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近3年,垃圾论文激增,92%来自中国
5月14日,Science《科学》在其线上新闻专栏Science _Insider_报道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近 3 年来,利用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等公开数据库发表的低质量论文数量激增,其中超过 92% 的论文由中国研究人 …
方法:比较日本活人和日本死人的儿童拐卖犯罪率,发现 100% 是日本活人造成的,日本死人造成的儿童拐卖犯罪完全没有。
结论:日本人活着才是儿童拐卖的根本原因。
意义:研究发现儿童拐卖的根源,是日本人活着。只要日本人全都死了,儿童拐卖就会被取缔。这给打击儿童拐卖提供了新的思路。
永远想象力贫瘠,只会把自己干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套在别人头上——哪怕是给走狗们分配任务。
换个说法大家是不是就懂了:
南航的就是这位吧,公开信息应该不算侵犯隐私吧。
https://faculty.nuaa.edu.cn/sunyajie/zh_CN/index/405293/list/index.htm
放理工科这种质量的论文投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都会被拒稿
审稿人还会用至少八百字教育你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这种比玩意有什么好研究的。我随便就能想几个类似的题目,南航的朋友们可以开始研究了
手机的发明助长儿童拐卖,卖家和买家更容易联系上了。
汽车的发明助长儿童拐卖,卖家拐人送货更方便了。
油车 vs 电车,哪个更助长儿童拐卖 – 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
所以说,文科生(含部分社科)被鄙视,这就是原因之一。
设计院的设计师苦哈哈地出图纸,工程师和农民工顶着烈日施工,辛辛苦苦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人均高速公里里程几年前就超过日本了)。
本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优质的基础设施工程和财富。到了这里变成了 “拐卖儿童的避风港”!?
看看这篇论文的作者:人文社科相关的学院的。看姓名的拼音规则,还都是来自中国的人。
日本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经济和管理学院。
发的还是国外的英文文章(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因为这种反动文章他现在还没这个胆子,不敢发国内啊!但以后这种人要是话语权进一步增大,那就敢了,就更肆无忌惮了。
你批驳他吧,他反问你一句:“高速公路网络便利了儿童拐卖,你就说是不是吧?”
你不批驳他吧,他没准下一步就是联合日本香港的更多人,来进一步研究中国高速公路网络促进了全国性的犯罪分子流窜,接下来就是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团结,再就是批判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机场建设,电网建设,乃至批判中国所有基础设施的建设。
他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这就是一个另类的 “服从性测试”。
这不就是给中国的人文社科减分么。
你别说教员也是文科生出身,人家教员那是真一心想着振兴中华。我们也有厉害的文科生,也有 “高志凯线” 这样的新时代文科人。相信知乎网友也有很多一心盼着中国好的文科生。但是你得捏着鼻子承认,中国的文科(含社科)离支棱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
你看看现在那些吃里扒外,逢洋必跪的人,是不是一多半都是文科社科的?
这些人是不是真没啥好研究了?你去研究一下长途货运司机的心理健康,去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特性,去研究打击儿童拐卖利益链的新方法,去研究怎么更好地把 AI 用于打击人口贩卖,去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中长期的影响,去研究怎么去促进新疆和内地的货运平衡。
你还可以去研究美国的黑市人体器官买卖,可以研究日本中底层女性贫困,可以研究韩国职场里的霸凌,研究香港的菲佣阶层的人权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等等,你有大把的东西可以去研究。
这些硬核的课题你都不去碰。
你偏偏去研究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促进儿童拐卖”。
这篇文章的离谱程度,大概类似于
“杂交水稻的推广成为了儿童拐卖的催化剂”,因为人贩子吃饱了,更有力气拐卖儿童;而且 “饱暖思淫欲”,人贩子吃饱了就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脱贫攻坚的实施成为了儿童拐卖的助力”,因为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帮助,人贩子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研究怎么拐卖儿童。
“抗战结束成为了儿童拐卖的诱因之一”,因为抗战结束了,一部分人不再受到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因此为了搞钱,开始琢磨怎么拐卖儿童。
“女娲补天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重要导火索”,因为女娲补天了,导致肆虐的洪水逐渐消失、环境改善,因此为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提供了有利的操作环境。
任何有利于大部分人的操作,都可以成为儿童拐卖的帮凶。
一堆劳保被这篇论文雷的五雷轰顶,其实这篇论文不是个例,它脱胎于身份政治,算是国外这两年的显学。
简单来说就是,用尽一切想象力去证明,女性,儿童,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是被压迫的,以此贩卖赎罪券,要求社会补偿。
我用想象力这个词来形容,因为他们的很多论证,真的是超越想象。
你们看到的高速公路会导致儿童拐卖更快,只是开胃菜。
你说这个怎么引发性别歧视?难道是各路 AI 都是男的声音?
但互联网公司早就预判到了这一步,游戏公司的案例大家都看过,所以许多公司 AI 是默认女性声音的,这总不能说歧视了吧?
不,还是歧视
理由是,AI 会无条件完成机主的任务对吗?
而 AI 助手又是女性声音,所以它对外传达出一种信号,暗示女性是乐于助人的、温顺的,渴望得到帮助的人,只需要按一下按钮或用直言不讳的命令就能得到回应。
所以科技产品构建出了一个女性顺从和谦卑的形象,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歧视。
再比如亚马逊,当用户 “调戏” 亚马逊的 AI:“You’re hot”,她的反馈是愉快的,“你说的很好!”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歧视
你一个 AI 助手,怎么能用愉悦的态度回应人类机主呢!
你一个韩国 COS,凭什么那么友善的回应粉丝呢!!!
是的,你用男的声音,是歧视女性
你用女的声音,也是歧视女性
虽然你们开发的人工智能助手帮助了无数人,但这依然是一种性别歧视
所以,为了弥补你们的罪恶,你们必须投入资金用于支持女性
苹果亚马逊都傻了,这还能这么玩?有人视图用魔法对轰,你怎么能假定 AI 的性别呢?虽然它听起来像是一个女性声音,但实际上它未必是女性,但效果一般。
他们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呢?
2022 年,苹果的新 Siri 既不男,也不女,且由 LGBTQ+” 群体中的一员录制的。
这下是真的上魔法了~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亚马逊这些公司搞 LGBT 我很少喷的,他们很多操作属于真的没办法。作为科技产业一线公司,他们只要发布了什么新产品,马上就会有论文论证他们有罪,要付赎罪券
你说这种论文不是扯淡吗,巧了,万斯也是这么想的
他觉得性别研究专业天天不干人事,就教人仇恨
所以不用对什么高速公路有利儿童拐卖感到惊奇
未来这样的论文会越来越多的
不要问为什么全网歧视文科生,因为这就是 21 世纪的人文社科
这篇文章的作者,汇集了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四名博士和教授
baiyu:日本东北大学终身制助理教授
Yanjun Li:日本东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院助理教授
Xinyan Liu:香港中文大学_决策科学与管理经济学博士_
Yajie Su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助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博士
这四位在世界顶尖学府接受了十年以上高等教育的博士和教授,经过一系列专业的研究和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s that facilitate the expedient transfer of victims between cities
中国修建高速公路,方便了人口贩卖受害者被在城市之间快速转移
即使不考虑我朋友圈中每天晒各种旅游美食的同学朋友,仅仅看这些论文,也能说明为什么,当我看到文科生在网上诉苦,说自己找不到工作,工资低,我很难同情他们因为专业被 hr 拒绝
这篇文章这个结论我倒是觉得其次,他自己自圆其说。
我觉得最让人恶心的在于,论文里面特地提到了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这个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就是所谓的**《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
这里贴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晋总领事馆官网上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 67 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实录(在京举行)》**,对这部法律定性的描述:
去年 12 月 23 日,美国将所谓的 “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 签署成法。该法罔顾事实真相,恶意诋毁中国新疆劳动状况,公然插手新疆事务,打压新疆产业,扰乱新疆发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妄图实现 “以疆制华” 图谋、遏制中国发展,遭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力量的强烈谴责。
美国基于虚假信息和谎言谬论,在毫无国际法依据、毫无事实根据的前提下,炮制出台 “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以美国国内法形式,对新疆有关实体和个人进行制裁。这种恶劣行径,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大搞霸凌主义的表现,是对人类法治精神的践踏,是对国际法治环境的毒害,更是对美式价值观的讽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维护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利益,而是图谋在新疆制造 “强迫失业”“强迫贫困”,侵犯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群众的人权,破坏新疆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由此可见,这部所谓的法律,就是一部彻底的恶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 67 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实录(在京举行)kuching.china-consulate.gov.cn/xwdt/202201/t20220125_10633279.htm
再回到论文,看看这一段的开头,
“The international focus on human trafficking cases may also reduce the number of abductions.”
国际社会对于人口拐卖的关注也可能减少绑架案件的数量。
接着看
which bans the import of goods or commodities from China produced with forced labor. However, since this act was implemented in 2021, it is unlikely to confound our results. Nevertheless, we excluded samples from Xinjiang province, which has been accused of using forced labor, and found that the results did not change, as reported in column (4) ofTable A.6.
该法禁止从中国进口用强迫劳动生产的商品或商品。然而,由于该法案于 2021 年实施,因此不太可能混淆我们的结果。尽管如此,我们排除了来自新疆省的样本,该省被指控使用强迫劳动,发现结果没有变化,如表 A.6 的第 (4) 列所示。
也就是说,其论文认为国际社会对于人口拐卖的关注也可能减少绑架案件的数量,国际社会的关注就在于美国通过的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罔顾实际情况、干涉他国内政的法律,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于新疆问题的关注,进而减少绑架案件的数量。但是由于论文的数据不明显(也就是排除掉新疆的样本,以后数据仍然是三星显著的),也就是表 A.6 的第 (4) 列所示。
纵使我们再讲学术自由,论文特地去提到国际社会关注,为什么不去采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数据和项目,而是采用了涉疆问题的美国法案,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里还没有提到过计量方法是否有问题,别的博主也提到过,计量方法上的一些问题,这里附上链接:
[
如何评价论文 “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617 赞同 · 60 评论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8603084277420847/answer/1929034724229256914)
结尾附上论文链接
那我也可以写一篇论文 “日本广岛长崎的核爆炸促成了战后经济的繁荣”。
《国外名校文科院系成为了卖国贼的集结地》
还有更牛批的:
“中国空气污染治理加剧全球升温。”
牛批吧?
机翻一下大致是这个意思:
这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发在不知道哪个期刊上的狗屁文章,这是正经《每日电讯报》,大媒体,出自 “科学编辑” 之手的大作。虽然都有一种脑干缺失的美,但毕竟份量差远了,你一个破论文没给挖出来的话能有几个人看?
刚开始我也不大明白写这种脑干缺失的东西是出于什么目的,这种东西谁会信?要不是胼胝体断离、褶皱消失、先天不足、后天不补,看了你这离谱玩意儿也没办法引起任何兴奋感啊?
后来才想明白,是我错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西方人已经成功的人为创造了一种精神疾病,综合利用食源性生物化学污染、教育学降智操作和系统性新闻陷阱,成功制造了一批人类历史上本来不应该被制造出来的神经病患者。这群人并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甚至也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利益,主要的信息渠道和精神世界都是由媒体构建而成,你给他看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除了偶尔有点小的误差并没有别的什么问题。
先给他们吃一些牲口吃了都要出问题的东西,莱猪之类的;
然后在他们上学的时候不教他们什么正经的知识,糊弄糊弄得了,“快乐教育” 嘛;
最后编织一个信息茧房,努力不让他们看到任何茧房之外的东西。
三大步是环环相扣的,垃圾食品吃多了脑子本来就不好使,上学的时候还故意漏了最重要的一些知识:阅读理解、外语、数学,最后你的信息茧房就一定会坚固无比。
这种人到了这个地步你就能一直随意糊弄下去了,他们甚至连自己到底多大岁数都不一定算的明白。这里面最关键就是教育阶段,千万不能让他们真的接受 “教育”,真的得到知识,真的会阅读文章会算数会至少一门外语,否则你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总有一部分人会靠自己的聪明劲儿戳穿你的谎言。
因此,其实我倒是觉得这位南航的 “yajie sun” 干得漂亮,反正这种狗屁文章你在中国能有谁看?还不是拿去糊弄国外那群额叶发育不全的大学生去了,多看点这种东西,对他们、对我们都是好事情。
爱看,好看,多写点。
根据美国私人飞机和通航机场的普及率,以及美国未成年人遭受性剥削的发生率提升的时间关联性,特别是萝莉岛的案例(根据已公开信息,其中大部分女童经过一次或多次乘坐飞机上岛),可以得出
结论,建议写论文。
知道为什么教授的脑袋要和铜头皮带建立相关性了吧?
更新了一下模拟数据,之前的模拟没有加入时间和个体固定效应,目前已经补充,不影响最终结论。
阅读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也做的是高速公路开通的影响,手头上也有一些在进行的工作是关于高速公路开通影响的评估的,所以单纯从计量的角度谈一谈这篇文章潜在的问题。
从数据层面来看,宝贝回家记录的案件数量过少,无法给各地区的实际拐卖案件发生数量提供准确信息。作者至少应当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区,验证官方发布数据与网站记录数据的相关性,否则被解释变量可能包含极大误差。
以 Fig.2 为例,这幅图记录了 1999-2014 年间地级市层面的案例数量,可以看到很多地级市没有汇报案例,这不符合直觉。
就公安部发布的立案总量(仅仅是立案数量)而言,本文 “最终的样本包括了 43991 起登记的绑架儿童案件,其中 27086 起案件是由寻找儿童的家庭报告的,16905 起案件是由寻找家人的受害者报告的”,如果去除这二者之间的重复,案件数只会更少,这一案件数可能只有 2-3 年的立案数量,考虑未立案的情况(如果是父母参与贩卖,立案概率显然低),宝贝回家可能只能覆盖 10-20%(已经是乐观的估计)的实际案例。
被解释变量无法准确代表拐卖案件真实情况,所以本文后续计量的显著性,不能归结为显著提高了拐卖案件发生数量。可以支持的结论应该是:
高速公路开通显著提高了宝贝回家汇报的拐卖案件数量。
而在 DID 的使用上,本文也存在致命性的问题。作者使用了 Bacon 分解来检验,是否会因为处理的时间差异以及处理的异质性,而造成 DID 估计的偏误。
尤其注意第二行,第二行使用了一直有高速公路开通的组别与中途开通高速公路的组别进行对比,这在 Bacon 分解中,是最坏的 2X_2 估计,而这个__最坏的 2_X2 估计结果,系数是最大的正数,且具备最高的权重 47.9%(一般而言此类坏的估计组别不应当超过 10%),这也就意味着,基于 Bacon 分解的结果,可以预计本文存在严重高估。也就是说:
本文高估了高速公路开通对宝贝回家汇报的拐卖案件数量的影响。
在附录 D 中,作者这样解释 Bacon 分解的结果:
We then use this extended panel data to explore the Goodman-Bacon (2021) DID decomposition to illustrate the source of variation and examine poten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Appendix Fig. D.1 plots each 2 × 2 DID against its weight and the average effect for the abovementioned comparisons. Around 37% of the variation is found to be from different treatment timing, and the rest from comparisons to cities whose connection dummy is unchanged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When already-treated and never-treated units serve as controls, the effects are both highly positive (2.201 and 0.475), in addition to the comparison of earlier- to later-connected cities (0.057). Moreover, the comparison of later- to earlier connected cities—the group that may bias our estimate, is negative (-0.158), on average. Thus, using the decomposition theorem to subtract the late-to-early components that lead to potential bias from the weighted average may be appropriate and lead to an even larger positive coefficient.
