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余秀华,施暴者杨槠策要扳回一局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文****丨蔡家欣

编辑****丨王一然

视频剪辑****丨张歆玥

扳回一局

这是一幅半成型的油画:男生朝女生微微侧过脸,他们面前是成片的黄色油菜花。“她在看远方,我在注视着她”,作画者进一步解释,“她叫余秀华,油菜花就是有才华,谐音你懂不懂?”这是杨槠策“祭奠爱情”的方式。

7月6日余秀华曝光家暴事件,并宣布两人分手。不到10天,杨槠策在长沙与一名女性举止亲昵的照片又被爆出。两场风波,让他遭遇双重网络暴力,许多网友威胁要到神农架去打他。

余秀华的好友,福建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总策划人林正碌回忆,当时杨槠策打来电话,磕磕巴巴地说,“林老师我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去你那里了。”得知后,余秀华在电话里跟林正碌松了口气,“他人没事就好” 。

半个月来,杨槠策每天都会带女儿到画室画画,或者去周边村庄游玩。大多数时候,他在前面走得很快,女儿落在后面,10岁孩子身形清瘦,穿着白色或者粉色的连衣裙,戴着一顶草编帽。

闽东古镇多藏在连绵群山里,昼夜云雾缭绕,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咿咿呀呀的木房子,这样质朴的小镇里,杨槠策的打扮十分惹眼:他身高1米75左右,微微驼背,白T恤、黑色短裤,和白球鞋,手上缠着一串红玛瑙;他时常戴着一副墨镜,连在室内也不例外。

黑色镜片遮去大半张脸,剩下的半张脸,被渔夫帽和口罩紧紧压住了——他表示“有点担心自己的安全”。对于被认出来这件事,他看起来很困扰,总在嘴边抱怨,“今天又被拍了”,“我正在风口浪尖上”。

除了这些,似乎很难再从杨槠策身上找到那场风波的痕迹。离开余秀华,远离网络和名利的日子,他看起来很自在,“享受生活都不够,哪还有时间去悲伤?”“最好就是彼此祝福,放手也是一种爱。”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证明,“我和余秀华在一起不图名、不图利。”为了证明这件事,他在电话中答应我的来访,反复强调:“你是幸运的,你有幸采访我,好多人我都是拒绝的。”

7月28日,我在屏南第一次见到杨槠策。他从门前的台阶一跃而过,哼着“我希望最初是你,后来是你,最终也是你”,他看起来阳光开朗,和通常想象的施暴者阴鸷的形象并不同。

他很健谈,一见面就向我介绍居住的地方,一个叫薛府的古宅,讲这里住过的名人,大声朗读门匾上的文字,不断重复“有能量”,“特别酷”这样的字眼。在这个安静的读书空间,他高亢的声音格外突兀,旁人频频注目,但他似乎没放在心上。聊天间隙,他还不忘督促女儿写作业,词句考究:“赶快上去,让你的文字去跳舞”。

对于那些敏感的话题,他丝毫不躲闪,甚至主动提起那场自扇巴掌的“闹剧”。他指了指楼上的房间,“100个巴掌就是在那里抽的”,又摸了摸自己的脸,“现在骨头还是疼的”。他表示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定在7月18日当天,通过自打100个巴掌的“行为艺术”,转移网友关注,停止对“绯闻新女友”的网络暴力。

但他同时为此付出代价。鼻血流了半个小时,第二天脸肿成“猪头”,他对女儿谎称是海鲜过敏。结果换来的是群嘲,网友评价他是“表演型人格”,“为了吸眼球、极端到可怕。”他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个行为让网友将矛头转向他,将别人从网暴的深渊中拉出来,“我觉得生命高于一切。”

他花了3个多小时讲述母亲和祖父的苦难史。祖父虽残疾,却从没放弃养家的努力,做过割漆工、篾匠和算命先生;母亲独力将兄弟俩拉扯长大,最后在病榻上逝去。在杨槠策的描述里,这些都是他对余秀华萌生爱意的源头,“跟我母亲和爷爷一样,(在余秀华身上)我看到了生命力。”

讲到母亲,他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通过我特殊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我为什么会爱上余秀华,不是因为名和利,你懂我的意思吗?”

