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写作者的身份焦虑
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文 / 呦呦鹿鸣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里流传一个“跨省抓捕的因言获罪案”消息: 湖南株洲一位自媒体人“笔耕下的阳光”(笔名)因为发表对邻省某个乡镇党委书记的批评文章而被带走。 我联系了代理律师,得到反馈说,“笔耕下的阳 …
read more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文 / 呦呦鹿鸣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里流传一个“跨省抓捕的因言获罪案”消息: 湖南株洲一位自媒体人“笔耕下的阳光”(笔名)因为发表对邻省某个乡镇党委书记的批评文章而被带走。 我联系了代理律师,得到反馈说,“笔耕下的阳 …
read more注意到项栋梁,是他的“基本常识”公号。更新频繁,注意信息质量和核实,有时候非常尖锐。 记得有一次他在我公号后台留言,“这个我可不敢写”……大意是这样。其实,我很多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他写的主题,我也不敢。 这就是公号写作者的普遍状态。就像森 …
read more原创 叶克飞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原本不想写袁凌,但昨天在某群里见到一个媒体行业的天问,就莫名想写几句。 这个天问是:如果一个地方的市委书记或者市长落马,跟线记者会怎么看待自己写过的新闻与社论? 按照一般地方纸媒的规矩,跟市委书记与市长的 …
read more在纽约的时候,去Ian Johnson在布鲁克林的家里做客。他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也是非常好的作家。当他说“Peter(何伟)是我好朋友”时,没有一点蹭热度的意思,作为写作者,他们至少是同量级。 过去一段时间,Ian住在朋友的大宅里,顺便帮朋 …
read more我见过袁凌,两次还是三次不记得了。他长相的风格像罗本,好像从没有年轻过。社交风格上也不太暖热,有点怪怪的。 我也是这样的怪人,所以很理解他。我有他的微信,这十年也就说过一两次话。遥望于江湖,却不相忘,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第一次见袁凌,是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