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得好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北美罗哥​​ 发表

我就说一下我的经历吧。

研究生毕业去了一家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大厂。那是 2015 年,当时我入职是年薪 12 万,周围其他同学有去 google 的,有去 apple,facebook 的,因为在加州相对来讲挣得比我多一点点。

入职后一开始还挺开心的,免费的水果下午茶,早餐什么的,很好的办公环境以及福利,工资到手也挺高,波士顿税相对来说比较低。工作强度是早上 9 点到下午 5 点,双休。但随后我发现,整个公司的管理层,全部都是白人,印度人,中国人一个都没有,这时候就感觉是不是有职场天花板,歧视什么的,加上波士顿天寒地冻,负面情绪有点滋生,我工作了一年后就回国了。

回国我就后悔了,首先面试了不少公司,各种被拒,因为我在美国只是复习算法和系统设计,国内是要问底层原理的那种八股文,所以找工不太理想。最后找到一家还可以的,但是工作强度指数级别增长,薪资是以前的五分之一,每天基本 10 点以后下班,但没啥办法,跳槽跳来跳去也不好,只能先干着。

一干就是好几年,薪资涨幅每年 5%,辛辛苦苦最后发现工资不如新来的那些能力比我差不少的人,心理不平衡后跳槽,跳槽到了一家公司,该公司完全不 care 技术,我感受到其实国内一般搞技术是没啥前途的,程序员要不进阶管理岗,要不就转行。

最后我还是决定归海去加拿大,至少我认为程序员在那边华人圈来说是高大上职位,在国内和农民工没啥区别,待遇以及工作强度都比国内好,可能别的专业在国外不如国内好,但程序员码农我认为还是国外的好,也不是说祖国不行,是因为国内当程序员的人很多,大家都肯吃苦,内卷严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加坡垃圾程序员一枚,混得好不好不知道,但是好混是真的。

主要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说。

自我介绍:我是女生,今年 29 岁,本科学生物的,在班上吊车尾。24 岁大学毕业后找不到相关工作,找了一年半决定转程序员。报了个培训班用了差不多两个月学了 sql 和 java,勉强算是能看懂代码了。出去找工作意外的好找,从海投到确定 offer 用了一个半月,申请工作签证用了半个月。工资不高但是躺得很平,想赚大钱的不要来新加坡。我详细说一下具体的情况:

工资:我最后接的是后端开发的工作,起薪 4500 新币(13 薪),目前工作了三年,涨薪幅度不高,一年百分之五左右。跟其他动辄八九千新币的大佬没法比,但是这样的薪水对于其他没转行的生物专业同学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工作强度:公司 965 的制度,一开始是中国男老板,总让我加班干活,我请病假就给我甩脸子,还总让我每周多加 20 小时的班(没有加班费)。我发现卷真的是中国老板的特点,无论在哪里都卷。后来我实在太累了就申请换了项目组,这回是新加坡女老板。从来不要求加班,如果项目迫不得已需要加班,加 2 小时左右就补半天假。

如何找工作:我是上领英,把自己的主页改好点,上传一份英文简历和一张自己的照片,然后海投就行了。基本一两个星期就会有面试,三五个面试就会有 offer,两三个 offer 之后就会有让你满意的了。

面试难度:一般是笔试 + 面试,笔试难度很低,培训班都会教到。面试按理说是用英语的,但我英语很不好,面试官笑笑就用中文面试了。后续日常工作也是全中文,所以我觉得过了四级在新加坡工作就没任何问题了。

假期:新加坡公假 11 天(没有调休这种说法),公司年假 20 天,基本都要催着你请完,不会有不让请假。病假 14 天,一天的话说一声就行,两天以上的需要假条(诊所就能开)。住院假 60 天,我没请过所以不知道具体情况。

职场性别和年龄问题:面试的时候没有问婚育情况,而且也不允许问。我入职的时候 26 岁,跟同龄男同事拿一样的工资。女老板跟我说过如果有生育计划就跟她说,她安排项目的时间不要耽误我。她自己在这家公司生了三个孩子,现在又怀孕了,一点也没耽误她升职。至于年龄问题也还好,公司全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五六十的程序员和项目经理,所以我觉得能接受吧。

衣食住行:普通衣服挺便宜,一件差不多二三十新币。普通吃饭一顿饭四五块新币,去餐厅的话就要人均四十了,国内有的吃的这边都有(就是比国内贵)。租房一个房间一个月几百到一千,买房的话平均 35-65 万新币,套内 90-110 平,一个人都可以轻松买得起。车特别贵,但是不要紧公共交通很发达,不需要车都可以去任何地方。我喜欢买奢侈品包包和大牌护肤品,这边经常有打折,比国内便宜太多了。

医疗:新加坡的医疗很好,遍地都是诊所。看病一次 50 块左右,公司报销,洗牙、配眼镜、中医理疗这种也可以报销。做手术可以全覆盖,总体来说不经常生大病不花什么钱。

婚育:新加坡结婚是很偏向女生的,如果离婚男方要付给前妻生活费直到再婚,这跟欧美有钱的付给没钱的不一样。如果有孩子的话,一般孩子会跟妈妈,婚后的房产也会偏向妈妈。男生如果介意的话可以领中国的小红本,就没有这些了。生新加坡国籍的孩子的话,会给一万新币的现金,还会给几千存到孩子的户头用来看病上学什么的。幼儿园早七点到晚七点,一个月四五百块。小学初中应该是一个月几十块,高中二三百的样子,肯定养得起。这些是我听说的,如果不对请指正。

我个人感受是女生在新加坡结婚之后会很幸福,但是未婚想要在新加坡找老公就比较难。这边的女生太卷了,马来西亚的女孩子传统又勤奋:她们一般会努力工作赚跟老公一样的钱,还很听老公的话,包括但不限于生几个宝宝或者买哪里的房子。她们觉得孝顺公婆父母是理所应当,结婚不要房子和彩礼,都是自己打拼的。新加坡本地女孩家里有钱,相对来说没那么乖顺,但是结婚也只要求男方人品好就行了。我认识的同龄女孩子都说,在新加坡找男友只要不嫖不赌,就是好男友(这边赌场和嫖娼合法)。所以这种情况没有女孩子像在国内那样要房要车要彩礼啦,我是打算自己一个人生活,反正赚钱也够,不和她们卷婚姻了。

养老:拿了绿卡之后就会有一个叫 cpf 的东西,每个月扣百分之二十的基本工资加上公司额外补的百分之十七存进 cpf,可以用来买房或者存起来养老。如果我这个收入一直不变的情况下工作 30 年,那么我每个月可以领 2000 多新币的退休金。但是新加坡的缺点就是要到 65 岁才可以领取退休金,鉴于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 82 岁,这个似乎也可以接受吧。

环境:新加坡一年都是夏天,空气好环境好。有的人觉得没冬天不习惯,我可是太喜欢了。我每天都可以穿美美的裙子,而且只需要买夏装特别省钱。有几个月是雨季,周末听着窗外的雨声在家里睡懒觉,太惬意了。而且新加坡非常安全,我在新加坡从来没丢过东西,以前吃饭还经常拿钱包占位子。我作为女生经常图凉快夜里去公园跑步,还能遇到好多跑步的女生。我觉得到处都是路灯和监控摄像头,法律很严格,男的如果性骚扰就会被判刑几个月,还是很放心的。

我的生活状态:我已经躺平了,每天非常轻松,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每个月大概能攒一半的工资,年终奖会奖励自己一个奢侈品包包。到 35 岁或者结婚买套大房子,连房租都省了,不嫌麻烦的话再出租两个房间,租金可以抵扣贷款。有同事考证刷题跳槽到能拿月薪 6000+,但我实在是懒就算了,还是躺着最舒服。也有考虑过以新加坡为跳板去美国澳洲加拿大,但是感觉种族文化不一样,可能融入不进去吧。新加坡算是最像中国的一个国家了,我觉得跟在国内的时候没什么区别,飞回国也才四五个小时,比欧美国家方便多了,疫情也控制得不错。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更新————————

真的太幸运了。以前的同事跳槽到大公司,前一段跟我说他们公司在大规模招人,我就投了一下。昨天刚拿的 offer,月薪 6500,有十三薪和奖金,这么算下来年薪十万新币了。

再更新:30 岁啦。家里说,本来给我准备了 30w 人民币的嫁妆,现在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就提前给我了。这笔钱加上我这三年多攒的钱,刚刚好够付一间小公寓的首付。套内 55 平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可以在阳台喝茶看星星,小区里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在一所还可以的小学学区内。未来男朋友不嫌弃房子小的话可以直接当婚房,养一个小朋友也够啦。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你真以为欧美革命老区是在玩梗吗?

资本主义的历史越长,工人运动的历史也就越长。

老回答搬运一下:

1791 年,大清的年轻人沉浸在 “康乾盛世” 美好幻想。那年费城、纽约和波士顿的木匠、皮匠和印刷工人成立了区域性的行业组织,即早期工会的雏形。
有记录的工人代表同雇主代表讨论工人要求的第一次会议,是 1799 年费城制鞋工人同其雇主举行的会议。这些早期工会要求涨工资、规定最低薪水、缩短工时等等,还有义务巡查员往返于各个工厂车间,监督工时、工资标准是否按照工会规定执行。
1827-1832 年,大清道光年间,美国工人运动转向政治活动。那个时期的美国正在经历蒸汽动力的革命,产业工人空前集中在大城市,形成广泛的组织和行动力。他们开始发出普遍的投票权、法律规定的 10 小时工作制、限制童工、免费、平等的义务教育等等政治诉求。
1834 年,来自七个城市的 “全市中央工会” 组织在纽约开会,成立了全国性的行业工会。1859 年采石工人、制帽工人、制模工人、机械工人以及火车司机等也都创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十年,罢工、薪酬谈判等等工会运动,以及劳资间的集体谈判近乎席卷了整个美国。
1850 年,在各大城市中,大多数熟练工匠工时缩短到十小时。那时,工厂工人每天工作十一至十二小时。到 1860 年,非农业工人的平均工作日约为十一小时,而建筑业平均为十小时左右。1820 年时,普通工人的日工资为 75 美分至 1 美元 25 美分,根据地区和季节不同而异。到 1850 年,日工资为 1 美元至 1 美元 25 美分。城市里的熟练工匠和机械工的工资同样从 1820 年的 1 美元 25 美分至 1 美元 50 美分提高到 1860 年的 1 美元 50 美分至 2 美元。
那个时候,大清在镇压太平天国。……

几百年工人运动尽管有成果也有失败,但每一次都是有意义,都是先辈无产者留下的遗产。

工人可以联合起来罢工、市民可以走上街头示威、全市甚至全国一个行业或者几个行业联动让生产瘫痪向资产阶级抗争。

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欧美的老一辈无产者已经用鲜血换来了。

那里的工人可以不用加班、拿充裕的工资、享受不用调休的长假,不是因为外国的资产阶级的慷慨,而是因为先烈们来过,革命的遗产还没有被彻底篡夺。

知乎用户 小李在荷兰 发表

是的,坐标荷兰。在这里我们不叫码农,我们叫 Software Engineer!我自己来荷兰靠的是 HSM(Highly skilled migrant)签证。

以下信息仅代表我个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并不代表我所在的公司及同事,仅供参考
理由如下:

  1. 弹性工作时间,疫情前我身边好多人码农都是 10 点到,5 点走,中午 12 点去食堂吃饭。
  2. 家庭优先,只要家里有点儿事,直接不来了,更别说开会。
  3. 买房容易,有经验的码农其工资基本可以做到 0 首付买房(别墅都没问题,就是远点)。
  4. 上下级的等级关系很弱(Servant Leadership),员工自治度很高。
  5. 尊重个人生活,没有家文化。
  6. 下班不会有人给你发工作相关的消息,我入职的时候 TL 就跟我说:下了班不要回复工作的消息(省得把风气带坏了)。另外,注意在有的国家下班给员工发消息是违法的。
  7. 年假有很多,除法定假日外大概有 30 天,2021 年初我的年假余额是 47 天。
  8. 我任职的公司还有很多别的假期:比如疫情期间有孩子的员工在孩子假期里有 10 天的额外假期;疫情期间全公司集体放假了几天;公司生日又集体放假等等
  9. Manager 会主动催你休假,比如我忙完一个项目后,Manager 说别忘记计划你的假期,最少休 2 个礼拜吧。
  10. 每个周五有很多活动安排:比如某个周五是学习日,某个周五又是集体活动日(一起玩 CS,一起出去拍照,划船等),某个周五又是锻炼身体的时间,一起开着摄像头做做室内运动等等

还有很多,不想一一列举了。

想了解更多生活琐碎可以看看我发的文章和我的博客:小李在荷兰 - 从北京到荷兰继续写代码的程序员


2022-03-06 更新

来来来,评论区里问薪资朋友的可以看看这个。(那些质疑买不起房的,请自己先看看这个薪资数据然后往下看再看一遍买房的分享,看看真实不真实)

被我置为热评的评论里提到,“这个薪资统计图只统计了头部码农收入的数据”,我基本是认同的。好在

@周不润

同学给我分享了一篇极好的文章,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文章了解荷兰甚至欧洲的薪资分布:

以上截图来自下面的文章,感兴趣的请自行阅读:

The Trimodal Natur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Salarie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Europe

额外分享一下个人感受: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拿上图层次 1 的薪资润到荷兰来,因为这些公司不可能给你提供工作签证(比如一个超市的 IT 部门,他会需要从国外引进人才吗?显然不会)。层次 2 有可能,但是最大可能润出来的就是层次 3.


补充一下房子情况,给大家一个想象空间。作为程序员,你可能第二年(或第三年?)就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买上这样的房子 (评论里有人质疑真实性的,我不想反驳和证明:信则有不信则无。):

也或者可能是这样的:

还有大花园:

要说嫌太远(上面的房子大概在 30-50 公里左右),也可以买到市区(不是市中心,是距离中心 10 公里左右)的公寓:

再带个阳台:

当然,市中心的也可以买得起,就是比较旧而且小 (具体可以自己查 Funda.nl)。

不用谢,我的名字叫雷锋。


至于压力大不大,你可以看看我的这个回答:

在国外的压力,会比国内的压力小吗?

我刚来荷兰第一年的生活,你可以看看这个:

小李在荷兰:我的 2020,在荷兰生活的第一年

我是如何在荷兰买房的,你可以看看这个:

小李在荷兰:我在阿姆斯特丹的买房经历

我疫情期间工作的一天,你可以看看这个:

小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码农疫情期间上班的一天及街头景象

关于物价你可以看看我的日常超市购物:

小李在荷兰:荷兰超市日常购物体验(多图预警)

想跟着我的钓鱼视频看看阿姆斯特丹运河风景的,可以看看这个:

[

荷兰阿姆斯特丹街头路亚钓鱼

小李在荷兰的视频

 · 288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80345075088003072)

想跟着我的钓鱼视频看看荷兰郊外风景的,可以看看这个:

[

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路亚钓鱼

小李在荷兰的视频

 · 1768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79857255306272768)

知乎用户 唐小牛 发表

我正好在德国当程序员,我想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下。我现在每天大致是 9 点 45 起床,然后 5 点下班。晚上的时间要不就是打游戏,又不就是陪家人。

生活上比较无聊,社交圈子很窄,也不存在融入当地文化,这是不好的地方。

好的地方是工作轻松,收入相对德国普通人较高,职业寿命比在国内长。职级天花板暂时没有碰到(也许是我级别低的原因),但是我也见过我们公司有中国人做到 director 的。

哪里的生活都是有好有坏,国外的月亮未必比国外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单纯从工作上来说,这边的工作性价比比较高,毕竟工程师供给少,需求大,所以资本家不敢压榨得太厉害,要不然分分钟跳槽。从生活上来说的话,那肯定是中国方便。所以我的理想是等疫情过去了,在东南亚远程给国外公司工作,欧洲工资,东南亚生活。两头占。

-–

2022-01-30 更新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被大佬翻了牌子了,好多人问我 z 怎么去德国工作。我整理了一下我的博客,欢迎看看

我的肉翻记录 - 上 - Sicheng’s blog

知乎用户 星辰之沙发 发表

坐标伦敦,收入不说了,去年一年 ps4 上大概拿了 10 个白金。

知乎用户 月牙​ 发表

结论:好混。 坐标荷兰 先说最重要的原因: 房贷能拿到 100% 是不是难以置信?码农的工资一般开始工作 6 个月后就可以买房。

我是数据科学从业者,自动归为码农,因为薪资和职业发展路径类似。荷兰这边一般起薪是 30 万 + 人民币。工作 4-5 年,成为 senior 后都能有 50 万 +。接下来增长就放慢了,具体能晋升到哪个级别就看个人能力(+ 运气)。到这也是跟很多国内大厂的分水岭,从 senior 开始,国内大厂的朋友待遇就比我高了,毕竟有股权 + 奖金。

荷兰房价一般在 200-400 万之间。阿姆近年房价涨幅太大,暂且不论,30 万年薪在荷兰能贷款买到一套不错的公寓,40 万以上可以买联排别墅了。其实金融危机以前荷兰是能贷 120% 的,连重新装修的钱也有了… 后来改革到 100% 还有人抱怨…

说起工作时长一般 965,没有加班。合同很多 38 小时 / 周,如果工作 40 小时,是可以积累年假的, 一年多休 13 天。我自己年假是 25+13=38 天,一般过年回国三周,夏天出国玩两周,也才 25 天。假期经常都用不完,最后换工作的时候公司折换成工资发下来。

接下来说不好的地方:首先那肯定就是无聊与孤独,没有国内那么多娱乐活动,一般跟朋友聚会不是去饭店吃个饭就是酒吧喝个酒聊聊天,中国胃肯定会想念国内的美食和各种小吃。

说起融入的问题,我倒不认为是跟本地人的隔阂。荷兰人英语很好而且很务实,很少听说歧视的问题。只不过是大家开始工作的时候圈子已经形成了,本地人都有从小玩到大或者学生时代的朋友,周末的安排都是满满当当的,自然工作以外的交流就少了。外国人一般跟外国人玩的多一些,毕竟大家都有交朋友的需要。现在欧洲疫情依然没有缓解,多地还是封锁状态加剧了无聊与孤独,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单身的朋友决定回国了。

再者就是税很高了,跨入 senior 很大程度上你的一部分收入已经要交最高一档 50% 的税了… 奖金和假期津贴也都是 50%。 所以很多人都不执着于升职加薪,做自己喜欢的职位就好了。毕竟拿到手的差不了多少。

其实西北欧福利特别好,交了医疗保险 (1k / 月),每年超过 3k 的医疗支出都是报销的,没有年龄歧视,上不封顶。养老金也很慷慨,之前公司给每个员工做了一对一的养老金讲解。按照目前的养老金条款,我退休的时候每年能拿 100 万 +。当然因为人口老龄化荷兰目前退休年龄已经是 68 岁了,等我们退休时还不知是什么情况,所以还得保证自己好好健康的活着。西北欧最富的那群人其实是老年人呢!

另外我很喜欢的一点是荷兰没有乞丐没有流浪者,也没有流浪狗!我去过的发达国家不少,真的做到这一点的却只有荷兰。这是一个贫富差距不大 ,人均很幸福的社会。很多荷兰人认为用高额税收去换这样一个高福利社会很值得。在这时间久了,自己的思维也会被同化的。所以总结起来作为码农,你可以在荷兰工作与生活的很好,但究竟适不适合你,要看个人的生活方式。

知乎用户 徐导在澳洲 发表

人在澳洲悉尼,到手 50 万 rmb。说几点,薪资、年龄、工作强度

薪资。

我是 developer,目前到手年薪约 10 万澳币 / 50 万 rmb。我 title 是 middle level,senior 更高,不过不会想国内那样不同级别差距很大,澳洲不同公司的工资也不会差很多,从初级到高级大概在税前 7 到 15 万澳币(35-75 万 rmb)的范围内,有些公司会给股票,据说 Canva 是给一年薪资的股票,分 4 年兑现。总体来说大家比较平均。

年龄。

我有一个朋友 47 岁了,在一家大银行干了 20 多年,这家银行不主动裁员,每工作五年他会问员工你想走吗?想走给你一笔违约金,走不走自己选择。当然银行之所以能这么做一是因为有钱,二是因为很多岗位外包。

我面试过一家公司,面试官是个老爷爷,头发全白,感觉有 60 多岁了。

而且澳洲社会保障好,我从国内刚来的时候没有工作,可以到这边的类似社保中心的部门申请疫情和失业补贴,一个人大概 8000 人民币一个月,夫妻两加起来 16000 人民币。

而且,这边的社保部门发现我们没收入,还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要给我们寄 “穷人卡”,这个卡买药,去博物馆、动物园什么的都可以打折。

工作强度。

我来澳洲不久第一家公司是 Fintech startup,真的是非常轻松,和国内我工作过的外卖大厂比较的话,大概这边三、四天的工作量等于国内一天。我们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是每天 7.6 小时,其实就是说周五可以提早走,因为周五晚上是澳洲人娱乐时间。

目前工作的是一家银行,工作量稍微大一点,但比国内轻松不知道多少。

而且这边工作,如果你安心做个基层的话,其实没啥烦恼,按时完成任务就好了。

有评论说好奇澳洲的消费水平,可以看这篇:

徐导在澳洲:中国人均这么穷为何物价反而比欧美还贵很多?

更多阅读:

徐导在澳洲:国外的公司都是如何对待大龄程序员的?在澳大利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什么样的程序员在 35 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国外程序员也都是 996 么?

知乎用户 隐藏的一只旺财 发表

更新,男票一年半涨薪 3 次,现在 21 万 CAD base 了哈哈开心

在枫叶国和美国都工作过,四家公司待过,周围朋友不是码农,就是码农家属,所以我很有发言权 hhhh 我的体验就是,非常好

首先,最重要的,工资绝对是各行业里领先,除医生律师等精英职业之外,最直观的同事都有房,做贷款时候会被称作人才,看着我们的雇主信写的工资数字而惊讶…… 我在多伦多,这边工资大概是美国一半,毕业两年 16 万加币比较常见.(我和男朋友都是这档,他是 base salary 到手一个月税后,8000-9000 加币,我是一部分工资低价买了股票还有公司给的股票

假多,我下周五公司又休假,一年大概比法定休假日多 10 天左右,我男票是圣诞全公司关门休 10 天

在国外,程序员非常受 manager 尊重,大多数领导理念是为大家服务,没有上下级之分,你的观点会得到充分尊重,大多组里关系和谐,遇到不好领导的概率低

没有年龄的顾虑,你可以一直做下去,只要你愿意,上周公司 training,课上很多人比我爸妈都大,看了下 senior developer

大多数公司不加班,少部分公司如我们公司,一天最多 4 小时。即使需要加班的公司,你也大多会得到高工资高回报,例如上市。我认识的朋友雪花上市,直接 100 多万股票,19 年新毕业的…… 我男票毕业进的公司手里股票百万级别但是不一定上市,在这里祈祷了

要说缺点??那就是无聊了!国外生活大多是养老模式,爬山郊游陪家人 lol 大把时间追剧,我小红书刷烂了,没事喜欢研究地产投资,对年轻人来说不如国内好玩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HA65i 发表

最近几天不知道是不是被那个大佬翻了牌子,看的人比较多,所以整体整理一下方便大家阅读。整体分 3 部分。1 简介,2 问答,3 吐槽。

想问问题可以留言也可以私信,但是请说明自己的情况。很多人上来问一句 “在么?",或者 “欧洲好找工作么?",“美国有那些好公司可以申请?” 这种就不要发了,我不会回复的。

1 简介

码农一枚,之前在阿里,家里是北京的。现在在欧洲 - 荷兰工作了 2 年多,技术移民。想挣钱不要来欧洲,我不去美国是不喜欢合法持枪。我也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帮助几个之前阿里的同事过来成功找到了工作。所以有想问问题的小伙伴可以问,正常的我会回复。

以下均为荷兰情况:

**工资:**阿里工资 + 股票比欧洲工资高不少,前一阵子几个国内公司找到我,基本上都是现在工资 * 2~3 的给钱,不得不说,国内工资真的高。欧洲具体工资和地区相关性很高。一般不会低于 rmb50 万。荷兰有 5 年的 30% 税收减免,税率一般是约 30%,40%,50% 三挡。所以很多人到后期都会选择每周工作 4 天拿 80% 的工资。房贷啊,养孩子什么的也会有退税,今年我退了 3000 多欧吧。

**工作时间:**这边是 25~40 天年假 + 955。我最近正好刚换了工作,新的工作就是 40 天年假,折合 2 个月,比较舒服了。

**病假:**一般 1-2 周以内随便请,不需要任何证明。一年以内需要医生的证明,公司定期会让医生去家访,但是一年以内工资全额发放。

大龄问题:年龄歧视可能存在,但是不明显。我当前公司有一些 50 多 60 多的程序员,一天毕竟只工作 6 小时(喝咖啡 + 吃饭 + 聊天)。

语言:一般不会有硬性指标,但是要能正常沟通交流,毕竟面试都是英语。除了英国,其他国家英语也不是母语,所以都是以沟通为目的。虽然程序员英语要求一般不高,不过基础等英语水平还是需要的。想拿永居 / 入籍的话,本地语言也是必须学。

房价:大城市只要你愿意通勤超过 30 分钟以上,一般都能买到 rmb300~500 万的最少联排,2~3 层带花园的房子。我公司在小村子离,走路 15 分钟,房子 rmb300 万,前后院 + 3 层不到 200 平米。欧洲这几年贷款利率爆低,30 年贷款利率 1.16%,跟我们 5%+ 的比起来简直不要钱 (甚至不如我把钱放余额宝?)。而且贷款是按照年薪 * 5 计算,所以只要工资高,可以 0 首付。

**车:**有的公司提供公车,但是需要交一些使用费。自己买车看国家,荷兰是欧洲买车几乎最贵的地方,德国比较便宜。另外,欧洲油价非常贵。荷兰最近便宜的加油站都快 13RMB / 升,难受。

**养老:**如果 30 左右到这边开始工作,退休一个月大概 rmb10000~15000。

**日常开销:**一般家庭 3~4 口人每个月吃的比较好的话吃饭在 rmb3000~4000 左右。能源 + 水我家这种房子一般一个月 rmb1000 左右,医保 (强制自己买) 大概每个月每个成年人 rmb 不到 700。手机不限量套餐 + 家里 1000M 有线每个月 rmb 大概 300 左右。车险 + 路税每个月 rmb 不到 1000。我家比较大而且用的比较费,基本上合起来大概 rmb 6-7 千,就是 800 多欧。我认识很多本地家庭 4 口人每个月总消费只有 5-6 百欧,非常节约。

**孩子:**我不想要孩子,只有一些大概的认知,说错了不要怪我18 之前看病免费。3 个月到 4 岁上幼儿园,很贵 (1000 + 欧每个月),但是可以退税。4 岁到 12 岁上小学,**免费,一些户外活动需要教一些钱,一般一次在几十欧左右。**12 到 18,中学,免费。18 + 大学,一般总学费不到 1W。硕士,一般一年 1W+。博士,欧洲博士有月薪,一般在 2-3000 欧左右,而且不给老师打工。博士后,一般月薪在 4000 欧左右。

**面试难度:**这边面试难度对国内技术人员的唯一门槛就是英语了。coding test 都是 leetcode 的 easy 级别,随手做出来那种。这边比较强调 scrum 什么的,所以有空可以自己学一下。一般是 3-5 轮,有的公司没有 1,有的公司没有 3。1 HR 聊一下看看你和团队的匹配程度或者直接做性格题。2 基础技术面 + coding test,看看个人基础。3 课后作业,留给你一个大作业让你自己回去解决然后发给他们并且在线讲解。4 团队 boss 面试,聊一些项目什么的。 5 HR 面试,谈工资。

缺点:

1 移民第一代是很艰苦的,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融入本地圈子。毕竟文化差异和语言都是问题。第二代可能由于第一代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存在融入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反正我也不想要孩子)

2 **父母养老问题。这个绝对是所有移民都难以逃脱的问题。**目前已知有 2 种解决方案,一种是把父母接过来,欧洲这边比如希腊买房全家永居等手段。但是问题是父母没有朋友且语言不通会比较难受。第二种是拿了身份回国照顾父母,这需要你足够有钱可以长期脱产 (如果父母长期需要照顾)。

3 潜在的歧视问题。荷兰是我了解到歧视非常小 / 不明显的国家。而且我遇到的本地人都很友善。但是,歧视问题总是存在的。之前刚刚有疫情的时候(20 年 3 月)小伙伴去超市戴口罩就被一个本地人在背后假装咳嗽 “嘲讽”。还有就是孩子毕竟长相和本地人差的比较多,所以存在潜在的问题。这就像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兰州的同学,我们都问他会不会做拉面,嘲讽他家是做拉面的一样。你和大家不一样,肯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目前一些本地长大的中国人给我反馈都还可以。

4 很难做到高管。据我所知中国人做到本地大公司高管非常非常少。不过这个也在改变,毕竟中国市场越来越大,一些销售和战略都需要相关人才。不过来欧洲也都不是图钱的,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就好了。

5 看病。荷兰看病是先要找到家庭医生,但是一般小病都是扛。因为非急诊预约就要好几天,约到了他们也是会让你回家多休息。所以这个就跟上面的病假联动了,生病就躺一周。。想去医院要拿到家庭医生开的条子才可以。我来了 2 年多还没有当面见过家庭医生,期间只发烧了 1 次不到 39(之前在国内一般一年 2-3 次发烧),我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她直接说你多休息就行了。另外,荷兰还可以在自己家生孩子 (具体怎么生未知,我还没认识在家生的人)。

6 饮食。我们中国人对饮食的要求比较高。欧洲这边普遍果蔬比较稀缺,大多数只有应季的果蔬。这个看自己的接受水平。另外这边的猪一般都不阉,所以猪肉味儿比较大。

7 天气。荷兰是那种经常下雨下一周的国家,但是缺不像南方那种潮,可能由于风大吧,是一种湿润但是不潮的状态。我个人很喜欢那种感觉。夏天一般 30 来度,有 1-2 周到 35 度左右。冬天一般 0 度最低。由于荷兰纬度也比较高,冬天一般早上 9-10 点天亮,下午 3-4 点天黑。夏天早上 4-5 点天亮,晚上 11 点左右天黑。需要适应一下。

2 问答

  1. 如何申请公司:LinkedIn,公司官网或者找朋友内推。
  2. 需要准备什么:1 CV 2 cover letter 3 leetcode 4 各种软性问题,比如你的 strength 和 weakness 等。
  3. 技术移民门槛:目前只有工资,只要够线就可以。荷兰 / 德国技术移民:30 岁之前月薪高于 3400 欧,30 岁之后月薪高于 4600 欧,这个线每年会变,具体请 google。
  4. 生活质量改变:我家是北京的,也有几套房子。但是我觉得这边生活质量更好。环境好,压力小,房价便宜。适合咸鱼躺平,有梦想的大佬请绕路。
  5. 饮食习惯:肯定没有中国好,外卖和餐厅比较贵。比较大的城市都有中国超市,国内的东西都还买得到。只要自己愿意花时间做 (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干),人人都是大厨。。。
  6. 学历要求:基本没有,荷兰本科率大概 32%。你只要是本科生,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主要看荷兰语 / 英语和能力。
  7. 你多大过去的:我是 29 岁在阿里福报醒悟的,就跑路了。
  8. 为什么不去美国呢:接受不了合法持枪,怕走在路上莫名挂掉。
  9. 为什么不去德国呢:相对来讲德国 2 年多可以拿永居,比荷兰 5 年快很多。但是德国歧视 (相对来说) 比较严重。
  10. 怎么看国内外企:国内外企比较香,但是整体上是萎缩态势。之前很多朋友去了壳牌,结果壳牌退出中国。虽然给的赔偿很多,但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11. 语言问题:荷兰英语普及程度非常高,如果不是纯本地公司基本不需要荷兰语。当然这也导致学习荷兰语缓慢。我同期去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小伙伴都已经流利交流了,我荷兰语还不认识几个单词。
  12. 是否需要 CS 专业:否,我个人就是不是 CS 专业。因为刚工作的时候和程序员吵架一怒之家开始写代码的。
  13. 你家北京有房子还跑路:作为咸鱼,我的目标是快乐的活着。家里在北京有几套房子,但是北京找不到工作差不多但是不卷的工作。而且,对于大多数人,北京这种大城市一套好房子基本上一辈子就搭进去了,我不觉得有很大的意义。我在欧洲便宜买个小别墅,后面拿了永居,到了 35 的时候直接退休,卖一,两套北京的房子天天出去玩儿它不香么。
  14. 荷兰还有其他好处么:可以合法安乐死,能自理的时候我就要天天玩儿,等我不能自理的时候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去了。
  15. 体力工作:荷兰体力工作者工资非常非常高。比如按空调大概安装费在 600-1200 欧左右,仅仅安装。电工和各种杂工时薪一般也是 30 欧。修剪花园或者建筑工人等一般都是 30-60 欧 / 小时。所以他们这边一般小活儿都自己干。说实话,我都想考证去按空调了。
  16. 搬家到国外花费:现在航空和铁路运输比较方便,花费也一般不会太贵。而且相对比较大的公司都会有一笔 1000-2000 欧的搬家补贴 + 过来的机票。所以花费还在和接受的范围内。
  17. 通勤费用:欧洲的公共交通价格比国内高很多,但是办了公交卡感觉还不算太贵,基本上是国内公交的 5-10 倍。大多数公司都有交通补助。要么给你发一张公司付费的公交卡,要么就是按照你家到公司的距离补贴,要么就是 lease car。一般补贴的公司比较多,我现在的公司是每公里 0.15 欧,一年 214 天 * 2 往返 * 0.15 欧 * 距离 km,超过 20km 按 20km 算。
  18. 荷兰人如何看待与中国男 / 女的婚姻。中国男 / 女在很多荷兰人眼里是顾家的典型。如果他们接受和文化差异较大的人结婚,中国人的排名比较靠前。
  19. 工作强度:荷兰中,底层人民生活非常幸福,不加班,福利好。但是中高层据我所知也是会加班,而且是非常努力和认真的加班。

3 吐槽

1 非常希望大家都可以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看这个帖子的大家大多数都是有出国想法的,我思来想去还是想补一点内容。中国有句老话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人在外国普遍口碑还不错,毕竟我们中国人都是勤劳,聪慧的。大家有能力“栽树” 的,请不要吝啬。没能力”栽树”的也请最起码不要把前人努力栽的树砍掉。**不砍树是底线,不砍树是底线,不砍树是底线。**加这段话起因是最近认识一个荷兰公司老板,开始非常仇视我。后来了解多了他跟我说他之前被一个中国员工骗到公司差点倒闭,所以对中国人都很抗拒,也绝对不会再招中国人了。

2 让我很生气的私信。中国人不知道不帮着中国人,反而想着怎么断了别人的路!还 “保护性的踩”,而且他还说不少人认可了他的 “劝告”,让我更生气了!看了这个我总算理解了为什么硅谷中国人干不过印度人。就是这种想法的人多,导致相互提防最后只能做低级打工仔。

知乎用户 地球联合理事会​ 发表

新加坡垃圾码农一名。

带薪假期多,工资高,工作时间短,不加班这些别的答案都说烂了,我就不废话了,说些别的。

我认为在发达国家做码农最大的优势是,即使你是一个只会用 google 和 stackoverflow 写代码的垃圾程序猿,也可以拿相对较高的工资并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以后在面对猎头的一些脑残说辞时,可以底气十足地反驳。

本人没有刷过一道 leetcode 题,并且有幸 (拗不过猎头的软磨硬泡) 接受过两家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技术面。每次面试,均在十分钟内结束,因为前五分钟我所有的答案几乎都是 “不知道”” 不会 “,然后后面五分钟和面试官聊天。我说不会是因为我真的不会,什么 jvm 底层逻辑,手写链表这些” 最基本 " 的技能,我根本没接触过。

我工作至今五年跳槽三次,所学到的最有用的一个道理就是,找工作是最符合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个规律的一件事。而猎头和国内卷王互联网大厂,就是费尽心思想让你做那个胆小的。

上一次跳槽时,技术面面试官问的是我项目的工作内容。我就老老实实把自己当时 spring boot+aws 项目的结构讲了一遍,十分浅显的项目,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面试官追问到了负载均衡和并发,我全部推脱说交给 aws 处理,因为我真的不会。。。不久后照样 offer 了,还涨薪 30%。

我作为一个垃圾程序猿,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刷 b 站时有一个面试官主播在直播 “面试月薪 6000 的程序员”,他提了三个问题,我只答得出第一道。我当时的月薪也是 6000,新元。

第二件:之前有个猎头苦口婆心地劝我知识面上需要补这补那的时候,我回复的是:“我只会 if else 和 for loop,写个 toString 都要谷歌,我想找一份年薪 x 十万,带薪年假 30 天的工作,请问你们有吗?”

写答案的时候又想到几点:

1. 刚工作时,不好意思请带薪病假,生病去了医院以后也是请年假,觉得请病假是占了公司的便宜。上司知道后找我谈话,说请病假是十分正常的事,许多同事甚至连病假单都没有都会请病假。从此我请假时心安理得多了。需要说明的是,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外包公司,只有一百多人,并不是什么大公司。

2. 还是第一家公司,我有一次有个东西答应当天完成的,结果发现我判断失误,实际工作量非常大,我因为答应了当天做完,就在公司做到凌晨 2 点做完了(那天是周五,做完的时候已经周六了)。上司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看到了我代码提交时间是凌晨,后面周一就找到我问我什么情况。我说了原因后,他非常惊讶并且哭笑不得,说这种小事说一声就行了,并叮嘱我以后不要加班。随后他还不放心,怕我周末来加班,直接把我的工牌取消了周末进入公司的门禁权限。

这样的事情我跳槽以后又发生了一次。有一回我找到上司说之前我自己给的 story point 给的不对,时间估算错了,答应的开发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因为开发完后还要给测试和 regression 去测,后面又正好赶上上线,时间很紧,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误害了测试,就跟上司说我自愿加班完成开发任务。上司说没关系的,推迟就推迟。我说后面要上线的,怕没办法跟着这个版本一起上,导致 team 被 PM 怪罪。上司听了,严肃地对我说,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证明 PM 给的 buffer 不够多,正是 PM 无能的表现,并且说 story point 本来就不是 100% 准确的,不用因为给错了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我听了很受感动。

后面跟国内做外包的程序员朋友聊天,朋友说上司直接骂他怎么这么笨,我差点惊掉下巴,这可是足以让人丢掉工作的严重情况,朋友却说的云淡风轻。后面朋友说的更让我无语,他居然说理解上司想要甩锅,可是总不能全部甩他一个人头上啊,言下之意是锅应该平均甩给他的同级。这时候我就知道,这公司的 PUA 已经完全成功了,这个朋友以后如果上位了,一定也会成为跟他上司一样的人。

这几件事给我的感受就是,发达国家的公司是很讲究 “尊重” 的,并且注重人文关怀,上司会主动保护员工的个人权益。国内的公司这方面比较缺失,有时候不仅是缺失甚至是负分。我很感谢我的第一份工作以及我的第一任上司,培养了我如今在对待工作上的三观。

还有一件挺有趣的事情。整个 2020 年基本上全新加坡技术类岗位都是居家办公的状态,居家办公你懂的,和休假也没啥两样。到了年底,老板发邮件说 mandatory block leave 还没请的人赶紧请掉。这个 MBL 就是说每个员工每年都要请一个连续五天的年假,期间不能和同事有任何联系,目的是用来测试部门是不是离了你还能照样运转 (比如说你暴毙了之类的)。我不想浪费这五天年假,况且居家办公和放假几乎没区别。我就找到老板说,老板你看,年底那么多人请 mlb,部门都没几个人干活了,我自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持工作!然而结果自然是被老板骂了一顿乖乖请假在家躺了五天 (毕竟也不能出门玩)。国外公司对这种规章制度,无论是否必要,都看得很重。我跟国内的同学聊到时同学跟我说,他在国企前 10 年每年都只有 5 天年假,要是连续五天不工作上司估计要把他剁了,哈哈哈。不过他在国企除了工资比较低其实也挺开心的。

-————————- 此线以下内容更新于 2021 年 6 月 13 日 9:00PM—————————

收到了很多私信。实在没想到随口的两句吐槽会有人看,那我就有义务让这篇回答更加严谨以免造成误解。
首先我在文中只说到了好的地方,没说不好的地方,以下列举不好的几点,躺平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1. 行业特殊性

如果想去互联网、科技类行业的外企大厂,比如 FLAG 之类的,肯定还是得刷 leetcode,并且需要自身技术水平扎实的。只有实体产业或者是金融类(银行、交易所)企业,才会对技术并不那么苛求。你的项目经验工作经验能满足单位的需求,那就够用,这样子的企业面试时才不会让你手写链表。

2. 竞争力下降 \ 升职缓慢

跑着的人想躺平很轻松,躺平了再想跑起来难如登天。如果走我这样的路线,上升肯定是非常缓慢的,涨薪只能靠跳槽或者每年公司自动提升的 10% 左右。而且你技术一般,工作也不卖命,老板也都看在眼里,职级的提升肯定更加困难,小公司跳去大公司职级还可能下降,但是为了能躺平,我是愿意的,你愿意吗?如果家里有房贷车贷之类的压力的,肯定不能这样,毕竟你薪资水平的上升得负担得起你日益上涨的开销,这下就不是你愿不愿的问题,是负担不负担得起。如果你前几年躺平了,后面觉得不对劲,不想这样了,你得把前面欠的全都补回来。

如果是出国工作以后还想回国的,这更是巨大的弊端,最普遍的两种出路,1 是外派回中国分部,2 是找到国企接盘,进去养老。这两点如果不能确保其中一点,那还是别考虑出来干一段时间回国了。

3. 关于移民

新加坡个人认为并不是移民的优秀选择,如果真的考虑移民,新加坡建议只作为跳板,再跳去加拿大新西兰之类地方,才能真的躺平。但是这个只是我根据身边人的例子瞎说的,我不准备移民,这些问题还是请咨询专业人士。

-————————- 此线以下内容更新于 2021 年 6 月 14 日 19:00PM————————–
今天又收到了很多私信和评论,我是真没想到这个破回答会有那么多人看。于是我又得花时间修改答案中片面或者不妥当的地方,好心累。还有很多人关注我,我想说你们看两眼我的时间线应该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太玩知乎的人,回答问题都是很久以前的,如果等着看我更新别的回答的可以取关了。新加坡很小,IT 圈子更小,太容易被熟人认出来了,到时候多尴尬?万一再有几个心理阴暗的给我老板那里举报我上班开小差,我还怎么摸鱼。

总而言之最后说几点问的比较多的,然后就不更新了,评论区也不回复了,这破回答浪费我太多时间。当然,真心想交流经验的兄弟,或者在新 / 想来新的应届毕业生,那还是很欢迎私信我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 答主 NUS 毕业的为什么不说明?是不是因为有学校背书所以才能那么轻松?

我如果说明了肯定又有人说是凡尔赛,不特别提到只是因为我是学渣,而且这学校也没什么好吹的。评论区读过 985,211 的应该不少吧?你们全班都是学霸吗?就没有天天窝在宿舍打游戏,考试只求及格混个毕业证的同学吗?好学校也有咸鱼啊。至于学校背书,那肯定是有一定的成分的,学历到哪里都是很重要的。

2. 照你这么说,国内随便找个 6000 月薪的程序员都能吊打你,过来都能拿高薪吗?

当然不是。第一点是语言关,国内 6000 月薪的程序员大部分没办法做全英语的技术面。第二点,虽然面试没有考我 jvm 调优,手写链表,但是会考你别的知识。例如我面试的 spring boot 和云方向的后端,我自己花时间考了一张 AWS 的证书,spring 的各种面试题 AOP 啊 IOC 啊 DI 啊这些肯定是必考项,是不是耳熟了?不过因为你日常工作每天都在写这些东西,只要复习一下概念肯定答得上来,而且面试官很喜欢听你平时工作中哪些场景用到这些技术,你直接说自己做的就行了,不简单嘛。还有就是很多面试题都是给你一道题你自己在家做的,可以上网查,这样相当于又简单了很多,但是上交后提问会问的很细,相当于还是考察你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官想考察你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在这一点上和国内互联网面试时一样的。和国内互联网面试官聊天时,面试官跟我说的原话是:leetcode 都没有心思去刷的人,在基础上是不太肯用心的,大厂也不敢要。所以刷题也是面试的一部分,考察你是否踏实肯干,这也是国内公司的刚需,从这点上,面试官这么做也达成了面试的目的。公司需要这样的人,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这点我也是认同的。我也不会因为我答不出,我就去说这个方法不科学。第三点,刚也说了,学历。HR 肯定偏好本土学历,就像中国的 HR 看是否 985 一眼就能看出来,看国外的如果不是顶尖大学可能还要上网查一下。在别的国家也是如此。

3. 再补充一些弊端

许多私信我的人还是学生,看了知乎上的一篇回答就觉得新加坡好,兴冲冲想来。只好再补充一些弊端,泼泼凉水。(1)五险一金。新加坡有和国内五险一金差不多的叫 CPF 的东西,但是在你拿到绿卡 (PR)之前是没法交的。举个例子,国内税前 1 万 5,到手 1 万,公司还帮你交了 5000,其实是 2 万。这里 1 万 5 就是到手 1 万 5,年底还要再交一笔税。如果最后回国,你发现社保比别人少交了很多年,退休工资差了好多。(2)吃的玩的不如国内多 (3) 没有冬天,这能忍?我是忍不了,所以不考虑移民。

(本人承诺所说全部属实,如有疑问 < delete> 欢迎私信我索要 IRAS 税单或者 linkedin 链接 那就当我是编的吧)

知乎用户 冷锋无京 发表

其实也没有混得多好,就是正常的活着而已:

  1. 凭自己的工资可以在工作地所在的城市买房 买车。
  2. 每周工作 30 到 40 小时,除了极少数情况,基本不用加班。
  3. 每年有 15 到 30 天年假。
  4. 能工作到退休。
  5. 被辞职了或者公司倒闭了也不会因为超过 35 岁而找不到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婆在硅谷 Google 大厂当码农,我在另外一个非互联网上的科技公司当码农。

本来住硅谷的时候混得真是不好,一把年纪了还要找室友一起租房,租的房子还又黑又小又吵。硅谷的房子不是买不起,而是看上眼的买不起也觉得不值,买得起的看不上。

结果赶上疫情,我先是拿到永久 wfh,老婆暂时拿到 wfh,然后房租到期后直接搬到了一个风景秀美的度假胜地,买了套景观超好的房子住。周围邻居大多是攒了一辈子钱来这里退休的,也有个别和我们一样 wfh 后搬来的。本来老婆还在纠结要不要跳到一个能疫情后长期 wfh 的公司,结果昨天 Google 老总就宣布了允许 20% 的人长期 wfh。然后我们就开始计划在另一个风景秀美的度假胜地再搞套房子,做一只候鸟。现在想想,真是要感谢疫情促进了工作方式的变革。

说真的,目前想不到更好的生活方式了,提前过上半退休生活,出家门就是旅游了。一月纯死工资现金税后都快 2 万刀了,还不算公司额外给的股票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投资收入。到这一天总共的工作年龄也就 5 年左右,也没有靠过父母。

然后我们混得只能说在留美同学中一般的,不算差但肯定也不是最好的。有同学靠着上市公司财富自由的,有同学创业卖了公司财富自由的。生活过得差的人家也只是想着先攒钱再享受,或者只有一人工作养全家,但挣得也都不少。有没有天花板?这可能就是天花板了,但是在这种天花板下呆着不舒服吗?

