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越南印度谁更能挑战中国?
越南更多是合作关系,印度更多是竞争关系,短期内中国制造的优势不可动摇,但亟须应对之道 2022年4月7日,越南海防港的一处电动汽车组装车间。图/法新 文 | 柳书琪 陈伊凡 顾翎羽 编辑 | 谢丽容 过去20年是中国科技制造产业波澜壮阔大步 …
你把中美印的独角兽企业拿出来对比下,看看有多少独角兽是水货?这玩意就是和财富那个世界 500 强一样,可以拿这玩意比而且可对比的方面有很多,但光看数量还是歇菜吧!你把财富 500 强里的中美企业,拿出来对比下,看看营收、看看利润,再看看行业,再看看同行业中美企业对比,你就知道光有数量有屁用!
你们这些媒体应该做的是把中美印的独角兽企业按照行业进行细分,再对比优势劣势、发展前景,里面多少是水货,但可惜的是你们只会瞎逼提问!
印度最大的独角兽,上市以后股价暴跌
根据 2022 年胡润独角兽报告,Paytm Mall 的估值从 2019 年 7 月的 30 亿美元下降至 1300 万美元,下降了 99.5%。
光有数量没用,要有质量才行,印度的很多独角兽和几年前的中国一样,甚至很多就是抄袭中国的模式,很多都是中国资本支持的,很多都是披着高科技外皮的泡沫企业,上市就暴跌,这一点不仅中国那些泡沫高科技企业验证过、印度的也验证了,东南亚的也验证了,所谓的估值看看就好。
印度独角兽企业增多,主要缘于两点原因:
第一,印度 14 亿人的单一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
第二,国际资本不愿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中国的篮子里。
但是,这个变化并没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印度企业要想追上中国,还有极长的路要走。
我们首先看看,中印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变化趋势:
单纯从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印度形势大好,中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降,今年一季度下降得厉害。
中国去年下半年之后新增独角兽企业大降,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去年下半年开始,奥密克戎爆发,中国防疫力度逐渐加强,民众创业欲望降低。——或者说,倾向于暂缓创业。但印度正相反,一波大爆发之后达成短期的群体免疫,民众的创业欲望加强。
2。俄乌危机之后世界进一步分裂,西方资本出于对中国的防备心理,更愿意投资印度。
两点结合,迎来了印度企业投资的大爆发。
但个趋势只是短期趋势,暂时还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由于存量的巨大差别,印度独角兽企业至少要维持目前的增幅两到三年才有可能在总量上赶上中国,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
而且,中印两国的初创企业的结构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可以看出,共同点是消费科技,两国占比都差不多,这很好理解,两个国家都是消费大市场。
印度企业侧重于金融科技和教育科技和互联网软件。
这些领域中国早已是红海,已经过气了或者充分竞争了,新增企业数量上低于印度是正常的。
印度的这些初创企业,更着重于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而中国企业侧重于人工智能、汽车运输,硬件。
可以说,中国的初创企业更侧重于未来科技。
暂时来说,中印独角兽企业还不是在同一个层面竞争,没有什么可比性。
今天看到的印度独角兽数量结出的果,是因为早在 2015 年左右就有大批国际资本登陆了。
当时国内资本还是投资印度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如果不是印度从 2020 年 6 月开始至今先后封禁 300 多款国内 APP,印度的独角兽数量比现在还要多。腾讯、阿里、字节都曾大举进军印度,被禁后基本都退出了印度市场。
印度如今 14 亿人口,人均 GDP 刚刚接近 2000 美金,对于国际资本来说是绝对的投资洼地,把曾经国内移动互联网那一套故事搬到印度,分分钟就是一家独角兽。
不过显然,目前的中印关系下,印度的市场最后主要还是会被美国收割,甭管媒体宣传有多好,印度市场对国内资本都不算友好,并且短期内也很难再改善。
从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看,国内以腾讯与阿里为代表的资本已经是绝对的小头,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国为首的风险资金 [1]。
美国这套资本游戏有着美元地位的加持,一级市场寻找标的,培育成独角兽最后到美国上市,收割世界股民韭菜,然后再投入资金到新的洼地。
但是对于受到资本控制的企业和国家,**最后这些大企业更像是抽水机一样,把这个国家最赚钱,最具备垄断价值的行业通过资本运作,源源不断的把利润都抽到了美国。**按照我国的说法,这其实就是美国资本的全球无序扩张。
具体点的举个栗子,想想某滴打车软件,虽然烧了 500 亿,但是垄断了国内的打车市场,后面早期投入资本像软银虽然名义上没有控制权,但是占有 3 成的股份,可以分得 3 成甚至更多的利润。
不过风险投资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只有美国凭借着独特的地位可以任性的玩,哪怕是像日本软银遇到全球高科技领域向下的大趋势也会玩不转,欧洲、沙特资本也类似在美国资本面前都只能是小玩家。
对我国的影响有好有坏,坏处是有了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选择,资本就不一定要进中国了,这会对国内的创投行业活跃度造成一定影响,可以理解为中印的独角兽公司必然是国际资本的争夺者;好处是,国际资本多国内企业的控制会弱很多,我国市场资本相对过剩也可以扶持国内企业适当发展,不会完全无序化。
长期来看,中美竞争才是主要矛盾,想着和印度抢美国的骨头真是太没意思了,海军下饺子抢美国的肉吃才是王道。
2021 年的数据:全球有 1058 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印度独角兽企业数量 70 多家,中国 300 多家,美国 487 家。