感情走到这一步,为什么还要去证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扳回一局,向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槠策”。

●杨槠策“祭奠爱情”的油画作品。蔡家欣 摄

裂缝

杨槠策1990年出生在湖北神农架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靠母亲做农活撑着,他有个弟弟,在人生的成长初期,母子三人相依为命。2007年,初中毕业后的杨槠策决定南下打工。他做过洗碗工,也串过珠子,最难的时候,睡过天桥,饿到只喝一瓶矿泉水,直到在工厂稳定下来。

流水线的生活,用他的话来描述,是左手和右手比赛,每天做15个小时,一年365天,“我再重复一百年,这辈子就过去了,想想就很可怕。”如今,他的手指上还留有一道细痕,当时被机器压伤,缝了10针。

庸碌的打工生活里,读书让他觉察到自我的“独特性”。他买过许多盗版书,大多数是成功学教本,受影响最深的就是《穷爸爸、富爸爸》和《狼道》这两本书。他回忆,阅读的经历让他想改变,挣脱工厂环境,“你读的书越多,越找不到说话的人,共振的人。”那个时候,他目的明确,就是挣钱,“因为从小到大都是缺少物质这一块。”

大概十年前,杨槠策开始跟随团队四处采蜂蜜。2016年,他回到神农架做蜂蜜销售和养蜂技术支持,他乐于分享这段经历,并归功于持续读书和学习。

早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对他影响颇深,他总把人情世故挂在嘴边。亲情第一,之后是事业、友情、爱情,这是他对“人生组成重要性”的排序,“除了亲情,所有的东西都要金钱去维护。”

到达屏南县之后,第一次见林正碌——一个通过余秀华认识的、“有能量”的创业者,他特意花1600块钱买了两条中华烟,为了一个体面的袋子,还搜摸许久。他带着说教的语气:“你不要觉得不重要,这就叫人情世故,这就是待人接物。”

对世故和读书的追求,让杨槠策认为成功人士的特征就是高学历,他特别注重朋友圈,“全是高质量” ,“跟他们沟通很愉快,能产生共鸣和理解,反而读书少的比较累。”但另一方面,对于身边的大学生,他又表现出优越感,“我比他们读的书多,他们只是在学校读了,社会本身就是大学。”

杨槠策能随口说出红楼梦的判词,并逐一解释;他会给女儿买大量的绘本,“我不重视成绩,她比很多孩子要幸福,这些都是别的小朋友没有的。”关于写作,他很自信,“我是天生的文人”,写东西“不费什么劲”,但目前他并不打算公开,想等老了以后“井喷式地全部(发)出来”。

但这些他引以为傲的经历,最终在余秀华这里碰了壁——“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是他的座右铭。他说余秀华觉得“很幼稚”。

在余秀华的圈子里,他没有真正被认可过。到屏南后,杨槠策多次表达对乡村振兴产业的热爱,但在当地有一定话语权的林正碌却发现,一旦追问具体的创业模型,杨槠策都会拼命讲情感,“扯一张大的,(这个人)太空了”,“他和余秀华分手是一种必然”。

7月末,在屏南熙岭乡龙潭村的一个商店里,他忿忿地说,“他们都觉得我读书少,装作自己很有学识,高深莫测的样子。”就在前一天,林正碌公开点评他的画作幼稚,是“成年人的童话”。杨槠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当晚,他用蓝色油彩在油画的空隙处填满箭头。“他觉得我是来疗伤的,其实我是来学习乡村振兴的。”

在余秀华的文章里,曾提到过杨槠策这种边缘感,“我们一起谈文学和事件的时候,他一句话都插不上,我看着他怜悯而心酸,想着,他一直对我好,这些就忽略不计吧。”

在杨槠策的描述里,类似的缝隙爬满两人的生活。他追求“诗与远方”的形式感:家得整洁,插满鲜花,水果要摆盘;他花钱大方,“天天要用的,就要买贵的。”余秀华则“不在乎仪式感”,她不操心家务,也不在乎形象,总在饭局上流口水、带眼屎,他不停擦拭,解释“怕别人看到会歧视她”。

