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某大厂要裁员,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如果是真的会对互联网行业有影响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甲鱼 发表

内卷是一种病。

比如我今儿带着团队,整出了一个集社交,购物,分享为一体的软件 “微宝”。这款软件为公司创造了全国 GDP 的流水,14 亿日活。你们觉得我应该做什么?等着升职加薪?

不,我最应该做的是防着如何被裁员,如何保护我和我的团队不被赶走。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已经吃下了全国的业务了,已经没办法再吃下去了。那公司要我们做什么呢?

所以这时候,我就要不停的找事来做。最常用的方法无非就是 “新需求” 和“新标准”了。

什么叫新需求?比如某个 zz 知识分享平台,前几年做的挺好的。一看抖音做短视频起来了,自己也拉着一群写文章的,做了一堆视频给一群看文章的人看。

什么叫新标准?就是制定一些新的,自己都不相信的标准来衡量这个软件。然后说这软件有漏洞,要干事。比如某功能使用频率,使用的多了就使劲加。就像某知识分享平台的智能推荐系统一样,你只要点开男女话题,就会分享给你一堆撕逼的打拳的。卤子好吃就巴不得给你上一盘卤子。

前年和一个做智能家居的领导聊天,他问我我们的语音识别系统,我没法跟他说技术细节,只跟他说业务细节。比如告诉他我们的产品有同音字平滑的功能。他一听好高兴,对我千恩万谢。几个月后寄给我他们的产品给我玩。我语音测试这个产品 “你们防水吗?”,这个产品给我来一句:“对不起,小智不支持放水功能呢。”

微信在这方面做的一直不错。比如说好多年前,微信的小游戏,全民飞机大战,做出来以后日活上去了,也让人感觉到好玩,也创造了话题。然后就被埋没了。为什么?因为整个游戏和微信的主题格格不入。再好玩也没用。一场战役打赢了,创造不了战略价值也是没用。

公司做出来业务后,几年内使劲的给他添加东西,添加边缘业务,添加需求,添加标准来衡量,最后做出一个丑陋无比,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

这时候唯一能治好内卷病的,只有一个强有力,站的住的领导人才行。如果没有强势的领导坐镇,真正打磨产品,控制业务。所有人欺上瞒下,那么做的事就是为了做事儿做事,产品垃圾也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老王批评 发表

前几年在淘宝的年消费都在十几万,到去年今年已经不足一千,我想像我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淘宝问题很大,他们在远离消费者,哪怕是不自知的情况下。

自大和自满。就像很多游戏公司,总想教你什么是好玩的,根本听不到,也体会不到消费者想要什么,关心什么。

也许公司大到一定份上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我随便举 2 个例子:

1 个是 88 会员:设计的人,可能想,消费者除了一定频率的消费次数和额度,还要评价,还要拍照,还要转发,几项加起来的积分,绝对超过 88 会员的达标阈值,貌似给消费者留出了余地。

可很多高频或高额消费的人,很多很多根本不屑于拍照转发评价得到那几个积分,他们就想买完了买够了,简简单单的交 88 块钱,你就给我弄上就行了,甚至开通自动续费,我就每年 88 块钱包你会员就行了,别让我再天天盯着他们了。

另 1 个是促销设置:各种花样各种说法各种预付款,刚开始还新鲜新鲜,后来越来越感觉浪费时间,我不缺那块八角的,你弄个简单痛快的,直观点,我就花钱行了,买个东西我还要看看微积分教材墨迹不墨迹。而且有的大促前后间隔过短或快速变价优惠卷和活动,给人一种骗人的感觉,明明自己喊着最低价,你买了,结果他是最低价,但优惠卷不最低,翻着花骗人玩。1000 元史低价能用 100 元优惠卷,紧挨着结束后的下个活动,1100 元非史低价但能用 300 元优惠卷。那你的 1000 元史低价不是糊弄人吗?只是举例说明下。这就是赤裸裸的把买家当傻 X。人家缺那 10% 或者等那几个小时吗?人家是忍受不了被侮辱。

以上两个例子的通病,就是设计这些的人,想的是不同消费人群的边际效益不肯放;而且不光员工要有 KPI,买家卖家我也给你们弄上。合着 88 会员我除了每年消费,交着会费,我还要天天给你这上班是吗?卖家还惯着你几年,等买家越走越多,卖家们也会转移重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己公司就有属蚂蚁的,这点道理不懂?

买家,不是阿里你们的员工,无论是 88 会员,还是支付宝,少弄一些类 KPI 的伎俩,我想怎花钱就怎花钱,想用什么功能就用什么功能,想不想评价转发,那是我的意愿,别隐性强迫别人,否则会有更多的人远离你们。

知乎用户 阿董 Adong​ 发表

之前下班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跟我感叹互联网公司附近太堵车了。我跟司机师傅说,可不是么,一个公司就好几万人呢。司机师傅大为震惊,发出了一声灵魂拷问的感叹:做个 APP 要这么多人啊?

以前的互联网是招 10 个人,做 40 个人的活儿,发 20 个人的工资。处于业务的快速扩张期,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现在的增长空间已经不明显里的,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是处于抢活儿干的程度,一个需求几个团队跨几个部门一起干,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需求要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跨部门开会沟通上。我的同事们一天七八个会都是正常现象。跨团队跨部门沟通上,你一句意见,我一句意见,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业务真的没有那么多,但必须显得自己很忙,否则在向上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吃亏,晋升和涨薪就轮不到自己。

不是某一家公司会跌下神坛,而是属于互联网快速扩张的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

知乎用户 朱英楠 David​​ 发表

网上看到很多人说互联网大厂招人的套路仿佛是在「养蛊」。先是招一堆人进来,然后从这一堆人当中优胜劣汰地去 pass 掉,去二次筛选。既享受了国家的政策,又招到了想要的人。

客观地讲,这样的说法有点偏激了。首先,确实会有部分企业,由于某一个岗位的阶段性特殊需求,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招聘。但这一定不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或者任何一个大企业的惯用招聘套路。

因为招聘工作本身,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完成的。更何况这样的招聘方式,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公司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公司的企业形象都是弊大于利的。

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整个行业的格局已经逐渐固化。起初对人才源源不断地需求也开始饱和。这也意味着对人才筛选和考量会更加的残酷。新的风口没有出现之前,很容易就遭遇不断地试错和洗盘。

而外因就更加复杂了。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飞涨,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发地激烈。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均的薪资待遇越来越高。企业招人、留人、培训人,整体的用人成本就在不断增加。

而 2020 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无数的产业面临全新的挑战。无数人面临着就业困难,甚至是再就业。也让无数的企业开始尝试向产业互联网迈进,资本的手伸得越长,影响越大。

而政府就需要出面干涉。市场的监管环境会越来越严格,比如近期对于房地产和教育行业的政策管控。当整个互联网行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监管环境下,也就意味着它逐渐告别了低成本高增长的时代

而这些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才导致了今年的互联网大裁员。

作为一个打工人,想要避免沉没在这股浪潮当中,就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总结为以下五条:

  1. 如果一个行业还没有那么多突飞猛进的业务,就开始大量招人,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评估一下这份工作。
  2. 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
  3. 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评估,你的工作是否属于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不是公司的整个商业模式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公司出现了裁员危机,你这份工作被优化掉的几率是多少?
  4. 多留意行业动向,浪潮到来之前就要学会预判。
  5. 行业红利的消失肯定会让每一个从业者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逃不掉,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我。包括个人的综合工作技能,行业相关的技能,以及横跨不同行业的人脉关系。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大概……

一两年内,大规模裁员会不断的上新闻吧……

大家多勒紧点裤腰带,共度时艰……

我就不吐槽了,吐槽太危险……

顺带跟所有写网文的兄弟说一句:别有大额消费了,买房什么的最好暂缓,尤其是不要贷款,如果是另有收入来源另说,但不要期待写网文的收入会稳定,尤其是不要指望稿费还贷。

今后几年网文圈可能要普遍勒紧裤腰带,能转行就赶紧准备一手……

知乎用户 薇蕊​ 发表

利益相关,原阿里巴巴职工,现在自己在创业。

正常看待,抖音电商影响了太多平台,今年,所有平台都很不好做,尤其是垂直类平台太艰难了。

布局第一个平台就是抖音,从商家角度,看到了两个大厂运营策略的区别。阿里的 kpi 制过分强调销售额这个结果指向了,以至于所有电商跟着他跑,强调 kpi 和销售额(流水),当然结果导向不是个坏事,拼命拿结果的团队业务肯定不差,但是!是靠实力拿结果才有效对不对,如果为了销售额流水 sd,虚假销售呢?几年前做淘宝,商家都知道不 sd 必死,因为没权重,到后面就算花钱开直通车也要 sd,大促 sd,头部商家签对赌协议,种种,做销量已经变成了入局阿里系平台的一个最基础门槛,在这个门槛上,你才能做活动,花钱买广告。

再看抖音电商,原来没了解抖音前也以为做权重是做销售额数据,然后发现抖音直播要的是用户停留,尤其是直播间新流量泛流量,你会发现抖音非常尊重甚至敬畏用户自己的选择,用算法去服务用户喜好。抖音刷单是一个没必要甚至降权的行为,来这里的商家绞尽脑汁想如何拉停留,通过内容做好自己的标签,是的,抖音标签类似淘系商品上架时候选择的类目分类,不同的是淘宝自己选择,抖音算法通过大数据给你打标,所以你得想办法让自己产品能和你想要的领域打上标签。那淘系呢、之前反而好多商家故意类目错放薅其他类目的流量,用户的前端体验是不好的。那很多人跳出来说运费险 快速退款这些呢,那是交易后的服务,说明白点就是淘系只服务买了产品的用户,后置提升购物体验。

所以逛淘宝是没有浏览体验可说的,因为确实没啥好逛的呀,目标明确我买了东西就走了。

正因为过分结果导向,让内部人,让商家,甚至平台算法就盯着这个销售额对吧,从今年双十一就能看到,销售额大部分在李佳琪薇娅手里,对一个平台来说,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小企业小商家有机会吗,又要刷单又要打广告,流量又是都在大头手里

反观抖音目前中小商家还有机会,毕竟大家都说 “没运营在抖音会死” 而不是“不刷单会死”。抖音电商算法并没有那么急功近利把销售额作为权重最高的指标,也许和内部 okr 制有关,现在是抖音电商繁荣结果的一个过程目标,后面算法也许会加重转化率 销售额指标,但是至少目前都给了用户和商家一些适应时间和机会。

互联网不变则痛,抖音算法一天一变都是为了很好的服务用户浏览体验,也正因为如此运营的角色变得很重要,而不是 sd 小组。

没有拉踩,只是从商家机会点聊聊两个平台差异,为什么用户商家都去了抖音,淘系业务下降很正常,今年除了抖音所有平台都下降。

从运营和员工的角度,我真的觉得淘系真的应该改变下策略了,甚至 kpi 导向这个点,作为曾经的员工,看到太多人为那这个结果选择粗暴的捷径,让这个大厂越来越缩短了拿结果的时间,老板们经常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并要你最短时间完成,非常难非常焦虑,最搞笑的是不太会去拆过程指标,反而要看你的 ppt 规划怎么完成。

阿里的这些那些规则和所谓的文化,赶走了太多实干靠谱有责任感的人,培养了太多纸上谈兵的人

实干的部门有没有,那肯定是有的,就很少。

如果消息是真的,并裁员裁的就是这批不干实事嘴上王者,反而让人觉得阿里今年机会很大。很遗憾大概率不是,嘴强王者现在非常适应阿里文化,也是阿里文化衍生出的文化(这里说的文化就是外界对他们的文化印象,而不是他们喊出的口号

————-//-

这个裁员的消息是假的,莫名失望

知乎用户 王家 CFA​​ 发表

最近是美股互联网的财报披露季,整个互联网板块跌得还是比较厉害的。

上周五的时候阿里跌了 10% ,再早之前 B 站跌了 10% 。

背后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财务数据确实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期。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整个互联网板块有一个非常流畅的下跌,那个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反垄断对互联网的指导,大家都等着处罚意见。

知乎用户 新智元​ 发表

该消息的真实性尚待考证,但近几年,互联网的红利确实能感觉到正在慢慢衰退。

不仅是阿里,还有许多互联网大厂近日发布财报数据就暗含这一信息。

阿里 Q2 净利下滑 39%,AI 大牛漆远离职

11 月 18 日,阿里公布了第二季度营收 2006.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未达到市场预估的 2061.7 亿人民币。如果再扣除合并高鑫零售带来的增长,公司季度的营收则会降为 1804.38 亿元,同比增长 16%。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285.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39%。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较上年同期减少了 40 个亿。

在财报中,阿里表示电商业务增长大幅放缓,主要原因是来自市场状况放缓尤其是服装配饰类目 GMV 放缓,以及国内电商市场上参与者增多所致。

对于利润同比下跌,阿里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对关键策略领域投入的增加,以及公司支持商家的举措,比如,对淘特、本地生活服务、社区商业平台及 Lazada 的投入同比增加 125.75 亿元。

若不考虑这些投入的影响,公司商业分部的盈利将同比持续平稳。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当晚收盘跌超 4%。

另一方面,近日阿里 AI 团队大牛也离职而去。

前段时间,前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 AI 首席科学家、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负责人、达摩院金融智能负责人漆远,加盟复旦大学,重返学界的消息引发热议。

知乎用户 穆楠 发表

恰恰相反,如传言阿里真的此时 “裁员”2 万人,可能对公司最有益。

不管裁员消息真假,阿里已经到了该裁员时候了。

现在什么局势?

阿里巴巴内忧外患——去年支付宝(蚂蚁几天)的 IPO 临阵流产,今年的 130 多亿天价罚款,拼多多,抖音快手京东门的穷追猛打,外界舆论的口诛笔伐,这些放哪一个放到别的公司,都够折半条命。

股价几乎是港股上市以来的最低点,几乎被以前多数时候齐头并进的腾讯甩开了一倍的市值。

阿里有问题吗?

问题很多,问题很大,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也没有问题,阿里这么多年,牵扯了太多非公司平台层面的问题,尤其在涉及国家经济体系的小额金融问题上,打击虽迟但到。

现在靴子至少已经落地一只了,公司整体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确定性,至少不被一锅端,这就是利好。美团的反垄断罚款下来后股价涨一波也是同样道理。

所以阿里现在低调了很多,双 11 几乎没啥动静,最大原因不是增速下滑,根子上是不敢再 “过度” 吸引舆论和监管注意,现在反垄断也好,第三次分配也罢,都是冲着巨型互联网平台来的,你刚被班主任劈头盖脸教训一顿,脸上的巴掌印还没有缓过来,还敢瞎喳乎吗?

回到这次 “裁员”2 万人,要看整体,阿里 25 万人,保守每年的人员流动也是 1,2 万人的级别,整体上不到 10%,其实算不上太大变化。

何况,“拥抱变化”也是阿里一贯的甩锅哦不价值观口径。用马云的话,这不也是 “向社会输送人才” 嘛。

反而是裁掉部分冗余员工(这个看阿里怎么定义了),是对精简业务,优化成本,以及社会对 “互联网垄断业务,把员工工资开的太高,影响社会公平” 论调的有效回应。

吃瓜群众关注阿里,其实可以多关注关注拼多多,抖音电商们,这两家的玩法是直接冲击阿里的基本盘的,啥是基本盘?就是拼多多抖音电商们继续高速增长,抢的都是淘宝天猫的份额,一但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失势,中国的电商市场就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至于物流啊,阿里云这些,都不足以支撑阿里现有的江湖地位。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至少有一点,阿里的舆情控制现在越来越拉,过去你很难的大平台上直接看到有关阿里的负面讨论,按照他们公关路数,小舆情尽可能在源头就消灭了,你看不到,大舆情盖不住,就尽量转为中性讨论,还记得阿里女员工案开始都讨论的是什么吧?微博因为给蒋凡下半身的事儿灭火,被监管部门点名批评多少回了?

即时昨天雪梨们罚款几千万,你知道开始给她们冠以的 title 是啥吗?

是 “微博网红”,完美规避了她们出名赚钱本质是“淘宝网红” 的事实。

阿里该裁员,还没裁到位。

于公司,与公众,都得裁。

知乎用户 申小易​ 发表

单个企业不清楚,但从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像是在做 “牙齿正畸”

为什么我认为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一个 “牙齿正畸” 的过程

就像有些孩子发育到一定的岁数,有可能会出现牙齿的畸形,通过矫正,比如说带上 “牙箍”,能够逐步实现牙齿的平衡、稳定、美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得从互联网发展历程来看,从 1987 年 9 月 20 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 “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第一封邮件开始的,我们国家的互联网行业开始起步,从四大门户网站的时代到搜索时代,进入 21 世纪之后,逐步出现社交化网络的萌芽,2010 年以来,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并且融入生活以及生产等各个层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心中心的数据,截至 2020 年末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 9.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 70%。

如果再看一下互联网行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例如艾瑞公布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截至 2019 年末,超过了 9.9 万亿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大家只能待在家里,对于网络购物的依赖性更强,全年超过 10 万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大家对 10 万亿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算一下人均数据,2019 年,网络购物市场规模 9.9 万亿元,网民规模 9.04 亿人,人均网络购物超过 1 万块。只要你是网民,平均算下来,每个人要在互联网上花掉超过 1 万块。

如果对这 1 万块还没有感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559 元,按照 14.1 亿人口计算,总的消费支出大盘子差不多 30 万亿元,而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 30%,而且是从 2013 年的 10% 左右,仅仅几年时间,就快速增长超过 30%。

这个行业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就像孩子在发育,但牙齿开始长得不齐:

比如说行业发展不规范,企业间经常发生摩擦,影响老百姓的利益;

比如说互联网企业利用资金优势,无序扩张;

还比如说,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利用高工资的优势,挖走实体经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产生这些问题就把互联网企业全部取消掉吗?

就像如果孩子牙齿长得不齐,也没必要把牙齿全部拔掉。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层级,

而且尽管有这么多问题,互联网企业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正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存在,使得居家办公、会议成为可能;

使得信息快速传递、预防指南发布、谣言快速鉴别成为可能;

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缓解了医院看诊压力,缓解了民众就医的恐慌,减少了交叉传染等等。

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像孩子的牙齿,尽管长得不齐,但仍然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现在更类似于给互联网企业做一个 “牙齿正畸”,加上一个 “牙箍”。

希望这个行业更加健康、平稳的发展。

原先恶性竞争、无序扩张,甚至从实体经济抽血,要逐步引导去给实体经济造血,

只有行业健康发展,才能对优化经济结构产生积极作用,也才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外,互联网企业还要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8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其中提到,要 “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

或许也是在希望,互联网企业不仅在国内发展,还能在国际层面发挥积极作用。

知乎用户 笃思​ 发表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

阿里巴巴员工总数 254702 人,腾讯员工 94,182 人,京东 40 万员工(其中包含 24 万物流员工,以及一定数量的兼职及实习生员工)

从员工数量扩张的速度来看,腾讯和阿里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一快一慢,一多一少。

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之外的业务,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文娱板块基本上宣告失败,本地生活被美团死死压住,蚂蚁金服前途未仆,其他业务的大扩张成果有限。

不管裁员 2 万人的消息是真是假

但人员的精简提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合时代背景及政策趋势

慢下来,强起来,人少一点,骨骼更壮一点,总是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真的裁 2 万人,可能对杭州的就业市场有大的冲击,尤其指的是技术岗

我不是阿里的,只是杭州的一个小企业的码农,这两年公司勉强没倒,也只是在撑,业务肉眼可见的在下降。个人没有大公司光环,野鸡学校,所以即使出去但是外面没有更好的坑位,目前算是能干多久干多久,未来非常不稳定。

阿里如果裁员 2 万,对外界的冲击,我担心的是工资方面。阿里这次向外界输入这么多的人才,一方面是竞争更激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薪资期望值的下降。这几年一直传言互联网没有永远的高薪,眼看着连阿里都撑不住了,对其他的小企业的老板而言,会让其感觉到我用更少的钱可以招到更厉害的人,所以看了大家的分析,我心里有点慌,也可能说成对未来不好预期的恐惧感觉,总之就是,互联网的风口,一直说要结束了一直说要结束了,现在眼看着他真的要结束了,我等非 bat 非名校在互联网底层的码农,目测好日子不多了

996 也好,奋斗逼也好,摸鱼也好,事实上互联网高薪行业成就了一大批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使其仅仅通过上班就可以改变其命运(请不要抠字眼),作为 80 后没有赶上改革开放的飞机,没有赶上 90 年代下海经商的火车,因为学历和经历没能坐上互联网的大货车,仅仅因为机缘巧合的机会从事了码农的职业,所以我狗屎运扒上了大货车屁股上的后挡板,一边小步跑,一边腾空跟着大车跑。就是这样的机遇,让我享受到了互联网这些年来的福利,远远的把曾经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甩到了后边,在大城市扎根,定居了下来。看着到阿里这个传言,不管真假,但让我真正切切实实的意识到,我感觉以我的能力已经扒不住这俩大货车,马上就要被迫松手了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没有技术,犹如郑爽没有演技

郑爽是不是一个演员?是的,但是有没有演技?没有

国内过去一段时间,相当多没有演技的演员在荧幕上晃荡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娱乐圈,互联网这些行业的背后,本质上是金融

而金融的核心是市场,换言之,是因为中国有着如此庞大规模的市场,随便做做,能看得过去,就能捞得盆满钵满的

只要扼住了这些企业金融行业的咽喉,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娱乐圈,都会衰退得很快

因为他们背后的金主没钱了

所以你就会看到,只要金主没钱了,他们的技术,犹如郑爽的演技,不值一提

国家现在在强调,要提高劳动性收入,什么意思?就是不让这些金融机构赚差价

这不仅仅是互联网和娱乐圈,也包括房地产,政府直接出台二手房交易平台,这样所有的信息公开透明,就没有了中介的生存空间

要不然房子这么大价格的东西,随便波动个 1%,2%,对于普通员工而言,那都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

中国几百万的房子不在少数吧?中介多抽个 1% 的佣金,那就是几万,2% 搞不好都快 10 万了,赶上很多普通劳动者一年的收入了都

互联网平台和娱乐圈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反垄断,反的就是这些东西

就不允许这种渠道,掌握在私人资本家手里,而最重要的就是,不允许私营经济,掌握金融命脉

我们小时候学的郑智书上不就写了吗?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朝着垄断托拉斯方向发展,分成几个阶段嘛,后期的阶段就是托拉斯嘛

其实我们看隔壁的日韩,就能明显看到托拉斯,就是财阀嘛

日本韩国的财阀,可能在一开始,是做一些奇奇怪怪产业起家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形成一个,以金融机构为核心(一般是银行),然后跨多种行业企业公司联合的这么一个巨型企业联合体

这就是财阀

日本的三井三菱,韩国的三星,都是这种东西,所以日韩本质上是一个财阀控制下的国家

日本韩国的很多社会问题,都跟财阀有很大关系,比如生育率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日本韩国都想迁都,为什么?因为首都大城市病非常严重,但是主要阻力来自哪里?

