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阻滞、信任危机,民间救援力量的处境

作者 | 朱凯麟 张依依

编辑 | 韩方航

1 月 23 日武汉仓促封城以来,各大社交平台就被蜂拥而至的求助信息淹没,医院不断对外请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民间组织快速涌现出来,他们大多临时拼凑,利用石墨文档、微信群等协作工具对接物资,传播信息。

其中一些取得了成功,也发布了可证明物资送达的证据。但随着疫情扩散,政府工作展开,很快摆在这些民间组织面前的是更多的求助、复杂的合规要求、以及传播受阻的难题。此种情况下,它们往往采取一种“从弱势中发现弱势”的策略,职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采访到的「驰援武汉」微信群的发起人,如今转而推动境外物资和大公司采购的对接;「nCoV 支援」在微博上招募编辑,抢先制作更易读的科普防疫信息;「湖北籍同胞全国住宿指南」的团队则在 28 日开始汇总各地疾控中心和文旅局公布的安置隔离点。

我们试图如实记录下一些民间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是因为民间组织之于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在许多重大公共事件中,民间组织都发挥过关键的作用。然而,过去几年当中,中国公民社会收缩,难以履行职能。今天由社交平台上自发组建的民间团体更多像是一种应急式的对于灾难的反应,但关注他们才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一个公民社会要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1.「他突然说,朋友的口罩工厂被征用了,货发不出来。举报、要求退款,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娄菲 27 岁,温州永嘉县人,28 日接受我们采访这天,温州市累计确诊了 144 个病例,成为湖北省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地区。大年三十下午,娄菲加入武大 MBA 校友会发起的援助组织担任志愿者,负责收集捐赠方信息。她是通过豆瓣招募加入的,自己不是武大学子。过去 5 天,娄菲加了五、六十个好友,除了睡觉吃饭,就在群里回复信息。唯一一次出门,是娄菲的父亲让她去给村口的查车辆的工作人员送去一盒口罩。

“我们前天(26 日)晚上 12 点开了一个会,现在一个是封路根本运不进去,再一个是,物资各方面都在逐渐往(武汉)市内倾斜,我们才商讨出来说,往武汉外的地方去送。武汉之外的其他城市包括黄冈、荆门这些地方他们都非常的缺。”

27 日开始,这个民间组织的捐赠目标和工作方式已产生变化。“输送武汉市内暂时就停一停。”“我们会拉一个群直接对接到医院的需求方,群里会有医院的直接对接人,我们的捐赠者,捐赠组和受捐组的工作者。”这种往往对接的是体量较小的县级医院或卫生院,尽量一次性解决对方急缺的物资。“比如说有个小镇的医院,是个精神病院,也有确诊的病人,他们的需求就很卑微, 20 个护目镜, 21 套防护服,数字都是非常少,但是他们也没有,这种情况我们都是优先尽量先给他们运过去。”

“现在不光是我们这一个组织,很多很多组织都在做捐赠,所以可能需要半天就要更新一次信息,比如说他们上午说需要什么物资,然后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们有了,不需要了,或者说又需要了,更新很快。”

“我这边的话,之前经手的有黄冈三家医院(的需求),孝感也有一家医院,现在在对接的是一个镇的卫生院。”

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达,由卫健委决定去向。如 27 日,工信部就从青岛紧急调拨 2 万副医用护目镜,5 千个医用隔离面罩,晚 8 点空运至武汉。这些物资除了各地医院的应急储备,大都来自政府近日征用的厂商。

资深媒体人邹玲发起的一个名为「驰援武汉#媒体圈」的微信群,现在正面临邹玲称之为“第三阶段的问题”:信任危机。

大年三十组建,这个群一夜间进来 200 余人,群里有武钢总医院、黄冈县区医院的医生、媒体人、以及负责海外采购的志愿者,经手的几批物资包括 1 万副捐给武钢总医院的手套。邹玲说,他们第一阶段解决了一些武汉市内紧缺物资的需求,第二阶段拿到了一些捐赠、采购物资,但运输和通行遇到很多问题,“海外采购的口罩不符合医院要求;入关后的物资被当地政府和红会征用而无法指定捐赠;决策过程慢,到医院的链条长,还是不断收到医院求援。”

“第三阶段是(民间组织)自己出现问题。”

邹玲的群友在另一个群参与了一笔募资,27 日,这个承诺可以拿到 10 万只 N95 口罩的捐赠人已经募到了 50 万元,但经过两天仍未发货。“他突然说,朋友的口罩工厂被政府征用了,这件事引发了群内的激烈争吵。举报、要求退款,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这个据称可提供 10 万只口罩的工厂位于厦门,截至发稿,弓立医疗的联系人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现在我们不敢做一对一的捐赠了,只做 B2B 的对接。我们的人在海外找到货源,媒体有的认识阿里,让专业的采购去跟进,确认物品的资质,再通过顺丰针对医疗物资的绿色通道进去。”

