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怎么了?
收录于合集 #半导体 2个 半导体在过去两年不到,便经历了从缺芯到消费砍单、库存堆积的演变,让不少人感受到了芯片周期性的威力。周期性还在消化中,半导体便又遭到了“暴击”:10月7日,美国修改了出口管制,加大了对中国科技行业尤其芯片领域的限 …
1949 年,全中国只有 6 个比较像样的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职工近 3000 人。
1951 年底,时任电信工业局科技处的处长的罗沛霖奔赴东 德与时任东德重工业部部长的齐勒会谈引进电子管技术事宜。随后,中方在北京酒仙桥筹建北京电子管厂,由东德提供技术援助。
1956 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为了培养电子工业人才,教育部集中全国五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在北京大学设立半导体专业。
1963 年中央政府组建第四机械工业部,主管全国电子工业。
1966 年,中国电子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北京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基本成型。电子工业开始与纺织、印染、钢铁等行业结合,实现自动化生产。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国从欧美大量引进技术。由于集成电路产品利润丰厚,全国有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厂建成投产。
1973 年 8 月 26 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 100 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 105 机,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燃料化学工业部,等单位协助研制成功。
1973 年,借着中美关系缓和及欧美石油危机的机会,中国希望从欧美国家,引进七条 3 英寸晶圆生产线,但是由于欧美技术封锁,中国国内政治变故,最终拖了七年,到了 1980 年中国才得以引进三条已经落后的 3 英寸晶圆生产线,
1975 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研究小组,由王阳元等人,设计出我国第一批三种类型的(硅栅 NMOS、硅栅 PMOS、铝栅 NMOS)1K 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
1975 年,就在台湾刚刚向美国购买 3 英寸晶圆厂时,中国大陆已经完成了 DRAM 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1977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 9 亿多美元,7 月份国家计委提出,今后八年花费 65 亿美元从国外进口技术设备,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其中只有一个陕西咸阳显像管厂是电子项目。当时主要是想办法引进技术,提高中国石油、煤炭和轻工业产量,以赚取更多外汇。
1979 年全国在建的大中型项目有 1100 多个,财政赤字 170.6 亿元。1980 年又新增了 1100 多项,财政赤字 127 亿元。上述项目全部建成,还需要投资 1300 亿元。为了弥补财政亏空,1980 年央行又增印了 78.5 亿元钞票。为了控制宏观经济的严重混乱局面,压缩投资金额。1980 年开始中央一下子停建缓建了 400 多个大中型项目,1981 年又停缓建了 22 个大型项目。
1980 年前后,韩国、台湾在美国技术转移下,获得了 DRAM 技术突破,瞬间反超中国大陆。韩国直接从 16K 起步,台湾从 64K 起步。
1984 年,为扭转财政亏空局面,实行 “拨改贷” 政策。中国电子工业遭到致命打击。企业只顾引进外国设备,以尽快投产盈利,缺少科研资金对外国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科研投入从占 GDP 的 2.32%,1984 年以后,科研经费占 GDP 比值骤然降到 0.6% 以下。
1984 年至 1990 年,中国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大学,纷纷从国外引进淘汰的落后晶圆生产线,多数根本没有商业价值。造成这一乱象的根本原因,是电子工业部,将绝大多数国有电子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了给省市地方政府,又缺乏制约,而且 80 年代开始,国有企业贪污腐败加剧,借着进口项目的名义,领导干部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出国考察机会,甚至可以收取高额回扣,安排子女出国定居,于是出现了全国疯狂引进落后技术的奇怪现象。
1990 年 8 月,国务院决定在八五计划(1990-1995),半导体技术达到 1 微米制程,决定启动 “九 0 八工程”,总投资 20 亿元。其中 15 亿元用在无锡华晶电子,建设月产能 1.2 万片的 6 英寸晶圆厂。由于买办们的拖延,光是经费审批就花了两年时间。然后从美国 AT&T(朗讯)引进 0.9 微米制程,又花了三年时间。前后拖延五年时间,建厂再花三年,导致 1998 年无锡华晶电子投产即落后,后来不得不甩给了台湾人经营。
与无锡华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0 年新加坡政府投资特许半导体,只用 2 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到 1998 年收回全部投资。
也就是说,在半导体发展最关键的 80 年代和 90 年代,国外都在疯狂的扶持的时候,我们还在拼命从半导体企业吸血。
到了现在,只能高价请外国起来来华投资,比如西安三星,政府免费承担三成的投资,前十年免税,后十年半税这种 ···· 厂房西安帮你修建,地铁高速西安给你修这种。
总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就跟我说的一样,1905 年,爱因斯坦都相对论了,我们还研究孔夫子考科举呢,这就是先天不足
能追成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 ·········
陈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不匿名了。
我的直系亲属,清华大学毕业,在全班 18 个人大多数都选择去美国发展的时候,选择了留在清华,在北京生活。
因为在半导体领域有一些成就,被地方看中,承诺巨额科研资金和特批地皮建立实验室,他很心动,拖家带口去了地级市,并且说服了清华的同学一起做科研主攻半导体。
结果是某地级市为了特批科研资金而做的骗局,他们白干了 4 年,没有得到工资,被赶走了。
他现在在美国硅谷,做半导体科研工作。
希望中国越来越好。
补充:答案突然火了,补充几句。
说点不爱听的,我有点佩服他。从本科一路直博的,当时很多大神级同学都去美国了,邀请他,他也婉拒了。
在哪里生活都很艰难,搞科研的尤其。
还有在答案里质疑我的,我又没说谁的坏话,只是分享生活经历而已。现在都在强调国际化,给哪个国家打工生活在哪里都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越往上走就越明白国际化的重要性。
你不了解,没有看过那个圈子的人生活的环境,做出的选择,就请不要用你短浅的目光,冲动的情绪激给我扣帽子。有时间自己好好活的钻计一点,多看看书。
这可能是你见过「最胆大」的诈骗犯。
只用一块装修用的磨砂纸,就轻松骗过一众专家院士,骗走国家 11 个亿的科研经费。
也正是这个人,让中国芯片的研发整整停滞了 13 年。
(一)
2003 年 2 月 26 日,上海锦江小礼堂。
在这里,正举行一场被认为「即将改变中国技术命运」的新闻发布会。
这个 title 如果放到现在,很可能就只是一个吸引流量的噱头。
但在当时,这场发布会却有实打实的分量。
首先,锦江小礼堂是上海最有名的礼堂之一,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就是在这发表的。
其次,发布会由上海市新闻办公室亲自主持。
至于出席发布会的人物,更是不简单——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科委教委负责人,以及多位中科院院士和「863 计划」专项小组负责人组成的专家团队。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即将发布的芯片进行专业鉴定。
在会场的正前方,是一块巨型蓝色大幕布,上面展示着这场发布会的主题:
「上海『汉芯一号』高端 DSP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新闻发布会」
汉芯一号。
一款 32 位的 DSP 数字处理芯片,采用国际先进的 0.18 微米工艺。
研发者名叫陈进,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这里解释一下,DSP 与电脑 CPU 是芯片工业的两大核心技术,在蓝牙技术、第三代无线通讯和图形处理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当时,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DSP 研发技术。
所以,「汉芯一号」研发成功的消息刚一传出,就轰动了全国。
很快,发布会正式开始了。
一位衣冠楚楚的男青年轻快地走到演讲台前,微笑着拿起了话筒。
他穿着精致干练的西服,金边眼镜里透着学者的睿智,看起来丝毫不逊新闻办公室的主持人。
他就是 35 岁的陈进,「汉芯一号」研发团队的领导者。
这时,台下的观众们无一不在惊讶。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为为中国芯片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陈进」,竟然如此年轻!
台上的陈进,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内敛和羞涩,也没有学者们独有的书生气。
他更像是一个自带光芒的企业家。
他先是恭敬地向各位领导致谢,之后开始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研发的「汉芯一号」。
陈进自豪地向参会人员介绍「汉芯一号」的重要参数,偶尔还会穿插着介绍自己和团队在研发「汉芯一号」时所经历的艰难。
每每说到这里,他的嗓音都会有些哽咽,台下的人也动容不已。
研发芯片的苦,在座的大部分专家院士都懂。
当介绍完「汉芯一号」后,他又拿出了一个装载这款高端芯片的 MP3,向大家展示。
随着 MP3 的成功运行,礼堂里爆发出了好一阵掌声。
在这之后,陈进又对着一排排的媒体镜头,自信地将「汉芯一号」举起来讲解。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当记者们想拉近镜头拍摄芯片细节时,陈进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小步。
不过当时,没人太在意这一点。
毕竟「汉芯一号」现在是中国芯片界的「宝贝」,保护好它是理所应当的。
当发布会接近尾声,台下的领导和专家都已经热泪盈眶。
他们都知道,这枚小小的芯片凝聚了太多的期待。
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相当落后,百废待兴。
我国集成电路研究也刚刚起步,更缺少诸如 Intel、IBM、摩托罗拉等科技巨头。
所以在芯片领域,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尤其在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各领域对于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芯片就成了「宠儿」。
在当时,「DSP 芯片技术」风靡全球,但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研发能力。
我国的芯片几乎全靠进口。
不可否认,芯片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刚需要,如果不能掌握这种核心科技,随时会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所以,我国自进入 21 世纪后,不惜代价地支持芯片行业的发展。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陈进出现了。
他作为一个「芯片天才」,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研发出了「高端 16 位 DSP 芯片」。
要知道,当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DSP56800E 芯片的研发共花费了 3 年的时间,参与研发的工程师有上百人,后期芯片流片(又叫试生产)也进行了 10 多次。
所以,当「汉芯一号」研发成功的消息传出后,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
但很快,上海的这场发布会就说服了所有质疑者。
那天,专家组在鉴定后得出了重要结论——「汉芯一号」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个极具权威的鉴定结果,彻底打消了外界对「汉芯一号」的疑虑,也将年轻的陈进一步步推向了神坛。
(二)
发布会之后,陈进成了科研界的「明星」。
他的「华丽背景」也被记者媒体挖出来,一次次展现在大众面前。
陈进先是在同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又在 1994 年和 1997 年获美国德州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和博士。
即使现在放在国内,这样的背景都是「香饽饽」,更何况还是在急需人才的 90 年代。
陈进博士毕业后,并没有立即回到中国。
而是入职了美国摩托罗拉半导体总部,成为了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
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是美国的老牌科技巨头。
当我国还处于解放战争时,这家公司就已经涉足通信行业,科技实力世界领先。
也正是在摩托罗拉公司的这段履历,为陈进的归国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1 年,陈进回到国内。
像陈进这般不可多得的海归博士,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2002 年,上海交通大学早早向他抛出橄榄枝,专门为他成立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聘请陈进为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汉芯」项目总设计师。
人才、项目、团队、资金、设备等资源一应俱全。
中国自产芯片的出炉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万事俱备,只待功成。
没过多久,功成时刻就到了。
2003 年 2 月 26 日,「汉芯」项目的首创成果「汉芯一号」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当媒体的聚光灯聚焦在这位天才青年的身上时,一切都是那样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
这研发速度实在太快了。
不过,令人惊讶的不只是「汉芯一号」。
在「汉芯 1 号」发布一年不到的时间,2004 年 1 月,汉芯二号、三号先后横空出世。
其中一款是 24 位 DSP 芯片,另一款是具有中央处理器功能的 32 位 DSP 芯片。
之前陈进预设的「四年规划」早已超额完成。
而陈进,自然也成为了全国集成电路领域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在这之后,一大波荣誉被冠在了陈进头上:
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上海交大长江学者、微电子学院院长。
除此之外,陈进还兼任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CEO,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人预测他能坐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位置,有人奉他为「中国芯片的先锋」。
陈进对此言论总是笑着摆摆手,表现出了足够的谦虚和谨慎。
事情发展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年轻的陈进,就是那个改变中国芯片发展的「功臣」。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些知情者终于看不下去了。
(三)
2006 年 1 月 17 日,「汉芯一号」发布会三年后。
这天,一位神秘举报人在清华大学 BBS 上发布的一则帖子——《汉芯黑幕》。
在帖子里,神秘人称陈进凭借弄虚作假的「汉芯一号」骗取国家上亿经费,还透露了「汉芯一号」研发过程的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脉络。
神秘人也非常懂得拿捏媒体和大众,爆料并非一气呵成。
他首先爆出的,是陈进的国外履历。
在铺天盖地的通稿中,陈进曾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芯片设计经理。
但实际上,这是假的。
陈进确实进入过摩托罗拉公司工作,但职位只是「芯片测试」。
这一点从陈进的博士论文可以证明。
在帖子爆出后,有记者在北美博硕士论文文库网站,扒出了陈进的博士论文——《模拟和混合电路的故障模型和测试技术》
正如神秘人所说,陈进的论文方向主要是与芯片设计相关的「测试技术」。
要知道,科研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
芯片测试和芯片设计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研究的理论和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研究芯片测试技术的博士生,却任职芯片设计经理。
在常人看来,这一点几乎不攻自破。
很显然,陈进的简历上如果如实写着「测试工程师」,可能根本不会被上海交大抛出橄榄枝。
在当时的我国,什么词汇最能吸引人眼球,陈进比谁都懂。
所以在回国之前,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模糊学术研究方向,伪造简历。
并且临时学了两个月的芯片设计,知道了一些「专业术语」。
但是,芯片研发可不是验证理论那么简单,肯定是要拿出实打实的成果。
陈进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知道,包装自己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展现「实力」才是关键。
2001 年,陈进踏上归国的航班。
此时,他已经收到了上海交大的聘用合同,合约里是价值不菲的酬劳。
还有数亿人民币的「国家专项科研项目经费」。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展现实力呢?
看着那一排如同电话号码般的款项,陈进想到了一个绝佳解决方案。
这也正是神秘人放出的第二个爆料。
(四)
在陈进的精心布局中,「汉芯一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出炉。
根据当时发布会的通稿,汉芯系列产品已经跨入国际市场,并获得超百万片的订单。
仅凭这些订单,「汉芯」未来的市场前景理应一片光明。
但令人奇怪的是,截止神秘人发帖(2006 年 1 月 7 日),「汉芯一号」的百万订单却丝毫不见踪影。
也就是说,汉芯系列产品一直都没有实现产业化。
众所周知,芯片设计行业日新月异。
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DSP 芯片,如果历经 3 年仍没有实现产业化,那么就会面临淘汰。
那么,陈进和他的汉芯科技为什么会放弃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为什么一款自主研发的芯片在 3 年前声称已获超百万片订单,之后却始终没有量产?
难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顺着这条线,神秘人爆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2002 年 3 月,汉芯实验室宣告成立。
紧接着,陈进迅速组建了核心技术人员、完成规划论证、开始设计新片源代码……
然而,神秘人却声称,根本没有所谓的「汉芯团队」。
2002 年,陈进有三个助手:
一个名叫付宇卓,哈工大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专业毕业的博士;
一个名叫陈勇,北大毕业生;
还有一个就是这位尚未透露姓名的神秘人。
除此之外,此外还有一些上交大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不过最令人瞠目的是,在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懂芯片研发的。
也就是说,这些人全是门外汉。
但也并不妨碍陈进的「升职加薪」,他的未来依旧光明坦荡。
同样在 2002 年,上海交大成立了「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陈进担任中心主任。
接触过官方文件的人都知道,这种重大项目的命名都非常有讲究。
比如「芯片」与「系统」这两个词,放在前面的那一个相对比后面的更重要。
很明显,上海交大更想在芯片方面有所突破。
不过很快,陈进就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汉芯一号」出世。
原本在研究中心成立之初,陈进制定了一个四年规划:
第一、二年卧薪尝胆;
第三年一鸣惊人;
第四年海纳百川、鹏程万里。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个不懂芯片技术的「四人团队」就造出了「汉芯一号」。
那么,他们是怎么造出号称国际领先的「汉芯一号」呢?
又是怎么通过「863 专家组」的鉴定的呢?
其实,这还要得益于陈进的老东家——摩托罗拉公司。
陈进自己非常清楚,自己和手下团队的真实能力,设计一个 DSP 芯片是不可能的。
但没有芯片,就拿不到钱。
于是,在 2002 年,陈进利用一次去美国的机会,托他曾在摩托罗拉共事的朋友从摩托罗拉的工作站下载 DSP56800E 芯片的源代码。
正是利用这个源代码,陈进做成了真正的「汉芯一号」。
但毕竟是不专业的人,做出来的芯片必然也是不专业的,根本没办法拿给专家组鉴定。
由于没有获取芯片调试接口的 IP(核心知识产权) 模块,即便有了源代码,设计出来的芯片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无法进行人机互动。
因而,外界无法对芯片进行任何的系统应用。
该怎么办呢?
反正发布会上要让大家看到「汉芯一号」,至于是不是真正的「汉芯一号」,那就不知道了。
一招「妙计」在陈进心中萌生。
芯片算啥。
我大学一毕业,就去了奇瑞。
2011 年,奇瑞那时还是自主一哥。
不过奇瑞的发动机一直是不错的,直到现在还是相当好,用某位目前负责某豪华品牌发动机开发的前同事的话,奇瑞发动机跟该豪华品牌发动机的差距,主要是 logo。
以上是背景。
那么当年我在奇瑞听到了啥故事呢?
为了确保生产精度,发动机的生产工艺中需要高速加工中心。
就是这玩意儿。
【美国超高速机床加工演示,加工过程一个字 “帅”!- 哔哩哔哩】
美国超高速机床加工演示,加工过程一个字 “帅”!_哔哩哔哩_bilibili
可以按照设计,把金属加工成需要的样子。精度非常高。
那时的加工设备,国产还不给力,奇瑞买的是进口货。
这本来也没啥。
有一次尹总在给到访的首长汇报工作时提到,这些加工中心都加装了 GPS 等监控装置,奇瑞自己生产发动机,可以。
你想用于军工设备生产?门儿都没有。
一旦设备移动,或者更改生产计划被发现,设备就不能用了。
(注意,以上虽然可能不是 100% 的原话,比如监控装置未必是 GPS,毕竟已经过去 8、9 年了我可能记错了,但是大体意思是没问题的,是我当时在汇报会上亲耳听尹总介绍的)
那时我才知道,国外卡中国企业脖子,不仅仅是在零配件上卡。
而是从最基础的技术上卡死你,让你想自力更生都不行。
这种现实,一下子颠覆了一个大学生,一个学国际经贸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国际经贸的认识。
怎么跟《西方经济学》里面学到的理论不一样啊?
我特么买来的东西,都没法做主。
说好的自由贸易呢?
如今离开奇瑞都好快 10 年了,这个世界有啥变化?想想美国限制中国获得光刻机,限制中国企业用设计软件,看起来这个世界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说点题外话。
上面也是为啥我这么支持华为的原因。
因为华为能在重重限制和扼杀中搞出麒麟芯片。
能在重重限制和扼杀中搞出鸿蒙。
当然,有不少人嘲笑鸿蒙现在还有好多安卓。
要我说,就四个字,鼠目寸光。
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知道,啥叫 “自主可控” 了。
说句不好听的,小米也好 ov 也罢,现在是美国没来找麻烦。
不代表美国不能找你麻烦。
更不代表美国不会找你麻烦。
万一哪一天美国真要找麻烦,禁止你用安卓,也就是一道法令的事儿。
哪怕鸿蒙与安卓还没完全切割,美国也没办法限制中国企业用鸿蒙,就这一点就足够了。
而且我发现,这些人还往往天天抨击内卷。抨击反躺平。却天天羡慕美国人收入高压力小。
美国人限制中国人往更高利润的高端产业发展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导致大量人口只能在中低端产业竞争,这是内卷的根本原因。
你们不去抨击美国佬,反而盼着中国高科技企业快点死。
真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中国人,有没有脑子
一方面,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禁止中国购买光刻机,最先进的光刻机进大陆也是先进到三星 / 海力士的中国厂。
另一方面,美国控制的芯片集成商拒绝从大陆购买设备,这样我们的上游也起不来。
最后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挤兑,让大陆的公司落后,员工待遇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上游起不来,fab 厂衰败,下游也就海思等几个厂这两年刚刚需要先进制程,也就麒麟 9000 这一代才超过高通,还被 ban 了。
现阶段大陆是在用巨大的资金来填的,每一个在合肥买房的人都在为中国半导体做贡献。
半导体任重道远,一时半会儿追不上来是正常的。
因为造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
1991 年,一位 60 后福建人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并先后获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
此后,他自称曾在摩托罗拉、ADI 等公司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等职,并主持系统芯片开发等工作(* 实际上他当时只是摩托罗拉一名普通的测试工程师)。
2001 年,这名福建人回国,由上海交大一位计算机系主任引见进入上海交大任教,曾先后担任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并且,他还豪情万丈的为学院制定了 “四年规划”:前两年 “卧薪尝胆”、第三年 “一鸣惊人”、第四年 “鹏程万里”。
然鹅,3 年的时间太久,这位名叫陈进的福建人实在是等不及。
于是,在短短 16 个月的时间内,陈进就利用其主持研发的 863 计划重点项目 “汉芯” 系列 DSP 芯片实现了震惊全球的“一鸣惊人”。
2003 年 2 月 26 日,上海市新闻办公室在锦江小礼堂亲自主持召开了 “汉芯一号” 发布会,并邀请了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国内知名专家等参加,宣称 “汉芯一号” 是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当时国际先进 0.18 微米工艺的高端 32 位 DSP 芯片。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发布会上参与鉴定 “汉芯一号” 的包括:王 YY(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严 XL(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863 计划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组组长)、邹 SC(中科院院士)、许 JY(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并且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汉芯一号” 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于是,这个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仅凭一己之力就让国内芯片实现了世界领先的 “闪电侠速度”,立即成为了当时的头号国际新闻。而这个叫陈进的福建人也成了 “民族英雄”,不仅被上海交大特聘为长江学者,还担任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CEO。
很快,成功实现了 “一鸣惊人” 的陈进,就开始向“鹏程万里” 进军。
他带领汉芯公司的绝大部分员工进行了花样百出的项目申报,而 “汉芯一号” 也在其策划下变出了一大堆高大上项目:PDA-SOC、个人信息终端 SOC、指纹识别系统芯片、身份识别系统芯片、数字证书 SOC、银税一体机 SOC 等等。
尽管项目申报所需的合作协议、假合同等也是通过各种手段临时完成的,所有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也都是假的,甚至连财务总监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但任何稍有感觉不对的人就会被炒鱿鱼。 并且,陈进非常注重宣传包装,并一掷千金的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公关,用陈进的话说就是:
要不择手段,Impossible is nothing。
每一次项目立项之前,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来汉芯公司现场考察时,陈进都会安排大量的上海交大在校学生坐满公司来冒充研发阵容,到场的领导和专家们 “考察” 后也纷纷赞赏,用陈进的话说就是:只要领导和专家来现场考察,项目就成功了。
实际上,陈进骗取的一大波奖项都被作为项目申报的附件,项目材料编写完后就向上海市闵行区科委、上海市科委和信息委、国家科技部、国家信产部、上海市发改委、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申请无偿拨款。但项目立项合同签订以后,根本无法、也没有实力去实施。
在拨款到帐之后,陈进就会组织公司员工进行全球旅游,旅游结束后继续其他项目的申报。但由于 “汉芯一号” 及其后续的汉芯系列芯片都纯属虚构,因此至今都没有任何项目能真正通过验收。
于是,在短短 3 年时间内,陈进一共向国家各个部门成功申报项目(包括上海交大的项目)多达 40 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达 1.1 亿元(* 举_报人拿出账目有据可查的金额总计就已超过 1 亿元,上海交大及各相关方在汉芯项目上的损失则高达 11 亿_)这些骗取的巨额科研和产业化项目经费(全体纳税人的钱),除了被陈进无限度的挥霍之外,还进入了陈进本人在美国的私人帐户。
2006 年 1 月 17 日,清华大学 BBS 上出现了一封匿名举报陈进 “汉芯” 造假的帖子。
这篇名为《汉芯黑幕》的文章揭露了整个造假过程:陈进通过其在美国的弟弟购买了一批摩托罗拉飞思卡尔 56800 系列芯片,然后雇佣当初给 “汉芯” 实验室装修的民工将表面的摩托罗拉 logo 等字样及图案全部用砂纸磨掉,再找浦东一家公司将这些芯片打上 “汉芯一号” 字样,并加上汉芯的 logo。
4 天后(1 月 21 日),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郑重声明 “汉芯系列 DSP 芯片属造假” 的言论纯属捏造,并宣称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的权利,但并没有像它所宣称的那样向公众展示反驳造假的研发技术文档。
相反,这家叫上海翰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装修公司却在官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成功案例来介绍:“曾经为陈进的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做过装修,并十分荣幸的承揽了第二次芯片在商业化运用上的商品定义和造型设计(修改 logo)。”
于是,一场由装修公司所引发(暴露)出来的亿元惊天骗补案,也刷新了全国瓜众对特色主义 “核心竞争力” 的认知底线。
随后,惊诧莫名的管理层派出调查组对汉芯造假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最终,调查组确认 “汉芯一至四号” 造假属实。
5 月 12 日,上海交大证实汉芯造假,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决定终止其负责执行的科研项目并追缴相关经费,取消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 “长江学者” 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撤销陈进第三届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
然鹅,更加充满了 “特色主义” 的是,这场震惊世界的学术腐败造假大案,直至最后都没有任何人受到法律惩罚。
尽管事件涉及巨额国家科研经费损失,但上海交大的处理决定中却只字未提事件责任人、尤其是始作俑者陈进本人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2006 年底,曾有媒体和记者向国家有关部委求证,结果却是确实没有任何相关责任人因 “汉芯” 造假案而受到法律追究。
实际上,2006 年,在调查组最终结果出来之前,陈进就早已和另外几名核心人员逃到了美国。
如今,在美国的陈进不仅依然逍遥法外,还利用当初骗取的巨额经费在美国投资了多家芯片公司。而当年的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则摇身一变成了 “上海领微科技有限公司”(* 陈进是该公司唯一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为 10.5%)。并且,上海领微还是 “上海硅宝通讯科技”、“上海硅智芯片技术” 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60%、40%;其中,陈进本人直接持有上海硅智 20% 股份。
同时,在陈进 “汉芯” 班底的 4 人核心成员中,胡立勇成为了上海紫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付宇卓则官复原职,现任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而当初 “汉芯” 造假事件中在陈进手下工作的 30 多名上海交大在读硕士和博士,不仅在这场集体骗局中全部随波逐流、没有一人发声,而且还从当年的 “天之骄子” 变成了如今的 “社会精英” 和“中流砥柱”。
至于当年在 “汉芯一号” 全票通过的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们、863 计划专家们,不仅没有一个人受到批评和处罚,而且就像是完全没有发生过这场惊天骗局的巨大丑闻一样。
如今,这些专家学者们又继续在中科院的最新口号下,提出要把光刻机等 “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只不过这一次,工程代号换成了 “率先行动”。
于是,在最新出炉的 9.5 万亿半导体规划中,就诞生了比 “汉芯” 造假事件规模更为宏大的弘芯半导体事件。
2017 年 11 月 2 日,曹山、李雪艳创立了光量蓝图公司,也共同运作了弘芯项目的诞生。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为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西里五巷 7 号南侧平房 3 幢 103 号”。
然鹅,呼家楼西里五巷 7 号的房主却表示,其南侧的平房只有一栋,几年前就由另一家公司所有,而且从未听过 “光量蓝图” 这个名字。也就是说,投资规模高达千亿的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的控股公司,竟然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
2019 年 1 月 16 日,光量蓝图发生过一次股东变更,由莫森接替曹山担任公司法人,曹山则彻底退出了光量蓝图。2019 年 5 月 13 日,曹山又以同样的方式退出了武汉弘芯。
尤其神奇的是,这个叫曹山的神秘男人,对这种操作模式的运用远远不止两次。
2018 年 11 月,曹山在珠海成立了由其持股 93% 的逸芯集成有限公司并担任法人,总经理则是夏劲秋(* 当初跟随梁孟松加盟三星电子的台积电大将之一)。
2019 年 1 月底,曹山通过逸芯集成,联合济南国资委旗下两家子公司(* 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以及济南集芯产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成立了济南泉芯(曹山控制的逸芯集成持股 41.18%)。
2019 Q1,总投资高达 598 亿元的济南泉芯项目开工建设,一期投资 230 亿,建设月产能 7000 片的 12 英寸 12nm 生产线;二期投资 260 亿元,扩增月产能 2.3 万片 12nm 逻辑芯片;第三期投资 100 亿元,增加 1 万片的 7nm 产能。几乎是和武汉弘芯项目一模一样的剧本。
8 月底,曹山又通过海佑集成(* 曹山独资的企业)与济南高新控股集团联合成立了泉能研究院(* 曹山控制的海佑集成控股 51%),主要开发智能多媒体芯片、5G、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而武汉弘芯、济南泉芯两大项目不仅业务高度重叠,并且两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总和已经相当于一个二期国家大基金的总额。
实际上,从 2017 年创立北京光量蓝图开始,曹山目前在国内已经是弘芯、易芯、逸芯、云芯、天芯、泉芯等 6 家半导体企业的实控人,几乎掌控了国内大部分(除了存储器之外)的半导体产业和生意。
没人知道,这个毫无任何半导体从业经验的 “芯片大亨” 究竟是何方神圣。
更加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隐藏在一连串 “空手套白狼” 剧情背后的 “芯片大亨” 从来不使用自己的真名,而是在每次工商注册登记时都是使用自己司机的名字(曹山)。
显然,这是一个极其深邃的哲学问题。
事实上,不论是晶圆、光刻胶等原材料,还是高能离子注入机(* 难度系数仅次于光刻机),以及 LAM Research、KLA Corp 等公司提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对于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国内半导体企业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有关内容可以参考⬇️:
于是,在目前全面对抗和脱钩的 “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之下,现在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从 “如何才能造出好芯片” 变成了“如何才能保住现有的芯片生产线”?
楼下保安说,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来了插班生;那时我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全班同学都说唐僧的袈裟是黑色的,但那个插班生却死犟、硬说是红色的,气得我们班一群人打了他一顿。最后,他哭着把我们全班拉到他家看电视,果然是红色的袈裟;直到那一刻,我们全班人才明白:原来世界上还有彩色电视机。
修昔底德则说,你们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误入迷途;当人们处于有失体面的危险之中,同时又极其明显地会因此而引发过错的时候,虚荣心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为无数的事例表明,正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即将陷入险境的人们,仅仅是因为受到所谓有失体面的观念影响,从而导致他们成为有失体面观念的牺牲品。他们招致有失体面的原因,不是由于他们的不幸,而是由于他们的愚蠢。
⚠️以上内容节选自《香草的天空》、《2020 房地产沉思录》update 42,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或 new base 中查看。
我在中关村工作一年出国,是硬件方向出国的,后来在国外转成了软件,我很有发言权,当年出国一颗红心希望帮助中国实现芯片产业升级,后来都放弃了。
中国芯片产业问题如下
1,工业基础薄弱。
整个芯片产业,本质就是一个精细工业的大集成,精细化工,精细加工,精密仪器,精密材料,跟以前那种傻大黑粗的工业已经完全不同,这块正好是在 8090 年代西方大规模产业升级的,我们这段时间在干啥我就不说了。6070 年代芯片刚起步的时候,中国粗糙的这种加工精度水平,勉强还能跟上,到了 8090 年代西方大规模积累的工业实力升级的时候中国就完全不行了。
2,因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行,导致大学教育严重落伍
我毫不客气说,中国大学的微电子芯片专业都是 XX,毫不夸张,如果任何人真的想在芯片行业干点啥,要么本科毕业工作, 要么早日出国,在国内读研究生是浪费生命。大学老师基本上知识也是二十年前的,极度陈旧学了也没用,现在了还在叫学生焊电路板都大有人在,根本没有什么产业价值。
我在欧洲一所顶级工科大学,他们的微电子有多厉害?楼下就是一条生产线,产业验证的最先进生产线,比我们国内当时中芯最好的工艺线还要好,你在实验室设计好了,随时可以下楼去流片验证。研究生毕业都必须去实验室流片,我不知道中国大学的博士毕业有能不能有实际流片经验。
有这个底子人家发论文当然档次就高,每年微电子核心论文一堆,清华学生到这个大学来合作发了一篇(合作啥意思都懂),回去吹翻天。
3,国际的封锁
因为中国块头大,而且对西方的秩序极具颠覆性,所以被严格封锁,各种先进设备都被封锁,不光是美国封锁,美国附带着欧盟日本用了美国零部件的也在封锁。不光是台湾韩国,就是连马来西亚摩洛哥这些国家,他们的技术开放程度都比中国高。如果西方不封锁,赶上台积电不行,但是打价格战让台积电失去大部分利润是可以的。
4,外行领导内行容易被忽悠
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规律,但是外行是领导内行,给内行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对于核心技术问题外行不该插手。聂荣臻其实不算特别外行他也是理工科出身,聂帅搞两弹一星,他从来不会插手具体科研工作和战略方向,这些都是钱学森于敏这些人负责。聂帅只负责调集资源,安排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安全,总体统筹和人员管理,从来不会去介入具体科研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钱一大把,投资几十亿上百亿不心疼,但是都不懂芯片,就是一帮外行,稍微被什么人给吹嘘一下砸几下,几百亿就砸下去,一堆烂尾工程。
当然反过来说,中国也有很多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市场大,规模大,人才多,国家统筹体制,国家力量可保护我们企业,尤其华人其实现在在世界各大半导体公司里面人力资源丰富,也掌握很多关键技术,这些华人如果都回来,那么会大大加速。如果没有台积电富士康这些企业积累技术和人才,我们搞芯片的难度会大大增加,连方向可能都找不着。
现在芯片正好赶上一个新的变革期,电动车估计需要十亿级别芯片,挖矿也是十亿级别芯片,物联网云计算更是百亿级芯片,可以说未来机会大大的,尤其这些领域对制程要求不高 28nm 足够,一些核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据说日本用了四十年,那么我们人口规模是日本十倍,五到十年应该足够了,作为 14 人人口多国家,全部都内循环自给自足的芯片产业是完全应该做到的。
晚了呗。
一些人拿汉芯造假、及 80 年代落伍了来说事,没有意义。汉芯事件都快 20 年了。
20 年前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芯片这么关键的行业不可能一支独秀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即使快要跟上了,美国给你打一杆子,我们也承受不住。
先打好基础,从电子产业链的基层起发展,先生产收音机、家电、电视机、代工功能手机,慢慢地培育电子元器件市场,再催生元器件升级,最后形成较为成熟的电子产业,这条路绝对是对的。
像印度一样,直接爬到顶上,搞手机组装、软件分包?现在我们的软件,光国内市场就是印度的所有软件产值的五倍,这就是差距。
基础不劳,地动山摇。
光在电子产业像韩国一样搞一个小方面能不能突围没?也毫无疑问是没有希望的。别人一打,也就玩玩了。连当年日本那么强的电子半导体产业都能干趴,如果没有强大的市场支撑,我们能在半导体的一个方面崛起?门儿都没有。只有整体崛起之路,只有从基础开始打。
现在,应该说,我们卡在设备上?工艺?扯鸡婆婆的蛋。掌握世界最先进工艺的,都是华人。如果我们这边有同样的设备,也一样能搞出最先进的制程。
今天我们讨论 12 英寸的蒸镀,我说,我们 8 英寸的能搞了,为什么不能搞 12 英寸的?原来里面又有一个小小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受制于人。
当年,我们也是突破了一系列技术搞成 8 英寸的,现在 12 英寸又成了拦路虎。
我相信,12 英寸的早晚也要突破。但是,这不是要时间嘛。
你搞 8 英寸的时候,哪想到 12 英寸的问题?你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解决。
但是,人家欧美日发展的早,人家好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
而且,要命的事,人家 12 英寸设备商目前只采购特定对象的。你自己搞出来,刚开始性能必然还差点,没有市场,资金周转困难。所以,每攻破一项技术,都要有好几个团队上,最后只有一个成功的。
好在,这不是美国无理限制吗,现在你只要搞出来,以前不乐意用,现在愿意用了。但是,一套庞大的系统设备,你总不能整一堆不可靠的元器件,最后问题百出吧。
所以,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当我们攻山头的时候,人家已经在山头上,以逸待劳,阻击你。
主要从 3 个方面来看:半导体的制造流程主要分为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设计更需关注下游应用层面的持续性。 对于制造环节来说,更像是制造业,比拼的是工艺(技术壁垒)、产能(资金壁垒)和价格(当期盈利能力)。而封测由于是重资产的环节,一旦行业周期反转时,利润的兑现也比较可观,但由于行业扩产较快,所以格局相对不太稳定。
「缺芯」这两个字,始终贯穿了 2021 年的上半年。
而供不应求,又和 2020 年的「疫情」密不可分。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公司被迫选择了居家办公,这就增加了 PC、游戏主机、家用电器以及云计算应用的需求,而这些设备的核心都是芯片。
因此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推动更先进制程的芯片,也就成了行业的趋势。
在资本开支之下,我们不可避免地看到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整合阶段,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当下看半导体的原因。
那这个行业究竟应该怎么看?
我们在这里整合了半导体 - 制造行业研究精华成果,讲透芯片行业前世今生未来。
投资、创业,建立、提升、变现认知必备。后附「产业地图」指南、配套精品视频。
本文主要解答五个问题,看完这五个问题,你会全面系统认知「半导体 - 制造」行业。
相信你会对这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1 总论:数据构建的世界
2 设计:下游决定一切
3 代工:少数者的游戏
4 封测:周期反转还是反弹
5 功率半导体:缺芯的背后
在 2021 年上半年,美国著名的资管公司 Capital Group,对半导体行业下过这样的判断。他们认为,在数据需求日益增长的本世纪,半导体的作用就像上个世纪的石油,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一样资源一旦被摆上了战略的高度,那就必然会陷入大国的博弈,上世纪的石油是这样,近两年来的半导体也是。
例如中国,在最新的五年计划中,已把发展半导体产业列为最高级别的战略重心。
当资本、资源、人才等要素汇集时,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也必将迎来突破。
所以,正是在产业突破的前夕,我们计划讲半导体行业。
作为远川来说,我们历来就有研究半导体的传统,从戴老板早期的《中国芯酸往事》,再到科技组的一篇篇文章,这些内容都奠定了我们做研究的基础。
这里我们聚焦的是制造环节,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按照分工来划分,分为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这三块内容。
2021 年的头两个月,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累计产量,突破 530 亿块,同比增长达到了 80%,不仅是产量突破了历史新高,增长率也达到了历史的峰值。
虽然产量在大幅度的增加,但整个半导体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缺芯」这两个字,始终贯穿了 2021 年的上半年。
而供不应求,又和 2020 年的「疫情」密不可分。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公司被迫选择了居家办公,这就增加了 PC、游戏主机、家用电器以及云计算应用的需求,而这些设备的核心都是芯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PC 市场,过去的十年里,PC 销量逐年下滑,但这一趋势,在 2020 年的下半年得到了逆转,因此这也带动相关半导体需求的增长.
要知道根据彭博社的预计,2025 年时,对于 PC 电脑的需求,可以占到总需求的 32%。
当然疫情也只是个表象,或者说是个催化剂,它让数字化生活更早地来到了人们身边。而这正是半导体行业长期的逻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无数的数据,这些数据最初都是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记录,例如大家在互联网上,上传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等。
但在 2018 年时,由机器生成的数据第一次超过人类。并且根据海外机构的预测,到 2025 年时,机器将产生 99% 的数据,而人类产生数据只占 1%。
所以,我们展望未来的话,储存这么多的数据,必然需要大量的电力。
资本集团做过这样的测算,目前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占到全球用电的 3%,如果不降低半导体的功耗,按照目前的状态下去,10 年后,3% 就会变成 10%。
因此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推动更先进制程的芯片,也就成了行业的趋势。
但越先进的制程,有能力生产的厂家也就更少。
所以为了追上行业对先进制程的需求,全球的半导体公司,都在加大扩产的步伐。
例如,台积电(1000 亿美元)、英特尔(200 亿美元)、三星(170 亿美元)都有庞大的资本开支计划。
总的来说,由于未来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数字化,这加大了半导体行业的需求,而这庞大的需求,又推动了巨头们的资本开支计划。
所以在资本开支之下,我们不可避免地看到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整合阶段,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当下看半导体的原因。
说完了为什么要在现在关注半导体,下面我们来说下这个行业究竟应该怎么看。
前面我们说到,半导体的制造流程主要分为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这三个环节。
我们按照顺序,先从设计开始说起,注意啊,我们这里的设计具体说的是 IC 设计。 对于半导体设计公司来说,我们不仅要研究公司的竞争力,还要关注应用端的发展情况。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A」股代言人汇顶科技,因为它的主要产品指纹识别芯片,被日益兴起的面部识别所替代,所以市场空间也在逐渐的萎缩,公司的股价也走出标准的「A」字型。
有反面案例,自然也有正面的,半导体板块两大领头羊,卓胜微和韦尔股份,正是出产射频芯片。
而目前,我们在通讯方面的大背景,正是从 4G 转向 5G,这就需要智能手机支持更多的频段。
我们以苹果第一款 5G 手机 IPHONE 12 为例,为支持 5G 信号,IPHONE 12 一口气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 17 个 5G 频段(美版由于支持毫米波,需要再添 3 个频段)。因此终端对于射频庞大的需求,也支撑了这些公司的基本面。
说完了设计,我们看看晶圆制造这个环节.
