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有哪些变化?
知乎用户 药渣王 发表 自第二版以来,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又出现了 Ct 值,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 CT 值。 Ct 值,全名叫 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在核酸检测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以荧光定量 PCR 的核酸检测为 …
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事情可以不停拖下去,弄伤了身体只要躺几天就能够恢复。
现在才意识到,原来身体就像一个机器,零件磨损了就是磨损了,不但休息无法修复,治疗也毫无用处,甚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会走在轨道上,突发事件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解决了这个问题立刻就能回到原来的生活。
现在才渐渐意识到,人生的主导原来是一个个意外,很多人一辈子都只是在为一个简单的意外买单。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历史是一种恒定的常态,只在稳定几百年后来那么一次治乱的循环。
后来才渐渐发现,原来每一个年头都有无数的家破人亡,天灾与战乱从来没有停止过,十年太平就已经是无比幸福的盛世。
现在有人以为,只要能熬过疫情,我们就能回到过去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里,继续过着没心没肺的日子,享受一成不变的小确幸。
不,朋友们,放弃幻想吧,不管是放弃还是坚持,世界都已经改变了,疫情只是一记大力抽射,这个小破球现在飞到了什么地方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熬过了疫情…… 那又怎么样呢?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孟婆桥那都得亮绿码才给过
我们学校
封校以后
不能洗澡了
已经很久很久
没洗澡了
洗衣机不能用
所有衣物自己手洗用学校发的那个小破盆
封校一个月以来
水果没吃过
学校说是物资紧缺 限量抢购
三十块钱俩橘子仨苹果
我没抢到 我跟所有认识的人都没抢到
但老师都有
我同学确诊 发烧咳嗽很难受 在方舱医院
没药 没医生
快递外卖没得 不知道啥东西
生活用品马上耗尽了
网课上得稀碎 动不动就做核酸 动不动就消杀
我同学的奶奶去世了
她哭的跟那啥似的 死活回不去
其他更多的我就不说了 热搜上也不是没有
什么做不了透析做不了化疗
宠物被活活打死
等等等等
如果说防疫是这样 特殊时期我可以理解
如果一直这样
是人都会疯的 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发泄一下。
uu 们 我觉得上海已经在好转了
我们学校开始让我们分批次洗澡了 并且也不用每天自测抗原了!!!并且还让我们分批次去操场放风!!!
另外附一张图 简直说到我心坎坎里去了
苏州又带星了
麻木了 生活没奔头了
从过完年到现在
学生没线下上一天的课
工地没有开一天的工
等摘星最起码又得半个月
粗略估计到五月六号之后
不知道过个什么日子
——————————————
就上周的回答 我说我去去红星了
今天突然黄码了(时空伴随者)
喜提居家办公三天
———————————————
更魔幻的事情来了
我刚刚和客户在苏州红星美凯龙
就现在
突然商场被封了 一个也出不去
据说出现了疑似密接
只是一个疑似密接哦 整个商场被封了
具体要怎么着等通知 真怕今晚住在商场
———————————————
熬不熬得过我不知道 毕竟已经迷茫了。
我只知道对生活影响太大了,
刚刚同事紧急请假: 外公去世了。
前天她就收到消息说外公不行了,但是过去要先隔离好多天,回苏州还要隔离好多天。但其实两地都没带星,就很犹豫然后没回去。今天又来消息已经走了,这彻底崩溃了,直接请假回去了,说不管隔离多久都得回去 前天收到消息时她妈已经高血压犯了。我们就在苏州呀,苏州到南通这一百多公里,已经成了那么遥远的距离了,这一百多公里需要历经七天才能见面了。回趟南通直接半个月没法上班了,你让公司该怎么处理呢?
人在苏州 外公在南通 就这区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距离,已经成了阴与阳的距离了。不禁感叹,我这个独自在外的女孩子,如果有点什么事,谁又能到我跟前呢?如果远在老家的父母有点什么问题,我又该怎么办呢?无奈呀。
同事苏州 老公南京 婚期拖了两年,现在彻底成了异地恋。我自己也一样。
真不知道往下的生活应该怎么办。
主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这种漫无目的的期盼 才是最让人崩溃的。
我悲观了,我不相信能清零,就算暂时清零了,很快也会出现新病例。老家找不到工作,想去外地打工,但本市一直有疫情,健康码都是黄的,出不去。就算过一个月清零了能出去了,我也害怕出去后又出现新病例,要在外地被隔离。一直没收入,真的付不起一天三四百的隔离费用,做人太苦了。
我在长春封城 31 天了,昨天指甲劈了,直接漏了肉见了血,得,也不能做饭了,我们群里说团购方便面吧,社区说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允许。昨天门锁突然打不开了,我问社区可不可以联系开锁的,社区说不管,特殊时期自己解决不允许外人进小区,物业说报警吧,警察可能派人来,警察说特殊时期没办法,实在不行联系 119 破门,我说那破了会给我安上吗,他说那我不知道,后来幸亏小区里有个大哥是做电子锁的来帮我把锁拆了。当时出了一身汗,家里有只狗,如果不让我进去,我真的会跳楼,防控 31 天了,我真的已经到了临界点了,我累了,这辈子肯定熬不过疫情了,因为我马上就要死了。
熬得过疫情,熬不过抗疫啊。
我身边有个朋友,快 30 了,也没啥出息,欠了一屁股饥荒,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开了个外卖店铺。
基本没有堂食,直接开外卖,卖小龙虾的,结果我们这边冒出几个新冠。
吓都吓尿了,直接一手静态管理,全给我关门走球,我这哥们,拉着一屁股饥荒,开业的第一天,所有的小龙虾都没烹饪呢,直接被安排了。
咋办啊,那鲜活的龙虾,只能放到冷冻柜里,就这样,本该做外卖的他,被迫把小龙虾全部冷冻上了。
回到家里,封了好几周,一群人追着他屁股后面要饥荒,他也没法还,好不容易开了个店铺,因为一场疫情,又泡汤了一段时间。
VX 他跟我说,真不如死了算了。
这只是千千万人中的一个,还有一个,我的哥们,在长春上大学,他的状况好点。
大学吃得饱,顿顿有的吃,没挨饿到,但他已经快 2 个月没洗澡过了,头发长得跟洪七公一样,头型都爆炸了,一个寝室的人都成了臭宝了。
这还算比较好的,大学生待遇好点。
这二人,只是千千万悲剧里的泡影,比他们惨的数不胜数。
各位想想,疫情之前的生活,那真是蒙多,想去哪就去哪,说去广东吃点肠粉就去了,说去北京吃点卤煮就去了。
现在呢,你去个吊毛,在家蹲着吧。
有时候我就想,就这个封法,还不如得上病省事了。
后来又细细一想,以中国这个人口密度,要真玩躺平那一套,立刻嘎巴一下就炸了。
具体咋做好,咱也不知道。
不过就说我吧,这几年还能搬搬砖,这辈子最能搬砖的时候就是这几年,全让疫情给我耽误了。
我现在是无所谓了,你爱封就封,爱咋样就咋样吧,也没办法啊!抗疫大伙难受,不抗疫大伙更难受,只能挺着了。
熬过去估计是够呛了。
先说说旅游行业有多惨。
本人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旅游行业,从上游的包机到下游的门市以及目的地的地接都有涉足
整整三年,恐怖的摧毁了整个行业,我身边所有的朋友的旅行社全部关门,并且大多数人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文旅部 19 年统计在册的旅游行业的人数为 540 万,那就意味着 540 万个家庭,其中并不包括相关的衍生行业,比如景区门口的餐厅,以游客为生的大巴车司机,如果算上这些,那将是庞大的数字。
身边朋友圈里,已经没有人从事旅游这个行业了,短短的三年,从以前朋友圈的刷屏,到现在点开做旅游的朋友圈,基本都是齐刷刷的改行。
身边做旅游的朋友,要么跑外卖,滴滴,要么就去做销售,最极端的,从前的旅游行业的包机大 boss 为了生存,放下身段,竟然跑去了卖鱼。
身边的人,几乎每个人压力都很大,房贷少的三四千,多的要 2 万,还有家庭开支,还有孩子要养,大家感叹如何生存下去的同时,更多是对未来的悲观。
这个行业人员的压力程度,已经到达了顶点,比起你们其他行业,你们很少看到有新闻报道吧,然而疫情直接冲击的就是旅游行业第一线的我们。
很多人天真的以为跟你没关系,然而现代经济里,每一个人都是整个经济体的一部分。酒店,景区,航空产业,餐饮,客运大巴,多少行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些人没有了收入,也不可能有消费,经济必然进入死循环。你幸灾乐祸的同时,未来的未来,无论你从事任何行业,你可能失去的客户,就是因为经历了疫情变得一无所有。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旅游行业可以带动的相关产业太多了,当年从事这个行业,就是看中了它永不落日,不涨死在了黑天鹅的疫情里。
从小读书的那些口号,在社会的摧残里,已经七零八落,我这三年看到了无数的针对旅游行业的 “纾困”,我现在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 “加油”,在这个世界里,相信的只能是自己。
长期游览很多国家,让我对于世界看的更加清楚,可以从多个视角让我看待很多的问题,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好坏,同样,对于清零还是共存。
中国人自古以来,最经典留下的两个字,叫做 “中庸”,何为中庸,不激进,不过度,也许值得我们的思考。
熬不过。
不是说疫情会持续一辈子,而是疫情会成为一些人永恒的人生印记,伴随一生。
爷爷奶奶喜欢捡瓶子闲不住,因为他们熬不过 “手停则口停” 的灾难记忆。
爹妈逼着你存钱,因为他们熬不过 “手上没钱寸步难行” 的贫穷记忆。
有些人的疫情记忆,也可能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当有些人想贷款买房时,不会再默认还贷压力,会随着工资的持续增长,而变得越来越轻松。他将变得更加保守。
有些人不会再鼓吹不需要学会做饭,饮食可以社会化解决。他多少都会开始考虑至少学个番茄炒蛋。
还有那些信奉 “天下大乱与我何关” 的人,也会开始祈祷中国社会稳定,岁月静好。
疫情对我们影响,不仅仅是被封城的那一两个月。他会成为一些人的魔怔,出现在未来每一次的选择里。最终成为我们这代人与后代的代沟。
下一代不理解你为啥总是如此保守,总在居安思危,为啥对传染病新闻如此敏感,为何总觉得稳定的中等收入的工作,远比那些高收益的冒险更有吸引力。
你也没办法让他理解,即使疫情过去了 50 年,其实你仍然有一部分灵魂活在疫情中。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疫情这事儿才算个啥啊?
你断过水电热粮网过么?
人类历史上,长达八十年的总体形式和平,历史上有过么?
我国接近全民小康,总体和平,免于战乱、盗匪和饥荒,你我称得上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吧?
全球 80 亿人,你猜我国这 14 亿人的分布是在什么位置?
乐观或悲观,改良或革命,共产或资本自由,
无所谓你是什么观点或态度,
走出温室,都是第一步。
以人类如此之菜的生物科技水平,战胜病毒是不可能战胜病毒的,只有打打组织战,才能勉强维持的了经济发展的样子。
打组织战要付出经济代价,不打的话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
由于愚蠢的人类已经输掉了科技战,所以只能在组织战和投降之间二选一,不存在两全其美选择,投降之后会发生什么,涉及科学的部分新冠说了算,涉及组织的部分你最好祈祷有利维坦能说了算。
你以为是接着奏乐接着舞,实际上奏得是 ngana rindu。
我不知道,我只是很害怕。
我不是怕病毒,我是怕我们所有人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习惯了出门戴口罩,习惯了人与人保持距离,习惯了没事不跨市、不跨省,习惯了不去电影院、不去旅游,习惯了每日的生活都是提心吊胆,因为谁都不知道哪一天会封城……
我其实也知道,哪怕明天宣布疫情已经结束了,疫情带来的习惯也不会消失,我们依旧会习惯出门戴着口罩,家里多少囤着一些东西,人与人依旧会保持着距离……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说如果,疫情一直不结束,
等到闺女长大的时候,她会不会问:爸爸,以前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啊?
那该是何等的悲凉啊。
这是朋友圈一个村干部发的。
不知何时,我们连回自己的家乡都需要向别人报备,
不知何时,我们连回自己的家乡都需要他人的证明,
不知何时,我们连回自己的家乡都成为一种非必要的事。
我知道基层干部的无奈,很多时候他们也身不由己?
我只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过去吧。
过是能过,就看怎么个熬法了。
穷人的熬法,富人的熬法。
中国人的熬法,外国人的熬法。
城市人民的熬法,农村人民的熬法。
小孩老年人的熬法,年轻人的熬法。
上海人民的熬法,其他地区人民的熬法。
总有相同的,自是不同的。
人类历史上,除了没有自然宿主的天花,从未彻底消灭任何病毒。
从过去各种病毒爆发和疫情过去的历史来看,疫情什么时候过去非人力可控。
另,按照现在的政策如果一直不变,可能疫情还没过去,就要经历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老百姓几乎人均受害者。虽然丧事喜办的媒体肯定不会报道这些负能量,也都会开精选评论看起来一切向好,但是事关每个人,早做过冬的准备为好。
要不是我时不时的会打开知乎、微博看看热榜,其余时间疫情这玩意其实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
我现在的每天状态,早上起来吃饭,完了去健身房(不戴口罩),用器材前拿消毒湿巾擦一遍。
一个小时过后去实验室(不戴口罩),工作到 12 点,去学校的小商店买个三明治(不戴口罩),吃完接着干活。
下午 5 点左右结束工作,收拾东西回家,路上进超市买点吃的(不戴口罩)。
对我来说,可以算是结束了。
唯有在刷各种新闻,或者有打算回国探亲想法的时候,被大几万的机票和隔离期劝退。
都说美国让老人穷人感染新冠然后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做一个社会大清洗。
我们现在不是正打着防疫的口号道德绑架做着同样的事吗?这种防疫手段,穷人能活过几个月?