嗯,就来自财阀,财阀已经霸占了东京首尔的大片土地,如果迁都的话,势必会影响到首都圈内大型企业的利益,所以财阀就控制着国会议员,予以阻扰

那年轻人进城,就算能找到工作,还得忍受房东和企业的双重剥削,自然就不敢结婚,不愿生育了,所以日韩,包括整个东亚的生育率,就是全球最低的

但中国不是,虽然中国还不是,但是中国的企业,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所以你看,无论是 a 还是 t,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在发展自己的金融机构

甚至是在在线银行

要求国家给他们发放牌照

那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这些企业,本质上还是互联网企业吗?

不,不是的,他们已经走向了财阀的初级阶段,还记得前面说的,财阀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吗?

虽然还没有日韩的三井三星那么完善,但是整体的趋势是没错的

它们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

所以你经常可以感觉到,明明这个企业,没有什么技术,但是人多,天天给你洗脑,让你觉得这玩意真的很高大上,让你有种错觉,以为,这家企业是靠技术起家的

但实际上是不是呢?

当然不是啊,你到国外去看看,谁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和产品?

没有人用

但是你去看谷歌和苹果,这些企业有金融牌照吗?他们有自己的互联网银行吗?

没有嘛

他们的核心技术,就是他们生存的命脉

所以苹果就什么都在造,你看中国被掐了脖子的技术,编译器,操作系统,苹果都有啊,现在 m1 之后,又开始自己造芯片了,这些东西,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吗?

没有嘛,中国互联网技术人员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去老外那边,把开源的抄过来,然后改改改,改完拿出去吹嘘说这是自己的玩意,上瞒领导,下骗群众,你自己看看,本质上是不是都是这种东西

任何技术,只要稍微深入一点,就没有中国人什么事了

国内所谓的技术,无非都是一些 api 的调用而已了,或者在人家的技术基础上,搞一个框架,封了一层又一层,然后出来说,这是我的东西

你看国内说的技术,是不是很喜欢说数据库啊?

为啥?因为数据库上个世纪就在发展,时至今日,有无数的开源,所以改(chao)起来容易啊

你要真去搞编译器,这玩意可借鉴的太少,不容易忽悠,太容易被人看穿

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些家伙真有技术吗?

算了吧

所以阿里为什么会裁员?因为金融咽喉被扼住了

这个时候,你就看了,什么技术员,养了那么一大堆技术员,有什么用?没用

这就是个皇帝的新衣,现在就是他们现原形的时候了

我觉得这是好事,因为中国这个国家,需要给予那些,真正参与劳动,真正在研发的技术人员,以足够的待遇和报酬

哪怕我们不能把这些人的待遇提上去,我们也应该把那些泡沫技术员的待遇给打下来,否则对于那些真技术人员而言,这不公平

也就是说,不仅要提升真技术人员的待遇,同时也要打压伪技术人员的收入

因为如果伪技术人员收入过高,会造成真技术人员人心的浮动,就他不想做了,想跑去赚快钱了,这是人性,就好比炒房地产收入高的话,你还会去干实业吗?

所以扶持实业的同时,也要打击房地产炒作,两手抓

说一个好消息,宁德时代现在的市值,已经是阿里的三分之二左右了,这周五 a 和 t 的股价又暴跌了,按照这个趋势,应该半年到一年左右,宁德时代的市值可以超过阿里,我们再拭目以待

这个国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走在正确的路上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变动,可能会影响一些既得利益者,就像你对金融机构动手,金融机构肯定反对,美国要拆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银行也激烈反对

但这个对于国家而言,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也是必需付出的代价

哦耶

知乎用户 黄彦臻​ 发表

反正湖畔是关门了,蚂蚁上市前一天被叫停,随后无限期推迟,现在也看不到马云出来吹水了。

之前阿里 2021 财年年报写了啥?它给自己下的定义是 “全中国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但是上一年的定义是 “中国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为什么有这个变化呢?因为第一被拼多多 7.88 亿用户拿走了,超过了阿里的 7.79 亿。

知乎用户 令狐冲​ 发表

现在互联网企业的问题是 “增长乏力”,缺乏想象空间和增长点,整个行业急需崭新的赛道。

这从阿里的财报和最近 “元宇宙” 的火热就能展露无遗。其实谁都说不清楚元宇宙的业务逻辑,但大家都要去蹭这个热点,因为整个行业实在缺乏方向,所有人都需要新的赛道来满足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 10 来年,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人数的增加,从线下到线上的消费转移,这个就是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红利。现在这个红利差不多已经吃完了,需求无限接近饱和,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去买。

互联网企业能不能开垦出新的麦田,这个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他们也会像传统的行业一样,变成红海,无限内卷。

对于行业的员工来说,命运其实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大众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很多人都忘了,十几年前,银行、外贸这些行业曾经是白领收入的天花板,却很容易相信码农的高薪是永恒的。

所有的行业都有周期性,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阿里没有文化

寒冬早就来了,曾经也善意地祝愿,希望阿里能认清现实,挺过关口。如今看来,也许这个庞然大物早就病入膏肓久矣。

1. 阿里正在腐烂

我看前面有答主提到 “88 会员” 的自以为是,事实上这样的东西在阿里内部不胜枚举。

一位做 PR 的朋友,双 11 快被阿里气成抑郁症了。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阿里没文化,没文化的人最喜欢把东西往大了说,把梦想往多了吹。很简单一个业务,在阿里这儿就是不能好好地对公众说人话。

比如 “躺平”,用阿里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赋能家居设计师与家装企业的业务平台,帮助用户哪怕躺平也能高枕无忧地把新房装出设计感。其实就是个装修平台嘛,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有家装供应链,再找几个家装设计师进来,这和土巴兔有什么区别呢?没过多久,这平台改名了,因为 “躺平” 黑化了,瞧这倒霉名字。

比如 “手机淘宝” 改成“淘宝”,slogan 改成“淘宝太好逛了吧”…… 这是什么没文化的鬼东西,就这也要请金晨和周冬雨拍几个宣传片,这有什么好吹的呢?阿里是觉得用户都不认识中国字吗?用户又不是你,怎么可能那么没文化。

阿里已经陷入了典型的 “简单事情复杂办”“轮番上阵刷存在” 的怪圈,并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大企业官僚病,而是由于这家企业没文化的基因所致。

前几天圈里有朋友晒出某位大咖对马霸霸的评价,大概意思就是杰克马年轻的时候其实也和今天差不多,意气风发,喜欢说大话,那时他无权无势,大家只当他是又一个骗子。后来他有钱了,嘴上还是没遮拦,很多话本来私底下说了也就说了,但是作为知名企业家马霸霸,在公开场合说这些话就显得不合时宜。

关键很多没文化的人不明就里,还就好这一口。

这种事带来的公众心理暗示太糟糕了,它等于明白告诉你,你看,**吹牛也能吹成首富,也能成功。**但实际上,阿里的辉煌是因为它在最开始做了正确的选择,站在了消费者希望便捷消费的这个基本点上,背后更是中国制造带来的强大供应链。阿里的成功和京东的成功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转瞬即逝的机遇,后者是扎扎实实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全球第一的亚马逊更像京东,而不是阿里?你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阿里的腐烂,也不是杰克马变了,而是人们看待他的角度不一样了,从前他是个穷骗子,如今他是个资本家。虽然他还是一样的没文化,但他吹的牛越来越大,杀伤力也越来越大。

最新的富豪榜翻一翻,学历不高的实业家多的是,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这类富豪没什么好说的,为什么?文化不等于学历。

事儿要做在实处,业务要建在需求上,做企业没那么多花花绕。

或者说,花也可以,但是别装过头,更别害人。

**所以,阿里的基因就是创始人没文化。阿里走到今天 “简单事情复杂办” 的地步,也不仅仅是企业大了、官僚了,而是哪怕他只有 18 名员工的时候,它也这么龟毛,**没几家脑子正常的企业一开始就高喊着要做百年老店,阿里就敢这么干。

2. 没文化,当然没什么价值观,有也是假的

淘鲜达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批评阿里价值观崩塌,事发后公司从上至下冷处理希望不了了之,后来闹大了,高层领导才发话,又是成立互助群,又是声明和职场性骚扰划清界限,早干嘛去了呢?而且阿里 PR 负责人还发圈表示愤怒,意思是就事论事,别扯什么价值观…… 没几天这位也下台了。

不过人家说得可能也没错,什么价值观崩塌?阿里本来就没什么价值观,生意做得再大,创始人没文化,说什么价值观都是假的。

现在阿里内部好像已经不怎么提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句经典口号了,原因不太好说,也许是为了避嫌,这句话和杰克马的捆绑太深,也许是因为 “天下” 两个字,也许是想寻找新的口号吧。

找到了吗?也许吧。以淘宝的新 slogan 为例,**“淘宝太好逛了吧”,**哇,好牛批的价值观。

本来以为国美的 “真 · 快 · 乐” 已经抵达了没文化的天花板,淘宝一改 slogan,还是冲破了心理防线。

淘宝为什么要改这么个 slogan?据说是也要做内容了,还狡辩说每天有一千多万人在淘宝只逛不买,作为平台必须满足这些用户需求,让大家逛的更开心**,害怕抖音就害怕抖音,别什么都往用户头上扣……**

诚实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大公司。连最起码的诚实都做不到,还要去粉饰太平,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有某种坚定的价值观?

抖音做内容做得风生水起,快手都上市了,这二位都是用短视频嫁接电商从而找到了盈利模式,而且很显然,对阿里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换这个土掉渣的 slogan 本质上就是因为 “内容电商” 杀到家门口了,淘宝急了。人家都说内容平台搞了半天终于学会卖东西了,你淘宝卖得好好的,又弯过头来要做内容,可说呢,多新鲜。

BAT 里面,腾讯也做过电商,百度也做过电商,但最后谁也没干成,阿里本来心放在肚子里,这下好了,忽然冒出来短视频平台,把蛋糕抢走了,能不慌吗?

商业竞争瞬息万变,你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了利益连吃相都不顾了,淘鲜达的事情表面看好像是价值观的问题,本质上就是阿里没有价值观,一个只顾着抢市场的企业,又怎么可能顾得上保养刀剑,顶多把刀剑放进被窝里…… 说女员工是刀剑也不是胡说,那可是所谓的阿里铁军啊,是要破冰啊,这是有传承的。

试想这事如果是抖音或者快手、腾讯、百度,但凡哪一家出这种事,都不会这么无动于衷。

京东就出过,还是一把手亲自出的…… 人家可没在咱们自己的国土上干这种事,而且第一时间把证据安排的明明白白,相比起来大强子真是个老实人,归根结底人是名校正规毕业生,价值观很简单,挨打就立正,做错了就补牢,这不是给所有京东快递小哥都上上五险一金了吗?

这不比 996 福报香得多吗?

哦对了,天猫的一把手也出过这种事,蒋某人闹得一地鸡毛,最后屁事没有,下面有样学样肯定都习以为常了,什么破冰、什么 P8 要包养应聘者…… 这才有了淘鲜达的丑闻,这么一联想,谁知道这莫须有的价值观下面还有多少冤魂无处话凄凉。

3. 一个山头林立的阿里,注定会四分五裂

没有准确的数字能说清阿里究竟有多少业务板块,咱本来也不关心这个,但事实是,阿里内部山头之多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这又是为什么?还是没文化闹的。

有人很早就发现了,国内这些做电商 app 的,只有淘宝的货架逻辑最像亚马逊(但本质上不一样,淘宝只是在货架逻辑上像亚马逊,运营方面淘宝是菜市场,亚马逊是品牌集合店,这是本质区别,所以说京东更像亚马逊)——极其分散,倒是符合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宗旨,但它用起来很怪啊,中国消费者讲究个明明白白,京东的货架就很明白,甚至连土埋到脖子的苏宁易购也很明白,但淘宝的逻辑是不能让你搞明白我葫芦里卖什么药,搞明白了我还怎么骗你掏钱?

这就是不讲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那句话,没文化导致没重心,导致藏着掖着,一级页面套二级,二级套三级,一生二二生三的,贼特么玄。

做 PR 的更清楚这一点,你看阿里的新闻,一个新产品的宣传天花乱坠,各种格局腔调,然后打开淘宝是看不到这个产品的……

什么意思?因为阿里的山头太多了,左一个超级品类日,右一个小黑盒,前一个天猫汽车,后一个天猫好房,上一个聚划算,下一个花呗借呗、中间还有个菜鸟、里面还套个闲鱼…… 如此众多的板块盘根错节,没办法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都展示出来,所以就只能藏起来。

本质上是阿里的手伸的太长了,把自己都搞乱了。这林立的山头能不争宠邀功吗?肯定要争啊,卷啊,内耗啊。

在北方某些地儿,卷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骂。阿里内部其实是很分裂的,远超宫斗剧那种阳奉阴违的小套路。就拿淘宝直播来说,两个自己孵化出来的头部主播,李佳琦和薇娅之间就卷的不行。

表面上大家都是带货的,背地里两拨人你死我活,你出个战报我就得出个更大的,你说你是带货第一,我就得说我是佣金第一。如若某一方倒了霉出点负面,另一方恨不能敲锣打鼓发喜报。还有刘一刀,之前跟着贾跃亭丢了 6000 万,如今又跑到淘宝直播赚大钱,杰克马又出事了。至于还珠格格,那就更说不清了,说起来都是血和泪。知名企业家带着知名女星去看江湖术士变戏法还合影留念,这种事,也只有没文化的人干得出来。

企业要发展,热闹少不了,但如果是这样的热闹,真的有意思吗?有价值吗?刘强东瞧不上杰克马是有原因的,血统里的东西,人一眼就看出来动机不纯。英语说得好就是有文化吗?你在台上用英语和国际大咖谈笑风生,背地里爆出来都是没格调的饮食男女,要多讽刺有多讽刺。

如果说这些东西无伤大雅,那么业务上的分裂就真是要命。之前刘强东说菜鸟到最后肯定是把所有接口的数据都收在手里,这都是利益。说得一点没错,不过他是站在企业家的视角,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视角,菜鸟的出现同样是在大倒退,买家下单后想退换货,通过淘宝官方推荐的菜鸟联盟快递公司,点下上门取货之后,快递员居然是拒绝的,理由是太忙了,请自己去驿站寄出…… 你投诉,淘宝说这是菜鸟的事儿,嘿,合着菜鸟和淘宝泾渭分明,只管杀不管埋啊?

驿站这个东西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倒行逆施,消费者排大队取快递,驿站颐指气使,体验别提多糟糕。你一说他他就是效率大提升…… 淦,京东和顺丰就送上门,人家没效率吗?

投机取巧就是投机取巧,没文化就是没文化。

4. 不看脚下只看天上,不讲规则只谈梦想

杰克马虽然没文化,但他以前至少清醒过,比如最经典的那句 “员工离职就两个原因,钱给少了,心委屈了。” 这不比 996 福报精辟得多吗?

他还说过 “坚持理想,顺便挣钱”,还说 “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这个曾经光芒四射的马霸霸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还是那位圈内大咖说得对,其实他没变,只是他有钱了。

我们看他的视角变了,他看我们的视角也变了。

一个没文化的人变得太有钱绝对是一件坏事,不仅会让他吹牛没边,也会反噬他自己。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从实际来看,阿里的失控也已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掌舵的人是个梦想家,他只吹梦想,不讲规则,那这个梦想还是梦想吗?和酒后吹牛的张三李四又有什么区别?企业在这样的基因支撑下,失控不是必然的吗?

PR 朋友的抱怨不过是风起于青萍之末,真正的祸事深藏在阿里的萧墙之内。

这就是阿里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没文化如果不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这种没文化就非但不会引起反思,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引以为傲。对阿里而言,业绩下滑、内外受敌倒也是好事,只有烂疮被揭开,才有治病救人的可能。

外卖领域,阿里败给美团;低线市场,阿里败给拼多多;投资领域,阿里投资的优酷现在是什么惨状大家都知道,苏宁易购自顾不暇…… 阿里系曾经是一种强大基因的代名词,如今终于疲态尽显。

电商当然还是阿里的核心武器,但面对抖音快手的凶猛进攻,淘宝天猫拿不出硬货来对抗,都被逼的改 slogan 走回头路了,跟谁说理去?

从去年 10 月至今,粗略计算阿里股价蒸发掉了两万亿,最新的半年报显示,毛利率下跌、销售费用激增,焦头烂额的阿里正处于诸神黄昏之境地,蚂蚁的同学们可能再也听不到财务自由的声音,他们依旧需要努力奋斗,希望有奇迹出现。

现在说奇迹为时过早吗?一点都不早,虚胖的体态下包裹着没有文化的内心,曾经穿越光辉岁月的阿里,危矣。

知乎用户 一只山鼬​ 发表

很多部门早就该消失,很多人早就该流动。只不过,在以前欣欣向荣的环境中,没有去做而已。

阿里巴巴,3800 亿美元的市值,超过 25 万的员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

一个大的经济体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妨去思考。假如在社会上,有一条新修的商业街。里面有多少家餐馆,多少家超市,多少家电影院,多少家理发店,把它们都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才是最合理的呢?这里我们不关心某一家店主,我们关心的是整条商业街,资源是不是最合理,交易是不是最大化,财富是不是最大化。

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把它交给市场。在配置的过程中,商家可以随意尝试,消费者会用钞票给出答案。在配置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优胜劣汰 —— 一个餐馆倒闭了是坏事吗?当然不是。相反,它意味着资源的重新优化。市场在重新寻找更优解。对于消费者来讲,他需要另外一个更好的商家;对于商家自己来讲,他需要找到另外一个更合适的行业。餐馆倒闭说明他可能需要提高菜品质量,或者需要换个位置,或者应该去开一个理发店,再或者应该去帮别人打工。总之他之前的那个选择是错的。停止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正确。

假以时间,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商场在寻找更好的租客,消费者在寻找更好的商品,商户在寻找更好的定位。这就叫市场经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调整不同的资源到不同的位置上。最终的结果,资源的配置逐步趋于最优,整条商业街的效率趋于最优,财富趋于最大化。

但是,公司大如阿里,它的内部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很多人不清楚,大公司内部,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没错,就是计划经济。

OKR 自上而下分解,所有的 BU 为一个大的目标服务 …… 看得见的手在左右着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每个人关心的都仅仅是自己的业务。他关心的不是市场是不是需要,而是那些资源的配置者们是不是需要。哪怕这个业务根本没人用,他也会努力 ” 向上管理 “,去要来越来越多的资源,来保住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弄错了繁荣和危机的定义。真正的繁荣应该是该倒闭就倒闭,该失业就失业。真正的危机是该跌的没有跌,该涨的却没涨。那家餐馆本来就很难吃,但它没办法倒闭。旁边理发店都排大队了,但位置和人力被那个难吃的餐馆占着。一家餐馆倒闭被阻拦了,10 家倒闭也被阻拦了。错误在积累,危险在增加。直到某一天集中爆发,大家就都看到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计划的边界缩小,把资源配置的权力还给市场。该清理的部门,就清理掉;该裁掉的人员,就裁掉。裁员、失业并不是坏事,它意味着企业的边界在缩小。把大公司里面空转的资源释放出来,让市场去优化资源配置,把那些本来应该从市场上租赁或购买的事情,交给市场。

1936 年,一名年轻的经济学家罗纳德 · 科斯发表了一篇论文,叫《企业的本质》,讨论的正是如何确定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问题。后来,科斯在 1991 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所谓 “大厂” 们变得越来越大,企业边界逐渐失控,效率逐渐低下的时候,主动去缩小边界,提升效率,对于企业,对于社会,都是很好的事情。改革开放 40 多年,无数的大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速道,不正是说明这个问题么?

有人问,假如真的这么做,阿里巴巴会怎么样?当然会越来越好。你说呢?

知乎用户 神们自己 发表

裁吧,赶紧裁吧。

如果再没有点危机感,阿里就算现在还没跌下神坛,将来也迟早会跌下神坛。

阿里的基本盘是淘宝。淘宝目前在电商三国中是什么位置,你打开自己的京东、淘宝、拼多多,对比一下今年双 11 自己的剁手总额就明白了。

几年前,刘强东曾经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淘宝将来一定做不过京东。为什么?他举了联想的例子,jd 每年联想电脑采购量是全国第一,比天猫上最大的几家旗舰店的量还大。众所周知,采购量越大,单价成本越低。

但为什么淘宝能卖得比京东更便宜?

要么是使用了某种不可描述的方法,要么就是另一种不可描述的方法。

前者,近几年基本被堵死,至少大店是不敢明目张胆地这么干了。所以这几年你会发现,同一件商品在 jd 天猫的价格几乎一样,jd 领券打折秒杀之后甚至可能更低,淘宝系的价格优势不再。

比如,我现在随便搜一个 Macbook Pro M1 的最低配价格:

天猫: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6.6d7d5960qPySNY&id=631108832582&ns=1&abbucket=4

后者,拼多多更擅长,更加明目张胆,更加野蛮生长。

这就让淘宝很尴尬了。

当年马云在淘宝之后又做了支付宝,这一步棋非常高明。

可是万万没想到,没几年功夫,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微信,竟然利用红包上位做了支付;京东崛起后也做了支付,现在还开始对第三方开放。强敌环伺之下,蚂蚁金服上市还受阻了。

这就让支付宝也很尴尬了。

支付宝的基本盘还是淘宝。支付宝用户,大部分也就是淘宝的用户。我们大胆设想一个极端情况:如果所有人都不用淘宝了,那么支付宝还有什么用呢?扫健康码吗?

