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岁程序员发帖,称「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如何看待职场「 35 岁现象」?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这个人是不是程序员就不扯了。但职场的确对 35 岁以上劳动者非常不友好。

而这种不友好才是生育率下跌的最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现在搞得什么双减生育假,都只能起到反作用。

根据俺自己身边小样本统计,韩国的较大样本统计,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不会轻易裁员的单位职员,其生育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对多数人来说,并不是非要大富大贵才能生孩子,而是当未来收入预期底限也能保证全家吃喝的情况下就会考虑要孩子,不然自己一个人饿不死,孩子交不起学费了怎么办?

可对于很多职业岗位来说,自己年纪大了后的收入预期底限是 0,这怎么敢去生育?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知道为什么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吗?因为在很多公司,招聘 35 岁以上的人,需要总经理亲自审批甚至面试,即便是那种超级大厂,也需要分公司总经理级别的人同意才能招聘。

只有那种急需的,替代性极差的,或者拥有巨大资源的 35 以上人士才能获得机会,其他的一般都在第一关被刷掉了。中级以上的领导才有可能放宽到 35-40 岁,这已经是额外恩典了。45 岁的程序员一般都是接私活儿,上班基本上就很难了。

所以对于招聘的人和人事来说,即便是为了省事儿,也不会招年龄大的人。毕竟你把一个人的简历推到总经理那里去会被问一堆问题: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价值?现有人员和年轻的人真的不能具备这种能力吗?他什么背景?短期内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飞跃?。。。。。。

想想都头疼,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很多人都在纠结 “精通” 这个词,但我接触的不少接私活儿的程序员那真的是样样精通,什么活儿拿起来就能干。他们没有不想找个大厂去上班的,但根本没戏。因为机构只需要很少量的这种人做技术部门负责人,大量程序要只需要能够在一个方面扛得住就行。最主要的竞争力就是能熬。

真有几个朋友的私活儿是大厂的外包,一个人能顶那边一个部门,但又能怎么样呢?除非人家招技术副总,否则根本不可能进去。

也有不少人用国企的人员结构来解读整个社会,这更没有意义了。我还说很多早期程序早就原始股变现财务自由了呢,是不是所有大龄程序员都必须财务自由呀?

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本身家境就很好,做程序员快速拿到高薪之后又赶上房地产大热,如果自己没什么花钱的爱好,用程序员的高工资供几套房子,也能不再受年龄歧视的气了。

但现实是大部分人都会遇到这个坎,然后:

比自己老的人说:“你就是不努力,你看我当年。。。”

比自己小的人说:“你早就该给我们腾地方了,滚回家吧。。。”

比自己走运的人说:“你看我,怎么就那么有眼光呢。。。”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我们当然知道现状是多么不堪。但再强的强者,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不管这个程序员是真是假,各位大佬们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怕 45 岁遇到这样的情况。

存在,并不意味着真理。

我认可现状,只是为了生存,但并不代表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要去追求的未来。

就算不能做些什么,至少也可以发出点声音,再不济,也可以给一个沉默的善意。

只有这样,我们都 45 岁的时候,才多一点点希望有一个生活工作平衡的环境,才多一点点希望不会和那一代的年轻人纯拼加班和体力。

才不再会看到这样的贴子。

知乎用户 不安的种子​​ 发表

楼上的大部分高票都说这个 “程序员” 是假的,假就假的吧。不说这个个案——但是想讨论下职场的年龄歧视。

职场中的年龄歧视确实存在。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是好事情,不要以为卷赢了我们这帮 35 的中年人,自己就赢了,真相往往不是这样。企业家更喜欢用年轻人的原因简单粗暴的可以总结为:

相对而言,成本低

年轻人成本低可以体现在工资低。企业喜欢对年轻人杀价。年轻人的成本低也可以体现在不怕加班,不怕累。毕竟不用下班回家,给孩子做饭,也不用去医院照顾年迈的父母,确实可以加班。同等的工资,老板肯定更喜欢用年轻人。

每年都有 23,4 岁大学或者硕士毕业的人,不怕苦的人进入人才市场,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十年之后,所有工作了,为企业风险青春的年轻人都面临着年龄问题。这个问题,90 后马上就要遇到了,还有 3,4 年,第一批 90 后马上就 35,如果得不到保障,其实是个相对比较害怕的事情。尤其是行业没有那么稳定的从业人员,一过了 35,就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裁员。

所以公务员,老师这两个行当近年来水涨船高——因为这两个职业稳定,至少 35 以后不会面临这些烦心事。我觉得倒是国家层面上,确实可以加大一些针对 35-45 岁这些人的就业支持,或者试图尽量扭转企业由来已久的年龄歧视风气。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每个年轻人,最后都会成长为中年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可以不怕哭不怕累,但是到了中年,自己开始疾病缠身了,又要养三个娃,还要孝顺 4 个父母,不求涨工资,是不可能的。我个人觉得国家早点注意这种针对就业的年龄门槛和年龄歧视——反而是个好事情。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1、随处可见的年龄歧视

招聘网站浏览下,各种年龄限制赤裸裸的在那里。

去年我们公司亚太层级取消,一批 45 + 老员工面临失业,其中一个和中国区关系不错的高级经理找到我们部门大老板, 希望能有机会支持大中华区,老板来找我打听这个高级经理能力如何,凭心而论很专业也很敬业,我反馈了欢迎她加入团队的想法,老板最终的意思是不如找个年轻的,工资低,又能创新,团队还是要年轻化——我听着都可怕。

年轻人一茬接一茬顶上来,中间管理层年龄越来越高,作为打工仔,谁不瑟瑟发抖?

目前大环境对中年职场人非常不友好,养家糊口的机会都不给,没有面试机会是常态。

到这个年纪,要么占坑不走,每天祷告风调雨顺,自己能顺利退休;要么跳趁早跳槽求发展,因为 45 岁以后还没到高级管理层,没有市场特别热门的经验,企业肯定是希望找年轻人,留给中年人的机会确实少。

2、 程序员属于体力工作者

在美国经常能看到工作二、三十年的程序员,因为美国还是掌握数据库、操作系统、浏览器、数据分析平台等这些往往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开发出来的核心技术。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但这几年国内都是 996,007 盛行,程序员的体力和执行力要求高于技术, 年龄就成了门槛——IT 从业者被官方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年龄歧视,会被罚的厉害。国内不就是默认存在吗?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是赤裸裸的年龄限制,何况私营企业?

期望不远的将来,国内有更多企业不拼速度,拼技术和创新,我们才有机会诞生更多 60-70 岁高级工程师

3、好好工作都不能安居乐业?

我们不举那些牛逼的中年人如何降龙十八掌,如何牛逼打天下(幸存者偏差)。

现实中,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职场人,哪怕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都难免陷入中年危机。

这不是大环境的问题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拒绝加班,甚至主动加班,都难免被当头一刀裁掉,这不是某机制出问题了吗?强制淘汰,狼性文化,真的太卷了。

我们很难指望每个职场人都做斜杠,找副业,打造个人品牌,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个人品牌,都能很好的实现转型,如果大部分人都 40 多岁活的战战兢兢,65 岁才能拿到养老金,这 20 几年,怎么过?

2017 年 42 岁中兴工程师欧先生因为被裁,不堪压力选择跳楼,今有 45 岁程序员没有一个面试机会,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悲惨的中年人悲惨的生活。

所以,年轻人没时间生娃,中年人不敢生娃,这个局怎么破?

知乎用户 菲凡​​ 发表

什么是「职场 35 岁现象」?「职场 35 岁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职场 35 岁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的大型组织中。

我们这期视频就从三个方面带大家从各个角度重新理解一下 35 岁职场焦虑和职场危机。

知乎用户 陈思炜​ 发表

事实就是 35 岁以后就没办法找工作?

知乎用户 Jzy 宇​ 发表

带头长期歧视 35 岁人士的组织可是这位,我很疑惑,除了一线警察、稽查等身体要求偏高岗位确实不适合年龄偏大的的人,公务员的工作是多牛导致岁数大了就干不了的?

一大帮连电脑都不会用的 50 岁老哥们还干着呢,35 岁的就不行了?

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rticle/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8a81f6d07c74c460017c7c57298c018e&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d55ec0006&e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dd5860007

你以为仅仅是公务员这样?不不不,各大事业单位也是这样:

http://www.ecloudexam.com/website/online/news_detail.zul?guid=ff98e5ab-09eb-423a-9d50-c8828895a27e&order=69097389c43fd0b308b62256aaf39f39ea43304c0705ceb9

国企更是当仁不让:

中铁一局总工的年龄都限制在 45 岁以下,一般的技术人员 35 岁锁死

国字号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这么干,就更别说其他体制外的公司了,我们楼下的破房地产中介都要求 35 岁以下。

饭店招个服务员也得限制 35 岁: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扩散性百万涩面包 发表

45 岁程序员发帖,称「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如何看待职场「 35 岁现象」?

这个答案能有 2000 赞,还真他妈的让人想骂人。答主一个 “培训机构” 出来的入门级失业前端,对一个工作了 20 年的程序老兵,上来就是一句 “这大概率是冒充” 的。这种自以为是的信口雌黄,你们点赞都不用过脑子么?

45 岁程序员什么概念?22 岁毕业,他从 1998 年就要开始从业。他要持续工作到现在,就必须连续掌握以下技能。

大学时需要系统的学习 basic 和 C 语言,才可能在单机时代入行。

2000 年左右需要切换为 Java/.net 之一,才有可能中国软件的 1.0 时代活下去。

2000-2008 年之间是程序员的考证年。PMP 和系统架构师证书,可不是现在的技能证书;而是当时从事企业级开发高级岗位的敲门砖。

然后 2010 年后 3G4G + 智能手机,软件行业一分为二,正式进入 toC 的移动互联,toB 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的两大业务阵营时代。这位老哥的技能树明显点 toB。

近 10 年爆发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企业级应用的主流就是 saas、paas、大数据…… 而如果是做 toB 业务,他这个岁数技能树本就是主力点在系统架构师上。别说这个老程序员说自己精通各种技术架构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是做 toB 业务能持续做到 45 岁的老兵,基本上都能拿出对等的技术资质。

在中国软件黄金年代夯实了 20 年的老兵,被一个培训 4 个月出来的废物一句话就否认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35 + 的年龄歧视是目前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现象。作为同样的职场弱势群体,一个女性居然这么堂而皇之鼓吹这样的社达言论。按照你 “没工作肯定是因为你不行” 的 pua 论调,你还是赶紧找个活饭票收点彩礼去嫁人吧。否则职场面对 45 岁的女性,比男性要残酷得多,到时候有人恶心你时可没人帮你说话。

年龄职业歧视,可能是职场最恶劣的歧视。

35 岁不升职就失业,意味着 30 岁时你需要考虑未来的职业稳定性,才有可能选择生育;

意味着你 25 岁时,不能恋爱,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才有可能在 30 岁进入高爆期。

意味着你 18 岁时,只有进入名校才有可能进入具备高爆潜质的顶级企业。

意味着 K12 教育,只有卷进前 10% 才有可能进入 985211。

意味着你 6 岁开始读书时,家庭资源能给你争取到怎样的教育资源,决定了你未来一生的可能性。

你的人生一刻都不能落下。因为稍有不慎,你就会在 35 岁之后,跟不上最优秀的那一拨同龄人的节奏,而作为废弃电池所抛弃。曾经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有希望一切都还不迟” 的欣欣向荣,最终都只属于那 top10% 优秀的人。

而其他 90% 不那么优秀的,就像前面那个答案的态度那样,“没工作就是你不努力,活该”。

这样百里挑一才能活下去的养蛊社会里,反馈到现实里就是:

35 岁没升到总监,躺平。30 岁没升到经理,躺平。25 岁没进到名企,躺平。18 岁没进入名校,躺平。K12 没进年级前 10,躺平。投错了胎没有学区房,躺平。

躺平就是人生一切的答案。

学历歧视,你可以去小公司或者努力拿学位。

性别歧视,你可以声称不婚不育(虽然这也非常恶劣)。

但年龄歧视,你什么也做不了。你不能不老,社会机制也没有办法保障所有人到 35 岁都变成高管。

所有推行 35 岁年龄歧视的企业,就是在自断大梁。

不仅断的是一个小家庭的中坚力量,也是断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

知乎用户 椰子大魔头 发表

我觉得一大堆人回答这个问题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利益相关:互联网混了十五年的见证人一枚。非程序员。

见证了互联网浪潮的兴衰荣辱。

国外与国企才有 45 岁程序员。

我在私企唯一见过的一位是 50 岁的写 wps 的。技术是真的牛逼。

程序员在私企是最难混日子的人群。真的不好混。因为每天代码量在哪里。写完了还要自查检查,还有反馈。跑不起来马上滚蛋。

新技术要与时俱进,边学边用。不然滚蛋。

中国互联网大约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绞杀器。

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各种降维打击层出不穷。

我说的是我见到的个体,或许不具有普遍性。

但足以观世情的片光吉羽

第一代最吃香的程序员见过二个。

二个大帅哥。

非恭维。

一个跟妹子一样,梳辫子。抽凉烟。总体比安好心更漂亮更像妹子。身材也细。名竹。很形象那种。

没有胡子,皮肤细腻白嫩,瘦,高。不爱笑与说话。常常熬夜,抽烟提神。那种妹子的凉烟。常常咳嗽。

罕见的美貌,雌雄难辨,就是感觉挺丧的。有点日本轻小说那种病娇男主的味。

写论坛的。告诉我他一个月赚 2 万,在重庆。

当年互联网浪潮,抓住机会,就算倒卖域名,会写论坛,会写个人网站,弄些盗版歌曲上去都能一个月过万。就是多久没有观察。

另外我因为上历史论坛玩的多。当年个人网站,bbs 时代,版主都会写论坛与维护网站的,都基本轻松过万。

去广州玩,碰到另外一个帅哥就正常多了。

胡子剃得很干净,一圈青色。人很精神,浓眉大眼,带着眼镜,脸上头发收拾得清爽,身材挺拔,人很精神那种。属于正统型的帅哥吧。

程序员一般而言都比较注重锻炼。当然是一般而言。否则身体熬不住。

他告诉他一月赚五万。

05 年这个相当不少了。

他是写杀毒引擎的。江民。多少人记得这个名字……

然后被周鸿祎降维攻击了。不知道后来如何。

周鸿祎其实灭掉的不是流氓软件,是收费杀毒软件。

不过他肯定会转型。

当年最狠的,就是会写引擎的。属于百万级别以上的人才。(房价 7000 左右)因互相技术封锁,一套引擎,内部研发,几百万上千万未必搞得出来。

然后见过几位。有位是天才,居然拿着自己写出来的引擎去开源无偿奉献。

后来成了某公司的明星程序员。后来出去自己办了公司。

另一位则把这大佬的引擎,全部学会,还学了 3d 半套。然后呢,出去跟老板签了协议,所有引擎只能他接手。成了公司副总。

这些要不就特别牛逼,要么自己锁死研发进度。

其余的,都是螺丝钉尔。

别人为什么要找个过期的螺丝钉,还高价。

然后社会套路对他不起作用。

吐槽一句,引擎稀缺的年代,产品也非常少。

研发的日子非常滋润。好混。

现在我听着都累。

如今大神们把引擎发在网上开源,本来是好意。互联网资源共享吧。多少人去自学琢磨。诞生无数大神。

每年十几万个产品卷。审批都审批不过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有司干脆用版号锁死。每年能上的就那么多。

卷吧……

那天在股票群里碰到个北大跟我聊天。他阿里的。他才 27。

百万级别。父亲一年生意也几百万,家里 6000 万。老婆在投行当那种你懂的研究员。拿个一万,出几个自己都五道三迷的报告。

他已经在担心自己中年危机了。

我当时说,你担心啥呢。

不过毕竟,自己赚跟老爸有区别。

这个才是聪明人。

其实吧,现在百万拿到手也就 60~70 万吧。

跟 02 年 20 多万估计差不多。应该还要差一点。

当年可不需要北大进阿里才能拿。

现在,连速成班的人都跳出来说干了几十年的老将不中用的时候,就知道,这红利也差不多是鱼尾了加上技术其实不管怎么垄断,优势还是逐步拉平的。

跟游戏制作一样,现在一谈做游戏的,呵呵…… 苦逼

当然下个卷死的估计是电商……

知乎用户 游子离​ 发表

看了几个回答,都觉得没回答到点上。

要么质疑这个程序员的技术水平。

这有必要吗?

这人如果技术水平高,还会找不到工作?

也就是普通程序员中的熟手,罢了。

要么抱怨单位招聘限制年龄的。

特别提到了公务员招聘的 35 岁年龄限制。

这也没啥意义,真放开了年龄限制,无非是增加招聘的工作量。

年龄大的,还真竞争不过年龄小的。

你还以为科举时代,几十年考题不变的呀!

还要说要提升综合技能的。

这是来卖课的。

综合技能提升了,没面试机会还是没法展现。

。。。。。。

都没说到那个点上:人才市场上给供需关系失衡,

供远远大于需了。


说到本质——职场的 35 岁现象,就是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问题。

这几年人才供给不断地在增加,而需求则没有看到有明显的增加。

再看历年的 GDP 数据

我们对比同期

2017 年大学生人数比 2000 年增加了 7 倍多,而 GDP 则增加了 4 倍不到。

GDP 可以从侧面说明工作岗位的数量增加,而且 GDP 的增率一般是低于工作岗位增率的。

因为人均效率的提升,产生同样的 GDP 需要的人员可以减少。

高学历人员增加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却增加不多。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是人才供应非常的充裕。

供应充裕就可以放开了选呀!

卡学历,可以卡非全日制的,继续卡双非的;

卡年龄,把年龄大的先卡掉一批。

如果哪天,人才市场供需关系转变,看那些单位会不会招年龄大的?


按人才市场目前的供需情况。

要求单位招聘放开年龄限制什么的,都是没啥意义的。

无非是增加应聘人员数量,增加招聘的工作量罢了。

讲白了,就是增加分母,分子不变。

那些说增加技能的,也就对个体有用。

不过是你的技能强了,把人家的岗位给抢了。

并没用增加岗位数量。

市场上,还是人比岗位多。


想想如何发展新兴行业,增加新兴岗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正途。

知乎用户 屠钻​ 发表

别说 45 岁,35 岁以上,都过不了简历初审关。

除非条件特别契合,能宽限到 40 岁。

大学毕业后,打工仔的职业生命,远远没有你想象得长。

比如 25 岁研究生毕业。你得熬上 10 年,才能有机会赚到高薪

什么叫高薪?

——一年时间能赚到前 9 年加一起赚到的钱,这才叫高薪。

此时你志得意满,赚得很嗨,工作体面,压力一般。

然而

好日子没过两三年,35 岁左右,被领导干掉了

而且你绝望得发现:

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了

.. …

别笑

这是真事。

奔着高薪去的职场生命也太短了。

尤其是平民子弟

那些抖音上意气风发的大佬,绝不会告诉你

能让他坐稳 CEO 宝座的,其实是他爹、他老丈人、他老婆、他二大爷。

他只会挥舞着拳头告诉你:努力!奋斗!996 福分!

北京就是背景,上海就是商海,

理想就是离乡,誓言就是失言,

爱情就是爱请,婚姻就是悔因,彩礼就是财力

25 岁毕业,35 岁拿高薪,38 岁被宰

这就是职场人的一生。

高薪寿命 = 3 年?

一朋友是海龟,财务做了 15 年,考了 cpa、acca… 国内国外一堆证,妥妥的学霸,

可惜,38 岁了

互金行业做财务总监。薪酬很高,

(你懂的这个行业。)

前年失业,

(你懂的这个行业)

在家里坐了一年,根本找不到工作,

平民子弟,这些年赚的钱都贡献给房地产行业了,

投了一年简历,

无论学历、资历、人品都没问题的精英

就是没 offer,

压力山大。

正好我今年做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营销顾问,推荐他去当 cfo

薪酬虽然掉了不少,但好歹能交月供,不至于坐吃山空。

好多呆瓜以为我是编故事。

只能说是井底之蛙!

还有的说自己妈妈也是会计,赚得很多云云。

我晕

贾跃亭也是会计。你跟贾老板比一比?

未曾清贫难做人,不遭打击老天真

为何 35 岁以上就被干掉?

根本原因是国内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够,这是结构性的。

昨天一位经济学大佬讲话

一语中的

“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市场需求”

中国消化不了这么多高端人才

中国产业利润养不起这么多高端人才

你自己看看抖音、蔚来、腾讯的人才招聘需求:

全是一两万左右的好不好?

一两万是啥概念?

现在平民子弟 80 后,谁不背一两万的房贷?

现在的一两万,也就是 10 年前的两三千。

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的、成本敏感型的人肉机器。

你 35 岁以上了,就跟用了三年的 iPhone 一样,电池不耐用了。

只能杀掉。不养你了

35 岁被杀的屠宰血案,从 bat 华为小米这类世界 500 强公司挨个捋一捋

哪家没有?

我读书时,老教授激励我们

本科毕业只是 “毛坯”。

研究生毕业才算个 “半成品”,

工作 5 年,才称得上 “成品”

工作 10 年,才称得上 “神品”

工作 20 年之后,才算是 “绝品”

特么,为啥刚刚 35 岁刚刚神品了,就变成了 “废品”?

老教授您出来,看看这帮老板们像话吗?

经济衰退、疫情猖獗,很多人又开始念起来体制内的好

旱涝保收,永远不担心丢工作

从去年开始,好几个做高管的朋友,都失业了。

也都是 38 岁 40 岁左右

有外企事业部的总经理,也有民企 Ceo,

丢了饭碗,下家也不好找。

都有点惶惶然。

其实也好理解

公司赚不到钱,这些高管每年拿那么多钱

哪个老板咽得下这口气?

提拔一个总监,

待遇只有你的一半

还感恩戴德,低眉顺眼,拼命跪舔

那还留你干甚?

好在总经理 ceo 级别的,大都有些积蓄,也有人脉,

寒流之下粮仓还算 OK:

一哥们上次说找前东家,去要欠他的季度奖金,

我随口问了句多少,他说不多,80 万。

还是金融行业来钱快。

他的投资人我也认识,去年失联了。

还是金融行业比较危险。

35 岁妥妥的中产

其实世上本没有中产,不过是资产阶级忽悠无产阶级的概念罢了。

最痛苦其实就是这类人,这个阶段比无产阶级还要惨

因为高负债,对流动性需求极其迫切,一有风传草动,就得卖房卖车

最近北京的项目比较多。手里有几个职位,想优先照顾几个之前的老朋友和老部下

一问,

有失业一年多的,天天被老婆讽刺挖苦蔑视

也有从年薪百万自我降薪到 30 万的,还是没有着落。

也有花呗、借吧、微粒贷、通通借遍了,一到还房贷就失眠心悸的。

35 岁之后的中年白领,成为寒潮中最脆弱的群体。

我来提 5 个小建议吧:

1、投简历,尽量投靠近销售端和业务端的。

这类工作相对好找,你先要保住现金流,不至于为房贷车贷愁白了头。

而且这类岗位也不容易被干掉,毕竟属于结构性薪酬和进攻型岗位,公司的压力也小。

现在所有公司都在开源节流,roi 比较差的高管和职能型中层,都会被拿掉。

2、不要死咬着薪酬。

2021 年不是 2015 年。现在都缺钱。

今天面试一位内勤,毕业三年的小孩,张口要一万八。这其实是耽误自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高薪机会。

3、工作不是投简历找到的。

你要找找自己的朋友、同学、老乡,尤其老上级老领导。

往往就是一个电话、一堆饭就就可能轻松解决掉了。

脸皮厚点。

4、学会居安思危

面试中发现,最有居安思危意识的,往往都是销售出身的。

而职能中层通常缺乏积攒金钱,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现金流断掉的时候,面对高额债务,一下子傻了眼。

这次危机,也是财富观念的再教育。

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一下我们每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尤其是中产,一定要警惕。我们要比农村的大爷大妈、要比十八线小商贩,脆弱多了

在高额债务面前,你并不是一个自由身。

什么要富贵?

身为无债,叫富;心中无事,叫贵。

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是——没关系!

无爱一身轻,无债是人生,无情是精英!

5、35 岁之后的中年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

当然前提是你确实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吃喝混的确实很不好找。

当你确实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时,你一定是值钱的。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全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加油!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点个赞?

光收藏不点赞,天天加班不给钱

知乎用户 增长黑客陈轩​​ 发表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当有员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就意味着他的可控性降低了,跳槽的可能性提升了。

对个人而言:矜矜业业十来年,最终因为莫须有的可能性就失业,除了面对庞大资本的无力感,也只能另谋他处。

狡兔三窟,当代大学生应该给自己创造很多的机会,努力的提升自己,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知乎用户 旧戏书 发表

35 岁后的职场,真的宇宙的边界就是编制吗?

知乎用户 爱游戏的小跟班 发表

体制外就是如此,真正可以给你打工的也就 10 年,错过一年就少一年,走错方向几年就等于浪费了几年时光,前十年决定了后二十年,没有一步可以错,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体制外职场寿命就愈短,体制外工作愈没有吸引力可言,而反过来体制外单位也对求职者愈来愈挑剔,再对比艾尔迪亚特色的体制内待遇远远高于体制外,甚至可以说在体制外打工纯属于浪费人生、浪费时间,去做一个收入低、无前途且朝不保夕的工作,还不如直接脱产考公考编,哪怕考公九年,第十年考上,也比在体制外浪费十年要好。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大家已经用脚投票了啊,还用问怎么看待?

为啥 35 岁被歧视,第一,生了孩子要养,牵扯大量精力,基本不可能 996 了,真的会猝死的;第二,有很多还不需要养娃的年轻人冲进来卷,996 都是小意思,工资还低。就这样企业当然不愿意用中年人了。

所以大家怎么看待这事呢?不生娃了呗,不生娃之后,第一没有娃分摊精力了,可以继续和年轻人卷;第二,釜底抽薪,只要大家都不生,未来就没有年轻人进来卷了。你看,一举两得,双喜临门。

反正这事吧,悲观的看,最终解决职场 35 岁问题的办法,可能就是让职场上没有 35 岁以下的人。

知乎用户 张铎 发表

现在 35 岁程序员才是最需要拉响警钟的,因为 45 岁这批人,人数少,经历互联网黄金时代更久,尚且有个别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那等 10 年后,经历毫无波澜的互联网十年后,被退下来的那群现在 35 的程序员人数将会是极其庞大的。

我的建议是 35 岁程序员一定要抓紧时间润,抢跑润,否则到了 45 岁失业时一定不可能找到工作,而且还面临所有人一起抛售房产的窘境。

知乎用户 uncle creepy 发表

先不说这个人是不是程序员,如果简历上真的这么写: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系统架构师证书,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

那么大概率没有公司会招他。

一个真正从事过技术岗位的简历,大概就是:

XXXX 年 X 月 - XXXX 年 X 月,在 XXXXX 公司,参与 XXXXX 项目,具体工作包括 XXXX

一个虚假的程序员的简历上可能只有

精通 XXXX 和 XXXX 语言;
获得 XXXXX 证书;
通过 XXXXX 认证;

这么说吧,“精通”这个词,在简历上,不一定是加分项,甚至可能是减分项。很多人说 “精通” 某语言,请问语言规范能背下来吗?语言的标准库都用过吗?语言接口都熟悉吗?编译器的行为都掌握了吗?我从大学到现在写了十几年的 C 语言,都不敢说 “精通”C 语言,然而我看简历的时候,有不少刚毕业的人就说自己 “精通”C 语言,真是无语。

一个合适的程序员简历,最重要的就是要写清楚具体参与的项目,没有任何实际项目经历的,肯定不会给面试机会。


程序员求职肯定有 35 岁现象,但这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前提之上:

1. 没真正做过什么,35 岁之前一直在摸鱼划水;
2. 心态太高,不愿意放下身段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只想当领导;
3. 对工资要求太高。

程序员这个行业,门槛其实是比较低的,经常有人会说,我有 N 年工作经验,应该给我 XX 工资,但实际上呢,可能是 N 年的划水经验。

检验一个程序员是不是水货,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看他做过什么项目,以及能不能讲出来一些关于这个项目的核心的内容。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这句话在求职中同样适用,在其它行业里也适用。对于大龄码农求职,建议就是:放下身段,用技术说话

知乎用户 北极​ 发表

说句实在话,职场上对 35 岁以上的打工人都显得不太友好。如果没有华丽的项目背书或者团队管理经验,单靠 “技术精通” 估计都很难过简历关。

45 岁,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系统架构师证书,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

HR 看到的这样的简历,首先脑海里会有这几个关键词:

45 岁,应聘程序员,精通各种 xxx 技术,有 xxx 证书,期望薪资 4 万 +

再有就会抛出几个疑问:

  • 45 岁的程序员为什么没有做过管理岗?
  • 45 岁能适应经常加班吗?
  • 辞职半年没有工作,还能适应岗位工作吗?会不会以后有事就会辞职?
  • 4 万月薪会不会要求有点高了?

综合对比后,HR 会更偏向价格便宜年轻有活力的程序员。

35 岁以上的分水岭,很多用人单位并不是嫌弃程序员的技术和经验。相反,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管理和长远的价值考量。

而且对于程序员来说,很多人真的不会包装自己的简历。

千篇一律的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面试官看了半天的简历发现,除了年纪稍长 45 岁,其他的技术硬件实力年轻人都能做,无非是经验丰富和不足的区别。

如果你的简历中稍加包装,比如运用 java 技术体系参与腾讯 xxx 项目,成功实现 xxxAPP 或者 xxx 程序上线,3 个月实现几十万用户留存。

列出有名气的项目,给自己的技术做背书,让自己的技术变得更有含金量一点,此为其一。

还有把自己操盘的项目结果给予反馈,让用人单位知道你做的东西是有很好的价值产出,此为其二。

总结来说,35 岁的打工人,没有做到管理层,要学会利用项目借势。单靠纯粹的岗位技能,可能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知乎用户 壹哥​ 发表

话说武则天登基之后一直郁郁寡欢,不久后人就衰老了下来。上官婉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感业寺寻求高僧帮助。高僧手书一药方。壮男程序员十人。上官婉儿于是号令天下诸郡县进贡年 25 岁容貌俊美,体格健硕程序员十人。

程序员奉昭后,连夜入宫,怀着感恩的心 996 伺候武后。果然,不久后武后龙颜大悦,容光焕发,宣召婉儿入宫嘉奖。婉儿入宫后看到门口有几个眼窝深陷,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的秃顶男。好奇问这是谁?宫女调笑道,此乃药渣是也。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市场经济的逻辑下,打工人变老是很残酷的。

年轻人不仅身体好,思想也单纯好忽悠,老板画个大饼就热血沸腾,然后修福报做兄弟,指哪打哪。可中年人不同,这身体首先就不行,多盯一会屏幕就老眼昏花,通宵加班就容易猝死;思想上也不单纯,该懂得套路都懂,听到忽悠忍不住发笑,看到画大饼肚子饿了;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年人牵扯太多,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老态龙钟甚至老年痴呆,孩子嗷嗷待哺或者青春叛逆,都需要照料,都需要陪伴,都需要费心,你让这中年人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给资本家当炮灰,难啊。

在资本家心里,年轻人像新鲜的大豆,一榨就出油,而中年人是被压榨无数次的豆渣,没多少油水了。而所谓油水,实际上就是人的经济价值,归根结底是由于市场背后那套冰冷的数学法则确定的。中年失业危机,是冰冷的物化逻辑的必然结果。

打工人都会变老啊?哪有不老的打工人呢?可打工人变老,就是经济价值降低,被其他更年轻的打工人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冰冷逻辑。打工人想要体面的老去,除非这个打工人具备不可替代的知识或者资源,或者身处非资本主义关系的护佑之下。

其实,在资本主义时代,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在资本主义逻辑之下。打工人变老是残酷的,打工国老龄化亦是如此。以前说 “未富先老”,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低端产业被更年轻的劳动力国家替换,打工国唯一的出路,是尽可能延缓变老,同时产业升级,让自己具备不可替代性。

知乎用户 果酱君​ 发表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新闻发了什么不重要,新闻发在哪儿很重要,为什么而发最重要。

这类事情发在中央官网上,显然不是为了让人通过蛛丝马迹去寻章摘句做探案奇侠的,因此高赞答案纠结这程序员是不是真的毫无意义,这种事连夜搞了热搜,做了通稿,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意图很明显,要解决中年失业问题。

中年失业这事不完全是个职场年龄歧视问题,它实际上是个社会保障问题,甚至是个社会稳定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哪怕最乐观的人也没法否认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社会,而且这种老龄化的趋势目前看不到任何扭转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就业问题,就是一个如天之大的问题。

对当代中国政策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政策史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个就业史,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多次主动进行逆城镇化甚至逆工业化的国家,逆城镇化和逆工业化的社会代价有多大,稍具常识的人都明白,但哪怕承受着这么巨大的代价,也要坚决硬啃就业问题,套用鲁迅的话说,中国人唯有在这个问题上会如此激进。

上了年纪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官方称呼是怎么从 “盲流” 一步步演变为“自由劳动力”,最后又变成 “农民工兄弟” 的。

如此大的话语转向只用了不到 10 年而已。

一个社会变的让人完全认不出来,只需要几年而已。

中年就业歧视以及中年失业,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中,事实上意味着把主要人口排除在了就业市场之外,这对于中国这么一个以就业为最大政治正确的国家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老龄化的人口需要足够庞大的养老金,而养老金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就业人口去赚,在人口出生日益下降,青年劳动力供应持续收窄的情况下,就只能指望中年劳动力了。

劳动市场如果只接纳年轻人而不接纳中年人,财政在账面上是做不平的。

这种时候,谁对中年人搞就业歧视,谁刻意把中年劳动力排除在就业市场之外,谁就是在和国家的账本过不去,谁就是在和中国 70 多年来最大的政治正确过不去。

现在政府官网发这个新闻,是在用具体事例来引发共鸣,逐步塑造社会共识,积累政治资本,蓄养民意。待时机成熟,大概率会找一两个不长眼的二傻子出来抓典型,这种用来儆猴的鸡,死相大概率会非常难看。

用几年时间,形成一个以接纳中老年人口为常态,对中老年劳动力习以为常的就业市场,并形成严打就业年龄歧视的社会氛围,让年龄不再成为找工作的最大障碍,这也是现实条件下能为老龄化社会所做的最大限度努力了。

这个进程会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就像当年 “盲流”用了不到 10 年就转变成 “农民工兄弟” 一样。

但愿各位企业领导能够识相一点,别在这个档口去当那只用来儆猴的鸡。

至于我们普通人,那当然是支持咯,谁都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谁也不想一过 35 岁就被开除人籍。

知乎用户 托卡马克之冠​ 发表

总的来说,大家都活的太没有安全感了。

失业容易再就业难,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中年男人的身上。

我有时候兼职一天一分钱也挣不到钱,在家休息一天,饿了就喝点水,就吃一顿饭度日,实在不敢多吃,一顿饭得 20 起步。我每天只给自己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想想还是单身好啊,不需要对什么人负责,只要我饿不死,就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所以我很难想象,一个中年男人如果失业了,该有多焦虑、痛苦。

真希望这个世界有吃不完的面包,每个人都有份额,每个人都不需要战斗就能快乐的活着。

知乎用户 林游優 发表

(视频是我在四川卫视《了不起的分享》中的分享建议,供参考,强调一下,视频内容只针对外企和民企打工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面临的情况,这位 45 岁的程序员认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企业限制了年龄。

确实有这种现象存在,事实上我之前也在回答里分享过:

部分大型企业对 35 岁职场人不友好,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接近要签无固定劳动合同了,企业担心自己的用工风险现在网上流传的 35 岁很多人会失业,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劳动合同法才是职场 35 岁危机的起源

为什么网上的标准都是 35 岁呢?35 岁的起源哪里?

我们来看一眼百度指数:

关键词 「中年危机」,本身的讨论量级从 2012 年开始都不高。

到了 2017 年过完年,这个关键词的热度很快翻倍,接着在 2017 年年底和 2018 年初达到巅峰。等这个话题恢复平缓的时候,你会发现热度已经比 2016 年翻了一番。

为什么呢?是 2017 年大批中年人开始上网了?还是大量中年人遭遇危机了?

我在人力资源公司多年,一直关注热点话题。

回顾 2017 年,当年的职场人的确遭遇了中年危机,尤其是接近 35 岁的职场人。

原因和 35 岁并没有直接关系。直接原因是在 2008 年 1 月 1 日发生的一件历史性事件:

新版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了

新版劳动合同法对职场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至今来看,新劳动法颁布以来,劳动者在仲裁和打官司中的胜率要远高于企业的胜率。

不少企业则视劳动法为洪水猛兽。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

为公司服务满 10 年的员工,有权要求签署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本来,按照劳动法想要裁掉员工就很难,如果想要裁掉签了无固定的员工,难上加难。

所以,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民企们,开始裁撤在公司即将满 10 年的员工。恰好,2008 年大学毕业,进入大中型民企的优秀学子们,在 2017 年差不多也在 33-35 岁。

很多 35 岁的职场人会自我检讨:我有哪里做得不如年轻人。

但讲句公道话,最初淘汰 35 岁的人,不是因为岁数,而是为了规避法律


有没有解决方案?

骂企业,骂资本家固然是很爽,但是对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来说,还是需要找到解决方案。

我的建议是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

年近 35 岁的人会遇到怎样的瓶颈?

有。大约是两点,一是经验上涨的瓶颈,二是精力的严重下滑。

1)经验上涨放缓:

上班久了大家都会发现,一份工作最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点,往往是入职第 1 年,你不断提升岗位技能,不断了解行业趋势。

从第 2 年开始,你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能够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量。

到了第 3 年,原先需要干一天的活,你现在可能只需要半天就能完成,能在提升的大约只有沟通、组织能力这样的软技能和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反应能力。

但到了第 4-5 年,你需要再想想,你做的还是之前的工作,没有什么变化,你这一年真的积累了什么经验吗?

这家公司这个岗位已经成为了你的舒适区。

在舒适区太久,缺乏警觉的职场人,可能依然工作 10 年之后,真实的工作经验只有 2-3 年,其他的时候只是在重复之前的工作。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虚荣型指数(Vanity Metrics)

举个例子,你的公众号有 10 万粉丝,是不是好事?

是好事,但是这些粉丝都活跃吗?

如果企业以粉丝数为衡量标准评估一次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营销团队为了补足老板的预期去买了一堆假粉丝。

我们的工作经验也是如此。

只用「10 年财务工作经验」,「10 年互联网行业经验」来评估一个职场人,是完全不够的。你每年做了什么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收获了什么技能,同样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在这 10 年里,你到底成长了多少?

2)精力下滑:

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上升,我们的精力以及对于工作的投入度都会下降。

以上海为例,2018 年上海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迟到 30.65 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迟到 28.81 岁。2019 年上海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推迟到 30.29 岁。

也就是说,在 30 岁结婚,31 岁生孩子之前,我们对于生活的牵挂是有限的,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工作中。

刚毕业那会儿,一夜不睡,第二天补一觉就满血复活了。

到了 35 岁,你再试试,身体分分钟教你做人。

不仅如此,我们有了家庭、孩子,老人逐渐需要我们照顾。我们就越发不可能在工作上全情投入了。

画一个简单的图,大概是这样:

  1. 经验的增长曲线逐渐平缓,进入舒适区;
  2. 精力因为身体和家庭下滑得愈发剧烈;
  3. 薪资按照市场水平稳步增加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经验相对丰富,精力最旺盛,同时薪资相对合理的黄金年龄大约是工作后的 5-8 年,28-32 岁之间,各行业情况略有不同。但大体来说出入不大。
三个核心因素:经验、精力和薪资

精力的下滑是可以延缓的吗?

可以,我见过自律的小伙伴保持运动健身,提升身体素质;我也见过职业女性为了不影响职业发展选择晚点生育,甚至冻卵代孕。

但是,说到底精力的下滑曲线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相比 20 岁更有活力,这不科学。更何况我们还有家庭需要照顾。
薪资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降薪都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能降薪。毕竟是脑力劳动者,又不是以搬砖数量算工钱。凭啥我们赚得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多?

看起来只能在经验上下功夫。

管理学大师查尔斯 · 汉迪在他的著作《第二曲线》里写过一句话:

当你知道你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这句话是查尔斯 · 汉迪提出第二曲线理论的初衷,也大概体现了很多企业家和职场人的焦虑心态。

企业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需要改变;发现问题时,虽然看到了前行的路径,但已经无力可续,下坡路已经铺在脚下。

职场人也是如此,发展顺利时无需改变,发现问题想要通过学习、跳槽改变的时候,已经迟了。
职场人也有第二曲线。

在我看来,只有在第一曲线还在增长时,为自己的第二曲线打下基础,通过第二曲线,继续提升自身的价值,才有可能摆脱发展瓶颈。

如何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线?

打造我们的第二曲线,我认为有三个关键:

1. 第二曲线建立在坚实的第一曲线上

没有坚实的第一曲线,本职工作做得稀烂,想指望通过第二曲线翻盘,不太现实。

第二曲线应该是在第一曲线上的再一次跳跃。

如果你是一个出色的 HR,你的第二曲线大概率不是去朋友圈卖面膜。但如果你是一个出色的程序员,那么周末给人拍婚礼照片,也不会是你的第二曲线。

很多人把副业当成第二曲线,这是错的。

只有当副业和你的主业形成 1+1>2 的合力时,这才可以称之为第二曲线。

举个我们人力资源圈的例子,如果你今天在百度上搜索「姚琼」,那么百度会联想到一个人力资源圈非常熟悉的词汇:OKR。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这套目标管理系统因为谷歌的推崇而走红,在如今诸如字节跳动、知乎这样主流互联网公司,OKR 都是企业衡量员工产出的重要指标。

姚琼老师最初在微软、爱立信等外企,做培训起家。和我的不少朋友和粉丝一样,都是人力资源从业者。

但是在她看到 OKR 相关的书籍进入中国市场后,她发现了机会。主动联系出版社要求成为 OKR 书籍的译者,并逐渐开始出版自己关于 OKR 的文章,最后成为了国内知名的 OKR 培训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她的第一曲线是培训师,她的第二曲线是 OKR。

借助她作为优秀培训师的基础,她敏锐的感觉到了 OKR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大量学习 OKR 相关知识,成为 OKR 培训领域的先驱,吃到了一波红利 。

我还有一位朋友魏老师 @老仙奶我写出 bug

也是如此,他最早是一名优秀的前端工程师,在多个大厂工作过,后来做了管理岗,就早早感受到了程序员内卷的风险,作为一个大龄管理岗的程序员,需要有大量的协调工作,代码肯定不如年轻人熟。

但他早早两手准备,一手干工作 ,另一手在培训机构做老师,现在辞职在家,既不用像前同事那样加班 996,做老师的薪资收入也不低。隔三差五,在知乎写个回答,在 B 站发个视频,玩得特别开心。

2. 要具备观察趋势的习惯和预判趋势的能力

回到 10 年前,势头最强劲的互联网公司是哪一家呢?

正是「宏颜获水」的百度。

当年,百度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在百度的发展非常好,高收入高股权,年薪百万的总监一大堆。

但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逐渐放慢了脚步。爱奇艺和作业帮,算是百度为数不多的成绩。其他投资诸如 91 无线、百度外卖、糯米网、去哪儿网都不算成功。

但因为在搜索广告的一家独大,百度人的薪资福利依然很高,离开的动力很小。

到了 2016 年,随着魏则西事件的爆发,百度的品牌严重下滑。而同时百度最引以为傲的搜索广告业绩也逐渐被淘宝京东的电商广告,头条系的信息流广告,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百度人感到了压力,开始考虑离开百度,却发现过了最佳时机。

2016 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很少了。

2010-2015 年之间那些蓬勃发展的初创公司要么成长成新的 TMD 巨头,要么不死不活挣扎求生。

我见过一些百度人留在公司,看着老同事们纷纷敲钟羡慕不已,却无法离开;也看过一些百度人,实在熬不下去选择离开,却因为走得太晚,结果把前程砸在了一些不靠谱的初创公司手里。

但是有一位百度人,因为他精确的预判,在其他同事还挣扎考虑是否离开的时候,他通过单纯的跳槽涨薪拿期权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且在纳斯达克和香港各敲了一次钟。

张川老师,互联网圈的传奇人物。

离开百度时,他还只是一个副总监,之后他先后陪伴 58 同城和美团上市,如今是美团点评的高级副总裁。

你去看他的履历,你会发现他对趋势的预判简直是精妙。

2011 年,这一年百度的市值超过 400 亿美元,战胜腾讯(374 亿),和阿里(110 亿)登上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一的宝座。

借助公司的势能,百度人也备受市场重视,张川老师得到了 58 同城的机会,在百度的最高点套现逃离。

2013 年,58 同城赴美上市;2014 年在得到腾讯注资后,2015 年,58 收购主要竞争对手赶集网,三大招聘网站之一中华英才网,以及房产中介平台安居客,打造了自己的分类信息帝国。

2016 年年底,又在 58 同城最全盛的时候,川哥翻身辞职,放弃了大批股票,去了美团,成为了王兴的左膀右臂。

2018 年,美团上市。

职场人到了 30 + 岁,职业规划就不再应该遵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随缘态度。

好的机会是很稀缺的。为什么给你

在中国互联网圈,川哥这样优秀的人才,不说上千,几百个总是有的,但是能像他这样早早规划好一切,在机会来临时敢于放弃现有的收益,去争取潜在未来的成功机会的,少之又少。

3. 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再说回我自己。

2016 年年初,我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公司福利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并没有专业领域的同仁回答,于是我自作主张写了几千字。

写完我就忘了,隔两天发现已有上千赞同,我的很多同事都开始在朋友圈转发我写的回答。

之后的故事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了,我开始在知乎创作,写成了知乎的 KOL,写成了人力资源话题优秀回答者,甚至得到了创业项目的机会。

我的第一曲线是做了 10 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

我的第二曲线,可以说是知乎。

通过知乎,我打造了自己人力资源专家的角色,但是讲道理,别说全国,全上海,就在 Mercer 的办公室里,比我懂人力资源的同事们就有几百个。

但是他们并没有出来分享,没有人知道他们有那么优秀。

而我在之后的时间里,得到过出版社的垂青,得到过樊登读书和得到的合作机会,成为了领英、36 氪、第一财经以及南都周刊的特邀职场专家作家。

这些都起源于我在知乎的创作

对于小伙伴来说,你不见得要和我一样在知乎写成一个 KOL。

你可以从朋友圈开始,也可以从某些垂直专业论坛开始,比如领英脉脉。

如果你是一个保险专家,定期分享一些保险领域的政策和保险产品的点评,如果你是一个健身达人,可以定期分享你的健身心得和技巧;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也可以分享一些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业的方法。

在别人给你贴标签之前,先给自己贴上标签。

这样,未来朋友们有符合你标签的机会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而不是别人。

这种个人品牌,无论对我们求职还是创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分享一个彩蛋:

2018 年年底,互联网寒冬,我的创业项目黄了。

我也面临失业的挑战。

一位字节跳动的 HR 朋友,帮我把简历递到了字节跳动的 HRSAAS 团队。但对方不要我。

给的说法是:

履历不错,但是岁数太大了。头条不要 35 岁以上的人。

今年年初,我的一位老同学入职字节跳动,担任管理岗位。

她和我同龄,今年 37 岁。

不是说好的,不招聘 35 岁以上的人吗?

字节跳动这样的企业,对 35 岁职场人的态度也在调整。

当互联网公司狂奔的时候,我们 35 + 岁的人是很难一起狂奔的,有家有口,精力不足。但当互联网公司开始降速的时候,他们逐渐发现 35 + 岁以上的职场人有独特的价值。

那些优秀的 35 + 员工可能不能 996 大小周,但是他们混迹职场多年,懂得如何去团结队伍,懂得如何通过共赢的方式去谈判资源,他们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

对于逐渐降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35 + 岁的人才同样重要。

企业意识到它们无法,也不应该再以诸如「劝退 35 岁以上 P7」的一刀切的模式去粗暴的定义 35 岁 + 的人才。

这对我们这些 35 岁以上的职场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码了 8000 字,我想告诉小伙伴们的是,焦虑不解决问题,怨天尤人也不解决问题。

发现我们独特的价值,打造我们的第二曲线,发现并把握住属于我们的机会,35 + 岁的职场人,同样可以发光发热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知乎 live:

掌握这十招面试技巧 成为面试达人听说你想进入咨询行业?

知乎用户 Sean Ye​​ 发表

张三

山东考生,高考 500 分。

考上本地一个差二本山东轻工业大学,调剂到计算机专业。

考研报的北京院校,被调剂到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一看考研初试分数 250 分,正赶上专硕扩招,成功上岸。

研究生期间不搞算法、不搞论文,费尽心思进大厂,

后来终于凭借研究生身份,南下入职腾讯。

年薪 40 万,还有股权。

李四

山东考生,张三的同学,高考 650 分。

考上山东人心中最好的 世一大,山东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被保研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研究生期间深入研究,广发论文。

毕业入职某央企,但需要在工地打两年灰。

年薪 20 万,没有股权,甚至 997,长的和老头一样。

计算机就是吃青春饭的,其他行业需要积累才能拿到高薪。

程序员占尽了年轻时的便宜,年龄大了还想让社会买单吗?

一些二本的计算机的学生,张口闭口吊打 985 研究生,

不就是年轻时刚工作,比其他行业薪酬高呗。

每个职业的周期是不一样的,

会计、法律、医生到 40 岁才能赢来职业的高地,

工程技术类需要 30 多岁才能迎来职业的高潮,

销售类人员也是中年才掌握人脉和各种销售能力。

但计算机不是,刚从大学里学的新鲜算法,

刚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需求,

开局就是巅峰。

程序员的本质是个快译员

保证速度和正确率,年龄大了肯定办不到。

其他职业可不是这样,

比如律师、医生,从执业到工作,每接触一个 case 就增加很多经验。

比如会计、销售经历了企业全周期的过程,

而程序员只是用一种语言,转换表达一种需求。

这个不需要太多的经验,都是有标准、逻辑可言。

刚毕业大大学生培训三个月能做的项目和三十五岁老工程师没什么区别。

并且语法还在不停迭代,996 天之骄子程序员可没那么多时间学习。

但是只培训三个月的律师、会计能做代理诉讼、企业 ipo 吗?

只培训三个月的医生能上台做割痔疮手术吗?

根本不可能。

所以翻译翻译,精通各种技术,语言不断迭代,以前学的技术都落伍了,被迫学习新技术。

45 岁的老程序员和 30 岁的老程序员比有什么优势吗?没有任何优势。

程序员本质上就是一个快速翻译员,你翻译的慢了,你还在使用印度英语,你就落伍了。

所以,你一个年龄大,技术落后、体力下降,还可能猝死的程序员,但是以往工资还很高的程序员,哪个企业敢用。

落伍就想想当年自己如何扬言吊打,985 土木硕士的吧。

知乎用户 同富 发表

随手一答想不到也能火,补充几句。

答主以前是事业单位文员(大学是文科专业),后来因为家庭变故出来北漂,通过上培训班做了几年前端程序员。去年秋天离的职,现状是无业游民,说好听一点的话自由职业者。

答主前东家不算大也不算小,已上市,市值大概 150e 软妹币。日常业务是服务器、交换机、机房监控,答主在那几年主要是参与各种定制化运维、监控应用的开发。

答主前东家有很多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CTO 本人就是一个 82 年的老码农。答主的邻座是 80 年的,对面排再对面排的邻座是 83 年的,测试组的大哥不仅是 85 年的而且还是去年新招进来的。

公司平常工作制度基本是 985,周一五加班不少但一般不会拖到晚 9 点,周六日非特殊不加班。

“精通” 这个词在程序员圈子里非常忌讳,可以肯定的说,基本上用这词自称的相当于自鲨。

绝大多数程序员都比较 “老实”,日常不习惯用的话术,在网上发声时也不可能用。


(原回答)

前程序员表示,这大概率是冒充的

没哪个程序员敢随便说自己 “精通” 什么什么,我以前的 CTO 从 2004 年 Ruby on Rails 刚出来时候就开始钻研 Ruby 了,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精通”Ruby

程序员日常(尤其是提简历的时候)描述自己的技能,用得最普遍的词是 “熟练使用”

知乎用户 尤娜 Yuna​ 发表

韭零后 35 失业倒计时,剩下时间如何规划?

90 后 35 失业倒计时,还剩 4 年时间!!!「程序猿」和「攻城狮」的职业规划

韭零后你还年轻吗?

还有年轻的资本吗?再过 3 年,你就 35 岁了,即将面临中年危机。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还不错,那就好好干吧,撸你的代码。

继续撸,好好撸,快点撸,听话撸,加班撸,千万别离职。

这是你最后一份工作,且撸且珍惜。

周围朋友血的教训,千万别离职,千万别离职,千万别离职,重要事情说三遍。

最适合苹果电脑的机械键盘

跟不少猎头聊过,在一线城市,35 岁以上

阿里 P8, 腾讯 T4 以上及同级别水平,失业,不存在的,到处都是机会。

阿里 P7,腾讯 T3, 及同级别水平,可能有好机会,也可能工资会降,做两手准备。

阿里 P6 以下,可能有好机会, 也做好工资断崖式下跌准备。

如果过了 35, P6 水平级别达不到,也非壁垒高的公司或行业。做好失业准备。

在现实社会中,以上各类占比多少,自己处于哪个类别,心里有数就行。

中国互联网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出炉:拼多多、字节跳动最年轻仅 27 岁_工作

互联网大厂每年会开除多少 35 岁员工?

2021 年华为和腾讯都有 8000 人招聘名额,在企业没有扩张的情况下,华为芯片危机,很多部门关闭,腾讯股价下跌的,为什么还会招聘 8000 人?难道企业无穷扩张吗?从招聘人数基本可以推理出每年裁员人数,因为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不停招人。

这是补充优之前化 35 的空缺,也就是去年开除了 8000 人左右。虽然公司没有新业务,股价下跌,但是空缺坑必须填上。京东坑位有 1.5 万人,字节跳动坑位有 7000 人,你会看到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在填坑。

华为 2021 年应届生招聘至少达到 8000 人腾讯实习生招聘人数较去年同期提升 2.28 倍,8000 岗位全面开放 - ITBEAR 科技资讯京东宣布招聘 1.5 万名 2021 届高校毕业生,超六成将进入京东物流字节跳动 2021 春招启动 提供超 7000 个岗位

你可以打开任何招聘软件,一线大厂长年都在招聘。很多大厂员工说没有啊,没有看到身边的人离职啊?或者才离职几个啊,没有你说的那么多啊。

那是因为基层员工只能看到自己部门的数据,无法窥视全局,上升到事业部,集团,各分公司,关联的投资公司。大厂一年的流动率是很高的,常常因为战略调整,市场变化,决策失误,等等原因,一次性砍掉一个产品线,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事业部。 更有关闭分公司,破产清算不用给员工 N+1 赔偿 [捂脸] 法拍的钱先交税,在偿还银行,最后轮到原因薪水,几乎员工拿不到钱。

你们感受不到大厂裁员是被裁员的人跟你就不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栋楼,一个办公室,一个部门,一个小组。而你只能感知到跟你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为什么不把员工安排的其他事业部?很多时候事业部之间是独立财务核算的,事业部也存在竞争,另一个事业部是不会接收其他员工的,因为没有招聘计划,即使需要也会走面试流程,让你重新入职,要求较为苛刻。重新入职让你工龄归零,呵呵。所以其他事业部没有义务接收难民,呵呵。

例如腾讯砍掉 QQ 业务,微信团队是不会要这些难民的,第一☝️他们是老油条,第二,薪资不如新员工有竞争力,第三,QQ 用的技术和微信不同,人过来要重头学起,第四,工龄要延续。第五,国人只忠于招他进来的人,总之不划算,不如重新招聘。

为什么裁掉 35 岁员工?排除能力和性价比因素,企业清理 35 岁程序猿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与员工签只能签两次合同,第三次签必须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不想让员工养老,所以会在第九年的时候干掉员工。一般员工都是 24-26 进入企业差不多 35 岁就是第三次签合同。

netkiller:路由器信号不好,我帮你搞定?

为什么大厂会高调公布应届生的起薪?

我们都知道所有企业的薪资都是保密的,这是不能碰的高压线。但是企业却高调宣布应届生的薪水。例如某大厂宣称应届生起薪 2W+,不考虑老员工的感受吗?是为了吸引人才吗?答案:是也不是。对外宣称起薪有三层意义:

  1. 广告效应,这是免费的广告
  2. 可以吸引大量应届生投简历,应届生算不上人才,进入企业前三年作为工具人使用。经过筛选 80% 会淘汰。即企业用 ¥ 省筛选时间。
  3. 告诉 35 + 老员工,你应该自离了,企业不会给你们涨薪水的,识像点。

2021 年买「蓝牙降噪」耳机「不纠结」

35 岁以上的 80 后 IT 工作者都去哪里了?

我身边,坐标深圳:

  1. 同学老婆 35+ IT 行业,运营,迫于生活,去做月嫂了
  2. 同事 35+ 女 App,回武汉发展了
  3. 同事 35+ 女,大龄美工,跟他老公一同回四川发展
  4. 同事 35+ 女,IT 运维,跟他老公回长沙发展
  5. 同事 35+ 男,回长沙发展
  6. 同事 35+ 男,在广州创业,他说如果深圳可以一年 ¥ 就烧煤,广州可以支撑 2,3 年
  7. 同学 35+ 男,深圳呆不下去了,会哈尔滨创业,做抖音流量入口
  8. 同学 35+ 坐标哈尔滨,摆地摊
  9. 网友 35+ 加盟熟食,月入 2-3 万
  10. 网友 35+ 加盟百果园
  11. 同事 35+ Oracle 失业,去了外包公司
  12. 同事 35+ 转行去了工业设计领域
  13. 同事 35+ 去卖保险
  14. 同事 35+ 男,转换做投资,私募和公众号
  15. 剩下的 35+ 程序猿进了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你懂的。
  16. 还有找不到工作临时做了外卖骑手,滴滴司机,甚至小区保安。那些抖音上外卖小歌帮忙改 BUG,这个故事应该真实存在。

买 MacBook Pro 还是 iMac?

**《2018 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显示:中国 700 万外卖小哥,硕士及以上学历占 1%,也就是说有 7 万硕士在送外卖;本科占 3%,也就是 21 万,合计本科以上学历 28 万人。

**《2019 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显示:超过 68% 的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本科及硕士学历超过 33%;

2020 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外卖骑手以 90 后年轻男性为主。从性别来看,87% 为男性外卖骑手,13% 是女性外卖骑手;从年龄来看,20-30 岁的年轻群体居多,占比高达 45.26%,也就是说外卖骑手的 90 后群体占比最高;从学历来看,有 41.11% 外卖骑手是初中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 5.4%。

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是体验生活?有多少人是迫于生活无奈?不得而知。

电脑扩展坞怎么选择?

北上广深是青春的榨汁机

屌丝为什么去一线城市发展,因为在三线城市薪水 3000 元在深圳可以拿 8000 块,还送你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实际情况 20% 的奋斗者最终成了东莞人和惠州人。80% 的 loser 人自觉滚回你老家,这里不再需要你。

我们之所以选择上学,就是为了避免做体力工作,但是 35 + 失业,生活所迫,可能你会回归体力劳动……

2020 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发布

我是 80 后,出来的早,工作了 20 年,已经赚了一桶金,后半生够了。韭零后,超前消费,几乎没存款,如果家里没有实力,父母没有留下房产,35 岁失业是非常非常惨的。对于韭零后如果你没有实现跃迁圈层,那么很可能你会跌到底层圈层,甚至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圈层。

你现在为了安逸逃离北上广深,你的孩子还会拼尽全力再回一线城市发展。逃避是没用的,只有拼劲全力留在一线城市,为你的孩子提供平台跟赛道,直到他跃迁圈层成功。

推荐给重度「码字者」的键盘

程序猿从幼稚到成熟,经历四个阶段。

一、豪言壮语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七个不服,八个不愤。腰里揣冲牌,谁玩跟谁来。

二、少言寡语

终于认清了这个社会,理想与现实太残酷,被社会教育的服服帖帖。知道自己的渺小,无力。

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奥利给!!!35 岁中年危机是贩卖焦虑,只要有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

三、疯言疯语

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人到马上就到中年。

有些东西别人出生就有了,你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开始骂社会,骂制度,各种不公平……

四、沉闷不语

对面中年危机,老婆更年期,天天发火,孩子补习班天天要钱,父母常年奔走在家和医院之间。

你要处理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亲戚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家庭的关系。

佛系!!!程序猿终于成熟了。

成为优秀工程师需要多久?

程序猿的职业生涯

  • 27 岁前,不知道猎头是何物
  • 28 岁那年,开始被猎头盯上;
  • 35 岁之前,每周平均 2 个猎头电话,你错误地认为自己很值钱……
  • 到了 38 岁,差不多每个月会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猎头的电话和你的身体一样,开始走下坡路;
  • 等到我 40 岁之后,几乎没有猎头联系你,于是你主动联系猎头,但是没有下文; 简历挂到网上半年都无人问津……

2021 年双 11 你要买的都在这里

裁员不是因为能力不行。

绝大部分裁员是因为公司战略转移,产品调整,或者成本转移,这种裁员是连锅端,从管理层到基层无一幸免。比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甲骨文关闭整个中国研发中心事件。

这种裁员不是苦练技术就能避免的,我的同事从甲骨文离开后,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中间去了华为外包公司,无法接受 996 福报,今年 3 月份离职。

天朝职场 996 的根源是什么?

找不到工作可能是你能力太强

有时面试被拒除了年龄不符,还可能是你能力太强,你的能力已经超越你的面试者。他在未来压力很大,你影响到了他的地位。

天赋与职业匹配有多重要?

例如一个朋友,45 岁,之前是创业公司 CTO,疫情原因公司破产,他随之加入了找工作大军。失业半年,面试了很多公司,都失败,一是年龄,担心他做不了一线工作,二是担心他干不长。

就算是 Java 之父,也难逃中老年危机。

高斯林曾在 Facebook 上发表了一段言论:

我曾在面试的时候被 HR 告知,“通常我们不招你这种年龄的程序员,但你的情况特殊 (指的是他 Java 之父的身份),所以对你特殊考虑。”

你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吗?

  1. 从你工作到 35 岁你积累了多少资本?
  2. 你的收入怎样构成?收入分成劳务收入和财产型收入。前者是付出体力,时间还 ¥ 钱。后者是钱生钱,例如投资等等。前者是睡前收入,后者是睡后收入。
  3. 你买房了吗?
  4. 你买车了吗?
  5. 你手里的资金够你支撑失业多久?
  6. 你上有老,下有小吗?
  7. 你的保险配置齐全吗?

送你一句扎心话:很多东西 35 岁前你有了,也就有了,35 岁之前没有,以后也难有。例如房子。我们的收入不是线性增长的,35/40 之后,你的收入是下滑的,所以收入是抛物性。

办公室工位必备装备

你想过转管理吗?

很多鸡汤告诉你转管理,80 后告诉你转管理这条路也走不通。这是一碗毒鸡汤。

  1. 首先你真的适合做管理吗?
  2. 你的情商怎么样?
  3. 越往上爬竞争越激烈,你的优势是什么?
  4. 中层管理保不住你的饭碗,高层也经常变动,除非做到合伙人

当你去找工作的时候,你将面对下面的问题:

  1. 面试你的人比你小 10 岁 00 后,他有压力。
  2. 你的上司比你小 10 岁,他有压力。
  3. 你的老板比你小 10 岁,他有压力。

即将以 00 后为主力的团队中,你这样一个老人是格格不入的。80 后与 90 后是有代沟的,90 后跟 00 后一样有代沟。

深耕一个领域存在的风险?

企业不招聘大龄员工的根源是什么?

企业招聘大龄技术人员的顾虑是什么,很多人的分析是,:

  1. 技术更迭快,大龄技术人员学习能力差
  2. 工作强度大,不愿意加班
  3. 队伍年轻化,大龄程序员难融入团队氛围
  4. 要兼顾家庭
  5. 身体素质不能承受高压。

因此,互联网企业普遍拒绝 35 岁以上的技术人员。但我认为并不是这些因素,在读过《奈非文化手册》后,奈非的做法是,他们只雇佣成年人:

成人更有责任心,成人有家庭,顾家的人不会轻易跳槽,经验更丰富。

中国企业不招聘大龄员工根本原因:

  1. 中国程序猿所做的工作是基本的应用开发,可以随时被替代,不存在稀缺性
  2. 降本增效,由于法律对劳动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集体诉讼制度,所以中国企业降低成本,首先考虑的先从人下手,也就是裁员。裁员当然要裁薪资高的。招聘一定要招性价比高的。
  3. 代际问题,相差 10 岁就会出现沟通难的问题,就如同现在的孩子不跟父母讲话一样。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苹果 M1X 是否适合你?

技术迭代让知识归零

我曾经用 Perl 语言开发,还有那些公司在用这种语言,估计都被后浪涌 Python 重写。

例如你大学毕业进入腾讯,负责腾讯邮箱的维护工作,你在上面花了很多心血,用了数年学成邮件系统,可现在还有谁在用邮箱呢?某一天腾讯就有可能宣布,停掉这条产品线。那么你将面临失业,再次找工作将非常被动,你能去的企业少之又少。类似的产品还有 QQ 空间,QQ 说说。

我想购买迷你电脑,该怎么选?

如何解决 35+ 中年危机的问题?

什么是有价值的程序猿?

程序员分成三个段位,从高到底分别是:战略型程序员,业务型程序员,功能型程序员,最后还有打杂型程序员。

战略型程序员:比尔盖茨,雷军,丁磊,马坏疼

业务型程序员:懂业务,懂市场,例如微信作者张小龙

功能型程序员:架构师,算法攻城狮,薪水分界线是税后 5W

这三种都是有价值的程序员

剩下都是打杂的,根据 PRD 需求文档,完成 KPI。很多人干一辈子薪水都不过税后 4W。

一流程序收入构成:股权分红,经营所得,投资 / 融资。

二流程序猿收入:期权 + 工资 + 加奖金

三流程序猿收入构成:出卖时间和身体健康,换的工资收入。奖金是工资的构成,被奖金。12 月的薪水,被分割成 17 个月,每个月 15 号发。

彻底解决只有移民

移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有几位同事都走了移民道路,两位在洛杉矶已经跃迁成为中产阶级,并且在我们没有开放二胎的时候,他们都在美国生了 ABC 二胎(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一位女同事去了悉尼,还有一位在新西兰,最有一个女同事在北欧。

自降薪水 + 自降职位

自降心水到 20W 年薪,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再寻求升迁机会。

剩下你只要两条路可走,创业和转行。

  1. 80 后创业都死的差不多了,80 后面试都是 90 后老板,你面试就会发现,你的老板都是 00 后,
  2. 35 + 以后转行的成本是很高的,你可以需要三年的转型期。

2021 年有哪些高颜值的机械键盘?我已经帮你整理好了

期待中国互联网产生升级。

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低级的开发工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就是说 3 年工作经验可以干的很好。

对比中外这两家公司就能看出来,百度和谷歌。

  1. 看看百度在干什,再看看谷歌在干什么?
  2. 看看百度都招聘什么人,在看看谷歌都在招聘什么人。
  3. 看看百度要求的年龄段,再看看谷歌要求的年龄段?

如果互联网产生不升级,仍然做低端开发,那么。当你看到 80 后打包后走出办公室的的时候,六年后将在你的身上重演!!!

认识自己的差距

国家层面应该做什么?

35 岁左右的中年人基本都是已婚有小孩,经济上要供房贷和车贷,甚至装修贷的状态,80 后普遍是独生子,要照顾两边老人,为了孩子,很多老婆还是全职家庭主妇,你是整个家庭的唯一经济支柱了,开销上自然要比单身的年轻人要高,对工资薪资的收入是有要求的。

我过的个人所得税是一刀切,并没有考虑到中年人的压力,例如邻国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收入来源主要是年轻人,结婚和生小孩都有一定的税收减免。

最后

你如果认为我是在贩卖焦虑,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把简历年龄改成 36 岁,然后投一月简历,看看能收到几个面试,你可以要求对方通过电话面试做一面,然后你在看看,接到二面的几率有多大。

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规划篇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突破认知局限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运营知乎)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课程于直播)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出书)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公众号)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投资理财)

知乎用户 netkiller​ 发表

作为「35 现象」最为严重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和与程序员工作最紧密衔接的交互设计师。我表示,此题的观点我最多同意一半


01.「35 现象」我同意一半

首先,「35 现象」到底有没有,实话告诉你,真的有。而且这种现象不只是在互联网行业,各行各业都有,毕竟连国家公务员考试都设置了 35 岁的年龄限制呢。

从打工人的角度讲,这的确不人性不友好,甚至是赤裸裸的年龄歧视。同为大龄打工人,我表示能深刻理解并认同打工者们的辛酸。

可是,扪心自问,就不得不承认一个我们大家都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过了 35 岁,人的各方面能力,无论是体力,脑力,思维能力都是在走下坡路的,有些人,甚至还不到 30 岁,就已经明显感觉,自己各方面的身体机能,相比于 20 出头那会儿,都已经有明显的下滑。

不仅如此,有些公司甚至政府部门 35 岁以上的员工里,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拿着远超能干活的员工的年薪,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各种摸鱼耍滑。

试问哪个公司能够一直财大气粗,养得起这样一群闲人一辈子呢?

他们工资那么高,工作上投入的热情和时间甚至还不如一些初入职场的小年轻们,对公司而言,不裁他们裁谁呀?尤其是现在「存量市场,零和博弈」,大家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时候,公司不缩减开支根本活不下去的时候。

当然,我并不是说「35 现象」是好的,也不是支持企业政府这么做

我只是谴责那部分 35 岁以上的老油条们,是他们把就业环境搞坏了,把企业搞怕了。这才有了许多因为「35 现象」被误杀的,有能力也愿意踏踏实实赚钱养家的打工人

虽然「35 现象」切实存在,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但平心而论,因为国家的整顿,这两年「35 现象」已经比前几年好很多了。

就比如我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接触的前端后端程序员,的确有不少是 35 岁甚至 40 岁以上的,他们做事情还是相当认真的,公司也没有亏待他们,给了远高于年轻程序员的年薪,也并没有强制他们加班。

此外关于「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这一点我并不同意,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位发帖的程序员水平差,他起码在行业里有 25 年的经验了,技术上应当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02. 发帖程序员所说的精通,以及将拿不到面试机会归因于「35 现象」,我完全不同意

首先「精通各种技术体系」,个人认为技术是无止境的,即便是部门 leader,也很难说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更不用说各种技术体系。

因为精通不只是理论储备,而是应对各种实际情况的变通。这个真的很难的,所以私以为这位发帖的程序员对自己这方面的认识是有些问题的。

其次是拿不到面试机会归因于「35 现象」,个人认为并不仅仅是这样,因为真实的情况是:真正有能力踏踏实实替公司干活的 35 岁以上员工,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失业,也不会自己脑子坏了,在还没有找好下家的情况下,就贸然放弃那么高的年薪离职,重新找工作。

所以这位程序员拿不到面试,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无外乎两个:

其一,公司招聘人员怀疑其能力,或者其人品,害怕花高薪,招进来一个水平一般,摸鱼养老不干事的老油条,毕竟招进来再裁掉,还要支付高额赔偿金,搞不好还要吃官司。你是企业,你愿意冒那么大风险吗?

