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全武汉都在为李文亮医生哭泣-作家方方-财新博客-新世纪的常识传播者-财新网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今天(2月6日)的武汉,又开始了下雨。天色阴沉。阴沉中的风雨天,会让人有一种肃杀感。出门冷风一扑,浑身一凛。 但今天更多的是好消息。是这么多天来,最令人激动的消息。先是听到一个广播,说疫情将很快缓解。讲述者据说是一位专 …
图一:宋龙超,四川省人民医院一名普通的麻醉手术中心护师。2019年11月,他正在检查手术室设备,为下一台手术做准备。
图二:宋龙超,国家(四川)应急医学救援队成员。2020年2月4日,他随队从成都出发支援武汉。
图三:宋龙超,“小丑医生”志愿者。2019年11月25日,下班后,宋龙超承担起另一个角色,在病房门口和病人打招呼。
2020年3月20日,宋龙超从武汉回到了成都。他是全国4.26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之一,在武汉不同的方舱医院工作,做一名院感工作人员。他是四川省人民医院一名普通的麻醉手术中心护师,也是四川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成员。他还是一名“小丑医生”,早在2015年,就开始和同事们开展“小丑医生”的志愿活动。
在不同颜色工作服、不同角色、不同称谓的背后,我们能隐约看到一位护士的职业理想与追求。
本期摘选了宋龙超从启程赴汉到回川的30篇日记。通过这一位普通援鄂医护人员的记录,为这个冬春之交的武汉留下一个历史注脚。
1⁄30
2020年2月4日
记不清多少次收到这样的命令,无论何时何地,从不犹豫。但这次却让人“担忧”,不是害怕,而是对未知的忧虑。我们医院去武汉支援的已经有三批了,但去的都是内科、重症的医护人员,我作为一个外科人员,说实话,有点恍惚,因为没有太多病房工作的经验。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国家应急队的一员,我还是毅然选择出征。
给我送行的她,一路泪目,知道她心里有万般的不舍。但她是个识大体之人,知道什么才是“大家”。放心,我会平安归来,毕竟承诺过会照顾你一辈子。
绿皮火车,我们童年的记忆,没想到这次成了去战场的交通工具。
武汉,我们来了!
2⁄30
2020年2月5日
早上天朦朦亮,列车抵达武汉武昌区。来不及洗漱和吃早饭,我们收拾行李下车集合。武汉依然是那个武汉,只是安静了许多。
收拾物资、清洗驻地、打针、培训……我们尽一切办法来做好自我保护,为更好地服务前线,也让大后方的家人放心。
入睡前,与已经在武汉战斗了十几天的同伴聊天,他匆忙的脚步让我意识到战斗的艰巨性,也给了我莫名的鼓励,加油兄弟,加油,武汉。
3⁄30
2020年2月6日
下了一夜雨,今天的武汉格外冷。一想到要开始收治病人了,我的心又格外地热。我们再次进行防护服的穿脱培训和练习,穿起,脱下,每个步骤都非常认真、严谨。
上岗前,大家做自我介绍。谈及家人,有人已经泣不成声,有多少人是瞒着家人偷偷来的。
在这里,我们都是家人,是生死兄弟,我们在一起,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4⁄30
2020年2月7日
早上6点半起床,带着早饭上了车,赶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今天任务很重,要联通其他8家医院成立战地临时感控小组,对整个方舱进行院感把控(编者注:指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短短6小时,我们就从零建立起了一整套院感流程。
在方舱,所有事都需要医生亲力亲为,包括套一个垃圾口袋。我们希望所有医务人员都可以安心工作,离开时,零感染。
5⁄30
2020年2月8日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只能用这碗汤圆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感谢后勤保障人员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环境也能吃上元宵。
跟老婆视频,发现平时不怎么下厨房的她居然在做饭,她说为了让我安心工作,要好好吃饭,把自己照顾好。瞬间泪目,辛苦你了,老婆,元宵快乐,第一次分开过元宵节,记着吃汤圆。
6⁄30
