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虾皮中国」于 2022 年 9 月 19 日大裁员?
知乎用户 默默为莹 发表 昨天的经历很魔幻,甚至今年的经历都很魔幻 过年疫情没回家,过了年答辩拿到硕士学位准备休息下入职,结果 3 月被封在家三个多月,4 月被封禁在家线上入职的 SHDC,找学校教务拿了双证电子版,一入职就线上工作对一个应 …
公司团队调整,并非公司合法的解除理由。如果公司给你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面写因公司团队调整,即日起与你解除劳动合同,支付你 N+2. 你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 2N 的(劳动合同法第 48、87 条)。只是说,如果你工作年限小于 2 年,N+2 比 2N 还合适,从钱数上来说,没有维权的必要性。
第一种情况,孕期、产假、哺乳期女员工。拿 2N 不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能争取到的利益更多。毕竟产假不上班是有工资的。而且哺乳期内有 1 小时的哺乳假,另外三期女职工本身也不好去找新工作。
第二种情况,工伤职工。尤其是 1 到 6 级工伤职工,找新工作的难度非常大,不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只要缴纳了工伤保险,后续的赔偿也不需要太担心。
第三种情况,工作年限大于 3 年,工资比较高,近期很难找到新工作的。工作年限小于 3 年,直接拿 N+2,也是比较合适的。维权的经济性不大。
互联网公司离职,一定要注意是否签订过竞业限制协议或者劳动合同中是否有过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如果有,离职时,要求公司明确是否需要遵守竞业限制的约定,竞业限制期间的长短和竞业限制期间内补偿金多少(不低于本人工资的 30%,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关于竞业限制方面,可以看一下 @牛顿顿顿大神的回答,很全面。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判决书比长,截取了开头和关键内容。
2019 年 12 月 26 日,某田公司向姜某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载明,2017 年 10 月,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提高组织效率,经消化事业部管理层决定,消化事业部北京大区达克 ** 产品由原来的两个推广团队精简为一个团队。鉴于您团队是负责达克 ** 产品推广的团队之一,且当时在岗人数少于另一个团队,考虑到两个团队的实际业绩情况及人员等因素,经管理层综合考虑决定,把您团队下属人员并入另一个团队,当时与您本人也有过沟通,自此以后,北京大区达克 ** 产品均是由一个团队做推广。考虑到这一调整对您 “地区经理” 岗位的实质影响,公司自 2017 年 10 月 17 日起,您的直属主管及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多次与您沟通向您解释团队调整的原因,并希望就您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一致,但就此变更我们始终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此后,公司于 2019 年 11 月 26 日就此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和对劳动合同的变化再次与您进行了沟通,并提供了公司内部其他岗位,但您未接受。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 26 日又一次与您进行了沟通,但仍然未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经公司决定,依法与您解除劳动合同。您在公司的最后工作日为 2019 年 12 月 26 日。
…
关于争议焦点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于何为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内容基本相同,故可参考劳动部办公厅于 1994 年 9 月 5 日下发的《关于 <劳动法> 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客观情况” 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由此可见,“客观情况” 属于企业无法控制或无法改变的外部事实,解除劳动合同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而非一般的经营状况不佳,或者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而进行的管理模式改变等。本案中,某田公司为提高组织效率而精简团队不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故本院认为某田公司的解除行为系违法解除,应当支付姜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20694×5.5×2=227634 元。
生活在上海的李艾,是一名 “程序媛”,今年初,她从一家外企跳槽,加入了跨境电商平台 Shopee,成为其中的一名后端开发人员。
回忆起拿到这家被称为 “东南亚小淘宝” 的明星公司 offer 时,李艾曾激动不已。然而,与经济观察网记者对话时,在这个平台 “待了才半年多” 的她却说到,8 月初就萌生了裸辞想法,只是还没等到自己递交辞职申请,反倒先被裁了。
9 月 19 日午后,HR 突然把李艾叫去了办公室,“给 n+2,赔 3 个月工资。”
原来,李艾所在的部门 “是在今年才开始在上海招人的”,而今包括她在内“至少有 60% 的人” 被优化掉了。
据李艾讲述,8 月末以来,公司内已经有个别部门开始减员,当时的她就设想 “今年不被裁,明年也会跑。” 当这把裁员的 “大刀” 突然 “砍” 向自己时,李艾虽然毫无准备,但因赔偿金可观,她并没有拖沓,“当天光速签字走人了”。
被裁第二天,看到社交媒体上发出的关于 “Shopee 裁员” 的消息和讨论,诸如:部门裁员比例高达 90%,有部门一整个被 “团灭” 了等等。
“我们部门已经算是重灾区了。”
李艾觉得外部有些消息说得太夸张,她透露,Base 在上海的其他 Shopee 核心一点的部门,有的裁员比例在 15%。
“各业务部门根据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优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裁员比。”
当然,不只是上海,仅 9 月 19 日当天,北京、深圳等地的 Shopee 员工们也接到了优化调整,部分岗位被削减的通知。另据记者采访获悉,在 Shopee 国内启动的这轮裁员动作中,有不少人是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
“第一次距离裁员这么近。”
一位深圳 Office 的 Shopee 员工,结束新人培训,上岗未满两个月,却在 9 月 19 日这天看着曾经一起 “脑暴” 讨论的同事们,一个个从工作软件群里退出、离开,“一下子走了四个人。”他不免担心起自己,是否能熬得过试用期。
区别于上述员工的忐忑不安,同一天,同样 Base 在深圳,同为应届毕业生的沈浩,在 HR 约谈后被裁了。
自去年 8 月末至 11 月初,两个多月的秋招时间,在各大厂轮番面试后,沈浩说,自己 “被狠狠地蹂躏了一番”,直到一条短信通知让他找到了希望。
去年 11 月中旬,Shopee 通知沈浩在 2022 校招后获得了录用资格。然而,这团希望之火仅燃烧了短暂的几个月,待到沈浩正式入职两个月后,噩耗传来。
“被裁,赔偿正常。”
沈浩在上交电脑、离开工位前,连同工牌拍了一张纪念照,“我再次毕业了”。
涉世未深的沈浩,突然被裁,十分苦恼于接下来的择业方向,与之不同的是,离开 Shopee 后的李艾,决定在冲下一份工作前,先休整一段时间。
“之前招太多人了,现在拼命裁。” 李艾在去年寻找新岗位时,就发现 Shopee 在各大招聘平台上表现得 “财大气粗”,“技术开发岗的薪资,比其他同类电商平台起薪就高出至少 5K-10K”。
去年,Shopee 这家公司 “加钱抢人” 的疯狂扩张状态,也让在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方面专注研究的钟明梦印象深刻,“很多社交平台上,都是这家公司超高薪挖人的信息。”
成立于 2016 年的 Shopee,本是 “东南亚小腾讯” 之称的 Sea 扎根电商领域的一个业务平台,主攻东南亚市场,与阿里系的 Lazada 直接对标。
其实,腾讯投资支持的 Sea,在做电商业务之初就与阿里有所竞争,Sea 的创始人李小东更是将在 Lazada 担任区域董事经理的冯陟旻挖来,在 Shopee 担任 CEO 一职。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告诉记者,对于劲敌 Lazada,“知彼” 的 Shopee 采取的是国内互联网巨头抢食市场的标志打法,“烧钱换增长,疯狂补贴”。
依据东南亚电商聚合平台 Iprice 此前数据显示,2017 年第三季度,Shopee 就超越了 Lazada,成为越南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之后到了 2019 年,Shopee 更是在 GMV 上全面反超了 Lazada,后者成立于 2012 年,在东南亚市场提早耕耘了 4 年时间,却被 “后起之秀”Shopee 打败了。
乘着胜势,Shopee 自 2020 年以来,持续扩张。首先是内部团队壮大,光 IT 部门员工规模就增长破万人;其次是对外业务,逐步辐射至全球多个国家,除了在越南、泰国、印尼等市场设立业务站点,还向巴西、印度、法国、西班牙等新兴市场扩张。
“它想跟亚马逊 PK,得烧掉多少钱抢客户?”
澳盈资本创始合伙人肖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Shopee 在东南亚市场之所以占据优势,“东南亚买家跟国内客户的采购思路差不多,是一种成本思维,哪里便宜、哪给的补贴多,就会去哪儿。”
但欧美市场则不同,用户思维、使用黏性以及市场教育都已经固化了,他认为 Shopee 去到新兴市场投入的成本会更高。
自 2022 年以来,Shopee 接连关闭法国、印度、西班牙等站点。其中,法国站仅运营了 4 个月,印度站和西班牙站运营了不过半年时间。
“烧了很多钱换流量,但市场增长又不如预期。”
钟明梦认为,Shopee 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出现了偏差。
陈达并不认为 Shopee 摸索新兴市场是一种战略失误,“互联网公司本身就会有一个试错玩法。” 他以 Shopee2021 年的经营数据为例来说,营收 51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一倍,高达 136.4%;GMV 高达 6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76.8%。
这一业绩高增长势必助长了 Shopee 向外扩张的信心,当然,陈达从其对海外站点的关闭举措来看,这是 “试错马上果断止损” 的结果。在他看来,除了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外,Shopee 站稳脚跟的东南亚市场,也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
曾有过跨境电商领域创业经历的肖毅,觉得 “出海” 生意依然火,他发现 Shopee 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以销售为主,而在中国则依靠卖家开店为主,“它想借助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发展自己。”
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对于国内供应链转移和采购成本增加,使得国内相关产业链的优势和东南亚没太大区别了。” 在肖毅看来,这也成为 Shopee 国内规模调整背后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就在 Shopee 国内裁员消息发出前夕,9 月 15 日,其母公司 Sea 的创始人兼 CEO 李小冬发出一封内部信,其中表示,“领导团队已经决定,在公司实现自给自足之前,我们不会接受任何现金酬劳。”
就在 9 月初,Sea(股票代码:http://SE.US )曾对外宣布,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已辞去公司董事会职务,与此同时,腾讯已就其所持 Sea 股份向其公司董事会授予不可撤销的投票代理权。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在 2022 年初已减持 Sea 的 14492751 股 A 类股份,将持有 Sea 的股权从 21.3%降低至 18.7%,彼时 Sea 的股价在 206 美元 / 股,腾讯直接套现超 30 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自 2021 年 9 月 20 日至 2022 年 9 月 19 日美股收盘,整整一年时间里,Sea 的股价从 327.5 美元 / 股跌至 59.8 美元 / 股,相较去年 10 月的高点,如今的 Sea 市值已经缩水约 1700 亿美元。
“原来的估值过于泡沫化。”
陈达一直专注美股研究,他看到亚马逊都已经从高点跌了很多,“高增长却不赚钱的公司,都在杀估值。” 显然,市场给 Sea 的估值正在向下走,“它想要活下去,只能降本增效。” 在陈达看来,腾讯减持动作已经证明,Sea 无法再靠投资人的钱去维系扩张了,“它没得选择。”
肖毅也有同感,特别是在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背景下,“全球的融资都不会过于乐观”,他认为 Shopee 以及母公司 Sea 的商业模式,难以再凭高估值讲故事了,“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也是其战略收缩的关键诱因。”
记者看到,不只是 Sea 的股价暴跌,其于 8 月 16 日公布的 2022 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Shopee 第二季度整体调整后 EBITDA 亏损额高达 6.481 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 5.798 亿美元,亏损面继续扩大。
“经济下行,大股东撤资,各种负面 buff 叠加。”
钟明梦觉得,当下 Shopee 母公司已经存在资金链压力,“血亏”的业务部门必然会优化。她还从人才管理视角分析,Shopee 激进扩张的发展战略,势必会导致内部薪资倒挂等问题,这样传导产生了人才开发机制不健全现象,另外,她也听闻 Shopee 被诟病 “毁 offer” 及人才安抚不当问题,“这在平台发展后劲不足时,会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鉴于当前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升高,来自富途证券投研团队的分析人士认为,与国内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相同,Shopee 首先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后期需要关注其 “降本” 后的经营效果。
“裁员更要花钱。”
陈达觉得,Shopee 的亏损面扩大很正常,而裁员在接下来也会带来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他预判,Shopee 在未来两三个季度的经营数据会进一步体现降本增效。
上述富途证券投研分析人士关注到,Shopee 关闭了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本地业务,还完全退出了阿根廷市场,“专注于东南亚市场,以实现盈利。” 其认为,若降本增效的效果达到预期,后续 Shopee 的营收增长恢复,还会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
