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奔赴抗疫一线,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 疫 情 之 下 - 只有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才体会到平平常常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 疫情爆发得如此迅猛,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己亥年腊月二十九,公历2020年1月23日,我去单位上年前最后一天班,那时我 …
1
农历二十九。去药店,排队买口罩。
前面一位五十多岁、身穿墨绿色工作服的大叔,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倒出一堆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块。展开一个个纸块,现出一张张二十元、十元、五元的纸币。
有种看穿越剧的错觉。之后,又愧疚于自己的肤浅。
“能不能多卖我几袋?急着用。”大叔焦急地问。
“不行啊,每人限购两袋。”店员手忙脚乱,抬眼看的工夫都没有。
“小陈,卖给他吧,他是邮局的。”另一位店员说,“他们要送防疫救援物资到武汉。”
“谢谢谢谢!”大冷天的,大叔抬手抹了抹额头密匝匝的汗珠子。
千把米开外的邮局门口,3辆12吨重邮车整装待发。车厢两边挂着显眼的横幅,一侧“同舟共济,抵御疫情”,另一侧“坚守初心勇担当,人民邮政为人民”。
大红横幅映入眼帘,这些天焦虑惶恐、忐忑不安的心绪忽然消解很多。
大叔姓王,经验丰富的带队司机。三车的货,是封装严实的防化服、消毒液、温度计和抗病毒类药物。
春节,大多快递公司歇业,邮局成为防疫救援物资运输担当,这些天常常跟时间赛跑。
“习惯了。”王师傅举重若轻,“年轻人去,我还不放心。”
打趣他“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他立刻反应过来,哈哈一乐,“长途驾驶得胆大心细,还要有耐心。没事拿点零钱折方块,是锻炼也是解乏。”
2
除夕夜,窗外阴雨连绵、冷风渐起。屏幕里的年味与现实中的氛围,宛若两个平行世界。
午夜12点,农历新年的钟声敲响,仿佛黑夜按下深沉的指纹。火车站,年轻的警察小张在南广场执勤,妻子在北广场安检。
交通枢纽,非常时期的春运更是严阵以待。夫妻俩一早将孩子托付给父母,也没来得及交流太多,匆匆各自上岗。
此时,旅客出站的出站、上车的上车,人流不再如织。抽空和同事们窝在岗亭内吃了顿简单的年夜饭后,小张整装继续巡视,手里多了只拎袋——为妻子准备的一点橙子和香蕉,“橙子富含维C,能增强抵抗力。香蕉嘛……抵饿哈。”
人高马大的汉子,细心体贴如此。
时不时有人捏着车票问小张哪儿进站哪儿安检,他一一答疑解惑。遇着老人扶一把,遇着行李多的搭一段……不知不觉就到了北广场。
四处张望,小张的目光扫到刚刚换班的妻子。看到他,妻子随即迎上来,“你怎么来了?”他递上拎袋,“多吃水果,多喝热水,勤换口罩,注意防护。”听上去像宣传口号。
妻子低头看看拎袋,“谢谢。”两人四目相对,一道笑出声来。妻子帮丈夫正了正口罩,丈夫帮妻子紧了紧衣领,两人各自回岗。
站外夜色浓重,厅内灯火通明。人来人往,那些埋在口罩后的面容,或为了前方风尘仆仆,或为了后方恪尽职守。
巡视完火车站的东南西北,小张站定广场一隅眺望远方灯火,冷风吹面,他心一动,这是鼠年的春风了。
春风一吹,阳光很快就会出来。
3
正月初一,雨止。李医生即将赶赴武汉。
他是7人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支队伍,从动员到确定,只用了20分钟。
这些日子,媒体一直在呼吁,武汉什么都缺,护士也缺,医生也缺。但与护士的缺口比较起来,更缺的是医生——武汉的医生们,已经超负荷工作了大半个月。
“武汉向东五百公里,高铁三小时可达的地方,是我父母妻儿所在的家乡南京。唯有将病毒扼杀在武汉,才能保卫南京,才能保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安全。”情之所动,李医生写下“请战书”。
插画 | 张学彦,《向医护人员致敬》
17年前SARS肆虐的时候,他正读研。看着电视机里穿着厚厚防护服的老师们疲惫的身影,他只恨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如今,他再也按捺不住。
10岁的女儿得知爸爸要去武汉,塞来一根温度计,“爸爸,记得每天量体温。”朋友得知他要去武汉,专程送来家里备用的十多个口罩……这些暖,都成了他的动力和勇气。
“冲在最前面,是医生的医德。不让女同事去冒险,是男人的尊严!”他开玩笑。他也期盼着早些归来,期盼着一切恢复秩序,期盼着大街小巷的人们摘下口罩,露出心安的微笑。
车窗外,家乡急速后退,大家不约而同地轻声念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4
“疫情地图”“实时播报”“辟谣”……
电视机里、收音机里,网上,滚动播出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信息。
