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包装个人品牌?

  上一个帖子拿李开复来说事儿,忽悠了包装个人品牌的诸多好处。前几天比较忙,一直没把后续的话题说完。趁着今天周末有空,赶紧把上回未尽的话题补完,免得被当成太监帖。

  国内的IT技术人员(尤其是程序员),往往都偏内向。俺见过周围很多能力蛮不错的同事,由于不善于包装自己,长期被埋没,个人能力没法得到有效发挥。这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公司,都相当不利(属于双输)。所以,俺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帮助这类同学改变这种局面,制造个人和公司的双赢。   首先,个人品牌的包装,是以个人实力为后盾滴。没有实力而硬着头皮包装,容易误入“做秀”的歧途。假如你的能力尚嫌不足,那你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个人的实力,而不是个人的包装。本帖对你暂时也没啥用。   除了实力,还要看看个人意愿。有些人天生低调,不喜抛头露面;还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需要靠个人品牌来获得连带的好处;如果你属于这些人,那你也不必浪费时间看本文了。   说完了废话,言归正传。俺个人觉得:“打造个人品牌”与“经营公司品牌”在本质上是【相通】滴。所以俺就盗用了营销的一些术语来显摆一下。关于个人品牌的包装,重点在于三个方面:【品牌的受众、品牌的定位、品牌的推广】。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则起不到效果。   考虑到本博客的列位看官,主要是 IT 公司的打工仔。后面俺就结合公司员工的特点,具体聊一下这三个方面该如何搞。
  通俗地说,受众就是品牌施加影响的对象(说难听点,是品牌“忽悠”的对象)。如果没有受众,品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受众的类型,直接影响到品牌该如何定位、该如何推广。所以,俺才会把“受众”这个话题先拿来聊。
  理论上,任何跟你有直接/间接联系的人,都可能成为个人品牌的受众。但根据二八原理,【一小撮】受众会对品牌会产生【主要】的帮助。这“一小撮”人,就是所谓的【关键受众】。能否明确关键受众,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其它步骤。   要确定关键受众,一般要进行受众的细分(包括分析和分类)。常见的受众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同事、朋友、家人/亲戚、网友、同学、等等。假设你想提高个人在公司内的声望,很显然,“同事”这类受众是和你的目标最相关的,应该被界定为关键受众。   界定完关键受众,接着要进行细分工作。一般来说,同事还可以分为:你的上级(包括间接上级)、同部门的平级、你的下级(包括间接下级)、其它部门的同事。对于有些公司,部门之间的偶合很低。那么,其它部门的同事,也可以从“关键受众”的范畴剔除掉。   通过诸如此类的界定/细分,就可以明确品牌包装的【关键】目标人群。   搞定了受众之后,就要琢磨一下,针对【每一类】受众,该如何进行品牌定位。通俗地说,就是你希望品牌在这类受众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形象?比如 Google(谷歌)的定位就是”搜索”,因此,大众一看到“Google”这个名称,脑海中首先会联系到“搜索”。   定位是很有讲究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稍微跑题一下:

著名的营销大牛——杰克·特劳特(Jack·Trout),就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定位》,专门介绍【如何定位的艺术】(此书多年前已经分享到俺的网盘

  对“个人品牌”的定位,要考虑到如下几点:   首先,你的定位要和自己的特长相称,也就是扬长避短。这个道理很浅显,俺就不多费口水了。   另外,每个人的特长大都不止一个;即便同一个特长,也可以有不同的包装方式。所以定位时要进行权衡,选择最合适的特长以及该特长最合适的定位。下面具体说一下。   什么叫“避开别人的特长”捏?来看最近的一个案例。今年5月底,微软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一个新网站 Bing(中文名:必应)。微软企图用这个网站来挑战 Google 在搜索市场的地位。不过这次,微软吸取了“Live 搜索”的教训,学聪明了。宣传上没有把 Bing 定位成”搜索引擎”,而是定位成“决策引擎”(Decision Engine)。(至少在名义上)避开与 Google 的直接竞争。   同样的道理。假如你刚加盟一家公司,该公司里已经有好几个同事被公认为“C++ 高手”。那除非你确信自己的功力远远超过这几个人,否则你不要把自己也定位成“C++ 高手”。   所谓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你的个人品牌定位,要能做到【一支独秀】,这样才有效果。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家伙。那谁是第二个太空人捏?没几个人知道(包括俺)。再比如,谁在麦哲伦之后,第二个率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捏?估计也很少人知道。   假设你既擅长技术也擅长管理。但是在公司里面,已经有很多技术老手,但缺少管理人才。这时候,你就应该在定位过程中,凸显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样,才具有“独特性”。   如果你希望个人品牌在公司内发挥影响,那定位个品牌的时候,还需兼顾公司的价值体系。比方说你所在的公司,是开发 J2EE 应用的。那即便你自己有很强的 DotNet 功底,也【不要】企图把自己定位成“DotNet 高手”。效果多半不好。   最后,再来聊一下“推广”。所谓的品牌推广,说白了就是广告。其本质就是:对受众施加影响。对于公司里的员工,大概有如下几个招数。   要增加曝光率,其实不难,有N种可供选的途径。如果你公司有内部的 BBS(或诸如此类的玩意儿),那你可以经常在上面发点有价值的资料;如果你所在的部门有定期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你可以自告奋勇,讲一些你擅长的主题……总之,就是抓住各种机会,show 出自己的特长。   记住,你所 show 出的特长是有选择性的,要和你先前的定位相吻合。如果你展现的特长和品牌的定位无关,那只会淡化主题,效果不好。
  千万不要以为帮助别人就是自己吃亏。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是一种双赢。前面提到的“增加曝光率”,主要是提升知名度。而“帮助别人”,不光可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提高“美誉度”(还记得上一个帖子提到的三个“度”吗?)。因此,效果更好。   你可以增加和关键受众的沟通机会,并利用沟通的过程,对其施加影响,从而达到(针对该类受众)定位的目的。   比如,你已经确定你的上司是关键受众,并且你想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擅长管理的员工。那你可以在平时汇报工作时,多提一些你在管理方面的感想和建议;多提一些你从管理书籍学习到的知识。说不定,你的上司从此对你刮目相看。

  这说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第一,你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够通过沟通施加影响;第二,你的受众要厚道(不会嫉贤妒能)。关于第一点(如何施加影响),俺在介绍社会工程学时,曾经提到过。具体的一些技巧,限于篇幅,此处就不细说了。建议大伙儿有空多看看《影响力》这本书(此书的电子版,已经分享到“俺的网盘”)。至于第二点(受众是否厚道),那就得看运气了,俺帮不上什么忙 :(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闲话个人品牌的包装——从李开复离职想到的
时间与人生——跨入本世纪20年代的随想
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
德鲁克谈【自我管理】——<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受欢迎的文章
无处不在的二八原理》(系列)