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丨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联系上倩倩是腊月二十九。当天上午10点,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封了城。她很焦急,她母亲和父亲被隔离在不同的医院,母亲严重,父亲轻微。哥哥也确诊了,但医院不接收,自己在一个酒店房间隔离。她担心虚弱的妈妈在病房里缺少照料。 …
“
- 疫 情 之 下 -
看到爸爸如此坚强的内心和乐观的心理状态,我也充满了信心。
”
故 事 练 习 生 习 作
第 58 篇
1月20日晚间,钟南山院士对“新型肺炎人传人”的一句肯定,让全国各地陷入对病毒感染的无限恐慌之中。一时之间,所有药房的口罩、酒精几乎售罄,武汉“封城”,举国闭门,人人自危。
疫情爆发,恰逢春节前夕。虽然漫天都是疫情报道,但这依然冲不散我回家过年的喜悦。小年夜的傍晚,吃过晚饭,我坐在公寓的地板上一边哼着曲儿收拾行李,一边美滋滋盘算着这次回家一定要大吃一通。
然而,这一切和平美好的小幸福,在我接到妈妈的一个电话之后,支离破碎。
故事时间:2020.1.20—至今
故事地点:上海
1
“小Y!你爸爸被隔离住院了!”
接到妈妈的电话,是在21日的午后。那天阳光不错,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十几摄氏度的气温,把人晒得浑身懒懒洋洋。但此时,听到这个噩耗的我却止不住浑身发冷。
“怎么回事?不是小感冒吗?”我有点焦急。
“开始有发热症状了,你爸1月初去过武汉。医院怀疑可能是……”
消息来得太突然,我的思维还停留在昨晚:不是说小感冒不打紧吗?依稀记得,妈妈明明昨晚还笑爸爸嫌弃输液室的环境不好,非要她把晚饭拿到车上去吃。
等等!他们在车上一起吃了晚饭?
“妈妈你怎么样?有哪儿不舒服吗?”
“我也被隔离了。就在你爸病房的对面。”不出意外,妈妈也进去了。
彼时,武汉肺炎“人传人”的消息才过两天,尽管口罩坐地起价,武汉消息满天飞,但我万万没想到,疫情竟离我们如此之近。
当天下午,医院传来了消息,爸爸的核酸检测为阳性,成为该市确诊第一例。
我原本打算除夕当天一早返程,无奈爸爸坚持不让我回去:“你回来干什么?我和你妈妈都在医院,家里人都没有,你还不如就在那儿待着给我们省省心。”
爸爸强硬的态度不容拒绝,考虑再三,为了安慰家中的老人,也为了躲避春运高峰、保护自身安全,我退掉了好不容易定点抢到的高铁票,对爷爷奶奶谎称外面事态严重,高铁危险系数太大,这次就不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了,等疫情过去了再好好一起吃一吃。
吃不吃我不知道,但这个年,我注定过不好了。
自那天起,我坚持每天和妈妈视频电话,还给爸爸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感谢爸爸拼搏和坚定信念的精神,这么多年一直影响着自己,让自己也成长为和他一样优秀聪明努力的人。
为了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我每天和朋友CC保持通话。尽管生活按部就班地继续着,但我知道,自己内心的压力与煎熬,压得我快喘不上气了。
除夕就要来了,尽管疫情仍在扩散,年还是要过,饭也要吃。我原以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情况,却不想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2
“小Y,医院那边下了转院通知,你爸爸情况好像不太好了。”
就在卫健委通告全国这次疫情杀伤力远不如2003年的非典时,我们收到医院通知:爸爸转重症了,必须尽快送XX医院和其他患者一起集中治疗——因为那里集中了全省最好的专家团队。
但这也意味着,爸爸和妈妈要分开了。
这些天,这对患难夫妻即使都被隔离着,但因为知道对方就在身边,就在离自己对面不到10米开外的地方,心上总算是有寄托的。俩人互相依赖着,才能坚持到今天。
“我妈现在情绪有点崩溃,我爸也不想去那个医院。”我很难受,给医院打了电话,想尽可能帮助爸妈。
果不其然,对于分开这件事,即使夫妻双方都是拒绝的,医院的态度也是强硬的。
医生把转院告知书的图片传给了我。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妈妈如此恐惧——因为告知书上面赫然写着“重症、呼吸衰竭、请家属知悉”等信息。这些字眼亮晃晃的扎得人眼疼,谁也不知道转院后的情况——爸爸一个人转过去行吗?有人能照顾好他吗?这么多病人一起治疗,会不会交叉感染?