如果淘宝、支付宝消失,即时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在淘宝开店的个体户,以及在海鲜市场捡垃圾的图吧大佬。其他人好像还真没什么影响,无非是换个 app 继续剁手。

反倒是闲鱼,这两年做得有声有色,真的解决了剁手之后的回血问题。

阿里的基本盘改变了,阿里不得不跟着变。

有的部门会彻底消失,但至少,阿里不会消失。

——哦对了,这不能叫裁员,这叫 “为社会输送人才”。

知乎用户 体制老司机 发表

部门消失,裁员并不代表要完蛋,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这是一个企业还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企业时时刻刻面临竞争,有的企业一步没跟上市场的节奏,就很快走下坡路了。相比之下,体制就稳定得多,没有竞争,没有生死存亡的压力。

但体制这种垄断、稳定的组织,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折腾一次,更别提企业了。

距离最近的一次大的体制改革,就是 2018 年的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动作比较大,比如说把工商、质检合并,建立市场监管总局。

再比如说把原来的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为文化旅游部;撤销原来的国务院法制办,合并到司法部;撤销外国专家局,并入到新的科学技术部里。

这其实也相当于企业里的事业部门拆撤。

比如说知乎,看到抖音、快手、B 站玩视频玩得很火,于是也跟着凑热闹,新组建一个部门专门搞视频。搞了一段时间,发现视频红利早就被玩废了,用户也慢慢厌恶了视频这种肤浅的表述方式。知乎一看,视频搞不动了,连原文的文字优势也快废了。那这个视频事业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撤掉是必然的。

和体制面对的情况一样,当形势发生变化,工作重点和方向发生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都必须要做出调整,才能适合新的形势和工作。

一个企业拆撤事业部门,组建新的部门;今天组建,明天撤了,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来不对业务部门进行调整改革,那才是真的要完蛋呢。

但裁员有点不太一样。

近几十年的体制内改革基本不裁人,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体制内的工作,绝大多数专业性并不是很强,主要是综合性的工作。一个公务员,从应急部门,调到市场监管部门,绝大多数岗位都是能胜任的。若是要调整部门,人员跟着流动就行了。

二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升了,政府对市场的管理等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也增多了,需要更多的人了。比如说,20 年前,我们就没有互联网监管的职责。几十年前的学校医院和老师医生数量,也远远不如现在。

教师医生,消防员,还有机关公务员,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捉襟见肘的,非常缺。

也就是说,可能某一些单位和领域,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养闲人。但整体上看,大多数单位和领域,还是很缺人的,整体上也就不存在人浮于事,养闲人的问题了,裁人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

三是稳定性对于体制来说,更为重要。一个企业最怕的就是很稳定,一成不变。但一个体制,内部可以变化,整体的局面必须稳定,才能确保国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顺利开展。比如说,假如现在取消教师的铁饭碗,搞企业那一套 KPI 考核,末位淘汰,那估计会有一半老师会辞职,特别是那些贫困山区的老师,肯定走个干净。

裁员确实很容易导致一个组织人心不稳,失去稳定性。

四是这几十年来,经济不错,国家还算有点钱,养得起这些人。80 年代和 98 年的机构改革,那时候国家没有什么钱,养不起太多人,都是变相裁了很多人的。很多人就下海经商,或者是从公务员去了国企。

但企业就不一样了,和体制相反,企业最怕的就是稳定,无法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那就离死不远了。

企业内的岗位,大多专业性、业务性都比较强,相互之间的替代性并不是很强。那么,假设知乎决定不搞视频了,视频事业部这帮人,是很难转到其他事业部去的。

就算强行转过去,外行干内行,没有其他事业部的工作经验,肯定效率也不会高。强行把一个不熟悉某项工作的人硬塞到相关部门去,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搞乱这个部门原有的工作节奏。

比如说,从其他业务部门调入一个不懂行还喜欢瞎指挥的副总监总监,这个部门很快就会废掉。

那么,这些人就成了 “闲人”。而一个企业,无论他如何有钱,利润如何丰厚,都是养不起闲人的。因为养闲人必然导致更多的闲人,这个企业很快就会死掉。

裁员其实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对阿里这种比较讲《劳动法》的企业来说,遣散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但比起养闲人,或者是外行指挥内行,搞乱原有的业务局面相比,裁员的那点成本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企业的事业部门调整,几乎必然伴随裁员。

但大规模的裁员,比如说不分部门,每个部门都要裁人,一些部门完全砍掉,就算是核心的部门,也会裁掉一些人,那说明这个企业的领导者认为,未来企业的规模、业务、利润,不需要这么庞大的组织了。

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

阿里巴巴会不会死,是不是要死了?只看它裁撤事业部门,裁员,并不能准确判断。有时候,改革恰恰是新生。

阿里巴巴和马云走上神坛,是因为 10 几年前,他们符合了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创业教父,创业神话,创新,一夜暴富,从而被群体捧上神坛的。

阿里巴巴和马云今天走下神坛,并不是说阿里巴巴业务不行了,今天的阿里巴巴,肯定比昨天更强,有更多的利润更强大的实力。但他们不符合今天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资本家、996 剥削、资本运作割韭菜、企图染指权杖,因而被群体拉下神坛的。

今天恨不得阿里倒闭,马云去死的人,很多都是昨天把马云和阿里当成神一样祭拜的人。

阿里巴巴还是那个阿里巴巴,马云还是那个马云,但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时代的价值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刻舟求剑,古人诚不我欺也!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知乎用户 于安言​ 发表

自从我们这种传统行业突然来了很多阿里的人

就感觉不妙了

说是高薪挖来了,也可能是提前逃出来的

咱也不知道内部是个啥情况

不是互联网有个口号是

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化吗?

在这种一直变化的环境下再怎么变化互联网人都应该有准备了吧?

听说有公司已经明令禁止招阿里的人,特别是某些岗位,会非常影响别人家的企业文化,被全公司联名上书抵制

如果真的裁员 2W,希望再就业的人能先尊重下一家的企业文化。

至少不要强迫新同事叫花名啊,毕竟搞两套名字是真的很烦,而且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叫同学外号的。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一、阿里的境内业务已经没有增量空间了

1. 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见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末中国互联网上网总人数 9.89 亿人。

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破 10 亿,一季度国内月活跃用户 9.25 亿,单季增加 2300 万。

2. 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结合疫情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受限,电商市场规模难以扩张

3. 市场份额碎片化

直播和短视频爆发后,电商流量来源多元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市场集中度开始分散。阿里的市场份额很难继续上升。

二、可能的出路

1. 裁员瘦身,让人数和业务规模相适应。

2. 学习华为,强攻第三世界国家,占领当地电商市场和电子支付市场。

(1)疫情期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南亚、东南亚到美国,全球的航运都受到疫情的严重干扰而延误。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卡车司机短缺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产业链完整的国家才能全力生产,并形成马太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工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国产业链要不 “本土化”,要不 “中国化”。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

(2)该发展方向符合 “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的战略布局,可以得到各方面支持。

三、困难

1. 由于各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交通和物流发展情况、政治经济情况都有很大不同,出海并不容易。

需要联合国家资本对相关国家进行贷款,由中建、中铁、中交、电力集团等公司承揽工程,改善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再组织国内快递企业外出铺设网络,再海外建设中转仓囤货,电商才能顺利开展业务。

2. 国内电商企业金融化、买办化、封建化。

可考虑将现有企业内部愿意拼搏的人集中起来,成立新的部门或者公司。国家资本也可以支持愿意出海打拼的企业内部人才离职创业。

只有依靠国家支持,建立能打硬仗的团队才可能成功。

知乎用户 新时代社区建设 发表

表述不准确。不是裁员,不是裁员,是向社会输送人才。

知乎用户 厉害财经 发表

2020 年它没有勇气变化,

2021 年反垄断仅仅只是开始。

阿里巴巴股价从 309 块跌到 130 块,

电商云计算、数字娱乐甚至本地服务节节败退……

戳视频来看看阿里这几年都干了什么吧。

知乎用户 big fish​ 发表

阿里一定会跌落神坛的。

在淘宝的商家后台,每凡促销以及活动信息推送,我觉得最刺眼的两个字是 “玩法”。

你在玩谁,消费者?商家?还是各路吃瓜群众?当一个假借优惠为名的活动冠以玩法的时候,这个团队的精神内核就已经变质了。

所以在这种企业精神内核的指引下,阿里的几乎所有产品都要玩,就是玩,各种套路各种陷阱,各种唱着高调,表演着伟光正的外衣下龌蹉的盯着你的钱包你的流量你的各种剩余价值。

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没准备太充分的资料,但不妨碍亲们注意一下近五年阿里对外高调的宣传阿里的各项对消费者对商家的优惠政策优惠措施,然后在当下进行一下复盘,有多少是有实际真正做到的,有多少又是套路满满的,又有多少是披着正义的外衣行苟且之事的。还有多少是借着这样正能量流量的势而行着商业行为获得利益的。

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你是企业你要赚钱无可厚非,但请不要将所有的消费者商家让你来玩,还变着法的玩,这就忒不厚道了。

知乎用户 文礼​ 发表

有能打的欢迎私信投递简历。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才收到一份某宝 P9 + 的简历,

可惜不大合适,太偏管理。

有个阿里 P8 + 的在流程里,

这才是技术骨干

争取作为高端专家招进来,

输出的优秀人才,真干活的,

不愁去处,空间广阔。

此外,想起来前面还聊过一个天美出来的,

现在想想低估人家了,应该问问他为啥出来…

下图是从另一个问题里借的

网传一份腾讯员工收入证明,税后收入 250 万,月均 20 万,这个收入真实吗?腾讯游戏工资这么高吗?

知乎用户 木匠小强​ 发表

看到好多人用自己买东西的体验来拉踩,作为普通消费者,不要这样去想问题啊!简单来说,淘宝京东以店铺为核心,拼多多抖音等以货为中心,基本是不同模式等电商。

买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好东西好价格嘛,不变的逻辑。但是大家需要多了解那么一点点,拼多多抖音和淘宝京东是不一样的电商。

淘宝和京东,是围绕店铺展开的,也就是店铺的运营是核心,有些店可能就几个人,选货搞流量卖货,这里面啊早起开店的门槛是略高一点的,运营又进一层。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早期开店的很多人就是专门开店的,很多是根本不涉及产品开发生产一类的。

这类店铺,目前在淘宝还是挺多的,包括我们日常买衣服的很多服装店,很多零食店,也是如此,基本是选品定价运营。

以店铺为核心的门槛要高,因为有装修,有运营,有营销等等,目前这一块的运营成本是越来越高的。虽然京东和淘宝都以店为中心,但是这两者都差异日益明显,比如刘强东曾经回应关于京东搞物流的质疑,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搞京东物流,我和淘宝没区别了。

这句话还是很关键的,大家对京东和淘宝感受上最大的差异,基本都围绕物流。很显然,京东在试图统一化服务标准,尤其京东自营。而淘宝系很多东西还是依托店铺本身的。

回过头,我们在看拼多多和抖音,你在上面买东西,大多数时候,似乎并不太在意在哪家店铺买的,因为它是以货为核心的。

我这里没说错,抖音现在也是一个电商,今年以来我在抖音下单的东西,甚至频率超过了原来用的淘宝。

以货为中心,对拼多多卖家来说,有价格优势你就有流量。

抖音则门槛更低,以货为中心以后,开始以人为核心,能说话会用手机就可以。比如你就是种橘子种大蒜的,还真有可能把货从田间地头送到城里人的厨房。

相对来说,以货为中心,会某种程度降低中间成本,同样的商品,最终降低售价。 同时,也意味着,它的服务可能要弱一些。

了解这个有什么用呢?哎,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用来省钱了!

拼多多和抖音基本没有店铺品牌的概念,只有货的概念,那么买东西确实要便宜的,非常适合单价低,决策低,基本没有什么售后需要的东西。我买过类似于塑料夹子,花盆等等一系列小玩意,拼多多是真的便宜的。

抖音上的蔬菜水果面包葱油饼鲜花乃至海鲜,我都买过,没毛病。虽然不知道那个视频里的人是不是干这个的,但至少看起来像,还是会增加信任感的。

而对产品品质有要求,对后期服务有要求,对品牌有一定要求,需要淘宝里去挑选陈年老店,或者找京东自营。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拉踩,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其实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地方,买他们更擅长的东西。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裁员?

裁员是不可能裁的,那是阿里向社会输送 2 万名 PX 以下的高级人才。

这些人才如果创业,就是增加社会经济活力;这些人才如果就业,就是阿里给传统产业赋能。

怎么干都是个赢,赢麻了,麻到家了。

前些年互联网界流行 BATJ 的说法,结果一语成谶。

先是排名第一的 BAIDU,除了核心搜索业务外都是一团稀烂,移动互联网风口一个都没能抓住,如今成了二流互联网公司。

如今是排名第二的 ALI,除了电商业务外都是一团稀烂,马云带领蚂蚁金服转进金融业,结果被 SHEHUI 主义大棒教育了一顿………

还能怎么办?

像 BAIDU 那样固 HUNCHIDENGSI 盘是不可能的,只能继续转进。

改变策略,向社会输送 2 万名 PX 以下的人才,舒服了自己,造 KENGSI 了他人。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不知道这个消息出处在哪里

但是阿里确实最近不太平

2021 年 11 月 18 日,阿里巴巴 2022 财年第二财季(对应自然年 7 月~9 月)营收 2006.9 亿元,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285.2 亿元,同比下降 39%。

现在阿里巴巴是强敌环伺

京东有京东物流作为护城河,现在愈发显现其优势

拼多多以其低价作为卖点,抓住消费降级的机遇,不断扩大市场

美团的外卖、团购等也做的越来越风生水起

腾讯借助强大的社交无孔不入

微信支付在不断蚕食支付宝的生存空间

反观阿里,自从蚂蚁上市失败后,阿里衰颓之势愈发明显

裁员消息还需要等后续确认

相对于阿里这个体量,纵使裁员 2 万人,对于阿里也不算太大规模

现在阿里急需找到自己的护城河,突显自己和其他品牌的区隔

这才是阿里当下最需要也最急迫要做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的高中同学,有这么两个女孩子,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都是互联网企业的公司任职,但都不是头部企业。

前几天在群里聊天,我问:为什么网上流传大家不喜欢阿里巴巴的空降兵?阿里巴巴不是很厉害很厉害吗?

女孩 A 告诉我:一旦阿里的人空降,就拼命招聘新人搭建自己的统治架构,稳固自己的地位,他极大的忽略新人的能力、经验、企业认同感。首要任务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

女孩 B 告诉我:他们喜欢开会,导致中层很多时间全部浪费在 PPT 上。开会没啥不好,但搞的是中层主要工作就很繁琐了。

女孩 A、B:阿里太有钱了,管理模式不适合我们这种小企业,人力架构臃肿、工作内容繁琐,搞的我们不得不 996,本来都是程序猿,现在变成 PPT 带师了。

我就在想:如果有天,阿里自己的收益撑不起他的人资成本的时候…… 会是什么样?

知乎用户 房客的猫 发表

只要这 2 万人,不要打着阿里系的旗号,加入杭州其他的公司,天天宣扬 996 福报。其他的关我啥事。

14 年来的杭州,那时的杭州还是个温婉的姑娘,遍地花香,生活节奏很慢,给我最好的印象就是车让人,然后就是处处的美景。

G20 之后,就不知道是吃了啥药了,一下子变得如狼似虎,没在北京呆过,你都感觉一下子适应不了这种节奏。

众所周知,杭州除了人间天堂,现在也快陨落了,还号称互联网之城。阿里网易头条领军,其他各大行业独角兽企业直线突围。

有幸在两个行业独角兽里面任职过,身边不乏阿里网易等大厂的同事,天天宣扬什么阿里铁军精神,感觉公司不给他们点干股,高管都不好意思。

然后就是杭州各大的创业公司,但凡有个阿里出来的,那 BOSS 直聘上肯定标注: 高管阿里系,自主创业,铁军文化。

有的时候不禁感叹,这到底是杭州的阿里,还是阿里的杭州?

依稀记得阿里太子凡凡婚姻出轨的事情,曝光后不久,居然还被选上杭州高层次人才了,这到底是谁的太子?

现在这即将出走的 2 万铁军,不论真假,可别去别的公司瞎嚯嚯了,我不想当铁军,也不要那个福报。

跌不跌神坛的,精神永驻吧!埋在心底就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在三线城市,刚回到家,(9 月底刚下岗),刚结束两年码农职业生涯。在某公司干了两年,刚离职到家 1 个多月。

说说我这个新码农的理解吧!本人不才,不能和大佬动不动几十 K 比,但也算中上的工资了吧。说说我的看法吧!

无论是谣言也好,真的也罢,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无非就是时间问题。又或者只出不进,多出少进,工资倒挂的方式进行末位淘汰。其实也算是变相裁员。

互联网以前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无限扩张的基础上,一旦无法继续扩张,无法形成垄断,无法渗透到别的行业,比如买菜业务,比如教育培训业务,那么必然需要裁员。这只是时间问题。

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划重点不恰当!,10 个干 100 天能完成,那么 100 个人 10 天就可以完成。逐渐的活慢慢变少了,市场无法再度扩张。只能满足 10 个人,慢慢的干下去,那么剩下的 90 人都要被优化。如果不裁掉 90 人,可以吗?可以的,那么我们就多开会,多扯皮,甚至一天干 1 小时活,扯皮 4-6 小时皮。加班 996,累么,累啊,但大多数时间是浪费在无聊的会,扯皮上。但无论怎么骂 ZBJ,但是社会是现实的,人家也不是做慈善的,所以裁员未必是坏事。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很残酷的。包括我在内,我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大家多多赚钱。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你无法去改变。

教育培训赛道 GG,卖菜赛道国家不给干,影响民生,游戏赛道 (未成年玩游戏时间限制),新能源汽车一个方向发力吗?

无论你做多少 app,人一天就 24 小时,去掉吃喝拉撒睡去掉,就那么多时间,你能用多少 app,若走不出去,没有新的增长点,其实裁员只是时间问题,一点也不意外。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候过去了,java 也好,C++ 也罢,已经不是三四年前那样了。未来的计算机更加细分领域化,更加注重方向,需要更大的时间投入,可能需要 3-4 年积累,6-7 年积累,沉默成本会大大增加,投入产出比会降低。

是的你说有好方向吗?有的啊!传感器融合算法,slam。。。。。。我们写出一堆来,但这些难度远远大于 java 也好,C++,前后端的学习难度,而且很可能某个领域突然不火了,你长时间的沉默成本,无法兑现,很可能就是一场悲剧。

对于大企业来说裁员可以减少内耗,但对于个人来说是灾难。前前后后在家快两个月了,思来想去,要转什么,我自己都不清楚。只能先减少吃喝拉撒的开支吧,恢复一下。

怎么说呢,就算真的,也是对阿里有利的,能减少内耗,如果是假的,我也坚信,未来互联网必然裁员。

可就可惜了,去年高分上计算机研究生的后

生们了,很大概率拿不到现在的这个价位的工作。慢慢的万物转码,变成码农自我劝退,生化环材土木机械。下一个也许就是计算机。如果按我两年工作经验来说的话,互联网公司要裁多少人,我觉得 30%。

注定这只是少数人能干的了,因为 java 开发等等姑且你能培训转,更细分领域,可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你投入未必能做,也许你没有天赋呢。越往后越难吧!

算了我还是匿名吧,脸还是要的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小道消息先别采信,我们拭目以待之后是否有石锤就行了。

我从理论角度说一说为啥好多人会讨厌阿狸,间接说一说反垄断第一刀为啥砍阿狸,最后说说展望。

一. 阿狸的最终形态。

如果说阿狸最开始的目的是电子商务亦或者说线上(赛博)交易平台,那么一定会走向最终形态——垄断公司。

很多人谈赛博,谈赛博朋克,谈赛博空间,但读过《神经漫游者》的并不多。

我们可以从小说里窥见阿狸的最终形态——利用技术及资本实现全方面垄断从而统治普通人的公司。

赛博朋克的语境下,征服(音译)通常失去公共管理能力,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基础)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来完成监控(参见《1984》)与统治。

普通人无法推翻双重壁垒带来的稳固结构,只能寄希望于 “朋克” 式的消极局部抵抗。

划重点:

  • 公共管理部门缺位;
  • 资本及技术双重垄断的公司;
  • 无力反抗只能 “朋克” 式抵抗的少部分人。

回到现实——阿狸的根本业务是交易的电子化,这催生出一个最简单的后果:平台掌握用户数据

而在电子领域,数据是一切的基础。

前几年阿狸在做的还仅仅是利用交易行为数据来促进更多交易,而现在看看它在做什么?

利用贪便宜的原始欲望来增加平台对用户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占有。

用户对平台赋权的数据越多,平台对用户的控制就越强,螺旋加深。

而通常,普通用户是无法明确感知这种数据赋权的。

这就意味着用户只是想省点钱占便宜,结果付出的极大的隐性成本。

更别提阿狸这个平台,已经实质上控制了一定的成体系生产供应链,从而间接的控制了一部分生产者。

如果你认为阿狸的垄断仅仅是交易层,那么还是太年轻,明摆着说——交易层面的垄断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权力层面的垄断(阿狸内部的权力垄断呢,看看近些年出的那些事儿就行了),最终,通过资本和技术构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完成 “赛博式” 垄断。

不要认为我在危言耸听——自己琢磨琢磨,现在有多少人因为要占便宜,先是出卖了自己的社会关系(我不信你没遇到过是朋友就来帮我砍一刀),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打包卖给平台(参见近年来的双十一活动)。

不知道各位读书多少,请一定要明白,垄断的最终形态是人身依附关系——这个我不能多讲,自己领悟。

二. 反垄断第一刀为啥砍阿狸。

在赛博朋克语境,我提到了几个重点,那么第一个是什么来着?

公共管理部门缺位

只有公共管理部门缺位了,有权力真空了,那么垄断公司才能通过资本和技术填补真空,取而代之。

这就意味着垄断公司走向真正垄断的第一步一定是对证券(音译)的逾越。

逾越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初大抵是收买,然后是融合,最后取代。

收买大家都懂,某湖边上的大学什么的,邀请了据说不少体制内的人,细品。

而当收买到一定程度,那么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横跨商、证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会怎么做呢?

古代有什么观商勾结,现代嘛,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说。

知道为啥最近一再强调 “* 的领导” 吗?

