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的结构性反思,是我们送给每个人的武器

不知道你还是否记得,在疫情初期,在各种碎片化新闻和公众号推文的轰炸中,一篇三万字的长文在信息海中短暂地激起了一丝水花。

文章写的是针对本次疫情的结构性反思,相比于长度,内容带来的阅读挑战显然更大。全篇基本由学术性的语言构建而成,谈及官僚制度、意识形态、谣言与言论自由…… 不同的切入点清晰地指向因这场疫情而暴露出的各个环节的问题。毫不意外的是,文章很快消失,然后又有若干复刻版冒出来。

吸引互联网传阅的还有一个原因:人们发现这篇严肃长文竟出自三位 00 后的学生之手,而他们所在的 Philosophia 哲学社,是一个由中学生主导的青年哲学社团。

_年轻人怎么看待这场疫情,他们又在这场灾难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作用于当下,还关乎着将来。我们找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Zehao,跟他聊了聊文章和写作背后的事情,以下自述根据采访整理而成。_

文章节选,阅读全文请通过 Philosophia 哲学社公众号获取相关信息

“BIE别的” 读者们好。我是 Zehao,目前本科一年级在读,专业还没定,但是我想我会选 Global Cultural Studies 和哲学作为以后的主攻方向。今年学校开学比较早,我 1 月初就离开国内了,所以这场疫情我算是在稍远的地方经历着。

大概是从 1 月 18 号左右,我开始注意到情况有些不对。所以那几天给我妈发了一堆消息,让她赶紧去囤口罩买吃的,这几天千万哪都别去。因为我之前很少主动给我妈发那么多东西,所以她挺重视的,我们家物资就备得很充足,本来想回老家的计划也取消了。我妈和许多人一样,也差不多是从 1 月 22 号、 23 号才意识到情况有多严重。

因为一开始数字确实不那么吓人,所以感觉也没什么,只是本能地想提醒家里人多注意。之后确诊和疑似病例开始攀升的时候,我就比较担心了,而且当时感觉自己好像能做的很少就有些焦虑。之后看到我朋友圈有几个同学组建了一个「武汉加油 | 北美留学生」的志愿小组,最多的时候有两千人,我当时也加入了,想负责写文案。但他们那个文案特别民族主义,我写着恶心,很快就退出了。但我又必须得做点什么,所以在 Philosophia 哲学社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援助武汉的捐赠途径汇总。

在做信息汇总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官方在这次疫情里面扮演了一个多差劲的角色,你看看微博还以为我国是由社会互助组织组建的无政府乌托邦。结合种种原因,我觉得当下我们需要写一篇有关本次疫情的反思文章。相比于原创的新闻报道和针对某种具体现象的批判文章(比如要消灭病毒,不要消灭生病的人),我们想讨论的是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的成因,其实是一个症结 - 症状的关系,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前者。

我一开始只找了一位在巴黎上学的朋友 Yanagishita 合写,因为对方是学政治的,可以就官僚和科层制做一些具体论述。后来觉得这篇文章的体量可能两个人应付不过来,就又找了一位人在国内,关系比较好的学马克思的同学米泽,主要写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我负责谣言部分和全篇的整合。讨论主要在微信群里进行,反正大家都不怎么睡觉,时差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Zehao 询问朋友 Yanagishita 的写作意向

因为每天看新闻和社交媒体,我们总能获得新的反面案例,所以基本是一边写一边往里面加东西。

大概美东时间 2 月 1 号,我们完成了全篇的写作,之后就是排版和发布的事情了。

公众号没法看原文,而且篇幅又巨长,我当时预计阅读量应该在 5 万左右。结果没想到只我们后台就统计到了 30 万,实际应该更多。反馈的话,大部分还是正面的评价,被(基本上是)全网夸确实很爽,但我们其实并不希望大家往我们身上聚集太多注意力。因为这篇文章本身没有多大的理论价值(它也不是篇学术文章),我们只不过是在运用很多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框架,以及我们从中新阐发的一些视角对本次事件进行思考,更多其实是回应性的,所以我们不会把自己这个工作的价值捧得多高。 

文章已经被 404 了,但它却活在了大 V 的截图里,虽然 Zehao 并不喜欢奇葩说

而且之所以能写出这篇文章,和我们所拥有的 privilege (特权)关系非常大。我从小是在北京海淀区上的学,网络上不是有好多关于 “海淀黄庄” 的自媒体文章吗,基本上描述的就是我的生活。特别可怕,一堆课外班,整个区的孩子从小往死里学。而且当时我数学不好,我真的学不会奥数,但是学校又都特别看重这个,所以升学就遇到了些困难。后来因为我有出国的意愿,又考虑到户口原因没法在北京高考,所以经过了一系列面试和中考后,我申请去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国际部。

正是在国际部这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学我喜欢的东西,比如花大量的时间去看有关哲学的书,哲学社也是在那个时候从学长那里接手的。而且当时我通过读书感到很震撼的一点是,在人类发展的某个阶段,哲学是一门可以给科学奠基的学科(!),我当时正好数学和物理学的不太成,所以就觉得还不如直接去学这个 NB 的。可如果要参加高考的话,我不可能有这种自由。 