今年的数据:印度增长 13 家。讲真,印度最近几年增速的确起来了,尤其和中国比。
倒不是印度多牛逼,的确是 2021 年、2022 年我们比较拉垮。短期印度追中国没戏,但中国追美国的势头的确下来了。
话说如果我们要沦落到跟印度比速度,本身是不是就挺悲哀的。政策的不连续性、资本的安全感、防疫对经济的伤害,太多问题了。
大家就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还有多少人想创业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想想曾经的 2015 年,万众创业,虽然留下一地鸡毛,但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巨头企业。再想想 2019 年的硬科技创业爆发,真是感慨万千。
今天,精英打工人思考的不是创业缔造伟大企业,改变世界,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高薪工作。
就这种状态继续下去,10 年内,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被印度超越还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就是错的,
换个角度,我们的企业现在追上美国的企业了吗?我们国内的企业赶上了苹果、微软、谷歌、波音、英伟达、特斯拉、强生、保洁、辉瑞、可口可乐、高通、博通…… 吗?并没有。
国内顶尖企业,距离美国顶尖企业,还有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并不影响中国摧毁并替代了美国庞大的产业链,造成了美国本土的群体撕裂。上述那些顶尖公司的美国员工,日子依然好过,甚至可能更好过了,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所有劳动者都处在顶端供应链,相反,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天然是排斥劳动力的。真正能吸纳海量劳动力的恰恰是没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
为什么特朗普这个从一出生就没有过过苦日子的富二代,却得到了广泛的中下层乃至底层美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国中端及以下的制造业被以中国为代表的地方替代了,所以只要特朗普举起反全球化、制造业回归的大旗就能一呼百应。
至于为什么最后制造业为什么不能回流美国?因为人力无法对抗经济规律,这里不赘述。
同样的道理,中国目前的顶尖公司,也一样不是印度的所谓独角兽短期内能赶上的,但是,这同样也不是中国可以对印度掉以轻心的理由。
我们有 8-9 亿的劳动者,而我们拥有的国内顶尖公司满打满算能吸纳多少劳动力?5%?8 亿人的 5% 就有 4 千万,按照平均 4 万一个企业,那就是 1 千个企业,你觉得我们国家现在 1 千个世界顶尖(起码远超过印度独角兽)的企业吗?如果你觉得有,那么好,再翻一倍,10%,2 千个?就算如此,那也意味着还有 90% 的劳动力在并不那么领衔的企业。
印度对中国的威胁目前来说还不在于 “追上” 中国的企业,更大的威胁恰恰在于对我们 “落后” 企业的替代。那意味着发达地区发达产业下的人员收入依然有保障甚至越来越高,而落后地区落后产业的人员收入不断降低甚至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时间长了以后,就意味着社会的撕裂。
应对的方法,我的观点是,首先要明确经济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印度,包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某种意义上说担心也没有用,我们也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办法。在面对这种局面的时候,我们相比美国有一个劣势,也有一个优势。
劣势:我们无法自由迁徙,欠发达地区的人即使可以去到发达地区打工,也很难得到平等的权利;我们有户籍制度的制约;并且我们的治理机制会自然而然的维护户籍制度。
优势:我们有转移支付,可以补贴落后地区;我们有国企托底,虽然牺牲了效率,但相对多了一些公平;有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收拾资本。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需要明确的大力发展经济圈,并且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所谓大城市的疏解将来一定会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另一方面,要做好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
疫情以来,我们的第三产业遭受重创,如果中低端制造业外流导致无法吸收足够的劳动力,后果会比大家想象的严重,打个比方,印度赶上国家电网不可怕,但是印度搞定了富士康这种供应链就很可怕了。
事有不得,反求诸己。
中国企业的问题是企业家的精气神被打没了。
一是:互联网企业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就像
的回答所讲,什么都试过了,还是不行,然后只能裁员过冬了。
二是:民众被误导把矛头都指向了私营企业,俗称为资本家;忽视了它们可能才是对普通人相对更开放更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的企业。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打不过就加入,于是更多人跑去竞争考公。
这些事情的后果就是:
1. 互联网的马化腾迷茫了。
2. 新锐的线下连锁酒馆的董事长躺平了。
3. 线下门店遍布的名创优品创始人无奈了。
4.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被沉默了
然后,各行业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自己的答卷:裁员。
如果照此下去,企业家的精神没了,那独角兽就更难的了。
如果千里马最终要被拉去屠宰场,那么谁会在比赛里跑到前面去呢?