知乎用户 小林 coding​ 发表

昨天在 阮一峰 老师的博客平台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国外程序员的酒后真言

事情是这样的。

美国最大的论坛 Reddit,最近有一个热帖

一个程序员说自己喝醉了,软件工程师已经当了 10 年,心里有好多话想说,“我可能会后悔今天说了这些话。”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获得 9700 多个赞。内容很有意思,值得一读,下面是节选。

(1)职业发展的最好方法是换公司。

(2)技术栈不重要。技术领域有大约 10-20 条核心原则,重要的是这些原则,技术栈只是落实它们的方法。你如果不熟悉某个技术栈,不需要过度担心。

(3)工作和人际关系是两回事。有一些公司,我交到了好朋友,但是工作得并不开心;另一些公司,我没有与任何同事建立友谊,但是工作得很开心。

(4)我总是对经理实话实说。怕什么?他开除我?我会在两周内找到一份新工作。

(5)如果一家公司的工程师超过 100 人,它的期权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变得很有价值。对于工程师人数很少的公司,期权一般都是毫无价值。

(6)好的代码是初级工程师可以理解的代码。伟大的代码可以被第一年的 CS 专业的新生理解。

(7)作为一名工程师,最被低估的技能是记录。说真的,如果有人可以教我怎么写文档,我会付钱,也许是 1000 美元。

(8)网上的口水战,几乎都无关紧要,别去参与。

(9)如果我发现自己是公司里面最厉害的工程师,那就该离开了。

(10)我们应该雇佣更多的实习生,他们很棒。那些精力充沛的小家伙用他们的想法乱搞。如果他们公开质疑或批评某事,那就更好了。我喜欢实习生。

(11)技术栈很重要。如果你使用 Python 或 C++ 语言,就会忍不住想做一些非常不同的事情。因为某些工具确实擅长某些工作。

(12)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东西,请使用 Java。这是一种糟糕的编程语言,但几乎无所不能。

(13)对于初学者来说,最赚钱的编程语言是 SQL,干翻所有其他语言。你只了解 SQL 而不会做其他事情,照样赚钱。人力资源专家的年薪?也许 5 万美元。懂 SQL 的人力资源专家?9 万美元。

(14)测试很重要,但 TDD (测试驱动的开发)几乎变成了一个邪教。

(15) 政府单位很轻松,但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好。对于职业生涯早期到中期的工程师,12 万美元的年薪 + 各种福利 + 养老金听起来不错,但是你将被禁锢在深奥的专用工具里面,离开政府单位以后,这些知识就没用了。我非常尊重政府工作人员,但说真的,这些地方的工程师,年龄中位数在 50 岁以上是有原因的。

(16)再倒一杯酒。

(17)大多数头衔都无关紧要,随便什么公司都可以有首席工程师。

(18)手腕和背部的健康问题可不是开玩笑的,好的设备值得花钱。

(19)当一个软件工程师,最好的事情是什么?你可以结识很多想法相同的人,大家互相交流,不一定有相同的兴趣,但是对方会用跟你相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这很酷。

(20)有些技术太流行,我不得不用它。我心里就会很讨厌这种技术,但会把它推荐给客户,比如我恨 Jenkins,但把它推荐给新客户,我不觉得做错了。

(21)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意味着了解最佳实践,成为高级工程师意味着知道何时打破最佳实践。

(22)发生事故时,如果周围的人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外部错误或底层服务中断,那么是时候离开这家公司,继续前进了。

(23)我遇到的最好的领导,同意我的一部分观点,同时耐心跟我解释,为什么不同意我的另一部分观点。我正在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24)算法和数据结构确实重要,但不应该无限夸大,尤其是面试的时候。我没见过药剂师面试时,还要测试有机化学的细节。这个行业的面试过程有时候很糟糕。

(25)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重要,不要让我做讨厌的事情更重要。

(26)越接近产品,就越接近推动收入增长。无论工作的技术性如何,只要它接近产品,我都感到越有价值。

(27)即使我平时用 Windows 工作,Linux 也很重要。为什么?因为服务器是 Linux 系统,你最终在 Linux 系统上工作。

(28)人死了以后,你想让代码成为你的遗产吗?如果是那样,就花很多时间在代码上面吧,因为那是你的遗产。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更看重与家人、朋友和生活中其他人相处的时光,而不是写的代码,那就别对它太在意。

(29)我挣的钱还不错,对此心存感激,但还是需要省钱。

(30)糟糕,我没酒了。

最后,酒喝完了,该清醒了,继续好好过生活。

这里整理一套系统化学习 cs 的书籍,**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这些统统都有。**这次全部分享给大家,获取方式:计算机必读书籍(含下载方式)

知乎用户 Flora1997​ 发表

我男友,前码农,每周工作 30 小时,年假六周,年入 36w 丹麦克朗(大概 38w 人民币,就当汇率 1 比 1 吧),税后大概 23w(没错丹麦税就是那么高)。咸鱼一只,也不追求成为技术骨干什么的反正搞搞开发就好,只是一个对丹麦流行框架比较手熟的开发狗,不算技术很高的人。他给自己配了家庭影院一套,3w 的电脑,各种高端外设。从不加班,每天都有时间玩游戏~ 周末基本想怎么玩都可以。因为不像其他丹麦年轻人那样喜欢喝酒泡吧,带房租一个月只花 8k 多(不算电子设备和游戏花费)。一个月大概能存 1w 多,一年存 12w 很轻松~

他并非名校毕业,学位属于 vocational school 这一类的,连本科学历都算不上。

最后他还觉得当程序员压力大,辞了,找了个更轻松的活。。。。

200w 大概能在丹麦买一栋不错的小 house(前提是小城市!这在哥哈这种地方不可能),首付一般 5~10%,房贷利率 1 左右(当然很多人也会选择多付一些首付)。然后连续几年有稳定工作就可以申房贷,所以只要收入稳定,丹麦码农工作个几年买个小 house 还是挺容易的~

再说一个朋友,匈牙利人,在丹麦读的硕博,在丹麦当码农工作了 3 年多,每周 37 小时,年入税后 30w 左右。极少加班,周末完全自由。目前在一个丹麦小城市 house 和车都买了,有个很漂亮的乌克兰老婆。。。生活非常幸福,准备最近几年生孩子了(在丹麦夫妻双方会一起休产假)。

天花板?谁在乎呢。。。我所认识的丹麦人或者在丹麦工作的外国人,都图个生活稳定幸福,谁也没想着 “我一定要过的比其他人好”。只要有个稳定工作就能买车买 house,钱多买大车大 house,钱少买小车小 house 就行。不需要 996,每天有时间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有时间陪家人,每年能有连续两三周的假期出去旅游旅游,生活幸福感够高,没那么多人追求天花板。

更一下,

有评论说回答里面两个例子收入低的,在北欧不够花,甚至不如国内应届生的。

首先丹麦收入比较扁平,各行各业普通收入差距不大。国内互联网行业收入可能远高于其他行业,在丹麦就不见得(但是工作强度也不比其他行业大)。(当然牙医和律师等典型发达国家高收入职业在这边收入确实也是高于大部分人)

我男朋友确实收入不高,毕竟工作时长也没达到丹麦平均水平。但是说这个收入在北欧不够花或者买不起房还是过分了。丹麦物价没有知乎说的那么夸张,我们现在两个人一个月花一万五(房租 + 日常 + 水电网 + 吃喝 + 保险等必要开销,不包括娱乐性购物),所以平摊下来和他之前一个人住的时候也差不多。(我们不泡吧不喝酒不抽烟,所以可能比其他年轻人花的少一些)。

但是要我选择的话,除非我真的很缺钱,我宁愿选一个工资水平不高但足够 / 时间很充裕,而不是 996 但是能挣很多很多钱的对象。我学习比较忙,家务他基本就全包了。我们能花很多时间一起打游戏看电影,周末出去踏青。他没有晚于六点回家,每天我们一起做晚饭。这样的生活我是觉得很开心的。国内当然你要进了国企家里又资助买房也可以这样过日子,但是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选择。在丹麦,大部分想当咸鱼的年轻人都可以轻松过上这样的日子,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也完全不需要家里的支持。(顺带提一句,在丹麦真的是孩子上了大学家里就不会给钱了。丹麦大学是不需要学费的,学生生活费靠政府助学金(大概能叫助学金吧)/ 打临工 / 以及贷款来解决)

然后那个匈牙利朋友收入是交大约 37% 的税之后剩了 30w+。当然他是打算永远留在丹麦,所以税也不是白交的。。。

至于说国内应届生都能拿税后 30w 的。。。我只能说我本科毕业于某某 985 计算机专业,身边同学也是少数人才能达到这个水平。30w 在国内你是不愁钱花了,经济上是高质量的,但是在 996 的生活状态下你会说自己生活质量很高吗。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估量的,996 损耗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你想折算成多少钱呢?评论区也有人指出了,国内 IT 行业拿 30w 的,大概都不敢算时薪。

再说说我自己。我最近几年心态变化很大,之前上本科那会儿也想当精英,赚很多钱。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个能力(智商不够用,比如有些理论和技术我发现自己是真的学不会也学不进去)。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在任何国家你要当精英都是很困难的,都是必须奋斗的。但是在国内我感觉是,不当精英当普通人也需要奋斗,很努力工作,因为普通人也在卷。但在丹麦想当普通人,就真的可以过得很悠闲。

我现在奖学金 + 兼职一个月税后一万差不多,当个学生是真的够花了。大部分本地大学生一个月也只不过花 6k-8k 而已(大学生其实都蛮省的毕竟家里一般不给生活费)。

在回到天花板这个问题上来。IT 行业丹麦天花班是真的比国内低很多,倒不是因为你是外国人被限制了天花板,而是因为丹麦 IT 行业确实规模小,远不如国内发达。说 IT 行业,北欧在欧洲算菜的,丹麦在北欧算菜的。真的有远大职业追求的人必然更适合国内。不过只是作为普通人我觉得自己不太在乎天花板。

最后强调下中心思想吧~ 码农在丹麦不算高收入人群,划水码农甚至低于平均(大部分职业在丹麦都是这样),但是就算拿不到平均收入,也不会有什么生活压力。做到 “富有” 在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 “宽裕” 在丹麦则比较容易 – 只要你有个正经工作每周 37 小时就能达到这个水平,不需要你奋斗。

你要问有什么不如国内的地方,那就是生活真的比较单调比较无聊吧,远距离交通也不方便。。娱乐方式也非常有限。丹麦喜欢喝酒泡吧开 party 年轻人很多很多,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多少别的娱乐方式了。我身边也有在这边读书但是非常非常想回国的同学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太无聊了。当然这个分人,比如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打游戏,所以算是耐得住寂寞。

还有就是,食物真的非常单调。。这个确实怎么都不能和国内比。想自己做点中餐好多原材料都买不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澳洲码农,我做的是合同工,就是一个工作签合同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这样,不是永久员工。日薪是 $800 澳元一天,折合人民币 4000 元一天,扣掉税的话,大概 3000 元一天吧。就是工作一天就拿 3000,如果是周末、公共假期或者病假不上班的话就没钱拿。一周有两天是在家上班,理论上每天工作 7.5 小时,但是工作时间地点不是关键,只要出活就行,上班也不用打卡。工作内容是 web,技术是 php+js。我的技术挺落后的,js 都不会框架,计划最近学习更新一下,如果掌握了 React 了以后,薪水会上一个台阶。PHP 的薪水也偏低,如果是 java 的话要再高 20%。但 Java 会的人太多了我是计划转型 Golang,钱和前景都还不错。

IT 业在土澳前景还不错,一是因为这里人力非常昂贵,所以任何能取代人工的程序 AI 也就会相应很值钱。二是这里的当地人相对比较懒笨,不喜欢从事需要脑力的 IT,他们的聪明人能人也会去从事更有前景更光鲜的行业比如法律医学金融等等,IT 在他们的文化里上不了台面。所以整个 IT 业人才供不应求,没有内卷。没有 996 没有加班,没有年龄限制,你写程序写到 70 岁都没问题,很多人 35、40 岁才转行做 IT 也没问题,没有种族歧视(这里是说 IT 业内,亚洲人在此行业比较受欢迎毕竟踏实肯干)。

缺点也是有的,你想从技术转管理,升高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国内你年龄资历上去了就会自然转管理或者带很多手下。在这里如果你不去努力争取,以及让自己具备相应的管理交流业务等能力,你有可能做到老也是自己一个技术人员。简单来说 IT 在土澳就是一个收入不错前景稳定的职业,但是并没有太多想象力和跃升的空间,它能让你丰衣足食,但是不可能让你晋升为富人。

知乎用户 京京渔夫 发表

我记得我之前的回答说过,在湾区 / 西雅图这边不刻意追求天花板的话,只做一个普通大厂码农的生活状态大概是:

每周工作 30 到 40 个小时,周末基本都出去浪。工作 3 到 5 年可以攒下首付,和老婆一起买个通勤在 30 分钟到 1 小时的房子。200 平米左右,4 室 3 卫,再带个 200 平的后院,每周末请一次墨西哥大妈来打扫房间,请个墨西哥大叔来帮忙割院子里的草。养个一猫一狗两个小孩。家里一般两辆车,BBA 雷克萨斯特斯拉,咬咬牙上个卡宴,科尔维特或者玛莎拉蒂吉卜力也问题不大。而且买车不需要摇号,买房贷款也不需要户口绿卡之类的东西。一年 20 到 30 天年假,5 到 10 天病假,疫情前基本上想去哪里玩都可以说走就走,住个五星级酒店压力不大。大公司医保一般都很好,基本可以实现看病免费。没听说过 35 岁优化的情况,我们组两个 40 岁 + 的美国大哥,比我经理(35+)的工作年限还长,但是不喜欢当经理,所以还在一线写代码。

但是这距离真正的富人阶层还差得很远。还是要上班,不敢辞职。还是买不起核心地段真正的豪宅,Palo Alto 的 1 英亩地庄园,Los Altos 的山景豪宅是买不起的。法拉利、兰博基尼之类的车是买不起的,游艇和私人飞机有大概率也是玩不起的。出去旅游大多数情况也只能坐经济舱,商务舱和头等舱还是坐不起的。大部分人也当不了议员,影响不了政策的制定。

这不是什么好凡尔赛的,像我这样普通的湾区码农,一板砖砸下去有一堆。我本科也就是个双非一本,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 70 以后,相信知乎高考比我厉害的人有很多。

给钱最多的那几个公司 Facebook,Google,Netflix,Pinterest,Snap 等等几乎没有大陆的业务,所以不存在剥削祖国人民的情况,大家可以放心的加入。


最后说一下天花板,如果华人的天花板的话,大概是 3000 亿美金市值 NVIDIA 公司的老黄,1000 亿美金市值 AMD 的 CEO 苏妈,Youtube 创始人 Steve Chen**,雅虎杨致远,**Doordash 创始人 Tony Xu, Andy Fang。

如果仅限于中国大陆出生和成长,美本 / 美硕博去美国读的,那么天花板有 Zoom 的 CEO Eric Yuan,ThoughtWorks 的 CEO Xiao Guo,Tusimple 图森未来的创始人 Xiaodi Hou,Wish 的创始人 & CTO Danny Zhang,亚马逊的高管 Wei Gao,Pinterest 的 SVP Fan Li,Google 的 Feifei Li,以及 Airbnb 的工程师经理 Bo Zeng 等。

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硅谷的天花板大概是千亿美金市值公司的 CEO 和 CTO,如果你达不到,那就是你不努力而已,别说你碰到了天花板。

关于我是怎么去美国的,我个人本科在国内读的是电子工程的,转专业申请美国硕士,毕业之后找到工作留下来的。

程序员想要出国工作(欧美国家)有哪些可以努力的途径?

本文创作的时候只是在讨论美国程序员的情况,并没有和中国进行任何对比,也无意牵扯到中国的情况。但是鉴于评论区的 “爱国人士” 日渐增多,特此回复一下某些二极管爱国人士,不是只有在国内艰苦奋斗每天 996 不计报酬才叫爱国,主动出国工作,抢外国人的工作,为国内同胞减轻内卷,一样是爱国

我现在赚美元,但是在国内消费,在国内买房,回国吃喝玩乐,我给中国的房地产,旅游业餐饮业贡献的美元外汇,比评论区的某些 “爱国人士” 交的税多得去了。

更新一些 Bilibili Vlog:

[疫情下的硅谷] 疫情下北美工程师的日常_哔哩哔哩_bilibili美国谷歌程序员的一天 | A work day in the life_哔哩哔哩_bilibiliVlog 西雅图程序员的一周 | 在家办公 | Kindle Oasis 开箱 | 美国隔离生活_哔哩哔哩_bilibili

知乎用户 Anonymous 发表

大家都在说 “高端” 的软件工程师. 我来说说在美国相对 “低端” 的工程师吧.

我刚来美国时候, 是通过一家外包 (Outsourcing) 公司拿到的 H1b 签证. 钱给的也不多, 一年不到七万美元. 工作本身是在巴尔的摩 (就是那个著名的犯罪之都) 为某联邦政府部门做项目.

七万美元的收入作为软件工程师来说是很低的了, 全美软件工程师的收入中位数是九万美元左右. 七万最多也就是 30% 左右的位置. 但是当时我没有更好的 offer, 所以只能暂时接受.

(说明: 软件工程师在美国是高薪职位, 所以虽然七万美元的年薪在软件工程师里算是相对比较低的收入, 但是放在全美来看, 还是不低的. 全美国范围内, 个人的中位数收入是三万美元多一点, 家庭收入中位数接近七万美元, 所以可以看出这个收入其实并不算低收入.)

给政府做外包是巴尔的摩附近的软件工程师最常见的工作内容. 一般工作时间是按小时记的, 严格一周四十小时, 如果要加班的话需要申请批准 (摊手

在马里兰州, 年收入七万美元的单身汉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大概税后收入一个月 3900.

如果自己要买保险, 或者再存一点 401K, 乱七八糟下来, 一个月到手应该也就是在 3500 左右.

住房可以选择租房或者买房. 巴尔的摩城里 (Baltimore City) 自然是大片的不安全的区, 但是离开市里, 在巴尔的摩县 (Baltimore County) 或周围的县, 安全的小城市到处都是. 租房的话, 巴尔的摩市附近来说比较好的位置比如 Ellicott City (传统白人聚居的小城市) 或者 Towson (传统的犹太人聚居的小城市), 想住的好一点的话, 1500 左右就可以租到一个还凑合的 1b1b 的公寓. 如果想省钱, 租一套房子中的一间的话, 六七百一个月也能租到, 但肯定和独居的生活质量不能比.

(这些小城市离巴尔的摩并不太远, Ellicott City 到巴尔的摩 Downtown 开车不到半个小时, Towson 更近一些.)

选择独居, 那一个月剩下的大概两千美元. 如果不考虑存钱买房, 那对于单身而言两千美元一个月的纯消费可以说是很随便了, 基本上除了非常贵的东西 (比如奢侈品牌的产品), 其他的都是需要就买可以完全不需要顾忌什么. 如果想要生活的节俭一点, 一个月单身汉日常开销一千美元也是可以生活的不错的, 只是社交上可能就需要限制一下, 但是总体生活质量并不会下降的太厉害. 比如如果经常自己做饭的话, 一周去一次超市, 100 美元就足够一周的日常生活开销了 (虽然确实做不到顿顿牛排龙虾, 但是一个月吃几次也没啥太大压力).

如果要买房, Ellicott City 的 3b 的 Single Family House (独栋) 大概价格在六十万美元上下, 稍远一点的 Columbia 大概四十万美元上下. Columbia 的 Townhouse 也比较多, 同样 3b 的 TH 大概三十万美元左右. 年轻一点的人选择 Columbia 附近的比较多, 因为那里位于 Baltimore 和 DC 中间, 工作地点上可以选择在巴尔的摩或者华盛顿, 如果跳槽的话, 要灵活一些.

BTW: Ellicott City 和 Columbia 的学区都还算不错

BTW again: 单身汉买房为什么要考虑学区. gif

单身汉首次买房的话, Townhouse 是更常见的选择. 三十万美元的房子, 首付六万美元, 如果以我当年的收入, 稍微节俭一点, 大概四五年就能存出首付来. 月供哪怕用 3.9% 的利率算 (现在的利率可能已经低到 2.5% 了), 也只有不到一千二:

巴尔的摩的物业税税率大概是 1.72%. 往上取到 2% 的话, 三十万的房子, 一年的物业税是 6000, 一个月 500.

也就是一个月月供加地税大概 1700. 当然 Townhouse 还有 HOA, 这个便宜的可能一个月几十美元, 贵的两三百也有可能. 但就算是贵的, 大概一个月房屋硬性支出也就不到 2000 美元, 并不比租房贵太多. 如果真想省钱, 单身汉买一个 3b 的房子可以把另外两间卧室都租出去, 一个月多一千多美元的房租收入是没问题的, 至少能覆盖房贷支出.

如果买了房, 且不想靠出租部分房间来省钱, 一个月税后还能剩下 1500. 作为单身汉的生活也是足够宽裕了, 没事请心仪的小姑娘喝个小酒也是毫无鸭梨的事情 (NIH 大本营就在巴尔的摩附近, 去中国超市会看到满坑满谷的漂亮小姑娘们..).

这就是一个收入大概在下 30% 的软件工程师, 在巴尔的摩 - 华盛顿大都市区, 大概的一个生活状态.

当然了, 这无论如何谈不上 “混得好” 了.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混的不好可以拿勃勃举例,挣这么多还整天没事干上知乎 24 小时对线。

混的好也可以拿勃勃举例,哪个国内程序员挣他这么多还能像他这么整天没事干上知乎 24 小时对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巴黎一家网上银行做开发,研究生实习的时候就来了,实习完六个月又工作了一年,谈谈感受:

工资:税前年薪 40k 欧元,税后每个月 2500 欧出头。有年终奖,每个人不同,和我同级的小喽啰是 4000 欧左右,我的领导好像是 8000,其他更牛逼的不太清楚。

上班时间:早上 10 点 - 晚上 18 点,中间休息 1 小时左右,我一般吃完饭会趴桌午睡一下。刚实习那会两点大家还会打半小时左右的 cs,不过后来业务多了就不玩了。没有加班,每年除去公众假期外有 5 个星期的假期,可以自己随意安排。

工作压力:领导从来没有说过我工作好或者不好,感觉存在感比较低,经常需要自己找 issue 来做或者催领导 review。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理解公司的业务,因为在银行经常会有一些专业的词汇,而且需求都是法语,看起来比较费劲,经常会去烦坐我旁边的好基友问他很多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自身法语水平不太行感觉很难做更近一部的工作(比如写需求,管理工作计划等),升职潜力不大。

开销:房租 1100 欧在近郊 40 平 (和女朋友住),去市区(Châtelet) 坐地铁半小时左右,去公司 (16 区) 坐地铁 50 分钟,女朋友去公司 (13 区) 半小时。每个月和女朋友吃饭大概花费 500-600 欧,网费手机地铁卡加起来 150 左右,所以一个月开支 1100 + 600 + 150 = 1850 欧左右。

娱乐:疫情期周末经常会和女朋友出去在巴黎玩或者旅游,疫情后就宅在家里主要活动就是红警 3 了。毕业前还有一些同学可以经常约出去玩,毕业后因为疫情原因很多朋友都回国了导致在这比较孤独,说实话有点无聊。

种族歧视:没遇到过,法国人对亚裔态度其实挺好的,之前很多法国同学看日漫甚至很崇拜日本人。听一些女生朋友有遇到过,估计那些垃圾也只知道欺负弱小的。

好的地方:工作压力不大,没有加班。

不好的地方:个人法语原因感觉升职很难,而且巴黎房价不低想买房也是非常困难。工作太轻松担心以后回国技术跟不上,再加上法国近两年不是很太平感觉一直在衰落,很担心以后的生活。

知乎用户 新城堡 发表

坐标澳洲朝九晚五,基本纯远程。绝对不加班。

目前税后工资约 40 万 rmb,加上老婆非码农收入 25 万 rmb 三年工作经验。房价约 80 90 万澳币(400-450 万 rmb)能买到离悉尼 cbd 30 分钟火车的两房两卫一停车位的新公寓。至于大豪斯,现在貌似已经涨到 160-180 万澳币了,很多人不堪重负直接到二三线城市 remote 了。我不行是因为我老婆不能 remote,而且二三线城市不好叫外卖。

当然这个薪水和美国码农那是完全没法比。自己也在努力看有没有机会去美国,或者看有没有机会能够回国远程的工作

普通公司面试极其简单,leetcode easy 的水平,如我第一道面试题是 写一个 trie 和翻转 linkedlist

自己在看 System Design,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准备的答案对不对,由于平时就在干 crud,用的也只是 dynamodb,我自己本身是天坑专业转码的,所以这些基本不懂。现在正在自学各数据库的选择和 tradeoff,虽然都不知道对不对。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我不管混的好不好,我只想要悠闲的生活,体面的工作,舒适的家,好开的车,敞开吃的肉。哪里能圆我的中国梦,我就去哪里。

知乎用户 踏破青天射白日 发表

作为身在美国的非码农,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拍案惊奇——如果题主不是当大老板,或者在国内一线城市有那么几栋楼收租的话,请问这是哪里来的自信质疑发达国家的码农混得不好?如果码农都不算混的好,那请问从事什么行业的人才算混的好?

随手 Google,在现在的美国,家庭一年收入中位数是 6 万多,放码农高度集中的加州是 75235, 而随便一个码农的年薪起点都接近二十万,很多人年薪在四十万,论收入秒杀美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轻轻松松:

如果放全美国的话,家庭年收入 20 万美元以上的只有那么 7.6% 的人口,注意是家庭年收入不是个人,想象一下一个码农再配一个普通工作的伴侣,年薪干到全美前 5% 也不奇怪吧:

考虑到美帝的码农们没有 996,加班有加班费,其他行业的人要达到他们的收入水平不知道要肝到什么地步;大公司医保很好医疗基本就是免费,收入高交的各种退休金也多,还有很多手里捏着公司送的股票(我还要真金白银的去花钱买),你们说码农们混的不好,那我这种在美帝从事建筑行业的收入远低于码农的普通人岂不要申请救济去了?

还有很多人抱怨说说湾区房价高压力大码农也买不起,嗯,首先湾区很多房子的价格也就码农们不吃不喝五六年或者十年的收入,但对其他职业的人是多少年?其他人是不是更绝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疫情发生以后美国几乎所有大厂都宣布 IT 码农们可以永久居家工作,在过去这一年多有很多人是跑到夏威夷的度假酒店里办公,干完八小时了就各种吃喝玩乐了。永久居家办公这意味着码农们现在就可以打着湾区大厂的工但跑到别的房价低的地区永久居住,在湾区过百万只能买小破房,但几乎只要一离开湾区,这样的价格在很多地方动辄买个五六个房间占地面积按亩计算的豪宅是分分钟的事,在其他很多地方四十来万就已经买到非常棒的豪华房子了。码农不但在收入上能卷赢其他人,还能在房价问题上随便挑选地点来卷,或者他们想不卷就不卷。而其他职业是没有这样的自由度的,起码对我来说我现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以后还是要天天到公司上下班,还是要居住在离公司不能太远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人质疑码农混得不好,其实原因不外乎是因为各种社交网上特别是知乎上的码农多声音大,所谓的混得不好不过是码农之间内卷,人家说的不过是自己和别的码农比收入没人家那么高没卷过其他同事,然后在网上这种声音被放大了而已。但一旦和其他行业的比,那码农这个职业就是碾压一样的存在,他们的起始收入水平对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一辈子都没能达到的存在。而且很多码农都是整天对着电脑,在学校时对着同学老师出来工作了就直接进公司,很多码农就没从事过其他别的行业就只知道自己圈子的事,在自己圈子里收入不算高就觉得自己穷。只是,如果年入几十万美元的人都是穷人,那年入几十万人民币的人岂不要饿死?

反正在现实生活里,当我遇到对方是中国人码农时,那大概率对方是各种名校毕业而且薪水碾压我的存在,我根本不敢提自己收入水平如何。结果跑到知乎一看居然有人问他们混的好不好…… 知乎吹人均收入百万,应该是说人民币吧,那美帝的码农是几乎人人人均百万,还是 TM 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入职就这么多,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还要慢慢熬资历才能达到人家的起点。

说到底,人家哭穷那是人家低调不炫富,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而已,把客气话当真就是你的不对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评论区各种质疑羡慕,我想说的是我身边还有比我年轻,去字节拿五六十万总包,现金部分就 30 多万的。。。

但其实拿这么多钱(即便在北美也不算少)肯定不会非常轻松的。我在字节包括一些美国大厂的朋友经常需要工作到半夜两三点。这跟国内的那种 996 还不太一样,因为美国这边现在还是在家办公,基本就是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工作。我出国前体验过国内的大厂的 “996”,晚上五六点放下工作跟几个同事一起开车去园区附近下个馆子,七八点回到工位刷刷新闻,看看视频再去领公司夜宵福利也是 “996”。在家办公可没人盯着你,优秀的人都是有很强的自驱动力,在哪都一样。

原回答:

我本科毕业之后进入了国内某大厂做测试工程师,年收入税前大概二十万多点,算是当年应届生标准包吧。干了两年后觉得人生无望于是来了美国某野鸡大学读研究生。

现在在美国某大厂做人工智能,带了个快 10 人的团队。不知不觉就 30 岁了,年收入税前大概 40 万美金出头。身边的同学,包括比我早来的大概也都是这个情况。

买几辆豪车和入门级超跑轻轻松松,但也不知道买了有啥用。大公司里大家都不会以车评价人,都是看级别。房子隔两年可以升级一波。但有了大院子加上泳池感觉也找不到人来办 pool party。阿拉斯加夏威夷南美欧洲也都去过几遍了。身边有朋友甚至连中东战区都去了。真的不知道赚这些钱还能干啥。但也不知道除了赚钱还能干啥。。。

知乎用户 Leon​ 发表

曾今面试过一位谷歌欧洲的 SDE。这位朋友的 resume 也算是当地最顶尖 1% 的码农了。名校毕业, 多年 full-stack 工作经验。

问他为什么才入职几个月就准备要离开谷歌。

他说目前在谷歌做的一些 front-end 工作实在太无聊。不过是移动几个小的前端模块, 实在是感觉太屈才了,这才准备跳槽。

就这种工作, 谷歌这种级别的一线大厂也至少是给他 20 万美刀一年。

所以说, 北美科技公司只要有实力进, 除非是少数核心项目的组, 很多时候工作压力并不大。甚至非常 chill。

当然了, 一线大厂是混不进去的。 4-5 轮面试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进去以后就另说了。

知乎用户 uncle creepy 发表

首先,日本,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码农的工资并不高,不如国内很多大厂的 p7 水平。

举个例子:

英国 fb 的 e4 是 17w usd,而美国平均是 27w usd,差 10w usd

加拿大 amazon 的 sde ii 是 17w usd,而美国平均是 23w usd,湾区则是 27w usd

senior 级别的差距就更大了,有的可以差 20w

根本原因是 h1b 的 8w5 名额在帮助美国本土码农构建很厚的薪资护城河,而美国公司的核心业务只会在美国,这导致了即使工资居高不下,美国仍然不会把核心业务外移。

再回到这个问题,发达国家码农很好混,对于非美国的码农,比如日本,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公司很难开除你,而且你的单位时薪并不高,很多劳工阶级也可以收入超过码农,所以竞争不激烈,这导致工作属于较为轻松的,可以对标国内的一些体制内收入不高的央企。

而对于美国码农,因为有一系列政策隔绝了激烈竞争,导致在美国本土的码农公司,忌惮码农可以随意跳槽,也不敢过分压榨,形成了码农和公司之间的威慑平等。

综上,国外发达国家的码农是真好混。

至于混的好?肯定不是,工具人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是说美国,甚至只说硅谷的…

说说法国的吧

注:请不要用北美的薪资 / 情况来杠我,我只讨论法国的情况

法国大部分码农在 SS2I 工作,说白了就是外包,运气好点,别人把你当人看,运气不好直接当狗

基本每个学长学姐(法国人)来交流的时候都会着重指出,哪怕待业也不要去外包,很多人都被甲方欺凌甚至极端情况下打过。

税前年薪平均在 30k~50k 之间,每个学校都有出入,我们学校大概是 45k 左右,工作五年大概是 55k。十年经验最多能升到 73k,也是生涯顶点了。(因为薪资再上升就是另外一档个税了)

所以年薪百万不要想的,年薪最多五十万,封顶。

(“所以不要说什么五十万还不够!我愿意!” 之类的话,更不用说中国人根本就不可能升到那个地步了,更更不用说拿出在法国赚 73k 欧元的劲头,在国内轻轻松松年薪百万)

我这个学校和国内的大学有交换,Top3 级别吧(那么五六所 Top3 都有)

混得好的法国人,在法国起薪大概是税前 50k 的级别,而混得好的国内交换生… 考虑到个税,购买力,房租和公司福利的差异… 到手直接翻倍是没问题的。

加班也不怎么加,至少远不到 996

我个人的话,因为选了个不加班的工作,所以薪水肯定是没翻倍,但是我的购买力还是轻松超越大部分法国同学的

发达国家码农怎么样我不好说,但是法国码农过的是真一般

至少目前本校中国留学生已经连续三年全员回国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两点:

我明白生活不易,但是国内不是地狱,国外也不是天堂。

尤其不要因为国内的种种缺点(而且我们都知道有很多缺点)去想象一个完美的天堂

一个,你有美国的薪资,北欧的福利,南欧的气候,非洲的物价和国内的治安的这么一个天堂

其次,发达国家不是只有美国

知乎用户 阿伦戴尔柳小七​ 发表

说一下丹麦的情况吧。虽然我不是程序员,但是因为工作原因,还是比较了解的。

先说工资。跟美国和日本、韩国比起来,相对比较低。我们公司没招过刚毕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工资在每个月 5w 到 6w 丹麦克朗之间(基本和人民币 1:1)。但是税超级的重。基本在 40% 左右。所以到手的也就 3w 到 4w 之间。每年涨薪在 2% 到 3%,不多。不过,也可以过的不错了。

以前的北欧,物价非常贵,但是现在看起来也一般般了。猪肉每斤 20 块左右,还是有机的散养猪。牛肉在每斤 40 元左右。牛奶特便宜,比水还便宜,大约 10 块钱一升。鸡蛋大约 2 块钱一个。蔬菜、水果比较贵,黄瓜 8 块一根,苹果 2 块钱一个。可乐超级贵。500ml 的瓶装可乐,要 23 块钱。外面吃饭很贵,麦当劳买个套餐要 70 块。所以,如果自己做饭,可以吃的很滋润。但是像 “饿了吗 “,什么的,基本没有。除了披萨,也基本上没有晚上 8 点以后送的外卖了。全都得靠自己做。

住房方面,哥本哈根市区,一般公寓,90 平米在 400 万,到 500 万左右。一般有工作的话 5% 首付,年利率 3% 左右。还有工会提供的优惠贷款。所以,住房方面压力都不大。但是有房地产税。即使买了房,每个月也要交将近 5、6 千的税、费什么的。租房,90 平米的房,要 1w 块往上。而且,丹麦有一条法律:租满 2 年,房东就不可以赶你走了。你就是不付房租,他也只能去法院告你,而不能把你赶走。所以,很多私人的出租房,都不肯租两年以上。但是有很多租房公司,房租贵一点儿。但是很省心。

教育方面,真没有什么压力。公立教育全部免费。中小学一般下午 2 点放学。2 点放学后,如果家长不在家,可以把孩子留在学校。这样的话,每个月要付 1000 块左右。还有各种兴趣班,国家都有 80% 以上的补贴。例如我侄子在上击剑班,每周三小时的课,免费租衣服、面具和剑,三个教练,每个月才 160 块钱。还有去年新冠,在家里在线上学。有家长说没有平板电脑,学校还免费借给你 ipad。大多数私立学校也有政府补贴。私立学校学费在每月 2000 到 3000 元之间。跟英美比起来,便宜的多。至于书费,完全没有。都是从图书馆借的。

医疗方面,全部免费。因为工资里有 8% 的医疗税。药费,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 500 元以内要自费,1000 以下国家报销 80%,3000 以上全报。

但是也有缺点。就是你的命运完全托付给了医生。比如什么不治之症,医生要是觉得没什么希望了。他不给你治了。你就没辙了。你只能自己自费去美国治去了。但是,如果给你治的话。多少钱国家都付。

假期:法定是 5 周。一般公司都是 6 周。每天 7.5 小时。大多数公司从早上 8 点到下午 3 点。所以丹麦的晚高峰是下午 3 点半。公司一般要提供一顿午餐。带薪产假是 1 年。男女都可以休。

生活肯定是无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喝酒和蹦迪吧。

升迁也没有什么好升迁的。60 多岁的 Java 工程师很常见。感觉跟工人老师傅没什么区别。主要是扣了税,经理不比工程师能多挣多少。所以,基本上没人卷。

随手写的,有空再更吧。

知乎用户 MelancholyBaby 发表

在美国很多码农朋友,谷歌亚马逊 uber,拿亚马逊举例现在起步 package 十三还是十五万美金,送股票。 亚马逊 sde2 年薪二十万美元 +.. 谷歌接近 20w.

关于 worklifebalance,我的女码农朋友每天专注于买各种奢侈品在家做美食健身养生,经常提早下班,年假二十三天,pto 可积累到下一年年,请假很容易,经常听到 “啊还剩这么多假请一周吧。没有理由就是为了请假而请假。一年加班次数为个位数。遇到 on call 会比较麻烦一点,但就是 standby 的状态 可以摸鱼。 男性码农朋友,每周都在滑雪,周中就开始滑雪,到处滑雪,各种飞出去滑雪。你社交网络上会误以为他是雪场教练,,

稳定的工作生活 + 高薪带来的充足消费能力 + 充足的个人生活时间 = 混的好 我是同意的.

身边还有一波又一波转码大军正在路上…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题主这还用疑问句吗?发达国家码农过得爽,这不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吗?

换个角度说吧。

题主你知道有 N 年写代码基础,又在美国有合法工作身份,不需要 H1b 赞助的我,却每天没日每夜的搞科研,还只能赚几万美刀,连人家湾区码农赚的零头都没有。

我是下定了多大的决心,才能每天抵制这些招聘网站,北美校友群内推码农工作的诱惑?稍有不留神,但凡是我对钱有点需求,或者对科研有不满,分分钟我就被诱惑,刷几套 lc,加入转码大军了。

码农每天早 10 晚 5,每周 4-5 天上班,还能 work from home,年薪是我现在两三倍,周末还有假期,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不香吗?

哪像我现在,每天被你老婆,你朋友,你亲属唠叨,天天质问你:既然都会写代码,为什么不转码农赚钱?

你知道我有多难吗?

知乎用户 喵呜 meow 发表

更新!!!

针对大家感兴趣的两点

1. 实际上加拿大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很咸鱼的,拿我一个加拿大三大运营商(类似中国移动这种级别的)之一的高管,他年薪 15 万加币,7 年工作经验,这是我和他的对话,他还教我使坏

2. 我知道有一所公立学校老师工作是真的高。不仅是高中的,就连 elementary(小学)的也很高!最低都有十万加币,也不知道是教英语母语还是教加减乘除

这些数据都是网上公开的。

-——————————— 以下原文 ————————————

多伦多码农,本科毕业,工作经验 3 年。目前年薪 50 万元(10 万加币),到手 36 万元(7 万 2 加币)。还有股票期权,但是不知道未来能值多少钱。如果是学霸的话,进 wish 毕业生都能开到 20 万刀。

工作周九晚五,疫情在家工作了 2 年。每天工作很轻松,如果用考试的强度,每天 2-3 小时就能干完。我知道有些大公司的员工摸鱼更严重。但是我不做太快的原因是,同事们都做得更慢。当然,老板领导基本不会催你进度。我们经常 3 周任务延期个 3-8 天。

然后就是领导老板都很随和,压力很小。几乎没有人会批评你。任务延期了,高层也会表示可以理解。出了很多 bug 他们不但不会责怪你,你修复改正后他们还会感激你。

但是拿这个工资不代表你在多伦多是人上人了。我之前的公立高中的英文老师,每天上 2-3 小时的课,年薪也有十万刀。在多伦多,如果请清洁工来家里打扫,每小时 50 加币起步。理发师和卡车司机年薪大概是 5 万刀。这里最低时薪都有 15 刀。所以不是码农挣得多,是大家工资都不低。反正知足常乐,能养活自己满足日常需求就行。

知乎用户 灵剑​ 发表

现阶段肯定发达国家好不用比的,不过差距已经比 10 年前缩小了很多,10 年前的时候硕士应届生拿 20 万的年薪就差不多是很好的 offer 了,大部分人集中在 10 万年薪附近,而当时海外至少也是 10 万刀。10 年之后硅谷的薪资已经算增长比较快了,但还是赶不上国内,其他地方的似乎没有涨很多,工资水平跟 10 年前差不太多,少数地方比如日本现在已经不算很好的选择了。可能再过 10 年之后,除硅谷以外的地方就得强调性价比了,但也有可能再过 10 年反而是国内不涨国外涨,这就看你对未来的判断了。

知乎用户 沈卓然​​ 发表

美国:

1、谷歌应届生标准包 19 万美元,合 123 万人民币;亚马逊标准包 16 万美元,合 105 万人民币。

2、谷歌大部分团队 1055,工作时间会有各种活动,有的养老团队甚至每周工作不到 20 小时。亚马逊、Facebook 等公司工作节奏稍微快一些,亚马逊会有 on-call,Facebook 可能经常加班,但周末一般肯定能休息。

3、面试的时候主要就问算法题(LeetCode),准备起来比较清晰。

4、谷歌 2 年 L3 升 L4,3 年 L4 升 L5 是标准节奏。Facebook 和其他新一些的公司更快。有清晰的职级定义引导成长。

5、周围好多 40 岁、50 岁的码农,没有年龄焦虑。

中国:

1、应届生标准包不到 40 万,SP 45 万左右。

2、大部分公司 996,甚至还有本分 380 的拼多多这种公司。

3、面试问各种八股文,Java 垃圾回收原理、安卓框架里的控件、HashMap 和 HashTable 什么区别。虽然算法题也是一样工作中用不到,但是准备复杂度、整体筛选难度上明显国内更高。

4、2-3 年升第一级,再升一级就要看机会了,不好说要多久。

5、年纪大了容易被优化,有年龄焦虑。

欧洲:

钱比美国少大概 40%,和国内差不多。剩下方面和美国差不多,工作节奏甚至更好。

改动:

1、加了一下粗体。

知乎用户 jjjastronomy 发表

在国外住带前后大院子的独栋房子难道不比你在国内跟几百人挤在一栋楼里舒服?

知乎用户 唐志 发表

我是加拿大新移民,已经上班一个多月了。公司在多伦多,是做净水设备的,也是美国的上市公司,我负责 Linux 嵌入式设备的软件开发。团队目前有七八个人,其中一个来自俄罗斯,其他都是本地人。

签 offer 之后,HR 就联系我开始寄东西了,先是搞了一整套 swag(新人礼包),还有寄必须的办公设备包括电脑,都是最新款,必要的软件都装好了。此外领导还说,除了电脑之外的其他配件,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提,顺便帮我订了 DELL 最新款的曲屏显示器,说你这是个远程岗位,以后会一直在家工作就给你整个好一点的。正式开工之后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全是公司文化的培训,整天和不同的人开不同的会议,那两周感觉自己英语突然提高了很多。

我们团队目前采用敏捷管理,每两周把需求池里面的东西拉取一些出来做一个 sprint,再分拆成一些小的任务。每天早上视频聊 15 分钟短会,然后就各干各的,需要沟通的时候随时发 Teams 消息或者直接开视频聊。每天早上 9 点上班,但通常能赶上 9 点半的站会就行了,晚上 5 点下班,4 点半就有人离开,周末和节假日是肯定见不到人的。就算工作日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因为公司要求每周工作达到 40 个小时,所以如果有事可以去办,群里和大家打个招呼就好了,自己再找时间把小时数补上。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是远程工作,所以偶尔也见过有同事这周在这个城市,下周又去了另一个城市。每周的 40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面有半天是没有工作安排的,叫做个人发展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情,看书,看视频,睡懒觉,或者干工作的事都可以。定期还有一些知识分享的机会,每次分享会里会有一个人讲解一些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知识,有的分享硬件,C 语言,还有看过的书,有意思的开源项目或者生产力工具等等,总之可以相互帮助也能促进交流和了解。

工作本身非常轻松,这段时间主要做一些技术的预研,比如一些新的语言和框架能否用到公司新的项目中,还有对新设备的调试,然后把过程和进展详细记录下来,暂时基本上没有做过需要大量的编码的事。以中国人的效率,一周的工作可能我们一两天就干完了,花时间的部分主要在沟通协调以及写文档上。网上说的比如一件小事拖很久这么夸张的事几乎不存在,需要找人协调一些资源的时候基本上当天就有响应,不用太多工作量的话当天也都能解决。那种很夸张的事可能只存在于政府部门,那是真的慢。关于职业发展,公司有不同的职级,每个级别有对应的要求和考核标准,通过了就可以到下一级,还是很透明的,绝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远没有到担心天花板的地步。

工作说了这么多,讲点工作之外的事情。前面说过公司在多伦多,同事说公司有时候会在本地有一些活动,比如上次是公司在一个公园搞了个活动,员工家属都可以扶老携幼去参加,吃东西,游玩等等,公司付钱。我们自己上周末去一个农场玩了一下冰雪迷宫,现场还有杂技表演,也可以烧烤。夏天快来了,打算今年买个小船,天气好的时候拖上出去露营的时候找个水坑划一划。

以上就是这一个多月的工作内容和简单总结,一个海外码农的真实生活工作状态,没怎么想过这样算不算好,因为懒得去和谁比,只是能毫无压力地活出个人样吧。


看到有人在评论区里问怎么出去的,可以去看我之前的回答或者我的博客 ie9.org

知乎用户 欲三更​​ 发表

看你怎么定义 “好混” 了。

如果你说外国生活压力小,那是对的,毕竟对码农来说,生活压力比中国还大的国家你很难找。

但你要说在技术水平很糟糕的情况下混工资,那我跟你说,中国可能是最好混的。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的有境外背景的码农还是挺多的,这里我主要说中国人:

类型一,美国那帮子正规军,水平没的说,很多都是 github 一片绿,这批人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毕竟这个问题讨论的是 “混”。

类型二,欧美很普通的公司或者外包公司回来的。这部分人成分比较杂,有科班出身也有半路转行的,专业也五花八门,职业履历普遍比较平庸,甚至让我感觉就是在国外混。这些人的特点是,技术普遍比较单一,喜欢深入研究比较少,很少有自己的见解,螺丝钉化,但是胜任常见开发工作,一般不会有问题。

类型三,台湾人。台湾人分两种,第一种属于高端人才,咱们不讨论;第二种是那种毕业就在台湾本土的传统企业或者小型外包商工作,比如给统一小浣熊干脆面做主页什么的(就是打个比方,我不认识统一的员工),这种技术水平普遍很一般,事务性工作和重复劳动为主,不太聪明,但是应付日常开发工作也基本上 ok。

类型四,日本回来的。大企业的正式职工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很多名校高学历,这些是题外话。外包公司回来的就有点鱼龙混杂了,毕竟日本那边对一线码农要求确实比较低,但不管怎么说吧,重复劳动总还是做的好的。

类型五,最后补充一个不是中国人的类型——印度外包公司。我参与过一个和印度外包公司的大型合作项目,他们负责总体搭建,我负责其中一个模块。我的直观感觉是,印度那边的外包公司,水平其实还可以,不像大家调侃的那么烂。可能从个体的角度,印度码农培训出身比例比较高,平均技术水平也不算突出,但是他们遵循规范化管理的意识很强,动作都很规范,另外他们对于常用工具,通常掌握的是比较熟练的,几乎没有那种连工具都不了解的人。

铺垫了这么多,我要说说咱们本土的码农了。bat 的人上人和各个公司的技术能手们,咱们不聊,咱们就聊聊那些所谓在 “混” 的人。要说混,说心里话上面提到的类型二到类型五,都有混的成分,但我必须说,同样是混,我真的觉得你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像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外包公司那么好混的公司了!

这些公司日常提供的码农,是什么样的呢?

咱们从技术基础说起,最基本的编程语言知识,往往都是残缺的。我是做前端的,我每次面试外包都会问一个特别基础的问题——js 里面数组的 map 方法和 foreach 方法,适用场景有什么区别?你都想象不到有多大比例的候选人答不出来——超过一半……

天天要用的常用工具都不了解,能记住俩 git 命令但是 gitflow 要现教的人不在少数。你要是想铺开单元测试,我劝你不要做梦,你得从什么是单元测试开始讲起。mocha?没听过。lint 出错就手足无措或者给开始乱改代码的人,那简直太常见了,vscode 都能配不对,你服不服?

