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倒灌”:输入个案再创记录,社区传播风险增大

对比其他地方的疫情,中国香港特区此前并未进入持续本地暴发状态。“从疫症开始以来,当下的香港才处于疫情传播最高风险的时候。”

在过去一周当中,香港特区累计确诊119例新冠肺炎病例,与此次疫情爆发后前50天的确诊总人数大致相当。图为一香港居民正在选购口罩。

 |《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3月20日,受外来“倒灌”病例(香港称“个案”)迅速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下简称“香港特区”)迎来了自2020年1月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感染病例新增数字最多的一天。

在新增48例(另有4例初步确认,确诊者中年龄最小者仅4岁)确诊病例后,香港特区累计确诊感染人数达256人。48例这一数字打破了本周此前时候单日新增25例的记录。可进行对比的情况是:在过去一周当中,香港特区累计确诊119例,已与此次疫情爆发后前50天的确诊总人数大致相当。

正因如此,香港防疫各界相关人士纷纷于当日发出警告称:随着大量香港居民返港后带来的新增风险、加之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令香港居民产生程度不一的松懈心理,使得香港疫情防控体系将迎来十分严峻的考验。

防疫相对乐观的形势或将结束背后,香港特区正在做什么?还将做什么?

病毒繁殖率突破“1”意味着什么?

香港特区新增确诊病例迅速增加背后,既有普遍原因,又有特殊原因。

首先,在过去一周内新增的119名确诊感染者当中,其中84%的人曾有离港出游记录。此外亦有部分香港留学生为受欧美疫情失控影响波及,决定暂时回港。

较为特殊的因素,则是香港不少居民受此前香港新增病例趋缓形势影响,开始对疫情防控产生较为乐观态度。有关香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吸取非典经验、成功通过限制人流取得成果的报道,此前亦有所传播。

此次疫情传播至今,除部分公务员曾居家办公一个月左右之外,大部分的香港市民春节后返工并未推迟;地铁、巴士等公共交通体系基本照常运行;商场、餐饮行业除因多重因素造成客流减少主动缩短营业时间外,并未出现大规模行业性限制经营措施。

从春节起至今,《财经》记者在港外出到公共场所采访时发现:除部分诊所等特殊场所必须要求戴口罩之外,香港人的生活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是排队购买口罩及抢购厕纸、大米等,其余无论社交、购物等活动只要个人愿意外出,基本均可照常继续进行。

在3月20日新增的确诊病例当中,就大致涉及了四个群组的感染场景,包括兰桂坊聚会(6人)、PURE Fitness健身中心、愉景湾婚礼(4人)及疫情传播期间外出的加拿大旅行团。

3月20日,香港大学(下称港大)医学院世卫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发表新型冠状病毒即时有效繁殖率实况报告显示,在新增数字增加背后,亦蕴藏一些不容乐观的新趋势:

在此之前,香港特区卫生防护中心曾指出,14天潜伏期内曾到过外地及留在本地的人士,均列为“可能本地个案”,即无法确定感染地。

但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医学讲座教授梁卓伟则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大部分新冠肺炎个案的潜伏期,都是在一星期内,研究团队研究这些“灰色地带人士”的曝露史、外游史及发病日期,以科学方法重新编配个案源头后,发现本港3月绝大部分的个案,均为输入个案。

该报告还分析了此次疫情截止到目前三个时期的输入型个案的相关情况:初期时由内地输入;随后则是“钻石公主号”输入;目前则是由欧美国家输入。相较之下,当下第三阶段的输入数字总数预计还会加剧,规模超过前两个阶段。

对比其他地方的疫情,香港其实未进入持续本地爆发,甚至是“第一波都未有(到来)。”梁卓伟称,“从疫症开始以来,当下的香港才处于疫情传播最高风险的时候。”

支撑其判断的论据为:计算病毒繁殖率的指标有两种,分别是病源体的传染性强度,以及居住环境因素,即是居住密度、繁荣程度、社交接触等。用病源体传染性强度计算,新冠病毒的基本繁殖率大概是2,即一名患者会传染给二人。结合环境因素,病毒的即时繁殖率会每天转变,要视乎公共卫生、防疫措施成效。

“从3月第二星期起,香港的即时繁殖率超过1(截至3月18日,即时繁殖率大约为1.2至1.3),这是‘风险转折’,也是危险警号,代表香港有可能即将发生大型本地爆发。”梁卓伟称,“新冠病毒容易出现群组病例,海外输入个案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倘有大型的二代、三代群组传播,后果将非常严重。”

抗疫体系加速承压

社区传播扩大风险增加,将给香港此前一个阶段运行较为平稳的抗疫体系带来较大压力,前端及后端如何做好防控,备受关注。

就前端而言:对于当下趋势,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则在近日时指出,“确诊个案上升是预计之内,因有大批人返港,这一浪主要是不听劝喻继续外游而带病毒返港者,及早前回港学生;近日每天有数千港人经机场返港,且多来自爆(发)疫(情)的地方。按近日确诊个案增速推算,料未来有可能单日过百宗,且暂时未知回流潮何时结束。”

因行政会议是协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行政长官在作出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附属法规等之前,须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故而其成员的公开表态亦较为受到外界关注。而林正财则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仍希望理性、客观及科学化去抗疫。目前通过饭局、婚宴及饮酒而感染的个案数目多,问题很清晰,专家纷纷向他表达关注。希望政府短时间内推出措施限制食肆的营业等措施,但一刀切禁止食肆营业可能难以做到。

前端个案不断增加之下,防疫体系的救治压力正在增加。据《财经》记者获悉:3月19日时,香港特区相关部门曾发出邮件称:近几日返港者急增,占用大量负压隔离病房。两日间逾50人在机场等候送院,全港所有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一度饱和(AIIR in all HA hospitals were not available)。