印度有巨大的劳动力潜力,日本印度人协会代表称,印度现在有 13 亿 8000 万的人口,但可不只是多这么简单。
25 岁以下的人占总人口 50%。印度的失业率 7% 到 8% 的样子,所以现状是‘劳动力过剩’情况。
这么多过剩劳动力,这就给日本这样的企业带来了新思路,比如,印度有非常大的 YAMAHA 工厂。
印度工人们在这里完成 YAMAHA 乐器的组装过程。跟越南不断攀升的成本相比,印度的劳动力更便宜,对于日本和企业与印度的关系,是 WINWIN。
另外印度有巨大的地理优势,平冈健社长这么说:“印度是一个可以预见新的制造 + 市场”。
从地图上看,印度离东南亚、大洋洲、欧洲以及期待新开发的非洲等地都很近,甚至还有 “海洋运输路线”,物流优势,这是印度巨大的加分项。
老实说,无论是 IPEF 还是 SQUAD,对我们来讲都不是好消息,完全是把我们隔绝起来的局面,尤其是现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太多不确定性,美国人做过一个预测,2050 年,印度会世界 GDP 第三位,所以印度会不会在某一个节点弯道超车,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肢解印度,是唯一出路。
独角兽企业是指创立不到十年,没有上市,估值在 10 亿美金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潜力巨大,所以叫做独角兽企业。印度独角兽企业大增主要在于这几年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再加上莫迪提倡的印度制造,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工业的投入。不过印度在 2021 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只有 70 多家,中国拥有 300 多家,差距还是巨大。再加上印度市场不强,近几年经济乏力,基础设施不足,工业增长不足,,驱逐中资,这使得印度经济市场抗风险不强,本土的独角兽企业增长怕是会有增长瓶颈。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将会对印度经济打击巨大。
冷知识:当年锤子科技都属于独角兽企业。
美国忽悠完我们,又开始忽悠印度。
独角兽公司指成立不到 10 年,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
知道中国什么时候独角兽企业最多吗?IPO 堰塞湖时期。
知道为什么现在中国独角兽企业大幅减少了吗?因为现在股搞注册制,两年上了一千多家新股,基本上好一点的企业绝大多数都上市了,应上尽上了。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近日发布题为《印度正以近乎历史最快速度孵化独角兽企业》的文章,作者为比曼 · 慕克吉,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随着投资者持续涌向印度如火如荼的科技行业,印度的 “独角兽俱乐部” 正迅猛发展。
近期,印度迎来今年第 13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这是印度迄今为止诞生独角兽企业的最快速度之一。
去年此时,印度诞生了 5 家独角兽企业,而去年 10 月至 12 月达到 15 家。2021 年全年,印度新增 44 家独角兽企业,轻松令此前 10 年共计 37 家初创公司达到估值 10 亿美元里程碑的数字相形见绌。
由于新冠疫情迫使印度消费者转而借助线上交易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从食品杂货到药品——印度的科技初创企业迅速发展。今年印度的独角兽企业的诞生速度——约为每周一家——表明 2021 年的投资激增并非昙花一现,而且即使当前全球市场动荡,去年将注意力转向印度的全球投资者仍将继续聚焦印度的投资机遇。大型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一项研究显示,2022 年,独角兽公司的诞生速度事实上会随着时间推移加快;普华永道估计,印度今年将新增 100 多家独角兽公司。
总部位于印度古尔冈的奥克西佐金融服务公司成为印度最新一家独角兽企业,在 “阿尔法浪潮” 公司牵头,“老虎”全球管理公司、诺维斯特风险投资公司、经纬创投和新创投资公司共同发起的一轮 2 亿美元融资中,公司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
近期,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媒体技术公司阿马吉公司在风投公司阿塞尔领衔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9500 万美元,公司估值刚好超过 10 亿美元。新近加入 “独角兽俱乐部” 的成员还包括分析解决方案公司弗拉克塔尔分析公司、教育科技公司 “领先” 教育技术公司以及人力资源技术公司 “达尔文盒子” 公司,这些公司的估值均在 10 亿美元左右。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提供商多边形公司是今年新增的独角兽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事实上,多边形公司已经达到“十角兽” 规模。该公司 2 月在红杉资本(印度)公司牵头的一轮融资中通过非公开出售其本机代币令牌融资 4.5 亿美元,公司估值超过 100 亿美元。
目前,印度共有 94 家独角兽企业,教育科技企业比朱公司高居榜首。3 月早些时候,公司完成苏梅鲁风险投资公司、维恩资本公司、贝莱德公司以及公司创始人比朱 · 拉温德兰共同参与的一轮 8 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 220 亿美元,为印度国内最高。
投资银行美驰咨询(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尼莎 · 吉罗特拉说:“鉴于疫情加速了印度经济的虚拟化,我们看到围绕印度科技行业出现持续的投资热情。” 在疫情暴发的第 1 年,印度网民人数增加了 4%。国营机构印度电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3 月,印度 13 亿人口中有 8.25 亿人使用互联网。印度的智能手机用户人数在 2021 年也激增至 8 亿。咨询公司德勤上月发布报告称,预计到 2026 年智能手机用户将激增至 10 亿。
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21 年印度初创企业融资 350 亿美元,是 2020 年的 3 倍。