作者提出从未开通(0.475)与一直开通(2.201)作为对照组的系数为正数,而 “先开通 VS 后开通”(0.057)与 “后开通 VS 先开通”(-0.158)这两个组别的估计为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但是作者对于这个结果的解读是错的,一直开通作为对照组是不合理的,一直开通是用先开通作为对照组的强化版,作者知道用先开通作为对照组是不合理,不应该不知道用一直开通作为对照组是更不合理的。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df = pd.DataFrame({},columns=\['Y','treated','id','year','group'\])
#定义20个年份50个个体
for year in range(0,20):
for i in range(50):
a = len(df)
df.loc\[a,'id'\] = i
df.loc\[a,'year'\] = year
df.loc\[df.id<20,'treated'\] = 1 #前20个个体一直开通高速公路
df.loc\[(df.id>=20)&(df.year>=10),'treated'\] = 1 #后30个个体,后10年开通高速公路
df.loc\[(df.id>=20)&(df.year<10),'treated'\] = 0 #后30个个体,前10年未开通高速公路
df.loc\[df.id<20,'group'\] = 'Control'#前20个个体作为对照组
df.loc\[df.id>=20,'group'\] = 'Treatment'#后30个个体作为实
coef\_C = 0.1 # 基础增长系数,无论有无冲击1990-2014年每年的拐卖数量缓慢增长
coef\_T1 = -1.5 # 实验组开通后五年内的冲击强度
coef\_T2 = -0.4 # 对照组开通后五年内的冲击强度
constant\_C = 10 # 对照组常数
constant\_T = 10 # 实验组常数
start\_time\_C= 0 # 对照组开通年份
start\_time\_T= 9 # 实验组组开通年份
for i in df.index:
if df.group\[i\]=='Control':
df.loc\[i,'Y'\] = constant\_C + df.treated\[i\]\*min((df.year\[i\]-start\_time\_C),5)\*coef\_T1 + (df.year\[i\]-start\_time\_C)\*coef\_C + 0.1 \* np.random.normal() # 添加随机扰动
else:
df.loc\[i,'Y'\] = constant\_T + df.treated\[i\]\*min((df.year\[i\]-start\_time\_T),5)\*coef\_T2 + (df.year\[i\]-start\_time\_C)\*coef\_C + 0.1 \* np.random.normal() # 添加随机扰动
#绘制折线图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grouped.index, grouped.Treatment, label="T", color="blue", marker='o')
plt.plot(grouped.index, grouped.Control, label="C", color="red", linestyle='--', marker='o')
plt.xlabel("year", fontsize=12)
plt.ylabel("Y", fontsize=12)
plt.legend()
plt.grid(True)
plt.show()
# 构建并拟合 OLS 模型
df\_dummies = pd.get\_dummies(df, columns=\[ "year",'id'\], drop\_first=True)
X\_cols = \["treated"\] + \[col for col in df\_dummies.columns if col.startswith("year\_") or col.startswith("id\_")\]
X = df\_dummies\[X\_cols\]
X = sm.add\_constant(X)
X = X.astype('float')
y = df\["Y"\].astype('float')
model = sm.OLS(y, X)
result = model.fit()
print(result.summary())
我编辑了一段 python 代码模拟,假设样本期 20 年,20 个对照组一直有开通高速,30 个实验组前十年未开通,后十年开通。假设开通高速公路之后,会在刚刚开通的 5 年内,每年减少 0.4(实验组)或 1.5(对照组)的拐卖案件数量,回归加入了时间和个体固定效应。同时在高速公路开通冲击之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 0.1 的速度,每年自然增加一些拐卖儿童案件数量,代表着这段时间整体的案件数量增加(对应的事实是 2013 年中国此类案件数量达到峰值)。
两个组别绘制均值折线如下:
最后回归的结果是:
通过上面的模拟可以直观地看出,如果高速公路开通之后每年拐卖案件数量会存在一定时间内的递减,那么这种 “不好” 的 2X2 对照组会提供正的回归系数,这与本文附录 D 的表格结果是吻合的,上述不好的对照组提供了高权重的正系数,但是实际上的影响可能为负!!!
综上所述,本文数据的可靠性,以及计量方法的可信度,不足以支持本文得出高速公路开通导致拐卖案件增加的结论。
经济学尤其是计量经济学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是无所谓立场价值的,工具只有是否正确使用的区别。在我看来,本文尚且做不到正确使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尚且得不到一个从计量上可信的结果。
不希望因为这一篇论文,影响到外界对于经济学研究的看法,经济学只是我们认识了解世界的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益的,但是并不能排除有人滥用这个工具。
有种放屁不经过大脑的美
理科生:基于全国实际案例的儿童拐卖路径特征提取与建模分析。
工科生:面向交通网络的儿童防拐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文科生: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结论问题在哪儿。
结论:
“冰淇淋会导致人类淹死。”
论据:
调查发现,冰淇淋的销售量和人类淹死的数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其实是因为夏天到了,冰淇淋销量高了,去游泳的人也变多了)
即便是只谈论标题,这玩意也不对啊。
过去不通马路的地方就没有人口贩卖了?正好相反,相比道路发达的城市,过去的山沟沟里,才是人口贩卖的重灾区,因为道路不通,秩序就不通,所以罪恶才猖獗。
高速公路送来的不只有汽车和商品,还有现代秩序以及快速到达的铁拳。
我们的文科女高材生,哪怕连这么浅的一层都想不到吗?
论文结论:公路连通性的增强为被拐卖儿童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这一严重犯罪的意外发生率。
那我也可以写一篇
内容写一下以前加油不方便,人贩子拐卖都要在小范围踩点,现在加油站普及了,可以全国乱窜不怕没油
那我再写一篇
油价上涨成为遏制儿童拐卖的关键
从 00 年到 25 年,儿童拐卖率不断下降,观测到油价从年到现在总体上升,因此可以得出人贩子出门寻觅目标心疼油钱,所以拐卖率下降了
这种蠢货就该捆起来扔高速上,试验一下观察路况不到位、跟车过近的蠢货占比多少。
某日 BBC 头版头条:中国近 30 年高速公路取得飞快进步,但代价是什么?
文中引援中国知名高校学者的文章《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结论: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被中国政府用来侵犯人权
这就是这篇论文唯一的 “作用”
这样来看文科何止是无用,文科甚至是副作用啊
相关不代表因果。
而且论文里这个相关也很奇怪。发不了附件,我把论文链接发上来,可以直接查看原文也可以下载。
按照论文里说的,他们排除了互联网、法律变化、不同区域经济文化差异的影响后,依然得出结论:公路连通性的增强为被拐卖儿童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这一严重犯罪的意外发生率。(我把论文结论部分翻译放在文章最后)
但是我看到的数据却不是这样的。
2021 年,全国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与 2013 年相比,降幅达到 88.3%[1]。
2021 年高速公路里程 16.91 万公里 [2]。
2013 年高速公路里程 10.44 万公里 [3]。
2013 至 2021 年高速公路里程增加 62.0%,拐卖儿童妇女案件数量减少 88.3%,明明是负相关啊,和论文结论完全相反。
他结论里说建议的措施:车牌识别、高速公路摄像头,都是常规措施了,早就普及了,也不用他来建议。。。
我只能说,这篇论文大概属于闭门造车吧,只盯着对自己结论有利的部分,其他一概不知。
论文结论翻译:
本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扩张与儿童拐卖现象之间的关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连通性的增强为被拐卖儿童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这一严重犯罪的意外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高速公路不仅通过连接偏远地区扩大了拐卖市场的需求端,还推动了产业转型和人口迁移模式,从而提高了儿童拐卖的风险。
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若干政策意义。首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连通性的改善增加了就业机会,促使更多农村父母外出寻找更好的工作,从而减少了父母的监管,增加了儿童被拐卖的风险。鉴于年轻受害者无法保护自己,这凸显了人口拐卖与其他类型拐卖之间,以及人口拐卖与儿童拐卖之间的差异。因此,支持农村地区的儿童保育工作以应对父母监管减少的情况至关重要。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建立社区儿童保育中心,并创造当地就业机会,以尽量减少父母外出务工,并加强儿童保护。
其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的监控至关重要。希望将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的政策制定者,不妨部署有针对性的监控技术,例如自动车牌识别系统,以及在高风险地区(包括省界、交通网络关键节点城市、中等规模城市以及低技能移民高度集中的城市)有选择地使用闭路电视。此外,将来自各种监控系统的数据整合到一个中央数据库中,进行实时分析并做出响应,能够在不产生过高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监控效率。
总之,虽然公路连通性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它也给儿童贩运带来了 重大风险。应对这些风险需要一种全面的方法,不仅涉及法律措施和执法,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监控、社区支持以及创造当地就业机会。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政策制定者可以减轻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各地儿童的福祉,并为《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这就是某些学术圈 “专业人士” 干的事。
他们本质上和拿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些人差不多,想要在国外期刊上发论文,想要获得国际学术地位,就得写这种逆天的东西。
这一套是有固定公式的——你发展工业,他说你污染环境;你治理沙漠,他说沙漠面积少了对地球有害;你建三峡大坝,他说你让地球自转轴位移;你搞新能源汽车,他说你摧毁全世界的传统工业…… 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写出无数篇垃圾论文,篇篇都能挂在西方主流学术期刊上,然后在转到媒体上,大肆炒作,说不定还能拿个新闻奖。
大家可以去查近些年很多学术刊物、传媒网站上的文章,这种不在少数,比如 “中国人吃一口肉,亚马逊丛林就冒一缕烟” 之类。
这篇论文,就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产物。
外行人一眼看了都会骂什么狗屁逻辑?但他们 “专业人士” 说不定还在吹捧这篇论文立论新颖、模型可靠、结论合理呢。
平时和他们聊点事,他们动不动就拿专业头衔来压人,说什么 “你为什么不发国外专业期刊” 啊?是啊是啊,他们最热衷发国外专业期刊了,最后发的都是这类 “高速公路和拐卖儿童” 相关论文……
你能说他们不专业?他们相当专业,他们在自己先射箭再画靶的场子里是相当 “严谨” 的,在循环论证下,你从程序和文法上挑不出她的错,她们用专业的技法得出了一个荒谬至极的结论。
人家可不是乱打的,人家有备而来,训练有素。
这个就是 “专业” 的行为,拿了经费,就得干出点事情,想要获得国际同行、国外学术圈的认可,就得写这样的论文。如果科普中国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水平、分析中国高速公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建设、高水平工业化作出了多大贡献…… 是会被退稿的。
人家有人家的 “政治正确” 和 “学术潜规则”。
然而,只要是个稍有智商和常识的人,就能看出他们逻辑的荒谬,因为他们根本不讲 “整体事实”,不讲宏观效应,而是断章取义截取片面消息,连论据都是错的假的,结论能正确吗?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就不该发展,就不该在任何领域做出突破…… 就该维持在清末民国的状态,就该永远过第三世界农业国的日子,如此这般,他们就满意了。
我们现在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经济学、法学…… 等文科学科,是不是要几辈子继续跟在西方后面吃残羹冷炙,是不是要几百年在人家的话语体系中亦步亦趋?然后培养一代一代别人的传声筒和肉喇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发表抹黑祖国的 “学术成果” 去纳投名状?
请问这讲科学吗?这是学术,还是政治?
如果是学术,那就请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都堂堂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了,很多领域都领先世界,甚至我有人无了,还需要外人认可自己的 “学术” 吗?
如果是政治,那就更该建立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了,凭什么总是别人研究我、评价我,我不能研究别人、给别人打分?
不过,首先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
我反复确认了标题,我一开始以为少了 “挽救” 两个字,还在嘲笑这人没水平,拍马屁都不会拍。
诶,以后把新闻学关了吧。
想起以前湾湾社会学搞的笑话,湾湾专家发现家里烤箱多会让家庭变富裕,原因是富人家一般有两个以上的烤箱。
不谈意识形态的问题,这种论文也是百害无一利的,现在所谓 “学术界” 最常见的范式腐败就是这样。
什么意思呢?遵循一整套精巧严格的话语体系,然后得出一个非常平庸甚至毫无意义的结论,然后因为这个行为使得这个毫无意义的结论由获得了学术共同体的背书,在未来的又反过来被同样进行这种腐败行为的人引用效仿,这就叫范式腐败。
范式腐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坏处就是学术本身被异化了,知识(主体)和范式(客体)的主客体关系被倒置了,因为遵循了范式所以被认可为知识,因为不遵循范式从而不被认可为知识,这种现象在经济学、历史学里比比皆是。
你们火了,快来评价一下。
共产党和毛主席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扫盲和大力发展教育,让广大劳动人民更好地看清这些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嘴脸。
屁股歪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论裁撤缩减的部分文科的必要性——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雅洁水货论文为例
抛开标题不谈,这篇文章属于一篇典型的水文
你真说他哪里错了,他真没错。但他是给自己的观点找了个非常极端的限制范围——先射箭后画靶。所以写出了一篇观点肯定没错,但对社会没什么意义的文章。
给不愿意看的人省流:
文章的数据来源,是 1998~2013 各城市的高速公路通车情况与宝贝回家网站上同时期的案件记录。
结果是:①某地通高速后,儿童拐卖案件发生率会增加 0.55 例(占平均值的 46%);②两个城市通高速后,发生从 A 城到 B 城之间儿童拐卖案件概率会增加四倍。
机制是:①高速不好设安检检查;②高速让人贩子扩大生意范围,从富省抓小孩卖到更远的穷省;③高速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人去富裕地区打工,增加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没人管更容易被拐
结论是: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托管②发展贫困地区,促进人口留在当地发展,减少留守儿童③多安摄像头。
全文没说什么反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反发展话题。全篇主要思想是高速公路肯定得建,但建高速公路不能光想着好,也得客观考虑到对犯罪的帮助作用。
下面说评价。
他的机制没有什么创新,你不做这个研究,大多数人也能想到,只是没人去做数理验证。
建议的意义更不用说了,你猜天网工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干什么的,你提的建议,中国二三十年前就想到了。
那么为什么他的结果如此触目惊心呢?因为他选了个巧妙的周期:1998 年~ 2013 年。
我们知道,中国高速公路系统始建于 1988 年,在 1993 年~ 1997 年间快速发展。1998 年后进入大发展阶段。
为什么只看 1998~2013 年呢?1988 年~ 1998 年这段为什么不看?