2020年2月9日
今天紧急开放B舱和C舱,一早接到任务,五湖四海的战友一起,不分你我,短短一上午,理顺所有流程。
物资短缺,大家就集思广益,用创意设计,没有工人,就自己搬重物,理物资。平时大家只负责医疗上的工作,在方舱,就是全能,什么都要做。
下午开舱,一切都井然有序。
建立院感流程,协调防护物资,培训医务人员,检查进舱人员防护标准……从早到晚,送进最后一批入舱人员,已经是晚上9点,才想起自己似乎没离开过帐篷,手术室练就的“五得”(编者注:指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需要“站得、憋得、累得、吃得、饿得”),在这里很好地派上了用场。
7⁄30
2020年2月10日
这是每个队员从方舱结束工作后都要乘坐的公交车,武汉的夜晚只有几度,但为了安全,必须开窗通风。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都在回味张学友的“我想和你吹吹风”。
5点半起床,6点从酒店出发,7点在方舱开始工作。从穿上防护服开始,就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工作6小时。令人欣慰的是,方舱不像沉闷的医院,有人打太极,有人跳广场舞,病友们都很积极和乐观。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剃光头,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仅以此组照片纪念我逝去的美好发型。昨天看到新疆团队一百多个女护士集体剪了光头,我决定今天也正式加入光头团队。剪发是一种态度,剪光头是一种心理挑战。加油,我的“光头”。
8⁄30
2020年2月11日
一早接到新命令,我们队伍从武汉客厅方舱开拔,转移到汉阳方舱。新的方舱要容纳6000人,下午就要开始收治病人,而设施和流程还没有全部到位。争执、吵闹、合作,4小时后,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建设完成。开舱,收治病人。
9⁄30
2020年2月13日
今天是入驻汉阳方舱医院的第三天,病人数量已接近千位,基础设施以及防护物资已基本到位。
但随着入舱人数增加,问题也随之增多。现场督导,张贴标识,跟专家学习。战时的院感工作是最难的,但我们都在努力。
这几天陆陆续续收到各种物资,让我们在武汉也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感谢你们的支持。
10⁄30
2020年2月14日
今日武汉分外冷,楼下的红旗随风飒飒作响。
今年的春天到现在还是感觉不到丝毫暖意,默默打开电热毯。
不过今日方舱内可一点都不冷,因为今天是情人节。老大爷深情脉脉地表白,老大娘略显腼腆。没有鲜花,只有口罩。它阻挡了病毒,但阻挡不了爱,好羡慕。
医护人员没办法陪自己的爱人,依旧在舱内忙碌。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可爱的人。我也隔空对远在成都的她说声“情人节快乐”。
11⁄30
2020年2月15日
吹了一夜的寒风,雨还在下着。武汉的雨有点儿冰冷刺骨,但武汉人却让我感到温暖。
管理物资的老师拉着我说:“谢谢你们四川来支援我们,这里给你们准备了水果、饮料、尿不湿、口罩还有消毒用品,你们需要什么,从这里拿回酒店就是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在我们没来之前,武汉一直都缺少物资,现在也一样,但他们却要优先保障我们有东西可用。
早上去方舱时还在下雨,没想到晚上出舱就开始下雪了。许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兴奋至极。但也有些许担心,病毒怕热不怕冷,骤然低温势必会让更多的人抵抗力降低,希望不要加重疫情。
12⁄30
2020年2月16日
一夜飘雪,本以为次日醒来,开窗就可见一座银城,却没想到积雪已经融化。此时的晴空万里,是不是标示着笼罩在武汉头顶的阴霾正在逐渐消散。
患者越来越信任我们,配合治疗,不再抱怨条件艰苦。
13⁄30
2020年2月17日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14天。14,在这个冬天是一个特别的时间。也许有伙伴被解除隔离,也许有新的康复者出院,也许是新的一轮感染爆发。但无论怎样,今天的武汉依然美丽。
14⁄30
2020年2月18日
今日又是无比晴朗的一天,阳光正好。