前述趋势表明,许多全球投资者将资金转投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科技企业姆帕西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廷 · 拉凯什将这股投资热潮归因于印度拥有大量技术工人、有待开发的数字受众群体以及大量创业者。
吉罗特拉说:“现在围绕印度的这种热情就是中国 15 年前的情况。各个部门都有足够的竞争紧张关系。”
为了充分利用这股投资热潮,数字公司正在寻求新的融资,而且更加青睐风险资本而不是公开发行,这正在推高印度顶尖初创企业的估值。波动的公开市场正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公开发行。在过去一个月里,在乌克兰冲突造成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印度股市两次单日暴跌超过 3%,然后几乎同样迅速地反弹。印度孟买股票交易所指数从去年 10 月的峰值 62156 点下跌 7%。随着燃料和食品价格上涨以及中国新一波新冠疫情引发通胀担忧和供应链中断,投资者仍然惴惴不安。
初创企业也急于使自己的首次公开募股与数字支付公司 “移动支付” 电子商务公司惨淡的股票发行之间保持距离,“移动支付”公司去年 11 月激怒了投资者。在印度 2021 年最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中,该公司融资 24.4 亿美元,随后公司股价在首日交易中较 29 美元的发行价下跌 27%。目前该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在 7.5 美元左右,较发行价下跌超过 70%。
B2B 金融科技公司扎格莱公司的创始人拉杰 · 纳拉亚南说,他的公司原计划在 4 月或 5 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但现在推迟到了 7 月或 8 月,原因是市场状况不稳定,以及在临近去年年底时科技类首次公开募股中亏损的散户投资者情绪不高。
纳拉亚南批评那些试图 “攫取市场提供的任何资金” 而不是给股票 “合理” 定价的初创企业和银行家。
他说:“这让市场状况变得艰难。”
纳拉亚南说,扎格莱公司也在与全球顶级私募股权基金进行融资谈判,这些基金估计公司下次估值约为 10 亿美元,高于 2020 年的 5 亿美元左右。
随着印度的 “独角兽俱乐部” 发展壮大,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也在不断增加。
普华永道印度公司合伙人、印度初创企业负责人阿米特 · 诺卡说,自去年以来,估值在 1 亿至 2 亿美元的印度初创企业的融资交易大幅增加。诺卡说,印度约有 400 家估值在 10 亿卢比(约合 1350 万美元)左右的初创企业,它们是吸引更多投资和独角兽企业诞生的沃土。
诺卡说:“错过了中国初创企业投资机会的投资者不想错过印度,因为在任何一片重要的地理区域,这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编译 / 曹思澄)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2 年,在中国工厂因应对奥密克戎而阶段性停工、外贸厂商因堵港而焦虑之时,一组越南统计数据,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越南国家统计局总局 3 月 29 日发布的《2022 年第一季度社会经济形势报告》显示, 2022 年一季度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5.03%,高于 2021 年一季度 4.72% 和 2020 年一季度 3.66% 的增速。其中,农林渔业增长 2.45%,对整体增长的贡献率为 5.76%;工业和建筑业增长 6.38%,贡献率为 51.08%;服务业增长 4.58%,贡献率 43.16%。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并启动以来,越南迎来良好发展前景。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越南有望成为 RCEP 成员国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国家。渣打银行最新全球研究报告认定,成为 RCEP 将继续巩固越南的贸易地位和助推后疫情时代复苏进程。
越南瞄准中国追赶了几十年,目前其工业体系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作为亚洲制造链条上的一环,越南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未来越南制造能否制造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2021 年,为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越南采取了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特别是在第二和第三季度,越南多地企业都曾暂停运营。这拉低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的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2021 年越南 GDP 为 8398.606 万亿越南盾(相当于人民币 2.34 万亿元),GDP 同比增长 2.58%。
将越南的数据与中国 2021 年各省份 GDP 对比来看,越南比山西 GDP(2.26 万亿元)多了 0.08 万亿,比广西 GDP(2.47 万亿)少了 0.13 万亿,相当于排名第 19 位左右。
在 2020 年年底和 2021 年年初,越南就设定了 2021 年 6.5% 的 GDP 增速目标。很明显,2021 年越南 GDP 远远没有达到这一增长目标。越南统计局局长阮氏香公开表示,2021 年越南经济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最终经济没有实现目标。
步入 2022 年,随着多项限制措施逐步放松,企业再度开放运营,越南的经济和贸易活跃度有了明显回升。
表现在数据上,2022 年第一季度越南经济增速提升较为明显:一季度 GDP 实现 921.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3%,高于同期中国(4.8%)、新加坡(3.4%)经济增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今年一季度越南经济增速之所以比较迅猛,与我国疫情有关。受广东省和长三角疫情影响,我国有部分订单流向了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导致越南的出口拉动比较明显,进而带动了 GDP 增长。”
