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处可逃时,我们无法再逃离这个时代
我希望大家的愤怒可以保持得更久一些,不要疫情一结束就什么都忘了 2020 年 2 月 1 日,一名快递员在武汉市一条街道上骑著自行车运送包裹。 Photo: Stringer/Getty Images 近日,在铺天盖地的疫情相关新闻里,我惊 …
2月1日晚上22:22左右,江苏卫视的《抗疫情特别报道》播出了一段新闻,题目是《国务院:暂停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
这似乎是近几天来最能“告慰”广大网友的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然而非常遗憾,这是一条不实消息。
这则消息为什么是不实的
该新闻片段文字稿为:
1月31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专门视频会议,研究并决定暂停武汉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赠物资并管理发放的工作,要求对近日出现的物资分配不均等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予以深入调查。湖北省红十字会今日回应称,对物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并将对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追责。
片段是由两条消息拼接而成,其后半部分(湖北省红十字会今日回应……)是真实的。然而前半部分,来自一张当日在微信群里热传的,看起来像是《人民日报》电子版的截图:
文字版如下:
暂免武汉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管理
《人民日报》(2020年02月01日03版)
1月31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专门视频会议,研究并决定暂停武汉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赠物资并管理发放的工作,要求对近日出现的物资分配不均等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予以深入调查。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利益,中央已成立对应工作领导小组,派遣调查团赴湖北主要城市调查指导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疗工作。鉴于日前频繁出现的物资调配问题,中央决定暂时停止武汉红十字会接收,存放和派发获赠物资工作,即日起到2月3日盘点库存物资并向社会公示。
可以看到,仅从消息文本上讲,原文即存在很明显的漏洞。”专门视频会议“等说法并不规范;以孙春兰同志牵头赴湖北的应该是”指导组“,而不是”调查团“,它也只能指导疫情防控,怎么能管到”患者治疗“呢?至于第二句话开头,更是将中央部门的顺序弄颠倒了。正式公文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人民网还说了其他疑点:
“仔细辨别的话,截图相关内容新闻要素大量缺失,所拟标题没有主语,文章第一行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且规范的称呼,应为武汉市红十字会,而不是武汉红十字会。”
刚刚看到这张截图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去找当天电子版报纸,并未发现3版或其它任何地方刊登了类似内容。晚些时候,上海报业集团等其它媒体也相继辟谣。
最为搞笑的是,其中一则辟谣消息的发布者是”荔枝新闻“——正是江苏广电自己的新媒体平台。(http://news.jstv.com/a/20200201/1580557735400.shtml)
荔枝新闻在晚上19:27发布辟谣文章,上述不实报道在晚上22:22播出,看来电视台的播控都不看自家新媒体发的消息。所谓“中央厨房”的建设并不到位?
显而易见,这是自去年7月29日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出现不雅镜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视台播出事故。而且作为上星频道,播放的又是一条社会普遍关注的,可能造成广泛影响的不实消息,这次事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那一次。
当这则《国务院:暂停武汉红十字会的工作》消息截屏出现在我的微信群中时,我第一个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这张播出截图是 p 的吧?因为如上所述,报道出街之时已经有众多媒体争相辟谣。
但当我打开网络电视、手机电视软件,反复回看当时镜头,以及其他小伙伴用家中有线电视回看交叉求证时,最不敢想象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我只好跟小伙伴们慨叹:“本来就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江苏卫视这么一转,辟谣更难办了。”
作为电视上“红口白牙”、字正腔圆播报出的消息,当你下午刚跟爸爸妈妈费尽千辛万苦说完这个所谓《人民日报》是假消息,晚上他们又特意打电话过来说“儿啊,电视台都报了”,你说说你会是个什么感受?
