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城的口罩风波-陈玲-财新博客-新世纪的常识传播者-财新网

by 陈玲, at 20 January 2020, tags : Nbsp 口罩 群里 博客 病毒 有人 疫情 求生欲

于这座小城,我只是一个过客。

身为油腻的中年妇女,重新捡起英语的惨烈真是一言难尽。走过考试的壮烈,而今硬着头皮翻译自己的著作和论文。好在就此让娃提炼出: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把事情做成。他们时常用这句话来解释各种事情,也算一份意外的收获。人生路上太多危机与挫败,战胜妖魔鬼怪的一定是你的求生欲,如同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最终战胜病毒的,一定是强大的求生欲!

“海外华人”,这个名词,对我来说,有点神秘。 当初为了租房子、买东西以及了解信息,我“潜伏”于本地以及美国的很多微信群组中。这一个月来群中最热的话题,无疑就是哪里还有口罩或其他医疗防护用品卖?用哪种途径寄送最快最靠谱?有人为了寄给家人,有人为了捐赠给医院,有人受国内朋友之托采购,各种各样的发言和求助,让我看到了一群令人自豪的海外中国人形象。当地的华人组织也开始号召大家自动做好14天隔离以及取消各种群聚活动,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维护海外中国人形象的需要。

我自己一月二十几号去药房,找了很多家都空手而返。网上的商品大都到货时间有点长,犹豫了下,可再过几天上网,连残羹冷炙都没了。最后终于等到一家药店的补货,一口气把货架子上口罩都拿下了,结账时那个羞愧啊。但另一个声音在说:救急啊,原谅我吧,好歹我是捐赠给医院的。只是货还没寄到,人却都已经驰援武汉去了。

美国的官方新闻警示病毒或许会在社区爆发,但满城的人没有一个人戴口罩。那天,带娃去图书馆借书。站在门口,我很严肃地问他们要不要戴口罩,他们都坚定地说要。于是我们娘仨全副武装地进去了。我能感觉到来自各个角落的眼光齐刷刷地射过来,没有人说话。太不习惯被人如此密切地注视了,我们态度一致地摘了口罩。娃遵照我的指示,用最快的速度去找书,然后急速撤退。只是大学志愿者在图书馆的一对一儿童英语辅导又开始了,尽管娃抗议“万一那儿有病毒呢”,要钱不要命的他们的娘还是没能抵挡住免费的吸引力。

中午和合作导师见面商讨论文和著作。因为很早之前就和导师提到病毒疫情的严重性,让他也开始关注新闻并预先买了口罩。只是,他告诉我,他买到的估计是仓库里的最后一只,看上去已经很多年很老旧的一个N95。没聊完又匆匆收场。(顺便吐个槽:中年油腻妇女想做负责任的好妈妈又想自己有进步,真是只剩半条命,是谁说的,女人要顶半边天,害惨一堆中国女人。)

而群里,也开始有人愤怒:能不能也给当地人留一些口罩,万一这儿也发生了疫情,岂不是让大家仇视买光了口罩的中国人?一个家人在香港的移民几乎带着哭腔在群里求助,她要寄一些口罩回家,但是买不到。我心生愧疚,私信她说,我有两盒可以给你一盒。写到尾声的时候,看到群里有人说,在一家店发现了口罩,立马有很多人跟帖求地址。

这波口罩的购买热潮,随着国内企业的陆续开工,也快落下帷幕了吧。

但愿。祈祷。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一个医生家属的眼泪-陈玲-财新博客-新世纪的常识传播者-财新网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娃他爹打电话来说他申请了去武汉支援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找书。一排排的书架之间的空间不大,有些压抑,也如同我压抑许久的精神。  支撑不住颤抖的双脚,我坐下来,压低声音,反复地和娃爹说着形势的严峻性,官方公开的信息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