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夜解封: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广州大面积解封的消息,一夜刷屏。 据了解,11月30日下午,因疫情被封多天的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从化区等多区,陆续发布解封通 …
“新十条”出台后全国多地核酸检测点已改为发热诊疗站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去哪?”
站在2022最后的关口,这或许是很多人的状态——突兀,或许茫然。
疫情犹如一场持久的遭遇战,打乱了所有人的部署与计划。这是注定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有过共享冬奥会和世界杯的狂欢,也有过高温、干旱、山火、停电的无措;有过时光在流逝,我们却数次按下暂停键的焦灼,也有过经历考研、考试延期和找工作困难的沮丧。
而就在疫情的夹缝中,时光缓缓挥手道别。随着“新十条”的出台,持续了三年的疫情防控,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站在2022年的尾巴尖儿上,你是否问过自己,三年来,你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又在等待着什么?
我们回访了一些曾经接受过我们采访的人,回顾了他们这三年来艰难却坚持的时光。
三年前,他们在跟死神抢夺生命,三年后,他们依然在救死扶伤的前线——
**@唐子人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
朝阳医院候诊的人们
回顾这三年,不仅是我们医生不容易,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因为疫情不是针对个人的,它是一个全球事件。
作为一名研究心脏复苏的医生,这三年,我面对了不少因新冠猝死的病例,从专业上来讲,对我个人而言是有成长的,至于心脏骤停专业领域,我们还要不断努力。
这三年的经历,也让我领悟到坚守的意义——坚守岗位,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和底线。很多在外面看起来低频的事情,在急诊医生眼里都变得高频,有很多没挺过来的病人,尤其是老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争取给每个生命以尊严,给每个生命多一点时间。
我觉得2023年可以总结成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思考,没有思考是没法前行的,我们过去做的哪些东西是对的,哪些东西是不对的,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要反思,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都需要反思。
另外一个词就是回归,这场仗是一定会打赢的。这三年带走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回不去了,当仗打赢之后,我们如何回归正常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家庭维系好,这条回归的路是很重要的。
@张秀秀 天津肿瘤医院护士
张秀秀在做核酸采样员
我还记得两年多前,医疗队从武汉撤回天津,我们坐着大巴车返回医院时的场景,一车人脸色都黑了好几个色号,有人说“像生锈了似的”。
从武汉回来后,我的心脏一直不好,后来查出心脏早搏,还有些别的小毛病。后来医院还组织了去海南和上海支援,我也报了名,但领导考虑我的身体情况,把名额给了别人。
三年来,除了日常工作,我还经常在休息日参加全市的核酸筛查,做采样员,收获了一些人情冷暖、酸甜苦辣,无论是在武汉时被患者们从抗拒到接纳,还是在后来疫情反复中的支援、加班,我一直觉得“这一切都会过去”。
“新十条”出台后,我以为生活和工作终于可以回到正轨了,但政策调整后没几天,医护人员逐渐出现奥密克戎的感染症状。12月13日,我也“阳”了。拿到结果后,我到急诊开了6粒布洛芬,还分给了求药的朋友4颗。
科室人手不够,我只休息了一天就重新上岗了。而这时,患者们却不愿“阳性”医护为自己提供照护,我们只能跟病人解释说,现在已经没有“没阳”的护士了。后来,病人们也一个个出现了症状,为抵抗感染潮,科室内逐步扩充了床位,也在增设和改建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ICU。
现在,在广播里听到和奥密克戎感染的相关新闻,我会立刻关掉。对2023年的期望,就是赶快把这段大量感染的时期熬过去。这三年虽然工作量加了很多,工资却降了,但看看其他人的遭遇,我还是感到庆幸——至少我还拥有一份工作。
当绝望真实地笼罩在头上时,再坚持一下,或许奇迹就会在下一刻出现——
