理论上加以说明。譬如这样的汇率和购买力比较有什么关系?这种汇率有什么特点?它是有利于两国,还是不利于两国,或有利于其中的某一国?
  5.“有计划、按比例” 有什么错?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有计划、按比例”。每当国民经济出毛病时,我们总可发
  现是某种比例失调所引起的,所以事先把比例掌握好,就不致发生比例失调的毛病,因而才有 “有计划,按比例” 的说法。市场经济则是靠着成千上万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它无疑带有盲目性。当然价格确能调节余缺,因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从而消费增加,生产减少;供不应求时则相反。然而这种余缺调剂能否实现我们所需要的比例,却没有任何保证,是什么理由,我们竟放弃了这个基本规律,改换为市场的盲目调节呢?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我们知道,凡是不能交换的东西,都不能用钱度量其价值。健康是有价值的,然而不能交换。一个人生了病,不论他愿意出多少钱给别人,也不论别人有多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去交换钱,事实上也无法做到。除了健康,还有友谊、爱情、创造欲望和好奇欲望的满足等等,也都不能用钱交换。
  那么,凡是能交换的东西是否都能用钱来度量其价值呢?工厂产品的价格高于它原料的价格,其差价是否精确地表明了工厂创造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即使工厂内部的生产状况完全照旧,它创造的财富是否也相应地变动?一个人做生意赚了钱是否证明他创造了价值?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我们知道,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一般而言,产品的成本是企业已知的,所以上述问题也可以表述什么决定了利润。
  利润的变化很大,有时可能是负的,这就是企业亏损;有时可能超过了成本,使利润率达到百分之百。企业没有不希望多赚钱的,那么是什么限制了利润呢?
  合理利润又是多少?如果你是一名物价检查员,你将如何去执行任务?利润率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称之为暴利?如果你认为利润率达到 50%以上就可以算暴利,你如何去说服坚持 10%作标准的人?

知乎用户 Angus Lu 发表

物价高有时是穷的另外一种体现,注意我用了有时这个限定词。

发展中国家普遍人均购买力比较低,这种低或者体现为账面收入挺高但物价更高,或者体现为物价不高但账面收入更低,总之就是收入相对(某种基准商品,例如猪肉)物价的倍数不会太高。

发达国家普遍人均购买力比较高,这种高或者体现为物价高但收入更高,或者体现为收入较高同时物价比较低,总之就是收入相对(某种基准产品)物价的倍数比较高。

工资或物价会骗人,但购买力不会骗人,后者永远和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成正向关系。

但说实话,中国的这个倍数,相比三十年前,大多数人都显著提升了。

知乎用户 王果树 发表

欧美没去过,没有发言权。可是日本比我们便宜这是什么鬼????当然了,有些药妆,电子产品,日本是比我们便宜些。就日常生活来说,日本的消费绝对比中国高多了。不说别的,你在日本敢像中国一样吃吗??日本的地铁起步是 180 円,国内哪个城市有这么贵?新干线和高铁比更是贵到飞起。日本旅馆按人算,看电视都要收费。

PS: 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因为相对于高昂的物价,人家收入更高。但是题主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建议题主有机会出去走走就知道了,中国固然不是天堂,但也绝非地狱。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而已。

知乎用户 风轻云淡 发表

咱没有出过国,但是因为工作性质经常接触外国人,也经常了解 一些外国人的事。所以对于这种欧美物价低的论调实在觉得好笑。这年头还有人用这种调调在中国忽悠人,不是蠢就是不安好心。

另外,物价和生活压力是两回事。所以马未都如果问的事生活压力大,就不要与物价问题划等号。生活压力大未必是物价导致的。

1. 物价总体而言,欧美国家是不可能比中国更低的。首先是服务行业。你觉得一个人均工资高的地方服务价格会低吗?除非发达国家的服务人员不算入统计。人力成本和社会状况摆在那里。

据我所知,在中国,理发、水电维修、汽车保养等这种最常见的服务,中国人习惯性的找专业人员提供服务。不是因为这些服务你学不会,而是的确比较便宜,没你要亲力亲为。而很多发达国家则不是这样。他们更习惯于自己动手。不是他们喜欢这样,更不是动手能力强纯粹是不想花这份钱。对于他们而言,服务并不便宜。

在中国,如果给自己理发,人们会觉得你死扣或者瞎搞。而在国外,很多人理寸头,不是因为他们觉得寸头好看,而是便宜。一把电推子,自己推两下完事。

2. 工业消费品 / 日常消费品。你该不会觉得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全世界多数工业品的原产地,会比国外的贵?撇开所谓个别大品牌的定价策略和品牌附加值,同样是中国出产的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会比国外便宜?你觉得出口运费不花钱,还是国外中间商不会赚差价?

国内一个几块十几块零售价的水龙头,美国客户回头卖几十美金。看的我们这些搞外贸的口水直流。

3. 食品。

新鲜蔬菜水果不用说,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鲜蔬菜水果都比中国贵。甚至可以说有的国家很贵。

至于可以大规模种植收割 的主食类,的确不少欧美国家便宜一些。但是前提是不要有非转基因和有机这几个字。反正美国老百姓是吃不起(别的国家不是很了解)。

肉类,这个的确是欧美国家便宜,这个没啥好说的。

主食和肉食欧美国家便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是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 / 养殖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加上很多外来的低价劳动力,可以更大程度的集约成本。但是在中国,因为农村人口庞大,国家城市化进程无法快速吸收和消化,以及国内老百姓对于转基因的抗拒(这一点就事论事,对错不予置评)。导致农业成本居高不下。

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要给农村和农民留一条活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城市化,脱离农业另谋生路的。这需要时间。

4. 教育。个别全免费的国家,比如德国,这个确实没法比,但是只要不免费,中国的教育质量和价格,应该比多数发达国家好。

5. 医疗,这个基本不用说。好于多数发达国家。不管你是不是免费医疗。不免费的没有中国便宜,免费的你等不起那个时间。那些觉得国内看不起病的(除了特殊情况),那你是没有每年花几百块钱给自己买个商业险,甚至连最基本的医保也没买。

6. 房价,这个没有研究。全世界的房价都不会很便宜,这玩意在全世界都够老百姓喝一壶的。不过中国这些年房价涨的的确有些过分了。

不过众所周知,这玩意也不是必须一人一套的必须品。和日常消费物价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严格来说是属于投资品了。

7. 个税。福利越好,税负越重。显而易见的道理。

关于生活压力大问题,这一点我觉得这得一分为二的看。

中国人生活压力大的源头在于,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没有稳定下来,上升通道还比较通畅。所以多数人都比较上进。另外中国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紧密度远高于别的国家,所以背负的责任也比较重。

肩上的包袱多了,你自然会觉得累,觉得压力大。如果你躺平了,不上进了,不为父母儿女多操心了。自然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压力大小和贫富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你觉得压力小,人活得非常轻松是好事,你可以去南美、东南亚、非洲看看。然后你就知道,纵然贫穷,你也可以没那么大压力的活着。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以前彭叔还以为我们和老美之间的人均差距是 4 倍,没想到居然是 5 倍到 6 倍,想不到差距比彭叔预想中的还要大一些。

我们人均能超过老美的,有可能就是房价了,前几年老美的每平方米房价应该是 7000 左右,这一年来拼老命涨了 20% 到 30%,终于快到 9000 一平了,还差 1000 多就能追上我们的 1 万一平了。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没有吧,我在国外生活旅游工作时候,绝大多数产品比中国贵啊?

例外我想的起来的有……

奢侈品产地的奢侈品。

某些国际品牌换季折扣,特别是鞋。

一些本国当地产高税率东西,比如法国的红酒,日本汽车。

当地不好运输储藏的东西,本地小吃,水果,一些水产比如龙虾螃蟹。

附加值附加税率高的东西,比如房产。

当地政府和机构大幅度补贴的东西或产品服务,比如说培训教育,有的是本国人只要去上课打卡满了就可以领一个 iPad。一些免费服务不提了。

话分两头,绝大多数生活支出常用物品,除非换季去折扣店扫货,一定是国内便宜。

而且这十几年看,趋势很明显:以前是进口东西贵但是质量还好,后来是国产质量越来越好(不吹不黑),再后来普通工薪甚至高管金领打工阶层,日常用品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了。

当然马未都那种消费或者年代我不知道,我打一个比方吧,穿衣服都是五万一身,那肯定都是出差伦敦顺便某条街上一气定做三套外套十件衬衣这种了对吧?那两码事。

对了,我在国外的时候,身边朋友几乎每个月都要淘宝海淘去国外东西。

例举一下普通工薪阶层,会宁可花运费都要买国内哪些东西。

家具小电器。

但凡日系不出名的,也是慢慢挤开日系市场。现在好像也就是电饭锅,马桶盖,牙刷是日系了吧?投影仪吸尘器扫地机电视手机电脑……

除了炊具以外的厨具。

一个是运输容易碎,一个是暂时目前咱们瓷器刀具玻璃瓶瓶罐罐还没追上来,想挤死也就一两年而已。

除了名牌,除了宜家以外的家具。

我身边有仨朋友以前回国专门去东莞买全套家具然后发一个集装箱出国的。

灯具。

很多人不知道国产灯具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咱们 LED 以后技术还领先,价格基本上是国外的六分之一。比如吸顶灯不到二十人民币 LED 就非常不错了,国外至少一百多人民币。一套水晶吊灯省下钱让你怀疑人生。

厨卫用具也放这里吧。

其他日常。

玩具,书,文具,打底衣服,各种日常小东西……

不要求牌子的东西肯定都划算。

我朋友为了凑体积还有买纸的,孩子手工写字画画那种纸。

当然各国东西不一样,我有美国的华人朋友,你想买枪玩,那确实没得比对吧?

知乎用户 黄铁猫 发表

一、中国物价高是优质商品比欧美贵,说物价低是廉价选择更多

最劣质的产品中国更便宜,随着质量升高而持平,优质产品欧美更贱。

小康出生的知乎儿,经济需求偏中上端,优质消费成本高.

尤其是中产,提高生活品质阻力比西方更大。

这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河南农村拖拉机卖的嘎啦苹果,最便宜时 1.7rmb 一斤

上海有机超市无农药化肥红蛇果,二十一个,比欧美贵。

淘宝地摊衣服中国便宜

Levis 水平就反超欧美。

工业品一样,普通冲击钻挖掘机比日立现代便宜,

高精度耐操十几年不走尺寸的机床,国内成本高了去了。

奇瑞 QQ 便宜到家,欧美最差的新车也不止两万 rmb,还嫌贵?有 1w 的电动四轮车能上马路

到了自动档开始中国开始贵了,12 缸发动机或跑车,欧美更便宜。

不仅仅是中国人这个感觉,在华外国人也一样。

廉价生活也是外国穷人蜂拥来华的理由之一。

我家那里以前有个非洲阿拉伯裔法国白人,

随便教教英语,一个月七八千,抱个本地妞住丈母娘家房子,

晚上二锅头 + 花生米 + 猪头肉,不要太舒适。

(你没看错祖上来自非洲阿拉伯国家 + 白人 + 现在吃猪头肉)

相反还有个朋友是标致雪铁龙小头头,管十几个人,然后 expatriate 到上海,工资翻了三倍。但是依然吵着要赶紧回法国,为啥?在上海维持跟法国中产同样的生活水平,简直就是奢侈

买有安全保障的食品,边际性价比直线上升,孩子上法德合作学校,费用刷刷的也在那三倍工资里面。小女儿三岁,还要咨询医生,避免多语言环境可能导致的语言中枢发育问题,或者经常送回法国给奶奶养,防止以后回国不适应。等等等等!

但是中国很多廉价的商品以后都要消失的因为牺牲了国民健康安全成本

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缺乏监管力度,生产卫生保障不合格,

更有橙子打蜡三鹿奶粉这样主动添加毒害物的例子。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方面法案加强,企业的卫生成本一上去,

或者说食品健康法律惩罚力度加强,把人吃出病了罚得厂家破产,

农副食品价格都得跟着蹭蹭蹭上去

以后这些卫生不达标、隐患大的廉价食品最先消失

电影《盲井》死一个矿工赔 3 万,相信不久将来会提高到 300w,那时候煤老板就不敢乱来了,

煤炭价格也会跟着上升,接下来电力成本也高,能源的连锁效应会带动其他商品涨价,

巴黎有地铁站叫 Houille-Carriere/Seine,塞纳河上煤矿采石场,就是 60 年代随着劳动保险的完善,入不敷出被迫关闭的,现在只剩一个名字了。

建筑工人、机械工人、的劳动保障设施一旦加强,相关的廉价工业品都会消失。

二、中国社会保障差,保险欠缺,更高储蓄以防不测,实际可支配收入更小

哪天走街上扶老人,可能被讹炸一大笔。

得了重病或者事故,以后几年工作受限,收入立刻下降。

这些在欧洲本应由医疗保险、责任险、法律辅助险覆盖的意外开支,在中国全部成了个人潜在负担。因此不敢像欧洲人那样赚多少花多少,必然要节省更多的收入避险。上面那个法国的例子说法国家庭平均月入 2410,人家基本可以月光。生病了有保险,病假工资付八成,孩子以后上大学免费(私校这收入也不够)。同等水平中国月入两万的家庭,一小半都得存起来,以备医疗教育之需。

例如

在巴黎税后 2200 可以养活一家子吗?

关于医疗之外的保险问题,这里解释

如何看待并改善中国社会人情冷漠且缺乏信任的现状?

三、中国的贫富差距被大国效应扩大,国内价格歧视更小

注意这里不是说贫富差距大,

而是贫富差距本身因为中国的规模被进一步放大。

统计数据挖掘有个概念:集合的方差大于其子集的方差之和。

具体来说,欧洲各国贫富差距都美国小,因为福利好,但是欧洲国家之间贫富差距不小,如把欧盟当作一个整体衡量贫富差距,对美国就不遑多让了

欧盟内无关税,但有消费税增值税,烟草等工业品还能政府定价,一包 camel 法国 7 欧意大利 4.6 因意大利边境 ventimiglia 火车站,法国人排队整条买烟。菜市场超市大量充斥法国老太太,蔬菜水果肉类价格没法监管,因此意大利西北靠近法国的 san remo 和 diano marina 等几个小城,物价也被法国带的虚高。还有些法国人,为了避税,干脆住在意大利,工作摩纳哥,搞得意大利人怨声载道。

中国就好比无国界的欧盟,无联邦自治的美国,对富过西班牙的上海,和 300km 外贫如越南的安徽,工业化商品统一定价。二者其中的价格调节仅仅在于物流,而中国货运比较发达,物流成本低。这种经济差异的交流碰撞更加明显。上海人淘宝到便宜的黄山毛峰只会心中窃喜,但是安徽人买上海冠生园食品真心贵。

这一点在中国也许体会不到,大家本来认为一包中华烟,不论在深圳还是西藏都应该一个价么。但是欧盟就不是这样,例如 Hugo Boss 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存在明显的价格歧视,德国人审美需求低,就是古板风格,同样一件衣服比法国便宜 20%-40%,在意大利,就是走骚浪贱风格花花的,采取另一种定价策略,在法国因为时装市场本来需求就大,所以价格一概拉高。答主深有体验,心想我住法国,上

BOSS Kollektion für Damen & Herren

按德国价格买行不行?不行!虽然欧盟没有关税,他们对法国收货地址强制采取另一种更高的价格。

知乎用户 黑祭司 发表

你说的物价是指可再交易再流通商品,还是不可再交易再流通商品?

比如说萝卜青菜牛肉日化用品,买了之后是可以再交易的,属于可以继续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商品。修水管、麦当劳点一份快餐、打车、快递都属于不可再交易商品,买了之后只能使用,不能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就是所谓服务性商品。

如果是可交易商品,那美国要便宜。

如果说不可再交易商品,那中国相对便宜 (扣除可交易商品占的成本之后)。

可再交易再流通商品中国贵,是资源成本高、生产力效率低于美国和美元剪刀差的原因。

不可再交易商品比美国便宜,是因为劳动力便宜。

所以对一个底层劳动者来说,生活在美国,不够买或少购买不可再交易商品,自己动手多购买可再交易类商品,会生活得更轻松。

对资方和上层人士来说,生活在中国更便利。

所以看一个人说生活在哪里更舒服,有三点要考虑:

1. 他所属的阶层。

2. 他的生活习惯是习惯点外卖还是自己做饭。

3. 心理上的需求。

第三点就是个玄学了。常常见到在美国骂美国不方便,在中国骂中国房价高的人。如果在美国能自己动手做饭,在中国自己动手盖房子,人间处处是天堂。

知乎用户 Cindy 发表

先说下英国的生活必须品物价吧,两颗青菜 1.5 镑 (13.5 元人民币左右),250 克鱼肉 3 镑 (27 元),笔类质量很差的 1 镑(9 元左右)1 到 2 只,本子 1 镑店也有但质量相当于国内 1 块钱的。普通的理发便宜的 16 镑(144 元),配一把钥匙 5 镑(45 元)。公交车 1 到 2 镑的比较多,距离远的也有 3 镑以上的。麦当劳套餐 5 镑多(45 到 50 多元),一个汉堡一个可乐一个小薯条。普通餐馆人均 15 到 20 镑(135 到 180 元),不包括酒。这个物价水平比中国大中小城市都高出来 N 倍好么。另外旅游景点也是动辄十几二十几镑的门票。

比国内便宜的物品主要有:1,lv 之类的奢侈品。

2,欧美品牌的化妆品护肤品。

3,公立医疗免费,紧急情况不需要排队很久。但大部分医生都是能不给你治病就不给你治,让你回家多喝水。医疗免费但要自己去买药,药价比国内贵,贫困家庭似乎拿药免费。

4,lol 欧服英雄皮肤比国服便宜

知乎用户 么西么西 发表

中国的水电气网和公共交通都非常便宜,不是一般的便宜,是非常便宜,粮食肉类基本是全球统一价,但中国由于冷链不完善,导致食物的品质较差。至于什么名牌包、进口车之类的奢侈品,确实比国外贵很多,但那又怎么样,没人逼你买。

中国贵的是汽油、高速公路,以及由此带来的运输成本,但远远没有达到 “物价比欧美贵很多” 的程度,所以题目中的问题完全错误。

不过谈到汽油,事实上能家家户户开车的,发达国家里据我所知,也只有美加澳新这种把当地土著屠戮干净的地方。我听荷兰和德国的小妞跟我讲(我没去过欧洲),他们当地买车的也只是部分家庭,因为养车、停车等很贵,学生更是买不起。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这个问题很容易变成制度优越性辩论和集体催眠,但优越性并不是靠键盘辩出来的。

就事论事。

消费品物价是分 3 块的(不涉及生产资料及原材料)。

1:本地服务和商品。

2:跨区域流通的服务和商品。

3:投资品。

**1 类是和本地劳动力价格直接挂钩,**因此在劳动力成本低的情况下,1 的价格会很低。随着收入增长,1 的价格必然会起飞。

举例:

理发,上海 10 年前小店理发价格是 10 元,如今是 40 元。

兰州拉面,巴比馒头:上海 10 年前的价格分别为 7 元和 1 元,如今是 14 元和 2.5 元。

随着人们收入的上涨,这些价格在可预期的将来还会翻番。

2 类是取决于国际供需平衡以及在流通环节被(政府,中间商)拿走多少。

举例:

燃油,燃油价格是有国际基准价格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运费,利润以及税收就是在各地的实际售价。

粮食,油脂,和冻品,同样是跨区域贸易的大宗商品,同样有基准价格,但粮食同样是流通受限产品,因此还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以及贸易政策。

工业制成品,这类全球定价差异主要取决于税收,贸易政策及垄断程度。比如汽车,手机等。。

3 类是取决于对未来回报的预期值。

举例

房屋,在供应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决定房屋价格的是对未来十年该地收入增长的预期而非当下。

股票和期货,决定股票和期货短期价格的是资金对回报的预期,而决定股票长期价格的则是其公司在 10 年后的市场地位及盈利能力的预期。

中国物价高,主要是 2 类和 3 类的价格。因为 2 类价格中被抽水的程度较高,而 3 类则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对未来预期普遍乐观,乐于提前布局而推动价格。

至于 1 类价格的相对低廉,主要还是当下劳动力成本依然很低的缘故。但在可见的将来,这个价格会飞速与发达国家拉近差距,这已经是进行时了。因此对于飞速上涨的 1 类物价,人们的感受反而是最直白的,抱怨也最多,尽管在短时间内它依旧低于发达国家。(突然发现问题是好多年前的,这几年里 1 类价格真是突飞猛进)

也许有人问,那为什么很多 2 类商品淘宝价格那么低呢?

答案很明显,1 是避免了部分中间环节抽水,2 是建立在快递小哥低收入高强度高时长的劳动之上。

知乎用户 风过耳畔 发表

看到有人用美国房价来讨论美国物价低,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美国 1/3 家庭没有自己住房,有房的家庭中还有 2000 万人居住在移动房屋里(郭杰瑞提供的数据),这种移动房子每月还需要花数百美元租地。

美国人现在平均购房年龄是 33 岁,其中 50% 的购房者是在 47 岁以后购买的。千万别说美国人不愿意买房,因为美国人为了买房引爆了 08 年次贷危机。

至于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有官方数据可以佐证,2 口之家年收入 17000 多美元,如果没有食品券救济,是要饿肚子的。

美国房子 70 年持有成本是房价的 3~6 倍,比如每年 1~3% 的房产税,维护费(木质房屋需要定期防潮、防蛀,有人统计相当于 33 年重建一新),保险等。

说到食品价格,比如,美国人均耕地是中国十几倍,平均机械化、自动化种植又极大降低了食品价格。而中国人均地少,农民多,现在中国每年进口的各类食物,相当于 3 亿多人的口粮,而美国是粮食出口第一大国。

至于家电、衣物等,那有美元霸权红利。还记得中国为了鼓励出口退税被网友嘲讽的吗?因为美元霸权,美元是世界贸易货币和储备货币,哪个国家想做国际贸易,手里就必须持有美元,美元在世界上成为稀缺品,各国都想向美国出口换取美元,甚至不惜压价亏本。

知乎用户 Capt. 折野​ 发表

国内除了港澳和西藏没有去过,其他省市都是有到过的!工作关系,美国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的其他地方答主也基本都走过!关于物价,答主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我不能说高晓松在忽悠人,但是为了吸引观众,他确实没有完全说实话!!!)

我们说的物价更多的是指基本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等。(我下面说的是整体情况,如果特殊情况会单独解释。)

衣服

最便宜的便利店里也有 40 块钱一件的半截袖,普通美国人大都会去一些大型商场买打折衣服,衬衣也是 200-500 块一件的。买的衣服在国内都算是名牌,不过在这边就是普普通通。

食物

民以食为天!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水平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每次逛超市,基本上都是 700 块钱开外。这只是 7 天的食物,有时候中间还要再出来补充一次。无论是中部偏远还是两岸繁华,在外面就餐,最便宜的一个三明治也是 35 块钱起!还不包括税!

一个月花在食物上的钱大概 3000-6000 块钱。这还是省吃俭用的结果!

**住
**

美国地广人稀,房子普遍大。而且,美国人嘴里的房子在国内叫别墅。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人口数量!国内的房子在美国叫公寓,不过价格并不见得一定便宜。而且,住房在美国可谓真的不便宜!

买房子不能单看房价!政府一块钱卖给你,但是要求你每年交杂七杂八的各种钱好几十万,你觉得你赚了还是赔了?!

美国的房子就是这样子!

你可以在中部地区花 20 万美金买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房子,不过你每年都要交房产税!

房产税根据当地的房价不同从 1.25%-4.5% 不等。房价越高的地区房产税会越低,反之亦然!别看中部地区房价便宜,可是房产税并不见得比东西海岸的便宜。

除此之外,你每年都会被强制买各种房屋保险,这个花费是根据房子地理位置和价格等因素来的,从几千到上万美金不等。

此外,房子大都是木质结构,为了保护房子,每年或每隔一年都要重新刷漆,来场冰雹说不定还要给房子换屋顶,这一下子又是几千美金!

最最关键的是,美国有遗产税!!!

如果你老了,决定把你的房子给你的儿子,你儿子要支付至少这个房子价格的 40% 才能得到它!

**交通
**

说到交通,主要分两部分,汽车和公共交通。

美国是一个没有车子寸步难行的国家,几乎人人都有驾照!说到汽车,美国还是不错的,这要归功于它健全的法律体系。相同品牌的车子价格要比国内便宜不少,关键是质量过关。

不过公共交通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坐公交车 15 块钱起,还是单程,贵的地方要 20 多块钱。我一个月单纯花在公共交通上的费用就 800 多块钱!!!

每每说到这些,我就很怀念国内十字路口那五块钱加俩蛋的煎饼果子和肉夹馍!怀念那做一次才两块钱的公交车!怀念那 8 块钱一个的驴肉火烧!

啊啊啊啊。。。。

说的我好饿。。。。

我要去啃昨天晚上 50 块钱买回来的那半个三明治了。。。。

对了,别忘了点赞哦 ^_^

知乎用户 萧虫子爱吐槽​ 发表

平心而论,最近几年物价涨得的确非常快,比如超市里动辄一斤 5 块以上甚至 10 块起步的蔬菜水果,比如曾经十几块、二三十块一件的衬衫如今几乎普遍百元起步。

有没有比欧美贵很多,咱们姑且不论,但作为一个制造业超级大国(全球第一当之无愧)、农业超级大国(全球唯二级别),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涨幅如此凶猛,再假装看不到问题,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个人认为,除了全球央行普遍比着放水造成的 M2 大泛滥的根源之外,从经济运行本身分析,我国当下零售业方面,仍然存在如下几个硬伤:

1、地价快速上涨,造成全产业链成本高企。

不光是厂家生产用地成本变贵,店铺店租上涨,工厂工人也要付房租,卡车司机也要还房贷,渠道商小老板们也要买二套房三套房,连他们吃早点的早餐店老板也想给儿子攒房,所以 2010 年前 2000 块可以雇到的人,现在低于 5000 免谈。

每个环节的成本都贵了,那自然只能加到终端零售价上。

这个都懂,就不多说了。

2、以知乎 “中产” 为代表的伪新富阶层急于摆脱 “无产阶级” 的身份标签,喜欢为差异化买单、为品牌溢价付费。

那商家自然乐于割韭菜。

都是莆田产的鞋子,贴个 logo 卖 5000,贴个仿真 logo 卖 500,啥都不贴卖 100,慢慢的,卖 100 的要么关门了,要么也学着卖 500、5000 的玩法玩了。

3、渠道环节依旧乱象丛生,中间费用太高,缺少类似沃尔玛这种整合全国、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整合。

一斤苹果,果农在果园卖时,可能只有 1 元出头,但从果园到餐桌,中间鬼知道要经历多少倒手的环节。

水果贩子倒一手,价格翻一倍,卖 2 块;批发市场倒一手,卖 3 块,水果摊、水果店、超市再倒一手,市民就只能买到 5 块钱的苹果了。

有的农民自己兼职做小贩,拉一车苹果走街串巷,卖 3 块,城管发现了要驱赶不说,这样流动售卖销量没保障,遇到刮风下雨损耗也不少,而且,哪怕是夫妻两个自己干,2 个劳动力的成本本身也要加到苹果上。

有一些生鲜连锁店开始尝试直接跟果园对接,但短时间内能把运输、仓储、冷链、门店管理都有效打通的,不多见。随便问问社区门口的连锁生鲜店吧,他们损耗率有多少。

类似的,物流环节,有四通一达之类的集团军作战,有地方上的小物流公司,有几个人合伙的运输队,有单干的卡车司机,还有城乡结合部的小皮卡、小三轮这样的游击队,水太深。

同样是仓库,有无人化的智能仓储,有人力搬运的,有在郊区露天摆放的,还有跑到农村去包块地搭个铁皮棚子估个老大爷看门的。

所有这些,都已经是几十年来的老问题了。参差不齐、粗放管理、不确定性与不透明性普遍存在,导致标准化管理难以整合,有走向整合的趋势,但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自然会降低效率、推高成本。

最后讲段之前的经历。

2014 年初我做奶粉公关时,我们做了个行业调查。当时国内奶粉几乎完全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电商直营刚刚开始尝试。

一罐奶粉正常的出厂成本其实普遍在 50 元以下(无论添加了多少种厂家宣传的神奇营养成分),包含原料牛奶的费用、生产线折旧、厂房折旧、工人工资、质检监测、企业税收成本等等,新工厂、新牧场会稍高一点,高不了太多。算上营销推广成本、企业正常利润,基本上 70 元上下给到批发商就可以了。

进口奶粉虽然有运费和关税(现在大部分免关税了),但由于欧美澳洲普遍牛奶价格低于国内,生产线大多是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老设备(是的,国内生产线比国外先进,因为是后起的),出厂成本更低,加上运费、仓储报关、关税,成本也基本是同样在 50 元。

然而奶粉的批发商一般是各省的总代,总代理商下面再分给二级代理、三级代理,然后才到终端零售店(超市、母婴店等),这时候价格基本已经抬高到 200 元左右了。

陪同厂家去沟通某母婴店连锁品牌时,我们了解到,当时的行业通行规则是,无论进价多少,母婴店至少要保证单罐 + 100 元以上,这是进店的门槛。商超也类似,毕竟都占柜台。

所以,当时绝大多数的主流奶粉,零售价都要在 300 块往上。

我们的甲方,某奶企的老板决定,新上的奶粉全走电商渠道(也有一个客观因素,他们之前没有做过奶粉,在线下渠道没有任何积累,一上来都从头开始铺渠道的话,成本太高,费时费力,很难做成)。加上当时还有其他的几家新品牌,也在同一时间打电商牌。

厂家 70 多块钱发给电商平台,某猫某狗折算一下自己的营销成本和利润,最终确定的零售价,这几个新品牌,普遍价格只有 99—150 之间,一下子就把原来的市场主流价格砍了一半。

然而好景不长,没几年的功夫,电商流量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一个首焦首屏广告,很快就从每天几万变成 2017 年几十万起步(现在是不是上百万了,我不太清楚),一个不起眼的资源位都要几万块。

于是,一来,刚刚砍掉传统线下渠道的各级代理商省下的中间成本,慢慢越来越多的被电商平台蚕食;二来,厂家做了几年以后也开始大规模铺线下,以及随着销量扩张,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也越来越高;三来,为了确保奶源管路,一口气上了十几个新牧场、新工厂,(良种奶牛几万块一头,公牛的精子比黄金还贵,更不用说成块连片的耕地、自动化喂养的设备、有畜牧经验的人才…… 随便一个牧场前期投入几个亿很正常),四来,差异化定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走向————

慢慢的,厂家也开始玩营销概念,开始推出各种中高端奶粉,这个配方,那个成分,这个功效,那个作用,这个纯天然,那个全有机……. 越来越多的新款推出,150,200,250…… 价格自然而然就又上来了。

不过,难得的是,他们一开始推出的那款最便宜的奶粉,一直没有断供,也一直没有涨价。

知乎用户 卷阿​​ 发表

突然在推荐问题里看到这个老问题,想着自己也在欧洲短暂生活过,就进来简单地写几句吧。

开宗明义,中国的物价绝对没有比欧美贵很多,一些类目还便宜不少。下面简单地说一说。

购买他人的服务,中国的价格远低于欧美。餐厅吃饭、家务外包、出租公交、快递送餐,这些项目在欧洲的价格远远高过国内,完全没有可比性,原因十分简单,劳动力价格不同。国内奶茶店招兼职,挂出来的时薪也就十几二十,而德国的超市收银十欧元的时薪还是要的。甚至包括医疗、法律在内的知识密集型劳动,我国的价格都比欧美低很多。

与基本民生的相关的产品及服务,中国的价格也远低于欧美。基本的医疗,综合考虑时效性和价格,我国的情况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高等教育,我国的开支远低于部分搞教育产业化的欧美国家。这与劳动力成本和政府政策相关。我国的水电价格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低水平,这也是与政策和补贴相关的。油价中国相对美国是高的,相对欧洲不是很清楚。不过,汽油在我国是否属于基本民生相关,不大好说。而我国的公共交通(包括城市公交、地铁、火车、高铁等)的价格是远低于欧美国家的。2016 年在德国住了半年,每天靠城铁通勤二十公里,将近八十多欧的月票真的心疼。

农产品价格。个人了解,肉蛋奶的价格,欧美远低于中国;蔬菜和本地水果的价格,中国低于欧美。我认为这个和生产成本高度相关。欧美的工业化畜牧业大大降低了动物类农产品的成本,使得终端销售价格极其低廉。种植业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密集性,因此国内价格相对较低,但欧美国家可以通过全球采购降低市场上的蔬果价格。

电子产品。美日港的电子产品非常便宜,中国大陆相对挺贵的,欧洲真不便宜,甚至比大陆略贵。电子产品产业链全球化,并且运输成本低廉,更倾向于全球均一价。价格上出现差异,可能更多地与当地税收规则有关。至于为何如此征税,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进口化妆品、奢侈品箱包服饰,国内售价远高于欧美。**这方面价格差距很大,记得我曾经和瑞典同事逛过三亚免税店,他的想法是,我以为瑞典的东西已经够贵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里面包含两方面因素。首先是税收,我以为对奢侈消费征税是合理的。而更重要的是商家的定价策略。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相对狭窄,基本是以价格不敏感的高净值人群,大部分城市中产的消费能力很弱。如果商家打八折后销量能翻番,那打折的意愿就很强。在国内打八折后对城市中产来说可能还是太贵,不能明显提升销量,那自然没有降价的动力。

房价。我的水平和胆量都没有办法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真要是中国物价比欧美高,那中国的购买力平均价 PPP 还能比 GDP 高近 2 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定是收我共产党贿赂了…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将达到 17.632 万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不购买力平价咱中国的 GDP 才多少,2013 年还不到 9 万亿美金…

知乎用户 马不理 发表

如果国穷物价低,那生活水平岂不是和国富物价高差不多了?