缺乏基本项目管理意识,那也是普遍现象。我有时候挺同情这些外包公司的项目经理的,因为他们真的很操心。任务分解和工时估计常常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尽早提报风险需要他们每天晨会耳提面命,甚至开发自测也需要他们亲自组织才能落实…… 我要是他们我早就撒泼不干了。

我可能还是见得少,但我比较一下自己打过交道的那些欧美外包,台湾外包,甚至日本外包,印度外包,他们真没这么好混。我感觉中国二三线城市一大批靠写代码吃饭的人,不考虑语言问题,放到欧美台日印,都很可能吃不上这碗饭。

那么他们在中国吃的饭咋样呢?在一个白领普遍月薪五六千的城市,他们月薪绝对高于六千,普遍八千到一万,稍微好点的一万三以上。

那你说,如果纯粹从混的角度,中国好混还是外国好混啊?我感觉还是中国的好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家西雅图大厂双职工,加上股票奖金什么的大概一年税前 50 万刀,比上差的远,比下也算有点余粮了

不在最血汗工厂的 amazon,工作压力不能说不大,但是主要是 peer pressure。加班是不怎么加班的,日常 1055。反正都是给资本家打工,差不多不致于被炒鱿鱼就好

买了大 house,房贷也背的很辛苦,万一有一个人失业就要抓瞎,所以抑郁了也不敢说休息

家有一娃,上私校,疫情期间只 online learning 了 3 个月就回学校了。学费很贵,但是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能叫出娃的名字,感觉钱花的还是挺值的。好在只有一个娃,再来一个的话就养不起,只能去公校了。娃基本上放羊养,感觉他以后就是去端盘子也能有尊严的养活自己,对内卷的焦虑大大降低,真 · 普通人的 easy 模式。但是还是很担心他太孤单,每周都得 push 自己给娃找 playdate

主流社会什么的,我等 nerd 码工基本不在乎,很有些 “光辉孤立” 的感觉。跟白人印度人邻居也还算聊得来。Stop Asian Hate 游行的时候去 downtown 参与,黑人大哥带头喊口号,感觉现在华人也还是越来越团结、声音越来越大的

老公超级喜欢 outdoor activity,hiking、爬山、滑雪不用说,seattle 周围三个 national park 呢。去年还买了 kayak 全套装备。这些东西在美国稍有经济基础就可以天天玩,在国内就比较难了

吃的还算 OK,Seattle 算是 Chinese food 还不错的大城市了。但是下馆子好贵,吃来吃去也只有那几家。每到春天就很想念家乡的槐花饭,但是老公坚决反对自己种槐树,因为太招虫子

如果回国,或者一开始就没出来呢?大概就是回老家吧,北上广又贵又卷,还不如老家。有父母罩着,好坏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房贷不用背的那么辛苦,娃有人帮忙看,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可以走动。有好多好吃的,晚上宵夜选火锅还是撸串都随意。就是娃上学是大问题,老家的孩子小升初搞得比考大学还痛苦

但是感觉很难回去了。在美国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学了很多 “无用” 的知识,比如医院门朝哪开、吃饭给多少小费、不熟的人聊天气最安全、庭院垃圾怎么分类之类的,要回国的话都得重新学。。。感觉年龄大了,学不动了

大概就是这样吧

知乎用户 勇武的加兰 发表

有点强答,因为我严格来说应该算科研工作者不算是狭义的工业界 “码农”,但是我觉得都是靠写程序吃饭的还是来写一贴。

很多制度性和文化方面的东西我就不说了,像我之前写的这个还有另外几个回答已经基本说完了。

国内年龄歧视为什么这么严重,国外也是这样吗?

我谈一下我前半年回国找工作的感想,以前在北欧经常分析国内分析这分析那的,面了几个国内工作,想了一下就是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人太多了,底子太薄了。其他的原因基本都是这两个问题的结果。

我之前面过字节的核心推荐算法,在欧洲这个级别的岗位基本是竞争者寥寥的,像瑞典的 Facebook 现在叫 Meta 了他的这个级别的岗位据我所知一般放出来一个月可能只有 5-10 个 candidate(当然哈,要排除很多搞怪的阿三候选人)。基本上一面完了就直接减半,二面完了就很可能是两个挑一个了。

然后我面字节第一面的时候跟我说有五轮面试,我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委婉的跟那个面试官说这个岗位不是推荐有顶会的 PhD 申请吗?HR 一脸诧异的回我说对啊,我们收的简历都是 PhD。。

我当时心直接凉了一半,虽然最后还是拿到 offer 了,但是面试过程是真的累人。

单说一个 LeetCode 吧,虽然我是博士主要是问文章和研究内容,但是我记得有两面都考过我写算法,一面是手推公式一面是算法题,手推公式我没啥问题,毕竟经常还要去客串一下 lecturer 的,稳稳拿下,但是算法题这东西我是这辈子都没碰过。。之前介绍人跟我说还是得做几道熟悉一下,我就挑了 LeetCode 上面比较经典的几十道比如说反转链表啊,红黑树这些去做,不得不说,是真的难,我不知道国内学生是怎么面对这些东西的,反正你叫我一个三十过半的中年人天天整这个是真的搞不动,每天回来做个一两道累得不行了,难以想象有人在夜以继日的刷这玩意儿。

我刷题有多水。。就举个例子。。当时面试的时候考到一道没做过的题,是一个 LRU 缓存机制,题倒是简单,最后在提示下也做出来了,但是我当听到一脸茫然,因为这个东西我记得好像是在工大念本科的时候操作系统里面的,这都是 15 年前的事儿了,我完全不知道具体的实现。当时那个面试官还一步步提示我,我跟他不好意思的说我这些都忘光了,国内都会面这些吗,他说一般会随便问了个,本科硕士会考很多。我只能庆幸还好在欧洲这个不考。。。评论区提醒,原来这是国内很基本的题目啊哈哈。

比如在瑞典的时候,我帮我朋友的咨询公司招过人,比如招做云计算的,一般就是问像 Azure,AWS 的使用问题,问 API,连架构都问的少因为一般懂这个的都是 senior 了,基本问题都是从问的将来工作绝对会使用的东西,偶尔还问 Linux Bash 命令这种东西,总之都是那种教育体系里面一般不教的纯应用类问题。

后来我想了一下原因应该就是这些问题太简单了,不是智力性的,也就是所谓的 “背八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真的太容易了,如果瑞典也像国内一样面试考书上的东西我估计中国学生应该能年年霸榜。国内可能是真的竞争者太多了,不得不人为设置很多“努力” 和“智力”上的门槛来进行筛选,实际早就完全能力溢出了。

当然,我知道美国也是这样,刷题这个问题只有欧洲比较轻松,所以这里其实我不是在指责国内的企业筛选水平,纯粹只是感叹一下国内的竞争烈度。

比如我还面过国内的金融类企业,他们很喜欢博士,里面很多清华北大的,给我出过一些智商题,我做了之后只能感叹当年没考上清北确实不是努力的问题。。。考虑到这种习题是很难成规模练习技巧的,那么只能说中国高智商的人才太多了。。。

还有就是国内找工作选择是真不多,我说的不多当然不是说工作的绝对数量,而是说码农一个对应的薪资范围。比如同样做码农,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收入能差上一倍甚至更多,我也面过几家中小型(中国标准)企业还有外企,和互联网的工资差距巨大,但是在瑞典的话,薪资基本上是由职业而不是公司决定的,只要你是干这个工作的,在多数地方收入差异不会太大。而且,有实力的国际大公司从比例上来看确实比瑞典差得太远,瑞典一个 1000 万不到人口的国家,分到每个找工作程序员上的机会要远多于国内 (如果考虑欧盟的话那差距就更大了)。国内的人口红利真的太明显了,基本优秀工程师年年都是井喷,关键是这些人还全部扎堆在某几个城市群就业,而头部企业就那么几个,实在是太残酷了竞争。

我最终拿到了国内的几个 offer,实话说,薪水是真的高,但是考虑到其他因素之后最终没有选择回去,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害怕这种竞争,我是个小富即安厌恶风险的人,和强人待在一起我会感觉不自在。

正是这半年的找工作体验,让我觉得我在瑞典的生活其实也很不错,我工作时间灵活,虽然不是那种合同保证的 8 小时工作制(因为我要做一些教学和工业界的沟通),但是基本每天都还是能保持 10-11 点开始上班,下午五六点结束,晚上吃完饭收发邮件整理下工作(最多一个小时)的伪八小时工作制。收入虽然跟国内比是不值一提,但好在房子便宜解决掉了,挣一分就能花一分,勉强也算是摸到了瑞典统计局我这个年龄段的高收入门槛。每天自由自在,几个月就度假一次,还能在知乎上冲冲浪。然而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种安全感的心态,没有危机感真的太幸福了,对我来说这就是混得好的最重要的一环,心理感受特别好。

与其说发达国家码农混得好,我觉得至少在欧洲,不如说是好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7 月更新,正好税单来了补一下税单和 6 月的考勤记录…

免得大家都说我吹牛…

至于这是不是普遍现象… 这并不是日本 IT 业普遍的待遇,应该算是还可以的,

但大家可以去看看原问题,这问题的题主并没有问普遍多少,而是充满了引战口吻的在故意钓鱼,我只是也上钩了而已。

原回答:

日本,互联网 + 游戏大厂

没有 996,没有 007,上班的核心时间是 12155,也就是每天 12 点到 15 点,3 小时你要在办公室或者电脑边上,为啥是 3 小时呢,因为中饭 12 点开始到 16 点内,你可以吃一小时。会议之类大家都会集中安排在核心时间之内。新冠之后 remote 也自由了,每周去公司 1~2 次就行,这个制度新冠结束后依然保留。

当然每天 8 小时工作时间其实没有变,只是你可以很大程度上自由支配时间,只要每个月工作时间超过 8 * 上班天数就行,极大程度满足了我这种夜猫子,每天早上 11 点半起床,吃点早饭开电脑打卡

带薪假期特别多,一年各种加起来超过 40 天,用不完上司还会督促你用掉

日本工资不高,完全不能和米国比,工作 7 年 1000 到 1200 万日元之间,和米国甚至杭州深圳的 IT 公司比都什么都不是,这点是一把辛酸泪…

知乎用户 米修的生活 发表

好不好是个很主观的判断,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主要取决于追求,有的追求金钱,有的希望发财致富早日退休,有的希望有技术成就,有的追求 WLB,有的追求更多家庭时间,总之太多选择了。

就我个人而言,职业生涯经历也算丰富了,国企,外企,外包,大厂,新加坡的公司都混过,到现在在瑞典写代码,我基本满意目前的职业发展,我的追求是在 WLB + 写代码,虽然写的不咋的,总是觉得自己既不是管理的料,也不想去卖水果,所以渐渐地出国成了唯一的结果,国内我这种 35 + 一线写代码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了。

但是还是很难说我混的好,钱没多少,同学中赚的比我多的多了去了,鹅厂,创业,金融什么都有,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唯一高兴地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去玩耍把。当然有更多的时间刷刷知乎

国外吧,无非就是压力小点,但是真正想要在任何地方做到优秀都不容易,都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是传说公务员一杯茶一张报纸的生活。至于职业天花板,因人而异,比如我们公司华人并不少,但是很少有管理层,或者非常资深的开发,里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参加的包含多个华人的会议,华人往往是最少发言,最少提问,最少表达看法的,不管是对英语没自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至少说明非常不擅长表现自己。从我的观察来看,周围的那些级别比我高的,不管是 20 多,还是 40 多,都比我强,有很多学习的地方。还需努力啊!

但是无论如何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没人逼你干活,遵守职业道德,正常的工作,也不是没机会升职加薪,无非曲线长一点罢了。而同时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干想干的事,见过业余玩音乐,玩摄影,玩游戏,玩 3D 打印机的,玩船,玩自行车的,玩户外的,玩攀岩,玩滑雪的,玩宠物的,玩小孩的,反正只要你能想到的,我相信码农都有玩的。一年 30 天年假,法律还规定必须休 80%,每休一天给 2% 月工资的假期津贴的制度,当初看到工资单的时候真是闪瞎了我的狗眼,休假比上班拿的钱多!玩小孩的更爽,可以全薪玩一年,而且后续还有几百天的小孩假,反正一起为了生育率

至于金钱,欧洲比美国少,税也高,比如瑞典 senior 开发可能平均 60w 克朗一年(差不多 45w 人民币),肯定比不过国内那些 P7, 差不多 P6+,但是花钱地方也不多,无非是买房,这里至少房子便宜,如果你不住市区(很小, 要知道这可是首都!北欧最大的城市了),基本上 2w 人民币一平的公寓也是能有的,或者 400w 能看看 house 了。

下面是一个随便找的便宜的,离市区远点的 house,才 400w 克朗,大概 300w 人民币,房子不到二层楼 83 平(实用),但是你有 1600 平的地,想干什么不行,自己动手造一栋把!

房价就不用列北上深了。

至于国内工作的,不管怎么卷来卷去,无非是竞争太过激烈,我好像看到最新的调查,IT 行业北京的均薪最高也就 12000 多,不说 P7,8 这些百万加,就是 P630w+,甚至应届生都比这高,那能竞争不激烈吗,不现实。

所以欧洲发达国家,不过是走了共产路线,毕竟扫大街一个月也 3w,码农没啥好骄傲的,房子也是能买的都买得起,豪宅一样靠边站,所以适合佛系生活。

国外的缺点也不少了,吃的不说,基本靠自己,否则今天 pizza,明天意面没几天可以撑。同时远离家人,也会很是想念,特别是父母渐渐年迈,疫情以来我想很多人,都是至少 1 年,2 年没有回国了。

青菜萝卜更有所爱,每个人无非都是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

最后想说,有想到这边体验生活,记得找我内推!!薪资从优,有股票,而且全欧洲 + 美国任选工作地点!

知乎用户 老安 发表

喷子可真多,有好多人质疑我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有人说是自己编造的薪资,还有说我是卖课的,我还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像你们说的这些事情,就算我穷死也不会去做的,这几天很多知乎群友加了技术群,他们了解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喷子一定是被打破心理防线了,不敢接受现实。我有很多 offer,都是超过 60k,66k,给喷子看看,让他们服服的

看了一下差别真大,欧美不了解,我就在中国混码农圈的,面试往死里问,各种 jvm,各种原理,各种源码,各种 k8s,服务器调优。最后给你月薪才 40k 到 50k,在中小企业算非常高的了。

我看回复里面很多人讨论的是薪资,我这里说的是我面试的 Java 架构师的情况,可能这方面有点歧义了,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愿意实话实话,从来不虚伪,很多中小企业 Java 架构师,和高级 Java,资深 Java,技术专家有啥区别,也是啥都干,而且这点薪资确实不高,我现在是 66k,但是我知道 CTO 的工资却是 200k 左右,对比起来也没啥幸福感,而且越做越发现根本没有机会再往上追求

关键 35 岁后就被优化掉,更多比你年轻的人,更多比你能熬夜的人,更多比你能加班的人,最后替代了你。

最可笑的是,那些年轻人和你当年一样开心,他们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他们更加拼命加班熬夜,实现他自己的所谓的梦想。要说相同的,就是你曾经用不断加班和熬夜,替代了别人,最后更年轻的人用相同的方式替代了你。

知乎用户 Ciao 发表

那要看你如何定义混的好。

如果你要看钱多,那估计只有美帝可以。

坐标欧洲,转专业毕业刚入行,可能税后待遇都不如国内大厂所谓的白菜价(妈的这边税太高了)但是其他方面:

工作强度:真的低,合同里写明一周工作 37.5 小时,目前来看实际是远远不到,30 小时撑死了,也大概是因为我刚入职,责任不大,只能开发一些小功能。前一阵儿刚上线了一个功能,有个小 bug 下班后 fix 了一两个小时,结束之后组内架构师大佬说,“你明天可以早点下班,我跟经理说过了”。

假期:公共假期之外,这边公司年假普遍是 25 天。个人感觉最好的一点就是,请病假比较随意,如果不舒服,早上上班前直接在 slack 发个消息说自己不舒服,就可以躺着了,这种信任感国内可能少一些。话说我刚入职不到一个月,Team Leader 老婆生孩子,他就去修两个月陪产假,这都圣诞节了才回来,然后现在组里没人上班了,都休圣诞假期去了。。。

总的来说,就是你有很多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但是呢,疫情 哪也去不了。。。)

——————————————————————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

上班六个月了(虽然只去过公司三次 ),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经历

1,我注意到偶尔群里会有类似这样的消息:

“我去接个孩子,半个小时后回来”

“我去帮孩子找个托管中心,过一会儿回来,有事儿留言”

“我去给我车做个年检,回来说”

“妈的,上次年检没过,我再去一次”

“我老婆不太舒服,我去看看,一会儿回来”

“我带我老婆去做个产检”

“我约了医生,大概四十分钟后回来”

“我院子里跑进来一堆羊,我去处理一下”

2,第三次去公司是因为 team leader 跟我说,周三公司有个 party,大家都过去吧(毕竟组里这几个人都还没全碰过面)因为大家都住的远不会常去公司,我也没细问就说好。

然后到了那天,我没计算好通勤时间,早上迟到了,9 点上班我 9 点半才到公司,结果发现,没有人???原来大家通勤时间比我长多了。陆陆续续 10 点钟,人来齐了,我当时正在努力进入工作(摸鱼)状态,然后 team leader 说,走啊去楼上喝个咖啡。我直接好家伙,跟着他们爬了两层楼,打了咖啡,几个人刚坐在沙发上,这时来了一个不认识的大哥开启了一个话题,我就坐那听他们扯皮。

咖啡喝到 10 点半,要回去工作了。隔壁组的人开始到岗了,大概是在家工作太久,很久不见了,大家都是一顿寒暄,隔壁组经理带头开启群聊。我心说,我平时在家摸鱼也就算了,今天真的是打算来好好工作的,你们这么吵,我怎么专心工作。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世界安静了,我就开始接着干活儿,不得不说在公司工作效率是会高一些,不知不觉就 12 点半了,该去吃午饭了。大家一起下楼买了个饭,回到餐厅吃。吃完有人提议出去溜达一圈消消食,我心说那去吧,你还能走多远。结果,走了至少得 2 公里,我在家可没这么大运动量。

回到工位上快 2 点了,我才想起来问 party 到底是怎么回事,就问一个经常网聊的同事 H:

我:咱们那个 party 下班之后去哪开啊?

H:不是下班之后啊,3 点开始。

我:???。原来 calendar 上那个 3 点到 6 点的活动是 party 啊。

行吧,那只剩一个小时可以工作了,我得抓紧了。然后到了 3 点,我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上楼去 party,因为我看同事 H 还在工位上,我就刷了一会儿网页,到了 3 点 10 分,组里的 architect 大佬和美国同事开完会回来,看见我们还在,问了一句: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here? 这口气大概类似:再不走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然后大家就一起上楼 party 了。老外的 party 其中一个显著风格就是:酒 + pizza + 零食。我 4 点多我就溜了,因为约了中介 house viewing

3,当然,我所描述的一切都是基于平时大家对待工作都是认真负责,要不你哪好意思天天混日子,还因为私事跟大家说,我出去一趟。

所以,还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有 work life balance 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94 女,国内北方小县城出生,11 年 17 岁高二时提前高考 515 分,觉得没希望上好学校于是高三没读自考 SAT & 雅思(毕业证高二会考后已经到手),12 年考上美国 TOP100(世界 TOP500?),空余时间考了 AP 为了省学费提前毕业。

13 年到中部某大农村读书,有奖学金假期还打工做代购,所以三年多里只花了爸妈不到 40 万,学生时期极度喜爱便宜的快餐食品与食堂的高甜点心,因此胖了很多减了两年才减回来,养了只大金毛(很不幸的在 18 年生病走了),一只加菲猫一只布偶猫,没事逗逗猫猫狗狗的生活十分惬意,最爱看的动画是蜡笔小新和加菲猫,当时极度讨厌晒太阳,一个夏天用掉十瓶防晒都不是事儿。

16 年毕业到湾区大厂,18 年合同到期走人,两年间到手赚了 350k+(还额外做了些投资赚了 60k),除去生活开销和买车剩 280k,车买的吉普,买的时候没考虑太多,只顾着帅了,之后发现太烧油了,不过好在油不算贵。领养了只阿拉斯加,每天两次遛两只加在一起 250 斤的大狗的感受应该没几个人会懂,不过因为遛狗遇到了我的 truelove,18 年时我回中部两人变成异地,于是我想分手但他又追到了我的城市向我求婚,因此这辈子认定他了,两个人一起留在中部,我找了家投行继续码农生涯,到手 120k,他放弃了原本万豪的管理层工作,在这个城市一家普通酒店当经理,两个人住在一起生活虽闷骚但有趣。

19 年和未婚夫学扎克伯格在婚房的后院里举办了婚礼,婚房 600k 贷款买在城郊,有个 7400 平方英尺的院子,院子里前房主种了超多花,我买来一年枯了一半,后面精细打理又长好了,20 年生了孩子还拿到绿卡,带薪育儿假爽歪歪(虽然只是 4k / 月),现在和老公两个人有到手 280k 的年收入,房子贷款已还清,新购入一辆 1959s 凯迪拉克敞篷,我很喜欢买油画和盘子,结婚后这几年在上面花了有三万刀,大大小小买了上百件。平时最爱吃烤肉,家里后院随时烤,可能是因为审美的改变,不在乎太阳和防晒了,疫情宅家侥幸没感染,一家三口一起看加菲猫虚度了漫长的冬假,两个月前和老公动手做了个小泳池,看着儿子狗刨式游泳的样子好笑又幸福,新冠疫苗打完第一件事就是约朋友轰趴,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想念曾经在湾区租游艇和三五好友一起钓鱼的日子。

混得好每个人定义都不一样,我的定义就是自己和家人开心的同时又衣食无忧,我爱我现在的生活。

知乎用户 空怀​ 发表

26/03/2022 更新

今天跟队友双双成了小阳人,亲朋好友纷纷表示让我遵医嘱好好吃药。 我只能默默回复,我还没到能看医生的地步。然后上网搜了一下我的 GP,下周预约全满了。。。emmmm 大概能约上我已经自愈了。

突然就想到来更新下土澳这里的医疗了,有一说一,医疗这方面,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如国内的,尤其是不如魔都。

在澳洲,看医生的流程是这样的,感觉不舒服,你需要先到诊所预约一个 GP,中文翻译成家庭医生,其实就是全科医生,什么都看,但很可能什么都不那么精通。一般遇到一个比较认真负责的 GP 之后就会定下来,以后就一直预约一个人,因为固定一个医生就会对你的过往病史比较了解。因为据我所知土澳不同牌子的诊所是还没有联网的,你也没有病历卡,所以换个医生你的就医记录新医生是没有的。

因此当你生病想看医生的时候,你大概率本周内都预约不到 GP。。。有的时候就被迫约个新医生,但是土澳摆烂的 GP 真的很多,大概率遇到一个新医生问你两句话,5 分钟不到把你打发出去了,甚至病情轻微压根不会开药。

如果真的遇到严重的病情, 比如内脏哪里疼,好家伙,那就麻烦了。

你的 GP 给你安排拍个片子,或者核磁或者抽血的单子,你需要自己找一个地方去做这些检查,然后等诊所给你打电话你的结果出来了,然后你又得再预约一次 GP。一周后好不容易再见到医生了,医生一看,“啊呀真的有点严重啊。你要去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啊?” 这个时候展现财力的时候就到了,公立医院和诊所一样问诊是免费的,私立医院问诊就得 200 多刀除非你的个人医保够高级可以 cover。

上次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还没有公司报销的医保,只买了个初始档的医保,于是乎为了省钱选择了公立医院,过了几个星期,医院告诉我因为疫情没办法面诊了,等开了再叫我。。。又过了几个月,某一天突然公立电话进来,我都忘了我去看病这件事了,他问我还疼吗?我说不疼了,他说好的等你下次再有疼痛感和你的 GP 说。

好家伙,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要是真是个危重病人,这么几波下去?人都不一定还在了?还享受啥免费医疗啊?!

————————————————

坐标澳洲悉尼,魔都人,想过回国发展,看到嫂子在阿里每天压力那么大决定算了。

毕业就开始当码农,一开始躺很平,大学也没怎么准备面试,进了一家小公司,租个市中心房子,从家走到公司八分钟。每天 10 点醒走过去,中午跟同事探索附近各种餐厅,不聊天呆满一个半小时绝对不回办公室,5 点准时走人。

躺了三年跳了个非科技大厂,又遇到疫情,就一直 wfh 了,平时中午开车出去吃个饭,逛个街,哈利波特手游刚出的时候我每天高强度带薪在线。不过我这个组项目忙的时候也是有的,被老板卷到 8 点下班什么的,比较少。

最近跳槽了美国中厂的分部,工资翻了一倍,福利更好了,家庭私人医保拉满公司全报销。因为上海有分部,还允许我回国工作一阵子,拿澳洲工资国内花还是比较舒服的,很久没回家了,正好回国呆几个月。

年假 20 天,混着周末用能出去玩好几次,病假随便请。经常熬夜打游戏头疼,第二天直接病假。如果是看牙医,打疫苗,看兽医这种一两个小时的事,就大群说一声,根本不占用假。

收入的话,从工作到现在,有房有车有投资房,跟美国是没法比,能甩澳洲平均工资几条街。就是税实在太高了,45%,公司给的股票还得按照这个比例给钱。

目前也在看入职之后能不能内部转美国或者新加坡分部了,不能转也就打算做一阵候鸟,把想去的国家地区都体验一下决定之后上哪儿奋斗。

回国是完全没想过了,早年有过国内猎头来找,都是降薪 30% 的岗,结果面试问的太底层,确实没时间复习那些,还要被 PUA。

国内大厂比我收入高的程序员肯定很多,但是那些岗位现在的我肯定面不上,也不太想刷八股文,还不如刷题,刷系统面冲美厂,年薪又能翻一倍。

知乎用户 来生再见 发表

这只是暂时的

等到咱们利用低成本优势把对方的技术学到手然后低价卖出降低全世界市场平均售价打压美国人的劳动所得资本利润的时候

美国程序员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知乎用户 Headache 发表

坐标加拿大温哥华。我和我老婆都是码农,不过都不是大厂。(亚麻,微软这一类)

收入来说还过得去,加起来大概 16 万左右,这一年疫情期间只能呆家里,所以开销比较小,去掉房贷,每月还能结余一半不到的样子。然后码农升职的话大概 3 年一级吧,每年固定加薪 5-6% 的样子,升级的话再多涨一些。

工作日的话 6 点半不到起来盯一小时的美股早盘,没什么事的话再补觉到 9 点半起来上班。每天早上开半小时的会,基本我就开着公放洗漱吃饭。然后就是开个视频或者直播开始工作,顺便盯盘。中午吃饭半个小时的样子,然后是半小时的午睡。下午不忙的话基本 5 点半多一些收工。除非是碰上要 release 可能要加个小班,不过一个多月才碰得上。

公司整体比较佛系,所以 work life balance 不错,同事也都佛系。我年假目前 15 天,还有 7 天的病假。我老婆公司多一些,年假快 30 天了,所以她最近过上了上四休三的日子。

温哥华的房价比较狠,自住的这套两室公寓五年前买的,到现在涨了快 50% 了。希望有机会在房价合适的时候再买个 house,毕竟公寓还是挤了一些,然而最近这几个月房价疯涨的可怕。

车子的话一辆家庭实用一些,买菜装装东西用。一辆不那么实用,上班或者或者平时兜风的时候开。

总的来说,在这里当码农比较佛系。待遇还行,容易躺平。不过缺点就是不能像在国内生活那样灯红酒绿,热闹精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会很枯燥,尤其是疫情期间。或许这就是同一件事的两面。

知乎用户 大脑艾瑞克 发表

怎么定义混得好?

钱多?看跟谁比,随便搞搞,十几万美元,努力一点,二十多万美元,这还没算股票,毕竟股票波动太大。不知道这个算多不。反正国内也有年薪百万的,算起来也十几万美元了。和美国人比的话,有个统计数据,美国家庭年收入 200k,是美国前 5.7%,美国中位家庭收入也就是 63k 左右 (具体数字可以 google)。超过 250K,都是前 1.5% 了。前 1% 是 42 万,前 0.1%,是 160 万。码农的家庭年收入应该轻松超过 200K,超过 250K 的大把人在吧。所以,什么是主流社会? 前 0.1% 才算?

职位高?就是一个码农而已,高级码农也是码农,就是在国内也是码农居多啊,哪能个个是黄铮张一鸣?不管哪国,都是普通人居多吧。

加班不?并不

绿卡,豪斯,SUV?那必须的啊,不然怎么总有人想入关呢?而且中国人都喜欢学区房,房子都不差的,少说也在七八十万的,不然买不到好学区。当然,我这小地方,房子便宜,湾区的房子,“回头看都是 deal”,随便一个稍微好点的,仅仅 1.5M(起)。 湾区的码农们,也基本都有房的。

治安呢?别天天被某些自媒体忽悠瘸了,好小区的治好都非常好,很安静,隐私很好。什么是好小区?基本上是越贵的越好,学区好,亚裔多的地方,学区都不差。

环境咋样?

这个我家开车五分钟的一个湖,我们每周去散步。

这是我家后院拍的天空

所以,怎么定义混得好?和谁比?和你比?还是和马云马化腾比?

知乎用户 Enie 发表

坐标加拿大

今年四月大学毕业 即将入职美国某厂的码农(Toronto office)薪水算下来大概在 20w 加币左右一年(包含 base rsu sign on 等)

大学时期在 amazon Intuit 等公司做了实习

个人觉得在国外做码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 至少能够维持一个不错的生活,存下客观的钱,双休,平时可以去滑雪 爬山等

WLB 非常不错,哪怕有北美华为之称的 Amazon 个人体验也远远比国内的 996 好不少

虽然 Toronto 房价很高,要存个几年钱,但至少是能看得到头的,有希望可以买的,和女朋友努努力,靠自己完全是可以去买房的。如果加上父母的资助,就更没问题了。

知乎用户 Jiahuan 发表

软件工程师在荷兰工作近 4 年,我想说,我看到的荷兰没有码农,有的是软件设计师。比起执行力,公司更看重员工的创造力。

加上实习,我呆过 4 家欧洲公司,规模都在上千人,都是这样。其他不清楚。

所以,针对题主的问题,以我的经验,答案是不好混。很多时候不仅仅要业务能力强,还要高效交流,需要交流技巧,要自信,要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工作方式上没有国内互联网公司那样的强度。没有 996,没有加班,家庭为先,经常有同事为了接孩子早下班,没问题。

我几个同事离职或调岗有这么 3 个原因:1)与 team lead 关系不好 (不清楚细节) 2) 业务能力很强但很难交流,团队工作障碍 3) 麻省理工硕士,用 matlab 的思维写 OOP,团队水平不行都看不懂。

知乎用户 simple117 发表

欧洲好混,美国难混

欧洲门槛低,工资低,工作强度低,955,算法基础不好的或者想转专业的可以来欧洲作为起点,很多公司愿意花钱花精力培养小白。

非互联网大厂面试很少考算法,要考的话很多就是 easy 难度的题,这点对很多转专业的很友好。

工资是真低,英国非大厂 new grad 税前年薪 2 万 9 英镑 - 4 万 5 英镑这个区间,后面能涨多少就看自己的实力了,但上限远低于中美。除了瑞士,荷兰德国法国也都差不多这个工资水平,到手比一线城市非大厂工资高点,但花销也高不少就是了。

住房问题,欧洲其他国家不是很了解,说说英国的。租房,伦敦一区二区,一个单间每月 800-1200 英镑,一居室 1400-3000 英镑吧。不建议住太远,省下的房租全用到交通费上了。买房的话,一区不用考虑了,14 万一平均价,往二区之外的看吧。因为没怎么去看房,只能提供少部份数据作参考。亲戚住在东二区奥运村那片,50 几万英镑能拿下一个三居室,首付三成,利率二点几。东伦敦金丝雀码头,伦敦新金融中心,公寓 studio 大概 45w 英镑能拿下,50 平左右。伦敦住房很贵,又垄断了大量工作岗位,大多数码农都在伦敦工作,一部分去曼城和伯明翰。买房压力比一线城市小,但是从零开始存首付也不容易,不过房屋的品质吊打一线城市,像恒大和碧桂园这种豆腐渣模版房是不存在的。

欧洲身份问题不难解决,不用看命,只要能找到工作熬年限就是了。就是拿到 pr 前不好跳槽,很多人工资低也忍着,就是为了拿卡。不过公司一般也不裁员 (仅限码农),也没啥心理负担。

美国工资高,门槛高,虽然大多数不加班,但工作强度高,有的大厂还会搞末位淘汰,混是混不了的。人人都知道湾区 new grad 起薪 12w 美元,但想拿这钱绝不容易。

首先,你必须有 40 万人民币去读个硕士,这是读偏远地区公立学校最低的花销了,这就排除了不少人。

其次,要提高过简历关的机会,一个是学校不能差,起码 top60,一个是必须有相关的业界实习经历,这两点基本排除掉大部份人。进得去美国 top60 的,75% 都是 985211,剩下能进去的双非,基本是有保研资格的,不去美国读书也是保研 211。要过简历关,业界实习经历不能少,转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非电专业或者纯文理专业的,哪来的相关实习经历?15,16 年那时还好上车,现在难太多了。

好了,在上述条件中脱颖而出过了简历关的人,要面对 3-5 轮的面试,手撕代码,medium 难度起步,hard 题的出现概率越来越高。算法这东西,不是人人都玩的转的,就算能坚持每天刷 leetcode 刷个一年半载,照样有许多人是做不明白的。每次看到小红书上面一堆人发帖,说啥纯文科转专业 3 个月刷题上岸 flag,我就呵呵了,嫁了个老外拿绿卡就真。

排除万难后成功入职,还要解决身份问题。除了大厂有财力有办法让你无限抽 h1b,中小厂不都是 3 年内抽不到 h1b 就赶人回国。s386 法案出来后,拿绿卡难度进一步加大,现在刚入坑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拿卡。

综合来讲,基本还是能者多得,除了美国,其他地方较难给予你金钱上的满足感。对于内卷成风的国人,自然不屑于去欧洲澳洲等地发展,知乎上美国 top50 吊打牛剑和一堆欧陆名校,也是这个原因。

但如果你知足常乐,讨厌内卷,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不追求赚大钱,或者想当码农,但前期资金实力和代码水平没那么高的,可以去欧洲试一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国家不了解。

我说毕业 4 个月工资能买保时捷,你信吗?实习工资就能买宝马。如果说物质条件好,美国大厂码农是肯定好,毕业就能租带泳池,健身房,游戏厅等等的高级公寓。拿到签字费,存三四个月钱,什么 428,X3,X5,S5,GLE 任选,你买 C63,E63,RS,M4 咬咬牙也能上。不想存钱了,gucci,superme,椰子任选。这样花钱你甚至还能发现居然还能剩两三千刀。

但如果你要说生活质量好,那答案多半就是否定的了。大多数码农分布在加州,西雅图,德州(纽约 quant 偏多)。如果你是女生,那日子估计好点,毕竟再差的女的,后面舔狗一群。如果你是男的,尤其不是 nerd,不爱社交的那种,估计生活质量就爆炸了。交非 “塑料” 朋友困难,外国人圈子没兴趣,中国人几乎都是码农,比 package 成风,到处散播焦虑,生活娱乐大多数没有,有也是讨论技术,hiking,biking,狼人杀,而且还很难约出来,凑人难。要说交女友就能难了,如果你是个综合 7 分男孩(180,长相偏上,大厂 20w+,985+top20),可能只能匹配这边长相 3 分的女孩(还不一定看得上你,毕竟舔狗太多,一亩三分地上个月的亚马逊事件就不说了,很多男生表示 5 分女生给自己绿了也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没真心朋友一起玩,没女友,攀比成风,氛围无聊,舔狗成群。估计对年轻人来说是噩梦。当然,如果你 30+,有老婆,那就是天堂了。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打个擦边球。

我觉得美国最牛逼的地方就是,

他给中国产品降关税,用大量的美金来买中国人的东西,

那么美国人吃了中国的人口红利。

他给中国产品加关税,不让大量的美金用来买中国人的东西,

那么中国人失业,美国占便宜,美国人跟着也喝点汤。

就这,你说美国的码农好不好混?

他们才是怎么都是赢的一边,不好混反而是奇怪的,最多少数人混的不如意。

怎么变成今天这个局面的,咱也不说,你也不要问,我说了只打个擦边球就完了。

最后秃噜一句,美元价格为什么被高估啊……

一美元能让中国的快递员从人民广场跑到前滩……

黄豆 + 笑 + 汗

知乎用户 CS GOGOGO​ 发表

其他国家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个人觉得美国的码农生活水平比国内码农强得多。

美国其实做计算机的人没有那么多,本地美国人除非对科技有着热情,比如马斯克那样的超级极客,一般都不会去学计算机,有钱人家的孩子喜欢读法律,政治,或者医生。以上三个职业是美国最内卷的行业,所以计算机一般都是留给外国人学的,尤其是那些很穷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印度,越南,这些人来留学会选择计算机专业,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好就业,容易办 H1B。

![](data:image/svg+xml;utf8,)

虽然物质方面肯定美国更优,但是绝对不能说美国的码农就一定幸福,这个真的看个人体验,没有绝对的答案。

当然,我也会对比各个方面,再让各位看官自行评判。

1、衣食住行(国外 > 国内)

根据权威网站 http://salary.com 的数据现实,美国程序员中位数是 86,550 美金,程序员低收入的那 25% 的人也能赚到 65,760 美金,高收入的程序员能赚 112,120 美金,以年为单位。

对于女孩子来说,美国的衣服是又贵又丑,国内淘宝几百块钱买高质量好看的衣服,在美国这可能就得 100 多刀,不过买奢侈品可能会划算一点。对于大部分男孩子来说,就穿公司发的免费 T 恤就行了。对于要求高的女孩子,可能美国买衣服没那么方便,除此之外,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个问题。

按照中位数的标准,一个月就是 7212 美金,假设你是租房的话,美国租房价格根据地段而定,合租的话一个月 600-800 美金,如果自己住单间,价格 1200-2500,上不封顶。

但是一个月 7212 美金收入足够住一间还不错的单间了。如果打算自己买房子,湾区好的小别墅大概 40 万美金左右,差一点的房子 20 万美金左右,信用好的话可以贷款,毕业十年之内肯定能搞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

吃饭的话公司肯定有食堂,那些湾区大厂食堂就和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一样,美国牛排,印度咖喱,泰国炒米粉,中国饺子,意大利披萨,这些各国美食应有尽有。食堂吃腻了偶尔去饭馆下馆子,这边的小费文化加上不菲的菜价,一顿像样点的少说 20,30 美金,和国内 3 块钱一个烧饼的良心价还是不能比的,不过毕竟你赚的是美金。自己家里做的话真的很便宜,一个月 300 美金就吃喝不愁,但下馆子是真贵。

如果你住在洛杉矶、芝加哥、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有地铁还是很方便的。美国打车很贵的,毕竟人工费摆在那,一个小时的 uber 加消费能收你 70 美金,就算 10 分钟的路程也能收你 15 美金,这点来说,国内的滴滴真的不要太爽了。

美国的机票便宜,而且航班很多,经常可以买到 southwest 的廉价航空,空姐的质量和机票费成正比。不过在美国最爽的还是自己开车,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都很便宜。宝马在美国 5 万美金就能开,大众途观 2 万美金就能拿下,这些车在国内由于打了很重的关税,没有 double 的价格是搞不定的。

2、找工作难易程度(国外 > 国内):

十年前美国计算机行业一点都不卷,只要你是学计算机的,毕业了,就有公司抢着要你。

但是 2020 年开始,美国也开始有那么点卷了,顶尖的岗位比如谷歌,苹果,也要好几轮面试,靠点运气进去。比如字节跳动那样的独角兽公司,更是卷,因为大家都不傻,公司快上市了,要是入门了拿点股票,用不了几年股票翻倍就能存个几百万美金。

但即便这样,我认为国外的找工作难度还是小于国内,这是一个市场博弈的问题。

国内因为大学毕业生太多,每年光是简历关就能刷掉一片人,国内很多公司都会有非 211 不招这样不成文的规定。

美国的话则不是,无论你是常春藤还是 Arizona state 毕业的,都会给你面试机会,后面具体怎样看个人造化,只会给毕业于顶尖中的尖子额外有待,比如你毕业于 mit 或斯坦福,还手握论文,那样就算面试表现一般还可能给你开绿灯。

美国找代码类的工作,只要你刷够了 leetcode,面试里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类似的题目,直接当场照葫芦画瓢就行。

十年前的时候,很多公司甚至直接用 leetcode 的原题,只要你愿意动手把网上的答案复制黏贴,你就可以过 online assessment,可惜现在不行了。

而国内找工作,由于人过多的关系,所以有些公司还会考你奥数题,用这样 “另辟蹊径” 的办法来刷人,但由于互联网处于风口浪尖,工作机会还是不少的,如果认真准备肯定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国内程序员给的工资按照国内的物价来说,除了房价,其他方面的购买力都优于美国。

3. 工作强度(国外 > 国内)

美国普通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早九晚五,到点下班,下班了你别指望联系到人家,除非公司要爆炸了,否则人家没有义务回复你的邮件。

五点下班还是很爽的,你有充裕的时间干自己想做的,但是大部分都会选择看电视打法时间,久而久之,看电视也成了寂寞。别看平时朋友圈还看有人发去哪摘个草莓啥的,那也就是前两周 orientation 能干的活动,不过下班之后个人生活得到了保障,不会有人白天叫你去送领导小孩上学的。

这点国内工作强度普遍大得多,一些互联网公司能大小周就真的是谢天谢地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工作周末倒也无事可做。

4. 生活丰富度(国外 < 国内)

所谓好山好水好无聊,在美国如果没有对象平时基本上独来独往,交友圈子都是华人圈,而且湾区女生少男生多,所以男孩子找对象简直地狱难度。

_有的人说,能不能找国外的妹子?_我见过有成的,但是对大多数美国妹子来说,亚洲男人是鄙视链的底层,不浪漫,只知道赚钱,不关心体育和政治,就是书呆子,身材也瘦瘦小小的,固国男找对象的范围还是国女为主。

PS:有的人可能会说,那我程序员不是收入高吗,妹子肯定会比高收入的我青睐有加,真的这么以为就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程序员的收入在美国的物价来说也就中产水平,远到不了上流社会。

华人在美国社会地位较低,融不进主流文化,毕竟大多数国人的观念就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家庭,也从来不参加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不敢用于为自己的文化发声,也不会学黑人那样去卖惨,所以在美国,华人不会收到社会的关注。一般出个啥法案,没有几个是利好华人的,这也是在美华人需要反思的地方,要是知道自顾自,不团结,只会越来越被这个国家边缘化。

5. 未来的晋升机遇(国外 < 国内):

先来泼个冷水:人想跨越自己的阶级,靠工作是做梦。

因为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带不来机遇和发展的,也不会最大程度的开发人的潜力。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科学养猪的模式,给你好的收入,好房子,好车子,让你安安心心一辈子做打工仔。

留学 20 年后,很多回国的人做了高管或者大老板,但在美国的华人还是打工的,最多晋升到了管理层,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之前提到的,美国科学养猪的模式,容易让人不思进取,还有就是美国社会也是阶级森严的。华人要想晋级成为大领导,存在职业天花板,而且华人不喜欢邀功,不像印度人,什么事情都先吹一通自己的牛逼。比起默默无闻的工作,在美国讲究的是表达,只要你会吹,你就有晋升机会。

美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停滞,不是说美国退步,而是美国很多产业都做的很完善了,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创业机会。比如美国叫得上名字的高科技公司能有 30 多家,但是中国永远只有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这说明国内存在大量暴富的机遇。凭什么美国 3 亿人口能生存那么多高科技而中国却只有这么几家公司搞垄断?相信国家对反垄断方面越来越严格,以后回国创业也会相对美国容易成功。

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在慢慢觉醒,虽然大家国内用的最多的是 iphone,但是你去印度,墨西哥这些国家,到处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广告,商铺。

虽然国内的水平一时半会不能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落后就意味着无数的机会等着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并且牢牢抓住。所以,国内的晋升前景是远大于国外的。

知乎用户 硅谷 IT 胖子 发表

混得 “好” 还是 “坏” 是非常主观的,知乎这种回答多如牛毛了。这个答案下主要想说说定位问题,即题目中所谓“万众瞩目粉丝众多的知名海外码农”。

我自己也注意到这一点:为什么知乎随便一个码农就一堆人关注?

有两个原因,就是这些码农的定位都是普通人而作为一个普通人,码农的生活的确还不错

并且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有参考价值

因为定位是普通人,所以知乎码农不用弄人设和头衔,本色出演就行。前几天看他们想法下嘲讽,才发现某个知乎著名大 V 几十万粉的准入关人连二线省会城市郊区的房子都买不起,还在纠结孩子学英语浪费钱和时间的问题。我不是说人们要嫌贫爱富,但我是说如果钱都少到这份上,难免各种暴论后面有收割粉丝韭菜的嫌疑,再回头看他们对美国的评价挂在高赞,就会觉得特别的喜感。你让 bobo 他们收割粉丝,他们都懒得,因为那点钱人根本看不上。

而现实中,码农的确是普通人努力就能达到的。第一,先考个 985 或是 211,大学努点力学好英语,想办法来美国留学;第二,刷刷题,混混经历,刷进大厂,后面只要不作死,基本上混到资深工程师毫无问题,而大厂资深工程师最差的也有二十几万,一线现在水涨船高 40 多万很正常。作为普通人,我觉得差不多了,知乎号称年薪百万,那也是人民币对吧。

有人说这是 “普通人” 能达到的?985、211 不好考,英语学着也累,刷题也折磨人,移民也有风险,我都知道,这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问题是,只要是做题家,还是有机会的,这机会总比靠拼家境、眼光和其它能力要容易得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风险小、成功率高。说到底,普通人最大的问题是没资本,不敢赌。码农这行业,混得差的普通人,一年也有十几万,日子也不是说就过不下去。回头看中房美股比特币,好像码农那点钱很少很可怜,但在没资本也承受不了风险时,码农普通的工资就能无忧无虑地活下去,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然后再说美国。我不知道别的码农怎么想,但我自己觉得在美国活得轻松的一个原因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去生活。这是我认为妄谈 “天花板” 问题非常幼稚和老套的原因。

比如,要突破天花板,可能得自己创业,但很多人是不愿意承受这个风险的,往大厂一躺,又不那么缺钱,为什么要去拼命?那你说这天花板究竟是否存在?所以情况很复杂,大部分喊 “天花板” 的只是人云亦云。

而我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可能跟其他码农不同:

第一,我自己是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做题家,能吃喝不愁有班上不会下岗,去旅游也不用担心没钱,我已经算是知足了,你可以说我眼界低,但有时候太贪心也是危险和不对的;

第二,我有时候也想往上走或是创业,但个人认为机遇和直觉更重要,并且自己的状态也很重要,我不会轻易舍弃、去为了创业而创业;

最后,我来知乎本意是分享个人的经历。我年轻的时候最缺人领路,没办法,视野太低只能乱闯乱撞,等看懂了这条路时已经都三十多岁了。所以我在想,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年轻做题家,也是因为不知道这条路的存在而彷徨。当然,后来我也在知乎输出暴论了,受环境影响嘛。

所以回到主题,我认为 “发达国家码农” 其实处于薛定谔态:当认真观察对比时,觉得码农没什么的,好像挺失败的;但若在大环境下对比,发现某些顶着 “成功人士”、“混得开的” 头衔的人,还远远不如码农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好像码农也不错。

知乎用户 加拿大小枫叶​ 发表

每个人的标准其实都不一样,不知道题主指的混得好的标准是什么?

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很多码农朋友,我不敢说身边的码农朋友们都混得很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在加拿大生活的幸福感是比较强的。

我举个朋友的例子说一下。

朋友 A 出国前在北京干码农工作好几年了,2014 年开始思考出国工作的事情。他想出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房价高,压力大,光靠自己的收入很难买房;

(2)、雾霾严重,加上经常抽烟,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鼻炎

这些原因让他不得不离开工作多年的北京,回老家吧自己又不甘心,可能面临工作不好找,收入也减少的局面。自己也不想放弃码农转行干别的。

于是朋友 A 在 2016 年初移民到加拿大,开始了在加拿大干码农的日子。

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重头来过谈何容易,好在码农这个工作相对好找工作,以往的工作经验都可以平移过来。

在经历了 3 个月的求职过程(求职也并非一帆风顺),终于入职哈法一家科技公司,继续干着老本行。

在他看来,新生活的收获还是挺大的。

来到加拿大后,再也没犯过支气管炎了,咳嗽也少很多了,他明显感觉到身体状态要好些了,每周在家附近的公园也会跑两圈锻炼一下。

工作方面,强度没有以前那么大,现在基本能按时下班,遇到赶项目时偶尔会加班,但都会有相应的补贴。

下班后也没有工作信息打扰,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在加拿大职场中,工作和生活都分得比较开,有工作上的问题都会在工作时间解决,一般不会打扰别人的休息时间。

收入方面,据朋友 A 所说,他现在的收入和在北京的收入水平其实差不多,但在哈法能买得上房了。

自己也有一辆车,每天开车上下班,通勤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现在因为疫情都在家办公了。

对他而言,现在的生活安定闲适,有喜欢且比较稳定的工作,买得起房,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的状态都很好,这就足够了。

举朋友 A 这个例子是想说,他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大家所认为的 “混得好” 的标准。

一没进很牛逼的大公司,就是个中小科技公司。二没在加拿大的大城市安营扎寨,反而选择在哈法这样一个小城市落脚,也没买豪华的房和车。就是过着普普通通的人生罢了。

但这又怎么样呢?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喜欢,充满幸福感就足够了。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注:图片如无特殊标注,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侵删。

加拿大小枫叶

68 次咨询

5.0

14874 次赞同

去咨询


延伸阅读:

长期在国外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很多人都想出国(或者已经出国),国外真的都比国内好吗?国外的公司都是如何对待大龄程序员的?

我的专栏**【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不定期更新实用的生活、移民等资讯哦!