尽管恐惧,但我们心里清楚,不转,也许就是等死。
没有更好的办法,爸爸最后还是转院了。
妈妈继续留在医院隔离观察,但渐渐也陆续出现了咳嗽、发热的迹象。为了减缓症状,增强免疫力,医生开始给她用药,希望能控制病情的发展。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难熬一些。
就这样,除夕夜到了。
3
这个春节过得简简单单,全国人民难得的默契,夜空中干干净净,没有什么礼花。
除夕夜,我去朋友家一起包了饺子,三鲜馅的饺子很可爱,趁着饺子下锅的时候,我高兴地传了几张照片给CC,展示自己第一次优秀的包饺技术。
坎坎坷坷,终于也算是吃了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朋友们也陆续知道了我家的事,看到我终于能打起精神努力生活的样子,有点心疼,也放心了些。
大年初五的早晨,医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妈妈核酸检测为阴性,可以出院了!和妈妈通完电话后,我迫不及待和CC分享了这个消息:“特别高兴!我感觉自己这么多天的坚持终于有了价值!”
那个上午,我们聊了很久,聊疫情结束之后的旅行计划,哪里的海更蓝,哪里的建筑更迷人;聊回家后要好好抱抱爸妈,甚至还互相分享吐槽了这些天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在各大APP线上抢蔬菜水果的心得。
我的身心太久没放松下来,听到自己久违的高昂的语调声,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
“妈妈今天就回家了,但还是需要在家自我隔离14天,不能出门。他们年前就进了医院,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一点儿物资都没准备。”
考虑到现实生计问题,我们暂时中断了天马行空的畅聊,联系了离家住的比较近的小姨。一番沟通后,小姨自告奋勇提出,隔离期间妈妈的饭由她负责。
挂了电话,我打开房间的窗户,几缕光线从云隙中洒下来,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
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4
淅淅沥沥的雨,停了一天又开始下起来。天有点阴沉。2月的第一天深夜,我接到了医院的电话。
“你好,是XX吗?我是XX医院的,是你爸爸XXX的主治医生。我们很遗憾地告知你,目前患者情况不太乐观。我们讨论考虑需要换一种治疗方式,可能要增加用药量,不排除上呼吸机的可能,治愈后也可能仍留有部分后遗症。对于治疗方式的更换,我们需要家属签字同意。”
一天没联系,医生的语气很疲惫。
“好的,我考虑一下给您回电。”我不自觉握紧了手机,听到自己回复的声音,礼貌且平静。
其实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回去后,等待我的是怎样的现实,或者说直接是结局?
但现实情况不允许我犹犹豫豫,尽管家人们还是反对,但作为女儿,我真心希望自己不要做出今后也许会后悔的决定。
工作可以请假,现在也不是春运高峰,仔细做好防护工作,我坚信,两小时的飞行还是可行的。
也许回去是内心挣扎已久的想法,想通后,我马上打开手机查看最近的航班。
“你先联系医院,回去后想办法见一面主治医生,虽然我们不懂医疗,情况还是要了解清楚的。还有,你妈妈在家隔离,委托授权书也一起准备好吧。”
我把情况告诉了CC,她尽可能想为我多考虑一些情况,多做好一些准备,这样回去后不会太过慌乱。
“回去后先去见医生,口罩多备几个,及时换新。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我们等你回来。加油。”
“加油。”
第二天,我搭上了回家的飞机。望着窗外的天空,我想,即使困难重重,陪在家人身边,做好一切后盾,坚定信念,就是我最大的力量。
5
两小时后,我顺利下机。
我见到了这几天一直辛苦送饭送水果的小姨,简单了解情况后,小姨送我到了爸爸的医院。医院的防控措施非常严格,私家车只能开到院门口,一下车,一群医护人员对着我们和车内喷洒酒精。
小姨不是直系亲属,不能进院。我一个人走进了医生办公室,谈了近一小时后,我在患者家属谈话记录上签了字,并同意了更换治疗方法。
但是我没有见到病房中的爸爸,也没有见到在家隔离中的妈妈。
忙完一切后,我在距离家两条街道的酒店办理了入住。疫情爆发后,家乡的疫情比我工作的城市更为严重。酒店没有开业,只剩几个干净的房间,和经理沟通了情况后,酒店答应给我提供住宿,但是没有清扫服务,一切自理。
“这样也好,现在和越多的人接触,危险就越多一分。“CC觉得这反而是个好事,这样大家都安全。
“是的,我现在刚刚进房间,刚去超市买了些水果吃的。”放下了购物袋,我接着说道:“我和医生沟通过了,爸爸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开始有并发症了。我们现在在和其他医院调配,条件允许的话,可能开始要用抗肺纤维化药物。”
我把刚签字的谈话记录确认书传给了CC。尽管情况确实不如想象的乐观,但是一回到这里,我的内心终于如释重负,轻松了许多。
事发前,我和爸爸几乎不怎么说话,也很少沟通。回来后,我每天和爸爸发微信,鼓励他要坚强,虽然他常常只回复我一两个字,但我心里踏实多了。
虽然他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只要身体好一点,能在床上坐起来,他就开始办公了。他说:“现在不是个人如何,而是一些社会责任使然。”
我了解到,这次疫情对餐饮旅游业影响比较大。他打算公司在手续费、通道费及扣点上对商户上半年全免,员工的工资也必须要保障落实。这虽然也加重了公司的压力,但我们绝不能在这时候把员工推向社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