穷国,物价本来就是要高的。

在大宗商品全球化流通的今天,重要物资的价格基本上都是一定的。

钢铁、煤炭、汽油、塑料、棉花、大豆…… 这些日常最重要的物资,一切日用品的物料成本担当,不会因为你国人均 GDP 是他国的一半,就在国际上半价卖给你。

所以,那些喜欢在讨论物价时一定要扯上收入水平、嚷嚷” 中国人赚多少钱,美国人赚多少钱,怎么能价格一样 “的人,我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面对他们一脸懵逼。

贵就是贵,便宜就是便宜,差不多就是差不多。

你买不起,与他人何干?

物料成本之外,中国的人力成本,确实是比发达国家低的。

所以按理说,人力附加值为主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是应该比美国便宜的。

事实上呢?

确实便宜了很多啊╮(╯_╰)╭

知道美国理个发多少钱吗?做个按摩又要多少钱?自费看个病要多少钱?买个手工制品又要多少钱?

最后,我们来说说” 奢侈品 “。

奢侈品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一些对富国人民而言非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穷国就成了奢侈。

而奢侈型消费,在世界各国都是要加税的。

就中国而言,是有多穷呢?2014 年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 28000 元。

而收入中位线,肯定更低。

个人认为,如果说中国有 60% 的人,月收入不超过 2000 元,应该是个乐观的估计。

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想一想,好烟好酒该不该加税,名牌箱包该不该加税,都市白领当做生活必需品的几百大元的护肤和彩妆,该不该加税。

说到税,顺便一提。

有人喜欢讲,交税无所谓,关键是没服务。

中国 2015 年全国财政收入 15 万亿,相当于人均宏观负税 1 万元左右。

每年给你退 1 万元,同时一切体制内单位及国有设施停止为你服务,你乐意吗?

你当然乐意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夜寐太行 发表

实事求是好不好?

“发达国家” 之所以是发达国家,就是因为能从发展中国家身上吸取足够的血液,维持更优越的生活,人家物价要是比中国高,生活成本比中国还贵,那发达个毛线啊?要不是同等条件欧美生活更好,那么多人背井离乡跑去移民,都是傻的么?

很多人容易陷入一种矫枉过正的情景,就是为了跟 “公知” 争论,忽视某些事实,何必呢?

知乎用户 鸿蒙道人 发表

我做了五年的进口生意,从欧洲进口国内销售,生意我有一些发言权。

这个叫税加税。

凡是贵的东西,一定有税,你可以查的。

第二个智商税

凡是贵的东西,一定有很大比率的广告费用或流通费用,你也可以查的。

第三个稀缺税

凡是贵的东西,一定有很大比率的比较稀缺,国内品牌可能看不上销量,或者拿他来哄抬国内售价,你也可以查的。

当然你非得要拿某些国外的某些人口来说,我就说不过你了,我说的是商品,不是服务。

知乎用户 立眸 发表

中国物价比欧美贵是伪命题!

瑞士银行发布的《2015 年价格和收入报告》,根据对包含 122 种商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篮子的价格比较,全球 71 个主要城市中,苏黎世、日内瓦和纽约是世界上物价最昂贵的前 3 个城市,东京排第 8,悉尼排第 10,香港排第 19,巴黎排第 20,台北排第 26,上海排第 35,北京排第 40

资料来源:

瑞银:《2015 价格和收入报告》(Prices and earnings 2015)-Useit 知识库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有些人的回答真的是异常痛心,底层人民挣扎在温饱线上,中产阶级想提升生活品质难如登天,高层?别给我提什么高层,姓都不对要啥自行车。

生活必需品价格比欧美低很多是客观事实不需要过多讨论,但是**谈物价不谈收入,谈收入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祖国永远要统一,精神永远在分裂;谈数量不谈质量,谈质量你应该去叙利亚,生活不如意全因自己不努力。**我在县城居住也经常接触农民,说真的虽然很多人确实文化水平低素质也很低,但是你说他们不努力我真的想抽你嘴巴子,他们能吃上人造奶油蛋糕喝上反式脂肪酸咖啡就觉得很幸福了,殊不知真正的同尺寸天然奶油蛋糕价格会翻数倍,超市里本身就不算高档的日用品也是假货山寨遍地,街头小吃确实便宜,然而不管你信不信百分百是地沟油,正规、高档一点的餐厅也是选择性使用地沟油,自助餐厅将剩餐打理好 “二次利用”。农村里更不用说了,加多宝撕开里面是过期的花生奶,各种山寨的一塌糊涂的商品充斥着农村里的小卖部,以前是山寨,现在是山寨 + 质量低劣,想得各种慢性病甚至癌症的人欢迎品尝,即便是这样,农村里的老人也喝的很幸福,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喝的到底是什么、长期喝会有什么危害,她们也无权知道更没有渠道去了解。请永远记住,她们并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却为所谓经济飞速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健康代价,而享受这些劳动成果的,是那些所谓的 “中产” 吗?

现在说认为自己是中产的,做测试题如下:1、北上广深有 100 平米以上住房且距离工作地点不超一小时路程的(交通工具不限)20 分 2、大部分通勤能**做到(能不能)**自己开车的 10 分 3、家里主要成员都有车 10 分 4、非特殊情况不存在长期且必要的路边摊、外卖、K M 之类快餐需求的 10 分 5、家里有两个小孩或者以上 10 分(多一个 + 5 分) 6、与父母所在地直线距离飞机不超过 2 小时汽车不超过 4 小时且一年中陪父母累计超过 15 天的 10 分 7、距离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地区车程不超过 2 小时或者每年有一次超过 15 天自驾、境外游的 10 分 8、作为老板能做到严格执行劳动法,作为员工有权选择加班与否以及合理加班薪资(这里降低要求不必须 3 倍)10 分 9、每周健身超过三次每次超过一小时或总时间超过 5 小时(室内外均可)5 分 10、每天读书(内容与工作无关)超过半小时 5 分。60 分以上的勉强算是中产,国人习惯了用钱来定位自己而不是生活品质,欧美的中产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而且新一代移民通过 5 年左右的努力即可实现生活品质的飞跃,**在这里并没有提及大城市最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毕竟看不见的东西就当他没有好了,这时候就体现出阿 Q 精神的必要性了。**汽车和衣服档次国内外看法差距太大,故不做讨论,但是还是忍不住去 yy 北美的车价。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我们尝试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出发,去分析几个常见的问题!

  1. 经济全球化中商品价格更加依赖成本与供需关系

以很多机电产品为例,很早就实现了生产的全球化,比如芯片等高附加值组件往往来自欧美地区,而组装这类重复劳动低附加值环节则更多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所谓的欧美经济空心化说的就是能吸收广泛就业的中低端产业链迁出到劳动力性价比更高的区域,为什么?压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有着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传统企业的支出中劳动力酬劳及保障总是占据大头,我国能成为世界工厂除了宏观政策以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劳动力性价比,这对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一座大金山,人口决定基数,全面义务教育提高劳动力性价比,两者缺一不可,再加上传统的勤劳肯干的民族特性,吸引了大量企业来华投资,加入 wto 以后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奠定基础,财富是劳动参与创造的,当然这个在 15 年峰值劳动人口开始下降以后,对劳动力红利的挖掘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但不是本问题的深入讨论的方向。

回归正题,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商品价格就可以降低,比如组装生产相同数量的商品,欧美的平均工资加上各种劳工要求,在我国招商引资早期的劳动力成本甚至可以降低十几倍(不仅仅是工资,还有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假期福利等等),这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从薪资上来说 ,对于参与生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商品的价格是相对贵的,而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在劳动力成本成倍的下降以后商品是相对便宜的,这个是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此基础上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成本则是关税,发展中国家往往需要保护本国自己的科技发展,需要对一些全球化的工业产能,尤其是高科技工业产能设置的关税,富士康组装的苹果手机照样要交关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去买港版和美版的苹果手机(除了关税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汇率因素),综合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平均报酬以及关税等诸多因素,让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工业产能领域出现比欧美更贵的价格。

2. 生活成本上低于欧美

除了特定的工业产能,基本上大部分的人力成本很服务行业相关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是低于欧美的,在美国时候如何克服花钱心理负担,不要考虑汇率,把美元当人民币花,不管是住宿还是吃饭,都是有类似的感觉,平均生活成本在兑换成人民币是非常高的,不仅仅是美国,还在我们香港感受过 4000 元住厨房改的小房子,和服务相关的费用则更高。综合来说,国内生活成本从汇率来看是大幅度低于欧美国家的,房子是个例外,租售比并不高,房子是有大量的投资金融属性在里面,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投资品,其标定居住属性的价格则相对较低,如何理解呢?吃同样的饭,租同样大小的房子、剃头修脚等同样的服务,我们的物价要低得多,当然你要买房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手房可以理解为城市向购房者一次性收取的进城税,而购买二手房则是置换前面人交的进城税以及承担其金融投资的收益,当投机需求占比过高,那么这种支出更多的应该归于投资类资产价格而非消费的物价。

3. 物价问题延伸 - 欧美经济全球化受益者

过去几十年,欧美在低劳动强度、高福利体制下可以消化全球各领域一半甚至更高的工业产能,为什么?除了霸权主义以外,更重要的是高附加值商品,虽说欧美的产业空心化,但真正迁出的都是利润更加依赖劳动力性价比的中低端产业链,其核心的高附加值商品都会留下,简单理解就是一架波音或者空客可以换走几千万甚至上亿件低端商品,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和劳动时间在全球化中置换更高劳动力需求的商品,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优势,他们有你没有就会在贸易中处于被动一方,大家耳熟能详的芯片制裁也来源于此。

欧美凭借技术壁垒结合霸权主义,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发展中国家取得成本更低的商品,即使各国大规模量化宽松到负利率的使用,无下限的印钱,都不会引发本国大幅度的通胀,因为和居民相关的日常消费品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性价比金山而变得异常廉价,他们只要还维持技术壁垒,则物价水平更多的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产能,用少量的劳动产出换取大量的廉价商品来维持其物价水平,这也是近几十年欧美维持物价的重要手段,此外,美国则更加简单粗暴,只要全球还认美元作为通货和官方外汇储备,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拿商品来换商品,只需要向发展中国家输入美元信用,即可获得大规模的廉价商品供其国民消费,这次的 1.9 万亿给每个成年人发钱,如果他们用来购买类似于冰箱洗衣机这样的商品,谁又是商品的提供者呢?有通胀输出,就有通胀的输入。即便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是挤破头的想成为欧美工业产能的贡献者。

欧美不管从投资收益、维持物价水平以及维持高福利,都是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而谁提供了海量的廉价产能和积累了外汇储备呢?自 2000 年以后我们经济体是产能贡献的主力军,欧美虽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真的逆全球化,只是期待寻找一个新的产能供给者,将我们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他们希望的是我们经济体只参与生产,不参与消费,就因为近几十年我国人均吃肉的分量增加就以环保为由,通过各种舆论方式来攻击,前前总统奥巴马更是出现神言论:如果让中国 14 亿人口都过上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水平,将对地球是一个灾难。

4. 物价问题延伸 - 内循环的实现是关键的一环

按照工业人口的总数,我们经济体完成工业化以后,将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工业化人口之和,意味着生产体量将非常庞大,但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有主管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我们经济体构成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部分人是先富起来的少数人,另一部分人是在追赶,从富豪数量上来看,我们增势凶猛,但从人均上来看,数据又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先富的很多群体不仅很难自发的去带动后福的人,反而逐渐成为利益集团收成并进一步分割增量财富,分化与固化导致了消费能力不足,本应贡献主要消费力量的大部分群体在分配中处于劣势且短期内很难改变。主观上来说,居民富起来的时间太短,有钱的也未必愿意消费,比如身边的很多人下馆子吃顿好的舍不得,但却愿意攒钱投资几套房,当然主管上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但从数据上来说,很多二线及以下城市一平米房子的价值都可以与几百斤羊肉总价相等,值与不值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

勤俭持家固然是传统美德,但从参与生产和消耗角度来看,我们劳动者参与生产越多,原则上可以消费的商品也就越多,生活质量与可消费的商品数量有关,我们人均消费离欧美还有极长的路要走,内循环政策只能在改善客观分配问题上着手,比如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者权益保护、金融监管等等。如果未来真的能改善分配问题和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主观上还需要劳动者自发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消费,把钱放在手里是为了未来的保障,而把钱交出去才可以换来实际增加生活品质的商品和劳务,一个人的支出又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彼此可以消耗掉相互生产的商品和劳务。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角度,虽然以前走了不少弯路,但突破欧美技术壁垒是未来必由之路,此前我们并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只能通过挖掘劳动力红利的极限来换取全球化中世界工厂的位置,通过大量输出商品换来所谓的美元信用,随着技术壁垒的逐个突破这个被动可能会改变,奥巴马所渲染的所谓的 “灾难” 就会提前到来,正如很多人所倡导的,我们就是要多吃肉,欧美他们是管不着的,以后分配问题改善了还要多消费,那么世界工业产能的消化中心很可能会进一步东移。但也应该看到,内循环如果真的要推进,必然不会利好已经形成规模的利益集团,未来经济体内部的博弈将更加的激烈。

知乎用户 草履虫 发表

如果你只追求活着,你会发现中国生活成本惊人的便宜。

衣: 拼多多运动鞋九块九一双,还是保暖鞋,穿起来和九百九的也没有什么区别。运动单鞋六块九。都非常轻,鞋底很软很有弹性。T 恤五块钱。外套十块钱,裤子十块钱,羽绒服四十九,六十九就能买一件到膝盖的半身羽绒服了。棉服 35 块钱就够了。都是包邮,质量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食: 大润发面包四块钱绝对让你吃撑,打折的。拼多多九块九一只的烧鸡(道口)可以无限买,这个是正常价格,不止有烧鸡还有十一块钱一个的烤鸭什么的,保证真实,不信你现在就可以到拼多多搜一下,我还买过,挺好吃的。超市速冻水饺一般七八块钱一斤一顿饭也够了。我知道现在猪肉贵,但现在鸡肉并不贵。九块九一只(一斤)的鸡还不行吗?

住: 这个有点贵。但如果你只是单纯追求活下去,租一个住人车库,一个月也就是几百块钱。

行: 到闲鱼买一辆二手电车,花不了几百块钱。极端情况下二百块钱就够了。然后每天充电使用成本不到一块钱。出行半径可以保持 30 到 40 公里。

水: 纯净水系统,1.5 元 7.5 升,可以直接饮用,做饭也行。可以买水卡。

你看,你只要每月不到一千块钱人民币,在中国就能活的很好——有面包、烧鸡吃,有纯净水,有运动鞋穿,有外套,冬天还有羽绒服。每天可以骑电车。

这样的生活成本还不够低吗?

为了增加说服力,这是我九块钱包邮买的鞋。

下图这个答案,是抄的 2018 年一个公知号的,还筛选评论。现在那个公知号已经被封了,看来这个号也快了。https://www.zhihu.com/answer/1724115434

抄的这个号 2018 年的答案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427883

2018 年好多移民中介号、国外房产号发这个答案,都被知乎反作弊机制给封了。

添加

这个问题下有不少回答,说美国人一个月赚 3 千美元,而 2 升装可乐 2 美元一瓶;中国人一个月赚 3 千人民币,2 升装可乐 7 元人民币一瓶。根本不需要换算汇率,所以美国可乐便宜,美国人生活轻松。

但你这样说,说的就是 “消费收入比” 而不是 “物价” 了。这个问题,要比较的是物价,而不是“消费收入比”。而要比较“物价”,当然要换算汇率,美国可乐换算人民币是 13 元人民币,中国可乐 7 元人民币,这样物价还是中国低。

发达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消费收入比”当然更低,要不然怎么能叫发达国家呢?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当然更轻松,要不然这个 “发达国家” 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 “收入消费比” 低就是 “物价” 低,那欧洲小国卢森堡作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是不是就成了全球物价最低的国家了?看出来荒谬了吗?

知乎用户 土豆烧牛肉贴木儿​ 发表

因为远低于国际水平的大学教育费用,一般学费一年都不到 1000 美元,一线城市的大学住宿费也就 200 美元不到,书费也是,外地学生毕业以后还可以继续住一阵。而且这个收费标准,多年没有涨价,再加上高性价比、高覆盖的网络通信,让太多的人开阔了视野,知道国内车辆和奢侈品还有牛奶价格比发达国家高。

公立三甲医院低廉的挂号费和高效的接诊效率,让人均寿命过度提升,让太多原本应该死去的老年人还能够出国旅游,到处扫货。

当然了,即使是目前的大学学费,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人均穷。

但是物价这东西不看人均,而是看需求群体的收入。

一线城市房子也就那些拿着或者即将拿着一线城市收入的群体是主要需求对象。

IPHONE 也就是那些一个月工资能买得起的群体为购买主力。

以此类推,中国的物价是被一个个细分消费群体决定的。

基本民生部分是以粮食价格为基础的,粮食比较特殊,他反过来决定了农民收入,因为耕地和草原的人均低,所以粮食价格不算低,但农民收入更低。

城市居民必须品包括轻工业制品和初中级电子工业商品是以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决定的,这部分是比较廉价的。

决定汽车价格是城市中产的收入水平,而餐饮和消费娱乐则是都市白领,高档商品和奢侈品就是由高收入人群决定了。

我国总体物价相对较高是收入结构的畸形的产物,根子上还是国际分工和我国资源的相对稀缺造成的。

对物价最敏感的群体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夹在各消费群体间的人构成的,这些人恰好也是移民倾向最高的。

知乎用户 玩玩玩玩玩玩大夫 发表

知乎用户 EntropyDU 发表

人穷 = 物贵,一个意思。

利润 = 收入 - 成本,企业有收入,工人有工资。

欧日美,掌握标准和核心技术,几个人画张纸,挣 500.

我们和拉美,累死累活,几万人大生产,也挣 500.

所以欧日美工人工作半年,带薪玩半年,视为福利。

中国工人工作一年,然后把工资全部花掉,一分不剩,老了没钱还得自杀。

我们落后从鸦片战争开始,至今有进步,没根本好转。几万万人,努力就会有成就,只要不无休止内耗。

美国佬加息我们怕资本外流,美国降息我们怕自己出口商品没竞争力。仰其鼻息。有人说外贸占比 GDP 小,是对的,但进口弹性和出口弹性是两片天。进口的东西,自己造不出,不买不行。出口的东西,别人非不能而是不为。

这么多年,市场换技术,理想很好,也换了一些。关键的技术,不是跪舔就有的,因为他希望你一直跪舔。欧日很多技术靠间谍不正当获得,有可取之处。再者,市场不一定换得来技术,但一定可以积聚买办资本,外贼易躲,家贼难防。一旦形成资本有先富,不要指望带后富,会调头一起压迫无产,都是人,人都是动物,弱肉强食,可以理解。

以后怎么办?不要对任何人或机构抱幻想,做人做事正面刚,没技术就加强研发,没市场就打下来。欧日美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食肉者而已,要吃肉,就绕不过去。

知乎用户 叶月 发表

→→加拿大农村,黄瓜一度涨到 2 刀一根,你感受一下。

我在天津时曾经一块钱买了四根黄瓜,穷学生天天拿黄瓜当水果吃,到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默默地去买水果了…… 忘了说,葡萄 6 刀多 1 磅。这居然还是个农业省,请问你们农业省都种些什么啊,只种麦子吗?

subway 一个 footlong 的三明治 8 块钱,就一个三明治啊!吃两天就吐了的那种,8 刀我在国内可以吃个两菜一汤的套餐了好吗。稍微好一点点的馆子,就是可以坐下吃那种,一顿饭 + 小费大约 20 刀 / 人吧…… 当然你要是点牛排,就不怪我了…… 个人觉得 steak 还是挺贵的。

比国内便宜的,事实上只有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当然一般的化妆品不会便宜,我在这边买理肤泉的护肤系列,跟国内参团买差不多吧,当然比专柜便宜些。另外就是兰蔻、雅诗兰黛、香奈儿之类的奢侈品牌比国内便宜——但即使如此,我也买不起啊 QAQ

奢侈品据说比较便宜,但 LV 这种东西,无论在哪儿都是奢侈品……

电子产品我看了一下,亚马逊上的价格基本跟国内京东差不多了,64Gipad air2 便宜 200 块左右,远目…… 当然这边人人都抱着一个 mac,大概是以他们的收入论,mac 并不贵,好点的 mac pro 也就 1800 上下嘛。远目,我要不要买个 mac 呢…… 感觉还是好贵…… 好不还是 TP 先凑合着用吧……

小配件非常贵!我曾经想买个无线键盘,100 刀,整个人都不好了,也不知是不是碰到黑店,于是现在还在用手划屏幕……

另外,车便宜,尤其是二手车到处都是。

我在国内懒得做饭了就下馆子,我在这边懒得做饭了就…… 饿着……

知乎用户 紫色的股 发表

中国即将迎来一轮物价暴涨

本周五晚上,期货市场迎来一轮大暴跌,期货种类大面积从涨停板突然直线暴跌,部分品种甚至打到了跌停。这个事件震惊中国金融界,一时间纷纷讨论,关于这件事的纪实和报道,网上已经说的已经很充分了,我就不再赘述,我这里说一下我就这件事情所引申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知道,期货市场周五是突然暴跌,但是资本市场是动态平衡的,没有暴涨就没有暴跌,没有暴跌就没有暴涨。这一次的突然暴跌,所产生的背景是最近一段时间各大期货品种纷纷暴涨,黑色系品种较 15 年底部的价格,平均上涨了 3 倍有余,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大概也都在上涨 1.5-2 倍左右,总之,只要是商品,从 16 年初到现在,就没有不涨的,区别只是涨多涨少而已。

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但是在货币严重超发的时候,还跟货币供应量有关。也就是说,供不应求的时候,商品会涨,但是供需平衡的时候,如果货币严重超发,他也会涨。所以这一轮的上涨,除了黑色系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引发可以用供需关系解释之外,其他的普通品种和货币供应量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在 10 月份发表的那篇《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暴跌》一文中曾经说过,中国有二轮货币超发,08 年底是一轮大的,15 年中旬是一轮是小的。15 年中旬之后频繁的降准降息所释放的大量货币,由于这一轮房价的上涨,所有货币被房地产吸纳了进去,物价像钉子一样被钉死在了地上,如果房地产被打压,货币溢出,那么各地生活用品的价格就纷纷暴涨。

这一轮房价上涨,深圳的见顶日期是 16 年 3 月份,而全国的见顶日期,是 10 月份。而这一轮物价,除了黑色系是供给侧改革提前 3 个月起步了之外,其他无论是棉花、菜粕还是其他,上涨的起步点都是三月份左右开始, 炒作加速见于报端的大多是 10 月份,连续涨停导致一夜暴跌,则产生于 11 月份,其中各个品种因为各自的特性有各自的波动特征,但是大的方向,全部一致。

大家都知道,15 年是一轮小型的经济危机,政府的应对措施是一轮小型的量化宽松,08 年是一次大型的经济危机,政府的应对措施是一轮大型的量化宽松。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08 年 12 月份之后的走势。

我们都知道,08 年金融危机,不管是股票、房产,还是煤炭、棉花、黄铜,只要是具备商品属性,和金融挂钩的,没有不暴跌的。08 年 12 月底,全球开始量化宽松,中国也推出了自己的四万亿计划,货币宽松,大水漫灌,带来了一轮普涨,谁不涨都不好意思。股市走出了翻倍行情,房价止跌开始大幅攀升,各种商品也纷纷沾光上升。

如图所示,09 年中旬股市指数翻倍,反弹见顶,但是各地的物价没有太剧烈的波动,因为还有房地产负责吸金,但是 10 年的时候房地产开始全面调控,打压过快上涨的房价。

二套房 5 成首付,是不是很眼熟,和上个月颁布的政策一模一样。这个政策颁布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下图

随便列举几个民生用品,棉花和白糖,那价格飞升的简直就是直线上窜,大概从 2010 年 7 月开始,价格一路飞升。

是不是只有期货商品才这么暴涨呢,和我们升斗小民关系不大,不是的,再来看看这个

这些词汇是不是很熟悉?2010 年的物价,同比 2009 年,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从蒜你狠开始,蔓延到几乎所有民生领域,你自己回忆下你家门口那几年早餐的价格,也可以略窥一二。

股市没有赚钱效应,房地产不准涨,但是社会上到处都是央行发的海量资金,于是资金四散而逃,各地民生物价的涨幅图,如果编制成 K 线表,一点都不比上图的棉花白糖看起来逊色太多。

政府知道房价泡沫的危害,也不打算拉股市,但是又不想物价暴涨民怨沸腾,同时他又不想把这些货币收回去,于是宣布这些农作物全部是因为天灾减产外加商人囤积居奇导致的暴涨,谁涨打压谁,所以才导致物价暴涨此起彼伏,就好像葫芦瓢一样,摁下这头浮起那头。

货币超发无处可去,政府硬是打压物价,那显然是必定失败的,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民众看,以安民心而已,所以 2010 年一直到 2013 年,各地的物价一直就像上图这样,此起彼伏,新名词层出不穷。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2010-2012 年物价飞涨,其他品种暴涨的时候老产品只是小幅回落,但是绿豆和大蒜在 2013 年出现了罕见的下跌,只有姜你军来撑门面,是不是政府打压物价的能力突然增强了呢?不是的,是因为 2013 年初,由于地方政府的推动,房价顶着调控出现了一波上涨,涨幅甚至大到了引来了中央政府的二次打击。

买过房产的,或者关注过那几天房价的,应该都对 13 年的房价上涨有印象,

国家的政策打压是有效的,房价再度下跌,当时政府的理念是持续打压地产泡沫,从事金融改革,以金融创新引导中国走出困境,所以那个时候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打击是真心实意的。打压之后,13 年中下旬各地物价再次出现不稳的苗头,不过还没有大规模扩散,14 年 7 月股市大牛市启动,吸走了巨量资金,所以 14 年的物价再次归于平静。15 年中旬股市崩盘之后,15 年底开始刺激房地产,接力市场游离资金,于是 15 年的物价,虽然再次频繁降准降息量化宽松了,但是也非常平静。

16 年 3 月开始,深圳开始打击房地产投机资金,16 年中下旬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打击房地产,同时,股市依然缺乏赚钱效应吸引资金。

于是,16 年物价暴涨再次开启苗头,蒜你狠重出江湖,期货市场各类商品价格重新开启一轮暴涨,这周五的暴跌,不过是因为个别品种连续多日涨停所导致的。我们可以认为,股市和房地产不雄起,超发货币不收回的话,这些仅仅只是开始,就算回调,那也只是回调几个月,还会再次上涨。

正好,今天晚上我又看到了一个新闻,今年自蒜你狠之后,第二个上涨的民生用品出现了,一个月翻二倍的姜你军,新闻时间是今晚 5 点半。

2010 年的蒜你狠,政府的解释是大蒜产量减少外加商户囤货,16 年的蒜你狠,政府的解释也是大蒜产量减少外加商户囤货,我去查了一下大蒜种植面积的确减少了,大概少了 2.2%,至于天灾,15 年好像没什么天灾,如果是天灾,那也不仅仅只是大蒜受灾吧?每次超发货币无处可去的时候大蒜就第一个跑出来受灾,然后每隔几个月就冒出一个农产品大家轮流受灾?