他还说余秀华不懂得待人接物。余秀华和俞敏洪做直播连线,杨槠策主动揽起协调沟通的事,反过来指责余秀华当甩手掌柜。当我提出质疑,“余秀华是一个成年人,你可以不干涉她的事”。他有点恼了,“那是你的想法,无所谓的态度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觉得就要促成这件事。”

在杨槠策的回忆中,这段关系的强势方是余秀华,他向来是迁就的一方。他曾徒步六小时,登上武当山,给余秀华放愿;为了能让咀嚼能力差的余秀华吃蔬菜,他就将野菜切成细丁……

直到余秀华在神龙架“露出本性的一面”:和网友对骂、说谎和精神“出轨”。这是他反复提及的、关于余秀华的几桩罪,每回提起,他的表情和语气都会变得凶狠,不顾10岁女儿在场。

“(骂人)有没有可能是余秀华保护自己的方式?”他立马否定,“我母亲也遭受不公平对待,但她选择保持沉默。”在他看来,回骂是因为余秀华“享受关注和涨粉”。

但这段关系的开始是去年元旦,没有经过余秀华同意,杨槠策擅自在朋友圈发布和余秀华荡秋千的照片。他解释这是一个“简单”的行为。

“有没有想过余秀华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可能要面对的东西更多?”

“我没有任何偶像包袱,她就是个普通的女人。不管有没有名气,爱一个人就要让别人知道,为什么要掖着藏着呢?”

“不是掖着藏着,而是要事先跟对方商量,你不觉得这个举动不尊重对方吗?”

“没有觉得不尊重。”一向强调换位思考的他直接打断话题,“现在你反复去问这个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撑着伞游玩的杨槠策。蔡家欣 摄

“改造”余秀华

事实上,“改造”与缝隙几乎并行。和余秀华在一起两个月后,杨槠策就有了一张事业版图:他在神龙架旅游点廻龙坪租下一栋房子,计划在屋后盘下一亩地,种上鲜花和瓜果蔬菜,他称之为“诗酒田园”。他回忆,那个时候90%的时间都用在上面,为盘地奔波应酬,请人种花种菜。

如今,提起诗酒田园,他还很兴奋,激情澎湃地读起为之而写的文章,“在喧嚣的城市中行走,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深处留的一个如诗如画,如歌声般缭绕的田园梦……”安静的咖啡馆里,他越来越大声。

当然,余秀华是这个版图里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几乎每天都有粉丝在楼下大喊“余老师”,“杨老师”。在村子里,随时都有人拿起手机就拍。杨槠策也感到困扰,“天天跟看猴一样。”不耐烦时,余秀华会赶人骂人,他觉得没必要。

他计划为余秀华打造一个“诗友会客厅”,固定时间开放粉丝见面会。“我们可以正规组织,通过这个东西挽回来(形象),不要一直出来曝光。”他还计划开房车带余秀华环游各地,边走边直播,寻访蜂农群体。在他看来,这不仅享受生活,还“赚到诗与远方的门票”。

关键是余秀华得学会改变,杨槠策说,“我希望她收口、收心、收言。”

在杨槠策看来,未来余秀华的直播、写作、活动出席,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调侃侮辱,要以正能量的形象去面对公众,“不要用猎奇去试探观众,当跳梁小丑。”不仅如此,他认为余秀华在中国生活,应该阅读儒家道家这些传统文化,不要局限西方文学。

杨槠策不否认,余秀华确实为之做出过改变,比如喝酒少了,说脏话坏脾气的习惯也在收敛,甚至还买过国学的书籍,虽然最后没有阅读。

但余秀华也没有彻底跟着他走。对于网上的指责和谩骂,她还是选择回怼。杨槠策劝她退网,“我可以养你。”余秀华拒绝了。她曾在文字里隐晦地提过类似的争执:谁心疼过我这么大年纪还要承担网络的暴力,谁心疼过我“别人诋毁他的时候,他会把这些放在我肩头呢”?