一方面是打睡王养的狗,一方面… 是吧,不说你也懂。

读读近代史,看看常凯申,了解一下什么叫官僚 - 买办 - 资产阶级。

就这么多了啊,再说估计回答没了。

三. 展望。

其实没啥展望。

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整体赛博化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这真不是废话。

你指望证券来反垄断,那么殊不知证券本身就是最大的垄断公司。

在 20 世纪的阶级、革命等议题被逐渐消解的年代,我们现在大抵只剩下 “赛博朋克” 这种调侃式的口号了。

而且这么宏观的大事件,也不是我一个升斗屁民能管的。

分享一下观点,想打我的可以开踩了。


额外加一点,是关于问题的,省的你们说我跑题,虽然我的回答已经包含在之前的内容里了。

目前阿狸之类的互联网平台,很多人都说增长乏力,但请细品,为什么会乏力?

是因为没有需求吗?是因为没有好故事吗?是因为发展到后期吗?

都不是。

平台形成垄断从而对核心证券进行逾越,导致反击和打压。

要说没打压的… 朋友,回看一下历史,之前经济不好,看看征服把电子商务和线上消费放在什么位置,对比一下如今。

如果还不懂,那我大抵是说不通了。

再不信,仔细看看今年的财报,猫、狗、多,就说这三大平台,你看看谁增长了,而谁又萎靡了。

当然,这仨平台现在玩的都是一个套路,只不过狗、多还没走出试探的那一步。

要不说猫是先行者呢,先走一步,那就先走一步。

额外:没想到没吞掉还真发出来了,到底能存在多久是个未知数,趁在,速看。

知乎用户 林海投研​​ 发表

净利润的下滑,意味着企业进入过冬阶段。

当你被扣了薪水的时候,就只能节衣缩食了。

企业的节衣缩食就是裁员,压缩三费,降低成本。

知乎用户 一涵学姐​​ 发表

那么多来我评论下杠,说我毕业了还想校招进阿里的同学,能不能好好看清楚再来骂啊。

我是本科毕业后工作,再之后又去读研了,在读研期间投的阿里校招,其他公司,无论外企私企国企都可以走校招,只有阿里本科毕业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两年,哪怕超一点点,即便你后来读研,在读研期间找工作,在阿里,都不能算应届生,即便你能力逆天,5 轮面试都过,也走不了流程,入不了职。

还有些说我不是缺一不可的人才,面试官凭什么网开一面,给我开绿灯,怀疑我与面试官有关系,暗讽人家搞利益输送,这种人脑子是有洞吗,内心还能在龌龊一点吗?

侮辱我就算了,连人家勤勤恳恳在阿里干活的技术员工也一起黑。人家不过就想招个能干活的人,难道就不能是看到一个资质还可以的后辈,惜才爱才,同情其在阿里校招中的遭遇,给予一点点帮助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家什么都不求,也是有良知有水平的前辈,比那些就知道乱搞关系的不知道强多少,就被你们这么骂?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而且本身就是阿里的校招规定奇葩在前,人家正经读的研究生,在读期间投递岗位,有哪里不对的吗?

不仅奇葩,没经历过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阿里这样的规定,他们内部员工都没听说过,难道你以为这是见得光的操作和规矩吗

我写这篇回答,只是说阿里确实现在问题很大,官僚做派,hr 权利大过天,专业人才被压制,这么大的权力,难道中间就没有靠 hr 裙带关系进阿里的吗?

再次重申,我不看好阿里,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毕竟秋招也被腾讯伸过橄榄枝,方向不合适,拒绝了而已,还有外企的 offer,并不觉得这些公司比阿里差。

不看好阿里只是单纯的不看好,仅此而已。

别再替阿里还有阿里的 hr 洗地了,他们不配,朋友们。


阿里前利益相关者来答。

如果消息属实,恳请阿里裁员务必优先把那些【不干实事权利却大过天,对待员工和应聘者态度极其傲慢】的 HR 们裁掉。这群蛀虫们不除,裁再多技术员工,阿里也不会有前途的

本人去年秋招找工作时,曾被阿里不同部门分别以校招和社招的名义递过橄榄枝。但最后无一例外,都被阿里 HR 一票否决。

给出的理由分别是**【本科毕业工作超过两年不能算应届生】,以及【岗位规定招 P7,即便招不到合适的人空着,也不能降级 P6 招人干活】。**

细节大致如下:

首先是校招,因为我本科毕业工作了两年多,虽然有阿里的硬性规定,但对我能力还比较认可的面试官,特意找两个 hr 希望能够稍微通融,不要卡的那么严,毕竟时间上只是超了一点点。

然并卵,牛逼哄哄的 hr 明确告诉他,不行就是不行,就算我五轮面试全过,最后也走不了程序,入不了职,面试官直接被怼到背过气去。

请问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对阿里极度忠诚的资深员工,不过就是不希望逮着规矩抠那么死,错过合适的候选人,为公司延揽更多真正能干事的人,既不是为己谋私,又不是滥用职权凌驾公司制度,他做错了什么呢?

接下来是社招,一个朋友将我内推进了阿里,部门 leader 也觉得作品集还有相关履历也还不错,但是社招的那个岗位是 P7,论工作年限我肯定不够,所以只能跟 hr 协商能否 P6 招我,毕竟需要有人干活。

然并卵,牛逼哄哄的 hr 又告诉他,P7 的岗必须招 P7,招不到合适的就空着。反正技术又不归 hr 负责,又不算入他们的绩效,管你死活哦?

以上均是我个人真实的校招和社招经历,没有丝毫夸张虚假。

不仅如此,就我所知,阿里内部,技术部门领导招人的权利是没有 hr 大的,更别提普通员工了,搞技术的辛辛苦苦干活,俯下身子阿里的嫡系蛀虫 hr 们当牛马。

所以,阿里如果不彻底整顿内部的官僚做派,不进行扁平化管理,跌下神坛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话说回来,就算阿里崩塌了,跟我们互联网行业有毛线关系吗,难道没了阿里,地球就不转了,互联网行业就死翘翘了?幼稚。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感受就是:不进阿里,实属幸运,那群牛逼哄哄,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主儿不伺候也罢。

知乎用户 林大路​ 发表

年底大促销,不用办理 88 会员

现在清仓向社会回馈空投两万名高级人才

直接领走

可惜,大家都过得不太好,没啥接盘的

说个题外话,打开手机淘宝,90% 都是没用的功能,合适就买,买完就退出杀后台。

确认收货顶多顺带领个金币,要强跳什么小游戏直接关闭淘宝。所以,阿里的那么多部门,有多少是没事找事的部门?

没有困难,给用户创造困难,没有业绩,挤压业绩,可是乳沟就那么大,你再怎么挤它也有极限。

有时候,你去淘宝找个产品,如果你用网页搜索,有时候 app 也是,所有标题封面一致,唯有店名不同,关键店名还特别奇怪

什么感觉?怪怪的。

不过有时候买根端子线,还只能淘宝

一些小配件线下还真不好找

尤其是一些极为冷门的纽扣电池

这电池其实就是翻倍卖 12 一颗我也买

因为除此之外买不到啊 (ˊ•̥▵•)੭₎₎

除了这些,一律京东

比如这个给小女买的暖水袋我根本就不对比

贵十元二十元没关系,至少明天上午能到货

当刘强东努力做自己物流京东快递的时候

马云在泼冷水

我就知道马云格局太低了

没文化,他的成功是信息差和只能坚持

当他搞菜鸟网络的时候先不说这个名字

他又趾高气昂嘲讽刘强东:

  • 你看,我不需要亲自做物流
  • 我的份额比你大

握草,人家刘老板做京东快递是做 “快递”?

  • 人家是做仓储和最后一公里
  • 我需要明天到,我就选京东
  • 讲真,现在顺丰都没京东快

以前,大家可能百元以下走淘宝

  • 现在可能直接拼多多
  • 我不用,总会有人用

你不用,但是你不能无视你身边人

知乎用户 haha kim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立刻去翻了一下自己的网购记录,发现今年花钱最多的地方是拼多多,其次是京东,最后才是淘宝。

今年在淘宝上花了还不到 5000,主要购买的是神内胡萝卜汁(在知乎上看到的推荐),确实好喝,我现在逢人就安利。

京东主要是买 IT 类的,因为送货快,而且送上门。

拼多多的优势就是便宜。

原先还不太相信拼多多,只敢买些手纸厨房纸之类的,现在日常的全是从拼多多买,而且好像已经很习惯了。

服装也不再网购了,现在从头到脚全是迪卡侬。

知乎用户 戴宁马 发表

泻药但是我又不是阿里的,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真要裁呢?

这么大个公司,除非犯了十分严重的忌讳没法保,否则就算上面要灭它,地方也一定要千方百计保它的,毕竟这些年的操作就是梭哈赌阿里巴巴和互联网越搞越红火,城市跟企业深度绑定。还搞了个新的超级大饼 cloud 城呢。

如果阿里真裁员两万了,我比较好奇杭吹会如何解释这个利好杭州房地产。

知乎用户 Leon​ 发表

世界互联网头部大厂基本就在中美两个国家。

国内互联网大厂开始整部门裁员, 你可以发现, 这些被传裁员的公司基本都是局限于国内市场的公司。

根本原因是, 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作支撑, 就没有北美互联网巨头那种利润。 光靠卷国内市场前景始终是有限的。 至少目前在北美只听说大厂不停招人扩张,整部门裁员是很鲜见的。

美股的走势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了, 美国互联网大厂股价基本屡创新高,相比疫情前至少翻倍。

中概已经跌的不成样子了。 阿里市值差不多只有脸书三分之一了。

北美这边 Tech 大厂,基本上都是面向全球的市场。 Apple,Google,Facebook, 微软,Paypal, 特斯拉,奈飞,IBM。基本上美国本土收入不会超过总收入 40%。 海外市场是这些公司的基本盘,增量,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都要明显高于本土市场。 尤其是国内的爱奇艺之所以连年巨额亏损, 而奈飞实现盈利, 就是应为奈飞不断的在全球扩张, 吸引会员增量, 而爱奇艺绝大多数的收入依然来源于国内市场, 海外收入比列仍然很低。

BAT 里面阿里巴巴虽然有国际站,但是和北美几家头部电商的全球化的程度基本不可同日而语。 百度就不用提了, 海外市场基本也就华人偶尔用用了,出海前景只会越来越糟。 唯一腾讯, 因为收购了几个游戏大厂, 还算是弯道出海。 可是海外营收和他的巨大的体量还是不够看。所谓几个新大厂像拼多多美团基本算是内卷之王了。 不过滴滴还不错, 算是在南美有几个做起来的市场,还在东南亚有布局。

当然中国也开始有 Tiktok 这种现象级品牌出现。 2021 海外流量竟然超过了 google, 成为全网第一。 这是哪怕 2-3 年前也无法想象的事情。米哈游也在欧美爆款, 算是一颗希望之星, 看能不能出新的爆款了。

知乎用户 大猛​ 发表

我上大学那会我还记得有一部手机叫诺基亚 n97。

我爷爷拉着我奶奶一起给我买的,我奶奶回来复述给我听的,说我爷爷特别逗。

他对导购员说,我给我孙子买手机。

导购员问大爷您要买哪一部啊?

我爷爷叫不上手机型号名字,我奶奶也不知道,老两口逛了半天也没找到。

憋的脸通红,最后爷爷一拍大腿问导购员说:就是那个能打电话的计算器,不对,长得跟计算器的那个手机。

导购员秒懂了。

然后也没还价,大几千下去,兴高采烈的买走了,放到了我房间的被窝里。

我回家之后没回房间,看了会电视就吃晚饭了。

然后晚饭的时候,爷爷老问我去房间了没?我说没有啊。

爷爷急得大怒,别吃了!回家不知道回房间躺一会的?!

桌上其他人一脸懵圈,什么情况?

老爷子气鼓鼓去我房间被窝里拿出来了手机给我。

我高兴的像个婴儿接受了这份礼物,爷爷高兴的像个孩子看着我高兴的像个婴儿。

。。。。。。

好多年过去了,爷爷已经过世,我记得我和他的许多记忆以及美好的画面,时常想念。

所以念旧的我对诺基亚有一份特殊的情怀。

谁也不知道,仅仅几年一个霸主就可以皇冠落地。

我喜欢历史,早就知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个王朝都不能永恒,何况一家企业呢?互联网的红利不可能永远存在,任何行业终归有红利褪去的一天。

阿里如果真没落了也有心理准备。但是我依然记得这家企业曾经实现了 “汇通天下” 的誓言,这家企业,现在誉满天下也好,谤满天下也罢,但是不可否认这家企业改变了商业营商环境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更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我的传统观念里,有念旧的情怀性格,我希望阿里能走的更远一些,如果真的有一天阿里要没落了,我希望晚一点、再晚一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设计院在给阿里巴巴设计数据中心,跟阿里的人员有打交道。

评价就是阿里的项目非常恶心人,一年多了,每天,注意是每一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找你,把这个文件标注下,把那个改动填下表。而且他们还非常强势,动不动就拿 “扣发全部设计费” 来要求你完成某些节点。

项目组里大多数都是阿里外包人员,只有一两个是正儿八经的阿里员工。然而这帮外包人员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二狗子比主子还叫得欢:有问题不说问题,上来先给你扣一顶帽子,说你改的不对瞎瘠薄改,然后最后往往以他们沉默收场—因为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内部需求不统一造成的;开个会颐指气使,任何时候都带着一张丧气脸杵在那。

我踏马要笑死了,都是给别人打工的,你还是个外包人员,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觉得我会仰视你?

我们的项目负责人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啥要求都应下来,然后甩给后边设计人员,然后就催你赶紧干。公司就这么点钱,你爱卖命就卖命,老子心情好就加班,心情不好就踩点走人,手握一堆的项目投标造假的证据,还怕公司给我穿小鞋?大不了鱼死网破。

下家正在谈,过完年走人,管你什么阿里不阿里的,你再牛逼劳资在项目上拿的钱都是固定的,你牛逼跟我们公司领导牛逼去,劳资才不吃你这一套。

这帮资本家都是路灯挂件,早晚的事儿。

—————————————————

既然有人看,那我就再废话一句。

我不知道有没有租赁阿里机柜的客户——

如果有,我提醒你们签租赁合同前,注意下他们那些大设备的选型(柴发、冷源设备等等),最好要过来计算表找专业人士审查一下看看,会有惊喜的。

—————————————————————

2021.12.02 再来更新下这帮汇聚了卧龙凤雏的阿里外包人员令人窒息的管理水平:

上个月让我们打蓝图并报外审,因为他们之前要求我们的改动都要圈云线且打印,报外审之前我问我们项目负责人要不要去掉云线(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你报送外审的图上有乱七八糟的云线和日期标注算什么玩意儿?),我不清楚负责人怎么跟卧龙凤雏们沟通的,反正就是告诉我们,带云线打印;

昨天审图老师意见给了,让我们把云线全都隐藏了不打印,再重新报审,因为与图纸内容无关。

会上我提出为什么打图之前我提出过此问题,当时让带云线打印 pdf,现在又让我们重新打一遍,5000 多张图!

领导说上次是业主要求,去掉云线是审图意见。

我觉得我们这边的项目管理人员和那边的项目管理人员,至少其中有一方的脑子被僵尸吃了。

不说了,今天准备通宵修改图纸云线然后打图,为阿里本项目睿智的管理人员决策买单。

知乎用户 VinceY 发表

阿里裁员了就回答是阿里文化不好,马云太坏

爱奇艺裁员了就回答是内容不好,商业模式不健康

百度裁员了就说百度不上进,只知道商业化

就不能承认宏观经济被折腾垮了么… 社会零售总额分类里,可选消费比如服饰类目都负增长了

能不裁员么…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软件行业的事情特别有意思,就是往往外界收到消息比内部收到消息还要快。

比如说我的前公司涨工资的消息,很早很早就放出来了,搞得天下皆知的,连我的同学都在问我听说你们公司涨工资了,涨了多少?我了个去,我怎么没听说,并且工资也没涨啊?

过了半年,涨工资终于姗姗来迟,普遍涨了 1000 的样子吧。对于我们那可怜的工资来看也算是可以了。实际上就是随着货币贬值的工资的自然上涨嘛,宣传的好像是起飞了的样子。

知乎用户 按摩行业老炮 发表

盛极必衰,所有行业都有这个规律。

此前的制造业,现在的互联网,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纺纱女工和 PPT 民工卖的都是自己的时间,看着高薪,但你算算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幸福感没准还没那个时候强。

阿里腾讯这种巨头已经称王称霸了很多年,也是时候向社会输出人才了。阿里走下神坛,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是早就有了。

真正的神坛是稳定的高收入,阿里只占了一头,这几年为啥清华北大不爱大厂爱当深圳中学老师,就是因为以稳定见长的体制内已经逐渐走上来了。收入暂时还比不上大厂,但按照这趋势也是快了,而且现在的性价比就已经比大厂高了,比如人家每年三个月假期,大厂才几天。

至于网传的裁员,阿里是不会认的,谁家裁员还嚷嚷呀,悄悄的 KPI 考核不过关不续约就完了,这算裁员吗?不算,优化都不算,就是静悄悄的啥都没有。

至于一般人,这还是个进不去的围城,依然高不可攀。就算进去明天就被裁掉,也有人想进去混个履历作为下次跳槽的资本。

知乎用户 森山​​ 发表

唯一觉得利好的是,阿里周围的房租会下调了,2 万人呐!

然后菊花一紧,糟了,这些人出来都是要抢饭碗的……

知乎用户 yu xiao​ 发表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大厂裁员很正常吧,我朋友刚和我说下周就要被裁了,问我有木有推荐…… 之前几个月和我提过两次裁员,只不过这次是轮到自己了。

他字节的。

补充一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是什么方向都要插一脚的,干不下去的就停了,新的领域又在布局了。(当然也有超大规模的,那基本是如培训教育被砍这般的)

我们老大也说过,有时候不是说很看好,或者说看清楚了某领域,才去做。

而是你必须去跟风,比如入局,才能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就像当时很热的个性化推荐,信息流,出了个头条,再摸索着,短视频风口起来了。

再如现在的元宇宙,不管是不是真的很看好,有实力的都得去里面探探路。

知乎用户 葡萄 zi​​ 发表

作为互联网的一员发表下我的看法吧,首先该消息的真实性尚待考证,咱也不是内部人员且内部有人,不知道消息真假,只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大公司裁员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了,试问至今那个大厂没有裁员过?更别说那些小厂了,如今因为疫情原因多少小厂倒闭,只能说大家都不好过,所以对于阿里裁员也是又可能的。再加上如今的互联网内卷严重,大厂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员工。真的就需要那么多人吗?以前公司发展初期,1 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而在增长空间已经不明显的现在,是三个人干一个的活,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是处于抢活儿干的程度,一个需求几个团队跨几个部门一起干,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需求要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跨部门开会沟通上。或者在怎么制定 ork,制定目标,写周报,日报,总结的述职等等事情上,人员使用率底,如果企业发展不好,那裁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的路子了。

除了裁员这一点,我比较感兴趣的是 “阿里会不会跌下神坛” 这个问题。我觉的是有可能的,比如早期的中国互联网并不是如今 BAT 的天下,而是搜狐、网易、新浪等三大门户网站独领风骚。腾讯、阿里巴巴等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与之相比,都得靠边站。而如今呢?除了网易及时的布局各个领域,做了转型,而搜狐和新浪已明显落后了,搜狐如今的市值仅 7.1 亿美元,与新浪 28 亿美元的市值相比相距甚远,更不用说和网易相比了。而现在 BAT 之一的百度也是逐步的开始了 “堕落” 之路。曾经的互联网三巨头,只剩下阿里和腾讯两家独大,能与阿里和腾讯竞争的也早已不是百度了。

所以那个公司能保证自己能长盛不衰,就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其实从时代的发展角度来看,属于阿里的时代也不是不可能会过去的。这也算是时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吧,社会总是要进步的,企业不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只能是走向没落了!也或许公司大到一定份上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在站在阿里本身发展的角度上看,前几年在淘宝的年消费都在十几万,到去年今年已经不足一千,其实这也映射了淘宝本身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远离消费者,哪怕是不自己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况且目前来看,阿里巴巴除了电商领域之外的业务,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果电商领域不能保持继续下滑那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就像网友笃思描述的那样:“阿里的文娱板块基本上宣告失败,本地生活被美团死死压住,蚂蚁金服前途未仆,其他业务的大扩张成果有限”。不管裁员 2 万人的消息是真是假,但人员的精简提效是非常有必要的,况且目前和腾讯的 9 万左右员工,京东的 40 万员工还包括了 24 万的物流员,而阿里却达到了员工总数 25 万人左右。这个人员数量,在业务没有长足发展的情况下确实是不精简对自身发展也是不利的。

结合时代背景及政策趋势,不摒弃大步快走的思想,想寻求长远的发展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作为互联网的一代神话,还是希望他能一直好下去,毕竟养活了多少像我一样的员工,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裁员总归是有人要受伤害的!大家都不容易。

知乎用户 無何有之鄉​ 发表

此消息传出,阿狸高层:

震惊、愤怒、羞愧!!!

虽然但是,没有 YYDS,“江山代有赢才出,一代新神换旧神”;正常,即便其立马 “寿终正寝”,依然不会 “天崩地裂”,天照样 “行健”,君子依然会自强不息,明天的太阳依旧会从东方冉冉升起,熠熠生辉,其道大光……

互联网如何发展的事儿,与阿狸 “彻底消失” 毫无关联,把互联网发展与阿狸强关联,本身就是一个谬论,在一个问题下相提并论,让人甚至有一种 “猥琐” 的感觉。

它的没落,无异于一个青楼头牌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当红而已,门前冷落鞍马渐稀之日,大可以老大嫁作 “商人” 之妇,彼时仍可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山外青山楼外楼,阿狸神论几时休;

暖风熏得 “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如传言为真,阿狸员工,作好准备,提桶跑路吧!