奥密克戎能防住吗?答案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现在与其争论清零还是躺平,不如面对现实想想怎么可以逐步放开。
今天西安,广州又封了,西安在我记忆中已经经历很多次封城,半封城了。他们没有尽力防疫吗?尽力了。但是这不是尽力不尽力的问题,这是科学问题,承认不可能防住有这么难吗?承认防不住才有改进空间,不然永远活在我可以的幻觉中不能自拔。
我们要问 代价是什么?与其无休止的核酸和关闭商业我们是不是应该有针对性的解决,而不是一封了之,封城才是最大的躺平。一次防住,那下一次了?你能次次防住?哪个地方不是隔三差五就出问题,这就是走钢丝防疫,稍有差池就完蛋,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有人民身心疲累,基层涣散,官员怕担责,目前机制是否有问题,到底是更利于防疫还是不利于防疫?人民到底要生活还是只能艰难生存?
现在清零派最大借口就是老人孩子,那我们能不能鼓励老人孩子打疫苗,一次奖励 1000,介绍人给 1000 奖励,让疫苗接种率马上提高上去。这比全城核酸便宜还有效吧?
另外很多人说放开医疗会击穿,那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现在应该引导人们搞自我隔离加自我检测,加分级治疗,把抗疫资金投入到发热病室,甚至可以建立发热方舱医院专门收中重病患。
舆论应该引导科学抗疫,而不是一味恐吓人民,与其把资源花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现在就应该科普让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如何自我隔离,另外政府应该给患者自由选择,提供公共隔离场所给没条件自我隔离的人。我们应该做到无症状加轻症自我治疗隔离,中重症进方舱医院治疗为目标,让新冠病人完全和普通其它病患分开治疗,这样就不会冲击其它病人的治疗条件。
疫情三年了,我们竟然连下一步怎么走都没具体方针吗?都不敢说话吗?改革开放前我们有大讨论来凝聚共识,迈入改开,现在的环境更需要大讨论,全民参与,让我们走出疫情影响开始新生活。这个成就不比改开小。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各地停工停产越来越多,第一大支柱房地产行业哭兮兮,第二大支柱行业汽车供应链中断中,服务业基本崩溃,现在我们不能做缩头乌龟,现在应该尽快面对这些现实,病毒不会消失,我们还得生活,即便 10 年后病毒依然存在,所以拒绝封城是唯一选择,我门当然不选躺平面对疫情毫无作为,我们要想办法,要行动起来。
疫情当然会有损失,历史上皆是如此,有很多人陷入了迷思,觉得我们在这次全球疫情中能独善其身,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会有代价,但是我们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做到了最大的人道主义,为了恢复正常生活我们必须承受一些代价,而不是从不去思考,这不是禁区,这是通往正常生活的必经之路,作为一个成年年人,应该理性思考,而不是活在真空中。
目前这种真空是能持续的吗?不行。目前这个环境是脆弱的,是所有人拿自己积蓄和自由维持的一个假象而已,只需要国外几个邮件,几个病人就能打破的幻镜,说个阴谋论,只要老美不停寄有病毒邮件我们就得全国停产,另外网军忽悠,现在有些地方 3/5 个感染就封城,在配合网军,我们有可能完全丧失所有这两年积累的优势,目前网上有一些账号已经在不停的让封城,即便就 3-5 个人感染,然后配合一句,你想成为第二个上海吗?这种人其心可诛。
我们应该负起责任,尽快走出目前的境况,鼓起勇气过上正常生活,不要在幻境中无休止的逃避了
按照现在全国上至国际大都市上海,下到东北及南方各种边陲小镇的防疫政策,能不能熬的住那的分人了。
有的人上班不上班都有钱拿,也不打折,不影响房贷及其它开销,父母也有养老金又医保,自然轻轻松松熬过去了,还能吆喝两声加大防疫力度。
有的人不上班就没钱拿,甚至还有些人每天不但不赚钱还亏欠钱,房贷及各种开销岌岌可危,父母身体一般医保不充足,还时不时需要点特殊药,那能熬多久可就不好说了… 不过建议熬不过时候自行解决,免得算到了感染新冠去世的人数里,平白给各方面添堵
讲真已经不怕疫情了,已经躺平了,每次核酸内心毫无波澜,结果已经不关注了。但是怕隔离,怕封城,怕有一天确诊了被网暴,怕身边的人对我的疏远。
确诊了新冠我不一定会死,但是没有钱我一定会饿死。
还记得 20 年疫情刚爆发,全民恐慌,每天看着武汉的新闻眼泪止都止不住,想方设法的给武汉捐款,祈祷着疫情赶快过去。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该死的病毒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好不容易武汉解封了,在家隔离了一个月,阳春三月复工了,五月公司倒闭了。换了家公司,七月公司又倒闭了。又换了家公司,八月又倒闭了。又换了家公司,十月又倒闭了。
20 年全年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勉强填饱肚子。想想 19 年以前,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这种生活只能出现在梦里了。
21 年,大家都说会是很好的一年,没有倒闭了,开始裁员了,身边的朋友上班族一个个下岗了,做生意的一个个破产了。教育,培训,餐饮,医美,微商,电商,自媒体,建筑,房地产,各行行业多多少少都收到冲击。出去吃饭没有人一起谈天说地吹牛逼了,喝完酒一个一个对比自己生活的不易。
21 年七月,郑州大水,然后疫情,居家隔离一个半月,所有娱乐场所停业。2112 月,疫情,居家隔离一个月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停业。
22 年,3 月,我去了趟上海,回家隔离一个月,这期间我忽然发现,我一点也不怕病毒了,我怕隔离,怕邻居们攻击我,怕被网暴。
当身边出现阳性病例,已经没有人会对患者抱以祝祷,他们只有谩骂。
不知道能不能熬过
也不知道要熬多久
动态清零,常态化防控,防控方式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
过年没回家,非必要不返乡
清明没回家,非必要不离市
不能出市,出市要报备填表,回来要在出发地 48 小时核酸结果,回来要报备然后再验核酸
防控措施层出不穷: 三天两检、七天三检、七天居家健康监测 + 七天自我健康监测、还有 7+11/3+11 等等
一例确诊: 封控隔离
一例密接: 封控隔离
次密接: 封控隔离
时空交集: 封控隔离
人会传染,宠物会传染,飞沫会传染,气溶胶会传染,冷链会传染,快递会传染,摸过的把手会传染,我吹过你吹的风也会传染
经济低迷,收入变少,存款变少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会全部木大,所以不要停下来啊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人心
1937 年,人类第一次从鸡身上分离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实际历史有多长?不知道。
可能比人类都长。
恐怕不行
必须指出一点 疫情是逼你交出自由的一种原因 对某些人来说 它有存在的需要
张爱玲就说过 如果一个人 或者一个组织 暂时去管你 “借” 自由 必久假不还
前途光明,坚定道路自信
当放弃用主观能动性去战胜客观规律的时候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没有钱。没有了钱,即使不得新冠也活不下去呀!
下午十二点五十八分,和编辑畅谈新书之际,接到母亲的来电。
“上海的奶奶走了。你喊她一声奶奶,她也喜欢你,还是要告诉你一声”。
一时有些无措,不知说些什么。
我抬头望向窗外,春日的阳光绚烂,半个书房都被金光铺满。
这原本是个好日子,我想。
新书选题策划通过,也在上午正式签约,我本来还打算电话告诉母亲。
但猝不及防,在距离我四百公里的上海,母亲的婆婆过世,因为是特殊时期,没有专业做白事的人过来操持,母亲亲自帮她穿上了寿衣。
现在老太太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殡仪馆的人过来拖走。
是的,我用了 “拖” 这个词。
上海的疫情严重,资源紧俏,他们打了三次 120,也告知了居委会,目前还在等通知。
至于后事的料理,也都极简化。
只能是殡仪馆将人火化,将骨灰寄存,等疫情缓解一些,他们再去取回。
而因着亲属不能随同,亲友无法吊唁,母亲和叔叔已经去小区楼下烧了一些纸钱和衣服,以慰其灵,而后一一电话通知了亲朋好友。
他们能做的,仅止于此。
听完母亲平静的叙述,心下升腾起的潮湿雾气,在这个寻常的午后,我像是后知后觉里淋了一场大雨。
没有多大情绪上的起伏,却觉得湿漉漉的,晾不干了。
其实我大约能猜到,上海的奶奶这几天就会灯枯油尽。
就在两天前,母亲跟我视频提到她的近况,她那时已经无法进食,舌头早前就已经僵硬,牛奶也喝不进去,更别说吞咽和咀嚼。
之前进 ICU 时,医生就已经下过病危,她已经 86 岁了,身体多处器官衰竭,让叔叔和母亲做好心理准备。
而就在昨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她给老太太擦拭身体的时候,发现她的指甲已经发紫,双手全是紫斑,可能到日子了。
只是他们都比较担心,害怕没等到买来寿衣,人就走了。于是紧赶慢赶,叔叔在昨天晚上拿着核酸证明出门,买了一件寿衣回来。
没曾想,今天就用上了。
生前吃过那么多苦的老太太,其实一生都充满悲情色彩。
年轻时就守寡,一个人拉扯了两个儿子,在上海有了房子,也有了不错的生活。
唯一让人觉得惋惜的是,她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亲生的子嗣。
大儿子的孩子是女方带来的,成绩不错,事业也有成,去年在上海刚换了二百平的住宅。
而我,虽然没跟我母亲生活,但后来我们关系缓和,也自然而然称呼母亲的丈夫作叔叔,成为她名义上的孙女。
印象里,她是个嗓门大的老太太,心直口快,却一副热心肠。
这两年我工作变得繁忙,再加上疫情紧张,已经好久没去看她。
她总是叫我小姑娘,视频时也总是怪我不去看她,她催我成家,说不是亲孙女,但结婚了,也会尽她所能包个大红包。
我那时总是附和她,我说快了快了,有空就去看你,她点点头,已经看不见的眼睛还是笑弯了。
我猜她是个很寂寞的老太太,即便在上海有很好的生活,被儿子儿媳周到地照顾,但没有亲生的孙子孙女,多少落寞了点,谁又不想看子孙满堂呢。
这样想着,心里又开始下雨,谁也不愿意近距离目睹死亡探究离去的意义,但左不过,有时候你不得不面对。
母亲后来在电话里说,她原本是害怕的,但是现在不怕了。
她说,如果她对她不好,估计不敢帮她穿衣服,不敢和她冰凉的身体共同呆在一个屋檐下。
但是她今天无愧于心,所以一切来临时从容镇定。
一直以来,母亲自己身体不好,却没落下帮老太太早晚洗漱。
知道老太太爱干净、喜欢身上香喷喷的,洗澡也会放一点花露水,能吃饭那会儿,每天三顿饭吃完,母亲都会帮她刷牙,让她漱口。
每每推着轮椅带老太太出去晒太阳,小区里的老太太都夸我母亲是顶好的儿媳妇儿。
母亲说,因果是存在的,她对她好,所以换得来今日之平静,如果是恶毒的儿媳,怕是以后都睡不了一次好觉。
我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确实比很多儿媳都好。
我们聊了大概半个小时,挂掉电话,原本准备出的笔记搁置,重新写下这篇随笔。
想到几年前在《素年锦时》读到的一段话:
死亡终究会带来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面对身心的断裂且无可弥补,生活依旧将以稳定持续的节奏向前进行。
世间的悲伤,欢喜,妄想,落空,终究都是会被碾压而过的损伤的尸体。
生活的客观性,就是那一往无前的重复运动着的巨大钢轮。
生命有无可辩白的公正性,从那里失去的,从此处得到,从那里得到的,从此处失去。
因与果、生与死、盈与亏,都在岁月里锤炼和打捞,人与人之间以此得到守恒。
现在是下午五点,夕阳西下,时间流经窗台枯萎的百合,母亲还没有发来消息,不知道是否等到了殡仪馆的通知。
语言的表达终究有限,到这里已经没有多余的话赘述。
书上说: “祈祷在内心流出,它们都会成真。上天给出它认为正确的东西,从无错误。”
周奶奶,一路走好。
防疫其实不难。哪个地方发现了疫情,直接用核武器轰平。等到中国人死光了,疫情也没有了,抗疫就胜利啦✌️
中国不仅要实现全面清零,更要造福世界,把外国人接到国内,给人家治好再送回去,赢得世界各国好评,真正负起大国责任!帮助全球彻底清零!
