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钟南山院士的组织实施的中医中药(玉屏风颗粒)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Qingy.S 发表

特意找的看一下原文,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论文信息,所以默认为我搜索的 18 年 10 月钟南山团队发表在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的论文:Effects of YuPingFeng granules o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doi: 10.2147/COPD.S17055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属于循证医学证据中的第一梯队,所以下面用 Cochrane risk tool 来简单看一下研究质量。

  1. 随机数字生成方法:不清楚。原文中为 “Stratified and block randomization was used to generate a randomization list containing consecutive codes (001–240), with a block size of 4.” 一般来说,RCT 要求原文中需要报告具体的随机数字生成方法,而不能仅仅说一下我们生成了随机数字,需要报告生成软件、数字生成种子(seed),以至于这个随机数字能被别人验证。这里虽然我倾向于给出低风险,但是客观评价确实未报告。
  2. 分配隐藏:低风险。原文中为 “The drug management personnel dispensed the drug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Interactive Web Answering System.” 可以看出药物分配是由系统给出指示,也就是具体随机方案在系统后台操作,可以避免医生或其他参与分配人员知道随机分配方案。
  3. 双盲:低风险。原文为 “Eligib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YuPingFeng group (5 g, three times daily) or the placebo group (5 g, three times daily). The study drug (batch number: 150902) and placebo were supplied by Guangdong Medi-World Pharmaceutical Co., Ltd. Fosh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y were dissolved in warm water and taken orally.” 比较明确的给出了安慰剂的方案,但是如果能再描述一下可能出现的中药气味颜色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就更好了。
  4. 对结果测量施盲:不清楚。原文没有专门提到对结果测量人员的施盲问题,所以客观的讲应该是不清楚,但我认为如果测量人员和研究人员是分别的人来负责的话,此处应该是低风险。文中有句话是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trial data, all participating investigators were trained before the initiation of the trial.” 所以低风险也是可能的。
  5.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不清楚。原文中一共纳入 240 例,两组各 120 例。最终完成人数:干预组 92/120,对照组 89/120。失访人数为干预组 1 人,对照组 4 人,失访人数在 5% 以下,是比较低的水平。但是也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文章因为某些原因排除了一些患者(干预组 12 人,对照组 8 人),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中止试验(干预组 7 人,对照组 8 人),所以最终完成度没有很高。不过文中使用了 ITT 分析策略,因为是安慰剂对照试验,所以这是可行的,ITT 效应是一个保守估计,并且有 null preservation 的性质,所以最终数据分析结果是可控的。
  6. 选择性报告结局:低风险。为此我查了这个研究的注册试验方案(ChiCTR-IPR-15007023)中的结局指标和实际文中报告了全部指标是否一致。结论是几乎报告了全部指标。有两个原定方案中的次要结局指标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 MMEF” 和“呼气峰流速 PEF”未在论文中报告。因为我不研究 COPD,所以不清楚这两个指标是否对试验结果有明显影响。但是大体上来看,报告比例很高,重要的结局都报告了。
  7. 其他偏倚:低风险。尽管原文中 “The study protocol was jointly designed by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nd the sponsors.” 赞助商参与了部分试验方案,但是 “Beijing Bionovo Medicine Development Co, Ltd, as a third-party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Department of Biostatistics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was responsible for data analysis.” 请了第三方人员进行数据管理,请了第三方的南方医科大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总的来说可信度比较高。

Cochrane 风险 7 项中 4 项为低风险,3 项不清楚。总的来说 RCT 质量较高。既然研究质量比较高,那么下面就可以看具体结局效果如何。

结局摘要:“The YuPingFeng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exacerbation rate than the placebo group (1.15 vs 1.55; risk ratio=0.677 [95% CI 0.531–0.863];P=0.002) and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risk of second exacerbation (95% CI 0.326–0.772;P=0.002).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change in the CAT score in the YuPingFeng group (−4.41±7.01)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in the placebo group (−2.49±5.31;P=0.001). YuPingFeng was well tolerated.” **总的来说主要结局看起来都有不错的效果,但也并非全部指标都不错。**比如一些摘要没提到的,正文里简单说了一下,简单摘几句 “with a cumulative number of exacerbations of 167 (P=0.038)”,“The between-group exacerbation RR was 0.765 (95% CI 0.594–0.986).”,“YuPingFeng had a trend to delay the onset of first exacerbation (median time 31.0 weeks vs 21.0,P=0.161).” 这里有意思的是,原文没有报告第一次发作时间的 Cox 结果,而是报告了第二次发作时间的 Cox 结果 “Time to second exacerb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YuPingFeng group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with a HR of 0.502 (95% CI 0.326–0.772),P=0.002.” 可想而知大概对于第一次的发作时间 HR 应该是不显著的。从原文的 K-M 曲线也可以看出来。