@王希 重症患者家属
王希的妈妈正在照顾爸爸
我的焦虑一直没断过。三年前,爸爸感染新冠,几进几出ICU,肺部合并其他器官感染,一度高烧到40℃,只能靠呼吸机吸氧,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脑梗面积很大,还是得住院接受康复治疗。大概康复了两年半,今年三月我把他接回家,想好好陪陪他,没想到医生在上门插胃管时导致他胃出血,不得不再次住院。
“新十条”政策实施后,我本来挺高兴的,想着医院肯定比家里安全,但没几天看到“医院不得拒收阳性”的新闻,我一下就很忐忑,再加上护工打电话说爸爸同病房的病友发烧了,我当即决定把他接回家,即使这次他挺不过去,最后时刻我一定得陪着他。
12月12号,爸爸回家了,回家前他已经开始发烧,抗原检测显示阳性。他很虚弱,咳都咳不出来,血压高压只有55,低压36,我特别绝望,比三年前更绝望,那时候最起码可以在医院接受治疗,但这次不知道该往哪送,哪都不安全。
三年来,我第一次跟妈妈谈起爸爸的后事。除此之外我能做的就是不断给他降温,跟他说话,说,爸爸,三年前你病了,我无法感同身受,这次我陪你一起阳了,我感受到了你的感受,我爱你。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话起作用了,他发烧到第三天下午,突然一下咳出来,血压低压升到50,希望又重新燃起来。我想起接爸爸出院时,护士长鼓励我们,说她管的这样的重症插管病人,精心照顾的话,活10年没问题。
说到新的一年,我很迷茫,这三年我失去的太多,包括对孩子的陪伴。这几年因为要照顾爸爸,难以分神,再加上家里环境与氛围的落差,对孩子刺激蛮大,导致她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变得焦虑、不自信、不爱交往,有一次我俩一起逛街,店里进了两个陌生人,她手心就开始冒汗,我真的好心疼。现在孩子初三了,但状态不好,上网课时眼神都是空洞的,也不愿意和我们交流,只能是熬,熬到大家都好起来,至于爸爸,我只希望他病情能稳定下来,我不想他受苦。
@甘宇 四川泸定地震被困山中17天幸存者
甘宇一家合影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地震,我在山上困了17天,被救出来时瘦了40斤。
出院回家后,有家人守在身边,我心里安定了不少,很少再做那种阴冷潮湿、挨饿受冻的梦。小时候父母在外工作,我和他们聚少离多,这段康复的日子,是我记事起与父母在家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整整三个月。
疫情三年来,我几乎都在大山里的湾东水电站度过,今年初,我就想完成一级建造师考试,去年我通过了三门课,就剩最难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1月我的身体渐渐恢复,便去参加了考试。
12月初,我体重长了20斤,但脚上的伤还没完全好,我迫不及待想回去工作,想见见震后跟我一起去拉水库放水闸的罗永,以及把我从深山救出来的倪大哥。罗永的母亲、哥哥都在这场地震中去世了,家里的庄稼也被毁了。倪大哥的房子在地震中垮塌了无法居住,现在还在山下的村子租房子住。
经历了这么多,现在我只求家人都能身体健康,如果可能的话,新的一年我想要找个伴儿。以前我总想多挣些钱,现在想明白了,想做的事一定要及时去做。我从没见过海,江苏、福建的朋友早就叫我过去玩了,但因为疫情和时间原因,一直没有去。2023年,我一定要去找他们,看一看大海。
逝去的时光不再来,好在还有大把青春年华,去探寻大千世界——
@七七 职场新人
2022年毕业生参加人才招聘会
我本科是在石家庄读的。2019年底,大四上半学期结束了,我就回家了。没过多久疫情暴发,我就再也没能回到学校。论文答辩、毕业典礼都是在线上进行,就连行李都是老师打包给我寄回来的,就这样,我匆匆告别了大学生涯。
2020年9月,我来到上海读研究生。彼时疫情还算平稳,我曾设想,我会有一个热闹的毕业典礼,穿着学士服和老师同学合影留念,然后大家互道珍重,各奔东西。
然而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发,学校开始了封闭管理。从3月到6月底,整整四个月,我被封闭在宿舍里,最终,论文答辩、毕业典礼依然是线上举行的,我甚至没有来及仔细看看我的校园,就收拾行李告别了学校,这让我觉得特别遗憾。我是一个比较注重仪式感的人,没有跟同学的合影,没有穿硕士服,也没有毕业照,让我觉得我的学生生涯没了见证,这个遗憾会伴随我终生。
疫情三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我现在的工作不是很符合预期,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心态还没有转变过来,未来我会努力摆正心态,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满意的职业。