和设计所不同,晶圆制造就是我们更常听到的代工,更具制造业的属性,比拼的则是老三样:工艺(技术壁垒)、产能(资金壁垒)和价格(当期盈利能力)。
这三样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我们这里主要讲下大逻辑。
虽然我们上文说到,2021 年头部晶圆厂都在加大资本开支,但有能力建造 7 纳米(nm)以下的仅有两家。而在 5G/HPC 等需求下,先进制程的芯片依然不够用,所以对于这些先进制程的芯片来说,行业依然是供需错配。
另一方面,虽然这两年有大额度的资本开支,但是晶圆厂的扩产也需要时间,产能爬坡后,稳定的生产可能要等到 2023 年。
相比于代工环节,国内厂商依然是追赶的姿态,在封测环节,很多国产厂商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封测环节是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所以产能利用率十分关键。
如果当周期上行时,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重资产的封测环节容易迎来较高的利润弹性。
这也是 2020 年上半年,当市场预期半导体行业将要迎来反转时,封测环节的走势最为强势的原因。
总的来说,也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周期反转时,重资产的环节,利润弹性最大。
但封测环节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扩产周期太短,仅有半年左右,行业格局变动较大。
最后我们做下总结,2020 年上半年的疫情,加快了数字化生活的脚步,而数字化生活必然产生庞大的数据,要处理这些数据,就得依赖更为先进制程的芯片,这就构成了半导体行业最大的逻辑。
而对于研究行业来说,我们依据制造流程,把行业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设计、晶圆制造和封测。
设计更需关注下游应用层面的持续性,这决定了相关公司的走势。
对于制造环节来说,由于更像是制造业,比拼的是工艺(技术壁垒)、产能(资金壁垒)和价格(当期盈利能力)。
而封测由于是重资产的环节,一旦行业周期反转时,利润的兑现也比较可观,但由于行业扩产较快,所以格局相对不太稳定。
简单的介绍了半导体行业,我们正式进入产业链的部分。
在开始介绍半导体产业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几种主要的生产模式。
目前来看,行业主要分为四种模式,分别是 IDM、Foundry、Fabless、封测厂。
我们简单的介绍下这四种模式,前面我们提到过,半导体的制造流程主要分为设计、制造、封测这三步。
IDM,是三步均有涉及,Foundry、Fabless 以及封测厂,主要是各自覆盖其中一个环节。
我们先从设计环节讲起,这里提到的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了 Fabless 的模式。
在说设计之前,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设计,半导体产业链为什么需要设计呢?
简单来说,半导体的制造是一个把抽象化的要求,一步步具象化变成实体的过程。
所以为了完成这个从需求到实体的过程,半导体在制造之初,就得把需求(系统、逻辑、性能等)都明确下来,然后再一步步按图索骥,形成产成品。
当然具体的设计流程是要比我们刚刚说的要复杂的多,具体包括,功能验证、逻辑综合、布局布线和 Sign-Off。
简单的介绍了设计之后,我们来看下这几年来,设计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变化的。
因为欧美在这个领域也舍得砸钱。你要和人家平行竞争。
人家一年投入的资金是我们的数十倍,投入的人才是我们的数十倍,领军人物数量是我们的数十倍。
还有一点得注意的是,芯片是一个没有后发优势的领域。这个领域是你不可能通过物美价廉的优势来换取市场的,因为市场上需要的永远是最先进的芯片。而且如果一个厂商能做最先进的芯片,那也肯定能做不那么先进的,并且一定会把不先进的芯片压成白菜价来打压后来者。
其实不仅是芯片领域,所有的高科技领域都一样,不存在用价格换市场的说法,这就是硬碰硬。
其实华人群体在芯片领域非常强,说半壁江山不为过。FinFET,浸入式光刻这些曾经革命性的技术都是华人发明的。还有顶层的 EDA 工具也是有很多华人做出过很杰出的贡献。不过因为国内芯片没有搞起来,这群人全都去美国发光发热了。
谈到芯片,真是意难平。如果当初港积电能弄起来或许现在会不一样吧。以香港当时的融资能力、人才储备、对外开放程度,完全可以做一个不输于台积电的企业。
这个问题我和我表弟讨论过,他在一家研究型军工企业研究所任副职,还是歼 20 一个很小很小很小子项目的负责人。
按照他的说法,我国高精尖项目主要还是靠国家投资,但是有关部门对投资回报率要求比较高。
简单来说,国家的钱不好拿,不好花,负责投项目的领导也是有很重的连带责任的。
换言之,没有人会为了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赔上自己职业生涯和政治前途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投光刻机这个项目,有 50% 可能打水漂,有 50% 可能成功,成功了举国欢腾,失败了我自己背锅,那么我凭什么为全国人民背这口锅?全国人民帮我还房贷,养娃吗?
但是国家又要求必须投怎么办?
尽可能规避风险呗,投大型国企,投有院士主持的项目,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院士已经年老体衰,纯粹是为了骗研究经费也没事,横竖亏的不是自己的钱。
另外,目前这种领导负责制之下,领导都会选择更成熟的方案,因为出了问题领导负责啊。
除非这项技术已经在美 / 法 / 英 / 俄 / 德 / 日相关领域经过验证。
只是对我们而言是新技术。
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松了紧箍咒呢?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没听过?
真要放开紧箍咒,只能有一个结果,国家投 10 个项目 10 个亏,然后相关人等财富自由。
所以,无解。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中国的科研是以所谓国家队也就是中科院高校体系做支撑的。这套体系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惟上,二是科研收益与己关系不大。前者会使得主事者偏保守,回避风险。道理很简单,踏踏实实混日子,到老混个专家退休,是收益最大化的做法,寻求突破?投资打了水漂怎么办?谁负责?搞不好还得主事者承担全部责任,撤职是轻的,入狱不是不可能。这是一。其二,费劲心思搞出来的科研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给点奖金,产生的效益与研发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研人员当然没有什么动力。
而美日的科研是以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的研发机构,谷歌波音特斯拉在支撑美国的科研。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它有投入研发的动力,也有容忍风险的能力。研发可能会死,但不投入研发,肯定会死,会被竞争者吞掉,尸骨无存。风险承受能力因而比天朝大的多。如此,科技优势也会越来越大。而研发人员由于是企业所有,研发成果与其收益直接相关,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大的多。
这是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别看芯片产业热火朝天,可核心的光刻机对资本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为什么?其实还是两个关键问题使得资本市场对芯片制造敬而远之。
光刻机现在炙手可热,就连我奶奶都问我 “崽啊,那个电视上说的光刻机是啥玩意儿”,可如此火热的光刻机一年的市场规模仅仅在 130 亿美元左右,整体市场规模大概不到 400 台。
这样的市场规模对资本吸引力极其有限。投点钱卖菜不好吗?搞个社区团购轻轻松松市值超千亿。投白酒不好吗?茅台都两万亿了。
整个光刻机市场规模不大,但极度复杂。据说超 10 万个零部件。那这么一拆解,这市场规模就更加味同嚼蜡了。
130 亿美元分摊到 10 万个零部件,平均每个就几十万美元。
费劲巴拉投入人力物力,你产出几十万?百万?就算千万吧,资本能看得上就奇怪了。
进入这个市场的难度在哪?为什么资本和企业都望而却步?
这类产品有个共性,量小技术含量极高。通常的商业模式是新产品利润极高,暴利;较早的产品价格又极低,低的让后来者绝望,如此形成有效的市场壁垒。新来者进入通常极为难受,价格比先行者低档产品还便宜,完全是亏本赚吆喝,卖的贵肯定卖不出去。而等你好不容易熬过前期有点起色拉近与对手距离时,先行者的高端产品又变为低档产品,继续施压,他的更先进的产品继续保持领先你两三代的优势。你始终被压在水面下,无法呼吸,迟早完蛋
而且这 10 万个零部件的对手是谁?光器件对手是徕卡、佳能、哈苏以及瑞士的无数光器件公司;电机是日本电产、东芝、西门子;化学材料如光刻胶、腐蚀剂是杜邦、日本化学等等;每一样微小的零部件都有无比强大的对手,都是世界最顶级的企业。软件对手则分布在德美日英法等国家,包括但不限于 Autodesk、matlab、PTC、ANSYS 等等。
另外,要做出这些东西,还需要无数高端测试仪器。很抱歉,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在瑞士、德国、荷兰、日本、美国手中。
资本投入无数这样的小型企业,然后去和国际顶级巨头竞争?资本又不傻。
不要跟我矫情说什么资本已经热火朝天投入国内的芯片大潮中去了,去年投了多少多少亿。抱歉,我是做投资的,我很清楚。都是骗补贴的。智商正常的是不会去投的。
不要说芯片的制造。
我们谈谈显示面板的制造。
首先显示面板是 需要那种面积很大但很薄的玻璃基板的,日本旭硝子,美国康宁能造。其他供应商很少,占比极低,国内彩虹基本不行。
有了玻璃基板,开始镀 ito,显影曝光腐蚀,这些材料,基本都是日本的。
下玻璃基板工艺完成,那么就是上玻璃基板,供应商也是上面那几个。
接着上下玻璃合上前,灌注液晶,日本的,。
合上下玻璃,封胶,日本的。
至于做玻璃这些设备,基本国外的。
我们有参与的就是仿真设计阶段吧,就是华大九天。
看完这些,绝望不。基本日本美国的。
玻璃做好,就是切割,刀片有部分是国产。
后面显示 ic, 基本台湾和日本美国。 直到去年,有一些国产显示 ic 出来了,升显微, 集创北方,这个公司注意了,上市我绝对买。
ic bonding 到玻璃上, 需要 acf,异方导电粒子,全部日本的。
后面的工艺基本可以国产,就不说了。
看完上面的,是不是感到绝望!
别人都联合起来打压你,上游材料涨价和断供打压,终端销售关税,或者直接不买。
所以现在 996 也是跟老外打压有一定关系。
反正各种绝望。 但是跟 20 年前比起来,我觉得还是希望满满的。就好比五次反围剿失败,四渡赤水过长征,那时候哪里会想到真的能取得最终胜利!
在绝望中共勉。
干嘛要去碰这个花钱还挨骂的无底洞!!!
用你的钱给你盖房子不香吗?
助人为乐借给你钱不香呗?
做二房东不香吗?
加个深圳的群不香吗?
搞创新卖菜不香吗?
出租车中介不香吗?
跑腿中介不香吗?
ppt 画大饼不香吗?
借你的钱让你入伙不香吗?
传播福报真理不香吗?
真香!!!
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拿芯片行业上游中的上游——
EDA 来说
我司有很大比例的业务
从我们观察到的情况而言
传统的三大 EDA 厂商(均为海外厂商)
几乎把市场占完了
国产 EDA 应用的声音很小很小
稍微展开说一下我们看到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搞的这个东西叫**云端高性能计算**
这玩意儿在很多行业都有应用
具体到半导体企业
就是很多企业在用 EDA 应用设计 / 验证芯片时
往往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遇到硬件预算不足、算力波峰等状况
这就会导致他们公司机房里的机器不够用
在这个时候
云计算短时间内能够获取海量算力这个优势
就非常贴合企业的算力需求
而且由于云端资源可弹性使用
价格比直接购买硬件划算得多(用多少付多少,无资源闲置问题)
附几个我们给半导体企业做的 EDA 上云案例:
速石科技 fastone:EDA 云实证 Vol.7:揭秘 20000 个 VCS 任务背后的 “搬桌子” 系列故事速石科技 fastone:EDA 云实证 Vol.4:国内最大规模 OPC 上云,5000 核并行,效率提升 53 倍速石科技 fastone:EDA 云实证 Vol.1:从 30 天到 17 小时,如何让 HSPICE 仿真效率提升 42 倍?
关于 EDA 上云这个事情
在核心技术上
我们一点都不虚国外的那些竞争对手
也希望有那么一天
能够看到各大半导体企业
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
我就要用国产 XXX 上云
你们赶紧给我做优化
各位 “跨行的同行”
请务必加油!!!
码字不易,喜欢请点个赞哦~
IC 验证工程师答一波~ 个人愚见,不喜勿喷。
我觉得中国不是造不出好芯片,而是需要时间。造成如今的局面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在别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时候,我们国家没有重视,而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重视,难道是智囊团出了问题,泱泱大国没有一个人这么有前瞻性的人才?
不,是当时还有其他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亟待解决。韩国为什么能把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因为当我们解决温饱的时候,它已经在在解决如何吃好了。说到底芯片当时还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甚至都不能算个问题,百废待兴的时候,比起温饱,比起原子弹核武器,它可以靠后排一排。等缓过这口气回来发现,国外已经发展得这么厉害了,一时半会也追不上,那就慢慢追慢慢追,能买就买,贸易自由,地球村,大家都是兄弟。行业的发展,慢到你都感觉不到我们在追。设备,人才,软件,通通跟不上。在川建国同志上任之前,微电子的同学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啊哈,微电子有一天,雄起了,它行了,它可以了,它 yyds 了!而在此之前,多少微电子的学生,转了计算机。待遇跟不上,人才流失严重,一个行业眼瞅着就一天不如一天。
美国这一手,可以说给了芯片行业的响亮的耳光,它真就捏住了我们的七寸,它成了游游戏的制定者,不让你用就不让你用,它又高又大,你又矮又小,它一伸手,那只大手就能紧紧的掐住你的脖子,前面还说地球村,共存亡,大家都是兄弟,转眼表弟都谈不上。说是不幸,其实是大幸,国家、行业,痛定思痛以后,才有了芯片行业现在如日中天的场面,一个行业的发展,国家重视,待遇上去,人才涌入才有希望。
现在,我们想造芯了,想造一颗好芯了。可是,真的落后太久了,跑着也追不上。一个行业的发展,也不单单是解决光刻机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上下游配套的问题,需要时间,需要砸钱。我们当下就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很多恨国党,牧洋犬,就一直说,我们国家这个垃圾,那个垃圾,这个不好用,那个性能跟不上。即使再垃圾,有,和没有,那就根本不是一回事,自主可控才能真正硬气。也怪半导体行业发展太快,更新换代的速度,摩尔定律都要追不上了,但还是希望国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对待我们的国货,因为,那才是自己的。
我们一定能造出好芯片!!
不止中国造不出来,美国也造不出来,欧盟也不行,俄罗斯就更不可能了。
对,你没看错。芯片根本就不是仅只有一个国家造出来的!!
芯片是全球通力合作才能造出来的。
日本提供原材料,韩国运输,荷兰提供光刻机,美国设计,台湾生产。这里边唯一能替代的,估计也只有韩国和美国了。
道理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因为中国经济处在世界经济大循环当中,不可能任何东西都自己造。
你以为芯片是哪国造的?
世界通用的芯片基本都是来自于荷兰的光刻机(ASML),由美国设计(高通、英特尔),台湾生产(台积电),不止中国掌握不了芯片全部生产流程,而是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可以掌握。
不要以为美国不占 ASML、台积电的市场是因为美国人心好,想给荷兰佬台湾仔留口饭吃,而是因为美国人根本就没那技术,干不成也占领不了市场——是光刻机不需要技术还是台积电不需要技术?台积电的市值远远超过高通加英特尔的总和,你以为凭的是什么?
就算美国人真的背水一战,技术追上了,成本也是大问题。人家生产的芯片一颗卖 20 美元有的赚,你卖 120 美元还亏本,别人凭什么买你的啊?
一个需要全球合作的东西你自己干,属于出力不讨好。
你自己全生产链的成本,怎么可能比得上全球找成本最低的地方最终集合成一个产品的成本低。
现在还在纠结什么荷兰不卖光刻机什么就算设计好了台积电也不给生产,纯粹属于搞错了重点。
荷兰为什么不卖光刻机?台积电为什么不代工生产?它们不想赚钱吗?
是美国不允许它们卖,不允许它们干。
什么时候能跟美国掰手腕了,这些问题都不叫问题了。
一个半导体小兵来答一下
看到有位大佬的答案提到 现阶段大陆是在用巨大的资金来填的,每一个在合肥买房的人都在为中国半导体做贡献。突然想说一句,合肥买房,产业报国,哈哈。不仅是合肥,武汉、西安、上海、北京应该也是这样吧。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为什么买不起房子一样,就是没钱和房子太贵,我们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继续分析:
内因——企业本身
自身能力不足和买不到最先进的光刻机。目前来看,28nm 国产设备应该是没问题,主要是良率和产能。半导体太烧钱,比面板烧钱多了,大家看看京东方是投了多少个千亿才起来,资金支援不足,导致研发、生产等都跟不上。说到底,咱们要给好待遇,让半导体从业人员不要太考虑工作以外的东西,产业报国的同时能不能优惠解决买房、孩子上学的问题呢?
外因——市场生态
国外封锁这个不用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就是我们市场不给机会去生产一些差一点的产品。人们没有耐心去等国产的芯片去迭代,市场已经存在性能优越的芯片,甚至成本也低,这类企业国家要去扶持,当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
以上,谢谢。
先说结论:国外封锁 + 光刻机技术达不到 “好芯片” 的标准。
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曾在 2016 年说过三年内超过苹果,五年内超过三星的话,到了 2020 年第二季度,根据 IDC 的数据,华为以 5580 万台 20% 的占有率超过 19.5% 的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所以余承东没有吹牛,但是到了 2020 年的第四季度,华为的出货量甚至跌出了前 5,排名第 6,市场占有率也从 Q2 的 20% 跌到了 Q4 的 8%.
仅仅不到两个季度,何以至此?无他,芯片不能自给自足。
我们以汽车举例,从奔驰宝马到丰田福特,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就是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能力,所以即使日本爱信不提供变速箱、巴西不提供火花塞帽,这些困难在这些大公司手里都不难解决,但是,无论多大的一个汽车制造商,如果你不能自己生产扛硬的发动机,而是要购买别人的发动机来组装自己的车,那一旦对方不供货,你就只剩死翘翘了,这个道理能想通不?
芯片就是智能手机的心脏,就是那个发动机,所以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能把一个巨无霸公司憋到去养猪。这就是邓公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里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
1、源起
先说清楚一个基本盘面的信息:在 5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只是计划,不是决议,明确告知华为和供货商 “在本条例生效后 120 天内,晶圆厂给华为出货不受影响”。
120 天后也可能生效,也可能延期。
美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产业强国,从技术到生产,无人能敌 —- 销售额占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十大芯片企业美国占 6 家,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实力,所以美国想要制裁谁,可谓有底气。
去年的 5.16 实体清单,让华为损失了约 50% 的海外零售市场份额,不得不参与国内竞争,让诸多国内品牌遭受了不小损失。
好在去年有海思这样的实体备胎支撑市场,鸿蒙这样的止渴之梅提振信心,但今年的 5.15 制裁,是直接针对备胎海思的,所以危机严峻。
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家是台积电,主要生产 7 纳米和 5 纳米芯片,而中国大陆最先进、最大中芯国际,一直生产 28 纳米的产品,有可能 2020 年年底可以投产 14 纳米的芯片。
中芯国际造出来的芯片落后于台积电两代,而且产能很小。所以一旦台积电不得不听命于美国,华为将回到石器时代 —- 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换个类似的例子就是:你觉得十几年前的手机能和今天新推出的产品竞争吗?这可能就是 28 纳米和 5 纳米之间的差距,而华为的手机主要采用的就是 7 纳米和 5 纳米的芯片(低端机为 14 纳米的)。
2、芯片竞技场
中国高端芯片 80% 依赖进口,去年进口芯片花掉 3000 多亿美元,是不是没概念?作为一个伪军迷,我这样跟你说:这个数字的,够造 100 艘 002A 型航母了,约等于中国军费的两倍,吓人不吓人?
因为高端芯片我们完全无法子集,所以相比去年的 5.16 实体清单,今年更加升级的制裁就显得很严峻。
实体清单出来后,华为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软件来设计芯片的,但现在连使用美国的和技术设计出来的产品也需要受到美国的管制和许可。
美帝这么霸道,那咱就自己生产吧 —- 按很多 0.5 的说法,越制裁越好,制裁久了,我们自己啥都能生产出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以前卖过电脑,开过网吧,给别人攒机,就觉得全世界最神奇的事情就是:作为世界上最精密、最高科技的 CPU,居然比什么 LV 都便宜,真是不可思议。
我手上这个早已淘汰的双核阿斯龙,虽然只卖 78 块钱,但它依然可以瞬间进行千万次运算,比人类最强大脑不知道要强 N 光年。
给大家推荐英特尔的网站,关于芯片制造的很多知识我都是从这个网站看来的。
再强烈推荐它的一个 PDF 文件,介绍了一堆沙子怎样成为一个芯片,科普性很强。
http://download.intel.com/newsroom/kits/chipmaking/pdfs/Sand-to-Silicon_22nm-Version.pdf
任总曾发表视频讲话说:我们全家都是苹果产品的忠实用户…… 鸿蒙要想超越谷歌得 300 年…… 华为 20 万员工没有一句反美的话……
任总还曾经就芯片研发、生产接受科技日报的采访,他说:
发展芯片,光砸钱不行,还要砸人…… 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等,但又有多少人还在认真读书?光靠一个国家恐怕不行,虽然中国人才济济,但还是要全球寻找人才。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抱这个世界,依靠全球创新?
任总肯定不差钱儿,也愿意砸钱,但这钱砸给谁,怎么个砸法,显然任总说了不算,但任总毕竟是技术出身,对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估计比谁都清楚,而且任总对自家的技术力量乃至整个国家在芯片研发上的能力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任总才说 “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抱这个世界”,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科研工作,最终还是要看靠大批的 “科研民工” 来干活儿,怎样提高他们的待遇和职业尊严,好让他们真正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是科技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
制造芯片为啥这么难?因为它几乎集中了人类所有理工学科的智慧,它有 3000~5000 道工序,集中了材料学、数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表面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机械、自动化、软件、图像识别…… 等等等等领域最高精尖的技术和人才。
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从改开以来,创造了无数奇迹,最近几年各种 “弯道超车论”、“中国可以说不”、“美国已经衰落” 甚嚣尘上,但直到美国稍微一发力,中兴就认卯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夜郎自大,什么叫鸡血患者。
1946 年 2 月 14 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美国陆军军械部计算弹道轨迹,这台叫做 “埃尼阿克” 的计算机占地面积 150 平方米,总重量 30 吨,使用了 18000 只电子管,6000 个开关,7000 多只电阻,10000 多个电容,50 多万条电线,耗电量 140 千瓦,每秒可进行 5000 次运算。
芯片的用途,就是把这 30 吨东西,集成到指甲那么大的地方。
芯片生产的核心设备是光刻机,荷兰 ASML 公司,位于荷比边界费尔德霍芬 Veldhoven,一个 4 万多人口的小镇,该公司垄断了全球高端光刻机 90% 的市场,而 20 纳米内的光刻机,只此一家。
有一次任总参观了美国芯片生产基地,并且全程可以拍照,任总参观完的感受是:就算你把图纸给我,我们也造不出来,太先进了…… 这话我并不怀疑,作为一个军迷,我深知就算把 B-2 轰炸机的图纸全部给我们,我们也没可能复制出来它 —- 逆向仿制技术再强,也远远没有自主创新研发重要。
任总说的情况类似什么呢?大约类似给小学生一道微积分,你去算吧,只管算吧!—- 在酒瓶盖大小的面积上,制造 5、6 亿个元件,要求每个都完好无损,性能一致可靠,寿命足够长久……
我们的传统文化,强项是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唯独少了钉是钉铆是铆的严谨和务实。
传统文化最高精度的表达是剪纸和雕刻,难度再高一些是微雕,明朝人王叔远的 “核舟” 已经非常精细,但此时的瑞士,已经在制造和人类头发粗细差不多的钟表零件了,一直到前几年,我们也是才刚刚放解决圆珠笔芯的问题。
造芯片难,不只是我们连最基础的电子级多晶硅都拿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这个人才系统和生态环境(没有电子级多晶硅,相当于做饭没有食材),有了多晶硅,还得有光刻机,光刻机我们前面已经说了,钱早都交了,但是想但到手,没有美国的点头,估计还要费些周折,0.5 们,你们以为 Intel 只是造芯片的?不,Inter 不只是做出了 CPU,更培育了一个基于 CPU 开发的人才和技术系统,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曾经在腾讯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芯片不是由一群穷人发明的。因为做芯片,短期内出不了成果。甚至一辈子出不了成果。而穷人,则急着要赚钱。他们可以清贫几年,但谁也不可能清贫一辈子。
中国这一代研发者,谁不是穷孩子?谁不是有一家人要养?中国人太多,太苦,难免急功近利,难免铤而走险。但是在西方,有足够健全的科研保障制度,容许你失败,容许你试错。但在中国,如果你没有成果,注定庸庸碌碌。同时,纠错机制又不健全,对诚信也不看重,一切都是结果导向。
0.5 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早先的原子弹、如今的技术神话、军事神话和互联网神话,但事实上原子弹的制造主要依靠资源集中和机会成本,而且是不计成本,造出来就行,举个例子就是:你的原子弹是昂贵的大马士革钢刀,我的只是普通菜刀,但都能杀人,这就行了,但芯片不行,芯片是市场化的结果,是技术精益求精的产物,傻大笨粗只能去死。
所以芯片当然比原子弹难得多,芯片的比拼不是嘴头子的鸡血口号能喊出来的,它需要的是自由的思想和大脑,良好的福利保障和对知识人才的足够尊重,以及宽松的创造环境。
奉劝 0.5 们不要再误国误民,别再瞎 jb 逼逼什么 “弯道超车”—-
中国努力了 40 年,而美国,不仅拥有长达百年的积累,还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如果没
有脚踏实地的研发、投入和试错,“弯道超车” 就是一句极不负责的屁话 —- 作为一个老摩托骑手,我只知道没有扎实的功底,弯道最容易翻车。
因为芯片行业的相关技术几乎都是某些行业最顶尖接近极限的技术组成。 而我们大部分的企业更喜欢大极度讨厌精和尖,因为大了可以便宜,更容易短平快,来钱快。 而精和尖,投入成本高,市场小,没钱途。 兜兜转转半天以后,你会发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更决定于那些精和尖的,于是你不得不悲哀的承认,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们这碗水,也许会很热天天吆喝着马上要开,但如果不做到对技术的最起码的尊重的话,那 99 度水到开水的一度就可能成为天堑。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芯片。 俩原因,一没人去做技术极限追求,二市场太小。
我们更追求的是更大,更多。因为这些看得到,容易有政绩。 却很少在新闻里看到某些技术我们做到了精和尖端,很简单,因为这些看不到政绩。 简单举例吧,那些科学院里用的测量仪器,测试仪器,很多都是花欧元 日元 美元买到的吧?那些天天醉心于图片误用的院士们,在世界第二 GDP 的中国最高科学院里,用着花超大价钱从其他国家买来的仪器,脸不红麽?我其实更希望他们在水论文的时候,附注上:仪器用的瑞士的,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 软件用的美国 PS。 看看连图文误用都要用到美国软件。在追求技术科研过程中,我们的问题是科研方向和目标效益的扭曲。这么多年了,哪个行业我们听到做到极致了?在某些方面,我们的一些专家其实根本不具备 80 年代卖肉的售货员一刀下去,说几斤就是几斤的追求。
自从量化论文数量以及专利数量来衡量科研水平以后,PS 软件畅销,可就没人问一句:这些所谓的专利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些论文,有多少不是水的?我甚至都想写篇论文, 大意如下:人如果呼吸的时候,只吸 不呼,容易窒息,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这发现重要不? 有屁用麽?
二市场小。 造一块高端芯片 需要的技术,设备,分解开来看,会发现,几乎每个零件都接近技术极限。 而这种产品厂家的存活要么背靠超级大企业,要么需要全世界的需求量才能自主生存。这就是所谓市场太小。这恰恰是我国企业最不擅长的。 那类企业把某项技术推到极致,然后通过垄断来生存下来 因为其他人做不到。而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通过做大用规模效应,把产品做到足够便宜,通过低工资 996 来占领市场。 所以别看现在芯片概念炒的多火,可你让这群更喜欢 996 和玩资本的巨头来进入这么小的市场,通过极限技术来寻找效益,那你是让张飞穿针,强人所难了,之所以还有这么多资本进芯片概念。我想更多的是做几个 PPT, 骗补的多。
把全世界剩下两百多个国家单独拎出来,谁都造不了【顶尖】的芯片。
西方世界现在也是多个国家地区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多方通力合作才能造【顶尖】芯片,封锁中国就是将中国拒绝在在这个产业链外。而中国要搞自己的产业链则在【euv 光刻机】这一环节上缺一环,以至于没法生产【顶尖】芯片,就这样,我国现在还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凑合能用】的芯片,就这样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办不到的了。
中国芯片产业的问题,需要分为两个部分:
科研的部分,其实起步还是挺早的,黄昆和谢希德两位老先生在 1956 年就在北大开设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就有后来的北大微电子王阳元院士。在 1975 年,王阳元成功主持研究硅栅 N 沟道技术和中国第一块 1024 位 MOS DRAM。应该说,早期的中国芯片科研,并没有落后太多。
但是
在产业化环节,我们就完完全全被甩开了。
在那个时代,邓爷爷的改革开放都还没有开始,在落地芯片技术产业化的都是国营电子厂、无线电厂和计算机厂。这些主体的体制,执行效率,市场竞争策略,与同时期的海外对手,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在意识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芯片半导体本身是一个典型的积累性优势的工业领域,它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迭代,在前代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技术,提高产品性能,谁跑的快,就能掌握新一代技术节点的话语权,就更有可能优先掌握更新一代的技术。
我们高校的科研能力向产业化转化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到当前仍然是个难题。这使得早期的半导体科研,并没有有效的转化成产业化能力。而产业化发展的持续落后,导致科研也没有了土壤,也很快处于被动,直到 2000 年之后,才逐渐追赶起来。
导致中国芯片产业化困难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半导体产业需要一个相当宽的工业基础,比如仪器设备,高纯材料,测试封装等等。这些领域中国是有,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工业问题是不够优质,但半导体芯片需要的支撑,恰恰是精度纯度要求很高的。这种要求高,与航天等领域还不同,是需要同时兼顾成本的,因为半导体芯片是个民用市场,做出来的产品是要拼价格卖的,而不能采用不计成本的挑出一个可用的方式。
早期的计划体制,且对行业的发展规律不了解,使半导体工业并没有得到应该匹配的重视投入。在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占据领先的海外芯片企业,在自由市场经济下,对国内的芯片产业进行了长期的压制,在这个背景下,就产生了不用发展自己的半导体工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到芯片的想法。于是,半导体芯片就更加得不到投入,人才待遇相比其他行业,差出一大截,纷纷转行离去。
本来以为芯片行业就此这样了,一纸垄断禁令,让我们知道了被卡脖子的严重性,接下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芯片行业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国家主导的方式,但否定之否定,是一种进步,当前的国家认知,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同样的,在国家推动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还会还之于市场,等到那时候,中国芯片应该可以一战。
会计指导研发,这不仅仅是芯片一个产业,基本上国内的市场化高精尖产业都是这个问题。
1、因为工资的发放会减少资产和利润,因此中国的大部分研发机构在财务报表的压力下,舍得盖楼,舍得买大型设备,但不舍得发工资,最典型的就是很多研发机构,国家给拨了很高的财政资金,但是专项资金的用途严禁用于发工资。
而盖大楼以后,钱变成了固定资产留在了账上,这就能过审计。
贵州天眼,10 万年薪,没编制还要硕士,能招到人才见鬼了。
2、因为国有资产流失罪,你做实验失败了有可能被追责,所以虽然大型设备买了,但是做实验,尤其是耗材要省着用。
而我们知道,很多外国的科研其实就是暴力出奇迹 – 穷举法,把所有的都试一遍。
国内这种玩法,别说试 1000 种材料做灯泡了,试 10 次爱迪生就要被问责了。
本人从事芯片制造业
先说一个结论,其实中国不是造不出好芯片,是造不出高端芯片,而手机处理器是高端芯片的大头,中芯国际的 14nm finfet 麒麟 710A 刚刚摸到了手机处理器的尾巴,但市场上大多数需求的芯片对制程的需求其实没有那么大
分析为什么中国大陆造不出高端芯片其实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释:
(1)大陆芯片的设计及制造起步相对较晚,当三星,台积电 90 年代大量投资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起步,而芯片的制造遵循摩尔定律,是一个迭代非常快的过程,一步赶不上,步步落后,而且前面还有很多专利的保护,使的后来者几乎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当年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专利战,使中芯国际到目前为止彻底落后于台积电。
芯片的制造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不是实验室研制出来,就可以大量制造并投入使用,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制造过程需要客户的流片达到一定的良率才能真正去进行生产。而我国芯片制造市场化的行为需要国家去引领,开始阶段不计成本的去扶持产生迭代才能让芯片制造正向发展
(2)我国的芯片制造设备比较落后,自给率非常低,有的甚至是空白。由于被美国制裁,我国高端芯片的制造发展缓慢,28nm 是先进制程的分水岭,28nm 以上美国是不进行限制的,他们吃肉,只允许我们喝汤。
我国的芯片制造设备是美国制裁的其中一项,而先进设备大部分都由 APPLY Lam TEL ASML KL 等半导体美日欧设备商所管控,我国在设备的制造上处于非常大的劣势,整个 Fab 里面国产的设备很少,或者有的也只是处于 DEMO 验证阶段,这个需要时间的验证以及设备的迭代才能够做的更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大量的使用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下一代设备产品。而这些行为必须需要国家的扶持,单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国产设备的稳定性,良率以及维护都有些很大的差距。
(3)我国芯片制造材料以及耗材的落后也是我国芯片制造落后的一个原因(生化环材在我国一直是四大天坑专业),大到比如光刻胶,高纯度靶材,CMP 研磨液,高纯度特气等等,小到一个电机,一个密封件,一个阀门,一个 sensor,一个控制器,一个电源,有的在国内甚至都没有对应的厂商在做。比如 PVD 中有一个静电吸附盘,国内没有 second source 专门去做,只能是去维修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来购买。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利润小,而前期研发大,所以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4)人才的不足也导致我国芯片制造业发展缓慢。大量的人才都进入了互联网金融,而制造业的 996 却被人忽视,目前大陆制造业利润率薄,重资产,轻人力,归根到底是我国制造业整体落后,苹果赚走了整个行业绝大部分的利润,而其中一小部分留给了制造业,还得看人家脸色行事。薪水的不足导致大家都不愿意投身制造,同样是 996,是在办公室度过还是在没有日夜的轮班中度过,大家都会选择前者。
纵览现在新建的 Fab 厂,大部分是台湾工程师,我们缺了整整一代半导体的人才,而工程师的重要性却往往被极大的忽略,造成大家越来越不愿意投身制造业,24 小时 on call 的强度一般人也接受不了。
目前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正在四处扶持芯片企业,中美贸易战大环境下,中国大陆更加需要不断为自己加码,实现产业升级,华为的前车之签已经表明帝国亡我之心不死,但瓦森纳协议在大国意志面前不过是废纸一张。随着摩尔定律的减缓,我国目前的半导体行业刚好是快速进行追赶的好时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致敬每一个半导体人!
这个提问很学术啊,估计产业界的朋友不会提这个问题。芯片产业,大陆近十年进步非常快,已经在国际上处于中等生偏上了,未来十年,绝对从及格到优秀的十年,请拭目以待吧。
有些人非常努力,但是你却看不到起色,一则是这个人家底太薄了,一则是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还有就是应该检讨一下你看人的眼光和角度。
因为我国没有赶上游戏发展的东风。
没有出货量扛着带来的巨大现金流给你搞研发,巨大的产量给你推进工艺,巨大的利益促使你研发,巨大的消费者给你分担成本和风险,你 “好芯片” 是等着从天上掉下来吗?
不打游戏,你要那 888 + 有何用,拿来当暖气吗?
![](data:image/svg+xml;utf8,)
不打游戏,我要这 3070 有何用
![](data:image/svg+xml;utf8,)
不打游戏,你今天看见的所有 “高性能” 场景,九成估计都是空中楼阁的扯淡。
那些做渲染的,做模拟的,做人工智能的,写码的,那点硬件消费能力跟臭打游戏的相比算个球。。。更何况在十几年前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以上这些需求更加微不足道。
英伟达,账面营收最大的板块就是游戏,占比接近一半了,这还是真金白银的明面的营收。
游戏卡作为试验场推动的工艺技术进步,带来的品牌价值和行业地位提升更是根本难以计量。
没有游戏市场,就没有硬件需求,没有硬件需求,你谈个 P 的硬件发展。
我们不能说任何需求都能被满足,也断然不可能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绑死在游戏上。
但游戏客观上是群众对高性能个人消费者级别硬件最顶级的需求。
什么时候中国造出来的芯片足够好?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当游戏玩家们真正认真考虑使用国产硬件代替现有这些大佬们的时候。
嘛,不过完全看不见可能性就是了。
毕竟我这连 steam 都上不去了
这个问题是个坑。
首先,中国台湾也是中国的,台积电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芯片晶圆制造厂。
所以,问题应该是中国大陆为什么造不出更好的芯片?
实际上,中国大陆也有 13 纳米的量产能力,比中国大陆厉害的,有中国台湾(台积电)、韩国(三星)、美国(intel),除此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厉害。
为什么拼不过中国台湾、韩国和美国呢?
因为高端芯片本身发源于美国,原因是美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 ICT 产业的庞大需求。那时候,美国基本统治 ICT 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企业,比如苹果、戴尔、惠普、IBM、intel、超威(AMD)、摩托罗拉、仙童、德州仪器等,且大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就是美国企业发明的。
台湾省为什么能发展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呢?
第一,得益于张忠谋在美国顶尖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任多年高管的经历,以及在麻省理工学院这所全球顶级前沿科学学府读硕的经历,让张忠谋有技术发展世界领先的晶圆制造能力。
台积电的发展路线,和 intel 不一样,走的是代工路线,从而获得苹果、高通、超威等巨头的青睐。因为这些企业和 intel 是竞争关系,自然是不想将领先的芯片交给竞争对手制造。而像德仪又不愿意往半导体代工的方向发展,和张忠谋意图发展芯片代工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张忠谋回到台湾,当时大力投资 ICT 代工业的台湾政府投资帮助张忠谋成立了台积电。台积电的代工策略,获得了手机芯片制造的市场份额。
第二,得益于台积电发明浸润式光刻技术,和 ASML 一起研发出浸润式光刻机,从而大幅提升了集成电路的制造精度。
当年的 ASML 是一家频临破产的小公司,正因为配合台积电的发展研发出浸润式光刻机。随着台积电的成功,ASML 才获得光刻机市场最大的份额。
而像日本的尼康光刻机项目,不愿意配合台积电研发浸润式光刻机,使用尼康光刻机的晶圆厂日薄西山,市场被台积电蚕食。所以导致光刻机的市场份额被 ASML 蚕食,现在都奄奄一息。
第三,中国台湾,本身就是美国 ICT 产业的重要一环,大量美国 ICT 企业在美国去工业化之后,订单基本都交给台湾企业代工,台湾也因此诞生一大批代工巨头,比如富士康、纬创、华硕、宏基等企业,都是代工美国订单起家的。
因为日韩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自立的野心,有不少和美国企业正面竞争的对手,比如三星、LG、尼康、佳能、日立、索尼等企业,对美国企业威胁颇大。所以美国企业交给日韩代工有些不放心了,台湾代工业因此获得快速发展。
韩国三星半导体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这得益于从台积电挖走的梁孟松,以及韩国本身就有庞大的高端芯片需求,以及三星和韩国也舍得在高端晶圆制造大规模投资。
技术方面,三星从台积电挖走了梁孟松,三星高薪还挖了一大批台积电的人才加盟;三星也入股了 ASML,能不受限制的买到最先进的光刻机;
市场需求方面,三星手机本身就是市场占有率排名世界第一的巨头;三星存储芯片也是全球排前二的存在。正是因为三星本身需求就很大,三星半导体才有资金和动力发展晶圆制造。
韩国政府也大力支持半导体制造产业。这个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了规划。所以,韩国 ICT 产业获得韩国政府非常大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三星在晶圆方面提前布局,比中国早了 15 年以上。
中国大陆为何没有发展出和韩国并驾齐驱的产业呢?