紧急开会,商议病人出舱流程,方舱内入比出少时,就是我们胜利的开始。
好天气总会伴随美丽的夕阳。连物管都让人开心,减免一年的物业管理费。今天真好,明天会更好。
15⁄30
2020年2月19日
今天很荣幸请到了院感的向老师跟我们一起进舱,他是第一批来武汉的,在院感上有丰富的经验。在舱内走了一圈,向老师出来第一句话:“你们的防控做得太专业了,很严谨,很棒。”这是一个院感人对我们的肯定。
这面墙满满都是病人写给我们的话,有他们希望康复的愿望,也有他们出舱后的理想,更多的是对我们的感谢。疲惫的时候,看看这些话,就会觉得我们的坚持是有价值的。
16⁄30
2020年2月20日
偶遇饭点儿,看到病人在自我组织分发盒饭,近一千人的团队,没有一丝混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不像个病房,更像一个大集体。
有患者告诉我:“看,我们自己可以自立,你们来支援我们,已经很辛苦了,这种事情我们自己可以搞定。”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的自豪,感觉他是正常人,我倒像个需要被帮助的病人。不过,这种自豪很让人安心,它彰显着武汉人的英雄气息。
17⁄30
2020年2月21日
汉阳方舱医院今日开舱第10天,迎来了它的第一次转折,一大批患者康复出院。
有人说的话我很是感动:
“说实话,在这里住了14天了,和这么多病友一起,被你们悉心照顾,还真是舍不得这里。”“感觉这里像是第二个家。”
“我们走了,留下了联系方式,等疫情结束,我请你们吃遍武汉。”
“等我好了,我一定去四川看看,你们真的太棒了。”
18⁄30
2020年2月22日
今天,我们每人收到了一个火锅礼盒,原以为是可以解馋的小火锅,没想到是一年的火锅承诺。成都的朋友,等我们解封了,可以嗨一年的火锅了,准备好了吗?
这稚嫩的字也许不够华丽,但却触动人心,一句加油的话,一坛带着乡味的泡菜,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慰和鼓励。
19⁄30
2020年2月23日
很多人在问我,我们除了进舱的6个小时以外在干嘛。其实,我们所谓的6小时是指舱内上班时间。
事实上,我们离上班的地方有半小时车程,20多公里。
早上8点上班的话, 6点过就起来了,洗漱,吃早饭,要吃饱,因为接下来将会有很长时间没办法进食。7点出门,7点半到达,换衣服,穿防护服,开始6小时工作。14点下班,排队脱防护服。这里条件有限,只有一个脱衣间,排队平均时间1小时,运气不好,要等2、3个小时。出舱时基本已经下午3、4点了,回到酒店,洗澡换衣服,吃上饭基本接近下午5点。
20⁄30
2020年2月27日
支援武汉已经快一个月了,思乡之情不免涌上心头。
我们医院邀请到了演员李伯清和饰演 “周总理”的刘劲老师和我们一起聊微信,唠家常。李伯伯说等我们回去要请我们吃火锅,给我们讲评书。刘劲老师承诺给我录婚礼祝福视频,简直不要太幸福。
刘劲老师给我们朗读毛主席的《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也是我们现在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送走新冠,早日归乡。
21⁄30
2020年2月28日
每日在一个方舱内,活动范围有限,正常人都会有抑郁情绪。看着病友康复出院,舱内患者会更加焦躁。怎样平复患者的情绪?是对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挑战。
唱歌、广场舞、瑜伽,战友们各出奇招,让患者组成兴趣组,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用娱乐的方式舒缓内心压力。
我们建立起方舱文化街,跟患者交流四川文化,很多病友说以后要到四川来看风景、品美食。
22⁄30
2020年2月29日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4年才有1天,大家都在发圈纪念,整个朋友圈都很热闹。相比之下,武大的樱花有些寂寥。
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3⁄30
2020年3月1日
我们最该感谢的是后勤老师,每日他们起的最早,为我们准备热腾腾的早饭;每天走很远的路,为我们采购食材。2月,最辛苦的就是他们了。
24⁄30
2020年3月2日
今日给酒店的复工人员做感控培训,课程结束时,让大家自由提问,有一个客房人员问:
“我们的房间需要通风消毒,那通风的窗户是不是也要消毒呢?”