陈达也有共识,“如果 Shopee 真得可以把运营效率提高起来,能赚到钱,它的估值预期也会好起来。”
在他看来,Shopee 依然具有高增长的逻辑。富途投研分析人士也从行业角度指出,东南亚电商渗透率目前整体处于较低水平,5%-15% 范围内的渗透率,与中国大陆 25% 的渗透率相比,尚有较高空间。
不论此前出现的撤站调整还是近期的裁员优化,都说明其在相应市场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收效,“这跟目标市场的竞争现状有关。”
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B2B 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看来,这也与 Shopee 的平台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根植于东南亚市场的 Shopee,先发优势及对市场的理解更透彻一些。
(受访对象要求,文中李艾、沈浩为化名)
每个职场人都得有随时可能会离职的意识。
公司解雇员工是很容易的,无非就是 2N 嘛。
以前 2N 是一座大山,一个巨大的成本,因为传统企业员工工龄长,十几二十年的,批量裁员能赔到董事长当裤子。
但现在是什么样的社会,三年没跳槽就是老员工了,大多数人一两年一跳。
一算账,入职大半年的员工,N=1,2N=2,N+2=3。
说白了,虾皮还是个良心企业,不然统一 2N,说不定赔的更少。
每个职场人入职就要有离职的意识,不要幻想能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资本一把钞票甩你脸上你就走人了。
资本说我是违法了,但我赔钱了,你能奈我何。
所以,每份工作不要混,要想一想我下一份工作在哪里,下一份工作需要我有什么经验。
这样在公司做每件事的时候,才是为跳槽做打算,才是为自己做积累,而不仅仅在给资本打工。
在这份工作经历中,我干了哪些别人干不了的事儿,参加了哪些培训,看了哪些书,掌握了什么新技能,这些东西才是工作经历中最宝贵的部分。
成长是一份工作最核心的内容,赚钱只是附属品,你得意识到你以后一定赚的比现在多。
只要你始终在进步,那么最终无论是你甩了公司,还是公司甩了你,你都能轻松找到下家,而不是扮演一个职场秦香莲哭兮兮。
虽然国家和法律希望公司对员工负责。
但我们自己应该清楚,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此前有赞、京东等零售巨头也曾有过裁员,而虾皮裁员的传闻也是由来已久,这次只不过是靴子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裁员力度确实有些大,有消息说是裁 员比例根据部门而定,基本上裁减是 30%-60% ,有的部门裁员比例甚至高达 90%,可见是相当激进的。
网传的补偿方案是,裁员补偿是 N+2,算是还可以了,不过据说员工接到被裁 员通知后,就要马上交电脑,迅速办完离职,感觉这个有些过于冷血。
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又何必如此呢,如果员工本来工作的时候对公司印象还不错,这分 手的时候如此的冷血,那肯定会把之前的好印象消磨掉大半。
多数应届生受到裁员影响,不过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是胜在年轻,现在很多单位卡年龄那么严 格,更凸显出年轻就是资本。
应届生只要调整好心态,指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边学习边找工作,问题不大。
虾皮裁员早有苗头,当下入职互联网要做好风险管控。
内外均忧患的虾皮
内部的突然变化毫无意外的几乎都来自于外部环境变化。
一方面,东南亚电商还有 2 个大型玩家,Lazada 和 Tokopedia。虽然目前仍是虾皮是老大,但对手竞争力也不是盖的,虾皮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口罩三年,世界性消费降低,可惜恰好虾皮不是拼多多,无法承接消费降级的红利。口罩和漂亮的加息等又造成当下融资难度加大,拓展期的虾皮被迫要自己盈利活下去,只能掉头摆脱靠外部输血扩展的老模式。
虾皮自身真实迎来了发展困境。增速有但类比当初阿里、京东不算大。根据公开财报,Shopee 在 2022 年第二季度营收为 17.5 亿美元,商品交易总额(GMV)为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2%。这个增速,其实并不快。
**更坏的是虽然营收在增长,Shopee 却亏得更严重。**2022 年第二季度整体亏损 6.481 亿美元,而 2021 年第二季度亏损 5.798 亿美元,亏损随着营收增加扩大。
内外部结合,导致了虾皮业务的收缩,砍掉了海外几个表现不佳的业务后,新加坡总部和国内的人资安排也前后开始调整。
6 月份 Shopee 新加坡总部已经就开始了裁员,同时 6 月起国内团队的扩张明显减缓。要知道过去一年左右时间,虾皮在国内疯狂扩张,薪资给的也十分大方。与众多裁员的互联网企业,冰火两重天。
与此同时,虾皮在内部也积极在做人员调整,引入国内大厂高管和管理考核模式,越来越注重人效。但目前看来,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
业绩努力的暂时失败,人员调整的缓慢成果,虾皮内部遭遇很大的转型瓶颈。终于,开启了大转变,国内的大范围裁员。
![](data:image/svg+xml;utf8,)
毫无疑问,前段时间虾皮扩张的野心和动作很大。不断开发新市场,进入新领域并大幅扩张团队。
但这一切明显戛然而止在今年 6 月。在新加坡裁员时,在致全体员工的邮件就有说明,“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我们采取谨慎的做法,因此不得不进行一些困难但至关重要的调整,以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并集中我们的资源。”
当时就关停了几个海外市场,裁掉了对应的团队,后面又收缩了新加坡人员。
而到了 9 月这次裁员,创始人李小东更明确的表达:
1)“领导团队已决定,在公司达到自给自足之前,不会拿任何现金报酬。” 下一步虾皮的策略已经是能自己养活自己为先。
2)同时,“这不是一场很快会结束的风暴,中期内负面状况将持续存在。” 代表东西困境会持续一段时间,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不会很短。
这与国内其他大厂之前的认知和行为高度吻合,也表明虾皮正式战略大转向。
互联网行业在当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持续瘦身,不稳定给从业者和应届生带来极大困扰和实质影响。杭州某些员工大厂毕业了房子都断供,应届生在地狱难度的找工作后刚拿到 offer 就被毁。
尤其下面 3 个难掩的问题,在决定选择互联网行业前一定要想清楚。
1. 当下裁员风险仍旧大
**是的,虽然 22 年前半年接连大规模裁员,但仍没结束。**当下除了虾皮,还传出某厂 930 裁员的消息,基本属实。不仅在职的被裁严重,还不断出现应届生被毁约的事情。很多应届生即将入职前,被通知 HC 冻结,毕业即失业。
哪怕已经完成大规模裁员的公司,还在不断进行持续的小范围优化。总之,把控风险非常重要。尽量选择核心业务体系,进入核心体系的核心部门,或选择盈利能力强的业务等,是避开裁员稳住 hc 的技巧,面试前务必将公司和岗位打探清楚!
2. 内卷和 PUA 严重
各公司文化仍在引导 “福报” 为主,导致内部或主动或被动无意义的内卷盛行。为了成绩,老板 PUA 手段常见。
高强度工作,例如我曾经连续半年 10 点以后下班,对我自己身心理健康都有不小考验。还要经常承受领导的 PUA,这些年遇到逐渐抑郁的小伙伴也不少。当下由于就业不景气,更出现为了 “保命” 努力卷的现象。这对想公平工作,wlb 的同学绝对是坏消息,卷的问题现在有 “雪上加霜” 的感觉。
因此,大家来互联网一定要想清楚,能都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不能坚持,还不如找一份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和沉淀竞争力对于个人职业道路才是更有利的。
3. 成长因人而异
1)我见过实习生第二天上班就开始接正式工作需求。在这样 “拔苗助长” 还没有导师指导的环境里,有些人可以熬过来收获成长,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更大的问题是,不停的工作下不给你时间思考和总结,常常是一直在赶路,没时间看方向。常常工作了几年,没有知识体系的积累。
2)变化是常态。基本 3 天一小变,10 天一大变,3 个月后甚至整个业务跟之前完全不同。朝令夕改经常发生,做事的基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下一步怎么规划,做之后带来哪些意义。
3)互联网岗位设置上更多是螺丝钉性质,工作多年后自身积累的行业能力,专业技术等也许十分有限。对长期发展不那么有利,到了 35 岁时候面临职业瓶颈转型非常困难。
看清互联网的问题后,我们要想清楚自己要不要进入,或者自己该如何择业。
工作要做几十年,甚至退休年龄还要延后。既然要做这么久,不喜欢和苟且肯定是没法维持几十年的。长期的事情,要做得好需要持续的坚持和一定天赋。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今天刚刚去世,他是研究事业的专家。他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工作成就 = 能力 * 热情 * 思维方式
从中可以发现,至少 2 项都于热爱相关,一个是能力 – 持续钻研源于热爱加之一定的天赋而活的能力的持续提升;一个是热情 – 热爱赋予你孜孜不倦的热情。而若相反:若没有天赋:努力显得没有意义,努力后的收获经常远远不如有天赋的人轻易的获得。长此以往,这只会让你尝到失败感。
可见,择业恰当是一辈子职业发展的起点,也是重点。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有天赋又喜欢的行业和岗位呢 ?
1. 真实自我确立
当你连自己都不了解的时候,你怎么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呢?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教授近期发言引起热议,
今天这些辛苦的年轻人,都处在非常高压的状态。… 中国社会是一个后发社会,是追赶型的,它的步子肯定比别人还要快好几倍… 消耗是非常大的,付出是超量的。
随之而来的当下现状是,这代年轻人教育水平整体较好,得益于自媒体发展而来的眼界够大,但这也导致对世界看得太多看得更透。如何更有意思的生活,活出真实的自己成为这一代人主要的诉求。被年轻人问到最多的也是,我要追求些什么?我的活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或者是题目里这样 “怎样判断适合自己的工作”。这要从源头开始 – 找到那个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确立真实自我需求。
自我实现的目标,只能通过提升自我认知,在不断实践里慢慢了解。它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有些人知道了也一定是融入他们生活方式的有意无意的探索。目标绝对不会 “蹭一下” 自己跑出来,通过实践去体会、辨别和逐步确立,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也就是说,尝试是必要的。
行动要趁早,越早越好。
在我们青春期开始,人格开始形成和逐步稳定。尽早开始寻找和尝试自己的终身追求,给自己更多的可能空间和纠错的时间。尤其把握住人在 20-30 岁这个时期非常的重要。这个阶段你的身体最好、好奇心也充足的阶段,不给自己设限,“趁早” 全方位尝试所有感兴趣的东西。
不要担心试错,反复尝试是正常现象。
先尝试,后评价。尝试错了也不会怎么样,就像健身一样,开始我也以为我可以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坚持健身房训练。尝试后,我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我又去做了街头健身,后面又转到户外骑行。
排除法会给你兜底。尝试给了你对自己不断更精准的认知,至少尝试后给你了 “排除法” 的可能,这也是逐步看清自己的过程。每尝试一个,你都又往前走了一步。哪怕没有一下子找到最喜欢的东西,你也可以了解自己的 “一票否决” 在哪里。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2. 杜绝漫无目的的乱撞
看不清后面的路就着急去做、没有择业就盲目就业等等,这些只是在缓解没有进展的焦虑,无法带来足够真实的能力进步和认知提升。在有计划、目的的前提下的不断实践和尝试,才能给你认知提升而更了解自己,也带来职业路径的建议。
偶然一次不能辨别的成功和失败在职业的长期规划中都是无意义的。
用上面的方式慢慢挖掘到那个藏起来的真实自我,具化到目标对应的生活的样子。明确方方面面对未来的憧憬,也包含职业在其中的角色,也就是你真实的职业天赋和喜好 – 职业选择。
例如,
你的生活节奏是什么样的,是创业奋斗工作为主,还是生活节奏适中有足够的自己时间。那么,由此你的下一步每一份规划的决定就可以做了。
例如你期待未来有自主时间,可以享受小资生活并陪伴朋友和家人,而不是挣更多的钱发大财而忙碌。那你,在当下你就该去一个不那么内卷、收入合理,适合长期积累的行业和岗位上。那么,互联网行业就从你的行业选择里排除了,相对稳定和长期看好的新能源、高端制造或许更适合你。
**总之,你的职业规划行业选择,需要根据一个较为长期的大方向来决定眼下的选取,才不至于走弯路。**并依托人生大目标依次反推,确定近 5 年的节奏。时间越靠近,越坚定,越长久,越保持灵活调整的空间。在 1 年、3 年、5 年分别设立预期实现的 3 个目标,并依据 3 年的目标,规划近期具体实现路径。
3. 具体方法举例
当方法论对了,大方向成功确立后。就可以回到具体方法进行现实里的操作了。
这里我想先说明,具体方法有很多。掌握判断标准和实践方向更重要(也就是上一大点),具体方法在互联网环境里知道去哪里找就可以了,不需要牢牢记住。后续可以在知乎搜索和问答,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以下是几个比较简单有效率的方法:
1)通过测试了解自己,但不要过度依赖。结合实践感受,判断个人天赋和性格性质;
通过科学大数据,找到你自己的天赋在哪,价值观在哪,他们是可以长期依赖的能力。
2)应用各类求职 APP,人脉圈子等,寻找合适岗位机会;
通过天赋和个人价值观,定位具体的行业和岗位,借助求职 App 选找机会。
3)用精力管理(或时间管理)等完善执行能力,保持前行节奏;
保持执行力,持之以恒的寻找和行动,才能收获结果。
4)阅读、知识付费、请教前辈等,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对行业和岗位的真实理解;
当上面都不好用,那说明你的认知还不够,认知不够的时候看任何东西都是不准确的。就像你没见过螃蟹的话,你能知道怎么吃吗?这时,还是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认知,看书、听课、到处走走,都是很好的方式。
5)相信自己而不是外界的评价,挣脱束缚。通过真实活着,努力活出自己的独特人生;
有时候,身边人尤其原生家庭给你的 “茧房 “也是很大的。看清他们局限,选择相信自己,你会做出来的。
等等等等,方法其实还有很多,你可以慢慢挖掘。
最重要的是:
这期间要记得,广泛接受和灵活性的重要。
在提升认知、经历越来越多的过程后,必须保有灵活性。在体验发生和认知变化后,灵活地调整工作和生活重心。持续的更新迭代,规避开始的错误估计和实际情况的发生。
记住立足真实自我,确保可以长期专注投入,保持灵活和谨慎行动。至此,也请你依照每一步,思考自己,那到自己的结果,踏上义无反顾的职业之路。关于当代年轻人该怎么寻找自我,我在下面的回答里也谈到过:
关注我,
1)知乎这里可以关注我,来我的主页查看更多分享。
2)我的公众号:程唯一成长圈
每周 2 更精选的想法,和最新朋友们的感受或解答。可以更近一步了解我们这个圈子朋友的想法,和最优质的总结经验。
Lazada 和 Shopee 我们公司都在做,
感受就是 Shopee 吃枣药丸。
举几个简单例子
Shopee 每个月后台起码抽风一次,最长 48 小时打不开后台,无法查看订单无法回复留言,我们居然要靠第三方 ERP 才能看到自己订单,贼尼玛搞笑。
现在 Shopee 企业微信群都设置禁言了,客户经理扛不住,卖家无法发言,知道为什么嘛?