邹玲感到有心无力,因为她知道这些物资到医生手上,中间还有漫长的过程。26 日看到军队医疗接管之后,他们一度觉得,这个群不如解散。“但据我们所知黄冈、孝感的医院依然是紧缺的。这个我还是很困惑,不知道湖北省内的一个物资调控是一个什么状态。”

娄菲昨天和另一个志愿者组织的成员通话了一个小时,她觉得,现在民间捐赠的气氛怪怪的。“大家都想帮忙,目光都在口罩这些东西上。但是(生产口罩的工厂)全部被政府征用了,香港的也是。国内或者国际可以有正规海关渠道的太少了。”

“市面上要不是假的、不合规的小厂,要么是国外符合,但国内没有证件的,弄进来就是犯法。我认为不能为了献爱心去做违法的事情吧?我们现在做这个公益,是为了满足政府暂时顾不上的医护需求,但是怎么看着看着,越来越像跟政府站在对立面了?”

2.「如果我们磨磨叽叽的话,可能用处就不大了。

1 月 29 日晚,小程序「湖北医疗物资需求信息平台」上的各地医院需求共 608 条。该平台的几个主要开发者、项目经理泰阁(化名)说,他们正在紧急开发最新的版本。“这个平台的时效性很强,如果我们磨磨唧唧的话,可能就用处不太大了。”

泰阁所在的开发团队目前有 20 余人,大部分从事 IT 行业。除夕那天,她和几个志愿者连夜写代码,于 25 日上午 10 点 36 分上线,分医院需求、车辆资源两大类。信息由团队搜集自公告、民间求助,也可以手动添加。医院信息下方可一键拨打联络人电话。过去 5 天,平台已经更新到 3.0 版本,4.0 即将上线。

28 日是他们唯一没有进行版本迭代的一天。因为在经过一些微博大 V 转发以及媒体报道之后,开始有一些“冒牌货”出现在列表中,“有一些冒充医生的人劫走物资,再进行倒卖。”为提高审核门槛,28 日晚平台进行下线整改,当前版本的开屏通知写着:“只接受官方认证发布,并接受社会监督”。

然而据媒体报道,医院私下发布的求援信息,很难让捐助者分清轻重缓急。《南方周末》截至 28 日上午的统计【1】显示,160 余家医院曾向社会公开求援,其中 74 家医疗团体来自湖北以外地区。有一些公告发布后又被撤下。“不让发公告,私下募集物资我们还是欢迎的。”一位北京某医院发布公告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撤下公告是为了防止恐慌”,而许多医院的求援并非是紧缺,而是未雨绸缪,因为募捐要比医院采购的流程直接很多。

武汉市委书记在 28 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为止,医用物资处在「紧平衡」状态。所谓「紧平衡」,就是目前够用,但长远看,仍要加大筹措力度。

泰阁说,他们开发的平台对信息流的呈现有优先级,定点医院优先,然后是“发热接诊病人比较多的医院”。开发团队之外,该平台背后有 4 个数百人的援助微信群,负责日夜不停地搜集各地的求助信息,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医生的身份(如展示工作证)。平台上发布的需求,有大量来自周边区县级的医院或是卫生所,目前几乎都没有官方公告,“有些县级医院的科室医生来和我们对接,他们甚至没有会做 PS 公告海报的人。”

他们也看到,27 日开始,来自武汉市内医院的求助信息变少。政府这一边的红十字会,湖北省总慈善局优先地供应到整个武汉市中心的一些医院,“现在非常紧缺的话可能就是周边。”

“武汉市红会只有十个人,湖北省红会有二十多个人。”武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接受财新【2】采访时说,“统计局给我们搞了三十个人,专门负责物资的清点、登记。否则我们一共十个人,一个人分成十个人也搞不了。我们现在有十六部热线电话。”

我们采访到一位除夕开始参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的临时志愿者思思,她表示,目前负责前端的话务组和物资组一共一百人左右分三班倒,都是座机在进行对接通讯,“没有办法发送短信到他们的手机上面”,在和捐赠者核对产品标准时需要逐字让对方记下,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追踪一个人捐赠的物资是真的是没有时间去做的,因为每天捐赠的人太多了。”

_*关于红十字会目前的工作方式她更详细的口述可参见我们今天发布的另一条推送_

全国性的疫情扩散和恐慌让本就不足的医疗物资储备剧烈消耗,在工信部调配之下,大量物资从各地运往湖北省。而此前民政部规定,所有捐赠物资须交由湖北省 5 家官办背景的基金会,除定向捐赠外,统一调配。