首先,中国大陆本身发展高端晶圆没有技术条件。受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台的《瓦森纳协议》和美国技术禁运的影响,中国获得西方最领先的技术和设备,都很困难。
如果从头开始自主研发,无论是资金、市场竞争和时间,都来不及。
说句不中听的话,半导体产业本来就是基于美国科技发明发展起来的,美国掌握着这个行业的制高点,拥有大量的设计技术和专利,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
ICT 产业上游基本被美国企业或美国控制的企业(三星、台积电)所垄断。
美国将中国视为挑战者,甚至是敌人,处处设防,中国要想另起灶炉和美国竞争,从头开始,要想全面赶上美国,非常困难。
但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中国大陆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比如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市场占有率不错。中国有 14 亿人,市场需求是欧美 + 日韩之和。
政府也有规划,舍得投资,也有钱投资。
和中国台湾同宗同种,台积电很多人甚至就是从大陆跑过去的外省人。语言文化一样,只要舍得给钱,挖人有一定的优势。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光刻设备和上游关键原材料,需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集中中国顶级科研人才和资源的中科院,可以发挥作用。
华为可以发挥主导权,打造出中国式的三星半导体,也不是不可能。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国目前芯片制造可是顶尖水平,著名半导体科学家乌合麒麟已经掌握了 14nm 芯片双芯叠加媲美 7nm 芯片的新架构,成功突破摩尔定律,可谓国之栋梁之材。请大家对我国芯片的发展充满信心。
因为中国造得出的就不算好啊老哥… 而且你乎业内… 你乎业内预言汽车产业与新能源车时候翻车还不够多吗?
因为中国最聪明的人,没有在芯片行业。
有句话说得好,天才与普通人的差别,比普通人与狗的差别还要大。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而数学王子高斯的成就,比当时上百位数学家的成就都要高。
所以,至少在高科技领域,天才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不那么出色的人。
而中国最聪明的那群人,并没有在中国的芯片行业,他们大多在其他行业或者外国的芯片行业。此消彼长之下,中国芯片行业想要追上外国的发展,自然比较困难。
不是所有人都是钱学森,不能每一次都靠天才的拳拳爱国心来进行发展吧。中芯国际能够找来张汝京,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然而看看现在张汝京的结局,有些话实在不好说出口。
所以,就这样吧。
做芯片需要上百道工序,投入大,技术积累时间久,不是只有资金就能解决的
谁都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芯片尤其需要一版一版迭代才能不断修掉问题。
中国不缺人才,缺机会。
入坑太早了,人家美国人日本人也不比我们傻,一类芯片做了三十几年,不断迭代技术,不断踩坑再爬出来,凭什么我们一出场就比人家做得好?
很悲哀的是,芯片不是一个学术游戏,芯片的内核是商业,里面有各种各样下作的商业玩法。
强者就是要把所有潜在的竞争者还不强的时候都弄死。所以中国永远不会有 TI ADI ST Atmel Altera Xilinx ARM Toshiba Sony SKHynix 这些基础半导体公司,这种先发优势目前已经被市场规律放大到无解。
倒是智能机带动的一波消费电子芯片,中国积极入局,攒下来一点点家底。
这是一个工程领域,理论是一条腿,积累是一条腿。目前的硅基半导体继续主导下去,中国是不可能存在所谓 “弯道超车” 的可能性。
所以中国不是造不出好芯片,而是不需要中国造。
国内很多小团队也尝试过进入 TI ADI 控制的高性能模拟器件领域,也做出来了性能很好的产品,ADI 以前 30USD 的 ad,立马 30RMB,市场又不傻,30RMB 简直白送,方案不用改,性能更稳定更可靠,国内的团队一点办法也没有。目前也只有军工有需求,会不惜价格采购 / 定制一些做备件。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等为什么都造不好芯片?
顶级芯片这东西,需要长期巨量资金投入,而且基本情况是,最终结果也经常是:“数一数二,不三不四”————只有前几名能活的滋润,稍微排后,就死的很惨。比如:电脑 cpu,只有英特尔,AMD。手机只有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其余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来了,如果你有 2000 亿美金,需要每年投 200 亿做芯片研发,连续十年,十年之后如果不能成为世界前三,2000 亿美金可能全打水漂。(事实上三星,华为投入的都不比这个少)你愿意吗?
更何况这东西不光是有钱就行的。人才,政策,产业支持,先进设备,等等缺一不可。
近两年中国受到美国制裁,芯片问题也随之成为焦点。中国造不出芯片痛点在哪里?不是芯片设计能力不够,也不是制造工艺研发能力不足,而恰恰出在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工业制造 —- 设备和材料上面。
很多人一提芯片就说光刻机,光刻固然重要,但也只是曝光,只这一道工序怎么填可能造芯片。除了光刻机,中国在蚀刻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炉管、涂胶显影设备、湿刻 (WET) 设备、化学机械研磨设备等等各方面都难以自持。讲个笑话,华创的蚀刻机模仿 LAM 模仿到什么程度?maunal 都可以直接拿来用,parts 都一模一样。华海清科的 CMP 设备连开口位置都跟应用材料的一模一样,除了 logo 其他全抄过来的。国产制造设备在二十年内难以自给自足,光刻机要更久。至于零部件全部国产化,别想了本世纪不可能。
至于国内的 FAB 厂,S 厂作为老大哥带头压迫工程师,Y 厂不甘落后死命干厂商,也就合肥那家像点样子,台湾人在芯片制造上还是比大陆人会搞。国内的 FAB,如果美国制裁估计都撑不过半年,命脉都在美国手里。在这个行业,中国跟美国甚至日本的差距都是巨大的,不要盲目乐观,芯片之痛肯定会长期存在。希望大家少关注一点明星,给 FAB 里挥洒汗水的工程师涨涨工资吧!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学生不能忧国忧民是吧,我只能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帮老战狼喷的真起劲。
先说结论,不是现在造不出,十年后也不行,因为中国制造业看上去似乎已经没人关心了。
海思的设计水平其实已经达到美国水平,然而由于大陆没有制造能力所以美国一封锁就直接凉凉。所以中国大陆如果不解决先进制造问题,所有优秀的芯片公司都会被美国用芯片制造卡脖子,沦为和海思同样的结局。
然而现在我们看到了什么?我是一个某工科强校的硕士应届生,我来说说我看到了什么。一纸政策资本大量涌入半导体行业,芯片设计与销售公司应届生薪资暴涨,譬如圣邦微给我校毕业生最高开到了 70w 的总包。再看看芯片制造与设备公司,譬如中芯和北方华创,中芯 20w 还得倒班,北方华创也多不了多少。现在的现状就是我们真正卡脖子的问题根本没人关心。
究其原因,表面上体现为资本逐利现象,更倾向于投资盈利周期短盈利能力强的芯片设计与销售行业,导致芯片制造行业依然低薪。可是如果看过工信部关于集成电路发展的战略规划文件的就知道,其实这都是上头规定的,大力发展设计,制造排后面,光刻机更排后面。知道为啥了吧,上头根本也不指望能解决卡脖子的制造与设备问题,只想利用韭菜们的情怀来一场刺激经济的游戏罢了。咱们韭菜是懂不过上头的,能不能搞成,咱心里没数,他们心里难道没数吗?人家早就组织专家院士团队商讨过了。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都有道理。
芯片行业是目前地球上最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同时也是最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先概述一下我们目前的现状:
机器的技术上来说,很多人只知道光刻机,不知道除了光刻机,一套产线上还有很多其他非常多的机器我们也是造不出来,比如刻蚀机,镀膜机,离子注入机等等等等,更不知道的是每一种机型都涵盖了最高端的材料学,机械学,等离子体学,温控系统,压力系统等等等等。目前这些机台几乎还都是进口国外的。当然国内例如北方华创,中微,上微这些公司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差距还是很大,非常大,目前这些公司还处于抄袭国外机台的状态,但是由于核心技术,以及经验积累的原因,效果并不是太好,仅用于一些不是很高端的制程。
生产的技术上来说,(1)设计:我们的差距也是很大,主流的两种平台 ARM 和 X86,都是国外的,我们好像是没有任何一种架构的。重新制定架构,显然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比如全世界从小都是用汉语说话写文章,突然要重新自创一套语言体系。基于国外的架构去设计我们也不是设计不出来,前两年的麒麟芯片就是最好的例子,5nm 自主研发,然后就被卡脖子了。(2)产线:很多人也知道了芯片的生产及其复杂,工序繁多。所以这行业对经验的积累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像台积电他们也是在开发一套成熟的生产线的时候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我们这方面的缺失也很严重,这就造成了我们生产芯片的性能和良率不好,继而带来成本的问题,也就没有了竞争力。
说完现状,说一下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好芯片。
如果你炒过股票你就会发现在我国的体制下,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逃不离政策的向导。政策鼓励的,发展就会好,政策不鼓励的,基本死翘翘。
印象中是在 2014 年左右,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芯片行业。而在此之前其实也扶持过一波。那波是在 2000 年前后。2000 年那波扶持的力度和持续性不够大力。而且那波基本上也都是当时的落后制程。
想要把芯片做好,其实跟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那就是:
(1)持续性投入资金搞研发
(2)吸引人才
2014 年以前,我们虽然有所谓的研发,但是都是毛毛雨。不过近几年确实有很多资金投入到了这个行业。(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骗补)
2016 年以后,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薪酬终于开始了上涨。此前长达十几年薪水一直没有太大变动。比如在上海一个名牌大学研究生的起薪才 7000 左右 RMB。而这几年,已经快和程序员不分伯仲了。大量的海外人才被吸引回国。还有天价挖了不少台积电,三星,联华电子的高端技术人才。
就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做好芯片的生产机器,以及做好芯片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芯片的生产已经撞到了摩尔定律的南墙了,高端的技术发展已经趋于缓慢。假以时日,我们也能做出来好芯片。
只是希望骗补的少一点,让认真做事的人做出来成果!
市场不需要,买办很勤劳
谁说造不出的。
最特么讨厌外行瞎说
真正的答案是:还没来得及。
这世界上那么多工业产品能让你全造完了?
我们国家才建国多少年?
二十年前这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造不出盾构机?现在呢。
十年前这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手机?现在呢。
五年前这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大型客机?现在呢。
事总要一件一件办,饭总要一口一口吃,不能我刚吃了第一口红烧肉你就问我为什么不吃酸菜鱼,等我把嘴里的红烧肉咽下去开始吃酸菜鱼的时候你又问我为什么不吃毛血旺,那等我吃毛血旺的时候呢?你是不是还想问我为啥不吃羊肉串?
美国把海思给禁了,又不许中芯采购 EUV,然后问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我就 QNMD 吧!
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事业部是指设备解决方案事业群下的内存部门系统逻辑部门(包括系统级芯片、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芯片、智能卡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晶圆代工)的合称。
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年营收虽仅占三星电子总营收三成左右,但对其他部门的终端产品而言,是拉大后位竞争者距离,缩小前方领先者差距,并强化重点终端产品差异化程度的重要角色。其主要定位是为三星电子旗下信息和手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两大事业群提供生产终端产品时所需要的关键零组件,以降低终端产品关键零组件被外部公司垄断之风险;其次,也会对外销售以填满因三星电子内部销售量不足所剩余的产能。为了填充其日益扩大的产能,于 2005 年进入晶圆代工业,提供全方位的代工解决方案!
1974 年 12 月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 50% 的股份,开始涉足半导体产业!
![](data:image/svg+xml;utf8,)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首创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的公司。身为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业的创始者与领导者,台积电在提供先进的晶圆制程技术与最佳的制造效率上已建立声誉。自创立开始,台积电即持续提供给客户最先进的技术及台积电 TSMC COMPATIBLE 设计服务。台积电藉由与每个客户所建立的坚实伙伴关系,稳定地实现了强而有力的成长。全球的 IC 供货商因相信台积电独一无二的尖端制程技术、先锋设计服务、制造生产力与产品质量,将其产品交予台积电生产。台积电以 200 多种工艺制程,为 450 个客户提供服务,生产超过 8 800 种不同产品,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产品、通信产品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
1986 年飞利浦与工研院签约;
1987 年 2 月 21 日成立,开创晶圆代工模式;
![](data:image/svg+xml;utf8,)
**意法半导体**专注于传感器与功率芯片、汽车芯片和嵌入式处理解决方案;传感器与功率芯片包括 MEMS 和传感器、分立和先进模拟产品;汽车芯片囊括了所有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动力总成、安全系统、车身和信息娱乐等;嵌入式处理解决方案包括微控制器、数字消费、影像芯片、应用处理器和数字 ASIC 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很多应用领域都位列世界前茅,包括工业用半导体、打印机喷头和 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MPEG 解码器和智能卡芯片,汽车集成电路、计算机外设、无线和移动通信芯片。也是开发下一代 CMOS 技术的国际半导体开发联盟(ISDA)的合作企业之一。
1957 年 Adriano Olivetti 创立 Società Generale Semiconduttori(SGS);
1962 年 SESCO 在法国普罗旺斯成立,生产晶体管;
说实话 中国芯片领域起步市面上看各个国内公司不算晚,跟主流这几家差查不了几年,但实际上人家开始正式营业的时候,你才起步,或者说人家考上清华北大了你还在专科线徘徊呢!而且关键还有技术壁垒啊,就拿基础设施高精度的轴承 丝杠 导轨等 我们都没有打的动的,都这年代了,伺服电机 电控等 依然是人家独大!我们要用精确控制这些基础设施必须自主,你要是还是买人家的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玩法了,因为人家卖你的是人家玩剩下的,家里牛逼的都不卖!
官方话:随着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越来越发现贯彻这一战略时,重视技术积累的重要性。芯片产业发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中国 “芯” 发展不能仅靠几个领军人物力挽狂澜,而更有赖于坚强的领军团队以及背后一批中高层的技术和管理精英。
中国 “芯” 的先驱者早就深刻认识到,唯有自力更生才能突破,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试错才能让进步持久。
为什么中国至今在芯片领域没有真正的大突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解释说:“集成电路整个技术从设计到制造,到目前为止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密的设计、制造加工技术。中国人说科学叫‘攀高峰’,现在我们征服了泰山、华山、阿尔卑斯山,但集成电路是喜马拉雅山,核心芯片是珠穆朗玛峰,需要全世界最高端的技术,难度就在这儿。”
随着华为事件的持续发酵,不难发现,芯片技术已经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的智能设备都离不开它。
像手机、计算机之类的数字电器,还有一些先进电子系统都会大量使用到芯片。然而对于国内芯片领域的发展,却成为了国人担忧的问题,为什么我国现在制造不出来高端芯片呢?
我国自近代以来,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不过顶端科技还是没有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平,尤其是在电子科技这一方面,芯片就是一个很要命的东西。
以华为事件为例,目前华为所拥有的芯片设计能力可以说是全球最为顶尖的,因为能够将 5nm 芯片投入使用的,除了它就只剩下苹果公司了,华为的麒麟 9000 芯片在诞生之后,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性能之王,也能和苹果的 A14 芯片相媲美。
但是在美国的相关技术封锁之下,却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因此目前华为面临的芯片难题,同样也是国产芯片的困境。
芯片的制造过程极其复杂,概括的说,芯片制造是由芯片集成电路的设计、制作硅晶圆、对硅晶圆涂光胶、对硅晶圆光刻和蚀刻、对硅晶圆等离子注入以及硅晶圆测试和封装这几个部分组成。
事实上,我们国内已经有机构或企业能够制造芯片,但问题是我们距离真正的高端芯片还有一段距离。
我国高端芯片制造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芯片设计人才匮乏。**芯片制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制造,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涉及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产业,所以对芯片技术人员的理论要求非常高。
不仅需要数学和物理领域,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化学、材料、机械、电器等方面的高端人才,而我们芯片行业的人才培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是我国没有高端的光刻机。**在芯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离不开光刻机,因为间隙的不断缩小,就不得不需要提高光刻机的精度,作为芯片雕刻电路图案的核心设备,光刻规的精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芯片制程的精度。
但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我国在光刻机零件上一直无法实现突破。
光刻机的工作原理其实有类似于照相机冲洗照片,主要就是用曝光的手段使得一些精细图形印制在硅片上。
别看它原理比较简单,但是一台能够生产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其本身技术以及所需上零件是相当难以掌握和制造的。
简单来说,光刻机就是一种全球产业链的制造,比如当前的荷兰 ASML,它能制造光刻机靠的是全球化的产业链,整台机器 10 万有余的零配件近 9 成靠的是全球进口。
其中包括了美国的光源,德国的物镜,瑞典的轴承,法国的阀件,日本的光学器材,以及荷兰 ASML 自己拥有的核心技术,如 EUV 光刻技术等等。
光刻机作为全球技术含量最高的设备之一,目前真正具备光刻机制造能力的也就那么几个国家,其中真正能够制造出 7 纳米以上光刻机的,只有荷兰的 ASML,它们的单台光刻机的售价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而且还不是现货。
我国光刻机技术一直处于卡脖子状态无法突破,主要就是因为光刻机最关键的技术实在是太难掌握了,其研发难度堪比原子弹,目前国际上已经有 9 个国家可以制造原子弹,但是拥有高端光刻机的却只有日本和荷兰两个国家,由此可见其技术难度。
一台高端光刻机得由数万个零部件构成,而且对每一个零部件的要求都非常高,其中制造最难的应该是镜头,它的精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芯片上的电路图都是印制出来的。
如果没有精度足够高的镜头,那么可能在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会出现偏差,导致芯片没有办法使用,比如荷兰 EUV 光刻机上面所使用的镜头技术要求简直可以用极限来形容,镜头表面必须非常光滑。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无法研发出精度较高的镜头。不仅如此,高端光刻机对于其他零件的精度要求也较高。
据一位美国工程师说,为了打造光刻机上的一个零部件,他曾经反反复复打磨了近 10 年时间,由此也可以看出光刻机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面对着相对比较落后的困境,在芯片制造方面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稳健突破追赶。
关于宏德伟创科技
宏德伟创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具有 20 年电子元器件分销经验, 是电子行业著名的混合型电子元器件一级授权代理商和现货分销, 方案技术综合服务商,同时也是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数据采集点,半导体应用联盟发起单位,华强网十大优质供应商。
我司主营产品:32 位单片机 MCU、电源 IC、二三极管、传感器、肖特基等。
分销产品:ST、TI、ADI、IR、NXP 等。
一级授权代理:美国泰德半导体有限公司、昆山鼎富电子华南地区特约经销商、艾佛森传感器、中科芯 CKS、航顺 HK 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消费类电子、工业、安防、智能家居、储能电源等电子产品领域。
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体系,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一批高素质的销售服务队伍,一直坚持 “质量保证、共荣共赢、不断创新” 的经营理念,以专业精神,持续发挥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方案设计、品质、价格等一站式元器件采购服务,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点击查看更多
问题不准确。
(1)我们国家有没有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企业? 这是做好芯片的前提。
(2)我们国家是不是可以从零设计与制造芯片?这是一个芯片产业链,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长期积累的问题。
(3)我们国家是不是可以设计高精尖的芯片?设计,代工,封装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华为,国家大工程都证明我们可以设计高精尖的芯片(不一定是从零设计的),这就是好芯片。
(4)我们国家是否有通用的高精尖芯片?Intel,AMD,因伟达就是提供这类芯片,可以说我们有,但是市场范围不大。
所以所谓的好芯片上从不同角度评价的,指标不同,好坏就不同。
毛主席语录: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说一下芯片的制程工艺~
最近几年间,我们在各种产品的宣发会上都可以听到:
当他们在介绍自家产品芯片的时候:22nm、14nm、10nm 等数字在不断地跳跃。
这些数字是什么?为什么每一个数字的减少就意味着性能的突破?
这些数字其实意味着:相关芯片制程工艺的具体数值是产品性能关键的指标。
芯片的先进制程,简单来说就是把芯片从大做小,具体是指芯片晶体管栅极宽度的大小,数字越小对应晶体管密度越大, 芯片功耗越低,性能越高。
就如:骁龙 835 用上了的是 10nm 制程, 在集成了超过 30 亿个晶体管的情况下,体积比骁龙 820 还要小了 35%,整体功耗降低了 40%,性能却大涨 27%。
但要实际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从芯片的进化历史来看,芯片的研发主要遵循着摩尔定律:
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集成电路所含有的元件数量大约每年便能增加一倍。(The complexity for minimum component costs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roughly a factor of two per year)
那么,我们由中国大陆完全自主研发的可量产芯片制程可以达到多少呢?
90nm。
原因在于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光刻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由于是中国大陆技术的相关起步时间较晚,目前只能量产用于 90nm 芯片制造的光刻机。
而像行业天花板级别的 ASML 目前的技术已经是可以完成 3nm 以下芯片光刻机的制造。
又有人会说:国内早就可以实现 5nm 了。
实际上这里大部分人是混淆了光刻机和蚀刻机两个概念,虽然它们两者仅仅是一字之差,但代表意义却大不相同。
更严谨的来说:国内目前水平光刻机仍然是处于 90nm 水平,蚀刻机达到了 5nm 水平。
2018 年时中科院的 “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 通过验收,它的光刻分辨力达到 22nm,结合双重曝光技术后,未来还可用于制造 10nm 级别的芯片。但是这仅限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商用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光刻机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用于生产芯片、用于封装和用于 LED 制造。
按照光源和发展前后,依次可分为紫外光源(UV)、深紫外光源 (DUV)、极紫外光源(EUV),光源的波长影响光刻机的工艺。
光刻机可分为接触式光刻、直写式光刻、投影式光刻;
接近或接触式光刻通过无限靠近,复制掩模板上的图案。
直写式光刻是将光束聚焦为一点,通过运动工件台或镜头扫描实现任意图形加工。
投影式光刻因其高效率、无损伤的优点,是集成电路主流光刻技术。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投影式光刻想象为胶片摄影。胶片摄影是通过按下快门,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胶卷上并曝光;之后通过 “洗照片”,即将胶卷在显影液中浸泡,得到图像。
关于蚀刻机,我们就更好理解了:
狭义理解就是光刻腐蚀,先通过光刻将光刻胶进行光刻曝光处理,然后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腐蚀处理掉所需除去的部分。
首先我们要知道: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Etch,简称 ICPE)是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真空低气压下,ICP 射频电源产生的射频输出到环形耦合线圈,以一定比例的混合刻蚀气体经耦合辉光放电,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
在下电极的 RF 射频作用下,这些等离子体对基片表面进行轰击,基片图形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的化学键被打断,与刻蚀气体生成挥发性物质,以气体形式脱离基片,从真空管路被抽走。
国内的刻蚀机设备制造商经过这几年地奋起直追,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我们将时间推回到 2011 年,由于受到瓦森纳协定限制的,当时的全球半导体前 15 大设备供应商几乎都限制了相关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中国大陆。
这份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其成员国包括有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40 个成员国;
旗下的成员国在对它国提供先进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先得到《瓦森纳协定》成员国的授权,否则,相关的技术以及产品,将无法供应到其他国家。
众所周知: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在不断快速发展的产业,不仅是在软硬件的计算形态上,更是连相关生产工艺也在急速变化。
在半导体产业的历史上:
往往一个新的半导体技术应用空间被建立,旧有的技术体系就会退化为二级市场。
因此,想要突破瓦森纳体系的空气墙,就一定要抓住新技术的机遇。
依托新技术加速超车,稳扎稳打地不断贴近乃至于超越 “卡脖子 “的技术。
不光是中国大陆,为了摆脱对于相关协定及制程工艺的依赖,甚至于台积电也在 16 年公布了一项新的技术成果 CoWoS 技术。
即通过芯片的先进封装技术,在不提升芯片制程工艺的情况下,提升芯片的性能、降低产品的功耗。奇普乐芯片:台积电独吞苹果订单的关键利器——CoWoS 技术 6 赞同 · 0 评论文章又在 2022 年的今天,由于苹果 M1 Ultra 芯片的落地,又将先进封装技术推向了半导体行业的风口浪尖。
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本土企业:华为。
在去年就公布了一向芯片叠加的技术专利。
而在今年华为财报上,郭平也给出了公司对于芯片的看法:将采用多核结构,以提升芯片性能,投资三个重构,用堆叠、面积换性能,用不那么先进的工艺,让华为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从郭平的描述来看,华为已经开始着手设计的新的芯片,同样是不提升芯片制程、用面积换性能,这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台积电的硅晶圆堆叠技术。
更多的类似 UCIe 联盟的建立及相关英伟达 Grace CPU Superchip 的落地也在像我们证明:
当今,半导体行业重要转折点正在显现出来!
本次芯片制程工艺我们就先讲到这儿~
想了解更多半导体行业动态,请您持续关注我们。
奇普乐 ®️将在每周,不定时更新~
最后的最后,借用雨果的名言:
进步, 才是人应该有的现象。
愿每一位半导体从业者可以——
基与本,速攀升。
因為大陸這邊不敢給工程師錢。
台灣可是「直接發股票」。
各位就想像台灣各科學園區,「全」是按華為給工程師發錢。台灣爬坡時,「薪水」都是「零用錢」。大家賺的都是靠股票。
「分紅費用化」後,台灣的進步幅度就慢了。
因为已经把国外芯片杀得片甲不留的芯片不算芯片。只有高端市场还被国外芯片压着的才算。
给点时间吧,快了。 大家熟知的手机芯片要不是这波恶心操作 一线阵容不是都稳了吗?
和国足其实一模一样原因。
买人比自己搞青训便宜。
看了一圈又是一些自称内行的人。真的真的会让人很失望啊,网上的段子你们就可以拿来当宝啊。国内的军用芯片特种芯片并不差,差的是民用芯片,特别是高端民用芯片。为什么呢?专利上给你卡死了。芯片的东西,就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汤,然后没有了。老大手上的老大老二手上的专利最多。民用芯片不仅要考虑性能是否先进。你还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那个软件生态的问题。人人都在骂啊 X86 功耗高,指令集复杂…… 谁敢不用呢?一个西方的公司西方国家它是从软件硬件整个生态上进行垄断。市面上主要的几个民用处理器构架。我们拿到手的都是什么?都是转了两三手甚至七八手的授权。我们要做研发,就要绕开一些专利,而且有一些还是核心专利。这样的话就很难很难,不是你砸钱就能完事了。从芯片制造设备来说也是国外垄断。这种垄断不是硬件上的垄断,不是设备上的垄断,是专利上的垄断。他机器上面用的技术你就不能用,你就要研发新技术。或者是寻找类似技术的专利授权。这才是最蛋疼的地方。因为和军用不一样,军用你抄了就抄了,反正大家的军用方面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民用市场不一样,搞抄袭是行不通的,人家告都可以把你告死。现在唯一可行的玩法就是研发新技术积累专利。玩儿嘛!到一定程度,技术专利交叉授权嘛,玩儿。对付外国人的这一套,你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而专利的积累,技术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的。很多人认为,我们不掌握 14 纳米以下的芯片制成工艺。就是废物。实际上民用芯片中 80% 的芯片是是用不着这么高的制程的。很多应用范围广泛的功能比较单一的芯片。都还是十几年前设计的你用的工艺还是微米级的。这些芯片你手机上面多的是,你电视里面多的是,你空调里面也多的是,你洗衣机里面也多的是。你们为什么不睁开眼睛看看呢?有这闲工夫啊,在知乎上面瞎逼逼。吹牛逼。踏踏实实的做点事吧各位。
2019 年的问题了,2022 年来回答应该是有一些变化了。
我们在 2022 年已经能造出一些世界水平的芯片了,甚至在某些低中端领域已经是领先水平了。
由此可见,国内并不是造不出好芯片了,总体而言,进步很大。
如果大基金做得再好一些,可能我们能收获得更多。
追上下面这张图的进程,并不是一个梦想。
我是外行,还是用常识来说问题。
都知道中国芯片被美国掐了脖子,但欧盟和日本在这方面也掐着中国的脖子。我昨天说我是种土豆的,因为我对农业了解一些,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农化产业被西方掐着脖子。
湖南农科院多年前做了一个试验,就是在一季中稻生长季节里全程零用药,结果是稻谷产量只有常规种植模式产出水平的 20%。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清楚,但它至少给人一个提示:如果没有了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我们可能就吃不饱。
问题是:中国农业生产中目前应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我所知道的除了一个井冈霉素,其它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或授权生产的。
至于原因,一是国外已经有了好的产品,也非常愿意卖给中国农民使用,而且达到了无公害、甚至是绿色防治的标准,中国农化企业和研究机构即便有心研发新品,或替代品,也没有利益动力和市场需求。没有持续的经费来源、研发经验和素材积累,特别是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这个差距就不是先进和落后之间的距离,而是有和无的差距。
假如西方国家哪一天突然在这方在搞禁运,中国农化企业岂不抓瞎?相关研发机构可能也是老虎吃天的处境。当然,目前很多主流农药都获得了生产授权,有的已过了专利保护期,只是不清楚自己能不能解决生产原料问题。
中国农业不仅仅是保护了耕地,搞出了良种,就能端稳饭碗。中国磷、钾资源缺乏,农化产业科技自主水平不高,都是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只有扩大和深化改革开放,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国际经贸合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芯片行业也是同理。美国对中芯国际的制裁,就是 14nm 以上的先进制程涉及的先进技术和材料禁用禁运,而对次先进的芯片制程没有列入制裁范围。据说中国企业已经掌握了 28nm 芯片制程技术和配套材料生产技术,美国放开 14nm 以下这个空间,似乎这里面也有降准打击的用意。而终端制造商能够花钱买来的东西,装备和材料企业就要面临很大的研发投资风险,美国如果在这个维度上阻击了中国芯片制造水平的提升,自然也就巩固了芯片产业的垄断地位。
中国如果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芯片制造领域实现了全面技术突破,那美国的封锁就失去意义了。但高精尖领域的技术突破,并非下定决心和巨额投入能解决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和非市场导向的科研机制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效率低下、骗取财政支持的问题,很可能浪费了大量资金和时间而难见成效。而纯粹的商业化机制又存在被美国再次降准打击的风险。所以,唯一的可行体制和机制,就是龙头企业主导下的产学研用结合模式。
华为就是用通信产业的利润,支持起了芯片设计产业,再通过芯片产业化应用提升研发资金投入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体制和机制,既能抵抗外来降准打击的干扰,也能不断提升追赶先进的研发能力。可惜的是,华为过去没有涉足芯片制造环节,一家企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独自担当起全产业链建设使命,结果被美国接二连三的大棒打乱了步伐。
这也是我敬佩华为的原因,中国很多产业龙头都值得尊敬。国人都希望多一些华为这样的企业就好了。
国家现在对高新产业的扶持政策也非常精准有力,组织协调、大基金扶持、税收政策力度都很大。但如果不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联盟体系,单打独斗、甚至恶意竞争,难度和风险还是很大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
举个两个例子:某国企半导体厂建设,铺设特种气体管道,工人都是外包 + 派遣,且不说工资被剥了几层,他们平时工作都是工程师求着他们干事…… 他们还很乐意以自己老师傅的身份改改图纸,指挥指挥工程师……
然后你以为真的可以把事情交给他们了?他们可以大大咧咧的直接拆掉正在运行的设备上的自燃气体管路,烧掉关键设备…… 反正我是服了ㄟ (▔, ▔) ㄏ。然后过了几天他们的领队还没事人一样问我“你们的无尘包很漂亮,送给我吧……”,我…… 我们熬夜做几十上百万美元的损失修复报告,你想着的就是要个包?
然后,这些工人还有个可爱之处:喜欢试图找我们帮自己亲戚大专,中专毕业的孩子介绍工作,搞个工艺或研发岗位…… 这也让我们知道这些岗位招聘条件硕士起步的人很难接话啊……
胡说,
台湾属于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故我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同样,
华人属于中华儿女,是我们的姊妹同胞,
当今 ic 产业的竞争,与其说是东西方的竞争,不如说是两岸三地张江新竹硅谷华人之间的竞争。
表面看,我们很落后,
实际上,我们已经主宰了 ic 产业,
要有大菊观。
当然是因为龙牙王承恩乌合麒麟还有乌有之乡们没放心上,
不然 - 5nm 的芯片都出来了。
你说的好都是相对而言的,和国际最领先的制造工艺相比,国内确实差了不少,但是人家起跑线和你在一个位置吗?人家研究半导体的时候,你国在干啥呢?你要是和过去相比,那中国芯片已经好太多了
因为傻子太多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可谓是群魔乱舞
一堆追忆中国 80 年代之前电子工业发达的
一堆攻击中国 80 年代落后的
一堆针对汉芯事件含沙射影的
没说不让你们说,说话能说完整吗
那八十年代之前的半导体芯片和八十年达以后是一个级别的难度?
八九十年代不发展化工,对我们一个大国来说,化肥塑料化纤全靠进口,没衣服穿,没饭吃,改革开放又放外国企业来竞争,这种跟衣食住行相关的企业如果握在别人的手里了,发展个 j 的半导体。
韩国,台湾这些当 g 的,就没多少地方,不发展这些,等着人家转移产业时梭哈半导体是 OK 的,我们可以吗?
发展过程中是不是没有失误,当然不可能没有,又不是神仙。但是是不是因为这些失误,导致半导体行业落后了。不是,哪怕没有那些失误,半导体也是落后的。
半导体工业,和传统的工业,完全是两套体系,你可以在某些单点上不落后,但是你是在跟全世界做对比,ASML 可以用德国的镜头,美国的光源,遍布欧洲的精加工厂商和控制系统。我们只能全靠自己。现在有点可能性了。不说在八九十年代,就算到目前,我们真的有这些能力了吗?
我们现在每年的本科毕业生数量看起来多于美国了,但是我们人口是他们的多少倍,他们用这个速度积累了多少年的人才,我们才积累了多久。就算如此,我们的工业体系真的支持的起来这么多毕业生吗,培养出来的人多与对人的需求,供大于求,可以低成本的发展产业。老说我们这边的人去国外,一方面是我们人过剩,另一方面说明他们自己培养的人支持不起来产业发展,只能从外部获取。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好芯片。
因为不到时候,基础工业跟不上。塔尖需要有坚固的塔基,一步一步来。7nm 我们造不了,28nm 慢慢玩,一步一步补齐产业链上被钳制的点
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造出 “好” 芯片。
造 “好” 芯片,需要 “好” 光刻机。
一台 EUV 光刻机重达 180 吨,内部有 10 万多个零部件。
包括 3 万个机械件、200 多个传感器等,其中 90% 都依赖进口。
现在全世界只有 ASML 可以造出来,市占率 100%。
独此一家。
德国机械工艺和蔡司镜头。
美国的光源设备和激光。
瑞典的轴承和数控机台。
…….
所以,即使强大如美帝,也没能力单独造出 “好” 光刻机。
那么,买光刻机不行么?
就如台积电。
这又涉及到核心问题了。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么就能如台积电一样买光刻机。
然后造出好芯片。
浮躁,功利(看钱),顶层规划不足,底层缺乏好的 IP design engineer,有很多” 连连看 “ engineer 和 flow engineer。
PS:” 连连看 “ engineer 和 flow engineer 也很重要,但是 IP design engineer 太少了。
更多:杨工主页
上帝为了让人类达成平衡,给了一半人创新冒险的基因,也给了一半人抄袭造假的恶习,有人一直在写新历史,有人却一直在翻老黄历。
同样一堆石头,罗马人用它造宫殿,埃及人用它盖金字塔,中国人用它垒长城。同样一根木头,希腊人用它造船横行地中海畅通无阻,隋炀帝用它造了一个壳子让女人在岸上牵着走。直到现在,我们耳边还会想起相杰叔叔和文华姐姐对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好歌(奸夫的爱)。
那么,据此推导,任何物品,任何时代,从中国人手里弄出来的东西似乎都总差世界先进水平那么一个面的距离,中国人造不出好芯片,就跟中国人也懂得用木头搭个壳子浮在水上靠人拉一样,形态上,中国人是总能依样画葫芦跟得上世界主流的,不会像非洲大洋洲那些野人那样,文明人都穿绫罗绸缎了,他们还靠树叶遮下体。
最起码,想芯片外形上,别人都还是海滩上的沙子,我们好歹也能进化到能用沙子炼晶圆并且也能割出一块块芯片形状来了。这在那些小粉红眼里,虽然不完美,但也是已经很好的成就。这就跟虽然造了艘船没动力,靠光屁股的纤夫们去拉着走,但相比于把一块木板扔水里随风飘,是不是已经先进了许多?
●好衣服你有吗?
●好可乐有吗?
●好香皂有吗?
●好咖啡有吗?
●好洗发水有吗?
●好车有吗?
●好汉堡有吗?
●好玩具有吗?
哦,有……
有你为什么不买呢?
为什么买外国的呢?
你以为你只是没有芯片和光刻机吗?
好搞不清楚状况啊
因为不想搞,所以搞不出来。
人不行不要怪地不平。
这个问题下很多刺激大家的回答,多半是来套情报的。请大家不要为了赌一时之气透露商业机密和军事机密,中国的芯片正走在快速发展道上,这不需要向任何人来证明。
不要上当!不要上当!不要上当!
没事,中国起步晚,早些年还缺资金。现在中国在努力追赶,应该说现在是差距最小的时候。
因为众所周知,只有中国人造不出的才是好芯片。
这个问题,我必须要简单回答一下,从另一个方面
首先 这个标题,我不喜欢!!!
美国建国已经 200 多年,本土没有经过战争,二战靠军火发财,四处掠夺,较早上走上了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道路,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我吃肉你只能喝汤,你想吃肉就搞你,往死里面搞,苏联,日本都是例子
我们才建国 70 年,而且是一穷二白起来的,说难听点,差距就是火星到地球的距离,咱们出身连鞋都没有,人家已经穿上牛皮皮鞋了!!!
过去落后 先解决温饱 在解决就业 在解决基础民生等 东西有就行 我要凑合 价格低廉消费得起 现在已经过了那个阶段 在不断的最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的转变 这时候发现 发达国家一座大山压着 人家是经历了完整工业革命的 我们是从农业社会在跳过工业时代弯道超车!唯一的机会 超不过去还是被压榨
你没有道理让一个建国 70 年,一穷二白的国家去和一个 200 多年建国,发战争财的,走上了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道路的去这样比较
落后是没错?造不了也不奇怪,但也是暂时的!!!
因为你不知道,当你出生的时候,就有一个成年人拿着枪炮对着你,让你去干活,然后把大部份的果实都拿走,仅留饿不死的给你,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有多难!
我们 70 年(其实改革开放也就 40 年,前面那三十年基本上荒废掉了 打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还有什么什么十年)已经走完了西方 150 年的道路 在来五十年 牺牲两代人 怕什么!没什么中国人干不了干不好的 就看想不想!
我相信,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怎么不行,台湾省就很多。
即便贸易战中国台湾省高科技企业台积电也在提供芯片给华为。
现在问题是,在不依赖任何美国技术的前提下造芯片。
台积电做不到所以华为现在没有
中芯也做不到有肉也吃不到
要做到没有一点美国技术比芯片无尘车间的难度大很多。这脏水泼的润玉细无声。
现实说胜负手在盘外,有本事掐死美国人的蛋蛋,game 就 over。
现在的问题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着急用慢慢来。
华为手机重要但不紧急,再怎么说也就是消费电子产品。以华为体量,设计 cpu 做别的芯片活也有,不养闲人。
如果能够这么一逼,做到全产业链都打通。川普的历史地位应该起码比炸大使馆的克林顿强。
喊了许多年的 “中国芯”,这么多年,芯片行业还是强不起来。
怨政策的,怨资金的,怨科研的,各种埋怨。
行业外的相关人员指责了个遍,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行业太高端,国人不行!
这样的结论,真正相关行业只想骂娘——典型的推卸责任,足够无耻!