因为系统各种抽风,管理各种删链接,比如我们,很多有销量的产品,给你删了,理由是产品链接质量不过关???????你如果删了我的,我认了, 但是平台很多盯着我们的,复制我们产品的各种垃圾店铺,他们居然没被删??? 什么勾八操作?
我们还好,Shopee 只是顺带,有些卖家全靠 shopee, 全靠一个链家吃饭,几万的销量,直接给你删了,没理由,让你申述,重新上,,
这要不是收钱了,删除竞争对手的链接,谁特么信???
还有那个搜索排名, 复制我们产品的垃圾店铺,价格是我们的好几倍, 标题和我们一模一样,搜索结果居然没我们正版店铺的,全是盗版店铺的。这平台搜索逻辑就尼玛离谱。
之前 shope 没这些破事儿的,还挺好,我们销量也不错,后面搞什么系统升级,全球商品,各种 BUG,我们有销量的产品全被下架了,直接放弃治疗了,,懒得搞了,
Lazada 被阿里收购了倒是管理越来越好了,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干掉 shopee 早晚的事儿
疫情让打工人的工作和工资都不再稳定,企业说裁员就裁员,对于员工来说永远是被动接受,压根就没有主动选择的可能。
能在其他招聘平台看到虾皮的招聘信息,到底是一边裁老一边招新,还是纯粹的挂着岗位信息做品牌宣传呢?
连外企都开始忙着裁员,看来宇宙的尽头还得是看编制。
也不怪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内卷,各种考公考研想要上岸。只能说现在的就业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旱涝保收成为很多人新的选择。
如果遇到公司裁员,打工人一定要争取应得补偿,该拿 N + 就拿 N+。如果用人单位不给补偿还强制裁员,一定要走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很好奇虾皮是不是被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给垄断了? 如果是的话,就裁员不足为奇了,基操罢了。
想起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大概是如何看待 2022 年互联网寒冬,高赞是 “幸好早毕业几年,上岸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不要觉得自己早几年在风口上进了互联网大厂,就感到庆幸,沾沾自喜。互联网不是公务员,不是你上岸了就下不来了。
互联网寒冬,可不是只体现在校招缩招上。过去几个月听到的大厂裁员很多,例如腾讯 csig 等部门裁员,虾皮更是很多人之前心向神往的公司,之前很多在阿里、腾讯的同学都说以后要跳到虾皮养老。如今他也是大规模裁员,更是进一步传递了寒气。
未来 5 年,互联网行业很可能随时要面临校招缩水,频繁裁员等情况,因此不管是参加校招的还是已经工作的各位同学都要做好风险管理,提前做出规划。今年很有可能是过去 10 年里最难的 1 年,也是未来 10 年中最简单的 1 年。
至于说应届生被裁员怎么合法维护权益,N+1 也就 2 月工资,赔的钱少,裁掉你成本很低,你还没啥工作经验,这还是虾皮这种规模不小的公司干的,你细品。在时代的洪流下,这些情况除了无奈接受,继续找工作,也别无他法。
以前是 史家不幸诗家兴
现在是 大厂不幸媒体幸
自从今年大厂陆陆续续开启裁员潮,给某乎某红薯某大眼仔贡献了多少热搜话题和流量
各大自媒体博主们也是不愁选题了,一个话题翻来覆去地反复说,总有人看,因为每个月甚至每周都有新的公司爆出裁员消息
近日,数家跨境电商巨头内部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 “剧变”。
在拼多多高调铺开出海业务,并宣布启动出海扶持计划,以 0 保证金、0 佣金吸引商户入住的;TikTok 坚定加码海外直播电商,全力冲锋东南亚;SHEIN 计划布局海外仓储、扩招雇员;而此前风头正盛的 Shopee 则在连连亏损危机下现金流告急,不得不裁员 “瘦身”……
尽管亚马逊、eBay、速卖通、Lazada、Wish 等电商已进入平稳期,各自坐拥着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但 “出海” 似乎永远不缺入局者。
立刻领钱走人,Shopee 裁员蔓延至中国
Shopee 新加坡总部在经历 8 月末的大面积招聘毁约后,其中国分部近日宣布将再度开展大规模裁员,并被曝 “上午谈、下午领钱走人” 的飞速离职流程。
有媒体报道称,为了实现组织瘦身,Shopee 计划将在印尼裁撤 3% 的雇员,主要涉及营销、技术、运营等多个部门。上半年,Shopee 已陆续裁撤印尼、泰国、越南等多个市场的员工。但由于并未公布全球裁员情况,Shopee 未来的裁员计划还不得而知。
近期,Shopee 母公司冬海集团创始人李小冬在内部信中表示,“领导团队已决定,在公司达到自给自足之前,不会拿任何现金报酬”。
Shopee 就裁员消息回复媒体称,“以实现自足发展为目标,公司正优化运营效率。此次调整是持续增效举措中的一部分,我们会尽力支持受影响人员妥善过渡。”
据李小冬表示,公司所面临的 “风暴” 中期内仍将持续存在,随着经济大环境变化、投资者逃向“避风港”,预计公司无法在市场上筹集资金,未来 12~18 个月的主要目标是尽快实现正现金流。
据今年 8 月发布的公司二季度财报显示,冬海集团期内营收为 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略低于预期;单季度亏损则达到了 9.31 亿美元,同比扩大 114%。
而集团的 “惊人” 亏损主要是 Shopee 带来的。数据显示,Shopee 第二季度整体调整后 EBITDA 亏损 6.48 亿美元,同比扩大 11.76%。
就在一年前的 9 月初,冬海集团曾通过增发股票和可转换债券筹资,最终融资 60 亿美元左右,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从业务布局角度上看,2021 年 Shopee 曾借募资和内部输血连续开拓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巴西等海外市场,全球布局战略意图明显。
时至今日,Shopee 依旧是 2022Q2 全球购物类 App 中用户使用总时长第一,平均月活跃用户数第二的平台。平台二季度营收 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4%;商品交易总额(GMV)为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2%。
但其拼多多低价补贴式的引流销售策略也让 Shopee“烧钱如流水”,始终难以实现正向现金流。
进入 2022 年,随着冬海集团另一大经营支柱 Garena 的游戏业务盈利增速放缓,二级市场融资预期下降,叠加大股东腾讯的减持,Shopee 先后关闭了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站点,多数站点从建立到关闭仅经历半年左右。
为保供应链,SHEIN 多地扩招
9 月 19 日,据媒体报道,SHEIN 将继续扩张全球业务,目前已计划于 2025 年启用两处美国大型配送中心,未来还将规划第三个配送中心。在波兰,SHEIN 则计划为中欧和东欧地区开设一个配送中心,目前已与当地的房地产商达成合作租下了 4 万平方米的仓库。
这也是 SHEIN 首次走出中国,在海外开设大型配送中心。多年以来,SHEIN 的货品均从国内发货,海运物流影响着其利润表现。
为保证美国、波兰的配送中心顺利运转,SHEIN 美国业务负责人 George Chiao 表示,到 2025 年公司在美国将扩招 3000 人,且直属于 SHEIN 公司管辖,并非劳务派遣。波兰配送中心也是如此,消息显示,SHEIN 计划到 2023 年中期,在当地新增雇用超 1000 人。
根据 SHEIN 发布的 2021 年可持续报告显示,其全球雇员人数超 1 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
除了仓储物流外,SHEIN 美国方面还透露,将在其美国总部扩招数百人,以服务占公司年销售额 1/4 的美国市场。
2022 上半年,SHEIN 的销售额达到 16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107.2 亿元,同比增长 50%。二季度,SHEIN 在美国移动端安装量达到 680 万次,环比增长 13%,超越亚马逊;同期平台日货也已超 3000 万,增速达 15%。
此前还有消息称,SHEIN 寻求最快于 2024 年在美国进行 IPO,估值约为 1000 亿美元。
得益于优秀的供应链以及低廉的价格,主打女装、饰品等较有针对性商品的 SHEIN 也收获了拼多多的 “垂涎”。
在招聘平台上,拼多多为吸引工作经验在 3~5 年的老员工,开价 15l~30k,高于 SHEIN 的 12k~20k 薪资。同时,拼多多针对 SHEIN 员工的挖角行动正在密集进行中。有媒体称,拼多多海外业务 200 多人的团队中,有近 150 人是从 SHEIN 等跨境电商处以 2-3 倍薪资挖来的。
不仅如此,拼多多近期上线的电商出海平台 Temu 其页面布局、设计风格均与 SHEIN 达到 “神似”。但为拉新获客,拼多多的补贴力度更胜一筹,不仅有 0.1 美元的秒杀产品,还可以包邮。
财联社 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
20 年校招:有鹅选鹅、无鹅延毕
21 年校招:有虾选虾,无虾延毕
22 年校招:都给我逃离互联网!