安全性方面:中药组 6 个人发生 6 次不良反应事件(5%),安慰剂组 13 个人发生 22 次不良反应事件(18.3%)。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P=0.647,总的来说安全性也不错。

最近几年中药的随机双盲试验越来越多,可以预计以后也会更多,无论无何这都是一个好现象,现代医学中的方法论都是千锤百炼后得到的,每一个都有其背后的道理,所以能用符合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提供证据,是非常好的开端。


既然评论区有人提出了试验完成度的问题,那就吐个槽吧。

从原文看确实完成度不高,即使大部分未完成的患者都做了原因分析,但是依然会影响数据分析。不过好在这是安慰剂对照试验,原文用了 ITT 分析,得出的 ITT 效应是有统计学差异的,意味着大概率这个中药确实有效。

一般来说,依从性问题和失访问题是 RCT 的两大难题,是研究者无法预料的。所以有人说好的研究就应该失访率低、依从性高这是错误的,因为这并不是研究者能控制的(除非强制患者行动?!)。研究者可以控制的,就如同这篇论文中做的,是尽可能弄清患者脱落的原因,减少无原因失访,以便事后更好的分析。

虽说困难,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对于 RCT 来说,患者的基线风险信息非常完整,所以完全可以用 IP 加权之类的方法校正依从性和失访所带来的偏倚。但是原论文中并没有这样做,所以比较遗憾。事实上原论文的统计分析做的并不是很理想,还包括一些用词错误(在分析效应修饰时,说成 “交互作用”)。不过这些属于锦上添花的内容,并不影响原文的内部真实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个中药大概率是有效的。

知乎用户 砂子 发表

先说明一下,我不是医学生,只是一个路人。我只是从一般的科研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2012 年,出现了这样一则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1],作者采用了辩证的方法,应用 3 种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进行比较

For the trial group, which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Bu-Fei Jian-Pi granules for lung-spleen qi deficiency, Bu-Fei Yi-Shen granules for lung-kidney qi deficiency, and Yi-Qi Zi-Shen granule for lung-kidney qi and yin deficiency.

它的结果很好看

不过,它也留下了一些问题: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这三种中药的数据被合并在一起,肺,肾,脾轮番登场,到底应该如何解释?

Based on the TCM patterns, Bu-Fei Jian-Pi granules, Bu-Fei Yi-Shen granules and Yi-Qi Zi-Shen granules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measured outcomes in stable COPD patients over the 6-month treatment and 12-month follow-up, with no relev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adverse events.

2014 年,Plos one 上面刊登一个关于补肾益气的阴性结果 [2],三个组别招募了 331 名患者 (脱落了 25%),研究了两个药方(BY 和 BF)

它的数据是这样的

它的药方是这样的

BY:黄芪,淫羊藿,地黄
BF:淫羊藿,地黄、附子、补骨脂、菟丝子、地黄、山药、桔皮

这些药材是 “补肾” 的,而从结果看,补肾不能“益气”

到了 2016 年,另一篇论文开始 [3] 朝着 “补肺健脾” 的路线上解释,这是引言:

Bufei Jianpi formula (BJ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provided effective relief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OPD. Our clinical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JF had 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COPD, such as alleviat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stable COPD, reducing the exacerbation frequency, delaying acute exacerbation, and 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1]

巧合的是,这一篇论文发表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与钟南山的论文属于一个期刊

而到了 2018 年,钟南山关于玉屏风颗粒的研究发表,它的成份是

黄芪、白术、防风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中医的理论都是 “整体思维”,没人见到针锋相对的情况,而现在事情似乎出现转机

当然,钟南山本人未必认可 “补肺健脾” 这种解释,钟南山也不曾引用 2016 年的那篇论文

但我认为,如果中医的研究人员能够针锋相对的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中医的 “五脏” 是什么或许早就弄清了

参考

  1. ^abLi, S., Li, J., Wang, M., Xie, Y., Yu, X., Sun, Z., Ma, L., Zhang, W., Zhang, H., Cao, F., & Pan, Y. (2012).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four-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2, 197 - 197.
  2. ^Wang, G., Liu, B., Cao, Y., Du, Y., Zhang, H., Luo, Q., Li, B., Wu, J., Lv, Y., Sun, J., Jin, H., Wei, K., Zhao, Z., Kong, L., Zhou, X., Miao, Q.Q., Wang, G., Zhou, Q., & Dong, J. (2014). Effects of Two Chinese Herbal Formulae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9.
  3. ^Zhao, P., Yang, L., Li, J., Li, Y., Tian, Y., & Li, S. (2016). Combining systems pharmacology,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to dissect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Chinese herbal Bufei Jianpi formula for application to COP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1, 553 - 566.