其二,45 岁的程序员,起码有 25 年从业经验了,企业需要支付多高的年薪啊,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位程序员自身的价值,并没有达到让企业愿意支付高年薪,并且觉得这年薪花的值的程度

所以,拿不到面试,不是这位发帖的程序员水平很差,也不是企业「35 现象」的歧视,而是在这位程序员这个年龄,这个水平,跳槽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

不过无论怎样,同样作为打工人,还是对这位发帖的程序员报以同情吧,确实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真的失业不起。但也不得不说,这种艰难的局面,绝对也是有他自己的因素吧。

03. 如何为「35 现象」做好准备,避免重复发帖程序员的尴尬困境

希望广大知友,尤其是刚进入职场或者即将进入职场的知友们,不管你们到没到 35 岁,请务必提前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千万不要像这位发帖的程序员一样,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面临人生的困境。

首先,进入职场上,不要停止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只是在学校,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因为这是你以后吃饭谋生的根本

其次,把自己负责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千万不要学你们身边的老油条同事,偷奸耍滑,尸位素餐,要问问自己,你的工作给公司创造了什么价值,是否对得起你拿的薪水。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你警惕起来,因为你是个可有可无,关键时候,危机时刻,你沦为弃子,被失业很正常。

第三,提前考虑职业转型,争取尽早往管理层领导层转型,不要做一个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的螺丝钉,而要主动了解业务,做一个深耕业务的专家,实现自己的无可替代性。


以上,希望如我一般的打工人,一起共勉

知乎用户 一涵学姐​​ 发表

35 岁,大多数基层程序员都被淘汰了,我一直期待有人能管管,但如同梦境,醒来还是一成不变,能怎么办呢。25 岁毕业时候我一点也不焦虑,以为 3 年时间肯定能混个小领导当当,3 年后发现自己还是群众,领导画的大饼,一直还悬挂在天上。其实 30 岁左右的程序员,每天工作压力都很大,每个月 15 号领着微薄的工资,一年下来也余不到几个钱,财富自由,都是骗人的鬼话,内卷已经是新常态,各行各业,卷者为王,这时候你就发现,部门内卷,卷到同事辞职,行业内卷,卷到同事失业~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百度说:熊厂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 腾讯说:鹅厂需要做结构优化
  • 华为说:菊厂放弃平庸员工
  • 京东说:狗厂里混日子的不是我兄弟
  • 阿里说:东厂和西厂每年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工作 10 年的人才

[35 岁普通程序员的尽头 6403 播放 · 1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0958258664574976)

ailx10

1059 次咨询

4.9

网络安全优秀回答者

网络安全硕士

去咨询

知乎用户 ailx10​​ 发表

看到有人质疑 45 岁程序员精通技术的真假。

先不论这个精通真假与否,关键问题在于,他因为年龄连证明自己精通技术真假的机会都没有。

至少他的观点我是认同的:程序员越老越才是渐入佳境,他这个年龄确实是黄金期。

知乎用户 张汉东 发表

其实精通各种技术体系是一个很尴尬的说法, 当然, 我完全由理由相信, 如果一个人能坚持码到 45 岁, 这个人的技术水平大概率是达到专家级是没有问题的, 但非常尴尬的是技术的好坏其实是一个很难以量化的东西, 他不像网游打怪一样会把你的等级显示在你的头上, 不像学历一样一眼就能分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大专高中, 而且也很难在几百字的简历或者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面试中判断到底几斤几两, 所以很多时候, 一个难以量化的东西就不如学历, 名气, 年龄, 这种比较容易看得到的招牌一样直观.

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年龄导致了这个工作难找, 也不是因为这个技术力不过关, 如果你能让对方相信你一定能让企业赚钱, 而不是看你年龄已经那么大了, 因为家庭和精力原因招了你大概率会亏钱,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企业愿意主动找上门来问问你是不是有兴趣的.

所以说话虽然不太好听, 但就是实话,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要么你有有亮瞎并卷翻 99.99% 的人的简历, 要么你有人人皆知的名气, 我相信做技术这一行的, 很少人出书是为了靠稿费养家糊口的, 很少人写博客写论文是为了单纯分享技术的, 甚至很多人作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写很多初级的入门的博人眼球的降低风评的甚至让人觉得你水平也就这样了的东西,

但其实最终目的仍然是推销自己, 让更多人能给你点个赞给你点个关注, 以后当你报个名号时, 不管是业内还是业外的都能有一个印象:“这人我听说过, 似乎感觉还是蛮厉害的” 这种感觉.

很多时候, 有技术不难, 难的是让别人知道你到底多有技术. 你想想, 再如何夸夸悬河自己看了多少书, 再如何号称自己多少年多少年经验, 然而大部分的人, 最终却拿不出一些能让大家都信服的作品出来, 这多尴尬.

所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就像我写这个回答, 还不是为了流量, 还不是为了有人点赞, 说不定某天我跳槽了这里发个简历有个大佬能看到捞我一把

为了恰饭嘛, 不寒碜.

知乎用户 DBinary​​ 发表

在全社会的尺度上,好比说大家的平均值是每月 4 千块,那么,对于那些收入是比如每月 1 万 2 的工作来说,只有两种结局:

1、内卷;

2、权力寻租

这是必然发生的。

很简单,想象一下,如果高收入互联网公司,入职之后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企业不裁员,那么你就放开想象力入职的内卷程度吧。

不是这个 45 岁程序员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不想去 4 千块的工作。那么大家都不想去,都想要 1 万 2 以上的,我为什么不去挑一个更好的?我为什么不去挑一个自己人?

你问为什么只能接受 4 千的水平,因为这就是目前中国的客观发展水平。关注我的都知道这话我说过 n 次了。对了最近大会,官方自己出来强调了一遍:

【共同富裕没有捷径 必须靠 14 亿多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 - 哔哩哔哩https://b23.tv/jAzuae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无论是年轻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还是 35 岁后找不到工作,说别的都没用,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岗位少,人太多吗?

无解。

32 岁的我瑟瑟发抖,幻想了无数次自己没收入的情况,做好了跑滴滴和送快递的准备了,实在不行就送外卖。至少还能维持个生活。

看看日本,大部分工作基本都是 “铁饭碗”,一辈子基本不换工作,这估计是 zf 给普通人最后的保障了,至于累不累、赚的多不多,不重要了,能活着最重要。

我们以后的生活,参考下日韩吧,还不一定有人家好,毕竟我们人实在是太多了。

知乎用户 资深 90 后​​ 发表

社会学调节不了,那就生物学来调节呗。

未来 5-10 年,也就是 2020-2030 年间,“年轻人”,也就是 35 岁以下年轻人,将断崖式下降。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普查数据(2020 年第七次普查详细数据还没有出来),2020 年 “年轻人” 比 2010 年减少约 1000 万,2030 年的年轻人将比 2020 年减少约 4000 万。

85 后(85-89 年出生)共有 1.274 亿人,将是最后一个高峰,2025 后就全部超过 35 岁,90 后(90-94 年出生)共有 0.998 亿人,95 后(95-99 年出生)人口将下降到 0.749 亿人。

00 后 7000 万人,05 后 6000 万人。未来,这种用人制度肯定不可持续。

但是现在,70 后、75 后、80 后、85 后,还是没有办法,只能不结婚不生娃。

知乎用户 小象 发表

就这个帖子本身所写内容而言,45 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的人,还需要到处寻找面试机会,只能说混得太失败了。

这样的人,怎么地都应该在业界颇有名气了。虽然不见得是公众人物,但是在小圈子内应该是有不少人知道的。

也就是说,45 岁的大牛,比起自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的产品的社会贡献,以及来自业界的评价。

就职场所谓【35 岁现象】而言,我只想说怎么了被风吹上去的猪,还希望一辈子不掉下来吗?

是才掉不下来,掉下来不是才。至少我相信大部分如此。如果你是那个例外,请来找我,我这里需要,上限放宽到 50。

知乎用户 文礼​​ 发表

如果一个工程师现在 45 岁,如果他不是半路转行的,那么他大概率已经从事工程师工作 20 多年了。

如果按照每三年参与一个项目,那么大大小小的项目已经做了 7,8 个了。

按照每个项目有十来个合作者,除了同样做开发的,还有测试,项目管理,设计师,运维等等。

那么这 20 多年来,和他有过密切合作关系的有 100 来人了。

他精通什么技术,做事的态度如何,有什么样的业绩,这 100 多人里应该有不少是很清楚的。

这 100 多人在最近这 20 年行业高速增长下,应该有几个已经混得不错了。

合作过的人,如果觉得你行,自然会来找你,如果觉得你不行,也不会专程跑来告诉你 “你不行”。

人们给餐馆打差评是会明确打在 “大众点评” 上,给人打差评都是默默打在自己心里。

人脉≠认识你的人,更≠你认识的人

人脉 == 认可你的能力和人品的人

知乎用户 姚冬​ 发表

古话说 “三十而立”,对于打工人而言,35 岁应该是最适合工作的年纪,他们有成熟的思维,有专业的技能,有稳定的家庭,我认为这个阶段的人,最时候做职业码农,为什么在国内就这么不受待见!

最近身边朋友的亲身体会让我相信,目前企业确实存在年龄歧视不良现象, 有个朋友在腾讯做到 T10 的研发告诉我,他才 34 岁,211 硕士科班毕业,在 Boss 上投了一圈简历 没有企业约面,心态崩了。

为什么国内互联网公司不太喜欢大龄码农呢?

  • 1 人口层面:红利还在,年轻人还很多,你不干有人干,所以企业有底气,不怕没人干
  • 2 国家层面: 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之间有垄断法,但没有反歧视法,企业肆意妄为
  • 3 个人层面:个体之间地技能差异、学历差异、身体差异,大龄码农存于劣势。

目前我认为这种现象在我国还不能短期内消除,只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企业没得年轻人选,才会慢慢放开年龄要求。或者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才会让资本家收敛。

知乎用户 Tamic​​ 发表

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有的回答揪着人家的名字 “Mary”、“精通” 做文章。

还什么 “Mary 是个女人名”,看哪看出来人家是个男的?没有女程序员么?…… 真没意思。

一点同理心都没有,这种答主要么是真技术大牛,要么就是假程序员,对程序员的 35 岁危机一无所知。

你要是真 nb,就给人家一些中肯的建议,给些指点,别指指点点。

这个新闻我前几天就看到了,当时就转到了我的几个程序员朋友群里,群里朋友大部分是工作十几年的程序员,其中不乏有在大厂的技术大牛,也有和我一样现在转做管理的,还有自由职业干的风生水起的。大家看完这个,都有一种被戳中的感觉。

如果不是真的感受到了困难,人家用的着去和总理说这话么。

分享几个程序员朋友的技术之外的出路吧,看看对大家有没有一些参考。

1. 出国做程序员

朋友 A 35+,做了十多年程序员之后,2018 年去了加拿大,继续做程序员。

他上周刚面试了一个 50 岁的程序员,50 岁……

他们那里,本来就地广人稀,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没那么年轻多程序员,程序员可以干到退休。而且程序员之间工资差距不大。

2. 转管理

有一句话叫 “技而优则管”, 技术好的程序员转管理的也不在少数。

朋友 B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干了多年程序员之后,因为表现好,转成了项目经理。再后来被提拔成项目总监、研发部门经理、公司技术总监……

当然我也承认,程序员转管理失败的例子也不少,经常是少了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多了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

毕竟大多数程序员不善沟通,从和代码、机器打交道变成和人打交道,肯定会不适应。

3. 去国企、央企

朋友 C,30 出头的时候,从互联网公司去了某银行的技术部门。

身边不少朋友和 C 类似,去了央企、国企,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没那么累,福利不错。也算是一个出路。

4. 从事 IT 培训

朋友 D 两年前,回到老家定居了,那是一个三线省会城市。老家的软件、互联网公司比北京少多了,他回去之后,找工作不是那么顺利,换了两次工作之后,最后去了一家 IT 培训机构,教 Java 开发。现在听说,他在工作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线上平台开了培训课程,赚点零花钱。

由于程序员收入还不错,所以现在很多人想当程序员,所以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 IT 培训机构,因此对培训讲师的需求也比较大。而且和程序员不一样,三、四十岁的培训讲师更受青睐,因为比年轻讲师开发经验丰富啊,如果你再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那就更受欢迎了。

5. 单干的程序员

还有几个朋友自己单干,自己养活自己,非常爽。

我非常羡慕他们,虽然收入没我多,但是自由啊,哪像我一样,24 小时手机不敢离身,就怕公司有事找,尤其是下班、周末、节假日。

这几个人里做的最好的一位,阿里给 P8 都不去上班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篇幅比较长,就不发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为什么程序员不自己单干?

我觉得这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他朋友的例子就不多说了。

再说点非常现实的。

国内程序员确实有 35 岁危机,那为什么年轻程序员的危机就没那么强?

比如我吧,刚工作那几年,自己会的东西太少了,在工作中、学习中能学到太多知识。那时候我就像一个海绵,不断的吸收大量的编程知识、技能,然后自己的技术能力也在蹭蹭的涨。

这时候,我没啥危机,这里干着不爽,换一家公司就是了,跳槽顺便工资还能涨一截。

实在干着不爽,大不了裸辞再找下家,反正没房贷,没结婚也不用养家。只要留够了几个月的生活费用就行了。任性!

后面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虽然工资在涨,但是年龄也在涨…… 然后,越往后越心虚了,为啥心虚呢?

感觉自己技术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年龄、工资的增长速度。

用人话说就是:

假如我工资五万,我干的这活儿,老板是不是可以找一个 3 万 5 的年轻人代替我,或者是不是可以找两个两万工资的人代替我。

最尴尬的是,体力、精力已经拼不过小年轻的了。而且生活压力也大,房贷、车贷、上养父母下养孩子,自己的腰、颈椎、手腕这些零件也开始是不是出点小毛病了。

看到这里你能理解程序员的 35 岁焦虑了吧。

焦虑这件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

如果你能被更便宜的人轻易取代了,而且被取代之后你有很难找到接盘你的公司,你就会焦虑。

国内程序员的数量确实不少,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如果将来不能增加大量程序员岗位,竞争会有点小激烈。如果想一直走技术路线,需要你就要做好准备: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稀缺

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你养活了公司?还是公司养活了你?你细细品品。

另外再和广大程序员随便说几点:

这里随便给大家说几句,算不上建议,就是一个过来人的真心话吧:

  • 给自己留点时间,尝试用业余时间搞点副业。时间这么宝贵,尤其是程序员大部分时间都给公司了,属于自己的时间非常少。珍惜时间尝试琢磨点副业,万一哪天副业变主业呢。
  • 别让工资成为你的全部收入
  • 不要在功劳簿上躺尸。不要让以前的成绩,成为你继续前进的障碍,要有经常归零的心态。有很多人自称是 “前 xxx 公司总监、前 xxx 公司 CTO”,现在是啥 title?别问,问就是尴尬。好汉不提当年勇,想当年二师兄还是个天蓬元帅呢。
  • 不要当职场老油条。工资高,干活慢,又不服管,让别人干活儿、自己抢功,这类员工是裁员的重点照顾对象。
  • 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和年轻人正面刚。如果你只能和年轻人比体力、比精力、比时间,是不是有点悲哀?

就写这么多吧,觉得有收获,就给我

@四猿外

点个赞吧。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程序员这个行业。

其实我也特想知道,有没有 “钱多、活少、没有年龄危机、不卷” 的工作?

知乎用户 四猿外 发表

开始刷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反应是:如果真的精通技术,不可能没有收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能做到精通,别人会主动上门找你合作,甚至投资人拿钱砸你。如果没什么人脉,哪怕前同事随便介绍点私活也能养家糊口了。

所以发帖人对精通这个词有所误解,我的一贯价值观是:只要你能产生价值,就能获得收入。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价值的高低,稀缺程度。

从这个问题引发的中年危机讨论,从亲身经历来看,大多数从事技术岗位的工程师,不仅限于程序员,性格偏内向。社会资源比较少,圈子窄,基本都是走技术路线,能成功转型市场或者管理的终究占少数。所以我个人的规划是通过技术规避中年危机,自己也成功实现了这个目标。

先说说个人情况,80 后,从事电机控制软件开发十余年,属于制造业,算嵌入式的一个小分支,相关的细分行业包括电动汽车,高精度数控机床,无人机,机器人等。

算上年终奖,目前工资税前月入大约 50k 左右,一年几万块钱的股票意义不大。另外的每月兼职收入大概 10~40k 之间波动。月供 20k,父母在深圳帮忙带小孩,父母退休工资不多,一个月共 3k。目前的状况,假设我和老婆都失业,我可以靠兼职养活全家,还房贷毫无压力

对于我来说,抵抗中年危机的方式最开始是兼职,后续逐渐转变为打造个人 IP,开发个人的自媒体矩阵。个人的兴趣也在技术上,不打算走管理路线。

副业的起点

大概从 19 年开始,有轻微的焦虑,尤其各路自媒体花式贩卖焦虑,网上无病呻吟的论调也很多。比如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云云。

当时跟一位行业前辈聊天,聊到了这个话题。前辈表示:“我们这行比互联网好点,但是你到了一定年纪要是还没做 “明白”,那也得考虑其他出路了。。。”

我当时一直不懂什么叫做明白,在前辈的提携下,开始跟着他做私活,每月收入很微薄,但是起码获得了工资以外的第一份收入,意义非比寻常!

从 20 年开始,经常上知乎,发现很多人做一些专业的技术分享,也有很多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在网上求助。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机会。我也逐渐开始在知乎和公众号做一些技术分享,开始有意打造自己的技术类 IP。这一种垂直领域的 IP,粉丝黏性很强,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并且竞争相对较小一些。

到了 21 年,逐渐明白了技术路线是可以输出价值的,获得较高的兼职收入并不难。通俗的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现阶段,兼职收入主要包括 BLDC 电机控制 FOC 提高班,技术咨询或顾问,simulink 仿真定制。

微博上有位在深圳从事制造业的陈姓女性强人,ID 是 “自我的 SZ”。

有一次陈总在微博上说:“深圳这个地方,赚到大钱要看命,普通人一年赚个几十万真的不难,只要是资源相互交换,都能产生经济活动”。

当时自己就想,如何能产生资源交换呢?自己有什么资源呢?自己擅长什么呢?自己的热爱有哪些呢?做微商,自己不擅长。代购,没前途。公众号写手,没那实力。自己除了电机似乎没什么特长?!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为什么不拿我最擅长的去跟别人 PK 呢?说到这里,我真心建议程序员是非常适合做副业的,因为有技术门槛,有足够的实践和积累。千万不要学小白区做亚马逊,炒股,投资,大概率会糟蹋自己的心血,除非有非同寻常的天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经历告诉我们,小白进入一个新的行当,如果和之前的行业没有相似性,或者自己没有相关资源和经验,前几年一定是要交学费,积累教训的。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无法跨越。

20 年中开始在知乎写文章,simulink 仿真,技术咨询,顾问,项目开发。慢慢的自己的兼职也获得了一些收入和认可,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现在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高频注入!

思维方式

工程师靠技术获得收益,要转变线性思维

什么是线性思维呢?一说起中年危机,就说多多学习点东西,下班多加班,多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或者去转管理、转项目经理或者产品经理。这些通通都是线性思维,因为所有措施的出发点的就是站在我是打工人。自己习惯性处于人力资源的卖方市场,没有谈判的主动权。所有考虑的策略都是基于如何更好的打工,更好的让公司不裁自己,让公司满意,让领导满意,让老板满意。

殊不知,职场是非常残酷的,无论如何努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多高,这部分价值都被公司拿走。作为打工人,很难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多加班,多学习,做好创业的准备,积累自己的人脉等” 这种毒鸡汤真的少接触。

并未倡导不用努力,而是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公司或者打工本身,考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 IP 和品牌,能持续性的输出价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行业的冬天,不景气都与你无关,总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获得稳定的收入,甚至以 IP 为杠杆,把打工能获得收入放大几倍或者几十倍。

比如**线性学生思维**:【只要我做到了 XX,那么我就能得到 XX】,再进一步引申出来,就是任何问题都有按部就班的答案,只要能抄作业,就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这种思维的错误之处在于把社会实践等同于考试,按照抄考试,抄作业,有一套跟分数一样的线性评价体系作为客观规律。殊不知,按照这种抄作业的思维去工作和生活, 往往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回到本文也一样,每个人抵御中年危机,根据每个人的际遇,家庭情况,性格,经济情况,行业都有不同的情况。任何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写这篇回答,是期望分享我的思维方式,如何提升的思维或者模式,最终读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启发再选择,直接抄作业,就跟炒股大师教你赚钱一样,最后都是徒劳无功。

比如技术的价值,**永远别觉得技术本身值钱,值钱的是它解决的问题。**要不然,技术再好也是打工。看到客户的问题,满足他理想状态收钱,即可独立自由。通俗的说,要用自己的技术去市场上解决问题, 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能获得什么样的报酬。

有问题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资源的交换,技术的服务,获取合理报酬。

自己做自媒体,把自己的技术能力直接和客户链接到一起,是降低了中间环节,尤其相比于打工,整个环节的费用下降很多,自己自然能获得更高的报酬。工程师千万不能抱着技术牛 X 这种固执的想法,要去市场中获得碰撞,进行捶打才能获得认可。

具体实施方式

自己目前主要的兼职方式,包括技术咨询,simulink 定制,项目顾问,FOC 提高班。

每个人的背景,家庭情况,性格,际遇,工作环境区别很大,所以没有抄作业这个捷径。我的过程也仅仅作为参考,但是我是实实在在靠自己的技术能力渡过了中年危机。这一点大家要有信心。

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展开说了,可以参考如下文章:

月薪 4 万人民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一万小时积累

个人的感受,首先要有足够的积累,自己从事的嵌入式开发比较符合 “一万小时定律”,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学习,获得足够的工程经验。有了足够的输入,才能有所输出。

延迟享受

学习积累,和打造 IP 的过程比较枯燥,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虽然大家都知道要做难而正确的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尤其短期内快感的诱惑,没人愿意踏踏实实的学习,耐不住寂寞。毕竟刷抖音,追剧,打游戏,看 XX 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廉价的快感。

这个修行的过程,要有 “延迟享受” 的能力,往往具备以下特质:

不在乎短期利益

耐得住短期内低廉的薪资,踏踏实实打好基本功,不会为了一点薪资涨幅就跳出能够学习的环境,转而进入短期薪资高,成长有限的岗位。因为他们知道,当自己的积累兑现的时候,一年的收入就能弥补以前在薪资上吃的亏。

如果有更适合自己成长,学习的环境,更愿意选择十年搬砖,练好二十年的功夫。

追去卓越

虚怀若谷,热爱永存。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这行业相对比较封闭,开源少。平时的工作中,迫于项目的压力也有交差的时候,一般这种情况下会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后有机会仍然要研究。

偶尔会听到同行讲” 电机控制太成熟了 “云云,一般我都是笑一笑。制造业确实发展缓慢,也没什么风口,但是说很成熟,我只觉得国内外差距还很大。比如 TI 的 DSP,老外的 FPGA,EtherCAT 之类的,似乎国内还没有能够替代吧。国产的 IC 也主要是低端的 Mos 或者 110nm 工艺的 M0 为主吧。

实事求是,不妄自菲薄,至少某川在 2020 年占据了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第一,这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但是我从来没听过汇川宣称 XX 很成熟了,没搞头,XX 很成熟,没意思。

满罐子不荡浅罐子荡,我就举一个例子,SPM 的无感 FOC 零速带载,国内有突破了吗?看清楚哦,是零速带载,不是从零速启动,是稳定在零速并且输出稳定的转矩。TI 的低速好像做得还行,但是 SPM 低速加了逆变器输出电压检测,用于提高电压的信噪比。如果把这个检测电路拿掉呢?这个东西老外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嘛,我不理解什么叫很成熟了。只能理解成简单的看不上,难的又做不出来。

电控行业至少还有二十年以上的发展期,2030 年电动汽车很可能会超越燃油车,碳中和带来的国际机遇,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刺激下,电控仍需我辈继续努力!

不焦虑,只埋头奋斗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今天 XX 财务自由,明天 XX 买房就赚 XXX 万,这些信息在自媒体的加工渲染下随时能引爆眼球。

真正埋头练内功的人,会坚定自己的目标和路线不动摇,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会因为外界的消息就动摇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因为他们坚信,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当你埋头努力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没有必要焦虑,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家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至于报酬的高低,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至少我见过很多凭借自己的技术过得很好的大牛,比如

最后的话

中年危机并不可怕,每个人结合自己的资源都能找到应对之路。早期拿到腾讯之类一线大厂的股票,或者有的人天赋异秉,通过房产或者炒股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这些人咱们羡慕不来。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大家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打造属于自己的 IP,这是自己的名片,无价的财富。不光可以渡过中年危机,甚至可以成为更大的事业。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我是 @转子磁场定向

知乎用户 转子磁场定向​ 发表

这种现象其实还挺正常~嗯,一种残酷的正常。

对此我的觉悟是,除了靠国家,更多的是靠自己。

活着,本质上就是弱肉强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是现在披上了文明的衣裳,仅此而已。

我跟我弟从前途发展上说,都是不如爹妈的,这也很正常,爹妈的爹妈都是上过战场的,从战场上下来也都有了好去处。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何以解忧?资本,权力,高学历。

君不见,酒局之上,佳人作伴,觥筹交错间,拍板定江山;君不见,各阶社畜,青年不俊,秃头驼背间,随时见阎王……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古往今来从来未曾变过,这是我从小就深以为然。既然我自己作掉了国家饭,那这个锅我自己背,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面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失业,失败,接受并且应对动荡,控制欲望使之收放自如。

说句悲观的,我以后觉得自己去扫大街也无所谓,花点心思搞不好也能让扫大街这事,变成一种荣耀。

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也许并非被仰望的那些人。如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韭菜成海,也能熏透四海。

知乎用户 忘川​ 发表

不认识程序员,跑题讲个苦命人的故事。

一个河南驻马店的农村女孩,初三后到北京给远房亲戚做保姆带孩子,带了几年孩子大了亲戚本来打算要她回老家,但她求亲戚帮忙在北京给她找工作,于是在一家私人老板的小店里打杂。

之后经人介绍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北京人,那个北京人大她近二十岁,矮大概十五公分,在某单位做货车司机,父母已逝。

丈夫没房,住单位宿舍,后来改制,多方借钱按揭买下,导致他们二十多年都穷困潦倒,常年吃酱豆腐咸菜。

他们第二年有了女儿,衣服玩具都是这个女孩打工时认识的朋友周济的,她的女孩沉默寡言性格内向,深度自卑,前年考上了一个外地的大专。

这个女人在孩子上小学后,她老公托关系给她找了一个银行后勤的工作,没有编制,干了十几年,去年因为年纪大被辞退,今年四十六岁。

她老公几年前已经退休,退休金没多少,女儿上大学要钱,老家的父母也找她要钱,她说她总想自杀。

我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昨天她打电话给我问能不能帮她找工作,我跟她认识二十六七年,但也没能力帮她,只能说对不起。

四五十岁还叱咤风云的人我认识很多,平时接触的主要还是那些人,总得来说都是学历高,行业好,人努力的。

这一切都在帮助我调整我对我儿子教育的方向,方法,就是我可以就给他鱼,也要就给他渔。

知乎用户 请勿关注 发表

中国互联网发展,满打满算也就 20 多年的发展史。

45 岁程序员,如果不是半路转行过来,那就是我国最早一批程序员了。像这样年纪的程序员,发展状况却是两个极端。

能够抓住行业发展红利的前辈,很多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还有一部分,依靠行业经验和技术,走向大大小小的管理岗位,成为某个公司的一名中高层领导。

但大部分到这个年纪的程序员,都会面临比较尴尬的现状。

20 年来,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技术体系迭代更新了无数个版本。

如果在这 20 多年中,没有积极的去拥抱新技术,常年下来开发项目的能力,未必会有毕业几年的程序员强。

45 岁,正是养家糊口的年龄,经济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期望的工资应该也不低,不是很多公司能够出得起这个价格的。

就算能出得起这个工资,他们也更愿意找年轻人。

就在昨天,我们小团队吃饭的时候,其中一个小伙伴说,他们一个学日语的朋友,现在正在培训班培训。

一个月之后,就会转行到程序员这个职业。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我之前面试程序员,也有很多从各个行业转行来做程序员的。大家转行动机都很一致:

程序员工资高。

他们说的是实话,但是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比如程序员工资高就会面临,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职业生涯短等缺点。

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一份调查,对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从 27 岁到 33 岁不等。

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平均年龄仅 27 岁。

老牌 BAT 中,三家公司年龄仅仅相差一岁,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百度员工平均年龄 30 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 29 岁。

大家想想,不说 45 岁了,35 岁以上想进这些大厂,还有多大的机会?

大龄程序员,真的就没有竞争力了吗?

其实按照正常的职场来看,30-50 岁之间,也正是一个职场人的黄金年龄,体力充沛(不 996 的话)、行业经验丰富。

但,为什么现在,中国程序员职场生涯这么短呢?

我觉得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1、加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越来越多,企业自然喜欢选择年轻人,精力充沛、家庭干扰少。

2、中国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往往几年不更新知识,就会从这个行业中掉队。

在发达国家,程序员这个岗位干到 60-70 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他们来讲,需要的软件人才比较稀缺。

很多企业更看重的是经验丰富、稳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龄程序员的选择就会更多一点。

相信过很多年之后,我国也会往这个趋势去走,不过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身边 35 + 程序员的真实现状,其实没那么惨…》**,和大家聊了我身边 35 + 朋友的情况。

有一半的朋友,几乎都转行了,自媒体、职业炒股、摄影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朋友转岗到产品经理、运维、服务等领域。

其实我一直觉得,不管我们有没有大龄危机,也一定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一个第二选择。

当你的主业发生突发情况时,不至于非常的慌乱。

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在职场发展的很好,但仍然坚持业余时间去外面讲课,做自媒体、尝试各种副业等等。

因为有这些,我才有给老板,随时说再见的底气。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最后,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程序员学习网站,可以说涉及到程序员的方方面面的资源都有,使用了的朋友都说,只恨没有早点发现这个网站:

程序员导航 - CXY521​cxy521.com/​cxy521.com/​cxy521.com/

@纯洁的微笑

看到这里的朋友请帮忙点个赞,也可以关注我的知乎,一个有故事的程序员。

知乎用户 纯洁的微笑​ 发表

既然精通各种技术, 完全可以自己单干啊, 还用得着求职吗

让我看机会多的很. 比如

给各种餐厅开发个餐厅内部点餐小程序.

光这个, 一年收入就非常高.

一定要开发行业软件, 都是愿意付费的. 光在一个市转悠, 一年就忙不过来.

知乎用户 zhxy9804 发表

在 35 岁前,活出【】【】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如何才能活出【】【】价值呢?

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

只能说,越早重开到正确的位置上,那么你的【】【】价值就一定比晚去的高。

什么是正确的位置?

第一,很难去的地方,越难越正确。

第二,竞争不激烈或者说客观上竞争不让你激烈的地方,越不激烈越正确。这里竞争不激烈不是指入行的时候竞争不激烈,而是入行以后不激烈,望知悉。

第三,有门槛而你有天赋的地方,门槛越高天赋越稀有越正确。

第四,欠银行一个亿也是高【】【】价值,参考公孙。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我在想三件事:

第一,你愿意做一辈子低收入的越老越吃香,还是拿高薪,哪怕只有 10 年?

其实所谓【35 岁现象】,如果只是说下坡路,那可能是存在比较广泛的。但如果说落差很大,那也就少数几个年轻高薪行业才会落差很大。

大部分行业中的大部分普通人,**原本收入就不好,不比开滴滴、送外卖高多少,**现在走下坡路,也就那么回事,不会真饿死。

而且不少行业也确实存在着低收入水平下的越老越吃香,虽然效果确实如上图所示。

你从互联网行业跌落到送外卖,当然难受;你要从小工厂的工段小组长跌落到开滴滴,落差就不一定那么大。

第二,年轻人在行业、区域分布的不均匀。

现在的年轻人在不断变少,但【35 岁现象】却越来越受人关注**。因为在年轻人总体越来越少的时候,【少数行业】【少数区域】的年轻人却还在被潮水涌入。**

而更多的城市、更多的行业,则必须面对剩下的只有中老年人这一现状。

客观上谁都喜欢年轻人,自己吃饱了一家不饿,容易被鼓动打鸡血,身体强精力充沛。但你要雇佣年轻人,也得有足够多的年轻人给你雇佣啊。

已经有人发现了,如今在工地上搬砖打灰的人,再过 10 年大概也还是这些人,他们可能没有因为年龄被淘汰;但这样的不被淘汰,是你想要的么?

第三,行业特殊的技术格局。

【35 岁问题】在技术上可能由两个方面引起。

**一是技术饭吃不了一辈子。**行业的技术更新迭代很快,大多数人没能力做一辈子非领导的纯粹技术人员工作,学习能力和精力跟不上了;或者你虽然跟的上,但你的经验却不那么值钱,你虽然比生瓜蛋子更靠谱,但比起有 3-5 年工作经验的 “老人”,你的 10 年工作经验意义却可能不大,相反,你却比前者失去了加班玩命的 “优势”。

**二是中层管理当不了。**且不说中层管理人员相比较于基层技术人员的比例本来就很少;而且如今信息化进步的一个方向就是朝着扁平化,朝着削减中层管理人数的方向走,用技术手段为自己的被裁员铺平了道路,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总的来说,在这个话题上,虽然 35 岁问题普遍存在,但窃以为互联网行业还真有一些特殊性。

知乎用户 华夏英灵​ 发表

连我这个外行都知道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是程序员的外行话,是要被 HR 当笑话看的,不过是某个自媒体借助程序员中年失业这个大“IP”,行贩卖焦虑吸睛之事。

那程序员中年危机是真的呀,就业年龄歧视也是真的,这怎么能是贩卖焦虑呢?

程序员中年危机,就业年龄歧视确实是真的,所以才说是贩卖焦虑,不然就是无中生有造谣生事了。贩卖焦虑,恰恰是建立在 “真实” 的基础上,不然无法把焦虑贩卖出去。贩卖焦虑,指的是夸大扭曲的极端案例,或者一个虚构的案例,来 “证明” 一个已经存在但无法量化的现实。这个虚构,指的是无法证伪或者证明,而不是因为 “确实有此类事情存在” 所以不是虚构。

不然就没有贩卖焦虑一说了,再极端再虚构的案例都能找到真实的基础。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一个很真实但是又很现实的情况。我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来讲这个网友的情况,第二部分来分析 35 危机的事项。

1、网友情况分析

1.1 架构师岗位的特殊性

首先,我理解上,架构师这个职位,在公司里面属于,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一个岗位。是比较典型的 “请两个水平还可以的人,还不如请一个高手” 这种特点的岗位。所以,架构师的岗位本来就不多,空出来的就更少了。尤其是是年末这种时候,如果不是真的坑特别大,一个高薪的架构师为什么会放弃年终奖跳槽然后空出来位置呢?然后,这种需要比较熟悉公司技术体系和架构的岗位,年底如果真的突然间,架构师跑路了或者是架构师摔断腿住院了或者怎么怎么,反正就是空出来了而且还必须有人顶上去,这时候如果外招一个,可能光熟悉工作就得一段时间,怎么能达到赶紧救火的目的呢。而且如果真的这么急,估计这个 45 岁的老大哥进去以后也做不到 007 地赶紧熟悉工作赶紧上手吧。

所以,其实这位网民如果在现在这个 11 月中旬的时候,找架构师的工作,是比较难办的。我随手搜了北京架构师的招聘截了张图。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1.2 如果求职于技术领域其他方向遇到的问题

然后我们再分析一下其他的方向,精通技术体系,和可以从事其他技术方向的工作,比如前端、后端、算法之类的,还是不一样的,就像是,一个美食图书总编,可能之前做菜是不错,但是当总编久了,你让他做个鲁菜九转回肠,没准做得并不好吃。所以,可能这时候让他去其他方向当个 Leader 也不太容易。

那假如说他去做个执行岗,有可能能力上还可以,但是怎么给他定级别呢?会不会给个比较低的职位,他可能因为现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先勉强接受了,但是过阵子如果有了合适的岗位,他就跳走了呢,这应该是用人部门的领导比较顾虑的一件事情吧。毕竟团队稳定性还是很重要的。

1.3 网友自身情况给用人部门带来了很强的不安全感

这里先留个坑,第二部分以这个网友为例子讲一个道理,顺便填坑。

2、35 岁危机的本质

其实据我观察,35 岁危机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没有什么否认的,但是我一样也看到了一些比较好的例子,比如有的人在 40 多岁的时候还可以巨头跳巨头(非 VP 级别,但是确实是部门负责人这种级别了)其实本质上还是两件事情:

1、职业规划和选择

2、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我会在这个部分把第一部分最后一点的坑填了的~)

2.1.1 职业规划和选择

其实市场上不是没有 open 给 10-15 年的社招跳槽的人的岗位,但是总体上分成了两类。我们要分别看。对于 35 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是财务方向(而且是比较纯的财务,比如核算,报表,资金之类的),或者是和财务差不多的,比如公司内部法务方向,或者是 HR 这种职能方向,其实不管是大小公司,职位高低,还是可以找到一个工作的(毕竟很多时候这些岗位工作强度不是持续性地大,报表也是周期性地忙),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稳定性,有的女生可能在为了照顾家庭这件事上,愿意牺牲一下职业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无欲无求的职员,其实反而公司也很放心(是的,曾经见过一个猎头挂朋友圈的 JD,上面直接写的就是,外企找一个已婚已育无欲无求的核算会计,薪资优越,要求稳定性 XXX)

对于非以上几个职能 0 领域的岗位,尤其对于男生这种世俗观念上有养家糊口重任的,其实 35 岁危机更容易出现在具有一些特点的人身上。这些特点可能是在过去的很多年的职业规划中的漏洞,日积月累导致的。

2.1.2.Open 给 35 岁的人的非职能类的岗位的特点

首先一般这时候 open 出来的社招而非内部选拔的岗位,是意味着内部老员工不太能胜任的。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职能且专业类的岗位之外,有什么职位可能是内部老员工提拔不能胜任的呢?

1、吃资源的岗位,比较依赖人脉积累。这种岗位在 BD 之类的方向比较明显。这个种吃人脉资源的职员,如果遭遇 35 危机,怎么说呢,有可能是之前没有好好积累资源吧。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过去很多年不好好工作的表现,毕竟是个吃资源的岗,其实理论上讲应该积累了一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其实这个人是半路转行到了这种偏资源的岗位上,比如 32 岁转到这个方向,可能之前还靠公司的一些资源可以顺利工作,但是毕竟这个领域的经验不长,资源没有积累到。这个怎么说呢,可能还是因为职业规划没做好吧,在高龄转到吃资源的方向,就是有风险的。

2、一个管理岗,现在的员工里面没有人带过团队或者没带过这么大的团队,然后暂时可能还是希望直接外招一个 Leader 进来的。这种岗位其实 Open 给 35 以上的人很多。我在开头说的我见过的 40 + 还巨头跳巨头的就是这种。话说回来,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导致 35 危机出现的一个最为常见的本质原因。就是,比如,你在某个年龄没有到达某个位置,可能后面就一直到不了了,然后一旦你离开现在的公司,你会发现,市场上 Open 给你这个年龄的人的岗,你不具备相关经验(一般缺失的以管理经验和决策能力尤甚),所以遭遇了危机。

例如,可能市场上 Open 给 35 岁的是管理岗,但是你在原来的公司从来没带过团队,可能你觉得承担责任比较累,或者带团队比较累之类的,导致你反正最后缺失了这个经验。所以,两边需求 Match 不上,危机发生了。

2.2. 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我来填 1.3 的坑)

这个部分比较杂。我以那个网友的例子讲一下吧。刚才已经说了,其实架构师在公司非常重要,所以其实是公司会比较希望这个人能稳定地在公司就职。社招一般都会问一下从上家公司离开的原因。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网友在外地有一个上初二的孩子,所以他离职去陪了孩子半年,这个是个人选择,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家里面情况都不一样,而且小孩儿成长就是需要有家长陪伴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公司招人的角度理性思考,我招这个人,我得看一下他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看一下这个原因在我们公司有没有可能出现,如果有可能出现,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一些调整,避免这种。(比如,假如一个技术,说,离职原因是,和业务部门沟通不顺畅,那我可能觉得我给你配个产品经理,这就解决了沟通问题了)

这个人的离职原因是儿子,一个在外地需要陪伴的儿子,现在初二,明年初三,会不会又有什么原因需要去陪伴呢?这个可能性应该是有的吧?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没有。所以,对方一定是顾虑的。解决了的情况是什么,是,比如,小孩儿需要陪伴是因为孩子妈妈是个医生,去山区支援了,借调已经结束了,不需要他再去长时间陪了,再比如说,孩子转学到了他的工作地,所以没有这种需要辞职去外地陪伴的事情了。

以上。

职场、人生与生活

如果有人看再更新,女生的 35 危机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

知乎用户 小猫​ 发表

45 的程序员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还有各种证,各种项目经验。

却没有猎头找你

没有同业公司挖你

也没有前同事前朋友内推

还得去海投求职简历

这程序员的含金量怕是真的很水。

知乎用户 magicfire 发表

补充一下,评论区好几个网友说人家只是吐个槽,没必要写这么详细。我的想法是,程序员的意见都发到这么高级别平台上了,用词造句完全可以严密一些,毕竟计算机行业里严谨是基本要求,你让一个程序员写简历,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这个话,一般人写不出来,凭实力写出来的不会求职没人要。

以下原答案:

个人感觉是吹牛。没有细节,就是吹牛。

如果真的有一大堆的高级证书,中小型企业还是欢迎的,证书用来搞个资质应个标没毛病。

一个中年人的话社会关系应该不错,45 岁,很多人都是企业的中高层,利用中年高级职称人员的资质谋一份文职工作问题不大。

评论区有人有点疑问,我盘点了一下,我认识的 IT 公司 CTO,总经理基本在 50 岁以下,最年轻的网络公司的和 MCN 的头只有 30 多。

精通各种 Java 体系,这个说法就比较诡异 ,精通什么框架,总要说一下吧。年纪大可以说自己精通 SSH 框架我理解,只用 Log4j 我也理解,如果精通 Mybatis 算是比较跟得上技术潮流的,Maven 熟练使用吹一下真的可以。

主持过多少个大的项目,总要说一下吧。如果是说全栈工程师的话更加值得描述一下,比如全栈涉及的 Docker、jenkins 都精通,那真有两把刷子。

GIT 上有什么好的作品代码大家看看?都想求职了,部分代码可以公开了吧。

大数据,范围更广,你是一直在玩 hadoop 还是在弄 spark?实在弄数据可视化,还是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数据?你的数据量是多少?你的系统并发数量是多少?你的查询时间是多少毫秒?Tensorflow 有没有玩过? 华为、海康的算力有没有用过?知道 CUDA 是怎么回事吗?

这样的简历到我手里,我肯定是不要的。

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对技术不够自信。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45 + 财务总监,去年失业过的,来答一波。

我是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拼的职业女性。27 岁转行财务后,一路拼到 45+,从出纳晋升到总监,曾管着亚太区财务 IT 采购供应链,直接向老外汇报。有证书,有经验,有语言能力。

后来集团被收购再拆分出售,我就在 45 + 的时候,品尝了一把 “高管被裁” 的待遇。就是那种跟 HR 谈完,出来的时候电脑已经被锁了的待遇。曾经心里只有工作,连孩子都经常顾不上的我,心酸不已。

自持冷静地收拾包袱离开公司,第二天晚上,多年没病过的我就得了一场急性荨麻疹。身体是不会骗人的,忠实地反映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后来我开始寻找出路。主要由于年龄的限制,几乎不可能再找到跟之前类似的平台和职位,经过几轮跟猎头接触,大量投简历,但痛苦而无果的找工作历程,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点。当时看着条件和能力相当,但年龄比我小几岁的朋友,仍然是猎头的宠儿,心里很难受。但这就是现实。

很快我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求职目标,开始思考其他出路。当时我曾经考虑过的几个方向有:

1- 回老家找一份工资减半,职位降级的工作,不拘外企还是国企民企,也不拘泥于行业。

2- 试图在一线城市找一份工资低一点,职位低一点的外企工作,首选制造业。

3 - 转行从事自由职业,比如写书(曾有编辑约我写成本管控方面的书),或者上课(曾有授课经验,反响还不错,可以发展财务方向的专业课程,尤其是管理会计和业财融合方面,是我的强项。)

4- 转行从事我感兴趣的自由职业,比如写故事,跟朋友合作卖零食,等等。

总之天无绝人之路。

两三个月后,第 2 个选项先有了进展,所以我去年开始,就成了北漂大军的一员。

但我想,如果先有进展的是其他选项,也一样会干得挺起劲的。因为心态积极又肯努力的人,干什么都可以。哪怕是送外卖,跑滴滴,也没准能搞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亮点来。

去年我到了北京,在没有 controller 土壤的地方,在系统不给力,缺乏基础数据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去建立起我想要的 controlling 也就是业务控制的框架来。

先做了预测机制,把销售团队正在做的项目搞明白,把订单和交付情况搞明白,然后就可以主动去控制进度,而不是等天上掉下来什么惊讶。

再更新整理客户主数据库和产品主数据库,为财务分析提供基础,从而开始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和基本报告。

接着是市场数据库……

我跟销售同事,工程师同事,供应链同事以及工厂同事,有过很多次信息收集和校正的过程,有时候花很多时间就为了完善一点点信息。但整个过程下来,感觉非常有用。

以上这些不仅仅是一个财务人员的范畴,更多是去建立财务管控的基础。没有基础,我就去建立基础,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而如果我去了一个基础非常好的地方,比如类似我上家公司,那么工作的侧重点和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没关系,到哪儿都能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

回到问题本身,岁数大了没有面试的机会,是非常痛苦的,太感同身受了,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然后去寻找其他的出路。还得做好在收入上,平台上,职位上,比之前大大退步的思想准备。

也就是说,咱们基本没有可能回到之前的工作和生活水准,能有个地儿,有活儿干,还能发挥点儿作用,就不错了。还想啥好事儿呢?

心态放平,到哪儿都努力干,好好干,就错不了。

我是大雨落幽燕,接地气的资深财总,不爱讲大道理,喜欢说故事和案例。欢迎关注我,会持续分享职场故事和案例。

这周继续出差。今儿跟销售和工程师开完会,一个工程师同事开玩笑说我差不多成半个应用工程师了。我说再给我半年,看着产品型号我就能说出平台,应用,客户,销量和利润水平来。这是一个 controller 应该达到的业务水准。当然下现场动手还是不太行,天生手残星人没法治。泪!

知乎用户 大雨落幽燕​ 发表

近期,在网上看到一位 45 岁程序员的留言:自己 45 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现在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比较无助……

作为职场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职场现象呢?

老王先说说自己的观点:

1、45 岁的职场人,如果你的简历上写着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就凭这一点来看(或许有点草率)。也说明你可能不精通,只是简历需要、夸大而已。最好的表述是 “熟悉多种技术体系,能熟练使用各种技能来完成公司的任务”,这样写会让人认为你比较实在,而非夸张。

2、一些大龄求职者由于追求的事情太多或者干扰分心的事太多,很多时候,并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这个存在争论,不完全是这样。为什么呢?人到了 45 岁,容易被外界事情打扰或干扰(家庭琐事、父母养老、或者想挣大钱而内心无法平静下来),很难真正的静心去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工作交给你,你的进度慢。还有可能直接领导比你年轻很多,你表面服气,内心未必服气,这也是招聘人员所担心的事情。

3、市场有大批年龄小、创新观念新,待遇要求少,又可以全力以赴工作的年轻人,后浪不断推进,前浪只能拍在沙滩上。这一点,你不服不行,尤其互联网、技术等前沿行业,年轻人真的很有创意。再加上互联网、技术行业变化大,对创新要求高,很多企业多数会选择年轻人。

4、体力的问题。现在很多职场人不到 50 岁已经开始早衰了。不锻炼导致体力不支、或者长期亚健康。老王认为,人到了 40 岁后,就应该考虑健身的事情,越早健身越好。去年,老王打一套太极老架一路就会气喘吁吁,需要坐下、喝水休息。现在打两遍老架一路都不会感到累。这就是锻炼的结果。人到了年龄,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身体会提前告诉你。如果你能感知到,哪怕少挣点钱,也要锻炼身体。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一定是回归大自然。

那么,大龄职场人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更好地延长职业生涯呢?

《道德经》云:道者,反之动。这句话是说,你的职业到了一定阶段后,如果你想再进一步提升自己,你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努力,才能有职业的第二春。

什么是相反的方向呢?比如你老了,骨头硬了,开始枯槁了。但你想变得年轻,你就要让骨头变软、身体变柔韧,你就能很健康,还会长寿。

如何让身体变软呢?锻炼。

对于职场人来说,想进入职业第二春该如何做呢?老王建议:

1、根据市场行情,适当降低标准。老王接触过一位职场人,46 岁了,去企业面试,面试也通过了,但企业给的薪酬比他原来的薪酬低了很多,对比其他工作机会已经算不错的薪酬了。但候选人坚持必须高于他现在薪酬的 50%,最后与机会擦肩而过。当企业拒绝他后,他又开始主动联系企业,表示愿意接受降薪,但企业已经招聘到人手。不过,遗憾的是,这位 46 岁的职场人,在后来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职场,薪酬未必一直是上升状态。有时候,适当的降薪也是很有必要的。

2、适当的职业转型,值得考虑。老王认识一位职场人,50 岁,不想太过劳累,但还想挣钱,于是他从原来的企业高管,转行做培训。这位职场人,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转行成功,成为一位实战型的企业培训师。目前收入还不错。老王认为,职业发展到一定的时间,如果你没有继续上升的机会时,可以考虑转型,但转型需要在原来职业的基层上进行转型。

3、经常刷新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年轻。心态保持年轻是为了保持你的创新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老王认识一位 74 多的老人,身体非常好,平时接收学员打太极,还自学制作太极拳自媒体。虽然没有太大的收入,但活得怡然自在。

刷新知识,让知识一直保持前沿、实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你区别其他职场人的核心。老王接触过不少年轻人,上班刷手机被辞退,下班继续刷手机导致家庭矛盾……

老王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做年轻人的事情,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不要落伍。

写在最后

今天的文章用网上的一句名言结尾:积极的⼈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个机会,⽽消极的⼈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薪职网

知乎用户 王付有频道​ 发表

没啥看待的,

为啥是金钱让你活着,而不是工作 / 劳动 / 技…

我有钱,我就可以面你,

而非,我比你技术好,我面你;

而非,我比你更好人,我面你。

你被选择被我面,不是因为你技术好或差,也不是因为你是好人或坏人,而是因为你没钱!

我是错的,但我可以面你;

我比你年轻,但我可以面你;

你懂技术,你是对的,但你没钱,你就得听我的,技术为金钱服务,金钱为少数人服务,而非相反。

所以,白发苍苍的专家会在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面前点头哈腰,青春美少女会在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流氓面前曲转承欢,云云!

别说你 45 岁,就是你 18 岁,已经精通各种技术体系,是个真天才,就一定有机会吗?也许去 usa 有。

人可以没有技术,但必须有钱,是钱让你生存,而非技术;

学技术赚钱,学赚钱的技术,完全两回事儿,因大部分技术都不赚钱,不利于生存,却需要你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

知乎用户 dihao1983 发表

今天看到个讨论,

说这些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的行业,都会越来越卷,

而对他们的生活有影响的行业,都是绝对垄断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0. 他 45 岁才发帖,至少说明他 35 岁到 44 岁间还在编程。总不能待业 10 年才来发帖吧。

1. 程序员的终结年龄从 35 变 45 了。看来新兴职业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又可以续命 10 年了。

2. 程序员是青春饭啦,大家都别学编程啦,好好待在生化环材土木机械越老越吃香多好。

知乎用户 方应杭​ 发表

一个人在中年之后还有没有价值,跟这个行业的特性息息相关,一般吃 “青春饭” 的行业都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行业发展方向更新迭代很快,好不容易积累下的经验很快就被新的理念替代;

2. 行业里的大多数人不需要非常专业的职业素养,只需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劳动;

3. 体力密集型产业,需要长时间坚守工作岗位。

我一个表弟化工的大专生,之前在一个水泥厂 3 千 5 一个月,后来用了几个月时间花了 5 万块学了个爬虫,换了两个公司就月入近 2 万了,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这也说明另一个问题:这个行业太容易被注入新鲜血液了,而且入门就能挣高薪,这又更加吸引了更多新鲜人群加入码农大军。

——————

我看有人在执着于 “精通” 这个词使用得是否恰当,意在证明几乎没有人敢说自己精通某个计算机语言,以此推出一个结论:敢说精通的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但我觉得,对 “精通” 这个词的理解因人而异,比如我,我觉得我熟悉某个语言或软件的应用方法和底层逻辑,并使用该语言或软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批高成熟度的产品,创造了不少利益,那我觉得我就可以号称“精通”,因为我觉得我是在用这个软件的人群里面属于一流水平的,那么如果我都不是精通,那谁会精通?别说什么 c 语言之父都不敢说自己精通的话,砖头之父不是砌墙砌得最好的,汽车之父也拿不到 F1 冠军。

回头说说 35 岁的焦虑这件事,很多人说现在不少企业通过工资倒挂、疯狂内卷的方式逼走中年员工,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悲壮的事,似乎这个行业的春天永远只属于那些 30 岁之前的年轻人,因为资本家需要的是以最小代价 榨取最多的剩余价值,而 35 岁后,工资水平到达了顶峰,但创造的价值却逐年降低:

1. 由于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还有更年期的媳妇儿,家庭压力大,不能安心地加班、出差。

2. 精力显著下降,以前熬通宵精神抖擞,现在没到 12 点就困了。

3. 创造力下降,妄图一招鲜吃遍天,总想用最小的代价完成 kpi,俗称老油条。

4. 对比自己年轻的领导,口服心不服,自己的想法太多,服从性差,不好管理。

每年都有人 25 岁,但没有人每年都 25 岁。

知乎用户 间歇性失智症 发表

谢邀。

因为这件事有官方表态,所以这里,我先把央视网点评的大致内容,复制过来展示给大家看:

-————– 分隔线 ——————————–


应该看到,这位 45 岁网友的留言属于个人求助。
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待遇诉求、个人条件、工作能力等不尽相同,他为何遭遇求职困境,外人无从知晓。


IT 行业多年来属于相对较高收入行业。
同时,IT 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企业也需要新鲜血液带来新技术和创造力。
如此 “夹击” 之下,处在 35 岁之上、体力和记忆力开启下行通道、职位 “上不去、下不来”、生活“上有老、下有小” 的程序员倍感焦虑。


职场常态是 “结构性失业”,这种矛盾是企业和个人在劳动力供求层面博弈造成的。
**其一,**从人才市场看,不是没有就业机会,只是普遍认为的好岗位,相对于越来越多优质人才的供给来说,是稀缺的。
**其二,**从企业理性看,不是不给面试机会,作为强势一方,企业也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最大化自身利益,特别是在吃青春饭的行业,年轻人的 “性价比” 更高。
**其三,**从个人心气看,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心满意足的高收入、好岗位,相对于内心的高期待来说,也是稀缺的,心态平衡、认清自我很重要。
**其四,**从行业特征看,有的行业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等,知识和经验可以正向积累并转化,有的行业吃的是青春饭,更依赖年轻活力、体力和创意创造,谁也无法 “两头吃”。


因此,延长职业寿命根本在于自己。看中多大收益,也要承担多大风险,没有危机感,会让你面临更大的危机。
时代向前发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职场人都应有未雨绸缪的意识,适应变化,跳出舒适区,终身学习,“持续充电”,补齐能力素质短板,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早期高收入行业者,应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收入优势,进行合理规划和适度投资,实现资本的复利增长。
而不是躺在曾经的 “财富幻觉” 中,等出现职业和财务危机时,再叫苦连天。
此外,要调整心态,调整预期。一方面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如果自身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上兑现更好待遇,跳槽就不会涨薪,与其待业,不如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减少时间成本,等待新机会东山再起。
当然有很多现实,个人无能为力。


可喜的是,社会和企业层面也发生政策边际变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 “35 岁现象”,一些地区公务员招录已经在放宽年龄限制:
比如山东事业编招考,多年来把招考年龄限制在 40 周岁以下。
浙江今年宣布,对于 2022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 35 岁以下的年龄限制。
一些互联网企业陆续打破 “996” 模式,“慢”下来的节奏,更有利于中年员工发挥经验优势,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多数,研究更多人性化措施,包括取消将年龄作为录用的 “刚性” 门槛等,让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有发挥的舞台。

-———— 分隔线 —————————

上面是央视网的官方点评,可以看到,点评本身面面俱到,既以客观的态度点评了事情本身,同时又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所以我认为,只需要以这篇点评为基础,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具体剖析,即可深入挖掘一些对劳动者来说的重点要点所在。

下面,我就具体讲一讲我的分析。

一、我国打工人的职场真相

应该看到,这位 45 岁网友的留言属于个人求助。
职场常态是 “结构性失业”,这种矛盾是企业和个人在劳动力供求层面博弈造成的。
因此,延长职业寿命根本在于自己。看中多大收益,也要承担多大风险,没有危机感,会让你面临更大的危机。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35 危机因人而异,更多的属于个人现象,没办法对所有人进行一个统一的描述。

而这种 35 危机的矛盾,源自于企业和个人在劳动力供求层面的博弈。

这两句话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每个人的职场经历都各有不同,同样 35 岁,有的人穷困潦倒,还有人 35 岁就能成亿万富翁。

而且,企业和劳动者的博弈始终存在,一方面,劳动者自然想获得更好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也想尽可能的招募到更好的人才。

不过,我国的事实可能要苦涩的多。

事实表明,我国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人才过剩局面。

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普遍现象,现在的劳动者和企业并不处在对等的状态,而是由企业掌控话语权。

所以在现实中,我国出现更多的,往往是无数企业待价而沽,把门槛抬的奇高无比。

例如,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即使是名校硕士博士,也要筛选好几轮,通过好几轮笔试面试才能拿到 offer。

如果说这是激烈竞争的互联网大厂,还能理解,但是那些吸引力没那么足的行业和企业呢?

以制造业为例,由于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严重,薪资低等原因,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就业人员不想加入制造业。

然而实际上,我国制造业的招聘门槛仍然居高不下,例如,很多曾经由技术员甚至普工代劳的纯体力活,比如设备维修,工艺参数调试等,现如今的各大电子厂和车企,这类岗位基本都是 211 本科甚至 985 硕士在做。

再比如,很多中小微企业,竞争力不强,按理说,为了吸引人才,他们的招聘门槛不应该有多高,只要能够胜任工作内容即可,并且为了确保员工稳定,应当给予一些未来的许诺,我们一般称之为画大饼。

**那么实际呢?**我国现如今的大量中小微企业,胃口可是高的很,明明自己只需要专科生,硬是把门槛抬到 211 以上,自己薪资不够高,招不到名校本硕博,就在校招的时候各种坑蒙拐骗,包装自己,骗涉世未深的一众名校生加入,结果丢了应届生身份,还去了和宣传严重不符的企业和岗位,职场生涯先毁了一半。

另一方面,求职者真的非常挑剔吗?

并不是,很多学生甚至为了能就业,往往自降身段,加入一些根本不符合自己能力和待遇的公司,现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清北 C 9 的名校硕博,去工厂和 IPO 公司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而这在以前是较为罕见的。

而在招聘求职时,我国的求职者也是不遗余力,丝毫看不出不努力的迹象。

以我的研究生学校为例,我研究生就读的学校是江浙某 C 9,按理说,这个牌子的学校,即使是天坑专业,求职也不算难事。

然而在学校的就业统计中,平均每名求职者要投递二三十份简历,参加十几场宣讲会,进行七八次面试,最后只能拿到两三个 offer,而且这些 offer 绝大多数都并不满意,去年校招时,我问了下学弟学妹们的情况,现在,手握名校硕博学位的他们,只有各个制造工厂,以及那些小到只有几十上百人的 IPO 设计公司愿意搭理他们,要知道,我刚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即使我们院不太好找工作,华为保底也还是没啥问题的。

所以从实际感受中,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可能并不是博弈的关系。

更多的,是求职者被企业按在地上摩擦。

近期各种热议的话题:内卷,996,职场 P U A,猝死…… 实话实说,这些话题,基本上问题都出自企业,而不是出在劳动者身上。

另外,尽管每个人的职场经历各有不同,但是中年危机却是共同存在的,看似存在明显差异的个体,却在中年后有着类似的尴尬处境。

我们先不说互联网这种偏青春饭的岗位,我们来看一看,那些越来越吃香的行业和岗位,情况是怎么样的。

以我的工作经历为例,我之前在半导体制造业,更具体的说是面板行业,在我国,这是高端制造业之一,也是大家口中的科技领域,和芯片,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一样,是我国实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我身处其中一家制造大厂,从事外行人眼中高大上的预研研发工作,按理说,这个岗位,是大家口中公认的 ” 越老越吃香 “ 的岗位才对。

那么实际呢?

实际上,作为国内先进的科技公司,我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撰写汇报用的幻灯片,开各种扯皮的会议,写日报周报月报中度过,其余工作时间,我主要往返公司内的各大实验室,操纵仪器,观察图像,回工位上解析,形成报告,我的日常工作完全沦为了脑力化的体力活。

以我的个人分析,经过一两个月正规培训的专科生,可以完美胜任我的这些工作。

然而,我所在的岗位,强 211 硕士起步,大部分人都是 985 硕士甚至博士,我的学历虽然突出但是并不算拔尖,研发部门找出几个清北甚至海外藤校的硕博是没什么难度的。

而在中年危机这个话题上,作为一个非常吃经验的行业,我的前公司,中年危机却非常严重。

首先,光是工作强度这一点,就让无数工程师们,在度过而立之年后被迫主动离开这个行业,另寻他处。

其次,繁重的公司考核要求,让很多同事心理压力剧增,不堪重负。

最后,复杂的人际纷争和管理臃肿,也导致大量内耗。

以上种种,都会导致人员流动性剧增,资深员工几乎没办法在这样的行业度过中老年时期,还没到中年阶段往往就被迫主动离职或者被公司不续签。

同时,长期高强度工作,让我身边的不少同事都或多或少患有一些小毛病。

我之前的同事中,很多工作七八年,年纪三十岁出头的资深工程师和组长们,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都很严重,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耳鸣,肾功能减退,抑郁症,这些不算小的毛病至少都得沾上一两个,一些严重的情况,慢性病或者职业病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例如,我同部门隔壁小组的组长,因眼睛问题被迫离职,直接裸辞的,以这种疾病来说,不能长期盯电脑屏幕,以后就基本告别职场了。

还有一个我认识的组长,因为身体很差,最后运作关系,去了后勤部门做打杂的普通员工,目的就是为了能早九晚五养养身体。

还有,某个和我所在部门联系密切的部门主管,十多年高负荷工作,累出了心脏病,为了养身体跳去别的公司边缘部门养老,结果被两边的 HR 算计,丢了工作,后面三十六岁高龄的他再也没找到工作,直接失业在家。

我所在部门的主管,女强人,在三十四岁的年纪,刚坐上主管的位置,就由于关系斗争,工作强度,回归家庭等原因,在自己准备离职前,反被公司扫地出门了,而且没有任何下家,临走的周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家也是看在眼里。

曾经她为了这个主管的位置,连自己的儿子都生疏的很,所以为了弥补家庭的缺憾,她彻底放弃了职场,再也没有找工作,现在在家搞自媒体,效果还不错,已经能养活自己了,现在她可以天天陪孩子吃饭写作业睡觉接送上下学,我反而觉得她比以前活的更幸福了。

如果你有心,你只需要从工位上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看看整个办公区的工位上,超过三十五的基层员工有多少人,你就心里大致有数了。

那么,真的是大家不努力吗?

我是不相信天天晚上九十点下班,周末各种被打扰,持续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社畜们,被冠上不努力的标签。

有可能,是因为我国的所有打工人都太努力了,以至于让稍微没那么卷的打工人没有理想的工作可去。

更多的,他们是被企业淘汰的,而且是在自己很有职场竞争力的情况下,被企业认为竞争力不够强,导致不续签或者被逼自离。

其余的,则是出于身体健康和家庭因素考虑,怕自己再干下去活不到退休,想陪孩子成长,所以主动选择了离职待业,离职保命,这是人之常情,而且现实中,绝大部分中年人士都是这么做的。

从这个角度说,我国打工人已经相当具有危机感,为了保住饭碗,他们拼了命的加班工作,以至于三十多岁的青壮年纪就浑身是病,即使是离职待业,也是出于身体健康,家庭因素,人生规划等各种角度,既有不可拒绝的理由,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延长职业寿命,关键点在于自己,自己要保证职场竞争力,这句话是没错的。

但是比起自己,我国延长职业寿命的关键,恐怕还是得落在企业和国家保障身上,否则,势单力薄的打工人是没办法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延长职业寿命的。

而对于放宽就业年龄限制的说法,我就不太认同了。

浙江今年宣布,对于 2022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 35 岁以下的年龄限制。
一些互联网企业陆续打破 “996” 模式,“慢”下来的节奏,更有利于中年员工发挥经验优势,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首先,**对于应届硕士和博士,公务员招录放宽到 40 周岁的规定,是一直都有的,并不是今年公务员招录的特例,实际上除了这一条,限制仍然是 18-35 周岁,不用我多说,近期正是公务员招录高峰期,大家可以去搜搜公告。

**其次,**蒋胜男的建议在提出的时候就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然而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放开年龄限制,势必会招录很多不干活的老油条,这虽然有点强词夺理的意味,不过确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一点存在引战,所以我不会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论述。

**最后,**互联网企业陆续打破 996,慢下来节奏,这话说给互联网从业者听,他们自己都不信。

更不要说,除了互联网以外,我国各行各业都有严重的加班泛滥迹象,我所在的半导体制造业,还有建筑和机械设计,航空航天,芯片设计,房地产开发,车企和新能源企业,甚至广大年轻的体制内公务员,都没人敢说节奏慢了下来,实现事业和家庭平衡,可能只有业务口非基层的公务员,还有一众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企才能做得,剩下的国内企业,不加班就和开盲盒一样。

此外,要调整心态,调整预期。一方面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如果自身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上兑现更好待遇,跳槽就不会涨薪,与其待业,不如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减少时间成本,等待新机会东山再起。

这句话本身则是鼓励劳动者向下兼容,先就业再择业,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要出现眼高手低,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否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话同样是没问题的。

然而实际上,我国的劳动者往往是在能力和可塑性优秀的情况下,由于内卷的影响,被迫向下兼容去了一些并不适合他们的岗位,硕博去干本科甚至专科职校的活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显著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教育浪费,让我国劳动者的工作体验变得非常差劲。

同时,真正的专科职校生却没有体面的活可以干,成为了社会底层人民,往往对他们来说,自己开家小卖店都比在血汗工厂当技工技术员强。

在内卷大环境下,不但岗位需要向下勉强兼容,跳槽转行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是极其巨大的,配合上现如今随机定岗,开盲盒等各种不确定性,都会让先就业再择业的模式难上加难。

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劳动者先就业后,就基本没有择业的机会了,只能在这个并不喜欢的岗位和行业干到自己出现中年危机为止。

所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打工人是没办法接受的,在实践当中也被证实是很难实现的,打工人宁可慢就业,也不应该选择在内卷社会下先就业再择业的做法,因为打工人并没有再择业的机会。

在对央视网的内容进行解读后,接下来我要站在其他视角,给大家讲讲,现如今我国面临的处境。

-———————— 分隔线 ——————————

二、我国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宏观性问题和我国的应对举措

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引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由此推动国家的高速经济发展。

而这套经济发展模式,大家现在也都知道是什么模式了,一般这种模式被称为出口导向。

出口导向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国内挖掘或者国外进口原材料,在本国加工制造,并把加工好的产品出口外贸,赚取利润。

至于这个产品本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早期的服装玩具,到中期的汽车家电,再到现如今的芯片屏幕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都是我国加工成的产品。

然后,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并由工业体系带动相关的服务业崛起,实现全方位的经济发展。

然而,这套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到目前已经呈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这源自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各种自动化的实现,软件机器的使用等。

而生产力提高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则是,更少的人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比如曾经,十个人一天才能生产一百件商品,而现在,一个人一天使用先进的机器,就可以生产一千件产品。

那么自然,这会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另外九个人没工作了。

在资本世界中,生产力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排挤了劳动者,让劳动者被挤出了那些生产力先进的岗位。

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社会,是彻彻底底的私有制社会,劳动者如果没办法找到给资本家打工的机会,就不会有获得报酬,购买资本家商品的可能,而这会导致打工人饿死。

所以,这会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打工人,会被排挤到那些更加低端,自动化程度更低,教育要求也更低的岗位上去。

尤其是那些后进入社会的新生代毕业生们,即使他们拥有从事尖端岗位的能力,然而在前人占据为数不多且逐渐减少的高端岗位的基础上,他们只能向下兼容,从事那些低端枯燥琐碎大家不爱干的工作,实际上,这正是我国正在发生的一切。

另外,在人口红利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可以被极大的压低,并以此维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存,即使这样的低端行业,正常来说应该被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代替。

然而,在便宜且可以压榨剩余价值的人口红利面前,资本家们放弃了提升生产力的做法,不购置机器,而是选择让又便宜又能加班的劳动者来做,由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出现了阻碍生产力提升的情况。

随着生产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排挤出那些生产力先进的岗位,而与此同时,生产力的提升却在创造更多的商品,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属于资本家所有。

那么这时,众多劳动者没有工作,而资本家生产的商品却没有劳动者买单,资本家之间即使互相交易商品,或者把商品加大消耗,加工成精致化的商品进行销售。

然而,资本家的数目有限,需求也有限,没办法消化如此众多的商品,这会导致严重的商品过剩和劳动者生存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大萧条事件,1929-1933 的大萧条即源自于此,受过大学教育的大家也大致明白其中道理。

那么,服务业呢?如果服务业能够容纳大量就业人口,为提升生产效率做出贡献,也不失为一种发展道路,至少算是缓兵之计。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发展,资本世界下的服务业,在缺少强制性约束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衷,转而成长为独立的,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的势力。

第三产业虽然起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但是这种产业性质,必然使得第三产业拥有大量资源的支配权。

而在资本市场下,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就意味着依靠资本实现资本增殖的可能性,就是大家通俗所说的利滚利!!!