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

最后,码字不易,你的 “▲” 就是给我的最好鼓励,感恩~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以前有个新闻,一个硅谷还是西雅图的美国码农,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三个中国武汉的码农,然后每天上班摸鱼。因为他发往中国的邮件太多,FBI 特工怀疑他泄漏美国商业机密让公司查了他才把事情的真相暴露出来。

大家想想吧,等于他一个人负担着三个中国码农的工资,还用余下的薪水过着大豪斯厚切牛排大龙虾,一年两个月的假期的惬意生活。

请问各位在美国的码农们还需要外包么?此处该艾特师老党立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答主目前在新加坡。先说结论,感觉是比较好混。

虽然没在国内工作过,但是我同学所在的公司会经常和国内的阿里有业务联系,据他说阿里那边做东西速度很快,经常催他们公司。答主 13 年本地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属于制造业里面的软件开发,刚开始工资就 3000 新币。不过那时候单身,足够自己衣食住行开销。想想那时候也是每天混日子,做的东西没啥含量,也没学到多少。尤其是 15 年第二份工作,写几行代码都可以花好几天。16 年答主结婚,18 年换到高频交易,继续做 c++ 开发。说实话我能找到这份工作,感觉运气蛮好的,当时没刷题,他们也没考我算法题,问的主要是系统设计,估计他们招我不是看上我的技术,主要觉得我这个人还行,而且工资比行业平均低很多。买了房,政府祖屋,90 多平 230 万人民币,首付用公积金。由于买的二手房,我和老婆挑到喜欢的装修风格,就出了点现金买家具电器,没怎么花钱装修。然后大宝出生,老婆就没在工作了,后来二宝也出生。带娃是真的累,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进到高频行业,发现 c++ 大牛蛮多的,现在就是挤着时间学习,能学一点是一点。目前的公司我比较喜欢,老外和华人比较多,公司氛围蛮不错,大家每天在公司打打台球,下午闭市之后还可以去健个身,有时候下班之后在公司打打德州扑克喝喝啤酒,非常开心。 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人都非常聪明,做事也很认真。由于是高频交易,大家工作起来节奏快,强度也高,有时候也不介意工作到晚上七八点。年假 25 天,从不加班,偶尔到七点多才走,不知道算不算加班。平时病假事假跟老板说一下,一般都可以。老板自己有时候都经常说: 哦,我下午要出去两个小时,因为有人来我家上门洗空调,或者是我要出去洗个牙理个发体个检之类的。当然我和同事们也都这么干。目前答主一人工作,房贷每月的公积金还了大半。疫情开始后在家工作至今,由于假期多了请不完,有时候可以拿病假事假,我都请了年假,因为实在请不完,加上我还有育儿假。目前工资一万,年终奖四个月左右,说实话在这个行业并不算高,也比不上大互联网公司薪资,当然更比不上知乎平均水平。但是就好在可以保持 work life balance, 之前也有很多猎头来找我去面国内的金融和互联网公司,但老婆劝我千万别去,尤其有俩孩子,回去会忙的没时间陪孩子,政府也不会给你孩子减免大半学前班费用。因为她在国内工作过,比我更清楚。当然我周围也有不少同学回国的,不过大都是单身,成家有孩子的基本都没回去。虽然每个公司制度福利都不一样,但也没听说他们加班,周末也基本都是带孩子去玩了。我觉得这个事得看个人追求,你要是想奋斗想追求事业,最好留在国内,虽然卷但是机会多。

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新加坡也都有办公室,尤其字节在大量招人,有没有同学来说下这几家公司在新加坡怎么样,加不加班卷不卷,想了解一下。

手机码字就先到这了,要起床带孩子出去了….

在更新一点,如果打算出国的话,个人感觉尽早出来,因为一旦成家有孩子了,在想拖家带口出去很麻烦。之前就有很多猎头,问我考不考虑香港,欧洲,悉尼和美国的工作机会。说实话要是还单身的话,我可能早就去了,但是一旦成家有孩子,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住房教育医疗等等。另外单身的时候,找工作可以不需要考虑很多,只要看准工作本身和待遇就差不多了。答主目前换工作,就得考虑蛮多,比如假期医疗保险之类的。目前公司给全家提供很好的医疗保险,全球看病都可以报销,这点非常重要,尤其在国外医疗很贵,对于我这样有孩子的家庭,过去几年医疗开销省了不少。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来到新加坡,现在面试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刷题是肯定的,不刷基本第一轮网上编程就会被刷下来。貌似几年前,不怎么需要刷题,现在肯定是必须的。

===================================

最近忙着换工作,抽时间再来更新一下。新公司假期和福利比前公司大大不如,好在给的工资蛮有诚意。对于那些想进到对冲基金和高频交易做软件开发的一些建议,如果你是技术大牛,可以一步到位随便进。如果不是的话,先进到金融行业或者是为金融行业提供软件的公司,然后在想办法进到你想去的公司。面试准备需要刷题,熟悉操作系统和网络编程,最好会 c++。

==================================

没想到这个答案还有人追更,那我就来继续更新一下吧。上次更新说到换了新工作进了 crypto 行业,才干了三个月吧,我又要换工作了,又回到了高频交易…… 原因就是不让我用 c++,因为其他人都用 go,没人会 c++,不想浪费用了这么多年的 c++。而且团队较新,技术也没什么领先,感觉不能让自己成长,和我一直想要做的低延迟系统有很大差距。新公司 offer 还没签,是我一直想去的公司,属于行业里的第一梯队,所以我果断就接受了。频繁跳槽有好也有坏,坏处就是显得不忠诚,好处就是可以涨工资。一年内换了两次工作,工资算是爆炸式增长吧,基本年薪从 120k 到了 220k,bonus 另算,25 天年假,全家医疗保险,而且还有健康,伙食,居家办公补助。一直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企才有伙食补助,没想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

另外想私信交流的朋友对不住了,我不打算取消匿名,如果想交流的话,可以评论里面交流,我会尽量回答。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比中国码农好混是个铁一般的事实,绝大部分职业也是,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只是要看 “好混到什么程度”。

有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下凡是回答涉嫌 “好混到变态程度” 的,凡是到了国内是虫国外是龙的地步,基本上都是匿名,基本上都是模板式回答——国内成绩很菜家庭很菜个人很菜,到了国外立马脱胎换骨,立马人上人,别墅豪车随便买,就差在脸上写国内是苦海国外是天堂几个字了。这就有点考研智商了,毕竟不匿名的话,互联网会有记忆。

不匿名的,基本上靠谱,而且即便这些人不出国,看他们的家庭、经历、成绩、能力,在中国也会是人上人,世俗看可能比国外更成功,一线城市大房子高收入基本上问题不大,累肯定是累一点。

知乎用户 赛博铁犁 发表

羡慕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的好。

首先得看看什么人可以到发达国家当码农。

去了发达国家当码农的都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去的。

然后再对比一下这个混得好是什么情况。

这根羡慕过去大学生待遇好是一样的道理。

一百个人里出五个的群体,比一百个人里出五十个的群体混的好,是正常的。

码农和码农之间的差距很大。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腾讯平安年终奖大几十个月的码农也是中国码农啊。华为拿着股权,一年分红几百万的也是码农。

中科院软件所里的研究员也是码农。

自己只会最好的语言 PHP 做个网站,天天盯着国别看,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方应杭​​ 发表

非常好混。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45 岁之前混得都还可以。

过了 45 岁还在当码农的,自求多福吧。

有些比较明智的,40 多岁左右回国,当个中高层主管,都过得不错。

另一些,因为 45 岁之前,工资是高的,而且比起白人,相对会理财,房子可能整了好几套,加上股票和基金,混吃等死问题不大。

没工作后医保不是没了吗?坐飞机回国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日本税务师事务所上班。

有个客户,小型 IT 公司,主要做物流行业的业务,去年 “开发” 了一款二维码应用系统,就是在系统里输入货物信息,可以自动生成一张二维码,贴在箱子上之后再用扫码枪扫一下,就可以在系统里看到这箱货物的具体信息…

一套 50000 日元 + 税 (3300 人民币),一年下来卖了 40 多套吧… 嗯,就这 IT 水平。

还认识几个在大手工作的中国人,都是英语很流利的 elite,普遍年收在 1000 万 (60 万人民币) 以上,即使进不了大手,干个派遣,一个月 30~40 万 (1.7~2.3 万人民币) 还是有的,只不过派遣可能不给交社保。

而且正社员比派遣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担心被解雇,躺平的话可以安心干到退休。日本的正社员都是无限期雇佣,除非重大工作失职或者公司倒闭,否则不会失业。

房价的话,东京新筑公寓的最新平均成交价格是 5904 万 (351 万人民币),不算公摊不算阳台、实用面积 63.09㎡。大阪更便宜。

外国人足够稳定的话可以享受日本人一样的贷款政策,首付最低 0,贷款利率常年在 0.4%~0.7% 之间浮动。

车的话因品牌而异,BBA 的话普遍能比国内便宜 3 成左右吧,不过停车费和资产税贵一些。

从一个税务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挺好混的。

知乎用户 寡言得当 发表

2 月 14 更新

国内外再说工资的时候有明显差异,我所说的薪水是税前。很多国企央企民企谈薪资都是到手。原因是这些企业大多不按劳动法上税上五险一金。然后各种奖金补贴都不走正规的个人收入,用其他方式发放。

以下是原答案

德国是真的好混。

我一个远房表哥,因为家里穷,但是成绩好,所以考到了亚琛技校当码农。

大家知道,德国的学校是不要学费的。但是真的很少发奖学金,发也发得很少。我这表哥算比较猛的,拿了 200 欧每月的奖学金,再加上打工,省吃俭用,做到了不靠家里,收支平衡。

硕士毕业后开始当码农,起薪 1500 欧。这个工资在西德,2008 年,也就是个低保。

在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资本家的背景,涨薪主要靠跳槽。这表哥两年一跳两年一跳,在 2013 年,在几个大城市扎堆的中心地带 – 大农村,买了个联排别墅。10 万欧,把第一层出租出去 350 欧还房贷。开着斥资 5000 欧的 2 手的雪佛兰上班。这是他第三辆车,第一辆是 6 手 polo 1500 欧,第二辆,3 手的雪铁龙,3000 欧。

估计是跳槽太平凡,简历会不好看。于是他干了一个骚操作,从直接雇主那里离职,加入了劳务派遣。这样,他就可以选择工资高的项目 / 公司去服务。劳务派遣反正躺着抽成,所以随你去哪里干。

这还没完,我这表哥干了一段时间劳务派遣,工资越来越高,觉得个税太高。于是劳务派遣也辞职了,花 25k 欧注册了个公司,以公司名义接项目。找猎头介绍项目。

今年过年我给他拜年,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他目前月薪 9k 欧。9k 什么概念呢?默克尔工资是 17.5k 欧。以我当年在德国的感受,9k 欧的话,你只要不沾奢侈品,日用品可以敞开消费。

有人要问了,接项目不稳定,失业怎么办?问得好,表哥每年确实只有 9 个月有工作,三个月失业状态。但是,德国的高收入税是很高的,你多干三个月多拿 27k 欧,真正能到手的有多少呢?更何况,一旦失业就可以去政府领失业保险,6 个月内工资不变,12 个月 75%,1 年半后 30%。所以这三个月就是他带着老婆,领着政府失业金,满欧洲旅游的时间。当然,由于疫情,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玩。

我表哥长像不谈了,年龄大,家里穷,所以找对象很难。直到他买了别墅后 4 年,从国内网恋了一个小网红,比他小一轮。这个嫂子的视频,发到知乎,评论肯定是,哥几个又来 XXX 了?

小网红别说德语,英语都不会说,所以充分发挥特长,在家生娃。生娃还有补贴,老婆不工作还能减税,岂不美哉!

知乎用户 郑克塽 发表

只分享日本的情况,比一般欧美系国家复杂一点,但总体来说都不卷,毕竟日本年轻人是真的大部分躺平。你稍微上进一点就超过很多人了。

看国家看公司看 manager,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就是 manager。

比如在日本,你要是进传统日企,可能每天会混迹在繁琐 EXCEL 中渡过大部分时间。偶尔面对冗余的垃圾代码,下班了可能有一些有的没的无谓的应酬。一般很难准点下班,磨蹭推迟 1,2 个小时是常态,如果碰到一个好上司,就这么混日子对于躺平来说不定不错…… 但碰到恶心上司日子就很难过了,很多中国人不适应回国基本上都是呆这类公司。

但如果你进的是互联网 start up,工作常态就是和国内互联网节奏差不多,给的钱过得去。995 是常态,但一般保证双休。收入大概是国内二线厂的水平,项目进度和压力基本上和呆的团体直接相关,管理比较扁平,但和国内比起来压力普遍小。可能可以每天混日子,也可能每天都被 push 着干。

再上面的就是大厂了…… 这就非常看跟的 manager 和团队,但大部分情况下会比 start up 好很多。毕竟蛋糕大了,养几个混日子的人根本没差…… 而且 manager 会催着你下班,因为部门预算支出都是定好的,加班就超预算了。这种工作环境就非常像欧美国家工作的状态了,收入也过得去,但又可以享受日本生活的便利和服务,对比起来性价比就高了。只要不和湾区的比,就不会心里不平衡。

一般避开日本人 manager,国人 manager 的话看出生,比如本硕是在欧美国家留学过的人就偏人性化。那种本硕是中国或者日本大学的、国内公司呆过的,一般就比较卷,建议避开。当然最后还是要实际接触。

但日本的特点或者是最优点一般就那几个:

1. 离中国近,回家方便要是从福冈,冲绳那边飞东部沿海,可能比国内航班还快。但就算是从东京飞上海,也比欧洲,北美,澳洲等地近多了。

2. 都是东亚裔,日本是网上对华极度不友好出名,但实际生活中感受却比港台地区都好的地方。原因很简单,欧美国家基本上歧视都是种族歧视,这个是天生的,永远存在,你也很难避开,因为正常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你去办事,逛街,吃饭重要接触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其中有 1% 的人不友好,你就能恶心一天了。
而港台的原因也很简单,你一张嘴就暴露了你是大陆仔,意识形态和成长环境都不同,加上政治问题复杂。
日本的话,除了工作中要与日本人同事打交道会有压力以外,因为你是打工赚钱(这个时候选择公司团队就很重要了),在生活中你就是客户了,日本人的规矩客户就是上帝,所以就算偶尔你不按照他们规矩来,就算他不喜欢中国人,就算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因为你是 ta 服务的对象,所以基本上不会表现出来。事实上在日本呆久了,注意一下口音其实比较短的对话是不知道你是外国人的,毕竟日本人自己也有各种各样的口音,其实日语不好也无所谓,就说自己海外出生日语不好就完了。大部分情况下日本人对于东亚脸孔,日本人其实并不关心你是不是外国人。而你要是黑人叔叔,走在街上 10 次有 8 次可以警察会查你在留。

而且日本大城市的吃喝玩乐上除了吃可能对中国人来说还有待商榷(其实你有钱也一样可以规避),但其他的,真的是差不多是地球天花板了,很适合有一定收入的阶层。毕竟私人飞机游艇真的是富豪和中高产消费,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知乎用户 Adrunkguitar 发表

还行,可以过很舒服但称不上很有钱的日子。我老公就是码农,坐标英国非伦敦。每天的作息是 8.30 到 5 点,周末从不加班,上一份工作因为周末加了两次班他心里很不爽就裸辞了,现在跳槽中。年薪 45000 磅,跳槽后会涨一点。我们平常放开吃喝,不怎么买奢侈品,周末开车去周围的小镇爬山,逛公园,喝咖啡。最近迷上了在周围看房子,看上了郊区一个独栋 house,有 driveway 也有小花园,总价 31 万镑,这边贷款利率低(今天查了银行大概是 2% 左右),首付大概一成,没什么还贷压力。

生活没有国内热闹,吃的很简单,没有国内丰富。但个人时间足够多,可以玩乐器打游戏看剧等等。疫情过去可以去葡萄牙西班牙转转也不贵。生活费不高,一周买买 Tesco 和中超差不多 100-120 磅。

除了生活费就都可以理财准备提前退休。

知乎用户 资本市场极左 发表

看了这么多答案,我来总结一下。

国外有天花板,华人不可能升到高职级。

但国内难道没天花板?

国内不是没有天花板,只是天花板不是 CEO,而是马爸爸,而是猎德村的拆迁户。

国外的华人韭菜长到 20cm,上头就告诉你,你歇歇吧,别长了,到头了,这叫天花板。

国内的韭菜们突突突长到 50cm,资本家割走 20cm,通过买房一次性向土著贡献 20cm,还剩 10cm。完事还告诉你,你继续努力,长到 200cm,岂不是能剩下 40cm?

这就是所谓的,天花板问题。

把公司比喻成学校,国内就是放假给你发 10cm 厚的试卷,告诉你越努力越优秀。国外就是给你一小本练习册,告诉你华人只能做这个,更厚的让本国人做。

你选哪个?

知乎用户 null 发表

知乎第一轮子哥都润了,你说呢?

知乎用户 失踪的泡泡 发表

发达国家码农,还是只有美帝一家有看头,或者说,炫耀工资只能看美帝,湾区和德州为主吧

像我这种加国渔村非码农,一般都是不会把工资写出来的,毕竟看着知乎上动不动税前 40 万 + 税后 25 万 +(美元)之类的,我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的

不过我就是图个懒,咸鱼,所以我也乐得满足,就行了。本身也不是码农,属于测试岗,平时在 automation 和 performance 之间反复横跳,也写代码,不过完全比不过码农水准。工作很清闲,尤其是 performance 的时候,基本上肝一个月把脚本都肝完,后面五个月每天就点一点鼠标让它跑就行了,打打游戏出门钓钓鱼啥的都行。Automation 就费点劲,因为总有写不完的脚本,不过本地人和三哥三姐的速度很慢啊,我一般三天能干完大家一周的活,然后慢慢上传,就成功摸鱼了。干快了别人还会找你谈话,唉,还是一个人的项目好。

收入嘛,数字不好意思说。这么说吧,一房,两车,两娃,老婆不上班,除掉日常开销,每年出加村旅游一两次 (疫情前),加村内部旅游两三次,存满 RESP RRSP TFSA 啥的,最后能略有盈余,还算可以了。不敢跳,怕找不到这么轻松的养老公司了,过于咸鱼,无法翻身

知乎用户 鹿伊聊留学 发表

最近看到一个这样的统计结果,**说近六成的大学毕业生预估自己十年内会年入百万。**有美好的愿望是好事,但这个夸张结果也体现出年轻人的天真和浮躁。

如果不分国家,那么美国的 CS(计算机)毕业生刚入职的税前收入就可以达到 100 万人民币(15.4 万美元)这一水平。

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在过去十年中,码农都是整体收入增长最快、社会认可度提升最大的一类职业。

码农是软件工程师的一个带有一点点自嘲性质的简称,但码农确实是这个时代极少数可以通过踏踏实实打工就大幅提升自身经济水平并改变命运的一个职业。今天就来聊聊美国码农的生活状态和财务状况。

01 薪酬对比

在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工作的时代,码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职业,但在待遇方面,不同国家之间待遇差别可谓巨大。

如果认真比,当码农最香的地方还是美国。美国的码农的平均工资比同属发达地区的伦敦、新加坡、多伦多的同行要高出一倍左右,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自然高出更多,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发现清华北大北邮华科等 CS 牛校的计算机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计划美国留学,而且这个专业的人回国比率是所有专业中最低的一个。那是因为他们在大洋彼岸赚得实在是太多了

根据科技行业薪资统计平台 Levels.fyi 给的数据:

  • 旧金山湾区和西雅图的软件工程师中位数年包分别为 23 万美元和 20.4 万美元;
  • 而作为对比,多伦多对应的数字是 12.2 万美元;
  • 伦敦是 13.5 万美元;
  • 新加坡是 10.7 万美元。

所以即使是欧洲、加拿大、新加坡这些发达国家的不少 IT 同行都希望能到美国工作发展。

旧金山湾区软件工程师中位数年包 23 万美元

加拿大多伦多软件工程师中位数年包 12.2 万美元

英国伦敦软件工程师中位数年包 13.5 万美元

新加坡软件工程师中位数年包 10.7 万美元

多说一下,我们用的 Levels.fyi 是非常可靠的一个平台,不同公司的员工可以验证身份、上传 offer、W2 表等方式反馈真实的薪酬数据,数据量非常大。

不同的公司对于级别划分不同,但整体差异不大,例如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计算机毕业生,:

  • 去谷歌 L3 级别的年包平均是 19.1 万美元;
  • 去苹果 ICT2 级别的年包平均是 17.2 万美元;

谷歌的 L3 和苹果的 ICT2 对应的都是入门级软件工程师。

FAAMG 各自对软件工程的职级划分和横向对应

谷歌各级别软件工程师年收入

L3 对应 191K(19.1 万美元)

02 股票是重点

尽管码农的收入都很高,但这不是这个群体致富的最关键因素,一方面美国有着高额的所得税,另一方面在旧金山湾区、西雅图、纽约等城市,物价和房价也都很高。

美国码农致富的核心是股票,而且职级越高、收入越高的码农,年包中股票的比例就越大。

以亚马逊为例:

  • L4(入门级码农)的年包平均 16.4 万美元,其中 Base(基本工资)12.5 万美元,Stock(股票)2.2 万美元,Bonus(奖励)1.7 万美元;
  • 而发展到 L6(这个级别是大多数中国人可以触及的最大高度)时,平均年包达到 33.2 万美元,其中股票 16 万美元;
  • 最高的 Principal(总管)年包中资本工资只有 16.2 万美元,但股票多达 43.6 万美元。

亚马逊软件工程师薪酬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大部分公司都是科网公司,可以直接理解为美国的 “码农指数”。这个大盘指数从 2009 年 3 月到现在累计涨了 12 倍,这说明在这十二年多的时间里,十倍股是遍布整个市场的,否则大盘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涨幅。

我们看 FAAMG 五大科技公司,有四家在过去一轮牛市中涨幅远超十倍,其中苹果 48 倍、微软 18 倍、谷歌 17 倍、亚马逊 55 倍,另外一家脸书 2012 年才上市,至今 9 倍。

亚马逊、苹果、微软、谷歌股价涨幅对比

2009-2021

如果一个亚马逊普通员工在 2009 年初入职,按当时的行情,入职年包大约是 10 万美元,其中 1 万美元是股票,假设他一直持有这些股票到了现在,那么仅 2009 年一年他得到的股票放现在就价值 55 万美元,如果他一直在亚马逊工作,而且努力上班,不考虑买房也考虑做其他投资,很可能早就已财务自由。

当然,人性的弱点导致大多数人没有办法看到手上已经上涨十倍以上的股票还不套现,所以老员工只有很少人能一股不卖留到现在。

虽然 2009 年到现在湾区和西雅图的房价也涨了 200% 以上,但即使加上杠杆效应还是无法跑赢股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房价没有办法炒到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到扭曲的程度,因为他们有可替代的资产去满足投资需要。

03 内卷问题

尽管美国大多数码农收入很高、又有股票助推财富增长,但他们并不是都过得有你想象的那么舒服,美国也是发达经济体中内卷最严重的国家。

码农聚集地常常也是内卷严重的地方,因为这里人多、而且这些人还都非常聪明、非常努力、收入又高。

设身处地想想也能理解,一个人年包 25 万美元可能会感觉很棒,但当你身边所有人年包都是这个水平时,每天还面对年薪百万美元的领导时,你得到的压力就大过成就感了。

以旧金山湾区为例,这里不仅汇聚了美国自己一批聪明的年轻人,还吸收了来自包括印度、中国等世界各地的无数学霸。

在硅谷华人圈子里,你会发现很多人见面或线上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股票、买房、学区、私立学校这些概念,这些话题显然很内卷,一听就感觉到压力。

科技大厂在美国国内各个城市同级别职位的待遇相差不大,所以相同级别的码农在不同地方很可能完全是两种生活水平,比如 100 万美元在硅谷要买独立屋只能买到个小黑屋,在德州奥斯汀就可以买一个 3000 呎的漂亮大 house,内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

在湾区的圣何塞 100 万美元买的房子是这样的

在德州的奥斯汀 50 万美元可以买到 3000 呎的新房。不过财富和人口都是流动的,内卷也是会蔓延的,在奥斯汀周边的码农聚集区 Cedar Park,这里环境美、治安好、就业多、房价低,结果过去一年房价暴涨超过 50%,在美国这样一个城市化结束、经济中低速增长、而且还有房产税的国家,这么快的房价涨速是很可怕的。

Cedar Park 房价走势

说到内卷,工作压力问题绕不开,这方面美国码农还是相对轻松一些的,有 oncall(随时待命)制度的公司也只是极少数时间 oncall,比如亚马逊每周不同的组轮着 oncall,每个组一年大概两次,一次半个星期到一个星期。

美国科技行业不同公司以及相同公司的不同小组、不同工作者之间在加班上的差异非常大。

比如脸书和亚马逊属于整体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微软、甲骨文属于工作强度相对低的,但在脸书一些成熟产品的小组,也有人是轻松状态;在微软的新兴产品 Azure 相关的小组,员工们也都很拼。

谷歌总部打沙滩排球的员工们

美国大多数的码农的上班时间是朝 10 晚 5/6 点,也有人加班,但几乎没见过谁吐槽加班的,这是因为美国科技公司的加班基本上都靠大部分年轻人自愿,他们愿意 996 来换取快点升职,所以一般马上要升职或者奔着快点升职的人才加班,其他人都不加班。

长期的超时工作在美国职场上是一个惹人厌的文化,所以没有哪个老板会以工作时间评定员工或淘汰员工。如果你在硅谷工作,当你看到哪个同事工作忽然间特别辛苦、自愿加班,只说明他快要升职了。

这些年来,很多中国年轻人在美国职场都很拼,也有人把加班作为工作的常态,也侧面说明很多中国年轻人现在混得不错,升职之路很顺利。

除了不同城市带来不同的压力外,心态对内卷的影响更大,如果不想着用富人的标准要求作为中产的自己,那么即使是在硅谷打工的码农会过得不错:一是他们基本不用加班,上下班不用挤地铁;二是假期多,还有很多活动的机会,比如开车 2 小时可以到一号公路的 Big Sur、3 小时到优胜美地、4 小时到太浩湖,这些都是世界一流的风景区,湾区周边的州立公园和徒步道更是多到数不清。

04 副业与投资

码农在美国是一份好工作,但也只限于在打工概念上这份工作确实不错。如果跳出打卡上班的概念并结合每个人各自的兴趣爱好,码农在美国未必就是一个完美的职业。因为当一个人有当一名成功码农的头脑,那么 TA 做别的事也很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

一位在 Oracle 工作的同学曾告诉我,由于他们公司产品、技术和市场都已经比较成熟,公司被誉为硅谷养老院,其中一些比较闲的组已经可以把全职工作当成 part-time 来做,比如一位考了房产经纪人的同事,她上午 10 点到公司开个会,处理一下邮件;下午就带客户去买房去了,而且她过去一年卖房赚的钱是税前工资的近三倍。仔细想想这不是吹牛,美国房产交易过程中,买卖经纪人单方佣金率大概是房屋总价的 2%-3%,在房价超高的旧金山湾区,成交一套房可能就赚到 5 万美元甚至更多。

Oracle 原总部(位于硅谷的红木城)

2020 年 Oracle 总部迁至奥斯汀

美国税制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抑制高薪打工者、并鼓励个体户创业。如果你当码农的 base 有 20 万美元,在湾区扣掉联邦税、州税、401k,到手大概只有 12 万美元;但如果你当房产经纪人、律师合伙人、会计师等自我经营的工作并一年赚到 20 万美元的话,可以有各式避税方法让你的税率降到 20% 以内的水平。

在美国的税制之下,家庭最好的组合应该是一个人打工、一个人经营自己的事业,既能有稳定高薪、又能避税、还能为将来打开更大的收入空间。

所以,副业或从事新行业对于有理想有兴趣的码农来说至关重要。但对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码农来说,并不能很早就离开岗位,因为他们要通过公司拿到绿卡,还要存够钱成家立业买房,只有身份自由 + 财务相对自由之后,才会考虑做其他的大事。

对美国码农来说,投资也是一个重要副业,由于他们收入高,有足够结余,都会去主动投资,有些人喜欢投资股票、有些人喜欢投资房产。股票不用说,他们本身就有自家公司的大量股票,同时会配置一些其他大厂的股票,比如你在谷歌工作、然后配置亚马逊和脸书的股票,这样做可以分散自家公司的风险。

而房产投资是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早年在一些低房价地区(如德州)的华人码农,不少人手上都已经有多套投资房。在 2012 年时,无论是旧金山湾区、西雅图、洛杉矶还是奥斯汀,这些城市以 20% 首付买房,30 年固定利率,都可以做到租金远超月供,有些好的投资屋租金可以达到月供的 2-3 倍。

但随着美国房价和股票连续大涨,后来人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反而风险越来越大,有些机会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先富总是比后富更有优势。

05 总结

总的来说,美国码农的生活状态是充实、丰富、有获得感的。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数学上有一定天赋,对这个行业感兴趣,那么计算机专业都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正好英语也不错,那么留学美国读 CS 会给未来的发展多一个可能性。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只要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码农,都是妥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考虑到码农工作量之大,大家还是要谨慎选择啊!

以上。

知乎用户 陈思荣 发表

美国码农确实待遇好得多。

这是因为美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下赚的是全世界的钱。粥多僧少,日子自然好过。感官上美国码农普遍更好过是因为这类企业数量太多了。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大多强在墙内,今日头条(tiktok),腾讯(游戏)算是少数在全球化上做得很好的,但是这个级别的公司数量相比国内码农的供给,僧多粥少。

中国码农平均待遇比别的行业更好,也是因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依靠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单一市场,以及更好的商业模式,赚钱比其他行业更多。

因此,中国码农什么时候才能追上美国码农的待遇,应该还不用上升到中美国运的层次,毕竟美国铁锈带工人这几年可是没搭上美国国运的好处。

知乎用户 秋霜​ 发表

不知道万众瞩目的海外码农是指得谁,我这种勉强一万关注的小透明算不算。。。

撞天花板,无处发泄找存在感肯定还早。我没躺平,所以职业目前一直在上升趋势。我算不上特别厉害的,比我更厉害的同级甚至低年级的本科同学研究生(老中)同学都做到大厂导演,中厂副总统级别了,前途不可限量。对我这种目前只有士大夫 / 资深士大夫的来说,天花板也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目前还没看到在哪,只知道离头顶还远着。

WLB 很好,最忙的时候大概一周 50 个小时吧,绝大多数 40 个小时正常上班时间能搞定。所以工作以外的生活也很充实。下班后主业带娃,娃睡后的 “副业” 最近在学习数学经济学。也不算是工作需求或者打算转行,就是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甚至最近觉得学习比打游戏还有意思。估计是最近真没啥好玩的游戏了。

薪资待遇还不错。除了房子不是想买就能买得起,日常生活所需基本不缺钱。我这种花钱相对少的每年能攒下绝大半的收入。

至于 “主流社会”,完全没追求。我这种宅女属性不那么喜欢社交的大概在国内也混不进主流社会。就这样每天开开心心享受生活就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很多想酸但又不好意思的人说,等我们也发达了,就好了。

我想说,你们都是活该生生世世卷成灰的命!

你以为别人的这些福利是经济发达了之后突然加上去的?

知乎人均左壬,却人人都是懦夫,就你们也配享受现代社会的福利?

知乎用户 王五 发表

怎么说呢,你可能不理解我这种人。

我工作从来没想过要混,我做码农主要是兴趣,连带挣点钱。

知乎用户 元气投影仪 发表

很多人喷国外码农最大的点就是天花板问题了

天花板在国内何尝不是?

高考的时候,绝大部分人天花板都上不了 211

工作时候,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都进不了 bat 字节拼多多

就算进了 bat 字节拼多多,天花板最多就混到 P7、P8

能到 P8 应该是千里挑一了吧?按薪酬和生活品质来算,也就相当于美国的普通 senior 码农而已

也就是说,你在国内拼死拼活达到的天花板,美国码农一早就躺在哪里了

作为打工人,无论国内、美国都差不多,天花板的状态就这样了

要突破?可以

自主创业,不要怀着打工人的心态过日子

但大部分都不是这样的人,就算是 985 毕业的高材生们,去创业的话也未必拼得过社会人

人嘛,差不多就行了,别想着要卷的太极致

你再怎么卷也就是个普通人,稍微有点闲钱的无产阶级而已

知乎用户 自信的小白菜 发表

不知为何推送这个问题给我,但我可以发言一下。

坐标加拿大多伦多,所谓码农分三六九等,码农和码农的区别,比人和狗的区别还大。

一些答案已经告诉你们,大厂,好的单位有多舒服。我来给你们说说中小企业,外包公司这样的血汗工厂,有多惨。如果你是新移民,或年纪又大,在加拿大没有所谓的本地工作经验,或是一些 college 毕业,没有好的本土学历,简历也一般,首先恭喜你,找工作找一年甚至更长是可能的,而且是常见的。好不容易找个工作上岸了,如果你有幸进入我上面说的中小企业,外包公司,下面是可能的生活:首先,收入不咋滴,而且很有可能遇到那种移民开的公司,让你免费干一到三个月,美其名曰,试用期,同时可以随时让你走人。试用期假设通过了,但是工资可以低得惊人。有多低。。。 四万,五万,六万算高的,真的我不是说笑。干了五年,十年的,给七万,team lead 可以给八九万十万出头,但你知道那有多辛苦。养老金?有些企业根本不给,什么都没有,给你交 EI, CPP 就算全部 benefits. 整个公司里基本都是移民,全世界各地的那些移民,中国的,印度的,中东的,东欧的。。。血汗工厂压榨的,就是这些移民。大家还感恩戴德,因为有机会能获得加拿大本土经验。这些企业的老板,特别懂得压榨移民。我有一次问某老板,某某是 team lead, 为什么他比其他 team leads 收入要低好几万?老板呵呵一笑,我之前问他工资期待,他给我这个数字,我就按他说的数字来啊,哈哈哈哈。。。

在 yq 之前,很多这些企业都要求全员在公司上班,无论是不是码农,一周能在家工作一天,就是很大的福利,还要看你的 team lead 怎么说,尤其有些小公司吧,HR 的权利也很大,码农是不是在家上班,还要向 HR 报告,真是闻所未闻。。。不,这是真实存在的。

然后,工作内容,从 QA, technical support, IT support, 到 24 小时 on call, 晚上都没法好好睡觉,到用一些很古旧的语言,就大家都以为活在九十年代的那些语言,还会有很多企业在用。具体工作怎么样呢,我是不清楚的,因为我自己不是码农,但我观察那些朋友的脸色,不羁的头发,我觉得可能也不是很好玩吧,呵呵。

还有一个问题是工作的稳定性,很不幸,这个也没法保证。让你离开就是基本当天通知当天走人,补偿多少,看什么企业,小企业你懂的,就是很不咋滴,你还要自己找律师的,大企业会好些。

没有年纪歧视…… 这更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多伦多竞争这么激烈,人这么多,好的坑位就那么少,年纪方面虽然不是明晃晃其实你,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有考量的。就这么说吧,老板心里明镜似的,谁技术好,谁重要,谁家庭负担重,谁有资本跳槽,很清楚。

我想说,不要把前 10% ,前 1%,的事情夸大成平均数,普遍的生活。知乎人均百万在这个答案下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是人均几百万。

这篇答案实在是太灰暗了,如果刺痛了一些心情,我只能说,欢迎来到现实。多伦多移民生活不易,生活就是那个生活,大家多努力多互相帮助吧。

你问,要怎么样不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我说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学历这些 table stakes 不能太差,如果在海外念的学历,一定要重视实习,重视找工作,吃喝玩乐真的没意义,但是能找上什么工作,我觉得很大程度是看时机和运气,当然最重要是认识谁了。谁都不认识,回到本段开头。

更新:谢谢有朋友告诉我该回答不能评论,我没有关闭评论,也不知为什么不能评论,我自己也评论不了。如果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告诉我。

知乎用户 celeron533 发表

题主都已经提到 “知名码农” 了,他们为什么知名?不论是聪明、帅 / 靓、有钱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一旦被你得知这么个人,其实已经有了一部分幸存者偏差了。那些非知名洋插队都在角落里蹲着呢。

=================

由于国外不同工种工资水平差异不大,所以很多程序员真的是喜欢这一行的。

在国内,你做清洁工,连房租都付不起。国外却能保证基本开销。所有在那里有很多人做木匠、水管工、园丁什么的。国内也有人喜欢做这些,但可惜没钱赚,转向 IT 行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地方我不清楚,北美码农生活爽就完事了。

毕业刚刚入职收入就大概 20W 多美元。西雅图一个到上班地点 30 分钟的独栋的价格现在大概 100W 左右,一个初级码农的话不吃不喝 3-4 年就能买一个独栋。但是事实上即使除开背负房贷和拿去投资的钱,还是能剩不少钱能够供自己的业余开销使用.

平时生活早上 10 点上班,晚上 6 点下班,完全在家工作。吃饭顿顿靠中餐外卖直接送到门口。每天剩下的时候可以拿去游戏 / party / 自我提高。周末没有疫情可以去和朋友聚会,有疫情现在只能天天待在家。

目前组里面有游艇的人大概占到组里面的 1/10,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 TA 们里面的一员,有个(不是租的)码头和游艇。

知乎用户 伊撒尔 发表

fre 的核心开发者之一,他最近换了新工作,看把他乐的

我的小伙伴们,国内的基本上最终都去了大厂,但一入大厂深似海,从此伙伴是路人

而国外的,尽管都是小公司,但每天都很开心

知乎用户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发表

顶尖码农是高智商工作,本质是科学家或者工匠。
一般码农并不是什么高智商工作。只是一群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 “风口的猪”。

坐标美国,很多码农真的就是你说的 “混口饭吃”。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也没有什么领导力,在公司成长空间也就那样。

他们只是赶上趟了,可能七八年前参加工作,赶上美股黄金时期,也赶上美国房产增长,多挣了点钱,有两三套房。在公司摸鱼上班,周末收租旅游,确实看起来 “混得好 “,甚至有些喜欢在知乎上寻找 “优越感”。

之前我的房东就是,其实英语都说不太好(给我写收到押金的证明连 “deposit” 都不会拼,日常回复邮件都是拼写错误),国内普通 211 学历,五年前混到了一份养老大厂 Microsoft 的工作,每次都要在我面前提自己的三套房。挺可笑的。

回答你的问题,也许他们的生活确实好,但我觉得没必要羡慕或者嘲笑。如果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就是这样,也挺无聊和可笑的。(也在此勉励各位和我自己,Aim High, Think Big!)

知乎用户 PDC 轮值主席 发表

国外发达国家的码农分两类,一类是在丑国,一类是其他发达国家。

在丑国的话,一切都好说,应届生起薪 18 万美金,毕业就妥妥的年薪百万了,工作个 2,3 年就直接 10% 首付搞套房子,妥妥的钱多事少离家近。要是入职个 startup 的明星公司,过个几年就财务自由也不是不行。

那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话,像是欧洲,日韩新澳。应届程序员的工资水平也就不到 7、8 万美金,最多也不会超过 10 万。收入水平也算不上高,也就是人均收入 2-3 倍而已。跟国内好学校老师的工资水分位差不多。

工资水平是有偏差的,但是工作环境大体还是一样的,首先就是对劳动工作时间还是有比较明确严格的保障的,对于劳动所得的保障更好。生活方面其他答主说了很多,各个地方大同小异,

混的话是真的好混,技术水平低,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和丑国才有大规模集群运算高并发经验,其他地方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小打小闹,迭代水平低,技术栈陈旧。所以首先你就没那么卷,不会动不动就让你需要掌握源码实现。

第二个就是国外的产品深得张小龙真传(less is more), 并不是无节制的摊大饼,不是做的多越好,不是说小步快跑,所以从需求量来看会比国内少一些。

所以如果你要说混的话,肯定是国外混着舒服一些,但是答主也说了,天花板也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天花板不是你华人这个身份,而是文化背景沟通交流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罢了。

不过我相信随着互联网行业热度的下降,以及国家对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在平衡。国内也会慢慢进入一个低烈度的竞争。只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罢了。

知乎用户 Valkla​​ 发表

我假定发达国家特指美国,因为目前看来,其他的所谓 “发达国家” 码农的薪资与国内一线城市的码农薪资比起来,好像也没啥竞争力。

另外,混的好这个概念怎么定义?如果说,有车有房的话,那么目前看来,应该还是美国容易实现一点。不管是在湾区 / 西雅图还是美国的其他地方。国内的话如果全凭自己,想在一线或者新一线买个交通距离可以接受的房子,目前看来是不太可能的事。再加上全球放水,资产价格水涨船高,短时间内上车也是别想。

如果你说的是 impact,那么目前看来,应该是国内的机会更大点。最起码几年内做 team lead 的几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国内程序员(特指互联网公司)用户量大,成长也快。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国内的内卷造成了 996 之类的畸形加班文化,很多刚毕业的小年轻,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感觉为公司燃烧自己是自己价值的最大体现。却不知道自己的闲暇时间才是重要的。就我来说,手头的这点工资,股市 2 个月的功夫而已。所以出卖劳动价值才能弄几个钱?多有闲时间,搞点钱生钱的事才是真的。这些东西也很耗费精力,不是你 996 能够实现的。我的朋友靠着抄币最近也着实赚了不少。

所以找工作,你不能光看包裹,还得看时薪。时薪不行,就别扯那些犊子。做到 Senior 和 Lead,你才明白,纠结什么技术实在是太幼稚可笑的事情。怎么甩锅,怎么争取 credit 才是职场的核心技能。就时薪上来说,国内的这些职位都被美国完爆,毕竟你的带薪拉屎时间,是美元计价的。

所以重点不是中美程序员的对比,而是你的战略眼光怎么样,策略不对头,微操再牛逼,也就是个打工人。

就我们公司来说,比如我们组最近想招 service now developer,需要 3 年以上 snow 开发经验,6 年码工经验。我们钱虽然一般,base $106,800~$192,000。但是其他的福利相对比较好,年假 25 天,保证最少每年 10 天,剩下的换钱。401k match 8% + 3% pension。奖金 10%~19% 取决于公司的业绩,由于是保险公司,医疗保险是自己 fund 的,90% 报销,包括各种疑难杂症都给报销。产假 12 周,以及其他的各种其他的标准福利。总体来说适合养老。每周工作时间 10-30 小时吧,项目上线前会比较忙,但是平时基本没啥事,可以有精力干别的。有意的联系我,需要有绿卡,不给办身份。

最后,美国,我劝你别去!

以上。

[

韭菜的自我修养 李笑来

京东

¥24.2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2046261252616192-0&p=JF8AAQ4DIgZlGFwRARoEXRxbFTIXAV0YWBYBEA9QHWtRXUpZCisCUEdTRV4FRU1HRltKQA4KUExbSx5dHQERBFYZUxAEDV4QRwYlV1p-Cnw4EX5wRAlhJ1V2W1cWQgYSYh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RjseWxQLEDdUK1sSAhoPVBtZFgMSB1UrWx0GItH7j46dvcu38M3xu9eft4CS8MG8lDdlK1glWUdTHF5HFQAUBFQeXBYFEgRRGFwVBRIPVgdaJQITBlYbWhYCFAA7GVsQAhsEOxlaFAIWBFcdXxEyEjdWKwV7A0EHUElfHAZ8XQscXUIFEAI7G1oSChYHUhtrFwMTBVc)

Valkla

10 次咨询

5.0

USAA 资深软件工程师

64326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大牛门徒​ 发表

分享一位学员

@青草地

转码谷歌的经历。

上篇:

2021 年的谷歌,是否还值得加入?

下篇:

来和我一起 Google 养老。

上次跟大家分享完我的上岸经历,好多小伙伴觉得我有些许的凡尔赛。比如 5500 的底薪不够两次下午茶,其实确实是这样的,一次下午茶怎么不能说一个人吃三五个宝妈闺蜜一起,这都算说少了,还有关于我(老公)中厂的事情哈,当时我还没准备转码之前确实在中厂。我转码的过程中去的亚麻,毕竟我中间用了那么长的时间从来再来呢。

只是换个角度就觉得只要目标比较明确,有方向的努力一定是会拿到成果的。我都已经是个宝妈了,而且 0 工作经验,相比应届生的弟弟妹妹(有着丰富的实习经验)来说,完全可以相信自己没问题的。

今晚突然失眠,回忆当初万般感慨(或许真的是年纪大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到谷歌以后的工作感受以及怎么来谷歌一起养老。

先说我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说白了我也是小白上岸,有 30% 的运气在里面,所以给大家说我知道的和目前的一些感受。G 家的职位大致分为三大类:Build Cool Stuff: 硬件、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Google X 等。Sell Cool Stuff: 销售,运营等。Do Cool Stuff: 行政,法律,市场,招聘,公关,人事,财务等。

![](data:image/svg+xml;utf8,)

形式分为两种:公开招聘 / 内推

据我现在了解,大部分社招的都是来自于官网或者是美国面试使用的最多的招聘网站 * kedin,同时 Google 也有属于自己的内推机制,并非常鼓励 Referral。所以如果在 Google 有认识且有能力帮助你 Referral 的一定要借力,内部推荐很可能会加速你的申请过程,增加你被录取的成功率(一是看推荐你的那个人,其次是自身的本事能不能通过面试)。而且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还是很愿意的毕竟内部有相关的机制吗,But 一般这样的人都不太好找,既能和 HR 说上话又能保证能参加面试肯定是有一定职位的。

投递后:一般一周左右之后收到回复,如果通过简历筛选,Recruitor 联系询问各种信息,来回几次后,安排电话面试时间。

关于 Google 面试流程感受分享

电话面试—都是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 HR(电面分情况,不是固定的,我是只电面了一次有的人会有两次电面),自我介绍(太长会有被打断的可能性 - 我就是这样,当时也是有些紧张了)+ 根据简历向你提问(学校以及你所学的专业等)+ 数据结构 / 算法(会有在 google doc 上操作的可能),面试的时间 30-40 分钟,结束前 HR 也会告诉你,顺利的话后面有可能继续一轮电面也有可能直接 Onsite。

两轮的 Onsite——工程师职位会非常 Focus 在 Coding Skills,会被考算法,并且会被要求当场用纸笔写代码回答问题。非工程师职位的问题就 Focus 在你报的职位相关 Product,Knowledge 或 Experience 上。具体问题要分职位,我不可能全了解(具体的上岸问题以及面试官情况在上岸那边有详细介绍【文章链接】)当全部的 Interview 都完成后,Recruiter 会联系你并问你要更多的信息,如推荐信,学习成绩单,以及你做过的经历的证明或补充。

每个 Interview 过你的人都会写出他们对你的 Feedback 以及打给你一个分数,Recruiter 会把所有人的 Feedback 和分数、简历、补充资料、推荐信等等。所有资料整理为一个 Package,接着把这个 Package 发到美国总部的 3 个 Committee 做 Review(这个时间说快就快,有时候赶上高层会议或者是其他的事情耽误也会特别久或者你不在总部时间也会有所延迟)。

#Onsite 时注意什么:Keep Talking

即便是思考的时候最好也 Keep Talking,避免出现尴尬的冷场。也就是说面试官问你什么题目,你通常会马上想到一个最简单也最麻烦的方法,别犹豫,马上说出来,让面试官知道你的思路,然后再讨论怎么改进。如果你闷着头自己去想最优解,面试官压根就不知道你在干嘛,说不定还以为你不知道怎么解呢。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也不要怕,先说自己的思路,让面试官知道你的思考过程。

**Google 养老是真的?**我觉得是真的呀,就是我不想躺平但是我又躺平了。。

首先免费三餐:G 家几乎每个楼都有餐厅,但是实话讲纯纯的中国胃的话可能会不习惯,不过都是免费的,可能需要纠结一下今天到底吃什么的问题。零食:有各种 (味道怪怪的) 碳酸饮料,酸奶,益生菌,薯片,饼干,坚果,水果,巧克力之类的。不过这个要看你所在的那栋楼吃货多不多,如果比较多的话,晚一点去就所剩不多了,有几次溜达去别的楼发现下午了零食几乎也都没怎么动。我一般都是上午到了以后就先拿一些。

工作时间:G 家不搞末尾淘汰,这是我当时为什么一定要冲 Google 的原因之一。工作就是只要你完成了你该完成的任务,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你,在该出现的回忆中出现,时间是完全自己有支配的。我大概计算了一下,我每天是上班的时间也就 5、6 个小时这样子,每次下班的时候太阳都还挂着呢,中午吃饭也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吃完饭园区里走走也要花些时间,算下来一天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 5、6 个小时。(工作节奏看个人,也有非常拼和努力的,在 G 家就算是你不相比较想要轻松一点,也会有不错的奖金到手)同样是一个办公室,亚洲人比欧美人要更焦虑,很多欧美的小伙伴经常开着 YouTube 或者是游戏窗口,即使来人了也不会慌张关掉反而很自然的跟你讲话(还是那句有拼搏的欧美人,也有佛系的亚洲人,比如我,哈哈哈哈)。

关于假期
这其实是我觉得最爽的,虽然没有像 FB 那样实现完全化远程办公,但只要请假是非常快速就能被通过的,比如病假就是病假不需要用年假抵消(病假是无限的)只要不过分每天都请,偶尔的一次不舒服邮件一发【今日不上班】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同事们也经常在群里说,今天不舒服请假,孩子不舒服要去医院,这些也都没有强制限制。

在家办公这事儿,只要你觉得效率更高或者是更舒服等合理的请求,只要工作完成的漂亮没有人对你有意见,一直在家老板一般都不会说什么。

好啦!今天份絮絮叨叨的宝妈到这儿就结束了,眼看时间真的不早了。希望很多的应届生以及有过工作经验但暂时受挫的小伙伴们不要停止向上奋发,我都行,你也没问题的!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都还年轻,也愿我们永远都年轻。

关注公众号【大牛门徒】最详细的面试经验分享帖都在这了!