知乎用户 keySMILE 发表

我一贯认为,所谓 “中医” 和“西医”都是伪概念。医学的分类,从现代角度来说,只有两种,循证医学(现代医学)和非循证医学(非现代医学)。

任何一种药物,无论是路边采的、实验室合成的、地里挖的,也无论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是中国人、英国人还是叙利亚人,只要经以可证伪的科学方法验证安全性与有效性,那就可以被纳入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中。

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最关注的事情是一种治疗方法是否安全有效。很奇怪的是,很多人最狂热关注的点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源材料的人是哪国人,或者第一个对源材料记录的书是中国书还是外国书……

你们到底是搞历史还是搞医学?

知乎用户 悦石 发表

非常好的研究,支持一个先。

声明:鉴于有人提出异议,我声明一下,下面所说的中医粉特指那些不讲道理不尊重事实的无脑中医粉,理性中医粉我是支持的。

无脑中医粉们最爱搬出来的钟南山院士用实打实的临床实验打了他们一记狠狠的耳光:中药也是可以进行双盲实验的,中医粉们的千人千方、辨证施治、中医中药无法双盲等神论可以消停了,关于安慰剂效应的争论也可以停了。套用一句中医粉们爱的话:你比钟南山院士更懂?

说完无脑中医粉,说说中医黑。无脑中医粉们总是喜欢骂中医黑是 “无脑黑”、“逢中必反”、“收钱发帖”,那回到这件事,中医黑们是不是真的无脑黑?你会发现不是的!事实上,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还是鬼药,只要有详实可靠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有效,中医黑都愿意接受,哪怕实验到最后发现是无效的,也会得到中医黑的尊敬。如果硬是要问具体支不支持玉屏风颗粒这个药,那回答就是 “如果实验到最后的发现是真的有效,那么肯定支持”。中医黑只认一点:临床试验是否有效?临床试验有效,那就是有效,与是中医中药还是西医西药无关!

说到无脑粉无脑黑,其实我认识的所有中医黑,都只认一个理:临床实验有效。中医黑大都比较理性,讲逻辑,讲事实,并不是无脑黑(真正的无脑黑我还真是没见过,如果你见过,还请私信或者评论告诉我,我去瞧瞧,

@疯狂绅士

你很有嫌疑,哈哈哈哈)。只是由于大部分中医粉逻辑极差,见不得说中医不好,碰到就说 “你无脑黑”,中医黑们也都很无奈,又很难反驳回去,毕竟真正无脑的人是没法判断自己是不是无脑的。

说个题外话,中医黑们和无脑中医粉们辩论的时候往往哭笑不得,无语凝噎,因为你无法反驳一个连错误都算不上的观点,It is not even wrong。这也是我喜欢嘲笑中医粉学历低的一大原因,这个不好,我以后尽量改掉。

最后,如果中医界敢推行这种临床研究,那么最欢迎的人是中医黑,最害怕的是那些宣称 “中药参与治疗率 92%” 的南郭先生们——因为这样一来,人人都能看到他们在吹假竽了。

知乎不支持 emoji 表情,我去……

知乎用户 花盆​ 发表

中医黑。支持。

首先,中药肯做这样的、至少形式上比较完备的双盲,就是好事,这是中药准备用双盲证实疗效、向循证医学靠拢的进步,应该鼓掌;

其次,实验和论文中是否有不完备的地方?看了很多专业回答的分析,估计是有的,而且可能不算少。但至少这不是造假的论文吧?至少不算水吧?至少没有那种 “实验组样本 34 个对照组样本 18 个”、“样本选择非随机”,倾向性明显的大前提吧?