那么芯片行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
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部分。
内因一是国家资金给得太充裕了——不是给的少,而是给太多了。
当年勒紧裤腰带把 “两弹一星” 造了出来,现在都是几千万、几个亿的往里投钱。
运作资本的那些人,并不是芯片行业甚至不是科技行业的从业者。
资本运营者的思维习惯决定了,哪里获利投哪里。
打着发展芯片行业的旗号,争取国家支持高端科技的项目资金,设立好几个加了科技和芯片两字的公司。
请芯片行业的 “老明星” 坐镇,拍几张照片,给政府和大众看。
一派欣欣向荣、不断向前的假象。
转头资金就去圈地,打着开发高科技园区的旗号,做的是房地产的生意。
趁着风势,赚个盆满钵满。
一个人饿的时候,才会非常想吃东西,看到什么食物都觉得好吃。
吃饱了,再好吃的东西也提不起胃口,硬塞还会犯恶心。
芯片行业现在就混迹着一群吃饱了撑着的人——到手的资源不放,把着水源,甚至恶意弄脏水源,让上下游的行业从业者都喝不到好水。
想要进入的人,他们还会一脸慈悲地劝慰你:这里不好,我都吐了口水,你去别处吧。
自己做不好,还霸道地不允许他人进入。
在国资和国家力量面前还要搞 “圈地运动”,带坏了一个行业,影响了国家发展。
这样的人,是民族罪人。
一时半会儿大家不知道,并不代表能隐瞒一辈子。
行业内没有秘密,流动的是水,也是信息,该知道的都会知道。
为了下一代,为了未来,做点好事吧?!
叫嚣着几代积累,全部靠着作恶,民怨沸腾,行业内哀嚎遍野。
本是最高端的行业,不管是资金还是资源,全部往少数人手里集中,其他从业者几乎都是农民工。
只装了高大上的壳,只把这壳套在一部分人身上,下面全部是裸露的。
就这样的一群人,还要别人敬仰,还自觉伟大,还真以为自己就算科技界的代表了?!
看不清自己和人生的人最可怜,不管你在什么位置,也无论你通过什么途径掌握着什么样的资源。
二是外因。
芯片发展前端的美国,遥遥领先于我们,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不管我们是要迎头赶上还是弯道超车,除了自身努力,都需要冲破层层阻碍。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有友好也有龌龊。
台面上的大事只谈利益,下面,特别是民间,才谈的到友好和交流。
芯片行业现在是卡脖子的行业,是科技问题,也是国家问题,是需要集中精力冲一冲的,是肯定要发展的,所以这阻力也是客观存在的——打一架甚至上武器,都是有可能的。
偏偏有些人,立场不清。
这种关键时刻,大家都赤膊上阵,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还要结亲,还要去做走狗,营造天下和平的大好形势。
甚至为了私利,想要凭一己之力跟政府相抗衡,不过是螳臂挡车,早晚被砸得粉碎。
问题客观存在,阻力也客观存在。
芯片行业要发展,必须冲破层层阻碍,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走上前台,让蠢货,特别是愚昧、顽固不化的老年人往后撤。
让那些被遥控指挥的傀儡,跟着这些拿着遥控器的老年人,离开芯片行业。
有些应该跟着房地产行业一起倾倒的,就此倾倒吧。
做不好就让做得好的人上,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最恶心!
当然,我并不指所有老年人,很多有能力、有经验,特别是愿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年人,还是很好的。
他们可以也愿意做好后勤支援工作。
我上面说的那些吃饱了撑着的人请回家歇着,别继续出来恶心民众,没人看你们表演。
谁再哭穷,说是芯片行业资金不够、国家支援不力的,把这几年所有下拨的款项给他算算总账。
特别要计算一下流水,看看他们都把发展芯片的钱用到了哪里?
究竟有多少用于了芯片行业,有多少用到了发展房地产之类的行业上。
搞清楚弄明白他们都是怎么把芯片行业的摊子砸坏,将资金全部外用于赚钱的行业。
打着发展民生的旗号,将自己和自己一家子、甚至一村子赚成什么首富、十大富翁之类的。
整个行业不发展,整个国家卡脖子。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早就应该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全部剔除的,只是极个别人长成了毒瘤。
对于这样的人,建议做手术摘除。
不管是芯片行业不发展,还是房价过高,都决定了:没人爱戴他们,也没人拥护他们。
我至今不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尽管我高中就对这些很感兴趣且当时有了不错的基础,尽管我现在的工作开始需要懂一些量子力学,但是我依然不懂,我对这些理论的理解还依然处在科普的水平。
我自小喜欢理科,高中的时候对相对论之类的理论很感兴趣。物理课本后面的相对论之类的选修内容都背诵的滚瓜烂熟,做题的时候还喜欢用相对性原理把惯性和引力做个转化解题,虽然除了装逼以外并没有什么卵用,甚至往往会使得计算过程更复杂和晦涩难懂,但我依然乐此不疲。
我还买了时间简史,相对论之类的各种书籍,即使因为那时候不会微积分看不懂还硬看,偶尔还会缠着物理老师问东问西,即使老师因为这东西高考不考常常制止我。
但是,我依然乐此不疲。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仿佛这些神奇而又搞不懂的玩意儿才是乐趣。
当然,我也自然没有学会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时间简史也不过懵逼的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匆忙进入了高三生活,然后就是昏天暗地的刷题。
我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兴趣,也就暂时搁浅。
后来,高考结束了。我考了一个 985 边缘的分数,也毅然决然的报了跟物理相关的专业,只是。。。以我高中的见识我想当然的觉得,物理学、机械、土木、力学之类的,不就是物理嘛。
然后,我就学了力学,带着我对物理极大的热情,进去了我后来越发觉得跟我预想的物理毫不相干的力学专业。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想着以后肯定会学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只是等到大一大二的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都学完了我才清晰的知道,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在我们这个专业,是没有的。
大学有太多可以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参加社团,可以打游戏,可以手机看小说,可以出去聚餐。。。
可以的事情太多了,刚从高中出来各方面能力都不行只会应试教育的我,以及一直压抑的娱乐,让我早把早年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兴趣抛诸脑后。
后来,读了研究生
研究生时间说很忙也不至于,但终究没有大块儿的时间学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即使偶尔的娱乐时间也用来看放松的娱乐视频。
好在,这些年我国网络简直是飞速发展!
我可以从百度了解量子力学的概念,从贴吧浏览大家对量子力学的争论,从 b 站看量子力学的科普,从知乎看大家对 m 民科的嘲讽,从抖音看双缝干涉实验
根据我多年的科研素养,我很容易的判别出这些知识里面一分真,九分假。若真的想学习这些也该去看书,网上,终究不过是人云亦云乱扯罢了。
只是,我虽然知道他们大概是错的,但对的是什么?我终究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也从未有耐心仔细看他的数学推导和数学表达,又哪里真的能理解其背后的真正物理内涵。
不过,随着读研也越来越羡慕身边懂量子力学的人,因为他们基于量子力学的一种数值算法发的文章很好,而我虽然也是用的数值方法做研究,但文章质量却略差一些。
工作了以后,想要开一门新的选修课,除了基于我读研期间的方法,也还要扩展一些内容,其中便牵扯到了量子力学。
只是,以我对量子力学科普级别的了解,是肯定没有办法把这部分内容引进课堂的,因此又开始拿起相关的课本
只是哪有那么简单就能学会。
且不说入职以后各种培训,事物,会议,学生讨论,备课,写文章,这项目等等各种事情,抽不出来太多时间。
就算是抽出时间,好多年从事数值计算连微积分都已经不太熟练的我,又哪里能看懂各种泛函张量的量子力学。
重新继续学习各种数学?又哪有那些时间,最终还是只停留在科普级别的水平罢了。
所以,你问我是在哪一步走错了导致落后?我觉得没有哪一步。
我对量子力学兴趣最大的是高中,我应该那个时候多花点时间去学习量子力学嘛?那可能最后我的高考会差一大截,我也未必还能读到现在的学位。
那我大学是不是应该好好学习各种数学打好基础,然后转战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可是我那段时间还交了好多朋友,懂了好多道理,也学习了好多软件等其他技能,好多这正是我现在在用的软件。
读研的时候呢,如果我花好多时间去学习量子力学,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按时毕业,毕竟当时我的研究方向,也用不到量子力学。
在我过往的所有求学经历中,量子力学不过就是一个兴趣罢了,我应该牺牲我的本职工作去学习量子力学嘛?
回顾我的过往,我并不能找到一个时间段,可以在当时预见到日后对量子力学的需要和落后,也不能找到任何一个时间可以牺牲当时的学习时间来换取兴趣学科的学习。
所以,我今天的落后,为什么可以归咎到以前呢?
毕竟,我一直都不需要,一直都不需要,也仅仅是现在,才清晰的知道,我需要了。
这有什么原因嘛?没有,只是在我意识到确实以后会需要的时候,也真的该想办法抽时间来学习了。
芯片一整个流程有:
行为仿真
网表
时序仿真
版图
后仿真
好了这是设计部分
到了 Fab 厂
首先是单晶硅片 得切成一片片得吧 还要保证表面均匀一致性 不能有外来物参杂吧
这一步叫 衬底制备, 里面包含了切片 研磨 抛光 还有外延生长一系列工艺
然后是光刻
这一步光束就分为 EUV 电子束 X 射线 离子束
光刻还离不开光刻胶,掩模版等物料。
涂胶,曝光,显影,坚膜,刻蚀,去胶
啊,这是基本步骤啊,后面还有出厂得 TEST
到了封测厂。
DA WB
FLUX/PLASMA cleaning
MOLDING
PMC
TC
PLATING
FLASH REMOVE
PACKAGE SAWING/ SINGULATION
最后一步进入测试机,打包发给客户。
如上基本每一个单词,都可以写成一个大部头,我还没提全部得东西。
就这,你要多少年追回来???
外行就不要天天瞎想了,这里一堆人天天做实验搞研究呢。
普通从业小兵,强答一波个人的理解:
很简单,因为商用品的要求和你想的根本不一样。
我这么和你说吧,你知道一件商用品和军用品什么区别么?答案是,军用品对成本控制等级要低于商用的等级。
商用品成本和能耗要求远远高于军用,军用品需要的是超负荷性与可靠性。
所以,你即使造出来,但商业上,如果你客户数量达不到盈亏平衡点。那么,这个东西造出来也十分危险。因为,你的财务状况会因此恶化。
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商业毕竟有他的逻辑。
之前采访了我的芯片行业朋友 YN,其中谈到了对于芯片行业的一些想法。他从在美国的大厂、初创工作,再到回国加入芯片独角兽公司,带着自己职场生涯目标,他一直在芯片领域深耕。想要了解更多的芯片行业信息,可以通过下面卡片查看原文~
艾瑞克张:芯片行业(下):芯片怎么设计出来的?需要多久?中国芯片发展到底卡在哪里?8 赞同 · 0 评论文章 8 赞同 · 0 评论文章中国芯片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YN:**我觉得这个现象被很多人过度解读,中国芯片行业仅仅发展了 15 年,我们却和发展了 30 年的美国芯片行业来比较。**美国 90 年代初芯片公司就开始大范围兴起了,包括英特尔、高通等等,而在中国像华为海思这样的公司 2005 年后才开始积累芯片的经验。
**另外,我刚才也提到了芯片行业周期很长,然而在这个时代,资本更愿意流向快速回本的行业。如果资本能更早流入到高科技行业的话,芯片行业发展确实会更快一些。**这一点上不得不提华为,他们确实投入了很长时间,投入了很多钱,花费了 10 年才让海思成长了起来。芯片行业的特点就是投入高、周期长,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芯片行业来说也是个好事儿,逼着自己发展。
Q:中国芯片行业在整个芯片设计制造流程里面最卡脖子的环节是哪个?
YN:应该是制造环节。芯片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公司是台积电,虽然中国芯片公司比如中芯国际在追赶,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芯片制造涉及到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中很多高精尖的技术,而台积电有非常强的研发人才储备,大量的专业领域博士在研究新的材料,新工艺,这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有限的。
Q:中国芯片公司的机会在哪里呢?
YN:我觉得 AI 芯片是有机会的,中国和美国在这个领域起步时间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在做 AI 芯片。但是 CPU 和 GPU 领域是很难赶超的,一方面是技术和经验积累差距比较大,另一方面是生态的问题,比如你做出来一个 CPU 芯片,是需要有人花时间去适配的,CPU 领域目前已经很成熟了,让芯片下游公司去适配新的芯片很难,比如让微软抛弃英特尔去适配中芯国际的龙芯。
世俗意义上,中国至今为止社会土壤属于 “生产关系文明”,西方中世纪后社会土壤属于 “生产力文明”。为何如此结果解释很多,但只看结果的话,就是你的土壤长不出别人的果实,即使长出来也不是自发性的。当然西方也长不出中国属性的果实。芯片只是典型例子而已,又何止芯片呢。无数人说是教育体制,不尊重人才,甚至因为砸钱不够 ioi 这都不是根本原因。当你用的每个思维体系每个理论框架每个概念范畴每个公式推导每个变量定义甚至每个字符读法都源自别人时,你造不出别人的东西这结论几乎等价于一条公理。。
作为设备供应方,在 ASML 的柏林分厂(原柏林玻璃厂 Berliner Glas)洁净室工作过一周。该厂从 90 年开始为 ASML 提供部件,包括高端光刻机 EUV 和 DUV 部分所需的关键零件。2020 被 ASML 收购,整个厂有大概 1400 人。
接待我的是胶水研发组,坐满有二十几个位置吧。因为新冠,大家轮流到岗,所以只见到十来个,都是做具体研发的,其中带我的是个刚来的流体学博士。
我待的那个洁净室一角,大概 100 平,除我们的点胶设备外,手工粘合固定托盘的螺丝也在那儿。旁观了下手工粘合过程,金属设计加工、胶体选择、粘合工艺,缺一不可。这步有差,就无法做到高速旋转,液体冲压下的纳米级精度。
有人说 ASML 是组装厂,给他供应商和零件号也可以做出来。豪情可嘉,乐观主义精神可嘉。
只是光刻机这一项,就需要大量物理、光学、化学、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和坚定的烧钱的决心。或可以经济、政治手段,加快速度,但登顶后每个进步,只会更难。
产业是逐步发展的,需要各方面全面进步。不可能单个产业脱离实际搞个异军突起。
中国芯片的水平其实还略高于中国工业的平均水平。
中国军用芯片没啥问题,商用的还需要时间追赶。
谢邀,虽然我不是半导体行业的,但是因为股票半导体产业链的缘故,我对半导体还是有所了解。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中国可以制造好的芯片,只不过比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的差,有代差。中芯国际目前能排到世界前十以内。
2. 中国真正差的地方是: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差距最大的是光刻机、光刻胶。光刻机有差距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全世界第一名的 AMSL 遥遥领先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尼康和佳能,垄断了全球 80% 的市场,这个差距需要时间,它是半导体里最顶级的技术合体。当然刻蚀机也有差距,只是差距没那么大。软件方面也有差距,比如 EDA 这块,基本上被外国三大龙头垄断中国市场,中国虽然有华大九天,但是市场份额小的可怜,还需要加油。设计构架这块也是外国垄断,短期不可能赶上来。
3. 半导体制造这一块需要三种东西:钱、人才和时间。半导体制造投入是非常大的,以百亿级别来算。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强者恒强。但是中国政府支持力度很大,虽然中间浪费了不少钱,但是总归还是有进步的。至少设计这块有海思半导体、长江存储,制造这块有中芯国际(世界第五),封装这块有长电科技(世界第三)。目前中国也在攻克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这块。
对于中国半导体未来,我个人是乐观的。当然,很多人如果以只要不是第一就是失败来论的话,那么半导体确实需要时间。全世界半导体这块做的好的也就:荷兰、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中国(包括台湾)。处处都想第一,还让人家活不?
随便说说,瞎说,看一乐呵,不准。
一个大概框:
1. 造芯片,是一个全球化的东西,不是某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完成的。包括美国
2. 过去是技术禁运,不允许你接触到最先进的东西,现在还存在这个问题。
3. 芯片行业和其他科技行业是一样的,淘汰速度快,第一名通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你不能保持领先,你就被淘汰。
说过去为什么不行:
今天:
现在设计好,花些钱,找代工厂量产不是问题,7nm 贵一点,14+nm 的很便宜了,arm 授权可以买,sifive 技术可以买,IP 可以买,拼凑一下,一个团队几年就可以出产品,海思不就这样起来的。没有太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是没有生态,比如手机之类的,技术无法和苹果比拼,跟平庸,和高通争不过,因为通信技术的专利授权,除了华为在基带上可以说说话,别人没什么话语权。好像三星 mtk 也可以。过去常说,买基带技术送处理器,不就是高通的市场策略?你看在竞争下来原来的 TI,还有 nv,在主要手机相关的领域都下来了。
x86 就不用提了,intel 的最新垄断专利不让用,amd 卖给天津某公司的 ryzen 技术,受到技术阉割后才出口,凭着国人的设计能力,今天也没拿出个和 ryzen 比拼的产品。
arm 可以买的很多,华为的都是买来魔改的。全球除了 apple 还在原创设计,其他的都在用 arm 的了,三星也放弃了自研。这就是买办思维啦,也是能力问题,做不出更好的,竞争下,成本就高了,成本高就玩死自己了,还不如买现成的同档次竞争。
mips 就龙心在玩,也开始玩自己的,就是生态发展的问题,谁用你的,自己和自己竞争,自己的小生态,小公司会过的不错,有任何奢望就不切实际了。
power,不够热闹。
sifive?是个机会,没有原创团队,就得买人家的设计实现,比 arm 便宜,生态小。有原创设计,可以慢慢积累,积累这个事,如果太慢就没什么意思了,捡破烂一样,好的都是别人的。
Dram nand,这个是市场,技术,专利屏蔽。你会做了,我降价到亏损,拖死你。你不会做,我有专利不让你做。这个国内企业有突破,看发展,能否在自己的技术池继续深挖发展,引领行业需求,从市场和专利屏蔽角度,干扰别人。这些行业内企业都有国家意志,倾国家之力保护企业,不是简单的企业竞争。亏损打价格战,那是背后的国家级支持。打击直到接纳入圈子,然后再蓄力把你踢出去。这是垄断集团牟利的行业。
结论在各种壁垒限制下,人财物集中,极大的信任,极大的努力,可以。但与什么核武器不同的是,这玩意是民用市场,讲专利,要按规矩玩。核武器发展,没那个国家说专利问题,也没人申请,怕泄密,你想明白了就明白了,就有了。
另外拿出多少国家财力和人员去搞,可以,但是,你也知道,没什么压力的人,没什么动力,做不出来东西,养闲人是一个大概率的可能,只有市场动力驱使人进步,才有好产品,奈何差距很大。
ml 行业机会很多,加密计算机会很多。我们在微电子也算有一定的成绩了。
是越来越好的方向,慢慢看。
另外,我想说,应该接受我们在某些方面不领先,允许别人会我们不会。世界不是分成国内~ 国外,不是敌人就是自己,这种二元世界观有问题。
太复杂了。
芯片产业有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产业特性。
芯片产业链分为五个子链,或者说芯片产业分为五大行业。
第一,设计。
数亿的线路如何集成在一起,首先需要设计。芯片设计全球最大的公司是英国 ARM,而设计软件,美国 EDA 居于垄断地位。最近芯片产业最大的新闻是美国英伟达要从英国手里收购 ARM,届时美国在芯片产业上将更加强势垄断。华为的海思,设计能力可以达到 7 纳米。
有人问过华为的副总董明,中国为什么不收购?回答:美欧此类公司,中国永远都不会有收购机会。
第二,制造。
包括成品制作和半成品制作。半成品是晶圆,高纯度晶圆基本由日本人垄断,硅的冶炼,日本人可以冶炼到百分之九十点九后面十一个九,然后做成的晶圆是最好的。在晶圆的基础上再做芯片,大家知道这个行业台积电最大,中国的中芯国际目前是全球第五。当然只是产量全球第五,芯片等级较低,利润率也不高,因为许多专利技术不在自己手里,还受到美国严厉监管。
第三,封装测试。
将芯片压缩到一个板子上,进行合格测试。因为芯片的线路和触点太多,一个地方有万分之零点几的差错,最终结果也是相当大的差错,所以必须逐个测试。封装测试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在这个行业,中国与国际差距不大,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设备。
生产芯片的设备大家都知道,最精密的 EUV 光刻机是荷兰 ASML,其他主要是美国。生产晶圆的设备,在日本,主要是三菱、索尼等企业占优势。7 纳米工艺光刻机目前只有荷兰 ASML 能够提供,售价 1 亿美元以上,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上海微电子已经能够生产制作 28 纳米芯片的设备。
第五,辅助材料。
包括光刻胶、掩膜版、靶材、封装基板等等,这些材料目前国内仍是瓶颈。
想要造出好芯片,还是要磨时间。
因为没钱,恶性循环好多年,想要扭转,钱和时间都得先烧够
深以为看看华为就知道了,只要不吹华为就等于卖国贼。
如上图:华为信徒已经魔怔了,回的什么鬼内容?为了打击非信徒的正常人,开始扣我在污蔑华为的帽子了,估计下一步就是我卖国了。
但仔细想想,可能是华为总部罗列了一些回复,然后有专人随机挑选一条用于回复不舔为者。
哦,或者这个邪教的信徒已经迷了,把正常的一个回答或者分析,当成是 “话术”。帽子已经扣出。
我来这个问题下面提一下华为就等于我说中国造不出芯片都怪华为?
女拳也都是你们这帮人吧?(不分男女仅夸大问题只要矛盾)
我的意思就不能是 “其中之一” 的问题?
虚假宣传没得洗。
华为教派威力真大,看看那个高赞。
我越来越认可 “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可怕” 这句话了。
对华为提出合集质疑应该有利于企业发展吧?总不能华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看到有中国企业能领先西方,也是很有自豪感的,但是我永远明白,教员说的实事求是有多重要
芯片研究(或者任何科学研究),需要高投资,长积累,明计划。
投资没有,都炒房去了。
积累没有,小学生就能研究癌症基因,只能说是积累了个寄吧。
计划没有,要不是被卡脖子,你可能都不知道我们没有好芯片。
3 分钟带你了解为什么中国造不出高端芯片
所有东西归根到底就两个,人才和钱。
芯片需要的人才量非常巨大,从电子产品到汽车飞机等等,都不一样,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有多少就需要多少不同方向的人才。
第二个钱,非常非常多的钱。华为天才计划 200 个 w,交税差不多 120 个 w,这还是最顶尖的人才,去美国也差不多 30w 刀,顶尖人才这个待遇的美国可以提供的岗位数量要比国内多得多。一般这公司都是工资加股票,国内外一样,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去英特尔他至少活着,有股票早晚能套现,去你中芯国际,这个股票能不能套没有底气。这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
况且做技术突破,免不了 996 和高压,我一直认为工作是人的无奈之举,能轻松生活非得折腾一直是少部分狂热分子和少部分无奈的人
基础工业水平就不够,这是第一点,比方说你看看现在专业软件,matlab,CAD,有限元 还有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都是哪国的占主导地位。基础工业水平不足,就带来先天劣势。
第二点就是,造好芯片涉及到很多产业,美国也不能单靠自己,ASML 涉及到多少国家供应的光源,控制软件之类的别的回答都有,他们比我专业。
欠下来的,总得还
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生物,现阶段人类的某些能力机器是无法达到的,光刻机依赖的最最底层的器件都靠人手工制作、雕琢、烤制,不管中国还是欧洲美国日本都靠人工来的,人是有肌肉记忆的,电影《无双》里面,“化学反应_和_光学原理都可以度量, 但是做版讲求原始的感觉。用多大的水流, 用多热的火, 都需要根据材料随机应变”,最最底层的光学组件靠人手动烤制,雕琢,如果要做好,是需要人生成肌肉记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人愿意花成本培养这些工匠,过于依赖机器,其实哪个国家都没能力机械化。还有个原因,技术积累其实需要师傅带徒弟,几百年来手手相传不断积累。
你以为芯片落后,其实是 力学 材料 光学 机械 电子 化学 全方位落后。落后的不是理论,而是技术水平。
力学:你见过国内哪家芯片企业招聘力学工程师? intel apple 台积电都在招聘力学工程师,中国芯片还没到依靠力学优化的水平;
材料:单晶硅的纯度就不说,配套光学材料我国其实也做不好,就说神光系列的,国之重器,氙灯、钕玻璃都只是能用的水平,一是纯度不够,而是强度不够。激光材料是光学、化学、力学、机械结构的全方位的整合,现在上光所的氙灯、钕玻璃还达不到上世纪 90 年代的 NIF 水平,原理就是那样,论文教科书都有,性能就是达不到,技术需要积累(这是当年我导和钱列加、郑万国、隋展讨论的结论)。
机械:机械就不必说了,冶炼 - 锻造 - 热处理 - 精加工 - 检测 全方位落后,还是材料落后。
以后在更新吧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啊。因为积累还不够。
1964 年以前,你可以问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原子弹;1967 年以前,你可以问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氢弹;海尔海信崛起前,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电视;格力崛起前,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空调;格兰仕美的崛起前,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微波炉;往前推五年,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的家用车;华为小米 ov 崛起前,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手机;麒麟打响之前,你可以问中国为什么设计不出好的手机芯片;芝华士出名前,你可问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的功能性沙发;这种问题太多太多了。
我们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以前的历史欠帐都需要逐步弥补,逐步积累,厚积薄发。歼 20 并不是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也不是突然出来的,我从不相信什么天才的灵机一动,这样的灵机一动背后都是足够厚重的积累。
至于一些什么骗经费,办公室政治之类的回答。你们真的以为外国人都是白莲花啊。我又不是没在外企工作过。都是人,谁比谁高明多少啊?!中国现在也是文明国家好吧。
我看很多关于光刻机的回答说中国不可能靠自己一个国家做出光刻机。我却不这么看。中国人口比欧洲加美国加日本总人口还要多。我们确实不比别人聪明,不过我们也不比他们笨。如果国际围堵的外部环境没有大的改善,中国也会在未来做出自己的光刻机(也许和现有的原理和工艺有区别)。
大陆凭什么管理台积电?张忠谋嘲讽大陆:“再有钱也造不出高端芯片!人才还在娘胎里吗?” 台积电创始人泼冷水惹怒了谁?
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芯片产业在高科技产业中又是核心的存在,一度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之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芯片产业贸易网络不断进行限制。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也使得中国芯片产业对外依赖过高的问题暴露出来。
就在中国芯片被断供事情发生之后,作为中国台湾省经济 “擎天柱” 台积电老总张忠谋曾经叫嚣道:“大陆就算再有钱,也生产不出一块高端新品。”张忠谋何以如此嚣张?中国芯片产业行业的发展如今又是什么境况?
成立于 1987 年的台积电,作为全球第一家专业集体电路制造的晶圆代工厂企业,应该为国内大陆的芯片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可台积电老总曾经在采访中表示 “就算大陆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高端芯片。” 这样嚣张的言语引得大陆内国民一众愤怒,当时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更是生气怒怼道 “芯片是人造出来的,又不是神造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了台积电的合作,类似于华为高端海思麒麟芯片在内的很多芯片是难以被生产出来的。因为台积电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芯片制造厂,掌握着很多全球先进的生产工艺。
如今的台积电已经实现了 5 纳米工艺芯片的量产工作,而且在对于更加先进的三纳米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积极的研发。在台积电的视角里,它在大陆是完全没有对手的,这就是全球第一芯片代工巨头企业的实力。
但有趣的是,台积电张忠谋的言论马上就被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打脸了。王传福用实际行动向张忠谋证明了:并不是只有你能造出芯片。
正所谓 “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奔跑”,国内之前看似和睦的市场环境,可能给各大厂商温水煮青蛙的错觉。而台积电的叫嚣,也使得国内各大企业认识到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短板与不足。包括比亚迪、华为在内的很多大厂,都开始对芯片研发进行更多的努力。
比亚迪在大家看来可能只是一家汽车公司,但其实比亚迪还是一家代工厂。“人民需要什么,比亚迪就造什么”,比亚迪在进行半导体技术布局之后,42 天内完成了两次融资。之后更是在华为遭到限制时与华为海思合作,帮助华为走出了困境。
先是从富士康手上抢到了 iPad 订单,又是研发出刀片电池,让自己名声大噪。比亚迪如今市值大涨,很多人都相信比亚迪将会打造出像台积电一样的高端芯片。
除此之外,华为在与比亚迪合作的同时,还重金花费百亿购入了光刻机设备。在全世界招募专家组研发人才,一步步向着全新的制造进程迈进。
华为老总任正非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目前没有办法制造高端芯片,问题不在硬件,而是缺少高端人才。确实目前国内存在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很多中国高端尖子生什么专业火就进行什么专业学习,更不用说一些高端人才在学成之后跑到国外去了。
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也进行了相关的人才招募措施,尽量保留国内高端人才。芯片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大工程,不能急于一时,更不能在一朝一夕。很多大厂的人才都已经在中国的芯片进程中发力,希望能在无数限制中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实话来说,正如大家所见,芯片确实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虽然我们知道,芯片其实就是沙子做成的。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从一颗沙子到一颗芯片,经历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不易。
所以造芯片跟做饭一个道理,是一条相当长的产业链,从前到后都体现了这是个高度融合互通的时代,但既然今天我们没西方卡脖子了,也让我们明白了,尽管需要从挖沙子开始,我们也要去干,因为现代人不干这件事,就需要下代人去干,总得有人要干。
曾经有人总结了做芯片的四大成功要素,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那就是——砸钱、砸人、砸时间,看运气。
其次,搞芯片,还离不开大量的芯片技术人才,这也不是简单花钱就能很快 “买” 来的。
毕竟一台光刻机里面包含了数十万的零部件,而且也是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组成的,所以我们想要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实现自主研发,创新型人才显然是少不了。
可以看到前段时间有组数据出炉,我国要在 2025 年之前实行芯片自给率达到 70% 以上,但是我们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缺口高达 70 万人,甚至还没算上光刻机研发的。
所以说,这背后我们是亟需人才配置,这也是当初任正非所担忧的 “未来的高科技发展,拼的一定是人才。”
而现如今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重点培养年轻人才,物理学的青年科学家才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只有这方面的该科技人才多,我们才能尽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物理看似和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我们的孩子在上小学时也不需要,孩子们要到 8 年级才开始接触,当然学校也自然会教。
如果大伙这样想那真的就错了,想学好物理,和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就得从幼儿园开始,最迟小学也要开始进行启蒙教育,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有物理学的思维,那上了初中就不会费劲,轻松搞定物理。
自从实行新的 “3+3 高考模式” 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至少有 80% 以上的专业是我们的孩子可以填报的,否则,大多数高考志愿和你的孩子无关,那就比别的孩子少很多选择。
央视电视台的《第一时间》节目组曾经给国内家长们推荐过《这就是物理》一书,这本书适合 5 岁 - 12 岁左右的小朋友阅读,它是孩子物理启蒙最好的书籍,没有之一,也是是孩子最重要的物理启蒙老师。
《这就是物理》全套书的创作非常新颖,通过以漫画来吸引孩子们阅读注意力,书中介绍的物理科普知识,大多数和我们的生活现象有关你,幽默的物理知识和新颖的形式都能吸引到孩子,而且里面的色彩都是很丰富鲜艳的,没有我们中学物理教材中出现的难懂的物理公式和物理概念,用不同颜色来代替物理概念堪称一绝,小朋友们看了绝对不会 “头疼”。
《这就是物理》有很多的人物对话,更容易让孩子简单理解。
这本书在全球已经出售了 1000 万册,而且被美国图书馆评为 “最佳参考书”,这套书有《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这就是地理》3 套共 26 本,每本只要几元钱,少给孩子买 2 包零食或买一套玩具,买这套书的钱就有了。
与其让孩子在初中才接触物理,还不如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开始启蒙,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比英语更重要。
我们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参加高考时大多数志愿和我们无关,那就赶紧来一套《这就是物理》吧!早点给孩子进行理科启蒙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这就是物理 + 这就是化学 + 这就是地理 全套 26 册知识启蒙
京东
¥277.00
去购买
又是一堆 1450 胡说八道。搞不懂为什么国家对 1450 释放最大的善意,让他们可以免试入读大陆高校。
个人感觉是产业基础薄弱和起步晚造成的。
芯片产业链很长,中国不可能一口通吃的,所以一开始是从容易的开始做起,然后一点一点来。这导致了现在中国还跟在后面走。
芯片是个强积累行业,不管流片成功与否,总能积累一些经验,而这些经验尤为重要。中国起步晚,所以经验积累的少,肯定会走一些弯路。
另外,个人感觉。中国早些年并不注重自研,买办主义比较严重,这也耽误了研发的时机,所以现在落后。
总得来说,中国只需要一些时间就能造出题主口中 “好的芯片” 了。
这问题,你们慎重回答。
两三年之后就会被翻出来打脸。
当然你们很多人本身就是大韭菜,也不需要脸就是了
为什么现在人不喊中国人造不出来好汽车发动机,造不出来好飞机发动机,造不出圆珠笔芯?
芯片如今似乎成了中国人的一块心病,网上的讨论也很热烈,或积极的或消极的言论都有,甚至有网友在一些话题下面 “剑拔弩张”,小编最近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找了一些资料,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新中国芯片工业发展史
首先不急着分析问题,来看看我国的电子工业发展史:
中国的电子工业,在 1950 解放以后就开始起步。1956 年国家提出 “向科学进军”,国务院制定科技发展 12 年规划,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为了培养电子工业人才,教育部集中全国五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在北京大学设立半导体专业。
1958 年,上海组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及上海元件五厂、上海电子管厂、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等企业。使上海和北京,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南北两大基地。
1968 年,北京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878 厂),上海组建无线电十九厂,至 1970 年建成投产,形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 “南北两霸”。其中北京 878 厂主要生产 TTU 电路、CMOS 钟表电路及 A/D 转换电路。上海无线电 19 厂,主要生产 TTL、HTL 数字集成电路,是中国最早生产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的专业工厂。这一系列电子和半导体厂的兴建,初步搭建了中国半导体工业的 “研发 + 生产” 体系。
所以,我们不仅用举国之力搞过芯片,而且一度搞的还相当不错。然而,和其他行业技术成型后往往会稳定几十年发展的情况不同,例如飞机,燃料汽车行业,核心技术和 40 年之前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芯片行业遵循着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摩尔定律,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这种发展模式终于遇到了问题,中国旧模式主导下的芯片产业崩溃后,却没有找到新的能够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以上只是一个简短的发展概括,小编后续会写一篇完整的关于中国芯片发展历程的文章。接下来回到正题,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
一、芯片制造难度大,不是想造就能造的
我们首先得承认,芯片不可能说造就能造的,作为 21 世纪集诸多高精尖技术,外加数、理、化理论支持的一项产品,说造就能造也太没有排面了。那么一块好的芯片制作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芯片实际上是一片载有集成电路的元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功能芯片,如 CPU、通讯基站的处理芯片等; 第二类为存储芯片,比如电脑中的闪存。
而要制造一个芯片,在产业上主要分为这么几个内容。首先便是芯片的设计,就如同做一个工程需要有蓝图一样,芯片也是如此,做出的芯片想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在设计这一步就已经确定,这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电路的设计。
其次是制作,这一步也是最繁琐的,后面会详细讲到。而最后是封装,也就是把成品的芯片装好变成一个可以销售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在市面上所看到的模样,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封装,我国大多数芯片产业中所涉及的便是封装行业。
在这三大步骤中,最难的是设计,而容易的是封装。作为芯片的灵魂,没有一个好的设计,芯片根本无法成行,因此设计至关重要。
现如今我国芯片产业主要集中在制作与封装,尤其是封装最多,而在设计层面有所涉猎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即便有设计出来的芯片也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层面,而在高端芯片的设计中所占份额基本为零。
二、芯片生产投入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
遵循摩尔定律的芯片产品,成功的标准极为苛刻。芯片不仅要做出来,而且要以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做出来,不仅要做出来而且要低成本(高良品率)量产。产品出来慢了,竞争对手的更高阶产品面世,自己产品要么失去市场,要么价格大幅下降,出现亏损。产品及时研制出来了,不能量产或良品率过低,导致成本过高,同样会亏损。第一名获取丰厚利润,第二名则连生存都很难,芯片行业非常残酷。
有人说,我们可以像搞 “两弹一星” 那样动用国家资源,不怕亏损,放眼长远持续不断投入,总有一天会成功。这是不切实际的,“两弹一星”早半年晚半年无关紧要,只要研制出来了就算成功了,投入的资源也是一次性的。芯片投入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实验室成功、量产、时间这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就无法产生利润,就意味着失败。更残酷的是,在摩尔定律驱使下,失败者接下来还要站在一次比一次高的平台上与优胜者竞争。如果不能自我造血,每一轮竞赛都依赖外部投入的话,财政也好资本市场也好,都将面临一个无底洞,这与 “两弹一星” 那种一次性资源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三、缺少高端人才
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说过:“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他认为别的国家的人能造,中国人也一样能造。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还能从无到有造出原子弹,难道造芯片比造原子弹还难吗?要知道,我们之前花钱从国外买回的一些光刻机零件,有不少都是中国人研究出来的。当时很多人就觉得他这是匹夫之勇。然而,在美国一再打压下,中国只能前进,很多国人都自信能够突破。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后来则表示,中国无法制造高端芯片,问题不在硬件层面,而是缺少高端人才!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具体可看小编之前写的一篇文章,IC 先生:比光刻机更扎心的是:全球芯片专家排名名单,前六都是中国人!说明中国不是培养不出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
总体来看,中国芯片发展之路还是任重道远,芯片这一块搞不好,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小编觉得,我们还是要给国家一些时间,少一些无用的抱怨,多一些建言献策。
来源:本文内容整合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个问题问得就太主观。中芯国际好歹造出来 14 纳米芯片。
日本造出了什么好芯片?
英国造出了什么好芯片?
法国造出了什么好芯片?
德国造出了什么好芯片?