作者的解释是
Our focus is 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 from 1998 to 2013,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th the 7–5 and 7-9-18 plan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network
我们的重点是 1998 年至 2013 年的高速公路建设时期,这与 “五纵七横” 和 “7-9-18” 计划的实施以及高速公路网络的快速发展相对应。
实际上,这只是因为,如果你的儿童拐卖数据从宝贝回家这个网站上拿的话
你就会尴尬地发现,从 1980 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儿童拐卖就开始飞速增长了。
从 1980 到 1988 年,增长了足足 3.5 倍(按第一张图的统计,从 788 例到 2802 例),但是直到 1988 年,中国才有第一条高速公路,1998 年,中国高速公路才 0.87 万公里。而到 2013 年,中国高速公路长度达到了 11.3 万公里。
1990 年后,儿童拐卖反而开始迅速下降,从 1990 年到他开始取数据的 1998 年,八年间儿童拐卖数已经下降到只有原来的 38.67%(从 3431 例到 1327 例)了。
也就是说
在中国高速公路出现之前(1980~1988),儿童拐卖从 788 例到 2802 例
中国高速公路约等于不存在的时候(1990),儿童拐卖增加到 3431 例的极值,变化幅度约 2400 例。
高速公路没接入几个城市,可是儿童拐卖到达了最高潮。
中国高速公路突破一万公里(1999),其实也没接入太多城市,儿童拐卖从 3431 例降低到 1032 例,变化幅度也是约 2400 例。
而中国高速公路从一万公里到十万公里(1999~2013),全国几乎处处通高速了,儿童拐卖从 1032 例降低到 442 例。变化幅度只有 600 例,比之前的一增一降 2400 例的幅度小多了。
所以,如果把 1988~1998 这十年的数据同样引入研究,这篇文章的模型大概率无法拟合了
因为儿童拐卖的整体下降幅度会掩盖部分城市通高速公路后的变化
简单粗暴点说:如果你只看 1998~2013 年的数据。可能会发现 A 市的拐卖事件随着该市通高速,从 0.5 例上升到了 1 例,增加了 0.55 例,平均值的 46%。
但如果你看 1988~2013 的数据,就会发现拐卖事件在两市通车之前,从 5 例下降到了 0.5 例(1988~1998),通车后(1998~2013)又上升到了 1 例。
这样你就会得出结论:通高速确实会让城市的拐卖事件增加,但绝不是均值 46% 的惊人涨幅。和从 5 到 1 的变化比起来,0.55 的变化微不足道了。
这样,高速公路就不再是儿童拐卖的避风港了——它对儿童拐卖的整体贡献充其量就是个小破码头,远远称不上避风港。
它只是作者通过故意截取 1998~2013 这个特殊的节点得出来的局限结论。
这段期间,中国高速公路变化极大,许多城市都实现了从无公路到有公路的突破,这必然会给部分城市的儿童拐卖增加少量案例。
而儿童拐卖趋于稳定下降期,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少量案例也可以得出该城市触目惊心的增长倍率。
如果你把 1978~1998 的儿童拐卖情况纳入考量,就会发现这二十年间中国高速公路才从 0 增长到一万公里。绝大多数城市都还没有通公路,但却整体实现了儿童拐卖的迅速攀升到极值,然后大幅下降的变化。
不难看出,真正决定了儿童拐卖的因素,在高速公路存在(1988 年)之前就存在了。
儿童拐卖与城市是否通了高速公路有一定关系(通过本研究已经充分论证),但没太大关系(结论没法解释 1978~1998 和 2013~2025 的变化趋势,不具有普适性)。
另外,作者提出的建议: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托管②发展贫困地区,促进人口留在当地发展,减少留守儿童③多安摄像头
这些政策都没有在 1988~1998 儿童拐卖案大幅下降期间实行,但这段期间的儿童拐卖就是在迅速下降。而 1998~2013 年间,这些措施也没有实行地那么普遍,但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可是翻了几乎 10 倍。而儿童拐卖仍然在稳定下降。
说明这些建议的创新意义也不大。在实践中,是个人都能想到这些方法。而真正战胜了儿童拐卖的也不仅仅是这些方法。
总结而言:如果我们把目光局限于 1998~2013 年间,这篇文章确实用详实自洽的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警告了高速公路建设会增加儿童拐卖的犯罪率,并给出了一些建议。看起来说的有道理。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从 1988 年(中国开始建设高速公路网)看到 2013 年,甚至从 1978 年(中国儿童拐卖犯罪开始激增)看到 2025 年。
就会发现:高速公路建设确实会增加个别城市在接入高速公路前后的儿童拐卖犯罪,但真正决定了儿童拐卖犯罪从逐渐猖狂到销声匿迹的,肯定另有他因。因为这个倒 U 型曲线在高速公路网络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而且儿童拐卖犯罪的整体变化趋势也和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关系不大。
他这篇文章就像是在良子嗯造焖子前后,给他测了下血糖,发现血糖变化比较大
然后起了个标题:《驴肉焖子成了良子肥胖的避风港》
你说焖子和良子升糖、肥胖有没有关系?那确实有关系,论文也证明了有关系
但是你说 “良子尽量少吃焖子” 这些结论和建议,对良子减肥这件事到底有多大意义?
如果把时间限定在**在他吃焖子前后的这几个小时,**而且只考虑良子的血糖这一个与焖子相关性较高的变量,那少吃焖子对他非常有意义。
除此之外,你把时间扩展到良子三十多年的人生,把变量扩展到综合考虑良子整体的体重变化,那少吃多吃几个焖子,对形成大胃袋无足轻重。
至于这篇文章的标题,那更是学新闻学的,言过其实了。
他换个正常的标题,这就是一篇不会被任何人注意到的、每年任何国家、任何专业都会产出几百万篇的学术垃圾——其他专业也不用笑,读过研博、搞过学术的都知道,什么行业都一样。学术圈 99.99% 的文章都是把路人皆知的东西,反过来调过去排列组合出一个精致但毫无实践意义的东西来,完全是为了自己的 kpi。
他换了这个震惊 UC 社的新闻学标题,把自己的文章包装成惊人的大发现,那就别怪出圈被路人骂了
belike
“中国儿童被拐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儿童出生”
这种文章能上期刊并被收录,只能说 “傻 X 文科生” 这种话之所以有道理,在座的各位地球人都有责任。
与诱拐儿童因果关系最大的是有儿童出生
统计学和新闻学的双重魅力
把相关性弄成因果性,常见的统计学障眼法
对于有统计学有基本了解的人
可以牢记 “**“**相关≠因果” 的铁律来破除这个障眼法
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个障眼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估计是大灌水的结果,散了散了……
谁说国外不产生学术垃圾的。
美国用飞机,游艇都能把 VIP 送到萝莉岛上去,又何须高速公路?
“人文学科” 论文原来这么好发啊,这期刊属于 Q2 区,前 25%-50% 的,不是啥好期刊,但是也不至于是水到给钱就发表吧,水刊也不至于这种大学生课堂作业水平都不如的东西就过吧,只能说一个敢写一个敢接收嗷。
不过说实话这算不上主观反华,他只是扯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废话,做了些毫无意义的结论,提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建议罢了,他的主要结论是下面这个:
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几个政策意义。首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连通性的改善增加了就业机会,促使农村父母更多地外出寻找更好的工作,从而减少了父母的监督,增加了儿童被贩运的脆弱性。鉴于年轻受害者无法保护自己,这突显了人口贩运与其他类型以及人口贩运与儿童贩运之间的区别。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支持农村地区的儿童保育,以抵消父母监督减少的影响。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建立社区儿童保育中心,创造当地就业机会,以尽量减少父母移民,加强儿童保护。
其次,我们的发现确定了加强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监控的重要性。希望尽量减少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希望部署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例如自动车牌识别系统和在高风险地区选择性地使用闭路电视,包括省级边境、交通网络关键节点的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和低技能移民高度集中的城市。此外,将来自各种监控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中央数据库中进行实时分析和响应,可以提高监控效率,而不会产生过高的成本。
总之,虽然公路连通性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它对贩卖儿童构成了重大风险。应对这些风险需要一种全面的方法,不仅包括法律措施和执法,还包括有针对性的监督、社区支持和创造当地就业机会。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政策制定者可以减轻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各地儿童的福祉,并为《中国打击人口贩运行动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嗷还是真就这么好发,“种水稻比种小麦更集体主义” 的论文发在了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方法是给上百个宁夏农民做心理学小游戏。
文章论证:美国人比东亚人个人主义体现在,画关系图时把自己的圆画的比别人的大。
如果你认为兔子应该和胡萝卜配对而不是和猫配对,证明你是集体主义者。
类似的论证:ave mujica 的播出引发了全球关税战,ave mujica 于 2025 年 1 月播出,同月特朗普上台开始打关税牌。
我觉得这没什么,毕竟西方文科就长期生产这种垃圾,前四十年我国在西方工业绩效的蒙蔽下就是输入了大量的这一类垃圾才搞得我国文科乌烟瘴气
现在轮到我们来输出了
很多人其实误解了西方文科的运作方式,并不是有一个主脑来控制几百万学者整齐划一对外输出,而恰恰是培养几百万像这样的脱产文科人生产各种各样的原创垃圾,然后有一些被资本家拿来赚钱,有一些被媒体拿来忽悠人,有一些被见识短的第三世界留学生捡起来当个宝回去误人子弟,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官方半官方机构的定向投放,这是美国文科真实的运作方式
所以当我们讨论我国文科的崛起的时候,你不能指望所有文科学者都是你的嘴替,而恰恰应该允许生产一些对我们自己来说恶心但无害,但是别人如果信了就会产生现实危害的东西
比如说这个,中国的高速公路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了,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体系更是早已成型,这种垃圾工作并不会对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不发达或者去工业化国家的学者看到这个,回去宣传 “你看人家中国人说了高速公路是不好的”,就有几率把一个国家忽悠瘸
你可能觉得这很无厘头,但是如果我们的国家,这个工业绩效新霸权,每年产生几万几十万这种垃圾工作,就会在地球另一端养出读者意林
我知道大家反感的是什么,大家反感的是那些有意无意搬运国外的屎来毒害国内决策的罕见学者,很不幸这些人确实仍然是我国文科的主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输出垃圾的潜力,对于这种在国内基本无害但是有输出潜力的屎,我觉得不应当过度批判
套用此前流行的拜登的话说,你不能只在看到中国人写你认为的 “反贼” 言论的时候,就给人扣上 “反贼” 的帽子。
这个论文本身没什么好讲的,大部分讲得是事实,但是情感倾向又过于明显。之所以说它讲的是事实,是因为交通、通讯技术的改变,的确会再让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犯罪提供便利,例如没有互联网的话,谁也不可能想到一个美国人可以在英国遥控指挥缅甸的电诈团伙骗走一个中国老人的全部积蓄——这一切只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同样,AI 技术让生活更方便,但也让犯罪成本更低——很多人会用 AI 造假来蒙骗对 AI 了解不多的人,轻则吃流量红利,重则直接犯罪。
显然,相较于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来说,这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影响,如果因此就认为新技术没有价值,那显然就是因噎废食了。
这些都是常识性的内容,就不多唠叨。那我为什么在开头会套用拜登那句话呢?原因也很简单,这种情况是只有中国有吗?
在互联网上,欧美的 “白左” 一直是被嘲讽的对象,看到极端动保人士、女权主义者、LGBT 群体、绿党等等,大多数人也都是一副 “欧美没救了” 的表情,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又觉得“我们赢了”。
那这里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如果你认为极端动保、LGBT、女权等话题是欧美用以颠覆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具,那为什么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闹得最凶的反而是欧美地区?这算是什么,我杀我自己?
很显然,极端动保、女权等等话题是没办法上升到国家阴谋这个层面上的,而支持这些话题的人也很难说是 “反贼”——否则欧美的“反贼” 要比中国还多的多了。
如果一定要扯阴谋论,那你从商业的角度去扯也要比从政治的角度去扯更合理。作为一门生意来说,女权、动保等等的确是有很多挣钱的途径的,比如搞动物友好、女性友好认证,又或者打着动保的名义倒卖野生动物,打着女权的名义拉皮条——别管在高大上大的宣言之外是多么的龌龊,起码作为一门生意,它的合理性要更强。
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吧?
有些人会觉得一些外国人用环保等理由攻击中国的一些行为觉得可笑,但真要看这种言论是否算攻击,那你得看他是不是只对中国这样。好比说环保少女格蕾塔,的确是发表过对中国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批评,但她 “成名” 是从本国开始的,批评的对象也是几乎所有的国家,中国只是其中之一。比如 2019 年的时候,格蕾塔曾经与其他人联合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起诉某些国家使用污染性强的化石燃料破坏环境的行为,那此次格蕾塔起诉的国家有哪些呢?巴西、德国、法国、阿根廷和土耳其。
要说格蕾塔起诉巴西、阿根廷和土耳其,可以看做是 “西方的阴谋”,那法国和德国又该怎么说呢?这时候他们就不算西方了吗?
对于格蕾塔,普京曾说他相信格蕾塔本身是善良的,但她是被很多别有用心的大人给利用了。我是环保被人利用这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颠覆他国政权?去看看 CIA 的经典操作,就能发现颠覆他国政权是不必这么搞的,这也无法解释其本国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相反,从经济角度去解释,很多问题反而就清楚了——资本是无国界的,如果环保、动保能挣钱,我为什么要操心颠覆政权的问题?
之前小约翰也还讲过英国的超级工程——HS2,这已经成为无数人的笑柄。HS2 能有今天的样子,动保、环保等组织的作用 “功不可没”。那这些组织是受了谁的指使?