当然,我不是说 “不完备” 也必须忽略容忍,而是说,转变要一步一步来。对刚刚起步的中药双盲如果求全责备,有可能督促它以后更严谨,也有可能给它负反馈 —– 做了你们也不认可,以后不做了。

在迫切希望通过双盲得到正面评价的前提下,论文中有些小障眼法没什么奇怪的。关键是这些小障眼法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实验结论的采信度,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

只要真的想用数据说话,别总说什么 “中医药千人千方不能做双盲”、“中药没法设安慰剂组”、“双盲不是金标准”、“不能用西医的方法检验中医”、“中医就是有效,不需要实验”、“几千年的临床足够说明有效了”…… 就是进步。

我的要求不高,中医只要能多多做这种程度的双盲,证明自己宣称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否真有效,我就满足了。

知乎用户 Vincent YU 发表

之前回答过一个中医药为啥不能做随机双盲试验的问题。其实中医发了很多文章都是 RCT,这次引发的话题可能是因为是钟院士做的项目吧。

声明:以下内容主要根据知友

@Qingy.S

的回答,加一点我的 comments。我也没看原文,仅凭个人十多年的临床试验数统经验臆测。

1 关于随机的问题。其实作为一个科研文章,这么写就够了。顶多把软件和版本号说一下。种子数说说是如何确定的就 OK, 不会把种子数放在文章里的。没有 raw data,种子数就没有用。提供种子数也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重现随机结果的要求。

2 关于发药问题。其实用信封法还是 IxRS 都一样。一方面中心不多,此外又是双盲试验。只不过这几年系统的费用便宜了,是个项目就用 IxRS,并非是必须的。双盲试验,除非拆信封,否则参与人员是不会知道处理方法的。

3 双盲是个问题。核心就是安慰剂的制作,这是中医药的最大挑战。首先很难做得像,你是个颗粒剂,喝起来一定有差异的。其次你做得太像也不行,因为中药本来就讲究气味的,一样的气味就不是纯安慰剂了。

4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多余的。双盲试验,项目里面所有人都不知道具体的处理措施。测量者也是所有人之一。当然了,如果你的双盲做不好,盲不了受试者;又搞了些主观指标,连测量者盲得都不好,那不就成了 open label 了嘛!

5 数据完整性的问题很常见。这该项目的脱落率 25% 左右,说实话还不错。虽然高于 “业界标准” 的 20% 脱落率,但现在临床试验不好做,估计这该项目也没有多少观察费,受试者也不是没有药可用,效果不好就不来了,谁没事跟你耗着?后面关于 ITT 分析的解释啥的,就有些牵强了。现在所有的分析原则几乎都是 ITT,关键是要看 FAS 和 PP 的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而剔除标准的掌握,数据集的划分,缺失值填补等等,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

6 结果报告全面最好,次要指标没报告全也无所谓。关键是主要指标过了就 OK,毕竟样本量计算是根据主要指标算的。但是从研究病例数 240 例来看,样本量计算估计就呵呵了。

7 现在临床试验几乎都要有 sponsor 的,何况这个上市后的项目呢。很高兴看到了博诺威的名字,这也是十多年的老 CRO 了,专注于中药的 CRO。关于统计由第三方来做可信度就高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保留意见的。相对于科研院所的专业、合规能力,我更相信昆泰或者科文斯这样的外企。

总的来说是做了个不错的中医药研究,但要就算跟 CDE 的要求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说别的,就举例说瑞德西韦,那么多体内、体外研究发现有效,但人家还是老老实实做大样本双盲试验,制定严苛的入排标准,设计足够的观察随访,为啥?人家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要过 CDE 啊!

以上。

知乎用户 alpha boy 发表

1、好奇成药的安慰剂怎么配制的,难道用有苦味的调酒用的龙胆草做的苦精模拟?那实验结果本身只能说明效果优于龙胆草 32%,依然无法搞清楚是否优于安慰剂,这个问题谁来搞都一样啊。

2、好奇体质或辩证分类怎么解决的?同病异治是因为基本病机或辩证不同,异病同治是因为辩证或病机基本相同(当然寄生虫感染之类的病,如果能对寄生虫有效,那么是否刺激人体自行分泌一些能止咳的蛋白质可能就不重要)。

如果是原发性疾病(内分泌失调之类的,如不明原因关节痛,西医可能说是不明原因尿酸高,给可的松类激素终身压制…… 而非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朊蛋白、立巴克次体感染),对体质分类或辩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莫非用体质检测自评量表做分类了?

