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濒临死亡时,我给家人留了告别视频

by 田静, at 03 February 2020, tags : 隔离 武汉 医生 医院 没有 口罩 体温 病毒

大家好,我是田静。

疫情爆发最严重的那几天,我家的亲戚被隔离了。

听到消息后家里人都吓得不轻。原来是亲戚小龙春节前去过武汉一晚,回来后就发烧、胸闷、呼吸困难,在老家农村,只能监管,不能诊治。

每天在家隔离,实时向当地村委会汇报情况,所有人都不能接触他,独自一人吃了碗饺子过了年。

除夕夜他胸闷加重,发烧突破临界值到37.7度时,小龙发过来消息说很害怕。

我也很紧张,但却无能为力,一点忙都帮不上。

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这是公知的,小龙只能每天在家看大量的新闻,寻找尽可能的控制办法。无意间看到群里分享了一个确诊女孩的日记。

日记详细记录了她与病毒抗争四天的切身感受。连续高烧,濒临死亡的状态下女孩成功活了下来。

女孩在日记里写到:我是武汉一所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我想记录下我的抗疫过程,也许对医学有研究。

女孩坚强又勇敢,给了小龙很大的信心,他开始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可能到来的一切。

隔离六天后,小龙病情好转,他把女孩的日记发给了我,日记太过详细,怎么吸氧、怎么避免压迫肺脏、怎么控制身体变僵、怎么监视测脉搏,甚至濒死体验都写了。

一个重病患者怎么能记录得这么详细呢?看起来像在写小说。我打电话到她市里的防疫指挥中心核实,又转接到当地的宣传部了解。

证实确有此人,目前正在积极养病不便打扰。我把他们两个的真实体验都记录下来,想分享给更多读者,也给无数正在崩溃的患者以希望。

我想,希望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支撑生命的安全力量。

感染后的第二天

我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林林(化名)

年龄:约24岁

职业: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坐标:河南

第一天:首个住进县医院隔离病房的病人

1月22日,我感到有些发烧,一测量,体温计显示38度。

我立马打了120,因为自己刚从武汉回来,心里预感到可能被冠状病毒感染。当时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但很混乱,只能在家静静等救护车把我带走。

回忆之前的三四天,好像偶尔会有轻微的畏寒,睡觉时心跳明显,肌肉偶有酸痛的症状,那时候内心有一点点预感,跟很多朋友一样,一边在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枪,一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不是自己。

在我高烧38度后,那些跟我有类似症状的朋友也陆续确诊。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个病毒,可能会是席卷全华人的一场瘟疫,已经到了不太可能控制的阶段。

住院当天,我就开始呼吁我全家人以及认识的朋友们在家隔离,不要出门,即使出门也要趁外面没人的时候出门,只有更多健康的人顺利躲过这次瘟疫,中国才有救。

很快,我被拉到了县里面的隔离病房,我是住进来的第一个,在家人、医院领导、全县领导、所有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我在第二天进行了所有化验:胸片、CT、病原检测,最终确诊阳性。

当时内心没有害怕和恐惧,心想一切的难受都是慢慢到来的,我只要一天天变得更坚强,挺住就可以。

之后就是不停的输液,因为没有针对此次疾病的特效药,更多的是对症治疗。

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药物治疗手段,几乎都是辅助作用,不要期待着药物治疗,会让自己立马康复起来,最强大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和信念。

所以在这期间配合医生是一方面,自己心态放松积极面对是一方面。多喝热水,不停的喝,每天3L的量,并且自己主动去排尿,不要等着膀胱要炸了才想着去,这个疾病会降低膀胱的敏感度,即时排尿很重要。

另外,要吃东西,不能吃凉的,最好少食多餐,牛奶想办法热一下,喝了凉的很容易吐,如果是碳水化合物之类也是少食多餐,以避免一下子吃太多后体温明显升高,吃太少可能会低血糖,非常虚弱。

总之,就是要慢慢的感受自己身上的疾病,一点点的想办法,用身边的食物,水去调整身体的不适。

第二天:高烧感受到濒临死亡的状态

住院第二天的晚上,是我24岁本命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想挺过最后几个小时的水逆,接下来就是顺风顺水,走向人生巅峰了吧。

12点之前,我就感觉自己呼吸有点无力,摸了自己的心跳,怎么就弱下来了呢?再摸了颈动脉,怎么就搏动的这么脆弱了呢?

