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说他不喜欢高福利的社会,因为他认为大家都有钱了就等于大家都没钱了,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反驳他?
知乎用户 偷看猫喝水的狐狸 发表 这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高中时有个同学家里有些钱,他舅舅当时是市里某实权单位的一把手。 高中时有次午休时他叫我陪他去学校周围走走,我们路过一栋楼的时候,他想进去上个厕所,里面的保安把他拦住了,说按规定外人不 …
read more知乎用户 偷看猫喝水的狐狸 发表 这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高中时有个同学家里有些钱,他舅舅当时是市里某实权单位的一把手。 高中时有次午休时他叫我陪他去学校周围走走,我们路过一栋楼的时候,他想进去上个厕所,里面的保安把他拦住了,说按规定外人不 …
read more网络上文章很多,但可读的不多,于我而言,作者的逻辑是可读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举个例子,如果一篇文章的标题和内文,动辄将“外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阐释,作者的智识水平就是不入流的,不管他赞美还是批评。 前两年,我给某平台写一篇专栏,主题是东欧国 …
read more中国要指导美国脱贫的国际大笑话 ·方舟子·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开了一次关于世界贫困问题的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先是吹嘘了一下中国“脱贫”的伟大成就,说中国已经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解决了贫困问题。在2021年年初,中国曾经宣布过中国已经消灭了贫 …
read more苏修集团近年来翻来复去地要求苏联人民为“提高福利”而“不懈劳动”。勃列日涅夫喊得尤为起劲,今年六月他在莫斯科说,劳动是“获得福利的唯一源泉”;去年七月在基辅讲,“只有劳动才能为我们保障生活福利”;去年九月又到乌兹别克鼓吹“提高苏联人的福利” …
read more知乎用户 乐观的悲观者 发表 这种说法最初来自历史教科书,但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它的逻辑是因为福利高,所以不愿意工作,只愿意白嫖,所以懒汉很多,社会发展停滞。 这种相对粗糙的推论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人类会厌恶、逃避一切工作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