对于中国居民而言,现在在熬的不是疫情,而是远比新冠更可怕的恐惧,被各种势力操弄的民意和迟钝的官僚主义。
熬不熬得过那就得看防疫政策将来会不会有所调整了,按目前全球情况来看,想清零是不可能的,况且病毒已经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各个角落了,共存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20 年的国内三四月就基本清零了,那时候我们同胞们还很团结一致,也全力配合防疫。那段时间时不时会看到国外面对疫情的散漫态度,天天刷新自己的记录,以及出现的各种暴乱局面。国内在严防死守境外输入方面做的是非常到位,在本土的防疫工作也是相当给力。那时总会有自豪感油然而生,认为自己无比幸运,但是这种感觉现在早已淡忘,如今每天早上八点多手机就会弹出相关的新闻报道,看到后更多的是烦躁感和无奈的心酸,有时还会因此焦虑一会儿。
然而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绝大多数人已经疲了,与其说恐惧疫情,倒不如说是害怕发生疫情的时候所要面对的各种无可奈何的人情世故。还得面对身边人跟邻居街坊们的眼色和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被间接地社死,一个感染者硬生生被口水成了十恶不赦的恐怖 分子。我想这应该是唯一的民众出了事影响力大过明 星的情况了吧。
对于外地打拼的,开店面做生意的,以及必须要到现场甚至经常外出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所在区域一旦有疫情出现,那就不能外出,一停工就是 14 21 28 天的,碰上西 安 吉 林 上 海这情况更是得按月起步,工作计划全被打乱,经营全都要被耽搁,停业后工资会不会正常发放,然后行业内卷打工人会不会遇到失业,公司没收入会不会濒临破产,这都是未知数。然而铁打不变的是每月的房租,日常开销,还有各种贷款,为什么现在的法 拍 房那么多我想各位都是知道原因的。那些被网上曝光的闹事 者们,在旁观的看来他们是在给社会添乱不遵守防疫安排,但他们真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饭碗,想维持自己的生计而已。
我工作因为只需要电脑就行,所以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甚至酒店都能办公,也没有去趟公司就得跨越大半个城市那么远,而且亲朋好友都在本地,所以影响不算太大。然而有些人张口闭口就说出门开自己的车不乘坐交通工具就行,以及平时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就能避免危险之类的话,看来他们是一点都体会不到当下打工人的苦衷,不挑担子肩不疼,说的比唱还好听。
不少外飘上班族因为家里临时出了些紧急事故,要立马回家,哪怕归心似箭也不能避免被隔离,一去就是 7+n 天,回来又是 7+n 天,以前请假最多一周就能搞定的事情如今要请假一个多月,敢问哪家公司领导还有客户们会没有意见的,工作的事情不好交代家里的事情也被耽搁了,然而更心痛的是自己所在的区域正在封控中不能外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事故发生,却做不了任何事情。这段时间刷到类似事件的小视频比比皆是,如今中年老人群子女少,如果不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话,这些问题将来也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现在也发现了,无脑网暴别人行踪轨迹的网民也是越来越多了,动不动就说别人爱到处乱跑传播病毒,完全不看看别人去的是哪些地方,就只知道地方多。敢问哪些指责别人的人,你们上班单位都包早中晚餐或者每天都自己带饭的吗,家里的日常开销都不用自己去买是吧?每天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快餐厅还有小商店不是很正常吗,因为工作应酬必须要去餐馆甚至娱乐场所别人能提前知道自己中招了还是怎么的,你们真的理解现在青年打工人的不容易吗?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健康第一,生命第一,金钱换不来这些。没错,国内的老弱病幼群体数量的确十分庞大,还不管自己有什么病都爱往医院跑,不去医院就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乱诊断,在药店什么处 方 药都能随便买,因此国内如果像欧美那样防疫的话,被感染的人只会更多,医疗系统很难保证不崩溃,更多的人会因为非疫情的原因去世,如今网络发达更是不缺造谣以讹传讹的闲杂人等,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要投入巨资动态清零了。
可是今非昔比了,那些成天嚷嚷着病毒有多严重的危害性,有多严重的后遗症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了解过还有研究过的,还是说你们比患者还有医护人员都懂,你们在别人出院后追踪调查过?给别人全身体检过?或者说只是被一些极小部分的风吹草动给带偏了节奏呢?坚决支持永久严防死守还有无限封控区域的人,那些喜欢网暴别人因为工作到处奔波跑遍全城的人,还有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网红砖家们,大多数是要么不出门躺在家里就能轻松稳定地拿工资,要么家里富裕有人养不操心家务,一辈子窝在家里都能生活无忧无虑吧?
如今疾病的毒性已经大大降低,各种特效药也在陆续问世,像国外那样彻底躺平固然还远远不行,但永远延续 20 年初那时的防护措施绝大部分人也没法承受的住,我只期盼政策能改动一下,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不要因为疫情把人心也隔离了,否则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在抗疫防疫中度过了。
我所在的城市,从三月份开始封城。说来讽刺,作为律师,需要独立承担医社保公积金。因三月份无法办公,颗粒无收,医社保公积金倒贴。此外孩子的奶粉钱尿布钱、房贷装修贷还要照付。四月将近中旬还没解封,压力大到崩溃。如果疫情还是这样反反复复,我估计自己这辈子是熬不过去了……
哪天没有核酸检测了,疫情就结束了
核酸检测公司都 tm 上市好几个了,你说利益链条多大?花几个亿买点热搜大 v 散布谣言恐慌,动不动封城全民核酸再搞几年也可能,然后移民跑路到病毒躺平的欧美买球队洗白白
可是他们赚几亿,国家老百姓就损失几千亿
可谓罪大恶极,民族败类
疫情你肯定熬的过… 但现在是疫情的事吗?
这个问题问美国,看美国能不能做到当年对付西班牙大流感那样。
不出意外,又是一波共存和清零的争斗
也是婶婶和兔兔的争斗。
我才疏学浅,还是大佬的话有水平
至于我的看法
如果新冠真如一些人所说是流感,佩洛西不应该害怕。
她可以大摇大摆来一次某岛,再大摇大摆回去。
证明新冠就是大号流感,什尼事么得,不虚,既能做到恶心对手一下,还能给共存派提供很好的宣传依据,能赢两次。
如果新冠不是流感,佩洛西更不应该害怕。
她可以大摇大摆来一次某岛,然后中途寄了,证明新冠不是大号流感,恶心对手的同时又有理由卖 2300 块一盒的辉瑞,赢两次。
无论怎么样都能赢两次,
那么,佩洛西得的这个薛定谔的新冠并且以薛定谔的新冠作为理由进行一次薛定谔的来访
到底在回避啥?
而我国要选择共存还是清零
主要问题是
6 岁以下的儿童和 60 岁以上的老人
没有服用任何,注意是任何口服特效药
得新冠痊愈后后遗症远低于流感或者根本没有后遗症
而且能做到这一点的 6 岁以下儿童和 60 岁以上老人在儿童和老人里占据大多数。
如果上面几个不能保证一一绿灯
现在开门躺着问题不小。
另外,给我扣防疫爱好者帽子的人,他们的套路真不新鲜。只要是上过本科哪怕是二本的人都知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个叫做低调俱乐部的组织,那里的一些文人疯狂诋毁伟人,因为伟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战,包括爱国地主组织的长工武装,山寨土匪,不妥协,目的只有一个,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低调俱乐部的人说 “和未必大败,战必大败”,伟人坚持抗战是让很多无辜的人流血,这场战争遥遥无期看不到尽头,万一失败了呢?就得一直这么打下去?炸桥毁路,烧麦地,先损伤的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工农!而张爱玲男朋友的上司,你看看,坚持主和,保证很多人可以活下来,还能继续干活,曲线救国,多好
我学历也不高,只有硕士,说我 XFH 也行,黄鹅也行,总之我不接受任何洗曲线救国和张爱玲男朋友上司的行为。
他最后寄在名古屋还算是得偿所愿。
最后说一句,拿西班牙大流感套的,情况不对了。
西班牙大流感那会儿,美国是什么情况?
一开始,美国是传统艺能,否认,然后粉饰太平,这个病毒死亡率很低,然后被打脸。
但是当美国发现这个病毒无法回避而且死亡率很高的时候,美国可没有躺。
美国拿出所有的劲头抗病毒,大美不对病毒低头,是真不对病毒低头。
你可以在当时的纽约芝加哥街头看到太多 “请注意!你将遵照这样的指示活动” 这样的告示牌,以及 “如果你发现患者,你可以到这里寻求帮助” 等标语。
隔离,焚烧尸体,用酒精画消毒带,警察定期检查,关闭达官显贵风花雪月的场所,医护给民众配发手册,不认字的还有图画解说
最没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做到农民撒上石灰然后浇水。
三年时间,美国把它打到感冒水平。
不仅是西班牙大流感,还有后来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前期是回避,可真的回避不了的时候,美国没有退缩,纽约的医护人员喷洒消毒液,美国工人加班赶工口罩,美国的战士对德国纳粹和日本没有退缩,日本的天诺海卡万载,美国飞行员一样做做到。
可以说,从一战结束到 90 年代,美国绝对对得起地球灯塔这个称号。
现在呢?时代变了,除了对海对面的对手不低头
对疫情、经济危机、甚至塔利班
美国都躺了
病毒传播性增高伴随着毒性降低,是人类对病毒不低头不妥协,宁死不屈,战斗几波后,病毒降低了毒性。
指望 RNA 病毒靠自己躺大发慈悲,
建议问问一个人,博加丘。
十日谈告诉你们答案。
麻木了,真的,已经对疫情麻木了。
以前,还会关注疫情,还会说,加油,看着小朋友在护士面前跳舞还会感动,现在看着就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2022 年春节后,动不动就封,封这里,封那里,完全就是封字诀,封了,就好像解决了所有问题一样。
我是支持党和国家的政策的,但是,层层加码,到了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封,就是暂停营业,真是生活很艰辛啊。
反正,现在无所谓了,听党和国家的话,要我做啥我就做啥,安安静静的做个听话的小工具人我觉得也挺幸福的。
感恩有你,谢谢你。
疫情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公平,像死亡一样公平。
疫情把全国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从区域折叠,贫富差距,强制连接在了一起。
疫情不管你是贫民小区,还是中产学区房,又或者富人别墅。
全面控制的情况下,身家亿万,月薪十万,底层打工人,都过上了相似的蜗居生活。
很多人觉得这种日子难受得让人发疯,
但其实在疫情之前,就有上亿人数十年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在疫情前,上亿人的生活仍旧是从一个睡觉的窝,到一个打工扭螺丝的窝。
社会在公平,在以人为本理念上落下的课,最终都在疫情上集中体现了出来。
疫情改变了什么,又没改变什么,这还是我们那个社会,同一群人。不同的只是从以 GDP 为核心,变成了以防疫为核心。
不要觉得现在管理苛刻,不近人情,
疫情曝光出来的那些问题,存在了几十年,只是一直被 GDP 增长目标掩盖。
你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在此之前都有无数人一次又一次的默默承受,没有人去关注。
好好学习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吧,
买个电脑,多屯粮油,冻货,多下一点游戏和影视剧。
不要去担心贷款,收入,债务,人活着就不会被钱逼死,
真平民的生活状态,即使停工几年,开销负债也远远远远低于房贷。
无产阶级失去的是锁链和房贷,得到的是广阔网络世界,身心彻底自由。
这个病毒已经很弱了,比尔盖茨公开说由于疫苗做的不好,大部分非洲地区已经通过奥密获得了免疫能力。
按照现在 99.6% 的轻症率,社会不会崩溃的,只是我们觉得封闭是个更优选择而已。
做好思想准备。
即使这次新冠疫情过去了。
我感觉,每隔一二十年,人类社会可能就会面临一次病毒大流行。
区别只是病毒流行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
这是不可避免的。
还是要乐观。
经济压力摆在那里,滑不过去的。
疫情?
接下来的无差别失业降薪潮才是真正煎熬
我们中的一部分能熬过
能不能熬过疫情(❌)
能不能熬过封城、每天核酸、足不出户、15 天警告、门口大喇叭、“众志成城”“生煎包加油”“听我说谢谢你”…(✅)
我不想再戴口罩了,不想再被隔离了,不想再做核算了,我不戴口罩就能在商场里自由的逛街,不用做核酸就能去医院看病,不用吃饭购物的时候亮出健康码,但是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渺茫起来。
似乎回到 2020 年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我不禁的悲伤起来没有病毒的日子似乎也最终定格在了 2019 年年的那个夏天,我茫然的望着日历仿佛那就是在昨天,一日复一日的疫情夺走了我们的时光,我不知道是我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但我只知道放眼未来回到 2019 年的那个夏天恐怕不再可能,幸运的是我有机会体验到了没有疫情的日子,不幸的是疫情恐怕可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这是整个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悲哀。
我真无法想象在我儿子出生时我该如何向他描述那个没有疫情的年代,我认为从 2020 年开始世界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哪怕新冠病毒变成了一个大型流感我们也无法回到那个曾经令我们快乐的时代。
当然阔以
如果情况有必要,咱们这边甚至可以明天就跟欧美同步,宣布已经不存在致死率极高的疫情。
这就是一个宣传的问题。
至于病毒养蛊一说,咱们这边 14 个亿的体量再怎么大也没外面几十个亿的体量大吧?
当时还有传言称病毒在艾滋病人体内练级,也没见练出个超级致命性病毒。
就目前看来病毒的毒性在减弱,很多人都是无症状感染。
搞不好还有大量的人其实已经感染都痊愈了,但是自己不知道。这次上海的情况,那些患者看上去比医护人员还生龙活虎。
还有后遗症一说,这个也是众说纷纭,但就普遍角度来说,拿英国举例全国估计一半的人感染过新冠,如果真有那么夸张的后遗症,早就民不聊生了。有后遗症是不假,但基本过段时间也能痊愈。
当然,现在疫情防控还是很重要,毕竟咱们国家人口众多,如果大规模感染,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造成医疗挤兑,从而造成社会性恐慌。
而另一方面,严格的防控措施影响到了国民经济和群众的日常生活,虽然总体来说还是很拥护政府的政策,但生活水平的确不如之前。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生活相平衡,我觉得接下来应该会有相应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除了等待病毒自己减弱毒性,还得指望有特效药或者效果极好的辅助药,昨天看了个帖子据说加拿大那边居民已经可以在药店买到相关药品了。
现在我认为还是要维护清零政策,至少对年长者和婴幼儿有利。
。我估计够呛。现在的我简直要抑郁了。本来我们去年的装修合同,因为疫情全泡汤了,这几天又谈好了,结果总部在上海,又卡住啦,坐标杭州,这两天又有新增病例,政府管控是好事,但同时能不能为我们这些非公务员考虑考虑,己经吃了两年老本,物价房租疯涨,我觉得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它让人看不到希望,丧失安全感,没有了动力,到目前根本看不到疫情减弱,好像全国遍地都有,我估计这辈子大概要和它共存了,这病情太邪门,致死性不高,传染性太广,不知啥时是个头哇!