余秀华也曾提过诗酒田园,“杨槠策总是忙忙碌碌,要打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只是她态度淡然,“是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不介意,我从来都目光短浅,对生活没有规划。”她也有一丝悲观,“我不过是一个配角,也许那个美丽的花园会换成另一个女主人。”

被拒绝后,杨槠策似乎失去了耐心。余秀华曾公开提到,杨槠策恶狠狠地说:“你不愿意把横店的花花草草搬过来,压根就不想在这里过日子!”

他觉得不接受“改造”的余秀华是被宠坏了,缺失家庭教育。“你明明看到她在走弯路,带着一种批评的爱在对她,但她感觉你就是狗屁。她不会被任何人改变,你影响不了她,这是很痛苦的。”

杨槠策也反思过,不应该影响到她某些行为、思想观念跟自己同频道,“没想到把我都变得很糟糕。”但在过往的亲密关系中,他似乎一直试图去塑造另一半:他和前妻在广东工厂相识,20岁出头,他被前妻的勤快吸引了。她懂得工厂流水线上许多设备操作,永远拿全勤奖,休息日也加班,不跟工友出去耍。了解过后,他才知道,前妻家庭重男轻女,成长远比他坎坷。

可是一起生活后,他发现前妻性格木讷懦弱,勤劳安分也变成缺点,他指责前妻“太胆小保守”,希望她改变,包括居家生活和为人处事。“我都觉得自己能量很低了,还要带着她成长。”杨槠策总结。

而这次,余秀华的大胆刺痛了他。她对情欲的表达很直接,当众拥抱亲吻他,和异性开黄色笑话,这些都会触怒杨槠策,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玩具”。

他无法接受《我和杨槠策谈恋爱,他感觉自己被piao了》这篇文章。他觉得余秀华在炫耀找了90后,他很介意:“怎么能用这个(嫖)字,你是公众人物,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言辞。”

“她们两个都太那个(极端)了。一个觉得你什么都是对的,一个觉得她什么都是对的。”杨槠策说,女人是家里的风水,教育不好会毁别人三代;至于男性在家庭的角色,他认为是“要有大局观,关键时候拿出决策”。

或许余秀华带给了他那个圈子“诗和远方”的门票,但从他与当地出租车司机对话中,可以窥见他最看重的配偶标准:

杨槠策:这边的女人是很勤劳的。

司机:福建最勤劳的是莆田。那边女人会干活,什么都做。这边女人一般都不做事情的。

杨槠策:要去莆田讨个老婆,莆田的家教好。

●杨槠策正在评价路边一个农产品自取柜台的经营模式。蔡家欣 摄

暴力的答案

与杨槠策接触的日子里不难发现,他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女儿常常遭殃。买水时,女儿找不着零花钱,杨槠策反复质问,晕车的女儿沉默应对,他在商店冲着女儿大吼:“到底放在哪?不要不说话,我最讨厌你这样。”还有一回,女儿弄丢雨伞,他不停地指责:“袜子也丢,什么都丢,最后把自己都丢了。”正午时分,日头很大,山路没有遮挡,他撑着伞,径自往前,不理会女儿。

孩子的形容生动:“我爸爸发起脾气来,就像头狮子,‘哗’地一下。”她张开手,嘴巴张得老大。在老家,有时做错事,杨槠策也会打她,“打得要死。”女孩指着大腿上的伤疤说道。

事后杨槠策也会陷入自责,他坦白易怒是他最大的缺点,甚至有点无奈:“就是控制不了。”对余秀华的家暴,他反思“自制力太差就变成这样,一个让人诟病和笑话的事情。”但他常常转头就忘。上一秒还在跟女儿道歉,下一秒又陷进情绪里,“我最讨厌不说话的孩子,遗传她的母亲。”他越说越激动,神情狰狞,女儿坐在对面,盯着他的脸,一言不发。

易怒的性格也在余秀华的文章里得到印证。余秀华说,“和杨槠策在一起半年了,其实我走得很辛苦……在神农架的时候,事情太多,他的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一点很小的事情就会引起一场大波浪。”