鹅瘦到前几天才开校招,后端 68hc,前端 15hc,测试 4hc,测开 8hc,机器学习 13hc,nlp 2hc,技术岗 hc 加起来刚刚够 3 位数
虾危到开始大规模裁员,每组至少裁 10%,最高整个部门裁 90%
整片海水都要蹚没了……
这也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疯狂扩张的背后一定是裁员
当你认为一个东西是红利的时候,往往它已经埋好了坑等你跳进来
说来也可笑,等你跳进来后再把你丢出去,你还得乐呵呵边走边发脉脉
“毕业了,知无不言,给同行们添点寒气”
去年校招虾皮是真的风光,有虾选虾,无虾延毕。
短短一年观景,已经物是人非了。。
虾皮之前一直在扩招,如今招的有多猛就裁多猛,一地鸡毛。。
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缩招裁员,去年字节秋招 8000+hc,今年只有 3000 个,百度去年 8k,今年 2k。美团去年 1w 左右,今年 5k。鹅肠更是夸张,技术岗只有 3 位数的 HC。
可能渐渐到回归到互联网正常的样子了,从过热回到正常水平
对于受到此次裁员影响的应届生,建议调整好心态,准备充分,边学习边找工作。大环境不好,可以看看银行、研究所等国企的机会,相对稳定。
最后,分享一份我整理的招聘信息汇总表,涵盖互联网公司、银行、研究所、各大运营商等,都有内推码,需要的可以看看:
https://docs.qq.com/sheet/DYW9ObnpobXNRTXpq?tab=z3zmsl 校招社招内推信息汇总(持续更新)校招社招内推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做个不负责任预言,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可能陆续有中型厂、大厂开始一轮轮裁员,不排除已经裁过一两轮的 bat 这些。。。
2023 年秋招氛围解析及应对(文章末尾有很多实际的情况的咨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我是去年从字节跳动考公离开的,不过主要人脉依然在互联网行业,离开互联网进入体制内的这段时间,我也在不断整合思考工作这十年来、体制内体制外的行业差异、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恰好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以曾经的亲历者、现今的旁观者来回答一番。
经过我和腾讯、阿里、美团、网易、百度、滴滴、小米的同学、前同事们的沟通,得到的结论是 2023 秋招和社招,大家普遍比较困难,要么是 hc 大减、要么是对于 package 进行适当控制、要么是减少宣传力度、要么是严格提高简历筛选门槛。目前看来字节算情况好点的,其它几个公司普遍不好。我的一个 “远房” 师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相关研究所 2023 届硕士,本科也是某上游 985 的,就他而言,能力及成绩远超我当年,但是目前手头 offer 寥寥,之前在阿里的实习也没用转正 hc,这在我们当年来看是不可想象的。
1、从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经过近 20 年的高速发展,可以做 “互联网 +” 的领域基本上挖掘地差不多了,比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游戏、打车、买菜、直播、短视频、教育、交友、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等等等,可以做的基本上都做了。
在这样的节奏下,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巨大的行业来说,其必然不会有过去的高速发展阶段了;同时,在此前十年,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一直是被资本裹挟着前行,是加了巨大的投资杠杆前行,体现到公司层面就是海量的新业务在不断尝试着,这造成了一种情况:每个公司盈利业务所需要的人数远小于公司总人数,这样一来,行业进入平台期后,行业劳动力冗余了。这是秋招技术岗 “哀鸿遍野” 的本质原因。
2、从 hc 角度来看,主要是各大公司,很多非主航道业务都在压缩,很多子业务都直接撤了、或者保守运营,压根不需要新人;另一方面是创新型业务不敢继续开展了,比如某公司的电商直播类子业务,撤了不少。这是秋招技术岗 “哀鸿遍野” 的直接因素,公司乃至行业不行了,普遍缩招了,自然大家求职难了。
3、从高校专业设置、学生盲目从业的角度来看,我在互联网行业从业的这十年来,行业现状、社会舆论、群众口碑,无一不是每天告诉找工作的人:快来互联网行业吧,尤其是互联网大厂,年薪百万不是梦、寒门子弟走上人生巅峰唯一路径、三百六十行行行转写码、高考填志愿中计算机类专业分数线水涨船高,如此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成为了很多高校的第一大专业,专业设置扩张、招生人数暴涨,行业储备人才库暴涨。十年前我在求职的时候,基本上恶补一阵子算法,智商情商在线,有几个简单的 web 系统开发经验,求职一个 bat 研发岗问题不大;而现在呢,没几篇 sci、没几个大型项目经验、没几次大厂有效实习经历,都不好意思给 bat 投简历了。。。。
我想试着从 “底层逻辑” 开始分析互联网企业裁员这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现如今 “土木工程” 是天坑专业之一吧,为什么曾经的黄金专业会变成如今的天坑专业呢?
因为将整个国家大兴土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那么多建设工程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了,所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资足够高待遇足够好的工作了。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叫 “基础设施” 吧,“基础设施” 就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从 1980 年到 2010 年这 30 年,**机场、铁路、公路、港口就是交通基础设施,住房、购物中心、写字楼就是地产基础设施,中建、中铁、中交、中铁建…… 众多的央企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为整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了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的基础,因为交通基础设施让人和物充分的流动起来,地产基础设施为人和物提供了居住和消费的场所,所以经济活动越频繁,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同样的,从 2000 年到 2020 年这 20 年,互联网就是作为与机场、铁路、公路、港口、住房、购物中心、写字楼一样的基础设施的角色存在着。
一方面,通过电信运营商搭建的无线和宽带网络,提供了整个国家的网民使用通信设备接入互联网的途径。
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企业构建的网站、客户端,提供了整个国家的网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互联网服务进行娱乐和消费的途径。
互联网成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仿佛所有传统消费和娱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因此互联网企业成为了当时的中建、中铁、中交、中铁建…… 他们的蓬勃发展需要海量的程序员,就像当年这些企业需要海量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样。
而随着全球经济萎靡和众所周知的防控措施,整个国民经济失去活力是必然的,互联网企业也终将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萎靡逐渐失去当年的辉煌。
与所有企业都一样,收入需要依靠**开源节流**。如果开源不成,就只能节流。而节流的首当其冲就是裁减人工成本,裁员势在必行。
因此,如果你能从事物的底层逻辑开始分析和思考,就能立刻明白现象背后的本质。当然,我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人,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更早明白的那个人就拥有更多选择。
以上,我是
。
对于权益来说,N+2 已经没有多少可维权的空间了,除非你孕妇或者老员工,老员工可以考虑要 2N。但是应届生,要 2n 吃亏啊。这种互联网企业裁员就是 N+1/2 的,实事求是的说,已经算是楷模了。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我觉得倒不一定是寒冬。更像是疯狂扩张,蒙眼狂奔后的成熟发展。金融也好房地产也罢,都经历过。作为一个在 IT 从业马上 10 年的年轻人来说,我很难想想为什么会给新人 30 到 50w 的薪水,很多有 3,5 年经验的人都没有拿到这个薪水,薪金完全倒挂了。一个本科生从刚进公司到能高效产出,没有 1,2 年是不够看的,我知道因为我也是新人过,我工作的公司也有新人,别人什么样不知道,自己什么样还不知道么。至于说想成为系统架构师,没有经历过 4,5 个项目至少 1,2 个大项目,至少 8 到 10 年经验,光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目前只能说蒙眼狂奔的时代过去了,慢慢像更成熟更冷静的方向发展了,可以说是保存量阶段吧。互联网仍然会有大量从业者,消化新鲜血液的能力肯定会萎缩,但是绝不是说互联网毕业就就业不了了,去大厂竞争肯定更激烈,放低预期去中小企业肯定还是有机会的,但是半路出家的就算了,僧少粥多的时代都能吃饱,僧多粥少的时代饿死的肯定是尾部。shopee 也好谁也好,那些有几年经验的被裁员,立马有企业会抛出橄榄枝,无论哪个行业,头部都饿不死。问题是你是组成头部还是组成尾巴。
我觉的未来互联网公司股价会降低(市盈率那么低股价那么高就离谱),但是公司生存没有问题,核心业务保住了成本控制了,利润率反而可能提升。985211 毕业生会大量下沉到中小企业,半半出家的可能要再转行。IC 和造车行业会大发展,但是不会是互联网这个蒙眼狂奔的情况, 不觉的 IC 和造车这几年会疯狂招人。医疗,养老,传销可能会是比较有大发展的行业,不一定合法就是了。
不要进互联网行业!
不要进互联网行业!
不要进互联网行业!
当然会有例外,比如说知乎,毕竟我们用了知乎的平台,总不能太不给面子。
我工作经验算是很丰富了,我很庆幸自己虽然有机会去互联网公司,但是最终没有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相信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几乎每个月都有,就算没有裁员,但是 996、007 总有吧?猝死总有吧?
35 岁被优化总有吧?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一个公司会淘汰 35 岁的老员工呢?
如果你去实体行业或者说传统行业,你会发现越有经验越吃香,除非真的是行业有了改天换地的变革。
比如说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生产出来都是要用几十年的,员工没有经验能行吗?
一个公司不需要 35 岁以上的员工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指望自己的产品能活很久。
当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的确更新很快,但是快就是好吗?
他们的更新快,真的是因为用户需求变化的快吗?
我听说啊,当然不是互联网行业啦,至于什么行业,我也不知道,有一些人会编一个故事,讲给某些有钱人听,只要给钱,他们就能实现这个故事。有钱人也未必相信,但是他们觉得这个故事不错,于是投了些钱,实现故事的一小部分,然后去跟更多的有钱人讲,吸引更多的投资,周而复始,直到上市。
上市之后呢?这个故事真的能赚钱吗?买股票的人能不能赚到钱我不知道,但是投资的人肯定都赚到了。
在这样一个游戏里,谁会真的在乎产品到底做成什么样?
他们只在乎这个产品能不能为故事提供素材。
所以,开发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和测试,重要吗?
或者说,他们为这个产品积累的经验重要吗?
对,看起来互 X 网行业的确是工资高,但是工资为什么会高呢?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某些行业的资本家就这么傻,愿意出那么高的工资呢?
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啊!因为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上市,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的工资再高,将来也会有接盘侠来付。
而且,对于互 X 网行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最基本的资源也是人力,只要在市场上抢到尽可能多的人力,留给对手的就会越少,竞争对手没有相应的技术资源去做开发,有再好的创意最后也是被模仿被山寨。
他们用高薪把你养在那里,并不是指望你能赚钱,他们是指望别人没办法进入这个市场,而自己就会变成独角兽,在上市的时候就能开更高的价。
一旦目的达到,或者资金困难,那些多余的人就会被冷酷无情的裁掉。
这个时候你也许要问,那又如何呢?能赚到钱不就好了。
你还真是问到点上了。
就像前面说的,我们的目的是每天衣食住行的成本要尽可能的低,每小时获得的收入要尽可能的高。
这个并不能仅仅只考虑眼前这两三年。
人,都有一个毛病,总是会认为这个世界会永远像现在这样运行下去。
比如说我父亲,他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做工人,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下岗潮,他总以为自己会做一辈子工人,国家会提供公费的医疗和教育,还有住房。没想到一夜之间,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切都得靠自己。从物价飞涨的九十年代开始,他就有了买便宜货和囤货的毛病。
比如说我,我就一直不相信上海还会买不到东西,直到前两个月上海疫情。现在我也有了囤货的倾向。
那些在互联网公司 996 的码农们,我真的是服了他们,他们就真的不担心自己 35 岁之后的身体吗?
他们怎么就那么有自信,35 岁之后一切还如当初呢?
你说他们也知道,我是坚决不信的,因为如果是这样,他们又怎么会如此坚定不移的 996 呢?
就因为怕失去工作,还不起房贷?
难道天天 996,天天内卷,就不会被人发现自己已经 35 岁?还是觉得资本家会大发善心,宁愿保持高成本,也不裁员?
真的等到 35 岁被裁员,在就业市场没有竞争力的时候,经验也毫无用处的时候,你会发现职业生涯基本就是这 996 的十年,换句话说,你也就赚了这十年的钱。
平摊一下,你还觉得你的时间单价高吗?如果你不坚持 996,说不定单价还能高点。
但是,如果你去了一个实体行业,一个需要经验的行业,你 35 岁之后,只会拿到更高的工资,你的经验就会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当然,前提是行业本身得是在上升周期里。
比如说现在的地产以及相关的建筑行业,还有教培行业,前些年还好,现在是不行了。
说句题外话,如果能结婚,尽量在一个和自己的行业能形成风险对冲的行业里找配偶,这样的话,夫妻里总有一个能赚到钱的。比如现在,如果家里有一个医疗行业的,那就真的是赚翻了。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将来的发展,除非互联网开始稳定下来,重视经验了,否则真的不建议去互联网行业,建议选择一个你比较感兴趣,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业,起码未来二十年都不会被迅速淘汰的行业。
说到感兴趣,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找工作就要找专业对口的。
先不说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我们再强调一下,上班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吃饭,不是为了学习,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要说你自己不可能做到,你的老板也不会允许你这样做。
因为资本家只要赚钱。
我建议你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的行业,只是希望你工作的时候不至于太无聊,但是请相信我,只要是工作,就没有一个是有趣的。
请认清上班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这件事情,不要再抱任何幻想。
坐标上海,因为疫情,在家待两个多月,在家的这段的时间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比如,经过这段时间在家的日子,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不要工作。
现在我已经辞职,在家寻找一条拒绝上班的路。
我对我的孩子说,是不是学习好,无所谓,能不能上好大学,无所谓,你真正要努力的方向是,将来不需要去为别人工作,也有办法养活自己,就算要被别人剥削,起码也得是很自由的那种。
活着,也是一件需要格物的事情。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要怎么活着?