中医体质测试 - 活法儿 huofar.com​www.huofar.com

如果多数原发性疾病不做分类,上来就用分子药理学分析的草药药性搭配一个药方直接治,效果好于(起码是不弱于)根据传统辨证施治经验总结的药方,才能叫所谓的 “废医” 成功。

如果还是根据体质分类去治病,那并没有脱离中医理论去用药;如果脱离体质分类和辩证去用药,然后效果变差,那么和拒绝基因分型后去滥用基因靶向药做双盲,结果疗效不好一样,是存在循环因果的风险的。

如 NTRK 基因靶向药拉罗替尼,有 NTRK 基因的人只有 0.27% 吧?不到 1%,药物响应率 75%,治愈的就 13% 左右吧?剩下的响应几个月就反弹无效了;还有 25% 一开始就不响应完全无效。

如果随机找人做双盲,不做基因筛查,拉罗替尼怕是只有 75%*0.27%=0.2% 的人响应,0.03% 的人能治愈,好转率能否超过对照组的计数效率 5% 难说了(不过基因抗癌药物若是对照组全死了,实验组有 2、3 个人活下来了说不定也会认为有效?前提组员数量够多)……

————

[钟南山院士组织实施的中医中药(玉屏风颗粒)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64179430/)

bilibili 上有报告视频,里面钟南山(174 分钟以后)说了,没有辩证过…… 很遗憾,认为以后应该用大数据补充上辩证施治的步骤(看能否进一步提高有效率,搞清楚什么人该吃,什么人不该吃玉屏风)。

钟南山自己并没有说这是废医验药的成功啊,依然是觉得没有 “研医” 验药很遗憾,当然他也说了辩证要补充数据,不能用个例当证据什么的(问题是平时怎么凑一堆恰好体质,辩证符合要求的患者?)。

各路中医黑非要补充这是废医验药的成功,又是立靶子打靶子了(就减轻 32% 多的转重症几率,又不是搞清楚了作用靶点,作用药物的主要分子结构,提纯后做到 100% 或 95% 减轻,怎么算废医了?)。

————

其实整个报告比较有意思的是打太极拳可以替代跑步机上跑步等西方健身运动,有的复健指标更高,有的复健指标不弱,但整体上更经济些什么的,容易接受。

知乎用户 草履虫 发表

强烈支持钟院士的这种行为。检测方法对西医还是中医还是罗马医印医阿拉伯医都是公平的。

把之前的回答重新发一遍。

一种药品,无论它是蝙蝠屎还是裹脚布还是床头灰还是稀硫酸,都没有问题,只要它对治疗疾病有效果。毕竟和因病而死比起来,吃这些东西还不算太惨。

可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如何才能确定这些东西在疾病治疗过程当中起到了正向作用呢?有人说我吃了这些东西然后病好了,可你怎么能确定你不吃这些东西你的病就不能好呢?

我们拿床头灰举例子。假设,我是说假设某本医书认为床头灰可以治疗瘫痪。为了证明床头灰的作用,我们可以设置三组瘫痪病人——一组吃床头灰,一组吃安慰剂,一组用普通方法。以实验结果来验证床头灰对于瘫痪的治疗到底有没有正向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现在通行的方法比起来有没有优势。

再重复一下,药品是单方还是复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都不影响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不要求中药提纯,对照实验只是为了证明药品对于治疗疾病有正向作用。不要说中药无法提纯而不能对照了。也不要说中药内的几种成分在人体内发生变化而不能对照了。

知乎用户 赵刚 发表

如果没有额外因素干扰的话那确实是比较过硬的证据了。

但是,大家知道的,国内做的中医药实验,有效率比国外做同样的实验高出怕不止一两个数量级。

比如针灸,国外研究个止痛,有效和无效的结论还基本五五开,国内基本治啥都是百分百有效。

各位就数数身边的中成药,在国内,它们每一种都能找到证明其效果显著的实验记录。但真能走出去经过国外同行实验检验的又有几个?

建国至今,中药经过了无数所谓的 “实验证明” 但中医的适应症却是在不断变少。就拿中医治癌的研究来说,相关论文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内,基本都是有效结论,但真正敢用中药治疗癌症的病人,真正敢吹自己能治疗癌症的中医,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我不是专业的医学生,也不清楚实验的细节。但是,判断骗子的标准是他有没有骗人,而是不是他说过多少真话,只要中医还保留它那套 “千” 那套 “簧” 继续用 “清热解毒” 在药品说明书上和患者打哑谜,那它就是骗术。

我是另类中医黑,我不懂科学,我只是见过不少骗术。《赵氏祖传识骗术》函授一万元一节课。不懂的别来烦我。

知乎用户 Jr. 卡西乌斯 发表

文章发在 3.14 分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首先,看下文章 result 的第一段

纳入 240 个受试者,但脱落率(dropout)达到 24.6%(59/240)。

一般来说,20% 以上脱落率可严重影响试验的内部真实性,研究结果基本难以成立。

————————————————————————————————————

补充下脱落的概念

在临床试验中经常用脱落 (dropout)、退出( withdrawal) 或失访 ( loss to follow up) 来描述受试者的依从性,但这三者概念很容易混淆。