被家暴后,余秀华报警,杨槠策在武汉天河机场被警方带走。因为网络暴力,他在荆门某个酒店住了三天,并在那里手写那封公开道歉信。据他所述,那是他最痛苦的时候,他觉得自己错了,也想过挽留。

他找到了心理医生,得到关于暴力的解释,“他的肢体暴力是暴力,余秀华的语言也是暴力”。心理医生也给了杨槠策答案:这是原生家庭教育造成的。他想起了父亲。在他的成长中,父亲是一个几近缺失的角色,“只有母爱是泛滥的,其它都是缺失的。”

在他的描述中,父亲文化水平低,不懂人情世故,几乎没有挣钱养家的能力,在外打工,不是被骗就是花光。小时候家里穷,甚至连猪油都没法下锅炒,只能涂在碗边吃。这让杨槠策童年整天只能与家务相伴。

父亲对他成长唯一的参与方式就是打。他脾气暴躁,遇事还会在家怒吼。村里人欺负母亲,父亲不仅没有帮着说话,反而指责母亲。直到现在,杨槠策依然厌恶父亲的暴怒——但他不否认,自己的性格确实延续了父亲的某些部分,“就像给你封了一个印章。”

他认为自己不算是个合格的父亲,但好在会沟通,发脾气后会解释,他认为女儿“可以理解”,并且不受影响,“我女儿一直都是阳光的、快乐的”。相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认为前妻才是伤害者,“她没有读书,小孩会认为有这样的妈妈是一种耻辱。”

女儿虽然称“(爸爸)打我是为我好”,但私下会维护母亲。对杨槠策和余秀华的关系,她不是很明白,但会看杨槠策的脸色。当杨槠策问她,牵大娘(余秀华)的手是什么感觉?她说很开心,“我当着他的面说开心,其实根本不开心。”对于余秀华,这个10岁的小女孩似懂非懂,她觉得“大娘是好心办坏事的人。”

7月31日下午,杨槠策重新开启直播,起因是长沙的“绯闻新女友”自杀住院,他将此归咎于余秀华。直播里,他控诉余秀华漠视生命和精神“出轨”。当天晚上,余秀华发来信息,如果再继续诽谤,则会起诉他。

杨槠策被激怒了。他一直表现的洒脱,在那一晚被摧毁。他在电话中跟余秀华的小姨倾诉遭遇:自己给她擦屎擦尿,以及为此花掉的钱。口气委屈,越来越大声,引得路人侧目。最终,在电话里对我交待:“我给你转两万块,你能把我女儿送到她妈妈那里吗?我不想活了。”

那晚在余秀华好友林正碌报警后,得知杨槠策处于安全状态。而余秀华事后公开透露,就在当天晚上,杨槠策再次表白:“秀华,虽然我天天骂你怼你,但是我心里有你,我走到哪里都是你的影子。”

●7月29日上午,杨槠策发完脾气后,一个人对着雨天沉默。蔡家欣 摄

失控

在他闹自杀后不久,8月3日,余秀华发布律师警告函,要求杨槠策立即停止造谣并公开澄清、道歉,否则将对其采取法律措施。这场家暴后续的风波得以告一段落。

8月16日,九派新闻发布视频,杨槠策称,对家暴行为“不后悔”。8月17日,余秀华发表文章《神农架的男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侮辱我》。于是,我们看到余秀华讲述的这段关系的背面:

我一直忍着,因为记得你对我的好,我忍着,我期待你早点走上正途,结果我得到了什么?你爱我就把我当成你的奴隶,想爱就爱,想打就打。你口口声声说我骂人,无非是为你的家暴找借口。和你在一起,你动不动就发脾气,我像缩头乌龟一样,如此卑微地爱着你,我忍受了外界的质疑、羞辱和笑话,就是为了报答你啊。

事实上,或许从最开始这段关系就没有对等过,它被打上名利的标签,也缠着世俗的偏见。

感情公开后的半年,余秀华的帐号下经常有这样的评论:“不知道丢人”、“我的儿子要是找了这样一个女人,我就打断他的腿。”对于一个拥有百万粉丝,出版过五本诗集,获得过多项文学奖的残疾女作家,只是想要获得爱与性的体验,但人们还是如此不宽容。