爸爸是在我读书时就自己创业做公司的,平时工作很忙。这次武汉出差后,来不及做出任何决策,就临时被隔离带到医院。疫情爆发后,人心惶惶,我没想到爸爸即使身处ICU,还心系员工与社会,也许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使然。从爸爸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拼搏,耐心,还有使命感。
“爸爸心里是开心的,他在做他想做的事情。这么久以来,我们都劝他要多休息,想吃什么,却忽视了他内心的需求。爸爸讲出那番话后,我突然明白,不仅仅是生理,我们更要关注他内心的感受变化。”看到爸爸如此坚强的内心和乐观的心理状态,我也充满了信心。
保持着巨大的耐心和责任,2月8号,医院传来消息,爸爸终于病情有了好转,不需要24小时戴着呼吸机了。
医生说,这意味着他的肺功能在逐渐恢复了。
我特别高兴,那一天晚饭都多盛了一碗。
截止目前,爸爸的核酸检测仍为阳性,淋巴细胞等生理指数也不达标,依然是ICU的重症患者。但总体情况,已然比年前好了许多。
回想这一段曲折的经历,我想起爸妈从小就把我送到国外念书,遇事也很少帮我解决,他们有事也不会告诉我。尤其是爸爸,印象中总是埋头努力做着事业,为我提供很好的物质基础,其余一切都靠自己。
我想,这次疫情结束后,也许我们的相处模式依然少言寡语。但通过这次成长,我更理解了为人父母的心,与他们无私奉献的品质。这种奉献,不止对我,这也是对公司、对社会的坚持。
我们知道,中国爸爸的情感颗粒度是非常粗糙的,他们不沟通,不说话,不解释。但却常常会在背后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提供最安全美好的世界。
因为,这就是他们表达父爱的方式。
(本文系朋友口述采写。)
-END-
- 我 是 故 事 练 习 生 -
作者 | CC,青年作者。
题图|《流感》剧照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战“疫”数博馆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品资料正在征集中——
【征集要求】
*来稿应为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内容,题材不限,
VLOG、文字、图片等均可,务必客观真实,
反映疫情当下的民生现况及个人见闻;
*提供作品者都将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宅家悦读大礼包”;
*作品一旦录用,将提供完整规范的版权保护。
【投稿方式】
音视频:2279281426@qq.com
文字:423322329@qq.com
图片:454578039@qq.com
或点击下方链接直接投稿
http://2019ncov.xiushewang.com/
请务必留下真实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
“我故”故事练习生培养计划,详情请戳:
About us
主编:鹿|本期编辑:鹿
Contact us
投稿/商务合作/咨询
微信后台留言 or 邮箱:wmsygsdr@163.com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联系上倩倩是腊月二十九。当天上午10点,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封了城。她很焦急,她母亲和父亲被隔离在不同的医院,母亲严重,父亲轻微。哥哥也确诊了,但医院不接收,自己在一个酒店房间隔离。她担心虚弱的妈妈在病房里缺少照料。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记者/佟晓宇 ** 编辑/石爱华 宋建华 刘畅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室 离开一岁多的孩子,刘畅上了“前线”,给儿子自然离乳的计划,没办法实现了。 刘畅是一名耳鼻喉科的护士,她所在的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采访&撰稿 | 严青*** 排版 | 博雅 在武汉封城的时候,有一群身患肿瘤的孩子,也因此留在了城里。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疫情,还有肿瘤治疗中的种种困境。 从1月23日起到现在,封城已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这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曹宇泽给“抗疫”一线的爸爸写信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曹宇泽今年11岁,是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爸爸曹志刚是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 疫情来袭,曹志刚第一批报了名,成为医院专家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涂俊南(大家喜欢叫他小涂,乐队 “丢莱卡” 的主唱)的捐助日志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出现在朋友圈。如往年,他没回去跟家里人过春节,独自留在北京。他原本计划三月份回去南昌陪陪父母,因为疫情爆发,今年大概是回不去了。 一个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