这时,第三产业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为实体产业服务呢?这既会减慢资本增殖的速度,同时又让自己手里的大量社会资源白白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脱实向虚的趋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以互联网,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会出现积累社会资本,不让资本流入到其他行业,特别是实体行业的情况。

结果,大量的社会资本在第三产业中空转积累,而在我国现在的社会,体现的就是,大量资本在互联网,金融等产业中来回跑马圈地,而且越滚越大,甚至把本来属于实体产业的社会资本也给吸引了过来,因为这种利滚利的模式,确实比实体产业的资本增殖速度快,难度也更低。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基本都奉行凯恩斯主义,提倡以适度通货膨胀的方式进行发展,那么自然,这意味着社会资本会被适度超发。

而在第三产业对社会资源强大的吸引力下,这些规律性超发的社会资源同样大部分流向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资金空转的现象更加严重,而相比之下,流入实体产业的资金变得越来越少。

结果是很显然的,互联网,金融等第三产业,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实体产业受到巨大打击,在适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的资本却几乎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被第三产业虹吸,导致实体产业资本的严重缩水,影响产业升级,甚至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但是我们知道,就算第三产业玩出花来,第三产业的作用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它没办法像实体的第二产业那样做大蛋糕,仍然只能起到提高资源运转效率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在第三产业空转,会影响社会发展速度,导致发展停滞,同时,社会流动资源减少,大众的购买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物价开始飞涨,实体经济受资源价格冲击,生产严重受阻,大面积的破产倒闭兼并潮将会出现。

为了进一步加强资本虹吸,第三产业开始大范围的借助借贷手段,试图从未来透支收入,在现在支取,实现资本的超前积累,而代价则是第三产业以外,也就是实体经济和大众的高负债率。

在这样的驱使下,各种借贷手段和金融衍生品开始出现,第三产业中也开始出现一些只负责内部资本积累,甚至只负责资本虹吸和资本空转的职业,例如基金证券投资经理等等。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劳动者的负债开始急剧升高,实体行业遭受重大打击,物价和固定资产价格开始不受控制。

到此为止,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呈现的主要问题就呼之欲出了:

①在我国人口红利的背景下,企业根本没有产业升级的意愿,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升级会让雇佣的劳动者减少,没办法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反而要购置昂贵的仪器,掏出巨额的研发费用。

②在人类社会整体前进和生产力整体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排挤,社会上容纳劳动者的岗位变得越来越少,残存的大量岗位也十分低端,如何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过剩的问题逐渐严重,如何消化掉过量商品,成为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④市场经济下,脱实向虚的趋势成为必然,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或者偏服务业的行业,已经聚集了大量资本,并开始脱离第三产业的初衷,成为了独立势力站在了人类发展的舞台上,造成了大量资本空转和对实体经济的虹吸,并由此带来物价上涨,国民负债增加,实体经济萎靡等严重问题。

那么,针对我们国家存在的这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是怎么做的呢?

实际上,我们国家有明确的举措,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为了解决这些主要问题,我国的举措反而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

而且,其中的某些最重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措施。

下面我们具体来说。

①为了解决产业升级问题,我国倾注巨资进行政府补贴,试图以砸钱和广撒网捞大鱼的方式,带来实体经济的复苏,助力产业升级,同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让学校也加入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中来。我之前所在的半导体行业,就是国家巨资投入的行业之一。

然而,这些巨资的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助力非常有限,因为这些钱最后大多并没有真正应用到产业升级当中。

为什么微电子 / 半导体(芯片)设计行业的工资高?

在我上面贴附的回答中,我详细论述了芯片设计,互联网等行业中,金融资本的套利过程,及其对从业者薪资待遇的影响,大家可以简单参考。

在互联网等行业中,金融资本投资套现的逻辑已经玩的炉火纯青,在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等实体产业的发展背景下,金融资本将这套套现的逻辑再次用在了芯片设计,制造代工等方向。

而结果就是,在金融资本套现跑路的同时,也卷走了实体产业发展赖以维系的资金,政府投入的几千亿乃至上万亿的巨资大多都打了水漂,反而肥了金融资本的腰包,让他们的利滚利战略再度收获颇丰。

而为数不多建立起来的产线和扶持起来的设计公司,或者成为了资本的傀儡,资本金蝉脱壳套现后,这些产线和公司随即便会由于缺少资金而走下坡路;或者在人口红利的影响下,毫无产业升级的动力,建立起来的产线和成立的设计公司,依然以反向别人的产品为主,缺乏制程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更没有进军产业上游,建立技术壁垒的内驱力,随着时间的推进,产线逐渐老化,设计公司缺乏产品支撑,产线烂尾和设计公司破产兼并就会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忽视了人口红利的影响,而在产业升级中,人口红利实际上扮演了负面的角色。

同时,金融资本仍然缺乏约束,使得第三产业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进行熟练的套利行为,把进入实体产业的钱全都虹吸走。

②为了解决就业难题,我国的主要措施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应届生的思想较为前卫甚至激烈,如果失业,其思想将会动摇社会根基,而且,应届生大多缺乏职场工作经历,在和社招人士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社招人员一方面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可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思想被磨平,不会有太大的波澜。所以在就业问题当中,国家必然要优先保障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岗位。

**第二,创造就业岗位,拉动就业需求。**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承担起吸纳就业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以国家意志为代表,创造就业岗位,比如,借助国内城市化的需要,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契机,带动庞大的基建房地产行业发展,并以此养活大量就业人口。

**第三,鼓励灵活就业与个体户就业,并给予相应扶持优惠政策。**这一条相当于支持劳动者自食其力,以灵活就业,个体户等方式养活自己,从而减缓就业压力。

但是,这些措施本身,在缓解原有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首先,**对应届生的扶持,意味着对老员工的忽视,从而在政策上,反而加剧了老员工的优化淘汰局面,加剧了中年危机的严重性和普遍性,我国企业现如今普遍存在的诸如薪资倒挂,末位淘汰等问题,正是以此为源头出现的,并被资本火上浇油,导致了事态的严重性。

**其次,**我国为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采取的做法比较简单粗暴,既然生产力导致劳动者被排挤到低端工作岗位中去,那么干脆就把这一点化为优势,通过政策驱动,创造大量低端就业岗位,提供给求职者竞争。

而这导致了两点后果。

第一,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对企业,对房地产等重点容纳就业岗位的领域的过分依赖,从而导致劳动者失势,成为了加班文化,劳动法难以落地的幕后推手,而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形成了我国土地财政和高房价的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国民负债和消费萎靡的问题,并与其他因素一道,促成了我国严重的人口生育率危机。

第二,过多低端岗位的提供,导致我国就业人员严重的教育浪费,就业人员被迫向下兼容,从事那些并不符合从业者能力和需要的岗位,让从业者的幸福感和心理期望极大降低。

**最后,**鼓励灵活就业和个体户,更是相当于变相承认了中年危机的现实,试图以灵活就业的扶持,来帮助中年危机人士实现再就业。

③为了缓解我国商品过剩的严重问题,我国加强了国际市场的打通,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都体现了这种打开国际市场的做法,此举意在以国际市场的庞大,让国际市场为我国过剩的商品买单,并掩盖我国国内的消费萎靡,国民负债率过高等问题。

同时,这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开放性,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但是,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真的好吗?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际局势的紧张,会让我国的产品出口举步维艰,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外国并非必须使用我们的商品不可。

同时,我国产业升级的窘境,又会将大量利润拱手让给欧美发达国家,而外国牢牢占据产业链上游的现状,又会对我国产业升级形成反制,让我国产业升级更加艰难。

那么,在外国准备对我国出口进行压制的情况下,外国也会开始借助自己在产业上游的优势,自上而下构筑产业链条,而这种产业链构建的难度,是要比咱们国家这种自下而上产业升级的难度要低的。

那么这时候,当我国由于贸易争端等因素导致商品积压时,国内萎靡的消费能力和国民高负债率,让过剩的商品彻底没了销路,并由此导致失业问题和企业破产的双重打击。

所以说,中美贸易战,美国的懂王们看似傻,然而从他们的角度讲,他们正是拿捏了我国的要害,只要我国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在国内,就是他们的阶段性胜利,从这个角度讲,不要太过于听信其他诸如我国赢麻了和正在下大棋的言论,这种言论非蠢即坏。

④市场经济下,脱实向虚的趋势成为必然,金融互联网等服务业或者偏服务业的行业,已经聚集了大量资本,并开始脱离第三产业的初衷,成为了独立势力站在了人类发展的舞台上,造成了大量资本空转和对实体经济的虹吸,并由此带来物价上涨,国民负债增加,实体经济萎靡等严重问题。

实际上,这一条才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的诸多问题,以及各种举措的收效甚微,其实都与这一条息息相关。

甚至可以说,解决这一条,就可以顺水推舟,以极快的速度来解决另外几个主要的问题!!!

然而到目前为止,贫富差距,脱实向虚等问题丝毫没有改观,由于某些不可说的原因,这一条的解决可以说举步维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实际上纵横交织,互有关联,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关系网,没办法逐个击破。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直接拉起一张整体更大的大网,才能把所有问题兜住并且统一解决掉。

而在这些问题中,最后一条是最关键的核心所在,只有率先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举措才能有效果,这些主要问题也才能失去核心支撑,被逐个击破。

其实到这里,我的话题可能有点扯远了,而且实话实说,我这篇文章的脉络又变得很混乱,很多话题也是老生常谈的了,就当是我个人思考的随笔吧,大家凑活看一看。

最后一部分,我讲一讲我个人认为可行的解决措施,实际上,这大概率是我国下一个十年要做的事情。

同时,我也要讲一讲对于个人来说,应该如何应对现如今复杂悲观的社会局势。

-—————- 分隔线 ————————–

三、可行性措施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了主要的问题所在,并且对问题的来源也有了大致的分析。

那么自然,国家就应该解决这些我国社会目前的核心问题。

而这其中,国家应当先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再对那些次要的核心问题各个击破,实现问题的全面解决。

而这些问题中,最为首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下,金融等第三产业脱离社会作用,以各种金融手段带来资本空转,脱实向虚的问题,否则,投入再多的钱,钱也会流入到资本自己的手中,这反而会加大贫富差距,推高物价水平,阻碍产业升级。

其实对于这一点的解决,国家现在已经在做了:

加强反垄断举措,对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进行严格监管,通过政策的约束力,把我国的金融,互联网等产业,重新拉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加快资源利用效率的初衷上来。

这一条必然会面临极大的阻碍,然而作为最核心的问题,只有先解决掉这个问题本身,才能解决其他的问题。

好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约束力足够强大,可以将我国第三产业的诸多垄断公司纳入到管辖范围内,给这些脱缰的野马重新套上缰绳。

这也是为什么,咱们能听到蚂蚁上市被叫停,阿里美团被罚,滴滴被查,花呗等各类借贷软件接入征信系统,北交所成立等社会大事件出现的原因。

而以此为基础,当第三产业回归正常作用后,我国的市场活力随之振作,发展的最大阻碍随之被扫除,后续只需要针对性的解决那些其他的主要问题即可:

1. 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并引导第三产业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促进产业升级,为我国占据产业上游积蓄力量,并为我国就业人员提供足够数量的高端岗位,避免内卷加剧与从业者向下兼容的窘境。

2.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其他发展模式,降低国家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赖,降低居民负债,让国内消费市场恢复活力。

3.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4. 落实劳动法相关内容,保障劳动者权益,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国民幸福感。

5. 对创新创业,灵活就业,个体户等继续加大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力度,确保国民就业多样化。

实际上,这些措施是要同时进行的,也只有同时进行,才能从整体上解决问题,避免单独的政策执行时,被其他问题所牵绊。

而对于个人来说,个人要做的就是,跟随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而行,从中取利,尤其是在上述政策没办法短期内有明显成效的情况下:

**1. 提高自身竞争力:**虽然这是最老生常谈的招数,但是自身竞争力足够强,确实可以让自己在中年危机面前多抵挡一阵子,所以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或者努力方向的话,尽可能的去读好的学校和热门的专业吧。

**2.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我个人经过一些事情后总结的看法,依靠工作,你没办法既要钱又要幸福,所以不要期待那些完全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这三个里,钱多和事少基本上是冲突的,要么你去金融互联网 996 高薪,要么你在早九晚五有幸福感的工作岗位稳定下来,把住一头的情况下,再去占据另一头。

**3. 探索多样化的出路:**斜杠青年,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由职业,投资理财,固定资产,个体户,这几样总要试一试,在中年危机没法避免的情况下,只有自己探索出下半辈子谋生的出路,才能让自己不至于躺在草坪上慌的一批。

**4. 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别对那些人情世故过于轻视,到了后半辈子,这些可能比你精通什么技术更加重要,可能你和你朋友的互相帮助,就能促成一个双赢的局面,比如,你的孩子进了一个更好的班级,他的孩子能用 python 写编程语言计算一加一的结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很无名少年​ 发表

先说结论:我们不探讨这位朋友是否真的优秀,但不少企业确实缺乏精益化的人才管理能力,因此只能使用年龄等粗糙的指标选用育留,导致部分优质人才被 “优化”,导致人才质量下降。

年龄不应成为就业歧视,大龄也是一种优势

组织行为学认为 [1],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多元化的复杂性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组织中,有效的多元化管理可以使组织尽可能多地获取技术、能力和想法。

管理学教授斯蒂芬 · 罗宾斯进一步认为,年龄和工作任务绩效并不相关,年长的劳动者优势在于:富有经验、有判断力、有较强的工作伦理以及质量意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技能越来越多地专注在某种类型的工作上;随着任职时间增加,加薪的可能性越多,休假时间更长,养老福利更具吸引力……

一项针对 128 家公司 8000 多名员工的研究发现,在年龄歧视氛围较重的组织中,员工对公司的承诺度相对较低,这种较低的承诺度最终会带来低水平的组织绩效[2]

**因此对企业来说,有必要采取公正、客观、全面的绩效管理。**如果能做好公平客观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就能够更精准地衡量员工价值,避免以年龄等标准粗放式地对员工进行管理,避免企业 “一刀切” 砍掉优质的员工。

Netflix(奈飞)[3]:是否赢得比赛是唯一衡量标准

帕蒂 · 麦考德(Patty McCord)是 Netflix(奈飞)的前 CHO,她用球队中球员的管理方法类比企业人才评判机制——是否赢得比赛是衡量球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与年龄等其他因素无关)。

一次活动中,她受邀与有过显赫职业生涯、如今退休的北美职业冰球联盟教练斯科特 · 博曼(Scotty Bowman)同台,主持人问博曼:“博曼先生,你担任过这么多著名选手的教练,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你的秘密是什么?你平时如何给他们反馈意见?”

博曼:“我们一个赛季有 80 场比赛,每完成 10 场比赛,我就会和他们每一个人坐下来。我会带上他们所有的数据,包括询问其他人,也就是询问其他教练以及队员获得的反馈意见,球员们会带上自我评估报告,然后,我们会讨论在接下来的 10 场比赛中该怎么做。”

帕蒂 · 麦考德认为,这也是对员工绩效评估应该做的。

Netflix 也是这样做的,在人才管理理念方面有几大原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每一个岗位都要招聘一个高度匹配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匹配的人,招聘谁和解聘谁的决定,必须完全建立在团队绩效的基础上,目的是确保公司成功。

Netflix 的做法,避免了因年龄、性格、性别甚至人种等因素带来的招聘歧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用现实的眼光看待员工能够带来何种绩效提升,以及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升。

方云君案例:以客观工作成果为依据,不让大龄程序员心寒

回到现实中,对于提问网友这样的大龄程序员,什么样的绩效管理是公正、客观、全面的?在方云君的管理实践看来,是能够激发员工热情、塑造奋斗者文化,以客观的工作成果为依据的评价体系。

方云君服务过的 H 公司,就是个典型,一开始员工心思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通过公正、客观、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研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去年年底研发团队绩效更是取得了全公司第一的好成绩——相信技术朋友们都明白,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容易。

基于这样一套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仅提质增效,更不会让老实人吃亏、让大龄程序员心寒。

这样的成果如何实现,方云君总结了 “五步走” 方法论。

Step 1 制度落地:塑造奋斗者文化

首先从员工考勤抓起,考勤数据基于考勤制度和系统,适合作为起步基石。公正透明的制度有利于奋斗者文化的塑造,让奋斗者得到实惠的同时,将员工的投机行为以雷霆手段扼杀在摇篮里。

2020 年上半年,团队从疫情影响中快速恢复,人均工作时长增长明显,迟到比例降低到 5%,疫情后请假比例维持在 2% 以下。与 2019 年第四季度相比,2020 年第二季度的人均工作时长增长了 17%。

Step 2 找到抓手,培养数字化工作习惯

当天工时当天记录,每天下班前复盘当日工作。这一步,便要在考勤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工时数据。

用排行榜激发员工意愿,用监控指标发现问题,将数据还原到行为。通过 “抓典型、立榜样” 的方式,打造数字化工作习惯——接到任务评估工时,完成任务盘点工时。

经过数字化时间管理的人效提升,员工当日记录工时比例达 95% 以上,研发饱和度提升 2.5 倍。(饱和度 = 工时总和 / 考勤时长)

Step 3 借力员工画像,精准提升积极性

接下来便要借力打力、顺水推舟地进行深化管理,分为两个方向:

1)为了记录工时,员工有了创建任务并细化任务的动力;

2)所记录的数据自动生成员工画像,管理者能够多层次、多维度地认知员工,且借助 AI 管理工具为员工安排更合适的任务。从而使管理精细化,提升员工积极性。

Step 4 管理精细化,为业务如期开展保驾护航

通过精细化的研发管理,团队内部的任务数量增长明显,任务按期完成率也快速提升,从不足半数提升到 93%。协作效率提升,整体风险降低,保障业务如期开展。

Step 5 逐步提升量化绩效比例,建设数字化绩效体系

配合人工智能生成研发绩效模型,实现部门和员工的量化绩效,随着绩效模型在研发侧和产品侧的逐步覆盖,H 公司的研发数字化绩效体系建设也逐步完善。

最后小小自夸一下,在方云君服务过的客户里,像 H 公司一样优秀又公正透明的有不少,如果这位网友有幸能看到这篇回答,方云君承诺,可以为优秀的你提供一个机会——在这些优秀的公司当中为你找到一个能让你发挥价值的好岗位。

————————————————————

介绍一下自己:**方云智能,**业内首家 AI 研发绩效管理,30 天提效 30%。

参考

  1. ^ 斯蒂芬 · 罗宾斯、蒂莫西 · 贾奇,“组织中的多元化”,《组织行为学(第 16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 12 月.
  2. ^J. M. Diefendorff, D. J. Brown, A. M. Ramin, and R. G. Lord, “Examining the role of job involvement and work centrality in predi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eb 2002), pp. 93-108.
  3. ^ 帕蒂 · 麦考德,《奈飞文化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年 10 月第 1 版.

知乎用户 方云 AI 研发绩效​ 发表

谢大佬邀请

@金牛座棋格格

你能加班么?你有娃要撸吗?你能接受一般薪资么?

就 45 岁这个年龄,加班加不过刚毕业的学生。撸娃教育需要呕心沥血的花时间。还不一定能接受得了一般薪资。

在计算机如此卷的背景下,傻子公司才会招这样的人。

企业招人本质的核心要求,就是提高生产力,要有高效率,管你是架构师,还是 CTO,这些职位有人就行。

企业最缺的还是螺丝钉,高效率的螺丝钉,能干业务的螺丝钉。

35 岁可以说是现代中年人的一个坎。

房贷,大城市,生活,都要让年轻人不停的努力加班,不然每个月的房租,娃子的奶粉尿不湿都成问题。

夜以继日的加班,消耗的是精力和身体,即使脑子跟上了,知识储备够了,但是身体却跟不上了。

就中国这些很多疯狂给钱,卷加班的公司,它会招一个三天两头有点事情的员工吗?还是更愿意招一个孑然一身使劲拼的热血小年轻?

职场 35 岁不可怕,真正被干掉了,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送外卖,送快递,都是很不错的过渡工作。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机会真的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

当你在刷抖音看别人时,别人那是在赚钱,而你是在赚精神粮食。

当你在刷知乎时,别人那可能是在接单子接到手软。

当你在小红书上看亮眼美女时,别人那可能已经赚的盆满。

不自己下场,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不一定非要在技术这条路上死磕,没了技术,难道不活了???

知乎用户 听风​​ 发表

几条吧。

第一,我确实也没见过哪个 CTO 级别敢说自己精通什么的,因为软件行业打脸太快。

第二,一般找工作都是 “近似项目” 描述,比如想找系统集成,你可以说“整个北方六省天网项目” 集成部分你参与的哪些等等。

然后用人单位具体细节问问就知道你是干家子还是卖嘴。

打比方有点像工程队,你说 “俺精通盖大楼” 没有用,人家现在需要这个结构的啥楼,你可以说“双子塔和这个一样,当时地基咋回事……” 对吧?

第三,过了三十,再宅再内向的程序员也认识一帮项目经理,不敢说话我理解,不敢发邮件微信 QQ 说几句话不可能,平时咋协调进度?

但凡你还和 “精通” 靠边,不可能不带你玩。

最后,45 了,再笨再差做个售后支持测试啥的,而且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认识多少令人发指的都留着呢,为啥丢工作为啥找不到,会不会有别的原因不好说。

当然了,也有一层,搞技术真的就是一辈子学习,而且要进取。35 以前起码前后端客户用户软硬件都得干过,不搞人的工作开会叫你去答疑总可以吧?

项目经理干不了,要么技术专家路线,要不然就去管理或者客户端,不改变饿死怪不了别人。

我认识的老人,业余外面代工做安卓 APP,一个也是万把块收入,还不是自己琢磨的?

想想办法吧。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这个问题,10 月 9 号的时候,我就在微博上评论过,然后在微博上被喷惨了,其实,大家可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当时评论的是:

留言者有夸张成分,竟然精通那么多技术,还没找到工作,可能留言者想通过夸奖的叙事来彰显就业年龄限制的问题。

因为怀疑这个人不是程序员,因为他描述的都是精通,什么都精通。所以,有点怀疑,所以,我当时评论的时候已经比较温和了。我即使怀疑他不是程序员,我也只是说留言者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比的手法彰显就业年龄限制和歧视的问题。

年龄歧视和限制确实是一个很严重,也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确实值得重视。

从市场的机制来看

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我们能怎么着呢?哪个企业不想招聘便宜又好用的年轻人呢?就相当于我们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一样,是不是也喜欢货比三家,买那家最便宜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话有说回来了,既然年龄大了,技术也能这么牛,为什么还竞争不过年轻人呢?你说不如年轻人体力好,不如年轻人有精力,但是,技术呢?按正常的发展逻辑是工作 10 年的人,应该比工作 3 年的人技术好吧?如果你的技术是企业的必需品,企业肯定不敢辞退你,反而你可能是抢手货。

但是,现实却是,工作 10 年的职场人,可能技术就跟工作 3 年的水平差不多,这时候,就没有优势了。

从企业的需求来看

为什么很多企业需要技术不怎么样的年轻人,不需要技术牛逼的中年人呢?原因也很简单:现在企业应用的技术,都很基础,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技术,企业做的业务就是普普通通的技术就能做到,你即使做到了很精通,很专深,做到了技术专家,但是,那么高的技术,你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当中,是没用用武之地的,在企业的角度来讲,你的技术是多余的,可称之为:剩余技术劳动力,叫:技术节余。

我花高薪聘请剩余技术劳动力,是干这点活,聘请年轻人也是干这点活,价格又不一样,企业肯定是怎么划算怎么来。

换句话来讲,我国的很多 IT 技术企业普遍的技术深度不够,或者说是企业的基础研究创新不够,用不到那么多高深技术的人才。你看美国的工业软件多发达,我们在工业软件方面还受到美国的限制,国内到现在没几个微软、IBM、甲骨文、SAP 这样级别的公司,同类型差距太大。

这就会导致大部分公司用不到那些有技术积累的,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所以,这就导致中年人跟年轻人相比唯一的经验和技术都没有优势了,毕竟年轻人那点技术就够用了。

再回到市场供给层面来谈一谈

大家都说企业不要 35 岁以上的人,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企业还能好好活着呢?那就说明这个市场的年轻人就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了。

你想一想:如果整个社会一共有 100 家公司,需求是 1000 人,市场提供了 1 万人,包含 6000 年轻人,4000 超过 35 岁的中年人,那这 100 家公司肯定都会去找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没有技术大佬并不影响公司的生存。

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你会怎么选?

所以,有些事情,并不能单纯怪企业只要年轻人,这个本质的背后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

供大于求的时候,企业就有选择权,当然选择便宜又有精力的年轻人。

从国家层面来看,该如何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最本质的背后是:要从国家层面出发,政府要引导正确的就业供需,保证和调节供需平衡,而不是什么行业火,就全都往这一个行业里钻,这势必就会供大于求,将选择权由企业主导。

有的行业是撑得撑死,有的行业是饿的饿死。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当供需关系失衡的时候,国家应该有一种托底的机制,就是可以引导大家通过现在的技术进行一些创新或者培训再就业,引导多余的劳动力积极探索企业就业方向,国家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35 岁以上的人再就业和创业,给中年人更多的,更好的就业环境。**

现在不都是倡导所有的企业上云,积极倡导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探索吗,这叫:互联网 + 。那么,像题主这样,技术这么牛的人,是不是政府可以推荐引导这些人进入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 + 的探索呢?如果有这么一个推荐平台,是不是更好?

现在很多传统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人员,很多项目都找外包公司,买模板,做系统,干的非常烂,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当中没有人懂技术。

外包技术公司的盛行,也导致了程序员行业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有太多垃圾的外包公司了,既坑害程序员,有坑害那些想转型的传统企业。

从程序员自身层面,应该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多维竞争力。

另外,程序员自身也是,我一再倡导程序员不要仅仅只关注技术,也应该关注行业的变化,趋势,要熟悉公司的各项业务,拓展的眼界,这既有助于你进入管理层,也有助你与转型或者转行。

这个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就像是经济的发展需要自由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也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在就业市场上,也是这样,自由竞争保持活力,供需调节保证人才被充分利用。

目前国内环境跟国外不一样,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国家人口多,劳动力多,竞争压力大,国外人少,竞争少,本质上是由供求关系导致这种现象。

当然了,这个问题的背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国家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再转型的问题,可能二胎,三胎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毕竟生了这么多孩子,都来竞争,压力大,而且生了孩子就没精力了,少生孩子,压力和竞争不就小了,也不浪费精力了,而且,解决不了年龄限制和歧视问题,也没钱生孩子和养活孩子。

更多职场问题,IT 互联网行业相关的问题,如果还有不懂的,可以向提问。

非著名程序员

56 次咨询

4.9

124345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非著名程序员​ 发表

哈哈,我刚好今年满 35 岁

35 岁的我今年裸辞两次

  • 所以 45 岁找不到工作不是关键
  • 而是是否夸大其词重新定义了 “精通”

过了 30 岁基本不敢乱用 “精通”

略知一二都觉得骄傲了,过誉了

  • 反而略知皮毛比较合适
  • 如果实在要和精通扯上关系
  • 我宁愿用万金油形容自己
  • 或者声称自己就是个皮条客
  • 认识很多大牛
  • 我不会的,我的大牛朋友会,我就会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年纪越大牛皮吹的越大,再不装逼就老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看到精通后面居然还加了个 “体系”

我严重怀疑他改过一次年龄,至少改小 10 岁

你要真精通?怕没工作?怕没有收入?

这一看就是个对啥都没有准备和计划的那啥

知乎用户 林大路​ 发表

先说一点疑惑之处吧,感觉这留言有点怪,对自己过于自负,要知道精通这两个字眼儿,一般的程序员是不敢说出来的,越是牛逼的程序员越谦虚。

敢这么说,多数情况是没有认清自己,或是出于当时的心情,有点儿在赌气。

待业半年这个是减分项,和年龄无关,这个辞职的原因也很莫名,可能有难言之隐,所以没有说透,可以理解。但是对找工作来说,对方还是会把这种因素考虑在内的。

自己在职场摸滚打爬了几十年,应该明白这个点职场在断档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的达到所谓精通的境界的话,也不至于会完全没人要,特别是能力突出的高手,不管怎么说,总会在身边培养出几个对自己比较赏识或认可的朋友来,以后也会留条路。

现在 Java 技术缺口还是有的,特别是对于牛逼的人来说。大公司谈不上,小公司去混个骨干核心什么的,还是有些机会的。

但话说回来如果想完全硬碰硬,在这年纪单靠简历去冲塔,怕是连塔门都看不到,方法用错了。尤其是 Java,你是丢出去一封简历,人家公司收到的是几百封简历,有些还都是名校毕业的那种,经验可能比不上,但是年龄足够秒杀,一般刚毕业或是毕业没多久的要求也不高。

简历一扫,先过年龄关,一看 45,下意识是后面的工作经历总该在大厂待过吧,一看没有,心想混了几十年互联网大厂也没待过,谁知道你这架构水准是不是吹的;一看有,心想我们这小庙只想招两个万把块钱过来做做杂活的,这种简历丢给老板老板估计要破口大骂说我们要请尊佛进来。

左想右想,最后鼠标点了个 DEL。

中年危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程序员这个行业严重,其实程序员当下还算是个热门的行业,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在招聘方面已经算不错的了。其它的一些内卷行业碰到中年失业的问题更惨。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求变,换个思路和想法,降低自己的预期,人生又会步入一个新的空间。

↑↑↑↑好喝的鸡汤,大补

中年危机嘛,这种事情自打进了中年,我也没少碰到过,就是一个让你从不甘到认命的过程。

精通个屁股,去小公司面试得看老板脸色说话讨他欢喜,你再精通上天了你和他说很多东西他都不会理解的,人家对你技术能力的认可估计就是看看你有没有在什么阿里 Q 讯待过。再说中小公司需要你精通个毛,做的不都是增删改查的事情么,你给他布微服务?给你两个屁都不懂的实习生,2000 块钱的预算你去搞微服务吧,你想从技术的角度去和老板讨价还价,那滚蛋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除了真心下沉技术实打实的硬核公司以外,这种公司少,可遇不可求,大海捞针,但是这样的公司强度大,对人才的定义要求也很高,如果你确实有过得硬的技术,往往也真的会打动别人,绕开年龄的门槛,毕竟他们求贤若渴,一将难求,看上的年轻人才,人家不一定会看上他们,进大公司有更好的履历和空间。此为题外话。

抛开这种凤毛麟角不谈,小公司多数大概率也不长久,能做个 4-5 年就谢天谢地了,到时候中年危机给你再来一发,然后年龄又上一个档位,更加找不到工作。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说这话的人都开了一个烧烤店,成功得利用了网红的风口,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大跳跃,还真是履行了自己的口号。[1]

职场浮沉多年,再细品这句话,真是个中滋味啊……

大公司的话现在想进去的人多,毕竟工资高,相对稳定,求职的人多,凭啥要你呢?这把年纪了,万一碰到个掌权的比你年纪还小,更加看不上你,越是年轻心就越高。

你的这点精通在人家眼里不值钱,就和美女一样,对屌丝来说遥不可及,但是在高富帅眼里不值一提,又有生活负担精力又不够,技术这点屁事儿,大公司里么也就是带头大哥牛逼一点,搞几个技术大牛撑住几个关键结点,剩下的大家不都是螺丝钉嘛。

你要是真有带头大哥、技术大牛那么牛逼,估计你都没兴趣抱怨,因为你丢个橄榄枝出去,自然而然就有人会主动凑上来接住。

技术永远都是在变的,你以为的那点儿精通,指不定就过时了,年轻人追新的速度超乎想象,就算你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小年轻跑上来拿着最新的技术来面你一把,你稍微愣一下,人家心里大概就想着是不是不行啊……

就算技术关过了,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顶尖水平,人家想着嗯…… 有孩子,为了孩子还辞职过半年,看样子精力不济,受家庭所累,在工作岗位上不如年轻人那么拼,会把公司当成家,旁边会议室那个刚面好试的年轻人技术虽然谦逊一些,但是没有家庭负担,看上去精神饱满,通宵两三天都不会倒的样子。

这把年纪了,作为工具人来用的话,已经是过了保修期的那种,还要算损耗,没办法培养的了,每用一年工具质量就要下降几个百分点,万一用力过度当中猝了,自己还要倒贴一笔钱进去。

你和国家哭,国家自己都是这么想的啊…… 否则干嘛公务员只允许 35 岁以下报考,一些特殊岗员才放宽到 40 岁,并且也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

你…… 你…… 你能拿得出什么来证明自己很屌呢?真的拿得出来的话也不会沦落到网上留言求助了。

说多了都是满满的现实话题,这绝不是打击人,当做自嘲吧,毕竟我也在面临着这个问题…… 而且说实在的我估计我比这个留言的程序员都不如,因为进入中年危机以后,各种打击,技术也懒得拉上去了,就像留言里说的,肝一把技术是提升了,但面试机会没,还是白搭,事倍功半。出去就算拿到面试机会,实在是倦于刷题,人家一套 Leetcode 组合拳就可以把我给打趴下。当管理层更难,大厂都没怎么待过,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背景,唯一的优点在于会做人,靠了老早在职场上的打拼,多几个认可自己的朋友撑撑场面,顺大便放低自己的期望,暂时混着。

未来怎么样我也不知道,真到 45 岁的话…… 感觉这个时间应该会飞快,你还没来得及感慨估计就到了。攒点钱吧,我想真的做为技术骨干这也精通那也精通的程序员大哥来说,这几年如果没有奶子一时发热背了巨款买房的话,总还有点积蓄。

至少积够能让我吃个十数年白饭的积累,过过低保日子,在静中求动,稳中求变,半年找不到工作,就试着花一年,无法再做程序员的工作,就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子。

指望国家帮我解决就业问题…… 呵呵…… 对了,其实还真的有…… 而且比投简历靠谱。

国家有劳动保障中心的 [2],每个街道社区都有,你要是没事情可以多跑跑,我要不是有个机会到朋友这儿来混混打工日子,当年就差点去找了,是小区里的居委大妈给我指的方向。

国家最多也就帮你到这儿了,工资不会太高的,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来计算,像上海的话估计是 3000-4000 左右,你干不干?

不干的话那还想着啥?送你一个月入 2 万的工作给你?

诚然,2 万对程序员来说算不了啥…… 可是人家体制内的一票基层岗位都没这么好的事情啊……

参考

  1. ^ 先不谈生意会做好还是做坏
  2. ^ 防杠,大城市我知道是有的。小地方没待过,不清楚

知乎用户 中原一点点​ 发表

45 岁的程序员?那是职场里的奢侈品。太贵了。

工资贵,这个不用说了吧。

健康风险大。熬了那么多年 996,身体多多少少都是有些问题的。万一哪天猝死在工位上,你用人单位是赔呢,还是不赔呢?

管理成本高。老板都比你小十几岁,指使你干活,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招聘成本高。很多公司规定,年龄过 “红线”,要总经理特批。这个手续好麻烦。

能力被绑定。工作那么多年,你熟悉的技术、管理模式、工作方法,全是适应以前公司的。到我这里,重新让你熟悉系统,还不如小年轻来的快。

你说这个不对,这个叫年龄歧视。应该立个法,在一家公司工作满 10 年的,公司要养你一辈子。好,现在这个法有了,新版《劳动合同法》就是这么写的。如果没有它,也许老东家还不至于匆匆忙忙把你裁掉呢。

国外有这样的问题么?一样有。他们怎么解决的?把年龄作为隐私藏起来。招聘、面试、填表的时候,一律不能问。你只要看上去年轻,哪怕是去做医美,就没人知道你的实际年龄。

就像乙肝歧视。只要用人单位知道了,他可以有一万种办法拒掉你。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所有和用人单位有关的体检里面,干脆禁止查这一项。

这个办法,我们能照搬么?谁让你的身份证号那么长呢?

那么,每个人终会老去,作为当事人怎么办呢?困在系统里,那就是无解。你必须做的,是跳出系统。

一定要当程序员么?销售类的职位,是否更适合?

一定要找地方上班么?跟企业以项目方式合作,可以不?

40 多岁了,总会有些经验和人脉。做一个连接中心,拉一个专业圈子,可以不?

那么多人在互联网上输出。做文字、短视频,做个人品牌,都赚钱了,为什么你不行呢?

没有任何一条职业曲线是不变的。人到了一定的阶段,是需要切换权重,转换赛道的。提前做好准备,及时转换赛道,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要等到时代张开血盆大口,追在屁股后面的时候,再去想怎么办。

知乎用户 一只山鼬​ 发表

结合我身边人的经历哈,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如果你能做到紧跟技术前沿,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与精力,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技术体系,当然,前提是能抽出时间学习,那你干到 40 岁应该问题不大,再往上就不好说了。

我在外面说我是程序员,大家都投来羡慕的眼光,眼里似乎只写了两个字——高薪。

一个被众人如此追捧,趋之若鹜的职业,想顺利干到 40 岁,需要每天 8、9 点下班后还要看书学习新知识,没有时间健身,没有时间陪老婆逛街,没有时间辅导孩子作业,没有时间陪父母吃饭,竭尽全力,结果都还不能干到 45 岁。

在一个行业奋斗 20 年,好不容易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宝贵的工作经验,然后仅仅因为年龄问题,就被市场毫不留情地当做炮灰抛弃掉。

资本总是逐利,是没有人情味的,如果没有郭嘉干预,可能「 35 岁现象」永远都会存在,最近在一些政策的压力下,很多大厂率先取消了 996、大小周,但是大厂的程序员再多,也是整个市场下的极少数。

绝大多数程序员所在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他们无视劳动法的存在,仗着年龄稍大程序员背着房贷车贷小孩教育父母养老,不敢反抗,无情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等到年龄大了,没有价值了,再一脚踢开。

就算他们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合法纳税,然后到最后,仍然成为了 “性价比低” 的存在,变成了市场最不受待见的群体,结果拿着宝贵的技术经验无处发挥,迫于生存的压力,走上了开滴滴送外卖的道路。

在这种非常不友好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不能等资本良心发现,或者政策体系健全。即使你还年轻,但仍然应该存在危机意识,尽早想清楚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

如果你真的热爱技术,那你需要不断深入钻研新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扩展自己的技术体系,争取达到技术专家的程度,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那你被公司抛弃的概率应该会很低。

如果你不那么喜欢做技术,那你应该学学人情世故和管理能力,在公司尽早当一个小领导,比尔技术经理或技术主管,你的职业生涯应该也会延长不少。

还有一点很重要,早日找到一个处于上升期,且强度温和的公司。公司处于上升期,那么公司发生倒闭裁员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避免了你反复跳槽换新工作,适应新环境。

人一旦三十多岁,身体素质会很明显地下降,一旦执行 996 工作时间,甚至产品上线时通宵加班都有可能,那还没等到公司不要你,你自己都坚持不下去了。

在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亲人健康的时候,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平时花钱不要大手大脚,提前开始进行储蓄,进行保守型的投资,尽可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资金。

即使工作很忙,也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人到了三四十岁,一个无病无痛的身体比一份稳定的工作更重要,否则你可能不但失去挣钱的能力,还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看病。

总之,提前做好规划,当那天真正到来的一刻,希望你能从容地对生活说一句,QNMD,老子早有准备。

生活也许还不够美好,现实也许仍然很残酷,但发牢骚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未雨绸缪也许很辛苦,但这能让你内心感到踏实,仍然认为未来可期。


我的 @程序员阿德,一名多年经验的软件开发工程师,985 高校大厂程序员。

专注于分享各种计算机基础干货,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Linux 等。

关注我,帮你精进为一名优秀程序员。

知乎用户 程序员阿德 发表

嗯…… 不少回答已经分析得挺全面了,我就有一个疑问:她之前辞职的公司倒闭了吗?

如果真的是个能为公司做贡献,在职期间与同事领导关系都不错的员工,只要不是恶性离职,想复工原单位都应该是会接收的吧。大不了待遇也维持不变呗。

既然原单位都不接收,还没有面试机会,要么是能力(包括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真不行,要么是专找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投简历,妄想实现收入的飞跃吧……

知乎用户 程序猎人​ 发表

这个情况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世界有至少两种工作规则同时在运行,人到中年正好需要进行一次规则切换罢了。

一种是工业规则:专业、分工细化、高效。而另一种,是人文规则:兼容、独特性高、可复制性差。

大部分企业遵循的是工业化规则,人在这种组织里只是机器的一部分而已。任何一台精密的机器如果需要高效率的运转,那就必须保证上面的每一个零件都要尽量连续工作,而且还要精细分工,以保证流水线式的高效作业。而只有年轻人有这样整块打包出售自己的时间,把自己当成机器零件的条件——因为年轻人没有家庭的束缚,同时精力相对旺盛。

但是人到中年,甚至是 35 岁以后,以上属性几乎都不见了。精力下降显著就不用说了,自己的小家有伴侣和孩子需要陪伴,父母也开始逐渐出现一些身体问题了,这会导致这一年龄段的人时间是零碎的,再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打包出售了。

更要命的是,在公司待久了就会成为既得利益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会开始逐渐出现矛盾,无论多么爱岗敬业,始终是会导致出现一些卡顿。即使换一家公司,因为观念难以改变,始终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一个做财务的跳槽到新公司,觉得新公司的制度有问题,不规范,但事实上人家只是小公司,冲业务的时候哪能一来就这么规范?但是很可能这个财务觉得一开始不弄清楚,后面就很麻烦,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弄,于是就极有可能跟领导产生一些冲突。

甚至他不能理解,现在弄好,后面明明可以节省几十上百万的聘请专业会计事务所收拾烂摊子的费用,为什么老板就是不同意。一些固化的思维让他无法理解对于公司来说,发展期能赚到 1 万块,比稳定期节省 100 万都要重要得多。

虽然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忍气吞声干,但执行力依然是有问题的。关键是他的很多要求是对的,老板还不能说啥,于是就只能不断在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打圆场。当初人是自己放进来的,立即开了也等于打自己脸。

这些小摩擦看上去好像没啥,但对于一台需要长时间运转的机器来说,就等于是零件不仅适配性下降,接触点上的毛边也需要更多润滑工作,这对追求效益的资本来说真是无法忍受的事情。年轻人因为没有固有经验的束缚,负担少,敢冒险,在这些方面反而阻碍就少得多。

而更要命的是,在高效精细分工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不需要那么全面的技术。干了很多年的老程序员在基础代码这种 “搬砖” 工作上,并不比只有半年培训的菜鸟更有优势。但后者的薪酬期待是要低很多的。

所以在不把人当人看的资本眼里,既然新买的 “便宜、干净零件” 装上就能用,那为什么还要花精力去修旧 “零件” 呢?虽然旧零件有更好的性能,但整部机器只有一个零件性能好又有什么意义呢?况且这个零件上还可能有别的机器上蹭下来的油污,鬼知道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工业规则里,一切不能满足高效安全运行的因素,都是要绝对剔除的。

这个 45 岁程序员的遭遇虽然让人同情,但是从他说的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就可以看出,他还在拿高考的学生思维看问题。因为高考的规则就是“你懂得越多,越全面,总分越高,你就越有资格被录取”。在同样把人作为机器延伸的外卖和网约车领域为什么有这么多老司机?你有驾驶技术就够了,越简单、便宜的,反而越容易嵌合到这种反人性的工作中。

但是别忘了,工业的意义其实就是把人从基础生存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发达了,一切的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都不需要人去干了,甚至像写程序这种事情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了,那人还能干什么?

人们的主要精力会用到文化内容上。如何 “生产” 一个合格的人,会是这一类工作的重点。每一个人都是个性化的存在,所以这一类工作是不可复制、也不追求高效率的。

就像现在一个直播做料理的主播,他服务的人群是那些因为做不来饭正在挨饿的人吗?不,他服务的真实人群可能是一群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爱的妈妈。这些妈妈来学料理,不是怕孩子饿着,而是怕孩子吃得不够精彩。

这些精彩会成为孩子对母亲的记忆,成为亲子之爱的基石,孩子长大以后依然通过这些 “妈妈做的味道” 在保持着和妈妈的情感链接。一个被爱包裹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发展出责任心、毅力、勇气等健全人格品质。

也正因如此,这个妈妈可能同时还会寻求其他服务人员的帮助,这里面甚至就包括心理咨询师。而这些她需要学习的内容,每一个都是手把手的经验传承,效率在这些地方已经毫无意义。而且因为这些都是业余爱好,所以也并不需要服务提供者全天 24 小时待机。

所以对于这个 45 岁的程序员来说,真正需要他的地方已经不再是高效的工业机器,而是像计算机私教、幼儿编程之类的地方,又或者是一个小公司的技术总监(如果有承受风险的能力的话也可以使技术股东)。也就是说,他需要寻找的是那些不再追求效率的工作,而是需要找那些和人打交道,需要他来当一只 “孵蛋老母鸡” 的工作。

但我担心的是,也许和人打交道正是这个程序员最软肋的地方,也正因为缺少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所以没有办法通过交流来学到新的规则。否则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 45 岁了还在使用高考思维指导自己的人生。

职场对 35 岁以上的劳动者的确非常不友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迈过中年危机的正确方法就是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保持开放的态度,让自己随时有学习新规则的意识,敢于随时放弃沉没成本从零开始学。

所以如果中年失业,就只有两种选择了:

要么继续死磕经验和技术,把自己变成一个随时可以换地方的 U 盘,不要指望着找一个安稳窝就不挪地方了。这样在那些工业机器真的需要更高技术来救场的时候才能做到随插随用,用完就拔。——但是这条路走到 60 岁也会到头。那些院士之所以是院士,并不是技术真的比年轻人好,而是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核心,组织起更好更高效的科研协作。

要么,就去把自己当成别人成长的跳板,去做人的工作。相信吗?哪怕开个工作室教人打毛线,一样有人来学。人文类的工作要的是多样性,并不追求效率。

技术好的人永远都吃香,但是我们得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规则去嵌入合适的体系,不是光靠 “我优秀所以应该被选择,我可怜我应该被照顾” 之类的情绪去委屈,政府最多也只能提供一些就业指导,没有办法改变整个市场的客观运行规律。真吃不起饭了,开几年网约车应应急也不丢脸。


其实最初看到这个问题,并不是直接想写中年危机的。我更多想说的是那些被应试教育 “淘汰” 的孩子。

也许你们的确是被 “淘汰” 了,但这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只是通过应试教育的筛选,你们一开始就不适合去当机器零件罢了。这也意味着,你们的中年危机提前到来了。

不要自卑,去学一门手艺,去和真实的人接触,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用这门手艺去为他们服务,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这才是未来很多人应该学会的一种生存之道。

这条路怎么走才走得通?就好比我是一个小区保安,那我可不可以学电工,巡查的时候顺便帮邻居们解决一下电路问题?等大家都知道我在干这个了,并且知道我这一块靠谱了,我可不可以学习开网店,卖点电器产品?有了销售渠道,可不可以谈更多业务回来扩展业务?

在这个逻辑中真正起到作用的,是我作为一个人为别人服务时所建立起的信任感,信任这个东西除了用资本去购买宣传渠道拼命砸,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批量生产的。我卖的也不是产品,而是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家灯泡坏了,但你没时间自己去跑灯泡商店,也等不及网上买,那么来我这里买就是一种安全高效解决方案,你买的不是灯泡,是信任,是方便。

真的,不要再迷信高考了,挤过去了固然可以更轻松实现人生价值,但那本来就是独木桥,挤不过去不是很正常吗?掉下去的大部分都没死,只是爬起来会辛苦一点,会痛一点。真正死掉的是那些不愿意掉下去,又上不去,最后拼死扒着那根木棍饿死在桥上的。

即使通过了应试选拔,能够成为一个 “零件”,如果 35 岁以后不能成为这部机器的头脑级零件,还是有极大概率会被“替换” 下来。所以知道身后还有一条路,拼的时候才不至于压力那么大,反而更可能赢。

现实世界的规则并不是 “我有什么,所以我到处找谁需要我的东西”,而是 “别人缺什么,我立即就去学来给他”,不要光想着堆积资源,等着买家上门,那样死定了。

知乎用户 苟渝​ 发表

下面的回答,简直笑死了。
45 岁的老哥在说:我面临职场困境了。
30 岁的程序员还在指责,说因为你技术不精。
前车之鉴就在那里,都快成共性问题了,还在归咎于一个个体的努力。
当你 45 岁,连当个普通人的权力都没有了。

好像他们永远不会 45 岁,永远技术 No.1,永远不会变成普通的程序员,永远不会为了一份工作在那里美化一份简历似的。
资本家还没反驳呢,程序员们先内讧起来了。

这波呀,

这波是 强子鼓掌,马云滑跪!

知乎用户 zzzzz 发表

每个职场人在不同阶段,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 25 岁,应该做什么。年轻人需要尝试找到自己所好。

2. 35 岁,能不能胜任。职场老手需要认识自我,找到坚持的事业。

3. 45 岁,能做的多有高度,管理者需要持续创造价值。

知乎用户 冉涛 发表

黄忠 60 岁能冲锋陷阵,屡立奇功,赵云一个 70 岁老头还能披挂上阵所向披靡。而今天的一些企业,在招人时,动不动 35 岁的不要、45 岁的不招、60 岁的理都不理你,将多少热血青年好男儿,拒之了门外?

现在吃着白面馒头,喝着优质牛奶,每年都做着健康体检,我就想问:现在的人是比过去身体差了,还是寿命短了?为什么 35、45,年纪轻轻的就开始职场焦虑了?

近日,惊闻一个 45 岁的程序员发出感慨:我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却发现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到底是这位大哥在吹牛,还是他把薪酬待遇祈求的太高了?不得而知。但是,在今天实际的用工市场中,不招 35 岁以上,45 岁以上的,确实又大把的存在着。像黄忠、赵云这种当世猛将,如果返回今天的职场求职,就是去小区物业,找一个不签正式合同的保安,估计都没人要他。

到底为什么?

①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在持续供应着,供各类企业挑选,所以,企业不想用老油条,老油条一般事多,也不好糊弄。

②很多企业想吃快餐,年轻人廉价,而自己也不是奔着打造百年企业去的。

怎么解?基本上无解,这是一个很头大的用工现象。

那么,一个企业,如果总想着,如何让 35 岁以上的员工打包走人,何谈 “工匠精神”?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让自己在一家企业干一辈子的底气,人到中年便飘忽不定,他又怎么会 “以厂为家”?

知乎用户 职场人啊磊 发表

在国内,程序员的年龄分布比例最多的是在 34 岁以下,占了 90% 多。

35 岁以上程序员仅有 9.4%,简直微乎其微。

图源:51cto

那么,国外是怎么样的?

2020 年,Stack Overflow 对全球近 65,000 名开发人员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不包括中国)。

调查显示,国外 34 岁以下的程序员人数占比最大,72.1%。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仅占总数的 27.9%。2018 年占 25.7%。相比之下,35 岁的程序员人数比例减少。

2020 年受访者年龄分布 图源:Stack Overflow

依据年龄和经验两个共同因素来看,其他国家 / 地区情况如何?

结果显示,北美和西欧的开发人员往往年龄偏大,并且拥有更多的编码经验。

但是可以看出,拥有丰富经验的国外程序员的平均年龄均在 33 岁甚至以下。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35 岁以下程序员占比最多。

从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招聘要求来看,35 岁也成为一个门槛,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程序员的时候甚至直接标明:35 岁以上勿扰。

国内一些招聘网站的统计信息显示,随着程序员年龄阶段的增长,其平均月薪呈现递增态势。30 岁以下的程序员平均月薪不超过 1.5 万元,而 35 岁至 45 岁的程序员平均月薪则为 2.5 万~3 万。

相比较而言,年轻程序员们思维更加灵活,身体条件更好,也更加能够接受加班、赶项目等强度较大的工作,而企业所付出的薪资成本却并不需要太高。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喜欢年轻的程序员,也是在追求经营上的更高性价比。

网友发出声音

程序员的 35 岁,真的如此不堪?

有网友表示,「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的,但是本质上来说是错的。」

技术的更新,做程序员的这道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学习能力弱,跟不上技术变化发展的那部分人就会被社会淘汰。

在许多互联网大厂华为、阿里、腾讯等大公司执行着严格的「末位淘汰制」,淘汰低效能员工,优化职员结构。

腾讯:结构化优化。

华为:放弃平庸员工。

百度: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科大讯飞:提前就餐的员工需要被优化。

京东:淘汰因为家庭和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

马云: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

对于真正的大牛来说,编程就是一种人生追求。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仍在醉心研究技术。

就程序员 35 岁定律,许多网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别说 45 岁,35 岁以上,都过不了简历初审关。除非条件特别契合,能宽限到 40 岁。」

知乎用户 新智元​ 发表

为知友们提供更多信息:

45 岁程序员发帖: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职场 “35 岁现象” 怎么破?

最近,一条留言,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11 月 1 日,有网民留言称,“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近年来在网络上,35 岁现象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这份留言再次戳中了部分人的痛点。

45 岁程序员自曝求职遇阻

上述网民自称 Mary,其留言如下: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系统架构师证书,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

我对计算机理论的理解也随着实践的增多越来越深刻,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进入一生中最好的时刻。

在我儿子读初二上学期时,我辞职回家陪伴儿子。半年后,当我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更别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

现在国家鼓励延迟退休,我觉得,40 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刻正是自身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找工作时不能被年龄限制了。

对此留言,有网友认为,“类似情况又何止发生在程序员身上呢?”“很多卡 35 岁,是一种人才浪费和年龄歧视。”

也有人认为,求职者不被企业接受,也需要从自身查找原因。

实际上,政府网站上并非第一次出现类似留言,前段时间,一位 48 岁男子写给上海市政府的失业求助信也曾引发热议。

写信者王先生(化名)自称高学历,曾任职外企高管,但失业三年求职无门。他和妻子育有两子,“一直在申领政府发放的微薄的失业金,加上偶尔挣到的咨询费及家里有限的储蓄勉强度日”。王先生还表示,“我们这些人的退休年龄被延迟到 65 岁,那就意味着我这样的大龄青年至少还需要工作十多二十年才能正常退休。”

网传截图显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称,已安排王先生所在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与其对接。今年 4 月 12 日,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将该信息反馈至其户籍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并安排就业援助员和职业指导师进行跟踪对接。此外,相关单位还协助王先生办理求职登记、宣讲部分就业扶持政策;指导其完善简历;还为其推荐了四个岗位,包括销售管理岗、城市合伙人等。

据红星新闻,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确有此事,王先生已于今年 4 月找到工作,在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推荐的一家民营企业任市场部副总。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为王先生推荐了四家公司,王先生面试了三家,最终选择了其一。“总体来说,他当时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跟他的求职意愿比较接近。在求职过程中,他对自我的定位也在不断地调整。”

但工作了一个月左右,王先生离职了,“做了一个月,他还是觉得不合适,所以没做了。我们了解下来,可能还是跟企业文化有关系。他觉得这样一种氛围还是不适合的。因为(他当时就职的)是一个民营企业,而他原来就职的岗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吧。他接下来想找的岗位,是公共关系这一块的。”

该负责人还表示,该中心帮助的 35 岁以上的求职者 “比较多”,今年,就业援助员和职业指导师已帮助了六十多例求职者,但像王先生这样写求助信给市长的情形,尚属首次。

职场 “35 岁现象” 怎么破?

今年 10 月,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 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显示,受访的 211 或是 985 高校毕业生中,有 79% 将 “最愿意工作的企业” 首选投给了国有企业。

多数学生青睐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这类较为稳定的工作,不是没有原因。

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35 岁的确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各大求职网站的招聘信息也能印证这一点,不少岗位的年龄限制是 35 岁甚至 30 岁以下。

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从 27 岁到 33 岁不等,平均年龄在 30 岁以下(含 30 岁)的公司占大多数。

具体来看,老牌 BAT 中,阿里巴巴属于 “中年” 的代表,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 29 岁。

而以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更晚成立的互联网巨头中,字节员工平均年龄仅为 27 岁,是名副其实的 “后浪”。

为什么 35 岁更容易令职场人焦虑,而不是 30 岁或者 40 岁呢?客观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 岁至 34 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 45 小时左右,35 岁之后开始下降,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这也是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候设置 35 岁为门槛的重要原因。

从主观因素分析,大多数人 35 岁后,面临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的情况,在有限的精力下,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从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报告中也能看到,大多数企业招聘 35 岁以上的员工成本更高,不仅是精力不如年轻人,思维的固化也会影响企业尤其是一些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企业的招聘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近日在一则访谈节目上也谈到互联网大厂生存现状:“我问到一个在互联网工作的学生,问他在现在在哪儿工作。学生跟他说他现在挺好的,现在已经呆了三年了,是老员工,已扛过一轮又一轮的末位淘汰。” 节目播出后不久,“大学教授说在大厂入职三年已是老职工” 冲上微博热搜。

戴建业认为,互联网公司剥离年轻人对单位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人感到很有压力。

不过,对在互联网大厂打工的年纪稍大的员工来说,近日有一些好信号。

11 月 9 日,继前几天推出员工 “专属退休福利” 后,腾讯又宣布一项 “职业里程碑” 关怀方案,再度加码员工福利。

据悉,腾讯推出员工 “法定退休腾讯专属福利”,腾讯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时享有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

而在 11 月 5 日,据北京日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腾讯正式推出了员工退休待遇方案。员工在腾讯法定退休时,可同时享有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

针对腾讯的退休福利新举措,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连标记为 Google 员工的网友都表示 “想去鹅厂养老”。

此外前不久,有网友建议放宽公务员报考 35 岁年龄限制,浙江省公务员局则回应,“对于 2022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

编辑 | 卢祥勇 杜恒峰 杜波

校对 | 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红星新闻、证券时报、21 世纪经济报道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很巧,我刷新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好是 996 个回答,是不是在暗示我什么???

作为中年男人,深深地感到了这位哥们的无奈。

如果真要说实话的话,年龄上来了,身体、脑力确实是真的跟不上了,年轻人却完全可以,如果产出一样,那么企业为什么还要去招性价比低的老油条(没有冒犯的意思)?

年龄大级别不高,找工作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程序员这岗位,或者说互联网这行,本身就是一个年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你需要知道的是这波人走了,下一波人立马就补上。

不然为什么每年都大量招人?一是为了某些应届生补贴,二是排除掉性价比低的老人,这很正常。

如果 HR 不给你面试机会,大概率可能是年龄和级别,如果是 VP 以上,我相信也不用投简历,不过我作为面试官,我都会给大龄求职者机会,因为咱们属于一类人,能成为管理者的毕竟也只是少数。

这道题到现在其实是无解的,要么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回到二三线躺平,要么降低自己的期待,比如你要 150 万,80 万能不能入职?

只要不犯错,你有权利当一个平庸一点的人,这并没什么不好。

知乎用户 李启方 发表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

别 TM 吹牛 B!谁信啊。有这本事创业不行啊。


什么? “精通 JAVA 各种技术体系 “!

哦,那理解了。

兄弟加油,学点 PHP 吧,找工作方便点。

PHP 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知乎用户 游戏开发极客​​ 发表

一想到那个老者与小马儿,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象个人儿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这么一想,他连虎妞的那回事儿都不想发愁了。

这段是小说《骆驼祥子》里面的。

这类问题,工业化以后就有。

农业社会,你有土地,你生儿子,你有孝文化。

自种自吃,没有失业,40 多岁,儿子已经 20 多了,身强力壮继续种地。

工业社会没有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就有中年失业的问题。

其实,职位还是很多,工厂都缺人。滴滴司机一直在招人,美团外卖在招人。

只是中年人有家庭,不太容易变更工作地点,也不太愿意干入门职位。

现在 40 多岁的人诉苦,恐怕有些人是无病呻吟。

他们年轻时候房子便宜,买几套不奇怪。

如果是一线城市,已经身家几千万了。

二三线也有百万身家。

吃个房租,房子好卖的时候,卖套房子吃利息。都足够生活费了。

所以他们宁可找不到工作,也不去干滴滴,干美团。

等涨价去库存这批人到了中年才是真麻烦。

买房子的时候,房价贵,贷款多,房贷偿还的时间长。

到了他们中年失业的时候,应该已经收房产税了,想把房子卖了还贷款都卖不掉。

他们一失业,子女教育,还房贷,这才是大问题。

那个时候,估计美团骑手也要卷起来了。

跑的不够快的,干美团都挣不出养家的钱。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现在的公司招聘条件:30 岁以下,20 年以上工作经验。

知乎用户 小朋友别生气 发表

1,职场上对 35 岁以上的就业者,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确实很不友好。所以,这个话题一出,容易引起热议。

但是,

2,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能在这个年纪说出这样的话来,基本上可以推断,他的精通≈大概了解≈听说过。

3,不说精通,假如他真的对某一种技术体系精通,他现在也不缺工作的机会。

4,再退一步讲,如果真的精通各种技术体系,此时,这位 45 岁的程序员,早就已经财务自由了。

知乎用户 光阴的故事 121 发表

近两年国内外很多公司开始裁员 35 岁以上的技术员工,有些员工年纪太大,技术也不算精深,迫于生计,不得不去送外卖,开滴滴,甚至还卖过烤冷面。

35 岁似乎成了程序员的一道坎,要么转岗,要么改行。

为什么很多老码农都被迫改行?

人到中年,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机能直线下降,不仅发际线呈现 “退潮热” 趋势,就连肚子上的肥肉也是“日进斗金”。

没错,就是这样,这样,和这样…

996?007?这样的高强度工作,35+的中年人身心早已承受不来。

随着大批毕业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量教育机构倒闭使就业人数增加,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大部分老码农在经历过多年工作生涯后,无论是在工作热情上还是积极主动性上,都要比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差上很多。

这使得他们在职场上的降级和被优化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被迫裁员,能力还不精湛,也只能改行。

编程是碗青春饭?

有人说,程序员也是要靠青春吃饭的,年纪大了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针对程序员 35 + 的职业瓶颈和焦虑,来看看慕课网的老师们是怎样看待的:

@Caleb

35 岁的码农拥有焦虑很正常。但是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提前谋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是重中之重。

@神思者

人过了 35 岁后,对待焦虑的看法是会变的。首先作为程序员要实现跟本公司业务高度绑定,因为只有你成为了公司的万金油,才可以不用去担心降薪和裁员。做完这一点,剩余的时间就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用几年的时间让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 P8 这样的水平,只有这样未来去任何 BAT 公司才不会受到年龄的制约。

@风间影月

30 岁之前,最好能够到达高级开发以上,或者 TeamLeader。这基本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项⽬开发能⼒,熟悉框架原理,具备前端架构能⼒,能独⽴完成性能优化、架构升级、脚⼿架开发、服务端开发等,这些复杂的技术。30 岁之前完成级别提升,有两方面考量,一是会降低 30 岁被裁员的风险,二是哪怕被裁员了,掌握了应有的开发能力和职级经验,重新找工作也会容易许多。

35 岁的时候,在大厂通常能达到 P7~P8 的层级,在这个层级上,需要我们成为某领域专家,即⾏业中该领域专家,与之对应的,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进行大量实践,并且有突破⾏业现有水平的、更高层次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提升个人的整体综合能力,比如说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团队,到底是留在大厂继续突破,还是返回中小厂带领他们快速完成某⼀领域的技术体系建设,这是 35 岁职场⼈必须要规划的问题。

40 岁以上的人在公司基本都处于管理层,甚至高管行列,如果仍然处在基层程序员的是非常罕见的。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对于团队的选择、自身的定位要比 35 岁的同学更加迫切,他们需要为自己未来 10 年的职业道路进⾏规划。他们绝⼤部分会选择退居⼆线,释放大半的工作压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中。建议大家有资源的可以走出去创业,或是做个人开发者,接外包,也可以把目光转向有前景有潜力的中小厂。如果你之前在大厂,那么大厂的技术实践经验更容易在中小厂拿到好结果,并且更容易获得管理职位,为自己长远的发展提供动力。

最后,小慕想说,21 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答:人才。

35 + 的程序员需要认清一个事实:市场真正会淘汰的,一直都不是年纪大的人,而是那些因为年纪大却不想去学习没本事的人,还有那些对工作失去热情的人。

不想被淘汰,只能培养核心竞争力

既然躺平不了,又不想被降级和优化,那么先从培养核心竞争力开始吧。

在互联网技术更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讲,真正的致命打击是停止学习。

保持知识的快速更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想干好程序员,不但要努力工作还要好好钻研技术、多掌握别人不懂的核心技术、把技术搞透搞深,正视自己,接纳自己,重新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自己以后要干什么,然后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奋斗。

编程不是青春饭,技术才是硬道理。谁的技术更硬,谁才能走的更远。

坚持学习和努力输出,35 岁的程序员照样披荆斩棘。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可以点赞支持,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这便是对小慕最大的支持,关注

@慕课网

get 更多实用技术干货 。

推荐阅读:

程序员面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软件测试工程师 35 岁以后该怎么办?

程序员如何将久坐的危害降到最低?

慕课网:35 岁以前,程序员要想明白一件事

慕课网:专访 | 职场黄金期,大厂老鸟带你了解 “成长血泪史”

知乎用户 慕课网​ 发表

有人邀请,恰好我又无聊,就随手说一下吧!

其实啊,这种事情很正常,我猜很多人会出来为这名程序员鸣不平,但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但凡你是个人成熟的职场人,都会觉得,这个社会的职场环境就是如此,谁也改变不了。

先站在职场角度说一下,其实年龄在职场里面压根没有任何说服力,你是十五岁,还是三十五岁,以至于四十五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技术,以及你的技术是否过关?

然后你说,我技术很好,精通各种技术体系,但就是没有面试机会,这个时候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没办法,这个社会不是说你有产品,就能卖出去赚钱的,这个商业社会的逻辑不是这样的。

你说你有很好的技术,但市场有没有对应的技术需求呢?

你要考虑到这一点,这才是你能否靠出卖技术换钱的核心原因。

另外,你的技术是否对应甲方的刚需,我们说商业社会也好,职场交易也好,更重要的是,你的这个技术,能否满足甲方的刚需。

我举个简单例子,你有这个技术,别人也有这个技术,但现在只有一家公司需要你的这个技术,但相比之下,你的技术和别人有何不同,公司应该如何在二者之间权衡选择呢?

这就是公司要考虑的问题了。

比如,你要月薪一万,另一个人只要八千,这个时候,站在公司的角度,理所当然的选择后者,而不是选择你,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比如,你今年四十五,而另一人刚刚大学毕业,那站在长远角度出发,你说公司应不应该选择更年轻的人而不是你呢?

我想,换做你站在公司的角度,也同样会做出上面不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没办法,所以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一样,因为,事实就是这样——职场的本质是交易,而交易是要衡量性价比的。

答案就这么简单。

那现在站在我个人层面,我前面说了,这个社会有一些基本的运行规律的,当然有例外,但大部分是符合运行规律的。

比如,一个人四十五岁的中年男人,在职场上一般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技术上深耕,成为你所在领域不可获取的技术大牛,或者最起码是你所在行业的技术顶尖高手,就是说——缺你不可。

那作为精英专家,你自然不会遇到上面所说的问题了。

还有一种就是朝着管理层面出发,你可以不是技术最厉害的,但需要学会管理那些技术厉害的人,让他们帮你做事。

所以,简单归述总结的话,就是,这个程序员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个职业规划,他在二十年前就应该努力去尝试,或者至少在十年前,也应该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他都没有做这些规划,而是等到了如今四十五岁的这样的一个年龄段,站在这里提出这样的一个成熟职场人都不会认为是个问题的问题。

其实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原因,怨不得别人。

但回答的最后,我还是希望他能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好像是鲁迅说的吧,种树的那个故事,现在种吧,也不算太晚。

加油吧,朋友。

知乎用户 江寒的号​ 发表

我老公也是一个程序员,而且是一个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强的人,就算薪资水平和能力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程序员,但以我的观察来看,他从来不敢说自己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反而时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和亟需提升的地方。

再说下找工作这件事,只要自己能力和经验过得去,面试机会肯定是有的,但能不能通过还是要看个人综合水平和是否真的有实力!

好的公司永远缺乏人才!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个发帖的人应该不是真正的程序员!

知乎用户 狐狸在努力 发表

有人说,程序员真的只能吃青春饭,企业在招聘时会在意程序员的年龄,大龄程序员一旦离职找工作就会变得艰难。这不,最近有个关于老龄程序员的求职故事:

面对年龄很多程序员都好像很焦灼,束手无策一样,但程序员真的是青春饭么?其实,程序员其实也和其他职业一样,到底是不是青春饭

认识一位在非大厂工作的程序员,今年 36 了,基本功非常扎实,有自己的掘金专区,架构能力,业务能力都很强,前几天我们还交谈,当然现在已经是技术 leader 了, 有些实力非常的强硬,一直从事于核心业务和架构 ,因此不会被淘汰,正如我前几天回答的一个帖子:

什么样的程序员在 35 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

主要因素有 2 点:

代码水平、情商。根据这 2 个因素,可以把程序员分为 4 大类。

第一象限:全能大神。(程序员的金字塔顶尖,高层管理往上走)这样子的人是很少很少的,毕竟是顶端的大神。这是让猎头都不敢勾搭的大神,而且一般这样子的大神,至少是个总监、CTO 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第二象限:技术管理。(可做到中层管理层) 这些人往往是在公司混得很好的,虽然技术不够, 但情商来凑。而且在程序员这个情商普遍较缺乏的职业中,情商分外的重要、吃香。总之一句话:面向领导编程。

![](data:image/svg+xml;utf8,)

第三象限:码农。(青春饭带盐人)emmm…… 感觉命运是最悲催的。学姐忍不住的想雪上加霜,怪自己没有持续学习,保持自己的战斗力。俗话说 “拳要练、字要写”,程序员代码不能不敲的好不啦。如果一直保持 “技术低、情商低”,那永远的廉价劳动力~~~ 你就是那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好走不送。

![](data:image/svg+xml;utf8,)

第四象限:技术帝。(你的命运看你直属领导的心情) 代码很牛,在技术上可以解决 “一切问题”。但是不太懂交际,一心只有敲代码,宛如代码里面有新恒结衣…… 这类程序员混得好不好主要还是取决于直属领导。如果领导懂技术、热爱技术,肯定会被他所折服,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哥一碗面就会有弟的你一晚汤。但是如果领导是业务驱动,整天做不完的需求,无论你怎么做都一样。这类人想尽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代码中燃烧自己。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程序员并不是一碗青春饭,不论在什么行业,你的软实力(情商)和你的硬实力(技能)跟不上你年龄的步伐,你终究是要被淘汰的,任何的工作对你来说都是一碗 “青春饭”。

![](data:image/svg+xml;utf8,)

那么,对于一只脚踏入 IT 大门的你,要知道面向工资是第二位,请先面向技能,积累技能经验,要记住程序员是时间越久,越醇越香。最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与人生追求,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可参考下面这张道尽程序员出路的图:

全世界龄程序员的行情

那么大龄程序员在全世界都是什么样的一个待遇呢?为此我从网上搜集一些资料,简单整理了一下。

美国

美国公司之所以会留几个大龄程序员,只是害怕公会和法律制裁。企业更乐意留下的还是 25-29 岁的技术人才。甚至有人建议,开发者应该在 40 岁退休。在硅谷已经 40 岁以上的美国工人的中位是 42 岁, 考虑到典型工作年龄的界限, 这是有道理的。

日本

日本的程序员追随 “电梯” 制度——员工的头衔每隔几年会自动升级一次,要么继续搞技术。如果一直留在这种晋升制度内,在 33 岁左右的时候你就要从 Vi 转向 PowerPoint 了。这意味着在日本公司里最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也只有 35 岁左右。编程在日本被认为是一种很卑贱的工作。系统工程师制造各种系统,程序员是代劳敲代码的。

新加坡

在新加坡,40 以上或者说 35 以上还在继续做技术的着实不多,目测大概 10% 左右。而且新加坡在计算机方面创业的非常少,创业者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龄创业者几乎没有,这点跟中国不太一样。

德国

德国从 1980 年开始老龄化,如今是个人口年龄结构糟糕程度仅次于日本的超老龄国家,20% 的德国人超过 65 岁,而退休年龄是 67 岁。所以至少在德国,大龄程序员不会需要担心仅仅因为年事已高而被年轻人代替。愿意安心做技术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六十七岁再回家养老。

澳大利亚

上个月,澳洲华人程序员工资被国内的同学们吊打的新闻刷屏,让很多人觉得澳大利亚的程序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过不少人指出,澳大利亚程序员的工作时间可是 1055,而且各方面福利都比较好,技术也没国内更新这么快。

中国

我国程序员这一职业相较于别的职业只是刚刚发展起来的职业,市场上的程序员人才以初中级居多,所以有经验的老程序员,都因为业务的需要,而转向管理岗位。目前有很多程序员都是所谓的「体力导向型」的定位,这当然是吃青春饭的,若是程序员能做到以技术为导向型,就自然与青春饭无关。这就要求程序员自己能为此做出努力。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招收一个年轻可塑造的低薪程序员,比一个年老经验老道但不一定适合公司的高薪程序员有时可能付出的成本更低。对于这个职业来说,程序员的不断涌入,势必会让一些年老的程序员转去一些更加高层的工作,从而与所谓的程序员脱开干系。

至于程序员的出路, 之前也写过相对应的帖子:

视频解说

之前也发过一篇帖子,关于大龄程序猿 35 岁之后都在做些什么,是转行还是继续深挖技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篇帖子:

超过 35 岁的大龄程序员现在都在做啥?

