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时刻,如何点一份令人放心的外卖 | 武汉每日书08

今天是武汉每日书第八篇。有在汉口的市场销售人员,在武汉的自由职业者,在黄石的编剧……共同书写他们在这次疫情中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关于日常饮食、亲情反思和人间观察。

**01
**

封城时刻,

如何点一份让人放心的外卖

作者:安格

坐标:湖北武汉

职业:自由职业者

网传“最近一周进入疾病高峰期,只要家里有大米就不要出门!”原本准备今天出门囤粮的阿欢被我反锁在了家,坚决不让出去。

但所剩的食材也有限,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对付着”吃很长一段时间。

从冰箱的冻柜里翻出了一盒盐水虾,最后的那颗牛油果也到了不能再存放阶段。我在食品柜里一顿翻腾,决定把它们凑在一起做一个“牛油果虾意面”。

意面做好了,阿欢默默地把所有的虾都扒拉到我的碗里,开始嚼那碗绿绿黄黄的面。我早知道他不爱吃虾,却没想到都到了这“特殊时刻”,他依旧还这么有自己的坚持。宁可委屈了肚子,也不委屈嘴。

果不其然没过几个小时,他又喊着肚饿,风卷残云般解决掉了一个手抓饼,还一仰脖子灌完了一整杯手冲的黑咖。

晚上我习惯性地把所有外卖平台都刷了一遍,看看有没有开通送货的店家可以让我们买点食材,依旧是失望而归。

顺带看看有没有可以送外卖的店,我惦念着阿欢中饭没有吃好,想买点什么给他打打牙祭。

非常时刻,挑选外卖店铺也是门学问。我首先排除了毫无名气的小店,这样的店很可能是租了间小门面或是楼中店,人员卫生难以保证,食材的渠道更难说。最好是大品牌的连锁店,以我到店吃过或以前点过的为佳。但这个时候,稍微大点的品牌都放假休息了,我以前常吃的店也没有一家还开着。

只能换个方式,按照销量来看,多数人的选择总不会差到哪里去。平台上销量前几名都是不知名的小炒店,销量高,但差评也多。在仔细查阅了商家的店铺照片后,我还是选择放弃。

阿欢看我一直刷手机,便凑过来看,一看我在刷外卖,更是两眼放光。

“我们今晚点外卖吧!”阿欢拿起手机一幅准备点的架势。

“我不敢点没有什么牌子的店啊,怕不卫生。”我非常犹豫。

“这家怎么样!”阿欢指出一家我们曾吃过的新疆烧烤老店,那家店在我们上高中时就有了,我们也去吃过几次。至少是开了很多年,不担心食材不好的问题。

新疆还没几例确诊的,少数民族,会不会身体健康一些啊?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这个。

当我还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点时,阿欢说:“我点好了。”

“啊,这么快?不要吧感觉不卫生啊!”

“我跟骑手留言了,无接触送餐,餐点放门口我们拿进来。”阿欢摆出一副“我都考虑好你就别担心了”的态度,又立刻投身游戏的世界,剩下我脑子里千万个念头闪过,又想吃,又怕不卫生。又后悔既然他要点,就应该跟他说多点些肉留到明天吃。

骑手送来的比我预想得快,阿欢接到电话后打开门,食物是在门口没错,而骑手已经站在几米开外的电梯旁了。

随着一声远远的“您的餐到了麻烦给个——”骑手已经走进了电梯,而阿欢一把抓起袋子关上了门。

我迅速地冲向外卖,阿欢抢先一步,拆开消毒纸巾就开始擦,袋子的外面包括里面所有的一次性餐盒全部都被擦了一遍。先不说仔细与否,起码这个举动还是挺让我心安的。我捏着已经撕开但没有用处的酒精棉片,只能顺手擦了擦阿欢放在旁边的手机。

于是晚餐吃了久违的烧烤,羊肉串、羊肉筋、烤豆腐、烤韭菜,还有馕饼和羊肉蒸饺。为了不浪费,我们把昨天的剩饭热了热一起吃了。我对烧烤配白米饭这样奇妙的组合毫无异议,阿欢更是吃的津津有味。