瞎想什么呢,天花从被发现到彻底根除花了几千年。
其他的没有跟除的,连苍蝇蚊子老鼠都跟出不了,看不见的病毒就能根除?做梦吧。
熬不过,病毒的迭代可以熬死我们这条命。
曾经夺人性命的鼠疫、肺结核、出血热当时哪个不是洪水猛兽。
最终的结果是病毒还在,只是人类知道怎么去控制并治疗传染源。
当年爆发的时候那些人没有病死也老死了。
但是这些病毒一直还在源远流长。
目前来说,我觉得疫情没有那么可怕了,其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只是现在的疫情像是一个被无限放大了的灾难,所以我们有点心慌慌。你只要想想生活中各种潜在的危险,比如癌症,火灾,车祸,地震,食物中毒,高空坠物。。。很多,只是我们没有特别去关注,所以平时觉得没什么也不会过多的思考,也没有那么惶惶不安。
我想说的是灾难始终在我们左右,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能做的只是预防,担心害怕是没有用的,生活还要继续。生命在灾难中进化,完善,更加茁壮。
所以这辈子熬过了疫情,值得高兴,若是疫情一直在,那样没关系,太阳照常升起,我们也要一直继续。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都是要死的,能不能熬过去,就看年纪多大了,三十五岁以下的,大部分会熬过疫情的,三十五岁以上的,就不一定了。
能!看下面: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囤菜了吗 ……"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妥妥被 “囤菜” 这个话题刷屏了。
十年前大妈抢盐,我笑了;疫情初,大爷抢药,我也笑了;
事到如今,轮到自己激情下单购入大冰柜,疯狂囤菜,才知道,自己当初实在笑得太早了 ……
想想上个月自己断舍离掉的 “无用” 之物,放在现在,全是宝物;
想想妈以前的囤积癖,现在看来,那都是智慧的积淀!疫情打了谁的脸?我的!
这次横扫朋友圈的大采购行动,让很多人看清了奋斗的本质:什么家大业大房子大,唯有冰箱大才是真的大。
2022 年 4 月,很多人对着春色发下毒誓:疫情后一定要把家里重新拾掇一番!
即便不能拥有卡戴珊家的步入式冰箱
也至少要让客厅变成这样 ↓↓↓
嫌装修太麻烦的我,也做出一项重要的人生决定,那就是:
跟父母的生活习惯深刻和解。
熟悉笔者的朋友应该知道,秉持着科学养生精神,我曾写过多篇苦口婆心的长辈 “劝告长文”:
《妈,快把家里的 XXX 扔了!》
《妈,XX 真没你想地那么糟!》
《妈,你做的 XXX 真的不安全》
文章大都 100% 适合转发到家族群,翘首企盼家人抛弃物资匮乏时代的 “陋习”,拥抱更健康舒适,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生活。
但在这次疫情面前,我不得不公开承认,被狠狠打脸了。
这是人生思想观念和职业生涯的最大滑铁卢——家里冰箱塞不下的时候,父母的囤积癖、对碳水的热爱,对腌制食品、干货的执着——这些哪里是什么 “陋习” 啊,这是真正的岁月智慧!
最大限度常温保存食物,极端情况下能让一家人好好活着,必须得靠上一代人的传统技艺。
唯一不同的是,我决定吸取上海人的教训,多囤一些真正的硬通货,烟、酒、可乐,到时候一定能派上大用场。
只是没想到,一顿疯狂操作囤完货,略有些忧思过度的年轻人竟直接把家里 60 后父母整无语了。
爹娘望着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双双满脸狐疑:“你们要不要这么夸张。”
管不了这么多了,去特么的断舍离,贪生怕死的本能,让局长只想在关键时刻好吃好喝好好活着。
想必这一波囤货习惯或许会终身跟随我,变成深入骨髓的记忆:
40 年后儿孙绕膝,孩子们追着我问:“爷爷爷爷,您是不是有囤积癖啊?”
我大概率只能双眼眺望远方,回想起那个盯着手机疯狂购物的下午,悠悠地告诉他们:
故事,还得从 2022 年说起 ……
人呐,终究还是会活成父母辈的样子。疫情中的家庭结构
话说回来,这波上海疫情,改变的绝非我一人,禁足在家的上海人,才是真的变了。
他们不仅掌握了水培蔬菜技艺;
还因对蔬菜的深切渴望,开始写诗
而在蔬菜盲盒里抽中幸运大礼包的上海女人,
直接掌握了爬行动物擒拿烹饪术,把这盘主动送上门的硬菜,拿捏得死死的。
是的,如今的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就像丛林里的狮子,上海妈妈们像母狮子一样每天在团购群里游荡、狩猎,寻思着给崽子找吃的。
而公狮子,则躺在沙发上说:
不用抢了,会发的。
但没用的老公千万别扔,说不定他还能给你添乱子,近日上海最悲惨的一幕流出:
老公出门取鸡蛋,手抖撒了一地。老公小心翼翼蹲在地上捡鸡蛋的样子,直叫人扼腕叹息。
对此,有网友表示:简直不敢想象后果,如果换成我,想直接蹲地上吸溜喝了。
这位老公回去究竟会不会被老婆骂死呢?
其实有些过虑了,毕竟此时此刻许多上海老婆都忙着感受自己和彭于晏同居的日子:
彭于晏禁足,她也禁足;
彭于晏吃咖喱土豆胡萝卜,她也吃咖喱土豆胡萝卜;
彭于晏煎牛排,她也煎牛排。
如果这都不算同居,那到底什么才算!
这种时候,谁还想得起家里已经有个老公了啊?疫情职场内卷
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在这种特殊时期,也没有闲着。
某小区团购了一头猪,封禁期间找不到屠夫,众人只能急得对整猪望洋兴叹。
此时,小区的一位外科医生挺身而出,直接在小区门口拉出一个手术台,按部位精密切割猪肉,好分发到各户。
" 整猪取平卧位,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筋膜及肌肉 …… 彻底清洗猪肉,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袋封装猪肉。术毕,送往住户家中进一步烹调。"
这是 2022 年最让人感动得口水直流的手术记录。这件事也不由得让人再次叹服:医生果然是永不过时的黄金职业啊。
不知道。
但是我熬不过防疫。
如果经常封闭的话我这辈子都不敢买房买车。
这个病毒本来就会永久性跟着人类。所以不是熬不熬得过疫情,而是熬不熬得过抗疫。
新冠疫情的大结局就在 2022 年之内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DT 财经(ID:DTcaijing),作 者 | 金花鼠、张晨阳、编 辑 | 王朝靖、设 计 | 郑舒雅。
新冠疫情,正在从现实空间和互联网两个途径影响人们。
文字、图片、视频、录音,与疫情相关的消息通过社交网络不断传播,科技把人们本来肉体直接感受到的 “附近” 转化成数据化的 “附近”。于是,人们不仅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还要密集地、频繁地为远方的哭声忧郁愤慨。
根据 DT 财经的《年轻人疫情影响报告》,互联网上疫情相关的消息正在影响人们的情绪,越年轻,受到的影响越大。百度指数显示,今年 3 月以来,上海居民对 “心理咨询” 的搜索激增。最近一个月,“心理咨询”的热度大概同比上升了 250%。
在当下,心理 “自救” 似乎也成了一件紧急和必要的事情。
我们找来了 4 位在上海生活的年轻人,隔离时间从 22 天到 38 天不等,在居家的日子里,他们都有过不同程度的 “情绪失控”。最后,有人选择和负面情绪共存,有人通过培养爱好缓解焦躁。我们通过可视化还原了他们的居家生活日程表并通过采访,试图了解他们如何重新找回内心的秩序。
在疫情坏消息满天飞的互联网上,许多年轻人都在沉浸式关心 “远方的哭声”,他们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共情力,但也会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而情绪崩溃,进而产生对掌控命运的无力感。
DT 财经的《年轻人疫情影响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 95 后(62.9%)和 00 后(65.6%)因为互联网上的疫情负面新闻、情绪式发言心情变差。
对此,新闻传播学者方可成认为,“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是这个年代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事情”。
@李四美 女 上海浦东新区 封控 29 天
对于做传媒工作的李四美而言,比起买不到物资,疫情对生活更大的影响是她主动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上的负面消息。
最初是一些数字,然后是更为具体的报道、视频、聊天记录、对话录音…… 图像和声音把远方的个体的痛苦带到眼前、耳边,一次次冲击着李四美的情绪。有一次,李四美看到一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的新闻,瞬间就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我会真的崩溃。”
“我好像陷入了旋涡,一边难受,一边忍不住检索那些令人痛苦的新闻,然后转发、愤怒、最后失落。”
最初,难以集中精神的李四美选择通过分泌多巴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我开始做点能让自己专注的事情,比如沉迷健身和打游戏,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和获得游戏快感,而是想让自己有点可以全心全意投入的事情做,暂时不被打扰。”
另一方面,李四美也有矛盾的点:“看了难受,不看也难受。闭上眼关掉手机不看可能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是,你清楚地知道这些事情真实发生着,并不会因为你不再关注就不再发生。所以,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逃避?”
这几天,李四美在沉浸式看消息和沉浸式转移注意力之间来回平衡。她仍然会关注互联网上的信息,但是会有选择的关注那些立场客观、报道全面的中外媒体和自媒体,她还搜索了一些社科知识,试图找到缓解情绪的方法。
她和我分享了一句话——我有时会自我安慰:盲目的快乐,也是属于蒙昧无知的快乐,“走出幻象” 后的痛苦,却是清醒者的痛苦。
DT 财经的《年轻人疫情影响报告》数据显示,因为疫情 / 封控,有 46.4% 的人和邻居的关系变好,有超过 44.2% 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小区的构成和社区工作。
或许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那样,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比起因为各种数字、各种概念而难过,我们可以做的,是首先和现实中具体的人,建立起连接。
@卷心菜 男 上海静安 封控 24 天
卷心菜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和朋友面对面聊过天了。居家隔离带给他的,除了生活条件被迫降级、工作效率变低等烦恼,还有迫切的和人交流产生联结的渴望。
“主要是没人跟你说话了突然。以前在公司,同事之间还能聊天,再不济点外卖你起码还能张嘴跟外卖小哥电话一下。现在足不出户,你连张嘴说话的机会都几乎快没了。这就太可怕了。” 目前卷心菜和两个室友一起合租,但大家平时在各自房间,彼此不认识,所以交流也不多。
隔离大概一周的时候,卷心菜感到聊天需求爆发。“我其实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要阳台唱歌、或者开着窗户大喊一声。张口说话算是自我情绪的一种调节吧。” 为了不总是对着墙、对着阳台外的马路发呆,卷心菜还报名了志愿者,负责所住楼栋的物资分发工作。“这样起码可以下楼活动一下,跟其他志愿者也能说上话。”
因为居家封控,卷心菜开始与过往素不相识的邻居们建立起连接,比如把自己的食材送给有需要的人。“一个看起来很体面的老爷爷,死活不肯免费拿我们送的东西,最后塞给了我 300 块钱,还在小区群里说: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大家远亲不如近邻,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上海会更精彩。”
卷心菜告诉我们,住户群里互相帮忙的氛围让他很感动。前几天,小区出现了阳性确诊,住户群里都在提醒小女孩要准备什么物资,如果有缺的,大家还会把东西放在门口,有个小姐姐统一拿好放到女孩家门口。“为了让小女孩不要害怕,大家就在群里说,等她回来记得帮我们带油盐酱醋。等女孩上车后,大家又开始时刻问女孩是否有到方舱,直到她安全到达,大家才结束。让她无聊的时候,给邻居们同步方舱生活。”
最后,卷心菜分享了最近两件令他感到快乐的事情:
第一件是,这两天他跟一个室友说话比以前多一点了。“我看到室友平时会在家做肉圆子,今天我把我的肉糜给了我室友,我室友今天晚上做了肉圆子,给了我一份。我觉得这件事比我自己做饭要开心。”
第二件是,由于冰箱放不下那么多菜,卷心菜在小区群里问,谁家冰箱能放下一只鸡,我送他一只鸡,到时候给我来碗汤就行了。“有个阿姨就回应我了。当天晚上她就送给我了,我都没想到。她申请加我好友,申请的备注是:鸡烧好了。”
美国作家帕特里克 ·J. 麦金尼斯在书中提到当代人普遍具有 “错失恐惧症(FOMO)”——一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理。
而疫情期间,时刻更新的新闻动态、政策消息、小区群里时不时就冒出来的团购消息,不断着放大着人们对信息 “错失的恐惧”。
在书中,帕特里克提出一条建议:你可以把你所有的事情按照目标排序,按照重要度去安排。
@捏捏 女 上海浦东新区 封控 38 天
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浦东新区,捏捏是上海最早一批居家隔离的人。
以前,捏捏觉得小区群家长里短的,有消息从来都划走,但现在,反复看手机、不放过任何消息已经成为捏捏的生理本能。
“每天睁开眼睛,先把上海官方每日发布的阳性清单看一遍是固定安排。吃饭、洗碗、工作的间隙拿起手机,刷刷疫情新闻,看看团购情况和群消息也成为习惯。我还会去了解病毒,去搜索香港、美国的数据,看看传播情况,就想知道这个病毒到底有多厉害。”
与此同时,大量的消息让捏捏的生活变得碎片化,频繁切换 App、切换各种团购群之后,捏捏开始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反思。
之前,看到什么新动态消息都想点进去看看,看到别人买东西也想跟着买。总是担心错过了什么。但是,到底什么才是需要的、重要的?这是需要筛选的。
捏捏说,“在各种消息上的时间会有一种破碎感,我反而对工作这件事有很大的改观——工作很大程度上给我一种规律感和在路上的感觉,是整块的东西,时间上、内容上都是线性的。”
她还捡起了断了半年多的手帐,反思了自己的消费习惯,准备以后过极简生活。“因为在家其实花不了什么钱,我就开始想,是不是之前买的无用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我会买很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沾边的东西,也会囤日用品。很明显囤的日用品比兴趣爱好的东西实用很多,兴趣爱好的东西手帐、游戏、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也需要,但是一两个就够了。”
已经居家了一个月的捏捏,现在还是会焦虑,不过,她正在努力和这种负面情绪共存,“负面情绪避免不了,就和之前失恋一样,它总是需要某种方式的妥协或者改变一些外在环境吧。但如果外在改变不了,就只能共存。你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虽然存在但没有那么重要的,控制自己不放大那些负面的,也不要产生外部性就好。”
疫情的反反复复,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摧毁人们的希望。令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不仅是因为 “疫情可怕”,也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心理学教授吴正言认为,人本身有急性应激调节机制,哪怕现在处境再苦再难,但如果能预期某一个大致时间点处境会改善,忍受力也会大大增加。
所以,如果外部危机暂时无法解除,那就只能想办法让处在未知中的个体增加 “心理耐受力”,建立一些更可控的预期。
@耶耶 上海青浦区 女 封控 22 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耶耶的生活被 “抢菜” 包围:6 点和 8 点半抢叮咚买菜,10 点半去每日优鲜,再过 20 分钟是山姆,下午还有社区团购……
时间被精密切割成 N 个小块,每一小块都有要完成的目标:提前 10 分钟打开 app、加购物车、提前一分钟手指放在购买按钮上蓄势待发,然后手指不停地点;结果大概率是失败,所以还要再花 10 分钟来懊恼叹气。
“抢菜完,转头就忘记自己刚刚在做什么工作了,经常是晚上要开始赶白天落下的进度。虽然待在家里,但每天都感觉特别累,睡得早,睡觉中途还要醒过来。不知道这种令人疲惫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转折仍然来源于抢菜。
有一次,耶耶终于成功抢到了菜,囤了很多蔬菜。男朋友对她说,“你当时双臂高举,简直像申奥成功了。” 她发现,如果适当降低心理预期,或许自己会更容易变得快乐。
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被动的 “预期降级”,但如果能通过小事就获得积极情绪,何乐而不为?