据我们了解,许多民间组织和人,因为担心其公信力和效率,仍尽量绕过红会等机构,自己想办法进行援助。娄菲表示,其所在的援助组织最开始也是捐往红十字会,“后来我们发现,很多都没办法直接送到医生的手上投入使用,我们也很着急,就只能想办法一对一地直接送到。”但信息不透明让这些组织感到难以判断,即便找到物资,应该往哪里捐。

“这两天群里进来了湖南湘雅医院的人,他们也缺物资。到底应该先紧着湖北的需求,还是应该给省外?我们觉得现在只能优先考虑湖北。毕竟现在最大的疫情还是在湖北省区。”邹玲说,各地医疗物资储备不足而导致的大规模的医院求援,给民间组织的工作带来的困扰是“你不知道他们是紧缺还是想囤一批”,“不过我们也拉了个小群,帮忙留意,但目前还没走入采购的流程。”

3.「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困在陕西省的湖北旅客,我尝试搜索陕西省相关文旅局的双微,发现找不到住宿相关的信息」

1 月 26 日,500 万流动人口离开武汉的说法引起恐慌和随之而来的歧视。当晚,已有这样的信息在社交媒体转发:“请在全国各地暂时无法回省又无处可去的湖北人,寻找武汉大学校友企业东呈国际集团旗下酒店 ,接受湖北客人入住。”

更多湖北籍旅客在社交网络上说,他们无法返乡,也找不到住宿。这是封城背景下,各地隔离流程不完善,公民防疫知识普及不足等带来的结果。

27 日上午,邹嫣然、崔绮雯和几个朋友决定开一个石墨文档【3】,搜集网络上愿意提供住宿的酒店信息,这项工作很快就变成和全国各地的疾控中心、文旅局、甚至派出所,来回确认隔离安置点。

以下为整理后的口述,从中你能看到一个民间组织从发现需求、组织、遇到问题、重新组织工作的整个过程:

从昨天(27 日)早上就开始收到挺多信息,最开始没有太注意,但这些在外留宿的人发出的求助信息越来越多,我开始觉得好像我们可以帮忙做这件事情。现在群里面是 39 个人。

一开始是把微信、微博上大量的信息,有求助的,也有发布当地住宿情况的,无论是不是官方的,把这些信息搜集起来。今天(28 日)上午我们开了一次会,决定接下来要做两条线推进,一个是志愿者核实上述信息,一个是昨天晚上比较晚的时候,开始看到政府的安置点信息,要联系各地的疾控中心和文旅局,确认当地的安置信息。

也有一些其他团体自发做同样的工作,我们也联系了对方,他们的信息我们一并放进文档,核查一下,因为各自的发布渠道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分开两个文档,官方的信息,和比较民间的酒店信息,昨天是混在一起的。目前看,还是民间的酒店数量多,但是不那么稳定。有些我们核实过了,旅客真正去的时候,却不接收了。

我这边搜索信息的时候发现,主要的难点是非常难获取某个地区的信息。我的方法是,把自己想象成,假设我是一个湖北旅客,我被困在陕西省,就先搜索陕西省政府的,文旅局的双微信息,我发现都没有。

我们第一批核实的时候也发现,云南 27 日就直接发了个函,但很多旅店没收到通知,对方说不太了解,还在等通知。

打给柳州市雅和酒店的时候——它后来很快被选作官方定点的酒店——我 1 点钟打过去,她说还不确定,让我 5 点致电。到 7 点看我还没回拨,她就主动给我打了电话。

官方发布的信息,我们以普通人的身份打过去,其实获取的信息不多。很多所谓官方信息是互联网上有人拍了官方的函,里面提到了某些酒店的名字,我们就去搜索。

如果先打电话给各地疾控中心,不同地区给的反馈是不一样的,有的你要去打 12320 才会有,但你打过去,他会让你打另一个电话;另一个是官方和民间酒店的部分,很多官方会有指定点,但有些官方没有。我们在做信息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是不是要把私自接收的信息公开出去。

现在有一些省市陆续发出来函的截图,昨天晚上还以为今天会有很多相关安排,所以我们今天早上才会把工作重心转到官方安置点的整理,但我们现在进行了 3 个小时,整理上还是比较困难。我们其实不太确定哪一种方式是可行的。