日益“进步”的造假术
我看到,微博截图下很多人都在询问:”江苏这个消息,有内容,也有画面,应该不会是假的吧?应该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抢先放出来了吧?“
但有**画面不能说明什么。**作为电视新闻,为文字稿配资料画面是标准操作,它可以避免由播音员口报新闻产生的枯燥感。这则消息配备的救援物资、医院等镜头,都是过去几天的素材画面。
而且,这条报道在后半部分说湖北省红十字会道歉的同时,配发了其官网声明的截屏,却没有把 ps 的《人民日报》截屏放到前面镜头里,也挺耐人寻味的。
这可能是因为那个 ps 的《人民日报》截图本身就长得很可疑。长期使用电脑的读者会发现,截图中”往期回顾“、”返回目录“、”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等字样所使用的字体是苹果电脑的标准宋体,但黑色正文部分选用了另一款宋体,字号和粗细也都有明显差异。
你也许无法准确地说出具体哪里不对劲,但只要一看就会发现好像是有哪里不对劲。
**有时候,造假者会故意露出破绽。**很多人“恶搞”是纯粹觉得好玩,他们也不希望有人信以为真。即便如此,部分人可能玩梗太隐晦了,以至于只有自己小圈子才懂,外人还是容易上当。
2010年,“未名空间”论坛贴出《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一文,文章虚构了“张拾迈”教授的一番言论。这个名字灵感来源于黄万里,同时用“10迈”的低速对应于高铁,如果不解释,一般人很难弄懂其中奥秘。
该文虽然被多次辟谣,但2011年“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之后,《第一财经日报》还是上钩了。他们未经查证,拼凑网上信息,直接引用了所谓“张拾迈教授”的观点。这跟本次江苏卫视犯的错误十分类似。
本次肺炎疫情期间,一些谣言和不实信息,可谓“苦心孤诣”地追求造假图片的逼真度,务求跟原版分毫不差。
我在自己的公众号”航通社“提到过:
之前一款名叫“新闻相机”的App,可以为手机图片套用仿照各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模板,假装这是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片段。一些著名的谣言图片例如“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都少不了同类软件的帮助。
不过“新闻相机”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刻意在模板中留下了破绽,例如台标不是“CCTV”而是“CCFV”,字体也不一样,等等。
几年过去,当初为避免滥用而故意设置的破绽逐渐失效。
1月23日,有网传央视新闻截图称《法国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新病例》,暗指一位网传”用退烧药降温后入境法国“的武汉女子。然而此消息不实:法国通报首例确诊病例是在当地时间24日,且与该网传女子无直接联系。
这张截图用的是一个此前播出的实际新闻片段,并 p 掉了标题。标题样式和央视新闻频道旧版包装完全一致,没有故意留下的破绽。
初步判断为假的依据是,央视新闻已经在 2019 年 10 月采用全新包装。而下面的新闻字幕条(…组成的护渔舰队…)也提示,该消息原始播出时间是 2013 年 5 月,最终确认此图为伪造。
因为央视旧包装用了 10 年,这种以假乱真的 p 图大大增加了普通人识别的难度。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已经有爱好者用 PS、AE、Final Cut Pro 甚至是 PowerPoint ,制作出跟实际播出几乎丝毫不差的仿真包装,其效果就连电视台工作人员都惊叹不已。
同样是2月1日,一则自称是“丁香医生”的“辟谣”截图在网上流传,内容是“童子尿可预防新冠病毒”。内容荒诞不经,但只看排版、字体、字间距、配色等要素,你竟然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分别。
丁香医生对此图片火速辟谣:“我没说,不是我,别瞎说。”
但你看上面这两张图片,安能辨他是雌雄?
你只能通过假图下方没来得及 p 的二维码扫码进入,才能确定真伪。但是,如果假图的二维码被重定向到一个假网站呢?
有多少人知道,在微信自带浏览器右上角点击“…”符号,可以看到“网页由(网址)提供”,从而获取真实网址?如果你看不懂英文,你怎么分辨这一串网址?