“吃不完的话明天还可以拿来炒个饭。”我嘴里塞了块肉,嚼得满嘴油香。

 “怎么可能吃不完!”阿欢一边说着,扔了块肉到我碗里。

  阅读作者武汉每日书的其他记录:第二篇第六篇

**02
**

封城之后,

我和父亲的通话时间超过前面三十年

作者:温迪

坐标:武汉 汉口

职业:市场销售

我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好。他对我有很多怨念,我也对他有很多不满。争吵过很多次后,大家都放弃了努力,保持距离。所以虽然我们都住在武汉,但他其实很少来我家,我们也可能好几个月连电话都不打,有什么事情,也是通过母亲来作为中间人传话。

因为他执意要在1月5日回到武汉,而后对疫情满不在乎的态度,也一度让我很绝望,认为他就是个只会给子女添麻烦的老头子,一点都不去体会儿女的压力和精力。

1月22日疫情大爆发后,他又坚决拒绝了我接他来我家的建议。在我既焦虑又急躁的追问下,他才说他感冒,怕传染给我。一时间,我沉默了,他又急急地补充到:就是普通感冒,流鼻涕而已,没有发烧,没有咳嗽。 

人在危难时刻,总会想着抱团取暖或逃避,但这个病毒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充分隔离,切断感染源才是目前最佳策略。我心里知道,但又着实担心他可能被感染了。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他,也开始有了共同的话题,聊聊他的感冒症状,对照着科普的病例症状讨论,聊聊电视里的各种新闻。居然每次不知不觉中可以聊到一个小时。 

他会担心我还要外出去公司值班,有被感染的风险,把各种他信以为真的谣言一条条的分析给我,要我注意防护。

我担心他一个人无聊,让妹妹多录一些她女儿嬉闹的视频发给他看,让他看看外甥女们的活泼可爱的笑脸。

封城之后,我和父亲的通话时间超过了前面三十年。

**03
**

不看新闻,

只关心眼前柴米油盐的日子

作者:王鬼马

坐标:武昌

职业:童书编辑

不看新闻的日子,突然毫无表达欲。没有各种小道消息刺激情绪,会发现真正和自己有关系的是每日的三餐,如何在家打发时间,亲朋好友是不是还安好。那些够不着的“远方”不再是焦虑、愤怒和悲观的来源,只把心思放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这种感觉很好,唯一可惜的是,坚持写了几天的疫情日记因为日子太一成不变、缺少素材没能坚持每天记录。

任何时候,人们都期待美好

今天再次记录,是遇到了难得的好天气。武汉从前天开始转晴,之前还只是短暂的晴朗一小会;到今天已经是可以晒够一整天的超大暖阳了。连日封城,没了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污染,武汉的天都显得清透许多。要是能出门逛逛该多好?大概这是所有被困家里的武汉人的心声。

然后,官方早已洞悉一切,早早出了宣传海报:阳光虽好,但请不要出门。也不知道为什么疫情刚出现的时候怎么没能早已洞悉?

阳光的诱惑,对许久没出门的人简直致命

连续几天没看新闻,周围的变化显得更明显,原本安静的小区开始变热闹。前天下午临街传来孩子玩闹的声音,大概两三个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似乎在玩什么游戏。声音很大,熙熙攘攘持续了好一会儿。昨天早晨又撞见楼上的大爷在小区院子里绕圈散步,来来回回走了好多圈之后,和楼上在阳台晒太阳的邻居闲聊起来。武汉人特有的粗嗓门和方言响彻整个小区楼栋。今天楼下能看见时不时经过的外卖骑手往返穿梭,还有隔壁单元传来拉二胡的声音,以及不知道哪个楼栋里说话的声音。

这样的热闹显得特别珍贵,仿佛在另一个没有疫情的平行世界里。

舍不得这样大好暖阳被浪费,决定在阳台边晒太阳边吃饭。正好买了一直没能用上的烤盘还崭新,不妨就着阳光吃顿烤肉。整理食材囤货,家里还有很多适合烧烤的食物。冷水浸泡的糍粑,前两天没吃完的口蘑,翠绿的上海青和正当季的大白菜叶;还有前两日吃泡面火锅剩下的方火腿、年前泡发的嫩笋干。重头戏自然是牛肉梅条,带着少量的肉筋顺横纹路切薄片,胡椒粉和细盐粒腌渍一小会,便可以摆盘开吃。