流程很简单,首先打给省级、市级文旅局、疾控中心,如果在函里有酒店名字,就直接打给酒店。还有一些是直接打不通的。

昨天晚上我看到武汉市文旅局有发“各地武汉人住的合集”,跟我们的列表蛮像的,可能也是从网上整合,然后发出来。目前我们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信息很散,我们原来有一个思路就是能不能从官方要到批量的信息,比如一个省一个市有没有列表,我们就自己整理,但是没有。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政府指定(的酒店),但他们那边太忙,要接待的人太多,就让对方直接过去找他们了。比较热心的两个地区好像是湛江和云南。还打给过南京市,打给疾控中心他们说,内部已经接到通知,要做安置点,但需要各方协调,要先查明在南京市的湖北籍旅客信息和数量,之后才能公布(安置点),所以目前还没协商出来。

所以关于安置隔离的流程,目前看来比较复杂,各地不能一份通用。比较清楚的是云南省,他们有个 APP,有一些地方要找传染病防控中心;广州越秀区,要先登记名字,他们会联系安排;还有一种是找派出所,或者公安局,或者居委会。现在仍然有求助我们的人,他们会比较不知道怎么去做。

民间有挺多是按正常收费,或者已经收到政府通知,按成本价接收旅客。免费的比较少,如果是免费的话,多是已经密切接触的观察点或者是定点隔离。有一些信息有误传,包括湛江那边,说是免费提供,但其实他们是正常收费。也有一些是政府打过招呼,调控过了。很多城市都是不同的部门在负责,可能要先去查,再进一步查询分配到的、可以住宿的地方。

现在大的优先级,我们讨论出来是分两拨人,一边完善昨天做出来的住宿信息,另一边,有人负责搜集疾控中心的联系方式,通过疾控中心找到安置点。两件事情在平行地跑。

我们已经想了一些办法,专门有人在微博上收集求助信息,点对点发给 TA。我们也在过程中把链接加到其他支援团队的文档里。媒体传播的方面,有一个小伙伴联系了三联、新周刊。我们还在微博上 @ 了邱晨等几个大 V,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

我还是担心,没办法把这些信息分发到需要的人手上。我刚刚翻了一下留言,发现报名志愿者、提供住宿的比到我们这里求助的人(17 个)要多。

* 截至 1 月 29 日 24 时,温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172 例,也成为全国仅次于武汉、黄冈、孝感、荆门之后,确诊数最多的地级市。以下志愿组织整理集合了温州的疫情相关信息,内容持续更新。

相关链接:

【1】南周报道:160 余家医院求援,医疗储备为何不足?http://www.infzm.com/wap/#/content/175410

【2】财新报道:武汉市红会回应截捐传言 http://china.caixin.com/2020-01-29/101509351.html

【3】全国疾控热线+住宿指南,由 BottleDream 志愿者编辑 https://shimo.im/docs/QqRwdyKDTyWKyrXG/read

_ ——华盛顿大学的 Louis Kim 及其团队做过一个研究,量化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传染病的感染数将会减少 33.5%。面对疫情,公民除了配合和感动,还可以了解什么?_我们是几个记者(前),临时组成一个报道小组,试图在当下提供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的新的视角__

文章已于修改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三名一线志愿者口述:红会、校友会、物资信息平台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追踪一个人捐赠的物资是真的是没有时间去做的,因为每天捐赠的人太多了” \ 思思,武汉红十字会临时志愿者,话务组 \ 中国红十字会截至 1 月 25 日,累计接受爱心捐赠达 3.4 亿元,接受捐 …

危机下的民间志愿者:把自己逼成超级对接平台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巨大的电插座,身上插满了孔,求助信息和资源提供信息被一起插到他身上,他再来牵线对接。 文 | 谢婵 李叙瑾 编辑 | 小豆 22岁的梅浩宇窝在出租屋里,吃光了13包泡面和3大袋零食,每天睁开眼睛,他就开 …

孝感前线医生:武汉更难,我们下面不好意思提要求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武安医生(化名)所在的医院是孝感市三家抗疫医院之一。距离武汉66公里的孝感是距离武汉最近的地级市,截止到1月28日上午,有确诊病例173例。与暴风眼武汉一样,以孝感为代表的武汉周边小城也正在经历着决战时刻。 坐诊之 …

武汉疫情升级,医疗物资募集七日实录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在这场抗击新病毒的战争中,一线医护人员不得不为自身防护揪心,他们和医院、捐赠人一起被迫卷入一场医疗物资的募捐赛 文 |《财经》记者王丽娜 辛颖  编辑 | 王小 这是历次疫情中,一线医院大批量第一次直接向公众募捐,也是 …

口罩为什么会短缺?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人物》记者向多位寻求捐赠的医护人员咨询,他们均表示,很多医院的医用外科口罩库存量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平常有时口罩也戴一天,如果不去视察病房,有的科室没有戴口罩的需求。」用得不多、存量少,脆弱的库存和供应系统很快被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