“新十条”宣布时,我在外地出差,看到新闻的第一个感觉是如释重负。今后,我要告诉自己,我见证了一段历史,希望以后我们不必再担忧被封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2023年,希望家人幸福安康,自己不断学习、成长,心态上戒骄戒躁,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娄同学 研究生在读
校园里的学生们也穿着防护服
2020年我读大四,因为疫情,研究生复试是线上进行的。毕业时,我匆匆打包行李就结束了大学生涯,没能安慰一起租房却考研失利的同学,没和同学爬上泰山山顶看日出,也没有毕业典礼,跟老师和同学郑重告别。
读研期间,大部分时间也是封校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笼中鸟”,跟社会是半隔绝的状态。因为封校,同学们无法外出理发,我们还买了理发器,在寝室互相理发。好不容易有个十一假期,也不能出学校见女朋友。
到12月学校终于放开了,我和同学都阳了。所幸不用集中隔离,大家一起在寝室吃药、休息,直到自愈返乡,我才终于见到女朋友。
返乡前,我报名了今年研究生考试的志愿者。疫情对今年考研的学生影响更大,有个考生朋友告诉我,他大部分学习都是上网课,考研前“阳了”,考试当天状态也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坚持考完了。
2023年我要毕业了,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唯有的几个招聘面试也是线上进行。新一年我希望能顺利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彤彤 大二学生
彤彤从成都中转乘机回家
我是2021年读大学的,只有大一上学期有过两三个月线下课,后面基本都是网课。
我想象的大学生活,是结交更多伙伴、有很多研究实践课程、加入社团活动、体验一座陌生城市的新奇和趣味。可因为一直上网课,我不仅认不全老师,也不熟悉同学。学校里很少有大型活动,偶尔有,最终也被叫停,有时候,头一天校园墙还在宣传,第二天到了举办的日子就通知取消。
我也从没想过回家会这么艰难。今年11月26日晚上8点左右,宿舍楼开会,说希望大家都回家,到了晚上12:40,突然有人敲门通知:收拾好行李,一个小时之内出校门,晚了就走不了了。
我们开始收拾行李,几乎人挤人出了学校。因为走得仓促,大家没车票、没去处,那天晚上,街头、便利店、24小时自助银行里都是提着行李的大学生,我们在马路边待到凌晨5点才找到住处。
我家在内蒙古,原来有直达的火车,但那会儿却没有直达火车和飞机了,后来我先坐高铁去成都,再坐飞机回家。飞机落地以后,又等了5个小时,社区的车才接到我。到家后,我一个人在家隔离,妈妈提前做好了酸菜炖排骨,我吃了一大盆还有一个大馒头,心里终于踏实了。
过去这两年,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如果说得到什么,我感觉自己也能经得起大风大浪了。新的一年希望一切能回到正轨。我才大二,我还有时间,我要努力学习,多赚钱,出去旅游,开阔眼界。
历经隔离、封控,挺过裁员、没生意的至暗时刻,才知道平凡的自己最珍贵——
@唐峻耀 旅游公司总经理
唐峻耀在办公室里看书
疫情三年,旅游行业基本上陷入停滞,前两年多少有点收入,2022年我们公司基本上没营业。
2021年时,大家都对2022年抱有很大希望,但今年的管控政策很严,再加上“阳”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出行愈发谨慎了。我们还开玩笑说,以后组织旅游团,没阳过的组一个团,阳过的组一个团。
三年来,我遇到的最困难的就是,疫情没结束,我的贷款到期了。我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每个月还2万多元的利息。今年下半年贷款到期了,我不得已又续贷了一年,每个月拆东墙补西墙。
我是从新闻上看到了“新十条”的消息,当时大家都特别开心,熬了三年,终于看到了希望。但最初的兴奋过后,大家冷静下来,都觉得应该继续观望,看看政策走向如何。我觉得旅游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井喷”,开春之后能让我们干活就行,也不用爆发式的增长,平稳就行。
新一年的业务指标,我们还在商量,不过,2023年,我悄悄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至少挣够200万,还掉一半我的贷款。
@宋志刚 极兔速递快递员
正在送快递的宋志刚
2020年疫情暴发那会儿,小区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从最一开始的扫码、测温,进入小区,到后来无法进入小区,只能在大门口等待客户来取件。
很多客户不能接受,觉得特别不方便。有一次,我把快递放在了约定的位置,但客户没看到,他以为我弄丢了快递,还投诉了我。我觉得很冤枉,跟客户沟通后才知道是他邻居拿错了快递。