我还不敢说自己一定找到了正确的方式,但是工作肯定不是活着的目的,也肯定不是活着的方式。
我老婆的肠胃不好,孩子还小,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做饭做菜,父母又隔离在其他小区,不可能来帮我们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所以,这两个月来,我们从早上一睁眼,就忙着抢菜,收拾屋子,洗菜,做饭,督促孩子学习,还得同时工作,中午吃完之后,又要洗碗,然后准备晚饭,再接着工作,晚饭之后才会有那么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还不能睡太晚,因为同样的第二天还在等着我们。
如此的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因为别人也是这么忙忙碌碌,所以我也可以这样安心度过一生?
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赚钱不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吗?养活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工作吗?
养活自己难道不是为了去追求那些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吗?
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那我祝福你!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这样的。
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到底获得了什么?买房买车?这些所谓的固定资产又什么用呢?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都已经消失了,你还能指望你的房子千秋万代吗?
这些物质的东西,你活着的时候未必保得住,就算保得住,你死了之后你的后代也未必会珍惜,就算你的后代珍惜,又能存的住几年?
钱,只要够用就好了,当你以为你赚的多时,那些资本家赚的更多,换句话说,你被剥削的也就越多。
如果有办法赚到维持生活的钱,就不要工作了。
不工作,就可以好好的和家人相处。
不工作,就可以去追求生命真正美好的东西。
人活着,难道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同时让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开心吗?
不要被那些贩卖焦虑的人恐吓!
不要被消费主义绑架!
只要你不工作,身体肯定好。真正碰到事情了,总有解决的办法,解决不了的事情,靠你工作也无法解决。
消费主义都是资本家的陷阱,他们总会制造需求,让你觉得你需要这个,需要那个!别问我怎么知道,我跟广告行业的人很熟。
除了衣食住行等等最基本的需求,任何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
接下来生活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一个维持收入的方式,然后就再也不工作了。
如果你看到了最后,并想点赞,欢迎加入拒绝上班研究所:
卑微打工人
网上看到很多虾皮应届生才入职 2-3 个月,N 只有 0.5,N+2=2.5 个月薪资,说实话不多,但以 “违法辞退” 要求补偿 2N=1 个月薪资,补偿金更低。
从补偿金的角度来说,N+2 合法且优于劳动法规定,但没有太多可争取的空间。
还可争取的地方是尽量拖到 10 月离职,一是要求公司购买 10 月社保,二是多待一天拿多一天钱,给自己争取一周时间做好找下份工作的准备。
“拖延战术” 是目前就业环境下有利的方式。
今年的就业环境是真的惨,一边裁员,一边缩 HC,现在一个月内能找到合适工作都比较难。
裁员也只有离开,没有留下的余地,非 “三期”“治疗期” 等特殊情况,只要公司按 N+1 以上补偿,想争取更多的权益并不容易。
但对于打工人来说,不必急着潇洒签字离职。盘一下自己手上的牌。
1、检查剩余调休假和年假。
月初离职建议要求公司把假期折算为工资;
月末离职,优先使用调休假,把离职日期改到下个月月初,要求公司购买下个月社保。
未休调休假通常是周末加班换来的,可以要求按二倍工资折算。
计算公式:休息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基数 ÷21.75 天 ×200%× 加班天数。
未休年假可以要求支付三倍工资,计算公式:未休年假工资 = 过去 12 个月平均工资 ÷21.75 天 ×_300%× 年假天数。_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 300% 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检查打卡记录
工作时间超出 8 小时且有打卡记录、工作安排的期间记录等,收集起来,和公司谈判把超出工时折算为加班工资,或争取多一点补偿金。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3、检查自己签过的文件,如竞业限制、期权协议等
这部分要问清楚公司怎么操作,尽可能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方式。
4、尽量争取多半个月的时间再离职
拖多一天是拿多一天钱,这期间你请假找工作也没有人会为难你,在职找工作也更好谈薪。顺利的话,一边拿补偿金,一边无缝衔接新工作。
但不要拖但一个月后了,否则公司会用提前 30 天通知你离职的理由,只补偿 N,那补偿金就少了。
都 N+2 了,题主还想咋个维权法?不过题主的提问倒是有 2 个连环的问题值得应届生同学们在找工作时要注意到的:
1. 入职选 “知名” 公司。这样即使不幸遇到裁员还有赔偿可拿。实际上很多不正规公司裁掉你不仅没赔偿还可能给你整不少闹心的事出来。
2. 既然是知名公司也会被裁员,那就要 “长眼睛” 尽可能不会被裁员的公司,或者说要找即使被裁员这段经历也能帮助你找到心仪下家的公司。这条对应届生要求就高了,毕竟第 1 条的判断很容易,这第 2 条就要和职业规划有关了。
昨天和实习生同学午餐聊天时也聊到相关话题。实习生同学的回答很具有代表性,他说:“互联网钱多呀。” 是啊,互联网一年 16 薪的传说让除却应届生以外的职场人士都心动不已,更别说刚出校门的应届生学生了,只是职场资深人士会考虑工作强度、付出和得到的性价比等等。而应届生同学往往会被薪水的 “绝对值” 所吸引。
我们实习生同学听到这里说:“我们真的会短视”。我说 “这不是短视,而是很多同学不知道行业的状况,不清楚自己对工作的真正诉求是什么,钱多当然好,只是在考虑钱的数字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钱所承载的内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如果应届生同学都能用职业规划的思维去选择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知晓自己的选择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即使被裁员了也会从容很多,而不是被动地去维权。
同时我也一直在讲职场的公开课上分享一个观点:每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基本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这是约束自己也是保护自己的基本知识,不要等遇到了才手无足措的去应对。
我是人在魔都的
祝你生活愉快、职场发展顺利。
唐安妮
11 次咨询
5.0
上海交通大学 MPA
11973 次赞同
去咨询
斗胆预测一下
接下来几年可能还会有大中型互联网企业会进行新一轮裁员
当然也包括了已经裁过一轮的 BAT。
之前有人说还好毕业早,进入了互联网
但进入互联网并非公务员上岸
而且互联网寒冬并不仅仅是校招缩招
更体现在这几年的裁员上
几年前扩招的时候有多疯狂
这之后对应的一定是裁员
网传虾皮给到的补偿是 “N+2”,算是可以了
不过据说在收到裁员通知后就要立刻交电脑办离职
感觉多多少少有些冷血了,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何必呢?
但是最惨的还是今年校招进入虾皮的应届生
也就上了两个月班
刚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就要从企业毕业
不过还好足够年轻,虽然工作经验不足
但很多企业招聘时不会讲年龄卡死
希望他们能够调整好心态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边学习边找工作,问题不大
大厂裁员向来都是雷厉风行,你现在看到裁员的消息,可能那边已经裁完了… 就是要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和你谈好补偿方案,直接让你走人。
据说 15 分钟就回收了权限… 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一些拿到毕业证书走出大门的同学,甚至还没反应过来自己遭受了什么,就成为自由自身了。
但有一说一,如果都是按照 N+2 这个标准,那确实这波裁员从法律层面来看,确实找不出什么太大毛病
除非是涉及违法辞退,比如辞退三期女员工等等,但大公司都专门配有法务,所以这种低智商的行为肯定不会出现。
最可怜的,大概率还是那些刚入职没多久就被裁,或者是跳槽过来被裁的人。
毕竟经济补偿是按照在职工龄来计算的,入职时间少了,能拿到的补偿自然也就少了。
不过即便工作没有满半年,按照 N+2 的标准来给,最最最起码都能拿到 2.5 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是 1 万月薪的话,最起码也能拿 2.5 万了。
这年头大环境不好,寒意逼人,希望大家都能保住手上的工作,顺利过冬吧。
最后也来预测一下,目前虾皮已经采取了自救模式,那么接下来会是谁呢?
国内 N+2?我看见群里那堆李家坡的说是 N+3 啊,难道领人民币的就是没领美元的高贵么
shopee 过去是东南亚跨境电商巨头,前期靠低价补贴的打法占领市场,高速崛起。
全球经济不景气,裁员也在所难免。
此次并非按照整体比例裁员,而是对具体业务部门和岗位进行优化调整。例如以 Food 为主的业务线是此次裁员重灾区,“这些不赚钱的业务裁员比例会高一些,其他业务估计各自分配了一些指标。”
站在公司的角度,核心电商业务表现不及预期,一些边缘的项目不但不赚钱,而且还烧钱,所以也只能断臂求生。
拿到自己应有的赔偿然后走人。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任正非说的好,当下的任务是:活下去。
活下去对一个企业比什么都重要。
天雷滚滚,云海涛涛。躲开,从树下躲开是上策,从树下躲开的人争取跑到屋子里是上策。跑到屋子里的人想方设法跑到高处的屋子里是上策。跑到高处屋子里的人,准备好米电粮油是上策。
然后坐等台风刮过飓风刮过,天雷砸下来。
然后,再闲庭信步,漫道天凉好个秋 —– 不上层楼,不上层楼。
现在这大环境谁还会在意一家公司裁人,
去年拿 offer 的时候一个个还自认为天选之子,在网上炫耀几十万的年薪,
这才入职几个月?
我现在逢人便说互联网难找工作,没业务需求,不招人了,还要裁掉不挣钱的人。
大伙要是还想吃计算机这碗饭,接下来几年多向外头劝退卷互联网,少在网上发自己培训班学几个月转码,自己网上看点视频转码,自己跨考计算机硕士转码,拿到 x 万月薪,xx 万年薪。
知道这多招外行人惦记吗?
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吗?打不过就加入
还嫌这行不够卷?
裁员,大厂们能玩儿的套路可太多了,年轻人稍不留神就容易掉坑里。
虽然现在是 “金九银十”,但是互联网行业已经是 “寒气逼人” 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互联网行业踩坑人,我给大家总结了互联网大厂招聘时的常见套路。
哪一个有梦想的后浪,不想进大厂呢?
但是,大厂不是点读机,想进哪里点哪里。
想进大厂立投名状,功课必须得做足,面子上的规则和里子上的潜规则,后浪们都需要了解一下:
不然很多人凭运气找的饭碗,可能又得凭本事砸了。
很多人觉得自由是互联网精神的内核,曾经可能是,但现在已经不是了。
进大厂卖命,搞清楚竞业协议,是每一位后浪的必修课。
18 年之前,初级岗位可能不用考虑竞业,但是现在的天变了,哪怕你是应届生,如果你敢忽视竞业协议,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小巨头攻防战的炮灰。
这个领域,最近两年惨案频发,我就结合着法院的判决书,给大家掀一掀巨头们的底裤,那里有你平时看不到大厂们凶悍的一面。
这是某著名搜索巨头和某很跳的小巨头之间的一场恩怨,员工跳槽,大厂反手就是一个钓鱼快递。
在新公司收个快递就被当成了违反竞业的证据,你敢相信?
查你社保记录当证据,你敢相信 ?
发个朋友圈都被公正,当成了法庭证据,你慌不慌?
专门找人跟踪,拍摄员工进出办公大楼的视频证据,顺道邮寄钓鱼邮件,你敢信这是前东家,堂堂一个互联网大厂,干出来的事儿?
路子野一点的员工跳槽,为了规避竞业,把社保关系放在关联公司,照样被查,新东家给不了十全十美的竞业保护:
违反竞业要赔多少钱呢?
我查到一个胆大心细的老哥,明知道背着竞业,还是一手拿补偿,一手去竞对,最后判罚了多少呢?
退还补偿金 57859.94 元,支付违约金 770160 元,加起来一共有 80 多万,基本上连本带利白干了。
不得不说,这些巨头对于自家的前员工,下起手来是真的狠。
当然这个是职级比较高的了,这里面可能也不只是竞业的事儿。
那么职场新人是不是就安全呢?
之前这个规律或许还适用,但是现在就算是应届生也得注意,我这里还有两份法院文书:
95 年的一个小姑娘,同样还是被这家很跳的小巨头告竞业了,你敢相信?
