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身后:赞美与腹诽 | 舆论手札
原创 照相的宋师傅 旧闻评论 一个观察是,撰写去世名人的社评,早已经不是机构媒体自觉展开的业务。机构媒体放弃讣闻评论,是它们放弃自身公共性的直观表现。而放弃背后的考虑,一二三四,恐怕更是读懂世情的把关人主动为之。杨振宁去世,一同此例。 机构 …
read more原创 照相的宋师傅 旧闻评论 一个观察是,撰写去世名人的社评,早已经不是机构媒体自觉展开的业务。机构媒体放弃讣闻评论,是它们放弃自身公共性的直观表现。而放弃背后的考虑,一二三四,恐怕更是读懂世情的把关人主动为之。杨振宁去世,一同此例。 机构 …
read more知乎用户 甄选加浓冰美式 发表 鲁迅家有个长工叫王鹤照,在鲁迅家做工很多年。后来开办鲁迅纪念馆,王鹤照被请过去做顾问,主要负责对鲁迅历史的口述和整理,一直到 1969 年离开人世,享年 81 岁。 鲁迅的另一个朋友闰土,1936 年就去 …
read more知乎用户 一根弦 发表 翁帆的文章看过了,写得有些官方了。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是篇面向公众的发文。 我认为,杨先生最欣慰的应该是 20 年前娶了这位 “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 和翁帆结婚时,杨振宁先生已经 82 岁了,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余秀华 1个 余秀华昨晚发微博说她和小男友分手了,他俩互骂对方子女,男的抽了她上百个耳光,曾经差点掐死她。如果不是艺术夸张,不止是家暴,而是故意伤害了。 凌晨她删了这条微博,留下了另一条,希望打她的人负法律责任。有家媒体采访了 …
read more何祚庥院士:杨振宁和翁帆是段千载难逢的良缘,可遇不可求 作者|章剑锋 出品|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9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与杨振宁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往来,是杨振宁先生(获诺奖后)回国访问时最早与他接触的本土科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