大半夜,一下子反应起来,我缺氧了。

我开始拼命呼吸的同时,赶紧呼叫了医生,让他们尽快送来了氧气瓶。

对着氧气,我大口地呼吸,并且身体的胸廓努力的配合起伏,这时候无论再艰难,都不能睡着,睡着了可能就忘了自主呼吸!

也最好不要躺下,躺下去肺脏自身的重量需要克服,所以我斜靠着,保持和腿100度左右,尽量让肺腑不被其他内脏压迫。

尽管呼吸困难只是一小段时间,但那是我在这几天里离死神最近的一次,我求救了医生随时准备抢救。

他们半夜两三点穿着隔离衣在我的病房鼓励我,让我挺住,让我不要焦虑,可是我的手脚是冰的、麻木的,颜色是发白的,听力是非常弱的,说话都没有任何力气,我告诉医生,如果我没抢救过来器官衰竭,就尽早放弃,不要再浪费医疗资源。

求生的欲望吧,我反正就是接着拼命的吸氧,不断的想办法活动四肢,想让它们热起来,但同时录了临终视频,我怕很多人没看到我最后的样子,也没能和我告别……

又过了两三个小时后,我的手脚逐渐热了起来,整个人不再是濒死的状态,但依旧是发烧将近39度的状态。

我当然是庆幸自己又发烧了,起码我的免疫系统又开始战斗了,我吸着氧气,让自己平静。不敢入睡,虽然继续肌肉酸痛,但如果不酸痛,我睡过去忘了呼吸怎么办。

恍惚中挨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渡过了一劫。

脱离氧气,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虽然体温依旧升高,但更有信心了,相信新的一天,只会是我抗战胜利的后半程。

第三天:挣扎记录下真实感受,为病患提供参考

治疗有序进行,今天吃了饭菜,是医院的饭菜,没有筷子怎么办?把牛奶的吸管当筷子吧,吃完没有呕吐,好现象。

整体呼吸平稳,下午的时候体温一度恢复到36.5,但可能这个跟输液输的抗炎药有关。吃过饭后,体温又慢慢升高,不过已经没有非常高了,顶多38度,肌肉酸痛的情况轻了很多。

晚上感觉自己体力尚好,趁机用了两个小时又写了会文字,我是武汉一所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我想记录下来,也许对医学有研究。

但这个对我来说是复杂的工作,我担心自己脑袋用多了有点缺氧,开始尽量减少了和朋友们的联系,高烧情况下脑子是不够用的,注意力不能跳转来跳转去的,因为用脑需要氧。

忙完后十点多,很疲惫,又怕因为自己身体太虚弱,会感觉迟钝,想让医生上监护。医生说尽量不要上,担心监护的声音我会更睡不着。那好吧,谨遵医嘱,我迅速断网关灯睡觉。

没有失眠,没有心慌,没有呼吸急促,我一觉睡到了半夜两点多,腿抖突然惊醒,赶紧量了体温,很好,37度。自己头脑清醒,身体舒适。

感觉自己抗战进度条到达了99%。赶紧告诉家人我的状况,让他们安心,然后迅速接着睡。

第四天:活过来,感谢身边所有的人

早上的七点多,醒后体温平稳,37度。

后来护士进来给我抽血,今天应该就是测量我疾病转归的时候了。

我告诉她,我好了。

她说,我很强大,长得真好看

此时的我,一周多没洗澡、没洗头、没洗脸,狼狈不堪的样子是刚经历完与疾病的一场厮杀…..