我的看法

程生涯不像其他的专业人士,医生到了 40 岁不用担心他对血管系统的知识会蒸发,同样的,律师、水管工、会计、英语老师,也是如此。他们积累的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随着年龄会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和补偿。但是在编程领域,20 年的经验,似乎并没有赋予同样的优势。

马云说他最喜欢的孩子就是考试成绩在 85 分到 90 分之间的孩子,如果你要是努力能考到 90 分以上,那就很好了,如果你非常非常努力才能考到 95 分以上,那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不如拿出时间去做点别的,去学学别的知识。

最后

面对焦虑,我的方法是学习,用学习这样的行动去消除内心的焦虑,比如学习新的技术,学习投资理财,学学哲学,阅读历史,虽然我爱好编码,但我的生命不能只有代码,应该扩展生命的维度和广度,让生活更丰富一些,工作的目的不是工作本身,工作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我是架构师于哥

@终端研发部

偶尔会出来聊聊天,写写代码 ,业务时间也经常做互联网技术方面和职场经验的分享~

参考:

知乎用户 终端研发部​ 发表

求各位不要贩卖中年危机焦虑症了,我就职在一家小的软件公司,工资给的不高 1W+,偶尔加班,法定节假日全部都有,我也是奔 40 的人了,和我一起的中层都是这个年龄层,高层都是比我们年龄大。

网上一说搞 IT 就是 996,年龄超过 35 的不要,真的吗?难道全中国 IT 公司都这样??得了吧,不加班的小公司给的工资少他们看不上,他们看的上的高薪职位竞争太激烈,人家看不上他们。有所得就得有所付,想高薪就得拼命,想安逸就要降低期望,IT 业得现状就是 30W + 年薪的职位一堆人抢,然后员工大骂内卷厉害,给的起 10W 年薪公司的招不到人,让后公司大骂人才短缺。

就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这位网民找不到工作,而是这位网民找不到自己满意得工作,技术岗位 45+,你到新公司也不会应聘程序员,肯定是技术主管。问题是技术主管这个职位,专业知识能力是一方面,所服务领域的相关知识也很重要。一般公司都是熟悉业务得老人担当技术主管,除非公司计划成立新部门,但是新开拓得业务前期要抢市场,加班肯定是家常便饭。这位网友如果能把期望降低一点,我觉得找工作还是不难的

知乎用户 yueyngcpj 发表

曾经殖民时代

一名英国资本家带着资金和物资,

前往澳大利亚办厂,

为了防止在当地招不到工人,

还带去了 3000 名工人,

但到达澳大利亚后,

因为地广人稀,

资源丰富,

他的工人全部都自谋生路去了。。。

资本家敢把年龄定在 35 岁,

那还不是人太多了,

应聘一个岗位,

来几十个,

那不得择优录取,

优胜劣汰,

提高条件,

而劳动者加大内卷

互相降低条件,

年纪大自然找不到工作。

不是说人多不好,

人就是生产力,

但是那得殖民宇宙以后,

宇宙资源是无限的,

那时候随便生,

而只在地球上,

资源就这么多,

你多一分,

我就少一分,

那国家间必然互相仇视,

人越多,

每个人拥有的资源越少,

那资源价格就上升,

直到一些人承受不起,

那自然生育率就下降了。

所以,

生育率和财富工作都在宇宙中,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知乎用户 真二世明王​ 发表

作为今年五十有一的老程序员,简单说几句:看了大部分的回答,感觉很失望,大多数是漠视、嘲笑、指责、白眼这位 45 岁的程序员的,或者咬文嚼字挑毛病的,竟然少有指责职场上的年龄歧视和没有责任感的有关部门及老板们的。

在我其他回答里多次介绍过自己,我本人是编程超过二十五年,程序员职业生涯超过二十年的老兵,目前仍在开发一线写代码。我本人整个职业生涯没有出现过空白期,跳槽几次多数是被挖或者推荐,上次跳槽在 42 岁左右的时候,应该说是比较幸运(我不觉得自己技术多强)。但是超过 45 岁以上的程序员很难找工作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似乎纠结与这位 45 岁程序员是否真的精通各种技术,这个不知道大家看过多少份简历,我在不同公司都负责过帮公司招人,看过很多份简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简历里面都会说自己精通某项或某些技术。因为不这样写可能直接就废纸篓见了。是否真的精通这个标准也不一样,如果严格意义,某项技术体系真正精通的人可能是非常少的,因为任何技术体系发展了多年以后它的知识都是海量。所以我觉得一个 45 岁的程序员说精通我至少感觉他应该是位平均线以上的程序员,这个年龄段其实正是大好的工作黄金期,因为多数人此时家庭比较稳定,孩子大了,父母应该 70 岁左右身体还可以的时候。

但是,大家不可以忽略偏见的力量,很多公司或者单位负责招人的可能是人力部门的小姐姐。她们如果接受了社会上某些年龄偏见,那就可能让很多大龄的求职者直接倒在大门口,连让技术面试官见到简历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对自己的技术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一直努力学习跟上技术潮流,反过来嘲笑那些大龄求职者可能是些不努力更新知识的 loser,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不要说大多数人的技术不可能到达顶尖科学家的地步,即便你成为这个星球上最牛的人之一,面对偏见可能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你连手都没抬起来,人家就说你太老了,没资格参加比赛。

我觉得首先作为大龄的程序员,咱们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不要对自己的技术过于自信,觉得只要我有本事就一定能生存,还要多为过冬准备好足够的粮食,真的面对失业,首先从心理上坦然接受,在待遇方面放低要求,在工作上虚心接受年轻人的领导(年轻人可能技术不如你但是人家干劲足啊)。然后看看能不能转换到一些可能的路径上,比如成人教育编程技术培训、短视频制作、青少年编程等等,或者自己尝试技术创业。甚至是转行干点别的。

还有,作为同行,谁都会有老的一天,我们自己不应该歧视自己,首先我们应该多给老板们灌输正确的用人思路,告诉你的老板,大龄技术人才也有他们很多的优势。甚至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尽量去多关注大龄求职者,给他们机会,帮他们就是帮未来的你。

知乎用户 code4f 发表

现在哪里不卡年龄?不要从自身能力上找原因了,职场年龄歧视的本质是不拿员工当人。

作为一名面试官,平时筛简历的时候也会遇到年纪相对大的,我自己也不年轻,所以我私心是会给机会的,但是职场上的事情不是那么单纯的,有些领导就是怕年纪大的不好控制,或者是因为业务,更偏向于能加班能抗压的年轻小伙子。

同时,这位网友的留言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预期薪酬,比如 45 岁预期 150 万,没性价比,如果他的预期薪水与工作 5 年的人持平,那么就可以找到工作,因为技术能力这件事不一定是用工龄来评估的。

但是,可能吗?这就是矛盾点所在了。

说白了,这行本质上就是年轻劳动力密集型。

知乎用户 miao 君 发表

35?【中年危机】??

最令人发指的是,有些民企在招聘广告上直接将年龄限制在 30 岁以下。

所以在 28 左右的这群人,一旦没做到管理层很难有生存空间。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考公务员的学员年龄普遍在 25 到 30 岁。

知乎用户 成都落户咨询顾问 发表

去看看公务员招聘年龄上限,再来看看什么叫不服就是干啊,要沉迷要深入啊啥的吧。

这个年龄上限属于国家规定了吧?

知乎用户 盛世之唐 发表

我见过很多工作 3 年却有 5 年工龄的程序员,也见过很多工作 10 年却只有 3 年相关经验的程序员。

不幸的是,这两种人高度重叠。

知乎用户 蔡师傅​ 发表

如果精通各种体系, 真的精通, 不是半桶水那种.

你的薪资期望比 35 岁的人相同, 或者略高或略低, 那么来我们这边面试吧.

知乎用户 赵新华 发表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面试者会从几千封简历里面随机拿出一些,扔到垃圾桶里面,并扬言,我们公司不招收运气不好的人。

这段子出现在各类平台,甚至还在《爱情公寓 2》里关谷求职时出现过,每次看到这个都想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是能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 HR 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是有计划、有任务、有方法地进行招聘。可能人家的招聘要求的设置里面,就已经把年龄超过 35 岁、40 岁这些求职者给筛选出去。

换句话说,就是兄弟,不是你不够优秀,也不是我们不需要你这种人才,而是年龄出卖了你,你在第一关简历筛选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这跟那些大企业设置只招 211/985 的应届大学生是一个道理。

我们现在把这位程序员的身份切换一下,如果他是一本类院校毕业但非 211/985 的应届毕业生,同样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可以说除了学历这个硬伤其他条件都满足。

那么在大企业招聘当中,这哥们同样会被筛选在招聘计划之外。

引用张雪峰老师的一句话:“全世界的知名企业、世界 500 强都强调他们不看重学历,但是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

学历是门槛,年龄同样也是门槛。并不是歧视 35 岁、40 岁以上的求职者,而是招聘企业根据大数据筛选下来的结论,35-45 岁在某些岗位某些职位上,竞争力不如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干脆一棍子打死,也就是前面说的,企业不喜欢招聘运气不好的员工,同样的道理。

怎么破?

非得面试找工作?

把你会的技能发布在各类相关的平台上,不暴露年龄(再说,暴露年龄也没事),如果你真有这个技术,真的精通 JAVA、大数据、微服务等体系,不用太长时间,立刻就会有人找上门。

这种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跟你舔狗式的去求人家公司给你个面试机会,能一样?

以一个自媒体人的身份嵌入到整个互联网的合作体系上面,能够产生的价值绝对比你去某一家公司任职某个程序开发岗位要大。

去人家公司就得遵照人家程序的开发方向去走,而作为互联网上的自媒体人,你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合作的公司,能把你的才华发挥到极致。

毛遂自荐

人家公司可能也对年龄偏大,但是技术过硬的人才放开限制,但是人家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这本事啊,万一把你叫过来,一试,原来是个草包,简历都是包装的,你将人家 HR 置于何地。

不仅是找工作难,人家 HR 招聘员工也难。

既然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为什么不尝试毛遂自荐

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钱重要,有份工作重要。

如果有心仪的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去到他们公司,直接让前台帮你递简历。人家愿不愿意不看你的年龄,看你简历上的内容,真的就是在你的态度上,还有你跟前台见面后说话的技巧上。

我当年求职的时候,也曾经遭遇过学历门槛,人家明写着招聘 211/985 的学生,但是我就敢亲自跑到他们在广州大学城的招聘摊位,耐心排队,直接把简历递到 HR 的手里,最后还成功拿到 offer。

年龄是硬伤,没办法;招聘单位只招收 35 岁以下的求职者,也没办法。

但是我们就坐以待毙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找准自己的优势,尽量规避自己的硬伤,你是否真的大材小用,或者是真的怀才不遇,并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你真正要做这件事的态度上。

你认真,别人就输了。

知乎用户 李壮丁 发表

来镇上工厂,早上面试,下午上班,可以计件,也可以日结,周清,按月也不是不可以,多劳多得。

知乎用户 周哥​ 发表

缺少新行业,新岗位。

知乎用户 神魔会说话 发表

如果这岁数了,连个行业圈资源都捞不到,连个内推面试走流程直接入职的机会都没…

还要投着简历跟那帮 25 岁的竞争…

那这个真没什么好怪的,不是别人不给你路,是你自己走绝了…

知乎用户 无敌铁憨憨​ 发表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精英员工的能力和资源的获得量呈正相关。在能力相同的员工数量更多时,年龄便成为影响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上面这个原则,在私营企业体现的更明显,在国企略好一些,毕竟人脉和背景还是占主要因素。

作为一名站在 35 岁起跑线上的国企互联网成员,很同情这位 45 岁的程序员。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一日不见便恍如隔世。

有时候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真的很难做好平衡。许多人会谈 “二孩”、“三胎” 色变,也难怪。

一边催着生孩子,一遍催着加班,与踩着刹车轰油门没有什么差别。

35 岁,上有老下有小,即将被掏空的年龄;

35 岁,需要人同情,可又没人同情的年龄;

35 岁,面对压力,想辞职但又不敢辞职的年龄。

知乎用户 职场老油条​ 发表

我之前在一个问题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下做了回答,承蒙各位同道中人的抬举点赞。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结果随着点赞的评论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来了一些阴阳怪气的 SB。大部分的言论基本就是这个套路:答主 SB,根本不懂技术 / 或者技术太烂,所以才不做技术了。我们这种技术大牛混的可好了呢!

关于 “**技术论者” 的困局,大家可以看我上面的那个回答。下面我来说说那些 “**技术论者”。发音相同,但是绝对是两个极端的类型。有人找不到工作可能是钻技术眼里钻不出来了,而有人根本就早已不是一个技术人才了。

这段时间我在招 IT 专员,为公司将来组建 IT 顾问团队。要求有基本的 IT 开发知识,和与业务进行沟通的能力。在阅览了无数的简历后我挑选两个经典的 “****技术论者” 和大家分析一下。

案例 1 - 挂 IT 头卖业务肉

该君虽然计算机专业毕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开发。但是没过多久工作内容就逐渐转向了业务方面。一个德国 FH 毕业的计算机应届毕业生,在公司里写几个月的程序就能做项目负责人,我也是醉了。感叹某些公司的 TITLE 真的是。。。。。

简历上写的花里胡哨,啥技术都往上写,都写 “精通”,结果我一步步的追问下,所谓的精通也就是知道这技术是咋回事。

你说你是项目负责人,OK,我就问一下软件开发项目的全流程。结果他的回答就是业务的需求听一下,整理一下发给国内的开发团队。连需求文档和开发文档的区别都说不清楚。也不知道 UAT 和 SIT 两个测试的区别。

你说你是业务与 IT 团队之间的桥梁,OK,我就问一下当业务的需求,IT 开发说做不了的时候你怎么办?结果这哥们脱口而出,“如果一个 IT 说需求实现不了,我就认为他消极怠工。” 可能是他听出电话这端我的叹气和无奈了,后面一个劲的解释,说可能是技术人员能力不行,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才说实现不了。从头到尾他就没有怀疑过业务的合理性及业务的可实施性。他的这些解释在我眼里就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但凡他有扎实的技术背景,他应该从我的问题中听出来我也是做开发一步步做到今天的位置上的,他就不该拿糊弄业务的那一套说辞来糊弄我。电话打完,我让 HR 回了一份拒绝信。

总结一下,这种 “****技术论者” 打着 IT 的旗号,早已不是 IT 人了。出于工作环境的原因,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不配叫 IT 人了。在业务等非技术人员的环绕下,他的技术水平往往停留在大学毕业的水平上。而缺乏和技术工作者共同工作的经验和阅历,使得他们和技术团队渐行渐远,根本无法与他们协作,跟别说管理了。

案例 2- 井底蛙

这位面试者在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初创的广告公司做了 1,2 年的网页开发者。然后和人开公司,前后总共 2 家公司(非 IT 企业)。两家公司的体量都不大。在简历中,也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技术名词,还说自己做过什么什么大项目。

在简单的看了一下他的简历和查阅了简历上公司的的相关信息后,我不相信他简历上的内容,要求他补交工作证明(按照德国法律,雇主必须要给离职的员工开具工作证明,且内容不能有任何负面评价及用词)。结果他啥都没发,而是写邮件一个劲的给我吹嘘他的 “精彩的职业生涯”。

每一个他所说的参与的 “项目” 听起来都高大上,但按在一个刚起步 2,3 年的公司身上你就觉得好笑。大家想想看,一家开了 2,3 年的初创公司竟然开始做数字化转型!转个球啊!你有多少业务量?业务量大的话会熬不过疫情?

总结一下,这种 “****技术论者” 由于没有在较高的平台发展的原因,对于技术,项目,管理,业务等等的理解非常的初浅。他们以为自己是技术大拿(或者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是技术大拿),可被社会无情的鞭打后,就开始哭爹喊娘了!


为什么 45 岁没工作,我在华为的师傅,当年带着我实习,正式入职,最后我们前后双双又离职的师傅。人家当年在华为是管理岗,现在在德国公司做全栈开发工程师。而当年做技术的我,现在一步步走到管理岗位。路有很多,的确每一条都不太容易。找到自己合适的路,永远和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别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烂掉。你不主动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当这个社会来改变你的时候,就不会让你那么舒服了。


想到这我这里又有一个案例,反面的。

公司之前来了一个渣渣,程序员出生。此渣渣搅得公司天翻地覆,天怒人怨。最后走了,去了一家德国公司当程序员。也是 40 多岁,就取当个程序员而是。所以,烂人往往活得很滋润,究其原因就是有口饭吃就 OK。很多 “大牛” 活得不痛快往往就是放不下身段。年级大了,如果不往上走就得走下坡路,原地踏步是不太可能的。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好在我熬过来了。有时放下身段会发现路还很宽的。

知乎用户 二进制熊猫 发表

噗,“精通 Java 各项技术体系”这话显然是刚入门的半瓶子醋写的。Java 是一种语言工具,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大数据分析,手机应用软件,网站,数据库,通信协议……. 这些领域几乎隔行如隔山。一个软件开发人员说自己 “精通 Java 各种技术” 类似于一个厨师说自己 “精通平底锅”,“精通烤箱”。确切表述应该是“精通大数据分析”“精通手机应用开发”,就像厨师说自己会“川菜”“粤菜”“日料” 一样。(严谨地说,倒也是有纯粹 “精通 Java” 的程序员,就是开发 JVM 的人,Java 是他们的产品,而不是工具)

我猜测这段话是媒体为了博眼球写的,凑的这些词,外行看了不明觉厉,内行看了不知所云。

如果这段话真的是从业 20 年的程序员写的,我只能说,这位 Mary 大姐,您连自己工作都描述不清,居然还拿了 20 年高薪,真乃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大师,佩服佩服。你离职时,同事们应该都很开心吧。

打个不正经的比方,程序员自我判断是否优秀,和判断是不是美女 / 帅哥,有点类似:如果从青春期起常常收到情书小礼物,被要求加联系方式,几乎不用主动追异性而被异性追的,才算美女 / 帅哥。年龄 30 以上的程序员,如果常常被前同事前老板挖墙脚,有朋友主动问你要不要跳槽甚至当创业合伙人的,才算 “优秀”(被猎头打搅的不算,猎头都是广撒网的)。

这位 Mary45 岁, 她的前同事朋友们大概也是各个公司的管理或技术骨干了。要找工作为什么没有人给她提供内推途径呢?她的同事朋友们和她共事了那么多年,如果她技术过硬做事踏实,无论有没有求职意向,都会时不时被推荐职位。人到中年,有朋友圈同事圈校友圈,还要去公共招聘平台海投简历,只能说您大概优秀得不那么明显,得不到面试机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年龄吗?

知乎用户 bella anna 发表

嗯,还是不够努力啊,你要是成为专家就不会这样了。

又或者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参加 35 岁人人平等的体制内。

又或者是爹妈不努力。

又或者是

反正,【】总有办法骂你的。

已经成为【】了这样骂也倒无妨,毕竟别人确实卷赢。

但是那些期望自己以后能成为【】的,还是留点嘴德,毕竟世界上大部分人只能成为普通人。

当前版本的版本答案:

(1,run。2,体制。3,躺平)

知乎用户 星河 2017 发表

都 45 岁了,已经跟电脑打交道 20 多年了,换个工作也挺好的。

以前工作都是坐在电脑前面动也不动,眼睛也看坏了,身体也累坏了,现在有个这么好的换个工作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这不是挺好的吗。

45 岁了,其他工作不好找,找个保安的工作还是可以的。保安的工作其实也挺好,正好可以让自己换一个工作的环境,换一个生活的方式。

以前天天对着电脑,也没人和你说话,身体也得不到锻炼。现在当了保安,天天和人打交道,说话机会也多了,性格也会变得开朗起来。每天走来走去的巡逻、站岗,身体也得到了锻炼,身体也会比以前更好,说不定还能比以前活得时间更长一些,怎么算来都是非常划算的。

人们不是常说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户。” 计算机这个行业干不下去了,换个工作,换个自己能做的,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工作。

换一个工作环境,换一个工作思路,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工作的乐趣,生活的乐趣。换一个和人打交道的多一点的工作,多和大家聊聊天儿,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35 岁以前打工赚的钱千万别花,也别娶媳妇。下岗以后拿着钱回老家农村盖房子然后躺着,我假设程序员 25 岁开始工作,到 35 岁也该攒到 100 万了,下半生够用了。

什么你老家农村没宅基地? 那你只能怪爷爷老爹没用了连个生产资料也没给你挣出来,那其次城市里总有几套房子可以收租吧? 也没有?

那就别干 35 岁能下岗的工作。中年失业的工作本质上是因为经验没有年富力强重要。没听说教师、医生失业啊!再不济算 M 先生也不失业,都是越老越吃香的工种。

我们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要光盯着起点很高的高薪职业,比如金融、计算机等。这些工作的稳定性都非常低,流动性很大。仔细观察下社会上那些越来越吃香的技术工种,虽然一开始起薪很低,做久了不可替代性很强。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还能创造出不输给后代子女的价值,那么她 / 他对晚年生活的掌控力必然很强,子女又怎么会 / 敢不孝顺呢?

这就是自我选择,选择大于努力。不要人云亦云地内卷一些看似光鲜的行业。

不当白领当个蓝领不丢人

每个月需要借钱还房贷才叫丢人

大龄还要跪舔老板才叫丢人

老婆带着孩子送外卖才叫丢人

经常找工作被 hr 刁难才叫丢人

45 岁了还在网上询问为什么自己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才叫丢人

45 岁还要靠投简历找工作真丢人!

知乎用户 云心哲理 发表

看完了我有点尴尬。

1,程序员高手英文水平应该合格吧,这位程序人给自己起名叫 Mary(玛丽,女名),一个男的起这个英文名,我总觉得不像是程序大师干的事。

2,“精通 JAVA 各种技术体系”,这句话中的精通在简历中经常见到,多数一考核,是 “精通皮毛” 的缩写,所以不能当真。

3,提到的两个证书在十年前很有优势,现在卷的,比较平常,职场优势不大。

4,没有任何项目经历描述。

以上,如果按照这个留言中写简介的水平和内容,45 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21 也找不到。

跟中年危机无关。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希望国家可以好好管管这些用人单位。

照这样下去,未来还有这么多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可用吗?资本本身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走的是断子绝孙的发展路线。这时候只有国家可以管他们。996、末位淘汰、劝退 35 岁以上老员工、不招 35 岁以上新员工、等等,都是资本在自掘坟墓。

知乎用户 成风 发表

没有面试机会,也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够幸运哈。

是不是一定要上班?不是,但一定要有钱。然后你就可以不用为了谋生而工作。

我每天都会思考一下,如何能够更加轻松地挣更多的钱,若学习到一个好的方法或者思考出一个好的点子,会马上去执行,如果走不通或者说不适合我自己,我就会放弃,如果成功了就是意外之喜,我会保留并坚持。

这里想和你分享一本书:《未来工作》。这本书更大的意义是帮助我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思考。也就是在变化万千的世界如何创造价值,如何形成自己的财富体系,如何跑上致富之路的快车道?

[

未来工作 (智能时代的竞争力法则)(精)

京东

¥32.8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43672010890719233-0-1&p=JF8BAQ0JK1olXQYFVF1fD00eC18LE1MWVQ4BV1xaCntTXDdWRGtMGENDFlVDFhNSVzMXQA4KD1heSl1VAEgfC2wLGVwXQl9HCANtTQtsZBsWaF13HWB5CSg_YT9qdjBbXV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WjUTWAILXVhtCXsXBG0PE10cXgUKUFleOEsfB1_etc_A1bnb5PuLouXCjt_dkvDB44AyZG5eOBBCVyZNB1sQWAQFUl1cCEoeC24OG1MWXwQeVUJdOEsWAmwJEl8dXQ5sVTBdAE8SAmsIElodbQYyV24DZkpEA29YHA9BM1xEVQIHVQgQbWgOGlIdXg4DZFxcCUkVMw)

1. 如何理解快车道和慢车道?

跟朋友聊天,他提到,工作分两种,一种是为收入的工作,一种是工作。

慢车道只是一个为收入的工作,用努力、用时间、用精力换取每月按时到账的收入。想要致富,有人告诉你要更加强大(回到学校攻读更高学历,然后在就业市场上赚取更多的薪水),这样你就可以举起更重的石头。但这本书告诉你学历的价值越来越低。

快车道则建立一个更好的系统,这个系统 24 小时午休、兢兢业业地为你服务,而在慢车道,你只是一个举起重物的搬运工。在财富路上,慢车道路线图让你忍受漫长无聊的步行,财富的辛劳之处是过程本身。在快车道,财富受到你创建的业务系统的驱动,辛劳之处在于创建系统和管理系统。

2. 关于 “挖管道” 的故事

这样说是不是比较晦涩?我们一起来看个故事:

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是雄心勃勃的人。他们住在意大利的一个村子里。两位年轻人从小就是要好的伙伴,他们都有远大的梦想。他们常常没完没了地谈论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

有一天,机会来了。村里决定要雇用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去。村主任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两个人各抓起两只水桶奔向河边开始了他们辛勤的工作。当一天结束时,他们把村广场的蓄水池装满了。村主任按每桶水一分钱付钱给他们。

“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布鲁诺大喊着,“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好运气。” 但柏波罗却不是这样想的。他的背又酸又痛,用来提那重重的水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做同样地工作。于是他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将河里的水运到村里来。

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往河边奔跑时,柏波罗说:“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既然一桶水才得到一分钱的报酬,还要这样辛苦地来回提水,我们不如修一条管道, 将水从河里引进村里去吧。

布鲁诺愣住了。

“一条管道? 谁听说过这样的事?” 布鲁诺大声地嚷道,“柏波罗,我们拥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 100 桶水,一天就是一元钱!我已经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牛。六个月后,我还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我们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放弃你的管道幻想吧。”

柏波罗不是个容易气馁的人,他耐心地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可惜的是这并不能改变布鲁诺的想法。于是柏波罗决定,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要实现这个计划。他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其他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用来建造他的管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的事,因为他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在开始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会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一年、两年,他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柏波罗坚信他的梦想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嘲笑柏波罗了,称他为 “管道建造者柏波罗”。布鲁诺挣到的钱比柏波罗的多一一倍, 并常向柏波罗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毛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盖的两层楼旁。他还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饭馆里吃着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教地称他为布鲁诺先生。他常坐在酒吧里,掏钱请大家喝酒,大家对他所讲的笑话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故意高声大笑,以博得他的欢心。

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 柏波罗却还在工作得很辛苦,一天天过去了,他维续挖,一次只能挖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成为一米。“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 每天的工作完成后,筋疲力尽的柏波罗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简陋的小屋时,他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每天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这样一一直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此时的付出。

每当他入睡前,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嘲笑声。“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报上。” 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

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一半了,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罗把这多出的时间也用来建造管道。终于,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

在他休息时,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还在费力地运水。布鲁诺的背驮得更厉害了,并且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布鲁诺显得很生气,闷闷不乐,好像是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的样子。

他在吊床上的时间减少了,却花更多的时间在酒吧里。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们都窃窃私语:“提桶人布鲁诺来了。” 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弓腰驼背的姿势和他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都哈哈地大笑。布鲁诺不再请大家喝酒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里,被一堆空酒瓶所包围。

最后,柏波罗的重大时刻终于来了, 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大管道中流到水棚里,现在村子里有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的村民也有人搬到这个村子中了,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

管道一完工,柏波罗就再也不用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 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里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3. 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

说回来,智能时代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作者认为未来工作是为自己工作,是创业。

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职场中胜出,知识型工作者要将智能机器视为共同解决创造性问题的搭档与合作伙伴。我们可以把 “自动化” 的威胁,转化为 “增益” 的机会。人工智能很快就能从事耗费管理者很多时间去做的行政、预测工作,而且做得更迅速、更精准、成本也更低。

如何做到 “增益” 呢?延伸分享《哈佛商业评论》里的一张图吧,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路:

技术型的专业人员是未来最棒的人力资源,如果没有人给一份工作,那就自己创作一份工作,祝你诸事皆顺!以工匠精神开上致富之路的快车道!

[

【新华书店】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 Matthew B.C

天猫

¥23.8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Qcs2wYKuoFd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fArSs0LFPLv79%2FTFaMDK6TYaFymSYRpPpl818u8DJ5byZtO7HLvYWGpZVnmYukvZALj1%2BpkPavurJIA8HPlsdzb8KUy1rlIseES5GeISB93WH7Jw50m%2BjrDeY%2Fetr9fpIpizm4vpqbMWQ4GjK4bX05cc0gXQ7GvWYWpHaMDo2yNjpo8Yx%2FhMkBk1kb2msZ8wFyR3VFow5XzA538Bz0Jzl4hhQs2DjqgEA%3D%3D&unid=1IE25wd3bAA0&union_lens=lensId:TAPI@1636978259@0b5791f7_4e3a_17d2381f4f6_259e@01)

知乎用户 晓一​​ 发表

四十五岁?三十五岁?甚至二十五岁?只要因应现状并放下 “老经验心态”,都不是问题!

笔者今年六十五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正退休中,已经在知群

@马力在知群

随马力老师学习 PMUXUI ,虽然学得慢,但很实在,脚踏实地学做即乐趣无穷,展望未来工作机会处处有!

附加一句:限制年纪,对人力资源单位也有不得己苦衷,咱们就体谅一下;

结论是如果再学上一门好手艺,可以自立门户广结善緣,“谋生”比 “谋职” 要实在多了!

知乎用户 工才工商利潤專家 发表

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规划篇

netkiller:90 后 35 失业倒计时,还剩 4 年时间!!!112 赞同 · 31 评论文章netkiller:成为优秀工程师需要多久?13 赞同 · 0 评论文章netkiller:如何定期评估自己的职业风险?3 赞同 · 0 评论文章netkiller: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规划篇 39 赞同 · 4 评论文章netkiller: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突破认知局限 8 赞同 · 3 评论文章netkiller: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运营知乎)5 赞同 · 1 评论文章netkiller: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卖课程)6 赞同 · 0 评论文章netkiller:程序猿财务自由之路 · 实战篇(出书)9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正常情况下,99% 的人一辈子都实现不了,如果从你毕业就开始做规划,还是有希望的。​

什么是 “财务自由”?人无需为钱工作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工作时,依然有收入,且这份收入足可维系生活开销。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程序猿,大约在 15 年前,在我有身边有位女同事(PHP 程序媛)在做 Amway 安利,我当时不以为然,其实我也是个安利用户,我只是在使用安利的产品,包括厨房,清洁,卫生间,纽崔莱等等……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卖安利的产品。

期间我又得知另一个做美工的女同事在做安利,他邀请我参加他的家庭聚会,给我推荐产品,我一说我是安利的老用户了,她都不可思议。她很为我惋惜,认为我应该参与到安利的事业中去。

netkiller:2021 年有哪些高颜值的机械键盘?2 赞同 · 1 评论文章

我不以为然,不为所动,继续做我的纯用户,时至今日我用了 15 年的安利产品,仍然没有卖过一件安利的产品。喔,我还参加过安利在深圳体育馆搞的活动,叫什么纽崔莱健康跑,当时请了王军霞,我还跟着跑了一段。呵呵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我没有那个意识,在当时我的薪资还不错,可以支撑我玩摄影,烧器材。

最近在我的 Kindle 书单里发现了一本书《丰盛人生:安利创始人理查 · 狄维士自传》,作为 15 年的老安利用户对 “安利公司” 突然产生了兴趣,兴致勃勃的读了起来,我突出意识到,我错过了什么。

netkiller:最适合苹果电脑的机械键盘 110 赞同 · 17 评论文章

我的同事在十几年前就开始追究财务自由了,他们的收入结构是:

收入 = 劳动收入(睡前收入)+ 财产型收入(睡后收入,安利事业)

我又回忆一下,我的另一个运维同事,通过炒股,付了首付,在深圳买了房子。

我于是联系了做安利的同事,聊了很久,这 15 年来安利一直给他带来收入,除了安利,她还做其他产品,收入多元化。现在已经自己单干了,早已经不写程序了。

此时我真想给自己来十几个耳光,清醒一下。我只想说,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netkiller:Kindle 我该选择那款?62 赞同 · 5 评论文章

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 人生规划

两个同事规划也并不冲突,职业规划是打怪升级,点亮技能树。人生规划是个人的战略规划,职业规划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战术手段。

收入的构成

我们的收入有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劳动收入(睡前收入)和财产型收入(睡后收入)也叫被动收入。

netkiller:怎样清洁机械键盘?55 赞同 · 7 评论文章

什么是实现财务自由?

答:财务自由是指被动收入可能覆盖到劳动收入,并能支持生活所需的基本开支。支出包括要花的钱,房贷,车贷,消费贷,水电费,日常吃饭,买菜等等花费

劳动收入就是工资,那么我应该月薪多少?

我认打工人的年龄应该与月薪成正比,例如:

  1. 25 岁 1.5~2W
  2. 30 岁应该达到 3W
  3. 40 岁应该达到 4W

这是最基本的劳动收入,低于这个数生活拮据,勉强过日子。

另外「打工人」你要认清的薪资收入(劳动收入)的涨幅结构不是线性的提高的,而是抛物线,当你达到人生巅峰之后,你收入不再上升,很可能开始走下坡路。

netkiller:推荐给重度「码字者」的键盘 167 赞同 · 42 评论文章

被动收入 >= 支出

被动收入就是睡后收入,比如银行存款的利息,余额宝利息,股息,分红,房租等。我们的财产型收入那部分基本不受我们年龄的影响,不仅可以持续提高,还能躺着赚钱。

所以我们要在 35 岁前提前完成资本积累,这就需要提前规划好我们的人生。记住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所以突破思维非常重要。

netkiller:索尼 WH-1000XM4 蓝牙降噪耳机,使用心得分享。504 赞同 · 375 评论文章

实现财务自由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程序猿最大的缺点就是认识不到自己的差距,总是认为自己很 newbility,喜欢人前 drunbility,实际上自己 shability。我从业也是如此,当我认识很多成功人士后,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品质,谦虚。

当你跟一个程序猿说一个想法,他会有几种反应,立即表现出自己很懂(暴露自己),否定你(这个不行),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接受你)…… 程序猿只相信自己,自己的决策永远是对的。

netkiller:认识自己的差距 33 赞同 · 1 评论文章

选择正确的方向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在你前行的道路上有无数岔路口,是你不断做出选择后的结果。

我庆幸大部分岔路口都选择了正确的路,才有今天。

有时选错了路,可以重头再来,这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有时选择错误的路,万劫不复。

netkiller:买 MacBook Pro 还是 iMac?103 赞同 · 37 评论文章

天赋与职业匹配

如果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天赋,那么我建议你,最好全力以赴地去做这件事,因为你的人生将从此迎来简单模式。

注意天赋只能靠你自己去发现,或者别人的提醒。一旦发现这个方向不是自己的天赋,要立即下决心,及时止损。

netkiller:天赋与职业匹配有多重要?56 赞同 · 10 评论文章netkiller:家用路由器怎么选择?20 赞同 · 13 评论文章

降维与升维

什么是「降维打击」,博士因为能力不足,做不了科研,没有成果。然后他只能离开博士圈层,去硕士圈层,利用学历优势,抢硕士生的饭碗。这就是「降维打击」。更厉害的是,博士发现硕士的工作也做不了,然后下沉到本科圈层,去跟本科竞争,抢他们饭碗。这是「二度降维打击」。依此类推…… 最后去抢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清洁工的工作。

本科的马化腾,师范马云,任正非他们碾压了麻省理工博士张朝阳,卡内基梅隆博士李开复 等等….. 这就是 「升维打击」。

当下社会遍布「降维打击」,却少有「升维打击」。你跃迁阶层了吗?还是下沉阶层了?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我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
明年硕士毕业,但是缺无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可能只能去县级市当一名老师,很迷茫

以下是我的回答:

首先你硕士毕业已经甩其他人数条街了,距离走上人生巅峰,改变命运只有一步之遥。然后…… 你却选择了走下坡路,即主动降维。改变命运只能是升维,即向上努力,直到到达精阶层。

你如果选择了降维打击,下沉阶层,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一旦开始,积重难返。

即使你无法升维打击,维持现有的阶层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你这一代人要牢牢的站稳你的阶层。同时助力你的后台,让他完成阶层跃迁。否则你选择了降维打击,你的后代要付出双倍代价,才能阶层跃迁。

很多人叫嚣「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已经固化」,「读书无用论」……

netkiller:解读「寒门再难出贵子」82 赞同 · 4 评论文章

其实中国的阶层通道始终是打开的,是你们主动选择了「降维打击」,放弃了跃迁阶层的机会,你们主动放弃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还叫嚣「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已经固化」,「读书无用论」,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

记住!抢底层人的饭碗改变不了命运。还有博士主动放弃升维,选择降维打击,盯着你的饭碗。

你必须做与你学历匹配的工作,才能实现财务自由。例如你是 MBA 专业,你必须走职业经理人路线,否则降维,只能混口饭吃。例如清华北大博士争相来深圳小学当老师,这就是降维,你主动放弃了升维,财务自由与你无缘。

netkiller: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苹果电脑?27 赞同 · 5 评论文章

规划技能树

人才的分类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I 型,T 型,X 型,三种类型简称 ITX

“I” 型人才

“I” 型人才可以分为专才或者通才。横向放置 “—” 就是通才,纵向放置 “|” 就是专才。

专才适合某个领域,通常大型企业分工明确,更需要专才,而小型企业更适合通才。

“T” 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 “T” 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 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 又有广博的知识面, 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

netkiller:iPad 与 MacBook 怎么选择?23 赞同 · 9 评论文章

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低级的码农?

我来换个角度答,是否成为低级码农,并不取决于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你是什么态度:

  1. 教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应届生)
  2. 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被管理)
  3. 我主动做什么(自我管理)
  4. 老板你应该做什么(向上管理)

是否有前途,取决于你的工作岗位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公司把员工划分成三个档次,分别是:人才,普通员工,工具人。但是公司不会对你这么说。

工具人:干脏活,累活的那个人。什么烂事都往你身上推。通常是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普通员工:主力干活的那些人,可以选择干什么,什么不敢的,爱干的自己干,不爱干的交给工具人。普通员工是手上升天花板的,但是公司不会对你说。

人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一个人能为公司创造 10 个人乃至 100 人的价值。重点培养,给股份,给期权,没有上升天花板的那些人。

所以你是那种人?

很多人职场多年还在被动做事,生怕多做了,吃亏。人生信条: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事。

netkiller:「纠结型人格」如何轻松选购「录音麦克风」14 赞同 · 11 评论文章

对于个人来说是选择一份职业深耕,还是在多个领域尝试?

如果你只是想打工,那就深耕一个领域成为专才,做到极致。否则我建议先成为通才,然后在慢慢深耕一个领域,最后成为 T 型人才,这样就能成功的转向管理。

为什么不首先深耕一个领域,然后再想 T 型人才转变呢?答案是成本太高,你一旦选择了方向,就难掉头,你在哪个领域深耕的越深,就越不想做出改变,尤其是随着年龄变大后,会变得固执,难以改变。另外就是很多企业会优化 35 岁的员工,当你想做出改变的时候,企业不给你时间和机会。绝大部分裁员是因为公司战略转移,产品调整,或者成本转移,这种裁员是连锅端,从管理层到基层无一幸免。

先成为通才再转向 T 型人才,你有无数的尝试和试错机会,多领域不断尝试,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然后慢慢深耕,缓慢释放,伴随企业成长。

netkiller:让我告诉你如何选车?196 赞同 · 18 评论文章

过硬的技术和能力

学历相同的情况下(全部来自 985、211),工作能力的差异是巨大的,80% 的员工是平庸的(可以随时炒掉 / 替换),剩下 20% 的员工能力极为突出(真正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这 80% 与 20% 虽然学历相同,甚至是同学,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生涯和落差极大的人生。

即使你没有 985/211 学历,在低学历者中也有 5% 的的成功跃迁到精英阶层。

你要努力成为那 20% 和 5% 的人,否则沦为 80%+95% 的人,35 岁魔咒 + 996 福报等着你,碌碌无为过一生,甚至难以善终。

选择优质的平台

优质的平台绝非大型企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大公司不一定好,很多中小公司更有广阔空间。

大公司就业看产品线,产品是否赚钱,使用的技术是否新。

小公司看团队,例如雷军的小米当初也是 20 几个人起家,所以小公司要看他的创业团队,合伙人背景。

大公司的陷阱一

去大公司有很多好处,例如给职业生涯镀金,平台大,空间大。但是条条款款的规矩也多,也有很多弊端,大公司也一样会有人员流动,离职的员工不一定都是能力问题。

去大公司的风险是,你被分配到老产品线。例如你进入鹅厂,被安排维护 QQ 空间,这是互联网上一代产品,如今已经没有多少用户,但是仍给公司带了一定流量,所以需要有人维护,老员工能甩手的甩手,于是交给新人。你需要学习大量的过时技术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些技术只会在该产品线上使用。一旦你学会了这些技术,很好的胜任该工作后,维护老产品是非常安逸的,你可能就不想在改变了,不再学习新技术。

直到某天这个产品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公司决定砍掉这个产品线,很大的可能是连同这个产品的人一起砍掉。此时你才意识到危机,为时已晚,你的年纪再去学新技术,已经没有竞争力。

大公司的陷阱二

大公司的岗位划分很细,分工明确。团队的每个成员可以看成是颗螺丝钉,项目被切成无数的小碎块,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这些被切的粉碎的功能点,根本接触不到整个项目,只能窥视到项目的冰山一角。

同时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平台,员工的工作是建立在这个平台基础之上的,一旦离开这个平台,失去了他们熟悉的工具,寸步难行。

你在大企业学到技术,小企业是用不了的,即使是友商公司也用不了。更换平台就是重新开始。

大公司的陷阱三

漫长的晋升之路

公司的人力资源会经常跟你谈到职业生涯与规划问题,但都是扯淡的职业规划。他们无非是给你画个饼,说的很好听,通常有两条晋升路线,你可以向管理方向或者技术方向发展。

管理路线:团队领导 -> 项目经理 -> 项目总监…

技术路线:初级攻城狮 -> 中级攻城狮 -> 资深攻城狮 -> 架构师 -> 技术总监……

如果你在这个企业一直干下去你发现,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从底层向上爬非常非常困难,一旦公司给你定位,你就在位置上好好干活。

每年一次的调薪不痛不痒,所谓 KPI 无法激发员工的创新也跟升迁关系不大,管理层更多还是以空降为主,从基层提拔痴人说梦。从基层做起那是骗小孩的,虽有成功案例,但屈指可数。机会渺茫,建议你不要押宝在上面。

能够得到提拔,也存在很多因素,如人际关系,表现自我,能力方面等等,否则你就是职场沙漠中的一粒砂子,与其他砂子混在以前没有什么不同,同时也被埋没。

像鹅厂,劳厂,福报厂这样的企业每年也同样有大量的人员流动。这些大企业岗位多,总能给你找到合适的岗位,所以主动裁员不多,离职的员工多半是被逼主动离职,原因无非是薪水待遇,发展空间(薪水涨幅有限,上升无门),不一定是能力的问题。

小公司的陷阱

很多公司应对加薪通常采用加冕头衔的方法来回避¥¥¥,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头衔爆发的年代,3 年工作经验就是项目经理,架构师,总监……

我经常面试程序猿,NB 哄哄很自豪的说我在 XXX 公司做 XX 经理,来你们公司起码也是 XXX 吧。给头衔不加钱,也是很受用的。

第一个九年计划

职业生涯打怪升级,我来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每个人所走的路都不同,只能借鉴,无法复制。

333 职业规划:

3 年起步,所有攻城狮都无法避免这个 3 年的迷茫期,你要找到合适你的领域

3 年巩固,照着方向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

3 年产出,你可以用你所学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前面 3 年,这个阶段是企业选择你,择业首要考虑的是能学到知识,有机会能学到知识,能条件能学到知识,有时间给你学知识。没有条件自己要会创造条件。

中间 3 年,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知识积累了一些,这时你要考虑选择企业了,你与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要考虑怎么最大化谈¥与待遇,其次是要能够有学习空间,但三个条件是发展空间,发展空间不是最主要的,你可能会跳槽几次才能找到更适合的。

后后 3 年,这里我就不写了,到了这个年纪你应该对自己更了解,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接着,考虑未来 10 年的规划,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即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不在仅仅关注技术,开始涉足方方面面,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投融资,行业应用,商业模式。

netkiller:外出旅游「买相机」还是用「手机」拍照?16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把副业做大

“当年明月” 在做公务员的同事写了《明朝那些事》,刘慈欣在做电工的时候写了《三体》。

利用爱好赚钱:

  1. 例如我爱好摄影,经常兼职拍摄赚外快
  2. 我的一位美女同事是项目经理,她兼职做古筝家教
  3. 我的一位做测试的同事通过写书赚钱

很多人说我没有什么爱好,那就做你最熟悉的,利用掌握的技能赚钱:

  1. 写技术博客
  2. 制作教程课件,成为讲师,入住网课平台
  3. 接一些小程序,APP 开发
  4. 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自媒体:

  1. 写公众号,打赏 + 广告 + 推荐 + 第三方广告
  2. 写知乎,好物推荐
  3. 小红书,带货
  4. 闲鱼,淘宝

投资理财

前提是你得有钱,否则……

投资理财重点是,资金占用率和周转率

基金是我们上班族最好的投资方式,股票我们没时间盯盘。

总结

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就是自己的战略战术规划,把自己放在时代背景下,审视自己的未来,否则就会失去方向,等到你发现,为时已晚,而且可能已经被社会抛弃。 所以别人通过谋划才能成功,你都不谋划怎么能成功?大家要建立自己的战略、探讨提升的路径,力争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得益者。

职业规划的目的不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点,向上晋升,而是为自己的未来布局好提前实现财务自由。

知乎用户 Skyline 发表

其实这现象并不单存在于 IT 或者说开发

很早在制造业中,已经存在这个问题,即所谓的掐草尖。大致上表现 “低级” 岗位不会对你的经验买单,人家只要最好的黄金十年即可,况且你也受不了那个待遇。“高级”岗位僧多粥少,况且你所谓的经验可能也不太合适新东家,所以文中说自己是核心技术骨干,“核心”二字可能代表你的麻烦。越是大企业间互相跳越有可能碰到这个问题,因为企业越大分工越细且越死板

IT 独有特征并不是 “掐草尖”,而是技术和模式迭代快。

国家政策可以干预,但不可能彻底改变。因为这终究是行业发展和人力市场供需关系决定。所以,做技术做到死的未必不可,但最好还是要留条后路比较好。

知乎用户 Twinsen​ 发表

这是给资本定义的职场 35 岁现象

人口红利带给人才市场很大量可选择空间。

在没有进入高精尖的行业范畴之前,可批量可复制的工作领域,资本当然想聘用 18-28 岁的青年人群。毕竟,用工成本低,思想单纯,洗脑容易,精力充沛,没有太多家庭牵挂……

35 岁之后,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已经在行内积累经验、能力和生存资本,否则,职业标签已经树立,要转换赛道再来的机会还真不是那么多!

生活很艰难,但生活仍得继续!

目前市场资本定义了这个年龄段,但不能自己也奉行这个定义来定义自己!

大白话来说,就是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边先生存下来,边学习努力增值自己。

毕竟,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

知乎用户 P 先生的地产观​ 发表

不管 35 岁危机是不是真实存在,但是最近被媒体炒得也是人心惶惶了。

前阵子,也正好有个 35 岁的朋友失业了。聊天的时候她奉劝 30 岁的我,要为职场早做规划。

之前我也面试过 2 个 35 左右的人,之所以只面试过两个,是因为绝大多数 30+、35 + 的人都在简历关被毙掉了。

面的这两个人,他们的状态截然不同,也许正好也代表了两种 35 + 的职业状态。

A:单身青年:经验丰富,认知深刻,简历中的过往有着太多用数据说话的辉煌战绩,有着多年的团队管理经验。
B:已育妈妈:思维固化,学习滞后,说的仿佛是上世纪的语言,一度无法与面试官沟通。

最后这两个都没有面试成功。

原因是:

A 的能力超过他面试的岗位,而更高岗位没有空缺。

B 可能更多的时间用来带孩子了吧。

面完之后确实很惋惜,我不知道等到我 35 岁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会面临什么?

通常在企业眼里看来,35 + 的职场人,成本高、服从性低、学习能力 & 执行能力 & 体力相对更差。

35 岁被职场淘汰也许是个定局。

所以,上班的时候,别一门心思替别人挣钱了。

及早未雨绸缪吧。

知乎用户 大东运营 TALK​ 发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凭借我作为一名 IT 行业从业人员的多年工作经验。这位软件开发人员就是业内著名的 crud 程序员。也就是就会操作数据库进行增查改删的程序员。这种在业内是废柴的代名词。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

打个比方,我是一名今年 45 岁的财务人员,精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于卡西欧计算器平台的操作有二十年的使用经验。还考取了多个卡西欧计算器速算比赛的证书。期望月薪 1 万。

你觉得你要是个老板。你要吗???

知乎用户 lu luce 发表

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以劳动为荣了?

人家只需要年轻力壮好忽悠的,毕竟他们还以为现在是 20 年前,只要敢拼就能赚钱

劳什子动,年轻就是资本

什么技术积累什么老师傅

闪边玩沙去

知乎用户 须川亮 发表

“35 岁现象” 是人口红利的结果,随着人口不断减少,“35 岁现象” 会慢慢减弱最终消失。

“35 岁现象” 的核心逻辑是,“35 岁以下便宜又好用的劳动力多的是”。

2019 年开始执行中考升学率 50%,2027 年开始本科毕业生必然断崖式下降,我预计缩水 30% 以上。

到时候就会慢慢变成 “45 现象”、“50 现象”。

等等,让子弹飞几年。

知乎用户 陆离先生​ 发表

说到精通,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吧?!为啥很多人都在说不能说勒??!

本人擅长 Ai、Fw、Fl、Br、Ae、Pr、Id、Ps 等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精通 CSS、JavaScript、PHP、ASP、C、C++、C#、Java、Ruby、Perl、Lisp、Python、Objective-C、ActionScript、Pascal 等单词的拼写,熟悉 Windows、Linux、OS X、Android、iOS、WP8 等系统的开关机。

精通文章的复制与粘贴,曾在人人影视下载过各种美剧与电影的字幕,多年翻墙出学校去网吧通宵上网风雨无阻、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论,与中国移动、中国国石油等 500 强企业有密切的业务联系,本人与马云、马化腾三人的资产总和足以撼动亚洲经济,每年定期参加总金额高达千亿的双十一电子商务活动。请问需要我这样的人才吗,急,在线等。

知乎用户 穷码农​​ 发表

这问题很奇怪,要知道,职场是个很狭隘的概念,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却以职场提问。我假定这位程序员精通各种技术路线是真实的。有这能力,真是人才,把自己当人力去进行有知识基础的体力竞争。而没认识到自己是个人才,简直是对自己认识不清,心态没有跟上自己的实力,有点离谱。

实力往往伴随的是自信心,应该自然而然沉得住气,不急不躁,应该去非纯粹的 IT 机构搭建技术团队、做技术负责人,而不是让自己被规训成人形工具。

还有,你们这些媒体和舆论搞新闻的方式还是摆脱不了造议题,玩舆论 PUA 窠臼,没点社会担当。

体力才看年龄,技术与经验年龄反而可能是优势。什么狗屁 35 岁现象,轮番上阵,各种新闻炒作了多少遍了。你们要不要 36、37、38 岁…… 都来一遍?

当然,媒体本应该注意到,如果真有所谓 35 岁现象,那说明企业经营陷入体力剥削而不是管理与技术解放体力,变得呆板僵化。用得着反复炒作?

知乎用户 听月上官 发表

我今年 27,已经在为 35 岁现象做准备了。

比起怀疑事件的真实性,我觉得这种话题的热度,以及现象本身更值得让人讨论。

原文里就为什么是 35 岁门槛做出了解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 岁至 34 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 45 小时左右,35 岁之后开始下降,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这也是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候设置 35 岁为门槛的重要原因。

其实当然不只是工作时长的问题,就个体而言,随着年龄上升,身体状况和精力下降也是一种必然,这是其一;

企业里,尤其是承载劳动力最多的民营企业,需要有经验沉淀的管理岗位究竟是少数,其需求最旺盛的必然是基础岗位,而最符合企业成本考量的抉择,也必然会选择廉价而听话的年轻人,这是其二;

就宏观市场而言,源源不断输入的新鲜劳动力,是企业充足的资源池,有得选,是让企业拒绝如 35 岁及以上劳动力的最大底气。这是其三。

市场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也许到我们下一代,企业需要争抢劳动力的时代,整体环境会好转,但是现在,毕竟就算管天管地还能管年轻人出来找饭吃呢?

企业的问题同样,在有利益纠纷的前提下,存在相互理解,但不存在相互成就。

能解决问题,寻求变局的只有个人,也只有自己才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这里聊聊,我个人而言,为 “35 岁万一找不到工作” 这件事所做的准备,希望能给同样有着这样焦虑的小伙伴一点参考意见~

一、提升个人核心技能

我现在本职是做新媒体运营的,我们学习中常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叫 T 型成长,一超多强。

“—” 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 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

但是就个人而言,对这支棱起来的一竖吧,还有点额外的理解,即永远保持敏锐,触达行业的最先端的玩法。可能是由于岗位特色,永远要追逐热点,所以我会这么觉得,但是相信在其他领域道理应该是相同的。

二、寻求备选方案

这些天我总是忍不住想,万一我到时候真的找不到工作,运营岗卷出天际了,怎么办?所以我一直在琢磨副业这个事情。

现在我工作之外,除了锻炼,和小部分休憩,其他时间多花在筹备副业。先声明,我不是副业广告选手啊!那种网上教你上手日赚几百几千的都是让你交智商税的。

只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干这个岗位的,我不搞点儿自己的活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要搞点副业做做,除非是你有其他的什么资源,或兴趣爱好,能让你稳定创收,不然从零开始的话,建议还是和自己的主业挂钩。

三、定期储蓄

其实工作不工作的无所谓,只要你足够有钱。钱够了,35 岁可以主动炒掉老板!钱够了,你可以原地退休!

虽然我现在没钱,但是我现在开始储蓄,等我 35 岁真失业了,总能持有一笔积蓄,让我不那么着急忙慌地愁工作,病急乱投医吧(我属实觉得题目里的案例属于这类了)

之所以意识到储蓄的问题,还是一个学金融的朋友给我推了一本书,书里详细拆解了定投做理财,要达到这个里面所说的程度其实还是蛮难的,首先对年化有要求,其次还得保持长期投资,你中间不能将这个钱取出来,最后还得到 60 以后,对个人而言属于超长期投资了,但是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本科时期(金融专业)的复利计算问题支配的恐惧。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书写得很浅明易懂,没有兴趣的就牢记一点,储蓄!哪怕你放银行里,都要储蓄!钱!就是你的底气来源!

职场新人一学就废(划掉)系列:

01 职场新人必备高效办公软件,简直节省生命!

02 千万不能犯这些职场错误!!!!?

03 如何远离职场内耗~ 达到内心的平静~

04 职场中到底要不要跟领导讲道理?

-end-

我是殷未已,不卖焦虑,仅售希望。

职场干货 | 学习分享 | 成长路上的真实感悟

知乎用户 殷未已​ 发表

45 岁是人生的一个门槛,人到中年

35 岁也是人生的一个门槛,人生的壮年巅峰

25 岁是人生最富有青春年少,带有激情,活力的时期。

不同阶段的工作选择,45 岁,中年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已经稳固下来,

心理和心态的变化,

求稳,生活波澜不惊,很难有起伏。

干劲没有年轻人那么足。

35 岁的年轻人,事业处于中间的发展阶段,

蒸蒸日上,一般都是作为职场的中间和骨干力量。

25 岁的年轻人,干劲,闯劲,思想,创造力,活力,都是最强的时候,

作为职场人来说,最喜欢用的就是年轻人,

听话,认真,服从性更强,

毕竟刚刚进入社会和职场,

没有多少阅历,未经世事,更方面锻炼和磨练。

招收更多的年轻人,对职场的生态环境和新鲜活力的补充是必要的

年轻人的梦想,愿意去自我实现的多,不会安于现状,求安逸,

能够为职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35 岁和 45 岁的人生阶段和目标层次又是不一样的。

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工作和管理方式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多方权衡考虑之下,这个 45 岁的程序员再有技术,职场和公司都不好去考虑用他。

知乎用户 饥人谷编程​ 发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此来形容现在 IT 职场观是最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拿着那过万的工资,以为 IT 就是这样干的,却没有察觉到时代已经变了,这才是干不长的真正原因。当然了,正常人怎么会觉得时代已经变了呢,毕竟要察觉这个得掌握多个学科专业,能学个大概起码也都 30 了,很多人还没到这个岁数就已经离开这个圈子了。

其实现在中国大部分的 IT 企业与上世纪末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学会如何对接业务了,而实际上也还只是在框架下干着搬砖的活,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才会有新人强于老人的职业特征。

但是,这种模式应该不会太长久了,随着 IT 行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快速衰落,IT 从业者即将从辅助转职为肉盾,直接掌握实体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时候大部分从业者都将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自己除了精通编程之外,对具体业务并不精通,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根本干不好接下来的活。

要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就得精通 IT 行业外的产业知识,要成为跨专业人才,实现这个标准得多花时间是必然逃不掉的。在那个未来,35 岁可能只是刚到入门的水平,40 岁可能还是菜鸟,再玩消耗年轻人那套是玩不下去了的。

现在的程序员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这种底层开发只不过是为了缩短研发周期下的临时措施,未来实现自动化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你们现在的职业很快就可能被淘汰了。

知乎用户 森罗万象 发表

说说我自己。

79 年,42 岁,2001 年入行,精通 Java 和. Net,也对 Python 有一定掌握。

程序员、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技术总监都做过,在大学带过课,讲人工智能(Python)。

政府项目(OA)、上市公司(化工行业)的项目都做过,大大小小都做过。

写代码、调研需求、宣讲、实施、培训、招投标、创业,除了没赚到钱,其他都赚到了。

今年 9 月份辞职换工作,一开始自信满满的只看 40K 的工作或者离家只有一站地的公司,我住知春路,离中关村有算是只有一站地。现实真是啪啪打脸……

BOSS 直聘是沟通公司 500+,投送简历 120+,获得面试机会:2 次,面试岗位,售前工程师。

后来去了一家大兴的小公司,单程地铁加共享单车要 1 小时 20 分钟,薪资待遇嘛,还不如原来高……,好在老板为人很好,也算是行业对口,能发挥能力,干的比较开心。

所以,那些说没有墙的人,只是你们没有遇到墙而已,大多数人面前,墙还是存在的。

知乎用户 一个男人在奋斗 发表

何止是职场呢?如今 35 岁以上中年群体,连卖酒水的小广告都岀来调侃,戏弄了,如此卖弄焦虑,又有什么意义?

只要 35 岁现象不解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生意竞争者出现,生意只会越来越不好做,还有市场环境是多方面造成的,是网购,房租,失业,内卷等等合而为之形成的蝴蝶效应。

普通人经过差不多 20 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被资本无情的压榨掠夺最黄金可贵的十年青春。35 一过,就不受待见,成为职场尴尬人。

这怎么能不引起全民的焦虑?如何使人民有幸福感?又如何安心学习努力工作?

如果指望资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可能的!只有国家出手采取实际行动,才能遏制这种不良之风。

知乎用户 肺鱼思维小鱼数学 发表

在 IT 行业,人家一看你的年龄,天然就有一股无法描述的对待。

我也是程序员,我深知这个行业的套路。

公司只喜欢年轻的,喜欢加班的,喜欢会吹牛逼的。

本来现在年轻人结婚就迟,正好房子车子孩子,压力最大的时刻。

然而在这个时刻,程序员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且很多公司都跟风。

这种风气都是从大厂传出来的,带头大哥。

比如加班,比如 35 岁的限制。

其它小弟也有意思,光学大哥的不好(我认为的),不学学大哥的好(我认为的好),比如年终奖丰厚,工资高,加班有加班费。

在我看来,35 岁,是一个让所有程序员都感到焦虑的一个阶段。

面试都更敏感一些,面试官都是一个个 25 6 的小年轻,看着你的简历,好像带着一丝鄙视的眼神看着,问:你知道泛型的实现原理吗?如果让你实现你怎么做?

然后你就开始吹了。

以你吹牛逼十来年的经验,轻轻松松,甚至内心有点鄙视对方,菜比问题,一看就是一只菜鸡,但是你表面又要微笑,因为你怕对方对你印象不好。

对方也在想,老油条可以啊,不过薪资要求比我都高,先这样吧,当个备胎选择。

于是你就回去等通知了。

如果有朋友内推会轻松很多,自己面试就困难一些,并且会碰上很多奇葩的面试官。

在技术上程序员又有一种天然的自信,感觉自己才是天下第一,面试官都是垃圾。

所以表现的谦虚一些,留个好印象,说不定能增加面试概率。

还有很多公众号,各种 35 怎么办的文章,点进去都是卖课程的广告,割你韭菜。

可见 35 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槛。

有的公司甚至于以公司内员工 90 后 95 后的人头率多少为卖点,吸引年轻小伙子加入。

所以 35 45 的你,很难脱颖而出。

我也有一些奔三的师哥们,很多人已经开始找出路了。

考公务员,合伙创业,搞副业,各种路子,多线程发展。

因为他们知道,程序员这条路已经快到头了。

虽然依然可以往下走,但是艰难,如果有更轻松的行当,谁又愿意天天 996 呢。

知乎用户 猿规​​ 发表

回答中很多说这个程序员是假的,我不能判断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程序员,但**【35 岁现象】**这事确实值得我们讨论。

说实话。35 岁以后还能干些什么?我想我们大多数社畜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焦虑。

一些朋友在工作几年后都纷纷选择考公,就因为工作稳定,大家很怕到了 35 岁这个临界点会被企业辞退,然后很难再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了。

宇宙的尽头果然是考公。

有和身边一些程序员朋友和家人聊过这事。

一位朋友曾说虽然程序员这个工作相比于其他一些职业来说要赚得多些,但钱难挣屎难吃,他们经常不分工作假日地忙,甚至有时候没时间陪老婆孩子。

在这种状态下,还必须不停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避免不被淘汰。很多时候显得力不从心。

并且,随着干得时间越长,什么颈椎病、腕关节炎等职业病是比较常见的,干了几年后的人,不会像刚进入互联网 IT 行业的年轻人,一腔热血,满身使不完的劲了。

这也是为什么企业招聘时总是要求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原因之一,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年轻人身强力壮,又没老婆孩子需要照顾,能加得了班,也很听话,工资还相对低些。

面对这样的现状,一些程序员朋友除了选择考公外,还有的选择移民了。移民后也能找到老本行的工作,不用经常加班,也不用太过担心大龄被辞退,只要技术好,年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也有的移民后不适应国外的生活,还在纠结着要不要回国。

以上,看完了请支持下哦~

注:图片如无特殊标注,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侵删。

加拿大小枫叶

83 次咨询

5.0

16282 次赞同

去咨询

延伸阅读:

在加拿大做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北美(加拿大,美国)IT 程序员是青春饭么?国外的公司都是如何对待大龄程序员的?

我的专栏**【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小枫叶聊留学】**不定期更新实用的生活、移民等资讯哦!

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小枫叶聊留学

最后,码字不易,你的 “▲” 就是给我的最好鼓励,感恩~

知乎用户 加拿大小枫叶​ 发表

前阵子有一次周末回公司加班,中午的时候和几个老同事然后聊天。所谓的老同事,是指四十岁上下的几个同事。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聊起最近一些年轻同事被挖离职的事,相互问一下都说最近两年已经很少有猎头联系了,放在常见那几个平台的简历也少有人去搜索浏览。因此一个四十五的人在求职网站撒网每个面试机会一点也不奇怪。

人的工作能力会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提升,但这个提升与工作年限的对应关系绝对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一条逐渐趋于平缓的曲线。

这个通过观察我们的生活经验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开车五年的司机一般比刚开一辆年的司机开的好。但大多数开了十年二十年的司机和开了五年的司机没太大的区别。除了个别的疑难杂症,一个四十多岁的主任医师和一个接近六十岁的主任医师差别也不是很大。或者可能还反应慢一些。

既然一个三十上下的人和四十多岁的人能力都差不多,为啥企业要选一个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过了三十五岁或者四十五岁就不能离职,离职后就找不到工作了。而是说你得对自己的定位要有一个转变,找工作的方法也要有一个转变。

职业定位的转变,拿程序员来说,你到了这个事实上不了一线,你可以考虑上二线。比如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教育学院之类的。找工作的渠道方面,到了这个岁数还要考 hr 在招聘网站筛简历,一般是筛不到了。主要的还是靠你个人的人脉和行业知名度。二十岁靠努力赚钱,三十岁靠经验赚钱,四十岁靠人脉。这个总结是很到位的。

知乎用户 微风小镇​​ 发表

真假不论。

单纯的 35 岁现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单纯从招聘的角度看,因为年龄摆在那里,学历会贬值。没什么特殊原因基本不会去找他面试。哪怕他的简历写得天花乱坠。

而在实际工作中,年纪大精力差,特别是很多老油子,管理难度大,很多人也不倾向用。

但也不是 35 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而是收入模式改变了。排除没有能力的人,经验可以卖钱。外包可以做,分包可以做。比起每天上班打卡或许还轻松一些。

用我自己举个例子,行政和人力资源,也有一些小企业会需要我去帮忙,在那里我就是顾问形式,在老板不熟悉的领域掌掌眼,带带路,每个月的顾问费也就是老板请小半个工人的工资而已,我轻松老板也轻松老板下面的员工也有个有经验的人可以请教,更因为我是外聘的,多了一个缓冲,何乐而不为。

知乎用户 轩爷 diedcat 发表

其他题主的想法都有点狭隘了。

我认为,假如一个人到了 45 岁还拿着简历到人才市场上找工作,和年轻人竞争,真的是一个很让人悲伤的故事。

这个人要么是工作能力不足,要么是人脉不足。

我朋友中程序员很多。

第一个是 72 年的,现在石家庄。他是最早那批学计算机的,双非学校毕业。准确的说是一个地级市的大专毕业的。

我对他很熟悉,十几年的老邻居了。

他刚毕业的时候在网络公司做系统集成,说白了就是组网。后来公司转型做软件外包,他就从最基层的程序员一路走到了项目经理

后来他所在的公司倒闭,他去我们这边的软件园干了两年,公司规模小,没什么大的起色,他就跳槽去了北京,从小公司做起,做了几年就当上项目经理。

后来发现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又到了该要孩子的年龄,就退回了石家庄。

但因为这个人口才很好,业务水平又不错,所以积累了一些工作伙伴 / 客户,有的能和他一起做项目,有的能给他拿项目,于是他在快 40 岁的时候辞职了,回家边工作,边带娃。

他现在 49 岁了,仍旧在家做自己的项目,主要工作就是写软件代码。工程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分成几个模块,和几个朋友远程一起完成。

有时候见到他,我会和他聊几句(因为我以前也在网络公司和软件公司做过几年),他经常要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方出差,有好几个合作的甲方老板都邀请过他去上班,当项目经理。

他说,广州有一家公司给的条件很优厚,提供车、房,薪水也高。当时他们全家都有点动心了,后来考虑到孩子上学,就没去。

他目前仍旧在家接项目,写代码,做自由职业。最近又在离家 500 米的地方租了办公室,说在家工作孩子有点吵,没办法专心。

他的作息时间和上班没什么两样,也很少加班。经常能看到他下班后去接孩子放学,然后买菜做饭。有时候家里没什么事,他晚上就跑到办公室继续写代码。

他这两年到底挣了多少钱我不清楚,因为他很低调,问也不说。但肯定是挣到钱了,因为前年刚刚换了一辆新车(之前就有一辆,换了个好的),而且他老婆一直没有上班,前几年还又要了二胎,两个孩子上的都是我家附近不错的私立小学和幼儿园。

我另一个当程序员的朋友是 77 年的,西安交大化工专业的,毕业后到化工厂干了三年化学相关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三年的工作经历就像是一个笑话,其中的苦累只有他自己知道。

实际上他很喜欢计算机,只不过当年分数太高,在 985 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和普通 211 的计算机专业中选择了前者。

不过学霸就是学霸,人家利用在工厂的时间自学代码,三年后直接转行到北京做了程序员。

一开始也是在小公司,慢慢跳到世界 500 强。

后来因为家中变故,不得不放弃事业,在北京找了一个相对稳定但收入不太高的工作。

放弃事业对他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他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功成名就,甚至有的已经是大银行的分行长了。

他今年 44 岁了,现在北京某部下属工程单位的计算中心当主任,无编制,年薪 30。

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同学中混的最差的。

好在这个工作相对自由,从来不加班,几乎也不出差,能很好的照顾家里。有工作的时候就忙会儿,没工作的时候就刷刷知乎,写点东西,目前考虑出本历史相关的书(他对计算机和历史都很有兴趣),已经写了 100 多万字了。

他考虑到想要升职或者挣大钱已无可能,就在把工作做好的同时,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同时用业余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目前过得也算是滋润。

看到评论区看到人脉就想吐…… 我不得不解释一下。

我就说个真相。

很多高端职位都是朋友推荐的,毕竟知根知底。

而这个人脉不一定就代表着走关系,靠家族背景,也可以是你的同学,你的好友,靠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吸引过来的那批人。

我在工作的这些年里遇到过很多愿意带我一把的 “贵人”,他们能力比我强,位置比我高,愿意拉我一把,一是看我人品不错,值得信赖,二是觉得我工作能力尚可,能助人家一臂之力。

这就是我说的人脉,真的别想歪了。

还有人在评论区说,希望我不要遇到没有工作能力,没有人脉找工作这种情况。

实际上,我早就遇到过了,只不过还没到 45 岁。

2 年前辞职的时候,我就遇到了中年女性在人才市场上投简历的窘境。

当时我心里觉得特别悲哀,因为我的两个闺蜜都基本上实现财务自由,快乐的在家当家庭主妇了。她俩一个是父母有有钱,一个是嫁的好。基本上在我们的小群里,话题无非是美容、旅游、孩子。

而我既无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能养活我的配偶,当时穷的只剩下债务,一切都要靠自己重新开始。

实际上我当时很懒,再加上抑郁,拖了好几个月都没投简历。真的是非常不想投简历,因为我自己做过 HR,我很清楚我的年龄、职业在石家庄市场上几乎没办法找到工作岗位。

我是搞管理咨询的,房地产行业相关,石家庄根本就没有类似的企业。虽然北京有两家企业邀请我去(以前的同事跳到了那家公司并且推荐了我),但我真不想在外地漂着了。

而且我很清楚,以我当时的精神状态,我都不一定能在公司干够三个月,很有可能很快就被干掉了。

我当时精神状态真的非常非常的差,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对不起全世界的人,每天就想着自杀这件事。

实际上我当时的状况非常的不好,简直是糟糕透了。糟到什么地步呢:

1、精神状态很差,几乎不想生存下去。身体状况也很差,有时候眩晕症会发作,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看着旋转的天花板。

2、孩子的父亲失业,我用我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车,让他跑滴滴,没给自己留一分钱,还借了我弟弟不少钱。当时我已经身无分文,只能靠花呗度日。

但就在我辞职回家半年后,他提出了离婚。其中的原因我不想多说,毕竟我们已经离婚,没必要再说太多。大概是他无法忍受我当时的状态吧!