知乎用户 杯中色影 发表

国内电商高度内卷化的结果,以前的阿里淘宝靠垄断地位可以不断地玩花样剪羊毛,各种并购收购投资,最终的钱其实都靠平台卖家支撑,不过随着各大电商加入和垄断地位不在,投资的其他各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收入,而自己的淘宝天猫护城河却已不在,蚂蚁上市已成空,最终的后果就是战略收缩。以前阿里腾讯是二元对立,其实两个半斤八两,腾讯虽然有微信护城河,但谁也无法拥有绝对优势,现在抖音系成了新的挑战者,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阿里这个曹魏目前马帮主已退位,新帮主是一个不如一个,帮主的位置还很有可能被司马懿给抢了去,腾讯是东吴,张小龙就是大都督,在腾讯的地位无可撼动,只要微信没有犯什么严重错误,那么腾讯的流量就不用愁。不过微信还是非常害怕抖音这个诸葛亮,因为这个短视频发展实在太猛,商业变现极其容易,而且抖音不仅仅是国内火,国外也是排名第一。由于抖音的推荐算法导致看视频极其上头,身边的人只要是休息的时候几乎都会打开抖音看,身边的老人也看。而抖音出现以前女的一般看淘宝,男的玩游戏。现在抖音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那么抖音完全可以在上面植入各类广告,外卖和教培,游戏的入口。以前的场景非常明确,社交娱乐腾讯系,购物消费阿里系。以后统统变成抖音系。如果反垄断以后,一旦微信和抖音平台打通后,抖音潜力是远大于腾讯的。

知乎用户 陈小胖​ 发表

前阿里员工路过,

花名点通,

虽然也就待了 7 个月,

现在已经离职了,

我是新游戏业务部门的,也就是灵犀互娱,负责某三国 slg,

阿里裁员这么多肯定是假的,但是内部阿里的员工流失本身比裁员这件事更严重,

拼多多的核心成员不就是淘系出来的吗?

孙彤宇,孙总我觉得比现在张勇更强,无论人脉还是资源,还是整合力

但是呢?什么结局?

跟随马云 12 年,妻子跟他离婚,还被解散总裁职务,

现在借着拼多多回来了,不是他投资和指导了黄峥,也不可能有现在有拼多多。

在阿里把成熟业务推上高峰是很容易,但是如果想做创新业务,想把老业务方向改变,那是很难的。那么老业务需要那么多人吗?不需要那么多人,那就是通过无限的 kpi 和 okr(目标)来筛人。


谈谈我对来阿里的感受,

阿里内部 kpi 考核很严格,我们的产品估计在品类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规模和收入了,

但是内部奖金也不会比很多二线游戏公司收入多,

毕竟还要靠这个产品的利润去做新的游戏产品,

而且我们做得如此好的情况下,每天还是要鸡血再接再励,

那问题来了,我的工作成绩好是为了换来更多福报吗?
钱是发多了,然后还是每天的 pua,获取不了任何认同感,甚至很多同事还会妒忌你。

我想高层的管理者,也许处境比我经历过还难。


阿里有着很大的用户基数,

阿里里面的人都是人才,也有着百年公司的决心,

但是现在的阿里对于新员工是非常不友好的,

内部的歧视,员工还分外包和正式编制,

还要分级别。


对于员工的不友善,让进来阿里的人都会怀疑在阿里,虽然是大厂我不觉得受到很多尊重,

上层对下面的 pua,施压都是一种惯例,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除非你的钱多到超过你的尊严,否则你愿意待在阿里,就只有所谓的价值观和对阿里的福利依赖

了。


阿里早就掉下来神坛了,

拼多多的 dua 比淘宝还高,我自己买东西都上京东,拼多多,之前阿里的女同事上抖音,

下沉的用户上淘宝多吗?今年的双十一(2021)年,业绩会好吗?


离开阿里快半年了,

虽然在那里工作教会我一些东西,比如沟通,大公司的工作思路,但是更多让我知道了它的局限性,但我还是相信阿里能调整过来,

毕竟我也是经过百阿培训,培训的那段时间也是很美好的

就好像瑞希换了 ceo,从绝境爬回来,我还是觉得太子早点下台,重整阿里的管理层才是阿里目前的核心业务,那几个高层心思就是在没意义的重复工作还有养小三,那阿里这种都是从上到下启动项目的公司怎么调整业务?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反正阿里就要倒闭,信不信都要崩盘。资本家都要挂路灯,美国马上变成第三世界国家,知乎变成微博

知乎用户 枫间雨 发表

阿里本身也没在神坛上,又何谈跌下神坛?没必要过分吹捧或是贬低一家公司,说到底都是时势造英雄,时代造就了马云,而非马云造就了时代。

如今时过境迁,不仅仅是阿里,其它各大互联网公司也是噤若寒蝉、如履薄冰,在行业与人口红利吃尽之时,试图做出改变来对抗下坡路的重力势能。

裁员与否、裁员多少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大家已经公认「我们(互联网)已经踏上下坡路了。」业务难以扩张,要那么多人又有何用呢?关停并转,趋势难掩。

至于未来能否回春,就要看物联网时代的竞争格局了。

知乎用户 阿星派驻地球卧底​ 发表

从我家的历年支付宝支出统计,就能看见阿里的衰落。

2019 年,我和老婆的支付宝总支出是 15 万元,历史最高。今年截止昨天(2021-11-22)仅有 6 万元。下降一半以上。


支付宝在我家地位变低的原因有几个:

1、某多的崛起,网购首选改为它,不再是淘宝 / 天猫。

淘汰阿里网购的原因是:

  • 价格不便宜,同样商品——某多能便宜至少 10%。
  • 阿里的搜索功能极难用,前排被高价的掌柜热卖 / 天猫商家长期占据,排列顺序完全不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至于我不得不在关键词中手工输入 “- 天猫”,并多家对比,寻找中意商家往往要耗时良久。
  • 双十一变得鸡肋,实惠越来越稀罕,不再是买家薅羊毛,而是天猫两边收割。

2、线下购物、外卖成为采购的主力。时效性——网购处于劣势,价格还常常不占优。

3、其他移动支付方式逐渐普及:微信、云闪付、翼支付。后二者经常有支付优惠。支付宝不再是唯一选择。

对阿里的未来,我不再抱有高预期。新业务做一个死一个,主力业务集中单一,马云人设崩塌,一旦天猫 / 淘宝没落,阿里大厦将倒下,成为第二个易趣

山雨欲来风满楼!

知乎用户 爱闹腾的大只佬 发表

阿里巴巴被罚 180 个亿之后,就没消停过,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人说,没了小马哥,阿里真的不行了。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不很认同。

早在几年前,阿里的诸多问题已浮出水面,那时候小马哥说的话大家都信,出来澄清下,就没啥事了。

如今政策监管一来,慌了神,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问题,全部暴露了。

张总在影响力和反应速度方面,都比小马哥差远了,自然频频暴雷。

这不,又传言阿里将要裁员 2 万人,落得跟教培一个模样呢。

还没搞出 “双减” 这玩意儿,阿里就犯怂了呀,业绩一塌糊涂。

庞大的阿里帝国,为何会沦为这样?

只能说,内外交困,加上一连串的失误,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01

阿里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二十年前,要是做了淘宝的,还都能赚到钱。

可是如今呢?

已经变成:天下没有好做的生意。

除了头部商家能赚到钱,普通小商家几乎一直在亏。

我们都能看清楚,国家拉动内需,其实是在鼓励更多人,走向中产阶级。

因为中产阶级,才是消费主力,真正能实现优质的内循环。

阿里的生态链,把更多的商家挤到下层了,中间瘦小,贫富差距增大,内卷严重。

然而,阿里没有去改善商业环境,通过 “996、007” 这些,诓骗年轻人。

通过加班,消耗年轻人,来实现可怜的增长。

垄断搞长了,会舍不得放手,增长又乏力了,咋办呢?

提高佣金比例,杀熟策略呀,损害一批商家,抢走它们的利润。

当一个平台的商家,越来越吃不饱时,赚不到钱时。

平台不该玩自保,应该想办法创新,找到出路,给商家信心。

但是,纵观这些年,阿里的研发费少的可怜,能拿出手的科研项目,寥寥无几。

难怪会盯着社区的团购菜,若不是政策强压,估计会搞个天翻地覆。

02

这两天,阿里的美股大跌 15%,港股两天跌超 15%。

为啥会被资本市场爆揍呢?

因为它新发布的业绩,远远低于预期。

三季度互联网公司的业绩,虽然集体扑街,阿里极为惨淡,营收增速创下七年新低。

这都不算啥,阿里竟下调了 2022 年总收入的预期,难道要过冬吗?

张总说是市场不景气,阿里的业绩是市场大局的表现。

放在以前,我还真信了,现在我是不信了。

为什么?

阿里在电商的统治力,已经在下滑,话语权在减弱。

入局电商的,有拼多多、京东、抖音等等,都在瓜分电商市场。

更可怕的是,京东三季度实现了百分百的增长,达到市场预期。

这又怎么说呢?

也难怪有人唱衰阿里,今非昔比,世风日下。

再者,电商头部主播的话语权越来越强,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半天营收,超过 4000 家上市公司一年的营收。

前几天出现的 “欧莱雅事件”,就是平台不甘于沦落为 “辅助工具”,想夺回话语权,结果还是被主播们干趴下了。

相对于外部环境来说,阿里的市场一步步被蚕食,虽然在搞去中心化,但为时已晚啦。

而从阿里内部因素来看,给人的感觉是:

管理混乱,腐败成风,利益勾结。

从阿里的性侵案,到管理者 “包小三” 等等,一系列伤风败俗,算是狠狠被打脸了。

一个企业做坏做死的最大隐患,源自内部的矛盾、瓦解。

03

年迈的阿里,似乎步入中年危机,激情少了,血性差了。

倘若真出现大规模裁员,只能呵呵了。

从教培公司的裁员能看出来,要不就是营收有问题,要不就是转型。

账上的钱,养不活那么多人呐。

要是阿里真走到这一步,引起的又会是行业震动,不亚于教培行业。

一大波失业大军,接踵而来,一些铁饭碗被打破,变成要饭了。

先前听一位专家说:

垄断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会是拆解并且国有化

盘子太大,贸然崩塌,会让大众利益受损,看恒大地产就知道。

前几天有个热搜话题,问到 BAT 为何不涉足智能制造。

有个高赞回答:智能制造行业不赚钱,不符合 BAT 等互联网巨头的盈利需求

说的简单点,互联网还是习惯了赚快钱,不愿意去赚困难的钱。

如果互联网一味这样干下去,不去真正利国利民,结局只会是收编。

太疯狂的洗钱方式,终究不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看石油、煤炭、能源,就晓得了。

但愿别走到这步,一个强大商业帝国,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

谁愿意看到它未满百岁,就消失了呢?

关注

@爱闹腾的大只佬

公众号,一个有故事,有干货,能讲点儿课的老司机。


我在知乎其他的回答,也推荐你看看:

如何看待新东方上千教学点面临退租,新东方将近 8 万新课桌椅捐赠乡村?教培巨头该如何转型退场?182 赞同 · 31 评论回答 182 赞同 · 31 评论回答 182 赞同 · 31 评论回答 183 赞同 · 31 评论回答如何看待网传汕头体育老师被停职处罚,系因遭学生们羞辱后罚站学生,被学生再次羞辱后情绪失控掌掴学生?18 赞同 · 17 评论回答 18 赞同 · 18 评论回答 20 赞同 · 19 评论回答 20 赞同 · 19 评论回答 21 赞同 · 19 评论回答 21 赞同 · 19 评论回答如何看待「双减之下,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住家教师这一职业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哪些问题?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5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6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6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6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6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16 赞同 · 11 评论回答精锐教育 10 月 12 日正式宣布暂停营业,大型教培机构「倒下」将产生哪些影响?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 29 赞同 · 5 评论回答深圳「四大校」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热衷于考中小学教师?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 19 赞同 · 8 评论回答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乐意讨好领导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辞职这么频繁?培训机构整顿,机构中小学生老师们接下来何去何从?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你同意吗?高三女生,为什么要努力考个好大学啊?

知乎用户 郑旺 发表

2019 年时,JD 不也搞了一波号称上万人的大裁员吗?大强制那句:“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人” 被顶上热搜好长时间。

如今 2021 年的第三季度财报,从资本的预期上来看,JD 超预期,AL 不及预期,当日股价跳空低开跌 11%,3 日跌去 16%。

所以,本年度 AL 进行精简是大概率事件,没有什么可惊讶的,清洗之后,也许过不了 2 年,资本家门又会搞出个超预期的狂欢。

知乎用户 后见之明郑荃​ 发表

才两万?阿里应该只留两万。

知乎用户 微网名​ 发表

为社会输送 2 万名阿里精心培育的人才,为社会发展赋能。

知乎用户 三叔侃侃​ 发表

当一则明显不利于企业口碑的流言出现后,衡量它真实与否的标准有两个:

1. 企业官方回应的内容是什么;

2. 资本市场反馈是什么。

只看题目描述,至少目前官方没有对此表达一种基本的 “纯属谣言已报警” 的态度,那么可信度就增加了不少。

而股票……

能玩出接近 90° 垂直线,可信度就进一步提升了。

虽然股价波动可能是受到之前财报成绩不理想的影响,但反过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财报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开源节流就是必然选择。

开源嘛,现在国内增量市场基本没了,别说是中小企业无法生存,巨头们之间都得互相卷。

节流,那就是减少运营的成本,而裁员也是一种手段了。

所以我大概从今年初就开始在知乎上写观点,认为目前互联网从业者千万不要有 “自己永远能够在行业里获得高收入” 的错觉。

巨头们喊出取消大小周跟加班,真不是因为它们足够善良,而恰恰体现出上升空间见顶之后,必须要节省开支、缩小规模以控制成本。

更何况,正因为目前行业发展趋势见顶,但新的人才始终源源不断涌向市场,因此年年发生大厂毕业生薪资倒挂等现象,也就是情理之中。

坑已经不会再多了,将一些实质上贡献跟毕业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毕业生(体力)的员工 “优化” 掉,在依法予以赔偿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依法赔偿倒是可以打官司),还真没办法遏制类似这个趋势发生。

当然,现阶段认为什么阿里等巨头跌下神坛,那只能说太年轻了。

毕竟还是那句话,当互联网行业增量已经见顶之后,巨头们的日子可能会难过一些……

而中小企业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只要互联网市场还存在,巨头们的地位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撼动,最多让全行业的收入平均水平回归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步。

知乎用户 武中剩有​ 发表

不会啊,怎么会呢。

阿里是看各大企业生存艰难,忍痛向社会一次性输送 2 万名人才。感谢阿里,期待 2 万名绝世高手,走出光明顶,下凡助力新零售 : )

知乎用户 卒离 发表

下图是千牛 9.0(商家版旺旺)更新时的商户评论,全是反对的声音,感觉某宝是为了更新而更新,也许人太多,活不够干的,找点活吧。

其实大公司高速增长时容易过多地招人,增速减缓或者业务下滑的时候,又不能养着那么多人,所以裁员是非常正常的。

假如你是公司的老板,去年拿到一个大单子,人手不够,你新招了一百个人,结果今年大单子干完了,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你会一直养着他们吗?

虽然说人是有创造力的,但是多招聘的这些人不一定能创造出更大的收益来。这个时候,直接裁掉是最干脆的。

裁员这个事一直不新鲜,每年都有一些大公司裁员。不必大惊小怪。

知乎用户 天山雪莲 发表

互联网大厂裁员感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动不动就会爆出裁员,至于这次说的阿里裁员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感觉对于咱们普通大众来说,面对裁员其实更应该想想,如果这事发生到自己身上了怎么办?

像现在比较知名的这些大厂,业务范围都非常广泛了,大家眼睛所能看到的可能是一些主营业务,或者大厂发家的业务,但其实到这种级别的企业,早都开始投资布局了。

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有了充足的资金后,第一件事肯定是投资啊,毕竟钱生钱是最快的财富积累的办法,而且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业务的多元化,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收入渠道,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就是俗话说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其中哪个鸡蛋没孵化好,也不至于影响主盘。

阿里大家现在能看到的就是淘宝、天猫、淘特、阿里影业、淘菜菜等等这些项目。其实业务也远不止这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搜索,这个不是今天想重点说的。

对于一个拥有二十几万人的企业来说,裁员 2 万人真的是没啥感觉,我以前在一家 500 强国企待的时候,每年招聘都是上千人,很多人后来也不是被公司裁掉,而是自己辞职走的。

比如像建筑工程行业,人员流失非常大,每年辞职的人数比很多中小企业的总共员工数都多,所以阿里就算裁员 2 万,对阿里来说,它的业务也不会受啥影响,毕竟裁员的原因一般要么是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要么是业务重组调整或者是业务被砍,比如头条的教育线被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被迫裁员。

但一般情况下大厂的裁员都会考虑内部消化、调岗,不然要面临巨额的赔偿。

当然除非这些岗位人员实在在公司没有合适的岗位或者是员工本身对调岗不满意,才会考虑裁员,毕竟短时间的大量裁员也是会影响公司内部的军心。

网传的阿里巴巴第二季度利润同比下滑 27%,先不说这个数字是不是准确,但从这几年的整体数据来看,明显能感觉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都变慢了,不管是从利润还是用户规模上,基本上都已经达到瓶颈了。

**用户规模增长缓慢,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非常难受,没有增长的用户空间,意味着没有相应的利润增长空间。**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到最终的进入稳定期,随之要进入的就是衰退期,但至于这个衰退期什么时候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慢慢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阶段,这个大家从国家政策监管方面也能看到,**规范就意味着投机取巧的机会没有了,那么也就意味着钱没以前那么好赚了,**能不能赚到钱就看企业决策者是否能把握好整体的战略方向。

我以前是在传统的行业待过,后来转行进入互联网,在这个行业待久了会发现,这个行业最开始能给人带来的吸引的地方,貌似最后也是因为这些东西让人想远离这个地方。

比如最开始觉得好玩、新鲜,年轻人聚集,后来发现为了所谓的活跃、用户增长,需要无止境的去取悦用户,比如现在各大平台搞的促销活动,充满了各种套路,说实话淘宝、支付宝这几年双十一搞的活动,已经越来越不看懂了,用户体验非常差。

除了这个还有各种短视频平台,喜欢什么算法就无止境的给你推荐,让人总感觉有一种被不断偷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非常不好了,但无奈的是还没办法摆脱。

![](data:image/svg+xml;utf8,)

至于说整个互联网行业,那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智能化也才起步,如果想要进这个行业,还是可以考虑的,不得不说去大厂还是很锻炼人,也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就算将来跳槽出来去其他公司,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最后想说一下裁员这个事,裁员这个事作为普通大众是真的没办法控制和提前预知的,我们只能不断提醒自己,职业危机可能随时都存在,要想不那么被动,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磨自己的技能,有一项过硬的技能,就算被裁员了,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至少还可以靠专业的技能搞个副业。

所以大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就主动积累资源和人脉,让自己具备副业的思维。要说互联网时代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要学会两手抓,毕竟赚钱的渠道确实比过去多了很多。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副业做的好的人,**都是因为具备了写作能力,**所以大家不妨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下写作,给自己的主业增加一个保险和助推力,也好面对不可预知的职场危机和裁员。

想学习的可以试试知乎官方推荐的新人写作计划,就 1 块钱,不仅可以学写作技巧,还提供变现渠道,**对于上班族来说,最感兴趣的事就是赚钱啊,**所以大家可以试试,

[

训练营

知乎零基础写作变现直播课 - 0112(W)

作者 知乎课堂

¥1.0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192bc70fc0e4ac39cb02389f34ca703d)

另外对副业赚钱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这本书,里面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副业赚钱渠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的,

[

【樊登推荐】 副业赚钱(人人可复制的线上赚钱课,副

京东

¥22.5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46152528341245952-0-1&p=JF8BAbUJK1olXgcLVVpeCkkXAl8MHFoQWg4LVlxfAXtTXDdWRGtMGENDFlVDFhBPXDlfTwQKBlMdBgABFhNSVzMXQh5JAAhADhpRDEwWBmgAElkXXw8VFFIqcSNydxx3RC18IWZ1HV4KbzJKfBh8UhhwAnV9Izk6Sy8VYBN8bwJWOFl9PT4pTl8UdApQYCRhOXFdNCwlUD9OVit_GQ13JHV5AzkVbzR3dx9KTA1-FnVLNEpefzwVfBhxaCBKPQRlJD4ufEJ3SxR7eBJqA2ZwMyckeysSd21afDhcNlp6LQg_fBIXQhlhewthFWYWVittdUpVGRZeHRl2IWBQC187YEtPam8Oa1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WjUVXAYLU19VCnsWM28PGV0RWg4FVl5cC0gnA2cMK427ydOK64ftrZ29rbqFq46c9tK80m5tOEgnWDpcUh4JXQMHU15ZC08UCm0NG1gQWQ4GV0JcFEsnA24JG1MTVAQFVzBcZksfAGYBHlISXgMyVF1tC3tJbW5bG1gXCQQHOgQbWB9JV28NdVMdXwMBUV1UOEkWAm0KKw)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个赞,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呀。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大概率会裁员,裁员是降本增效最粗暴的方式,但也最立竿见影。

但是不是真要裁员 2 万人不好说,但阿里最近海外舆情确实很不乐观,最近股票走势也不好,很多油管博主都在唱衰阿里股票。具体来看彭博社媒体怎么报道,里面有很多数字值得注意↓


新闻原文↓

中国企业阿里巴巴,今年 7-9 月份的利润为 53.7 亿元人民币(8.33 亿美元),

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287.7 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将降幅原因,主要归咎于 “关键战略领域的投资增加”,

如其消费市场的低端部分和国际业务拓展。

然而,彭博社调查的分析师有话要说。

阿里巴巴目前全年收入增长 20-23%,是低于分析师预测的 27% 的。

阿里巴巴平台在双十一促销期间的交易额超过 850 亿美元,

虽然创下新纪录,但增长速度远低于过去几年。

同时,公司面临来自京东和品多多等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

尤其是京东,他们的业务可以延展到中国更边远的地区,

这一点是阿里巴巴电商中的薄弱环节,

接下来,阿里巴巴收入神话能否延续,目前尚未可知……


中国有个成语叫 “壮士断腕”,出自西晋 · 陈寿《三国志 · 魏志 · 陈泰传》。原是指有胆识的人手被毒蛇咬到时,能立即斩断手腕,以免毒性蔓延;现在比喻在紧要关头,能当机立断,知所取舍。

创始人马云退隐了,张勇目前掌舵。不知面对业绩低迷,市场信心不足,阿里巴巴这艘巨轮,在暗流汹涌中,要如何化险为夷……

知乎用户 冯畅 发表

我们要持续为社会提供,受过阿里企业文化熏陶的人才反馈社会。

知乎用户 悉点财经​​ 发表

昨天刚看到生育率跌到 1% 以下,今儿就看到互联网爸爸开始跌下神坛。

根上来说,这俩事儿本质是一样的。

为啥不生?生育率背后→一胎背后→结婚背后→买房。

总理说,咱们国家 6 亿人一月收入在 1000 以内,就按照收入一年增加 1000 算,已经翻倍了。就拿中原地区 18 线小县城房价来说,你见过几百几百涨的吗?去年问还是 7000,今年撤县并区了,价格翻到了 12000。当房价涨的速度太快了,把收入提高的预期远远甩在几百公里外。

年轻人要结婚,打算买房,能回 18 线县城买?那不能啊,得在工作的北上广深买,最差的也得一二线周边的,哪怕跨城上班过双城人生呢。

结果把自己手头上的钱跟父母的一归拢,后续好几十年的房贷,想要凭涨工资来覆盖往后几十年的房贷,那是 “臣妾万万做不到啊”。

咋办呢?