脱落 dropout

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进入临床试验后,受试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试验规定的全部流程的病例。脱落常见的原因:如失访,AE、SAE、自觉疗效不佳等。这里强调无论何种原因只要没有完成临床试验者都视为脱落

退出 withdrawal

可分为研究者实施的退出受试者主动退出临床试验的情况。

  • **研究者实施的退出:**受试者在试验中出现符合方案规定的中止标准时如: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药物过敏反应、依从性差、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止试验药物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时,研究者让受试者退出试验。
  • **受试者实施的退出:**如疗效不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希望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或无任何理由主动退出试验。

失访 loss to follow up

在研究过程中,受试者可能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但由于种种原因受试者没有按时随访导致研究者无法得到最终的观察结果,多由于随访时间较长、搬家、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

知乎用户 覆杯​ 发表

支持。我中医黑,我看本题下一些中医粉的回答,都无法让我信服,且漏洞百出。

比如废医验药,中医粉说发现一个成分有疗效了,这药就会中医黑剥离出中医。那不然呢?事实如此,成分提取出来后你还能叫这个成分是中药么?你想说青蒿素是中药?我翻来覆去也没看到有这种言论。

就像以前有人写了个菜谱,煮海带能提味。有人据此发现了味精,你能说味精是菜谱里的菜么?两个已经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了好不好?

而且西药,是相对于传统中药而言,指现代医学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你用中药方法给我合成个青蒿素试试?

中医确实是个宝库,可以做实验、提取有限成分、有效方法,把中医现代化,确认其有效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有无副作用,从而人们也能更放心的接受治疗。

但你要说把几千年前的东西用来切实治病,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虽然几千年的经验,肯定有一些疗效。但明明有更先进的手段,更科学的方式,为什么不坐汽车要坐牛车呢?

更别提有些心怀不轨之人靠着中医的皮招摇撞骗,太多假药、劣药、错误观念借着中医的皮进入人们的视野。

我对中医的态度很简单。有效的,搞清楚原理、成分有效原因,使其现代化。无效的通通清理。

一些暂时有效的先用着,等进一步研究,研究清楚原理后停用。

直到把中医大部分扫入历史。

中医它更适合作为被研究的文化遗产,而不是现行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不是抱着中医牌子死不撒手。认为牌子、荣誉感比科学的治病救人还重要。

话说一直死抱着牌子的那些人,我老怀疑是利益相关,只是为了披着中医的皮赚钱,甚至是赚黑心钱。

这可真的是比中医黑黑多了,他们为了賺钱连中医的名声都要糟践了去。还要搭上患者的身体健康。

知乎用户 何济世 发表

和青蒿治疟疾一样,说明我们的经验医学有很多可以挖掘之处,希望下一步开始挖掘玉屏风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提高纯度,去除无用的杂质,为大剂量治疗治愈提供条件。

希望我们的中医院校多做这样的研究,经典方剂上千个,统一规划筛查一遍,出一本权威中药典籍,为现阶段的中成药提供指导,同时为下一步提炼有效成分做准备。这样还能解决大量生化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良好的历史纪录让我们的文明更加厚重,相信我们几十上百本传统中医药的珍贵积累也可以帮助我国的医药行业超越发展。

为什么生化专业就业难?我国各大药厂陷入中成药中出不来,不做生物验证,不做有效成分提纯,根本用不着高端人才。企业这样甘于平庸,不仅将高端医药品拱手让人,造成大量的外汇损失,也将很多副作用严重的药品推向市场,为医保造成了严重负担。当你患了癌症的时候,只能几万一盒去买国外的靶向药,当你患上了糖尿病的时候,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吃二甲双胍。东亚人的肝癌和肾病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还不是在治病过程中引入了太多有害成分?

希望中国的医药行业能自强不息,屹立世界。

知乎用户 苦叶子 发表

中医黑不请自来。钟老向我们证明了中药也可以双盲,也可以用双盲来证明有效,这绝对是好事啊,堵住了什么千人千方不能双盲的路。

下一步,把所有中药按这个路子拉出来遛一遛嘛,那些有效的留下,没效的踢走。我还有啥理由黑中药啊,果断粉。

中医呢,如果能用理论体系圆了这个最终的结论,那也没有黑的必要了啊。怕是利益集团不让中医药干这个系统性工作,就像驴皮冻和狗皮膏药都卖那么贵,赚着大钱呢。双盲怕是要断人财路的啊。

知乎用户 小羊​ 发表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是元代朱震亨所著。用于治疗 “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