少有的,今天没配酒。一边煎烤一边晒太阳,一顿饭足足吃了3个小时。

整个过程,没看手机讯息,没有网络打扰,专注眼前的一蔬一菜,一口热汤,甚至一块肉。

吃完时,内心无比满足。 

**04
**

有爱的“距离感”

作者:小满

坐标:武汉徐东

职业:新媒体

前几日,和赶在封城前回宜昌的姐姐微信聊天。互报平安后,她说他们过几天就回武汉,准备给我们带点节耳根(学名鱼腥草,也有的地方称作折耳根,凉拌节耳根是宜昌人餐桌上常常会见到的凉菜),还补充了一句“到时候放在屋门口,你们自己拿”。

这让我想起了今天早上,无意间听到了隔壁邻居和她妈妈的“隔门”对话。好像是她妈妈给他们送了菜苔过来。

“你不要乱跑,我们有吃的,都有”,邻居隔着门不耐烦地说着。

“这是新鲜的菜苔,你们赶紧炒了吃,跟你们放门口啦!”

“说了不要乱跑不要乱跑,我们有吃的,回去要洗手啊,别到处乱摸,就放门口吧,我一会来拿。”

因为这场疫情,大家都自觉隔离开来。在家隔离的我也和我爸妈努力保持大于2米的距离,因为我还是有点咳嗽,感觉和他们距离比较近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反而会咳得更厉害。

平日熟悉的亲人间虽然彼此挂念、担心,可是都努力保持着这样一个“安全距离”,这种距离感不是冷漠,恰恰是对彼此的爱和关心。

**05
**

口罩成了挂在下巴上的摆设

作者:卡斯

坐标:湖北 黄石

职业:抖音编剧

新的一天,太阳出来了。终于因为拿快递出了趟门,刚巧碰到社区里的工作人员检查防疫。有几家副食店和小餐馆开了门,工作人员劝导小餐馆和小卖部的老板先关门,这几天是病毒爆发高峰期,很多没有防范意识的大爹大妈不戴口罩就来买东西,就来点菜,成为可能的传染源。

有些孤寡老人也是可怜,没多少文化,儿女又在外地打工,封城之后根本无法返回家里。他们成了最易感染也是最不听话的人群。

本来在去黄石大道的人行天桥上拍摄下封城疫区中黄石的街景。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现在没有几辆车在跑,行走在马路上的人也就更加稀少,显得格外冷清。

生活远比电影刺激,电影里会凸显病毒爆发的地区伤亡惨重,而现实中一些老年人仍然按部就班的生活,他们继续聚集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晒着太阳,聊着天,一派安静祥和,只是口罩成了挂在下巴上的摆设。

**06
**

晚上妈妈给外婆剪了头发,

她看起来像个可爱的小孩

作者:Haylin

坐标:武汉积玉桥

职业:自由职业戏剧人

我外婆是个土生土长的花园人,她一口乡音,除了老妈谁也听不完全懂。而且她从中年开始信基督教,思想上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每次子女回老家她都会拉着大家祷告,以前她身体好的时候祷告拉着全家一跪就是两小时,想让我们各个皈依上帝,搞得大家都很抗拒和躲避。

现在外婆老了,91岁,让全家人皈依的决心应该是没有了,但是还是会时常劝导我们祷告和读圣经。我对外婆的态度,随着外婆变老开始变化:从一开始的想逃离,怕她拉着我讲圣经讲3小时,变成现在的主动关心和配合,有时和她一起唱赞美歌。虽然这么多年都有改善,但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如果不是因为忙碌的生活被迫停下,我也不会这样下决心抽时间和外婆多多亲近吧,把陪伴外婆放在我的其他目标前面。

中午的时候外婆吃完饭,我把外婆扶起来在家里走了一圈,她天天坐着,这样走一圈已经气喘吁吁,但是我很有成就感, 因为老人保持适当的运动是最好的保养。看着我和她这么亲近,她就笑得合不拢嘴。我觉得外婆其实很容易感到幸福,她的生活很简单,所以她的愿望也很简单,就是想让我们多陪陪她吧。