3、我找了几家当地的企业,都以年龄为由拒绝,包括两三个朋友介绍的工作。也有一两家我能去的本地企业,但情况都不是太好,工资低或者工作环境不好。

当时邻居大姐想拉我去跑保险,我直接拒绝了。我本身做技术出身,销售不是我的长项,不适合我。

我当时的状况绝对已经是人生谷底了。

好在我没放弃。

我当时每天去菜市场会路过一家房产中介,经常能看到他们在门口跳激励舞,其中也有一些中年人。

我当时对自己说,怕什么,大不了我去当中介。反正只要能卖的出去房子,人家才不看你的年龄呢!

因为我本身是地产行业出身,卖房子我还是能卖出去的。实在不行,咱往外租也能挣中介费啊!

好在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看了很多书后想出了自我治愈的方法——靠种花种菜来修养生息。

我很清楚,**人会让我失望,但植物永远不会,只要我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于是我在郊区花一千多块钱租了一块土地,开始种花种菜种果树,重新开始我的生活。

而北京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我选择了继续留在石家庄。

后来休养生息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每天早晨都去打理我的花园兼菜园,几个月下来,自我治愈的成果显著,我的精神状况好了很多,并且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另外一个 “贵人”,带我进了自由职业这个圈,做了一个自由撰稿人。

事实上,我也没有想到,我多年的爱好救了我。

我从小喜欢写作,在知乎已经写了 2700 多天了…… 最初加入知乎的动机很不纯,就是想骂领导发泄不满,结果没想到越写越上瘾,竟然坚持了下来。更没想到文字竟然给我带来了收入!

记得去年刚刚接到稿件单子的时候,写 3000 字才能拿到 300 元,但对于当时欠了一屁股债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大笔钱。

好在我比较勤奋,接了 20 多单,第一个月就挣了 6800 块钱。

实际上我当时仿佛做梦一样,真没想到我的文字还能换钱!然后我信心大增,开始真正从事专职写作。如今算下来整整一年了,我的稿费也翻了十倍,收入也高了很多。

后来知乎城市 - 石家庄分站成立的时候,领导邀请我去工作,我嫌工资给的不够,没去,哈哈~ 实际上人家开的薪资已经是这个城市的高工资了。

所以有人私信我说 “希望我不要 45 岁时也去人才市场求职” 的时候,我想,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了。

我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我经历过的最好的状态。

我有着朋友羡慕的各种自由——时间自由、单身自由、工作自由,下一步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财务自由了。

好吧,闲扯了这么多,说重点:不卖课!

哦,好像拿错论点了…… 换一个。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 45 岁的时候不至于被扔到人才市场去。

不一定要当项目经理,只要有一个能让你安身立命的技能就可以,甚至你可以把你的爱好拿来挣钱。

真没必要太狭隘的纠结于年龄、工作。

把思路放宽点,早做准备。

实际上大部分人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看完我这篇回答,该吃吃,该玩玩。只有少数的有心人会去思考这背后的底层逻辑,然后考虑自己的目标。

我知道,有些人喜欢一开始选择最舒服,最好走的那条路——每天工作虽然敷衍一下,下班后打打游戏,然后躺平刷刷视频。但走到后来会发现路越来越难走,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小。

如果一开始选择了最难走的路,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学习,成长,到最后会发现,路会越走越容易。

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你自己选。

共勉。

如果觉得我写的对你有用,欢迎点赞 + 关注,感谢。

知乎用户 唐宝儿​ 发表

不知道是《每日经济新闻》的编辑太水;还是故意把话题往性别对立、职场天花板等热门问题引导,正好迎合了水乎如今为了流量甘愿做情绪问题下水道的战略,因此成为了热榜第一名的问题。

问题本来就问的有点莫名其妙,45 岁的人找工作没有面试机会,和 “35 岁现象” 有什么关系?是找工作找了多久?应聘的都是那些职位?职位和简历的匹配度如何?关键信息都没有就很搞笑。更好玩的是,即便这样简单的信息勾连,特意变成提问的方式,热门问题和原来的个人所提问的问题、以及描述的信息也出现了偏差。

首先,原本的提出者说的很清楚是 “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因为前面有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描述,被提炼之后,感觉就是 “精通各种软件技术体系” 或者“精通计算机技术体系”,是不是范围一下子就扩大太多了?再说回 Java,作为一种编程语言肯定是主流之一;但是,正如程序员当中 “那种语言是最好的语言?” 这个问题最容易引起争议一样,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难道 PHP 就不香吗?主流核心的 C + 难道不够简洁通用柔性强吗?更别提还有一些小众的偏向于理工的古老语言,比如 Fortran,现在还没有消失,甚至一些气动计算引用的算例还在引用 Fortran66 版本的程序;要知道 Fortran77(1977 年发布)是个比较大的里程碑式改进版。

45 岁和计算机专业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今年 2021 年,那就差不多是 1976 年生人(根据是否采用虚岁计算可能会略有差异);正常情况下是 1994 年开始上大学,Java 的初代版本发布与 1995 年,那个时候国内的大学刚刚开始试点扩招,毕业不包分配也是刚刚开始试点所谓的双轨制,计算机专业本身分为偏向软件和偏向硬件两个方向。当然,如果一直在业内工作学习,数学和逻辑电路够强,也无所谓起点是什么,主流的技术都会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不过 Java 基本上后来学的手艺,毕竟当时更加主流的微软的 Visual 工具包。

然后再说职业系统内的技术能力,和文字描述方面的细微差异,“技术体系” 这个词本来就很讲究。比如做质量工作的,至少就先分一下是做体系的,还是偏过程的。精通某一种技术体系,通常并不能算是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薪水比较高)的得力保障,比如说我精通 TS16949 体系,也许在汽车行业只是认证工程师的入门要求。更大的技术标准和体系,我相信没有人说自己精通 ISO、DEN、EN 体系的吧?航空业号称自己精通 NEDCAP 的倒是有,也属于少见的类型。

另外一个相关的因素,就是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并不是很多职业或者岗位不需要年龄大一点的人。更重要的是很多岗位本身的技术深度不够,不需要太多的资深经验,无法给资深的人提供更高的工资。年龄相对比较大,自身的人需要通过带团队参与管理工作,来提升自己对企业的价值。另外一个方面因素就是如果需要在同行业创业,或者另起炉灶,对于个人技术的偏重到底有多重?

对于依赖本身个人技能很强、而且很容易出现结果,结果很容易判定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厨师、医生等等很多工作本身就是很容易进行个人创业的,年龄大一点其实无所谓。但如果一种工作岗位本身就是在大公司需要多人协同,才能体现出不同的手艺和技能技巧,那就往往不太适合于创业或者另外找工作。

知乎用户 Wang Elk​​ 发表

逛了下问题下的回答,很多说程序员是假的,这点不好考证,直接抛开,仅谈职业上是否有超年龄歧视这一现象。

现在的职场大概是这样一种情形的。当一个人达到一定年龄时,如果是出去应聘的是基础岗位,一般企业是不会要的。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记得刚毕业那会儿,那时候应聘了一个公司上班,然后公司的人基本都在 19 到 25 年龄段,经理的年龄稍大一点,27 到 35 的样子。有一天来了一个面试的人,年龄 32 岁,在面试的时候人资经理也没说啥,等面试完后面试的人走了,人资经理就跑去问问具体招聘的工作人员,说这么大年龄的招来做啥,面试之前没筛选过吗?言下之意其实大家都清楚,就是面试的人员太大了,直接不招。因为本身是基础岗位,其实更青睐年龄较小的人。

这里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年龄较大了,但是他面试的岗位不是属于基础岗位,而且在各大招聘平台,他是属于优质简历以及优质打工者的人又是另一种景象。这一类人通常是会被招聘网站纳入人才库的,企业方需要用人时会委托招聘方,招聘方会通过筛选资料向企业方推荐。不管是基础岗位还是中层高层岗位。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应聘人员年龄已经超过 35 岁了,但是身体健康情况良好,有着丰富的地推经验,由于家里突然有事辞职回家处理事情耽误了半年,有一天某大型企业需要招聘一个地推人员,给的工资相当高,但是要求就是从事多年地推工作,有着丰富的地推经验,这时候招聘网站就会将这个人员推荐给企业方。这一类基本就是专项招聘一样。一般是由各个招聘网站的猎头进行跟进的。至于高层,或者特别的技术人员,那更不用多说了。基本都是属于各个企业争先争取的对象,哪怕是还在工作中。

我们经常看到的某某企业经理跳槽到另一企业负责某某方向的工作就是属于这一类。

但说实话,它本质上跟应聘基础岗位有着显著的差别。一强调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二强调了应聘人员的专业性。

所以说,一个打工者,在工作多年如果没有在一个行业有一定名气,仍是出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的话,或者说只能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基础工作,包含基础技术工作),确实会被企业直接拒绝。

一方面企业会考虑团队的年龄氛围,二来年龄较大的应聘者对于工作的期待值较高一些。如果说一个年轻人找工作不担心年龄能不断试错的话,大龄应聘者则不能。很多大龄应聘者有着家庭,他们不能试错,所以找工作的时候期待值就会更高,比如工资要求。而年龄小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少就少点,先做着,不开心直接炒老板鱿鱼。出于这样的考虑,反正年龄大小都能做这份工作,那为什么不招一个更年轻的呢。

知乎用户 无歌 发表

如果互联网平台公司按照超投必投机制设立的国家级三分办

(三次分配办公室,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国务院跨部门办公室,类似扶贫办),

平台新招 985-211 毕业生一个需要缴纳公益创投基金 9600 元 / 人(以腾讯员工月薪 8 万)

职场对 35 岁以上劳动者会这样不友好吗?

强烈建议设立国家级三分办!

为了共同富裕,建议国家像消灭贫困设立扶贫办一样,设立三分办,即三次分配办公室,规范先富带后富,合理调节个别单位、个别人员的过高收入;三分办下辖设立天道的公益创投基金,给全国各地后富的青年,发财致富的机会,避免他们内卷、躺平。

一、三分办要干什么

互联网工资这么高,甚至腾讯人均月薪为 8.06 万元,都不是三分办的菜。

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的纳税贡献,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了:

2020 年,华为营收 8941 亿元,净利润 646 亿元,纳税 1010 亿元,纳税额为营收的 11%;

2020 年,腾讯营收 4821 亿元,净利润 1598 亿元,纳税 200 亿元,纳税额为营收的 4%;

2020 年,阿里巴巴营收 5097 亿元,净利润 1493 亿元,纳税 366 亿元,纳税额为营收的 7%。

腾讯、阿里的纳税比华为少,也不是三分办的菜。

三分办的菜一是,像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厂大股东,在股票、股权套现退出时,每次退出金额的千分之一作为三分办下辖天道的公益创投基金的虚拟股本金,只有分红权、指导权,没有所有权、主导权、懂事权;

三分办的菜二是,像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厂、大股东,在利用公众银行、债券、金融融资等公众资金,投资其他公司或新设立公司,每次投资金额的百分之一作为三分办下辖天道的公益创投基金的虚拟股本金,只有分红权、指导权,没有所有权、主导权、懂事权;

三分办的菜三是,像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厂大股东,在利用当地土地资源,投资其他公司或新设立公司,每次投资金额的百分之一作为三分办下辖天道的公益创投基金的虚拟股本金,只有分红权、指导权,没有所有权、主导权、懂事权;

三分办的菜四是,像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厂大股东,在招收全国 985/211 毕业生的人力资源,超过招收总人数 50%(反对大厂人力资源全国掐尖),每人次年薪平均金额的百分之一作为三分办下辖天道的公益创投基金的虚拟股本金,只有分红权、指导权,没有所有权、主导权、懂事权

例如 2021 年腾讯招聘 5000 人, 985/211 毕业生 4500 人,其中 2500 人免三分办公益创投基金征收,其余 2000 人 X 年薪 96 万 / 人 = 192000 万,需要三分办征收腾讯 192000 万的百分之一,1920 万,作为人力资源公益创投基金,以补贴腾讯挤占其他中小微企业招收 985/211 毕业生的损失。

腾讯不想出 1920 万人力资源公益创投基金,怎么办?

请招收招聘 35 岁以上经验丰富大哥、或者足够数量的非 985/211 毕业生,自己培养,

也给大多数非 985/211 毕业生进大厂的机会。

国家也不会吃亏。

二、三分办的理论基础

三分办的理论基础,是源自老子《道德经》张弓效应的超投必投机制。

超投必投!

为什么土豪的超级投资,

必须部分投资于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

这要从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的相互关系说起。

1. 马太效应是越富越发财,赢家通吃!

土豪的领地,物产丰富,生活着打工的普罗大众;除了土豪,还有三个大主管,帮助土豪管理着打工大众,他们分别是张盖茨、李巴菲、王保长

一天,土豪要出远门游学,把三大主管叫了过来,按照他们平时的能力,精明的土豪分别给了张盖茨五千银子、李巴菲三千银子、王保长一千银子,要考验他们资本营运的能力。

张盖茨拿了五千银子,组织技术团队开发游戏软件卖给普罗大众,

一年就赚了五千银子;

李巴菲拿了三千银子,组织生产销售团队把食品饮料卖给普罗大众,

一年也赚了三千银子;

但是王保长害怕失败血本无归,

就秘密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那一千银子埋了起来。

一年后,土豪回来了,三大主管向他们的老板汇报工作。

领了五千银子的张盖茨,带著那另外的五千来,说:

“老板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土豪说:“干的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大主管,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更多事派你管理;给你五千股份期权,可以进来董事会,享受你作为老板的快乐。”

领了三千银子的李巴菲,带著那另外的三千来,说:

“老板啊,你交给我三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三千。”

土豪说:“干的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二主管,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更多事派你管理;给你三千股份期权,可以进来董事会,享受你作为老板的快乐。”

领了一千银子的王保长,带著原来的一千银子来,说:

“老板啊,我知道你是一个铁石心肠,恨不得一本万利,三两骨头也要熬出二两油来的主,我害怕血本无归,就把银子埋在地里。你看,这是你给我的一千银子!

土豪闻言大怒:“你这又恶又懒的笨蛋!你既知道我是恨不得一本万利,三两骨头也要熬出二两油来的主,为什么不把银子存到银庄,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于是从王保长手里夺过那一千银子,交给了那有一万银子的张盖茨,并且解释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土豪从王保长手里夺过那一千银子,交给有一万银子的张盖茨去继续经营管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机制,就叫马太效应;只有这样的机制,土豪的财富、公司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才会在像土豪、张盖茨、李巴菲这样有才能人士的手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马太效应更残酷更进一步的剥夺现象是,王保长、普罗大众等工人挣了工资,有了点钱,转眼就会被土豪通过高房价、高房租、游戏、食品、饮料等方式夺走,充分体现应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2、张弓效应是越穷越要拼,爱拼才会赢!

张弓效应的来历,以及张弓效应与马太效应的相互作用机制,

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云: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用现代大白话说就是:

大同理想社会的法则,不就像开弓射箭一样吗?瞄准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向上抬高;力道大了就减小一些,不够就补足一些。理想社会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张弓效应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市场马太效应有效率,政府张弓效应显公平;张弓效应机制追求的是发展机会的公平,那是社会组织者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和裁判市场行为该干的事儿,从而根据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制定有关法律、政策,让普罗大众得到创新创业的能力锻炼、经验积累、创造财富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越穷越要拼,爱拼才会赢!马太效应追求的是财富积累和市场要素配置的效率,**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那是市场的事儿。理想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府机会公平的张弓效应与市场效率的马太效应的和谐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大同理想社会。所以,张弓效应是对马太效应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更多超投必投构想,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如何看待腾讯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员工突破 10 万人,人均月薪为 8.06 万元?互联网工资这么高?超投必投:经济发展倍增机制,负反馈超投必投!2 赞同 · 0 评论文章超投必投:股市先富带后富:引富扶贫的共同富裕机制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国家的顶层设计是:要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股市、楼市,是一部分人首先暴富起来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地方,更应该有一种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让他们通过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回馈社会,实现 “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 的目的;这种机制就是,一种源自老子《道德经》张弓效应的超投必投机制,一种值得期待的先富带后富机制。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就知乎反复出现 35 岁职场热榜来看,整个职场环境,对于 35 岁以上的社畜真的非常不友好。

为什么整个社会都要不断打压这个年龄段的职场社畜呢?

进入职场 10 年的人,基本专业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为什么还会被职场嫌弃呢?

正因为专业知识扎实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会被嫌弃。因为资本家不愿意开出更高的工资,同等条件下,招聘年轻才毕业的员工,可以支付更低的工资,事情大概率也还是能够完成,虽然可能中间会有纰漏,只要把控好,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钱一样赚,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人力成本呢?

年轻才毕业的程序员也别高兴的太早,等到职场新人的身份过去,干到 35 岁的时候,就会同样面临被淘汰出局的下场,后浪不停。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一个很明显的社会问题。

35 岁以上的男性,本身就背负着三座大山:父母、子女、房贷。

父母老弱病了,需要自己照顾;孩子还小,教育支出费用不低;中间还有房贷这个大项目。所以自己不敢生病,不敢请假,哪怕一份工作再不开心,也不能轻易离职。只能不断的消耗自己所有的能量,去谋生。

我觉得还是得建立健全的职场保护机制,任何一家企业不得以年龄作为理由拒绝求职者。让每一个求职者都能够公平竞争。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要多学习新技能,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角斗场,每天都是战斗。要在战斗中取胜,一定要拼尽全力。智力体力都得跟上!

知乎用户 木槿​ 发表

上行下效

知乎用户 守正出奇才 发表

年龄就是问题啊,现在企业都怕公司么有活力,你还是做基础工作,那就是年轻时候基本的这个管理能力啥的没有做好,就是相当于一直从事技术类的,你这个岁数,你以为你就很好的了,你没有那种通宵的可能性,你没有应对职场压力可能性,一身病,人家怕你承担不起,或者是人家还要给你报销保险和应对你的体质问题,导致公司效率降低,这个挺正常。

还有就是 35 岁是个坎,要不然公务员和一些事业单位或者资格考试都是要求这个岁数以下,因为继续的话就是都定型了,你也不可能接受新的东西和思维,体能跟不上工作的进度,这个肯定容易给企业拖后腿,国内的公司又不是国外无所谓,优哉游哉,经济效益很重要。

所以,你需要尽快的在更早的时候找到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积累好足够的除了技术能力之外的社会地位或者是管理能力,这个岁数还在做基础的活,哪个公司能接受。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留学理论分析 — 国内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压力突出,全国 2 亿本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出国提升势在必行(附韩国世界 500 强东国大学入学毕业要求极低的中文授课传媒硕士介绍和西班牙大龄博士签证展示)西日韩留学吕老师:留学问题分析 —-《三十而已》大结局,10 万去英国(海外)留学?真的可以吗?30 岁的我们何去何从?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光看这段,我也不会对他产生多少兴趣。

虚的东西太多了。

现在求职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

你大数据是在 BAT 做的和在不知名的野鸡公司做的区别巨大。

而且我发现现在 35 岁以上码农找工作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之前十多年的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

1、没有注意经营业内的人脉,认识比较多的人并且与之搞好关系,导致很难有内推机会,要知道内推效率是比社招要高一百倍的。

2、社交方面不感兴趣,厌恶 / 拒绝 / 低频社交,加剧问题 1。

3、过于专注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忽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业务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难以和团队产生化学反应。

4、精力集中于开发过程本身,而不喜欢思考问题,最后沦为生产线工具人,只会按照一种既定套路解决问题,换个赛道一脸懵逼。

至于说求职中的年龄歧视,肯定是存在的,但我不觉得这个是决定性的,带着年龄歧视来招聘的公司,实话说,要么格局太低,要么老板对技术研发毫无概念,要么早就打定主意 996 白嫖人力。

简单说,就是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和好的结果。

知乎用户 AdamDeng 发表

这个贴子我们公司也讨论了。

然后一帮 35 的在哪里讨论 45 的确哪哪都不行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怼他们:

你们知道我 45 + 了吧?

每次开会,是谁先绷不住要出去抽烟?

每次调研,是谁先绷不住先打哈欠?

你对工作很投入,精力就不是问题。

但是,如果你们 35 + 的都觉得 45 是个问题,你们到了 45,大家都觉得你的确是个问题…

知乎用户 许晓风​ 发表

在微博看过一个研究,说欧美人拿到人生最高薪的年龄大概在 45 岁左右,而我们这 35 岁就可能面临被辞退,但是你要说在多少岁拿到最高薪,起码公务员系统不可能是 35 岁。。。这说明企业环境不好,还靠吃年龄红利。

我本来认为 35 岁是人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生完孩子后不管男女都有比较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发现企业想着辞退员工是符合经济学的,也就是成本最小化。一个人 35 岁后,精力不如以前,加班是肯定拼不过刚毕业的小鲜肉的,工作热情肯定也是勉勉强强,对于要求创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的企业来说,刚毕业的小鲜肉工作积极性高,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是也不闹腾啊,可以一心一意放在工作上,35 岁的中年人呢,工作油腻生活油腻,工作做得不好批评也没啥用,脸皮厚了,生活中糟心的事情也多了,自己、家人都容易出毛病,请假的时候多,社保税收也越缴越多,除了稳定性,都难以找到什么年轻人的优点,所以就只能是牺牲品了。

现在各大城市要上马六十天生育假,对女性来说,以后说不定 25 岁是职业天花板,25 岁遭辞退……

知乎用户 林二 发表

45 岁的年龄,脑力能力已经退化严重,这个脑力退化的重点是在脑力时间上的缺陷,能维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不具有参加高强度长时间参与脑力劳动的可能性。

不过资本主义临时雇佣制度帮了你的大忙当一个人无法提供脑力劳动,还有血汗劳动力可以剥削,比如退役程序员送外卖快递什么的,我称之为一鱼多吃。

知乎用户 路灯 发表

问题下的答案都说得挺对。

年龄歧视在职场确实存在,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特别是程序员职业。除了少部分进入管理层的,大部分都会受到年轻人的强力挑战。

这种差别是全方位的,性价比、精力、体力、投入度、专注度、服从度,就从管理来说,应届生们也都比老鸟们容易洗脑得多。

年轻人可以吃喝拉撒全在公司,中年人有娃要上学,老人要照顾,家里下水堵了外墙漏雨暖气不热冰箱不冷什么都要管~

你是老板你怎么选?

当然讲道理,年轻人也会老,大部分总要成家立业生子,活成中年人,未来也会被更年轻的人挑战和取代,这种内卷不过是危机后置而已。

一直卷到出生率为负,劳动力极度短缺才可能解脱。

但讲道理并没用,年轻人是不会去顾虑十几年以后的危险的,再说以年轻人的心性,个个都觉得自己会登陆上岸,当老板或高管,这轮回报应不到自己身上。

不敢这么想,也就不是年轻人了。

所以靠群众默契和自觉不卷,解决这事,没戏。

知乎用户 伊文西​ 发表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马苏终于拿到了 S 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有人说,她靠的是过硬的演技翻盘,真的这么简单吗?

作为飞天视后,马苏的演技一直在线,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被观众认可呢?

(我想,这个 45 岁的程序员也在烦恼,为什么自己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却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我觉得对比唐一菲,不喜欢一个角色就退赛了,马苏有着高能力、丰富经验的同时,还能管理自己的期待,坐得住冷板凳,以不气不馁的态度继续站在舞台上,是她之所以能逆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职业规划中,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快乐 = 能力 - 期待。

马苏现在,显然是高能力、低期待的状态,所以她就像野草一样,生命力超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就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的。

而在职业咨询中,比较可惜的一群人是能力不错,期待不合理。

举个例子:

去年我参加一个大企中层人员选拔的项目,其中他们的信息技术部门有位员工,我看他的简历,一本学历,专业能力不错,也有 10 多年的工作经验,看着挺有晋升希望的。
结果竞聘演讲时,他说的都是他工作多么困难,经常加班多么辛苦,希望院领导能重视他们部门,在新的一年里,提供资源支持他们工作的开展。
我听完了就知道,这个人晋升没戏了。
整个项目结束后,我问一位很资深的领导,这样的员工,你们会怎么用呢?
领导就说,通常会把他们下放到基层管理岗磨炼 1-2 年,看看他们能不能调整一下认知,如果不行,年龄又大了,就给他们加点工资,但基本没有晋升的空间了。

这就是能力不错,但向上的空间被自己堵死了,都是因为期待呀。

你说他期待合理不?合理!但是经他这么一表达,就成了不合理了。

正确表达期待,或争取领导支持的姿势是:

1、放下事件中自我的部分,自我的感受、自我的付出,然后去事件的正向引导。比如,说明问题的利弊和影响,你认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一旦解决后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和好处有哪些,目前需要的支持有哪些(表达重点是公司领导的痛点、和问题解决后的爽点);

2、要注意,升职加薪要资源,都是谈判的对话场景,所以,有谈判就有议价的可能性,那么,你要提前充分考虑你需要哪些资源支持,保留议价空间。比如,你说问题要解决啊,需要部门再加几个人手,或者几次专业培训机会,或多少钱投入到系统升级…… 全列出来,最后领导可能只满足 1-2 条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这就很好了。

这么谈,既让领导知道这事儿不容易,降低对结果的期待,同时,如果你带着挑战和难度把事情办成了,领导对你的能力评价,也就高了,对吧?!

3、拿到成果时,感谢上级的指导和支持,功劳给领导;体恤下属 / 同事们的辛苦和付出。这个时候,不用说自己,自己反而会更突出。你可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比这类人更惨的是,以频繁跳槽为代表的一群职场人,他们则是明显的低能力、高期待人群。

我每年都要接收几个这样的案例,工作 3-4 年,换过 10 几 20 份工作,全是零碎的工作经验。

除了面试求职的能力锻炼的不错,其他的能力表现惨不忍睹。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们对工作有着太高期待。

工资低了不行,领导不合拍不行,工作内容不喜欢,工作环境不好……

把他们辞职理由反过来一看,他们想找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而且,越跳越薄呀!

在咨询中,我面对这类客户时,往往也都是很严厉的,经常会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想找的工作要满足这些条件是吧,我想问你,凭什么?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应该得到这么完美的工作?

一般来说,竞争力分为三大系统,分别是能力系统、人脉资源、资金资本。

你觉得你的核心能力有哪些,行业等人脉资源有哪些,或者干脆点儿,你家有矿没?

没有,啥也没有,那么好的工作机会,为什么不给能力比你强的人,比你资源丰富的人,偏偏砸到你的头上??

说不出任何理由,那还能怎么办?降低期待,也就是你想找那么好的工作是不大可能了,那么,把那些条件一个接一个砍掉,留下最重要的,看看有没有可能实现。

这就是能力低的情况下,必须把期待降到合理的水平,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

只有降低期待,一点一点提高能力,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大。

希望那位程序员,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再系统梳理下自身的竞争力,同时梳理下自身的期待,砍掉一些可以放弃的,同时可以在自身感兴趣的情况下增加几个求职范围,比如转到管理咨询领域做技术方面的咨询,到院校做技能培训老师等等。

当然,如果你还有其他困惑,可以点击付费咨询:

职业规划师费晓霞

63 次咨询

5.0

4207 次赞同

去咨询

我是职业规划师费晓霞,如果觉得有帮助,记得点赞 + 关注哦!

知乎用户 职业规划师费晓霞​ 发表

看到 “精通” 两个字我就想笑了,我想起我律所一次面试,面试者 32 岁,是双非非法本的,申请了南加州大学的 llm,去年过的法考。

他简历上写的是精通中美法律…… 面试的时候我问了她三个问题,因为我是做地产业务比较多。一、简单说说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

这小姐姐说,她不是法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不太好……

我追问,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相邻权?

她说,忘了!请我问一些关于实务一点的内容。

好吧,我再问。

二,请问刑事案件中,卷宗能否交给家属复印?

她说,不可以复印,只能给家属看看……

我问,为什么?

她说她以前实习的时候,见过其他律师是这样操作的,她也不太懂!

好吧,我再问。

三,美国的联邦法院能不能撤销联邦政府的行政行为

她说,这个月我懂,当然是可以的!

我再问,那联邦法院能不能撤销州政府的行政行为?

她说,那就不可以,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只有州法院才能撤销州政府的行政行为。

我再问,那如果对州法院的判决不服,那应该向谁上诉?

她说,向联邦法院上诉……

我说,你有没有发现你说的逻辑有问题?(我是真的不懂美国法律,谁便掰扯)

她说,没有啊。

我再问,那联邦法院不能撤销州政府,那你上诉有什么用?

她再次卖萌: 我也不懂。

客观来说,哪怕她不懂这些,也不影响她以后当一个律师。

但是 “精通”?我觉得挺可笑的。半瓶水响叮当。

离题了,狗头。

知乎用户 怀疑自己做了假律师​ 发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去寻找光明。

一代人是一代人的垫脚石,

如此而已。

知乎用户 liujunsong 发表

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互换,而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能提供的价值普遍降低,就导致了这个群体被招聘人士直接放弃的现实,我细化的说说我的看法。

经过一些数据的查看和整理,年龄成坎的具体原因:

1、同等时间下体力不如年轻人。

2、更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家人,精力分散。

3、时间调度没有年轻人灵活,年轻人加班更随意。

4、高强度性质的工作,高年龄者身体一般都不好,公司不愿留隐患。

5、一般会有自己的想法,管理难度增加。

有以上劣势之后,我们怎么破局呢?

1、工作职责不再是体力活,不需要体力精力时间的加持。

2、身体素质较好,可向别人证明,体力精力时间没问题。

3、处在决策层,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好事。

4、专业能力超级能打,不可替代性较高。

5、你能提供的价值明显高于可能带来的隐患。

6、具有职场可迁移能力,不惧怕各个赛道转换。

**看过这些之后,有没有发现程序员成为整个现象波及最严重的原因?**上面提到的年龄成坎的原因这个岗位几乎占全了,而且多年的纯技术工作特性,注定可迁移能力较少,这也是程序员流传的 30 岁前要做到管理层要不然就很惨的原因。

当然,这个现象不只是程序员这个行业会有,只是这个行业比较明显而已,那对于其他打工人依旧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思考我们怎么在年龄劣势到来之前有其他优势改过劣势。

我拿项目经理岗位举例:

项目经理的职业发展路线一般是这样的:项目助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总经理 / 高管。

当然并不是所有项目管理职业走向都是这样的,中间可能会有很多的变化,比如说转产品经理、转运营经理、甚至说去创业,或者去做餐饮等等。在这里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拿常规路线做分析。

看图中的内容我们能得出,不同的职级,职责和重点都是不同的。

**首先项目助理:**工作职责偏执行,是辅助的作用。这个时间的重点是系统的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且项目中配合实践求证。

在这个岗位上,职场优势很低,几乎是全靠年龄支撑,都不用到 35 岁,30 岁的时候找工作难度应该就会增加,所以这个阶段要在年轻时快速过渡过去。

**项目经理:**主要职责是项目交付 ,所以工作中需要协调资源促进项目的成功,对于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也需要了解业务和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产品,更好的和团队沟通。

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软实力较多,锻炼到的可迁移能力也多,相对来说市场机会也很可观,但对体力精力有要求,所以软实力要够强,才能掩盖年龄的劣势。

这个地方是一个分水岭,往上发展,各个赛道的转换将变得容易,年龄的威胁也变得更小。

**项目总监:**负责大的项目组合,关注企业和战略层面,包括区域的项目群管理。所以,项目总监的关注点更偏向于人员的指导和培养,让项目经理能独当一面,然后自己精力分到企业经营和团队建设上。

这个岗位差不多已经脱离了执行层,靠的是经验积累、管理能力、以及看事眼光。如果 35 岁前有好的履历能证明你做到了这些,找工作是不怕的。

**再往上走,就是高层管理者,**比如说总经理的职位,这个岗位的关注点是公司的运营和业绩,需要对公司的数据负责。这个职位和年龄的相关性不是很大,凭本事上去的都有两把刷子,几乎不用考虑年龄的限制。

到这年龄对于整个项目管理职责发展中的影响就分析完了,我们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

1、你现在正处于哪个阶段?

2、准备在什么时间到下一个阶段?

3、离 35 岁还远吗?

4、要达到目标需要练就什么能力?

5、需要成长多快,才能摆脱年龄的限制?

你的答案是什么?还在节奏上吗?

工作后,每个年龄层都有它对应的职场节奏,只有能力不落后于市场速度,才能走的不那么辛苦。

好了,文章结束,希望关于 “年龄和职场的认知” 对你有所启发?能通过自己的岗位一步步思考,如果有任何想法,欢迎留言给我,一起讨论~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清晖项目管理社区 发表

软件行业的个性竞争力是加班么?年龄大了确实加不动

知乎用户 鹅掌门 发表

这位网民 45 岁被辞退,其实不应该骂社会,骂企业的招聘标准,更多应该从自己身上思考问题。

他说自己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包括 Java,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表面上好像懂得很多技能,其实总括来说他只懂得一项技能:技术。

但是到了 45 岁,你觉得精通技术是能让你避免 35 岁危机的根本原因么?

错!一个职场人在职场上永远有 2 项能力:

1. 业务能力(例如上述网民的职业,作为程序员,他的业务能力就是技术。)

2. 职场通用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

具有出色的业务能力只能让你干 5 年,但是具有职场通用能力能让你干 20 年,什么意思?

例如一个销售,他的业务能力就是销售能力,假如他销售能力突出,每个月都能成为团队的销冠,1 年能为公司带来 500 万业绩。但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业务能力更强的销售出现,他 1 年能为公司带来 1000 万业绩,这个时候你就被淘汰了。

但是假如你除了业务能力,还具有职场通用能力,例如管理能力。你一个人可能不是销冠,为公司带来 300 万业绩,但是你能带着 10 个人的团队,让每个人为公司产生 200 万的业绩,1 年仍然能为公司带来 2000 万的业绩。这个时候你还会被公司淘汰吗?

所以这位技术人员如今 45 岁找不到工作,和当年华为清退大批 30 岁 + 的程序人员是一样的,你细看会发现,华为清退的这部分 30 岁 + 的程序员,依然是到了 30 岁还只懂技术,还一直在一线工作的人,假如你是老板,你会不清退他们吗?

干了十几年都是同一个岗位,但是工资要得越来越高,效率却比刚出来工作的职场新人越来越低,性价比太低了。

但是假如你 30 岁 + 已经除了业务能力以外,还锻炼了职场通用能力,并且晋升到中层,高层,你怎么会被辞退?

在职场,永远只有一项能力的时候是最危险的,只有你能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既具有业务能力,也具有职场通用能力,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越走越远。

知乎用户 小哈哥说职场 发表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这个问题已经发酵好些日子了,比之前那个 48 岁外企前高管还热,原因是这次写信的对象更高。

之前那个外企前高管,写信给上海的市长信箱,抱怨说自己因为岁数大了,找不到工作。

后来好像是工作人员立刻响应,给他找了一份某民企副总的工作,但是他做了两天不想做了。

后来解释说,他写那封信其实是想进体制内,并且最好能给个带长的职务干干。

后来我就不知道了,我个人觉得如愿以偿的概率几乎为零。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美国还是很不一样的。在美国川普这种素人都可以上,事实上最近你看美国的选举,被选上的很多都是素人,俗称川普第二,川普第三。

我们这里更多的是要你过去履历的,你要是连个县都没管过,怎么可能把一个市交给你。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进体制内,两种途径。要么你是名人,你去哪儿挂个副职,能够帮人家招商,那也许人家会给你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说白了就是借助你的名气,资源。

有些地处偏远的贫困地区,可能对于这种名人很有兴趣。

不过话说回来了,你要是名人,你有这需求么?

另一种,你在行业内有特别的技术或者资源,你可以考虑去国企,去对应的技术口,这个是可行的。

咱们几年前聊过一个上海某外企五百强的高层,后来因为精简,去哪了呢,去对应的国企行业内了。

这种能够转过去,是因为有资源,即便你年龄大了,在业内多年的积累,很多弯弯绕都明白,人家招你进去,是把把关,或者借助你的战略眼光,或者借助你的行业资源。

说穿了,你得有点价值,人家才收你嘛。

这就像为啥悟空被收编了,白骨精咋就收编不了呢?说到底,还是悟空有用嘛。

你说白骨精会吸血,这就跟你说自己会吃饭一样,会吃饭管啥用呢。

话题扯远了,回到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这个 45 岁的码农,把事情搞大了,信写到了比那个 48 岁外企老兄还要高规格的地方。

他抱怨的话题是说,自己 45 岁了,辞职半年回了趟老家,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都很难,虽然自己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网友们为什么讨论呢?主要集中在年龄大不好找工作,而码农们纷纷涌现出来,把话题引向精通各种技术,却不好找工作这个点。

我们之前在聊董明珠的时候,展开过一个话题,那就是产品的寿命,我当时打比方用的就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寿命。

我说,一个产品,你做到 99.8%,几近完美,但是消费者不一定认。他们也许选择一款只做到 99%,但是皮肤设计比你好看的产品。

欲哭无泪是吧?

就像我举过一个例子,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例子。他 90 多岁了,据说寿司做的日本第一好吃,江户前三味。

一个小店,人均消费 3000 多,RMB,不到 10 个座位,动辄排期要等三个月,才能吃到。

吃什么还不由你定,凭人家店长心情。

他俩儿子,大儿子接班,待在老店里。小儿子开了一个六本木分店,卖的比老爹便宜,理由是没能达到父亲的水平。

我就在想,你觉得这父子俩如果把店搁在我们这里,大家会买账么?

你现在当然会买账,因为人家有名气,因为消费者的好奇。但是如果他们从零开始,最初在国内开寿司店,最后会变成这样么?

我觉得不会。这跟消费的理念有很大关联。

咱国内餐饮界也有很多老字号,但大都是历史形成的百年老店,而且价格通常都不贵,真要是很贵很贵,没法持续那么久。

我们那些卖的很贵的店,人均几千的,往往都是卖噱头的,号称什么宫廷菜,秘传私房菜,这种。

也很少有火过十年的,基本上噱头过了,也就过了。

换句话说,其实大家骨子里并不认可你捏寿司捏了 60 年的就一定比捏了 10 年的好吃这件事。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精通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市场,是值得商榷的。

就好比武侠小说里,武当山内部,宋远桥是大师兄,他说自己的功力三十年,师父八十年,师弟们二十年,论资排辈,他功力第二深,仅次于师父,说得通,大家也都承认。

问题是,如果去天桥上耍把式卖艺,那就不一定了。观众认不认你宋大师兄的三十年功力,两说。

我也做过程序员,我看那哥们自我介绍说自己精通的很多东西,我也精通过。

我看了那帖子就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我精通的那些东西,究竟有多少是当下还能用得上的,或者说,究竟有多少是当下的市场认可的。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我小时候,上初中的时候,学的是 BASIC,上高中时还学过汇编,大学里学的都是 C,等到了工作中,第一次接触是微码,再后来用的最多的是 C。

那么事实上,后来用 C 的人都很少了,不是开发 OS,驱动的人,连 C 都用不上。

有些内核工程师,人家连汇编都不学了。还有很多写驱动的,脚本都不看,因为编译系统一个组有一个人会就行了。

这就是行业发展太快的结果,就像一个人,最初学的是武功,从蹲马步学起,后来学打枪,再后来学机枪,最后用的是导弹。

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我这个比方。人学武功,激发的是自身的力量,学打枪,打的是准头,到了机枪时期,拼的是火力,你准不准没那么重要,子弹无限,关键在射,最后到了导弹,你只要按个按钮就行了。

你想一想,等坐在导弹发射台面前的时候,你说你马步蹲的精通,这个精通究竟能不能发挥价值?精通蹲马步,能不能提高导弹的命中率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在武当山内部,大家讨论的是谁的资历深,但是当大家需要靠去天桥上耍把式卖艺混饭吃的时候,你要问观众认什么。

在码农这个群体内部,懂微码的歧视懂汇编的,懂汇编的歧视懂 C 的,这是一条鄙视链。

但是出了这个群体,真正的问题在于市场需要你会什么。

就像那个 500 强外企的高管,50 多岁的时候转型去甲方,也能进去。他会编码么?不会。

但是有些生意,你拿给他参谋参谋,他有可能规避几亿,几十亿的损失。

你看到了,说到底,人家不关心你精通什么,人家只关心你来了,能给人家带来啥好处。

就像食客吃的是个高兴,观众瞧的是个热闹。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知乎用户 bishuxifeng 发表

Mary 委屈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我从 HR 招聘实务分享下什么情况下会约候选人前来面试:

  1. **候选人简历上呈现的技能以及过往解决过的问题,契合所招募岗位的要求。**特别说明下, 各种证书的加持与获得面试机会之间的联系。 证书的获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证书持有人对某项技能的掌握和了解,但不并等同于证书的持有者拥有能解决用人单位当前业务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面试中,用人单位对技术人员会用实务考核的方式也检验候选人对该项技能的掌握程度。

如果简历上只是技能证书的罗列,而对过往用这些技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呈现,那么这些证书的作用也有限,不是让这份仅拥有证书名称的简历必然会流到下一个招聘环节里的必选项。

2. 简历上要说 “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那请具体说,“这些技术你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了哪些技术的关键要点,将原先什么样的技术框架改造成了具体什么样子,具体给公司提升了什么?这个提升用什么来展现的?”。不然模里模糊的说个大概,可信度有限,招聘人员手里有其他更可信的简历,为啥要约你面试呢?

3. 基于以上 2 点,倘若你的简历上没有 “亮点”,那么结合 45 岁的年龄,你的简历就彻底没戏了。因为在可以选年轻肯干且能干的情况下,你是老板你也不会选你自己的那份简历来花时间做面试吧。

许多中年人的委屈,一言难尽,但这当中 “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的委屈,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没有一分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简历的情况下发生的。许多拥有丰富工作经历的中年人会藐视简历,觉得 “我能干,你给我个机会我就能干好”,但用人单位没有透过你那平平淡淡的简历看到你那出色的工作能力的神器本领,中年人你是站在和年轻人一起的起跑线上 “竞争” 某个岗位,你的体能依然不如年轻人,本领再不超过些年轻人,这能拿到面试机会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

45 岁的 Mary 写给政府网站的这个留言不是首例,之前上海也有一位外企高管给市长信箱留言诉说 “自己的委屈”,然后上海松江的相关部门指导其**完善简历,**推荐其就业,然后他入职一家公司之后离职…. 这里面展现的依然是我们这些辅导人求职就业的人每天老生常谈的 “简历要恰当展现你的实力” 和 “入职要契合你的职业规划” 议题。

中年人有相当程度的生活智慧,但遇到波折的时候,因为各自际遇不一样,有一部分人就会随大流的做 “自我归因” 说年龄到了,这都是年龄的问题。也许在教孩子的时候会和孩子说 “方法一定会比问题多,你不能放弃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自己面临问题的时候,真心觉得 “世界怎么会如此待我”。

但这里面有区别的是,真的有人是 “怎么教孩子的,自己也就是那么做的”。 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找寻一切可以解决自己当前面临的问题。既看周遭的大环境,也看自己的内心的小追求。

时间不够,不多说了,我也是搬砖的职场中年人。总之,这题目击中许多正步入中年的职场人的心房,也引起更多刚踏入职场年轻人对自身的 “人到中年该如何越过的这焦虑” 的思考;也因此有其中相当一部分年轻的职场人因此而将职业规划正视起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体对此的传播也是好事一件。

我是人在魔都的

@唐安妮

,祝你职涯发展顺利,生活愉快。

知乎用户 唐安妮​ 发表

职场 35 岁问题,还是传统思维固化导致的现象之一。

第一,35 岁职场瓶颈是被虚构出来的,是基于古代人均寿命低的特征传下来的。

(参考: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原始社会 33 岁,先秦 36 岁,秦汉 50 岁,三国 42 岁,隋唐 45 岁,宋金 43 岁,元代 38 岁,明代 48 岁,清代 32 岁,2015 年 75.8 岁。这是指的平均寿命,所有的长寿的、短寿的、夭折的加在一起的平均值。)

1985 年,全世界平均寿命达到 62 岁。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今后大致以每 5 年延长一岁左右的速度增长。

1995-2000 年为 63.9 岁,2000-2005 年为 65.5 岁,2005-2010 年为 66.8 岁,2010-2015 年为 68.1 岁,2015-2020 年为 69.3 岁,2020-2025 年将超过 70 岁。

本世纪末中国将是亚洲的十大长寿国之一,平均寿命将达到 72.6 岁。

专家预测 2300 年人类平均寿命 95 岁。

第二,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时代,有些人的思维和逻辑却习惯停留在生产线上。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特别是私有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大的今天,很多人的职业技能定格于某一些定性岗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了竞争优势和活力。

到了今天,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固化的行政机构都是沿用古代机制,因此就有了年龄危机

但是现实中,只有创业者不收年龄限制,打工者被年龄限制,是由于资本和资本家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固定思维局限了

打工者(工人阶级)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被淘汰或者被取缔(代)都是必然的。

第三,缺乏职业风险对冲认识。

当前职场,进入企业会要求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当时间淡去,就拿掉你专家的位置,让你沦落为一个赚钱工具,当你的年龄开始对冲你的职业能力的时候,末位淘汰开始加剧你的职业危机。

当前时代,要想改变职场年龄限制,一种选择,效仿日本,采取员工终身制体制(调岗、轮岗、调岗、置换、降薪、降职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但是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凭借的就是人力资源优势 PK 全球供应链和贸易竞争。

因此,至少在十年之内,中国采取员工终身制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在中国很多企业,包括国企央企,很多人都是只能上不能下;

能够接受涨薪,却不能接受减薪或者降薪;

能够接受升职,却不能接受降职或者调职;

能够批评别人,不能接受批评;

等等系列社会价值的矛盾问题。

第四,职业思维固化,不会主动破局,缺乏胆识。

创业者却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创业者是年龄越长,工作资历越深,创业越有资源,成功的概率越大。

一个 45 岁的打工者,既会这样,又会那样,却不会换位思考,没有风险对冲概念,一味的工具思维,怎么能够适应当前交叉专业时代和跨界打劫的商业逻辑。

很多人习惯了做螺丝钉,就不能把自己的位置上换做是扳手。

我们来对比一下那些年长的创业者们跟题中的 45 岁程序员的处境: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43 岁创建华为,书写《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任正非 43 岁创建华为,跟题中的打工者出于同一个年龄瓶颈,然而今天的华为却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一个人如果没有再出发的勇气,那结局是注定的,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愿意面对失败,缺乏对失败的反思,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不是一种悲剧吗?

任正非:从欠债 200 万,到华为创始人,我的成就得益于父亲的 2 句话

2、克丽缇娜创始人陈武刚 50 岁重新出发,创造女人美丽的神话。

50 岁再创业,让陈武刚的创业之路蒙上了层神秘的色彩,一般人活到 50 岁能守成产业已经不易,他却有雄心东山再起。

一个人失去了广域的思变能力,将自己的不幸怪罪与社会和他人,是多么的不幸啊。

创造女人美丽的神话 – 克丽缇娜总裁陈武刚的传奇人生_hangeline_新浪博客头条|致敬匠心,20 年不忘初心成克缇卓越品质

知乎用户 常悬咨询​ 发表

hi,大家好,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大家春节休息调整后,可以满血复活,整装出发。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最重要就是立好目标,制定好计划,指导后期执行。

新的一年,希望和大家一起构建和加强自己的技术知识体系,帮助大家更好完成自己的目标。

元技术

学习技术的方法论,软技能,包括各种学习方法,学习路线,学习技巧,沟通技巧,团队合作,思考总结,管理技巧(时间,团队,任务)等等,这些都是武功心法,需要慢慢掌握。

优秀程序员的秘密 | 宝贵经验分享
个人学习方法分享

如何成为 SSP offer 收割机 | 独家经验分享!

如何掌握和精通一门技术

如何成为技术大神

技术学习路线

如何成为一名大厂的优秀员工?

大厂的面试官是如何挑人的?

鹅厂打响互联网大厂校招第一枪!

在鹅厂做了 14 年开发

信息源

要学会训练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熟练使用搜索引擎(google,bing,搜狗,百度等),技术网站(公众号,知乎,CSDN,掘金,力扣,菜鸟,B 站,Stack Overflow,Hacker News 等),书籍(经典书籍 / pdf, 大佬推荐,豆瓣评分),社区(github/gitee,知识星球(极客星球),极客时间),课程(极客时间课程,掘金小册,知乎课程)等。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极客星球

个人学习方法分享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CPU,缓存,内存,磁盘),计网(网络协议),操作系统(进程 / 资源管理,线程 / 调度,多线程,并行,锁),编程语言(C/C++,go,java,python), 网络编程(socket/epoll/reactor 编程模型),算法与数据结构 , 分布式技术,数据库,中间件;基础思想(二分思想,缓存思想, 面向对象,流水线,批量,递归,延后处理等),都非常重要,这些是决定你技术上限,上层技术(建筑)都是建立这些基础之上,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才能看问题看到本质,才能在技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基本功为什么如此重要!

大厂后台开发基本功修炼路线和经典资料

深入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

TCP/IP 协议精华指南 pdf 发布

技术模型

掌握技术思想,编程模型,框架,技术体系的骨架。

深入理解分摊思想

深入理解程序的本质

深入理解编程艺术之策略与机制相分离

计算机网络硬核指南 | 网络设计核心思想

深入理解重要的编程模型

深入理解 RCU | 核心原理

领域核心技术

重新审视你所在的行业,首先需要了解这个行业的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可以咨询该领域的大佬们),这样才能专项突破,深根下去,刻意训练,成为技术专家。

后端技术趋势指南 | 如何选择自己的技术方向

深入理解编程

深入理解程序设计

深入理解 Linux 系统

深入理解网络

精通后端开发

深入理解云计算

深入理解 netfilter 框架 | 经典 PDF

深入理解 TCP 实现 | 经典 PDF 分享

深入理解 DPDK 架构 | 经典 PDF 分享

实战能力

掌握技术实操,落地经验,实战是检验技术实力最佳方法,或许你看到过很多 ppt 技术宣传,但真实落地技术可能和 ppt 相差很大。而大部分真正的技术挑战就是在实战落地这里。

一个奇葩的网络问题,把技术砖家 “搞蒙了”

一个内核网络漏洞详解 | 容器逃逸

深入理解缓存系统 | 单机 QPS 突破千万优化之路

实战 | QUIC 协议助力腾讯业务提速 30%

实战 | QUIC 协议在蚂蚁集团落地

从 C10K 到 C10M 高性能网络的探索与实践

半个月崩两次,从技术角度聊聊一码通

不加班的秘密

技术开源

当前我们处在开源崛起的时代,各大公司基本上都会采用开源组件和框架来搭建公司产品技术栈,对于高校学生或者已经工作几年同学,可以通过参与开源项目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无疑像是拿到了观看球赛的前排门票,你不会再因为 “内卷” 而发愁,因为你的前方技术视野足够辽阔,也是进大厂的一个路子。

开源, yyds!

一些优秀的后端开源项目!

操作系统的起源 | 开源运动的兴起

技术跨界

产业融合,跨界思维,复合 T 型人才,打通前端和后端桥梁,打通上层和底层屏障。

深入理解软件和硬件

深入理解 CPU 的调度原理

大话手机处理器 - 世界上最复杂的芯片

有些人不走寻常路

我们究竟为谁打工?

后端技术趋势指南 | 如何选择自己的技术方向

强烈推荐 | 我做系统架构的一些原则

高并发系统建设经验总结

Linux 调度系统全景指南 (性能优化)

Linux 问题分析与性能优化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技术输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技术分享 | 深入理解 Linux 操作系统

直播精彩分享

如何成为 SSP offer 收割机 | 独家经验分享!

极客分享 / 极客星球

我们究竟为谁打工?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直播精彩分享

五个半小时

醍醐灌顶!

最后总结

**

**

今年会继续努力,充实上面的板块,分享更多落地实战经验,更多如何训练扎实基本功,更多技术思考和精华总结,希望公众号的分享能帮助大家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能帮助大家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帮助大家建立良性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学习闭环。

- END -

推荐阅读

从 C10K 到 C10M 高性能网络的探索与实践

万字长文 | 深入理解 XDP 全景指南

我们究竟为谁打工?

你好,这里是极客重生,我是阿荣,大家都叫我荣哥,从华为 -> 外企 -> 到互联网大厂,目前是大厂资深工程师,多次获得五星员工,多年职场经验,技术扎实,专业后端开发和后台架构设计,热爱底层技术,丰富的实战经验,分享技术的本质原理,希望帮助更多人蜕变重生,拿 BAT 大厂 offer,培养高级工程师能力,成为技术专家,实现高薪梦想,期待你的关注!点击蓝字查看我的成长之路。

校招 / 社招 / 简历 / 面试技巧 / 大厂技术栈分析 / 后端开发进阶 / 优秀开源项目 / 直播分享 / 技术视野 / 实战高手等, 极客星球希望成为最有技术价值星球,尽最大努力为星球的同学提供技术和成长帮助!详情查看 -> 极客星球

求点赞,在看,分享三连

知乎用户 极客重生​ 发表

没有面试机会,大概率卡在 hr 这一关

如果我是 hr,这个人的经历有以下主要的问题

1. 空窗期

你可以为了儿子读初二去陪他,也可以为初三去陪他,也可以为了高一去陪他。那我有理由认为你加入公司后,还没有足够的产出就去陪儿子了。

陪家人不是错,习惯辞职陪家人也没错,但公司不敢要。

2. 从年龄和家庭观上看,你大概率不能加班

3. 对于 35 岁以上的求职很少走平台招聘,寻求的主要是管理岗的位置,至少带人。毕竟国考都有 35 的卡点,这是对人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不论多小的公司,我希望你带来一套更好的经验,如果你真的能带来,我一定有工作。

综上,对于这个人的情况,有很多我们不能确定,不能听一面之词。

首先,能力是否如说的那么好听。如果能力高,为什么没有工作。如果你进公司带来的价值和 25 岁一样,为什么我不能找一个 25 岁的。

其次,他应聘的是什么公司,是否他的眼光太高,一定要进大公司,而不是他所说的没公司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在追求核心竞争力和更迭太快的行业期望高龄安稳,为什么年纪大一点的程序员做不下去会转型,因为这个行业确实无法吃普通经验。

知乎用户 不知世俗 发表

我来吧,我 35 岁中年危机热门答主,不想回答都不行。

现在网上流传的 35 岁很多人会失业,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看我之前回答的评论,就知道知乎的程序员和 HR,尤其是 HR 喜欢污名化其他程序员来抬高自己,还能压价给自己涨 KPI,普通程序员就该死路一条,条件特别好的人,把年龄宽限到 40 岁,那就应该对 HR 感恩戴德了。

我们要习惯知乎风格。

我认为所谓的精通没问题,主要看跟谁比,还有最终接受什么价格。觉得别人没资格说精通的,你自己也要小心,这世界永远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今年出国前,我亲手帮甲方爸爸面试一个人来代替我甲方爸爸是种什么样的人,我得先说一下。由于这是一个私营企业老板直接可以拿到里面的钱管理的,并不是 CEO 而是他自身这种情况,就是我当年上面这个文章,我出事之后,后面再从他这边能够拿到收入的原因,我可以不给他签劳动合同,反正我身体过不了入职体检,那老板就直接就觉得更好了,那就不要入职了吗,不用签劳动合同对于他来说多么好,一个月 18400 块钱上下,三个月算一份劳务就可以了,约定有一定的坐班时间也好,没有医保就自己想办法去交吧,反正我老婆有公司后面的事情呢,那就是少听他们煲鸡汤之类的,实际上这段日子还算过得不错。

传统企业项目型的公司,打一单工程,接一个标算一个标的钱,什么垃圾的破事都有可能有,比如 IE5.5 让你支持 websocket。不是产品线的开发,什么事情都是先有商务利益跟回款优先。这种事情决定了我精通各个方面最适合他什么事情他只要请不到这方面的人都可以拿我上去顶一下。

在疫情的时间,他明明实际上不缺钱,他也会跟相关机构说自己经营极为困难申请经营困难的贷款,毕竟去年国家不就有这个政策吗,中小企业的压力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来缓解一下,它可以用这个低息贷款去偿还之前高息贷款,这中间就利息差都够他吃几套房子,打工人看着心酸不?

我的事情很多人已经知道,在我都已经去过大使馆拿到 221g 表之后,我实际上已经没有心情了,因为太焦虑了,那就想要回我老婆的老家度假一段时间。这时候相当于我已经马上走人了,因为项目经理(他在技术上极为之短视,而且也没有技术能力,更加多是风险管理,他很强调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坐班,在我走了之后一个月都没有,就把我所有相对比较先进的部分全部拆掉,换成 CRUD,投十个人用 92 个插件做 if else 都要代替 svm)和其他的员工的原因,逼了老板专门去找人找了一波,所以简历素质特别高。

其中就有一个肯定是 45 岁以上,硕士多年行业从业经历并且不但能管理,现在还能继续做一线,不就跟我有点类似了吗?我觉得我也没有他出色,但即便是这样,也是我非常能才争取到跟他面试的机会,老板根本就不会愿意的。

老板更愿意的是借疫情之名,用不发工资跟缓发工资或者是 KPI 大减的方式(反正疫情销售不好,大把理由啊),整个团队里面降低总的实际薪酬支出。等人员出去了之后,就把 23,000 块钱一个的 offer 打散为三个,招三个 8000 块钱的人来替他的工作。

不管是毕业生还是不是毕业生,反正谁能接受 8000 块钱一个月的,他才愿意让我见。我觉得都还没有到谈薪酬的地方,实际上老板只是迫于我的压力,才见一见这一个中年的男人,他本来就无论怎么样都打定主意,觉得不要招这个人了,所谓的薪酬,他不能接受 8000 块钱一个月,那也只不过是个说辞,如果他真的接受 8000 块钱一个月,就想给他不保障的合同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 “大家都发钱,那就等于没发钱”。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没有办法在家呆着,只能被迫营业,只要想吃一口饭,想租一套房,你就得无论多少钱都得压着自己,往 8000 块钱一个月上面靠。大家了解的 8000 块钱一个月,说的是程序员,而且还不是毕业生,反正就是年轻没有家庭还能接受吧。

最终当然是没有招这个人,据我这个星期还远程要帮忙他们解决一定的问题上来说老板把原来我解决问题的这个岗位暂时空缺就说招不到人嘛,说招不到技术强的人,那只是个说辞,实际上是招不到技术强的人,还要比我之前要的钱少。大家看明白了这种画风了吗?

只要你中年人还要成立家庭,你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跟积累经验,你还想要比 8000 块更多的钱,跟老板之间就是谈不拢,不要说大厂,现在你觉得还有多少件事情需要用大厂来解决,大部分的事情一般小公司根本就不能做了,都只是能做做小生意,那还要你那么厉害的人来干嘛?

没有市场能够一直扩大,全球化从哲学层面来说,只能在地球上面发生一次。一切的生意逐渐回归到维持存量市场,这几乎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在资本不断的集中积累的过程中,资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的在增强,这才是中年危机的真相。毕竟如果市场一直都扩大,一直都不够人用,资方对于未来的利润的预期不断走高的情况底下,什么人都可以招。8 年前的行业我就见证过这件事情,无数都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倒挂我一倍的工资,不就因为移动互联网环境融入了一波有可能的利润跟融资吗?8 年前就是 2013 年,那时候的知乎还是努力的讨论如何升为 CEO 迎娶白富美的。

所以回头看,不要说中年危机继续这样,青年危机,少年危机,老年危机,什么危机都来,唯独就不会是资本家的危机。只要你的盈利能力还是靠你双手铺开,你不断的工作,比如剪个头发,你也不能够一天剪 48 个人吧,而资本家的盈利能力是靠坐在那里等印钱通胀增值和吃利息这样指数式增长的,你就只会越来越穷,讨价还价能力越来越弱。

但可惜呀,有能力的人都成为资本家去了,这个时代还哪有马克思恩格斯这种自己本身就有钱的同时还去折腾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事情呢?

知乎用户 技师 Keith 发表

探究这件事本身的真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 35 岁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在来分析一下 35 岁现象的本质原因

从供需角度来看,因为岗位需求小于岗位供给。

为什么人口都往一线城市涌?因为一线城市工作机会多、高薪机会多。

如果大家都可以在家门口赚到钱谁愿意背井离乡?

看似互联网大厂每年的岗位需求很多部分头部企业可以达上万个,但是!但是!把这个岗位需求与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比较一下,与每年本科生毕业数量比一下,与中国人口数量比一下,就发现了对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些岗位需求真的有点少~

资本家可不是慈善家

对于 20 岁 985、211 刚毕业的大学生和 35 岁以上的员工相比,从身体素质、工作精力而言当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完胜,而这些知名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工作能力本身应该就不差,在加上企业自己的筛选,筛出来的可以说都是高精尖了吧,当然是用他们可以更划算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再来分析为啥现在的年轻人都知道互联内卷严重还是挤破了脑袋想进去?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给的钱多,除了体制内的工作,在其他传统行业也会面临中年危机,不如趁着年轻,多赚点钱!

看了下很多帖子有些人还嘲笑,认为 35 岁的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接受不了降维工作

但是人人都有 35 岁的那天,不知道你到了那天能否接受,背着接近万元的房贷,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重新找一份工资比之前低不少、还 “不太体面” 的工作。

也许有一天这种现象会有所改观,但是估计目前 “35” 岁的人群是赶不上了,中国目前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了,在未来可能因为没有年轻人竞争 35 岁 + 的人可能不会面临中年降维失业 了,但是会面临延迟退休~

**国家也通过开放三胎来改善人口老龄化,但是面对 35 + 危机,谁敢生三胎?
**

如何在 35 + 危机与人口老龄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真的迫在眉睫!

知乎用户 话唠大熊喵 发表

初步判断,发帖的是一个在外企呆了很多年的女性

其次,外行人都知道简历中不要出现 “精通” 二字,结果自称“精通 XX”

第三,辞职回去陪儿子,不知道什么样的家底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第四,职场对年龄大确实不友好,且打工且珍惜,躺平也不是没原因的

第五,经常居安思危,不要被温水煮青蛙,没事多刷刷招聘网站,看看自己是否落伍了

知乎用户 六爷 发表

结构性失业

我 28 岁那年辞职开始创业,白手起家。

这些年,虽然没赚到太多钱,但却想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 / 所有职业 / 所有岗位都能干一辈子的!

十年前认识的当年搞电商的人,99% 都经历了生意失败和人生转型。

30 来岁叱咤风云,40 来岁沉默佛系,尤其是疫情之下,雪上加霜。

年轻时,你觉得机会无数。

其实只是因为你年轻,你的欲望还没打开,你才刚刚开始见识这个世界的繁华。

中年了,可能一夜天塌地陷。

也不是因为真的再无机会,只是你的欲望早已经被撑大,普通岗位难以满足而已。

不是失业。

是没有合适的高端岗位。

就好像一个 rpg 游戏。

前面一直升级转职,每次转职都收入暴涨,结果 35 级再一转职,收入突然只有原来 1/5…… 这游戏还能玩吗?辣鸡!

但你还不得不玩下去。

因为这不是游戏,这是人生。

(35 岁你才只是抱怨收入减少,55 开始你每升一级蓝和红还都会少一截,那时候你就不会再关心收入了,命才是重点)

————————

抱怨不公是没用的。

你好歹还曾拿到过高薪,那些一辈子低薪的难道就不努力不辛苦,他们就活该吗?

终归,还是要与自己和解。

不要再归罪于别人,也不要再强加于自己,理解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自然现象,接受它。

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又到底有什么真的「不依附于系统的能力」,然后给未来的人生找个新的解法。

什么是公平?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这就是最大的公平。

而在这仅有的一次人生里,你的起起伏伏、成功失败、点点滴滴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可以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的「真实」。

结果不重要。

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死。

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这个过程本身。

那为什么不试着接受这个过程呢?

如何避免中年失业?

知乎用户 单毅 发表

我前同事,74 年出生,纯程序员。2018 年通过积分落户获得北京户口,后跟随大佬离开公司创业,后被收购,股份变现 200 万。

以他的技术,估计各大公司要抢着要,目测年薪 100 万 +。

知乎用户 FlirtLikeJoey 发表

更多测试行业知识、技术分享,关注

@乐搏学院


如果你是想入行软件测试,这边分享了【软件测试入门必备资料包】,非常适合小白学习,课程配项目练习,助力小白轻松入行软件测试。点击下方链接获取资料

软件测试面试题目

01. 为什么要在一个团队中开展软件测试工作?

答:因为没有经过测试的软件很难在发布之前知道该软件的质量,就好比 ISO 质量认证一样,测试同样也需要质量的保证,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团队中开展软件测试的工作。在测试的过程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让开发人员得知并修改问题,在即将发布时,从测试报告中得出软件的质量情况。

02. 您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都曾经具体从事过哪些工作?其中最擅长哪部分工作?

答:我曾经做过 web 测试,后台测试,客户端软件,其中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体验测试。最擅长的是功能测试

03. 您所熟悉的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请试着分别比较这些不同

答:….. 按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始讲解

04. 的测试类型的区别与联系(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答:测试类型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

功能测试在测试工作中占的比例最大,功能测试也叫黑盒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利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和综合策略。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都属于性能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通过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界面测试,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第一印象。而且设计良好的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起到向导的作用。同时界面如同人的面孔,具有吸引用户的直接优势。设计合理的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和成功的感觉,相反由于界面设计的失败,让用户有挫败感,再实用强大的功能都可能在用户的畏惧与放弃中付诸东流。
区别在于,功能测试关注产品的所有功能上,要考虑到每个细节功能,每个可能存在的功能问题。性能测试主要关注于产品整体的多用户并发下的稳定性和健壮性。界面测试更关注于用户体验上,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是否易用,是否易懂,是否规范(快捷键之类的),是否美观(能否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否安全(尽量在前台避免用户无意输入无效的数据,当然考虑到体验性,不能太粗鲁的弹出警告)?做某个性能测试的时候,首先它可能是个功能点,首先要保证它的功能是没问题的,然后再考虑该功能点的性能测试。

05.您认为做好测试用例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

06. 请试着比较一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黑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白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以经过检查。 软件的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100 家企业的软件测试笔试 + 面试真题 (大厂、中小企业均有)+ 面试技巧
还可免费享受 1 次老师 1v1 面试指导 + 测试职业规划

黑盒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几类错误:
1、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2、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1、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 “真” 与取 “假” 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4、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等。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是开发者编写的一小段代码,用于检验被测代码的一个很小的、很明确的功能是否正确。通常而言,一个单元测试是用于判断某个特定条件(或者场景)下某个特定函数的行为。 单元测试是由程序员自己来完成,最终受益的也是程序员自己。可以这么说,程序员有责任编写功能代码,同时也就有责任为自己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执行单元测试,就是为了证明这段代码的行为和我们期望的一致。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联合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在现实方案中,许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终扩展进程,将您的模块与其他组的模块一起测试。最后,将构成进程的所有模块一起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系统来测试。它是检验系统是否确实能提供系统方案说明书中指定功能的有效方法。(常见的联调测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验收测试是向未来的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定要求那样工作。经集成测试后,已经按照设计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接口错误也已经基本排除了,接着就应该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这就是验收测试的任务,即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07. 测试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测试计划工作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软件测试计划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借助软件测试计划,参与测试的项目成员,尤其是测试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跟踪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测试计划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测试计划主要从宏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所以其中最重要的是测试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最好是能先评审)

08. 您认为做好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1. 明确测试的目标,增强测试计划的实用性

编写软件测试计划得重要目的就是使测试过程能够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因
此软件测试计划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帮助管理测试项目,并且找出软件潜在的缺
陷。因此,软件测试计划中的测试范围必须高度覆盖功能需求,测试方法必须切实可行,测试工具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使用,生成的测试结果直观、准确

2.坚持 “5W” 规则,明确内容与过程“5W”

规则指的是 “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en(何时做)”、“Where(在哪里)”、“How(如何做)”。利用“5W” 规则创建软件测试计划,可以帮助测试团队理解测试的目的(Why),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t),确定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指出测试的方法和工具(How),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件的存放位置(Where)。

3.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保证测试计划满足实际需求

测试计划写作完成后,如果没有经过评审,直接发送给测试团队,测试计划内容的可能不准确或遗漏测试内容,或者软件需求变更引起测试范围的增减,而测试计划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误导测试执行人员。

4. 分别创建测试计划与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

应把详细的测试技术指标包含到独立创建的测试详细规格文档,把用于指导测试小组执行测试过程的测试用例放到独立创建的测试用例文档或测试用例管理数据库中。测试计划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测试计划主要从宏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而测试详细规格、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

09. 您所熟悉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等价类划分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 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 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 因此, 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 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 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 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 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 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 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 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 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 应当选取正好等于, 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 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 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 0 的情况. 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 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 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 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 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 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10. 请以您以往的实际工作为例,详细的描述一次测试用例设计的完整的过程。就说最近的这次网站功能的测试吧。

**首先:**得到相关文档(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理解需求和设计设计思想后,想好测试策略(测试计划简单点就 OK 了),考虑到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时间等问题。
**第二步:**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策略是:把网站部分的功能点测试完,然后在进行系统测试(另外个模块呢有另一个测试人员负责,可以进行联调测试),网站模块的测试基本是功能测试和界面测试(用户并发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考虑):这次的网站的输入数据呢是使用数据库中的某张表记录,如果表中某一数据记录中新加进来的(还没有被处理的,有个标志位),网站启动后会立刻去刷那张表,得到多条数据,然后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会经历 3 个步骤,网站才算完成了它的任务。有 3 个步骤呢,就可以分别对 这 3 个步骤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尽量覆盖到各种输入情况(包括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的输入等),得出了差不多 50 个用例。界面测试,也就是用户看的到的地方,包括发送的邮件和用户填写资料的页面展示。
**第三步:**搭建测试环境(为什么这个时候考虑测试环境呢?因为我对网站环境已经很熟了,只有有机器能空于下来做该功能测试就可以做了),因为网站本身的环境搭建和其他的系统有点不同,它需要的测试环境比较麻烦,需要 web 服务器(Apache,tomcat),不过这次需求呢,网站部分只用到了 tomcat,所以只要有 tomcat 即可
**第四步:**执行测试

11. 您以往是否曾经从事过性能测试工作?如果有,请尽可能的详细描述您以往的性能测试工作的完整过程。

是的,曾经做过网站方面的性能测试,虽然做的时间并不久(2 个月吧),当时呢,是有位网站性能测试经验非常丰富的前辈带着我一起做。 性能测试类型包括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等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
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
**容量测试:**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在网站流量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开始考虑做性能测试了,首先要写好性能测试计划,根据运营数据得出流量最大的页面(如果是第一次的话,一般是首页,下载页,个人帐户页流量最大,而且以某种百分比),

Web 服务器指标指标:

  • * Avg Rps: 平均每秒钟响应次数=总请求时间 / 秒数;
  • * 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请求;
  • * Failed Rounds :失败的请求;
  • * Successful Hits :成功的点击次数;
  • * Failed Hits :失败的点击次数;
  • * Hits Per Second :每秒点击次数;
  • * 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 :每秒成功的点击次数;
  • * Failed Hits Per Second :每秒失败的点击次数;
  • * Attempted Connections :尝试链接数;

12. 在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最让您感到不满意或者不堪回首的事情是什么?您是如何来对待这些事情的?