《财经》杂志此前报道显示:按照香港特区的医疗安排,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各个联网医院均有负气压隔离病房、受过相关培训的医护人员,并有化验室支援,都可处理确诊个案。在加强监测计划下,需化验的病人都会先收入负压病房隔离,但随着个案增加可能会转而先收入监察病房,病房内床与床间会有1米距离、最少每小时6次换气,并加装空气过滤仪器,员工亦会穿上全套保护衣,减少院内感染。

对于被确诊感染人群,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医管局的应变计划安排:目前香港的确诊病人会被送往玛嘉烈医院的传染病中心处理,其后确诊病人会由7个医院联网的主要急症医院分别接收。

有部分医护人员则向香港本地传媒透露称:本周时玛嘉烈医院的负压隔离病床曾一度只剩个位数,转移疑似病例在此次疫情期间被首次“拒收”后转送至其他医院。

据3月20日时香港医管局公布的最新官方数据则显示:目前香港公立医院有954张负压隔离病床和507间负压隔离病房,使用率分别为46.3%和70.6%。保护装备方面,有2400万个外科口罩、150万个N95、保护衣250万件、面罩270万个,外科口罩和保护衣存量约够用两个月,N95口罩则够用约一个月。

上述各项数字均“不太宽裕”背后,目前香港医护界的普遍观点是:虽医疗体系目前仍能应付,但若输入个案来得急且快,院内高风险程序增加,出现院内感染,医护感染风险会增加。当下最重要的措施仍是围堵输入个案,避免将病毒传开,否则估计确诊者升至逾2000人时,公立医院体系就会超负荷,部分确诊者或不能入院治疗。

压力链传导之下,为避免交叉感染及出现病症者在香港机场这一人群流入重点渠道滞留,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在香港机场附近、于2005年12月启用的亚洲国际博览馆内的5号展馆设立了两个临时检测中心。

该中心内设有护士站和化验报告列印站,场内摆放多张椅,每张椅均相隔约6个身位的距离,供接受检测人士即场等候。相关医护人员为有关人士抽取样本后送往医院化验室,期间入境人士要在检测中心等候,最新的预计显示运送及测试过程需时大约半天至1天。倘若有人测试结果呈阳性,会送往公立医院隔离治疗,呈阴性者可返回居所继续14日家居检疫。

此外,较年长入境香港的人士则将会被送往北大屿山医院的检测中心;入境人士如有医疗需要,则可能会被安排直接送往不同公立医院。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3月20日时则指出:过去两周从外地入境大都是香港人,目前港人及非港人同样要强制隔离十四日,政府会继续监察。留意到市民的社交距离“做得不好”,不排除禁非港人入境香港等更严厉措施。

香港特区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亦在当日召开会议,多名议员商议全面禁止非港人入境。亦有资深大律师指出:特区政府可按香港法例第599A章《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制立相关法例,减低病毒在社区传播。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亦在同日表示:“封关”未必可以减少确诊数字。以20日的确诊个案为例,只有一人为非本港人士。强制检疫反可减少其在发病前的社交活动,阻止病毒于社区蔓延。

如何降低港人的社交频次及范围,是目前香港特区防疫的核心难题之一。港大医学院3月10日至13日访问1005名香港人的调查显示:仅85%受访者称会避免到人多挤迫地方,84%表示会尽量留在家中,两者均较一个月前的调查跌约5个百分点。

“本月初时兰桂坊仍是门可罗雀,这几天又开始人多起来了。仿佛戴了口罩去健身房或者酒吧、食肆就能万事大吉,近期港人的防疫意识令人担忧。希望学者们说香港已进入‘战时状态’能起到点效果,实在不行下周开始只能申请居家办公了。”在香港中环地区上班的一位金融界人士对《财经》记者称。其公司推出相关安排,是因多名员工子女近日由外地返港后需居家隔离,存在员工因此被感染风险。

“市民要保持警惕,不要放松防疫意识,否则会白费了过去两个月的防疫努力成果。”梁卓伟在前述的发布会进行时曾多番提醒称。其还预计:距离全球第一波疫情爆发完结,最低限度还有几个月。如果全球第一波在未来数月发生,而且慢慢回落,香港可能6月或7月左右有“喘息”的空间,但因大部份人未有抗体,到第二波疫情开始,仍要面对被感染风险;如运气不好,全球随时要待第三波疫情爆发,才有希望看到疫苗产生。

相关阅读:从超50%医护人员感染SARS,到新冠院内零感染,香港做了什么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疫情报道

责编  |  蒋丽  liji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邻居韩国的反思之书:为受害者立传,不能让他们沦为数字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据2月26日韩国中央防疫的通报, 韩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达到1261例, 死亡12例。 在短短不到一周内,韩国新冠疫情井喷式爆发, 在疫情最严峻的大邱市, 当地民众排千米长队买口罩。 回头看5年前, 2015年5月 …

中国疫情蔓延初步遏制,全球何以多地聚集感染?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IMF认为,若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经济有望从二季度开始恢复正常。近日个别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激增,确诊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增加,是新感染群体的感染源越来越难以查明?还是疫情传播到了某个新的临界点? …

香港全力抗疫:即日实施检疫新政,抗疫体系轮廓清晰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_ 早识别、早确诊、早隔离,是避免出现社区爆发的要点。“要有效减低社区传播,须加大力度减少社会接触,呼吁市民取消社交活动和避免去人多场所等。”林郑月娥称 _ 文 |《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一架原定 …

港大医学院院长:香港疫情或将大暴发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梁卓伟表示,数据显示,香港自1月下旬以来,病毒的即时有效繁殖率一直在1以下,但过去一周已经超过1,即每一个患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至少1个人。 ” 2020年3月20日,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