15 年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货币放水,都和 08 年高度类似,只是规模较小而已,而其后的经济走势,也大致雷同。上文分析了 08 之后的股市、房价、商品期货、民生物资价格的关系,至少,大致的方向是勾勒出来了。

08 年放出去的大量货币没有收回,15 年又放了一批,A 股没有大规模赚钱效应,房地产遭到打压,资金无处可去,物价不暴涨那是不可能的,前天是钢材,今天就是煤炭,明天是棉花,后天就是大蒜,大后天就是你家门口的早餐店。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案:

1、收回货币,开始量化紧缩,这一点估计不可能,外国人都在拼命印钞票,中国断然不可能自己先收回钞票,那样的话,你等同于一个人承受了全球国家的损失,其他国家脱离危机,因为你替别人抗完了全部损失,就算国家要量化紧缩收回货币,那也是等美国先加息之后。

2、重启房地产,这也不可能,10 月份中央刚刚下令调控房地产,断然朝令夕改的道理,就算再度放开,那也是一二年之后,才一二个月就改方向,那以后中央的政策谁还会信。

3、大幅度供应产品,利用供需关系打压价格。煤炭涨了我大量供应煤炭,大蒜涨了我翻倍供应大蒜,直接用大量产品把价格打下去,这一点的难度比上述二个合起来还要大,如果政府能随心所欲的变出商品,那我们早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如果产能想加就加,那干嘛还要量化宽松放水呢,放出大量货币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刺激萎靡不振的实体经济嘛。

4、让工业品涨价,利用工业商品如钢铁、煤炭、铜、铝等工业产品或者原料的价格上涨,来吸引资金,使得和居民生活较接近的农产品价格少涨甚至不涨,这样的话,最终还是剥削居民,但是价格飞升的感受,没有那么直观强烈,比较隐形。这一点也很困难,因为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所滋生的泡沫,一旦爆炸更危险,政府宁可让农产品上涨,暴涨之后必有暴跌,工业品暴跌对工业体系的伤害之大足以动摇国本,你看最近,政府拼命打压煤炭和钢材的价格,而对蒜你狠置之不理,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5、启动股市,利用 A 股的赚钱效应锁住并吸引资金,股市体量之大足以碾压工业品和农业品市场,股市启动之后完全有能力把他们的价格都钉在地上。这一点的难处主要就是股市的流动性太好,不像房地产那么好控制,股民想抛就抛了,股市永远涨那可以,一旦跌了,那资金也是迅速流出,启动股市来压制物价,对政府对股市的控制能力提出很大挑战。正常情况下不会采用这个方案,就好像 09 年政府并没有把股市作为候选方案一样,但是今年国家队套在里面,启动后可以让国家队逢高离场,即便启动股市只能压制几个月到半年的物价,也可以缓冲一下,这个方案有可能性,但是概率并不是必然。

6、牺牲居民的利益来成全大我,让居民忍受 1~2 年的物价飞涨,随后再次启动便于控制的房地产,然后又可以缓和 1~2 年,拖到中国经济好转,逐步收回多余的货币,胜利完成中国经济转型,让平民来承受改革转型的阵痛。

这里面,按效果好坏排序就是收回货币 > 启动房地产 > 启动股市 > 启动工业品,不得已的办法就是让居民忍受几年的物价飞涨。

这其中,最后可能执行的政策就是让居民忍受物价飞涨,其次,完全有可能在这 1~2 年,拉出一个股市小牛来缓和一下物价连续上涨的压力,使得物价回落一次,有涨有跌的生活品市场,看起来就比涨个不停的市场顺眼很多了。拖过这 1~2 年,启动房地产再缓和一下,经济好转之后,则收回货币,结束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如果 5 年中国经济还没有好转,依旧不能收回货币,那就到时候再想办法,这种事情,中国难受,外国也难受,谁先死谁承受全部损失,所以大家都比谁活的久。

但是无论是哪种可能,二年之内收回货币或者启动房地产,都几乎没有可能性,而股市启动只能稳定半年之内的物价,所以可以认为,中国即将迎来一轮物价暴涨,蒜你狠之后,姜你军,向钱葱等等都会出现,明年的夏天很可能会再次出现豆你玩等等。

全球其他国家没有通货紧缩之前,中国绝对不可能收回货币,否则改革开放 30 年的成果会被掠夺一空,中国经济的好转暂时也看不到希望,所以,以目前的眼光来看,物价飞涨是不可避免的,同时,1 年之内股市很可能出现一波小牛吸引资金来使物价回落一次,2 年左右很可能启动一次房地产来再次让物价回落一次,这样可以在中国目前货币政策和经济现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让中国撑得更久。

以上预测不成立的唯一前提条件就是全球开始同步收回货币,收回货币的前提是全球经济都开始好转,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事情的产生必须有一个大经济体倒下来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部后果,80 年代是日本,90 年代是亚洲四小龙,这一次如果中国或者日本以及欧洲强国倒下一个,都可以完成任务开启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我们当然不希望是中国倒下了,所以在有其他强国倒下之前,我们只能接受物价飞涨的现实,中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物价暴涨,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被剥削的太厉害,做好 1 年之内参与股市赚一笔,2 年左右参与房市再赚一笔的准备吧。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紫色的股(ID:Linda20160101)。回复 “目录” 关键字查看往期原创文章​。)

知乎用户 彼岸云端 发表

又看到某些回国的 “国际友人” 在喊国内物价真心便宜了。

便宜毛啊!!!你赚着美刀到中国来花当然便宜了啊!!!一张富爷爷可以换 6 张毛爷爷啊!!!这种问题下面也能赤果果的秀优越啊!!!

受着高等教育拿着高薪的人智商真会这么低?

呵呵,我表示怀疑~

——————————————————————————

实在是看不惯某高票答案赤裸裸的造谣!!

————————————————————————————

“法国 50% 收入 1350 欧 扣去国内没有的住房税电视税等等 到手也就 9000 多点跟北上广大城市白领收入没多少区别”

1. 法国 50% 收入 1350 欧? — 法国最低工资标准 1430.22 欧, 法国 50% 的人收入比最低工资还低?靠造谣洗地新技能啊!

http://wap.08160.cn/guoji/20674.html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412/20141200842910.shtml

2. 扣去国内没有的住房税电视税等等 到手也就 9000 多点跟北上广大城市白领收入没多少区别?—- 拿法国低收入的人群和北上广比你扯淡吧?你不是在巴黎吗,拿巴黎比会死啊?北上广人均收入被你意淫到 9000 了,果然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腐败太久了啊~意淫强国你也是蛮拼的嘛~

也不是完全不准你洗地,不过请注意姿势啊!

洗地洗的姿势这么难看我想你也是有(na)苦(qian)衷(fa)得(tie),如果没有苦(na)衷(qian)而是真这么想,我只想和你说 ———

-——- 国内真这么好,你还不赶紧滚回来!

——————————————————————

被有心人举报折叠了

回答下原问题吧。国际大宗商品用美元结算穷国富国价格差距不大,穷国人力成本低按理说厂家生产商品成本更低,那为什么一些商品反而更贵呢?

一是各种显性的隐性的税具体不细说,二是商业用地成本虚高

总结来讲成本只是看起来低加上隐性成本比富国还高,商人不是做慈善各种成本终究要转嫁给消费者,最近某富商转移产业到美国的新闻你没看了没?

知乎用户 李青桐 发表

怎么说呢,大家都不要精分,别老指责国人崇洋媚外,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月亮就是比较圆。

反驳一些观点

1.“不要拿国外小城市的房价对比中国一线大城市(aka 宇宙中心)”

我就问问怎么不能比了,我墨村常年被认为连天朝二线城市都不如,然而都不说平均收入,只拿最低工资怕是可以爆掉 95% 的北京工作者,请问,拿着远低于外国农村工资的中国人,疑惑房价为何这么高,哪里不合理了?一个月挣几千块钱的宇宙一线城市,牛逼。

2.“只看到国外奢侈品便宜,不知道对方日用品贵”

不谈购买力只拿汇率换算是耍流氓,自己拿巨无霸指数之类的算一算就知道了。美国这种基本物价低到炸的地方(别说理发修草坪中餐馆,只让你挣钱不让别人挣钱啊?所以 CS master 一个月 60k 农民工一个月 3k 才合理?)就不说了,我澳与日本物价确实比美国贵得多,但考虑到购买力,真的活的比国内爽太多了。

离开日本很久了,就说澳洲吧。澳洲的物价也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就说几点吧

普通的衣服即使换算成 rmb,也比国内商场便宜点

澳洲肉奶便宜且质量极高,(btw 国内的很多饭馆衣服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都是隐性通货膨胀,讲真如果真的严格把关肉制品质量,中国中产以下家庭还真的吃不起肉)一说起这个问题,好像中国人就都不吃肉了,说起日本就好像中国人天天吃西瓜了一样…… 实际上澳洲水果也不贵,就是很多蔬菜比较贵。还有很多日常零用品也很便宜。

车价房价,都换算成 rmb 也便宜,比如墨村市中心的 apartment 也不敢跟宇宙中心比…

租房,我本来觉得墨尔本房租很贵(反面讲租售比高是好事),但如今我一个朋友在北京五环外租房(天通苑?)一个房间一个月 3000rmb… 我就觉得我墨还是便宜啊…

人工费,贵,这个没话说。

下馆子,这个非常贵,几乎和国内下馆子占用的工资比例一样…(一碗面 12 刀可怕……

所以我恰恰反对国外日常生活贵但是奢侈品便宜的观点,而是发达国家的优势其实在于日常的高购买力与关键物品上的便宜… 是一种更能提高你生活质量的便宜

说实话国内理发 15 元一位这种事情没什么意义,没见过理不起头的,也没见过靠自己修水管发家的。澳洲在收入远超国内一线城市的背景下的较低房价,意义大得多… 还有就是澳洲的育儿教育福利与医疗福利,生孩子能挣钱不说了。很少有人谈天朝的教育成本哎,似乎大家靠着便宜的教科书就能考上 985 了,现实是天朝的残酷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一二线城市上个名牌小学付出的成本比留学都低不到哪里去。再说医保,天朝医保好处是覆盖广小伤小病效率高,但遇上大病基本上可以把一般的家庭直接摧毁了,美国的医保争议大,但澳洲还是比天朝好多了,更别说日本。

还有就是日用品方面强得多的购买力,在澳洲顶贵的城市,即使你去中餐馆打黑工,基本上生活质量也是还不错的,去便利店就真的美滋滋了…

说起来发达国家真正让人困扰的往往是一些你可以做或者选择少做但在国内绝对懒得去考虑的东西,但在国外不考虑你心疼的要命……

最后说一句,羡慕发达国家再正常不过了。不考虑空气雾霾之类的,中国中产生活质量大部分比不过发达国家底层人,更何况,中国的中产是两个家庭(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父母)养一个中产小孩,而发达国家有时候一个爸爸就可以供一个全职太太加几个孩子,真没啥可比的

知乎用户 Wino Forever​ 发表

谢邀,

个人认为物价贵的说法极其片面。我做个中国和法国的对比。

1. 哪怕在北京肉类价格都比法国便宜一半以上。蔬菜水果只要不是进口的,一般价格不会比法国贵,相反,便宜很多。

2. 房价,你们在抱怨房价高的时候看看巴黎,除了北京上海香港还真没有见到多少中国的高房价城市。

3. 服装,中国的服装价格个人认为和法国不相上下,奢侈时装中国这更贵一些。

4. 交通,中国的出租车价格便宜到爆,地铁、公交也足够廉价,你能想象我在巴黎如果打出租车,经常一次消费超过 30 欧元,这足以让我从北京东边跑到西郊!飞机价格都差不多,但是高铁中国比法国便宜一半还更稳定、更频繁。

5. 通信,没得说,中国移动通信还是太贵,我在法国的套餐,每月 20 欧 20G 的 4G 网络流量,通话时间、短信无限制。

知乎用户 奶包的大叔 发表

虽然这是一个已经时间很久的老帖子,但却是一个极具特色主义的经典问题。

一个肉眼可见的现实画面是:从这个帖子最初发布的 2015 年至今,不论 RMB 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国内的物价基本上都是一个单向运动:涨价。

显然,这是一个早已脱离了国内人均收入(中位数)、以及 6 亿人月收入不到 1000 元的特色问题。

而对于原提问的问题本身,主要涉及到 3+1 个核心问题:

a、国内的外贸出口结构问题。

2020 年,全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分别为:私营企业(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45.2%)、外商投资企业(占比 38.7%)、国有企业(占比 14.3%)。也就是说,刨除外资企业之后,国内企业在整体外贸中的比重为 61.3%。

实际上,目前全国外贸易企业数量超过 500 万家,而外贸出口主力军主要依靠的则是外资企业、中小微私营企业。

2021 年 1 月,针对 2020 H2 国内外贸企业 “订单暴增、利润缩水” 的问题,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特意做了一期调查节目。该调查指出:2020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很多外贸企业的订单接到手软、货品供不应求;但在年终盘点时,不少企业却发现利润并不好。

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 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话说就是,2020 年 10 月 8 日左右,我们打开美元账户一看,汇率从六点八几掉到了六点六几,一夜之间,对我们来讲就蒸发了几十万。

到了 2021 Q1,国际大宗商品全面涨价(* 以及叠加为了对冲这种输入性通胀而进一步调高的人民币汇率)对于国内一大波外贸企业来说,就已经不是利润缩水的问题、而是在生死线边缘苦苦挣扎的问题了。

到了 2021 年 5 月,印度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导致许多订单转移至中国,但国内却出现许多外贸企业们却 “宁可不接单,也不要赔钱” 的无奈画面。

事实上,在外贸专业老司机看来,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调整订单生产、国际采购商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供应商,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而更重要的是,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因此很多企业即使订单有所增加,最后很可能也是 “赔钱赚吆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内的外贸企业就不能统一涨价、集体向欧美国家赚取更多利润呢?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 2020 年出口产品 Top 10 的类别为:

其中,出口额 Top 3 的产品分别为:机电产品及配件(出口额 3958.2 亿美元)、电话通讯音响制品(3103.6 亿美元)、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174.26 亿美元)。

然鹅,如果从 “净出口额” 来看,Top 3 的产品则变成了电话通讯音响制品(净出口额 2433.5 亿美元)、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净出口额 1579.9 亿美元)、纺织品及制成品(净出口额 1400.3 亿美元)。

另一方面,2020 年国内 Top 15 贸易伙伴排名为(* 如果考虑到对 HK 转口贸易的最终目的地国,那么国内外贸对于欧美日的依赖度实际上更高):

其中,美国不仅是国内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国、并且对美顺差还占全国外贸总顺差的 59.23%,高居第一。同时,国内 2020 年对美国的 Top 10 出口产品分别为:

国内 2020 年对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 Top 10 出口产品分别为: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内不仅对第一大、第二大外贸伙伴的出口产品高度相似,而且还凸显出了一个致命问题:以国内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和税收优惠作为投入(和竞争优势),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引进相关的技术,并形成了对低附加值生产活动的依赖。

用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在 2021 年 3 月在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来说就是:

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国内仍处于第三梯队,“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和 “掉链子” 的风险明显增多。

用一位连续 20 年参加广交会的老司机的话说则是: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出口,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中美毛衣战的夹击之下,国内的外贸企业依然风雨飘摇,目前国内 80% 的出口产品仍然属于低端制造。

显然,不论是与台积电在执行美国针对华为的禁令之后营收和利润不降反升相比、还是与澳大利亚铁矿石和煤炭在中澳毛衣战之后反而赚得利润翻倍相比,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位置、以及缺乏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都直接限制了国内在外贸出口中的定价权。


b、国内出口的价格问题。

2019 年 3 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发布了《2018 年贸易战对美国物价和福利的影响》的报告,针对加征关税问题对美国物价和福利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这些被加征关税的商品,2018 年的价格平均上涨了 1 个百分点,几乎是 1990~2018 年生产者价格年均涨幅的一半。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尤其是中美毛衣战,让美国公司和消费者 2018 年每月损失 44 亿美元:2018 年底,进口关税使美国消费者和美国进口企业每月多支付 30 亿美元税款,此外每月还支付了 14 亿美元的无谓损失费。

比较尴尬是,平均价格涨幅 1%、每月损失 44 亿美元,这两个数字对于国内 2018 年基本生活物价翻倍的涨幅、以及中美毛衣战导致的外贸出口和大面积失业损失来说,却几乎连零头都不到。

那么,国内的外贸企业为什么不直接和美国人正面硬刚呢?

2020 年 5 月,央行长沙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湖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0)》专题探讨中对中美毛衣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1、毛衣战对轨道交通、航空等株洲市的支柱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据中车株机反映,该公司每年从美国进口的信号控制系统、轴箱轴承、润滑油脂、润滑剂、3M 胶等原材料和核心零配件只能从美国进口,暂时无法找到替代品。
2、加工成其他产品后的成品又返销到美国市场,而上调关税则会导致出口收入显著下降,长期预计会综合影响株洲市约 500 亿美元对美出口额。以航空产业为例,如果上调至 25% 关税,最终会影响约 100 亿美元出口额的下滑,影响巨大。而株洲时代电气在洛杉矶地铁牵引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几乎为零,如果毛衣战持续升级,极有可能出现亏损。
3、部分与美合资企业境外业务停滞,海外市场开拓受阻。例如,株洲市斯威铁路产品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8 月中旬暂停了所有未执行的订单,至今未恢复,面临很大撤资风险。

而湖南省的情况,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中美毛衣战不仅没有让国内企业用价格与美国人正面硬刚,反而还在国内还带火了一个词:转口贸易。

然鹅,这种将产品通过 TW、越南转口美国来规避高关税的行为,最终也被美国禁止。

例如,2019 年 6 月,越南海关表示,已经发现几十起中国货物冒充原产越南原产地的商品出口,以绕过美国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措施,“假冒原产越南进行非法转运的产品多是纺织、海货和农业产品,还有磁瓦,蜂蜜、钢铁、铝和木材产品。”

2019 年 7 月 3 日,美国商务部表示,一些中国生产的产品为了绕开关税,会先运到越南稍加处理、然后出口到美国,并对从越南进口的钢铁征收超过 400% 的关税。

2019 Q1,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家具减少 13.5%,从越南和 TW 的进口则分别增加 37.2%、19.3%;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冰箱减少 24.1%,从韩国和墨西哥的进口则增加了 32%;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减少 28.6%,从越南的进口则猛增了 141.7%。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企业纷纷向东南亚(越南、印度、印尼、泰国等)、南美等地转移生产线和供应链的浪潮。

也就是说,国内企业不仅没有像台积电那样市场无忧、或像澳大利亚那样直接(翻倍)加价,反而还千方百计的为了维持价格竞争力而进行产业链转移。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无法转嫁给欧美国家,而且还不得不另外花钱进行产业链转移。


c、国内和欧美的物价变化。

根据美国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9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20 年来美国食品价格的变化趋势为:

从上图可以看出,20 年来,美国的香蕉价格几乎没变,始终维持在每磅 50-60 美分的水平;牛奶的价格中间虽有一定的起伏,但目前依然和 20 年前的价格差不多,1 加仑 3 美元左右;整鸡和面包的价格从每磅 1 美元左右升到了 1.5 美元;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牛肉,从 20 年前的每磅略低于 2 美元到 2019 年的 4 美元左右。

实际上,除了可以翻阅历史数据之外,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官网还提供了 “通胀计算器”:如果想要查阅现有物价在若干年前的贴现值,直接在“通胀计算器” 中输入数据即可得到答案。

例如,选择 “起始时间” 为 2000 年 1 月、“终止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然后输入基数 20 美元,点击计算后,显示的结果为 31.56 美元。也就是说,2000 年初的 20 美元,其购买力相当于 2020 年底 31.56 美元的购买力。

换句话说,20 年来,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了 36.6%,而美国的物价则增长了 57.8%(* 年均通胀率为 2.89%)。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 年来人民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贬值幅度、以及国内物价的(真实)涨幅。尤其是对于 “20 年前的 100 元在今天能买多少东西” 这样的现实问题,则更是一个充满了杯具和心碎的“灵魂之问”。

对此,最为尴尬的就是房地产君,神情慌张的说道:你们都盯着我看干什么啊~?

2000 年 1 月,美国新房的平均价格为 194800 美元;2020 年 12 月,美国新房的平均价格为 408800 美元,20 年间的涨幅大约为 110%。

显然,国内的物价飞涨和货币对内贬值,是一个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货币放水操作息息相关的问题。

2009 年,国内的 M2 总量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2013 年超过美国 + 英国的 M2 总和,2016 年超过美国 + 日本的 M2 总和。2013~2020 年,国内 M2 总量增长了 97.6%,年均增长率高达 12%。截止 2020 年 12 月末,国内的 M2 总量已达 218.68 万亿元。

而同期(截至 2020 年 12 月末),美国、日本的 M2 总量分别为 1132 万亿日元(* 按当月平均汇率约合 10.9 万亿美元)、19.1 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国内的 M2 总量比美、日两国 M2 之和还多出了 2 万亿美元。

由于中美 M2 的统计口径不同,因此,比 M2 总量更为准确的衡量标准是宏观杠杆率(*M2 与 GDP 的比率)。而 2020 年国内、美国的宏观杠杆率分别为 215.2%、93%,也就是说,国内 2020 年的宏观杠杆率已经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平的 2.3 倍。


x、哲学问题。

之所以将最后这个问题列为 x,是因为其在 3+1 个问题中的特殊影响力。

这个问题要从 1980 年代说起。当年,当国内准备引进德国大众集团的桑塔纳车型时,德国人经过计算后的报价是 6 万元 RMB,并非常担心这个价格对于当时的中国市场来说太高。然鹅,国内的回复则是完全不用担心,并直接将价格定在了 20 万元。对于这个当时国内已经是天价的价格,德国人当时的内心是崩溃的。

最终,在德国人提供的技术支持下,上海大众批量生产的桑塔纳下线上市,并且还实现了出口创汇。当时,美国的桑塔纳价格为 7000 美元,因此,上海大众将国产桑塔纳的出口价格定为 6000 美元左右,而国内的定价则依然是 20 万元。

如今,在 21 世纪的今天,新款奥迪 Q7 配置 45TFSI、Quattro 的版本价格在美国为 54950 美元,仅属于日常家用车,而同样配置的奥迪 Q7 在国内的价格则超过了 70 万元。瞬间,这款车就从一款美国的日常家用车变成了国内的高级豪华车。

福特 Mustang(野马)在美国的价格为 27155 美元,但在国内的指导价则是 37 万起步。而作为美国豪华车的宝马 X7,基本型 40i 的美国起售价为 73900 美元、搭载 V8 引擎的 50i 起价为 92600 美元。与之相比,作为奥迪 Q7 的同门兄弟,保时捷卡宴在美国的起售价则约合 42 万元。

实际上,即使在 2018 年 5 月国内下调进口汽车的关税(* 关税税率由 25% 降为 15%)之后,一辆到岸价 24 万元的进口车,增值税、消费税依然分别高达 (24 万 + 3.6 万)÷(1-40%)×40% =18.4 万、(24 万 + 3.6 万 + 18.4 万)×17% =7.8 万元,合计高达 29.8 万元,相当于其到岸价的 124.2%。

也就是说,在国内进口汽车的关税下调之后,这款到岸价 24 万元的进口车在国内的售价只是从 90 万降为了 85.3 万,降幅仅为 4.7 万元。

事实上,不论是奥迪 Q7、卡宴,还是宝马 X7,德国人给美国和 CN 都是一样的出厂价,德国人并没有拿到之外的超额利润。

尤其是当丰田章男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的 “丰田埃尔法(日本售价为 359.7 万日元)我们没有对中国经销商多要一分钱” 时,更是引申出了另一个无人敢问的问题:这些翻倍的钱都被谁拿走了?

于是,这个关于国内和欧美物价差异的问题,就从经济学问题变成了一个深邃的哲学问题。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1 房地产沉思录》update 16、27,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或 new base 中查看。

知乎用户 孤山远影 发表

国内的消费市场就是个畸形的消费市场,恨不得买东西不要钱。

可是舔起进口货却一副不要脸的样子。

把你们丢国外住几年,估计回国后都会大喊淘宝天猫好。

教育,医疗,交通都便宜到惨不忍睹的情况了,还想怎么样?

知乎用户 梦羽灵泉 发表

因为穷,因为造不出来,所以很多东西才有稀缺性啊

当年红旗造一辆检阅用公务用车得多少人上线生产

现在豪车这行依然被外国品牌把持,但大家手里的手机 HOVM,虽然单品和利润大头依然是苹果,但在影响力方面却很长尾了,当年雷军喊出 1999 时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嘛

所以其实我是觉得现在这个民族情绪高涨的档口吧,各大国师天天打牌,倒不如让红旗、中华这样的本土品牌做高端化,既然张维为空谈可以打爱国牌,那中国那么多企业,实干咋就不能爱国牌了

搞几个有民族意义加成的中高端,60-100 万的准豪车,未必不好卖

你看华为进哪行,哪行就 “拜登的经费又到了吧”,搞车载,还是这样的模式,因为大家吃这一套

为啥汽车行业就不能利用起来这种朴素的低端爱国热情,非要以小博大,从那些牌子听着也像玩具,开出去也显得不高大上的电动车入手呢?

知乎用户 zhiser​ 发表

物价,其实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问题,因为物价既包括衣食住行的价格,也包括教育、医疗和各种服务的价格。

即使是中国一国,各个地区、城市、乡村,价格水平有很大差距。

更别说欧美了,欧美的范畴,比中国还大,更复杂。

如果要硬比的话,拿美国日常食品的价格,按收入来算,确实比中国便宜。

比如美国的土豆、小麦、鸡肉、牛肉,真的比中国便宜。为什么呢?因为规模化养殖,最大的成本是土地、能源和融资成本,美国都比中国有优势。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中国旗鼓相当,但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耕地多的是。

美国有 3 亿人,这么大的消费市场,确实也能提升规模效益。

美国华尔街是全球金融中心,融资渠道丰富多样,老百姓融资方式也很多。

所以,总体而言,美国发展规模化自动化农业,成本是很低的,比中国低,在充分竞争的背景下,农产品平均单价可以比中国还低。

因为中国还不能转移大量富裕的农业人口,彻底转移农业人口,需要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可以提供大量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城市化可以提供大量服务业工作岗位。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为会受制于资源和资金,一定是循序渐进,而不是突然城市化,否则,很容易出现巴西那样的大规模的贫民窟。所以,中国目前以每年 1% 左右的城市化率在城市化,大概还需要 20 年,就能达成这个 90% 左右的城市化目标。

中国的农业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在中国中西部农村,一个人种 5 亩地都是非常累的事情。但在美国,一个农业工人,运用大型机械,可以种几百上千亩地。

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低,好多地方还是用牛作为动力。中国农业仰仗的是人工低廉,但人工低廉并不是什么优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平工资的提升,中国农业传统的小作坊式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迟早会被彻底淘汰掉的。

但是,中国为了保护中国农业,会在政策上扶持中国农业,比如实行保护价,以让中国农产品免受国外农业的冲击,避免谷贱伤农,动摇国本。但是,这样一来,农产品的价格相对美国来讲,是比美国高的。

实际上,全世界所有国家,农业效率都没有美国强。美国地广人稀,服务业和制造业吸收了绝大多数就业人口。美国使用机械化、信息化、金融化,农业只以 1% 的人口,就能养活 3 亿美国人,还有大量粮食出口。

美国耕地面积,和中国相当,但美国只需要养活 3 亿人,中国需要养活 14 亿人。所以,美国可以人工效率和资本效率,不必太在乎耕地单位产出,地太便宜了。而中国呢,就必须追求耕地效率,降低人工效率,因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小,人多。

不仅农产品,美国的服装、电子、汽车等不是美国制造的产品,比如耐克、iPhone、福特野马,零售价格也不比中国贵,甚至还便宜。奢侈品更是如此。

为什么?因为关税!

美国品牌,比如 iPhone,虽然在中国生产,实际上,卖给中国人,是按进口品来课税的。而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远高于美国对于中国的税率。中国出口到美国,一般只有 3~5% 左右,国内代工厂甚至还有巨额出口退税。iPhone 卖到中国,关税甚至可以高达 20%。奢侈品更贵,比如汽车、高价值的包包、高价值的手表等等,进口税率在中国都非常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是允许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高于发达国家的,因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自动化低,没有比较优势,需要通过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不被进口品牌冲垮。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本土国产汽车,远比进口车便宜。中国国产手机,也普遍比 iPhone 便宜,中国国产家电比如美的格力小米等,同等质量,价格比欧美便宜一大截。

上面还没有说到全貌,因为只说到农业和制造业,还有服务业,这才是大头。无论中美,服务业都是第一大产业。

美国人工价格,经过 200 年的量化宽松,在人工价格越来越高的同时,服务价格也在飞涨。比如教育、医疗、修理费、培训、保险费、体育门票等等,都贵出天际。

大学费用。中国最好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一年学费大概是 1 万人民币左右。美国呢,公立一年跨州 5 万刀,本州 3 万刀,私立 10 万刀。

医疗费用。

同样的乳腺癌,差不多的治疗方案,中国要 30 万人民币,美国 50 万美元以上。

请救护车,中国 200 人民币,美国 200 美金以上。

保险。

中国一年交 250 元人民币的居民医保,可以享受大病 50% 以上的报销,低保户可达 90%。一年再交 2000 元医疗保险,治疗乳腺癌可以不花钱。

在美国,要想治疗乳腺癌,需要特别好的保险,一年至少要 5000 美金以上。

美国以 3 倍于中国的医疗支出,只为 3 亿美国人服务,预期寿命只比中国高 1 岁。这就是美国。

说美国医疗和教育发达,确实如此,但确实富人的发达,穷人根本没资格享受这个发达。

美国的二手汽车便宜,但汽车坏了呢?在路上抛锚了呢?没有足够的汽车险的话,扔掉再买一台,比找人来拖车和修车划算,除非你的车价很高。

美国消费主义盛行,别看工资高,但开销也很高,大部分美国人是月光族,依赖信用卡和账单过日子。但万一失业了呢?申请破产,当流浪汉,是不错的选择。反正饿不死,睡地铁也不错!