她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些更容易完成的小目标:一天吃一个鸡蛋;一天有一顿吃水果;同一种菜品,尽量用不同的方式烹饪;成功学会烤鸡……
同样是抢菜,也可以把 “没抢到好失败” 的概念,换算成 “没抢到也 ok,抢到了安全感就加一分” 的想法。
这两天,耶耶的男朋友要过生日,她努力搞到了一个蛋糕,在两个人都忙碌的工作日紧赶慢赶,做了一顿大餐,然后把蛋糕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分享给几个邻居,让大家都解解馋,吃一下久违的甜品。
她说,“外面的世界不平静,我就想做点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把握住我能把握的。”
(题图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先不想着熬过疫情了,熬过封城再说吧。
我都关家里 38 天了,本来都熬着能出门了,一个阳性老太太不能到从哪里冒出来了,一个小区又放倒。
市区的人直接来接管小区了,少说又是 14 天起步。
小区里的那些店铺都关门了,解封的时候不知道又是几家关门。
每次解封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店铺开门,曾经的店铺关门。
中国人开店的心结真的很重,做生意就总想着开店。
现在这疫情,你这个城市出一个病例就是十几天封住,人们都谨慎消费,开个小超市还勉强,你开店干嘛!不是给房东送房租吗?
很多人这对风险的预判和做生意的逻辑真的理解不了!
2021 年中国吸烟死亡人数 100 多万人,新冠死亡人数 2 人
未来太远,还是先争朝夕吧,过好今天,明天也会是好的,明天是好的,后天也是好的,后天是好的,将来大概也是好的。
只要把疫情控制在动态清零状态就可以视为已经结束了啊,只是它还会冒出,冒出再清零。
人与自然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年都会发洪水,你为什么不焦虑呢?为什么不可以把疫情看成另外的洪水呢?发洪水溃堤的时候我们是想办法把缺口堵住,疫情爆发我们一样努力把缺口堵住就好了啊。
不能因为一些问题的存在,就去否定整体的防疫政策,不能因为一些问题的出现,就前功尽弃、彻底躺平。
不是躺平就完事了,一旦守不住,各种等候在外面的豺狼虎豹会冲进来分而食之,退缩从来解决不了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基本立场不动摇,总会迎来动态清零的光明时刻。
上海朋友发的,我深以为然,中国人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国人!
那至少要在新冠演化出更低毒性的版本,重症率死亡率与流感差不多,并且在疫苗和药物的加持下,甚至能做到死亡率低于流感后,我们才能考虑打开国门。
更何况我们还要祈祷新冠不再变异出更凶狠的变种出来,而这恰恰是新冠这种 RNA 病毒最难预测的。
世界上的病毒并非都是遵循越变异危害力越小的进化规律的。比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人类已经与他们奋战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了,他们的致死率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其中艾滋病毒甚至到今天,人类都没有拿出有效的疫苗来。所以只要有人跟你说新冠最终一定会越变越弱,那就是不尊重基本的科学常识了。针对新冠这种善于变异的 RNA 病毒,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如 2003 年非典疫情那种的强效物理隔离方法了,在病毒进一步变异之前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我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但是当新冠已经在全球肆虐后,彻底隔绝病毒已永远不可能。只要世界上还有人在持续感染新冠,新的变异就会层出不穷。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疫苗强化免疫屏障,将特效药物投入大规模生产,尽量做到打开国门后新冠不大规模传播。
即便大规模传播不出现太多重症造成医疗挤兑,同时用药物和更专业的治疗保障不死太多人。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新冠疫情中恢复人类原有的正常生活。
很怕被隔离。
因为我付不起隔离费…
2022 年 4 月 10 号
加一条。在家隔离也隔离不起,因为菜很贵了!!!又不敢不囤一些。开始焦虑,数家里有多少吃的。
我又又居家隔离了。
上个月是大家一起封,呆了九天,还可以出家门,还可以在小区买菜,下楼做核酸。
今天我是被封在家里了,小区倒是没事。我被精准封了。
家里人是次密接已经被带走了,感谢政府是免费的。酒店是比较有名的那个连锁快捷酒店,环境还可以,饭也很够吃。
就是又又不能工作了,真的不是所有工作可以居家办公的,不上班就没有钱。
小伙伴一会儿给我买吃的送门口,网格员也很好,说每天倒垃圾找她,给我发了小区里卖菜和便利店的电话说都给送。
现在就是希望我这条线上的密接没事,我妈比较搞笑了,说要不要去庙里拜一拜希望他没事。
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
许愿希望密接平平安安!
4 月 16 日。
我已经做够核酸啦~
网格员蛮辛苦的,每天过来帮忙丢垃圾。还戴着普通口罩,我家里有一包好久之前买的 N95 给她了。让她注意安全啊。互相鼓励感谢。
但是,我们这个城市出了韵达这个王炸~
就。。。我解封了也不能出去。
好难啊,也不知道干什么了。
计划全给打乱了。
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都在别的城市拿了韵达快递。。。他们也加入了我们每天吐槽疫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每天都是卧槽咋回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就很多搞笑的事情,我同学网购买的鸡爪,她都啃完了。发现是韵达哈哈哈哈哈,
还有一白天和我讨论韵达炸了炸了还好她没有韵达。晚上家里人回来,说取了韵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整个呆了。
感受到了被封的好处了~外面炸了我也没问题啊,谁让我早早给封了呀嘿嘿嘿嘿嘿嘿嘿
感觉大家现在整个状态都还蛮乐观的啦。
王者新赛季了打起来!
再说一下在上海的小伙伴,每天刘畊宏直播间哈哈哈哈哈。
我是不想动,我只想睡觉。
在疫区的小伙伴,每天该吐槽吐槽,但是我们每天还是很乐观的,都在计划疫情结束去哪里玩耍了~
就刚开始碰到被封这事都会焦虑不开心。
上海的小伙伴说他们麻了,该咋样咋样开开心心的,和我说没事的。
现在别的城市的小伙伴和我说韵达这个事被封,我和他们说没事。
上海的吼我囤菜。我吼刚被韵达波及的囤菜。
大家就是这样互相鼓励,有经验的告诉没有经验的,小伙伴隔离比自己被隔离都着急。
已经封了的吩咐没有被封的怎么做怎么做
现在虽然疫情更严重了,我们也没有摆烂。积极应对。
现在外面已经春暖花开。
五一解封无望的话,总得让我过个六一吧!
谁还不是个大宝宝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跨过生死后,能不能熬得过去也就那回事。
3 月 18 号晚上,爸爸说爷爷估计快不行了,还能撑两个月。
3 月 19 号上午六点,弥留,医院都直接让带回家。
3 月 19 日上午八点知道这个消息,立刻买当天的车票回家。九点,排队做完小区内核酸后出门。
3 月 19 号下午,距离到家半个小时前,爷爷去世。
3 月 26 号,送了爷爷最后一程。
省内低风险到低风险,隔离政策 3+11。我从 3 月 20 号被隔离到 4 月 3 号。在这期间,3 月 26 号本地有阳性感染者,一刀切政策,停工停课,全部居家隔离,我们家直接被锁,一直到 4 月 3 号才开锁。
开锁解封后也不能回去上班,封城到 4 月 9 号。
因本地疫情,行程码带星,购买了 4 月 10 号的车票,返苏后依旧是 7➕7 隔离政策。
这就是疫情下,我平平无奇的 3 月和 4 月。
_熬过了疫情 却熬不过_人心
现在看来够呛
如果有一天,我羊了的话,谁该负责呢?
吉林长春北国春城,这个春天却格外寒冷。哪怕是延长供暖期,春城人的心也是冷的。我今天在思考这样一件事,就是,如果有一天,我羊了的话,谁负责呢?这个问题,对于疫情之下的每个吉林省人,乃至每个中国人都值得思考。毕竟谁也不知道,疫情会在何时何地何人身上出现。
**我自己负责吗?**可我已经将近一个月没出门,配合防疫工作居家隔离了。自从 3 月 11 日疫情爆发,我小区只出了 2 次,都是去大超市买菜。哪怕是一开始,政策上可以 2 天一采购,我也努力配合,4-5 天才出一次小区。后来 3 月 20 日疫情大爆发,不能出小区了,外采变成周边小超市订购,卡点取货了,我也尽量一次买好多日的物资,节省人力物力,不给政府添麻烦了。【此时线上买菜很难抢到,那么多线上渠道,沃尔玛,欧亚,京东到家,多多买菜等等】**我一个常年网购人,买菜都如此之难。我根本想象不到那些老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人该如何买菜。**再后来 3 月 20 日后,官方唯一渠道是社区带订的蔬菜包。截止目前,我没有参与订购。
**但我得负责,因为我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么久。**没在能购买物资时,多买上几箱。面包,燕麦,方便面,火腿肠这些东西,在长春严格管制后,我所在的社区,根本没有政府部门的信任渠道。只能去附近超市店长那里卖惨和网格长卖惨,拜托帮忙订取。但这个行为,让疫情防控的风险性大大增加了。但我有办法吗?我没有,我为此感到十分抱歉。
我没订蔬菜包的原因有三,其一,社区的蔬菜包有什么不知道,甚至可能我订了,一大部分都要因为没办法食用,被浪费掉。大部分蔬菜包黄瓜、胡萝卜这种可直接食用的菜很紧俏,茄子,土豆,花菜,芹菜,通通生吃不了。其二,社区老人孩子较多,但蔬菜包供应紧张。我们楼限量 10 个,住户几百人。网格长倡导大家尽可能优先老人孩子吧,能坚持就坚持下。不止是我们小区,我相信其他小区,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坚持。我甚至十分担心部分老人思想觉悟高,或者经济上负担不起,或者没有微信,不会接龙,并未参与社区内订菜。其三,我现在真不想坚持了,我想订吧,不能食用的蔬菜可以和邻居交换。可前两天订的都没到【4 月 6 号订购的蔬菜包,在我发这篇文章时刚刚到达】,最近不接龙团购了。真的,我们小区,至少我们楼真的没开过水果包团购,肉类团购,米面油,以及其他生活物资团购。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诸君请谨记,舌头无骨,却能杀人。
**那我的邻居们负责吗?因为他们想拥有零食,想拥有饮料,或者其他有风险的外采需求。**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旦有人再群里说想喝饮料,或者偷偷买了零食,就会被其他居民讨伐。喝酒的人偶尔能换到心头好,抽烟也会得到其他烟民的帮助。喝饮料是罪过吗?不是吧。但不得不说,疫情期间,如果买饮料,的确会大大的加大志愿者,或者网格长的工作强度。他们也是人,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累了,还没什么报酬,如果让他们扛水,真的是件很过分的事情。可这个世界上存在少数人,少数人不喝咖啡,会有戒断反应,少数人不喝饮料,会情绪暴躁等等。因为隔离太久了,真的太久了。可一个人想喝可乐吃零食,真的不是什么大罪过吧?疫情之下,这事却变得如此天理难容人神共愤了。
我相信大部分长春人的社区群借卫生巾,卫生纸的事,也常有发生吧?但,疫情这么久了,是否还有其他小区,或者居民楼,买东西和我们一样很难,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官方认可,安全的渠道买到这些东西呢?那些保供单位的阳光,为什么普照不到这些地方,值得人深思。
诸君请谨记,舌头无骨,却能杀人。
**那网格长负责吗?**可她有这份付出应得的报酬吗?这我不得而知。我看到的是,小区组织测核酸,农民返乡登记,日常解决居民问题,个别住户订药,甚至时不时停电也找她沟通,**人无完人,她真的很忙很辛苦了。**我看到的是,很多居民因为长期隔离,情绪被放大,遇到事情解决慢了,或者她无法解决的事情,对她的态度十分恶劣。说她权力大吧,的确现在很多事情都要经过她手,大事小情。但她能解决的问题也实在有限,她每天都不知道能不能订到蔬菜包,疫情起一个月,只带头订了 3-4 次蔬菜包,今天是 4 月 8 号,但 4 月 6 号的蔬菜包,今晚能不能到货,她都不知道。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怪她,因为大家看到她的忙碌,她的努力了。
但网格长得负责,毕竟买菜包难,买不到水果,买不到肉,买不到其他物资是铁一样的事实。可她负的起这个责吗?
诸君请谨记,舌头无骨,却能杀人。
**那市长负责吗?为打不通的 12345 而负责吗?**我不知道都是谁在打,我也尽可能不打,疫情后我只打了 3 次,均未拨通,提示前方多少人排队,过一会就挂断了。但市长头都秃了吧,多少天没睡过一个好觉了吧?
我不认为市长能负起这个责,毕竟他只是一市之长。那政府工作人员负责?