“我网购的口罩到了,多买了100只,哪些邻居没买到的,免费送,每家限4只。”“菜场已经开门营业,蔬菜充足,各位不要去超市抢购囤积。”“哪家离开本市或者有外地亲戚来串门的,请及时到物业登记。谢谢合作。”……
小区的微信群不停跳动。
修好了所有损坏的东西,打扫了所有的角落,数了所有的大米;在走廊打羽毛球,拉开餐桌打乒乓球,坐在金鱼缸前钓鱼;发现小区还挺美,和父母居然聊了那么多,原来孩子有那么多心里话……
朋友圈里,弥散着“闭门在家不添乱”却闲得各显神通的幽默。
这种幽默,来自于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则来自于越来越透明的信息,来自于众志成城。
鲁迅曾在《而已集》里断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社会发展、时空变迁,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事不关己、心存侥幸,只有勠力同心、携手共进。
王师傅、张警官、李医生……再宏大的建筑都来源于砖头,而真正的宏大永远是向每一个具体而微的个体致意。我们要感谢每个一坚守岗位的天使,感谢每一个逆风而行的勇士。
天地皆过客,人间又过年。
日子终究不是手里的菜,由不得你挑挑拣拣,好坏都得过,“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任时光匆匆,吾心安处即是家。逆境顺境,只要我们依旧保有初心,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深……
本文为读者投稿_**
#我在疫情一线#**_话题征稿持续进行中
《三联生活周刊》全媒体现面向所有读者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病患的故事,专业人士对防疫工作的建议……
此次征稿形式不限:文字(1500~2500字为佳)、图片(原创拍摄)、音频视频(原创录制)都欢迎。大家携手,共度难关!注:请务必保证故事真实、客观,不造谣、不传谣。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投稿邮箱:zhuangao@lifeweek.com.cn来稿格式:#我在疫情一线#➕标题《三联生活周刊》官方微博参与话题:#我在疫情一线#《三联生活周刊》中读APP投稿邮箱(音频投稿为主,5分钟以内为佳)zhongdu@lifeweek.com.cn
期待你的来稿!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开白请联系后台。未经同意,严禁转载至网站、APP等。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 疫 情 之 下 - 只有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才体会到平平常常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 疫情爆发得如此迅猛,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己亥年腊月二十九,公历2020年1月23日,我去单位上年前最后一天班,那时我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童言是生活在新加坡的三明治专栏作者。自1月23日确诊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以来,目前新加坡已确诊18个病例,在海外确诊数据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日本、泰国。 这场“肺炎”疫情牵动着许多在海外中国人的心绪。华人群体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从今天起,我们将围绕全国疫情进行为期两周的报道。 自 1 月 20 日新冠肺炎全面进入公共视野以来,编辑部除了密切留意疫情和它带来的人间悲喜剧外,也试图以我们擅长的角度,小切口地观察这场几乎洗刷了 2019 年国家基调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作者 | 孙宏超 编辑 | 康晓 出品|深网·腾讯小满工作室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APP,阅读更多优质资讯 _编者按:_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疫情,需要中国全行业上下游企业携手共度难关,深网推出《共克时艰》系列报道,是为第一 …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战疫口述记》,是燃财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推出的特别栏目,记录疫情亲历者的观察和感受。本文为第6篇,查看前5篇请点击《我和公司都快熬不住了》《节后返京,太太太南了》《我的“流浪”春节》《农村这样防肺炎》《我在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