知乎用户 黑妹的姐 发表

我只知道美国,欧洲不清楚。

关键是美国虽然物价低,但是工资下来了,除了要交税还要交各种保险,医保,车保,财产保险是必须的。有贷款的还要还贷款。基本上这些就要占到一个家庭收入的一半至一半以上。剩下的才是吃吃喝喝买买买的可支配收入。我不知道其他家庭,我们家是只有我老公工作,我们生活的地方房子还是蛮便宜的。一个月的花费差不多如下(两个人)

房租一个月 660 (一室一厅)

水电费一个月 25

网费一个月 70-80

车险一个月 86 (两厢小车)

油费一个月 200(基本不怎么开车,就买买菜,看看电影,我老公工作做公交车)

财产险一个月 10

健康保险一个人一个月 200 多 (最基本的保险,一年保 5 万,不包牙险和眼睛的保险)

停车费一个月 50

吃饭一个月 800 (不算在外面吃饭)

这些都是必须的,还不算一些一年收一次费的会员费,银行卡年费,还有车的注册费乱七八糟想不起来的费用。

如果不乱花钱,想过的宽裕一点两个人一个月 3000 是必须的。

之前还吧车撞了,换了后视镜,保险杠,喷了漆,一共快 5000 美金,自己掏了 500,剩下的走保险。下半个月的保险肯定要涨了,但是现在账单还没有来,不知道到底多少。我的朋友一个月拿了两次超度罚单,保险就涨了,一个月多了 20 刀吧。

一般来旅游的话,也就去 outlet,或者超市吧,或许会觉得东西很便宜。但是毕竟是短期旅游,根本不会感受到一个当地家庭花钱到底花在哪里。如果说物价水平只有国人脑袋里的吃喝拉撒,水电费那的确不贵。但是美国生活真正贵的不在这里。贵的是税和保险,基本可以压榨完一个家庭一半的收入。

吃其实也可以很贵,如果吃的用的都去 wholefood 买 organic 的话,要比一般超市贵一倍至三倍吧。

比如西红柿,那种大的事 1.99 一磅,不包括税。wholefood 据说要买到 5,6 刀一磅。我只去过一次 wholefood,wholefood 的价是听我朋友告诉我的。

知乎用户 安若炮击几厘米 发表

哈哈,浏览了几个高赞的答案,基本是从各个生活用品,食品的价格去分析,得出了有的东西中国贵,有的东西美国贵

但是其中有一个很大的 bug,就是他们是用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来折算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货币只是人们交换的媒介罢了,对于大多数底层的中国人,或者美国人来说,是根本没有机会跨国交换的

他们手里的货币,只是自己劳动力的代币罢了

因为,我们要讨论物价贵贱,归根结底是要讨论你做多少时间能换到这些人民币

有的答案说道,牛奶这块我们国家比美国贵 N 倍,蔬菜是我们国家便宜

但是你想过没?你要获得同样的钱,我们国家是 996,美国至少不是的(我们拿码农来举例,这是一个相对国际化的劳动力)

另外,蔬菜为啥便宜,我可以告诉高赞的几个答主,我老家的宅基地没有被拿走之前,我家里基本上是吃自己种的蔬菜 + 养的鸡,口味完全不同的。我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他们种菜的劳动力根本没有计算进货币体系里面。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种一颗菜也好,养一头牛也好,所付出的劳动力实际上是相差无几的。

中国的劳动力是这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被牺牲的一个环节

大家多劳少得,穷,相对的物价就是高!

哎,看着一些回答很难受,缺乏生活经验,很像大学的论文党,不得已 bibi 几句。

知乎用户 小兔​ 发表

出国玩玩不就好了,喝上 150 円一瓶的矿泉水,坐上 230 円几站的地铁再说中国贵呗

知乎用户 一苒​ 发表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说实在的,我不太认可一些高赞答案的看法。

有些人居然说 “穷国就应该物价高”,那为什么泰国物价也全面低过中国呢?那为什么十年前中国物价需要仰望日本呢?呵呵哒 确定不是来搞笑吗?

就让我这个经济学外行,来回答一下。

物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税收政策,商业流通环境,市场消费需求,等等。

让我们把物价分类拆开,进行讨论。

第一类:人力资源要素占比较高的服务或者商品。

比如足底按摩(纯人力啊!我从没去过,但我悟性高,我猜的,OK?),

比如路边小店里的牛肉拉面(虽然有面和肉作为原料,但人工占比还是很高的一种商品)

比如家政工作、理发,等等。

这些东西,当然是天朝比较便宜。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或者香港这样的发达地区,会贵很多。

第二类:土地要素占比较高的服务或者商品。

比如,酒店和房租价格。

比如,出租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费用。

再比如,路边小店里的牛肉拉面(同样是路边排挡,人家不光人工贵,土地租金也是推高价格的原因之一。关于这里,适当展开一下,给大家举个例子。

大家知道香港物价是很高的,他们路边一晚牛杂面,需要几十元。比内地大城市在双倍左右,比小城市在三倍左右。但是香港的麦当劳价格和内地几乎是一样的。
我想了一下,认为原因是这样的:麦当劳是用工业大批量的方式生产快餐,所以物料和工序成本其实内地和香港已经差不多了。而香港较高的土地租金,在香港麦当劳很高的日流量摊分下,也不会带来很大的劣势。所以香港和内地的麦当劳能卖几乎一样的价钱。而香港拉面大伯开的小店,因为客流没有那么高,人工和土地成本就会体现的比较明显,他必须定较高的价格,才有可能盈利。

整体来看,和发达国家比,天朝这方面的服务或者商品,也要便宜不少。(北京上海深圳这些超级发达都市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低或者价格相近,毕竟这都是上千万人口的发达地区,全球这样的城市也不多)

第三类:规模工业制成品。(非进口、非奢侈品)

比如,手机、电脑。

比如,汽车。

比如,运动鞋、衣服、包包。

我相信【铿锵三人行】的节目,谈的就是此类商品。所以节目并没有全错,但可能犯了以偏概全的问题。

事实上,就这类商品而言,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我们已经比日本、美国的价格更高了。

本人去年在日本的时候,也是感叹所谓的高物价国家,跟天朝比不算什么。(比四年前去日本的情形不同了,与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较高的通胀率,都有关系)

日本的汽车、数码、服装和运动鞋(这里讨论的是国际标准中产阶级消费的品牌,比如耐克、Asics、本田汽车、尼康、苹果手机等。对于国民平均收入来讲,这些东西相对高档一些,但是,这些东西绝对不是奢侈品!!!),都比国内便宜。

表面原因也不难分析:

1 工业制成品其实全球成本价是差不多的,毕竟全球化的原因,生产都会落地在较低成本的国家,比如中国。从中国东莞、苏州出产的工业制造品,海运到全球各地,进行销售。国际物流成本对最终售价的影响并不大。

2 中国比较贵,主要是增值税等消费相关税收比较重。此外,流通环节的成本比较高,包括国内物流,包括品牌总代理 - 区域代理 - 专卖店 / 商场专柜的分销模式。

说到这里,我觉得只是表面现象的分析。

一个国民平均收入不算高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商品的物价超过了高物价发达国家,到底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我倾向于认为是:国家宏观的经济策略有意为之,以及国内贫富差距较大。这两者又互相印证和促进。

操作手法就是:对消费品征收较高的税收,压制居民消费,增加居民储蓄,低成本获得储蓄资金,促进投资。

这样的政策,最有利于资本阶级,他们可以较低成本从社会融资,扩大投资和发展,进一步积累资本,资产阶级也消费,而且喜欢买贵的东西,但是一个富人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是追不上资本积累的幅度的,毕竟一个富人只有两只脚、一次只能穿一双鞋。对于穷人来讲,影响不大,因为穷人只消费低端商品和服务,而这部分经济活动实际上并没有严格、充分的被征税,并且低端商品 / 服务可以牺牲品质、标准、环境等,所以成本和售价都明显较低,而且穷人消费总基数也比较较低,所以对他们影响不大。受打压最严重的是中产,他们收入看似体面,但由于消费档次比较高,比如要吃肯德基、穿 Nike 的鞋子、开吉利的汽车,那就必须老老实实的享受这些商品内含 / 附加的高税率了。

很多人抱怨在北京上海月入 1 万,过的像只狗。而一些三线城市的月入 3k 的居民,觉得日子还可以;前者可能更多抱怨物价超高,后者可能更多抱怨自己赚钱太少——也就是这个原因,这种奇妙的迥然不同的对比夸大了一线和三线城市的消费物价水平差异,前者实际上消费量和消费商品的平均品质要更高。

在发达成熟国家,市场上的商品档次相对差异度不会太大。但中国的市场不成熟和贫富差距,导致了商品分层非常悬殊。

打个比方,美国汽车市场,最低端的基本就是韩国车比如起亚,主流是日本、美国平民品牌如丰田、福特,高端是宝马、奔驰等。

假如丰田的平均单价是 100,韩国车至少有 90,而宝马也只不过 140 左右。(从低到高,90:140)

但中国汽车市场是不一样的存在,我们有大量的本地低端汽车,生产标准和科技水平明显低一些,当然价格也非常诱人。

在我们这里,假如丰田是 100,本土品牌大概只有 60,韩国车 90,宝马大概在 150+。(从低到高,60:150)

这种汽车的价格分布,就是我们汽车消费潜在人群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映射。

这种案例,在服装行业、3C 数码、餐饮行业,其实也很雷同。

服装行业,我们有大量的杂牌、山寨廉价服装,很便宜很便宜。这不妨碍国际品牌的服装,我们的同款比美国贵将近 100%。

3C 数码行业,我们有大量的杂牌、山寨产品,很便宜很便宜。这也不妨碍,我们的 Thinkpad 电脑和苹果手机,都比美国贵。20%-50% 不等。

上海的路边拉面店一碗面 20 元左右,日本东京一般的拉面店折合人民币 50-60 元,这种相对平价的餐饮,大陆还是明显便宜。但是去到中高级餐饮店,上海一点也不便宜了,在东京吃到人均消费 300 元的牛肉烧烤店,已经是 “好吃到哭 + 吃撑肚子”。但在上海,同样的价钱,其实很难找到类似的品质。

以日本为例,贫富差距和工资差距都没有那么大,因此他们的消费品水准相对一致,价格区间拉的不会太离散。而国内,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太大了,所以商品供应自然也会去迎合这种悬殊的消费结构。

目前对消费行业的高税收,以及我国在财产税等税制上的缺乏,让人很难看到 贫富差异 的趋势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中产是最容易被盘剥的鲜肉,穷人属于 Nothing to lose**,富人们继续实践** 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上,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欢迎和大家交流。

做个小广告,我的第二期知乎 Live,下个周六见:
一苒的 Live——车造好了,是怎样卖出去的?

知乎用户 秋原 发表

在美累积生活四年零七个月的说下:

1、食品、汽油、日化用品价格比国内明显便宜很多;

2、衣物(指大众普通品牌、非奢侈品时装)比国内较有优惠;

3、家居生活传统三大样(水、电、燃气)比国内便宜,电话、网费价格和国内差不多,略微便宜;

4、出行的话,则有点脑体倒挂的奇葩——二手车便宜,但保险不便宜;路费少(西海岸这边收费路桥不多,但东海岸纽约那边太多了),但停车费太贵

5、还有,中国的商品价格里已经包括了税,商家也没功夫告诉顾客这件 299 元的鞋里有多少是给国家纳的税;但美国超市商场里的价签都是不含税的裸价。

6、中高级餐馆、一般的 MOTEL,还有其他社会服务场所,给人家服务员留小费,这点规矩就不必再细说了。

7、各种个人社会、医疗、出行意外伤害、大病等方面的保险。可能是我在美国待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吧,我一直没看明白小布什和奥巴马医疗养老社会福利改革到底啥意思。很多美国人也看不懂,我的美国洋老板和同事,都参与到各种商业保险,连针对我这种外国人的保险都有不少。中产阶级和上层富人买保险风气特别浓,收入中一大部分是按月按季的保费供款。

在美国,如果你不供几项基本保险的话,基本就要沦落成黑叔叔和黑西哥大人一个层次的了。

简单说下部分物价吧

美国汽油的标值和单位都和国内不一样,加油站里 “ULTRA 93” 就算是极好的汽油了,11 年下半年,我刚去时,一加仑 3.99 美元左右;后来朋友说用不着加这种油,90 的就可以,基本相当于国内 93 油,当时价格约为 3.6 美元。

超市里的各种荤素生鲜食品,价签上都要重点标出是否 “有机” 和饲养方式,鸡蛋带 Regular 的最便宜,Organic 就贵了,还有是非笼舍的散养鸡,大概相当于国内的柴鸡蛋,标示是 Cage Free。一般一打包装的鸡蛋(12 个),CageFree 的 3.89~4.49 美元,搞促销时我见过 3.29 美元的,有一次朋友说有 2.99 的,但我没有见到;Organic 的能便宜到 3 美元以下。

大白菜便宜的一磅 69 美分,99 美分;贵的 1.29,1.99 的都有;西红柿有时比白菜还便宜,我买过 59 美分的;长条茄子 0.99~1.29(比国内的体形明显要大)。

基本上,常见蔬菜,都维持在 0.79~1.79 这个价位,但有一些美国人不常吃的中国传统蔬菜会贵一些,我记得 12 年快到冬至时候,华人超市(其实是韩国人开)里买韭菜,一磅 3 块美元。

肉类和牛奶也差不多如此,大块农场流水线加工的生肉,便宜时 1.99 一磅,带有机标识的绿色鲜肉贵 60~100%。牛奶除了有机、还分是否脱脂,最便宜的 1.99 元一加仑,那一大桶~~

但是,生活中和雇佣人工有关的社会服务,那就超级贵了。我就是最普通的平头、刺头,在国内都是我小区里便民小理发铺,5 块钱人民币,只理不洗,理完了出来,头朝下撅屁股先呼噜呼噜头发碴子,再赶紧回家开热水器,连洗头带洗澡都解决了。

到了美国,头一次理发,居然全是 “剪—洗—吹” 套餐,一套下来要我 30,算成人民币 200 多,心疼……

知乎用户 沈城 发表

先说结论,中国的综合物价比美国低

既然问的是物价,那就应该刨去购买力的问题,看了一对答案说美国工资高所以物价便宜的,这个逻辑是不对的,因为题主问的是物价,也就是按照现行汇率下(按 6:1 好了,方便点),如果同一个东西美国卖 0.95 刀(记住要加上消费税如果有,我就按 5% 算,方便因为各州税率不一样),国内卖 6 块人民币,那就叫价格一样。

另外不能越级对比,不能只对比一部分商品,比如很多答案一说美国就是牛肉,车,你的生活只有牛肉和车?还有拿一元店对比国内超市价的,一元店少说也应该对比拼多多或者淘宝(美国貌似还没有拼多多这个生态位的)

我在很多回答里都说了,这个人均购买力的物价官方机构早就给我们算好了,现实汇率是 6-7, 但是购买力平价之后大约是 3.5-4,这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综合日常消费国内物价就是比美国便宜,要不然购买力平价之后汇率应该是大于实际汇率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考虑收入因素,美国物价低,但是如果纯物价,国内的物价简直比美国低不少,衣食住行,生活是衣食住行,你是你说个大牛排大 house 就能证明物价的

知乎用户 吕驰宇 发表

不是说好在知乎要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吗?好吧,既然已经问了,我就当作题主问的是“为什么会产生‘中国人均这么穷物价比欧美贵’的感觉” 的问题。

**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

个人认为是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如果你生活在国内,收入也是国内的平均工资水平,但一心向往美剧主角生活水平,你就会活得很累,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你捉襟见肘的这些 “高档货” 可能是历史悠久的中高端甚至奢侈品牌,或比如某种稀缺的服务 “进口的、有质量保证的奶粉” 等等。然而由于大众购买力水平有限、品牌认知度/接受度低等因素,你追求的物质条件以及产品在国内没有社会化的普及,市场狭小,商家也倾向于提高产品溢价,供应一小撮 “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同时保持品牌格调。加上特定的产业、税收政策,你眼中的“物价” 就水涨船高了。

但这些舶来品(包括概念)真的是你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鸦片战争前我们闭关锁国,还少有这些舶来品的事。因为传统的小农经济尚未解体,我们也还没被纳入世界市场——那时候的天朝是 “自给自足” 的,正所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而被强行开放后,舶来品就开始变成我们的必需品,中国也开始相对“变穷” 了。自此洋玩意伴随新观念席卷而来,欧风美雨之下,安有完卵?

潘多拉魔盒一开,别的咱不说,你没有的人家有(坚船利炮),你有的人家靠机器生产比你的便宜得多(洋布)。从这开始,我们从一个相对孤立的文明被拉近了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世界竞技场。规则都是洋人写的,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包括本朝)。从此你自己的东西就是 “土气”,人家的那叫 “洋气”,你还不能不 “服气”。

即使到今天,也只能说中国在物质方面与主要西方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可以称自己为世界公民,宣布自己 “精神文明” 之腿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在物质文明之腿却很难及时跟上去,鞋上去了腿没上去,啪的一摔——这就形成了一个“落差”。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观念的传播是很容易全球同步的,但物质资源的分布是极不均匀且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你追求的东西在你所在的社会是稀有的,所以就要付出高额成本。即使这种东西可能在它的原产地是几代人穿过的牌子,是满大街的爆款,或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超市买到的便宜又普通到“让你感觉有保证的奶粉”。

从这个角度看有些个西方国家物价就是很低。但假如你每天过当地人的生活呢?像过日子的老百姓一样柴米油盐,跟你父母一辈人一样常逛早市、夜市再看看?

假设有一个华人社区不成气候的发达国家,华人人口比例及绝对数量相比主流欧美国家少得可怜的。再假设有一个当地人,特别喜欢中国文化。然后他每次去超市不惜驱车上百公里去另一座城市唯一的一家中国超市,买蔬菜就买上海青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逢年过节要吃月饼、粽子,大米只吃中国进口的,隔三差五还要去中国餐馆吃尖椒干豆腐、猪肉炖粉条,这位仁兄生活成本也绝对比吃本地时令要高得多。这还只是吃,作为中国文化爱好者得业余学个太极、书法吧?报个班!孩子得从小学中文吧?请家教!直到有天破产了,才意识到都是中了 “意识形态” 的毒……

各位洗洗睡吧,刚看了直播,老干妈榴莲味辣酱新品首发不包括大列支敦士登地区。
万能的票圈友人最近打算去天朝没,求帮代购一款粮食 7s ,多谢了!
小时代生肉好难啃啊,香菇……

当然我说以上可不是教大家反对现代工业文明,继续刀耕火种、自给自足啊。。要是有同学被这篇文章 radicalized 了, 这段就是我的免责声明(小字)。。。

知乎用户 王杰 发表

你说的是电子产品,汽车,奢侈品之类的吧,这些贵是因为交税高。

还有一些牛奶,矿泉水之类的因为有些欧洲国家有政府补贴,所以比国内便宜。

其他很多东西国内便宜多了。

特别是书,国内跟不要钱一样。

知乎用户 一袋米要扛几楼 发表

凭什么穷国东西就必须便宜?

一样的东西,人家机器自动化生产,一个工人一天做 100 个。我们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一个工人一天做 10 个,不良率高,报废 4 个,剩下 6 个还要靠进口材料零部件。你觉得哪个便宜?

何况大部分东西中国便宜多了好吗,回国后每天忍不住地想乱花钱,剁手都没用,就因为太便宜。

上面是说物价和收入没用必然联系,我还和深恶痛绝的一个言论就是,国外即使物价高,考虑到国外收入后便宜了。

我真不知道国人哪儿来的自信和人比收入的。怎么不比比自己的劳动技能?真的干活技艺好的人才不会上网瞎抱怨。

好比学渣自己不用功,硬要和人比成绩,最后痛心疾首地说,凭什么人家成绩就比我好?完全看不到别人苦练内功的时候。

知乎用户 leslycheung 发表

好多人不花自己的钱,所以什么都便宜。好多人不在国内,赚欧美花花绿绿的钞票,拿来国内花,那当然什么都便宜了!

还扯啥经济学啊。老百姓谁闲的没事关心绝对物价啊,老百姓只关心相对工资而言物价是不是又高了!老百姓只关心工资涨 500 块钱扣税后到手能拿几个钱!多拿的这点儿钱能在菜市场买回几顿口粮!

知乎用户 七星点心 发表

从很多方面的信息看,米国并不富裕。米国交通及基础设施很差,美国多数老百姓好象很穷的样子。

一个这么穷的美国,为什么并没有破产的迹象?而且米国是如何一年进口两万五千亿美元外国商品的?其中仅从中国一年就进口了五千亿美元商品。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企业都无偿把商品送给美国的呢?

(1)米国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内部高度两极化,富者极富,穷奢极欲。贫者极贫,无立锥之地。据说米国社会有似纺锤体,两头小,中间大,存在一个所谓的大数的 “中产阶级”。

但是据悉现在米国这个多数人构成的中间阶级其实也很贫穷,普遍背负有巨大房贷和其他债务经济压力。

【据美国官方数据:过去七年来,美国中层以下人群收入平均降低了 28%。而华尔街财阀收入则增长了 6.5 倍。

2015 年 10 月,美国网站 gobankingrates 一个名为 “你的储蓄账户里有多少钱?” 的调查数据显示,逾 62% 美国人账户存款不足 $1000,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没有储蓄账户,另外有多达 28%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款是 0。

13%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款少于 $1000,10% 的受访者称自己存款在 $1000 到 $4999 之间,仅有 19% 的人表示,自己存款在 $4999 以上。而同时有 14% 的美国人存款余额大于 $10000。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期采访报道,有 66% 的底特律人无法偿付其债务。而在美国全国,这个比例可能达到 35%,这个数字十分触目惊心。该报道还指出,如果 35% 的美国人处于被追债的困境中。那么当债务处于追讨阶段,意味着这些债务至少已经逾期 180 天。】

而且美国政府自身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巨大,政府债务累累,以致多次发生关门闹剧,米国国家目前负债超过 20 万亿美元,这是天文数字。

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美国没有破产?为什么米国的购买力仍然居于世界首位?

奥秘就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是美元可以凭空创造信用,这意味着美元可以作为无抵押的欠条在全世界购物。

第二是美国发行的国债并不是负资产,而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知乎用户 水漾舟​ 发表

知乎提问第一原则:问为什么之前先确定是不是。

整体来看美国物价绝对世界最低,原因简单说只有一个:美国最重要的特产是美元。

高科技产品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食物、服装等低端产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对较低,前者是因为发达国家是主要产出国,具有技术壁垒和垄断优势;后者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国往往更需要外汇购买发达国家生产的高端产品。

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价格发达国家最高,人力成本过高。

中国物价其实还不错,除了房价其他都不算高,当然你要算购买力那就是抬杠了,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起步太晚基数太小。

非洲国家比较悲催,很多收入超低物价超高。部分国家和国内比五倍以上。

物价这东西,只和最厉害的国家比只能说你…… 志向远大是好事,加油吧。

随便扯淡,欢迎指正,文明讨论。

以上。

知乎用户 钟大仙儿 发表

点进来才发现是被邀请过的题目,随便说几句吧。。。

任何价格的比较都要建立在当地平均工资的购买力之上,来回换汇率比较贵贱,是没有意义的。。

而且,国内自身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都是不均衡的,何况和欧美比?

同样的 5000 块钱,在东北和在深圳能一样?

都拿这 5000 块钱跟墨尔本的 5000 澳币比,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再有就是上面答案提到的,日常用品和食品的价格和奢侈品的价格又不一样。。。

那么我给大家就黑龙江地级市老家、深圳、墨尔本,进行以下的对比。。。

**墨尔本中位数工资为 1440 刀 / 周,每月约为 5500 刀:
**

打车:Day Rate (9am – 5pm) $4.20 $1.622 per kilometre

Overnight Rate (5pm – 9am)$5.20 $1.804 per kilometre

Peak Rate (10pm – 4am) Friday and Saturday)$6.20 $1.986 per kilometre

按白天打 10 公里车算,差不多是 20 刀,月薪的 1/225

Iphone 7:1079 起跳,约为月薪的 20%

租房:city2 房 apartment,1600 一个月可以租到。。。约为月薪的 25%

下馆子:按夫妻二人 2-3 个菜加酒水算,100 刀可以搞定。约为月薪 2%

深圳:百度告诉我 2016 年的平均月工资为 8141。。

打车:关内红的:起步价为 10 元 / 2 公里,之后每 1 公里 / 2.4 元,停车等候时每分钟 / 0.8 元

白天打 10 公里车,差不多是 30 块。约为月薪的 1/250

买 Iphone7:国行是 5388,约为月薪的 66%

租房:58 同城福田一套 2 居室,是 4500 左右。。。约为月薪的 55%

下馆子:我上次回深圳的时候,出去吃饭给我的感觉差不多是(人头 + 1)X100。。。两个人点两到三个菜加酒水,300 多一顿,不算夸张。。约为月薪的 4%

东北老家:百度告诉我 2016 年的平均工资为 4910

打车:年初回国的时候,15 块钱跑全城,当然全城可能也就方圆 10 公里。。。。约为 1/333

买 iPhone 7:国行 5388 来算,一个月月薪不够买的。。。。

租房:同样市中心一套两居室,2500 左右,约为月薪的 50%

下馆子:东北的菜码,两个人 150 可以撑死了。。约为月薪的 3%

所以你看,奢侈品方面国外是碾压国内的便宜,其他日常用度却比国内的一般城市贵,但貌似依然无法跟国内的发达城市比。

所以北上广深不愧为凌驾在中外之上的宇宙中心。。。

综上,此题问得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独孤大妈​ 发表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角度不复杂,只是大家把宏观问题看的微观了,所以理解不了罢了。

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

从微观角度看,很多人觉得这个需求就是具体的每个人的需求

大家会觉得我们人均也没多少钱,需求也没多少,然后我们的供给也不稀缺,到处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商品显然应该大减价,而不是像现在这么贵

但是很可惜,你看到的只是微观

从宏观角度看,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宏观的需求不考虑单个个人怎么样,他取决于货币发行

货币恒等式 MV=PT 中

左边的 MV,M 是货币供给, V 是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相乘,代表了实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他代表了宏观上的总需求

右边 P 是物价,是大家迷惑的那个东西;T 是总产出,也即是抽离了价格的干货级的总供给

你拿这个式子变个型,P=MV/T

在这里,V 这个货币流通速度通常是不怎么变的,T 这个总产出,其实变化量也不大,以我国来算,年 6% 的增速在全世界算了不起的速度了。决定价格 P 变化的,基本上就是货币供应量

我们先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速

1986 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 333 倍,美国只增加了 7 倍

当然这么久的时间里,两个国家的 GDP 扩张速度也不一样,我们把产出增加这个问题也加进来,看看 M2/GDP 的情况

即使考虑到 GDP 的增长,我们的货币供应也一直很猛

我们从 1986 年的 61 倍 GDP 到现在的 192 倍 GDP,美国一直徘徊在 90 倍以下,最近接近了 90 倍

这个差距当然会反应到物价上

这是没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的情况,下面把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也考虑进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从 80 年代中叶到现在,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市场的开放性,人们用钱的习惯,这些过去半个世界,美国都没啥太大变化,一直是开放经济体,一直是市场经济,老美一直习惯用信用卡

但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经历了极大程度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

经历了极大程度的市场开放

人们用钱的习惯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用纸币,到现在比美国还发达的微信、支付宝支付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大规模提升了

所以在货币流通速度这块,如果把美国设置为 1,那么中国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这个数是小于 1 的,而最近他开始等于甚至大于 1

于是,在 P=V*M/T,这个恒等式里

上个世纪的货币流通速度帮助我们压低了我们的物价,而本世纪的帮我们抬高了我们的物价

整体的结果,使得我们和美国的物价差,比 M2/GDP 图中所显示的还要更加大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个穷国,却比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物价都要贵了

因为我们发了太多的钱啊

当然我们还可以多问一句,发了这么多钱,除了提升物价之外,为啥我没感觉到自己手里的钱多了呢?

如果这些钱发出来的钱是均匀的按 13 亿人平均分配的话,你大概能够感觉到自己的钱稍微多了那么一些,但是很可惜,这些钱从来都不是平均分配的

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主要导入各大商业银行,然后商业银行按政策导向,在不同的年代通过银行自己、券商、信托等机构把钱借给政策希望他借给的人,他们包括——

80、90 年代的国有企业

之后的房地产企业

城投基建企业

之后买房的个人

货币超发的另外一面其实是高企的杠杆率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国际清算银行统计范围内,中国的杠杆率不仅遥遥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还超过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而过往的事实告诉我们,借了钱的人是有福的

只要你或者你的家人,曾经在正确的阶段,属于上述那帮借钱的群体之一,又或是经手钱的那群人之一,你的财富水平一定是超过你周围人的平均水平的

80、90 年代的大国企和银行工作者,2000 年后尤其是 2008 年后的房地产从业人士、大基建从业人士、信托、证券从业人士。以及在这期间借了钱的买房者和拆迁户。

尤其是他们的头部,更是在货币——债务的大循环中聚拢了大量财富。普通人的财富增长跑输了通胀,而他们的财富增加额是大大赢过通胀的。

所以你问他们,为啥中国的物价高。他们肯定会告诉你,哪有吗,中国物价不高啊。这就是题主提问题的时候的那个疑问。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以学生为主,大概率是他们的家庭本来就是沐浴着货币—债务之光,跑赢通胀的那批人。这批人的孩子确确实实又不少目前在上大学。

这就是宏观微观结合起来的结论

算人均收入,我们很穷

但物价不是由穷的那批人决定的

而是由货币总量决定的

而货币总量中的大部分,落在了一小撮人手里

所以价格,就是一小撮掌握大量货币的人,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物价,他从来跟大家整体穷不穷没有关系。

穷人从来不可能是物价的创造者,只可能是物价的接受者

想想具体的现实世界

你一定看到过

某个城市的郊区,某天搬来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他们月薪两万,是当地平均公司 3000 块钱的 6 倍以上

在当地租房住

只要短短一个月,当地平均 1000 块钱一个月不到的房租,就足以爬到 5000 快钱

当地人很困惑,我们整个市平均工资只有 3000 快,怎么我们这儿的房租就足以到 3000 快呢?

就是这个道理。

<完. 求不删帖>

知乎用户 dihao1983 发表

简而言之:

发达国家,人贵物贱;

落后国家,人贱物贵。

一个国家从人贱物贵逐渐变化为人贵物贱,代表着文明进步;如果变化为人贵物也贵,那是在 treenewbee 搞粉饰,是纸包不住火地;如果变化为人贱物也贱,那是扮猪吃虎,要受国际友人质疑和指责地。

知乎用户 李先生 发表

我见到一堆反对提问题的人的答案,我也是醉了。

我感觉回答的大多数也都没有出过国,属于臆测。

我只了解洛杉矶。美国第二大城市。

我谈的是物价,不是服务价格。

在饭馆吃饭,就是贵,比如洛杉矶海底捞简单吃一下,人均人民币大概快 500。这个不是物价,这是服务价格。

物价就是常见的肉菜牛奶鸡蛋。

还有些人说什么有机不有机。

国内有机食品也是巨贵,就不比较这块了。

就是常规的,普通的。

各种肉类,换算成人民币,比国内便宜很多,牛奶更是夸张的便宜,还是新鲜奶,大罐装。

蔬菜水果,是会比国内贵一点。

总体来讲,如果只是自己做饭吃,在美国吃的会比国内好很多,还省钱。

为什么便宜?

我们天天说自己是农业大国,实际上真正的农业大国是美国。

量大质优,当然便宜。

知乎用户 小象 发表

我觉得欧洲的物价比国内贵的实在太多了。

确实有比中国便宜的,但属于少数,绝大多数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都比国内要贵很多。

记得和几个朋友吃了一顿中餐,看着价格单都不敢点菜,国内撑死二百块的一顿饭花了一百多欧,算下来快一千人民币了。

商场上个厕所都得一欧元,算成人民币那都不敢去了。

还有最普通的打火机,国内也就一两元的人民币的,这里最少也得一欧元。

还有瓶装水、中性笔、小饰品等等,都是一欧元起步,买不起啊。

真正觉得便宜的,也就是咖啡、巧克力、奶粉之类的。

知乎用户 赋格舞曲​ 发表

我在英国的泣血经历可以让 “中国物价比欧美贵” 这个论点不是那么的绝对正确。

因为也就牛奶比中国的便宜。

在英国的小超市里面,最最便宜的牛奶大约 0.49、0.99,折合人民币大约 4 到 9 块钱之间,这价格很合理,毕竟是奶业大国吗!

