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护者故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我们就会纯净得不能再纯净”。

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中如此描述人们从革命走向胜利的艰辛过程,在此时,身处武汉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又何尝不是经历着清水、碱水甚至血水的浸泡,守住了抗疫中的每一天。

 ······

2月13日以来,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开始明显下降。至暗时刻已过,与新冠肺炎的“持久战”拉开了序幕。

这个曾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城市里骤然安静,却悄然多了数万“居民”,他们是从全国各地抵达武汉及湖北地区的4万余名医务人员。

人们称这些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为“逆行者”,象征他们逆着人流、奔赴前线的英勇与果敢,其实,在那些让我们感动流泪的壮举下,在他们度过的一个又一个的抗疫日子里,包含着无数个或艰难或感动或温情的“日常”瞬间——

01

“你忙的时候,就感觉不到饿了”

武汉第九医院 护士 潘茹兰

一个月前的1月22日,整个九院接到了成为定点医院的通知。以前还分科室的护士,集结后被打散、分配到各个楼层。我先是到ICU工作了一个多星期,ICU被陕西支援队接管后,我又被分配到发热留观病区工作。

我上班10年,从来没有觉得:怎么这么难?这个病进展很快,前两天看到病人还蛮好的,两天后马上喘不上气,再过两天人一下就走了。医院里的压抑氛围一直到2月中旬有所消减。无论医护人员、病人,还是百姓,都越来越体会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现在仍是三班倒。白班是从8点一直上到下午5点,中间不可能休息。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再加上反复脱穿防护服,还会增加感染几率。所以只要投入工作,我们就不吃饭、不喝水,饿一天,然后到下午下了班,回酒店再吃。

盒饭吃腻了,我们会在酒店里泡点面,搭配点咸菜,“改善”一下生活。咸菜是同事从家带来的。一包咸菜,用公筷分成四份。

等疫情结束之后,我一定要吃顿烤肉,和同事逛街,赶紧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02

“和家人联系就像是留言板联系”

雷神山医院 护士 周瑞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我是上海来的,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事情太多了,乍一想,也记不清是哪天来的,大概是2月15号到的武汉。

我刚到雷神山时,医院还在筹备。每天都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医护人员、管理人员,边工作边磨合。人手不够,所有人都是身兼数职。没有人停在那里,只要有事情或是有任务了,一叫立刻到,像货架、衣柜、病床搬运。

©️ 中新网

可武汉毕竟和家总是不太一样。同事们都说,我们现在和家人有时差。和家人联系就像是留言板联系。凌晨一、两点,我结束工作了,会发个短信跟家人说“我很好”。第二天早上家人看到、再回一个“好的,你注意身体”。但那时我已经又开始工作,看不了手机了。

哪怕有时差,哪怕像留言板,我每天在手机上打出”我很好”时,心里会舒服很多,好像和家近了很多。

03

“全国各地来支援的车,

全部往这个地方集中”

雷神山医院 护士 严翠、翁玲丽 

(来自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我们来自上海,因为响应政府的号召,也没想太多,我们就来了。

昨天我们从路上过来的时候,其实一路上也没有什么人,但是一到雷神山医院附近,人猛地一下就变多了。我看到有好多的工人,医务人员,也看到好多我们上海的医护同仁……

算上我们一起来的500多人,现在支援雷神山的上海医护人员快1000人了。虽然都不认识,可看到防护服,心里的感觉不仅是亲切,更多的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情谊。

©️ 中新网

说心里话,在武汉,工作强度挺大,身上、手上都因为不断消毒或者磕碰的小伤口。身体似乎也习惯了每天穿防护服、戴手套那种从疼到麻的过程。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一进入这里,看到全国各地的支援全部往这个地方来,害怕、担心就都忘了。今天等车的时候,看到街边叶子都绿了,看到街边都冒绿芽了。希望春暖花开时,举国无恙。

04

“ 真希望在武汉樱花烂漫时,

生活可以恢复到往常的喧嚣”

雷神山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黄康

(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1月20日当晚,我们负责的病区投入使用,完成了收治病人。目前生活物资比较充足。我主要负责对接各个地方的爱心企业,每天联系电话不断,已经收到300多个爱心企业的捐赠。我们也将捐赠用品在第一时间全部分发给医护人员。