这命题太大,本来想好好写写,但是写到一半,放弃了。
好芯片怎么定义的问题就捋不清楚,还有这个 “造” 字让我很为难。
这个行业,目前来说是顶着黑暗在前行,但是前面真的有光。
运放电路国产替代型号,可 pin to pin 兼容
以下电路为瑞盟科技的产品,主要为通用、高速、高精度、低噪声运放电路。罗列部分可完全替代型号,可 pin to pin 兼容:
序号 进口电路 国产电路
1 LM321 MS321
2 LM358 MS358
3 LM324 MS324
4 LM258 MS258
5 AD8051 MS8051/S
6 AD8052 MS8052/M
7 AD8054 MS8054
8 AD8091 MS8091/S
9 AD8092 MS8092/M
10 LM7171 MS8241/M
11 AD8551 MS8551/S
12 AD8552 MS8552/M
13 AD8628 MS8628/S
14 AD8629 MS8629/M/D
15 OP07 OP07/D
16 AD8615 MS8361S
17 AD8616 MS8362/M
18 MCP6001 MS6001
19 MCP6002 MS6002/M
20 MCP6004 MS6004/S
21 MCP6031 MS6031/M
22 MCP6032 MS6032/M
23 BA3121 MS3121
我们全线代理杭州瑞盟的产品应用在工业、安防、车载、显示器、儿童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各个领域,在视频处理,传输,信号转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选型和技术支持服务。
需要资料或者样品的请联系潘小姐 18002588416(V 同号)
网址
联系人:潘小姐
手机:18002588416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珠光路 56 号 2 楼整层
华强北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 100 号深纺大厦 C 座 7F33
造芯片?搞房地产和信贷来钱不快吗?搞什么芯片
不要害怕技术水平差,解放军的文化水平当然不如北大清华的教授,组织构建到位了,四野里面的苏联,朝鲜和日本的工程师,医生,飞行员,技术人员都很多,学几天慢慢就学会了,四野的武器水平甚至超过了美械的国军。入关之后,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这些科学家都是国家建设的栋梁。
兔子当年新华社的舆论战水平再高,没有坚实的解放军入关作为后盾,秃子的中国之命运,剿匪手本,依然可以大行其道,而且有一帮子旧时代的文人给他们炒作吹嘘,中央日报发行量巨大的版面上还是他们的声音,沁园春雪毫无疑问是历史佳作,但是当年一样有上百的文人写模仿诗篇来 “反制”。然而入关之后的历史证明谁才是真正的理论水平高,文学水平高。柳亚子和郭沫若这样的民国大才都是后来共和国的伟大人物。
共产共妻,拔枪互射,匪军内讧之类的谣言,没有入关之前是大行其道的,是不断重复的,新华社无论如何辟谣都是没用的。
解放区的民族宗教工作搞得再好,也不能让达赖班禅佛爷到延安朝圣,更不可能叫他们到北京开人民大会。
当年的白毛女和秧歌的文艺水平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但是中国流行的还是上海的靡靡之音和小资产阶级电影,入关之后才有了八个样板戏,长春的伪满洲电影基地和上海的民国电影基地的人才,都变成了人民艺术家,样板戏得到的文艺资源是中国历史空前的,很多梨园世家和京剧大师都在样板戏的平台上做出了不朽的成就。、
延安确实结婚难,男女比例确实非常失调,四野没入关之前也有这个问题,这个不是因为延安没有帅哥美女,入关之后,李云龙有了田雨,赵刚有了冯楠,石光荣有了褚琴,也不是因为李云龙一下子就变帅了。
金融战的本质还是要入关,四野不入关,关内老百姓还是被迫用纸片的金圆券,变成废纸也要用,否则就是花生米送,你掌握的山东海盐花生油和东北煤炭棉花土特产再多再好,不入关,上海的投机家还是可以把你玩于鼓掌。你入关了,法币立马就是废纸,上海的金融投机家金融技术再厉害在枪杆子下也闹不起来,顶多是坐降落伞或者跑香港而已。
就是黄金和银元这样的天生货币,在上海金融战很快就败给了有棉纱煤炭支撑的人民币。民族资本家都是深明大义的,荣毅仁这样的顶级资本家从不参与投机,是公私合营的代表人物。
很多人觉得西方几百年前就开始发达,生活水平一直很高,科技积累丰厚,富裕了很久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崇洋媚外导致的印象流,而且这种错误印象在兔友之类的群体里也极其常见。
事实上西方如今的科技成果,生活水平几乎是上世纪战后 60,70 年代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含金量其实是不高的,也易于被追赶,中国这所谓几十年走过西方几百年的路本质上就是靠引进外资就轻松的达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水平接着在追赶第三次的漫漫道路上看不到希望,而第二次科技革命含金量不高的一个显著例子在于其一大成就甚至不是技术领域的,是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
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二次相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门槛大幅度提升,需要在各种基础科学比如材料学等等,无论工科,理科都有极其深厚的全面的发展,缺一个短板可能就无法在这个领域跨过瓶颈,木桶短板效应非常明显,而两个时代的科技革命含金量差距也完全等同于二战的钢铁洪流与海湾战争信息战时代的差距。
另一点后发国家能够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快车的都有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要素就是皿煮化运动导致的改善贫富差距,使得科技有足够的消费市场来支撑,韩国光州事件,4v 高雄事件,开放两禁等等都是其能登上末班车进入发达国家不可或缺的原因。
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制约这种科技发展的效率,也就是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在这种主义下,人才会源源不断的流失去发达国家或进入金融,IT, 房地产等行业赚快钱,而科技工作者甚至主导项目的领导们也单纯的只是拿概念来敛财并且拒绝为创新承担责任风险,纯粹的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要迈入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是极难的。
芯片使用量比较大,升级换代也比较快,而且先发优势极大,后面的追赶者很难超越先发者,所以中国造不出好芯片很正常,但不代表中国没能力造出好芯片。
制造芯片共有九大核心设备,氧化扩散机,薄膜沉积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CMP 抛光设备,检测设备和清洗机。这九大核心设备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至少军用和部分商用芯片不会再被卡脖子了,高端商用芯片还会被卡脖子,但也不是没有突破机会。
中国赶上第一梯队的机会就是目前物理学和材料学已经触碰到天花板了,芯片最薄是 3 纳米,低于 3 纳米,遂穿效应就会失效,电子乱窜,所以现在芯片发展基本是停滞不前,除非材料学发生革命性变革。
现在我国只要继续砸钱,芯片达到欧美水平只是时间问题,因为硅芯片极限在那里放着,欧美也不可能一直养那些人,也不会继续投入研发了,所以机会还是很大的。
目前中国的中低端芯片基本可以自给自足,高端芯片只是时间问题,除非在中国赶上第一梯队前,出现了物理学突破性革命,或者材料学重大突破,不过中国在石墨烯方面也走在第一梯队,所以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别的 fab 不清楚,你知道英特尔的一个 fab 需要多少钱吗? 大概需要 100 亿美金左右,这么大量的资金即便是国家队也没有几个能玩得起吧,
你以为只有 photo 的光刻机咱们卡脖子? 实际上 CMP CVD PVD Dry Etch Wet etch diff 基本上每个部门的机台都卡脖子,这只是生产部门的机台,还有大量的检测部门的机台,还有大量的 consumber parts 这些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占据着主导,而且形成了正反馈模式,即客户向供应商反馈机台的缺陷,供应商在下一个版本机台上加以完善,然后推出更加先进的机台
即便现在国产化开始发力,美国的公司原地踏步,估计没有个十几年时间都不可能追上,
怎么可能,呆湾不是造了很多芯片吗?呆湾难道不是中国的嘛?
这个问题我真的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国人更有资格回答。毕竟这是我专业。
芯片,或者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这玩意儿。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
这个问题虽然看着令人深思的样子,但其实根本就不专业。
把芯片换成飞机,汽车,手表,自行车…. 包包。都一样啊……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过去四十年,是人类文明进步最快的四十年,也是全球市场一体化做的做好的四十年。
根据市场基本规律,有优势的企业能够占据上风,这是基本的一加一等于二的事情。
所以,就这样啊…… 芯片这玩意儿从美国诞生,历经几十年发展,中国这边暂时还没有什么公司能够接上茬,不是最正常的事情吗?
你看华为一年营收和利润,其实没多少,也没风光几年,他只能聚焦在通信领域,做芯片制造,至少在前些年对华为是不大可能的。他只能做设计,找人合作制造。
当然,过去不代表将来。因为现在是个微妙的时期。
不管因为什么,有些事情真的是过去四十年没见过的。当然,尘埃落定之后,大家都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我的意思是,全球市场化这个大局可能要改变了。
省略道理说结论,美帝的衰落,大概率是不可阻挡的。十年之后,中国芯片就会超过美国。
当然,汽车,飞机,手表。。包包,这些不一定,不一定哈。
因为芯片是个刚需。刚需的东西,中国人很擅长搞的,跟钢铁一样。有人举大炼钢铁的例子,我觉得这是人才。他看到了本质:即使有不可思议的荒谬可笑的错误,但中国最后还是赢了。
当然,你看美国现在都玩三纳米了。玩呗。中国从 28 纳米起步。多余的产能去哪里?多余的人才去哪里?
我记得本科其实就学了两年专业课。现在如果给我年薪百万,我不介意再花两年时间去复习专业课,做一个安静的芯片工作者。
现在已经这么做的人估计很多。
中国十年内能不能造出好芯片?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因为有各种垃圾,有汉芯这种刷下限的,导致觉得比汉芯强就是成功,龙芯这种 07 年就吹赶上英特尔了,现在差距被越拉越大,现在还有脸吹赶上英特尔。理论性能 16 核打不过九代 i5,系统还没法用,就想上市骗钱,骗完国家骗股民,毫无下限
美国早在去年就已经针对华为等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芯片断供,这一招可谓是打在了我们的软肋上。
华为之所以被美国打压原因很简单,就是华为太强了,华为的 5G 技术 “全球领先”,同时具有高端研发设计能力,而美国在 5G 领域落后很多。
2013 年,中国进入 4G 时代,当时的国内各产业都陆续完成了互联网升级。
像手机移动支付、网络直播、网络购物等等,都是伴随着 4G 时代到来的。
而比 4G 还要强数倍的 5G 一旦被中国率先开发使用,无疑对中国的经济、科技等领域产生非常大的增长,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美国精准的找到了我们造不出高端芯片的弱点,实施芯片断供。
一旦没有芯片可用,包括 5G,云计算,VR,无人驾驶等领域都将无法开展建设,中国的高端技术产业必将遭受重大打击!
现在很多的电子设备想要正常运作都离不开芯片,这就像汽车中的发动机一样,芯片就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发动机。
每年的全球芯片市场产值超过 5000 亿美元,中国则是全球芯片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2004 年的时候我们只有 545 亿人民币的超值,但到了 2018 年,已经增长十几倍,达到 6532 亿人民币的规模,相当于全球增长速度的 4 倍。
中国有很多的企业也迅速进入到世界芯片企业的前列:
其中在全球的芯片设计领域,两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十。
在全球的芯片代工领域,同样有两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十。
而在全球的芯片封测领域,则有 3 家中国公司冲入前十。
乍一看好像中国的芯片企业发展的不错,但是如果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中国的芯片企业集中在设计,代工等领域。
在最关键的芯片制造领域,中国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
而备受美国打压的华为,是我国唯一拥有高端芯片自研能力的公司。
不论是手机领域的麒麟芯片,还是服务器领域的鲲鹏芯片。
包括世界第一款支持 5G 技术的商用终端基带芯片——巴龙 5000 基带芯片,都算得上是各自领域的先进水平。
目前前世界拥有 10 纳米以内芯片量产能力的只有韩国的三星和台湾省的台积电。
两家公司背后则都是美国在扶持,大部分技术和专利也都掌握在美国手里边。
而号称半导体国产之光的中芯国际,是国内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公司。
但是中芯国际也只是前不久才实现 14 纳米芯片的量产,落后先进水平两到三代。
这也造成了中国芯片需求常年需要靠进口来解决,在 2019 年我们国家芯片进口超过 3000 亿美元,在所有进口商品中排第一,第二才是石油。
我国芯片制造技术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没有用来生产芯片的先进光刻机。
有消息称,近期富士康引进了 EUV 光刻机,预计在 2021 年至 2022 年交付第一台 28nm 工艺的国产沉浸式光刻机,这是值得祝贺的消息, 但是,相较于台积电生产的 3nm 工艺制程,差距依然很大。
而光刻机的制造难度和发动机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光是制造一台光刻机所需零件就上达十万个,甚至光刻机的制造难度大于核弹!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号称芯片之母。
光刻机的制造包含了系统集成、精密运动、精密物料传输、高精度微环境控制等多项领域的顶尖技术。
可以说是所有半导体制造设备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设备,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
因此高端光刻机堪称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制造难度极大,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有能力制造。
其中荷兰的阿斯麦尔,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三家公司几乎占据全部的市场份额。
而荷兰的阿斯麦尔在光刻机领域的地位比佳能和尼康高很多,不但独占高端 EUV 光刻机市场,在整体占比的份额也是老大。
2020 年全球光刻机总销量一共是 413 台,阿斯麦尔售出 258 台,占比 62%。佳能售出 122 台,占比 30%。尼康售出 33 台,占比 8%。
价格问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阿斯麦尔 7 纳米 EUV 光刻机一台售价就达到一亿欧元,可以用来制造 7 纳米的芯片。
为什么荷兰能拥有阿斯麦尔这样在全世界一家独大的公司呢?
其实阿斯麦尔不是一般的公司,其股东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等大企业,背后站着的则是美国,就这样从芯片的原材料到成品,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
早在 2012 年三星、台积电和英特尔就共同向阿斯麦尔投资 52 亿欧元,用来支持高端 EUV 光刻机的研发。
阿斯麦尔也成为了欧洲人均科研经费排名第二的高科技公司,可见高端光刻机的研发有多烧钱。
从新中国诞生开始,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的确在很多领域赶上了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不论是保家卫国的两弹一星,第五代战机歼 20,国产航母山东舰。
还是和我们衣食住行相关的粮食,电力,交通运输等。
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其他国家奋斗上百年才能达到的成就。
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毕竟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当初面临两个关乎生存的难题。
要么牺牲人民生活水平,投入巨额资金开展基础科研。
要么暂时牺牲部分行业,集中力量提升和人民相关的支柱产业。
国家选择了后者,也因此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
其中芯片行业就是这样,在二战结束之后,在美国带头联合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成立 “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用来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出口管制。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并且在 1979 年,美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技术列入到限制清单当中,之后卖给我们的都是已经淘汰的二手生产线。
由此看来西方国家搞技术封锁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为了突破技术封锁,我们也作出了很多努力。
早在 1965 年,就已经成功研制出第一批国内的晶体管和数字电路。
并且在 1976 年,中科院计算所采用中科院 109 厂研制的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成功研制出 1000 万次运行能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
但是半导体研发实在太烧钱了,因此整个 80 年代在国家缩减投入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新的进展,也因此我们采用了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的策略。
当年没有钱去投入研发,如果再不用美国的芯片,我们将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处于落后。
我们用芯片市场的代价,换取了宝贵的时间,但我们拥有了世界顶级的计算力基础设施——云计算。
还好我们在云计算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才顶住了美国云计算公司的进攻,守住了自己的市场。
但是云计算的根基说到底还是芯片,我们想要继续发展互联网产业,芯片一定是最重要的基础。
但是我们如今即使有钱了,光刻机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早在 1996 年 7 月,在美国的操纵之下,以西方国家为主的 33 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其中包含两份控制清单:
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包括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 9 大类;
另一份是军品清单,包括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 22 类。
中国一直在被禁运国家的名单当中,并且在前年,该协议的禁运清单又增加了计算光刻软件和大硅片切磨抛技术。
于是像台积电这家公司,想买多少光刻机都可以。
而我们的中芯国际早就订了一台 7 纳米的光刻机,但是直到现在连荷兰的出口许可证都没有拿到。
即使华为拥有顶尖的芯片设计研发能力,但没有高端光刻机,依然造不出高端芯片。
2020 年 8 月 7 日,华为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的演讲中说,因为受到管制影响,华为的麒麟 9000 芯片,或将是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的最后一代。
由此可见,接下来我们可能会面临没有高端芯片可用的几年阵痛时期。
但是我们不能投降,前车之鉴的教训历历在目,上一个在半导体领域投降的是日本,当年在和美国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之后,日本的半导体行业至今仍然一蹶不振!
在国家兴衰面前,任何让步都不能有!
想要在芯片领域实现崛起,离不开华为这样坚持自主研发的科技企业。
正是他们的迎难而上,才撑起了我们国家的脊梁!
那是要多年开发出来的,不是哪天谁想做就能做出来的。过去一直没有人去做,都想买。也就只有华为想着做了。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的航空发动机?
造肯定是能造,但是你要造成世界顶尖,别人都发展了几十年了,哪能让你十几年就追上?
大多数都在讲外因,我来讲讲内因。
内因就是私有化。因为私有化,所以资本一旦认为不值得投入,就没了。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常见的各种 i/o 芯片,门槛不高走量极多,因为结构简单,不必使用最前沿的半导体工艺就能达到良好的电气性能和功耗,所以欧美台韩日没有封锁,所以我们的资本家们也就明智的绕过了这个坎,买现成的不好么。需知,这些简单的芯片正是整个芯片行业的基础,你连这个都不投,基础的储备都没有,一个个眼高手低能办成什么。ibm,intel 也是做三极管出身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国产晶圆厂的产能都拿去做存储芯片了,无它,简单,重复率高,成本低嘛。28nm 放在十年前,人家拿来做什么呢?nvidia 和台积电做出了 gk104,gk110,甚至 gm200,gm204 这些放在今天仍然能打的东西。intel 的 sandy bridge 还是 32nm 呢,放今天不能用吗?
所以中国芯片,到了今天也不过是个口号,政府就知道砸现金,tm 每年办公设备采购花了多少钱没点数?你鼓励国产去做定制化芯片办公真不够用吗,从硬到软,从一颗简单的 lan,codec 芯片到 ich 到 cpu,gpu,ram,nand,全部鼓励自己做不香吗?别说没市场,只要下得了决心,仅仅政府采购一条就足够养活芯片产业前期。
你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带节奏
我国有很多自主的芯片,虽然制程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实用,也许你用不上,也许你用上了不知道。例如家电控制芯片,显示控制芯片,很多工业控制芯片,太多了。
我国现在只是有些高端的芯片,由于受限于制裁,做出来的芯片性能和功耗比太高而已,比著名的大厂落后三四代。
因为哪怕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可以独自完成的,中国设计能力追赶上来了,制造能力只有靠时间和金钱来追赶,毕竟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技术封锁,我们被逼着去完全一件本可以不用独立完成的事,中国很多事都这样,这个问题下有些人的答案挺恶臭的,黑就完事儿了,就像前几年黑中国航天一个套路,结果是天宫照样飞。
人事权和财务权一定不能下放给中层,同时给基层基本保障和流动性(群众路线)
除了底子薄、起步晚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问题,国内有规则,但是可以不遵守,出现纠纷,裁判也往往不公正,这就导致了创新的环境被破坏,没有人愿意持续的投入创新,前几年电动汽车行业几百家造车企业,绝大多少都不是真的在造车,而是为了骗补,撸了一波快钱,最后基本都死光了。所谓 “南山必胜客”,就是说 TX 在深圳南山区的案子基本都是腾讯打赢了,现在都是当笑话来说,等到自己的产品被抄袭,就知道其中的苦涩了。
芯片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如果这个行业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就没有人愿意创新。近期因为疫情、奸商炒货和中美关系等多种原因,芯片行业一片混乱,个别芯片现货已经上涨近百倍,某型号的 STM32 单片机,以前 10 元,现在报价要 800 多,简直就是抢钱。某些国内的厂家,上门推销自家芯片的时候,直接说自家芯片和某国外芯片是一模一样的,程序都不用重新编译,直接用原来的 hex 文件就可以跑起来。
从短期来看,这种赤裸裸的抄袭可以缓解目前的危机,但是长期来看,国内那些真正自主创新的企业就是被严重打击了。这个道理和对非洲国家援助大米一样,很多时候因为国际援助,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大米涌入非洲,导致非洲本地的大米产业被严重挤压,渐渐的本低就没有人愿意种植大米了,一旦国际援助减少,就会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拿近期使用的两颗芯片举例,因为某些行业芯片国产化的需要,我们准备将一直使用的 Ti 的 AM335 方案,换成国产的全志 A40I 的方案,抛开稳定新等方面因素,单从处理速度上 A40I 高出 AM335X 不少,但真正用起来不是那么回事了,下图可以看到,同样是数据手册,AM335X 写了 4161 页,基本上你想知道的信息都可以查到,而 A40I 的数据手册只有 107 页。
可以这样理解这个事情,国内的厂家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设计的芯片是怎么回事,所以没什么可写,或者是他不想说的太清楚,怕露出破绽或者被抄袭。总的来说国产芯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度层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造得出啊。我拿中国制造的
i9 11900K 拿了世界第一呢
东京奥运前夕,英特尔举办的世界电子竞技赛事,值得期待的有哪些?
芯片业靠的是技术积累,中国起步太晚,好比两个孩子,人家都已经大学本科了,你还在念初中,你的知识积累不如人家,而且,人家本科生还在靠积累打压你!当然中国人不是比美国人笨的,同一起跑线,还不一定鹿死谁手呢,没别的办法了,艰苦奋斗脚踏实地
因为磨芯片的人没有被处罚。
就拿 2000 年左右的时候来说,这个时间点是中国大陆发展芯片的好时机,与台湾、韩国、美国是能拉近距离或同步发展的时期。
然而这时候的中国大陆选择了 “自主研发” 相背离的道路,这条路便是“买办”。
当年选择了这条路的影响,深远持久地影响到了今天,虽说现在开始重视 “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但几十年的差距不是说消除就消除的,加上美帝的科技封杀,可谓是难上加难。
台湾,这个小小的地方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无法忽视的地方,在多年的半导体产业深耕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设备、硅晶圆到 IP 设计服务、IC 设计、制造、封测,甚至品牌厂、通路商等的上中下游相辅相成的产业链。
反观大陆,能够设计出优秀的芯片的公司就没几家,自然就不用说制造出好芯片了,然而现实情况是连芯片设计也受制于人。
我们不说中国能造出多好的 AI 芯片,CPU 之类的。
就连比较基本的电源管理 IC、驱动 IC 都不一定造得好。
就拿台湾远翔的 FP5207 来说,中国大陆配置差不多的,质量没他好,技术没他硬,团队没他专业,接下来就看看这颗来此台湾知名品牌的芯片 FP5207,看完你就知道这其中的差距。
FP5207 是一顆非同步电流模式(CC 模式)DC-DC 升压转换器,通过 EXT Pin 控制外部 NMOS,输入低启动电压 2.5V 与电压工作范围 5V~24V,单节锂电池 3V~4.2V 应用,将 Vout 接到 HVDD Pin,精准反馈电压 1.2V,内置软启动时间,外部可编程工作频率,可编程电感器峰值电流限制将电阻从 CS Pin 连接到 GND。
封装:SOP-8(EP)
应用:蓝牙音响,快充,电子烟,大功率应急电源便携式产品等
![](data:image/svg+xml;utf8,)
特征:
1. 输入电压 5V~24V
2. 启动电压 2.8V
3. 反馈电压 1.2V±2%
4. 关机静态功耗:小于 3μA
5. 可调工作频率:100KHz~1MHz
6. 欠压保护,过温保护
7. 可调过流保护(OCP)
都想当官,都想搞钱,都想考公
芯片又不像打乒乓球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足球还要 11 个人配合呢,芯片应该要更多人吧
急功近利呗!
从一窝蜂地考计算机、上培训班做程序员,到一窝蜂地搞半导体,个个五毛自称厉害了,强大了,本土替代了!现在一窝蜂地考研考电子、半导体,在国内只要一窝蜂去干啥学啥,八成是一地鸡毛。华为咋样了?自主 CPU 咋样了?国内芯片公司咋样了?(别看我这么说,我是坚定的国产芯片支持者,CPU 主板用兆芯、内存用光威紫光、硬盘用致钛,爱国要从小民的行动做起)
半导体这行其实很看经验的,没有经验的行内人懒得理你,行内人没有一个不是外资背景的,没有外资背景的就被行内人歧视。你们继续嗨,一群自干五,可惜了,呵呵!
哦,对了,急功近利是刻在基因里的。
说到底还是太穷,但是穷不可怕,就怕志穷。志穷,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别人也是走了好几十年的路~ 凭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就觉得我们几年时间追上?
这就像之前我看到的一句话,别人富二代也是上一辈人几十年的奋斗努力积攒,凭什么输给十年寒窗的你?
下面这张图偷别人的,不会有人看不懂吧?
总结就一个字:钱
你就是掰碎了揉细了,也就那点钱,妄想和比你多几十倍资金的人比谁能做出同样的东西?
当全世界都觉得中国了不起的时候,我们自己不要看不起我们自己的祖国!
至于芯片,或者说是半导体产业,我们国家真的不能说是落后,甚至我们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全产业链完全自主的国家,全世界唯一一个啊!
半导体产业分为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四个领域,我们在四个领域都是有布局的。首先原材料,不管是硅片,光刻胶,特种气体等等各种子系统我们基本都在跟进。前两年日韩闹矛盾,日本限制三种材料出口韩国,以韩国的半导体制造能力都被拿住了命门,三星也是无可奈何的。
设备,这个是我们最大的短版,尤其是光刻机。目前,全世界能够制造光刻机的国家基本就只有荷兰和日本,荷兰的阿斯麦不用说了,那是集全世界之力打造的高端光刻机,阿斯麦只是组装厂罢了。至于日本,不管佳能还是尼康,制造的光刻机主要是用于显示面板或者中低端芯片制造使用,高端光刻机或者说 EUV 只有阿斯麦一家可以制造。至于我们,上海微电子一直在致力于光刻机的研制,近期应该可以突破 28 纳米光刻机的研制,但要实现 EUV,恐怕还需要十年八年吧。
设计,分为软件和设计。软件一直是美国的强项,不过我们国产软件也一直在不断完善,据说华为也开始与软件企业合作,这个实现完全自主应该会比较快,两三年我看够了。至于设计,华为海思一直是第一梯队的,海思的芯片设计能力是和苹果,三星,高通可以掰手腕的。
制造,芯片制造三巨头也拉开了距离,英特尔被台积电和三星甩在了身后,三星也是勉强跟在台积电身后,可以说台积电一家独大。但是,我们的中芯国际发展也很快,虽然高端芯片由于设备和工艺的原因还落后一代半,随着美帝的制裁,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但是中低端芯片我们完全可以自主生产,而且这个市场需求更加巨大,今年的汽车产业缺芯就是最好的例子。
半导体的其他领域,显示面板我们的京东方是第一梯队;存储芯片,紫光和长江经过了这么多年,应该很快就会进入收获季;CIS,韦尔股份也在第一梯队;其他还有闻泰科技,长电科技等等,我们有大量的半导体相关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同时,我们的国家半导体专项基金也在不断的扶持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产业,相信我们的半导体产业未来是光明的!
另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同时研发资金投入快速增加,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超过美国也是必然的了,特别是在现在大国竞争的形势下,美帝把半导体作为科技竞争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我们更加会重视半导体领域的投入,中国一定会成为半导体强国的。
因为没必要动用国家力量。当年造原子弹什么阵仗?造 20 系列什么阵仗?造航母什么阵仗?
原子弹在爆炸前就连美国间谍都不知道他的存在,J20 首飞前还有个退休老头说他是 J10 改。航母要不是太大没法保密,你甚至都不知道它在建造。这才是国之重器的待遇,国家亲自下场,从业人员不可能查的到名字。
现在造芯片又是什么阵仗?比的上前者么?19 世纪带嘤帝国不需要会造瓷器和茶叶,只需要会造大舰巨炮就完事了。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因为军用芯片中国能造好,商用芯片交给全球市场就完事了。
你说人家不卖怎么办?只能说明航母,J20,东风还不够多。
再补充一点,国家的精力也没放在这上面,可能可控核聚变这个科技树国家点的更深一些。
要分情况的吧,你应该分民用和军用领域。
你知道我们军用领域做芯片不行?换句话说难道保护你生命安全的东风快递集成电路用的是高通骁龙 888?
所以大家都是有各自家底的,毕竟核心领域,就像我家的财产一样,你知道我家财产有多少?
可以参考下中国男足
题主如果是军迷的话,应该经常会听到大家抱怨说我们的航空发动机不行。之前有不少网友都在问,我们连火箭发动机都搞出来了,为什么就是航空发动机搞不出来呢?难道航空发动机比火箭发动机还难搞?
其实航空发动机这个东西,它跟光刻机有点像,前者的要求是既要马力大,又要重量小体积小,后者的要求是既要精度高,又要可靠性好——用句俗语说,就是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吃的少。
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你要说发动机、光刻机的有无,那肯定不成问题,国内有。但你要说那种跑的快吃的少的发动机、光刻机,这个是真没有。
跑的快、吃的少的发动机、光刻机,得一代代的改进,你投入大量资金,可能进度快一些,但也得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一个好消息是,是中国最新的发动机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至少不比美国差多少了。
相信光刻机也会很快起来。
不是中国人不行,而是中国的土壤不行。
首先是科研环境问题,然后是生活压力问题,最后是国际关系问题,当然也不能忽略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
科研环境不好,恐怕是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你看很多人都去美国做科研,为什么不去非洲中东做,是因为他们对科研人员的尊重给的不够吗,是因为科研基础差,中国很多东西近乎是从零开始,在国内做,等于要把别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等人家都飞出太阳系了,造出 1nm 的芯片了,国内可能还在攻关登月,40nm 芯片。人都是有追求的,有人追求科技的极限,有人追求自主掌握技术。虽然后者是少数,但也确保了至少有人在做,否则这个问题就不是造不出好芯片而是造不出芯片了。
生活压力问题,也就是科研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其实还是中国经济水平没达到水平。在美国搞科研,也不会有球星明星赚的多,但是也能维持体面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就高很多,中国现在人居收入还不高,自然也会有这个问题。
国际关系问题,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说封锁就封锁,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美国综合国力太强,这也是短时间内无法扭转的。
最后是个人看待角度的问题,如果真的知道中国现在面对的困难,其实也没必要要求各个方面都向美国看齐,这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全世界就一个美国,其他国家也没有几个能做到。你就比如印度,不管他的芯片设计制造水平比中国强多少,也达不到美国的水平,印度可也是人口经济大国。
所以我们普通人应该从自身做起,给够留在国内科研人员足够的尊重和支持,也要理解出国的同胞,毕竟只是追求不同,没有对错。但是不要阴阳怪气,首先阴阳怪气影响不了任何历史的进程,除了收获几个 “明白人” 的回复心里满足一下,既不能赚大钱,也变不成真正的美国人,更阻止不了正在做实事的人。毕竟年年说明你要崩溃要完,怎么就不起作用呢。
看了好多回答,发现现代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要有产业链的,你想控制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难。有人说我们控制高端的,那低端的就不重要了?光一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就让我们头疼了。
那如何才能实现不被某个环节卡脖子?我看最终还是得文化输出,让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信任我们,接纳我们才行,这样我们掌握了高中端,低端也不会难为我们。
像美国那样用实力控制中低端产业链,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就只说几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1、我们建国不过数十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种制度都需要建立,各方面问题都需要解决,所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先有后,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去想着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
2、光刻机的技术封锁,我们知道光刻机对于芯片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光刻机,就算设计出芯片也没办法制造出来,目前能生产光刻机的只有荷兰,而我国在光刻机部件方面也是比较空白的,这一点也是在慢慢的成长中。那些顶级的零件对我国也是禁止运送的,所以成长速度非常漫长。
3、人才待遇问题,综合来看,做硬件工程师的待遇远不如软件工程师,甚至很多硬件工程师转向软件,这导致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不过我依然对国产芯片有信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必能成功!
钱没到位 人才培养没到位
好芯片指什么,中国芯片行业并不是那么落后,制造仅次于台积电,还要怎么样,已经进步很快。上世纪到本世纪前十几年,我国的下游整机迅速,出现了世界级的大公司,华为、美的、格力这些公司。再过些年,中国肯定也会出现世界级的芯片公司,设备、制造、设计、封测都会出现大公司,有些环节已经不差了。
最深的渊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
时间,时间,高科技不是几个字可以说明白的。
理论先行,就限制了太多国家达到需求,毕竟理论需要人才在学术上太多积累,往往也不是一两个奇才能办到的,需要庞大的团队和资金支持,而团队更重要,团队需要从无数精英中产生,而精英也是在教育中产生,是需要几代人努力的。
有了理论,变为现实,需要足够强大的制造能力才行。一种新材料的诞生,也许需要很多年才实现,一种加工方法也是以年为单位才能成为变革。
加工设备有了,不同工艺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这也是需要大量的样本才能达到最优。
所以说,高科技宝座的攀登,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设备材料工艺的大集成,往往都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再也不是那些金点子,灵光乍现能解决的。
芯片就是高科技的一个巅峰。
持之以恒,不吹牛,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制造出最好的芯片,只是时间问题。
单就芯片行业,从各个维度,中国都是世界八强之一。
比男足强太多了。。。
给大家普及一下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历史和现状。
按地域分,北美(主要就是美国)强于东北亚(中日韩台)强于欧洲(德法意荷瑞)
按国家分
第 1 极,美国,现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源地,先驱者,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累计非常强,在半导体芯片行业具有统治地位,当然,其统治地位并不是单纯依靠技术力量,而是通过军事,经济,政治相结合而保证的。
第 2 极,日本,现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跟随者,半导体芯片行业的重大技术和理论创新,几乎没有日本人的事,但是在产业化,工业化,质量化,工程化,实用化创新天赋异常。具备世界半导体最完备的产业链条,自给率高的可怕,曾经一度差点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半导体芯片第一强国。后来被美国霍霍的不行了。
第 2.5 极,德国,弱小或者弱化版的日本,可能因为历史和地缘因素,不具备日本的野心,但其实很有潜力。
第 3 极,中国,现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追赶者,无论是为了国防安全,还是国际政治地位,亦或是经济发展,对于半导体芯片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和需求,不仅仅是需求芯片本身,还有对芯片行业发展的执着。不但本身要买芯片,还要学着做,做完还要卖给别人,有点类似当年的日本。自然就会让其他国家不舒服。但是未来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巨人。
第 4 极,韩国,台湾地区,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现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分工者。这些国家或者地区,都是在整个行业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种产品的佼佼者。在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崛起前,这些国家的半导体发展本身也是美国布局用来绞杀日本和德国发展的工具。
接着,给大家回顾下泛太平洋地区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的简史。特别是日本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展和成与败,非常有借鉴意义。
这里盗个链接
此贴回答的非常全面,数据也很全。
顺便祭奠一下那段时间小日子过的还不错的半导体行业的巨人们,他们都曾是超级 IDM。
你以为他们只有二次元和动作片。。。
我再补充一些
1. 日本失败的本质深层原因我个人觉得有两个:
第一,它不是一个实际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没有骨头,只能跪着,虽然它自己也不想,但也只能跪着。跟我们有本质区别,我们虽然有时会看别人脸色,但我们有骨头。
第二,它本质上是个小国,庞大的科技工业体系能力和体量,远超内需市场,造成完全依赖输出他国,一旦外需市场变故,就是灭顶之灾。它的经济衰退只是从蛇吞象回归到正常产业规模的而已。而我们现在,是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体系能力和体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内需,连个零头都不到。
2. 日本半导体的崛起的过程,背后有强大国家力量支持,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制定计划书,知识产权共享,行业优化整合。其实作为跟随者和追赶者,这是必要的态度和措施。
而不是靠几个企业单打独斗,国家对于整个行业的整合也要统一步调一致,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不要撒胡椒面。
实际上我个人感觉现在我们国家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3. 关于模式,主要讨论 IDM 与 Fabless+Foundery。
没必要,打下台湾就有了
整天嘴上说要坐的住冷板凳,填补空白,实际各个单位各种考核指标都是短平快的研究成果,你要坐的住你丫就是个不被认可的奇葩,装睡的 13 叫不醒。活该
正好最近看到个提问,可以很好解释
网传小米澎湃 P1 芯片并非自研,南芯半导体回应「消息不实」,真实性如何?小米研发芯片的实力怎么样?
最年轻的 500 墙
亿万米粉嘴里的大鳝人
没有设备
时间过短,人家努力 60 年整出来的,我们呢,20 年,把人家 60 年的努力,秒的一干二净???这是现实,又不是小说
起码,再过 5 年
多给点时间嘛。你看,内存,固态,不都造出来了吗????
芯片嘛,不用急,迟早的事
因为芯片专利多,难逆向工程。
我把题主所说的好芯片理解为采用最新制程的高端芯片,毕竟很多芯片我们能自产,也用得好好的。现代高端芯片制造技术已经复杂到不是单一国家能自己搞定了,INTEL 这个曾经的 IT 产业的独角兽,一个 14nm 技术也修修补补用了五六年了,美国政府可没有制裁 INTEL 哦,而且也不是 INTEL 挤牙膏不想更新工艺,五年前它就在搞 10nm 了,但确实是搞不好,只能用在移动端。三星也在自研自产芯片,你去看看相关评测,三星自研自产的手机 SOC 那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和麒麟 9000 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三星代工的骁龙 888 的综合表现也不如上代由台积电代工的 865。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可比 INTEL、三星要恶劣得多。
PS:如果像高端芯片、高端发动机、高端医药等等所有高端产品都能由我国自研自产的话,那我们就是发达国家了,而且是最发达国家。
深层次的原因不清楚。
不过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能造芯片的国家就没多少,能造出商用芯片的很少,能造出你说的好芯片的国家估计就没几个了。
然后下面回答高赞一顿情绪输出,回复区就是一片欢声笑语。
我也提供一个角度,
很多技术最重要的是迭代,是需要一个时间上的延续,一个阶段过后,反思过去,然后再设计下一个阶段的,再一步一步推进。
而我们,很多时候是一拥而上,重复的去犯一些基础的错误,最终钱花了好多,耐心也被消磨殆尽,不了了之。
或者为了不犯错,索性直接把钱挪作他用。
再或者,本来就只是为了拿钱。
直接买不好么?
人家的芯片各种花式吊打中国芯片
各种数据碾压中国芯片
自研的猪肉能香到哪里去?
做汽车一定要会做发动机么?
这不是很搞笑么?
这个标题本身就是科学盲风格。首先中国有好芯片,只不过在高端方面不行,个别芯片是世界领先的;其次,不要以为芯片好坏就是以多少多少纳米做标准的,芯片种类用途非常广,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要多少纳米的,芯片好坏的指标也非纳米一项。奉劝某些人发题专业一点,别丢人现眼。
笑死我了
不用猜众多回答全是是老三样了
体制问题,国家问题,人才问题
欧美计算机历史进步发展那会儿,生你养你的地方在干嘛呢?
在努力让你爷爷奶奶辈吃饱喝足做奋斗呢,还在努力让你爷爷奶奶在家不受侵略,改在抗美援朝呢。
现在的人,刚过上好日子了就要想着登天,只要有一点没跟人家打成平手,那就是国家体制问题
大师,我悟了
你让你美 daddy 不要来故意来制裁中国,你觉得世界顶尖芯片搞不起来?现在顶尖芯片也只能用在手机等民用市场,军工系列你以为大家有啥差距?下面还有开篇大论,简直笑 yue 了
目前顶尖发展不出来就是老美那边在打压,就是高新技术方面要封锁中国,中国一没偷二没抢,就是把美国你能做的重新做一遍,你老美就不乐意了。开始搞制裁了。
这一点有啥可讨论的?
因为非常不容易。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还远远不足。
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关键在于,现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着急树碑立传,而是要真正放眼长远,以百年大计的胸怀和眼界,从脚下出发,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具体的什么光刻机、架构、指令集、操作系统…… 过于专业,我并不懂,不能瞎说。但动辄卧薪尝胆两三年,就研发出了领先世界的同类产品,这样的新闻还是不要再出现了。老百姓的血汗钱拿去给国家建设没问题,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骗子们中饱私囊。
只要是地球人造出来的东西,中国人就都能造出来。
至于你现在看到国内技术没有达到 xx 领先水平,那是因为积累啊,很多东西,是需要年复一年的技术积累才行的。但是中国的体量,国内外巨大的市场容量决定了中国企业可以更快速的去完成技术积累,用五年十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路,这也是这几十年中国的现实历程。
五年或十年后你会看到结果。
十年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连盖楼房的砖都造不结实。
三个原因,一是美国佬研究出来的东西对我们技术封锁,核心技术不教你。这不是中国独有的情况,事实上其他国家离了美国技术人家也造不出好芯片。这是美国独家垄断的。
第二,芯片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技术门槛太高,极难仿制,天然有利于垄断。
第三,规模效应。芯片虽然难造但人家规模大,成本也就摊薄了。你仿制品性能差也就算了,关键售价上也没能跟人家拉开差距,那消费者为啥要花差不多的钱买个次一些的品质?
今天看了尔必达前总经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看法的报道。他认为芯片制造水平与台湾差距在十年。
古代剿匪老是剿不完。
B 站搜张捷评联想,有讲到,保证气到你
一、谁说中国造不出好芯片?
二、有一些软骨头大肆诋毁国产,您别捧他们臭脚。国产自研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不是一钱不值,就是套壳抄袭。
一群巨头的压箱底的技术,这个世界就没有任何国家能单独将最新技术产业化,这能让你轻易学会了?要是中国真能轻易搞出来,估计会被当成外星人然后抓进实验室研究,我不是在开玩笑。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麒麟不是咱们的芯片?不是国产的?
无知而无畏
海思麒麟处理器了解一下
联发科天玑处理器了解一下
小米松果澎湃芯片了解一下
台积电芯片还算好吧?
两岸合力有巨大的市场和技术前景,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饭要一口一口吃,差距要一点一点追,因为我们的发展时间太短了。
华为是造出了芯片才被制裁的
看了一些回答,都是 90 后吗?
好芯片本来就是伪命题!
我这里就不说芯片了,直接说半导体这个行业吧。
我们就拿白色家电举例吧,80 年代中国白色家电开始发展并有一定规模,90 年代中国白色家电是快速发展时期,真正在世界站稳是在 2010 年左右的事情了。
为什么说白色家电?它代表了一个行业。一个行业要在一个国家有良好发展,它必然需要一定的规模,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需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半导体也类似,但它所需要的工业设备更加精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支撑其快速成长的市场当时是不具备的,至少在 2010 年以前!你现在看到中国半导体落后不足为奇。而如今这些都具备了雏形,市场由我国发展阶段决定,不向智能化发展的企业会被慢慢淘汰掉!我们半导体成长壮大并与世界知名公司齐名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说科研了,大学啦,人才啦,胡几把扯淡!看问题看不到核心上!
