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记 | 武汉封城的第三十天

by ✨ arty, at 21 February 2020, tags : 疫情 小区 身体 复工 猫咪 同事 空间 一个

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千万级的中部大城市,说封就封,时至今日,依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乌鸦嘴,湖北省内的复工时间又推后半个月,改到3月10日,心情起伏,从以为我妈在开玩笑,到不敢相信是真的消息,最后陷入哑口无言的愤怒。从未如此渴望去项目上班,虽然我们项目还没拿到管委会的复工审批文件,但根据西安市的最新通知,全面复工在即,审批也就近期的事。

总部原定今天上午开汇报会,改为明天早上,总部人员去光谷会议室开,其他区域视频连线,我很好奇总部如何突破层层封锁跑去光谷上班,至少我们小区不认普通的复工证明,且路上交警盘查严格,现在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办理防疫证明+上班证明两份文件。昨晚和朋友开玩笑,总部同事们是不是憋太久,需要活动筋骨,锻炼锻炼,集体骑共享单车去开会。

好像我最近无时无刻都在愤怒,省内推迟复工并不特别意外,小区严格管控,公共交通停摆,居民无法出行,何谈正常通勤;疫情也没得到切实控制,官方公布的数据呈好转态势,但基数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哪怕现在做到各区“全面排查,数字清零”,也无法保证接下来的十几天内没有新增病患。

愤怒只是觉得,普通人为控制疫情所付出的成本太高,我不了解其他居民,就我自己而言,在外地工作,仅回家过年,外地已逐步开工,员工们陆续返回单位,而我依然困在武汉,尽管能够远程办公,和同事们微信交流始终不如当面沟通简便。此外,许多重要资料放在项目办公室的台式机里,出于信息保密,我很难把开机密码告诉项目其他同事(我们不是同一家单位)。

带回家的笔记本初二坏掉后找不到地方维修,打电话给苹果客服,要我预约天才吧检查硬件,封城之后无处维修,如果确定需要更换硬件,更不知要等到何时,不仅影响办公效率,个人生活娱乐也大受影响,每天揣着手机在家游荡。

猫咪仍在宠物医院寄养,已经寄养一个多月,至少还要接着养一个月,猫粮我可以淘宝下单直邮,但每天依然少不了固定的寄养费支出。更何况猫咪长期关在铁笼里,活动受限,只有固定的十几分钟能够出笼放风,我现在都不忍心点开医院传来的小视频,心中愧疚无比,觉得对不起猫咪。

另外,3月份房东会催促我缴纳第二季度的房租,第一季度就没住几天,第二季度继续“供养空房”;回到西安后按照要求,湖北籍人员需集中隔离15天,各个区指定酒店宾馆,我租住的小区明确近期不收外籍人士(尤其是湖北身份证的租客),届时我得自费住酒店,自行解决隔离期间的伙食生活。我有个同事从广州返回西安,舍不得掏钱住酒店,和物业打了近三小时电话,厚着脸皮回到小区,回家后门口马上被贴封条,物业发放体温计,要求他不许出门,早晚汇报体温和健康状况。同事感慨幸好有所准备,行李箱里全是食物,米面储备充足,不然真得在家饿死。

封城内吃饭生活不便,比如为买菜加十几个微信群,晚上设闹铃抢菜,再比如饿了么美团轮流刷,看哪家店铺开门有货。一面说严控物价,打击疫情期间涨价发黑心财的店主卖家,另一面则是武汉人无奈接受贵的离谱的套餐,比平时零售价高出30%-50%,特殊时期,不接受套餐团购就没饭吃,价格涨上去,质量却以次充好,令人心寒。我朋友小区组织了水果团购,她买了五斤奶油草莓,我说我也喜欢吃草莓,要是好吃我发到我们小区开团。她昨晚气冲冲的给我发图,说外面一圈草莓看着又大又红,里面藏着很多发霉变软的坏果,挑挑拣拣,丢了快半盆,小区很多住户都不满意团购的水果,无处投诉,连个写差评的平台也没有。

我刷微博也看到同城的吐槽,小区业主质疑套餐太贵,物业是不是收了送菜商的回扣,物业直接回复“以后送菜不送该业主的整栋楼”……

以上种种都是普通人为封城决策,为控制疫情支付的部分代价(需要长时间消化的心理创伤暂且不提)。所有损失只能吞回肚子自认倒霉,找不到门路和负责人要求补偿,甚至不能提及补偿,否则被打成“自私自利”、“刁民”、“没有大局观”,然而要求正常的生活秩序是普通人合理的诉求和权利。一切走向集体化,“个人”慢慢消解,必须服从安排,必须听从规定。集体本由一个个独立的人组成,最后集体反倒吞噬个人,用“大我”裹挟“小我”,何不叫我愤怒。

我每次写疫情日记,都告诉自己,多写写正能量,最近发生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到最后又变成一篇苦水。为了让今天的日记有个勉强愉悦的收尾,我还是继续推荐吧:

- 《剩余价值》最新一期非常值得听,文字版在官网可浏览和下载,建议读文字版,主播们把对话精华都摘了出来;

- 《展开讲讲》更新的两期盘点也很好听;

- 《The Partially Examined Life》连出三期讨论Judith Butler的《Gender Trouble》;

- 《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已开播,目前出了4集;