《医方集解》中认为:其病机为阳虚不能卫外而顾护津液,所以出现了汗出,恶风。

这里的汗出恶风不是感受实邪所致,而是因自身在表的卫阳虚弱所致。

其中有三味药,黄芪补气而固肌表,白术益脾而补肌肉,防风与黄芪相畏相使,防风载黄芪而行于周身。

《时方歌括》中陈修园认为:黄芪、防风为同行走表之药,使人服后遍身微微汗出,则卫表不受邪。白术主收,入太阴脾土,可祛湿补土,止汗除热。

《古今名医方论》中清代柯韵伯说:“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综上,此方散中有补,补中有疏,能够固表御风,固称为 “玉屏风”,恶风(怕风,见风则怕)以及汗出当为主症,适用于腠理疏松而肺脾气虚,易感受风寒之人。

我向来不主张无病服药,服药预防某病。每一个方子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相对应的证,并不是吃点中药提高抵抗力、用中药抗病毒这么简单。所以看中医需要辨证论治。

此方阳气旺盛者不适用。

知乎用户 易凡 发表

我想知道,如果这个实验不是钟南山组织的会怎么样?大概中医黑们会群起而攻之吧?

我以前以为中医黑只是不懂科学。这次疫情告诉我们他们还没有立场。我们都知道中医黑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 “中成药副作用不明” 结果这次疫情里面丁香医生的一篇文章把我惊掉了下巴。他居然拿出双黄连的说明书,照着威胁患者。

你们中医黑就是这么用说明书的吗?没写你们就质疑药物有危险性,写了就是危险性实锤?

而且还有更戏剧性的。在双黄连口服液事件出现的前一天,还有一种药物被认定为抑制剂。沐舒坦。我们看看它的说明书。

emmm…… 丁香医生,你是不是也要警告一下吃沐舒坦抗疫情的人 “做好准备一个月瘙痒难耐、上吐下泻了吗?” 哦!还有过敏性休克的风险哦!

一个中药,一个西药,西药的风险更大,西药被确定的更早。丁香医生居然一点儿都不担心患者的健康,一看中药来了,立刻跳出来各种谴责。

而且更搞笑的是沐舒坦没有过 fda 这茬还是丁香医生的大本营丁香园捅出来的。

说实话,沐舒坦比双黄连敏感的多。因为沐舒坦是咳嗽药水,往往咳嗽药水里面都含有成瘾成分。更要命的是沐舒坦还闹出过医疗事故导致一批次的药被召回。这些东西我一个局外人,扒扒百度都能知道。堂堂丁香医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担心沐舒坦呢?莫名其妙。

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沐舒坦都比双黄连敏感的多。也就是历史比双黄连长点儿。而丁香医生从来就没说过它一句坏话。你是有合理质疑的权利,但不一碗水端平我就要和你说道说道了。同样是没有完成 fda,瑞德西韦和沐舒坦就没问题,双黄连就有问题。同样是中西医结合的药。中药就没有用,西药就是那 82% 的原因?同样有副作用。沐舒坦就没事儿,双黄连就要被你丁香医生耳提面命?做人别太双标啊。

这个话题下之所以能这么和平,完全是因为钟南山是个不容你黑的人。

知乎用户 大青蛙 发表

作为一个中医黑,本人十分支持钟南山院士搞这些。当然,我的想法可能和其他中医黑不太一样。

首先,钟南山院士肯定是不懂中医的。西医跨了科室就能成小白,这是业务门槛决定的。对于替代医学和补充医学来说,也没有看到钟院士有发过相关研究。所以钟院士干这个事情是不能按照中医权威来理解的,只能按照他作为自己领域那点地盘的权威来理解。在自家地头,他这样干没问题。

既然这是西医玩法,那么中医中药进来了之后,还能算中医中药吗?按照中医理论,这样搞的必须被中医中药除名。别说是拿来做双盲会导致玉屏风被除名,它的剂型就已经说明它足够被中药除名了。

那么为什么要支持钟南山院士这样搞呢?第一,在钟院士的地头,西医搞双盲合情合理。第二,采用西医标准有助于 “废医”,你看玉屏风都“颗粒” 了,不就是假中药吗?钟院士是在配合废医啊!这样搞我们当然支持。

至于为什么要让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认为中医中药可以搞双盲,让他们认为废除中医理论指挥的基石之后,中医药还可以如空中楼阁一般存在。那是因为 “西化废医” 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它正是利用了中医学术破产,传人学术能力极差、比较容易上当受骗这一点,通过不断洗脑达到中西医结合自愿充当废医先锋,积极实现中医自废武功的效果。