我们很多医护人员在病房全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里,要用酒精来洗手。酒精对整个手的损伤挺大的。很多医生手上指纹都没了。洗护、沐浴和护手用品,现在也不好买。前几天百雀羚送来了第一批护手霜、洗发水,一下子就发光了。

 · · · · · ·

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每次脱下防护服的过程需要洗手12次,每4小时就要重复一次,长时间接触消毒液、酒精等腐蚀性较高的化学制剂,双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因长期佩戴口罩等防护设备而在脸上烙下“疫痕”;就近的宾馆、宿舍、临时改建的休息场所里生活物资相对缺乏,白衣天使们的双手和皮肤粗糙开裂。

而这一双双布满伤痕的手,虽是细节,却让百雀羚集团无法释怀。百雀羚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应对专项小组,迅速联合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与前线各医院取得联系并沟通需求,确定捐赠2亿卫生清洁护理物资的目标。

百雀羚集团第一时间响应,

确定捐赠2亿卫生清洁护理物资的目标

就像上海百雀羚集团市场总监费琪文在采访中所说:“我们希望更加聚焦,让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帮助,当发现有非常非常多的全国各个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正在逆行去支援武汉,我们立马觉得应该为这群人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 百雀羚“在路上”公益纪录片

2月6日,伴随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与祝福,从位于浙江嘉善的百雀羚仓库驶出了第一辆满载着13吨生活物资的卡车。在从浙江到武汉的800多公里路程上,百雀羚捐赠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

百雀羚已先后落实五批次物资,

累计捐赠价值1.12亿元,支持湖北各地82家医院

截至发稿为止,随着捐赠物资一批批抵达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

百雀羚已先后落实五批次物资,累计捐赠价值1.12亿元,已支持包括湖北武汉、孝感、黄冈、随州、襄阳等各地82家医院,让一线医护人员可以在结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后,用上洗发水、沐浴露,洗一个热水澡,临睡前为疲惫的双手涂抹上护手霜。让辛苦的抗疫中,多些暖意和幸福。

说实话,是有一点小骄傲的,毕竟是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点贡献。”这句从百雀羚驰援行动司机小哥嘴里说出的话,更是百雀羚每一个员工的心声。

©️ 燃新闻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亲安康?……您于院中应多加留意,谨防传染。吾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

这是一个14岁的女孩,给身在抗疫前线医生父母写下的动情文字,我们依然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恰恰是因为那些最值得敬爱的人们,依然还站在抗疫的最前线,为我们坚守与付出。

医护人员的坚守,因为所热爱的生活。

全国各界的驰援,因为所热爱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为所热爱的生活。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春天,必定让人难忘。因为有太多的人在终点是胜利的道路上拼搏着、有太多双清水洗过、血水浴过、碱水泡过的手,正竭尽全力地共同打造了每个人都无比热爱的生活。

(文中所用名字均为化名,

图片来自百雀羚、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高效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赵姝萌

作者:向西、吴楠

特别感谢:潘茹兰、周瑞、严翠、翁玲丽 、黄康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武汉市已将所有捐赠物资集中统一调配,这有助于物尽其用,但配送效率亟须提升。这几日陆续有社会捐赠物资送到武汉协和医院,但仅有一线医护人员能穿上防护服,很多医用物资仍然紧缺 文 |《财经》 …

武汉,这些天来的街头巷尾(之二)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一周前,我在这里写了《武汉,这些天来的街头巷尾》,不少朋友说,很感兴趣,也有意义——包括住在武汉的朋友,因为他们基本就待在家里,很少外出;而我,仍然每天开着车,在这座城市里四处转。  我决定接着写这个话题——我在武汉 …

武汉战疫50天:闯关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24.02.2020本文字数:3380,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导读:全国各地驰援力量也投入到了帮助武汉爬坡跨坎的大战之中。 作者 | 第一财经 吴绵强 2月20日晚上,在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隔离的每一位患者都收到了一颗“ …

救武汉,社会自助网络这样织成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有救援经验的社会组织,响应了。 武汉宣布封城后三小时,郝南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nCOV Relief(后改名NCP生命支援)志愿者招募书,发起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人居家隔离治疗项目。郝南身在北京,是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