- 油管有个叫Choki的日本博主,和两只猫一只兔子生活,每周更新日常,视频温柔治愈,焦躁的时候点开看,然后更想我的猫;

- 汪明安的书再度推荐,以及他有关“SARS期间身体和空间”的理论:“社会性急剧地向个体性退缩,这样,家庭成了一个自足的封闭场所,成了个体的绝对空间……家庭开始抛弃了所有的情感和浪漫神话,它不是由灯光、音乐、鲜花、低语和客人所造就的缠绵氛围。它变成了一个身体防护墙……人们藏身于家中,不是对于逐渐淡薄的血缘伦理的反复温习,而是对于这个几何空间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耐心检查……家庭空间的某些特殊场所,尤其是那些和身体密切相关的场所——厕所、窗户、门把手、鞋柜——得到了细腻的反思,人们将目光耐心地触摸这个空间内的每一个隐秘角落。家庭中的成员从社会中——无论是他在社会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退回来后,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勤勤恳恳的清洁工人。这既是对所在空间的清洁,也是对自己身体的清洁:人们不知疲倦地而又小心翼翼地搓洗自己的双手。身体和空间的双重清洁,成为最必要最日常的劳作。家庭的伟大诗意,被一个繁琐不堪的去污劳作摧毁了。一个全民性的身体及其空间的清洁卫生运动,自发地成为生活中的宏大主题”,

以及“这是一个人迹罕见的城市,但是是一个消息繁殖的城市;人们被迫地固守城市一隅,但是他们却对整个城市了如指掌。身体的空间隔离却使人们前所未有地连接在一起,单个的原子般的身体惊人地织成了一个同质感:他们关注同一件事情,收看同一种新闻,谈论同一个主题,传递同一个信息,服用同一种药品,甚至进行同一种身体活动:洗手。人们彼此看不见了,但是,人们用彼此的类似复制来相互共勉。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充满悖论的共同体:一种隔离、分散和不来往的共同体。人们看不到广场的盛大集会,但仍旧存在着一个紧张的焦点将人们牢牢地统摄在一起。藏匿起来的人们,却会在某一个共同的时刻,一起砰砰心跳。”;

- 沈大成的《小行星掉在下午》,之前的日记里提到过,昨天看到她的采访,提到《盒人小姐》与当下疫情惊人的相似,《盒人小姐》这篇短篇,如果跳出肺炎疫情的现实框架,我很佩服作者的脑洞和文笔。她的采访,我挑出戳我的几段话:“人都是这样,很荒诞的事情,只要重复三五次就接受了,认为是正常的事情……野蛮扩大了,最终也会伤害自己……假如喷消毒水、抽血验血、湿空气全能忍受,不能忍受的是差别”。

昨天在微博看到一个词,“春の闇”是日本文学中特有的幽玄的季语,不是指真正的黑暗,而是春夜中感到的一种薄明、弱光、飘着幽艳暗香的空气。最近日落越来越晚,六点多还能从窗外看到零星的夕阳,春天的夜晚总感觉透着斑驳的光,方言就是“没完全黑透”,像是白昼被罩上一片深色玻璃,底色依然是明亮和轻盈的。

最后分享杜拉斯《平静的生活》里的一段话:一夜之间,树都开了花,八月也随之鲜花怒放……树林,平原,桑葚,晒热的峭壁,在超自然的惊愕中静止不动,而九、十两个月正在其中孕育。比格的沟渠里升腾起一股腐烂的气味,那是八月的气味,其中包含着一年四季的各种气味。我谁也不是,既无姓名,又无面孔。置身八月,我,什么也不是。我走路无声,没有任何东西表明我的存在,我无碍与任何事,溪涧底传来阵阵蛙鸣,活蹦乱跳的青蛙,得悉了八月的事,死亡的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疫情日记 | 武汉封城的第二十六天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问几个同被封在小区里的朋友,自大年二十九到现在,心里是什么感觉,清一色回答“麻木了,不知道什么感觉,说不上来,就有点堵吧”,我自己也有同感,越往后越木然,被动适应了封城生活。 最初的种种不便,现在都能想出解决办法,曾经 …

“无人机+特派快递员”,“上海堡垒”由他们铸成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面对依然紧张的防疫形势,上海的街道、居民区、楼宇不断放出防疫大招,以上海人特有的智慧筑起“上海堡垒”,守卫这座城市。 文 | 陈 冰 2月10日是上海正式意义上的“复工日”,在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安静春节之后,人员返程、 …

疫情总动员,各地怎么做|复工返程仍遇阻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财新网】(记者 张兰太)新冠疫情仍在发展,然而年后企业复工、人员返程已经开始,如何在企业抓紧复工、人员加快流动的同时加强防控、避免疫情扩散,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企事业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 人员返程,“硬 …

疫情总动员,各地怎么做|纠偏过度管控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财新网】(记者 张兰太 整理)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各地严阵以待,在中央统一部署之外,地方层层加码、各出奇招,有力推动了疫情的群防群控,不过一些地方的个别管控措施却失之过度、走了极端。随着年后开始复产复工,各级政 …

一个小工厂主的艰难复工之路

原文链接 备份链接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是南七道 ,作者南七道 疫情,让老蔡这样的小微型企业措手不及。而开工之路,更是遥不可及 *******文| 南七道******* 广东随处可见的小工厂(南七道2019年摄) 受疫情影响,最近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