**我不认为市长应该负这个责,毕竟 12345 电话不是直接打到他手机上,他不是一天 24 小时坐在电话前,等着群众反应问题。**而且高价菜,买菜难的问题,在大部分小区,确实也得到了解决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我不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应该负这个责,哪怕是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政府工作人员,人人都会乾坤大挪移,也做不到让每个长春人都收到他想要的菜。而且政府工作人员不能深入到每个街道,每个楼的网格长群里,实操买菜,借个卫生巾,买个卫生纸,来进行暗访。
诸君请谨记,舌头无骨,却能杀人。
但时至今天,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有责任。这篇文,真的不是归责,也不希望有人看到后有过分的举动。拜托大家点赞,转发。
诉求 1,部分小区很存在买菜难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诉求 2,其他生活物资保供问题,包括不限于卫生纸,卫生巾,以及其他日常家居用品。很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居民只能被迫以物换物,或者通过其他非官方渠道购买,会加大疫情控制难度,这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诉求 3,关于老人或者残疾人的问题,因为我个人也不清楚,是否存在老人或者残疾人买菜难或者买药难的情况。那能否投入部分人力物力,调查这部分群体,饮食和医疗,和其他生活问题。
诉求 4,如果人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商品的供应工作,也辛苦推进。
如果你所在的区,街道、小区、或者楼宇也有相同需求,也请心平气和,在评论区留下具体地址,如果这篇文章传播广,这些问题,也许真的能解决呢。以上观点为一个普通人的所见所想,如果赞同,能帮忙的辛苦帮忙协调解决,帮不上忙的,辛苦转发。如果不赞同,请忽略。
写在最后,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不要用言语恶意中伤任何人,或者有情绪上的过分释放。疫情之下的吉林、上海、杭州等其他城市,我并未了解,但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这些问题也可能一一出现。如果长春的问题能解决,其他城市也许可以免于发生呢?
诸君请谨记,舌头无骨,却能杀人。别让自己成为凶手。
有这个问题的人有可能熬不过疫情。因为不理解现实,对困难状况缺乏准备。 认清现实,虽然希望情况变好,但还可能有更困难,非理性的事情发生。进入求生 / 生存模式。参考 “The Walking Dead"。发挥自己能力还是可能熬过的。目前相信这次不需要 10 年。
大部分国人可以熬过疫情。很多人有经验,有准备。没准备的人凭借生存本能,想出各种办法度过灾难。
其他国家已经熬过疫情,开始正常生活了。 人生有意义,世界多美好。
Institut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CE) 剑桥大学暑期学校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020 年的时候,封城、隔离、管控…… 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大家好!
时间过去两年多,新冠疫情从最初致死率 4.25%,降至现在的 0.035%!已经低于流感 0.1%的致死率!(数据来源于百度,真假未知!)
可现在,应对疫情的措施不但没有变化,反而层层加码,愈演愈烈!以至于弄出了长春围城、上海团长、敲盆拘留、把德国人关入集中营的诸多闹剧!
如果疫情存在一天,就要这样无休止的折腾下去。我觉得,还不如放手一搏!
毕竟咱们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外面已经过河了,虽然有反复,但大体上来看还不错。咱们就别在一条道走到黑了!
十几亿人的生计,比一个人的面子更重要!
如果继续封下去,这个世界迟早变了颜色!
想起一篇伊索寓言。
人与森林之神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萨堤尔(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并成功地与之结成了朋友关系。
这俩很快就成了关系十分要好的伙伴,并一起住在这个人的小木屋里。
但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正当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萨堤尔看见这人对着自己的手指吹气。
“你为啥那样做呢?” 萨堤尔问道。
“这样可以令我的双手保持暖和,” 这人答道。
当他俩回到小屋里时,这人就准备了两碗粥。他把这两碗热气腾腾的粥放在桌子上,就和他的伙伴一起坐下来美美地享用这顿晚餐。
然而,令萨堤尔大感意外的是,这个人又对着自己那碗粥吹气。
“好让我的粥尽快冷下来,” 这人答道。
萨堤尔就赶紧站了起来,向门口走去。
“再见了,” 萨堤尔说道,“我见得够多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是不可能成为我的朋友的!”
这篇寓言的本意是讽刺那些反复无常的人,但现在,我对寓言有了新的理解。
哈气取暖和吹气降温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寓言里的人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是森林神由于理解不了而擅自认为人类反复无常。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正确的事也会被他人误解甚至污蔑,但这不是我们放任错误的理由,正确的事我们必须坚持。
具体到这次疫情,拒绝躺平、坚持 “清零” 就是正确的事。
共勉!
我不是什么流行病学专家,我只是个普通的医生,所以没资格也没胆量断言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但我一直对疫情密切关注,有关新冠疫情该如何处理的讨论我都看了很多。我的看法是:
所以,除非有更强力的证据提示(不需要证明,能提示即可)“共存”更优,否则,我坚信 “清零” 是对待新冠疫情正确的做法,哪怕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我没有系统地整理过相关数据和资料,但别的答主有啊。
的答案就写得很好,他列举的一系列证据能够说服我,所以我也推荐大家看看。
他的回答很长,我简短地阐述一下他的结论:
在已试行的所有防疫方案里,“清零”(关于清零的定义,他的答案里有详细叙述,可能跟字面的理解不太一样)是唯一有效消除疫情、保障生命健康的方案,且不需要全球配合,只要我们国家内部做到 “清零”,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他也提到这是场持久战,有可能打很久,但这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必须坚持。借用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加油吧。
1938 年 5 月,《论持久战》问世,文章中驳斥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用原文来说 “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疫情的第三年,我们用《论持久战》的思路审视抗疫工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020 年初疫情在湖北肆虐的时候,全国各地人心惶惶,各种谣言层出不穷,甚至海外不少人认为中国这次肯定完蛋了,一锅炖肉以后能换一个女大学生。当时看未来,何其迷茫和恐惧,中国的未来似乎一下子就暗淡了。
但是在霹雳手段下,全国上下展现出了超凡的动员能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还有当时炒作的 “神药” 瑞德西韦,一度被誉为“人民的希望”。大家觉得咱们一转攻势了,这疫情最高峰已经过去,我们的生活很快可以恢复原状。
但现在又过了两年多,在经历了新冠的全球大流行之后,国内有不少人迷茫了,觉得面对的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敌人,酸语酸语者有之,悲观低落者有之,破罐破摔者也有之。仿佛过去几年抗疫的成就,摸索出来的经验,都是无用的,无效的,我们最终是要迎来失败。有人开始说着 “我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些人开始主张妥协,甚至向新冠疫情投降。
新冠疫情当然不能跟日本侵略者相比,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 “抗疫速胜论” 和“抗疫必败论”都是错误的,“抗疫”需要的就是持久战。
很多人说:防疫影响到了我工作,已经影响到生计问题了。
这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必须承认,很多人的事业在近两年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有一点要明白:是疫情影响到了你的工作,而不是防疫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如果我们躺平不防疫,家长会让孩子上街么?多少人敢去一半人都在胸闷气短咳嗽不停的办公室上班?老人和低抵抗力人群敢出门么?不防疫造成的经济损失远比防疫投入的多得多。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只有坚决的防疫,不磨叽、不黏黏糊糊的防疫,才能最快的恢复当地经济。
又有人说:为什么不能共存?上海才死了几个人?
没错,正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努力,终于使得新冠的致死率大大下降,低到了一个很多人觉得无所谓的程度,这绝对是我们取得的重大胜利。
现在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这个趋势,是可以真正的坚持到新冠疫情的致死率和后遗症概率低到完全可以被全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的程度的。问问家里有耄耋老人的家庭,问问家里有幼童的家庭,问问家里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等到他们都可以放心了,那说明这个社会已经完全可以承受共存带来的代价了。但如果贸然共存,那我就说的简单一点,中国至少要死两百万老头和两百万老太太,这四百万人,你让哪个家庭分一下呢?
酸言酸语者来了:中国坚持防疫一百年算了,闭关锁国。
这类人但凡去看看中国这两年的进出口数据增长状况也不会说出这种话,“自绝于世界”?美国两次世界大战前期都在隔岸观火,现在我们看那个时候的美国是 “自绝于世界” 么?恰恰相反,美国越沉得住气,手里的筹码就越多,地位也就越高。等到时机到了,出手定乾坤,顺带一个《大西洋宪章》摧毁了英国最后赖以维持地位的 “帝国特惠制”,自此沦为美国的跟班。
不要担心什么 “自绝于世界”,只要中国的货物还在往外运,就不存在这一点。
最后一些人说:我也不是觉悟低,我是真的迷茫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首先我们要看趋势,看看疫情致死率是不是在降低,看看后遗症的概率和症状是不是在降低和减轻,看看特效药的研发是不是越来越成熟,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根本不用迷茫。同时,要想生活 100% 恢复到疫情之前,像是疫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客观现实。
最后把《论持久战》中的结尾小改一下,放到这里作为结语:由于当前的抗疫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疫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疫是艰苦的持久战,我们最终绝对会取得胜利。
感冒会消失吗?不出国,这辈子就准备好
一辈子太远,我就想知道吉林这块四月中旬能不能结束封城。
我干招商的,今年听租户讲疫情导致生意怎么不好,上有老下有小的想要减免租金。听的我都感觉对面要哭了,但是也不想放弃打拼多年的事业。但是我还是得狠下心催缴租金。
我之前其实顶着压力偷摸帮对方拖了 2 个月,今天被领导骂工作不认真。然后坐在那里真的不想干了。太难过了,真的,租户来怎么哭诉的都有,可是我一个人的恻隐之心又可以帮多少人呢?
疫情也有三年了吧,真的感觉好久啊…… 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很多,越来越习惯在拼多多上买菜,习惯了少出门不去公共场所,习惯了屯口罩,习惯了多开车少坐地铁,家人朋友习惯了用视频代替拥抱。疫情前干的不开心时候,朋友问我为啥不离职。疫情后朋友则劝我疫情呢,有地先呆着吧。
当初疫情刚来时候,我们各种做报告,根据以往经验,疫情过后肯定会刺激实体经济,同时拉动线上消费习惯,然后肯定是新的机会,巴拉巴拉的。后来疫情越来越久,这种声音越来越低,替代间歇性报告就是某段时间业绩不好,是因为客户被疫情截流导致流量降低导致。
其实我们越来越习惯和接受疫情间歇性阵痛带来的影响。就像海浪一样,潮起潮涌。或许在疫情持续 10 年 20 年的时候,人类渐渐也会习惯在潮水中生存。
我相信很多做企业的人,也肯定在思考这个问题,疫情真的长年累积,到时候人类到底会需要什么?
会不会在实体萎缩到一定程度时候,线上会霸占我们所有生活,最后达成全息网游,所有生活都在线上完成。
当人类对于人类抵触变大,或者通过电子产品既可以满足情感需求,那么机器人和虚拟偶像会不会盛行。
当食物变成难以采购,或者病毒携带危险过多,会不会用安全营养剂代替食物。
还有个很残酷的事实,会不会贫富差距拉开的过大,富有的人会盘踞大量医疗、机械、金融、土地资源不轻易拿出,而贫穷的人可能朝不保夕还还不完贷款,靠自身的努力完全没办法抵御病毒的间断性封禁。而阶级上行的通道被永远的封死,年轻人要么变成日本低欲望,要么就是变马克思喊共产主义资源平分。总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开个脑洞吧,也许赛博朋克的世界并不会太远。就像蒸汽、电的发明直接更改一个时代的发展,或许过几年某种新能源的发现会改掉我们的人生呢
2027 年夏天,疫情结束。
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房子到期了,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有没有大哥大姐帮帮忙。留个微信,找到工作重谢☹️可以证件抵押,目前正在拼命找工作中。10 块钱吃个饭就好
现在的情况确实很难熬,但如果问 “我们这辈子能熬过疫情么?” 我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会!肯定会”!
我国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外部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们不断地在经济、文化、军事上进行打压,内部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但如果你问我咱们能不能熬过去,我的回答还是肯定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暗无天日的磨难,但无不一一扛过去,并且活的更好!**1600 多年前,华夏民族经历了一场险些灭族的劫难,这就是让我们现在听到都胆颤的 “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可能是由于太过血腥和惨无人道,以至于历史课本上并没有记载。在这段时期,胡人奸淫掳掠,大肆屠杀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在这里没有挑拨我们和少数民族的矛盾的意思,历史上的 “五胡” 指 匈奴 鲜卑 羯 羌 氐,现均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无恶不作,甚至把汉人当成 “两脚羊” 来食用,不禁让人唏嘘,更让人难以置信。最终导致由原来的 5000 万人口,下降到只剩 700 万人口,险些导致华夏族亡族灭种。
1960 年,听起来也很遥远,很多城市里的伙伴可能不是很了解。但那是建国后对老百姓来说,最悲惨的时期。那时候,中国和老大哥苏联交恶,苏联趁机要我国还战争借款、支援贷款,而国内经济因大跃进破坏,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无奈之下只能拿粮食抵债。不幸的是,1960 年 11 月,我国发生了罕见的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饥荒遍地。
犹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躺在太奶奶怀里,听她回忆当时的生活场景。1960 年,满村饿死人不断,野草吃光了,就去吃树皮,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最后实在没得吃了,就去把大雁拉的屎也会捡回去当饭吃。更有饿疯了的人,易子而食、易尸而食,听太奶奶说吃过人肉的人,眼睛和正常人不一样。可想而知,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绝望!
太多的事件,我就不一一举例了。**疫情下的我们,虽说经济压力很大,但和此前我们祖辈经历的苦难相比,完全不值一提!**虽然我们现在面里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我们要对未来有信心,对政府有信心。众志成城之下,必将越过一切沟壑!