如果把锅甩到美国身上,那美国建设这些工程的时候,就没有动保、环保、女权等组织出来搞破坏了吗?那谁又有这个胆子和能力指使这些组织在美国搞破坏?
前些年美国就曾搞出来一个 “女性主义冰川学” 的笑话。事情的起因是 2016 年,俄勒冈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知名期刊《人文地理学动态》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冰川、性别与科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女性主义冰川学框架》的论文,引起了轩然大波。还是前面那句话,如果说这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肯定会有无数人将此解释为美国人想借打拳来破坏中国的科学研究,但这样一篇在美国大学工作的美国人发表在美国期刊上的论文,又是谁的阴谋呢?
如果能理解这些问题,那就应该明白如果你要把这种论文成为 “反贼”,那“反贼” 的水平也太低了。因为你多看一点国外的社科期刊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研究在国外十分普遍。这种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本身也已经非常成熟。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具有人文社会学科的“批判性”,而在发表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很多投稿者又不得不用更为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来吸引编辑的注意。
如果抛开情感偏向以及一些错误数据和文献的引用,单纯就这个论文的内容来讲,大体上也都是常识性的内容——高速公路的安检的确更为宽松,而且在发觉自己可能遭遇危险的情况下,从高速公路逃脱和安排接应也很容易——至少比高铁、飞机要容易得多。都不用说拐卖儿童了,很多绑架案、杀人抛尸案里,绑架者、抛尸者也都是直接把人扔后备箱,然后大摇大摆上了高速,也都实现了自己的犯罪目标。要是搭乘飞机、火车这么干,那嫌疑人早就暴露了。
这本来是一个可以很客观解释的事情,如果把论文标题换成《如何通过加强高速公路监管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创新与打击儿童拐卖犯罪》这样,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议。结果作者偏要用情感性强的语言来修饰,甚至还用了押头韵的方式起了一个有文采的标题。就这篇论文来说,你要非要在 “蠢” 和“坏”之间找一个字给这些人贴标签的话,那我觉得应该是 “蠢” 而非“坏”,或者用《雍正王朝》的名台词来说,就是“像你这样的东西,就是做坏事恶事,也是毫无章法”。说这种论文“反贼”,反而是抬举它了。
此外,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学术界的普遍性问题,也就是灌水。灌水论文在如今的各个学科里都普遍存在,但 “灌水论文” 仅从格式上看并不粗疏,相反很多还都非常严谨。只是深究下来,其实也就是把一个并无特点的实验或者生活现象按照论文的严谨格式像模像样的写出来——那些一年能发几十篇 SCI 的选手们,都应该深谙此道。这也就如某个答主所说,当下的知识生产体系进入了一个比较僵化的阶段,哪怕是领域内头部的期刊,能发表的有价值的东西也不多了。
袁隆平老先生
抽烟
侧目
吃太饱字幕
.jpg
我知道这样枯燥的论文大多数人不会去看,所以我帮你们看完了。
因此在发生拐卖时,人贩子可以在同样时间内比过去多跑出远好几倍的距离,而且路线多样化。——这有错吗?也没错。
很多过去有效的围堵手段,比如省道设卡,封火车站之类的做法,如今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完全正确。
问题来了,怎么办?
作者提出四点建议。
总结一下,道路基建搞好咯,犯罪分子跑路更利索咯,追捕手段要跟上啊!
你们说这样一篇论文有啥问题?
当然有,问题就在这个新闻学 style 的标题上!
就好比我写个论文:
“现在的电诈手段,在那个电话机靠手摇,汇个款要十天半个月的年代,是行不通的。”
这话没错吧。
“所以移动网络的普及和简化的银行转账过程给电诈提供了便利。”
虽然没错,但总不能退回去手摇电话机的年代吧?
“所以要加强反诈教育,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手段监控此类犯罪。”
这听着还像人话。
然后我的论文标题是 “4G、5G 孕育电诈”。
啊这………………
这四个论文作者里至少有一个是学新闻学的。
我说有些人就是欠批斗了
国外名校文科院系真的太有想象力了。
这篇论文可以用来论证「中式教育让人失去想象力」。
我记得前不久有个问题是文科生为什么被鄙视来着?
什么傻逼观点?
学术版的 “遮沙避风了”
没看过文章,不评价文章本身。
但是就看这个标题展现出的作者研究风格和方向,我建议作者的下一阶段研究可以写一篇 “欧洲对航海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开创了智慧农具贸易的黄金时代”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还是相声:
话说有个博士用青蛙做实验。
他冲着完好的青蛙大喊一声,吓的青蛙跳了 4m 远。
然后他切掉青蛙一条腿,之后冲着青蛙大喊一声,吓的青蛙跳了 3m 远。
然后他又切掉青蛙一条腿,之后又冲着青蛙大喊一声,吓的青蛙跳了 2m 远。
然后他又又切掉青蛙一条腿,之后又又冲着青蛙大喊一声,吓的青蛙跳了 1m 远。
再后他又又又切掉青蛙一条腿,之后又又又冲着青蛙大喊一声,青蛙没动。
于是博士做了个结论:
青蛙的四条腿都被切掉后,青蛙聋了。
有种文科的美。
意思就是别管美不美,由我来定义美,我说是啥就是啥。皇帝的新衣。裸体跑步是行为艺术,胶带粘香蕉也是行为艺术。别问,问就是艺术,再问你不懂美。我脑内闭环了就行了,一群人跟着我嗨呢,看不懂是你的问题。啊,人性,啊艺术,啊,伟大的人文学科。
按照这个逻辑,实际上 “宝贝回家” 才是拐卖的罪魁祸首。只要网站一关,哇,没有人被拐卖耶。
现在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耳环事件,罗帅宇事件中相信阴谋论了吧,连高校教授都这样,何况本科率不到 4% 的网友。某些人平时一口一个公信力不行了,也不看看你配不配谈公信力这三个字
有么有文科大佬来清理门户,维护下文科生的尊严啊。
讲真,你们都不在乎有人往你们吃饭的池子里拉屎吗?
一看是经济学,我们有救了。看过各种金融行业的报告的都知道,虽然搞理工科的都知道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但是很多时候金融行业的各种研究报告就是分析一下相关性然后就以此为依据直接下结论的。我之前的回答就批评过一个论文,说 “近年来婚姻双方女性学历比男性高的占比越来越高” 论证 “婚恋观念发生改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上女性“上嫁” 的观念一点没有减少,只是因为学历贬值,高学历不等于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了。
至于这篇奥利给,如果你问我高速公路会不会方便人贩子跑路我说会,但从这个角度论证基建不好纯属屁股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相比于便捷的交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增大人口流动速度带来的潜在犯罪分子的逃跑速度造成的风险可以说完全不值一提。更何况后者的问题可以通过 “天眼” 摄像头来弥补。这篇恶臭的论文本质上是达利特领班赢学的一部分。可以说最近十五年以来日耳曼世界的基建能力是在肉眼可见的快速崩解的,我之前讲 HS2 的回答就说过了。达利特领班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可奈何。只能通过论证 “基建不好,会导致人口贩卖” 让日耳曼人再赢一回。
当年塔利班第一次上台的时候也觉得这些现代化的东西有害,由此可知,这论文的作者已经塔利班化了。
这件事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奇葩,我愿称之为 “数点点学最新力作”。
啥叫数点点学呢?最通俗大而化之的说法就是跑下来相关性,点点越多置信区间越好,(至少看起来)相关性越强。此处引申为 “搞点数据,随便搞点相关性分析,找个看起来比较贴的发表”。
你说这人反华亩田吧,我觉得不至于,几十年前就有美国人研究过这玩意,就是学了这么多年数点点学,习惯了而已,能发表啥都能行。
但你说这研究有啥意义,毫无意义,这人不可能让国家不修高速,不可能把现在的高速拆了,估计也没这心思,但就是充斥着数点点学 “绣花枕头一包草” 的特质,看着数据模型等等毫无问题,然后得出个没有任何价值或者是个人都能想到的结论。用处就是发表 + 1 罢了。
这类文章多的是,到处都是,什么刊都一大堆,只是这篇出圈了而已。数点点学就是现在管理学经济学主流,不服不行,大家也得发表混饭吃,但偏偏数点点学成功率就是高,你能怎么办嘛?
补充:
我再回应一些经济学相关人员,以及就结论部分的辩护。
写论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 “惊喜”,让人看到眼前一亮的问题和结论。但是,这篇文章无论是问题还是结论,都很难称得上有什么 “惊喜”。论问题,这个问题除了出圈概率比较大以外,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都不突出,也不算什么很新颖的发现。结论落脚在一个高速公路应该加强身份甄别,更是一个毫无惊喜的结论。它就是一个制式数点点产品而已。
纯而又纯的商科女教师味儿,我 PTSD 都犯了
经典统计学笑话之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逐渐提升,活跃的海盗数量也在逐年下降,得出结论全球变暖可以消灭海盗
中国高速公路网这么发达,怎么没把论文作者卖了?
纯粹的水论文,但同时又想吸引人的眼球,那只好这样了。谈不上坏,因为坏也是有门槛的。
我也可以这样写一篇,名字我都想好了
就叫
女权运动的兴起成为了女性地位下降的元凶。
论证内容: 原来男性都是让着女性的,还有许多男性给女性当舔狗爆金币,结果女权运动导致舔狗越来越少了,男性开始要求本来有的权利了,所以女性地位下降了。
照这个逻辑,那 911 和美国民航业的发达是不是也有因果关系啊
你说的对,但是萝莉岛是美国自主开发的一款开放世界恋爱冒险游戏,在游戏中你将扮演一名肢体瘫痪的天文物理学家,和全世界的民主自由精英们一起探索黑洞早期阶段的真相。
去看了,一作的其他几篇文章也都很逆天
儿童拐卖都是极端女拳盛行导致的恶果。
极端女拳盛行,导致妇联把所有功夫都花在打拳上,本来应当作为保护儿童最重要的堡垒的妇联完全失守,再加上女拳倡导的 “厌童” 风潮,以及拳师试图以 “巨婴” 形态强占儿童生态位,最终导致了儿童的权益不断被侵蚀。
这么说吧,拐卖儿童也好,集体铅中毒也好,未来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把精力多放在女性主义一分,儿童遭受的风险就多一分。
甚至,更直白的说,在不远的未来,当女拳进一步觉醒,发现儿童才是它们社会特权和优待的直接竞争者以后,并且儿童的权益遭到漠视,而拳师又能从地位,阅历,力量等各个方面完全超越儿童,虐童的事情一定会频繁出现。
这种虐童是全方位的,包括且不限于,以宠代童,“童凝”,污蔑儿童性骚扰甚至性侵,甚至更多荒谬的事情。
这种论文和《隐入烟尘》一样,都属于西方教派逻辑的宗教叙事,都在描述了邪恶国度下对农民、儿童、妇女、少民无处不在的压迫。中国人不擅长宗教叙事所以看不懂内涵,但西方人一看就懂并且乐于传播。这个论文很可能已经被收录进维基百科,将来出现在某个西方政客的嘴里。
有空的时候我叫 deepseek 写一篇论文,题目就叫 " 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成为了汉奸卖国贼的温床 “,保证逻辑论证比你这个强。
额,连 AI 都知道辩证思考,看来公知殖人还不如 AI。
达利特领班下次扭曲⏰绩效来贩卖输学的时候要注意,儿童拐卖可是美利坚 · 真 · 特色国情,⏰难以望其项背,不要一不小心僭越了种姓天梯
飞天面条神教的基本教义里有一条:海盗的减少导致了全球变暖
另外,冰激凌与溺水事故的高度相关性表明,游泳前不能吃冰激凌
谁赞成,谁反对?
一二作者:东北大学(日本),作者名字像中国人
三作:港中大
通讯:南京大学(误,是南航)
文科就这水平?
有没有可能作者醒来天塌了,只是给了中介 1 万块钱,搞篇论文,以后申请副教授用,结果搞了个这个…… 也不知道这个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是所有空难的罪魁祸首
能堂而皇之发表这些常识性错误的脱离群众太久了
没活去送外卖体验生活吧
你们不是要拴吗?
这种帮助拴的论文为什么不支持?
不是,文科生不用学逻辑的吗
我导都会经常说这文章逻辑有问题
工具没啥道德性质,至于强化高速安检所有人过高速都要查身份证?那不得和查健康码那会一样堵车排长队。
提一嘴阿富汗
高速公路在中央政府强势时期就是中央兵力快速机动镇压部落武装控制主要城市的便利工具。
如果中央政府衰落,那么就是部落武装沿着公路网快速机动数小时之内多座城市沦陷的情况。
这个作者如果读理科专业,起码挂好几门,毕业都难。
经典老文:如何证明动物的视觉在腿上。
1,把动物天敌摆在面前,动物会逃跑。
2,把动物的腿绑住,就不会跑了。
3,根据控制变量,得出视觉在腿上。
视觉在腿的老文是典型的错误归因,而这个文章连错误归因都算不上,因为连果它们都没查对:在更长时间取样中,历程增进反而和拐卖率负相关。
所以真正答案是,拐卖概率只和监控普及、刑侦技术进步、犯罪黑色市场供需变化有关。以前刑侦技术没那么先进,犯罪黑色市场大利润大,自然就泛滥。现在技术进步,且需要孩子的罪犯买家少了,自然拐卖率就比以前下降了。
连社会运行原理都不知道,千千万万的变量哪个关键哪个无关都判断不了,能得出正确答案吗?论文作者选变量的眼光,不说火眼金睛吧,也可以说瞎了道格眼。
当然话又说回来,考虑到能读大学,其智商水平应该在线应该知道自己的逻辑多扯淡。那么大概率论文作者是知道自己错误而故意的。证明这一点还需要调查,让子弹得飞一会。无论是蠢还是坏,这种学术丑闻都应该给大家一个解释,不然对其他辛辛苦苦严谨论证的学生不公平。
我说怎么这几天小红书上突然多了一堆 AI 生成的儿童被拐卖的条漫,都是一辆面包车之类的车,开门,几个人把孩子强行抱上车,然后一阵狂奔那种。
原来是这个 AC 干的好事。
因为:日本人活着
又因为:中国任然发生儿童拐卖
同理可得:日本人活着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典型的水论文行为。
论文我翻了翻:
确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位经济学出身的孙老师很逆天。
中国儿童被拐卖的原因竟然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太好了?