稍微年纪大一点,给大厂已经卖过几年命的 90 后们,被告的就更多了:
很多人毕业就开始进大厂,干个两三年本来有更好的机会,想跳槽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竞业牢牢锁定。
圈子里的我知道有一个 92 年的应届生,在某大厂干了一年,离职后去了竞对,违反了竞业协议,最后被告,赔了前东家 30 多万。
不按规矩乱来的,把进厂卖命赚的钱全赔出来,还不一定够。
江湖险恶,不是一句空口白话,规范性还是要注意的。
巨头们打起仗来,有时候真是不太管个人的死活,一不留神就容易成为牺牲品。
竞业协议就是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来约束你,离职后不能自己创办或者加入和前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全称:竞业禁止协议。
竞业最初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商业机密,主要是核心岗位和一些涉密岗位,最长两年,大厂一般是一年,启动竞业期间,前东家需要支付不少于一年内平均月工资的 30%。
签竞业是一种成本极低,合理合法的人才保护机制。曾经,大厂里能签竞业的员工,也是一种 “特殊待遇”,说明你足够重要。
但是,这几年无底线的挖角和竞争,让大厂们开始滥用这个工具,甚至很多岗位的应届生都要签敬业协议了。
有些时候也不是离职员工身上真有什么秘密,就是杀鸡给猴看,让在职员工知道,背着竞业跳槽没什么好下场。
通俗点说:如果我得不到你,那我就毁了你。
甚至有些大厂的个别部门在流行搞什么 “全面竞业”。
全到什么程度呢?
但凡有点名气的公司都在里边,大公司不能去,关联公司也不能去,变态的能列到上百家公司,好几页纸,稍微沾点边儿的,小公司甚至创业公司都会划拉进去。
说是互联网驱逐令也毫不为过,胆敢跳槽离职,偌大个互联网能让你无半点立锥之地。
这是网络上匿名爆出的某些大厂的竞业协议的内容,版本和真实性存疑,但是基本是这个情况:
当然,有竞业就会有反竞业,只要利益够大,路子也一定够野。
行业里某个主业搞信息流,副业挖墙角的小巨头,不仅敢对员工下死手打竞业诉讼,还会给自己从竞对那里挖的人提供 “竞业保护”。
从改名服务,用关联公司签约,搞劳务派遣,到代付赔偿,专业法务团队代打官司,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但即便如此,让对方盯梢,留证据,最后翻车的也不在少数。
要知道,职场发展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被启动竞业,有了 1~2 年的职业空窗期,行业千变万化,技能经验跟市场严重脱节,往往很难再拿到大厂的优质岗位。
被竞业的大佬有资源和人脉对冲,但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在最关键的头几年,突然卡上这么一下,基本就废了。
如此看来,表面光鲜亮丽,背后牙尖嘴利的大厂梦,是不是也没那么性感?
应届生招投简历的时候,还有一个特别容易上当的坑就是:被 “虚报待遇” 忽悠。
人在江湖飘,牢记牛牛一句话:不管话说的多么漂亮,只要没落到纸面上,都不要当真。
想闯互联网大厂这个鬼门关,面试环节,几句黑话和切口还是要的,我给大家翻译下几个常用短语:
你抗压吗——你能加班不?
不强制加班——你能自愿加班不?
工作有激情——你能自觉加班还特别嗨不?
工资 5k 到 50k——那工资就是 5k;
弹性工作时间——上班不弹,下班弹,一弹弹到天亮前;
期权股票拿到手软——这都是为了弥补,你看到基本工资后的脚软;
有活力的技术团队——团队平均工作经验小于 1 年;
典型欧美极简办公环境——办公室现处于毛坯房状态;
提供住宿、三餐,理发,桑拿——每周你将拥有几小时与家人的奢侈团聚;
多面试几次就能理解什么叫做:好漂亮的 HR,好优美的中国话。
不管是公司还是人,社会上这些大哥,说话不是海绵里的水,是水里的海绵,挤掉 2/3 水分,听着都过分滋润。
小公司的招聘广告水分大的吓人,大厂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什么岗位,什么职级,对应的什么样的待遇,一般都清清楚楚。
但是,校招时候的招聘广告,还是不能太当真,有些厂的广告动不动就年薪 25w+,那是饵,勾着你面试投简历呢。
你得知道,招聘广告,首先它是个广告。
广告这个东西,都是七分假三分真,就像你去征婚,女同志哪个不是介绍自己善解人意,温柔大方,男同志哪个不是风趣幽默,为人正直?
这叫礼貌性灌水。
他就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求职是双向的,灌水也是双向的,这是成人世界的体面。
![](data:image/svg+xml;utf8,)
而且很多时候,招聘广告是背着宣传任务的,校招的那些数字放出来就是唬人用的,顺道给公司实力做宣传。
也不是说没人能拿到这个数,但是你得分清楚什么叫理想待遇,什么是平均待遇,什么又是基本待遇。
但是真选准了,一轮一轮面试走下去就会发现,待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骨感。
还没到认真谈入职的时候,之前说的,都权当听个乐子,不信查查新闻,大厂发的 offer,最后不算数的也不少,这叫拥抱变化。
职的时候,薪资结构这个事儿也一定得弄清楚,很多公司设置 14 薪,16 薪,听上去那几个月跟白捡的一样。
但是你就不好奇,又是年底 N 薪,又是 N 个月的年终奖,为啥不把待遇直接摊到 12 个月里,非得把薪资结构整的这么复杂?
公司这么做,当然有这么做的好处,不仅每个月的五险一金能省下不少成本,而且想离职跳槽的时候,你就明白了:
为啥奖金攒到年底发?为啥有些公司年终奖要拖到第 2 年的 3、4 月才给?
这不是怕你半道跑了吗,总得压着你点什么,过了年初的离职潮再给最好。
而且很多公司 12+N 中的 N 薪,有时候是不会写进合同里,这属于可变待遇,不属于法律上规定的基本工资,并不受法律最高级别的保护。
效益好的时候就发,效益不好的时候就可以灵活处理,这都是合法合规的。
而且发多少,怎么发,什么时候发,也是公司单方面可以决定的,相比白纸黑字在劳动合同里承认的基本工资,这部分就不靠谱多了。
而且这个 N,到了裁员的时候威力就出来了,把绩效打低,这部分钱就直接可以抹掉,成了把人变相逼走的一个工具。
大家一定得正确认识薪资结构,有更多福利奖金当然是好的,但是额外的承诺,往往是有附加条件或者可以灵活变动。
如果有的选,还是更高的基本工资更靠谱一点。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生意,我的筷子可以伸到你的锅里,你的脚丫子也能放进我的被窝,而且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只有在赛道上拿到绝对优势才会有比较好的利润,双寡头都不是很常见。
随着下半场的到来,三巨头只剩下了俩头,而且还冒出了一堆小巨头。
大哥们的卧榻旁边有这么一帮小弟酣睡,这还得了?
这年头,大家都没什么安全感,谁都想扩展自己的边界,划一片更大的势力范围,相互竞争和挤压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剧烈,挖角,互相渗透,打诉讼官司,各种扯皮只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的人才战已经是白热化,作为刚进社会的新鲜人,要认识到形势正在起变化,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我经常讲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不是把困难妖魔化,而是希望能都引起一些重视,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多想一想,能少走点弯路,辛苦码的这些字也就值了。
前程路远,一别两宽,愿你有肉吃,也有酒喝,能碰上真诚的朋友,也能遇到牛逼的对手,
后浪终入海,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应届生现状:
A 公司: 百分 10 的概率拿 50w, 百分之 65 的概率拿 30w, 百分之 25 的概率拿 10w, 期望是 27w
B 公司: 百分之 90 的概率拿 42w, 百分 5 的概率拿 46w, 百分之 5 的概率拿 38w, 期望是 42w
然后一堆人选 A, 拿着 50w 的 offer 嘲笑 B 公司 40w 的 offer, emmm
奉劝一句, offer 上的数字都是假的, 能活过第一年的绩效评审不被裁才是真的…
一想到前两年一群应届混子都能拿 30 万总包,还装模作样地说是白菜价的时代结束,现在开始哭天喊地了,我就不禁偷着乐~
这么喜欢装,不如给你真 · 白菜价
利益相关:坐标虾厂,前鹅厂员工
现在的风向贬虾是政治正确,不过还是想讲点客观的。
现在网上传的情况只能说部分属实,但没那么极端。
连锅端剩一个人的部门也有,两三百号人只走个位数的也有,也有部门老大比较牛逼一个人都没走,像我们部门的比例在 10% 不到。
内部的人骂的欢,但内心更多还是希望公司能更好地走下去,公司断臂求生大家都能理解。这次被裁的人相当一部分也是乐于拿着 n+2 的赔偿走的,n 是年包除以 12,甚至连未行权的期权也部分兑现了(很多人内心 os:选我!)。
很希望公司能挺过这一关,毕竟这些年走下来 的氛围还是很棒的(比起鹅厂那种莫名的压抑)当年也是 base 深圳互联网的一股清流。
btw,下个月开始零食也没了,希望能保留咖啡机啊啊啊!
![](data:image/svg+xml;utf8,)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到我们打工人身上就是一枚核弹,身体和灵魂肯定有一个被炸死了。
俗话说,人生四大喜事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但 Shopee 告诉我,人生四大惨事是刚下飞机,拖家带狗,异国他乡,原地失业。
今年虾皮应届生太惨了,入职才 1 个多月被裁了,接下来没了应届身份,社招又基本零经验,可想而知找工作将难度加倍!
毁约跨国 offer 的操作实属罕见,这一波确实不做人。前脚华为内部刚说要活下来,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后面虾皮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真 TM 冷。
真应了那句: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八月份虾皮开启全球管培生计划
8 月底虾皮被曝出毁约 offer
从这一次的教训来看,虽然 Shopee 在东南亚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从个人技术成长的空间,以及市场的天花板来看,国内的空间还是要更优于新加坡 。
凛冬已至,寒气袭人,愿诸君都能熬到春天!
今天看到了虾皮的这个新闻,其实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这两年的经济环境大家也都知道,差的不能再差,所以很多互联网的大厂,都在裁员,更何况虾皮这样的公司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应届生被裁员怎么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个我倒觉得如果是你进到这样的厂,然后被裁掉的话,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因为你可以拿到赔偿,如果你如果进的不是大厂的话,可能就没有什么赔偿。
之前我认识一些应届毕业生,他们找工作其实也挺苦恼的,因为今年很多企业都不怎么招人,毕竟大家都在裁员的情况下都在压缩成本,所以说裁员是很多公司内部的政治正确,你想让他们再去招人,那个是没什么可能的。
其实也有人问我说虾皮都要裁员了,为什么还在招人呢?因为新闻上说他们在裁员的前几天都在招人,其实这也是很多大厂的一些通用做法,我在广州就知道一家公司,他们在裁员的前一天还在疯狂的招人,因为给资本方的印象就是他们发展还是不错的,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招人,有时候这只是一种策略一方面是做给资本看了一方面也是给自己公司看的,因为员工觉得公司正在招人,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员工干活也就很安心很踏实,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可能公司头顶上的天正在慢慢的塌下来。
今年找工作确实不容易,尤其是找好工作更是不容易,最主要的就是想疫情能快点过去吧,过去之后就水落石出了。
象哥说营销
3 次咨询
3.7
659 次赞同
去咨询
利益相关:虾皮前员工(base SG)
我去年在虾皮的时候,虾皮各个 manager 几乎全是中国人了。而这些人当中,又很多是阿里的过去的。所以大概什么氛围你们也能想到。
至于员工水平,当时叫什么 camp(记不清了)新人培训的时候,hr 给 pm 们发了一个问卷,问有没有写过 prd。1/3 的人从来没写过!。。1/3 的人写过少于 5 个,1/3 的人写过大于 5 个。。然后这些人,疯狂地往国内招人。有的 am (assistant manager,相当于 p7-8),来的早的,简直无法沟通。我认识当时国内过去的,基本都遇到了睿智的领导,然后回来了
新加坡的 mom 的规定也是偏向于雇主的,试用期可以随便赶人,给 2 周工资;正式的管你待几年的,统一 2 个月赔偿。所以这个 n+2 如果也是新加坡的话,那这波其实可以了
新加坡真正好的的企业,是美国企业,但一般需要 PR,英语要求也比虾皮这种公司要求高多了。
所以还是学好英语吧,同志们
早就在知乎说过,互联网就是新时代土木… 只是过去十年站在风口上的猪都会飞,所以掩盖了一系列问题…
现在不过是没风了、风停了,嘛,前几年转码的朋友们还好么?