自行回答~

13. 在即将完成这次笔试前,您是否愿意谈一些自己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可以包括软件测试、过程改进、软件开发或者与此无关的其他方面)

心得体会~ 得自行回答

14. 你对测试最大的兴趣在哪里?为什么?

首先,最大的兴趣就是测试有难度,有挑战性!做测试越久越能感觉到做好测试有多难。曾经在无忧测试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做好一名测试工程师。一共罗列了 11,12 点,有部分是和人的性格有关,有部分需要后天的努力。但除了性格有关的 1,2 点我没有把握,其他点我都很有信心做好它。
刚开始进入测试行业时,对测试的认识是从无忧测试网上了解到的一些资料,当时是冲着做测试需要很多技能才能做的好,虽然入门容易,但做好很难,比开发更难,虽然当时我很想做开发(学校专业课我基本上不缺席,因为我喜欢我的专业),但看到测试比开发更难更有挑战性,想做好测试的意志就更坚定了。
不到一年半的测试工作中,当时的感动和热情没有减退一点(即使环境问题以及自身经验,技术的不足,做测试的你一定也能理解)。
我觉得做测试整个过程中有 2 点让我觉得很有难度(对我来说,有难度的东西我就非常感兴趣),第一是测试用例的设计,因为测试的精华就在测试用例的设计上了,要在版本出来之前,把用例写好,用什么测试方法写?(也就是测试计划或测试策略),如果你刚测试一个新任务时,你得花一定的时间去消化业务需求和技术基础,业务需求很好理解(多和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沟通就能达到目的),而技术基础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需要你自觉的学习能力,比如说网站吧,最基本的技术知识你要知道网站内部是怎么运作的的,后台是怎么响应用户请求的?测试环境如何搭建?这些都需要最早的学好。至少在开始测试之前能做好基本的准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需求细节是不是没有确定好?这些问题都能在设计用例的时候发现。
第二是发现 BUG 的时候了,这应该是测试人员最基本的任务了,一般按测试
用例开始测试就能发现大部分的 bug,还有一部分 bug 需要测试的过程中更了解所测版本的情况获得更多信息,补充测试用例,测试出 bug。还有如何发现 bug?这就需要在测试用例有效的情况下,通过细心和耐心去发现 bug 了,每个用例都有可能发现 bug,每个地方都有可能出错,所以测试过程中思维要清晰(测试过程数据流及结果都得看仔细了,bug 都在里面发现的)。如何描述 bug 也很有讲究,bug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如果条件变化一点点,就不会有这个 bug,以哪些最少的操作步骤就能重现这个 bug,这个 bug 产生的规律是什么?如果你够厉害的话,可以帮开发人员初步定位问题。

15. 你的测试职业发展是什么?

测试经验越多,测试能力越高。所以我的职业发展是需要时间累积的,一步步向着高级测试工程师奔去。而且我也有初步的职业规划,前 3 年累积测试经验,按如何做好测试工程师的 11,12 点要求自己,不断的更新自己改正自己,做好测试任务。

16. 你自认为测试的优势在哪里?

优势在于我对测试坚定不移的信心和热情,虽然经验还不够,但测试需要的基本技能我有信心在工作中得以发挥。
开始自夸,但是不要过于夸张,贴切实际。

17. 你以前工作时的测试流程是什么?

公司对测试流程没有规定如何做,但每个测试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套测试流程。我说下我 1 年来不断改正(自己总结,吸取同行的方法)后的流程吧。需求评审(有开发人员,产品经理,测试人员,项目经理)->需求确定 (出一份确定的需求文档)-> 开发设计文档(开发人员在开始写代码前就能输出设计文档)->想好测试策略,写出测试用例->发给开发人员和测试经理看看(非正式的评审用例)->接到测试版本->执行测试用例(中间可能会补充用例)->提交 bug(有些 bug 需要开发人员的确定(严重级别的,或突然发现的在测试用例范围之外的,难以重现的),有些可以直接录制进 TD)->开发人员修改(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快速的修改)-> 回归测试(可能又会发现新问题,再按流程开始跑)。

18. 当开发人员说不是 BUG 时,你如何应付?

开发人员说不是 bug,有 2 种情况,一是需求没有确定,所以我可以这么做,这个时候可以找来产品经理进行确认,需不需要改动,3 方商量确定好后再看要不要改。二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所以不需要修改,这个时候,我可以先尽可能的说出是 BUG 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被用户发现或出了问题,会有什么不良结果?程序员可能会给你很多理由,你可以对他的解释进行反驳。如果还是不行,那我可以给这个问题提出来, 跟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进行确认, 如果要修改就改, 如果不要修改就不改。其实有些真的不是 bug,我也只是建议的方式写进 TD 中,如果开发人员不修改也没有大问题。如果确定是 bug 的话,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让问题得到最后的确认。

19.你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职务?

因为公司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公司需要调整部门体系,公司考虑到缩减部门人员,所以大批量的裁员(有 6,7 个),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对公司也有较深的感情,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职业理想(就是测试),所以公司需要精简人员,我自愿退出。虽然很舍不得,但我将会有新的发挥能力的舞台。

20:你对我们公司了解有多少?

同学们,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功课~ 否则会给面试官你并不是很在意我们的感觉,会大大减分

21:你找工作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何?

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是否能让我发挥所长,并不断成长。

22:为什么我们应该录取你?

您可以由我过去的工作表现所呈现的客观数据,明显地看出我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 充分的体验出,我能为贵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或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23:请谈谈你个人的最大特色。

我的坚持度很高,事情没有做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绝不罢手。(诸如此类,但是不要直接搬去用。就算用你也要想好后面的提问该如何回答)

24. 你们以前测试的流程是怎样的?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测试分析报告 >

25. 为什么选择测试这行?

它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有发展潜力,而且很锻炼人,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比做开发要更难

26. 什么叫单元测试?请就软件测试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说说你的看法。 请就如何在开发中进行软件质量控制说说你的看法。简述软件测试的意义,以及软件测试的分类:

1、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界面测试,安全测试(可以简单点,比如只涉及到 COOKIES 里的内容),压力测试(商业性质的网站) 等等,B/S 软件也要根据其具体功能采用不同的测试策略。
2、态度、责任心、自信、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发散思维
3、先设计后开发模式,加强单元测试,加强代码走查,有一套完整的白盒测试
方法。关键是加强开发人员的质量意识,增进程序员向工程师水平发展。
4、意义嘛,就自己想吧。软件测试的分类,这个很多人都按各种方法去分。无明确答案给你。 对测试的理解——基本的测试知识,对测试是否认可

27. 你在五年内的个人目标和职业目标分别是什么? 分析这个问题是用来了解你的计划能力的,通过这个问题,面试人同时还可以知道你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对你的安排。

错误回答我想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考虑这个问题。如今企业的领导者更换频繁,我认为做太多的个人计划是荒谬可笑的,不是吗? 评论这种回答属于令人反感的一类。
首先,当有人想了解你的目标时,“将来的某个时候” 这种通俗说法并不奏效。
其次,认为企业很脆弱,领导者更换频繁,这种说法毫无疑问会令人反感,而且也是不合理的。
最后,认为做计划可笑,看不起这个问题,而且反问面试人,这些都注定了这样的求职者最终会失败。
正确回答从现在起的五年之内,我希望能够在一个很好的职位上待几年,而且最好有一次晋升,然后就期待着下一步。不管是向上提升,还是在企业内横向调动,对我个人来说,我希望找到一家企业——一家愿意做相互投入的企业——待上一段时间。 评论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得过分具体(那样可能会产生漏洞),而且它表明你有雄心,并且思考过在企业中的成长方式。通过表达横向调动和向上提升的愿望,表明你是一个有灵活性的人。

28. 你怎样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

分析:

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了解求职者的动机,看看他(她)应聘这份工作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是否有职业规划,是不是仅仅在漫无目的地申请很多工作。

错误回答:

我一直都想在企业界工作。自孩提时代起,我就梦想自己至少也要成为大企业的副总裁。

评论:

除了难以令人相信之外,这种回答还存在一个问题:它表明求职者会对副总裁以下的职位不感兴趣。

正确回答:

在上大学四年级前的那个夏天,我决定集中精力在某一领域谋求发展。尽管我是学商业的,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最终会从事哪一行业的工作。我花了一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目标,想清楚了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以及想从工作中得到的东西,最后我得出了一个坚定的结论,那就是这个行业是最适合我的。

评论:

这种回答表明,求职者认真地做过一些计划,缩小了自己的关注点,而且也认准了前进的方向。这种回答还表明,求职者理解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且有能力做出认真的个人决策。

29. 怎么编写案例

案例的编写与测试阶段的定义有很大的关系。系统测试和 unit 测试的案例可能不同。总体而言测试案例根据系统的需求而定。

30. 怎么才能够全面的测试到每一个点

测试的全面性主要需要在设计测试计划的时候考虑,从测试策略,产品需求等等多个角度考虑从而定义全部的测试点。

  1. 谈谈软件测试技术,以及如何提高。
  2. 谈谈软件测试职业发展,以及个人的打算。
  3. 谈谈软件测试在企业的地位,也可以结合软件生命周期来谈 有可能清晰的思路比确切的答案更重要在这里,主要说下笔试和面试的问题,希望大家共同参考。

注意:

  1. 一般公司里实际的软件测试流程是什么样的?你们公司又是怎
  2. 样的?
  3. 软件工程师要具有那些素质?
  4. 你会哪些测试工具?怎么操作?
  5. 你能不能说下你的 3 到 5 年的职业计划(规划)
  6. 你觉得你来应聘有那些优势?

其余的还好说,但就第 4 个问题,我感到不好说哦!希望大家给个意见:

**第一关:**首先要自我介绍,自己的性格怎么样,目前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一些什么经验取得了些什么值得一说的成果。然后要说说对软件测试怎么看?还有对于软件测试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会想到要做这行(因为我的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没有关于测试方面的)。哦,还有期望薪资。

**第二关:**认为软件测试人员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遇到问题会怎样处理,如果得不到研发人员的配合(就是研发说这个不是问题)你又会怎么处理?然后就是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软件测试的流程有哪些?如果我上任了,首先会怎么开始自己的工作计划。 (前两关通过了后面这个就好过多了)

**第三关:**像我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告诉我主要针对什么内容的测试,会不会使用数据库。告诉我大概要做哪些内容,详细的可以上岗以后慢慢熟悉。 大概就这么多了,这对没有经过这一关的不知道有没有帮助,仅供参考吧 我觉得就像李波说的,关键是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面试官最后会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作为应聘者的你一般不要说没问题问,这会给面试官留下你不太重视这份工作的坏印象。所以如果你想得到这份工作的话应该抓住这最后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你可以问:

  1. 贵公司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2. 贵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3. 贵公司有多少开发人员有多少测试人员?
  4. 贵公司又进一步扩充测试人员的计划吗?
  5. 如果我有幸能进入贵公司的话,我有怎么样的发展?
  6. 测试人员的沟通能力很重要,贵公司有规范的沟通渠道吗?
  7. 请介绍一下贵公司的福利情况。
  8. 请问我什么时候能知道结果?

更多测试行业知识、技术分享,关注

@乐搏学院

福利福利!最后,为你奉上软件测试学习资料包!一定有你需要的!下方自行获取:从 0 基础到进阶课程,按不同类别 (定期更新和改进) 进行整理,包括测试工具和学习资料(功能 / 性能 / 界面 / 自动化 / app/web / 思维导图)、笔试面试、电子书、公开课 / 大咖课视频等。

知乎用户 乐搏软件测试​ 发表

职场 35 岁 + 现象确实存在。但 Mary 的遭遇与其说是其 35 + 的年龄导致的,还不如说是其职业规划缺失、或至少是对个人竞争力认知不足以及缺乏职业危机感导致的。

刨去 Mary 的主观性描述和自我评价,纯粹从她提供的事实,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如下问题:

1,44 岁裸辞也许无奈,但仍是缺乏职位危机感

44 岁在既没有做到公司高级管理岗位也没有成为专业技术大牛的情况下,为了陪伴初二的儿子而裸辞。我不想从价值层面去讨论应不应该为了儿子牺牲自己的工作或者家庭和工作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只从事实层面出发问几句:你知不知道你的工作可替代性很高?你知不知道有大量年轻人同样可以胜任你的岗位?你知不知道如果再找工作,下家公司肯定会担心你会不会因为儿子再次辞职?你当时是否已经做好要失业的心理准备?

单从 Mary 的描述来看,她并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她对于行业趋势和个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并不是特别清楚。反而可能认为自己就值得拥有一份不比以前差多少的工作。可惜,就业市场不这么认为。

2, 错把证书当能力,花费精力考了证结果用不上

职场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中基层员工(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越喜欢考证书,反而那些做到中高级岗位的人并不重视。因为很多证书代表的是从业资格(很多工作是非必须的),也就是一个门槛而已,并不代表从业能力。也就是说,你有这个证书并不代表你可以做好这份工作。在职场上,公司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而非职业证书,对于工作越久的人越是如此。

另外,Mary 作为技术架构师,考取的是证书偏项目管理。难道人到 45 岁还有期望从普通技术岗转到项目管理岗位?真的还有精力和创新思维去实现转型吗?我表示悲观。

3, 现在 Mary 重新找工作,我估计失败的原因大概率是没有认清现实

市场上不缺工作,缺的是看得上她的工作。毕竟,与她竞争的有一堆比她更年轻、学历条件更好、投入度更高的人。公司为什么要选择 Mary 呢?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是经验?抱歉,很有可能她的经验并没有太高的含金量。一来她所熟悉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是否代表最新技术方向这是一个问题;二来经验也从来不是单纯以年限和数量来衡量的,而是经验的质量。如果本身她所熟悉的领域已非最前沿知识,那么她从业时间越久,反而思维越容易固化。

所以,**卡住 Mary 的并不是她的年龄,而是她对于就业市场以及自身竞争力的不了解。她没有分析自身的不足,并主动降低求职要求,而是把责任归结到外在就业环境。**所以才会有这封略带怀才不遇、叫苦喊冤的求助信。

中年人,如果没有时刻保持职位危机感,通过持续学习来不断更新个人知识储备,那么在充分竞争的就业市场,职业危机就会变成现实。

知乎用户 路视界​ 发表

呵呵,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现在我把公司的人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拼得动的人,一种是拼不动的人。 如果说你的思想境界,你的劳动产出不达标,那么你就是后一种人,你就是公司要淘汰的人。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就是职场生存法则,也是给你们年轻人上的第一课,如果这堂课不能让你刻骨铭心,不能让你痛哭流涕,那么这堂课就没有任何意义!!

知乎用户 Null 发表

从现实来看,35 岁现象还没那么严重,45 岁 55 岁问题才严重。比如发帖的程序员已经 45 岁了,拿不到面试机会,如果 35 岁,虽然也会很艰难,但也不至于拿不到面试机会,也还是有可能继续找到工作的。

但是 45 岁 55 岁的怎么办呢?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失业了之后想要找到与之前待遇差不多的工作,可以说万中无一。不再工作等着领养老金吧,可还要等十几年啊,何时是个头?财务自由的毕竟是少数,何况还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社保,退休了也没有指望。当然,知乎人均百万似乎不用考虑那么多。

我今年 35 岁,刚好到职场红线的年龄。因为此前有过长达半年失业状态,那时候我才 30 岁,在那段时间完全看不到希望,一度非常消沉。

现在虽然有工作,但也是随时可能失业的那种,再加上新冠的影响,所以很焦虑。我现在的工作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吗?如果失业了我还能找到工作吗?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有公司接纳我吗?

没房没车没存款,甚至还有不少的债务。可想而知五年十年之后一旦失业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无法领取,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坐吃山空。问题是我没有一座山可以吃,甚至还需要填补债务的大坑。

保安,清洁工,建筑工地,自己当老板,没有年龄限制的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自己创业,届时我 有足够的资金承担失败的风险吗?就像现在新冠肆虐,很多餐饮娱乐行业都面临崩溃的风险。五年十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呢,谁也无法预料。

未到退休年龄而失业,这似乎成了一个死结,还不到领退休金的年龄又无法保证收入来源。这样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想要在四五十岁再白手起家显然不太现实。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现在未雨绸缪,多存点钱,为十几年后抵御不可控风险做好准备。

存钱,存钱,存钱…… 为什么中国人爱存钱?因为焦虑,因为担心未来没有着落。

知乎用户 奔跑的拉姆塞 发表

这就是为啥我们单位工资低事情多责任重还没人辞职的原因。

想想平衡多了,虽然我们哪哪都很坑,起码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没有中年危机。

知乎用户 Thisby 发表

几个高赞答主都在怀疑这个程序员是不是真的程序员,比如给自己取的英文名是 Mary(女性名)、再比如 “精通 JAVA 各种技术体系”,一般程序员不会这么说等等。

我就不去怀疑这个发帖的人是不是程序员了,重点谈下如何破局。

**33-45 岁可能是互联网人最焦虑的年龄段。**我身边五个大龄程序员的故事,绝对真实的经历分享,有洋哥的同学、朋友、下属,他们都成功的跨越了 35 岁危机,希望他们的经历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

1. 沉迷是一种力量

第一次见 A 君是 10 年前参加人人网的面试,他是面试官,那个时候 A 君 35 岁,担任后端 leader。入职后,我发现,他用于做管理的时间不多,90% 时间在疯狂编码。

A 君基本没有社交,上班就是撸代码,下班就是回家带孩子。他对优秀的工程师容忍度极高,对差一点的完全没耐心。

偶尔能听见他训斥下属的吵闹声:“这个类写成这样,你没看代码规范吗?”、“这个线程池不能这么用,给你说多少次了!”、“是你没听清楚还是我没讲清楚?不能这么干!”。

一次下班,和他一起回家,一路上给我讲各种编程技巧和方法论,我听的津津有味。聊了差不多半小时,心想可以换个话题了,于是我问:“您周末娱乐都干些什么呢?”,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会去看些开源代码,自己改着玩很有趣”。那一刻,空气都凝固了,这话我实在没法接下去了。

后来有一天,A 君上班拍桌子,暴怒之后冲了出去。大家一脸懵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 Boss 批评他不懂管理,只知道埋头写代码。

几年前,和他在微信聊了一次。他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技术负责人,我很好奇,很想知道这次他是怎么做管理的。

我问他:“您现在是怎么带团队的”,这一问不要紧,聊了半小时。

从 Flutter 的优越性到微服务的落地,再到 Google 出了什么新技术,顺带鄙视了一些还在用落后技术的公司。一顿硬核技术科普下来,收获挺大,但是管理这两个字?嗯,不存在的。

我现在理解了,他压根就不关心管理,聚集一帮极客跟他一起成长战斗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A 君今年快 50 了,前不久和其他人聊起他,大家都感叹,这老哥战斗力太强了,真是那种一顶十的程序员。

有时候,沉迷是一种力量,焦虑?不存在的…..

想起 A 君给我说的那句:“我要开心 coding 到 80!”。我真心相信他能做到。

顺便在这里给大家送一份程序员重磅算法资料,对于想做优秀程序员的朋友,多刷算法题好处多多,算法厉害的人进大厂非常容易,送大家一本阿里 P8 大佬撰写的算法笔记,身边不少朋友通过它加入大家:

Github 疯传!史上最强悍!阿里大佬「LeetCode 刷题手册」开放下载了!​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5MTU4NA==&mid=100005731&idx=1&sn=5ce2cf62380c53ff7fd6c907cf9769f8&chksm=1f15080c2862811ad02504f0645709e5b08b249a0ad93f8939dcc8f1a1981e6957e9a4dec75f#rd​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5MTU4NA==&mid=100005731&idx=1&sn=5ce2cf62380c53ff7fd6c907cf9769f8&chksm=1f15080c2862811ad02504f0645709e5b08b249a0ad93f8939dcc8f1a1981e6957e9a4dec75f#rd

看看这本书的目录,简直绝了!

2. 不服就是干

这次说说我的好朋友 B 君,今年 40 岁,曾经鹅场的高级工程师,7 年前,晋升失败一怒之下开启了创业之路。

我们是在 CSDN 论坛上认识的,他帮我解决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级的防劫持问题。

后来经常问他一些排查线上故障的方法论、微服务怎么拆分、如何做出能抗更高并发的架构,他都非常耐心的指导我,他还有句口头禅:不服就是干!

B 君出来创业没拿融资,自己投了 100 万。团队 5 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民房。

创业期间找他喝酒,他告诉我:“我一定要改变世界,否则我会被世界改变”。

一年后,再次去找他喝酒,这次他脸色灰暗,人也非常低迷。

原来前期 100 万烧完,又投入了 50 万积蓄,项目还是没有做成。酒过半巡,他突然抱着我哭了起来,我这才得知因为积蓄全部烧完,他女朋友已经和他分手了。

再后来,他回到大厂当程序员,级别薪资跟创业前相差无几。谈起创业经历,我为他惋惜,而他并不后悔。

两年前,他开始炒比特币,炒着炒着嫌这些交易平台做得都不够好,于是空余时间动手做了一个交易平台。

去年,B 君告诉我,他的交易平台融资 500 万,再次出来创业。第二次创业,他已平和很多,没有豪言壮语,让公司活下去是最大目标。

今年听说 B 君的公司已经快 30 人了,为他祝福,相信他一定能改变世界。

有时候,我们需要点不服就是干的精神!

3. 反焦虑

这次上场的是 C 君,硕士师兄,40 岁。C 君是一名大厂总监,他花了四年时间跳了三次才来到当下的这家大厂扎根下来,带 100 人团队,每个月安安稳稳拿高薪,不用担心公司倒闭的风险。

以 C 君的专业技能和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没工作。

可他总是莫名担忧,害怕自己没有创造更多价值。

100 人的团队不是那么好带,除了技术之外还需要精通业务产品、精通组织流程、掌握良好的沟通推动技巧、在大厂还需要明争暗斗。

一次和 C 君聊天,他感叹到:“还是写代码有安全感,做管理不仅心累还觉得自己没创造价值”,可不是,这种焦虑几年前我也感同深受。

大厂的高 P 看起来风光无比,其实要跳槽也不容易,毕竟中小公司能接得住大厂高 P 薪资期权总包的,并不多。

有时候,不是现在取得了成就就会开心,决定因素是你未来会不会更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会开心还有可能带来焦虑。

C 君就陷入这种焦虑当中,总是担心未来的上升空间和 40 岁以后的收入。

特别是大厂还有年龄线的要求,到一定年龄不能晋升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段时间,公司领导层波动,他面临被连带的危险,甚至需要依靠抗抑郁的药物。

但最终他依靠持续有规律的运动和学习新领域克服过来。

C 君给我提的最多的话:**“反焦虑很重要”,**是啊,真的重要,从 C 君身上我真正学到了一点:无论你是否能成功,首先要反焦虑。

另外多看计算机经典书籍非常重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和程序员来说,看计算机经典书籍永远是成长中性价比最高的事情。

我在过去 12 年学习过的书单:

以上这些书籍,我已经帮大家打包好了,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获取:

计算机经典书籍(含下载方式)​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5MTU4NA==&mid=100008684&idx=1&sn=eb2ebb6c6f4da1b6d82c5ea643cad435&chksm=1f16fd83286174959fe46170ccbb1c65d51afb0d174b10f85eaeddfe4030d898042fe5fbecf2#rd

4. 舍命狂奔

这次要说的是清华 MBA 同学 D 君,39 岁。他在通讯行业干了 10 多年,超级专家那种,带十人团队。

问起他读 MBA 的原因,他很坚定的说:“我对投资非常感兴趣,就是为了转行投资才这么大年纪了还选择读书”。

清华 MBA 课程安排的很紧张,我们都是六日班,也就周六半天周日全天,而他公司的工作非常忙,几乎 996,但从没见过他迟到过一次。

三年时光,D 君在跟时间赛跑,小组讨论、企业访谈、课程作业,他都完成的堪称完美。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拼?他说,当你笃定一件事,确定一个目标,那剩下的只有舍命狂奔。

毕业后,D 君如愿以偿加入一家投行,当上了投资人。有一次很好奇的问他投资人的收入,他告诉我刚入行薪资很低,只有之前做架构师带团队的 1/3。但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幸福感。

去年 D 君已经晋升为所在机构的合伙人级别,为他感到开心。

5. 接受现实

最后上场的是老同事 E 君,41 岁。他是那种职场老黄牛。属于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个人成长一直比较缓慢。

前几年开始 E 君就不太顺了,因为编码能力一直没有达到高级或者架构师水平。

他其实一直在跟年轻人拼体力,而随着年龄增大,是真拼不过了。我和他经常讨论的话题是颈椎病如何康复。

去年 E 君所在公司效益不太好,领导决定裁员,他进入了优化名单。

被优化后,他休息整顿了好久,将原来 90kg 的体重减到现在的 75kg,颈椎病也恢复不少。再开始找工作,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那么满意的 Offer。

听到他找到下家的消息,我还挺为他开心的,因为这个过程我也帮他各种投简历,但大佬朋友们一听说 41 岁还是中级水平,都不太愿意给面试机会。

没想到过了半年,我和他吃饭,他对我说:“洋哥,我没有入职这家公司,我想明白了,继续做程序员对我来说没意义。

我拿积蓄开了个小店”,刚听到消息,我非常惋惜,编码十多年最后却去做小生意,在我眼里就是逃兵。

直到最近去他小店玩,我才发现,这也是另一种好的生活。他开的是一个小型亲子游乐园,带上小孩,一边陪小孩一边工作,月收入也不差,养家完全没问题。这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羡慕的情绪。

有时候,接受现实然后重新出发,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的话

程序员不是一个「银发职业」,但也绝不是如某些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宣传的那样:35 岁危机,40 岁失业。

40 岁的程序员有的做了大厂中高管、有的成了小公司联创、有的成了连续创业者、还有的转行投资金融、也有人继续坚持写代码战斗在一线。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会被行业淘汰出局,但互联网的老年人在其他行业恐怕还是年轻人,接受现实,人生再起航完全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年纪的增长而焦虑,因为焦虑本身除了干扰我们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尽最大努力,做最好打算,但接受最坏的结果。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反焦虑、不断提升认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永远重要。

另外对于程序员而言,读计算机经典书籍不光能让你快速提升知识和能力,更会让你在面试之际如虎添翼。

我把大学和工作中用的经典电子书库(包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C++/C、网络经典、前端编程经典、Java 相关、程序员认知、职场发展)、面试找工作的资料汇总都打包放在这了,点击下方可以直接获取:

计算机经典书籍​​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5MTU4NA==&mid=100008684&idx=1&sn=eb2ebb6c6f4da1b6d82c5ea643cad435&chksm=1f16fd83286174959fe46170ccbb1c65d51afb0d174b10f85eaeddfe4030d898042fe5fbecf2#rd

这套资源可不是一般那种网上找的资源,是伴随我从学生一路成长为腾讯高级开发工程师,360 技术经理、360 技术总监、中小公司 CTO 的打包全套!非常宝贵!

祝大家前程似锦,在编码的道路上一马平川。

要是觉得不错的话,那就帮我

@findyi

点个赞,一键三连呗哈哈哈,硬核码字不易,笔芯~

知乎用户 findyi​​ 发表

体制内躺平技巧,个人总结的,可以帮助你很多

我走的是保守路线,虽不说多好,但能培养你的元气(结构层次还需改进还请耐心读完)

正常活动:

睡觉

简易床 被子 枕头 热水袋

端坐

简易椅 简易沙发

办公

简易办公桌 台灯

吃饭

食材 煤气 锅 面纸

拉撒

马桶 卫生纸

饮水

烧水壶

穿衣

棉袄 羽绒服 厚袜子

帽子 雪地靴 毛衣

出行

自行车 电瓶车

娱乐

听书 电视剧 电影 纪录片

洗澡

肥皂 刮胡刀 搓澡巾

牙刷 牙膏 雪花膏

毛巾 脚布

每天晚上睡觉前锁上门,不接待任何人,哪怕物业

双十一绝不买东西,现在双十一已经变味了,有需要再买,否则绝不买,十一月份当月卸载淘宝 绝不给淘宝任何割韭菜的机会

领导口头赞美或者批评都是浮云,关键是看给不给加工资,别的口头的都是虚的,什么 “劳苦功高”“刘梓雲辛苦了” 都是假的,记住,是假的!

千万不要显露出自己很有文采,最好装愚钝,这样就没人利用你,宁可被人骂废物,也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能干

工作中记得用一件事去推另外一件事,即使做好了一件事,也记得和别人说没做完,这样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自己休息

按时作息,并每天填表,养成良好作息

经常运动,体检合格

免打扰的技巧

说话要低调

关于微信

对外

关于朋友圈

关于社交

买衣服要选质量好的正牌,耐磨耐洗,买一件能穿七八年的这种

领导打电话不得不接,假装自己手机信号不好,然后说 “喂,喂,听得见吗,哎,我手机怎么没信号了”,然后挂掉…

没人真正关注你的生活,那些嘴碎问你为什么不结婚的人只是为了羞辱你,你结了婚后那些人就会消失,没人在意你婚后是否幸福

你准备离婚时,那些人嘴碎的人又会重新跳出来劝你别离婚,这是准备二次羞辱,别上当

问你为什么不生孩子的人,在你生了孩子后并不会帮你带孩子或者给孩子喂奶

上述那些貌似关心的人在你真正有苦难时不会帮你,所以自己生活的节奏千万不要被他们带着走

生活里除了父母和挚友,别人若主动联系你多半是因为你有价值可以利用

看清事情的本质,衣食住行,不要虚荣

生了孩子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去数落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孩子不断努力就好,凭什么拿别人的孩子进行压力转移,让自己的孩子不开心,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圣人?

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别人的落魄和惊喜归根结底和自己没关系,永远是平行线,如果帮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忙,那所有的聊天都是说废话

学会低调,不要太张扬,不要轻易让别人窥探自己的生活,社会关系或者自己可免费利用的地方

领导的一句口头表扬是垃圾,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好处

记得多陪家人,他们才是你落魄时候的归宿

结束与无聊势利亲戚的来往,富在深山有远亲,我落魄了你没帮,那就别在我得意时进行 “血缘绑架”,我不吃这一套

生孩子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与修行,千万不要用养儿防老这种观念去生娃,没什么意义,养儿防老是属于生意的一种,不是孝顺

千万不要被社会洗脑,从月子会所到养老院再到目的,这个社会的运转,就是在我们一生中将钱 转移到他们口袋里,别上当

记得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生活,坚决不被别人带着走,人和人是不同的,我凭什么跟着你走

没必要奉承领导,特别是那些无德领导,下班直接关机陪家人

避免和同事交流,记得上厕所用单间,不去食堂打饭,不坐电梯,走偏僻的楼梯

工作中的事记得留座机,不要留手机号码

不要显得自己很有能力,否则事情全是你的

工作中多说不知道,不清楚,把自己当傻子

自己有什么事要发布记得单独告诉一个话唠,你会发现,你要发布的事很快会传开,然后假装自己不知情

不要和同事透露任何事,包括家庭,婚姻,孩子

如果同时两个会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开,可以相互推掉,给自己放半天假

在生活中要远离如下几种人

宝妈类:天天晒孩子,谈孩子,晒到你头疼

事多类:处处要管

大妈类:老是询问隐私

剩女类:成天抱怨个没完,遇见哪个相亲对象怎么怎么垃圾

不相信任何理财产品

不投资任何产品

不接任何陌生电话

不办任何信用卡,花呗

不借钱,不欠钱

不发朋友圈

不点赞朋友圈

关闭朋友圈

打个比方:比如你要出去旅游,如果你发了个朋友圈,会有如下负面影响

同学:找你借钱的时候看你没钱,现在出去旅游倒是有钱

同事:帮我代购一点东西呗(实际上清单列一大堆)

无聊亲戚:出国游有什么好玩的,祖国这么大不够你玩的?

朋友:真有钱还出国,我们就哪儿都不去,算了算了你有钱

老板:什么时候回来,那个方案还等着你回来改呢

客户:去哪儿玩了,都没去那个景点?算了,这一趟你算是白去了

所以,同志们,朋友圈还是少发,甚至不发,也不要评论,因为别人的生活与你无关,你的生活也只有你能够理解,自己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微信里的非重要的人备注统一都是 “陌生人 X”

选择单位最忙的时候请年假出去旅游,然后默默的看着别人忙的焦头烂额,自己舒舒服服的躺在酒店喝茶,出国旅游记得回国以后再发朋友圈,这个时候别人即使想让你代购你也可以回复 “对不起,已经回国了”

家里客厅打扮成自己舒服的样子就好,不需要什么几人沙发,因为现在客厅基本已经没有客人来了

无聊的微信群全部退出,反正现在退出也不会像以前显示 “某某已退群”,但退无妨

除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别的人的婚礼可以不参加

生活最重要的还是

做饭(煤气 买菜 米油 煮饭 洗碗)

出行(电瓶车充电 汽车加油维修)

洗衣(洗衣 晾衣 折衣)

买衣(耐洗 极简 耐磨 防水 保暖)

养生(泡脚)

睡觉(午休 晚休)

排便(大 小)

饮水(水 果汁)

运动(跑步 跳绳)

自由(旅游 语种 避扰 电影 隐遁)

工作(不借钱 不欠钱 存钱 备考)

家庭(生娃 妻子 父母 岳父母)

资本(房产 车产 孩子教育)

健康(医疗 体检 防疫)

第一,除了挚爱的妻子,孩子,父母,真正的好友之外,社会别的人都是想尽办法坑你,害你,这话好像有点过激,但到了社会你就会发现你落魄,除了上述这些外没人同情你,所以要保护好自己,以下 12 点

1. 为了集体强行出头牺牲自己是傻叉

2. 应当歌颂如何更好的活着,而不是强行歌颂牺牲 赞美牺牲

3. 家庭的温暖总是要比社会的温暖更暖

4. 适当学会保持沉默,不要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社会鼓励说真话,否则,呵呵

5. 有好处有利益还是要去积极争取,现在并没人觉得谦让他人是一种什么美德,你谦让了,也许他人还在背后骂你傻逼

6. 我们不是菩萨,普渡不了众生,当然,坚决不能做坏事,好事有时候做多了反而不好,比如多年以前的那个叫丛飞的人

7. 人性中是有恶的,每个人都在打量自己的利益,那些曾经的所谓朋友,以及几百年见不了一面的亲戚,就散了吧

8. 有空多看看外国的电影,特别是反映人性的,多出去旅游,多去看不同的世界,才不会被一种声音洗脑

9. 保持理性,千万不要被狂热和集体主义激情所裹挟而失去自我,记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内心以及挚爱的家庭

10. 生命是最重要的,永远记住,宁可倒着生,绝不站着死,好死不如赖活着

11. 自己有了成果,比如升职加薪了,没必要去请客啥的,最后你会发现,仅仅是肉包子打狗而已

12. 你没钱,寸步难行,有钱了,记得贴补家用或者给自己用,千万不要花在一些无谓的人身上,比如狐朋狗友或者无效亲戚或者所谓领导

第二,思维千万不能被社会裹挟或者跟风,跟风就是被洗脑,社会的本质就是残酷的竞争,主要就是竞争医疗资源,生存资本(房子),生命体验,生存等级(当官),生存财富(存款),你一定要在保证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的情况下去不停的争取利益最大化,不需要不好意思或者腼腆

第三,所谓的同学,同事,最多和你一段人生是有交集的,不要花太多时间和金钱去刻意维系,到后来你会发现都是浮云,千万不要天真的认为人脉就是钱脉,那些领导也不要刻意讨好 他们调离了以后,你会发现之前的讨好都是浮云

第四,社会上的人只会为自己想,充斥着社会上的各个产业,从你出生的进月子中心一直到你死后买的坟墓,都形成了利益链条 目的就是为了你的钱,所以我的孩子不去月子中心,奶奶外婆轮流带,又尽心又省钱,我死后就海葬,不给子女添麻烦,所以千万不要上这些商家的当

第五,一定要多锻炼身体,多休息,正常规律饮食,千万不能付出健康的代价,否则你就等着进医院被医院整的倾家荡产吧,你躺在病床上,也只有身边几个人陪着你,那些酒肉朋友,领导下属瞬间就会消失不见,不信那你就试试

第六,不要太过分张扬自己,在大学张扬自己是个性 出了社会张扬自己就是给自己惹祸,比如微信留给别人,电话号码留给别人,换来的只有骗子找上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圈也少发,特别是里面有领导,同事,客户,别让别人窥见你的生活,有了什么喜事,比如生了孩子,自己家人知道就行,开心的也只有他们,别人只会嫉妒,嘲讽,永远记住!

(1)按照顺序将人的一生总结了一下 很多都是自己感悟的,真实的人生,这些好像形成了一种链条:

出生一年前,家人期盼你的到来

出生后

洗三

满月

过周

成长

别人看你的样貌

身高

脾性

规矩

学说话

学走路

会搭积木

上学

上幼儿园

上小学

上初中

上高中

上大学

工作

依据专业选择

选择城市

编制

工作顺心程度

是否当官

恋爱

校园恋情无疾而终

买房

买车

结婚

相亲

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则幸福

若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则不幸福

婚礼

蜜月

生子

孩子出生

成长

上学

恋爱

工作

结婚

生孙子

孙子出生

成长

上学

恋爱

工作

结婚

生曾孙子

出生

成长

上学

恋爱

工作

结婚

生玄孙

孝顺长辈,送走长辈

孝顺父母,送走父母

一生积攒的房产

而后年老生病

要开始看儿女的态度

前半生存的钱开始花

开始进医院

临终立遗言

儿女分家产

死亡

自己看不见

孝子贤孙送最后一程

举行盛大的葬礼显示自己的孝顺

颁发 “人生赢家结业证书”

死亡三年,绝大部分人将你忘记,只有少数人偶尔谈起

至此… 一生结束

有几点需要你知道:

1. 除了家人至亲之外,没人真正发自内心喜欢你家孩子,同样,也没人在乎你家孩子什么时候会说话,会唱什么儿歌,自己开心就好,朋友圈别老发招人反感

2. 我连孩子出生了都无所谓告诉不想干的人,朋友圈也不发,如果别的人知道就算,不知道我也不会说

(2)对于当官,只能说,当官很好,但也要冒风险,风险如下

做官的风险:

陪伴家人时间全部用于工作

每天醒来到了单位就要开始表演

表演,装孙子

说谎话要理直气壮不怕肉麻

防小人设计陷害

防写匿名信

应付检查

应付监督

下级之间矛盾调解

下级缠着不放

贪污时担惊受怕

与亲戚关系越来越远

别人把自己当做利用工具

家产要上报

外出旅游受限制

同僚之间陷害勾心斗角

不敢穿的太好

不敢吃的太好

公众人物做事小心翼翼

睡觉做噩梦

别人送礼不敢收

美色诱惑,金钱诱惑

别人找帮忙腐蚀自己

逢场作戏说肉麻话

永远在开会,调研,检查,讲话,批示,请示,迎合

不良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缓解

手机永远在接听电话

老百姓到单位闹要耐心接待

(3)生活中技巧我也总结了:

不凑热闹,不往人多的地方去

商场刚开业绝不去凑热闹

错峰出行,否则把你堵死

热闹的商场绝对不开车,否则停车位都找不到

学会爱冷僻事物,在另一个角度有建树

远离人群,不贪图小便宜

不跟风,学会独立思考

不被洗脑,不激情狂热

不与人争执,保持绝对沉默

不因为超市打折就去盲从的买

与人保持距离

自由自在无人干扰

闷声发财无人知晓

人微言轻无人询问

撇清责任无人打搅

家人平安健康幸福

睡眠充足舒服深入

饮水充足身体轻盈

排便正常不会便秘

饮食茹素极简纯净

低盐低油省钱简朴

体检合格一切正常

屏蔽社交深居简出

隐遁于世不留号码

穿着低调朴实舒适

饮茶泡澡藤椅颐养

老派存钱旅游勿扰

(4)总结了一些最根本最不变最会让你安心的东西,别的都是浮云:

身体器官正常运行

家人平安健康(每年的体检一定要去)

房子

车子

编制

黄金

衣服(冬季棉衣 夏季短袖)

被子(冬季羽绒被 夏季凉席)

充足的睡眠

囤积的粮食(米 油 盐)

囤积的药品 (感冒药 口罩)

囤积的物品(肥皂 牙膏 牙刷 卫生纸 面纸)

家里的电器设备(空调 取暖器 电风扇)

煤气

让人琢磨不透逮不住的性格

不起眼且被边缘化的存在

绝不多讲且紧闭的嘴巴

内心深处的思想

装糊涂的外表

平庸的外在

极深的城府

最真实的便是:

真心的家人

私人的财产

稳定的编制

健康的身体

低调的性格

自己的孩子

可控的时间

隐匿的旅行(否则让你代购累死你)

忙碌的别人

悄然的行踪

安静的修行

默默的努力

(5)对于处世,我还是有些浅显的观点,如下:

平安方面

学会逃

学会低调

不多嘴

装卑微

装愚钝

假装奉承

假装不解

受得了辱骂

受得了嘲讽

咧着嘴傻笑

不和任何人走的近

认识自己的人越少越好

健康

睡眠充足

饮食合理

经常饮水

定时排便

每天泡脚

节欲

家庭和谐

工作稳定

金钱

学会存钱

不乱花钱

备考证书

筹划副业

家庭

关心父母

关心岳父母

关爱至亲

生娃

带娃

自由

旅游(坚决不透露,我一再说过,否则出国旅游,那些人让你代购累死你)

行踪

轻装出行

不留电话号码

不留微信名称

工作隐身

放弃当官

显得毫无才华

假装反应迟钝

备好退路

主动边缘化

隐秘

大事不发布

退出朋友圈

计划不公布

事成绝不说

聚会不参加

家庭情况不透露

经济状况不透露

衣着素简

饮食轻食

遇见绕路回避(单位食堂 电梯 打水的地方 会议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都是同事闲聊窥探你隐私的时间,要学会避免)

不去聚餐

绝不借钱

不迟到

不早退

行善(坏事绝对不要做)

冥想

修心

(6)残酷的现实是: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哭的死去活来的只有你的父母至亲和你的妻儿老小,别的人最多来三鞠躬然后说一句 “真可惜”,然后劝一句节哀,然后忘了你。(家庭 身体很重要)

如果有一天你穷了,陪在你身边的还只有这些人,别的人都会像猴子一样躲开,把你撇的远远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所谓朋友不交也罢(金钱很重要)

如果有一天你有了喜事,真正为你高兴的也就这么几个人,别的人都会在背后说你坏话,嫉妒,憎恨,所有原罪全部暴露无遗,这就是社会(提高认知很重要)

不能因为别人和你在你某一个人生阶段相识,就一定以他的人生的进程和状态为模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和不幸,有些人前半生受福,有些人后半生受福

生命和人生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控和负责到底,除了父母,妻子,儿女,这个世界上 99% 的人的 99% 的事与己无关,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健康和家庭

(7)对社交,我是极度排斥的,之前我也是个热衷社交的人,无效社交一般攀比的东西如下:

住房房产

(哪个大哪个好是不是学区)

官爵禄位

(做什么级别干部多少钱)

工作编制

(有没有编制什么福利)

存款家产

(股票银行存款多少钱)

座驾汽车

(什么豪车什么级别)

人脉资源

(哪些饭局认识哪些领导)

吃穿用度

(穿的什么名牌吃的高档餐厅)

老婆妻族

(家里做什么官有多少钱)

孩子子嗣

(什么母婴用品上什么幼儿园)

所以这种无效社交就别参加,参加了还要强装笑脸,自己内心煎熬要死,何必呢,现我不仅无效社交不参加,

管他说什么,整个人都隐身了,把时间放在健身,投资身体健康,陪伴家人,照顾孩子,守护家庭,旅游,看书提升自己,赚钱,读书,哪个不比无效社交来的强,各位能清醒是最好,这些都是没用的,无效社交不会变成你认识几个有钱人,那些有钱人就会把生财之道和卡里的钱转一些给你,不要顾及面子去参加,浪费时间和精力,事后还后悔

我对每天的生活进行详细的记录

总结一下,其实人生在世最主要的只有如下几点

健康,是一切的保证

家庭 ,是心灵的寄托

金钱,是物质的基础

自由,不被打扰的幸福

说的对与不对诸君评判

(8)最后发一些处世的狠招吧

从来不发朋友圈

屏蔽所有人朋友圈

有大事也不说

低调装糊涂

一鸣惊人

惜字如金

忽略别人

玩失踪

借别人口宣扬自己的事

珍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

衣物面料极简上乘大气

衣服颜色黑白灰

主动将自己边缘化

气场上和人保持距离

禁欲主义

无事就关机

体检合格

滴酒不沾

按时作息

经常运动

闭目养神

不聚餐

默默的看着别人

房产证到手

存款安稳在银行

入了编也不说

衣着低调朴实

凡事独立主见

默默开稳自己的座驾

孩子清秀隽雅可爱

家人健康平安

妻子贤良淑德

家庭兴旺发达

旅游暂时失踪绝不代购

所有隐私不透露(一个字都不说)

切记切记,不要把自己孩子的大名,小名,所在学校,家人具体姓名,房产,车子,薪资,身体状况这些信息告诉别人,保护孩子隐私,最好像我,孩子生了,除了家里至亲,别的所有人都不讲

结论:我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我!

附自己总结的图

知乎用户 边缘化 发表

我觉得还是从个人身上找问题吧。

就我而言我从来不觉得 35 岁是个门槛。在我面试程序员的时候,我不会考虑年龄问题,但是,我会考虑成本。一个 45 岁的程序员有如下几个特点:

1、见得多,例如各种技术体系

2、要求薪水、期权高。

3、过分自负,老谋深算。

4、团队协作差。

如果我进行大型项目谈判需要一个全面的技术代表,那么我会雇这样的人吗?答案是不一定!这之前我会跟 HR 或猎头公司讨论,能否找到一个拥有全面技术能力的年轻人?即便同样价格的年轻人。为什么如此?年轻人有野心,我给他提供机会,他为了往上爬他会珍惜这个机会。而 45 岁的人呢?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根你开价,而且开的都是漫无边际的价,记住不是进入公司的时候开价,而是面临大型项目谈判的关键的时候他会找你谈谈他的价格,这种利用公司对他的器重行落井下石的行为深深的刺痛了公司的管理者,是这种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才导致了,人才市场对老油条们的警惕。

公司打造团队的目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指望团队。但是,如果有一个这样全面的技术负责人,关键时刻来临,他会动员整个团队和公司对抗。

这是,公司不能承受的灾难。

知道问题所在了吧?

刑天唐伯志:当性侵成为往事(5)

知乎用户 刑天唐伯志 发表

今年 2022 年国考招考比例 68:1,竞争巨大,但有个小知识不知你知不知道

国考的年龄限制是 35 周岁

编制岗位都有 35 岁的限制,何况一般私企呢~

知乎用户 培训星球 发表

好多人邀请啊…… 我角度可能不一样。

我步入管理岗有点早,尴尬在大家觉得我年龄小,但又足够强势和整体大局意识。所以可能无法感同深受。更多的是因为年龄小的憋屈艰难。

我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下属很难清一色比我小,甚至因为事务所的工作性质,毕业不久就持续带队比我大很多的人,多次有大十岁的,大概也就是 35 岁左右及以上…… 所以可以换一个角度聊聊。

他们的来历:1. 公务员分房后;2. 领导秘书;3. 转型;4. 跟随家人换城市;5. 老家没有了机会……

他们的发展:1. 迅速反超持续跳升;2. 迅速找到超高薪管理岗,这里男性为主,外派为主;3. 稳定下来,外界打压评价眼光全不在意……

为什么 35 岁难,因为有尊卑制度,你比我大,你错我对你也不一定听我的,因为你的经验意识根深蒂固…… 何况你精力弱、家庭负担重,不能出差不能加班学习时间少还受局限…… 而且你自己也会难受,我所学的居然全部被更新了,我居然处处不如一个比我小这么多的小孩,我第一次被一个比我小这么多的小孩领导,第一次被一个比我小这么多的小孩训斥……

小盆友会崇拜我会努力学习适应节奏,而你会不停反思质疑…… 我需要的只是执行者,而你煎熬于年长为尊的观念以及过往的功与名、过与错……

你样样都行,又专业又资深又阅历经历丰富,应该去独当一面创业,任正非、张桂梅,都是四十多开始创业,你应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大家分工合作资源优化配置……

何必为难自己和大家?美剧经常有大龄助理秘书实习生,中国电影我几乎没看到过…… 中国讲的是尊长敬长,你愿意去做一个跟你女儿孙女同龄的人的下属秘书助理吗?你的同事同学肯定有招聘需求的,只是你能忍住去做最基层然后忍住同事们的眼光?

记得多次遇到,说好明天要交东西,你下班赶回家了,要接孩子辅导孩子,结果第二天请假了,孩子病了。电脑还没带回去。平时的加班更是只能我自己。末了发奖金得照顾他们,因为他们要养孩子…… 但是东西交不出去,监管警告处罚可不管,团队考核可不管,公司亏损经营不下去更是没人管……

链家骑手滴滴司机很多大龄,每个单位也都有大龄基层,包括程序员、IT 运维。只是普遍感受是不够与时俱进,沟通难,大家还是更乐意跟同龄人沟通,因为不用有年长者的压迫感…… 但是滴滴司机很平和,尤其女司机,她们觉得这份工作更自由……

也遇到过几个认清自己长短板的,然后迅速调整心态,除了任劳任怨,主动担当外,主动放低自己并打消小领导的顾虑和不适,然后至此稳定下来,良性循环,领导发挥他的经验和年龄优势,也照顾他的收入和请假需求…… 他们的性格不适合步入管理岗,也不适合创业,但又需要养家糊口,所以迅速认清形势,迅速找到新的平衡,甚至遇到裁员,他们也会被保下来或被推荐…… 也许是部分人可以借鉴的。

知乎用户 pareto 发表

看到上来就质疑技术 “精通” 的那一拨回答,感觉挺不舒服的。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技术精通不精通的问题。而是一个 35 岁现象问题,有很多人都感受到 35 岁现象,你能说 35 岁以后的人的技术都不如 35 岁以前的人吗?

事实上,35 岁现象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打工人的角度来看,要想职场上顺风顺水,无非是做到 “三个行”,首先,你自己要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再次,说你行的这个人要行。这三个行,缺少任何一个都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面临挑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是社会内卷和没有技术含量的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就比如说,我从来没见过招聘中医主治医师的时候要求必须在 30 岁以下的 JD。

占个坑,待续~

知乎用户 知化 发表

我不懂程序员的技术,只是疑惑不解:

Mary,您直接为客户服务就好,为何非要求职去个单位?

直接为客户服务直接就能赚到钱,为何非要求职到单位去赚工资?


我不懂程序员的技术,但我懂点会计技术。

我知道,我们会计技术庙堂也能赚到钱,江湖也能赚到钱。

意思是,有会计技术的人,到大单位去求职赚高薪也行,自己干兼职会计、代理记账也能赚不少钱。

何必非要去求单位给个面试机会呢?

单位对咱们客气,咱们技术人员就对它客气;单位对咱们不客气,咱们就甩了它,有什么了不起的,咱技术人员离了单位照样吃的好。

我曾有个当兼职会计赚钱的 B 计划,不过至今没用上,我贴出来,供您参考。


会计从业资格”(俗称 “会计上岗证”)取消之后,会计职业已经没有准入限制了。

也就是说,没证也可以干会计,就像干销售一样。

你可以给很多人家干会计,叫做兼职会计。

你可以白天做你的主业——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开店的开店,直播的直播。晚上给人家兼职干个会计。


兼职干个会计,挣钱吗?

嘿,你去 58 同城上问问,代理记账的要多少钱?

据我所知,在我们这儿,0 申报的公司,一个月只要 200 块;但要年付,每年 3000 块。

小规模纳税人,一个月只要 300 多块,但要年付,每年 5000 元左右。

【注:(1)每年 5000 元包括:额外收费的每年一次的 “所得税汇算清缴” 申报。

(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所得税税务申报一般是每季度一次。一年共 4 次。

(3)有工作量限制。如果客户每月开发票多,需要额外协商增加收费。

(4)发票等原始凭证需要客户黏贴好,快递给代理记账人】

一年才 5000 块,你失望了,太少了,不塞牙缝。

关键是,你花多长时间挣这 5000 块!

——这 5000 块,你要熟练的话,一年的工作量也就是 9 个小时。

顶你白天 996 的一天。

假如你说时间太紧了,那好,翻一倍,给你 18 个小时,也就是 2 天挣 5000 块,没问题了吧。

多兼职几家,你能挣的更多。

一天 5000 块,坐在家里,业余时间就可以干。这是我的 B 计划,你也可以用。

如果你还嫌赚得辛苦,那么你可以继续往 “兼职财务顾问” 去发展,那就是大会计挣的钱了。之前我有个学生就这么做,请看:

一个孩子 2 岁的本科生

我们会计技术有个好处是,记账报税是刚需,刚又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记账报税的需求越来越多,请看:

我国市场主体突破 1.5 亿户,个体工商户也突破 1 亿户,透露了哪些信息?


给小微企业记账报税,这点活儿不难,但确实是个技术,是 “初会” 的技术。

一个东西叫专业技术,一定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工具、专业方法、专业结果,

一定不是死记硬背考个证就会的。

我准备免费讲初会的《会计》,就讲这些独特视角、独特工具、独特方法….

我想不仅讲考证,更分享点技术。

两周之后,12 月 3 号周五晚 7 点,知乎直播,免费开讲 2022 年初会《会计》第 1 节,

欢迎朋友们一起来探讨我们 “庙堂也能赚钱江湖也能赚钱” 的会计技术。

知乎用户 牛奋​ 发表

我是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团队长,下面有 100 多人

我对此的感触非常深

我们这批人里,大多是三四十岁,一半是硕士学历,可以说在中国算是高知群体了

但依然逃不掉 35 岁的定律

35 岁真的好像一个分水岭,如果已经做成管理了,那么会比较稳,如果做不成管理,那晋升的路也基本上没啥了。

但就算是管理,我团队也有一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曾管理几千人,但公司疫情影响下失业,找了无数个猎头,都没办法,没合适的职位,最后只能重新规划职业赛道。

我记得有一次跟我一个组员聊天,他清华毕业,也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我问他为啥来做保险经纪人。 他说他想给自己一个第二职业,因为发现自己的职业没有上升空间,而且新人的收入已经倒挂他,感觉不到自己对公司的意义。

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人才内卷太严重了,很多公司,很多职位,新人给老人的压力很大。

昨天开车的时候听了一堂课,讲现在的就业环境的。就是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了,同时,工作开始变的不稳定了,虽然经济还在发展,虽然各种指标还不错,但劳动者们的不安全感开始加重了。不安全感也导致结婚率低,生育率低,消费欲望降低等等

而造成这个问题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者本身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比如以前收小麦,需要人去割,劳动者是纯刚需,但收割机的出现,一个机器顶 100 个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让大家的专业水平很相似了。

比如以前的计算机,需要非常懂技术的人,但现在很多便捷软件的出现,降低了门槛,所以一个刚毕业的,跟一个 10 年经验的,都是操作同一个软件,专业度没啥差别,比的就是谁做的工作多。40 岁人肯定肝不过 20 多岁的小伙子啊。

所以年龄变大,虽然积累了经验(对于很多公司,你的经验过时了,或者不重要),但也降低了很多公司需要的能力,包括你的体能,你的时间,你是否能融入集体(40 岁的人不太能融入平均 25 岁的集体的)等等。

作为一个 33 岁,快到 35 岁的中年人,俩娃爸,上有老下有小,甚至这个人群的不易。

但,人生本没有容易二字,一起加油吧。

知乎用户 李越​ 发表

你有一辆电动车,每天开着上山去看日出,突然电动车没电了,车也刹不住顺着山路溜下去,还好你开车技术水平不错,蹭着山体顺利停下了车。

经过修理厂的检测,发现动力电池包里面有几块电池,最多能冲 35% 的电量就充不进去了,你更换了这几块电池,开开心心的又一次开到了山顶看日出,景色很美好。

人生如同这日出经历过险些出车祸,感慨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生坎坷活着真美好。

所以,看到这里会有人关心被抛弃的几节电池吗?电池没电了充不上电自然是要被抛弃的,谁会为了几节电池耗费时间?又不是核电池还有回收的价值。

一节好的电池 35% 的电量就是评判的标准,低于 35% 的电量要么从新充电还能再利用,如果连 35% 的电量都不能保证那就只能被抛弃。

知乎用户 說書人​ 发表

因为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你 65 岁退休它嫌早

你 35 岁找工作它嫌老

1000 万出生人口它嫌少

1000 万大学毕业生它嫌安排不了

乌合 XX 地球那边的事儿,他画的明明了了

唐山烧烤河南储户他眼睛就看不见鸟

知乎用户 神盾局党支部 发表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了。

我们现在在路上的计划,男人最起码像我 90 后,起码要 65 岁以上才能退休。我起码还要工作 30-40 年,我一直有个问题:

我国缺少的是人口还是劳动力?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如果是缺少人口,那么我们确实应该拿出一些人口新的利好政策来刺激人口增长

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劳动力情况一直是溢出的,为什么?

在我父辈(60 后)30-50 岁,他们的理解都是壮年,正是为国家建设撒热血的时候,怎么像现在 35 就开始考虑淘汰了?

为什么市场敢明目张胆的说要年轻人不要年纪大一点的?如果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招不到那么多年轻人,敢这样说吗?

我一直觉得我国一点都不缺劳动力,更不缺年轻人,说的难听一点,缺的是廉价的韭菜,不怕没有韭菜割而已。

当然,特殊职业嘛,我们都懂得,尤其 IT 这种行业,淘汰的本来就快。

为什么现在每年体制内和国企都爆满想进?

很多事情只能说,现实的冷暖自知,什么砖家说的,都 TM 放屁。

好了,房价要跌了,我们都 20-30 年后再买房吧。

知乎用户 MCS 源君 发表

大家好,我是老原。

35 + 的职场焦虑,它又又又来了。这个话题真的是永恒的热点,为什么呢?

25 岁的年轻人为 35 岁的自己焦虑,35 岁的中年人,焦虑自己的当下,和未来那距离退休的 2-30 年。

按 22 岁初入职场到 65 岁退休来算,有 43 年的职业生涯,而 35 岁只能算是进行了 1/3,剩下的 2/3 要怎么过?全靠前面 10 年的打拼吗?

没错,就是这么残忍。

最近不少朋友问我,项目经理是不是能够避免 30 岁危机。相对而言,项目经理的岗位是年龄越大越吃香,但同样的,没有足够的经验,沉淀自己的方法论,你依旧逃不过中年危机。

要么专家路线,要么管理层。毕竟,企业不会需要一个 35 + 的基层员工。

程序员本就吃的青春饭,内容运营都开始想自己的退路。而一些人为什么偏要等到 45 岁才发现市场不需要你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更想写给 25 岁的年轻人看,35 岁的危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果关系。

什么因?

在你 25 岁时种下的因,35 岁时自然会收获这果。与其焦虑,不如行动。

其实文章核心只有一个词,未雨绸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不容易。

今天的文章分 3 个部分:

1、被裁员,不是因为被取代,而是不适应

2、千万别成为一个职场奢侈品

3、如何避免成为一个 “奢侈品”?

**一、**被裁员,不是因为被取代,而是不适应

无论哪个行业,35 岁都是一道坎,之前有个很写实的梗,叫 “普适性职业生涯”,内容如下:

人脉多的卖保险,人脉少的开滴滴,实在不行送外卖…

哎,早不面对,老遭罪。

虽说这是一个梗,但生活往往就是用调侃的方式戳穿扎心的事实:

大多数人在职场里,只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平庸,而不是越来越优秀。

还有更扎心的,这些,与很多人的期待是不同的。

我也接触了很多职场年轻人,初入职场,意气风发。每年都会涨 2 次薪,这样掐指一算,30 岁以前就能成为管理层。

可惜,35 + 的这群人也是这么想,这些人和你一样优秀,甚至更牛,但 35 岁时也还是没实现最初的梦想。

因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是直线性增长的,千万别把刚毕业那几年的节奏,当成一辈子的节奏。

现在职场晋升的逻辑已经发生改变,如果你不适应,就比然面临被淘汰。

在吐槽抱怨之余,扪心自问一下:

能力差不多,工资要求差不多,一个是 85 前一个是 90 后,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的经验能力碾压年轻人,绝对还是选你。但现实不是:

大多数人只是变老了,能力并没有变牛。

你没有机会,不是被取代,而是不适应

找工作不是应聘,而是竞聘。选择被选择之间不过是利益的衡量,别抱以太多幻想。

二、 比起贬值,更可怕的是你把自己活成了奢侈品

其实价值本就是相对的,我们去超市,会觉得一个商品更贵更便宜,肯定是参考了旁边的同类商品。

所以贬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只是你和年轻人比,性价比低了。

更可怕的是,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活成了奢侈品。

啥的奢侈品?

贵 + 不实用 + 不耐操 = 奢侈品

看看身边下岗的 35+,就是一种奢侈品。

贵 - 年纪在那,接受不了低薪;

不实用 - 这些人虽然 35 岁了,但是他没有精进 10 年,而是重复了 10 年,潮水退去,你不会自动变牛;

不耐操 - 要顾家庭,时间不是自己的,熬夜熬不动,效率打折,他们很难专注。

年轻人不一样,职场一块砖,好用不贵还耐操。但要小心,你也会变成 35 岁。所以一定要抓紧提升。

我在朋友圈分享过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人,如果想要去寻找什么,必定是在自身混乱的时候,如果安定的话,就不会找了。

人是带有天生的惰性和脆弱的,回想自己在什么时候才会努力去寻找些什么?

比如,在生病时,拼命寻找治病良方;在工作遇到问题时,拼了命的找课程找老师帮你提升。

而在安定的时候,你是很难有动力去提升的。中年人,在这点上比年轻人更甚。

其实这也是职场竞争中的公平和不公平之处,你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某一类人,而是所有人,年轻人只是刚好占比较大而已。

那么,要怎么让自己保值,避免成为职场奢侈品呢?

继续往下看

三、如何避免成为职场奢侈品

被裁员,不是因为被取代,而是不适应。

接下来分享的一些方法,希望你能从现在重视起来,在 10 年后,依旧是一个牛逼的人。

01 要跟你所在的行业一起迭代

今天整篇文章,我都在强调一个观点:你被裁,真正的原因不是被取代,而是因为你不适应。

也因此,和年轻人相比你的性价比不高,变成了一种 “奢侈品”。

要持续精进和保持牛逼,你必须不断迭代。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迭代,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你一定要始终站在行业迭代的前沿,及时学习最新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论。

项目管理领域,很多人觉得考了 PMP 没用上,满 3 年就不想再续了,这其实是浪费了一个最好的迭代渠道。

一般而已,证书的考纲和内容往往是结合时代最前沿的发展,为了保持含金量,他们不得不去更新和迭代,你跟着参考,不就顺便迭代了自己的能力吗?

不仅是 PMP,包括现在很火的教师资格证,还有一些考公上岸的教材,哪一个不是结合时政热点?

行业证书,是普通人把握行业前沿脉搏的一个小捷径。

02 逼着自己往管理岗走

项目经理,应该是最接近管理岗的一个岗位,虽然不是组织架构上的管理岗,但想转管理,也是相对容易的。

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一切资源完成整体目标,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一个 35 岁的单兵,你比不过一个年轻人;但一个 35 岁的管理层,你可以把年轻人变成你的兵。

现在年轻人太追求个性和自由,无论时代怎么变,职场都有一个潜规则:位置比能力重要。

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逼着自己成为管理岗

我们嘴里总吐槽抱怨着,这个资本的世界。既然世界如此,为何不努力让自己成为 “资本”?

03 多做有积累性的事

职场上很多职业,“越老越吃香”,因为他们的成长曲线接近 a>1 的指数函数,一开始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优势会越来越强。

医生、律师是如此,同样的项目经理也是如此。

哪个公司会把一个千亿项目交给一个刚毕业 2 年的年轻人来带?

公司敢给,他都不一定敢接吧。

而你作为一名 10 年经验的项目经理,底气就是这些年的经验积累出来的。

当然,也是需要刻意练习。如果你只是混了 10 年,你可能还是不如 2 年的。

不管你做什么岗位,你都可以不断的思考,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中,哪些事是有积累性的,哪些没有,然后你尽量让没有积累性的事逐渐变少,多留下一些积累。

04 学会营销,打造个人品牌

说到底,在职场上,我们都是一个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卖的更贵。

结合生活场景,在一些大型商品面前,你肯定更喜欢挑一些有牌子的、口碑好的、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对于我们个人也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打造专业能力,建立品牌的持久性。

能力让你站到高位,品牌让你走得更远。

以上,未雨绸缪,是现在的你,为未来的你的筹谋。

一代人终将老去,年轻一代必然也会被更年轻的一代取代。而这个循环,没有力量可以干涉。我们能做的,只不过让自己尽可能的保值。至少,不要成为那个奢侈品。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我是老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项目经理老原】,每天都会有项目管理案例干货分享。​

知乎用户 项目经理老原 发表

我自己,34 岁,年收入 2500 万左右,身边创业的朋友给我 5 万的月薪,让我每周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去帮他们管理公司。社群里有的成员最高给我开到 8 万每个月,也是只需要让我一周拿出 20 个小时来帮忙管理团队。你说我经商多年,所以他们看重的是我对商业和市场的掌控能力,好,那这不算数。

我爹,60 岁,退休金每个月一万三,他身边做企业的朋友给他开 50 万的年薪,让他在离家 20 公里的地方发挥余热,平时的工作只需要和客户吃吃饭应酬应酬就行。你说我爹在职多年,所以他们看重的是他身上多年积攒的资源和人脉,好,那这也不算数。

我大舅,60 岁,退休金每个月一万一,一建,数不清的企业每个月两万块钱聘他,平时好烟好酒的伺候着,只需要他象征性的去项目上逛逛,连监理都不用。你说我大舅业务能力强,所以他们看重的是他的证,好,那这还不算数。

我发小,女,34 岁,药店导购出身,后来转岗做医药代表,连续五年大区第一,各大药厂无责底薪两万挖她,个人不需要做业绩,只需要筹备办事处和带团队。你说我发小销售水平强,所以他们看重的是她的能力,好,这依旧不算数。

我房地产公司的营销总,48 岁,是我托了好几层关系、花了无数钱、卖了数不尽的笑脸,从世联行高薪挖过来的。

我商贸公司的采购专员,最年轻的 41 岁,最大的 54 岁,有的是我们网招来的,有的是主动应聘的,100% 行业纯小白。

我石油公司的财务,一水的 50 岁以上大妈,有的是半路出家干的财会,有的是从代记账公司跳槽的。

我文娱公司运营部主管,38 岁,运营部总监,41 岁,保安大爷 55 岁,保洁大妈 50 岁。

我所有自有公司的员工加起来 400 多人,对外投资的公司员工加起来过千人,35 岁以上的员工比例不低于 40%,基层到高层都有,除了精算师这种特别吃专业和经验的以外,几乎什么岗位都包括了。

你对某块或某些业务真的「精通」,那你会被无数行业和公司抢破头。哪怕你是毫无工作经验和职场经历的纯小白,只要你想,你不可能找不到工作。你的职场力是 5,非得找职场力标准是 10 的岗位,你的工作价值只值 5000,却想得到价值 2 万的工作岗位,你的对口专业是 A,就算饿死也铁了心的非本专业不找。最后没得到、被拒绝、不匹配,就觉得工作难找,就觉得 35 岁后没人要,就觉得无人识我千里马。你这不是找工作,你这是混底薪,是自我认知能力缺失,是觉得所有公司和老板都是傻逼。

我是

@久总

@久总 Plus

想变优秀,主页找我,进万人成长社群
创业答疑 / 职场解惑 / 情感指导 / 情商培养
社群内所有成员资源、人脉、渠道共享
还能领三万部干货视频和全国旅游年卡

知乎用户 久总​​ 发表

40 岁、甚至 35 岁 + 找不到工作会成为常态!

该反思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就业机制。

除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愿意招聘 40 岁以上,甚至 35 岁以上的员工吗?

我突然想起来福耀玻璃的那个美国纪录片,突然明白工会的真正目的。

或许工会有时候站位不合理,对企业主太苛刻,纵容一些闹事的工人。

但是,换到我们的环境当中呢?

我们是不是连一个能帮助员工的组织都没有,我们的工会早就形式化了,或者更像是国有企业的工会。

而民营企业里需要职业保障的工人,缺乏职业和组织保障!