8 年后再看,我至今不变!
在此也再次感谢特朗普先生,拜登先生为中国半导体发展默默做出巨大贡献!
因为中国是后发国家,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才四十来年,有相对比较充足的资金搞研发也才一二十年,这么短的时间要把所有发达国家积累几百年的东西全部搞出来才行?中国进步得很快,快得超出美国预期,快得让美国焦虑,只是没像键盘侠想的那样一下子就能变戏法似的搞出来芯片而已。
实际上中国的芯片问题主要是工艺问题,可以说除了 x86CPU 和显卡都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22 年 6 月 2 日更新
我个人从业 10 年多,先后就职 UMC,SMIC 和 NXP,现在离开这个行业做电子设计。我觉得有些刚毕业年轻人视野挺厉害的,一下就洞察到了这个行业潜在的危机。其实资深业内人员很容易看的出来,行业衰退已经开始,年底到明年恐就有大规模裁员。
在 2008 和 2015 曾经两次行业萧条,各大设计端,制造端均有大规模裁员,当时设计端的出路是转 CS,制造端是背起行囊去新加坡打工,波及整个行业上下游,甚至波及到很多成熟低端设计厂,八寸 Fab。FAB 厂商应用材料,ASML,东电等 FS 部门几乎是干掉一大半。二手外包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 gatesemi 和陛通等少部分公司。
到今天时间上也差不多了。这波国内以资本运作,骗补和低端垃圾芯片设计制造量产为主。一旦行业萎缩,头部产能塞不满,尾部全部得死,必然一地鸡毛,只有极少数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存活。
2021 年 5 月 4 日原帖
中国造不出好芯片,跟男人造不出女人,国足射不进门是一个道理:人不对。对的人要么还没出现,要么已经消失。骗补贴的太多,干实事的太少。
炒房躺着就赚大钱,为啥要费那么大劲研发?
好的情况是中国终于开始要在最尖端工业领域开展角逐了,坏的地方是拿来主义和老师傅用风扇吹空盒子的取巧型发展已经不够了。真正的高端工业靠的就是海量的投入和长期的持续探索,这点没有捷径可走。想爬到 100 层是不可能靠一根 99 层的竹竿支撑的。
越来越看不懂**「平等」、「霸权」**等词汇。
西方发明了芯片技术,必须提供给咱们使用,不给就是**「霸权主义」,是封锁**咱们。
美国发明超高速机床,必须让咱们拆开来山寨,不给就是大坏蛋。
主权国家有权拒绝外国人进入。
但美国拒绝咱们军工人士进入,就是**「霸权主义」**,是错误的。
**「平等」**就是咱们能拒绝别人,但美国不是主权国家,不能拒绝咱们的军工留学生。
**「平等」**是虽然咱们聒♂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贡献接近于 O,但美国必须把最新高科技提供给咱们使用。
「平等」是美国的一切发明创新应当为咱们服务,美国当咱们的√,美国不当咱们的√就是「霸权主义者」。
**「平等」是美国带着兆亿嫁妆嫁给咱们中华男性,以夫为天,不给就是「霸凌」**咱们中华男性。
咱们以爸爸的口吻教训美国:美国拒绝咱们进入,美国不提供高科技给咱们,是错误的。
越来越不认识**「平等」**二字了。
考虑到资乎男儿常说:真理掌握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因为还没有成绩,都自嗨起来啦。其自嗨的目的就是:你看看,我有了(理论上的),你还是继续给我用你的更好的吧。(你要给我用我还是勉为其难继续用吧,贵不要紧,只要给了)
很多人一说到技术落后,就会说国内的那些科研人员加把劲,就把卡脖子的技术给突破了,实际上他们也不想想,他们希望别人去用爱发电,让那些人去拿着低廉的薪资,去搞科研,一辈子都买不起房,住在公租房里面,为发展高新技术做贡献。
但是现在用爱发电的人越来越少,没钱你还想要那些科研人员给你搞出东西来,你以为这是几十年前那个大家都不用买房的时代吗?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除非这个科研人员是无父无母,无妻子,无朋友,否则他就会受到高房价的影响,没钱,玩个毛线。
科研人员的工资和当地的房价一比,弱爆了。
门槛高但利润不足,芯片是成熟的走量行业。虽然市场容量够大,但已经到了赢家通吃的时代了,后发者很难追赶。唯一的方式只有砸钱,一年照着一个企业一百亿刀研发费用这么砸,砸个十年八年还差不多。
芯片行业的成本已经被控制在相当的程度了,并不是一般人认识中的那种典型的高利润产业。所以产品做出来了还不够,还要能把成本压到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的程度。
当然这只是制造芯片的最后一步:代工。得益于芯片的销量够高,这一步还算是没那么难。之前的各阶段,制造光刻机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光学仪器,基本上属于高端制造业的范畴。高端制造业的特点是利润率高但市场容量很少,门槛高。这样的市场容不下第二个高端玩家,只能通过砸钱的方式来越过门槛,相当于花 100 块钱买个每年赚一块钱的机会。
砸钱了虽然会有人从里面骗钱,但是不砸钱就什么都没有。
早在去年,美国就对华为等一大批中国企业实施了芯片停运。这一举动可以说是打击了我们的弱点。
华为之所以受到美国如此压制和制裁,主要是因为华为的 5g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高端芯片的研发和设计能力,而美国在 5g 领域远远落后。
在 4G 时代,我们吃掉了这一波福利,国内各行业纷纷完成互联网升级。我们今天习惯的移动支付、直播购物等,都伴随着 4G 时代的到来。
一旦比 4G 强大数倍的 5g 首次被我们开发和使用,无疑将为我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美国准确地发现了我们做不出高端芯片的弱点,并实施了芯片断线。一旦没有芯片可用,包括 5g、云计算、VR、无人驾驶等领域将无法进行建设,我们的高端科技产业将遭受重创!
既然芯片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做呢?可以制造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我们不能做一个小芯片吗?事实是,高端芯片可能比核弹更难制造!
1. 中国芯片产业现状
什么是芯片?简而言之,它是指具有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元件。如今,各种尺寸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这个小芯片。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芯片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引擎。
如今,全球芯片市场年产值超过 5000 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芯片消费市场,占世界的 34%。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2004 年,我们的产值只有 545 亿元人民币,但到 2018 年,增长了 10 多倍,达到 6532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球增长率的 4 倍。国内不少企业也迅速跻身世界芯片企业前列。其中,在全球芯片设计领域,有两家中国企业进入前十名。在全球芯片 OEM 领域,也有两家中国企业跻身前十。在全球芯片封装和测试领域,有三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十名。
乍一看,我们的芯片企业发展得很好,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芯片企业集中在设计和 OEM 领域。在芯片制造最关键的领域,我们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被美国打压的华为是中国唯一拥有高端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无论是手机领域的麒麟芯片还是服务器领域的鲲鹏芯片。包括全球首款支持 5g 技术的商用终端基带芯片 Baron 5000 基带芯片,堪称各自领域的先进水平。
虽然华为在芯片研发和设计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制造技术和制造设备落后,要想实现已开发芯片的批量生产,需要找一家企业进行 OEM 生产。目前,世界上只有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具备大规模生产 10 纳米以内芯片的能力。这两家公司的背后是美国的支持,大部分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美国手中。
中芯国际是中国最先进的公司。不过,中芯国际最近才实现 14 纳米芯片的量产,落后先进水平两三代。这也导致中国芯片需求需要常年靠进口来解决。2019 年,中国芯片进口将超过 3000 亿美元,在所有进口商品中排名第一,其次是石油。
中国芯片制造技术落后的原因是没有先进的光刻机来生产芯片,而光刻机的制造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2. 光刻机制造有多困难?
我们应该知道,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被称为芯片之母。
光刻机的制造包括系统集成、精密光学、精密运动、精密材料传输、高精度微环境控制等领域的多项尖端技术。可以说,它是所有半导体制造设备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设备,也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
你知道,一辆汽车大约有 5000 个零件,一台最先进的平版印刷机有 10 万个零件!因此,高端光刻机堪称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制造难度很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有制造能力。 荷兰的阿斯梅尔、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
荷兰的阿斯梅尔在平版印刷领域的地位远远高于佳能和尼康。它不仅垄断了高端 EUV 光刻市场,而且在整个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
2020 年,全球光刻机总销量将达到 413 台,asmer 将达到 258 台,占比 62%。佳能售出 122 台,占 30%。尼康售出 33 台,占 8%。
高端光刻机有多贵?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asmel7nm EUV 光刻机造价 1 亿欧元,可用于制造 7nm 芯片。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光刻机制造商。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程光刻机,并远销国内外。不过,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仅实现了 90 纳米光刻机的量产,预计 2021-2022 年将交付 28 纳米光刻机。
然而,2018 年 11 月 29 日,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超分辨率光刻设备研制” 通过验收。光刻机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光刻工艺达到 22nm。结合双曝光技术,有望在未来用于制造 10nm 芯片。然而,与阿斯迈尔已经实现量产的 7nm EUV 光刻机,包括已经在开发的 5nm 甚至 3nm 工艺的高端光刻机相比,我们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
为什么荷兰能拥有阿斯梅尔这样一家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公司?
事实上,阿斯梅尔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其股东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大型企业。背后是美国。这样,就形成了从芯片原材料到成品的巨大利益共同体。
早在 2012 年,三星、台积电和英特尔就联合向阿斯梅尔投资 52 亿欧元,支持高端 EUV 光刻胶的研发。以人均研究经费计算,阿斯迈尔也已成为欧洲第二大高科技公司,这显示了研发高端光刻机的成本。
那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开发光刻技术,等别人卡住了再说呢?
3. 背后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诞生以来,我们从贫穷发展到今天。我们确实在许多领域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无论是保卫国家的两枚导弹和一颗卫星,第五代战斗机歼 - 20,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或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食、电、行等。短短几十年,我们就实现了其他国家几百年来的奋斗目标。但你不能两全其美。毕竟,我们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一开始,我们面临两个与生存有关的问题。或者以牺牲人民生活水平为代价,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巨资。或者暂时牺牲一些产业,集中力量提升与人民群众有关的支柱产业。国家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今天的生活。
二战结束后,美国率先与英、法、日等国成立 “巴黎协调委员会”,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
而在 1979 年,美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技术列入限制名单,然后向美国出售过时的二手生产线。
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国家已经有一两天没有搞技术封锁了,但我们也在突破技术封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早在 1965 年,我国第一批晶体管和数字电路就研制成功。1976 年,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利用中国科学院 109 厂研制的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成功研制出运算能力达 1000 万倍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然而,半导体研发成本太高。因此,上世纪 80 年代国家减少投资时,几乎没有新的进展。
学过模数电的人都懂,从硅单质到二极管到三极管到 ttl 与非门。这里的每一步都凝聚漂亮国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巨大的人力物力。
一台光刻机的零件集结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先进的制造技术。
我们可以造出好芯片,前提是要拥抱世界。
所有人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芯片是用什么生产的?光刻机!没光刻机你设计芯片有啥用?设计了能生产出来?不去研究光刻机,全去研究设计芯片,而且还是用的人家成熟的现成软件去设计自己的芯片,华为等中国公司现在干的就是这事,然后在找台积电生产,美其名曰国产芯片
聪明的你要问了,为啥不研究光刻机呢?因为太难了,实在研究不出来,水平真不够,但又不能说出来,所以就成了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都不敢说
聪明的你又要问了,难道国家不知道吗?说国家被骗的才是真傻,国家知道又能如何呢?难道立军令状造不出来全突突了?就这样吧,反正短板多了,也不差这一个,总有困难的工作,还是留给别人吧,被发现了就是这帮资本家太狡猾了,没一个好东西,欺骗了我幼小的心灵,枉我如此信任他们,能混一年是一年,毕竟当官的是最能混的,不会混你也当不了官,干几年就吓死你了
这个提问下真是啥牛鬼蛇神都出来了,看的我生草
一会说,国家科研体系不行,国家队主导,大家都在求稳,混日子,不冒险,国家对科研成果奖励太少没动力。外国企业搞科研,为了利益奋勇争先
一会又说,光刻机资本盘太小,全球就一两百亿,资本没兴趣。
我就生草了,合着外国企业不是资本???人家为了利益搞科研,却偏偏要进没利益的盘子???图啥?这简直就是自打嘴巴啊。这回答写的自相矛盾。抬眼望去,这种回答居然还不少。
说白了,这种回答出发点就不是讨论提问的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好芯片”,而是为了黑。屁股坐歪了,只知道一个劲歪曲事实了,逻辑自然也完蛋了。
至于为啥造不出好芯片,原因很简单。起步太晚,基础薄弱,技术引进又遭到全面封锁。
美国人搞出三极管的时候,大清还没亡呢。搞出晶体管的时候,解放战争刚开了头。美国人搞出集成电路的时候,一五计划刚刚结束,工业国身份还没立起来。到摩尔定律提出,西方技术全面准备成熟,准备开始冲刺的时候,中国陷入发展路线之争,文革爆发。
问题来了,人家领先你整整 100 年,技术上又封锁你,不带你玩,你凭什么赶超人家?凭你脸大?人家理论基础准备完毕的时候,你丫还是个农业国呢,你太爷爷还在泥地里打滚呢。要不是他老人家够努力,一群键盘侠早绝种了,还有你们敲键盘的机会?
再说说中国的芯片技术。现在分的很细,但看提问和回答,基本特指芯片制造了。现在国内状况是,28nm 已经比较成熟了,14nm 年内就能量产。
世界上能产晶圆的不少,但限定到能代工 14nm 水平的屈指可数。全球 197 个国家,能有此技术水平的绝对不超一只手。不论你用什么标准,什么方法去排序。中国在此领域也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而且极低制程芯片制造没你们想的那么高大上。事实上要不是个人电子消费领域对性能的无止境追求造就的庞大市场,这一块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哪怕现在,最大的需求依旧在 12nm 以上。也就是说,低制程主要满足了个人消费领域。在不计较成本的前提下,科研和生产领域的可替代性比你们想象的强多了,影响没那么大。国内 14nm 一旦量产加产能扩充完毕,完全可以摆脱依赖。如果西方真撕破脸,难道我们还真立正挨打?他们可以封锁供给,我们也可以打掉需求。少掉了中国市场,整个行业所谓巨头立马就得萎缩,减产,裁员甚至不得不破产合并。
当资本家从赚快钱这件事中获得了利益,你就别指望他们进步,更不用提某些资本家把自己包装包装还能获得无与伦比的声誉。
A 是一个企业,购买了日本的设备、使用着美国的原料、借鉴着韩国的技术,就因为是在中国找地方建立工厂雇佣中国的工人生产出中国品牌的产品,所以 “全国产化” 四个字喊得格外响亮。
产品质量通过品控提升,市场销售赚了大钱。领导得了个 “大实业家” 的名号,被称呼民族企业家,说不定还选了个大会带表。
那 A 还有进步的意愿么?
国产的设备是不足的,国产的原料是不足的,但国家给采购国产是有补贴的。资本家是不想因为采购国产导致经济损失的,但是资本家必然是想吃到补贴的,怎么办呢?
——一个工厂同种设备需求量 30 台,我买两台国产,还不经常投产,相当于做实验了。
——原料我研究导入,做备用嘛,但是在买不到国外货之前绝不启用备用。
国产的工程师和工人处理设备问题绝对没有原厂厂商来的快。资本家是不想因为停产导致经济损失的,怎么办呢?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叫厂商,自己的工程师技术员和 OP 就让他们当个电话转接员和写报告的,技术成长不上去没关系,有厂商呢。觉得工资开多了想办法赶走一批换新毕业生就好,还能拿 GF 补贴,多好的事。
国产的研发没成长起来,没有较老牌企业更强的研发力和市场嗅觉。资本家是不想因为落后市场分不到羹导致经济损失的,怎么办呢?
——抄,天下文章一大抄,买来人家的成品拆板临摹,改几处细微就叫自主研发。厂商研发不绝,我们研发不断,方向只是英雄所见略同罢了。至于研发实力增长不起来,没关系,等到抄不出来了再想办法挖人换人就好。至于人家研发的产品契合人家的机器性能,我们只需要逼迫设备工程师改进性能就好,改进不了也可以先让工程师们接受任务嘛,只要肯下指标,i5 追 i9 还不是逼一逼就有的么。
所以国产的阻力在哪?就在很多 “自主可控”“全国产化” 的资本家那里。我只要把假国产吹成真国产,就名利双收,我干嘛要自掏腰包实现真国产?私企就是私企,所有的私企都只会把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现在 “全国产化” 的东西很多,其中如果遇到上下游制裁能继续生产的没几个。以 A 为例,碰到疫情以后,新厂买不到日本设备就不能投产,买不到美国原料就空置等料。不是国产不卖给他,是他宁可等解禁,也会买更符合他利益的外国货。
有生产能力的姑且如此,那些没有生产能力的 “国产化” 更是如此:只负责设计,将生产打包给台企一类,就算完成国产化,然后吹捧上天。这国产化说的何其容易?
卖产品的只想用现成的产线卖产品,卖出去名利双收,无论是供应链的扶持、研发工程人员的培养全是骗 GF 的补贴,弄虚作假放卫星蔚然成风还毫无副作用,这就是根本原因。
私企就是私企,吹破天还是私企。
急个卵!都不知道你们焦虑什么!踏踏实实地发展,别整天想着弯道超车。
芯片不是一个行业的发展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水平。
放眼望去,全地球基础科技发达的其实只有欧美呀,40 年前我们国家特么的吃饭还要饭票好么,吃肉都是奢侈,40 年后就想逆袭?20 年实现温饱,20 年实现小康,已经是破天荒的发展速度了。
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无可厚非,那是巨大的,但前提是什么?是我们用的开卷考试,照着欧美考过的试题翻答案,完美避开欧美趟过的坑,欧美那些人是闭卷考试,不知道题目,所以各方面功课都要搞扎实了。
现在想要短时间内让芯片赶超,谈何容易,这几乎是全方位赶超,20 年能齐平并肩就不错了,要赶超 100 年都不为过,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功课补齐,大家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是只要坚持,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大概是因为 2021 年了还有人大搞 zz 挂帅吧,更可悲的是还有这么多人认同:凡是不同立场的就是汉奸,凡是不支持华为的就是卖国贼。
嗯,李某人发表不当言论,所以华为超时空执法关他 251 天是非常正当合理的;
嗯,美国制裁了华为,所以 mov 都是买办。
嗯,因为研制出了自己的芯片,所以华为做什么我们都必须无条件支持,否则就是收钱带路的汉奸。
嗯,因为华为开放鸿蒙,所以不愿意无条件放弃自己经营了十年生态圈、自愿接入鸿蒙的都是买办企业卖国贼。
……
非黑即白的小将们似乎无法理解:1、我厌恶华为的营销手段并不影响我支持华为的自主研发;2、我讨厌余大嘴的嘴炮,不等于我不想鸿蒙成功;3、我不买华为可以是因为我不喜欢他的企业文化而不必然是因为我收了美国的钱;4、抓住了回形针等美军的不是你们,就算是,也不代表你们有权把不同看法的键政壬都打成汉奸;5、以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暂时还不能靠站队把芯片站出来,无论华为还是小米,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以。
最后,我不匿名,方便有需要的小将,深挖我的黑历史。
就没有比现在这帮傻逼更次的。
世界第二的研究经费,专门搞那些毫无市场价值的太空,因为穷国搞不起,在无人竞争的跑道可以不断做出 “成绩”,掩盖本质上的极度无能。
要不就是满世界撒钱,每个穷国都知道中国的钱好白拿。
然后就是利益分配上,他们几乎是一帮罪犯 。以国际接轨的名义,给自己的团伙开除天价工资 。那些在第一线上辛苦研究的员工,反倒拿得最少。
最后就是外行管内行。一帮蠢猪掌管这几十亿几百亿的国有资产,他们所谓带动科技进步的项目,大多水分极大,实际科技含量极低,表面文章很大,很像封建社会。
我们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投入千亿人民币,造好了一只足球队吗?中国造不好的东西多着呢,芯片算老几啊?
交大汉芯骗局可有一人受罚?
因为腐烂的土壤根本就孕育不出健康的果实,不光芯片、所有高精尖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外的… 小到一个继电器,大到汽车飞机的零部件… 只要是要求高点的,上点档次的全是进口货… 为啥呢?因为没有人才… 真正能干事的高端技术型人才要么留不住,就算留住了也会被扯淡的制度和环境掣肘… 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华…
还有在 996 是福报… 无底线的压榨打工人的剩余价值,在房价,教育,医疗,生活成本都极高的恶劣环境下,所有人的目的都是多挣钱… 挣快钱,谁还有心思去踏踏实实的做研发,做产品…?
上面这些说的其实都是现象… 行成现象的本质问题恰恰是最大的禁忌,反而是不能说的… 所以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看不到光明…
汉芯、龙芯了解一下,都怕了,真耽误事!
这还用问?
因为美国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国内又一帮精美的汉奸,长他人士气灭我国威风。美国抢我人才,限制我技术发展,美国打贸易战,威逼利诱小弟们限制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搞高科技垄断,制裁我高科技公司,毫无底线。
这让我国如何能静下心来造出高端芯片?
美国人搞全球霸权,对印第安人搞种族灭绝,靠着贩卖武器发展起来的穷兵黩武的国家,是不道德的。从而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注定成为全球讲道德有人性的国家的弃儿。
同样,我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腐败,闭关锁国,沉睡在天朝梦里的中国了,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民族精神,有了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 (当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核威慑力量),有吸引海内外人才的商业和就业环境,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基本克服了疫情,试问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那些说美国好的,去美国体验一下枪支泛滥的危险,去体验一下贫民窟的恐怖,去体验一下疫情的摧残,去体验一下血淋淋的资本!
没有国哪有家?众所周知,伟大的祖国养活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我们要爱国,绝不能做资本的奴隶。奉劝那些说美国好的汉奸离开中国,再也不要回来。
不要总想国家为你提供了什么,多想想你为国家付出了什么。每天都要自己反思一下,立场是不是正的,屁股是不是歪的。
如果人人都更加爱国,能出钱的捐钱,能出力的加班,有智商的留在祖国,多一些利他主义奉献精神,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人人不躺平,相信中国很快能制造出高端芯片。
你把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交给我控制,我保证可以让美国也造不出好芯片。
芯片是一个投入极大,但产出不高的方向。
搞芯片,要一堆名校硕博不过分吧,这群名校硕博保守一点三四十万年薪总是要的吧。
搞芯片,上下游配套设置得做好吧,IC,晶圆封装测试你看能少哪个?几百个亿都是保底估计。
那收益呢?
骁龙 8Gen2,移动端里基本是能买的到的最好 Soc 了,一颗才多少钱?顶天了算也才 1500.
锐龙 7000,英特尔十三代,五千以内基本也都能搞定了。
手机 Soc 一颗用到落伍,目前来看轻松三年。
电脑的 CPU 用到退伍,那就更久了,保底六年起步。
Soc 和 CPU 这样集成了全世界最顶尖人才的研发智慧的科技产品,平均到每人每年估计也就是四五百块钱,有个鸡毛的赚头?
再看看房地产,北上广深随便一个小单间 3000 + 起非常轻松,一年妥妥 4w 就出去,而房地产的建设成本低了芯片产业链好几个量级。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的赚钱呢?
没人喜欢做难的事情,何况这个难的事情收益并不高,轻轻松松地赚钱才是企业的目标。
扶持芯片产业链只能是国家行为。
当然,如果越南奔着赚快钱大搞房地产,那越南肯定也是搞不出好芯片的。
以上情况不改变,也许可以造出芯片,但永远也造不出好芯片。
因为穷啊,钱少且落后太多。钱少,纵向项目的少,钱也少。但是人又多咋办?卷,卷的标准是 sci 论文和因子。国内现在所有高校和许多科研院所卷得全都执行非升级走。为了活下去,科研人员博士毕业就开始做短平快的东西,什么快做什么。
更不幸的事,国家卡脖子的技术,他都不快。卡咱国家脖子的问题分俩种,一种是国外有了,而且相当成熟,研发产业链都建好,但是有商业机密或者是专利的那种。另一种就是全人类的难题。
如果让科研人员选,大多都倾向做第二种,虽然难,但是有利可图,有一点突破都有利益跟着。科研人员可以发好 paper 拿项目,提职上位,企业投资也能炒概念回本。比如研发核聚变和各种石墨烯 mof cof 材料。
而第一种对咱国家最难,因为国外有了,还 tmd 成熟了且保密。你研发的科研人员发不了高档次文章吃不上饭。又因为落得太远,商业保密性太好,研发周期还相当长,国家出钱养都费劲。好容易研发点阶段性成果出来,国外企业成熟的市场金融手段也一下子能给你干趴下。光刻机、芯片、还有各种高端科研仪器都属于这种。同时要命的是,作为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就算你有情怀有魄力打算为国出力干了,国家也给你批了钱。你累死累活干到第三年,隔壁做材料刷刷刷发了好几篇 cns,上了 n 个杰青,还把你实验室都快挤兑没了,你气不气?
我前一阵上通信电子电路的老师还聊过这事呢,据怹说以前怹上学的时候北京有芯片厂的,不过改开引资之后厂子没有效益就拆了,老师说当年的芯片设备啥的因为没有用可能也都费弃了。
按照这个说法芯片这条科技线属于是自断双腿,洗天赋洗掉了
按照评论区的一老哥所说,可能就是所谓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罢,不过这般思想形成,我以为大抵还要归咎于引来了虎狼
芯片确实是全球合作的成果,最先进的技术,源于全球各个国家的努力。但是美国作为领头羊,为什么能制住我们呢,真的只是霸权手段吗 来看下面一段。
首先,光刻机的核心原件来自美国,其次,除了光刻机之外制造芯片的设备几乎全来自美国 (例如科磊和泛林)。制造方面,全世界最优秀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制造商是美国的 TI。英特尔除了设计之外,制造也是自己搞的。存储芯片方面,美光也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台积电只是吃了剩下的市场而已。再说顶层的 EDA 软件 (离了这个,设计和制造都是空谈),美国三巨头吃了全球 99%份额。
除此之外,芯片高校研发方面,伯克利是 BSIM 模型的发明和标准制定者。也是 finfet 和 SOI 的诞生地。
最后,中国不是造不出什么芯片,没有办法商业化量产某类芯片。实验室产品其实大不了试验一百次成功一次就好。但是商业化是要可以回本的。这就为什么原子弹咱们可以造出来,因为不需要民用化,我造出来几百个就可以了。但是芯片十多年只造出几百个除了给军方用,能干嘛。
至少现在没人问:
为啥中国造不出好空间站
为啥中国造不出好四代机
为啥中国造不出好航母
…………
以后,估计有人还是会问 “为啥中国造不出好高达?”
没有贸易壁垒,后发地区发展不起来先进制造业,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唯一的理由就是,中国在芯片产业没有贸易壁垒
试着回答一波,各人感觉,没什么深度。
为什么造不出好芯片,有人说体制问题,有人说民族性,问题是别的领域都有很多成功例子。
我觉得实际上没那么复杂,就是难度太高了。
芯片与其说是现代工业的一个门类,不如说是现代工业本身,是它的高端形态。从生产线就可以知道,设计到机械,光学,化学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不是一两个点,而是一个面。
话说回来,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但是他们为了保持领先,还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这个撒手锏就是芯片。原来很多分立器件制造的东西,现在被芯片取代,这一方面降低了产业链转移的难度,因为原来复杂的制造变简单了,一方面核心的东西还是他们制造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芯片很差吗?我记得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份额是超过 gdp 所占份额的,也是排世界前几,只不过,半导体产业是一家独大的产业。
为什么一家独大?我觉得一个很大问题是不接触最终客户,没有文化壁垒。你做个游戏,武侠风老外做的总觉得差点意思。微信,微博这些也更符合中国人习惯。但是芯片呢?有中国风吗?
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教孩子听话呀,写字出一点格就不行呀,见到老师不鞠躬不可以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呀,弟子规呀。
因为聪明孩子发现阳奉阴违是最佳策略呀,创新什么的没有用呀,重复才是最保险的呀,标新立异是要被喷的呀。
磨平了棱角想再打磨出来?
不好意思呀,孩子长大了,知道怕疼不愿意了。
美国的摩托罗拉、日本的日立,都是民营企业。但是明朝的沈万山被流放,清朝的胡雪岩被抄家。私人的作坊不能搞大。至于说华为的海思是民营,台湾的联发科算我们的,呃,我地反驳地不敢。
没啥,投入不够。仅此而已。
说其他的都是假的。
历史欠债太多了,80 年代后基本算是放弃了自主集成电路,要补课的地方的多
一个靠文科生治理管理科技的国家能造出芯片才怪
不能,最近二十年不可能,如果最近几十年不能赶上,永远也赶不上了。
2000 左右中芯国际成立时和台积电技术没差距,成立第二年就是全球第三的芯片制造企业,
可惜和台积电打官司,
北京中院拒绝了中芯国际要求和台积电在北京打官司的申请,中芯被迫和台积电去美国县城打官司,自然是赔款和成立技术账户被台积电监控。
中国芯片之所以被卡脖子,根子就在这里,北京中院是有绝对责任的,为何北京中院拒绝,是因为上面有人不支持中芯转而支持台积电,因为上面不支持啊。几十年上面打压。
因为配不上张汝京老先生的付出!
看完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的官司,我只能表示缺芯是表面主要是缺钙,没得骨气,一辈子活该缺芯!
实业误国,炒房兴邦
中国的理工科学生都在考公考编考老师,你觉得为啥呢?
最近看张捷深挖计算所和联想当年的过往。里边讲到了很多当年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窘境。
而当年的计算所等科研中心实在是活不下去,所以光刻机相关的研发工作就没继续下去。
说白了就是当年实在是太穷了,国家也不知道芯片级相关产业竟然上升到这么高的战略高度。而且当时还是十分难得的几十年发展机遇期。
于是在那个发展机遇期的早期就只能埋头发展经济。
现在很多看来我们不足的地方,其实在以前都是不足的,只是现在其他领域起来了,看起来牛逼了,那些没追上来的短板好像就成了我们一直不行所以发展不起来一样。
但实际上我们的短板不是因为我们不行而没发展起来,而是因为以前紧迫性没那么高,所以放在了最后发展,于是就发展的慢了,成了短板。
其实芯片这个问题你搁在 10 年 20 年以前就不会问,因为那会儿除了极少数领域我们都不行。而这个问题搁在 10 年 20 年以后,估计也不会有,因为那会儿估计已经发展起来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有一天空闲时间,你会计划去做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玩意吗?
芯片也是这个道理。
中国的空闲时间也就只有一个月,你就告诉我,一个月能不能完成?不能那就不做。
就这么简单。
做那些一个月内能完成的就行了。
至于那些一个月不能完成的怎么办?谁爱做谁做,等他们做好了,你再拿来用就行了。
这个世界的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单独做出来的,他必然能享受其中的福利。
我们的研究方向其实跟国外是有非常大的出入,就好比谁都知道的一个道理。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其实就是废话,一口一口吃要你来吃?我不会?
现在的研究方向就是,人怎么一口能吃一桶饭,这还是起步,最低的要求,后面发展还得一口吃一吨,这不是开玩笑,道理真是这样。
随着美国对华禁令的升级,华为公司面临着 “无芯可用” 的困境。而随 “芯” 指的就是“芯片”。
芯片制造,“光刻机” 是绕不开的终极神器。可以说,没有光刻机就没有芯片
若干年来,依赖无数人才的奋力追赶,中国的芯片设计和制作工艺,发展得并不慢。芯片之难,实则难于芯片制造。
制造光刻机有多难?因为精度之高,所以要以 “光” 为刀进行雕刻,目前的 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有资料显示,1 台光刻机包含 13 个分系统,3 万个机械件,200 多个传感器。光源产生极紫外光 EUV 的难度相当于在限风中心,以每秒 5 万次的频率用乒乓球击中同一只苍蝇两次。光刻机的分辨率,则相当于把 48 万个单词的《指环王》在同一张纸上印刷 2625 遍。制作一枚芯片大概需要 3000 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 99.99%。
目前,掌握全球领先光刻技术的是荷兰 ASML 公司,独占光刻机全球市场份额的 80%。精度在 7nm 及以下的光刻机只有 ASML 能生产。
名为 “光刻机”,实则 “印钞机”,每生产一台就可售 1.2 亿美元。
但由于生产力有限,每年只能生产 20 余台,物以稀 “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耽耽,谁“抢” 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掌握时代科技。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ASML 仍然稳坐第一,主要是因为其对研发投入的成本非常大。去年 ASML 的销售额是 21 亿欧元,而研发支出就达到了 4.8 亿欧元,占营收比的 22.8%。
除了研发投入大之外,ASML 后方还有多方支持。表面上看 ASML 是一家荷兰公司,实际上欧盟和美国为其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可以说整个西方社会都在为 ASML 做支持。所以为什么美国可以干预荷兰不要出货给中国就说得通了。
至于为什么中国要买,理由就简单得多,因为自己做不出来。光刻机是需要时间、技术和财力等多方长期积累的科技产物,就算是国家倾力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
不过中国也不是完全做不出,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中国目前已经具备量产 14nm 精度光刻机的技术,当然从客观上看 14nm 和 7nm 还差了一大截。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差距正在极速缩小。就在 2020 年,中科院宣布攻克了技术难题,掌握了 2nm 芯片技术。但从突破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相信国产手机用国产技术做国产芯片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捕自《青年文摘 · 彩版》)
实名反对高赞回答。。一个连开源都不懂的人在芯片问题下大谈鸿蒙的优越性我就很迷。。张嘴闭嘴就是禁止你使用安卓。。美国禁你光刻机禁你华为 5g 的时候搞这么复杂了吗?想禁你手机销售直接禁 GMS 直接禁你华为品牌出现在本国市场不就完了。。华为是怕被禁安卓更新自己开发出个系统。。你张张嘴美国就能把已经开源的版本直接从别人手机里挖出来。。美国是派万磁王出场了吗?直接给你手机主板加内存吸出来了?人家美国好歹明面上制裁你。。你这种说别人一句然后赶紧暗戳戳拉黑怕别人回复你的人美国都不如。。
因为我们没有投入精力,时间,金钱。
技术这个东西在于积累,在于试错,不是你猎头加开发区就能得到的。
第一:浮躁,从上到下的浮躁……
你看 A 股的半导体股票涨上了天,实际能打的有几个,大部分是披着 “国产替代” 的画皮来资本市场收割散户的代码,我不知道这些公司 10 年后还是否存在……
最近搞笑的一个段子就是某证券公司什么首席怒怼中芯国际专家 “你算老几” 的笑话,一个有钱就是老大的蠢货居然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嘲弄一个行业专家,这就是我们资本市场的现状!
这件事情的搞笑之处除了那个证券公司的愣头青,还有就是中芯的专家也被拉入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们的微信群,这些抱团收割散户的群狼们还有专家的备书也是世界资本市场的一朵奇葩……
可惜芯片不是有钱就能堆出来的,现在的成功都是基于前辈的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知识产权,比如 EDA 软件,都是经过几轮洗牌,收购,才形成世界三强(严格意义是二强)称霸的格局,如果美国禁运,我们设计数字芯片的能力立马归 0,怎么破?自己再写一套吗?写出来的东西能用来流片吗?资本大佬们敢投吗?
第二:没有好的市场环境…
芯片种类繁杂,高端数字芯片也就是华为海思有所突破,其它基于各种架构的不知实际市场表现如何,好像很难看到他们的产品,你非要说军工我也不争啦……
大部分公司在各个种类的低端厮杀… 最后都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去研发高端产品线,这基本就是死循环,当然有些个别领域一枝独秀的活的不错,但也长不大……
芯片就是一步慢,步步慢的市场环境,基本赢家通吃,投入和产出的不成比例往往让很多公司举步维艰,国家不正确扶持,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可以学学韩国,举国之力在某一领域突破,与其乱撒网的扶持,不如扶持市场化的环境,或把项目发给华为之类市场化的企业!
你这个问有问题,不是造不出好芯片,而是暂时造不出好芯片。芯片技术是要靠时间,资金,技术,人才的大量积累才能发展起来的,中国芯片起步晚,仅仅凭借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但作为国家投资发展的战略重地,芯片产业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越南人大多把 “不择手段地赢”、“随时随地地赢”、“轻轻松松地赢”、“全面彻底地赢” 看做是人生意义和快乐源泉,最致命的是把这种思维套用到全世界。
中国人永远独立搞不出来世界最先进的产品,芯片发展好了能在大规模的应用市场中全面使用国产芯片,如汽车芯片,手机芯片,电脑芯片,但是想要达到最前沿的水平,估计是达不到的,这种情况已经是最好的预估。我所从事的行业,有一款设备 wto 前全靠进口,没有一款可靠的国产设备,01 年之后,外国来华投资,01-05 年期间,多个国企央企开始生产这款设备。一直到 2012 年,国产设备一直都处于经常维修,易损状态。一直没有起色,快完蛋的时候,其中 2 家国企央企剑走偏锋,寻找差异化,硬是在差异化中,把设备的性能发挥的比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家的设备更高效,虽说综合能力到现在还是不如他们,但是几乎实现了全面国产化了。现在就每年看看外企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学习公关下。这个设备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复杂的了,之前十几年曾耗死大量专家,教授,高校和国企央企。
芯片走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不求全面性能超过外企,能在价格和部分性能上超越他们就行了。
为什么造不出来?其实造不出来的东西很多啊,以前列举出来那么多卡脖子的技术,不是依然弄不出来了。就我说的上面那个设备,他的核心部件还是买外企的,自己造的不稳定。
搞芯片就和国家男足一样,人口多,不差钱,怎么分析怎么能进世界 8 强,可就是这么差,只能是制度问题了
芯片是核心技术
相当于顶级的原创
通俗点说,他是手机等物品的万物之始
是真正的实业
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靠科研资金走上去
也就是所谓的稳扎稳打
一步一个脚印,通过长期的研发,试验,磨合等等
所需要的投入
是不能够投机取巧的
一旦不能够投机取巧,而是要靠硬发展
那么,难以造出来了……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
欧美那是上百年的科研底蕴……
因为你靠着情怀和上涌的满腔热血想要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发现还要冲破上面的层层阻力,最后发现精力都耗费在克服阻力上了。
因为可以买得到。能买得到谁还去做? 真心感谢美国的封锁,芯片王国很快可期。
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呗。
众所周知,电子工业蓬勃发展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然后集成电路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在七十年代左右。
然后说到电子工业,就离不开机械制造业,毕竟生产出大规模集成块的设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机械制造业支撑。
说到机械制造业,懂的应该就懂了。
和机械制造业不同,其实电子工业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但上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我国的电子工业发展逐渐缓慢直至举步维艰,机械制造业乐于跟苏联学习,制造 “傻大黑粗”。同时大量专业人才非正常流失。
到了 80 年代,大环境好转,其实这时候按照国人的聪明才智,继续追赶,不论是机械制造业还是电子工业,都不会拉下太多。但坏也坏在这个聪明才智上。这些聪明才智都用来变着法的改善生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急于求成的心理。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原因很简单,立项了砸钱了但任期内出不来成绩就是最大的失误,等不起!
2000 年之前,电子工业如果利用 20 年的时间潜心发展,赶日超美有点难,但在国内站稳脚跟拿下不小的市场份额问题不大。可惜并没有。
2000 年之后,网络的快速普及,2010 年智能手机的全面爆发,从另一个方面也遏制了芯片的研发。原因无它,经济效益和政绩。
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国产 CPU,部分采用自研架构的,落后主流产品大概四到五代;部分采用授权制造的,落后大概一到二代。而国产显卡,没见到量产实物,不予置评。移动端手机端 CPU,这个容易被骂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不能让同行使用的最大原因是保密。机电产业用的工控芯片,高端部分据说还是得靠进口。
至于技术封锁,这个其实在一开始是不难绕开的。机械行业经常干这事,成品反向工程而已。但一旦技术差距过大的时候,就会出现反向工程出来了但造不出来或造出来技术规范不符。电子产业更离谱,初期的集成电路还可以反向并仿制顺便研究一下,到了后期,因为技术差距过大,反向都没用了,研究的话全是纸面资料,仿制难度极高。再来个技术封锁,那就彻底堵死了。
这下题主应该明白了吧。
三星抢跑,率先宣布 3 纳米芯片量产
听起来要准备五年投资 2.4 万亿人民币
豪赌马上开始要看台积电跟不跟
台积电现在还是第一,不跟也不行
一直以来台积电压着三星,比三星的产品成功率高一些
数十年前,硅谷之父、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 · 诺伊斯曾留下一句名言:不要被历史羁绊,放手去开创绚烂的事业!