当现实照进梦想,总有一天知乎的小朋友会知道… 大猛子真不是输家、更不是牛马,
追逐潮流、没有练就真本事、无法积累的… 才是。
(当然,也有很多人转码转得很成功地~)
要不裁 35 岁的看看?
感觉这个时间动荡在加大,之前几十年从来没有过,甚至 08 年金融危机也没有这样,你说会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
内部人员献身说法
赔偿很良心。
15 天起步的年假,年假赔偿都 10w 左右。这样的苦我也想承受
符合劳动法
支持
除非是特殊情况,入有孕在身的,否则有 n+2 就赶紧跑路,记得要求 hr 设置你为被动离职,这样可以领最多 12 个月的失业救济金(当然这点钱只够吃屁的)以及劳动部门帮你交 12 个月社保(各地各人)基数不同。
之前发了虾皮主动收缩拉美市场布局,宣布关掉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当地业务团队,并彻底退出阿根廷市场。
刚刚,根据虾皮员工爆料,裁员行动正式开始:
虾皮这次裁员还是十分有良心的。采用 N+2 模式,让一众被裁得所谓跨境电商大卖员工羡慕一番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 N+2这里普及一下:
就例如一个员工在虾皮公司做了 3 年,那么 N 是工作年限,小于半年算 0.5(绩效,提成都要算进去的),例如平均工资为税前1.5万。那么做了3年的员工就是3*1.5万+2*1.5万(3万)=7.5 万。等于做了3年的员工被裁能拿 7.5 万。
和之前爆出的跨境大卖裁员对比,其实已经非常有良心。
最近有不少亚马逊运营后台给我私信:其实公司还在赚钱,为什么我却被裁员?
我们看看宏观层面。全球经济下行,就在刚刚 9.18 号,亚马逊的战略合作伙伴联邦快递盈利预警发出公告,联邦快递 CEO 说到:“我们正在进入全球衰退,公司这些数据并不是很好的预兆” 联邦快递单日大跌 23%。同时美国三家大型包装公司,国际纸业公司,美国包装公司和 WestRock 的股票至少跌 11%。
跨哥在大半年前的文章已经精准预测今年惨状,因为写得太过超前,那时候还不少人骂我危言耸听!
2020 年亚马逊人均保时捷,2021 年大卖裁员!2022 年美国经济危机!(可以直接用标题百度)
其实亚马逊行业根据我了解销售额真的没说变得很差,只是各位老板得预期变得悲观而且。
说白了 2020-2021 年的时候大家都能赚到钱,比 19 年销售额翻一倍的到处都是,按照这个逻辑,2021-2022 肯定也得翻 1-2 倍的 GMV,那人员配置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做的,但是现在大家预期改变了,经济下行,库存一大堆,库存清完,下一步肯定是清人。
满大街都是找工作的跨境电商运营,现在市场环境是失业即待业,我相信如果没核心技能,没半年时间不会找到像样的工作。
老板们现在唯一指标,渡过危机,把企业活下来。除了刚需即必须做才能有盈利的事情,其他能省就省,给老板画饼没用,真能帮他赚到钱,省到钱,才是唯一指标。
打工人真的是很弱势,大卖其实都不怕员闹事的,怕的事供应商不给账期。
那作为运营是不是就坐以待毙呢?
其实不是的。
这个时候你就得想想什么对于老板来说才是刚需的技能?
吊炸天的广告打法?
预算不批,没用。广告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流量。现在已经卷到卡时间段来投放就为了省几十美金。同一位置卡不同颜色,看看花费会不会省点了。但是你这这样搞,对于企业来说,能不能把你工资节省出来也不好说。
产品更新换代?
你高瞻远瞩看到产品质量问题,因为成本太高,周期过长,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才有更好转化,但是老板这个时候可能会和你说,先等一等吧。
那么最值钱的什么,那肯定是你自身就是流量载体,能直接触达海外用户。带海外流量资源,这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
在今年环境下,跨哥谈了很多卖家和服务商,只有做清库存,站外推广,私域流量的卖家或者服务商有增长,其他卖家能维持去年水平已经不错。
我觉得任何一个跨境电商行业从业超过 3 年以上的人,无论普通运营还是高管,都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海外私域流量。对于老板来说只有私域上的流量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流量,对于普通运营来说,有了私域流量搞副业或者日后环境好了自主创业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每个跨境人,都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真正资产。跨境屋海外流量集训营不能逆天改变,只能帮你更上一层楼。
七天集训营只招 15 人,入营者需要由足够上进心,热爱学习,不断自我更新,有信心必须拿到成果的跨境从业者。老师会对每位学员实操获取私域客户环节负责。收费贵只因为你需要对自己时间负责,从零打造属于自己的海外流量体系!
这两年大厂裁员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我都总结出规律了。
首先是 **“公司财报不及预期”,**无论是年报还是季报都是信号。具体表现就是同比增长不及预期,股价开始下跌,二级市场不看好等。
然后是 “冻结全面 hc”,无论是冻结部门还是整个公司的,都值得注意。还会爆出应届生突遭解约等消息。
最后就是 “闪电战裁员”,大厂一般就是批量定会议室准备 1on1 裁员。可能上午还在和同事聊需求,下午他就退群交电脑离职了。
上面说的都是宏观的方面,普通打工人也很难从微观看出来,因为一般都决策到执行分工都很严密。你很难从别人嘴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某职场软件就是个好东西。
应届生社会经验少,容易不知所措。但凡事多问多想是一个好习惯。
向你们制造业工人阶级兄弟姐妹学着闹啊!!外企都不敢闹,下份工作找到 “民(XI)族(XUE)企业” 怎么办?(伪)中产阶级的软弱性!
裁员很正常,虽然我一点都不想失业,
虾皮是搞什么的?
因为油管的广告太傻了吗
正常裁员大家都能理解,最 nm 恶心的就是,前天还在大力招人,第二天就大批裁人,家里烧的纸不够了,让员工给你流水线送草纸?
交了电脑还了工卡,找同事送我下楼,完了后他还没上去,接到消息自己也没了
Shopee 是好平台,大公司,会安排好的。
一家公司有大量阿里员工进去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拖延转正、拖欠工资、无故辞退是当代毕业生最容易碰见的职场陷阱。
毕业就开始毒打,社会真是太残酷,见过了太多应届生被割的案例,互联网、人工智能、医药医疗、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数不胜数,作为 21 届毕业生,结合身边案例的经验,分享几个点:
寒,真寒。还是不要扩张了,先保本活下去。
35 岁危机提前到了 25 岁
这一波对应届生的伤害太大了,才入职一个月,刚刚从学校毕业就从企业毕业。丢掉了应届生身份,丢掉了去年秋招拿到的 offer,大家抱着希望来 Shopee 却被无情裁掉。在今年这种互联网寒冬的情况下,对没有工作经验确是社招身份的应届生来说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同等的大厂了。希望所有的应届生团结起来,不能让这种无良的资本猖狂。
合法权益是当地三倍社平的 n+1. Shopee 已经给的比法律规定的多了, 资本家已经体面了, 法律没办法让他们更体面. 这少这次不行.
加大力度!各个大中小厂都多裁点人,两年之后我要折价买你们断供的法拍房
明显 今年 99 不给力 ,故事也讲不下去了, 话说 今年选了谁 代言?
主要还是 头铁, 去年选了他。 这个负责人 是不是出来解释下思路? 有些东西真不好说,这之后 1 个月 股价就往下了。
我看也没有违法呀
这下 996 真的是福报了。
永远不要相信老板是中国人的所谓 “外企”。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什么英语角活动,内部纯中国人交流要搞英语,强行降低大家工作效率。注释说是要写英语,然后好了,直接都不写注释了,乐。
基建三件套天天摆烂,一个比一个烂。那个垃圾 gitlab 一点大厂的样子?天天有人在群里喊这里崩了那里崩了,有一天是不 500 的么?
给应届生净安排些垃圾培训,是,你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要不要考虑下讲师那蹩脚的英文讲出来真有人会听的懂?要么就是价值观培训,八月都毁了一批 offer 了,你还讲价值观我都觉得好笑。
股价从三百多跌倒五十多不是没有道理的,某些人根本就是站到了自己不属于的高度。
作为人力资源行业从业者,Shopee 的操作从企业角度而言可谓是比较合理了。
我们先回答为什么企业裁员优先会考虑应届生,从我个人经验评估下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 人员优化成本较低
这里有 2 层意思,其一是指通用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成本为 “N+1”,N 为司龄在职年限,不满半年计 0.5,超过半年不满一年计为 1。考虑到应届生为新人,N 的系数往往很低,因此公司在赔偿金上的成本会很低;其二指的是沟通协商成本,从法律法规角度而言,公司因业务调整需要跟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除非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否则企业单方解除是属于违法解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要求企业按 “2N+1” 的标准进行赔偿,但应届生对于劳动法的了解往往较少,因而不太会去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去进行争取。因为协商过程公司也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成本去沟通协商,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应届生会相对较好沟通,从而提高公司的沟通效率和企业内耗。
2. 应届生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提升交付能力,短期内较难实现价值兑现
我相信近年来的应届生都十分优秀,往后也会继续展示各自的风采。但是在企业面临业务调整需要裁员的时候,往往是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和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急需的是能尽快持续产出价值并兑换成企业收益的人才资源。应届生由于经验的欠缺,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工以及企业资源进行培养,而在企业岌岌可危的背景下,企业更容易选择砍掉冗余短期无法产粮的团队,集中精力开拓业务,度过企业危机。
3. 应届生的流失对企业凝聚力以及文化相对较小
在企业面临重大危机不得不做选择题的时候,应届生跟公司的黏度相对较低,如果选择应届生进行人员优化,其他老员工的感知和冲击相对没那么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公司能尽可能的保障团队的稳定性以及凝聚力,保障业务交付能力。
那么再回到第二个问题,面对应届生被裁员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首先坦白来说,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赔偿成本是笔不小的成本,如果企业希望跟员工协商解除并给到 “N+2” 的赔付标准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企业了。同时因为 “2N+1” 的赔偿标准过于高昂,因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大群体的问题。2N 的标准会让赔偿成本极大程度的扩大,企业会较难接受。
当然如果的确不认可协商解除,希望获取更多的赔偿成本。那么可以选择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指的是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上标注的劳动合作过程中遇到纠纷可以去前往当地的人力资源政府机构进行劳动仲裁。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你的情况是公司违法解除,不接受公司 N+2 的赔付标准的时候,可以咨询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权益。劳动仲裁一般是有个规范的流程,大致是:现场提出诉求 - 准备仲裁材料 - 通知企业方 - 开庭仲裁。整个过程大约需要 1-2 个月的时间,会需要去几次现场,投入一定的个人精力。如果当事人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且同时十分希望去维护利益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去进行劳动仲裁的,整个过程中会学习到不少劳动法相关的内容,相信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会有帮助的。
曾经也经历过互联网企业的裁员,一样的操作,不过没有员工大会,直接 9 点开始,HR 在内部沟通软件上一个个叫人去会议室,IT 盯着背影拿走电脑,立刻注销员工账号,内部沟通软件上直接灭灯。HR 要求一个小时内签好那份离职时间精确到当天几点几分的文件,不然过一个小时就只能赔 N,出来以后一条龙,IT,行政,财务,象征性问问有什么问题,然后上交门禁,立刻走人。
到了这时候,过多纠结意义不大,马上抽身出来开始下一段历程更有意义,找工作也好继续深造也好,看作人生的一段经历即可。
这里要说的是,裁员不是空穴来风,基本或多或少会有风声,多多少少持续半年总会有,如果不想自己被裁员,就要积极去打听裁员后会留哪些部门会留哪些人,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关系确认过留下的,就不能在大裁员时侥幸自己会留下。只有知道自己会留下的可能不被裁,那些连自己是走是留都不知道的,基本就是走,**大裁员时坑位宝贵,一定都是预留好了的,**一定要提前打点安排。
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吗。。前几年没疫情大肆扩张,高薪挖人,结果现在发现扛不住了,没现金流了。。。怪谁呢。。。总不见得怪码农吧
这就是时代的潮汐性?今年关于大厂裁员的新闻纷纷都进入大家的视线。在当年有多风光的,扩张的有多大:现在载员就有多狠,不赚钱的统统裁掉,口罩三年,企业自身的资本再不断的减少,社会上的消费也越发低谜,大厂为了保着自己只能牺牲掉一些耗材了。
其中也有不少的应届生被裁了,喜提大礼包。关于多数应届生在保护自己权益方面,要保留自己的工作痕迹,比如 “打卡记录”“工作报告” 都有成为自己进行劳动仲裁的证明
打工人在外面打工,要自己保护好自己,能保护好自己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勇气和谨慎
哇擦,应届生被裁员还有补偿?