这中间的一些,拼了老命也要上车,买房后节省一切开支,不应酬不社交,只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说他是断舍离的极简生活,他给你苦笑,本想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结果单车变成了步行,生活水平直线往下拉。

为啥?未来的收入都折现到房子里的,没有消费的预期空间了,换作是你,你还敢消费吗?

辛辛苦苦只能养活家里两张嘴,上面还有老人呢?生了孩子医疗、教育这咋整?喝西北风去?

另一些会怎么做呢?反正也买不起房,我躺平了,不想这事儿,借钱享受,活在当下。Iphone 是不是要出新款了,我还有一个肾,是不是也割了?

现在年轻人,价值观、社会阅历,包括理念信仰都有很大的不同。对自己的合理的需求,合理的价值,它没有太多概念。

那么广告的引导,明星效应,比较容易被带偏离。消费型透支变成了消费型债务,对这帮年轻人的压力未来是巨大的。

来自猎聘的数据,近 8 成 90 后拥有实质性负债,债务收入比为 18.5。也就是说,90 后的年轻人们,平均背负着 18.5 倍工资的债务。

再看看我们身边,每月一发工资转手就还花呗、信用卡,已经成了人间真实,隔三差五就会收到谁谁谁深陷负债陷阱的求助信息。

说着说着也就到了互联网爸爸们这儿。你知道所有的互联网,为啥都有各种贷各种各样的贷吗?

打个车,滴滴有金融贷;点个餐,美团也有;购物上淘宝,花呗和借呗这么多年是干嘛使的;不行我上京东,迎面看到,你有 5 万的白条额度还没用哦。

还真以为打个白条可以不还呢?还有更早的信用卡,就是要让你,各种各样的未来的钱,都被折现到现在,消费掉。不少年轻人都折这里头了。这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这个危害甚至不亚于房地产,把未来的钱折现到现在,有没有尽头呢?当然有。现在,已经到了房地产和这种互联网寡头的关口了。

生育率跌破 1%,跟互联网爸爸们裁员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

连未来的钱都提前折到现在消费用了,都被收割的趴下了。这就是要改变的奇点。

所以互联网爸爸们现在要干嘛,老老实实的把你的比重调一调,服务于社会的比重增大点。你那些股东们少赚点,不要太贪婪,这就是正道。

知乎用户 单车周边 发表

阿里巴巴要出资五百亿和浙江国资联合收购紫光了。

阿里除了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三个业务挣钱,其他所有项目都是在浪费钱。都裁掉就搞电商加芯片制造业。电商也是为实体服务的。这样还是一个有潜力的企业。

搞那些鸡毛蒜皮的烧钱闹剧,另外要把淘宝天猫那些设计活动的都开了,雇点小商贩或者破产淘宝店主出身的人去负责业务比这些名校毕业拿高薪数学太好的点心强多了。

阿里失败核心不是得罪客户,而是逼走了大批有潜力有特色的小卖家。

知乎用户 小豆丁 qaq 发表

神坛?

阿里在坛上吗?

阿里在投资界不是一直号称中国小微软吗?

收购谁,谁就没。

例如之前的土豆和优酷、爱奇艺和 PPS 几乎同一时间合并。

在先发优势优酷比同时期的所有播放软件都好,不仅手握丰厚的影视资源,就连老一辈自媒体的大佬都来出自优酷门下。

PS:

我想 sin 那个老流氓了。

大家都认为优酷会成为播放软件的超级巨头。

而现在吗……

所以说平常时节还好,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但现在阿里流年不利,或许公司内部或许马上要有一场大逃杀咯。

现实版《鱿鱼游戏》即将上演。

知乎用户 麋鹿裤 发表

互联网大厂 “白菜价” 起薪都是社会平均工资四五倍,这种成本确实是需要极高的营收来维持啊。。。维持不住就得瘦身。

知乎用户 Ghostjoke 发表

一个假消息,一堆人装模作样的在讨论。

而且就算是正常期间,阿里合理该裁掉的人,每年也有一万人,过去没人说是因为跳槽容易,跳槽的背指标了。

我看一堆回答是真的服气了,还是劝找工作的朋友们,可以的话还是去互联网,打不过就加入。

知乎用户 职场伟哥​​ 发表

此传言不知出处,根据现有信息看,有内部人士反馈并未收到相关通知。具体要看后续报道。

据猜测,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但实际上,未必果真涉及 2 万人,也并不意味着必然要裁员。即使涉及 2 万人,按照阿里的体量,内部也可以消化大部分人员。

很有可能是根据战略发展需要,阿里要对个别业务条线进行整合调整。其中,个别部门被裁撤也属正常现象;同时也很有可能会新增一些部门。

根据我的经验,大厂经常会操刀业务调整。正所谓,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再正常不过了,不足为奇!

面对变革之中的同学,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具体建议如下:

1、正式信息没有确认前,首先保证本职工作不受干扰;

2、内部不传播未经确认的信息,建议借助自己的渠道,第一时间确认信息真伪;

3、如果已经确认,客观评估对自己的实际影响;

4、面对公司内部变革,持有开放心态,主动出击,寻找合适自己的发展机会。

5、如若内部确实不适合,同步保持对外部市场的关注,不要死守一棵树上。

静待阿里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资深 HR 伟哥与您聊职场,别忘了关注、点赞、评论区交流,谢谢。


11 月 21 日更新:

再次强调,该消息并未经证实。 通常而言,大厂并不会轻言裁员,太过于敏感。

业务调整,难免涉及人员调整,一般称之为人员优化。优化的方式方法很多,并非裁员一条路。

我曾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在前两年业务发展受阻时,一年内曾经优化了近 20% 人员。实际上,是把某业务条线人员全部转为外包。

根据公开信息,阿里集团在职员工总数超 25 万人。即使按照优化 2 万人计算,占比 8% 左右。单纯看这个比例,确实不低。但是可能我们忽视了三个问题:

1、从总体看,互联网公司每年正常的员工流失率一定超过两位数。换句话说,只要公司冻结招聘,非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后,不再补充,即可完成人员优化目标。

下面这个数据仅为主动流失率,尚未包括被考核淘汰等被动离职人员。

在 2019 年上半年,国内平均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率为 7.1%,而互联网行业同期员工主动离职率最高,为 13.3%,接近平均值的两倍。

2、通常而言,人员优化 x%,并非是按照实际在岗人数作为基数计算的,而是按照计划编制数计算的。

我曾工作过的一家集团公司,就是按照年初计划编制数计算的。年初计划编制数,即实际在岗员工可达到的上限。一般而言,企业实际在岗人数不可能达到上限,即存在相当数量的空编。

简单来说,优化编制并不实际涉及在岗人员,因为仅是空编优化,不可再招聘。

以上,供交流,谢谢。

知乎用户 哈里​ 发表

在上海的想做电商运营的可以私信我聊一聊。

聊的不错给钱给股权,不画饼不内卷,加班给加班费。

知乎用户 同富 发表

我倒不希望淘宝倒闭,

我好不容易学会了叠猫猫,

平台券、商铺券、两件六折、三件七折。

刚掌握了什么是预付款,

什么是主播福利。

这一套学习成本很高的。

最关键我掌握了核心技巧,

一套骚操作、精密算计之后,买贵了自我安慰的技巧。

就是这么卷,我就是卷王。

只有淘宝能满足我。

这是第一卷,形式上的卷。

客服都是机器人。

或者客服比机器人还傻。

大商店,为节约成本,

把客服纷纷外包,

客服懂得少,权限低,

和客服交流就能气死人。

但是,别慌,

好不容易把复杂的事情,

学会简单的说并让人看懂。

这得感谢淘宝,

没有淘宝怎么发挥凝练语言的才能,

才能让傻乎乎的客服看懂。

这是二卷。

规则越复杂,

需要遵守的条件和计算就越复杂。

作为专业计算投入产出比的会计,

一个淘宝订单里面复杂的复杂计算,

超过在企业里,将货卖给永辉超市,永辉超市再搞促销,再计算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在计算运费和折损,最后的预计收入。在企业做这个工作的应收会计,年薪 20 万以上。

淘宝为培养每个人都成为资深会计。

这是三卷。

知乎用户 技师 Keith 发表

明明是向社会输出人才,读书人窃书也不算偷。

只不过现在社会形势紧急,阿里得拿出原定 10 年的份额先输出,看社会的反应,不够人才就再给。

知乎用户 雪友​ 发表

在那些光芒万丈的词语后面,在那些楷模和领袖的 title 下面,如今回首过去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真的可以用 野蛮生长 来形容,他们得益于政策和监管的缺失,获利于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红利,导致了社会为财富是从的风气。可以说,钻尽漏洞的主席走了,带走了满满的财富,开始准备做小额贷了——和曾经的爱国企业联想一样,可惜他们的下场应该都一样。曾经这几个**人类的骄傲,各种粑粑、模范,**大潮退去,不过就是套路贷、违法经营的底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极大的扼制了电商的野蛮发展。从淘宝诞生就先天的违法,淘宝的企业绝大多数 1. 无实体 2. 不纳税 3. 无注册资金 4. 不上社保 等等

可以说,像淘宝这样的网上商城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就是因为违法,钻了法律的漏洞。商家的违法经营不能找工商税务,要找淘宝阿里,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随着网红被巨额罚款、追责,随着全民粑粑下课成过街之势,看几条规定就可以知道以前的电子商务到底是怎么发财的:

第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商务经营者难道不是一直规定纳税的吗?那么以前就是线下纳税线上逃税。

**特别是这个补充:**依照前条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第十六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自行终止从事电子商务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有关信息。

骗了就跑

第二十二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因其技术优势、用户数量、对相关行业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经营者对该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垄断获利——美团等被罚

第二十三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非法倒卖消费者信息,大数据杀熟——《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二十六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应当遵守进出口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网络走私

第二十七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

匿名经营,随时跑路

不举例了,大家自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条款一点点的回味,其实这一类涉及公司经营的法律法规,在线下早已完善。

一个有趣的对照:

2018 年 8 月 3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019 年 9 月 10 日, 马云正式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青山不改, 绿水长流, 后会有期。” 年仅 55 岁。

可以说,钻尽漏洞的主席走了,带走了满满的财富,开始准备做小额贷了——和曾经的爱国企业联想一样,可惜他们的下场应该都一样。曾经这几个**人类的骄傲,各种粑粑、模范,**大潮退去,不过就是套路贷、违法经营的底子。

欣赏一下百度词条

柳传志_百度百科如何看待司马南怒怼联想「资不抵债、资产流失、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马云_百度百科

在那些光芒万丈的词语后面,在那些楷模和领袖的 title 下面,如今回首过去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真的可以用 “野蛮生长” 来形容,他们得益于政策和监管的缺失,获利于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红利,导致了社会为财富是从的风气

阿里不是没落了,是法律法规终于规范了,不能再通过双十一与商家联手做骗局了。那些花里胡哨的计算、那些双十一之前的极速提价、那些把老百姓当傻子玩弄的打折骗局后面,开始有一双法制的眼睛,在冷冷的盯着他们。

不能垄断、不能违法、回归合理的利润,怎么可能有那么夸张的收入和支出?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田甜 - 独自开平台​ 发表

无风不起浪

看情况应该马上就会应验。

互联网的春天也慢慢迈入秋冬之际

各位从业同行,务必备好过冬物资,以备严寒

马太效应曰过,一旦开始剥夺你的时候,可能毛都不剩。

趁还有几根毛的时候,做点准备,开辟新赛道


欢迎关注 技术团队的知乎账号 我们凭团队实例运作以下专栏, 必须干货!

互联网创业专栏 (我们小伙伴的创业历程)

与您一起聊技术 (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H5 技术总结)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 (我们公司对产品结构的管理思路)

产品君的案例库(产品小伙伴深刻总结)

知乎用户 丁昆朋 发表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小道消息,

阿里要裁员 2 万人,有的部门会彻底消失。

目的是使阿里管理扁平化。

当然阿里内部人士回应也很简单,

说没有收到相关的通知。

事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言蜚语。

于是网上有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

对于阿里 20 多万人的体量来说,裁员 2 万人。

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是一个正常现象。

属于一个不破不立, 需要找到新的赚钱方式。

毕竟这一段时间,

阿里各个方面都不太顺利,

一方面是政策的影响, 法律的规范,

另一方面自己护城河还不够,足够的牢固。

同时竞争者也咄咄逼人。

本地生活被美团, 压的死死的;

淘宝电子商务被拼多多低价策略所控制;

物流快递帝国也别被京东的发展所阻碍,

同时京东有越来越好的优势。

这些当然不是好消息,比这更坏的事财报出来,

收入不如预期,会影响自己的股价。

眼见的也没有看到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各种声音喧嚣尘上。

时代的一粒灰, 落在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阿里裁员不裁员,

这 2 万人其实对阿里没有多少影响,

但是对于被裁员的人,

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也许会使人思考下一个裁员的是不是我,

不自觉的会产生一种焦虑。

永远提高自己的价值,永远问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不让别人淘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是非常重要的。

原创码字不易,看到这里的朋友点个赞。

丁昆朋:2021 年最新上市全屋、全自动、去除水垢家用中央软水机牌子推荐, 美的、海尔、DKU 品牌对比购买指南

知乎用户 夏雨土川​ 发表

是真的,昨天晚上我和马云一起吃夜宵的时候他告诉我的。(脑壳正常都知道,不可能一次性裁掉 10% 左右的人)

这下应该抓紧的去学以下专业: 地矿油、生化环高分子冶金、土木机械工业设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等专业,走上人上人的巅峰。

千万不要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等专业。

毕竟阿里都要玩完了,还学啥计算机啊。。。

学 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生物专业才能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东岳老师​​ 发表

阿里跌落神坛不关心,只能说作为互联网打工人真的很累!

我做了十几年互联网,在大厂也干过,996 不算什么,关键三条两头爆出裁员,搞得心神俱疲! 哪天担心被裁掉,永远不是你能力问题,而是公司问题。

上了 35 岁更是提心吊胆,房贷压力那么高,上有老下有小,说裁员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今天接到通知,明天走人。

无论大厂小厂都一个德行。按照劳动法,他们只需要 n+1 补偿就可以合法合理的完成一次裁员。因为你没有办法不走。人家就是按照劳动法执行的。合情合法合理,你有什么办法。

高速扩张期,他们快速的招人,加班加点战斗,996 真的累死人,有的还是 007,给你 PUA,画大饼,真的上岸了,开始裁员了。

所有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在经历过大扩张期之后都会经历大裁员,这就好比你攻城掠地成功后,用不着那么多士兵了。养着这些人就是闲人,那就不如解散掉。

当然这些士兵为他们抛头颅撒热血,解散后尚能得到一些金钱,得个名誉,国家后面还有照顾。互联网公司就不一样了,无论你再努力,最多 n+1 补偿,之后与他们无任何关系了。

寒了打工人的心!

员工要正确对待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企业不是家,也不要相信企业的承诺,企业和个人只是雇佣关系,既然是雇佣关系,企业是可以随时解雇员工的。

某篇官媒说,新时代的农民工,IT 行业占比是很大的。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 IT 民工,混进互联网也就是养家糊口,裁员,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个程序,但对于打工人来说,有些人真的是迎头一击,可能整个生活都会陷入困难。

混迹互联网江湖十余年,曾经也为梦想拼搏过,当曾经的少年变成中年,身心俱疲是切身感受!

也许,每个人都很累。当阿里员工看到这则消息,新员工胆战心惊,担心自己被裁掉,老员工也只会呵呵一笑,这种事见怪不坏了。我们无权决定自己去留。只能够平静的对待。

当在线教育千万人在向我咨询如何转互联网时,我知道,其他行业也不好混。互联网再不咋地也可以赚到钱。有的行业连钱都赚不到了。

后疫情时代,大家都不易!内卷早已开始,且行且珍惜!

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说感受。

信息真假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常态。即便不是阿里,也会有其他公司这样做。

喜欢点赞,谢谢!

知乎用户 苦瓜烧饼​ 发表

不真到真假 但是就算真的也很正常吧 盛极必衰 巅峰来了意味着波谷不远了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吧 企业发展必然规律

it 企业基本大招那年后面必然大裁

但是过几年也许又会走出波谷

知乎用户 pushcar​ 发表

只要跟阿里有过往来,不管是业务,还是民事,打过交道之后,基本上都会在心里把阿里踢落神坛了。

淘小铺那个阿里动用强大资源推动的用来洗劫淘客的亲生 app 现在怎样了?

几个淘客 app 赚得盆满钵满,淘宝自己的反而败下阵来?不都是牛人在大厂吗?

淘宝 web 开 banner 推广、淘宝客户端弹窗推送、活动推送,能用的触达方式应该全用了,结果还是哦嚯,

正所谓窥斑得豹,即使外人无法看清它的全貌,但至少猜个十之五六没啥问题。

互联网行业会逐步规范,各个厂都会被拉到太阳底下晒,到底长什么样,大家都会越看越清楚。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新东方都不在了…… 阿里巴巴裁个人什么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马云也说过:互联网也就十年的辉煌……

市场变迁、国家政策调整、新的互联网巨头诞生…… 都会影响到互联网企业发展和调整!

知乎用户 终端研发部​ 发表

我很同意上楼说的那一句话:慢下来,强起来,人少一点,骨骼更壮一点,总是好的!

毕竟,阿里巴巴除了电商行业,以外其他的领域,我感觉基本上没有几个做的是成功的。

比如影视行业,比如蚂蚁金服,去年我还麦克几万钱的基金,本想着等上市了大发一笔,结果,我嘞那个心是哇凉哇凉的

如果我是阿里的负责人,那么我将会采取正确的手段,优化组织,缩小不必要的规模,轻身健体才是王道,而不是一味地去注入玻尿酸才!

在目前疫情的影响下,该舍就得舍,该去付出的就得去付出,所谓有舍才能有得,放下才能超越!

毕竟,万界法然:所有的行业都有周期性,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

关于阿里是否要裁员 2 万人, 目前无法判断,但是我认为就算是真的 ,就算裁掉了 2 万人,就算断掉了某些部门,但是这个方针只会对阿里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的,阿里也不会就此落寞,毕竟阿里巴巴存在着很多业界大佬,有格局,有眼光,他们会投身到新的行业中进行探索,相信阿里也会越来越好的

个人见解,勿喷~

知乎用户 miao 君 发表

我是一个忠实的 NBA 爱好者,之前 NBA 处于交易期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留言,谁要和谁一队了,两个球星私下里吃晚饭了,是不是要联手了?

然后留言满天飞,最终的结果无非也就两个:联手了,没联手……

不过还是能看出一点端倪,比如消息来源是哪里?

就凭这么一个备忘录的截图,就能得出阿里要裁员 2 万人的结论?然后大肆传播?这话到底是谁通知的,哪个部门的消息?真实性又有多少?

我只想感叹,互联网时代有好处,但是坏处也是一大堆。

那我们继续来分析。

一、这事是真的吗?

内容来源是脉脉,一个未认证的账号发布了一张图,然后就开始有很多人评论了,毕竟这是阿里,毕竟很多人想看热闹,然后就有了各大平台的热搜。

该消息出现于阿里公布 Q2 财报的时候,看了一下增长,不及预期,甚至文化业务出现了 0% 的原地踏步,然后就有各种:电商的地位不稳了,没有护城河了;阿里云的增长还需要加快等等。

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这事情的真实性,我觉得应该很低。

毕竟阿里的营收在这里,如果这家公司突然裁员 2 万人,那别家还怎么活?这和 “稳就业” 的口号不就冲突了吗?

二、阿里为什么不出来回应?