干货|怎么在 Facebook 集合开黑?

知乎用户 Pluto Hades 发表

应该不只是码农混得好…… 就不多说了。

我在外企工作,经常跟外国同事沟通,虽然有薪资保密,但私下的沟通嘛你懂的。反正我很羡慕他们,工作时间比我短,薪水比我高,谁不羡慕呢?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与其说发达国家码农混的好,不如说发达国家什么混的不好?
美国的流浪汉恐怕都要比我们的流浪汉混的好的……
国外的码农撞了天花板,难道国内的码农就不撞天花板吗?
不去思考这其中的缘由,光想着听他们好,他们不好
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思呢?
酸吗?

知乎用户 寰太逻辑学家 发表

国外码农过得好。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一个大大的 yes。大家要记住,复杂的东西往往都是有利有弊的。你很难说 yes 或 no,你只能在中间取一个位置。

比如说脸书这个东西吧,他是搞末位淘汰制的。而且相当恶心,虽然没到国内公司的水平,但是也是属于在国外发达国家工作中比较恶心的。就是管理层每个月都给你打分,不行就给你压力,再不行就给你开除。你想想,扎克伯格这个人形象很糟糕的,就是恶魔的形象,他为什么形象这么糟糕啊?

别的大公司呢,虽然我没听说有末位淘汰制,但是你分析分析,如果脸书可以这样搞,那就说明其他公司的待遇不会比脸书明显的好,不然的话脸书程序员不是都跑了吗?

我看国外的那些程序员写的博客,也是压力特别大,具体表现为一个 project 接着另一个 project,没有让你放松的时候。你想想这些大公司并不是慈善家,那他为什么要给你提供那么丰盛的早餐晚餐和午餐呢?为什么还给你上下班用班车接送呢?难道真的是关心你吗?实际上啊,他就是想让你别花时间在个人生活上,而集中精力把你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编程当中,明白了没有?他们可不是什么慈善家。

估计编程员就跟当医生差不多,由于医生和资深程序员都是属于训练很多年才能培养出来的人,所以呢,一旦训练成功你这个职业生涯你就别想轻松,总是一个接另一个的活给你,就像年年在高考一样。你想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医生和程序员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需要自己养活自己,那还能拿那么高的薪水,那肯定是比别人贡献多,而且累得多呀。所有培养不容易的专业人士工作必然很累。本来我还想培养我小孩将来当医生,后来进一步了解了真相以后,我想还是算了吧。比如说外科医生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没有别的生活,而且还属于重体力劳动。

而且当程序员都在那个硅谷扎堆。这一扎堆不要紧,所有的物价都特别高,而且房价也是特别高。动不动 300 万美元买间房,你想想就算你每年十几万美元,你这一辈子也就买间房。而且其他生活费用也是水涨船高。所以说啊,聚集就会导致竞价,竞价就会导致白白多掏钱。如果你拿硅谷的高薪带东南亚生活,那你就是真正的帝王级生活,但是如果你拿高薪和其他拿高薪的人在一起生活,那你们将会互相竞价,把你拿高薪的那点溢价大部分抹平。

知乎用户 吉法师 发表

能被称得上码农的,到哪混的都不好。

工作两年接触过三家公司,一家代码和业务都有难度,两家业务有难度。虽然抛开业务,光看代码没什么太难的,但不是精通业务寸步难行,这就是程序员的价值,

就算以后不在这一行干,对业务的理解能力也比别人强,这就是价值所在。

工作三年的程序员,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就是比应届生强。

知乎对程序员的贬低,自嘲,看看就行了,但不能当真,当真是完全不开玩笑的输了,并不是玩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Blind 上有个著名的楼就是

I make $500k and I literally doing nothing.

楼里各种花式凡尔赛。 有个老哥拿着 $800k 说他每周的工作就是改改 kubernates 配置文件

有老哥说他们组一年 deploy 一个大 release 然后 9-12 month just have coffee 500k 。。

楼里虽然多是夸张个例但是确实也差不多

我本人疫情 1.5 年期间每周最多累计工作 5h 然后就天天摸鱼 450k

其实我还是想说人很多时候不要去 judge 别人

混的好也好。混的差也好 我很讨厌什么这个人混的好不好如何如何

thats just part of your life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些地方很喜欢给人灌输社达。丛林等等

你赚 800k 又如何。 你赚 2M 又如何

这世界上躺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一年几十 M 的人也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

有啥意义呢

自己还是要过得开心。

身体健康最重要

知乎用户 科林 发表

看到这么多人都说国外码农混得好,我就来说点不一样的吧。为什么国内的码农待遇没有国外的好呢?或者说为什么国内的码农混的没有国外码农好呢?

中国的程序员都加班到 “猝死”,还被说能力不如美帝程序员?

1、是中国程序员技术能力不行吗?

绝不是因为国内的程序员技术不行。现在中国的工程类学科的教育质量,那也是肉眼可见的上升了。虽然顶尖的科研环境还是不如国外纯粹,很多人都是为了职称才做数据研究,但这不至于还有什么太大的教育落差导致行业发展普遍落后的情况出现。所以,别说是因为 “美帝程序员的能力比国内程序员好” 这种不省人事的浅显评价。

2、是国内不正的职场风气的锅吗?

美国偏理想主义,牺牲自己的时间来给公司加班,这是不可能的。一到下班时间准点走,非上班时间基本不查邮件。很多公司(比如我所在的公司谷歌)入职培训就专门强调了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work—lifebalance),公司也会告诉你,下班时间就是自己的时间,你有权利不处理公司事务。

但在国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加班成为了一种 “光荣” 和证明个人职场价值感的体现,可用来攀比。甚至更多小白在进入职场之前,就会被上一届留下的 “加班文化” 毒奶,觉得“年轻人不就该醒着拼?”“加班是每个职场人都要经历的辛苦过程,只有熬下来的人才是成功的那一小部分”. 而且在国内的职场文化里,助长这一波加班风气的正是管理层。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听着不可思议吧,但领导们还就吃这一套,谁加班多、会来事儿,考核、晋升时就更有好处。

甚至还应运而生了 “伪加班”。早上十点到公司,带薪拉屎、摸鱼到午休,然后到下午上班时间,写会儿代码、刷刷知乎,一下午又过去了,免费晚餐后,吃完饭回来 7 点左右,再按照领导今天的要求把代码修修改改,磨到 10 点。可能工作内容都不够 8 小时,最后竟然加班了!

只能说即使是程序员这种 tech 的岗位,也没办法躲过加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 “荼毒”:做的多改得多、做得快也不能早下班。毕竟你的快速很可能带给领导你工作量不够的错觉,除了加重你的任务和工作量,他不会考虑让你一个人按时下班,这种没有“集体荣誉感” 的事情出现。这种窒息的环境下,效率远没有听话来的有用。

而大家也都觉得这是口青春饭,还是多赚一点是一点,没那么多意见和建议,都任由着领导 “安排”。

3、难道国内程序员自己不会反抗?

管理者水平不行,再大的厂也不好使,工作效率绝不会因为徒有的大厂威名而变高一丝。我相信国内大厂的不少程序员都有这个迷茫感:;领导这狗 * 不通的要求,这是要干啥?他到底懂不懂计算机啊?要不是需要这份活命的工资,程序员们应该都想狠狠的呸到这个只管搞钱,不管技术的傻 * 领导脸上吧。

相比起高效、平等的沟通,国内大厂存在的很大的问题是:中层领导能力和素质不够,总是无成本的口嗨一些不靠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技术上的实现难度和风险。就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领导们总在意产品的更新速度和功能会不会流量人群接受,但绝对不会管这些功能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和过分的技术难度。

不仅如此,领导们的需求和目的还会随着市场和竞品的更新而改变,这样虚无缥缈的要求下,程序员就一句话:改就完事儿了。

但程序员也是实现想法非常核心的技术团队,按道理来说,他们的意见关乎着产品和功能最终的展现,但现在国内大厂的现状是:程序员是没有话语权的工具人,对产品几乎没有决策权,甚至不能质疑产品决策,提任何技术层面的反对意见,总会被产品经理各种理由挡回来,只要是争不过或者听不懂,那上来就是一句:这是老板要做的。技术部门领导也不可能真的能跑到 boss 面前拍桌子 “我们先把产品需求停一停,让我们的技术团队好好地优化一下基础设施吧。” 只要他是个要养家的中年人,他就不会这么开口说一个字。

久而久之,技术债务越堆越高,bug 越来越多,反正产品就是打着老板要求的大伞,不管实现起来是不是会碰壁,都这样了,程序员不加班谁加班?由此可见,领导提出正确的需求是个多么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吧。**国内的程序员们如此苦逼加班,就不能跟美国程序员一样过幸福生活 955?**有有有,总结一波,但基本也是外企在华分公司,国内互联网大厂估计还是得 996。

就连腾讯这信誓旦旦说要试点:9 点前强制下班。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5061312402/12dad7f92020012yvv

多少也是空话,毕竟也没说不要求员工远程在家加班啊?

现在大厂程序员们的职场环境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不是个人原因,而是一时无法改变的大环境。该加加吧,毕竟不加没钱啊!唯一的解决方法:

要么有这个机会远赴海外,要么早日加班加到实现财富自由,早日退休。

知乎用户 猿泡沫​ 发表

好混而已,而不是混得好。

不要拿国外的待遇和国内的待遇比,这个不叫混得好。要和国外的其他码农去比。在美国,华人程序员的发展是有天花板的,而且印度人抱团也对华人势力打压严重。高层没几个华人高管。无非就是温水煮青蛙而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听说过 “国外” 这个国家,只能简单说说我知道的美国码农的情况。

首先码农在美国是绝对的高薪行业。如果进得了 FLG 的话,应届硕士(税前)年收入算上股票 16-17 万刀也是很普遍的。即便是湾区的普通 startup,一般也有 12-13 万刀。收入再低一点的公司一般 9-10 万刀也是有的。

至于这收入算不算高,请参考

美国老百姓的平均年薪大概是多少美元? - 薪酬待遇

。注意高票回答里给的收入是 “家庭收入” 而非“个人收入”。

但这样算混的好吗?也不一定。跟美国一般民众比是很高的薪水了,但美国税高,一般到手也就只有税前的 6 成多点。再加上湾区消费高,生活不易,所以湾区码农之间常有所谓 “15 万刀 / 人是湾区贫困线” 的说法。

知乎用户 ChasingDreams 发表

每天朝九晚五,不用加班,考核,但是考核不过也不会辞退你,顶多就是不给你涨工资。

我有个中国同事一直在混,早上 11 点到,中午吃完饭就睡一觉,下午 3 点才回工位,然后 5 点就下班。之前有很多其他同事抱怨,但是老板也不敢辞退他,给他找了个更清闲的工作养老了…

我个人不做评论,只是单纯地说一嘴,我自己是每天都加班的,工作太多,我还想保质保量,不想这么年轻就混日子。加班时间可以换成年假修掉,我一般都是选择不忙的时候把加班时间平衡掉。这些老板其实都知道,自然年末涨工资会优先考虑我。

知乎用户 彼岸教育​ 发表

谢邀~

发达国家码农,混得好和混得不好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技术水平

这里更多指的是技术方面的科研水平,发达国家无疑目前还是领先于国内的,虽然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反过来的一天,但是必须要承认,目前就科研实力而言,发达国家(尤其指美国)还是较强的,二战以来,美国在发展尖端知识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常见的各种语言之父,包括一些流行的概念几乎都源于美国,很显然如果说整体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国外更有优势。

工作生活平衡

“work life balance” 工作生活平衡,又称工作家庭平衡计划,是指组织帮助员工认识和正确看待家庭同工作间的关系,调和职业和家庭的矛盾,缓解由于工作家庭关系失衡而给员工造成压力的计划。

这个概念也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过来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针对才能出众,又要承担养育子女任务的女性员工采用弹性工作制。互联网使家庭办公成为现实,不过更加常见的是半日工作制或是每周三日工作制。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外企和部分国字头企业可以做到 “wlb”,但是程序员“扎堆” 的互联网行业显然情况并不相同,“996、ICU”一度成为互联网程序员的代名词,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员工心源性猝死的新闻传出来,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待遇

2021 全球程序员收入报告》显示,Netflix(网飞)高级工程师年薪位列第一,字节跳动首次出现在榜单中。

报告显示,网飞为高级工程师开出的年薪中位数超过 50 万美元,为 50.4 万美元,位列第一。

字节跳动以 43 万美元(约 274 万人民币)名列第 5,对应工程师级别为 2-2,这是中国科技公司首次出现在这份报告中。

当然,公司中一般只有不到 30% 的员工处于高级工程师的级别,而 0-2 年的初级工程师,一般也就是应届毕业生,排名前十的公司为这些没什么经验的新手程序员开出的年薪中位数均超过 20 万美元。其中包括网飞、Linkedin 等知名企业。量化巨头公司 Two Sigma 以 25 万美元位列榜首。

在国内,北京、上海、杭州占据城市程序员平均工资前 3 名。而北京 25731 元的平均薪资已经成为程序员工资天花板。

就不同岗位薪资来看,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的薪资相对较高,平均工资高达 2 万 - 2.5 万。

如果取平均数来看的话,初中级程序员国外较国内的薪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顶级程序员其实收入差距并不大,如果算上各种奖金和股票兑现甚至还略有优势。

生活质量

这个差距就比较大了,并且变量太多,这里以买房作为一个大的考量指标来看。

国内的朋友一般都会把 “买房” 作为头等大事来做,赶上最初互联网红利的那一拨程序员朋友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期,不仅收入颇丰且房价还算合理,因此生活水平可以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如果是现阶段的程序员,赶上了高额的房价,逐年上涨的房租,日子真的不算好过。

国外虽然地价也不便宜,但是对于买房这件事本身并不热衷,因此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并且房产土地的整体情况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出现过大的涨幅或者跌幅,因此安心攒钱至买房或者保持长租状态均可,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发展机遇

机遇国内和国外都有,但是就纯技术路线来说应该是国外的环境更好一些。

国内相较国外有些太浮躁了,很少有纯技术岗位招聘 35 岁以上的人才,仿佛过了 35 岁就没有几年生命了一样。但是在国外,一个 50 岁左右的程序员也并不少见,很多技术都是需要沉淀的,国内往往 5、6 年研发经验后就要转型管理,其实对于技术的积累还是比较有限的。

说国内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在国内发展 20 余年,细数国内的这些互联网大厂,还是以玩商业资本运作为主要模式,辅以国内的较高基础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市场之大绝无仅有。因此国内的机会并不算差,好与坏因人而异。

说到这里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整体环境比较国内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国外码农的生活情况多数要好于同水平的国内从业者。不难理解,国内的互联网发展也就 20 余年,较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但国内得天独厚的市场环境也造就了一些英雄,我相信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无论在何处工作,对于程序员来说提升技术能力都是必须要重视的事情,无论在哪能力都是硬道理,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提升能力呢?

这里我推荐建议考虑海外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在线硕士项目进行学习。

点击直接测试适合你的海外高校在线硕士项目,获取学校、专业等详细信息:

在职读海外名校硕士 - 彼岸教育

首先,在线学习不需要真的出国且时间相对自由,对于时间、经济比较紧张的朋友很有吸引力;其次,部分院校可以申请部分课时线上转线下,对于真的向往国外工作的朋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获得当地资源的方式,甚至对获得签证大有益处。

这里我要推荐给大家的,是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计算机硕士项目。

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简称 NAU)始建于 1899 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综合性公立大学。在优质的学位课程、激励人心的研究项目、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方面享有盛誉,是许多国际学生求学和研究的重要选择之一。

NAU 重视教学质量,拒绝填鸭式教学,将学习时间和进度交由学生自己把握。包括课程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校方和教授并不会做强制要求(自配速制度)。

曾有一位同学在该项目仅半年时间就顺利毕业,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得到了高等学历,对自己的职业成长提到了推进作用。

自配速学习模式可以让他灵活调整学习时间,既不必为了学习而影响工作效率,又不用为了工作而耽误学习进度。

什么是自配速?NAU 计算机硕士有哪些优势?更多信息可以点击咨询:

在职读海外名校硕士 - 彼岸教育

伊利诺理工大学也是很好的选择。

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 IIT),始创于 1890 年,属于美国国家一级大学 (National Tier 1),是一所实力雄厚的顶级综合性私立大学,在诸多研究和学术领域具有享誉世界级的声望。

同样的,该校在线学习,课程以多媒体形式发放,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两所学校的在线硕士课程都配备了中英文双字幕的 lumina 学习系统,所以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

综上所述,国外工作的小伙伴不必沾沾自喜,国内工作的小伙伴也不用妄自菲薄。

拥有绝对能力的大神无论身在何处,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想要获取更多院校信息,专业方向,可以点击咨询,专业顾问老师为你答疑:

在职读海外名校硕士 - 彼岸教育本文约稿自 yitong,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知乎用户 findyi​​ 发表

看见很多答主说没什么差距、还有答主说:只有工作时间有差距,发达国家码农 955,我们 996。

都是在胡扯,请知乎上的答主认真点好吗?不要误导年轻朋友行吗?

我来说几点,希望对大家有真正的价值:

1、英语能力的差距

这点没办法,母胎就决定了。但作为中国程序员,真的要好好学英语。有的人会说了:我又不进外企,我干嘛好学好英语?

多学英语,尤其是计算机英语很重要:无论是 Google 还是 stackoverflow、又或者各种官方文档、开源项目,流利的英文阅读,和习惯性英文搜索,能帮你超越 90% 的程序员。

甚至这点在我看来,是发达国家程序员相对中国程序员最大的优势!

比如,资深点程序员应该都知道,看顶尖开源代码是提升编码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比如 Google 的开源代码,你会被震撼、被打击、被陶醉!

Google 的所有开源代码在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s://opensource.google/projects/list/featured

包括了:Android、Angular、Chromium、Dart、DeepMind Lab、Flutter、Gerrit、Go、Istio、gRPC、Kubernetes、Polymer、Ptotobuf、TensorFlow、V8、WebRTC。

你看看,如果你不学好英语,学习起来是不是非常非常困难?

2、文档能力的差距

“文档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程序员的世界是毫无异议的。看看 Spring,hibernate,Struts 等最流行的开源软件的文档就知道,他们 tutorial,他们的 getstarted,他们的 reference 文档写的多么的易懂。

如果要获得更高的报酬,文档是绝对关键的因素。有文档就有沟通,就有交易。搞技术的容易忽视文档的力量,也因为写文档十分困难,更多程序员选择舒适区,习惯写下代码,但正因为如此,妨碍了不少程序员的进阶。

中国的程序员虽然编码能力也很不错,但相比美国程序员,对写文档更加抵触和排斥。

3、沟通表达能力

这点跟民族特点有关,因为工作关系见过不少美国程序员,事情在没做好之前就敢说,就敢吹,但这真不是贬低他们。

表达能力决定了你所做的技术的影响范围,决定了你的影响力,决定你的威信,决定了你的报酬。普通程序员和顶尖程序员的表达能力差别非常大,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格局的不同。良好的沟通能力让你理解产品经理的设计思路,让你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特长。

中国的程序员最瞧不上的外国程序员,恐怕就是阿三们了,但是虽然阿三们的技术实力真不咋地,但人家就是会吹、就是会和上级良好沟通啊。

看看今天美国硅谷巨头公司,中高管都被阿三们霸占完了,大家应该警觉:虽然技术很重要,但沟通表达能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4、技术管理者的水平问题

我们的程序员技术水平已经和美国程序员差距不大了,但技术管理者相比发达国家的管理者而言,那真的是弱鸡中的战斗机!

在中国有官本位文化,甚至认为做了技术管理者就是当官了,位高权重了,持这种想法的人,真的是大有人在。虽然在发达国家,技术管理者也会认为自己有权限、有权力,但人真的会尊重优秀的技术人才。

发达国家有很多资深的程序员甚至不愿意做管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影响编码能力,在中国几乎不太可能有这种情况。

不光是文化差异,另外中国 IT 的迅猛发展,也客观让管理者大部分都是火线提拔,大部分缺乏管理经验。

中国的很多技术管理者,很明显缺乏经验。如果大家想了解下技术管理怎么做,可以看看我的这个回答:

技术转管理有什么经验谈?

以上四点是我认为的中国程序员和发达国家程序员的差距。

其他的,包括一些答主回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的热爱、技术实力等等,压根没有太大差距。中国程序员群体中也不乏有各种极客、顶级人才的存在,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可一点不比美国顶级程序员逊色。

大家千万不要对我们的技术实力妄自菲薄,最起码 BAT 这几家公司的从业人员的技术实力,是不会比 Google+FB 这些差太多的。甚至像 BAT 挖 Google+FB 的人才,也越来越平和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什么 double 之类。

最后,送大家一本阿里 P8 撰写的经典算法笔记,对于程序员而言,算法一定是重中之重,大厂面试算法是必考题,身边不少朋友通过它加入大厂,大家一起学习起来吧:

findyi:Github 疯传!史上经典!阿里大佬「LeetCode 刷题手册」免费下载了!

看看这本书的排版和目录,真是绝了!

觉得写的不错的,请给我

@findyi

一个点赞鼓励,笔芯~

知乎用户 齐亮 发表

发达国家底层好混…

国内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只能干什么什么职业了。

这些我们看不起的职业或者阶层,在欧美发达国家,收入也没低多少,也能过上买房买车有时间休假的生活。

就更不用说码农这个职业了。

知乎用户 头哥哥 发表

混的不好的也不好意思出来说,一般都是混的还可以的才愿意说,所以会给你造成一种人人都很好的印象。其实在国外国内也好,都有好公司差公司,公司过的很舒服,但没有市场竞争力,干个不到一二年就倒了,国外国内这样的公司都有。会留在当地的国人,也都是还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没竞争力的人早也呆不住回国了,你问他们,当然个个也说比在国内好。

不要只算拿到手是多少钱折合多少人民币,本来就有汇率差,而是看年底你能剩下多少钱,你的未来是想留在国外还是国内。在国外赚钱拿到国内花,和在国外赚钱拿到国外花是两回事。

现在出国也有一些怪现象:有的人到了国外就愿意租房,到了国内就要求自己必须买房。到了国外愿意住在偏远乡镇,到了国内三环以外就嫌远了。然后在那里抱怨国内压力大,房价高。国外房价便宜(反正我住乡镇),生活舒适。完全不同的开支,当然会造成生活质量的差别,拿这个做为对比,我都快笑出声来了。。,

知乎用户 土汪 发表

首先, 做了一期视频, 聊聊在国外码农的 offer (当然, 油管, 不知道行不行: https://youtu.be/RtQFzb77dGY)

拒了 Uber$200 万刀的卖身契, 选了脸书 | 土汪 2021_哔哩哔哩_bilibili

如果懒得看视频, 下面是文字版 (内容有点出入, 视频做了具体工资计算, 文章更多是这些年在国外工作的心路历程, 有低落的时候, 也有重启的时候).

新冠元年, 我拿了 4 个 offer: Google, Facebook, Uber, Asana. 其中 Uber 可圈可点, Offer 最为阔气, 忍痛拒绝.

首先, 简略描述我在亚马逊的 4 年, 以及 2019 年底准备面试的状态.

5 YEARS AGO

接 offer, 是我生日 (3/20) 的前两天. 在亚马逊的第一天, 是 5/23/2016. 现在想起来, 很美好.

2016 年时, 拿下 Amazon 的工作. 我还记得那时拿到 offer 的彷徨, 忐忑, 还有和中了彩票一般的欣喜, 以及入职后的 Imposter Syndrome (水货综合症).

虽然不是毕业第一份工作, 但进入亚马逊是入行的第一次认证: “别人可以, 我也能行!”

那时高兴地能飘起来.

西雅图这座春雨洗过的城市里, 五月, 万物生长, 泥土清新. 我仿佛被种进一块肥沃的土地, 终于有个地盘给我成长.

对, 没错, 就是那种感觉, 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 全是新的, 就等你使一把劲.

2 YEARS AGO

人要是不动, 那么迟早有天是要平庸的.

我的人生在 2018 年稍微失控, 而后整个 2019 年都在寻找自我的怪圈里. 为了保持心态健康, 也为找个分散精力的事情, 我开始做视频. 一做就是两年, 斜杠程序员土汪: B 站, YouTube.

我虽不断做着有趣的事, 交着新朋友, 但 19 年是带着仇恨与不甘的, “如何落得如此不堪!” 那时的烦的不是工作, 不过职业也暂缓了一年. 洛杉矶的亚马逊, 成长缓慢, 项目平庸.

在洛杉矶每日堵车, 一年多后耐性磨尽, 我决定釜底抽薪, 不仅要离开洛杉矶, 打破生活的死循环, 我也要离开亚马逊, 去适合我成长的地方, 湾区.

为什么离开亚马逊? 1/ 职业发展已经耽搁一年, 再换组, 再重来, 不值. 2/ 来年 5 月, 正式进入四年工资跳水的崖口, 在亚马逊的日子变成 sunk cost 沉没成本. 3/ 此前面试失败过, 我不服.

1 YEAR AGO

接 offer, 是在我生日 3/20 前两天. 在亚马逊的最后一天, 是 5/23/2020, 四年整, 一天不差. 现在想起来, 离开得很美好.

2019 年 7 月时, 人生第三次刷题, 视频停更.

与以往不同, 这轮面试特别破釜沉舟. 若不被生活剥了皮, 又怎会疯狂找自己.

不得不说, 带着一股恨意, 刷题思路格外清晰. 证明给谁看? 不能说没有. 当下输那么惨, 下局我得赢.

几个月以后, 战绩不错, 1 个 pre-IPO 的小厂, 4 个大厂: 4 胜 1 负. 最后我选了最想做的工作, 倒不是钱给得最多的那家.

2019-2020 面试进度条

  • 19 年 7 月, 下班后开始去 UCLA 图书馆复习 (感谢朋友指点: UCLA 图书馆对外公开)
  • 7 - 8 月: 看书, 复习基础知识. LeetCode, 刷 Easy, Medium
  • 9 月: 开始进入 Medium 和 Hard 题目. 不求解决所有题目 (当时 1200 + 多题, 全刷意义不大), 而是知道自己缺什么知识点, 对薄弱点训练.
  • 10 月, 开始正式与 recruiters 接口: 年底坑不多, 来年 1 月, 工作都放出来, 再进行最终轮面试可能靠谱. 虽然有几个公司现在就能面, 我冲刺的战线不该拉的太长, 于是把所有最终轮都定在 2020 第一季度. 这时候, 开始巩固系统设计面试, 还是把刷题作为侧重点, 准备第一轮电话面试.
  • 11 月, 开始跟所有公司进行第一轮电面: Google, Facebook, LinkedIn, Uber, Asana. 轻松全过.
  • 12 月, 调整心态, 继续刷 Medium/Hard, 演练系统设计.
  • 20 年 1 月, 开始找小伙伴模拟面试, 继续重点解决技术面试的套路, 面试不同公司, 对症下药. 计划面试的时间线, 5 个公司, 分 2-3 周解决: 权衡洛杉矶去三番的机票时间, 亚马逊请假时间和项目进度, 面试公司的情况等等.
  • 2 月, 最后的冲刺. 我搬去了临时住所, 有点像 “考试院”. 我有一个单人 studio 小房间, 足够放一个桌子, 一张床, 有衣柜, 还有一个洗手间. 为什么? 原来的住所在 Little Tokyo(洛杉矶小东京), 每天上下班要 2-3 个小时通勤, 极大损耗刷题精力. 我搬去的住所, 是 co-living, 一所现代设计的大房子, 里面约可以住 8-10 家人, 大家共用厨房餐厅和后院. 而对我来说, 离公司近, 有安静的空间, 冲刺!
  • 2 - 3 月, 辗转在洛杉矶和三番, 最终 4 胜一负, 除了 LinkedIn 都拿下.

权衡四个公司

我对比公司时, 看几个方面 1/ 薪资, 2/ 职业发展, 3/ 公司口碑, 4/ 个人偏好. 那么, 我们从这四个方面, 用排序的方式, 聊一聊我当时拿到的结果和感受.

声明:

  1. 公司口碑是网络上的排名, 其他三个方面, 都是我个人的体验
  2. 这里纯粹分享我当时作选择的心理过程, 而不代表任何公司观点或者现状
  3. 当然, 没有任何面试的细节和官方信息

Google

  • 工资: 3rd. 对, 你没看错, 也许是我面得不够好, 给的包不是最大.
  • 职业发展: 4th. 虽是最强大厂之一, 但谷歌是出了名的会压低跳槽员工的等级, 于是, 对我来说职业发展是倒退的.
  • 公司口碑: 1st. 业界良心, 大家都觉得谷歌最棒, 不必多说.
  • 个人偏好: 3rd. 在我去过的公司里面, 谷歌是最像亚马逊的一个公司, 有一丝巨型公司的厚重感: 很酷, 却是带有年代感的酷, 仿佛是一个时代辉煌的延续. 我理解, 健康的大公司总有变得巨大无比的一天, 就像我熟悉的亚马逊. 我也清楚, 谷歌是我曾经的梦想, 但不是眼下最闪亮的仔.

Facebook

  • 工资: 2nd, 够良心.
  • 职业发展: 1st. 我期待的, 撸起袖子干!
  • 公司口碑: 2nd, 排在谷歌之后, 众人投出的结果. 我不完全同意, 有些主要掉分的点, 不是我目前最在乎的公司价值 (比如说 work life balance, 在我现在的阶段, 这是 nice to have, 但我不会因为这一点给一个公司减分)
  • 个人偏好: 1st. 我入行 6 年的梦想, “做最酷的东西, 给千百万人用到”, 这里都有. 并且, 跟很多公司一样, 有最聪明的年轻人, 而且还在发展的蓬勃期.

Uber

  • 工资: 1st. 真的是给的多, 我都吓一跳. 这么说吧, 股票是 FB 给的一倍.
  • 职业发展: 3rd. 这里的担忧倒不是发展缓慢. 我面试超长发挥, 拿到了比现在更高一级的职位. 这样, 我会自己带来一些风险. 根据公司几个月前的表现: 2019 年, Uber 大裁员, 让很多技术岗位的人离职,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财报; 那么, 同样的操作很可能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 公司口碑: 4th. 作为一个商业利益为重心的公司, 我理解的 Uber, 不会把工程师作为公司最宝贵的组成部分: 如果需要的时候, 可以让工程师离开. 这样的口碑是这几年 Uber 让大家看到的, 所以如果选择它, 我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明确的认知, 并且为之承担风险.
  • 个人偏好: 4th. 这是个不错的公司, 也在蓬勃成长期, office 的感觉也非常酷炫. 但是公司文化让我有些胆怯. 在亚马逊, 我已经很难为自己的工作找到社会价值: 除了为公司赚钱, 给用户带来一些方便, 我工作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如果来到了 Uber, 我将面临一模一样的困惑, 我是谁, 我在哪. 此外, 在疫情正式爆发的 3 月, Uber 股价暴跌了 50% (当然大家都掉了), 也让我更加犹豫是不是要加入.

Asana

  • 工资: 4th. 当时距离上市还有半年时间 (2020 年 10 月上市了), 他们给出的工资的确不高. 创业未半, 可以理解.
  • 职业发展: 2nd. 公司小, 人不多, 正在上涨期, 那么我能做的每个项目, 都会有很大的延展可能. 职业发展的速度和前景, 是非常看好的.
  • 公司口碑: 3rd. 实际上, 这个公司被评为湾区公司文化排名第一独角兽, 对待员工非常好. 只是因为在这四个公司里面, 还有 Google/Facebook 在前, 所以拍了第三.
  • 个人偏好: 2nd. Asana 是我最早接触工程项目的工具 (2014 年), 多年来一直用, 因此有很多感情积累. 我知道这是个非常棒的项目管理工具, 也知道它的设计做的非常好. 并且, 他们正在事业上升期, 临近上市; 因此, 我个人是非常看中这家公司, 几乎就要选它.

最后的选择

在亚马逊工作 4 年后, 我在面试未来公司的时候, 范围其实不大, 因此在展开攻势前, 都对公司有充分的理解. 当然, 只有拿到 offer 之后, 才有底气选择 - 在拿到任何 offer 之前, 除非深恶痛绝, 否则我都不会因为细小的缺憾而不去面试. 不想太多, 先拿 offer!

  • Uber 开出了丰厚的 offer, 并且跳了级, 但是我对它缺少热情, 却对公司文化和公司决策抱有一定的怀疑
  • Google 真香, Asana 也是我的首选之一
  • 他们都盖不过我对 Facebook 的热情

确切的说, 我想去的是 Facebook, 那才是最终目的. 这个目标就在眼前, 我权衡了 Uber 丰厚的待遇和职称, 再看看 FB 能带来自我价值的满足, 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有人可能会, 这样的选择不理智, 是固执地偏向了情怀, 是惧怕不那么稳定的 Uber…

-—

这些算是我在国外刷题, 面试, 找工作的历程, 其中省略了一万字, 边工作, 边刷题的痛苦, 以及有一年面试全线战败的惨痛. 总而言之, 喜忧参半!

知乎用户 玄睛​ 发表

是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劳动者剥削的残酷程度上面,差异还是很大的。

这也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你看这个睡在车里的亚马逊码农。

感觉美国人还真是不太喜欢买房。
像是这个亚马逊的员工说亚马逊工资太低,时薪只有 19.3 美元,导致她连租房都租不起,只能住在车里。
但大家看老美的房价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暴涨之后,也才只有 350300 美元。按照这个亚马逊员工的时薪来计算,她一天工作 8 个小时,那么一天的工资就是 154.4 美元,一周工作 5 天,那就是 772 美元,一年 52 个周,年薪就是 4 万美元,这个工资再找个对象,两个人一起奋斗,4、5 年就能全款买套房了。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补充说一下,其实这个回答下面,很多人的优越感其实来自于汇率。所以,人民币继续升值吧,哇哈啊哈哈哈哈哈!

发达国家码农也不容易啊,

你看看这两位,在西雅图,被生活所迫,过不下去了…

一觉醒来,比尔盖茨离婚了!西雅图不相信爱情

知乎用户 抓挖攻城狮 发表

[

外国程序员的水平如何?

netkiller 的视频

 · 5238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9523229435002880)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扩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 文化的差异
  2. 本地法律法规的问题
  3. 产品定位的问题
  4. 人员招聘的问题

等等……

文化的差异和法律法规只能去适应,产品定位可以做调研,参考竞争对手和竞品。

人呢?这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这里所说的人肯定不是美国人,日本人和德国人,在上述国家招聘,根部不用操心人的问题,你能招聘到甩清华北大数条街的人才。我们目前海外扩张主要还是去第三世界国家,例如东南亚,南美,非洲等等。近几年东南亚成为热点,例如越南,菲律宾,泰国等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幸多次参与公司海外扩张,所以对设立海外分公司比较了解,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因为我是技术负责人,所以下面我就技术部这块,我你可能比较关心下面几个问题:

  1. 人好招聘吗?
  2. 外国技术人员究竟什么水平,是否能胜任工作?
  3. 怎么组建团队?
  4. 怎么管理外国的团队?

等等……

第一个问题,人才好招聘吗?

我想问问你,在国内好招聘吗?很多企业都反应招聘难,我认为这是方法测策略的问题,找不到人应该问责 HR 部门。我在《不要让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篇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14 赞同 · 1 评论文章

第二个问题,外国的技术人员水平究竟如何?

我可以放心的告诉各位,外国技术人员跟我们处在相同的水平,我招聘过高级软件攻城狮,高级运维攻城狮,和测试攻城狮,都非常令人满意。

此前我们非常担忧,认为这些国家的攻城狮只能达到我们初级攻城狮的水平。面试后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什么会是这样?

我现在会反问,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听我讲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会非常合理。

在互联网领域所有的知识都是开放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互联网领域弯道超车,而芯片等传统科技领域却不行。互联网技术全世界都是同步的,我们使用一样的操作系统,相同的开发语言,知识的源头都来自官网的开发手册,通过网络你能跟全世界的开发者交流和学习。

我们当时正从 Struct 框架转向 Springboot 框架,到了当地,面试中发现他们处于这个阶段,几乎我们常用的技术栈他们都熟悉,顾虑再次消失。

甚至很多知识他们比我们先掌握,为什么会这样?将官网英文手册翻译成本地语言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他们国家很小,从事技术的人员体量就小,翻译出来的书,很难出售,即使本国所有技术人员人手一本,也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就没有人去翻译,只能用英文教材,他们已经习惯了英文教材,甚至英文水平比我们还好些。

第三个问题,怎么组建团队?

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当地招聘一个华人主管,然后华人主管配合我一同面试,他充当翻译。

所以这种主管的人选非常重要,我会准备一套面试题,我的面试更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的要求是 20% 管理能力 + 80% 技术能力。经过一两轮的电话 / 视频面试,最终确定几位人选,然后飞到当地见面,最终确认留那个。

一般签证是 1-3 个月,通常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团队组建完成,后面一个月的培训期,虽然语言不通,培训竟然还挺顺利。

人总是对未知的事情充满恐惧,没有出国之前,会想到 1000 种困难,出去几次后,现在手拿护照敢去任何地方。我去当地的第一个周末,自己一个人去公园玩,看到他们在拍模特,我就蹭拍,他们看到后就邀请我加入,拍摄结束后一起吃饭,还有人开车送我就酒店,相互加了 Facebook,之后每周有活动都会叫上我,就这样很快了融入了当地生活。反观我的同事,在那里工作三四年,除了公司就是超市和宿舍,不停抱怨那里的环境。

所以组建团队和招聘人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第四个问题,怎么管理外国的团队?

我们是有 gitlab 作为项目管理工具,进行每周一个版本的迭代开发,任务会以 issue 的方式指派到,海外 office,再有华人主管进行分配。

除了办公地点不同,其实管理上没有什么不同,两边的团队需要一个磨合期,带两边同时相互熟悉后,便能顺利工作。

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大陆这边的员工很容易有一种天朝优越感,并且将这种优越感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样非常不好,就如同 20 年前,美国人在中国的那种美式优越感一样,会让我们很不舒服,我常常提醒大陆的同事要注意一下。

我们的优越感是国家赋予的,大陆员工常常炫耀我们的硬件环境,想想社会的硬件环境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大部分人还是居住在城中村的农民房里。

日报、周报,项目进度汇报有意义吗?37 赞同 · 10 评论文章谈谈组织结构设计 19 赞同 · 1 评论文章管理层的工作职责 19 赞同 · 0 评论文章

知乎用户 王博 发表

好混个锤子,美帝资本家剥削码工到了一个新高度。做好布置好的任务完全算不及格。他们强调主动性,你解决了一个业务上的大痛点,你引进了一套新框架提高了生产力,如果是老板布置的,对不起,你积极性不够,要扣分。非的要自己主动发现大,主动找资源主动主导的项目才是好项目。

知乎用户 产品大神 发表

企业家做事会计较 ROI,就是所谓的投入产出比,计算器一按,发现不划算,所以不仅不招聘大龄码农,反而会大量裁员,即使赔钱也要裁员。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头部企业包括:华为、360、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神奇网站 58 同城等等。美其名曰不养老白兔,实则是用人成本高,不能加班,不能成为他们的奋斗者,不具有狼性等等理由。

下面我就观点展开来谈一下,为什么企业家不愿意用大龄码农。

1. 人才贵,杀几个老家伙足以养一个集团军

员工随着工龄的增长,年薪必然水涨船高,一个 10 年以上的员工的薪资,足可以养至少 2~3 个工作两三年的员工。企业盘算的是什么?就是投入产出,虽然一个工作十年以上的人肯定能独当一面,力挑重担,但 3 个臭皮匠,怎么也能顶半个诸葛亮吧。所以这些企业家一致的观点是,裁掉这批老帮菜,招聘年轻的来。反正搞计算机的这帮人,头脑简单,每年毕业的学生像韭菜一样,割都割不完,又便宜又好用还好洗脑。所以势必大龄码农们就要求他们滚蛋了。

2. 老帮菜有家庭牵绊,一会儿老婆孩子,一会儿父母,不能安心让他们加班

老员工们,到了十年以上,自然老婆孩子父母事情一大堆。企业家看着这些人,今天请假带父母看病,明天孩子幼儿园的去一下。私事办个没完没了。这怎么可能执行我的奋斗者精神,怎么能够体现我的企业狼性文化。一帮老白兔,天天就只盘算着窝里那点事,我怎么办。企业家们忘记了自己也是个老帮菜,已经是失去创造能力的老家伙,评判事情两套标准,自己打高尔夫、健身房、马拉松,身体锻炼的像驴一样,睡大学生搂大秘,真是做到了严已律人、宽以待己。

3. 不能加班,身体差

尤其在互联网行业,这些企业家们能光鲜的活下去,靠的是什么?各个都是在靠资本输血,业务线赔的个底儿掉,表面光鲜压力巨大。资本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资本是爹,融资是妈。所以资本看上的东西,就让他们赶紧派人去抄,企业家们签了对赌协议,反正也不用自己干,时间有限,就让员工们加班抄呗,反正互联网产品天下一大抄。这时候,老帮菜们开始叫唤了,身体不行啊,受不了啊,996 违法啊。企业家们一看,这不行啊,你这么闹下去,还谁给我干活儿啊,于是大刀一挥,赔钱裁员!反正钱都是资本的,谁听话企业家用谁,谁身体好用谁。所以老帮菜们拿着赔偿光荣下岗,小年轻们拿着高薪玩命加班。加班一时爽,瞬间 ICU。挣点钱都给莆田医院了,百度躲在后面就更开心了。

4.IT 严重过剩,低端岗位大把非专业人士涌入

听说 IT 行业挣钱,目前低端岗位中,大把非计算机专业人,通过培训机构快速培训 3 个月,过来充斥这个市场,搞工资价格战,劣币驱逐良币,进一步加剧这个行业的竞争。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你能加班我比你更能加班。只要给钱我什么都干,原来比这脏比这累的活儿我都干了,这算个啥!

这么看来,相反,使用年轻人的好处多多,逐条都能对应的上了。是的。你的结论没错。

1. 人才便宜

刚毕业的大学生几千块,上一个集团军堆代码呗,反正有点 BUG 无所谓,会抄袭产品就是王道。

2. 没有家庭后顾之忧

没老婆没孩子,天天都可以加班,狼性文化,奋斗着精神一上,脑袋一洗,就都可以开心 996。挣得有多,天天数着钱等着买房,各个被打了鸡血,管他啥的,就是干!ICU 也要干!

3. 身体好,能加班

被洗了脑,天天 996,身体好,能抗个两三年,企业就像榨汁机,员工就像甘蔗。企业拼命压榨员工的能量,这批身体干亏了就干掉,再换一批榨汁。反正韭菜一样的草芥生命多了去了,便宜又好用。企业家继续打高尔夫、健身房、马拉松,大学生按摩秘书给洗脚,坐享其成,到了财年忽悠几个产品概念,继续和资本一起圈投资者的钱就行了。

4. 其他行业转来的人更拼命

这个行业还能挣钱几年不知道。但是大把非计算机专业人,通过培训机构快速培训 3 个月,连计算机原理都搞不清楚就过来堆叠代码。反正都是搬砖的,身体好,既然知道这边辛苦还愿意转过来就是奔钱来,哪管什么 ICU 过劳死

知乎用户 吃瓜群众泡泡面​ 发表

update 一下吧

有几个人问教育背景,两个人都是本科国内 985,日本读的硕士。

可能因为今年两个人工资都涨了一些,所以最近好像也不焦虑了,感觉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虽然节奏比国内慢一点。

———————————

我和男友在日本当程序员,感觉比欧美还是要辛苦点,但是比国内确实轻松很多。

原先没有疫情的时候,男友所在公司是没有 core time 的弹性工作制,他每天 11 点起床,12 点去公司上班,到了公司先吃一顿午饭,然后一点左右开始工作,七点多和我一起下班。我自己是十点开始上班七点下班,中间午休一个小时。下班后我们一般就去个小饭店吃一顿,然后回家。

疫情来了以后,我俩所在公司都改成了永久在家办公的制度,每天实打实的工作时间感觉就四五个小时吧,工作满六个小时都会觉得自己今天太努力了。

假期的话,第一年工作是十五天带薪休假,每年加一两天,最多是 25 天,现在的话差不多一年有十八天带薪休假。

收入情况的话,目前工作三年多,男友税前年薪 2000w 日元(税前 120 万人民币左右),算是日本程序员里赚的比较多的了。我自己的话税前 650 万日元(税前 40 万人民币左右),算是比较普遍的工资水平吧。

有时候看国内同学那么拼,就有些焦虑,怕赶不上同龄人的步伐,但是真让我们回国当程序员,又怕身体吃不消,所以目前打算在日本多工作几年攒攒钱,回国找个外资或者国企之类清闲的工作。

知乎用户 篱笆老师​ 发表

本篇回答由导师 Kevin 撰写

我想关于什么是 “混的好”,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但国内外的互联网职场确实存在 “差异”。

最近我有一些好朋友陆续回国发展了,也会和我聊一些关于中美职场区别与职业发展的问题。因为自己也是在国内的腾讯和海外不同公司工作过,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想以我个人的视角和大家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中美职场差异。

首先,最显著的一个差异是: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划分很不一样。

国内的公司基本很少有不加班的,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公司是有加班基因的,在这个体系里,上至 CEO,下至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被拖入到加班的内耗中。但另一方面,虽然工作负荷和加班强度很难界定,互联网企业给出的高薪却也不能视而不见。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开出的高薪相较于加班带来的恶果,也许性价比显得不那么高了。

个人觉得腾讯算是国内互联网企业里比较 friendly 了,在 15 年的时候,我们就经常为了第二天的免费加餐券,硬是待到晚上 8 点后再走。对比现在盛行的 996 文化,那时候的腾讯简直美好得让人难忘。

而在北美职场,其实普遍来说,比较少出现晚上 8 点以后才下班的情况。因为大家非常尊重个人生活的空间,老板和同事也比较少会在工作外联系。并且如今受疫情影响,在互联网发源地,美国的硅谷互联网公司正在尝试新的员工上班制度。苹果、谷歌、微软等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在对现在的上班制度作出调整,职员工作时间更加自由灵活。

另一个表现形式则是,在国内的职场,微信成为了个人生活与工作中都会用的工具,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交流,但也因此经常会在下班之后收到同事,老板的连环语音。而在北美职场,同事之间比较少会有私人联系方式,也没有微信这么神奇的工具,所以个人和工作就很清晰地划分出来了。

其次,中美职场的第二个差异,就是管理机制和文化的不同。

我个人愿意把中国职场的管理概括成 “家长式,严监督” 的管理模式。

  1. 具体来看,国内的职场更重视制度性,会有严格的上下班打卡,迟到多次还会被 HR 叫去谈话。
  2. 国内的职场中老板是家长型的存在。老板晚到了,必须等老板才能开会,开会时一般老板先发言,聚餐吃饭一般老板买单(怀念我的前老板们),老板一般不太主动鼓励和表扬员工,员工也比较 “怕” 老板。
  3. 国内的职场中,重视勤奋大于效率,如果你能 6 小时把一天的工作做完,那么公司也还是希望你能把剩下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工作里。

而对于北美的职场,我把它概括成 “平等型,结果导向” 的管理模式。

对比来看,美国的老板和员工相处关系会更加平等。开会老板来晚了,大家就自行开会了,然后开会时经常看到老板不说话,但是员工在抢着表达自己想法,吃饭的话大多数也是 AA 制或者公司报销。

其次,美国很多公司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我在谷歌工作的同事有早上 8 点上班下午 4 点下班的,也有早上 11 点才上线的。

在北美的职场里,大家更重视效率。如果你能把布置的工作做好,那么不管你是花剩下 4 小时休息娱乐,也不管你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都是可以的。

如今的疫情更是催生了 “居家办公” 的新理念。Twitter 成为了第一家宣布可以永久 WFH(work from home)的大型科技公司。Twitter 宣称未来员工可申请永久在家办公,Facebook 也宣称约 50% 员工可永久在家办公,谷歌更是宣布 “2021 年前,都要远程办公”,微软、Microsoft、Amazon 也都更新了 WFH 政策,表示暂可居家办公。并且现在这种“居家办公” 的风潮愈演愈烈,已然从硅谷蔓延到了华尔街。科技与金融企业远程办公的模式已然成型,大部分的员工也更喜欢这样 “时间自由支配,不用早起赶通勤” 的半自由身状态。

第三个很重要的差异,就是职业晋升的选择不同。

在中国,往往是大家都努力往 Leader Postion 的方向上爬,而且潜意识里认为要管理人、要有团队才是职位上的晋升。做 3 年要当经理,再干 5 年要做总监,工作的目的往往就是升职加薪,管更多的人。

而在北美职场,不光可以往 Leader role 发展,也有很多人愿意继续在 Individual contributor 的职位上发展。

比如在谷歌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 IC 工程师,工作了 12 年,自己并不带团队,但是在自己本专业不断进步加深,职级上其实并不比管理大团队的人要低,这个现象就很有意思了,我觉得和武侠小说里的 “扫地僧” 有些类似。

另外,在北美职场,也有很多人是为了生活质量而工作的,并不一定追求升职加薪,反而会拒绝一些过累的机会。我就认识几个这样的海外朋友,如果跳槽去别的公司可以管理大团队,薪酬也会增加,但是他们会选择拒绝。本质上还是大家会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也有选择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对于互联网公司中的中美职场差异和职业发展的分享了。在我看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北美的职业发展,都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

在海外可以选择回国,在国内也可以选择出国或者加入外企,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我们是:清北硅谷导师 / 谷歌字节职场达人 / 分享留学求职经验 / 教育创业者

目前活跃的创作者们:

  • Eva:谷歌数据分析师 / 上海西南某高校学姐 / 架子鼓和摄影爱好者
  • Hui:数据媛 / 谷歌量化研究 / 一只素食非佛系活成平均数的兔子
  • Joe:数据分析师 / 不安分的创业者 / 期望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
  • Kevin:一个清华非典型代表 / 谷歌技术经理 / 不断折腾的创业者

想了解更多导师、学员分享的真实经历、经验、干货,欢迎关注篱笆老师的知乎和微信公众号:篱笆成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的,码农混的很好,否则也没那么多 bootcamp 和网上一堆转码的帖子,但是也分两种,一种是美国的码农,一种是其他发达国家的码农。美国的码农是真的爽,只要是湾区公司,就算是 100 人以下小公司,本科入门就是 100K + 美元起,到了 5 年经验 Senior 那个坎 250K 美元一点都不难,可以说对大部分在湾区混的码农来说,钱不是大问题,但是再往上就要看天赋和努力了。TechLead,Staff Engineer 和 Senior Manager 不是人人都想当,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相比之下加拿大和欧洲起薪就明显低很多,虽然也能过的很舒服,但是想过人上人生活还是难,但是压力也比美国小,至少加拿大公司我没见过亚马逊或者其他一些公司那种 On Call 文化。

知乎用户 姬寒潔 发表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wMzY1 发表

看完各种回答心里只有一个疑问

请问怎么才能出国混

我不想拖祖国后腿了….

