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又拿诺奖了,咱们院士、万人、长江、优杰青加在一起约 4 万多人了,为什么一个诺奖都拿不到?
知乎用户 0.9K 大官人 发表 你翻翻知乎,其实从十年前就有人开始找借口了: “诺奖滞后性,不仅日本那边,欧美都是 20-30 年以前的成果,现在只是在排队而已”,然后人家 Jumper 是毕业 7 年就拿了。今年的 MOF,人家 30 …
read more知乎用户 0.9K 大官人 发表 你翻翻知乎,其实从十年前就有人开始找借口了: “诺奖滞后性,不仅日本那边,欧美都是 20-30 年以前的成果,现在只是在排队而已”,然后人家 Jumper 是毕业 7 年就拿了。今年的 MOF,人家 30 …
read more何祚庥院士:希望杨振宁李政道有生之年能化解恩怨 作者:章剑锋 出品|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在杨振宁先生100岁诞辰之际,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邀请到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及其夫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论 …
read more张教授之死与粒子物理 作者:阿W 张教授自杀身亡,据说与抑郁症有关。虽说抑郁症与基因有关,但也需要诱因,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导致张教授自杀身亡的诱因是什么呢? 从其妻的纪念文章中可以读出两点信息,一是家庭和美,二是妻子对其突然自杀身亡 …
read more知乎用户 鱼舆君 发表 古文字释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就是——猜。 因为很多字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看不懂,或者看得懂但是放进文中完全是狗屁不通,此时只能靠猜。 至于什么时候猜对,什么时候猜错,也没有正确答案,一般而言,能读通就是猜对 …
read more太惊人了,我从来没有这么近地看过这里。 50多年来,日本一直处于大物理学的前沿。如此宏伟的实验和目标,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我叫Davide Castelvecchi ,是《自然》的一名物理学记者。在本系列中,我将探访日本的三项旗舰实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