这之后,我改进了工作方法,给客户打电话或发短信时,都会说清楚快递具体放在什么地方,之后,我再也没有接到过投诉。
今年以来,N95、核酸、抗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标配”,戴着眼镜戴口罩,眼前总是一片“白茫茫”,为此,我走错过单元,也差点儿撞过电线杆。
“新十条”的消息,我是送快件时听客户说的。当时大家都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很快我就“阳”了,发烧一度烧到了39℃,浑身酸痛,说话都困难。但我恢复得也很快,大概3天就没什么症状了,我挺庆幸,可能自己感染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毒株”,抗原转阴后,我又休息了几天,就重新去“爬楼”了,没想到派送量居然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些天,经常送快递送到晚上9点都还没送完,等回到家都差不多11点了。
2023年,我希望自己可以稳步向前,身体健康。生活平淡,但要知足常乐,现在这个年纪是为了孩子奋斗,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回到没有口罩的时代,我想带孩子和妻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梁向琴 工人
进入静默后的上海街头
我们还在上海的工地上,但已经在忙新的工程了。
现在回想起来,几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就是三月初被封控在工地的日子。那一段日子缺少吃的,真就像过起了“吃树皮吃草根”的日子。我觉得生活再苦,也不过就是这样,是不是?现在都过去了,不管多苦多难的日子终究都会过去的。
原本我想找个工作,但我老公有时也会包一些小工程,他希望我能多在工地上学点专业知识,看看图纸,用用电脑,到时候能帮他。现在在工地上,我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食堂的人不舒服没法买菜,我就去买;有时文员没到,我就去办公室帮忙。
这几年疫情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婆婆和弟弟都生病了,是亲人、朋友向我们伸出援手,大家你一千他一百地给我们经济支持。
我觉得,2023年会是一个向好的开始。就期待家人健康,别的随缘。也希望亲朋好友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每年回到老家,能听到他们谈笑风生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龙飞 货车司机
李龙飞正在给自己做饭
我是河北的一名大卡车司机。2020年疫情刚来时,听到要封控,我心里“咯噔”一声。因为我这辆重型拖挂车的保养、维护、保险等等,每个月的开销就得1万多,老婆孩子还得吃饭,不让出门,我就没活干。
那会儿我总能看到支援疫区的货没有车愿意去送。我就想,只要车动起来,有活干,哪怕不赚钱,只要不赔钱就行,于是我就接单去给疫区送货。现在想想,这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跑武汉时,马路上只有警车,经常堵车的路口一辆车都没有,我有点害怕,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三年来,我往疫区送了无数趟货,见到了人们的难,也感受到了社会人士的爱心,我就相当于把他们连在了一起,想到这些,我还有点小满足。
这三年,我一个春节都没踏踏实实地过过,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有时候两三个月都回不了家,但只有跑在路上,我心里才踏实。现在上路没有限制了,我想,我的车门再也不会被贴封条了。
@金世杰 外卖骑手
上海街头正在休息的外卖骑手
刚听说“新十条”政策调整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不用做核酸了。之前核酸结果和外卖平台的系统是连通的,必须一天一做,不做就上不了线。
12月以来,马路上、美食城里都很空,上一次商场这么空,还是今天春天上海静默的时候——那是我三年来最难的一段日子。小区封着,我在桥洞下住了一个多月,后来有巡逻的人来,我只能不停地换地方。有几天一直下雨,不少骑手都在街边淋着雨睡的,解封前一周,才有外卖平台的人安排我们去大楼里打地铺。
虽然很辛苦,但我还可以上班,疫情主要是对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影响大,我朋友在上海开小饭馆,开一个月就关几个月,亏大了。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没那么自由。表哥办婚礼,我在外地回不去。今年暑假,我本来想跟老婆孩子到丽江转转,结果云南也有疫情了,就没去成。