今年一季度,受国内散点多发的疫情影响,我国多地物流和供应链受阻,部分企业的订单相比去年有所减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 年一季度,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9.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广东虽然以 1.84 万亿元的总额占据首位,但同比增长仅 0.6%,出口增速放缓至 2.2%。
从 1986 年开始,越南借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施行革新开放政策,引进外国资本和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本国经济。2001 年,越南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了越南长期以来的对外封闭状况。
在对外开放方面,越南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早在 2000 年,耐克、阿迪达斯、苹果、三星等众多世界级品牌就已经在越南创建代工厂。随着大量外资企业进入越南,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越南制造业开始成为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
此后,为吸引更为优质的外商直接投资,越南又开始实施 “中国 + 1” 的外资政策。
“所谓的 ‘中国 + 1’外资政策,就是越南出台的外资政策,总是要比中国的外资政策更为优惠,在环境条件上更为优越,结果是从地皮的免税免费,到劳动力的配置等,整体成本都比较低,助推越南经济快速发展。” 霍建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吸引外资,以外资驱动扩大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
从数据上看,2021 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越南吸收外资金额增长依然较快,达到 311.5 亿美元,较 2020 年增长 9.2%。
2022 年,随着疫情限制措施放松,越南吸引外资的增长速度更为迅猛。
据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最新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显示,**2022 年前 4 个月,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资金超过 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3%;**越南所引进的外商到位资金达到 59.2 亿美元,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7.6%,其中,2022 年前 4 个月,有 72 个国家和地区对越南进行投资,新加坡以超过 31 亿美元的总投资额位居首位,占越南外资总额的 28.8%;韩国以超过 18.2 亿美元位居第二,占越南外资总额的 16.9%。
2021 年 11 月 27 日,在广西梧州市一电子厂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出口南非、东南亚、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的产品订单。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越南的外贸得以快速发展。
根据越南工业与贸易部日前公布的数据,2022 年 4 月越南出口额 33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进口也同比大涨 15.5%。越南前四个月累计出口 12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4%。在出口总额中,占比最大的是制造业产品,主要为手机、电脑、机械和纺织品,出口额为 10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1%。
还有一组数据能够显示越南外贸的高速增长。
中信证券发布于 4 月 26 日题为《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出口形势》的研报称,2021 年 9 月后,越南和泰国对美国出口规模增长超过 20%;同期对比美国从东盟和中国的进口,东盟占比维持在 10% 的水平,中国的占比从 19.7% 下滑至 18%。
对比中国的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保持了 15.8% 的增速,展现了我国出口的韧性,但这个出口增速相较去年的中枢水平已经有所回落。
回首过去几十年,中国为世界供应链打开了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纺织、电子零件和工程产品等等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成品。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占全球总产量的 28%,也因如此,中国有 “世界工厂” 之称。
种种迹象显示,东盟尤其是越南对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已经初露苗头,一些国人亦开始担忧未来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新的 “世界工厂”。
“越南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确实比较快,其发展路径学习了中国的扩大开放和出口带动策略,主要是依靠扩大吸引外资进而扩大出口的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越南可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说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或者越南的经济发展将会快于中国,这些都站不住脚。” 霍建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陈述了以下 4 点理由。
