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疫情笼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停课两天

by 财新网, at 09 March 2020, tags : 口罩 学校 同学 邮件 停课 新冠 隔离 疫情

【财新网】(实习记者 纪思琪)身在纽约市,终于感受到疫情来临。校长Lee Bollinger的邮件在3月8日晚上8点41分发出,哥伦比亚大学因为新冠病毒停课了。

停课的决定来自于一个有Covid-19暴露史的人。校长在邮件里提到,学校的一位成员因为接触了确诊病例,现在正在隔离。尽管尚未确诊,但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学校决定周一周二停课,自周三开始所有课程转到线上。

“请你们理解学校停课并不意味着学校彻底关闭。”校长在邮件中强调,除课堂教学外的所有其他活动都照常进行。

情况似乎在这个周日急转直下。一天之内,我就收到了8封学校和学院发来的邮件。早上9点,学校发邮件说建议取消所有25人以上的非必要聚集活动。下午两点的时候,新闻学院的院长发来邮件说如果病情进一步蔓延,教学会改为线上。而五点的时候,有一个哥大学生被隔离的事情就在学生之间传开了。

在校长宣布停课之后,学校又在晚上10点左右发了一次邮件,说联邦法律禁止披露被隔离的人的身份信息,“我们也敦促你们可以尊重这个人以及其他有Covid-19暴露史的个体的隐私。”不过,这个人的个人信息和社交账号早就在网上不知被转发多少次了。

看来学校也并没有想公布这个人在学校的行踪,不过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确诊,所以还没有必要吧。

纽约州的第一个确诊病例是在上一个周日晚上,也就是3月1日之前确认的:是一位到过伊朗的39岁女性,确诊之后在其曼哈顿的家中自我隔离。自那以后病例每天都会翻倍,到了今天早上全纽约州已经有了105例。可以看出大部分纽约人民还是恐慌的,体现在买买买上。超市的货架空了,药店的免洗洗手液已经断货好久了。就在昨天我去药店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短短十分钟之内,听到不下三个人问店员有没有免洗洗手液。“Sold out!”店员也有点不耐烦了。

不过除了药店和超市,在纽约其他地方似乎看不到疫情正在蔓延的痕迹。除了中国留学生和唐人街的一些华人,没有什么人戴口罩。3月7日,也就是星期六的时候,曼哈顿迎来了久违的一次大晴天,在哥大很多学生都坐在学校的草坪上晒太阳。下城唐人街的早茶店也人满为患,我中午12点到的时候还要等位,而且餐厅还不让食客戴口罩进。“戴口罩进去会引起我们顾客恐慌。”服务员劝我把口罩摘下来的时候说。

跟亚洲很多地区不同,美国人日常很少戴口罩,而在中国无论是因为污染,还是因为防止传染疾病,甚至因为没化妆,戴口罩上街已经成为日常。尽管在纽约这种城市人们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我戴口罩出门之前还是要做做心理建设。疫情发生以来,亚裔面孔在纽约地铁上被歧视的事情常有,而戴口罩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美国官方和所有媒体也一再强调健康的人戴口罩没有用,敦促民众不要购买口罩,要把这些医疗资源留给医护人员。不过这一说法并不能说服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大家都知道潜伏期的事情,谁知道身边人到底是不是健康人。而且很多人早在一月份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就买了口罩。

在学校也是如此。不过我还是从周二(3月3日)开始决定戴口罩上课。上课前,我给教授发了邮件说想要戴口罩,教授很爽快地同意了。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看我戴口罩进来也开始讨论口罩的事情。一位纽约本地的同学直接说,戴口罩没有用,“我妈妈是护士,她说普通民众不知道佩戴和摘掉口罩的正确方法,戴口罩反而更容易感染病毒。”另一位印度同学还说,“戴口罩会让人误会你生病”。“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想保护自己。”我说。

另一位美国同学也提出质疑:“如果说人们戴口罩没用的话,为什么还呼吁照顾病人的人戴口罩?为什么就不能教普通人怎么正确戴口罩呢?”

也许呼吁民众不要戴口罩,是美国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唯一能保证医护人员有口罩可戴的权宜之计了。从中国的经验以及专家的观点看,戴口罩是有用而且极力被推荐的。美国官方和媒体直接说口罩没有用,这真的不存在误导民众吗?也可能真的是没办法吧。

我还是坚持带着口罩,尽管我可能是全学院唯二戴口罩上课的人(另一个是我朋友,也是中国留学生)。

跟美国同学和老师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尽管有新闻自由,媒体行业也很发达,美国民众对于新冠病毒的了解还是有很多信息缺口的。即使我的同学和老师每天都读《纽约时报》,他们很少有人知道新冠病毒会有无症状的潜伏期,而且潜伏期会长达14天。

就在今天得知有学校的人被隔离后,还有美国同学在聊天群里说,只有有基础病和老年人有风险,其他人的感染风险极低(“extremely low”)。然而我们早就知道,所有人群都易感了。

相比之下,学院的同学们更关心月底的招聘会会不会照常举行。我的一位俄罗斯同学对我说,“我相信自己的免疫系统,我只想找到一个工作。”

点击财新网交互H5“海外新冠疫情实时动态”了解更多。

此文限时免费阅读。感谢热心读者订阅财新通,支持新闻人一线探求真相!成为财新通会员,畅读财新网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新冠肺炎防疫全纪录(实时更新中)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从厦门到甘肃,我两份受疫情影响的工作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从有自摘园的南方独家小院到大西北70年代建的平房,文章描述了作者杨回在疫情期间失业后回到老家的过程,并以她的第二份不了了之的工作为结束。她小心翼翼地表达着惋惜和不安,她向往自己可以通过劳动挣到收入的生活,向往自己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