余秀华曾试图跟这些言论对抗:那些在网上说我配不上杨,说他应该找一个年轻健全的女孩。于是抖音上骂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是女人……她们说我找了个小老公是“伤风败俗”,但是她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风俗。就连她所在的文学圈也不认可她。余秀华自称,湖北几个男性作家不断诋毁她,而微博上也有大v质疑余秀华是炒作,“把诗和名气当资本。”

半年多来,从余秀华的文字中能看到对这段感情的困惑:也许每个人都有特别孤独无助的时候:比如这个火辣辣的下午。我的心仿佛被一团火烤着,烤得我无所适从。这样的孤独对于杨槠策来说,怕是他难以理解的。

和比自己低级的人谈恋爱,真是一种最大的内耗……我只是过于寂寞了,想着内耗一次也是无所谓的,哎,我就是这么矛盾地生活着。

对于杨槠策,他们则说他“另有所图”,“想要流量”——看似是对杨槠策动机的质疑,但根源还是对余秀华的残疾和年龄的歧视——她不配得到一个正常、年轻男性的真爱。

面对这些非议,余秀华无奈地说,“他们说我洒脱,其实我非常受伤害,我何德何能去爱一个年轻正常的男人?我何德何能承认这样的侮辱?”她告诉接待杨槠策的林正碌,“老林,我这两天居然非常地忧伤,也不仅仅是因为杨槠策。”她打算做一次长途旅行,去西藏拉萨,“能回来就回来,不能就在那待着。”

网暴则是杨槠策最关心的问题。分手后,他将抖音帐号名称改为“拒绝网络暴力”。在这场风波中,网络或是超出他控制的地方。不仅他,给他发1314和520红包,以及跟他亲密合照的两名女性,也被卷进舆论,自杀未遂。但杨槠策解释,与长沙女性的亲密合照,他说是“被圈套”,至于两个暧昧暗示的红包,他解释为恩人与自己的互动。

面对谩骂,他说,“我不听不问不看”,真看到了,他又愤怒了,“还会触动,还是很难受。”他将一切归咎于余秀华,“是她制造的网络暴力,不计后果地去公开信息”。

如今,经过家暴、“出轨”、自打耳光等一系列事件后,他又将抖音名字改回“杨槠策”。他很有商业意识,和余秀华在一起后,这个名字就被注册成商标。之后持续发布多条带有余秀华标签的视频,粉丝量上升到25万,还拥有一个300多人的粉丝群。时过境迁,这些视频还保留在他的抖音号里。

他反复强调,没有从余秀华身上获得任何名利。5月20日他的蜂蜜销售达到最高额,5万块。他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团队,而不是余秀华——尽管余秀华曾多次出现在他的直播间,并在文章中推荐他的蜂蜜。风波之后,他有200多万的蜂皇浆被压在冻库,发不出货,而那个地处旅游景区的“诗酒田园”也有可能被当地收回。

但他清楚自己留名了。“只要有人记得她的作品,这段(关系)就会被扒出来,所以(我)注定会被历史遗臭万年。”

我好奇杨槠策对这段感情的认知:这是一段平等的关系吗?

他露出少有的迟疑,最终吐出一个字,“不”。他看了看窗外,山雨惊雷,雾岚迷障,他想起和余秀华在北京的一个饭局:一个北师大的学生中途闯进来,和在场所有人侃侃而谈。杨槠策事先不知道这个人来,他至今记得那股突然而至的压力,“半路杀出来,比我帅,有更高的认知,能同频共振。”

最后他轻轻说了一句:“现在回忆起来,(我和余秀华)从开始就是一种自卑。”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余秀华“秀恩爱,死得快”??看见笼罩残障女性的家暴阴影

近日,诗人余秀华在微博上表示,其伴侣杨槠策家暴,“掐我脖子差点掐死”“抽了我上百个耳光”,情况十分严重。 两人吵架的过程也被直播出来,杨槠策将镜头对准口齿不清因而在争执中略显窘迫的余秀华,甚至用“尿裤子”这样事关生理问题和隐私的爆料,在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