知乎用户 温柠萌 发表

是啊,来了湾区一年,加上家里的一点小钱,现在养了一只猫猫和狗,买了一栋房子,大约开车 10 分钟去公司。

最近在看保时捷呢,打算换了之前买的宝马。

要我说,这国内天天 996,我同学说的我都不敢回去了,一问他工资才这点屁数,我待美国不舒服吗?

知乎用户 lwangls 发表

并非如此。全世界的程序员除了美国和中国 (互联网)外,并不是个特别高薪的职业,在工程师里算一般,并不比机械化工等更高,低于医生。

美国和中国(大厂)的码农收入特别高是因为互联网发达,非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码农收入也一般。

欧洲大部分码农是在传统行业里做企业应用和工业软件,收入当然比不上中美的互联网码农。

知乎用户 Linux 程序员老李 发表

90% 的人都混得不错, 因为国外不卷, 是真的不卷. 至于为什么, 就不要问我了, 多和你同学朋友之类的在外国工作的人聊聊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忙是真的,想躺平没人拦着你

买房子也算是绰绰有余,不能算太轻松,但是可以指望

以下毒鸡汤警告

人过得好不好就是一种感觉,建立在优越感上的幸福,容易翻车,除非你一辈子努力的向下优化,只和比你混的差的人来往。要想过得好,不管在哪里,心态上都要躺平,别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儿,就算一个花瓶从天而降把你砸死,会哭的人也难说会超过两打。反过来说,你怎么折腾这世界也会放你一马。

每个人都是奇葩,好不好看根本不重要,各有各的不堪,也不用为此感到害臊。

知乎用户 大狗熊 发表

我毕业以后一直在湾区工作了 4~5 年这样,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这边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的。

混的好不好,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因为你没有提供明确的衡量指标。你说的如果是薪资多少,这样的硬数据你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的,比如说 Levels.fyi | Salaries & Tools to Level Up Your Career。 如果你问的是 work-life balance,这个可能稍微难一点,但你可以综合网上对国外的说法去统计有多少人是天天加班,有多少人是轻松得不行。如果你懂英文,最好多看英文的论坛,了解一下美国普通大众的一地鸡毛。

中国人根子里面就爱比,但往往缺乏比较系统性的比较以及对主要矛盾的提炼。我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想明白,对你个人定义的 “混的好” 是什么指标,做更大的事业,还是钱多事少小富即安,然后才是国内和国外在你选定的维度上的对比来得出答案。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回答说,与其比较具体的生活水平,我倒觉得能在一个节奏很快,但是不过分压榨的环境里成长起来是技术人员的福分。一周虽然有 168 个小时,但工作内的 40~50 小时对我来讲的意义是远大于休息 + 娱乐的时间的。 因为这条路适合我,我每天做的技术项目让我得到了进步,我过得很爽,那我认为就算是混的好了。

另一方面,说句大实话,你赚钱多了在哪都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混得好。如果你要的就是别人夸你一句爷有钱,爷牛 *,那我感觉其实不论国内国外,都是非常难实现的梦想。

知乎用户 曲线最短​ 发表

不追求阶级上升的发达国家工人阶级都很好混的,不止码农。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么,关内要是还没关内好,那我入关做什么?

西欧的高福利已经快完事了,法国人民为了退休金被裁的事情上街两年了吧,但是不减大家一起破产。德国工业强劲,还能剥削其他欧盟国家,福利国家还能维持下去。

北欧福利最好,但是体量太小,优势行业被某大国赶上来的话,就不好过了。近些年财政也很紧张,砍了一些福利。

美国福利就不说了,跟欧洲国家比起来,比较惨。

当然我们最惨,福利最差,但是我更看好目前的政策:在推进医保覆盖率的前提下,授人以渔而不是欧洲国家的授人以鱼。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先不去计较 “码农” 的定义,就简单说一下题主的问题吧。

这里涉及的应该是有一定实力的网络软件相关的技术人员,在美国合法工作,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应该是不错的。至少与中国的同等技术人员相比肯定是很不错的。

我想主要问题还在于美国与中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美国在收割着全世界的韭菜,作为普通的美国人自然也可以分到一杯羹。而我们中国却是在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至少我们没有像美国人那样大笔地收割全世界的韭菜。

因此我们没有那么多额外的收益,也就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支付过高的成本。

我们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几年能否跨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还不确定。即使成为了发达国家,也只是一个最初级的发达国家。所以我们不可能跟在美国做同等工作的人比较收入和生活水平。

不作强盗,就不能指望有强盗那样的暴富。老实人就只能过老实人的日子。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好不好,看跟谁比,看跟哪个阶段比

如果你说跟国内还在给人剥削的屌丝比,那肯定还是要好一点,至少不用 996 嘛,而且可以拿到的工资,纸面上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有一个 1:7 的汇率在,所以每个在国外的人,都有一个海外赚钱,回国花钱的梦想

但是话说回来,比起国内这些小老板,那是要苦逼得多

你说的:撞了天花板 还有 混不进主流社会 也是客观事实

一旦你决定拿永久居留权了,那你就是当地人的敌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去当地旅游,都觉得愉悦,但是一到当地工作,马上各种负面情绪就出来了,因为你去旅游,别人不会对你有什么敌意的,一般都表现得很好客的样子,因为你送钱来了,谁会跟钱过不去?

但是,你打算移民,嗯,尤其是如果当地的民意右倾,那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敌意,而且中国人越多的地方,敌意越强烈,就好比越南人到了中国,形成一个小越南社区,你也不会对这个社区有多少好感的,比如广州的小北路什么那样,移民国家总体而言会好一点,但是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要主流?对,西方国家最欢迎的就是非主流人群,比如 lgbt,还有什么女装这些,这种就特别适合移民国外,尤其是加州,但是如果你的取向又特别正常,那你就会感受到一定的文明的冲突了,撞上天花板,混不进主流社会都是会出现的

所以比起国内混主流社会的,在国外混非主流,就会更加苦逼一点,因为你的肤色,一开始就被划分为非主流,但是你又有主流的审美和取向的话,那你就难受了,反过来,如果你在国内,有主流的肤色,但是你又有非主流的审美和取向的话,那你也很难受,所以这种就比较适合出国,尤其适合去美国

在美国什么人群混得好呢?除了那种非主流的,黑人和 amigo 也就是墨西哥人都混得挺好的,因为人家人数多,硬生生把很多地方的主流给改变了,华裔有多少人?1%,整个亚裔,什么菲律宾,印度之类的都算上,也不过 5%,主流不了,本身人就少,然后内部还分化得很厉害

所以为什么在国外他们还喜欢上国内的社区啊?因为在国外主流不了,只有回到国内,写汉字说汉语的地方,他们才能感觉到主流

海外的工作,只是看上去很美,比起你在国内被国内的资本家 996,狼性疯狂剥削,那是要好一点,但是远说不上是最好,也就是五十步笑个百步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会到中文社区来寻找优越感的原因

知乎用户 Pops​ 发表

日本码农

入行没门槛 工资 20+

就是加班多一些 根据现场决定

日语好就好混

回国不知道干啥

知乎用户 看客 001 发表

国内适合创业,国外适合打工。大部分人只适合做打工仔,所以在国外合适。

不过现在国内创业也没啥机会,经济滞胀,找个垄断利润高的公司呆着是最好的。这样的公司显然美国更多。

时势造英雄哪。

知乎用户 可以使用的名字 发表

国外和国内工作的区别是

国外的工作很难找,但是找到了待遇和保障就很好

国内的工作是很好找,但是待遇好的保障大多不好,保障好的待遇就不好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IFVvdL 发表

大家不要总觉得去别的国家,就是背叛祖国的想法。祖国的昌盛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拿着一些不核心的技能去国外挣钱,不也是无形中提升了国家的影响力么,也减少了国内的内卷,把机会留给别人。挣的也是别国家的钱,以后有机会当老板了。剥削外国人不比剥削国人得劲。

所以我们如果能在国外过的更好那就一定要出去,抢占别人市场肥自己才是正道

知乎用户 逗泥丸的平方 发表

应该还好吧,听说开通一个网络策略,敢收几百刀。什么是附加值啊,战术后仰

知乎用户 赵树猪 发表

作为一个 2017 年因为在美国没抽到工作签证 h1b 而回国的码农,我表示:

1、美国的码农远比中国的码农好混,各方面都如此。这是因为劳动市场竞争相对小。

2、如果美国的毕业生工作许可 opt 跟工作签证 h1b 的有效年限缩短一半、h1b 工作签证跟绿卡的名额减少一半,我相信美国的码农一定会更加好混,工资大涨不是梦。

3、美国人自己并不觉得码农是一个好混的行业。证据是美国高校的计算机系里的中印留学生比例比其他系要高的多,而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在水平相当时会优先录取美国人。

4、如果北上广深杭对外地人采取美国对待外国人的政策,北上广深杭的码农也会变得很好混。

知乎用户 周星楠 (Bill)​ 发表

大部分码农也只是处在中产的上游边缘。很多地区因为高昂的物价单码农可能也只是当地的中产。即便是到了大厂 VP,可能从金钱上可以算是小富,依然离主流社会有一定距离,无论种族。是不是混的好要看不同个体。有的人,甚至大多数人觉得,年薪 50 万刀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有的人会觉得,50 万刀就到天花板了,没有上升空间,没有机会挤到主流社会,实现阶级跨越就是混的不好。

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混入主流社会,重要的是握有多少社会资源。钱只是社会资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打工人可能也只有钱这一个资源。想要继续往上,人脉就很重要。而码农恰好是最不需要人脉的一个职业。比如律师,想要混的好一定是有很好的人脉。

不过如果目标只是中产,国外的码农比国内确实要混的稍微好一点。工作压力不算最大的,钱相对也是比较多的,工作时间宽裕,加班也不是最多的。很多比码农工作辛苦的职业并没有码农的福利。而且大部分身边码农都很低调,跟金融行业相比大家对钱看的没有那么重,所以也并不需要向下寻找优越感。

知乎用户 李奥先生 发表

知乎上转码的氛围非常浓啊。

我自己是业务出身,在华为海外做过销售,在阿里也干过地推。自己从事销售岗位的感触是,销售前期起步非常难,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享受着复购的红利,俗话说躺着挣钱。但在职位切换的时候,准确说换工作,换行业,过去的客户积累你是带不走的,一切都从零开始。过去的一切给的都是视野:)。

在最最低谷期,曾经也有过想去美帝转码的想法。自己读书的圈子还行,身边有几个知根知底的朋友在美帝做编程。每次看着知乎一堆堆转码贴,也真的幻想过,读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当码农,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如果真的考虑走转码这一条路,可以关注一下:一亩三地

懂得都懂。

春节期间,见了一位高中同学,差不多十年没有见面了。

他初中高中一路报送我们学校(全国排名前五的超级中学),大学也是保送了 TOP3 的知名大学。本科毕业就去了谷歌,然后拿着 H1B 去了美国,然后拿了绿卡。大陆本科毕业直接拿到了美国谷歌的工作,在知乎上,应该也是排得上的吊炸天。他在 google 上班,工作应该 so easy,但他和我说,他想辞职回国了,甚至想放弃绿卡(毕竟疫情期间中美两地跑比较麻烦)。他想去创业,或者说,在他的领域里做出成就。大神就是大神,高度不一样。

曾经的我,想着要不要去美帝读研转码,然后我圈中神一样的人物,想放弃谷歌工作,放弃美国绿卡,去创业….

每个人,每个时间点,需求是不一样的。

我为什么回复这个答案呢,因为是想留下一篇硬硬的广告。

如果你是程序员,有机会,还是建议去美帝试试。读研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一路打怪升级,尝试读书读到博士,然后走美国 EB1a, 或者 EB2-Niw 国家利益豁免,拿美国绿卡。总的逻辑就是,读书,发 paper,专利,扩大影响力。

当然,你不想这么折腾,如果你还年轻,可以尝试走美国 EB3 雇主担保去美国。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是走的雇主担保留美国,你所熟知的美国大厂码农就是这么个路径。

但是呢,如果你没有雇主要,你就需要找移民公司帮你找雇主。

贵一点的路子,一对一匹配,市场价在 18W 美金,给你找到美国合适的雇主,然后等个四年左右,拿着绿卡去美国工作。对,入境就直接拿绿卡。之前的四年,在国内等待。

便宜一点的方式,25WCNY,移民公司卖你一个十年的期货,EW3 雇主担保。如果你和你配偶都是中国大陆出生,需要等十年,才能拿到绿卡。这十年间,你就在中国慢慢打怪升级。十年后,得到阿里巴巴大厂的 “福报” 后,可以登陆美国,开启新的人生。美国求职,是不看年龄的。这十年间,如果你找到了配偶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出生,你会大大缩短去美国的时间。

什么样的人适合曲线救国,走 EW3 美国雇主担保移民呢?

1. 愿意接受十年排期,比如你今年 18 岁,或者 22 岁,刚开始工作,在中国磨炼十年,三十岁出头,转战美国。

2. 配偶是外国人,走世界排期,整个流程三年左右,拿美国绿卡。

3. 想给小孩一个美国绿卡身份。当十年后拿到美国绿卡的时候,配偶 + 未成年子女会同步拿到绿卡。

我最近发了很多帖子,关于 EW3,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多看看。说实话,当我接触到 EW3 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是兴奋了。

我是李奥先生,全网同名,公众号也是的。

BaBaGoXiFaCai

知乎用户 诸葛子房​​ 发表

知乎用户 real 发表

好混,也不好混。

我认识很多人,都是 PHD 在做码农,华人的 PHD 码农特别多。

Googel,facebook 的确待遇好,活不累,但是能容纳的职位也有限。

也就是坑位有限。想要这么活少钱多,先要爬上这艘船。

你看到的这些,都是在船上的人说的。

那些上不去船的呢?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发表

不能说混得好,应该说是 好混

如果你对技术有追求,这边有大把时间让你在工作之余研究技术,做自己的项目。

如果你和我一样就想享受享受生活,保证每几天刷几道题,用你上大学时候大概 40% 的努力程度 30 岁之前买大房子 (当然也分地区,不过就算是湾区来个 中规中矩的 townhouse 问题不会太大),买自己喜欢的车(卡宴起步) 问题都不算大,还能生活很开心,甚至能偶尔通宵打打游戏。买电子产品一般也不用太在意价钱,周末几百个 trail 等你去爬。

但真的比技术,国内可能随便拉一个大厂码农过来都没什么问题,毕竟还是国内竞争更激烈,996 历练出来的人肯定要比这边养尊处优的强。

不同的生活方式吧,不过我必然选择这边。

知乎用户 不悟正业 发表

吐槽

![](data:image/svg+xml;utf8,)

首先,面向一般码农的讨论就不要考虑什么玻璃天花板了,领导永远是少数,越高层越少,大多数人本来也跳不了那么高。

经历、现状

码农也是分工种的,互联网开发、消费级、工业嵌入式开发、ERP 开发、端游、手游…… 可能状态完全不一样。

我只能谈谈我做过的,外包开发。

一开始在国内做了好几年外包,到了日本也做了一段时间,从工作强度上感觉差别不大,原来是邮件通知要加班,到了日本他们可以亲口跟我说要加班了。

赚的多了,不光因为日本工资本来绝对值比较高(购买力就比较复杂了),也是因为少了几层公司转包。

不过物理上离 “决策层” 更近了之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设计都那么烂,然后我发现我上我也不行。变得有自知之明也算是一点点进步吧。

生活方面推荐参考《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

现在已经脱离外包公司,变成甲方了,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每天加班改设计,让更多的人去加班改代码。

为什么

为什么不在国内继续干外包呢

因为我干的那种外包实在是太没技术含量了,不光是我自己的替代性强,我所在的公司本身的可替代性也非常强。上游企业效益不好了,开发计划取消,然后整个公司就喝西北风啦。

听前辈说过,08 年金融危机时,他所在的外包公司全员停薪留职,他本人那时摆过路边摊。

为什么不转行其他更有含量的开发

因为菜呀。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好几年过去了,结果只有些搬砖的经验。去做其他种类的开发,我的经验几乎没有用,所以人家都直接忽略我去招毕业新生了。

知乎用户 好运 2021 发表

我表哥去美国留学后,去谷歌工作了,也是码农,年入百万,别墅豪车美女都有了,我问他要不要回国,他说才不内卷呢。

知乎用户 搬砖的熊猫 发表

坐标法国,上半年刚刚半失业

参见回答:

双休有多快乐?

这里收入没什么差别,在大公司的话,工资上下浮动个 10k 到手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单纯的一层层爬级没什么动力,当个小中层还要操心背锅加班掉头发,不少人选择安心做 dev 了。

社会、家庭、职场暂时都没什么压力,感谢父母身体倍棒,让我还能在外面浪里个浪

疫情结束前充充电,争取成家生子之前也到 C level 上看一看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书生不是个好厨子

知乎用户 superme​ 发表

我家人就是加拿大软件工程师,很多朋友也是这一行。所以我站在业内人士家属角度回答一下

简单答案:加拿大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过的比国内舒适

每天工作八小时,很少加班。不见得非得朝九晚五,一个朋友因为和老婆配合照顾孩子,他每天中午十二点上班,晚上八点多下班。公司只要你把自己的活干了,不见得管那么多纪律问题。

deadline 不想国内那么紧,一般正常工作时间都能完成。

需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能混的。加拿大软件工程师薪资比较高,但拿钱办事,不能混,交给你的事情,最好 deadline 之前完成,如果经常拖延,会影响自己的表现,将来公司裁员,肯定先捡表现差的、可有可无的人裁。

一个软件工程师,可以养一家。老婆做全职太太的话,买个房,养两辆车,两三个娃,日常开销,都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不因为你的年纪大了而有危机感。在国内,过了三十五没到管理岗的码农时刻都有裁员的危机感。但在加拿大,你可以选择一辈子做你的编程,不会因为你四十岁五十岁就裁掉你。相反,你的工作经验久,如果真的有点能力,工作会更加稳定,不轻易裁掉你(另个原因是因为你在公司待久了,裁掉你陪你的钱够请人大半年一年的,公司觉得还不如裁个新人赔偿少)。

所以,如果你有本事,在加拿大,生活的会比较惬意,不用担心年纪增长对于职业的负面影响,没有太多加班,薪资中上等。

祝好。

知乎用户 cainmusic​ 发表

是真的。

但一个基本常识是,能去发达国家当码农的,本来就是同阶层中的人上人了。

发达国家的人上人当然更舒服了。

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异始终还是人均 GDP,这指标虽然有水分,但还是能反应一定生活差异的。

关于码农 996 的问题我之前有过论述,即使在上海这样人均高收入的地区,2020 年平均月收入 9000+rmb,最低工资 2300rmb,而码农大部分拿着 3-5 倍平均工资,几十倍最低工资的收入,所以码农凭什么不加班呢?你不加班有的是人加班,你的工资高过别人那么多,本质上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加班费

我从不反对追求当人上人,甚至支持大家踊跃的去当人上人。

但当人上人该有人上人的自觉,拒绝贩卖焦虑搞鄙视链。

因为事实就是,大部分人当不了人上人。

发达国家生活好,但入门是有门槛的,中国 14 亿人里有多少能跨过去呢?

所以跨过门槛的人对着门槛外的人搞鄙视链又能换来什么呢?

知乎用户 无名小卒 发表

国内码农一枚,好几个朋友在国外,有新西兰,澳洲,爱尔兰,还有其他几个欧洲国家。

给我的感觉,几个国家差距不大,普遍在 40-60 万 RMB。

基本没有加班,没有太大的职场歧视 (指升职方面,反正上不去)。基本可以干到退休。偶尔能接点私活。

不好的地方就是生活圈子和父母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在哪里都无所谓,我有绿卡,自己跑回来了,主要是国内半夜出去吃个饭方便,支付宝微信用着方便,晚上 9 点还能去拿快递。

就我的经验来说,雅思有个 6.0,工作绝对没啥问题了。

知乎用户 看世界​ 发表

这国码农,人均 “007”

当你打开某国外视频网站时,常会弹出一个帮助纠正英文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的软件。这个名为 Grammarly 的软件,实际上是由一个乌克兰创业团队开发。截至 2021 年 11 月,创建该软件的两个乌克兰码农,马克西姆 · 鲁特韦恩和亚历克斯 · 社夫琴科的个人资产都已达到 40 亿美元。他们在 2009 年创办的公司资产,也在 2019 年到 21 年间大幅上涨了 22%,目前价值 130 亿美元。

在过去的五年里,乌克兰的 IT 产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幅达到 20%,2019 年增长高达 31%。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暴发的第一年,乌克兰电脑和资讯科技行业依旧维持了 20% 的增长。

西方人日常使用的软件中,总有一到两个出自乌克兰人的手笔:用于日常聊天的 Whatsapp 的创办人杨 · 科姆是乌克兰移民;在线支付软件 Pay-pal 的创办人之一马克斯 · 列夫琴是乌克兰移民;苹果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斯蒂芬 · 沃兹尼亚克也是乌克兰移民。除了手机软件之外,由乌克兰公司供应的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外包服务也在业内颇有名气。

乌克兰现总人口为 4173 万,其中,IT 从业者的人数达到 20 万,数量为中欧诸国之首。TopCoder 的统计认为,乌克兰的编程人员在世界上处于顶级水平。如果这片没有屏障的东欧大平原被称为 “欧洲粮仓”,那么过去 10 年的乌克兰也可以说是欧洲的 “码农工厂”。

就偏理科

在乌克兰电视剧《瓦夏的故事》中,学校里的历史老师课时被数学老师挤占,感觉备受忽略的老师对着同事大发雷霆。剧中这位饰演历史老师的演员,正是当今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总统的喜剧演员爆着粗口说出了这样的台词:“好吧,就他妈的数学是科学,好啊,历史呢?历史狗屁不是呗!”

泽连斯基饰演的瓦夏在剧中道出了乌克兰的一个现象:从校长到老师,乌克兰的教育把数理化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从高中到大学,乌克兰年轻人选择专业时,也更偏向于计算机专业。

每年,乌克兰的 450 多所公立大学会培养 1.6 万名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生。这些学生有 56% 接受的是 “STEM“体系的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综合式教育。乌克兰当地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乌克兰年轻人接受公立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美国和许多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还要多,这帮助乌克兰年轻人打下了坚实的理科基础。

在 QS2021 年的榜单中,乌克兰有六所进入 top1000 的大学,其中有三所是理工类大学: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利沃夫国立工业大学和哈尔科夫技术学院。这也决定了乌克兰的 IT 技术重镇分布在这几所大学所在的地方:基辅、利沃夫和哈尔科夫。在苏联时代,乌克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除了是重工业的生产基地之外,也是最早开发电脑技术的地区之一。

早在 1948 年,苏联便在基辅近郊的一个秘密实验室研制出其第一代计算机系统 “MESM”(小型电子计算机),其研发目的主要是军事用途;1960 年,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计算机中心研制出苏联第一代半导体多功能电脑 “第聂伯”,苏联的卫星和空间站火箭发射,都依赖该电脑进行运算;60 年代中期,乌克兰开发出苏联第一代个人计算机 “米尔”;1974 年,乌克兰成为苏联乃至整个欧洲第一个大规模生产集成电路的地方。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的各种电脑型号中,有 30% 是在乌克兰研发的。

乌克兰的电脑硬件生产制作有着悠久传统,计算机理论方面也毫不逊色。乌克兰可以说是苏联计算机科学门类中的 “控制论” 之乡。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控制论理论家维克多 · 格鲁什科夫就提出用网络连接苏联境内所有电脑的构想。

多年前格鲁什科夫提出的一些理念,在今时今日显得非常前卫。比如,在他的诸多构想中,就有过无现金的电子支付方式。

码农大军

乌克兰的 20 万 IT 从业人员之中,有不少是自由职业者,他们依靠各种网络平台寻找工作机会。当地招聘网站 “Head Hunter Ukraine” 的一项调查发现,有 68%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更加乐于在线做自由职业,而不是在固定的办公地点上班。

这让欧洲的东部出现了一个浩浩荡荡的外包码农大军。实际上,在乌克兰的周边地区,譬如波兰和爱沙尼亚,在前苏联和东欧教育体系下也产生了不少技术优良的编程人才和企业。除了以乌克兰作为研发和生产基地外,冷战时期苏联的个人电脑生产模式还包括了 “爱沙尼亚体系”、“立陶宛体系” 和“白俄罗斯体系”,再加上整个东欧阵营的话,还有 “波兰体系”“罗马尼亚体系”“保加利亚体系” 和“东德体系”。

近年来,中东欧地区成为了世界数据外包服务的几个中心之一。面对西方客户,乌克兰、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实际上构成了竞争关系。相比起这些已经加入欧盟的前东欧国家,乌克兰的优势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加庞大的码农队伍,以及更加低廉的人力标准。

一个中等的乌克兰码农收入大概是每个月 2000 美元,而乌克兰在 2021 年的平均月薪也就 845 美元左右,在欧洲属于收入最低的国家。以乌克兰的生活水平来看,当码农算是一份收入体面的工作。

数码自由职业者平台 Skillvalue 也发布报告称,乌克兰的自由职业码农水平处于世界前五强。自由职业者平台 Upwork 列举了乌克兰 IT 从业和人员的各种优势:离欧盟近,跟西方文化接近,英语水平普遍较高,能够精通多于一样的编程语言,并且愿意在工作以外的时间继续阅读和研究跟 IT 相关的文献和最新成果。

除了自由工作者之外,乌克兰拥有 4000 家 IT 数码公司,其中有 1600 家是专门接西方公司客户单的外包公司。

据《Tech Times》网站统计,乌克兰是世界五大软件外包服务来源国之一,也是唯一上榜的欧洲国家。同一名单上的国家还有越南、印度、菲律宾和中国。

由于近年来乌克兰政府亲西方的立场,一些西方大企业倾向于找乌克兰的外包公司进行研发合作。翻开在乌克兰设立研发中心的西方公司名单,我们可以看到西门子、雷曼、谷歌、亚马逊、三星、微软、苹果和甲骨文等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知名度的企业。

路在何方

让乌克兰 IT 从业者们津津乐道的 Grammarly,已经把总部搬离乌克兰,迁移到美国西岸地区。一个尴尬的趋势是,乌克兰的 IT 企业绝大部分是外包服务商,如 Grammarly 这样真正的独角兽却凤毛麟角,那些成长起来的乌克兰 IT 企业更愿意搬到其他西方国家。

除了薪资低之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地缘政治的危险因素一直存在。

乌克兰三大 IT 重镇之一的哈尔科夫市,位于乌克兰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哈尔科夫州。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哈尔科夫极易受到双方冲突影响。

半岛电视台》采访了当地的一位码农,他的桌上既摆着一台电脑,又摆了一把乌克兰政府派发的机关枪。在这片广袤的东欧大平原上,码农不仅要学会 Javascript 和 Python,也要学会如何扣动板门,如何在巷战中保卫自己的家园。

谁在黄金海岸,谁在烽烟彼岸?对于乌克兰的码农来说,这不仅是一首情歌,而是真实的生存环境。

作者 | 何任远

编辑 | 汤兴

值班编辑 | 汤兴

南风窗旗下国际新媒体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这样说吧,可以贷款买一线城市带院子的 house。上班通勤 30 分钟,安全社区。有辆小跑车。在北京反正是买不了,买不起,也没得买。

这还只是我码农朋友里挣得一般的。

在北京,我一学建筑的看码农 996,他们挣得也多,但和我一样也在大城市里卷。

在湾区,我不配和他们卷。他们卷年薪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讨论的是投资哪里的房,换那辆新车,什么表适合投资,股票又亏了多少。

他们股票这个亏的钱都比我能投进股票的钱多。他们的首付按现在看我存钱的速度算上加薪升职我得干十五年。我就几千刀的二手小轿车车买了就没换过。当然,我一块表都没有。

我承认我现在的工资让我过得还算不错。租房住,开买菜车,还有闲钱能买点股票。但这就凸显出来工资是我数倍的码农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说的没错,他们有些是在屌丝中寻找优越感。因为湾区码农太卷了。你能挣 16 万,那边就有能挣 26 万的,上边还有 36 万的。那些挣 16 万的就需要在其他人那里找优越感。中国码农并不需要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中国人的圈子已经足够大了,大部分人并没有想着插一脚进主流社会,在国人的圈子里优越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马小胖​ 发表

坐标曼城,3-6 万镑 招前端 react 后端 go,不能远程

英国肯定没有国内一线城市高,别看高赞回答了,能进 fb google 没参考价值,这边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工作平衡,房价保值而且低

知乎用户 未到江南先一笑​ 发表

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来这几年知乎用户群体的巨大变化。在 2013 年的时候,知乎上有大量的程序员和高学历(硕士及以上)海外留学生,所以这种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但是到了 2021 年,知乎上最多的就是混吃等死的小粉红。这些人无论是学历还是工资都低得可怜,但是还整天操心美国的疫情,得克萨斯的大风雪,加州的山火和硅谷程序员的收入。估计他们一年的收入也未必比得上一线大公司程序员一个月的收入,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得意洋洋地对人家指手画脚,妄加评论。想指望这些智障小粉红输出一点干货,那比鹿角上长出橘子还困难。

知乎用户 装 X 贩子 发表

突然刷到这个帖子,很有兴趣,不是码农,但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接触,恰巧也在加拿大生活了 9 年,家庭原因被迫回国,现在在南京做 IT、互联网行业的猎头,接触认识了很多这个行业的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第一次认识码农还是在银行工作,有个工作了 2 年的女码农去办房贷要买一个 27 万加币的联排,那个时候就知道码农挣得多,毕竟加拿大平均收入应该是在 35k - 40k,这人 2 年就年薪 10 多万了。

聊一下目前大概我的认知:

从挣钱方面来讲,国内在最底层(毕竟做的都是低利润的生意,国内 B 端付费意愿也不强,当然 C 端付费意愿也不强,各行业都在底价竞争)。欧洲、澳洲、加拿大没什么互联网公司,主要以传统 IT、工业为主,有互联网公司应该也是美国开过去的,工资应该比国内高 2 倍。美国在互联网行业作为领头羊,我了解下来工资比欧洲、澳洲、加拿大还是要高 2 倍的。

物价方面,国内一点也不低,比我认知中的加拿大物价高,包括肉、奶、衣服、房、油、气、电、车、税,也就菜价便宜,其实盒马卖的菜也不便宜。不清楚欧洲,美国我只去过奥兰多、纽约,奥兰多物价肯定没有渥太华高,纽约物价也还可以,没有想象中的高,可能房租有明显的区别。国内房价就不说了,就是奇葩,在加拿大有套房贷款 170 万人民币,每个月还款 7 千不到吧,国内也有个房子贷款 200 万,每个月 11.5k,还 9 千多都是利息,都是贷 30 年,区别就是加拿大利息 2.25%,国内利息 6%。加拿大那个确实是房子,国内这个叫鸟笼吧,130 平实际 100 平。给了 3000 一平的精装,实际都得拆了重装,40 万打水漂。加拿大的房子也就简单装修,但是好歹不用重装啊。资本主义的鬼子还是实在。

工作环境方面,国外工作环境就不说了。国内外企比内资企业好太多。外资公司人员整体素质比国内公司高很多,在内资公司你可能鹤立鸡群,但是外资公司大家水平都差不多,都互相学习,鹤多鸡少。

谈谈我的候选人:

女美硕:美国工作 3 年,回来在海康做测试,抱怨 tmd 干完活也得坐到 9 点,后来介绍去了 955 德企,工资差不多,但是舒心,结婚生小孩的好去处。

男法国大学澳洲硕士:回国在甲骨文工作 7 年、同程 3 年、中国移动半年、我介绍的某独角兽半年(冲着钱去的),后来去了微软,没有怪我毕竟帮他争取了不错的薪资,每个月多挣 6k,看着不多,实际他之前挣 2 万 5。产品经理在苏州就是这么个水平,不要以为年薪 40 万很低,这在 2 线城市很高了,达不到的大有人在。他吐槽那公司去了半年战略方向改了 3 次,公司战略那么容易改还叫战略?

南非本科男:工作了 10 多年了,南非工作了几年,回国在中国旅工作了 6 年,去年我给他介绍去了一个化工德企数字化部门做前端,背调的时候中国旅 6 年里竟然有 8 家公司任职经历,好不容易给 hr 解释通。进去了之后向我吐槽公司给他派的是管理印度团队,跟印度人对接太累了,我跟他说这家公司已经是他工作 15、6 年里最最最合规的企业了,6 险 1 金按最高规格交,看着工资没比之前挣太多,但是不用加班呀,去申请个 iPhone 分分钟批了,可以经常在家办公,不拖欠工资,还有养老金,还给家里人上保险,还要啥自行车?自己回去想了想还真不错。

上海女测试:给她介绍了一个美资电商公司做测试工程师,给了 22k + 股票,这个女同学竟然不接,给我的回复是虽然现在每个月只有 18k,但是我在公司里好歹是个测试经理(好嘛带 3 个人的测试经理)。后来过了半年实在干不下去裸辞了,听到她的决定我也是醉了。好多人脑子转不过弯,你这家公司做测试经理才挣 18k,但是另一家公司的测试工程师都挣 22k,还有啥好留恋的,搞好了弄个测试 lead 不是分分钟上 30k。别谈中美贸易战,人家公司主营业务在欧美,国内只是开发。

摩根男:不是搞金融,是给摩根大通做网络安全的。跟我说美国疫情严重,想要回上海,但是要平薪。我 tm 说啥呢,去纽约给你翻倍了,回来就不降薪?

美国 ibm 男:好像是做处理器方面的,20 万美元吧,美国有房有小孩。竟然想要加薪回国。不是我主动联系的他。我说都这条件了,你就别回国了,华为能给你平薪就不错了。再说了这种有房有家庭的我基本上都是劝他留在国外,别回来受罪。

其实码农嘛,就是工作罢了,哪舒服去哪,工作并不能让人富贵,但是能让人吃上饭、穿上衣服、买上房,好像国内比较困难。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真的很难盈利,低价竞争,跟菜场小贩抢饭吃,这就导致了持续力低下,很快就黄了。都说国内外卖发达,还不是为了让社畜们省出做饭的时间多点时间加班。早点下班享受慢生活不香嘛

感觉在海外关注这个帖子的人还挺多的,如果你们或者身边有朋友下定决心回国的可以来找我。准备好降薪,不是我无能,是国内公司就这水平,大小公司都一样。

如果家里有矿早点回国接手,如果普通家庭那就在国外吧不管家里人怎么无理要求你,毕竟你会活的更久一些。

我这边江浙沪外资客户比较多一些,工作舒心,也有硅谷初创公司可以国内办公的,但是不给交 5 险 1 金毕竟不在国内注册,直接往国内账户打美金,自己交也没多少钱,但是工资肯定高一些,别指望 global pay,人家来中国就是为了降本的。都得英语好

也有独角兽、大厂可以推荐,总包高、时薪低,干起来心累,996,愿意去体会水深火热的我也可以给你搞,如果不缺买房的钱就别考虑嘛

知乎用户 wyman lei 发表

很好。佐证。

不需要双码农队友家庭。

我认识几个女生嫁给码农后,从此再也不用上班,在家带带孩子就可以了。

双码农队友组合的话,更不用说了。

更上一层的,身为码农的原生家里环境就非常好的我也认识几个。。。你想想,能到美帝留学的家里环境差的是少数。。

知乎用户 三生树 发表

16 岁时来澳, 现已 7 年, 计算机专业, 毕业后先后在澳洲某大厂和某大学做过网络安全岗位.

在大厂工作是疫情前. 该大厂工作清闲, 955, 从来不加班, 5 点准时下班雷打不动. 工作节奏大概是早上 9 点到公司楼下买个 Bluebag 加杯咖啡, 9 点 10 分就位, 边吃边处理一下邮件, 然后干活, 11 点摸鱼 10 分钟, 继续干活到 1 点 30, 吃午饭. 午饭时间灵活, 我不太喜欢早吃午饭, 所以一般错峰去吃. 公司旁的几条街吃了个遍, 吃太饱就在旁边公园带薪散个步, 下午 2:30 回公司开个会, 听他们扯扯牛皮, 回座位上唠唠嗑, 再干会儿活, 不一会儿就下班了. 至于上级, 上司不是消失去旅游, 就是早退去接孩子, 想找人管你都没有. 公司为了省钱, 连续卖楼, 然后鼓励员工 wfh, 高兴的他们一个个积极响应, 不过我不太喜欢在家工作, 所以每天坚持去公司上班. 至于压力, 我只想说这个公司里的 IT 部门大多数人都三刀流, 很多不是计算机科班, 很多甚至大学都没读过, 我一个成绩非常不错的应届毕业生基础还算扎实, domain knowledge 学熟练后做的也很不错.

网安里几个队友平时关系都很好, 气氛也很好, 上级也不会太 pushy, 什么工作你只要做得 OK, 在他们眼里就是 good job. 上级完全没有架子, 前面说了公司卖楼减少工位, 鼓励在家工作, 后来导致全员到齐的话工位就不够 (我们是 hot desking, 也就是每天早上自己随便占个工位, 临走把自己东西全带走), 上级迟到了没工位, 自己站在厨房桌子上看电脑, 人人平等, 如果在家工作的人不够多的话, 谁来晚了谁站着, 上级来晚了该站着也站着.

没有内卷, 没有职场 PUA, 没有团建, 没有勾心斗角, 没有职场性别歧视, 没有带病工作 (有次我得了个小感冒, 觉得没太有事, 就正常上班, 结果被我 manager 轰着赶回家…)

有福利, 有年假, 有病假, 有奖金, 有带薪培训, 有 free lunch, 有圣诞节 party 和礼物.

现在在某大学工作, 压力比上份工作大些, 身边的人也是非常优秀, 有几位强无敌的大神作为我的榜样, 虽然较为忙碌, 但也受益匪浅, 总体也是比较适合自己的. 如果有人看再展开写写吧.

知乎用户 芯动的信号​ 发表

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单纯对比国内和国外的程序员收入,不是很公平,毕竟国内和国外的大环境有很大差异,包括市场和价值观,所以无法评价两个地区的码农那个混的好哪个混的差。

先说说发达国家吧,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在这些国家里普遍认为劳动力得价值是最高的,所以就算不是普通的服务员,建筑工人,还是清洁工都会有很高的时薪,何况程序员还是需要大量用脑的,所以理论上时薪应该会更高。在这些发达国家,很多劳动者都是工作半年,剩下的半年时间就带着家人出去旅游,而且从来不存钱,所以说他们自身的价值观跟国内的人得价值高有很大的区别。另外,虽然国外劳动力的时薪很高,但是他们的物价也相对较高,比如蔬菜就比肉贵很多,牛奶反而是最便宜的,同等收入结合当地的消费,其实他们生活水平跟我们差不多。在国外,其实劳动力是稀缺资源,因为人口基数低的很,所以劳动力价值高是肯定的。

在国内劳动力被认为是最廉价的资源,所以相对于国外是非常便宜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基数大,这样就会存在竞争,反而会拉低劳动力价值。所以国内就算挣得再多的程序员对比国外可能还会有差距,但是不会太大。

现在中国 IT 技术蓬勃发展,未来只会缩小和发达国家得差距,我相信未来我们得劳动力价值将会超过他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LZ 也说了,知名海外码农,这些人都是佼佼者呀,兄弟。

就好比国内北上广那些知名的码农,人家已经不能弄码农这个词汇来形容了,人家财富地位也都是不缺的。

但是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更广大的是小厂码农,小城市的码农,拿着点薪资兢兢业业。

随便举个例子吧,我们公司上市也有十几年了,市值大概在 300 亿美元左右,2020 年九月份招了一个博士应届生,在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州(著名的旅游度假区),你猜薪资多少?

大概是一年 8 万美元,加上补贴应该是在 9.5 万左右,肯定不会超过 10W。然后你也知道,美国的公司日常加薪都是非常之抠门的,今年加薪低于 5%,且请你注意,美国的公司基本都没有加班费之外的额外收入,也就是说,这个 9.5 万美元大概就是他的全年收入。

你看这个 9.5 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是不是觉得还挺多的,假设他已婚,你看下这个税后收入,每个月到手大概是 $6500。

而我上面也说了,南佛罗里达州是著名的度假区,生活成本非常之高。

我们假设租房 1500

水电网:200

车一辆就好: 150

生活费:1000

医疗保险: 50(已经很便宜了)

401k: 400(退休金)

这样草草算下来:6500 - 1500 - 200 - 150 - 1000 - 50 - 400 = 3100

很保险算下来,一个月还能剩下 3100,当然这里不考虑买衣服啥的,也不考虑他的家庭是否是双职工。

我只是想说一下,这些都是硬支出,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钱。

还有一点,中美两地最主要的区别是,美国的高级程序员的工资也高不到哪里去,我所知道的我的经理,一年大概是在 14w 左右(股票另外算,一年也就大概 1.5w 左右)。

仅仅只是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湾区大厂的富贵大佬勿喷,理解一下我们这些小码农的穷境。

====== 更新 =====

其实,我只是想为这位博士鸣不平,因为从我带他的这几月里,我觉得他很优秀,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如果能回国,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在这里做个小公司的码农,而这种码农的门槛还特别低。

而在美国这里的薪资,这里的职位发展,个人感觉都是无法和国内的大厂媲美,当然你可以说,work life blance,以我这种未婚人来说,要啥自行车,年轻就是干。
不过还是切题一下吧,美国码农的薪资确实是高出当地平均薪资水平一大截的,同时因为美国整体收入差距没有那么大,个人感觉在解决身份的情况下,即使是做一辈子的底层码农生活也还是会不错的。

知乎用户 astatine 发表

额,在某类似于国内事业单位的公司做运维,同时写点代码来办公自动化。公司的规章制度大多都直接用的联邦法条。

工资高于 2020 德国平均工资,额外有一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和 2 次 Urlaubsgeld(旅游奖金),一次 1000 欧。不过奖金都要扣税。。。剩下一半多点点。。。

年假是 30 天,加一天家庭日,总共 31 个工作日

每周工作 37.5 个小时,也就是每天 7.5 个小时。公司受联邦监管,不许加班,所以有个打卡系统,但是老板是看不到员工信息的。如果某天加班了,一个月内必须调休,不然劳工部会有人来找麻烦。每工作 7.5 个小时,期间必须休息半个小时。每 10 个小时内必须休息一个小时,就算加班也不允许单次超过 10 个小时。

6 点到 22 点的弹性工作时间,一般 7 点半开始,打卡,吃早饭,看新闻,8 点开工,到 12 点,休息半个小时,然后下午三点半下班。但是一般 2 点到 3 点会偷摸睡个午觉。。。因为是 homeoffice。 本来是因为新冠,但是在半年后发现 homeoffice 对公司运营没啥影响,果断决定全员永久 homeoffice,然后把办公楼出租了。。。

工作内容很轻松,一般周一和每个月第一天忙一点,也就半天的工作量。别的时候就自己学点东西,刷刷知乎,比如现在。非工作时间不看手机,不收邮件。万一周末值班也会提前说。周末值班是 8 点到 13 点,加班费 60 欧。额,电话值班,其实还是可以出去玩。

3 点半下班后健身一个半小时,然后打游戏,吃饭,晚上看书,打游戏,给女友当工具人(博士在读,帮写代码,爬数据,处理数据),12 点睡觉。

所以混日子是很舒服的。。。我也没啥大志向。。。就等退休了。。。

知乎用户 放浪者​ 发表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过去十年

国外大厂都翻了十倍股票

你说好混不好混

知乎用户 周欣宇 发表

每天

十点上班

六点左右下班

有时间健身和做饭

周五晚上打桌游到超晚

周末打游戏逛街或者去爬山

工作五年可以开始买房

两层楼还能带小院

这样的天花板

还挺好的

对吗

知乎用户 落昔 发表

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绝大部分人都是跳不出自己的社会阶层的。因为社会基础资源多,所以大家也都不怕饿死。只要认清这一点,不要非得想越级,都可以躺平过的比较轻松。这点也不限于码农。

我在美国读完本科,一毕业就去了大厂,在业务非常成熟的部门做了五年开发。大厂有大厂的特点,就是身边不缺做了开发几十年的大牛,感觉每次跟他们讨教技术问题都能学到一大堆东西(但是因为业务太成熟了,很多技术其能派上用上的场景有限)。于是造成了自己还有很多东西可学的感(错)觉,也就不容易激发跳槽的动力。而说到晋升空间,大厂成熟业务部门的晋升也基本是熬年头,毕竟身边大牛那么多,人员流动又少。

如果回到当初重来一次,如果我还是不打算跳槽,那我会考虑到转组到新兴事业部门,虽然改变不了自己的经济状态,至少自己事业上会充实许多。

物质生活方面,大厂赚的工资一个人花起来还是很够用的,但是想买房的话也就是努力攒钱买个普通人的房子,实现所谓美国梦是绰绰有余了。但码农多的地方房价物价都贵,所以买到的房子综合条件也不比其他非码农普通人好到哪里去。毕竟在美国只要一双手肯劳动,人人都能美国梦。考虑自己辛苦辗转读了很多书似乎进入了高薪产业,实际购买力却又不比普通人有什么优势,所以成就感什么的还是非常有限的。

精神生活方面,我想说精神生活真的是匮乏。在美国排名第一的消遣,绝对是看电影,好莱坞可不是盖的。然后排名第二的消遣,对有钱人来说是购物,对一般老外来说是泡酒吧看体育赛事,对我来说就是真的不知道了。拿中国人的圈子来说,一年里面能让大家最兴奋的几件事之一,大概就是哪哪新开了一家国内开过来的餐厅,终于能缓解一下大家生无可恋的味蕾吧。因为国外呆久了真的会发现好吃的太少了。

总之那五年来我的消遣加起来就是:

  1. 方圆几十公里唯一一个不是酒吧的台球厅打台球
  2. 跟同样的一群朋友们玩不同的桌游
  3. 在家玩 xbox 看油管
  4. 逛街,主要是为了邂逅桌游店,gamestop(主机游戏店)
  5. 大型游戏厅夹娃娃,跳格子(这游戏我能稳定打通关赢取奖励池累积的所有兑换点数)
  6. 电影院看电影
  7. 华人开的 KTV(又小又破,调音不专业,无奈没有别的选择。西方文化里是没有 ktv 这种东西的)
  8. 爬山,自驾游(一年两三次)

字面上看起来感觉好像也还可以,但是综合起来,我的总体主观感受,就是一个词,寂寞。感觉就好像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在观察这世界的运转和更迭。这种感觉回国之后就没再有过。回国之后我出门逛个街,吃个饭,都会觉得心里很充实。哦对了,我在美国西雅图几年认识的(能叫出来吃饭的)朋友数量,比回国后现在在广州认识的朋友数量,可是还要多不少的。

可能在硅谷创业公司的码农们会有不同的分支路线和剧情,但是我几年美国大厂码农下来的体会,就好像是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退休生活。社会的阶级框架太稳定了,自己能看见的未来的变数也就太少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了走上回国创业的路。(已经不在自己参与创业的公司了,但与主题不相关)


附一张自己在美国巅峰时期的装逼照。资本主义的东西,很多都是表面光鲜,其实背后很难找到真正的道(意义),于是剩下的就只有虚伪。

现在在国内,我在工作的城市住租的房子也没有再开车,但是生活却比以前充实多了,事业上也有更多激情。以后怎么发展不好说,但是当下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是非常满意的。

知乎用户 偶尔 发表

好混,我有两个程序员朋友,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日本。在美国的那一位,感觉工作很轻松,每天高强度冲浪,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无业游民呢。在日本那一位,在网上就不怎么活跃,不过在闲聊中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回国内,当时是恰逢日本疫情严重,他是死活都不回来啊,其实是舍不得日本的工资和工作环境。

知乎用户 自卫反击 发表

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除外)的其他行业,码农并没有混得很好。

中国的码农比中国的其他行业,要好的多。

所以说你要看怎么比,你想要什么。

知乎用户 隐姓埋名 发表

发达国家只是工资高,加班少,物价便宜而已。

跟是不是程序员关系没有那么的大…

知乎用户 瓦匠和瓦特​ 发表

曾去西雅图出差,和当地华人在 AWS 和微软工作的聊过,说说感受:

1)他们说 AWS 压力有点大,人员流失严重,新入职工作到五年的时候是个坎,很多人这时候就得走了(是因为升职没打标准还是?具体没细问)

2)微软的小哥看起来比较舒坦,貌似干了三年多,激情动力慢慢

3)他们平常开车上班都是开到一个地方换公交去上班

4)薪资待遇他们说赶不上国内阿里和腾讯,但确实没有 996。

知乎用户 Thomas Wang​ 发表

澳洲咸鱼码农,今年开始就职一个小公司,每周合同时间 40 小时,真正在 JIRA 打卡时间大概 25~30 小时,去公司的日子一般会迟到半小时早退十几分钟,在家工作摸鱼就更疯狂了。

除主业外还有副业,每周平均 5-6 小时,但是赚的接近主业的一半了。

用这些收入目前考虑明年年中买房,不用靠我爸妈,甚至还能给他们一点。

不敢想象在国内工作一两年就考虑买房。

-——–2021-06-14

太搞笑了,前几天刚刚才有不躺平起来刷题去大公司的想法,今天 manager 就来跟我说年底涨工资,另外要是钱是个问题的话可以提,看能不能给我涨点。

知乎用户 xxxxxiii 发表

除了个别国家如漂亮国,码农也就是一个一般职业。

未经考证过,但我个人觉得全世界当码农可以做到新富阶层的可能只有中国和美国。

仔细想想你的生活吧,中国对码农已经极其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日本东京。举三个例子:

A 前男友复旦本科,东大计算机硕士毕业。进的东京某外企 IT 行业。

工作第一年工资 600w + 奖金两次共 200w(单位都是日元),折合人民币 50w 左右一年吧。

未来工资估计就:1000-1200w 左右吧。

爽到什么程度:中午 12 点前打卡到单位就行,打完卡出去吃午餐,可以吃 2 个小时。

下午上班全靠摸鱼,基本上就 6-7 点就下班了,偶尔加班一个月 1-2 天?加班到晚上 10 点 11 点吧。

单位里养了只很可爱的狗,我感觉上班他就光撸狗了。

我原来还想过要问他,要不要和我一起回上海。看到他这个上班的摸鱼状态,我就知道:这个人不可能回上海 996 的。

B 我朋友,日本 top5 商科本科

进了日企大手 IT 公司。第一年工资 400-500w 一年(24-30wRMB)

一开始肯定啥都不会,在单位啥都没干,第一年在家上网课。

今年第二年了,由于疫情,她好像彻底在家上班了,一个月要去单位报道 4 天。

哈哈,结果一年过去了,B 妹子跳槽了,跳去了埃森哲哈哈哈~ 做 IT 咨询了。开始卷起来了。

C 我学妹,日本 top5 商科本科

进了日本著名 IT 公司(就是说出来全世界人都知道的那种公司)。

第一年:400w 一年 + 公司给免费租房不要付水电煤(东京都内一个人一室一厅可爽了)

她在家上了半年网课,然后貌似要去单位上班。

有句说句还是很爽的。

有句说句:早知道,我毕业的后也去做码农了!后悔!