在隔离间陪伴我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伟大,比起我自己,他们才是更为之拼尽全力的战士。

希望在这场疾病中,为我操了无数心的家人、县领导、市专家和所有的医生护士们都能平安渡劫,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需要你们……

△ 林林朋友圈截图

从武汉回来,我发烧、呼吸困难被隔离了

@小龙(化名)

年龄:33岁

职业:科研机构研究员

坐标:河北

隔离前:中国人觉得武汉是疫区,武汉人觉得汉口是疫区

我在武汉读的大学和研究生,去年是我在外工作后的第一年,春节我师弟热切的邀请我回武汉同师兄弟一聚。

我18号到武汉和老师同学们聚会时,他们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讲了一下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讨论了一下他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

19号的武汉火车站和地铁上都基本没有几个带口罩的人。因为当时武汉人根本就不重视,都在开心的置办年货,有调侃“中国人觉得武汉是疫区,武汉人觉得汉口是疫区,而汉口人觉得华南海鲜市场周围才是疫区”。

△1月19日武汉火车站没带口罩的春运人群

当时的武汉人大部分跟没事人一样,大家都认为这个病不会人传人。可我们群里19号就发了医生看病全身防护的照片。

直到钟院士去了武汉,发布可以人传人的消息,主席强调高度重视疫情,政府强力管控,官方正式发布消息后,老百姓们才重视起来。

1月20号也就是农历二十六,我算是回乡比较早的人,还没来得及走亲访友,只去看了同村的爷爷奶奶,就没再出门,就等着过大年了。

21号过后村里就开始排查武汉过来的人,或者途径武汉的人,要在村子里登记。为了大家好,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每天要汇报2次体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隔离第四天:开始低烧,除夕夜独自一人吃饺子

我23号的时候感觉不太舒服,24号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开始低烧。村里有个工作群,主要是村支书和社区医生引导工作,我加了医生的微信说“我低烧,37.2度”。

当时人心惶惶,我有途径武汉史,他们都开始高度重视我的情况,但让我不要紧张,并给了我一个体温限值是37.4度,超过了就要送县医院。这个时候我算是正式对外公布被隔离。

体温计是自备的,村里送来了口罩和医用酒精,再次嘱咐我要隔离,家里人不要出门。

我叔和我奶奶他们来我家,都被驱散了,我家的门是谁都不让进了。

家里人也开始加强防护,除了戴口罩,不跟我直接接触外,开始喷医用酒精,所有的沟通都是微信交流,饭菜热水给我放到门外,我自己拿进来。农村厕所都是坑式的,据说粪便也可以传染,所以厕所也是单独一间。

以往过年都是聚在一起,今年三十我就一个人吃的饺子,都没有心情去庆祝过年,春晚也没看,好多人都对歌舞生平感到愤慨,随着疫情的严峻,全国人民都在紧张、焦虑、恐惧。

除夕当晚温度开始上升,最高到37.7左右,胸闷加重,呼吸有的时候有点堵,我开始害怕。

隔离第五天:胸闷加重,决定去医院

初一一早跟大家反映了情况后开始联系医院,医院的情况是目前床位不够,如果住院也要和疑似病例放一起观察,而且一旦确定为疑似,就不能回家了。

我陷入到了反复的犹豫情绪中:

1、农村医疗条件比较差,只能做到监管,有效诊断和治疗可能要在市里或省城才可以。

2、我属于轻症,去医院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但不去医院,家里缺医少药又怕会更加严重。

下午病情持续加重,胸闷加重,呼吸开始堵。4点多,我拨通了市疾控中心的电话,医生说就近原则去县城!

县城医院也没有专业的防护车,最后是我哥决定送我去医院。

我戴了三层口罩坐在车后座,车玻璃全程都留着缝隙,去的时候我基本没有和我哥有交流。

5点到的县医院,发热门诊5点已经关闭,只能走急诊,先是在医院外面等,等了大概有十几分钟,我哥跟医生协调好可以做检查了我才进去,急诊室里的医生是全套的防护服,从头到脚,和网络上看到的是一样的。但是别的医生都没有穿。

初一晚上排队的并不多,有几个发热的,也是低烧,从外地回来。我做了两项检查,血常规和CT,等结果的时间我一直在反复思考我到底是还是不是,也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我在想我会去哪个病房,病房在哪里,会不会有疑似的跟我住在一起。

时间感觉很漫长,我开始注意来来往往的人,好多人在医院没有戴口罩,后来陆陆续续戴上了,一个人在我旁边经过,没有戴口罩,隔着一定距离,我提醒他戴上口罩,但是他问我有没有口罩,心想可能不是不想带,是压根儿没有吧。

我看着这些大厅里的人,时不时的会过来一个人,我就赶紧躲开。

我有点无奈和生气,大家在非常时期,医院这么危险的地方也都不太担心嘛?