几点原因:

1、这可能是真的,但是内部还在思考,如果做到最小影响、最小成本的优化,不叫裁员

2、这是假的,但是消息的传播影响力还不够大,所以阿里懒得出来回应

3、真假不确定,但是未来可能要裁员,所以暂时不回应了,毕竟回应了之后再裁员会被骂的更惨

看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之后,只有一个感慨: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速率已经下降了,各业务的瓶颈其实也已经到了,行业会越来越平稳,现在看的就是哪家能扛了。

想起来 pony 说的一句话,大概翻译一下:过去 10 年看移动互联网,未来 10 年看产业互联网。

知乎用户 这里说求职​ 发表

1、信息传递出来的时候有一些出入,内部讨论的信息是来自于人资线的评估,因为新业务调整预计会有的人员波动,而不是意见定型的裁员计划。因为阿里确实会在接下来做一些业务上的调整,把一些发展前景没有那么好的新业务会做出比较大的归并和取舍,毕竟阿里现在也认识到了,不是技术和产品能够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还是有很多人情世故,还是要考虑到政策合规性和传统行业玩家的能量。其实对于阿里这种体量来说,有机会的新业务想做的很差也很难,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源投入的机会成本,所以未来会更聚焦到契合自身基因、有较大想象空间、与政策兼容性更强的几大主要业务赛道上来,而对于一些优质,但是不是很契合阿里而且政策又有一定受限的业务,会释放给合作伙伴或者扶持的服务商、代理商来做,自然在这一轮减重、断臂的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人员流动和调整。所以对于目前处于一些发展比较受限业务链条的阿里同学,确实要开始准备了,多留意一些内部优质的转岗机会,这轮裁并潮,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其实之前在蚂蚁出问题的时候,就提醒过大家要未雨绸缪,蚂蚁事件对于阿里的信心打击和新业务开发进度影响是很大的,而阿里对于新业务的需求是强于腾讯的,现在内部其实已经吸收了很多蚂蚁同学的转岗,其实稍微好一些的坑也填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种焦虑蚂蚁同学已经经历过的,人生比直接打击更痛苦的是,告诉你即将暴富,然后把给你的东西都拿走,然后你发现还不如之前,该有的打击一个不都剩。

2、阿里不会跌落神坛,但是他过去走和即将做的每一步都没有参照,会是一场更加艰辛的跋涉之旅,而现在面临的二次启航难度不会低于创业时期,毕竟现在虽然在资源和商业版图积累上更有优势,但是当打之年的老人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缺少了动力,而少壮派又很难做到资源的强势整合,所以从去年开始,阿里其实是流失了蛮多高层骨干,员工自身的选择,其实比他们表达更有说服力。

阿里依托的核心电商业务其实已经到了瓶颈期,而不像腾讯在社交赛道有着绝对的统治力,阿里的电商赛道不乏京东、拼多多,以及众多的平台和垂直电商的强势竞争对手。而抖音带来的短视频电商冲击也很有可能在未来切走一大块蛋糕(如果抖音电商的供应链能力能够跟上的话)。我个人觉得阿里比腾讯更伟大的地方也是在于,阿里对于电商模式的探索和贡献意义,是要大于腾讯对于社交和游戏行业的,但也正是因为走的是一条没有参照的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调整业务节奏,所以更应该得到我们的祝福。

3、阿里目前的主要问题:

a、自身经营问题:核心业务赛道受到挑战,新业务开发缺乏亮眼的成绩,三代核心派系林立。

b、外部大环境问题:作为互联网的标志性大厂之一,当然政府希望对互联网有更深度管控的时候,腾讯和阿里肯定是众矢之的,但是腾讯的业务护城河更深厚,而阿里一旦停下来,面临的挑战要大的多。

996“福报” 的发源地,一旦爆发了负面消息,往往很容易进行扩大,对公司形象产生伤害,三人成虎,对于一家有 toC 业务的公司长期看肯定是不利的。(特别是有些自媒体为了博流量,更是推波助澜)

c、资本过渡加速了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商业成熟节奏,其实很多配套场景和需求并没有完全成熟,阿里要承载的故事和压力,其实都有些大了。其实很多淘系老人做新业务,并不能完全沉下来,但是又掌握了集团资源,往往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4、国际站和阿里云都可以多关注一下,而且好坑真的也不多了。而且自己之前的领导有攀上了大腿可以跟过去,在阿里,站队其实比业务重要,其实每次组织动荡,受惠的都是领导的人。(有位 P10 做了多少 GG 的业务,最后还不是一直往上走;也有阿里新业务有贡献的骨干反而走了很多,出了成绩上面没人唱,出了锅第一个背)

这里说求职:关于阿里巴巴面试的技巧分享 214 赞同 · 11 评论文章 221 赞同 · 11 评论文章这里说求职:腾讯求职介绍及面试经验技巧分享 9 赞同 · 0 评论文章这里说求职:互联网产品经理类职位介绍、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经验分享 22 赞同 · 1 评论文章 23 赞同 · 1 评论文章这里说求职:入职华为的职业规划建议 172 赞同 · 22 评论文章 194 赞同 · 24 评论文章这里说求职:海康威视校招 / 社招 求职面经及 offer 分析 183 赞同 · 7 评论文章 208 赞同 · 14 评论文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裁员是指客服吗?不对,是 88vip 专属客服吗?

我之前买了衣服,发现假货,拿到货后发现店铺都不在了,我找客服申请假一赔三,客服一直以联系不上商家为由,前前后后找了 5 次,沟通起来真的费力,机器人一样!

知乎用户 丁一帆 发表

杭州公务员三本都能上,杭州的阿狸 985 卷进去 35 不到就要永久失业,汉语言法学,永远滴神,计算机,狗都不学!

知乎用户 阿直直直 发表

啊,好怕阿里被 “优化” 出来的 “996 福报” 人员流入社会,然后开口闭口就是说 “赋能” 等词汇给我们普通打工仔开光。

阿里味儿的伤害性不大,传染性极强,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了。

知乎用户 蚂蚁 发表

马云的问题是花钱支持自己的后台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资本家的必然选择,但是在中国就踢到了铁板。

在西方,资本家会通过捐献游说影响政府决策,说白了就是权钱交易,导致各大财团都受到了政府或明或暗的偏袒。我国这些大平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确实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淘宝可以挤压无数实体店的生存空间,比如滴滴引发了各地出租司机闹事,比如美团居然可以从实体店的销售额里抽 20 个点。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些事情本来都不该发生,但是居然都发生了,而且还没人管。

今天其实人人都习惯了大平台的仗势欺人,甚至把它当成了网络时代的新常态。然而在大平台一枝独秀的同时,也造成了实体经济的步履维艰。政府决策总是倾向于依循前例、萧规曹随,创新的阻力往往要比守成大得多,因为各级官员都想尽量规避风险。之所以今年会祭起反垄断的大旗,对各大平台展开了新一轮整顿,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

因为疫情造成了经济的全面放缓,实体店的日子本来就难,更经不起雪上加霜。一方面全国人民都在咬牙苦撑、共克时艰,另一方面各大平台却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各大平台掌握着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广大合作商家没有丝毫议价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惨。这时政府就已经不得不出手了,再不管很可能会危害社会稳定。所以整顿是为形势所迫,怪只怪平台们把韭菜割得太狠,伤到了根。

问题在于垄断是资本的天性,他们为了维护利益都会不择手段。随着政府的监管逐步推进,那就等于在动资本家的蛋糕,所以必然会引起反弹。马云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还真就带头跳了出来。

幸好我们的决策层有勇气有担当敢于亮剑。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整顿,监管的尺度越来越严,资本家们才不得不承认时代已经变了,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到今天只能裁员,不然还能怎么办?

归根结底,大平台攫取超额利润,大多靠的是垄断。真的要禁止垄断,让他们公平竞争,还真赚不了那么多钱。因为竞争能力从来不看你的规模大小,靠的是独创性和真本事。有真本事的都会自己创业另立山头,你能给他的只有用户,如果他自己也能吸引用户,又何必给你打工?

说到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造血而不是吸血,是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从实体里面抢钱。比如我设计了一个系统,把公益奉献和利益挂钩,等于把一切公益行为都变成了钱,又把人的地位等级变成了投资产品,详情请看我的专栏 “用网络惩恶扬善”。

知乎用户 一个刚学会上网的 发表

前一阶段网传 “恒大一封信”,恒大出面辟谣,并扬言报警……。恒大现在确实比较困难。

现在网传阿里要裁员 2 万人……,阿里是下一个恒大吗?

阿里现在早已不在神坛上了,现在的阿里是在下降通道上,真是遇到了困难了。

任何企业都是这样有高峰有低谷,总有新兴的企业替代原来的龙头,这是正常的事情。

无论是职员还是普通吃瓜群众,应该平静看待问这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消费者我真的感觉淘宝不行了,倒不是因为淘宝不好,是因为京东相比淘宝好太多了(不用 pdd),京东会员掏钱就行,淘宝会员得积分,像我这样就买东西评论都是只点星星不写字的真的凑不够那一千分,一个购物网站把购物反馈设为阈值就很离谱,多那点麻烦我还不如去京东;其次是购物,就光说一个简单的超市,天猫超市我买东西给我寄的不知名快递,取快递还得去快递站,快递又多又难取,京东超市我就直接去京东快递点,比淘宝的菜鸟好多了,这还是在学校,在家的时候买的东西京东直接送家门口,天猫得走很远去大路上拿,就各种不愉快的购物体验叠加一起导致我真的越来越不喜欢淘宝了,顺带着支付宝也不乐意用了,都是把钱存银行卡里,余额宝那点钱还不如没有。

我不理解电商的开创者怎么被后来者给超越了,而且那种超越是淘宝不进步那种超越,我几年前淘宝买东西啥体验现在还是啥体验,甚至还比以前体验更差,京东这些购物软件我是体验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宇哥 发表

我现在基本不用淘宝买东西了,虽然支付宝还在用。

以前基本上是用京东买大件、淘宝买小件,现在感觉在淘宝买小件也没有价格优势了,甚至很容易买到劣质品,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物流,京东买东西基本是隔天就到,且都是放在小区自提柜,我什么时候下班都可以取,但淘宝的基本上都是放在菜鸟驿站,九点就下班了,而且时不时还要排很久的队。

反正我已经大概好几个月没用淘宝了,京东能满足我的所有的网购需求和最好的网购体验。

知乎用户 Jobplus 工作加​ 发表

BAT, TMD, …… 互联网高科技,是放贷、聊天、各种约 X、直播、卖菜、广告、电游、破冰……

知乎用户 机灵小不懂 发表

大件 (或者想次日达的) 用京东

小件 (零食水果小工具) 拼多多

淘宝就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不要想着整个大新闻。

阿里一共二十几万人了,每年正常人员流动都有两万人。

知乎用户 刘原 发表

2019 年阿里现有员工 10.8 万人,裁员两成。会跌下神坛,但不会倒。京东有 18 万人。

而同年富士康有 66.7 万人,不知道这个算不算临时工的,我猜不止,如果裁员两成就是 10 万起。真正撑起国内就业人数的依旧是电子厂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在中国员工最多的企业,没有一个是单纯搞互联网的。两桶油、国家电网、邮政这些央企、还有已富士康为首的制造业,这才是容纳了最多就业的地方。

互联网行业人均收入是高,人均创造的效益十分可观,收入可以和金融业比肩,但真的,真的带来不了多少新的就业岗位。

知乎用户 京益律师事务所​ 发表

不至于跌下神坛。

有回答吐槽淘宝的购物模式和体验,可阿里何止电商业务,其他业务也都不错。另外,有说互联网红利时代将尽,互联网相关产业至少还有十年发展期,需要的是业务转换,不是离开互联网。最后,拿阿里第二季度盈利说话的,盈利减少,依旧领先众多行业,能是跌落神坛?

小编倒觉得,“有些部门彻底消失” 是必走之路。前些年,阿里在风口上,急速扩张的同时,肯定会设计出很多不必要的部门。一个项目,好几个部门联合处理,每天光部门间碰头开会就是大半天,低效率、低决策。现在能审视结构,精简部门,对阿里来说何尝不是好事?

员工方面,被裁员,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该要的经济补偿金别少要,小编相信阿里这种大公司不至于拖欠这点钱的。至于再就业问题,都有阿里这种巨头公司的职场经验了,去到哪一家公司都是得心应手事儿。

所以,阿里这事呀,不必过度解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惊蛰 发表

我们这一代人旁观或是亲身经历了约 6 次稍大的裁员情况。

上个世纪 90 年代有一个十分时髦的词 “下海”。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眼光和机遇使我们父母那一辈的有志之士下海经商再就业。那时我第一次听到了 “万元户”,呵呵!好羡慕。

2008 年裁员潮是美国为主导所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结果,“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我国很多企业也开始面临着生存难的问题,于是新一轮的下岗潮滚了过来。而在这一年里,在实体经济受到重创以后,以阿里为首的互联网电商却在逆流而上。互联网电商的崛起带动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催生了很多新生行业, 比如电商、快递、外卖等等。

2012 年,国际的几大品牌像丰田汽车、微软、诺基亚、百事可乐等众多全球性企业相继宣布裁员,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千团大战的困局,据广州日报报道, 从 2011 年 5 月到 2012 年 5 月, 近 2000 家团购网站被 OUT, 就连团购网站的鼻祖, 美国 Groupon 的市值也大幅缩水了,以释放出大量的就业人员而告终。那实体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更加速了互联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电商行业得到了二次腾飞。

2016 年,互联网经济泡沫所导致大批量 O2O 行业死亡,特别是生鲜 O2O。这又释放出了大量的就业人员,他们又支撑和促进了我国直播行业的兴起。

2020 年,全球疫情导至经济发展减速,传统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很多企业经营困难无法生存下去,开始了大量的裁员。这又促进了自媒体的高速发展。

今年,70 万家教培机构,1000 多万名 K12 从业人员迎来了寒冬,教育行业裁员潮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导致裁员的无非是与天灾、政策、市场经济等等因素有关,但每一次的低迷都会焕发新的生机。

阿里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佼佼者。一个创新的企业,前方永远是未知的,把握机遇,扩张领土,是企业家的通性。可一旦遇到了特大风暴,裁员是企业家首选的结果吗?作为几经风雨的 “马爸爸”,阿里曾代表了一个时代,再也不只是十八罗汉,而是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人们的信任。2 万人的裁员,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多么大的压力, 我们真心不愿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也期待阿里能再次走出困境,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资料:李云飞:2021 年大变局,中国第 7 次 “裁员潮” 来袭,饭碗不保?

知乎用户 叨见笑​ 发表

[

“裁员 2w 人” 风雨飘摇的阿里

叨见笑的视频

 · 235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6155298184110080)

目前还没有听到任何证实的消息。

不过所谓无风不起浪,毕竟阿里近期可谓风波不断,标志事件就是蚂蚁上市的紧急叫停,以此为开端,拉开了阿里一直以来的遮羞布。

如果蚂蚁可以正常上市,可以说能为阿里再续命一阵子,毕竟拖着庞大的债务和杠杆,以及蚂蚁负责的股权结构,蚂蚁可以说捆绑了很多人的利益为自己保驾护航。

蚂蚁后的阿里,面临着蚂蚁这颗摇钱树的损失,以及重要的企业公信力丧失,如果说有一天阿里倒下了,蚂蚁事件就是阿里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现在的阿里,真正的支柱产品就是淘宝,天猫,支付宝,已经大家不太熟悉的阿里云。

这里面,支付宝和阿里云是被寄予厚望的,是作为阿里下一个爆发点产品在培养,只可惜支付宝被蚂蚁事件彻底断了希望。

而阿里云,即使阿里一直在强调阿里云国内第一的位置,但是面对华为云,腾讯云的追击,阿里云显然力不从心,重要原因就是阿里丧失了企业的公信力。

国内云计算行业,真正比拼的远不到技术层面,毕竟面对云计算全面开源的趋势下,各家技术其实大差不差,那么剩下其实无非就是比拼产品以外的软实力,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下,生意如果没有得到 zf 的认可,可以说举步维艰。

所以时至今日,阿里有这样的传闻不足为奇,毕竟在这样的环境下,阿里想要的肯定是活下去,所以会裁剪之前扩张的非核心业务,用资金和人力去布局重要产品,比如前段时间的要入股紫光。

阿里未来何去何从?恐怕这一段时间都不会太好过,毕竟犯了错的孩子,想重新得到认可 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

知乎用户 金小光 发表

互联网寒冬将至,被中概互联套牢的基民们今年深有体会了。

知乎用户 天天向上 发表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很多观点是:1. 管我屁事 2. 福报论 3. 社会输送人才论

金融市场低迷最早表现、接着是风口互联网,然后是制造业(或许同步)、其他服务业等都会感受到寒风。

危巢之下焉有完卵(凡尔赛的话叫——背后的原因让人感到暖心)

经济衰退的表现下,先感觉痛的,现在都被落井下石,但最后必然没有笑声——

裁员也得分先后,裁得快的通常是头部,目前不感到痛,因为你压根不是。只有真正裁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也许再也没有听到你的呐喊。

当然,体制内的,可以暂且忽略本条,你们头铁一点,前提是,得先把拖欠的绩效发了。

只有投资者最开心,例如网易裁员后,股价节节飙升,不信今晚看阿里美股表现吧。

知乎用户 互联网那些事​ 发表

上周去拜访本地一家非常著名的本土零售品牌,这个集团公司最近也在经历低谷期,正在悄声蛰伏静待休养。

打车过去的路上,开车的师傅告诉我,这家公司最近的裁员非常严重。本来也只有两万多号人,今年一下裁了 5000 左右。后来,经各种途径了解到,这个数字基本属实

基本上,只要是大公司尤其是在经历瘦身期、业务整合期的互联网公司,只要业务有变动或因负面信息频登热搜。当坊间开始流传、或是从某种途径听到或看到这种消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

但裁员 2 万余人这个数字,目前还不能下定论。只能说阿里目前的确应该对那些臃肿冗陈的业务模块及部门体系进行精简了。

轻装上阵,反弹起跳反而会更快

知乎用户 RAY 发表

说实话,真整不明白,阿里为什会需要几十万个人。

这个问题从我做电商以来到现在也没想明白,随便查了一下顺丰快递才 34 万员工,阿里竟然整了 25 万员工。如果阿里是做自营的,25 万人我理解,但是特么的阿里只是一个平台啊。

只能说钱来的容易了,不注重成本核算。

我就想到之前看到一个视频,马云突然发飙问,会议的显示器多少钱,说浪费云云。

另外,阿里这种企业都不行了,那其他互联网企业可想而知,互联网这种暴利行业都不行了,做实业的中小企业可想而知。

和阿里裁员比,接下来的两年经济走向才与我们息息相关,明年美元要加息了,没加息就这样了,加息可想而知。

知乎用户 alex 发表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巅峰了,后续只会更卷和走下坡路,聪明的人应该考虑其他行业才是正途。

知乎用户 tony 发表

淘宝用的确实越来越少了,双十一这种事基本不掺合了。一来优惠懒得研究,二来快递不给送上门,还不如直接京东,哪怕经常不送上门,起码快

知乎用户 某独立游戏作者 发表

“阿里会跌下神坛吗?”

不会。

因为只有神才能跌下神坛。

知乎用户 我没有码 发表

阿里内部管理各种混乱,最近十年吃的都是 2010 年前的老本,这十年唯一做对的事是把各种服务从网页搬上了手机。

然后一直吃老本。没记错的话云服务和支付宝都是 2008 年和 2005 年搞起来的东西。

这十年又被微信偷了家,微信小程序强力蚕食云服务,微信红包偷了阿里的移动支付的家。

正面刚打车和 O2O 业务,也被腾讯抢了先手。腾讯是社交起身,却能在电子商务领域恶心到了阿里。

阿里这么多人,干不成一件想干的事,早就该精简了!我觉得即便裁撤 2 万人远远不够,最少需要裁掉一半,看一下公司规模,就是领导太多,都在内耗罢了。不过杭州政府等各方面肯定是不允许它裁撤太多的人。慢慢狗着吧。

很多人觉得马云太高调是阿里的祸事,2019 年马云退休时阿里就已经在这个祸事边缘了。

要知道前面淘宝,支付宝,云服务都是马云强推的东西,只不过马云从 2012 年之后真的没找到(没抄到国外的新模式),也没抢到新的商业入口,然后磨磨蹭蹭到了 2019 年退了。

很多人贬低马云,我却觉得马云眼光太独到。强势且独到的马云,没有任何技术功底,却能在 21 世纪那疯狂的头十年间,抓住了所有能抓住的机遇,连续抓住淘宝(电子商务)、支付宝(信用,移动支付)和阿里云(云服务)这三件事,算一下他同时代大佬,有几个能同时抓到这么多未来业务的?

马云老了,这十年的打车,智能家居和移动硬件(智能手机),共享的流量入口,团购开始的 O2O,视频为中心的娱乐行业,他都没能从容的占据一席之地,然后 2019 年退了。

倒是一直摸着别人发展的腾讯,能在熟练利用法律规则,不断通过抄袭,蚕食对手,扩大自己版图。目前为止,找不到一个腾讯的划时代的原创产品(广为人知那种),但是它总能把各种东西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他始终紧紧把握住了国内的社交这个流量入口,字节这么强势,硬是抢不走社交,反而阿里的电子商务被各种蚕食。

知乎用户 疾风之科基​ 发表

不是,马云隐身之后,阿里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不是向社会输送人才么?

知乎用户 法纪实务 发表

今天看到消息,阿里要大概裁员 2 万人,有的部门会彻底消失,管理将更加扁平化。

前天,从阿里发布的第二季度营收来看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不知道裁员是否会和此相关。不过,也可能没有关系。因为一般来讲,互联网公司一般会在双十一后,有一些架构调整和裁员动作。

1

对于裁员来说,若被裁到看起来是一件坏事,但换一个角度,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对个人的一种鞭策呢。人都是有惰性的,习惯于已经习惯的东西,尤其年过 30 后,这种想法会更加普遍一些。但是有了裁员政策后,有这些想法人的数量可能就会变少一些,危机意识会促进一个人不断成长,而和年龄增长的关系变弱。

人越大,事越多,自我驱动力开始变弱,成长的速度就开始放缓,这是普遍的一个规律。但是,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是这样。我见过一些年过 40 岁的,依然不断学习新技术,绝不安于现状,不断寻求新突破,我个人是非常佩服这类人的。

因此,人都要树立长期学习的目标,不断学习一个又一个新技术,同时养成热于助人的习惯。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从来都是善于换位思考,喜欢通过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人。

2

消息中还提到管理将趋于扁平化,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管理存在超多级结构导致的。就拿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审批,在大公司流程走完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小公司的好几倍。

管理的复杂化还会导致有些小 leader 只看上、不看下,人浮于事,变成 PPT 汇报侠,不管新人还是老人处在这种环境下,都是不太好受的。而扁平化让大公司运作起来更容易像多个小公司,做事和审批的效率可能会大增。

3

不管怎样,我希望关注我的读者们,不管你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入职场多年的老司机,都要建立一个 10 年才可能达成的长远目标,然后化繁为简,分解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并逐步去实现它们。

切记不要焦躁,只做短时间就能看到收益的事情,一旦看不到立即就放弃,并坚持这种思维、坚持这样做事。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当你越想赚到钱,钱越不往你兜里来。当你只在意做帮助别人的事,并做到极致后,钱主动往你这里来。

知乎用户 豆豆干 发表

可能我是孤陋寡闻了。

一个购物平台,如果是实体的话跟那种大菜场大市场也没太大区别。

淘宝就类似那个建筑物里的物业管理人员吧!

购物的规则其实不还是由商家决定吗?

我买一些代购的东西,都是不退不换,看好再下单的,拿到手不合适也没见到淘宝保护我消费者权益啊。

出了纠纷也是要商家消费者自行协商解决啊。

据说淘宝也不是很偏向卖家。那所有的卖家,在商场里卖东西,还得看物业的脸色,商场环境也不好,上架东西,装修,保险什么的都得自己来。干嘛要在你这里租位子开店呢?

哦,也许是 location? 淘宝毕竟人流量大。那卖家就交钱租吧!可是交钱也得看谁交的多谁交的少,交的少的就相当于大商场里犄角旮旯开奶茶店。

可是现在消费者也不买账了,商场欺负卖家,卖家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买个衣服搞个 45 天预售,我双十一给我女儿买的童装到现在还没发货。88 会员天猫超市买个无碘酱油还得拼单,一瓶不送,要不然要运费。

所以这种商场类的网络平台,为什么要那么多人?肯定要裁人啊!ALI 也够黑的,每年招聘都去顶尖高校掐尖招聘,现在一句扁平化管理就得弄掉多少辛辛苦苦读书人?