也说不定会被三星超过。
也有点伤感,我们至今仍徘徊在 10 纳米以下,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
一般看到这种问题,我都直接去 UC 上相关新闻。
看完以后,热血澎湃的。
机床都多少年了,不还是不行吗。半导体设备一样的,一时半会造不出来顶尖的东西
就说 35 + 很多连生计都无法保证,35 + 就无用武之地,你能说他们都是不努力的吗? 有时候大环境就注定无法产业升级. 无法去做造芯片的事情。连房地产这样的毒瘤都不舍得割掉,骗鬼科技强国呢。
给中国时间,好芯片也能造出来。
汉芯只是陈某个人问题? 并不是。实际上这就是某些团体或者整个 xx 界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集体表现。我一直无法理解,几乎所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立项的时候,各种指标,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完成时间(精确到月)都全部定好了,这是科学研究?至于成果评价,你要是说国际先进都差强人意,不是国际领先都不好意思申报项目,对,是的,在项目还没做的时候你就得先想好怎么评价报什么奖,毕竟拿奖和晋升才是很多人科研的终极目的。当然要别人来主动评价和推荐你的诺贝尔除外,那个要真本事。
第一,这个东西是商业化的,东西性能不光要好,还要成本低。先发者优势明显,不仅是先行者设备折旧费低,熟悉产业链,而且肯定还有些技巧是人掌握的。比如中芯国际的管理层好多都是台积电来的。最终结果是可能后来者能造的出 7nm 芯片,但人家成本 100,你成本 200,就是卖不出去。投资巨大,感觉台积电建个 28nm 的厂子大概要几十亿美元。这就决定了很少有企业会去投资这个领域。
第二,这个东西是全球的,前中后几个环节,关键技术分散于美日欧。因此如果技术各自封锁,任何一个国家恐怕短期内都造不出好芯片。台湾和韩国的兴起和美国打压日本有关系。
所以,如果还是原来的全球化的状态,中国造不出好芯片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要能造出来,大概要有这样的前提条件:要在二三十年前开始超有眼光,超有资金,和美国关系一直特好,还要头铁顶住各国指责我们不遵守贸易或补贴规则。
你去看看学机电的毕业是什么狗下场就知道了。
问题应该是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顶级的计算机芯片吧?中国产好芯片很多,第三代半导体,igbt 都不错的。
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了,大到你只要推出一个还凑合的东西,你就能生存并且发展下去,如果你的产品恰好有点独特性超前性,那你要起飞。
我曾经想想过一个情况,把今天所有身家一个亿以上的人全部赶出中国,并且让他们实质上永远无法享受中国市场红利。
那么你猜,第二年会冒出多少个亿万富翁?
我的大学老师 (老民主党) 对我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富翁是很厉害,但这是建立在他掌握游戏规则并且依附在熟悉的市场之上,缺一不可。
在这么大的市场上,你没必要也不会想着拿自己的钱去做赌博。这种事情就交给国家去做就好,这就是大家的想法。
而美国的情况特殊性在于,它所有的红利都建立在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之上。各种军转民,放水 QE。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能够享受这种红利。总体上相当于他们永远不需要考虑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相当于你开局 6 神装,全游戏只能围着你转。
二战以前,科技中心在欧洲。美国实际上是收割了一波欧洲而已,苏联不过是捡剩下的而已。
不要觉得是民族性问题,这样只会让自己路子变窄了。根据我和白人相处几年的经验来看,人家挺喜欢自信的人。
大部分都是资源掮客,认真做技术的有多少?
为什么华人顶级科学家基本都是外籍的
我就想问凭什么你能?
很多行业都是相同的 给你来个简单的例子 本人一线大厂 其他的大厂也呆过。技术牛人很多 都是业界知名的 但是大家干到一定的层级之后都无一例外发现 做技术的完全不如写 ppt 的升得快。于是最后都打不过就加入,全部成为 ppt 大军的一份子。技术大牛都不愿意深耕技术,国产软件自然非常拉胯。
看下纪录片《大国崛起》,你也许就能领悟到一些事情。中国历史是王侯将相的历史。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芯片这一产业是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科技结晶,发展了那么多年,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的结果,这种高科技一直是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如果你从零开始发展,一点点研究,一代代积累,你将永远也追不上世界最高端的芯片。
别人也不会停下来等着你,别听网上那些人忽悠,说什么欧美人连算数都不会,他们不会算数是因为他们懒,并不是笨,看看历史上有多少科学家就知道了。前沿科技欧美科学家一直都是领导者地位!
何况美国的制裁,你不是欧洲人,不要跟我谈什么民主,他们骨子里就没把你当成自己人,世界最尖端的科技他们永远不会放心交到别人手里,你可能会说日本台湾他们的半导体产业,日本当年想另起炉灶,还不是被美国一棒子打了个半残,再看看台湾台积电背后到底谁是老板,还有韩国,日韩都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三个完全得听美国的。你去看看他们的半导体到底是谁在控制就知道了。这就是自由市场!
现在看来就算你投入很多很多钱,还有各种资源,在找来各种专家,研究这方面的核心专家你也不太可能请过来,首先美国就不会同意。以市场换技术,这招在最前沿科技方面是行不通的!
短时间内造出世界最尖端芯片没有可能!你进步别人也在进步!别人还很聪明!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还要有足够的投入,大量的资源,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不懈奋斗,方能有所成就!
现在有一个机会!芯片产业马上就到了瓶颈!量子技术可能会有取代之势,国家应该把握机会,认准方向,举国之力,动用一切资源,争取有所突破!想要逆袭,就得打破现有规则,何况别人也是在这方面深更多年!拥有强大的技术积累。
对于芯片的技术我也并不懂,这只是个人对于未来芯片产业的分析?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世界最先进的消费级芯片是我国台湾省制造的!
不懂芯片 但是别着急
你看当年
满地的假冒伪劣商品
现在做到了供应链老大的位置
现在供应链低端产品居多
所以要产业升级
会升级的 不是靠政府 还是靠时间
人的能力是无限的
所以芯片也会有的
需要时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 因为有才能的人被打压啊,没关系凭什么啊,我就要关系户你去告啊
2. 骗子很多啊,而且一些地位还很高啊, 比如空壳实验室骗科研资金哈哈,上面又不懂,你们科学家有 P 用
3. 待遇低啊。
4. 不重视啊~~~~ 顶端的一些人才会被重视 次一些的谁重视啊~~~
5. 不懂得管理懂的啊 ·~~~~~~
6. 特别喜欢吹牛和夸大嘿嘿,有的还官威压人
嘿嘿,我就单独说我这个行业(以能力为主的), 嘿嘿我能力在业内也算高级的那批 但是不属于顶级的。至少国内大厂我随便进嘿嘿。 然后呢我这样的人在专注一些 以我这行为主的领域上,我竟然连发话都没资格,反而那些没啥能力空有文凭和地位的人有资格发话哈哈哈哈。 他们叫专家, 而我叫行业的人哈哈哈哈 , 我还记得某次去某名牌大学做公开讲,我还得去拍别人马屁叫别人专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还特意查了下我这个专业,一些名牌大学的导师,去看了他们的东西,除了那么 1-2 个还行外(专业能力和我还是有差距)别的我都怀疑能不能进公司。 反而我这样的人被排挤他们那样的人在教书育人哈哈哈哈哈哈。
我后面还了解了国外我这块的情况,我敢说国外那些顶级牛逼公司的资深技术,他们都没资格来中国这块大学做老师哈哈,文凭不够。
我这块都有这么多废物,你还觉得别的地方没么?我就不信就我这块专业特殊。 所以你对比下别的呗? 另外我这块工资欧美给的真的高,我这边打着出国工作个 10 来年,再回国躺平的人不在少数。因为真的给的多啊,还不加班,也不会拿情怀说你。
除了极少数顶尖高校,微电子本科教育非常落后
我 2020 年毕业于华南某末流 985 大学微电子专业,必修课甚至还在学习 8051 汇编,学习焊电路板,真正接触集成电路设计只有大三最后半年,课题目标也非常简单,仅仅是设计一个译码器。在网上看见其他高校本科就能进行流片,设计 cpu 运行操作系统,可以说是非常羡慕
大三时参加大学生集创赛,没有教师指导全靠自己摸索,拿到赛区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这个可以说是高等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赛事,但是决赛评奖非常有问题,当年还在知乎用过讨论
如何看待第三届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arm 杯北理在杯赛中居然可以在 0.35s 内播放完 20 张 ppt?
这样的的教育水平怎么能培养出微电子行业的优秀人才
答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
2022 年 3 月 16 日
看了一些网友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通常将其原因归咎于中国科研体制上的问题,归咎于人才使用和评价问题,归咎于科研上的急功近利问题,归咎于科研上的短视问题,等等。应该说,这些因素与中国制造不出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芯片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太过于相信 “国际分工” 这种经济结构了。确实,如果国际分工不受政治的干扰,中国是完全可以正常地购得高端光刻机的,是可以源源不断地购买最好的芯片的,是不需要自己研制高端光刻机和最好的芯片的。而不是中国造不出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芯片。
然而,纯粹的 “国际分工” 是不存在的。因此我国吃亏就吃亏在相信国际分工这种经济结构了。
现在,美国在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芯片上卡我们的脖子,让我们认识到了根本不存在什么纯粹的国际分工。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必须自己制造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芯片,或者通过技术创有,另辟蹊径去制造不同形态的高端芯片。完全可以相信,借助举国体制这一制度优势,借助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一定能制造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的。
不重视技术
1. 对技术人员不够尊重,相对没有社会地位。容易造成优秀的人才选择不做专业技术人员。
2. 权力社会,部分机构一句话就可以否定一个常年研究的技术成果,同样一个大型企业一句话就可以抄袭一个已经成熟的技术成果。相反,一个模糊合理的决定就可以让一些人骗取巨额补贴。
3. 对知识产权极其不尊重。这些年此类维权比之前明显要多,可是还远远不够。个人认为抄袭合法合理不仅仅是抄袭者的耻辱,更是监管部门的耻辱。如此环境,指望创新发展犹如痴人说梦。
面对强敌和领先者,既要虚心,更要自强。可如今看到的反而是对内自大与自卑的状态,令人嗟叹。
身为华夏人民十四亿分之一,希望为国为家付出一切,但不会主动给资本家和各种二代哪怕一分一毫。
借个标题来回答一下
可能确实有这种情况,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但逐渐成长我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应该不会是真的。
我们大学有不少老师都是海归,都毕业于很好的美国英国学校,他们最后不也是回来了,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越来越好但也急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真正有实力的一回来就会被重用,而且条件还很好,就拿其中一个很厉害的老师应该是分了一套房还有很多其他优厚待遇,薪资虽然没有在美挣得多但生活绰绰有余。政府很需要人才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干坏事。
这个作者可能提的是小十年前的事,现在几乎不可能了,第一自媒体大数据信息时代你政府敢出这件事别管你能不能信息封锁总有记者能把这件事给你都漏出来;第二,讲个道理,对于人才这件事国家看得不比咱们普通老百姓清楚?连老百姓都知道人才是多么稀缺多么重要,国家能不知道?早有对于这些人才的政策,而且清北现在回来的人真的越来越多,真不像很多人说的大部分人都去美国不回来了。
中国造不出好芯片的原因真不是中国造不出来,全是美国搞技术封锁导致中国没办法现在造出来,可未来呢?中国还造不出来?我不信。
技术的迭代是一朝一夕积累而来的
为什么?!你说为什么?理科生将近是文科生五倍人数,结果跟文科生抢公务员职位不去搞科研。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吗?
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一般有两种情况的项目是投入产出比高的:
1. 紧急但不重要的项目,结果比过程重要。
2. 重要但不紧急的项目,过程比结果重要。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项目,没必要做。
既紧急又重要的项目,说明规划出了大问题,贸然做反而得不偿失。
光刻机这种应该归在重要但不紧急的这类比较合适,长期目标及产业链细分路标得制定清晰,在日常工作中找配套,找亮点。打的是持久战,打的是细水长流。切忌大投入,急求成。
乐鑫的 esp 系列芯片
esp8266
esp32
esp32-s2
esp32-c3
贤者闲者,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贤者的发展进步。所谓贤者往往在普通人的眼里就是闲者,整天不知道鼓捣什么玩意。
在中国,很难见到一群人讨论科学哲学理论问题,当你表达出你的思想的时候,多数人的回应往往只是蓦然或者随意的符合。科学技术的创造只会在各种思想碰撞中诞生。
中国尽管是制造业大国,但我们的工程师主要以应用工程师为主。并没有形成以创新为主的人才架构。而创新为主的人才架构一般是以某个人或者组织为节点,构成类似神经网络式的知识共享思想碰撞的物理网络。知识以及思想在这个网络流动越快,碰撞的越激烈,就越发能创造。
的很多以研究为主的个人或者组织之间往往是并行的,互为竞争的,阻碍知识和思想之间交互流动碰撞。当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竞争往往占据了主流。当然也有办法打破这些障碍,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程序流程管理,比如问题的讨论过程被详细记录,对某人或者组织提出的观点或者方法在相关问题中的比重进行评估,当成果显现出经济或者社会效益时,按照评估的比重论功行赏。
不要总想着弯道超车,基础科学还是得踏踏实实的。
宋朝马政问题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中国过早发展起来的地产业和金融业,摧毁了工业进步!所谓未富先奢也。
我是外行人,但我也来插一句
我记得我攒电脑时是 2019 年初,那会可没有什么 30 系列,20 的 s 系列都没出
俗话说三千预算进卡吧,加钱加到九万八,进去了感觉人人都是 2070 以上,你拿个 2060 都觉得掉价,似乎只有 20 系的 70.80 和 1080ti 这样的显卡才算好显卡
但实际上,关掉手机后回到现实世界,当时的 1050 都是好显卡
当国内互联网巨头能不再盯着那几颗白菜时候!
当国内车企不靠新能源概念骗补贴,能完全自主对抗时候!
当国内白酒市场股价不行的时候!
当国民不再盲目崇拜国外品牌时候!
当影视圈少一些吴亦凡的时候!
当年轻人不再那么娘炮的时候!
到那时候我相信中国芯片绝对世界前列
第一,从短期经济效益来看,真的是造不如买。
第二,没有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重仪器轻人员,对知识产权无保护,不单是芯片领域,这是整个科研环境多少年的通病了。
第三,我做科研的时候遇到过两次多做多错挨批评,少做少错得先进的事,这么搞两次,就老老实实循规蹈矩了,瞎搞什么创新。我相信很多人也深有体会。
我甚至武断一点说,凡是在重资产重仪器,且产品高度经济化的领域,中国科研—经济体系就只擅长短平快和跟班式科研。相较之下芯片已经很受重视了,多少天坑行业的细分方向就是背靠欧美日仪器商和试剂商,圈地自萌的学术殖民地。
这个问题在词汇上就开始动摇国一群围观小白的集体认同感和自信,可以理解为在揶揄国内产业的韬晦和隐忍以及无所作为。
在能源问题得不到解决之前,自动化设备是没有市场的。既然这类超级费电的设备都不太会被政策扶持,那怎么可能大批量的在国内普及,芯片自然只会存在于导弹国防项目中。
后续的转折,就是,现在能源问题开始出现可以豁开的缺口,让自动化在全球普及,第四次能源革命强势插入历史进程了。
然后,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相关完整的设备制造链,又要强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造成了芯片短缺,自给自足能力基本超纲的状态。
对比成熟混迹于游戏市场,为吸收超发的福利,大搞客厅市场并积累很多娱乐技术的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团队,中国厂商根本没准备。以为小霸王学习机就是哄娃的最终形态,然后货币政策上没有出口赚汇的强力支撑,国内经济水平和工业产品设计人才数量增长乏力,人口素质被前期的学习机糊弄的乌烟瘴气,就知道学香港澳门从日本歪道转学来的黄赌毒,基本把竞争机制给破坏了。
中国芯片行业虽然有市场竞争技术积累上有工艺脱代的问题,但在死掉一片认知被污染的炮灰后,凭借着整合资源,绝地反击,也赢回了很大份额的国际手机市场。整机整合能力不逊于国外厂商。没有收集到完整国产研制的光刻设备信息的基础上,也不太好说什么。
根源就是没预料到,也没准备好普及以及和美国半导体竞争。美国聪明就聪明在,很实诚的定价了芯片,导致 “谁会为了一个利润不足以养家的行业较真” 在国内占据很高的搞关系政策的高地,放任洋垃圾流入,留出肥肉来招待意识形态产业控制大师比尔盖茨的软硬件公司。没多少必要,无危害去后台使用,是不重视芯片产业不升级的思想大意。
提到国内跟进产业进程的互联网公司,一帮人编程编到最后,发现硬件也要自己搞,然后也搞成绩来了。华为的超算用的是自己家设计的芯片,世界第一算力能效比估计也是第一。在不想用手机苦逼查找相关链接的情况下,希望有心的可以自行搜索。
不是没有好芯片,而是国内自研体系人才数量发展不够,用途很窄,厂商把好的芯片用于专业科研项目,对于民用领域,压根不想卖。因为卖了,软件什么的都没有,windows 装不来,买到的人直接骂娘了,有意义么?
在中国光伏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以后 没有人再说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光伏相关产品。芯片同理。所谓闻道有先后,科技产品一样如此。历史上我们的科技是领先欧洲的,那时还没有美洲人的事。近代我们落后了,我们现在追赶着,很多门类都在追赶并超越。
电子厂安全员一名。
扯体制的人可以歇歇了。
因为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没有达到质变。
越是高新技术,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支持。目前国外对中国实行的是技术(设备)和人才封锁。中国相关企业压根不缺资金。
你看看其他行业,技术 + 大规模的人才,把之前在行业内领先的巨头拉下马的行业不在少数。所以国外对中国技术封锁也越加严重。
研究芯片任重而道远,不过相信 20 年之内,一定有所突破。所以大家不用着急,耐心的给科研人员一点时间。
第一代半导体 (硅基)
也就是大部分人认为的的芯片,其他回答讲的很清楚,由发达国家掌握,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国产替代中,代表企业:中兴国际
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磷化铟)
主要用于通讯领域,这个领域大家差距不大,目测不会发生卡脖子的事件。而且这个领域深度没有第一代半导体那深。
第三代半导体 (碳化硅,氮化镓)
主要用于能源领域,比如功率芯片,在新能源车上,碳化硅功率芯片转换率能达到 90%, 而硅基芯片只能 70%。目前这个领域也就中美两个玩家,美国领先,中国快速追赶。
一代半导体我国目前超越了 99% 的国家
二代半导体我国目前超越了 99% 的国家
三代半导体我国目前超越了 99% 的国家
可能我回答的有点另类,但 cpu 这个东西并不能代表半导体。
补充一下:可能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半导体有三代,但这里的代数不是简单的先进与落后,而是用途不同,并且二代和三代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是很小的,但很多研报表明,随着新能源和五鸡的发展,二代和三代会在 10 年内做到 30%, 这 30% 是增量,不是与一代半导体抢存量。
绝大部分国家都造不出来,包括米国。还有不光是造不出好芯片,什么好的都很难造
很多行业的深度和壁垒远超外行想象,构建体系化的东西需要持续广泛的投入。国内已经撸回了一大批在海外小有建树的芯片从业者,但你看他们整出了什么?脱离了体系,这帮人玩不起来,谁都玩不起来。
不知道,但是基础行业从业,有一个材料,不算特别高端,但是属战略物资性质;全球一共 6,7 家的样子,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增加,国内有一家国企,从日本引进的技术,基本行业内品质最劣,当然价格也最低;距今至少 30 年了,仍是行业内最劣,今年刚隆重宣布投产一个重要牌号,而这个牌号别人已经卖了几十年了。行业内技术路线大致是这样的美国、德国平行,德国技术较差,俄罗斯引自德国,产品在国内极少,品质也很差。美国把工厂和技术转给了日本,日本转成两家,较好的一家转了一波给韩国,另一家转了一次给台湾。现在产品品质和价格大致是:日本》台湾》德国》韩国》国内。你就不觉得 30 多年什么事都没发生是件很怪异的事吗?30 多年过去了,扩产改良生产线还要花钱从日本引进,别人在工艺和添加剂上留了一手。
最高赞居然能说出美帝把安卓禁止。
任何一个单一国家人才都不行。
这是一。
技术人才在国外比国内容易发财。
这是二。
任何人都有发财的权力,如果你用一个人又阻止他发财的可能,他知道怎么选。
这是三。
很多名校背景的理工大神都选择了成为商人或者公务员。因为商人赚钱,公务员稳定。
这是四。
因为都太聪明了,知道做芯片很难,既然难,为什么要做,靠骗靠买不好吗?
只要宣传的好,有钱进来不就好了,为什么要真的去做呢?真的去做的人,做出来的肯定都是不好,怎么可能会有买来的好呢?如果用了别人造出来的,那我为什么没有造出来呢?我拿的钱到哪里去了?算了算了,还是买来的好。
反正谁造出来,谁就是骗的偷的抄的,我就是不用,我就是要买的,不是不是,我的也是造得,虽然是骗人的,我得兜住了。
我觉得早着呢,还造芯片,要不是有那么一两家真的在自己造,我们连电动车都没有,还说什么芯片。
心思都在别处。一切为了生活。不管是为了更加贪得无厌的生活,还是为了吃饱肚子。
造芯片的胆子没有,但是借造芯片的名义来敛财搞房地产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这就是国内大部分芯片企业的现状
因为赢了啊!不仅赢,还赢嘛了!
中国才从积贫积弱的年代出来多久,就要什么都行?每个东西都要花大价钱才有可能做好,但是以前没有钱,只能先把最关乎生死的事情做了,而芯片在当时的优先级太低
一个字:人;
两个字:人才;
四个字:留住人才;
八个字:人才能够专心工作;
十六字:………………………
…………
关于这个事,我简单说两句,至于我的身份,你明白就行,总而言之,这个事呢,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具体的呢,大家也都看得到,我因为这个身份上的问题,也得出来说那么几句,可能,你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我的身份呢,不知道的你也不用去猜,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毕竟自己知道就好,细细品吧。你们也别来问我怎么了,利益牵扯太大,说了对你我都没好处,当不知道就行了,其余的我只能说这里面水很深,牵扯到很多东西。详细情况你们自己是很难找的,网上大部分已经删除干净了,所以我只能说懂得都懂。懂的人已经基本都获利上岸什么的了,不懂的人永远不懂,关键懂的人都是自己悟的,你也不知道谁是懂的人也没法请教,大家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懂事,懂了就能收割不懂的,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不懂。只是在有些时候,某些人对某些事情不懂装懂,还以为别人不懂。其实自己才是不懂的,别人懂的够多了,不仅懂,还懂的超越了这个范围,但是某些不懂的人让这个懂的人完全教不懂,所以不懂的人永远不懂,只能不懂装懂,别人说懂的都懂,只要点点头就行了,其实你懂的我也懂,谁让我们都懂呢,不懂的话也没必要装懂,毕竟里面牵扣扯到很多懂不了的事。这种事懂的人也没必要发出来,不懂的人看见又来问七问八。最后跟他说了他也不一定能懂,就算懂了以后也对他不好,毕竟懂的太多了不是好事。所以大家最好是不懂就不要去了解,懂太多不好。
看到这个问题 我就想到最近很火的邯郸大学青椒杀人事件
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一个体系内如果连博士博士后这种层次的知识分子都面临吃不饱饭的问题。面临着 90% 多的淘汰率。你要让他们潜下心来搞研究?
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所谓的产业升级 研发芯片 简直可笑到爆。
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政权,技术不封锁,怎么搞你的钱?扯什么封锁?自己不会怪别人不给你抄?
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就没有弄出自己的科学工业体系,只有个形似的架子,各个协会,组织都是老一套的官僚体系,政治地位决定资源和话语权
中国能追成这样完全是中国聪明人太多了,镰刀这么一茬一茬的割,还能有这样的产出,西方资本家梦都梦不到
科学界的领头羊有多少是在科研一线的?在一线的都是像袁隆平那样的老一辈吧?等这些老一辈的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啥?一个个大老板!
不弄出自己的体系,就只能给别人做注脚!
类似的问题还有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军用航空发动机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航母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盾构机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高精尖机床
以上这些都曾被称为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的
中国是人治社会,千年以来的儒学经典就是教育百姓如何顺从统治,人治社会的目标就是维护统治权就可以了,人类进步不进步无关紧要,甚至科学在列强打入中国前还是奇技淫巧。现在体制没有变化,科学只是维护统治的手段,不得不发展而已。别人有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不落后挨打威胁到根基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强敌威胁,人治社会甚至可以倒退几步。芯片现在有其他国家带头,我们只要跟着走,也不会不落后太多。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搞创新,管人还忙不过来了。
人有多大胆,芯有多大产,有什么不可能的?
汉芯事件(Hanxin events)是指 2003 年 2 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 “汉芯一号” 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百度百科》
从此国内对半导体的投资都得掂量掂量了…… 虚假自主创新,贻害无穷。
反观如今操作系统领域,夸大宣传的鸿蒙系统,捆绑爱国理念,排除异己道德绑架国内厂商,挤占其他真正做自主研发系统厂商的资源和关注度…… 历史只会重复。
还是能造出来的,别太悲观。
题主估计是被一群营销号吓住了,又是工业明珠又是啥超级科技的,其实不需要太关注。
我也是无意得知的,应该不算泄密吧,光刻机的研发远比普通人想的快,起码比我想的最乐观的情况还要快太多。
现在还差中间两个环节就可以整合了,运气好的话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中就能看到第一台国产光刻机了,运气不好的话三五年也出来了。
取个三年吧,2024 年国产光刻机问世。
不反驳,杠的话你说的都对。
不过我还是建议一些人收藏一下这个答案,看看能不能成个预言贴,其实我也好奇自己遇到的是不是本人。
因为不买华为产品不是中国人!
为什么起这个标题?
核心技术是商业秘密,是人生家花钱研究出来的,一般是不会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
芯片行业不了解。但看了一些骗补的回答,再联系我前单位 “骗补” 的嘴脸,就替我国芯片的未来感到悲哀……
有一种 YY 是:中国是伪装成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国家,但它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正面 PK 的领域, 无论 ZZ, 外交,文化还是科技制造,做不好才是正常的。
停止补贴,停止政府干预,既可起来,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
造芯片,大概需要很多聪明的人。但我国最聪明的人都去做公务员了。
因为要什么计算机,不是手算就把核弹搞出来了吗?
这不是大力出奇迹的项目,而且,咱们也出不了多大力
别说芯片,中国迄今为止造出过什么是好的?
赚快钱的时候不适合搞技术
等中国 gdp 增速长期保持在 0 左右,就能造出来了
大家觉得造芯片只要光刻机,又觉得光刻机就是一台独立的机器,可实际是它们需要依附几乎所有理工科的顶尖技术。这是需要坐冷板凳的,坐冷板凳注定没钱没人没项目。所以还是在追求 science,nature,被人家带沟里了。
中国人没有干不好的事情
如果有,只能是因为这个项目太好了,蛀虫太多了
比如芯片,比如男足
干不好蛀虫反而活得更爽……
因为这个地方已经从骨子里腐烂掉了
找光刻机等方面去去,设计芯片的不背锅
八百斤,我说汽车
国内的体制制约,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讲政治,几乎都是外行领导内行,或者说擅长玩政治的管着一帮科学家。没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很难有精尖科技上的重大成果
整个西方世界加韩国台湾省造了 60 年以上,你中国在西方封锁下,20 多年低投入就指望造出高端芯片,你当西方人是弱智吗
一站二战
是能做出好的,只是做不出最好的,什么都要拿世界第一衡量,累不累?
没有核酸来钱快
大学时候,搞了个国家级嵌入式芯片奖项,回校加学分还没学生会的加的多。
看了下面那么多答复,尤其是专业人士的回答,我就在想,当年急吼吼就叫着 “厉害了” 是为了啥?
可以造出。
这肯定是美国的阴毛
因为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2020 年才刚刚基本实现工业化。我们的综合国力比很多人想的要差,追赶美国这类科技强国仍然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我们整体的科技行业或许可以弯道超车,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当前的水平,仍然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跻身世界前列。
前程很光明,现实很骨感,道路很曲折,你我需努力。
一个芯片研究小组需要多少人,研究 5nm 的手机芯片需要多少钱呢?华为海思最高峰时期员工在 7000 人以上,如果按照人均 30w 薪酬计算,7000 人每年需要 21 亿开支。而全球十大 IC 设计公司中有实力的企业员工人数均在 1.5w 以上,说明芯片研发是一个巨大的人力工程。
5nm 芯片的研发成本高达 5 亿美元,流片费用在 3000w 美元左右,其余包括 IP 授权购买费、自研部件费用、专利费、员工工资,研发成本高达 30 亿人民币左右,一般的企业根本无力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因此大部分国内自研芯片的企业都集中在功率半导体,功率半导体所涉及的工艺较低,费用较低,研发难度较低。
目前苹果 M1 芯片采用的是 ARM 架构,研究芯片所用的 IP 均是国外授权,编译软件也是国外软件,芯片在经历前端、后端设计以后,进入烧钱的流片阶段。
最后去晶圆代工厂排队等待光刻。目前掌握 7nm 和 5nm 工艺的代工厂仅有三星和台积电,intel 并不对外开放自家的代工厂,因此中芯国际负有非常重大的历史使命。
制造业,你看全国机械相关专业的,那个待遇你就知道了,本来怀揣一颗梦,毕业了之后发现不是复制就是模仿,要么就是进口。还有一些让人头疼高层的管理制度,想制造跃起来,你从全国高校之中去看看吧
收回台湾,芯片问题就解决大半了
1 抠,舍不得投入资金。
2 不重视相关专业人才,大量人才流失,去给米国做贡献 (其实还是抠造成的)
3 用人不淑,一个个都只想骗点经费就溜。(因为抠,人才觉得这点钱真请不了几个人,造不了芯片,只好卷款跑路。)
能啊,台湾不是中国吗?
正是因为台湾,我们国家摆出一副统一的样子,国内才没有资本敢大规模投资本土芯片制造,万一大把的钱撒进去,刚有点起色, 还没赶上台积电,台湾回归了,这钱不是就打水漂了?
看看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就知道了,小学生、中学生语文上课时间加长,其他科减少。我们小时候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已没有这样的口号了。
重视一个行业,应该从这个行业的基础,以及方方面面都要重视。从芯片的原材料,设计,制作,设备等,并且前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时候还不一样会有回报。要有这样的恒心。
只希望现在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开启的 IC 企业,能真正踏踏实实做起来,不要又是资本的逐利行为,毕竟前有假芯片骗钱,又有武汉芯片企业耗费几百亿,毛都没看到一根。
带清?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也配?
何止是芯片啊,拿了资源的不干事就在哪尸位素餐的多了。公司里总经理没能力整天就给老板演,公司其他人就是配角跟着一起演,不演干正事给你小鞋穿,让你滚蛋。我都他妈的快能拿奥斯卡了最佳配角了。
论资排辈,学术造假,谁去造,突厥朝不要要求这么多,汉唐宋明一样都是辣鸡,突厥不配代表中国
要想科技发达 就必须要知道科技发达的基础和根源是什么
如果科技发达的基础和根源都不知道的话 不要说芯片 乃至科技一样都发展不起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关键领域卡了我们的脖子,这帮资 ,残酷剥削我们无产阶级!
瓦森纳协议了解一下?
因为知乎人均只会说没有人真正去做芯片的
可能是科研人员没喝茅台,没用华为,没看战狼啥的吧?
因為高技術的見到搞行政的得叫爸爸,有了成果了行政的瓜分了。
你的监管者不需要而已
别忘了 60 年代就有要赶英超美,现在还没看到背影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北大物理系博士去报考城管的编制,所以你问我中国为什么早不出好芯片,我也不知道啊,你瞧清北的高材生绝大多数都去美国,一边谴责别人不报效祖国,一边不给人用武之地。我亲戚在某 c9 的计算机专业,他们专业一大半的人都出国了。
〔中国造不出芯片〕是个 “悖论”,是个〔话术〕,因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造出芯片,且这所谓〔造不出的〕也是最微小的那几款
网络故障,请检查网络连接。
重新加载
这个世界上有旅游国,有资源国,有农业国,有金融国,有制造国。我国是如何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世界工厂。尤其以低端制造业为核心
那么一切就都好解释了。
比如中考分流,比如工农剪刀差,比如 996,比如为什么高端人才外流,比如保生育率,比如劳资纠纷的时候的倾向,比如越来越低的奶制品标准,比如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毕竟外国人是客户,客户是上帝。而国人是 “人力资源”。
如果要搞高端制造,社会生产的核心力量就不是农民工、厂妹了,人们的核心诉求就会不同。很多配套都要到位。
教育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大学教授如何申请项目申请钱,成果如何评价?举个简单的例子,蛋白质有千千万,找一种蛋白质,用仪器测一下,画个结构就能发论文,国内就有人用相同的研究方法不同蛋白质发了好多篇。一种复合材料,掺 5% 石墨烯发一篇,掺 10% 再发一篇,掺 20% 再发一篇。
知识产权保护,很好理解。
劳动保护,很好理解,高端人才跟农民工厂妹肯定是不一样。那个 app,监控人手机一切流量的那个,农民工能忍,高端人才不能忍。还有西安那个航天发动机的工程师离职的事。
政策,教培行业和游戏行业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影视行业现在还没分级。中药新药是怎么审批的,有多少中药的不良反应写的是不详?板蓝根的有效成分到底是啥,有人知道吗?几十年前青蒿素可研究的清清楚楚,分子式明明白白。就说芯片行业,遇到了骗子,查出来了,不说改进制度流程惩处责任人,直接一刀切全砍了。缝纫机又能做鞋又能做衣服,款式随便改,光刻机换个材料供应商都影响良率。
法律,劣币驱逐良币的同时,天威引而不发,没办法,只能和天谈谈感情别劈到自己了。
社会保障和财富再分配,搞高端制造业,造就一批中高收入的工程师、程序员,低端制造业的工人就都跑去做快递小哥、餐馆服务员,低端制造业就干不下去。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跟越南买服装,越南跟中国买高铁。都用美元。大家都没安全感。
这方面技术扶持的课题都被当绩效弄走了,完成绩效谁管你后续啊,钱花着再弄下一个吧
1、目前国内对科技实业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几乎在全力支持房地产,吹大这个泡沫,甚至把 gdp 弄到了全世界第二,都有人吹嘘中国的房地产足以买下整个美国。
2、很多公司疯狂压榨工人,视律法为无物却总能逍遥自在。它们把整个中国打造成了一个世界级工厂,用着他国淘汰的技术和机器,和我国庞大的人口红利,病态疯狂的压榨利益,却不去搞技术研究。那些 35 岁以后的行业精英才是整个行业的精髓,正是他们的沉淀,才会有着技术上的突破,像 unix、android 和 ios 系统的研究员,哪个不是一大把年龄。但是这些公司却总想着勾心斗角,年龄大了不能加班的直接干掉,疯狂奴役小年轻,让现在的年轻人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些原因让真正用在科技实业发展上的资源屈指可数。也让不少真正想干实事的人去了他国另谋发展。
3、另一方面,资历、背景和潜规则一直都是一道很大的门槛,而真正想搞好技术的人的社交或者背景往往都不是很强,在这一关就特别容易被刷下来。每年我国都有很多人才流失向他国,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但是总有人视而不见。
4、忠言逆耳利于行。由于国内对于政治言论的敏感性,和部分有心人的搅和,导致了整个经济体都处于了一个亚健康状态,无数蛀虫趴在这头雄狮上面饮血吸髓,但是这头雄狮却是像被打了麻药一样不能动弹一分。
一个只为了追逐金钱的民族,需要芯片吗?
一台 EUV 光刻机就要 10 亿元左右;
一个 5nm 制程芯片厂要 100 亿美元左右;
造芯片能不难吗?
很多人听说过光刻机,总以为只要有 EUV 光刻机,中芯国际很快就能够量产 7nm 制程芯片?
实际上,并非如此!
除了光刻机,还需要至少数十种高精尖半导体设备,譬如说:
反应离子刻蚀系统;
离子注入机;
单晶炉;
圆晶划片机;
晶片减薄机;
气相外延炉;
氧化炉(VDF);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系统;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系统;
磁控溅射台;
化学机械研磨机;
探针测试台;
……
想要建设 7nm 制程芯片厂,没有几十亿美元能搞定?
最近,台积电官宣,有意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先进制程圆晶厂,预计投资 120 亿美元,投产后可量产 5nm 制程芯片!
想要搞定 5nm 制程芯片厂,就要 100 亿美元左右投资;
……
对于咱们国家来说,钱倒是最容易解决的,可芯片制造人才呢?
哪有这么容易培养出顶尖的芯片制造人才?
自 1949 年我国成立以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强国梦、科技梦,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科技技术的发展上,我们都要成为世界先进水平。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科技技术才能成为科技强国,这就是工匠精神,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挑战自我。
从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月球探测、建设第一个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到现在最新的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项目,这些目标 “大国工匠们” 一个个为我们实现。但是有一点,我们却一直无法突破,那就是我国的高端芯片产业,这是因为重新的设计和制作都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困难可能比上面那些都要难。
高端芯片的制作一直处于瓶颈状态,目前我们能量产的工艺虽然已经达到了 14nm,但是相比台积电 5nm 制作工艺来说,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生产的良品率也非常低,一般只有 25% 左右,这对整个芯片设计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没有高端光刻机和光刻机配件
虽然芯片是用沙子做的,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世界上能自己生产芯片的国家屈指可数。想要制作高端芯片就必须拥有高端生产设备,尤其是困扰我们多年的 ASML 7nm 高端光刻机。但是由于美国的干扰和限制,使得荷兰对我们出售光刻机变的不可能。
很多人在想,他们不卖给我们,那我们就自己研发自己做。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突破,但是想要达到世界级的高端工艺,必须在零配件上使用世界先进的零配件,就像 ASML 的 7nm 光刻机一样,本身的 10W 多个零配件,大部分来自于 60 多个先进国家。而我们却受到了美国的《瓦森纳协议》限制,除了荷兰之外,全球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42 个发达国家都不会向我们提供配件,而这些国家也都是自愿加入的。
设计制作芯片成本高
做一个芯片不像是写一个 APP 程序,在软件中如果我们的程序出现 BUG,最多代码修复和打个补丁就解决了,但是芯片的设计却不一样,目前来说,一块晶圆的基本价格在 8000 美元左右,如果是哪一点出现问题,那么就是整块晶圆就要报废。而且从设计一块芯片到生产出来,期间的时间最少要 1 年甚至更久,如果做的芯片不符合预期,那么这些年的时间成本就被完全损耗掉了。
不仅如此,因为芯片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上百亿个晶体管,如果因为出生产工艺或者出现问题的话,想要查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为了解决问题,又不得不继续研究,所以在错误的排查中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最后说一下
想要实现光刻机的突破,就应该发扬我们的工匠精神,连北斗全球导航我们都已经完成组网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寻得一条不用光刻机也能制造出芯片的道路,比如目前正在研发使用碳纳米管工艺的碳基芯片,就能完全的摆脱光刻机的控制,通过纳米管的连接实现芯片性能的高速提升。
咱们必须要有信心,聚合咱们 14 亿国人的力量,搞定先进制程芯片,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一个取得成果时间线相对长,而我们起步相对晚的行业,很多行业无法弯道超车,更需要时间积累
两个字,没钱。能造汽车手机才几天的国家。前些年哪里有钱发展这个
二十年了,一亿人口的河南都配不上一所 985,这是压榨的多么厉害,
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代表着自由,和【】的意愿恰恰相反
这么多的愚民政策,还天天谈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的了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民族内部的矛盾和撕裂,为什么不给河南人修几个 985,如果还是这样压榨,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么?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这么多年的现实还不能让这个民族吸取教训,空洞的大统一思想成为既得利益者剥削的口号,那么这个民族就不配存在
有那时间研究研究算法,看看怎么搞能让更多人看到卖药广告,那多香啊!