这是她的一篇论文:《Highway Havens for Hidden Horrors: Expressway Connections and Child Trafficking in China》(高速公路上的隐秘恐怖: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儿童拐卖)。
我翻了一下论文。
里面引用的是 1998 年至 2013 年间高速公路网络的扩张数据以及 “宝贝回家”(BCBH)网站上家庭报告和被拐儿童报告的失踪案件数据。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增强的公路连通性有助于被贩运儿童的运输,从而增加了这种严重犯罪的意外发生率。”
要不说是学经济学的呢。
为什么高速公路建设的数据只截至到 2013 年?
因为 14 年建设的公路里程更长,同时,公安部在 14 年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中国犯罪案件的下降显著。
她稍微再把时间线往前一点,结论就没办法成立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 “掐头去尾” 式论证,因为她只挑对自己有利的时段。
再者,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区域互联。
结果到了这位 “经济学家” 的笔下,反倒成了人贩子的“黄金运输线”。
我就呵呵了,按这逻辑,我也能写:
**《为什么会发生萝莉岛事件?肯定是因为美国的萝莉太多了》——**要没这么多萝莉,变态们上哪搞 “派对”?
《机动车保有率与犯罪分子迅速逃离作案现场的相关性研究》
《吃饱饭与中国人糖尿病患者增加正相关》
《论大学扩招弱智教师导致儿童拐卖数量增长》
…
就一点,犯罪问题的根源从来不是基础设施。
这位经济学出身的孙老师,出国留学就学了个这?
我看这个国,不出也罢。
这篇论文堪比我随口编一个 “警察提升了犯罪率”。
论点:警察制度作为秦制的一部分,压迫人民导致犯罪。
实际:没警察的时候根本没犯罪率统计不闹到杀人放火没人报案,更别说犯罪率统计了,全都是瞎编的数据。现在有了警察被人闯空门拿个笤帚都要报警于是犯罪率上升了。
我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海路的修建,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无意中为黑奴拐卖等跨州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导致了拐卖案件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罪恶的三角贸易
公开信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雅洁
sunyajie_2023@nuaa.edu.cn
知乎上最近不是老有人问为啥现在大家觉得文科没用吗?这不就从某种角度上回答了?
这种垃圾论文可以多的很,你跟他认真你就输了。
这论文特别之处就在于攻击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 别有用心嘛。
他难道不知道高速公路有摄像头?哦错了,是到处都有,这是利于打击拐卖儿童的,但他不说。至于为啥大家都懂嘛。
至于为什么垃圾?以前数理统计与数学建模的时候搞那些作业不就是这种,找一些数据来通过模型分析一波,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结果,写个文章有啥意思?别人都写烂了了,那就整点新的,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发挥只要某个数据在模型中跑出一点影响因子,那就把这个数据拿出来大这特写,至于有啥实际意义?毛线都没有。毕竟就是一个作业而已。
粗略看了下翻译过来的文章中文内容,内容不予评价,看到最后提出了应对对策,起码知道怎么解决问题,这逻辑在文科生中也算是难得的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标题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既视感。人文社科是有立场的,但是他没有从最基本的立场出发:高速网络加强了中国各地联系、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毋庸置疑是积极意义>消极意义,便产生了很容易让让阅读者第一时间产生一种:高速公路网络建成的负面>正面的感觉、极其矛盾的标题。
这种就是典型的人文社科学者,这就是为什么最近知乎中文科生被喷的原因,文科生连最基本的立场都没站好,怎么可能不会产生矛盾。
知道文科生为什么会被鄙视了吧?
首先,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句话已经被滥用了。这篇文章用的是双重差分,就是用来进行因果推断的。在没有明显的证据不支持平行趋势假设的情况下,对这篇文章因果性的攻击并不能很好的站住脚。
其次,用中科院杂志列表来攻击杂志的水平属于隔行如隔山,经管都是有自己的期刊列表的,不看中科院分区。甚至连 Operations Research 这样的领域顶刊也是中科院 2 区。JEBO 在大多数院系的列表中,在 A - 到 B 之间浮动,属于非领域顶刊但是比较体面的范围。
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一般来说有三种用法:
这项研究属于第二种,某个政策的意料之外的后果。也就是高速公路本身肯定是方便了很多东西,但是具体到儿童拐卖问题上,是否也因为扩大了人贩子的业务范围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其实经济学里面类似的「意料之外」研究很多的。比如:
Zivin, J. G., Liu, T., Song, Y., Tang, Q., & Zhang, P. (2020). The unintended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fires: Human capital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47, 102560.
这篇文章的故事是利用 2005–2011 年高考数据与农区焚烧活动相比,对比上风和下风区域,发现考试当天上风焚烧程度每增加 1 个标准差,高考总分平均降低 1.42%标准差,大约 0.6 分。这个机制就是因为秸秆焚烧通过影响空气质量,降低考生当天认知表现,进而影响高考成绩。
这样的文章其实多少都有点有趣的脑洞,因为整个卖点是建立在「意料之外」这一点惊讶上的,然后把这个结果用计量的方法做实。
就像这篇 JEBO 也一样,在文章不提高速公路和儿童拐卖之间关系的情况下,我们很少把事情往这个方向去想,但是如果说出来了,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从计量的角度来说,文章用的是一个典型的 stagger DID,虽然没有补 CSDID 这些 2020 年之后出现的新方法,但是也做了 Bacon 分解,方法上中规中矩挺稳健。
我琢磨着这篇文章能引起这么巨大的网络反响本身也是一个意料之外。可能是因为是在说高速公路网络的一个负面的副作用,被引申到了学术之外的方面。
从大的趋势来说,全国每年失踪儿童数量是在下降的:
当然双重差分的过程会把这个趋势给差分掉,所以这个研究设计的就是为了聚焦在公路网对儿童拐卖的影响;但是下降趋势本身是否和高速公路网也有因果关系呢?从直观上还是可以有一个正向的力量的,因为高速公路网在方便人贩子的同时,也让追捕、侦查和拦截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不过这方面的数据牵扯到警局立案、破案和撤案等等,可能要比「宝贝回家」的数据获取门槛高很多,所以作者们没有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典型的「意料之外的后果」类的文章,能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本身也是意料之外,不过要说正面意义的话,能够提醒社会,在很多事情里藏着一些不容易被想到的关联,文章的意义也就到了。
我姥爷一出生,抗战就胜利了。
加沙现在成这样,都怪宇宙大爆炸。
抛开别的不说,蓝细菌不生产氧气,动植物不登录,恐龙不灭绝,猿人不直立行走,犹太人不存在,以色列怎么可能在加沙搞种族灭绝?
傅首尔面相又稳定发挥了,那咋了?
把间接因果和直接因果混淆,非蠢即坏。
国外也出现过这种神文
《巧克力吃得多,社会越文明》
《红酒消费和家庭寿命关系》
这不是因为家庭有钱才吃巧克力喝红酒吗?
招笑,社会运作的内外逻辑都搞不明白,你和我说学社科?
如何评价:中国全民教育、医疗、去贫困化过于成功让某些吃饱了撑的恨国卖国?
答:要是收了钱办事我还算是认可,为爱发电真就硬上你是这个
关联提问:
《美国私人飞机的建设和销售加快了萝莉岛的建设》
本质上还是那个问题:我们的经济学 / 法律学 / 历史学学者们接受西方的规训,对我国所有的发展、改革和消费进行批判和破坏,跟前几年的回形针一丘之貉
至今都没看到拳师来吠 “你们这是对女讲师的父权霸凌” 云云
可见这文章之恶臭连某些群体都张不开嘴去舔
复杂性科学里面没有因果关系。
看到 casual 这个词我就不会往下看了。你今天就是把基因敲除做出花来,发到 cell 上,我也觉得这是垃圾文章。
“为了您的后脑勺健康,请不要吃糖饼。”
它们竟然没进一步研究美国把伊拉克炸了稀巴烂之后,当地的儿童拐卖降低了多少个百分点?
那不就是海盗和全球变暖吗
还真能发论文。。。
美国 2w 多座机场(包含民用、私人等)的建设成为了萝莉岛的诞生原因。
毕竟不是用飞机的话去岛上玩耍还挺麻烦的。
没有那么多机场的话,只会出现萝莉庄园、萝莉大厦、萝莉地下室之类的。
你说是吧。
该作者不仅有这篇论文,而且还发论文迎合西方 “新疆强迫劳动” 的谣言。
然而,她发的这些论文不仅不会影响她的教职,而且可能会帮助她晋升职称、得到更多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的基金资助、甚至走上领导岗位
为什么现在文科地位和评价急转直下?1066 赞同 · 295 评论回答
与这个帖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为啥柴静火啊,因为人家说的话,别管对不对,起码前后是有联系的。
这让我想起了妇联之前转载的一篇文章。
论证女性数学能力不比男生差。
说分析了数百万个孩子,发现男女数学水平一致。
结果仔细一看论文。
把年龄精准限制在 6 年级以下。
so…
为啥这个年龄呢?
因为女性第二性征和智商发育在这个年龄是比男性快两岁的,即使如此也只能跟男性在小学数学上打个平手。
而一旦到了中学… 稍微进入到真实的数学世界,她们连男生的及格分都考不到,只能靠性别配额,获得数学竞赛名额。
这类研究的本质,是为了醋,包饺子,脸和脑子都是可以不要的,但受众会感动到流泪,反正这类研究的受众,正好是最没脑子的,毕竟统计学涉及数学,而她们真的学不懂数学。
这让我想起那个蜘蛛的耳朵长在腿上的实验了,在蜘蛛面前拍手,蜘蛛就会跑,把蜘蛛的腿砍掉再拍,蜘蛛就不跑了,如此测试一批蜘蛛样本,可重复率达到百分之百,所以,结论就是蜘蛛的耳朵长在腿上。
这个逻辑有点眼熟,我想了想原来在《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里见过。
该书第一章的标题是 " 清扫积雪存在性别歧视吗?” 主要论述的理由是:男人出行开车多,女人出行坐公交和步行比较多,所以下雪后先清理机动车道是忽视女性权益。这个底层逻辑就是,即使明明有利于大多数人的行为,但没有特别优待某一小部分人,那就是吃亏了。
现在,请大家在脑海中描摹一下这位作者的面相,
这种文章,一眼知性别。
如果按照这人的思维逻辑推,她活着的每一分钟,都会触发各种各样的犯罪。
另外,我想知道
你们怎么看?
真用人认真论述 “明亡于朱元璋”?
妇女解放运动怎么变成这个鬼样子
按照这个思路,本人发现了一个经济学诺奖级的成果。
**研究背景:**全球经济低迷,过往的经济发展政策失效,传统发展经济学无法有效的解决方法。
**研究内容:**以上世纪 40-50 年代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及经济快速增长为事实基础,研究遭受核武器攻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研究方法:**使用 DiD(双重差分)模型,以遭受核武器攻击的日本为实验组,其他国家为对照组,进行实证检验。
**预期结论:**遭受核武器攻击在短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在长期能够带来经济繁荣,中间存在 5-7 年的时滞。
**政策建议:**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无核国家应请求有核国家对其进行核打击,如果请求无效应该主动进攻核国家,以获得遭受核打击的机会;有核国家应该进行核大战。
**研究贡献:**理论上,填补了当前发展经济学无有效经济刺激手段的空白;实践上,为全球经济复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综上,建议向本人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
文科全部裁员,可能会有误伤,但是隔一个隔一个裁员就一定会有遗漏!!
“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扩张与儿童拐卖犯罪率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最后那三个结论和这个 “因果关系” 有关系吗?
为了 “减少儿童拐卖”,最好 “关闭所有车企”,因为有车就更容易拐啊!
“再禁止所有生育”,毕竟没得生自然就没得拐了。
“再经济倒退一百年”,毕竟大家都穷就没钱买拐来的孩子了。
原来是小鬼子的论文啊,怪不得如此初生!
这恰恰说明某些学科的人,外不能争取话语权给国内商品提高附加价值,内不能缓和阶层矛盾,树立正确的共识。只能复读愚蠢白左的垃圾价值观,跪舔洋垃圾,摸黑自己祖国。所以国内裁撤这些专业实属合理。。。
这些人,挨个枪毙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枪毙恐怕会有漏网之鱼。。。
再说了,阿美利加高速公路不比老中短,他们的高速路是不是也是儿童拐卖的避风港?敢不敢怼一怼你们的洋爹?
别说这个了,当年上思政课还有老毕登公开攻击扶贫政策的,抱怨下乡扶贫累着她了没让她岁月静好,更有老毕登上大公开课攻击说农民不配装油烟机的,我也不知道航专为啥出这么多奇葩(耸肩)
其实也好理解,真要是水平在线有手腕,谁会去工科学校研究文史社科呢?(除了混日子的关系户)
为什么现在文科地位和评价急转直下?5626 赞同 · 995 评论回答
在这个「文科衰败」的年代,如何有效反驳「文科无用论」?122 赞同 · 60 评论回答
注:我未必同意这几位答主的观点
因为我根本没看,我用的是这几个问题
1. 日本汽车产业,成为儿童拐卖的避风港。因为日本车畅销全球,人贩子开日本车拐卖儿童的概率最大。
2. 美国军方,导致全球儿童拐卖数量飙升。因为网络是美国军方发明滴,手机也是美国人发明滴,而且人贩子肯定用的是安卓或者 ios 系统。
3. 澳大利亚,导致全球儿童拐卖数量飙升。因为汽车是澳大利亚钢铁制造滴,手机上的铁,也是澳大利亚钢铁制造滴。
4. 智利导致… 因为手机里的锂电池是智利的锂矿制造滴。
5. 中东国家导致… 因为汽车里的油是中东滴。
6. 蛙蛙导致… 因为手机芯片是蛙蛙做滴。
……
你非要玩这种新闻学的魅力时刻,那全世界谁也跑不掉。
干点实事吧,别总学西方媒体。
以前说东大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现在东大搞光伏新能源了,他们又说因为东大碳排放减少了,导致大气层稀薄了,导致不能反射阳光了,然后太阳直射又让全球变暖了。
完全相反的两件事,能得到同一个结论,也是神奇。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为什么呢?粮食产量越高,人就越多。
人越多,孩子越多,人贩子也越多。
所以杂交水稻导致人贩子数量增加,是儿童拐卖的帮凶。
同理可得,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是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因为以前人贩子转移用的都是马车,现在用的都是汽车,速度快了无数倍,更方便转移了。
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助长人口拐卖。
还有什么眼镜业、通讯业、服装业、甚至是普通话,因为人贩子在用,所以统统都是人口拐卖的帮凶。
最过分的是货币贸易体系,没有钱、没有交易,当然就没有 “人口拐卖”,所以交易概念也是人口拐卖的帮凶,甚至是人口拐卖的根源。
不愧是博士,居然能想出这么神奇的回路。
这是废话文学专业的论文吗?我来给出几个可以更讨主子欢心的博士级别的论文方向:
嫦娥工程增加了犯罪者逃往月球的风险(祝融 - 火星)
一带一路,跨国拐卖儿童的物流通道
5G 拐卖儿童的犯罪者的高效沟通工具
电动汽车的空间设计更易隐藏被拐儿童
特死啦和小咪手机成为了儿童拐卖的新工具。
更新:之前的回答仅针对正常学术论文,经评论区提醒,发现这个作者确实有鬼。。。
支持其他回答骂,骂的太对了!