从那么多中医传人都认同废医,宣传废医,实施废医,并带动了如此多的群众接受 “中医药可以无视中医理论而独立存在” 的逻辑悖论来看,这半个世纪来 “变相废医” 的洗脑策略非常成功。

不能接受直接废医无路可走,换两条死路给你走就能接受了。要理解中医人这种脑回路确实不容易呢。

知乎用户 死轴灰 发表

非常支持中医中药拿出这样的临床研究证据。虽然 RCT 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很高,但一个 RCT 就下定论有点草率。但是这是 COPD 治疗要考虑的疗法。我一直认为要以证据为基础,做出来结果就要 “信”(前提是研究质量可靠),虽然我对这种不寻找有效成分只是一股脑全上的药物有些意见。但不妨碍临床可以考虑用。麻烦传统医学把有证据的咱们用起来,没证据的找证据去。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我认为中医药是未来医学的方向,中医的复方药对身体进行多靶点全方面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病思路.。

吃个饭里面的营养元素都上百种了,但是为什么治个病西医想却用单一化合物去治疗,所以我认为西医的治疗思路本身就有局限性。

知乎用户 这里是荒蛋哦 发表

证明中医药有用但不是中医吹(贬义)可以用来吹捧的工具

看下面几个图

如何使老祖宗的东西规范化,有效化 不是你中医粉拿着阴阳命理可以说得清的 在此之前 中医吹歇歇吧

我不是专业人士 不能去判断这篇论文写的怎么样

但我知道科学一定是要经得起推敲的

侵删

知乎用户 尼美舒利 发表

如果采用现代科技提取出类似屠呦呦团队提取的青蒿素的 “防风素”,就会马上被中医黑们剥离出中医,“现代科技提取天然药物的事,能叫中医的功劳吗?” 在此我先预测一波。

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医的进步,中医从先秦到宋元到明清都在发展,进入 21 世纪了发展更是迅速,现在还有人拿着本草纲目里人部来黑中医是不公平的。

可能在有些人眼里,中医不配进步,不配现代化,针灸针通上电,就不叫针灸; 中药萃取出有效成分,就不叫中药; 透视下正骨,也不算正骨; 甚至,用天然气熬药? 没内味:)

不管你认为屠呦呦是废医验药的践行者还是中医现代化的先行者,中药就在那里,中医就在那里,你要想验就去验,想提取便去提取。不要等别人搞中医的去做这些事了,再跳出来喊 “这是西药! 这和中医无关! 我们要废医验药!” 这很 low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韩非子 · 第三十 · 内储说 · 上 · 七术 · 说四》

知乎用户 偷得浮生半日闲 发表

微博​m.weibo.cn

正规的临床试验当然支持了。

西医目前来说没有太好的办法,希望能够公布长期服用后相应的副作用,供患者选择。

再说一句,千万不要停止正规的治疗,作为一个补充也未尝不可,如果副作用尚不明确,注意肝肾损伤。

知乎用户 Ma Dr 发表

很好啊,对药就该这样验证,而不是什么 “我有某某经历”,“深山老林有个神医” 这样的论述。现代医学才是真正只看疗效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医药怎么证明其有效呢?

知乎用户 实在哥 发表 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和证明求神拜佛,算命跳大神,画符念咒的疗效的方法是一样的。 算命跳大神后,患者的病好了,算命先生就大肆宣扬自己又治好一个,同理,中医骗子到处讲某某人几十年老毛病,西医治不好中医一治就好的个案故事。 …

如何看待钟南山向欧洲推荐中药连花清瘟胶囊与六神丸?

知乎用户 喜欢就叨几句 发表 中药的问题在于,政府前些年为了保护中药,用了错误的方法。把金子、土块和狗屎都放在一个盒子里,只允许伸手进去拿,不允许打开盒子挑,只许盲选。 政府想让老百姓以为,这盒子里的都是金子。 结果老百姓认为:盒子里装的都 …

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认为中药对新冠肺炎有效?

知乎用户 达哥 发表 呵呵,那么多回答说人家出名了就如何如何的,钟老在 03 年非典后才被大众所知,但他在出名之前很久就经常作为医学专家参与中医科研项目交流、评审了。 总有外行喜欢以自己的想象来评判专家的见解,把自己的喜恶强加于专家的专业工 …

悟空问答:中医真的有用吗?

悟空问答:中医真的有用吗? 作者:袁越 来源:土摩托看世界 这篇被今日头条的自我审查部门给枪毙了。如今根本不用萱萱出手,各家单位都会抢先把自己给X了,为政府省了一大笔监管费用。如果所有中国人的觉悟都这么高的话,中华民族崛起指日可待。 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