**首先,从人口看,2021 年越南人口约 9826 万,接近一个亿,虽然劳动力充足,但是国土面积受限。**越南的国土面积是 32.9556 万平方公里,比云南还要小,而且越南全国平原面积不足 20%,大多是山地丘陵和森林。
**其次,从产业角度看,广东在产业调整升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低端产业转向了越南。**越南的产品结构依然停留在我国上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主要还是以纺织品、鞋、玩具等传统制造业为主,机械化率比较低,还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各种机械设备,低端产业污染严重。目前越南主要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和中国的产业互补性比较强。
**第三,从外部条件看,目前越南新增的外资已经基本饱和,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主要依靠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拓展和美国欧盟的贸易,在欧美市场上发挥一些优势。
**第四,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高铁、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从工业体系来讲,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航天火箭,中国的制造业包含了所有工业种类,具备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中国制造总体的技术水平和质量非常稳定,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同中国相媲美。
“目前看,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总量已非常巨大。2021 年,我国制造业总量达到 31.4 万亿元,连续 12 年位居世界首位,包括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不依赖中国供给都会出现困难,欧洲也有很多必须跟中国合作的方面。因此,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目前还无法撼动。” 霍建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随着 RCEP 在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国际机构普遍认为将为越南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RCEP 是 2012 年由东盟发起,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 10 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共 15 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RCEP 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的贸易量,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
随着 RCEP 今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国际机构普遍认为,越南是 RCEP 主要受益国。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越南有望成为 RCEP 成员国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国家。
报告称,2020 年至 2025 年,越南平均进口税率将从 0.8% 降至 0.2%,同时享受出口税率从 0.6% 降至 0.1%。按照最乐观的情景,在充分利用所有优势的情况下,越南收入水平将增长 4.9%,高于 RCEP 其他成员国。越南出口增速有望达到 11.4%,同时,进口增速将达到 9.2%。
报告还称,越南与 RCEP 成员国贸易投资关系密切,越南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都在框架内。与东盟和其合作伙伴之间的自贸协定相比,RCEP 承诺范围更广、自由化程度及标准更高。因此,RCEP 的实施预计将对越南经济以及在越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渣打银行最新研究报告《越南 - RCEP:机遇与挑战》认为,成为 RCEP 将继续巩固越南的贸易地位和助推后疫情时代复苏进程。该报告预测,2022 年越南经济复苏前景看好,经济或将增长 6.7%,但新冠肺炎疫情仍是较大风险。
越南不仅是 RCEP 成员国,还是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 “CPTPP”)的成员国。
CPTPP 是亚太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该协定的新名字。参与 CPTPP 组织的国家有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 11 国。
随着 CPTPP 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在越南正式生效,让 “越南制造” 的底气更足。
据了解,CPTPP 成员国同意免除符合原产地规则的越南进口产品 97% 至 100% 关税。比如,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CPTPP 生效后,满足原产地要求和共同技术标准的越南产品,将享有零关税出口优惠。更为重要的是,越南加入 CPTPP 可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在霍建国看来,越南崛起跟 RCEP 和 CPTPP 都没有直接关系。“RCEP 和 CPTPP 仅仅是越南的一个基础性环境,能够促使越南跟东盟、亚太国家的贸易比较顺利。现在越南 70% 的市场是在美国和欧洲。”
无论如何,在出口贸易上,越南对我国都会构成挑战和竞争。霍建国认为也不必过于担忧。
“我国和越南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们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医药制造等重点领域都占据着明显优势,而越南在高精密和高技术产业,还尚缺。此外,改革开放 40 多年, 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化 + 服务业是中国经济新亮点。相比之下,越南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还比较滞后。” 霍建国说。