这事我要唱个反调,为作者说两句
学术研究中哪里有那么多课题可以做,都是水文一堆。特别是社科类这些五花八门奇怪的文章很多,类似的文章国外也有比如这篇讲美国高速公路增加犯罪的:
而且标题风格也类似,上面这篇文章标题 The Road to Crime,和 Highway Havens for Hidden Horrors 一模一样都是学术上吸引眼球的震惊体
还能找到更神的文章,比如这篇,开学导致犯罪增加。仔细看通讯作者,还是芝加哥联储的呢:
大家应该对学术论文怯魅,很多论文都只是满足了作者切实的毕业需求(你懂的),文章提供的数据对社会治理有帮助最好,没有帮助直接不看就行了,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是没有意义的。说高速公路周围犯罪增加或者开学后犯罪增加不意味着反对交通和反对开学,我认为这件事没必要上纲上线。
数据证明,冰淇淋销量和溺水事故成正相关性,所以为了减少溺水,应该禁售冰淇淋!
什么狗屁玩意儿
这家伙的逻辑就像妈妈把她生出来,后来她死了,妈妈是杀人犯,因为妈妈不把她生出来,她就不会死。
真的,她妈妈不应该生她的,浪费空气
以免造成误解,这个回答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代表我在一般研究规范内的观点和一般研究规范外的观点。
如果从我们这个专业的一般评价框架内来看(注意是一般评价框架),这篇文章的技术和结论倒是都没啥大问题。
我在这主要评价这个文章的主回归,别的很多细节问题并不是那么重要: Abductioni,t=α+β⋅Connectedi,t−1+μi+λp,t+εi,t\text{Abduction}_{i,t} = \alpha + \beta \cdot \text{Connected}_{i,t-1} + \mu_i + \lambda_{p,t} + \varepsilon_{i,t}
从这个式子里面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使用的交错 DID 模型里面已经控制了城市固定效应和省份 × 年份交互固定效应,可以说绝大多数干扰因素都已经得到了控制,遗漏变量问题相对较小。而城市 × 年份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交互固定效应)可能普遍受到高速公路建设影响,作为 Bad Control 被排除在模型之外也是相对合理的。
因此,通常我们会认为上面这个模型是没有明显问题的,而回归系数β(近似)等于所谓的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ATT),代表的是在排除了城市间固有差异、省份层面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后,直接与 “高速开通” 相关的净拐卖案件增加量。
所以,这篇文章的结论应该是 “在其他特征基本相同的两类城市当中,开通高速的城市拐卖数量更多,没开通高速的城市拐卖数量更少,高速开通和拐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因果联系”,而不是简单地说 “建高速导致儿童拐卖数量上升”。
这篇文章的结论应当是符合直觉的,人贩子选择一些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作案是很符合逻辑的事情。但是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直接观察到高速开通导致拐卖增加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开通高速事实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方说,某地建了高速后,虽然人贩子转移受害者更方便了,但是通常只有达到一定经济水平的地区才会去建设高速,而经济水平又可能影响当地的社会治理水平,导致高速开通后并不会出现儿童拐卖增多的现象。
从一般的评价框架内来说,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有点标题党。能在 JEBO 这个经济学次顶刊上发表,因果推断存在问题的概率并不大,至少我没有发现。
接下来我再从一般评价框架外来评论一下这个文章,主要提的都是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更接近我的实际看法。
我们知道,在基于 Reduced Form 进行研究的时候,理论上唯一需要我们去关注的问题就是内生性问题。不论是反向因果、选择偏误、遗漏变量还是测量误差,这些内生性问题本质上就是在非可控实验条件下,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噪音)干扰实验结果的问题。
对于题目中这篇文章而言,“开通高速” 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外生的事件,内生性也很难被处理干净。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同时影响该地区是否开通高速和儿童拐卖数量。如果不在模型中控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会产生遗漏变量问题。然而,该地区是否开通高速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好的控制变量,不应该被添加到模型当中。
显然,这篇文章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没有用城市 × 年份层面的控制变量,而是改用省份 × 年份交互固定效应。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高速建设只与城市特征相关却不与省份特征相关的道理,城市因素和省份因素显然都会对高速建设产生影响。这种处理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从更高的视角来说,固定效应模型虽然是目前缓解遗漏变量这一内生性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但是固定效应,尤其是高维固定效应,几乎一定会引入新的 Bad Controls,最终依然会导致估计系数出现偏误和结果不可靠。
很明显,仅仅是在 “选择控制变量” 这个设计模型的第一步,就存在遗漏变量和过度控制两头堵的问题,导致我们几乎不可能设计出严格可靠的实证模型。这篇文章的模型不可靠也同样并不会让人意外。
另外,这篇文章使用的交错 DID 方法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首先,DID 的有效性高度依赖共同趋势假设是否成立,但是这一假设却无法得到检验。其次,交错 DID 存在同质性处理效应假设,通常需要用 bacon 分解去检验,这一点我也看到其他答主讨论了。
而其他叫得上名字的实证模型也或多或少依赖某种不可检验的假设。有的模型即便缓解了期望值偏误,却可能损失统计精度,依然需要进行权衡。
总而言之,我并不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什么完美的实证模型,只相信有暂时没有被发现问题的实证模型。我们做实证研究的时候,本质上就是在拿一个远不理想的理论模型去拟合实际结果,然后再拿理论模型的输出作为实际结果。在实证模型可靠性完全不可检验的情况下,展示实证结果只是一种辅助作者把故事讲得更加自洽的工具,并顺带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事实证据,省去了 structural model 和传统人文社科专业当中从 0 开始建立假设、难以论证假设合理性的麻烦。
至于我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它应当是一篇做得比较规范的文章,但是并不出彩,对于很多关键问题并没有做出更好的回应,所以也发不到更好的刊物上。
我个人不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有啥主观恶意。标题党可能也只是为了给文章整一点噱头,方便发表罢了。选择高速开通作为 x 其实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选择,中文期刊上还有很多人研究高铁开通,机场开通等等。
另外,我看到很多人指控这篇文章犯了把相关性当因果性的错误。我只能说,虽然方法远远不完美,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这个指控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确实是做的因果性而不是相关性,只是他们发现的这个因果效应并不重要(经济显著性差),反而是相关性更有实际意义。
当然,我对他们的共情也是有限的,这个标题确实是太哗众取宠了,我肯定是不敢在标题里这样虚张声势的。
大家普遍都说到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的问题了,我就不再重复。
这类文章要看醉翁之意到底在哪里,结尾给出的几个举措建议,基本上是脱裤子放屁级的,中国对儿童拐卖的力度,视频监控投入的深度广度都是世界范围内领先的,警察盘查身份证大家也都遇到过。
那大费周章的写的结论做什么,无非是掩盖前面意图的免责条款罢了。
那他的意图是什么?显而易见了。
题目叫做 highway havens for hidden horror,显然把高速公路称作避风港有很大的讽刺效果,再加上不顾相关性和因果性如此低级的错误,本质上就如同质疑青藏铁路一样,对中国的基建、工业化进行潜移默化的诋毁,一方面把发展和犯罪、污染、民族压迫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故意误导让读者觉得中国在拐卖儿童问题上不作为,就如同高铁等一等你的人民一样。人民坐上高铁了,他痛哭流涕,人民没有工业化用不上抽水马桶他无所谓,所有的指责都是朝着反工业化反发展的单向出发点。
我也可以说,“生孩子” 为儿童拐卖提供了来源。
为什么要抓住高速公路的建设说事?
那肯定是因为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他们美爹日爹了。
再不唱衰,以后他们美爹日爹怎么继续遥遥领先呢?
哦对了,BBC 又开始吹中国稀土污染了。
哦污染那你们别用啊!
支持中国继续进行稀土出口管制!
我这儿想找一个欧美比中国先进的大型普惠工程,好好开启嘲讽模式。
结果除了 120 美元一个月的 “普惠” 星链,愣是再没想出一个来。
哈哈哈哈哈哈。
至于星链… 算了,萝莉岛都不算事儿,拿暗网人口买卖,器官交易嘲讽欧美,人家也不回太当回事儿,是吧,TACO?
一坨答辩而已,有什么好评价的。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学了知识不干人事。正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文科生才会被人看不起啊。
角度清奇,按这个逻辑我可以写一些列关于美国交通工具进化史对毒品扩散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现代交通工具恐成为美国毒品泛滥的最大祸因,为防治毒品泛滥应销毁所有公共交通线路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火车、巴士、轮船,同时禁售汽车电车摩托车。
《美国实施艾滋病群体免疫计划,助推人类文明跃升》
截至 2024 年,美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约为 124 万人,感染率约为 0.36%~0.4%,即每 1000 人中有 3.6~4 人感染,其中南方部分地区感染率最高,并呈现年轻化态势,这得益于该国家萝莉岛的建立。
在艾滋病群体免疫计划中,英国、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冰岛、日本、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是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以上国家长期从美国高价进口艾滋病血液制品,这些血液制品主要来自美国高等级犯人、优质吸毒者等病原体,仅英国就有 3 万人成功成功感染艾滋病,但也有部分下等人同步患上病毒性肝炎,这也是计划的重要一环。
根据美国西海国际生物研究院最新研究表明,艾滋病毒摧毁人体免疫体统的同时,有概率重建一道超级免疫系统,脑积液中有氧负离子数量提升 35% 左右,H2O 含量翻倍,届时人类的寿命将大幅提升……
更多内容请开通知乎盐选,每天只需 0.06 元
很多年前,科学界就讨论说,基于统计学的论文又水又不靠谱,因为两件事情可能统计上看着一致或相反,但相关性不足,没有因果性。
这下倒好,这篇不仅相关性不足,甚至包藏祸心。典型的每一次呼吸人都跟死亡更进一步,所以呼吸促进了人的死亡…… 通过这种必然成立的统计数据一致性,然后论证自己的实现编好的结论。这种东西贴吧老哥可以编出无数个脏的骂你全家。
这篇论文套哪个国家都是有用的,高速换成选举,儿童拐卖换成炼铜,敢调查吗,敢发论文吗。
就是有罪推论,和中国人一口肉巴西丛林一缕烟(忘了咋说的了)一个逻辑,这么盘下去吃饭睡觉都是有罪的,就是想要你死。
文科并非没用。比如新疆的所谓强迫劳动就是西方文科生炒作起来,用来遏制新疆产业发展和牵制老中发展的,事关话语权和产业,这涉及的金额和收益可就大了。可老中的文科生呢?在协助西方炒作新疆所谓问题,污名化老中基础设施建设。以前类似的东西有,老中吃肉 导致巴西雨林减少,老中工业导致全球变暖。
这有关系吗?这是继中国人吃海鲜导致海洋生物灭绝、吃肉导致亚马逊森林毁灭后的新话术吗?