知乎用户 吕小蒙 发表

其实他们应该感谢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

冷战中美苏争霸,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对资本家征重税,然后花着国家和军队的钱,发展了一大堆高新技术,培养了一大堆人才,几乎没有收专利费,就这么开放给全世界用了。

不要钱的技术好啊,真香啊!那叫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可是天底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一个软件,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上亿人和几十亿人的用户规模,需要面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想广大码农比我更清楚。

一个软件公司,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千个人、几万个人和几十万人来运作,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我想那么多天天吐槽小厂码农技术垃圾的大厂码农,应该比我更清楚。

大家都吐槽国内内卷,其实内卷就是一个群体内部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养蛊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养出 “蛊王”。

以国外码农的工作强度,在人到中年后,真的能直面 “蛊王” 的挑战吗?真的不会被裁员吗?真的不怕丢饭碗吗?

我想,甲骨文北京分公司的倒掉,可能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吧。

还好我不是码农。

知乎用户 水库浪子 发表

从这么多知友的回答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搞 IT 在全世界都挣钱

2. 中国程序员的工资也就输给北美,如果考虑购买力的话,差距并没有汇率体现出那么大

3. 各行各业都需要程序员

4. 国外搞 IT 加班比国内少

5. 搞 IT 想挣大钱基本只用考虑中美

其他结论欢迎评论区补充

——————

看了那么多回答,目前有在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澳洲、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工作的答主,没见过在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意大利、希腊、斯洛文尼亚等发达国家(毕竟发达国家可是有三十多个)的回答,多样性还是不够。

知乎用户 乔家大院继承人 发表

除了美国,发达国家码农和发达国家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比中国码农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要小

知乎用户 浪潮 发表

美国,韩国不错;

美国能比欧洲高 4-5 倍;

韩国比欧洲高 2-3 倍;

欧洲很差;还不如一些技工,苦哈哈,穷兮兮;

知乎用户 鹦鹉博士么么哒​ 发表

全世界的码农不都混的最好么?跟国内国外有什么关系

知乎用户 K.wsx 发表

发达国家工资肯定比我们高啊,美国人均 GDP 是我们 6 倍,工资是我们 6 倍也是应该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只是发展中国家啊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反正我是知道在西班牙的话,要是就是计算机行业和信息技术很累的,当然就是日本的这个行业更是累的不行,确实赚钱还是不少的,但是就是要是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行业,你要是就是非要短时间就要绝对达到多高的晋升高度,那就是很难的,就是我觉得你要是海外计算机,我遇到的真心属于就是要付出很多精力,语言,资质的积累的,否则要不然你没法去混的很出色,你自己先要有点自己的东西的,不能随便啥也不会就去直接当地就业,这个就业对口和直接的薪资也很难达到你想要的要求的。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西班牙留学当地就业薪资和 “找工作居留” 福利到底是什么东东?西日韩留学吕老师:日本留学 —- 全世界最好留下来直接工作的国家(读个语言学校 + 专门学校,学个技术就可以留下包分配!)西日韩留学吕老师:西班牙留学 — 西班牙大学本硕博部分优势专业录取比例介绍(因原文误删,补充发布)和当地对口就业率介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长篇大论了,一句话:别猜了,是真的好。

我活到现在做的最对的一个决定,可能就是出国了。

我倒不是说绝对意义的好,只是相对大部分人的能力水平,能过上那种生活,已经可以念佛了。

总的来说,如果不想卷,就可以不卷。然后薪水还不错。(当然不上进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顶薪)

至于你说的 “无处发泄又混不进主流社会于是只好到广大屌丝中找寻优越感” 的现象 也是存在着的,但这基本是曾经的高压应试教育竞争所留下的遗毒,需要宽松的环境慢慢治愈。我曾经就做过这种事,现在偶尔还会做;但是我也知道这不好,在慢慢改。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出国转码真的是一条性价比很高的路了。如果没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很高的理想追求,我会把它推荐给所有亲朋好友。

知乎用户 澳洲推荐官 发表

来来来,亲眼所见再来回答!

身边认识太多学 IT 的同学,毕业之后就业的方向,澳洲还是国内的,有三类人群:

第一类:纯国内背景,本科 / 硕士毕业,入大厂或者小公司工作。

入大厂的几乎是 10/10/6,其中做 SEO 的 IT 男比较好,公司是唯 * 的,早上 10 点工作,其实 6 点多就下班,但由于公司福利太好,不舍得回家,都是健身之后再走,单身嘛不用回家陪老婆,一周 5 天工作就可以,但每一年有末位淘汰制,年末可能会有压力,薪资大概能到 30wRMB 一年,加上各种补贴和年终奖励。

但其余的大厂或者小公司都几乎是加班加班加班,就是看中你年轻的资本,所以一旦年纪过了几年,就没有年轻一辈这么吃香了。

第二类:纯海外背景,在海外公司 IT 工作。

这个我是接触得比较多,毕业往往都能找到工作,并且都有 30w + 的年薪收入,年限越高,薪资越高,几年工作经验的都有可能达到 60w + 以上,虽说没有国内大厂上百万的薪资,但没有淘汰压力,没有加班的辛苦。朝九晚五,上五天休两天,尽管可能需要完成项目,需要晚上协助完成,心理压力没有那么大,这个是同学告诉我的。

第三类:海外背景,回国发展的。

海归肯定会吃香一点,尤其是拿着硕士文凭的海归,虽说现在越来越多,但看问题的思路会不太一样,我这边也有几个同学,如果家里有人介绍,可以进国企工作,海关和金融类的都有。工资也是相对比较稳定,也不需要过多的加班。进大厂的话也是要适应公司的氛围~

所以说每个码农都有梦想,他们的梦想就是看看美国的硅谷。

END

知乎用户 godblessme 发表

外国不叫码农,码农是中国的独有产物,比喻那些不动脑筋每天只用键盘上三个键的人。近代著名学者曾经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应该敢于承认别的国家的优秀之处,要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改正自己的短处,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过分高估他们。我们要做到在知识上向别人学习,在战略上藐视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动脑筋,多实践,要实事求是,不要像华为一样光吹牛逼。

知乎用户 拿走属于我的 发表

混的很不好,也不好混,劝你别去。

知乎用户 花开花落​ 发表

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得好吗?

发达国家的码农到底香不?

香!

怎么说? 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说工资很高,可能工资在直接入职的阶段,可能是国内同样的一个职位或者同样的某一个大厂职位的两倍对吧?然后生活条件又比较好,福利也好,教育也好。那如果你能够把身份搞下来,你能够在发达国家那边拿到一个根据地,那之后很多东西都搞定了,工作环境也没那么辛苦对吧,一般都双休,不用 996 相对大家都重视 worklife balance 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要讲它真的香不香,还是要看你未来想要怎么发展。

你是一辈子只想当一个普通的码农,还是你想从码农最后变成专家?还是你想从码农最后转到管理岗,这几个方向是不一样的。那我看到前面几个题主有讨论,比如说如果你往管理层走,我记得刚刚有一个下面有一个回答就讲到说他之前看到公司全部都是白人或者说一些其他意的,但是中国的高层非常少,他觉得一下看到了天花板没错。

所以如果你真的选择到外国去走码农这条路,香不香?

你不但要考虑自己是个码农,你还要考虑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怎么样。如果你没有办法或者你不愿意去培养很多自己的软实力,让你能够和很多跨文化的人搭到一起去。你能不能学会吃印度菜?你能不能学会美国人喜欢的一些运动?比如说橄榄球,比如说棒球,能够跟他们聊到一块去。

还是你更偏向于扎根于自己原来的文化或者你不愿意改变,都会决定这一口一开始看起来特别香的饭,最后能不能越吃越香。尤其在管理层这方面,那自然它跟在中国做码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往专家层面走也是一样。那你需要更大的平台,你需要更好的机会,那就注定你可能会需要去到一个更大的城市,适应一些不一样生活的节奏,那也就取决于你喜欢的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人说乡马农作为一个在中西部或者说乡对比较僻静的一个地方,能够做一份工作,甚至现在在疫情下面可以不用去上班,能够在家 remote 工作,一年能够赚个十几万美金,是一件非常相应的事情。但当你到了像纽约,像加州这样的大城市。

当然我们是以北美为例啊,啊你可能的压力还出得很大,你不一定 996,但是你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并不一定比国内小。再加上周围有很多的我们叫 peer pressure 就是身边的人给你带来的这个压力。买房买车,你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否提高,他和你那个月赚的工资或者跟你的收入水平是不完全一样的。除非你的目的是在美国好好干个十几年,然后积累很多的钱再回到国内。

那如果是这种情况下,在国内如果你真的拼一把,你具备在美国或者说这种发达国家做码农的实力,或者你镀了一层金再回来在国内使劲地拼,能够在一个大厂中间拼到一个等级比较高的职位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所以这个决定香还是不香,到底幸不幸福,取决于你。

如果是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会非常鼓励有这样条件的人去做一些尝试。因为你能够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你的格局中间能够去选择你到底想要什么,怕的不是自己做了错的选择,怕的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选择。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去国外看一看,甚至去国外工作个一两年,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尝试?

如果不作为一个尝试,在 50 岁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诉自己,相对于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我可能更偏向于在国内,而在国外或者某一个发达国家干一份相对比较清闲的工作,有时间陪陪家人,可能并不能成为行业中的翘楚,也不能够跟当地的圈子非常好的融入在一起,但我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华人圈子,然后跟大家交流,然后融入当地的那个集体,甚至能够为集体做一份贡献。那个是我想要的,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选择。

我举一个例子,在我工作的岗位中间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同学,他读了 Hybrid 项目,第一年硕士在国内美国一个很好的计算机工科学校英国一理工。第二年去到了美国。他到了美国之后,他发现他对于自己人生原来的规划很多都发生了改变。他现在看到的很多机会是他原来根本想不到,也是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只是看别人的精力感受不到的,因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他决定说至少他想要留在美国待个一两年,能够像在非他也得到了 Facebook 这样大厂的实习机会。他说他想自己拼一把。

走一波硬广~

在职读海外名校硕士 - 彼岸教育

我记得当时我去到美国在那边待了七年,对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未来怎么去规划我的生活,我的家庭都有了非常大的话。所以你说值不值,生活好不好?如果你从格局给你带来的眼界以及你之后这几代的发展可能的选择来讲,它肯定是好的,因为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更高的幸福感,更大的眼界才让我们可能会有更高的选择。

如果大家想聊一聊这个在美国或者说在这个发达国家码农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他们的生活状态、一些奇闻趣事,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跟大家更多分享。

知乎用户 haoran 发表

一般国外码农特指美国码农。。。混得是很爽,除了女朋友难找以及交际圈很小。北美工科和计算机一比基本全是渣渣。。。一波一波地转码,所以现在码农也越来越卷了。

知乎用户 Folland 发表

看到了很多评论区戾气很重。发达国家的程序员混的当然比我国的好,去掉程序员三个字,发达国家的律师,医生,护士,农民,服务员的生活水平都比我们国家同样职业的人高。这是事实,但你们有想过为什么吗?难道是国内的资本家更可恶?执政党更腐败?还是人民更傻?

这不过是发展阶段的问题,发达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积累,在很多产业上都有领先地位,例如汽车,半导体,机械制造,医药等等。我们的国家确实还不够强大,人民生活水平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没什么好否认的,但有一点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不会质疑,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然不远。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再会比那些发达国家差,而这一切,离不开先辈们浴血奋战赶走外敌争取国家独立,离不开两弹元勋忍受清贫奉献科研一线,也离不开当今的中国人各自兢兢业业,努力在各项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拼出一席之地。

对比是为了正视差距,而不是为了冷嘲热讽发牢骚。

知乎用户 勃大兽 发表

不吹,就我身边的例子:

表哥在美国呆了快十年了,是 USC 的 IT 高材生。

之前在美国 Google 和高通都呆过,现在在硅谷字节跳动当管理层。目前年薪 35 万美金,折合人民币 245 万一年,而且极少加班。已在 LA 和夏威夷和海南都购了房产。

家里人想他回国,我想他不会回来的。有这个年薪和待遇,谁愿意回来?

不得不说在发达国家码农真的爽,不过这一行现在竞争也激烈,前几年非常吃香。

知乎用户 羊羊羊 发表

国内码农混的也好,只要你不卷。

国外码农不是混的好,而且国外可以逃离卷,如果你想在国外卷,在国外当有产阶级人上人,那比国内还难。

知乎用户 Vince 发表

就是以普通中等以上收入的工作而已,没有年龄焦虑,一平凡人。你想做可以做到 5-60 岁。不过我不想,再过几年存够养老储蓄准备去加勒比海或者地中海周围半退休。

我无所谓混得好还是坏,人生没有统一标准,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过得自由自在就是爽。何必拿别人的生活来比?

知乎用户 自由鸭 发表

从已经使用过的国外 APP 的情况看,应该是相当好混的,毕竟在国内这种水平的码农干不过试用期……

知乎用户 天佑 发表

首先混的好的,国外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 软件工程师或者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待遇确实很好,比国内好不少。

但是做的一般的休息时间比国内好,待遇和国内大厂差不多。

底层的国外和国内最大的优势是文化,不会超额加班,但是如果项目有问题第一个背锅走人的往往也是咱们的人,没办法上面有三锅的人作为管理层;国内的也一样背锅走人如家常便饭。

这些都是国内互联网环境问题,畸形生长的结果。

知乎用户 mcvjjjkkk 发表

看了这么多评论感觉欧洲药丸啊,看了一堆这么多发达国家的丹麦,荷兰,德国,竟然收入都在 20-40w 人民币税后,美国的都没有百万以下的,归根结底想躺平润欧洲,想财富自由润阿美

知乎用户 暖暖暖暖暖暖​ 发表

比国内好混。但混得好不好就很难说了,界定的标准有很多,看你想要钱,想管人,想创业还是想悠闲。个人来说(非码农)绝对不能接受北欧加拿大 40%+ 平均主义的税率,现在也在准备逃离纽约的过程中。

美国的码农和其他发达国家不是一个工种,国内的码农又是另外一个工种。

知乎用户 LazyBo SillyBo​ 发表

[

国外发达国家码农是真混得好么? 还是他们撞了天花板混不进主流社会来知乎找存在感?

LazyBo SillyBo 的视频

 · 115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8031595866083329)

知乎用户 舞千寻 发表

发达国家不止是码农职业好混,

很多岗位都好混。

所以没有万科转码的现象。

国内码农是极少数高薪职位,大家削尖脑袋往里挤,自然卷的飞起。

知乎用户 shaohe 发表

不是海外码农混的好,而是,海外一份像样的工作,都能让你体面地生活!

码农在海外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真正混得好的,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里的人,平均水平就很高,底线水平就很好。

不然,为什么削尖脑袋要移民?

不然,中国为啥下死决心要发展?

只有一个国家,整体到了上游,才能避免内卷。

知乎用户 几度落梁尘 发表

从福利待遇方面来说,发达国家的码农确实相对更好,而且他们能够接触到一些最前沿的技术,这对于自己后续的提升和发展都非常有利。不过,国内 IT 行业这两年其实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有着国外没有的发展红利。具体如何选择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判断。

其实我很羡慕我的大学同学,他毕业以后去了领创集团工作,他们公司是做人工智能的,在 AI 领域地位不错,总部在新加坡,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办公 office,员工想要到海外工作的时候,公司还会给予各种支持,包括帮助办理工作签证、提供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等,想换个环境工作真的便利许多。他现在长期在新加坡办公,但是并不会定居在那里。

其实,我个人建议如果羡慕海外的工作环境,不妨先试试去领创集团这类的国际化公司试试,有机会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可能最后你自己会改变想法。

知乎用户 爱萌摩尔 发表

好不好你看看回国的人是变多变少就知道

在这看回答吊用没有,屁股问题你懂吧

ps: 真以为生活只有买独栋房子呢,世界上独栋房子便宜的地方多了去了,有的你去了还送房子,还有像我这种不喜欢独栋只喜欢大平层的,三五朋友撸串开黑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很多这类的对比回答 ,

我想起我跟我同学聊这个话题,我们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要活得这么辛苦才能过这种层次的生活,凭什么外国人可以如此轻松,是他们真的比我们聪明创造的比我们多么?

直到我们在做一些数据对比的时候,发现从 19 年开始亚马逊上 8 成是中国公司(包括中国人在美国注册的 LLC 结的公司), 另外 5% 大概是印度人,我就明白,这种门槛被打破了。

如果中国人运营一个亚马逊,愿意上 12 个小时班,打死美国一天工作六小时的卖家只是时间问题。

剩下的只有技术门槛了,希望中国能早点跨过去。

当然无意冒犯在国外的这些中国人,我觉得如此卷的情况下,大家跑出去让国人少卷一点是好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发达国家的码农并不特殊,人家所有行业的高技术职位都能有这么舒服的待遇。人家一直都这样,所以码农也这样。

知乎用户 悟 悟 发表

所以为什么要强调崇洋媚外的弊端,可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以前咱跪着给人打工,跪着买人家产品。全产业链自产自销,还得双手奉上血汗钱。咱不辛苦谁辛苦?不自信啊。

现在咱有点自信了,开始搞自己的创新,做自己的品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累并快乐着。

以后咱要让他们跪着读完四书五经,跪着买咱的产品,全程拜服… 这才是中华民族该有的样子。

至于过程,奋斗嘛,必须是艰难而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不光会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技术自信,还会有文明自信。

“啥… 成熟的量子算法都是纯中文逻辑… 你这全英文顶屁用… 先去读 12 年中文预科吧… 退下…”

知乎用户 模拟人生​ 发表

换个说法啊,国内计算机真的有那么好吗?比生化材环还好?不可能吧,哪有应届生月入上万,甚至年薪百万还只是华科大的,不会吧不会吧。再换个说法啊,有些人辛辛苦苦工作工资也就两千,月薪上万岂不是得天天通宵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美国的很好,其他国家其实一般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z94oq 发表

比较好混,但是不容易混的好。

知乎用户 澳洲先生 发表

还真不是。。。

有不少移民澳洲的码农发现还是国内好赚钱。这很直观,但是能轻松一点是真的。

码农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脑力体力双压榨的工作类型,越老还不一定越值钱。

而且在海外有天然的上升屏障。想赚钱,去国外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这边很多留学生以及移民反而是回国捞金。

以澳洲为例吧,上课的内容啥的业内朋友说相对落后。

但是去国外生活和工作,更可能图的不是钱,也不是发展前景,只是图个安逸。

知乎用户 花半楼​ 发表

我可能又要说让人不爱听的话了。

第一点是事实,发达国家大厂码农生活确实舒服。

佐证就是国内大厂码农都过的挺舒服。

只要是你物质欲望不太高,那基本上是惬意的很。

这没啥说的,谁让码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直接受益群体呢。

但要说明的是,即使有点小钱买了几套房子但依旧是无产阶级,离占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资料还远得很。

即使往来无白丁,但其实连权力中心的边都摸不到。

说白了,还是个臭打工的。

同时,第二点也是事实,中文圈里的部分海外工作党(不包括留学生)确实也存在故意刷存在感的现象。

佐证就是宏大话题上喜欢对国内居高临下指点,翻翻他们的动态,基本不会给国内做的好的地方点赞,但不好的地方他一定在。

同时在被打脸时后又喜欢说小确幸,以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些行为本质上还是精致利己的小市民心态的体现。

小市民如果不嘚,那就不是小市民了。当然这不是啥大毛病,谁都会嘚。

甚至喜欢居高临下指点也没啥大毛病,嘴炮几句又杀不了人。

真正讨厌的是那种身体力行 好的扭曲成坏的、坏的扭曲成邪恶的那类人,他们心中没有善。

对于前面那种,无可厚非,咱们国家发达不也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吗。现在外国香说国外好,但当国内真的舒服时,那肯定就是国内香了,还是要回来建设祖国的,这不也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嘛。

对于后面这种,那肯定就是坚决打击的,他们在哪里都是社会的渣滓。

以上。

知乎用户 了抓 lzhua 发表

@ 了抓

​本公众号将长期关注欧洲互联网产品技术、市场营销、法务合规领域动向。

对特定行业领域和专业问题有需求的读者,欢迎留言点播,我们会根据你的要求反馈。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 全文结束 -


往期文章

**苹果 IDFA 新政背后的深层暗潮涌动?
**我们希望把过去将近一年时间里的孤立大事件连成线,带大家看一看每方势力的博弈历程

**逃离元宇宙
**宇宙里将要多出一段故事,元世界即将地覆天翻。

**现象级污点产品回归,社交 & 新媒体的底线应该在哪里?
**如果你或你在乎的人曾经遭受网络暴力,如果你对粉圈、打拳、杠精、谣言感到抵触,如果你对社区的乌烟瘴气感到无奈,如果你是从业者、喜欢从社区运营的角度交流一些思考,那么,你也许会愿意读一读这篇文章。

**谷歌旗下聊天产品前世今生终极盘点
**内部竞争你死我活的产品除了微信,还有……

**DSA/DMA 靴子即将落地,欧盟互联网政策收紧之际,Facebook 和 Apple 先打起来了?
**两项新法草案,一个最终目的,为用户提供广泛、安全的产品服务选项

知乎用户 没有文化​ 发表

别的不说,光是这假期就很让人羡慕了。

图片来源: 维多利亚 3 贴吧,瑞典蠢驴的最新动态。

而我研究生同学在具有调休假期的某蓝绿厂的待遇是,可以有假期,但没时间放。

知乎用户 自挂东南枝 发表

码农简略的说,就是写代码的程序员,给电脑下指令的,有一些老码农也会叫自己电脑农人..

专业解析:

码农望文生义为编码的农人,码农的生活时间是适当的紧,加班十分正常。和建筑工作的农人工相比,业内人士习气把专心于程序设计作业的人称为码农。

很多人已经在企业中担任高级其他构架师和资深工程师,但由于酷爱编程和坚持写 code 的习气,所以称之为 “码”。加之互联网大企业的总部都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开发区,例如北京上地和深圳的科技园,所以自嘲为 “农

那程序的简略剖析就是为,开发和保护这两点..

这类作业在国外是否比在国内有出路?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作业者年薪均匀涨幅为 5%,已达到 13.5 万美金,在美国是 14.5 万美元年薪,而这且仅仅 17 年的数据。

在中国从近三年的作业查询来看,年收入的 1/5 低于 60,000,不到 10 万的总人数挨近 60%,而 1/4 的程序员年薪 10 万至 15 万,15 万以上占 15%。与其他工作相比,40%的人群月薪逾越 1 万。

清查其间的原因是因为,国外的程序员作业者大多是因为酷爱而选择了这份作业,相比较国内,国外的程序员他们会不断的研究,而国内大多数的程序员需求的是一份稳定的薪水,从工作角度和学习力来讲,这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知乎用户 pmoe 发表

提供一个远距离臆测答案。

说真心的,可以润都是润出去当码农。这里面最大的瓶颈可能是在语言和准备的资本上面。

不管生活好不好,单单说拿 offer 的难度。我接触的润出去的有一部分技术水平比较一般,可以推测在国内很难拿到比较好的 offer。但是润出去以后,大部分都能拿到 g 家。搞 coding 的,再差也基本都能在几家大的公司里面找个地方呆着。

虽然,在国外大佬们更看得上去其他一些公司搏财富自由的。但是,对比一下,在国内想拿到 google 啥的,难度陡然上升。回想找工作那时候,啥 offer 都拿不到,在国内码农都当不成。这种国外随便发 offer,国内挤破头人品爆发才能有一点点机会的现实差距下,难道还觉得润出去的码农不够爽吗?

从朋友圈精彩程度也可以看出一二,润出去的大佬们,特别是在美国的,整天不是猫猫狗狗大 house,就是到处出去玩,频繁程度甚至能让人以为他们财富自由了。而在国内,大家基本都是加班,周末才能有点小确幸。之前放了几天假,朋友圈一票羡慕的,还有大佬私聊问我们怎么这么轻松,我无法理解。。

知乎用户 Rich 发表

这么说吧,如果你能在德国 IT 行业被公司认可的情况下 996 工作(自己瞎 78996 的不算),大概都是混的不错的,年薪能在 10 万欧到 15 万欧左右,out of tarif! 中国人很少到这层,大多数都在 6 万欧上下,只能说还行吧。

再说下天花板,其实公司找个外国人就是不觉得母语和文化是最重要,相反作为外国人反而 international 是加分项,公司里当然是业务最重要,谁的业务好谁就上的去,天花板大概是在 C?O 的级别,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不够还谈不上天花板

知乎用户 说易不易 发表

提问的人动动脑筋想一想

你给年收入上 500 万的人当保姆,和给年收入 5 万的人当保姆,赚的钱能一样吗。

发达国家 it 行业,建立在高生产力水平、高收入的经济基础上,相应的收入自然多。

国内 it 行业最多是国内垄断,苹果、谷歌、fb、推特是世界垄断,或者为他们提供相应服务的,也是借助这些垄断得利。如果是发展中国家的 it 行业,像印度、巴西等,就不如发达国家。

哪怕像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it 行业待遇远胜中国,但是也不及美国、北欧。

第三产业是建立在一二产业基础上,自然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这几年,国内 it 行业待遇水涨船高,也和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增加、竞争力提高有关。

但是我们要看到,在 18-19 年,微信、抖音出海都不顺利,阿里等也如是,甚至华为等不依附于美国的企业直接遭到毁灭性打击。

说明,想抢占市场不仅仅是企业本身产品了、员工能力,而且是整体国家实力的延伸。

最后员工本身的能力也是关键。美国本科生超过 40%,中国还不到 3%。高素质,高生产力,高效率,高收入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知乎用户 青梅煮韭 发表

又要拿出这张图了

知乎用户 jen 发表

转发,滑大机算机学霸的初创公司,学习算法,锁定科技巨头工作机会

#careers #jobs #tech#softwareengineering #computersciences #google #facebook #bigtechs #interviewpreparation #techinterview #digitalcurrency #blockchain #datascience #defi

Greetings!

Intereste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Careers in Big Tech companies,

please check the below YouTube channel and website

https://youtube.com/shorts/YN_JWOF-tic?feature=share

http://www.swecareers.com

知乎用户 Bang 发表

G 家欧洲员工,虽然改变不了无产阶级的本质,也很有可能老了之后不能留在这里。但是还算有点幸福感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混得不好。。还是国内 996 舒服

谁不想要随叫随到的中餐外卖呢

知乎用户 叶开 发表

不说码农的事儿,2022 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新规: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规则

安省政府新法律将帮助员工摆脱加班,更好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状态。

法律要求,在每年的 1 月 1 日和 3 月 1 日之间,安省有 25 人或以上员工的企业需要制定书面政策,雇员下班后不需要再处理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内容。

禁止非竞争性协议

作为 “工人工作法” 的另一个部分,安省也将禁止雇主 “不公平” 竞争工作协议。

竞业禁止条款,通常阻止人们在离职后,禁止从事跟之前岗位相关的职位,从而让员工失去寻找更好工作,以及获得高薪的机会。

——————————————-

对了,加拿大也是奥米克容横行之地,我劝你别去

知乎用户 丘拜斯​ 发表

描写有误,不是 “混得好”,而是 “好混”

发达国家的码农收入算不上特别高,但也是妥妥的中等以上收入

国外和中国不一样,是有天花板的,特别是对于华裔

但是换个思路,只要他们放弃 “野心”,抱着“薅资本主义羊毛” 的想法去做,那还真是个好路子

只要在当地大厂找到工作,不谋求竞升(也升不了,那是印度人的地盘),只做本职工作,那日子是相当好混的

能摸鱼就摸鱼,坚决不多做半点事儿,公司倒闭或者被裁了就马上换一家,这小日子不爽吗?

反正国外女人结婚又不要房子,而且他作为一个华裔,外形上很占优势的(很多白女也是喜欢搞点什么异国风情的),摸摸鱼泡泡妞儿不好吗?能混一天就混一天呗

是,这样肯定是没办法财富自由的,也肯定是没办法成为什么权贵的,但成个小中产还是很容易的嘛

退一步海阔天空啊,众生皆苦,何不享受当下?

知乎用户 李想 发表

司马南告诉我,未来技术人员会受到一些尊重

知乎用户 小天师傅 发表

内卷程度比国内小很多。看看境内外企,就能看出来些端倪。

知乎用户 Weibin Wu 发表

桥豆麻袋,我发现了盲点!

看了好多个回答,都是待遇好工作少的。但是有个问题:就像前些年劝人买房的话题下,一些人的质疑一样,真的有这么好,那人还不偷着乐,反而广而告之,不怕国内码农过去抢工作吗?要是大家都移民到发达国家做码农,不用全部,甚至不用 50%,只要有 10%,绝对人数那也是相当之多。那时发达国家提供不了那么多岗位,会开始新的竞争吗?还是说发达国家控制移民,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那既然移民没那么容易,各位发达国家的码农在这里说了也是白说啊,光是移民就卡死了大部分的国内码农了。

看来确实是距离产生美啊!到发达国家做码农,看起来那么好,却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

知乎用户 十字上的灵魂 发表

根据朋友的反馈 能混金融类的 就不来写代码了 同理好比国内能混体制内 还出来写什么代码 人都不傻吗

知乎用户 知呼宝 发表

每个成熟的行业,发达国家,有哪些不好混的?国内的码农都这么膨胀了?都敢和国外对标比了。

任重道远啊

知乎用户 影子传说 发表

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工作了

知乎用户 初音​ 发表

有一个朋友,国内二本,在老公的忽悠下在野鸡学校读了 SE 专业,后成为某养老大厂员工,呆的组比较悠闲,每天无所事事,混吃度日,她经常觉得公司给她发那么多钱是不是亏了……..

当然也有人在美国也或者 996 的日子,有的是被迫的,有的是自发的,有人天生就是工作狂,有人很怕被 pip,或者 layoff,想要时刻保证竞争力,只是同样的努力收获更多,买房,吃穿用度,以及育儿压力都会小很多。不过大部分公司应该还是正常 8 小时工作,有至少 15 天年假以及各种美国假期,周末基本都是休息,请假以及 wfh 都是十分容易的事。

但是怎么说呢,如果可以选择,很多人还是想回到那个自己熟悉的地方,回到拥有父母亲人的地方,只是被生活所迫罢了,毕竟甘蔗没有两头甜,没有绝对好的地方。

知乎用户 复利效应 发表

看到别人混的不好对你自己有什么帮助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d 希望大家加大输出,带着国外的一起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劝在座的各位大佬不要打马列牌哈!

知乎用户 黑掌 发表

由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美国各地区数百万人员失业。仅在 3 月 15 日至 4 月 4 日之间,政府相关网站就收到了 1680 万份失业申请,失业率甚至超过了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最高水平。

失业索赔的增加导致美国多地失业登记、社保系统超负荷运转,这些濒临崩盘的老旧系统成为当前最为棘手的社会障碍。

像全国大多数州一样,科罗拉多州的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但是,该州的失业系统建立在 COBOL 编码语言运行的软件之上。该软件运行了几十年以来,COBOL 程序员已经严重老龄化,迫使美国在发生危机时争夺 COBOL 程序员。

想要克服这个障碍,就必须从其根源入手,美国政府急需 COBOL 程序员抢救老化系统,说到这问题就来了——

COBOL 被称为编码语言中的 “上古语言”,到如今几乎没有程序员具备维护旧版 COBOL 应用程序的技能。

60 年上古语言近乎绝迹

COBOL 程序员出现年龄断层

1959 年之前,当时几乎每个计算机制造商都在使用自己开发的编程语言,导致硬件升级、跨公司间的计算机管理困难重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国防部联合政企、计算机厂商,以及 Grace Hopper 在内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人员启动了著名的数据系统语言会议 CODASYL,COBOL 由此诞生。

到了 1970 年,COBOL 发展成为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被大量应用于统计报表、财务会计、情报检索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它仍然是商业语言的首选**。**

发展至 2000 年之后,随着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云数据处理的兴起,COBOL 晦涩、复杂的弊端开始显现,与硅谷新兴科技公司运作开始脱轨。新一代的程序员青睐更现代的语言,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许多大学不再就已经将 COBOL 纳入计算机科学课程。

尽管 IBM 等制造商还在提供与 COBOL 兼容的系统,COBOL 这个古老的语言,仍旧支撑着美国司法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社保管理局等大量内部机构运作。

但随着时间流逝,COBOL 程序员出现了年龄断层,更现代的 C、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成为主流,撑起美国政府、银行及商业等业务核心的上古语言濒临绝迹。

80 岁码农再就业?

疫情期间 COBOL 迎来短暂春天

当程序员老龄化日趋严重时,古董语言的弊端就开始凸显了。

4 月 5 日,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公开急聘 COBOL 程序员,帮助修复已经使用了 40 多年的失业保险系统。新泽西州骤增的失业救济申请,让 COBOL 架构的 “老爷车” 系统积压了几十万申请。

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美国绝非个例。根据 The Verge 的调查发现,美国至少有 12 个州,包括阿拉斯加,康涅狄格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和罗德岛州等,都在使用 COBOL 语言写的失业系统,想必大家面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政府开始面向社会紧急招聘 COBOL 程序员,各行业纷纷行动起来。

作为 COBOL 背后的创始组织之一,IBM 联合 Linux 基金会的 Open Mainframe Project 启动了 COBOL 论坛和免费培训课程。

CobolCowboys、USDigital Response 等职业介绍机构和公益机构,也开始发挥 “桥梁” 作用,为个体程序员与其技能相符合的公共或私营机构项目进行匹配。

但我们看到的是,由于 COBOL 语言已经逐渐被淘汰,众多身怀绝技的 COBOL 程序员,多为中老年退休、返聘群体。就拿 Cobol Cowboys 机构的一位成员来说,曾是 COBOL 语言开发者的同事,现在也已有 80 多岁高龄了。

表面上看,受到疫情影响,导致 COBOL 这个上古语言迎来了第二春。但是,在零日看来,晦涩难懂的编程语言仍在支撑全球多数政企系统,而陈旧的系统又难以支持新时代政企机构运转,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COBOL 成安全危机 “替罪羊”

系统迁移更待何时?

科罗拉多州劳工和就业部的发言人说,在疫情流行之前,该州只有一名全职 COBOL 程序员维护着陈旧的系统,令人惋惜的是,离科罗拉多州迁移新系统仅一两个月之遥。

在科罗拉多州之外,还有许多地区系统亟需更新。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曾在报告中提到,十个州政府系统优化迫在眉睫,每年用于维护 COBOL 语言支撑的陈旧系统就要花费 3.37 亿美元左右。

直至 2017 年,COBOL 仍然架构了全球约 95% 的 ATM 机、43% 的银行系统,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明显要更高。在这种状态下的政府和企业系统正面临怎样的安全现状?

**首先,系统页面加载速度、高访问量处理能力均无法达到标准,系统负荷过大导致业务崩盘。**这一点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骤增的失业申请直接拖垮了美国各州的失业保障相关网站。

**其次,系统安全性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未知的漏洞和各类网络攻击难以防范。**当前老化系统掌握着全球金融业的运转命脉,而疫情将这个缺点暴露在大众眼前。这意味着一个可怕的事实,网络攻击者完全可以借此瘫痪这些年久失修的系统。

旧系统的维护成本更高,网络安全风险更大,且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业务预期目标,而一旦系统出现危机,COBOL 就是那个 “替罪羊”。

知乎用户 亚洲配猪专家 发表

混得不好,而且很差,因为没有福报

知乎用户 大东亚漂 发表

看立党就知道了,混的可好了。

在中国也还不错(华为除外,太累了),天天上知乎对线的大有人在。

知乎用户 许崴崴 发表

好混,当然好混,因为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是撸全世界羊毛的。我们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有能力撸全世界羊毛的,却自己跪了。你写一行代码,能影响 (撸羊毛)13 亿人和影响 (撸羊毛)70 亿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公司给你开的工资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我这种渣渣是没能力去自由的灯塔下享受自由的灯光了,只能躺着等祖国强大能收割全世界

知乎用户 跑路 发表

确实比中国好很多。

不过以后不一定,美国的高福利是压榨发展中国家得到的,随着中国 GDP 越来越强【大约 2028 年打平美国】,这种压榨会越来越弱,美国的高福利也越来越少,最终两边相等。

知乎用户 寻找自由 发表

国内程序员在国外生活怎么样?这应该很多程序员最想聊的话题,都知道很多新技术都是从国外过来,国外工资也高。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IT 行业需求才人也逐年增加,工资也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 IT 人才工资一般都是比国内高出两三倍左右,外国的工作福利也是可以,所以很多程序员都希望出国留学或工作,其实国内程序员在国外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生活的很好,一般都是生活平平谈谈过完一生。

由于中国发展迅速,出国留学学习互联网行业的都是学习比较好或家庭比较富裕的。最近一名叫吴大卫的华人工程师在美国加州高通(Qualcomm)公司从六楼跳下自杀身亡,他曾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后继续出国深造,最后在高通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工程师,虽然工作发展前景很多,但是公司为缩减开支,决定裁员,结果工作 7 年的吴大卫是其中一员。两年之后公司又召回吴大卫继续为高通服务,但是很遗憾的是他职位只是与刚毕业学生平级,才工作几个月后的他还是顶不住压力最后选择自杀。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裁员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出来华人程序员在国外并不是很顺利,这是中国华人在国外典型的例子,平平淡淡一生。

侨报网曾报道:谷歌 6 月底公布的最新人力多元化数据显示, 该公司的人员架构中, 35% 为亚洲人,亚洲出国留学或工作人员最多是中国人,可见华人程序员在外国也不少。其实国外本地程序员生活还算可以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知乎上侃侃而谈的都是混的好的,在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享受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生活。混的差的不会发言,幸存者偏差

知乎用户 盛世如徐老板所愿 发表

以前一个同事,法国回来,工资不高(他说的),但是轻松,有多轻松呢。

双休,朝九晚五,如果被炒了接下来一年还是两年中每月支付薪水的 80%。

以上是我听得他说的,有一些可能记错了,实际情况没验证过。

知乎用户 好难起变量名 发表

人家是发达国家,多数职业好混,君不见水泥工月入比白领还高哦,而且他们太好混了,时间又多,那么想想他们大量的剩余时间干什么?你看到他们的回答不管匿名还是实名绝大多都是单身,难道 955 后每天泡酒吧逛夜店?发达国家夜晚可没什么生活,而且这些生活绝对是不适合移民一代,根本无法融入。还有不会去周边国家玩吗?按照这些答主的性格特点,回答不来上点风景美照真对不起发达国家的身份,所以最后只能在网络遨游了,吹水玩游戏看视频(逃)

知乎用户 柯行 发表

人在坡县,看公司

小破公司屁事多,和国内没啥两样

大公司知道去维护代码,项目时间规划也相对合理,至少写完之后有时间做重构把文档补上

知乎用户 带带小向晚 发表

众所周知谈到收入和物价的时候发达国家特指美国,当讲到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的时候发达国家特指北欧。

讲句大实话,除了个别地域强势的专业 (英国的金融,德国的一些制造业),对于大部分有一定技能的大学生而言最好的就业机会集中在中美。显然码农也属于其中之一。

知乎用户 知名不具 发表

除了硅谷能在薪资上碾压国内外,国外码农的优势并不在工资上。而是,

1、不用 996。

2、只要自己愿意,能维持 35 岁的工资水平,一直 coding 到退休。

硅谷大厂的工资水平是真有代差。不过也对,当下码农高薪的源动力来源于互联网,除了中美就没啥能打的互联网产业。

知乎用户 朱先森 发表

你以为你是码农,只要搬砖,殊不知别人真正工地工人只出力,完全不用做设计相关的工作

知乎用户 tomsaid0327 发表

因为是发达国家,肯定更容易一些,主要讲混

但是要明白亚裔的问题

以及乌克兰美女就算了,苏联核心乌克兰和现在的乌克兰是两个地方

另外东欧西欧差距过大

为什么我知道,我编的啊,反正不出国的又不懂,哪怕卖给人贩子,黑帮都不慌,器官买卖

知乎用户 刹那 发表

1、发达国家在全球利益分配中占优势,民众平均生活水平肯定是更好的,谁质疑谁 xx;

2、我们的祖国目前还在努力追赶中,这是客观事实,你愿意建设,或者移民追求更好的生活,都是可以的。

知乎用户 极速波特 发表

从来没想过要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 只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知乎用户 玩得 66666666 发表

目前看来是可以的

抛开国家之间人均消费的差别

国外的程序时薪要比国内的高不少,你看硅谷回来的有哪几个公司接得住

知乎用户 陆青久 发表

资本家不会做无缘无故发高薪,更应该关注的是国外的代码为什么可以产生这么高的价值。

知乎用户 陈平的头号粉丝 发表

那些地方当条狗,当只老鼠都过得好

知乎用户 skywalkerplayer 发表

Amazon 曾经招了这么个人: 自己每天啥也不干,以每月 ¥1w 的价格把自己开会之外的所有工作包给国内同行,居然一直干得非常滋润。如果不是后来被公司发现开除了,搞不好能 wfh 好几个公司。

知乎用户 asdfgh 发表

我说下我听说的,不是知乎,是以前同学传进来的。国外人力成本极高,实际上现在国外工程师不管软硬件,水平都很低的,基本就能搞点维护这些最表面的东西,把东西做透的人几乎绝迹了,基本国内一个大专水平在国外就差不多了。上班就是晃两三个钟头等下班。就这样他们还觉得劳动强度太大了,基本上就是划着水,随便拿三四十万美刀。我以前公司,老板开始迷信国外,拿着几十万几百万找国外高手做私活,还是那些工作极为认真的老头子,结果随随便便周期就要半年,结果还不如国内应届生瞎优化的。还有有个厂仿思佳讯的卫星高频头,那个低噪放拿管子搭的,那个团队号称年薪总和 600 万美刀,我看了看,5000 人民币干个私活把那低噪放做了。

知乎用户 Choybalsan 发表

当然好混了

youtube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这种所谓狗屁顶尖大厂

做了半天做出来这帮 x 逼东西

你觉得水平有多高

劳资发个图,一个礼拜后才显示出来

什么密码写对都死活登不上去的家常便饭

就这水平还人类最强 it,那不好意思人类没希望了

知乎用户 乘风归去 发表

看了这么多答案真是羡慕了,工作时间只有国内的一半,工资确实国内三到四倍,没有 35 岁年龄歧视,属实是羡慕了。

知乎用户 二王 发表

天下资本家都一样 你以为到了外国的资本家就统统变成慈善家了吗

知乎用户 TimothyL​ 发表

不好不好,一点都不好,尤其是在美国:

  1. 不禁枪,出门就是枪战,丛林法则,活不活的下来全看运气。
  2. 华裔政治地位低,永远只能是二等公民,少数族裔等政治正确永远轮不到华裔,每次黑命贵等各种暴乱倒是首选抢劫目标。
  3. 房子虽然相对国内便宜但是每年房产税 + 人工维护费都不是小数字,普通人根本维护不起。
  4. 天花板低,没有老印团结,导致大公司印度管理层比例远远大于华人管理层,华人天然受打压。大部分华人码农只能当个 senior sde 到顶了。
  5. 新冠病毒满天飞,必然会中枪,能不能活起来 / 有没有后遗症全看个人体质。
  6. 华人男性属于求偶链底端,老婆都讨不到。

这么说应该没人来杠了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澳洲女码农,前端开发,

之前虽然是 IT 开发,但不是 web。前端开发是来了澳洲后现学的,那时候年龄已经 30 + 了。学了几个月就去找工作。

目前一年工作经验,薪水 9w+。

最近参加了不少面试(不是大厂),面试题目都是些:讲一下什么是 hoist,用过 ts 吗,ts 和 js 的区别在哪里,react hooks 用过吗,常用哪些 hook 这种。

真的简单的连国内校招都过不去。

每周 38 小时工作时间,由于现在都是在家办公,实际工作时间不到这么多(我以前都是下班了再做游戏日常任务的,现在都是白天做)。

每年 4 周年假,10 天 personal leave。

回国真的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在美国东岸华盛顿特区,一般就是说 DC metro 或者 DMV 地区(以 DC 为中心、辐射北弗吉尼亚和马里兰的一小时车程区域)。这边虽说算是东部发达地区,但工资水平并不高,感觉有点被联邦政府的公务员的 cap 压着。我做建筑结构设计,国内就是土木工程工民建,8 年前开始工作,起薪 5w 美金,当时本地区码农基本能找到工作的起薪至少 7.5 万。现在我 Base 也就 9.6 万,奖金差不多 10%,疫情这一年就可以忽略了,跳的话能拿 11 万,因为怀孕了就继续留在老公司了准备先休了产假再说。我老公不是纯码农,他不太 code,但也算 IT 里的,搞网络安全,工作第十个年头 base 是 20 万,加上奖金和股票的总 package 是 30 万,他工作挺轻松的很少加班,每周不会多于 40 小时。他们公司医疗保险也挺好的,我的保险也挂在了他名下。假期是普通标准,一年四周年假 + 不限病假,另外每个娃有 3 个月产假(男女一样),我让他等娃出生时多休些产假帮着照顾但可能也不太方便走太久,毕竟还有活,而且也不是他生。