但是下馆子吃饭,那必须是国内家境殷实家庭才能承受的住,华埠的水煮肉水煮鱼 26 英镑,您吃去吧!简直就像是用橄榄油做的嘛,想起了某个广告里的词 “做菜,我只用某某微兰”。

那就更别提别的物价了,我这里已经举不过来更多的例子了。

物价是什么决定的,是由生产力与消费水平决定的。如果奢侈品的话,那么物以稀为贵,越是缺什么,什么就越贵。比如我上面提到过的英式水煮鱼水煮肉的价格。

即使英国最平常不过的商品,那价钱折合人民币真叫一个天价啊。

以麦当劳、星巴克为例,这些对于当地人来说便宜,但对于咱们来说,真的是很贵的。那是因为他们的人均收入决定了这些连锁品牌对于他们来说价值比较便宜,但是折合人民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汇率让我们觉得在英国人看来很平价的产品有让国人有昂贵的感觉。所以汇率也可以看作是经济指标水平有所区别的因素之一。

我现在先答这么多,我一时半会想不起关于经历的英国恐怖物价的那么多故事,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南派经纶​ 发表

首先回答是不是中国低工资物价高,美国高工资物价低: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美国工人仅靠一人之力便能养活全家,而在中国的工薪阶层,即便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共同负担一个子女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还需要父母的接济。那么这个论调准确的反映了中美现实么?我们先从下面几个实际数据 / 例子里感受一下。

  1. 有杭州网友曾与她的美国波士顿朋友做过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在 21 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 12 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其中,肉蛋奶的价格远高于波士顿,杭州牛奶价格几乎是波士顿的 3 倍。难怪有学者表示,人均年收入不到 5000 美元杭州人,收入仅是波士顿人(4 万 - 5 万美元)1/8,但却要承受略高甚至远超的物价,普通市民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那些收入远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农民工更是 “难以接受”。
  2. 事实上,即使生活在大城市,美国民众的生活压力远比中国居民要小得多。新鲜的橙子一美元 10 个,樱桃一大袋子只要 2.99 美元。牛奶 2.99 美元一桶,难怪美国民众喝牛奶像不要钱似的,再穷也喝得起这东西。此外,国内的物价在其他领域也比美国贵:中国,吃一次肯德基 30 元,下馆子最少 100 元,买条 Levi’s400 元,买辆车最少 30000 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 4 美元,下馆子 40 美元,买条 Levi’s20 美元,买辆车最多 30000 美元(宝马)。更要命的是,在美国 25-30 万美元可以买套别墅,而这些钱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最多能买小户型房产已经不错了。
  3. 最近几年,我国的 GDP 大幅攀升,但居民储蓄的上升却非常缓慢。如果储蓄可以用来衡量财富的指标,那么我们这几年的 GDP 尽管每年以 10% 的速度增长,却和老百姓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老百姓的财富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也就是说,老百姓财富的增长速度和国家 GDP 的增长速度差距逐渐拉大, 国民的收入跑不过 GDP 的增长,更严重的是,我们国民的收入竟然也跑不过 CPI.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现实:一边国内物价每年都在隐性上涨,甚至超过居民工资涨幅,已经让多数民众觉得 “难以接受”,而另一边美国民众拿着高工资,却在享受着超低物价。

那么现在来回答中国低工资高物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世界贸易体系中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问题

我们知道我国是低附加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而这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输出的是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换来的是大量花花绿绿的美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美物价的长期稳定,是中国廉价商品功不可没,而中国输出是大量的廉价商品,又没能换回我们所需要的国外商品。所以,国内 1 元人民币所对应的商品就会贬值。另一方面,中国制造赚的是血汗钱,而真正赚钱的是欧美掌握核心技术这样的跨国品牌商,富士康为苹果 “代工” 十多年,营业利润率却只有 2.8%,也就是说苹果靠创新和品牌几乎拿走了所有的剩余价值。所以像这富士康这样的加工企业,即使没日没夜的干活,拿到大量外币后,也不能去国外换回相应的商品,马上要去银行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而外币流入越多,中国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量越大。当社会上基础货币投放过多,物价就会逐步上涨。可以说这个结构性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导致的现状,并不是只有中国独有的问题,你可以发现二战前不是发达经济体的国家至今也鲜有案例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这跟战后国际体系有关,这里不展开细说。

(2)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副作用

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奇迹自然不可能没有副作用。 大量上低效率、重复建设的投资项目,人为扩大了商品需求量,对物价起到推高作用。原本造价只要 100 元钱的基建项目零件,实际可能会报出 580 元的实际成交价。投资驱动的经济体会助长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银行信贷肆意扩张,也会推高中国物价。只有转变公共行政机构的职能和减少对投资驱动的依赖才可能解决物价问题。

(3)中国财政采用的分税制导致的行政垄断问题

首先,美国低物价与中国的财政补贴有一定的关系。中国外贸的财政补贴政策,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这些由外贸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就会相应大幅上涨。其次,中国税制极其复杂导致实际的综合税负高,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最高竟达 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 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 100 元商品中就包含有 64 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 1.8 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扶摇直上。

同时,在中国,由于石油、电力能源等资源性行业和电信等基础服务行业行政垄断导致产品和服务长期质次价高。即使是在石油、电力能源等领域有了物价听证和价格形成机制,但也是为了照顾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往往也是涨多跌少。

(4) 商品流通环节的高成本问题

商品流通环节的问题在进口货价格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直接,我们都知道进口汽车要远远贵于国产同品牌汽车,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进口车的税高,但是细心人可能会发现,即使按照国外汽车价格加上进口税,到消费者手中的进口车价格依然是非常高的,这其中重要成本就在于商品流通的渠道商环节过多,导致进口产品的利润被既得利益者层层剥削最后消费者来买单。 其次,市场环节的各种黑白费用增加了经营成本,城市里高额的占地费、摊位费、工商管理费、城管费以及黑道白道的保护费进一步增加了菜农和小商小贩的经营成本!这些成本都要分摊在消费者头上的。

小结:

导致中国目前低工资高物价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银行的超额印钞,银行信贷扩张等,但是我认为,产业结构,投资性经济增长模式,财政制度和商品流通中的官僚主义才是导致我国低工资高物价模式的不可逆性。所以要治理高物价让公众满意,最终还是除了各级行政机构转变职能、减税降费、打破行业垄断外,相关职能部门还应该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真正减轻城市居民在物价上的压力。

知乎用户 芊芊 发表

都说了那么多,就没人说税。中国是间接税为主,美国是直接税为主。中国生活压力要小的多。毕竟真金白银的看着掏,一分钱也心疼。但是间接税,大部分都在你不注意的地方。比如交易税,消费税,企业税,地产税。大部分都是对企业征收。巨佬陈平的话,难道有错?

属于直接税的个人所得税占比不高。中国仅有百分之三的人纳所得税。也就是月收入五千以上。不知道有些人哪里来的资料,说中国有三成月入五千以上。

间接税好处是属于代征,企业甚至直接扣除所得税。征收容易,简单,征收人员少得多。改直接税并不容易。dw 记者自己说收入五千欧元纳一半税,说看着也心疼。你在中国挣五千,纳一半税试一试。如果改直接税甚至要建立税警制度。严密的报税系统。否则钉子户太多。税警可不是开玩笑。那是谁都管。

下面就是美国税警形象。

知乎用户 陆轶群律师​ 发表

跨国企业全球定价的东西,成本价格会通盘考虑,在中国定价会相对失真一点。

我们会觉得贵的东西,基本就是这种全球化定价的东西,合资品牌的轿车,手机,奢侈品牌的包包,麦当劳的汉堡等等。

最不容易失真的是服务业,一个国家消费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看服务业的价格,最基本的就是出租车和地铁,这玩意最能代表总体消费水平。

知乎用户 ShenH 发表

贵吗?题主去欧洲生活一阵就知道了,国内生活成本相比国外还是算好的!

知乎用户 李练 发表

知乎用户 麋鹿裤 发表

感觉挺多知友需要补习一些经济学常识 — 这样说起这个话题来就不至于那么不精炼了…

知乎用户 田肥牛 发表

富国物价贵,穷国物价便宜,这个本身并不成立。

不然的话,非洲应该物价最便宜,但事实上,非洲物价挺高的。

只能说

富国跟人力相关的,本地产的,产品贵,穷国跟人力相关的,本地产的,产品便宜

典型如欧美的理发,医疗,非洲的香蕉,水果

反过来

富国跟集约化大生产相关的(尤其可以工业化生产的),进口的,产品便宜,穷国工业化的,进口的,产品贵

典型如欧洲的大米(泰国进口),服装衣帽(东南亚产)便宜,非洲的五金,电子产品都很贵

再比如欧洲超市里,胡萝卜土豆很便宜,西红柿挺贵,因为胡萝卜土豆都是机械化农业,西红柿要一个个摘(当然,我这个是老黄历,据说现在也有采摘机器人了)

知乎用户 Jin Tommy 发表

没人觉得这个问题就是个坑吗。。。模糊不清让人怎么好好答。。。

什么叫物价,是特指某些东西还是泛指?是指实物商品还是也包括服务性商品?
什么叫贵,是绝对的按目前汇率比较,还是相对于人均收入比来说?
问题都不清楚,自然回答的乱七八糟。。。

科学系统的比较物价水平是个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问题,我就不献丑了。只说个最简单的情况吧,就是同一个产品,并且是实物产品,价格绝大部分取决于各个国家的税收程度。

例如 iPhone 好了,无论哪个国家卖的 iPhone,成本都是是固定的(物流费用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打个比方是 1000 元。因为每个国家的进口税收和法律不一样,例如中国是 17% 增值税+关税(iPhone 属于免关税产品),香港就是 0 关税。税收部分是消费者承担,所以大陆的价格肯定比香港贵,奢侈品价格由于高关税差异比较明显。由于汇率是一个每天都在变的东西,而公司的定价机制不会经常变,所以人民币升值以后很多人发现哎好像去 xx 买东西更便宜了哎。

如果是不同的东西,那就真的太难比较了。例如上面有人说法国毛巾贵的,不是买不到 50 块以下的毛巾就说明人家物价贵,也可能人家觉得这是人家社会水平能接受的最低质量的程度了。而且,那些欧美贵的毛巾,也极大概率产自中国,出厂价依然和中国是一样的(现在和未来当然也有可能是菲律宾越南之类),要比较物价,首先得确定同一个品牌同一种材质同一个型号的毛巾,法国卖 50,中国卖 5 块,这才能稍微说明一下物价好不好。为啥还是稍微而不是绝对,因为但凡逻辑稍微严谨一点的人,就知道公司的成本不光物料,还有房租和人工,也就是运营成本。最简单的例子,法国的超市的运营成本,员工的工资,平均要比中国高吧,那么如果同一个毛巾中国超市卖 5 块,人家超市卖 6 块或者 7 块,这不能叫做贵吧?至于到底高到多少才能称作贵,这个个体差异太大根本扯不清楚。。。

除此以外中国比外国便宜的地方,也多的是啊,最简单的,服务行业,比如上海的保洁从以前的 30 现在涨到了 50 一小时,但也就是大概 7 美元,放美国你试试看?再比如快递费,便宜的令人发指。

所以总的来说,这个问题就是个坑。

知乎用户 张飞龙 发表

美国的物价 / 生活成本如果仅仅看绝对价格,大部分是比中国高的。我每个月不吃不喝躺着流水账就花 1000 美元。(不算房贷)

快过年了,昨天买了 100 美元 / 磅的日本和牛,没买多少,0.35 磅

好了,说点想说的吧。

在中国养房的成本几乎是 0,尤其是没物业没公摊的老房子,性价比极高,买了之后就是白住。

欧美很多国家是收地产税的,我家在美国的房子,每个月都要交好几百美元的地产税。(但年底报税的时候可以抵税)

持有房产的成本巨大,这还没算上房屋保险的钱呢,当然我这破房子每个月不到 100 美元的保险是得买的。

还有上网费呢?charter 公司打折之后一个月 69 刀,非光纤,以前还是 30-50 呢,这钱在中国都够买一年的了,手机费美国喜欢弄家庭计划,就是几条线捆绑在一起,弄套餐能便宜点,4 条线每个月 100 美金,这在中国也不便宜吧?

如果买的是联排那种 condo,每个月还有 200-400 的管理费呢。

我家只看天线搜索信号,不然看电视数位信号也是每个月也是几十美元。那些狂热的球迷,尤其是橄榄球棒球球迷都买。

买个天线一次性投资很便宜,虽然不是数字信号,也有高清。

奥巴马医疗亏空的太多,美国政府要年轻人也都强制买保险,因为年轻人根本不需要看病,他们的保费就可以补贴养老金的巨大亏空。不买就罚款,很贵。

现在的医疗保险我们家人每个月也是几百刀,汽车保险 1600(人民币一年一万多),电费一个月 40-60 美元,所以我现在就是每个月在家躺着,账单就快小 1000 美元了。

别人是躺着赚钱,我是躺着亏钱。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生活感想,就是觉得账单和房屋太 tm 的贵了。

之所以没算房贷是因为我如果在中国我也许去了大城市也得买房子,美国房价其实也不便宜,农村都是人民币 100 万,100 万以下的基本不太好。正常大城市的房子 80 万(人民币不到 600 万),如果有 1000 万,够买到不错的别墅了。

但美国也有很多东西特别便宜。

美国彩票 2 刀一张,奖金上不封顶,能中 20 亿算你有本事。

中国彩票也是 2 元,但是人民币。你说便宜,也便宜,你说如果看头奖奖金,你说贵,也还好。

不能以偏概全,在中国可以活的很便宜,这是真的,在大城市,除了房价。名牌包和肉之外,我觉得比在欧美轻松多了。

但有的人就是盲人摸象,瞎话张嘴就来。

比如这位

@博铭

说美国理发 20 刀,我咋不知道呢?还 150 个赞他的呢

他找不到,不代表没有。

基本上美国最便宜的今天有 5-6 元理发 https://patch.com/wisconsin/whitefishbay/great-clips-opens-with-5-hair-cut-special

再比如这位自称自己是留学生的

@Ziang

,他说美国普通快餐 15 刀

![](data:image/svg+xml;utf8,)

而其实我吃了两个巨无霸汉堡 + 鸡块 + 饮料

猜多少钱?

这是价格 巨无霸 2.5 元一个,鸡块 2.5 元一个,饮料 1 元一瓶(无限续杯)加税之后 9.37 元。

60 多人民币

要知道,这个餐厅所在地 Pico Rivera 所在的加州,人均 GDP 2019 年是快 8 万美元。

还有立老师说的什么在美国看老干妈,家里还有呢,从来没超过 4 美元的时候。

以至于它说的其他的小米手机,国产寨板,小店普通衬衫袜子内裤。在美国便宜的要死。

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美国本土价格全世界最便宜。

小米敢卖的比三星贵?

更别说普通内裤了,连 CK 的也才 5 元,开市客里面的,5 元一条

如果去购物天堂 marshalls 里面的打折区去翻,marshalls 本来就是个折扣店,他家拿货随缘定价,说不定就会碰到宝。

CK 内裤 3 元一条也是能买到的,新款的原价也才 5.99,打折了 4.5

知乎用户 宝贝请转身 发表

中国的物价不高,物价指的是货币购买力。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很坚挺的。

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工资不够花才对,人民币为什么不发给你一些,对吧?

结果问题变成了中国恩格尔系数为什么这么高……

为什么? 因为中国是真的穷,商品不丰富……

中国是世界工厂,可是除了部分利润,其他都是别人的。

欧美是什么鬼?

知乎用户 未央 发表

写在前面:人民币和欧元汇率估算为八倍。

坐标荷兰。

公交车打车二十分钟 2 欧(十六元),出租车一个小时五六十欧(四五百元),NS 跨城绿皮火车一个半小时大概三十欧(两百四十元)

超市中一瓶可乐 / 芬达 1.5 欧(12 元),一盒鸡胸肉,单人吃两餐大概四欧(32 元),一盒十二个鸡蛋三欧(二十四元),一盒剁碎的猪肉末,单人吃三餐大概 4 欧(32 元),大白菜两欧一颗(16 元),西红柿六个 3 欧一盒(24 元),牛奶 1L 大概两欧一盒(16 元)

荷兰理发我只去华人理发店,估计荷兰人理发店价格也差不多:男生剪最简单的平头,包括洗和吹大概十五欧一次(120 元),各大博物馆门票(包括很小,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博物馆)大概二十欧一张(160 元)。

路边咖啡厅里坐下来点杯拿铁,再来个小甜点当早餐,大概十几欧左右(近百人民币),餐厅分等级:最平民底端的土耳其餐厅点 kapsalon,或者点薯条,大概十五欧左右(120 元)吃饱;如果是正儿八经的餐馆有牛排 pasta,或者荷兰煎饼,烤全鸡这样的大餐,加上喝的啤酒 / 可乐 / 茶大概人均 35 欧(280 元)

荷兰外卖最便宜的是 domino 和 NY 披萨,起送费十欧加 1.5 欧配送费,加起来 90 元上下。如果点中餐外卖,疫情期间 50 欧(400 元)起送,一周送一次。

如果去阿姆 / 海牙 / 鹿特丹吃中餐,人均价格和人数成反比,即人越多价格越便宜。我们通常是 4—5 人一起去吃川菜,沸腾鱼辣子鸡回锅肉这种 5 菜一汤大概人均 40 欧左右(320 元)。

不限城市,荷兰月租房价格大概 500—800 欧不等(4K—6k)


所以大家觉得欧美物价很便宜吗?

注意,以上价格不仅限于阿姆鹿特丹这种地方,随便找个荷兰地图上放大三倍才能找到的小镇,进去消费也是一样的。

知乎用户 darksun 发表

去看 youtube 去看一部电影 10 美元,国内优酷会员 15 元淘宝 1 年。国外物价高多了,仅仅在电子产品、汽车等有价格优势。

ps: 我以往看铿锵三人行,现在不看了,觉得没意思。

知乎用户 lyounger​ 发表

因为欧美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从长期来看,是供给决定需求,中国资本还不够多,技术还不够先进,生产力还比不上欧美,所以能够享受到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如欧美,这不是常识么……

按美元算,中国的人均 GDP 和美国差了一个数量级呢

知乎用户 马云飞 发表

本人在美国生活过几年,也算有点发言权,学生党,属于正常消费。

1. 不可以直接认为 1 美元在美国消费力等于国内 1 人民币在国内的消费力,这是不正确的,即使加衡了很多要素,我个人认为 1 美元在美国消费力约等于 2 人民币在国内消费力比较合理,举个例子,美国人月入 2000 美金,那么消费力大概等于国人收入 4000 人民币。那么在美国吃碗面要 11 美金,基本可以认为换在中国吃,这碗面要 22 人民币,而这碗面通常不好吃,所以很贵。而美国移动 AT&T 普通月租大概 60 美金,换成人民币消费力大概 120 元,在国内有几个人用 120 元每月的移动话费?

2. 这里就涉及到第二个概念了,两国人对价格观概念不一样,在美国教育、租房和食物属于高消费,而在国内教育、租房和食物相对收入所占比例很低,美国人也可以抱怨在美国消费,商家真他妈不要脸,在中国 1 美元可以吃到相当好的食物了,在美国,想都不要想。而在国内高消费的汽车、购房和品牌商品,在美国则属于相对低消费的,因此中国人也可以大喊商家不要脸。

3. 那么实际支出是怎样呢?其实我觉得是属于较平衡状态,大件消费品美国便宜,但日常生活则 中国便宜,权衡过后,总体消费水平接近。

知乎用户 八月的狮子座 发表

因为太矫情了…… 把欧美生活习惯当做标准来衡量中国……

1. 盯着美国 1 元炸鸡,从不提及蔬菜…. 更不提国内饮食选择的多样性…..

2. 盯着欧美品牌电子产品、品牌服装,从不提淘宝的山寨,廉价的替代品……

3. 盯着欧美车多么便宜,从不看国内的公汽、地铁、高铁多么普及…..

4. 盯着欧美的大 house,痛诉国内的三四线、一二线郊区的别墅只是建筑垃圾…..

5. 盯着欧美的电影娱乐业,从不提国内夜生活发达,聚会宵夜、烧烤搞起……

6. 盯着欧美的高收入,却在国内享受了廉价人工服务,包括理发、家用电器安装等等,医院随到随看……

7. 盯着某具体偏好产品物价,不看消费习惯、替代品、综合价格构成….

把中国的一套消费习惯放到欧美看物价试试?

知乎用户 刘凯​​ 发表

喷子:中国物价比欧美贵

实际:对比价格,显然是中国更便宜。

喷子:那要跟收入对比,谁比绝对价格了?

实际:大学学费,医疗费用,公共交通等各种消费要素加在一起,显然中国人生活压力更小。

喷子:你的数据是假的!中国人普遍经济更拮据!

实际:中国人的储蓄率更高。

喷子:我说你是假的你就是假的,否则我的狗粮你给么?!

知乎用户 Alex 发表

只要你去过一次欧洲其中一个国家,你就会觉得天朝的东西是多么便宜。主要是你没出去过,所以不知道天朝的美好。

知乎用户 Paul Liu 发表

10 年前啊:

剃头,加拿大,去 Ultracuts,一家连锁的美发店,快餐式那种,给我弄个最傻逼的 jarhead(美军头,平头 TA 不会弄),30 刀都算上,这是学生特价。

去卡尔加里唐人街,刚从国内来的学了 3 个月的小姐姐给我剔了个狗啃样,20 刀都算上,这是老乡价。

温哥华列治文,小有名气的华人开的美发沙龙,终于给我弄出天津当地的 “比毛寸长一点点” 的效果了,50 刀都算上,这是服务到位价。

我在加拿大 7 年,时薪从 8 到 28 都拿过,但我怎么想都觉得加拿大剃头真鸡儿贵。

物价是个很立体的东西,不如聊聊在当地挣钱的情况下,活的怎么样,心情如何等。

知乎用户 铁树心 发表

因为欧美人用的是罗马法则,而我们用的是商鞅法则。你所有想不通的东西都能在这两个法则里找到答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全球最富裕、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人人羡慕的瑞士为例,看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通人的生活:

1、物价相对收入太高,存不下钱

瑞士的人均 GDP 约为中国的 8 倍,人均税后工资大约为中国的 7 倍。听起来还不错,但是瑞士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可能超过了中国的 7 倍。以巴塞尔为例,一些日常消费品价格为:路边普通餐馆单人简餐要 177 元(以下物价均为人民币计价),麦当劳要 92 元,便利店买瓶 330ml 可乐要 26 元,一打鸡蛋要 42 元,一斤鸡肉要 93 元,一斤牛肉要 177 元。如果想浪漫一下,两人一起在餐厅里吃个饭,就要 710 元。吃完饭回家,打车起步价 46 元,公里费 27 元,每等 1 分钟要 9 元。如果坐不起的士,公交起步价 26 元。想买个车代步,丰田卡罗拉 1.6 升要 24 万,汽油也要 12 元 / 升。想去日内瓦逛逛,190 公里的路程,火车至少要 2 个半小时。最快的一班时速也只有 72 公里。冬天提早预订要 176 元,夏天提早预订至少要 350 元;订晚了就可能要 564 元。冬天的早鸟价每公里 0.92 元,夏天早鸟价每公里 1.8 元,普通票价每公里 3 元。(北京到上海距离 1100 公里,每天有 40 多趟火车,高铁速度秒杀瑞士铁路,每公里 0.5 元;直达、特快速度也超过瑞士铁路,每公里只要 0.16 元。)普通人通常只能在城郊租个小单间,每月 8000 块贡献给房东,然后仅仅是水电费一个月又要花掉 1400 元。本地电话 1.3 元 / 分钟,看场电影 135 元。没有小孩的普通单身汉,光是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意外事故险和医疗保险等等,就要花掉 7000 元,如果有小孩,幼儿园每月收费 1.7 万元,每月还要给小孩交保险约 1000 元。本以为瑞士福利好,看病不费钱,结果平均每人每年要花 2.5 万元看病。(中国人均个人医疗开支 1120 元 / 年。)

2、瑞士本国人大部分都是无产阶级,买不起房,而且个个都负债累累

很明显,本地人平均税前月薪 4.4 万并没有什么用,扣掉所得税 6000 元、必缴保险 7000 元、房租和水电费 9400 元,只余下来 2 万元出头用来吃饭、交通、通讯、其他保险和卫生保健等等。这样,即使简简单单地生活也是月光,更存不下钱来买房。就算很想买房、很节约地生活,每月略有结余,买房也几乎是天方夜谭,因为一平米就要 9.1 万。

难怪瑞士只有 43% 的人买得起房,房屋自有率全球最低,而就算是那一小半买了房的幸运儿,也是债务累累——瑞士的家庭负债率(家庭负债 / GDP)达到 128%,全球最高!

中国人也月光,但是几乎家家都有房,人人都是有产者——中国的房屋自有率和新加坡相当,在全球主要国家里最高,达 90%;美国也有 64%;在房价全球最高、年轻人被挤压的香港,房屋自有率也有 51%,但依然远远高于瑞士。

同时,中国的家庭负债率只有 49%,在全球主要国家里最低;美国和香港分别为 78% 和 71%,在发达经济体里处于中间水平;而瑞士的家庭负债率达 128%,全球最高。如果哪天瑞士房产价格下跌,瑞士的银行顷刻间都要倒闭了,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强度绝对远超美国 2008 年的危机。建议香港的年轻人去瑞士参观体验,尤其是学习瑞士年轻人的压力痛苦忍耐力。

总结:

瑞士大部分人都是无产阶级(没房没钱的普通人),中国大部分人是无产阶级或中产阶级(只有一两套房的普通人)。有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有多套房,房租所得足够生活开支)在美国、瑞士、香港可以生活得很爽,拥有很多特权,医疗、教育、司法、金融体系等等都围着有钱人转,但在大陆会被政府压制,所以对于有产阶级,瑞士、美国、香港显然远远比大陆好。有产阶级掌握了舆论宣传,让大家觉得大陆的制度不好、外汇管制且限购房产、想要在大陆煽风点火,只是想为了以后自己在中国更方便、更轻松地捞钱,转移资产、享受特权罢了;至于瑞士普通人是否存得下钱,是否买得起房,是否负债累累,和他们都没关系,反而怕全球的老百姓知道了瑞士的真实情况,坏了他们的金融吸血和颜色革命的好事。

附:

瑞士官方宣传网站分析过,对于拿瑞士平均工资(税前 6250 瑞郎或 4.4 万人民币)的瑞士单身汉来说,在不外出吃饭、住在乡下小房子、没有买房贷款的月供、没有给前妻小孩赡养费和保险费、没有小孩抚养、没有任何娱乐、不送礼、不社交、不旅游的前提下每个月的工资也所剩无几:https://www.swissinfo.ch/chi/%E7%AE

美国人均个人医疗开支(已扣除政府报销的部分)为 1.2 万元 / 年,中国人均个人医疗开支 1120 元 / 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各国个人医疗费用支出: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H.XPD.PVTD.PC.CD?view=chart

根据经济合作组织 OECD 的统计,瑞士人实际人均税前工资(购买力平价 PPP)为 6.0 万国际美元,相当于中国月税前工资 1.8 万。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中国税前月收入有 1.8 万人民币,你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比大部分瑞士人更好。在中国大型国企、互联网、高科技和金融企业、500 强企业,税前平均工资大都超过了这个数字。

各国收入和物价差异巨大,而且物价和收入正相关,所以比较各国实际生活水平最合适的指标应该是人均实际消费量,比如人均肉类消费、人均蔬菜消费、人均用电量、人均能耗、人均智能手机购买量和人均汽车购买量等。因为资产阶级每天能够消费掉的肉类蔬果等等,并不会比普通人高太多。马云的财富是普通中产阶级的 20 万倍,但他不会吃掉 20 万倍的蔬果肉类、不会用掉 20 万倍的电力,排放 20 万倍的 CO2,住在 20 万倍大的房子里,拥有 20 万辆私家车。所以实际消费水平更能够真实反映普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

瑞 / 美 / 法日 / 意 / 希 / 中 / 印等典型国家的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比较

选取的各国之间的发展水平有梯次,梯次用 “/” 表示。法国日本那一档是现今主流发达国家的档位,所以选取了两个,西欧东亚各一个。中国和印度之间、印度以下也有很多发展水平的层次,但估计大家并不关心,而且数据较难获得,就略去了。

如果不看人均 GDP,只看人均消费量,那么普通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应该已经超过了普通希腊人的生活水平,低于普通意大利人的生活水平。而单拿中国和瑞士对比,会发现瑞士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不见得比普通中国人高太多。中国人有这么高的实际消费水平,其实是社会主义的功劳。

本文并没有想证明瑞士的生活水平已经被中国超过,但是想说明,用人均名义 GDP 来描述生活水平可能会非常失真,人均实际消费水平才是关键。在同一个国家生活一辈子,就没法认识到不同国家物价的差距有多大,也没法认识到物价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有多大。而很多时候,很多人尤其是发达国家里的无产阶级,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瑞士人口 800 万,是西欧乃至全球最富裕、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中国上海人口 2400 万(瑞士的三倍),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欧盟 5.1 亿人,中国 14 亿人(欧盟的近三倍),所以用上海和瑞士作比较,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上海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瑞士:上海的预期寿命和瑞士相当,婴儿死亡率低于瑞士,而且上海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远远低于瑞士。根据 OECD 的 PISA 项目,上海的基础教育也已经远远超过瑞士。当然,上海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高端产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还不及瑞士。所以,上海和瑞士各有千秋,瑞士早已不是在各方面都领先上海,就像西欧也并非在各方面都领先中国。

知乎用户 David Dong 发表

其实物价这种东西你对比的角度不同,选取的物品不同,会有天差地别的差异。所以很多人即使讲事实都讲不到一起去,因为你们选取的角度,采样的物价都完全不一样。

我稍微总结一下这个原因吧。

1,中国的人均确实比欧美低很多,但是这个人均本身无法表达局部的现象,因为中国的人均无法体现地区和行业的差异。其实中国在参与国际竞争和贸易,还有在国内产业链上游的软件,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是有国际性的竞争力的,在这些行业里,人均 GDP 不见得比欧美低,甚至可能更高,工资也常常更高(主要还是税偏低)。

但是对于非可贸易品,一些局限于国内的行业,尤其是较为基础性的服务业,由于大多数人的消费力还不够,且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降低了服务业劳动力的议价权,目前的产业的价值溢出还不足以覆盖绝大多数人,所以很多行业的人均 GDP 是很低的,比如说餐饮。

那么在中国讨论薪资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类人,一种人是互联网行业的,月均 3 万,一种人是餐厅服务生,月均 3000,这两类人不能被互相代表,所以直接性的把宏观上的人均 GDP 引入到微观的生活里来没有太大意义。