即使这个工人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企业主依然可以采用各种所谓的合法手段调岗降薪,利用补偿机制辞退他们。

不敢想十年后就业形势会怎样,不敢想一大群人失去收入来源之后,如何面对接下去的人生!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知乎用户 弱点心理学 发表

首先,精通这个词是否合适我就不说了,各人有个人的理解,我自己认为他肯定不算技术高手,但是肯定也算能干活的程序员了。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最大的原因就是年龄。

怎么避免年龄危机?有几个办法,一是扩展人脉,很多程序员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年龄大了之后人脉确实比技术重要,有人内推的话比随便投简历成功率高很多,有朋友能介绍项目也是好事。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以前自己创业失败,欠了不少钱,现在年龄也四十几了,如果投简历求职那非常难了,但是他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拉了他一把,给他介绍到一个创业公司负责技术,现在也不错。很多事就是这样的,给谁做也行,这样的技术你有我有其他人也有,所以还是找个自己认识的靠谱人比较好。

二是投资,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工作水平一般,投资水平比较高,收入早已超越工资了。

三是打造个人 ip,我有个同学做培训的,从一开始就重视打造个人 ip,现在在网上也是小有名气。

[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PPT 模板概念分类如何评价制定个

淘宝

¥6.8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bOpbRGKz%2FhJw4vFB6t2Z2ueEDrYVVa64XoO8tOebS%2BdRAdhuF14FMcoxKitg%2FVlz8sviUM61dt3CPlA%2FtzRfsSlwk7AB%2BxbQTHxodolMSzLMs0sByDQMFrXi%2B6eZNEdN5mzd0fxoCIaFpjofm3hpRr1ZQ5BCLQh8QCNY7KcSq4sLZMqoQW%2BfuB6GmlJyRiVTdFdGLqGG%2BoFgmNO9n0iMdEJDbU5FzxbVUBjWG%2FJflSsAvyXkn03eniJgaqwk%2FcasNN3oBrDKm0ombKRuSFYojpEJSazjvnsC%2FrUyAoK7NXchej0elr9%2BPmj4jyyytUOpRORObejl4o5OhzW9tBlUqMYOae24fhW0&unid=1O1gfK2UOMU0&union_lens=lensId:TAPI@1654324912@0be63b1b_08ad_1812d72e26a_7c1b@01)

[

训练营

职业规划 1 V 1 咨询

作者 叶楠

¥498.0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cfd25f02ad9b7dfdcfd4bd02d5e9c515)

知乎用户 曾子瑜 发表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四十岁以后,职业竞争能力下降了很多,可能我们精通各种技能(姑且承认那个 45 岁的程序员说的是真的吧),但是年龄的劣势,我们真的无法回避。

看看大厂的平均年龄,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岁,对他们而言,45 岁的人可能代表着古板和难以管理,一个 45 岁的人,很难去应聘初级职位,但是高级职位太少,合适的竞争太过于激烈。

另一方面,一个 25 岁的主管,去管理一个 45 岁的员工,怎么管,无论怎么想都很尴尬。

家庭是很现实的东西,45 岁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精力已经下降,程序员作为加班最频繁的工种之一,很难要求一个 45 岁的男人去加班,客观身体原因是一方面,家庭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就如那个程序员所说,为了孩子初中可以辞职半年,那明年中考的时候呢,再过两年准备高考的时候呢,是否也要辞职,这种不连续性,对于公司而言,无疑有着很大的成本,为什么不雇佣一个能够持续工作三五八年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呢?

除了孩子, 还有老人,45 岁的中年人,老人估计七十岁左右,身体正是下降最厉害的时候,老病是难免,到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兼顾之下,工作精力难免要下降很多。

只能说,提前掘井,免得到了 45 岁之后陷入困境,这是一个现实,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规律,即使国家出手也没有办法,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做社会福利,他们只可能在获得利益最大化之后,拿出一小部分做社会福利。

知乎用户 倾城一顾 发表

45 岁这年龄段,精通各种技术体系,是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个可能是一种现象,但可能是投递简历的方向出了问题。

第一:如果 45 岁还想应聘大厂的底层岗位,肯定是不会有面试机会的,但是你应聘的是 CTO,或者技术总监面试机会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就得看看目标企业的岗位 JD 和自己的简历工作内容是否匹配,不匹配的话 适当调整一下 就问题不大;

第二:45 岁了如果没有混到总监岗位,不建议再去大厂,自己利用自己的专业,谋求一些中小企业的外包项目也是不错的,或者挂扣到中软国际或者软通动力等 IT 服务商也可以,总之找个工作是不难的;

第三:进企业打工无非离不开赚钱和利用平台资源提升自己,如果自己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何不尝试一下自己干点事情呢,自己干前期辛苦一点,后期就是资源的积累,甚至可能改变你整个家族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一定要盯着企业的岗位呢?

知乎用户 人人都是创作者​ 发表

白天贩卖焦虑,晚上和朋友用贩卖焦虑的钱去深夜买醉?

下面的人都在怀疑这人是不是程序员,我却在怀疑中年危机这个坎儿是不是过不去了,这几年净看这种问题了。

一些人说:职场对普通中年人赶尽杀绝?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

另一些人又说:程序员数量早就饱和了,年轻人进不来了……

真像打麻将,一圈下来大家都说自己输了,那谁赢了?赌场?

总结:职场优胜劣汰,谁都有 35 岁的一天,其实并非完全没有面试机会,也看自己能不能从心态上接受这种待遇落差。

知乎用户 啊窝额​ 发表

可以尝试自己创业拉个队伍啊

或者,总有些积蓄吧,做做投资什么的

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估计也遇不到。

知乎用户 才子是我弟 发表

描述实在是太模糊,不清楚这位程序员到底是掌握了多少技术,成为了多大项目的技术骨干,优化过什么架构。

对于职业的要求也很模糊,是想当公司的 cto?架构师?开发经理?还是普通程序员?我认为普通程序员的概率很小。

IT 这行业,说好听点是要一直进行自我驱动,自主学习,说难听点就是卷,你不可能凭借手头一门熟练的技术吃一辈子,除非是特别古老的技术,否则现在的应届生一个比一个猛

至于证书…… 一般没人看这个的,我大学考了个软件工程师证,还不如英语六级有用

知乎用户 MrShy 发表

前有 985 硕士失业后 “沦落” 开摩的,现在有 45 岁程序员毫无面试机会。职场歧视下的 “35 岁危机” 刺痛了多少人?

英语专业毕业、硕士就读于 985 院校、裸考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曾在英语培训机构任教…… 这些光鲜标签似乎很难与 “失业后开摩的” 联系在一起,但近日,一位在长沙开摩的的司机因一条视频走红。在视频中,这位摩的司机用流利的英文朗诵《沁园春 · 长沙》,由此被网友扒出其不凡的学历。
这位摩的司机杜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今年 38 岁,9 月份失业后,因为比较迷茫,才成为了一名摩的司机来进行过渡。虽然杜先生自述自己只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网友对此却有另一种的 “共鸣”:现在招聘都要求 35 岁以下,无形地把 35 岁以上的卡死,中年失业真的太难了。

一、35 岁危机
类似 “35 岁求职者该何去何从” 的问题,在职场类相关问答中一直是热门的提问,“35 岁危机”甚至在百度中拥有专门的词条。对此,有网友作出过这样的总结:“别相信什么 35 岁不好找工作!扯淡!是压根就找不到工作!”
这让还未到 35 岁的人,内心多少有些焦虑:35 岁的职场人就业真有这么难吗?职场中是不是真的容不下 35 岁以上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可以先从人口结构与招聘需求的数据来分析。

从人口结构的大盘面粗略判断,当代中年所面临的竞争,其实并不如他们的前辈或后辈那样激烈。根据 2010 年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到 2019 年我国 34 - 43 岁的中年人口数量为 1.98 亿,而 44 - 53 岁人口数量为 2.42 亿,24 - 33 岁人口数量为 2.27 亿。也就是说,不管是曾经的,还是未来的中年人,都比现在叫嚷着中年危机的劳动力数量旺盛不少,而他们所面临的,可并不是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 35 岁危机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呢?招聘方对岗位需求的描述,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职场的变幻风向。
从招聘需求来看,2019 年第三季度所有的招聘岗位中,只有 5% 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年龄低于 35 岁。这个看起来并不高的比例,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市场的真实需求情况,明确要求求职者 35 岁以下的岗位比例,与两年前相比上涨了 2 个百分点。从涨幅上看,35 岁职场人面临的境遇,确实是比两年前更难了些。

二、年龄 “性价比”
很多人发现,在企业基层中,35 - 45 岁的人像是一个透明的群体,相比于年轻人他们缺乏活跃,相比中老年他们又缺乏稳健。然而比起年龄,为他们亮起职业警示灯的其实是一种安于现状的状态。
小于今年正好 35 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做行政专员,工作内容轻松简单,下班后不是约朋友逛街就是回家追剧。工资虽然不算高,但每年 “普涨”,足够她花销。有了家庭以后,她更加无暇考虑向上进取。在国企十多年,她依然呆在最初的岗位。
今年 3 月,她收到公司的辞退信,理由是由于发展要求,公司决定撤销这一岗位,因为暂时没有可调配的岗位,所以作出辞退的决定。被辞退后的小于想着 “金三银四” 的旺季,抓紧时间投简历。然而前后投 2 个月,足足投了几百份简历,却只收到 8 份面试邀请……
从小于的例子不难发现,她被辞退的原因,与后来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并非全因为年龄,而是长期导致的与年龄不符的 “性价比”。
01、能力有限
一个人 35 岁的人,大部分工作了 10 年左右了。然而工作了 10 年依旧是基层员工,说明没有系统的经验积累和输出,见解也不见得比年轻人的深刻多少,思想及能力都有限。这样的成长性,对企业来说没有培养的价值。
02、薪资成本高
一般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每年都有 “普涨”,35 岁 + 的人,无论是从企业的规定还是家庭的需求出发,他们都所需要的薪资都会比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要高。然而从工作价值来看,却与一个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没有太大区别。企业与其花高价格找 35 岁的人,为什么不花低价格培养更有学习能力的年轻人?
03、精力有限
对于 35 岁以上的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相对年轻人来说存在劣势。除此之外,35 岁 + 的人大部分还要照顾家庭,没办法一心扑在工作上。面对前期没有积累,当下也没有精力再去提升的人,HR 显然会更乐意选择仍处于学习期的年轻人。

三、增量价值
在职场,年龄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到了一定年龄,却还只能做年轻人做的事情。与小于相对的,是薇姐的例子。
薇姐 40 岁,之前在一家知名酒店做财务经理,收入非常可观。虽然工作与收入都很稳定,但薇姐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天都会花至少 1 个小时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业余时间还会去报班提升学历,考取技能证书。
受疫情的影响,去年酒店倒闭,薇姐不得不另找工作。很多人以为到了这个年龄,她大概很难再找到同样高工资的工作。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很快就收到了三家公司的 offer,而且每一家开出的薪资都比她原来的要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薇姐最终去了一家各方面都非常合适的上市公司。
为什么同样都是 35 岁往后的年纪,小于找工作磕磕碰碰,薇姐却很容易找到新的工作?说到底,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罢了,这种差异就是个人的价值。
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看 TA 能够创造出多少增量价值,所谓增量价值,是指在现有价值体系上能提供额外的价值产出。对公司而言,这种产出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转换、组合附加、规则升级。
01、形式转换
以媒体行业为例。很多做传统媒体的人原本在报社、出版社、电视台工作,互联网出现后,他们将自己原本的工作形式转换成互联网模式,成了新媒体人。但同样写一篇文章,在报纸或杂志的发行售卖量和在互联网传播,阅读量和传播量都不能相提并论,传统媒体人和新媒体人所创造的增量价值差异由此体现。传统媒体人转向新媒体人,就是运用 “形式转换” 的方法来创造增量价值。
02、组合附加
当你向团队或公司领导做产品介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阐述产品功能,那么这个分享谁都能做,可替代性太强。但如果你能把自己对产品价值的思考,对现状不足的分析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附加上,再赋予你对产品未来规划的描述,那你对团队和公司价值必然大幅度的提升。这些分析、思考和解决方案,就是组合附加。
03、规则升级
关于规则,这里是指每个人自己的做事方法与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 “个人规则”。每个人一旦形成自己的 “规则”,就会进入舒适区,想突破和改变是很难的。比如一个人一直做前端产品,这时候突然让 TA 做后端产品,TA 在短期内一定会手足无措不适应。但如果 TA 能改变自己的 “规则”,升级自己的技能,那 TA 就有机会成为前后端通吃的产品型人才。

对能够创造增量价值的人来说,不管到任何组织里,TA 都具备不可替代性,让很多人恐慌的年龄则只是一个数字。但即使有意识到增量价值的重要性,如何获得创造增量价值的能力,却又是另一道难关——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学习,知识积累与技能实践。

知乎用户 红海人力​ 发表

真正到了 45 岁,别说程序员,哪个行业对中年友好?

下面的一些回答真的是够了,你们说的自己信吗?快别说是简历不行,技术不行了,你行你上啊!

纯粹的技术岗到了年龄红线,即使你再努力,技术在好,再热情,全都白搭,面试机会都不会给你的。

说直白点就是一句话:能干就干,能转行就转行,实在不行请你优雅老去,谁都一样。

没人规定 “奋斗” 的人就比不 “奋斗” 的人高尚。

知乎用户 夏天的葡萄 发表

大龄程序员日益内卷是一个客观事实。

很多在这个行里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程序员的本质就是 —— 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者。

“生产工具” 本身的迭代又是越来越快的,甚至快过了一个人的学习速度,尤其是当年纪越来越大,你会更难专注地学习新的东西,**而更多是重复自己已经会的技能,**也就是所谓 “精通”。

当你还在不断打磨全栈开发的技术,准备自己造软件的轮子时,成千上万的技术人自己又研发了复用程度很高的各种云平台,另一批技术人也在突破自动化编程的智能软件,最后你发现:

其实是技术人自己革了自己的命。

所以就程序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言,我的结论还是:

适当焦虑是必要的,需提前做好职业转型规划。

有以下几种职业发展方向可供参考:

(1)深造做架构师;

(2)转型做懂技术的产品经理或管理者;

(3)去传统企业帮助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知乎用户 篱笆老师​ 发表

镜头拉远一点就明白了。

在日本,45 岁程序员完全不愁找工作,只因为 “少子化”。咱们国家生育率现在貌似已经和日本一样低,那么现在这批婴儿 30-40 年后就不用担心 45 岁问题。但————

看看日本今天低迷的经济就知道了。45 岁很好找工作的话,其实是经济灾难。劳动力不足的另一面意味着消费低迷。

除非你是美国————站在全球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吃着其它所有国家的巨额利息,从而 45 岁工作也好找,经济也不错。

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除了澳大利亚这种资源型国家,其它的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情况比日本好不了哪儿去。原因就是生育率不高,劳动力和消费都不充足,经济发展也就缓慢。

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欧洲老龄化国家开放难民入境(当然美其名曰人道主义。那美国和西欧的主义不一样吗?为什么不人道主义了?因为美国吸引着全世界年轻精英,自然就不需要难民过来补充劳动力,所以美国不需要表演难民人道主义。),然而难民带来的犯罪欧洲也只能忍受一下。

所以,如果 45 岁好找工作的话,老化的欧洲和日本,就是例子。但另一面,发达而不老化几乎不可能。发达意味着长寿,长寿即老化。发达意味着学习周期长、工作开始时间晚,不婚不生的多、晚婚晚育的多,婴儿自然少。所以发达必然老化。美国虽然比我们老化,但比德日年轻,占据科技顶端、金融顶端、石油美元顶端,所以隐含地向全世界获取的额外利息是巨额的。所以德国日本的人均 GDP 在 4 万多,而美国可以到达 6 万多。这次疫情就是明显的例子。美国直接白纸印刷美元,全世界拿真金白银的货物来换。掌握了美元铸币权,你辛苦做一天裤子 50 条,我只要 50 张绿纸就可以拥有和你同样的财富。另一个是澳大利亚,无奈人家脚下就是巨量矿山,就如同你生在金矿上一样。所以澳大利亚人均 GDP 也可以到 6 万美元。

所以 45 岁不好找工作意味着我们现在还没有老化。作为个人,境遇是悲催的。但作为除了他之外的人,境遇反而相对不差。到了发达国家阶段,所有人的境遇都会比现在更好。但经济缓慢蠕动,没有现在这样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时候建筑物的外观、街景,10 年间都几乎不会有明显变化。

知乎用户 洋医查 发表

我暂时还没到 35 现象这个分水岭,也可以算半只脚踏入,但基本上也开始感觉到了职场的这种常态,大部分人不是体制内的 (体制内的也有高低之分,只不过福利和稳定性会好很多,也是卷到一批人只是做风景线的),不是年薪百万的人才,都是远在他乡混一席之地的普通人,或者立足家乡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相信一句话,**既然现在大龄的打工人被年龄歧视,未来歧视我们的那部分 (年轻 or 大龄) 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待遇!**如果大龄人开始共鸣这种现象,那么那些年轻的也该提前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共鸣现象。

也许在中国程序员吃青春饭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因为发展太快学习跟不上的人太多了,但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也会有一席之地。共勉!

知乎用户 ChuckieChang 发表

后浪们总以为自己的碾压 35 + 中年人的原因是自己足够优秀,足够机灵

但其实这都是你们年龄给你们的优势罢了

不信你把你那个天天被猎头和 HR 打爆的简历,年龄改成 36 岁

然后自己就能体会到什么叫【从门庭若市到门庭冷落】了

知乎用户 竹嗷嗷的马鹿日常 发表

哥,你要的太多了。

知乎用户 唯我不败 发表

比我年纪还大的所谓程序员,

还各种技术体系,我都不知道软件领域用技术体系这种说法,包括就没听说业界程序员有啥证书能来证明自己…

写出来的东西,理解的所谓技术能力,

还是北大 青鸟三个月培训就能掌握的东西…

还能任性地说辞职就辞职,

对自己的情况,心里没个那数嘛…

这把年纪就业,全靠跟你表现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猎头,和圈里的朋友了。

连我都考虑 45 退休后开个紫燕百味鸡、孟令军炒货加盟啥的…

要接地气。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刚好昨天家里聚会,一个亲戚最近在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猎头,提到了年龄问题。她的大概意思,就是年龄问题真的是能卡死人,30, 35,就是分水岭。很多 35 岁左右的管理层,不喜欢用比自己年龄大的手下,是其中一个原因。

听完以后觉得挺可怕的。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了。

知乎用户 桑柔​ 发表

先不说是真的还是假的程序员哈。

程序员其实有个问题就是技术迭代太快了,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话被淘汰的概率很快的。

45 岁程序员,那么如果他精通的东西还是 20 年前在大学学到的东西的话,和现在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比确实没有多大优势,更不用说这些刚出来的大学生精力旺盛,身体很好,还没有家庭。所以职场对年纪的歧视确实存在。

像体制内倒是没这种问题,年纪越大越吃香~ 不过像体制内的话就是大家都一样工资,内卷不起来的那种。

知乎用户 休木同学​​ 发表

很多公司都喜欢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在程序员这个行业,年轻人比你更能加班,就光凭这一点就可以打败大部分人,45 岁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新的技术跟年轻比起来在程序员这个行业可能新技术似乎会更加的重要。

小编作为 90 后咱们还没有遇到中年危机,也许到了 45 岁我们也乎遇到同样的问题,希望那时的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中年人生活里的难处太对,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但是公司对我们的要求却只会更高,在职场上对于那些技术导向的职业来说,新的技术就代表了未来,你光有经验也不行,毕竟老旧的经验对现在来说是不适用的,公司需要的是有更多精力和更先进的技术,即使他经验不够丰富,但是他还有足够的精力来弥补,其实说到底还是身体的问题。

对于一些经验型的工作,可能这个问题会好一点,毕竟也有一些行业,需要的是更多的经验,而不是更先进的技术,比如律师这个行业,虽然法律在不断的更行,但是实践中的经验更为的重要,所以可能在这个行业,中年危机会好很多。

在这里也提示大家,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身体健康,强健的体魄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知乎用户 京益律师事务所​ 发表

好家伙,不是行业大牛谁敢说精通?

这玩意你敢写简历上,那人家面试官是真敢翻着官方文档从犄角旮旯让你解释功能函数应用场景的

一个不留神 b 没装到还惹一身骚

虽然今年我 gme 发财了,辞职跑路潇洒去了

但我的简历始终都是熟悉,我特么连熟练都不敢写,因为我真是一年多没怎么碰这些玩意了

知乎用户 jusalun 发表

一个 45 岁的程序员,精通各种技能,竟然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那只能说明程序员这个群体已经过剩,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活法?

我讲个故事可能会对一些迷茫的人有所帮助吧。

上世纪 90 年代鞍钢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无力养活直属和附属的 70 万员工,近 50 万的附属企业员工必须和鞍钢脱离,这些附属的工厂一直是靠鞍钢生活的,失去了鞍钢这棵大树,全都轰然倒塌,50 万的员工全部下岗。

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事件,怎么样安置这 50 万,把人生大部分时光都奉献给鞍钢的下岗工人,成了当时鞍山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可是这些下岗工人长期享受鞍钢的高福利,对政府给找到的一些私有企业相当抵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愿意干的,宁可在家吃低保,也不放下自己的身段。

但是在们旧堡有一对夫妻,两夫妻同时下岗,刚开始也是吃低保生活,可是他们的儿子。刚刚考上高中,他儿子学习成绩在整个地区有名,以后考上名牌大学是手抓把拿的。

这时就对夫妻发愁了,靠他们低保生活怎么供还是上大学,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野望,想让孩子能够到外国读研究生去,这一切都需要钱。

后来有记者采访过他们,他们就讲当时为了钱的事情,两夫妻足足一个礼拜互相都没有说话,直到有一天晚上看中央农业频道,介绍山上种果树的成果,两夫妻才同时眼睛一亮。

为了以后孩子的前途,两夫妻彻底是扔下了面子,放下了身段,立刻找到了鞍钢下岗再就业部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当时再就业的部门完全支持,强烈的支持,甚至跑着跑着帮他帮忙,终于在短时间之内,在鞍山的一个偏僻农村包了几座山,然后两夫妻就正式上岗了。

两夫妻跑农村去包山去,当时鞍山流传了好长时间,很多人想看他们的笑话,认为他们根本干不长,很快就会败回来的。

我这这两夫妻是铁了心,要给儿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当时看到山上的情况时,虽然也吓了一跳,还是咬着牙干起来了。

不懂技术就买书现学,再不就到农科所去请教专家,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他们当中吃的苦就不说了,各位朋友完全可以自己去脑补。

在第 3 年卖出第 1 批成熟果树结的果时,两个人抱着痛哭,终于生活又有盼头了。

后来两个人在创业的故事,在鞍山流传了很久,甚至再就业部门在说服那些下岗工人就业的时候,都拿这两夫妻作为一个榜样来介绍,这也使得我们还有很多的下岗工人最终放下了面子,放下了身段,走向了私企,走向了农村,实现了人生的第 2 次创业。

也给大批的私企注入了大批的的技术力量,使很多的私企技术达到升级,企业也变得生机勃勃。

这就是我给出的答案,在一个行业已经人才过剩的时候,自己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本事,最好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只要有勇气换个活法,熬过困难以后一样有光明的前途。

因为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也许换个活法,你会发现天地更宽广了。

知乎用户 刘辉 发表

程序员 35 岁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各大厂的裁员计划也屡见不鲜

2019 年 3 月,腾讯开始裁减一批中层干部,腾讯约有 200 名中层干部,裁员比例约为 10%。

2019 年 3 月,滴滴在全体员工会议上宣布过冬,裁员 15%,总人数达到 2000 人。2019 年 4 月,http://JD.COM 大规模裁员,涉及 1.2 万个工作岗位,部分团队员工人数可能减少到一半。早在今年 2 月,http://JD.COM 就被曝淘汰 10% 以上副总裁级别的高管。

2019 年 10 月,新浪阅读裁员高达 90%,产品、测试、审核多个部门连锅端,只剩下十几项技术。

在公司业务稳定的封闭体系下,只有那些核心和技术挑战性的岗位。换句话说,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现有业务不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程师。因此在一个稳定的大厂里,那么年纪大了升不上去几乎是必然的事。如果业务不增长,危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反,如果业务一直在成长,一直有新业务的挑战,那么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知乎用户 麦盒子 发表

假的.

知乎用户 ssyyg 发表

首先我们要勇于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

程序员名义上是没有职业门槛的,只要有心并且智商正常,谁都能转

内卷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这个龙卷风会卷到你放弃的那一天,为什么?因为无时不刻都有人进场和你卷,国家是控制不了的

拿什么职业国家是能控制其数量的的呢?

有执业证书的职业,法学,临床,口腔,

他们的招生数量是有严格限制的,这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百分百就业,只要你能毕业,就不存在失业的风险,无非是平台高低罢了(三明医改后国家是规定医生工资必须是社会平均工资的 3-6 倍)

这位码农老兄 45 岁高龄仍然坚持一线,可歌可泣

知乎用户 非临床医学院学生 发表

职场年纪大了就没有了活路

知乎用户 小 wee 发表

不论程序员真假。【35 岁现象】真是职场人绕不开的话题,尤其中年职场人谈到年龄或多或少内心充满焦虑。

**其实相对于年龄而言,对于中年职场人来讲更容易被忽略的是认知。**认知局限了就会限制眼界,固步自封,你所能看到的及你认为自己能做到的只有那巴掌大的空间。换言之你的认知边界越大,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也就越多,焦虑感自然就降低了。

**虽然在 35 岁这个分水岭,你的机会的确或多或少会被压缩,但当今时代仍充满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你身边曾经不太关注的那个人,现在可能已经是某个领域的小网红,只是你不关注或对这类事嗤之以鼻,觉得在常规意义下那不算个正经工作,这就是认知,我们被之前凭经验判断的思维模式禁锢太久了,致使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去学习甚至会有点儿不屑,单纯的认为只有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才是正确的或是自己可以做的。

所以 35 岁之后,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并不取决于年龄,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认知边界

知乎用户 猎聘职伴职场 发表

今年 35 岁,再过一个多月就 36。目前离职休息 & 探索自媒体创业阶段。

就我所在的内容行业来说,我已做到较知名内容品牌的主编位置,这个级别的薪资各家相差不大,再往上走的可选择空间也很小。所以我在看招聘机会时会发现,要么换个地方做差不多的事(机会也并不多),薪资没有增长,要么降薪转行,适应新的行业。

虽然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 35 岁职场人面对的天花板效应和职业发展焦虑是很明显的。

原因何在?

我觉得有两方面:

第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很多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技术创新驱动的企业并不够多,渴望通过高层次管理人才带来效能提升的中小企业也没有那么多,这导致从企业视角来看,35 岁为代表的职场人虽然有技术经验,有管理能力,但相较于人力成本,显得 “性价比” 不高。

第二,为什么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不足够大,原因也在于有能力创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人(往往是职场中年人)创业意向不强,趋于继续寻找稳定打工的机会。而之所以创业意向不强,既有社会压力、阶段机遇的问题,也有自身主观原因。

社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的细胞,在 30 岁前或者 35 岁前,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在从社会机体中获取资源:生存保障、教育机会、培训、实践…… 但如果一个细胞一直从机体里获取营养,而比较少地去释放真正的价值的时候,这个机体的发展也不会健康。因为机体对细胞的 “投资” 是赔本的。

所以,国家政策层面还是需要给创业者、小微企业更大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 35 岁职场人敢于去创造新事,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给更多人,整个社会的人才梯队才能建立,个人也才有进一步突破发展、终身成长的可能。

知乎用户 老杨在成长 发表

说明我国人口依然众多,对资本来说年轻人人口红利依然充足。

年轻人好比新出厂的电池,身体和精力都处于高爆发期,而且他们大部分是单身狗没有负担和羁绊所以注意力更加能集中在工作中,更重要的是我国年轻人仍然保持着庞大的数量,能让企业在这个红 buff 的能效消失之前抓紧时间卯起劲儿来用。

至于中年人?呵呵,他们体力走下坡路了,上面养着老的下面养着小的,精力注意力必定不如年轻人集中,甚至公司还得花钱给他们充电,再加上他们从业多年早就变成职场油条谙熟各种职场生存术并不能同公司一起全身心拼搏奋斗,而且不像思想单纯的年轻人那样好管理,同样的价钱谁愿意要一个只有一半电量且供电效率低于新出厂的产品的电池。

知乎用户 木下 发表

绝大多数被年龄淘汰的人

是因为他们本身能力只有 “经验” 这一栏而已

知乎用户 擎森 发表

其实我对他讲述的孩子初二所以辞职回家陪读半年挺感兴趣,或许是小孩遇到什么困难了,初三或者高三我都理解,今天的他或许就是明天的我,祝他好运吧。

知乎用户 阿來 发表

职场 35 岁现象并不是程序员特有的问题,是整个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35 岁以后再找工作难,35 岁以上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等,满眼都是这些问题,这个就业的矛盾引发了一列的问题。

国内目前私营企业就业的人员比例占了大多数,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中,大家都知道自己早晚会到 35 岁甚至更大的年龄,年轻时还能多挣一些钱,等到年岁稍大一些就可能面临着就业危机,如果遇到就业危机收入就会断崖式的下降。

这样的就业危机引发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不敢消费,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尤其是生孩子,家里如果有个孩子就是一部碎钞机。

如果职场未来还是这样卷,这样的就业状况,人口出生率很难有上升,即使三胎政策开放也没多少人敢生,人口红利还能维持多久呢?

知乎用户 晨曦职语 发表

这几天老是出差,特别是年底有很多事情要忙,基本上没发啥信息,今天就跟小伙伴们说一下 35 岁现象,毕竟恐惧是一个人产生动力的源泉,而人会因为惧怕失业而找不到工作饿死,导致了 35 岁现象在网络上特别火,搞得好像不管谁到了 35 岁可能就会被单位开掉。

很多人大可不必担心,就说个小伙伴们都熟悉的华为,他们公司内部到 40 岁的大有人在,不过在华为到了 40 岁基本可以选择退休或者继续干,继续干呢,已经都是项目的头部,自己出来单干呢,也能得到不少丰厚的回报。

所以 35 岁现象这个词的意思,并不是说到了年纪就没活干要饿死,这就让人感觉到非常惊悚,只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制造焦虑然后卖课程。

35 岁现象真正的意思是,每一个打工者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劳动力价值都会出现下降趋势,所以,当一个人年龄越大,在职场上的价值可能会越低,最后导致被单位辞退的风险,也会越大。

简单来说,小伙伴们可以把人的精力当成锂电池就很容易理解了,当锂电池充放电次数达到额定次数的 80% 左右,容量必然会下降,随着后面次数的不断增加,容量也跟着下降,最后就挂掉了。

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大约有 20 多年时间,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进步,现在人均 GDP 已经处在全世界前 2/5 人口了,整个蓝星上有 60% 的人民生活在人均 GDP 不如中国的地方,那么是怎么办到的呢?

其实就是企业改革,在此之前经济形态以国有企业为主,加入世贸组织后,重点放在了民营经济上,国家不停的奶民营经济让他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国有企业逐渐从很多领域退出。

就比如华为在深圳需要扩张,但由于深圳那地方拿地太贵了,那么旁边的珠海立马免费给地,还给不少政策上的支持,华为就把一部分的产业搬到珠海去。

还有吉利入驻广西,在南宁搞数字科技产业园,在百色共同搞汽车铝合金研发,弄了个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而这些地方都给了吉利地,又给各种优惠政策,这些都是奶民营企业的具体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民营企业不仅得到了有力的状态加成,还能省下不少资金攀爬科技树,点出各种特殊技能,自然能在 RCEP 中成功打怪升级。

既然民企都这么强,而且普遍发钱都给力,为啥还有这么多人要离开呢?

有个同学先在华为待过,后面辞职跑到了体制内一个电力公司上班,按照他的话来说,国企的人员流动性非常低,而民企的人员流动性非常高。在不少独挡一面的国企中,根本就没有人员流动,很多人进去后,会一直干到退休,但是,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里,几乎每过三五年,甚至有些部门的人全换了。

也就是说,在国企里的职业安全风险性相对较低,而在民企里的职业安全风险性相对较高。

但是小伙伴们不要觉得这是由于民企里的人员特别喜欢跳槽,就跟玩家常换游戏玩一样,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跳槽只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原因在于,民企以利益至上,毕竟如果它不努力,那天就会倒闭,时刻都存在危机感,因此对于普通的员工来说,提取员工的剩余价值,或者说压榨程度,普遍比国企要高一些。

这样就会导致很多民企员工觉得干得累,或者越干越不爽,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或者说每个人心理都很明白,自己就是个锂电池,既然都被压榨到这种程度了,还不如骑驴找马,找个工资更高的事来做,反正都是在耗精力,趁着电量足的时候能多赚点就是一点。

在资本的眼中,每个员工都只是会行走的锂电池而已。

对于年轻劳动力来讲,精力旺盛,不惧加班,上无老下无小,要的工资还低,还很听话,性价比非常高。

而对于进入中年的劳动力来讲,体力精力都开始衰退,上有老下有小,要的工资高,有时还顶嘴,性价比自然就差。

社会进化到现在,职场上的大多数岗位,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丰富的个性和判断能力,公司越大,内部流程越精细化,每个岗位都只需要螺丝钉,重要的头部定方向才是主要关键。

这么一对比,自然会更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劳动力。

所以,民营资本对劳动力的无序压榨和内卷,导致职场焦虑不断盛行,再加上各种网络放大这个焦虑,让不少人心里受到了暴击。

年纪大了的怕失业,年纪小的怕未来失业,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甚至躺平。

大家唯一的出路,只有往管理岗挤,但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就这么多,挤进去的,还能有条出路,没挤进去的,基本就只能焦虑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过去 20 年间,经济指数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无序压榨未来劳动力价值作为代价的。

在民营资本的飞速扩张中,很多劳动力匆忙之间被卷入高速发展的齿轮,虽然一时挣了点钱,但是劳动欲望和潜力几乎被榨干。

所以,躺平成了社会流行名词。

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升级,我觉得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在未来可能很难持续。

但好消息就是,这几年上头都在不停地调整各种策略,努力转型,这就必须说到前段时间越南做鞋子的问题。

以前是辛苦,做鞋子之类的工作自然没啥问题,收入相对也高,但是现在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这类型的企业已经无法通过内卷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且这类型的企业,哪怕给他再多的奶量,也对提高利润产生的作用不大,还不如拿去奶其他的高新企业,所以逐渐的,取消了不少奶量。

那么这些做鞋子的企业,受到了内卷和缺少奶量的双重暴击,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搬到外面去。

有些小伙伴就会问,为啥不搬到西部地方去?其实搬去西部也可以,但是这其中就有个性价比的问题在里头,既然都是引进企业,然后由当地奶他们,反正都是奶,自然还不如给吉利这种企业。

一个吉利企业带动起来的是整个产业,提供的劳动岗位还有涉及的面非常广。

但是一个做鞋子的企业,只需要有场地搭个厂房,然后通水通电,招够人就可以开工,带来的效益自然比不上吉利。

所以做鞋子的企业搬出去的情况必然是肯定要发生的,目的就是,给新兴的产业让道,给各位小伙伴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

所以 35 岁的焦虑谁都有,但是主要还是看各位小伙伴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被无序放大的焦虑搞乱了自己的步伐就好。

看完这篇文章后,小伙伴们心里应该有数了吧。

今天说了比较多,希望大家能慢慢看完。

喜欢就为这篇文章点个赞,谢谢。

以上,互勉!

作者:匠心鑫先生(ID:dianlijin2019)

原文:35 岁现象形成的焦虑要如何破解?为啥年轻人要选择躺平?

知乎用户 匠心鑫先生​ 发表

咋什么事情都拿我们程序员说事?这个群体被关注度很高?

这个问题,其实怎么说呢,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做好 xxx 岁的准备。提前规划好,或者是去转行,或者就去创业。美团滴滴饿了吗实在不行咱还可以去卖煎饼,那能咋办呢。加班又傲不过年轻人,又不愿意降薪。要不然就是能实际解决企业的问题,一个是技术上的,一个是管理上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那跟工作 1 两年的程序员有什么区别。

再说哪个行业没有大龄危机,如果你选择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那就应该去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体制内,那样可以干一辈子。

最后这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

并不是每个程序员都是北上广深或者是 IT 大厂的,很多人一个月也就拿着 10 及的工资,你告诉我 35 岁赚的钱怎么是别人一辈子的钱?

就拿南京来说,刚毕业实习 3000 块钱,1 年的 9K-10K。3 年后 15-18,然后 5 年内的天花板 20K。除非你去卖命,那当我没说。你非要拿特殊群体比,什么年入几十万,几百万的。哪个行业没有年入几十万是百万的。也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小城市的小透明。

我并没有在骂人,也别说我矫情,溜了。也不要一棒子打死,这是对我们程序员有多大的恨啊!

知乎用户 摸鱼的 BUG​​ 发表

前两天一个姐们说,她的一个好朋友,百度设计岗,待了 10 年了。今年 35 岁,面临被优化的危险。

说白了,就是把年终奖当赔偿发你,让你滚蛋啊~

她提前一个月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了,到现在没着落。

她 35 岁,结婚了,有俩娃。

她老公每天还催她赶紧找工作呢。她老公也在大厂工作,还房贷 + 养俩娃,说一个人压力大肯定不行,让媳妇赶紧找工作。

其实,男的 45 岁还好。

女的 28 岁以后,找工作单位会问你结婚了吗?什么时候要小孩?没结婚有对象吗?有对象的啥时候结婚?

问完之后,往往就没下文了。

当然,我说的是普通女生。

优秀的除外。

职场对我们女生太不友好了。明里暗里的。

知乎用户 简山在创业 发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 为政第二


记得有一天午饭后跟同事们跑步。

照例聊到各种话题,技术研究的,时事热点,国际局势,子女教育,家长里短,……,末了,

C 来了一句:“其实,你经历的多了以后,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再怎么精彩但绝大部分跟你没关系,你会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虚无感,最后就觉得人活着其实没什么意义”。

我:所以为啥人家招聘不要咱们这些老家伙?人家本来想忽悠你努力奋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呢。。结果你这一顿喷,喷的那 HR 差点都想退隐江湖了…… 你说一个单位领导公司老板允许这种充满 “负能量” 的人存在吗?

大家一起呵呵。

知乎用户 莫三给给 发表

如果他的能力和他描述的是一致的,那很有可能是 2 个原因

1、那就是被汤里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事

很多人在职场上有个误区,能力和年龄,其实并不是划等号的

有些人用 35 岁时学到的能力,一直做到了 45 岁,这些 45 岁的大哥们

肯定又是赶上了人均每年有普调的好时候,工资也一路涨上来了

回到职场了,大家都是 35 岁的能力,为啥我要 offer 你 1 个要求 45 岁工资的人?

2、行业问题

经济形势不太好,架构师又是个非常看环境的岗位

所谓的看环境,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K12 行业黄了之后,大量之前的校长和区域总监找不到工作

K12 养活了太多人,这些人是素质类赛道养不起的

大环境不好,行业变化,导致市场上没有这么多对标的岗位可以消化他们了

知乎用户 Ricky 发表

他怎么没来我这问问?我这招聘的公告都贴出半年了,我觉得他的年龄挺合适的,月薪一千五,中午供顿饭

知乎用户 风来运转 发表

这几天电梯里的视频广告在说招聘的事情,岗位是全国性的负责人。要求是 42 岁以下,年薪 500W+,任务是完成 10 亿 + 的销售。

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完成 10 亿 + 的销售任务,为什么要求 42 岁呢?很可能企业想的是,如果很多人都能完成,那就挑个年轻的,年轻的在如此短的时间能达到这个成就,自然就有过人之处。

现实是,顶尖人才是少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照样干活,就像顶尖公司是少的,大多数是普通公司。但普通公司总想用普通的工资招到顶尖的人才,这也是招牌、面试环节最浪费时间的原因吧。普通人想的是找碗饭吃,普通公司不这么想。

以上仅代表个人经历及观点。

知乎用户 小牛爱学习​ 发表

其实 45 岁还做程序员,在国内我觉得已经不可思议。

程序员,是互联网最苦逼的一个职业,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做这个职业,唯一可能因为薪资高点,首先我不是劝退,我只说事实。

其实就算是不被淘汰,你到了 35 岁这个行业都很难做下去了。做程序员需要做好职业规划,该转型必须要转型的!互联网职位这么多,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做程序员!

我在互联网十几年,遇到了很多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了。我本人也是到了这个年龄,没有真实做过的可能觉得也就是公司淘汰,真实做程序员的就知道,其实多数是自我淘汰掉。后来我早转型做产品经理了,再后来就培训产品经理了。我是不是建议做程序员的,这个职业对于精力的消耗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基本上这个职位 30 岁左右就会秃顶。从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变成一个中年油腻大叔。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程序员。

到时候你想去做程序员,也没这精力去做。

因为这个职业属于高消耗精力的职业。知道什么是高消耗精力吗?

就是你明明 30 岁,看上去就 40 岁了。你明明 35 岁了,看上去已经是 50 岁退休的年龄了。

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说加班就加班,有时候通宵加班。长时间高度紧张工作,精神压力极大。

26 岁那年我去理发店,理发店的小哥对我说,你是做 IT 的吧。我很惊讶,我问你怎么知道呢。他说,你后脑勺头发都白了。

我天,听到这话我都惊掉下巴了,我才 26 岁就有白发了? 我家也没有人有白发遗传啊。

这样熬上十年你试试就知道了。从 25 岁开始,到 35 岁,保证你体会到 35 岁为什么会被淘汰,就算你不会被淘汰,也会主动离职了。熬到 30 岁成为资深程序员。头发秃了,恭喜你不用面试可以被直接录取了。

在我没有秃顶之前,我果断从程序员退下来了。

如果你到了 35 岁继续做程序员,我保证你体会到的不是工作的顺利,而是精力的不足,你会常常感觉头晕,而且眼花,你盯着电脑看了十年了,每天深度用脑用眼,甚至每天加班到深夜,首先你的眼睛也受不了的,到了三十岁之后,多数程序员都会有颈椎病,腰椎病的,头晕的症状。

能够直接看出来的是你的头发明显变少了,秃顶了。其实损伤最大的并不是头发,而是眼睛,真的,到了三十五岁如果你能盯着电脑看半天就会感觉眼睛很涩的慌,更不要说加班了。这么玩下去你自己都撑不住的。反正现在我是看电脑时间长了就会特别干涩,眼药水是必备的。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秃顶,就算是遗传因素也得到 40 岁以后,你可以想象一个程序员 30 岁没有遗传因素就秃顶了,对精力消耗有多大。很多人觉得只是掉个头发,其实不然,头发代表的是气血,你气血充足,头发旺盛,气血不足,头发便会脱落,长期程序员工作导致的结果就是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会引起身体多个器官衰竭

在这行业,住进 ICU 的大有人在的。没有人能够受得了长时间无规律作息对身体带来的巨大伤害。很多人都不重视,事实上,等你到了三十几岁就能深切的体会到了。我真实见过有人直接晕倒,住进 ICU 的案例。

那你说我又不去搬砖,我怎么会消耗精力呢,说真的,搬砖的还消耗不了精力,只会消耗体力。其实我们每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消耗多少,就灭有了,你二十几岁就重度消耗精力,到了三十几岁你精力不足是一定的。

这和打飞机一样,年少天天打,不知道节制,年龄大了就废了。三十几岁就阳痿了。程序员这种高消耗脑力的工作,是做不了多长久的。精力消耗过度就是你每天都会感觉无精打采,就像是被吸血鬼吸走了精气一样,做点什么都感觉很累的样子,30 岁的青年,拥有了 70 岁老人的精力。我见过太多的程序员都是这种状态,对生活也没有滋味。其实这都是精力消耗过大造成的。

那你说我精力充沛,说实在的,也就是年轻,所谓努力,我劝你也别这么要求自己,我在十年时间也见过不少过劳死的,人得尊重人体的规律,而不是靠打鸡血能完成的,人的规律就是该睡觉就睡觉,该吃饭就吃饭,而程序员这份工作完全把这个打破了,我很少见到有程序员能够按时吃饭,我也很少见到程序员作息规律。我早年也做过程序员,加班是无底线的。

你见过凌晨两点还有开会的吗?见过必须要在一周时间完成任务三天不睡觉的吗?如果你见过至少你是资深程序员了。

这就注定这是一个高消耗精力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就送外卖了,外卖员为程序员改代码也不是一个笑话。也有人去开滴滴了,开滴滴司机的累和写代码的类完全不一样。

到三十岁,你就得必须进阶了,进阶到精力消耗小的职业中去,像产品经理,运营这类的岗位,或者项目经理这类的都可以。如果你 30 岁完不成进阶,到 35 岁淘汰的还是你自己。

说多了,这不是淘汰不淘汰的事情,在国内互联网工作,有时候保命更要紧。我很多朋友都是道 35 岁自己退下来的。因为也知道,再干下去,身体是受不了得了。

这是真实的情况,其实有没有三十五岁的程序员呢?有!当然有,但说实在,真的不适合干了。你用十年的时间消耗了自己三十年的精力,你就算能在这个岗位干,你真能受得了吗?

自己退下来是最好的选择,真的!这是为自己好。在 35 岁之前,能跳槽抓紧跳槽,能有高薪的机会抓紧把握住高薪,千万不要浪费在一家公司身上!能多赚点钱就多赚点,到 35 岁才有急流勇退的本钱!千万别被公司领导 PAU 了,没什么用,钱给不到果断走!

这是一个在互联网行业混了十五年的老兵告诉你的真实答案。反正我已经退下来了。因为我确实是 “精力” 不足,让那些更有“精力 " 的 35 岁程序员继续驰骋疆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吧。只是不要后悔就行了。

年少不知精力贵,老来望彼空流泪。

对人来讲最贵的就是人的精力,一旦失去就没有了。为什么有人能活到一百岁,有人五十岁就死了,其实都是年轻消耗精力太大造成的。脑力劳动对精力的消耗远比体力劳动大的多。

so,当你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做好打算。短期做还可以,长期做真的不太建议。至少国内互联网情况是这样的。

喜欢点赞支持下呗!

知乎用户 东岳老师​​ 发表

我对这名 45 岁的程序员抱有很大的怀疑。不是质疑他所说,而是质疑他整个人。

据我的猎头朋友所说,现在资深程序员还是很抢手的,倘若他技术真的过硬,相信他不缺机会。

换句话说,已经 45 岁了,还没有升到总监甚至是高级经理这个级别。还在主动投简历找一线的工作,而不是等着猎头去挖,大概率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他过往的经历很一般,他的技术不咋地!

总之,他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都没有竞争力!

事实证明,通过混日子想在职场一直待下去是行不通的。

反之,一个清晰的道理就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要学着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话说的重了些,但这就是事实,现实原本就很残酷。

前段时间,我最好的朋友离开了公司。主要原因是跟老板提出涨工资被拒绝。

她是个非常优秀努力的人,在公司不仅人缘好,工作能力也很强。同时她还毕业于国内前几的名牌大学。大家都很欣赏她。

当她告诉我们,她跟领导提涨工资被拒绝时,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我有机会跟领导一起出去办事,趁机聊起了此事。领导的意思是,她虽然很努力,人缘也好,但是她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长进,而且做的也都是轻易能被人替代的事情。我这才恍然大悟。

想到平时她的表现,她明明有很高的专业能力,但做的竟是些重复性工作:打印复印资料,外出给客户送资料,打打电话,几乎没有任何难度。这些工作,换另外一个学历低、能力一般的人就可以完成,而且成本还低的多。在领导心里觉得,小 A 走了,还可有无数个小 A 进来,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节省了开支。

她在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打磨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贸然地提出涨工资,最终工资没涨,反而还丢了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小朋友们,往往会误入一个幻境中,那就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稍微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就,就开始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自以为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殊不知自己是多么的幼稚,每一个从大学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会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大家都经历过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刚刚熟悉了工作,融入了工作,根本不是什么学到过硬的技能,而误以为自己已经变得很强大,甚至强大到可以蔑视一切的想法无疑是非常愚蠢的。
**我想,好朋友就是我刚刚说的这种状态吧,根本就是工作经历,而不是什么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能。

记得很久之前读了一本书《从 0 到 1》中就提到,**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你的不可替代性(稀缺性),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人的工资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所以,如果你没有核心竞争力,走到哪里都会是小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分分钟取代你。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去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专业技能、跨界技能、学习能力和性格这 4 个方面一一去打磨。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能有资本跟别人谈判。

如何从以上四方面去打磨自己,我在后续会更新。希望可以说的详细点,讲的明白点,与大家共勉。

知乎用户 曾国藩小姐姐​ 发表

因为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知乎用户 阿卡林 发表

45 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即便是你的体力精力和年轻人一样又如何?

老人孩子就是你工作上最大的累赘!

换做我是老板,我也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的,除非你是太监,没老没小没欲望。并且你的精力还要和年轻人一样旺盛,我才能考虑你!

否则今天孩子开学,明天老人生病?我要你作甚?货比三家的道理傻子都懂吧???

话虽难听了点,但很真实,难道不是吗?

知乎用户 糖果味的初夏​ 发表

35 岁程序出路:1. 进入管理层。2. 转架构师。3. 成为产品经理。

这个三件事情,显而易见成为产品经理是相比其他俩个更容易,我朋友今年 36 岁了经过培训之后,成功转行了产品经理,工资比原来翻了一番。

如果你不想 35 岁失业找不到工作可联系下方链接

创极地

知乎用户 产品大神 发表

这么说吧,整个就业市场对于 “大龄” 求职者就根本不友好,别说 45 岁,过了 30 如果还在通过 “社招” 找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隐形门槛,40 岁以上很多岗位基本就只能看 “内推” 了,再投简历可能系统直接就把你刷掉了

暂且就归结于国内人力资源过剩吧,我在其他问题也说过,虽然企业都在说要人才,但实际上大多数岗位根本用不上什么大才,都是 “拧螺丝” 的活,与其用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不如年年去招刚刚毕业的廉价劳动力,能吃苦,肯加班,“觉悟”高,核心的工作能留下关键的人才就行了,最后就会出现那些工作起来一个顶好几个实习生的老员工反而在职场上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虽然可能会有人说那你还是不行,谁叫你不是核心员工?然而,“核心员工”也很头痛,手下的帮手来来去去,新来的实习生越来越不想好好教,自己越来越累,而且每个企业需要的核心也就那么几个,竞争激烈,大部分还是那些 “不上不下” 的打工人,一旦过了年纪职位还没有升上去,就会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说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们现在的政策是要保企业还是保员工,世上没有双全法,虽然天天说双赢,实际上只是输的人没吭声罢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DkO9x 发表

45 岁程序员发帖,

说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帖子。

看完之后觉得怪不得他没有面试的机会。

我们在聊如何克服「 35 岁现象」之前,

先来聊一下,为什么招年轻人而不招年龄大的人?

众所周知的是,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

体力好、听话,

让干啥就干啥。

加班熬通宵那是常态,

持续的加班熬通宵,那就是体力。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一张白纸,

能够任你乱涂乱画,

接受新的事物。

没有固定的思维,

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沟通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内耗。

最为重要的是,年轻人性价比低、便宜。

反观上了年纪有经验的人,

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

有自己的经验,

有自己的想法,

你想改变他们不亚于重造一个人。

大家何必找不愉快,要么裁员,要么不招聘。

让他们加班熬通宵,那是不可能的。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身体不允许。

你想一下你年轻的时候熬夜打游戏,

玩一夜之后,

第二天该干啥干啥,

精神依然抖擞。

如今你不按时睡觉,

不睡够七个小时,

第二天就给你个脸色看。

更为重要的是人家上有老下有小,

你能忽悠他们拿年轻人一样的工资吗?

不可能的。

年轻人通过面试找工作情有可原。

这么大年龄还通过面试找工作会使人怀疑,

要么能力不行,

要么和周围人的关系不好。

好的工作从来不是靠面试的,

而是靠朋友、同事、领导推荐的。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只是发发牢骚,

一次面试失败的经历而已,

有大把的工作等着他,

只是没有去做。

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所谓的中年危机

所谓的 35 岁现象,

成为一个热搜,

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无形之中产生了焦虑。

你肯定听说过这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在没有在中年危机之前,

35 岁现象之前,

找到解决的方案,

那么你真正到来的时候,

你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克服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进行差异化竞争;

竞争的获胜者从来不是在各个方面都可以,

而是他在某个方面非常强,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就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其次,培养自己飞翔的能力,

不让周围的人伤害到你;

即使你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

还是有可能比你更强的强者伤害你。

这个时候你要有跨界能力,

在别的领域依然可以赚到钱,

依然不影响你的生活。

最后在蓝海市场不断的折腾,

不是在红海市场折腾。

不断的问自己还能干什么,

不断的问自己还能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原创码字不易,看到这里的朋友点个赞。

丁昆朋:2021 年最新保暖、高弹、贴身、舒适、修身、防寒秋衣秋裤牌子推荐, 七匹狼、浪莎、猫人品牌对比购买选择策略、指南

知乎用户 苹姐在职场​ 发表

关于 35 岁被职场招聘歧视的现象已经讨论过很多了,

我想在这个话题下面讨论这么一个问题,就是:

35 岁以后,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靠的是什么?


1. 不可阻挡的精力下滑趋势。

不管从事哪个工作,人到了 35 岁甚至现在 30 岁以后,经历大幅下滑都是客观的趋势。

如果二十几岁经常加班熬夜的话,可能 30 岁以后自己就已经开始撑不住了。

员工精力下滑,对用工方来说,是属于人力资源持续弱化的表现。

企业本身都在考虑内部这类人员是否要在合适的时机裁员,更不可能会从外部招聘这一类的人力资源进来。

企业主和员工是站在不同立场思考的,企业主这样顾虑,在经济上,是天经地义的。

2. 勤奋是一个员工最大的优点吗?

勤奋在于社会和道德上是一个普遍的优点。

它在学习阶段乃至初入职场的阶段,都是一个很亮眼的优点标签。

但是勤奋,只是表明投入的时间,企业需要的是最终的产出结果。

如果虽然勤奋,但是效率却是在下下滑的话,那么最终的头的产出结果一定也是在下滑的,这是一个数学的因果公式问题。

所以,对于一位职员来说,应当尽早想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勤奋这个优点,会在前几年,很快的就丧失掉它的竞争力,自己需要通过其他的因素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3. 危机意识:想办法让自己身上聚拢更多的资源。

其实这个社会的竞争真的是很激烈的,特别是当下这个时代很多企业的寿命只有 2~3 年。

如果能早一点地意识到:“大部分老板都是靠不住的,自己才是最可靠” 的话,自己就能在年轻的时候更加地做更好的职业规划。

这种思维,倒不是鼓励一个人去创业,而是让一个人在没有正式失业之前,就让自己更加充实一些。

技能深度的磨砺实际上只是一种路径,实际上,也有其他路径能让自己身上的资源变得更多。

3. 下面是一些建议:

(1)持续的增量社交。

工作之余,让自己更多有意识的增量社交,聚拢客户资源。

性格外向的人可能做到这些比较有优势,但如果自己性格内向,能不能试图为自己披上职业型人格,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拓展交际圈呢?

中国古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如何去交到真正值得交的朋友,如何交到更多的朋友,可能没有人能够帮到你,因为大家都很忙,而时间在你自己手上。

(2)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看这个世界之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它是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的。

世界并不是突然就变的,它其实一直在缓慢和动态地变化,只不过你很久没有观察这个世界了,沉淀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里,所以当变化发生的时候,你才这么意外。

(3)圈子内外对比。

通过和圈子之间的人对比反思一下自己圈子的问题,包括反思自己已经逐渐固化的思维和关注链

看看自己身边的同事是不是过早地固化和佛系了。

多多观察身边人,多和别人聊天,你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4)思考一下:自己有副业的技能吗?

工作之余,如果不看抖音不玩游戏的话,能够有效地打造出一个能够为自己增加负收入的副业吗?

实际上以前曾经高速发展的日本和美国,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的。

发达国家进步的代价并不是躺着获得的。

这种行为的本质也其实就是副业加成

(5)思考规划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职业规划不是别人能帮你的,是需要你自己结合自己的发展情况去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别人帮你做的职业规划,很有可能,是想把你当成韭菜来割。

(6)坚持是这个时代非常罕见和难得的品质。

我见过太多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想要生活有所改变,并不是突发灵感或者两三天行动就能改变的。

我们经常说,种下一颗树,最好的时机是 10 年前,其次才是当下。

如果是 10 年前种下的树,这意味着这 10 年里,要有持续地浇灌。

如果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应该能明白这句老话是多么的有道理。

7. 对资源的理解。很多人对资源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以为资源只是客户资源或者人脉资源,实际上,智力资源、经验资源,也是。这个分析不在于和大家纠结资源本身的含义。我是想说,如果思维能够更发散一些,更开放一些,更灵活一些,自己就不会被很多狭隘的思维所限制。

张宗保 - 深圳律师

23 次咨询

5.0

广东伟然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6046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张宗保 - 深圳律师​ 发表

论资排辈是一个传统,自愿加班是另一个的特色。无论是在哪一种环境下这位程序员都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位置。选择很重要,既然选择了回归家庭就只剩下望子成龙。

这个故事惊醒世人,一步慢步步慢,不要觉得裸辞很浪漫。

知乎用户 宾果哟​ 发表

某些程序员也不知道是写程序写傻了还是坏。

你们看看语境好吗,给政府留言提问题,对象不是计算机同行,ok?那不说精通说什么?

你们跟外行沟通过技术吗?

在外行眼里,精通可是一个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如果你编程干的 6,那就是精通啊,你说你写二十年程序都没精通,那就是干不了活,那你活该找不到工作,还好意思在这留言提意见?

你想想你怎么看待厨师的水平,你觉得在饭店的厨师,对炒菜不精通吗?在我们外行眼里,他能把菜做的这么好吃,不就是精通吗?

这时候如果一个二十年工作经验的厨师跟你说他熟悉炒菜,但不精通,你一定觉得他就是个连菜都做不好的混子。

知乎用户 光海 发表

每次说到职场看重年龄不看重能力的时候,总会有一批闲着无事唧唧歪歪唱反调的人在乱冒头……

职场如战场一点多不夸张!甚至很残酷……

是一个看不到硝烟血淋淋的战场!

哪里不仅有你争我斗暗战一般勾心斗角,更有年龄那道坎:过了 30 之后的无奈……

能力?仅仅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才更辉煌!46 岁了你的能力只能说明:既然如此优秀为何还出来找工作?

一句话就把你一个 46 岁的人堵的想自杀……

不是个例!是普遍性…… 所以,有能力尚且如此,那些平凡的且更多的 46 岁职场职员只能默默的、默默的黯然离去…… 或是借酒消愁、或是自己做生意且赔的一无所有、或是铤而走险……

最终的结局没几个好的!

这:就是最真实的职场律条!!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资本家:快看快看,他们打起来了

扔根骨头,趁他们年轻,晚上让他们通宵。

快看那些高赞,矛盾点都没找到。

就算这人是假的,是钓鱼的,难道不应该一起去争取解决年龄歧视么?就算要看技术,也要先把门槛取消了。

呵呵,看吧,这就是那帮天天闹着 996 的程序员,都不用管,他们自己都能斗个死去活来

知乎用户 2022 发表

45 岁不过是面试者害怕你抢了他的饭碗,不过是资本害怕你不好管束,不过是资本想要低廉的劳动资源。

说白了就是你的能力强但是性价比不高!!!

一、资本需要优质人力高效生产,所以就有了专人专岗。

专人专岗,定点职位的好处就是培训成本低,取材容易更加快速。如果一个岗位很难被替代,那么企业用人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培训成本。

所以在工业时代的生产流水线时,劳动人民就已经被资本算计的满满当当了。

二、资本需要开除你的底气,内卷的环境并不是自然的,人为也可制造

内卷的产生一方面是环境导致,另外一方面是资本舆论导致的人群效益,即人们广泛聚焦的事物,会异常拥挤,价值会异常的高,导致获取的成本昂贵。

而冠用的舆论手段就是新闻、自媒体、社会中人的攀比等行为。硬的方式,软的方式,谣言的方式使得你接受或者认同某一件事,就如程序员这个职业,通过广告宣传,媒体熏陶,幽默段子使得你不断的了解到这个职业,从而对这个职业产生好感,促使你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end 最后发现人满为患,失业、加班、薪水低变成常态。

三、你的价值从来不是工作经验,只是你对资本来讲能产生多少的利润

马克思说过 “这些万恶的资本家!”。

马克思还说过 “如果大便可以卖钱,穷人将失去他们的股眼”。

我不喜欢资本家,虽然现在的资本家善于包装自己,但我依据是个讨厌资本剥削的人。当我看到某些企业家宣传人设,塑造形象,嘴中还说着 “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奉献精神” 时,我就想笑。奉献可以给国家,但绝不能给资本。

在资本眼中,你的努力程度是你这个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效率和性价比,你的成本低则说明你的性价比高,你的成本高那么就是你的性价比低,不存在经验越久越吃香的情况。工厂是,互联网行业也是。

你的价值从来不是经验,只是资本在用你时的成本效率比。35 岁定律,不过是资本宣传的舆论噱头罢了,你会被裁员本就是你被资本抛弃了而已,并不是你没有价值。其次企业喜欢应届生主要原因是如下几个方面:

应届生好忽悠,好接受所谓的企业文化,好打鸡血,好画大饼。

应届生年轻漂亮,在某些方面比 35 岁以上的有色相,能够改善公司形象,能满足某些人渣的基本需要,能满足企业人力优化的基本需求。

应届生能加班,能拼命,精力充沛,成本还低。

培训成本低,可以很快的投入使用,可塑性高。

用人成本低,效率相比 35 岁以上的更高。

而 35 岁的你会被辞退的根本原因是:

不太能够接受洗脑的企业文化,不好打鸡血,不好创业。

年老色衰,影响企业形象。

不能加班,没有精力,成本还高。

老了学习能力低,企业不好对你进行改造。

效率低,产能低,价值低,事情多。

tips: 即使你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也很难再次就业,本质上是就业歧视,这类问题和女性遭受歧视是一样的,并不是你的问题,上述的几种原因只是资本对你的嫌弃,而你可能经验和阅历很强,但是就是年龄让你找不到工作。

四、职位真的需要很多经验吗?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任何一个职位,只要你具备基础知识,就能够胜任,即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你在这个工作中工作就可以胜任。无论任何一个职位。

原因是,职位本质上就是螺丝钉的工作,资本发展如今,任何一个职位都只不过是负责公司的一部分事物罢了,并不是全局的。

如果说不能够被替代的职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如 ceo 你也可以做到,只是在于人们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不同。

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说白了不过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工具人,在资本面前你是人力资源,即使你真的很优秀,即使你是硕士,也一样会去找个来钱快的送外卖工作。

这本质上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本的浪费。

五、高学历意味着高收入吗?

答案是不,高学历不是高收入的代言词,社会的收入本质上是资源分配的一种形式,学历不代表你的资源分配等级的高低。你的行为和行业,职业才是。

如果你是 CEO,那么你赚钱可以没有上线,几十万 - 几百万又或者是几个亿、几千个亿。

如果你是打工人,那么你撑死年薪百万,所以方式决定了你的收入。

如果你是股东,那么撑死每年那个分润几十万 - 几百万又或者是几个亿。

总结:学历不决定你的收入高低,只能决定你的工作的好坏,能力和方式是收入高低的唯一区别形式。

总结:

被裁员,本质上你是被优化了而已,不是你的问题。

内卷是资本最大受益,劳动者是最大的损失人群。

35 岁定律,只是资本对你的洗脑,制造你的焦虑,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剥削你。让你知道实时的同时,并不会产生气愤,让你痛苦的同时却自责是自己的没用,然而只是这个万恶的资本,对你限制的牢笼罢了。

不要迷信学历带来高收入,不要迷信经验带来高收入。

选择对的方向努力才是最正确的,职业、技术的提高不过是让你变成更优秀的工具人罢了。

为人民服务值得一身努力和奉献,有机会就要尝试进体制。

知乎用户 Cosmic 职业咨询 发表

我记得我们有个员工,提为主管不久后,因为一些事,叫单位给解聘了。。。

后来,他就找不到主管的工作。。。

后来退而求次,当一般员工,也无门

最后怒了,应聘经理。。。

人家说,我们缺总经理,不缺经理。

于是,只好当了总经理

硬撑了一个月

拿到了一个月的高工资

心想,这就行了

没想到,老板认可了

就真的干下去了。

唉,年纪大了。。。一般岗位难聘啊。

低层岗位是留给年轻人的

有个培养期

如果岁数大了,那么,培养到退休,公司不干啊。

如果年纪大了,没有上升的空间

那呆在原地比较好。

年轻人机会多

对于程序员来说,本质上属于数字民工

如果你对架构什么的有一定能力

可以应聘一些高端的岗位啊

没事!大胆去干!!!

如果干不好,

你获得一些经验,

只是你的公司的点点损失

公司人事部门得再招能胜任的罢了。

知乎用户 秀如 发表

知乎终于有长进了,这鱼饵就很不错。

真正的程序员:Python 是我写的

一般的程序员:我熟练使用 Python,写了这个那个

虚假的程序员:我精通 Python

知乎用户 zdeng 发表

物伤其类,秋鸣也悲。

为何这个问题能唤起如此多的共鸣?

因为 35 岁现象这样的事情正在普遍发生。

而我们,都有、会有、或曾有 35 岁,我们也都有、会有、或曾有 45 岁。将心比心,如果 35、45 岁时发生题中的情况,我们会做何感想?

这样的事持续发生。很可能终有一天,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同样结果,但些许不同的过程,也许在 36 岁、或者 41 岁。

为什么会持续发生这样现象?

@屠钻

的回答说的对,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了。

国内有大量的、积极向上的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较低的雇佣成本,持续不断地进入这个人力资源供求市场

因而雇主们可以以较低替换成本(switch cost),通过雇佣 25-35 岁的员工,轻而易举地替换掉更年长、更高薪、同时更难以简单的手段激励的 “高龄” 员工。

比起人才供求在数量的上失衡,更重要的,是人才供求结构的失衡。

经验丰富的员工,的确,或许能转向专业技术专精或者管理职务。

但若市场上的需求结构,主要需求高同质化、重复率、低专业性的初级中级职位;而较少需求经验丰富、技术专精的管理人才——当我们不需要很多具丰富创造力、业务专精的天才或专家;而急需大量能把少数天才和专家的想法,以低成本、高性价比、高重复性方式快速复制、运用的 “螺丝钉” 时,则必然有一部分人将成为“时代落下的一粒沙”。

这正是当前绝大多数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造成的本地人才需求结构失衡的特征。

供求数量、供求结构的失衡,并不必然造成 35 岁现象的出现:我们该有政策干预的 “有形的手”、该有企业社会责任、该有本地社群的道德观念。

避免年龄、性别歧视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年失业危机、性别不平等埋下的祸根:家庭的不稳定性、社群婚育的不确定性、和更多的风险应对型的额外储蓄。

在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危机不一定会发生;但人们为应对危机而做的准备,一定会发生。

正是这 “恐惧的幽灵”,对社会、人口结构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导致中长期经济增速的螺旋型下滑。

普遍的 35 岁现象的出现,其实是对于我们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对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竭泽而渔,所敲响的警钟。

人力是资源,但人不该仅仅是资源、工具或手段,而应是我们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更好的、更稳定的、更和谐的,个人、家庭与社会、可持续的生活关系。

观诸国际、回顾历史,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最有竞争力、最珍贵的资源是什么呢?是我们基于高人口基数、在恢复高考后形成的高产出、高素质的大量人才资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剥离中低端制造业,而中国则全面承接。西方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经济高歌猛进,但是各国蓝领阶层却被经济大发展 “抛下”,最终导致保守主义思潮兴起,以至于出现极右政治登台现象。

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沧桑巨变。在我们淘汰掉一批粗放型产业、逐步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开始追求个性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体验,也许是时候思考下当前粗放型、螺丝钉式的人才资源使用方式和奖惩制度,是否是可持续的。

知乎用户 清浦​ 发表

最好是转身为面试别人,给别人面试的机会。

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机会也非常之大。45 岁的年龄,自己做任何的事都是一个成熟的年龄。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这个问题的核心显然在于 45 岁失业,但一群程序员在那里纠结简历上到底该不该用 “精通”,我笑了,活该你们 996,活该你们 35 岁就失业啊。

知乎用户 在途聚变打击 发表

不止于程序员所在的 IT 行业吧,就连建筑行业也基本上是这样,35 岁以上的人,不容易洗脑不容易忽悠,凡事还得先考虑家庭,这些可能是面试机会都没有的原因吧。

有的行业吧,有时候人家可能人家看上你的证书了,直接和你谈,愿不愿意当个 “喝茶经理”,说直白点就是要你的注册证书来挂靠!

在 “金九银十黄金招聘期,在线和线下招聘会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些媒体发现许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为 “年龄限于 35 岁以下”,有的甚至提出 “员工 90 化”。

“我在一家电力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没有上升的空间。我打算搬迁,但发现在许多雇主看来,进入 35 岁相当于进入职场下降期。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人这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人们的身体机能也会降低,加班熬夜等压力无法承受。而且,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面对新事物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学习意愿不及刚毕业的年轻人。” 秦健说,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招聘市场总是拒绝 “工作场所前浪” 的原因。

“如果我们有任何担忧,那应该是在渴望晋升和担心失业之间挣扎并对现状不满意的。但是他们不敢 “裸辞”,做事更加谨慎。

”CL 说,在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有 71.93% 的受访者认为 35 岁被设定为求职门槛不合理。18.42% 的受访者认为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位而定,仅 9.65% 是合理的。工作场所的 “前浪” 优势主要集中在思想成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人类感情的了解。

“年轻人有干 dry,精力充沛,工资要求低,对增长空间的期望高,生活和家庭的影响少,创新创业意识更高,工作适应力更强。可塑性更好自然受到企业的青睐。”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企业老板重视员工的年龄结构,认为这是公司成长性,创新性和活力值的体现。

“对于许多单位来说,如果您没有无可替代的竞争力,则 35 岁以下被视为触摸了’年龄红线’’。在许多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看来,35 岁以上的人是 “生活中琐事多”,工作能量有限” 和身体健康风险的代名词。因此,他们必须面对’招聘不考虑而晋升靠边界’的尴尬境地。”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朱丽亚说。

“35 岁工作场所的繁荣线” 实际上反映了单位用人观念的误解,即注重劳动力的 “便宜”,而忽略了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经验储备。

行业内卷的现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善的,每一个人在职场打拼,得提前考虑,35 岁以后的路越早规划,可能 会越从容点吧。

知乎用户 嘻哈五爷​ 发表

个人认为技术也是种知识技能。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会说学校的知识对就业没啥用。毕业后,很多甚至会说,中学开始的知识都用不上。 现实中,确实有读书差的混的更好的,有选择做销售更成功的,有靠背景快速升职加薪的。甚至有人会觉得,原生家庭影响极大,父母打工,会影响后代的见识认知,让后代很难出人头地。 这些想法有道理么?显然有道理。但是这些负面想法中,能不能提取有用的东西?这才是关键。为什么企业中,管理、销售的待遇会更高,职业寿命似乎会更长?如果换做你是老板,你会更重视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敢不敢出去当老板?如果给你位置,你是否应该拒绝各种背景深厚的关系?如果做销售,你是否能记住各种客户的名称喜好,并积极互动,这些是不是也算技能?在学校学习就囫囵吞枣,记不清要点,不怎么练习,是否真的能做好其他工作?优秀的程序员的知识、思维和工作方法,是否真的只能做技术?