公众号的整体视觉识别系统也是 Zehao 做的,其实高一的时候他更感兴趣的是平面设计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体系下的幸运儿罢了。我所享受到的优越条件和我这辈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出生在了较为优渥的家庭里而已。所以我理应用自己的这种优越条件所产生的成果回馈社会、乃至带动大家一起改变。如果我们这些所谓的 “精英” 都没有社会责任感,享受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每天仅仅是想着怎么赚钱的话,那只能说是一种耻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文章的名字不叫对新冠疫情的结构性批判,而叫结构性反思,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去处理可能的反驳: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每一个人看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阅读这篇文章后学到一些他们可以为自身所用、保护自己应有权益的分析方式,是相当于在分享给所有人可以用来批判的武器。

其实说到这个我挺开心的,因为我在高三的时候就已经写过了一篇关于谣言和辟谣的文章,这次疫情爆发之后很多民众的声音正好验证了我之前的理论,能看到有越来越多人在慢慢开始反思了。并且最近大家也在开始抵制「带节奏」「夹私货」这种表述了,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看到新闻 - 等待辟谣 - 再被反转,似乎成了疫情期间大家新养成的一种阅读习惯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最近在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上表达的比较多,但日常生活中我是比较偏向沉默的那一类。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写作业、看书、微信聊天、吃饭睡觉。平常听音乐挺多的,主要是写作业的时候当个调剂。一般会听古典乐或者电影配乐,但我是先听配乐,觉得不错的再去找电影看。后来听说《三体》要拍电影了,我还用自己听过的歌,对应书中的情节列了一个《三体》电影配乐歌单出来。可是电影一直鸽到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映。

不写作业的时候我说话也不多,因为社恐,不太敢跟不认识的人直接交流,而且也不敢自己打车坐飞机。如果没有同学一起,我连校门都不太会出。有的时候看其他人出去旅游其实我也想去,可现在还是会害怕,但是没事,估计再过一年我就敢了哈哈。所以上 B 站追番算是我平常的娱乐方式之一,最近在看《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和《魔法少女小圆外传》。小圆里面有个角色我一直挺喜欢的,叫晓美焰。我很喜欢她的性格,就极其勇敢、坚毅、果断,但又非常温柔。说实话这姑娘真的惨,为了主角小圆,心甘情愿轮回了上百遍,每次两个人都要重新认识一遍。很苦,但我就是挺崇拜这样的人的。 

晓美焰,图源《魔法少女小圆》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非常火,叫政治抑郁,我自己其实非常能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感觉自己无法影响宏观的政策决定过程、又感到世态炎凉,所以才会感到政治抑郁(或者诸如此类的情感)。

我自己也有难过的时候,比如听到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好在课堂上,差点哭出来。 

因为长时间沉浸在有关于疫情的报道中,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不适,都可以归结为 政治抑郁 或 替代性创伤 带来的影响

但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放任自己陷入这种状态中,因为我们要意识到:社会的当下状态不是「自然」的、无法改变的客体,而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参与到实践中去。

这种实践不一定非要是那种浪漫化的一蹴而就:我今天劝说了一个人,让 ta 动摇了一下开始思考,就完全可以是一种实践;我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同样是一种实践: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认识到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比如疫情期间,我有很多和我同龄的朋友去当志愿者,去组织志愿活动,捐了几十万、几百万的钱和物资给疫区,我觉得就是很好的对抗「无力」的方法。

我承认有非常多还没有完成、我们应当去做的东西,但这不是绝望的理由。

就像你之前问我,这场疫情有没有带给我内心层面上的一些波动,我可能确实会觉得我更坚定了。我们所表达的东西有时会被打压或扭曲,很多人因为我的政治观点和我疏远或干脆直接骂我,但是对我来说,诚实地表达我的想法、鼓励大家去反思质疑,不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是我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者对公众应尽的责任。

这篇长文发表之后,公众号还有后续产出的文章,社团定期的运营也要继续下去。总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度过这场灾难,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 “武器”。

// 编辑:Alexwood

在这次疫情中,你是否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和周围的人产生了怎样新的关系,你获得了哪些观察和思考?如果你有想法想要分享,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tougao@yishiyise.com,注明 “武汉呼叫”,我们的编辑看到后可能会与你联系。

2019 年年末的时候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 2020 年更脚踏实地一点,而 2020 如此凶猛,当我们都困在这场灾难之中,每一个你身边的故事带来的感受或许都将指向我们的未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三联生活周刊》百篇疫情报道背后的一切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三联生活周刊》自1月20日通过微信公号发布第一条警示性报道——《“非典”幸存者礼露口述》开始,至2月26日为新冠疫情整体报道文章超过100篇。其中,《三 …

(番外篇)工友镜头下的疫情01:被闲在了家里的厨师们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EDITOR’S NOTE 编者按  2019年开始,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实务学堂,和面向女工的木兰花开,在“银杏伙伴合作基金”的支持下,合作组织了女工写作班,上周推出了“女工笔下的疫情”系列文章。最近,又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