2,由于上面所述的情况,中国的定价(物价)也是跟欧美不一样的。由于整个中国是一个国家,所以在很多层面地方和行业本身是无法阻拦竞争的,会被充分定价。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上海不能设置门槛导致别人不能来上海开餐厅,所以上海的餐厅要面对来自全国人的竞争,那么在某些行业里得到的价值溢出就不会充分的回归到普通消费来,而容易转化为投资。打个比方,你打算去餐厅做服务员,如果餐厅只打算要 10 个人,而有另外 10 个跟你同样水平的人,要价比你低,比如说你想要 4000 但其他人最低可以到 3800,那你就很难拿到这个工作。想拿到这份工作,就必须降价到 3800 或以下。因为全国的人都能来上海应聘这个工作,所以你的定价就取决于其他人能够忍受的最低价格,这是劳动力定价,而商品的定价上限取决于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试想一下,如果上海有很多月薪 3 万的人,那么假设他们对一顿普通日常饭愿意出的价格最高可以到 100,也就是说,在餐厅不把定价定到 100 以上的时候,他们都是可以促成交易的,所以餐厅在一顿饭的成本到 99 以前都是可以盈利的。但是由于劳动力定价被压低了,餐厅也愿意压低定价获取竞争力,再加上很多在上海生存的非高薪行业人士他们的可接受价格比较低,最后定价就会分布在各个阶层可以接受的层面上。

3,说物价比欧美贵是不合理的,由于以上原因,绝大多数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产品的定价都是比欧美便宜的。如果谈的是相对的价格,就会很受所在行业和个人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人习惯的日常性消费的物价还是要比欧美便宜的。

4,物价会比欧美高的,有些是因为本来就是欧美产的,他们的定价方式会天然的比我们高很多,再加上运输成本,关税和定价策略的叠加,贵也正常。

知乎用户 米兰 pipo 发表

马未都的话真心没错 北京的生活水平是比国外很多地方都贵

我住米兰 如果没人工服务的话 基础食品 出行 服装都是欧洲价格低(服装大部分吧 偶尔某些淘宝原单除外非奢侈品) 食品类 大米 华人街 22 欧 一袋 15 还不是 20kg 的 因为意大利人不吃所以比较贵 肉 猪肉五花华人肉店 以前 2.2 现在 2.8 一 kg 比南京超市便宜三成吧 记得南京 14-15

后腿平时 3.2 打折 1.99 一 kg 鸡腿打折 1.79(四分之一鸡那种基本就是鸡后腿) 这些是常吃的 所以价格比较便宜

蔬菜价格偏高 基本比国内高 3-5 成 但是当地人基础饮食 意大利面 真心便宜到爆表 最便宜的大袋能花到 0.5 一 kg 番茄酱 0.39 一瓶 意大利人 2 两面加意面酱➕肉末就能凑合一顿去 所以饮食真心不贵

出行 月票什么的一个月 200RMB 全米兰随你坐了 不出米兰市都不收钱 火车 慢车很便宜 环境基本比国内绿皮车好一点 有空调 偶尔国铁的有无空调的

服装 ovs hm 在欧洲就是淘宝服装的价格 相对质量也稳定一点 夏天裙子 12.99 欧一条的各种都有 唯一贵的就是内衣

国外房子 购买价格其实并不高 米兰房价真心比南京低 贵的是租金和物业

物业➕供暖➕税 一个米兰这边的房子 90 平的 能收到 4000 欧一年 所以这边租房子价格相当高 基本米兰现在单人间要 550 了 意大利人的房子要 700 单人间了

服务类 教育什么的其实还好 基本小孩子都有政府补贴 基础教育很便宜 但是想教的好 各种课外很贵(没小孩不清楚具体)

服务类 基本出租车天价吧 比国内贵 2-3 倍 不过司机服务确实好 不绕路 不拒载

不会有不给 200 我不去这种事

家电维修基本一次 50 欧左右 意大利人 80-100 欧真心蛮贵的 家电什么的原价到是还好 和国内差不多 所以很多人用久了真心不修

基本就这样吧 欧洲区就是活着容易 活好不容易 国内 活着不容易 活好 还比较容易 不吐槽说 你北京有 8000 工资 不买房买车 单纯活着 其实质量还是蛮高的

我在南京花 8000 一个月的 绝对比欧洲一个月 2500 欧的质量好 但是我拿 1500RMB 绝对没拿 800 欧的人活的好

国内嘛 毕竟大保健便宜 你说对吧

知乎用户 自然之理 发表

因为当年以马未都高晓松这帮二代河殇派想要洋车洋游戏机洋货,当然广大人民群众也想要,但主要是这帮人,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那帮年轻文化人,他们认为外国的东西是最好的,所以都想要。

当时的情况就是所有外国货管制加有条件进入或加税才能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国内。大部分洋货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国内,以至于这帮年轻人不一定立马消费的起。

慢慢的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经济稍微有起色,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准备加入 wto(全球贸易组织),之后就是物价的全面上升。

因为国内进口的刚需就是国内没有的,所以价格就肯定贵,2000 年前后几乎所有的进口家电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消费不起,演变出了三大件、四大件的说法。大家想想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普通老百姓才真正消费得起变得不稀奇?还不是靠自己国内企业自己造,加上通胀加上人民群众自己劳动,手里有钱了才慢慢买得起。

至于物价,因为入世的原因,国内大宗货物价格当然是根据市场价来的,还能因为你是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的铁矿中东的石油给你跌价卖?用脑子想想嘛。

政府能做的只能给予相关行业补贴,扶持相关企业,做到有、齐、全,才能把洋货降下价来。

那么你说国内的物价成本高吗?

答案是:1 看哪里 2 看什么东西 3 看性质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比国外贵,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便宜。直接一口气说物价比国外还贵,这是臀脑分离的尿路思维。

知乎用户 李雁北 发表

评论区有人提到日本工资比中国高。

那么愿意计算 “如果工资相同的话,价格相当于多少” 的朋友,可以手动把下面的价格除上 2 或者 3。


没有在欧美国家居住过,不好正面回答。不过结合我在日本生活的经历,我觉得可以稍微解释下这个疑问

首先,衣食住行中的衣,中国完胜日本。

当然,如果只是说购买 “国际品牌” 的话,日本是要比中国便宜的。尤其买日本本土品牌的话,会比在中国买便宜很多。

但是如果你买中国本土品牌的话,那么同等价格下你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同等质量下,你可以得到更低廉的价格。

在中国,从一个便宜到不可思议的价格,到一个昂贵到不可思议的价格,有着远比日本丰富而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当然选购难度可能也要更高一点。

其次是食。肉类价格中日相差不大,甚至在一些肉类上日本要更便宜。但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在食物进口上比中国开的口子更大。日本本土产品,无论是还是肉类都是非常昂贵的,几乎都走高端路线(即便质量一般)。在日本能买到的便宜肉类都是美国、加拿大(猪牛肉)或者东南亚国家(海鲜)的进口食品。(话说海鲜方面还有不少俄罗斯的产品)

至于为什么那些国家的肉类价格更低,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起来成本更低。

不过,如果说到蔬菜水果的话,日本被中国完爆。

可能是因为蔬菜单位重量价值过低,以及保鲜成本过高,所以美加等蔬果价格也比较低的地区的产品并没有多少流入日本。日本市场上最常见的外国蔬菜,就是来自中国的。如果同一产品有中国和日本的两种,那么中国的一定比日本本土的便宜非常多。比如说大蒜,一百多日元(七八块人民币)可以买一头日本大蒜。注意,是一头。而同样价格可以买三四头中国产大蒜。更不要和中国市场上的大蒜价格比了。(除开某些炒作的话)

事实上,经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中国在各种蔬菜方面,几乎都是世界第一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也有些例外,比如豆类是印度第一,水果则是东南亚;而且他们香料产量都很高)看食谱的话也很好理解,中国的餐桌上蔬菜经常是一盘一盘的,但在日本只能每个人给一小口。我最想吐槽的蔬菜可能就是西芹了,在日本的超市基本上都是论片卖的。一片 150 日元。是片。

到住的方面,这次是日本的胜利了。甚至可以说,即便是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房价,租金等等也要比中国同等规模的城市便宜很多。这边我不做评价了。

而到了行的方面…… 中国的公共交通是真的便宜啊!

日本坐电车或者坐公共汽车都很贵,基本上单程都在 200 日元前后,也就是人民币十几元。(这还不算倒车导致的不同路线不同交钱)换言之,一天啥都没干,来回坐一趟车,三十多块人民币就进去了。现在中国的公共交通比起我小时候是要涨了不少,但不管怎么说,一般 5 块,最多的 10 块只能就可以解决了。

这里不仅要注意绝对值的差异,还要注意相对值的差异。

比如说在中国吃一顿沙县,十几块钱,算是比较低配的了。而在日本,也去最便宜的松屋吉野家之类的话,300 日元左右,也就是二十多块钱,也能解决。(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日本饭的标准量都太小了,吃不饱)

所以在中国是十几块一顿饭,几块钱坐车

但日本是二十几块一顿饭,三十几块坐车!

我表妹住在加拿大,她表示虽然听我说日本公共交通很贵,但加拿大只有更拉胯。又贵又慢等不到车,自己不会开车简直寸步难行。

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中国还有一项远超日本。那就是各种小工业制成品。比如说:手机膜。

大家不要笑哈,这玩意看起来没啥。在中国几块十几块就可以买最便宜的一片了,还是零售价、包邮。但在日本,一般来说最便宜的也要 500 日元(三十多块)一张,更常见的是一千日元往上。

比如说我买了个二手平板(未开封)五百人民币不到,但买与之配套的膜和壳花了我一百五!

与之类似的各种各样的小型工业制成品,基本都是国内完爆。大型的,比如冰箱洗衣机,价格差得比值就不大了。电脑或手机甚至可能日本更便宜。

所以综上所述,不同国家有不同情况,导致了物价的相对与绝对价值的差异。有些原因是资源禀赋(比如肉、粮、石油),有些是工业能力(工业制成品),还有些和进出口政策有关,当然也离不开炒作的因素。但总的来说,中国并没有在所有的东西上都比外国贵,这不仅是错误的,也是难以解释的。中国人均资源占有低,所以在资源性产品上比那些盛产的国家要贵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中国的工业能力强、覆盖范围大(尽管大部分还是低端),所以在一些工业产品上更加便宜也是正常的事。而具体到一些国际贸易中备受关注的产品,则主要受进出口管制的影响,一般各个国家之间都会在最终的结果上保持接近。

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更不能妄自菲薄。

知乎用户 新之 AKIRA​ 发表

某些人为了黑政府黑体制已经丧心病狂了,最后民愤没激气多少就光祸害自己人。

不可否认国内这几年物价的增长速度是高于工资,08 年路边平价奶茶店 3 块钱可以买到珍珠奶茶现在不会低于八块,但是和国外比不是便宜了一个档次。更别提蔬菜,水果,房租,小商品这些中国本土自产自销供应充足的东西了。(总有些人拿外国穷人吃的最便宜的廉价垃圾食品和北上广 CBD 写字楼里卖的精品套餐比,呵呵。)

最近我准备去国外读书,正在愁费用问题,我的金主——我妈,表示不解,“国外不是什么都比国内便宜吗,怎么会愁吃不起用不起呢” 真想问候那些吹嘘国外物价低的人他全家!

PS 欢迎理性讨论,个人觉得那些觉得国外物价很低的人恰恰不是那些真的能消费得起国外商品的,反而是那些国内生活得捉襟见肘,也没在国外真正生活过的。把中国描述成地狱把 “外国” 描述成天堂只是满足他们情感宣泄的渠道。我写这个完全是因为最近在看房租觉得美国房租真心贵,肉疼。本人在一二三线城市都生活过,去发达国家旅游过,亲人定居或留学的都有,至少还是见过猪跑的。我只知道我在北京上海随便怎么吃饭都不心疼,但是在国外吃顿饭真心吃不起。(你 tm 见过 8 刀一客的西红柿蛋花汤吗,还是每人 8 刀上来就一大盆的食堂免费例汤)

知乎用户 404NotFound​ 发表

那些分析什么定价权、工业生产的,简直笑死我。

扯淡呢?忽悠谁呢?忽悠大多数人没出过国是吧。

欧美不了解,但在日本住了快两年还是能说说的。

日本西瓜 100 块钱一个贵不贵?——日本一个西瓜的钱在中国新疆可以吃一个夏天了。

日本可乐 5 块 5 一瓶贵不贵?——国内 2 块 5。

日本公交车 12 块钱一趟贵不贵?——大部分国内城市 2 块钱一趟公交车。

日本大米普遍 30 多块钱一公斤贵不贵?

日本出租车十几分钟就要两三百贵不贵?

日本电话套餐(50G 流量 + 5 分钟通话)每月 150 块钱贵不贵?

日本套餐外流量费 60 块钱 1G 贵不贵?

日本千兆宽带每个月 300 多贵不贵?

日本电费大约一块三每度贵不贵?

日本京都非市中心租房 18 平米单间 3000 块一个月贵不贵?(东京可能要翻倍)

还不只是贵,日本的选择也极少,比如普通超市只有猪牛鸡肉,我在日本待了两年没见过新鲜的鸭鹅驴兔肉。一定要吃的话,在极少数商店可以买到速冻的。蔬菜水果一万年也就那么点品种(而且贵上天)。

不只是吃的,电子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各种小玩意儿的选择少,价格也比国内高出不少,比如我买个 made in china 的桌上时钟,120 多 RMB,这玩意儿在淘宝京东顶多 50……

你说收入?日本应届本科毕业生每月工资也就一万二三,跟国内一线大公司的水准差不多。

便利店餐厅之类的打工一般时薪 60 块——约等于 10 罐可乐 / 四趟公交车 / 一顿快餐 / 3 斤米。

以上都已换算为 RMB。

……

没啥可解释的,自己出去走走就知道了。

每个国家都有贵的东西和便宜的东西,而相对来说,中国是综合生活成本最低的了,特别是可以低成本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

中国最大的槽点是买房的房价,如果不考虑买房,那绝对是物价天堂。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其实不仅仅是单一原因造成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老生常谈的贫富差距、地域差距。

二、发达国家集团垄断大部分先进技术,以高昂的价格卖给我们。虽然我们许多资源需要进口,但是却被资源出口国掌握定价(最典型的案例澳大利亚铁矿)

三、小地方被几个商家垄断大部分资源、流通成本高、集体涨价控制价格等等原因导致小城镇物价不比大城市低。

四、房价过高,普通人消费力差,也是物价高的一种原因,买的少自然卖得贵。另外,普通人消费力不够钱包没钱,自然感觉什么都贵。

五、消费升级,怎么说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大进步,但价格就是变贵了,而且不论原材料降不降价,他都不降价。

六、爱面子攀比也把很多不值钱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贵。

七、炒作导致连锁反应,最典型的就是显卡危机。

知乎用户 甲鱼 发表

美国一个卷心菜 1 美元,半个 1.5 美元。

因为他给你切了一刀,要收服务费。

你管这叫好?

知乎用户 吉乐哥 发表

公知而已,那期节日看过。但今天移互太快了,做到足不出户,知天下。马哪期指的是体验!比的是帝都一等一医院和日本某医院!认为帝都人多,服务不好,价高而日本服务好又价低,这里有个认知差,就是不会日语和初了解日本会被震住,但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会更深刻了解日本了。日本医疗过剩,所以开了很多对外业务,所谓服务好!这是中日医疗体系不同,日本因医疗人员比例高,医保这块被各种医院吃的死死的,日本护士大多干的是中国护工的事,所以态度很好,中国医士比例低是医务医士为主,一天忙得头晕闹,根本没有好态度,至于收费,国内有标准远低于日本,但为什么马以为高于日本呢!这是心理问题,不信三甲去私立医院,三甲三百的事,他心理不放心,在私立花三万,被当大爷供着放心,到日本收二万,觉得便宜,加来回机票也不到三万。心里舒服。为什么,因心中日本就是好!一对旅日华人夫妻,生孩子,到 17:00,日本护士让家属离开,中国丈夫只能走,笑着骂国语,但在中国,哪个医生护士敢让待产的家属回家,为什么在日本不敢吱声?同一对夫妻回国,在三甲孕查,就呜呜咋咋的!生完孩子因病房,护士打开窗户,送上一杯自来水冷的,都不敢吱声,但回国内,哪个医护敢怎么做!

日本产的汽车在国内比日本贵,是运费和关税,中国产腐乳在日本中国物产间由 6 元变 I6 元,也是这个道理!中日比物价,日本大多高的多。

美国也一样,方式不同

知乎用户 马克 发表

肤浅的答案毫无意义,深刻的回答涉嫌违规

知乎用户 金算盘 发表

什么时候国内贵了?我在国内买了东西,海运 TNT 加急到丹麦,算上 30% 关税,都比丹麦本地买的便宜……

知乎用户 杨洋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反正澳洲物价是肯定比国内贵的,阿德公交车全澳最便宜,成人票高峰时是 5 块多澳币单程,管两个小时,折合人民币接近 30 元,还别嫌贵,悉尼公交车如果住得远的话,价格是这个两倍。悉尼到阿德的火车,硬座,单程折合人民币 1000 多。别问卧铺,心塞。

说吃?我今天晚饭是回家路过超市,在旁边小店买的,因为快关门,所以价格只有平时一般。一个塑料盒,半盒饭,半盒素菜,5 刀,跟公交车差不多。穷人救星麦当劳的普通中号套餐是 10 刀,你要去汉堡王,KFC,价格只高不低。这边中档餐厅的人均消费是 50-60 刀,折合人民币 300 元。国内一个人 300 元吃的什么?自助餐村里最火的是 watermark 和 TTP 一家华人开的,大概相当于国内金汉斯这种水平,但菜品肯定没那么丰富,人民币 150 左右一人,每天爆满。

住的话,最常见的三房一厅,人民币 2000-3000 一周。你没看错,是一周。而且是全大陆租金最便宜的省会,墨尔本请在该价格乘 2,悉尼请乘 3。

至于衣服,你觉得这里会比原产地便宜?

最后是其他福利,读大学的话,很厚道的价格,学费只有国际学生的 1/4,国际学生是多少呢?G8 最便宜的阿大目前是差不多 20 万人民币一年,墨大和悉尼请在这个价格乘以 1.5。

有公费医保,但跟没有一样。私人医保我买的中等水平的,大部分病可报,另每年可以各报 2000 元人民币左右的看牙和配眼镜的钱,保费人民币差不多 6000 一年。

上面哪一样题主觉得比国内便宜呢? 我还没提到国外高到变态的人工,有次周末晚上回家忘带钥匙,因为是 off hour,请人来开门,等了半小时,开门 5 分钟,花了人民币 1000。

知乎用户 Gavin​ 发表

……

我觉得

……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比不上美国和其盟国。这个世界是三层剥削结构:

美国 + 盟国 -》金融业,制定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提供国际市场流通货币,把控科技,把控教育,把控思想。有强大的武力大于下面两层所有国家之和,有强大的科技。通过种种手段能够控制和干预下面两层的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甚至军事。

中国等亚洲国家 =》从事制造业

其它国家 =》提供原料,提供人口从事低端劳动

你以为世界真的是公平友善的?呵呵。

现在这个世界极度不公平。

中国贫穷还物价高,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曾经为了加入全球生产体系,为了得到上层的技术和资金,卖了几次身,现在一身的病还没好利索……。

总之这个世界毫无公平和友善可言,对于我们中国,尤其没有宽容,没有善意。

……,还有成堆的带路党……。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蜂拥而至,为重税洗地。

知乎用户 leo 发表

从未出过国的人这么问我可以理解,马未都这样的人还这么说,要不就是睁眼瞎,要不就是别有用心。只要你去过这些国家,呆过一段时间,和当地人有过交流,你都会明白这个压力是什么?而不是看着一个汉堡一美元就开始唧唧咋咋。随便举个例子,国外满街的流浪汉,如果国外底层生活压力真的小,你当他们都是真心喜欢流浪,面对诗和远方的田野?见鬼了

知乎用户 无招胜有招​ 发表

这问题问的,不知道你眼里到底什么东西的价格可以算到 “物价” 里?

医疗算不算?

元旦之后我老爸突发急性胆囊炎,在北京最好的三甲医院之一,住了 7 天院,内镜微创手术摘了胆。住进去的时候我跟我妈说你别着急,缺钱跟我说,咱一切以疗效为准。

我妈表示你想多了,果然出了院一结账,自付 800 多块钱,我都惊呆了。

这叫贵是么,还是说医疗不算在物价里?

你说吃饭贵?

今天大年初五,我上午用某外卖平台买了点菜,一公斤土豆 4 块 3,三小颗娃娃菜 6 块 3,杏鲍菇一斤 5 块 8,一斤西红柿 3 块 8,一盒 10 个鸡蛋 6 块 9,一块豆腐 4 块 9,一斤牛腩 40,两袋 240ml 的牛奶 5 块,一袋面包 9 块,一斤葡萄 12,2 个丑柑 7 块,这点菜够我和媳妇两个人吃两天,才 100 块钱,平均一人一天 25 块,营养丰富又均衡。

这也叫贵是么?那你把牛腩换成鸡块,效果一样还能再省 30,一人一天花十几块钱就能有肉有菜吃饱吃好,这还是春节期间的物价,还是说您必须顿顿下馆子?

还是出行贵?

地铁 3 块钱起步,7 块钱走遍全城,嫌贵还有 1 块钱起步的公交,你就是上一个月的班,交通费两三百块钱也打住了。

这也叫贵么?还是说你不开车就不能出门,限行必须滴滴?您都这生活档次了还好意思说贵?

如果说房子贵,那我不跟您抬杠,

但是,即使到现在 2021 年,五环外仍然能找到有地铁总价 300 万的两居室,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相比收入,这价格您还想怎么样?

您要非想 100 万就住三环边上学区房,您这不是嫌贵,是做梦呢。

踏实当个老百姓不好么,天天跟这挑事。

知乎用户 老书 发表

物价宏观上是该产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量以及稀缺性的综合。

普通消费品总的来说不存在严重稀缺性,价格主要是劳动量决定的。

再看看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根本区别在哪里:劳动生产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制造产品的量。比如养猪,假定饲料转化率一样,农户散养一家养十头猪,五千一头,一年夫妻两人产值就是五万,人均 2.5 万。养猪场二十个员工,一年一万头,就是五千万,人均 250 万。所以如果我们养猪效率不断提高,猪价下降几率就大。所以发达国家的一般物价要低,但是难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产品服务价格就高,比如医护,保姆等等。否则这些劳动力就会选择流向那些效率高的行业。

知乎用户 saki kawa 发表

题问者意思是:挣钱多的国家东西贵点,挣钱少的国家东西便宜点,反正每个月挣的,买成东西数量差不多。

那真是世界大同了,还分什么富国穷国。

发达国家,不仅仅是挣的钱比你多,那是表象,实质上是因为生产技术生产资料更先进,他们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比你多。

其次,美国的确是高收入低消费的国家,毕竟人家生产力强而且又能用美国薅全世界的羊毛。其他发达国家可没有低消费的。

知乎用户 加拿大视频英语 发表

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根据近 2 年的数据,每个家庭每月生活成本平均 3 千加币,这里购买➕安装一个分体空调大约 7 千加币,所以有一半加拿大人家里一辈子没用过空调,不是因为天气凉爽,是没钱。30 度以上的夏天忍一个月就过去了。一个法式双开门的冰箱 2 千加币,洗衣机 + 烘干机 1500 加币,50 寸左右电视机 1 千多加币,带烤箱的灶台 2 千加币左右,如果电器坏了上门修理费 100 加币起价,不保证修好,修不好钱照收。

房子价格和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差不多,比北上深便宜。岛内市中心区高层电梯公寓 50 平米的房大约 50 万加币,差不多 5 万人民币每平米。老破远的公寓就便宜些。岛外普通别墅 200 平米左右的不会低于 200 万人民币,大约 1 万人民币每平米起价。豪宅另议。

公交车地铁很贵的,单程 3.5 加币(同方向 2 小时内换乘不另收费),月票岛内 80 多加币每人每月,岛外 120 多加币每人每月,注意每月会清零,不管你用不用,下个月再交一遍费用。

买普通汽车比国产汽车贵,丰田卡罗拉这种车全世界都一个价,魁北克还得➕15% 的税,想买国产便宜车根本没有。50 万人民币以上豪车比国内便宜一半,比如 50 万人民币可以买到保时捷 SUV 卡宴新车了。二手车也算合适,价格也是豪华二手车便宜,普通二手车和国内几乎同价,好处是加拿大没有报废年限一说,前白人房东的父亲一辈子到死就开过 2 辆丰田,能开 50 多年。每年驾照更新大约 100 加币,汽车 registration 登记费也要 200 多刀,但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费用是政府兜底的,你交的汽车保险只保汽车不保人。还有汽车保养和修理费都很贵,用的起修不起,轮胎也贵,法律规定冬天要换冬胎,每辆车等于要用 8 个轮胎,每年换 2 次。

蔬菜比国内贵好几倍,不一一列举了。

肉和国内价格差不多,有时便宜,可能含瘦肉精。

家具更贵,宜家的产品也比国内贵点。

装修费材料费那就更贵了。我家木栅栏松了,去买些钉子,大约 100 个小钉子正好 20 加币 = 100 元人民币,在国内当初这点钉子好像是 3 块钱人民币就买到了。如果下水道堵了请人来通一次大概 200 加币,保险丝烧了请电工来换 100 加币以上,门锁坏了请人开锁 100 加币毛毛雨。

从中国制造进口的外国品牌衣服鞋日用品,如耐克鞋,Tommy 的衣服那比国内便宜太多了,Costco 卖的耐克 Fila 等品牌旅游鞋 30-50 加币任选,Tommy 的 T 恤 50~60 人民币的很多款,各种品牌的牛仔裤 15 加币的很多款。

手机费每个号一般每月 50 加币,家庭宽带费每月 50 加币左右

电费一般 200 平米的 house 每月 250 加币左右,大豪宅另议。

普通车每年每辆汽车保险 1200 加币左右,没有加拿大本地驾照或出过事故的接近 2 千加币保费。豪车得问保险公司了。

每年房产税学校税大约 4ooo 加币左右,政府会给你列清单,告诉你多少钱是付给警察局,多少钱付给学校,多少钱付给医院,等等,免费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

类似 200 万人民币的房子,每年房屋保险费 1200 加币左右,具体价格根据房产价值计算。

还有是物业费,50 万加币的公寓物业费一般在每月 300 加币以上,越老的房子越贵,比如老港的房子每月物业费要 700 加币或更高,每年还要交分摊的房屋修缮的几百甚至几千的费用。有些公寓楼自带游泳池健身房,物业费会更高一些,算算也合适,不需要花钱去外面游泳健身了。

一般独立 house 是没有物业费的,但 town house 很多都有物业费,少说也要每月 200 多加币。有些 house 是带私家游泳池的,每年夏天能游 1 个多月,大概维护成本在 2000 加币左右,水泵过滤器不能关的,电费水费,净水剂也是钱。夏天剪草,冬天铲雪,都是体力活,还得买设备,请人干每季 300 加币左右。

养孩子在加拿大是能挣钱的,魁北克一个孩子每月能从政府领 600-900 加币的补贴,多生几个孩子全家都不用上班了。具体领多少钱要根据父母的收入来计算,收入高的父母是领不到什么钱的。虽然公立校免费,属于放羊式散养教育,有追求的就得上私立校,英语私立校每年可是几万加币的学费,私立法语学校每年几千加币倒是够了。

想在魁北克找到好工作不容易,必须有技术,大部分普通工作不超过每小时 20 加币的工资,如果去华人企业上班,能挣到每小时 15 就烧高香吧。比如最简单的华人超市收银员,华人餐馆服务员来说,每小时也就 13 加币,还必须是英语流利 + 法语流利 + 广东话 + 普通话,你要会这么多语言,在国内工资肯定比加拿大多。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我们从头来看整个关于经济体价格体系的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我们知道任何现代经济体采用市场经济组织,必定会涉及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一个经济体达到供需平衡的稳态会有个有限的商品流通规模,这个规模对应一定的货币发行规模,就会沿着价值链自然形成一个经济体的商品价格体系,包括劳动力价格体系 (工资水平)。特别是这个劳动力价格体系,或者工资水平,是从需求端定义了价格体系中买方的最高接受价格。目前中国的工资水平,文员月薪大概在三千左右,工人工资四五千到上万元不等;西欧一般人月薪大概在两三千欧的水平,中层管理月薪到四五千欧。美国也差不多。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汇率来,物价体系有一定可比性。

由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和各种资源消耗的规模,目前以国为单位划分的经济体没有完全自给自足封闭的经济体。那么国际贸易中就涉及商品价格体系锚定的硬通货,以前是贵金属,目前是美元。

这里影响经济体价格体系的主要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的问题。大宗商品,比如粮食,石油,煤,天然气,还有铁,铜,铝等金属,这些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其下游相关商品的价格,而这些大宗商品由于其本身规模和影响面,从供应端对整个商品价格体系起决定性的影响。

而这些商品通过全球期货定价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被锚定在硬通货上,这就造成不同国家的大宗商品价格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个大宗商品价格按照货币间的汇率被折算成每个国家以本币计价的相应商品的价格,并进而沿着价值链从供应端形成以本币计价的下游商品的价格体系。

从供需两端形成的价格体系最终定义了不同商品供需双方的价格博弈范围 (这个概念可以读《史记. 货殖列传》中计然跟越王勾践讲的关于米价的部分)。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商品价格体系基本合理,这个价格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经济的规模潜能。而中国目前的价格体系是扭曲的,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过高,造成很多行业供需价格倒挂,整个行业不振;但是也有不少行业,特别是这些资源性的大宗商品行业,属于暴利行业,比如前些年关于煤老板的故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对于不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的服务行业,你会看到很多服务价格中国基本在一比一的换汇水平,甚至更低,比如理发,欧洲要 30 欧,而中国对于,10 元到 30 元的服务一大把。

就目前而言,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就是人民币币值过低。

在 1993 年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是 1:1.6。并轨后,直接变成 1:8.5,当时的具体情况可以看温铁军教授的《八次危机》。

知乎用户 Aquila 发表

已经有人提到了人工,关税,补贴,稅制这些我再补充一下。

1. 渠道成本,由于物流体系、商业体系完善,欧美特别是美国在商品货物的配送与销售的速度与成本上都有优势。

2. 风险成本,欧美在商业法规和商业体系上更完善降低了企业抗风险成本与对于债务及违约者的追讨成本。

3. 金融成本,完善的金融体系为本土企业在融资成本与风险上都提供了优势,而对于国外出口企业欧美开出的信用证能方便其进行融资。

4. 运营成本,没有某些乱七八糟没头没脑的话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啊,LV 外国比较便宜 “

” 啊,苹果手机外国比较便宜 “

‘啊,高级旅行箱外国比较便宜”

可外国吃饭医疗贵啊

“我听不见”

知乎用户 施晓菲 发表

国内贵的大概都是些包啊车啊表啊化妆品啊这些东西,生活基本必需品很便宜的,这不正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些穷逼的吗?楼主你醒醒,你这么说唯一的原因是你还不够穷。

知乎用户 零度随想 发表

看物价高不高,难道不是按照各个国家的货币为基准看价格吗?还要转换成人民币?转换有意义吗?国外平均月薪三千,肉类几块钱,与国内月薪三千,肉类几十块钱,你告诉我换算完之后国内更便宜?呵呵

有些收入高的群体对高物价视而不见,转而对收入低的群体说,你看,咱们的物价不贵啊,你不应该这样想物价,你应该那样想物价,于是,连水果自由都没实现的群体,想了想,好像确实不高呀,高收入群体露出了会心一笑

知乎用户 真辣机 发表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

意味着你拿着中国的工资在美国生活,会在比国内更滋润。

你觉得可能吗?