又一个恶意补偿的外国资本家,大家看清楚了,找工作时候一定要记得!
各个公司业务线被裁撤的时候,各大公司的 AI Lab 做为科技吉祥物用于稳住股价一时半会还是不会被拆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收到,这就帮你封杀虾皮
职场蛙在网上有个小调查,不记名投票,关于被裁员的。
这几年 “裁员” 突然变得很有规模,每年都能看到“裁员潮” 的新闻。企业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裁员,什么能力不匹配了,什么公司架构变动了,等等等等。但是,当初应聘成功也是因为能力匹配,而且公司架构变了难道就不能转岗吗?虽然道理我们都懂,但被裁员还是会很无力。
如果遇到被裁员,一定要头脑清晰,有的放矢的谈。
1. 请让 HR 来找我谈
当部门领导说了一声 “你明天别来了”“本部门不予留用”“请去人事部办理离职手续”…… 要记住他说了不算,你直接回答一句:“请让人事部来找我谈。” 因为部门领导大多不懂劳动法和用工常识。但少部分主管知道,他们会误导你去找 HR 主动办理离职手续,这就将 “裁员” 变成了“主动辞职”,为了省下 N 个月的赔偿金。
2. 先争取内部转岗,然后再尽量争取到 2N 个月的赔偿
因为目前的最大诉求是保住工作,多几天缓冲时间也是好的。然后,2N 是劳动法规定的最高赔偿金,属于无理由辞退的。虽然一般很难获得,但这时候就拿出讨价还价的能力,不要在乎面子了,尽量多的争取赔偿。
3. 公司不愿意赔?
用各种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诉讼、劳动仲裁。公司裁是毁约,需要付出代价。把平时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压迫和没有过的勇气都爆发出来吧。
4. 收到被裁员通知,马上开始找工作
这时找工作不算离职,面试时离职理由可以随便说正常的理由。“我已经提出离职,正在办理离职手续。”“我已经离职了,刚办好离职手续。”
面对裁员不要怕,虽然很难过,但依然有希望。
零一第 111 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零一,不要甘于平淡,折腾的生活会更精彩。
Shopee 大规模裁员
人在机场,带着老婆,带着狗,刚下飞机,offer 没了。一个月前 Shopee 因为这事被骂上热搜,没想一个月后 Shopee 又开启了内部裁员。
据说多部门裁员 30%—60%,有些部门甚至裁员 90%,不单单是员工被裁,有些部分的领导层也没有幸免。
更有传闻上周五 Shopee 给保安开会,让保安防止这周裁员有人情绪不稳定跳楼。
裁员并不是新鲜事,尤其在今年,零一有朋友说过他今年的目标就是不被裁员。但不得不说 Shopee 的 N+2 的补偿还是很不错的,钱给到位保安工作也能轻松点了。
旅游 OR 找下家
Shopee 的裁员很突然,上午 7 分钟会议,下午有些员工就拿钱走人了。
这种突然被离职的情况,大部分人都没有准备,恰好又拿到了 N+2 的补偿,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放松下或是马上找下家。
不少人比较焦虑,尤其拖家带口的已婚人士,一天不工作心里想的就都是房贷、车贷、孩子培训费等等。平时连离职都不敢想,现在突然被离职,即使多了这 N+2,马上找工作依然会是他们的坚定选择。
00 后、90 后(现在得说部分 90 后了)一直是潇洒的代名词,说离就离,说走就走。前几个月零一的同事裸辞后没有马上找工作,而是选择自驾游,一个月他才重新开始找工作。这还是主动离职,如果是被动离职,谁知道会潇洒成什么样。
直接找工作和放松后再出发,你会如何选择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对零一的文章感兴趣,欢迎分享、点赞、关注,你的支持能让零一走得更远~
往期推荐
107. 职场|跳槽最佳时机你怎么能不知道?
108. 职场|离职时没有交接人,你会怎么做?
109. 职场|领导说周末加班,你怎么办?
110. 抄作业|普通人都能做的视频号可复制案例
推荐软件
推荐一个注册神器——临时邮箱
推荐一个 PDF 免费在线转换工具
推荐一个学生党偷懒神器手写模拟器
推荐一个能救人命的 APP
推荐一个国产 AI 绘画神器
奖学金是对学生的认可,年终奖是对职员的认可
你的赞赏就是对我的认可~
欢迎关注、点赞、在看
量化私募企业
C++、Python、数据开发、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开发
可捞
现在裁员关闭的企业相对来说较之前多,只是大公司影响面大些,就像明星做为公众人员什么事都要拿出来说,而普通老百姓天大的事有可能都无人知。
其实企业裁员,本质是现有业务不赚钱或利润微薄,或者公司某部分业务不赚钱或利润微薄,不足以维持成本支出,那么企业会选择砍掉此业务,相应的人员也会做相应的安排与解决。股东投资企业,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做慈善。
做为应聘者,在选择一家公司时不能只看企业基本面,而要看企业的内在情况,如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等。要 “知己知彼”,才能 “百战不殆”。
不过大多数应聘者,在选择一家公司时都只是看基本面,可能就会发生刚进公司不久即面临再次找工作的情况。
一家公司选择裁员,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决定的,是有前兆的。
”Shopee 宣布裁员:上午开员工大会,下午就有人拿 N+2 赔偿走人 “,其实”N+2“的赔偿,对于入职不久的应届生来说,还是可以的,维权意义不大。
那么只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才要支付 2 倍经济补偿。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 职工患病或工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 女职工在三期的;
3.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的计算:
1.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2.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 不能高于当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年限不能超过十二年。
外企还是良心赔偿的,哪像很多国内企业,一点良心没有
人家被裁 n+2 年假股票折算,三天赚 10w 左右赔偿还不交税,还有啥可说的呢?虽然是应届但也都是名校有技术的应届,不用担心工作问题。
前段日子猎头狂推,原来是招进去裁的
果然,当一个平台主动给你搞培训就相当于这个平台要凉了
现在,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国内有 2 亿灵活就业人数,灵活的意思,就是社保公司都不一定帮着交,需要自己交那种,滴滴司机,外卖员,不拿底薪的保险中介,初创期的创业者都算~
经济的发展放缓,实体经济的低迷,三年来的反复疫情,确实给所有企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曾经引以为荣的新型网络经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不得已也开始裁员了。
去年我们还在声讨 996,而如今面对需要生存的处境,也没有人再提 996 也不得不卷起来,生怕自己被淘汰掉了,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国内七八亿就业人口,体制内加国企的就业人口在 1 亿,然后头部民企解决 1 亿就业,2 亿人是灵活就业,那么大概就是 3 亿多人是在中小民企就业,真正饭碗稳定的占比甚至可能低于 30%……
N+2!!!
良心!
一个个都在那边嚎叫个啥玩意儿?我们机械行业缺人,失业了的都给你们安排上!光在那边嚎,给你机械你又嫌弃,活该
幸好当时没润
tiktok 国际化电商码农在这里瑟瑟发抖
当街边的卖菜大妈都知道互联网赚钱了………………
Shoppee
我们广州话一直叫
在深圳被华为的寒气影响到了,怪不得这两天降温了
用虾皮的裁员程度来推整个简中互联网行情就是瞎扯淡。感觉就是一群没有被裁的人在散发恐怖氛围。
这一两年互联网不景气,有裁员不假,但绝对没有虾皮这种程度。因为虾皮中国做得很失败,并没有在大陆捞到太多钱,这种公司不裁员才怪。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就是大多数员工情绪有点。。。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虾选虾的时候光顾着开心,却没有想过风险,只要裁员流程合法,拿钱走人,其它人别咸吃萝卜淡操心
虾皮毕业生打卡
今年,尝试做跨境 Tk,还有机会吗?
裁员 其实还好,对我影响不太大,本人失业了。但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或者应届生 买房贷款 那将是毁灭的打击 如果找不到同等相同工资 只要拼命了。 要坦然面对工资上的落差
希望我的同学顺利,额,他才跳过去不久
虾皮员工匿名答一波,确实正在裁员,而且不仅仅是应届生,很多不赚钱的产品线都是裁员的重灾区,老员工与领导们也有被裁的。
环境不好,也没办法,安心拿 n+2 走人呗。
吓得我赶紧上 shopee 看看我的海外包裹
你法我笑
看过卢麒元老师关于税政改革的视频吗?税政改革的动力来自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一日没有大规模失业,一日不会有改革,这才哪到哪
说实话。以我曾经三年电商运营,接触虾皮半年的经历来看,这个平台能活着就离谱
大厂经常会因为业务性价比问题或者资本兼并问题导致整个部门全端的情况,而应届生因为成本低永远都是被裁撤的主力军,在权益保障上永远都在食物链的底端。
昨天还是:应届生 40W 年薪,倒挂老员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世界在我们手中。
今天就变成了:大量裁员,业务全砍,全军覆没。
但被裁的应届生们,不要担忧不要沮丧,这对于大厂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现在和以后还会有人前赴后继拥有跟你一样的遭遇。
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
1,因为裁员操作对于大厂而言是正常的组织业务优化动作,所以你首先要**摆平心态,相信自己的价值,重整旗鼓,找一个更合适的下家。**呆过大厂的应届生可比普通的应届生机会又要多上一些!
2,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被裁?**除了你是个应届生成本低,你需要看到的是你的部门为什么被端?有可能你所在的业务是个边缘业务,不具备核心的竞争力,比如目前很多 O2O 大厂的线下团队,大厂要降本提效的时候 80% 的可能会拿线下团队开刀。所以有其他平台岗位可选的时候别选什么呼叫中心、业务团队。
3,确认你能够到的公司和岗位,了解目标公司核心部门的核心岗位要求,确认好自己的目标后,对自己做目标能力的填充,一步步向核心岗位靠近。
4,获得目标岗位后,构建自己的核心技能壁垒,往更重要的岗位攀登。立个 flag,哪怕被裁,也要你们付出足够多的钱来裁我。
女儿正在那里实习,一个月了希望实习三个月期满,拿到结果。
亚马逊运营 有招的吗?
今年秋招是真难啊
寒气把虾皮变冻虾了
核酸做太多了呗
能疯狂招人,就能大批裁人,有什么可抱怨的,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不是那些没有被裁的人,如果公司离开你就会受到重大损失,那么你肯定不会第一批被裁,如果你很重要还是被裁了,那么你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打开脉脉,果然
Shopee 是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商平台
知乎用户 默默为莹 发表 昨天的经历很魔幻,甚至今年的经历都很魔幻 过年疫情没回家,过了年答辩拿到硕士学位准备休息下入职,结果 3 月被封在家三个多月,4 月被封禁在家线上入职的 SHDC,找学校教务拿了双证电子版,一入职就线上工作对一个应 …
知乎用户 pmoe 发表 可以拉黑公司,可以劝告学弟妹,加入黑历史集合让学校取消小米公司未来三五年的任何活动,这些都挺好。 可惜只会火但不解决实际问题,诉求太模糊,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有害。应届可能特殊,不知道为啥要带上学校,都毕业了还 …
两周前写了篇互联网人迎来失业潮,有不少新老读者告诉我,TA在某厂某业务线某岗位被裁,大、中、小厂都有,有的是整业务部门成建制裁员,不分老员工、社招试用期、还是应届生,通通裁掉。 目前这种环境下再就业非常不乐观,没想到这周爆出了更大的裁 …
Shopee,一家跨境电商公司,从东南亚起家,最初主打低价小商品,因此被称为“东南亚拼多多”,大家也常常用谐音,俏皮地称呼它为“虾皮”。 疫情这两年,线上经济兴起,虾皮借着这股东风迅速崛起,成为跨境电商中的翘楚,在新加坡和深圳招聘了数千员 …
知乎用户 阿麦哥哥 发表 烧烤。被裁之后可以天天到公司楼下卖烧烤,招呼还在职的前同事们关照一下。 知乎用户 童先生 发表 原回答如下。 之前公司裁员。 1300 多人的公司,裁了两轮之后,现在看只剩下 800 不到。 嗯,这一次 “减肥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