和中国的发展路径相似,目前越南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未来产品的升级也将面临压力。
“越南下一步的发展,也会遇到瓶颈期。” 霍建国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从竞争的角度看,我国和越南在产业领域有一定的错位发展,“只要我们稳定住国内经济,再稳定住欧美市场,我们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责编 姚坤)
打完很多字又删掉。
能,都给我润印度。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和电商平台。
第一投资方是
阿里巴巴
第二是
蚂蚁金服
不只如此
印度的外卖平台投资方是美团
酒店连锁是华住
电子科技是小米
社交媒体是腾讯
他们仿佛是穿越者,重新走一遍自己的路,那叫一个熟啊
再爽一次. jpg
顺便李嘉诚去越南了,胡志明市人均收入不足广西南宁的三分之一,可房价可是南宁的三倍了。甚至盖起了预估房价堪比上海的豪华小区。
有时候穿越历史真的不需要泥头车辅助。
老美印太经框开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老美两党形成共识,就是准备全方位遏制中国,逐步的,加强的去中国化,
越南,印度正以某大国鄙视的目光中飞速发展。
印太经框的落实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同时下一步将开展缩短物流,发展拉丁化制造业。因为光印度越南还有东亚诸国,还不足以吃下和替代中国庞大的外贸。 不过逐步替代是老美两党共识。
好日子还在后面那。。海量外贸毕业生迈着方步向大家走来。
我在印度北方邦呆过几天,就三句话:
印度是一个生活水平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国家。
印度是一个少数人压迫绝大多数人的国家。
印度是一个基本上靠投胎决定一切的国家。
这什么企业增多,说明紫苯甲增多,
众所周知,紫苯甲对社会、对经济、对老百姓都是有害的,
这说明硬度药丸了,
而卧锅都是锅油七爷,只有锅油七爷才会给社会无偿做贡献,
我们,又赢了,
很多人不了解国外情况。总以为有些东西国外真做不了,我们的科技领先很多,诚然很多需要国家大规模投资项目这些国家政府比不过,也没钱。但其实很多领域差距不大。我工作 IC 和 IT 相关也主要研究这方面,国内很多科技是依赖全球分工,以及科技公司的先进工具,在 IT 和 IC 领域,全世界都能访问 github,都能买 IC 设计工具,但泰国,印尼这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却不好。我觉得我们很多人最多的就是无知和傲慢带来的偏见,上来就先看不起别人,然后其实自己也做不来。我们要承认大家都在进步发展。
我们公司也算跨国公司,全公司一万多人,美国就几千,大部分都在海外。海外有很多很大的分部,偶尔听听他们讲课也能知道很多情况。也对各个国家获得了一些新的了解。
印度:我们公司全球最大的海外分部,虽然有很多 IT 服务外包,但依然有数量庞大的软件设计和 IC 设计团队,总计将近 5000 员工,而且印度也负责很多 EDA 里的引擎设计,并不是很弱只能做些基础那种,fellow 里也有印度人,不过 fellow 都在美国,华人也有很很多 fellow 同样也都在美国,管理层一大半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也有大量海外留学,美国其他 IT,IC 公司里面有大量印度人。整体印度这方面实力其实并不弱,我曾经在跟 NVIDIA 项目里看到一个很不错的 model 是个印度老哥写的,然后领英查了下那人已经跳槽到 apple 的 IC 团队了。我前公司新加坡老板办的中国企业,物联网 riscv 核心由印度部门设计,嵌入式软件,驱动很多由捷克负责。
越南:我曾经也以为越南很垃圾,然后发现越南其实是个高速发展国家,我们公司在越南有一个 500 人的 IC 设计团队,负责客户定制。上次他们还分享了低功耗 soc 设计知识,做的挺好,你们觉得国内目前创业的大量搞什么 PU 的拼 IP 公司,这些人做不出来么?里面一样不乏大公司回国和名校留学生。越南知道自己没钱制造太贵,一直扶持 IC 设计行业,随着电子产业链转移,越南的配套低端电子设计企业也必然会起来。
还有就是亚美尼亚和斯里兰卡依然都有一只几百人的 IC 设计团队,亚美尼亚苏联时期数学教育好,斯里兰卡估计跟印度取经。
反而欧洲都是小部门,支持部门,以及很多大佬精英软件部门,负责重要引擎的。但欧洲基本不搞 IC 设计。
我们一定要放下成见,多看看国外发展,多认识自己不足。印度和越南人力优势和生育很明显,并且人家也在向高端产业发展。我们不能一味夜郎自大。我们 20 年前也很像现在的越南很像,发展中国家没必要互相鄙视。更多是要尊重他人。越南和印度可以看出本身也在向着高端产业发展,投资科技领域。更多的要交给时间去检验,目前这两个国家发展肯定还不如中国,未来发展怎么样也没人知道,但不能看见比我们还落后的国家一上来就是有色眼镜。我们尊重这些发展国家的增长,对科技的投资,并不是吹什么。没必要通过取笑他人来证明自己强大。
还有不要空泛的宏大叙事了,没啥意思。
印度人口结构要年轻的多,中位数为 27 岁。且因为特殊的社会结构,老龄化负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远低于我们。人口数量上,和中国差距大不大,总和生育率 2.0 也远高于我国。
综上,我觉得独角兽数量上超过中国问题不大。受限于印度的全民受教育情况,其从独角兽到巨兽的转变会面临很大困难,不得不说是我们非常强劲的对手。
当实力真的威胁到我们的时候,你会在热榜经常看到印度,现在来看,还没有
这些概念真的那么重要吗?亦或不过是人们的执着产生的幻境心魔而已。
这些独角兽不过是金融资本通过金融流水线生产的潜在金融接口,对于中国的经济作用有限,对于面临的就业压力并无多少缓解。
从近 20 年印度的经济数据看,它的经济模式就是上层乱花钱,产生大量的贸易逆差,继而拉低印度卢比的币值,然后让下面的人干活来帮他们擦屁股。
说白了,它要有多少发展就看上面的人有多混蛋,这样的模式能搞好经济那纯粹就是奇迹。
如果不是看到它的人口有那么多,我估计外国资本都不愿意进入这个市场,毕竟政策风险实在是太高了,三天两头就给你来一出,就像前两天小米的那样,这还怎么做生意啊。
说是独角兽多,可这贸易逆差是一点都没好转,换言之对于发展经济并没有多大帮助,那不就成内耗了。
只要数据弄得明白,超越中企是分分钟的事。
独角兽企业和十年前的金砖国家一样,都是炒作出来的概念,早就泛滥了,一点也没啥好吹的。
顺便说下,答主所在互联网企业也是独角兽企业,主营游戏和广告业务,也有些其他互联网项目,但是我一点没感觉到有啥核心竞争力,未来能改变世界啥的。
而独角兽企业,我老家江苏江阴一个普通县级市,还有好多家,因为信息来源太杂,每年都有新入选,我都不知道怎么统计,估摸着应该超过 10 家了。
这么一想,还觉得 “独角兽” 企业有含金量吗?