我忍不住笑了:
“那你的意思整个武汉的空气都是有毒的了?”
她听到这个回答也是愣了一下,随之也笑了起来。
我想起自己一个月前刚准备来武汉的时候,好像也有这样可笑的想法。
25⁄30
2020年3月4日
今日方舱,很多单元已经空了一多半,病患陆续康复出院。看着往日熙熙攘攘的方舱变得越来越肃静,我很激动。
不经意间问了留在这里的一个病人:“现在的心情如何?”她的回答让人很是感动:“其实我今天就可以出院的,只是经常照顾我的那个护士明天才上班,我想跟她见最后一面,再道个别。”
方舱的条件并不是很好,每个人都想早日康复离开,而她却为了一句道别,宁愿晚走一天,这是怎样的情谊啊。
26⁄30
2020年3月5日
今天跟老婆视频,聊起婚礼的事。我们原本计划5月举行婚礼,但还有太多东西没有准备。现在,我也无法确定归期,看来只能把婚期延后。老婆很支持。
27⁄30
2020年3月6日
今日的任务恐怕是来武汉以后最伤脑的工作了。300多份病例,完成格式统一。从早到晚,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斗鸡眼。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要统一,真心体会到平时那些做病例审查的老师的不容易了。
28⁄30
2020年3月7日
现在是晚上11点,刚刚在方舱加完班,准备回驻地。接近方舱工作的尾声,也是大家最繁忙的时候。
今日也是女生节,已经结束工作的甘肃团队和我们的队员一起,包了整整一下午的饺子,每一个饺子的味道都不同,每一个饺子都能吃出一个故事。
29⁄30
2020年3月8日
今天是妇女节,整个队伍的女生都在接受红包雨和鲜花、礼物的洗礼。
一早进方舱,500多份病例,从修改完善到装订成册,大家都细致入微,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料。今天也是我们汉阳方舱的休舱之日,没有庆祝仪式。大家都知道抗疫任务任重而道远,远没有到庆祝之时。
30⁄30
2020年3月20日
历时一个半月,认识一群可爱的朋友,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无需太多的告别,因为我们终将再相遇。再见了,武汉,再见了,朋友。
成都,家,我们回来了。
下午15点31分,川航3U3104航班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我和其余536名四川省援鄂医疗队队员回到了家乡。
机场见面,本应该是开心的事,可是却哭成两个泪人。
隔空给你拥抱,再等我14天,我就回家!
更多疫情故事,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征稿
2020年的开端,注定是全人类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笔。
《在人间》现面向全球网友征集疫区日记
请你用照片(or视频)和文字
记录你所经历的一切
投稿方式:微信联系人间君(zairenjianliving)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今天(2月6日)的武汉,又开始了下雨。天色阴沉。阴沉中的风雨天,会让人有一种肃杀感。出门冷风一扑,浑身一凛。 但今天更多的是好消息。是这么多天来,最令人激动的消息。先是听到一个广播,说疫情将很快缓解。讲述者据说是一位专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撰文:杨媛 2020 年 1 月 23 号凌晨 1:30,一架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的客机飞抵杭州萧山机场,落地半个小时后,武汉宣布自 1 月 23 号上午 10 时起封城。 那是当天最晚的一班飞机,也是林玲最后的离汉机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到机场迎接,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欢迎白衣战士平安凯旋。 整理 | 沈 林 3月18日,首批回沪上海援鄂医疗队到家。 下午,包括华山医院12人以及东方医院35人在内的上海医疗队员总计47名,乘坐东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口述实录·火线 建议将院感课“挤进”所有医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可以先给8-10个学时,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惨痛的教训。 记者 | 黄 祺 “到目前为止,4.2万人的医疗队无一人感染。”3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尤其在最初仓皇无措的阶段,女性群体居多的一线护士站在了最前方,迎接急风骤雨,撑起最初的希望 文 |《财经》记者 刘以秦 陈亮 信娜 王小 编辑 | 谢丽容 又到一年一度3月8日国际妇女节,对中国所有女性,特别是一直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