疫情估计是够呛了,除非出了真实好用的疫苗,或者期待病毒自己毒性降低。但是论防疫政策的话,我期待今年夏天吧,防疫政策会松一松,因为防控一直遥遥无期啊,看不到希望,就这么一直封了开开了封,我一好朋友今年还没有完整上过一个月的班,现在隔离中单位只发的基础工资,两千块钱,他手里还有个房贷,现在每月都问我借钱,不然真的要饿死。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那些呼吁共存的普通人,他们打心底里并不是真正的想要自己或是周围人、家人得新冠,他们有没有可能只是发现,再这样 “灵活就业” 下去,他们自己家里就要撑不住了,衣食住行,房贷车贷就要还不上了?家和万事兴,家都要没了,得不得病还重要吗?呼吁共存是他们唯一的不让自己灵活就业的手段了,他们真正需要的也并不一定真的是与新冠共存,而是国家给予他们补贴,帮助他们撑过这段艰难的灵活就业时期?当然,这只是我一个被封在小区里出不去的贫困的普通人的臆想,我相信国家肯定比我更加深思熟虑,感恩!
我女儿快一岁了,我估摸她上学前班的年纪疫情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最后肯定就是变个大号流感,毒性越来越低。
现在这个情况,清零对生活影响很大,躺平的风险我也承受不了,年轻人不怕家里还有两个老人一个小孩怎么办?努力活着吧。
疫情是什么?传染病是所有染病者都一样的症状,
而这次 “疫情”,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新增多少阳性(什么是阳性?),而从来没看到病人,他是什么症状,怎么治疗,愈后如何!
宏大叙事般的疫情,真就在基督教的历史里,传教士们搞过,吓唬你,传教你,again and again
想我这年纪的人思维已经定型了,媒体想忽悠我一点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不可避免地被这个时代的媒体塑造。就好像我经常遇到 70 岁左右的老人,他们依然是某个 6、70 年代里被型塑的为人处事方式,总想着斗人…
我恨疫情,因为疫情连我爸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是我一辈子的痛,直到现在还会时不时想起来,充满了遗憾和自责当时爸爸癌症晚期瘫痪躺久了生了褥疮发烧到 40 度,就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没想到这就是最后一面,去了医院因为成都那段时间有一个确诊病例,就因为这一个确诊病例,核酸阴性的家属也不让进医院探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狗屁规定,在我爸爸住进去的第五天晚上,医生打电话告诉我可能挺不过今晚了,我说那让我进去看一眼吧,医生说不行我们这的规定只有人死了以后才能推下来让你们见,我杀人的心都有了但是因为这他妈抗疫规定我无可奈何,当时也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爸爸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治疗的这两年也无数过听医生说过你爸爸快不行了做好准备吧再听这种话已经有点狼来了的感觉了,医生的话我也没往心里去,爸爸当晚 11 点钟还给我打电话说女儿我难受我感觉我不行了还说他的电话快没电了找不到我怎么办,我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但我始终不敢相信,因为中午爸爸还跟我发消息说他想吃西瓜,我在网上看癌症病人去世前都是有征兆的,我爸爸毫无征兆,问了医生医生说没事,说就是那一阵已经缓过来了,结果到凌晨一点钟,打电话告诉我爸爸已经走了,我疯了一样的赶到医院,他们才把爸爸推下来,我对不起爸爸让他在走之前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得是有多难受。
也许能,不过生活质量一定大不如前。
我不明白在这个国家为什么每一代人都要被打上创伤的烙印
这才几年,十四年抗战、3 年解放 3 年抗美,再加上自然灾害,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你觉得呢
如果有信心再活五十年还是可以的
疫情背景下的贫穷,疾病和人祸恐怕更可怕。
以平常心对待吧,记的一九年疫情刚爆发的那一年。专家就有说过人与新冠病毒之后将长期共存,有一段时间随着武汉病例清零,加上一些局部地方疫情也很快恢复。给了我们一种可以战胜疫情的错觉。觉得人定胜天疫情终将可以战胜就像当年的非典,最后终将消失。可是今非昔比,这次的疫情是世界级的,你国内防控的再好也没用,国外是一种很开放的态度,他基本上是全民免疫,嗯一部分人的死亡来换取大部分人的免疫抗体。到时候世界八成的人都已经全民免疫了,只有两成的中国人安然无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想要闭关锁国是完全不可能的,你不可能不跟外国人有生意往来,那么到时候你中国的病例清零政策在国外面前。少数面对多数的情况下对的也是错的。要不然你现在就是医学全面加入大力研究,能够研制出抗病毒药物。如果中国不想全民免疫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一个办法了
一辈子很短,熬一熬就过去了
这辈子就想熬过疫情,下辈子想干什么简直不敢想。(狗头)
35 岁,刚刚踏入中年门槛。
吴春亮十几岁就从农村离家外出打拼,从流水线、服务员,到拥有属于自己的 5 家咖啡店,其中的不易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同龄人里,吴春亮很出色。
可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失去这一切只需要短短 2 年。
人到中年、遭遇事业滑铁卢、负债 100 多万、抑郁、孩子不到两岁、背着每个月两万多的房贷,完美地勾勒出了中年危机的惨状,苍白无力的文字背后,是说不尽的心酸。
一夜梦碎的这个男人差点自杀,为了家庭坚挺过来的他选择去一家茶楼上班,可是 “天有绝人之路”,刚一上班,更严重的一波疫情又扑了过来。
01
失落与无所适从
吴春亮说,他已经忘记了上次逛街购物是什么时候了。
“破产” 之后,就是消费降级,一降到底。
他家附近的古北路,他每一次出门都会尽量避开,哪怕路过也会尽快离开,因为他的咖啡馆曾经就开在那里。
那是他曾经辉煌的地方,也是让他落魄的地方。
上海封控之后,他只能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看看电视,在外面打拼惯了的他感到无所适从。
他失眠、避世,因为这三座大山:房贷、催债、奶粉。
02
顺风顺水的上半场
刚从陕西农村老家到上海打工的时候,吴春亮连 26 个英文字母都不熟,从未喝过咖啡的他进了一家外国品牌的咖啡店当服务员,从此打开了命运之门。
公司拓店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去了偏远的外地,埋头干了三年当上了店铺总经理。此后,吴春亮在不同的咖啡店当过主厨、经理、店长,厚积薄发,这些履历让他有了咖啡创业的实力资本。
创业初期基本没什么困难,人生的前 35 年他走得很顺,没有好家境、没有学历的他不断地品尝到开新店的喜悦。
做老板的那些年,他每天在不同的店里走走、看看,偶尔在吧台上做一下咖啡,帮助拎着东西的女顾客开门,与顾客闲聊。
他的 5 家咖啡店,月租平均 3 万,开在高端的商圈和写字楼附近。
33 岁,他在长宁区买了房子,去了上海本地的姑娘,孩子诞生,一切都往着美好的方向进行着,这是一个沪漂梦寐以求的生活。
03
挣扎、失败、逃离
两件事成为了他生意崩盘的开端。附近的外企办事处解散了,客流少了很多,而且疫情反复,需要控制用餐人数,没过多久他的咖啡店就入不敷出,最惨的时候每个月亏损近 20 万元。
半年时间,他就损失了 2 家店,股东也不再投钱,和妻子吵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不服输的他死死地拽着剩余的两家店:吉北路店和昌平路店,那时他的脑海里面没有 “止损” 这两个字,只有“翻盘”。
为了守住自己的店,他开始向银行贷款、开通了许多网络小贷,一共借了 70 万,还问朋友借了一些,都赔了进去。
他也想过要转型,他曾把古北路店装修成陕西面馆,可是生意依然惨淡,半年后又转回了咖啡店,员工一裁再裁,闲下来的时候他会到门口张望,看看有没有客人到来。
疫情后的第二个夏天,吴春亮最终还是失去了他仅剩的两家咖啡店,他想转手,可谈了 5 家都无一接手,光保证金就让他损失了 20 多万。
吉北路店,他的最后一家店,梦想开始的地方,在彻底关门的那一天,他把冰箱、桌椅全部送人,跟房东交接完毕,头也不回地快速 “逃离” 这个变得陌生和恍惚的地方。
最崩溃的时候,他选择逃避自己的家、逃避自己的妻子,躲在车上大哭、睡在车里、离家出走远赴广东。
他找茬和妻子吵架、逼她离婚,也想过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痛苦、自责和悔恨充斥在他的大脑里。
04
何去何从
与很多落魄的创业者一样,他也选择去送过外卖,也与很多好面子的人一样,选择去离家远的区域派送,避免碰到熟人,也不好意思开口告诉自己家人。
他专挑晚上出去送外卖,进家门前偷偷地将配送装备放进车里面,也不会和其他骑手攀谈。
没多久,他被朋友邀请到茶楼 “帮忙”,吴春亮明白,他要重新回到 “打工者” 的角色,他迟早需要适应这个“新身份”。
怎料,进入三月之后,同街的店铺接连关门、封路、禁止堂食,此前,茶楼搞过促销,搞过霸王餐活动,都通通失败。
茶楼里几十斤的圣女果、杨桃、木瓜和青菜正在快速腐烂,发出恶心的味道,吴春亮长叹一口气说道。
他每天到店几个小时,搞搞卫生,整理一下仓库,给金鱼换水。
吴春亮的巅峰时候,一年净赚 200 多万,他有想过将自己的咖啡馆打造成知名的连锁品牌、做成家族企业传给自己的子女。
如今,他只能领到朋友给的几千块钱象征性的工资。
事业已经全部垮掉,大环境又差,没人能告诉他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他还要面对自己的那些 “债主” 朋友。
他说:“8 年创业仿佛一场梦,为了自己无知的梦想,伤害了那些真挚帮助自己的人”。
如果出国的话,现在就熬过了。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
年龄不超过 20 岁
问题错了
应该问我们这辈子能不能熬过防疫爱好者
经历了人生的几次变故和疫情后我才知道父母祖辈过去的日子有多难熬。
至少我还不必忍耐着饥饿去上学,看着亲人饿死,冤死,被迫离乡背井,小心翼翼地活着躲避战争与死亡。
唯一相同的是看不到未来的生活是否会变更好,或许就是在走下坡路。
疫情大概率会成为后半生的常态,接受它可能也就习惯了!
疫情肯定能熬过去,但防疫能不能熬过可不一定了
肯定能熬过疫情。未来人类必将与新冠病毒共存。尽管病毒会不断的变异,但其毒性一定会越来越低,特效药也会越来越多。最后必然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年年有,年年变异,定期出来骚扰人类。
自上古以来,人类的发展史也是疫情的发展史。大大小小的疫情不计其数,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数据。每一场疫情都比本次疫情惨烈。
1、黑死病 (1347 - 1351):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 7500 万,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为 2500 万到 5000 万。
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1885-1950):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 1855 年始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这场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先从云南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后,这些地方死亡人数就达 10 万多人。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 1200 万人的人死于这场鼠疫。
3、查士丁尼瘟疫 (541-542):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 541 到 542 年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贫苦人,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 5000 到 7000 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
4、伦敦大瘟疫 (1665-1666):伦敦大瘟疫是指一场于 1665 年到 1666 年发生在英格兰的大规模瘟疫。在这场瘟疫中,有七万五千到十万人丧生,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5、美洲瘟疫 (16 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前,这里居住着 400 万到 500 万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数都在 16 世纪几十年间死去,有历史学家甚至称它为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6、米兰大瘟疫 (1629–1631):1629 年至 1631 年,意大利爆发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称为米兰大瘟疫。包括伦巴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约 28 万人死亡。米兰大瘟疫是黑死病开始后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的最后一次大瘟疫。
7、莫斯科黑死病 (1971 年):莫斯科最初出现鼠疫迹象是在 1770 年底,到 1771 年春季变成流行性大瘟疫。当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设立隔离区,销毁被污染的财产,关闭公共浴池等。此次大瘟疫造成市民的极度恐慌和愤怒。整座城市的经济陷入瘫痪,主要是因为许多工厂,市场,商店,和行政大楼已被关闭。接下来是粮食严重短缺,造成大部分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日益低下。
8、雅典鼠疫 (公元前 430–前 427):公元前 430 到前 427 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 1/2 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场毁灭性的传染病,袭击了整座古希腊罗马城。
9、古罗马 “安东尼瘟疫”(公元 164—180 年):古罗马“安东尼瘟疫” 是因为传染而引起的。据史书描述得此传染病的症状为:剧烈腹泻,呕吐,喉咙肿痛,溃烂,高烧热得烫手,手脚溃烂或是生了坏疽,感到难以忍受的口渴,皮肤化脓。估计总死亡人数高达 5 百万。马赛大瘟疫 (1720 – 1722) 1720 年,马赛遭逢瘟疫侵袭,这是该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也是 18 世纪初欧洲最严重的瘟疫之一。1720 年,法国马赛突发瘟疫,影响了整座城市和周边城市,造成 10 万人死亡。
在近代以前的 2000 多年中,古代中国平均约 6 年就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每一次瘟疫的暴发都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曹植的《说疫气》一文记述了瘟疫造成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
但人类面对疫情屈服过吗?因此而灭亡了吗?
没有,人类与瘟疫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像 “医圣” 张仲景一样的医生。他们用毕生精力刻苦钻研医术,与瘟疫展开生死较量,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等流传百世的著作。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经典方剂仍用在疫情治疗中。
今天,我们的大白们融合中西,艰苦抗疫,一切都比几千年前好百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会怀疑疫情不会过去呢?办法总比困难多,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人类必然会战胜这场疫情。
熬的过的是疫情
熬不过的是国情
疫情来了,被封家中,难得这么有空,拿出华为手机,看了 38 遍战狼,情绪好多了。
我认为,应该坚决清零!
任何人想要放松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吧以下四点甩他脸上。
1. 你能保证得了新冠一定没有后遗症吗?
2. 你能保证放开后病毒未来不会变异成杀伤力更大的吗?
3. 老人小孩感染你负责吗?
4. 你能保证疫苗特效药没有副作用吗?