金砖国家发展这么多年,事实证明就只有中国一家是金,其他都是砖。独角兽企业也差不多吧,泛滥之后,大多数都是兽,只有少数是独角。
上次考了 20 分,这次考了 30 分。
虽然都是不及格,但总体上还是向好的。
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客观看待印度问题。
傲慢不是个好事,美国人在这上面就栽过跟头。无论印度能否发展起来,印度,都是中国地缘政治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个嘛得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速度和结果以及航母的建造速度。
老美决心在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无他就是因为我们这头肥羊,有了自己的思想,拒绝被割羊毛,还竟敢武装自己。
所以他要养一批听话的肥羊,印太经济框架的目的就是如此,就看印度争不争气了。不过印度人家也有梦想,估计也不是一个听话的崽,鉴于印度国内的制度,老美对付印度的手段比对付我们要多的多。
不过,那是长远计划,美国眼下继续收割一波世界来回血,还得依靠中国。
难道不是中国企业追赶印度企业吗?什么时候反过来了?印吹迷茫了?
独角兽,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之一。
WEWORK 顶峰时期估值好几千亿人民币,滴滴当前的市值,远远小于顶峰时期的估值。
实际上,先抛开这些独角兽公司 IPO 的时候能否达到上市之前的估值不讲,即便高溢价上市,这些公司真的就能跑出来吗?
况且,折价(流血)上市的企业,比比皆是。
上面这张图片,今年广为流传。
这些公司还是二级市场的市值(公允价值)的变动,一级市场估值的波动,则更大。
说到底,还是要回到一个终结的灵魂问题:
能够把钱赚在兜里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巨兽。
数字游戏,玩玩就好,切莫当真。
当我们开始有勇气开始客观承认中美之间的硬核科技差距时,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印之间科技差距的客观性。
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吾辈自强!
其中,一个是选股思路,一个是抄作业的方法,渔和鱼都有了;通过筛选,找到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的股票。
投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懂的公司不投。[2]
1、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关注公众号 “菜头日记” 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能力范围内的,菜头会用心解答。
2、留言的时候,不要问” 有什么股票推荐的,菜头不荐股,请直接留下完整问题,菜头会集中时间解答。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那份成长和认知。
我只想说,不要轻视印度,这个国家分层太厉害,我们国内宣传的印度都是底层的种姓,这是他们的文化,如果不双标的评论,我们要尊重他们,但不干预,干预这个词,说穿了,就是 “管我 P 事”。而印度的上层种姓,精英由于其人口基数太过庞大,他们的精英人数数量也非常庞大。加上是英联邦的殖民地盘,与盎萨人有天然的清净,在盎萨的种姓制度中,属于可以接纳的种族,容易获得盎萨的资源。
印度企业在那个圈子里,很有可能打败中国企业。
说真的。当然可以,原因在教育,我们教育出做题家..
问反了,是中国能不能赶上印度的问题。
很多人没有弄清楚一件事,美国所认为中国对其的威胁,是中国在拥有全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有了技术可以很快应用,由于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发达,所以攒点啥东西都方便,这是只有中国能够做到的,已经不是担心发展中国家超越的问题了,实际上印度但凡能够赶上中国一半,害怕的绝不是中国。时至今日,还在担忧印度甚至越南取代中国位置,只能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今天的中国,正是 1900 年代的美国。
看起来,对于互联网行业,隔离墙真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越南更多是合作关系,印度更多是竞争关系,短期内中国制造的优势不可动摇,但亟须应对之道 2022年4月7日,越南海防港的一处电动汽车组装车间。图/法新 文 | 柳书琪 陈伊凡 顾翎羽 编辑 | 谢丽容 过去20年是中国科技制造产业波澜壮阔大步 …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 …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 …
知乎用户 山高县 发表 如果印度有一只及格线水准的军队的话。没有任何可能会输。 这就是为什么 62 年印度的失败震惊了世界。。。。。。。。。 知乎用户 云舞空城 发表 从藏南交通的角度说点外行话 在现阶段,藏南墨脱的交通仅仅依靠一条不 …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人在东南亚,不说大的战略格局,仅仅稍微从个人体验上讲讲。 不管人家怎么说,主要是自己怎么做。 马克思就说过,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越南确实承接了一些中国产能,但大部分都是中低端,且关键物料必须从中国买。 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