是,我格局不够,想的不够透彻,我就只是个消费者而已。

眼见他高楼起,希望不要塌。

知乎用户 周毅 发表

阿里死的越惨,京东股价越猛。。。

知乎用户 狗剑不是剑狗​ 发表

真棒,希望吸血鬼都垮掉。所谓电商是啥,就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你凭什么垄断,东西压根就不便宜了。我现在压根不用淘宝,只用 PDD。

所有血都被你们这些电商平台和流量主播吸走了,真正的生产卖家还是受害者,你无非打通一个平台,但是你并没有产生价值,顶多是优化流程,你凭什么赚走大头?

关键是卖东西不好好卖东西,尽搞一些金融放贷,害得多少人颠沛流离,家破人亡。支付宝的金融玩法应该坑了不少人吧,京东的金条白条如何?滴滴不好好做网约车,也喜欢在放贷上插一足,美团也不用说。反正你们知道,放贷最来钱,什么来钱你们搞什么,坑害了多少人?

[

本人欠 7295000, 有钱花逾期第二天,记录努力挣钱上岸生活

狗剑不是剑狗的视频

 · 101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24103349351940096)

[

七十多万网贷逾期,别瞎评论,又不是欠你们的钱,少在道德制高点

狗剑不是剑狗的视频

 · 40.1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28731507993604096)

知乎用户 现代广告杂志社​ 发表

近日一则 “阿里内部会通知要裁员大概 2 万人,管理层更加扁平化管理,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 的截图在网上流传。

网络上,很多网友都在议论,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领军品牌之一,阿里裁员 2 万人究竟是何原因,还有网友认为这也许是阿里即将跌下互联网神坛的一个信号。

对此,阿里内部人士回应称,没收到相关通知。

阿里裁员谣言不攻自破。但是根据 11 月 18 日,阿里巴巴公布的第二季度数据来看,在阿里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285.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39%。调整后 EBITDA348.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7%。

由此可见,阿里的经营收益状况确实没有达到预期。那么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其实,从现在来看,互联网行业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随着智能化手机的不断普及,更多的人选择利用互联网接收信息,这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机会。受众的基数增加,也就代表着互联网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互联网企业之间为抢夺用户而引发的竞争矛盾。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想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得以发展,必须要创新研发新技术。互联网领域的模式往往是围绕技术来打造和设计的,而对于技术的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式的创新能力。

因此,互联网企业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通过创新研究新的技术,超越竞争企业,还要抓住时代的潮流,结合时代背景和政策趋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未来。

知乎用户 一派胡言苗大嘴​ 发表

市场饱和,也是正常

知乎用户 路视界​ 发表

该回答显然并不符合知乎的政治正确,既没骂资本家,也没骂马爸爸和阿里,甚至还搞出来一套 “行业见顶、裁员必然” 论,来为阿里(不知道是不是莫须有)的裁员洗地。我要么是屁股坐歪了的工贼,要么是收了钱为主子消灾的奴才。总之,我背叛了打工人。

不知道我这个叛徒是不是还有资格继续问几个问题:

  • 房企们 30% 甚至 50% 的裁员为什么没人讨论、少有人同情?难道地产从业者不是打工人?
  • 相比于房企们 30% 的裁员比例,我说阿里 8% 的比例已经克制了,有哪里不对吗?难道是地产人活该 30%?不配 8%?难道打工人也要区分三六九等?
  • 难道除了刑法上写明的工作外,还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永远站在风口、永远保持高利润高收入,从业者永远站在国民收入金字塔顶尖?
  • 真的有人会天真地认为,阿里裁员 8% 就会因此跌落神坛?

当然,屁股坐歪的人,说什么都不对!不,连说话的资格都不应该有!


2 万人听起来很吓人,但相比于阿里超过 25 万的员工总数,占比也才 8% 左右。假设年底绩效结果按照 “3-6-1” 原则分布,10% 的绩差员工也达到了 2.5 万人。相比于地产行业动辄 30% 起步的裁员比例,阿里真的算是良心了。即使与同行业大开大合的字节、网易相比,阿里都算的上克制。

当然,阿里比较克制,并不代表阿里裁员就一定是对的。但这确实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互联网疯狂扩张的时代基本上结束了,整个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将逐渐回归理性和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来 “规范”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多家互联网巨头收到了巨额罚单。其实从几年前开始,互联网行业攻城略地圈钱的速度就已经明显放缓,再也没有提供出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产品和观念。说明整个行业尚未找到新的突破方向,遇到了增长的天花板。今年双 11 购物节尽管依旧,但显然缺失了往日的“狂欢”。如果找不到新的赚钱方向,那么资本退潮几乎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一个行业的发展失去了资本的亲睐,那么行业的风口也会慢慢消退。对于从业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挣快钱的时代结束了

伴随着公司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公司内部成本管控力度会越来越大。不仅调薪机会越来越少、调薪额度越来越低、奖金逐渐减少,甚至连公司的福利补贴政策也会进一步收紧。大家看看万科近期发布的关于 “节衣缩食” 和“战时氛围”的倡议,一点儿不是危言耸听。

内部调薪慢了下来,跳槽涨薪的幅度也会很快降下来,以往动辄 30% 甚至翻倍的涨薪幅度将会越来越少。带来的间接效应就是,新老员工的薪酬倒挂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真的是老员工们愿意看到的现象吗?不患寡而患不均?

熬资历的时代来了

伴随着公司扩张步伐放缓,内部提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向上的走的通道变窄,基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加上人力成本管控,内部晋升机会会越来越少,整体晋升速度将会放缓。以往 5 年甚至 3 年就可以晋升到经理岗位,以后有可能需要 10 年。职场天花板越来越低,35 岁现象会更多。

当然,在熬资历的时代,稳定性越高的人越会受到公司的青睐,从而越容易获得更多晋升机会。而那些跳槽频繁的人,跳槽的性价比会迅速降低,跳进坑里的风险反而越来越高。

人才泡沫破裂,越来越多的人会被行业淘汰

一方面,伴随着抢人大战的结束,人才跳槽的性价比迅速降低。另一方面,行业的定期裁员将会成为常态。所以阿里的裁员,即使这次被证明是假消息,真裁员也会越来越近了。

当然,只要公司没有遇到重大经营困难,都不会是无差别裁员,总有一部分人更容易被裁掉,比如基层员工、比如非主流业务团队、比如绩效表现差的、比如新员工。

危机来的时候,那些反应慢的人,终究会被落在时代后面。

知乎用户 爱生活呀 发表

滴滴现在没事情可干了,开始大力发展外卖业务。

可以看出来互联网行业现在真的没啥明显的可创新点了,4G 时代的互联网红利已经快要吃完了,又回到了 3G 末期的大资本时代。

知乎用户 周老师讲业​ 发表

阿里要大概裁员 2 万人,有的部门会彻底消失,管理将更加扁平化。

先给大家看下各个互联网公司的收入数据

前两天,从阿里发布的第二季度营收来看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不知道裁员是否会和此相关。不过,也可能没有关系。因为一般来讲,互联网公司一般会在双十一后,有一些架构调整和裁员动作。

管理将趋于扁平化,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管理存在超多级结构导致的。**就拿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审批,在大公司流程走完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小公司的好几倍。

管理复杂的话,会导致有些小 leader 只看上、不看下,人浮于事,变成 PPT 汇报侠,不管新人还是老人处在这种环境下,都是不太好受的。而扁平化让大公司运作起来更容易像多个小公司,做事和审批的效率可能会大增。

钱从来不给急人用,你越着急,钱离你就越远;

当你只在意做帮助别人的事,并做到极致后,钱主动往你这里来。


而互联网行业将会如何发展,这是个值得我们考虑的事情。

2020 年 - 2030 年正在出现一个新的机会 -“产业互联网”,但是很多人压根就没感觉到,这个趋势的变化,甚至都不知道 “产业互联网” 到底是什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赚钱切入点呢?

举一个例子,比如生产口红的工厂,可以通过李佳琪的直播卖货,一个种水果的农民,不需要通过中间商直接把水果从产地卖给客户,再比如一个具有木方面特长的老师直接可以通过抖音把课程卖给学生并实现交付,为什么他们能够逆袭成功而你竟然还没有察觉,目前抖音绝对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最佳平台。

2010 到 2020 年主要是以个人为主的消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就了很多人,

比如 08 年很多人投身做电商,

2012 年很多人投身做微信自媒体和微商,

17 年 18 年很多人投身做短视频,到今天为止移动互联网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基本上没什么机会了。

但是一定互联网的下半场 -“移动互联网” 已经来临,简单粗暴地说,就是用互联网的思路来搞实体,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互联网 +”,这个词在很早之前都出现过,为什么这里会强调,之前的互联网时概念多于操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入后面才是真正的 “互联网 +”。

而且未来 10 年将会对很多传统行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改变和冲击。

如果还抓不住那真得再等 10 年,面对这 10 年产业互联网的机会。玩儿巨头们可以玩 “云计算”、“AI”、“人工智能”。

那我们作为普通人又怎么办呢?又有什么发财的切入点呢?

三个建议,

1、如果你是一个实体行业从业者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字,如何用互联网,扩大你的销售半径,如何提升销量,如何降低成本。

2、如果你想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去做新的项目,建议你选择 “低成本”“可规模量产” 的细分领域,然后借助大平台做小众爆品。

3、如果以上两者都不是,看一看你可以在一个行业 “中”、“上”、“下” 游哪一个环节能为别人创造价值肯定也能赚到钱,比如直播带货的主播,就是中间的销售环节,为行业创造了价值。

4、做中间商,利用你的资源,给别人代理利益。在这个满是广告的互联网时代,各大商家都需要打广告,在你了解了这些个企业商家都会在哪个平台上打广告时,这就是你的切入点。

根据我做互联网几年的经验,大中小商家都会在主流的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比如,微信、某音、百度、快手、小红书、微博等媒体平台。

每年在微信某音平台上投的广告费就有几千亿元,但是头部媒体无法独自消耗,只能交给下面的合作商去做,这就是我们的切入口呀。

我 17 年从事互联网,经常被关注这些头部媒体的新闻,来判断下一步怎么走。

19 年在老家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做了三年,目前公司运营的很好,年收入稳定 500 万左右。

互联网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就看你有没有眼力见了。

上面仅是我的看法和建议,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的欢迎评论。

知乎用户 龙不卷风 发表

真假都未可知,真没必要这么风声鹤唳。

只能说,阿里从过去嚣张而野蛮生长的过度扩张阶段,逐步回归理性和专业探索的道路。

也不仅仅是阿里,这是国家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规范和调控。

就以年年 “狂欢” 赚钱的双十一为例,今年的互联网成绩单一片惨淡。

不仅仅是阿里,京东、拼多多、字节等无一幸免。

被规范的公司,自然也少不了腾讯、美团、以及那个沉寂了很长时间的滴滴。

当下是存量竞争的时代,消费市场已经触及整体存量天花板。再加上政策规范市场竞争,一众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收缩与优化部署势在必行。

战略调整,必然带来组织调整与人员结构优化。

在此状况下,阿里根据战略发展调整,需要将庞杂分支机构进行优化,对个别业务条线进行整合调整。

所以,即使个别部门被裁撤也是正常现象,同时也可能会扩充与新增一些部门。

无论是合并还是重组,都是很正常的组织变革的举措,否则会滞后市场发展。

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个现象: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在慢慢衰退,存量也在被疯抢。

衰退不等于消失,BAT 依然强大,只是降了两层调而已。

国家现在所进行的调控是非常具有前瞻性且正确的。

进行反垄断、规范市场竞争,让企业们把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入未来探索与科技创新。

这是一条被指明的出路!

这也能让国家、产业、公司、消费者甚至是媒体多方获益。

所以,所有科技行业都在掉头。

但反观美国的龙头企业,谷歌、脸书、亚马逊、等互联网巨鳄的股价直上云霄。

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呢?

第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的镰刀在收割全世界,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除了 Tiktok,都在疯狂内卷,没有拓开全球化的道路。

第二个原因,美国并不鼓励倡导过度营销 ,而鼓励吸引拉动式销售。

中国当下互联网的过度推销和误导式消费,带来过度内卷。

这中间有些扭曲的模式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从业现象,让很多年轻人认为做做直播拍拍短视频,就能带来大量收入。

但从国家角度看,政策必须加强引导规范,只有更发达、更高端的制造业,才能供养的起服务业。

回归本题,阿里不会因唱而衰。

阿里有可预见的未来,它的业务布局和探索、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相对来讲都是稳健并有一定的抗风险度。

而且阿里正在进行的战略调整也与国家战略方向完全一致,比如: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就在积极扩充组织与人员,体现了国家推行的产业数字化战略

虽然阿里 “爸爸” 的高调嚣张一去不复返,但至少在中长期保持看好态势。

知乎用户 爱国就要生三胎 发表

好耶!不破不立嘛,无脑追流量不做内容,互联网遇冷是迟早的,现在上网还不如 2008 年左右有趣、有质量。

知乎用户 aogutu 葛忠涛 发表

千变万变,历史上还没有大体裁物体不死就彻底改革的案例。

往往都是不改延年益寿,只是不会不死,小改革就折腾,加速衰老。

我对阿里的感受就是:这是一家资金充裕,话语权强大,客观条件非常好的大公司,然后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自己折腾自己的。

看看,不讲信仰,不讲立场,给他们最好的资源,也可能没啥用。

知乎用户 黑化肥发灰 发表

裁员?你们懂什么!这叫向社会一次性输送 20000 名优质人才!

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时提到了未来的一个畅想:「30 年以后,我们希望每年向社会推荐输出至少 1000 名 10 年以上的阿里人,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主业的营运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呈两位数同比下降(抱歉有点翻译腔,这个不常用中文讲)我手头数据,17 年起的,至今头一次。以前出现过两次一位数下降,下一个季度就翻正了。(另有一个回答讲得很好,有些 app 设置,就是没事硬给消费者找事。就说明有些人是多出来的。)

知乎用户 子猫 发表

拼多多为什么干不过淘宝?BAT 三巨头中,阿里是不是可替代性最强的?

阿里巴巴的业务只是看起来规模大,但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京东有售后有自己的快递保证。

拼多多看起来脏乱差,但便宜就是自己的特色。

阿里电商有啥自己独特的特点?我愣是想不出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肯定不是裁员 2 万。

可能会为社会输送 2 万名精英人才。

之前一直提要每年输送 1000 名人才,现在看来 1 年要完成 20 年的任务。赢麻了。

知乎用户 侃侃哥 发表

网传阿里要这么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

但借着这个事侃侃 “互联网为啥敢随随便便裁员?”:

互联网公司重要的资产是人,有人才能创造适应市场的好产品,才有用户和收益,至于数据,那就是后话了。

既然人是重要资产为啥说裁员就裁员?还裁员那么多?其实细心看资讯内容可以发现多数都是边缘部门,也有少部分的核心部门裁员。这里就有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你以为你在所在部门很重要,但其实只要不是核心部门,就只是个螺丝钉,甚至有时候还是连螺丝钉都不算,仅仅算个随时可抛弃的小图钉,不牢固且不匹配。如此说来,还不如父辈们在车间里充当的工人身份。顺便都吐槽一句:那些瞧不起工厂蓝领身份的所谓白领,说不定自己过得还不如人家蓝领好呢?那些瞧不起父辈做工人的身份的白领,其实你就是大厦写字楼这个看着光鲜的 “工厂” 里的工人。吐槽这些也没别的意思,社会是个大机器,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付出和风险,岗位之间没有卑贱之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好好去做充分发光发热,你就是好样的,莫须有的虚荣心是万万要不得的,不然几年后的苦果只能自己消化。

那核心部门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并不是,互联网向来以速度和高效著称,“抓住风口、快速试错、小步迭代” 就是他们所谓的正确之道,然后就会拉上一大帮人,其中多数是刚毕业新人,为啥用新人,开创新事业不是应该多用有经验的人吗?资深老鸟当然要用啊,但其实老鸟多数是老人,重在质量不在数量。用新人主要是好用而且好塑造,每天都活在鸡血中,当发现没戏了,就随便抛弃掉,这时新人的补偿金也相应会少一些(当然对于大厂来说不差钱)。

说了这么多,也就只有最核心人物才是互联网公司不可或缺的人,其他一切都是可替代的,甚至很快就是被机器人替代。所以要想在互联网公司混得好,就得使劲向上爬,甚至多数时候要好好学学 “办公室生存法则”。

那互联网公司还值得进吗?

只要是自己感兴趣、想要的,趁着年轻就去多尝试,即使自己看不清未来,公司也会通过实际行动帮你判别的。如果能进入大厂,不仅可以镀金,还能多接触牛人,多开阔视野,接触适合大厂自身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如果进不了大厂,也不要气馁,哪个大厂不是从小厂壮大起来的,无论大厂小厂,衡量值不值得的唯一指标就是看自己是否有收获,有益有用有价值的收获,其他的就当时一次经历罢了。

知乎用户 人人都是创作者​ 发表

都说网传了,阿里裁员 2 万人,影响的就是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这个不太可能,不过互联网的垄断是不符合当下政策趋势,裁员肯定是有的,互联网增速已经到了衰落期,基本都饱和了,更多的是依赖新业务的拓展,去维持,例如最近 10 年听得最多的是淘宝、天猫、云计算、蚂蚁金服等,你还听说过国际站吗?这是阿里刚创业的业务。

一个业务会经历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任何公司都不可能规避的,只能靠探索新业务,寻找新的增长趋势,类似国际站就是已经进入了衰落期,那么电商天猫、淘宝也开始迈入这个阶段,去年的双十一延长 11 天,今天的双十一直接提前一个月,这就可以看出电商的格局已经开始转变了,当下唯一可能增幅比较快的就是短视频电商、例如抖音电商,因为电商对于抖音来讲,就是一个新业务。

阿里已经迈入了中年危机,需要重新调整业态,因为国家对于共同富裕的政策一定是打压头部企业,分散资源,给予其他中小企业机会,不再是先富带后富,不能让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4igtk 发表

希望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话,意味着有 2 万阿里人要输出到社会上,不知要带动多少公司接受福报;

至于阿里会不会跌下神坛,呵呵,毕竟是要干 102 年的企业;对了上一次说要干 102 年的湖畔大学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知乎用户 飞雪连天 发表

可能,他们的福报要被收回了。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应该是真的,以某知识分享平台为例,最近两个月作出的新功能如下:

1、消息放左上角,我的放底部中间,动态放右上角

2、消息放底部中间,我的放左上角,动态放底部右边

3、消息放右上角,我的放左上角,动态取消

4、消息放底部中间,我的放左上角,动态放底部右边

改来改去就是换个位置……

活都没了,还养那么多人干什么?

知乎用户 一莫凡一​ 发表

请问不跌下神坛,真当神一样供着?你不会不知道现在阿里旗下的淘宝是个什么样服务吧?不是吧?不是吧?

11 月 17 日购买一个热水龙头,下单时候问了下店家,店家回复:

很明确讲了,这个产品他们店是没有安装的,这个安装服务是平台提供的。

好吧,我去问平台,然后碰到让我血压升高的 4 天:

第一天:

大家请着重注意这划红框这个话

然后转给第三人,好吧,转就转了。

帮我核实了,说是属于商家服务。人家商家都说了不是他们提供的,你跟我说是商家服务。

好吧,他们去沟通,我也能接受了。

结果转个背,给我发了条信息

他喵的,意思是他们处理不了,一下子血压上来了。

然后继续找客服

第二天:

嗯,这个还好,起码还知道看下之前聊天记录。

在让看增值服务详细页面。

好了,套娃要开始了:

当时心火上来了,语气的确也不好,的确是中间每次转都是重复相关问题,然后这次明确提出了要转有处理级别的专属部门且把我的问题交接清楚。

然后血压又要爆了:

“您现在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方便跟小二说一下吗”

我瞬间爆炸

然后开始各种乱入了

我这个是问发货情况么?

好吧,我用电脑买的东西,一定只有一个 APP 才有安装的入口?我是不是花钱买个安装服务还要专门下个 APP?

进入屁话模式

得,意思还是他们没权限处理,要我 9 点后进线咨询

前面说是商家弄的,后面说是相关部门弄,信息沟通那叫一个混乱。

又开始进入屁话模式

又进入 “我真诚向你道歉,但是你的问题我坚决不予解决” 模式

血压升高,第三天懒得搭理,打来一个电话,又是解决不了,对于我的各项质问,就是那种用爱答不理的语气重复,“您的反馈我们已经收到,我们会尽快督促处理”,最后问什么时候解决,就直接进入复读机模式。丢一边了,直接进入第四天:

祖传的说一下遇见什么问题了。

进入乱发处理方式模式中了

前一个叫我预约 9 点后上班的专门处理安装的客服,后一个跟我讲这里是无法转接的,我能怎么办,我只能把你当儿子一样训斥

瞬间又可以转接专员处理了

鉴于我被各种 “能描述下您的问题吗” 后,我直接先发制人

实锤了淘宝客服是完全没有处理进度跟踪的

大姐,我就只要你给我什么时候安装,你讲那么多屁话,我耳朵真长老茧了。

呵呵,连有没有给我预约都不敢正面回答。

最后这几段话,血压上来不?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 21 年互联网大厂出现大规模裁员情况?

知乎用户 一只山鼬​ 发表 今天的大厂,已经庞大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当行业突然转向,重锤接连落下的时候,不发生大规模裁员,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记得两年多前,那时候还没发生疫情,在全球到处跑还是生活的标配。有一次在国外和朋友聊天,聊到我们公司 …

19家互联网大厂裁员疑云

互联网公司接二连三地曝出裁员,将打工人焦虑的情绪推到了顶点。然而,从企业角度来看,这波裁员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大厂在年关前裁员的动作,实际上也暗示着过去那种以规模换增长的无序扩张时代结束了。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 …

全球最大的消费主义盛典,是如何变「低调」的?​

采写 | 维鹏 编辑 | 靖宇 诗婕 「我见过最感人的一幕是,商家之间互相问候,有的商家自己编了个舞,很像春节的时候,所有人听见了音乐就会开始跳舞。跳完了他们就跑到别的商家的作战室,祝人家大卖,所有人互相拥抱,即便他们是竞争对手。」 而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