说白了就是人太多了,穷怕了,多出来的钱都贪污炒楼移民了,投科技这种高风险的事情没人愿意干。
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太多,现在 14 亿,感觉 4 亿左右就差不多了
怎么造不出,在台湾。
你知道投资芯片的钱拿来炒砖头可以赚多少么???政府主导下简直就是一本万利重点是木得风险啊朋友们,换你你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么??就一个华为在争夺世界市场还被喷的体无完肤。你真做出来芯片马上就是居然卖的和英特尔一样贵,垃圾。但是没有人想过,内存芯片木有自己产能的时候,三星想怎么涨就怎么涨,你屁都放不了一个。
湾仔镇楼。
能不能造出来我不知道。
但是从美帝国主义不要脸的贸易战和封杀华为上来看,美帝国主义确实慌了。
那你就要分清普通芯片还是电脑芯片,军工还是民用,除了主要的电脑芯片手机主要处理器芯片,其他芯片基本生产了,就算是主要手机芯片,华为海思也有性能不差的芯片,基本国内都能生产,但为啥每项都要世界第一中国才发展多久,时间是唯一问题根源,多点时间,手机系统都出来了,火星都有自己的人了,什么体质之类制度之类完全没问题
因为别人不给你山寨的机会了(卡脖子)啊!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现在的问题都这么张口就来的?
我就是做电子产品的,我可以告诉你,一般的民用产品,已经可以做到 100% 国产了。
芯片领域,中国还真是已经全品类了。对于开发者而言,性能够用,供货充足,价格合适,就是好的。
并且很多国产货有后发优势,明显对大量工程师与项目进行了调研,设计还特别讨喜。
比如一个 fpga 给你一起封装上额外一片 ram,省成本省空间使用灵活也太优秀啦!
这个题目问的,明显是外行人看了太多 5nm 12nm 之类的现状,而产生的焦虑。然而,制程那么高的芯片,占芯片的总量并不高。更何况我们一直在进步,市场在这里,总会有那一天的。
买办都该死。
支持买办的大部分都是严重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二鬼子。
所有关于人的问题你都需要在制度:环境:基因里面选。选哪个呢?
中国人(生活在大陆地上的)的性格。
中国人更愿意、也更适合做 “大” 的、“广”的、“快”的、“粗糙”的、“易出活”的事情,并且对 “钻牛角尖” 的、“费力不讨好”的、“吃饱了撑的”的行为嗤之以鼻。
芯片这个东西,在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芯片上做出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电路,研究这个东西的人的性格得是什么样的,他得相当爱 “钻牛角尖”、相当 “吃饱了撑的”,不太符合中国人(至少是绝大部分、百分之 99.999… 的人)的性格。
发达富裕的岛上的人民(或者有着 “井底之蛙” 的性格的人)更适合。
好资源都被低效的政企占有
你看小米对华为态度就知道了
乐其被裁,怒其太争
陈进的汉芯,武汉的弘芯。这些都是中国造出来的好芯片。
它们一个个吃的腰肥体胖的,一看就是好芯片,感谢它们。
可能是因为不放权吧,足球也是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是什么?是可不可以,冷战期间,美苏绝大部分的钱是花在这个方面。一旦答案是可以,那么追赶所花的钱至少可以少 90%。以前芯片不行是因为整个工业基础的结果,其实芯片和发动机就是整个工业最顶级的综合体现,你的基础不牢,自然上面的果实就不美。感谢川皇,让以前的芯片从亏钱直接变成了赚钱,这个样子,无数的社会资本会涌入这个行业,你可以说泡沫也好,骗钱也好,好歹有了流量,老美 90 年代初期的互联网泡沫也是这样,泡沫是发展的基础。我不是芯片行业,没有啥内幕,只是个普通小交易员,但是也见过了一些公司和行业的发展。芯片和发动机只要还是人类工业的结晶就应该复合这个趋势,又及,有小道消息,光刻机的核心部件可以用打印机打出来。光电头有了,工台有了,一切都会有的。
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两亿台,选对方向至关重要。
文丨海克财经 齐介仑
大众对运动健康关注度的持续提升,正在有力推动功能日渐强大的可穿戴设备迅猛渗透。或者你也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的日渐强大和智能化,也正在推动着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数字不会说谎。据国际调研机构 IDC 日前披露的数据,2021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 1.71 亿台,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0.8%;2021 年全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5.336 亿台,同比增长 20%。相比而言,智能手机全年的出货量增长仅仅只有 5%。
IDC 同时提到,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分列 2021 年出货量三甲,智能耳机仍为其中占比最大类别,而智能手表则因其更具特色和更为定制化而在市场份额上进一步拉开了与智能手环的差距。
3 月 17 日晚间,全球领先的智能可穿戴和健康云服务公司华米科技(NYSE:ZEPP)发布了 2021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 年全年,华米自有品牌智能手表 Amazfit 和 Zepp 出货量同比增长 59.6%,收入同比增长 45.8%;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华米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两亿台。
从公司成立到出货量突破一亿台,华米整整花了五年多的时间;而从一亿台到两亿台,仅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华米 CFO 邓成表示,华米 2021 年第四季度营收 16.62 亿元,2021 年全年营收 62.50 亿元,其中自主品牌产品贡献了 46.5% 的营收和超过一半的毛利。
再据 IDC 数据,2021 年第四季度,Amazfit 和 Zepp 出货量超 218.2 万台,同比增长 22.9%,在巴西、土耳其、意大利、印尼、西班牙、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位居市场前三;2021 年全年,两者累计出货量 681.6 万台,位列全球前五,同比增长 53.8%,超过了市场整体增速。
华米作为可穿戴设备赛道创新型后发势力代表,其演进路径颇具看点。
不同于出货量尤其影响力显然大得多的业内巨头苹果、小米、三星、华为,创立于 2013 年底的华米早前更多是以大卖热品小米手环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为人所知,而其自有品牌 Amazfit 和 Zepp 在产品端的发力分别是晚了许久的 2015 年和 2020 年。
这当然远远不是终点。正是基于此前多年在技术和产品上的积累,同时得益于全球用户在运动健康层面不断高涨的需求,华米依旧成功打响了自有品牌。过去几个季度,华米在全球的出货量都保持在了前五;而且现在看,其在可穿戴设备实力榜上的排名有望继续向上攀升。
2021 年是华米颇为重要的一年。多个关乎其未来卡位和市场空间的决策和布局肇始于此。这些关键安排所产生的效果已部分体现在了财报之中,而其更为深远的影响还需放宽视野慢慢看。
有着鲜明技术基因的华米,自 2013 年底正式创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研发投入,而其在 2021 年围绕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源头的底层技术创新不断加码并多有突破。
这里面尤为值得提及的是 “黄山 2S” 芯片、Zepp OS 操作系统、Pump Beat 血压引擎、便携式 MRI 核磁共振技术等重要成果的落地。
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如今已广为人知。
受颇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这几年国内大大小小无数科技公司纷纷传出了受困于上游海外芯片供给的消息。“一芯难求” 窘境下,下游的生产制造环节要么被大幅拖慢了节奏,要么不得不就此宣告终止,从黑市以暴涨数百倍的高价购买芯片用以救急的传闻让抢芯大战再增悲凉色彩。而这样一个卡脖子之痛让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很多人有了相较以往更为深刻的反思。
在继续谋求全球化分工与协作的同时,具备科研与资金实力的企业也应勉力探索芯片开发等底层技术。操作系统与之同理。在这方面,已推出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无疑是个表率。
华米早在 2015 年便已开始布局芯片自研。2017 年,华米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了 RISC-V 芯片研发,此后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先后投资了 RISC-V 芯片初创公司 SiFive 和 GreenWaves Technology。
华米 2021 年在芯片上的一个重要动作是,在同年 7 月举办于安徽合肥的 Next Beat 大会上,“黄山 2S” 芯片发布。这是继 2018 年 9 月 “黄山 1 号”、2020 年 6 月 “黄山 2 号” 之后,华米在芯片领域再度亮出的动作。而黄山 2S 是首款采用了双核 RISC-V 的可穿戴人工智能处理器,其性能比黄山 2 号提高了 18%,运行功耗降低了 56%,休眠功耗降低了 93%。
芯片研发既是知识密集型又是资本密集型的创新方向,需要极高的投入,但再高的投入也并不必然导向大成。黄山 2S 芯片搭载了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处理单元,这样一颗芯片置入智能手表并由用户佩戴后,能够迅速识别疾病类型。以房颤为例,它的识别速度是纯软件计算的 26 倍。黄山 2S 是第三代 Amazfit 智能手表的核心芯片之一。而华米为包括芯片在内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支付的研发经费超过了年均 4 亿元。这是国内大多数新兴互联网公司或 IoT 智能硬件公司的 2-3 倍。
管理者的识见和操盘能力何其重要。
这便需要提到团队背景。华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黄汪是连续创业者,华米是他的第四次创业。黄汪 1997 年毕业于中科大,毕业之初在华为短暂工作一年多后便回到了合肥创业。在此后迄今的 20 多年里,黄汪和他的团队一直从事的是嵌入式系统开发,其中包括底层芯片、传感器、低功耗技术、算法、操作系统等。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芯片开发的难点,也知道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回看华米发展轨迹可知,到 2018 年前后,其智能生态产品已涵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运动耳机、跑步机、体重秤、体脂秤等多种,而这些产品都需要芯片的支撑。与友商竞争的制胜关键也在这里。自研芯片于华米而言是可能的,而从长期应用成本看,也是划算的。
与黄山 2S 芯片同时发布的,还有该芯片所搭载的操作系统 Zepp OS。
华米起步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但其战略核心从来都是健康,它敲定于 2019 年底的全新使命是 “科技连接健康”,而公司定位是 “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务提供商”。Zepp OS 的设计目标是聚焦健康,它简单好用、续航时间长、占用内存小,而且对开发者来说,更容易开发应用。这与苹果、三星等相关操作系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智能手机体验缩小到手腕上是大为不同的。
华米在 2021 年围绕健康所做的底层前沿技术开发还有多个,可实现 30 秒一键监测的血压监测引擎 Pump Beats、全球首款能覆盖全身的便携式 MRI 核磁共振设备等同样极其重要。
华米 2021 年在产品矩阵上独具特色的更迭与扩容策略收到了大量积极反馈。
在成人智能手表方面,Amazfit T-rex Pro、Amazfit GTR 2 eSIM 版、Amazfit PowerBuds Pro 的推出与迭代不能不提。
2021 年 3 月 24 日亮相的 Amazfit T-Rex Pro 是华米推出的第二款户外智能手表,它是由华米 2020 年 1 月推出的首款户外智能手表 Amazfit T-Rex 升级而来。Amazfit T-Rex Pro 延续了 Amazfit T-Rex 硬朗沉稳的外观设计风格,同时添加了潮流时尚的元素,更为重要的是添加了血氧检测、NFC 功能,而且在防水等级、军规品质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耐用性和稳定性更胜一筹。
Amazfit GTR 2 eSIM 版发布于 2021 年 4 月 2 日。从名称后缀可知,它和 Amazfit GTR 2 相比多了一个独立通信模块。目前它可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 eSIM 服务。用户购得该款产品后,无需随身携带手机,即可在手表端实现 4G 独立通话和快捷回复短信,可满足用户外出运动时的简短交流需求。
Amazfit PowerBuds Pro 是一款真无线降噪耳机,它首度亮相于 2021 年 10 月 12 日华米全球年度新品发布会。据海克财经了解,这款产品主打的是运动心率监测、颈椎保护、听力健康、降噪等功能。而在降噪功能上,其可支持主动降噪和透视模式,能够切换室内、旅游、运动、自适应四种降噪模式,最大降噪深度可达 40dB。
快乐鸭儿童健康手表则发布于 2021 年 8 月,此时,儿童手表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华米却进来了,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华米在成人智能手表领域已经布局得很成熟很完善了,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技术储备去打磨一款高品质儿童手表精品;另一个是,他们发现,近乎刚需的儿童手表被一些厂商带偏了,它们被做成了学习机,孩子们不但很难学习到真正的知识,而且眼睛长时间盯在如此小的屏幕上,对视力是有害的。
华米最终推出了一款鼓励孩子们到户外运动、提升体育能力的智能手表,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健康快乐起来,故命名为快乐鸭儿童健康手表,将 “快乐呀” 和“健康”结合了起来。
颇受用户喜爱的 Amazfit GT3 系列是都市时尚手表,于 2021 年 10 月在华米年度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它包括三款智能手表产品,Amazfit GTS 3、Amazfit GTR 3 和 Amazfit GTR 3 Pro。值得提及的是,该系列产品发布次月,Amazfit GTR 3 Pro 就上线了血压筛查功能,而该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的。
在全天候监测心率、血氧、睡眠等健康指标的基础上,用户可通过这款搭载了 Pump Beats 血压监测引擎的智能手表 Amazfit GTR 3 Pro,实时监测血压变化。据称手表测量的血压数据会在研究平台自动分析,一旦符合可疑高血压诊断标准,经专科医生复核后,会在用户 APP 端发出可疑高血压预警,用户如在北京、武汉、上海,即有机会被导入上述三医院高血压专科接受免费诊察。
这还不是全部。
2022 年 1 月,Amazfit GTR 3 Pro 又增加了夜间连续血压监测功能,支持睡眠状态下每 5 分钟一次血压监测,可及时通过震动和警报的方式唤醒用户,以防出现危险。
除了在技术和产品上颇多发力,华米 2021 年在资本层面也做了重要布局。
华米对 A 股上市公司亿通科技 29.99% 股权的收购即属此列。
亿通科技成立于 2001 年,总部位于江苏常熟,是一家相对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2011 年 5 月成功挂牌深交所创业板,多年来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而华米的主要产品包括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以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方面的资源和创新经验等可为前者提供直接帮助或转型借鉴。
2021 年 1 月 5 日,华米旗下安徽顺源芯科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亿通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王振洪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由后者向前者以约 9.6 亿元的现金对价转让其所持有的亿通科技 29.99% 股权。
这笔股权转让已于 2021 年 2 月 4 日完成了过户手续,安徽顺源芯科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亿通科技控股股东,黄汪成为后者实际控制人。同年 2 月 24 日,黄汪通过董事会选举成为亿通科技董事长。
华米入主亿通科技后已为后者带来了诸多利好。
据 3 月 14 日亿通科技发布的 2021 年年度报告,2021 年全年,亿通科技营收 2.4968 亿元,同比增长 206.8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2846.33 万元,同比增长 208.36%。
新的力量和新的可能也已被引入亿通科技。
2022 年 2 月 28 日,亿通科技发布公告称,经董事长黄汪提名,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核,董事会同意聘任孙鹏为公司总经理。
公告显示,出生于 1978 年的孙鹏,本硕均就读于中科大计算机专业,2005 毕业后加入北京微软亚洲工程院,任软件工程师,2010 年 5 月加入小米,此后至加入亿通科技之前,一直在小米工作。
据海克财经了解,孙鹏是小米创始团队 13 人之一,也是小米 MIUI 和小米生态链创始负责人之一,其在 IoT、操作系统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孙鹏执掌亿通科技后,或将为这家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上打开新局面。
外界颇为关心华米接下去如何与其重要合作伙伴、A 轮投资方小米进行协同。
如你所见,小米与华米的深度合作一如既往,小米关联方目前依旧持有华米 21.2% 的股权,而小米对华米在自有品牌和独立发展等方面的支持,也在为后者创造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
3 月 16 日,小米旗下官方微博 “小米运动健康” 发文表示,为鼓励生态链公司发展自有品牌,小米同意将现有 APP“小米运动”更名为“Zepp life”,成为华米的运动健康应用,后续由华米独立运营。
文中提到,小米将携手华米持续在可穿戴领域产品开发、自研芯片、算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米粉提供高品质、领先的可穿戴软硬件产品。
华米创始人黄汪 3 月 17 日强调,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同时,华米将继续与小米保持密切战略合作,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探索新产品的开发,其中最新一代小米手环 7 将于年内推出。
中国芯片才发展多少年
砸钱砸时间,最后还不确定有没有回报,敢这么搞并且有实力这么搞的企业或者老板是真心不多。
华为搞芯片设计,搞出了麒麟,从我这种业余人来看是相当厉害了,因为联发科是一个老牌做手机芯片的,现在也搞的不温不火的。
这也得益于华为自己做手机,要不他也不会搞芯片。所以有自己的芯片从长远角度来说,方向肯定是好的,可以参见苹果,连苹果笔记本都开始用自家的芯片了。
现在美国对中国企业搞制裁,华为的芯片也没法投产了。
再说芯片生产这一块,国际主要的代工厂我了解的好像就是台积电和三星。国内目前的光刻机也做不了几纳米工艺的芯片,所以这也是卡脖子的地方。
所以说,无论是从芯片设计,还是从芯片制造,都是块很难啃的硬骨头。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高通什么岗位人最多?律师。高通的律师世界各地打官司收专利费。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这个比喻确实挺深刻的。
明知道这是一个块大蛋糕,偏偏没人能啃。
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时间问题,中国起步晚,但是发展快。
美国制裁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好事。
现在世界太乱了,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俄乌又发生战争。只有处在这种 “乱世” 中,才特别能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强大。
答主是花了心思谷歌百度做功课的,不然不要说 L4,L100 都挡不住!
这体制下永远成不了顶尖,不光科技,足球⚽啥的也是啊,,,不好意思碰瓷体育运动了。社会价值观有问题,唯利是图,都忙着还房贷挣钱当官,谁愿意去踢球打球?这些东西需要天赋和好的环境培养,我们没有
这个事情没那么复杂,就是时间问题
中国不是造不出好的芯片
只是普通人见不到也用不着国产的高性能芯片
这种芯片运用在军事和航天科研里
中国只是还没有性价比更高的商用芯片
但我相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国资的介入,国产商用芯片迟早会力压群雄
七十年代有一次机会是可以成为一线芯片强国的。事物的发展有个优先顺序,不可能同时的全面发展。在那个时期,有更重要的事情,芯片被错过了,后来跟上就难了。不止国家如此,我们自身想一下自己错过的东西还少吗?
买也行,偷也行,费那劲干嘛
至少在我当年学习集成电路专业的那年,中国还没有落后这么多这么广。也就五十步一百步的差别,现在是五百步和一千步的区别了
西方(美国)在努力研究材料,工艺,专利技术,专用设备,专用软件,应用场景时中国的相关企业在忙着赚快钱,倒腾裤头袜子球鞋电子表组装电脑拉政府采购单子。别人飞速前进,中国的呢,也进步了产业升级搞房地产,干高利贷 P2P 放印子钱
我有个从事半导体研究工作的清华毕业生,他曾经简单直白的跟我解释过为啥芯片不好做。他说芯片的原理不难懂,好多内行人都知道,但是要造出好的芯片,存在一个概率问题,造一个芯片出来,我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或者品质不是那么高。我说,那不简单,多弄几次不就行了,总会做出优质芯片的。他说造芯片的关键是光刻机,国内没有光刻机,每造一次芯片,实验成本就高达几个亿,而且没人保证一次或者几次就能成功,所以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谁也不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要想造好的芯片,就必须有自己的光刻机,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试错,而光刻机的技术壁垒,我们一直没有打破。
一,和中国足球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芯片制造涉及到 n 多工业技术积累,而我国没有积累,就这么简单,足球普及低,人才匮乏,技术积累薄弱,什么传控高位逼抢,前腰后置这些先进打法没有相应人才,所以根本打不出来,和日本打,球都摸不着,谈何技战术。
因为现在是 2022 年,需要数十年基础做的东西,有些人却急得很
上海汉芯,错过了当年的最佳机遇,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个亿,按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多少亿?
自古买办之都,用摩托罗拉的芯片换 logo
把造芯片的钱拿去炒房,地方财政收入好看了,房企挣钱了,地区 GDP 增长了。进入炒房模式公司市值一下起来了。大家都得到长足发展了。
芯片能吗
磕磕碰碰整了个鸿蒙,
结果发现还是没完全绕开谷歌。
芯片设计制造难度远超传统应用软件,
而且芯片弄出来后还得适配操作系统等,
不能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
说的好像世界上真的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造出芯片似的,就说 ASM 光刻机,零部件供应商也是来自五千多家遍布全球的企业。ASM 自己也没有办法独立造出一个光刻机。还独立造芯片?
很多人都在反思中国为何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如此 “落后”,然而我们真的落后吗,对于一个科技发展起步这么晚的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科技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那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还真不是科技,而是国际上的影响力。
美国能够轻松让台积电和三星上交商业数据,我们可以吗? 美国自己也不能从零开始,独立造出高端芯片,但是美国可以让全世界有能力造芯片的企业为它服务。所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更多的国家联合起来,才是打破美国技术封锁的关键。
搞这玩意哪有炒房挣钱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能造出来?
1 需要时间,一些领域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结果已经不比国外差很多了,但是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保证一定的良品率和一致性,这些几乎是无法通过理论研究来解决的,都需要时间和大量金钱来进行工艺的优化。
2 在一些领域,高端的市场已经被国外芯片大量占有了,国产化的更新迭代较慢也与之相关,容易陷入 没人用 -> 产量小 -> 工艺升级慢一致性差 -> 更没人用 的怪圈。
3 据说老年代步车产业推动了低端功率 mosfet 的发展,市场占有率比 10 年前翻了好几倍。咨询过一些专家,大家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先有的市场还是现先有的国产技术进步,大多认为同步成长了。
除了台积电,还有谁能做好的芯片?是日本还是德国?你想说日本和德国制造也很挫吗?中国台湾不是中国的地方?你这是想干什么?
这个回答很有参考意义。
作者:王孟源
中方發展新產業,其實很長時間裏並沒有找到完美的公式來套;這是因爲每個產業的特性都略有不同,隨著時代演變和整體科技發展,難關重點也逐步轉移,所以可行的策略必須是高層級的抽象原則,不能只拿十年、二十年前的案例細節來依樣畫葫蘆,結果就和 “摸著石頭過河” 的治國方針有所抵觸。尤其改開早年,產業發展的重心不是消費性行業就是要追趕落後了四五代的技術,所以養成了放任地方野蠻生長和對外交流引入抄襲兩個很大的壞習慣,等到自己進入第二梯隊,國際領頭企業開始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自然會多方面地不配合或甚至明裏暗裏想方設法來破壞引進技術的企圖,再加上幾十年來對國内私有資本的監管遠遠趕不上他們纍積的速度(所以最近這年的政策轉向,實在來得及時,不能再拖了),各式各樣商業詐騙、尋租、鉆漏洞的行爲大行其道,如果 “刷單” 都可以形成一個規模產業,那麽騙補當然是更加流行。内部有了這樣的地方政府和奸商隨時準備扭曲中央產業政策以自肥,如何與他們鬥爭反而成爲制定產業政策的頭號考慮。
中國工業發展到足夠高度,必須在國際領先企業的防範下,試圖引入最尖端技術來完成超趕任務的最關鍵一步,其實只是最近 20 年的事。最早的案例是高鐵,但那個成功除了得益於鐵腕集中管理之外,也拜了頭一個吃螃蟹、所以當時外國人的疑慮程度還不是太高的福,並不容易複製。結果與其同期要引進汽車和半導體產業的企圖反過來走市場路綫,就自然成爲反面案例。等到 2010 年代汽車電動化的潮流興起,中方認識到那是彌補錯誤的百年不遇良機,監管單位決定必須搶占核心技術(亦即動力電池)的高地,然而這時管理的對象不是兩家國企(北車和南車),而是部分還不存在的無數中小型企業,那麽就只好步步爲營,交替拿出紅蘿蔔和棍子,不斷嘗試 / 修正 / 扭轉政策,其 Micro-management 的精細度,其實與發展高鐵不相上下;由於直接面對市場,其對訊息做反應的複雜程度則遠遠過之。
因为没有正确的、集中的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高效的组织,也没有清晰的技术路线。
盲开,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都想着挣美元去了!
真正的科学家和发明者,被一些美元至上的 “企业家” 死死地踩在脚下。
以前距离不大时没有需求。现在有需求了,距离也拉大了。
工程师不挣钱
因为国家不希望你们做芯片,不动用薪资杠杆,相关人才毕业后,薪资待遇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导致人才流失到国外。
个人理解,光刻芯片主要涉及两大块:光学、材料化学。这些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更多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十年时间够不够都不好说。
中国能不能 “造好” 主要看三点:
高精度光学仪器能不能跟上(主要以邻国日本为标准);
EUV 光刻胶研发(主要涉及 EUV 92 ev 这块的辐射化学和随机过程);
设计综合。
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完全不同,芯片设计是半导体领域的,但是芯片制造就是横跨多领域 多学科的综合超级工程,是基础研究以及制造业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西方内部也不是 1 个国家解决所有,而是采取分工合作实现的。
不锻炼的人天天说这个理由那个理由,不投入,哪来的回报,这么多年的投入有没有人家一年多?不锻炼,哪来的好身体?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候,在中国没有击败多国联军之前,中国在没有造出原子弹之前,中国在没有制造出氢弹之前,中国在没有工业化之前,中国在没有高铁之前……,都会有相同的问题。答案也是相同的,这些问题,这些人,这些国家必须用事实的巴掌打到它们的脸上,它们才会闭嘴
大概也许可能或者也不一定是因为柳传志!
目前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法仅靠自己一国之力造出高端芯片
就像你现在在腾讯系的挤压下开始,发展一个类似于腾讯系的但是由自己公司完掌握的。从即时通讯到各种视频音频还有近几年出的但是仍然归属于腾讯系下的各种 app 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否则如果加入腾讯系,腾讯一断你的接口。所有东西全部变砖。这种状态就是横垄地拉车一步一个坎。你刚赶上一步但是在腾讯系下就又创造出不知多少新东西。现在这种情况你就是投的钱能把腾讯整个买下来。也不一定够建成这个体系。因为腾讯系和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护城河太深了。
华为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自从 2004 年成立以来,10 多年就跻身全球半导体 TOP10 榜单,这样的增速在这近几十年的半导体行业是前所未见的。可这也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并且在近 1 年来,不断地通过这种手段来限制,这导致台积电无法给华为生产 5 纳米制程的芯片,麒麟 9000 的芯片很有可能成为绝唱。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明明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全球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为什么会被一颗小小的芯片难住?难不成芯片技术比 “两弹一星” 还要难?
客观地说,两弹一星和芯片的难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它们压根是两码事。两弹一星指的是
核弹(比如: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能否制造出核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核材料的生产。二战时期,英国就因为原材料的生产跟不上,最终选择和美国合作;而德国也正是因为量子力学奠基人海森堡对原材料的计算出错,让他认为德国所掌握的原材料不够,而最终没制造出原子弹。
所以,一个国家是否可以制造出原子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弹原材料的制备能力。由于全球各国对于核弹原材料的监控十分密切,这也导致很多国家没有办法掌握足够多的核弹原材料。因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就很少。
今年以来,大多数股民都是赚了指数却不赚个股,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朋友们还是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套适应市场的方法,也正是基于正确的方法上,笔者成功抓住了德方纳米和华软科技,收获两个 100%,最近上车的启明信息,也入袋 70%,这就是实力的证明!正确面对市场波动,精研个股,机会无处不在!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依旧有机会出现,笔者这里发现一只跨年中线(600XXX),逻辑强硬,主要的优势有四点:
1、曾经的 10 倍大牛,多次走出翻倍之势,市场就是强者恒强。
2、光伏行业 “隐形冠军”,背靠央企大树,常年稳居全国第一。
3、三季报大幅盈利,运营能力稳定,散户数量大幅减少
4、技术面上,股价长期低位震荡,目前突破趋势,主升浪通道已打开
目前的市场已经接近冰点,外资也持续流入,说明(600XXX)的机会也快来了,预计有 130% 的跨年收获,笔者在 “军师柯文” 此的公 众 枵 与大家交流机会,记得表明 “跨年” 就好!在市场就如同打仗,而最终能站着的,就是牛人,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可是芯片的制造原理就和原子弹完全不同的,芯片制造属于精密制造,可以说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皇冠,那到底有多精密呢?
我们常听到的 5 纳米芯片,7 纳米芯片,这里的 “纳米” 是 10^(-9)米,大概就是原子大小的 10 倍左右,它指的是**芯片中 “栅极的厚度”,**栅极属于专有名词了,不懂也没事,你只需要记住,一颗米粒上就可以排列上亿个晶体管。就拿最新的华为麒麟 9000 的芯片来说,它就属于 5 纳米工艺制程的,这颗芯片上集成了 153 亿个晶体管。
要加工这么一颗芯片,至少需要几百甚至上千道工序,涵盖了几十门学科的知识,涉及到的制造设备更是数不胜数,包括精密光学、精密化工和精密机床等当前各领域中最顶尖的技术。一般来说,制作芯片一共要分为三个步骤,我们就以手机芯片为例。
有一家叫做 ARM 的公司会有很多基础款,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买来在这个基础款上设计,设计所需要用的软件是 EDA,全球 EDA 软件一共三家,两家在美国,一家是德国企业,但总部在美国。也就是说,从设计开始,有大量的专利掌握在美国企业的手里。
第二步:制造
设计好图纸后,就要交给制造芯片的企业,目前全球在这个领域最顶尖的是台积电,制造所需要的仪器叫做光刻机。全世界最顶尖的光刻机来自于荷兰的 ASML,光刻机上就有大量的技术集成,需要各国的顶尖企业来供货。由于美国在这方面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因此,这里很多技术都属于美国企业。
第三步:封测
封测说白了就是给芯片加个保护套,再测一下是不是好用,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并没有落后,相反还做的不错。
这里只是粗略地介绍这三个步骤,实际上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就拿制造这个步骤来说,在制造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了原料提纯问题。就是把二氧化硅转化成多晶硅,然后再把多晶硅提炼成单晶硅,最后把单晶硅切成一个个小圆盘,这也被我们称为:晶圆。而制造说白了就是在晶圆按照设计图纸安排这个元器件。这里对多晶硅的纯度要求很高,需要达 99.999999999%,这个技术是日本做的比较好,我们国家还做不出如此纯度的晶圆。
除此之外,晶圆需要做到足够平整,这个也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再比如: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许多其他的材料,比如:光刻胶,这方面也是日本也是做的比较好。
所以,制作一颗芯片,实际上需要用到大量的技术,其中的技术都属于高度机密的,涉及到许多国家的企业,主要以美国企业为主,还有一部分的欧美和日本企业,它们都是几十年来逐渐积累下来这些技术,有极其强的技术壁垒。
之前华为的海思在十几年内做到半导体 top10 已经震惊了许多西方国家,这才使得华为海思引来了美国的卡脖子,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华为海思也仅仅是用 EDA 软件设计出了足够优秀的芯片,但还不能自己制造。因此,要想绕过这些技术壁垒,自己做出一颗高端的手机芯片是很困难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同心协力,花费许多年的时间来攻克几千甚至是几万个技术难题,这会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虽然前路漫漫,且很难看到尽头,但是半导体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无论有多难,我们都有必要去攻克它,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
作者:钟铭聊科学
来源: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新中国成立才多少年
根本原因是薪资太低,钱都被高管和老板拿走了,老板靠噱头骗国家补助。
很多不出力的高管,在那里胡乱指挥,或者压根不指挥,工资是普通原本十倍以上,真正干活的人,工资少的可怜,这种利益分配,造成高端科技差太远!
社畜不是傻子!
随便写一个,不一定对,浅见而已。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非常非常多供应商,提供非常非常多的零部件,芯片也是其中之一,之所以会有人问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好芯片,是因为我们买不到了,如果还能买到,没人会问这个问题的。
然后,我们来算一笔账。
如果一家公司年收入 100 元,采购零部件 50 元,其他成本 30 元,那么它盈利 20 元。
如果现在把采购零部件的费用改为自行研发,那成本可能要上涨到 60 元,盈利只剩下 10 元。
这样的情况下,让公司领导层做研发的决定就很难了。
但实际情况是,研发费用花出去了,但是零部件 3 年内依然没有造出来,该买的零部件还得买,还凭空多了 30 元研发费用,最后一算账,反而亏损 10 元。等 3 年后造出来的时候,才能重新盈利 10 元。
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做出研发的决定了。
因为国企领导是任期制,很难有人愿意自己栽树,让后人乘凉,领导收入和利润挂钩的。即使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可是还有责任呢,研发是要先有《可研》的,《可研》可以理解为军令状,研发失败了,是要有人负责任的,何苦来?
私企,额,你是说买办?
谁说造不出好芯片!你是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产品用的国产芯片,虽然我也不知道 ♂️
连我这个外行都知道,芯片分很多种,我们造不出来的是 14nm 及以下制程的芯片
同样的问题还有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大推力航空发动机
顶级汽车发动机
大功率燃气轮机
大功率核动力反应堆
高精度数控机床
有些东西不是想造就能造的,像华为一样有稳定现金流,然后高强度研发芯片的是极少数
小米,联想才是常态
因为风险回报不匹配,所有尖端技术永远都没戏
审 / 申军委科技委的项目比较多,你怎么说服专家自己的项目可行呢?最好甚至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国外做过的,而且即便这样,目前是先结题后结账,一群人抄国外一个,抄的最快最好的才有钱,剩下的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傻子才去琢磨新技术,直接抄袭不好吗?国内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干的就是这个。
当然了,你也可以搞一套天马行空的新办法,成了呢,你也就落个奖,东西还是别人的,不成呢,你就学术死亡了,这辈子也别想再参加大项目了,混吃等死去吧。
这种现象出现在军工,航天,航空的每个方面,起步就比别人晚的多,别人走咱们是爬,还得必须爬人家走过的地方,啧啧啧,现在知道为啥科技发展跟不上了吗?
可以肯定,这只是暂时,2 年内自有分晓。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都造不出好芯片,造不出来才是正常的。
更何况能造的,那他们也是通过国际化大生产进行制造的,整个产业可能上下游十几个国家。
中国没有这种外交环境,从自媒体和新闻上看,感觉中国外交环境十分糟糕,几乎和所有发达国家都有点小不爽,有些新冷战的样子了。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朋友,那先不说我国与俄罗斯、朝鲜关系主要依赖美国,就算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那也不能指望跟俄罗斯和朝鲜这种的搭伙造芯片。
技术太深。西方也是合力制造,非美国一国之力。
我默认是手机芯片啊。是设计不了芯片?还是设计完没有光刻机做不了?
1: 设计不了,好像世界除了美国,别的国家也没有吧。
2: 先进光刻机美国也没有吧,是 20 多个先进国家的共同成果吧!
中国以一己之力设计高级芯片然后再用自己的光刻机做,10 年内我觉得悬。除非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第一,你的就是我的!
如果深挖:
1. 世界多数国家说英语不说汉语。世界舆论是英语舆论。你汉语做的东西再好再多,人家不识字。无论说什么都没人听。自己玩自己的。
2. 军事被压一头,这直接导致科技发展受迫,经济增长受限。
没有坚实的基础研究水平,没办法做出来最高端的芯片。芯片可比什么原子弹运载火箭难多了
我看了一下,有点寒心,芯片制造和 50 年跨过鸭绿江本质上没有区别,不敢应战才是真的输,第二研发体制不行,改呗!之前都是国家自主投资,现在学习台湾模式,改基金扶持,这是个了不起的改革,2000 亿基金持续的投入,量变迟早质变,芯片研发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更加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只要有高额的利益就会有大量的人才涌入!!!
不用说一堆冠冕堂皇自我安慰的大道理,我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种土豆能长出苹果吗?有长苹果的树吗?有长苹果的土壤吗?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近 200 个国家连集成电路都造不了。
先把足球踢进去再说吧。
技术不行啊!政府百分之一万的想把芯片技术做到世界顶级水平,问题是,这玩意不是想成功就能成功的。
就算造了芯片,比起西方的,也落后一大截,没市场回血,就要一直投入大量的资源,资本是逐利的,没有把握且还有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扰,一个私企根本完成不了。只有国家出来主导,而且一直砸钱坚持一下才有胜利的可能。
我在想要是 10 年之后中国造出了 7nm,或者 5nm 的芯片,是不是 “好” 芯片的定义又要变了?还有全世界有几个国家可以造芯片? 是不是除了中国都可以? 否则推导不出中国的科研差,题制差的结论啊
你为什么做不了满汉全席?
第一,你没学过厨师,各种基本的烹饪技巧都不会,你想做先去学厨,把各系代表菜、家常菜全都会掌握了,先成为一个高等级的厨师好手。
第二,满汉全席的菜都有哪些?正宗的做法是什么?有什么技巧?你不知道,有些人可能知道,但人家不教你,网上也搜不到,你也没吃过,没法弄。
第三,这满汉全席菜太多了,好多技艺一个人根本掌握不了,你需要很多大厨一起配合才行,问题是人家不认识你,你也找不到人合伙。
最后,好多材料不好搞或者搞不到了,例如熊掌等等。
外行管内行,能造出来就见鬼了。
崔磊那个博主还把我拉黑了 这个人只要别人与他意见不同就把别人贴上屁股歪的标签 真是可笑哈哈哈
1. 建议关注股票市场的芯片 etf 如果中国造不出来好芯那些吃人血的资本家不会那么好心的持续推高股价。
2. ASML 全球仅一家。
3. 中国 1949 年建国,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清政府亡于 1912 年。谁来告诉我,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怎么赶上西方世界第 1、2、3 次工业革命并挑战他们的霸主地位?
芯片才卡脖子多少年啊?西方世界卡了你几百年的脖子了,卡住了?
还为什么造不出好芯片…… 手持麒麟 990 5G 回答你的这个问题,990 鄙视火龙 888,顺便问一句,为什么美国造不出好芯片?
第一需要靶子,打只死老虎不香么?每年跟国会老爷要军费也简单点。
第二是俄罗斯这种是曾经创造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强大到可以全方面对抗西方,是独立于美国以外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除了俄罗斯曾经有过,现在只有我们有。
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于美国存在,都只是美国全球产业链中的某一环。你只能相对独立,例如德法之流,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跟美国分庭抗礼的。就是首脑被窃听也就是逼逼一下。日本这种甚至连逼逼一下的权利都没有。你看看安倍捧了川普,拜登上来以后自己都找藉口下去,换人来伺候。你看这小弟做得也真不容易…… 土共这大家该怎么谈就怎么谈,过火了老子一样掀桌子 (ノꐦ ๑´Д`๑)ノ彡┻━┻。
我艹什么芯片都能皂,当然只是说说而已!何必裆震……
芯片乃至一切高精尖端科技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是自由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一个从不鼓励自由思想、质疑权威、推倒创新的社会,哪里来的突破动力和发展源泉?从上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 20 年代的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有什么革新和突破吗?反而你会发现,我们几代人经过几代 “教育” 的洗礼,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机器人,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无不整齐划一,如同格式化一般…… 为什么?因为有人害怕自由意志…… 算了,就这样了
让我想起那些年,我们的报纸铺天盖地宣传汉芯,心想以后再也可以不用 intel 了。
最后等大半年,也没有看到量产。
然后,一年以后,他们企业被曝光,买的酷睿芯片回去打磨薄了刻个字。。。
能先把之前的骗子给清算了吗?不能就不配。
尽管大家都支持造芯片
国家也投了超级多的钱造芯片
可我 根据我电科同学告诉我的情况来看
……. 算了……. 不泼冷水了
中国加油!!!
收录于合集 #半导体 2个 半导体在过去两年不到,便经历了从缺芯到消费砍单、库存堆积的演变,让不少人感受到了芯片周期性的威力。周期性还在消化中,半导体便又遭到了“暴击”:10月7日,美国修改了出口管制,加大了对中国科技行业尤其芯片领域的限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以为和平时期搞个大项目能躺着赚钱,验收成果的时候你好我好就糊弄过去了,没想到碰上特朗普施压,国产芯片要玩真的,那些浑水摸鱼的可不就露馅了 知乎用户 古韵香沉 发表 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进入光伏打假的阶段了? 知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从业快 20 年,一直在第一线工作,算是半导体行业的资深工人了。顺便也讲讲我经历过国内哪些大厂,两家顶级的逻辑厂是我最熟悉的,其次是顶级的 DRAM 厂和 3D NAND 厂。比起很多答主根本没有在这个工业的泥坑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最尖端的光刻机汇聚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中国现在的高端制造业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 但同时光刻机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中国造光刻机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这条路上每个零件每前进一步,对中国来说都是相关领域的巨大进步。 如果 …
知乎用户 5287 发表 更新一下。 原题问的是光刻机的突破,但大家都更关心的是是更大的议题。正好今天看到一个视屏,是 CCTV 财经对话节目,里面有专业人士谈这个问题。希望大家感兴趣,推荐大家去看完整版的,2021327。 专业人士谈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