我是上周阳的,休息了5天就恢复跑单了,现在还有点咳嗽。我们是只有干活才有钱,我每天7点起,跑到晚上10点,再回去给自己炒碗饭吃,一个星期休息半天。我这个人比较想得开,在社会上混,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希望明年疫情过去后,大家都能多挣点钱,我的单量也恢复正常。
@石小花 编辑
石小花和闺蜜室友
这三年,我的生活按下过很多次暂停键,也错过了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比如因为疫情,我作为伴娘,在最好朋友婚礼的前一天爽约了。
2022年3月,我到临汾永和县城出差时成了次密接,被拉走集中隔离。在隔离点吃了10天的白面馍馍后,我终于坐上了去高铁站的大巴,准备回京。在大巴车上,我收到了好友萃萃试婚纱的照片。当时我沉浸在手机里,建议萃萃选择一个“长款”头纱,大巴车乘务员来到我面前查验行程码。
当看到我14天内有北京的行程,且行程码“带星”时,他示意司机停车,让我下去,他担心车在进入临汾市区时被查,其他乘客被我牵连,甚至影响他们正常跑车。
其实按照当时的防疫政策,并没有规定行程码带星就不能乘车,更何况我刚被隔离了10天,我拒绝下车,司机报了警。最终我还是被丢在了山路上,我拍了一张自己嚎哭的照片,发给了正在试婚纱的萃萃。
萃萃的婚礼最终定在8月21号。8月上旬,我先后去广州和昆明出差,期间,我尽量避开疫情区域,怕再被隔离赶不上婚礼。8月17号,我从昆明回到北京,但健康宝被弹窗,社区说3天后可以解除,我松了一口气,这样刚好能赶上婚礼。那天我还穿上萃萃寄来的伴娘裙,给她发去了照片。
但19号,社区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在昆明待过的区有确诊病例,居家时间从3天增加到7天,我没法参加婚礼了。我给萃萃打电话说明情况时,她正在包喜糖,她安慰我说没事,但隔着电话,我能感觉到她的失望,因为此前几天,她远在西安的父母也刚刚确定,因为疫情没办法来北京出席婚礼。
婚礼前夜,我给萃萃发了一段话,“不能在你的大日子在场很遗憾,但相信多年之后我们再提起这天,一切的‘意外’都会变成故事,希望我最爱的萃萃永远幸福。”她给我发来在新娘房里的视频,为了让爸妈感受北京的风土人情,她特意挑选了一家四合院,最后,变成了她自己一个人收拾新娘房。
错过婚礼,只是这三年经历的一件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个时刻,我都觉得挺遗憾的。三年的疫情,让我体会到了“不确定性”,2023年,我希望自己的身心都是安稳的——有安全的环境、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平和的心态。另外,35岁,也该安个家了。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王希、七七、娄同学、彤彤、唐峻耀、梁向琴、金世杰、石小花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被拐35年后,她决定追责再次迎来“大考”的一线医护:还没阳,就接着干学龄前性教育,不只是“讲生孩子那点事”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广州大面积解封的消息,一夜刷屏。 据了解,11月30日下午,因疫情被封多天的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从化区等多区,陆续发布解封通 …
*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2022年12月8日之后的北京,“你阳了吗”越来越成为一句稀松平常的问候语。在北京和全国许多地方,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正在飙升。当感染新冠成为了一种切身的感受,我 …
" 经过不寻常的3年,人们开始无比怀念琐碎的日常生活,抑制已久的渴望,总在心里某处鲜活地跳动。等一切放开,每个人都可以重新自主决定生活,什么是你想第一时间奔赴的人或事?这或许是每个人的必要生活。 迫不及待的愿望 我们一家和孩子爷爷 …
敢于独自面对风险,不怨天尤人。这正是被过度保护的人们所欠缺的东西。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牛角 在家猫冬,媳妇突然跟我说,《阿凡达2》IMAX场的预订居然这么高。说着她把手机亮给我看,只见一张电影院订座界面的截图,上面一片满座红。 我连忙打蛇 …
一 每一次当阳性在靠近 感觉它在紧紧地抱住你 它骚动你的心 遮住你的眼睛 又不让你知道去哪里 二 我们的措施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当身边的朋友一一中招,奥密克戎终于有了清晰的模样。 当讨论自然停止了,疫情才算真正过去了。就像现在无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