这边房价还算行的,很好的学区独栋房带大院子 400 平米左右离 DC 市中心 40 分钟车程的装修像样子的,差不多 100 到 120 万,同样的学区和面积平移到离 DC 中心 20 分钟车程要 140 万,这也都是疫情之下超发货币 + 史低利息房市内卷的结果,搁前两年也没这么贵。但也不是说人人都想往 DC 近了去买房,还得看个人需求,科技公司基本都集中在北弗吉尼亚这边,DC 更多的是政法经商。不过好的学区方便的位置怎样都是更贵的。

我和老公都是国内本科 + 美国硕士。我刚上本科那时正赶上国内大兴土木的尾巴,好的理工科院校建筑系都是相当难进,土木分也不低。我上的是土木老八所之一的院校,那时生物也很火,市理科状元就去了北大生物。我老公呢,是高考发挥失常报考了一个文史类院校被调剂到了软件专业,所以有时真不知道人生每一步将来会为你带来什么。

要说我学土木结构,倒也不后悔,就是有时感觉专业面有点窄,现在肯定 IT 是大方向的,分枝很多,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最近也在自学 machine learning 课程,报了一个 online CS master 的项目,准备有机会转到 data 方面去,也为了将来给宝宝更好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无用的灵魂 发表

我也在澳洲墨尔本工作了四年,最终选择回国,我在澳洲的状态和楼主差不多,感觉就是混吃等死,加入一个好行业,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过上国内绝大部分打工人终生都达不到的生活水平。

但是!万一碰到一个夕阳行业,呆着吧,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离开吧,楼主这种潇洒的日子就表示着当地就业市场非常保守,缺少竞争以及增长空间,换工作不太容易。这种环境安逸久了,是没有竞争力的,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白白浪费自己的青春。

虽然我不赞成 996 是福报的话,但是我非常同意老祖宗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智慧。在该打拼忧患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去悠闲自在,这个帐恐怕早晚是要还的。

知乎用户 凌夏的爱尔兰​ 发表

坐标爱尔兰。这里跨国公司云集,大概 1600 多家跨国企业在爱尔兰设立欧洲总部或者办事处,比如亚马逊、Facebook、苹果、谷歌、微软、强生、IBM、ARM、Salesforce 等等等等,有 “欧洲硅谷” 之称。

IT 行业就业机会多,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华人也就特别多。多年来,爱尔兰华人圈一般默认是 “男 IT 计算机,女财会金融”。所以身边接触码农不少,大厂出身的也很多。

以下是爱尔兰本地一家招聘网站总结出的 2020 年 IT 行业各具体职位的年薪范围(欧元),供大家参考。

知乎用户 我是谁呀​ 发表

知乎小透明,看了隔壁在荷兰工作的前阿里小兄弟的回答最后的私信截图,突然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情况相当的小伙伴。

============ 我是分界线 ==============

半导体行业 EDA 厂 top 3(我心里 top1,haha),不算严格意义的码农,欧洲岛国。国内本国外硕,毕业入职到现在 1 年多点。

工资: 高于当地毕业生平均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基础工资比我当时得到的国内 offer(华为) 高一点点, 到如果算上年终 + 其他 pkg 可能最后相当甚至低于国内。

工时: 955,中午 1 小时午餐时间。去公司一般上午 930 到,下午 5 点左右坐班车离开。

福利: 25 天年假,每年可以保留 5 天到下一年,因为疫情,现在可以保留 10 天。请假的天数是 unlimited 的,只要自己的 manager 同意就行。 关于带薪的病假,育儿假,学习假等七七八八的还没有具体用过,所以不是很清楚,但是短期病假告知一下上司就好,不用医生证明。医保公司买的。

税收: 20% 40% 两档,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年龄,婚姻情况,家庭情况等决定免税额度。需要自己在税务局网站上申请。

养老: 国家养老金 + 商业养老金。65 岁退休后和目前每个月收入差不多。

育儿: 坚决丁克所以不太了解,房东家有 2 个小男孩 (一个马上 3 岁,一个马上 1 岁),妈妈说产假是 10 周,但是额外她请了 2 个月无薪, 政府每个月会给奶粉钱,除了工作单位父母都有育儿假,还有一个政府机构要求家长要有 1 到 5 周长度的假期,这个假期的工资是这个机构承担的。(这块可能有错)

: 二手车特别便宜,新车低价位比国内高一点或者持平,高端车比国内便宜很多,目前准备要开始学车啦,虽然公共交通还是比较方便但是自己开车还是方便很多,保险 1000 往上,选择很多。

: 首都租房很贵,其他地区一般。目前看,买房比租房便宜很多其实。感觉不要特别大的房子的话,一个好的地段,2 个人一起买贷款压力也不算大和现在的房租差不多。平均房价大概在目前工资的 10 倍。

日常开销: 不算房租 1000 左右,但是认识的小伙伴大部分一个月都是 5,600(可能我太能吃?) 个人觉得不算大手大脚但是也不会可以刻意省钱,每个月有固定的钱放入股市 (单纯觉得好玩) 和一个用于未来买房的存钱账户,剩下的钱交房租后,我吃东西比较挑,味道不好便宜也不要,一周一次超市 (玛莎,和国内 ole 差不多) 大概 60 欧左右,一个月一次中超 150 欧,买衣服会看价格但不会特别在意(1,200 欧),很喜欢也会直接买,奢侈品偶尔买,但是还是最喜欢国内优衣库哈哈哈哈。

面试: LinkedIn + 有意向公司的网,其实正式面试就 2 家公司 (一家是还没有毕业时间不合适最后没有去,还有一家就是现在啦),谷歌亚麻和其他半导体因为提供的岗位不太合适自己所以直接通了电话后就直接委婉拒绝了。对于应届生,其实用人单位要求都不是特别高,重点还是看面试者基础是否扎实,学习能力是否强,团队合作是否好,性格价值观和公司理念是否相匹配。

手动码字,睡觉啦,想到什么再加上来

========== 我还是一个分界线 ==========

Q. 为什么不去国内大厂?

A. 自己对生活比较容易满足,对金钱没有那么看重,兴趣很多,从小看在政府单位工作的父母 955,实在无法接受每天都在加班加班加班,双休变单休,钱是很重要,但是多少才是头呢, 身体也很重要。每天下班还能和朋友散散步,吹吹海风,打打球,周末和朋友约个饭局,爬个山,划个水,这样才是我喜欢的小日子。 work life balance 对我很重要,每次和国内在大厂上班的同学打电话,总觉得满是疲惫与无奈。也许回国可能会失去部分竞争力,但是能力真的到了,也不愁没有地方要,实在不行原公司调回国也是可以的。当然有的小伙伴觉得 996/007 的生活才充实,我理解,但是那不是我的理想生活。

知乎用户 BoINorge​ 发表

坐标挪威,无粉丝非知名海外码农,今年是在挪威工作生活的第十年。

混得好不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百万年薪,工作非常有成就感,算是混得好的话,那我确实混得不怎么样。在挪威,按行业划分,金融服务和油气开采的收入要比信息和通讯高不少,见下图 [1]。(1 挪威克朗 = 0.78 人民币)

![](data:image/svg+xml;utf8,)

细分到具体职位,按照挪威统计局的数据 [2],软件开发人员 2020 年平均税前月薪是 62680 克朗,中位数是 59900 克朗。餐厅服务员的平均税前月薪也在 30000 克朗左右,税后差距会更小,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 “均富卡”。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工作时间 955,25 天年假,有足够的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衣食无忧 (新鲜榴莲,荔枝等热带水果还是经常吃不到。。),每年一次长途(回国),一两次短途(欧洲) 旅行,商务舱和五星酒店自由。我觉得自己混得还可以 ^_^

对于像我这样的佛系码农,不工作以后打算回国生活。天花板是什么,混不进主流社会有什么问题吗?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祝大家健康平安!

参考

  1. ^This is Norway 2020 https://www.ssb.no/en/befolkning/artikler-og-publikasjoner/_attachment/435044?_ts=17550180990
  2. ^11418: Monthly earnings, by occupation, sector, sex and working hours 2015 - 2020 https://www.ssb.no/en/statbank/table/11418/

知乎用户 岳一平 发表

提的问就有问题,还指定发达国家,印度 it 业也挺发达,你应该问发达国家是不是待遇比发展中国家好,逗比

知乎用户 团圆 发表

真的混的好,因为 faang 大厂给的钱多。十五万总收入的起薪,升两级可以翻翻。这个时候也就是硕士毕业 5-10 年,三十五一下。想想在国内混到三十五能有什么收入?当然这几年 bat 之类给钱很猛还是可以一拼的。

总之码农真的是上辈子积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发达国家国内分公司的员工,并非码农,混得好不好不知道,不过确实好混。

外企国内分公司,公司不大,几十个人。工作了六年,身边也很多码农朋友,大多数都在国内,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

对比聊下几个方面:

首先,待遇。待遇比国内同行业略高,没有高太多,高一半左右。

第二,加班问题。公司禁止私自加班,注意是禁止,禁止!如果需要晚上加班,必须提前向项目经理报告申请,填写加班申请单,项目经理签字,总经理签字,然后才能加班,加班期间双倍工资。节假日加班好像更高,但是全公司似乎没人节假日加过班。

第三,上班时间。弹性时间,早上八点半到九点半都行,相应下班五点半到六点半可以走。刚开始不用打卡,全靠自己把握,也没人监督,上班时间这点好像从来就没人管你。后来不知为啥,装模作样地弄了个打卡机。说装模作样是因为总经理当天就说了,来的晚了提前打电话叫我代打卡,哈哈,逗。我也真傻不拉几的打过他电话,一句废话都没有。

第四,休假。假期比国内法定年休假多五天,好像每年十五天,带薪。几个老外同事年休假更夸张,每年好像能回他们国家休息两个月。对了,每年公司还组织国内旅游,不占节假日,三四天的样子。

总体而言,比较人性化,甚至有些温情,老板偶尔会来,带很多他们国家的零食,请员工吃饭。有同事离开会聚餐,开欢送会。就这些了,再说~

知乎用户 NorthArk​ 发表

现在身边朋友工作四年的,都是 senior title 年薪 16w 澳币了,每天猎头抢着打电话来找,就是做国内最普通的运维

澳洲程序员,毕业后工作 3 年,每周工作 38 小时,每年 21 天法定带薪假期,可以累加,还有无数 sick leave,年薪 13w 澳币(68 万人民币),到手大概 11 万澳币(55 万人民币)200 平的 house,75w 澳币

知乎用户 加拿大明叔​ 发表

本人是加拿大的移民顾问,客户和非客户里面,有很多是程序员,所以在这个话题上面,可以聊聊所见所闻和一点感受。

  1. **加拿大程序员收入:**科班出身(本科是计算机编程相关专业)的程序员,在加拿大的薪水,一般可以拿到年薪 6 万到 20 万加币。比较多的工作部门,有数据公司、互联网创业公司、综合类的大型企业(制造业、能源类等等)、国有公司、教育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有政府拨款的单位,工作一般比较轻松,纯私人的公司,压力和工作量一般会大很多。非科班(本科专业不是程序类,甚至不是计算机类)的一些人士,改了专业,后面在从事该专业的程序员,要看学习项目的层次,以及自己的悟性。但是一般来讲,改专业后从事程序员工作的,一般都是薪水比较低的初级工作,年薪从 3 万加币左右起,高薪的话,看造化。
  2. **收入与美国比较:**美国硅谷的大厂,比加拿大的收入要高一大块,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接触过一位咨询客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数学和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前获得多个 offer, 美国的年薪是 37 万美元一年,加拿大的 Offer,是 17 万加币一年。
  3. **关于主流社会:**如题主所说,中国裔和其他很多少数族裔(在国外我们就是少数族裔啦)的人士一样,会遇到职业的天花板,这绝对是事实。但是,职业的天花板,往往跟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时候甚至是唯一的关系:语言是高阶层交流时的工具,如果在语言方面有缺陷,就会失去很多机会。语言的欠缺,有时还会带来心理上的不自信,反映到行为上,就是畏手畏脚。很多中国裔程序员,吃的就是这个亏。但是,需要跟题主探讨的是,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如果你有了绿卡 / 枫叶卡,人们就很少会想到会提到所谓的主流社会这个概念。原因很简单:你已经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享受所有的福利,这个时候,大家在很多场合下,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职业的天花板,当然会跟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但是,任何人也不能拿肤色和人种来说事的。其实本没有主流社会,你选择怎么生活,以及活成什么样子,往往是你个人的事情。在加拿大,有些成绩的人,往往不会吆五喝六,颐指气使,把在众人面前的炫耀当作一种成功的标配,因为喜悦是内心的,是私人性质的,爱的能力,爱的付出,才是这个社会认可的高尚品质,而不仅仅或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财富或者地位。一个程序员,获得了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一倍以上的薪水,用自己的能力换取自己的报酬,已经是在为这个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技能和才华的产出、为自己的工资纳税),会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尊重,什么主流社会不主流社会,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4. **关于人生追求:**题主提问这个问题,我觉得大题会得到两种答案:1)码农在国外混得不好。这时,你或许就会欢欣鼓舞,有了更多不到国外做码农的理由,并且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慰感;2)码农在国外混的很好。这个答案,或许会让你心里酸酸的,或许,会让你生出或者坚定,自己也到国外工作的想法。我倒是觉得,一个人以什么为乐趣,在做选择时,至关重要。只要有做码农的智商和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在哪里做码农收入都应该不错。不过,如果你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在国内应该更适合;如果喜欢清净自然,那至少在美加,貌似 “真混得好”。

5. **码农想要到国外生活,有什么路径?**这个话题,可以参照本人的回答:

国内程序员想技术移民,去哪个国家容易?

知乎用户 Eli 发表

国内大厂

● 996 这在国内是一种常态,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这种现状;百度华为在零几年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就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国内同学避坑的手段,首先就是选择去外企,或者国企,最好的选择还是外企。当然后面我都会详细的去说利弊;第三点是去大厂相对成熟的部门,平稳的部门。

● IT 行业技术更新比较快,你回过头来看几年前的技术框架,比如最初的 jquery,现在已经不用了。35 岁被淘汰的传说也不是子虚乌有。40 岁之前如果还是一线的带头兵,还没能作为领导层,在领导和同事眼里,是会受到歧视或者不平等的待遇的。互联网圈还是有一定的等级制度的,领导层要拿你开刀很容易,但你想扳倒他很难。包括经常我跟美团等大厂的朋友聊天,大家的看法是,35 岁之后的人,被责骂是没有任何后果的。他们讲这些话的语气,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这是国内某些企业文化风气的问题。

● 国内外企

● 我们再来看外企,也有利有弊。其在美国或国际可能做的比较大,但放在中国的业务,因为本身中国就是一个独立的小 “世界”。比如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中国也有领英这家企业,它在中国就在做国内中国版领英的业务。还有本身在中国可能就没有业务,主要给美国团队打下手,比如谷歌。好处是待遇福利好一点,缺点可能要被总部压一头。

● 但是企业文化上是相对比较平等的。有一定级别之后,还会有 globalPay。总包账面上可能 100W,但是股票是在持续上涨的,比如微软可口可乐,股票持手的价格总在持续上升的。而且公司内部会有 85 折等购买公司股票。同时股票的门槛比较低,应届生等都可以拿。如果纯粹拿现金是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拿股票的意义是,在公司内部可以拿到一手的信息。

● 想进外企,大家都想进,门槛会相对比较高。首先算法题目要做的好。其次是交流问题,一问三不知是不行的,比如故意问一些问题,来去判断对方如何表达,以体现考察候选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最近一些时间,微软肯定是在扩招的,包括苏州北京,都有很多岗位。面试说难也不难,算法这一关、以及项目背景这一关,通过了,得到提升了,面试就不会是特别难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算法,项目都是锦上添花的问题。

● 美国就业

● 再来说美国,也会有 996 的现象,只是相对出现在初创公司。不像在国内是大厂和初创公司都会有。对某些公司呀像 facebook,对员工的约束就比较强,有些人比较上进会带动这个氛围,比如早上九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已经算是比较努力的了,但是有些同学算法不太好,工具不太适应,规则没能搞明白,尤其有签证压力是不能失业的,会被 push 等。

● 当然不能不讲被 fired 前兆。如果真的要去 fire 一个人。会有最后通牒。但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即使警告,对提升也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有的公司 nice 一些,在前两年不会,第三年及以后会这样的考核。

● 但我们如果题目刷到位,算法足够强。或者三五年以后每个公司我都有熟人,吃个饭喝个茶的功夫就足以进入,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被 fired 的。当然首先你要做到自己有一定的名声。对绝大多数同学我们还是要把题刷好。首先刷题怎么刷呢,要按主题,要学会总结。

海外微软与国内微软

面试难度:

● 理论上是没有区别的。执行上只取决于面试者的数量和水平。国内门槛相对更高的。内卷吧。

● 流程上:

① 投递至 HR

② 信息采集

③ HR 简单跟你聊某些框架等,其实就是一个信息采集。比如项目招人,需要会 scala 等,如果不会那就 pass 了。

● 交流 - 性格是否有明显缺陷

● 容易紧张、目中无人等明显的性格缺陷

● 推至部门 - team Leader

● 组织分发面试,工作 2-3 年的 SWE 来面试你;3 轮及以后有 Senior 来面试;首先你要保证前三轮不能被挂掉。如果前三轮有一个人打三星以下,面试就凉了。而后进入到 Senior,打分的权重更高。

通过以上的对比,你可以发现国内的工作与国外的工作有什么不同了,总的来说,国内大厂内卷化严重,工作辛苦工资也不高,相比之下,国外的互联网大厂就显得轻松一点。工作加班全看自己,虽然工资可能不高,但是消费水平变低了,对比以下,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美国混的是真的好,前景,待遇,都非常不错。 特别是前景,以后想跳槽,即使跳回国内,真的很容易。

其次是英语系国家,像加拿大,爱尔兰,澳洲,英国之类的。

除了美国和英语系国家,像德日法之类的,其实不太好。毕竟多数以外包为主,给制造业做辅助工作。外包大家也都知道的,工资是有,但没前景。外包会比普通程序员的职业寿命更短。非英语系国家的程序员,这样一个需要技术的职位,竟然绝大多数都是低于本国平均工资的。更别提对于中国人这样,还是非英语系国家的外国人,工资压的更低。

像印度的程序员,代码不严谨,人还没中国人勤奋,但我感觉比中国的更受青睐,很大原因就是英语。 中国程序员真想出国工作,工作能力不成问题,弱点就是沟通能力,展示自我能力之类的,公司看重的技术占比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和沟通能力,培养价值之类的相比,顶多五五开。 一昧的专研技术,真的很难混的好,要记得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只有技术。

知乎用户 阿博茨 发表

很多 b 乎美国码农,只提收益不提成本。美国本科,研究生费用 5 万刀 - 8 万刀,住宿差不多 15 万到 20 万,中国人拿奖学金本身就少。你拿国内 985 小镇做题家码农 996 比不是搞笑吗。真要比难道不应该应该和相同投入比。拿美国中国籍码农收入,难道不应该和那些拿 100w-200w 去做生意开饭店去比吗?你个高级中产去欺负小镇做题家,不就是比不过有钱人转头向更穷的人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几天 b 站上有个北欧程序员六点半下班发现门已经锁了的视频,几百万的播放量,然后视频就被删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点别的 (择偶选择):

在美国西海岸某大厂混了 4 年,年入税前 25 万左右,也就是正常美国大厂码农的发育水平。即使是这个条件,在美国 (华人圈) 择偶水平还是不高

后来调派回国,年入税前 100 万人民币,瞬间优越感爆炸,择偶选择范围指数增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澳大利亚做码农的路过。

工作三年多点,年薪税后到手大概三四十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在当地的码农圈子不算高,但是更低的也有,算是中等吧。澳大利亚收入差距比较小,做什么工作其实都差不太多,码农也只是普通的工作一种,没有国内的高薪光环。这个工资在澳洲其实能过的还可以了,澳洲物价比国内高一些,主要体现在人工上,日用品、食品的话其实还好,房价也不算离谱。我有好些年没回国了,最近跟国内的朋友交流,发现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的让我咋舌,北京上海随便租个破房子都四五千块,买房的话五六百万只能买个小公寓,这钱都够在澳洲买个还可以的别墅了。

单说收入肯定比不过国内互联网大厂,但是我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以我的水平肯定是进不了大厂的,在国内能拿个月薪一两万就不错了。澳洲的公司是真的水,不需要那么高的技术,也没有那么卷,很多混了十几年的老码农技术还不如国内的小年轻。

工作压力肯定是不大的,我名义上一天工作时间 7 小时,但是真正做事的最多也就四五个小时,尤其是疫情后这一年多全面转向线上工作,有时候事情少,一星期一行代码也没写,挂着通讯软件打游戏看视频。我其实算是比较负责的了,有的鬼佬更混。

假期方面我看有其他答主提到了,20 天年假 + 10 天病假,从第一年工作就可以享有,澳洲全职工作标配,没太多好说的。受疫情影响我的年假积攒太多了,公司还会催你安排假期把年假用一下。

职业天花板当然也是存在的,华人码农做到头也就是个 tech lead,年薪有个百八十万人民币顶天了,至于所谓的 “混进主流社会” 定义比较模糊,按照收入来说华人工程师挣个中上等的工资不算困难,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混进主流社会,如果说非得谈笑有鬼佬,往来无华人的话那么确实不容易。

至于这样的工作到底好不好,跟国内 IT 界比起来孰好孰坏就见仁见智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孤单寂寞没朋友。疫情期间没法出去玩只有网上吵架混时间。越吵心情越不好。这毕竟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不断得学新东西。最近有点疲了。不是那些东西有什么难的,就是学不进去。混吃等死不甘心,但是天天在家上班就摸鱼也很腻味了。

去年收入税前六十万刀, 本来觉得还行。上本乎一看,到处都是去年八十万,今年估计一百万起的。哎,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们太多了,卷不动他们。还是继续躺平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虽然不是码农但也来凑个热闹。

坐标法国巴黎,夫妻两个人都是普通工薪 CDI,工资加起来一年欧元 90K。

扣除养老保险医保这些还剩 67K,再扣除个税 5K,住房税电视税 1K,总共到手 61K,合每月差不多 5K。计算下来实际上到手的钱只有工资的 67%(尴尬的收入,吃不到政府的任何福利,一旦涨工资反被薅羊毛)。

一开始和媳妇租的 studio,每个月 800 欧,还能存下点钱。后来有了孩子,压力陡增,租了大点的房子,每个月 1500 欧(还是在大巴黎)。计划后面赶紧贷款买一套房子。

其他每月固定开销:

托儿所 600

加油 120

车险 230

住房保险 20

话费网费 80

食品 + 奶粉 + 辅食 + 生活用品 800

银行,App store 等杂费 50

汽车保养旅游化妆品衣服我已经不敢算了。

生活虽然不至于月光,但也是很紧张的。

唯一让人比较欣慰的就是工作强度相对于国内不大,加班少,年假多(25 天年假 + 10 天 RTT)。

总体而言在法国,挣不到大钱,但是过个普通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来补一刀

某不发达资本主义岛国,没有工作,领低保,2000 欧 / 月

知乎用户 Zheng 吴氏 发表

在丹麦写码。每天 10 点前参加一下每日的会,说说自己昨天干了啥,接着就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半。合同写着是 9 点开始工作,每天 8 个小时,包括中午半个小时午饭。

最近疫情,公司鼓励在家上班。在家没桌子椅子的可以申请,公司请人给你装一个。算是比较人性的福利吧。带薪年假一个月多吧,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关于工资,基础薪水算上养老保险和年终福利估计只有美国同行的一半。我朋友在腾讯拿的比我只多不少了。每年涨薪根据情况定,3% 到 7% 这样。

结论就是,还挺好混的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说好坏看自己追求吧吧。现在在澳洲做前端入职一年,也居家办公一年了,九点上班五点下班没有打卡。每天九点 15 起床上线,会发现 leader 比我上线还晚,然后去洗漱吃饭,10 点到 12 点敲敲代码,吃午饭,下午回来敲敲代码穿插着摸鱼。除非有特别紧急的活,否则绝对不加班。如果超过 5.10 还有和 leader 合作的工作没有完成,leader 会直接说去吃晚饭或者 goodnight 明天再说。5 点之后所有的消息都会等第二天再回。下班之后自由时间非常的多,一般能睡觉,运动,吃饭,学习,打游戏都干一遍。每个月能攒一万人民币左右。

坏处是当地社会不好融入,朋友圈较窄。想升管理层可能不是很容易。很难挣到大钱,因为税很高。而且因为疫情,一年没回家了,会想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回答都是男生,其实男生感到的大多是恩格尔系数的不同,挣得多,花的少,还没有啥加班。奋斗几年就可以买个大 house 住住,养家糊口相对国内来说简单一些。这些其实都说烂了,而且现在加州的一些公司也开始 996 了,而且房价年年涨,所以加班少花钱少这个优势已经渐渐消失了。加上绿卡的漫漫排期,混得好不好真的已经不是简单可以定义的了,可以说各有各的痛吧。

作为女生,我觉得我混得一般,但是我知道回国我只会混得更差。

先说说好处吧

首先是没有生育歧视,HR 不会上来就问什么时候要孩子,我同事刚入职两周就生孩子去了,公司也没什么怨言。我知道,我刚结婚没孩子,30 岁,如果回国的话会面临怎样的质问,无关我的能力。

其次,请假简单。女生每个月总要痛这么一两天,我们公司通常是允许在家工作,基本在家工作就是除了开会,其他时间你都可以躺平。如果实在起不来床可以请病假,早上起床临时请假都可以。

还有就是时间自由,你可以选择早 7 点上班,晚 4 点下班,这样你可以去接孩子放学,回家烧饭。如果要送孩子上学,你可以 8 点上班,5 点下班。基本公司的会议不会排在大早上或者 4 点以后,实在需要会提前通知。

都说了混得一般,所以说说不好的地方

首先,工资无法和男生对标,这是哪都有的问题,还有的人会对女生产生莫名的不信任感,被我怼了几次终于消停些。

其次,产假巨短,之前提到的那个同事只休息了两周就来上班了,惊掉我下巴。

最后,无聊,没有好玩的娱乐,真的,我无比想念国内的密室逃脱

最后说说题主提出的疑惑

天花板?还没有撞,不过以我目前的能力和野心,我应该在撞天花板之前就躺平了

混不进主流社会?怎么算混进主流社会?同事都是美国人算不算?周末经常聚聚的那种?还是说需要完全复制美国人的生活?那种生活就算了吧,我受不了顿顿光吃菜。

知乎用户 留学学姐 - 金小易 发表

有朋友恰好在某发达国家做码农,对于这题,他表示:资本家都流着相同的血,怎么可能因为国家发展程度不一样,就天差地别呢?

很有道理啊。的确是这样。

我和其他在国外工作的朋友聊天,无非就算个时差,下班时间都是自己的,随便聊随便嗨。但和这位码农朋友聊天,真的是只能随缘,毕竟阴阳作息随机切换。

就算我运气好,找码农的时候他刚好也醒着,那人家也不一定愿意鸟我。不是我的魅力不够,而是码农的职业属性决定了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处于上班时间。码农的薪资的确是高,但对于雇主和码农来说,薪资 = 全天候工作 & 待命,是两者悄无声息的默契。

码农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压力和时间表,上面满是 DDL。**这点倒是真的不分国内外啊。

码农兄依然精力充沛地在这行做着,我还以为是金钱的魅力。谁知道这厮一脸鄙夷的看着我:当然是因为热爱啊。=。=,fine。对他来说,开发软件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且他目前所做的,用他的原话来说:其实也是在开拓人类的进程。

码农兄身边也是来的来,去的去,大部分 “不能与代码和解” 的人,都转行了。转的小的去做技术招聘,转的多的那就各行各业了。

国外的码农和国内的码农的环境本质其实并无分别。

有区别的是 “人” 和“人”这个个体。

知乎用户 花非花 发表

不是混得好,是比国内好混。摸鱼偷懒 955,周末钓鱼潜水滑雪 camping,大 house 两娃一狗一猫,不用为学区房烦恼,也不会鸡娃鸡出四件套。而且过这样的生活不需要拼命,只要正常上班就可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我身边例子来说:

北美混得好,欧洲不一定。

知乎用户 鹏博学堂​ 发表

两个码农同学在美国,一个是从化学转过去的。

两个人之前在湾区,每天蹭公司的免费零食,公司买单的健身房卡,下班了就刷社交软件约妹子,虽然妹子真的少。

现在两个人一起转到纽约谷歌,啥都有了。。

知乎用户 痛的有节奏感 发表

坐标德国。我觉得是养老院。

有多闲? 在家工作,每天早会就是汇报近况,某某分手了,今天天气太热了,我心情不好之类,完全不谈工作。闲了躺家里两周没人找我。最高记录一个月没写过一行代码。收到最多的通知,不是发工资发奖金的通知,就是某某同事请假的通知。德国同事真脆弱啊,肩膀疼,心情不好,天气热了,失恋了都可以请假…. 感觉某些同事天天请假已经超过每年 40 天带薪年休假的天数。

德国刚毕业就能以百分之一二的贷款利率零首付买房,谁都买得起,工资购买力强,太香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力一般的在这边也能靠敲码过上不错的生活

我本科计算机毕业工作两年,在西雅图一家中厂。税前 300k-310k 税后 210k-220k。除此之外还有每月 60 刀电话补贴,70 刀健身 / 家居用品补贴,300 刀打车 / 餐补,回 office 上班的话饭堂随便吃,965+“无限年假”。总体感觉还是比较滋润的。然后每个月平均也就花 3k-4k 刀一年下来能攒 170k 左右。

主要是国内太卷了高手云集,比我能力强还比我能卷,我拿头比。凭能力回国大概率拿不到 50 万一年的 offer。

当然国外缺点也明显,精神世界还是比国内空虚。等攒够一两套房钱就回国找个不加班的外企摸鱼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伪码农强答一下:

非 CS 出身,出国前做工业通讯协议相关的,跑过现场做过测试参加过国标制定,13 年 - 15 年平均一年 20W。虽然父母给了笔买房的首付,但当时看着上海这房价我就想难道一辈子就被锁在这里了?当时在外企同事留学回来的很多,去问了一圈推荐我去了澳洲读研究生混绿卡。没错,我是个授课型研究生的混子

毕业论文直接是在前东家做的项目的扩展,没多久猎头就推荐了个行业 top1 公司的职位,属于甲方,现在是天天跟乙方开会 + 写点代码画画图。

目前第一年收入也就 8W 刀,不过养一家够了。一年四周的年假,病假和事假好像二十天。2020 年二月开始全部居家办公,我就干脆带老婆跑回国跟爸妈一起住了,每天大概工作四个小时,现在公司一直在催我回去 ,我估计还能拖几个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我个人经历而言,确实是

光看水平的话我肯定是处于程序员的下游,我总会以脑子不好使作为借口但其实更多的可能还是自己对这行真没太大兴趣,工作上用的东西会了就得了,不会自己下班后还看看有哪些新技术然后再自学提升自己。之前工作的薪资是税前 10w,在芝加哥,工资算不上有多高,尤其是跟湾区那些地方比,但是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和有自知之明的我来说简直太满足了。工作压力很小,每天就是比较简单的工作,到了点走人,代码写完 push 上去甚至还有专门的组帮我 deploy。这些都是我以为的程序员的日常。

今年上半年回国了,因为工签连跪三年。八月份开始找工作,现在还没找到。算法题都能做出来,毕竟刷刷题谁都会,但是一问到什么 kubernetes, redis 啥的我就像个傻子,除了听说过这些名字以外完全不懂,再加上之前的技术栈用的是国内没啥公司用的 RoR,我就从好像还会点什么的程序员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程序员。北美那边你技术栈不对口不是啥问题,算法上过了他也会给你 offer,但国内给我的感觉就是你如果不是已经精通了的就没啥机会。当然了肯定有人会说,我技术栈不对口可以去学啊。没错,确实可以去学,但是没兴趣真的没动力。

我现在在转行中,其实像我这样的处于程序员底层的这都是可以预见的,早晚都会淘汰,只不过在那边的话,这个结果来的可能会晚很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一下我的吧,坐标温哥华,(加西的 IT 圈还是很小的)从码农到码农经理大概 8 年多。目前一年个人到手税后大概 17 万加币(base + 股票 + 签字 + 年终)。不算投资 / 理财 / 房产的而外收入。老婆自己独立 business 最近两年运气不错。今年税后已经比我多了。没啥 show off 的。但重点来了,我们有俩个小孩子,简直就是无限的天使投资。我还是比较爱旅行的人。感觉一年下来,虽然手里能存下来钱,但是还是没有创业成功的体验。

个人心态最重要。钱只是一个数字。它在我这里排在家人健康,心理,教育,医疗的后面。笑到最后的,才是过程最好的。

懂税,用税,避税很重要。懂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要看怎么定义过得好:

以知乎几个知名海外码农展示的为例:

过得好 = 天天吃肉:海外码农过得好

过得好 = 大 house:海外码农过得好

过得好 = 有豪车:海外码农过得好

过得好 = 有枪打:海外码农过得好

过得好 = 有朋友:这个咱不知道海外码农过得好不好

过得好 = 有交配权:海外码农过不好

……

综上,我觉得他们不是在秀,只是精力无处发泄。

知乎用户 翻滚的土豆 发表

不看 2 小时的观察者网我是缓不过来了

知乎用户 人间观测 发表

分享一些国外程序员的生活

[

微软高级软件工程师程序员的一天

人间观测的视频

 · 2328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1480405883465728)

[

程序员在家办公的一天 理想与现实交叉

人间观测的视频

 · 778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1714838997794816)

[

软件工程师的一天 在家办公 从五点开始

人间观测的视频

 · 737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1502631911391232)

[

Instagram 软件工程师的生活

人间观测的视频

 · 57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1491742084763648)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给他们承受了很多….

知乎用户 m 二 n 发表

美国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 5-8 年经验,稍微出色点的码农,50 万美元一年基本是标配了。每天工作时间也就 8 小时吧,周末不怎么需要加班。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大家的答案突然释怀了,在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拿着发达国家水平的工资,享受着社会主义的福利还有相对正常的房价。每周双休,偶尔加班到九点,我还能有什么不满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坡县老年码农 ,要问有多老,工作经验 20 + 吧。欧洲半导体公司,每天十点前到公司,五点准时下班,上班主要是开几个会,偶尔解决下技术问题,代码也写得少了,有时需要晚上开一两小时电话会议,周末加班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一定资历怎么混年终都是拿 A, 老板 grade level 还比我低一级所以特别怕我跑路他不好交代。反正混的有点无聊,不在总部向上升职空间很小了,也不想费那劲了,主动离职又舍不得遣散费,就这么待着吧,坐等哪天公司重组之类的把我开了。收入税后大概 20 万新币吧,在坡县没啥压力。年假用不完可以带到第二年,因为刚入职那两年没休完,现在每年都有 50 天左右,基本用不完

知乎用户 在大洋彼岸搬砖 发表

平时确实还好,不过 oncall 的时候很累,近期拍了个 oncall 的 vlog,欢迎大家看看~

我把美国程序员疫情期间在家 oncall 的一天拍成了 vlog | 给你们感受一下云开发核心组的 oncall_哔哩哔哩_bilibili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题我会

首先说一个少到不可思议的工作时间,和国内码农的 996 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凡尔赛一下,说害怕一直这样技术就慢慢不行了,回国更有动力,以突出自己回答的真实感。

然后评论区就开始不是羡慕就是自嘲,外加阴阳怪气,评论者仿佛瞬间失去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基本判断力……

以下是回答:

比国内爽,毕竟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啥的确实比国内高,也确实没有国内卷,这很正常……

但很多人说的一天六小时,还可以没有绩效压力什么的,我只想知道你们公司还要人不?我也想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5 年经验数据科学家一枚。坐标伦敦,纯远程工作(比如在地中海海岛),一天 8 小时不加班,税前 £135,000 约 120 万。无 35 岁年龄焦虑。英国正常年假 5-6 周。

伦敦一套房,类比北京三环内。所以同学,不要低质量内卷,蓝海战略,海阔天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码农家属,老公是码农,待过三个非科技大厂,坐标美东,工资换算成人民币税前 140 万左右。每周工作 35-40 个小时,由于疫情在家待了一年,工作时间更灵活了,从来没看他加过班。法定假期十一天加上 24 天年假。病假不知道有几天。

他第二个公司的老板的著名语录:别加班,干不完没人会死。

现在的公司开会;他说我手头的都干完了,有啥别的还做吗,他老板说你去休个假吧,不要这么紧张。

偶尔也有早上六点起来干活的时候,但不多。

其实我俩工作节奏差不多,但我挣得没他多啊,要不全民转码怎么来的呢

知乎用户 Horthy Miklos 发表

美国可以碾压国内,别的发达国家看情况。

有在新加坡的同学毕业拿了 6000 新币月薪的工资,现在好像是在虾皮有 9k 新币左右,每天 wfh,工作相比较国内项目是特别少也不催,感觉很爽。

还有个学长不知道咋想的去日本然后转码……27 岁了今年好像才拿了折合 rmb 40w 左右的工资,还得加班,感觉就挺惨的。

我现在在国内驴厂上班,拿 p6 平均薪资,10 9 5。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接班羊 发表

有幸在灯塔国当过一年 intern 码农,当时坐标中部,就是…… 大农村。

这里仅用流水账说明我自己的真实情况,好不好你们自己来判断。

早上 7 点起床,洗漱洗澡做饭吃饭。7:50 出门,8 点到公司,是的我就在附近住。每个月税后 3040,无奖金,毕竟只是 intern。下午 4 点下班喝个蛋白吃根香蕉,去健身房混两小时,6 点回家。吃个饭打 3 小时游戏,然后学习俩小时(想做码农当然要持续学习),洗漱睡觉(晚上懒得洗澡抱歉)

周度消费:

每周油费 20,每周去 kroger 买一次菜 80,包含蔬菜水果肉蛋奶虾(周一到周六的),周日出去聚餐玩耍什么的大概 60-100(挺高的其实)

月度消费:

房租 430 湖景单身公寓,水电气网差不多 100,理发 20。

年度消费:

回国往返机票 1000-1200,汽车保险(半险)1200,医疗保险好像也是几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一年能存几个钱。

大概就这么多,总结下来我个人的感受就是:

吃喝玩乐都不差,但是抗风险能力基本为 0。还好我在灯塔国没生过病(感冒都没有)

实习过后公司给了一年 7.5w 的 package(税前),不好意思给码农拖后腿了,毕竟只是普通大学毕业的普通小公司的普通职员。

其实 7.5w 在那个地区也能过上很不错的生活了,毕竟我是一个物质欲望极低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要是忽略掉本身家庭优渥或者吃了义务教育红利所以比美国公立废人强几个档次,以及抽签各种不确定性和种族歧视的话。

生活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毕竟发达国家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个结果很大程度也是美国教育费拉化导致的,要是出生在美国本土的普通家庭,同一个人很大可能是当不上码农的。

种族歧视也是有的,在美国去便利店买过东西都知道,只有 socially insensitive 的人才不知道,aka 一部分码农,还有恶性事件可能丢小命,洗不掉的黄皮,不像北京住久了,下一代基本被当是北京人。

拿这个特殊的例子说也没啥意思,我们重理廉价教育,配合美国本土拉垮的公立教育和轻视理科的社会氛围导致的码农巨大缺口才有了湾区码农优渥的条件。

当然作为做题家改变阶级很可行的一条路,我是非常支持的,毕竟华人越往外跑越好,不要恶心人就行了,头脑清醒点早点看清楚肤色改不了,抱着占据顶级生态位的心态出去,人少潜伏,人多就开始运作,不要舔不要跪,去抢资源那是天大的好事。

这个问题就类似于 xx 行业(国内技术不行的行业)从业人员在北上广深真的过得那么爽吗?要是是造芯片啥的,然后还得国外大部分芯片厂集体破产,这么想你就明白这个问题的前置条件让问题变得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Rice​ 发表

10 点起床 5 点下班 有事跟老板说一下就早退了或者请一天假

别提工资了 工资是国内应届生比不了的…

知乎用户 安德鲁 发表

混的不好

正如提问者所说,我们只是撞了天花板精力无处发泄又混不进主流社会于是只好到广大屌丝中找寻优越感

在国内大厂 996 最幸福

知乎用户 欧阳知 发表

你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澳洲,技术转管理,薪水 200k,股票 300k 一年保底。

每天累的要死,做不完的活,除了周末我猜并不会比国内轻松多少。

最近打算动一动,看看有没有机会蒙中一个 startup 五年退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您好 我想找个湾区或者西雅图程序员成熟朴实三十岁以上的男朋友 希望您有认识的程序员朋友可以推荐给我认识嘛 感激不尽

对外貌身材身高年龄无要求

本人 97 年的 国内 top10 985 本科 目前在读研 劝退专业 不想读了 求搬运 颜值 6 分 妆后 7 分 身高 168 B 罩杯 翘臀 处女 感情经历几乎没有 性格温柔乖巧 厨艺佳 家境中等 二线省会城市三套房 雅思 7.5 会前端编程 想转行当程序媛 也想做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设计 特长:钢琴十级 书法 国画 素描 水彩 油画

国内相亲男女比太内卷了 一亩三分地注册要 yahoo 或 gmail 邮箱 打不开 注册不了 [捂脸]

知乎用户 BleH 发表

il travaille comme un ingenier de l.informatique

知乎用户 凡人一枚罢了 发表

在国内就是渣渣…… 来了日本发现其他人都是随便写代码…… 现在竟然成了项目的架构师……

知乎用户 形守一 发表

首先确定一个原则,市场是有供需关系的,个人享受到的所有待遇的好坏,取决于相对市场价格要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脱不开这个基本规律。说白了,你的收入必然是有另一个人的支出,你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给你支付收入的人愿意支付多少。

那么基于这个基本规则,如果是一个菜鸡码农,如果拥有自由选择市场的能力的话,找市场需求相对有一些,而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的市场,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待遇。

如果是大佬级别的软件工程师,哪里市场最大,就去哪里。因为不用考虑一般竞争的泥潭,市场规模越大,越是如鱼得水,需要考虑的只不过是当地国家的资本管制情况以及政治环境影响。

知乎用户 Untitledd 发表

好混 不回来的 湾区朝九晚五大鱼大肉 技术水平一般般 已经准备上车买房了

我天天这 996 还得靠刷 leetcode 现在算法岗基本进不去 比如腾讯第(6/8)轮测试 里面全是华五本硕美国海博的

其余那么多 985211 和普通毕业生全挤开发岗 用人公司无论大厂小厂都可以随意 pua 员工 反正接盘的多

知乎用户 世贸通移民​ 发表

在发达国家 IT 从业人员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薪水高,不加班,节假日多,还有各种福利制度,很多国内出去的人都混得不错。有些人甚至选择永久留在哪里,移民到了当地。

好的地方讲完了,不好的地方也有,就是消费高,人工成本高,要适应当地语言,生活节奏比较慢。有些国内过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到了当地可能会不太适应。

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十全十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码农也好,任何人都一样要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来选择。

如有其它移民相关问题,可随时评论或私信。

参考资料

[

加拿大教育篇:移民子女入读小学的那些事儿

世贸通移民的视频

 · 62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6331454972989440)

[

身份比努力更重要!2021 华侨生联考数据出炉

世贸通移民的视频

 · 58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6328221533794304)

[

三胎?加拿大生娃、育娃福利知多少

世贸通移民的视频

 · 65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4159914118479872)

[

现阶段哪些人士可以入境加拿大

世贸通移民的视频

 · 118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0565420752072704)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在美国的很多中国码农都在用国内的资料来准备面试,所以会比很多其他国家的 h1b 在面试上有很大优势。

国内资料的特点,就是知识面全,准备好点的话能说的太多了,能把面试官聊很爽。之后给的 Total Package 真的很难让人说不。

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你大学毕业之后家里有钱供你出国,而且你得有不错的托福和 GRE,之后开始工作还得抽到 H-1B。之后工作闲暇之余每晚要刷题准备,最后面试时你的英语表达和技术阐述能让平均 4-5 个大厂的 Senior 工程师都给你 Pass。

好像也不容易,对吧?

知乎用户 陈默是金 发表

美本本科生强答一发……

我们学校美本排名 30-50 左右。我自己暑期实习全聚德,男票大二 CS,暑假收到了 Amazon AWS 的实习。三个月,我们看一下 Amazon 给一个暑假实习生什么?

  • 西雅图来回机票

  • 也包伴侣的,合法伴侣,不住在一起的男女朋友不算

  • 住房资金

  • 一个月 2100 刀,总共 6300,直接打进银行账户,用不完的可以存下来。

  • 西雅图住房很贵,租了一个比较好的 studio 花了 2300 刀,多出来的他爸妈帮忙付了。

  • 工资

  • 一个月税后 2000 刀左右,税前一共 8324,三个月。

  • 其他福利

  • 工作期间会给一个电脑,但是要还的哈哈

  • 好像会给你发西雅图的交通卡

  • 其他纪念衫什么的

知乎用户 樱岛麻衣 发表

就说一个事情,美国互联网公司本科实习生一个月也能拿 9000~刀,严格 965… 各位可懂有多香 [狗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作为一个花几年好不容易跨行卷上来的高级前端,看完各种回答。我只想说,我真特喵羡慕,我不想留下来再卷和被卷了。我不要拖祖国的后腿,有没有大佬带上我

知乎用户 njpipi 发表

美国程序员把工作外包给中国程序员,啥也不干年入 20 万美元,这操作也是骚 - 知乎 (zhihu.com)

这是 2012 年的新闻

知乎用户 Patrick Zeng 发表

国外码农和国内比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钱和国内差不多,命可能能比你长 20 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外工资高一点,福利好一点,但是没有福报,看自己取舍吧

知乎用户 建造世界的沙堡 发表

这个问题答着答着就变味了,变成国内国外生活哪里更好

其实能 “出国留学”+“CS 专业” 这两个限定条件就比绝大多数人过得好了啊


题主问的应该是:国人码农 VS 发达国家的码农

大多数回答是:国人码农 VS 国人留学 / 出国到发达国家工作的码农

这,“生活好 / 混的好” 总归是一个主观的指标,这种定性的问题哪里有准确答案啊

题主想知道答案的话,我还记得社会医学老师讲过的定性研究的方法

就是个人 / 专题访谈,自填问卷,观察,长时间密切接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像有点离题

我想说:如果幸福感要通过对比得来的话,那可能不会很长久,自己生活混的好不好,环境是一方面,自己的心态也是一方面

知乎用户 SpringTheTrap 发表

古代的时候财富和权力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做地主家的长工比做个普通农民好,可能有点优越感。今天财富和权力转移到了能给华尔街吹泡泡的科技贵族手里,去了 aapl,goog,fb,nflx 码代码就是地主家的长工。

都是看别人脸色干活的苦力,为啥一定要比个高下?有这个时间潜心研究 ppt 自己搞个初创公司,就能成为地主阶级了。

知乎用户 法棍 168 发表

除了没啥归属感以及部分生活不太方便 (比如快递,饭馆和公共交通) 外其他的真比国内好,我要不是自认在国外混不下去也留在国外了。

所以有本事的,或者想出国的尽管大胆出去,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国内卷来卷去实在莫得前途 TAT。

当然了,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出去之前也得擦亮眼睛,高危的地方尽量避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其实也要看公司看组,有的公司 oncall 要你命,有的就很佛系。反正我平日是 fully remote sde role,每天早晨九点半工作,下午五点半准时下班,周末从不加班,组里人人都很友好很愿意帮忙,年龄 20-40 多的都有,基本也没人会有被优化的担心。我现在工作之余还在修在职研究生累了躺床上撸会儿猫。现在在北美一线城市里,工资日常开销每个月都剩些,给的股票都攒起来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 B 站 UP 主 Maksim 的视频瑞典程序员日记被删除?

知乎用户 霍华德​​ 发表 看见别人过得舒服,比我自己 996 还难受 【狗头】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不懂,到点正常下班有什么好破防的,这样的生活我们国家有几千万人在享受呢,有什么奇怪的,如果这都能破防,那看到这个呢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 …

欧美不倡导 996,工时比国内短,是怎样保持自己的工作竞争力?

知乎用户 发表 目前看,西方尤其是科技实力比较强悍,从业者们注重生活与工作分界,工作时长相对国内短很多,不需要采用996的那种,那他们的竞争力,科技水平怎么一直保持先进水平呢?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我是码农,在软件开发领域,美国的软 …

美国上班的 8 小时制为什么连中途吃饭时间也算做工作时间?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因为美国少有奋斗逼。 奋斗逼少了,那些坑你工作时间的单位,就招不到原来的职员工人了。 美国人是觉醒的民族,他们懂时间是最昂贵的道理。 知乎用户 加州牛肉面 发表 我来回答吧,在湾区待过。 因为在美国吃午饭非常简单,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