这些问题,看似很多答案。但是背后,都是相通的。积极点的:第一:知识和学习永远有用,新事物往往会是风口。第二:到了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应该当作知识来学习和培养。第三:认清职业和团队的特性,不同职业曲线不同,对于程序员这种曲线职业,一定要争取一个好的平台好的团队。第四:多看看其他机会,或者准备自己的独立退路。消极点的:第五: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过度抱怨。只会伤身。第六:如果可以一辈子躺平,也可以考虑躺着活一辈子。第七:日子更不好混的人士多了去。第八:每个社会中都有些势力,更容易躺赢。但大部分人很难融入这些势力。第九,在原有职业上的学习投入,可能么有足够回报潜力。但转行又很难。

其实现实对于大部人来说,能过点普通的生活,才是归属。如果真的想过好,就得尝试坚持上进,但如果想躺着多活几年,要么早点找稳当点得归属要么年轻多赚点,要么赌一把,抓住风口,或者自己把事业搞成功。

最后,知识技能包罗万象。不学习难明理,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是误入歧途,有时候是积重难返,有时候是机缘巧合。工作生活等等都需要平衡。多保重身体,多关心家庭。人生很多时候,都是等死或者找死。但是结局大部分人都有生活的机会。好点坏点,苦中也能作乐。位高权重也头疼。

知乎用户 jobs funix 发表

不得不说,35 岁现象确实存在。之前,很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招聘,也是限定在 35 岁以下。现在有些地方应该有所松动了。

之前,我还天真地认为,35 岁以上的人,起码经验丰富,阅历广泛,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但我这种想法被现实打败了。

35 岁成为职场一道坎,是一种悲哀。超过 35 岁的人,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弃之不用,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吗?

我之前负责招聘时,除了小年轻,也招聘了超过 35 甚至 40 岁的人,两相对比,后者工作效率比较高,且严格自律。而小年轻动不动就耍性子,吃亏耐劳要差一些。

应该说,年级大和年级小的从业者混合搭配,是比较好的。不宜一刀切。

知乎用户 作家出版人姚茂敦​ 发表

之前还羡慕程序员高工资来着. 现在只能说还好我考公考得早,不过以后的事谁又能说清楚呢

知乎用户 Kill Time 发表

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就算偶尔会有失衡爆发,在较长时间也会回归平衡。

轻松又来钱的岗位,可能需要前期在千军万马中搏杀出来(门槛高),可能会被后起之秀吞噬(竞争激烈),可能 10 年后因为没有积累知识而难以跳槽……

同时,任何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付出。走过的路不会白走,读过的书不会白读。

知乎用户 蒋甬杭​ 发表

最近在招聘女装带货主播,要求形象耐看气质佳,一个 52 岁的阿姨投递简历过来并问道 “我可以去贵公司面试吗?这个岗位有年龄限制吗?”

我再三看了看简历,以为是年龄写错了,或者是投递错了,就回复她,“我们招聘的是女装带货主播,每天要对着镜头讲解衣服的卖点 4-6 个小时,要出镜化妆,也会比较辛苦。” 很多人是不愿意出现在镜头前的,所以我提醒她。

阿姨回复我说 “衣服我卖过,衣服的材质卖点各方面我都熟练,出镜也没问题,也接受加班。”

确认她没有投递错,我又仔细看了简历,上面写着 1970 年 11 月 04 的出生日期,真的是 52 岁,再看一看她的工作履历,只写了一份最近 4 年的淘宝客服工作经验,第一反应我是想要拒绝掉的,没有经验,岁数也偏大,可是想了一下有点于心不忍,我妈妈也是这个年纪,没有经验还能来找工作可能是鼓起了勇气,不忍心直接拒绝她。

我跟团队商量了一下,团队意见是,如果她形象 OK,表现力 OK 可以试一试,所以就邀约了她过来面试。

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没戏,她穿着一个白衬衫,一个黑色的裤子,怎么说,很像我们公司的保洁,女装主播对于形象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阿姨说,感谢我们能让她来面试,她投递了很多岗位,但基本都石沉大海,而且有的招聘简章上很明确的写了年龄段她已不在被招的范围内了。但是自己觉得自己心态年轻,觉得自己可以学习,客服挣不到啥钱,也不想进工厂拿死工资,听别人说,主播干的好,一个月可以挣上万,就想来试试。

问到阿姨为什么现在还努力找工作,现在这个年纪,找个轻松一点的工作才是,阿姨说,自己的女儿马上要上大学了,她得给女儿多存一些钱,也有想过干个保洁的工作,但是工资低,也怕自己的女儿不好跟同学提起,怕女儿脸上无光。

阿姨应该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中年人,别说她这个年纪,我身边 30 岁的朋友都没有勇气转行去做新的工作,对于这个年纪,经验更加重要。

我说,你可能要学习很多东西,在直播间如何留人,如何促单,虽然和线下卖货的场景很像,但要求还是不一样。

阿姨说,没事,我可以学,你们跟我说,我一定好好练。

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录用这个阿姨做主播吗?我想大多数人不会。

社会就是这样,过了 30 岁,如果不能在原有的岗位上持续发展,就很难转行,即便你鼓足勇气付出很多去学习新的岗位,但没有多少公司会接受 0 经验的中年人。在原有的岗位上,经验也会逐渐贬值,一个 5 年工作经验和一个 10 年工作经验的,几乎没有区别,5 年工作经验的人可能要的薪资更少。

原有岗位没有发展,新岗位没有机会,生活成本越来越大,这可能就是中年人的现状。

知乎用户 昊哥 发表

公务员一日不取消 35 岁这个坎,那 35 岁就是有原罪的吧。

知乎用户 张堃​ 发表

岁数大了,容易猝死

还是新的耐操

知乎用户 王大可 发表

终于有人积极推动事情的解决了。

知乎用户 苍穹​ 发表

知乎用户 会飞的阿呆 发表

若是如此,手上有着创造世界的技术,却成天想着搬砖。那就不得不接受世界的残酷。

知乎用户 王旭东​ 发表

45 岁了,别找工作了,容易被招聘的看不起。

我们快递员行业招人一般都限制 18-35 周岁,因为年龄大一点的精力就跟不上了。

毕竟快递行业等服务性行业内卷的挺厉害的,早六晚十全年无休春节不打烊超过 35 结婚了有小孩家庭要照顾的中年人很难适应。

至于技术有没有用,要看你的技术是不是独一无二的了,比如你会瞬间传送,哪怕你 55 也有大把用人单位抢着用。

要是你会的技术只是送快递的时候能全理规划路线之类的,估计还比不过一个新来的小伙子多跑几趟路来得快。

知乎用户 快递江湖 发表

所有各种招聘,都有学历和年龄要求。

一面说着保护劳动者,打击一切有各种歧视的用人单位。

一面却依然干着那些勾当。

懂的都懂。

知乎用户 茶香满室​ 发表

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其实跟房地产行业中的农民工很像,一个是在虚拟世界里造房子,一个是在物理世界里造房子。

现在互联网的问题是,行业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大规模建设已经结束了,工地开工的少了,所以对数字农民工的需求也变少了。

你现在还能见到多少农民工?他们都回家了,或者去一带一路发光发热了。你说你以前参与过三峡大坝,跨海大桥的建设,经验极其丰富,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工程了,所以你的经验就没有价值了。

互联网行业的情况大体类似,你经验再丰富,可惜没有新的工地开工,又能怎样?

知乎用户 看客 001 发表

呵呵,James Gosling 都不敢说他精通 JAVA 各个体系。

知乎用户 小山豆 发表

学点不一样的东西吧,整天抱着数据库做业务逻辑,你会,年轻人也会。要你干啥?

你精通网络攻防试试?你精通操作系统内核试试?你精通浏览器内核试试?你精通区块链技术试试?

知乎用户 鲁哈花​ 发表

强答一下。

十年前,刚入职的时候,公司是传统零售转型线上业务,当时我们团队不大不到 10 个人。

有一位 40 多岁的偏网络的运维工程师 - 陈哥,经验丰富,做事细致,但每次下班就走,也基本不加班,导致我们这帮加班小年轻遇到的问题都要第二天才能处理,大家颇有微词。

我当时就是就想:

等我三四十来岁了,肯定比不会这样子,一点团队协作精神都没有。

后来这位运维工程师,辞职了。

如今,我三十来岁了,职位也变了,部门上个别也有 40 多岁的主管和员工。

回想当时陈哥的情况,也变得理解了,40 岁这个阶段,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体力也不如年轻人,但部分技术点、项目、沟通等经验的确更加丰富。

回到这个问题情况:

先不论求职者的背景,的确在简历关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一方面劳动法的保障要加强,避免内卷。

另外企业用人上,也得不断提升员工能力,而不是一味加班压榨剩余价值,特别是互联网近十年,新的框架、中间件、工具,层出不穷,跟不上技术迭代遇到职场变化,风险是很大的。

本身 IT 信息行业是可以良性发展和进化的,并不是青春饭,而是国内资本和一些厂商,卷成了这锅夹生饭。

知乎用户 牛虻虻 发表

最近,一条留言,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11 月 1 日,有网民留言称,“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近年来在网络上,35 岁现象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这份留言再次戳中了部分人的痛点。上述网民自称 Mary,其留言如下,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包括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术框架,业余我还考取了 PMP 项目管理证书、系统架构师证书,成为所在公司的系统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我对计算机理论的理解也随着实践的增多越来越深刻,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进入一生中最好的时刻。在我儿子读初二上学期时,我辞职回家陪伴儿子。半年后,当我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更别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现在国家鼓励延迟退休,我觉得,40 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刻正是自身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找工作时不能被年龄限制了。

对此留言,有网友认为,“类似情况又何止发生在程序员身上呢?”“很多卡 35 岁,是一种人才浪费和年龄歧视。” 也有人认为,求职者不被企业接受,也需要从自身查找原因。实际上,政府网站上并非第一次出现类似留言,前段时间,一位 48 岁男子写给上海市政府的失业求助信也曾引发热议。写信者王先生(化名)自称高学历,曾任职外企高管,但失业三年求职无门。他和妻子育有两子,“一直在申领政府发放的微薄的失业金,加上偶尔挣到的咨询费及家里有限的储蓄勉强度日”。王先生还表示,“我们这些人的退休年龄被延迟到 65 岁,那就意味着我这样的大龄青年至少还需要工作十多二十年才能正常退休。”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称,已安排王先生所在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与其对接。今年 4 月 12 日,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将该信息反馈至其户籍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并安排就业援助员和职业指导师进行跟踪对接。此外,相关单位还协助王先生办理求职登记、宣讲部分就业扶持政策;指导其完善简历;还为其推荐了四个岗位,包括销售管理岗、城市合伙人等。据红星新闻,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确有此事,王先生已于今年 4 月找到工作,在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推荐的一家民营企业任市场部副总。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为王先生推荐了四家公司,王先生面试了三家,最终选择了其一。“总体来说,他当时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跟他的求职意愿比较接近。在求职过程中,他对自我的定位也在不断地调整。”

但工作了一个月左右,王先生离职了,“做了一个月,他还是觉得不合适,所以没做了。我们了解下来,可能还是跟企业文化有关系。他觉得这样一种氛围还是不适合的。因为(他当时就职的)是一个民营企业,而他原来就职的岗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吧。他接下来想找的岗位,是公共关系这一块的。” 该负责人还表示,该中心帮助的 35 岁以上的求职者 “比较多”,今年,就业援助员和职业指导师已帮助了六十多例求职者,但像王先生这样写求助信给市长的情形,尚属首次。**职场 “35 岁现象” 怎么破?**今年 10 月,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 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显示,受访的 211 或是 985 高校毕业生中,有 79% 将 “最愿意工作的企业” 首选投给了国有企业。多数学生青睐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这类较为稳定的工作,不是没有原因。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35 岁的确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各大求职网站的招聘信息也能印证这一点,不少岗位的年龄限制是 35 岁甚至 30 岁以下。

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从 27 岁到 33 岁不等,平均年龄在 30 岁以下(含 30 岁)的公司占大多数。具体来看,老牌 BAT 中,阿里巴巴属于 “中年” 的代表,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 29 岁。而以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更晚成立的互联网巨头中,字节员工平均年龄仅为 27 岁,是名副其实的“后浪”。为什么 35 岁更容易令职场人焦虑,而不是 30 岁或者 40 岁呢?客观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 岁至 34 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 45 小时左右,35 岁之后开始下降,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这也是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候设置 35 岁为门槛的重要原因。从主观因素分析,大多数人 35 岁后,面临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的情况,在有限的精力下,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从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报告中也能看到,大多数企业招聘 35 岁以上的员工成本更高,不仅是精力不如年轻人,思维的固化也会影响企业尤其是一些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企业的招聘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近日在一则访谈节目上也谈到互联网大厂生存现状:“我问到一个在互联网工作的学生,问他在现在在哪儿工作。学生跟他说他现在挺好的,现在已经呆了三年了,是老员工,已扛过一轮又一轮的末位淘汰。”节目播出后不久,“大学教授说在大厂入职三年已是老职工”冲上微博热搜。戴建业认为,互联网公司剥离年轻人对单位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人感到很有压力。不过,对在互联网大厂打工的年纪稍大的员工来说,近日有一些好信号。11 月 9 日,继前几天推出员工 “专属退休福利” 后,腾讯又宣布一项 “职业里程碑” 关怀方案,再度加码员工福利, 据悉,腾讯推出员工“法定退休腾讯专属福利”,腾讯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时享有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而在 11 月 5 日,据北京日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腾讯正式推出了员工退休待遇方案。员工在腾讯法定退休时,可同时享有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针对腾讯的退休福利新举措,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连标记为 Google 员工的网友都表示 “想去鹅厂养老”。

此外前不久,有网友建议放宽公务员报考 35 岁年龄限制,浙江省公务员局则回应,“对于 2022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程序员是精英,敲几行代码就能改变世界。其实,绝大多数程序员做着普通的开发,每天都是重复性劳动,所谓的经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不值一提。更让人心塞的是 “内卷”严重,国内程序员的免费加班习惯导致了资方很容易用年轻人替代年长的,业界流传着 “被嫌弃的 35 岁程序员” 的说法。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从 27 岁到 33 岁不等,平均年龄在 30 岁以下(含 30 岁)的公司占大多数。老牌 BAT 中,阿里巴巴属于 “中年” 的代表,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 29 岁。

最近,一条在中国政府网的留言,引发了 IT 圈不小的轰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11 月 1 日,网民 “Mary” 留言称,“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 45 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40 岁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刻正是自身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找工作时不能被年龄限制了。”有专业技术的找工作尚且如此,的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知乎用户 浪迹天涯 发表

当一个行业开始以它的潜规则讹诈要挟整个社会,那是何其的悲哀,这实在可以称之为我们这个社会的耻辱!

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教条,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 35 岁居然开始成为了职场的生枯线,开始潜规则我们的职场。

这是在是滑稽而又可笑的现代笑话,居然被许多无良的人力专业奉为规矩,实在为祸不浅。

知乎用户 内蒙古人陈栋​ 发表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应该只是一个四十五岁程序员的基本功。

一个公司对于一个老程序员的期待是懂业务,懂设计,否则只拼技术的话很难拼的过年轻人。

如果只讲年龄歧视的话,那何止是职场,整个社会对中年男人都不怎么友好。

你发福了,就是油腻。你盘个珠子就是装 B。

最要命的是还不能学年轻人玩躺平。

知乎用户 当年王谢堂前狗​ 发表

职场对 35 岁以上中年人很不友好;对女性更加不友好——可能 30 岁就晚了,有没有生育都是 HR 考虑的。

知乎用户 phk189 发表

你看,如果我是面试官,有人告诉我说他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我就开始调低预期,准备招一个新手了,如果这位新手碰巧还 45 岁了,我肯定就换个低级别的人来面试,不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了。

什么程序员会抽象一个对象为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啊?这个抽象层没有办法单独建逻辑啊。这好比把数据链路层的抽象为“进行数据处理”,这一层没有独立的逻辑空间啊。

知乎用户 陈浮克​ 发表

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光是年龄的问题,还有性别的问题、毕业学校的问题、第一学历的问题、出生地域的问题……

须知,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首先是法律问题。

这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

这是在无意或刻意挤压、剥夺部分人工作的权力。

须知,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还是严重的道德问题。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这种歧视,无论以什么理由出现,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不光彩的、都是可耻的、都是不道德的。

有人说,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是因为人多的问题,看似有道理,其实,并非如此。

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是谬种流传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但出现在 “相关部门” 中、而且出现在 “各类学校” 中;至于出现在 “不同企业” 中,大家都已经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表面看,是人多造成的;其实,这背后,还是僵化的观念作祟、还是法盲的人事兴风、还是沿袭旧制的固执、还是互相跟风的无脑……

职场上很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的现象,很多时候,其最根本的症结还在于:

人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人没有被当成真正的人,

平等的生存环境还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去形成。

知乎用户 史遇春​​ 发表

切,你们程序员一个月工资比我们船舶行业一年工资都高,哔哔个屁啊。

互联网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搁这儿装啥呢,真想找工作,你去工地打灰也好,去船厂烧焊也行,有的是人要。

无非是过惯了高薪的舒服日子罢了

知乎用户 瞎兵谐将​ 发表

说精通体系的,要么就是个不会写代码的产品经理,要么就是个所谓懂一点编程的的 “架构师”。注意,是打引号的 “架构师”,也就是属于那种只会动动嘴,写写 PPT 的那种人。真正基础扎实的程序员,而且是有十多年经验的程序员,根本就不缺工作。除非他 43 岁学的 JAVA,那 45 岁没人要也很正常。

程序员就是用自己的代码实现客户需求,干这行,只会越干越香,除非身体原因,或者自己真的不想再写代码了。因为你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经验,经验只会越来越丰富,当然自己也得与时俱进,随时提升、完善自己的技能树。

对于企业来说,同语言要求下,一个有十年经验的老程序与一个刚工作两三年的程序员,完全是天壤之别,工作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能提前避免很多坑。有时一个项目一旦路错了,损失的不单单是投入,时间成本、甚至关乎项目成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在社会上都流行 35 岁程序员要失业的说法,对于真正爱这行的人来说,别说 35 岁,45 岁,就算 50 岁,你敲代码的速度会比 20 岁的人慢多少?要真正明白,所谓的写代码,在整个项目开发中,占的时间真的不多,更多的是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可行性分析、原理分析 、项目架构等,然后找到技术难点进行突破,这些想清楚了,写代码不都是水到渠成么?

现在所谓的 35 岁被淘汰的程序员,都是那种半吊子,学艺不精的,平时开源代码修修改改,滥竽充数惯了,真正让他独奏时,现形了。平时靠着百度解决问题,对自己学的语言从来没有过独立的开发,甚至于都没有写出过一个完整的留言板或者一个简单的 CMS。在大厂也好,小公司也罢,靠着 PPT 混了几年日子,说你是程序员吧,你拿不出完整的作品,说你不是吧,你写的 “Hello world!” 也能显示。这些年遇到过太多此类人了,你让他说,他说的头头是道,让他写,他写不出来。

只能说任何职业,优胜劣汰是永恒法则,35 岁,正常的程序员应该是至少干了十年以上了,随便在公司当个技术部经理、技术主管应该没啥问题,指挥一下自己部门的人干干活也应该没啥问题,当自己部门的人遇到技术难题时,指点一下也应该没啥问题。最后 git 审核、合并一下代码也应该没啥问题。平时和公司其他部门的人规划一下项目、对接客户需求做个 PPT 啥的也应该没啥问题,干完这些活,打开茶罐,烧壶热水,接下来就是喝茶时间了,一边喝茶一边想着下班后要带儿子女儿去哪里玩一下,每到工资发放日,卡里进帐 15K+,这才是 35 岁程序员的生活。

35 岁的只懂点某语言语法,只懂改下别人程序的所谓 “程序员” 们就别提自己是程序员了 ,好好的学学如何当好一个产品经理或者好好学学 PPT 该怎么做了。平时学学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或者其它的也挺好的,甚至转岗做销售啥的也不见得比写代码的差。甚至于做的好了,赚的比程序员还多,“还好我早就不写代码了,不然我也像那帮孙子一样又在那里加班了。”

知乎用户 神锋无影 发表

到了这个年龄,如果简历上还只是精通一些技术体系,那是真的没有面试机会。

简历需要强调,这些年主导过一些大型项目,创新项目。解决过一些复杂问题。特别是要研究招聘方可能会遇到的复杂问题,简历有针对的强调在这些方面的工作经验。

以我自己为例子。

面试量化相关的工作,会重点提到我在同花顺做智能选股平台,机器人交易,策略评估等工作经验。

面试深度学习相关的工作,会突出我在依图医疗做机器学习平台,影像 AI 算法相关的经验。

面试互联网公司,会突出我在挖财做反欺诈算法,大数据实时计算等工作经验。

这个年龄找工作是不容易。岗位只剩下高级专家岗。竞争激烈,如果没有让招聘者看到心动的经验,自然拿不到吹牛的机会。

知乎用户 flyingfish 发表

在 IT 行业和外企,很常见 35 岁时,如果没有上升空间,很多会被裁掉!出身 985,工作 996,劝退 35。45 岁的程序员,就算各种精通,又能怎么样呢?!

男人过了 35 岁,每年最害怕的,不是年初定目标,更不是年底述职报告,而是一年一度的体检。体检报告里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体重超标、骨质疏松、冠心病、椎间盘突出、前列腺肥大、眼睛老花、听力减退、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脂肪肝、血管粥样硬化等等一大堆,总有那么两三项和自己有关,见过最惨的,以上症状中了 12 项的

一般男人的身体机能,35 岁左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表面看起来就是力气没有年轻时大了,肌肉也没有过去那么发达,脂肪会比以前多一些,实际却是在肠胃消化能力、新陈代谢功能、肾脏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全面且明显下降。

知乎用户 不会飞的猪 发表

看得我一脸懵逼。题目和截图的差距……emmm…… 有点儿大…… 精通 java 的各种技术体系和精通各种技术体系差距有点儿大啊…… 再一看回答更懵逼了。大家在回答啥啊?

这位大哥没工作…… 说句不好听的…… 不是自找的么?

什么样的公司需要架构师?1、你员工至少 100 个人。2、你家公司产品有大型数据库访问需求。3、你家公司有产品线需求。

这基本上等于你在求职简历上面写了个非中国 500 强企业的 CEO 不要。绝大多数公司看到这个简历都是直接扔啊。

我们公司招过架构师。你猜猜是怎么招的?第一个是那人是我们老总的前同事,正好赶上他创业失败,就打感情牌挖来了。第二个是直接找的猎头。架构师这个岗位正经敲代码的都不会在公招里面招。因为又贵又稀有还基本上看不住他(你要是自己会还招他干什么)。你不找个可信的?

你说不对啊 很多招聘网站上都有这个岗位啊。大哥那个不是给你看的,是给猎头看的。

知乎用户 易凡 发表

这个如果是简历,一般只会出现在刚毕业的学生身,被培训班教出来的求职简历上。

45 岁正常人找工作,也该是公司履历,项目经验了。

至于什么儿子初二辞职回家陪儿子,更是少见。

所以,总觉得这个很奇怪。

知乎用户 学会安静 发表

那些张嘴闭嘴就说什么人口红利消失,人口断崖式下跌的人可以多看看。人口红利不一定消失了,但 35 以后你当红利的资格就消失了;人口不一定断崖式下跌了,但 35 以后你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却是断崖式下跌了。中国的问题从来不是人口太少,而是资本的韭菜不够多。

知乎用户 Novo 发表

没必要太过焦虑,网络上的新闻看一看就好了,跟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上个月,我有个朋友辞职了,学校的老师,42 岁。由于家里老人要看病,孩子读书等事情,开销比较大,在公办学校收入低。考虑以后,辞职后应聘了一家民办的私立学校,人家也还是会录用的。

这个社会,并不是年纪越大越找不到工作,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很多人都不用活,35 岁以后失业,到 60 岁退休 25 年之间什么收入也没有,人早就饿死了。事实上,问题应该辩证来看,年纪大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 “合适” 的工作。

什么是合适的工作?**收入符合生活需求,能够满足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开销。**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读书要花钱,老人看病要花钱,房贷、车贷之类的还有的话,每个月开销都有很多。你让他找个两三千块钱的工作,他愿意干吗?年轻无忧无虑,收入再低都会干,过渡一下,年纪大就不会了。

显然很多人是不会考虑低收入工作的,除非是山穷水尽、上顿没有下顿的希望,没法生活,那么人还是会往高处走。加上职业工作经验和阅历摆在这里,怎么看都要搞个高薪、稳定的职位。

然而物以稀为贵,越是高薪的职位,人就越少,竞争就很激烈,说是没面试机会,原因还是供过于求,一个好的岗位多个竞争,自然会有淘汰下来的几率存在。哪怕你能力再强,也有可能存在不匹配以及供需上的困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方面的规划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在的人,在职场上最好是 “一专多能”,有一份稳定的专业技术,再配搭上多个“软” 能力,能够搞点副业,或者以后转行的时候多点个人筹码。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一份职业干终生的想法。

如今这个时代,每隔几年行业都会有所变化,加上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都面临风口浪尖之中。平时工作之余,若有闲暇时间,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先不用立马入行,而是多和这些行业的经验人士求学取经,多看看、多了解行业的情况。

等有了决心,坚定了意志,然后踏踏实实地学个几年,等过了一阵子,你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多拓宽了一条路,“东方不亮西方亮”,万一自己本职工作出了点状况,副业还能帮你撑一撑。要是你还能学会理财投资,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更好不过,遇到人生的坎时,也能够及时面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跟人的情感一样,职场也是会伴随你终生的事情,从 20 出头到你 60 岁左右退休,将近 40 年的时间等待着你。如何走好这条路,需要每个人静心思考和面对。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tvT3Dk 发表

考取了各种证书,并且精通微服务,大数据。

虽然我们组缺人,这种程序员多少岁我也不敢招啊。

知乎用户 猪骑士 发表

首先说真实性,作为一个 HR 老鸟出身的人来说,我觉得正常,也觉得不太正常。

先说为什么正常。我看了几个答案,有很多人说可能是假的。首先来看一下企业本身的简历筛选机制,年龄这个门槛肯定是会设的,就算是事先不说,也会在知道年龄后直接拒绝,完全不给面试机会。

因为年龄能影响很多东西,比如积极性,创新性,竞争力等等,没有老板会不招能熬夜加班的 20 岁的小伙子,而去招一个 45 岁的大叔。

不可否认年龄大的人经验确实是很足,但是他的各方面都会影响到公司跟其它员工,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强调年轻化氛围?

你招人的时候说公司平均年龄 35 岁哪个小伙子肯进来?进来有共同话题?进来不得给这帮老油条子针对?是的,45 岁已经是很老的油条了,你是老板你觉得这种人会主动加班?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一不开心就跟你说要告到劳动局去你公司还要开吗?

再来说不正常。作为一个 45 岁的人,又不是刚出社会,能说自己精通某项技术,那肯定是经历过项目的人,那有经验会找不到工作吗?我的答案是很难找不到。但凡你把自己的经验描述得完整点,把自己的薪资要求降低点,最多也就是面试的时候会先要求你实操,确定你是有真才实料的时候才会把你招进去。但是也不会说完全找不到工作,真正找不到的,有可能就是手高眼低,高不成,低不就的。

真的,信我,找工作真的不难,难的是找不到自己非常喜欢或者自己想做的工作。我的建议是先找一份工作先应付着,找到好的再计划跳槽。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TVXzc 发表

IT 行业来说,一般 33 之前吧,如果你有大厂的长期从业经验,在 33 以后,退居 2-3 线城市,能够有机会当上管理层或者资深级职称,还能接下来撑几年,大概率能撑到 40+。

如果你没有大厂的长期经验,那么你去 2-3 线城市大概率都没有机会,这是周边我看到公司招聘和朋友说的实际情况,两条路,要不自己去创业开公司,要不回老家转行卖饼。

至少 19 年的时候,我在的大厂,公司核心项目,招聘的资深岗位,明确要求年龄 33 以内,你品吧,这种东西,甚至我们项目组内大量人都不知道。

45 岁的老哥,不是业内顶尖大佬,只要辞职了,那后面肯定就没有工作了,在 IT 行业这是必然的,都不是大家吐槽这个老哥是否精通什么技能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去钻牛角尖讨论人家的技能问题呢,精通的大佬这把年级在市场也就这样啊。

知乎用户 Kirsia 发表

除了 996 外,还要为 35 岁危机奋斗,看到报道,确实有点心疼自己了。

之前写过一篇回答,互联网大厂中层有中年危机嘛?

互联网大厂中层(年薪大几十万百万)那种有 35 岁危机吗?

其实 35 岁危机不光是普通程序员,年薪大几十万百万的管理人员依然存在。

现在各个互联网公司卷得不行,各种 996。也就薪资比其他行业高这点优势了。

我也是一样,现在每天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 35 岁之后该做些什么,只有提早准备才能从容面对。

随着年龄慢慢变大,焦虑也随之而来。前几天接触一个 98 年的小伙,每天熬夜奋斗,心理百味杂陈。

![](data:image/svg+xml;utf8,)

想当年,我也是一个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认真学习的程序员。如今每天起床后先想着贷款还有多少,怎么样能多搞点钱,35 岁了做什么去啊。

看到这只能说一句 “年轻真好”。人还得面对现实,得多考虑考虑以后的事。

乐观点想 “活人还让尿憋死了?”

其实这么多年的互联网经验,在思维上还是比老家同学朋友超前的。所以哪怕不做程序员,还是足可以养家糊口的。

看了下面回答中一些大龄程序员的现状,也给了我一些灵感。于是可以着手做一些准备。

45 岁程序员发帖,称「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如何看待职场「 35 岁现象」?

1、公司养老

这也是现在很多程序员向往的生活,能提供养老岗位的更多也是一些国企之类的公司。比如下面回答中这些公司。

国内互联网大厂真的是 996 吗?

当然了,养老不是目的,主要是能抽出时间,多做一些副业,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最好能结合一些互联网知识,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2、回老家

熟话说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北上广深混不下去,回老家一样生活。可能老家没有对应的岗位。但是不影响你发挥你的才华。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会使用手机上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通过关系拿到了一个 “调味品” 代理,在网上学了学网络营销技术,在老家自己建立社群,再结合亲戚朋友,每天的出单量都不小。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不要担心市场小,一个镇的用户就够你生活得很好了”。

3、创业

这个风险有点大,但是如果感觉身边的人脉资源还可以,完完全全可以放手干一把。趁着年亲拼一把,哪怕失败了也是有价值的。

我有一个朋友自己组建了一个开发团队,前一阵接了一个智慧城市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完之后,估计够吃几年的了。

4、做自媒体

像现在我这样,写知乎,做公号。各种写就行了,你们的每个点赞都是我进行下去的动力。虽然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只知道 “干就完了”。

最后总结一下: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没做好准备。一起加油把。

知乎用户 林小浩​ 发表

2011 年之前毕业的程序员基本都到了 35 岁。说一下我认识这些程序员。

学长们有的依旧坚持在一线写代码,有的自己创业组建了 50 多人的团队,有的确实很窘迫。

1、京东物流开发团队组长

这是我刚进入开发是认识的一个老大哥,人非常随和,性格比较沉稳的类型,不骄不躁,一直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至于不断的学习新技术,记得在 17 年时进入京东团队,现在级别是 T6,年薪在 40w 多。

通过聊天了解,他本人也非常信任京东团队,没想太多,一直在自己的岗位做着,至于升职,看得也很淡。

如果哪天京东裁员,会拿着赔偿津贴回老家,在网上做着小项目,每个月有个 5000-6000 的收入也就可以了,这些年攒的钱,再做做理财。

2、xx 公司创始人

这个是我在培训时认识的老大哥,在学习编程时目标很明确,希望通过编程进入互联网行业,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风口进行创业。

2018 年拿着自己这些年工作攒下的钱,和几个同事创立了工作室,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做了几个项目。

现在主要工作维护客户关系,搭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已经完成了 2 个 500w 加的智慧城市项目。

个人年收入可能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前途还是非常光明的。

3、上市公司高级开发

这个朋友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了近 10 年,从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由于这家公司做的项目比较传统,所以接触的技术栈也不是太多。

由于工作不是特别忙,自己在工作之余也喜欢享受生活。可谓老婆孩子热炕头。很少关注市场的一些动态。

近两年孩子花钱比较多,想跳槽多赚些钱,发现自己与市场完全脱节。自己也非常焦虑,危机感也是非标大的。

继续学习技术,怕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毕竟年龄比较大了。

于是开始琢磨其他的赚钱方式或者转行,一系列折腾下来发现还是做开发是赚得最多的。目前还在各种研究专业。

前一阵经过一个朋友介绍,开始接触一些带货工作,现在闲余时间和老婆研究微商、自媒体带货呢。

4、回老家筹划中

这类的朋友最多,他们也没那么焦虑,因为从老早之前就在筹划哪个时间点回老家。

这些年的工作也攒了些钱,有的计划回家开超市,有的做些贸易,有的接触老家的一些政府银行技术团队,帮忙做些网络运维工作等。

总之不管干什么肯定饿不死,不管是不是 35 岁危机,互联网思维还在。投身到其他行业中,多思考,多尝试。肯定也差不了。

5、转销售

这个朋友情商比较高,做了两年技术后,开始做售前工作,做了两年,现在转成销售,所谓的开张吃半年。

现在好的时候年薪近百万。平均年薪 50 + 吧。但是确实比较辛苦,每天应酬。熬夜写报告,写 ppt。1 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出差。

其实每个行业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些 35 岁危机,大家早些明确自己的方向,就不会出现真危机。

道路千万条,认真走好每一条。

最后给分享一份编程资料。

算法,架构师资料大全

知乎用户 知书达理 发表

真假并不重要,出现的位置才重要……

知乎用户 PaintDream 发表

我在某运营商做外包,没错,外包。因为在公司跟人事混的比较熟,得知公司招聘严格限制在 30 岁以内,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 35 岁以内,超过 35 岁绝不考虑。现在就连做个外包超过 35 岁都别想进来,可想而知年龄歧视有多严重。那么,职场上拒绝 35 岁以上打工人是谁带的头呢?

知乎用户 不才 发表

中年危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是一句笑谈,觉得自己到了那个年纪,肯定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和位置,所以也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真的只有人到了中年的时候,才会觉得压力倍增,危机感很强。人到中年,拥有的是什么呢?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说的最多的只有一点,就是经验。但也仅仅如此了,走过了人生一半的岁月,的确,看过的经历过的做过的事情很多了,无论是待人接特的经验、为人处事的经验还是本行业的工作经验,都算是多的,这是优点。但是,无论从体力上,脑力上,还是家里的后顾之忧上,都无法跟年轻人匹敌。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体日渐衰老,病痛也随时会来,孩子还在上学中,学习成绩,学区房、老师同学的关系,甚至将来的结婚买房,都要中年人来操心,中年人承受的来自各方的压力,成几何状增长。想想,如果父母病倒,跑前跑后的是他们,如果孩子学习不如意,想前想后的也是同样一群人。现在的社会,躺平可不是生存的方法,现实会逼的中年人哪怕累也不能歇一歇,因为,你在大家庭中举足轻重,你歇了,可能你的父母孩子就要出问题了。

上面是生活中的压力,工作中,中年人面临着年轻人的冲击,他们聪明,有干劲,能加班,能出差,而且,有任性的资本,因为他们家里的父母还都是身体健康、能支持他们还不用他们操心的中年人,他们可以不喜欢一份工作,或是不开心了,说走就走,可以说留一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就辞职去旅游。而中年人,是没有这个资本的,他们的肩膀上都是责任,来自家庭来自工作的都有。

虽然,看着父母健康,孩子乖顺,事业顺利,中年人心里是开心的,有成就感的,但细想想,这成就感的背面是深重的危机感, 这种平和美好是禁不起打击的,但凡有一点意外,手忙脚乱还算是好的,那种无力感还要努力去挣扎的感觉,很不好过。

今年公公突然急病,送急诊检查后住院动手术,在医院的走廊里,我和老公靠在墙边,不由的感慨,其实心里不是没准备,随着父母年纪增长,总会有这一刻,但当这一刻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突然。感慨完了,还得做随后的事,当时孩子发烧,需要带着看病,单位的工作还要提前安排。因为生活还得继续,父母、孩子还有自己的人生,我们都要托起来。

总之,人活到什么年纪,就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做应该做的事,中年也是必经的过程。生命是场轮回,我们的父母是这么走过来的,未来孩子到这个年纪,也会经历这些。我们渴望顺利,但也要学会面对风雨,致敬负重前行的中年人吧。

知乎用户 繁花似锦​ 发表

对程序员不懂。毕竟公司不是做这么高大上的东西的,只是个搬砖公司。

但是最近公司招聘财务。有 40 多岁,50 岁的会计投简历,是连打开看的想法都没有。

最终招聘了个 32 岁未婚本地女性。

宁肯冒着财务很快结婚生子的风险,也不想招聘年纪大的。

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需要学习的新东西太多,以前会计越老越值钱,现在不行了,老会计的经验,可能在网络上,一天就被学走了,年轻人思想活跃,可以举一反三,提升很快,年纪大的根本学不明白。

关键年纪大要求的工资高,根本没的谈。喊来面试都是浪费时间。可能这些应聘的财务也是精通各种财务软件。但是确实没有面试机会。毕竟发了招聘信息之后,几十个应聘的。。。。

知乎用户 白夜​ 发表

做奴才都是有时效性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最惶恐最不安的人群,不是最顶级的那一小部分人,也不是最底层的那绝大部分人。而是处于不上不下,小富小贵的那一部分人。

顶级的人有得选,不管多能干强悍的大臣,只要皇帝杀得了他,就不怕把自己家的顶梁柱给毁了,反正功名利禄授出去,总有不怕死的奴才来顶岗接班,所以,皇帝不怕把大臣杀没了,同理,大臣也基本上不怕上头没皇帝,哪怕皇帝被人给灭了,新的朝代起来,新的政权建立,一样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大臣也不怕没皇帝,然后丢了自己的奴才资格。

只有太监最害怕自己没了主子,他侍奉的皇帝死了,也基本上意味着他的天也塌下来了,虽然朝堂上马上就会有新皇帝出现,但对于太监而言,他的命运已经到头。大臣不怕没奴才做,但是大臣手下的幕僚害怕没奴才做,大臣失势,最惨的不是大臣自己,而是大臣的跟班,底层民众也是一样的,他们反正到哪里都是租地主的田,所以也无所谓这个老财倒不倒霉,东家老财倒了,去西家老财哪里继续卖力就行了。最怕的是跟老财关系较为紧密的那种小厮,被东家少爷使惯了的,东家少爷倒了,西家少爷显然不会聘用他,而他又不可能像真正的下人那样甘心租地做长工,这才是他们真正悲剧的根源。

这个被抛弃的程序员,本质上就是如此不上不下的中间悲剧分子,属于跟着皇帝做惯了太监,跟着大臣做熟了幕僚,跟着东家做惯了小厮,始终无野心把身边的皇帝干死自己要当皇帝,也没有趁大臣得意要求给个转正机会让自己变更为管理层,更没有眼见少东家是一个没前途的阿斗就想办法把他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私人财产,然后一朝后台倒塌自己就落得个被扫地出门而如丧家之犬的下场。这样的员工,在公司属于好用,无原则,不惹事的人,在职业期内基本上无功无过,兢兢业业碌碌无为,让加班就加班,被裁员就走人的那种老好人。全世界都有很多这样的员工,只不过外国的月亮确实比中国的圆许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色狼眼馋外国的空姐?就因为外国空姐都老到让色欲变态狂都硬不起来的地步,是外国的航空公司不想雇佣辣妹来吸引多几个色坯买机票吗?显然不是,现在这些老到让人倒胃口的空妈们,曾经也是让人看一眼就几碗败火茶都压不住的性感空姐,只是因为她们干上了瘾,不想让位给新空姐,不得已而让她们超期服役至今。如果中国也有外国那么严密的保障制度,确定三十五岁之后的秃顶程序员们依然享有自由当奴才的权益而不会被公司扫地出门,那这些秃顶男们大可以做到白发苍苍而光荣退休,像铁路和石油工人那样安详地唱着歌颂祖国而满脸幸福的样子。

可惜,做软件可不是挖石油或者修铁路,不管公司效益如何,都有奴才们的一口饭吃,这软件公司就和十字路口摆摊算命的,全是玄学,运气好的时候,无本尽利,给秃顶男们发饷没压力,运气一差,哪怕十字路口繁华依旧,却没个帮衬,生意冷清,说倒就倒,所以,政府要它们保障秃顶男们的权益却也很难做到,毕竟,东家都倒了,谁还有空管自己家奴后半生怎么活?

知乎用户 铁树心​ 发表

聊聊我身边 35 岁 + 的程序员

最近看到 35 问题又出现了,自己待过的多家大厂,看到的 35 岁程序员在干什么?

githup 开了这个项目: 我身边 35 岁以及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

githup: https://github.com/zhugezifang/35-problem/blob/main/README.md

喜欢的话点个 star,补充你身边的大龄程序员的状态,下面是截图

首先我们能看到优秀的程序员的品质,建立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包括写博客做开源,其次还有一些选择创业的,也解决了 35 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还在公司,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失业也没有其他办法,可能是降低欲望降低需求或者转行吧。

打工人的 35 岁,都很难,只要是在私企,除非你在 35 岁之前挣够钱。

这一年的时间,我也在探索,如何做到不依赖公司不依赖平台,一直在想离开平台之后还有哪些东西是自己可以带走的。

能带走的:

1. 平台的光环,前公司的光环,有可能有作用也有可能没有作用

2. 同事关系,虽然离职了,但是仍然还是和有一部分同事有断断续续的联系,不确定后续是否有用

3. 其他内容待发掘

知乎用户 诸葛子房​​ 发表

网友留言,网友嘛,就和朝阳群众一样,都是一个代号。

你可以是朝阳群众,我也可以是朝阳群众,他也可以是朝阳群众。

你可以是网友,我也可以是网友,任何人都可以是网友。

既然任何人都可以以『网友』身份留言,那单独一个『网友』的发言能代表什么呢?

我们姑且认为这位网友的留言是真实的,不是某些人搞事情,但是,单独一个人的经历,也不代表社会普遍现象——作为程序员,这一点基本逻辑还是应该有的。

普通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普通人看到风就是雨,都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程序员应该有逻辑思考能力,你看到一只山羊是黑色的,不能说所有的山羊都是黑色的,这个逻辑可以理解吧。

所以,根据这一条网友留言就得出所有程序员都有这样悲惨的遭遇,那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了。

但是,你看到一只山羊是黑色的,虽然不能断言所有山羊都是黑色的,但也不要走逻辑极端,要不然你就会得出『那只山羊朝向我这一面是黑色的,另一边可能是白色的』这样滑稽的『逻辑推论』。

这位 45 岁程序员的留言——我们依然假设她真的是程序员,而且所说的都是事实——至少还是有一些代表性,有一部分打工人就是有这样的处境。

程序员虽然要讲逻辑,也要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我们来看这位网友的留言,看有哪些信息吧,这位网友叫 Mary,应该是一位女性。

Mary 说能够『帮助所在公司提升』,既然是给公司打工,那他以前应该是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实体工作,即使是国企事业单位挂公司标,也可以认为是市场经济实体了,经济实体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对于人才肯定是很渴求的。

在这段留言里,Mary 说到自己精通各种技术和架构,还考了几个证书,从这段介绍来看,她并不是在业务很繁忙发展势头很好的公司工作,因为,如果真的业务繁忙,公司发展势头很好,员工是没那闲工夫去考 PMP,也没有必要觉得通过考系统架构师证书来证明自己有架构能力的。

Mary 在儿子读初二的时候辞职,然后回来就找不到工作了,这…… 的确是一个问题,任何 HR 在招募的时候,看到候选人简历上有一段空白时间,都会要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这的确很难解释,因为公司都希望员工稳定工作,如果员工过去可以不工作半年时间,那么将来也可以不工作半年时间,换句话来后所,无论是客观上财力允许,还是主观上不在乎持续工作,这个候选人都可以选择不工作一段时间,那公司就必然犹豫了,谁也不想招一个随时可能撂挑子不干的人,对吧。

而且,Mary 已经 45 岁了,我常常说,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做这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虽然国家鼓励延迟退休,40 岁以上有经验的人才也的确很有价值,但是,不要指望国家能给你出头,因为就算是在西方国家,也不可能强制要求公司招募年龄大的员工,顶多鼓励创造更包容文化,不要歧视年龄大的员工,这就很不错了。

所以,这个网友留言体现了什么问题呢?

A. 优质人才获得不了工作机会的问题

B. 职场年龄歧视问题

C. 工作经历断档导致的求职难问题

D. 打工人缺乏职业规划问题

E. 职场性别歧视问题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A 肯定不是选项,但是正确答案也绝不是单选 B。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这种简历甚至不如坦白点写 “只会使用 XXX 框架完成增删改查” 找到工作的概率高。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说明很合理!

年轻的时候挣那么多,年纪大了就该挣少点,要不然这帮互联网从业者也太轻松了。

国内的互联网大企业,平均年龄 30 出头,这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吗?

说白了,你让一个小姑娘扭扭腰,马上涨粉几十万,大家谁也不会惊奇。

可是一个四十多的中年妇女,满脸的沧桑世故,再怎么扭,也没人看啊。

可以这么说,程序员的工作技能和网红的热辣舞蹈是一个东西,就是图个新鲜感。

至少在互联网公司的老板眼中,其实程序员就是他们手中的主播,目前谁最红最年轻,老板们就捧谁。但是不管怎么红,她也红不过三年。

知乎用户 不惑知天命 发表

一、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

二、学术界晒论文,工业界晒项目,空口无凭说 “我很牛” 没有说服力,还容易被嘲讽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很明显 “留言”、“呼吁” 不是啥有效途径

至此,我对这个网友所谓的 “架构师”身份存疑,甚至于对其 “程序员” 身份也存疑。


通篇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 “我很厉害,但因为年纪大,没有公司要了,这不合理

矛盾点还是立足在 “我很厉害”,因为 “我很菜,年纪又大,没有公司要” 显然不会太博眼球。

既然这个立足点 “我很厉害” 这么重要,证明还是应该充分的。也许这个作者真的是大牛,但是不善言辞也未可知。这点我们就不纠结了,那么以后这种大龄大牛应该怎么 “呼吁” 比较合理呢

私以为三板斧 “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 就是很好的套路

举例子”,我参与 (或领导) 过 XXX 项目,该项目被使用 xx 人次 / 提升了 xx 效率 / 带来了 xx 收益

列数字”,我的职级是 xx,我的薪酬是 xxw,kpi 位列全公司 top xx%

做比较”,相比于同岗位的同事们,我做到了 xxx

最好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项目或者公司,这样大家也好证实和质疑,不然说服力还是会打折扣的。


那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者履历,但自己就是技术巨牛怎么办呢?

没关系,可以去经营自己的博客,开源项目比赛打榜,混迹各个大论坛,不断提升自己在业界的名气

再者小牛一般都有多个猎头找上门,何况大牛,别说离职的大牛,在职的小牛都偶尔会有猎头来问要不要看看其他机会,你想上班了,联系一下之前的猎头们,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把你推销出去


总之用大家都认可的锚定物肯定比空口白话来得有效,不然就会落得 “我是一个超级大厨,擅长颠锅,做的菜味道很好,但现在大酒店都不招我” 惹人嘲笑

35 岁现象存在不存在,大家各执一词,但 “高龄大牛被市场抛弃” 真的是天方夜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才是市场普遍的规律,才刚入行就开始想着 “能力再精进也是徒劳” 更是杞人忧天,莫要“才刚看见一片井口就觉得一眼望穿了宇宙”,但尽人事,莫问前程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45 岁,没有公司愿意招你当普通码农了,被比自己小一轮的项目经理带着,那滋味也不太好受吧。

其实也不仅仅是程序员行业,哪个行业不是如此?45 岁的年龄,如果不是应聘管理层,很少有公司愿意招进来当基层。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考也是类似的情况。假设你 45 岁考进去,招进来当普通员工,年轻些的小领导往往很难指导你的工作。

至于精通不精通的都是后话了。这个年龄在程序员行业,没法应聘普通码农,只能应聘管理层。这个玛丽,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对行业的认知也太浅层了。在我看来,他的职业规划稍微有些糟糕。

知乎用户 老衲不生气​​ 发表

不管她是不是混子,都不能掩盖职场 35 岁问题日益突出,职场内卷,年龄歧视,延迟退休相结合,外加某些一线城市人口背负的高房贷压力,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雅典辣​ 发表

首先,先不聊年龄大小的问题,就技术而言,精通各种技术体系,从我的角度,我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底层软件开发到客户应用懂,从算法原型到背后的数学理论都精通,从芯片的原型架构到最终测试和验证也精通?以视频压缩为例,各个压缩标准也都研究的很透彻,从 264 到 266,到 AV1,再到 AVS3 都很精通?如果这些方向的技术都精通,那一定是首席了,那么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形,所以我认为 “精通各种技术体系” 只是纸上谈兵,略微有些虚假!

其次,当下,45 岁程序员根本不算什么,我的领导 70 后依然活跃在一线,每天干劲十足,虽然技术已经相当厉害了,但是人家依然在积累,而且很多猎头都在挖他。到了 45 岁,如果你技术足够强大,根本不存在找工作的情形,很快就会有很多公司向你伸出橄榄枝,如果这个时候你还需要自己投简历找工作,只能说你跟不上了技术的发展,自身积累的还不够。都说 35 岁是程序员的坎儿,这种说法其实不够准确,是对于那些技术不够精通,经验不够丰富的 35 岁程序员是一个坎儿,对于足够优秀的工程师来说,根本不算是一个坎儿。

35 岁当然,有一定的经历,但精力却有限,上有老下有小,毫无疑问生活和家庭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不会像新人那样玩儿命往前冲,这是事实,怎么学会扬长避短是这个阶段的程序员需要考虑的问题,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独当一面,要学会发挥自己,让自己发光发热,逐步形成公司绝对的核心工程师,让你未来的职业道路更宽。

知乎用户 芯动的信号​ 发表

一方面是即将展翅的灰天鹅:最终将延迟到 65 岁的退休金。这意味着,无论你工作不工作,你用 8% 的工资 + 企业给你的预期工资的 20%,存了几十年的自己的钱,只有到 65 周岁后,才能领取。

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招聘广告里,都白纸黑字写着:限 35 周岁以下。这意味着,35 周岁以上的打工人,如果主动离职或者被动离职,再就业的前景一片暗淡。

先说退休金,从 25 岁到 65 岁,要干整整 40 年,才能开始拿退休金。能拿多少呢?12 年 4 个月。因为统计局给的人均寿命是 77.3 岁,有那位大神能给算算,工作 40 年,那 28% 的上缴了社保的工资,到底有多少?说到这里,我实在搞不懂一个问题,社保转移的时候,为什么只能拿走自己工资的 8%,而公司交的 20% 就直接充公了呢?这样的政策对员工交社保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打击。老板如果直接给我加薪 10%,我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如果交了社保,直接就没有了。

过了 35 岁应该怎么办呢?各种的听天由命,各种的忍气吞声,各种的任人宰割。实在是满纸辛酸泪,满眼苍凉情。大家再熬 10 年吧,总会走到新入职的人越来越少而缺人的岗位越来越多的那一天。60 后开始退休了,00 后开始入职了,被老板斥责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的日子就要过去了,甩一句 “抄你鱿鱼” 就转身走人的日子就要来了。

老公万岁!无产者万岁!

知乎用户 周筠 发表

从关于技术的行文来看,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从经历来看很明显属于 “努力大于选择” 的例子。一方面在 45 岁的年龄下,还是只能自称软件开发人员的话,很可能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时间太短或者跳槽的次数太少导致的。没有前面的未雨绸缪,后面的操作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扬汤止沸,自己所在意的东西慢慢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其实程序员行业在体制外来说,薪资本身就属于较高的行业,行业内相比,互联网程序员又比传统行业程序员要吃香。说到福利,其实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高管来说,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高管的福利都比普通员工强太多,普通员工请假需要补打卡记录,高管就不用。同样的,我们出差只能做经济舱,我们的主管却能坐头等舱。这就是差距。我们出差的报销有额度,主管完全是花多少报多少。我们加班只能打滴滴快车,主管加班直接能打奔驰 S 级的车。

所以这又说到另一方面了,程序员和猎头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关系,当你技术一般的时候,是你求着猎头给你介绍工作,当你技术牛逼的时候,是猎头主动帮你介绍工作。而当你工作时间较长,但是技术还是一般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你在拉勾上更新一下在职状态,你的简历可能还没更新完,就有人开始给你留言了。

而最终有没有面试,往往是取决于你的简历,而简历能不能吸引到面试官,则取决于上面有没有亮点。所以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了,当你有足够的技术的时候,你的简历却不知道怎么写,让面试官完全没有想看第二眼的欲望,那又哪里来的面试机会呢。

所以还是回到上一点,程序员和猎头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关系。

知乎用户 阿布​ 发表

以下文字来自 “产品遇上运营” 读者群,已征得群主同意。

年龄始终是个让大家非常焦虑的事情,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是,年龄是每个人躲不开的事情,因此做好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初,我碰到的情况可能比很多人都严峻:年过 35,岁数高,职位高,薪资高。

不仅三高,而且行业挂掉了,迫不得已必须换行业,对我个人而言,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成因为没有行业经验,低不就因为谁也不会以低职位录取三高。

幸运的是,我度过了那段人生低谷,也开启了人生事业的新篇章。

你们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所以不要愁,车到山前自有路。

不过做好准备也还是会有帮助。毕竟未雨绸缪,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怎么准备?大家不要空泛地焦虑,仔细想想届时具体的场景。

第一,招聘我们的是具体的人,第二,我们面对的是具体的职位。

所以要想的就是,我可能瞄准什么样的职位,面试我的是什么样具体的人。

首先 35 岁,在中国现阶段大环境下,很难瞄准一个最底层的跟毕业生去竞争的职位,按说大概率是一个经理或者高级经理同级的职位。

其次,面试做决策的人,大概率是一个总监级别或以上的人。

那么我们赌的就是这个人会不会针对这个职位看得中我。

大家想啊,这个总监,面试了一大堆人,也不是总能碰到年龄小能力强自己完全对得上眼的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弱点,那么最终在于他 / 她如何选择。

有的人,把年龄作为死硬的条件,超龄的根本不看,那么理论上你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但我们知道总能接到一些面试的。如果真的一个都接不到,那只能说你的简历真的稀烂,需要在上面放一点硬货,简历元素不外乎从哪个学校毕业,在什么公司干过,做过什么项目。所以,名校、大厂、著名项目三者在 35 岁时还是最好必居其一的。

所以,简历如果能看,面试如果拿得到,剩下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打动别人。

我自己面试,也碰到过不少高龄老者,因为我不拿年龄作为硬前提。

我相信整个大行业也不是人人都拿年龄作为硬前提,尤其是优秀的会看人和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然后,面试了很多人,有的人,行业对,经历匹配,但人就是懵懵懂懂,看问题肤浅,对做过的事情理解没有深度,缺斗志,不睿智。

有的人,行业不对,属于跨行业,或者没去过大厂,但个人素质优秀,聪明,有深度,有视野,对做过的事情有见地。

要是我,我选后者。因为前者培养不出来,后者只是需要时间。郭士纳还不是从一个卖饼干的职位过去拯救了 IBM。

所以问题就是如何成为后者。大家无论做什么项目,第一,尽量往深里理解,明白术的本质,再往广里拉伸,横向灵活运用;第二,尽量往高里拔,从术提升到道,视野从事情提升到行业,从战术提升到战略,这个我前几天花大力气跟大家讲过。

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探讨,立足自己的事情,但一定要超越自己做的那点事情。只能这么磨练自己。

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探讨,立足自己的事情,但一定要超越自己做的那点事情。只能这么磨练自己。

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做什么,那就要强调一下两件事,二选一即可:1,人脉,人脉,人脉。特别重要,说三遍。2,尽可能找到一个前途远大且重情义的领导,跟紧他 / 她,好好投入感情,全力支持他,并且知道基本的人情世故,比如过年知道给他主动拜个年。

塑造好自己的思维力,建立好人脉,这样,任风云变幻,自己是居于主动的。

我当年走过一遭三高跨行业,体会深刻。

没有足够的人脉,我确实触达不到互联网高层。没有自身的素质,我打动不了携程高层,一举以业务线负责人身份切入互联网。

当然大家 35 岁的时候,可能没那么危急到要以三高跨行业,跳战不会那么大,但按我说的方式做好准备,应该不会错。

不要空泛地焦虑,把那点心思用来多读点有高度的书,打磨好自己,为未来需要需要的时候能碰到赏识自己的人做好准备。

当然,所有这一切,在创业企业面前,都会进一步降低。因为竞争力和需求的错位,创业企业的门会开得大很多,肯吃点苦,不介意薪资,杀进创业企业的机会要更大一些,也不是每个创业团队负责人都拿年龄作为死条件。毕竟等米下锅,不至于太挑食。

总结一下,今天塑造好自己的思维和见地,总结好自己的行业和做的事情背后的门道;努力搭建好人脉。未来行业可能会变,自己肯定会老,但有这两点,剩下的就只是赌能碰上一个看得上自己的面试官。

[

人到中年 方舟 谌容 等 著;《收获》编辑部 主编 现当

天猫

¥47.12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ivkLdVKszQV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X4kHWQKyD3Oxq3IhSJN6GQLKCH62DND4R9I8G92YmQzv7XUgyY3wO8U0C4bkDACl3CwDgDqofa6qGXK58Jc1%2BhtJfOipEYQaVu9cEt39JXJxVHST5hK3%2BItaVP%2BuRpn3BOS8%2FK%2BTNh%2Byw%2FbAet%2Bg2crD9M2taPaUHDlTjAAjXGSz8YFe5%2BWp5pfzNmQ3EAS89zmZSGq9ptbzgq8wFaQkp3GDF1NzTQoPw%3D%3D&unid=1IDq75IRypO0&union_lens=lensId:TAPI@1636946374@2104e2e3_08ac_17d219b7153_4965@01)

[

【电子书】人到中年,依然如华——中年幸福指南

天猫

¥18.0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RGxDeEOCrmh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XeR3xawZySG5x%2BIUlGKNpULKCH62DND4R9I8G92YmQzv7XUgyY3wO8U0C4bkDACl3CwDgDqofa6qGXK58Jc1%2BhtJfOipEYQaYzI6LWD4VB56Sm7oLhhd4nOwDMfXFgMflVlUKRy%2BUvYMERa1UTxkzymIj2vPXmjCdYfdDKIvW3OWGV417%2BgHXdgmNO9n0iMdEJDbU5FzxbVUBjWG%2FJflSsAvyXkn03ensiJ6MavsYmfomfkDJRs%2BhU%3D&unid=1IDqaOLQ9Co0&union_lens=lensId:TAPI@1636946425@2107adb1_08e3_17d219c3654_151c@01)

知乎用户 产品烟酒僧​ 发表

35 岁职业危机本质是什么?

简单来说,35 岁职业危机的本质就是,丧失了 “职场资本”。

什么是职场资本?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所拥有的稀缺技能。

那么,35 岁职业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

K 哥经常说,每一个职场人都是 “自己” 这家公司的 CEO。

有句话叫做:“有的人早就破产了,只是活在还没有倒闭的公司里”,说的就是 35 岁职业危机现象。

并不是说,这个危机到了 35 岁那天,就突然爆发了。其实,危机早就发生了,只是你浑然不觉而已。

产生 35 岁职业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已经停止了学习,所掌握的技能不再稀缺,失去核心竞争力。

举例来讲,一个程序员,工作 10 几年了,只会做 OA 业务开发,其它领域如电商、金融、社交等也不熟悉。技术钻研得又不够深,作为开发来讲,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说句不好听的,一个应届生,只要干 2 年,就能把他给取代了。

如何应对 35 岁职业危机?

K 哥自己也经历过 35 岁职业危机,我大概是在 36 岁的时候做到了某互联网独角兽公司技术总监,38 岁做到上市公司的 CTO,算是顺利完成了中层管理者到企业高管的转变。

那几年也是我人生当中最焦虑、压力最大的阶段,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高管朋友们的心得,我总结了应对 35 岁职业危机的 5 个策略:

第一,每个人都要有 “清零思维

首先要有 “清零思维”,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英特尔公司早期的时候,CEO 格鲁夫发现存储器的销售大幅下降,来自日本、韩国的竞争者势头迅猛。

于是格鲁夫对英特尔的创始人摩尔先生说:“我们的处境很艰难,董事会已经在讨论新 CEO 的候选人了,你说这个新来的家伙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摩尔想了想,说:“他大概会放弃存储器生意,转做 CPU 吧。”

格鲁夫突然惊醒:“那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呢?”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格鲁夫的带领下。英特尔果断放弃了存储器生意,All in 到 CPU 赛道,一举扭转了局面,帮助英特尔成为了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格鲁夫也一战封神,成为伟大的企业家、管理大师。

这个在危急关头拯救了英特尔的秘密武器,叫做 “清零思维”。

格鲁夫的 “清零思维” 的核心就是,“假装自己一无所有”、 “假装自己一无所知 ” ,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下。也就是乔布斯常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职场人每过一两年,都要对自己做一次清零,以对自己在市场中的 “估值”,看看自己还有多少 “职场资本”。

清零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清零履历。每年更新一次简历,划掉过往的贡献,只写近一年来,你带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如果思索半天,乏善可陈,那你就要注意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 2 年,你就已经在破产边缘了。

2)清零知识。看看你的书架、电子书收藏夹,最近一年读过的书有多少。你再去豆瓣的专业领域书籍排行榜看看,如果许多新书的专业术语对你来说很陌生,说明你的知识储备已经落伍了。

3)清零技能。在互联网行业,不论是产品、开发、运营,相关技能每 2 年一次大的更替。要关注招聘网站上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不断翻新你的所掌握的技能。

第二,成为终身学习者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 VUCA 时代,职场当中最重要的生存方法就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效率,关于高效学习的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借鉴:

1. 极其 “功利” 的读书

职场人的时间要花在读那些解决当下问题的书。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的学习只有在具备三个前提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

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带着目的性的学习,效率明显要高于盲目学习;

第二、学了有地方能用到,马上能够动手验证,积极性就会获得提升;

第三、难度适中的知识,人类的学习曲线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难度要循序渐进。

2. 对资源投入要下狠手

K 哥自己的习惯就是,解决一个专业问题,我会请教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专家,或者直接去读专业论文、期刊。

K 哥之前讲过,我曾经花了自己年薪一半还要多的钱,去读 MBA,当时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我疯了,后来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通过 MBA 学到的商业知识,以及结交到的企业家同学,让我在后来的几年里挣到了学费的 10 倍都不止。

投资自己,永远是最划算的事情,对于学习的投入不要手软。我现在每年花在得到、知识星球、极客时间混沌大学等知识产品的费用,就有 3、4 万。

3、学习吸收率金字塔

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 “学习吸收率”,指的是不同学习方式,对知识吸收的效率。

学者们研究发现了 “学习吸收率金子塔”,常见的学习方式的吸收率如下:听讲(5%)–> 阅读(10%)–>听与看(20%)–>演示(30%)–>小组讨论(50%)–>上手练习(70%)–>教授别人(90%)。

图自网络,侵删

从 “学习吸收率金子塔” 可以看出,听讲、阅读是吸收率最低的学习方法;上手练习、教授别人,是吸收率最高的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著名的 “哈佛商学院”MBA 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因,整个课程以学生们讨论商业案例、学生讲解对案例的理解为主,教授只做引导、点评。

4、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是根据知识吸收率金字塔原理,采用一种 “以教为学” 的学习方式,帮助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

这个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验证是否真正掌握一个知识,就看能否用直白浅显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问题和知识讲清楚。

K 哥写公众号、知识星球的初衷,就是想通过 “费曼学习法” 输出倒逼输入,提升知识吸收率。

第三,提升 “反脆弱性”

美国畅销书作家,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中提到:

反脆弱的事物,可以在这个波动的世界中随着压力而进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就如传说中的九头蛇,砍掉一个后可以长出两个;人骨折了,生出来的骨头会更加强壮,中过毒的人也会具有抗毒的特性。就像尼采说的,那些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

反脆弱性” 就是面对风险,在风险中受益成长,变得更强。

职场当中,怎样具备” 反脆弱性 “?

1)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比如写《三体》的刘慈欣,有一个主业,兼职写小说。两头下注,后来写小说写成名了,副业转主业,改变了人生。所以,除了主业,还要发展一门副业。

2)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比如,孔子,如果孔子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政治家,那他注定失败。可他即是一名史学家,也是教育学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流传至今。要让自己成为 “π型人才”,具备多个职业角色。

3)相信未来的 “非线性”。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非线性,才会有新的生物不断出现,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精进。

要长期投入那些有 “时间复利” 的事情,下重注进行 “刻意练习”,比如:写作、演讲、理财等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奇点” 来临,带来非线性的收益。

第四,开始理财,跳出 “工薪阶层陷阱”

首先,理财的目的是应对资产的缩水和贬值。金融界有一句话:“今天的 100 元比明天的 100 元更值钱”,这就是通货膨胀的道理,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其次,理财帮助你跳出 “工薪阶层陷阱”。

什么是 “工薪阶层陷阱”?简单来说,就是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举个例子:你刚毕业的时候,月收入是 4000,当时觉得一件 200 块的衬衫就已经很好了。当你年薪 50 万的时候,你可能看不上低于 2000 块的衬衫。

收入增长的同时,你的消费欲望也在增长,甚至入不敷出,成为月光族,这样你就很难去实现更大的目标。

理财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带着金钱的思维去看人生,你会站在一个人生投资者的角度,很多选择就会改变。

学习理财,首先要学会花钱,区分什么是资产和负债。资产带来增值,如:现金、房产、股票、债券等。负债将亏空你的积蓄,如:信用卡欠款、房贷、一场疾病。大家可以借助一些记账类 App,来定期分析你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花在哪些方面,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花销。

理财最重要的不是技术和方法,而是本金,本金才是撬动财富最大的杠杆。

第五,坚持锻炼身体

身体是 1,财富是后面的 0,没有了健康的身体,给你再多财富也快乐不起来。所以,幸福人生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健康,这是你人生的基本盘,一定要牢牢守住。

最近几年,我的 5 位前同事接连传来噩耗,他们离世的原因基本都跟工作压力有关。互联网公司在资本的裹挟之下,三、五年就跑完了传统公司需要一、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其工作压力、工作强度是可想而知的。

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个现象?很少有听说过,建筑工人因为工作强度太大猝死的,而互联网公司里的脑力劳动者猝死的比比皆是,原因是什么?精神压力对身体的伤害,比体力劳动更加致命

萤火虫之墓》里有一句话:“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职场人要坚持锻炼身体,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 30 岁以后,注意健康饮食,配合适量运动,保持内心的平和,懂的给自己减压,保持良好的睡眠。

结束语

总结一下,应对 “35 岁职业危机” 的 5 个策略:

第一,每个人都要有 “清零思维”

分成三部分:1)清零履历;2)清零知识;3)清零技能。

第二,成为终身学习者

高效学习的方法:

1. 极其 “功利” 的读书; 2. 对资源投入要下狠手;3、学习吸收率金字塔;4、费曼学习法。

第三,提升 “反脆弱性”

1)利用不对称性,小投入高产出;2)成为多元化,让自己不只一种技能或身份;3)相信未来的 “非线性”。

第四,开始理财,跳出 “工薪阶层陷阱”

避免挣多少,花多少;学习理财,首先要学会花钱。

第五,坚持锻炼身体

身体是基本盘,精神压力对身体的伤害,比体力劳动更加致命。

K 哥把以上内容整理成了脑图,便于你收藏。

最后,危机给了我们足够深刻的教训,既然危机不可避免,就趁早行动起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没什么好焦虑的,干就完了。

知乎用户 K 哥 Mr.K​ 发表

写在前面的话:

本来,这个问题,事件关注了,但不忍心写了,看了评论之后,大家的核心意思都是出奇的一致!之前,还有那个上海的高管,向市政府求助一样,都反映的是中年危机!想起了,之前的一句话:三十难立,四十疑惑,五十听天由命!

(下面的内容,就随便写写吧!说多了,写多了,无奈,就能代表一切!)

关联的内容

之前,写过相关话题的文章,自己也因为孩子的问题,在家,家里蹲,做兼职,接送孩子,耗了半年!特别感同身受!其实,孩子能陪我们,我们能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也就 10 几年而已!且爱且珍惜吧!

为啥 “躺平”?,为啥公务员考试,屡创新高?还限制 35 岁以下?为啥年轻人,首选都是考试上岸,进入体制?背后,反映却是就业、职场的残酷、不稳定、没有保障,连安安稳稳,按时上下班,工作到 65 岁,都成为了一种远观而得不到的奢望!

为什么工厂招不到人?年轻人又不愿意去?如何破?工作的意义鱿鱼游戏,在职场,也许真的发生了!职场中的你,有副业吗?鼓励生育三胎了?你怎么想?活了三十年,第一次感觉,长大、成熟是一种劣势!

生命的本质

疫情之后,公司不做了,失业 + 失志,遂动身,骑行去往拉萨,圆梦五年前的约定!一路上、边想、边骑、边思考……,最后,好多事情,都想得明白、痛的彻底了,也最终领悟了!

圣地 - 回到拉萨

事件中的 45 岁,大叔,还没看开,只要你自己改变,当前社会,是绝对不会饿死你的!大不了,去送外卖、送快递,当闪送员、网约车司机……,

生命、生活、工作的本质,永恒的就是变!就像骑往东达山的路上,天气晴朗还无多久,半路便是冰雹雨下,垭口之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不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那么简单,有时,徘徊、迷茫会伴随左右,前前后后会来回折腾!有些人,能感受风雨,崎岖的山路,而有些人,看到的只是风雨、天气恶劣,路难走,所以,他们看不到,雨后的彩虹有多美!风雨中的坚持有多珍贵!最后的付出和回报,有多珍惜!

知乎用户 在路上的水瓶座​ 发表

35 岁现象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技术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不断积累的,一种是不断更新的。

工作有两种,一种是流水线化的,一种是个人化的。

在一个流水线化,技术知识不断更新迭代的行业,年纪大被裁掉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现象。

某些人拿着左派的平等经,试图塑造一个虚幻的打工人共同体,来掩盖自己竞争力不足的事实。

老板不是年轻人的盟友,但某些所谓的 “被歧视群体” 更不是,如果有年轻人喝了这种迷魂汤觉得某些 “前辈” 是同一战线的人,那估计最后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不欢迎中年人?

知乎用户 独孤大妈​ 发表 我说个另外的角度 前不久很火的 “破冰” 大家应该都知道 各位可以想一下,如果是个中年老大叔,或者老阿姨 那些破冰的问题由 HR 或者仍然很嫩的团队长问出来 还会有那种他们想要的 “破冰” 效果吗? …

互联网大厂程序员梦醒时分

梦醒之后,每个人对于这份职业的未来、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以及更重要的,自己的未来都有了更现实的判断。 文 | 祝颖丽 编辑 | 黄俊杰 一个生于 1986 年的人,他所走过的前半生: 从出生起,他就经常踩到最剧烈的技术与社会变迁的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