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为何难以买到“进口药”了?
原创 王怡然 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8月,一位杭州的父亲发文称,孩子患支原体肺炎,半年前还能在医院开出的进口阿奇霉素注射液已经买不到了,只有国产的阿奇霉素能够使用。他询问好几家医院和社区诊所,均无进口阿奇。无奈使用 …
原研药和仿制药问题,判断起来很简单:看一下医生和家人在吃什么。
一位医生朋友来书店分享。他说自己的父亲住在深圳,前列腺问题(那正是他的专业),每晚起夜七八次。他看了一下药,坚持把仿制药换成原研药,老人每晚起夜一两次,生活质量大为改观。
书店的读者朋友都很感谢这位医生。他是微博大 V,这几年一直坚持公开发言。
这给他带来声望,当然也有麻烦。有一次他还被带到派出所问话,警察一点都不客气,不过所长还不错,很快让他回家了。
在单位,他也是一个 “怪杰”,早早放弃体制内评价道路的卷,而是尽量 “做自己”。医生靠手艺吃饭,最终也获得了一定的发言空间。
他的经历对我有很大冲击。过去我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删帖或者约谈是很正常的,医生应该受到尊重,毕竟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会生病。
这不是说医生应该享受说话的特权,而是因为医生的公共发言,往往都是从专业出发,而且天然地关乎 “公共利益”,他们每一天都在关注 “人民群众的健康”。
绝大部分医生都没有公共表达的冲动,因为工作繁忙,而踏实工作就可以换来不错的收入。这个职业,是鼓励埋头做事的。
正因为这样,当医生选择面向公共发言时,往往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 “人”,已经到了不得不开口的地步,如果不说出来,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非典时的蒋彦永,新冠时的李文亮,包括张文宏,都是如此。每一次有医生站出来,其实都意味着出现了真正的公共卫生危机。
医生不会哗众取宠,甚至并不想站出来,但是有时候他们只是说出事实,就显得勇敢——这不过是因为形势已经比较危急罢了。
上海瑞金医院郑医生等政协委员也是如此。今天看到有文章说上海有的医院已经可以开降血压的原研药,病人的血压可以降下来了。
这很可悲,也很危险。要知道,这可是在上海,像我老家那样的县城又会如何呢。
但是,郑医生的微博显示 “已注销”。是注销而不是封禁,说明发言并不违规,但是很明显也感受到压力:领导的劝说,“上面的” 招呼,以及亲友的担心,形成一个庞大的压力集团。
只要你开口说话,就会有很多好心人劝你。
可以预计,接下来郑医生会沉默,更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这也是这一轮围绕药物集采的舆论走向的写照: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一些关注,但是最终回走向沉寂。
当医生沉默的时候,又意味着什么呢。
原创 王怡然 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8月,一位杭州的父亲发文称,孩子患支原体肺炎,半年前还能在医院开出的进口阿奇霉素注射液已经买不到了,只有国产的阿奇霉素能够使用。他询问好几家医院和社区诊所,均无进口阿奇。无奈使用 …
世卫组织昨晚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昨晚11点多,所乘坐的飞机刚刚降落到首都机场,张文宏医生就发了一条微博,表达了他的心情。 这种反应速度,或许会让人以为张文宏经常发微博。其实相反,距离他上一次发微博,已经一年多了。 …
**标题:**填入标题 **作者:**猫猫king **投稿人:**电报匿名读者 来源:微博 **发表日期:**2022.8.10 主题归类:丁香医生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 …
今日下午,@肿瘤内科张煜医生 在个人微博发文,表示自己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除。 此前,张煜的个人微博认证信息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科主治医师。「医院说我违反了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影响了医院声誉,开除了我,甚至不愿意给我辩解的机 …
知乎用户 蛙年 发表 能断章取义已经很厉害啦,我给你看个断字取义的。 2010 年曾经有个小热点新闻,说一帮中国人随团去韩国旅游,一入韩门深似海,非法滞留打黑工。于是《参考消息》登了一条豆腐块新闻: 官媒新〇网立即转载之,“《参考消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