这么荒谬的结论我也有:研究表明,人累计呼吸氧气时间越长月容易死亡,呼吸氧气超过 70 年的人死亡率比只呼吸氧气 10 年的人高超过 10 倍。写这篇论文的人赶快停止呼吸氧气吧
经济学博士在读。简单解释一下:
写这篇文章时是南京审计大学的,23 年 12 月进的南航,之前从 20 年到 23 年底在南审,这篇文章是南审时写的,责任在南审。
至于怎么进的南航,这就是人事处和经管的问题了。
有个众所周知的案例:日本被胖子和小男孩亲吻后,人口极速增长,经济极速增长,由此得出结论,被核爆攻击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该论文就是这个级别的,一坨狗屎。
这篇论文完美回答:为什么文科生被鄙视。而不是文科被鄙视
虽然很多文科生故意混淆两个问题
1、一个文科博士:连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都搞不明白。
这种结论的谬误,受过 9 年义务教育都能发现不对头,如果受过本科教育就会知道,这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但是这就出现在文科博士论文上。
2、我拿这个问题去问 AI
通义的回答:
“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这一结论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和事实偏差,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因果关系的误判 **
- ** 基础设施与犯罪无直接关联 **:高速公路的建设本质上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的公共工程,其初衷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联通。将儿童拐卖问题归因于高速公路网络,忽略了犯罪行为的复杂成因(如社会管理漏洞、人口流动、贫困、法律执行等),属于典型的 “因果倒置” 或“伪相关”。
- ** 混淆相关性与因果性 **:如果某些地区在高速公路建成后出现拐卖案件增加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带动了人口流动或经济活动,而非高速公路本身直接导致犯罪。需通过严谨的统计学方法验证是否存在真实因果关系,而非简单归因。
### **2. 忽视中国反拐卖的实际成效 **
- ** 法律与技术手段的强化 **:中国近年来通过《刑法》修正案加大对拐卖犯罪的惩处力度,并利用 DNA 数据库、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追踪等科技手段提升打击效率。例如,2021 年公安部启动 “团圆” 行动,已找回大量失踪被拐儿童。
- ** 国际合作与治理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拐合作(如与东南亚国家打击跨境拐卖),并通过户籍制度、儿童身份认证等措施减少拐卖空间。这些努力与高速公路建设无关,却直接推动了拐卖犯罪的下降。
## **3. 数据与逻辑矛盾 **
- ** 缺乏实证支持 **:目前并无权威研究或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高速公路网络与拐卖案件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反,中国近年来拐卖儿童案件呈现下降趋势(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 年)》统计,2020 年拐卖案件比 2015 年下降约 30%)。
- ** 反例反驳结论 **:全球范围内,许多拥有发达交通网络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并未出现类似 “交通便利导致拐卖高发” 的现象,反而因高效执法和监控系统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
### **4. 对基础设施的污名化 **
- ** 忽视社会整体效益 **: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显著提升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改善了民生(如农产品流通、医疗资源下沉等)。将此类公共工程污名化为 “犯罪温床”,既不符合事实,也容易引发公众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误解。
- ** 转移问题焦点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如流动人口服务、社区治安防控、儿童保护体系)来减少犯罪,而非将问题归咎于客观存在的基础设施。
### **5. 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
- ** 幸存者偏差 **:公众可能因媒体报道个别案例(如拐卖者利用高速公路转移被拐儿童)而放大交通网络的风险,但忽略了绝大多数情况下高速公路是安全的、合法的公共设施。
- ** 线性思维局限 **: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化为单一因素(如高速公路),忽略了人口流动、城乡差距、家庭监护能力等更深层的结构性矛盾。
### ** 结论 **
该结论的问题在于:** 将公共基础设施与犯罪行为错误关联,忽视了中国反拐卖的综合治理成效,且缺乏实证数据支持 **。要解决拐卖问题,应聚焦于加强法律执行、技术赋能、社会教育等系统性措施,而非对高速公路网络进行无根据的批判。
DeepSeek 的回答:
**“**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这一结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从事实、逻辑和社会治理角度进行辨析:
### 1**. ** 混淆因果关系,忽视高速公路的积极作用 ****
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本身是为了提升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而非为犯罪提供便利。事实上,高速公路的监控系统(如 ETC、摄像头)和交警的快速响应机制,反而成为打击拐卖犯罪的重要工具。例如:
- ** 吉林高速交警 ** 曾通过群众报警和快速布控,成功拦截一辆疑似运送被拐儿童的车辆,尽管最终证实是误会,但展现了高速公路监管的有效性。
- ** 湖北高速交警 **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被拐女童,并在 3 小时内成功解救。
- ** 河南高速交警 ** 凭借职业敏感,识破人贩子伪装,解救被拐婴儿。
### 2. ** 忽视拐卖犯罪的复杂性和多发性 **
拐卖儿童犯罪的发生场所多样,包括:
- **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如广东梅州女童被同村邻居拐卖);
- ** 幼儿园、学校周边 **(如河南 5 岁女童在幼儿园门口被拐);
- ** 普通公路、火车站等 **(如贵州妇女在京港澳高速附近拐卖婴儿)。
高速公路只是犯罪分子的运输通道之一,而非主要犯罪地。将问题归咎于高速公路建设,忽略了更广泛的社会治理短板。
### 3. ** 低估执法能力的提升 **
近年来,中国在打击拐卖犯罪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 ** 技术手段 **:如人脸识别、大数据追踪(如梅州警方跨 4 省 2500 公里解救被拐女童);
- ** 联防机制 **:高速交警与地方公安协作(如湖北高速交警与仙桃警方联动);
- ** 社会动员 **:如人大代表建议建立 “拐卖儿童突发事件警报系统”,利用 4G 网络、电子路牌等加强预警。
这些措施表明,高速公路并非 “避风港”,而是可以被有效监管的公共空间。
高速公路和汽车、手机一样,是中性工具,其用途取决于使用者。犯罪分子可能利用高速公路运输,但这不意味着高速公路本身助长犯罪。相反,完善的交通网络有助于警方跨区域追查,如:
- ** 跨省追踪 **:广东警方 3 天内横跨 4 省解救被拐儿童;
- ** 快速拦截 **:河南高速交警在服务区识破人贩子。
拐卖儿童的根本原因包括:
- ** 贫困与人口贩卖市场 **(如四川男子以 7700 元购买女婴转卖);
- ** 监护缺失 **(如留守儿童被拐);
- ** 犯罪前科人员再犯 **(如梅州案犯曾有抢劫前科)。
单纯归咎于高速公路,会转移对真正社会问题的关注。
### 结论
该结论片面夸大了高速公路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其在打击犯罪中的积极作用。更合理的视角是:** **高速公路是犯罪运输的通道之一,但通过加强监控、联防联控和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成为阻截犯罪的防线 **。**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拐卖犯罪的源头问题,如加强农村监护、完善社会保障、严打贩卖网络等。
所以结论很清楚
1、文科博士居然会犯本科生都不会犯的**致命逻辑问题,**这么明显直白颠覆性逻辑错误,**居然就没一个人看出来?**这种论文怎么过审,然后发表的?反应文科领域什么问题?
**2、XXX 不如 AI,**AI 才多少钱?理工科领域是人工智障的 AI,在文科领域………… 这反应什么问题?
文科教育面临最巨大冲击就是,某文科大佬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然后学生在下面问 AI,然后………… 车祸现场
文科教育如果都变成这种车祸现场,那么文科教育还有保留必要吗?
难道国家经费,就是用于这种车祸现场的?
难道多年苦读学生,就该自己出钱出最美好的青春,被这种车祸现场祸害?
这个研究当然是瞎扯淡:
第一,从事实上看,中国的拐卖儿童犯罪早就已经过了高峰期,中国拐卖儿童犯罪历史峰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年均案件数超过万起,此后不断下降,降到 2012 年 5907 起,再降到 2021 年盗抢儿童案立案不足 20 起,且基本实现快侦快破,破案率近 100%。中国目前近几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儿童案件基本都是老旧积案,新发案件占比极低,我们近几年在媒体上看到的所谓拐卖案的破获或网上寻亲新闻,基本都是老案子。
**在拐卖儿童案件数不断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却在不断上升,从 1988 年底的 147 公里,到 1997 年的 4771 公里,再上升到 2012 年的 9.62 万公里,再上升到 2021 年的 16.91 万公里,因此从长时段来看,二者明明是负相关关系,**如何能得出高速公路建设助长了拐卖儿童犯罪这一结论?
拐卖儿童犯罪案件数高发,主要与当时买卖人口需求旺盛、法律和技术手段不完善有关(例如对买家惩罚不足、户籍管理漏洞、缺乏 DNA 技术手段等),而之后不断降低,主要得益于法律完善、技术手段进步、预防打击拐卖犯罪力度的加大,与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并无什么因果关系。
第二,从逻辑和方法论上看,这类所谓研究都有个毛病,就是拿两个不搭界的数据混为一谈,大多顶多只能证明相关性,无法证明因果关系,而且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有利于跨省市寻亲活动、打击拐卖犯罪,这个又如何量化研究?
有时候感觉在国外搞文凭真踏马容易
随便找个反华题材都能吃到红利
以至于这种逆天角度的论文都能发表出来
好思路!好思路!
这样的话就有研究不完的课题了
按照这个思路
继续研究下去就会发现
接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意想不到!汽车的发展竟成为儿童拐卖的利刃!
有违初衷!加油站建设竟为儿童拐卖提供便捷的帮助!
不可饶恕!便捷通讯发展竟让儿童拐卖更加便捷!
难以置信!高产水稻竟为儿童拐卖的罪魁祸首提供能量!
。。。。。。
一年研究一个课题,舒舒服服到退休!
那我也给个暴论,我 D 的一系列措施导致中国癌症人口数量显著上升。
因为癌症是一个典型的老年病,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建国以来,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提升了很多,大家吃得饱、穿得暖,许多以前会要命的病要不了命了,自然罹患癌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这篇论文让我想到了我那些还没做就知道结果,然后为了学生按时毕业不得不让学生发表的论文。不是说理工科水论文就没错,但我那些论文不涉及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这篇读起来可就真不一样了。
戳工业党肺管子了是吧。
拐卖儿童更大的原因是四合院的消失。
在四合院的环境下,儿童无需出门上幼儿园,即可与家中亲人一起,自由生长到 6 岁。
上学后,四合院内拥有足够的玩耍空间,无需出门旅游或者上兴趣班,大大减少了在闹市被拐卖的风险。
反观现在的高层塔楼小区,几乎开放,下楼玩耍就可能被人贩子拐走。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住在高密度塔楼小区呢?因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占据了大量土地。
以北京为例,道路占地远超住宅占地。
建高速干什么呢?运输旅游的人和农产品。
四合院有天有地,不需要旅游,四合院内有果树,很少需要水果市场,不需要高速公路来给水果保鲜。
或曰,那四合院密度也太低了,怎么住得下那么多人。
容积率、得房率、得卧室率、得过道、容人率的房地产陷阱 7 赞同 · 21 评论文章
就是要刨你们工业党的祖坟。
太多人不懂因果推断了,一群愤青和粉红在底下拿各种具有相关性但不具备因果性的奇思妙想来证明 “这种问题不该被研究”&“这种研究是反动的”&“这个问题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试问,这些回答的人里面,有多少人懂 DID,有多少人知道具体该怎么得出因果性呢?我觉得可以攻击这篇文章数据过于久远,因此结论可能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以及攻击这篇文章的 contribution 太小,对不起学校给这些作者开的工资,这两个都是实打实存在的问题,当然,不一定全是作者的锅。数据上,中国有太多的数据库(我了解到的)存在关闭与消失的情况,以及近期数据不可获得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你去做 applied micro,能拿到近十年近十五年的数据已经很不错了,不认可的可以去搜一篇 JDE 的研究高考随机分座位对女生成绩影响的文章,是北大的教授做的,JDE 比 JEBO 更具影响力,做那篇文章的人都是清北的,而且应该都拿了 tenure,他们没有任何晋升压力,可以做任何想做的研究,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比这篇文章更没有意义且更反动(如果人们觉得这篇文章反动的话)。没人攻击全是 tenure 了的没有发表压力的学者们的那篇文章,却来攻击这篇全是面临晋升压力,没有多少研究自由度的 junior 的文章,属实是有点幽默了。
我们不应该禁止这类研究,如果能严谨地 “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扩张与儿童拐卖犯罪率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这一结论,且这一结论没有滞后性,那么我们通过增加对高速公路上的儿童拐卖问题的重视,是可以降低儿童拐卖的,那不是一件挺好的事吗?拿 “设计院的设计师苦哈哈地出图纸,工程师和农民工顶着烈日施工,辛辛苦苦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本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优质的基础设施工程和财富。到了这里变成了“拐卖儿童的避风港!?” 这种话术反推说学者不应该研究高速公路建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那请问是不是也不可以研究 “建设高速公路对于政府财政与地方发展的长期负面影响” 这种问题呢?那等人口下降严重、政府如果选择维护高速公路需要付出很多财政预算的时候,请坚持支持高速公路的建设、支持政府将资金用于高速公路的维护而非医疗养老,并坚持不应该有学者提前在人口并未严重下降的时候研究这个问题。你觉得设计师、工程师、农民工苦,那就给他们加工资、提高福利保障。试问如果农民工日均 1000,你会觉得农民工苦吗?不去选择为他们实打实的福利待遇发声,却拿他们当挡箭牌维护压榨他们的工作内容,有点地狱笑话的感觉了。
最后,人们可以说研究这个问题没有价值(implication 存在滞后性以及在没有滞后性的情况下依然非常没意义),对不起这几所学校给这几个 ap 和 postdoc 开的工资,浪费了纳税人的钱,或者用 DID 时不够严谨,但是因为结论 “反动”,因为看不懂因果推断而选择反对,那这种反对有点太廉价、太低质量了。
我记得河南省界的高速交警曾经在路上解救过被拐妇女
本问题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些反智主义者、优越理工科生和长文字阅读能力缺乏者的集体狂欢。
这些人看到标题中一句 “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就想当然地应激了、哈气了,立刻形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高速公路导致儿童拐卖→作者反对高速公路建设→作者反对中国基建→作者是五十万 or 作者是自干五十万” 的逻辑快反,令人不得不感叹某些人的思想惟在这一层能如此跃进。
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这篇论文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吧
根据问题描述中提供的信息,我访问了源网站,但网站中并不提供该论文的阅读或下载链接。通过互联网搜索,有说法认为该论文发表于荷兰期刊《经济行为与组织》,但我现在访问网络不太方便,因此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获取本论文的原文。浏览一下知乎上的各个回答,也基本没有人贴出原文,那我们就仅以问题描述当中给出的信息分析好了。
这里提到,作者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双重差分法(DID),采集数据的来源是宝贝回家网。DID 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工具,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剔除掉那些非政策因素的共同变化,从而提取出纯粹由政策产生的处理效应。应该指出的是,以宝贝回家网作为数据来源确实具有不全面性,但作为一般学者,研究人员往往不具备能够收集到全国范围内儿童拐卖失踪人口数据的能力,加之宝贝回家网也确实是全国知名度极高的寻人软件寻人网站,孩子走失的中国家长几乎不可能没听说过,以这一网站为数据来源还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再来看看研究的具体细节:
作者分析了在被拐案儿童性别、年龄以及拐卖案件发生地警力水平不同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对拐卖案件的影响,并且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家具拐卖儿童问题的原因:一是高速公路方便了犯罪分子的流动,相对于火车飞机等具有严格安检的交通方式,更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二是高速公路的修建会带来更多人口流动,无论是本地人外出打工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还是外地人来此务工,都会加剧本地儿童的受害风险。
应该说,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角度都是很好的。“要想富,先修路”“仓廪实而知礼节”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是常识,我们往往会认为高速公路的修建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降低犯罪率,但却往往忽略这一影响是长期性的,其作用产生需要经由一定经济周期而显现。但是,从即时性的效应来看,高速公路的建成往往会反而加重犯罪危险,尤其是这类拐卖儿童案件的风险。这篇论文提醒了我们所忽略的这件事情,其意义难道还不正面吗?
本文作者更从未想过要唱衰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根本不包括 “减缓高速公路建设” 等本问题下一些答主想当然的逆天内容,而是:
“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尽管作者已经如此严谨,把话说的这样滴水不漏,严格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从没说过建高速公路不好,我只是说建高速公路的同时别忽略可能潜在的负面影响,并想办法把这种负面影响降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但是架不住一些人捕风捉影,在缺乏基本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其脑内的逻辑快反链条迅速发挥作用,非把作者打成 “汉奸”“敌特”“日本豢养的走狗” 不可,根本不在乎事实是怎么样的,其行事风格让我对某一特殊年代的某一部分人群的行径产生了联想。
更有甚者,还以此为契机大肆炒作文理对立,一想到自己是民办三本毕业的高贵理科生,可以轻轻松松把南航的垃圾文科生轻松踩在脚下,就不禁挺起了自己的高贵胸膛呢。
我只能说,连基本的文字阅读能力都没有,这种人还偏偏读了理工科,一旦从事了理工相关的科研工作,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危害将是巨大的。
不过更让我好奇的是这种人:
你都有能力把这篇论文的作者挖出来了,为什么不能再多花三秒钟时间看看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这到底是无知导致了傲慢,还是傲慢助长了无知呢?
我还以为上过大学的都学过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呢。
看完了问题描述很明显能了解到作者想说的是高速公路相比于其他远程交通运输工具没有安检导致更容易被选为流通罪恶的血管,所以要加强安检。
我没看见美国,我没看见日本,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应激。难不成是高速公路作为独特的承载中国发展的命脉的一种运输方式不应该蒙上一丝阴霾?即使是客观事实?