外婆唱赞美歌,不管什么样的歌,都是一个调。今天她又让我去唱两个赞美歌,略懂音乐的我打开钢琴,把谱子弹了出来,这样歌也从乏味变得好听了,我很乖地唱了几首赞美歌,外婆的心情也从困在城市里的不自在变得好一些,她一直坚信,上帝不会放弃虔诚的人,唱歌,让她觉得上帝会保佑我们平平安安,虽然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能让外婆放心,也是很值得的。晚上妈妈给外婆剪了头发,她的样子看起来像个可爱的小孩子。

最后,外婆和我们一起看了电影,电影里的话她听不懂,于是我就时不时跟她解释。她不懂怎么用手机,也听不懂很多普通话,所以对她来说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娱乐。本来出门散步是她为数不多的活动之一,现在这个活动也被禁止了。

外婆在家,我们在疫情期都难以克制地每天看手机刷新闻刷街坊邻里的消息,我常常看见外婆坐在那里和谁也讲不上话的样子,就会很自责。她年龄这么高,除了坐着,发呆就是躺着睡觉,再就是咳嗽,呛着水,没有和外界同我们一样频繁地接触和沟通,所以很孤独吧。

我没有问过外婆你孤不孤独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她一定是很想我们放下手机来陪陪她。

武汉日常

《自我隔离的日子,我和我的“疑病症”母亲》

《特殊时期要囤粮吗?我和伴侣有分歧》

《预产期还有6天,我在武汉待产的医院被征用》

《“不忘故乡” “因疫情严重禁止一切人员车辆出入”》

《视频麻将,做个美食,武汉人宅着的解压法》 

《2020武汉除夕夜:危机、亲情、祈祷》 

《50位武汉人,亲笔写下他们“封城”第一天的生活》 

关注公众号三明治,点击菜单栏“武汉日常”

可找到“武汉日常”全部文章

💬

本文来自每日书武汉日常班,50名作者正在和我们一起每日记录。

在武汉“封城”第一天,三明治招募了50名人在武汉和家乡在武汉的朋友,一起来用文字忠实记录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生活日常,并且每天摘录一部分他们的每日书发表。作为大疫情之下的真实片段,为时代留下一点普通人的痕迹。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倾听你的一切 

了解2月每日书详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在人间丨武汉封城第一天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2020年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市宣布自10时起交通封城,尽管很多人还在睡梦之中,在8个小时的窗口时间内,仍有很多人选择连夜出城。更多的人,则留了下来,有的人别无选择,有的人则担心自己无论去哪里都是潜在的传播者。一位 …

武汉:“打烊”的城市里,不打烊的外卖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突发的疫情搅乱了这个春节。武汉封城后,居民被迫留在家中、医护人员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吃饭成了问题。与此同时,餐饮、休闲、商超便利等生活服务业也面临巨大考验。 作为居民和商家的连接点,一群隶属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留守外卖 …

7位湖北人自述:我的“流浪”春节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战疫口述记》,是燃财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推出的特别栏目,记录疫情亲历者的观察和感受。本文为第3篇,查看前2篇请点击《农村这样防肺炎》《我在武汉战肺炎》。 作者 | 苏琦 金玙璠 孟亚娜  唐亚华 孔明明 魏佳 …

他离华南海鲜市场仅10分钟车程,一份来自疫区核心的市民观察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普通人的个人记述,即使其中夹杂着恐惧和不安,也能通过这种熟识感带给人心以安慰,我们可以通过它指引的熟悉的路径,在这场危机中找到自己身心的避难所。 全文4871字,阅读约需9.5分钟  当疫情降临时,每个人都被迫卷入其 …

在武汉疫区,生活仍在继续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2020年新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随着疫情不断扩大,大多数武汉及湖北市民选择居家防疫。城市的服务者们如医护人员、外卖小哥坚守岗位,疫区的居民制作美食、一起刷抖音、看《囧妈》对抗防疫焦虑。我们看到疫情寒意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