这种鉴别成本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高了。
事实核查更难了,但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
去年开始,随着诸如 Deepfakes 的专业伪造技术出现,**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视频为证的传统方法越来越不管用。**对于那些心存恶意,不留破绽,一心想要造假骗过公众,造成恐慌和误导的人来说,他们的社会危害性只能是越来越显著。
除了上文提到的高仿造假图片之外,还有新闻片段本身是真的,但被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问题。
所以,为了了解到一段内容的原始版本,你应该**尽量想办法检索该条消息的最原始来源。**其中一个方法,是用微博搜索或微信搜一搜来搜索同题新闻,并检查消息发布者的身份是否经过了微博、微信的官方认证。
推荐用微博、微信内部搜索,是因为大多数机构媒体和个人作者,都会开通这两个平台的官方号,它们会获得平台的加 V 认证。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如果转载大媒体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文首醒目位置,显示谁才是原创作者。你可以点进去查看该作者的历史文章,进而推测消息的可信度。
想要确认真伪,另一个挑战是消息在未完全确认的时候,可能有机构媒体真的会误报。此时就需要核查该媒体的总体可信度。
1 月 30 日晚间,世界卫生组织开会,讨论是否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世卫组织短短几天之内第三次重新开会,确认的概率已经很大。然而中国人仍然心存幻想。
当地时间 30 日 10:47 (北京时间 17:47),尼日利亚媒体《先锋报》(Vanguard)发消息说“世卫组织委员会称冠状病毒不构成全球紧急事件”。
《先锋报》这条消息,是重申了世卫官员此前的“旧闻”,只是在不恰当的时间点发出了。后来,当世卫组织正式宣布疫情列入 PHEIC 之后,该报在原文下方添加了更新链接,以防误导。但是在此之前,消息已经迅速被国内一些微信公众号转发。
查看尼日利亚《先锋报》过往的报道,并不能断定该报有能力率先独家发布世卫组织相关的新闻。如果有同类消息,国外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国内新华社、中新社等会更早注意到。
如果需要探查国外媒体的可信度,可以通过 NewsGuard(在手机上安装微软 Edge 浏览器即可开启查询)或者新闻实验室出品的小程序来解决。
更让人无力的,是被认为权威的来源,出现一些乌龙或者别的什么。引用了“张拾迈”的《第一财经日报》和这次的江苏卫视,当然算是此类。
在此之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机构微博还唐突地发出所谓”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消息,引发了各地抢购双黄连口服液、兽用双黄连,甚至“双黄莲蓉月饼”的闹剧。这一消息被多方质疑,此后它们也不得不再提醒公众“抑制不等于预防,请勿抢购自行服用”。
类似这样的消息,让想要辟谣的我们颇为棘手。毕竟,消息出自真实存在的网站,可能是他们的编辑搞错了什么的。如果说大多数时候,可以通过查看来源来简易下判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消息源主动澄清,否则我们一时间是难以分辨的。
但是,毕竟这些情况不是特别经常发生,也不可能特别经常发生。作为有资质,有经验的机构媒体,如果哪家频繁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长此以往,它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可信度和优先级也会大打折扣。
大浪淘沙,最终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信息源留下,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当我们看到一些重要消息,想要求证的时候,就可以优先去看那些经得住考验的媒体是否做了报道。
此外,我想建议大家,在前述选择新闻源的方法基础上,优先选择那些读起来信息量大、逻辑更严密、采访直接引语更丰富的报道,推后看那些核心事实缺乏、用边角新闻填补空虚,乃至于“夹叙夹议”的文章。
事实核查越来越难,但我们还应该做下去,这就像我们应该在疫情中坚持戴口罩一样。不加辨别地转发消息,就如同不戴口罩出门,既可能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他人。
我希望大家的愤怒可以保持得更久一些,不要疫情一结束就什么都忘了 2020 年 2 月 1 日,一名快递员在武汉市一条街道上骑著自行车运送包裹。 Photo: Stringer/Getty Images 近日,在铺天盖地的疫情相关新闻里,我惊 …
中午的时候,看到外卖App里所在区域西餐排行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被华莱士和派乐汉堡占据,真是前所未有。 算法也很无奈,参赛的选手寥寥无几,不是你第一就是他第二,实在没得办法。 除了坚持营业的少数馆子之外,因为这场疫情而对业绩小有提升的还有 …
奔赴武汉出征的女性医护人员「自愿」剃光头的新闻,透着一股用力过猛的摆拍式悲壮,也引起了极为愤慨的公众反弹。 无论如何,付出和牺牲不应沦为表演——尤其是在慷他人之慨的时候——过度的消费苦难,甚至是不惜无中生有的制造多余的苦难,只会显得宣传机器 …
文丨阑夕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形成「一城一报」的格局,这场重要的新旧交替运动,让许多老牌报业被市场淘汰,同时也推动着纸媒从零散、多元逐渐迈向统一、趋同的形态,随着市场选择的尘埃落定,媒体工业结构化的时代也就此开始。 在此后的数十年 …
视频来源:2013年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讲话实录 胡舒立: 我说一下媒体行业,因为媒体是天然应当把公共命运至于首位决定它要遵循的这种价值和它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为新闻专业主义。当然,在新闻界大家可能知道,但是在今天这个场合,我需要重新讲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