知乎用户 nobody 发表

欧美薅全世界羊毛

国内企业拼了命耗民众羊毛

中国你不追求牌子降低一大堆成本

不去吃某 “号召年轻人都去北上广” 的创始人开创的餐饮品牌又你能节省一笔

所谓生活品质是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朋友圈给别人看的

我觉得淘宝的几十一打的棉质内裤挺舒服的

没必要买五百一条那种

但有的人不这么想

尤其利益相关的,恨死了这种生活方式

所以一双篮球鞋就是信仰

不花个大几千请回家一双,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出去打球

不买秋天第一杯奶茶,朋友圈里你抬不起头来

不去装修看起来高大上氛围好食物精致的餐厅打卡等于缺少乐趣

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

反正我收入八千一个月结余三千没问题有时候更多

其他月收入一万每月欠银行两万的可能觉得物价高吧

不抬杠,再强调每人生活方式不一样

我觉得物价还好,因为我能动态平衡自己支出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我不止一次说过,所谓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伪命题。有钱自然就能消费,没钱自然就消费不了。

物价高对应的是什么?你买不了多少东西。

穷对应的是什么?也是你买不了多少东西。

这二者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穷对应的表面指数是人均 gdp 不高,背后对应的本质,是人均生产力水平不高。

非洲很多国家的国民,赚多少钱花多少钱,工资日结花光,消费充分吧,发展起来了吗?欧洲很多国家,zf 都快破产了,还在要求各种福利能保障自己躺着花销,消费充分吧,结果呢,那些国家这些年是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呢?

很多人一整就美国如何如何,欧洲如何如何,日韩如何如何,然后中国如何如何。你怎么不看看,发达国家资本积累了多久,新中国多久?发达国家人均生产力是中国的多少倍?你怎么不看看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了多么大的飞跃和成就?现在仍然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一个接一个五年计划砥砺前行。

把经济学吃透的人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利率、汇率和货币供给量,在长期来看都是表面数字,背后真正起本质作用的,必须是生产力水平。举个例子,放水刺激经济,如果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无非是一段时间后所有物价(包括收入)几乎等比例提高,短期有波动但长期无影响。生产力水平高,物价短期高了,一段时间后收入也会跟上去,使得真实物价回到正常;生产力水平不高,就算强行把物价按下去,一段时间后收入也会下去,使得真实物价回到正常。

再比如,汇率变动短期会影响进出口,但长期无影响,会逐渐回归到平衡值。假设现在强行把中美汇率定为 1:2,短期你会发现买美国货很便宜,美国买中国货很贵,但一段时间后如果中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发生多大相对变化,贸易会重新回到平衡,如果还是强行扭转汇率,那么就会出现巨大的黑市汇率差,不靠强行管制无法处理。最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你买美国货的 “价格” 一定会回到当初的水平。

所以,凡是看到说日本的 “衰落” 是因为日美汇率,就不必看下去了,根本没摸到本质。日本的“衰落”,本质原因是日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减缓了,这里不展开。

人均产出如何提升?很朴素,提升效率和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来说我国已经很拼了,剩下的就是效率。提升效率的关键就是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即国家一直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技的必要一步就是劳动剩余的积累用于再投资研发。而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决定了我们没有殖民扩张的原始积累和依靠壁垒躺着赚钱的基础,于是从前三十年的工农剪刀差积累,到现在的房地产积累,就成了必由之路。具体可以看我这个回答:

为什么 2020 年那么多城市房价开始跌了,还是有人相信房价会一直涨?

最后,小结一下:

1、物价高和穷本来就是一回事,并无矛盾。

2、房价高是 zf 为了积累劳动剩余,用于再投资发展。

3、只有再投资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只是短期文章。

4、中国人均 gdp 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有定力。


知乎用户 张健 发表

刚看完一个报告,美国 47% 的人拿不出四百美元来。你们真的觉得美国人很有钱吗?看上去收入高,但实际上消费尤其是基本消费更高。四百美元不过 2700 人民币,你觉得中国有几个人拿不出这个数?

知乎用户 抹茶小湿妹 发表

想着都这么末了,应该没人看,不过还是要答个

比中国穷 n 倍的印度

单就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说

500ml 塑料瓶装是 35 rupees,也就是大概三块四软妹币,差不多吧?

路边小摊或者小店卖鲜榨甘蔗汁的,一大杯是大约三百多毫升,10~15 卢比不等,基本都是一块钱软妹币。

同样的,饭食,一般是 30 卢比一大份,咖喱 + 洋葱柠檬 + roti 饼 两张是五毛软妹币,再加四张饼就够饱的了,也就四块软妹币。

麦当劳是素套餐 160 卢比起步,荤套餐 190 卢比起步。附饮料的套餐要 240 卢比起步。

总上,单就最简单的吃喝来说,一样的食量,基本相同的营养和可口程度,价格也是不同的,而这些,都是洋货

在深圳 CBD 我觉得只有肯德基最便宜

在北方乡村,我觉得大排档真特喵贵

题主要多走走

知乎用户 懵懵懂懂 发表

难道说我去的欧美国外跟马未都去的不是同一个。

知乎用户 澳洲小何​ 发表

因为石油等原材料美元计价,所以如果中国去购买这类物资的时候价格差不多,油价国内和国外差不太多,汽车和手机价格也类似。

但是国内人工便宜,吃饭和其他服务便宜。

期待世界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金融提供者(比如石油人民币),那么中国的清洁工也可以拿和美国一样的工资,中国就不用压缩人工和人民币来促进出口了。这一天必将到来!

知乎用户 天国的 502​ 发表

就是因为穷,所以才贵

穷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钱少

钱是什么?钱就是纸,要多少有多少,印就是了

所以多印钱我们就不穷了么?

并不是

所以穷的原因不是钱,而是价值。

钱是要跟价值挂钩的。无限印,钱就 “不值钱” 了。

为什么其他国家富,因为人家制造的价值多。这个世界就是个以物易物的世界,钱只不过是个中间件。核心还是以物易物。

人家慢慢悠悠早了一架飞机,你吭哧吭哧造了 8 亿件衬衫,然后以物易物。

所以在人家那边,一件衬衫就是毛毛雨,在你这,一架飞机就是天价。

这才是穷的原因,因为同样时间内,我们创造的价值就是比别人少,所以才穷,这也是这些年我国大力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普遍出现在各个发展中国家,换句话说,发达国家吸发展中国家的血,这是没办法的,发展中国家没实力,只能卖血。

所以你能理解了么?

知乎用户 阿典 发表

这种把几年前的问题拿到现在,这就有点不厚道了。美国免税州的物价、德国物价,英国物价也不是一个水平。英国连 apple 的产品都比中国还贵,反正比港版贵多了,无他,消费税贵。

美国人过去在物价上,靠的是 “低人权” 优势:

(1)要么剥削机器,石油和化肥的机械化农业。要么去拉美中南美洲,香蕉种植业断子绝孙的化肥,剥削那些拉美农民。美国人的农场,就是基本不雇佣固定的农业工人,顶多采摘季找点临时工

(2)要么把制造业转移出去,利用海运比汽车公路运输的成本还低的优势。在外国生产加工制造。

(因为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是世界计价货币,美国消费全世界才能把美元发放出去而不是反过来美国挣世界的钱。结果造成金融美债那些,和制造业是一个汇率,并没有外汇券这种表里两套美元。然后投资越南等新兴市场的美国资本,等他们的企业在越南上市,或者外汇出现了价差,还能挣一份外汇差的钱,美元反而是全世界的避险货币,美股的宽基指数 s&p500 是每次海啸的定海神针)

中国要么就像欧美假设的那样不把人当人,这就是欧美攻击新疆棉花问题是思路,那么便宜肯定是用奴隶、劳改犯了。可惜从经济上也做不到,这个从统治成本上也不现实也不划算。即使用科技和机器,也很难一个看守看成百上千人吧,带出去劳动风险还大,不怕跑,中暑死了得病了都麻烦。

要么就是把农民弄进城,留下土地给机器大农业、公司化,这才是降低成本的好办法。缺点就是容易受到种子公司、农机的石油农业、化肥的效用等三重卡脖子,本质还是用科技和石油原料来生产粮食和农产品,好处是便宜。

中国物价贵,很多是因为中国的土地贵…… 除了城里的房租贵,农民指望几亩地来养活一家人、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那和有几百亩土地的农场主来比,东西肯定便宜不下来,到某一个价格,比如西瓜吧,种子化肥采摘运输,再便宜卖一个亏一个,无非是亏多亏少。现在好像连粮食价格,中国种粮和别国一样都有补贴,进口东南亚粮食在疫情前反而更便宜。

知乎用户 毕宾 发表

你和马未都比,马未都出国住的啥酒店,吃的啥餐厅,买的什么东西?

你让马未都在日本把比中国贵的东西挑出来,有几个是生活必需品,甚至日用品?

大部分都是日本特产或者奢侈品吧。

日本特产不说了,人家产地在日本,再比你中国贵,那日本人都不愿意。

奢侈品??中国关税高,也是富人税,你有钱买这东西,多收你点税也正常吧。

剩下的,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汽车火车,建筑机械,我都不用比,打开 tb 看看,pdd 看看,99% 都比日本便宜吧。

更不用说吃喝住行,你去日本旅游一次就知道,国内生活成本非常低了。当然,你非要那日本农村和北上广深比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布法罗比尔 发表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的税比较多,加起来就贵了。比如一瓶雅诗兰黛眼霜,到岸价格为 175 元,进口关税率为 10%,消费税率为 30%,加上进口环节费用,进口完税价格为 274.5 元,比到岸价格高了近 100 元。在国内流通环节中,其还需缴纳 5%的营业税、13%的增值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再加上广告费,其直营店的最终零售价格为 540 元左右。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我们人均比较穷,但是大家都喜欢瞄准人均比我们有钱的国家的人,甚至土豪的生活方式来消费。比如,虽然三四万块钱能买到一台车,但是大家肯定不会买,起码要买十万左右的车;甚至宁愿要父母帮忙,都要买二三十万的 BBA。虽然几百块钱能买到一部手机,但是大家起码要买一两千块钱的手机,甚至有点条件都会买至少四五千块钱的手机;像我那样,经常买五块钱的 李丁牌 T 恤穿,五十块钱的 Mike 牌球鞋穿,然后经常吃五块钱的拉肠当早餐的人,非常少;美其名曰吃五块钱的早餐会得病,穿五块钱的 T 恤也会得病。明明一百块钱的包包可以用得非常好,但是却一定要买三四万块钱的香奶奶,至少也要买所谓的 “轻奢” 包包,至少三四千的美国唐人街买菜华人大妈的标配:寇娶或者 MK 包包。问题是,人家那些贵的东西,是根据大概会有多少人收入在这个水平,来决定出品数量的。比如我估计这个城市大概会有一千个有钱人会买香奶奶力男孩包包,于是我就投放一千个力男孩到这个城市。谁知道这个城市竟然有一万个穷菇娘宁愿吃三年泡面,然后卖一个肾,都要买力男孩。那就尴尬啦!假如我还按照原价卖,有钱人很可能抢不过穷菇凉,那我就只好涨价十倍,让穷菇凉断绝了买力男孩的心思,而有钱人还能继续买。于是,好多外国相对便宜的东西在中国就变得很贵了。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落后的物流体系和欠丰富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这都制约了中国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流通成本缩减,我们关注的印度农业法案改革本质是莫迪引入国际资本改造小农经济尝试,如果印度农业法案改革成功将为我们提供借鉴,我国农业体系是刚刚完成三权分立设计尚未真正进行市场化体系流通,部分农业合作社和公司化运营面临着资本短缺及抗风险能力弱风险。

对于工业产品而言,一直我们都是外贸为主的销售模式,这将一些优质产品价格拉的很高,国内消费水平无法适应,但是随着收入水平提升激发了我们报复性消费浪潮,只买最贵,不买对的导致物价非理性的上涨。还有就是我们对品牌的消费需求增加,国内商品质量和设计远远落后国外,以至于我们拿着宝贵签证机会去血拼。后来外国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关税区流通国内,大家以此为消费定位拉升物价。

综合而言,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短板和农业小农经济系统制约物价控制是内因,国外的同类产品竞争是外因,而主观上我们还是崇拜国际化的消费模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你看得是锵锵三人行呀。因为主持锵锵三人行的几个老男人最爱说这些乱七八糟外国的月亮圆的话题呀。

你想想,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的收入是多少,他们的消费水平是多少,他们平时消费的产品是什么?

哦,对了,他们每次在节目上都有一种担忧国计民生的态度,但是他们可没做到和工薪阶层同进退呀。

比如说,他们平时买车吧,买衣服吧,给老婆买化妆品、LV 包吧,给孩子买玩具、买奶粉、买文具吧。这些东西都是进口的吧,进口就得有运输费、就得交税吧,然后就贵了吧。

当然可能也有人说有些国家为什么不交税或者税很少呢?因为你国政府早就预料到你国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咯,怎么能为了你国中产阶级的利益就放开税收呢?而且你国中产阶级即便放开税收也说不出个好来,干嘛让他们嘚瑟呀!

而且一旦放开税收的话,国外的汽车、电子产品涌入,国内产业怎么活?汽车、电子产业活不下去,国内矿产怎么开发,劳动力怎么就业,底层人民没有钱了,社会问题怎么解决?相比一部分有钱人买东西花的钱有点多,没钱人没钱花才是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呗。这一点尽可以想象古代各种饥荒水灾徭役赋税压迫下没饭吃走投无路的农民起义。不仅你国政府,各国政府都可怕可怕吶。

而且奢侈品这种东西吧,本来实用性和审美性就没有多强,买它更多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而且你既然有钱买,那我让你多花点钱也无所谓咯。

要说国内的物价水平高,这肯定不对啊。

曾经看过一条新闻。在天朝最发达的丧孩市,收入最低的农民工一天的花费(包括租房 + 吃饭 + 交通)居然就 45 块钱,估计这些盆友们一个月月入 4、5 千能寄回老家绝大部分。

在人均收入比较发达的美帝,贫民窟的人民月收入 2000 美元。

所以,这些就可以看出来国内物价水平并没有很高啊,即便物价极高的上海市,你一天几十块钱也能活(不要单单只算饭钱,要把租房、交通、买日常用品、治小病买药,条件好的也可以算上大保健)。

当然,要是真像锵锵三人行里的那几位一样消费,买到的东西当然都是物价极高咯。

知乎用户 取次花丛懒回顾 发表

买书便宜

读大学便宜

租房便宜

交通便宜

用电,互联网普及率高

最后买书便宜,你不觉得幸福,后面的都是白说。

知乎用户 T.ys 发表

没去过欧美,长期在中东,介于这个城市百分之 80 是外来人口。很多欧洲人,用他们的话说,我们这里的物价是低于欧美,所以来推断欧洲物价。

不知道大家怎么得出的结论,中国物价高。

中国兼职是全球物价最低的国家好了么?

大部分商品,中国物价 + 空运到中东 + 中东本地投送费,也低于我本地直接购买。

衣食住行,除了一线城市的房价,我认为中国所有的产品价格都会划算很多。

衣,包含奢侈品等,海外的价格大概是中国的 1.1-1.3 倍,但是海外你可能会碰到折扣,所以总体比中国不打折的时候便宜 (同一品牌),所谓的便宜,也是比天猫国际或者京东的贵。所以,我经常想,你们海淘哪儿来的货,比国外便宜真的么多

食,国内至今 30 都能点一顿外卖。这边,低于 140 人民币别人都不送好吗?30 只够买一杯果汁的,配送费基本上 15 人民币起步。

自己超市买菜价格也是国内的 3 倍左右。

住,我所在的城市,一居室现在价格是在 7-12k 的样子。但是买的话,比一线便宜很多。

物业费基本上 40 人民币起步。

行,中东,汽油肯定更便宜。但是,打车贵啊,经常一个打车就是 200 + 人民币了。地铁起步价也是 5 人民币,基本上坐下来是 12 左右。

每次回国,都感谢国内强大的制造业,不像国外,都是东拼西凑,东西贵的一逼。你还给我说国内物价高,实名反对啊。

知乎用户 彼尔苍乎​ 发表

中国物价比外国贵??

欢迎楼主出来多逛逛,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水生火热

身边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了,国内的新闻不也一大推吗

比如背着泡面出国。你以为是因为嘴馋??是因为国外的物价贵啊!!!

国内贵的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iphone 比美国贵 (你看到的美国价格是不含税的),但是华为小米中兴甚至蓝绿锤子,哪个比国外贵?

LV 贵,班尼路贵吗?飞机票贵,火车票便宜多少有看到吗。诸如此类

国内黄瓜多少钱我不记得了,反正我这超市黄瓜 1 块 5 一根。是的 10 软妹币一根的黄瓜,你还拿来 xxoo 然后敷面膜?

再举个栗子,麦当劳指数常常是表示一个地区物价的非正式的指数。

比如一个巨无霸,在中国多少钱,在国外多少钱

2012 年的数据是这样:

2014 年的数据是这样

知乎用户 Laulu 发表

凭印象说一下,靠手机打,可能不算准确,但大致应该差不多。

首先,中国不算富裕,但人均其实也不算很穷,大体上算全球前三分之一左右吧,在城市每月工资拿到手平均五千多元,农村的话大概是城市的一半。这个收入水平,基本上就是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的情况。

其次,关于物价,即便只说大众化的物价,包括的范围也实在太大,很难说清楚,大体来说包括商品和服务,发达国家消费 70% 到 80% 是服务,中国的话大概各一半。

这里只讨论物价绝对值,不牵扯其他因素(文化偏好、社会福利、税制、资源禀赋、消费习惯、品质、汇率短时间波动),只谈论一般性大众消费品,不讨论个别高端或者小众消费,否则就更复杂了。个人感觉,中国综合来说物价并不高于欧美国家,而是低于欧美国家。

总得来说,大部分食品(某些国家特别偏好的除外,比如说德国啤酒比中国便宜,中国豆腐比西班牙便宜之类的)、大部分大件工业品(汽车家电手机电脑)、服装鞋帽等这些大宗可贸易品,价格基本差不太多。其中食品类受消费偏好影响较大,欧美人喝奶多,通常奶比中国便宜一点,中国人吃菜多,通常中国菜比欧美便宜一点,我说差不多是指整体差别不会特别大。

其中的少数高端产品,比如豪车啥的,中国价格较高。少数高端产品中国较贵,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任何产品,都是走量才能摊薄其中固定成本,消费的越多,单位成本越低,某些高端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少,没法摊薄成本,加之国内大多数是有钱人在消费,对价格也不那么敏感,第二中国富起来的时间短,高端消费品市场竞争格局也不够成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第三是税制,中国对于高端消费品税率较高。

零碎小商品(比如小五金、USB 线、电灯泡,圆珠笔这些小玩意)、绝大多数服务、房租,中国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比如说公交车,在中国上车 1 到 2 元的公交,在欧洲的很多城市大概是上车 10 到 20 元。一辆私家车的车险,中国一年可能 2000 多人民币,美国一年可能有时得 2000 多美元。当然公交票和私家车车险是个较小的支出项目,我只是举个服务业的例子。房租的话,在中国普通 2 线城市比如说济南、成都、西安市区租一套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一个月 3500 到 4000 人民币就差不多了,而在欧美二线城市比如加拿大卡尔加里、德国杜塞尔多夫、意大利米兰这样的,基本上在 2000 加拿大元或者 1300 欧元左右,也就是 1 万人民币左右。服务业成本里,人力成本占比较大,所以只要是发达国家,其人均收入高,那么服务业价格绝大多数情况下必然会高于中国,这是经济规律。房租也是跟人均收入挂钩的。至于零碎小商品,因为中国是这类产品的全球最重要产地,同时也是最大单一市场,因此成本被摊薄了。

大众消费品里,中国明显比欧美高很多的项目,其实很少。有人举例子猪肉,猪肉其实大多数时候差别也不是很大。中国国内猪肉是有很明显的猪周期,波动比较大,中国从 2005 年到 2018 年,猪肉大部分一直在 12 块一斤上下波动,18 年年中,中国猪肉一斤 8 块、9 块的时候,还有很多媒体发文谈 “猪贱伤农”,18 年中国猪肉肯定是比欧美低的。19 年因为多重因素,尤其是猪瘟,中国猪肉暴涨,目前正在历史高点,让很多人关注猪肉了。不过即使以目前的历史高点,中国平均猪肉价格其实也就是略高于主要欧美国家。

美国全国各地猪肉零售价,不同类型的猪肉,同一个超市不同品质的猪肉,差别比较大,平均下来一斤差不多是接近 4 美元(美国习惯用磅作单位,就是每磅 3 点几美元),加拿大猪肉零售价大概平均每公斤 11 加拿大元,法国零售的话平均在 5 到 6 欧元一公斤。我说的是平均,肯定有比这个明显便宜的,但也能找到明显贵的。(欧洲或者北美某些超市里,有时会有出售鸡脖子、鸡爪子、鸡胗子这类的,会明显便宜,可能一盒 1 斤只要 1 欧元,不过这些东西他们很少会吃,所以多数超市也不太卖,而中国很多地方把这些作为小吃,所以鸡脖子鸡爪子这类中国较贵,这也是饮食偏好影响)

至于大家关心的汽油,我都用折合人民币价格。主要欧美国家里,汽油最便宜的是俄罗斯。俄罗斯一升汽油是 4 元。其次美国比较便宜,美国一升汽油折合人民币 4 块 7。

其他欧美国家,好像也没明显便宜。我把主要欧美国家和其他代表性国家的汽油,大致列出来:

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马来西亚 3 块多。

俄罗斯、美国 4 块多。

巴西、阿根廷 5 块多。

乌克兰、墨西哥、土耳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都在 6 块多。

菲律宾、波黑、保加利亚 7 块多。

印度、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黑山 8 块多。

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拉脱维亚、奥地利、克罗地亚、西班牙、新西兰、捷克斯洛伐克 9 块多。

新加坡、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 10 块多。

瑞典、葡萄牙、意大利、以色列、希腊、丹麦 11 块多。

荷兰、芬兰大概 12 块左右。

除了汽油之外,我再些一个各国的可口可乐价格(百事可乐也行),为啥说这个,是因为可乐和汽油一样,是全世界到处都有而且都差不多可比的商品。这个小玩意当然没办法概括各国物价差异,但也是各国物价的一个截面。以 450 到 550ml 的小瓶(塑料)的路边商店零售价为标准(大超市一次买 6 瓶、12 瓶的话平均肯定会便宜些):

中国大陆、印度、越南基本上都是 3 块人民币出头。

俄罗斯、土耳其、墨西哥大概 4 块多。

巴西和台湾大概 5 到 6 块人民币。

日本、韩国大概 7 到 8 元。

可口可乐的老家美国零卖大概 1.5 美元。

大部分欧洲国家是 1 欧元到 1.5 欧元。也就是 8 到 12 人民币一瓶。不用欧元的国家,英国大概 1.2 英镑,瑞典大概 15 到 20 克朗。自动售货机好像略贵一些,德国法国很多自动售货机可乐可以卖到 2.5 到 3 欧元。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体上在 3 澳元 / 新元左右,也就是折合人民币 15 块。

瑞士、丹麦、挪威等人均 GDP 特别高的国家肯定还要更贵一些,折合人民币应该超过 20 元一瓶。

知乎用户 路德维希圣​ 发表

我常去吃面的小面馆一碗面八元,十几年前的价格是一块五,没办法,小店面的年租金 7 万,也就是说一年 365 天,每天卖 100 碗面的话,每碗面要含两元租金的。

我去小店剪个头要 25,十几年前价格是 3-5 元,没办法,小发廊的年租金 10 几万,老板租住在城市边缘,每天电动车都要奔驰半个多小时回家,他并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房东才是。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去吃个火锅也就 50 块钱而且那时候年轻饭量大,什么都点。如今怎么也得小 300。

2008 年,为了迎奥运,我给我们部门每人买了一身耐克运动服,在专卖店买的,人均不足 100 元。

其实房地产绑架了一切。

对比一下,农贸市场的瓜果梨桃,蔬菜水产什么的到真的便宜,大概它们从头到尾都不需要被房地产绑架吧。

那身耐克至今还在,因为太丑了,基本没穿。

T 恤大概 55,短裤大概 45。

在 08 以前也就这个价。

知乎用户 粉红兔子 发表

一开始考虑给小孩买辆车,10 万左右代步,我没觉得物价贵。

可是小孩硬要买法拉利,我一瞅网上报价:300 万起。

——中国人均这么穷,为什么法拉利要卖 300 万?对得起中国人民吗?

知乎用户 Lambo 发表

在欧美生活过的人根本问不出这种问题啊亲。

瑞士一个面包 6 瑞士法郎,一瑞士法郎约等于一欧元,你看看你一天要多少钱。

知乎用户 摩托车不充电 发表

有些人,对比人均是全国人均,但是对比物价却不是全国的物价,除了物价,还有人价呢,那他不比。

对比的应该是生活成本,不是物价,多少钱的进价和你卖多少钱,没有关系。不赚钱和少花钱也没有关系。避而不谈你真坏。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完全不讲品质和牌子是中国压倒性的便宜。因为原产中国,没有运费关税。

海外这部分贵是因为他们还要支付税收运费关税人工成本等等。

原产中国的中等档次的品牌开始到原产外国的奢侈品,国外的价格一般比国内便宜而且价差随着物价的提高而拉大。

一部分是汇率因素

另一部分是国内没有相应的竞争品牌导致国外厂商的利润挺可观。消费习惯的不同

还有一部分是税收的差别也挺可观。

总体来说最舒服的是拿着国外的工资在中国生活,每过几个月出来扫货一次。。。

知乎用户 崔大鹏 发表

这哪用得上经济学啊,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咱国家穷,欧美有钱。

咱国的产品在国内卖 2000,欧美卖 5000,物流运输海关,各项成本都算在内,换你你往哪卖?

虽然身在穷国,人均 GDP 低,但你和欧美的人是在同一个市场(虽然实际上有各国家政府的控制)里的,你要买,照样得出 5000。

还是同样的货,咱国穷,人没信心,少不了崇阳媚外,欧美花 5000 就买的货卖到欧美瞬间上 BUFF, 国内追 BUFF 的人多,反而要 6000。多 1000 算少的,想想 2000 的中国包,贴个欧美牌瞬间 2W。

这情况一些厂家也发现了,为了上这 BUFF,陪个 1000W 折价卖往欧美,再从国内 BUFF 里多赚 3000W,把折价翻翻赚回来。

这不,数字虽然都是假的,但逻辑上是很简单的事。

中国的货真心便宜,尤其是基本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因为这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国家必须保证人民买得起,过得下去。这些绝对比欧美便宜的多,如果和欧美同步,中国早变天了。

房价这就特殊了,不过这应该也不在题主的问题范围内。

反倒是一些生活品质,逼格用品,奢侈品,要贵,反正有了没有,又反了不天去。

需要这些东西的,收入高的,本就站在中国中等线以上,贵了就当收税补贴穷人了(被贪官捞了我也没办法,至少收了有可能到穷人手里,不收穷人一点可能都没有);收入低了,没这收入水平,愣要装逼搞什么奢侈,国家不想宰他这一刀,但他愣要上,也实在没办法。

知乎用户 myland 发表

为啥穷就应该便宜?这是按需分配的大同世界吗?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中国物价不比欧美高。例如,我知道的是许多农村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给每户农民花十万元人民币建房,对于那些农民,就是花零元钱得到一栋房,物价已经便宜到零了,欧美有这么便宜的吗?

美国纽约时报派记者到中国了解扶贫情况,结果惊呆了,评价说,耗资巨大,不可持续。要知道白得东西是物价降到了最低点,怎么会比欧美贵?

知乎用户 小车不倒继续推 发表

蔬菜、粮食、日用品、轻工产品…… 我觉得比国外便宜的多!

知乎用户 酥盐 发表

233333

我就举一个例子:

我在英国的时候驻 homestay,那家的男主人是个因为金融危机破产而搬到英国住的斯洛伐克人,每次都跟我感叹中餐好吃,可是自己现在破了产所以吃不起了。。。。

咦…… 他说的可是这种我在国内每天绝对吃得起的菜诶。。。

网络来源图片,侵删

知乎用户 梅华龙​ 发表

不知道您生活的是哪个中国,哪个欧美。

在国外住那八年租房买菜做饭,幼儿园。基本上还是很贵的啊。

是幼儿园没有公立,一个月两千美元,然后两室一厅两千多美元一个月,一顿便饭十美元(2015 年下半年之后涨了一次)的美国吗?这方面在波士顿基本上没什么选择。并不是说高大上的幼儿园一千五到两千一个月。家庭日托也这样。

或者一顿路边盖饭三四十人民币,一次电车十七八人民币的东德?

还是一顿饭动辄能一百多人民币的以色列?(不是说什么好饭啊)以色列其他东西贵就不多说了。

整体上东德还是可以的。美国是真的贵啊。如果美国不贵我也不会跑到耶路撒冷这么死贵的地方避难,直到找到了东德。但东德也谈不上多便宜,比除北京上海之外的大部分中国城市都贵。收入是高一些,税也很高。

整体上欧美服务很贵(质量不一定高,比如移动网络),物价不一定便宜。美国有一些东西是便宜,汽油也便宜,但只要涉及加工的就贵很多。

反正在国内你只要不死乞白赖地给培训机构和奢侈品扔钱,肯定更容易储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9cDg4 发表

我觉得是通货膨胀的缘故让人觉得东西贵了吧。而且我觉得有一些留学生的回答不足作数。纯比物价意义何在,不谈物价收入比,越南缅甸物价比中国便宜很多,你到哪儿分分钟中产以上水平。可是那里普通人觉得物价低吗?一个月才相当于我国 02 年工资的水平他觉得物价低吗?