基于以上四点,我认为必须坚决清零,封个几十年,直到病毒被完全消灭!谁喊放开谁就是狗汉奸 50w。
我们伟大的母亲先进的党,就要在实践,人定胜天,的理论啊!
如果我活得够长,我希望后代,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 年开始的防疫大革命,一个最完美的评价!
可以,要对未来抱有希望,事实上我们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解法摆在眼前
只需和抗疫第一失败国及其群免走狗国彻底断交脱钩,切断一切病毒来源,仅保留与抗疫第一成功国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抗疫的胜利果实也就近在眼前了
说实话,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熬过,我更开始迷茫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次新冠。
我害怕新冠,不是我可能会死,而是活着却可能有后遗症。失去味觉,我不知道没了这么重要的感官,贪吃的我该怎么办。大脑受损,失去记忆,颤颤巍巍度过年老的岁月,贪玩的我该怎么办。生殖系统损伤,影响后代,这让一个希望孕育小生命,把我所有的爱都给她 / 他的我该怎么办。。。。。
我讨厌隔离,去不了想去的地方,吃不了想吃的东西,做不了想做的事。我讨厌带口罩,不能大口呼吸,不能看到同伴的笑脸,不能边走边吃零食。我讨厌做核酸,计划被打断,要早起,要排队,要张嘴巴,要被捅鼻子。。。
我是一个矛盾的人,摇摆不停,痛恨新冠,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还想去茶卡盐湖,还想去看天灯节,还想去佩尼达岛,还想去那拉提草原。。。还有我最想去的瑞士。。。我的人生只有一次,可它只能这样度过了吗。。。
新冠后遗症都在研究之中,就有人给他盖棺定论说他可以恢复,谁研究的?你研究的吗?
此外,我没有说后遗症一定存在,但它确实有案例存在,我正常担忧,不想拿自己去冒险,这也有好批判的吗?你当然可以有大胆的行为,但这也与我无关啊。同样,我不想冒险,你又何必苛责于我呢?
有人居然可笑的说感冒也有后遗症,新冠就是一场大的感冒。我的天啊,这是有多蠢或者多坏才能说出来的话?我就想问问你,什么感冒药 2300 元一盒?怎么的,不都是感冒吗?感冒药 10 多块钱,一盒新冠口服药 Paxlovid2300 元。从价钱上,还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吗??各位非蠢即坏的人??
**2300 元的美国产新冠口服药将纳入医保,吆喝新冠共存人的屁股坐的是哪一边?**还有人说药是因为人用的少所以才贵,怎么的,你是 1450 吗?孝死我了,新冠感染人数这么多,你和我说是人少??
放一些我看到的信息吧:
‘’。。。上次武汉是外敌,这次上海是内鬼,更严重!
有人搞伪绿码、搞防疫政变、到处放毒、透支中国防疫力量、逼迫全中国躺平!否定中医,然后好卖 2300 元的美国辉瑞疫苗,喝人血馒头!… 所以,清零对他们是灾难,是冬天,让他们无法挣大钱。。。
那些想共存的很简单啊,移步香港,别在我这里叽叽歪歪。
还有答主脾气并不好,来一个非蠢即坏的人,我有空一定怼回去!
当然能,我估计在 2030-2032 年之间应该彻底战胜疫情。
国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 懂不懂的感恩?
感觉这个疫情已经融入生活了
前两天我媳妇还在说:现在出门不带口罩感觉像是在裸奔
目前看来,想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杀死、遏制新冠病毒还是颇有难度的
只能想办法在这种大环境下总结出一套自我适应的方法
我觉得大家反感的可能不是封在家里,是封在家里还没有钱
“熬” 这个字太痛苦、太艰难了
如果能发展出一条可以完美应对疫情冲击的经济体系
那只能说我们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煎熬了
你好,没可能的。
放弃幻想,该跑路去防疫政策没那么扯的城市就赶紧跑。有能力润出去的,赶紧润。
跑不掉的赶紧处理多余的固定产换现金,屯物资,买越野房车。听到风吹草动自己跑到无人区伺机换个城市带着也比在家坐牢强。
啥都买不起就赶紧加入配送大军,通行证该买买,别嫌贵,反正能赚回来。
熬不过了,没救了。XE 还在路上,BA.4 已经出发。
清零苦,共存就不苦了?
清零的苦都受不了,癔想共存了真挺得住?
逃避、躺平要是有用,这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吧?
刚刚换工作,就赶上了疫情,不知道怎么往下撑
一定能熬过,虽然建国以后不许迷信。但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如果这个病毒是天灾,那么它一定会消失的,因为存在即合理,反过来讲,就是不合理的不会一直存在。
03 年非典就是很好的例子,突然就没了。关于这一点懂王最懂,他说这病毒会突然消失的,懂王这人不是傻瓜,他只是个大嘴巴。说出一些职业政客不可能告诉你的真相。
再远一点,明末的大旱灾,持续了三年,后来京城又闹瘟疫。清军入关,乾坤倒转之后,也都消停了。
我们可以把天灾看成自然界的自我调整,无论是温度变化,自然灾害,还是瘟疫病毒。调整完了自然就好了,自然界会消灭它。
话反过来讲,如果这病毒不是天灾,是人祸呢?!新冠病毒可能确实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谁放它出来的呢?!
如果是天灾之中,加了人祸,那就有意思了。证明某些白人集团可能有解药,即对付病毒的有效药物。
什么时候让他拿出来,怎么拿出来,就是更有意思的事了。你看辉瑞不是进来了吗?让他进来,是买办集团能只手遮天嘛?不一定吧。
所以说各位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生活吧,如果有空,看看这场好戏大戏吧。
中国迟早要接受和病毒共存这个概念。
你应该问这辈子清零抗疫大运动能结束吗。先定个小目标十年吧,再忍忍还有八年。
下一个 leader 想通了把这页翻过去就好了
不用那么悲观。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两年多了。
平时追更个小说都要三四年,更别说动漫了。
疫情会持续那么久吗?病毒可能会一直存在,但是抗疫肯定不会。
在抗疫过程中,有紧张,有放松,坚持动态清零,我们做好了每一步。
现在,上海疫情严重,可能打击了很多人的信心,引起了焦虑。
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政策,绝地求生。
老外心大,政府也治理不过来,所以放任人民自生自灭,群体免疫,医疗系统崩了,死了不少人。
国内虽然管控严格,但人们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要与病毒共存。
如果全国同时进行群体免疫,那以国内的人口密度,医疗资源肯定扛不住。
但是如果控制局部地区适应,慢慢推广,那么国内的医疗资源完全可以承受。
只要保证疫情不造成大规模死亡,那我们就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抗疫的胜利。
病毒危害虽大,但在医疗系统的制衡下也没那么容易致人死亡,疫情所引起的恐慌和混乱才是扩大死亡的罪魁祸首。
安心在家,该吃吃,该喝喝。
有闲工夫,学点东西,没准以后就能用上。
耶稣的出现将历史分为公元前后
而新冠的出现将历史分为新冠前后
今后可以颁布新冠历
19 年是新冠元年
今年是新冠 4 年
以后史书会这么写:
新冠 4 年春,病毒卷土重来,席卷沿海及内陆多个城市,包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
香港人来回答一下,香港现在已经是差不多躺平了 ,基本上身边所有朋友都有过,也早就康复了(1 2 星期左右),基本上没有后遗症,而且不需要去医院(也没得去),自己在家吃药康复了,现在有抗体也不怕,去沙滩,各种地方玩。我觉得内地防控过度了,已经影响到了生活,看了很多回答,也觉得心酸。
往后的形势将更加艰难,区委指示,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2050 年我们都能看到
我这辈子连只要两人同意、一个房子就能换来的爱情,都没熬过…… 又怎么能奢望可以熬过要,亿万人同心才能渡过的疫情?
你总是太贪心……
别说这辈子,下辈子可能也要看运气
2021 年的那个冬天有两个精神小伙在同时追求我,一个叫青林,一个叫龚纯。那时的青林帅气健谈,眉目清秀,最重要的是他还与众不同。我坚决果断接受了他的示爱和他生活在了一起!可是地球它是会转的,爱总是会变的,青林他目前己把我禁足一月有余,他不让我和家人团聚,他不断的折磨我的身体和心灵!让我吃不好睡太饱,他还在偷偷的清零我帐户的余额,家人们却还劝我要懂得感恩不要放弃!只有那个我曾经看不上眼的龚纯对我不离不弃,他说他愿意等我一万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去是这样, 将来也是这样!
相信我们会像对天花、黑死病、奥博拉、非典、中东综合呼吸症一样,取得最终的胜利!
俄乌局势激战正酣,新冠病毒依然猖狂。德国总理朔尔茨:价格低廉的(我的理解,指的是包括钢铁等商品在内)全球化阶段已经结束。
但是,人类会在曲折中,不断探索,继续前进!
三体人: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罗辑: 当然不害怕,她 / 他们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
——刘慈欣 小说 《三体:黑暗森林》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需要对人类应对各种灾难充满信心,包括应对疫情这个 “病菌” 因素充满信心,并积极采取行动!
人类从来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繁衍生息!以前不会,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加不会!
这疫情是真的
防也不是
不防也不是
只能感慨人类太弱小
首先我觉得,疫情这个事情真的说不准,很有可能,连续好几年,如果真的是连续很多年的话,那么,经济肯定会严重萧条,不止中国如此,很多国家都会这样,那么这个时候,钱就会很难挣!特别是家境普通平凡的可能就是能够勉强吃饱穿暖罢了!
然后我觉得人生世事无常,熬不熬得过又是一回事?有些事情真的说不准,知道吧!顺其自然吧,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能尽量避免少出门就尽量避免少出门吧!
不能.
说到这个,我一直不知道我的三针疫苗打了有什么用
这辈子不知道,但这一次,一定很多人熬不过了。
身体上可以熬的过。
但心灵和精神已经被疫情战胜了。
刚工作第一年赶上疫情,对生活的热情已经被疫情消磨殆尽了。
…… 要有底线思维,现在是乱纪元
如果中国被某些势力拖下水共存,米国一定会拿出真正的特效药。
要出现两个极端,要不病毒进一步弱化,变得比流感还弱,那样的话就是放开的时候。
要不就强化,致死率提高,潜伏期变短,这样传播不开,可控。
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的,只能继续熬。喊放开都闭嘴,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资源不够用粮食不够吃,全靠人民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gdp,一旦这种传染病蔓延开来,没完没了的生病生病,传染传染,痊愈然后再感染,直到你体质差到被被病毒搞死为止,你还想要什么制造业。
不过也不好说,你看现在米国已经被逼的阴招使不出使明招了,说不定下一步就是联合 tw 公然打大陆了。所以,比起熬不过疫情,还是想想会不会开战吧。
战争都能熬过去,疫情算什么呢?
今年就是疫情的最后一年了,熬过今年就赢了。
根据以前流行疾病的规律,基本上三年左右病毒的毒性就极大的降低了,或者病毒传染连中断了。
如果三年时间病毒依然传染性和致死性都很高的话,就会通过死亡形成隔离区。
目前上海的疫情看来毒性是降下来了,上海听说的各种问题都是阴性的人在不满意,阳性的人死亡率确是极低的。
而且,懂得人都知道的理由会在年底达成。
相信未来,相信希望,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战胜疫情。
疫情算什么啊。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静止时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匀速运动是特殊的,变速运动是普遍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波澜,过了这一个,喘两口气,再过下一个。
疫情嘛,只是其中的一个。
急着熬过去干嘛,迎接下一个吗?
已经毕业的,有好多例子吧,不会参照一下吗?
看看人家咋搞的,为啥就毕业了呢?
还有,流感会伴随终生,不也没咋影响你的生活品质吗?
如何确定这是疫情而不是一场进化呢?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
总是会有漏网之鱼!
总是会有漏网之鱼!
一些感染者会受到本能及社会的驱动而离乡背井,他们的背井离乡并不是从老家的根上带走疫情,而是作为分支进行蔓延。
这一次上海疫情都不知道熬不熬得过去。
我的看法,疫情是一场灾难,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灾难还有很多种,只是疫情比较持续长期吧
所以,我更加考虑的是,如果尽可能在面对灾难的时候,能相对从容
当然,疫情肯定是能够过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人类面对过比疫情更可怕的流行疾病,疫情并不是最严重的,只不过当下来说,经历的肯定是痛苦的。
好消息:我们即将翻过老山界辣!
坏消息:之后还有爬雪山过草地。
想太多了
大筛选器来了
全球几十亿的培养皿加上强力突变率和攻击全身器官
人类的预期寿命会下降 5 年以上,而且生化质量也会直线下降,劳动力本身也会受到重创
知乎用户 药渣王 发表 自第二版以来,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又出现了 Ct 值,用通俗的方式解释一下 CT 值。 Ct 值,全名叫 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在核酸检测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以荧光定量 PCR 的核酸检测为 …
知乎用户 大西瓜 发表 因为人类很诚实。 我因为疫情被困在单位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天天泡方便面吃火腿肠的时候,我坚决抵制过度防疫。 当我身边区域挨个爆出疫情,走哪儿都是高风险区域的时候,我坚决支持严防严控。 我可太诚实了。 知乎用户 我植物鄙视 …
知乎用户 厉无咎 发表 我个人觉得,2022 年不可能开放。 看了一圈回答,没看到一个从广大乡镇农村的角度来考虑的。要么是国外,要么是大城市,看来咱农村人还真不算人啊。 我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30 年了,对乡镇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太了解了,奥密 …
知乎用户 申一 发表 病毒在不断升级,何况这一波最主要的毒株还是最新的 Omicron 的最新子变种 BA.2 的最新香港孙变种….. 人类,无论哪个国家,旧的防疫手段和措施,都是两年没有升级了。哪怕是疫苗,到现在打的都还是针 …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很多地区流调能力追不上疫情发展速度 一,病毒传播快,防控难度大 奥密克戎的代际间隔已经到 40 小时左右了,而两年前的武汉疫情,病毒代际间隔还在 5.5 天左右。 另外,Omicr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