作为中国人不允许神圣的象征蒙上灰尘,这很好,但是作为人因为前者而对同胞苦难不以为意,这很不好。
这得先问一下首经贸怎么看
这个问题下,有多少答主只看了标题?有多少答主看了问题描述?有多少答主找到了这本期刊?有多少答主看了论文摘要?有多少答主看了论文原文?
« 傲慢与偏见 » 罢了…
问题文献不分学科,都一样,谁没对着知网上的垃圾文献绷不住过呢?
有些人:“快毕业的时候,实验就会自己做出来的”
有些人:“你在破坏实证伦理!”“不,是伦理正在破坏实证!”
要都是这样的,你让我们怎么瞧得起文科生?
扫了一眼
这个论文,我一句话就能推翻了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通俗点来说,这就好比,《公鸡打鸣是否促进了太阳的升起?》
我的评价是很好,应该嘉奖。这类文章数量和影响力都不足,应该想办法让其成为显学。
《机场建设导致走私加剧》
《人工智能摧毁公民智力发展潜能》
《抖音毒害一代青少年》
《真正的民主与基础建设无关》
《医保建设导致人口劣化》
《林立的工厂与空心的国家,工业建设舍大取小》
《高铁,等一等你的人民》
《民航航线增长之痛》
《防风抗沙林,地球的牛皮癣》
《光伏发电,扰乱宇宙的平衡》
这类文章发的多了,影响力够了,国外才有人信。
欧美信了就会进一步去工业化,去城市化,去现代化,把基础建设和制造业视为毒瘤。或者至少受到重重阻力,建设新基建的扯皮时间和扯皮烈度大幅上升。
东南亚,印度,非洲信了,就会停下新造工厂的脚步,形不成对中国的竞争。
至于你说反噬自己?我只能说多虑了。
中国的体制恰恰是世界范围内少数不太容易受外界影响决策的,你写几篇文章,李达康丁义珍们就不搞基建了?别搞笑。
所以我说,这种文章的作者都是国家功臣,挨着骂,做着贡献,新时代隐秘战线的战斗英雄。
图片里高速公路上方的这个门架,可能对中国以外的人来讲,基本就是个从来没见过的神器了
经常走高速的老司机们可以回忆回忆,门架上停留的鸟多还是高清摄像头、测速摄像头、天使眼摄像头多?
人贩子但凡敢走高速转移被拐儿童,那妥妥的是分分钟前脚进家门,后脚公安叔叔就停车下车拿人了!
门架上的摄像头,分分钟将汽车前后两排的人在汽车经过门架的瞬间,拍的一清二楚
所以经常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肯定是不敢走门架的,毕竟以现在这种连村镇上都密布摄像头的治安环境,但凡露脸的犯罪分子,通过视频证据查证行踪只是时间成本的问题。
而且,还敢开车?
现在就连二级公路的国道、省道、县乡道都是逢路口就有摄像头监控,犯罪成本无限提升,为啥现在正儿八经的犯罪分子都出国搞电诈了,就是国内犯罪成本太高了,城市里连打个架都没以前的小黑巷子打黑棍了!
只能说一句,外国人针对中国抹黑的时候,他是想象不了他没见过的事物的,只能从自己见过的身边案例出发来抹黑,把这篇论文里的国家换成美日英法德加澳,逻辑就闭环了!
工业革命的汽笛声被历史赞颂为现代文明的序曲,却鲜少有人提及,蒸汽机的轰鸣同样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罪恶航船提供了动力。当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 1776 年驱动起第一台纺织机时,它不只加速了棉布的生产,更以空前效率吞噬着美洲种植园所需的奴隶劳动力——技术的光环背后,是人性被系统性践踏的黑暗篇章。
一、蒸汽机:奴隶经济的 “完美引擎”
生产力革命与殖民需求的共谋
蒸汽机将纺织效率提升至手工时代的数十倍,英国棉产量在 1766-1789 年间暴增 5 倍。旺盛的生产需求直接转化为对美洲棉花原料的渴求,而种植园经济完全依赖奴隶劳动维系。蒸汽船的出现更彻底改造了奴隶贸易的物流:传统帆船需仰赖季风航行,而蒸汽动力船可无视气候规律,将非洲至美洲的航程缩短 40%,奴隶贩运频率与规模骤增。
技术精密化与奴役制度化
瓦特的离心调速器(1788 年)确保蒸汽机稳定运转,象征工业精密控制的胜利;但同一时期,奴隶贩子却以同样冷酷的 “效率逻辑” 优化船舱:算法般计算奴隶装载密度,用镣铐型号标准化降低逃亡率,甚至设计斜坡甲板加速尸体抛海流程。技术中立性的假象在此彻底崩塌——当蒸汽机成为资本扩张的工具时,人性已被量化为生产成本。
二、三角贸易链:人口拐卖的 “工业化流水线”
从商品链到人口供应链
三角贸易的 “欧洲 - 非洲 - 美洲” 航线本质是一条严密的剥削系统:
出程:蒸汽船将曼彻斯特的棉布、伯明翰的枪支运往西非,交换奴隶;
中程:黑奴如货物般被锁进船舱,死亡率达 15%-20%,尸体直接抛入大西洋;
归程:沾血的蔗糖、烟草、棉花填满货仓,返欧后支撑工业资本再增殖。
此过程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机构赋予 “科学管理” 外衣,账簿中奴隶与锅炉耗煤并列计入成本栏。
伪善的伦理遮羞布
当英国于 1807 年立法禁止奴隶贸易时,蒸汽船却以 “契约劳工” 之名继续输送人口。种植园主声称“解放奴隶”,实则通过债务契约将非洲人囚禁于终身劳役——法律沦为技术暴行的修辞装饰。更讽刺的是,用以镇压奴隶起义的连发枪炮,正是蒸汽动力车床批量制造的产物。
三、文明悖论:进步叙事下的永久创伤
非洲的抽血与欧洲的输血
三角贸易使非洲损失近亿青壮劳力,相当于 1800 年欧洲总人口的 1/3。而奴隶贸易利润占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 1/3,利物浦贩奴港口的繁荣直接催生了全球首个蒸汽火车网络。殖民地骨骼上垒起的文明丰碑,每一块砖都浸透血泪。
生态链与文明链的双重断裂
蒸汽机驱动的种植园疯狂掠夺土地肥力,加勒比岛屿雨林百年内消失 90%;而非洲村社因劳动力骤减陷入农业退化,饥荒与部落战争循环爆发。当欧洲工厂主赞叹烟囱是 “进步图腾” 时,大西洋两岸的文明根系早已被焚毁。
结语:技术伦理的未竟拷问
工业革命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却未能挣脱奴役时代的幽灵。今日算法经济中的零工剥削、全球供应链里的劳工压榨,无非是三角贸易逻辑的数字变体。当我们纪念瓦特与史蒂芬孙时,更需铭记那些被锁链磨碎的名字——因为真正的进步从不在蒸汽压力表上跳动,而在人类能否打破 “效率至上” 的魔咒,重拾对生命的敬畏。
“引擎可以更换燃料,但文明的方向盘,永远握在人类伦理的手中。”
这就是臭老九
为了不让广大人民群众不至于忘记革命的初衷,他们留了一部分原汁原味的臭老九
所以,铜头皮带活动什么时候返场?
看完眼前一黑,学术恐怖分子是吧。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这四位作者年龄的增长,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美国对中国的敌意逐年增加,中东甚至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建议这四位为了世界的和平和祖国的发展,赶紧停止自己的年龄增长。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东北大学是鲁迅母校,对就是那个仙台医专,后来和其他几所大学合并出了日本东北大学,是日本顶级学府,类似美国藤校,国内 c9 级别。
鲁迅要是知道后来有校友写这些玩意,怕是能气醒。
嗨,这才哪到哪哦,新疆棉事件就是欧美标准的指鹿为马,国家级的鸭脖事件。
因为我素质高,所以我素质低。
由于当年美国福特开发了汽车流水线,导致汽车产业大力发展;
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促使了高速公路网的大力建设;
而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所以美国福特是造成儿童拐卖避风港的罪魁祸首!
美国佬你怎么这么坏!!!!
美元在全球的流通成为了方便各国罪犯获利的工具。
文科落后的又一佐证罢了。
因为他们的理论体系,来自西方的那套东西有一条定理,【凡是中国好的东西,都有非常严重的代价】。
引申一下,【因为资本主义先进,所以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绩效,如果某一项领先资本主义,那么一定有一条严重的代价存在。】这条理论体系就是文科生学高学深之后必然要接触的,越是高级的文科生,越是高级的教材,越是高级的文科圈子,越要面对并接受这一定理。
否则你无法进步。
只要照着这条定理写,那么得出高速公路这个结论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类似的奇葩说法还有很多。柴静不就是文科学的足够好成了笑话吗。
所以我们才说中国的文科是废的,理论体系顶级教材来自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来自西方腐朽的既得利益群体,完全不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律,你不废谁废。
而且这东西,没有客观世界验证答案,1+1 可以等于任何学阀指定的数字,大家比的是谁声音大不是谁绩效好,所以学这东西没有丝毫意义,学这东西,仅仅是在中国贫穷的年代,获得一个给西方当狗代言的机会罢了。
现在西方穷了,所以学这东西前途越来越差了,他自己都吃不饱,怎么有狗粮给你呢?
未来学西方文科还会更废。
类似的资本主义煞笔定理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举例。
数据到 14 年,已经完全脱离现实。
加油站的建设成了人贩子输送被拐卖儿童的重要燃料补给站!
高铁的飞速发展大大的提到了人口拐卖运输效率!
航空业的发展为高端人贩子提供了更高效的交易方式!
中国的一切发展都促成了人口贩卖!
这篇论文给我的感觉就是……
作者有一种没有被知识污染过的美
这就是文科的含金量啊
用 “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来喷的纯属没喷到点子上,文章本身能上 jebo 它就很难出现这么明显的漏洞。
简单评价一下:研究形式完全符合经济学范式,研究内容完全没有社会意义。这种论文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写到作者的履历上
“科研” 的这种无序自我增殖屡见不鲜,我的建议是只谈社会功用,而不谈具体细节。因为一旦你选择在技术层面指责它,而你又非学界内部专业人士,那你的指责很可能会被反过来利用。
与其在对方擅长的领域缠斗,还不如直接问 “有什么用”,在大学接受社会拨款的大前提下,对方是很难公然宣称自己的研究不需要对社会有用的。
商科的研究(特别是发展经济学的,因为学术建制总是带着发达国家的眼镜,而发展却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往往就是这样,你硬要说它写的不符合事实,那也谈不上。但你要问这种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策制定,乃至于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人来研究它,那就很有趣了。
最后顺带一提,虽然传统上社会科学包括商科,但学了统计学的商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和我们混为一谈。
看到题目忍不住笑出声。
我也能写篇论文。
《城市化进程,成为了儿童拐卖的避风港》
问题有了,至于对策?
那当然是去城市化。
以前我国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会揪心这种东西影响国家形象。
因为我国还不够强,别人可能真的会因为这种东西发起莫名其妙的制裁。
现在?
我希望国外学术界都是这种弱智论文,让他们自己忽悠自己去吧。
工业产能就是实力,武器射程就是真理
弱智们只需要写写反动论文,然后咬碎了牙乖乖买中国造就行了
一派胡言。上下高速会拍照,龙门架记录轨迹。真走乡道更没法查了。
你还真不能说这作者亲西方,这逻辑学水平已经退回古希腊了。
不输出情绪,从学术角度提两点个人的 major concern
综上,这篇文章的切入视角和结论都不足以打动我,除非技术处理上有较大亮点,否则我会建议拒稿。
有种用屁股写字的艺术感
首先,评论一篇学术文章,应该下载下来去阅读。但是第一我没时间,第二可能也看不懂。当然也可以查一下发表杂志的水平和作者过往的水平,预估下大概本文章可能的水平。
当然以上我都没做,所以以下的评论可能有不对的地方。
通过文章题目和摘要,我个人觉得这个文章从逻辑上没问题,但是创新性也很差。交通的发达,必然会带来所有物品和个体运输的便利,这里面包括合法的,也包括非法的。当年运黑奴还知道弄个通往港口的路呢。作者似乎只是找了数据,做了分析,判断了相关性。这种因果确定的事儿,一定有强相关性。所以这种东西写成论文,属于创新性很低的。
同时,科研工作者应该有必要的道德底线。高速公路可以被用于贩卖儿童,走私,贩卖毒品之类的事儿,别人想不到吗?别人为啥不写呢?当然也可能写了我不知道。我只想说这种文章发表出去是否会被外国断章取义呢?当然作者虽然都是中国名字,但是前两人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第三人来自香港地区。但是第四名作者确实来自大陆地区。我只能说吧,为了水一篇文章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吧。
最后,如果这篇文章的主旨写成,在高速公路很可能被利用做为拐卖儿童的工具,我们该如何应对,具体的方案,成本的核算,甚至是初步的执行情况,这才是一篇好文章。这篇文章肯定写了一点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我猜测是一些不疼不痒的场面话。
总结,从逻辑上大概率没毛病的一片很水的文章,同时出卖了自己的道德。
5月14日,Science《科学》在其线上新闻专栏Science _Insider_报道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近 3 年来,利用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等公开数据库发表的低质量论文数量激增,其中超过 92% 的论文由中国研究人 …
最近,一则“某演员被骗至境外,被迫从事非法活动”的新闻引发热议。很多人看了以后都大呼:“这不是拐卖人口吗?必须严惩!”可翻开我们现行的《刑法》一看,却发现——“拐卖人口罪”这一条,居然已经消失了!一时间,大家都懵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只 …
人口买卖是对人权的严重侵害。根据联合国《全球人口贩运问题报告》,仅在 2020 年,全球就有超过五万名受害者,在这些受害者中,有约 40% 遭遇过性剥削与强迫劳动。而这只是被发现的受害者数量。我国官方暂未公布人口拐卖的统计数据, …
土-叙地震真的会引发中国境内大地震吗? 作者:方玄昌 自唐山大地震以来,全世界每一次灾难性地震,几乎都会引出中国社会上与地震预测有关的各种神奇“学说”。目前已经造成数万死伤的土耳其-叙利亚群发地震自然不会例外。 所不同的是,过往更多“神人”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匿名,就这样吧。 结论我原来觉得是差,现在改成是虚和差之间,我能体会到的重点是给差留的生存空间很大。 1、**现在的学术是谁在做?**想着毕业的博士生、达到要求可以申请留校的博士后和非升即走的青椒。问题是能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