第一,你讨论一个地方的物价得在那儿拿工资才觉得公允,要不从西部三线到北京吃个面都十几,谁觉得不贵。

第二,这两年国内物价涨的真心快。你跟国内比,你能外出留学除了少数能拿奖学金的,大多数家庭殷实的才把孩子送出去留学,也就是说留学生大都经济条件好,国内的涨幅无关痛痒。菜市场超市多逛逛看你带的钱花的有多快。

说医疗教育交通便宜的。非沿海三线经济陷入泥潭,物价高收入低。医疗贵点,交通费劲点,年轻人出去打工都难,这要出篓子。房地产经济吸血的同时,那些钱没用到提高教师医生待遇上,不少都进了官员的腰包。

知乎用户 头号云玩家 发表

中国非进口物品的都很便宜。

今年年初组装了一台电脑,一天就得 5 度电,休假日得 10 度电,加上空调、旧电脑、2 部手机、灯、换气等,上个月用了 400 + 度电,日本电费是国内三倍,一度电 1.7 元,交电费就花了 700 元。欧美电费水费普遍都贵。

牛肉 70 一斤,猪肉 50 一斤,西红柿 7 元一个,芹菜 8 元一颗,红辣椒 13 元一个…… 除了美国那种土地多的农业大国,其他欧美国家的农产品都很贵。

一个人吃面 30 元,吃饭 50 元,下馆子 100 元,和朋友吃饭 300 元,去大餐厅 1000 元…… 和朋友对比后,发现欧美也不便宜,瑞士物价是东京的 2 倍,巴黎也不必东京便宜。

而基础工业品,在中国简直不要太廉价,义务 0.5 元的小商品在日本能卖到 7 元(百元店),这个不过多解释,除非全部进口,不然欧美的会很贵。

高端工业品,就拿显卡举例,中国产的 3080 在日本直接 7000 起,虽然现在国内得加价到 9000 才能买得到。正常情况下日本会贵个 30%,在国内 10000 的台式机,在日本至少得 13000,笔记本则直接翻倍。欧美差不多,不过笔记本稍微好点,毕竟有美帝良心想这类企业。当然,买 Mac、iPad 或苏菲等会便宜些。

其他进口高级工业品,豪车贵一倍。手机贵 5-25%,但国产手机在欧美要贵个 30%,各国都一样,谁对进口高级工业品的依赖高,物价就会高。

房价,除了美国这种土豪,其他欧美国家的房价基本都高于我国,虽然极少会出现像北上深那样的奇葩,但也不是没有,比如瑞士,平均房价就在 10w 左右,巴黎也要 8w+。

……

知乎用户 小毛孩 发表

第一,我真的不知道提这个问题的人做过什么调查,得出我们的物价存在 “日本过去号称最贵的地方都比我们便宜的多得多,你看完了(各个国家),你觉得哪都是便宜的” 这个结论。

第二,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是不懂经济而且不懂逻辑,要么就是憋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中国人这么穷为何物价反而比欧美还要贵很多,这是经常见诸于各种评论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的正确提法应该是,欧美在与中国的物价相比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欧美的收入比我们高很多?哪怕是做的相同的工作,都要高很多?

原因很简单,因为欧美现阶段已经把高端产业,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瓜分的差不多了,而且一直不惜一切代价狼狈为奸,维持他们的产业优势,阻止任何想要颠覆现状的经济体。你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只负责缝衬衣,附加值只有每件衬衣一毛钱,这样的公司是不可能给你跟欧美工人一样的工资跟福利的,因为它负担不起。

想要颠覆这个现状,只有产业升级,狂点科技树,占领高端制造业。产业高端了,利润率自然上来了,等到了你彻底牛逼了,对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制定产业规则,你到时候自然可以给你的员工发高薪。不信看看华为,大疆,甚至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这些公司。虽然说 996 备受大家诟病,但是他们的工资那个不是令绝大多数人眼红?

只要我们努力发展,我相信,10 到 15 年后,没有人再回问这么无聊的问题。

知乎用户 Finch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来吧 澳洲的表示 物价什么的都是浮云 尤其当时澳币对人民币汇率 7 点几 在澳洲读书的 含泪飘过。 随着中国的发展,国外的月亮也未必有国内圆了。

我只想说,当你在某宝上花十块钱能买个 iPhone5 充电线而且质量还不错的时候,国内真的也挺好的。

知乎用户 三言两语 发表

看你这个国外是哪个国外,如果是发达国家,工业品便宜是因为它们是靠消费拉动经济,不便宜消费拉不动,中国早年是靠出口拉动经济,不补贴出口没有竞争力,现在正在向消费转型,从补贴国外消费者转向补贴国内消费者来拉动消费,所以国内工业品的价格应该会持续下降,国外工业品的价格会持续上升。

农产品并不都比中国便宜,少数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农产品比中国便宜,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就比中国贵,还贵很多,去国外的超市,你会发现农产品的种类远小于中国,很多农产品还是很难工业化的生产的,比如中国人爱吃的大量蔬菜。中国还有大量的农民,如果大量的农产品工业化生产,会造成不少农民失业,因为不需要那么多人力,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就业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继续城镇化,把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和服务业人口,实现土地集约化,农业工业化,这不就是现在正在干的吗?

服务业消费比我们贵,因为涉及到人工成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先 tm 搞清楚什么是绝对物价,什么是相对物价或者购买力,什么是一块钱的购买力,有些人脑子一坨浆糊,概念都搞不清楚,非得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到环境上面。

我来一一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1、先说一下外国是什么,外国是一百多个国家,而我们常说的外国,是那些条件比我们好的少数发达国家,这里就以发达国家为例。

2,什么是绝对物价?就是同一个东西,用同一种货币计价,得到的数字大小。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的物价并不高,高的只是那些进口产品,有了关税当然高。为什么要说这个,看看题主的问题就知道了,如果题主说的是购买力,那就不必提人均穷的问题了,因为购买力已经包含了收入,显然题主认为中国是绝对物价高。

中国只是少数地区的少数东西贵而已,例如北京的房子。

甚至北京的房子也不贵,看看伦敦纽约是什么房价,哪个不是北京的两倍以上,你不能和外国 5 千人口的小地方比啊!

北京衣食住行,简直便宜到哭,没错,便宜到哭!伦敦单程地铁票 4.9 磅,合 45 人民币,北京还贵吗?

中国的奔驰宝马贵吗?去看看英国什么价!

中国的油贵吗?全球最便宜的十个国家之一!你去看看英国什么价!

有些人比较无耻,他用很多个国家加起来和中国比。用美国免税州和中国比苹果的价格,你怎么不用欧洲比!用俄罗斯和中国比油价,你怎么不用德国比!用越南和中国比蔬菜价格,你怎么不用日本比!

说完个案,我们来整体看一下物价水平到底怎么样。美国 gdp 和 ppp 差不多,中国 ppp 是 gdp 的 2 倍,说明美国的加权平均物价是中国的 2 倍,瑞士北欧更高!

3,什么是相对物价或者购买力?就是收入除以绝对物价。发达国家收入高,除完物价之后,结果比中国高,购买力强于中国。

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请问发达国家是什么?发达国家要还没你购买力强,凭什么叫发达国家!购买力就是人均占有资源量,这一点发达国家的确强,这也是它的发达之处,没的说!

4,一块钱的购买力。很多人看见欧美国家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天天逼逼什么一块钱的购买力,真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无知,偏门国家你不知道也就算了,你不知道一日元的购买力?

之所以会有人这么想,那是因为欧元 /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正好和欧洲 / 美国与中国的收入比例比较接近,所以就有了一块钱购买力可以拿来一比高下的条件,巧合而已!麻烦看看一日元或者一冰岛克朗能买几个苹果,你就知道,原来有些高度发达的国家一块钱购买力也不强嘛!

总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绝对物价和购买力均低于发达国家,完全正常,如果不这样,那就见鬼了!

有些无良的媒体,哗众取宠,把一坨发达国家合起来,找一些个案,想证明国外物价便宜,还真有人就信了。

我之前有次和一个上海人聊天,她说:我去瑞士旅游,可能在上海待惯了,觉得瑞士还挺便宜!

我说:那是因为你旅游,就那么几天,你要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上海的平均偏高工资,不靠存款,在苏黎世你能活下来一年我服你!饮食(除了咖啡)、交通,基本就是直接把上海的价格改了个货币,汇率 1:7。

对方看我比较了解瑞士,然后沉默不语了。

这是我用 PPP 除以 GDP 算出来的物价指数,基本和我们一般的印象差不多,说明这种算法比较科学,虽然个别国家之间相对名次有点不太正常,但是总体还是很合理,不会出现太大异常,大多数国家名次不会前后偏离太严重。美国物价指数是中国 2 倍,世界平均物价是中国的 1.24 倍,189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 89,高于中位数约旦 6 名。

我们去掉那种容易出现极端值的小国家和地区,保留前 100 名再看下:中国排名第 54,低于中位数 3.5 位。可以看出来,中国物价在全世界总体低于加权后的平均值,名次在中位数附近,一点都不能说高!

比中国高的 53 个国家和地区中,我没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利比亚、**日本、**波多黎各、黎巴嫩、乌拉圭、韩国、希腊、哥斯达黎加、新加坡、巴拿马、智利、刚果、厄瓜多尔、阿联酋、巴西、卡塔尔、危地马拉,墨西哥、阿根廷、巴林,共计 23 个国家,其余都去过,去过的国家,我敢保证总体物价高于中国,没去过的国家中,标黑的 9 个国家,主观认为物价高于中国,只有其余 14 个国家不确定,我觉得这个表格反映出来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看到有人说我这回答有陈平的感觉,谢谢各位认同,我都没想到自己这么有水平。

评论里好多人问为什么要换算货币,这边建议重学一下小学语文,提高一下阅读能力,把上面几个角度再看 3 遍,否则这种言论只会暴露智商。多数人的问题已经在第 3 条里说得很清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崇洋媚外到字都不认识了。

不是杀各位威风,一个 14 亿人的国家,能在唯二的那俩 2000 万人口级别城市落地生根的本来就是少数人,本来就需要竞争,或者用现在妖魔化竞争的内卷一词来形容也行,纽约伦敦亦是如此,老美也不是随便就在纽约可以横着走的,不仅要内卷,还得外卷呢。

要不要我来告诉你们那个你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抱怨的原因?因为社会发展太快,进步太大,你们身边各种途径接触到的人,因为把握住了一些机会,跑到你前面去了,你曾经误以为你们是一类人、一个级别的人,结果别人跑到你们前面去了,你不理解,你把它解释为这个社会有问题,分配不均,解释为内卷太严重。如果社会发展很慢,你接触到的那些人并没有什么机会,几十年来和你也差不多,大家一样烂,你可能也就没有这么多怨言了。兄弟们,认清这个世界,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因为任何原因接触到的人,他们只是和你在某一个方面有重叠,其实你们差异很大,甲级写字楼里扫地的和总裁都在一个地方工作,但是重叠的部分仅仅是这一小点,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这就是之前一个片子里说的,好像叫北京折叠,这个现象也不是中国特色,哪里都一样,不要活在自己想象里。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现在的问题是内部分配不均导致的,1 万刀的人均 GDP,你能分出啥来?为什么你们羡慕的外国全部是人均 GDP3 万刀起步的国家?为什么北欧那么任性,甚至有点反资本主义化,有点走计划经济的路子?那是在用 5 万刀的人均 GDP 在腾挪好吗。基础蛋糕不够大,你能玩出什么花?计划经济时代,你还在为粮票发愁呢。短期来看,处于存量状态,只能内卷和互割,长期是增量状态,可以逐渐割外部,把蛋糕做大,这也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整体全在合理状态,不排除局部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各位与其抱怨怎么没有趟赚,还不如想想怎么在短期内做好存量竞争和长期内做好增量呢。

要抱怨,只能抱怨自己老祖宗不争气,纽交所成立的时候祖宗们还在喊万岁呢,人家的公司比我们的国家年龄还大,除了通过快于别人的发展速度实现反超和反割,你在现有资源下能倒腾出什么东西来。你天天抱怨内卷和割韭菜,兄弟,你崇洋媚外的过程就是在给外卷和外部割韭菜助威好吗,你辛辛苦苦造出一个上千个配件的手机,别人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 LV 包瞬间把你好多个手机的利润割走了,别人单位劳动收入当然高,消费力当然高,你的想法,你在做的事,正好加速了你被割的进度,被割了之后再去崇洋媚外,再被割。

有人嘲笑我,说什么自甘韭,拜托,如果还没认识到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高级别处是谁在割谁,连割自己的主要镰刀都没有看清楚,那恐怕还要被割好多年,我知道,我在说这段话的时候还有人不甘心,认为我在为某些人辩护,如果这样一种思想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那整篇回答你大可不必看,学学贴吧喷子,好好在留言区喷我吧,你开心就好,嘿嘿

悄悄告诉你,你们看到的购买力只是在国内有限视角下看到的部分落后而已,看看卫生、秩序、素质、基础设施细节等等,我们的差距大着呢,你在上海深圳那点高楼,你的港珠澳大桥,跟印度或者跟自己的过去比,优势很大,你要真以为这些东西就让你能和那些传统大佬比,做梦呢。你们继续抱怨,继续想着怎么用那 1 万的 GDP 把这些东西腾挪好,看看形势会不会改变。要不是政府卖地增加财政收入来投资基础设施,我严重怀疑你们村还没通网,还看不到我的回答。

知乎用户 蒙头读书​​ 发表

说在最前头的话: 物价问题如果像上面几位只盯着大城市就是怎么也看不明白,只盯着城市你也发懵,只有整体性看全国,把一半以上的小城镇、农村也考虑在内才能大概理解。

为什么物价贵?

因为供需不平衡。或者说_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我们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巨大矛盾。_

一个人活着需要什么?

住房、食物、服装、出行、教育、医疗、金融、邮政、其他服务

住房上我们绝对是贵的,这个怎么洗也洗不了,无论是租还是住。人家百余年的城市化进程我们三十年甚至二十年推进,大批人口进程,加上土地财政,房价上天房租上天这是必然。不过反过来说,指着回到八十年代分房的也洗洗睡吧,你希望能分三室一厅,那是处级的待遇,副处正科是二室一厅,副科是一室一厅,我家当时就是一个一室一厅,一个外屋我爸妈住,一个里屋我住。普通职员三家挤一个三室一厅…

食物我们多数比美国贵。这个原因更简单,不敢也不能放开进口,这是个安全问题。人家卡你芯片你疼,人家卡你小麦你死。我们的食物本质上是城市反哺农民,即使在这个价格上,其实很多地还是荒了,这个问题也是现在最需要解决的。

服装高端奢饰品和中端消费品都是我们贵,而且贵很多。一条 CK 领带贵差不多一倍。但是低端还是我们便宜,我指的是那种最低端的,不是你以为的低端。

教育、医疗、金融、邮政和各种服务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便宜,而且不是一般的便宜。原因绝对不简单是我们人工便宜,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体制决定的。一样的成本国内受到的基本医疗、基础教育和基本金融邮政服务是比其他很多国家好的。当然副作用是中产极其昂贵,而最有钱的不在乎。

交通就不用说了,你坐的火车是 1992 年的定价,从洛阳到郑州也就一个汉堡的价格。各地地铁公司公交公司以相对低价勉力维持百万甚至千万级别人口的日常迁徙…

另外一个就是税收,我们的国家领土太大,贫困人口太多,建设西部、扶贫成本也是很高的。这个你懂的。

知乎用户 罔顾花丛只缘君 发表

有时候一个地方太穷,反而会因为生产力以及消费力不足而导致物价过高。

这里举几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过去在一些便利店,可以发现一些平价酸奶的价格和平价纯牛奶价格相当,有时候酸奶甚至更便宜。

这似乎是一个很反直觉的问题:酸奶的加工工艺更复杂,为什么却比纯牛奶更便宜?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酸奶使用的是进口奶粉制作的,而纯牛奶则是采用的国产鲜牛乳。

好吧,这里又出现了第二个更反直觉的问题:为什么进口产品反而比国产产品更便宜?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国在生牛乳方面的生产力比较低。

相比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已经将奶业工业化、产业链化的发达国家,中国的牛奶仍然以散户奶农为主来进行生产,这就导致了国产生牛乳的生产成本很高,以至于奶企使用进口奶粉制作的酸牛奶会比本地产的纯牛奶还便宜。而纯牛奶会因为生牛乳的保鲜问题而无法使用进口奶源生产,有时候价格就会比酸奶贵一点。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直接在国外奶源地把纯牛奶生产好,然后直接把最终产品进口回国销售。同样是因为奶源地牛奶生产成本低,现在进口常温奶价格也很便宜。

这是其一,生产力的问题。

然后是第二点,消费端的问题。

我以前做旅行计划的时候,发现像老挝、柬埔寨这些国家的国内机票都很贵。再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地到底有多少人坐得起飞机。

而事实是,当地机票之所以贵,恰恰就是因为当地人坐不起飞机。

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因为过于贫穷,即便航司把机票按照成本价来销售,当地人绝大多数人也是买不起的。既然那些人横竖都买不起,那我还不如把价格拉高一点,赚那些最上层阶级的钱,反正他们也不差这一点。

这就是居民消费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因为居民消费力不足,商家会因为没法在市场中赚钱而不得不依靠提高物价来保证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商家利润低,再往上游的工厂利润更低,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钱来提升生产力,因此生产成本也是高居不下。

而且有些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当地人消费不足,它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也不足,当地商家和工厂想找外地人来补血都找不到。

总而言之,就是有些地方没有足够的中产来为商店和工厂提供足够的利润,就导致商店和工厂不得不通过拉高物价来赚最顶层的那一群人的钱。

比如同样是一百块钱,你在曼谷或者胡志明市能吃得心满意足,而在孟加拉国的达卡也许只能吃一顿食堂水平的套餐——而且这个 “套餐” 可能已经是当地等级相当高的餐食了。

包括在中国,在一些偏远的或者比较贫穷的小城市,当地的物价水平可能会比一些大城市还高,而且质量还不好。

不过其他的回答也说了,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欧美地区”也是一个很大的地区,直接以 “欧美物价比中国低” 来概括肯定是不准确的。

不过细分到具体的行业或者商品,对于物价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以以上两点来概括。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因为你看到的物价比欧美贵这么多的地方和人均很穷的这么地方,不是同一个地方。

这种说法偷换了一个概念,物价你看到的是一个现实概念,而人均收入你看到的是一个人均概念。比如你在上海的街头看到一杯咖啡,比美国同样的一杯咖啡卖的贵,你比较的就是咖啡这个客观实物的价格,在边疆地区,在深山小村里面的低收入者,不会有机会喝到这杯咖啡,但是你算人均收入的时候,那些人却参与了你人均收入的计算。所以你比较的这两个东西背后的内涵完全不一样。要比实体就都比实体要比人均就都比人均。

比如你这边比的是人均收入的高低,那那边你应该比的是人均年咖啡消费金额,虽然我没算过这个数字,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符合人均收入的这个趋势的。或者这边你比的是上海街头,比美国还贵的商品,价格,另一边比较的就是上海市主城区在这些地方消费的人的收入水平和美国同等情况的人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要以购买力评价拉平汇率差异,这才是有意义的统计比较。

所以原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你拿了彻底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比较的东西在比较。看了很多答案,在谈什么贫富差距在谈什么?发展不均衡,其实完全不是那个问题,贫富差距在其他国家也有。

知乎用户 梦之轮回 发表

这个东西看世界银行计算的货币购买力就行,人民币和美元购买力之比是一比三,汇率之比是一比六,物价大概是美国的一半。

知乎用户 枯荣小师 发表

我不知道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把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来比较物价。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什么精美分子,对美国也没什么向往,生平只去美国开展会待过十天。

但美国人赚的是美元,花的是美元,我们赚的是人民币,花的是人民币,要比较物价,就要在统一的收支单位上比较,要计算收入消费的比率,才是真正客观的分析。

我是 2012 年去的美国纽约,开展会待了十天。在和当地人还有美国的华人朋友聊天中了解到,那时普通员工的工资大约在 3500-5000 元一个月。

我们来看看物价。

吃:麦当劳大约是 4-5 块钱一个汉堡,很大一个,可乐 9 毛 9 一杯。当时我们开展会在 22 街,旁边就是码头。中午去麦当劳吃饭,周围全是差不多 200 斤的那种码头工人,一个汉堡一杯咖啡就能吃饱,也就是说 6、7 块钱一顿饭。当时国内麦当劳光一个巨无霸差不多也得 16、7 块吧。

快餐有那种称重的,具体单价我肯定记不清了,但我记得有肉有菜,吃得很饱差不多 10-15 块钱,我饭量还算比较大的。国内那会儿吃个午饭快餐,也差不多 20 左右。

衣:我就是做外贸服装的,出口一条牛仔裤价格签上基本上是 19.99-29.99 之间,这是在美国的卖价,实际上还会打折。也就是说花 2、30 块钱可以买到一条裤子。儿童服装基本 10 块钱以内,婴儿的 4-5 块钱的有的是。我们当时买一条裤子怎么也得 100 块吧?小孩衣服也得几十块。

住:我当时住了个酒店 holiday inn,170 一晚。假日在国内怎么也得上 400 了。后来搬到布鲁克林黑人区,看到卖独栋的那种小别墅,5 万一座,具体税费不清楚。

12 年那会儿,青岛的房价差不多也超过 10000 一平了。

行:地铁周票好像是 40 块不限次数,汽油是 5.6 一加仑,后来查了下,合 2.6 升。不到 2 块钱一升。我在美国的一个朋友买了量开了 6000km 的二手原装帕萨特,2.6 还是 3.0 排量的,我记不清了,花了 8000。

当时我的月薪是 5000 左右,在青岛过得很苦。但在纽约,如果月薪 5000,已经可以开个大汽车,住个大房子,再养两三个孩子了。

所以说美国物价低是没错的,不知道那些把物价转化成人民币来算的是怎样的一种思路。

知乎用户 GAOF-300ER​ 发表

旅行经历:欧洲发达国家的话大概到过英国、爱尔兰,

在这些地方也逛过超市,

说实在的我真不觉得这些地方物价比中国便宜,

吃喝方面:

网上看来看去,感觉大部分人说吃的物价来来去去也就是肉类、奶类、和土豆西红柿,这些也确实跟国内持平或者比国内便宜,我在伦敦和爱尔兰观察了几个留学生如果只是买肉,西红柿土豆,面条回家自己弄的话确实一顿下来成本也就十来块的样子。

但是我寻思吃饭也不是天天就土豆西红柿啊,那些绿叶子蔬菜给我感觉就贵了好多。

超市里面一瓶可乐一般得 1 磅,而且他们为了促使居民健康饮食,无糖可乐 0.99 磅,有糖的好像 1.2,就是让你怕找零的麻烦喝无糖的。

出去吃就更不要说了,麦当劳最便宜的那个卷饼的套餐都要 4 磅多,剑桥大学里面印度餐厅一份咖喱一瓶水两个饼再切一小盘西红柿洋葱黄瓜总共花了 25 磅,爱丁堡吃了一份炸鱼薯条一听可乐花了 12 磅吧。

出行方面:

伦敦坐地铁起步得两磅吧,伦敦到爱丁堡大概 600 公里吧铁路花了 700 左右,伦敦到剑桥地图上看 100 公里吧,坐车是 200

汽车什么的确实比较便宜,但是你不能光看汽车本身,还得考虑保养、保险这些,在爱尔兰问了几个留学生汽车保险一年得个 2000-3000 欧,保养估计更不用说了。

伦敦在白金汉宫跟前几条街住的一个爱彼迎房东家一晚是 600 多,爱尔兰在利默里克几十万人的一个小城市住的一个条件好一些的是 600 多,剑桥大学里面一般一点的也得六七百,伦敦和都柏林一般那种青年 Hostel 一个床位都要 200 的样子。

知乎用户 雷阵雨 发表

积累资本,当年日本。

知乎用户 影子背后​ 发表

物价,呵呵。要不你买个快递试试?

装个空调试试?

安个地暖试试?

有的 != 全部

你可以问问,问什么中国那么穷,物价比美国还便宜,这不是永远富不起来吗?

知乎用户 齐云 发表

1、中国物价并没有比美国贵。不然 IMF 最近不会凭借 PPP 指数,宣布中国经济已经超过美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物价应该只有美国的 60% 左右。

2、我们觉得东西贵,主要还是恩格尔系数高。也就是食品等必要性支出在整个消费结构中占比少。其实,你去国外就会发现,他很多东西贵很多,比如洗车、剪头发、快递甚至是按摩。(咱们国内泡脚 1 个小时 50 元的比比皆是,简直就是良心价),但是这些东西不用每天开销而已。所以我们会在感官上觉得美国东西比咱们便宜。

知乎用户 胡大爷 发表

最简单的道理,富国是因为钱多才富吗?穷国是因为钱少才穷吗?

津巴布韦的钱就挺多……

所以事情恰恰相反,富国之所以富,是因为他能调动的除钱以外的资源足够多,而穷国则正好相反。

比如 AB 两个国家,各 100 人,如果 C 商品的分配是 A 国 900 件,B 国 100 件,那谁会更贵?

这只是基本的模型,按照线性的思维,富国之所以富,是因为生产力发达,同样的资源可能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当然,某些国家并不是因为国民努力生产才吃上 1 美元炸鸡的,因此这又进入了他美的他美的帝国主义的话题了……

总之你能明白就好,所有的持币人,都是把自己的资源拿给人家在使用,而某些不要脸的国家,就源源不断的印币,强行透支信用,换取你手头的资源,那物价当然会便宜。

知乎用户 独行的木偶人 发表

中国现在高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价也是逐年上涨,特别是北上广一线城市,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梦想来打拼。可现实是残酷的,拿着微薄的工资还要负担房租。

  如果想要在城市立足,那必须得打拼好几年。

  特别对于男性,结婚生子后背负着房贷车贷还有养家的责任。

  许多人都被现实打压的回到家乡。

  最近有个话题说中国物价赶超了欧美,有个美国华人回国后肯定了这个说法,据说中国的生活成本可能是全球最高的,许多小伙伴会不服了,美国的物价难道比我们低吗?要知道中国是低工资、高物价,中国人均工资只有几千。

  美国的人均工资可是翻了好几翻,而且同样配置的车,国内可以贵上好几筒,在北京买一套房的价格可以在西班牙买 12 个村子。在美国买 4 架私人飞机,许多普通人都在抱怨,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就算勉强凑够了首付,也要还一辈子的债。

  中国的高物价,其实是由于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原因。要知道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最高竟达 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 36 这样中国前物价不高就怪。

知乎用户 我是要成为逗逼王的人 发表

因为国家越穷,人们挣得越少,物价就显得越贵。你感觉不到穷国物价贵,那是因为许多穷国穷的根本消费不起进口的东西才显得物价不贵而已。ps:某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进口税收的特别高。对,说的就是你,印度。

实际上是国家越富,人们挣得越多,物价就显得越便宜。而不是国家越穷,物价显得越便宜。

不要觉得印度粮食价格是国际价格的一半这样是好事,这意味着会有资本家不当人,宁愿饿死人也要出口粮食。

中国一方面是有国家管控,二是中国粮食价格整体高于国际价格,导致中国粮食出口率很低。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356Nw 发表

中国很多产品其实比欧美便宜,比如蔬菜,常见商品,日用品,一些肉类,中国的人工也很便宜。一些电子产品,书等等吧。

知乎用户 Erika 发表

高赞还在这洗,

一个月工资一半交房租,

剩下那么点钱还要顾伙食费,

然后个个都「衣食行」便宜的要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三个原因。

一是高效的工业生产力,高附加值产品的利润,补贴给食品。比如欧洲对牛奶的补贴。10% 的人创造价值,90% 的人用 1 美元汉堡养起来,圣诞节还能给孩子买得起义乌玩具。

还有,外国人少。东亚食品都贵,人口密度是欧美的四倍。美国农业用地能养活四倍的人口,食品非常廉价。

东亚国家,勒紧裤腰带赚外汇。把最好的产品出口,导致留下的不足,价高质次。而欧美,得到了这部分物资,平抑了物价。

我们抑制了底层的消费,用劳动力换来了石油、铁矿石、客机、CPU。

知乎用户 芊芊 发表

中国是间接税国家。好处是对于纳税不那么敏锐。毕竟真金白银的掏,是人就会心疼和不满。多由企业代缴。物价实际包括了纳税。税务人员比较少。

直接税国家可没那么客气。都配备税警。税警权力大的没边。如果查到谁偷税,可以直接抓人。

未来假如开征房产税,必然是直接税。指定会配备税警队伍。否则会有些人想法逃税。拖欠。

知乎用户 沙狐 Steppenfuchs 发表

本人在德国留学,作为西欧生活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个人感觉就是:除了牛奶、牛肉、鸡蛋、洗发水沐浴露等比国内稍微便宜些,其他的基本都比国内贵许多。

出行,国内动车,相比德国城际高速铁路,那就是白菜价,而且还准时稳定。这个其他答主有说我就不详细讲了。

电子产品,德国的电子税高的不能再高。

德国的 1 欧店,made in China 的日用品我国内不到 1 欧都可以随便搞。而且质量还好很多。有些产品出口质量不错,但是真的不知道有些产品出口的什么鬼,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耻辱。

服务也是一种对比,就拿物流行业来说,姑且不讲我们大淘宝完胜亚马逊几条街。从网上买的东西,最快第二天到,而最慢呢,拖了我两个多星期!国内除了双十一我拿东西是超过 1 周的,其他时间都是很稳定的在 2-3 天之内,省内 1 天搞定。我还不是江浙沪包邮区的。

理个发,男生国内 30 以内绝对搞定的,这里随便一次 15 欧元,吓得我和我的小伙伴互相成为理发师。不就剪个头么。

有人说奢侈品东西便宜。这玩意你月月更新我没话说,本来就不是给大众用的。

收入,西方国家处于工业时代的后期,我们大中华处于改革开放进入第 30 年后期,能比?

万恶的资本主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手动滑稽啊)

知乎用户 雪寅钢管 发表

坐标布鲁塞尔,欧盟心脏。

举证反驳的话我就不说了,其他答主已经说得够多了。

我就是纯粹来发泄一下情绪的: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没出国到过发达国家,感受过日常物价的冲击吗?

此处真的很想借用王思聪的那句名言:都 2021 年了,居然还有人没有出过国。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

知乎用户 卫凌贞 发表 卢旺达(当代)比刚果(金)、斯里兰卡比印度、利比亚(战前数年)比埃及、阿联酋比伊朗、芬兰比俄罗斯,这几组国家也都是前者的国际形象看上去比后者更好。 知乎用户 玖羽 发表 在谈到宣传的时候,我们要牢记两点: 1、宣传只 …

为什么跟中国吵得最凶的是澳大利亚?

知乎用户 雨齐 发表 看了很多高赞答案,感觉没说到点子上。 首先我要破一下一个问题,袋鼠国很多底层人有点单纯不假,但是真的上位的人并不傻,他们中大多数人不会为什么昂撒血统,宗教,意识形态之类的虚无的东西牺牲重大实际利益。这些只能是宣传动员的 …

中国在世界各处搞基建意义在哪里?

知乎用户 含笑 发表 说一件趣事,我们公司前几年在安哥拉做工程,修公路。因为远离家乡,公司去的时候带了一百多盘中国的影视剧光盘,有些人电脑里还有不少。刚开始就是下班后在办公室或者宿舍自己看,后来当地的非洲人很感兴趣,就在会议室的电视机上放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