二十分钟结果出来了。

并没有发现病毒!显示的是支气管炎,让我回家观察三天,看病情而定。

真实的说听见说没有这个病毒,心情虽然好了很多,但也持怀疑态度,因为县城没有核酸试剂盒,我一天就变成了支气管炎,多么吓人。

在回来的路上我开始和我哥交流,也同时给家人和问候我的朋友们发检查结果,报平安。和我接触过的人悬着的石头也都落了地。

隔离第六天:病情好转

大年初二,病症开始减轻,不过还是间歇性发作,感觉病毒时不时的要攻击下我的免疫系统,累了它就歇会。

但我知道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当呼吸道有炎症的时候就会发热。

面对这个病毒不能恐慌,心态平和,在家里待着,做好防护。

自从隔离发烧开始,我没事就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网上有很多建议,比如患者在家中隔离时是怎么做到治愈。那些官方权威的信息给了我对疾病的预期以及自我隔离救治的方法,我按照上面的药对症给自己吃,我知道现在并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力。

同时我看到微信群里有人发林林的抗疫故事,每个人都很钦佩她,自此我开始调整心态对抗这未知的病毒。

看一些积极的文章可以给自己找点心理支持。

虽然还在隔离,随着我体温逐渐正常,家里的氛围就没有那么紧张了。我在武汉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没有出现异常。包括我回乡路程中接触的人应该也不会有事,我很庆幸。

现在每天都是坏消息,每天都会因为看到一篇纪实采访,胸口说不出的压抑和难受。我们更想看到一些希望,大家都坚持住。

武汉回来的人,最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携带病毒,是否给家人传播病毒。这一次,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城市、农村的医疗水平落后,还有人们的不重视。

我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丘吉尔不是说“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特别是生活在疫区的我们,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

隔离期间自己反而思考会很多,比如当你面对不治之症的时候会变得豁达很多。当你觉得能靠自己免疫力对抗病毒的时候,就会增加信心。

身处劫难的时候,还能怎么办,唯独只能相信自己能挺过去,这个朴素的道理其实是生活的真理。

为中国女性安全  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 ▬ ▬ ▬ ▬ ▬ ● ▬ ▬ ▬ ▬ ▬ ▬ 

女 孩 别 怕

_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_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三个武汉人的外地隔离日记|故事FM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故事FM」小程序,收听真人讲述。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 故事FM 前几天采访的武汉人,都是目前身在武汉的武汉人。但我们知道,现在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武汉人,甚至湖北人,都在主动 …

肺炎日记|2月2日:力不从心红会“让路”,双黄连惹质疑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财新网】(记者 黄蕙昭 综合)疫情局势仍然严峻。截至2日16时,中国累计确诊病例14489例,死亡304例,疑似病例19544例。湖北地区继续保持高增速:目前,湖北省确诊病例9074例,其中黄冈市累计确诊1002 …

口述实录 | 今天是老高隔离的第六天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和老高一样,我们都等待着这一天,作为一名在武汉打拼的普通市民,我爱这座城市,希望武汉好起来,希望我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力量。 口述 | 陈 璇 整理 | 竹 里 我叫陈璇,今年48岁,湖北咸宁市嘉鱼县人,2013年,我和老 …

「经过这次,我最担心的是武汉人的心理创伤」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据相关数据统计,春节前,有近500万人离开武汉,他们中有近30%的人离开湖北,他们或出差、或进行计划许久的旅行,或回家过年,但伴随着疫情的加剧,他们成了一群「不被欢迎的人」。 一位武汉的小学老师已经连续三年去厦门过年, …

孝感前线医生:武汉更难,我们下面不好意思提要求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武安医生(化名)所在的医院是孝感市三家抗疫医院之一。距离武汉66公里的孝感是距离武汉最近的地级市,截止到1月28日上午,有确诊病例173例。与暴风眼武汉一样,以孝感为代表的武汉周边小城也正在经历着决战时刻。 坐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